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传统审计方法

传统审计方法

时间:2023-10-18 10:20: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传统审计方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传统审计方法

第1篇

【论文摘要】 随着电子计算机的产生与广泛普及,传统会计工作使用的工具逐渐为计算机所取代,会计电算化成为现代及未来会计工作的主导方式。因此,审计方式也必然存在着由传统审计过渡到电算化审计的变革。电算化审计的演进从审计对象、审计手段、审计证据等几个方面充分体现出以传统审计为基础的进一步继承与发扬。

传统会计工作即手工会计,主要借助于纸、算盘或计算器、笔等工具进行会计数据的处理。随着电子计算机的产生与广泛普及,传统会计工作使用的工具逐渐为计算机所取代,会计电算化成为现代及未来会计工作的主导方式。而审计是从会计工作中逐渐独立出来的,同时又以会计工作为对象,它们所面临的巨变环境又具有一致性,这就决定了审计在会计数据处理工具的演变中,必然存在着由传统审计过渡到电算化审计的变革。

一、传统审计的主体特征

传统审计即手工审计。由于传统审计环境下,会计资料的载体是纸介质,所以传统审计的审计对象是载有会计资料的纸性介质。传统审计的审计手段,无论是审计抽样还是撰写审计报告,都是由手工操作完成的。审计证据包括实物证据、书面证据、口头证据和环境证据四大类。传统审计中的书面证据包括各种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和明细表等,它们都有自己的作用。在传统审计中,审计方法主要包括制定审计计划的方法、收集审计证据的方法和提出审计报告的方法。从狭义上说,就是指与取得审计证据相关的各种方法。按不同的标准,可划分为顺查法、逆查法、详查法、抽查法等;再具体一些,包括核对法、查询法、函证法、观察法、分析法等。在手工会计处理的条件下,所有审计方法的执行都是由人工完成的。从审计线索上来看,由于传统会计中,由原始凭证到记账凭证,记账凭证到登记账簿,最后到编制报表,每一步都有文字记录和经手人签章,因而审计线索十分清晰。审计人员能够利用书面资料从原始业务开始,一路追查到报表中的各项指标,并通过这些审计线索来检查和确定这些指标是否能够正确反映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检查其财务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和有效性。在传统审计中,企业一般是通过职责分割、职权分工、规定标准的业务处理程序以及凭证、账簿、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等而形成的一个内部控制体系,这一体系能够较好地保证会计数据处理的真实、可靠和安全。

二、电算化审计的演进

(一)审计对象

在传统审计环境下,审计对象是纸性介质。而在电算化审计环境下,会计资料存储在硬盘、软盘、光盘等磁性介质上,审计对象包括了整个电子数据处理系统。相对于纸性介质来说,磁性介质具有数据存储量大、易查询、体积轻等特点,但也有易被改写的安全性问题。审计过程中判断会计资料合法性与正确性的一项重要证据就是看它是否出现被涂改的情况,传统会计环境中一旦发生涂改会计资料的情况,审计人员一眼就能看出。但是在电算化会计环境中,被涂改的会计数据可能未留下任何痕迹,因此审计人员很难立即察觉。另外一些因素如计算机病毒等容易造成磁盘上会计数据的丢失,直接影响到会计资料的完整性。

(二)审计手段

在传统审计中,整个审计过程都是由手工操作完成的。而在电算化审计中,许多工作可以由计算机来完成,免去审计人员许多繁琐的手工计算与复核之苦。例如审计调查,可利用计算机程序语言设计出审计抽样程序,实现电算化抽样调查。

(三)审计证据

传统审计中的书面证据包括各种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和明细表等,它们之间可以实现相互核对。而在电算化环境中,当输入原始凭证的数据生成记账凭证后,记账工作由计算机自动进行批处理,各种账簿记录数出一源,都是依据记账凭证同时成账,相对来说作为审计证据的作用就减弱了。在环境证据如内部控制的重点和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方面,传统审计和电算化审计有着不同的内容,从而导致了环境证据的差别。

(四)审计方法

在传统审计中,审计人员可根据具体情况对会计资料进行人工审查工作,一般采用顺查法、逆查法、详查法、抽查法等审计方法,更为具体的审计方法还有核对法、查询法、函证法等。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人工审计的技术方法仍然是重要的,但是由于会计信息以磁性介质作为主要存储方式,因此计算机审计已成为必不可少的审计方法。同时,审查电算化系统的处理和控制功能,也需要借助于计算机系统来施行。在电算化审计中,传统审计方法发生了较大改变,被划分为计算机辅助审计方法和面向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审计方法。而后者又可以细分为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程序的审计方法、数据文件的审计方法和内部控制的审计方法。具体包括测试数据法、并行模拟法、嵌入审计程序法、代码比较法、程序解析法、受控处理法等。

(五)审计线索

在传统会计中,审计线索非常直观、清楚,审计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顺查、逆查或抽查,通过这些审计线索来检查和确定被审计单位的经济业务是否真实,检查其财务活动是否合法、合规和有效。而在电算化会计系统中,从记账凭证数据的输入到会计报表的输出,全部业务处理都是借助计算机程序自动完成的,加之会计信息主要存储在磁性介质上,即使有所改动也不易令人察觉,使得审计线索缺乏直观性和真实性。例如:各种账簿和报表数出一源、自动产生,使得证、账、表之间的关系缺乏相互的验证性;再如,反记账、反结账功能的使用使得凭证修改后不会留下任何痕迹,审计人员无法辨别数据修改前的情况以及数据是否被修改。

(六)内部控制

进行审计时,对内部控制的了解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审计人员据此估计审计风险、确定审计范围、制定审计程序。在传统审计中,内部控制主要包括授权控制、责任分工、管理控制、审批和核对控制、内部审计、业务处理标准化等内容,以工作人员之间的相互牵制为基本特征,审计人员利用直观性很强的纸介质进行手工核对和检查,明确相关职责。而在电算化审计中,数据的处理权限高度集中,由计算机自动完成,传统会计中的内部控制失去作用。例如,在电算化会计条件下,一旦输入记账凭证数据,各种账簿都能同时产生,原有手工条件下的账证核对、账账核对等内部控制措施不再生效。因此,电算化会计系统中的内部控制产生了新的意义,如操作控制中的输入控制、数据处理过程控制、输出控制等;组织控制的内容也发生了较大变化。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在了解审计对象的内部控制时应该采用新的审计程序,采取新的评价方法,以适应电算化会计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的新变化。

(七)审计环境

内部控制、被审计单位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的组成及素质、各种管理条件与管理水平都构成了传统审计环境的内容。在电算化审计条件下,上述内容发生了变化:1.电算化会计系统内部控制与手工会计内部控制有着不同的内容;2.信息化数据系统的应用导致会计人员无论是组成上还是知识素质上都有差别;3.管理内容、管理条件的变化。这些变化要求审计人员提高自身的能力,适应新的审计环境。

(八)审计档案

传统审计档案分为永久性档案和当期档案,均为纸性介质。而电算化审计档案具有以下特点:1.查询方便。电算化审计档案资料可以实现电子检索的功能,查询方便、快捷。2.保存有难度。因为在电子数据处理环境下,大量数据存储在磁性介质上,而磁介质容易因盗窃、丢失、故意或偶然的毁坏及使用等原因而受到损害。3.成本较高。硬性存储器的价格较高,审计档案保存年限也较长,在此期间,物理性损耗等原因使得这些硬盘上的数据必须不断地备份到新的硬盘上,昂贵的档案保存成本也就在所难免。

三、信息化时代审计的未来发展谋略

(一)将现代信息技术全面运用在审计领域

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运用在审计的理论研究、实务工作、知识结构等领域,是当代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与审计工作内容紧密结合、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关键一步。在理论研究方面,应逐步建立适应现代化信息技术发展的新型的审计理论。在实务工作方面,力求使传统审计工作向“计算机审计”和“使用计算机审计”方向转变,如审计人员既以纸性会计数据又以磁性介质数据为对象;审计底稿和审计证据及其有关审计档案应逐步实现无纸化等。知识结构上,审计人员除了应掌握传统审计的基本知识外,还应掌握计算机知识及其应用技术,掌握数据处理和管理技术,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及网络知识等;既能够熟练操作审计软件,又能够适时编写各种应用性审查程序。

