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23 10:01:1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能源管理市场规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讯)1.市场空间:开启能源互联网万亿美元大市场。GE预计2015-30年工业互联网将超过70亿的人口和500亿的资产终端相连接,物联网及周边科技生态系统将达到10万亿美元的市场;能源作为同质化最好、产值最大的行业之一,是工业互联网的核心构成,拥有超过万亿美元的市场规模;
2.商业模式:打造增值服务+交易平台。增值服务:将发输配用端的设备相连接构建了能源物联网平台,在发输配用环节提供增值服务,实现智能管控、节能减排等;交易平台:将电力需求方与供给方、电气设备需求方与供给方对接,打造以“电力”以及以“电气设备”为商品的交易平台;
3.未来展望:能源管理已经实现高额营收和利润。2014年GE能源管理实现营收73亿美元,利润2.5亿美元;预计2016年将实现营收130亿美元、利润5.4亿美元;能源互联网不仅仅是个空洞的概念,GE已经将它从梦想照进现实;
4、投资策略:首推积成电子。积成电子与英特尔、中国移动物联网公司、联想集团历时两年共同开发的全国首个能源互联网云平台刚刚上线,从合作伙伴和架构来看,极其类似GE的平台,在中国电改的春风和新能源的浪潮中,积成有望复制GE的盈利模式。
更重磅、更深入的合作伙伴值得期待,跨地区、跨领域的业务和产品值得追踪。我们维持80元的目标价,当前尚有60%以上的空间。
5、风险提示:政策不达预期,竞争加剧(来源:海通证券 文:周旭辉 徐柏乔 编选:)
能科股份(下称“公司”,603859.SH)是一家专业的工业能效管理解决方案系统集成商,为工业企业提供软硬件一体化的系统集成解决方案。公司根据不同行业客户的需求,为其提供解决方案设计,产品选型配置采购、应用软件开发、现场安装调试、技术培训,直至系统维护、质保等全方位服务。报告期内,公司的业务领域涉及石油化工、钢铁冶金、煤炭矿山、航空装备、电力新能源等行业。公司自2008年以来一直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产业规模不断增长
随着中国工业节能市场逐渐转向以服务为主导的市场,工业节能服务的市场份额近年来逐年增加。作为工业节能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能效管理市场也将在未来五年迅速发展。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工业能效管理市场规模总计536.4亿元,“十二五”期间预计将达到2938.3亿元。其中,2015年的市场规模预计为878.8亿元。
能科股份的主要产品为工业能效管理解决方案,根据能效管理层级的不同,公司产品分为工业电气节能系统解决方案、能源管理系统平台解决方案两大类。
公司自成立以来经历了三个业务发展阶段:单元产品节能阶段、工业系统节能阶段、工业管理节能阶段。三个阶段的差异在于对客户节能产业链的介入程度的深浅不同,“工业系统节能阶段”摆脱了“单元产品节能阶段”的局限性,如拘泥于单个产品或单项技术的节能,忽视从工业系统的整体生产特点入手实施节能措施等;“工业管理节能”摆脱了“工业系统节能”的不足,如仅注重被动式节能,忽略从节能的源头(即工业管理入手)进行的主动式节能等。公司三个业务发展阶段逐级进步的本质在于更深层次的介入客户的节能产业链。节能产业链的延伸带来的不仅是公司产品的附加值提高,更增强了公司的客户黏性。
多项优势奠定先发地位
能科股份在多年工业节能服务的经营过程中,始终将客户放在公司发展战略的首位,并通过提供主动、高质、增值的服务逐步获得了客户的认可,客户规模稳步扩大。目前,公司已经为一大批工业节能领域的大型企业提品和服务,如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神华集团、中煤集团、中航工业集团、河北钢铁集团、大唐集团等。
公司自成立起就定位于从事国内新一代工业生产节能过程分析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并紧紧围绕相关行业的节能应用需求,研发技术先进、适应性强的产品,并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组合和解决方案。公司产品也从过去单一的单元产品节能升级至工业系统节能产品和工业管理节能产品。
公司通过了国际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取得了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节能服务公司认定;公司是国家发改委、信息产业部、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认定的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公司注重科研创新,已获得35项国家专利(其中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19项、外观设计专利11项),62项软件著作权。
公司是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国税局和北京市地税局联合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近年来以智能配电技术、传动电控技术和数据通讯技术为核心,拥有大量的专利技术和非专利技术,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系统集成解决方案。
[关键词] 玻纤多轴向编织物;风电叶片;市场调查
一、引言
玻璃纤维多轴向编织物主要用于风力发电叶片的生产,由一层或多层平行的无卷曲的没有经过织造的纱线按照尽可能多的方向交错编织而成,纱线层中不同密度的纤维层、片及其他材料相互集成,用针织线圈或粘合方法固定。是风电产业的基础材料,它以高质量、高性能、低成本、低消耗和产品多样化的优点己成为纺织品发展的一个热点和新兴产业,发展迅猛。它作为树脂增强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国防军工、体育休闲、汽车制造、玻璃钢船艇、箱体、壳体制造等国民经济多个领域。
二、国内风电叶片行业现状
近年来,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快速增长,到2008年末需求1324.22万千瓦,以后每年以5.5%的增幅递增市场需求潜力巨大。由于我国风电行业起步较晚,风机叶片最初主要是依靠进口来满足市场需求的。随着国内企业和科研院所的不断努力,风机叶片行业的供给能力迅速提升。目前,国内风机叶片市场已经形成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研究院所、上市公司等多元化的主体投资形式。外资企业主要有GE、LM、GAMESA、VESTAS等,国内企业以时代新材、中材科技、中航惠腾、中复连众为代表。截至到2009年5月,风电机组叶片厂商共有58家。其中,已经进入批量生产阶段的公司有20家。预计到2011年,这些叶片公司批量化生产后生产能力将达到1000万千瓦。根据国内几家企业的扩产规划和的进展(中材科技、中复连众、惠腾1000套规模,上玻院550套),2011年四家主要风电叶片生产企业的预计规模将接近4000套,市场规模为6700套风电机组,预计生产叶片20000片(按1.5MW计)。由于受煤炭等影响相当数最火电机组出力受限,风电发展乘势而上,风电叶片投资呈现逆市上扬的良好发展势头。特别是总理在国际上作出减排的承诺,更是让这个行业火上浇油。2011年,必定很多企业强行上马这个项目,未来的行业竞争格局要求厂商规模扩大、成本降低、并在技术上保持一定优势。
三、风电叶片基材――玻璃纤维编织物生产现状
风电叶片生产使用的玻璃纤维产品有多轴向经编织物,单向编织物,其单位面积质量300~1750g/m2。早期风电叶片生产使用的玻璃纤维产品多为进口,近年来,随着国内玻璃纤维多轴向、单向编织物产品生产技术、装备水平的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水平也有了大幅提高,加之风电叶片生产企业不断改进工艺,以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各个生产企业都在千方百计降低成本,因此国内风电叶片生产企业大多使用国产玻璃纤维产品,目前国内风电叶片生产厂家使用的主要玻纤编织物的生产企业是:常州圣戈班公司;常州宏发公司;常州天常公司:巨石集团;泰山玻纤;重庆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恒裕公司等,估计每月产量在5000T以上。
四、玻璃纤维编织物投资分析
以建设年产量2000吨玻璃纤维编织物项目为例。
(一)项目投资估算
固定资产投资额约为700万元(国产设备及其它)。目前市场多轴向经编产品售价不含税价为12000元/T。投资额=产品年产量×产品单价÷资金周转率。
资金周转率=年销售总额/总投资=产品年产量×产品单价÷总投资=2000×12000/2000×12000÷700。
(二)产品成本及费用估算
1.生产费用。原材料估算。无捻粗纱不含税成本价6400元/T,生产量5T/日,利用率96%,高弹涤纶丝200元/日;每日生产原材料总成本=6400×5÷0.96+200≈33533元。每吨产品原材料总成本=33533÷5≈6707元
2.工资。人均工资1700元/月(含三金等),工作日23天,每天4班,3人/台机、班。目工资=1700÷23×4×3≈887元
3.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按销售收入5%计,即12000×5×5%=3000元。能源管理。编织整机总功率20KW,24小时/日,0.55元/度电,即20×24×0.55+1.17≈226元。设备折旧。折旧费用按10年折旧计算,即7000000÷10÷12÷23≈2536元。生产总成本(每日):33533+887+3000+226+2536=40182元。每吨多轴向织物成本:40182÷5≈8036元。
(三)产品销售收入
销售收入=5×12000×23×12=1656万元。
(四)利润及分配
利润=(12000-8036)×23×5×12≈550万元。
固定资产投资利用率:550÷700≈78.57%。
固定投资回收期:700+550≈1.5年。
五、玻璃纤维编织物前景预测
风能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其蕴藏量巨大,全球风能资源总量约为2.74×109MW,其中可利用的风能为2×107MW。中国风能储量很大,10m高度层的风能资源总储量为32.26亿kW,其中实际可开发利用的风能资源储量为2.53亿kW,开发利用潜力巨大。
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的风电行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组织业内专家编写的《中国风电发展报告》指出,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风电市场。这份报告提供的数据显示,从近年来发展形势判断,2020年实现装机容量3000万KW的目标前景良好。风电的长期目标是,经过10~15年的准备,大约在2020年前后,使得风电能够与其他常规能源发电技术相竞争,成为火电、水电之后的第三大常规发电电源。至少达到装机容量3000万KW,积极创造条件实现1亿KW,占届时总发电装机容量的8%~10%。2040年或2050年实现5亿KW乃至8亿KW,在届时的发电装机和发电量中占据20%以上。过去的三年里,中国风电装机连续翻番,2007年底全国累计装机达到600万KW,2008年中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达到719.02万千瓦,新增装机容量增长率达到108.4%,累计装机容量跃过1300万千瓦大关,达到1324.22万千瓦,预计2009年新增装机规模850万KW,2010年新增装机规模接近1000万KW。由于风电行业迅猛的发展,对玻璃纤维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多,按照目前主流1.5MW机组计算,2011年市场规模为6700套风电机组,这意味着有20000片叶片的需求,需用玻璃纤维产品约9万吨。随着风力发电叶片逐步向大功率方向发展,其叶片生产需要强度更高、重量更轻的增强材料,这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建筑用能需求快速增长。而我国太阳能、浅层地能资源丰富,适宜在建筑领域推广。应用可再生能源合理满足建筑用能需求,是减少能源消耗、优化用能结构的重要手段,而各级财政在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中应更加有所作为。
1我国发展可再生能源建筑的基本情况
1.1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据估算,我国陆地表面每年接受的太阳辐射能约为50×1018kJ,全国各地太阳年辐射总量达335~837kJ/cm2•a,中值为586kJ/cm2•a,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并且,年日照时数大于2000h、辐射总量高于586kJ/cm2•a的一、二、三类地区占全国总面积的2/3以上,具有利用太阳能的良好条件。另外,我国地热能开发利用潜力巨大。据估算,全国287个地级以上城市每年浅层地能资源量相当于95亿吨标准煤,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每年可利用的热量相当于3.5亿吨标准煤,如有效开发利用,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5亿吨。
1.2我国建筑用能需求增长迅速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每年新增建筑面积约20亿m2。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的热舒适度要求越来越高,采暖和空调的使用更加普遍,建筑能耗增长迅速。据统计,1996~2008年,我国的建筑商品总能耗从2.59亿吨标准煤增长到6.55亿吨标准煤(不含生物质能),增加了1.5倍。建筑节能形势越来越严峻,已经成为我国节能减排的重点。
1.3我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快速发展,在满足居民生活用能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近年来,财政部会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相继实施了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示范、城市示范及农村地区县级示范,有效推动了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的规模化应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截至2010年底,我国光热建筑应用面积超过15亿m2、浅层地能建筑应用面积超过2亿m2,太阳能、浅层地能成为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热水、采暖制冷等生活用能的重要模式,显著改善了建筑的节能性能和居住品质。
