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时间:2023-10-25 11:00: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第1篇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 应用型人才 多层次培养模式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供需困局

加入WTO标志着中国经济国际化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外国资本进入中国更广泛领域,包括制造业的高端领域和金融、商贸、流通、信息、高技术研发等服务业领域。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大批企业走出国门展开国际竞争,这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迅速增加。《中国人才蓝皮书2010》预计,2010年国际经贸人才需求79万人。而中国每年高校经济类专业毕业生为13万左右,即使这13万人全部从事国际经贸行业,供需缺口仍然很大。未来三年,中国的经贸人才中,负责外贸公司重大投资与战略的决策人才最为欠缺,需求缺口在2/3以上;业务营销人才欠缺30%以上;专业管理人员欠缺一半以上;服务贸易人才欠缺70%-80%;投资人才缺口也在60%左右(韦霞,2010)。然而,就在人才需求如此旺盛的情况下,国际经贸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却不乐观。某地方本科院校本科生就业率仅达到47%(江维国,2010)。《2010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成为排名第十的所谓失业量较大且薪资较低的“红牌”专业。

相对于旺盛需求,相对于供给不足,就业还十分困难,这种供需困局不能不让我们深思。是人才结构出现了问题?是人才质量出现了问题?还是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社会需要?

二、现行人才培养模式缺陷分析

(一)人才培养目标趋同化

典型的案例描述是“掌握经济学和管理学基本知识,了解WTO及当代国际贸易的基本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政策法规,了解中国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和金融情况,系统地掌握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高级应用人才”(罗旭娟,2009)。这种描述是对国际经贸人才的一般要求,没有突出各学校人才培养特点,更没有体现人才培养的差异性。人才培养目标趋同化有三个后果:一是人才能力趋同。相同或相近的人才培养目标导致人才能力接近。少数优秀学校与一般院校人才的差异也在质量上,而不是在能力结构上。不能适应社会对不同层次、不同能力人才的需要。二是人才能力稀释。强调“宽基础、强技能、高素质、创新性”的培养要求,势必造成什么都要学,什么都要强。在有限的教育时间内,学习内容被压缩,课时被摊薄,课程学习演变成概述或演示。结果是什么都学,什么都不会。三是人才层次不分。国际经贸需要高级规划人才、管理与决策人才、高级技术人才、一般技术人才和一般作业人才等五种层次的人才,而该种培养目标下的人才并不能针对其中的任何一种,造成人才能力与实际需要不吻合状况。

(二)人才培养方案难以承载培养目标

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教材内容跟不上形势变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文明的提高使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领域、新课题。如贸易与环境、标准化与国际贸易、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新贸易保护等。现有教材基本上围绕传统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进行设计,不能适应新形势变化(窦建华,2010)。二是实践技能培养严重不足。虽然设置了实践环节,但内容不系统,设施不完备,实践效果差仍是普遍现象。学校的实验课程以基础实验为主,缺乏提高实验和创新实验;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不稳定,合作企业积极性不高(王志伟,2008)。三是创新能力培养缺乏系统性。目前创新能力培养处于启蒙阶段,只是学习创新知识和简单的模拟活动(如创业大赛)。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系统性的,包括创新的基本理论、创新的技术手段、创新的支持体系(李洪江,2010)。

(三)人才培养途径单一

目前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体,一切培养责任完全由高校承担。实际上由于资源的有限性高校难以完全承担人才培养重任。高校实践设施不足,制约了人才技能培养的质量。虽然进行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培养基地等,但大都是基于合作协议开展的,并不是基于共同产权机制。企业合作的临时性和不积极态度,大大削弱了实践能力的培养。中国应积极探索政产学研联盟人才培养机制,拓宽人才培养途径。

三、市场细分视角下的多层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市场细分是市场营销学中的理论,是企业根据产品和服务需求的不同把现有的市场划分为不同的子市场,然后依据企业的竞争优势选择其中一个或几个子市场并为之服务取得收益的营销理论(朱明侠,2001)。市场细分主要的特点是可以集中使用企业的优势资源在目标市场中竞争并取得市场主导地位,它同样适用于教育行业。高校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自己的优势资源,这种优势资源是独有的,是高校树立特色的基础。同样高校资源也是有限的,它并没有为所有市场需求服务的能力。利用自己优势的教育资源为一个或几个目标子市场服务,是高校树立特色取得竞争优势的根本途径。