(二)事后静态审计向事中和事前动态、实时审计转变

在过去的手工会计条件下,审计工作往往更重视事后审计。随着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广泛开展,为了保证电算化会计条件下审计工作的真实可靠性,审计工作应从事后审计转变为事前审计和事中审计。当单位实施会计电算化工作之前,首先应对单位采用的会计系统软件的适用性进行审计,软件中提供的各项核算与管理功能是否满足了信息使用者的要求。通过事前审计,保证单位使用的会计软件系统的合法、安全、可靠。当会计电算化软件应用于会计工作以后,应该重视对会计信息系统软件的数据处理程序、自动转账公式的设置和会计报表公式的定义进行事中审计,防止核算单位恶意篡改系统程序。另外,还要做好事后审计,将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运算结果与软件提供的核算功能进行符合性和实质性测试,保证会计数据的真实可靠性,进一步保证审计工作的正确性。

(三)未来审计的重点将侧重会计明细信息的数据安全性、可靠性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促使企业提供更多的明细信息,因此,审计的工作重点在于检验企业会计明细信息的真实可靠性以及审核进入外部网络的明细信息的安全性。企业内部形成的明细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往往取决于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的有效程度,而审计人员的主要工作将是证实从数据库存取信息的可靠性。对于进入外部网络的明细信息,必须通过对整个系统的网络进行安全控制,以保证此信息的安全性。

(四)审计软件应能实现诸多功能

未来审计软件应具有以下功能:能够与会计电算化系统链接,实现直接通过会计电算化系统中的接口程序取数;能够减少审计人员的工作量,尽可能让计算机代替人工的大量抄抄写写和计算,使审计人员的工作精力集中到职业性强的事务处理上去,如抽样检查底稿中的部分项目(凭证号、科目、金额等)交由计算机审计软件自动取数生成;审计软件应能自动完成某些审计工作底稿的整理功能;审计软件应有扩充功能,应能对审计事务进行管理,如审计日程的安排、工时的计算、底稿管理、审计收费管理等。总之,未来审计软件如果具有了上述功能,全面实现审计无纸化将不再只是一个梦想。

【主要参考文献】

[1] 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审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2] 赵祖印.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的注师审计.财务会计,2006.

[3] 李巍.会计电算化对审计工作的影响及对策.石家庄学院学报,2006.

第2篇

一、审计系统必须适应环境的发展

审计系统是在一定的经济社会环境下产生,又在特定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和发展。它是环境的产物,必须和环境相适应。与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一样,审计系统的生存、生长受制于环境,但审计系统的存在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和改变环境。回顾审计系统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世纪中叶,在资本主义得到充分发展、取得工业革命成功的英国出现了现代意义的审计(称英国式审计或详细审计)。当时的审计对象是会计账簿,审计的目的是查错防弊,所使用的审计工具是详细检查,审计信息的使用人是股东。第二阶段是本世纪初,在资本主义发达的美国出现了以资产负债表为对象的资产负债表审计,其目的是判断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审计信息使用人从股东扩大到债权人(主要是银行)。第三阶段是本世纪20—30年代,由于资本市场证券化,在美国出现了以损益表为中心的财务会计报表审计,目的是提出客观公正的审计意见,审计信息使用人是所有的企业利害关系人,对上市公司而言就是社会公众。到了40年代以后,由于跨国公司的出现,国际间资本流动频繁,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国际化的会计公司。

从上述审计系统从一个阶段向高一阶段的进化过程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两点结论:一是审计系统每一次进化都是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和任何系统一样,只有适应环境的系统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19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得到充分发展,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就出现了英国式的详细审计。到了20世纪中叶,随着企业大型化和证券化,经济活动剧增,审计师不可能对每笔交易都进行检查,审计系统就由详细审计进化到抽样审计。有了跨国公司,就有了国际性的会计事务所。正是审计系统适应了所生存的环境,才使得本身得到充分的发展。同时,进化后的审计系统又反作用于环境,对社会经济起了积极推动作用,成为人类经济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子系统。二是审计系统的每一次进化都有赖于相应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支持。从英国式的详细审计进化到资产负债表审计,是因为有内部牵制理论和统计抽样技术的支持。同样,从资产负债表审计进化到财务会计报表审计,是因为有内部控制理论和审计风险测试评价技术的支持。这是审计系统一次具有非常意义的“进化”,正是由于审计系统普遍采用了统计抽样技术和内部控制测试技术,从而使审计系统的功能大大增强,在大大提高了审计效率的同时,又有效地控制了审计风险。

同理,在步入21世纪的今天,审计系统又面临着新环境的挑战。新经济和数字时代的到来,以及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等将对审计系统产生重大影响。面对新经济环境的挑战,审计系统必须适应这种环境的进化,而要进化就必须有相应的理论和技术方法即系统科学和信息技术的支持,笔者将由系统科学和计算机技术支持下进化了的审计称为系统审计,与之相对应的是传统的详细审计和内控审计。下图表达了审计系统的进化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系统审计”与“审计系统”是二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系统审计是指在系统科学和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审计理论方法,表明一种审计理念,是相对于其它审计方法而言的。审计系统则是泛指审计体系,详细审计、财务会计报表审计、系统审计都是审计系统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产物。

二、系统审计和传统审计的比较

传统审计的思维方式是:部分整体。传统审计总是先分析对象的各个部分,然后再综合为整体。这种思维方法的局限性在于把分析与综合、部分与整体、原因与结果机械地割裂开来,认为部分是原因,整体是结果,部分决定整体。传统审计方法着眼于一个个要素,进而得出整体的性能,其逻辑结论往往是组成整体的要素好,整体的性能也就好。不论是一百五十年前的详细审计,还是目前的财务会计报表审计,注册会计师的思想方法都是从部分去推测整体,而系统审计的思想方法则是从整体到部分。详细审计是从每一笔交易账户再到报表;财务会计报表审计是通过对内部控制和控制风险的研究抽取部分交易为样本账户最终证实报表信息的真实和公允性。详细审计和报表审计在研究审计对象经济活动时,只把各组成部分孤立地、简单地加起来,这并不能说明审计对象经济活动的整体性质和功能。因为各要素的简单相加,并不能构成一个系统。

系统审计思维方法则不同于传统审计,它的思维方式是:整体部分。系统审计从整体出发,先进行系统综合,形成可能的系统方案,再进行系统分析。分析系统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建立模型,然后进行系统选择,实现最优化,重新综合成整体。系统审计方法的程序是:综合分析综合。它不仅着眼于个别要素的优劣,而且利用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观察和判断系统整体的性能。要素和系统不是一种简单的线性因果关系,系统的整体性能不单是取决于组成系统的要素,而且还有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系统审计方法正是在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中进行分析和综合,才能正确地认识审计对象的整体性能。系统审计把审计对象的经济活动当作一个整体来研究。这一整体的性质和规律,只存在于组成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各个组成部分孤立的特征或者活动的总和,并不能反映整体的特征和活动。系统审计强调系统的整体性,要求注册会计师不能象以前那样,先把审计对象分成几个部分,然后再汇集起来。而是把审计对象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对待,先看整体,再看部分;先看全局,再看局部;先看宏观,再看微观;先看全过程,再看某一个阶段。从整体与环境、整体与部分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中,去揭示系统的特征和运动规律。对局部的研究必须放在整体中,从整体的各个部分的联系、制约中去加以研究。当然,注册会计师研究审计对象经济活动整体,并不是不深入具体细节去考察分析,一个正确地认识来自于从整体到部分,部分到整体的反复过程。系统审计在研究问题时,把任何对象都看成是系统,然后着眼于系统和环境之间、系统和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确定要素的层次结构,这样就便于用数学方法从定性和定量的结合上研究、描述现实系统。系统审计比传统审计方法更能将分析和综合、归纳和演绎 等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因而为运用数理逻辑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开辟广阔的道路。

第3篇

【关键字】信息化;高校;内部审计

【中图分类号】F239【文献标识码】A

《审计署2008至2012年信息化发展规划》明确指出,要以探索创新信息化环境下的审计方式为核心,加大适应信息化需要的审计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努力提高审计工作效率、质量和水平,为审计事业发展提供信息技术支持和保障。内部审计做为高校法人治理结构下的重要内控手段,在信息化发展趋势下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

一、内部审计信息化内涵阐释

内部审计信息化,是指内部审计组织主要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搭建的审计信息系统,对审计项目计划、实施、风险等全过程进行监督、鉴证、评价和咨询的活动。其内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在日常审计取证、复核、测算、分析中,以计算机来辅助审计完成上述工作。另一方面,传统的内控流程和内控措施通过计算机软件程序的操作步骤固化为审计信息系统,对该系统产生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甄别、确认和检索。显然,通过对审计人员进行审计数据提取与分析等计算机操作技术的培训,可以完成计算机辅助审计工作。而信息系统(IS)和审计软件自身稳定性、可靠性和匹配性等审计,审计从业人员较难在短期内通过培训胜任工作,需具备专业计算机编程知识和一定审计经验的人员进行操作。在审计实践中,通常假定信息系统完备、可靠,系统风险为零。本文仅研究狭义上运用计算机辅助技术进行微观审计实务方面的内部审计信息化问题。内部审计做为一个组织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化进程中对审计客体、内容、方式、方法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纸质为载体的传统审计内容发生了变化

