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国土空间规划的思考

国土空间规划的思考

时间:2023-10-23 10:01:1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国土空间规划的思考,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国土空间规划的思考

第1篇

[关键词]主体功能区;把握;关系

[中图分类号]C9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8―0093―02

主体功能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最完整清晰的阐述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优化开发区域是指国土开发密度已经较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的区域。重点开发区域是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经济和人口集聚条件较好的区域。限制开发区是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不够好并关系到全国或较大区域范围生态安全的区域。禁止开发区域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域。”主体功能区战略的规划与实施对中国经济与社会的科学发展和解决一些社会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在推进主体功能区战略过程中,要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1、主体功能区与行政区的关系

长期以来,行政区是我国区域经济管理的主体,而主体功能区则是按照特定的主体功能来确定的空间单元。两者由于划分原则不同,其范围必然不同。某一行政区可以包含若干性质的主体功能区,某一性质的主体功能区又可以分散在不同的行政区中。因此,如何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

首先,要明确行政区是主体功能区的实施主体和依托。理论上讲,主体功能区的划定不应拘泥于行政区划,应依据各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要素来确定。但是,行政区划涉及利益分配、民族宗教等诸多复杂问题,短时间内很难改变。同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涉及实施与监管主体的问题。因此,在我国现有体制下,完全抛开行政区划来推进主体功能区的建设是难以实现的。相反,要依托行政区来管理和监督主体功能区的建设,使之成为主体功能区建设的主体。各级行政区要严格按照各类主体功能区的要求,积极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进行人口、产业等要素的有序转移,通过转移支付等手段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各地区人民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以及生活水平的同质化。但是,主体功能区划分的对象或者基本单元应打破现有行政区。

其次,要充分发挥各类区域性组织的职能,推进主体功能区的建设。目前,我国设立了诸多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区域性组织。这其中包括官方的区域性管理机构和自发形成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等。官方的区域性管理机构的职能大多分散在诸多部门之中,形成职能执行困难,难以顺利、有效地解决区域发展的问题。而自发形成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则缺乏法律保障和资金的稳定筹集以及专门机构的执行和监督,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有限。因此,国家必须加快政府机构改革,出台各种鼓励性和强制性政策措施,积极培育各类区域性组织,逐步增强区域性组织在区域规划和管理中的作用,为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

2、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主体功能区的规划与建设是一项具有全局性、长期性、科学性、强制性的国家发展战略。政府作为战略的制定者、执行者和监督者,其作用是根本性的。同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始动力是市场力量。因此,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发挥两者的合力作用,才能使主体功能区的建设顺利进行。

首先,要明确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调控者和协调者,作为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其主导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在推进主体功能区的规划与建设过程中,政府要运用科学的方法选择合理的行政单元作为主体功能区划的空间单元;逐步推进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编制;建立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核心地位,发挥其空间指导和约束功能,来衔接和协调各类空间规划,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空间均衡,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协调主体功能区与其他区域规划的关系;采取各种财政措施,明确“受益地区参与”、“生态补偿与生态经济援助相结合”的补偿方式,建立健全补偿机制。

其次,要充分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市场是全国配置资源、促进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实现主体功能区的主要依靠力量。所谓重点、优化、限制和禁止四类开发区的划分本身是一种市场选择行为,而非政府的行政安排。事实上,现在中国的经济布局和人口布局都已体现出市场的基础性作用。经济发达地区往往是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地区,环境承载能力较差的地区往往是人口稀少的地区。因此,在人口转移方面,重点开发区与优化开发区的就业机会自然会吸引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的人口,政府不需要进行强制性的大规模异地迁移。所以,主体功能区的规划与实施,必须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政府需要做的是在尊重市场选择功能的基础上,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和实施有效的保障机制和监督机制,使各主体功能区更加突出其主体功能,使各地区更加协调发展。

3、人的富裕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主体功能区的核心思想是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发密度及发展潜力,统筹规划国土资源,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通过人口的迁移、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度化等手段,达到不同区域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差距缩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目的。可见,政府建立主体功能区的目的主要是两个:人的共同富裕与地区的协调发展。因此,处理好人的富裕与地区协调发展的关系是主体功能区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从人口流动方向来看,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是人口的迁入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是人口的迁出区。“十一五”规划中划定的22个限制开发区,西部占了17个;划定的禁止开发区,也主要分布在西部。因此,从大的范围来看,由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政策,人口主要是从西部向中、东部流动。其结果就是西部的人口由于迁入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而逐渐摆脱贫穷,逐渐富裕起来。但本来就落后的西部地区会失去生产力中最主要的劳动力因素,而被边缘化,从而加剧我国区域发展的不平衡,由“人的富裕”导致“地域的贫困”。因此,主体功能区的规划与实施既要提高不同区域人民生活水平,使其同质化,又要兼顾“地域的富裕”。首先,政府要加大对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和补偿力度。健全中央政府的纵向补偿机制和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的横向补偿机制。在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生活条件的同质化。其次,利用不同主体功能区的优势条件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展是硬道理,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并不意味着限制发展和禁止发展,只是促进发展的侧重点不同。限制

开发区要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点状开发的原则,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产业。禁止开发区在承担生态保护的主体功能的基础上,开发一些诸如旅游、文化等产业。通过发展一些不违背主体功能的产业,来促进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4、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其他各类空间规划的关系

目前,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制订了大量的诸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人口规划、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各类规划,推动了我国整体和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但由于所制定的规划的覆盖面不同、出发点和侧重点不同,它们之间势必会出现相互重叠甚至相互冲突的现象。同时与主体功能区规划也产生了矛盾。因此理顺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其他各类空间规划的关系,是主体功能区建设所亟须解决的问题。

主体功能区是其他规划的基础和依据。主体功能区规划作为区域规划,强调的是空间的主体功能,明确资源配置的总体方案、人口分布的总体框架、重大基础设施的布局和公共服务产品的空间分配,具有很强的约束性和指导性,是其他规划的依据,也为其他规划衔接和协调奠定了基础。例如,城市规划将按照主体功能区所确定的空间主体功能、人口规模、人口分布等进行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对于土地利用结构和规模的确定可以通过主体功能区划对建设用地进行的分配、测算来实现对用地的总量控制。相反,各类空间规划对完善和促进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实施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建立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核心,以各类空间规划为支撑,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的国土开发规划体系是促进和协调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5、主体功能区稳定性和动态性关系

总体来讲,主体功能区是对于国土空间的中长期战略性开发和布局安排,具有长期性、指导性和约束性等特征,一经制定,就不应轻易更改,否则就会失去指导意义。但某个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是随着开发的不断深入而改变,四类开发区规划的各自数量、范围和边界都会不断地调整变化。一些资源承载能力强的区域会随着资源的耗费而导致资源承载能力减弱。重点开发区会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的密集转化为优化开发区。限制开发区也会由于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向重点开发区转化。因此,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以后,应建立相应的评估和考核体系,有效监督区域开发活动是否符合自身的主体功能,及时反馈以纠正不合理的开发活动,在保持主体功能区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对主体功能区进行动态调整,以保持主体功能区稳定性与动态性的平衡。

参考文献:

[1]董力三,雄鹰,主体功能区与区域发展的若干思考[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4(1).

第2篇

【关键词】三旧改造;城中村;改造更新策略

1、“城中村”与“三旧改造”的概念与关联

“城中村”从狭义上说,是指农村村落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全部或大部分耕地被征用,农民转为居民后仍在原村落居住而演变成的居民区,亦称为“都市里的村庄”。从广义上说,是指在城市高速发展的进程中,滞后于时展步伐、游离于现代城市管理之外、生活水平低下的居民区。 “三旧改造”主要是指“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的改造,其中“旧村庄”主要指城市规划控制区范围内的城中村;大量用地被城市工业区、物流园等产业园区占据的园中村;不再适宜生活居住,村民须逐步迁出或整体搬迁形成的“空心村”等。

“城中村”这一概念由来已久,而“三旧改造”是近几年广东省在城市更新中提出的新口号,是新形势下对城市土地改造赋予的新定义。广州市“城中村”的改造属于“三旧改造”的范围,借助“三旧改造”政策的推广与实施,“城中村”应进行更为集约、有效的更新。

2、 “三旧改造”的背景及政策解读

(1)背景

“三旧改造”是国土资源部与广东省开展部省合作,推进节约集约用地试点工作的重要措施。广东省政府下发了相关文件——广东省人民政府粤府[2009]78号《关于推进“三旧”改造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若干意见》;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粤府办[2009]122号《转发省国土资源厅关于“三旧”改造工作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等。“三旧改造”已上升为广东全省的发展战略。

“三旧改造”重点在于集约用地,通过盘活存量土地来满足发展用地的需求,控制和减少土地新增消耗,解决资源、环境瓶颈问题,对城市建设、固定资产投资、人居环境改善、产业转型升级、拉动经济增长等有着巨大的影响。

(2)有关城中村“三旧改造”的政策解读

城中村可直接将集体土地申报转国有用地,只要有三分之二村民通过,村集体可以报给办事处,再报给市政府,之后报给省政府办理审批手续,不用按现在的征地程序,大大降低交易成本;不超过10%的小面积土地,如边角地、插花地、夹心地等,可纳入改造方案一同申报;土地收益可返还农村集体,对农村集体土地进行三旧改造,60%可返还给村集体;

同时,城中村改造还可享有政府优惠政策:登记国有土地按照现状确定,现在用作商业的为商业用地,现在用作住宅为住宅用地,从而使商业得到合理补偿;村自主改造可协议出让土地,并享受优惠的土地出让金政策,在符合城市规划的前提下,以流转的方式自主招商融资进行改造;不足基准面积可补差价,广州市将实行复建补偿、货币补偿等多种补偿方式,对合法面积施行拆一补一;安置房转变土地性质后可买卖,转为国有用地的房屋,在交纳了土地出让金后可以进入市场进行出让。

在城中村的改造中,应充分利用政府给予的政策与优惠,加快城中村改造进程。

3、城中村现状及存在问题

九十年代开始,广州市城市建设用地急剧扩张,其结果是导致城市边缘区的大量自然村落为城市建成区包围或纳入城区建设范围 ,城市边缘农村成为“城中村 ”。目前 ,广州城市建成区范围内共有“城中村 ”139个,这些“城中村”分布范围广,几乎遍布城市规划区内的每一区、每一角落。与城市其他建成区相比,“城中村”的容积率较低,普遍不及城市居民的 1/2,而人均居住用地面积则大大高于城区居民人均居住用地面积,这与国土资源部要求的“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实现集约利用,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土地性质,建立合理结构”的方针大不相符,很大程度上浪费了的城市土地资源。

广州市“城中村”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人口杂乱。“城中村”由村民、市民和流动人口混合构成,且外来人口较多,租住在城中村的外来人口一般为本地人口的5—10倍,远高于内陆甚至沿海其它中心城市的水平。这无形中给“城中村”的治安及管理带来了严峻的考验。

(2)城市规划滞后,违法违章建筑相当集中。依城市规划标准,政府批给农民的自有住宅一般为3层左右,但绝大多数村民都擅自加扩建到了5、6层,甚至10层以上,一户多宅和一宅超面积现象普遍,违法建设和无证物业比重很高,出现“一线天”、“握手楼”、“贴面楼”等,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整体人居环境质量无法达标。

(3)建筑老旧,上下水、电、气等基础设施不配套且严重老化;内部道路狭窄且不成系统,建筑密度过大,间距大多不满足消防及通风、采光要求。

(4)土地使用存在诸多问题,宅基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相互交织;存在大量乱占、乱圈地现象;非法租赁、转让、倒卖土地,管理混乱;以土地入股开办各种实业;用集体土地抵押贷款;用集体土地进行非法的房地产开发、经营等。

“城中村”不仅影响城市的美观,也阻碍城市化进程,制约着城市的发展,已成为困扰城市发展的“痼疾”。因此,“城中村”的改造是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是“三旧”改造的政策要求,是土地集约化利用的客观要求,是改善提升地区形象的心理要求;“城中村”的改造将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完善城镇基础设施,优化人居环境等方面起到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

4、城中村“三旧改造”原则及策略

(1)城中村“三旧改造”的原则

空间与政策相配合:空间规划要有坚实的政策研究支持,政策研究也要针对具体的村来制定,从制度着手,从实体入手,才能把城中村改造中的各方利益落到实处。

照顾村民利益与城市发展:保证村民住得好,收入有增长,公共开支有着落。规划必须自始至终要尊重村民现有的收入和生活习惯,在规划中要合理解决利益分配问题,建立城中村按城市规划改造建设激励机制。通过村庄的更新改造来增强本地区的吸引力,促进城市发展。

近期与远期相结合:规划要考虑到实施的时序性,制定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与具体的行动计划,做到近远期相结合。

通过城中村改造,实现城中村居民的深度城市化与和谐发展,其结果表现为三个方面:在经济上实现利益的平衡;在管理上实现社区的转型;在空间上实现形象的变革。

(2)城中村“三旧改造”的策略

①改造“城中村”必须因地制宜,做到“一村一策”。通过政策创新达成各方认同的政策标准和实施策略,由此推动改造规划的进行。在统一制定政策前提下,区别不同情况,确定不同的改造方式,坚持维护村民合法权益的原则。维护集体经济和村民的合法权益,提升村民的生活质量,是“城中村”改造成败的关键。

②滚动式推进,逐步改造。采用滚动迁建和局部置换的方式逐步抽疏、更新旧村,分期分批推进改造,逐步实现城中村发展与城市规划的整体协调。这种做法一方面是采取以村民自主改造为主的模式所决定的,另一方面也是缓解资金压力的必然选择。

③社区规划方法,互动式的规划。变传统的空间规划为社区规划,鼓励村民、外来人口、企业等多方参与规划过程,在参与过程中形成一致的规划方案。过程中针对农村社区人们文化水平不高和具有抵触规划的意识等现实,充分重视规划过程中的交流、协商,深入社区进行规划教育,普及和强化规划意识。

④通过引入市场参与主体推进“城中村”改造,解决城中村改造资金难题。根据各区段城中村的条件类型差异,适当辅之以综合房地产开发、政府赎买等其它可行的改造模式。如采用房地产开发的方式,房地产开发以物业的市场租售筹集改造资金,政府给予规划指标和城建税费上的优惠,并将开发利润留给村里以支持滚动改造。

⑤经济利益平衡。村民的经济收入不能降低,对经济利益的平衡补偿是顺利推进城中村改造的首要前提。在补偿形式上,灵活采取物业换土地、商铺换住宅的方式予以解决,而不一定采取单一实物补偿,而是多种补偿方式相结合。

5、引发的思考

在“城中村 ”改造过程中,众多低收入外来人口如何居住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外来人口在广州的城市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很大程度上推动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同时,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主要靠租用“城中村”的住房生活 ,一旦“城中村”进行改造完成 ,居住条件改善的同时,也使他们往往因为承担不起高昂的房租,失去继续租住的能力,被迫迁往更为偏远的市郊,导致新的城中村的产生。城中村的拆迁、改造涉及到大量外来人员的迁徙,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在改造中适当考虑对这部分人群的安置,使他们可以以较为低廉的价格继续租住在改造后的城中村,将更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

6、结语

目前,广州市已为“三旧”改造制定了一系列计划,包括10 年内基本完成全市“三旧”改造;3 年~5年内基本完成越秀、海珠、荔湾三大旧城区的重点区域改造,以及52 条城中村的改造等等。在广东省在土地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国家城市建设土地供应政策从严从紧的情况下,“三旧”改造拓展了建设空间,保障了发展用地,是为推进节约集约用地试点示范省建设探索出一条新路。同时,“城中村”的“三旧改造”是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必经之路,是建设文明、生态、和谐、宜居城市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 黄健文、徐莹.对旧城改造的再认识——以广州市“三旧”改造工作为例[J].规划师.2011年01期

[2] 周晓 傅方煜.由广东省“三旧改造”引发的对城市更新的思考[J].现代城市研究.2011年08期

[3] 郭谦、吴昊潼.广州城中村改造的问题和改造可行性模式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第 33卷,2007年 6月第3期 廖远涛、代欣召.城中村改造的政策及实施评价研究——以广州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2年03期

