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中劳动教学案例

初中劳动教学案例

时间:2023-10-19 10:41:2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劳动教学案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初中劳动教学案例

第1篇

关键词:关键词:案例教学法;生活化;时代感;典型性;启发性

    在当前加强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中学思品课教学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探求新路,就成了教学的新课题。新课标要求从学生关注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出发教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要求教师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改消极被动的“要我学”为积极主动的“我要学”,做到以人为本,让思品课走进学生心灵。

    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自己利用精心提炼的、直观生动的、贴进学生的、融入自己思考的各种信息资源以辅助教学的典型案例进行教学的的方法。其目的在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我在运用案例教学法方面进行了如下探索和尝试。

一、案例的选择与展示: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感性认识是整体认识的起点,感性认识只有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才能上升到理性认识。新课程背景下的思品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养成善于选择、提炼、整理相关教学案例的习惯。案例的选择可以非常广泛,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影视剧的一个情节、老师自己的故事、学生自己的故事或者课堂上发生的事情等;案例的展示可以是师生自己的语言叙述,亦可运用多媒体展示文字、图片、漫画、视频等。思品教师在备课时,针对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学生实际进行恰当的选择,整理成典型的、精炼的、适用的、有效的教学案例,将现实社会与课本知识密切联系起来,让学生把握时代脉搏,感受新鲜气息,在观看、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分析、拓展和提高。

二、案例具备的特征:

    教师要明确:“一个好的教师教人发现真理,一个真正的教师指点他的学生,不是已投入了千百年劳动的现成的大厦,而是促使他们去做砌砖的工作,同他们一起来建造大厦,教他建筑技术。”要实现从教他建筑——一起建筑——让他建筑——学会建筑的渐进飞跃,取决于教师要真正地给予其锻炼自我的机会,让尽可能多的“徒弟”成为建筑专家。本人以为利用案例教学,教   学案例必须具有以下特征:

(一)教学案例应具生活化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指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生活是最好的老师,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鲜活的教学案例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载体。要引领学生主动学习,思品教师应该提炼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回归生活现实。思品教师要科学创设教与学的生动情境,将案例的呈现与开展探究活动融为一体,让学生在案例中探究,在探究中体验、感悟和提高。这种利用案例进行自主学习的探究形式,适合初中学生的年龄征、认知过程和认知规律。例如前不久,我任教的一个班级一天之内请假了十几个学生,请假的原因多为感冒、发烧、头痛、喉痛等,一时间闹得人心惶惶,显然,这是一场流感。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要求凡有类似症状的学生马上请假,请假的学生必须在完全康复后方可来校上学。有个别学生上午回去看病,下午就返校上学,针对这种现象启发学生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返校上学的学生是正确行使权利的表现吗?公民该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又有怎样的关系呢?这样利用与学生自己息息相关生活中的事情进行剖析,有利于吊起学生跃跃欲试的“胃口”,触动其探究灵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通过生生互动、合作交流、全身心投入的活动,学生理解了正确行使权利的方法以及公民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的相关知识,明白其中的道理,有利于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教学案例应有时代感    

    社会是天底下容量最大的学校,社会生活涉及国家及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包罗万象,是一本天底下内容最丰富的教科书。人是社会的一分子,人的思想品德的养成与社会生活关系很大。思想品德课是一门时代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果教师仅仅传授教材中的内容,无论如何都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思想品德教学只有与社会生活融为一体,才能产生迷人的魅力,显示出自身强大的生命力。教育家赞可夫说:“要把沸腾的生活请进课堂来,让大社会走进小课堂”。要优化思想品德课教学,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必须注意联系现实社会生活的新信息,如国内外大事、时政热点焦点案例等等。发掘现今社会的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剖析,能一石激起千层浪,调动学生积极性,同时有利于学生通过了解社会、分析社会、参与社会来获得许多直接经验,增强社会责任感,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例如,我用视频播放2011年感动中国人物之一——刘伟,10岁那年的一次触电事故,不仅让他失去了双臂,更使他成为足球运动员的梦想破灭,之后努力想在2008年的残奥会上拿一枚游泳金牌的愿望也不能实现,执着的追求,不懈的努力使他走进了带给他成功的音乐世界。颁奖词:当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缚住双臂,当别人的目光叹息生命的悲哀,他依然固执地为梦想插上翅膀,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相信自己。那变幻的旋律,正是他努力飞翔的轨迹。刘伟的“我的人生中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他身残志坚的感人事迹使学生明白: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涵:能够为他人带来欢乐、为他人减轻痛苦,为家乡和社会做贡献。许许多多的人生命已经结束,可他们为社会所作的贡献却让后人受益无穷,就这样,他们的生命价值得以延伸。因此我们要珍爱生命,让有限的生命焕发光彩,并为之不懈努力,不断延伸生命的价值。事实证明,把握时代脉搏,充满浓郁时代气息的思想品德教学,学生是会喜欢的。

(三)教学案例应具典型性      

    教育家布鲁纳指出:“教师在组织学习活动过程中,首先要注意激发和维持学习者的兴趣,并引导他们利用教师提供的学习材料,亲自去探究和发现有关概念和原理,成为 一个发现者”。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典型性案例,启发学生整体感知。案例越典型,揭示的规律就越深刻,案例的普遍意义和通用意义也就越大。例如,利用学生熟悉和喜爱篮球明星林书豪的故事进行教学。  “林书豪因为不出众的身体素质被认定无法打好球、被名牌大学斯坦福拒绝、因亚裔身份被歧视嘲讽、成为NBA落选秀、试训遭忽视、4度被下放至NBDL、2度遭勇士火箭裁员、2个赛季辗转4支球队、第一场爆发比赛前一夜睡沙发……这些是林书豪成名之前背后的种种艰辛历程,但这名华裔控卫一直坚持将篮球继续到底,把这些艰难当成是来自上帝的磨练,他终于开启了属于自己的NBA之旅,但更多的考验,还在后头……”“他一直坚信自己能打NBA,他就一直按NBA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他相信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他相信,上帝只是在考验他”。我设置了“林书豪的成功是一夜成名还是长期积累”作为本节课的一道辩论题,首先将学生分成甲观点和乙观点两组,因课前有让学生查找有关材料进行准备,课中学生稍加整理,然后双方各派三名同学进行辩论,同学们各自的精彩陈述,赢得了阵阵喝彩和掌声,在辩论的过程中,老师加以适当的引导,使学生明白:人生难免有挫折,在遭遇挫折时,不同的人会采取不同的态度来应对,而要直面挫折、战胜挫折,需要坚强的意志品质,只有强者才勇敢地向困难发出挑战,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而且善于把前进路上的绊脚石变成垫脚石,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达到理想的彼岸,实现人生的价值,享受真正的人生。这样的案例同时启发学生懂得:实现理想的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脚踏实地、全力以赴,需要不断增强自身实力,提高自身素质;还需要不屈不挠、坚持不懈……因此,思品教师要选择那些高质量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热情。

(四)教学案例应有启发性

    亚里思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疑点,常有问题,常有思考,常有创新。”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要求,精心选取富有启发性和指向性的案例,从而达到例、疑、理的有机统一。富有启发性和指向性的案例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性,展现答案的多样性,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案例设计时,必须树立追求思维过程的理念,即讨论案例不只是为了得到结论,而是要宽泛地展现教学探究案例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里教师要不断地去发现、培育并保护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筛选的案例有一定层次和梯度,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通过分析和讨论得到不同水准的解答,从而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案例情境中掌握知识、提高技能、内化情感态度价值观。例如,我利用普通话朗读录音——一个老人和一个小男孩的故事进行教学:一个小男孩因迷路而在路边哭泣,一位淳朴善良的乡下老人明知其陷入困境却以柳笛声让男孩发现并跟随他回家,使其摆脱困境的故事。学生在优美的朗读声中,细细品味生动的故事情节,然后通过思考、讨论和分析这样的案例,能够得到多种不同见解,更重要的是学生懂得: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人应该学会尊重他人,保护他人强烈的自尊是非常有意义的。因此,富有启发性的案例有助于学生的多向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案例,丰富了教学资源,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载体,它有利于创设教学情境,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更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过鲜活的教学案例,创设富有思想性、时代性、创造性的思品教学情境,从而为学生愉快地学习搭建平台,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体验、反思和感悟的教学模式,能有效地达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统一的教学目标。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走向社会,走向自然,充分利用和开发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使思想品德课与社会教育融合,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吴松年《当代教育素质论》新华出版社(2002).

[2]袁振国《教育新理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3]张江英《思想政治课教学呼唤生命色彩》教学与管理 (2005).