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传统的以纸质为载体的会计凭证和账簿等有形财务资料,被财务软件系统等电子介质所替代。这些数据化的存储与管理方式,引发了审计内容的巨大变化。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不仅要对财务账簿、报表、凭证等纸质材料进行传统审计,更需关注信息系统和财务软件本身各功能模块的责任范围、操作设置权限、不相容职务授权控制等各项内控流程,以此来判断电子信息是否存在被窃取、滥用、篡改和丢失等可能。

(二)审计方式方法发生了变化

随着审计信息化的普及,传统的复核法、查询法、盘点法等实质性测试方法,在获取审计证据、搜集审计线索时日益凸显出局限性和不足。手工系统下,审计业务流程看得见、摸得着。而在信息系统中,从原始数据的录入到会计报表的生成,几乎是软件程序全部完成。在这一过程中,审计线索隐藏于系统内部,传统的审计方法无法依赖有形的纸质载体开展工作,增加了获取审计证据的难度。同时运用功能完备的《现场审计实施系统》(AO),在空间上也不必驻点进行审计,一改传统的就地审计模式。通过拷贝被审计单位的会计信息系统数据,结合自动化办公系统(OA),足不出户实现异地审计任务,大大节约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效率。

二、信息化环境下高校内部审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高校作为先进技术和管理文化的重要研发地,信息技术在高校内部管理中应用颇广。我们知道,高校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已普及近二十年,而诸如教务管理、档案管理、科研管理、图书管理、学生管理、实验管理等行政办公系统也运行多年,高校内部管理各层级基本上实现了信息化、无纸化。而内部审计在信息化进程中显然落后于高校整体信息化水平,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内部审计职能的发挥。

(一)尚未建立内部审计信息化平台

高校财务审计是内部审计的基础性工作,旨在通过对学校财务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监督,保证各类经费的合法有序运行。长期以来,由于没有建立和会计信息系统相匹配的内部审计信息化平台,财务审计仍然要依靠会计信息系统打印出的纸质账册资料,凭借手工进行复核、分析审计。不仅耗费大量的纸张、时间和人力资源,更重要的是审计人员只能被动接受打印出的纸质材料,至于会计信息是否在系统中进行过调整、加工、处理,不得而知。依据这些纸质材料得出的审计结论,显然存在很大的审计风险。

(二)审计人员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严重匮乏

由于审计信息化工作起步较晚,长期以来审计人员习惯用传统的手工方式,对会计报表、账簿、凭证等进行查询翻阅,通过大量重复性工作,形成审计实施方案、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报告等文书,既缓慢费时又容易出错,无法提高审计覆盖面,从而影响了审计质量,事倍功半。出于行为惯性,审计人员不自觉地抵制、排斥先进的信息技术,不愿学、不想学,从而不想用、不会用、不敢用,导致计算机辅助技术在审计业务推广和应用上阻力重重,严重影响审计信息化进程。

(三)内部审计信息未能与高校其他管理信息实现共享

根据管理学原理,任何一项经济活动大都经历立项论证、组织实施(包括招投标、过程管理、业务授权)、检查验收结算等管理流程。我们知道,高校内部审计监督的对象就是对上述程序执行效果的过程进行全面再监督。而这些流程的监管分属不同的部门,由于各类信息没有在统一的管理平台上和共享,因此内部监督往往只能被动地进行事后审计,对经济活动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无法及时有效地进行监管或提供审计咨询服务,内审信息也无法适时地传递到管理的各个环节中,极大地影响了内审职能的充分发挥。当然,信息化也给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创新发展的动力。

(一)信息化要求内部审计进行全面技术创新

传统手工条件下的审计技术遇到了信息技术的严竣挑战,审计对象的信息化要求审计手段必须进行技术创新,否则审计人员将面临进不了门、打不开账的无奈局面。高校内审工作从业者,努力学习并掌握和运用好信息技术,理应是技术强审的积极践行者,这也是高校工作体现先进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同时要积极借鉴吸纳现代信息技术缜密严谨、科学可控、客观有序等优势,在审计软件、信息平台、操作系统流程等方面融入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全面提升内审工作的科技含量和质量。

(二)信息化使得内部审计同其他内控手段相结合形成监管合力成为可能

由于信息不共享,传统审计关注的是某个具体受托责任关系中的微观控制点,通常“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高校内部各个管理环节一旦形成共享的信息系统,内部审计监管的范围、时效、对象和层次,将实现质的提升。通过信息系统平台实施宏观上的预算控制,微观上的授权批准控制、实物资产控制、内部审计控制等措施,特别是加强物资采购、收支缴存、存货物资管理等关键点的控制,使得形成校内外监管合力成为可能,势必对促进高校加强财务管理、依法治校、依法理财、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等工作发挥更大作用。

三、高校内部审计应对信息化

的路径选择我们知道,审计免疫系统理论关注的是整个经济系统中的受托责任关系,着重从宏观层面对常规审计内容和信息化系统本身进行分析、审查,突出其预见性,防患于未然。而信息化审计能够很好地契合这一点,可以使审计关口前移、事先介入,随时跟踪,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予以解决。通过微观与宏观的有机结合,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设性意见,使得信息化审计手段的固有优势与“免疫系统”功能的特点相吻合。基于上述认识,高校内部审计应对信息化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建立符合高校管理特点的内部审计信息化

系统内部审计信息化系统,主要包括全面的数据联网系统、现场审计实施系统和完善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等。要实现对高校内部各类经济活动的全程监管,就必须有效地对上述信息化系统中的数据以及系统本身进行核查。因此,内部审计只有同校内其他业务系统实现联网,才有可能获取基本的审计数据信息,为开展工作奠定数据基础。而打造功能强大、操作性针对性强的现场审计实施系统,是实施过程审计信息化的关键所在。我们可以借鉴审计署“金审工程”研发的“现场审计实施系统”(AO系统),增加部分适合高校自身特点的个性化模块,使审计人员摆脱传统的纸、笔和算盘,使被审计单位经济业务数据尽在审计人员掌握之中。同时,完善的办公自动化系统是实现审计信息化的基本要求。要凭借该系统将审计现场实施系统与校内其他业务系统进行信息共享和数据匹配对接,提高传输效率,节约行政监管成本。

(二)加强内部审计质量管理信息化建设

审计质量的提升需要以规范化的执业流程、严谨的现场审计和翔实的审计证据等做保证。这些控制要素一旦实现信息化就可以有效促进审计工作整体上台阶。在内勤管理和外勤管理的审计实践中,抓好审计立项、审计方案、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报告和审计档案等节点的信息化建设,把好审计证据的真实性、存在问题的客观性、审计报告撰写的恰当性和审计建议的可操作性等关口,充分运用信息系统内在逻辑和授权控制,对可能影响内审工作质量的因素、环节和环境进行全面规避,旨在提高审计质量。

(三)做好传统审计与信息化审计的有机结合,不偏不废

推广审计信息化的效果如何,关键在于审计人员如何做到将信息化审计与传统审计的有机结合。传统审计模式在长期的实践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形成的深厚理论和实务指南,是做好内部审计工作的基础。今天我们倡导审计信息化,就是要继续传承和发展传统审计形成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工作方法、经验和成果,在此基础上,运用审计信息化技术针对海量审计业务数据进行分析、测算,使传统的业务审计向全面过程审计发展,由事后审计向事中、事前结合的联网审计方向发展,使监督职能在服务中得到提升。唯有两者的有机结合,不偏不废,在运用上形成强大的审计生产力,信息化审计才会有价值,这也是内部审计发挥免疫系统功能的内在要求。

(四)实现审计信息化人力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长期以来,高校内审人员专业结构多为财务或经管类专业,对信息技术的涉猎不甚了解。对此,由于计算机专业性太强,对信息系统(IS)本身、数据库等审核,内审人员无需介入,可以外包给专业机构进行鉴定检测。在实施其他项目审计中,要加大计算机审计培训的内容和力度,科学合理配置掌握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审计人员,营造在学中用和在用中学的浓厚氛围。根据项目特点,整合审计人力资源,自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改进审计组织方式,对重大项目、突发项目、临时项目,探索整合分工、上下联动、重点攻关的模式,打通信息传递壁垒,细化工作流程,努力实现信息化审计效能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审计署2008至2012年信息化发展规划.审计发[2008]73号

[2]曹燕,常京萍.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战略研究.会计之友.2010(10)52-53

