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

时间:2023-10-23 10:01:1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

第1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改革

一、引言

实践教育对我国高等学校学生的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创造性思维以及综合素质方面都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有助于学生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也有助于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符合时展的要求。

二、高等教育实践教学的内涵

高等教育实践教学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的内容,分别为课程内容的实践性环节和阶段性实践教学。其中,课程内容的实践性环节主要是结合课程理论内容进行展开的,以理论为指导,使同学们在实践的过程中可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如课程设计等。这一部分的实践教学主要是为后期阶段性实践教学做铺垫。阶段性教学主要是指将学生安排在与自身专业相关的企业进行实际的实践,使同学们切身体验真正的工作环境,为将来进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的实践性教学起步较晚,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制约着高校改革的步伐。1.传统教学观念落后,对实践教学重视程度不足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学观念在高校中普遍占据着重要地位,强调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学生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导致毕业生初入职场时就受到很大的压力,尤其是在找工作时,由于缺乏实践基础,对众多对操作性要求很高的职业就只能敬而远之。这一定程度上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许多在校成绩优异的学生会因自尊心受挫而一蹶不振。2.实践教学体系不够完善,相应经费投入欠缺由于我国实践性教学起步较晚,加之每个学校因自己的办学宗旨、资金支持以及办学能力方面的差异,不能照抄照搬国外高等学校的实践教学经验,导致我国大部分学校的教学体系很不完善。并且,许多学校还未意识到实践教学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在经费投入方面过多的偏向了理论教学。3.实践教学内容方法陈旧,教师教学缺乏创新精神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陈旧是我国实践教学改革中面临的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虽然高校也在积极努力的完善教学内容,但是明显存在着教学内容跟不上时展的脚步,教学内容和方法与实际严重脱节,导致实践教学中的教学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用处很少,而且教师教学本身缺乏创新精神,没有发挥到这个课程应该有的效果。4.实践教学课程安排不合理,课程考核体系不完善实践性教学和理论性教学的时间安排还不够合理,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将天平过多的偏向了理论教学。而且,对于实践教学课程的考核体系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衡量各个学生的实践结果完全由老师自由打分,具有很强的主观性。

四、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要想真正实现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高校教学改革可以尝试从以下几点进行考虑:1.鼓励教师及学生重视实践性教学,加强思想教育学校应该从思想上加强对学生和老师关于实践性教学的教育,让他们知道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以及对他们自身以及学校发展的重要作用。学校可开展一系列的实践教学活动,调动老师和同学们的积极性;也可在学校的官方网站上专门设置相关板块是关于实践教学的成功案例,让老师和同学更直观地了解实践性教学。2.根据教学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计划任何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切实可行的计划,当然实践教学也不例外。高校在明确自身教学目标的情况下,要想将目标落实,就必须结合学校的安排以及学校的各项资源优势制定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计划。在这个计划制定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考虑国家关于发展高水平人才的要求,还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创新动手能力,让计划的实施可以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3.不断完善实践教学设施,加大对实践资金投入目前,许多学校实践教学没有进一步得到发展的关键原因就是实践教学设施的匮乏。加强实践资金的投入,不断完善教学实践设施,让同学们可以自由的在实践操作室探讨交流,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4.鼓励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全面要求自己在实践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在学校中,与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老师。老师的思想、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鼓励教师在工作中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并且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身实践能力,不断发挥为人师表的作用,对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和配合老师的实践性教学改革是非常重要的。5.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课程安排体系和考核体系与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不同的是,现如今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因此在课程安排上我们要逐渐摆脱以往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模式,逐渐将重心转移到实践性教学方面,比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程课时安排的比例控制在3:7。同时,关于实践性教学的考核体系应该逐渐形成规范,摆脱以往教师的主观性评分现象,让实践性考核不再仅仅局限于形式,而是更加客观公正地反映同学们的真实状况。

参考文献:

[1]廖蓉.高校实验教学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新途径[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157-158.

[2]沈霞.高等学校实践教学改革思路[J].湘潮:下半月,2008(11):75-76.

第2篇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市场定位

收稿日期:2006―09―15

作者简介:白浔(1961―),男,汉族,河南上祭人,江西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院院长,教授,主要从事成人教育学研究。

当前,我国经济处于一个重要的关口,一方面,2004年我国经济出现了多年未见的高速增长,GDP增长率达到9.1%,人均GDP达到1090美元。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的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在经济高速发展中又暴露出一些新的问题与矛盾。这些成绩与矛盾都对我国人才培养这个基础性和战略性问题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地要求包括成人教育在内的国民教育对此作出积极回应,按照市场对人才需求的新趋势,重新确定自身的人才培养的市场位置,对人才培养目标、人才质量标准、人才培养结构进行新一轮调整与变革,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一、市场变化凸显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窘境

1.人才培养机制滞后市场新变化。我国人事部《关于加快发展人才市场的决定》的出台,标志着在经历了20年的改革发展实践后,我国人才市场逐步实现从政府延伸机构向市场竞争主体转变。把市场与人才紧紧地结合在一起,让市场在人才资源重置中起基础性和主导性作用、让人才成为市场要素的一部分。而政府在人才市场管理中不再直接引导人才培养机构的发展,工作职能转变为,树立牢固的“管理即服务”观念,加强人才市场的立法与管理,提高人才市场的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建设统一开放的人才市场体系。这些已成为当前和今后我国人才市场最显著的变化。

而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机制明显滞后于人才市场的变化,深入分析,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人才培养理念陈旧。“服务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尚未成为业内共识,社会、学校甚至成人高等教育领域内对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认识仍停留在补偿教育和另类教育的层面上,对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地位与作用的争议与质疑至今未休,表现出对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社会地位与其所承担的历史使命的漠然。其二,人才培养目标模糊。成人高等教育迄今未能很好解决人才培养市场定位问题,所培养的人才鲜有自身特色与明显标签,深受市场青睐的人才更是廖若晨星,难以折射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与先导性作用。其三,人才培养管理体制落后。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色彩,在招生指标,学习方式、资源投入等重要方面均严重依赖政府的计划与调拨,在成人高等教育改革的过程中,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创新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与支持,建立相对独立的市场化人才培养机制还停留在口头与纸面上,而社会对成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创新的整体缄默,极大地制约了成人高等教育市场化进程。

成人高等教育改革滞后市场变化,反映了成人高等教育历史惯性作用与现实诸多因素的制约,难以突破现行体制与传统理念的障碍,完成市场化改革举步维艰与任重道远的困境,同时也表明,我们对成人高等教育自身的认识还远远不够,对新形势下成人高等教育与市场关系的把握还不准确。以上这些状况的改变,必定要求成人高等教育走入广阔的市场,深入了解和把握现代市场对人才需求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从根本上重新认识成人高等教育市场化的现实与历史意义,重新选择成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市场新坐标。

2.人才培养结构难与市场人才需求接轨。近年来,我国市场人才流动出现新格局。当前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各类中小民营企业在市场人才需求总量中将占有重大份额。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全国104个城市劳动力市场2005年一季度职业供求状况信息:从用人单位上看,企业用人将在市场人才需求中占主体地位,所占比重达到95.1%,其中私营及个体企业、股份制企业的用人数占多数,所占比重分别为38.3%和22.1%,而机关事业单位及其他单位的用人需求仅占3%;从供求关系上看,用人需求主要集中在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制造业和社会服务业三大行业,高技能人才依然供不应求,其中技师、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和高级工人缺口最大,而财会、文秘等通识型人才供远大于求。

作为与市场联系最为密切的成人高等教育,理应高度关注市场,适时调整人才培养结构与规格,主动适应市场需求。但在人才培养实际中,人才培养结构失调已成为成人高等教育的沉疴痼疾。许多办学单位尚未摆脱把成人高等教育作为创收项目的窠臼,片面理解成人教育产业化与市场化,既没有对市场人才需求动态的调研,更没有对毕业生就业信息的反馈,对市场人才需求多样性、多层次性和相对性不断增强趋势反应迟钝。浮躁的功利意识抹杀了社会服务意识,对关注经济效益的力量超过关注社会效益的力量,对人才培养规模的追求远胜于对优化人才培养结构的追求;重文轻理、重学历教育轻职业培训、重城镇轻农村的现象十分普通,所培养的大量人才有低层次重复与雷同之嫌疑。因而,尽管成人高等教育举办了函授、夜大学、业余制、全日制等多种人才培养形式。但事实上,成人高等教育至今尚未构建具有自身特色、与市场人才需求接轨、相对成熟的人才培养结构体系。毋庸置疑,人才市场的革命性变化必然导致成人高等教育供不应求形势的逆转。

3.人才培养标准难以适应市场新要求。近年来,我国人才市场在经历了一个唯学历论的喧嚣时期后,正在回归务实的理性轨道。曾经一个时期内,人才市场唯学历论大行其道,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往往开出“大专生免谈,本科生起步,研究生正好”的苛刻条件,忽视了应聘者对工作的实际胜任能力,造成人为的学历歧视,致使大批有识有才之士由于学历、职称、身份和资历的原因而被拒之门外。如今,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每年都有大量的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进入人才市场,市场对人才标准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同志提出的“只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作出积极贡献,都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要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的科学人才观正成为我国市场对人才评价的主导意识。现今用人单位更注重人才实际能力,他们在录用人员时主要是以能否胜任工作为标准,学历文凭的作用正在逐步减弱,一专多能、一技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已成为市场需求的主流趋势。

市场人才评价标准的根本性变革,必然对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产生深远影响。在唯学历论的年代,成人高等教育由于有政府政策的支持为底气,以颁发国家承认的学历文凭为亮点,以高等学校优良的社会品牌为依托,因而在激烈的市场人才竞争中占有很大的优势,一度成为求职者与从业人员的首选学习类型。前几年成人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明证。但随着市场人才评价标准的变革,学历文凭在人才市场竞争中的光环不断褪色,作为求职砝码分量持续减弱。同时又由于人才培养知识结构体系僵化,知识内容陈旧简化,以及由于工学矛盾的激化造成的学员学习时间萎缩,凸显出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欠缺,导致在相应的层次与行业内,成人高等教育毕业学员在基本素质上不如普通高等教育学生,在职业技能素质上比不上职业教育学生,除了手中握有一张国家承认的学历文凭外几乎身无长物。面对着愈演愈烈的市场人才竞争,成人高等教育学员在市场人才竞争中处境每况愈下,将迫使求职者与从业者寻求更多的途径去完善自我,以适应市场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成人高等教育已不再是他们惟一或最佳的选择,成人高等教育市场需求高峰期也就不可避免地终结。

二、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市场定位基本要素

1.人才培养市场定位基本内涵。人才培养市场定位的实质是成人高等教育在清晰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上,把握新形势下成人高等教育外部联系与内部联系规律,根据市场经济的变化特点,重新确定人才培养的理念思维与行为方式。

人才培养市场定位的基本内涵应该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教育教学组织样式和运行方式;是关于人才培养市场化过程的动态与质态的总体性表述,即对人才培养的规格、规模、规划的总体设计上,力求最大限度地与市场需求接轨;成人高等教育与市场关系规律和教育内部事物关系规律的深刻表象,是一个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与人的身心和谐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调整与不断完善的过程。因而,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市场定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确定自身在市场人才需求整体结构中的坐标位置;以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围绕市场定位科学设计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为人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提供多层次和多样化的教育服务,培养一大批符合市场需求的创新型与实用型人才。

