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国古代诗歌

中国古代诗歌

时间:2022-04-03 03:18: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国古代诗歌,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国古代诗歌

第1篇

【关键词】注释;诗题;意象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我们中学生接触最多的当属中国古代诗歌和我们所说的“文言文”。但很明显的是,现在的学生在这一块的分析能力还是比较薄弱的,无论是在答题的角度还是最终的分数上,都是不尽如人意的。因此,根据平日的授课经验,笔者在这里总结了一下如何让高中生更快,更准确的分析中国的古代诗歌。

我们就拿人教版《语文(必修三)》中杜甫的《登高》一文来说吧,“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首诗作为语文教师来说,我们非常熟悉,可以说对于它的意境、情感、主旨等是张口即来。可如何把它转化成学生的知识,并让他们积累一定的古诗分析能力呢,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发挥我们的课堂引导作用了。

我们分“三步走”。

首先,我们来看课下的注释,看看哪些可为我们所用。我们发现,注释①给了我们一个重要信息,本诗作于秋天的重阳节。这让我们产生了一定的联想:“秋”,自宋玉《九辨》“悲哉秋之为气也”开始,中国古代的文人骚客们一逢秋,似乎多“愁”,多“悲”;而重阳节则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在这一天,中国人都有饮酒、赏菊、登高的习惯,在这一天,寄托的是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注释⑥⑦⑧则告诉我们作者杜甫此时所处的状态,年迈,多病,潦倒,羁旅漂泊。从这些注释我们得出,这首诗的情感基调应该是悲凉的,是壮志未酬的悲慨,是寄居在外的孤愁。

接着,我们来看诗题《登高》。既然是登高,必然有所“望”,那么中国古代的诗人们到底都望到了什么呢?雄心满怀时,望的是祖国壮美的大好河山,心底涌起的是无比自豪的情感,“未收夜色千山黑,渐发晨光万国红”(《乾隆己酉四月登日观峰》);低落失意时,望到的是自己的渺小,力量的微不足道,无比哀伤,“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陈子昂);特殊时期,如南宋,爱国者望的是曾经的领土,如今的失地,涌出的是亡国的耻辱,对被践踏同胞的悲叹,复国的豪情壮志以及有志不得骋的愤慨……总之,时代不同,个人处境不同,所“望”也是不同的。在本诗中,由对注释的分析,我们已经可以排除一些喜悦的情感了。

第三,我们来看全诗的根本,即诗文。所谓“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孤不白成,两不相背”(谢榛语)。情因景生,景以情合,二者相互生发与渗透,从而达到融合无间的状态,于是美妙的诗歌意境便产生了。我们知道诗歌中最能体现作者主观情感的即是其中的意象。意象即带有作者主观情感的具体物象。

这时,我们来看该诗中有哪些具体的物象,比如:急风,高天,啼猿,落木,酒等。很明显,这几个意象非常显眼。首先看“急风”,一则体现风大,因为站的高,这是属于自然现象;二则也许可以得出作者此时的情绪起伏较大,否则,他为何不说“秋高气爽”“惠风和畅”呢?其次,“高天”,交代了季节――秋,这在注释时我们已经分析了。“啼猿”,众所周知,猿猴的叫声和杜鹃的啼声一样,都是哀鸣,在它们身上,寄予的都是哀情,如“溪路千里曲,哀猿何处鸣。孤臣泪已尽,虚作断肠声” (《入黄溪闻猿》柳宗元),“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白居易)。下一个意象则是“落木”,这便是我们都比较熟悉的落叶了。提到叶,我们更多想到的是嫩绿的,水润饱满的绿叶,可在这里,作者连叶的一丝嫩绿都不让我们遐想,他选用了“木”,一丝生命全无,只有木的枯槁与死灰。我们不难想象,这是怎样的心情下才会选择的意象啊!至于“酒”,则更不要说了,虽有“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闻官兵收河南河北》杜甫)的喜悦,但更多的却是“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短歌行》曹操)的慨叹,“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的悲愁,“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声声慢》李清照)的思愁……而这些意象的叠加,让我们感受到的只是无边的悲伤。

在这首诗中,虽说上片写景,下片写情,似乎有着明确的分割,但是谁又能说它们真的能分割开来呢。所谓景实而情虚,大凡好的诗歌,无不借景言情,寓情于景,缘情布景,其中所写景物,不仅是自然物的显现,而且对诗人所抒之情起着规范作用,显示着诗人思想情感的趋向,从而加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具体性、生动性。再者,我们说“寓情于景而情寓深”,更加强了诗歌的美感,而耐人寻味。

再联系作者颈联和尾联所述,我们知道,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思亲之苦,身世之悲,壮志不得展之慨等等。

综合来说,分析中国古代诗歌有以下几步:首先看注释,尤其是注释一,它一般都会交代作者写作此诗的背景,可以让我们或多或少地了解作者此时的心境。其次看诗题,有时诗题即“诗眼”,透过其我们能窥探出作者所要表达的“境”。最后,看全文,捕捉能体现情感的景物,把前面的猜测转化成最终的事实。

虽然说,这种“三步走”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损伤了中国古代诗歌所特有的意境美。但是,只有先学会了如何合理、准确的分析诗歌,才能够谈及到欣赏、品味的高度,正如“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你只有先学会打渔,才可能有更多的鱼供你享受。

第2篇

关键词:读音 字音 字义

一.“将”的读音及基本含义

《将进酒》中的“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的诗句,而“将”字该如何读,一直是一个困扰师生的问题,经常将“将进酒”的“将”念成jiāng。在《汉语大字典》中,“将”字读音有五个,分别:jiàng、jiāng、qiāng、yáng、jiǎng①。而我们常用、常见的读音主要是前三个jiàng、jiāng、qiāng。在《汉语大字典》中,读音一“将jiàng”有将帅、统率、威武、军衔名、能手五个义项;读音二“将jiāng”有扶持、护卫、养息、顺从、行进、推进、送行、施行、秉承、传达、赠送、进献、逝去、排成行列、取、想要、长久、姓氏等三十三个义项;读音三“将qiāng”则只有“请、愿”这一个义项,《广雅・释言》“将,请也”②。至于最后两个几乎很少见到的读音,《汉语大字典》认为“将yáng”指的是含杂质的玉,以及玉的杂名;“将jiǎng”同“奖”,《集韵・养韵》“奖,劝也,助也,或作将”。

二.“将进酒”的“将”字音及字义

1.从《将进酒》题意来解释“将”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属汉乐府《鼓吹曲・铙歌》旧题。题目意译即“劝酒歌”。《宋书》:汉鼓吹铙歌十八曲,有《将进酒》曲。《乐府诗集》中有“《将进酒》古词云:将进酒,乘大白,内容多写宴饮游乐,咏唱饮酒放歌的事”。宋代何承天《将进酒》篇曰:“将进酒,庆三朝。备繁体,荐佳肴。则言朝会进酒,且以濡首荒志为戒。若梁昭明太子云,洛阳轻薄子,但叙游乐饮酒而已。”从以上文献资料可以得知,“将进酒”意思就是“请喝酒”,以《将进酒》为篇名的诗歌作品,配上乐曲,就是一首“劝酒歌”。

在《全唐诗》中收有李白、李贺、元稹所作的三首《将进酒》。李白《将进酒》“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李贺《将进酒》“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元稹《将进酒》“将进酒,酒中无毒令主寿。愿主回恩归主母,遣妾如此由主父。”从以上具体的诗歌作品来看,诗的具体内容都是与“劝酒”相关的,与题目“将进酒”“劝酒歌”是相符的。

因此,从《将进酒》的题意来看,结合“将”字的五种读音及其具体的义项来看,只能将“将进酒”的“将”字训释为“请”,“将”在这里的读音应为“qiāng”。

2.从古代汉语的角度来训“将进酒”之“将”

在许慎、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中,对“将”的解释为“也”。行部曰。⒁病6字互。……後人^二字去c平之,入之e者。……毛⒆止视特多。大也,送也,行也,B也,R也,纫玻也,也。此等或雅。或不。皆各依文x。如是一x。⒆x七羊反。故也。⒆xu羊反。故皇矣麽取a言及楚茨麽R。R,徐仙民周Y音Y反。皆p也。言。,R也。郭云。^分R也。引或肆或。此甚明。或肆蒙或剥。言剥之乃於互也。或⒚苫蚺搿Q耘胫必┝科渌火及五味之宜。故云R其肉也。……从寸。必有法度而後可以主之先之。故拇纭au省。u切。十部。”③从以上资料可以得知,段玉裁将“将”字的各种读音、字义都进行了归纳概括,并举例说明毛诗中“将”字有许多,而“将”字在不同语境中可以训为不同的意思,许多的义项都是通过双声叠韵等音韵学方面的方法而得到的。

《将进酒》根据题意“劝酒歌”而得到“将”的意思应该是“请”。再根据音韵学原理,结合古代汉语字义与读音之间的关系来分析,如《说文解字注》“是一x。⒆x七羊反。故也”;《词诠》“将,外动词,请也。读千羊切”。不管是“七羊反”还是“千羊切”,“将进酒”中的“将”字应该读为“qiāng”。

3.意义为“请”的“将”在上古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根据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说“毛⒆止视特多。大也,送也,行也,B也,R也,纫玻也,也”,本文主要从《诗经》中找寻例证。

《诗经・卫风・氓》中有“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将子无怒”即为“请你不要发怒”。《诗经・郑风・将仲子》中有“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诗经・郑风・大叔于田》中有“将叔无狃,戒伤其女”;《诗经・小雅・正月》中有“载输尔载,将伯助予”……除此之外,在《穆天子传》卷三有“将子无死,尚能屠础雹艿鹊取T谡庑├子中,“将”都是“请”的意思,读作“qiāng”。

三.总结

综上所述,根据具体文意,以及古代汉语的相关特点,结合上古文学作品,我们可以得知《将进酒》中的“将”字应该训为“请”,应该读作“qiāng”。

参考文献

1.汉语大字典[M].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1990

2.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

3.林拱鑫.李白将进酒若干问题考论[J].绥化学院学报,2015:33(5A)

注 释

①汉语大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1990:P2375.