2财政在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中的功能与作用
从国内外经验来看,可再生能源的推广应用离不开政策引导。由于可再生能源建筑在发展初期具有高投资性、高技术性及投资回报周期长的特点,更需要政策的扶持。为此,中央财政不断完善政策,加大投入,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发展。
2.1从项目示范到城市示范,发挥财政制度建设功能根据市场发育程度,中央财政不断调整政策,从项目示范到以市县为单位整体推广,建立了有效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推广机制。首先,针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发展初期面临技术集成度差、标准制定滞后、初始投入高和市场普及程度低等问题,2006年,中央财政设立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专项资金,组织实施项目示范推广,至2008年,共支持实施了四批371项示范项目,有效发挥了窗口示范作用,激发了市场需求。为进一步放大政策效应,2009年,财政改进支持方式,由“项目示范”转向“城市示范”、“农村推广”,实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及农村地区县级示范,实现由点到面的转变,充分发挥示范整体效应。同时,中央财政在制度建设上突出约束性和指导性,制度体系不断完善。资金使用上,在专款专用的约束性条件下,鼓励地方创新资金运作方式,综合采用财政补助、贷款贴息、以奖代补、资本金注入、设立种子基金等方式,放大资金使用效益;任务目标上,对工作进度进行约束,尽快发挥示范作用,同时鼓励在确保完成已批复任务的前提下进一步扩大推广应用。
2.2不断加大支持力度,发挥财政财力保障功能为有效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中央财政设立了专项资金,并逐年增加预算安排,不断加大支持力度。2006年安排资金1亿元,支持启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示范;2007年、2008年安排资金12亿元,进一步扩大示范规模;2009年创新支持方式,安排资金15亿元,支持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和农村地区县级示范推广。中央财政资金支持,为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同时,有效调动了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据统计,2010年我国光热、地源热泵等节能环保产业市场规模超过750亿元,建筑行业成为可再生能源应用增长最快、效果较为突出的行业之一。
2.3地方积极出台支持政策,发挥财政政策导向功能在财政政策引导下,地方积极出台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支持政策,特别是一些强制性推广政策的出台,为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的大规模应用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截至目前,北京、河北、上海、江苏、浙江、深圳、湖北、山东、河南、海南等20多个省市,均制定了“太阳能光热与建筑结合”规划,并强制要求12层以下建筑强制安装太阳能光热系统。如深圳市规定具备太阳能集热条件的新建12层以下住宅建筑,建设单位应当为全体住户配置太阳能热水系统;浙江省要求新建公共机构办公建筑、保障性住房、12层以下的居住建筑、建筑面积一万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筑,应当按照规定标准利用一种以上可再生能源用于采暖、制冷、照明和热水供应,等等。
3存在问题及其分析
目前,可再生能源在整个建筑用能中的比重依然较低,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在产业发展、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开发应用领域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
3.1产业技术支撑不够我国的太阳能产业和热泵产业缺乏核心技术,普遍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太阳能光热产业方面,我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器生产能力,但产业集中度较低,前二十强企业集中度约45%,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竞争力不强;太阳能光伏产业方面,由于太阳能光伏生产与国内需求之间存在比较大的差距,加之整个产业缺乏核心技术,导致太阳能光伏产业对外依存度过高;热泵产业方面,目前国内大部分厂家通过国外产品或者主要以国外的原配件来进行产品组装,企业的研发和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缺乏核心机组的生产能力,包括压缩机等大量依靠进口,国产产品市场占有率非常低。
3.2技术标准规范不够完善目前,若干有关太阳能光伏电池等产品的国家标准已实施,但是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技术方面,特别是光伏与建筑结合的标准以及并网建筑光伏的相关技术标准仍比较欠缺。此外,国内现有的3个光伏产品性能的检测机构,尚未获得国家认监委的授权。此外,我国还未开展国际通用的对于光伏建筑应用系统的认证工作,没有国家级光伏产品检测机构,标准体系不够完善和未进行产品和建筑应用系统认证,不利于规范国内的市场、提高产品质量、促进光伏产业发展。对地源热泵行业来说,标准规范出台相对缓慢,从事热泵工程的生产、设计、安装与施工队伍良莠不齐,技术应用水平低,一些工程应用中出现了资源浪费现象。
3.3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开发广度和深度不足一方面,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主要还是以“点”的形式集中在城市,在广大城镇及农村的推广力度远远不够。据统计,当前国家支持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大部分分布在城市中。而根据清华大学2006年和2007年暑期组织实施的大规模的中国农村能源环境综合调研活动所得的数据,北京、天津、山西、新疆等地农村商品能源的比例均已超过了90%,调研数据说明,有必要在广大农村地区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提高可再生能源在整个农村生活用能中的比重。另一方面,开发应用技术路线单一,大部分为简单应用。如太阳能热利用主要局限于提供生活热水,而被动式太阳能房、太阳能采暖制冷等深度利用非常有限;浅层地能有待于向海水源、污水源等多元化、复合型方向发展;应用前景广阔的城市生活垃圾、城市沼气、风光互补等技术刚刚起步。
3.4与建筑同步设计、施工的能力、水平有待提升《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规定,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应纳入建筑工程设计,统一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与建筑工程同时投人使用。但在工程实际应用中,大部分建筑设计院和房地产开发商对建筑一体化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关注较少,部分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厂家对建筑一体化的认识停留在概念上,没有投入实质性的努力,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结合的适用性和系统性设计能力亟待提高。另外,对太阳能光伏建筑应用,最理想的是集成设计、集成制造、集成安装,这要求在建筑设计之初就要考虑光伏与建筑的结合,要考虑光伏组件的力学性能、建筑的美学要求、建筑结构与光伏组件电学性能的配合等。而目前,我国建筑光伏集成设计能力较弱、经验积累较少,约80%采用支架式安装形式,没有在设计阶段就把光伏系统考虑进去,有待加速开发标准化设计,提高光伏建筑一体化设计能力。
4对进一步完善政策的建议
为进一步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提高可再生能源使用效率,应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在技术进步、产业发展、标准完善上加大支持力度,同时创新推广办法,积极发展节能服务产业,建立可再生能源建筑推广应用的长效机制。
4.1支持技术进步,引导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一是把培育市场与引导产业发展更好地结合起来。在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规模化示范的同时,发挥政府政策引导作用,实施设备提供商备案制度,从而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加强市场监管,实现对企业的择优扶强。鼓励优势企业做强做大,提高产业集中度,为大规模推广应用新能源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具体操作上,可以在示范城市中强制划定一定比例的示范面积,规定这些项目必须选用备案目录中设备提供商的设备,而其他的示范项目可由项目业主自主选择设备提供商,这样既可以对大型企业进行扶持,又留有小企业生存的空间。二是加大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投入。中央财政安排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专项资金,支持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重大共性关键技术、产品、设备的研发及产业化,中央财政按研发及产业化实际投入的一定比例,对相关企业及科研单位等予以补助。同时,实行消费补助,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创造市场需求。
4.2加快制定相关规程规范,完善技术标准指导体系建立完善的技术标准体系是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必要的技术支撑条件,应加快编写和制定太阳能光热、光电、地源热泵等方面的设计规程、技术规范等。地方要在抓好国家标准贯彻和执行的同时,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定太阳能、浅层地能在建筑领域应用的设计、施工、验收的标准,以及工法、图集。相关企业也应制定本单位产品在建筑领域应用的企业标准,提高应用水平,从而建立起从国家、地方到企业,从设计、施工到后期运行维护的技术标准指导体系。同时,国内技术标准应尽量与国际接轨。
在“互联网+”的强势大潮下,能源行业已经开始追逐这辆己启动的互联网列车,一些地方政府及重要的能源企业也正主动拥抱能源互联网。就在近期,四川省电力公司与腾讯签订“互联网+电网”项目合作协议。此外,上海、江苏、北京、江西等地在落实“互联网+”战略时,都突出将智能电网、分布式能源等与互联网结合的发展方向。业内人士对此表示,很多我们目前的难题都可以通过能源互联网,通过大数据来解决,比如艰难推进的电动车充电。
面对未来的巨大市场,参与能源互联网研究的单位涉及到传统的智库机构、能源局和工信部等部委机关,芯片公司、软件公司、节能服务企业等也已经蜂拥进入这一领域,争着搭上互联网+的快车。
正步入政策蜜月期
近日,国家能源局己正式确定《能源互联网+行动计划大纲》和12个支撑课题。此前,曾有媒体报道,《互联网+智慧能源行动计划》将于6月提交给国务院,能源互联网顶层设计的路线图分为六步逐级推进:互联网售电、可再生能源市场交易、碳市场交易、储能、电动汽车以及智能家居。
事实上,国家能源局已经悄然在行动。据悉,4月17日国家能源局召开的第一次能源互联网会议传出消息,国家能源互联网行动计划主要着力点在分布式能源、微网、需求侧管理、合同能源管理、基于数据的服务等商业模式上。随后一个多月以来,国家能源局陆续组织相关专家和企业就能源互联网召开了多次座谈会,并于最近的一次座谈会上布置了十几个相关课题,课题主题包括能源互联网的功能定位、架构、关键技术、商业模式、制度保障和评估机制等,要求课题承担方尽快完成。
其中,作为该项目主要课题的牵头人,华北电力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鸣在撰写《能源革命与能源互联网+》-文中,第一时间权威阐述国家能源互联网行动的原则与主张。该文章阐述能源互联网对未来电力工业体系形成的作用,能够保证分布式可再生电源和电动汽车的大规模接入,一方面,能够实现各类型分布式可再生电源,储能设备以及可控负荷之间的协调优化控制;另一方面,能够促进电动汽车大规模接入。除此之外,能够提高需求侧管理精细化和用户用电个性化水平,包括提高售电企业的需求侧管理精细化水平和提高用户用电的个性化服务水平两方面。还能够推动广域内电力资源的协调互补和优化配置,包含电力远距离输送是大规模集中式可再生能源并网的可靠依托;及依托于能源互联网,分布式电源与微电网也是优化电力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两块。
业内人士认为,近期能源互联网正进入政策蜜月期,并认为能源互联网将是一个贯穿全年的投资机会。在今年的“智慧能源国际峰会”上,与会嘉宾围绕“开启能源互联网新时代”的主题展开深入讨论,探讨互联网时代下的传统能源产业未来机遇与走向。期间,有专家就曾表示,能源互联网市场规模巨大,根据现有数据测算,预计2020年输配侧与用户侧两端市场规模达到10万亿。此外智能电网、电动汽车及充电、光伏、风电、碳交易等细分领域也将受到惠及。可以说,能源互联网正让传统能源行业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巨大能量。将改变我们的生活
在“互联网+”的大潮推动下,能源行业正变得炙手可热。国内一些电力企业已经在一些核心的基础建设上主动拥抱能源互联网。一家国有电力企业负责人介绍,现在他们已将一些传统变电站变成了智能变电站。“比如说,原来需要60分钟的操作,我们现在10分钟就可以完成。很多变电站减少能耗10%,节约了60%的控制电缆。”
