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企业财务托管

企业财务托管

时间:2023-10-19 10:12:3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企业财务托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企业财务托管

第1篇

一、 国际贸易中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相应问题

(一)会计基础工作相对薄弱

调查显示目前在我国的中小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会计工作人员并没有按照会计法和会计准则进行会计操作活动。在实际的工作仍旧存在违规行为。例如在会计做账的原始数据凭证方面,很多中小企业的会计人员擅自更改原始数据,从而导致原始数据不完整,数据内容虚假。

(二)会计账目管理混乱

在国际贸易活动的中小企业中,很多小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同时人员的综合素质相对较低,在日常的管理活动中,很多工作并没有按照应有的规定执行,即使工作得到执行但是执行的力度不够,并没有获得预期的目标。中小企业在工作的管理中并没有建立有效的机制,没有真正的发挥财务管理工作的实际作用。另外很多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运行的比较盲目,没有财务战略目标,只是单纯的最求利益的最大化。这就做法严重的影响了企业的未来的发展。

(三)财务违纪现象严重

在中小企业中存在一定的财务违纪现象。在中小企业的财务活动中,由于范围较小,资金的流动量较小,因此国家对中小企业的财务干预力度较小,这就使得财务管理活动直接由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领导直接决定,因此使得财务管理工作效率直接同领导的自身素质相关联。

二、 国际贸易中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财务管理问题一直是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所关心的问题,随着我国中小企业参与国际经贸活动的越来越平凡,制定一套规范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十分必要。近些年国家虽然已经建立一些相对完善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将一些财务管理活动纳入规定的范围内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依旧存在一定的财务管理问题,影响着中小企业的发展,分析其原因我们总结如下:

(一)财务管理问题重视力度不够

在实际的生产活动中,很多中小企业在管理中将过多的精力放在企业的生产中,注重引进人才,改建设备,但是对于企业的内部管理工作依旧沿用传统的管理方法,管理效率低下。在财务工作的管理方面,一些中小企业管理人员并没有真正的认识到,财务管理不到位给企业带来的重大经济损失。

(二)财务管理水平滞后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适应市场的变化,不断改变自身的发展形式,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这才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但在实际的工作中财务管理水平相对落后,很多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直接受到领导的调配和管理,这就使得很多财务人员在工作,容易为了自身的利益或是某些领导的利益作出不符合财务管理规章制度的行为。

(三)财务管理监督渠道受阻

在财务管理活动中,很多监督管理人员对于财务工作的重点把控不到位,监督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这一直是困扰财务管理人员的难题。在财务工作的管理活动中很多中小企业主不能获得充分的财务管理信息,没有专门的机构收集财务信息。

三、构建国际贸易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新模式

建立适合中小企业发展需要的财务管理新模式,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指引中小企业在国际经贸活动中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实现企业自身的目标。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来如何构建新的财务管理新机制。

(一)加强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来说,国家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例如国家应该颁布相应的法律法规来指引中小企业建立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对中小企业内部员工的普法宣传工作,及时的引导财务管理人员按照规定进行财务管理工作。另外国家应该为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大对中小企业的干预活动,保证中小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二)完善财务委托管理机制

对于中小企业的财务账目可以交由专业的机构进行委托管理,这样可以大大降低核算成本,加强会计核算工作,提升会计核算的民主性,有效的解决中小企业的财务漏洞问题。通过财务委托管理,中小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实际情况对财务工作作出适时的调整,因地制宜的选择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财务管理制度,具体的解决自身存在的财务管理问题。

(三)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

对于财务管理工作来说,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越高,财务工作效率越高,财务工作中的问题就越少。因此在新的财务管理共组机制中我们应该注重提升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品和自身综合素质,培养一支专业技术水平高的财务管理队伍。

第2篇

关键词:国有企业集团

资金集中管理

有效措施

国有企业集团实行资金集中管理对实现财务管理以及预算管理的信息化有极大帮助,通过资金集中管理可以增强对下属子公司或者其他事业部门的管理、监督以及控制力度,不断强化企业的发展战略,以财务的信息输出以及成本控制为财务管理的重要任务,为国有企业集团的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

1.国有企业集团实施资金集中管理的主要意义

1.1可以增强国有企业集团的竞争优势

国有企业集团通过实施资金集中管理可以使其资金集中管理的规模不断扩大,进而使其资金链条得到一定的发展与巩固,在同行业、同地域的企业中获得一定的资金优势。在和金融机构进行合作时就会更多、更快捷地来获取金融机构赋予的授信额度,进而更迅速、更及时地获得各种投标保函以及资信证明。因此,国有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可以不断增强自己的信用度,赢得更多的客户,不断促进自身的发展与进步。

1.2可以提高国有企业资金的利用率,使资产负债率不断降低

国有企业实施资金集中管理可以把企业所有管理链条上的沉淀资金以及闲置资金进行合理的归集,通过资金的集中管理来实现资金的再利用,可以给企业的各种生产经营活动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进而不断加速企业的自己资金周转,使企业的资金利用率不断提升。此外,通过对资金的集中管理还可以使企业对外部金融机构的依赖度大大降低,从而使企业的各种资产负债率降低,有效节省企业的各种财务费用,大大降低国有企业的财务风险。

1.3对国有企业的票据管理有很大帮助

国有企业对资金实施集中管理就可以对其下属子公司的各种财务票据进行集中管理,通过对财务票据的全托管来满足企业对各种财务票据的托收、保管、查询以及贴现等的电子化管理,建立有效的票据池。通过对企业票据池的应用来实现对企业各种财务票据资源的高效化与科学化管理,从而有效降低企业的各种财务票据的交易成本,不断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

2.国有企业实施资金集中管理的有效措施

2.1不断提高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

资金集中管理是一种新型的财务管理模式,对企业财务人员的要求也更高,因此,要做好国有企业的资金集中管理工作,必须要对财务人员进行必要的在岗培训。通过培训或者继续教育来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使其真正掌握资金集中管理的工作流程以及工作实质,加强对资金集中管理的认识,才能在实施资金集中管理时具备必要的人才保障,进而不断发挥出企业资金的效益优势,为企业的发展与壮大打下坚实的基础。

2.2建立健全资金集中管理规章制度

资金集中管理规章制度可以为企业资金的集中管理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我国国有企业集团一般都有较多的下属子公司,并且发展情况不尽相同,在实施企业资金的集中管理时可以就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来制定符合其发展实际的资金集中管理规章制度,使财务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有章可依、有据可循。同时,在实施资金集中管理的过程中,财务人员还可以根据制度要求对资金管理的状况以及资金账户管理的状况进行必要的检查,并把资金归集率以及党风廉政建设纳入对财务人员的考核范围之内,进而保障各项制度的贯彻与落实。

2.3通过分层管理来打造资金集中管理网络体系

首先,国有企业可以在子公司或者大型项目等资金较为集中的区域设置资金结算办事处,从而实现对外部流动资金的归集管理。其次,对于一些外营施工项目或者企业外迁单位实施资金管理时,国有企业可以通过账户托管的方法来畅通企业资金的归集渠道,在企业的资金结算中心设置托管账户,然后通过开展委托支付或者账户托管的方式来畅通外部资金的归集渠道。另外,还可以对企业内部的资金进行调剂,通过集中管理来解决企业或者项目部的资金短缺问题,避免企业出现临时资金周转的困难,有效发挥企业资金的规模效益,增强财务管理人员的集中管理意识。

2.4通过对资金的信息化管理来提高资金集中管理的能力

国有企业在实施资金集中管理时要通过运用通讯、网络以及计算机等先进的技术设备来建立一个集资金查询、预测、分析、控制、调度以及结算为一体的管理系统,通过对业务信息以及资金信息的有效融合来实现子公司与总公司资金信息的统一管理。这样财务人员在对企业资金进行集中管理时可以利用这种信息系统来对资金配置进行优化,使国有企业集团的资金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加大企业资金在各个子公司与总公司之间的流动性,增强企业资金的抗风险能力,进而使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不断得到提升。

3.结语:

国有企业集团通过对企业资金的集中管理可以有效监督与控制其下属子公司的资金运行情况,并通过资金调动有效解决企业子公司或项目部所面临的各种资金问题,提高企业资金的流动性以及利用率,给企业的发展与进步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

参考文献:

[1] 王艳.集团企业资金集中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11)

[2] 张金东.浅析现代化企业的资金集中管理[J].金融经济,2009(02)

[3] 王晓薇.谈谈企业集团的资金集中管理[J].财会通讯(理财版),2008(04)

第3篇

一、中西财务概念的比较

在西方经济学中,财务、财政和金融都是用“France”一词来表示。西方国家的国防、教育、社会保险、医疗保健和福利规划等部门,统称为公共部门,它们的发展都是政府通过财政方式融资的,因而称为公共财政。我国在改革前财政不是公共财政,而是建设财政,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税收收入只占较小的比重。财政支出大部分用于非公共部门的生产建设,因而将财务作为财政体系的基础环节也就顺理成章了。目前我国的财政正处于向公共财政转变和过渡之中。西方的财务概念关注的是企业的现金流,财务是对企业现金流的管理,其内容包括筹资、投资和胜利分配。

在我国,关于财务概念的表述,大致可以归纳为“分配关系论”、“资金运动论”和“货币关系论”。“分配关系论”将财务视为一种国家、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分配关系。这种观点是把财务作为财政体系的组成部分,实际上是财政分配关系论在财务上的延伸。“资金运动论”是从资金循环与周转的角度反映财务,认为财务就是企业资金的筹集、运用和分配。“货币关系论”认为,资金运动只是财务的表象,财务本质上是企业资金运动所体现的经济利益关系。“货币关系论”目前仍处于主流地位。而西方财务定义中很少涉及货币关系。这或许是西方学者认为,在一个成熟的市场机制体系中,货币关系是由法律关系和运行规则确定的,故无需重申。

近年来,我国有些学者提出了国家财务论,加深了对财务概念的认识。国家财政是国家凭借其政治权力参与企业的分配,而国家财务则是公有制国家以出资者身份行使所有者权利,两者是不同的。

比较中西方对财务概念的认识,可以看出以下几点差别。①理论基础不同。西方财务以西方经济学为基础,我国的财务则是以马克思《资本论》作为理论依据。②对于财务的本质认识不同。西方财务关注的是现金流本身,侧重的是企业的外部控制,而我国的财务质上是资金运动所体现的经济利益关系,侧重的是企业的内部控制。③西方财务只是企业财务,属于微观范畴,我国的财务则是宏观与微观兼而有之。宏观财务与微观财务之间的纽带就是出资者财务。

