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20 10:00: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关于梦的心理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在我上初中的时候,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直到现在,我也说不清是自己被记忆开了个玩笑,抑或是真的有这样的妙事。
那是个没有丝毫不同的夜晚,我做了一个梦,梦里,我走在我每天放学必经的小路上,很惬意,在经过一户人家的低矮院墙边时,我突发奇想,踮起脚尖向院子里看了一眼,发现主人不知什么时候新添置了一盆黄色的太阳花,以前路过时,从没有见过。
一夜好眠后,是个晴朗的日子,下午放学后,阳光很美,如同梦境中一般,当我走到梦见的那条小路时,我突然有了一种恍惚和奇怪的感觉,鬼使神差,我走到了那户人家的院墙边,踮起脚看了进去。一盆陌生而熟悉的太阳花落在我眼底。当时我的心理有一种意料之外而又理所当然的感觉。
这个梦也许证明不了任何事情,可是着实让我费解了很久,至此,我对梦就有了一种狂热的好奇。但是直到接触了弗洛伊德和荣格等人的理论,我才逐渐对梦有了一个较为具体也比较科学的认识。实际上,荣格和阿德勒的精神分析往往更为人们所接受,弗洛伊德的一些理论确实有些偏执了,但是我却对他的精神分析理论最为狂热,对于梦的理解,我也更加推崇他的理论。
弗洛伊德的释梦理论建立在他的精神分析理论基础之上,长期对精神病患者的治疗帮助弗洛伊德从大量实际的案例中归纳出了非常著名的精神层次理论以及意识理论。
他的精神层次理论主要阐述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欲望、冲动、思维、幻想、判断、决定、情感等等,他认为这些精神活动会在不同的意识层次里发生和进行。不同的意识层次包括意识、前意识、潜意识这三个层次,就好像我们生活的地球分为深浅不同的地壳层次一样。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活动有些是能够被自己觉察到的,只要我们集中注意力,就会发觉内心不断有一个个观念、意象或情感流过,这种能够被自己意识到的心理活动叫做意识。而一些本能冲动、被压抑的欲望或生命力却在不知不觉的潜在境界里发生,因不符合社会道德和本人的理智,无法进入意识被个体所觉察,这种潜伏着的无法被觉察的思想、观念、欲望等心理活动被称之为潜意识。但当个体的控制能力松懈时比如醉酒、催眠状态或梦境中,偶尔会暂时出现在意识层次里、让个体觉察到。
所以,有时候我们会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实际上,根据弗洛伊德的说法,梦是在告知我们身体和心理最根本的需要,它有着一个预警的作用。比如我们的身体需要食物和能量,梦中我们就会在不断补充这些东西,而如果我们需要上厕所,梦里也会出现相应的场景。
弗洛伊德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心理决定论者,在他看来,人类的心理活动有着严格的因果关系,没有一件事是偶然的。梦自然也不例外,绝不是偶然形成的联想,而是愿望的达成,在睡眠时,超我的检查松懈,潜意识中的欲望绕过抵抗,并以伪装的方式,乘机闯入意识而形成梦。我们梦到的事物或许和我们的需求没有直接联系,但他认为那是一种有规律性的伪装。比如他认为雨伞的把手代表着男性的生殖器。
可见我们的梦其实是对清醒时被压抑到潜意识中的欲望的一种委婉表达。梦是通向潜意识的一条秘密通道。通过对梦的分析可以窥见人的内部心理,探究其潜意识中的欲望和冲突。通过释梦可以治疗神经症。他多次进行自我实验,他故意吃很咸的食物,控制饮水,在口渴的状态下入睡。晚上梦见喝水,痛饮甘泉。梦中的喝水可以缓解他的渴,他就不用醒来,这让睡眠得以保证。弗洛伊德认为这是一种“方便的梦”。
释梦理论是很多人都很感兴趣的,对于人脑,我们曾称之为黑箱,后来转为灰箱,而梦,我想,现在仍然是云遮雾罩的领域。但是,根据进化理论,几千万年的进化,梦依然存于人类的生活,足以证明,梦绝不仅仅是一种现象。请允许我做一个猜测,我认为它很可能是一种密码,解读密码的方式是因人而异的,解读了密码后,梦境就如同JK・罗琳笔下的那个厄里斯魔镜一样,人们通过它可以发现自己的根本欲望。
一股没有形式的力量
爱因斯坦说过,人类现在的科技水平,只能去验证某些东西是存在的,而无法证明某些东西是不存在的。所以,很多人都反对超自然现象的存在,但我认为,它确实存在,而且它的力量将是我们无法估计的。
超自然现象可以理解为超越自然科学的常规可知性范围的现象:或者说,超越了当代自然科学知识的极限而被认为不可能产生或无法解释的现象。
回到文章的开头,我所举的我切身经历的那个例子,就是一种超自然现象:既视感。即视感,是人类在现实环境中突然感到自己“曾于某处亲历某个画面或者经历一些事情”的感觉。就是从没见过的场景、事物却仿佛见过的一种错觉。它之所以被划分在超自然现象里面,是因为大部分的即视现象,都是发生在没有先决经验的情况下,甚至很多即视现象有预知的功能。
超自然现象其中一部分被当成超心理学来进行研究,并且被分成三种等级:精神现象,例如心灵感应、透视、预知:身体现象,像是意念力、圣痕和实体;残存现象,例如出窍体验和濒死经验。
可以看出,超自然现象在心理学中的理论,有很大一部分提到了有关于灵魂的学说。从原子论、理念论到生机论,古代心理学从诞生起就与灵魂一词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我看来,心理学上常常提到的灵魂,与潜意识是密不可分的两个概念。对于现在的科学心理学来说,都是未知的部分,都出于黑箱之中。
人们认为,心理和灵魂息息相关,而实际上,很多关于灵魂的心理学学说都非常耐人寻味。我发现,泛灵论就是其中一种。泛灵论亦称“万物有灵论”,认为自然界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具有意识、灵性的一种学说。泛灵论是人类第一个有结构的、带有某种普遍性的思想体系,是宗教的最初形态之一。在科学心理学诞生后,随着越来越多实验心理学的应用,泛灵论等一系列理论被心理学家们认为是一种思维未演化完成所形成的不成熟的心理状态,更有甚者,认为泛灵论是反科学的学说。
我对泛灵论很感兴趣,将很多没有生命迹象的物体看作是有灵魂的事物,看上去是很滑稽的,但是认为自己能与不同于我们的灵魂交流,这样的一种心理状态的确存在于我们的生命过程中,而且并没有科学能证明这种现象产生和渐渐消失的规律和来由。
一、梦对来访者的暗示作用
我们知道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多数来访者由于处于心灵相对脆弱的阶段,都有容易受暗示的特点,比如说考试焦虑者会因为当天早上出门时听到乌鸦叫,而在考试时过度地紧张。在众多影响人们精神生活的事件中,梦可以说是对人们影响最深的一种。
梦的内容影响人的心情的例子不胜其数。有一个秀才进京赶考的故事大家都不陌生。故事讲的是秀才到京城赶考住在一个客栈里。考试前两天他做了两个梦,第一个梦是梦到自己站在一个屋顶上种菜,第二个梦是梦到自己在下雨天戴着斗笠同时还打着一把伞。因为当时是在那个特殊的情境下,秀才认为这两个梦对自己也许有特殊意义。于是,该秀才第二天一大早就赶紧去找到一个解梦人。那解梦人听后,唉声叹气地说:“哎!你兆头不好,今年你还是考不上,还是赶紧回家吧。你想想,屋顶上干涸没有肥土,在那上面种菜不是白种吗?那考试不是白‘种’(中)吗?戴着斗笠还打伞,不是多此一举吗?”秀才一听,灰心丧气,于是回客栈收拾行李准备回家。客栈老板非常奇怪,问:“不是明天才考试吗,你怎么今天就要回家?” 秀才心情沉闷地讲述了做梦和解梦的过程,客栈老板听后哈哈大笑道:“不用听那半坛醋的解梦人胡说,我也会解梦的。我告诉你,你这次一定要留下来。你想想,屋顶上种菜,在那么高的地方种菜,不是高种(中)吗?戴着斗笠又打伞,不是说明你这次有备无患、双保险吗?”秀才一听,觉得很有道理,于是精神大振,又信心百倍地参加了考试,结果中了个探花。
从这个例子可以说明梦并没有什么固定的意义,是梦者当时的想法决定了心情,心情又决定其行动的效率,有什么样的想法,就有什么样的结果。消极的心态会导致消极的结果,积极的心态会引发积极的结果。
二、梦在人们精神生活中的影响
随着心理健康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心理学领域的内容也越来越多被应用到广播电视节目中,在谈及婚姻情感、家庭教育、社会现象的时候,邀请心理学家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剖析是种流行做法,也有的电视媒体干脆把心理咨询的模式搬进节目,比如CCTV-12 的《心理访谈》,效果就很不错。并且心理学知识在电影中还有一个潜在的应用,就是电视在设置场景时会有意地增加有关梦的环节,在这个方面最典型的是心理学电影《爱德华大夫》,整个剧目就是围绕梦来展开的,剧目的谜底也是通过释梦来揭晓的。另外,主人公的心理矛盾、思想斗争也都是通过梦来揭晓,观众也往往能通过主人公梦的内容来猜测剧情的发展。梦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也同样有运用,比如,当我们某一天告诉一个身边好友自己做了什么梦的时候,对方往往会根据你近段的心理状况,来对你的梦作一番解释。可见梦在揭示我们的生活,同时梦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神秘的色彩,因此自古至今就有形形的释梦工作。
释梦是精神分析重要的一部分,人类是最爱获得知识的动物,人们连几百万光年外的星球是怎么一回事都想知道,又怎么会不渴望知道每天晚上都能见到的梦是怎么一回事呢?当人们没有发现关于梦的真理时,人们就不得不接受一些关于梦的迷信,人们对梦普遍有好奇心和探索欲,这提供了一个信息:对梦的理解,人们期待科学的引导。
三、弗洛伊德的科学释梦摘要
下面笔者将以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为素材来源为大家介绍一些梦的知识,这不但可以改变大家对梦的神秘性的认识,同时还能破除大家对传统释梦的一些误区,另外还可以为心理咨询提供一些新的视角。因为释梦比完整地分析一个心理问题要用的单元时间短,同时好多梦对于来访者来说具有共性,可以从中得到领悟和启发。
梦的内容是愿望的满足,其动机在于满足愿望。如一个渴望到某个地方旅游的人会提前梦到已经去了那个地方,并呈现出清晰的在那边活动的画面。当然梦对当事人的生活是有意义的,它是人们在清醒状态精神生活的延续,是高度错综复杂的精神活动产生的,所以就会有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有时候在释梦的时候可以通过分析儿童期活动来了解成人的心理,因此成人会将小时候的游戏或者其他的生活片段带到自己的梦中。也许有人会提出疑问,就是有时候我们做的梦看不出一丝愿望的成分,甚至是和现实生活严重脱节,这其实是梦的另一呈现方式,即梦的伪装,就是那些看似不被社会认可的愿望会通过心理能量稽查者的作用,形成了梦的“伪装”。梦的伪装或许可以解释我们现实生活中所说的梦都是颠倒的、相反的,尤其是做恶梦的时候更可以这样来解释。而实质上梦可以总结为:梦是一种受压抑的愿望经过伪装的满足。
梦的材料来源一般是最近几天发生的印象较深的事,有时他会选择生活中次要的被轻视的小事,很多时候受儿时最初印象所左右,并把那些日子的细节,那些在醒觉时绝对记不起来的小事重翻旧账似地搬出来。有时候梦的内容也会和当时做梦时肌体受到的刺激有关,比如说一个小孩子梦到水很可能是当晚尿床了。一个梦到自己患了胃病的人很可能是当晚没有吃好。另外一些典型的梦到亲友死亡的梦,则多半是梦到双亲中和自己同性的一方父母去世(童年时的俄狄浦斯情结在作怪)或者是兄弟姐妹去世(小时候和兄弟姐妹间互争父母的宠爱有关),或者是梦到曾经已经去世的人再次去世(这一情况则可能是当时此人去世的情景满足了你的一个什么愿望,比如见到一个只有这种情况下才能碰到的渴望见的人或者东西)。
梦的运作往往有凝缩作用,就梦的隐意冗长丰富而言,梦的内容就显得贫乏简陋而粗略,因为梦所能解释的事实往往比梦的内容要多得多,梦的内容往往是被压缩后呈现出来的。并且梦还会通过转移作用趋轻避重,即重要部分往往被次要部分所取代。另外梦还有一种工作方式就是象征,关于这方面弗洛伊德在他的《梦的解析》一书中作为核心来讨论,其观点的科学性似乎在哪种场合都不好一下子下结论,笔者在这里更不该提出任何自己的想法,而只能作为一种知识来学习。