业内人士认为,能源互联网作为一次能源技术革命,互联共享将会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经济产业布局和能源生产消费模式,互联网基因高度开放的特性,也会推动我国能源行业的变革。不过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史丹看来,能源互联网的愿景很好,但面对我国严峻的能源、环境问题,以及能源结构调整改革的关键时期,当下的重点是要解决好基础问题,“比如说一些基本的调度方面。现在主要还是要加强基础设施,软件硬件都需要加强,还有软件供应商,硬件开发商,以及整个程序的生产商和用户等等,这些方面都需要协调好。”
事实上,相对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而言,能源互联网这片蓝海在我国才刚刚开始被发现。不过,一些地方政府及重要的能源企业也正拿出自己对能源互联网的支持政策。截至目前,上海、江苏、北京、江西等地在落实“互联网+”战略时,都突出将智能电网、分布式能源等与互联网结合的发展方向。“很多我们目前的难题都可以通过能源互联网,通过大数据来解决,比如艰难推进的电动车充电。”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说道。
韩晓平同时还表示,“能源互联网会对传统的能源系统形成颠覆。以电动汽车为例,以后我们充电可能不用到充电站充电,首先,如果专门建个充电站是较为麻烦的,另外我们开到充电站,还消耗很多能源,并且有可能造成交通拥堵,如果说我们在家里的地下室充电,或是在小区充电,而这时就需要通过能源互联网和整个能源系统结合在一起,我们就可以实现就近充电。”
其实在和百姓关系密切的一些更广泛的层面,能源互联网的大局正渐渐铺开。比如,智能电网、家庭智能分布式电站、智能家电等等名词其实在很多人的脑海中已并不陌生,有的甚至已经走进我们的生活。
未来的能源互联网将如何影响我们,也许智能电网、智能家居等带来的便利仅仅是开始。互联网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全体用户的互动和广泛参与,韩晓平认为,对于能源互联网来说同样如此,美好前景可以有无穷的想象,而关键在于要激发老百姓的创造力和参与热情。“能源互联网最重要的就是要让老百姓参与,它才能真正的有意义。”
多类企业争先布局
对此,产业企业并没有过多的在概念上进行炒作,而是拿出了实际探索。
例如,电网企业在推动智能电网、四网合一试点;电气类公司在推动智慧能源服务、智能电器产品。就在电网企业、电气制造服务商、软件商都纷纷和能源互联网搭上关系之后,5月28日,芯片巨头英特尔和中国智慧能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建的“智慧能源联合实验室”落成,标志着芯片巨头也贴上了能源互联网标签。
当然,看准这片蓝海远不止这些企业。今年以来,能源互联网还受到阿里、腾讯、百度等互联网企业的强烈关注,并积极布局该市场。
4月份,阿里和中石化达成协议,由阿里为中石化提供云计算服务和大数据分析。电商巨头阿里和国有石油企业中石化的合作迎合了目前国家促进国有企业进行信息技术革新并通过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更好追踪供需和排放量的政策。中石化表示,和阿里的合作将帮助升级中石化目前的传统石油化工服务。阿里云则表示将帮助中石化建立云端商务系统和覆盖整个石油化工生产链的数据分析体系。
随后不久,也就是5月底,在面对能源互联网究竟是“能源+互联网”还是“互联网+能源”争论不休时,作为“门口的野蛮人”腾讯也实实在在地铺开其能源互联网版图,从电网切入,闯入十万亿级的能源互联网市场。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与腾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就“互联网+电网”服务应用平台展开深层次合作,正式实施“互联网+电网”战略。腾讯此次牵手国网,可视为试水电力市场前的热身。
而对于互联网另一巨头百度来说,也毫不示弱,其将在今年下半年推出无人驾驶汽车。早在4月17日国家能源局召开的能源互联网会议上,百度是受邀企业之一。与会者还包括电力巨头华能,电力设备企业新星远景能源。而百度CEO李彦宏其实在全国两会期间就曾对外表示,百度正在持续推进“无人驾驶”汽车的项目。
关键词:能源计量 低碳环保 节能减排
能源计量就是煤炭、原油、天然气、电力、煤气、热力、液化石油气、生物质能等可以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的有用能源过程中,对用能单位用能过程进行数量、质量、性能参数、特征参数等的检测、度量、计算。能源计量覆盖到社会经济建设的方方面面,小到电表、水表的计量,大到冶金、造船等。正确的能源计量数据有助于我们实现科学的能源管理,提高节能减排效果,促进低碳环保经济的发展。
1、能源计量为低碳环保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1.1、节能减排的前提
企业开展的节能管理、能源统计以及能源利用状况分析等工作都必须建立在获取准确能源计量数据基础上。没有这些计量数据,节能减排就无从谈起。所以说,能源计量是节能减排的前提条件。通过合理配备计量器具等,获取准确的计量数据,然后根据企业需要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实现节能减排。而为获取准确的计量数据,需按规定选用合格的计量器具并做好器具的使用管理工作。例如:某市鼓励135加耗标煤3000吨以上的企业严格推行计量能耗精细化管理,配备专职计量管理工程师,有效增强了员工的节能意识,在能源计量与节能巡查、适时监控的作用下,这些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环节跑、冒、滴、漏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节能效果明显。
1.2、企业新能源开发的基础
在能源紧缺形势下,企业纷纷研究开发新能源,尤其是在低碳环保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清洁煤技术、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新能源规模发电已被认定为新能源开发的四大领域。而在新能源开发过程中,一方面需要解决技术难题,另一方面需要从新能源规模化生产的流程、质量检验等角度确保其质量。在这些待解决问题上,扎实可靠的计量检测技术和管理体系是促进新能源开发以及生产的基础。因此,能源计量是新能源开发的基础,为新能源开发增加助力。
1.3、评价节能新技术效果的基础
为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企业纷纷加大节能新技术的研究,并取得重大突破,这是发展低碳环保经济的技术手段。能源计量能为这些新节能技术进行评价和测试,得出准确的量化结果。例如:通过温室气体排放核查和清单编制工作,确定企业的排放源以及高能耗点,企业借助这些基础性数据明确节能减排的要点,如:引进技术和资金进行节能改造;建立节能和温室气体排放监控体系等。
1.4、开展碳交易的重要基础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温室效应增强、气候剧烈变化的发展,国际社会对气候危机的关注日益增强,国际碳排放交易市场规模逐渐扩大。据了解,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已成为我国部分地区低碳环保经济发展、低碳技术发展的重要手段。碳交易的基础就是核算能源消耗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准确的能源计量有助于我精准计算能源消耗量,进而判断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目前,不少发达国家已经建立能源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的第三方监测机制,通过发达的能源计量手段促进低碳环保经济的发展。所以说,能源计量是开展碳交易的重要基础,它在我国低碳环保经济的发展中具有重要效果。例如:构建科学、实用的用能和碳排放活动水平数据监测以及管理体系,这些数据作为政府作出相关决策的依据,也给企业和相关技术机构工享。或者与国外技术机构合作,加强计量监测和分析,渗透计量技术,从源头上分析碳计量的问题,根据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2、恰当运用能源计量,促进低碳环保经济发展
2.1、完善计量管理制度,推进节能降耗计量服务活动
为推进低碳环保经济的发展,全国各省市纷纷成立节能降耗计量服务队,监督指导重点用能企业的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和管理,指导其完善计量管理制度,建立起计量器具档案台账,并定期检测器具,解决计量技术难题,显著提高了企业的能源计量水平。另外,还实行信息化能源计量管理,加强档案管理,扎实稳打的推进能源计量管理工作。
相关部门利用“5・20世界计量日”、“全国质量月”等契机,开展种类多样的能源计量知识宣传活动――结合能源计量审查工作,进行能源计量法律法规培训活动;结合能源计量示范单位评选,推广先进的能源计量工作经验;结合低碳核查试点工作,全方位宣传低碳知识、低碳计量和碳核查的意义和作用等。通过多种宣传活动的开展,增强能源计量意识,形成良好的节能减排氛围,使能源计量基础工作得到夯实,为低碳城市建设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和技术保障。
为提高节能减排效果,政府在引导企业加强能源计量器具管理之余,还加强企业的计量数据管理,鼓励企业运用先进的信息系统进行数据管理,实现数据的自动采集、整理、统计、分析,充分发挥能源计量在企业节能减排中的技术支撑作用。例如:某钢铁企业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建立其能源计量信息网络系统,系统包含74台衡器、488个计量点,实现了进出企业的物料以及生产过程中消耗的水、电、气、煤、焦炭等能源的信息化、全过程监控计量管理,指导能源的科学管理,该系统在企业的节能降耗和清洁生产中发挥显著作用。
2.2、加强能源计量执法监督,推进重点用能企业的计量管理
为落实《节约能源法》、《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等法律法规,政府部门要加强对用能企业能力计量的执法监督,每年进行一次集中的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情况的监督检查。通过执法检查,督促企业加强计量管理,指导重点用能企业建立完善的计量检测体系,推动计量的精细化管理,为新能源的开发、生产工艺改进、质量检测提供计量技术保证。某省通过加大执法力度,全省95%的重点用能企业均已通过计量检测体系的认证,共有专兼职计量工程师近两万人、计量管理标准3000多项。
3、结束语
发展低碳环保经济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本质一致。为缓解能源紧缺现状、保护环境,发展低碳环保经济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而能源计量工作为推动低碳环保经济发展上具有重要作用,只得大力推进。
参考文献:
目前,全球许多城市都在进行智能城市的实验,中国已有近50个城市或地区提出了建设智能城市的目标,智能城市相关市场的规模超过1500亿元。大量新城区的建设以及城市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各类新趋势驱动了智能城市市场。这一市场也受到许多跨国企业的关注。
在全球范围内,智能城市仍处在试验的阶段,成功的案例不多,欧洲和亚洲是智能城市开展较为积极的地区。全球在建的智能城市超过100个。欧盟已经了智能城市计划,25座欧洲领先城市将会大量采用新的绿色能源技术,另外还将试验发展智能电网、智能城市交通以及相关的智能医疗系统。由于智能城市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在亚洲,智能城市活动主要在发达的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以及中东开展。由于智能城市实施比较困难,大多都是在一些小城市或城市的局部建设。
据IDC的分析与预测,2008年我国医疗IT市场投资规模有望达到80亿元左右,预计到2010年,将达到120多亿元。据计世资讯的调查,2009年中国的智能交通系统(ITS)市场规模达到180亿元,同比增长30%,ITS在许多发达国家占交通投资总额达到10%,而在中国只有1%,中国市场潜力巨大。2010年1-8月,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208.56亿元,预计全年投资约为2100亿元。
大量新城区的建设为智能城市的应用创造了潜在市场。今后一段时间内,中国每年要建50-60个人口在20-30万的新城。目前仅省会城市和直辖市在建的新城、新区项目规划面积就接近10000平方公里,其中既包括新产业园区、也包括卫星城等。2007年底,北京市政府宣布了《北京十一个新城规划(2005-2020)》,将在北京的郊区建设11个新城区,带动区域经济、缓解城市压力。2010年4月,辽宁省政府宣布在沈阳经济区城际连接带上规划建设33个新城和新市镇,其中新城人口规模在10万人以上,新市镇人口规模在5万人以上。2009年全国城市建成区面积为38107平方公里,新城区的建设将大大扩展城市的边界。新城区的建设将大量采用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是智能城市的潜在市场。
城市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新趋势,驱动了智能城市在中国的发展。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中,城市信息化固定资产投资速度放慢, 信息化进入深化应用的阶段, 许多大型企业的信息化投入也呈现相同的趋势。上海城市信息化固定资产投资占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的比例从2002年的12%下降到2009年4%左右。当前上海信息化的主要任务是:加强信息化在制造业和服务业中的应用,跨部门政府信息系统的集成,通过应用开发提升城市管理的效率。“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的信息化投入占固定资产投入的比重,继2002年、2003年、2004年三次下降,2005年略有回升后,2006年再次下降到10.33%。
当前城市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业务系统整合、网络融合、城市管理模式创新、加强应用开发、提升公共服务和城市信息安全保障,都驱动了智能城市的发展。
许多跨国企业都积极关注中国的智能城市市场。台湾电信企业在大陆多个城市展开了智能城市建设合作。为加强大陆与台湾的联系,2010年8月,工信部确定宁波、成都为两岸产业合作无线城市试点,参与企业主要有中华电信、台湾远传电信等。
此次无线城市试点主要集中在智能城市管理、医疗信息化、旅游信息化、家庭信息化等领域。IBM、思科等IT企业也希望借由智能城市建设推广自己的信息化硬件和软件产品。日立将为天津生态城的住宅中引进家庭能源管理系统(HEMS),并在在天津生态城内开设针对智能城市事业的研究开发基地。2010年10月1日,日立(中国)有限公司成立了专门负责智能城市事业的新组织机构,旨在向计划中的中国智能城市提供综合的解决方案和技术支持。
智能城市为何而建?