第4篇

一、我国政府绩效审计面临的问题

我国绩效审计刚起步,要建立起绩效审计体系,尚需长期的探索和尝试,不仅要在审计界注入绩效审计观,还应在理论上继续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目前,在我国绩效审计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体制的局限。审计法规定,审计实行“双重领导”的管理体制,审计机关履行职责所必需的经费在政府本级预算中单列,其人员编制、经费来源、福利待遇等都依附于地方政府。这就导致实施审计监督的主体与被审计监督的对象共处于同一个利益主体,接受同一政府的领导。造成审计监督常处于矛盾之中,审计机关对某些涉及地方政府利益的事项不得不采取“回避”、“让步”态度,不得不考虑地方政府首长的“意向”,审计机关在对权的制约和监督方面难有作为,绩效审计难以摆脱独立性置疑。

2.公共财政体制不健全。我国的公共财政体系正处于改革期,各方面制度尚不完善,政府越位、错位和缺位现象依然存在,加之人们对公共财政的认识不足,导致实践中存在偏差。随着公共受托责任观念的不断增强,公众对政府审计的要求不再只停留于对财政收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审计上,他们更关心的是财政支出的效果。但是公共财政体制不完善,将使得政府审计对财政收支的效果性审计力度不够,重点仍集中于财政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这也从根本上制约了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

3.审计范围较窄。主要表现在:(1)财政是公共资金的最初源头,目前财政审计把主要力量放在真实性、合法性上,至于专项资金是否用于原定的目标、其效用如何,则往往不太深究;(2)政府采购工作日渐兴起,但审计对于整个政府采购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考虑不多;(3)国有企业是开展经济效益审计最早的领域,但近年来国有企业改革逐步深化,现代企业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的逐步建立,国有资产管理方式的改革和完善,注重企业绩效已经越来越成为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自觉行为,企业的绩效已不再是政府审计所关注的重点,且有向内部审计倾斜的趋势。

4.审计标准缺乏。1999年以后,财政部等有关部门陆续制发了《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操作细则》、《企业效绩评价标准》、《企业效绩评价操作细则》等,为企业效绩评价工作的深入开展、规范企业效绩评价行为、增强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性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对于政府公共部门的绩效审计,目前尚没有一个明确的规范,既没有绩效审计方面的指标评价标准,也没有绩效审计方面准则性质的可操作性指导文件,由于缺乏具有针对性的制度规范,导致政府绩效审计难以深入。

5.审计人员素质偏低。我国现有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专业素质、能力等方面与开展绩效审计工作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1)审计实务知识较多,而理论基础薄弱,审计人员普遍缺乏公共管理、行政法规、财政财务和现代审计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并对政府管理知识不甚了解;(2)现场作业经验丰富,综合分析问题能力不强,部分人员政策理解水平、业务技能较低,这些都直接影响着政府绩效审计的效果。

二、促进政府绩效审计的对策

绩效审计观念在我国政府审计工作中已初见端倪,而且已经具备了开展绩效审计的条件,但是,我们不能以原有的工作定式和知识结构来勾勒绩效审计,而应在新的审计环境和现代技术方法的平台上构造绩效审计。具体地说,笔者认为应突出以下对策:

1.完善绩效审计法规及评价标准。法律法规是开展政府绩效审计关键的一环,因为依法审计是审计的基本原则,只有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把绩效审计确定下来,审计人员在审计时才有法可依。因此,我们要认真总结在政府经济责任和专项资金审计中取得的绩效评价方面的经验,结合财务收支审计的审计准则,制定比较系统、操作性较强的政府绩效审计准则,在准则中要对绩效审计对象、审计目的、审计程序、审计报告等作出规定。鉴于政府绩效审计具体情况比较复杂,可分门别类制定出具有各个部门特点的准则。同时,建立一套科学可行的指标评价体系也是开展政府绩效审计刻不容缓的措施之一,指标的科学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公平。绩效审计指标包括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评价,经济效益的评价可以参考企业经济效益指标评价而定,社会效益的评价可以根据不同的行业、不同性质的内容而定。由于社会效益是一个很难用定量指标来衡量的,而定性指标有时难以保证公平,因此,在制定社会效益评价指标时,可以给出一些原则性较强的定性规定。另外,针对弹性较大的、容易使公平性受到损害的项目或领域,应通过认真总结经验再作一些补充性质的规定,来不断完善。

2.处理好绩效审计与传统审计的关系。国外绩效审计从某种程度上独立于传统审计,因为,国外传统审计开展的时间较早,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有了一定的保证。我国的情况则不同,目前弄虚作假、营私舞弊等违法、违规现象仍十分严重,在这种基础下开展政府绩效审计,则不能脱离传统的审计。要在绩效审计实践中,克服受旧习惯和定式的制约,将绩效审计导入传统审计,使绩效审计缺乏实质的内容,跳不出传统审计圈子的问题。在具体实践中,审计人员要制定好审计计划,作好审计调查,如果发现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活动严重不实,则不能再进行绩效审计程序而应进行传统的真实性、合法性审计。

第5篇

[关键词] 审计风险 审计模型 审计准则

审计风险模型是审计风险的直接体现,是审计理论与实务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于2006年颁布了新的审计准则,2007年执行此准则。这次准则的修订是更好更快地适应了现代审计环境的变化并逐步与国际审计准则接轨,本次修订的核心是启用现代审计风险模型,以提高注册会计师发现财务报表中大错报的能力。

一、传统审计风险模型

传统审计风险模型将审计风险分为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审计风险模型表述为: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并要根据此模型来计划和执行会计报表审计工作,以最终将审计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

固有风险是指在不考虑内部控制结构的前提下,由于内部因素和客观环境的影响,企业的账户、交易类别和整体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误的可能性;控制风险,是指某一账户或交易类型单独或连同其他账户或交易类型产生错误或漏报,而未能被内部控制防止、发现或纠正的可能性;检查风险,是指某一账户或交易类型单独或连同其他账户、交易类型产生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未能被实质性测试发现的可能性。在这三个构成要素中,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产生源于被审计单位,不易改变,所以,注册会计师只能将工作重点放在实质性测试上,以便将审计风险的检查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内,进而将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的范围内。在既定的审计风险下,检查风险可计算如下:检查风险=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根据上述模型,审计主体在确定可接受的审计风险时,首先要评估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在此基础上推算可接受的检查风险。

传统审计风险模型曾一度对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实务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但随着审计理论和实务的发展,逐渐显露出缺陷,主要表现在:首先,传统审计模型对审计风险及其三要素做了概念性的解释的基础上,对风险模型的评估做了指导性的描述,但是基本上处于定性分析阶段,相对客观的量化方式难以对固有风险做出准确的评估,由于忽略了对固有风险的评估,使检查风险不能很好体现,这对审计风险评估工作造成了偏差。

其次,传统审计风险模型要求在评估固有风险时应当从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两个方面加以考虑,但在评估控制风险时却并不涉及报表层次,只要求注册会计师对主要账户或交易类别的相关认定所涉及的控制风险进行评估。因此,控制风险的评估无法和会计报表层次的固有风险评估相匹配,不利于注册会计师对风险的整体把握和控制。

二、现代审计风险模型

新审计准则引入了“重大错报风险”概念,在新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第十八条中明确规定:“审计风险取决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审计程序,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并根据评估结果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以控制检查风险…”至此审计风险模型重构为: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并规定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是首要的必要审计程序。

现代审计风险模型并不实简单地将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并称为重大错报风险。在谢荣,吴建友(会计研究2004)中提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一种新的审计基本方法,它是审计技术方法在系统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基础上的重大创新。它从企业的战略分析入手,通过“战略分析――经营环节分析――会计报表剩余风险分析”的基本思路,将会计报表错报风险与企业战略风险之间的关系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提出了审计师从源头分析和发现会计报表错报的观念。可见,现代审计风险模型的提出是重大的实质性改进,其进步主要表现在:

首先,为注册会计师从整体上把握和控制审计风险提供了基础。在新审计准则《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第二十条中明确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估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并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总体应对措施,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估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并根据既定的审计风险水平和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确定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充分体现了审计过程中整体和局部的关系,使得注册会计师对风险的识别和控制有了更清晰的对象和内容,便于指导实务操作。

其次,强调了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重要性。在新审计准则《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中专门强调注册会计师必须从宏观上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以充分识别和评估会计报表重大错报的风险,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并强调无论内部控制是否有效,都要对各类交易、重要账户余额和重要披露进行详细审计,有利于注册会计师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

最后,强调注册会计师要保持职业怀疑态度。在现代审计风险模型下,评估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风险将成为整个审计工作的先导、前提和基础,新准则要求注册会计师充分考虑可能存在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情形,因此,注册会计师的职业怀疑态度就显得更加重要。