弗洛依德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运用无意识理论对梦形成的原因进行了解释。他认为梦是一种愿望的满足,是通过一系列高度错纵复杂的理智活动而被建立起来的。并把梦的形成原因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本我中的各种愿望和冲动;再一种是自我和超我作为检察官对这些愿望和冲动的作用。弗洛依德把梦看作是由本能欲望所控制的潜在冲动,这种冲动往往是通过各种奇妙的无意识过程表现出来。而在每个人的心理深层所埋藏着的本能冲动就是性冲动、望(Libido)。这种力比多又常常受到意识的压抑,而梦则是被压抑的性本能冲动得以发泄的主要场所。弗洛依德说:“梦是一种充满含义的精神活动,它的动力始终是欲望渴望获得满足。”(注:弗洛依德著:《梦的解释》英文版第485页;)并认为这种种欲望来自无意识领域,不见容于外界环境,“检察官”(意识)压抑着它们。但是由于这些欲望太强烈了,完全的压抑是不可能的,一有机会它们就会发泄出来,而发泄的一种最普通和常见的形式就是梦。在睡眠状态中,意识对无意识放松了监督和控制,这使得被束缚和压抑的欲望达到意识水平,在梦中获得满足便成为可能。但是在多数情况下,欲望在梦中的表现不是裸的,往往是要经过伪装、变形的形式进入梦中。与弗洛依德同时代的巴甫洛夫对梦的解释有所不同,他认为睡眠是因为大脑抑制的扩散。由于人在睡眠时,仍有一部分脑细胞在活动,于是就产生了梦。这一解释只说明了做梦的生理现象,却没有说明五花八门、光怪陆离的梦的形成原因。而弗洛依德又过于简单地把梦的原因归结于“望的满足”,他的这一观点,更为极端、偏面和狭隘。
现代心理学、生理学对梦进行了一些实证研究,认为人的生命状态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处于意识中的生命状态,一种是处于无意识的生命状态。无意识的生命状态是基本的,它连续不断地进行着,生命存在多久,无意识活动就存在多久。这种无意识活动是依附于人的机体的基本生理活动,受到基本生理活动的制约。当人处于意识状态时(大多在白天),无意识活动照样进行,只是处于抑制状态,并被意识活动所遮盖,不易被主体觉察到。当人的意识活动处于抑制状态时(大多在睡眠中),无意识活动仍然继续进行,并占据主要位置,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形式就是梦境的产生。由此可见,梦是一种复合的精神现象,它本质上是无意识活动。这种活动主要由两种因素构成:一是生理活动对处于睡眠状态的人的脑神经系统的反应;二是在意识处于抑制状态对各种信息的无逻辑程序的体现。这两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就形成了梦。
二、梦的特点
梦,作为一种复杂的精神现象和生理现象,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
第一,梦具有原始思维与儿童思维的特点。这其中包含了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个体成长过程的经验积淀,是人在不知觉中潜存的记忆和意象在无意识深层的泛起,当这些与个体近期的生活经历和心理状态不自觉地整合在一起时,往往便会出现梦境。
第二,梦具有若睡若醒似真非真的特点。弗洛依德在《精神分析引论》一书中,对梦的特点进行了描述:“梦似乎是介于睡眠和苏醒之间的一种情境”。庄周“梦蝴蝶”也能充分说明梦的这一特点。庄子曰“若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欤?蝴蝶之梦为周欤?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注:庄子:《齐物论》)庄子忽梦醒,醒来时仍迷迷糊糊。搞不清到底是庄周梦为蝴蝶,还是蝴蝶梦为庄周?在此,一条意识、下意识、无意识不断转换的“主观生活之流”正是“栩栩然”也!我们在读庄子的“梦蝴蝶”时,一种万物混一,人生如梦,若睡若醒的心绪油然而生。
第三,由于做梦的时候人们不象清醒状态那样按通常的逻辑程序思维,所以梦又具有荒诞离奇、杂乱无章、无规则非逻辑等一些特点。弗洛依德在《梦的解释》中说:“梦具有许多独特性和荒谬性。”正是这些特点,为艺术家提供了自由驰骋的机会。在梦中,艺术家储存在大脑中的各种信息,可以不受自觉意识的制约,自由地组成各种表象活动。
梦,尽管是一些混乱的、无规则的无意识心理活动,科学家和艺术家往往会从中引发出创造性的灵感。十九世纪中叶法国著名医生A?莫里经过对三千例梦的研究之后,认为梦这种特殊的思维形式具有极大的创造性。剑桥大学的胡钦森教授曾对各学科有创造性的科学家进行过调查,发现有百分之七十的科学家都谈到过从梦中产生的创造性成果。许多音乐家也是如此,如海顿、莫扎特、瓦格纳、塔尔蒂尼、柏辽兹、斯特拉文斯基等人的一些创作都是在梦的启发下获得创作灵感的。其中柏辽兹创作的《幻想交响曲》最为典型,音乐家曾对该曲的内容作过如下描述:“一个青年音乐家有着病态的敏感和热情的想象,由于失恋而服用鸦片自杀,但因麻醉剂量不足,未能致死,而昏昏入睡了,在睡梦中出现了奇异的幻想,当时他感觉到感情和回忆在病态的脑海中变成了音乐的形象和乐思。他所爱的女性本身也变成了一支旋律,如同一个‘固定乐思’一样,到处都可以看到,听到。”(注:《西洋名曲深解》)对此现象弗洛依德在《梦的解释》中曾作过分析,认为梦由于摆脱了思想范畴的障碍,因此,它就更为柔顺、灵活、善于变化。它对于柔情的细微差别和热烈的感情有极为敏锐的感应,而且还能迅速把人的内心秘密和心理活动塑造为形象。
三、梦的性质与作用
心理学研究成果证明,梦是一种无意识心理活动,是人在睡眠时脑中出现的一种下意识表象。人在睡眠时,由于大脑皮层中的局部还未完全抑制,外在刺激在大脑皮层中的残留痕迹会重新活跃和再现。另外,睡眠对机体内部的某些刺激也会使大脑皮层形成某些暂时的联系而产生梦。为什么人在睡眠时心理活动还不绝对停止呢?弗洛依德解释说:“因为有些意念不愿使心灵安静,有些刺激仍对心灵起作用,心灵对这些刺激不得不予以反应。所以梦就是对于睡眠中的刺激的反应。”(注:参见弗洛依德著:《精神分析引论》)
心理学的最新成果证明,人的意识控制的暂时消失,使心灵摆脱常规思维,这时,较原始的的精神组织都活跃起来,使人进入梦境。有的心理学家认为,梦也是人的大脑的一种活动程序,它可以为大脑中储存的信息进行去芜存着的筛选,能使创作灵感彼此交汇。也许百分之九十九的梦是荒唐的,但也可能有百分之一是打破常规的逻辑程序,而带有独特性的新表象的信息组合,从而给艺术家带来有益的创造性启发。如意大利著名作曲家塔尔蒂尼的小提琴曲《魔鬼的颤音》,据说就是由梦的启示而创作完成的。这种由梦激发创作灵感的现象在音乐史上不乏其例。心理学家乌尔曼曾为梦的创造性归纳了如下几种作用:1.通过梦能产生和构成新的事物。2.梦可以把分散的表象组成一种新的形式。3.艺术家可以在梦的启示下联想到事物的实质。4.梦的创造性往往使作梦者感觉到一种不自觉的经验反映——一种和非梦境的创造过程相似的反映。由此可见,艺术家可以通过梦重新安排已经感受或认识过的东西。使“新”与“旧”的认识合理地沟通和结合起来,从而获得更深,更多甚至更新奇的认识。
四、梦的转换机制
梦这一特殊想象形式所激发的创造性灵感,并非是非理性的,它是显意识与潜意识、理性与非理性、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梦之所能为音乐家带来创造性机遇,正是与创作者“有准备的理性头脑”巧妙结合的产物。这种有准备的理性头脑对梦具有转换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人在梦中所发生的一切,尽管受无意识的支配,但无意识中的潜知、潜能和潜在的逻辑——生理结构积淀着大量的客观信息,这些机制本身就包含着理性因素。苏联著名芭蕾舞演员乌兰诺娃说:“如今,我还常在梦境中跳新的舞蹈,排练新的节目。”(注:转引自陶柏华、朱亚燕著:《灵感学引论》)这对于一生从事芭蕾舞的演员来说,是很自然的事情。
其二,由一般梦境过渡到“神志清晰的梦”,这时,人的自觉意志就开始起作用。外国一些心理学家在睡眠实验室中,对“神志清晰的梦”进行电波研究,结果表明,由荒诞离奇的梦转入“神志清晰的梦”时,睡梦中开始有些隐约的判断力在起作用。一些被试者也反映,在这一阶段,他们开始模糊意识到自己不是在现实生活中,而是在梦中,醒后经过意识活动的润饰才能最后完善定型。
其三,梦尽管是一种无意识心理活动,但并不是没有因果关系的,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即是如此。由于艺术家白日进行的艺术构思,造成了大脑优势兴奋中心或强或弱地制约着梦的内容。心理学试验证明,人的梦八九成都出现在眼动睡眠阶段,此阶段的脑电波与清醒状态的脑电波相似。心理学家猜测这一阶段实际上是对平时大脑接受的信息进行回顾、整理、选择、淘汰的过程,它甚至可能招回人在意识中已经遗忘的东西。艺术家在梦中所获得的创作灵感,似乎带有偶然性,其实是不断思考酝酿的结果。著名的音乐家瓦格纳在《自传》中,对他创作莱茵河三部曲时的情况作过如下解释:“开始的引子,一直没想出来,一次乘船过海,昼夜不能入睡。一天午后,觉得非常疲倦,便昏昏沉沉地睡着了,微睡中,似睡非睡中仿佛觉得自己沉在大海的急流中,听到流水往复澎湃的声音自成一种乐调,醒后便根据在梦中所听到的急流声谱写成了三部曲的引子。”瓦格纳在梦中寻找到了他所需要的那个乐调,看似偶然,实际上是音乐家经过了一个有意追求、先积精思、胸中充实的准备阶段的。亦即是说,艺术家在寻常思维情况下得不到解决的问题,往往会在梦这种反常思维中得以解决。有时甚至会使艺术家从“山重水复”的困境中,进入“柳暗花明”的新境界。
五、梦与创作的关系
在古代文献中就有许多“启示梦”的记载,而且关于梦与艺术创作的关系,人们早就给予关注。在近代,一些哲学家、心理学家甚至用梦来解释艺术创作的动因。尼采认为艺术转化为人生价值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阿波罗式的,一种是戴尼苏斯式的,阿波罗是太阳神,也是梦之神,借着阿波罗式的艺术,人们为自己创造了各种清醒的梦境。
尼采对“梦境艺术”所作的分析,尽管还不够全面和透彻,但他却充分说明了梦与艺术创作之间的密切关系。
[摘要]一部神秘的《周公解梦》曾经风靡全球几千年,而在科学飞速发展的当今,随着心理学研究的加深,梦逐渐显示出其特有的健康意义。
[关键词]梦 心理 解析
梦历代为人们所尊崇,一部家喻户晓的《周公解梦》似乎更为梦的神秘加妆添彩。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在其《梦的解析》一书中也详细论述了关于梦的学说,他认为:梦是通向潜意识的一条迂回道路,通过对梦的分析可发现人们被压抑的欲望。梦属于心理活动的范畴,而弗洛伊德也认为:人的心理活动有严格的因果关系,没有一件事是偶然的,梦也绝不是偶然形成的联想;从另一角度上,甚至可以说是兴趣或欲望在潜意识里的满足。在睡眠时,超我的检查作用松懈,潜意识中的欲望绕过抵抗,并以伪装的方式乘机闯入意识而成梦。由此可见,梦是对清醒时被压抑到潜意识里的欲望的表达,当然不是直接的,而是曲折的、委婉的,所以,梦的内容并不是被压抑的欲望的本来面目,还得加以分析和解释、研究才能寻其真正根源。本人是从事心理教学及临床工作的,每年都有为数不少的学生或社会人咨询过梦的相关问题,更有社会上许多人也想跟我一起讨论她的神秘。在科学飞速发展的当今。本人以此觉得人们对她的神秘感越强倒越偏离她的正规研究,从而也会因此产生程度不等的心理问题,尤其是对于懵懂的青少年。在此,本人翻看了大量有关梦的书籍并结合专业知识具体分析如下:
1.梦是一种科学的健康信号。她有预示性。这与个人兴趣或欲望有关,她属于心理健康范畴,就如躯体的冷、热、痛一样,例如,有人在出车祸前往往会有此梦境或者人们常说的第六感。其实大家都知道人的感觉由浅到深有三个层次,依次为潜意识、前意识、主意识。如果说梦是潜意识的体现,那么人们所说的第六感也就是更靠近主意识的前意识。如果说梦是一种暗示,第六感也几乎是更接近可能的预想了。所以孔子说:“凡事应三思而后行”,从心理学上讲也是很有道理的。值得强调的是,好的梦境未必是好的预示。坏的梦境也未必就是坏的假设。从健康的意义上说,坏的梦境往往提示个人以前习惯或是经历。简言之,梦到车祸的人往往有喜欢醉驾。或喜欢高速行驶,或喜欢在路中央骑自行车、步行、闯红绿灯等,又或是做了很多愧心事,白天怀疑总是有人诅咒自己等。这时,人们如果能及时意识到梦境中的行为心理问题,梦境自然一般不会实现,反之,梦境实现的几率就很大。不懂的人们还往往相信报应学说,甚至为当今的迷信推波助澜,其实就如躯体的免疫系统一样,心理也有免疫系统。喝生水可能会拉肚子,行为不良或者是思维不良同样会可能心理健康不良。行为、心理往往是统一的。所以,人们如果能结合梦境,或者人们静下心来的第六感,三思而后行。不仅对健康是非常有利的,行为也往往能产生好的效果。
2.梦是一种正常或异常的体现。就如正常的头痛、发热,人偶有感之是对生理健康有利的,反之,就是非常不利的,甚至是大病即将到来。梦也是一样,偶有之也是对心理健康有利的,就如人们常说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梦。那么一般的梦不必惊慌,无论是好梦还是恶梦,对健康的影晌都是一样的。很容易想象人们如果天天沉迷于梦中的金元宝,那就将会离金元宝越来越远。关键是人们对梦的看法,如果人们遇到恶梦以后,凡事都会谨慎小心,那自然会离梦境越来越远。当然,人们遭遇恶梦后不仅不会沉下心思考,反而不是整天惶恐不可终日,就是依旧任意妄行,梦境的实现自然为期不远。