日本和韩国的智能城市基于u-city(Ubiquitous)的概念,即以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电子装置等可以随时获得信息和服务的环境整体为发展目标。近年来,日本的智能城市也更关注环境的保护,2010年8月横滨市、丰田市、京都市和北九州市四个地区公布了智能城市的总体规划,其核心是建设生态智能城市。横滨主要通过大量引入可再生能源与电动汽车,对家庭、建筑物和社区实施智能能源管理;京都市将对各类能源管理的高端技术进行实验。三星SDS的u-City是以ubiquitous computing和信息通信技术为基础融合了整个城市各个领域,是综合型、智能型、自我创新型城市。
欧洲的智能城市(多称为smart city)则更关注城市的生态环境和智能经济的形成。2009年10月,欧盟公布了新的能源研究投资方案,其中将为“智能城市”项目投资110亿欧元,在25-30个城市中发展低碳住宅和交通。一个名为European Smart Cities的学术项目认为,智能城市的六个要件是:智能经济(创意产业)、人才、智能政府、智能交通和基础设施、智能环境和智能生活。
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一些东南亚城市建设智能城市的重点。新加坡提出到2015年打造智慧国的战略,其主要内容是建立无处不在的信息网络,同时发展通信产业。马来西亚计划以美国硅谷为蓝本建设多媒体超级走廊(MSC),覆盖750平方公里的狭长区域,其中将建设12个智能城市。MSC计划提供世界一流的软硬基础设施,给区域和世界市场提供多媒体产品和服务。
由于缺乏全国性的政策和标准,中国的智能城市概念模糊,现阶段更多的是强调IT基础设施建设,缺乏整合城市功能的统一平台的建设。智能城市概念与生态城市、低碳城市、数字城市、甚至智能电网等重叠。中国的智能城市建设多是单一或少数几个城市功能、或行业的信息化,以及信息相互连通,统一智能平台的建设较少。在国内的智能城市计划中,最常见的就是智能交通、e-政府、智能医疗等纵向行业信息化。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电信运营商的“无线城市”计划更多的是加强了信息沟通,其运营方式是通过手机接入各类政务、交通、视频娱乐的手机门户,获得即时信息。IBM、Oracle等企业在中国进行的智能城市活动多是纵向的行业应用,通过它们完善的产业链,帮助城市实现行业的信息化。
由于缺乏智能城市所需的产品和技术,许多城市将建立智能城市相关产业作为重点,同时也借此吸引新投资。宁波市的智慧城市的第一阶段,到2015年,建成一批成熟的智慧应用体系,形成一批上规模的智慧产业基地,智慧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10年10月,宁波三星高新技术产业园开工,项目投资7.6亿元,将成为智能电表和绿色环保配电变压器制造基地。杭州湾新区计划建设智慧产业园,产业包括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信息家电、半导体照明和物联网)、新能源汽车和医疗等。
为解决中国高速、大规模城市化带来的各类问题,针对城市生态改善和公共服务的应用是中国智能城市建设的核心。交通、安防、医疗是最主要的三大应用。约1/3的智能城市采用“低碳(生态)+智能”混合概念。天津生态城、廊坊智能城市、石家庄滹沱新区等都计划采用新能源、智能建筑、智能交通以及家庭能源管理系统等。
智能城市的四种兴建模式
国际上的智能城市建设注重公私部门的合作,有众多企业参与,以企业形式管理项目。松岛新城的开发吸引了众多企业参与:盖尔(房地产)、摩根斯坦利(房地产融资)、大宇建设、LG CNS(IT服务)、微软、GE、ISS(教育服务)等。
公私合资建设和管理
Arabianranta项目由赫尔辛基经济和计划中心(the City of Helsinki Economcis and Planning Centre)协调和管理,其还与许多私人企业成立合资企业。该项目的合作方包括诺基亚、爱立信、摩托罗拉、以及当地的电信企业Sonera等。
阿姆斯特丹的智能城市建设由当地政府、能源企业和其它私人企业共同投资,Cisco和IBM共同开发智能能源管理系统,而Accenture负责项目管理和评估,The Amsterdam Innovation Motor将负责协调各参与者间的关系,该机构是政府、大学与私人共同投资的企业。
政府带头,私人企业参与
新加坡的One North项目由JTC Corporation负责带头建设,JTC是新加坡贸工部下属的官方机构,成立于1968年,是新加坡最大的工业地产发展商,在One North项目中,JTC主要负责基础设施的建设,开发20%的土地,而80%的项目开发则交由私人企业进行。
政府投资管理,研究机构和非营利组织参与
Masdar城由政府机构阿布达比未来能源公司(Abu Dhabi Future Energy Company)统筹规划,主要合作对象有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英国Forter+partners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公司等。
西班牙的Digital Mile由国有企业Zaragoza Alta Velocidad负责建设开发,其由国有的负责铁路建设运营的企业、地方政府共同投资设立,美国麻省理工学院、Zaragoza 大学,以及一些地方学术协会参与了规划。
电信企业投资开发,作为新技术试验
德国的T-city是德国电信进行的大规模生活实验室计划(2007-2012),旨在研究现代信息通讯技术,示范如何提高城市未来的社区和生活质量,该计划还集合了阿尔卡特集团、三星集团、德国城镇发展协会、波恩大学等组织。
目前中国的智能城市项目,近1/3是当地政府与IBM、思科合作,近1/3由当地电信运营商发起,少数房地产开发商也将参与建设。三大电信运营商正在大力推动“无线城市”的建设。2009-2014年,中国移动将在江西省投资200亿元建设“无线城市”。2009年-2012年,中国移动在北京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中将投入资金约180亿元。2010-2012年,江西电信将在鄱阳湖地区建设“智慧鄱阳湖”项目,投资36亿元。房地产开发商也希望借由“智能城市”的概念提升自己产品的影响力。电力、交通、电信等基础建设都被地方国企控制,其它企业很难参与;另外,智能城市目前多是试验,发展前景不明,一般企业不愿意进行大规模投资。
中国政府主导的智能城市建设多采用招投标的方式,较少采用企业形式的项目管理方式。新卫星城中的智能城市项目,由当地政府专门设立的负责新城开发的职能部门负责。佛山东平新城的智能城市项目,由政府下属东平新城建设委员会及其国有独资企业全权负责新城的开发、招商、智能系统建设等。现有城市的智能化改造中,不同项目的招投标由不同的政府机构负责,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也阻碍了最终统一管理平台的建设。在这类招投标中,项目费用由招标的政府机构支付,资金规模都不大。市政府负责信息化的相应机构负责协调、规划,但并不具备实际的执行能力,实际的执行由分管交通、医疗、警务的机构分别进行。政府机构负责(或者聘用专门设计公司)智能城市的初期规划,然后招标,实际参与建设的企业在规划期参与较少。近来宁波等城市也开始尝试采用组建专业投资运营公司的方式管理智慧城市项目。
智能城市的投资主要依靠电信运营商和政府投资。“无线城市”建设由运营商全部建设和管理,政府仅给予少部分资金补贴。厦门“无线城市”:运营商建设运营,靠手机流量或广告手机获益,政府负责协调组织工作,同时给予250万的资金补贴。广州的“无线城市”:市政府300万元“启动资金”以及此后每年几百万元的财政投入,占总投资10亿元中不到5%的资金。在沈阳与IBM合作的智慧城市开发中,沈阳市政府将在5年内投资3亿元。未来宁波市每年投入智慧城市的资金将不少于10亿元,但其中包括相关产业园区的开发建设。
房地产开发商参与智能城市建设,是否能进行持续大规模投资和后期运营维护令人担忧。在长沙梅溪湖地区建设智能化的商住区域,规划投资近200亿元,但合作方美国房地产开发商盖尔最终由于资金合作方式等问题,退出了合作。房地产开发时由开发商负责智能化系统的建设,而实际运营时由物业公司负责,后期维护和管理存在隐患。
智能城市的盈利前景不明,导致参与的普通企业少,它们多采取与电信运营商合作的方式推广自己的产品。温州市表示鼓励企业参与智能城市的建设,但盈利模式需要企业自己探索。目前海尔正在“三网融合”的12个试点城市积极布局,寻求与广电以及电信运营商合作,推广智能家居。
中国特殊国情决定中外智能城市的建设有明显差异。缺乏全国性的政策导致智能城市概念模糊、定位不清。中国在智能城市的技术开发上才刚刚开始,缺乏这方面专业的IT企业和产品,加上地方政府以发展产业为主要目标,因此各地政府着力培养与之相关的产业。IT基础相对落后,中国智能城市建设将首先大规模投资基础设施。城市IT基础建设由各部门(企业)分开管理,统一平台难以建立,目前以行业智能化为主。
中国智能城市远未达到能大规模发展的阶段,政府应及时出台长期的城市信息化战略作为指导,防止重复建设、投资浪费。目前国内的智能城市“口号”过大,实施起来由于技术、行政体制、商业模式等原因比较困难,并且很多都不是真正意义的智能城市。吸引投资、销售相关产品和设备是一些城市和企业提出“智能城市”概念的原因。各国政府对智能城市都是采取部分城市试点的态度,中国中央政府也持较为谨慎的态度,说明智能城市尚未到大规模发展阶段。缺乏长期战略,地方政府盲目上马项目,企业看不清前景,参与较少。在日本智能城市战略出台后,日本各大财团企业联合成立了合作共同体“智能城市企划株式会社”,包括夏普、伊藤忠商事、清水设计、日立制作所、三井不动产等。
核心技术是中国智能城市发展的潜在障碍,应加强研发。目前国内针对智能城市的研发机构很少,只有针对行业和产品应用的研发中心,例如智能电网、智能交通、传感器等。IBM、思科、日立都将在国内建立智能城市的研发机构。
大规模IT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各类工业园的智能化改造带来大量IT产品和咨询的商机。2009年,富士康宣布计划在今后3-5年内投资数十亿美元,建造拥有最新技术的“数字城”,使其工厂生活区健康、清洁,适宜居住。该工程的第一阶段是与IBM合作,在富士康分布于中国各地的工厂生活区安装IBM的Smart City(智能城市)软件。
智能城市的模式要从“销售产品”向“提供服务”的模式转变。地方政府希望通过智能城市带动当地企业产品的销售,许多企业也将智能城市视为产品销售的新概念。智能城市建设的真正挑战在于实际运营的管理和维护。
关键词 格力 新能源汽车 管理
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经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在发展的初期阶段,需要政府部门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来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技术和规模相较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需要政府政策的扶持和推进。2016年3月7日,珠海银隆新能源公司正式发行股份,宣布正式向新能源汽车领域进军。与此同时,在2016年1月,时任格力集团董事长的董明珠和珠海银隆的董事长魏银仓达成了协议,两家公司正式开展了新能源技术方面的合作,加速了格力集团的多元化,为公司找到了一个新的产业突破点,打通了创能、储能到家电能源管理的整个系统。
一、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的二维分析架构的建立
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政策方面,主要对公共政策进行研究,在对政策进行制定和执行的过程当中,需要对政策进行科学的构建,从而形成政策方面的合力,实现功能方面的互补形式,发挥出政策自身具有的巨大作用。
首先在X维度方面,也就是基本政策的工具维度。需要根据其政策工具的不同来对其进行分析,其中可以将新能源汽车工具分为供给型、需求型和环境型这三种类型。在供给型的政策工具当中,主要指的是政府部门利用自身的优势来对新能源汽车的产业提供必要的支持,从而起到一个推动产业的作用。在供给型的政策工具当中包含科技信息的支持、基础设施设备的建设支持以及资金的投入和人才的培养等。在需求型的政策工具方面,政府主要利用扩大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的方式来推动产业的不断发展,其中可以利用贸易管制、海外机构、政府采购以及服务外包等形式。就环境型政策方面来说,主要是通过间接的影响作用来影响其产业大环境的发展,如税收优惠、财务金融支持以及法制管制等。
在Y维度方面,也就是产业价值链本身的维度,需要在对新能源汽车的整体发展政策的特征进行了解的同时,还要对其存在的价值链进行分析。根据其产业的发展生命周期和价值链的活动规律,新能源汽车的整个发展过程可以分为研发、投资、生产和消费等四个阶段。
将两个维度相结合,最后就会形成在政府政策形势之下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
二、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现状分析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的创新现状具有复杂性,其中具有无标度特征和随机统计的特点,也就是复杂性的网络理论特点。现阶段,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复杂的网络理论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大量的节点和节点之间所存在的联系都是各不相同的,并且分布的状况也是处于不平均的状态当中。
其中,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的网络密度和平均的集聚系数等都是需要经过实际的测量来得出。在网络密度方面,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技术网络创新整体水平处于偏低的状态当中,充分证明了在网络创新的主体当中存在的合作关系是相对较少的,该领域当中的原始性数据就属于创新技术的一部分。在集聚系数方面,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网络系数属于较高的水平,充分说明了在技术创新的过程当中具有轴式的网络特点,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深度不够。