二、出资者财务与经营者财务

出资者财务是从财务主体角度对企业财务的进一步归类,这并不意味着出资者财务和企业财务一样属于微观范畴,企业是特定的人、财、物的集合,企业的组织形式不同,其实际控制权的分配也必然不同。企业按出资者不同可划分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制企业三种类型。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出资者即经营者,出资者本人或其集体就是理财主体,因而企业财务实质上就是出资者财务。公司制企业出现后,企业财务随着企业控制权的分化,而分成出资者财务和经营者财务两大部分。

公司制企业是具有代表性的企业组织形式,它与其他类型的企业主要有两点区别:一是在法律形式上,公司是独立的企业法人,公司法人作为一个独立人格对公司财产拥有法人所有权,法人财产是一种具有明晰产权边界的独立财产。二是在机制上,公司是契约关系的总和。在公司契约关系中,出资者(股东)与董事会之间是一种信任托管关系,董事会受股东大会的信任,托管公司的法人财产。董事会与经营者之间则是一种委托关系。关系与信托关系的区别在于人以委托人的名义从事活动。出资者、董事会和经营者共同组成的组织结构即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它们的权利既区别于出资者权利,又有别于经营者权利,而是两者的制衡与统一。就出资者而言,委托并不意味着出资者将企业的全部控制权都交付给经营者,只是被动地等待实现资本增值的目标,相反出资者享有重大决策、选择经营者和资本收益等资本所有权,这正是出资者财务的权利基础。与此相适应,经营者对出资者投入企业的资产拥有占有、使用和依法处分等经营权,这就成为经营者财务的权利基础。因此,出资者财务的理财对象是资本,经营者财务的理财对象是资产。

资本经营不同于资产经营,资产经营是经营者利用出资者投入企业的资本以及负债所形成的资产,组织生产经营活动,资本经营则是直接引起产权权益变动的行为。资本经营不拘泥于资本的具体形态,有时甚至不通过资本的实物演化过程而获取资本收益。资本经营的运作方式通常包括资本存量的流动、重组和资本增量与存量的优化配置。然而,资产经营与资本经营也并非是完全孤立的,一方面,资产经营的净收益是出资者资本的一项重要来源;另一方面,资本经营与资产经营往往相互交融在一起,资本经营通过资产经营表现出来。

企业的财务目标并不一定就是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财务目标与出资者财务目标是一致的,公司制企业的财务目标有待进一步考虑。

根据货币关系论的观点,财务本质上是一种经济利益关系。出资者和经营者是通过公司这种组织形式联系起来的不同的利益集体,其行为动机和目标选择经常会出现偏差,关键在于公司的实际控制权如何配置。由于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因素的存在,出资者往往处于不利的地位。出资者必须建立起对经营者行之有效的制约机制。这种制约机制包括企业内部的约束机制与激励机制,以及企业外部的法律体系、市场体系的制度约束。出资者只有在相应的制约机制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合理配置控制权。从具体内容看,资本融资决策、长期权益性投资决策和股利决策等都属于出资者财务问题。同时,出资者还应加强对经营者财务的管理,制订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从而使经营者财务目标和出资者财务目标保持一致。

在近现代二百多年历史中,公司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其最重要的变化是股权日益分散,出资者(股东)及出资者代表(董事会)在决策中的作用越来越小,经营者作为专业人士实际上掌握着公司决策、管理权。当然,经营者同时也可以是股东,但这与他们所拥有的实际控制权相比,是否是股东以及持股比例多少关系不大,但这种情形并非对出资者财务的否定,相反,更突出了重视出资者财务的必要性。有的学者将企业财务称为经营者财务或受托者财务,同时又将出资者财务与经营者财务作为同等范畴来看待。笔者不同意这种观点。

三、出资者财务与国家财务

企业的出资者可分为个人出资者、法人出资者和国家出资者,三者所享有的资本所有权是完全相同的。一方面,出资者可以通过资本所有权来控制和影响企业的经营决策;另一方面,出资者面临众多的企业和各种各样的金融商品,可以经常不断地进行投资选择,变换其资本的运用方向和运用形式,以获取最大的资本收益。但由于持股比例的不同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在具体行使资本所有权时存在一定的差别。就个人出资者和法人出资者而言,由于他们大多数都不具备控制和影响企业经营决策的能力,在行使资本所有权时,往往通过保留或出售所拥有的股份表现出来。所以,能否正确地选择适宜的投资对象,保持良好的投资组合,乃是其能否从资本投资和运用中取得最大收益的关键。与此同时,其拥有的股票资产能否保值增值,就是其自身所应承担的风险和责任。

就国家出资者而言,国家以生产资料所有者身份通过国有资本金的投入,获取收益,显然也是一种财务活动,国家财务的具体内容包括国有资本金的筹集和投资、资本收益和产权转让收入的取得以及对国有经济内部的再投资。国家出资者的身份与法人出资者和个人出资者相比没有特殊之处,国家股与法人股、个人股同股同权、同股同利,国家所拥有股票资产的保值风险也应自己承担。其主要区别表现在:

首先,从全社会来说,国家出资者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国家出资者不仅要考虑国有资本金的保值与增值,还需要考虑社会整体资源的最佳利用和市场发展的合理性;不仅要考虑效率性目标,还要兼顾正义性目标,如社会公平分配、保障职工权益以及排除特权等等。至于政策性目标,如国家权益的保护、社会保障和福利,虽然也是国家出资,但由于其融资渠道为财政融资,投资取舍的标准也不单纯表现为投资项目本身的经济效益,因而不属于财务范畴。

第4篇

关键词:上市公司 ;关联交易; 策略

一、关联交易的内涵、特点及常用舞弊方法

(一)什么是关联方

一方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以及两方或两方以上同受一方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构成关联方。

(二)关联交易的特点

关联方交易是指关联方之间发生转移资源或义务的事项,无论是否收取价款。关联方交易是一种独特的交易形式。关联方交易与非关联方交易相比,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具有两面性特征。

(三)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舞弊的常用方法

由于改制的不彻底性,导致上市公司和其控股企业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于一些政治或其他经济原因,常常会通过关联企业之间产品的购销业务来提高自己的销售收入或者降低自己的生产成本,提高自己的利润率;或者通过资产重组等方式,低价购买关联企业的优质资产,剥离自己的劣质资产,从而达到优化自己的资源配置,提高自己的获利能力,增强自己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方法:

1.利用转移定价进行舞弊

主要表现为一下几个方面:

(1)关联购销舞弊。

由于企业上市前资产“剥离”的不彻底,股份公司与集团公司之间普遍存在同业竞争现象,在原材料采购、产品销售业务中,存在着大量的关联购销业务。

(2)转让、置换和出售资产。

由于我国对公司的评估方法缺少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操作规范,公司并购的法律和财务处理不完善,同时也由于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刻意参与,使得资产转让和置换基本上表现为不等价交换和利润转移。

(3)转嫁费用负担。

所谓费用的分担,是指上市公司通过操纵与关联方之间应各自分摊的销售和管理费用,实现调解利润的目的。

(4)棘手资金占用费。

在我国,企业之间相互拆借资金时有关法规所不允许的。但从实际情况看,上市公司同关联公司之间进行资金往来的拆借现象比比皆是,两者之间也很难区分开来。

2.随着市场关联交易的复杂化,还出现了将关联交易非关联化的舞弊手段。

在《关联方之间出售资产等有关会计问题处理规定》以及具体会计准则——《债务重组准则》等一系列准则颁布以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关联交易对企业利润表现影响,而且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也成为了执行审计工作的重点。

3.关联方之间相互提供担保。

关联方之间担保的风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首先是保证人的履约能力的问题。在担保的情况下,借款人的保证人为其母公司或其他关联企业,由于这些关联方之间在生产经营以及财务等方面密切相关,因此当借款人不能偿还债务时,为其担保的关联方也陷入困境。上市公司由于信用度高,取得贷款相对容易。一些控股企业常常利用上市公司作为担保方取得贷款。

4.托管经营。

在我国目前的证券市场上,由于缺乏托管经营方面的法规规定及操作规范,托管经营的操作都是偏离惯例、纯属利润包装的形式。

5.合作投资。

一旦发现净资产收益率难以达到6%的要求,或经营不善出现连续亏损,上市公司便倒推计算缺多少利润,然后与母公司签订联合投资合同、投资回报按测算的缺口利润确定,由母公司让给一块利润。

二、针对关联交易舞弊的审计策略

(一)查找关联方是审计的前提

利用关联方交易操纵利润的企业往往会漏报或隐瞒关联方关系。因此,关联方关系的确定是关联交易舞弊审计的前提和难点。

1.在判断关联关系时应首先遵循一下原则:

(1)完整性原则 应利用各种审计方法查找出所有的关联方, 特别要重视对公司关键人物及其家庭成员与公司的业务。

(2)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判断是否是关联方交易应看其交易的实质是否存在有碍公平交易的因素,交易结果是否影响投资者和债权人利益,以交易是否发生为依据而不是收取价款为前提。

(3)重要性原则①零星的关联交易,如果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影响较小的或几乎没有影响的,可以不予披露;②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影响的关联方交易,如果属于重大交易,应当分别关联方以及交易类型披露,但以不影响会计报表阅读者正确理解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为前提。

2.一般而言,注册会计师可以通过下列方法来识别是否存在关联方关系

(1)查询。主要包括:向关键管理人员,主要是董事、股东会、监事会的高级只要询问全部关联方的名称以及同其他单位的隶属关系。

(2)查核。这是对询问取得的审计证据所做的进一步确认。

(3)判断。由于关联关系的复杂性,在注册会计师通过以上两种方法没有发现关联方关系时,应通过企业的一些非正常交易。

(二)识别关联交易是审计的基础

关联方交易的界定是建立在关联方界定的基础之上的,只有明确了哪些公司和个人是关联方,才能够准确的界定关联方交易。首先,关联交易是按照关联方的判断标准,其次,自愿或义务的转移是关联方交易的主要特征;最后自愿或义务的转移价格是了解关联方交易的关键。

