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3-10-19 10:12:3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1篇

关键词:小学生 课外阅读 现存问题 应对策略

一、引言

没有课外阅读的童年像是只有黑、白颜料的调色板,单调无味、毫无跳跃感。只有保持课外阅读这种良好的习惯才能帮助小学生树立远大目标、获得多姿多彩的生活、拥有大胆前卫的创新意识。但是,目前小学生课外阅读存在许多弊端,及时处理才能帮助小学生意识到课外阅读的益处。

课外阅读可以说是最直接、最方便的课堂学习内容的延伸方式,课外阅读可以帮助小学生从小树立汲取知识的习惯;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独具魅力的个性特点;在积淀文化素养的同时帮助小学生身心发展;扩展小学生知识面,打破课堂内容学习的局限,开阔思路;打破传统的单一阅读形式,实践寓学习于玩乐的新课堂教学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欲望,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配合下给小学生带来课外阅读乐趣。

二、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

1,知识搜略的目的性较强

随着经济发展步伐加快,许多家长意识到竞争激烈程度也在不断加深,从小抓起,尽可能让小学生能学习到更多知识,只有这样才能让小学生在未来即将面临的人才竞争中不被淘汰。问卷调查中45%的家长在学校学习之余,安排学生参加课外培训班,除此之外,在家里也要求学生看家长选择的书籍。以为了在老师面前展示、在其他家长面前炫耀等目的,强迫孩子按家长的指示学习,存在着只用学习某种知识就只学习某种知识、其他知识一概不看的错误课外阅读方法。带有较强知识搜略的目的性学习,会导致小学生产生课外阅读的厌烦感。

2,课外阅读书籍与小学生实际年纪不匹配

经济的向前发展也改善了人们的消费方式,进而促进了小说、游戏等产业的发展。在问卷调查中,12%的家长发现小学生有偷偷购买游戏书籍和小说书籍,男同学则倾向于含有打斗场面和血腥插图的游戏书籍,而女孩子则是侧重于含有校园情爱和叛逆思想的校园小说。这种与小学生实际年龄不匹配的课外阅读书籍也是现在小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之一。小学生由于年龄有限,是非黑白的辨别观念欠佳。因此,这不仅影响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还有可能使小学生作出异常举动,危及生命安全。

3,课外阅读自主意愿薄弱

部分小学生课外阅读自主意愿薄弱,存在着按老师和家长的要求阅读课外书籍的现象。在调查问卷中,13%的小学生家长表示学生从来不会主动说要买课外书籍,每次开展课外阅读都是在老师和家长的要求下进行的,而且绝对不会有多看的现象。

小学生课外阅读自主意愿薄弱问题会影响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质量,造成小学生身心疲惫。一味的只为完成家长或者老师的指定的任务的课外阅读,会限制小学生的思维发展,不利于小学生的个性形成。

4,课外阅读形式单一

调查问卷对象也将农民工家长纳入了调查范围之内,综合不同阶层的小学生家长的报告反映出有10%的家长认为小学生课外阅读形式单一是由于以下因素:1,对于课外阅读的形式上存在传统的陈旧思想,认为学习知识就应该从书本得来;2,由于家庭经济条件有限,无法提供除书本以为的阅读形式;3,由于担心依靠数字媒体进行课外阅读会转移小学生的学习视线,在家长不注意的情况下偷偷的玩娱乐游戏。

小学生仅限于书本的课外阅读形式,没有能够吸引小学生眼球的闪光点。会削减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学习变得枯燥无味。

5,课外阅读浮于表层

调查中我们发现20%的家长认为现在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存在浮于表面的现象。许多小学生只懂得课外书籍的知识,而不懂得举一反三,不懂得换位思考,不懂得逆向思维,只知道对已有的课外知识僵化应用。当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1,家长忙于工作,没有时间辅导小学生,无法引导小学生从多方面思考问题;2,小学生对于课外阅读没有进行深层思考和实际,也没有及时的找父母老师解答;3,老师没有对小学生课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收集和解答。浮于表面的课外阅读限制了小学生的思维创造性。

三、小学生课外阅读问题应对策

1,以阅读兴趣为前提,增广阅读面,

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强这一点,可以用提问或讲故事的方式去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让小学生主动的去寻找问题的答案。长此以往就能够培养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在慢慢引导小学生的阅读内容向名篇佳作上发展。

2,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合作指导

转变教师和家长偏差的观念,加强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支持力度。从家长角度上来讲:1,加强阅读的习惯,给小学生榜样的作用;2,增加家庭藏书量,扩展小学生的阅读面;3,开展亲子阅读活动,引导小学生多方面思考问题。从学校和教师的角度上来讲:1,学校应该制定有助于展开课外阅读的政策,支持教师开展课外阅读活动;2,教师应该拥有良好的阅读习惯,给小学生示范作用;3,教师应该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将课堂搬到其它地方,寓学习于玩乐,让小学生无负担的阅读。

3,公开鼓励各种课外阅读形式,制定相应鼓励制度

家长和老师应该公开鼓励各种课外阅读形式,不仅仅只将阅读的形式局限在书本阅读上,小学生可以借助电子书阅读,也可以在数字化学习软件的帮助下展开课外阅读,连同鼓励制度,激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4,自由组织课外阅读小组,分享阅读中的趣事

引导小学生自由组织课外阅读小组,在交流中增加课外阅读知识并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在小组中互相分享阅读中的趣事不仅可以引发同组同学的课外阅读兴趣,还可以感受到课外阅读的乐趣。

5,课本知识为媒介,引进相关课外知识

教师教学不能只拘泥于课本知识,要学会教学延伸,将课外阅读的相关知识带进课堂学习中来,借助游戏助学法、故事助学法,帮助小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本知识,让课堂学习成为小学生的只是增长乐园。

6,借助社会力量,让课外阅读走进生活

借助政策力量,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建设书店、书城等课外阅读设施,营造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借助传播媒介,在广告、报纸、数字媒体上宣传小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借助经济力量,向贫困地区小学进行义务捐书的活动。从社会各个方面出发,帮助小学生改善课外阅读环境,为课外阅读提供便捷,让课外阅读进入小学生的日常生活,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四、总结

正视小学生课外阅读存在问题才能够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帮助小学生从课外阅读获益。(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文学院)

参考文献

[1]肖文斌;谈谈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于指导[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84年.

第2篇

【关键词】小学英语 课外阅读 应对策略

一、引言

不论是英语阅读还是中文阅读,都是我们学习语言的重中之重。同时,英语阅读在小学英语的学习之中也是一个难点,提高课外阅读水平有利于提高小学英语的学习成绩,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更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因此,重视英语课外阅读的学习,是培养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但当前在小学英语课外阅读的学习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我们应当积极寻找解决措施,充分发挥英语课外阅读在小学英语学习中的积极作用。

二、小学英语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

1.缺乏阅读兴趣。小学阶段的孩子,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很难对阅读产生兴趣。首先,小孩子在幼儿园阶段以玩耍为主,学习时间较少,而进入小学之后,学习时间明显增多,很多小孩难以适应这一变化,他们在学习时间常常难以集中注意力;其次,小学生掌握的知识较少,英语词汇积累不多,在课外阅读过程中会受到较多的阻碍,使他们感到挫败,难以在学习上获得成就感;最后,在这个数字时代,小学生由于自控能力较弱,他们常常受到手机游戏、网络游戏、电影视频、动画影集等娱乐活动的诱惑,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课外阅读。

2.课外阅读资源匮乏。在中国的教育模式中,英语学习的进程相对较慢,小学学习阶段的很长时间都用于字母和基础发音的学习,以至于在小学五六年级甚至初中阶段才开始进行简单的对话练习。这种情况大大缩小了小学生课外阅读材料的范围,适用于小学生英语课外阅读的资源也极度匮乏。在中国一些比较落后的乡镇学校,由于资金不足,加上师资匮乏,英语课外阅读几乎成了奢侈品。另外,部分教师和家长仅仅把课外阅读当成一个任务,将一些晦涩深奥的英语资料提供给学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较多,有无人指导,导致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彻底消失,更有甚者,对英语学习产生厌恶,影响英语的后续学习。