在网络的中心性特点方面,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创新网络中心性相对不高,充分表明了和其他的创新产业存在的联系是相对较少的,需要和其他处于中心位置的创新企业建立良好的关系,从而获取到更多的创新资源,提升整个产业的创新水平。
三、相关的建议意见
上文对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创新现状进行了分析,其中存在着一些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不利的因素,因此需要在有效的制度安排之下,来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作出明确的指导,利用制度创新的优势来带动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首先,对格力集团来说,本身已经具备了相当庞大的产业市场,在此种情况下,需要以市场为基本的导向,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发展。在现阶段市场需求的技术条件还不充足的情况下,就需要从低端出发进行发展,以研发低端的小型高效率的电动车为突破口,从而快速打开我国的市场。与此同时,还要充分利用低端小型电动车的规模化和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来带动其小型电动车的零部件、电池以及相关的电机设备的生产行业的发展,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另外,还要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投入强度和发展顺序作出科学的规划,要将科研工作放在首位,并且对其中的关键技术保持高度的重视。并且还要对传统汽车领域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对其中影响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和了解;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契机和专项的组织模式之下,积极促进新能源汽车的相关产业的良好发展,其中包括汽车电子、总线控制以及底盘技术等产业,全方位提升我国的整个汽车工业的竞争力。另外,在进行新能源汽车生产的过程当中,还要有效地降低电动汽车的生产准入门槛,从而在市场当中形成对小型电动车企业发展有利的局面,从而解决现阶段市场中存在的小型低速电动车发展困难的问题。对于市场来说,需要不断进行调整,从而对新兴产业的发展形成一个良好的发展局面。在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当中,(下转第页)(上接第页)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降低资源成本,避免出现由于门槛过高而制约新兴产业发展的现象。
其次,在政府方面,还需要珠海当地的政府建立起完善的机制来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可以利用完善的税收财政政策和健全的政府制度来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在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初期阶段,各种各样的外界因素制约了其发展,比如研发成本、购置成本等,在此种情况下,就需要政府部门发挥自身的优势,出台相关的财政税收政策来鼓励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持续不断地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动力。如果在当地已经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和方针,那就进行不断的完善,建立起科学的规范准则和具体的实施方案。此外,政府部门的补贴政策也要到位,利用有效的监督方式和惩罚体系对不符合新能源汽车标准的部分勒令禁止,以此来避免市场出现紊乱的现象。并且,作为政府来说,还可以在政府部门当中建立起专项的采购基金,并且在合适的范围和情况下加大采购量,比如公交车、公务车等,格力集团和珠海银隆的新能源汽车在政府的政策扶持下,为自身原有的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有效避免市场机制所造成的短期失灵的现象,不断提升新能源汽车的生产量,从而使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有一个质的飞跃。
最后,还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专利保护标准体系,高度重视对专利保护制度的建设,关键技术的专利申请也需要在第一时间进行,对核心的专利提供保障。在我国提出专利申请,可以对关键技术进行针对性的保护,减少新能源汽车在市场当中存在的潜在威胁。与此同时,不断完善新能源汽车的标准体系,从而提升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规模。
四、结语
通过格力集团和珠海银隆集团关于新能源技术产业方面的创新,可以看出在当今世界范围新能源汽车都还是一个新型产业,它可以有效地减少能耗,为实现可持续化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在今后的发展过程当中需要建立起完善的新能源的产业标准化体系,完善电力动力系统,保证电动汽车的性能符合市场的需求,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作者单位为四川城市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 徐国虎,许芳.新能源汽车购买决策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11):91-95.
[2] 陈军,张韵君.基于政策工具视角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研究[J].经济与管理,2013(8):77-83.
关键词:ZigBee 智能家居 无线传感网
中图分类号:TN9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6(a)-0010-01
近年来,随着智能设备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无线网络得到了快速发展,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无线网络数据标准,如WiFi、Wireless usb、Bluetooth、Z-wave等,不同的协议标准对应着不同的应用场景和应用领域。同时,无线传感网络的发展和研究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各种无线传感网络协议标准也日渐规范化。其中不得不提的,广泛应用并且最具增长潜力的协议就是ZigBee协议。
1 什么是ZigBee技术
ZigBee技术是一种面向短距离、架构简单、具备延长电池寿命、低消耗功率与低传输速率的无线通讯技术,具有传输距离长、可靠度高、省电以及高度扩充性等特点,主要适合用于自动控制和远程控制领域,可以嵌入各种设备。
2 ZigBee的技术特点
2.1 低传输速率
Zigbee标准是为低数据率、短距离无线网络通信定义的一系列通信协议。基于Zigbee无线设备工作在868 MHz,915 MHz和2.4 GHz频段,最大数据数率是250 kpbs。
2.2 低功耗
由于ZigBee的传输最大数据数率是250 kpbs,发射功率极低仅为1 mW,再加上采用了休眠模式,功耗低,因此,ZigBee设备非常省电。据估算,在低耗电模式下,一个ZigBee设备节点仅靠两节5号电池就可以维持长达6个月到2年左右的使用时间。
2.3 低成本
通过大幅简化协议(不到蓝牙的1/10),降低了对通信控制器的要求,按预测分析,以8051的8位微控制器测算,全功能的主节点需要32 KB代码,子功能节点少至4 KB代码,而且ZigBee免协议专利费。低成本对于ZigBee也是一个关键的因素。
2.4 近距离
ZigBee传输范围一般介于10~100 m之间,在增加RF发射功率后,也可以增加到1~3 km。这指的是相邻节点间的距离。如果通过路由和节点间通信的接力,传输距离将可以更远。
2.5 短时延
ZigBee的响应速度较快,一般从睡眠转入工作状态只需15 ms,节点连接进入网络只需30 ms,进一步节省了电能。相比较,蓝牙需要3~10 s、WiFi需要3 s。
2.6 高容量
ZigBee可采用星状、片状和网状网络结构,由一个主节点管理若干子节点,最多一个主节点可管理254个子节点,同时主节点还可由上一层网络节点管理,最多可组成65000个节点的大网。
2.7 高安全性
ZigBee提供了三级安全模式,包括无安全设定、使用接入控制清单(ACL)防止非法获取数据以及采用高级加密标准(AES128)的对称密码,各个应用可以灵活确定其安全属性。
3 ZigBee技术的应用场景和应用领域
3.1 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嵌入式系统和网络通讯技术将家庭中的各种设备如照明系统环境控制安防系统网络家电通过家庭网络连接到一起。
据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智能家居全球市场规模或已达1万亿美元,到2020年,中国智能家居产值将会达到2万亿元。与此同时,ZigBee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为智能家居设备的应用提供了环境基础,智能家居需求呈上升势头。
智能家居是ZigBee无线网络的一个主要应用领域,智能家居中典型的数据速率仅有10 kps。例如ZigBee抄表系统,不但可以传输每月的水电使用数据,同时检测设备存在的问题,实现对设备的无线管理。如果壁灯和开关都配备了ZigBee设备,那么,室内的任何开关都可以被指派来打开和关闭一盏电灯。
ZigBee智能家居的安装非常简单,不要凿壁布线,用户按照说明书在家就可以就地DIY,且设备移动性强,可以随时更换设备安装地点。
随着全球对能源和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而ZigBee在智能家居节能方面的效果优势非常明显,因此,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ZigBee无线通信技术应用到智能家居中必将成为将来的发展趋势和潮流。
3.2 智能医疗
为节省全球人口高龄化所衍生的医疗成本支出,减少民众亲自到医疗院所进行例行性的检查已成为解决之道,而此须依靠内置无线通信技术的新型医疗设备来实现。在众多可打造远程医疗设备的无线通信技术中,ZigBee以低功耗、高传输距离,以及较佳的抗干扰能力备受青睐。
在国内,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的快速发展,医疗的各个细分领域如诊断、监护、治疗等都将进入智能化时代。其中病人远程监护和居民健康监察是重要的应用场景。家庭医疗用设备的数量将会大幅成长,并远超过目前既有的数目。另外,由于无线连接功能逐渐嵌入到目前许多家用的医疗监控与感应产品中,这使得若干原本只存在于医疗用或长期照护机构内的功能,也逐渐通过无线功能进入到家庭当中,这样的转变增加无线传感技术新的市场机会。对于低数据传输率、抗噪声能力、低功率感应及监控网络的需求而言,ZigBee仍会是首选解决方案。
3.3 工业控制
ZigBee网络的初衷就是为工业现场自动化控制数据传输而建立的,在工业级水平上,ZigBee网络可以用于能源管理、照明控制、过程控制和资产管理。
在工业控制领域,这些应用场景对低数据率、低成本、更长时间的电池寿命有较高的要求。ZigBee技术的优势得以充分的发挥。在一些ZigBee应用中,无线设备持续处于活动状态的时间是有限的,大部分时间无线设备都处于省电模式,ZigBee设备在电池需要更换以前能够工作数年以上。
4 展望
早在2004年ZigBee技术就被列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市场前景最广阔的十大最新技术之一。ZigBee技术的目标就是针对工业,家庭自动化,遥测遥控,汽车自动化、农业自动化和医疗护理等领域。ZigBee非常适合于低功耗、低数据速率的监视、传感网络。但是任何一种技术的成功,并不只由其技术本身的因素决定,市场对技术成败也有很大作用。即便如此,今后若干年,都将是ZigBee技术飞速发展的时期。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循环经济;减物质化;服务流;物质流;人力资本;自然资本
中图分类号 F0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7)04-0040-04