2.人才培养市场定位基本原则。在市场人才需求和人才市场转型大背景下,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要适应市场对人才需求数量、质量、规格的跳跃式发展趋势,在不确定的市场需求条件下,确定自身的人才培养市场定位,就必须确立以下基本原则。

一是市场引导和政府职能相结合原则。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逐步推进人才培养市场化进程,突出人才培养市场化特征,促使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在市场需求中达到与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同层次、同规格、同水平。在肯定市场引导作用的同时,要进一步转变政府教育管理职能,由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无限责任政府、统制型政府向市场经济下的有限责任政府和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型,充分发挥政府在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统筹协调的职能作用,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全面推动人才培养体制与运行机制市场化改革与创新。

二是整体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市场目标必须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既要在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指导下,按成人高等教育所承担的历史使命确定整体人才培养市场目标;又要在充分理解成人高等教育在国家“人才战略”中的位置与作用基础上,根据成人高等教育各类人才培养形式的特点及所设置专业特色,结合具体形式的办学条件、生源质量、师资水平等,确立多样化、特色化、个性化的人才培养市场目标,使人才培养市场目标体系更彰显特色性、灵活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三是现实性与超前性相结合的原则。既要从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建设需求出发,坚持立足于当前,适应现实要求,又要全面体现人才培养“面向现代、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精神,把对现实的适应性与超前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保证人才培养现有的规模、效益、质量的同时,还应注重市场对人才的数量、规格、素质需求趋势预测,并据此不断完善和调整人才培养结构与取向,使人才培养更具适时性和前瞻性特点,能充分反映成人高等教育改革的新理念、新视野、新格局,重构目标清晰、结构完备、范围广阔、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体系。

3.人才培养市场定位基本目标。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市场定位的基本目标是:根据市场需求与成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和对现代高等教育思想的新认知,结合成人教育办学传统,发展现状、未来发展战略目标,在解读当代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素质新要求,把握自身历史、现在和未来的基础上,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适应”的实用型、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不仅要注重人才培养专业知识结构的相互渗透,体现文理渗透、文文渗透、理理渗透的精神,而且要科学合理设计学员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实现个体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高度和谐与完美统一。既充分反映社会经济发展大环境的要求,更彰显成人高等教育的实际、创新和特色。

三、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市场定位设计

1.人才培养机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运作机制转变。构建市场运作机制,是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市场定位的核心课题,然而,这种机制构建过程又必定是一个艰难与复杂的自我反思与自我超越的历程。一方面,需要政府充分发挥成人高等教育管理职能,以全新的视角重新解读成人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整体结构中的位置和作用,审视成人高等教育与市场的复杂关系,通过成人教育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建设,突破体制,加快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社会化改革进程,逐步实现招生模式市场化、教育资源投入市场化、教学管理市场化,从而构建具有自身特色和符合市场要求的人才培养新机制。另一方面,构建市场运作机制离不开创新精神指引下的成人高等教育改革实践,需要明确以市场经济为原点的发展意识,树立牢固的全局观念,加强内部的统筹与协调,彻底摒弃成人高等教育领域内愈演愈烈的低层次恶性市场竞争,创立新的社会整体形象。无疑,这样一个时代课题,必定需要包括普通高校、成人高校、社会机构以及更多的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和社会力量,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更多地从人才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卓有成效地改革与创新,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和彼此间的协调与合作水平,创建充满活力的人才培养互动式市场运作机制。

2.人才培养结构:由简单培养结构向多样化的分流与分层培养转变。重构人才培养结构,突出人才培养市场特征,是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市场定位关键所在。可以断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结构既是成人高等教育获取市场的基础,亦是各类人才培养形式开展市场竞争的逻辑前提。因而,当前的首要任务就是要针对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单一现状,进行人才培养结构实态研究,透过扑朔迷离的市场现象,着力清楚解答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究竟需要怎样一种主体结构和体系结构,在对人才培养时空分布与层次形成、内容构架与方式选择、实施过程与行为推进、资源整合与社会参与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解读的基础上,大胆借鉴和汲取其他教育类型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适时把简单划一的人才培养结构向多样化的分流、分层培养方式转变,即对人才培养实行专业分流与教学分层。主要内容是:学校或办学机构不按专业而按学科招收学生,在经过一定时期的通识教育与学科基础课程教育后,根据学生志愿和对市场人才需求总体趋势预测,对学生进行第一次专业方向分流和第二次特色专业分流,分流后,学校按市场对不同专业人才素质的不同要求设置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进行分层教学,使培养人才的规格贴紧市场需求。如此,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特色结构体系”将得到初步构建,具有多样性的人才培养格局将得到初步确立,与此相适应,人才培养的目标会变得更清晰,具有多样性的人才培养的途径会变得更通畅,人才培养的空间就会得到逻辑延伸,人才培养的社会效果就会经得起市场激烈竞争的检验。

3.人才培养素质:由应试教育向以个性发展和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特色教育转变。培养特色人才,强化人才培养市场竞争能力,是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市场定位的基础,人才素质特色将决定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市场定位的共性与个性。以往成人高等教育尤其是学历教育的人才培养,只注重人才培养的共性,抓住了“学历”却忽略了“成人”,使人才培养素质存有重大缺憾,既达不到共性标准又无自身特色,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常落下风。而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未来的成人高等教育,要真正成为我国构建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的新型教育类型,就必须加强人才培养中的素质特色设计。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有“生成特色”与“发展特色”。“生成特色”是指成人高等教育因与生俱来的某种得天独厚的优势而形成应该具备或已经初步形成的某些特色,是人培养基础。“发展特色”是通过改革与创新而使某些方面从无到有或从有到优形成的特色,是人才培养的根本推动力与核心竞争力。而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是要在发扬“生成特色”的基础上,创造“发展特色”。面对着庞大的函授、夜大、业余类型的学历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成人高等教育必须严谨的深思与精思“创造什么样特色、如何创造特色、为何创造特色”的问题。而创造人才培养素质特色,就必须跨出学校的大门,深入“广阔市场”,解读现阶段市场对人才素质的要求,预测人才素质发展趋势。在综合市场信息的基础上,把握人才素质培养取向,对现有人才培养行为方式进行革命性变革,由应试教育向以个性发展和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特色教育学转变。在人才培养知识结构上,要突出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职业技能教育的融会贯通;在人才培养方法手段上,加速传统教育方式与现代教育科技有机结合,推进课堂教育与远程网络教育融合,构建真正意义上的教学互动机制,使成教学生不再受学习时空的限制,人人、时时、处处可学;在人才基本素质培养上,应根据成人学习特点,着力培养学生的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增强学生创新能力,强化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和应对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协作、学会创新、学会应对,化单一素质为适应市场需求的综合素质。惟有如此,方能改变长期以来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徘徊市场需求边缘的被动局面,成为市场人才需求的重要部分。

第3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 人才培养质量 追踪评价

高等教育质量,即人们对于高等教育达到其预定目标程度的衡量。其根本是指高等教育之下,大学培养的人才质量如何,它是培养的人才所具有的,满足个人、群体、社会明显或隐含的需求能力的特性的总和。由此可见,是否满足个人及社会发展需要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标准,这是由当前快速变化的国内和国际形势决定的。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的条件下,社会是高等教育产品的最终消费者。大学毕业生进入社会参与竞争,能否快速适应社会,随时把握和应对来自市场的机遇和挑战,获得生存和发展应当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焦点。因此,扩展高等教育人才质量评价的时间和空间,关注大学毕业生的未来生存和发展,把高等教育人才质量追踪评价纳入到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中,构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质量追踪评价机制是教育领域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追踪评价的必要性

(一)高等教育人才质量追踪评价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市场经济(又称为自由市场经济或自由企业经济)是一种经济体系,在这种体系下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自由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所引导,而不是像计划经济一般由国家所控制。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虽然不是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不断深入发展。市场就意味着竞争,有竞争就会有淘汰。在高等教育领域,大学生自主择业成为主流。作为人力资源产品的进入劳动力市场的高校毕业生,只有具有真才实学的高质量人才,才能在未来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引申来讲,高等教育的人才质量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前的高等教育对毕业生的未来发展在多大程度上发挥了积极作用,而质量追踪评价是评估毕业生未来发展水平的关键。

(二)高等教育人才质量追踪评价是遵循人才培养客观规律的必然要求

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产业,同所有的产业一样,都要遵循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教育工作不是直接创造物质财富, 生产的“产品”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在短期内很难看到成效,具有生产周期长、投资大、见效慢的特点。因此,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需要通过自己的智慧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满足社会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可,最大程度的实现自我人生价值。高校培养的人才质量与其社会的贡献成正比。人才质量追踪评价就是评价者在较长的时间内连续的或周期性的收集毕业生的生存、发展状况,并对资料进行系统分析,从而推断某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三)高等教育人才质量追踪评价是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依据

高等教育人才质量追踪评价是对高校教育质量的中长期效果评价,但是评价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追踪评价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高校可以通过扩大人才质量评估的时空跨度,了解更加客观真实的教育成效,发现当前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比如,该高校当前的学科、专业是否满足社会对人才质量的需求,哪些专业应该取消,哪些专业应当增加,甚至会牵涉是否转变该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等重大战略性问题。因此,追踪评价的结果为高等教育改革提供的客观依据,高校在评价中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推进高等教育改革的历程,同时也是高等教育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

(四)高等教育人才质量追踪评价是保证高等学校自身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化,尤其是办学主体的多元化、办学模式的多样化发展,学生有了越来越多的选择;同时,相关数据资料表明,我国高考报考人数呈下降态势。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我国高等学校逐渐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即高等学校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招生竞争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将会成为核心竞争力,谁拥有了高质量,谁就是高等教育市场的赢家。因此,从长远发展考虑,来自市场的追踪评价结果更有利于高等学校自身发展,毕竟,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市场说了算。

(五)高等教育人才质量追踪评价是构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机制的关键

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重点是教学评估,旨在通过紧抓教学来保证高等教育质量。过硬的质量是创建名牌大学、一流大学的前提之一,但是没有通过评估不断提高质量的过程是很难得到他国同行认可的。如果说一流的大学应该有一流的教学,那么,一流的质量保障体系同样至关重要。这正是国际知名大学正在做的,也是国内大学应该予以借鉴的。

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追踪评价的基本问题

(一)追踪评价的目的

追踪评价的目的,一是通过评价, 了解院校培养的毕业生符合社会需求的状况以及学生展示个人价值发展的状况;二是从评价结果的分析中了解学校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予以纠正。前者以教育的两个基本规律为依据, 侧重于学校工作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贡献度,后者以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标杆,着眼于学校的整改与提高。事实上,以上两个目的可以最终归结为高等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

(二)追踪评价的主体

评价主体包括组织评价者主体和评价者主体。组织评价者有高校、政府、和社会。根据西方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的经验,社会评价,即来自市场的评价占主导地位。鉴于我国的特殊情况,建议我国的高等教育人才质量追踪评价组织者以高校和社会第三方为主,政府处于次要地位,并且,在初建阶段充分发挥高校内部的组织力量,本着追求高质量的大学精神,自觉进行人才培养质量自我追踪评价。