3.梦境的过程是极短的,稍纵即逝。以上而言,如果能抓住梦,善于分析梦,她不仅是对健康有利的,往往对行为也有一定的科学指导。梦者人很多,但往往记下整个梦的过程的人却很少,有的只是点点星星而已。从生理上讲,它是人们在睡眠中以大脑快波实现的过程。梦所识记的多少与当时大脑的活动有关或者清醒度有关。有关脑的研究证明大脑的物质活动是统一的,越统一越有利于大脑的发育与发展。从这种意义上说,适当的梦不仅是对健康有利的,也可以促进大脑的发育与发展,是大脑新陈代谢的正常活动;所以多数梦尤其是人们没有记忆的梦,几乎没有病理的心理或健康意义。就如人们躯体通常的累或痛,只是对于那些记忆犹新或第六感强的梦我们要特别关注一下就行了。
4.梦的归属与统一。前面提到,梦是潜意识的体现,是大脑快波活动的一种形式。首先,很多对人们健康或心理病理意义不大的梦被人们的心理免疫系统自然清楚了,只有少数有病理意义的梦的归属与统一是我们应该关注的。本人结合具体事例并作了大量生活调查,结果她往往有这两种走向:一种是从潜意识直接过渡到主意识,如梦者往往在梦中惊醒并能清楚记得整个过程就是这种情况。这种梦属于显梦,往往意义较大,当然也与梦者的敏感度有关。而梦者的敏感度也往往能决定梦者的心理健康程度或今后的行为指向,当然最科学的做法是及时地了解相关常识,或向心理医生咨询;另外一种是由潜意识经前意识再到主意识,梦者往往记不清梦中的经过或者只是记得点点星星。此梦属于隐义的梦,需要我们运用专业知识寻求梦中隐匿的意义。借助对梦的分析、解释及不断研究,才可以窥见人的内部心理,发现其潜意识中的欲望和冲突。由此看来,人们的第六感对健康或行为的指导也不可忽视。一句“跟着感觉走,紧拉着梦的手”,曾风靡大陆,也恰恰说明人们有意无意之中对第六感的重视和崇拜程度。正因为潜意识与前意识的不可控制性,值得强调的是,能再结合实际三思,其科学意义更强。
从上可见,神秘的梦在心理研究已广泛开展的今天也是有迹可循的,同躯体健康一样属于心理健康范畴,同样不可忽视;而且对于行为也有着一定的科学指导意义。它更是对主观意识行为的总结与概括,是大脑新陈代谢的一种正常方式,既可以凸显人们神秘的精神世界,也是心理研究的一种方向。相信,当我们走进梦,研究梦,抓住梦的时候。健康的意义也会更加丰富,尤其对于健康成长的青少年更具有科学的行为指导意义。
从小我就爱看书。无意中接触了那些言情和武侠小说后,我就迷上了它们。也许这还不算太坏,可怕的是我竟然幻想出了一个并不存在的世界。在那个世界里,我是一个美貌、富有、武功高强又冷酷无情的女人,有虐待人的嗜好。我想象出一个各方面极佳、爱我至深的男人作为我的虐待对象。我会用各种残酷的方法虐待他。那些虐待的情节,我都会想象得很逼真、很细致,而且能真实地感到又兴奋、又过瘾。除此之外,我还会想象出许多情节去完善、去扩展那个幻想的世界。
以前,只有刻意去想的时候,这样的情景才在我脑海中出现。可是,现在只要一有空闲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象起来。我对这个幻想的世界产生了极大的依赖。开始,我并不觉得这种依赖有什么不好,但是现在,我发现自己变得神情恍惚起来。好几次,同学来借东西,重复好几遍我才能回过神来。上课我想听讲,注意力却无法集中,脑子里总是在为那个幻想的世界编造故事。我很痛苦,想忘记那个幻想的世界,却总是办不到。它就像个幽灵缠绕着我。我这是怎么啦?我该怎么办?
缠绕女孩的那个“幽灵”是什么?那便是我们平常说的“白日梦”。
从心理学来看,所谓白日梦,是在非睡眠的状态下产生的,高度自我、超越现实的打破时空界限的一种幻想活动,是一种很多人都体验过的心理现象。说它在非睡眠状态下产生,是说它虽然不是在睡眠时却也不是在很清醒时发生。在这样的幻想活动中,人的意识有轻度模糊,又未混淆现实与幻想的区别,仍能对客观现实作出适当反应。正因此,心理学上把这种幻想活动称为白日梦。
青春:多梦的花季
白日梦似乎很偏爱少男少女。多梦正是青春的标志,因为少男少女心中有太多太多的愿望,都因为年龄、知识、能力等的局限,无法变成现实。但是,这些愿望并不会销声匿迹,依然强烈地在心中涌动,于是心理冲突出现了。
怎样缓解心理冲突,维护心理平衡呢?白日梦是最好的选择。在梦中,你可以自由自在,甚至为所欲为:你可以幻想成为王子或公主、救世英雄,甚至是现代超人,你还可以是运动场上的健将、领奖台上的主角……于是,在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愿望在梦中满足了,丑陋者成了美人,懦弱者成了勇士,落后者跑到了前列,失败者找到了成功……
你瞧,白日梦其实多么美妙。没错,白日梦对人的心理和生活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白日梦中的角色,通常是做梦的人在心理上认同的一个目标,这些认同目标会通过“趋同作用”,转化为个人意志行为的动力;另外,白日梦可以激发起青少年对未来的向往和憧憬,激发起他们心中的希望和信心。在艺术活动中,白日梦还可激发艺术创作的灵感。还有啊,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人生的向往实在难以全部梦想成真。对那些不能实现的愿望,人可以借助幻想来获得心理,实现心理平衡,这就对心理保健大有作用。
需要提醒的是,青少年的白日梦中,相当多的内容是关于性幻想的。性幻想原本不是什么错事,它是人在非睡眠状态时获得性的一种性心理现象,既普通又正常,可以使青少年在望方面获得一种替代性的满足,缓解性压抑,有利于心理平衡。你可不要有什么负罪感哦。
美梦有多远
你会说,那梦终归是梦啊。对呀,梦就是虚幻的。但是,青少年如果过分沉溺于白日梦,任凭虚无缥缈的梦境主宰自己,那么,白日梦就会像一样,吞噬掉你的青春和理想,成为健康成长的心理障碍。
过分沉迷于性方面的白日梦之中,会让人丧失生活的动力,陷于萎靡不振。上面故事中的女孩,就是在白日梦的世界里走得太远了。她很可能是一个内向而软弱的女孩,而且不善交往,有人际方面得不到满足的需要。另外,她很可能在生活中有过被男孩子欺负的经历,让她对男孩子怀有深深的怨恨。由于爱读那些言情和武打方面的小说,加上正处于多梦的年龄,于是她在白日梦的世界里寻找到了一种替代性的满足。但是,她将自己紧紧地束缚在苦恼之中,像被“幽灵”苦苦缠绕,形成强迫观念,出现了心理障碍。
[摘要] 犯罪心理机制是犯罪心理学的重要研究课题,关于犯罪心理机制的问题研究出现了很多学说,关于无意识心理状态与个体犯罪心理之间的关系,国内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犯罪心理机制 犯罪心理 无意识
犯罪心理机制是犯罪心理学的重要研究课题,美国心理学家武德沃斯将机制定义为一种或一组有目的的反应方式,精神分析学派认为机制代表由压抑而产生的无意识的行为动因。华生、斯金纳等行为主义学派认为机制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对应关系。国外学者一般认为犯罪心理机制是与犯罪有关的防卫机制,是个体在精神受干扰时保持心理平衡的手段。日本学者森武夫认为,虽然犯罪有着复杂的原因,但首要解决的问题是行为人内心的矛盾和冲突。国外关于犯罪心理机制的问题研究出现了很多学说,本质相异论,包括生理相异论和心理相异论,前者认为生理上的异质或部分异质是发动犯罪行为的驱力和机制,心理上的异质论是把犯罪者看作是“心理上异常的人(狂人、智力低下者、性格异常者)”即具有某种犯罪人格。犯罪倾向论认为正常人与犯罪者都存在侵害他人利益以满足自己欲望的犯罪倾向。犯罪行为的发生,是外界诱惑对个体犯罪倾向的推动力的大小所决定的。美籍匈牙利精神分析学家Franz Alexander和瑞士精神分析学家Aichorn等人认为的神经症犯罪人是“由无意识的罪恶感引起了犯罪。”
欲求不满论源于精神分析学派,以弗洛伊德为首的精神分析学派指出,人的心理活动并非时刻处于有意识状态,意识不是人的全部心理活动。人的某些需要、兴趣、欲望和以往经历过的某些没有得到满足和重视的经验和心理,在内心深处潜伏起来,成为无意识。“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至于意识的心理过程则仅仅是整个心灵的分离部分和动作”。“所谓无意识,它一方面包含着种种因潜伏而暂时不为意识所知,其余一切都与意识活动相同的活动,另一方面又包含着种种被‘压抑’的活动。”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同有意识一样,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它不同于人的有意识活动之处在于,它潜藏于主体心底,是未被主体自觉地意识到的意识。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学说强调了人的本能作用,把人的精神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层次,本我是人的本能活动,包括饥、渴、性等各种原始本能和欲望。自我是受现实伦理原则压抑而伪装的本能,为了获得社会认可和生存权利,自我对本我进行控制并尽量通过合理化的方式来满足本我的欲望,它代表理性的判断,协调本我与自我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是看守无意识的门卫。超我是完全道德化和完善的一个理想化自我,是与本我的欲望、渴求相对立的,专门指导自我最大限度的限制本我。当本我过强,自我和超我的力量过弱,本我受到过多压抑时就会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违法犯罪行为。这种顺应不良是由于意识面临着与它不相称的环境和任务而引起的。弗洛伊德强调欲望的冲动,包括性本能、死本能、趋乐避苦和自我防御的心理机制,他认为,人类社会中之所以存在犯罪现象,根源在于人类本性中的死亡与毁灭的本能倾向。“死本能导向外部时对他人的攻击仇恨和谋杀。”反映了他的人格理论和犯罪观。
《犯罪心理学》(罗大华,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中提到,犯罪心理结构中的无意识主要存在动力结构、特征结构和心理状态结构中。日本学者安倍淳吉1990年对犯罪心理做了具有层次结构性的表述,认为犯罪者的基本自我和中心自我在犯罪行为发生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邓思(2004)在论文“人是否生来具有犯罪心理”对人犯罪心理的研究是从自然科学中的“张力场”概念的角度,从刑事法学领域来进行论证的。余华(2003)在“人性角度上的犯罪心理探究”一文中,运用“张力场”的概念来说明犯罪心理。赖勇龙(2005)在其硕士论文“女性犯罪个性心理因素分析”中提到以婚外情为原因的杀人案件,‘触及人性底层最恐惧、最容易引发痛苦的“背叛”情结,会给当事人带来难以平复的巨大的心理创伤。’李枚瑾(2006)“犯罪心理学不仅研究表现于外的行为和征象,还要深入研究行为背后的个体意识层面,甚至是更深层次的无意识内容,以找到犯罪的真正起点。”“人在早年对冷漠无助的绝望感不能成为眼前杀人的辩护词,但他确有可能造成次杀手冷酷残忍之心的心理背景。”李霞(2005)在其论文《移置与凝缩机制在诸种无意识形式中的研究》等对梦的理论分析。在犯罪心理学方面的研究主要方向是“无意识在犯罪心理构成中的存在”,而对于无意识心理状态与犯罪心理之间的关系,对犯罪心理的影响因素未做具体的研究。
国外有关司法出版物的摘录、地方政府研究报告和文章的的网站,心理学百科全书网站,包括Susanne Karstedt教授在Keele大学所做的演讲,有关司法统计局的网页,并使用EBSCO数据库平台查阅资料,输入“Unconscious Crime”.出现类似相关文献,无意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罪犯进行心理咨询时所需要挖掘的隐性因素,把罪犯的人格成长和心理健康做为且国外的研究理论和方案,在可行性和具体操作上,对制定中国本土化的对策的借鉴性和实用性稍显薄弱。
参考文献
[1] 罗大华.犯罪心理学(修订本)[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2] 董秀娜.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综述[J].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5(4)
[3] 赖勇龙.女性犯罪个性心理因素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5
适当发脾气有益健康
人们常被告诫不要生气,生气会使血压升高,不利健康。但美国匹兹堡的卡内基梅隆大学研究人员发现,有时发发脾气反而有益健康。
遇到不公正待遇时宣泄压力,可以帮助人们保持乐观和自我控制能力。研究显示,适当宣泄能让血压维持在较低水平。压力激素皮质醇分泌较少。如果人处于恐惧或沮丧情绪中,就会分泌更多压力激素,导致血压升高,持续较长时间就会增大心脏病发作的风险。
小动作可以不发胖
美国梅奥诊所内分泌学专家詹姆斯・莱文说,容易烦躁的人不易发胖。研究认为,常常坐立不安者更容易保持苗条身材,而且每天精神活跃的时间更多。
无论敲打、抽搐、伸懒腰还是打哈欠,这些看似多余的动作每天可以额外消耗350卡路里热量,每年可累计减少4.5~13.6公斤体重。
适量碳酸饮料防疾病