循环经济的发展终极目标,并非追求形态上的物质流闭合循环,而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创造尽可能高的社会福利,在发展的同时,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生活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下降。因此,我们首先应该着眼于推进一种尽可能让产品不成为废弃物的循环经济,即以减物质化为首要原则,在生产、流通、消费和最终处置的每个环节中,使能流和物流最小化,从源头减少物质流、能量流的输入和废物流、废热流的输出。在推进减物质化的过程中,人们注意到,减物质化不仅仅是通过工艺改进来降低单位产品的生产过程所消耗的原材料和能量,以及如何通过技术进步来实现某些物质的循环利用等技术层面的问题,它意味着对现有的生产、消费模式以及相应的市场组织结构进行彻底的变革。这场变革的核心就在于“两个替代”,即以服务流替代物质流,以人力资本替代自然资本。也就是说,发展与循环经济理念相匹配的服务经济,通过服务延伸循环经济的价值链,通过服务减少社会经济生活对物质的依赖;同时,通过技术进步、完善管理、优化生活方式和合理配置资源,依靠人的发展,来替代原先那种过度消耗自然资源的经济生活方式,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1 以服务流替代物质流,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从系统角度考察,当一个社会有越来越强大的净物质流注入的时候,必然会产生越来越大的废物流,即“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过度依赖物质流推动的经济至多有量上的增长,很难真正出现质的提高。要扭转这种趋势,除了从技术层面贯彻循环经济的“3R”原则,更要理解一个事实,即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行必须依托基本的物质条件,单纯地通过工艺改进以及资源再利用技术进步来降低物质流的空间是有限的,而在一定物质流上可以附加的服务往往没有极限的,这才是循环经济发展的最大空间。
一般而言,服务流对物质流的替代,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服务经济本身的发展,有着促进经济系统实现结构性降耗的作用。总体上看,相对第一和第二产业,服务业的资源消耗量和资源利用效率较高。一般说来,制造业单位增加值消耗的资源大致是服务业的3~4倍。此外,根据Jokinen和Koskinen提出的生态重构理念,服务业的特征是以技术密集型、服务密集型产业取代传统的资本密集型、自然资源密集型产业,从而降低经济增长对物质的依赖程度,改善经济增长的质量,并增加就业率(Jokinen, Koskinen,1997)。
事实上,从20世纪60年代起,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经济重心就开始转向服务业,服务业占就业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加大。20世纪80年代起,全球经济呈现出从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总趋势,产业发展也呈现出服务化的新趋势(厉无畏,王慧敏,2005),其核心是第二产业的第三产业化。1980-2000年,全球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56%上升至63%,主要发达国家达到71%,其中一些国际大都市产业结构服务化的特征更为明显。相比之下,中国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长期在30%~40%的水平徘徊,一些高能耗物耗的产业(如重化工业)规模过大。因此,通过发展我国的服务经济,优化经济结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服务流对物质流的替代,促进整体资源利用效率的上升。
本文关注的重点是服务流对物质流的第二类替代,它表现为那些基于“从产品到服务”理念的特定服务业,遵循减物质化的原则,着眼于生产和消费活动的物质流最小化目标,令生产行为、消费习惯以及相关的市场组织结构朝着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方向变化。
第二类替代的出发点,是对产品生产和消费的最终目的进行重新审视。Herman Daly曾经提出,经济活动的最终效益是服务,即需求的满足(Daly,1974)。所谓“产品”,只是效用的物质载体。从这个意义上说,传统的产品生产过程只能算消费者需求得到满足的前端部分。因此,当消费者的价值取向从追求物质形态存在的消费品数量开始转向满足自身需求的效用时,根据消费者需求,向消费者提供满意的服务,应处于主导地位,支配生产哲学,而不是相反。
基于“从产品到服务”理念的特定服务业的发展,就是从有形产品市场向效用市场的转变,生产和消费的形式发生根本变革,制造业和服务业逐渐融合的过程。从市场重新组织的角度来看,可以将此类“服务流对物质流的替代”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产品所有权、使用权分离,生产者可从销售转为出租有形产品,并在此过程中附加更多的服务量。首先,耐用消费品的出租,会令生产者会从产品设计开始,考虑产品生命周期总成本,尽可能使得消费者享有等量效用时,产品的使用强度加大,产品的使用寿命延长,产品的再使用、再利用程度增加,有形产品总量以及所消耗的物质总量下降。例如,电梯制造巨头瑞士迅达公司宁愿出租垂直交通服务而不是销售电梯,因为出租可以使它减少生产系统中的能耗和维持成本;道氏化学公司宁愿出租溶解服务而不是销售溶剂,因为它可以再使用同样的溶剂许多次而减少成本。此外,由于产品的所有权不是消费者的,消费者选择的是更能满足其需求的服务,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浪费(Eva Heiskanen,Mikko Jalas,2000)。
(2)多种形式的产品共享消费。通过共享,将消费者个体的节约转向服务提供者关注整体的节约,有利于降低物质流总量。例如,欧洲一些国家出现了汽车共享组织,其中仅德国在2000年就有76家。马库斯・皮特森(Markus Petersen)在1994年对柏林的汽车共享效果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汽车共享明显减少了私人汽车的购买量和使用量,而共享汽车的使用强度增大。换言之,共享使得单位物品提供的服务量增大。
(3)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产品最优利用服务。通过对产品和消费者行为的优化,降低消费过程的物质流。一般而言,产品最优利用服务关注的是在保持产品原有效用水平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其使用过程所消耗的物质和能源总量,如合同能源管理、废物最小化管理等,这类服务可以由产品的生产者提供,也可由专业化的公司提供。例如,基于能源生产成本和节约能源成本之间的差价,通过提供合同能源管理服务,将节约的能源在市场上进行交易,可以形成“负瓦特”市场。如专门的盈利性能源管理公司A与公司B签订节能服务合同,为公司B提供能源效率诊断、项目设计和融资、原材料和设备采购、施工、工程验收、节能量监测、系统维护等一系列节能服务,节约下来的能源可以通过公共事业公司在市场上进行交易,产生的节能效益按合同由A和B分享。可见,产品最优利用服务对市场组织的最大影响在于:企业的利润与产品的销售量脱钩,减少的物质流、能流可以进入市场,成为商品,节约相对于消耗而言具有更大的盈利空间。这些改变,将促生更多的“负瓦特”、“负物质”市场交易机制,如招标拍卖、异地交易、二级市场等, 有利于提高节约的竞争程度和节约的效率,并降低物质流削减的成本。
(4)将服务与信息技术相结合,产生非物质形式存在的财富创造与消费方式(Eva Heiskanen,Mikko Jalas,Anna Karna,2000)。杰舒尼和迈尔斯于1983年指出信息技术的发展将推动人力密集型的服务业的发展,信息将成为自然资源的替代资源,成为新的生产要素(Gershuny,JI,Miles,ID,1983)。因此,信息流与服务流的结合,具有极大的物质流替代潜力。例如,采用电子商务、电视电话会议、电子邮件,免去了传统的商务活动、文件传递等所需的交通能耗、纸张消费等资源消耗,也节省了时间和人力。
(5)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通过设计改良、技术进步,充分利用自然所提供给人类的服务。一块水田,如果加以合理利用,就能在生产农产品的同时,向人们提供净化空气、缓和热岛效应、水体净化与水源涵养、消纳有机垃圾、产生优美景观等诸多服务,相对于采用建造大规模的污水处理厂、有机垃圾处理厂进行末端治理以及建设人造公园等,水田所提供的生态服务的成本、效果以及可持续性都是占有明显优势。可以说,自然向人类提供的服务流量和质量不断得到提升的过程,也就是源于自然的服务流对直接输入经济系统的物质流实现替代的过程。
值得一提的是,在生产、消费模式发生变革的同时,租赁服务、产品最优利用服务、信息技术服务等多种新型服务业态的出现,模糊了传统的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的界线,这有助于经济结构向减物质化方向优化。在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作用下,服务使得制造业和商业相互融合(Jackson T,1996),从卖机器卖零件转向卖功能卖服务,与此相应的制造业生产方式也从原先的大规模生产,转为以更少的资源消耗提供更合乎消费者需求的服务,有利于产业结构向服务化、高端化方向发展。例如,由销售转为租赁,使得制造业主体利润来源从原先的产品生产销售环节扩展到管理维修、保养、升级、再利用、使用咨询、战略分析和概念创意等更多服务领域,使得消费者获得更好享受的同时,能够带动更多循环型、环境友好型产业的发展。
2 以人力资本替代自然资本,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从表面上看,服务流对物质流的替代,主要表现为市场组织结构遵循“从产品到服务”的理念发生变革,从而提高了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减少了社会经济系统输入端和输出端的物质流量。本质上,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一种“以人力资本替代自然资本”的发展路径,即依靠人的发展,不断改善人力资本与自然资本的结合方式,替代原先那种过度消耗自然资源的发展。
首先,这一替代体现在减物质化的过程之中。通过科技进步、完善管理、优化生活方式和合理配置资源,等量的资源消耗能产生更多的财富;而通过合理分配社会资源,可使等量的财富产生更多的福利。这方面一个突出的例子是上世纪70年代中东石油危机导致的冲击,在能源短缺的冲击下,西方社会生产和消费全面向节能型转变,大量资本和技术涌向节能领域,其结果是各国经济的能效大大提高,日本更实现以等量能源使GDP翻番的成就。这一节约过程,可以说就是人力资源的发展对自然资源的替代过程。
其次,这种替代表现为人工资源对稀缺自然资源的替代。例如各种再生性能源对化石能源的替代,塑料和陶瓷对木材和某些金属的替代。在某种意义上,储量丰富的资源对短缺资源的替代。随着更多自然资源作用更多地被人类认识,这种替代会更为普遍和有效。由于这种替代是人类知识和技术进步的结果,其本质是人力资源的替代。
由于人力资本对自然资本的替代程度,取决于劳动者平均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的高低。相对于低素质的劳动力,文化和技能水平较高的劳动力更易于掌握并运用新的科研成果,促成资源高效利用(张真,2003);同时,产业的服务化需要更多从事自然资源维护、产品的研发、设计、售后服务等工作的劳动力,这对专业技能和知识含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这样一种发展模式,要求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向从资源密集型向人力资源密集型转变,投资方向从资本密集向人力资本密集方向转变,从而使经济体系每单位物质资本和资源投入的产出最大化,并令其吸附的人力资本和使用的劳动力趋于上升。在中国这样一个剩余劳动力过多,资源相对稀缺的国度,选择以人力资本替代自然资本的发展路径,能够使我们运用较少的自然资源,创造较多的福利和就业,同时减轻经济系统对环境资源系统的压力。
3 促进“两个替代”发展路径的制度重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技术壁垒还是经济效率门槛,都可以通过制度创新和不断完善来跨越,由此改变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行为,市场得以重构,使资本投入和技术进步能够朝单位自然资源投入所附着的效用与服务极大化的方向发展,从而以最低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化的社会生产力和福利增量。与“两个替代”发展路径相配套的制度重构是:
(1)使价格体系正确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真实成本的制度。价格反映全部社会和环境成本,这是价格机制顺利运作,市场发挥作用的前提之一。这主要通过税收结构的调整(税基的改变)来实现,即从现有的对劳动征税转为对资源消费征税。现有税收体制对收入、利润、销售和工资征税,这在某种意义上打击了我们本应珍视的有益于经济发展的行为,如人类的劳动和成功的投资等,因此,我们需要从对收入和工资征税转向对自然资源的消费和致使生态环境恶化等需要遏制的行为进行征税,这也被称为“绿税”改革。绿税的主要功能是向市场参与者提供有关成本的准确信息,其内在目的是为了消除无节制地追逐更低价格而造成的扭曲,揭示真正的成本。它被并到经济活动过程中对资源、产品和服务所支付的价格中,从而为企业和消费者提供了强烈的动机,去不断地修正和改进生产、销售和消费的方式,使之朝资源效率高的方向发展。同时,由于减轻了劳动者的税收负担,还有利于促进就业率的上升,这是与“两个替代”的发展路径相一致的。
(2)使市场主体为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负责的制度。服务流代替物质流的过程,涉及到市场在很多方面需要进行重新组织,也就是生产方、销售方、消费方等市场各主体之间的责任划分和利益分配问题。通过从法律上确定各市场主体(尤其是生产方)对自身行为所导致的资源消耗与生态环境恶化所应承担的责任,有效地促进企业妥善考虑整个产品生命周期成本,以此重新设定自身的盈利模式和商业策略,激励企业以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低环境影响为准则,对产品进行重新设计和工艺改进,从生产产品走向提供服务,最大限度地降低物质流。