[4]叶建华《初中思想政治课呼唤生活化教学》教学与管理(2005).

第2篇

 

本文就学困生转化中学习兴趣的提高方法,从四个方面做了论述。

 

学生个体之间的学习能力及水平,就如同人一只手上的五个指头一样,有长有短。

 

构建学指出,学困生是学习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整体架构体系的重要分支。学困生一方面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另一方面缺乏扎实的学习根基,其思维能力、解析能力、推理能力等方面与其他学生之间存在差距。

 

教育学指出,教学活动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实践活动,教师要将教学的阳光照向学生群体的每一个个体。新课程改革实施纲要明确指出,要树立“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整体性教学要求。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要强化和重视学困生群体的教育引导,侧重对学困生群体的学习指导,点面结合,实现面上的整体并进。我现就提高初中数学学困生兴趣的方法进行阐述。

 

一、交流促动法,在交心谈心中提升学习兴趣

 

心理学指出,人类是具有丰富情感、复杂内心世界的客观存在社会个体,在交往、谈心中能够形成观念认同、情感共鸣,拉近之间距离。

 

初中生处在人生发展的特殊时段——青春期,既有主动开放的积极一面,又有畏惧闭关的矜持一面。初中数学学困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内在情感、能动意识未能得到“刺激”。教学实践证明,深入的谈话交流,能够洞悉内心世界,引发内心共振。

 

因此,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秉承“亲其师,信其道”的教学箴言,要把内心对学困生的尊重、关爱,通过与学生谈话、交流的方式展现出来,走进他们的心灵,与学困生建立起深厚的师生友谊,使学困生与教师之间的友情从师生之情提升到朋友之情、亲人之情,有效调动起学困生的积极性,提高其学习数学的兴趣,实现由“困”学为“乐”学的有效转变。需要指出的是,此方法的运用,前提是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学生观。

 

二、情景渲染法,在形象氛围中增强学习兴趣

 

外部生活环境、外在学习氛围,能够潜移默化地推动和促使学习群体深入、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而学困生的学习自觉性相对薄弱,主动性相对欠缺。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数学教材的生活应用特性,案例生动形象特点,借助现代化的影音器材和软件,为全体学习对象,特别是学困生群体,设置生动、真实、具体的教学案例,以此展示数学学科的魅力,从而增强学困生的主动学习情感。

 

如“轴对称图形”一节课,单就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方面直接讲解,学困生在认知和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内容及特征方面有一定难处,容易导致学困生对轴对称图形一节课的学习失去兴趣。因此,在讲解导入环节,教者借助于电子白板这一现代化教学课件,把现实生活中具有轴对称图形特征的事物在电子白板上进行展示,从而创设出“接”现实生活及日常事物“地气”的生动教学场景和氛围,有效消除学困生认知轴对称图形上的“盲点”,在现实案例、生动场景和轻松氛围中,树立和增强主动学习探知的能动情感。需要指出的是,教师在设置教学场景内容时,要抓住学困生认知的实际情况,设置的情景与他们的认知水平“相当”,体现适应性。

 

三、动手探究法,在感受成功中提高学习兴趣

 

“劳动最有滋味”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的一句名言。只有在亲身实践探索中前行,才能感受和享受到实践的乐趣和魅力。笔者发现,有不少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相信学生,不放手让包括学困生在内的学生个体“劳动”,导致学困生游离在学习活动之外,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因此,教师要提高学困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就要充分信任学生,放手让学生动手探究、动脑思维,提供一方学生深入动手探究的“沃土”,回味和感受学习实践的乐趣,从而在增长才干中,学习欲望得到显著增强。如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一节课“如图所示,在一个平行四边形ABCD中,已知它的一个边CD上有一点P,此时连接BP,并延长BP,使得它的延长线和AD边的延长线相交于点Q,试求证:DQP∽CBP。如果已知DQP与CBP全等,并且知道AB的长为8,试求出DP的长度”案例解答环节,教师要求学困生参与设置问题案例的解答实践,学困生此时在“以优带差”的协作学习探究中,合作探究、积极思维、深入交流,对该题的解题思路有了一定的掌握。教师有意识地让学困生进行学习成果的汇报,肯定和赞扬学困生,从而让学困生享受到亲身参与探究解析数学问题所获得的成功感和喜悦感,提高自身学习兴趣。值得注意的是,学困生学习活动的开展,教师不能听由任之,放手不管,而要放管结合,不脱离教师所控范围。

 

四、评价激励法,在积极评判中提振学习兴趣

 

正面的积极评判,能够对学习实施者、实践探究者产生强大的刺激和推动作用,推进学教活动的进程,保证学教互动的效能。学困生相对于其他学生群体,对于教师的积极、肯定评判来得更强烈。积极评价,是保护学生自尊心、调动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学困生面对数学教师的积极评判,能够从内心形成“认同感”,外化于行,与教师的要求和步调相一致。教师提振学困生的学习情感,应注重对评价激励法的有效运用,对学困生在学习数学知识、解析数学案例等实践进程中的表现及成效,给予积极、肯定的评价,多看他们的优点,并适当放大,让学困生保持学习信心,从而主动配合和参与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

 

总之,提高初中阶段学困生群体的学习情感的方法多种多样,在其具体运用中有其针对性和灵活性强的特点,要精准识别、精当实用。

第3篇

关键词:学习;共识;反思;提升

我们县教育局教研室组织本县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编写了初中物理《教学设计参考》,经过一年的使用,谈谈我们的一点感受或感悟,主要从三个方面与大家交流。

一、学习篇

1.通过学习,我们首先明确编写的目的,在思想上达成共识。

县教育局教研室组织本县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编写了初中物理《教学设计参考》,我们认为编写的目的有以下两点:

(1)为了进一步整合全县初中物理教学的优质资源,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带动和辐射作用。

(2)全面搭建本学科教学合作共享的实践平台,切实提高一线教师的整体备课质量。

2.通过学习,我们理解使用它的意义,转变了教学理念。我们在使用它时,理解它的意义有以下六点:

(1)有利于在资源共享的前提下,将集体备课和个人的二次备课完美结合。

(2)有利于教师在借鉴和反思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设计更为有效的施教方案、导学案、综合性学案。

(3)为教研组、备课组开展集体备课、研讨提供材料借鉴,有效地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

(4)有利于优化备课,具体地优化教学过程。

(5)有利于推到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切实促进教师业务能力提升。

(6)有利于大面积提高物理学科的教学质量。

3通过学习,我们明确使用要求,落实使用的步骤。在使用时,我们明确以下几个步骤:

(1)落实好“四定”:即定时间、定内容、定主讲人。以年级学科组为单位,学科备课组长做好每次集体备课活动情况的记录。

(2)制定好计划:每个备课组都制定详细的集体备课计划,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确保每次集体备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集体议课:每周在备课组长的主持下,议课1―2次,结合《参考》相关设计的内容,中心发言人先将备课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结构的设计与展开、以及导学与训练的方案等。即教什么,怎么教,学什么、怎样学)作专题发言。然后备课组成员共同讨论,达成借鉴、完善、提升、使用《参考》中相关方法、思路的共识。议题要作详细记录。

(4)个人复备:备课组每位成员都要结合班情和学情以及自身教学实际对集体议课的意见进行添加、删减,甚至创造,努力形成符合本班教与学实际的个性化教学方案及富有实效的综合性学案。

二、反思篇

经过一年的使用,我们有几点反思或感悟:

1.我们必须不断地学习,超越自我

我们知道:“海到极处天为涯,山到绝处人为峰”,即山高人为峰。人可以超越最高的山峰,但最困难的是超越自我。所以我们应当永不满足,虚心学习,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2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与学方法

为了适应现在学生的学习要求,我们应当转变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牢固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作为我们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所以应当优化我们的教与学方法,最大幅度的提高教学效益。

3我们在教学中不可避免地出现过高地估计学生的认知水平,造成教学的受阻的困惑

4.教学中避免了让学生做机械的重复的作业,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由于学案和巩固案的使用,学生的练习,是螺旋式的递进,由浅入深,不再出现低效率的重复作业,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大大地提高了。

三、提升篇

我们认为在使用的过程中,教师的思想境界、集体备课的质量、教师的业务能力、教学质量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1.我们不知不觉地受到编写者的无私奉献的精神的影响,在教学中,都甘于无私奉献

正是编写者的无私奉献,将个人在教学中的成功教学案例,呈现给我们,我们才能从往常重复抄写工作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精心研究教与学的内容、环节及方法,去精心设计学案和巩固案。所以我们应当感谢他们的无私奉献,学习他们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并将这种精神在教学实践中发扬光大。

2.提升了集体备课和个人二次备课的质量

使用《参考》,集体备课有了充分的借鉴材料,讨论更有针对性,提高集体备课的时效性,避免了盲目性和无效劳动。而个人的二次备课,在更高的平台上进行复备,更有利于发挥个人的教学特色。例如我们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下转第106页)(上接第90页)关时,我们先明确浮力是液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猜想从物体和液体两方面展开。容易猜想浮力可能与物体的质量、密度、体积、形状等有关;浮力可能与液体的深度、液体的密度、排开液体的体积、质量等有关。

(1)浮力与物体的形状是否有关?