②汉语大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1990:P2377.

第3篇

本文旨在剖析这些问题并尝试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

一、对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界定

即然文章就是围绕“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探究,那么我们首先就对“有效性”进行一个界定。而这个有效性又必须从中国的教育现状出发,那就是既要考虑到应试教育的一面,但同时又不能脱离素质教育这一我们的教育事业所追寻的理想目标。

“名句默写”和“诗歌鉴赏”是高考必考的两个模块,所以,能否在高考中答好这两道题,能否经得起高考这块“试金石”的检验,是衡量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指标。

而理想的诗歌教育又不仅仅是帮助学生在高考中取得诗歌这一部分的分数,同时它更肩负着培养学生的审美品位、加深学生的文化底蕴、传承民族传统文化这一重要责任。对此,《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也有明确阐释:

1.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2.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3.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文化积累,为形成传统文化的底蕴打下扎实基础。

4.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5.尝试诗歌、散文的创作,组织文学社团,展示成果,交流体会。

所以,这里的“有效性”就包含着两层基本要求:一是不与高考相冲突,并且要有助于得分:二是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帮助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形成传统文化底蕴,进而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民族文化的传承者。

二、当前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当前诗歌教学中的误区可以简单概括为“走向两个极端”:

一个极端是“唯考试论”、“唯实用论”,在诗歌教学中紧密围绕着高考诗歌题目这一中心,不谈“美”,只谈“分”,结果就是一首首千古传唱的名篇佳作、一朵朵精神之花被肢解为各种题目,诸如“炼字题”、“分析意象题”、“分析表达技巧题”等等,从而使诗歌毫无美感可言,使诗歌教学毫无心灵体验,将感性的东西彻底物化了。

另一个极端就是高举“新课标”、“新课改”的旗帜,对高考、对分数讳莫如深,觉得谈分数、谈答题技巧就是玷污了新课标、亵渎了素质教育。于是,丰富多彩的教学环节、教学活动在课堂上纷纷呈现,老师对答题技巧缄口不言,整个课堂就沦为了学生热烈讨论、展示的舞台。但热闹过后,当学生面对考试题目时却一筹莫展,毫无头绪。

三、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1.如何确保高考时,在“名句默写”和“诗歌鉴赏”两个必考的模块能够拿到较为理想的分数?首先,必须抓好学生的背诵,因为通过背诵就可以解决“名句默写”的问题,而同时,背诵又是诗歌鉴赏的基础和写作素材获取的重要途径。其次,老师还应针对高考中诗歌鉴赏的常见题型,比如“炼字型”、“分析意象型”、“分析表现手法型”、“对比鉴赏型”等,对学生进行专项训练,从而使学生答题时游刃有余,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

2.如何帮助学生获取审美体验,加深学生的文化底蕴?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将《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关于诗歌的五项要求作为衡量自己课堂环节、课堂行为的重要依据,比照自己的诗歌教学与新课标的吻合度。甚至,我们可以将五项要求中的内容直接转化为我们的具体操作。比如第二条中的“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以及第五条中的“尝试诗歌、散文的创作,组织文学社团,展示成果,交流体会”,如果我们能在课堂教学中加以采用,必将拉近学生与中国传统诗歌、传统文化的精神距离,激发学生学习传统诗歌、品味传统文化的极大兴趣。

第4篇

    关键词:古代文论;形式批评;研究

    提到文学的形式研究,论者大多会把目光投向西方。似 乎“形式”批评本是西方文论的产物。纵览二十世纪的西方 文论,在文学语言研究方面的确取得了巨大成就。无论是以俄 国形式主义和英美新批评为代表的“语言形式”,还是结构主 义文艺理论的“结构形式”;无论是符号学理论的“符号形 式”,还是神话原型批评的“原型”和格式塔理论的“格式 塔”概念,这些形形的批评理论都可归之于“形式批评” 的范畴。六十年代以后的接受美学、解构主义、女权主义、新 历史主义等等,也都给文学语言问题以优先的地位和特别的关 注,并且从各自的角度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观点。可以说,西方 二十世纪文论是以文学语言的研究为重要标志的.zclunwen.com

    中国古典诗学是以汉语言文字为基础的,汉语的独特性决 定了中国诗歌在形式方面的天然优势。中国古典诗学在形式批 评方面有诸多阐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古代文学创作的“形式”之美 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具有丰富的形式美。而中国古代文 论一方面强调“言志”、“宗经”、“载道”,另一方面又始 终对诗歌语言问题相当重视,产生了大量的有关诗歌语言的论 述,其成果无论从数量和质量上都远远超过了西方传统文论.

    以唐诗为例,唐诗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高峰,其形式上的 成就远远高于内容。几万首唐诗里表达的思想情感,如爱国思 乡、友情爱情、春愁秋恨、山水隐逸等,在先秦至六朝的诗歌 里已表达的很多了。哈罗德·布鲁姆说“:一部文学作品能够 赢得经典地位的原创性标志是某种陌生性。”唐诗中的情感肯 定已不存什么陌生性了,只有语言而且是不断翻新的语言,才 使唐诗赢得了经典地位.

    汉语的诗性也促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独特魅力。中国古 典诗学是以汉语言文字为基础的,汉语的独特性决定了中国诗 歌在形式方面的天然优势。王力指出:“因为汉语是单音节, 所以排比起来可以弄得非常整齐,一音对一音,不多不少。有 了这种特性,汉语的骈语就非常发达。”正因为此,中国古典 诗歌在对偶、平仄、用韵等诸多方面是颇为讲究的。与这一创 作现实相适应,中国诗学在这方面的理论总结和思想阐述也异 常丰富。流传甚广的贾岛“推敲”的故事,郑谷“一字师”的 故事都是古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推敲辞章的桥段。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词句,表现了他对锤字炼句的 重视。白居易令老妪解诗,王安石诗中“春风又绿江南岸”的 “绿”字,改十许字才定稿为“绿”。文学史上这样注重文学 形式锤炼的例子不胜枚举。也正是古人对于文学形式美的不懈 追求,这些优秀的诗篇才能给我们以独特隽永的审美感受.

   二、古代文论的“内容”与“形式” 当然,我们只是为了说明问题的方便,才把文学分为内容 和形式。实际上中国文学的内容和形式是不可分的。古代文论 中“文”、“质”作为对举的观念范畴,论述了内容与形式的 关系。文质说源自《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早在孔子就注意到了 内容与形式统一,认为这才是君子作文的准则。孔子的这一理 论对中国古代文论的影响最大,引发的论述也最多,几乎古代 的每个有影响的文论家都谈到过这个问题.

    汉代的扬雄继承和发挥了孔子文质兼备的思想,刘勰还 把“文质”辩证统一关系看作是推动文学创作发展的内在基本 因素。王充的“言事增实”说,陆机的“辞达理举”和“尚巧 贵妍”说,刘勰的“情采”说,韩愈的“陈言务去”和“气盛 言宜”说,柳宗元的“文以明道”说,白居易的“尚质抑” 说,欧阳修的“道盛文至”说,程颐的“作文害道”说,黄庭 坚的“理得辞顺”说等等。“文质论”探讨的是文学的语言形 式与内容的关系,总的来看,重内容但又讲求文采的观点占上 风。中国古代的“文质”理论及其所体现的中国古代文学历史 发展的艺术辩证法,以及其中对文学形式的论述在今天仍然具 有重大的文学理论意义.

    中国古代文论中有关文学语言的论述是相当丰富多彩的, 对于文学语言形式,所论及的问题也非常广泛和深入。有些论 点极富启迪性,是一个重要的理论资源宝库。我们可以站在现 代的高度上对传统做出新的阐释和评价。继承借鉴传统文论对 形式批评的丰富论述,对我们今天的理论研究无疑是非常有益 的.

    参考文献:

第5篇

摘 要:中国诗歌语言从《诗经》时代开始,到魏晋发展至鼎盛的唐代,直至明清、近代,每个时代的诗歌语言特点各有千秋。其语言以质朴自然为主,但因时代不同,或,乐而不;或,哀而不伤。唐代诗明歌是中国诗歌发展史的巅峰,其语言最为完美,“华声”是其特点的高度概括。封建时代的诗歌,清时代遭遇文字狱之灾,诗歌语言不能自由发展,现代诗歌语言由于西学东渐,语言形式发生变化。中国诗歌语言形式变化,但其内在思想即使在西方思想的影响下,中国独特的哲学思想依旧是中国诗歌的主导思想。

关键词:中国诗歌;语言;诗学思想

一、中国诗歌语言

(一)中国诗歌划分

中国诗歌分为古代诗歌和现代诗歌,通常当人们提及中国诗歌是,大都想到是古代诗歌。中国的古代诗歌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两种诗歌的概念是在唐代形成的。

古体诗包含了古诗、楚辞、乐府诗,而“歌”“歌行”“引”“曲”“呤”等也属于古体诗。古体诗的语言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与古体诗相对的是近体诗,分为“绝句”和“律诗”两种。律诗的语言讲究格律且要求极严,篇有定句,句有定字,韵有定位,字有定声,联有定对。古体诗语言的自由,成就了其豪放大气;近体诗语言的讲究,将语言雕琢得玲珑有致。

(二)中国古代诗歌的语音美

中国人说话要求语音美,说话的内容也要美,这正是中国古代诗歌语言发展至今的成就,可以说中国古代诗歌的语言成就了整个汉语。于坚在《穿越汉语的诗歌之光》(杨克主编《中国新诗年鉴1998》的《代序》)一文里认为:汉语是诗性语言,具有天然的诗性特征和历史意识,它有效地保存着人们对大地的记忆,保存着人类精神与古代世界的联系,本世纪最后20年间,世界最优秀的诗人是置身在汉语中的。[2]可见,即便是现代汉语,古代诗歌的语言之精华部分早已烙印在其中,就像紫檀木中的金星,隐隐发光。

中国古代诗歌的语音美,这种美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历代诗人所遵循的韵。中国古代诗歌的语言美在押韵或不押韵中变幻莫测,美不胜收。为求押韵,作诗时的讲究也多,律诗是二四六八句押韵,绝句是二四句押韵,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首句均可以押韵或不押韵,例如:《登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首句并不入韵,二四句押韵。近体诗在韵的追求上比古体诗更为严格,近体诗规定,只能押平声韵,这几乎是一条死规矩,事实上以近体诗的体例假如押仄声字会感到非常拗口,所以古人都能自觉遵守这一规则。同时还要求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而古诗允许中途换韵,少了一分可以,多了一分潇洒!