(三)审查关联交易是关键环节

审查关联交易主要是审查关联方之间的交易是否真实、合理、合规。

(四)确定影响是审计的核心

关联方关系是上市公司审计的重要领域,也是审计风险极高的领域。如何控制风险、避免审计失败,其核心内容就是准确的确定关联交易对被审计单位财务状况核经营成果的影响,据此出具相应的审计意见。

(五)规范信息披露是审计的根本保证

督促关联交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的恰当披露,是防止关联交易舞弊的有效措施,也是审计的根本保证。为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保护广大投资者的根本利益,加大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及其披露的审计力度,是审计人员义不容辞的职责。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字:企业年金 企业年金管理制度 信息披露

1.企业年金及其内涵

1.1企业年金的理论界定

企业年金是在政府强制实施的基本养老保险之外,企业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经济实力和经济状况建立的,旨在为本企业职工提供一定程度退休收入保障的制度。因此,企业年金是一种国家鼓励、企业自主、政府监管、基金筹集、市场运作的养老保险制度,它通过设立个人账户的全积累方式,对退休职工或其他指定的受益人支付的补充养老金。

1.2企业年金的基本特征:

企业年金属于养老保障的范畴,是一项企业福利制度,具有收入分配、职工激励和养老保障功能,是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独立的保障形式。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

(1)福利性

企业年金是在国家政策支持下,企业与职工自愿建立并自主管理的一项补充养老计划,其直接目的是提高退休职工的养老金水平。企业养老金计划一般被企业视为人力资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作为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系统中的报酬管理或职工福利管理项目,是企业为了吸引和留住雇员长期为企业服务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向雇员提供的一笔退休金。

(2)补充性和独立性

企业年金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独立的职业年金保障形式,是对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的重要补充,它与公共养老金或者国家养老金、个人储蓄性养老金一起构成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

(3)企业年金的责任主体是企业

企业年金是企业根据自身经济状况建立的企业养老保障制度,其责任主体是企业。在企业年即计划的实施过程中,企业和职工具有较大的自。企业可以就企业年金的供款标准、管理机构的选择等问题做出决定。所以,企业或职工必须承担因企业年金计划产生的所有风险;而国家作为政策制订者和监管者不直接参与企业年金计划的管理和基金运营,其主要职责是制订规则、依规监督。

1.3企业年金的性质

关于企业年金的性质的认识,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是“社会福利”和“递延工资论”两种。企业年金性质决定其在信息披露理论基础。

(1)“社会福利论”认为:职工在职取得工资收入,体现按劳分配;退休后领取的企业年金则是对剩余价值的分配,是社会福利的体现。此观点反映在会计处理中表现为:企业年金被视作企业一种额外的负担,不允许在职工退休之前计提,也不作为企业生产经营费用中的必要开支,只是在实际发生支付时才作为“营业外支出”处理,以收付实现制为确认基础。

(2)“递延工资论”认为:企业年金的本质是递延工资,是职工在其工作期间的积累和到达某一特定的服务年限以后属于他们的一种延期收入。在这种观点下,由企业年金筹集引起的企业年金费用的确认就应以职工付出的劳动为依据,在职工为企业提供服务的期间逐期确认为一项生产经营费用,以便与该期间员工为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相配比。这种分期确认以权责发生制作为确认基础,体现了配比原则。

1.4企业年金计划

根据企业年金给付方式和风险承担主体的不同又可分为既定缴存金额养老金计划和既定受益养老金金计划。

(1)既定缴存金额养老金计划是指企业按照年金计划的约定,每年按照职工工资的一定比例提取年金,职工退休时所能领取的退休金取决于提存的金额及其所产生的投资收益,企业并不保证职工退休时企业年金的给付金额。在该计划下,企业根据事先确定的缴费水平向一个独立实体(企业年金基金)支付确定数额的提存金,职工退休时所能获得的企业年金数额取决于所缴提存金额及其投资收益在职工退休时的累积额,职工到期领取的年金数额是不确定的,大小视企业年金基金的盈利情况而定。职工退休时所享受的企业年金实际水平与企业年金基金资产相关的风险完全由职工个人承担。

(2)既定受益养老金金计划按照设定收益计划,未来的养老金水平由企业预先承诺,而企业向信托机构的交存金额是不确定的,每期的缴存金额取决于基金资产的盈利、未来养老金的支付数和基业的财务安排。在设定收益计划下与基金资产有关的风险由企业承担,如果基金资产不足以偿付养老金金额,企业必须补充不足部分。

2我国企业年金管理制度

2.1我国发展企业年金的原则

我国发展企业年金的指导思想是:在政府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以保障退休人员基本生活的同时,通过发展企业年金提高职工退休后的养老待遇,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在发展企业年金中主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有:非强制性原则;个人账户原则;信托原则;市场化运作原则;非调剂原则1。

2.2中国企业年金的治理结构

目前我国建立了适合中国国情的以信托关系为核心,以委托关系为补充的治理结构。由于我国实行信托型管理模式。按照《信托法》的规定,企业年金计划受托人是企业年金计划的最终责任主体,账户管理人、基金托管人、投资管理人是派生的责任主体。因此,在信托关系和信托框架下,企业年金理事会或者有关法人机构作为管理主体受托管理企业年金;同时可依据《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委托相关金融机构管理企业年金个人账户,托管企业年金基金或负债基金投资管理。银行、信托、基金、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按各自职责和角色,都可以作为企业年金市场的竞争主体,提供相关业务的专业化和高质量的服务;有关中介机构,可以接受政府或有关机构的委托,从事精算、审计、和咨询服务。(如图1)

(我国企业年金的治理结构 图1)

企业年金涉及各方当事人包括:委托人、受托人、账户管理人、托管人、投资管理人和中介服务机构等。委托人,是指设立企业年金基金的企业及其职工,委托人应当与受托人签订书面合同;受托人,是指受托管理企业年金基金的企业年金理事会或符合国家规定的养老金管理公司等法人受托机构,受托人根据信托合同,负责编报企业年金基金财务报表等,受托人是编报企业年金基金财务报表的法定责任人;账户管理人,是指受托管理企业年金基金账户的专业机构,账户管理人根据账户管理合同负责建立企业年金基金的企业账户和个人账户,记录企业缴费、职工个人缴费以及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运营收益情况,计算企业年金待遇,提供账户查询和报告活动等;托管人,是指受托保管企业年金基金财产的商业银行或专业机构,托管人根据托管合同负责企业年金基金会计处理和估值,复核、审查投资管理人计算的基金财产净值,定期向受托人提交企业年金基金财务报表等;投资管理人,是指受托管理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的专业机构,投资管理人根据投资管理合同负责对企业年金基金财产进行投资,及时与托管人核对企业年金基金会计处理和估值结果等;中介服务机构,是指为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提供服务的投资顾问公司、信用评估公司、精算咨询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

3企业年金信息披露相关理论基础

3.1企业年金会计信息披露主体2

企业年金会计,是指全面、系统、连续地反映与监督基于企业年金计划下形成的养老金的筹集、发放、运营及保值过程的会计。企业年金会计信息披露是以企业年金会计处理为基础通过表内披露和表外揭示两种方法及时和对外公开一个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运作、和处分的财务和非财务信息,帮助各种经济决策的过程和方法。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首先,从企业年金筹集阶段来看,企业年金属于企业薪酬福利结构的一部分。因为企业年金计划明确了企业对职工应承担的养老金给付义务,这种义务一方面是职工在为本企业提供服务的期间得到的,另一方面要在职工退休时才发生实际支付。由此产生的会计问题是,如何将这种将来给付的现时义务合理地反映为企业的成本与费用。所以,此阶段企业是企业年金的会计主体,会计处理属于企业财务会计的范畴,遵循传统会计基本理论。企业年金信息披露的主体也就是举办企业年金计划的企业,企业必须根据计划的要求定期在企业财务报告中向计划参与者披露反映企业年金的计缴以及年金计划的执行等情况。

其次,企业缴费之后形成的企业年金基金,为实现其保值增值必须由企业年金管理机构依赖企业年金合同的约定运营,形成企业年金基金自身资产、负债、收支、节余,构成一个独立财务体系。因此需要为每个企业年金基金单独建账,独立核算,成为一个独立的会计主体。对于这一状态的企业年金的会计处理就同社会保险基金会计、住房公积金会计、证券投资基金会计等一样,成为一种基金会计。因此,企业年金信息的披露主体就是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必须根据年金计划的要求通过定期报告、不定期报告或其他披露文件向每个年金计划参与者以及监管当局反映企业年金的营运成果和净资产增值情况。

3.2我国企业年金信息披露原则

企业年金的信息披露应遵循必要的原则,考虑企业年金所有者和托管者之间双方利益的不完全一致性和内外部的信息不对称性等特点,做出强制披露重要会计计量信息的规定。根据国外企业年金的信息披露经验,企业年金信息披露一般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充分性原则。充分性原则要求企业年金的信息披露主体在披露内容上必须遵照国家相关规定,在披露内容上要公开所有法定项目要求披露的信息,不得有欠缺和遗漏;在披露形式上要求有适当的信息传递载体和渠道,以保证监管部门、委托人和受益人能够通过他们所能接触的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媒介方便地获得信息。

(2)有效性原则。信息披露的有效性包括准确性和重要性两个方面。准确性主要是指所披露的信息必须是准确无误的,必须能正确反映客观事实。当披露主体的情况发生变化,已经披露的信息不能反映披露主体的当前情况时,披露主体应该及时更正或更新有关信息,使信息披露对象了解的信息能够准确反映披露主体的实际情况。重要性一般是指可能对企业年金运行及收益产生重大影响的信息,通过重要性信息的披露使监管部门、委托人和受益人能及时了解披露主体内部和外部出现的重大变化,及其这种变化对企业年金运营直接和间接产生的影响。

(3)及时性原则。及时披露是指披露主体应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规定频率及时披露应该披露的信息,使监管部门、委托人和受益人通过不断更新的信息及时分析、评估和监督披露主体企业年金运营的实际情况和最新情况。及时性要求是从信息披露的时间角度来衡量的,它包括披露主体的日常信息、月度信息、季度信息、年度信息和临时信息等信息的披露。

(4)公开性原则。企业年金运营主体披露的各类信息,关系到广大受益人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因此需要指定信息披露报刊和媒体对企业年金信息进行披露和传递,保证监管部门、委托人、受益人便利地获得充足和合适的企业年金计划信息;同时,通过信息披露的公开性可以使企业年金的运营管理更加透明,降低和防范不规范经营行为的发生。