综上所述,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以被审计单位的经营风险分析为导向进行审计,是评估审计风险范围的延伸,是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的继承和发展。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是现代审计发展的更为完善,并且使审计过程和结果更具操作性和可靠性,这都标志着我国审计准则与国际准则的趋同。

参考文献:

[1]刘爱琴:中国新旧审计准则体系的审计模式基础分析.会计之友(上),2006年12期

[2]谢荣吴建友: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研究与实务发展会计研究,2004年04期

[3]韩晓梅:社会责任观视角下审计风险的演变.中国注册会计师,2006年11期

[4]喻小明:审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控制对策.江西审计与财务,2002年06期

第6篇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很多学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审计也不例外。知识经济对审计

的挑战主要表现为网络审计面临的挑战。那么何谓网络审计?网络审计就是基于互连网,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专门的方法,通过人机结合,对被审计单位进行远程审计。网络审计是对以往电算化审计的时空观的又一次突破,是现代审计在电子商务时代的新发展,也是电子商务的内在需求。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代。知识经济的到来,使整个社会经济生活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而网络对经济领域的影响日益巨大。网络审计亦是如此。试从网络审计产生的动因、网络时代审计的特点、审计技术等理论要素角度浅析网络审计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论文第一部分阐述网络审计产生的动因。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全球经济向一体化方向发展,新的经济模式迫使会计信息系统必须进行创新,而且信息技术也为管理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作为社会中介监督服务的审计也必然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创新,以全新的审计模式来打破传统审计模式的束缚,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来开展审计业务,不仅可以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而且使审计信息资源充分共享,网络审计是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网络审计的诞生主要有以下动因:1.新的经济运作机制的需要。随着信息高科技的飞速发展,Internet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电子商务模式在企业中的广泛运用,使信息的处理和传递突破了时空的界限,电子商务不仅提供了集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于一体的商务交易模式,而且其快捷、方便、高效率、高效益等特征也改变了经济的结构和运作方式。2.审计组织自身发展的需要。在网络经济时代,随着客户业务的发展,越来越需要中介服务机构提供实时化、个性化的服务,这就促使审计组织向在线实时服务为主的方向发展,充分利用网络的低成本、快捷性和跨越时空性等优势来开展业务。3.会计信息系统发展的需要。

第二部分介绍网络审计的特点。在全球信息化的趋势下,诞生了网络技术和审计相结合的高科技产物——网络审计。网络审计是在网络环境下,借助大容量的信息数据库,并运用专业的审计软件对资源共享和授权资源提供实时、在线的个性化审计服务。网络审计已呈现出传统审计无以伦比的特点和优越性:1.审计信息资源充分共享。众所周知,审计信息、审计报告是有关投资人、债权人及其它相关主体进行理性决策所必不可少的信息资源。2.审计信息数据传递网络化。网络审计能够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通讯设施,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经营业绩进行审计测试,形成审计结论,维护委托人和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3.审计报告的实时性。在网络环境下审计组织通过建立网络平台,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实时审计追踪,可以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强化审计工作的指向性。4.审计服务智能化。网络环境下,审计组织为委托单位提供审计服务的特征为:智能化的面向客户服务,开放式资源共享,模块化动态组合,最大限度的维护委托单位的利益。5.审计费用成本低。

第三部分现阶段网络审计面临的挑战。一般认为审计风险由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组成。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网络系统中资源的共享性和数据存取的灵活性,使整个系统的安全难以控制,尤其是用户的分散、数据安全控制等完全左右了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的水平,而其固有风险在计算机辅助下是应该可以降低的。从总体上看,由于所面临经济环境的复杂性和计算机网络自身固有的局限性,审计人员对审计风险的控制难度加大,并且,其控制措施也会与非网络系统下有所不同。因此,网络审计虽然有着以上的优势,但是同样也面临着挑战。

第四部分对策。网络的诞生给审计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面对知识经济的巨大冲击,我们应当组织力量对未来审计进行研究,寻求对策,迎接挑战。在网络经济的环境下,审计模式的改变,不再是简单的修补和完善,而是一次深刻的变革,这也充分体现出网络经济的特征。不管是审计的内容范围,还是法律环境,归根结蒂只有不断研究探索新的方法、新的途径,才能成为传统审计模式的重塑者,为传统审计模式的退出创造条件。

第7篇

论文摘要:网络审计就是基于互连网,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专门的方法,通过人机结合,对被审计单位进行远程审计。网络审计是对以往电算化审计的时空观的又一次突破,是现代审计在商务时代的新发展,也是电子商务的内在需求。本文首先分析了网络审计存在局限性,并结合工作实践探讨了克服这些局限性的对策。

一、网络审计的局限

1 非法篡改数据,不留痕迹。无纸化交易和处理自动化,使得各类信息存储在磁盘或光盘上,舞弊者可以非法修改或删除原始数据,而不留有篡改的痕迹,使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无法保证。

2 黑客和病毒侵入。计算机黑客和病毒不受时空限制地威胁着网络化企业的安全,有时甚至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黑客出于各种动机,欺骗性地进入目标网络系统,窃取重要的数据资料和商业秘密,破坏关键数据,使网络系统处于瘫痪状态。

3 电子商务系统存在安全隐患。在电子商务条件下,交易双方通过网络进行商务活动,但目前在、上对交易双方身份的确认有不完善之处。更重要的是,交易的货币结算一般是以数字货币与网上虚拟方式进行,数字货币的出现也产生了许多通过网络进行的犯罪和各种舞弊行为。因此,如何保证电子商务的真实性、收支结算的安全性成为电子商务系统亟待解决的问题。网络下,如果数据维护、系统和数据输入、数据核对等岗位不作适当的分离,就会有人利用网络的弱点故意修改数据、舞弊或窃取企业机密。越不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审计的风险就越大。

二、克服网络审计局限的对策

1、应用审计软件,对相关网络系统进行实时跟踪。首先,对被审计单位的网络系统进行评价,并利用专用的审计对比软件,将存放于数据库不同地址的同一种数据进行自动比较,以形成相应的记录文件,并对有差异的文件数据进行详细审查;其次,对被审计单位的自动检测数据库软件和恢复软件进行审查和评价;再次,要对被审计单位的异常贸易,通过网络进行预警提示,以降低。

2、加强对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进行审计。在网络中运行的信息安全性(即可靠性)和保密性构成了审计的风险防范和控制的重点。首先,对网络系统职责分离情况进行审查,遵循的原则仍为不相容职责必须分离,但侧重对数据的输入、输出,软件开发和维护及系统程序修改或管理等之间的关系处理进行审查;其次,对被审计单位网络结构进行分析与评价,以确认防范黑客侵入的能力;再次,对被审计单位的系统容错处理机制,安全和安全保密技术等作深入的了解,以评价其系统安全性的等级,从而有效地控制审计风险。

3、加强内部控制测试,降低控制风险。从手工会计发展到网络会计,审计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内部控制审计重点也发生了变化。网络财务环境下内部控制更强调防止发生错误功能,审计人员可将控制风险定在最高水平制定工作计划,再展开审计测试工作。内部控制测试应着重检查各种管理制度是否健全、不相容职务是否分离、网络使用是否授权、操作日志是否建立、检查数据是否备份、应用控制制度是否建立等。

4、树立法制意识和风险意识,提高人员素质。网络审计是一种新兴的审计模式,因此首先要树立审计人员区别于传统审计的法制意识和风险意识;其次,网络知识更新换代异常迅速,审计人员必须定期接受相关业务培训和在职,更新自身知识结构,降低审计风险。

5、加强网络立法。网络审计立法是保障网络审计正常发展的关键性措施。有必要加快网络审计立法工作的力度和进度,使人们在开展网络审计工作时有章可循。如对证据、电子签名、电子、电子货币等网络工具的合法性及其使用规定,都需要立法来加以明确,使得网络审计工作尤其是进行合法性审计时有法可依。另外,对于目前已有的相关法规适用于网络审计的应遵从其规定,不适应的需进行修改和完善。

三、实行网络审计应注意的问题

第8篇

摘 要:信息系统控制已经步入企业的内部审计实际活动中。审计信息系统控制有效运行对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审计的本质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对这个经济信息系统各个要素进行分析并综合,有效进行信息系统控制,是在当前复杂形势下完成审计工作的要务。将信息技术转化为审计能力,包括决策指挥的能力、发现错弊的能力和把握宏观的能力的提升,构建油田企业审计信息系统应当收集梳理大量相关的审计信息资源。

关键词:信息控制论;信息化审计实践运用;审计信息库建设

一、信息的概念及审计信息控制论的基本思想

(一)信息的概念

信息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讯的知识。首先,信息是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变化和特征的反映。如油田企业的产量数据、各种生产报表等;其次,信息是可以通讯的,因此大量的信息需要通过传输工具获得;最后,信息形成知识。