(3)社会资源投向机制。从长期发展角度来看,与“两个替代”的发展路径相呼应,政府应该以追求更有效的资源配置,以确保将足够的资源投入到与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本的累积上来,包括教育、研发、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再生、技术推广和知识普及,以及其他与提高资源生产力相关的基础设施等相关领域的投入。此外,对上文提到的幼稚型循环产业或技术,由于其成本受市场规模影响,在市场已有产业或产品的压制下,难以具备足够的竞争力。那么,在其成长初期,可以通过政府采购、转移支付、政策性优惠贷款等手段支持其发展,加速提升资源效率高的技术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刘敬智等.中国经济的直接物质投入与物质减量分析[J].资源科学,2005,27(1):46~51.[Liu jingzhi, etc. Direct Material Input and Dematerialization Analysis of Chinese Economy[J] Resources Science, 2005,27(1):46~51]
[2]戴星翼,孙芝兴.以减物质化应对上海生活垃圾的挑战[A].见:尹继佐.2003年上海资源环境蓝皮书[C].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168~201.[Dai Xingyi, Sun Zhixin Facing the Challenge of Domestic Wastes in Shanghai with DematerializatiEo[A] Yin Jizuo An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Bluebook of Shanghai,2003[C] Shanghai: Social Science Press, 2002:168~201]
[3]Jokinen P,Koskinen K.Unity in Environmental Discourse?The Role of Decisionmakers, Experts and Citizens in Developing Finnish Environmental Policy[J]Policy and Politics,1997,26(1):55~70.
[4]厉无畏,王慧敏.世界产业服务化与发展上海现代服务业的战略思考[J].世界经济研究,2005,(1):54~60.[Li Wuwei, Wang Huimin Strategic Consideration on World Industrial Servic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hanghai Modern Service Industry[J] World Economy Study, 2005,(1):54~60]
[5]罗杰・玻曼等.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67.[Roger Perman Natural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M] Beijing: China Economy Press, 2002:67]
[6]魏茨察克等.四倍跃进[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1:364.[L Hunter Lovins, Amory Lovins. Emst Von Weizsacker Factor Four[M] Beijing: China Industry and Commerce Associated Press, 2001:364]
[7]Eva Heiskanen,Mikko Jalas.Dematerialization Through Services:A Review and Evaluation of the Debate[M].Helsinki:Ministry of the Environment,2000:28.
[8]Eva Heiskanen,Mikko Jalas,Anna Karna.The Dematerialization Potential of Services and IT:Futures Studies Methods Perspectives[M].Turku:Finland Futures Research Centre ,2000.
[9]Gershuny J I,Miles I DThe New Service Economy The Transformation of Employ in Industrial Societies[M].London:Frances Printer Publishers,1983.
战略新兴产业内生的巨大市场潜力再加上政府的大力扶持,势必会带动相关行业上下游的全面发展,而新兴产业新经济的特性,在其培育和发展过程中,也将实现和完成对既有生产函数的重塑,以技术和效率等新的要素改变和替代旧有的劳动和资源增长模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四大支柱撑起一片新蓝天
节能环保:
“七朵金花”的领舞者
破解中国的经济发展困境,节能环保一马当先。目前,我国总体能源利用效率在33%左右,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0%左右,在能耗总量和利用效率上都存在着巨大的改进空间,每年的可节约空间大约有几千亿元。
节能环保产业中四个细分领域尤为重要。1、工业节能领域。目前,在工业节能领域,目前主要依靠变频器实现节能。变频器的节能效率普遍在30%以上,在某些行业甚至达到40%-50%。除了电机节能外,还有重要的一个领域就是余热余压利用;2、资源回收领域。随着我国经济的逐步转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势在必行。在核电高速发展的今天,尤其关注核废料回收领域。另外,海水处理领域也值得关注;3、“三废”治理领域。在废水、废气、固废的治理过程中,废水治理走在前列。废气治理目前主要集中在除尘领域和烟气脱硫处理方面。不同于污水治理和废气治理,我国的固废处理特别是垃圾焚烧处理还未大规模放开。随着“十二五”规划的正式出台,垃圾焚烧事业将开启破冰之旅。4、EMC和CDM市场将迎来爆发性增长。随着节能环保政策的进一步严格,以及市场机制的进一步优化,合同能源管理以及碳交易机制将成为节能环保产业内一个新生的领域,并将会撬动整个产业发展壮大。
新一代信息技术:不可或缺的“智慧之花”
未来,随着数字化、网络化技术不断成熟并广泛应用,产业融合趋势将更加明显,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将是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信息化建设需求的必然要求。
下一代通信网络:指一个建立在IP技术基础上的新型公共电信网络下一代通信网络中光网络的建设,软交换以及3G的建设尤为关键,其中最为看好光通信行业。
物联网:主要投资机会应该在感知层的感知设施数量暴增以及应用层的新应用领域。RFID在物联网建设初期将会迎来爆发式增长。另外,物联网初期,我们认为典型应用拓展是产业的关键,从目前看,比较成熟或者发展相对较快的应用包括:智能交通。智能监控,手机支付和导航等。
三网融合:主要指电信网、移动互联网以及广播电视网的融合,此融合并非三网的物联融合,而是应用上的有机融合。它将给信息产业带来巨大的变革,未来的通信网络、移动终端、IPTV和3G手机将会有非常大的发展。
新型平板显示:其产业链包括上游的材料和设备,中游的面板和模组,下游的电视、笔记本、手机、显示屏等应用。目前的关注热点主要有OLED、电子纸、LED背光、高端触摸屏和平板显示上游材料等。
高性能集成电路:未来,消费电子类集成电路仍将是主要产品领域,但所占比例将逐步下降。与此相对应,网络通信领域成为国内集成电路设计业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与主要拉动力量,智能卡芯片市场需求也将有所回升,此外,工业电子、汽车电子等其他领域将成为国内集成电路设计行业新的增长点。
云计算:目前在A股尚处于主题投资阶段,短期之内云计算需求增长主要来自传统IT设备的改造和转型、新型应用软件的升级、移动互联网的广泛普及,本土的软硬件生产商、系统集成商、3G应用提供商和云计算平台提供商将在新型产业中面临巨大商机。
生物:高科技的“生命之花”
生物产业是高科技和高成长性的新兴产业,是整个生命领域的最基本的行业,其进步将直接影响到医学、制药、农业、能源、环保等领域。
今年的生物产业规划的主要内容将集中在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制造和生物环保。生物医药的主要发展内容将集中在生物制品、生物医药器械、现代中药等细分领域;生物农业主要集中在两大领域,生物育种和生物农药。通过应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和转基因技术,培育出具有高产、抗病性强、性状稳定的新植株从而大幅提高粮食的产量。并且改变长期以来依赖于化学农药的防病方式,加大研究低毒、高效、环境友好型的生物源农药;生物能源集中在利用农作物发酵酒精、降解植物中的纤维素产生葡萄糖、发酵生物质产生沼气等。
在重点发展的五大生物领域中,最重要的就是生物医学。生物制品予行业是生物产业振兴计划中最受益的细分行业,包括单克隆抗体药物、激素、血液制品、疫苗、诊断试剂、核酸和蛋白质制品等产品,医疗器械子行业将生物和医学有效结合是该行业发展的一个方向,人工耳蜗、人工假肢、人工晶状体,以及用于诊断疾病的大型仪器,现代中药子行业利用先进的分离技术将植物、动物、微生物的有效药用成分提取出来,具有更高效的治疗效果。
高端装备制造:挺起中国的脊梁
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战略性产业和工业崛起的标志,是一国制造业的基础和核心竞争力所在。
航空装备工业:我国自主研制的ARJ21新支线飞机全面进入高强度取证试飞阶段,大飞机研制也取得关键突破,我国首家大型民用直升机C313首飞成功,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的突破,为国产航空器拓展市场空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国务院的《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指导意见》,也为通用航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卫星产业:应用范围覆盖军事、交通、通讯、气象、测绘等多个关系国际民生重要领域。随着导航、通讯等卫星民用领域的需求增长和“北斗卫星系统”的逐步建立,未来我国卫星产业将驶上快速发展的轨道。
轨道交通装备:在高铁技术方面,我国处于全球领先的位置。全国铁路“十二五”规划将大幅度提高高铁规划里程,将给铁路设备制造业带来巨大的市场。同时,城镇化和交通发展带动轨道交通的大发展,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装备业的发展潜力巨大。
海洋工程装备:是深海开采石油的基础,陆地石油的匮乏和为减轻石油进口的依赖,我国未来会加大海
洋油气田的勘探和开采,必然的市场需求将提升中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全球市场份额和相关技术的升级。
智能制造装备:以数控机床为代表。不断提高的消费能力和区域振兴规划催生的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决定了中国机械工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依然保持良好的成长性,从而决定了我国智能制造装备增长的良好前景。
三大先导引领时代潮流
新能源:低碳经济的“清洁之花”
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不仅包含了新的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包括了对传统能源的升级变革。核电、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智能电网是重点发展的五大领域,预计未来10年累计投资5万亿元,每年增加产值1.5万亿元。
核电:核电是一种技术成熟的清洁能源,有利于调整能源结构,改善大气环境。未来5年将迎来核电建设的高峰,核电设备占核电站总投资的50%左右,将受益最大。核电设备国产化率不断提高的要求,给了国内核电设备供应商提供了发展的机遇,而关键部件的国产化进程将使细分子行业市场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
风电:我国风电市场虽然增长很快,但是产能也相应的增长。富裕的产能将引发行业整合。海上风电的开发对风电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会推动国内风电行业的技术提升和产业升级。同时,随着未来风电并网技术标准的出台,将有利于促进风力发电产业健康、持续的发展,从而带动整个风电产业的良性发展。
太阳能:国内光伏电站投资的高速增长为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基础,各种太阳能发电技术都会受到政策扶持,未来呈现多元发展格局。目前主要还是晶硅电池占据主导地位,但未来薄膜、聚光光伏和聚光光热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应用方式的不同也存在发展潜力。
生物质能:近年来,我国在生物质发电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国家电网公司、五大发电集团等大型国有、民营以及外资企业纷纷投资参与我国生物质发电产业的建设运营。
智能电网:关键技术标准陆续出台,智能电网即将进入全面建设阶段。特高压电网“十二五”规划和示范工程通过验收,建设进程有望加快。看好用电、配电和变电环节,相对应看好智能电表、电动汽车站、配电自动化、数字变电站和在线监控领域的市场前景。
新材料:徐徐升起的“太阳花”