3.3我国企业年金信息披露的作用

信息披露,是在财务会计中,把信息传递的手段从会计报表扩大为财务会计报告之后兴起的一个重要的会计程序和概念3。因此,企业年金会计信息披露在经济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有利于企业年金会计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年金有关财务状况信息的可靠信和及时性,以及所面临的风险,保护企业年金计划参与者的合法权益。

(2)有利于现行的和未来的成员(企业年金计划受益人)、市场参与者和其他利益团体(监管当局)对信息的理解。

(3)有利于加强企业年金市场纪律和金融市场的稳定。

参考文献:

1李锡权 等著 企业年金基金会计制度研究

2杨家新 李琴 企业年金会计问题之我见 财会月刊2004

第6篇

医药行业投资价值分析 肖倩闽

破解气候融资困局-现状、改革方向及突破口 占云生,颜蕾,郑其敏,许可

浅谈住房公积金与住房市场的关联度 刘曦鸿

有关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浅析 刘燕华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智利之路 仵凤清,崔筱,贾富强

军人保险基金管理体系亟待完善 张菡

浅谈江西省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一体化建设 宋扎根

浅议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监管的规范化问题 赵菲菲

旅游景区的植入式营销策略——媒介:影视作品 张艺,伍进

消费者对促销活动的抵制研究综述 朱利平

武汉发展绿色物流现状分析及其对策 唐鹤隽,李小芳,韦广崇

中国和东盟贸易的互补性分析 李亚敏

浅析我国医院市场营销 董燕

县域零售供应链的层级缺货现象研究 田京京

直面挑战:中国出口与经济增长 张守文

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技术贸易壁垒测量 罗懋昌,高禄

供应商评价与选择研究综述 吴群,李剑春

浅谈部队在物资采购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娜,马汝平

对IBM公司PC业务虚拟化战略的思考——虚拟化企业投资的关键环节 管良坤

论建筑安装企业跨地区施工的内控管理 鲍朝旭

对民航专业工程合同管理问题的思考 丁玉峰

浅谈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实施现状及改进 黄立红

新时期的财务监管在企业管理中的有效实施 刘宝芳

论巧用情感共鸣增强企业凝聚力 刘光春

基于委托理论的国企经营者道德风险防范对策 沈晓梅,宣淑芳

当前企业中的内部控制问题探析 覃桂林

论以人为本的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 王凤

试论企业集团推行全面预算 赵育松

市政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的探讨 姜婷婷

IT企业的管理现状及目标管理的应用 齐惠丽

我国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史建楠

浅谈餐饮人力资源 王财安

我国高等教育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研究 王彦

浅谈如何提升宾馆酒店管理的经营效益 谢淑华

我国商业银行有效激励机制的构建 赵景珠

有关税收收入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钱珊珊,张洋

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地方税收政策应用研究 王宇

浅析欠发达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杜宁丽

房地产企业税收核算的规范研究 蒋世文

略论地方税源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杨贵述

全面预算、战略预算的概念及战略预算的基本特征 袁文龙

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税收筹划 房卉

对中国出口退税制度的思考 李旭,胡森,文莹莹

开征物业税道路的思考 刘璐

会计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存在风险及对策 杨玉麟

小议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 程代强

浅析报社应收账款管理和控制 王智

浅析供电企业固定资产有效管理的新途径 庞润梅

企业间协同效应文献综述 宋泾溧

武汉市社区卫生医疗托管浅析 胡灿莲

论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 王浩

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本分配方式研究 王嘉

企业雇主品牌建设与营销模型分析 张霞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现代内控管理制度 韩忠全

基于可靠性的企业存货优化管理 齐建新

我国内部控制评价小议 陈韦韦,朱序

浅谈企业人工成本管理及对策 冯韫单

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溢价方法研究 郭怡之

浅谈企业发展与公共关系 贺艳红

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身份的生效与瑕疵登记后股东权利的保护 马腾野

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现状研究 岳志峰

浅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 张胜

浅议作业成本法下本量利分析的应用 张淑红

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透视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 王勇

两税合一与转移价格 梁宝允

高职院校债务风险研究——以浙江省高职院校为例 王慧娟

浅谈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财务决策的影响 张洁楠

如何做好县级供电企业的利润预测 黄伟权

浅析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措施 马台潮

绿色财务管理若干问题探讨 欧阳敏文,张惠忠

对修改其他条件进行债务重组规定的异议 朱蕾,夏方梅

完善会计信息可靠性与相关性辨证关系的思考 邓刚

第7篇

一、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重新表述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应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财务管理目标是指企业全部财务活动需要实现的根本性目标,由企业目标所决定,服务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始终。而狭义的财务管理目标是指依据企业环境、财务理念、财务规则和财务关系人的需要而制定的企业具体目标。一般而言,财务管理学中所谓的财务管理目标,既包括广义的财务管理目标,又包括狭义的财务管理目标。而理财实务中的财务管理目标,一般是指狭义的财务管理目标。

(一)广义的财务管理目标是指企业经营规模保持不变的前提下企业利润最大化。这是因为:第一,它符合企业目标。企业目标是企业生存、发展和获利的追求,企业只有生存才可能获利,只有不断发展才可能求得生存,而且,企业必须能够获利才有存在的价值。因此,企业建立的根本目的是盈利,虽然改善职工收入、改善劳动条件、扩大市场份额、提高产品质量、减少环境污染等都属于企业目标之一,但增加盈利是最具综合能力的目标。盈利不但体现了企业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而且可以概括其他目标的实现程度,并有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就财务工作本身而言,它又是企业管理中的一项综合性的价值管理工作,作为对完成企业目标所进行的管理工作,在很多方面表现为具体财务管理目标。所以说,广义的财务管理目标就是企业利润最大化。第二,企业利润最大化可得到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假定在一定期间内,在技术进步的条件下,资本有机构成越高,技术含量越高,则企业人均生产资料占有越高;生产资料的优先增长,从而引起企业经营方式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方向发展。这既符合基本的市场经济规则――“帕累托最优”,也符合基本的社会规则――“公平与公正”。第三,在企业规模不变的前提下,以利润最大化为企业广义的财务管理目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不仅容易被公众所接受,而且也便于和现行的财务会计报表系统接轨。

(二)狭义的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包括股东财富最大化和所有者权益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是针对上市公司而言的,因为股东创办企业的目的是扩大财富,他们是企业的所有者,企业价值最大化就是股东财富最大化。这一目标又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一是每股市价最大化。在某种情况下,这种评价和判断是全面和客观的,充分考虑了企业现在和未来的获利能力、时间因素和风险程度;二是股东财富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是指通过企业的合理经营,在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的情况下,使企业的总价值达到最大,进而使股东财富达到最大化。从企业的整个存续期间看,股东财富最大化是指股东投入资本和每年留存收益累计之和达到最大。这既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防止经营中的短期行为,也有利于企业的债权人、雇员等财务利益关系人的经济利益目标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保持一致,从而最大限度地预防有损于非股东利益行为的发生。

所有者权益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是针对非上市公司而言的。因为任何投资者的真正目的就是为了使个人财富最大限度地增值。对于独资和合伙企业来说,业主所追求的是投入资本最大限度地增值,即私人财富的增长。对于其他企业来说,所有者权益最大化目标也并不因所有者的众多性和企业经营的“托管”性而有所改变。比如,国有企业或集体企业,所有者权益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体现了投资者的真正目的,无论是国有投资主体、法人投资主体,还是个人投资主体或外商投资主体,其真正的投资动机是获得投资收益,并借此实现资本的保值与增值。所以,投资者的资金在企业家手中最大限度地增长,满足了投资者投资获利和财富增长的双重需要。而就企业来说,所有者权益最大化,也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投资者与经营者的“委托”关系,便于经营者从一而终地持续经营和规划,有利于企业持续发展和壮大。就社会资源的分配而言,在风险相同的情况下,资金会通过资金市场流向收益率高的企业;在收益率相同的情况下,资金会流向风险水平较低的企业。这既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源配置的要求,也符合基本的社会经济规则。

二、实现目标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要实现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首先必须考虑影响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各种因素;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不仅要受到企业本身管理决策各因素的影响,同时还要受到企业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确立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要与财务管理活动、企业经营、管理措施、战略选择等方面联系起来考虑,企业也正是通过提高管理决策和改善外部环境这两大因素来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的。

(一)管理决策因素

1、项目投资和资本结构,这是决定企业报酬和风险的首要因素。任何投资都会有风险,而企业实施科学严密的投资计划将会大大减少项目风险。因此,应结合企业实际,建立严格的投资决策审议制度规范和约束投资行为,对投资决策的主体、内容、程序、原则、责任、监督等做出明确规定,以便尽可能地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程度。具体操作时,一是在确定项目方面,实行“统一规划、民主集中和专家评审”的可行性论证方法;二是在使用资金方面,进行投资预算、总量控制和封闭追踪的专款专用办法。

资本结构是所有者权益和负债之间的比例关系,如果资本结构不当,会严重影响企业的效益。使企业的总价值最大,就是要寻找一种最佳的资本结构,揭示资金成本、财务杠杆同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另外,未来增长率和销售的稳定性、商业风险、管理当局的控制能力和金融机构对企业的态度,也将对资本结构产生影响,在确定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同时,也应一并考虑。

2、投资报酬率与风险。企业的盈利总额并不能反映股东财富,在风险相同的前提下,股东财富的大小要看投资报酬率。企业为达到经济增长的目的,在面临众多投资机会时,往往通过资本预算来做出长期计划决策。“货币的时间价值”是财务管理从量上分析的一个重要观念,也是评价投资方案的基本标准。因此,为提高投资报酬率,必须对“货币的时间价值”有所研究,找出适合于对资金筹集、投资、使用和回收进行研究的数学模型和分析方法,如采用净现值法、现值指数法、内含报酬率法等,从而提高财务管理决策质量,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收益和风险是直接相关的,投资的主要目的是获得收益,收益面向未来,或多或少地存在着风险,企业决策时,要在报酬和风险之间做出权衡,研究风险、计量风险,并设法控制风险。风险报酬率取决于投资者对风险的回避态度和风险程度(可用变异系数计量),因此企业可采用多角经营和多角筹资的方法来控制风险,多经营几个品种,可以在盈利和亏损产品之间相互补充,减少风险;多种渠道筹资,可以把投资的风险(当然也包含部分报酬)不同程度地分散给债权人,以求最大限度地扩大企业财富。