[4] 广州市三旧改造政策解读.百度文库

[5] 广州城中村改造的思路、模式与对策研究.百度文库

[6] 城中村改造的意义.百度文库

[7] 广东省人民政府粤府[2009]78号《关于推进“三旧”改造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若干意见》;

[8]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粤府办[2009]122号《转发省国土资源厅关于“三旧”改造工作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

参考文献

[1] 黄健文、徐莹.对旧城改造的再认识——以广州市“三旧”改造工作为例[J].规划师.2011年01期

[2] 周晓 傅方煜.由广东省“三旧改造”引发的对城市更新的思考[J].现代城市研究.2011年08期

[3] 郭谦、吴昊潼.广州城中村改造的问题和改造可行性模式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第 33卷,2007年 6月第3期 廖远涛、代欣召.城中村改造的政策及实施评价研究——以广州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2年03期

[4] 广州市三旧改造政策解读.百度文库

[5] 广州城中村改造的思路、模式与对策研究.百度文库

[6] 城中村改造的意义.百度文库

第3篇

关键词 环境规划;公共政策;执行力;历史时空坐标;适应性

文/王伟

“十三五”是我国的社会经济转型期,也是需要环境保护规划着力解决重大问题的关键时期,需要我们在环境规划理论和管理实践上作出探索创新。本文立足新的历史时空坐标,对实践中我国环境规划面临的困境进行剖析,对环境规划编制工作展开思考、提出建议。我国环境规划的发展历程回顾

我国环境规划的发展历程,如从1973年算起,至今40余年,环境规划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局部进行到全面推广,在这期间我国政府召开了七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每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的精神都将环境规划工作向前推进。现以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划分我国环境规划的发展历程,大体上可分为四个阶段(见表1)

实践中我国环境规划面临的弱效困境

环境规划实践是整个规划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环,是目标与现实之间的桥梁。以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为分析参照,当前我国环境规划在制订、实施和评估上的实践存在以下弱效表现。

理论“创新”弱

当前采用的环境规划理论大多系欧美发展的环境目标规划法,通常是依据已有的模式,根据一系列数学化学公式编制出来的,给出的许多削减或建设项目目标很少考虑规划的经济分析与多元利益人关系,导致规划目标的可接受性和可操作性减弱。环境容量核算、环境经济核算等领垣的基础研究长期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尚未有类似诸如城乡建设规划中“容积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耕地保有量”的核心环境规划指标体系,制约了环境规划的发展和深化。

数据“支撑”弱

编制一个科学合理的环境规划对于环境信息数据的要求是很高的,目前环境统计的广度和深度都不尽人意,制约了规划的发展。在实际规翅工作中,经常会面对水、大气、土壤等环境资料不足和数据不准确的问题,使得城乡环境系统变化规划很难搞清楚,环境容量难以确定,这就对环境规划很多具有重要作用的“指标”缺乏足够的信服力和约束力。

资源“调配”弱

规划的主要作用是调配资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具有经济社会项目资源调配权,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配置土地这一可以转化为“稀缺资产”的自然资源。这些年,这些规划的强势正是体现为对某种资源的支配力,环境规划的弱势根源在于其没有可供规划和调配的对象,为此常陷入“等、靠、要”的被动局面,缺乏人、财、物、信息的及时有效支持,严重制约着规划编制与实施任务的完成。

空间“底盘”弱

在以构建国家空间规划体系为最终目标的“多规合一”工作中,通常认为空间规划的“正规部队”是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两者“异曲同工之处”在于:法律支撑完备、行政管制强力、组织体系庞大以及技术方法缜密。相比“两规”的成熟度,环境规划仍显稚嫩,对空间的谋划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在实施中常罗列一些缺乏针对性的原则、标准,缺乏执行力度特别是没有可操作性的编制导则和约束性指标来控制城乡发展建设行为。

体系“合力”弱

当前环境规划体系一个很大缺陷是各类总体规划、要素专项规划、行动计划数量过多、类型庞杂,缺乏有效衔接整合,造成了自身体系紊乱。这些直接影响了环保工作的推进实施,尤其是不同行政级别的环境规划间环境职能、事权界定不清;地方政府在具体落实执行时,要么不知所依,要么形成政策投机博弈;整个规划体系难以形成合力,无法适应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也难谈应对复合型、交叉性的生态环境问题。

法律“保障”弱

想让环境规划摆脱“墙上挂挂”,深入落实到实践中去,就必须对规划的编制报批、实施和检查等各个环节都进行细致的研究,并做出明确的法律规定。虽然新《环境保护法》明确了环境规划的法律地位,但仍未将环境规划真正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具体实施过程中相关管理部门的职权内容和范围的设定、各个环节中所必须遵守的程序规定以及相关的处罚规定缺乏实施细则。轻视过程控制,这是规划编制与实施脱节、环境规划流于表面的一个重要原因。

话语“地位”弱

从发挥的作用看,我国现行规划大致可分为发展型与控制型两类。现在环境规划扮演的潜在角色仍是“经济约束型规划”,无形中使环保部门成为“孤立部门”,由于环保部门得不到其他相关部门的有力支持,使环境规划成为“孤立规划”,难以与其他部门规划之间建立有效的衔接。加之地方政府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突出土地利用规划与城乡规划的指导作用,往往忽视生态环境影响因素,如此则更弱化了环境规划对城市发展规模的控制作用,使环境保护失去了原本应作为综合部门的作用与地位,这也是导致环境规划成为“孤立体系”,不能有效付诸实施,环境保护工作徘徊不前的重要原因。执行力与适应性导向下我国环境规划提升路径

针对执行力与适应性导向下的我国环境规划存在不足,从转型、统筹和差别化三个方面提出提升路径建议,以期对“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编制与实施的有所助益。

理念与定位转型

理念转型。环境规划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纲领性文件,对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环保理念的成熟与否,不仅直接影响观察、分析、判断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立场和观点,还影响着领导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基于“生态文明”下的环境规划编制,必须在体现规划的“前瞻性、综合性、导向性”特点的同时,将对环境资源的刚性管控和规划的“刚柔并济”相结合,塑立“统筹规划、动态维护、实时平衡、长效评估”的规划方法,通过研究环境资源约束下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和制约,促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定位转型。在国家整个规划体系中,环境规划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局部进行到全面开展,背后实质反映出的是环境规划从缺位、弱位、失位,回归到“本位”。环境规划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并重、环境部门与其他部门协调以及利益相关方的利益均衡的重要工具。在中央当前推进“多规合一”建设国家空间规划体系的进程中,环境规划作为环境安全底线的守卫者和环境宜居高线的营造者,应转变其部门规划、五年规划中专项规划的传统定位,上升为体现国家意志的指导性与约束性规划,即国家规划。最终目标是通过在国家规划体系中定位的转型提升,为将来处理环保规划与各级各类规划之间的效力关系设置规则,虽不是说环境规划一定高于其他规划,但也非常强调环境规划对于其他规划具有指导作用,任何非环境规划的实施都必须与环境规划相协调,不能够突破环境规划而绝对独立。

规划体系统筹

第一,对内优化体系形成合力。环境规划应该具备一定的层次结构,而对层次的划分,笔名建议在常规空间尺度及行政等级等划分依据基础上,增加对主体粒度的划分考虑,构建一个“全覆盖、全要素、全过程、全关联”等级分明、分阶段完成的规划序列集合。初步设想率先面向城市开展规划体系建设,首先确立城市环境总体规划,然后其上位规划可增加区域规划(如省、流域、城市群),重点是在其之下增加分区规划,分区规划之下可设置环境控制单元规划;此举重在控制,指导项目实施,重在具体操作,强调依法行政、提高效能,构建出“区域规划一城市环境总体规划一分区规划一控制单元规划”的主干规划体系。同时可根据具体需要,增加对产业园区、城乡居民社区、重点企业的补充规划。需要强调的是,尽快从规划法规、行政和技术三个层面完善支持环境规划体系构建,通过规章、制度、条例、规范、标准、规程、导则等形式,明确各个规划制定的范围、内容、程序,保证规划的合理性、严肃性和操作性。

第二,对外确立环境部门话语权。环境规划体系内部的整合有助于环境规划在整个国家规划体系中进行合理的定位。2014年8月,国家发改委、国土部、环保部、住建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市县“多规合一”试点工作的通知》(发改规划[2014]1971号)文件,全国28个市县列入试点名单。新《环境保护法》第13条指出“环境规划应与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等相衔接”。综合来看,主体功能区规划突出政策性作用,是我国国土空间开发的战略性、基础性和约束性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强调控制性作用,侧重于对土地功能的划分与用地指标的调配;城乡规划着重于统筹兼顾、综合部署,是协调城乡空间布局、管控项目建设的基本依据;环境规划目的在于生态功能区的划分及环境影响评价的实施,强调约束性作用。在这样一个规划目标逐渐趋同的大背景之下,当前环境规划应加强与其他规划在空间范围、规划内容、管理事权、行政程序四个主要方面的融合协调。环境规划应注重以质量标准、约束指标与空间红线输出为主要抓手,制定与环境相关的核心指标、标准、规范红线,确立环保部(局)管控能力与话语权。

从理念到方案的差别化

作为一个幅员广阔的大国,我国不同地域的自然地理、经济发展、社会人文等都有明显的差异性,加之环境规划本身的多因素、多层次、多目标性。双重多样性之下,从理念到方案的“因地、因时制宜”差别化,将大大有助于方案的操作实施,提升解决问题的精确性,提高环境规划的能效。

第一,面向“主体”的差别化。首先是对“人民”主体的差别化。将人居环境、生活质量纳入常态化规划管理,使其成为经济、社会、空间发展的前置条件,才能达到经济、社会、空间的可持续发展福利最大化。同时,要加强建立完善的信息公开与反馈机制、制度内参与和制度外参与相结合的公众(含NGO组织)参与方式,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其次是对“企业”主体的差别化。面对处于不同行业的企业,如污染型或高科技型企业:面对不同投资性质的企业,如国企、民企或外企;面向不同规模级别的企业,如大企业或小微企业;面向不同行政影响力的企业,如央企或地方企业,环境规划都意味着更加精细化的制定与管理考量。最后是对“政府”主体的差别化。从中央到省市到镇村,不同权力等级的上、下级部门拥有不同的权责,对环境规划有不同的影响力,而即使在同一权力等级不同政府部门之间,也会对环境规划的编制与实施产生不同影响。在传统工程技术思维基础上,强化环保人对“主体“利益关系、权利规则的意识提升与技能学习,这是最终构建可实施环境规划共识方案的基石。

第二,面向“时间”的差别化。首先是面向“发展阶段”的差别化,不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阶段对资源的消耗需求是不同的;其次是面向“产业周期”的差别化。处于夕阳产业阶段的钢铁、水泥、化工等产业与处于朝阳产业阶段的新兴产业的污染排放量是有很大不同的;再次是面向“污染周期”的差别化,不同生产阶段的污染排放周期,污染物的排放浓度、速度会有很大不同;最后是面向“自然节律”的差别化,不同季节,不同自然地理与气象条件下,环境对污染的容纳与消解度不同。

第三,面向“空间”的差别化。环境规划的功能或最大效用,是通过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在时间、空间上进行合理安排,以期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今后,环境规划应尽快完善对“空间”的认识与利用,建立高效、精准和可持续的空间数据库平台,分析当前资源环境特征,探讨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结构、布局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解析中国经济发展所呈现的特殊环境问题,对经济社会活动进行布局,统筹各相关部门在环境管理中的职能作用,实现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总体效果。注重对以下几组空间关系的把握平衡:东、中、西不同区域,大、中、小城市,农村、城乡接合部的地域空间;城市人居环境中的平面空间与立体空间、存量空间与增量空间;自然空间与人工空间。通过识别不同区域环境功能、社会经济与环境区域分异特征,构建综合的环境功能分区,明确不同区域的环境功能定位,制定分区战略,实施分区指导,进而细化不同环境品质要求与警情风险等级控制单元。同时,通过环境空间解析,明确“水环境红线”、“大气环境红线”、“生态环境红线”、“风险防线”、“资源底线”、“排放上限”和“质量基线”等红线约束,突出环境保护要求的空间落地。

主要

参考文献

[1]王金南,刘年磊,蒋洪强.新《环境保护法》下的环境规划制度创新[J]环境保护.2014 (13):10-13.

[2]姜玲,系统管理:基于系统规划的城市规划管理模式探究[J].规划师,2011(3):12-15,26.

第4篇

关键字:城市规划 空间布局 调整优化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1、前言

近年来城市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发展规模日益增大。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做好城市空间布局的规划和调整,关系到城市各种建设的部署和安排,关系到城市各项事业的发展前景。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一个科学、合理、有预见性的城市规划可以引导城市的建设方向、发展重点和规模,预测并规划好城市的空间布局,并对城市建设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做好对策,提前组织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为居民创造一个和谐舒适的高品质生活环境。

2、我国城市规划存在的问题

目前城市的发展模式主要依靠两个方面的规划。一是当地政府根据城市自身的地域特点和文化环境对城市的发展做出规划,主要还是对掌控的土地进行开发和规划,调整优化城市的空间布局。二是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通过对土地的规划和控制,引导经济健康发展。

然而因为多方面因素的困扰和限制,我国在城市空间布局的规划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

2.1城市规模增长过快,空间规划不合理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我国的城市建设工作在各方面都有了飞跃的发展。大中城市的数量、城市人口的规模以及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等等都有了迅猛的增长。但由于当时城市规划的限制,城市人口的活动区域主要集中在城市中心;随着城市的发展开始人口密集区域逐渐向城市的郊区扩散。这种放射式的城市形态会带来很多问题,比如市中心人口密度过高,区域功能性低等,特别在上下班高峰期或者节假日的时候,城市中心道路极易出现交通堵塞现象。

这说明我国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城市空间规划不合理,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

2.2 城市规模扩大侵占耕地,可用耕地面积锐减

我国城市化的过程是以侵占耕地资源来实现的。据国土资源部门的统计,在快速发展的十年(1996-2006)中,我国城市化水平大幅提高,提高了19.38%;但是在十年中城市建设占地增加了351.6万公顷的耕地。这说明,如果继续按照这样的思路来发展城市,实现城市化,那么城市化水平每提升1%,意味着我国的耕地面积减少40万公顷。持续下去到 2020年,全国耕地会进一步锐减到16.92亿亩,远远少于我国制定的目标1.08亿亩。

同时我国的城市化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这导致耕地的占用问题因区域不同而严重程度不一。我国耕地产量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东南部的平原地区,这也是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地区,这些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较高,比如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以及山东、湖北、安徽等优质耕地比较集中的省份。在这些地区内,大中型城市的规模在不断向外延伸,小城市、城镇的发展速度很快,规模在不断扩大。因此在这些地区耕地被侵占用作建筑开发的面积很大,特别是城市周边的大量优质耕地被侵占,降低了耕地的质量和产量,甚至有些地区出现土地沙化、海水倒灌等现象,是耕地永久性丧失了耕作价值。

因此保护耕地资源势在必行,必须改变城市的发展模式,调整优化城市的空间布局,调整并优化城市规划。

2.3 城市道路规划不科学,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

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催生着家庭轿车数目的不断增加。目前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汽车保有量以很快的幅度在增长,其中家庭轿车占了很大的比重,年增长率超过了20%。

此外我国的城市交通建设本身就存在很多问题:政府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少,造成了建设速率缓慢的问题;道路等级规划不明确,各车道的功能不清;公共交通利用率低,明显低于国际平均水平,且公共交通体系不完善等等。城市规模的扩大是原本存在的交通矛盾、拥堵问题更加严重。

2.4 城市空间布局规划不合理,城市功能发挥不全

城市空间结构和布局的不合理降低了城市功能的发挥。为了我国的大部分城市已经着手改变传统的发展规划,呈现出多中心共同发展的趋势,城市交通布局的不合理,严重影响了城市内工商业、人动和社会活动的范围,更严重影响了临近城市间的交流和沟通,这对城市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3、城市调整优化空间布局的措施