(三)、中国诗歌画面美

中国古诗虽然在语言上要求语音押韵,朗朗上口。但古诗的美不仅仅是听觉上的,还是视觉上的,正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种视觉之美,让人目不暇接。诗歌在语言方面要达到精美,这种“精”便可以与古代律诗在音韵上的追求契合。诗人为了能找到一个字能既达意有符合韵脚,可谓是倾尽其心思。“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江南春天的无限生机跃然纸上,让读者最忆是江南!

王摩诘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就连现实主义代表杜子美的诗句也能在忧国忧民的同时照顾到审美的要求。《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两句诗中可以体会到杜诗的用词特点整体的画面感。两句诗出现了碧绿、洁白、黛青、火红四种颜色,“江碧”映“鸟”之白,“山青”衬“花”之红,对比鲜明,一幅让人心旷神怡的美丽景象就在眼前。逾白与欲燃又是一个趋临动态的词,给人以跃动的想象感,诗句顿时有了生命,值得品味。透过语言文字,诗歌的画面是丰富多彩的。

语言文字要抒发诗人胸臆,除了直接描写画面,还会运用到各种手法。用现代汉语划分词类的角度看,古代诗歌中的名词活用现象还是不少。例如李商隐《无题》中的“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镜”是名词活用作动词,其活用后的词性与“吟”是对仗的关系;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中诗句“开轩而场圃”,杜牧的《江南春绝句》“水村山郭酒旗风”,等等。这些词的活用,一字生辉,又如马良手中之笔。

二、中国诗歌中的思想

(一)社会现实的体现

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诗歌这门艺术的语言是其思想的载体,字里行间表述的就是诗人所思。而诗人所思正是来源于生活,从《诗》开始,中国诗歌中所体现的思想基本都是百姓生活中总结出来,一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将美好的爱情写于纸上。在中国诗歌史上有里程碑意义的唐诗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李白和杜甫的诗句。李太白,一句“黄河之水天上来”正体现其文思的豪放,不拘小节,让人佩服其登蜀道天险的勇气,同时也感叹时不与他。也许正是这样,才成就其与众不同;杜甫,生活在战火之中,家破国亡都在其诗歌中体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他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及艺术手法也影响了我国第一个有正式名称的诗文派别―江西诗派。

若诗歌艺术只一味地咬文嚼字,或是远离普通大众的真实生活,这些诗歌虽然对诗歌的发展还是有过作用的,但是终将被淘汰。唐初,盛行的上官体诗歌,题材以奉和、应制、咏物为主,内容空泛,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韵辞藻之美。事实证明这些诗歌的生命力并不强。

(二)儒家思想的体现

儒家思想俨然已经成为中国哲学思想的代名词,现在已经不能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儒家思想,它的内容太多,太广。儒家思想、儒家文化对中国诗歌在思想、语言、文化等等各方面的发展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诗经》、《论语》、《孟子》等等儒家经典,将儒学精神的内涵以及孔夫子所奠定的分析文学论著的方式、诗歌语言的方式都植入到中国诗歌中,中国诗歌深深烙上了儒家文化的烙印。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

诗歌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的汉末魏初,“世积乱离,风衰俗怨”的大背景下,文人诗歌创作是“五言腾踊”时代。以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为核心,加上孔融、王粲、刘桢等“建安七子”组成的邺下文人集团,缔造了“建安文学”的辉煌。建安文学具有“慷慨任气”的时代风格,其中曹操的诗歌,沉雄悲凉,描写了动乱的社会现实,表露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例如《蒿里行》、《短歌行》、《步出夏门行》等都是具有代表性意义的诗歌。“三曹”中曹植的文学成就最高,人称“建安之杰”。他的诗歌“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白马篇》、《赠白马王彪》分别是他前期和后期诗歌的代表作。“七子”中最有成就的是王粲,其《七哀诗》、《登楼赋》等篇章,是建安文学中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的杰作。这些诗歌作品或直接或间接地体现着儒家文化的核心。

第6篇

关 键 词:美 诗 乐 审美

作者简介:殷红仙,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美是人类在历史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形成的。美蕴藏在人类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人类从自身的现实生活中感受着美的存在。柏拉图提出:“美的本质就是美的理式,他认为现实中的一切事物的美都根源于‘美的理式’即‘美本身’。‘它是一切事物成其为美的那个品质。’‘这美本身,加到任何一件事物上面,就是那件事物成其为美,不管它是一块石头、一块木头、一个人、一个神、一个动作,还是一门学问’”[1]。虽然美学思想在人类社会活动中产生和形成的比较早。但是,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却是在十八世纪初开始的。美学之父鲍姆嘉通在他1735年发表的《关于诗的哲学沉思录》中,首次使用了“美学”这个概念。“鲍姆嘉通认为:美学对象就是研究美,就是研究感性认识的完善。他说:‘美学的对象就是感性认识的完善(单就它本身来看),这就是美。与此相反的就是感性认识得不完善,这就是丑’。‘美之教导怎样以美的方式去思维,是作为研究低级认识方式的科学,即作为低级认识的美学任务。’这就是说,作为低级认识的美学,它的任务就是研究感性认识的完善,也就是美学。”[2]鲍姆嘉通在认为美学是研究美的同时把艺术作为研究美的主要内容,他说:“美学是以美的方式去思维艺术,是美的艺术的理论。”[3]从鲍姆嘉通对艺术的论述来看,美学是离不开艺术的,而艺术则是为研究美学所服务的。

在中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先秦时期。就在诸子百家的典籍和史书中有了审美活动的记载。最早记载了有关美的是《国语》中的《楚语上》“伍举论美”的典故。从伍举对楚灵王的讽喻与进谏之言,“其有美名也,为其施令德于远近,而小大安之也。”“若敛民利以成其私欲,使民蒿焉忘其安乐,而有远心,其为恶也甚矣,安用目观。”[4]从这些论述中可以看出,中国美学思想与西方美学思想最大的差异就是:美是有功利的,美与善是密切不可分的。这也是中国古代美学最重要的特色,善与美是相通的。善即是美,美就是天人合一的自然境界,美与善是调和天、地、人、之间的关系,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完美。中国古代美学离不开美与善、礼与乐,以及仁的范畴。孔子认为道德、情操、人格的培养与其关系最为密切的是诗、礼、乐三者。因而,他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美育思想。他将善与美容为一体,美与善的功效就发生了质的变化,同时行善就成了一种快乐,一种心灵的体验。在真正意义上感官达到愉悦,进入了“美善相乐”境界。那么诗、乐又是通过怎样的艺术视角完成美与善的审美过程,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的哪呢?

一、诗歌的起源与审美感悟

艺术是美的本源。美学家们认为中国美学最初产生和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先秦美学思想主要表现在天人合一的自然境界。提倡美与善的和谐统一,调和天、地、人之间的关系。人们认为先秦美学最初主要是依靠对音乐的创造和欣赏的观察而建立起来的。但是,早于音乐之前诗歌就已成为中国文学史最早的文学形式。诗歌的存在形式多种多样。同时它也是一门文学艺术。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因社会的发展审美意识也在人类潜意识里慢慢地形成和发展。从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过渡到近代人这一漫长的时间里,人类在劳动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语言。“鲁迅在《门外中谈》中说:‘我们的祖先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的劳作,必须发表意见,才渐渐的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却想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道‘杭有’,那么,这就是创作;大家也要佩服,应用的,这就等于出版;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下来,这就是文学;他当然就是作家,也是文学家,是‘杭有杭有派’。”[5] 从鲁迅的描写中我们不难看出,古歌谣是先民们最早的艺术创作。艺术又与美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劳动之余、狩猎获胜之后,先民们开始用简单的舞姿和欢呼进行庆祝,同时在劳动实践中产生了口头歌谣。先民们在集体劳动中喊出来的号子,是直接为劳动生产服务的。“而为了协调动作而产生的劳动节奏,就成了诗歌节奏和韵律的基础。后来进一步发展,在这种单纯呼叫的基础上,加进能表达人们心志或感情的语言成分,这就成了真正的诗歌。”[6]然而原始的诗歌在形式上它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的。“《吕氏春秋·古乐篇》里说:‘昔葛天氏,三人操牛尾,投足一歌八阙。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葛天氏是传说中古代帝王的称号,‘操牛尾’是指舞蹈时手里拿着作为牛尾的道具,‘投足’指舞姿所表现的奋发振起之状,‘八阙’指八支曲子。”[7] 通过这些描述在这里我们了解到当时的诗、舞、乐三者是相结合的。初民们用自己的歌舞形式抒发着内心的欢乐与痛苦。经过了长期的发展时期之后,诗、乐、舞才逐渐分开各自成为独立的艺术。