学生很容易想到用橡皮泥来做实验,改变不同的形状时,比较浮力的大小。发现浮力相同,说明浮力与物体形状无关。

(2)浮力与物体的质量、密度、物重是否有关?

我们用体积相同的铜、铁、铝块来做实验,分别浸没水中时,比较浮力的大小。发现浮力相同,说明浮力与物体的质量、密度、物重无关。

(3)浮力与物体的体积是否有关?

我们用一个体积是另一个体积2倍的两个铝块来做实验,当它们相同体积浸没水中时,浮力相同,说明浮力与物体的体积无关。

(4)浮力与液体的深度是否有关?

(5)浮力与液体的密度是否有关?

(6)浮力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是否有关?学生能够根据预习来完成。

3.提升了教师的业务能力,更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第4篇

 

从国际视野来看,各个学科在教学中都开始重视跨学科知识的整合,这已经成为各国高校教学的大潮流,对于法学教学来说更是如此,我国刑法教学目前在跨学科研究中已经多有尝试,但在具体的跨学科方法的选择上仍然需要继续探索。在德国、美国教学中的,很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为了打破知识结构的壁垒,通过跨学科课题实验室、跨学科研究中心等多种形式促进跨学科知识的推广。

 

一、传统刑法教学方法中知识壁垒的打破

 

沿袭于小学、初中、高中的分学科教学模式,在传统大学教学中,教师也主要围绕某种专门知识传授。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当前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时明显不够的,尤其对于刑法教学来说,如果教师只是围绕着自己的专业知识展开,单纯对刑法法条进行介绍解释,那么完全就不需要刑法教师的存在;而如果教师只是针对刑法基本理论如什么是犯罪如何惩罚展开学理探讨,那么学生将对进入社会应用的法律感到陌生。从法律地位来说,刑法的母法为宪法,而同时又是民法、经济法、劳动法等的保障法。对刑法的理解和掌握,比如需要其他交叉法学学科知识的基础,更需要其他社会学科知识的背景。通过寻求一种“域外”学科知识的支撑和加固刑法学科的理论。

 

对于这种知识壁垒的打破,对教课老师来讲具有一定的挑战。因为首先老师都是通过传统教学方式培养出来,而且刑法学基础理论又有一定的稳定性,因此在教材选择和教学内容上都比较容易固定化。然而虽然从教学效果来说,教师熟练系统的教学时必要的,但这并不等于知识的固化,对于刑法教学来说,虽然刑法理论内容不一定经常变化,但刑法条文的确是处于一定时期的修正,比如近几年刑法修正案和司法解释不断出台,这都需要教学的及时补充。而这种补充并非被动的反应,而是基于对社会学、经济学等其他学科知识吸纳的基础上对刑法知识更深刻的认识。

 

对于具体的教学方法来说,在刑法教学中,多数教师会选择案例教学,在学生看来, 法律的原则是 抽象的, 只有法条是具体的, 枯燥的法律原则可以弃之不顾, 只有法条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但法条在对应案例的选择上往往受到一定的局限,比如涉及到单一的罪名与单一法条的适用,或者仅仅针对犯罪主体或者犯罪形态等设置,主要目的还是通过案例去讲解具体的知识点,与社会生活的脱节比较严重。

 

在社会学科中,现实生活的案例往往是充满争议的,就如同我们看到的刑事判决在社会学家的评论中充满各种不足,这种批判精神可以帮助刑法学习者更好理解刑法知识。这正是来自跨学科知识的反思与吸收。而目前的教学案例都是横向对应法条,缺乏发散思维的空间。这种教学仍然是一种典型的 “讲-听-记” 模式, 教与学的互动关系很难有效地开展。 这种“满堂灌” 的方式在当前网络的普及下,已经十分窘迫,学生通过网络可以获得大量基础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更需要在课堂上补充的是对知识本身的理解以及对社会现象的充分解读。通过跨学科知识的培养,才能启发学生真正发现问题、思考问题。

 

二、跨学科教学理念的内涵

 

跨学科教学的理念来源于学习中知识的统一性,跨学科学习的最基本定义是由英国科学家汉佛莱在1981年提出的。他认为知识在生活中本身就是联系起来的,尤其是涉及到人文、自然等学科,生活中某些问题都是因学科而被打破,实质上他们仍然是统一的。

 

在这个定义的基础上,美国学者舒梅克在1989年提出了跨学科教学的定义,他认为各个课程之间是存在一定有意义的联系,需要将他们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建立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他所建立的基础是认为知识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完整的整体,并且相互之间存在着普遍的联系。

 

德国各州也在极力推广跨学科教学,伴随社会知识结构的转变,在工业化社会向科学社会转变的现代化过程中,知识的爆炸式增长,使得学科界限日益模糊,对于任何一个专门问题的解决,都不是依赖某一专一学科知识可以解决。在探讨刑法的机能时,人们开始认识到刑法在规范重塑上的机能,近几年刑法修正案的密集出台,例如危险驾驶罪的增设等,都是直接关涉民生的犯罪。但对于这些犯罪的惩罚和认定却并非单纯根据法条就可以深刻理解。专业人员必须跨越学科的限制去思考合作的可能性 , 并且能够与其他领域专业人展开沟通。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 , 展开对所指向的共同课题进行研究。

 

因此,从 20世纪90 年代中期起 , 德国就倡导在小学、初中和高中 , 实行跨学科的整合性开放教学。尤其是在各州最近相继出台的教学大纲中, 对此种教学方式进行了明确规定和进一步强调。 跨学科知识的教学,是一个整体大于部分的模式,强调知识本来内在的联系。从对社会产生的效果来看, 多学科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对社会问题展开多维思考,在理论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角度更为直接,而且经过整合的知识,增加了知识的密集度和丰富程度,提高了知识的全面性和本来性,深化了教学内容的理解,帮助学生将零碎的知识再次整合重组, 使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较好地统一在一起。

 

相对于其他部门法学,《刑法》规范的是国家的惩罚权,要解决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最为严重的问题。传统刑法学教学只局限于刑法学基础理论,未充分重视与《刑法》相关学科知识的铺垫和积累,使得《刑法》在教学上内容有所欠缺,难以全面落实既定的培养目标。从广义的角度讲,首先,刑法法学的内容涉及政治学、伦理学,包括政治哲学、道德哲学、诉讼法学、民商、经济学等。因为法与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密不可分,尤其是作为公法之一的《刑法》,因该学科的核心是对国家权力的限制以及对公民权的保障。

 

传统的《刑法》教学没有注意到传授与刑法学相关学科知识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偏重于对犯罪构成与分则条文的讲授,而忽视了经济学、社会学在刑法学中的相关性介绍,这种情况下,对某些刑法原理的介绍也只能是片面的不够深入。相反,如果可以融入多学科知识,从诉讼法层面去了解证据证明问题,就更容易理解刑法在罪名上为什么会存在“持有”型犯罪,这正是为了避免证明困难。这样能使得《刑法》教学知识更为丰富、立论更加科学、论证更加深入,学生把握《刑法》基本原则和犯罪论以及刑罚论原理。

 

三、刑法跨学科教学的设计与实践

 

从其他国家的教学实践来看,以美国“国家教育进程项目”的研究结果来看,当学生以单学科的形式学习基础知识时,他 们在思考和推理过程中并不能有效地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 多学科背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展开学习与思考,在跨学科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设计与实践:

 

(一)虽然从字面来看,跨学科是一种知识的交融

 

但这种交融并非笼统的或者宏观的交叉,而是需要考虑学科的特殊性。以刑法来说,在刑法教学中,刑法的内容可以分为刑法总论和刑法分论。而刑法总论涉及犯罪和刑罚的哲学命题,什么样的行为是犯罪,什么样的行为可以惩罚。这些都并非刑法本身可以解决的问题,而是需要借助人类学、伦理学以及哲学的知识进行深入剖析。客观上,从古典刑法学到现代刑法学的发展正是伴随实证科学的兴起,依赖于生物学和人类学以及社会学的知识,人们改变了传统刑法惩罚观念,关注到社会防卫的层面。刑法分论主要涉及各种类型犯罪,比如侵犯财产犯罪,这些财产法益并非刑法保护的专属,在民法上以及经济法上也有保护的空间,这时如何理解不同法律之间的联系,就成为关键。其中最重要的是要理解不同部门法在保护界限上的设置,民法主要是为了弥补损失,而刑法却是为了保障秩序。