3.1 规划城市的发展规模,调整城市的空间布局

我国城市化已步入加速期,为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重新规划城市的发展模式,调整优化城市的空间布局,控制城市规模的无序扩大和蔓延。这是因为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且耕地空间分布不均。若城市发展继续沿用现行的发展模式,不仅会阻碍城市的长远发展,更会造成大量耕地被侵占,损害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城市、郊区和城镇的繁荣。

3.2 集约利用土地,建设紧凑型城市

我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我国的城市发展必须走节约利用土地的紧凑型路线。城市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城市空间布局的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限制城市规模的过度扩散,在改建、新建的建筑系统中实行节能减排,在提高城市的现代化程度的同时保证城市的舒适度,力求建设能耗低、环境优、质量高的城市居住环境。

构建紧凑型的城市空间,可以将城市内部的各项服务活动进行有效的综合,比如将各种服务活动、娱乐休闲活动以及工业活动等统一集合在某一区域内,实现高密度的活动混合。这样可以减少居民工作和生活之间的交通出行,有效缓解交通压力,减少交通对环境污染,进一步减少能源的消耗。

3.3 限制私人汽车,平衡公共交通与私人交通

家庭轿车的普及在带给居民便捷、舒适交通的同时,也带来了堵车、空气污染、PM2.5超标、燃油供应紧缺等负面效应,并呈现出恶化的趋势。倘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来发展公共交通,就会使私人汽车的数量越来越多,气候环境也会持续恶化。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空气污染加剧,城市交通严重堵塞,燃油价格不断攀升。这时再来调整规划城市交通体系,面临的局面会十分严峻,甚至难以控制。

因此在“汽车时代”里,必须采取政策和措施,鼓励、扶持公共交通事业的发展,打造方便、舒适、快捷的公共交通系统,引导公众主动选择公共交通,尽可能避免过多的私人交通,实现公共交通和私人交通的平衡。

3.4调整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

我国的产业结构处在大调整的阶段,由以前第一产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正在向以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为主导的方向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城市的空间结构相应的出现了变化。经济产业结构和城市空间结构的良好转变,对经济的发展速度有着积极的影响。因此调整优化城市的空间结构和空间布局是发展经济的必然选择。在这一过程中,要努力实现土地利润最大化,提高城市土地产出效率,合理规范城市用地结构,使城市空间布局不断优化和完善。

5、结语

城市发展的长远计划、城市发展的方向都离不来城市规划。在可持续发展路线的指引下,城市的发展应综合统筹经济、文化及基础设施等各项建设,合理安排城市交通、住宅、商业、工业和娱乐等的空间布局,保证城市的和谐、有序发展。本文指出了我国城市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这些措施在城市的科学规划、经济发展、人居环境和城市的节能减排等方面表现出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6、参考文献

章圣伦.我国城市规划空间布局的调整优化[J].经济师,2011,03(05).

侯艳玉.城市空间发展与规划目标一致性评估研究[M].山东建筑大学, 2012.

何昌彬.谈对城市规划发展趋势的分析[J]. 中国房地产业, 2011(03).

刘少华.关于当前我国城市规划的几点问题思考[J]. 知识经济, 2011(07).

第5篇

关键词:“四规融合” 实践创新 经验总结

中图分类号:F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2(c)-0190-02

多年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之间存在内容重叠、标准矛盾、实施分割、沟通不畅等“打架”的现象。“三规共存,各自表述”使相关联的政府部门及下属机构不易适从,降低了规划实施效能。“三规合一”的改革呼声很高:一是学术界从完善国家规划体系、明晰规划边界和内容、统一数据和规范标准、强化规划审批和协调制度等多方面,对建立“三规合一”规划的编制体系、内容、方法和技术标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1~2]。二是我国的一些地方也开始“三规合一”的改革实践[3~4]。

2004年,苏州市被国家发改委列入“三规合一”试点市(县)[5]。在“三规合一”的探索和城乡一体化实践中,苏州市结合地区实际,创新规划理念,走出了富有苏州特色的“四规融合”的规划改革之路。苏州的规划创新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具有示范意义。

1 “四规融合”的主要内容

所谓“四规融合”,即通过制度创新,加强各类规划间的融合与协调,充分发挥规划在区域发展和城乡建设中的龙头作用。具体就是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依据,将土地利用规划、城镇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生态建设规划有机融合,通过部门之间互通信息,镇村布局、村庄建设、农业发展、乡村旅游、水网水系等规划紧密衔接,促进国土管理、城乡建设、产业和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

“四规融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指标衔接。规划前期对经济增长和人口增长趋势、土地资源和能源需求平衡、环境影响评价、公共服务需求等进行了深度分析,结合空间容量、环境容量、保障平衡等问题,明确市(区)主导功能定位和重要功能区,做到规划成果共用、规划指标有机衔接。

二是项目对接。对产业发展规划提出的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指标等内容,在城镇总体规划修编时落实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用地,同时根据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和地均产出,反过来校核产业发展规划中经济发展指标的合理性,通过双向的校核、衔接,使得规划中的重大项目实现无缝对接。

三是空间协调。注重与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结合,在确保基本农田的前提下,按照城乡建设用地总量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科学布局城乡各类建设用地;对城乡空间划定了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已建区,作为城镇空间布局的前提,对禁建区原则上禁止任何城镇建设活动,禁建区包括基本农田、重大湖泊及周边用地、山体、水源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生态湿地等生态敏感区。

2 规划编制中的创新做法

2.1 加强顶层设计

规划编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从统筹城乡发展全局的高度系统谋划,加强顶层设计。

首先,苏州把“四规融合”的编制作为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强化规划的龙头地位。其次,明确了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原则、规划重点和时序,要求四规做到“同步开展、同步完成、同步验收”和“相互衔接、相互融合、相互协调”。第三,构建规划编制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纵向上强调“一级政府、一级规划、一级事权”的规划层级,横向上明晰各规划编制主体部门的分工和定位。第四是试点先行。2009年,苏州了《苏州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三年实施计划》,要求23个先导区首先修编产业发展规划、城镇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生态建设规划,做到“四规融合”,为市域层面实现“四规融合”积累经验。

2.2 构建协调机制

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的总体要求,成立由发改委、规划局、国土局、环保局等三位及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领导办公室组成的规划协调小组,由一位副市长担任组长,负责总体协调;发改委、国土资源管理局、规划局和环保局等四部门牵头分别调整修改既有的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镇规划和生态建设规划;各部门在专项规划修编过程中,注重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吸纳大专院校专家参与前期研究,委托规划设计研究院等机构参与“四规融合”综合实施方案编制工作。通过各部门的协调,使得规划的编制过程成为规划共识的形成过程。根据“相互衔接、相互融合、相互协调”的工作思路,进行补充调研,阶段成果征求各部门意见,使规划更加符合实际,为功能分区、土地资源利用、城镇规划、产业布局、空间管制等规划内容得到多方认同奠定基础。

2.3 鼓励基层创新

加强顶层设计,必须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鼓励地方大胆探索。规划政策的生命力源于实践。“四规融合”的编制非常注重吸取基层创新经验。

以“乡镇十五分钟上高速”为例,1996年沪宁高速公路苏州段全线贯通前,沿线乡镇就把握机遇,在规划建设中注重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规划与沪宁高速衔接,抓住了“道口效应”和“高速经济”,增强了乡镇的竞争力。基于基层的这一创新,苏州提炼了“乡镇15分钟上高速”交通规划理念,为之后苏嘉杭高速、沿江高速、沪苏浙高速、绕城高速沿线乡镇的交通规划提供了借鉴。“四规融合”编制汲取了“乡镇十五分钟上高速”的理念,从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的高度要求所有乡镇15分钟上高速,实现中心城市30分钟到达各县级市城区,60分钟到达上海边界,120分钟内到达长三角地区任一城市,逐步完成公路网从适应型向功能型的转变,从而促进资源要素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流通、集聚和优化配置。

此外,像“15分钟文化圈”、“15分钟健康圈”“农村社区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等规划理念都是苏州基层实践的生动总结。

2.4 强化规划落地

规划龙头作用能否得到凸显的关键在于规划能否落地。“四规融合”的编制非常重视规划的落地问题。

首先,组织机构上要有保障。成立了由副市长挂帅,由发改委牵头的专门负责规划衔接、协调和监督的机构,为规划落地构建组织保障。第二,“四规融合”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依据,强调空间对接,在规划界限、功能区划、用地指标等空间指标上实现无缝对接,确保规划在空间上落地。第三,“四规融合”实现由技术型规划向综合型政策规划转变,将关注点转向促进和维护社会的公平、和谐、可持续发展上来,实现城乡发展效益的最大化、最优化,促进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另外,“四规融合”扩大了公众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充分发挥社会各群体的参与作用,把不同利益群体的发展需求落实到具体地块和具体项目的规划制订管理之中,增强了规划的兼容性和适应性。

2.5 突出产业支撑

规划引领产业发展,产业支撑规划落实。苏州“四规融合”规划编制的另一创新做法就是突出了产业对规划的支撑作用。“四规融合”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依据,突出了产业发展规划的中重要性。《三年实施计划》要求各先导区必须编制产业发展规划,没有编制产业发展规划的先导区在绩效评估中将一票否决。其他各类规划编制中必须协调好与产业发展规划的关系,没有产业支撑的规划无法通过审批。

3 规划实施中的创新做法

3.1 制定实施路径

“三分规划,七分实施”。首先,加大“四规融合”的宣传力度,提高对规划实施的认识,切实解决好“重规划制定、轻规划实施”的问题。其次,制定年度实施计划。“四规融合”的实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仅要制定近期建设规划,还要将近期建设规划分解成一个个年度实施计划,将蓝图式规划转变为滚动式规划,将技术文件转化为管理文件,从而使规划通过年度实施计划安排予以落实。第三,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苏州制定的《苏州城乡规划条例》和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的一系列政策文件为“四规融合”的实施提供了政策保障。第四,理顺“四规融合”实施管理的体制。完善规划委员会的决策机制,坚持规划集中统一管理,设立规划管理机构,充实必要的人员并将“四规融合”编制和实施管理所需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为“四规融合”实施管理提供坚强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

3.2 健全乡镇规划管理机构

“四规融合”在实践过程中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乡镇规划管理方法,提高规划管理人员素质,加强规划队伍建设,强化规划实施,确保“四规融合”有序推进,服务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的大局。

乡镇管理普遍存在着人员编制少且流动性大、年龄结构老化、专业素质不强等现象,规划人才严重缺乏,不能适应“四规融合”新规划方法的管理要求。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边界逐步向乡村扩展,在征地、拆迁过程以及行政审批和行政诉讼案件中,由于缺乏规范的管理手段和专业化的人员,导致极大的资金浪费和工作效率的低下。苏州以“四规融合”规划编制为契机,加大了对乡镇规划机构的改革力度。《三年实施计划》中要求“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先导区在年内(2009年),一般镇在2010年底前,将镇级管理机构配置到位”。

3.3 目标考核管理

2006年7月,苏州正式运行“城乡规划效能电子监察系统”,在新的平台上建立了领导和督察推进机制,实现全市上下联动,推进城乡规划效能监察。在城乡一体化全面推进的新形势下,苏州组织专家以“四规融合”的新理念编制考核指标体系,加大了对规划编制、实施效果的评估力度。“四规融合”注重规划的动态性,在规划期内确定目标、任务,逐步实施,分步推进。通过对各项目标年度完成情况的跟踪分析和监测预测,评估规划实施效果及各项政策落实情况,找出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明权确责,推动规划实施。

参考文献

[1] 张伟,徐海贤.县(市)域城乡统筹规划的实施方案探讨[J].城市规划,2005(11).

[2] 郭耀武,胡华颖.“三规合一”?还是应“三规和谐”—— 对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规划的制度思考[J].广东经济,2010(01).

[3] 余军,易峥.综合性空间规划编制探索—— 以重庆市城乡规划编制改革试点为例[J].规划师,2009(10).

第6篇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游憩系统规划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the urban leisure function already more and more the importance of fully reflected, how to better planning of urban leisure function, but also influenced by the experts, scholars and the urban management department wide atten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asonable design of urban planning, and how to design a special city idea, is facing the city construction planning personnel to an urgent and challenging task.

Key words: urban planning; Urban leisure system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前言

随着后工业化时代的来临,人们对户外空间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进而对城市公共健身游憩活动空间的需求不断上升。规划一个高效率的、富有特色的城市游憩系统,是游憩系统规划追求的目标。研究游憩系统的空间布局,必须针对公共空间所处的社会人文环境、空间资源特征、从事活动的人群和公共活动特色进行深入的、全面的分析,以建立“人群―活动―场所”特征突出而相互匹配的系统系统。

本文尝试从我国城市游憩系统规划的现实处境出发,探讨城市游憩系统规划体系的建立,对如何将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了思考。这对合理规划和设计城市游憩空间,满足民众的游憩需求,推动城市规划研究城市游憩、“优化城市生活空间”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 我国城市游憩及游憩系统规划的现状特征

1.1 城市游憩系统规划的缘起

近年来,我国城市快速发展带来的各种“城市病”使城市空间缺乏人,性化和场所精神,如何提高城市空间的环境品质和人文价值,体现城市对人的关怀和尊重,如何创造适应人们需要的户外生活空间,这些问题在风景园林学科中首先得到重视。风景园林学科把创造适应大众需要的游憩空间作为学科研究的首要问题,从居住区邻里交往空间、城市公共空间、城市郊区游憩地三个层次进行规划研究和实践,因此关注人们生活空间布局的风景规划设计便成为游憩规划的起源。早期,专门化的游憩空间规划设计在国外主要由风景建筑师承担,国内主要由风景园林师完成,其工作内容基本相同,都以风景规划设计为中心,通过科学合理利用土地来满足人的情感、健康等的需要。传统风景园林的审美艺术理论与方法主要关注美好的物质形态,然而除了美好的物质形态外还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到游憩活动的质量,传统的规划与实践是难以全面满足市民的游憩需求的。时至今日,现代游憩规划的设计范围已远远超过风景园林的传统范畴,也超越了旅游规划的一般意义,直接关系到闲暇资源的开发使用效率和城市社会发展与生活质量。可以说,城市游憩系统规划虽最早纳入于风景园林规划,但其要解决的问题却不是单纯的思考如何进行游憩场所建设,而是要综合考虑更多方面的问题其规划更加综合化和复杂化。

1.2 当代城市游憩系统规划的现实处境

游憩活动作为人类的基本活动之―,其大众性和日常性决定了城市游憩功能具有共属性城市应建立不同级别的游憩单元以形成完整的游憩系统,从而满足人的基本游憩需要。但游憩活动并不是单纯的公共活动,商业,性的游憩活动产生的经济效应都与产业活动相关聪城市游憩系统也需要通过经营和管哩才能发展起来。因此游憩活动的公共属性决定了城市游憩规划应以政府为主导,以实现城市的基本功能为目标同时因―部分游憩活动具备了产业发展的属性,而需鼓励相关产业开发,以实现城市的基本功能的多样化。综上所述,城市游憩空间作为城市空间的重要类型,是在政府,市场、社会三者相互制约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提供城市的休闲游憩功能。

从我国的现状看,―方面,在强调发展效益的主导观念下,政府没有花专门的精力关注城市游憩系统的质量,导致城市游憩系统规划在城市规划中的缺位:另一方面,开发商与企业只关注与其自身利益相关的产业部分,很难站在宏观的角度上关注游憩系统的整合。城市游憩系统因未受到政府和市场这两大推动城市发展力量的关注而备受冷落,同时社会休闲游憩需求不断出现的多元化现象,对城市游憩空间结构产生重要影响,在公平合理、有效分配游憩资源的同时,如何提高城市的整体生活质量成为城市游憩空间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因此,城市游憩系统规划,作为指导城市游憩系统合理利用与发展的规划,纳入城市规划的“正名册”迫在眉睫。

2 城市游憩系统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的必要性

首危游憩作为人是基本活动,在空间上的投影形成了游憩作为城市基本功能的事实。然而,城市的游憩功能在中国尚未得到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注在中国发展历史过程中,广泛意义上的休闲游憩一直未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基本功能。现阶段,由于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充足的时间和金钱的支持下,民众对游憩的需求迅速增长,游憩资源正日益成为城市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受到规划师和市民的关注,对游憩资源的合理利用与规划成为提高城市生活品质与城市环境的必要环节。因此,把城市游憩系统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可以直接提升游憩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使之成为与“工作''、“居住”、“交通”城市规划传统三大功能同等重要的功能。