碳酸饮料容易腐蚀牙齿并引起发胖,对身体健康似乎没有益处。但是最新研究显示,每天喝两罐碳酸饮料有助预防阿尔茨海默氏症(早老性痴呆症)并能提升记忆力。
英国格拉斯哥喀里多尼亚大学心理学讲师利・里比说,喝碳酸饮料有助老年人抵抗短期记忆丢失,原因可能在于饮料中的糖分。里比在一项记忆测试中让部分参与者大量饮用含糖碳酸饮料,结果这些人比对照组多回忆起17%的事情。
说脏话可减痛
有研究发现,那些感到疼痛时便开口大骂、脏话连篇的人比那些只是喊痛却不肯吐脏字的人忍受痛苦的时间要长。
在研究过程中,英国基尔大学心理学家理查德・斯蒂芬斯要求64名志愿者将手放进冰水里。结果,骂骂咧咧的一组志愿者比那些不带脏字的志愿者平均可以在冰水中多待40秒。在被问及疼痛程度时,也比不带脏字的志愿者少感觉到疼痛。
适当懒惰可添寿
适当懒惰有助延年益寿。公关卫生教授彼得・阿克斯特称,每天早起并整日忙碌者会更早结束生命。他认为,无所事事不但是长寿的关键,还是缓解职场压力的灵丹妙药。“浪费掉一半空闲时间吧。”阿克斯特建议,“午后选择小睡一会儿的人比去打壁球的人更容易长寿。”
研究显示,人们如果在50岁前过多消耗能量,就会在年老时失去细胞更新和对抗疾病的精力。阿克斯特举例说,生活在坦桑尼亚塞伦盖蒂平原的狮子平均只能活8年,而在动物园里的狮子可以活到20岁;野生北极熊平均可以活20年,人工饲养的北极熊则能活到40岁。
关键词 记忆理论 记忆策略 外语词汇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1 记忆的习得特点及对外语词汇记忆的启示
记忆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在词汇记忆过程中,我们必须让词汇保持在我们的长时记忆当中。长时记忆能将信息长期地储存在人类的记忆系统中,因此长时记忆又称永久性记忆。那么长时记忆是怎样习得了?著名心理学家黄希庭先生认为,复述、组织加工以及动机的作用会影响长时记忆的编码。①
1.1 复述
复述就是对信息进行反复的记忆,它可以将要记忆的信息从短时记忆送入长时记忆,它起到传输机构的作用。复述分为维持性复述和精细性复述两种。维持性复述是一种比较简单机械的复述,它使信息适应于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保持在短时记忆里。精细性复述是通过联想编码、组织编码以及心像编码等手段对要记忆的信息进行比较精细的编码。精细性复述能将信息较牢固地储存在长时记忆中,日后也很容易被提取出来。
复述是二语学习者们经常使用的一种词汇记忆方法。但大多数学习者往往采用的是维持性的复述方法,这种方法比较机械简单,没有对词汇进行比较深层次的组织加工。机械复述对二语初学者来说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强化记忆的方法,通过机械的重复,尽管能记住这些词汇,但是它们只是保持在短时记忆中,很难进入长时记忆,因此很容易被遗忘。因此,学习者不能仅仅对词汇进行简单的机械的复述,而应当对其进行精细的编码加工。
1.2 组织加工
组织加工能比复述更有效的将信息储存到长时记忆中。黄希庭教授认为以下信息的组织加工方式会产生比较好的记忆效果:类别群集,即将要记忆的项目按照一定的类别来记忆。联想群集,通过寻找记忆材料之间的联想意义,将要记忆的信息构建一个大的组块来记忆。主观组织,当要记忆的材料既不能分类,也没有联想意义上的联系,此时可以通过主观的组织加工,把这些信息构建成一个有联系的整体来记忆。心像化,即把要记忆的单词在头脑中形成心像来记忆。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但是词汇并不是单独孤立、毫无规律地堆积在一起来构成一门语言,词与词之间、词义与词义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因此,在词汇习得过程中,也不能对一个个词汇进行孤立的、毫无联系的记忆。比如在对apple(苹果)进行记忆时,我们可以采用类别群集的记忆方法,把与apple(苹果)一个类别的其他词汇,如banana(香蕉)、pear(梨子)、grape (葡萄)和watermelon(西瓜)放到一起来记忆。这样就由对单个apple单词记忆转换成一个更大的“水果”组块来记忆,这样的记忆效果更佳,效率更高。我们还可以进一步采用联想群集的记忆方法,由对“水果”的记忆引发对“蔬菜”组块的有机联想,对carota(胡萝卜)、potato(马铃薯)、pepper(辣椒)、eggplant(茄子)等进行记忆。随后,我们可以继续进行联想,我的哪些亲属喜欢吃水果,哪些亲属喜欢吃蔬菜?进而产生对关于亲属关系的单词进行记忆,如grandfather(祖父)、grandmother(祖母)、father(父亲)、mother(母亲)、aunt(阿姨)、uncle(叔叔)、brother(兄弟)等。因此,由以apple(苹果)为支点的“水果”词汇组块联想到“蔬菜”词汇组块,再到“亲属称谓”词汇组块的联想,构成了一条有效的记忆锁链,大大提高了对相关词汇的记忆效率。
1.3 动机作用
众所周知,学习动机会影响记忆的效率。大量的心理学实验表明:有意识记的效果比无意识记的效果好。自我参与程度越高,记忆效果更好。因此,在进行外语词汇学习时,首先增强自己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其次,每次学习要为自己设定一定的目标任务,任务难度需要适中,既不是非常容易达到,也不是非常难实现,这样既能通过一定的努力达到目标,又能从中获得成就感,进一步增强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2 记忆的遗忘规律及其对外语词汇记忆的启示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Ebbinghaus,1885)通过实验研究勾勒出了人类记忆的遗忘曲线,②③即学习过后的不同时间阶段,记忆的保持量是不同的,刚学完时保持量是最大的,随后保持量在短时间内急速下降,然后保持量再比较缓和地下降,最后达到恒定水平。换句话说就是,人类的记忆遗忘规律是从识记后便开始遗忘,先快后慢。心理学家对记忆的遗忘也做出了一些理论解释。记忆衰退理论从信息加工的角度出发,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退的结果。记忆的干扰理论认为,遗忘是因为在记忆保持阶段受到了其他刺激干扰的缘故,只要能排除这些干扰,记忆就能够被恢复。
因此,根据记忆衰退理论,我们在记忆外语词汇时,要及时进行复习,让记忆的痕迹不断加深和巩固,让记忆的词汇从短时记忆往长时记忆输送,最终存储都我们的长时记忆中,成为终身不忘的词汇。根据记忆的干扰理论,我们在平时的词汇学习过程中,一定不要三心二意,让一些无关的事情干扰到对词汇的记忆。例如,有一些学生喜欢一边听音乐一边学习外语,这样的记忆效果会比较差。而且,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要熬夜。有研究甚至发现,有梦睡眠比无梦睡眠对记忆的保持更好。
3 总结
词汇记忆是二语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学习效果的好坏。记忆的习得和遗忘都遵循一定的规律。作为外语老师,在日常的外语教学过程中,应当了解记忆的一些理论,让学生在词汇记忆中不要死记硬背,培养学生的词汇记忆策略意识。并且,要深入了解各个学生的词汇记忆特点,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相应的词汇记忆策略。更重要的是,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这样我们的学习才能事半功倍。
注释
① 黄希庭.心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关键词:童话;心理学;本我;自我;超我
一、抽屉里的男孩
《抽屉里的男孩》是北美故事大王罗伯特・蒙施的一则颇耐人寻味的童话,讲述一个小女孩谢莉在抽屉里遇到一个小男孩,小男孩将谢莉的袜子扔得到处都是,将西红柿盆栽放在谢莉的床上浇水,将窗玻璃涂成黑色,在面包箱里洗澡……面对男孩的种种恶作剧,谢莉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式:她生气地大叫“滚开”,她用冷水浇男孩,她恶狠狠地对他……然而这一切都没能赶走男孩,直到谢莉小心翼翼地摸摸他,爸爸抱了抱他,妈妈亲了亲他――抽屉里的男孩消失不见了。
二、童话的心理学阐释
童话是一种具有浓厚的幻想色彩,通过以丰富的想象、夸张和象征等手段来塑造形象、阐释生活的文学体裁。在常人看来,童话故事往往曲折离奇,与我们现实生活相距甚远。然而,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童话并不仅仅是一种远离个体和真实的幻想。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将对童话故事的解释和“梦的解析”联系起来,他认为童话故事为儿童提供了一种能够安全地宣泄消极情绪的如梦般的情景。弗罗姆(Erich Fromm)则把童话称作“被成人遗忘的语言”,提出童话通常以儿童可以理解的方式解释社会习俗,使儿童在无意识层面上深刻地习得了人类的智慧、社会习俗和种种美德。在荣格(Carl Jung)学说里,童话则被视为人类的普遍问题和这些问题的可能的解决方法的象征性描写。
那么,我们如何从心理学角度理解《抽屉里的男孩》这个看上去有些离奇的故事呢?小男孩从哪里来?他为什么会制造种种麻烦?为什么当谢莉采取某些方式时,他会长高;而采取另一些方式对他时,他又会变小,甚至最后消失?
故事的开头,谢莉发现房间里到处都是袜子,并抱怨说房间怎么这么乱。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房间里到处都是袜子并不是非常奇怪的一件事。在婴幼儿期,孩子要寻找一个玩具,通常会把箱子里的所有玩具都翻出来。然而孩子们并不能一直按这种天然、直觉的方式行事,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养育者会指导他们如何行为更有效、更合适、更道德,孩子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学会了规则,学会了如何行事在父母及他人眼中是可行的,如何行事是不被接受的,这也是我们形成超我的一个过程。谢莉在面对到处都是袜子的房间时,她的超我告诉她――这样乱的房间是不合适的。可是那个小男孩是调皮的,野性的,他大声尖叫“别吵”,他在床中央给西红柿盆栽浇水,他把窗户玻璃涂成黑色,他在面包箱里洗澡……那么他到底是来自哪里呢?故事里没有说,但我认为小男孩并不来自别处,而是来自小女孩自己的内心。在刚刚成长起来的超我背后,其实还有一个强大的不肯轻易放弃自己阵地的本我存在。抽屉里的小男孩的行为正是那个按照本能和欲望形事的本我的风格。
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中,除了超我和本我,还有一个在中间起协调作用的现实的我――自我。关于这三个结构的关系,弗洛伊德认为,这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自我既要考虑超我的限制,又要满足本我的需要,三者只有达到平衡,人格才能趋于正常。但由于三者的性质和遵循的原则不同,三者之间又总是存在着斗争与冲突。谢莉和男孩之间的争吵,谢莉对男孩的驱逐,正是本我与超我之间冲突的一个象征。超我总是让我们迎来赞扬和鼓励,但人性而强大的本我却给我们带来内疚和自责。面对这样的本我,象故事中谢莉所采取的驱逐和对抗仿佛是我们所能采取唯一的方式。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他平均每天收到十余封读者来信,其中1/3是中学生写来的,这些信件中最常见的句式就是“为了父母……”,少有“我想(要)……”的句式,而这其中比较典型的句式是“如果不是为了(担心)父母,我早不上学了”。对此,我的理解是,有一部分父母特别重视孩子超我的发展,总是强调孩子应该达到的目标和遵循的规范,而较少关照甚至否定孩子的本我部分――我的欲求,我的希望,我的想法,我的感受。以至于孩子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在以父母为代表的强大超我下,越来越感觉自己的人生不是自己的,而是被别人强加的。驱逐了本我,让自我也变得困顿儿无力,因而学习和生活都失去了乐趣和意义。
那么既然我们仅有强大的超我是不行的,既然我们面对任性的本我采取驱逐和否认是无效的,就像谢莉对男孩凶狠的态度和无礼的行为不仅没能赶走男孩,反而让他长更高更大更强壮,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才好呢?《抽屉里的男孩》这则童话给我们指出了一条解决麻烦的途径――谢莉走到男孩身边,小心翼翼地摸了摸他。当怒气冲冲地喊叫和斗争无法解决问题时,学着去接近去抚慰反倒让局面获到转机。这是怎样达成的呢?