(三)追踪评价的内容

在当今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时代,市场越来越要求高校培养综合性人才,教育界逐渐形成了以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质量观。知识、能力、素质之间不是简单的相加关系,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有机统一。知识、能力、素质是处于不同层次的人才质量构成要素。知识是能力和素质的基础与载体;素质特别是人的先天素质,是人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自然前提,后天素质是先天素质、后天环境和教育共同作用的结果;能力是素质的一种外显形式,素质付诸于实践就表现为能力,它决定着人的知识和能力能否正确而有效地发挥作用,能力作为素质的外化,属于实践活动范畴。因此,人才质量追踪评价需要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才能全面评价人才培养质量。

(四)组织实施

追踪评价的组织实施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由于教育的成效显现具有渐进性、持续性等特点,因此,决定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追踪评价时空的延展性。根据人的职业发展规律,通常在三十岁左右形成明确的职业发展方向,而以后的十多年呈螺旋式上升态势。因此,追踪评价的时间至少是学生毕业后的十年。同时,毕业生就业的地域分散性和流动性为跟踪评价工作增加了难度,但是,高度的信息化为追踪评价提供了方便。

(五)追踪评价结果反馈

原则上,追踪评价结果必须采用类似信息会的形式向全社会,这既是对公众的负责,又有利于社会对学校的监督,促进高校改革,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追踪评价的作用,体现其真正意义。但是,在追踪评价机制构建初期,可以适度给予高校空间,且不可操之过急。随着追踪评价机制的逐步完善,评价结果不仅用于高校的自评与教育改革,也应当成为社会监督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

(六)以评促改,以评促建

评价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增强高等教育活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有效方式。同时,客观、公正的追踪结果为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依据,避免高校领导“拍脑袋”做决定的不良行事态度和作风。这是追踪评价最重要的环节,往往也是最受冷落的环节,应当予以重视。

三、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追踪评价的基本原则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一)体现专业性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追踪评价的评价对象是人,尤其是对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高校大学生,这一特点要求追踪评价不同于对“物”的评价,必须遵循高等教育的客观规律、人的发展规律等开展追踪评价工作。

(二)综合立体性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追踪评价立体性集中表现为追踪评价需要整合高校、社会、个人、家庭等多方面的力量,多方面、多维度的综合评价。

(三)考察全面性

我国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质量观以及现代社会对人才综合能力的要求决定了高等教育人才质量追踪评价的全面性。

(四)坚持长期性

高等教育效果显现的延迟性、滞后性,要求高等教育追踪评价的长期性、连续性。

(五)重视发展性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追踪评价,不仅仅是评价学生当前的发展,更加重视毕业生的未来发展潜能,从毕业生的发展性考虑高等教育对学生长期发展的深刻影响。

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追踪评价机制建构

在目前情况下,我国要构建人才培养质量追踪评价机制,需要分阶段逐步进行。具体可以总结为“三阶段论”:内部建构阶段、过渡阶段、内外机制协调运行阶段

第一步:内部建构阶段。一是以了解学校毕业生能力符合社会需求状况、毕业生个人价值发展状况、发现问题、纠正不足、推进本校发展为目的。二是高校是该阶段的组织者。学校处于自身发展考虑,为了迅速适应社会需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收集来自用人单位和被评价毕业生本人的市场评价及毕业生自我评价资料。评价的具体内容根据高校的不同类型或定位具体制订。三是围绕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各个评价指标的满意度,以及毕业生本人的自我发展评价,同时了解评价主体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与建议。学校对评价结果认真研究,充分利用其参考价值,提出整改的方案,负责实施整改,以此推进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逐渐提高。

第二步:过渡阶段。该阶段,指的是在高校内部追踪评价机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发挥引导作用,积极鼓励社会第三方评价机构参与高校人才质量追踪评价,作为高校内部追踪评价的有效补充,进一步监督和促进高校内部追踪评价的切实实施,并保证评价结果的有效利用。但是,应该注意的是,内部评价与社会第三方评价应该各有分工,社会第三方不能破坏各高校内部追踪评价的特殊性,不能搞标准化,杜绝一刀切。

第三步:内外机制协调运行阶段。在第二阶段中,高校内部追踪评价逐步进入轨道,而第三方追踪评价处于初始阶段,两者必定出现不协调的情况,必定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磨合期;另一方面,第三方跟踪评价初始时间,必定有很多的问题,势必影响内外追踪评价的协调运转。此外,国家此时有必要出台相应的法规制度规范高等教育人才质量追踪评价行为,建立一批比较规范的专业性社会评价机构,同时应该注意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总之,构建包括追踪评价在内的、完善而成熟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保障机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整合高校、社会、国家三方面的力量,各行其是,各司其职,保证整个评价机制科学合理的协调运行。

【参考资料】

第4篇

一、新疆高等教育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

1.学科专业调整与产业对接之间的矛盾

从学科设置上看,新疆高校原来就是按新疆和西北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布局的,目的是使高等教育发挥其经济功能。从教育部实施的教学改革看,高校每次教改的首要任务是对专业结构进行调整或改造,以图拓宽专业口径,但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高校调整基本停留在各自的学科领域内,将原有的学科进行形式上的简单归并,而没有从学科交叉融合的角度真正考虑专业课程组织与专业教学内容的重组。由于受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制约,一些急需的新增学科专业难以在短时间内做大做强;高水平学科带头人严重缺乏,大部分学科难以形成结构合理的学术团队;学科研究方向分散,有待进一步规划和凝炼;学科建设又受到经费投入不足的制约,难以尽快提升水平,形成规模。

2.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存在结构性矛盾

在高校,存在一批创办已久的被称之为长线专业的专业,近年来,社会对这些专业的需求总体较少,尽管如此,这些专业目前还继续扩大招生规模。这种现象的存在,使高校整体专业设置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结构性矛盾。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这些专业开办的时间长,办学成熟,教学实验设备配置齐全,有一批长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教师、专家。因此,从学校的角度来讲,这笔资源很难割舍。

3.大学毕业生知识结构、能力水平与社会需求存在结构性矛盾

现在人们普遍关注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其实,不仅大学生就业难,用人单位要找到满意的大学生也很难,为了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在大学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人才市场成为买方市场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要求大学生有实际工作经验、能吃苦耐劳,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与实际工作岗位相符,毕业后能直接上岗。但是,由于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尚未完成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体制和模式转变,在高校还普遍存在知识老化、学用脱节、重视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的现象。因此,无论是大学毕业生还是用人单位,都普遍感觉到大学毕业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很难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相互之间存在结构性差异。

4.大学毕业生的专业分布与社会对各专业毕业生需求存在结构性矛盾

随着高校办学自的扩大,高校有了一定的专业设置权和各个专业招生人数的决定权,于是出现了一个新问题:为了好招生,多数学校不断扩大热门专业的招生数,没有热门专业的也赶紧申办。而当这些专业的学生毕业时,人们发现,虽然这些专业的需求仍然比较大,但这些专业的毕业生人数远远超过了社会需求,于是出现了大学毕业生的专业分布与社会对各专业毕业生的实际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产生上述矛盾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建设目前刚刚起步,各自的体系与内部机制都还没有完全建成,两个市场间的衔接尚未建立。②我国民众追求热门专业的心理严重。每年高校招生时,大部分考生都填报热门专业并且非热门专业不读。一般来讲,高等教育的培养周期是四年(本科)。在一个考生很高兴地被录取到社会流行的某热门专业时,在他毕业之前将会有三届同专业的学生毕业。以中国现有的高等教育规模,也许还不用三届毕业生,就可以把一个热门专业变成供求平衡甚至供过于求的人才过剩专业。③高校招生时最关心的是能否吸引更多的考生填报自己。扩大热门专业的招生数,无论从生源的量上还是从生源的质上都可以得到保证。

二、构建新疆高等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机制,实现大学生毕业生充分就业

1.坚持新疆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新疆正在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调优一产,调强二产,调大三产,力争新疆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达到8%以上,到201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再翻一番。从发展速度上来讲,考虑财政承受能力和高校现有办学条件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吸纳能力,把好招生的关口,适度放缓发展的速度,年度招生的增速将逐步下调到8%~10%左右,与新疆国民经济保持大体相当、适度超前的增长速度,与新疆国民经济保持同步协调发展。其次,从规模上来看,新疆普通高等教育的规模仍然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从绝对规模来看,新疆人口占全国人口的1.52%,新疆普通高校在校生总数占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总数的1.23%;新疆普通高校在校生总数占新疆人口的0.8%,而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总数占全国人口的1.37%;新疆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为18.1%,而全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为19%。从相对规模来看,全国每万人口中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数为104人,而新疆为83人;全国每亿元国民生产总值承载的在校大学生数为116人,而新疆为76人。因此,新疆普通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张与自身发展的历史相比,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但是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新疆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仍然偏小,还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当然新疆普通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必须要考虑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并与高校办学条件的改善和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紧密相连。

2.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导向,合理定位、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形成比较优势

新疆高等教育的发展要确立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导向,以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为目的发展战略,而不是从自身现有的条件出发,仅仅以条件定发展,为发展而发展。首先,要继续紧紧围绕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加大高校学科专业调整力度,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其次,要科学定位、突出重点、分类建设,形成以新疆大学(科研教学综合型)、石河子大学(教学科研综合型)为龙头,以医科大、师大、农大、财院(教学科研专业型)为重点,以其他本科院校(教学型)和高职高专院校(教学型和职业技能型)为基础,普通与成人、本科与高职高专教育相沟通,定位科学、布局合理的高等教育体系。最后,要明确层次,坚持分层次办学,防止不分层次、无序办学的倾向。本科院校要以本科教育为主,集中力量办好本科,逐步减少直至停止专科层次的招生;高职高专院校要以专科教育为主,集中力量办好专科,逐步减少中职(中专)层次的教育。

3.以内涵发展与外延适度扩张相结合,统筹整合资源,促进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

首先,从外延的扩张来看,在目前现有公办院校中,本科院校的校均规模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不大,而高职高专的校均规模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1200多人。其次,从国际高等教育目前发展的趋势上来看,本科及其以上的高等教育是以精英教育为主,而高职高专院校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主要承担者。三是从高等教育的内涵发展来看,就是要以就业为导向,以素质和能力建设为核心,以提高培养质量为根本,紧紧围绕学科专业建设,培养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各类专门人才。

4.根据新疆区情,确定高等教育发展重点,加强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及重点大学的建设

科研水平低下是新疆高校和经济发展的“软肋”。新疆高等教育一方面要继续建设原有优势学科,如作为国家重点学科的新疆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等,使之具有国际影响。另一方面,针对新疆自然科学和新兴科学十分薄弱的现状(在中国1999――2001各年度高校科学技术奖和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共185个奖次中,新疆无一项高校科研成果获此殊荣),加强理工类的重点大学、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有梯度地建设一批重点大学,进一步把新疆大学建设成为“立足新疆、辐射西北、直至周边国家”的有较大国际影响的国内一流大学,并在其经验基础上发展出一批国内重点大学。

5.根据新疆区情,多途径加强科研合作与开发,促进产学研结合,提高新疆经济的科技含量

如何在提高高等教育的科技研发水平的基础上加强高校科研与各产业部门的合作,促进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的“联姻”,是当前新疆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中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新疆经济发展的“软肋”就是科技含量低,而高校拥有较为集中的科研力量但经费和项目短缺,两者有效结合起来,就能形成“双赢”的局面,进而促进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科研合作开发的方式可以有建大学城和科技园区,校企合作研发及兴办二级学院,国内外、区内外合作开发等。