其次,目前属于风景园林规划领域的游憩规划只着重研究了自然生态、户外空间等物质层面。然而,游憩系统规划除了对休闲空间和休闲要素等物质性层面的规划设计外,还涉及到游憩行为研究、游憩活动计划和游憩管理。城市游憩系统规划的最终目的不是单纯追求生态的自然环境或者美的形体空间,而是要在引导、安排市民各种游憩活动的基础上,为市民提供方便、舒适、愉悦和安全的不同层次的游

憩场所系统。因此,把城市游憩系统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由城市规划机构及相关人员来完成城市游憩系统的规划设讹可以提升和强化其专业性。

最后,与城市游憩密切相关的城市旅游规划是在旅游产业发展的推动下于20世纪80年代而逐渐发展起来的。1985年第―个由政府主导的市域旅游战略规规划―北京市旅游发展战略规划,成为城市旅游规划的范本,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1999年国家评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地方政府上报旅游项目资金的制度也刺激了城市旅游规划的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区域层面的国土资源调查规划工作包括了旅游资源评价和利用规划,风景名胜区、森材公园、度假区的建设也促进了风景名胜区旅游规划、森林公园旅游规划和度假区旅游规划的发展。从旅游规划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出,城市旅游规划的出现是为了满足旅游产业发展的需求,它强调城市及备类景区对外服务的功能,可以认为城市旅游规划是―个特定经济部门的发展规划,这便决定了城市旅游规划与具有公共属性的城市游憩系统规划的不同。城市旅游规划是―种产业发展规划,具有经济属性,把城市作为一种资源来经营,关注旅游者的消费需求;而城市游憩系统规划是市民闲暇生活规划,具有精神文明建设性质,关注市民的游憩需求与城市生活质量。虽然前者对城市规划休闲游憩空间的塑造起到一定作用,但其产业发展的经济属性导致缺少从市民的角度对城市游憩功能进行直接关注和系统规划。因此,把城市游憩系统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可以使城市游憩规划与城市旅游规划区别开来,构成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

综上所述,目前与城市游憩系统规划密切相关的风景园林规划和城市旅游规划都无法在总体层面上整合城市游憩这一基本功能,城市游憩系统规划自身的目标和特性决定了相关规划是无法替代它的,城市游憩系统规划以专项规划形式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成为城市总体规划重要内容的必要性正在于此。

3 建立城市游憩系统规划体系

3.1城市游憩系统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子规划

我国规划类型众多,相互关系复杂,其中,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简称“四规”)是目前我国城市在社会经济发展、资源有效保护等方面起主导作用的四种规划类型。为切实提升城市“游憩功能”的地位,以优化居民休闲生活结构、提高城市空间生活价值为目标的城市游憩系统规划,只有与法定规划相对接,才有其贯彻和实施的途径。在具体的衔接途径方面,城市游憩系统规划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一个专项规划和子规划,与城市旅游规划、风景园林规划存在并列而又有所交叉的关系,三者共同接受“四规”的指导和约束(图1)。

图1城市游憩系统规划与法定规划的衔接

图3城市游憩空间中的宏观体系

3.2城市游憩系统规划体系框架和规划内容

城市游憩系统规划是以人为中心,以户外生活空间为对象,科学开发利用城市闲暇资源,优化生活结构,提高城市空间的生活价值的规划。城市游憩系统包括由游憩活动体系、游憩空间体系和游憩管理体系三大体系。在“四规”的指导和约束下,城市游憩系统规划的基本框架包括两个层面:休闲空间和休闲要素等物质性层面的规划设计,以及游憩行为研究,游憩活动计划和游憩管理等非物质性层面的规划。

从规划内容看,城市游憩系统规划涉及游憩活动的全过程,其核心在于把游憩需求与游憩空间联系起来,游憩活动体系由室内游憩、社区游憩,城区游憩和地区游憩四个层次组成,形成了由近及远、从大众化到专门化、从多数人到少数人的游憩体系。城市游憩空间体系建立在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游憩空间系统基础上,由城市绿地、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旅游度假区、主题园与游乐区、森林公园、

高尔夫球场、购物中心和工业园区、历史性城镇等对环境品质有特定要求的空间组成(图2)。

圈2城市居民游憩活动体系

第7篇

【关键词】“反规划”;途径;理论

1 引言

由于我国城镇化迅速发展,建设用地对生态空间产生了强烈的冲击,而传统的区域、城市规划对此力不从心,致使我国大范围的生态破坏和生态系统功能退化。在这种情况下,以俞孔坚为代表的景观生态规划学者积极引进欧美国家区域、城市规划的生态思维,倡导“反规划”的理念和方法,试图唤起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充分尊重。

2 “反规划”的概念

“反规划”概念是在中国快速的城市进程和城市无序扩张背景下提出的(俞孔坚,2003)。 “反规划”不是不规划,也不是反对规划,它是一种景观规划途径,本质上讲是一种通过优先进行不建设区域的控制,来进行城市空间规划的方法。“反规划的要意不仅在规划建造的部分,更要千方百计保护好留空的非建设用地”(吴良镛,2002)【1】。

“反规划”旨在利用景观中的河流水系、绿地走廊,林地、湿地构成的景观生态基础设施为城市的扩展建立一个真正理性的框架。

3 “反规划”途径理论研究

“反规划”理论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借助GIS技术,对景观过程进行模拟分析,用以判别不同的景观安全格局,综合建立不同安全水平的格局。

3.1 思想方法:生态基础设施

生态基础设施是维护生命土地的安全和健康的关键性空间格局(俞孔坚,李迪华2003)。廊道是生态基础设施的主要结构,而廊道又可分为绿道、遗产廊道等等。

绿道和遗产廊道的概念的做法对于中国大量的线性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发展,被认为是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十大关键战略之一。不同学者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也提出了不同的廊道宽度。

3.2 实现途径:景观安全格局

景观安全格局是判别和建立生态基础设施的一种途径,该途径以景观生态学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基于景观过程和格局的关系,通过景观过程的分析和模拟,来判别这些过程的健康与安全具有关键意义的景观格局(俞孔坚,1999)。

该理论把景观过程(包括城市的扩张,物种的空间运动,水和风的流动,灾害过程的扩散等)作为通过克服空间阻力来实现景观控制和覆盖的过程。要有效地实现控制和覆盖,必须占领具有战略意义的关键性的空间位置和联系。这种战略位置和联系所形成的格局就是景观生态安全格局。

3.2.1 景观安全格局途径和生态基础设施规划的基本步骤:

Steinitz提出了从现状景观的描述,到景观过程的分析和评价,再到景观安全格局的判别和确定的六步骤模式(景观表述、过程分析、景观评价、景观改变、影响评估、景观决策)。

3.3 小结

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是城市生态基础设施按照一定规律在空间上的有序排列,面对变革时代的城市扩张,需要逆向思维的城市规划方法论,以不变应万变。

4 “反规划”理念的实践应用

4.1 案例

由俞孔坚团队主持的“反规划”实践已有四项获得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荣誉奖,两项获得的建设部人居环境范例奖。沈阳建筑大学校园用土生土长的水稻,营造了一块丰产而富有时代气息的校园绿地,成为都市农业的国际教案;浙江黄岩永宁公园则“与洪水为友”,恢复河流的自然形态,重建河滩湿地,并集约化利用河滩湿地,作为滞洪、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市民生态休闲的综合功能区……

4.2 小结

从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出:通过“反规划”我们可以有更明智的城市绿地与河流廊道的改造和利用方式,用节约型城市和可持续环境的理念,用最少量人工干预、最少的设计和工程,满足现代城市人的最大需要,创造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与人文空间。

4.2.1 对国内外“反规划”理论文献的评述

4.2.2 基于“反规划”理论的研究

国内很多学者都应用“反规划”在城市建设的各个层次规划中针对各自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周万东(2009),通过构建基于反规划的编制流程,研究解决了在土地利用规划中过度开荒、无序扩张的问题;王峰,通过确定生态基础设施研究解决了古村落规划中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梁振然(2008),通过转变开发思路建立了旅游规划中的技术规范问题……

上述研究都是以“反规划”理论为基础对现有规划政策进行改进的,同时也有一部分人认为中国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经济的发展是第一硬道理,所以在“反规划”理论的基础上又有了以下研究:

段元强、李嘉林,以化工园区规划为例论证了“正规划”与“反规划”之间的矛盾是相对的,关键是做到以“反规划”的手法分析规划用地内完整的生态环境脉络及其薄弱环节,用“正规划”的手法对薄弱环节进行改进;利用“反规划”的成果进行合理选址。

唐圣钧、风均衡、张海凤进行了基于生态环境约束条件下的永州市城市发展策略研究。提出了一种对生态环境最为有利的城市空间发展框架、人口控制规模和社会经济布局策略。其经济成本未必最低,但必然是更为符合城市发展客观条件、综合成本最低、最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对永州市这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复兴具有积极意义。

4.3“反规划”尚待研究及解决的问题

4.3.1 缺乏人文的及地方特色的东西

有人认为:“土人景观的‘红飘带’,‘稻田大学’,还有其另一个作品黄岩永宁公园的‘盒子’,很明显都是在玩味某种概念,能拿大奖往往是因其概念,创意好,而大玩概念的作品,往往实用性不强,或者即便实施了,也跟现实比较难融合,显得怪异。

4.3.2 居住的适宜性

在低碳住家――北京褐石公寓改造设计为了实现将室内墙转化为温湿调节生态墙,利用苔藓和草本植物生长在室内,从而使整个墙体成为一个气候的调节器,可能不利于人的健康。

4.3.3 推行中的困难

绿道是生态格局的重要结构,但是却很难推行。李迪华(2010):绿道规划最大的困难是官员,最大的问题是土地。

4.3.4 与“发展”的结合

传统的先规划城市建设区域可以因为发展的需要把范围扩大化;同样“反规划”实施的过程中,也可以因为发展的压力,把非建设空间缩小化。要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综合潜力最大化,不仅是建设空间和非建设空间谁先被规划的问题,更两者有没有很好的协调和统一的问题。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与讨论

“反规划”对传统的基于发展计划的规划在方法论上指出一条根本性的改革出路,对规划师来说,从主要进行有计划的建设规划方案的制定,转向优先制定不建设规划;从被动的因开发建设需要而进行的被动的规划,走向主动的为土地和城市整体的安全和健康而进行的规划。

5.2 “反规划”发展展望

“红飘带”等在2008年的“飘红”,证明了俞孔坚“反规划”思想至少在目前是受到欢迎的,并且有着愈演愈烈的趋势。 作为一个清新的建筑小品,“红飘带”等在国内的走红也说明规划不再盲目追求宏大规模,反而有返璞归真的趋势,这无疑是规划界的可喜。

“反规划”的研究随着研究理论及实践的增加,呈现出多方位研究的态势。宏观上我国主体功能区等大方向的政策都开始考虑“反规划”的思想;中观和微观上各大设计院也从“反规划”设计上进行研究等等。诸凡此类,都将推动者这个领域的不断前进、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吴良镛,面对城市规划“第三个春天”的冷静思考[J].城市规划,2002,26(2):9-14.

[2]俞孔坚,李迪华,刘海龙.“反规划”途径[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2007

第8篇

摘要:围绕风景园林专业名称与内涵的争论已有时日,一些以景观规划取代风景园林或者自立门户的主张及做法,已经对风景园林事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人们的思想出现了一些混乱。因此,有必要对景观学派的发展方向做一些分析与思考。就是否有必要将“风景园林”更名为“景观规划”、怎样看待“景观规划师”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如何发展中国的风景园林教育3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大力保护和发展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风景园林艺术与文化,从而为世界风景园林事业的发展做出我们自己的贡献。

 

关键词:风景园林; 景观规划学派; 研究; 分歧与问题; 发展前途

1、引 言

随着国外新学说和新观念的引入,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一些学者又开始对风景园林名称及内涵提出了不同的见解,认为风景园林的名称已经过时,应该用“景观规划”(又称为景观设计学、景观规划设计学或景观学等,主要是根据对英文Landscape Architecture 的理解翻译而来,缩写为LA)来取代。这种讨论本是学术争鸣的好事,它可以启发人们更好地认识“风景园林”在新形势下的发展方向,探索如何在继承中发展,在借鉴中创新的发展道路。令人遗憾的是,某些倡导以“景观规划”取代“风景园林”的学者,对于学术上的分歧没有坚持科学的精神,以讨论的方式来加以解决,而是通过媒体宣传、分解队伍、另立门派的形式来进行。这些做法在客观上已经超出了学术探讨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对风景园林的专业教育、职业定位和设计市场都造成了一定的冲击。这不仅无助于解决认识上和学术上的分歧,而且还有害于园林事业、学科(专业)和学术的健康发展。由此,我们有必要对景观学派的发展方向及做法做一些分析与思考。

2 、“风景园林”更名必要性之辨对于风景园林与景观规划的名称与内涵之争由来已久

“风景园林”是目前中国园林界(包括学术界主流和政府管理机构)及社会普遍接受的一门学科(专业)和一种职业的称谓。其原因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也有社会约定俗成的共识。为与国际同行进行对等交流,其英文名称采用“Landscape Architecture”也无可厚非。因为就风景园林的学科性质、社会功能和职业活动来说,均与LA是极其相近或相似的。之所以不说其是相同的,是因为二者之间在客观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和差距。这里的差异主要是指存在于社会文化方面的,差距则是指在发展阶段方面的。而正是在如何认识和对待这种差异和差距的问题上引发了这场新的争论,当然其中也包括对LA的理解与翻译。以一些学者为代表的景观学派(即认为自己是真正LA的代表,和那些支持和赞赏这些主张的学者)通过利用媒体、出版物和学术会议等形式,宣传自己的主张,且已初步在社会上和风景园林设计市场上形成了一股势力,大有与传统、与风景园林相脱离之势,此种现象令人忧虑。

2.1 “风景园林”与“景观规划”的概念比较风景园林与景观规划究竟存在着多大本质上的区别呢?我们不妨对二者进行一下比较。对关于风景园林的解释,这里引用《中国大百科全书》的有关论述:“园林学(即风景园林——笔者注)是研究如何运用自然因素(特别是生态因素)、社会因素来创建优美的、生态平衡的人类生活境域的学科。[1]”它的“研究范围是随着社会生活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扩大的,目前包括传统园林学、城市绿化和大地景物规划3个层次。传统园林学主要包括园林历史、园林艺术、园林植物、园林工程、园林建筑等分支学科。园林设计是根据园林的功能要求、景观要求和经济条件运用上述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来创造各种园林的艺术形象。城市绿化学科是研究绿化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确定城市绿地定额指标,规划设计城市园林系统,其中包括公园、街道绿化等。大地景物规划是发展中的课题,其任务是把大地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当作资源来看待,从生态、社会经济价值和审美价值3个方面来进行评价,在开发时最大限度地保存自然景观、最合理地使用土地。规划的步骤包括自然和景观资源的调查、分析、评价;保护或开发原则、政策的制订;规划方案的编制等。大地景物的单体规划内容有风景名胜区规划、国家公园的规划、休养胜地的规划、自然保护区游览部分的规划等。这些工作中也要应用传统园林学的基础知识。[1]”该辞条是20世纪80年代由已故中国现代园林学的奠基者之一——汪菊渊先生主持撰写的,之所以强调时间是为了说明当时风景园林学界的有识之士就已经对传统风景园林有了新的认识。