 

(二)跨学科教学注重学科过渡性

 

这种过渡性主要体现在学科语言的过渡,例如,刑法中的“占有”与民法中的“占有”两个概念。教师在教学时需要事先向学生解释“占有”在两个学科中的含义,并在两个概念间建立适当的联系,同时说明两个学科中“占有”概念的不同点和相同点。通过这种概念的转换,学生认清两者之间的差别与联系,从而获得提高。这种方式强调教学综合性,社会学科的知识本身并非相互隔离,跨学科教学的实施是为了便于那些从单一学科角度无法深入分析问题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在面对具体问题时,需要多学科视角来具体分析。对于刑法学来说,在面对具体的案例中,学生能清楚地把握学科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和共同语言,从而更好地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又能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发挥学科整合的作用。

 

(三)在跨学科教学的实践中应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不同领域的知识,通过真实情境中对问题的解决与理解建构学科间的异同,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跨学科教学与其它学科的教学不同,它是多学科的整合,学生只有通过具体的实践,才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实践教学中,我们经常使用的有“模拟法庭”、“录像观摩”、“法律诊所”。为了弥补传统案例教学的缺憾,避免知识壁垒的产生,在实践课的开展中要增加案例的“社会化”,要具有真声的生活型,即不局限于在传统法学课程讲授中加入案例讨论与分析,而是突破性地把“案例课”作为一门独立的实践课程提出来,在实际教学中选定了民法、商法、专利法、商标法、合同法等几门课程知识加入刑法案例的探讨,实行了全程的案例教学法。这时要注意注意教学案例的时效性。 一般社会问题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比如呼格案件、三鹿奶粉事件等,这些刑事案件背后涉及到更多社会问题和制度涉及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努力解决社会问题。

 

此外,教学本身是教与学的过程,也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前准备要给学生准备充分的多学科知识,要求学生进行课前对该学科基本知识的掌握,并对与本节课有关的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复习。在教学中主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由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展开讨论,而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尊重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角度。对于学生这种积极思维的结果,教师应注意予以保护和鼓励。

第5篇

曹理音乐教育家。首都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1936年生,天津武清县人。自幼师从曹试甘、朱宣玉、刘育和学习钢琴,11岁曾被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系键盘专业破格录取,后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

1955年被分配至北京西城区宏庙小学任教。1960年被选调到北京教师进修学院工作,先后担任小学语文和音乐教研员。1972年到北京师范学院(现首都师范大学)工作,曾任音乐理论与教育教研室主任,为各层次学生讲授基本乐理、中学音乐教材教法、音乐教育学、音乐教育心理学等课程并指导教育实习。通过多年奋斗,她完成了从小学教师到大学教授、从小学教研员到音乐教育科学研究人员的转变。

1988年底,她担任国家教育科学“七五”重点科研项目“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中“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课题组负责人。1993年主编出版了课题成果《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获1995年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990年12月担任新成立的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教育学学会理事长,现为该学会名誉理事长、顾问,并为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特邀理事。

1986年至今先后参加国家教育科学、国家教委及北京市等重点科研项目,为“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中学音乐能力研究”、“音乐教育心理研究”等课题组负责人及“中国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研究组成员。作为主编或主要作者还出版了《中学生学科能力目标・音乐》、《普通音乐教育学概论》、《中学音乐教学论新编》(获1998年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音乐学科教育学》(获2001年全国教育图书奖二等奖)、《音乐学习与教育心理》、《音乐教学设计》、《外国学校音乐教育研究丛书》、《小学音乐教学案例及评析》、《新课程音乐教学案例选评》、《与名师同行》、《一代名师曹试甘》、《曹理音乐教育文集》等三十余部。在《人民教育》、《人民音乐》、《中国音乐》、《中国音乐教育》等刊物四十余篇。1958年至今,多次参与编写小学、初中、高中音乐教材,现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学音乐》教材及教参(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副主编。自1995年始连续担任五届全国音乐教育论文及全国中小学音乐教师录像课评比、全国中小学优秀音乐课现场教学评委。

1960年获北京市先进工作者称号和全国儿童先进工作者称号,1993年获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及人民教师称号,1997年开始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获曾宪梓高等师范院校优秀教师二等奖。

王宁一音乐美学家、音乐评论家。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1939年5月生,江西南昌人。1954年考入东北音专附中,1958年升入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先后师从雷雨声、竹风、秦咏诚、霍存慧等学习音乐创作。1963年以交响诗《铁窗诗颂》毕业,分配至吉林省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系任教。1978年底考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师从郭乃安攻读音乐美学方向硕士学位。1982年硕士毕业留在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工作。先后任音乐研究所副所长、中国音乐美学学会副会长、《人民音乐》编委等职。1993年开始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繁忙的行政事务之余,他发表了大量音乐美学与音乐评论文章,部分重要篇什收人2004年出版的论文集《概念的漩涡》(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硕士论文《从词曲关系看歌曲中的音乐形象》至今仍为从词曲关系研究歌曲中的美学问题并由此深入到音乐美学基本理论的代表作。80年代音乐美学学科重新起步之际,他曾针对研究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以及来自外界的批评与疑惑,发表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文章。大胆提出“音乐美学基本理论的存在方式必须超于经验”,“必须以概念的方式正确反映客观对象的内在本质”,从而摆脱“狭隘经验论”的影响。他关于音乐美学的研究对象、音乐的内容与形式之关系、“立美”概念在音乐美学中的运用等论文,都引起学界普遍关注。

他的评论文章大都立足音乐本体,从音乐分析着手,又能从具体问题上升到一般美学原理的概括,同时富于辞采。其中《发人深思的探索――评罗忠F的(涉江采芙蓉)》、《评科教片(丹顶鹤的一家)中的序列音乐》是80年代初最早深入分析十二音技法与序列音乐并给予“新潮音乐”以热情肯定与支持的评论文章。《主体意识的群体性和群体意识的个体化》一文对80年代前期的音乐创作,特别是歌曲创作做出了富有美学和时代高度的概括。他对瞿希贤、许舒亚、瞿小松等作曲家作品的带有鲜明个人体验的评价,也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除上述有关音乐美学基本原理与音乐评论的研究成果外,他还对20世纪中国音乐美学史以及萧友梅、青主等近现代中国音乐家的美学思想做过一系列的专题研究。由他主持并参与主编的中国艺术研究院“八五”、“九五”重点项目《20世纪中国音乐美学》(4卷),凡数百万字,囊括了20世纪中国音乐美学研究各时期的重要成果,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整体面貌,也为更深入回顾与反思这一学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冯长春)

第6篇

关键词: 初中英语 情景教学 任务教学

引言

学生英语基础是否牢靠直接影响学生未来的学习及发展好坏,面对当前社会对英语水平不断重视的现实状况,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英语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教师在教学中应杜绝灌输式教学方式,加强师生互动,强化教学实际效果。

一、创建情景模式教学环境

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应重视情景设置教学模式的应用,通过合理地创造情景环境,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与水平。通过情景模式教学的使用,有效地引导学生体会英语知识的内涵,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知识的精华所在;通过与外界陌生事物的接触与交流,提高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能力。需要点明的是,情景教学法与现实的生活与日常息息相关,二者之间的关系特别紧密。比如在进行SectionB一课的讲解时,教师可以将课文内容涉及的相关食品带入课堂中。教师可以将三明治的制作方法及流程作为实践表演,通过亲自动手制作为学生展示制作流程,然后邀请部分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我动手完成三明治的制作,让学生在获得劳动成果的同时学习知识并体验快乐。由于每一章知识重点不同,因此学生所掌握的语法、句型的种类不断增加,其对单词的运用理解能力随之增强。通过情景教学方法的利用,提高教学效率,学生的特性得到发挥,在快乐中学到知识。