6.坚持自力更生与争取外援相结合、两条腿走路的方针

首先,今后一个时期新疆高等教育的发展及人才培养应立足于自力更生,增强自身造血功能,眼睛向内,面向本地,突出特色,形成风格,不断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在师资培养、学科设置、教学内容确立、人才培养规格以及科研选题等方面要进一步强化地域特色,强化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人才的意识。同时要积极争取国家和内地高校的支持,特别是在急需紧缺学科专业的建设、高水平师资的培养提高以及大型科研项目的攻关等方面,争取更大支持,尽快提高新疆高等教育的整体办学水平。其次,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不求所有所在但求为我所用的原则,更加突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更加珍惜利用有限的资金,更好地培养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紧缺人才。要不断改善人才的工作环境和生活待遇,稳定盘活现有人才的存量,发挥和调动现有人才工作的积极性,同时积极引进急需紧缺人才,扩大人才的增量,采用高薪聘请、短期讲学、合作科研、资源共享等方式,积极吸引国内外一流人才来疆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第5篇

(浙江警官职业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18)

摘要: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联系最为紧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适应用人单位需求,是高职院校发展的生命线。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内涵、评价标准、评价主体,指出人才培养质量应由第三方专业机构评价,评价的指标体系应由毕业生就业状况、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这三个主要指标构成。

关键词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1-0013-03

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用人单位却对大学毕业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表示越来越不满,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质疑。近年来,企业技术工种人才短缺、部分管理专业人才过剩即是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质量及学科专业设置问题的反映。

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已占高校毕业生的半数以上,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联系极为紧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适应用人单位需求,是高职院校发展的生命线。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重视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评价较高。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的不断缩减,高职院校要在竞争激烈的高等教育领域生存、发展,必须以高质量就业赢得社会认可。故树立质量意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院校在困境中求生存、谋发展的根本。何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质量应由谁来评价?评价的标准、方式是什么?评价结果有何作用?这些是需要高职院校深入研究的问题。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内涵辨析

所谓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就是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衡量与评价。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是一个发展的、立体的、动态的范畴。

我国高等教育走过了一个从精英人才培养到大众化人才培养的过程。精英高等教育的任务就是为社会培养学术精英,衡量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高低的标准就是学术性,追求卓越、造就精英是所有大学的奋斗目标。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人才培养质量观开始由单一向多元转化,多元化质量观逐渐成为指导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指导思想。

根据多元化质量观,不同类型院校人才培养的侧重点应不同,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具有共性标准。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应该涵盖学术性标准、职业性标准和品德标准三部分。学术性标准,是指通过专业学习,学生应掌握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学术研究能力,包括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学术性标准主要针对本科及以上层次学生。职业性标准是学生适应职业岗位需求,能够完成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具有职业发展潜能。职业性标准涵盖学术性标准中的知识与技能,但更强调知识应用与技能操作,职业性标准是高职教育重点关注的要素。品德标准是学生的人格、道德品质满足社会基本道德规范要求的程度。对于职业教育来说,学生还要具备特定职业所要求的职业道德。品德标准是任何类型高等教育都要重视的要素。针对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对人才培养质量鉴定的标准应有所不同。高等职业院校应重点关注学生的职业发展性,即职业性标准的达成度。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主体辨析

职业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改革创新,要牢牢把握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办学方向,将社会评价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将学生评价作为衡量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

高职教育最典型的特征是对市场的适应性和对功利性目标的追求。高职教育同社会需要、市场需求的结合程度直接关系到高职教育的生命力,其教育质量要接受社会的评价,特别是用人单位的评价。高职教育必须实行开放办学,学校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其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计划等必须根据市场需求做出调整。在市场标准取向的前提下,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鉴定不应由院校内部做出。当前,各高校公布的质量年度报告就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卖方制作的产品广告,其可信度和社会公信力不强,没有一所院校会把影响自身利益的重大质量问题公布于众,这是关系到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关键问题。当前,教育行政部门要求各高校撰写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本意是要求高校重视质量,但这种让高校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做法,会使高校质量报告越来越流于形式,不能真实反映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高校评价应由外部机构组织、外部机构。外部评价是指政府、社会评估机构和用人单位等对学校的评价行为。在外部评价主体中,政府做出的评价只应限定于院校基本办学条件的评价,也就是目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开展的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评估,这种评估是基础性评估,是判断一所高校是否符合设置要求的根据。人才培养质量评估与基本办学条件评估是不同的范畴,两者的目的、评价指标、意义都相差甚远。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应由专业机构、专业队伍、科学的评价指标、完善的评价方法构成。第三方专业评价机构对在校生、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所做的调查与分析是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一个重要部分,它能够真实、客观、公正地反映高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社会满意度。高校可以建立自身的人才培养质量跟踪和反馈制度,根据在校生、毕业生、用人单位的意见,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使培养的人才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高校自身所作的培养质量调查,只能作为第三方调查的补充信息,不能作为权威信息。

构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应由形成性指标和终结性指标构成。形成性指标是指保证人才培养质量达成的基础性条件,如院校基本办学硬件条件,包括校舍、图书、实验实训场所与设施等,还包括院校办学软件条件,如师资力量、教育教学成果、精品课程、精品教材、科研水平及社会服务等。形成性指标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性条件,但不是决定性条件。一所院校的软硬件条件并不能代表其人才培养质量。时期的西南联大,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仍然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可见基础条件不能代表人才培养质量。终结性指标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结果性指标,主要包括毕业生就业状况、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这三个主要一级指标。在每个一级指标下又可分为若干二级、三级指标。笔者主要探讨终结性指标。

毕业生就业率、就业对口率、薪酬水平受社会产业结构、行业发展状况、整体收入水平等因素影响,只能部分地反映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特别是毕业生对学校教学的满意度是衡量人才培养过程质量的关键因素;在校学生参与课程教学,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最有发言权;毕业生思想较为成熟,又经历了职场的初步锻炼,对所学课程的重要性、所学知识的适用性、学校对个人成长的作用最有体会。用人单位可以横向、纵向比较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不同时期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是毕业生质量评价的权威部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如下页表1所示。

在上述指标体系中,既有定量的统计数据,如就业率、对口率、离职率、工资水平等,也有定性的主观评价,如满意度、认同度、胜任度等,关键是要把这些指标根据其反映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程度赋予一定的权重。这些指标的得分总和被视为人才培养质量的定量数据,用定量的方法建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用客观赋权法给出每个指标的权重,可以对不同高职院校进行评价,也可以对同一所高职院校的不同专业进行评价。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方法与评价作用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工作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手段,无论是对在校生、毕业生还是用人单位的调查,都可采用网络问卷的方式进行,提高调查统计的科学性、便捷性、高效性。学校要收集学生的有效邮箱地址,要确保参与调查学生样本数量达到有效比例,要通过QQ、电话、短信等多种方式提醒没有完成问卷作答的学生打开个人邮箱中的邮件,点击邮件中的链接进行网络问卷作答。学生作答时,系统自动记录及归类作答记录。要利用计算机软件对学生答卷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学校对用人单位的调查也可以采取电话调查、座谈会等形式,可以利用人才招聘会的机会向用人单位发放问卷。目前,针对用人单位的人才培养质量调查还没有引起各院校的重视,各院校对用人单位的意见收集是零散随意的,没有进行系统的纵向、横向分析处理,而用人单位的意见与建议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第三方专业调查机构进行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可以作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评价高职院校的一个重要参考,也是学生及家长评价院校、选择院校、选择专业就读以及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的一个重要依据。作为高职院校,可以自身开展针对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以专业为单位收集毕业生、在校生、用人单位信息,根据评价反馈信息,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立以毕业生就业质量为核心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比较客观、公正、准确地反映人才培养工作成效,可以促进高职院校重视专业建设,重视就业质量,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目标。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证明,而是诊断和改进,即评价的目的主要在于找到问题和差距,不断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校人才培养的动力,提高教学质量。

高等职业教育已走过了规模扩张的外延式发展时期,特色的形成、质量的提高是当前尤为重要的。社会各界、教育行政部门、家长不能用精英教育的质量标准来衡量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而应以满足市场需求、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作为衡量的基本标准。高等职业院校要努力拓宽毕业生就业市场,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以学生满意、用人单位满意作为学校办学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孙崇正,肖念,金保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观的演进与启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4).

[2]陈玉强,朱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1(31).

[3]张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观及质量标准研究[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

[4]郝建锋,吕文静.对我国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问题的探讨[J].职教论坛,2010(32).

第6篇

【摘要】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国在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中较发达国家的差距明显,此现象归因于农业机械化人才的培养模式。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驱动下,本文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农业机械化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改革中,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以持续改进为路径”的农业机械化高等教育改革模式,同时在扬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进行教学实践研究,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思维和能力。

【关键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教育改革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教学改革思路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机械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保障,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但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与发达国家比还有很大差距。大学生作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生力军,对大学生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是中国大学突破传统知识教育模式、走向卓越的必然选择。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设计

高校要丰富学生创业知识,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必须要不断创新发展,不能脱离社会潮流。教师在教学内容上要根据千变万化的现实社会充实课堂内容,不能受教材的限制,让学生在步入社会后拥有效果实用的创新创业技能。此外,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创业大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检验学习成果、拓宽学生视野、促进学生发展。通过“第一课堂”的学习,学生可以间接获得丰富的理论知识,打下坚实的学术基础。而将所学书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立体化,并综合运用到实践之中则需要“第二课堂”发挥作用,由此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第一课堂”主要以农机类基础专业知识教育为主,通过开设的《农业机械化》、《设施农业装备学》等课程,激发学生参与动手实际的兴趣。

三、以“成果为导向”的农业机械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法探索

成果导向教学模式是将学生作为开展教学活动的核心,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基于成果导向教学模式理念,根据农业机械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双创”人才培养要求,建立培养目标-能力要求-教学内容-评价措施之间的支撑网络。学习成果代表了一种能力结构,这种能力主要通过课程体系构建来实现。能力结构与课程体系结构应有一种清晰的映射关系,能力结构中的每一种能力要有明确的课程来支撑,换句话说,课程体系的每门课程要对实现能力结构有确定的贡献。在课程设置上,“农业机械学”、“汽车拖拉机学”、“设施养殖装备学”等,都属于理论学习类课程,而“汽车拖拉机故障诊断与维修实践”、“农业机械耕作实习”等都属于实践类课程。

四、“以持续改进为路径”农业机械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考核机制构建

实施考核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教学质量评估中重要的测量方法,也是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之一。传统的评价教学质量的方法主要以教师为主,通过期末卷面成绩和实践作业进行成绩的评定,这种评定方式并不能满足“双创”背景下对人才质量的需求,因此笔者构建了“以持续改进为路径”的农业机械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考核机制,融入阶段性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师生互评,对于教学方法、内容做出持续性的改进,在最终考核方面,加入创新创业成果作为考核依据,对学生成绩进行最终的评定,并及时总结教学成果及经验,为其他课程提供适当的参考依据。结语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驱动下,基于创新创业能力为导向,对于农业机械化高等教育进行教学改革,推进专业教学的与时俱进,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以“成果为导向”的农业机械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法,构建“以持续改进为路径”农业机械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考核机制,形成基于创新创业能力为导向的农业机械化高等教育新模式。