3.轻视英语课外阅读。应试教育是中国现代教育的一大特色,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家长,他们将学生的成绩放在第一位,注重学生的课堂学习却忽视学生的课外阅读积累,部分家长甚至认为课外阅读是不务正业,浪费学习时间。这种传统的教育方式严重阻碍了小学英语课外阅读的实施,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4.缺少课外阅读指导。由于小学生的心智不够成熟,学习自主性不高,知识储备也比较有限,他们在课外阅读中遇到困难是常常选择放弃,这严重降低了英语课外阅读的质量,远远达不到课外阅读的目的。教师放任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导致学生在阅读中遇到问题时无法及时解决,直接影响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影响了英语的学习成绩。

三、改进小学英语课外阅读现状的应对策略

1.培养学生的英语课外阅读兴趣。小学生往往有很强的好奇心,对于新鲜的事物兴趣比较浓厚,也有求知欲和好动的表现。所以培养小学生英语课外阅读的兴趣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教师可以利用一些课外活动或者教学活动来提高小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在课外英语阅读活动中的参与度。相对愉快的阅读环境,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可以帮助更好的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例如在学习英语课本中的best、biggest等词汇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并举行英语手抄报的形式进行比赛,让学生查阅英语资料,把全世界上跟best、biggest相关的人或事展示出来。

2.加大对英语课外阅读的重视力度。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为提高小学生英语阅读质量,首先就应该加大对英语课外阅读的重视力度。首先,英语教师要对小学生及其家长晓之以理,向他们阐明英语课外阅读的必要性,鼓励和引导小学生多开展和参加一些英语课外阅读的活动,创新和优化英语教学方式,为小学生参加英语课外阅读奠定一定的基础。其次,英语教师可以安排一些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将英语课外阅读的读后感纳入下次英语课堂讨论中,将学生课内外的英语学习相结合。最后,学校还可以开设英语课外阅读兴趣班以及英语角等,并将英语课外阅读成绩纳入期末总成绩中,以提高学生、家长以及英语教师对英语课外阅读的重视度。

3.完善课外阅读的资源。小学英语教师应在掌握学生的教材知识和英语水平的基础上,因人而异,为不同水平的学生选择不同层次的英语课外阅读书籍,这些书籍可以来自于学校的图书馆、书店以及互联网。同时,学校也应该加大对学生英语课外阅读资料的投入力度,为学生提供适合的英文材料、书籍以及优良的阅读环境,促进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在英语课外阅读资料的选取上,应该针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范围,兼顾资料的知识性和趣味性,参考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心理特征选择英语课外书籍,如童话故事书《开心小读者》就比较适合小学生,书中的英语句式和内容相对简单,人物画面丰富,易于为小学生所接受。

四、结束语

本文详细分析了小学英语课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改进策略。但是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低下,需要小学英语教师及学校、家长的共同努力,引导小学生加强英语课外阅读,提升英语阅读能力和英语的综合运用水平。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 课外阅读 有效对策

阅读是英语教学中启迪学生心智、培养学生运用探究学习方式、最广泛地获取信息和知识、了解国家和社会更多方面信息的最佳选择。而课外阅读已经成为学生课内阅读的重要补充。在这个背景下,研究初中英语课外阅读的有效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精心选择合适的课外阅读材料

初中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的目的,是为了对课内知识进行补充和促进,促使学生英语综合素养的提升。所以,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效果,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精心的阅读材料选择。高质量的阅读材料应该具备较高的趣味性和适应性,而且要尤其注重其多样化特点。首先,因为学生是包括学生英语课外阅读在内的所有教学活动所应该紧紧围绕的教学主体,所以,在进行课外阅读材料的选择时,为了提升应该关注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水平,注意难易适中,即生词不要过多,篇幅也不要过长,并且要随着课堂学习、教材内容由浅入深而逐步增加难度。其次,教师要根据初中学生的心智成熟程度和英语水平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推荐合适得阅读材料。初一年级的学生的阅读材料要注重短小精悍、幽默有趣,多多设计天文、地理、历史和各地风土人情方面的阅读,帮助学生享受阅读的快乐。比如,The Frog Prince《青蛙王子》等文章。而初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了一年的知识提升,就要注重选择一些时代性、新颖性较强的报刊文章,争取能够较多的涉及体育、娱乐和学习等与学生生活联系较为密切的内容,比如《21世纪中学生英文报》、《英语周报》等报刊上的文章进行阅读。而初三的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当程度的阅读能力,已经对阅读内容产生了自己的偏好,所以,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进行阅读量和阅读范围的扩展,向学生进行一些较为新颖的英语阅读系列教材的推荐,鼓励学生进行好章、好句的摘抄和笔记,引导学生写一些较短的读后感或者其他感受,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争取实现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

二、优化英语课外阅读教学活动的设计

随着新课程标准普及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优化英语课外阅读教学活动的设计、运用多样的教学形式和手段、转变自身角色的作用。在进行英语课外阅读教学活动的设计时,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学会参与、探索、总结和交流,实现良好阅读态度和高效、高质阅读习惯的形成。创设情境、小组合作、开展探究性活动是优化英语课外阅读教学活动的设计的途径。

1.创设情境。教师要以学生阅读内容和教学目标为依据,科学、合理创设问题情境,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阅读相关阅读材料,为学生在理解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答疑解惑,帮助学生逐渐融合到英语语言运用的特定情境中去,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语言知识的吸收和理解。

2.小组合作。在学生进行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课下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自身阅读内容的交流和探讨,无论是自身阅读词汇、短语、新句型的学习心得还是自己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诸如没有理解的单词、句子等问题的咨询和交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讨论和交流,让学生各抒己见,用自己的方式阐明观点,用这种形式检验学生阅读效果。

3.探究性活动。合作学习进行之后,教师要及时收集学生的效果反馈,引导学生围绕自身的阅读内容来对小组成员之间进行一些合理的问题设置,互相提问、进行研讨、探究活动,让学生设计一个主题交流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帮助他们将阅读到的知识联系实际,通过自己的观点陈述提升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思维拓展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提升对英语阅读的兴趣。

三、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策略提升英语阅读的技巧和能力

首先,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材料的朗读,并且注意精彩段落和文章的背诵。同时,用写作的形式也可以将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的词汇和句型充分运用起来,培养学生英语语感。其次,引导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将精读和泛读结合起来,注意阅读材料中精彩语句的赏析,适当开展相关的专项训练,并且引导学生将自身的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有机结合起来。最后,引导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贯彻整体阅读法,要让学生的注意力放在整个篇章中,而不是个别生词上,让他们纵观全文,整体把握,注意文章内部的前呼后应效果和情节联系设计,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总结

随着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国际交流越来越多的渗透到社会生活、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和政治经济的各个方面,阅读正是提供这些交流的最重要的手段,能够以此为工具及时地交换和了解外部世界的信息。初中英语教师要在学生的课外阅读实践中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获取信息,在阅读中受到熏陶和感染。这不仅有助于学生英语综合素养的提升,课外知识的多多涉猎也有助于学生拓展知识范围,促成其正确人生观、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张向红.浅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及应对策略[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中旬刊).2013.(11):67.