二、因人而异采用层次辅导教学

英语属于第二语种,学生在学习英语时由于语言理解能力不同等因素的制约,往往会造成学习成绩分差严重的现象存在。因此,教师需要对课堂的学习风气进行关注。通过对学生在上课期间的状况,以及对课本知识与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看,我们大致可以将学生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属于英语知识学习接受能力强、日常学习散漫、不爱积极动脑的。这类学生在教学时应进行集中辅导,针对重点教学任务及课本内容进行详细讲解,从而提高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能力。第二类是对英语知识学习兴趣浓厚,但是学习时接受能力较弱,成绩始终无法提高的学生。针对这类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切勿拔苗助长,应该采用循序渐进的授课方式,有耐心地对学生进行英语知识的讲解,只有帮助他们提高了学习成绩,才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对英语知识的学习兴趣。第三类是在平常英语学习中态度散漫、不认真,没有纪律性、基础十分薄弱的学生。面对此类学生,任何办法都不可能在短期内快速提升学生成绩,教师在正常课堂授课之外,还应该利用课余时间为其不可,并通过约谈的方式开导学生;通过长时间的辅导与坚持,必然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

三、增强学生英语知识背诵的力度

初中英语教师应重视学生对英语句型、语法、单词的背诵,在指导过程中严格要求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背诵,通过不断地加深学习,循序渐进地提高背诵的难度与力度。一般可以从简单的单词、短语、句型等开始,然后逐渐引申到较难的单词、短语、句型等。其次在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应坚持监督,要求学生每天清晨晨读期间进行英语的朗读及背诵。学生一旦养成了背诵的学习习惯,初中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因此,初中英语学习本无捷径可言,入门阶段需要死记硬背,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应注意对学生背诵能力的培养。

四、开展灵活性及多样性的课外活动

英语是世界通用的交际用语,是一种使用的沟通及交流的工具。但是在实际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只能对英语单词、语法、句型等知识进行学习,没有实践运用的机会。所以,教师应积极开展课外教学活动,提高课外教学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强化学生的知识运用及口语交流能力。所以,在英语教学中应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自我学习时间及利用空间,比如开展“极速英语”学习活动,让学生按照小组分组,通过组织学生使用已经掌握的英语单词、固定句式、英语歌曲等进行交流活动,使学生的课外学习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帮助学生提高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及运用能力,调动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对大量英语教学案例的分析,发现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对英语教学成果的影响巨大。

五、量身定做下达任务,让学生体验成功喜悦

有效的英语教学方法包括任务型教学方法。该方法需要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实际情景相结合,需要对任务的难度进行适当的调整。由于素质教育有别于精英教育,因此相关任务的制定需要大部分学生都可以正常完成。总的来说,学生只有接受了磨练,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了苦难,才能够真正获得成功,感受到成功后的喜悦感,从而使自己英语学习的热情得到上涨。因此,教师可以给所有学生同样的材料,但需要设计不同的任务,并给予不同程度的帮助;有时可以给不同学生不同程度的材料,执行共同的任务。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各尽其职,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长,合作并完成任务。对于基础好但内向的学生,可以要求他们复述课文内容;对于成绩好又外向的学生,可以要求他们把课文改编为对话进行表演等。

结语

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开展的有效性,采用有效的英语教学方式是强化学生学习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经途径。所以,广大教学人员应积极探索新型有效的教学模式,丰富课堂教学理论,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为学生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从而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宁.多媒体教学――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读与写,2013(02).

第7篇

关键词: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中科学 原则 途径

一、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内容

在科学新课程标准中,情感态度价值观不再是科学知识与能力的陪衬,而是科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是科学精神的重要内容。根据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特点,课程制定了以下四个目标:

1.对自然现象保持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养成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

2.尊重科学原理,不断提高对科学的兴趣,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反对迷信;

3.逐步培养创新意识,敢于依据客观事实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听取与分析不同的意见,并能够根据科学事实修正自己的观点,初步养成善于与人交流、分享与协作的习惯,形成尊重别人劳动成果的意识。

4.增强社会责任感,形成用科学技术知识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意识。

二、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原则

1.统一原则

《课标》提出知识与技能、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四维教学目标,这四个维度不是截然分开的,它们只是从侧面对总体目标的解析,任何一个维度都不能完全独立于其他维度而单独加以贯彻。因此,教学中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要与其他几个目标的培养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这种统一性和协调性教学原则应贯穿于课程内容教学的全过程中。

2.渗透原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培养是个比较长的过程,需要教师利用课程资源去熏陶,让学生通过潜在的积累而获得,因此教师应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渗透到每一堂课中去。

3.体验原则

英国思想家波兰尼认为道德知识是一种“缄默的知识”,不能靠理性的思考获得,而依

赖于体验与直观。朱小蔓教授在其《情感教育论纲》一书中,写道:体验作为情感教育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有认识论的意义,即用体验的方式达到认知理解。由此看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获得很难与其他知识一样通过讲授式的教育方式加以传递和掌握,而是要设法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用全部的心智去感受、关注、欣赏、评价某一事件、人物、事实、思想等,通过体验活动的不断积累最终形成科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途径

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

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心理学家认为:少年期是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转折时期。本人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按照统一、渗透、体验原则摸索出了四条培养此目标的有效途径。

1.注重师生情意交融

托尔斯泰曾多次从艺术的角度谈到激情在创作中的作用。他说:“成功的创作没有激情

是不成的,一切作品要写得好,它就应当是从作者的心灵里唱出来的。”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情感因素在知、情交流中的作用,以情促知,以知增情,情知交融,优化教学效果。

2.注重激发学习兴趣

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一种内在动力,它促使学生萌发出强烈的求知欲,,从内心产

生一种自觉努力去探索的欲望,它能使学生认知活跃,思维灵活,想象丰富,注意力持久,并出现克服各种困难的勇气。教学中要注意用生动形象的事实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注意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出发,再回到科学在生活和社会的应用中去。比如“惯性”教学时,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录象,片中在高速公路上司机虽然采取了紧急刹车措施,但仍撞在了与它不远处的前面一辆小车上,造成后车司机严重受伤。此时课堂气氛一度较为沉默,但学生的内心被强烈地震撼了。接着课堂气氛就活跃起来,学生积极参与,相互交流,为什么汽车在刹车后还会前进,高速公路上前后汽车应保持多少车距,司机为何要系安全带等等。

3.注重探究活动

在《大气压强》教学中,教师将红墨水注入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中,问学生怎样能使玻璃

管内的水不流出来。学生动手操作后发现:(1)用手赌住下面的管口;(2)用手堵住上面的管口;(3)用手堵住任一管口,玻璃管横放;三中情况下水都不会流出来。从而真实地感到大气压强的存在。随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探讨为什么宇航员要穿宇航服,潜水员为何不能潜入水下过深等。设计这样一个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主动的发现问题、体验感悟、实践操作等不但掌握了知识,还培养了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热爱科学的精神。

新课程突出了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中要创造多种机会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使他们能获得亲自参与探索的积极情感,逐步养成一种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尊重前人劳动成果、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以及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4.注重STS教学

(1)领略科学史

新课程中安排了许多科学史料,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各种方法让学生领略科学史,特别是一些科学上的重大发现、发明过程的介绍,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领略科学家的探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科学态度。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讲解科学家犯错误、遭遇挫折和失败的例子,让学生体验到科学思想形成中的曲折与艰辛,培养他们战胜困难的不屈不饶的精神。

(2)关注科技与应用

新课程提出“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科学教学中在教会学生科学方法的同时,应让学生关心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心社会的意识,形成用科学技术知识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意识。

以上只是对采用统一、渗透、体验原则,实现初中《科学》课程中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途径的一些肤浅的认识。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获得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结果,是孕育着科学知识、技能的获得和对科学探究过程的亲身体验之中而获得的,“思维之心只能寓于知识之体”。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应贯穿在科学教学的全过程中。

参考文献:

[1]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王耀村.初中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J].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10

[3]廖伯琴.中学物理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实施[J].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

第8篇

摘要:笔者从高中通用技术与初中劳动技术的区别与联系、思维变革与创造潜能开发的统一、技术素养与道德人文素养的统一、教学中引用日常生活实例与尖端前沿科学知识的统一、个体学习与合作学习的统一几方面对通用技术课程理念谈几点体会。

关键词:通用技术课程 体会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开设,是素质教育改革的一个亮点。通用技术学科的设置,技术素养目标的确立,实现了普通高中课程结构历史性突破,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具有深远的意义。对通用技术课程的理解是教好通用技术课程的前提。下面是我对通用技术课程理念的几点粗浅体会。