信息按其重要性分为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作业信息。

战略信息是关系到全局和重大问题决策的信息,它涉及到上层决策管理部门要达到的目标如产品投产和停产、开拓新市场等。战术信息是管理层控制的信息,是管理人员掌握资源利用情况,并将其实际结果与计划相比较,从而了解是否达到预期目的,如月计划与完成情况相比较的信息、库存信息等。作业信息是用来解决经常性的事务问题的,它与组织日常活动有关,并用以保证切实地完成具体任务。例如,每天统计的产量与质量数据、打印工资单等。

(二)审计信息控制论的基本思想

审计的本质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传统审计的思维方式是:“部分整体”。传统审计总是先分析对象的各个部分,然后再综合为整体。系统审计是指在系统科学和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审计理论方法。系统审计思维方法不同于传统审计之处在于它的思维方式是:整体部分,其程序是:综合分析综合。它不仅着眼于个别要素的优劣,而且利用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观察和判断系统整体的性能。系统审计方法正是在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中进行分析和综合,从而能正确地认识审计对象的整体性能。

二、信息化审计在油田企业审计实践中的运用

目前信息系统审计在审计工作实践中已进行了探索、尝试,对系统审计的方法、内容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与规范的操作程序。笔者认为内部审计信息系统控制要达到促进审计质量和审计效率提高的目的,将信息技术转化为审计能力,包括决策指挥的能力、发现错弊的能力和把握宏观的能力的提升,具体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去加以建设和管理。

(一) 加大事前信息控制力度,做到有的放矢。

加大事前控制就是要搞好审前调查工作,是审计质量控制的前提。审前调查是确定审计工作重点内容、审计范围、选择审计方法和步骤、制定审计实施方案的必备环节,是审计质量的事前信息控制。

审前调查是编制好审计方案的基础。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存在三个突出的问题:一是有部分审计人员不搞审前调查,特别是对常规审计或者多次审计过的单位和项目,忽视审计对象总是处在变化之中;二是有调查但不深入,只了解一些人员、机构等的基本情况,而具体到资金来自哪些渠道,资金如何安排,管理方式内控要求,重大开支和特殊开支等情况,了解掌握的信息不够,导致审计方案简单、流于形式、重点不突出、针对性较差。高质量的审计方案的编制离不开审计信息的支撑。收集和掌握被审单位的审计信息是编制好的审计方案,实现审计项目质量高的前提。

(二)采用预警技术和抽样技术,注重持续审计和持续监控。

持续审计和持续监控分别是内部审计或管理层在一个固定时段内,经常或持续用来监控信息技术系统、交易和控制措施的自动反馈机制。中石化审计局开发的审计预警审计抽样系统按照重要性、业务发生频率、固定样本量进行审计抽样,抽样技术在审计工作中得到运用。笔者在一次内控审计中运用了抽样审计的方法对销售和采购流程实施审计程序,大大提高了审计效率。可以直接穿透到销售和采购订单。整个业务流程很明晰、直接可以查找到具体业务经办人员。采用预警技术能够更有效地分析风险数据。这个机制有助发现异常、例外、不一致和其他因素,以便更有效地集中审计资源。 持续监管可向管理层提供近似实时的关键绩效指标信息,洞察事态发展的内涵,从而提高管理层管理风险,把握机会的能力。

(三)推进审计质量控制的信息化管理。

审计信息化建设和发展不仅仅是信息和网络技术在审计工作中运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审计管理思想和观念的转变。中原油田内部审计宗旨是服务于油田更好更快经营发展的。油田的经营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体系,众多方面的环节必然产生大量的相关信息,中原油田采取了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手段。构建了一个纵横交错的项目组织管理架构。作为油田内部审计一线的审计人员意识到若继续以传统的审计来运作,将无法有效管理和规范这样一个审计人员众多、审计对象分散的审计项目,也难以形成一个协调、快捷、沟通的团队;信息化思维方式形成于信息化审计环境,也是创新计算机审计方法的基础。尽快摆脱以审计单位电子数据为主的传统审计方法,转变为以信息化系统化的审计方法。

三、建立油田企业审计信息资源库

长期的审计实践认为,建立一套油田审计内部的信息资源系统能提高审计人员的战略意识和系统意识。早在90年代初,油田管理部门设立政策研究室,研究油田企业的相关政策环境和制定油田的发展规划。审计部门是综合管理部门,建立审计信息的系统工程是未来发展的趋势。通过信息的分析加工,可以及时调整审计方向,把管理与国家、总部政策、以及企业的实际相结合。审计部门应当每半年梳理各部门、单位负责管理的内外部信息,对审计工作的宏观战略的提升必不可缺。下面就油田企业审计部门应收集梳理的信息列式如下,不同的油田企业或许有不同的管理模式和特点,但基本的信息应包含但不限于下列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作业信息信息:

1、财务相关信息:预算资料信息:油气生产单位的经济活动分析。其他直接成本费用信息。

2、计划信息:油田建设项目前期工作计划项目建议书。

3、物资采购信息:物资需求计划信息。下一年度的物资采购策略。统计部门提量、销售、库存、石油工程工作量等统计数据。

4、勘探开发信息:油田勘探开发投资建议计划

5、合同信息:合同管理台账

上述审计信息的收集整理需要油田相关部门的配合,也需要有专门的审计人员完成信息的梳理建库工作。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及时收集上述审计信息。油田企业审计信息系统构建的关键要素是信息网络系统建设、信息资源库建设、信息化人才建设三大方面。审计信息化建设需要我们在审计实践中不断的运用和发展完善。

参考文献 :

第9篇

关键词:风险导向审计;内部审计;指导;运用

风险导向审计是在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的基础上产生的,其执行的风险导向模型是“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我国在2006年2月对审计准则进行大幅度调整,将传统审计风险模型修改为新的审计风险模型。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以系统论和战略管理理论为指导,以降低信息风险为根本目的,以控制审计业务风险为中心,以降低审计风险为根本途径。

一、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本质

第一,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一种新的审计基本方法。传统审计风险模型的审计方法实质上仍然是制度基础审计方法的延伸,它从分析客户会计报表的固有风险和内部控制风险着手,根据内部控制测试的结果决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则是从企业的战略分析入手,通过“战略分析-环节分析-会计报表剩余风险分析”的基本思路,决定实质性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并建立了企业会计报表风险与企业战略风险之间的逻辑联系。

第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摒弃了传统审计简化主义的认知模式,代之以复杂系统的认知模式,并引入战略管理分析工具。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思考方法是系统理论所指导的复杂系统认知模式。审计要有效地把握会计报表的错报风险,就必须从企业的战略管理活动着手分析,对战略管理活动进行分析,必须将企业置于广泛的经济网络中进行系统分析。从方法论上讲,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要比传统的制度基础审计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对企业了解得更透。

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内部审计中的运用

第一,准确确定审计的重点和范围。运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从分析风险入手,准确确定审计的重点和范围,在审计准备阶段,就加大防范力度,即通过对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的了解和分析性测试的结果,充分关注被审单位的特殊风险,确定总体审计风险概率和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概率,将审计风险减少到最小程度,确保内部审计能够发现业务经营活动中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及存在的风险隐患,达到实现防范风险的目的。

第二,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强调从宏观上对风险进行评估,但并不是说可以忽视微观层面的操作风险。因此,应继续实施内部控制测试,并分析重点,实施实质性测试。在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两阶段中,审计资源的合理配置是关键,也是风险导向审计理论的出发点与归宿。因此,应结合重大风险各因素的综合分析与判断,将审计资源向重点风险领域倾斜,以实现“全面审计、突出重点”,在提高审计效率与效果的同时,强化企业风险管理。

第三,实现审计手段电子化,提高审计工作质量。一要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内部控制风险的评估,确定标准内部控制的模型,并经常调整、完善,以提高内部控制风险的评估效率及其准确性。二要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分析性测试,提高分析的速度和准确性,扩展分析的范围。三要运用计算机进行统计抽样,避免人工抽样检查的不足,有效降低审计风险。四要构建完整的审计信息系统,推进风险导向审计与非现场审计有机结合,提高内部审计的质量和效率。

三、内部审计实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措施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是为适应企业经营高风险的特点而产生的,同时也是为量化审计风险、减轻审计责任、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的一种审计方法。为加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内部审计中的运用,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第一,建立内部控制评价的新模式。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中,内部审计更加关心的问题主要是:控制风险的目标是什么,控制要解决的问题,这种控制是否先进有效,控制风险有多大,是否影响管理当局的决策等。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新的审计环境要求审计人员应通过与企业管理层进行有效沟通的方式,采用新的评价模式,为企业提供更有价值的服务。

第二,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实效性。在审计技术方面,风险分析和计算机应用甚少,由此降低了审计工作效率。因此,内部审计在转变目标定位,树立管理理念的同时,更要重视审计工作的实效性,以确保审计建议的落实。

第三,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对企业而言,需要界定风险范围、理顺风险责任、建立风险模型和风险防范机制,这就是要靠实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走出一条迎接风险、化解风险之路。因此要求内审人员都应加强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技能,提高内审人员对风险的敏感度,以风险为导向做好内部审计工作。

总之,企业内部审计开展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内部审计的必然发展趋势,既是职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企业内部审计坚持开展对企业风险管理过程的充分性和有效性的检查、评价和报告,促进企业改进管理、实现目标和增加价值,无疑是企业内部的一种最好资源。在实践中,尚无完整的模式可参照执行,即使有关现代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准则出台后,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因此,内部审计师在现阶段,应首先接受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理念,在执行过程中,将风险评估贯穿审计的全过程,不断探索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方法,将审计风险降低到最低可接受水平。

参考文献:

1.马文成,王有良.基于风险导向审计的内部审计创新研究[J].会计师,2009(6).