第4篇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英语;课外阅读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简称新课标)要求学生具备的综合阅读能力包括语篇领悟能力和语言解码能力;强调多学科知识的贯通;注重培养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逻辑理解能力;要求学生提高阅读速度,增强阅读量和扩大词汇量等。同时,新课标明确指出,除教材以外,高中英语阅读量六级23万词以上,八级应达到30万词以上。虽然英语实验教材在话题、语篇和词汇等方面都进行了改革,但仍然存在阅读量有限和题材单调等问题。为了实现新课标提出的阅读能力目标,教师应结合教材中课文的主题补充各类课外阅读材料,指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以下将结合高中英语课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实施有效的课外阅读活动。

一、高中学生课外阅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课外阅读兴趣

目前,大部分学生缺乏课外阅读的兴趣,多数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基本为零。主要原因是部分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词汇、句式的讲和练上,将学生人为地圈定在与之密切相关的题海之中,无暇顾及阅读,从而忽视了学生英语语言知识的积累、语感语义的培养和语用知识的运用。学生在学习能力、兴趣、动机、阅读习惯等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差异,而教师以“一刀切”要求所有的学生,这会导致学生的被动和兴趣的失去,最终使得知识和情感分离。

(二)词汇量不足,语法基础薄弱

词汇是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的重要内容,是语言的基础和基石。“阅读的关键在于词汇。学生阅读理解的主要问题在于词汇量不足。不认识单词,就无法读懂文章,更无法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文章的主旨,从而影响阅读的顺利进行。此外,学生一遇到生词就会紧张烦躁,担心理解不了整篇文章,从而会产生焦虑的情绪,这也会限制阅读能力的发展。学生在阅读中常常还会遇到比较复杂的句式,这类句子表现为句子长、从句多和句式特殊。他们在碰到这类句子时,由于对语法知识掌握不牢固,无法对整个句式作出正确的分析,便会影响对整个句意的把握。

(三)缺乏阅读策略和阅读技巧

阅读策略和技巧的正确运用是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然而,多数教师受传统翻译教学法和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的影响,不注重对学生进行阅读策略和技巧的指导。有些教师过分注重词和句子层面的教学,忽略对学生的语篇理解、语篇欣赏、阅读技巧及策略进行训练,以及对英美文化背景知识进行介绍。有些教师虽然要求整体阅读,但往往是流于形式,仅仅局限于对文章字面意思的理解或故事情节的提问,没有涉及文章深层次的含义。这主要是因为教师对阅读策略和技巧的相关理论掌握不足,不能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和目的给予学生具体的指导。

二、对策及建议

(一)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教师要选择新颖且丰富的课外阅读材料,激发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促使他们去探究和获取更多的新知识,拓展他们的思维和开阔其视野,培养其创新精神和阅读实践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以及兴趣爱好,向他们推荐合适的读物,由简入难,逐渐培养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教师还要下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做读书笔记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可以要求学生坚持写读书笔记,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摘抄精彩的词句、片段、格言和警句等,并进行整理和归类,为后续的语言运用积累素材;二是列提纲,列出文章的主题、框架或故事梗概,培养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三是记录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单词、句子的理解等,以便教师对学生进行答疑辅导。

(二)扩大词汇量,加强语法知识

词汇量是提高阅读能力的瓶颈。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语境中记忆单词,把单词放在文章中去记,每天早晨拿出至少十分钟时间大声朗读文章、对话等。这样在真实的语境中理解词汇的意义,不仅可以牢固记忆词汇,而且能提高学生学习词汇的兴趣,最终达到学好英语的目的。在语法方面,由于长难句已经成为阻碍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应教授学生识别长难句的主要结构,化繁为简,抓住句子核心内容,提高阅读效率。

(三)加强课外阅读策略和技巧的辅导

阅读课是一门技能课,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对学生阅读策略的指导。教师可以通过略读、寻读、寻找主题句、判断推理和词义猜测等策略的训练,指导学生寻找关键词和主题句以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教师还要集中辅导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如,阅读时不可发出声音,不要反复回看已读内容;阅读时计时以便提高阅读速度;阅读遇到生词时不应立即翻看字典,应根据构词法的应用,根据上下文的推敲,根据从句等成分来推断词意等。

参考文献

[1]黄梅.关于英语课外阅读的几个问题[J].甘肃教育,2005(4).

[2]李明.浅谈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习者自主性[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2).

第5篇

关键词: 职高学生 课外阅读 存在问题 应对策略

纵览现有的各种版本的语文教科书,尽管它们的体系很严密,阅读量在逐渐增加,新的高职语文教材也增加了许多新的篇目,各种文体的文章基本都有所涉及。但即使这样,还是不能适应新的经济时代对职高生语文素养的要求。职高生作为有别于普高生的群体,他们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因而,他们的课外阅读现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为此,我对当前职高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进行了一些调查,现将情况汇总如下。

一、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1.阅读资源问题。“家无藏书”,这是社会大环境造就的普遍现象。实际上,在课外读物泛滥的今天,很多家长真不知该给孩子“藏”什么书,因而教师的任务就更艰巨了。如果学校定期配购课外读物,定期开放阅览室,学生能随时查阅解读各种图书,有这样的便利条件那当然更好。但目前达到这一条件并不容易。在现有的情况下,教师应尽自己所能,组织学生将自己喜爱的书籍带到学校,组建班级图书角、班级阅览室。师生还可以力所能及地查找一些阅读材料充实班级的资源库。其实,这也能满足学生积累语言知识素材的需要,只不过是见效不那么明显罢了。

2.阅读成效问题。阅读不同于科学研究,更多的是一种审美的欣赏,情感的体验。因此,如何展示成果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让学生感觉到读而有获,他们才会有兴趣读,主动读。因此为他们构建阅读效果展示的平台就很重要。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开展个人读书笔记展览会,个人阅读点评集交流,小组阅读成果展示会,小组合作分门别类编写作品选,等等,还可将这些资料充实到班级书库中。另外,阅读后还要去指导写作,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使阅读成为作文指导的重要部分。

3.课内与课外阅读的关系问题。这一问题也是部分老师最关心的问题。课外阅读应当是课内教学的有益补充,课内学到什么,可以寻找相关的课外阅读内容,这样课外阅读对课内教学就是一种深化和加强。其实,我认为,课本所选文章也只是我们这一主题教学的引子,仅靠那三四篇文章的讲解阅读,恐怕远远达不到我们所预期的教学目标,且有些篇目对不同阅历、不同地域的学生来说也许并不合适。先不必说西北汉子那热情奔放的“腰鼓”,也不必说临终前硬撑着给杨绛送鸡蛋而“镶嵌”于门框里的老王,但就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给南方长大和北方城市长大的孩子与乡村长大的孩子来读,他(她)们的感悟就不尽相同。因此我认为课内有些篇目倒不如有选择地稍作放弃,从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一些课外阅读入手去引导和教学,也许这样更能收到好的效果。

二、优化课外阅读的几点补充

1.鼓励学生自己去寻找阅读资料,自寻其食。现代社会的发展为人们的课外阅读提供了一些物质手段,为此我们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通过媒体、报纸杂志、网络等形式去寻找与课内文本教材相符的一些文章资料。自寻阅读材料的过程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也能激发他们学习的激情与兴趣。这样一方面拓展延伸了课内语文教学,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动手实践、学习语文的激情与兴趣。

2.鼓励学生作深层次的思考探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就是说,学生对教材文本内容的理解感悟会因个人特征、个性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教材文本仅仅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载体与依托,学生应该从文本中通过比照阅读寻出自己的独特深思与感悟。这就要求教师鼓励学生通过写阅读感悟、举办演讲、开展主题活动等多种形式来对阅读文本作深层次的探究,并为他们的独特见解提供展示的机会,教师在此过程中应该帮助学生完成这样的活动,并对他们的创新予以表扬。

第6篇

现在的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相比新课标对阅读的具体要求来讲,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显现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从教学方面分析原因,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以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来自学生方面的问题

1.不想读。由于学生缺乏对课外阅读意义的认识,阅读兴趣不浓,上网、打游戏、打闹嬉戏几乎占据了他们所有的课余时间。再加上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生和家长对“阅读”这个概念的理解存在着误区。他们认为,阅读就是指读好语文书,只要钻透那薄薄的一本语文书,认真上好那短短的一节语文课,加上大量的练习,那就可以高枕无忧了。有着这样错误的认识,他们自然对课外阅读是不屑一顾,认为看课外书是不务正业。

2.不会读。许多名著,尤其是外国名著,内涵丰富,其写作背景或事件的发生有着深厚的历史原因,要想理解其主题思想,在缺乏指导的情况下,对于初中生来说是很难理解的,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阅读。