马克思在对美的论述中认为:“劳动创造了能够欣赏美的人。‘一方面,随着对象性的现实在社会中对人来说到处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成为人的现实。因而成为人自己的本质力量的现实,一切对象对他来说也就成为他自身的对象化,成为确证和实现他的个性的对象,成为他的对象,……另一方面,即从主体方向来看: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社会的人的感觉不同于非社会人的感觉。”[8]

马克思认为劳动创造了一切,劳动也创造了能够欣赏美的人。因此艺术美来源于人类自身的生活与创造。黑格尔说:“艺术家创造所依靠的是生活的富裕而不是抽象的普冷观念的富裕。在艺术里不像在哲学里。创造的材料不是思想而是现实的外在形象。”[9]艺术家为了使读者对自己的作品能够达到共识并得到情感上的交流,艺术家们便在生活的实践中培养对生活的感情。使欣赏者对作品产生共鸣,同时感受到艺术家的激情,使欣赏者在情感上最终得到审美感悟与体验。

美学史家刘纲纪先生认为“情感的表现是中国古代艺术哲学的核心。[10]”中国古代诗歌凝炼了语言的精华,用很短的语句抒发出作者情感。打动人的心灵,唤起人的美感。使人的心灵更为圣洁、更为真诚、更富有审美意境。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在数千年的文化传统中,中国古典诗学以其独有的审美趣味,形成了一个博大精深的美学体系,对世界诗歌的发展产生了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111] 使诗歌流存形势更加丰富多彩,人们通过诗歌的形式抒发着自己的喜、怒、哀、乐。同时产生了艺术的审美体悟,情感体验得到了升华。审美既是一种内容丰富的情感体验,同时也是一种高级的思维过程。孔子认为把握审美体悟可以直达仁义,把人的个体心理经验与社会伦理统一起来,是其最终产生审美体悟的作用。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经常的健康的审美活动,可以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净化人的灵魂。诗歌和音乐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影响依靠的是艺术的感染力。美是通过艺术的感悟而产生的一种心灵体验,它是无法用语言能表述清楚的一种人体感官的愉悦和。

在这里诗歌与心灵的感悟有了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诗歌中喜、怒、哀、乐是心灵也就是情感振荡的结果。更是对艺术审美的体悟。从美学角度来看,美学是以美感为中心的研究美和艺术的科学。人类的审美感和艺术美都是来自于审美体验与感受。美学最初就是研究人类的感性认识的一门科学。人的生命本体,受到外界事物的诱发,以及由此引起的情感摩荡而导致艺术精神和审美体悟的生发,本来就是人更为圣洁、更为真诚、更富有审美意境的存有方式,是生命本体至圣至神的必需。作者从诗歌的创作和灵感中找到心灵的振荡与碰撞,同时呼唤人们审美意识的复苏。引导人类的实践创造活动、追求美好的未来、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二、诗与乐在中国古代美学中所产生的作用

在诗歌的起源中我们了解到诗、乐、舞三者最早是相结合的。虽然经过了漫长的发展阶段后,它们各自形成了自己独立的艺术。但是,诗与乐始终保持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在我国古代美学中,关于“乐”与“诗”的理论,就有很多记载并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乐”在古代是与器乐歌舞合为一体的。在孔子之前的典籍中有关“乐”的记载通常是与“德”有关系的。这在《左传》文公七年记载晋郤缺向赵宣子提到《夏书》中的话,就阐述了“九功之德,皆可歌也”的看法:“《夏书》曰:“戒之用休,董之用威,劝之以九歌,勿使坏。九功之德皆可歌也,为之九歌。六府三事,谓之九功。水、火、金、木、土、谷,谓之六府,正德、利用、厚生,谓之三事。又而行之,谓之德礼。无礼不乐,所由叛也。若无子之德,莫可歌也,其谁来之?盍使睦者歌吾子乎?”[12]晋郤缺教赵宣子如何做盟主,通过歌“九功之德”,在加以“礼”,就可以使诸侯都归附,没有叛离的人。虽然这不是专门论“乐”的问题,但他明确地认为“乐”是用来歌“德”的。可见,在中国古代“乐”与“德”是不能分开的。“一方面‘乐’于感官享受有了更明确的联系;另方面它又保存了原来的神圣严肃的社会意义,只是这种意义在‘乐’作为一种艺术活动的情况下,已经开始同远古的图腾巫术活动分开,在先秦理性精神的洗礼中变而为对道德伦理和政治意义的强调。”[13]在先秦美学对“乐”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乐”是美与善的统一。它协调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君王与人民之间的关系。同时“乐”已超越了自身作为简单的歌舞形式存在于远古祭祀活动中的一种形态。而是通过欣赏者自身的感性认识将“乐”提升到一个高度,成为艺术。最终成为审美价值趋向。

另外从较早的文献记载中“诗言志”的说法就见于《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还见于《尚书·尧典》。记载了舜:“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水,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14]的说法。这是最早对诗有记载的典籍。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当时的诗最主要的作用与“乐”是相同的,是在宗教性、政治性的祭祀和庆典的仪式上祷告上苍,颂扬祖先、记叙重大历史事件功绩的唱词。这些由祀礼而生的“诗”在《诗经》的《颂》和《大雅》中可以看到。如:《周颂·清庙之什》中的《清庙》、《维天之命》等等。直到《国风》之后产生的诗,才开始具有抒发个人感情的真正意义上的诗。通过史书的记载我们不难看出,先秦之前的“乐”与“诗”他们都是为远古的图腾巫术、祭祀、祷告上苍、颂扬先祖的活动所服务的。

当诗、乐从祭坛和祷告中走出来,变为大众所认可的文学和艺术之后。诗、乐也就具有了审美的功用作用。美学理论是离不开艺术的。在中国古代美学中涉及最早的就是诗、乐、舞三者的结合。诗、乐、舞经过了漫长的发展阶段后,各自形成了自己独立的艺术。然而,从孔子之后诸子百家们在他们的论述文章中对诗、乐的探讨更为广泛。在这里守先对诗、乐情有独钟的当数儒家的鼻祖孔子了。在孔子时代诗乐是结合的,孔子虽然论诗乐分别有侧重。但是,孔子认为诗乐是相通的。孔子在他的《论语·为政》中论述《诗经》这样谈到:“子曰: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思无邪。”[15]孔子说:《诗经》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思无邪”。孔子用“思无邪”概括了《诗经》的内容上的特征。他认为《诗经》的内容是正的,没有邪的。“思无邪”做为诗歌的创作者,他在创作过程中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应该是正的,而不是邪的。另一方面,孔子主张善和美的统一。在《论语·八倄》篇中说:“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为《武》,尽美矣,未尽善也。”[16]他认为《韶》尽善尽美,而《武》则没有尽善。《韶》是舜乐,赞美舜具有圣德而得以禅让,《武》是周武王乐,内容是武王通过武力得到天下,在孔子看来这是没有尽善的行为。孔子更赞赏舜的德行。

孔子认为的美与善在今天看来就是我们所谈论的道德与审美《论语·阳货》篇中:“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17]孔子的这几句话概括了诗的作用。他认为《诗经》中不但有事君、事父,之道,还可以学到很多道理,并且还可以抒发自己的情感。孔子对《诗经》情有独钟。他对《诗经》有着高度的评价。对《诗经》的发掘和编撰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并且在音乐方面也有着很高的造诣,孔子认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思想对后世具有很大的影响。“孔子为什么有无穷之乐?因为他的精神已超越现实利害关系的束缚,也不为某种目的所驱使,人生的一切在他那里已经审美化、艺术化,道德已和富贵名利切断关系而进入形而上学的自由境界,或者说,孔子的道德经过提升而具有审美属性(超功利性与愉悦性),因而与美合为一。”

孔子是中华民族审美文化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他所追求的人生理想境界不是道德的、宗教的,而是审美的。从孔子开始诸子百家们对诗、乐都有自己的论述及见解。孟子传承了孔子的审美思想,他从心理和社会两个方面发挥了孔子的仁学思想。孟子认为心是一切德性、善行、事功的总根源。以礼乐教化为主思想为主的荀子,他根本的出发点就是“性恶说”,他认为“因为人性之恶,圣人才制礼作乐以节制以养之,变性恶为性善,社会才能和谐有秩序,因而礼乐教化必不可少。荀子曰:‘夫乐者,乐(le)也,人情之所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说明是人的情感生活的必须和目标。”[19]在这里我们无论谈到孔子、孟子还是荀子的思想。他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诗乐的功用就在于审美,通过诗乐使人们的思想得到净化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诗、乐作为艺术同时也作为审美功用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对后世具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体现审美功用的诗与乐

千百年来。从先秦开始中国古代美学就从诗歌开始,将人类的情感体验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因此在最早的诗歌典籍《诗经》中就有了表达和抒发人民内心感受的诗句。从我们对《诗经》的了解中认识到。《诗经》共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而且风、雅、颂是指音乐的分类。《诗经》时代的作品还保留着歌、舞、乐三者结合的特点。它主要的功用就是与乐、舞结合抒发人们的内心感受,在咏唱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这种咏唱形势对后世的诗歌创作起到很大的影响。《诗经》的语言赋予音乐美,这种音乐美来源于它的用韵。《诗经》的用韵自然和美。对后世的诗歌韵律的形成和产生具有深远的影响,如《诗经》中的双句用韵最终成为了我国古典诗歌用韵基本形式。在先秦时期,诗都是配合乐曲吟唱的歌辞(词),所以诗即是歌。从其意义来命名,称为诗;从其声音来命名,称为歌。不配合音乐而清唱的,称为“徒歌”,或曰“但歌”。汉武帝建置乐府以后,合乐吟唱的诗称为“乐府歌辞”,或曰“曲辞”。后世简称“乐府”。从此以后,“诗”成为一种不配合音乐的文学形式的名词,与“歌”或“乐府”分了家。