表1是根据国际经贸专业人才层次、目标要求和培养机构特长设计的国际经贸人才培养细分区划,对应于不同培养机构的教育资源优势,可以选择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这样能够充分发挥培养机构优势,树立人才培养特色,可以避免全才式培养模式的弊端。人才培养具有针对性,人才能力可以准确定位。

就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高等院校而言,其人才培养应定位于培养国际经贸经营管理人才和高级技术人才。上海商学院结合自己的历史积淀、行业背景、办学条件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经营管理专门人才(第4层次),并进一步规划了该层次人才的培养目标(侯立玉,2008):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能从理论的高度理解社会经济活动的一般规律和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熟悉商务操作流程,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能较快地适应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市场竞争环境;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意识,具备较强的就业竞争力、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四、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人才培养模式是由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途径三部分组成的。创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内容安排上创新;在结构设计上创新;在培养主体上创新。在内容安排上,针对应用型国际经贸人才的培养现存的问题,我们认为应在如下方面进行创新:一是加强教材建设。针对目标层次人才培养要求,编写不同内容、不同深度的教材体系。体现层次需求、反映时代特点,尤其是实验、社会实践教材应大力开发。二是完善英语教育体系。将现有的公共英语、专业英语体系拓展为公共英语、专业基础英语和专业实践英语。三是完善技能培养体系。构建基础实验、综合实验、研究创新实验体系;构建专业认识实习、岗位技能实习、调研设计实习体系。四是完善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构建创新意识、创新技术、创新实践课程体系。

在培养主体上,应建立多主体人才培养机制。拓展包括政府、高校、企业、社会团体等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途径。

在结构设计上,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规格,对教育内容要进行相应的安排。在教育内容创新的基础上,设计不同的教育方案,实现结构设计创新。

如图1所示,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之处在于可按照某一层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设计出相应的课程体系,从而实现该层次人才培养。在该模式中,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平台课程是一致的,但不同层次人才方向模块设计要体现该层次培养目标要求和特色。可以设计同一层次不同专业方向的课程模块,如图1中国际贸易业务方向和国际商务管理方向;也可以设计不同层次的课程模块,如图1中国际贸易业务方向和高级技术人才方向以及一般技术人才方向。仅就国际贸易业务方向,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中的知识课程、技能课程、外语课程、实验实践课程以及创新能力课程可按如下设计:知识课程包括国际贸易实务、国际技术贸易、国际服务贸易、WTO与国际贸易、中国对外贸易、国际商法;技能课程包括贸易单证与函电、报关报检、国际结算、国际货运与保险、国际商务谈判;外语应开设专业实践英语;实验课程包括综合实验、研究创新实验,实践课程进行岗位技能实习;创新课程包括创新技术、创新实践课程。这种方案设计可以实现应用型本科国际贸易业务方向人才培养目标。

五、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竞争优势

教育内容的创新可以改善学生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教材建设可以更新知识体系和结构;实践课程的拓展可以提高人才的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的构建使人才具有真正的创新能力;教育主体机制创新,可以发挥各种教育资源的优势,克服高校教育资源瓶颈障碍。

人才培养方案的重新构建可以解决人才能力趋同所带来的三个问题,即人才能力趋同、人才能力稀释、人才层次不分。人才能力差异化,可以改变人才供给结构,解决一些层次人才饱和而另一些层次人才稀缺问题。分层次设计模块,围绕该层次人才培养目标集中构建该层次对应的专业知识、能力、素质所须的课程体系,可以解决人才能力稀释问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分层次培养人才,可以提高人才针对性,提高人才对各种工作要求的适应能力。

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适应能力,最终将提高教育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韦霞.我国外贸人才需求状况与培养问题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0(12).

[2]江维国.地方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途径探析[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

[3]罗旭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中外模式比较研究[J].经济论坛,2009(4).