第7篇

一、引言

近些年来,高等教育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教育界经常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我国高等教育在经历了十多年的大扩招之后,在校学生规模迅速跃居世界第一。与这种急剧扩大的学生规模相比,我国高等教育在教育经费、师资队伍、办学条件改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等诸方面都不能适应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部分高校教育质量有所下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以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已经成为高等学校主旋律和人们的普遍共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高等教育必须牢牢把握提高质量这一主题,始终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内容,把学校的各项工作最终落实到人才培养上来。

二、高等教育质量的含义及其基本认识

什么是高等教育质量?它的内涵是什么?国内外学者对此有不同的见解。1998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法国巴黎举行首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高等教育质量”是会议四大主题之一。大会最后通过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界宣言》指出: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应包括高等教育的所有功能和活动:各种教学和学术计划、研究与学术成就、教学人员、学生、楼房、设施、设备、社会服务和学术环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这一关于高等教育质量概念的界定虽然比较宽泛,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世界高等教育专家对高等教育质量的某种共识。潘懋元先生在引述《教育大辞典》的释义基础上指出,高等教育质量标准有两个层次:一是要符合我国教育教育目的的基本质量要求,二是要符合各级各类高校的具体培养目标要求闭。顾明远先生在《高等教育的多元化与质量的多样性》一文中引述的高等教育质量的定义,即高等教育所具有的满足个人、群体、社会明显或隐含需求能力特性的总和,这些特征往往通过受教育者、教育者和社会发展所要求的目标、标准、成就水平等形式表现出来。由此可见,高等教育质量首先是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体系在适应以及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和人自身进步的发展程度;其次是指高等学校自身的教育质量。我国2010年颁布的《教育规划纲要》指出,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可见《教育规划纲要》所指的高等教育质量包括了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质量、社会服务质量,是一个广义的高等教育质量的概念。从这个意义上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质量、社会服务质量都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题中之义。

如上所述,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多层面广义的概念。而我国高等学校众多,层次类型不同,水平有高有低,国家、社会和受教育者个体对不同高等学校的质量要求和标准也有很大不同。在20世纪末,高等教育扩招经过十多年的高速发展之后,目前已经进入了一个内涵发展、提高质量的新阶段。同志在2011年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讲话中指出,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明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主攻方向。同志强调,把培养人才作为高等学校第一职责。刘延东同志也指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重要方针。党的十提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高等教育质量最终要体现在人才培养质量和人的进步上,这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内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程。一些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包括一些高校对居于高等教育质量核心的人才培养质量关注不够,忽视人才培养工作。丢失了人才培养这个根本,甚至忘掉了这个根本。社会各方面对大学的诱惑力太多,学校办学也遇到了方方面面的困难,如何把培养人才作为高校根本任务,必须坚持一切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出发,进一步树立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理念,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衡量办学水平的最重要标准;进一步树立以适应社会需要为检验标准的理念,把社会评价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进一步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把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教育工作的首要追求;进一步树立学生评价为先的理念,把学生评价作为衡量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这是当前高校建设、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大事,必须统一思想,转变观念,以观念的转变带动人才培养工作的转变,牢固树立人才培养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中心地位,下大力量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着力点集中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来。

三、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路径

人才培养质量是指“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产品和服务满足用人单位和学生等主体需要的特质,主要体现在教育活动的结果即学生的知识、技能、道德、个性、价值观、身体素质上”。它是高等教育质量的第一体现,是大学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程。从高等教育本身来看,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不仅涉及教育资源投入问题、教育教学改革问题,也涉及到人才培养观更新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问题。

1 转变思想观念,树立科学的人才培养质量观

第一,树立适应教育观。坚持学生就业需要和成长需要相结合,培养学生成长发展的能力和主动适应行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将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社会需要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深化专业内涵建设,改革教育教学方式和手段,增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提升学生就业和发展的竞争力。

第二,树立终身教育观。要注重学生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研究,塑造学生的高尚品格。强调学生在大学期间集中学习并掌握工具性知识、长期起作用的基础知识、思维和研究方法,掌握继续学习的技能,把握知识结构的整体性和综合性,树立终身学习观,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第三,树立素质教育观。要重视人文社会科学教育,要在知识传授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贯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基本理念,科学设置课程体系,教师应当在素质教育理念下选择好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促成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的达成。同时,学校将综合教育(第二课堂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整体规划,真正实现课内与课外教育活动的有机融合,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

第四,树立创新教育观。必须实现由传授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向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现代教育转变,强调在学生掌握必要的、有效的知识的前提下,通过学习知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营造有利于发展学生创造力、有利于学生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

第五,树立多样人才教育观。随着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高校人才培养的多样化。高等教育要通过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拓展课程内容,教学科研互动和增加社会实践活动等,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把普遍教育与特殊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挖掘大学生成长潜质,培养更多、更好的多样化人才,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

2 构建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人人成长

古今中外人才成长的历史和现实不断证明,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统一,是培养杰出人才的基础。杰出人才是全面发展的人,走在时代的最前沿,站得高些,看得远些,观察得多些和快些,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杰出人才又是个性发展的人,只有在广收博览过程中注重发挥学生个人兴趣专长,只有在继承一切文明成果基础上开发优势潜能,才能实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可以说,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相辅相成,互为表里,检验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能不能成功,能不能培养出大量拔尖创新人才,就是看这种人才培养模式能不能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统一,就是看它能不能容纳和促进人人成才。

近年来,平顶山学院按照“培养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有社会责任感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基本原则,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突出应用,突出技能,突出就业,积极探索实验了“两阶段、三平台、一环节、多方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两阶段”是指把四年的培养期分为两段:第一阶段注重夯实基础,坚持通识教育和学科基础教育与必要的实践训练相结合,第二阶段根据学生需要,重点实施专业教育和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培养;“三平台”是指课程体系主要由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三个平台组成;“一环节”是指加强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实践教学环节,构建课内外一体化的全程实践模式;“多方向”是指根据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为学生提供2-3个职业技能培养方向。为张扬学生个性,学校开设了墨子班、创业教育实验班等,因材施教,助推了学生个性发展。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

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指出,要把加强教师队伍教师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建设好一所好大学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培养一流大师作为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按照“师德为先、教学为要、科研为基”的要求,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那么,如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第一,要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加强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建设的核心是加强师德建设。要按照《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从师德规范性人手,加强制度建设;从树立和表彰先进师德楷模人手,培养优秀教师典范;从总结成功经验人手,不断探索师德建设的新方法、新机制、新经验,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之做到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第二,教师要不断提高业务素质。教师要致力于业务素质的提高,不仅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还必须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精湛的教学艺术。业务素质既包括教学能力、科研能力,还包括社会服务能力。教师就是通过这种能力进行知识的继承与创新、传播与应用。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掌握本学科的知识前沿,及时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要加强科学研究,善于把科学研究资源转变为教学资源,依靠科学研究拓展教学的深度和广度。要积极推进产学研用结合,精心策划社会实践活动,主动参与决策咨询,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进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为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服务。

第三,教师要不断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大学是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创新成果的重要源泉。教师要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国家急需的战略性研究、探索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研究、涉及国计民生重大问题的公益性研究。要积极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教育教学一线服务,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等教育质量全面提高。

第四,教师要不断提高文化传承能力。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高校教师要在文化传承与创新、文化传播、促进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要把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之中,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文化育人作用,以丰富的人文知识教育学生、以优秀的传统文化熏陶学生、以现代文化理念塑造学生、以先进的文化思想引领学生。同时,还要通过校园环境提升,建造精神内涵丰富的物质文化环境,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4 要把深化教学改革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渠道

教学质量是衡量办学水平的核心标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就要深化教学改革,注重课程设计、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理论与实践教学结合。

第一,深化教学改革。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育教学体系。要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同时,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参与科学研究,进行创新性实验和实践,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第二,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点燃学生创新才智的火种。要大力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树立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意识,提倡互动式教学,注重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研究式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要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增强学生运用网络资源学习的能力,使学生的创造思维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激发和鼓励。要注重一课堂和二课堂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重视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更加密切教学与科学研究、生产实践的联系。要加强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创新思维和实际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三,精细课程设计。精细的课程设计既是培养高素质人才需要,也是实现高校培养目标的要求。大学应从战略计划、结构设计、课程发展策略等角度加强课程设计,以更好地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不仅注重理论教育,更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做到与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定位相匹配,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加强课程与课程体系间在逻辑和结构上的联系与综合;精选经典教学内容,不断充实反映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注意把体现当代学科发展特征的、多学科间的知识交叉与渗透反映到教学内容中来;要注重传授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为学生探索新事物、培养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5 要把推进文化传承创新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

高校是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阵地,具有以文化育人和以人才兴文化的双重优势。大学文化是在长期办学中积淀而成的,核心是大学精神,外化为学风教风校风,要作为提升质量的重要任务,使文化底蕴更加丰富,精神品质更加卓越,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一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十对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按照中央最新部署,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推进十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广泛开展理念信念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充分发挥思政理论课的主渠道的作用,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理念讲透彻,把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理念讲清楚,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理念讲充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入耳、人脑、人心。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投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二要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品牌和思想文化阵地建设。要重视校训、校歌、主题教育活动等校园文化载体建设,大力开展健康活跃的文体活动,形成对教师有凝聚作用、对学生有陶冶作用、对社会有示范作用的校园文化氛围。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先进文化的网络传播,使校园不仅成为学生文化生活和思想教育的平台,也成为社会先进文化传播的新空间。

第8篇

【关键词】成人高教 校企合作 培养模式

成人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在提高社会成员的知识水平,学历教育大众化等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企业转型升级期的相继到来,社会及企业对成人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积极深化校企合作,构建适应新时期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当前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热点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校企合作在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一)校企合作是转型期社会及经济发展的需要

成人高等教育作为一种“学历教育”及“补偿教育”,在我国学历教育普及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新产业的兴起、经济的转型、产业升级,社会及企业也对人才提出了“转型升级”的新需求。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及良好职业素养的应用型人才成为社会及企业急需的人才。原来只重理论,忽视技能及素质培养的“学历型”人才已无法适应新时期的发展需要。成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应从原来的“学历补偿型”向“高端应用型”转变。而这一转变,单凭成人高等教育院校自身是难以实现的。与企业建立良好关系,深度发展校企合作,才能培养符合社会及企业的实际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的最佳选择和最优路径。

(二)校企合作是成人高教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保障

新形势下社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是“理论+技能”的应用型高端人才。但是目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院校大多忽视了企业的实际人才需求,教学模式与学科、课程的设计依旧沿用传统方式,重理论而轻实践。这种脱离企业实际需求的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必然无法与社会及企业的需求实现无缝对接。成人高等教育必须以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出发,积极与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共享并有效整合双方信息及资源,将课堂教育与培养实际技能的企业现场教育相结合,真正做到产教融合,才能有针对性地位企业培养高端应用型人才。

二、我国成人高教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的教学模式不适应时代及企业的发展

成人高等教育与社会及企业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成人高教应顺应时代的变化及需求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模式来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但是我国现阶段成人高等教育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众多的成人教育院校也只是把校企合作作为为学生寻找实习单位的途径,并没有按照企业对人才能力的实际需求,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与改革。有些成人高校的课程设计与社会及企业的实际需求是脱节的,专业的设置及课堂的内容不符合企业 “实际、实用、实效”的要求,无法为企业提供既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有有着高超技能的专业人才。