(二)外部环境因素。企业外部环境是企业财务决策难以改变的外部约束条件,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将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企业要更多地适应这些外部环境的要求和变化。

1、法律环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法律手段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经济活动将受到法律的具体规范,无论是筹资、投资,还是利润分配,都要与企业外部发生经济关系。目前,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有:企业组织法规、财务会计法规、财政税务法规等等,财务工作人员应该了解、熟悉并掌握这些法律知识,做到有法可依,在守法的前提下完成企业理财的职能,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2、经济环境。国民经济的发展规划、体制改革的相关措施也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产生影响。企业能够正确地预见政府经济政策的导向,对理财决策大有好处,国家对经济的优惠、鼓励和有利倾斜,企业如果认真加以研究,按照政策行事,就能趋利除弊。

第8篇

[关键词]新《企业财务通则》;财务管理;特点评析

[中图分类号] F230[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08)06-0091-04

2006年12月4日,财政部了新的《企业财务通则》[1](以下简称新《通则》),要求国有及国有控股的非金融企业从2007年1月1日起执行(其他企业参照执行)。新《通则》的实施标志着我国以新《通则》为主体,以企业财务规章制度、财务管理指导意见、财政监管规定为配套的新型企业财务制度体系将逐步建立完善。新《企业财务通则》与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同时实行,构成了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的完整框架。

新《通则》在财务管理体制、内容等方面有诸多创新,本文在对新《通则》进行仔细研读的基础上,将新《通则》的创新归纳为十大特点,并逐一加以评析,以有助于新《通则》的顺利实施。

一、明确了功能定位,转换了财务管理观念

国家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政策和经济形势,构成了企业重要的财务管理环境。

我国原有的《企业财务通则》[2](以下简称旧《通则》)是1992年国务院授权财政部制定的,当时我国正处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期,因而仍然带有“财务决定税收,财务决定会计”的烙印,财务管理模式强调国家宏观理财,企业财务管理的主体地位没有确立。因此,1993年实行的企业财务制度体系,在内容上,是以《企业财务通则》为纲领,以10大行业企业财务制度为主体,以企业内部财务办法为补充的,而在形式上,则表现为似乎完整的、却是封闭的制度体系,缺乏发展的余地。[3]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资本市场的培育、完善,现代企业法律制度的逐步健全,企业成为了市场的主体,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转移到以市场主体为中心。所确立的企业治理结构,严格划分了股东会、董事会及经营者的财务管理职贵和权限。因此,客观上要求财务通则应侧重于企业微观财务,更多地强调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从财务管理的主体、范围、方式、内容等方面作出相应调整。[4]

同时,新的经济环境要求政府作为宏观财务的主体,在规范企业财务行为、保证经济目标实现上摆脱传统的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角色,从机制上实现微观财务行为的合理化,通过法律规范对企业在经济活动中涉及的财务行为提供指导,为企业微观财务活动创造有利环境。

并且,近年来,我国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对《公司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亦进行了修订,使企业经营的法律法规环境逐步完善。2003年,国务院颁发了《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建立了管人、管事、与管资产相结合的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分离了政府作为出资人与社会管理者之间的不同职能,从而对财务通则提出了新的要求。

因此,由于国家经济管理体制和政府职能进行了重大改革调整,企业内外部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通则》转换了财务管理观念,适时调整了国家在新形势下管理企业财务的目标、方式和途径,规范了政府在企业财务活动中的作用,厘清了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和出资人管理职能,使国家对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形成宏观财务管理和出资人财务管理两个领域。明确指出由国家直接管理企业具体财务事项转变为指导、管理、监督、服务相结合的管理方式,为企业的财务管理提供指引,改革了财政对企业财务的管理方式,切实实现了企业财务制度的创新。

二、还原了财务管理的本质,体现了与相关法律法规的衔接

在计划经济时代,企业财务制度是决定企业和国家之间利润分配、利益调节的重要工具。财务制度根据财政政策制定后,企业就按照财务制度的规定缴纳税款、分配利润、进行会计核算。因而,1993年实施的《企业财务通则》和十大行业财务制度,具有税收、会计的管理职能,主要是对会计要素确认、计量以及企业纳税扣除项目及其标准的规定。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国家税收制度逐步健全,1994年国家实行税制改革以及2000年后,国家税务总局进一步完善了税收管理制度,专门下发了《企业所得税纳税扣除管理办法》,全面地将税收职能从企业财务制度中分离出去。同时,随着会计制度的不断健全,其覆盖的领域不断扩大,1997年起陆续的具体会计准则以及2001年起执行的《企业会计制度》,已经基本吸纳了《企业财务通则》规定的确认和计量内容;2006年2月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2007年1月1日起上市公司实施)更是构建了完整的会计核算体系,实现了与国际会计惯例的趋同。因此,财务制度作为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的功能也已经基本被会计准则所取代。

由于会计、税收职能日趋健全,因此,新《通则》交还了会计与税收承担的功能,还原了企业财务管理的本质,明确了企业财务管理要素是资金筹集、资产营运、成本控制、收益分配、信息管理、财务监督等动态的财务活动,围绕企业财务的实质,对企业财务行为和财务关系作出规范,引导企业实行科学管理。真正从体制、机制、制度上解决企业财务管理问题,改变了过去“重会计、轻财务”,“重核算、轻管理”的倾向。

同时,新《通则》还很好地体现了与会计准则的协调,以及与修订后的《公司法》和《证券法》等法律法规内容的街接。如:对政府补助内容的规范,新《通则》在借鉴国际通行做法的前提下,明确了企业取得的政府投资等五类财政资金的处理方式,与《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的规定基本一致;对资产减值内容的规范,新《通则》在保持与《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一致的基础上,还在财务方面提出了建立减值准备管理制度、对计提减值后的资产应该实行监督管理、对发生的资产损失要按照规定程序处理等进一步的要求;新《通则》还相应取消了提取公益金和职工福利费的做法,与《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和《公司法》中的有关规定基本一致;关于以回购股份对经营者及其他职工实施股权激励的规范,也与《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和《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基本一致。

三、适用范围发生了显著变化

原《通则》规范的对象为在境内设立的各类企业,既包括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集体企业、民营企业,也包括外资企业;既包括金融企业,也包括非金融企业。而新《通则》将适用范围调整为“具备法人资格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同时规定“金融企业除外”。对于其他企业,规定为“参照执行”,同时把实现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纳入“比照执行”的范围。[5]这种变化,体现了新时期财务管理的阶段性特征。

新《通则》之所以这样规范其适用范围,是因为:对于非法人企业,由于其投资者对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责任,从法律上很难区分投资者个人与企业的财务关系,其财务活动更具有自然人的行为色彩,因而不属于《通则》的适用范围。至于金融企业,由于其在资本结构管理、资产运营管理、财务风险控制以及财政管理方式、方法等方面,具有特殊的要求,为了便于加强金融企业财务管理,财政部专门颁发了《金融企业财务规则》,使其财务管理制度自成体系,因此,新《通则》不再将金融企业纳入适用范围。而对于已经按照企业改组转制的事业单位,其实际上已经脱离了事业单位的序列,故应当执行《通则》。

四、构建了多层级财务主体的财务管理模式

企业财务管理主体包括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主管财政机关、追求投资回报的企业投资者、实现经营业绩的经营者。而现代企业制度的管理完善,面临着产权是否清晰的问题,这就要求企业的财务管理必须对企业的投资者、经营者和政府的监管部门有一个合理的职权与责任划分,以确立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框架。

因此,新《通则》适应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顺应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从政府宏观财务、投资者财务、经营者财务三个层次,构建了资本权属清晰、财务关系明确、符合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要求的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新《通则》专门新增了第二章“企业财务管理体制”,规定了建立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和要求,清楚界定了国家、投资者与经营者之间的财务管理职权与责任,以保障企业在同一财务行为中,尽可能公平、合理地对待不同利益主体的权益。

政府宏观财务强调政府应将主要职能定位于检查企业会计报表质量,实施财务评价,监测财务运行状况,履行着社会管理者的职能。投资者财务对投资者的财务管理职责进行了规定,尤其强调了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投资者可以履行对经营者的激励、监督、重大财务规章制度的制定权和重大财务活动的决策权;投资者亦可以通过企业章程、内部制度、合同约定等方式将部分财务管理职能授予经营者。经营者财务是企业财务的精髓,其主要着眼点是财务决策和财务协调。

五、收益分配一视同仁,明确了多元化分配标准

在收益分配规范中,新《通则》在兼顾公平与稳定的原则,处理国家与企业、职工的利益分配关系以及企业资本积累与投资回报的关系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创新,取消了按比例提取职工福利费和提取公益金的规定,扩大了参与企业收益分配主体的范围,明确了企业应付国有利润直接上缴国库的规定,较好地解决了企业收益分配的公平与合理性问题。

公益金,又称“法定公益金”,是指企业在税后利润中按法律所规定的比例提取的用于企业职工福利设施支出的专项资金。然而,在非国有经济逐渐壮大,公有制成分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下降,企业的出资者日益多元化的条件下,从企业税后净利润中强制性地提取一部分,用于非企业投资者的职工集体福利设施支出,严重违反了所有权理论,容易引发企业投资者与职工之间的利益矛盾。[6]因而,新《通则》取消了提取公益金和职工福利费的做法,规定企业依法为职工支付的基本医疗、基本养老、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费,所需费用直接作为成本(费用)列支。

由于新《通则》执行对象是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国家以投资者身份向企业投入国有资本,便享有企业相应的所有权,企业有义务向包括国家在内的投资者分配利润。因此,新《通则》明确要求企业应将应付国有利润上缴,以切实维护国家所有者的利益。

现代企业应该实行按劳和按生产要素相结合的收益分配制度。新《通则》明确了企业经营者和其他职工可以管理、技术等要素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确定了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主体地位,规范了生产要素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内容,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思想。同时,还可激励企业的经营者和员工不断追求利益最大化,从而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六、强化了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建立了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企业财务风险不仅会使投资者遭受损失,而且还可能会转化为政府的财政风险,进而影响到政府部门作为社会管理者职能的发挥。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大都是在有风险的条件下进行的,但有些风险是可以规避和化解的。因而,企业对财务风险的管理就在于建立预测、防范、监控、化解财务风险的机制,在充分预测、评估的基础上,采取一定的措施,消除、转移、分散或接受财务风险,使企业财务活动在风险中获得较高的报酬,从而实现财务目标。