日本小说家山冈庄八在《德川家康》有这样一句话“如心存斗志,也会激起对方的斗志;如大发脾气,对方也不会冷静,所以必须向对手示好。一旦坦诚相待,对方就不会存有戒心,就能听你说话。”这样看来,我们心中那个本我也正是作为超我的这样的一个“对手”。当我们能放下恐惧,当我们的自我能够倾听本我,在本我和超我之间做出协调,自我便是整合的,平衡的,健康的,也就如童话中所说,再也不会遇到“任何麻烦”。所以,在我看来,这本童话的确是为在懵懂中的孩子,甚至陷在自己的“坏”中无法自拔的成年人提供了一个充满隐喻的方法,使之借以明白如何全面认识自己,战胜发现自己心中被贴以“坏我”标签的部分的恐惧。
那么,对于父母来说,这一则童话又隐含着什么样的喻意呢?当谢莉因为男孩的调皮一次次去找妈妈时,妈妈没有拒绝她批评她,但是也没有为她解决问题,而是坚定而温柔地邀请谢莉自己去收拾干净。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跟男孩的互动,谢莉一次次地寻找并尝试解决问题的策略,并最终找到了一个让男孩变小的方法。而这时,爸爸给调皮的小男孩一个拥抱,妈妈则给了他一个吻。正是爸爸、妈妈以及谢莉自己这样的接纳与爱,让男孩消失不见了,并且永远不再来。而面对厨房里的残局,在爸爸妈妈的拥抱之后,谢莉再一次有力量去面对,并独自打扫干净。这不正意味着,当成人给了孩子接纳和足够的爱,并不需要什么别的出其不意、克敌制胜的招数,孩子面临的问题能自然消失不见。(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弗洛伊德,《释梦》,商务印书馆,1996.
[2]弗洛姆,《被遗忘的语言》,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
人在生活实践中与周围事物相互作用,必然有这样或那样的主观活动和行为表现。这就是人的心理活动,或简称之为心理。具体地说,外界事物或体内的变化作用于人的机体或感官,经过神经系统和大脑的信息加工,就产生了对事物的感觉和知觉、记忆和表象,进而进行分析和思考。人在实践中同客观事物打交道时,总会对它们产生某种态度,形成各种情绪。人在生活实践中还要通过行动去处理和变革周围的事物,这就表现为意志活动。以上所说的感觉、知觉、思维、情绪、意志等都是人的心理活动。心理活动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由客观事物引起、在头脑中产生的主观活动。任何心理活动都是一种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可称为心理过程。人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中,各自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特点,各人的心理过程都表现出或大或小的差异。这种差异既与各人的先天素质有关,也与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学习有关。这就是所说的人格或个性。心理过程和人格都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心理学还研究人的个体的和社会的、正常的和异常的行为表现。动物心理学研究动物的行为,这不仅是为了认识动物心理活动本身,也有助于对人类心理活动的了解。在高度发展的人类社会中,人的心理获得了充分的发展,使他攀登上动物进化阶梯的顶峰。心理学是人类为了认识自己而研究自己的一门基础科学。
发展简史
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只有很短的历史,但却有一个漫长的过去。心理学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哲学思想,哲学和宗教很早就讨论了身和心的关系以及人的认识是怎样产生的问题。古希腊哲学家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子、王充等都有不少关于心灵的论述。
在西方,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中叶,人的心理特性一直是哲学家研究的对象,心理学成为哲学的一部分。这段时期,英国的F.培根、T.霍布斯、J.洛克等人,以及18世纪末法国的百科全书派思想家都试图纠正中古时代被神学歪曲了的心理学思想,并给予符合科学的解释。培根的归纳科学方法论对整个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霍布斯提出人的认识来源于外在世界,洛克最早提出联想的概念,这都推动了心理学的发展。法国百科全书派J.O.拉梅特里在《人是机器》一书中干脆把人说成是一架机器。这些虽然不免有机械唯物论的观点,但都有进步意义。19世纪中叶,由于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自然科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科学的威信在人们的头脑中逐步生根。这时,作为心理学孪生科学的生理学也接近成熟,心理学开始摆脱哲学的一般讨论而转向于具体问题的研究。这种时代背景为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奠定了基础。
现代心理学是在1879年建立的。这一年,W.冯特在莱比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心理学从此宣告脱离哲学而成为独立的科学。冯特是一位哲学家兼生理学家,他的心理学实验室主要研究感知觉心理过程,所用的主要是生理学的实验技术,所以他称自己的这种研究为“生理心理学”,也称为“实验心理学”。从此,现代心理学经历了110多年的历史。在这期间关于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讨论有过几次大的反复。最初,冯特认为心理学是研究人的直接经验或意识的科学,复杂的心理活动是由简单的单元构成的。心理学的任务就是把心理活动分解为一些心理元素。例如,对一本书的知觉是由长方的形状、一定的大小、绿色的书皮等感觉成分相加而成的。这种看法无疑受到当时化学发展的影响。化学采取了分析的方法,化学元素才不断被发现。正因为如此,后人才把冯特的心理学体系称作元素心理学或构造心理学。冯特晚年还开展了民族心理学的研究,这是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先导。冯特在莱比锡招收了欧美各国大批进修生,他们学成归国后,分别建立心理学系和心理学实验室,使这门新兴的科学得到迅速推广。
冯特所创立的心理学只兴盛了三、四十年就遇到困难。问题出现在“心理学是研究意识的科学”这个定义上。因为要承认这个定义,首先就要求承认意识的存在。但是,这不是心理学界所有的人都能同意的。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J.B.华生首先向冯特的心理学提出挑战。华生指出,心理学如果要成为一门科学,能和自然科学其他学科处于平等地位,就必须来一场彻底的革命,就要放弃意识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华生说意识是主观的东西,谁也看不见、摸不到,更不能放到试管里去化验,这样虚渺的东西决不能成为科学的研究对象。他认为科学的心理学要建立在可以客观观察的东西上面。人和动物的行为是可以客观观察的,因而行为才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心理学是研究行为的科学,它要探讨一个刺激使有机体发生了什么反应,在什么环境下产生了什么行为。至于头脑内部发生的过程,由于只能推测,不能肯定,所以不必给予理会。华生在心理学界掀起了一场影响深远的行为主义运动。行为主义心理学对在美国的中国早期留学生也产生了影响。例如,郭任远回国后便推行了行为主义,索性要把心理学改名为“行为学”。
20世纪40年代前后出现了新行为主义,强调在实验操作的基础上研究人和动物的行为。新行为主义者B.F.斯金纳最大胆的尝试是把行为主义原理用于改造社会。他写过一本小说《沃尔登第二》,是以日记的形式描写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这是一个集体农庄,它有极完善的社会组织,用工分计劳动报酬,完全用行为主义原理来培养训练儿童。在这个社会里没有竞争和剥削,人与人之间都能和睦相处,互相友爱,人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自私和欺诈。这样一个事先设计好的社会体制避免了现代资本主义各种弊病。斯金纳把这种社会设计称作“行为工程”,并把这样一个社会的实现寄托于中国。20世纪60年代,美国卷入越南战争,社会危机四起,人们开始怀疑美国的社会制度,向往一个理想社会,于是这本书便不胫而走。
行为主义在美国影响很大,从20年代到50年代,行为主义一直统治着美国心理学。现在看来,行为主义的理论太简单化和绝对化了,不能因为头脑中的活动看不见,就否认人的思维和意识的存在。同样,在物理学中,原子、分子、电子也不能被肉眼见到,但仍可以用仪器或其他工具进行研究。人的思维等心理活动同样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进行客观的研究。心理学毕竟要研究人的心理的内部过程。再者,人的社会活动极为复杂,不是简单的行为工程所能阐明的。
在行为主义兴起的同时,在欧洲又出现了两大心理学派别,一个是格式塔学派,另一个是精神分析学派。格式塔心理学诞生于德国,它反对冯特的构造心理学的元素主义,其代表人物是M.韦特海默、K.科夫卡和W.克勒。格式塔是德语Gestalt的音译,意思是整体、完形。这个学派主张心理学研究人脑的内部过程,认为人在观察外界事物的时候,所看到的东西并不完全决定于外界,而是在人的头脑中有某种“场”的力量把刺激组织成一定的完形,从而决定人看到的外界东西是什么样的。当时,物理学中正流行着“场”的理论,格式塔学派则认为人的大脑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所以物理规律可以同样适用于人脑的活动。格式塔心理学还对猿猴的智力进行了研究。克勒观察猿猴如何把几只木箱叠起来,爬到木箱顶上拿到悬挂在屋顶上的香蕉。猿猴还能把棍棒连起来取得被栏杆挡住的食物。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人和动物解决问题是靠突然发生的“顿悟”。格式塔学派反对冯特学派只强调分析的做法,而认为心理现象是一个整体,整体决定其内在的部分。这种强调整体和综合的观点对以后心理学的发展是有益的。科学研究不应只从分析的观点看问题,整体中的相互关系是更重要的一面。
精神分析学派来源于精神病学。它给予心理学以巨大的冲击,以致在讨论心理学对象的时候不能不提到它。奥地利医生S.弗洛伊德利用催眠术和自由联想法让精神病患者回忆往事,以找出致病的原因。他发现患者的幼年经验,特别是儿童与父母的情感关系非常重要。他还发现做梦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内在心理矛盾,所以分析病人的梦也是一种治疗方法。弗洛伊德认为,一方面人的内在生物性的是最基本的冲动;另一方面人的社会习俗、礼教和道德又约束着这种原始冲动的发泄,将其压抑到无意识中去。意识的内容是理智的、自觉的;无意识的内容多是与理智、道德相违背的。当理智与无意识的矛盾激化,就造成神经症。为了治病就需要对病人的无意识进行心理分析。这就是精神分析。精神分析学派认为,心理学是研究“无意识”的作用。其主要兴趣在于探讨人在生活中基本的心理动机。认为人的根本心理动机都是无意识的冲动。正是这种强有力的“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在人的生活中起着决定性的根本作用。至于有意识的心理过程则只是显露在表面的一些孤立的片断。近年的新精神分析已不再那么强调生物冲动的作用,而更为重视人际间的社会关系。在西方社会中精神病发病率很高,许多病因都与道德堕落有关,所以精神分析理论很容易被接受。
在心理学的发展上,苏联心理学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心理学是有原则性区别的。沙皇时代的俄国心理学最初也是从西欧国家引进的。但是俄国的一些生理学研究为今天的苏联心理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И..谢切诺夫以大脑的反射为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稍后的В..别赫捷列夫写了《反射学》一书。接着,И.П.巴甫洛夫专门研究了条件反射。他的条件反射学说促进了美国行为主义的兴起。巴甫洛夫学说对苏联心理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其理论基础之一,也直接影响了以后我国以及一些东欧国家的心理学。然而,在苏联对巴甫洛夫学说的学习曾一度出现过绝对化的倾向,排除了对其他先进科学思想的吸收。在十月革命胜利以后不久,苏联心理学者就主张要把心理学建立在辩证唯物论的基础之上,试图从反映论的角度来说明心理现象。这种理论认为心理是脑的功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心理的反映功能是有主动性的,表现为心理活动的选择性。在人的心理发展中,劳动和社会交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中国,现代心理学开始于清代末年改革教育制度、创办新式学校的时候。在当时的师范学校里首先开设了心理学课程,用的教材多是从日本和西方翻译过来的。1907年王国维从英文版重译丹麦H.霍夫丁所著《心理学概论》。1918年陈大齐著《心理学大纲》出版,这是中国最早以心理学命名的书籍。1917年北京大学建立心理学实验室,1920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建立中国第一个心理学系。1921年成立了中华心理学会,张耀翔任会长。1929年中央研究院设立心理研究所,唐钺任所长。这时,构造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等都被介绍到中国来,中国也开始有了自己的心理学研究。在30年代前后,郭任远的鸟类胚胎行为研究,黄翼的儿童绘画研究,孙国华的新生儿行为研究,艾伟、沈有乾等人的汉字研究,陆志韦、萧孝嵘等人的心理测验研究,卢于道、汪敬熙等人的生理心理学研究,陈立、周先庚等人的工业心理学研究等都做出了成绩。1937年爆发后,北方和沿海地区的多数大学迁到西南,心理学的教学虽然继续进行,但是研究工作几乎停顿。1945年胜利后,各大学迁回原址复校,心理学研究才得以恢复。此时,全国约有10余所大学设有心理学系,其教学与研究主要受美国心理学的影响。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51年便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曹日昌为第一任所长。在几所大学和各师范院校设立了心理学专业和教研室。当时中国心理学的主要任务是建立辩证唯物主义的心理学,同时学习苏联心理学和巴甫洛夫学说,开展条件反射和高级神经活动的心理学研究。中国心理学家认为心理是脑的功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实践活动是人的心理发生发展的源泉。此时,还展开了对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的讨论,以及对西方心理派别的评述。潘菽提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60年代初期,中国心理学的重点转向联系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结合中国的情况,在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劳动心理学方面都进行了探讨。