2.聂海斌.风险导向审计在应用中的问题及完善[J].当代经济,2009(16).

3.张越.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在内部审计应用中的探索[J].现代审计与经济,2009(4).

4.张朝.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内部审计中的应用[J].冶金财会,2009(5).

第10篇

“履霜,坚冰至”,许多具有远见的机构早已经开始行动起来了。审计署于2002年实施的“金审工程”,其核心就是应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现场审计实施系统”和“联网审计系统”。中国银监会2008年启动了现场检查系统(EAST系统)的建设,采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来实现对银行业海量数据的有效采集和深度分析。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5年末,已有建设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等60余家银行建立了以计算机辅助审计思想为指导的审计信息系统。银行业内部审计手段信息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

笔者所在的银行也于2012年底建成了审计信息系统,计算机辅助审计的作用初步得到发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有利于大幅度扩大审计面,提升内部审计的广度

将风险特征和审计思路固化于审计模型之中,对检查范围内业务数据是否符合风险特征逐一进行检查比对。通过这样的方式,对部分风险点的检查样本量甚至可达100%,较之0.074%的抽样面,可谓是云泥之别。我行对柜员离岗签退问题的检查模型就是一个较为成功的案例。在传统的审计方式下,对柜员长时间离岗不签退问题只能通过调阅监控的方式进行抽查,具有很强的偶然性,费时费力且难以发现问题,个别被审计单位人员还出现了“被发现是运气不好”这样的认识。而我行运用审计信息系统之后,编写相应的审计模型,通过计算每天所有柜员签到的时间,设置合理的容忍时长,比较签退信息,很容易就能判断柜员是否存在长时间不签退现象,结合抽取关键时点,如中午吃饭休息时间,进行准确核实,准确率可以达到95%以上。

二、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审计检查效率,及时发现违规问题

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通过设置审计模型,自动对目标数据进行核对筛查,运算效率极高,并且整个过程无需人工干预,不需要占用额外的审计资源。在传统审计方式下,由于人员、时间等审计资源的限制,对个别风险点的检查必须遵循一定的审计周期。而在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条件下,可以不受常规审计资源制约,检查周期可以根据需要设定。比如以前我行内部审计对辖内清算资金对账的检查,由于审计人员不足,只能做到每月一查甚至数月一查,无法及时发现问题。而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支持下,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对账检查周期,甚至可以按日对其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因记账错误等原因造成资金不平的问题。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可以充分发挥数据占有量大,计算机处理速度快等特点,明显地提高审计检查的效率,可以实现对高危风险点实施高频率、高强度的检查。

三、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能够及时发现风险线索,精确地指导现场审计抽样

在以查错防弊为目的的审计初级阶段,审计抽样的准确性至关重要,不准确的审计抽样将会带来审计工作整体的无效率,甚至可能导致审计失败。在传统审计方法下,通常采用简单分层后的随机抽样,抽样量小,抽样针对性较差,偶然性色彩浓厚,发现问题的效率不高,难以发现重大风险隐患。而采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之后,可以通过审计模型对总体数据进行多维度分析,找出异常、可疑的风险线索,生成风险数据,再以风险数据为样本总体来实施审计抽样,大大提高抽样的准确性,有效缩小审计抽样范围,甚至可能直接锁定检查目标。

四、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有助于促进违规问题有效整改

内部审计发现问题的目的,在于促使被审计单位采取措施有效纠正整改。从这个意义上讲,问题整改比问题发现更有价值。有效整改一直是困扰内部审计的难题。受审计手段的限制,内部审计有时很难对被审计单位是否以点带面落实整改予以有效监督。我行在实施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后,发现利用审计信息系统可以有效地促进全面整改。由于采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后,检查频率可以按需进行调整,这就促使被审计单位必须全面进行整改,否则,很容易被内部审计部分发现。比如,柜员为自己账户办理业务是监管部门严禁行为之一,我行通过传统审计方法发现该类问题一年约500笔。而审计信息系统上线后,利用审计模型进行检查,仅一个月发现该类行为3000余笔。通过后期频繁地发出风险提示,加之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引起各单位重视,整改力度大大加强,9个月后,该类问题仅出现了36笔,问题整改率高达98.81%。这样的整改效果是此前难以想象的。

五、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对违规行为起到较好震摄效果,可以起到预防违规的作用

第11篇

一、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有利于大幅度扩大审计面,提升内部审计的广度

将风险特征和审计思路固化于审计模型之中,对检查范围内业务数据是否符合风险特征逐一进行检查比对。通过这样的方式,对部分风险点的检查样本量甚至可达100%,较之0.074%的抽样面,可谓是云泥之别。我行对柜员离岗签退问题的检查模型就是一个较为成功的案例。在传统的审计方式下,对柜员长时间离岗不签退问题只能通过调阅监控的方式进行抽查,具有很强的偶然性,费时费力且难以发现问题,个别被审计单位人员还出现了“被发现是运气不好”这样的认识。而我行运用审计信息系统之后,编写相应的审计模型,通过计算每天所有柜员签到的时间,设置合理的容忍时长,比较签退信息,很容易就能判断柜员是否存在长时间不签退现象,结合抽取关键时点,如中午吃饭休息时间,进行准确核实,准确率可以达到95%以上。

二、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审计检查效率,及时发现违规问题

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通过设置审计模型,自动对目标数据进行核对筛查,运算效率极高,并且整个过程无需人工干预,不需要占用额外的审计资源。在传统审计方式下,由于人员、时间等审计资源的限制,对个别风险点的检查必须遵循一定的审计周期。而在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条件下,可以不受常规审计资源制约,检查周期可以根据需要设定。比如以前我行内部审计对辖内清算资金对账的检查,由于审计人员不足,只能做到每月一查甚至数月一查,无法及时发现问题。而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支持下,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对账检查周期,甚至可以按日对其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因记账错误等原因造成资金不平的问题。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可以充分发挥数据占有量大,计算机处理速度快等特点,明显地提高审计检查的效率,可以实现对高危风险点实施高频率、高强度的检查。

三、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能够及时发现风险线索,精确地指导现场审计抽样

在以查错防弊为目的的审计初级阶段,审计抽样的准确性至关重要,不准确的审计抽样将会带来审计工作整体的无效率,甚至可能导致审计失败。在传统审计方法下,通常采用简单分层后的随机抽样,抽样量小,抽样针对性较差,偶然性色彩浓厚,发现问题的效率不高,难以发现重大风险隐患。而采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之后,可以通过审计模型对总体数据进行多维度分析,找出异常、可疑的风险线索,生成风险数据,再以风险数据为样本总体来实施审计抽样,大大提高抽样的准确性,有效缩小审计抽样范围,甚至可能直接锁定检查目标。

四、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有助于促进违规问题有效整改

内部审计发现问题的目的,在于促使被审计单位采取措施有效纠正整改。从这个意义上讲,问题整改比问题发现更有价值。有效整改一直是困扰内部审计的难题。受审计手段的限制,内部审计有时很难对被审计单位是否以点带面落实整改予以有效监督。我行在实施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后,发现利用审计信息系统可以有效地促进全面整改。由于采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后,检查频率可以按需进行调整,这就促使被审计单位必须全面进行整改,否则,很容易被内部审计部分发现。比如,柜员为自己账户办理业务是监管部门严禁行为之一,我行通过传统审计方法发现该类问题一年约500笔。而审计信息系统上线后,利用审计模型进行检查,仅一个月发现该类行为3000余笔。通过后期频繁地发出风险提示,加之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引起各单位重视,整改力度大大加强,9个月后,该类问题仅出现了36笔,问题整改率高达98.81%。这样的整改效果是此前难以想象的。