为此,新《通则》规定了企业应当建立财务风险管理制度,明确经营者、投资者及其他相关人员的管理权限和责任,按照风险与收益均衡、不相容职务分离等原则,控制财务风险。新《通则》还首次提出了企业应当建立财务预警机制,自行确定财务危机警戒标准,及时沟通企业有关财务危机预警的信息,提出解决财务危机的措施和方案。新《通则》关于财务风险管理和财务预警机制的规定,为企业经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制度保证。[7]

七、突出了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重点,拓宽了财务管理领域

企业集团作为一种特殊的企业组织形式,是指以资本为主要联结纽带的母子公司为主体,以集团章程为共同行为规范的母公司、子公司、参股公司及其他成员企业或机构共同组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法人联合体。[8]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集团日益壮大,并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石。而随着企业集团规模的不断扩大,其管理链条较长,内外部财务关系逐渐复杂。因此,为了提高管理效率,新《通则》对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体制除必须符合一般企业的财务要求外,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规范要求。如:企业集团公司可根据自身的组织形式及实际管理需要自行决定集团内部财务管理体制;企业集团可以实行内部资金集中统一管理,但应当符合国家有关金融管理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并不得损害成员企业的利益;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企业集团,还可以集中使用研发费用,用于企业主导产品和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

企业财务制度应该适应企业财务活动的外部环境及企业内部机制的变化要求,并有利于促进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由于企业财务行为是不断变化的,各时期财务管理的重点也有所不同,相应地,企业财务制度也应当与时俱进,为以后进一步改革与发展企业财务制度留下接口。为此,新《通则》将企业重组清算、财务风险、财务信息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予以规范,提出了财务风险、财务战略、营运资产等新的理念,并明确提出了企业应当建立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应当建立财务预警机制,以满足市场经济发展对企业财务管理的要求,增强了企业财务管理的前瞻性,为建立开放性的新型企业财务制度体系奠定了基础,也便于日后根据企业财务运行、国家法制建设情况和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不断地调整、改革和发展企业财务制度。

八、加强了企业财务信息系统建设,规范了财务信息用途

加强企业的科学管理,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企业积极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构建企业财务信息系统,可以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和资金监控,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实现风险控制,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还可以带动其他管理环节的高效运转。同时,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企业建立集中统一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也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为此,新《通则》第八章“信息管理”专门围绕财务信息管理,从企业财务信息的生成、报送、审核、披露及使用等各个方面首次进行了规范,还规范了财务信息使用部门或人员的职责、权利和义务。[9]

九、建立了有效的企业财务监督机制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自特别是财务自得到了进一步扩大和落实,但由于缺乏企业财务监督制度、所有者主体监管“缺位”、企业内部约束机制流于形式,导致不少国有企业存在财务滥收乱支、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的现象,经营者、谋取私利、独断专行等问题也非常普遍。因此,客观上要求企业建立一个设计科学、运转有效的财务监督体系,以强化有关财务规定的执行效力。[10]

为此,新《通则》新增了第九章“财务监督”内容,要求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监督制度,实施内部财务控制,对财务监督的主体及其监督行为做出了规定,明确了企业及其相关人员财务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确定了依法追究企业法律责任的具体措施与途径,为规范管理企业财务提供了必要的手段。

十、规范了企业的社会责任,体现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

新《通则》首次提出了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明确要求企业应当承担安全生产责任和环境保护责任,规定企业依法实施安全生产、清洁生产、污染治理、地质灾害防治、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等所需经费,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列入相关资产成本或者当期费用。[11]

对于企业通过改制、产权转让、合并、分立、托管等方式实施重组,涉及企业解除职工劳动关系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或者安置费。对企业关闭、依法破产等也做了具体规定。

在收益分配规范方面,新《通则》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革,较好地确立了企业收益分配的公平与合理性问题,协调了企业与职工之间的财务关系。

此外,新《通则》还明确提出了企业应当建立财务决策制度,明确决策规则、程序、权限和责任等;应当建立财务决策回避制度,对投资者、经营者个人与企业利益有冲突的财务决策事项,相关投资者、经营者应当回避。财务决策制度和财务决策回避制度的建立是财务管理体制的重大创新,是维护企业利益相关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

上述规定表明:新《通则》不在于给各项财务收支范围及其标准作出规定,而是立足于保护国家财产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保障社会稳定,治理经济秩序,使企业价值最大化和社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得到统一,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总之,新《企业财务通则》的出台,是我国继《公司法》和《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出台之后,完善企业经济法律法规环境的重要举措。[12] 新《通则》绝不是对旧《通则》简单的修修补补,而是彻底改革。它既不跟税收制度重叠,也不重复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内容,而是跳出了传统框架,进行财务观念的转变,重新界定了财务管理职责,并围绕财务管理环节对企业财务管理内容进行了创新规范,从而对加强企业财务管理,规范企业财务行为,保护企业及其相关方的合法权益,控制财务风险,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企业财务通则(财政部令第41号).2006,12,7.

[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企业财务通则(财政部令第4号).1992,11,30.

[3][4]赖永添.企业财务通则改革的若干问题[J]. 商业会计,2005,(12A): 3-6.

[5]赖永添,吴子云,李 炜.《企业财务通则》解读之一[J]. 国际商务财会,2007,(6):21-23.

[6]汤慧琴,于晓杰.《公司法》修订对公司财务行为的影响[J]. 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4):51-53.

[7][9]赖永添,吴子云.新旧《企业财务通则》的对比分析[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7,(7):34-37.

[8]王琳.《企业财务通则》的修订对国有大型企业集团财务制度建设的影响[J].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07,(3):95-98.

[10]高益超.“社会管理者”视野下的新《企业财务通则》[J].财会月刊(理论),2006,(3):39-40.

[11]万莹仙,郑军. 探论《企业财务通则》的特点[J]. 财会研究,2007,(5):22-24.

[12]. 创新企业财务制度 促进企业规范发展[J] .财务与会,2007,(1):1-2.

Analysis on Characteristics of New General Rules of Enterprise Finance

ChenQing

(Accounting school,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NanChang, 330013, China)

第9篇

按照财务管理理论,财务风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财务风险是指企业所面临的所有由于不确定事项给其带来的损失及损失程度的不确定性,具体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链风险、资产跌价风险等。狭义的财务风险仅指筹资风险。本文所指的财务风险是广义上的财务风险,是关于企业整体财务成果和财务状况的不确定性,是企业经营风险的一个重要方面。

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主要由企业的内部环境和所处的外部环境两方面决定的:针对企业内部环境而言,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各个环节,对其进行管理与控制的好坏关注着企业的价值损失,通过管理价值风险从而达到管理物质要素。从外部环境来说,当今企业赖以生存的市场环境充满了竞争与挑战,将发生急剧的变化,技术革新﹑全球化和信息快速传播意味着市场壁垒已被打破,企业将面临来自国内、国际市场的日益激烈的竞争和严峻挑战。

二、电力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及其成因

前已述及,企业财务风险产生于企业内外环境的不确定性。因此,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可以根据电力企业的内部环境因素以及其所处的外部环境因素对其所面临的风险进行识别和分析。

(一)内部环境因素所引起的财务风险

对于电力企业,引起其财务风险内部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公司治理结构、融资活动、资本运作、电力营销以及各种投资活动。

首先,就公司治理结构而言,以国有独资为主要形式的电力企业,只有选择适当集权与分权的公司治理结构,将一些权力适当的集中或下放,才能够保证基层工作人员保存高度的积极性和创新性,避免公司陷入失控状态,进而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

其次,在融资活动方面,由于电力企业是资金密集型企业,但是在当前体制下,电力企业一般只能向银行融资,资金来源单一。在电力企业盈利能力较低的情况下,电力企业只能通过举债维持电力投资,企业效益受国家利率政策的影响很大,由此电力企业融资活动显着影响着其财务风险。

再次,电力企业所进行的资本运作是指通过上市、并购、托管等形式实现发展战略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收益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来源于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共同影响,但与商品经营、货币经营方式中风险程度相比是最高的。

最后,在电力营销环节,由于电力产品面向全社会,产、供、销同时完成,且销售产品不能储存,用户是采取先用电后交钱的赊销方式购买电量,因而电力营销风险比一般企业更大、更复杂。加之旧欠电费清收越来越困难,甚至可能有部分电费完全收不回来。因此,该环节给电力企业带来了很大的财务风险。

此外,电力企业一般是基于电力需求预测投资,因此并不是所有投入都能产生预期的效益,特别是对于资金密集型的电力企业,投资一旦失败,就会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目前,从保本经营来看,电力企业新投入的资金回报,其报酬率至少不能低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而现在的资产报酬却远远低于银行贷款利率。如果这种现象长期持续下去,必然会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益,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

(二)外部环境因素所引起的财务风险

影响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电力体制改革、电价政策变动、资本市场的不发达以及其他外部因素。其中,电力体制改革的重心在于打破电力企业垂直一体化的垄断经营模式,在电力企业中进行结构重组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于是,电网经营企业将面临市场竞争压力和科学合理的管制政策所带来的挑战,这些挑战将在许多方面给电力企业带来财务风险;电价政策变动对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也十分显着,由于电力企业提供的产品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产品,因此,长期以来,电力企业受国家政策的影响较大,其盈利水平与国家政策直接相关,具有较大的不可控性。所以,电价政策风险是电力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的最重要风险之一;资本市场不发达,致使电网经营企业不得不靠大量向银行贷款来实现企业的扩大再生产,筹资渠道单一,是造成电网经营企业资产负债率高的重要原因,也使企业在发展的同时风险也相应地增加。

此外,鉴于电力企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技术方面的因素对电网经营企业盈利状况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科学技术也是导致其财务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还有一些突发事件(火灾、暴乱等)和自然因素(洪水、山体滑坡、地质变迁、地震等),也随时可能给企业带来风险。

三、电力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策略

电力企业在对其所面临财务风险进行识别并进行相应成因分析后,如何对这一系列财务风险进行防范,是电力企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所在。对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一)建立权责明确、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