然而,中国心理学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曾一度因所谓“生物学化”而受到错误的批判,在“”期间又被作为伪科学而取消,直到70年代初才恢复其科学地位,重新受到重视。
80年代前后,中国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杭州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设立了心理学系。许多师范大学也成立了心理学专业和心理研究所。中国心理学会的会员增至2600余人。1982年成立了中国社会心理学会,陈元晖任会长。在生理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理论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工业心理学等领域内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开展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共创办了十几种刊物,出版了上百种书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不断为心理学提出新的任务。可以预见,中国的心理学面临着极为美好的前景。
当代心理学
几十年来,心理科学获得了迅速的发展。这从参加这一领域的科学家和从业者的人数,以及基础研究和应用课题的数目日益增长便可以明显看到。这种发展的一个值得注意的特点是心理学各派之间的争论已经不再激烈,而是趋向,各家的合理思想被保留下来,使它们之间的区别缩小了。这种在心理学对象、方法问题上争论的减弱表明心理学逐渐走上成熟的道路,心理学家把更多的精力致力于专门问题的研究,在具体问题上展开学术争鸣。心理学问题被划分得更为精细,以便于更深入地加以探讨。当代心理学的另一个特点是它的跨学科和多学科性质。心理学和一些邻近学科的重叠,已使它们的某些部分难于区别。心理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分支众多、边界模糊的科学。心理学是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种属性的科学。一方面,它与生物科学结合,探讨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它伸展到技术科学领域,与计算机科学相联系,促进了认知科学的发展。心理学还研究人类个体的发生发展,提供了关于人的认知能力和个性社会化的发展观。另一方面,心理学与社会科学结合,研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以及人际交往中的社会心理现象。时至今日,心理学发展得更加宽广庞杂,这就要求从哲学的高度对它进行理论概括。理论心理学就是从宏观上探讨心理学的思想体系。
由于心理学的研究范围相当广阔,不同复杂程度的心理活动可能需要不同的理论模式和研究手段,因而当代心理学是把人和动物的复杂心理活动分成不同的层次,在不同的水平上加以研究的。心理学问题概略地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生理心理学生理心理学从生理学的水平研究各种心理现象。在早期,巴甫洛夫用条件反射方法研究动物的学习活动,提出人的心理活动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现代的生理心理学用神经生理学、生物物理学和生物化学的手段来研究感知、学习、记忆、思维、情绪等过程,目的是阐明各种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由于生物医学技术的进步,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D.H.休伯尔和T.N.维厄瑟的感受野研究,K.W.斯佩里的割裂脑的研究最为著名。休伯尔和维厄瑟在动物的大脑视觉皮层的细胞上插入微电极,当视网膜的某一部位接受光刺激时,便引起与之相联系的大脑皮层细胞的兴奋,产生微弱的电活动,经过放大而被记录在仪器上。他们的研究发现,大脑皮层细胞对视觉刺激有精细的分工,某些细胞感受明暗刺激,另一些细胞感受圆形、尖角、边界等刺激,还有些细胞感受有一定方向的线条刺激等。与这些皮层细胞相联系的不同视网膜部位称为感受野。斯佩里通过割裂两侧大脑半球方法治疗癫痫病人对大脑心理功能的研究,发现左半球主要负责言语和思维活动,右半球主要负责图形、音乐知觉和身体的运动。以上两项研究曾在80年代初获得了诺贝尔奖。
在记忆方面,人们相信既然经验可以在头脑中长久地保存下来,那么大脑的生理结构必定发生了某种物质变化,或遗留下某种痕迹。人们还设想,在识记时大脑的某些神经通路会不断地传导神经冲动,因而在这条通路上的神经元与神经元的接触处──突触膜上,必然发生生理的和结构的变化,而降低了神经冲动的传导阻力。研究发现,在记忆时随着突触的电传导的次数增多,细胞内的核糖核酸也增多,由于突触膜受体的蛋白质合成与核糖核酸的变化有关,于是认为核糖核酸就是要寻找的记忆物质。研究还发现,能促进蛋白质合成的药物可以加速学习过程,抑制蛋白质合成的药物则阻止长时记忆的发展。这些关于记忆的脑化学研究增进了对心理过程的了解。80年代以后,中国心理学家也研究了记忆的大脑机制,以及应激状态下的脑化学变化。
生理心理学主要用动物做实验,有时也结合医疗实践进行临床研究。它采用生物科学的通用研究方法,主要是在控制条件下实施手术或使用药物的实验法。从事这一领域的研究者不只有心理学家,还有神经生理学家、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家等。生理心理学有时也被列为神经科学的一个分支。
认知心理学这是20世纪60年代新兴起的心理学方向。认知心理学是从反对行为主义发端的,同时继承了格式塔心理学的观点。前面已经谈过,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只能研究可观察的行为,不能研究人脑的内部过程。这种观点长期阻碍了人们对人的心理过程的了解,使心理学几乎陷于停滞状态。认知心理学突破了这一限制,以研究高级心理活动,特别是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为主要目标。这一点正是格式塔心理学的主张。
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以外的其他科学对心理学发生影响的典型例子。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迅速发展起来的通信技术,特别是信息论和控制论的出现,使心理学家看到人类认识过程与通信系统有一定的相似性,于是借用通信工程师描述信息通道的概念来描述人的认识过程。人的认知过程被看成是信息通道的输入、编码、译码、存储、提取、输出等处理信息的过程。另外,行为主义关于语言是条件反射学习的看法,经受不住后来兴起的心理语言学的冲击,以致一败涂地。心理语言学的代表人物N.乔姆斯基认为语言有某种先天的内在规律,是由遗传决定的。儿童所表现出学习语言的惊人的能力,就足以证明这一点。认知心理学在心理语言学的基础上,研究言语理解和智力操作,无疑扩大了传统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认知心理学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方法来研究人的认知过程。除了应用反应时测量、记忆测验等一般实验心理方法外,还对口语记录进行分析,以了解心理活动的内部过程。认知心理学根据研究结果,建立关于心理活动的认知模型。认知模型只是关于内部过程的一种假设,并不一定代表脑中的真实生理机制。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U.奈瑟写出第一本以《认知心理学》为名的书籍,心理学界以此作为这一新方向的开始。
认知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是信息加工理论,所以又称为信息加工心理学。50~60年代,A.纽厄尔和H.A.西蒙把人类所具有的概念、观念、表征等脑的内部过程看作是物理符号过程。人脑是一个物理系统,脑内的活动是对这些符号的操作。计算机也是一个物理系统,其工作原理是对磁场的模式或符号的操作。任何物理事件只要能用符号形式表示,就能用计算机模拟出来。因此,人类思维中的概念和符号操作可以比拟一个计算机物理系统对符号的加工处理。这就是当代认知心理学中极为重要的物理符号系统假设。这一假设在人脑的思维活动和计算机的信息操作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从而在信息加工心理学的研究基础上,可以设计计算机程序来模拟人的心理过程,特别是思维、问题解决等高级心理活动。认知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相结合,产生了人工智能这一新学科。80年代初期以来,中国心理学家开始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对汉字的学习记忆过程有了一定的认识。李家治等在机器理解汉语的人工智能研究方面取得了结果。80年代后期,认知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相结合,提出认知的平行分布加工模型,可能给人工智能研究带来惊人的突破。这一学科的发展前景将是会振奋人心的。当然,这不是说对认知心理学的方法论就没有争议了。
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研究人从出生到老年不同时期的心理特点和规律。人的身体和心理在时间进程中表现出量和质两方面的变化。人的发展在量的方面的变化是明显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身高体重会增加,词汇量不断扩大,知识范围越加广阔,这些都是可以计量的。人的发展在质的方面的变化就更为复杂,也难于定量测量。人的思维、言语、情绪等心理过程都有发展的阶段性。发展心理学研究各种心理活动的年龄特征,并试图找出学习能力的关键期。例如儿童的言语和技能都有最佳的学习时期,一旦超过一定的年龄阶段,再学习就会更加困难了。青春期的青少年会表现出明显的心理和行为的改变。人的心理发展,不论是在量的方面还是在质的方面的变化,总是受内在生理因素和外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人的发展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它是一个前进而不可逆转的过程。
人的心理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心理学研究角度可以把人的发展分为身体、智力和人格发展三个方面。这种划分是人为的,因为每一方面的发展都会影响其他方面的发展,而且人的发展又有个别差异。总的来看,人的心理发展是有规律性的。J.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发展阶段论是一种有代表性的理论。每一发展阶段都有其特有的智力行为特点。人格的发展主要是社会化的过程。这方面的发展更为复杂,主要受社会环境和人际交往的影响。
发展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比较活跃的一个分支。由于采用了新的研究方法和仪器设备,特别是录音和录像记录的使用,使得这个领域的研究获得了许多新的发现。现在认为,儿童在婴幼儿期已经具备了一定水平的认知能力,如1岁幼儿已有很高的知觉辨认能力,3岁儿童已具有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等。人们还发现婴幼儿会进行许多过去认为是不能完成的活动。在长久以来进行的遗传和环境相对重要性的争论上,这些发现无形中造成了对先天遗传因素的重视。中国的儿童发展研究具有悠久的传统,从20世纪上半期开始便开展了比较深入的研究。近期朱智贤、刘范等结合中国的特点,进行了儿童智力和思维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在国际上,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研究也有很大进展,形成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几个重要理论体系。这些理论体系不仅支配着研究工作的方向,而且在更广阔范围上影响着人们对心理发展的看法。
自从19世纪人们把儿童发展作为一门科学探讨以来,虽然都知道发展是指从胚胎一直到死亡的历程,但是以往的人类发展研究却只局限于研究某一发展阶段,很少着眼于整个生命过程。今天许多心理学家认识到,发展贯穿于人的一生之中,生命的每一阶段都受前一时期的影响,同时又影响到以后的发展。一个称作毕生发展心理学的新的研究方向正在形成。它从人的生命的全程发展着眼,研究从产前到死亡的全部心理和行为变化。由于许多国家的人口都趋向老年化,老年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因而这方面的研究受到重视。
社会心理学它研究个体和群体在社会相互作用中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的发生和变化的规律。社会心理学在两个水平上对人际关系进行分析,即个体和社会群体的水平。就个体来说,人从一出生就处于一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之中,环境对儿童产生各种影响。儿童也对环境作出反应。儿童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展成为社会的人。社会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发展的社会化过程,包括儿童的交往,言语的发展,伙伴、家庭、居住环境以及学校对人的影响,这些影响以什么规律起作用;在成人个体的交往中,又有什么社会心理规律起作用。社会心理学中的归因理论就是说明在人际交往中,人是如何为某种行为找出解释原因的。归因问题是当前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中心课题之一。
人属于一定的团体、阶层、民族、国家。在各种各样的群体中,人相互交往和影响,使其心理活动带有某一群体所特有的倾向性。人在群体生活中所产生的社会心理现象,如群体内部的交往结构、无形的群体规范、态度、种族偏见、侵犯行为等,都是社会心理学所要研究的问题。例如,社会心理学中所谓的集体就是成员比较多的一种大群体,它们具有一些共同特征,如在这种群体中成员间不一定有直接的接触和交往,而是通过某种共同的活动联合在一起的。在大群体中,风俗、习惯、传统观念对行为发挥着特殊的调节作用。大群体又分为无组织的和稳定的两种。前者是偶然地自发产生的,存在的时间相当短。在一定场合集聚起来的大规模群众动乱,足球比赛场上观众的骚动,都是这一类大群体行为的典型例子。在相当长时期中存在的稳定的群体有职业、社会阶层、民族、种族的群体。它是由具体的社会关系体系决定的,或是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这两类大群体中的社会行为规律,都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问题。