3.没得读。农村经济文化建设落后,硬件设施投入不足,学校图书阅览室藏书太少,疏于管理,很少时间向学生开放,难得的资源成了应付检查的摆设,这种情况下不可能形成一种良好的阅读氛围。

(二)来自教师方面的问题

1.教育观念落后,教学目的片面。当下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仍然是传统教学占主流,素质教育、创新教育难以开展,有些学生甚至产生了厌学语文的情绪。阅读教学教学目的局限于知识的归纳与传授,忽视学生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忽视学生阅读过程与方法的指导,忽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2.学生主体缺失,教学形式僵化。目前农村初中阅读教学形式还局限于教师讲学生听,忽视学生学习过程的自主、合作、探究,漠视学生学习和阅读的主体地位。阅读内容仅局限于教科书,大多由教师指定,课程建设缺乏学生的积极参与,这既不符合新课标精神,更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3.教师功利至上,评价单一乏力。目前语文教学的评价中,恰恰就是缺乏对孩子课外阅读情况的评价机制。一学期终结仅有的一张试卷上,基本上都是语文书上的内容,教辅书上的题型,有多少是检查和评价课外阅读的情况的呢?单一的测评方式就是对学生一学期语文知识和素养的唯一评定标准和评价依据。这种评价机制忽视了学生的动态发展,严重挫伤了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语文教学的急功近利,过分强调应试训练,片面追求升学率,围绕考试的指挥棒教与学,考试考什么,教师教什么,考试考什么,学生学什么,而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二、新形式下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应对策略

1.教师以身示范,提高阅读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产生阅读兴趣,才能激发他们的主动性,让他们爱上阅读,乐于阅读。要想让学生对阅读感兴趣,教师自己首先要有兴趣。教师应发挥榜样作用,用实际行动给力。陶行知先生说:“想有好学的学生,须有好学的先生”。教师要扩大自己的阅读量,了解更多非本专业及众多边缘学科的知识,这样的老师在课堂上才能做到旁征博引、左右逢源,激发学生求知兴趣,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丰富多彩的文学世界。榜样的力量在于行动,行动比语言更能说服人、教育人、启示人。

2.整合优势资源,营造阅读氛围。教师要定期组织开展读书故事会、佳作欣赏会、一日要闻等活动,让学生介绍在课外阅读中所了解的故事、要闻、风俗、奇闻,跟大家交流,还可以布置学生办手抄报、板报、墙报,放置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杂志在班级图书角,如《求是》、《读者》等,通过这些途经向学生传递阅读信息,学生随时可以在这些材料中阅读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会由被动阅读转变为主动阅读,可以稳定和保持学生被激起的课外阅读兴趣。

第7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误区;指导策略;分析

课外阅读是语文课外活动中最经常、最普遍、最重要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扩展与继续,是阅读能力训练的重要组成,其具有积累知识、获取信息、培养能力、开发智力、塑造品格、陶冶性能的价值。然而,就当前我国小学课外阅读的现状来看,并不乐观,表现为诸多误区的存在。这一形势下,采取科学有效的策略加以指导,使语文课外阅读成为学生内驱就十分必要。

一、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存在的误区

1.语文课外阅读是看“闲书”

一些家长,甚至是教师普遍存在着一个认识上的误区,感觉课外阅读更像是看闲书,他们希望的是学生每时每刻都在背诵、听写,觉得这才是学生语文学习水平得以提升的正确做法。这一误区无疑是传统应试教育的衍生物,缺少了家长、教师的支持,甚至阻止,大大限制了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2.课外阅读是为考试而服务

虽然当前一些家长和教师已经意识到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认识到单纯的课内阅读训练并不足以达到应有的语文教学效果。但是就在课外阅读的指导方面仍存在着一些误区。将课外阅读目标片面地定位于作文水平的提高上,将语文课外阅读神圣化、庄严化、功利化。其中,功利化倾向最为明显,将其作为学生考试成绩提高的一种手段,忽视了其对学生思想认识方面的积极作用。

3.作业形式的课外阅读更为有效

一些教师在课外阅读指导方面存在着误区。如,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往往规定每天至少阅读多长时间,并布置了相应的作业,甚至还发放了词语摘抄卡片,每周进行批阅检查。这样下来,课外阅读变成了作业,成为新的负担,降低了学生对阅读读物本身的关注度。这样下来,学生的阅读兴趣被大大挫伤,阅读动力随之降低。

4.作文书是最佳的课外阅读材料

一些学生家长为了提升孩子的写作水平,更多地选择作文书为课外阅读资料,并要求学生背诵优秀作文,摘抄好词妙句。这样无疑摧残了其个性,扼杀了其积极性,极易形成孩子的逆反心理,不是拒而不读,就是敷衍了事。究其阅读的根本,是在潜移默化中领会文章的思想,不是为了完成任务去读书。忽略了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无疑成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又一误区。

二、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科学指导策略

1.教师对学生进行分层次阅读指导

(1)学生阅读能力的层次划分

小学生在阅读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针对性地实施课外阅读指导,才可有效提升其阅读水平。按照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类,识字量达到课标要求,具备了初步的阅读能力,能读懂简短故事,明确其中道理;第二类,对课外阅读拥有浓厚情绪,有着每天阅读的习惯,涉猎知识广博,有着相对丰富的语言积累;第三类,有着较差的学习基础,阅读中生字现象比较严重,存在一定程度的阅读障碍,需要相应的帮助才能完成短文阅读。

(2)不同层次学生的相应阅读指导

就第一类学生来看,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能力和识字方法,识字量和认知水平稳定提升,简单的小故事、童话已经难以满足其需求。新鲜知识无疑成为其最大的阅读动力。然而,课外读物如同瀚海一般,想要章章深研、篇篇精读显然不可能。这时,就可引导学生应用“略读法”来进行阅读,以最快抓住篇章或目录中的关键词,通过一遍通读,来对文章内容有一个整体把握。这是一种“好读书,不求甚解”的阅读方法,而精读则穿插其中,即反复阅读感兴趣的词句、段落,欣赏其特点。

第二类学生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较高的阅读能力。在引导阅读时,可选择一些典雅优美的文学经典作品,采用精读法,并利用词典和字典识别生字,细细推敲文字、品味文章、感悟思想。同时,教师还可建议学生摘抄一些简单的名言警句、典故资料等,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语感,积累语言,在运用时又十分方便。

第三类学生的阅读能力较差,应采取形式多样的引导方法,来激发其兴趣,帮助其阅读习惯的养成。如采用借听诱读、与生同读、以身为范等方法,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听故事是没有负担的,教师可读故事给学生听,至精彩之处停止,使学生自身的好奇心来驱使其自觉阅读。此外,教师还可利用《郑渊洁童话》《西游记》等深受学生喜爱的资源,先让其观看影视作品,等形成一定的内容梗概后,再让他们去阅读文本,这样既减少了学生的阅读阻力,又保持了他们课外阅读的浓厚兴趣。

2.家长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

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里度过的,家长的督促与鼓励对其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有着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1)鼓励孩子读书应趁热打铁。当学生产生阅读兴趣后,家长应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肯定的支持,以保持学生的阅读热情;(2)同孩子共读一本书。同孩子就书中的情节和问题进行探讨,这促进了学生阅读欲望的保持,且在由易到难的话题中强化了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3)起到表率作用。一个好的家庭读书氛围对于孩子阅读习惯的养成十分重要,家长首先要培养自己的良好的读书习惯,从而用行动影响孩子。(4)同教师进行及时的互动交流。家长应关注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的发展情况,并同教师进行及时的沟通,明确孩子的不足,以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外阅读指导。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对于学生语言架构的形成十分重要,明确阅读误区,借鉴上述内容,进行科学的阅读指导,能进一步规范学生课外阅读,促进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和阅读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江春妹.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拓展阅读的误区及对策[J].小学教学参考,2010(34).

[2]周玉春.小学语文课文阅读有效性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0(33).