关于景观规划的解释,我们先看一下国内学者中有代表性的论述:“景观设计学(即景观规划——笔者注)是一门关于如何安排土地及土地上的物体和空间以为人创造安全、高效、健康和舒适的环境的科学和艺术。根据解决问题的性质、内容和尺度的不同,景观设计学包含两个专业方向,即:景观规划(Landscape Planning)和景观设计(Landscape Design),前者是指在较大尺度范围内,基于对自然和人文过程的认识,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具体地说是指为某些使用目的安排最合适的地方和在特定地方安排最恰当的土地利用,而对这个特定地方的设计就是景观设计。[2]”它的“主要专业方向包括:国土与区域规划;新城镇与社区规划设计;空间规划与城市设计;城市与区域生态基础设施规划设计;校园与科技园区规划设计;综合地产开发规划设计;风景与遗产地规划设计;户外游憩地规划设计;景观建筑设计;景观与城市管理。[3]”它的解释主要是参考了美国风景园林师协会(ASLA,成立于1899年)的有关资料①。我们再看一下欧洲风景园林院校理事会(ECLAS)的解释:“风景园林既是一种社会职业活动,又是一门学科专业,它包括在城市与乡村、地方与地区范围内从事的景观规划、管理和设计活动。它所关注的是基于当代及后代福祉的景观及相关价值的保护与提升。”它所“关注的领域包括从国家公园到户外空间的具体设计;它关注具有历史意义的公园与花园的研究、保护和重建工作;它参与城市开放空间与废弃土地恢复的管理工作;它通过利用从生态学、环境心理学的技术手段到大地艺术的方法来创造新的空间;它致力于景观资源的评价和环境影响研究的前期准备;它参与居住区环境的设计和新建基础设施项目对环境影响的改善。②”

2.2 “风景园林”与“景观规划”的差异认知通过以上对风景园林与景观规划内涵和外延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除了在“城市规划”方面国内风景园林的主流学派与景观学派存在一些不同之外,就整体和大的方面而言,中外学者对两者的解释是基本相同的。而在“城市规划”(包括新城镇和新开发区规划等)领域(这也是某些景观学派学者对风景园林最不满意的地方之一)作为的大小,或者说活动空间的大小,在中国特定的国情下则不是风景园林界自身所能决定的,而是受制于管理体制、政策法规、社会分工和专业设置等诸多因素的。至于在微观和实际方面上的差异,无论是理论层面还是技术层面,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也是不可回避的事实。这种情形在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所属的60多个国家和地区会员中恐怕也不仅限于中国一家

第9篇

关键词:生态城市;规划;建设

中图分类号: G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基本原则

(一)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

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根本指导的。人类与自然的冲突引发的生态危机是人类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生态城市的原动力。生态危机日益威胁着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使人们清晰地意识到发展经济不能以损害后展其经济的能力为代价,人类需要的是可持续的发展,而不是只注重眼前增长而不顾未来的自毁式发展。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人类应以适宜的技术发展低碳经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生态城市,主动地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生态问题,为人类后展扫除障碍,争取生态环境空间。

(二)以实现人工建成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为目标

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应是以人工建成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为目标。城市是人口和产业的集聚地,人类的生产与生活离不开城市中各种人工建成环境。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用地与空间越发紧张,人工建成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冲突日益加剧。为此,生态城市规划必须以先进的技术手段利用自然环境、改造自然环境,逐步优化、提升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缓解人工建成环境与自然环境的矛盾,并最终实现两者的和谐共生。

(三)以城乡有机统一体的“生态区域”为依托

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必须是以城乡有机统一体的“生态区域”为依托的,生态应是基于宏观地域环境背景下的整体效益评价,而不是某地区的微观效益评价。城市的发展不是孤立的,城市与其周围城市、城市与其周边乡村都存在着资金流、信息流、人口流、产业流、物质流等千丝万缕的联系,生态城市的建设也离不开其所依托的“生态区域”。只有建立起城乡有机统一的、社会经济自然高度和谐的“生态区域”,生态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才有可能和有生命力。城乡有机统一的“生态区域”将为“生态城市”的建立和发展提供赖以生存的“养分”,使其得以建立、发展和成长

(四)以物质和资源、能源的“生态化”生产与循环利用为路径

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依赖于城市的各种物质生产及对各种资源、能源的利用。传统的城市规划建设过程是将物质生产、资源与能源消耗看作一个单向的过程,例如大量使用过的物质产品、能源与资源被视为“废弃物”而简单地丢弃或处理,如此造成城市发展对生态环境产生的“生态足迹”不断加大。生态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必须注重以物质和资源的“生态化”生产和循环为路径,减少物质生产、人们生活过程中的资源与能源消耗,提高清洁资源能源、可再生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提高资源能源的循环利用水平。力求以较小的生态环境代价来实现人类经济社会“无限”发展的追求,给人类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李问。

(五)以提高人类社会的整体生态意识为支撑

人类的思想意识是经济社会发展方式改变的内因和原动力。只有人们从思想上}人识到人类挑战生态极限所带来的一系列生态环境危机,及其对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所带来的与日俱增的威胁,人类才能从行动上坚定地承担起生态责任。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必须有赖于人类社会整体生态意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只有每个人都树立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的理念,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效果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二、我国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具体路径

(一)生态主导的政策集成

所谓“生态主导”是指切实改变中国当前的城市规划建设模式,首先保证城市的生态目标,并通过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配套政策来保证生态目标的全面实现。这里包括产业政策、公共财税政策、环保政策、交通政策、住房政策、资源与能源使用政策、公众参与政策等一系列政策构成的有机集成体系。实现发展目标的统一和相关配套措施的协同推进,来确保生态主导的原则不仅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而且在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都能发挥实实在在的具体作用。

(二)先底后图的空间规划理念

面对中国高速城市化的进程,加之土地财政、地方利益的驱动,城镇空间发展往往处于失控的局面,因此在生态城市规划中要特别首先保证“不可建设空间”的划定。前些年深圳市关于基本生态保护线的划定就是反映了这种思想。所谓“先底后图”的规划方法,就是首先根据生态结构完整性和用地适宜性的标准划定禁建、限建、适建、已建的区域,明确各种生态保护区域的边界,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建设用地布局。以环境和土地承载力等生态分析为基础,辅以基于紧凑城市理念、宜居城市理念、就业居住平衡理念的容量分析,最终确定生态城市的合理人口规模、建设用地规模等。

(三)可评价管理的目标控制体系

评价管理的目标控制体系是生态城市规划的成果得以应用于实践的重要保障。传统城市规划往往更注重规划的目标、愿景等,而对于规划实施过程中的评价和管理则缺乏有效的控制体系。要使生态城市规划的成果得以顺利实施,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的同时,也应建立起完善的评价机制和管理机制,如建立评价和管理的原则、指标体系等(例如后文介绍的国内外有关生态城市的控制指标体系),为保障规划得以有效实施,需要设立一系列的调控、奖励或惩罚措施等。

(四)切合地方发展实际的口]操作体系在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过程中,既要有长远的瞻望的发展目标,又要立足该地经济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与建设方案,分步骤地去实现建立生态城市的目标,因此,要特别关注建立切合地方发展实际的可操作体系。即生态城市规划的原则、规划方法、规划方案、指标体系、评价体系、管理体系等都要符合该地的发展现状,切实有效地指导其向生态城市的目标发展。

(五)促进可推广、可复制的技术运用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国土辽阔,人口和城市众多,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巨大,因此我们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关于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有益经验的同时,不能好高骛远,过于追求“高新”、“前沿”的非适用技术,而是必须尊重中国的基本国情,注重发展现实可行、经济节约的技术,注重应用那些适用技术、成熟技术。可行的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方案必须是可以推广、可复制的,而不能作为“昂贵的装饰品”或仅仅是实验室阶段的“示范技术”,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降低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经济成本、时间成本、技术成本等,适合中国这个发展中的大国国情。

参考文献

[1] 杨培峰.我国城市规划的生态实效缺失及对策分析――从“统筹人和自然”看城市规划生态化革新[J]. 城市规划. 2010(03)

[2] 仇保兴.我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总体思路[J]. 建设科技. 2009(15)

[3] 张泉,叶兴平.城市生态规划研究动态与展望[J]. 城市规划. 2009(07)

第10篇

关键词:城市建设广场建筑规划设计

城市广场不仅是一个城市的象征,人流聚集的地方,而且也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融合,塑造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空间。故城市广场,特别城市中心广场是一个城市的标志,是城市的名片。一个城市要令人可爱,让人留恋,它必须要有独具魅力的广场。广场的规划建设调整了城市建筑布局,加大了生活空间,改善了生活环境质量。因此,规划设计好城市广场,对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尤为重要。

一、城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呼唤城市广场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城市、特别是内地的一些城市建筑物大都缺乏新意,沿街、沿巷砌得满满荡荡,给人以一种千城一面、单调沉闷的压抑感。人在街上走,仿佛井中蛙,难怪有西方友人对中国迟迟不改几千年沿袭下来的画地为牢、自我封闭的建筑风格很不理解,并为之大发感慨。他认为建筑是人们赖以生活和工作的场所,对解放思想能起到目染耳濡的作用。可喜的是在广州率先引进世界兴起不久的新潮流、新模式——广场建筑,以全方位开放的姿态来面对市场经济新时代,为广州迈向完全开放的国际化大都市谱就新篇章。这很值得各地城市学习和借鉴。

建筑添上“广场”二字,意味着向传统建筑的深层次挑战。建筑设计专家如是直言:过去的建筑总是沿着建筑红线、边线垒墙造屋,自己俨然一个独立王国。建筑是绝对主体,它给外界展示的只是其高度、线条、颜色,给人以一种无名的压抑感。而广场建筑向人们展示的则是一派全新的景象,走出了一条环境设计取代建筑设计的新路:在同一环境里,它是一个完全开放的空间,有亭台楼阁、有主体广场、有主次道路、有绿树草坪、有喷泉水池,它们交相辉映,和谐雅观,房屋在广场建筑的总体环境中仍然是主角,但它仅仅为其一部分。广场建筑在设计上,要求融古典建筑艺术与现代建筑手法为一体,融民族特色与异域风情于一炉,尤其是在外墙装饰上,要采用多种装饰材料和技术,如马赛克或花岗岩饰面、玻璃幕墙、绿色生态墙相结合,打破现在流行的饰面材料单一、一统到底的建筑外观,做到既庄重又典雅,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相得益彰。

巴黎人以巴黎为自豪,因为在这座国际化大都市中除监狱和公墓外,一切都是完全开放式的设计,人们能够充分共享阳光下的空间。勿容置疑,广场建筑能在宏观上引导城市建设,又能在微观上调节人们的情趣。一位建筑设计专家颇为自信:广场建筑将会风行一百年。

建筑水准的高低是城市现代化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城市广场是城市现代化的主要硬件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城市也耸立起一大批令人瞩目的高层建筑。然而,这些建筑或因场地有限,或因资金不足,或因设计风格的不同,或多或少与完全意义上开放式的广场建筑在观念上有区别。相比之下,开放的建筑更显得文明与进步。

也许有人会说:现在城市寸土寸金,留那么多广场岂不浪费?或云:建几十层甚至上百层的建筑,有那么多资金和相应的技术吗?其实,这些都不成问题。如广场主体建筑向空中发展,地盘自然也就宽了;再如只要政府发挥好统筹协调职能,把众多的建设单位、房地产公司和广大市民手中的闲散资金融合起来,把国土规划、设计、建筑力量综合利用起来,就能刮起城市广场建设的旋风。让我们的生活空间亮丽起来,多一点绿树红花,多一点蓝天白云。

二、城市广场定义及其分类

(一)城市广场的定义

城市广场通常是城市居民社会生活的中心,是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城市客厅”的城市广场上可进行集会、交通集散、居民游览休息、商业服务及文化宣传等,如北京的天安门广场,既有政治和历史意义,又有丰富的艺术面貌,是全国人民向往的地方。上海市人民广场是市民生活、节日集会和游览观光的地方。

1、古代城市广场

“广场”一词源于古希腊,最初用于议政和市场,是人们进行户外活动和社交的场所,其特点、位置是松散和不固定的。从古罗马时代开始,广场的使用功能逐步由集会、市场扩大到宗教、礼仪、纪念和娱乐等,广场也开始固定为某些公共建筑前附属的外部场地。中世纪意大利的广场功能和空间形态进一步拓展,城市广场已成为城市的“心脏”,在高度密集的城市中心区创造出具有视觉、空间和尺度连续性的公共空间,形成与城市整体互为依存的城市公共中心广场雏形。巴洛克时期,城市广场空间最大程度上与城市道路联成一体,广场不再单独附于某一建筑物,而成为整个道路网和城市动态空间序列的一部分。

由于历史和文化背景等原因,我国古代城市缺乏西方集会、论坛式的广场,而比较发达的是兼有交易、交往和交流活动的场所。《周礼·考工记》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对市场在城市中的位置和规模都作了规定,而且这种城市规划思想一直影响着我国古代城市建设。唐长安是严格的里坊制,设有东市、西市。宋代打破里坊制,出现了“草市”、“墟”、“场”和集中着各种杂技、游艺、茶楼、酒馆,附近还有妓院等。元、明、清则沿袭了前朝后市的格局,街道空间常常是城市生活的中心,“逛街”成为老百姓最为流行的休闲方式。

2、现代城市广场

现代城市广场不再仅仅是市政广场,商业广场成为城市的主要广场,较大的建筑庭院、建筑之间的开阔地等也具有广场的性质。城市广场作为开放空间,其作用进一步贴近人的生活。今天,人们提及“城市广场”,浮现于眼前的往往是大型城市公共中心广场(以正方形为主)的形象。目前全国城市广场建设的重点也主要集中在这类广场,因为它们对于改善城市环境,提高生活质量起着立竿见影的效果。总之,城市广场具备开放空间的各种功能和意义,并有一定的规模要求、特征和要素。城市中心人为设置以提供市民公共活动的一种开放空间是城市广场的重要特征;围绕一定主题配置的设施、建筑或道路的空间围合以及公共活动场地是构成城市广场的三大要素。只具备特征而不具备要素的,如单纯的绿地或空地,或只具备要素而不具备特征的如仅供某一商住区或建筑物使用,出于商业目的而冠名为“××广场”,则不应纳入城市广场范畴。

因为城市广场兼有集会、贸易、运动、交通、停车等功能,故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对广场布局应作系统安排,而广场的数量、面积大小、分布则取决于城市的性质、规模和广场功能定位。可见,城市广场是指城市中供公众活动的场所。

(二)城市广场分类:

按照广场的主要功能、用途及在城市交通系统中所出的位置分类可分为集会游行广场(其中包括市民广场、纪念性广场、生活广场、文化广场、游憩广场)、交通广场、商业广场等。但这种分类是相对的,现实中每一类广场都或多或少具备其他类型广场的某些功能。

1、集会游行广场。城市中的市中心广场、区中心广场上大多布置公共建筑,平时为城市交通服务,同时也供旅游及一般活动,需要时可进行集会游行。这类广场有足够的面积,并可合理的组织交通,与城市主干道相连,满足人流集散需要。但一般不可通行货运交通。可在广场的另一侧布置辅助交通网,使之不影响集会游行等活动。例如北京天安门广场、上海市人民广场、昆明市中心广场和前苏联莫斯科红场等,均可供群众集会游行和节日联欢之用。这类广场一般设置较少绿地,以免妨碍交通和破坏广场的完整性。在主席台、观礼台的周围,可重点设计常绿树。节日时,可点缀花卉。为了与广场及周围气氛相协调,一般以规整形式为主,在广场四周道路两侧可布置行道树组织交通,保证广场上的车辆和行人互不干扰、畅通无阻。广场还应有足够的停车面积和行人活动空间,其绿化特点是一般沿周边种植,为了组织交通,可在广场上设绿地种植草坪、花坛,装饰广场,形成交通岛的作用,但行人一般不得入内。

2、交通广场。一般是指环行交叉口和桥头广场。设在几条交通干道的交叉口上,主要为组织交通用,也可装饰街景。在种植设计上,必须服从交通安全的条件,绝对不可阻碍驾驶员的视线,所以多用矮生植物点缀中心岛。例如广州的海珠广场。在这类广场上可种花草、绿篱、低矮灌木或点缀一些常绿针叶林,要求树形整齐,四季常青,在冬季也有较好的绿化效果;同时也可设置喷泉、雕塑等。交通广场一般不允许入内,但也有起街心花园作用的形式。