新材料作为一个跨学科、跨领域的产业,国家政策的支持将不仅带动该产业的发展,还将带动相关产业的技术升级和蓬勃发展,从而推进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新型金属材料:整体上看,结构性金属材料向轻量化、高强度方向发展,如使用铝、镁、钛合金来替代传统的钢铁,而功能性金属材料则向耐热、耐蚀,超导等性能提高方向发展。稀土材料在新兴产业领域应用广泛,特别是稀土永磁材料,在新兴产业政策的推动下,未来稀土永磁材料的需求将有爆发性的增长。此外,国家对稀土行业的整顿和预期未来对稀土的收储,都将支撑稀土行业龙头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分为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两大类。结构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功能、热功能和部分化学功能,为无机非金属结构用材料。无机非金属功能材料是指具有电导性、半导体性、光电性、压电性、铁电性、化学吸附性、吸气性、耐辐射性等功能的材料。最常见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包括陶瓷、玻璃、水泥、耐火材料、搪瓷、磨料等。其中,高性能膜材料、特种玻璃、功能陶瓷、半导体照明材料等新型功能材料以及高品质特殊钢、新型合金材料、工程塑料等先进结构材料将成为重点发展领域。
高分子材料及复合材料:高分子材料是新材料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和优异的加工特性,被广泛应用于信息产业、航空航天、生物医药、交通运输、机械仪表、建筑和能源等国民经济重要领域。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在宏观上组成具有新性能的材料。重点关注碳纤维、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领域以及纳米、超导、智能等共性基础材料研究进程。
新能源汽车:满园春色藏不住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应对汽车能源与环境挑战的根本出路。新能源汽车推进我国交通能源转型,通过能源多元化、动力电气化、排放洁净化将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迅速发展,实现从汽车生产大国到汽车技术强国的跨越。动力电池、电机等关键部件成本占电动车整车成本的30%至50%。因此,产业获益的排序基本是电池、电机、电站等零部件和配套部门、以及整车。
一、以产业高端发展为导向,
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加快产业高端化发展,就是要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向高端化演进、企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产品向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努力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第一是规模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把掌握核心技术作为战略基点,选择高附加值环节进行切入,力争未来3-5年内在最有基础、最有条件的领域率先突破一批自主核心技术。把完善产业链作为关键环节,培育形成一批规模化的生产能力,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形成一批有一定市场规模和经济社会效益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第二是巩固提升优势制造业。积极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优势制造业,引导企业加大投入,不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装备水平,突破核心技术和关键环节对产业升级的束缚,提升工业基础保障能力。鼓励传统产业企业向产品研发和市场拓展延伸,在完善产业链的同时向价值链的高端发展,在提升制造水平的同时不断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第三是推进质量品牌建设。鼓励企业实施质量提升战略,通过应用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建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体系。鼓励企业制定品牌发展战略,通过系统设计品牌形象,创新品牌营销模式,加强企业品牌文化建设等途径,扩大品牌的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第四是推动产业集约集聚发展。加强政策引导,通过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和特色产业集群的创建,实现产业布局集约集聚、协调优化发展。鼓励中小企业加强与重点优势企业的协作和融合,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关联度。鼓励发展第三方服务机构,建设工业园区综合服务平台。第五是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坚决贯彻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和节能减排要求,制订严于国家的淘汰落后产能控制标准,建立完善的淘汰落后产能标准认定体系、监督管理体系和技术服务体系,建立健全淘汰落后产能的长效机制,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的工业领域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
二、以国际化企业培育为重点,
更加注重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
推进我省经济的国际化水平,企业的国际化是核心和主体。要培育具有国际视野的管理团队运营、面向国际资源和市场组织生产经营和研发创新活动的国际化企业,在更高层次对外开放,提升全省企业国际竞争力。首先是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在项目核准、土地审批、税收减免等方面制定具体措施,鼓励大型企业通过并购、参股控股等方式,进行资产重组,壮大规模。鼓励行业内企业开展战略合作,促进优势企业强强合作,重点支持一批骨干企业发展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其次是鼓励企业国际化经营。鼓励支持企业(集团)建立省外、境外生产贸易基地,创建国际品牌,与跨国公司在产业链延伸、研发中心、营销网络等方面开展合作,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整合资源,提升企业参与全球化竞争的能力。再次是提升中小企业发展水平。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提高“专精特新”和集群发展水平。实施中小企业创新工程,加快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力争到“十二五”末,中小企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以及在全省新兴产业产出中的比重超过60%。最后是打造企业竞争软实力。认真学习借鉴知名跨国公司的发展经验,推进企业商业模式和管理方法的创新。实施高端人才引进培育计划,重点培育和引进领军型人才。组织赴海外和国内著名高校培训,培养优秀的江苏企业家团队、技术带头人团队和专业管理团队。大力弘扬“三创三先”的江苏精神,着力形成各具特色、凝聚力强的企业文化,大幅度提升企业竞争软实力。
三、以“四化”同步发展为驱动,
更加注重发挥信息化引领作用
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有效举措。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之路,必须充分发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融合优势,充分发挥城镇化为工业化创造需求、工业化为城镇化提供供给的作用,大力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要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组织实施“两化”融合“百千万”工程,着力打造一批“智慧企业”。完善“江苏中小企业数字云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创建“数字企业”。探索建立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适时企业信息化指数。要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以下一代通信技术、物联网、核心电子元器件、新型显示、移动互联网和各种新型终端为突破口,完善优化电子信息产业链,打造沿沪宁线、沿江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密集带,将我省建设成为在国内领先、在国际具有重要影响的信息技术产业高地。要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领域信息化。组织实施宽带普及提速工程和沿江八市三网融合试点,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打造“智慧城市”。统筹推进社区综合管理和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加强重要信息系统安全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协同处置平台建设,提升安全防控能力。要着力扩大信息消费。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终端和智能家居设备等产品,引导信息技术与文化产业相结合,着力构建从智能终端、内容分发渠道、应用软件与数字内容服务为一体的信息产业生态系统,创新经营和服务模式,引导居民增加信息消费、知识消费。
四、以技术改造为突破,
更加注重提升内涵式发展能力
技术改造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工业经济内涵式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抓手,更是江苏工业实现由大到强的迫切需要。必须抓重大装备升级和工艺技术改造。支持重点企业瞄准世界前沿技术加快装备升级改造,加快推广应用先进制造系统、智能制造设备及大型成套技术装备。推进柔性制造、数字制造、智能制造,改进工艺流程,提高产品精益制造水平。必须抓新增长点培育。加大对省级新增长点项目(企业)的培育,建立重大项目、重点企业绿色通道制度,创新开展直接融资推进活动,积极争取国家专项资金支持,及时协调解决新增长点培育过程中的问题。必须抓重点项目实施。发挥重点项目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加快推进“百项千亿”重点技改工程,组织实施以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推广应用为主要内容的重点“四新”技改项目。组织实施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百千万”工程,确保每年推广应用百项关键新技术、千个重点新产品。
五、以生产业为支撑,
更加注重强化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融合互动
生产业的高速发展是工业化中后期的重要特征,也是提升制造业效益水平和促进制造业高端发展的重要支撑。切实推动企业做大做强。着力扶持一批核心竞争力强、规模较大的物流企业集团,培育创建省级、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和工业设计示范企业。以现代物流、信息服务、工业设计、节能服务等为重点,加强政策扶持,建立发展一批物流示范基地和工业设计园区。切实推动工业企业主辅分离。以行业大中型企业和龙头企业为重点对象,以主辅分离、整合提升为主要内容,鼓励制造业企业走专业化经营道路,做精做专,把企业内部的生产业外部化。切实打造服务业自主品牌。积极推动生产业企业自主品牌创建,重点培育金融、现代物流、商务服务等生产业品牌;创建电子商务、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服务业品牌;着力培育软件和服务外包等高端生产业品牌,努力形成一批在全国乃至国际范围内有影响的江苏生产业品牌和区域品牌。
六、以绿色制造为抓手,
更加注重保持工业协调可持续发展
绿色制造是一种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制造模式。大力发展绿色制造,实现清洁、安全和绿色发展,是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江苏工业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大力推进节能降耗。突出冶金、建材、纺织等主要耗能行业,组织实施节能改造。以节能新产品、新技术推广应用为载体,实施一批合同能源管理示范项目。开展能效达标对标活动,在全省树立一批低能耗水平全国领先的节能标杆企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资源减量化、废弃物资源化、工业园区循环改造、清洁生产指标创先、再制造产业化等为重点,实施一批示范工程。积极推进工程机械、办公信息设备再制造产业基地及节材代木试点工程的建设和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工作。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对粉煤灰、冶炼废渣、化工废渣等大宗工业固废,造纸、印染、皮革等行业废液,焦炉、高炉、转炉煤气及炼油等各种放散气体进行回收和资源化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