第8篇

关键词:中学生 课外阅读 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062-01

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就是学生、教师、教材之间对话。阅读教学中的自主学习就是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自我解读、自我感悟、自我诠释,使阅读过程成为学生接受熏陶、发展个性以及提高阅读能力的过程。实现快乐阅读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 激发课堂阅读教学的兴趣,是实现学生快乐课外阅读的前提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教师”。大量事实证明:学生如对语文有了兴趣,就会自觉思考,学习也会很积极。只要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就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愿望,进而进行主动的学习。因此,学生阅读的态度不是自然形成的,它是教师长期培养的结果。而课堂教学又是进行阅读的主要平台,也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表现欲,激励学生多思考,多发问,不断发现问题,并对学生提出的疑问,教师再注意引导导和启发,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去品味。总而言之:课堂教学要让学生积极参与,敢于展现自己的问题。我们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教学,就是要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入手,培养学生积极的兴趣爱好。当阅读的兴趣到达一定阶段,会转化为一股热情。就会自动把阅读的热情向课外延伸。因而,当学生把学习的热情放到阅读中来时,他们的求知欲就会被激活,从而使学生阅读更主动、更快乐。

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就要为学生创设一种和谐的阅读氛围,要实施民主教学,为学生主动阅读创造条件。民主性教学就是师生之间平等的对话。老师不应只是教学的棒喝者,高高在上,他与学生之间是民主的、平等的,师生间应消解尊卑长幼。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应采取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在现代化教学手段指引下,再配以幽默的言语,和蔼的态度,与学生共同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的快乐课外阅读的设置前提。

2 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是实现学生快乐课外阅读的关键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在阅读中遇到一些比较难的问题,教师不要轻易的告诉他们,而是要让发挥集体的作用,向别的同学请教。但教师也不能做旁观者,也要参与到学生阅读交流中来,指导小组间交流阅读的经验和方法,鼓励他们大胆说出对作品内容、人物以及手法的运用等的不同理解。教师还要对学生的独到见解进行指导。这样,学生便会获得更多的知识,思考也会很深入。另外,如果有条件,教师可邀请名家家等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这将会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产生深远影响。总而言之,就是放手让学生应用老师所教的正确方法,从明白一道题中探索一类题的解题方法。当学生对一些较深的阅读无法理解时,教师再适时点拨、引导学生将学到的阅读方法加以应用,从而实现课外阅读能力的真正迁移。

其中, 最重要的是在平时阅读教学中启发、指导。如朱自清《绿》一文,由于文章语言优美,很适合学生朗读,学生也勇于表现。但在学生朗读之后,要求他们积极思考文章的主旨时,学生就显得不那么积极了,因为学生没有到过梅雨潭,亲眼看到梅雨潭的绿,所以对绿之美的感受没有切身体会。因此在文章的开头,笔者用多媒体展现多张梅雨潭绿的图片,然后提出问题:说说你对梅雨潭的绿有怎样的感受,从而让学生思考、讨论:这儿的绿有什么不同呢?这一来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接着再让他们仔细探究课文,找出了文中描写绿之美的语言──仿佛一张极大的荷叶铺着等。情到深处又展开想象,用“裁你以为带”和“挹你以为眼”来提出潭水的轻盈、清洌;用“拍你”“抚摩着你”来表示自己对潭水真挚情感;用从“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中反映绿水鲜润。作者由初见时的喜爱、二见钟情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所以,忍不住地说:“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情到深处,不可抑制,这是一种何等的痴情狂恋。在这时引导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设想,使之深入投入到文本的阅读中,想其所想,感其深情,使其在情感上受到熏陶,以实现课外快乐阅读的转移。

3 培养良好的阅读品质,是实现学生课外快乐阅读的保障

新课程特别强调阅读习惯的培养,在“教学要求”中提出了“养成熟练使用字词典”和“读书看报”的习惯,在“教学内容”的阅读能力训练中指出: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对培养学生理解能力的重要作用。因此,笔者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要求学生上新课前预习,课文要做到读懂词句,初步理解课文并记下弄不懂的问题,养成边读边记的习惯。学会独立朗读并培养默读、快读的好习惯,上课时教师也要注意讲和读的结合,在实施每篇阅读的教学时,要先用一段时间去阅读文本,尤其是在进行诗词、散文题材的教学时,读的时间更应该有所增加。

其次,要重视学生阅读的引导,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推荐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文本,并鼓励学生写随笔,以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品质,有了好的阅读品质就有了获得快乐阅读的钥匙。所以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不仅会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而且还会使他们不把阅读当成是一种负担,而是乐于阅读,享受阅读,这也是获得渊博的知识、敏捷的才思的重要途径,也会把学生引入新的阅读境界,是实现课外快乐阅读的保障。

总之,教师要善于利用课堂这个教学阵地,以实现阅读过程最优化为目标,辅导学生阅读,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阅读目的,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果,从而享受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参考文献:

第9篇

课外阅读 水平差异 调查分析 对策

一、城乡小学生课外阅读水平的现状

连云港市下辖新浦、海州、连云三区和东海、赣榆、灌云、灌南四县,市区的教育设施及师资力量优于四县,但农村中心小学条件与城区小学相比有一定差距,村小的差距最大。由于城乡小学在学校管理及硬软件建设等方面的显著差别,因此各学校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水平也存在着较大差异。通过设计问卷并进行抽样调查的方式获取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相关数据,可以真实地了解本地区城乡小学生课外阅读水平发展的真实情况。问卷调查时,分别按学生所在低、中、高三个学段进行抽样。采用随机方式从市区三个区中随机抽取了6所小学的375名小学生作为城市样本;从四县中心小学和村小中各随机抽取了8所小学的390名小学生作为农村样本。共抽样学校14所,发放问卷800份,收回765份,问卷回收率为95.6%。从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上看,城乡小学生在课外阅读水平的发展上存在显著差异。

1.阅读的态度

通过调查问卷,可以看出城乡小学生对待课外阅读的态度基本上是一致的,对自己喜欢的课外书感兴趣,喜欢广泛涉猎各类图书。这说明学生对课外知识的获取愿望是强烈的,需要老师和家长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机会,提供更多阅读的书目。不同的是,城市组学生更关注自己的阅读兴趣,表达出了自己喜爱的书更愿意读的愿望。此外,城市组学生的课外阅读行为更多地受到了家长、老师和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等因素的影响。

2.阅读的形式

从阅读的形式上看,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特点与识字量的不足,偏爱阅读浅显易懂的漫画卡通类和附带插图类的课外书。到中年级后这种偏好逐渐向附带插图类的课外书转变,其中农村中高年级小学生更趋向于阅读附带插图类的图书。由此看出,低中年级学段的小学生偏好于具体形象思维。调查中还发现,高年级学生对纯文字课外书的阅读趋势增加较为明显,特别是城市组高年级学生对纯文字课外书阅读的人数显著增加,反映出城市高年级学生在具体形象思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抽象思维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这说明城市组小学生在对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上具有较大优势。数据也反映出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对纯文字类课外阅读书重视不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发展滞后,需要予以重视并加强引导。

3.阅读的内容

从阅读的内容上看,童话类课外书在学生群体中最受欢迎,城市组与农村组的差别很小。学科辅导类课外书在城市组小学生中数字比重有所增加,反映出城市小学生对学业的重视度在不断提高。对于科技体育类课外书,城市组中高年级比农村组略有增加。比较明显的差别是:城市组学生更加重视了现当代名著和古典文学书籍的阅读,问卷统计数字比农村组小学高出近一倍左右,这种现象应引起农村小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4.阅读的时间

从阅读的时间上看,城乡小学生每天进行课外阅读的时间总量大体上都在30分钟到2小时之间。农村小学生的阅读时段主要分布在早中晚,城市小学生的阅读时段主要分布在节假日。城市小学生对课间的利用率也比较高。