第2篇

【关键词】“分层次”培养 人才培养模式 无锡商职院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233-02

一、“分层次”分类培养模式的出发点

在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教师们普遍认为学生的学习意愿与意志力下降,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一项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障碍的调查中,对一年级学生在第二学期初进行了问卷调查,按专业分层抽样发放了500份问卷,通过一致性检验,获得465份有效答卷,问卷中设置的问题主要针对所学专业、喜欢的课程、课程的实用性、课堂教学对学习动因的影响及最喜欢的学科、三年的学业规划等问题展开。调查结果显示:工科专业68%学生认为本专业不是自己第一志愿不喜欢,文科中商科类专业此项占42%;对喜欢的课程及课程实用性的问卷中,58%学生认为课程中只有极少一两门有用,25%认为比较实用,但希望再增加比较前沿的新课程,17%的学生没感觉或无所谓;调查显示教师个人魅力与学生学习动机相关性明显,居然有70%认为上课是冲着老师去的;关于对学业的规划,有52%的学生有继续升学的打算,37%的同学想在专业进行发展,12%的同学想进行创业,只有部分学生则暂无打算。从这份调查数据来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外在因素不明显是导致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重要原因,必须要改变这一现状,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于是学院提出要培养高技能人才,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要改变教与学的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要实现专业教学和社会实践的结合、动脑与动手的结合、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的结合、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结合等等。学院创新性提出对学生进行“分层次”分类培养的教改模式,让学生的学习动机更加得到正强化。

二、多层次分类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一)“多层次”分类人才培养模式

“多层次”分类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尊重商科背景下各专业目前的课程设置实际情况、借鉴国内优秀高等院校的成功经验、尊重商科类学科的知识结构、强化“创业”特色,充分考虑与本科段课程和考取各类技术资格证书相衔接的基础上,把课程体系结构设置为理论、实务和综合三个完整的系列,由学生选方向,必修+选修、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等课程设置来实现学生个性培养,从单一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向“升学型”、“技能应用型”以及“创业复合型”的“多层次”分类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化。

(二)“多层次”分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途径

1.“升学型”学生的培养途径

(1)“专转本”考试。无锡商职院对“专转本”学生实行“宽口径”报名,放开对学生“专转本”报名资格关于“课程成绩达优秀”的限制,满足学生通过“专转本”考试获得进本科继续深造的机会,大大激发学生对升学的渴望,学习热情高涨。这非但没影响专科段学习,反而使整体学习风气大为改善,其它非“专转本”学生受学习气氛的影响,整体到课率、上课积极性大为提高。2010-2013年专转本录取人数分别为225、265、307、431人,近三年涨幅分别为:17.8%、15.8%、40.4%。特别是2013年是江苏省专转本报名录取改革、放开公办本科录取的第一年,这大大吸引了学生的升学热情。从录取率来看,学习动机与学习成果的正相关关系非常明显。

(2)“专接本”考试。无锡商职院2008年开展“专接本”工作,由原来两个专业100多人到现在14个专业1300多人的招生规模,从原来的考试平均通过率在50%到现在平均通过率在90%以上,再次说明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成果的关系。

(3)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无锡商职院学生参加自学考试的比例占总数的15%左右,但是整体看,到毕业时全部通过自学考试课程的占学生人数1%-2%,部分专业学生略高,自学考试的考试通过率普遍较低,加上学生的学习意志力不够坚定,自学考试目前还未成为学生主流的升学通道。

(4)无锡商职院从2013年与南京财经大学合作开展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试点项目,有财务管理和旅游管理两个专业,这进一步拓展我校的招生及办学空间,推动我校分层次分类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工作的开展。

2.“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

(1)实行“四方联动”“四育并举”的培养理念。针对以往高职商科教育针对性不强的问题,学院开展了高职商科人才特质的调研与论证,发现商科不同专业人才有其特殊要求,提炼出商科人才职业素能体系的核心,即“会经营、懂管理、善沟通、重诚信”, “四育并举”的教育内容体系和科学多样的方法和手段,以政、行、企、校“四方联动”为机制得到行业企业和同行的广泛认可。理清高职商科人才的素能体系为针对性的设计课程体系奠定了基础。这种分类培养使得无锡商职院在培养高技能型人才方面有自己独特的优势。

(2)尊重学生,尊重市场理念下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如旅游管理学院对二年级学生开始对学生进行分方向培养,由学生来选老师,尊重学生的个人兴趣意愿及未来职业发展规划。这种“分层次”分类培养模式极大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学生在全国各类技能大赛中开始崭露头角。