3、商业广场。当代交通拥挤,采取人车分流手段,以步行商业广场和步行商业街的形式为多,及各种集市露天广场形式。

城市广场还可以按照广场形态分为有规整形广场、不规整形广场及广场群等,且现代城市广场形态越来越走向复向化、立体化,包括下沉式广场、空中平台和步行街等等;按照广场构成要素分析可分为建筑广场、雕塑广场、水上广场、绿化广场等;按照广场的等级可分为市级中心广场、区级中心广场和地方性广场(如居住街区广场、重要地段公共建筑集散广场和建筑物前广场)等。

三、广场的大小和周边建筑的规划设计比例

1、城市广场的面积。城市广场面积大小的确定,一般来说,城市大,城市中心广场的面积也大;城市小,市中心广场也不宜规划得太大。片面地追求大广场,以为城市广场越大越好、越大越漂亮、越大越气派,那是错误的。大广场不仅在经济上花费巨大,而且在使用上也不方便;同时,广场尺寸不宜人,也很难设计出好的艺术效果。城市广场尺寸太大会缺乏活力和亲和力。维特鲁威说:“罗马广场的尺寸应适应听众需要,否则场地会不够用,听众少的时候场地又会显得太大。所以这样来定广场的宽度就可以了:把长度分成三份,两分之长作为宽度。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长方形,排列方式也更适合与游览观赏的目的。”故此建议:小城市中心广场的面积一般在1~2公顷,大中城市中心广场面积在3.0~4.0公顷,如有必要可以再大一些。至于交通广场,面积大小取决于交通量的大小、车流运行规律和交通组织方式等;集会游行广场,取决于集会时需要容纳的最多人数;影剧院、体育馆、展览观前的集散广场,取决于在许可的集聚和疏散时间内能满足人流与车流的组织与通过。此外,广场面积和应满足相应的附属设施,如停车场、绿化种植、公用设施等。观赏要求方面还应考虑人们在广场上,对广场上主体建筑有良好的视线、视距。在体形高大的建筑物的主要立面方向,宜相应地配置较大的广场。

中外著名城市广场面积比较

国别广场名称面积(公顷)

中国北京天安门广场39.6

大同红旗广场2.9

太原“五一”广场6.3

天津海河广场1.6

郑州“二七”广场4.0

外国庞贝城中心广场0.39

佛罗伦萨长老会议广场0.54

威尼斯圣马可广场1.28

巴黎协和广场4.28

莫斯科红场广场5.0

澳大利亚墨尔本市政广场0.60

意大利罗马市政广场0.40

美国纽约济克非勒中心广场0.60

2、城市广场与周边建筑。广场与周边建筑的比例尺度首先要说是没有定式的。例如,天安门广场的宽为500米,两侧的建筑,如人民大会堂、革命历史博物馆的高度均在30~40米之间,其高宽之比约为1:2左右。这样的比例使人感到开阔。但由于广场中央布置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大型喷泉、灯柱、栏杆、花坛、草地,特别又建立了纪念堂,丰富了广场的内容,增加了广场的层次,使人并不感到空旷。一般来说,广场四周建筑物低,广场显得开阔、通透。广场四周建筑物高,处于高宽比1:2左右时,广场更显得有内聚感。此外,广场四周建筑物少,绿化多,广场显得广阔、通透;广场四周布满,广场显得封闭感、安全感好,界面漂亮。例如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等,是举世称颂的佳例。总的来说,大广场中的组成要素应有较大的比例尺度,小广场中的组成要素宜用较小的比例尺度。

四、城市广场规划设计的原则

城市广场是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中具有多种功能的空间,是人们政治、文化活动的中心,也是公共建筑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广场体系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开放空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城市广场体系空间结构;城市广场功能布局;广场的性质、规模、标准;各广场与整个城市及周边用地的空间组织、功能珩接和交通联系。城市广场规划设计除应符合国家有关规范的要求外,一般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以人为本”原则。一个聚居地是否适宜,主要是指公共空间和当时的城市肌理是否与其居民的行为习惯相符,即是否与市民在行为空间和行为轨迹中活动和形式相符。个人对“适宜”的感觉就是“好用”,即是一种用起来得心应手、充分而适意。城市广场的使用应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古典的广场一般没有绿地,以硬地或建筑为主;现代广场则出现大片的绿地,并通过巧妙的设施配置和交通,竖向组织,实现广场的“可达性”和“可留性”,强化广场作为公众中心“场所”精神。现代广场的规划设计以“人”为主体,体现“人性化”,其使用进一步贴近人的生活。

1、广场要有足够的铺装硬地供人活动,同时也应保证不少于广场面积25%比例的绿化地,为人们遮挡夏天烈日,丰富景观层次和色彩。

2、广场中需有坐凳、饮水器、公厕、电话亭、小售货亭等服务设施,而且还要有一些雕塑、小品、喷泉等充实内容,使广场更具有文化内涵和艺术感染力。只有做到设计新颖、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功能齐全,才能充分满足广大市民大到高雅艺术欣赏、小到健身娱乐休闲的不同需要。

3、广场交通流线组织要以城市规划为依据,处理好与周边的道路交通关系,保证行人安全。除交通广场外,其他广场一般限制机动车辆通行。

4、广场的小品、绿化、物体等均应以“人”为中心,时时体现为“人”服务的宗旨,处处符合人体的尺度。如飞珠溅玉的瀑布、此起彼伏的喷泉、高低错落的绿化,让人呼吸到自然的气息,赏心悦目,神清气爽。

(二)地方特色原则。

城市广场的地方特色既包括自然特色,也包括其社会特色。

首先城市广场应突出其地方社会特色,即人文特性和历史特性。城市广场建设应承继城市当地本身的历史文脉,适应地方风情民俗文化,突出地方建筑艺术特色,有利于开展地方特色的民间活动,避免千城一面、似曾相识之感,增强广场的凝聚力和城市旅游吸引力。如济南泉城广场,代表的是齐鲁文化,体现的是“山、泉、湖、河”的泉城特色。广东新会市冈州广场营造的是侨乡建筑文化的传统特色。西安的钟鼓楼广场,注重把握历史的文脉,整个广场以连接钟楼、鼓楼,衬托钟鼓楼为基本使命,并把广场与钟楼、鼓楼有机结合起来,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其次,城市广场还应突出其地方自然特色,即适应当地的地形地貌和气温气候等。城市广场应强化地理特征,尽量采用富有地方特色的建筑艺术手法和建筑材料,体现地方山水园林特色,以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如北方广场强调日照,南方广场则强调遮阳。一些专家倡导南方建设“大树广场”便是一个生动的例子。

(三)效益兼顾原则

城市广场的功能向综合性和多样性衍生,现代城市广场综合利用城市空间和综合解决环境问题的意义日益显现。因此,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不仅要有创新的理念和方法,而且还应体现出“生命至上、生态为先”的经济建设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思想。

首先,城市广场是城市中两种最具价值的开放空间(即广场与公园)之一。城市广场是城市中重要的建筑、空间和枢纽,是市民社会生活的中心,起着当地市民的“起居室”,外来旅游者“客厅”的作用。城市广场是城市中最具公共性、最富艺术感染力,也最能反映现代都市文明魅力的开放空间。城市对这种有高度开发价值的开放空间应予优先的开发权。

其次,城市广场规划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建筑空间形态、立体环境设施、园林绿化布局、道路交通系统珩接等方方面面。我们在进行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中应时刻牢记并处处体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并重的原则,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兼顾的原则,切不能有所偏废。厚此薄彼,往往顾此失彼。如某市火车站广场由于规划不合理,结果造成交通拥挤、排水不畅,雨天泥水地,晴日灰满天,环境污染严重,市民怨声载道,游客望而却步,极大的损害了城市形象。

再次,城市广场规划设计要克服几个误区:一是认为以土地作为城市道路、广场建设的回报是一条捷径。二是广场越大越好。三是让开发商牵着鼻子走。开发商看重的是重拆、建房、卖门面的利益;而政府则应着重考虑增加绿地、建设广场和公园,改善旅游、购物、休闲和人居环境。

(四)突出主题原则

城市广场无论大小如何,首先应明确其功能,确定其主题。这也可谓之“纲举目张”。围绕着主要功能,广场的规划设计就不会跑题,就会有“轨道”可循,也只有如此才能形成特色和内聚力与外引力。是交通广场、商业广场,还是融纪念性、标志性、群众性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广场,要有准确的定位。在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中应力求突出城市广场在塑造城市形象、满足人们多层次的活动需要与改善城市环境(包括城市空间环境和城市生态环境)的三大功能。并体现时代特征为主旨,整体考虑广场布局规划。

特定的城市广场的规划设计都应精心创造实用而突出主题特色的城市广场个体:一是要和谐处理城市广场的规模尺度和空间形式,创造丰富的广场空间意向。应根据市级、区级和社区级合理规划,一般不宜过大,且应分散设置,以取得均匀的城市活动公共空间。二是要合理配置建筑,实现广场的使用功能。三是要有机组织交通,完善市政设施,综合解决城市广场内外部的交通与配置。特别注意空间距离的远近和交通时间的长短,以方便市民使用城市广场。既要讲究观赏性,但主要还是要讲究实用性。

为实现城市广场的社会功能、环境和景观意义,应对城市广场中的建筑物和广场周边地区进行合理管制,结合开发成本、环境品质和使用效果综合控制容积率、建筑密度和建筑高度等指标,保持整体空间的和谐。要明确制定鼓励投资者开发兴建城市广场项目的政策和措施。同时也要严格把握城市广场规划设计的编制程序和审批过程。“”版权所有

要切实实行规划城市专家咨询,实施规划群众参与,规划监督法制手段、专业队伍的城市规划控制机制。城市广场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和维护过程应充分体现公众参与。城市中心广场的规划设计审批,应组织专家论证,并须对公众意见进行全面审议和合理反馈。城市广场的使用应确保其公共性,政府要站在督导的立场,监督实施,加强宣传,让市民协助政府共同进行管理和保护。

参考文献:

[1]刘福智·《园景规划与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10月第一版,第234页。

[2]洪铁城·《城市规划100问》,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6月第一版,第158页。

[3]罗苑龙·《关于城市广场规划设计几个注意点的探讨》,中国工程咨询网。

第11篇

关键词:大运河;国土安全;生态基础设施;南水北调

Abstract:Ecologicalinfrastrueture(EI)isthecrilicalnaturalsystemsthatprovidenature''''sservicetocitiesandtheirresidents,whichiscomposedofnotonlythetraditionallyrecognizedgreensystems,butalsosuburbanforests,farmlandandnaturalhabitatsthatareconnectedasanintegralinfrastructure.Justlikeacivicinfrastructurethatiscriticalto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acityandaregion,soistheecologicalinfrastructuretothesustainableenvironmentoftheregionandthecity.TheconstructionoftheElmustbebuiltacrossadministrativeboundariesandmustbestrategicallyallocatedforthenextcenturiestocome.Therefore,theplanningandconstructionmustbetakenaslong-termstrategyattheregionalandnationalscales.Thespeedyurbanizationprocess,andtheenormouslandscapechangeprojectssuchasthewaterdivertingprojectsfromthesouthtothenorth,offergreatopportunitiestotheformationoftheregionalEl.ThispaperproposestheplanningandestablishmentofaregionalecologicalinfrastructurealongtheGreatCanaltosupportthesustainabilityoftheeastChina,meanwhileprovidesopportunitiesforlocalandregionalrecreation,andprotectsahistoricalheritagecorridor.Step-by-stepapproachesarealsosuggestedfortheplanninganddesignoftheGreatCanalecologicalinfrastructure.

Keywords:ecologicalinfrastructure;greatcanal;ecologicalplanning;south~northwaterdivert

1关于区域生态基础设施实践与理论

生态基础设施(EcologicalInfrastructure,简称EI),本质上讲是城市所依赖的自然系统,是城市及其居民能持续地获得自然服务的基础(NaturesServices),这些生态服务包括提供新鲜空气、食物、体育、休闲娱乐、安全庇护以及审美和教育等等。它不仅包括习惯的城市绿地系统的概念,而且更广泛地包含一切能提供上述自然服务的城市绿地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农田系统及自然保护地系统。

1.1早期规划实践和理论中体现出来的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思想

早在100多年前(1879—1895),Olmsted和Eliot就将公园、林荫道与查尔斯河谷以及沼泽、荒地连系起来,规划了至今成为波斯顿骄傲的“蓝宝石项链”(KmeraldNecklace)。在1883年,景观设计师克里夫兰得(Cleveland)为美国明尼苏达的明尼阿波利斯做规划,当时明尼阿波利斯还是一个小镇,克里夫兰得让市长和决策者在郊区购买大面积的土地,用以建立一个公园系统。在土地还远未被开发时,就非常廉价地买到了大块土地。这一行动是为50~100年之后的城市所规划的。如今100多年过去了,城市已经扩大了几倍,但这些廉价购得的土地却成为城市中宝贵的绿地系统。这样一个绿地系统的形成,不光是要一个好的概念,同时需要城市决策者提前50-100年进行投资。在同时代,当堪萨斯(Kansas)和克里夫兰(Cleveland)都还是小镇时,就用便宜的地价在其郊外购置大量土地,结合区域的河流水系规划建设并一直保护了一个绿地系统。这一当时尚在郊区的绿地系统而今已成为城市的一个有机部分了,成为居民身心再生的场所。

所以,如同城市的市政基础设施一样,城市的生态基础设施需要有前瞻性,更需要突破城市规划的既定边界。唯其如此,则需要从战略高度规划城市发展所赖以持续的生态基础设施。而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为明智而又有良知的城市决策者提供了一个造福子孙的极好机遇。

1.2绿道和遗产廊道与生态基础设施

绿道(Greenway)是指不同宽度的绿色廊道构成的网络。根据功能,主要可分为三类:生态绿道,休闲绿道和历史遗产廊道。绿道主要指自然形成,或历史本来存在,如河流、山谷构成的廊道,也包括完全人工的,如城市林荫道,运河廊道当然也包括在内。

早在1960年代,Lewis的“环境走廊(EnvironmentalCorridors)”概念对于类似思想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他认识到水系在生物等资源上的特殊生态意义,将水系作为城市和区域绿色通道的基本框架。McHarg在此后不久提出了“设计遵从自然”的生态规划思想,将区域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推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随着对大尺度景观的重视,绿道规划逐步成为开放空间规划的一个有效的、社会期望的方法。通过系统的线路选择和连接,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地和廊道成为区域的综合性的绿道骨架,在景观生态学等相关学科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人们也渐渐认识到绿道对于物种的保护作用。许多科学家认为生境的破碎化,是对生物多样性的最大威胁。岛屿生态学理论认为,加强生境岛屿之间的生物运动可以降低由于生境碎裂化带来的物种灭绝的可能性,因此廊道连接各生境岛屿对野生生物保护具有重要的作用。生态学家提出建立景观廊道线状联系,可以将孤立的生境斑块连接起来,提供物种、群落和生态过程的连续性。

1995年,Bueno等进行了南佛罗里达地区区域生态绿道研究,从而重新建立了联系不同区域的大尺度生态框架。由于区域的自然景观已随农业和城市化的扩张而日益破碎化,区域性绿道(RegionalGreenway)的提出是为了在破碎化的景观之间建立生态联系通道。这样一条区域生态廊道可以从自然和文化两方面联系原来破碎的景观,从而使之成为巨大的资源。原本为农业和城市发展而兴建的水利工程如运河、排水沟、水库和防洪设施等,经过生态恢复和管理可以作为区域生态网络提供生态服务,同时也可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发挥其价值。

值得一提的还有建立在遗产保护区域化和绿道概念基础上的遗产廊道概念,它针对包含独特文化资源的线形景观提出,包括运河、铁路线都属于记载人类早期运动路线的遗产廊道。遗产廊道的目标是包括遗产保护、休闲、教育、生态功能在内的多赢战略。在遗产廊道的绿地系统规划中应注意连续性、多样性和关键区等。

经过长期发展,绿道由最初的单一目标(美化、休闲)规划已经发展成为包括栖息地的保护、历史文物的保护、教育、解释等在内的多目标规划。绿道规划的核心思想与生态基础设施实际上已经极为类似。