5.阅读的习惯

从阅读的习惯上看,从不主动看书和从不买书看的小学生不多,大多数学生能够做到经常借书看、经常买书看,并在阅读后能主动与别人交流读书所得。一部分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容易受到老师、家长或同学等人的影响。农村高年级学生中有一部分学生已经重视了读书做笔记,城市各年级学生中普遍重视了读书笔记在课外阅读中的作用。学生经常买书看的数据比较中,城市组学生数高于农村组学生数,反映出城市家庭经济条件较农村要好,家长对孩子读书的重视程度也比农村组要高。

二、影响城乡小学生课外阅读水平的主要因素

1.当地教育观念

同样是城区或农村小学,为什么有的学校小学生的阅读水平高?有的学校小学生的阅读水平低?究其深层次的原因,当地的教育观念是影响小学生阅读水平发展的首要因素。一个创新意识强,教育优先发展的地区,其教育教学的质量也必然是走在地区发展前列的。而教育的优先发展,也必然反过来有力推动当地经济的跨越发展。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超前,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则小学生的阅读水平也一定超越同类学校。因此,推动当地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创新非常必要,通过改革和创新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构建校园文化,重视小学生课外阅读,才能真正把课外阅读落于实处。

2.家庭经济条件

家庭经济条件是小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有力保证。阅读需要经济条件的支撑和保障。家庭经济条件优越,可以实现和满足学生购买图书阅读的愿望,对学生海量的课外阅读提供支持。而经济条件不宽裕的家庭,特别是农村家庭,学生基本的阅读条件就会受到影响和限制,容易导致许多想读书的学生只能望书兴叹的现象。因此,调动一切社会力量特别是家庭的力量来保障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构想。

3.社会读书氛围

家庭与学校读书环境的营造对小学生课外阅读水平的发展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个重视读书氛围营造的社区、学校、家庭里,小学生的阅读欲望往往会被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这些或大或小的环境影响着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的认识,不断诱发小学生积极践行课外阅读的主动意识。同时,积极的课外阅读行为又影响着学校、家庭和社区文化建设的层次和深度。

4.学校读书条件

学校图书场馆及藏书数量等硬软件条件的建设对提高对小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有着明显的影响力。一所学校的阅读场所是否充足、藏书量是否丰富、读书气氛是否浓郁,不仅直接影响着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同样也影响着学校读书活动开展的质量。

5.学生读书兴趣

兴趣是能力培养的前提,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决定了小学生个体阅读水平发展的空间大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动力是学校和家庭正面引导不足而造成的负面结果,其表现为学生对课外阅读全无兴趣,甚至把阅读当成一种额外的负担消极应付,这样的结果往往是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

6.学生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学生建立终身阅读观念的一种积极形式。调查中发现,现在的大多数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课外阅读常常随兴所致,无计划、无规律,当然无从谈起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果小学生的阅读行为只是为了完成学校或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没有主动阅读的意识,那么这样的课外阅读效率是低下的,习惯也很难养成。

三、提高城乡小学生课外阅读水平的对策

1.营造阅读环境

宽松和谐的阅读环境是保证阅读质量的前提。就家庭方面来看,家长要率先垂范,平时养成主动阅读的习惯,做到合理安排时间,一有空闲就读书,从而给自己的孩子做出学习的榜样。就学校方面来看,要积极重视校园读书环境的改善和提高,包括校园、班级读书氛围的营造、图书阅览室的建设、馆藏图书的储备、以及学生阅读时间的保证等诸多方面加大经费投入,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

2.培养阅读兴趣

家长和老师要通过各种有效的措施培养和调动学生读书的兴趣,使学生浸润书香,熏染知识,唤起学生的读书欲望。学生读书兴趣的培养还可以通过各种读书活动来推动。

3.提供阅读时间

合理充裕的时间是课外阅读得以有效开展的保证。调查中发现,那些思想开明,理念新颖的学校或家庭,学生的课外阅读机会就比较多,学生阅读的质量也相对较高。要把课外阅读作为课堂阅读的有效延伸加以重视,保障学生的阅读时间,充分利用课间、早上、中午、晚上和双休日、节假日的时间有计划地开展读书活动,保证读书活动有序开展下去。

4.教给阅读方法

由于课外阅读的范围大,时间紧,因此开展课外阅读时老师要主动作为,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鼓励和引导学生采取略读、精读、定向阅读、选读、速读、摘录批注读等阅读方法,灵活多样地开展读书实践活动。有了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作为保障,学生的读书活动才会变得有实效,阅读实践也才真正成为学生的“自由”活动。家长和教师在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后,要及时隐退,只有当学生阅读中出现障碍和问题时才会现身。

5.开展阅读活动

通过开展有效的读书活动促使学生始终保持一种持久而盎然的兴趣,从而促进读书活动深入持久地进行下去。读书活动的开展主要阵地在班级,老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有利的时机在班级或校园组织各种读书活动,通过开展读书竞赛、摘抄读书卡片、评选读书模范等活动,总结典型,表扬先进。读书活动的开展要因地制宜,因人而易,一切措施要有利于学生阅读活动的开展,有利于阅读的质量和效果。

6.引导阅读体验

对于小学生来说,其喜欢不喜欢读书主要源于自我对读书的真实体验。一个通过阅读获得了独特知识体验的学生,读书将成为其学习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所以,要想让学生对课外阅读感兴趣,必须利用各种现有条件积极创造机会让学生更多地去进行读书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生发兴趣,自觉完成知识经验的积累。

7.养成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够保证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行为持久有效地坚持下去。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应重视两个方面:首先要培养学生主动预习的良好习惯,要让学生通过预习教科书,养成主动查阅工具书,查阅课外阅读资料的良好习惯;其次,要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通过勾、圈、画、摘、议等方法对阅读过程中的所得、所悟进行记录,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好习惯。

课外阅读可以陶冶小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可以增加小学生的知识储备。如果学生能在学校主动阅读,在家庭自觉阅读,在社区参与阅读,在社会体验阅读,那么“书香班级”、“书香校园”、“书香社区”及至“书香社会”的美好愿景才能落于现实,全社会才能形成人手一书的繁荣局面。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第10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效率

课外阅读是对于课内阅读教学的辅助与延伸,可以让学生有机会接触更多类别、更多不同题材和不同类型的文本,这会很好地丰富与拓宽学生的知识范畴与视野,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良好的锻炼。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慢慢鼓励与引导学生展开相应的课外阅读,可以从简单的,学生容易接受的作品作为切入,慢慢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及良好的阅读习惯。这会成为一个非常好的教学开端,当学生逐渐体会到阅读过程的乐趣,并且在逐渐深入的课外阅读中掌握更多好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学生的阅读效率会得到明显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和语言能力也会一点点在过程中得到构建。

一、以教材为依托挖掘课外阅读素材

对于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教学过程而言,教师首先要让学生习惯这个过渡。小学生的语言积累还十分有限,课外阅读相对来说是一个较高的要求,教师如果选取的素材不合适,或者展开的教学指导模式不合理,这不仅难以发挥预期的教学成效,还很可能会带给学生负面的心理,让学生对于阅读产生心理压力。因此,小学时期的课外阅读教学应当从相对浅显易懂,且能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与热情的题材着手,这会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进行课外阅读,学生也更容易构建对于阅读的兴趣与热情,这才是一个更为理想的教学开端。教师可以首先以课本素材为依托来灵活的挖掘课外阅读范本,可以以课本内学生学过的篇目为向导,逐渐进行阅读教学的延伸。这样的课外阅读的展开过程学生接受起来会更为容易,这也可以很好地实现课内与课外阅读教学的衔接,能够让课外阅读的功效更充分地体现出来。

教师要善于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阅读课程资源,实现课内外阅读教学的衔接和整合。首先,教师要教会学生选择,这是教学改革的一个“点”,也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方面。如,巧用现行教学辅导用书《奇迹课堂》,在每一课内容的设计时,都有相应的课外阅读材料进行相应的补充,如每一课的“走进背景林”、“作者我知道”、“教你一写法”,都渗透了相应的课外材料,这些都能当学生的课外阅读“佐料”。以这样的方式展开课外阅读,不仅实现了对于阅读素材的合理选择,也很好地构建了课外阅读和课内文本的阅读教学之间的桥梁,这会让阅读教学的功效更充分地体现出来,这种课外阅读的教学展开模式学生也更容易接受。