3.“创业复合型”人才培养途径

无锡商职院坚持走创业教育融入职业教育、创业教育助推职业教育发展道路,在 “创新教育模式、渗透培养过程、提升创业素能”的创业教育理念与“三位一体”的创业教育体系基础上大胆创新,成立了专门的创业学院。在全院范围内进行选拔,二年级后进入创业学院学习。聘请专业教师团队和管理团队进行指导和保障。“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是培养创业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三、“多层次”分类人才培养模式有待解决的问题

(一)创新性人才培养体系有待完善

1.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方面,要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以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以职业素质培养和专业技能培养并重,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的同时,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发展通道,为“升学型”学生提供必要的课程学习平台、为“技能型”学生提升实践教学平台,为“创业型”学生提供政策保障是未来学院发展要继续深化解决的问题。

(二)多元化实践教学平台有待搭建

建立了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和坚实的实践教学平台,除了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机制,构建 “一体化、多层次、开放式”的实践教学体系,不断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和现有的MODEL实践教学平台外,要继续深入发掘一些师生自己的实践教学平台,如搭建“创业复合型”人才与“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通道,将创业项目引进到实践教学中来,在学生在自己的项目中加强实践锻炼,这对于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效果更加明显。

(三)细分教师师资队伍,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分层次”分类完成培养目标

无锡商职院“多层次”分类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举措对教师师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院要加强教师师资队伍建设的投入,为教师细分好主攻的专业研究方向,合理规划教师的职业方向,分类培养出适应新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师资,更好地适应职业发展需求。主要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进一步修订学院有关专业(学科)带头人、教学骨干队伍建设的规定,按学院专业、学科发展规划,严格把握标准、条件,培养并认定一支特色突出、素质优良的专业(学科)带头人、教学骨干队伍,特别是重点专业(学科)带头人、教学骨干队伍,确保学院的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师德师风建设

制订或修订原有的教师行为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教师的职业言行;加大师德考核在教学质量考核中的权重的;进一步开展推优推先及评优表彰活动,激励教师积极进取;发挥校内宣传媒体的作用,营造师德建设舆论氛围,让学生感受学院“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和办学宗旨,强化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宿感。

3.师资教学水平的提高

通过举办各类培训、专题讲座和讨论,强化教师的职业教育理念,充分发挥教研活动的重要作用,使之常态化、注重实效,帮助教师的进行好职业生涯规划,改进教师选拔、评价标准和评价制度,快速推进和深化学院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要继续推进青年教师导师制,切实提升新进教师和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教改水平。

(四)打破常规教学管理模式,创新教学管理体系

无锡商职院是有着四十多年办学历史的学校,有着一套成熟规范的教学管理流程,它在教学实践中产生并发展,保证了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但是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不适应,如对二年级学生分专业方向需要对原有学籍管理流程和规定的修正;企业项目式的实训课程需要调整常规教学进程;创业学院成立需要创新性教学管理流程;个性化教学需要建构新的教学评价体系等等。

无锡商职院“分层次”分类培养模式在实践和探索过程中,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照搬,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也遇到过前所未有的困难与阻力,教学改革需要巨大的勇气和至上而下的全力配合,探索正在继续,机遇与挑战并存。

参考文献:

[1]吴燕,史劲亭,黄双根.初探高职学生创造性学习方法及其指导途径――“高等职业教育中学生的学习障碍及其对策”课题阶段报告[J].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7(32)

[1]薛国平.论分层教学的实践意义及实施策略[J].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1(09)

第3篇

一、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工学结合”的必要性

《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年)中明确指出:“全面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011年《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行业指导作用的意见》同样指出:“职业教育要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充分依靠行业,加强产学研合作,密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共同推进改革创新。”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应用性、实践性极强。充分运用“工学结合”这一有效的教育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传统的理论教育与实际应用脱轨、“工、学”间无法有效衔接的现象。此背景下,围绕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紧密结合“校、企、师、生”四方力量,积极推进旅游管理专业工学结合模式的深化与改革,从而培养出符合行业需求的职业态度端正、业务技能精湛、专业知识广博的高端技能型旅游人才,是创新旅游人才培养的需要。