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是防范和控制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的组织保证。电力企业应形成决策、授权、执行和监督的基本框架,四者之间构成权责明确、相互协同、有效制衡的完整组织体系。同时明确企业的发展战略,积极引导企业资源优化配置,使企业制定的方针、政策和制度发挥更大作用。 (二)拓宽融资渠道,保持合理的资本结构

电力企业是资金密集型企业,其新建和设备更新改造都需要大量资金。现阶段我国部分地区电力供需矛盾仍较为突出,这对电力企业融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这一形势,电力企业一

方面要理顺融资理财的外部环境,争取各方面的政策优惠,另一方面要优化融资理财的内部环境,逐渐扩大融资途径,逐步走出银行贷款这一单一融资途径。此外,电力企业还可以采取剥离优良资产上市融资,或者剥离不良资产,通过“债转股”方式,将银行对电力企业的债权转变为阶段性的股权,获得电力投资所需资金。

(三)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电力企业应成立专门组织,对财务制度、税收筹划、金融政策等进行研究,以更好的规避企业在税收、财会政策方面的风险;同时结合行业分类、经营环境、经营状况,分析重要项目的特性及变动趋势,借助财务指标分析方法等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全面有效的财务预测。通过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不仅对外部宏观经济情况、行业财务状况、财税政策、利率变化和企业战略发展目标变化进行分析,而且根据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发出预警警报,以便积极主动地采取相应措施。

(四)将风险意识融入供电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

的灵魂,一个企业缺少了文化就会缺少凝聚力,就难以在市场谋发展。因此,财务风险管理不应只注重技术,还应注重企业文化的影响。国内外案例表明,企业所面临的最大风险往往是由于企业文化缺失,尤其是企业高层管理者的知识不足、能力有限、品德欠佳等方面造成的。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所带来的集体与个人行为复杂性的增大,有关财务风险文化的研究不仅不能忽视。对此,电力企业必须建立能够体现风险防范意识的企业文化,使得员工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落实风险防范理念,促进企业安全文明生产和稳定发展,着力塑造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全员风险防范意识。 (五)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财务管理信息系统(FMIS)是电力企业内部整合各种资源并进行控制和优化配置的操作平台,应当在电力企业中得到积极的开发和广泛的应用,进而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使复杂的经营管理得以信息化、程序化控制,提高企业财务效率,最大限度地降低财务风险,优化企业决策。

(六)进一步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足额提取各项准备金

会计管理与控制是电力企业管理与控制中的重要手段。电力企业应当严格遵守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完善会计内部控制,完善内部财务报告制度,强化审计监督,建立财权和事权审批分离机制,形成必要资金审批控制程序,防止“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个人化”倾向。此外,电力企业应预先提留风险补偿基金,实行分期摊销。例如,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电力企业应足额提取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和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等,这些是企业防范财务风险、实现稳健经营的重要措施。另外,针对电力企业资产经常遭受人为和自然破坏的现状,电力企业应及时向保险公司投保。通过购买财产保险,缴纳保费的方式,将特定时期的风险分解,减少资金暂时性短缺而导致的财务困难,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第10篇

财务治理是我国现行企业的核心内容,它直接关系到企业是否能够实现经济效益价值最大化,基于我国现行诸多企业受计划经济的影响较深,因此,尚未能够充分的认识到基于资本运动矛盾与平衡的企业财务治理机制的重要性,以至于对其研究和运用力度相对薄弱,导致现行基于资本运动矛盾与平衡的企业财务治理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与成熟。结合我国企业的发展特点,这里从四个方面分析基于资本运动矛盾和平衡的企业,即财务共同治理、财务相机治理、财务动态治理以及财务文化治理。

首先是财务共同治理。财务共同治理体现了企业资本运动中利益相关者矛盾基础性平衡的要求。现行财务共同治理主要包括三个基本内容,即第一,以财务收益分享机制确保利益相关者均能够从企业财务收益中获取到相关的利益报酬;第二,以财务监督机制确保合理利益相关者均有参与企业财务监督的相关权利;第三,以财务监督决策机制确保利益相关者均有参与企业重大财务决策的相关权利。

其次是财务相机治理。财务相机治理体现了企业资本运动中利益相关者矛盾危机性平衡的要求。财务相机治理是指当企业出现财务危机时,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制度保证受损失的利益相关者能够获取到企业的财务控制权。现行财务相机治理包括四项内容,第一,所有者相机治理。当企业经营者的不良行为时,相关投资者可以通过监事会进行强行制止,进而,对并购行为给予支持等相互性治理措施;第二,债权人相机治理。当企业没有能力偿还债务时,债权人可申请企业破产,并对企业的所有资产进行清算和重组,且对企业经营者的硬约束;第三,员工相机治理。员工是企业的一份子,有权参与企业的各项管理,当企业经营业绩持续下降时,其员工可以采取一定的相机治理措施,要求更换企业相关经理人员,并重新选拔有能力的人才任职;第四,政府相机治理。当企业生产经营违背政府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时,政府要依法给予相应的惩罚。

再次是财务动态治理体现了企业资本运动中利益相关者矛盾动态性平衡的要求。财务动态治理作为一种博弈和谈判机制,利益相关者格局的变化势必造成财务治理结构的相应变化,进而,决定了财务治理结构的动态性。一方面是利益相关者的动态变化,掌握现行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动态变化应从三方面进行分析,即具体主体不变假定、同类利益一致假定以及角色单一假定;另一方面是财务治理的动态要求,财务管理具有一定的财务治理结构,财务治理的动态要求应建立在谈判利益相关者间的合作与冲突,而社会信任度、合作盈余水平以及文化差异共同决定相关利益间的合作关系,市场竞争压力、时间偏好以及风险态度共同决定着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因此,应企业应切实协调好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动态关系。

最后是财务文化治理。财务文化治理体现了企业资本运动中利益相关者矛盾自觉性平衡的要求。财务文化治理是指企业在一段时间之内自发形成并被人们无意识接受的行为规范,即价值道德规范、风俗文化习惯以及意识形态,同时,企业文化治理建立在文化维度基础之上,运用文化激励和约束手段,以实现企业生产经营公平和效益的平衡为预期目标,进一步引导和影响利益相关者的行为。现行财务文化治理具有隐性和柔性等治理特征。文化激励和约束机制是财务文化治理机制的主导因素,因此,这就需要通过信仰、观念、道德、伦理规范以及思维方式等文化因素培养,切实增强企业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归属感、心理满足感以及声誉认同感。

二、基于资本运动矛盾与平衡的企业财务治理路径

一般状况下,财务治理是由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共同构成,一方面是内部治理,企业市场机制、政府机制以及社会机制共同作用于内部治理,并且,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内部治理效率。外部治理是财务治理的核心,并且直接关系到企业内部治理水平。良好的外部治理有助于提高市场经济的水平以及功能发展,进而,影响着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和经济增长。

(一)监事会和独立董事二元监督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监事会和独立董事二元监督体系还有待进一步成熟与完善,独立董事在我国企业治理中难以充分发挥其拥有的职能,究其原因在于,首先是企业控股股东持股过多且复杂;其次是独立董事趋向于不独立的现状;最后是独立董事不能够全面掌握企业的各项经营状况。因此,这就需要加强法制建设,进一步强化董事的独立性,尤其是注重提高独立董事的数量的质量,同时,建立健全的独立董事激励与约束机制,构建完善的监视会和独立董事二元监督体系,切实充分发挥出其机制和体系应有的职能,为推进我国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保障。

(二)企业财务文化的培育和利用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总体水平的不断提高,财务文化在企业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一般状况下,企业财务文化被划分为两部分,即广义的财务文化和狭义的财务文化,广义的财务文化是指影响财务发展变化及其模式选择和财务行为,包括知识、信仰、宗教、政治、经济、法律制度、行为模式以及精神与物质设施等;狭义的财务文化是指财务人员的意识形态,包括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心理素质、精神风貌、伦理道德、传统习惯以及人际交往等。加强企业财务文化的培育和利用,应树立起共赢目标、平等思想、创新精神以及责任意识等积极健康的主流思想,进而,构建良好的财务文化氛围。

(三)董事会构成中的“关键种”强调和多元化要求

一般认为,董事会制度是内部治理机制的核心。在典型的公司治理结构下,董事会被看作是由市场诱导并演进出来的经济组织,它的中心任务是协调各种利益矛盾,并最有效率地对关系进行控制。为什么要存在一个董事会制度,有研究者认为,虽然外部控制权市场是对经理败德行为最有力的约束,但董事会是监督经理的一个成本最低的内部资源。尽管现在有很多研究表明董事会职能有弱化的现象,但并没有人因此否定董事会存在的必要性,毕竟董事会的设置是企业权利制衡的枢纽。基于资本运动矛盾与平衡的财务治理实现路径,首先就是要在董事会构成中体现“关键种”和多元化要求。

1.“关键种”理论与董事会构成。生物学上有所谓的“关键种”理论,不同物种在群落中地位不同,一些珍稀、特有的,对其他物种具有与生物量不成比例影响的物种,在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如果它们消失或削弱,整个生态系统就可能要发生根本性变化,这些物种被称为关键种。“关键种”理论的实践意义在于,应将“关键种”作为加强多样性保护的基准对象,将“关键种”的管理作为整个系统群落管理的中心,围绕“关键种”来形成生物保护的各种策略,而当生态系统发生问题时,从系统恢复角度讲,也要围绕“关键种”重建并维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稳定性。

分析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相比,所有者(股东)天然具备“关键种”特性。因此,董事会首先要被看作是股东利益的代表,持有不同股份数量的股东要在董事会中拥有与其股权相应的代表董事,董事长应是最大股东的代表。

2.董事会结构多元化。随着企业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和利益关系的复杂化,在利益相关者群体博弈机制理论下,需要一个多元化的董事会结构。董事会的身份不仅仅是股东的人,而是企业资本的受托管理人,在他们的控制之下,企业资本得以保值和增值,并公正地平衡资本收益的不同权益。为此,在股东董事和独立董事的基础上,还应引入:其一,员工董事。这是保证员工参与企业重大财务决策的一种制度安排,员工董事应由职代会按照多数同意原则民主选举产生,以充分体现员工董事产生的民主性。其二,银行董事。银行董事制度是保证银行参与企业重大财务决策的一种制度安排,有助于稳定银企合作关系,充分发挥银行在企业治理结构中的信息和人力资源优势。

参考文献:

[1]李红光.浅析企业管理中的财务信息化建设.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8).