1、高中通用技术与初中劳动技术的区别与联系。高中通用技术与义务教育阶段的劳技课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为基本出发点,关注技术的理解、技术使用、技术选择与技术管理,以技术设计、技术探究、技术实验为主的教学方式,从知识与技能、思想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理解技术,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课程的高层次目标。强调技术文化的培养,把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作为一个重要的课程目标。改变了劳技课程以单一的技能培养目标、操作学习方式为主的课程理念。所以,理解提高技术素养的理念,就能理解操作学习、实践学习是手段、是学习方式,技术素养的培养是目标。当然,由于技术教育的学科特性,操作学习、实践学习、设计学习又是必不可少的学习手段,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设计是学习的有效手段,是提高技术素养的重要载体,是技术课不能缺少的内容。体验是从知识到教养的中介,学生学到的技术知识要想成为学生的技术素养,必须要使学生在经历、体验中感悟,学生才能领悟技术的精神。

2、思维变革与创造潜能开发的统一。“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技术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创造的过程,技术的本质在于创造,技术课程是一门以创造为核心的课程。这是其他知识性学科所无法比拟的。在高中通用技术的教学中,始终要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潜能作为教学深层次的追求。教师在设计问题、设计方案、设计评价时特别要注重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注重启发学生多方案的提出,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说,通用技术在培养学生技术素养的基础上更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可以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造发明的能力是高中通用技术的高层次追求。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收集学生的创新灵感,鼓励学生创造发明。

创造潜能的开发需要思维的变革。观念转化要解决的是世界观问题,思维变革要解决的则是方法论的问题。概括地讲,思维变革就是从传统的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总结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四种变革:一是由平面思维向立体思维变革;二是由个体思维向群体思维变革;三是由单向思维向多向思维变革:四是由顺向思维向逆向思维变革。

3、技术素养与道德人文素养的统一。通用技术教育除注重技术素养的教育,也要注重人文素养的教育。培养学生在技术的设计、评价时注意人的需求。技术是为满足人类需要而不断发展的,在技术设计中人们所设计的产品都是从人的需要出发的,技术产品的最终目的是为人服务的,人机关系是技术设计活动中必须考虑的一个核心问题。因而也就容易理解道德原则是技术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同时任何技术都要遵循社会道德和伦理道德,违背了这些都要遭到社会的谴责。

4、教学中引用日常生活实例与尖端前沿科学知识的统一。技术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通用技术在教学中要注意引用学生生活中的事例,学生只有体验过、经历过,活动才能开展起来、讨论才能深入,学生的兴趣、积极性才能调动起来。所以,在教学中案例的选取一定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可以说,教学案例选取的好不好,学生对它的兴趣的大小,是课堂教学效益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

同时技术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一种技术都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在讲授时既注意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所接触的那些技术内容,又合理的、适当的向现代技术和高新技术延伸,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和了解现代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技术发展的新走向、新成果。注意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了解当代最新技术成果和技术信息。

5、个体学习与合作学习的统一。新课程中最主要的改革就是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根据高中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通用技术学科的特点,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采取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实践学习、讨论学习、设计学习、网络学习等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学生上课以听为主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使学生真正的爱学技术、主动研究技术,从而实现通用技术的教学目标。在技术教学中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帮助者、组织者和支持者。

由于学生的发展存在个别差异,不同学生之间易形成互补,所以还要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合作学习与单个学习相比便于学生之间相互观察、模仿,有助于学生相互进行讨论、切磋,有助于相互激励、相互鞭策,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是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这一特征告诉我们,个人作用在下降,群体作用在上升。在当今社会里,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单枪匹马、孤家寡人是不行的,需要一支队伍、一个群体智慧的碰撞,因此学会合作、协作尤其重要。

第9篇

关键词:民法典;法律知识;法治思维;实践运用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使广大青少年学生从小树立法治观念,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是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工程。而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几乎所有的民事活动,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据。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合理地运用这部法典,帮助学生增长民法典知识,提升民法典意识,指导民法典在实践中的运用。

一、学习民法典条文,增长民法典知识

学生的生活经验决定了他们的理解能力、水平和范围。“见多”才能“识广”。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加强民法典知识的宣传和教育,从而丰富学生法律知识。教师可采取以下两种方式。

1.加强民法典条文直接呈现和学习,增强学生对民法典知识的直观感受。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是法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教师可配合学校有关部门,利用晨会、班会、宣传橱窗、问卷调查、知识竞赛等方式,选取民法典的条文,帮助学生了解民法典内容。现行统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非常注重法律知识的普及,多次在教材正文或者辅文中直接引用法律条文。例如在七(下)第10课“法律伴我们成长”探究2“感受法的关爱”中,就引用了宪法第46条、未成年人保护法第43条、婚姻法第21条、劳动法第15条等4部法律的相关条文。在八(上)第5课第2框“预防犯罪”中引用了刑法第13条和第17条等。八(下)很多正文就是宪法条文的直接引用。但是,当我们更深入地研究教材后,不难发现编者更多的是选取典型案例引导教学,从具体的法律条文中概括出基本原则和特征,并非每次都提供相关的法律条文。

例如,八(上)第5课“做守法公民”第1框“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中,在探究分享部分列举了违反合同、侵犯肖像权和知识产权的行为,在随后的正文部分就概括了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包括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并没有提供具体的法律条文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在这部分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民法典第509条、第1019条以及第123条等相关条文。呈现相关民法典条文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个“阅读与反思”环节:(1)这些法律条文告诉我们民事违法包括哪些形式?(2)你能列举生活中与这3条民法典条文相关的案例或社会热点吗?(3)你还能找出与“民事权利”“合同的履行”相关的民法典条文吗?在解决3个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感性地认识了民法典,在查阅更多的民法典条文的过程中,澄清认识,丰富法律知识。

2.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或者通俗易懂的视频,帮助学生理解民法典条文,增强民法典知识。

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完善,公民生活与法治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而法律知识相对而言是晦涩难懂的。想要帮助学生形象化地理解教材知识,提升学生的法治思维,教师可巧借主流媒体关于法律的宣传短片,完成教学任务。如3D动画大片《当哪吒遇到民法典》中的“独家招式泄密记”“高空坠物伤人记”“贷款购物被套记”“离婚冷静和好记”,这一系列动画故事配套相关民法典条文,生动幽默,帮助学生直观了解民法典知识,理解法律的本质与作用这一教学重点。当然,教师在选取视频时,需要仔细甄别,不能只追求趣味而忽视教育性;同时视频不宜过长,5分钟以内比较适宜。在找不到合适视频或者时间不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选择更加直观明了的宣传漫画。

二、解决情境中的问题,提升民法典意识

法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渠道就是呈现、分析案例。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学生脑中对很多法律问题还是一片空白,对于事情的是非曲直并不清楚,所以,教师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可以将民法典条文作为价值判断标准,培养学生通过法律解决问题的习惯,帮助他们增强法律意识,提升法治思维。

1.创设生活化、有冲突的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有冲突、生活化的案例,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领他们主动探寻,培养他们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习惯,树立法治信仰。例如,笔者在教授八年级上册第5课第3框“善用法律”这一课时,就选取了这样一则案例:2017年10月8日,小黄在杭州市骑共享单车时,把化妆包忘在了车筐里。等她回来寻找时,车和化妆包都不见了。小黄通过监控视频找到了当天自己离开后把车骑走的小姜。小姜称,自己捡到化妆包后就扔掉了。小黄列了一张清单,写明化妆包里的东西价值约1700元,要求小姜赔偿1000元。最后,经当地民警调解,小姜赔偿小黄500元。在大多数学生的认知中,我们应该拾金不昧,见到贵重物品要交给失主或者警察,不重要的东西则会随意处理掉。案例中的失主要求赔偿,警察也支持,这与学生已有的经验发生了冲突,较好地引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查找民法典条文,寻找警察这样做的法律依据。这样就自然而然地引出民法典条文第316条:“拾得人在遗失物送交有关部门前,有关部门在遗失物被领取前,应当妥善保管遗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使遗失物毁损、灭失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运用民法典作为价值判断的标准,情境问题处理得有理有据,同时也帮助学生丰富了相关法律知识。通过学习法律知识,学生会牢固树立法治意识以及相信法律、依法办事等观念,真正把法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如:坐出租车下车开门时,后方来的电动车撞上出租车车门,谁应承担损失?在小区里开车撞死没有拴狗绳的名贵小狗,需不需要赔偿?当然,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可以配合设问,分段呈现,这样更能激发学生深入学习的兴趣。

2.优化问题设计,激发求知欲。

教师设计问题时应注意呈现冲突,留有悬念,激发学生探究未知的意愿。例如,笔者在教授八年级上册第5课第3框“善用法律”时,在呈现上文中提到的捡到遗失物的案例之前,做了这样的提问引导:(1)你捡到过东西吗?(2)你遇到过捡了别人的东西又将其丢弃的事情吗?(3)捡到的东西被丢弃以后,失主找到你,让你赔偿,你会赔偿吗?通过3个追问,教师成功地调动起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随后,教师呈现上文案例,引发学生思考:“你从案例中的小黄身上,学到了什么?”通过讨论交流,学生明确了要将法律作为判断是非曲直的标准和尺度,而非主观臆测,从而激发自觉学习法律、尊重法律,养成用法律知识和法治思维解决问题、处理矛盾的能力和习惯。