二、旅游管理专业“多层次”工学结合模式的实施方式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工学结合的实施可从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层面、教学过程层面、教学评价层面等多层次全面实行。

(一)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层面的工学结合

1.专业设置方面

各高职院校可在充分进行行业需求调研的基础上,采用“大专业、多方向”的专业设置,如以旅游管理为基础专业,设立导游、酒店、会展等多个专业方向,从而结合学生个人的兴趣和能力所长,增加他们的就业选择面。此外,也有部分院校开始进行旅游管理专业群的建设,探索其在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实训基地建设、教师团队建设、教学资源库建设、工学结合模式等方面的集合优势。

2.人才培养模式方面

目前不少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纷纷借鉴了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力求在专业设置上摆脱原有的理论教育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而采用“2+1”先学后工或“1.5+0.5+0.5+0.5”即“学-工-再学-再工”工学交替的办学模式。工学交替即学生在校的第一到第三学期进行旅游管理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其中,第三学期通过导游员资格证书的考试),第四学期持导游证进行工学交替的岗位体验实习,第五学期回到学校进行专业学习的拓展提升,第六学期再进入企业顶岗实习。这种工学交替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理实一体化教学和实践上能够较好地实现能力的螺旋递增,因而备受推崇。

3.课程体系方面

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满足社会能力和专业能力两方面的需要,其构成通常一方面是基于社会生活的公共课程体系,另一方面为基于导游、旅行社经营管理等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专业课程的设置可通过职业典型工作任务的提取、分析、排序,再对应于相应的学习领域;或者采用能力本位的理念围绕岗位能力目标来设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不管是运用哪种方法来构建专业课程体系,都应当让旅游行业和企业的专家充分参与到整个人才培养方案的论证中,其中,旅游管理专业的工学交替实习、顶岗实习类课程尽量以行业、企业的专家意见为主进行课程的设置和调整,努力实现专业与行业的无缝对接。最终形成的旅游管理专业核心课程通常包括导游服务技能、导游服务法规、导游基础、导游词设计与讲解、旅游门市接待、旅游外联营销、旅游服务心理、工学交替实习等。

(二)教学过程层面的工学结合

旅游管理专业的课堂教学过程应当与旅游企业的工作过程紧密结合,在教学中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的衔接融合。

1.课程标准

以“提炼典型工作任务”或“能力本位”等方式构建出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与旅游行业需求紧密吻合。在每一具体的课程标准制定过程中,仍然应当由行业、企业、学校的人员共同参与,制定合理的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使得学习的过程与工作的过程对接,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如项目化教学中选择的驱动任务可以是导游在接团、带团、送团过程中会遇到的情境模拟。

2.教学师资

为了让学生对旅游行业和企业有全面而深入的理解,因此无论是专业认知类的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还是专业技能类课程的教学都应当由专兼职教师共同施教,让旅游局、旅行社、旅游景区工作的行业专家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实训教学、毕业设计、导游技能大赛等各类教学环节中。其中,专业基础类课程如《导游基础》的教学应当以专业教师为主,行业专家为辅;专业技能类的课程如《导游词设计与讲解》的教学则以行业专家为主,专业教师为辅。

3.教学场所

随着教学条件改善,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纷纷建设了导游模拟实训室、旅行社模拟实训实训室等多种多样的校内实训场所。多媒体、虚拟导游软件、微格教室等教学设施设备为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提供了便捷。但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能力和应变能力要求极强,情境模拟式的教学并不能完全满足专业要求,因此有必要与旅行社、景区、博物馆、酒店等旅游企业共建校外实践基地,在真实的旅游工作环境中进行教学。

(三)教学评价层面的工学结合

教学评价方面,应当由原先的卷面测试为主的教学评价方式转变为理论评价与技能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导游服务技能》、《导游词设计与讲解》等技能要求较高的课程,则可采用以技能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需要注意的是,技能为主的评价应当做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并且在细则的制定过程中尽可能多地参考旅游行业要求和职业资格标准(包括导游员资格考试要求),方能确保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合理性。