然而,在这里我们不是要讨论《诗经》的具体内容以及它的存在形势。我们今天最主要的是通过了解《诗经》,来探讨诗与乐在古代美学中它所体现的审美功用。有人认为美学研究的对象是美,美学就是关于美的科学。但是,在研究美学的同时又离不开艺术。持这一观点的人又提出将艺术学与美学区分开来。这样就将美学界定在一个狭隘“美”的现实美学当中。但是,以马奇、朱光潜为代表的学者认为美学就是艺术哲学。他们认为:美学就是艺术观,是关于艺术的一般理论。它不只是研究艺术中的部分问题,而是全面地研究艺术各方面的理论;它不只是研究部门艺术的理论,而是概括各个部门艺术的一般理论。它的基础问题是艺术与现实的关系问题,它的目的就是解决艺术与现实这一特殊矛盾。艺术是研究美学的根源,美学必须以艺术为中心,美是通过人类自身心灵感悟和体验中得到的一种和愉悦。艺术本身就保留着这种功用能力。

“中国的诗自古以来就离不开声律和节奏,诗虽有语言构成,却有很强的音乐性能,并且‘诗’虽然是语言艺术,但儒家一直把它当做道德教科书。”[20]孔子在他的一生中致力于教书育人,他以诗书礼乐授徒。他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三者有机的结合,将三者简化为道德与艺术的关系。也就是道德与审美的关系。虽然诗乐二者有很大的区别,但是这二者从属都是艺术,都具有审美功用趋向。从现实生活来看,道德与审美都是为了提高人类本身的素质,创造社会的文明与发展,最终达到人类与自然和谐的境界。

孔子提倡学诗,认为诗可以激发人的感情和兴趣,提高人的道德修养,增加知识,提高认识。他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孔子的这段话是对诗歌的分析,同时也是对所有艺术地分析。孔子对诗的分析和认识体现了诗的重要性。兴:朱熹注“感发志意”,既感动激发人的心情意志,这是一种感性的方式,是诗歌特有的方式。观:“考见得失”通过诗歌可以看见社会政治的盛衰。群:汉代孔安国注“群居相切磋”人们读诗互相切磋,共同提高修养,可以和谐相处。怨:怨刺,提出批评。《诗经》中有不少怨刺诗。在这里孔子首先提到的诗的情感教育,接着就强调诗的道德作用。孔子还认为鉴赏诗首先要懂得诗的审美特点,其次要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因此,我们可以从孔子的美学思想中体悟到,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诗与乐审美功用。

小结

综上所述,探讨中国古代美学,目的是为了了解中国的美学史,更是为了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古代文明传承发扬下去。从中国的美学发展史中不难看出早在几千年前,美与善就在我们祖先的生活中体现出来。当人类意识到诗歌与音乐能够激感、抒发苦闷的那一刻起,艺术也就随之产生。艺术是美的根源,它可以引导和提高人类的感官意识。从而达到审美的境界。当人的审美意识与艺术达到相结合的那一刻,人类的审美体验、感官以及潜意识中的美感都形成了自由与快乐的心灵体验。在中国古代美学中最为值得探讨的是,诗乐与仁义的结合、美与善的结合、人与自然的结合。当这一切成为一个和谐与完美的境界时。社会文明就会得到发展,达到天人合一的自然境界。诗情画意的自然环境,是人类所向往的美好生活。这就是美的功用所在。

在了解中国古代美学的过程中,深深体会到中国古代渊源流长的文明,是与我们祖先留下来的艺术瑰宝分不开的。孔子对《诗经》的编纂收集和他对诗经得情有独钟,体现诗歌对人的情感激发以及对人的道德修养的培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中国古代美学最重要的特色,就是善与美是相通的。善即是美,美就是天人合一的自然境界,美与善是调和天、地、人、之间的关系,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完美。中国古代美学离不开美与善、礼与乐以及仁的范畴。

大千世界虽然千姿百态,但审美现象是一本万殊的。孔子从“仁”的思想出发,认为一个人的成长,需要以“仁”和“义”来武装。他以“松柏”来做比喻:“岁寒而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赞扬了在社会大变迁的过程中,应当保持自己的独立的人格,顽强挺立,不屈不挠,从而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一个永恒的经典性的精神意象。 孔子认为,礼乐生活的目的在于个人的修养,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它能激发人投身到国家的建设和国家的治理中去。我们在欣赏艺术的同时就会领悟到艺术的美,艺术给人以激情于享受的心灵体验。使人的思想得以升华。对于个人的修养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总之,通过对中国古代美学的分析和了解,我们知道音乐与诗歌是人类在生活中抒发喜怒哀乐,并且使心灵得到体验与震撼的美的根源。因此我们更应该在现实生活中用心去了解社会,用一颗善与美的心去感受自然的美。体悟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使我们的社会达到和谐完美。

参考文献

[1]1、2、3、4甘霖《美学原理》17、23、6、4页

[2]5、6、7周慎先《中国文学十五讲》1、2 、页

[3]8、9董学文《美学概论》20、27页

[4]10、刘纲纪《中国古代美学史》

[5]11、刘清华《英美意象派与中国古典诗歌》

[6]12、13、刘纲纪《中国美学史》104页

第7篇

关键词:爱国教育 古代诗歌 初中 传统文化 引导 艺术表现

《尚书・尧典》有言称:“诗言志。”意思是诗歌为诗人用以表达自己意志、抒发自己情感的载体。所谓文以载道,也是同样的道理。情感是诗歌的灵魂和归宿,正因为有了情感的重量,中国古代的许多优秀诗歌才得以在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许多杰出的诗人才为后人所铭记。

在中国古典诗歌当中,爱国主义是一种重要的情愫和话题,从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一部中国古代诗歌史,就是一部爱国主义思想史。在初中语文课本中,中国古典诗歌的爱国名篇比比皆是,在引导学生欣赏诗歌艺术魅力的同时,如何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的熏陶,这是一个重要的教育教学课题。那么,我们在引导学生学习中国古典诗词时,应该如何渗透爱国主义的教育元素呢?

首先,以爱国行为作垂范,以英雄人物作榜样,通过诗歌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自强、自立的民族自尊心,激励学生从小树立报效祖国的宏图大志。

在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有千千万万的英雄儿女,为了国家的利益,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他们是历史的脊梁;也有一些另类英雄,为了国家大义不拘一格地在青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初中课本里收录的诗歌名篇《木兰辞》,便记录了一个替父从军、巾帼不让须眉的女英雄形象。在引导学生学习这篇诗歌的时候,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木兰的人物形象,感受木兰的女儿情、英雄气,了解她的胆略、智慧和才能,更应该通过这个人物形象,让学生认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不论男女、老少、贵贱,都应该承担起保家卫国的责任。

再如,在学习杜甫《春望》的时候,需要帮助学生解读这首诗歌写作的背景,通过这个背景让学生体会到诗人在写这首诗时沉郁心中的思想感情。如此,才能够让学生真正读懂这首诗歌,明白诗人遭遇国破家亡时的悲愤心情,深刻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英雄事迹的浸润,通过爱国情怀的熏陶,慢慢就会在学生心灵里播下爱国主义的种子,同时也让他们明白:真正的高尚,来源于对国家的热爱;真正的情怀,来自于“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胸襟。

其次,通过对诗歌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广袤疆土、大好河山和风土人情,加深学生对祖国壮丽山河无限热爱的思想感情。

初中课本里,还是杜甫的一首诗――《望岳》,诗人用博大的胸怀写出了泰山的雄伟壮观;而在《观沧海》里,曹操用雄健的笔触描绘了大海的磅礴气势;孟浩然和《过故人庄》则以小巧自然的风格,描写了农家生活的静谧优雅。祖国山河的壮美雄奇,在这些伟大诗人的笔下,透射出了无限的魅力。当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逐渐了解祖国多姿多彩的风景时,一种国家民族自豪感便油然而生。爱国家、爱生活的理念也将慢慢植根于他们幼小的心灵。

另外,中国的古典诗歌本身就体现了祖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在引导学生学习的时候,要感染他们热爱中国的古典诗词,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词发展几乎伴随了人类历史的发展,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初中课本里,精选了中国古典诗词当中众多的名篇伟作。代表中国古诗最高成就的李白和杜甫两位诗人的作品双峰对峙,如李白的《送友人》、《行路难》,杜甫的《望岳》、《石壕吏》、《春夜喜雨》;有宋词豪放派代表词人辛弃疾的《西江月》,当然也少不了婉约派的影子,如晏殊的名作《浣溪沙》;有律诗,也有绝句;有古诗体,还有格律诗。总之,内容包罗万象,体裁形形,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巨大的成就和在世界的极高地位。

所以,我们在指导学生诗歌学习过程中,断不能将这些诗歌割裂开来,就诗论诗地进行教学,而应该将单首的诗歌、单个的诗人,放诸于整个中国诗歌发展的历史上来,让他们体会到中国诗歌的杰出成就和独特魅力,使他们由学诗歌到爱诗歌,由此再发展到爱中国文化以至于爱我们伟大祖国这样的高度上来。

还有,古诗词的爱国教育必须要与诗歌固有的艺术表现力结合起来。

我们说“诗言志”,教学生们品诗读句,要着重于诗歌的思想情感。但是,单纯强调爱国诗歌里的英雄主义、爱国情怀,这也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流于说教和空洞。没有表现力的文学作品,其实不叫文学作品,应该叫宣传口号。诗歌是一种最有张力的文学,艺术表现力是诗歌的生命。所以,在教育教学中应该将古诗的独有艺术魅力、表现张力与情感结合起来,达到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用诗歌本身的感染力感化和教育学生,让他们从内心深处生发出爱国主义的情怀。