几十年以来心理学一直朝着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它以物理学、生物科学以致技术科学为榜样来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这就不可避免地带来一定程度的还原论和机械决定论的倾向。正在这个时期,西方文化中流行的人道主义社会思潮渗入心理学,出现了社会心理学中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A.马斯洛和C.罗杰斯等人反对心理学中的机械决定论,认为传统的走自然科学道路的心理学不足以解决更复杂的人类心理学问题,特别是涉及价值观和信仰的问题。人本主义心理学以研究意识经验为出发点,探讨人格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他们认为人在自然进化过程中已获得一些高于一般动物的潜能,包括友爱、自尊、创造性以及对价值的追求等。这些潜能表现为高级需要,它们在人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可能成为支配人的动机和行为的力量。自我实现能使人的这些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精神病态是社会环境不良影响使人脱离自我实现的一种异化表现。心理学的任务就是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和潜在美德的实现。
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的动机的作用,它把人的特殊性和人的价值加以拔高,强调发挥人的本性,促成自我实现;然而事实上它所强调的仍然是人性的自然因素的一面,相对忽视了社会因素的作用。在我们看来,所谓的人性决不是什么脱离社会环境影响的人的内在自发力量。这种心理学是否真正找到了所谓人类自我改善的途径,还是有疑问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把心理学引上了一条完全人文科学的道路,并不一定能最后解决心理学的问题。
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学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它们所研究的是同一社会现象的不同方面。社会学从比较宏观、概括的水平上研究社会问题,社会心理学则是从比较具体的、微观的水平上研究人际交往活动。由于人的社会生活的极端复杂性,虽然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工作存在着许多困难,但是从人的心理的社会制约性出发,必定能总结出人的社会心理学规律。
理论心理学它是从哲学的高度探讨心理学的方法论问题,包括讨论心理学的对象和方法,意识的起源和发展,身与心的关系,以及评述心理学的思想体系等。广大的中国心理学家坚持发展辩证唯物主义的心理学,特别重视理论心理学的研究。他们试图从宏观上总结心理学的发展历史,研究心理学的现况,并引导心理学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潘菽对于发展中国的理论心理学作出了贡献。高觉敷等人编写了中国和西方心理学史的著作。
辩证唯物主义的心理学认为心理活动不是物质世界以外的纯精神的活动,也不是某种物质实体。它的实质可以由四个方面去认识:①心理活动是脑的功能或作用,脑是心理活动的物质器官。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的组织又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不断演进和发展的。物质的组织发展到较高级阶段就会出现新的功能。心理现象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和演化的产物。它的产生和发展与脑的发展演化密切联系着。人脑是高度组织起来的物质,心理功能是在脑的生理功能的基础上产生的。人脑是能够思维的物质。②心理活动是由客观事物所引起的主观反映。心理是脑的功能是指产生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而言的。心理活动同时又是由作用于人的客观事物引起的。客观事物作用于人,人便以它特有的心理活动以及相应的行为给予回答。没有客观世界中种种事物的影响和作用,人的心理活动便无从产生。另一方面,人们对事物的反映和行为并不是被动的,人是一个积极活动的主体,他与周围世界的相互作用总是受以往在一定的生活条件下形成的知识经验和技能等个性特征所制约。③心理活动是一种主观活动,同时它和生理功能一样又是一种客观事物,具有主观和客观的二重性。说它是主观的,首先因为它总是属于一定的主体,没有独立于任何人之外的心理活动。再则,客观事物与它所引起的心理活动是处在相对地位的。具体的客观事物和它在人头脑中的主观映象确是不同的。另一方面,人们的心理活动又确实具有客观性,因为心理活动终归是人的活动,人又终归是客观世界的一部分,所以它是客观存在的。当我们观察一个小孩的心理活动时,他的心理活动就成为我们认识的客观对象了。可见,人的心理活动在同客观事物相对比时是主观的,当把它看作是客观事物的一部分时就具有客观性了。④心理活动与人们的生活实践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心理活动是因生活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在生活实践中,客观事物作用于人、影响着人。人一方面接受这种作用和影响,同时也以自己的方式作用于客观事物,这就是认识它、变革它。这样,人们便产生了对事物的感觉、知觉、思维以及对它们采取这样或那样的态度、意图以及行动。可见,人的心理活动对生活实践起着调节和指导的作用,从而使人具有自觉能动性。人的心理活动还要在生活实践中不断地受到检验并得到发展。当人们在一定的认识指引下从事实践活动时,如果取得成功,达到了预定的目标,那就证明这种认识基本上是正确的。反之,行动没有取得成功,则证明很可能是认识有偏差,或者是由于什么别的原因。这时就需要修正自己的认识使之符合实际。在这样反复的实践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也就得到了发展。正是因为人类有高度发展的心理活动,才有自觉能动性,这是人类区别于并高出于动物而成为“万物之灵”的本质特征所在。
心理学的应用
心理学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它对人类生活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其应用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心理学家能参加解决教育、医疗、工业、商业、军事及各种社会问题。下面列举的就是心理学在一些应用领域中所形成的分支学科: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规律,揭示教育过程和心理发展的关系,把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应用到教育实践中去。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受教育者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心理的个别差异,道德品质的形成,教育者应有的心理品质等。教师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学科教学心理学研究语文、算术等课程的内容和教法,也属于教育心理学的范围。德育心理学研究儿童道德动机、道德判断的形成过程,探讨培养优秀道德品质、正确信念和理想的有效途径。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直接关系到教育改革和人材培养的重大任务。近年来,中国心理学工作者进行的一些教学改革实验,如语文和数学的自学辅导教学法等,对于教学实践具有积极的作用。
医学心理学它是关于疾病和健康的心理学研究,探讨心理因素在维护健康和致病方面的作用,并研究在医疗中医护人员与病人的行为特点。医学心理学家在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特别是在精神病医院中发挥作用,他们用心理测验诊断病人,找出心理障碍的原因。医学心理学还研究精神药物的作用,探讨心理治疗的方法。病人的康复过程也是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内容,目的是调动病人的心理因素,使他尽快恢复健康。医学心理学家也从事心理咨询和心理卫生工作,对促进人的身心健康提供指导与帮助。医学心理学近年来在中国发展较快,心理测验已在临床诊断中应用。目前,全国的精神病医院和部分综合医院都开设了心理咨询门诊。
工业心理学主要包括工程心理学和管理心理学。工程心理学研究现代工业中人与机器的关系,又称人机系统,这是在工程设计中使设备适应人体的活动特点,从而使工作效率达到最高。工厂的温度、照明和工作条件,航空工业中飞机座舱的仪表显示,车船驾驶系统的合理性都是工程心理学研究的课题。它还研究工业劳动中,职工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管理心理学研究职工的选拔、训练、评价、使用等人事组织问题,还研究工作动机、鼓励手段、意见沟通、组织结构、领导行为等心理学问题。这些研究的目的是调动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人的潜在能力,形成和谐的工作气氛和提高工作效率。中国的工业心理学有比较久的历史,近年来在工程心理学和管理心理学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结合照明、显示器设计、交通信号,以及工业企业的领导行为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取得了良好效益。
商业心理学研究商业活动中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运用心理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商品流通过程中有关的行为问题。它包括市场心理学、消费者心理学和广告心理学。市场心理学研究市场供求关系中心理因素的作用。消费者心理学研究商品生产、商品流通,以及服务行业中消费者的心理规律,包括购买动机的分析、购买行为的特点等。广告心理学研究商标、包装、广告的设计,其心理效果的评价等。商业心理学的研究在以市场经济为主的国家里很受重视,成为商业竞争的重要手段。中国这方面的工作尚待开展。
法律心理学研究人们在司法活动中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法律心理学根据不同的方面,又可分为犯罪心理学、侦察心理学、审判心理学等。犯罪心理学研究犯罪的动机及对罪犯的教育改造等问题。侦察心理学研究在侦破案件过程中所应依循的心理规律。审判心理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分析犯人供词及证人证词的可靠程度。法律心理学的另一重要分支是司法鉴定心理学。这是运用临床精神病学专业知识,对被怀疑有精神障碍的被告或其他诉讼当事人进行心理鉴定,为确定其法律责任提供科学依据。中国的法律心理学工作者,结合本国实际对犯罪的心理特点及应采取的对策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我们不是活半仙儿
小鱼:你们经常被很多人问一个相同的问题吧——“学心理的是不是都会读心术?能看穿别人的心思?”
惠子:我也纳闷了,我的高中同学但凡知道我是学心理的也都是这么一套嗑,我都不想看穿了,我想直接刺穿他们的心!我又不是活半仙儿,又不会算命,拿什么看穿你们的心思??其实社会上很多人对心理学的理解都片面了,大家都只停留在对心理医生和心理咨询这个角度上的理解。真正的心理学远远不止这些,心理学的定义叫做研究人和动物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在这个大前提下我们学的心理学是一本科学性很强的学科,并非读心术这么玄乎。
心理学其实包括很多领域,有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有关人类对输入信息的加工过程,比如感知觉的产生,如何思考,记忆,以及人类逻辑推理的规律;有发展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类从出生到死亡的动态发展历程,这其中包括了比较常见的儿童心理学,说白了就像婴儿几岁会叫爸爸妈妈,都是我们研究的方面,成年和老年也有研究;还有脑神经科学,这就比较高级了,我们利用先进的脑神经仪器测查认知过程的生理机制,试图通过生理干预的方法帮助那些有认知困难的人,比如帮助有阅读障碍、数字困难的患者。
而社会上大家所了解的那些心理咨询、心理辅导乃至心理医生,仅仅是应用心理学分支下小的不能再小的一个理论分支。比如我,我的研究方向是儿童心理学,对于心理咨询只停留在很浅的层面,说实话,还真不如算命的厉害。
生活就是实验,招被试
小鱼:学了心理学,你们的世界是不是变得跟我们一般人的不太一样?
惠子:肯定不一样啊,在我们眼里没有别的专业那么丰富多彩,我们平时的生活和学习概括起来就是五个字“实验,招被试”。因为我们心理学是一门科学性要求很高的学科,基本上所有的结论都必须通过客观的实验数据来说话,因此每天我们不是在实验室就是在去实验室的路上。想实验,就要有人愿意参加实验,也就是招被试,所以招被试就成了我们每天都在奔走的事情,这是一项既无聊又繁琐但是很有乐趣的事情。
基本上我们的每一门课程都是一项研究,因为每个人都要上将报告,所以寝室里大家有时候干脆就互相帮助,彼此为对方的实验做被试。被试一般就是填写问卷,一到了课程结业的时候,寝室里经常是电脑乱飞,大家互相传接着笔记本帮彼此填问卷,又热闹又紧张。
我在导师那研究儿童心理的时候就更有意思了,所有的被试都是从微博上找来的一岁半到两岁半的小宝宝,管理起来真的特别多的意想不到。有一次我们招了一大堆宝宝做空间定向的实验,记录被试时,小孩子的名字让我们头疼了半天,光那一天要来的被试里就有3个叫天天的,3个叫果果的,还有2个豆豆,3个小宝外加1个大宝??搞得我们的登记信息一团乱,小孩子到了之后也分不清谁是谁。那时候真心在想,父母们啊,你们为什么给孩子起名字这么容易随大流呢?看,叫个什么花生土豆不是很好嘛,多有个性?
最无奈的要数我们寝室一个做老年心理学姐妹了,有一阵子她要做一个关于老年人再婚情况的调查,为了收集被试她经常到老年人家里去了解情况,可老人年纪大了话就多了,更何况是谈及婚姻这种问题,那些爷爷奶奶们常常和她拉家常,大谈特谈自己的婚姻经历、子女问题,有时候谈得高兴了声泪俱下,但对我们研究的回答往往根本不在主题上,拦都拦不住,只有静静地听她们说完,没个个把小时根本结束不了。
实习另类欢乐多
小鱼:心理学这么神秘的学科,实习时是不是也和别人不一样?
惠子:那是必须的啊!我们实习的地方,说句大话,其他专业的同学是想进去都困难。最让我难忘的当属是去精神病医院和幼儿园实习了。尤其是精神病医院,这辈子就去过这么一次,就足以让我大开眼界了!
记得当时我们小组第一次分配到的研究对象是一个有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大约四十多岁的样子,听大夫说已经患病十几年了,他有严重的幻听和幻想症,我们采访他的时候,他一直特别神秘地说自己是重要人物,能够听到很多已故的伟人在呼唤自己,还告诉我们要小心,这不是医院,是软禁他的地方,周围的医生都是特工,为了监视他,临走前他还求我们一定想办法把他救出去,弄得我们一帮人是哭笑不得。
后来还遇到了一个患有妄想症的小姑娘,非说自己是王妃,还总是给我们展示她有多美,看着其实挺心酸的。我们还遇见过有狂躁症的病人,见到我们特别热情,感觉好像是老熟人一样,一见面各种打招呼,上来就要给我们唱歌跳舞,搞得好像联欢一样。
去幼儿园就是和小孩打交道了,其实幼儿园的老师大多对孩子都是哄着,可是我们学心理的知道,这种行为在心理学上会更加强化及加剧孩子们的依赖和任性。有一次一对双胞胎在幼儿园门口和父母分开的时候哇哇大哭,老师和路边的家长都说让妈妈抱抱就好了,可是我们很清楚,这是一种分离焦虑,如果妈妈抱他们了,就会强化他们只要自己哭妈妈就不会走的意识,那样一来反而无法解决问题了,所以当时我们只有特别冷血特别另类地一直催着妈妈离开。其实这就是心理学里大家没有看到的一面,也是科学与常识有差别的一面。
学心理的心里都有点变态?
小鱼:以前在网上看到过有人说研究心理问题的人心理都有问题,你们真的是这样?