三、旅游管理专业“多层次”工学结合模式的实施保障

(一)学校方面

首先,学校应当邀请旅游局、旅行社、景区、酒店等行业和企业的专家成立“旅游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定期召开交流会,确保专业的教学活动在“旅游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的参与和指导下进行。其次,学校要积极与信誉度和美誉度较高的旅游企业进行合作,主动寻找校企合作的契合点,签署合作协议,构建“多赢”的合作平台。再次,学校在结合旅游行业特点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管理机制,控制人才培养方案在实施过程的运行质量。最后,学校应当定期对工学结合的效果进行调查、评估和修正,推广校企合作成果,不断深化工学结合层次。此外,学校方面需要为旅游管理专业“多层次”工学结合模式的实施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如兼职教师的考评制度、薪酬制度、专业教师的企业进修培训制度等等。

(二)企业方面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依赖于学校、企业、社会等多方面的共同配合。目前,有些旅行社和酒店简单地将“校企合作”定位为“劳务合作”,甚至有少部分企业将学生的实习当作廉价劳动力的使用,忽视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极大地挫败了学生的实习热情和学习动力。因此旅游企业应当配合学校,明确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准确定位自身的角色和功能,对教学建设、教学改革、教学管理、教学研究、质量控制、质量评估等方面提出建议和意见,协同学校共同落实工学结合的各项措施。

(三)教师方面

教师是工学结合的主要施动力量,工学结合的各个核心环节,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模式类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师资配备、课程设置、课程编排、教材编写、教学方法、评价考核、实习就业安排”等细则,都离不开专业教师的积极参与。旅游管理的专业教师一方面应当保持与旅游行业和企业的紧密联系,从而了解行业和企业的需求状况和最新动态;另一方面要利用周末、假期的时间深入企业,进行带团、前台、计调、外联、酒店服务等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能力,通过挂职锻炼、担任导游面试评委、指导学生社会实践等多种渠道来提高双师素质,推动“多层次”工学结合模式下“产学研”的良性循环。

(四)学生方面

学生是一切教学活动的中心。作为施教对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必须端正对“多层次”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调整学习方式。一是通过《导游基础》、《导游服务技能》等课程的学习夯实专业理论基础,经常性地进行书籍阅读、时事关注从而扩大知识面;二是主动参与课堂模拟、实践训练、第二课堂、校外兼职(如到景区担任讲解员等),锻炼讲解服务、前台接待、产品销售等专业服务技能;三是在“多层次”工学结合的学习中认真感悟,努力提高旅游职业意识、团队协作能力、应急处理能力等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并且将“工学结合”中的学习体会和效果定期总结反馈给任课教师,协助“多层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运行的修正。

随着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工学结合模式的不断深化与改革,政府、行业协会等高一级部门势必将更多地参与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和规划,有力地推动工学结合的顺利实施。

基金项目:(基金项目一定要标注啊,谢谢!)

第4篇

二、发达国家和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多层次办学

20世纪90年代,德国、美国、英国、日本、新加坡和我国台湾先后成立本科及以上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了大量的高级技术型人才,服务于生产一线,有效地提升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产品国际竞争力。以德国最为典型,高等职业教育随着德国工业水平的进步而诞生,经过不断的调整和提高发展到今天已经相当完善,对德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突出的特点是“双元制”的教学模式和层次鲜明的办学模式。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多层化办学模式的形成主要经历了两次质的飞越。1968年,德国联邦州长会议通过了《联邦共和国各州统一专科学校协定》,标志着德国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正式开始,完成了高等职业教育专科层次向本科层次的第一次飞越。20世纪90年代,德国的高等职业教育院校根据自身及市场的需要努力争取博士学位的授予权,并且一些院校更名为应用科技大学。1998年1月,德国大学校长联席会正式通过了更名议案,标志着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完成了本科层次向更高层次的第二次飞越。这两次飞跃给德国的经济带来前所未有的提升,是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三、河北高等职业教育多层次办学的动因

近些年,河北的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逐渐扩大,同时河北经济的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促使其必须为河北经济的振兴培养大量的更多层次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

(一)社会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动因

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与社会经济市场紧密结合,并且要随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变化,这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属性决定的。以前,河北的工业产业是以钢铁、建材为主的高耗能结构体系。这类产业的技术附加值比较低,对高层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需要较少。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快车道,河北经济转型升级也迫在眉睫。高端装备、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领域抢占新兴产业的制高点。以前仅仅面向某一岗位或某一技术的培养模式已不再适应技术密集型工作岗位的需要。因此,对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都有更高要求的高职本科培养模式的出现就有了非常迫切的动因。