(二)学校与企业缺乏深度、长效合作

近年来,成人高等教育为了培养企业所需的优秀应用型人才,积极开展了与企业间的合作,也在培养学生实践及应用能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学校与企业进行校企合作,涉及到政策保障、合作机制等多诸方面。现阶段由于国家还没有完善与校企合作配套的监管制度及扶持机制,使得成人高等院校与企业的合作还停留在自发与自寻为主的阶段。而且由于学校与企业的利益需求的不同,使得双方在在教育目标方面存在着差异,造成了学校重视理论与人才的教育,企业重视实践与人才的使用的现象十分明显。这就必然导致校企合作只是停留在校企双方形式上的合作,造成校企合作的短期性、功利性及浅在化、形式化。成人高教的校企合作并没有真正建立“互惠共融”的长效运行机制。

(三)尚未实现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的多元联动

成人高等教育适应时代及企业的发展,为社会及企业培养急需的应用型高端人才,仅仅依靠学校及企业的力量是无法顺利实现的,还需要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多方的共同努力与合作。目前我国缺少这种集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等多方力量进行多元对话与合作的平台。政府部门缺少校企合作教育管理的相关机构,无法在政策与法规上对成人高等教育的校企合作进行相应的指导、扶持与监督。行业也未在成人高教的校企合作中发挥相应的指导作用。多方合作平台的缺失使得成人高教的校企合作无法充分利用各方资源的整合成果,无法实现教育资源的同享。

三、应用型成人高教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更新教育理念,构建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由于特定历史时期的特殊要求,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一直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学历补偿教育”,在为实现学历的普及化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及企业转型期及升级期的到来,人才需求条件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单纯的“学历型”教育需求逐渐减弱,“学历+技能型”人才成为急需人才。对人才需求从单纯的学历转向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及职业素养等方面。这一需求使成人高等教育传统的“重学历轻技能”,“重理论轻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无法跟上时展的步伐。成人高等教育院校必须以行业及企业的需求为导向,及时更行教学理念,修正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专业与课程设置、改变教学方法。并在专业及课程的设置、教材的内容、教学方法的选择等各方面都能以“教学做合一”为指导宗旨,构建符合时展需要的“技能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夯实学生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等多方面综合能力的培养。

(二)深化校企合作,实现 “双赢共进”

由于学校与企业在进行校企合作是作为独立的实体,存在着截然不同的利益诉求,在利益追求目标上存在着很大的偏差,使得目前我国成人高等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多停留在浅层、形式上的合作,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学校在校企合作中“一头热”现象明显。由此产生校企间的合作缺乏全盘周密的考虑与合理的计划统筹。成人高等教育院校与企业双方进行深度合作,是高端“学历+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有力保障。学校与企业应该本着“互惠共荣”的原则,改变目前形式化、短期化的合作现状,将学校的教学理念与企业理念进行科学地融合,整合学校及企业可利用的一起有力资源,共同育人。共同完成合作制度的建立、专业的设置、课程的设置、教材的内容、教师的配置等教育相关内容,推进教学结构、合作的广度与深度。在学生的学习与实习过程中,也应做到监督与管理的协同性。

(三)搭建官产企学研多方合作平台

构建应用型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单单凭借校企合作的力量是无法得以实现的。更需要政府、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的支持与合作,共同搭建合作平台。其中政府应在校企合作中起到主导作用,应在政策及制度的建立、财政上的支持、监督工作等方面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行业也应该设立相应的校企合作行业协会,在政策及制度,合作方式及内容等方面给予相应的专业性的指导。各个相关研究机构可以为校企合作在实践调研、数据分析、方案评估、成果论证等方面提供有力的专业技术支持,并可以推进校企合作的成果的推广工作。成人高等教育院校应当进一步加强与行业之间,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以“学需契合”为办学理念,积极改变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尽快适应新时期新形势下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加强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迅速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与职业素养,为学校未来的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并应借助政府、行业、科研机构的力量,及时获得与人才培养相关的信息、成果及资源,应用于应用型人才培养之中。企业也可在多方合作中利用政府及行业的支持,学校的教学资源来提高人才质量。只要做到官产企学研互相支持、互相补充,才能真正构建联合育人、多方监管、多方评价的育人平台。

校企合作是使政府、行业、学校、企业、学生多方实现互惠共赢的教育模式。成人高等教育院校应积极推进与企业的合作,加速产教对接的进程,为社会及企业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真正发挥成人高等教育服务社会及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彬.协同创新视角下的继续教育校企联盟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3 ,(09).

[2]李莉.论成人教育的校企合作形式[J].职教论坛,2012,(11).

[3]李志明,雷智仕.校企合作背景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 ,(28).

第9篇

基于地方市直高校转型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以六盘水师范学院矿业工程系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从地域、社会、政府及学校四个方面为一级指标,建立三级指标体系,理论分析了六盘水师范学院转型后,矿业工程系未来人才培养影响因素。根据主要影响因素提出加强理论、实验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加强与地方企业合作发展,实现“教-产-研-教”四位一体发展模式;加强科研融入教学,努力将专业课题研究成果融入到课程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同时,改革学生作业、期末考核标准;加强政府经费投入、增大学校创收力度、争取社会捐献等解决措施。

【关键词】

转型;应用型人才;层次分析法

高等教育发展至今,从宏观至微观都发生了量到质的变化。别敦荣[1]分析了国家对高等教育采取的政策在实施中,其中的矛盾与冲突,包括规模与质量、人文与功利、计划与市场、集权与放权、本土化与国际化等。谭菊华[2]针对毕业生就业困难这个背景,提出基于大学生就业视野下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要树立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的培养目标,重点加强人格教育、通识教育、素质教育,实施落实高校办学自、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打造创新型教师队伍、建立合理评价体系的培养策略。廖蓉[3]阐述了高校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及在创新性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提出了创新实验教学模式培养创新人才。彭淑红[4]采用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从高等教育的准公共物品性质出发,阐述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的缘由。深度剖析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主体的成本分担现状即构建多元化投资体制的必要性,探索合理构建我国高等教育多元化投资体制的方法。明确政府、个人和社会相关主体在高等教育投资中理应分担的成本比例,构建体制中的相关规则,最后为这一体制的完善提出具体的措施。刘伦钊[5]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是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在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高等教育布局不均衡、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预期的功利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不完善、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机制的不健全、高等教育和区域自身发展的水平是影响和制约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的重要因素。崔虹云[6]针对实践教学在高等教学中的重要性,从转变教学观念,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完善制度建设,加大资金投入,提高队伍素质和构建科学考评体系等方面入手,努力探索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实践教学的新思路、新举措,为培养创新型复合人才打下坚实基础。曾明[7]通过分析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意义及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的必要性,提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举措。何峰[8]通过分析高等教育社会控制的背景、内涵、途径和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处理高等教育与社会关系的设想。柳燕[9]针对新经济形势下人才培养问题,提出重新定位培养目标、更新教学内容和培养途径、完善教学制度和保障体系等几方面。邓峰[10]分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提出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和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来改善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但是政策实施主体应有差异等。鉴于此,地方普通高校的办学方向的转型,未来的发展将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和困难,通过分析转型后,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提出解决措施就显得迫在眉睫。本文基于六盘水师范学院矿业工程系的发展历程,采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其转型后的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研究结果对全国普通地方高校转型后未来人才培养的问题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1矿业工程系发展现状

2006年1月,六盘水市人民政府与贵州大学合作组建成立了贵州大学六盘水能源矿业学院。2009年3月,在贵州大学六盘水能源矿业学院的基础上组建成立了矿业工程系。现有教职工51人,其中:专职教师32人,外聘教授8人,实验员4人,教学秘书1人,辅导员4人,行政办公人员1人;教授10人,副教授4人,讲师17人;博士4人,硕士48人。目前,在校学生800余人。开设采矿工程、安全工程、地质工程、机械电子工程4个本科专业;煤矿开采技术、矿山地质2个专科专业。2008年以来,承担了贵州省“十二五”攻关重大课题一项,贵州省社会发展攻关项目1项、贵州省高层次人才科研项目1项、贵州省省长基金项目1项、贵州省教育厅课题4项、六盘水市工业攻关项目1项,校级课题5项,省教育厅大学生创新项目3项。采矿工程是省级重点支持学科、省级特色专业、校级重点学科、校级特色专业。已建成省级工程中心一个;省级科技团队一个;贵州省煤炭绿色开采及矿区生态环境保护科技创新人才团队。2012年获得贵州科学院六盘水分院煤矿突出危险参数检测技术服务中心建设项目。矿业工程系现有采矿工程实验室、安全工程实验室、地质工程实验室和机械电子工程实验室。实验设备较为齐全,测试仪器较完备,拥有三轴压力实验系统、现代化矿井仿真系统、X衍射仪、矿井通风与安全仿真实验装置、二维物理相似模拟平台、瓦斯抽放及利用自动监控系统、粉尘粒度分析仪等大型实验教学仪器设备,万元以上仪器设备合计48台(件),设备总价值达700余万元。

2基于层次分析法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及权重计算

2.1影响因素指标体系通过对矿业工程系从地域、政府、社会、学校四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23个三级指标系作为影响因素(见图1),采用1-9标度进行每两元素间的相对比较。根据矿业工程系专业设置特点,邀请10名在矿业工程系专业行业内从事多年的专家对上述指标进行打分,然后根据每个专家所打的分数构造各级指标的判断矩阵,从而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最后根据每个专家所打出的分数计算出的权重求其平均值值表征各指标的最后权重。

2.2指标权重计算

2.2.1一级指标权重计算由上述可知,现统计各专家对上述指标所判定分数,构造一级指标相对目标层的判断矩阵。

2.2.2二级指标计算进行二级指标计算,专家1:同理,对其余9位专家针对一级、二级指标构造的判断矩阵进行计算求解,并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都具有满意的一致性。然后取10人的特征向量平均值经归一化处理,得出最终各指标的权重,即指标的最终特征向量。

2.2.3层次总排序与检验对上述各指标层进行总排序及检验,结果如下:

3基于影响因素分析的解决措施

综上,对于六盘水师范学院转型后矿业工程系应用型人才培养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

3.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引进专业相关的高素质人才,努力创造教师理论及实验实践教学能力、科研能力提升平台;调整师资结构。针对理论教学、实验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同等建设要求和考核标准,根除实验实践教师等同于教辅人员的错误思想。同时,鼓励教师进行创新教学,放宽教师教学质量监督体系,让教师有足够的信心和精力对教学进行改革创新。

3.2加强与地方企业合作发展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契机,多角度多方位与地方企业合作办学,但又要保证学校自身能够“灵活自如”的穿梭于地方经济,使其自身不受地方经济与地方企业“控制”。即应用型人才培养可以以地方经济为理论实践的平台,但是又不能缺失学校办学的发展规律,即“教—产—研—教”四位一体发展模式。

3.3加强科研融入教学以教师及系拥有的专业相关课题为平台,让本科生积极参与科研工作,并且教师理论教学、实验实践教学过程中实时调整教学大纲与教学内容,将最新科研成果引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同时,尝试改革学生作业、期末考核模式,不要将对学生合格考核的眼光单纯地放在“千年不变”的模式。

3.4加强政府经费投入、增大学校创收力度、争取社会捐献加强政府经费投入力度能够促进学校快速发展,而政府不应过分的对地方高校功利化,从而让高校能够自由快速的发展;增大学校创收力度,能够让教师有效地将科研成果转化成社会认可的成果,同时也能为学校进行增收,减小政府经费投入的负担,同时也创造更多学生实践的平台;社会经济的发展,让地方部分人员已先富起来,努力争取社会捐献,灵活富裕资金的有效运作,这无疑将成为高校、个人及地方经济发展的结合点。

4结论

(1)通过层次分析法对地域、社会、政府及学校四个指标分析得出权重为0.5335,0.1914,0.1377,0.1374,即地方市直高校转型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结合地方产业结构,其次,要重视地方人才需求为主要参考基数,从而加大学校师资、课程体系的调整和改革创新。(2)根据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体系得出的权重,从而对矿业工程系在六盘水师范学院转型后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与地方企业合作发展;加强科研融入教学;加强政府经费投入、增大学校创收力度、争取社会捐献等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别敦荣,易梦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与政策应对[J].清华大学教学研究,2014,35(1):17-27.