三、指导生活实践,熟悉民法典的运用

立德树人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目标,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更应该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中去。《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明确要求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全过程、全要素开展法治教育。开展法治教育实践活动,运用法律指导生活,离不开法律知识,特别是民法典知识。

1.以民法典为参考,开展法治教育活动。

知行合一是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落脚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主动开展一些专门的法治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学习法律知识,提升法治思维。我们可以开展模拟法庭、“法律在身边”演讲比赛、法律情景剧展演等专门的法治实践活动。教师在设计活动内容时,要尽量选取与学生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和场景,并以民法典作为活动开展的重要参考依据。例如,模拟法庭活动需要学生主动学习法律知识,在模拟法庭上进行质疑辩论,进而加深对法律的理解,升华情感。如果没有对法律条文的学习,模拟法庭就会变成部分学生对法律概念及原则的诵读,从而失去开展这一活动的实际意义。

2.以民法典为指南,指导学生生活实践。

第10篇

关键词:课堂教学;有效性;数学

课堂是师生活动的基本空间,也是学生获取信息、锻炼提高多种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主要渠道和场所。课堂教学有没有效果,并不在于教师教得如何,而在于学生有没有学到知识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厌学或者并无收获,就算教师教得再辛苦也只能是无效教学。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包括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明确学生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方法组织教学等方面。本人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在以下八个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指挥棒,它在数学教学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限定着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对保证课堂教学有效进行至关重要。新课程标准要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目标的有机结合。知识与技能是学生认识数学世界的载体,是学生搭建数学知识结构的必然阶段。过程与方法是到达彼岸的桥梁,是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提高认识、丰富数学学习经历的重要途径。

二、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设计具有启发性的、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数学情境,使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创新数学知识。具体表现在:一方面,情境可以包含激发学生已有知识与经验的消息,另一方面,也能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设计后包含到情境中,以拉近与已有知识和经验的距离,为学生提供知识的生长点。因此,在情境创设中,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选取一些与学生生活经验有关的题材,创设一些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情境,其教育意义是明显的。

例如:在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时,可以让学生描述如何从学校到他家做客,描述自己在教室里的座位。如讲授“数轴”时,可以利用了温度计来导入新课,在讲授走进图形世界时,可以利用各种模型进行直观教学。这样引入新课自然,而且较好地激发了学生思维。

三、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学生主动探究的动力。首先提出的问题要明确,让学生知道你问的什么,才好回答。其次,问题的设置应围绕教学的重点、疑点设计,让学生通过问题探究达到解决疑点、掌握重点的目的。问题还要有一定的思维量,让学生在参与中得到思维的锻炼。提出问题后,要给学生适当的思考时间,使学生通过问题的思考内化知识提升能力。只有这样设置问题,才能促使学生在探究、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能力。

如,本人在讲“黄金分割”时一开头就问:“在舞台上报幕员或独唱演员为什么都不站在台中央或台角?在美术、摄影方面,为什么画家和摄影师都不把画的主体形象放在正中?为什么成年女士喜欢穿高跟鞋?”连续提问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他们迫切想知道与探索这种熟悉的生活现象,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凸现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主体地位。这种形式的提问,能把枯燥无味的数学内容变得妙趣横生。

四、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教学中绝对的、万能的、教学方法是没有的,但不管采用何种方法,都应落脚于是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否则任何方法都是失败的。计算、概念、几何、应用题等这些不同的教学内容具有不同的特点,教师选用的教学方法也必须适宜于这些内容的不同特点,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1、适宜于内容的方法。计算、概念、几何、应用题等不同的教学内容具有不同的特点,教师选用的教学方法必须适宜于内容的不同特点,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如教学《打折销售》,就可以用创设问题情境法,首先用多媒体展示收集的商场打折销售情景,让学生谈参加市场调查所了解的打折销售活动,接着提问:打折销售后,商家一定会亏本吗?每件商品所赚的钱怎样计算?引导学生得到:利润=售价-成本价。

2、适宜于学生的方法。教师选用教学方法时应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基础、个性差异都是教师要考虑的因素。如同一年级的不同班级由于学习基础不在同一水平上,教学方法也不能一样;自学能力强的班级可以采用自学法、尝试法;基础相对较低的班级则可以采用实际操作、设疑法等。并且同一班级中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也要运用不同方法。如好动、爱说的学生适宜用讨论法:不善于表达,喜静的学生就适宜用发现法、自学法。只有关注学生,“备”学生,才能找到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效率。

五、课堂语言的有效性

教师要精心组织教学语言,增强语言表达的科学性、针对性、准确性和感染力,做到清晰精炼、重点突出、逻辑性强。数学教学过程是数学知识的传递过程,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知识的呈现、传递,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等都必须依靠数学语言。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所以,教师的语言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运用概括起来就是要“精、准、活、趣”。如,因式分解的定义“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积的形式”,对这16字逐字分析,便可知因式分解的对象:多项式;因式分解的结果:整式的积。通过这样的精、准分析,既可以正确表达数学概念,又便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六、学案设计的有效性

农村中学学生普遍存在着“懒散”的现象,教师布置的课后练习往往不能落实。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加强针对性,把“无效”的练习变为有效的学案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使用学案进行课堂教学能满足教师的教学特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减轻师生的课业负担,便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调整,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效果的信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更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活动中能人人“学数学”。

七、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评价,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适当鼓励,适度评价及时地给予学生良好的评价,能立竿见影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课堂上这种机会很多,如在学生回答问题时,从思维的积极性、答题的准确性、计算的快速性、解题方法的创造性和语言的条理性等都可找出这样的机会。教师除了口头表扬之外,还可以设立了一些奖项,如“思维灵活奖”、“进步幅度最大奖”、“最佳小教师奖”、“做题满分奖”等等。

总之,新课标环境下的数学课堂是学生活动的课堂,合作交流的课堂,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课堂。作为教师,应该尽量构建适合学生学习的课堂,让学生在和谐氛围中,积极探索、主动参与。同时加强与学生的沟通,提高师生互动的正面效益,对学生进行适时的指导与帮助,让怕数学的学生自信起来,有兴趣起来,这样你的课堂教学一定是有效的,而且是高效的。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7月

第11篇

【关键词】初中音乐辅助教学

中小学美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引导学生从真正美好的东西中得到美的享受,从劳动中、日常生活和艺术中去理解和创造更美好的东西。”作为美育学科的音乐,在启迪学生欣赏美和培养学生想象美的同时,更应该注重鼓励学生创造美,真正的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这也是推进素质教育,落实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艺术氛围,帮助学生理解、感悟音乐

教育学家杜威指出:“为激发学生的思维,必须有一个适宜的环境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应用多媒体声像一体、视听结合的特点,合理利用音响、录像、文字、投影、录音、动画等现代教学媒体展示教学内容,营造教学情境,使师生融人多媒体创设的艺术氛围中,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使音乐课堂焕发出无限的魅力。在教学《绿叶》这首歌曲时,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声、光、色、形合一的优势,创设情境:葱苍的树林、灿烂的阳光、远处的牌坊、依稀的茅舍、原野、河川、清新的花香,再配上背景音乐,学生的思维、视觉、听觉被调动起来了。这时让学生为画面编歌词,再念一念,接着给画面配上原歌词,制成简单的让学生欣赏。看着优美的画面,倾听着悦耳的歌声,学生仿佛置身于多姿多彩的大自然的优美景色中,产生一种身临其境地感觉,他们更深刻地理解了歌曲的内涵,体会到歌曲的情感,引发了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在学唱中将歌曲的情感较好地表现了出来。

二、引进流行音乐元素来吸引学生们的欲望

首先,选择合适的作品。流行音乐在传达信息上可能有积极和消极之分,所以,选择合适的作品很重要。选择流行音乐我认为从两个方面考虑:音乐性和思想性。考虑作品的音乐性就是从它的旋律、音响色彩、和声和音乐风格等方面参考;音乐作品的思想性就是考虑是否有利于青少年发展的、积极健康向上的和曲调优美动听的音乐作品。