(二)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的动因

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高新技术行业开始与河北的现代装备制造业结合。这些高新技术行业不再需要基于某一工作现场和岗位的技能型人才,而是需要高素质、具有前瞻性、组织能力、沟通能力、综合能力都很强的复合型技能人才。显然,河北高等职业教育专科层次已经不适应工业4.0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必须培养出更高层次的技能型人才。

(三)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的动因

河北高等职业教育系统主要包括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和普通高职院校四类。这些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和人才培养水平不尽相同,国家投入资金差别也比较大,导致后续发展必然不同。人才培养水平较高的高职院校不断增强自己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并且积极鼓励教师进行科学研究。另一方面高职教育定位于高等教育的一个层次而不是一种教育类型,再加上录取分数低的原因,高职院校在社会上的地位普遍比普通本科院校低。高职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声望都与普通本科院校教师有一定的差距,同时高职毕业生的社会认可度也比较低。河北高等职业教育生源趋于多样化,有高考生源、单招生源、五年一贯制生源等等。这些生源的基础差别很大,有很多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比较高,这类学生想取得本科甚至更高层次的学历。但提升学历层次的唯一途径只有专接本考试,然而录取比率非常低。河北高等职业教育系统培养更高层次人才的呼声越来越高。

四、河北高等职业教育多层次办学的发展策略

(一)法律政策保障策略

河北省政府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能够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政策法规,紧紧围绕河北主导产业需要,培养了大批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但在更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不足,如应该以地方法律的形式明确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层次的地位使其在法律和政策上得到保证;河北高等职业教育向更高层次发展和进步,相应的法律和政策也应该与时俱进,促进有条件的院校升格转型。河北教育主管部门应在高职教育的顶层设计上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规划并系统性地制定高职教育多层次化政策,并且应对升格后的高职院校进行合理的办学质量监控,促使高职教育走上健康快速的发展之路。

第5篇

我校是一所地方性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因此,我们以立足永川,服务重庆,面向全国,以培养学生创业能力为总目标,充分利用地缘和学科优势,建设实训(实习)基地,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建立科学、合理、规范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能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能为区域社会经济、相关行业发展服务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人才培养目标

因此我们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主要目标。以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面较宽、专业技能扎实、综合素质良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企业、环保机构、质检部门、大型工矿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分析测试机构从事环境监测与分析、环境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工程设计、污染物治理过程技术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为具体目标。

3、人才培养方案创新点

(1)建立了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

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我们广泛调研了解社会对环境类的岗位需求和对环境类人才的素质要求。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我们针对社会岗位需求,确定核心课程,分解核心课程建立核心课程体系,建立了“以岗位为平台”的、独具特色的“理工融合”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中,除继续加强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学、环境管理学等环境科学专业传统课程,同时增设了给水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结构力学、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置与资源化等环境工程专业的传统课程,将环境科学专业和环境工程专业课程进行有机融合,建立“理工融合”的课程体系,以增强了学生的操作技能与综合应用能力。通过培养,我们的学生既能从事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又能从事环境工程设计、污染物治理过程管理等方面工作,极大提升环境科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技能,扩大就业范围。

(2)构建了“一体化、多层次、强应用”实验教学体系

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和社会的需求,对学生能力培养进行深入的剖析,形成了“实验基本技能基础实验能力专业实验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应用创新能力”的能力培养模式;针对不同能力层次的要求,系统设计了“实验基本技能、基础实验、专业实验、专业综合实验和创新实验”实验课程体系,构建了“一体化、多层次、强应用”的实验教学体系。并在不同阶段,分别对创新基础、创新方法与技能和创新精神进行了有效培养。一体化是指培养体系。系统设计“实验基本技能、基础实验、专业实验、专业综合实验和创新实验”实验课程体系;以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为基础,根据专业特点进行分类、分步实施,形成了学生”实验基本技能基础实验能力专业实验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应用创新能力”的能力系统培养体系。多层次是指能力层次。能力层次表现为实验技能层次、基础实验能力、专业实验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层次、应用创新能力层次;创新层次表现为创新基础、创新方法与技能、科研思维的养成和创新精神。强应用:在各个实验教学环节,加强学生实验基本技能的应用,学生的学科竞赛、科研项目、毕业论文等均以应用性实验为基础,着重培养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4)注重实践性,强化操作能力