1.3生态足迹、生态服务和生态基础设施

生态足迹是由MathisWackernagel和WilliamE.Rees提出的。生态足迹是无限期地用以维持一定人口和物质水平所需要的土地(水面)面积。在一定的人口或经济条件下,生态足迹能够用有一定生产力的土地面积来评价资源消耗和废物降解的程度。它拓宽了人们对城市与区域关系的认识,指明城市必须依托于更大范围的区域而持续。

Costanza等学者提出了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service)的概念。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与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功能。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了食物、医药及其他工农业生产的原料,更重要的是支撑与维持了地球的生命支持系统,维持生命的地球化学循环与水文循环,维持物种与遗传多样性,净化环境,维持大气化学的平衡与稳定,提供启智的机会等。区域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其生命支持系统的活力,这个系统的活力取决于其关键性结构,也就是生态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及生态服务功能的强弱。

1.4景观安全格局和中国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战略

在有限的土地资源条件下,高效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关于如何高效地进行生态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俞孔坚提出景观生态安全格局(SecurityPatterns)的理论与方法。该理论把景观过程(包括城市的扩张,物种的空间运动,水和风的流动,灾害过程的扩散等)作为通过克服空间阻力来实现景观控制和覆盖的过程。要有效地实现控制和覆盖,必须占领具有战略意义的关键性的空间位置和联系。这种战略位置和联系所形成的格局就是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它们对维护和控制生态过程具有异常重要的意义。根据景观过程之动态和趋势,判别和设计生态安全格局。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理论在区域EI建设中的意义在于它为在有限的国土面积上,以最经济和高效的景观格局,维护生态过程的健康与安全,控制灾害性过程,为实现人居环境的可持续性提供了可能,而不同安全水平的存在更满足了建设前瞻性和高效的生态基础设施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城市的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战略,包括维护和强化整体山水格局的连续性、保护和建立多样化的乡土生境系统、维护和恢复河道和海岸的自然形态、保护和恢复湿地系统、将城郊防护林体系与城市绿地系统相结合、建立非机动车绿色通道、建立绿色文化遗产廊道、开放专用绿地,完善城市绿地系统、溶解公园成为城市的绿色基质、保护和利用高产农田作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建立乡土植物苗圃等。

2国土安全与中国东部生态基础设施战略

2.1大运河是中国东部区域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

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正呈燎原之势,在未来近十多年时间内,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将从目前的36%达到65%。快速城市化给中国大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态压力。人口负重与土地资源的贫乏,使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危机四伏,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突出,已经引起学术界和政府的空前重视。中国东部城市化水平远高于西部是中国城市化的特点之一。城市化速度过快使得自然条件限制和历史遗留问题造成的危机更为明朗化,生态环境问题层出不穷,严重威胁着中国东部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前景。总的来说,东部地区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1)人口密度高,城镇密集,资源需求与资源承载力矛盾突出;

(2)水资源污染和浪费严重。污染问题不仅存在于城镇地区,新兴的农村工业化过程使得局部农村区域的污染甚至超过了城市。

这两个问题的本质就是对生态基础设施缺乏保护,同时现有生态基础设施也缺乏效率和前瞻性。京杭大运河是中国东部沟通南北的重要水系,其本身在长期参与和影响河域的生态演化进程的情况下,已经成为中国东部区域生态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其流域所面临的快速城市化影响下的景观生态问题在东部地区也有着广泛的代表性。因此,以京杭大运河为骨架建立区域生态基础设施,对中国东部区域国土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关键意义。

2.2以南水北调工程为契机,建设中国东部区域生态基础设施

中国的京杭大运河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完全通航也有七百多年历史。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运河对区域景观和城市的发展形成了深刻的影响。例如在扬州城市水系的形成中,京杭大运河就是最重要的主导因素。而在苏、杭城市环境形成和发展中,大运河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京杭大运河跨京、津、冀、鲁、皖、苏、浙七个省市,穿越两个中国最富活力的经济带(沿海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和经济圈(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和环渤海湾经济圈),在中国“开”字形区域发展战略格局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以来,随着快速的城市化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规划建设,运河廊道区域正面临着一系列威胁和挑战,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突出。

在此新的历史条件下,维护景观和区域尺度上生态过程的健康与安全,使运河生态网络成为高效的、能够持续地提供多种生态服务(包括输水、物种栖息、遗产保护、休闲和防洪等)的区域生态基础设施,已迫在眉睫。为了缓解中国南北水资源分配不均所带来的发展困境,国家已经制定了南水北调战略的多套方案。然而,国际上的大型调水工程大多毁誉参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其主要负面意见所在。如俄罗斯北水南调等工程一方面满足了有关地区工农业用水,缓解了里诲水位下降,但也影响了调出地区的水量、水温、积水、含盐量等,带来巨大的环境负面效应;而巴基斯坦的调水工程直接造成输水管两岸数百米宽的地带沼泽化,使耕地锐减。

在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越来越严峻的情况下,南水北调不应仅仅成为一项单纯的调水工程,而应成为工程所在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南水北调各线路的生态环境影响正在成为一个学术研究热点。

正是在上述背景下,特别是在南水北调工程契机下,本论文提出在区域尺度上建立以京杭大运河为骨干的生态基础设施,并提出应尽快对此进行长期的科学研究和监测。

3京杭大运河的区域生态战略意义

3.1作为对区域生态结构有着广泛影响的半自然生态系统

以大运河为走廊、运河支流为廊道、以与运河毗邻的湖泊和湿地及城镇为斑块,以周边农田为基质形成区域尺度上的景观生态系统,简称大运河景观生态系统,是一个独特的、有着广泛影响的半自然生态系统。运河廊道长期横跨南北多种不同类型的自然、半自然、人工生态系统,通过长期的能量、物质、信息的流动和循环,河域本身形成了复杂、影响广泛的生态系统,形成了自身的生态调节能力。现在,其整体结构和功能虽然在人工、自然等多种外来因素的干扰下部分已处在瘫痪状态,但台儿庄以南部分仍然发挥着包括航运在内的多种作用。其整体在系统的生态修复之后仍然有可能恢复其区域生态功能。

3.2作为运河区域城乡EI的重要组成部分

运河廊道是运河区域多个城市环境形成的主要因素或主要因素之一,灌溉是运河历史上除去运输以外的最大功能。历代修运河,“贡赋通漕”之外,兼利灌溉都是另一个重要理由。其木断流的部分,至今仍是区域农业安全的重要基础。运河不但是中国东部区域城市和乡村重要的自然条件,而且发挥着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是河域城市和乡村EI的重要组成部分。

3.3丰富的湿地生态系统存留

湿地是人类及众多动植物的重要生存环境之一,它具有极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多项生态服务功能,被誉为“自然之肾”。运河河道大多依据天然河道修筑,虽然这些天然河流在航运功能要求下大多渠化,但经过长期的生态变迁以后,仍然存留了大量的沼泽、泥地。历代为蓄泻洪水,同时也沿河修建了大量的人工池塘或修建、利用湖泊作为蓄泻之用,这些湖泊、池塘或存或废,都发挥着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功能。

3.4极为重要的遗产廊道

遗产廊道是美国在遗产保护区域化和绿道概念发展成熟基础上提出来的概念。由于京杭大运河所包含的丰富的文化资源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它实际上就是一条极为重要的遗产廊道。

所以,从区域景观生态角度出发,在南水北凋重大工程,遗产保护及区域城市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建立大运河区域生态基础设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4建立大运河EI的问题背景

4.1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问题

景观生态学认为区域由多个景观所构成,而每一景观都是由基质、廊道、斑块组成的异质空间镶嵌体。运河流经的中国东部区域是城市化进程最快的地区之一。从景观生态学的

角度看,快速城市化进程对于运河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区域景观生态问题。主要概括如下:

(1)快速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基质数量和质量的变化。京杭大运河区域的基质主要是农田,包括黄淮海平原主产小麦的耕地和长江三角洲主产稻米的耕地。城市化所蚕蚀的土地大多为城市周围地势平坦、交通方便、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的农田,直接影响了基质的数量和质量,对运河区域的景观生态造成破坏性影响。

(2)对运河及其支流廊道的功能和结构的影响。河流廊道是廊道的重要形式,是联接城乡并为其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的关键通道。在区域景观生态格局中起着重要作用。快速城市化进程对运河廊道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a)出于美化或治理目的的建设性破坏。城市美化在西方曾有过惨痛的教训,在今天的中国仍然阴魂不散,对中国大地的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人们出于美化或治理目的对运河加以整治,但往往只把河道作为对象,进行大规模的人工化整饬,堤岸的自然形态因此消失,其后果是对乡土生境的破坏,造成物种地方性与多样性的丧失,破坏生态效应的发挥。

(b)污染严重。污染严重是东部地区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之一。水型型缺水已经造成水乡无水喝的尴尬局面。运河区域的水污染的主要问题来自于沿河城镇不断增加的排污,这正是快速城市化的后果。污染破坏了水质,直接导致运河廊道生态功能的丧失和瘫痪。同时威胁到运河区域生态网络的健康性与完整性。

(c)毁林开垦,水土流失加大。毁林开垦是城市化侵占农田的后果。水土流失则是困扰中国河流的三大问题之一。水土流失对河流廊道的功能和结构都造成重要影响。

此外还有快速城市化带来的建筑开挖、表土扰动、硬质界面增大,航运通行、灌溉、供水等压力过大等,这些都影响到运河廊道的生态功能和结构。

(3)快速、无序的城市化导致区域景观格局急剧变化。运河区域的城市化多是在沿河城镇出于本身发展或各省区小于本地区发展、而不是整个区域的宏观背景所制定的政策主导下进行的。加之很多规划编制仍在传统的规划方法下进行,很少或根本没有考虑生态问题。城镇斑

块不断扩张,农田、林地、湿地等自然斑块不断缩减,直至破碎化。区域景观格局的安全存在严重问题。

(4)快速城市化严重威胁遗产廊道的保护。城市的迅速扩张正在破坏运河的历史环境。一方面运河区域的各个历史文化遗产受到威胁,另一方面,运河遗产廊道作为一个人类与自然结合的工程遗产整体上受到严重威胁,在现有的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保护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架构下没有得到适宜的保护,其真实性(authenticity)和完体性(integrity)都受到损害。

(5)快速城市化和经济的迅速发展带来居民休闲需求。在经济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城乡居民的身心再生要求是区域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早在1860年中期,Olmosted就把公园、河谷、荒地、沼泽连接起来,规划成令波士顿人感到骄傲的“蓝宝石项链”。1883年,Cleveland为Minneapolis做规划时,就主张购买大片土地作为公园绿地系统作为未来居民休闲场所。经过长期发展,证明这一主张十分英明。京航大运河区域有着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和风景审美资源,如何整合这些丰富资源,满足城乡居民的身心再生要求并具有一定前瞻性,也是运河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4.2南水北调工程带来的区域生态问题

南水北调工程的规划建设又使得运河河道被以新的方式、赋予了新的功能——输水功能。运河廊道的景观属性也因此面临新的改变。其结构和功能都将重新调整,从而对区域生态产生重大影响。

(1)南水北调是继京杭大运河开凿以来又一次对以运河为骨架和主体形成的、包括支流

和湖泊、池塘、沼泽等湿地在内的运河区域生态网络施加的人工干扰。南水北调作为大规模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将是人工因素对区域生态系统的又一次大规模干扰过程。这一干扰在景观和区域尺度L的模拟和研究,对于区域可持续发展来说,无疑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

(2)南水北调将在区域尺度上改变运河区域生态网络的功能和结构。调水改变河道的功能,进而影响到整个网络。水作为核心生态因子又影响和改变整个区域生态格局和过程。其影响的过程可归纳为:调水+改变原来的水文情势+自然环境变化+社会经济变化[o,。

这些都将对区域可持续发展造成重大影响。

(3)南水北调是对大运河区域生态系统的巨大挑战,更是重要机遇。大规模调水形成的人工干扰,有机会使得已经成为生态基础设施的部分变得更加高效和具有前瞻性,并同时有机会对断流和生态功能瘫痪区域进行系统的生态系统修复,保护运河遗产廊道,从而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5建立大运河区域生态基础设施的技术途径

基于以上讨论,提出制定以大运河景观生态系统为骨架的区域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对策,并提出具体实施战略与实施导则。导则分别在两个层次上进行:

第一个层次是区域景观格局的构建(oonfiguration),包括对景观元素的空间位置、形状、尺度和连续性等进行战略性规划;

第二个层次是景观元素的设计导则,包括如运河道整理断面及护岸设计导则、湖泊及湿地边界处理导则,城市边缘与水系边界设计导则,林带及斑块构成导则,文化遗产廊道设计导则。

参照Steinitz的景观设计框架,建立大运河区域生态基础设施的技术途径可分为六个步骤(表1):

(1)景观呈述:通过采集大量数据(借助遥感和GIS技术),归类整理,并用图、表和文字的方式进行表达大运河区域景观生态状况。

(2)过程分析:对上述成果根据研究的需要重点分析,并形成新的信息来源。

(3)评价:基于判断矩阵的综合比价和评判。

(4)改变方案:在上述研究基础上预测在一定干扰下的景观生态状况,使用预测模型(ProlectionModels)和干预模型(InterventionModels)。

(5)影响评价:在上述干扰和预测模型基础上,进行影响评价。

(6)决策:在上述步骤基础上,用决策模型(DecisionModel)来进行决策。

screen.width-500)this.width=screen.width-500"vspace=5border=0>

6结论

以京杭大运河为骨架和主体形成的包括支流和湖泊、池塘、沼泽等湿地在内的运河区域生态网络长期参与和影响河域的生态演化进程,已经成为河域REI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景观生态学及区域生态战略意义。

但在经济高速增长、快速城市化和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背景下,这一生态网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广阔的机遇。在这样巨大的机遇和挑战面前,建立大运河区域生态基础设施,对中国东部广大地区获得健康的生态服务、对中国东部城市带的可持续发展、对遗产廊道本身的保护和满足未来居民的休闲和教育需求,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这一区域生态基础设施的建立,需要借助一整套科学而系统的方法,多学科合作,当然还要借助国家政策和行政手段。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9778010)和(39870147号)。

参考文献:

[1]Mander,U.,J.Jagonaegi,etal.Networkofcompensativeareasasanecologicalinfrastructureofterritories.ConnectivityinLandscapeEcology,proc.ofthe2ndInternationalSeminaroftheInternationalAssociationforLandscapeEcology.FerdinandSchoningh,Paderborn.1988,35~38.

[2]Selm,A.J.Van.Ecologicalinfrastructure:aconceptualframeworkfordesigninghabitatnetworks.InSchrieiber,K.-F.(ed.),ConnectivityinLandscapeEcology,ProceedingsOfthe2ndInternationalSeminaroftheInternationalAssociationforLandscapeEcology.FerdinandSchoningh.Paderborn.1988,PP63~66。

[3]俞孔坚,李迪华,潮洛濛.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十大景观战略.规划师.2001,17(6):9-17.

[4]Costanza,R.andH.E.Daily.Naturalcapital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ConservationBiology.1992,(6):37~46.

[5]Costanza,R.etal.TheValueoftheWorld''''sEcosystemServicesandNaturalCapital.Nature.1997,387(15):253~260.

[6]Daily,G..Whatareecosystemservices?In:DailyGed.NaturesServices:SocietalDependenceonNaturalEcosystems.Washington,DC:IslandPress.1997,1~lO.

[7]Walmsley,A..Greenwaysandthemakingofcityform.LandscapeandUrbanPlanning.1995,33:81~127.

[8]刘东云,周波.景观规划的杰作——从“翡翠项圈”到英格兰地区的绿色通道规则.中国园林.2001,(3):59~61.

[9]Zube,E.H..Theadvanceofecology.LandscapeArchiteeture.1986,76(2):58~67.

[10]Steinitz,G.黄国平译.景观规划——思想发展史.2001年在北京大学的讲演.中国园林.2001,(5):92~95.

[11]俞孔坚.吉庆萍.国际“城市美化运动”之于中国的教训(上,下).中国园林.2000,(1):27~33;(2):32~35.