二、注重阅读方法和技巧的指导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本身的语言积累就十分有限,对于阅读方法及技能的掌握也不够,因此,教师很有必要给予学生相对充裕的阅读指导,让学生能够在课外阅读时灵活地利用各种方法与技能,这样学生才可以更充分地理解阅读文章,感受文本讲述的主题。阅读方法和技巧的教学指导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于教学展开的初期,教师很有必要以浅显易懂的语言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导,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教师的意思。教师可以尝试结合具体的文本为依托,让学生在特定篇目的阅读中来感受这些阅读方法与技巧的应用,这样的过程学生接受起来会更加轻松,起到的教学效果也会更为明显。

在平时的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发现、揣摩、总结相应的阅读方法与技巧,并且在阅读课外书时自觉地运用,也就是“得法于课内,得道于课外”。这些方法最主要的有:(1)读书时注意力要集中,一边读,一边想,遇到不理解的词句或问题能使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寻求答案。(2)读书时要勤动笔,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在课外书中圈圈点点,摘录好词句及精彩的语言,高年级能为文章写批注。(3)阅读重心句子或者是自己不理解的语句及段落可以标记下来,对于这些内容可以尝试和其他同学讨论,或者向教师寻求帮助。这些技巧和方法相对来说比较初级,但是,对于小学时期的课外阅读却十分受用。学生如果能够在这个时期就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且掌握一些合适的阅读方法与技巧,学生的阅读效率会大大提升,从课外阅读中获取的收获也会更为充分。

三、开展丰富的课外阅读交流活动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间有充分的课外阅读交流,让学生间就读到的内容展开分享与讨论,还可以就自己仍然存有疑惑的内容展开分析,这些都是很好的活动形式。展开丰富多样的课外阅读的交流活动,这不仅可以让课外阅读的趣味性有所提升,学生在交互和分享中对于阅读文本的理解也会更为充分,并且还可能在过程中思维受到激发,领悟到一些自己从前不了解的阅读方法或者文本的剖析模式。多展开课外阅读活动会很好地给阅读过程带来辅助,并且会让阅读的整体成效得到提升。

有很多适合开展的课外阅读活动,诸如,(1)阅读笔记的评比与展示;(2)手抄报展评;(3)优秀作文欣赏;(4)讲故事比赛;(5)美文欣赏等。对于小学生来说,受到他人的肯定与赏识会给学生自身带来极大的激励作用,学生都喜欢得到别人的赞扬,而在课外阅读的各种活动中,他们真切地感受到因为自己知识面的不断拓宽,以及自己对于文本理解上的一些亮点而带来了他人的赞许,其他同学肯定乃至钦佩的目光会带给学生极大的鼓励,由此就可能产生一股持续阅读的动力。教师要善于组织各种丰富有趣的课外也读活动,这不仅会让学生更深入地感受到阅读的趣味性,学生在交流互动中也能够充分实现思维的交互,这对于学生来说会是极大的收获。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浅见[J].郭菊.青海教育2014年Z2期

[2]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存在的误区及对策分析[J].朱素林.新n程导学2014年31期

[3]谈小学语文课外练习内容形式的优化与设计[J].吉小芳.新课程(上)2014年10期

[4]三要素上好小学语文课[J].赵艳.新课程(上)2014年10期

第11篇

关键词:图书馆;阅读调查;中学

“终身学习,全人发展”是新世纪教育理念,做到终身学习就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做为一名中学图书馆工作人员,如何帮助中学生进行有效阅读,我就中学生阅读情况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阅读目的、重要性、兴趣和阅读方向的选择等方面。

本次问卷的旨在了解新形势下学生阅读情况,掌握学生阅读问题,以便于更好地指导学生阅读。212名初中生和193名高中生接受了此次问卷,问卷结果统计如下:

通过问卷数据分析,发现以下几个问题:

(一)、学生大多数具有阅读兴趣,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大部分学生喜欢课外阅读,有广泛的阅读爱好,他们大多把课外阅读看作是休闲娱乐、增加知识、提高文学素养的有益活动,这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随着年龄的增加,电视、游戏、网络让他们花费的时间越来越多,一年中读的书越来越少。

(二)、阅读习惯没有养成。只有极少数同学有经常阅读的习惯,绝大多数的同学只偶尔阅读。对于喜欢的文章,看过就完的同学随年龄增加越来越多,摘抄、背诵、交流这些习惯没有养成。

(三)、阅读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中学生面临青春期,他们的知识结构、审美情趣和阅读动机随时发生变化。问卷中可看出高中生比初中生对中外名著、武侠小说的需求减少,对艺术赏析、历史传记的需求增加,他们的阅读方向发生了改变,教育部颁布的中学生必读书目,高中生的阅读率仅有19.7%和11.6%,低于初中生,还有部分高中生连初中必读书目还没有读完。

(四)、没有切实有效的阅读计划。有一部分学生即使有阅读的兴趣但不知读什么,希望通过推荐、组织活动的方式来阅读。

能为学生做些什么?我思考了一下,学校图书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丰富学校图书馆的藏书,美化环境,吸引学生。

学校图书馆并不是将书买回来上架就可以了,必须根据读者的需求,时代的发展及时地调整藏书。尤其教育部规定的中学生必读书目,可以复本量大一些,放在专用书架上供学生借阅。

图书馆的环境、老师的素质也是吸引学生的条件。新时期,国家进步日新月异,中学图书馆一方面要改善环境,更新设备,吸引学生使用图书馆,另一方面提高馆员素质,帮助学生利用图书馆,养成终身阅读的好习惯。

2、结合中学生阅读状况,开展阅读指导,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首先我们应该让学生感觉到阅读是一种寻找美和欣赏美的旅程。我们可以根据中学生阅读的特征,举办各种类型的阅读课或阅读讲座。尤其是经典名著,阅读这样的书籍,对健全中学生的人格和陶冶他们的情操有着重要的作用。引导学生理解作品所反映的不同时代背景下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所包含的深刻思想内容以及卓越的艺术成就,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产生美的追求,提高文化修养和欣赏水平,从而培养健康的阅读兴趣。也可以创办“班级读书角”,利用中学生的从众心理,掀起一股读书的热潮。

3、开展读书活动,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舞台。

开展读书会、书评、演讲比赛等活动,吸引学生的参与,使他们在这些活动学会交流,从而获得一种成就感,消除负面情绪,保持思想活跃。营造一种“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书好读”的氛围,逐步形成自己的读书计划,吸引他们去追求一种高层次的阅读享受。

4、开设电子阅览,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

互联网是一个信息极其丰富的百科世界,极大地开阔了学生视野,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例如对视力的影响,造成学生社会化的“不足”等等。从问卷中也可看出高中生对网络的依赖比初中生要高。因此学校图书馆中的电子阅览一方面积极指导学生上网正确浏览网页,另一方面开展网页设计、动画作品比赛、上网健康安全讲座等,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

总之,课外阅读的意义是很广泛,也很重要的。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课外阅读具有趣味性、灵活性等特点,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有助于学生在各种阅读中培养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通过这次调查研究,我进一步了解了当前中学生在阅读方面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为我校今后正确引导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了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徐维铭等: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研究及对策

[2]吴锦冲:香港青少年阅读研究与阅读推广分析及启示.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4.6

第12篇

关键词:中学语文;课外阅读;对策

Abstract: the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exam-oriented education, teachers and parents utility thought of miscellaneous reading environment and the students reading situation is concerned. Only new teachers and parents reading concepts and cultivating students' focus and independent thinking the reading habits, etc, can from the basic improvement.