[2]谭菊华.大学生就业视野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7(2):127-132.

[3]廖蓉.高校实验教学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新途径[J].中国教育现代装备,2011,113(1):157-158.

[4]彭淑红.论我国高等教育多元化投资体制的构建[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14,改革与发展(2):39-43.

[5]刘伦钊.我国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4,35(3):77-81.

[6]崔虹云,尚东昌,肖仲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238(2):163-165.

[7]曾明.基于素质教育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4,1095(3):73-75.

[8]何峰.论高等教育的社会控制[J].教育评论,2014,1:12-14.

[9]柳燕.新经济条件下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2:22-24.

第10篇

【关键词】大学教育;人才培养;转型

一、大学教育学院人才培养转型的必要性

当下大学教育人才培养转型是以就业为导向,建立新的学分评价体系,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院校转型为应用技术型高校。但是这种转型的发展不单单指以就业为主要目的的职业教育,也不仅仅是以掌握技术为主要培养目的的技术培训型教育。大学教育学院人才培养的转型是指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指导,全面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型人才。并且逐渐完善这一新的教育体制。大学教育人才培养转型有利有弊,在转型的过程中既给我国的高等院校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在高等教育普及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大学教育人才培养的转型可以便于应对当下高等教育中出现的部分问题,也在研究型、综合性大学日渐增多的今天为大学教育院校开创新的发展模式,缩短了我国高等教育在世界教育体系中与国际一流大学之间的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水平的差距。

二、人才培养的办学理念的转型

大学教育学院人才培养转型后,人才培养的办学理念也逐渐转变。传统的理念灌输教育模式逐渐被新的模式所取代,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更加重视学生兴趣爱好的个性化教育。同时也改变了高等教育中人才培养“同构性”的局面。教师也将传统的理论灌输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使得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办学理念的转变逐渐引导教育方式的转型,所以大学教育学院人才培养的转型关键是办学理念的转型。

三、人才培养目标的选择

大学教育学院人才培养转型后首先要弄清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什么,即转型后的高等教育想要培养哪种类型的人才。随着高校的转型和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在以往的技术型人才和研究性人才培养模式中出现以应用型为主的本科人才培养新模式。这种新的培养模式主要特征是以应用为主导,学以致用,将理论培养转移到实践、技术应用的层面。这与传统的培养理论研究型专家学者的培养目标大大不同。这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打破了人们将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划到高等教育之外的歧视性,打破了社会大众对人才持有偏见的局面。

四、人才培养转型后的培养方法

人才培养转型后教育院校会加强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使生产实践、理论学习与科学讲究相结合,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以在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参观,实习。在实践中学习,并且为毕业后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在教学中,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进行启发式教育,让学生以团体小组等新型学习模式进行学习,充分调动课堂气氛,这种互动教学的方式可以使学生们的思维得到拓展。在新的人才培养方法中将加大企业实习环节的比重,强调对学生的综合训练和创新训练。并且鼓励各类院校为学生提供创业孵化园,充分做到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发学生的潜力,鼓励其自主创新。大学教育学院人才培养的转型是需要长期发展才能逐步完善的项目。人才的培养方法也在不断的探索创新。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是大学教育学院人才培养转型的基本保障。

五、人才培养转型下硬件设施建设

新的人才培B模式下以应用技术为主,这也对大学教育学院的教学设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学中使用的教学设备应该紧跟当代潮流,让学生掌握当下正在应用的科学技术,传统的教育中不管是技术和仪器都与时代脱节,导致学生所学在实践中无法与社会要求相匹配。对已有课程进行改革并增设一些实用学科,将实验室建设的更加完善,同时增多学生兴趣活动课程,使得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这也就要求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对大学教育院校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为新型的人才培养方式物质保障。

六、人才培养转型现状

在我国理论型人才的教育年代久远,各界社会民众对职业技术型人才仍然存有偏见,认为职业技术的教育属于中等教育范畴,在社会大环境下,发展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仍需要面临诸多问题。而且大学生的个性化教育部受重视,部分院校将个性化教育趋于形式化,缺少专业化和系统化的管理,并且保障机制也不够完善相应的制度也不健全。

针对上述问题相关部门和大学教育院校应该加大宣传力度,使人们对应用型人才和新的人才培养方式有更加全面的认识,转变传统观念,并加大人才培养方式转型力度,做好相关制度完善工作,合理建立奖励机制,为大学教育学院人才培养的转型提供制度保证。

结束语

大学教育人才培养的转型必然会与以往的教育体制发生一些冲突,会对传统的教育形式造成一些冲击,也可能遭到人们的抵制。可能会对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产生制约。

为了满足我国高等院校的发展需求,大学教育院校应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构建新的办学理念,加强学科建设,加快大学教育学院人才培养转型,实现大学教育院校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增强校企合作,增大实践课程所占比例,顺应时代需要,着力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人才保证。

参考文献:

[1]李小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背景下人才培养研究[J].亚太教育,2016,03:239+237.

[2]张海霞,解晨光.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教育探索,2016,06:80-83.

第11篇

关键词:成人教育;学生特点;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4)0l-043-02

成人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呈现出快速、蓬勃的发展势头,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输送了大量人才。据教育部的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12年年末,我国成人教育本专科在校学生人数已经达到583万余人。然而,随着成人高等教育外部社会环境的变化,成人高等教育出现了诸如生源数量和质量有下降趋势,专业设置不合理、教学模式僵化、成人教育普教化、培养目标模糊,层次不清、成教特色体现不够、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因此,结合成人教育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探索很有必要,也势在必行。

一、成人教育学生的特点分析

(一)成人教育的生源特点

近年来,高考录取率逐步提高,普通高等学校高考录取分数有逐渐降低的趋势。这样,成人教育的学生数量就相应减少了,而成人教育录取分数线的逐年走低,也导致成人教育生源质量相对下降。近年来,随着中职教育办学规模的快速发展,应届高中毕业生和中职、中技、中专毕业生等“三校生”已经逐步成为接受成人高等教育的主体人群,据统计,这类学生占到在籍成教学生的85%,年龄在19-23岁的占83.2%。这些学生的思想、工作、生活、学习目的有着明显的差异,对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了新挑战和新要求。成人教育的生源逐步呈现出入学基础较弱、低龄化趋势明显、业余性增强等特点。

(二)成人教育学生的学习特点,

首先,成人教育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功利性。因此,对他们而言,在学习过程中,除了追求所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更大的需求和学习动机来自于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实践动手操作的训练。其次,成人教育学生的学习能力具有两面性。一方面,由于他们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学习方法与习惯的欠缺以及有限的面授学时会导致他们在理论学习上相对吃力;另一方面,大部分在职成人学生已经具有相对丰富的社会和工作实践经验,在实践教学环节的学习中,他们的接受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会比较强,也能显现出较强的自信心。最后,成人教育学生的学习具有在职和业余的特点。在职成人学生,他们普遍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学习自觉性,但是由于工作和生活等方面的负担,加之学习时间有限,工学矛盾在一定程度上普遍存在,对成人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制约。

二、改革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

(一)贯彻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要结合成人教育学生的特点,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从成人教育学生的职业性、应用性等真正需求出发,立足于相应岗位的适用性及职业能力的培养,同时需要正确处理职业能力培养与全面素质提高的关系,在课程设置和课程体系优化方面充分考虑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动手能力强、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

(二)课程体系优化的原则

课程体系优化是培养方案改革的重要内容,需要重点解决以下问题:一是为了保持学生知识体系与教学环节的完整性,必须合理确定总学分和总学时,合理调整总体的课程设置与布局,理顺各教学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二是处理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合理安排课时与学分比例,以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形成;三是教学内容的安排要突出实用性、针对性和灵活性,既要体现学科特点,反映本学科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也要在保证专业人才培养基本规格要求的前提下,满足个人或(合作)企业对人才培养的个性化需求,这是成人高等教育最重要的专业特色。

(三)突出能力培养,强化实践教学的原则

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成人教育的重要特点,成人高等教育要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职业素养和实践技能。因此,需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大专业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环节的学分和学时比重,增加新的具有较强综合性的实践教学课程,提高实践教学环节的可行性和实效性。

三、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实践

(一)分类指导,科学定位成人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成人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和修订的关键环节,必须避免和改变成人教育“普教化”的弊端。所以,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要结合成人教育的特点,首先要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其次要与学校学科专业发展的目标定位相一致,充分体现成人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

多年来,成人教育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依托行业办学,行业优势明显。为了进一步突出成人教育职业性、应用性的办学思想,应分别对本、专科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科学界定。同时还要对人才在政治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理论和技能、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等方面应该达到的要求进行规范。

(二)运用顶层设计,构建新型成人教育课程体系

运用顶层设计就是要在现代成人教育理念指导下,从实现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全局出发,统筹考虑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原因和主要环节,使培养方案具有“整体的明确性”和“具体的可操作性”。因此,要求课程内容应该以“综合化、整体化”的形式出现,充分体现学科前沿知识、社会发展需求和学习者知识结构需求的紧密结合。实现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要坚持系统全面改革与整体建设的方针。为此,应改变过去“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实践课”的课程体系,结合成人教育特点,以素质、知识、能力培养为主体,构建适应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以培养应用能力和职业能力为主旨的课程体系,形成“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总体框架,其中:理论教学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包括课内实践教学环节和课外实践教学环节。

(三)突出职业性和应用性需求,强化成人教育实践性教学环节

针对成人学习比较注重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心理,实践性教学环节设置必须紧密联系现实社会生产、工作实际,突出学生的职业性和应用性需求,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一是要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学分,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分比达到6:4;二是将实践教学环节分为课内实践教学环节和课外实践教学环节;三是增加专业前言讲座,以引导学生拓宽知识领域、提高综合素质,了解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动向和本学科的发展趋势及新技术。

第12篇

【关键词】旅游人才 成人高等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学历+技能”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9-0003-03

2013年,四川省旅游局出台的《建立完善全省旅游人才教育培训体系的实施意见》中,为提升全省旅游人力资源水平,将首批建立旅游行政管理、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旅游技术、旅游技能、旅游教育和旅游信息六大旅游人才培训基地。同时,加快旅游类大学建设,切实把旅游人力资源培养作为培育旅游支柱产业的重要一环。本文拟从高校成人高等教育角度探讨旅游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期提高旅游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培养四川旅游急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一 人才培养模式及研究背景