[12]俞孔坚,李迪华.城市景观之路——与市长们交流.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13]Fabos,J.G..Introductionandoverview:thegreenwaymovement,usesandpotentialofgreenways.LandscapeandUrbanPlanning,1995,33:1~33.

[14]Zube,E.H..GreenwaysandtheUSnationalparksystem.LandscapeandUrbanPlanning.1995,33:17~25.

[15]Ahern.J..GreenwaysasStrategicLandscapePlanning:TheoryandApplication.WageningenUniversity,TheNetherlands.2002.

[16]Lewis,P.H.Jr..QualityCorridorsforWisconsin.LandscapeArchitecture.1964,54(2):100~107.

[17]McHarg,L..DesignwithNature.JohnWiley&Sons,Inc.1969.

[18]Linehan.J.,M.G.Meiretal.GreenwayPlanning:developingalandscapeecologicalnetworkapproach.LandscapeandUrbanPlanning.1995,33:179~193.

[19]Neuman.M..Regionaldesign:Recoveringagreatlandscapearchitectureandurbanplanningtradition,LandscapeandUrbanPlanning.2000,47:115~128.

[20]Harris.L.D..TheFragmentedForest:IslandBiogeographyTheoryandPreservationofBioticDiversity.UniversityofChicagoPress.Chieago.II..1984,211.

[21]Forman.R.T.T.andM.Godron.LandscapeEcology.NewYork.JohnWiley.1986.

[22]Forman.R.T.T..LandMosaies:TheEcologyofLandscapesandRegions.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5.

[23]Bueno.J.A.V.A.Tsihrinzis.L.Alvarez.SouthFloridagreenway:aconceptualframeworkfortheecologicalreconnectivityoftheregion.LandscapeandUrbanPlanning.1995,33:247~266.

[24]Forman,R.T.T.,D.Spring,andJ.A.Bissonette,etal.RoadEcology:ScienceandSolution.IslandPress.2003.

[25]MacArthur,R.H.andE.O.Wilson.Anequilibriumtheoryofinsulargeography.Evolution.1963,17:373~87.

[26]MacArthur,R.H.andE.O.Wilson.TheTheoryofIslandBiogeography.Princeton,Nj.,PrincetonUniversityPress.1967.

[27]Merriam,G..Connectivity:afundamentalcharaeteristicoflandscapepattern.InBrandt,J.andP.Agger,eds.,ProceedingsofthefirstInternationalSeminaronMethodologyinLandscapeEcologicalResearchandPlanning(VoL.1)Roskilde,Denmark:RoskildeUniversitetsfolagGeoRue.1984,5~15.

[28]Schreiber,K-F..Ed.ConnectivityinLandscapeEcology,Proceedingsofthe2ndInternationalSeminarofthelatemafionalAssociationforLandscapeEcology.FerdinardSehoningh,Paderborn.1988.

[29]Noss,R.F.landscapeconnectivity:differentfunctionsatdifferentscales.In:W.E.Hudson(Editor).LandscapeLinkagesandBiodiversity.IslandPress.Washington.DC.1991,27~39.

[30]Juliette,K..Landscapequalitybasedupondiversity,coherenceandcontinuityLandscapeplanningatdifferentplanning-levelintheRiverareaofTheNetherlands.LandscapeandUrbanPlanning.1998,43:91~104

[31]宗跃光.城市景观生态规划中的廊道效应研究——以北京市区为例.生态学报.1999,19(2):146~151.

[32]王志芳,孙鹏.遗产廊道——美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一种较新的方法.中国园林.2000,16(6):36~39,

[33]Seams,R.M..Theevolutionofgreenwaysasanadaptiveurbanlandscapeform.LandscapeandUrbanPlanning.1995,33:65~80.

[34]Rees.W.E.andM.Wackernagel.EcologicalfootprintsandAppropriatedCarryingCapacity:MeasuringtheNaturalCapitalRequirementsoftheHumanEconomy,Washington:IslandPress.1994.

[35]Waekernagel,M.andRees,WE..OurEcologicalFootprint:ReducingHumanImpactontheEarth.NewSocietyPublishers.Philadelphia.PA.1995.

[36]Weizsacker,E.Von,A.B.LovinsandL.H.Lovins.FactorFour:DoublingWealth--HalvingResourceUse.EarthscanPublicationsLtd,London.1997.

[37]Yu,K.-J..SecurityPatternsinLandscapePlanning:WithaCaseInSouthChina.DoctoralThesis.HarvardUniversity.1995.

[38]Yu.K.-J..1996.Securitypalternsandsurfacemodelinlandscapeplanning.LandscapeandUrbanPlanning,36(5):1~17.

[39]俞孔坚.景观生态战略点识别方法与理论地理学的表面模型.地理学报,1998,(53):11~20.

[40]俞孔坚.生物保护的景观安全格局.生态学报.1999,19(1):8~15.

[41]张惠远,倪晋仁.城市景观生态调控的空间途径探讨.城市规划,2001,(7):15~18.

[42]周—星、曹广忠,改革开放20年来的中国城市化进程.城市规划,1999,(12):8~14.

[43]吴良镛.发达地区城市化进程中建筑环境的保护与发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1~10.

[44]胡序威.有关城市化与城镇体系规划的若干思考.城市规划,2000,(1):16~21.

[45]吴良镛.面对城市规划的“第三个春天”的冷静思考,城市规划,2002,(2):9~14.

[46]杨多贵、陈邵锋、王海燕等.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差距的系统学研究.系统辨证学学报,2002,10(2)19~23.

[47]汪达.论国外跨流域调水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发展趋势——兼谈对我同南水北调规划的思考.环境科学动态.1999,3:28~32.

[48]俞澄生.南水北调的资源、环境和社会效应.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4,3:41~42.

[49]阎占元,刘荷芬,侯怀恩.中线南水北调概况与区域发展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1995,(4):38~47.

[50]傅肃性,张崇厚,曹桂发等.南水北调西线下程与区域持续发展.地理科学进展,1997,2:22~25.

[51]尚宇鸣,丁自鲜,童海鸿.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人民黄河,2001,10:27~30.

[52]吴俊,王培.南水北调对长江口生态环境影响的综合分析.科技导报,2002,(2)12~31.

[53]王庆.陈吉余.淮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8.7(4):378~382.

[54]陈吉余.陈沈良.南水北调工程对长江河口生态环境的影响,水资源保护,2002,(3):19~25.

[55]刘昌明,杨志峰,孙睿等.南水北调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海河水利,2002,(1):1~5.

[56]李晓储,孙传余,董志良等.扬州古运河生态环境林建设研究.江苏林业科技,2002,2:16~19.

[57]何小弟,赵御龙,蒋献忠.扬州古运河风光带生态景观建设规划.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2,23(3):75~78.

[58]汪斌,程绪水.治污先行建设南水北调东线清水廊道.水资源保护,2002,3(1):15~19.

[59]徐新伟,吴中华,于丹等.汉江中下游水生植物多样性及南水北调工程对其影响,生态学报,2002,22(11):1333~1338.

[60]杨杨胜天.南水北调西线调水工程区的自然生态环境评价.地理学报,2002,(1):41~44.

[61]傅祟兰.中国运河运河城市发展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94~96.

[62]吕宪国,黄锡畴.我国湿地研究进展.地理科学,1998,18(4):294~3

00.

[63]左东启.论湿地研究与中国水利.水利水电科技进展,1999,19(1):14~21.

[64]刘红玉,赵志春,吕宪同.中国湿地资源及其保护研究.资源科学,1999,21(6):34~37.

[65]孟宪民.湿地与全球环境变化.地理科学,1999,19(5):385~391.

[66]余国营.湿地研究进展与展望.世界科技研究与进展,2000,22(3):61~66.

[67]王瑞山,勇,杨青等.我国湿地资源现状、问题及对策.资源科学,2000,22(1):9~13.

[68]Flink.C.A.andR.M.Searns.Greenways.Washington:IslandPress,1993,167.

[69]姚汉源.京杭大运河史.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8,1~5.

[70]安作璋.运河文化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71]张文忠.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应注意土地资源减少的几个问题.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9,9(1):36~40.

第12篇

同志们:

刚才,X个县(市、区)政府(管委会)主要负责同志简要汇报了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和下半年重点工作安排情况,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了有关意见建议。

从汇报情况看,上半年各县(市、区)都能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扎实推动工作落实,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大都实现了由负转正,经济发展呈现出良好回升态势。一是在脱贫攻坚方面,各县(市、区)以扶贫项目为载体,有力推动扶贫资金拨付,加快扶贫项目建设,取得了较好成绩。二是在复工复产方面,各县(市、区)积极抓好疫情防控下的复工复产工作,取得的成效比较明显。三是在破解发展难题方面,各县(市、区)都能动脑筋、想办法,研究出台了一系列务实管用的措施,尤其是一些县(市、区)在拓展发展空间、促进转型发展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四是在谋划争取项目和资金方面,各县(市、区)都做了大量工作,都取得了一定成效。

总体上讲,各县(市、区)在谋划推进工作中能够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根本方向,不断提升发展思路,着力推动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在发展改革中不只追求发展速度,更加重视发展质量,保持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

但各县(市、区)在谋划下半年工作上还存在思路不够清晰、问题找得不够准、重点不够突出、措施不够具体、提的建议针对性不强等问题。会前,我们就会议汇报内容专门下发了通知,这些内容都是当前市委市政府着力推动的中心工作、重点工作,也

是需要我们下大力气必须解决好的重点问题和主要矛盾。希望大家进一步深入研究、深入思考,抓住重点、突出亮点,强化措施、加快落实。下面,就做好下半年工作,我再讲以下两点意见。

一方面,要着力补齐短板

做好下半年工作,要坚持问题导向,明确发展目标,抓住主要矛盾,加快制定措施,尽快补齐短板。

一是高度重视上半年各县(市、区)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上半年我市生产总值增速-X%,低于全省平均增速,居全省倒数第三。其中原因之一是我市建筑业增加值增速下降较快,尤其是三区建筑业增加值增速下降较多。如果这项指标增速达到全省平均水平,我市生产总值增速就能增加X%。这是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从统计数据看,上半年生产总值增速低于全市平均增速的有示范区-X%、X县-X%、X县-X%、X县-X%;高于全市平均增速的有X市X%、X阳区X%、X县X%、X县-X%、X区-X%、X县-X%。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X%,其中增长最慢的是示范区-X%。固定资产投资唯一一个负增长的是X县-X%。工业用电量下降幅度较大的是X市-X%、X县-X%、X县-X%、X县-X%。X市工业用电量降幅较大,主要是神火电解铝停产导致的,但工业用电量下降并没有给X市带来较大影响,上半年X市生产总值和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都实现了较快增长。这里我们要明确一个目标:建筑业、农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较慢的县(市、区)要确保第三季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或由负转正,确保实现年初确定的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目标。相关县(市、区)要开展专题研究,制定相应措施,确保完成目标任务。三区要对建筑业增长较慢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尤其是示范区要拿出具体举措,力争建筑业增速第三季度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目前,农业的主要

问题是畜牧业项目很多,但增加值增速较低。工业的主要问题是规上工业企业入库项目数较少,上半年我市入库规上工业企业X家,在全省排位靠后。其中,X市X家,X县X家,其他县(区)新增企业数是零。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将直接影响全市下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和生产总值增速。希望这几个县(区)要高度重视,坚持问题导向,认真查找原因,主动适应统计方式新变化,组织工作人员深入企业,引导企业做好直报工作。二是高度重视创新中心建设。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今后的发展一定是创新引领的发展。如果我们现在不重视创新引领,就一定会影响到未来的发展质量。近年来,郑州和武汉的快速发展,主要就得益于创新载体的打造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当然,创新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不可能立马见效。因此,我们一定要落实好市里制定的“创新十条”,加快创新中心建设,加快引进弹性创新团队,真正实现创新引领发展。三是做好产业集聚区规划编制工作。一要促进产业集聚区集约发展,破解发展方式粗放的问题。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这次产业集聚区规划修编,不是简单增加产业集聚区的面积,而是要转变过去粗放式的发展方式,着力提升产业发展质量。要学习借鉴外地经验做法,对产业集聚区内的企业进行全面梳理,明确哪些是激励发展的、哪些是保护发展的、哪些是限制发展的、哪些是应该淘汰的。二要坚持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各县(市、区)要围绕X-X个主导产业,进一步细化产业发展方向、明确产业发展目标。同时,要结合自身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培育X个战略新兴产业。市商务局要抓紧研究“飞地经济”等招商引资激励办法,在主导产业布局、招商引资绩效考核、收益分配等方面拿出具体措施,鼓励引导各县(市、区)遇到与自身主导产业不符的好项目、大项目,积极推动项目在其他县(市、区)落地发展。三要推进产业集聚区管理体制改革,制定具体措施,明确改革时间表和路线图,切实通过改革释放活力。

四是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

目前,各县(市、区)在编制“十四五”规划过程中都面临着人才紧缺等难题。市发改委要加强业务指导。希望各县(市、区)进一步找到发展短板、分析影响因素,明确发展目标、找准发展定位,谋划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切实积蓄发展基础。在昨天的全市招商引资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我列举了X市发展煤化工产业的例子。我以前提出让X市沿着煤化工资源往产业链上下游发展,力争尽早实现X-X亿元的主营业务收入。X市认真研究,狠抓落实,目前煤化工产业发展效果已经显现。希望各县(市、区)都要静下心来研究“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同时要统筹做好国土空间规划等相关规划编制工作。

另一方面,要做好几项具体工作

一要加大政策落地和企业帮扶力度,切实保住市场主体。一是解决好企业融资难问题。希望市金融工作局持续在金融政策落地方面创造条件,创新工作机制,确保各项金融政策落到实处。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要引导企业规范经营管理。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局要做好企业信息平台对接工作,多管齐下,务求实效。二是发挥好风险抵押金和贷款周转金的作用。目前,市级资金已经到位,但各县(市、区)风险抵押金和贷款周转金都没有到位,希望各县(市、区)抓紧推动资金到位。三是加大对外贸外资企业支持力度。在疫情冲击下,X健峰帽业、大洋纱线等外贸型企业转得很好,实现了逆势上扬。但有些外贸外资企业仍面临很多困难,有些困难还不是一时能够解决的。市商务局要围绕外贸外资企业退税、国家政策落地以及外贸外资企业供应链金融等问题抓

紧组织开展调研,研究制定针对性措施。要加大对外贸外资企业扶持力度,对面临的问题不回避,实事求是,全面客观看待,真正把问题症结找出来,认真加以解决。二要加快项目建设,增强发展后劲。一是加快推进在建项目建设。二是紧盯竣工项目,力争早日建成投产。三是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开工。四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三要抓住发展机遇,争取更多项目资金。工作中,各县(市、区)围绕XG产业发展,谋划了一批项目,但整体上来讲比较乱、比较杂。希望各县(市、区)抢抓发展机遇,立足自身资源优势,把握主导产业发展规律,坚持高质量发展根本方向,落实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融合化发展要求,对XG产业等项目再研究、再谋划,尽最大努力争取更多项目资金。四要加大补短板、强弱项力度,确保实现发展目标。当前,正在进行脱贫攻坚普查工作,大家一定要高度重视,注重质量,抓住机遇,把所有补短板的项目实施好。要做好金融扶贫工作。从X月份通报的扶贫项目实施情况看,我市大部分工作都位居全省前列,但金融扶贫工作在全省排名靠后。希望各县(市、区)高度重视金融扶贫存在的问题,用好金融扶贫政策,把金融贷款利好政策用好,认真谋划推进好项目建设。五要做好违法占用耕地整治工作。各(市、区)要高度重视,按照省、市会议要求,认真抓好落实。六要做好全市加油站税控机安装工作。各县(市、区)要按照省市部署要求,抓紧将有关资金拨付到位,由市税务局统一招标,按要求加快推进,坚决打击“黑加油站”和劣质油销售等,切实通过税收杠杆控制油价、提升油质,防止税收跑冒滴漏。七要做好三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三区老旧小区改造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资金支出慢。目前,已经到位老旧小区改造资金X亿元,除X区支出X万元外,其他两个区都还没有支出。希望大家认真研究,找准问题症结所在,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把国家专项资金尽快拨付到位,确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