以杜甫的《春望》为例,这首诗歌并没有通过直抒胸臆的写法,来诉说诗人自己在国破家亡时的愤懑,而是采取了极为高超的艺术手法,移情于物,借景抒情,将自己的情感隐藏于故国家园的花鸟树木当中,每句都没有直接抒发感情,但每句都能读出作者对战争的愤恨,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对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的人民的同情。面对这样的千古名篇,泛泛而谈杜甫的感情,并不能深入到学生的内心;而通过对这首诗艺术表现手法细腻的分析,让学生细细咀嚼,品读其中的滋味,与作者在感观上和思想上产生共鸣,就一定能够真切体会到作者内心的情感,从而感同身受经历作者思想的洗礼。

最后,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要让学生注意爱国主义和狭隘的民族主义的区别。

诗人和他的诗歌,都是生长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其思想和内容也必然会受到时代和社会的限制。因此,我们在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要为这些传统的诗歌赋予新时代的意义。那就是,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诗歌,培养爱社会主义祖国、爱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的热情;同时也要去其糟粕,摒弃陈腐,防止一些落后甚至危险的思想观念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中国的古代诗歌传承着中国几千年沉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特别是其中的爱国主义情怀。作为传统文化的传递者,教师们在诗歌教育教学中,应该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始终,并用艺术的方式开展,达成教育预期。

参考文献:

[1]雷海娟.《春望》教学案例[J].文学教育[J].2006(1)

第8篇

【关键词】中国古典诗歌 意象 翻译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0-0199-01

诗歌有“文学中的文学”之称,虽然篇幅短小但寓意颇深,但中国传统诗歌“言有意而意无穷”的特点给翻译带来了很多阻碍,由于文化的差别,西方人很难理解中国的“意蕴”背后所隐藏的特殊含义,寥寥数语隐藏着深沉的情感。中国古代意蕴深远的诗歌给翻译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诗歌的翻译也是翻译中的难点,将中国古代诗歌中的意象翻译得准确传神极度考验译者的功力。这种考验不仅来自于对目的语的熟练程度,同时也考验译者的中文水平,能否正确理解中国传统诗歌所表达的意象背后的隐喻含义。

一 描写型意象的翻译

描写型的意象多是用白描的手法客观描述事物的颜色、外貌等,一般不掺杂个人的主观情感,不会引起歧义,读者在阅读描写型的意象时完全可以凭借文字表面所表达的含义猜测作者的意图,因此在翻译描写型的意象时,最重要的原则是忠实于意象原本的含义。

如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一诗中描写“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运用白描的手法描写了作者见到的景色,“苍山”、“白屋”这两个词虽然都是现实中的景物,但对于渲染当时作者孤独的感受有着烘托的作用,在寒冷的冬天的日落时分,“苍”、“白”二字的运用使得整首诗获得了凄凉的意境。对于这种白描的意象,在翻译时要尽量遵循原文,一般采取直译的方式,如许渊冲的译文能较好的表达原文的意象:“At sunset hillside village still seems far;Cold and deserted teh thatched cottages are.”

二 比喻型、象征型的意象翻译

比喻是中国古代诗歌中运用最常见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的比喻能够为诗歌增色不少。而象征则是在众多作品中或者约定俗成的经过长期实践的被当做同一种情感来表达的手法,如“明月”、“红豆”代表相思,“柳树”代表挽留,“梅花”代表傲骨,“青松”代表正直等,这些意象具有深刻的民族烙印,此类意象在翻译时,需要把它们所代表的比喻意义和象征意义翻译出来,否则目的语读者会出现“云里雾里”、“不知所云”的情况。如杜甫的诗歌《佳人》中将美人形容为“玉”,中国古代诗歌中有很多这样的表达,美人如玉一样温润、细腻、洁白。但在英语中,只有放荡的女人才被形容为“jade”,因此在翻译时一定要考虑到文化的差异,将这样的意象翻译为“lily”、“rose”等在西方国家中代表美女的词汇。

又如,陶渊明的名篇《饮酒・其五》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人闲适的采菊为乐,领略山脚日暮的美景,与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相呼应,整首诗虽然画面平淡,但要翻译出诗人隐逸超脱之感并不容易,在翻译时不能用直译的手法,因为目的语读者并不了解“”在中文中具有隐逸的含义,因此在翻译时应该体现出的文化内涵,才能让目的语读者顺利的达到陶渊明所渲染的悠然隐逸的美学境界,译文如下:I pick fenceside asters at will;Carefree I see the southern hill. The mountain air’s fresh day and night.译文中用“at will”来体现诗人闲适的心境,使得目的语读者理解了诗人并不是单纯的从事农耕劳作,而是看淡了世事想要获得超然物外的心境,at will与下一行的carefree形成了对比,增加了译文的艺术效果。

另有一种翻译手法是完全抛弃了中文的表达,单纯从目的语理解的角度来翻译,如许渊冲在翻译李白的名句“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用浮云来表达游子的飘忽不定和命途多舛,用不愿意离开大地的“落日”来表达对友人的不舍,“浮云”、“落日”的象征意义不可能用简短的翻译来表达,对于目的语读者来说也很难理解为什么离别时要提到“云”、“落日”,因此可以采取意译的方式,淡化文本中的意象,直接表达情感,译文为:“With floating cloud you’ll float away;Like parting day I’ll part from you.”这样的翻译方式要求译者对于母语和目的语都有非常深厚的功底并且对于翻译的文章有深刻的理解。

三 结束语

诗歌的翻译不仅仅是一个语言重组的过程,更是一种文化交流的行为,意象的翻译对于中国古典诗歌的传播十分重要,许多学者在这个方向上做了诸多努力,力求精益求精,本文所选取的几个例子并不能涵盖意象翻译的全部,希望在日后能够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

参考文献

[1]王凯凤、冯文坤.中国古诗意象翻译初探[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1)

第9篇

武侠小说在我国源远流长,是最具中国特色的通俗小说, 通常分为旧武侠小说与新武侠小说。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的游侠,后来唐宋元明清文学中记载的侠客,主要思想也是为国家效力、伸张正义及人文精神的矛盾复合。中国侠有不同的分支,如明清戏曲小说中的忠臣义仆;杨家将岳家将中的良将义士以及宋代之后江湖上的非正统、反主流文化的侠客等等。骑士文学,也称作侠士文学,和中国的武侠小说一样,都是尚武精神文化的体现。两者都离不开侠,侠又离不开义。两种文学在体现中国侠与西方骑士的正义行为上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差异。

(1) 从人物的特定形象上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文学的侠客与欧洲骑士都表现出了正义精神。不同的是,西方文学中的骑士通常具有个性化的特点,而中国古代的侠客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大都是忠君爱国、建功立业。中世纪的时候,骑士是西方的一种职业,生活方式比较高尚,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十二世纪,哲学家索尔兹伯里的约翰曾经就骑士之道提出了疑问,他指出骑士之道为保护教会、崇敬教士、对叛逆之士进行讨伐,保护穷人免于不公平待遇,坚守职责, 忠于民族, 维护和平,甚至为国家和民族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骑士文学实际上是对正义精神的一种赞扬。例如,被称为欧洲中世纪三大古典史诗之一的西班牙史诗《熙德之歌》(另两部是法国的《罗兰之歌》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其中的主人公熙德,就是一个典型的英雄形象, 流传于民间,主要为抗击外来侵略。该史诗写熙德的勇武使凶猛的狮子也乖乖地低头慑服,顺从地被装进笼中;而国王的儿子却非常害怕狮子, 看到狮子只能吓得仓皇而逃。当民族出现危难时,熙德决心要效忠君王,他还通过蓄须这种方式表示自己的决心。上世纪初,西班牙著名评论家梅内德斯-佩拉约在《卡斯蒂利亚抒情诗人文选》中指出, 《熙德之歌》不是用于吟唱的诗歌,而是生活的诗歌。诗中体现了强烈的民族情感,英雄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并成为国家的重要象征

中国古代文学中侠客具有的正义,主要是个体通过君王建功立业来实现自身的价值。唐代的边塞诗中有很多侠客为国家建功立业的事迹,这种主题来源于魏晋六朝。如刘孝威《结客少年场行》咏:少年本六郡,遨游遍五都。插腰铜匕首,障日锦屠苏。 千金募恶少,一挥擒骨都。到了初唐卢照临《刘生》也咏刘生气不平,抱剑欲专征。报恩为豪侠,死难在横行。

(2) 不论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侠客,还是西方文学中的骑士,都具有正义与邪恶斗争的深刻内涵。西方骑士精神重点强调了正义战胜邪恶的信念,在判断 正义还是邪恶上,主要的评断准则是是否符合政治和宗教的利益。古代西方,正义的代表就是封建君主和基督宗教。我国关于侠客的诗歌中主要赞颂的是侠客建功立业的思想。中世纪法国史诗《罗兰之歌》中的诗歌通常为欧洲的一些历史事件和传说故事。比如,杨宪益先生在他的翻译中做出了如下总结:这个主题的思想为正义战胜邪恶,坚守战胜敌人的决心和信心,即使付出自己的生命也要取得胜利。

我国古代诗歌文学中,有很多咏侠诗都是描写边塞战争的,强烈地突出了诗人为国家建功立业、效忠君王的壮志理想,具有强烈的自我中心化、个人主观化以及情绪化倾向,不仅仅是诗人自我价值的实现,也是对英雄主义的讴歌,诗人通常为了君王而征战沙场。如王维的《少年行》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体现侠少年希望在建功立业后得到朝廷的赏识,封侯拜相, 正义色彩不够明显。这与中国古代的君王专制制度有直接关系。