五、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对违规行为起到较好震摄效果,可以起到预防违规的作用

第12篇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审计工作;变革;创新

当前时期下,信息技术发展速度十分迅猛,审计工作作为事关经济的一项重要方面,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亟需改革与创新。企业信息化审计继承、完善了审计信息化建设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地挖掘,以提升审计管理的水平作为根本宗旨,着重在促使企业内控制度逐渐完善以及防范一定的经营风险。将审计工作的智能化以及集成化为主要目标,集全程控制、在线监督、信息共享以及辅助分析等方面的功效,构建作业实施、监控预警以及综合管理为一体的审计信息系统。在本文中,需要将审计工作信息化与信息化审计这两个看似相同的概念,后者为前者的升级阶段,前者注重的是信息化的过程,而后者注重的是结果,其要求更高。本文以信息化技术为发展契机,主要探讨了审计工作的创新与变革对策,旨在为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审计工作效率与质量的提高提供一定的依据。

一、信息化在审计工作中所发挥的作用分析

1、审计信息化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审计工作的质量与时效

计算机审计能够充分地运用审计软件操作系统,实施权限控制功能,且在各个审计环节设置控制点进行必要的实时监控,能够很好地促进审计工作跟踪检查的实施,有效地提高审计工作的时效性及可控性。实践研究显示,通过使用审计分析软件,在同样的审计工作中,与传统审计手段比较,能够节约70%的时间,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审计工作的效率。

2、信息化手段能够促使审计工作手段更加丰富

会计电算化的快速普及以及被审计对象对信息经营管理系统的应用使得被审计企业存在的各项风险也变得更为模糊。在自动化、无纸化以及数据化条件下,审计工作人员如果仅仅只懂传统的审计方式,而不熟悉审计软件的正确操作与使用,那么就不能从计算机系统中获取各种原始的审计数据,也就不能对审计对象的隐匿性、数字化以及信息化等方面进行正确的评价,导致各种审计风险的出现。信息化手段很好地充实了传统审计工作方法,使得审计工作手段变得更为丰富,大大提高了审计效率。

3、提高了审计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以及对审计资源的利用

计算机审计很好地改变了在传统手工审计中审计工作的繁琐,使其变得更为精简、操作性强。计算机审计的各方面的优点使得很多审计工作人员能够积极、主动地展开对计算机审计软件的学习与探讨,由此诞生了一大批审计专业强,且又能够熟知更多的审计软件知识,从而大大提高了审计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在实际审计工作过程中,审计系统能够自行地开发一些实用性较强的审计软件,完全改变了传统审计工作的方法,使得信息技术能够很好地融合于审计工作之中。另外,近年来又出现了远程网络审计,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审计手段,有效地提升了审计工作中对审计资源的合理化利用,减少了审计资源的浪费。

二、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1、企业对审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度不足

在企业实际管理过程中,审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比较新颖的事物,很多企业对其认知度较为有限。有一些企业虽然发现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对审计工作进行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设定的目标往往不够清楚,很难把握着力点,或者是因为管理层畏惧困难,认为信息科技的真正实施会变得更为异常,且变化多端,因此很多企业决策层不敢轻易实施企业审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那么这就使得审计信息化建设仅仅是一种形式,并未得到落实,而真正实施审计信息化建设的企业,也只是停留于电子数据的处理阶段。

2、企业审计信息化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

当下,我国企业在实际运营管理上均逐步地过渡到了信息化处理的程度,这就使得审计对象与流程均出现了极大的改变。然而,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具体规定或规范较少,管理体系不够健全。因此,很多规范与约束审计工作的法律法规尚处于探索阶段,这也对企业实施审计信息化建设造成了极大的阻力,最终阻断了企业审计工作的全面开展与实施。

3、企业使用的审计信息系统不能跟上企业的发展速度

近年来,虽然企业对审计系统的需求量逐渐上升,然而市场上对企业审计系统的重视度较低,企业自身关于审计信息化的研发水平也显得十分低下,即使能够开发出符合企业发展现状的审计软件,但是后期的培训及维护也非常落后。此外,还有一些审计软件连财务软件也不能很好地配套与搭配,也无法符合现代企业的快速发展进程,从而导致审计工作人员在收集审计数据时受到一定的阻力。一般来说,企业审计工作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发现问题,并据此找出相关的解决问题的方案与举措,然而这样反而会消耗更多的精力与时间,很难达到提高企业审计质量的根本目的。总而言之,目前审计软件属于企业审计工作改革与创新的一个重大难题,在相关企业或者相关部门设计审计软件时,要跟上时代的脚步,也应注意实际业务操作地基本要求与企业自身的发展现状。

三、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企业审计工作的改革与创新策略

针对如上关于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企业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现提出如下几个方面的具体对策。

1、建立健全相关部门的法律法规,完善企业内部规章制度

相关的法律法规能够为企业开展审计工作的根本依据与风向标,而法律法规的完善程度与企业审计风险指数高低存在息息相关的关系,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审计工作与传统的模式存在显著的不同特点。然而,现时的审计法律法规又显著比信息化审计的现状要落后很多。因此,开展信息化审计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在这里需要引起注意的是,不仅仅是国家宏观调控层面的改革与更新,更加重要的是企业自身也要注重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与更新。首先,应该下发相关文件对审计信息化建设的相关知识进行普及、培训与培训;其次,在内部结构调整过程中,应该注意以职权分离作为基本原则,尽可能对不相容职务的工作进行分离,从而确保信息系统的运转不会受到工作人员道德风险的威胁。此外,企业的规章制度与审计流程并非一成不变,可根据企业的各种内控制度的改变而改变。

2、对信息化系统固有风险加以控制,并以适当的审计方法降低核查风险

首先,为了很好地规避企业信息化环境会对审计工作产生系统性的风险,对此企业相关审计工作人员应该注意对审计方面的无纸化材料进行科学、合理地测评。其次,应注意对企业内控制度给予完全关注,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企业内控主要以信息技术系统与系统应用两个方面进行控制。信息系统的控制主要指的是对企业系统的运营提供一定的支持与保护,而对于系统的应用控制则主要侧重的是对信息的输入与输出的控制等。因此,企业务必要对信息系统进行全面、综合的控制,主要包括审计初、中期控制,对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相关规则制度的合理性进行准确地把握,每隔一段时间均要定期地对内控情况进行检查与考评。除此以外,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开展审计工作也无法完全将原来的传统审计工作方法加以摒弃,同时也需要对管理信息系统的权限进行设置,同时也需要定期地对企业相关操作人员的权限进行审计。

3、对已有的信息化软件进行优化,注重强化企业信息化内控

当前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与演变,企业需要不断完善信息化的系统化软件,然而目前的现状是企业审计软件的功能与会计信息化的发展速度不相符,也就无法与相应的审计需求相符。因此,注重对审计相关信息化软件进行优化,能够有效地改善企业审计的重要途径,同时它也能够很好地使得企业规避被信息化时代所淘汰的一个重要手段。

4、注重审计流程与方法的创新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开展审计项目,是基于高度信息化、自动化以及智能化之上的一个创新模式,加强审计流程的重构与审计方法的创新,势在必行。具体而言,创新的主要内容包括如下两个方面:一是审计流程的创新要确保各个不同模块功能的信息共享。对于各个不同模块中所涉及的流程与表单逐一进行功能性测试与健全性测试,且对系统测试所发现的问题及存在的漏洞进行仔细研究与讨论,然后提出具体的优化与改进方案,进而为下步地调试与完善提供埋下铺垫。二是审计方法的创新。审计方法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实现电子函证替代证据的全面审计。传统审计过程中对于函证替代证据的收集难度较大,信息化模式的构建可以确保收款记录、发货记录等会计资料、对账单等。上述材料均可以在信息化网络中进行搜集与查询,从而有效地保证了资料收集的完整性,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能够反映收集资料的真实性。

四、结论

综上所述,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取得进步、发展的根本动力,往往与改革是同步而行的。新常态下,企业审计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压力,对于传统的审计工作方法无法跟上企业发展速度这一现状,应不断创新与变革企业审计工作。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当前应该以此为契机,注重企业审计的信息化建设,最终实现信息化审计的工作局面,从而为企业提升自身的审计效率与质量提供客观保障。

参考文献

[1]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中国内部审计信息化发展报告[J].中国内部审计,2014(3).

[2] 高涵:以风险为导向的信息化内部审计架构设计[J].时代金融,2013(26).

[3] 周德铭:信息化环境下新的审计方式探索[J].中国审计,2008(3).

[4] 审计署行政事业审计司: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指南[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