其次,注意运用的形式。很多优秀的流行歌曲他都有一定的创作背景和社会文化背景。例如《感恩的心》,有一个天生失语的小女孩,爸爸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她和妈妈相依为命。妈妈因过度劳累也离她而去,在恐惧和悲伤过后她决定用自己的语言来告诉妈妈她一定会好好地活着,让妈妈放心地走。小女孩就在雨中一遍一遍用手语做着这首《感恩的心》。这是一首感人肺腑的手语歌,与其说这首歌的歌词和旋律凄婉动人,还不如说这首歌的由来与内涵更催人泪下,激人奋进。对于学生来说正好教育他们学会感恩父母,学会感恩别人。同时又有一些流行歌曲吸收了戏曲、民歌的音乐元素,从而增加了几分中国传统音乐的色彩,但同样受到青少年的喜爱。多个角度、潜移默化的促进学生健康、稳定的审美观的形成。

再次,注意“度”的把握。在音乐课堂中引入流行元素,要注意把握两个“度”。一个是质量上的“度”。流行音乐的学习不能过于宣扬其优点,也不能躲避其缺点。只要达到适度,让学生客观的看待流行音乐作品即可。另一个是数量上的“度”。对于流行元素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还要适量,不能过多,只要达到学生理解和认知的目的即可。流行音乐元素,是顺利而有效地进行音乐课堂教学的基础。

三、创设以学生为主体的情境模式

情境教学模式作为新课程改革中的重要教学理念被广泛应用。然而,音乐教学中情境教学的缺失值得广大音乐教育者关注。情境教学要求教师深入了解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让学生的情感意识和认知意识有效结合起来,在引起学生情感体验共鸣的过程中,有效进行教学。音乐教学作为一门以情感教育为重要内容的学科,情境教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下结合具体教学案例进行分析。

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主体情形,创设以学生为主体的情境。这首先要求教师要客观化地引入音乐情境,避免过多添加教师的主观色彩,让学生通过客观情境的再现,自己自由地构建对音乐独有的情感体验。如,在引导学生学习《一个人在巴黎》时,向学生播放了影片《一个人在巴黎》中的两个场景,在这个过程中隐去了其原有的背景音乐,之后又向学生提供了两段音乐,让学生进行与情境的匹配。在这个过程中,给予了学生更多的主动权,也让情境模式更客观,学生在进行音乐的搭配中是根据自己的认知意识对知识进行的建构。除了客观的情景模式促进学生的主体感受外,教师还需要丰富教学素材和方式,让课堂教学充满创造性色彩,在学生主动参与中激发其创造性。

四、运用各种的肢体语言,让学生更形象的学习音乐

第12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复习;高效

一、前言

初三学年中所进行的数学总复习是整个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个阶段,总复习阶段是对为期三年时间的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所有的知识概念和解题方法技巧的再次总结与理解;是对各个相关知识考点等内容的系统整合与梳理;是对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综合提升;亦是教师面向全体学生所进行的最后一次系统全面的提优补差的关键补习。在这一非常时期,在其他科目纷纷展开总复习的时间与精力的双重挤压之下,再加之数学学科又是一门学习运用难度较大的课程,因此学生的学习负担必然呈几何级增加。在这样的形式下,如何使数学总复习更加高效,唯一的方法就是改进复习教学中的方法与手段,为繁杂的复习过程注入一股清风,使学生能够在惬意而又不失严谨的框架之下获得更加高效的复习效果。

二、方法

1.整体与部分相结合

整体性原理认为系统整体的功能不能简单的等同于系统内部各个部分的功能之和,还必须增加系统内部各个部分之间经过组合联系之后的功能之和。整体性原理同时还认为在整体的框架之下系统内各个部分是系统整体的基础,必须对各个部分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出整体的功效。基于这指导思想,联系到我们的初中数学复习之中,我们首先就要在复习过程中对于各个部分知识点进行深入理解,然后再进行组织与联系。

例如作者在组织学生进行历届中考数学考核重点函数类的知识与运用专题复习的时候,在指导学生再一次的理解和熟悉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的含义与应用方法之后,要求学生将这些内容用表格的方式列出,以供自己进行对比理解,如图所示:

在大部分学生明确清楚三者之间的区别联系之后,教师随即以“运用函数知识解决各类实际问题”为联系函数各部分知识的纽带,选取了“函数结合几何图形”这样一个重要知识点为突破口,辅以包括图形的平移以及旋转等一些基本的变换,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较高难度函数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样的一种复习,学生不仅深刻复习了函数的知识和技巧这样一个数学大整体之中的小整体,同时还渗入了另一个小整体即几何知识中的面积公式以及图形的相似等相关知识,不仅整合了函数自身系统之内的各部分知识,更对系统之外的其他知识有所涉及,大大提高了复习的包容性。

2.独立与交汇相结合

在上一段所叙述的注重整体性的复习过程中,我们依稀可以见到处于各个不同小系统的知识点之间的交汇,这种联系不是偶然出现的,实际上数学学科中最有趣的数学思想就蕴涵在这些知识的交汇处。因此我们教师在复习的时候必须抓住这一点,以在更大范围之内将学生掌握的较为松散的数学知识进行有机的整合。

例如笔者在组织学生进行“代数式的变形与求值”这一专题复习的时候,首先将实数的运算法则和它的性质以及运算律与之进行联系,待学生熟悉之后进一步介绍用整数类比整式、分数类比分式、算术平方根类比二次根式等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巧。

又例如在组织学生复习一元二次方程的时候,教师着重从数学学科的本质上去引导学生结合不同小系统内的知识点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对一元二次方程的本质进行理解。如从代数的角度去理解的话,那么可以将其看做是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2的用等号连接的代数式;又如从图形的角度去对其进行理解的话,可以将其看做面积与线段长度的关系或线段成比例的关系或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焦点坐标关系或在一个平面上的距离关系的坐标表示等等;再如将数学与生活实际问题进行结合理解的话,可将其看做是劳动的总量、劳动的时间以及劳动的效率之间的二维关系等等(而实际上这样的理解也是从几何图形的面积变化中转化而来)。

通过这样的一种立足于某一知识点而扩展延伸到数学大系统内其他各小系统的知识点的有机联系的复习过程,对于初中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养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3.典型与变形相结合

不管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何种方式的复习,教师与学生都必须面对无法避免的中考考察。从这样的一个带有应试色彩的角度出发,教师必须在复习教学的过程之中精选各种典型习题,并运用变式对这些习题进行扩展与延伸,尽可能多的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维和解题方法,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基于学生已掌握的数学整体知识而进行的一种广泛联系各知识点对自身固有思维障碍的攻克。

例如在复习“相似三角形”一章内容的时候,教师通过以下这样一个开放式的问题来对学生的思维灵活性进行培养与提高。

原题:在ABC的两条边AB、AC上分别有点D和点E,当在满足什么样的条件下,我们可以得出ADE∽ABC?

解析:图1所示,这个问题可从三角形的角度与三角形的边两个方面进行思考。当满足∠ADE =∠B或∠ADE =∠C 以及■=■或■=■ 的时候,我们可以认为ADE∽ABC。

变题1:根据问题1中所得出的结论,请同学尝试在锐角三角形ABC中(AB>AC),过AB上一点D作直线DE交另一边于点E,使所得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解析:图2所示,一共可以做出四种图形,分别为ADE与ABC相似(ADE1∽ ABC和ADE2∽ ACB)以及DBE与ABC相似(DBE3∽ ABC和E4DB∽ACB)。

变题2:其他条件不变,将锐角三角形改为直角三角形,请同学再次尝试作出满足条件的图形。

解析:图3所示,一共可以做出三种图形,分别是ADE与ABC相似(DE3A∽BCA和ADE2∽ACB)以及DBE与ABC相似(BE1D∽BCA)。

笔者通过这样的一种立足基本题型、辅以灵活变更条件的开放式题型,利用答案的不唯一性,在扎实学生基本知识的同时发展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三、结语

以上是笔者在指导学生进行初中数学复习过程中基于“减负不减质”这一最根本理念下所运用的若干教学方法。笔者力图挑起掩盖在初中数学复习过程上的层层面纱,理清初中数学各知识之间的关系脉络,还学生一个清晰明快的复习环境(包括学习心理以及知识再认知等两个层面),以尽可能的提高初中数学复习的实效。

【参考文献】

[1] 徐小建, 李庾南. 基于“W理论”的章首课教学――“一元二次方程”章首课实录与点评. 中学数学杂志,2011,(12)

[2] 张扬. 理解判别式内涵,巧用判别式解题. 初中数学教与学,2011,(20)

[3] 张爱华. 类比: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方法――以《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为例.数学之友,2011,(05)

[4] 张丽萍.浅谈初中数学教育教学技巧.数理化学习, 2011,(08)

[5] 涂圣德. 初中数学《二次函数》的教学案例分析及反思.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