(3)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侠客精神和欧洲骑士的正义精神也可以通过某一特定意象表现出来。这里可以举西方文学中的鹰和中国侠文学中的剑为例。狮子和鹰是古代西方文学中典型的两个审美意象:这两种动物体现了西方人对自由和超越精神的追求,当西方人出现精神危难,无法摆脱困难时,就会通过狮子和鹰来表达自己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鹰飞向天空中之后,就如同人升华了自我,对自由更加渴望。有些小说中也描写了关于大鸟的意象。如《红与黑》里,描写于连翻过维吉尔山脉到朋友富凯那里去,他在山顶上看见老鹰,并且自己也像老鹰那样站在悬崖上,太阳照在山峰上。这幅景象使他振奋。

在中国古代,侠客的正义精神往往集中体现在剑意象上。剑作为一种象征, 是获取功名的手段, 无论是醉里挑灯看剑,还是拔剑击柱心叹息,表达的都是建功立业功成名就的愿望。 侠 通常被人们称为 剑客或者剑仙,人们往往会运用舞刀弄枪使剑弄丸等词语来描述侠客,这一点在古代诗歌中有大量的咏叹。

(4) 有些文学中的典型人物并不是非常完美的,而是带有某些缺陷,由于骑士精神在人们心目中非常伟大且经久不衰,因此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这一点,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笔下的那个失败的英雄堂吉诃德可以作为代表。堂吉诃德的行为是系列性的他因为建立正义和秩序而总是使事态更加恶化。比如他去解救遭受地主迫害的放养儿童,但是这个孩子却遭受了地主更严重的毒打,数月卧床,气得这孩子诅咒世界上所有的游侠骑士。但是,他行动的出发点是好的。在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学中,这种具有反叛性质的侠客类型则很少看到,基本上属于缺项。倒是现代作家金庸笔下的韦小宝,是一个反传统、批判豪侠崇拜的形象。

以上大致从四个方面描述分析了中西方侠文学中对于正义理解和表现的不同方式,其中还有不少肤浅、偏差和疏漏之处,希望得到专家学者的批评指正。

第10篇

关键词:诗歌创作;意境;儒道释;中国传统哲学

一、中国古典诗歌意境的内涵及发展

“诗者,感其况而述其心,发乎情而施乎艺也。”[1]中国古典诗词的一大亮点就是其独具的意境美,正如宗白华所言“诗歌是用一种美的文字――音律的绘画的文字――表写人的情绪中的意境。”[2]意境是中国美学史上特有的美学范畴,对于意境就是情与景的交融这一解释可追溯至清代,而后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使用到“意境”一词,其解释亦是如此“何以谓之意境?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叙事则如其口出。”

若要对“意境”的内涵溯本求源,那则要追溯到老子的哲学思想。在老子的哲学中有两大基本思想对于后世中国古典美学产生了深刻影响,第一,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生发的根源和生命的本体,即《老子》说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第二,“道”是一种永恒的存在,“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道”是构成万物的统一,它包含“象”并且产生“象”。正是在老子这两大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古代文人大都不过分注重于对一个具象的刻画与描写,而追求能够体现其万物之源的“道”之所在。为了更加真实的把握“道”便要突破“象”在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在《周易・系辞》中,“然则圣人之象,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最早明确提出了“意”和“象”的关系问题。而后,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恩》中首次将“意象”概念化,即“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3]可以说刘勰为意境的文学范畴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盛唐时期,诗歌发展尤为繁盛无疑推动了对于诗歌审美形象的探究和分析,唐人最早将“境”引入诗歌领域,作为美学范畴提出,标志着意境理论的正式诞生。“意境”一词最早出现于王昌龄的《诗格》,“搜求于象,心入于境,神会于物,因心而得。”他提出诗歌的“三境之说”,即物境、情境和意境,强调作品应以意为主,以意传情,抒发作者的真情实感。关于意境的理论,自王昌龄之后便成为中国古典美学理论的核心。晚唐时期诗歌意境理论的代表人物――司空图,他集刘勰、皎然以及刘禹锡的思想于一体,博采众家之长,提出“象外之象”、“味外之旨”的理论观点。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从作品论、风格论、鉴赏论、接受论进行了深层次的挖掘,形象生动地阐释了诗歌艺术风格和不同的诗境风貌。所例举的各“品”也都涉及到诗歌境界之中的独特品质,并以“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作为诗境的内在精神。司空图对于意境理论的贡献在于其对意境层次的深刻感悟与探索研究。如果说司空图使意境理论更为完善,那么其成熟定型则主要在于宋朝的严羽和明末清初的王夫之二人。严羽的《沧浪诗话》主要由《诗辨》、《诗体》、《诗法》、《诗评》和《考证》五个部分构成,分别从作家论、创作论等诸方面对意境理论作出了较为系统且全面的研究。论及中国诗歌意境理论集大成者,当属王夫之,他通过“情境关系”对意境美学进行阐述,围绕情与景的关系,分别从情景互相生发关系、诗歌意境以实质表现空灵和意境构成的主客观之间偶然妙合,三个方面分析了诗歌意境的各层次审美特点。

意境是诗歌创作与诗歌鉴赏的核心所在,受到当时政治背景与社会主流文化的影响,不同时代的人对于意境的理解都不尽相同。

二、中国古典诗歌意境的美学特征

意境是我国古典诗歌美学所独创的概念,它集诗歌创作者的理想、情趣、审美经验于一体,通过词句的提炼将其生活形象实体与创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并用虚实相生的手法,能够引发读者无限的想象力,是诗歌意象的高级形态。“它是一个伟大心灵和伟襟的想象,它用图画般的明确的感性表象去了解以及创造观念和形象,显示出人类的最深刻、最普遍的旨趣。”[4]所以,情景交融、形神统一、虚实相生便是古典诗歌美学特征的主要表现。

(一)情景交融

诗歌意境,“意”便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境”就是作品中所描绘的图景。因此,意境在某个侧面而言就是“情”与“景”的胶合。古代诗人多以诗言志,其塑造的艺术形象都是客观景物与诗人主观情感的统一。我国古典诗歌早至《诗经》便已广泛采用情景交融的创作手法,作品不仅措辞优美更具有一唱三叹之审美效果。面对同样的景色,不同生活背景的诗人去描绘,其风格则可能截然相反,甚至同一位诗人,由于创作时的情绪不同,其笔下景色也会随之改变。

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和畅当的《鹳雀楼》:“迥临飞鸟上,高出尘世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这两首诗都出自唐代,均为诗人登鹳雀楼时所见之景而抒情创作,但两首诗所表达的意境并不相同。前者着重表现了诗人登楼远眺的勃勃兴致和心胸开阔之豪情,所描绘的景致也大多壮阔辉煌,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力;后者则表现的是登楼高耸入云的感觉和俯视时的愉悦。因此,诗人在创作诗词时,将自身的情感注入文字之中,做到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二)形神统一

中国古典诗歌创作与中国古典哲学类似,讲究点化。重形似更重神似,往往追求审美的形神兼备,和谐统一,而中国古典诗歌更是在神形统一这方面做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钟嵘《诗品序》释“兴”曰:“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兴”有感发、联想之意。又如梅尧臣所云:“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故而是个贵在以有限之文字表达无限之情思,尤其是对于律诗绝句而言,至于有的词,如“十六字令”全诗才十六个字,则文字少得不能再少,更要求诗人言简意赅,用极少的字词,创造贴切的意境,从而形神兼备,向读者诠释自己内心的情感。显而易见,中国古代绝大多数诗歌也不容诗人对审美对象进行精细的描绘与刻画。

(三)虚实相生

中国古典诗歌在注重写实的同时也十分讲求对于虚写的艺术,可以说中国古典是各种的佳篇名著无不在虚写上颇有造诣。“清代笪重光在《画笙》里说:‘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只要‘虚实相生’,就可达到‘无画处皆成妙境’”。[5]过于实写,作品灵性全无,过于虚写又厚重实在,因此,只有二者达到完美契合,才能算是精品。虚实相生,是指通过逼真地描写景、情、境,将客观事物再现,用有限的意象表达无限的情感,形成一定意蕴,引发读者的思维想象空间,产生无限的意境。袁枚曾说“凡诗文妙处,全在于空”,便是将虚实相结合,达到以少见多,以小见大,化虚为实,虚实相生的效果。

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是构建于情景交融、形神统一、虚实结合的基础之上的,三者对立统一、相辅相成,形成了古典诗歌意境“呈于象,感于目,会于心”的审美特点。

三、儒道释哲学思想对中国古典诗歌意境的影响

受不同时期主流文化哲学思想的影响,诗人通过诗歌所表现的意境也就形成了不同的意境范型和诗词审美风格。从传统的儒、道、释三家的哲学和文化思想角度切入,中国古典诗歌意境的审美风格大致可以分为:儒家思想文化意境、道家思想文化意境和释家思想文化意境。

(一)儒家思想文化下的古典诗歌意境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其中对后世影响较大的当属儒、道两家,儒家创始人孔子:“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孟子、荀子、董仲舒等人,都相继沿袭了孔子的山水比德思想。其中“天人合一”思想对后代诗歌意境产生了尤为重要的影响,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强调人成熟的标志在于人与天的合一,唯有如此,才能在顺应自然之中获得自由。毋庸置疑,儒家的“天人合一”观是从人的角度出发,从入世济世的立场出发,其基础在于“仁”。它为后世儒家文学者提供了一种观照自然山水的方法,同时也为儒家文艺的取象造境提供了一种方法论向导,由此奠定了儒家比德的审美意境金额风格范型。

儒家文化思想意境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基本形态:一是“比德意境”,这是在孔子的自然比德思想影响下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诗歌意境类型。如郑板桥的《咏竹》和于谦的《石灰吟》就是此类型之典范;二是“情景交融”,这是在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影响下所形成的诗歌意境类型;三是“有我之境”,这是在儒家凸显人的主体地位思想下所形成的诗歌意境类型。蔡报文先生说:“‘有我之境’就是一种‘儒学之意境’。”[6]