1.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结构状态和运行机制,包括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培养评价。它具有应用性、稳定性、规范性、可操作性的特征。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以成人教育思想和理念为指导,以人才培养目标为方向,以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内容与方法、课程与专业建设、管理模式等为手段,针对成人进行教育培养的一种方式,其特点是开放性、拓展性、多样性、终身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本质是人才培养质量,它涉及教育思想、大学精神以及政府、办学主体、求学主体、社会外部条件、高等教育资源与配置等多主体、多层次、多方面,是多样的、发展的,是一个复杂问题和系统工程,因此,人才培养模式的确定须进行科学论证与实践探索。近年来,学术界对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通过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依据与原则和问题的研究,在比较、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学历+技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诸多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实现途径。

2.“学历+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确立

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急需创新。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已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培养特色缺失,表现在人才培养模式老化且有浓厚的“普教型”色彩,没有开发出与成人高等教育相匹配的人才培养模式,且成人高等教育对象低龄化、文化基础薄弱等。(2)培养优势不足,表现在招生、教学、管理及质量评价等方面未能与人才市场衔接。如在课程体系方面课程目标单一;课程计划和设置缺乏灵活性、层次性、多样性和针对性;课程评价重结果、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3)培养模式单一,表现在一方面侧重理论知识传授,轻视实践能力培养,另一方面学历教育主导人才培养模式,职业资格和专业证书获取处于次要地位。

“学历+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与规范的社会培训机构联合办学,学生学习基础理论课程获得学历,参加职业资格考试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教育模式。(1)学历方面,本专科毕业生具有够用的专业知识和必需的理论基础,体现了高等性,提升了单位人才层次和从业人员学历。(2)技能方面,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融合学生的工作、学习经历,多形式、多途径的实践教学,加强职业训练,体现了职业性,解决了人才和企事业单位员工“技能”不足的问题。(3)综合方面,“学历+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是对传统的“普教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根据成人教育学生的身心、工作和生活特点,特别是学习特点开展教育,回归了“成人性”;本专科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凸显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时代价值。

四川旅游发展急需高素质技能性应用型人才。四川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自然风光雄奇险秀,民族风情多姿多彩,巴蜀文化积淀深厚,革命历史遗迹丰富厚重,川菜享誉四方,川酒香飘四海,川剧独具魅力。四川旅游资源数量多、品位高、组合好,交通、旅行社、饭店等硬件齐备,“半小时经济圈”建设初具规模,因此,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来川旅游。2007年,四川旅游总收入已达1217亿元,占全省GDP的11.6%。多年来,旅游已成为推动四川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目前,四川旅游人力资源总量达47.2万人。从行业分布看,主要集中在吃、住、行三个环节上;从人才比重看,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或较高专业知识技能的人员占总量的24.6%;从开发状况看,接受过相关专业学历教育的

占总量的47.4%,获得行业技术和服务评级的占27.3%。据调查,尽管四川旅游行业直接从业人员已达12万余人,但持证上岗率不足50%,大专及以上学历者仅为5.94%,高职称和高技能人才不到10%。其中,同时存在高端旅游人才和一线技能型服务人员“两极”短缺现象。其原因在于旅游院校教育的相对滞后,教育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在:师资力量薄弱,专业结构不合理,教师队伍普遍缺乏实践经验,人才培养模式有待改革。实施“学历+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可为四川旅游培养高端旅游人才和一线技能型服务人员,提升四川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二 成人高等教育旅游类专业“学历+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路径

1.转变教育观念

长期以来,成人高等教育的“学历本位”思想主导着办学方向,“指挥”人才培养过程,制约人才培养改革,影响人才培养质量,造成人才培养与人才市场的有效对接不畅,形成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两头都失望的尴尬局面。“学历+技能”是学历教育与技能培养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在教育观念上,要转变“学历本位”思想,树立“能力本位”理念,这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在人才培养中的具体体现。“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要求学校从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到评价进行系列改革与创新,并全程贯之。“学历+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能力本位”教育理念,就是要推进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教育评价方式改革,融学历教育、技能培养、考证辅导于一体,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度”,使毕业生贴近用人单位与实际岗位的需求。

2.修订培养方案

首先,把握基本原则。(1)成人性原则,成人性是成人高等教育的根本属性,因此,现阶段必须根据成人高等教育的生源实际,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考试考核等方面,修订出充分体现其年龄特征、知识层次与结构、学习与工作乃至家庭等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2)面向市场的原则,即面向成人高等教育市场、人才市场和旅游市场,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的“质”与“量”两方面,体现旅游行业的职业性和岗位需求,增加旅游职业资格考试和职业技能训练课程、课时,使“职前”与“职后”的成人高等教育学生,达到“应用性”和“技能型”人才的基本标准。(3)课程整体优化的原则。按照成人高等教育的规律、特点,设计出达到国家统一规格的适应四川旅游发展的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把握好课程之间的衔接,增减课程与课时,处理好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手段和方法,在旅游基础理论与旅游职业技能方面,理论以必须、够用为度,技能以胜任和解决岗位实际问题为准。(4)分类分层培养原则,即制定旅游类专业不同学历层次、不同专业、不同学习形式的培养方案。

其次,明确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成人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确立受教育价值取向、成人高等教育属性、成人教育目的、成人学生特点和社会发展特点的影响和制约。根据四川旅游发展实际、人才现状、生源特点,须体现职业性、人才类型的应用型和岗位能力的适应性,因此,成人高等教育旅游类专业培养目标应是具有够用、必需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再次,重构课程体系。一方面调整课程模式。以四川旅游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素质、知识、能力培养为主体,结合成人高等教育和学生的特点,将原“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技能实践课”课程模式,删去“选修课”,调整为“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技能实践课”课程模式。“公共课”模块分为“公共基础课”和“通识选修课”,“公共基础课”是旅游类专业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设置英语、计算机应用等职业资格考证课程;“通识选修课”,根据培养目标设置,包括人文社科类、自然科学类、艺体类乃至教师教育类课程,学生须按照文理交叉、知识互补的要求选修,如“四川旅游地理”等。“专业基础课”模块是专业群或职业技术群的基础课,是必修课,包括跨专业基础课如高等数学等,以及专业基础课,设置与之相关的会计证书、人力资源管理师证书等职业资格考证课程。“专业课”模块是反映专业特征和要求的核心课程,其中设置“专业必选课”和“专业选修课”,同一专业不同方向的必修课程在专业课中全部打通,不同方向开设的课程在专业选修课中体现。在“专业必选课”中设置与之相关的导游证书、旅行社经理证书等职业资格考证课程。“技能实践课”模块是培养学生技能的必修课,如实习、毕业设计等,设置与实习实践相关的职业经理人证书、秘书证书等职业资格考证课程。各类课程所占学分、学时比例如下:本科层次为公共课25%、专业基础课20%、专业课30%、技能实践课25%;专科层次为公共课20%、专业基础课20%、专业课30%、技能实践课30%。另一方面优化课程设置,整合课程内容。由于成人高等教育生源结构复杂,必须处理好本科与专科、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与高中阶段教育的课程之间的关系,解决好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生源接受成人高等教育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教育的课程衔接问题。目前要特别做好旅游类中职毕业生接受专科教育的课程衔接问题。以“必须”和“够用”的标准安排不同课程模块中不同课程的理论教学课时,增加不同课程模块中不同课程的实践教学课时,培养学生的技能。重视旅游课程开发,不同课程中,须对课程内容进行增、删、调,反映学科前沿和科技成果,加大课程内容的信息量,体现课程应用的深度和广度。新的课程模式删去“选修课”后,将“选修课”内置于“公共课”和“专业课”中,这是对课程模式的较大调整,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素质。“公共课”中的通识选修课侧重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其中通识必修课又能体现学生的专业素质;“专业课”中的专业选修课主要是“专业必修课”的延展。按照“学历+技能”人才培养模式重构课程体系,可实现课程价值取向和社会需求与个体发展的整合,可实现课程结构上成人性与职业性的整合,可实现课程设计上多样性与开放性的整合。

3.建设师资队伍

由于“学历+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将开展大量的技能教学活动,因此需要“双师型”教师,但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还存在“双师型”师资数量不足和“双师型”师资理论有余、技能不足等问题。(1)须整合教师资源,学校跨院(系)、跨专业组建“双师型”专业课程教师队伍。(2)须正式聘请中职学校的旅游类优秀教师或企业、社会的旅游类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实践教学课程或同一课程的部分内容的教学。(3)须安排教师到旅游类企业学技能、到其他高校或科研院所学理论。(4)设立“考证教研室”,分类组建一支专门从事旅游类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教学与辅导的师资队伍。

4.推行考证制度

我国实行“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职业资格制度,从制度体系上看,职业资格和职业技能鉴定体系隶属于国家证书制度体系;从认证方式上看,职业技能鉴定采用了国际上通行的第三方认证的现代认证规则;从考试性质上看,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属于标准参照的考试模式;从鉴定内容上看,职业技能鉴定采用了职业导向的内容体系。职业资格制度通过职业资格证书体现。职业资格证书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开业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和有效证件,反映特定职业的实际工作标准和规范,证明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因此,一方面,确定旅游类人才须具备的素质和能力。根据旅游类专业“学历+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四川旅游类人才应培养思想道德、人文、身体方面的基本素质和英语、计算机应用、导游、旅行社和酒店管理方面的职业能力。其中,口语表达和人际协调能力是旅游职业的核心能力,人文素质是重要的基本素质,英语、计算机应用能力是各个旅游岗位必备的基本能力。另一方面,实施考证辅导。一是专业类证书,如导游证书等;二是公共类证书,如英语等级证书和汽车驾驶证书等。

为落实考证制度,学校需要引进符合资质的第三方认证机构,共同建立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或辅导的运行机制。将旅游类专业相关证书考试课程或内容列入教学计划中,进行职业资格证书考前辅导。还要创新教学模式,旅游类专业“学历+技能”教学模式要求在教学理念上树立有效教学理念,在进行学历教育的同时,关注学生技能;在教学组织上可实行开放教学、现场教学、协作教学和分组教学;在教学方法上着力于操作性教学法;在教学内容上须学历与技能并重,并单列考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实践作业。通过教学模式创新,加强教学管理,抓住教学质量。通过建立教学过程、教学服务和学生学习管理系统和教师评聘制度与备课制度、学生面授考勤制度、实习实训制度和教学督导制度,完整实施教学计划、严格学生学习过程,创建符合成人高等教育和四川旅游实际、体现旅游类专业特色的考试考核办法,提高考证过关率,确保教育教学质量。

5.改革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技能的重要培养途径,也是“学历+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抓住的教学关键环节。为此,学校要投入财力、物力,走向市场,寻找实践教学契合点,建立校内外实践教学的运行机制。一方面抓好旅游类专业实践教学的几个环节,即实验教学、课程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设计等。另一方面以旅游行政部门为支撑,以旅游行业协会、旅游职业教育集团为依托,以旅游企业和旅游岗位为载体,开展校企合作,通过顶岗、在岗实习等途径,建立实践教学、旅游职业技能训练和比赛的运行体制和机制。

参考文献

[1]姜士伟.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内涵及构成[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2)

[2]孙忠梅.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09(6)

[3]陈红君.近五年来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综述[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4)

[4]张英敏.成人高等教育计算机专业“学历+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湖南中学物理・教育前沿,2009(18)

[5]白骅.“发展旅游,人才先行”的四川实践[N].中国旅游报,2012.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