[2]吕海林.浅谈企业集团的财务控制.经济师.2011(01).

[3]黄茂钦.浅议我国集团财务制度的有效执行.金融经济.2008(18).

[4]韩峰.关于我国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创新的几点思考.金融经济.2009(06).

第11篇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展开,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开始认识到信息化的优越性。一项面向中小企业的调查显示,51%的企业希望通过信息化及时掌握企业经营状况,48.3%的企业希望通过信息化提高工作效率。对于很多中小企业来说,信息化建设是突破经营瓶颈的有效手段之一。不过,因为中小企业普遍存在信息技术水平不足、专业人才相对缺乏,经营资金紧张等问题,所以在信息化解决方案的选择上也更倾向于低成本,易操作的一体化产品。

近日,惠普搭配自己的PC整机产品推出了一套。中小企业全程助力解决方案。与中小企业的诉求颇为契合。该方案提供了包括企业信息化管理,业务流管理,财务管理、供求信息管理以及大量常用办公软件,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一整套的信息化解决方案,我们专门对这套解决方案进行了试用,以便广大中小企业用户能够对其有一个更形象的认识。

以企业信息化管理为核心

在惠普中小企业全程助力解决方案当中,企业信息化管理模块是核心组件。该模块包含了客户端和控制台两个部分,前者主要用于单个终端计算机的安全管理、数据备份等操作,能帮助终端计算机进行体检,时刻保持健康状态。在客户端程序中,还囊括了“酷越全程无忧”和“酷越全程关怀”两个重要组件。“酷越全程无忧”侧重于维护本机系统和数据安全,在系统出现问题时进行数据恢复。“酷越全程关怀”则是一种在线IT远程维护支持。当企业用户遇到无法处理的IT故障时可以通过文字,语音等方式向在线工程师求助。不过,这种方式只能解决软件类故障,对于硬件问题则仍然需要惠普的售后工程师提供支持。

控制台部分是通过。酷越中小企业安全中心”实现对企业内部计算机的安全巡检,资产管理,网络行为管理、数据备份等,能让企业经营者或者IT经理轻松实现对终端计算机的监测和管理,提高公司的整体维护效率。“酷越中小企业安全中心”采用的是授权管理模式,初始提供了5个授权点数,中小企业可以为5台内网计算机提供授权,从而完成关于信息化管理的各项操作。

整合第三方产品提供多项管理服务

除了核心的信息化管理模块外,惠普中小企业全程助力解决方案提供的企业业务流程管理,企业财务管理、企业供求信息管理等其实都是通过整合第三方产品来实现的。在这些第三方产品列表中,有很多我们熟悉的名字。

1 企业业务流程管理――聆通客服专家

呼叫中心在传统印象中一直都是大型企业提高客户服务水平的专用手段,中小企业因为初次投入大,设备维护难等问题而难以建立。不过,惠普中小企业全程助力解决方案中集成的“聆通客服专家”却是一款专门为中小企业设计的,集电话总机,呼叫中心,客户预约,客户服务,客户管理于一体的综合性CRM管理系统。中小企业无须前期投资,就可以用租用和托管的方式建立呼叫中心等一系列完整的CRM管理系统。

2 企业财务管理――学者财务软件

成熟的企业需要完善的财务报表系统,而这恰恰是很多新成长起来的中小企业所欠缺的。惠普中小企业全程助力解决方案通过集成“学者财务软件“,为中小企业用户提供了一个通用的财务管理模块,能够满足企业对财务、报表、工资、固定资产进销存等业务的各种管理需求。

3 企业供求信息管瑾――供求通

惠普中小企业全程助力解决方案在相关介绍中采用“金算盘eERP系统”作为企业供求信息管理模块,不过我们拿到的版本中集成的却是基于中国供求网的“供求通”软件。该软件主要用于在线查询,搜索供求信息,有助于中小企业发掘客户。

4 企业信息化应用――金山系列软件

金山推出的一系列免费软件一直都是中小企业降低软件成本,规避盗版风险的备选方案之一。而在惠普中小企业全程助力解决方案附赠软件名单中,我们看到了金山WPS,金山毒霸、金山词霸等一系列软件,满足了中小企业对文档处理、安全杀毒,外文翻译等的需求。另外,快播播放器和FTP软件FileZilla也出现在了附赠软件名单中。

第12篇

一、70年代前的应用情况

尽管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进行审计的思想早在30年代就由管理咨询师提了出来,但市场营销审计的应用还是50年代以后的事。在1959年阿贝·肖克曼提出“市场营销审计”一词之前,实际上已经有企业自发地对自身的市场营销活动进行反思和审查了,不过,那个时候的市场营销审计仅处于一种萌芽状态,没有任何规范,是企业的一种自发的自我检查行为。当“市场营销审计”概念提出以后,随着理论界对此问题的研究和企业界实践经验的增长,市场营销审计逐步由营销管理当局自我审计,改为交叉审计,以后演进为上级审计,再以后演进为任务小组进行审计。此后随着市场营销理论的日益成熟和发展,以及企业内部审计范围由财务领域向非财务领域的扩大,许多企业改由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履行市场营销审计职能。一直到现在,企业内部审计机构从事市场营销审计仍占主导地位,这是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功能作用日益完善发展的结果。实际上,与此同时,更多的小型企业开展市场营销审计仍然是采用自我审计、交叉审计等形式,因为这些小型企业没有建立相应的内部审计机构。同时还有一些中小型企业是聘请管理咨询师、市场营销顾问以及注册会计师等社会中介组织的专家从事市场营销审计。这样,在西方就形成了内部审计、自我审计(包括交叉审计)和外部审计三分天下的局面:较大的企业设有健全的内部审计机构,由它们实施市场营销审计;中型和小型企业一部分聘请企业外部的管理咨询师和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另一部分则实施市场营销的自我审计,即由非审计专业人员进行。当然,实际上仍有一些小型企业并未开展市场营销审计,主要原因是这些企业太小。另外,有些中小型企业有时进行企业内部的非审计专业人员的自我审计,有时则改由聘请社会外部的中介组织开展市场营销审计。美国莱塞·威特公司(LesterWitteCompany)管理委员会主席阿瑟威特(ArthurE.Witte)从60年代初便开始热衷于包括市场营销审计在内的管理审计,他指导公司进行了有益的管理审计实践。1967年3月他在芝加哥大学管理年会上将其公司的经验作了详细介绍,他说:由外部人员对管理部门的方针和方法进行审计是非常有益的,在实践中该公司主要完成了内部控制、管理控制及纳税控制三个方面的审计,其中,管理控制审计中即包括市场营销审计。威特认为包括市场营销审计在内的管理控制审计是管理审计内容,其重点是审查问题所在领域,目的在于鉴定管理实务或需要进行改进和组织的细节研究;问题的解决不属于(审计)这个过程,不属于审计公司的责任。“最后一步是就管理业绩发表详细意见,实际上他对管理业绩的意见已经包含在会计公司的建议里”;“当有兴趣的外部利害关系人需要进行此种审计时,由审计师表达的意见就会随之而来”。

二、70年代后的应用情况

70年代以来市场营销审计的应用在国外企业中出现了三种值得注意的趋势。第一种趋势是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设立了专门的市场营销审计机构,专门从事市场营销审计,有的大型企业设立与传统内部审计部门(只进行财务审计)相分离且平级的管理审计机构,在其管理审计机构中有专人从事市场营销审计,或者管理审计机构负有市场营销审计职责,由全体管理审计师从事市场营销审计。第二种趋势是,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了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存在的各种弊端,如机构庞大,费用开支大,内部不经济现象增多,部门间矛盾磨擦和利害关系难以根除,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较差,审计效果受限制等,开始转由会计公司或管理咨询公司进行市场营销审计。一些企业干脆把企业财务报表审计与市场营销等管理审计工作全部交由一个比较固定的会计公司实施,这样既可降低费用,又能提高管理审计的质量。第三种趋势是,随着西方社会民主进程加快,信息化日益受到重视,企业的资金委托人越来越重视自己对被投资企业的“知情权”,他们不但要了解企业运用资金的效果——主要是企业财务状况与赢利能力,而且还特别关心和重视与此有关的经营管理信息。一方面他们要了解企业管理当局受托管理责任的履行情况,以便在股东大会或相应场合决策,或充分行使选举权和投票权,或决定是否继续充当公司的股东。另一方面他们还关心企业经营管理中到底出了哪些问题,未来前景如何,如果有了问题是否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等。这样他们就需要站在第三者地位的独立审计师来对企业的管理活动进行审查和评价,由他们对企业管理者受托管理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鉴证与评价,并对改进经营管理提出自己的建设性意见。由于市场营销和企业战略的至关重要性,股东更有要求注册会计师实施这种外向型市场营销审计的趋势。

三、未来国外市场营销审计的发展方向

如上所述,国外市场营销审计目前存在多种形式并存的局面,但出现了三种显著的趋势:l、内部(市场营销)审计机构审计;2、外部中介组织代管内部审计机构审计;3、外向型市场营销审计。

笔者认为,国外市场营销审计多种形式并存的局面仍将持续下去,但未来市场营销审计的主体将是注册会计师占主导地位。不管是注册会计师接受企业最高管理当局的委托进行审计,向企业内部最高管理当局提供审计报告,还是接受企业外部资金委托人的委托对企业管理者进行审计,向企业外部资金委托人提供审计报告,这两种趋势都将继续扩大下去。前者可称为内向型市场营销审计,后者可称为外向型市场营销审计。今后由注册会计师承担的内向型市场营销审计将会越来越多,将占主导地位;而由注册会计师实施的外向型市场的营销审计也将日益增加,并随着社会上包括投资者、债权人、供应商等在内的利害关系人对公司经营管理信息需求的增加而不断发展。股东将据此审计报告评价企业未来的业绩,展望公司的未来前景,以此作为其控制股份有限公司的有效方法。

当然,未来市场营销审计主体的演变最终取决于管理咨询师、内部审计师和注册会计师三支力量的竞争。注册会计师虽然更具备从事市场营销审计的优势,但只有整个注册会计师职业界的长期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实现注册会计师在市场营销审计主体中占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