惠子:是不是我们自己也不知道,但是被很多人说久了我们也就以此自嘲了,不过对于这个问题,前几年曾经有学院的老师做过研究,对各个研究生院的学生做过一个有关心理方面的调查研究,结果是相对其他各院系的同学,心理系的学生整体心理健康指标略低一些。
我们当时都分析了原因,一是有些同学之所以选择心理学的确是因为他们有心理障碍,想通过学习来寻求帮助。二是有些同学的亲人有心理障碍。这两点和学医的有些相似,许多学医的是因为自己或家人、朋友有疾患。当然更多的人是因为对心理学感兴趣,觉得其神秘无比想一探究竟。其实最关键的原因是受环境的影响,或者更精确地说是人和环境相互互动的结果。
听说很久以前学院有位老教授,讲授变态心理学时跟学生介绍,说他以前有一阵子在精神病院与精神病人打交道,时间长了他竟然养成了精神病人的一些习惯,比如没事的时候会注意人们细微的行为,常常对人敏感,他说过分敏感就是一种心理问题,这是习得的,整日和精神不正常的人在一起,人自主不自主地肯定会受到影响。
最后一个原因就是知识的滥用,学变态心理学这门学科的时候,大家都会相互调侃,“哈哈,你这是妄想症!”,我们都会自觉或不自觉的自我分析,对着各种症状给自己和对别人归类。因为对于心理问题了解的多了,也就发现自身的问题了,所以大家会觉得自己多多少少有些心理问题。
寝室里都是莫名其妙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
研究生作为国家培养的高级知识分子群体,肩负着成为国家顶梁柱的重任,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任。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的社会转型、研究生教育的扩招以及社会竞争的加大,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根据相关的研究调查表明大约有30%的研究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甚至出现了极端的行为如自杀等,成为事件高发的“问题群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于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了现在学术界研究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而西方兴起的积极心理学主张利用积极的力量和乐观的态度来面对心灵的困扰且让自身的生活变得更有意义,这就为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将积极心理学的教育理念引入研究生心理教育,运用积极的人格特质来进行研究生的心理教育将是一个有益的借鉴。
一、当代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原因概述
研究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具有一定的群体特征,首先研究生虽然主要在校内活动,其人员结构相对复杂(如包括已婚的、未婚的;有工作后再接受教育的,也有应届直接考取的;年龄差异较大;经济状况参差不齐专业基础深浅不一等等),培养目标定位较高(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学习任务逐步转化(理论学习与科研实践相结合),诸多因素决定研究生在生活学习等各个领域内存在自身的特点;其次,研究生知识层次相对较高,对精神追求更为注重,对现实生活感受更深,对理想社会期望更高,当个人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现实与理想呈现巨大反差时,往往会因对社会现实极度失望而产生种种心理问题;再次,现代社会的特性,人们的知识层次或社会地位越高,就越容易自我封闭,拒绝与外界的广泛沟通,从而因缺乏良好的压力宣泄途径而产生心理问题。 根据目前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术研究表明,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人际交往障碍和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其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有孤独、苦闷、情绪低落、思想消沉、冷漠、偏激、反感和厌倦等。做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干什么都提不起精神,看上去好似泰山压顶,包袱沉重,在行为上轻则无精打采;重则悲观厌世,长期失眠,精神错乱,甚至在一些高校出现了研究生自杀行为等。究其原因大体上有以下几个方面:(1)学习压力。(2)人际交往压力。(3)经济压力。(4)就业竞争压力。(5)恋爱和婚姻压力。(6)群体内部差异。(7)研究生个体自我管理教育的缺失。对自己和目标缺乏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没有形成良好的心理调适机制;学习和生活缺乏明确的定位和自我目标要求;(8)社会(尤其是学校)对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的缺失。关于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的分析学术界研究已比较成熟,在此不再展开论述。
二、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研究
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应对普通人如何在良好的条件下更好地发展、生活、具有天赋的人如何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地发挥等方面进行大量的研究。它认为,心理学的三项使命:治疗精神疾病、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充实、发现并培养有天赋的人。这在二战之前均得到研究者同等程度的关注。而二战之后,心理学成了一门大力致力于治疗的科学,它的研究焦点集中于测评并治愈个人心理疾病,出现了大量对于心理障碍的研究以及对离婚、死亡、待等环境压力对个体造成的负面影响的研究。Seligman曾注意到在对人类情绪的研究中,就有约95%的研究是关于抑郁、焦虑、偏见等负性情绪的研究。在对精神疾病的了解和疗法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心理学却忘记了它的另外两项使命,逐渐成为一门受害者科学。注意到这种现象,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不仅仅应对损伤、缺陷和伤害进行研究,它也应对力量和优秀品质进行研究;治疗不仅仅是对损伤、缺陷的修复和弥补,也是对人类自身所拥有的潜能、力量的发掘;心理学不仅仅是关于疾病或健康的科学,它也是关于工作、教育、爱、成长和娱乐的科学。具体就研究对象而言,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分为三个层面:在主观的层面上是研究积极的主观体验。幸福感和满足(对过去)、希望和乐观主义(对未来),以及快乐和幸福流(对现在,包括它们的生理机制以及获得的途径;在个人的层面上,是研究积极的个人特质: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勇气、人际交往技巧、对美的感受力、毅力、宽容、创造性、关注未来、灵性、天赋和智慧,目前这方面的研究集中于这些品质的根源和效果上;在群体的层面上,研究公民美德和使个体成为具有责任感、利他主义、有礼貌、宽容和有职业道德的公民的社会组织,包括健康的家庭、关系良好的社区、有效能的学校、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等。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应从只重视对个体缺陷的弥补、伤害的修复转移到加大对人类自身存在的诸多正向品质的研究和培养使积极心理学思想的核心所在。那么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研究对于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就应该从研究生的自我积极教育、培养积极的个人特质以及构建积极的社会机构对研究生的关注层面进行研究。在积极心理学的视域下开辟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新的探索:
(一)正确认识自我,调整人生目标,形成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正确认识自我是培养个人积极特质和自我教育的基础和前提。研究生的心理问题大多是源于对自我缺乏正确的认识,进而也就失去了对自我和目标的正确认知和评价。在面对困难、压力以及心理问题时造成主观上的迷失和无助感,使得心理问题得不到很好的纾解反而越积越重。研究生在年龄上分析基本上处于成人前期,心理发展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精神和自我关注普遍提升。成人前期的自我体验(或自我情感体验)具有独特性,其特点为:①自我体验的多样化。成人前期出现了一些以前很少体验到情感,如:自怜、自惭等,对内外刺激都有更深刻的内心体验和反应。②自我体验的敏感性。随着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增加,这个时期的个体对他人的言行和态度极为敏感。涉及“我”相关的名誉、地位、理想、人际关系等问题,尤其容易引起比较强烈的情绪体验。③自我体验的深层性。与外部生理有关的体验更多地转向内心的思索等内心深层体验。所以,成年前期自我体验的敏感性、深层性和对自我内心的关注等等特点也是导致研究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因素。如何正确的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树立正确的定位和目标在研究生的学习生活中影响至关重要。正确客观的分析自我,检视自己的优缺点和取得的成就,以优点集束和成就为基点加强个人的主观体验,强化积极个人特质的感受培养;同时正确客观的看待缺点和存在的问题,以积极进取的心态去着力解决,形成积极健康的面对理念并转化成积极的个人特质;以以上两点为基,结合社会现实的竞争实况梳理自己的人生路线并树立正确可取的人生目标。
(二)培养积极的个人特质。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的个人特质主要包括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勇气、人际交往技巧、对美的感受力、毅力、宽容、创造性、关注未来、灵性、天赋和智慧,这些能力对人积极品质的养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人的工作、学习、生活将会产生巨大的助力,进而形成积极的生活体验并进一步促成成就的取得。积极的个人特质的培养主要体现在研究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上。研究生进入到更高的学习层次就意味着更大的社会责任和更高的社会要求,那么进一步加强自我的管理和自我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也是研究生教育的内在要求。然而随着社会变革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社会的激烈竞争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本已快速增长的研究生群体在自我教育和管理方面造成不同程度的缺失。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缺失使得研究生群体中大多数个体处于浑浑噩噩的状态,学习生活处于无规律状态。在外在和内在压力的作用下研究生个体的心理就会显得十分的脆弱,对于自我面临的各项事务不能很好的处理解决。这就造成了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滋生。而具有良好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意识的研究生个体就能够很好的处理研究生生活中的各项事务,并注重自我能力和修养的培养。面临各种压力时能够很好的进行自我解压和调适。所以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要注重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教育理念,注重外部环境的构建更要加强研究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引导。
(三)培养积极的人际关系的理念和交际方法。研究生教育的特殊性就决定了研究生的活动范围基本被束缚在校园范围内,与社会活动的交集不大甚至说很小;其次,研究生作为学校的一个特殊教育群体与本科生的教育大为不同,这也就把研究生的人际交往的范围和方式压缩到了很小的范围;研究生群体内部的复杂性以及研究生环境的转换造成的不适应性(研究生进入学校生活、学习也就脱离了原来的社会关系而在新的交际关系未形成前和正在形成中基于新的环境难免会产生各方面的不适应性)使得研究生心理造就很大的压力和隐患,在外部压力加大时使得个人感受倾向于孤独无助,心理苦闷得不到合理的排解就难免形成心理问题。那么针对这种特殊的情况而言研究生个体树立积极的人际关系理念和正确开放的交际方法就显得十分的必要和迫切。积极的交际理念和方法源于它的开放性和主动性。研究生应该以积极的心态去拓展人际关系,树立正确的交往动机,形成良好的交往方法和品质。
(四)培养积极健康的娱乐休闲习惯。积极健康的娱乐休闲活动和习惯是成熟人格的表现之一。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健康的娱乐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形成健康的身心,健康的身心既是积极个人特质的表现同时也是个人特质赖以发展的基础。在积极健康的娱乐休闲活动中,能够使得个体的身心得到很好调节;同时娱乐休闲的过程也是主观体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人的积极情绪能够得到很好的提升。研究生不同于大学生的教育模式也就造成了研究生的集体娱乐活动很少几乎没有,基本上处于个人或几个人的自娱自乐状态。学校对于研究生在这方面的缺乏管理(认为娱乐休闲是研究生个人的事情,不重视甚至不关心)也就造成了研究生群体内形成了不健康的娱乐休闲活动习惯,造成了研究生群体生活学习不规律,身心健康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等。自我放任的生活学习氛围一旦形成对研究生教育将是很大的冲击,所以学校教育应该加大对研究生加强生活习惯上的引导和教育管理就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
(五)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和积极的进取心。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积极乐观的心态和进取心是个人特质的重要方面,同时也是抵御不良情绪和习惯滋生的良药。积极乐观的心态和进取心是一个人精气神的重要体现,它的形成和培养将能强化个人的学习工作的热情。具备乐观心态和进取心的人在面对压力挫折时能够很好的认识现实、坚定自我,更能激发斗志;具备这种品质的人更易于成功。同时这种积极面对的过程也是积极主观体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使个体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加强,使得负面情绪在心理方面无立足之地。作为研究生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和进取心将能更好的规范学习生活、完善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专注学习研究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培养,这样在面临挫折和压力时就能够有信心、有能力、积极乐观的去面对。这样的精神面貌才能使研究生的学习生活充实,使得研究生能够立足专业发展个人实现人生目标的追求;不至于学习荒废在碌碌无为中随波逐流,在面临压力挫折时逃避、不知所措。
(六)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给自己的心灵开辟一片乐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习惯爱好的养成与运用能够很好的引导个人的发展,同时有能够给自己的心灵开辟一片净土,起到净化心灵的作用在面临心理压力时能够很好的调试人得精神状态。积极心理学认为良好兴趣的形成和发展能够促进个人积极特质的形成,强化个人主观幸福感的体验,进一步促进个人成就的取得。研究生个体大多存在兴趣寥寥或者存在不良兴趣爱好的情况,那么通过加强对研究生个体的兴趣爱好的引导来进行
心理健康的教育,将能够很好地减少研究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抵触情绪,良好的兴趣爱好的形成与发展将能够为研究生的枯燥学习生活开辟一片心灵的乐土,使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七)培养合理的心理调适机制,注重自我教育和心理调节。
在面临心理问题时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宣泄方式来疏解心中的压力和苦闷,但是不是每个人的方法都是有效的。培养合理的心理调试机制,注重平时的自我健康教育和心理调节就显得十分的必要,不要等到压力大了才调节那就晚了。培养合理的心理调适机制首先作为研究生个体要了解心理卫生的相关知识,检视自我,做好针对性的预防,按照自身的情况培养合理的心理调适。合理宣泄负面情绪,适当回避挫折;同时注重自我积极品质的培养。这样防治结合将能有效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也能够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和成绩的取得形成良性的循环。
积极心理学对于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将是一个促进发展的良好锲机,它的教育理念和知识对于个人能力的培养、成就的取得,使人们能够更好的生活方面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和和意义。积极心理学的发展也是处在一个不太完善的处境,很多的
现实运用基本处于探索阶段。上文主要是基于研究生运用积极
心理学的知识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方面的探讨,当然积极
心理学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作用不仅限于此,比如还可以从积极的社会机构(学校、企业、舆论媒体等)等方面进行有效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克里斯托弗·彼得森.积极心理学[M].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
[2]积极心理学.http:///view/911556.htm
[3]李丽荣,李世珍.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浅析[J].云梦学刊,2008,01.
[4]沈玉,陈阳.研究生心理问题透视.[J].观察与思考,2001,10.
[5]罗斐悦,宋官东.我国研究生心理问题的现状及其对策的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