(二)道家思想文化下的古典诗歌意境

道家文化创始人老子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在道家看来,“道”是一种最高宇宙本体的存在。“象、物、精”都是由“道”派生而来。道家思想继承人庄子在《齐物论》中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虽然道家也有“天人合一”思想,但与儒家有本质上的不同,儒家看来,天与人的关系式父与子的关系,而道家看来,天与人的关系则是兄弟关系。儒家讲究伦理道德,道家则追求平等祥和,强调“情”。因此道家的思想更具有艺术气息,更接近于近代的美学思维。林语堂先生说:“一切优美的中国文学都深染着这种道家精神。”[7]

道家文化思想意境有两种基本形态,即“物我不分”和“无我之境”。前者如“庄周梦蝶”,是一种澄心观物的超然态度,将物我真正融为一体,在道家看来,人与自然的关系式双向交流的,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湖山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诗人与自然宛若一体,就是道家意境。后者“无我之境”是顺承了道家贵在无的思想,中国古典诗歌中不乏此类作品,陶渊明、李白等人的诗画作品也多属此类意境。

(三)释家思想文化下的古典诗歌意境

释家即佛家的一个分支,与道家相融合。尚静悟,贵解脱,以入定为工夫,以参证为法门,能于此而有所悟入,而后性静心空,脱离一切挂碍。无挂碍斯无恐怖矣,无恐怖则神清,神清则气足,气足则应变无方、随机生巧。如是而后,明于法而不拘于法,沉其心而不动其气。

作为外来文化的释家文化受到东方文化共性的影响,因此也十分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佛教文化自传入中国后,经过儒家、道家文化的影响,产生了派系众多的中国佛教,其中最具盛名的就是禅宗。在佛教徒看来,自然风景就是佛的象征、佛的境界。佛经中常谈及“境”与“人”的关系,“境”多指代俊秀的自然风光,是佛教禅师的人格象征和佛性境界。金圣叹评《西厢记・赖简》时,曾借用释家关于“人与境”的说法:“是好园亭,是好夜色,是好女儿,是境中人,是人中境,是镜中情。”释家文化说法各异,但其公认的最高境界就是“空”,“空”不同于道家的“无”,因为“空”中含“有”,而且是包含万物之有。

在释家精神文化的影响下,皎然、司空图、苏轼等人,将释家思想引入诗歌领域,极大的丰富了文学艺术意境理论。

概而言之,儒、道、释三家的哲学思想都与中国古典诗歌意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它对形成中国古代文人墨客不同的文化心态和行文风格都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参考文献:

[1]赵缺.无咎诗三百序.

[2]杨匡汉.中国现代诗论(上)[M].花城出版社,1985:29.

[3]陈良运.古代文论名篇选读[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

[4]黑格尔.美学[M].第一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97

[5]赵连元.文学理论的美学阐释[M].昆仑出版社,2007:267.

第11篇

1、我国第一个爱国诗人是屈原。

2、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他主张对内举贤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后因遭贵族排挤,被流放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忧国忧民的屈原在长沙附近汩罗江怀石自杀,端午节据说就是他的忌日。他写下许多不朽诗篇,成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主要作品有《离骚》、《九章》、《九歌》等。在诗中抒发了炽热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表达了回对楚国的热爱,体现了他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和为此九死不悔的精神。他创造的“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诗经》并称“”二体,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积极影响。

(来源:文章屋网 )

第12篇

关键词:古代女性“空床之怨”性压抑“幸福说”

不少现代女性认为,古代女性是幸福的。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古代女性远没有现代人以为的那么诗意和悠闲。今天我们了解古代女性的生活大多从书本开始,从文学作品中的诗词歌赋开始。而这些诗歌本身所涉及的女性范围就十分有限。诗歌中描绘的女性一般都是中上层的出身。

现代女性之所以认为古代女性幸福指数较高,在于没能够全面认识古代女性这一整个群体。而只关注了作为知识分子经常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关于古代女性的不幸福,本文将以简笔画的方式勾勒出古代女人一生。并将以佛洛伊德学说为理论基础,指出古代女性普遍存在的性压抑,并简要分析背后的原因,以此反驳古代女性“幸福说”。

一、女人一生的简笔画

受“正位乎内”思想的影响,女性从一出生开始便受到与男性不同的区别待遇。《诗经・小雅・斯干》中就有“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的记载。女子弄瓦,男子弄璋,这就说明了他们不同的社会分工。从此,古代女性就被拘束在阁楼里纺纱织布。而男孩则接受四书五经的文化教育。此外,古代的女性也不得不面对一夫一妻多妾制背后的威胁。她们的一生就在守着儿子扶持舅姑等待归人的日子一天天地重复,就在这日复一日的重复中,女人被要求走完她们既定的“孝女-贤妻-慈母”人生三部曲。

二、性的合理性

中国古代女性的不幸福不自由自然是多方面的。而其中最为隐秘的方面那就是性。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在正统的儒家文化中便形成了谈“性”色变的传统。“好色”被认为是与“思无邪”的诗经精神相背离的东西,被划入了道德的。然而,性又是一个极其合理的东西。是个人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两性关系中的重要命题。没有人能够否认性存在的合理性。精神分析学认为:人之为人,首先其是一个生物体,既然人首先是生物体,那么,人的一切活动的根本动力必然是生物性的本能冲动,而本能冲动中最核心的冲动为本能的冲动。同样的,马斯洛也把人的需求分为五类,由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而被放在了第一层。这就说明,在西方学者看来,和食欲一样,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三、性压抑的文学表现

也许再没有一个民族的女性如中国古代的妇女一样害怕离别。她们“欲别牵郎衣,郎今到何处”;等及来年春归,她们“忽见陌头杨柳色”,想起去年春天“同在木兰花下醉”的甜蜜,会顿生一种“回教夫婿觅封侯”的心绪。她们细细回忆,“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若只是思念,只是盼归倒也罢了。最可怕的是,只一个人在“天阶夜色凉如水”的夜晚,面对空床嗟叹。这嗟叹声里,几许凄清,几许无奈。以《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为例: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在这首诗中,“空床”又有了隐喻的色彩。它指向了夫妻别离后,思妇一人独守空闺的寂寞的无性世界。思妇们对床叹息,便是对欲望渴求的另类表达。这样的“空床之怨”羞于为外人道,却实在是古代女性的生命不可承受之轻。

如果说仅仅从诗歌层面就断定古代妇女普遍存在性压抑不够合理的话,那么清代沈起凤的《谐铎・节妇死时箴》中主人公亲述平身守节的经历就显得尤为震撼和有说服力了。

故事中的主人公之所以显得真实,源于她夫死守节的复杂心态。和面对男性时欲望的挣扎。节妇夫死后,因顾及家族颜面无法改嫁。但她毕竟是一个人,一个有着生物本能的人。欲奔走侄郎,怕婢女议论;欲退回内室,又心有不甘。听到幼儿待哺的哭声,她最终还是对封建伦理要求做出了让步。但其性压抑的程度可见一斑。

综上,不管从诗歌层面还是事实层面,中国古代女性在方面是被压抑的。而文学作品中普遍存在的“空床之怨”便是最好的写照。

四、性压抑局面的反抗

正所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西方以基督教为首宗教提倡禁欲苦修,而过分的禁欲主义却导致了后来启蒙运动的性解放。在中国,虽然许许多多的女性在女贞观念宗教化的道德高标面前屈服了。然而,对于两性关系中性的不平等的反抗却从未停止过。这些反抗,在文学作品中多表现为妒妇形象。其中又以房玄龄之妻和“河东狮”最为出名。

房玄龄贵为唐朝宰相,却不敢纳妾,就连唐太宗御赐的名正言顺的美女也不敢带回家。太宗问其故,答曰:家有悍妻。太宗无奈,只得令房妻在喝毒酒和纳小妾之中选择其一。没想到房妻确有几分刚烈,宁愿领受太宗的毒药以命反抗,也不愿丈夫纳妾。这就是“吃醋”的典出。而另一首苏轼调侃陈季常的诗也显得特别有趣:

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

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侃侃而谈的龙丘居士在听到柳氏的呐喊后也不得不茫然失措,可见其惧内之深也。综合以上两则材料,不难看出妒妇的妒忌清一色地表现为性嫉妒。而性本身就具有排他性。对同性的这种排斥便可视作女性对两性关系不合理的反抗。

当然,也有反抗更为激烈的。比如古代的一些名妓,她们落入风尘并不是因为生活所迫,而是出于对性的反抗。鱼玄机就曾写过“焚香出户迎潘岳,不羡牵牛织女家”的诗句。诗句中裸地表达了对男性美的这种渴望。武则天也曾在武代李兴权倾天下的时候报复性的广置面首。

尽管她们的反抗是卑微的、渺小的、是沧海一粟,是滚滚长江中的一朵浪花,终究也随着大江东去,消逝无声了。然而,她们毕竟为自己的不合理的境遇抗争过,为自己合理的诉求争取过,这就尤为可贵了。

五、结语

至此,我们不难得出结论:中国古代女性是不幸福的,至少没有现代人以为的那样幸福。单就两性关系而言,如此。其他方面亦然。也许有人会反驳,说古代的在方面是绝对自由的。此言差矣。于而言,她们没有选择的权利,面对客人,只能倚门卖笑,人尽可夫;面对世人,又要遭受沦落风尘的道德歧视。这种悲哀的两难境地,较之寻常人家的妻妾尤为不足。又有何自由可言呢?

因此,我认为中国古代“幸福说”是无知的,是荒谬的,是现代人对古代女性生活充满诗情画意的想象。而不幸福不自由被压抑才是绝大多数中国古代女性生活与生命之常态。(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