Key words: the middle school language;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课外阅读所存在的现状

1.1缺乏对课外阅读意义的认识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生和家长对“阅读”的理解存在着误区。他们认为,阅读就是指读好语文书。只要钻透那薄薄的一本语文书,认真上好那短短的一节语文课,做对那无数的练习题,那就算是高枕无忧了。有着这样错误的认识,他们自然对课外阅读是不屑一顾,认为看课外书是不务正业。

1.2缺乏阅读的时间和精力

学生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而在“考试猛于虎”的今天,学生的时间表被安排得满满当当的,几乎没有一丝儿的闲暇空余:早上至下午都是坐在课堂里上课,中午和晚上的休息时间则是在题海中苦苦挣扎,双休日还有名目繁多的各种培训班在等着他们。学生不是超人,海绵里的水再挤也是有限的。在这样情况下,试问他们还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来轻松地“享受”课外阅读的乐趣呢?

1.3缺乏读物选择的权利和自由

学生的课外阅读是关系着他们文化积累和心灵成长的大问题,但总有一些家长和教师以“影响功课和考试”为借口,认为课外读物是“闲书”,有意无意的限制着孩子们阅读的自由。面对考试,面对家长所担心的未来竞争,孩子们没有自由选择阅读的权力,极具功利性的“课内阅读”正败坏着孩子们的阅读胃口,消耗着他们的阅读热情。

1.4缺乏阅读的检测与评价

“书海无涯,舟楫安在?”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而言,什么东西最应该被重视和保护起来?那就是兴趣!而孩子的兴趣又主要依赖于家长和教师的评价。但是目前语文教学的评价中,恰恰就是缺乏对孩子课外阅读情况的评价机制。一学期终结仅有的一张试卷上,基本上都是语文书上的内容,教辅书上的题型,有多少是检查和评价课外阅读的情况的了?单一的试卷测评方式仅仅对学生一学期的语文知识和素养进行评定。这种评价机制忽视了学生的动态发展,严重挫伤了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2. 中学语文课外阅读现状的成因分析

2.1应试教育侵占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

教育体制导致学校教学模式的僵化,学校唯有跟在应试教育的大旗后亦步亦趋,素质教育只能成为一个点缀性的口号。为了应付中考、高考的压力,为了提高升学率、优秀率,学校将学生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从晨读到早读,从上课到晚自修。不仅如此,课外还布置了各种作业、练习题,足可铺天盖地。学生整天忙着应付这些作业,即使偶有闲暇,书兴大发,但来自学校、家庭的压力,也使得他们不敢逆流而动。繁重的学习压力致使学生“一心只读考试书”,对于课外书籍,避之唯恐不及,又怎么愿意去主动接触呢?

2.2教师和家长的落后观念剥夺了学生课外阅

读的权利在教师和家长的落后、短视的功利教育观念的双重压榨下,学生几乎丧失了自由的课外阅读的权利。“书中自有黄金屋”是备受老师推崇的一句话,但是这“书”似乎仅局限于教材。不少老师一看到学生在看课外书,二话不说就把它没收了。原因在于,在应试教育体制下,课外书“喧宾夺主”是绝对不被允许的。与其费精力费时间读课外书,不如多做些习题实惠。殊不知这种做法严重损害了学生的权利,也摧残了他们的精神成长。

除此之外,学生还深受家长功利思想的影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植根于许多家长的心田,尤其是农村的家长。他们认为,知识改变命运,读书才是唯一出路。因此,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和目标是极其明确的,那就是――读好书,上大学,上名牌大学。为此,家长不惜一切为其铺路,请家教,选购大量的辅导书,而挡在这前面的“障碍”自是毫不手软地铲除,课外读物之类的书籍便是其中一种。

2.3阅读环境影响学生课外阅读的深度

多元芜杂的阅读环境削弱了学生对文本阅读的兴趣,思想得不到深化。在资讯发达的今天,电视、广播、网络等多媒体侵占着我们的视野,充斥着我们的听觉,让人随心所欲地了解古今中外世界各地的信息。相比之下,文本阅读显得十分枯燥单调,没有动态的图像,也没有动感的声乐。于是,很多学生就会把从繁重的学业中好不容易挤出来的一点时间,全部投放在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和网络活动当中,甚至于整天沉迷于无益的肥皂剧和游戏中。这是我们不愿却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文本阅读以简朴的文字形式给人丰富的感受,读者可以从字里行间感受到文章的韵味和作者的意图;合上书,可以在脑海中想象文中的情景,主人翁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鲜活得就仿若立在眼前。然而,电视、网络等多媒体却给人以直接的视觉享受与冲击,观众只顾着追逐屏幕上的身影,却遗弃了自己心中构建的理想形象。久而久之,学生的语感能力便下降,阅读能力便退化,独立思考能力也渐失,最后变得人云亦云,毫无主见,恐怕亦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3.做好中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对策

3.1引导教师和家长更新阅读观念

基础教育的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学校要解除不合理的教学评价压力,真正做到思想上的大解放,让教师各施其法,各显神通,真正实施素质教育。语文教师不能满足于课堂教学,要有效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力求转变学生及家长“死读书、读死书”的思想,为学生争取更多的时间阅读课外书籍,以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以语文老师为中心,向周围发出观念更新的射线。例如,老师可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在言谈间有目的地灌输课外阅读重要性的思想,建议其不仅不要反对孩子进行课外阅读,还应大力支持与“资”持。唯有教师和家长的观念得以更新,学生的课外阅读之路才能少一些障碍,多一些平坦,才能通向更远。

3.2进行合理的阅读指导

古语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课外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有计划的课外阅读指导。首先,教师应向学生介绍一些阅读方法,如浏览法、泛读法、略读法、精读法等方法,在课外阅读中,学生可根据阅读内容确定相应的阅读方法。其次,指导学生注意知识的积累,如摘抄优美句段、剪裁名言警句,鼓励一些学习好的学生写读后感、读后评、心得体会等。让他们把零碎的知识集中起来,划归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去。

3.3推荐有益的课外读物

学生因年龄、学段、性别、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其阅读兴趣也随之不同。推荐书籍、选取阅读材料,应着眼于兴趣的培养和视野的拓宽,尽可能将符合学生心智特点的课外读物推荐给学生,以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对小学生可以从容易引起阅读兴趣的儿童文学、童话、寓言入手,对初中生可以推荐内容丰富、知名度高的《读者》《名人传记》等刊物。针对个性,分别介绍不同的书籍,逐渐把品位高、写法有特色的古今中外名篇佳作推荐给学生,如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著作。

3.4开展各种类型的读书活动

为了更好促使学生自觉地进行课外阅读的学习,激发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教师可开展多种多样的读书活动。如经常开展一些讲故事、朗诵比赛、读书心得交流会等活动,让学生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学生们将自己在课外阅读中得到的知识拿到课堂上来,学生之间取长补短,每人都有一种收获感,从而更能激发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

3.5追求有效的阅读评价

课外阅读是一个开放式的不受时间、地点、形式约束的学习方式。对它的评价不能按照课内阅读那样运用积累了多少词语,理解了多少句子等要素进行细微评价,而要采用模糊评价的方式,从总体方面对课外阅读开展情况进行评价,如对课外阅读量、阅读面进行评价等。由于课外阅读具有开放性、广泛性,所以又不能强行对每一位学生统一要求、统一步调、统一内容,评价的标准不能一刀切,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只要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消除学生的自卑感,增强自信心,评价的目的就达到了。例如,笔者在教学《智取生辰纲》一课之后,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阅读《水浒传》,了解水浒故事情节和水浒人物的性格特点。然后,在班上举行一次水浒故事会,让学生来讲水浒人物的故事。对学生们在故事会上的积极笔者表现进行肯定和鼓励,这样的评价有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能力的深化,从而能强化课外阅读的效果。

总结

我们的语文教学要真正取得实效,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就必须抓好阅读这一环节,而课外阅读又是其中的关键要素,这一任务的完成需要教师、家长、学生等多方面的配合,否则语文素质教育只是一纸空谈

参考文献

[1]张晓培;重视课外阅读 促进学生发展[J];吉林教育;2010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