根据专业性质和特点加大应用性课程比重,完善实践教学环节。加大实验教学比重,在强化基础实验教学的同时,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重,增强科技创新活动、专题研究与设计等环节的教学力度。如为增强学生的计算机绘图能力,提高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强化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将工程制图与CAD设为专业基础课程,并将其调整为上机课程。加强社会实践、社会调查、课程实习、技能培训和案例教学等环节。将课程实验、专题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进行深层次的、系统的、交叉的和独立的改革和重组,将实践教学与生产第一线结合,重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力争实现学生零距离上岗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

4、人才培养方案

为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操作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我们特在任意选修课程中开设了《环境影响评价实践》、《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城市水污染治理设施运行与管理》、《水环境修复工程学原理与应用》、《工业环境管理》等课程。并将课程《还教学导论》在大学一年级开设,以增强学生对环境专业的了解,激发学习的兴趣,坚定专业方向,这与北京大学堂孝炎院士主持开设的课程《环境问题》不谋而合。

第6篇

关键词: 多层次 大综合 制药工程专业 实验课程体系

实验教学是实践课程教学体系的重要环节,承载着对学生科学素质、实验能力及创新精神培养的首要责任,不仅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理论的感性认识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途径。罗杰尔・培根说:“没有实验,便没有科学。”实验课堂是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有特色”新型人才的实践阵地[1]。制药工程专业作为典型的工科专业,主要培养以化学、医药学和工程学为基础,掌握制药工程方面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操作技能,能够在医药、农药、精细化工和生物化工等部门从事医药产品的生产、工程设计高级工程技术人才[2]。可见合理的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是实现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2011年合肥工业大学在原有实验教学课程的基础上,基于多层次、大综合的理念,本着有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原则,我们对制药工程实验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方法等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1.基于多层次、大综合的理念,优化和扩展实验内容,构建适合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制药工程实验内容体。

实验课程,尤其是专业实验课程,进行大综合式的教学体系研究,能够有效针对教学知识点和技能要求,设置实验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全面、完整,避免无谓的简单重复。同时,大综合式的实验教学体系,能够将各主干专业课程有效联系和整合,突出课程之间的相互关联,更好地搭建学生知识结构体系。

专业基础实验包括所有专业实验所需知识点和实验技能,通过多次重复实验,强化学生所需知识点的学习和实验技能的训练。专业提高实验在完成专业基础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主要内容以新药创制过程为主线,包括疾病治疗药物分析、药物分子设计、药物制备与工艺、药物结构分析、药物效果评价、药物制剂与成型加工,以此将现有各课程实验内容整合成一个有机整体,让学生通过这样一个研究性大综合实验,更深刻地理解和认识各主干课程相关学科的联系与分工。而在国内大多数高校,由于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和实验教学条件的不足,开设的实验课课时偏少,尤其对于各专业的专业实验课程,相当一部分基本成为理论课的附属,无形中导致学生出现“重理论,轻实验”的倾向。在制药工程实验内容方面,我们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通常需要用到多门课程甚至多门学科的知识基础,以及各种基础实验技能,尤其是设计性实验,通过给定实验的目的和要求,让学生运用学过的实验方法自行设计出一种新的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和分析总结。通过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各种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研究作初步训练;亦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深入研究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素质;还可以通过生动活泼的学习和思考,开发学生的聪明才智,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但是,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实验基础,把所学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如果按照现行做法,保持实验学时不变,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势必压缩基础性实验学时,减少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环节,缩短学生学习过程。因此,我们变实验课程均为随课实验,实验内容仅与单一课程联系紧密,实验项目相互之间的联系较少,没有针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顶层设计,实验体系系统性、条理性较差,教学内容和知识点的延伸性较弱。统筹规划制药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遵循从通识到专业再到提高的人才培养规律,构建制药工程专业三层次、大综合实验教学体系。即包含通识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专业提高实验三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研究各层次实验教学目的和目标,并在专业基础实验和专业提高实验模块中构建涵盖各主干课程学科必需的知识点和实验技能。

2.改进制药工程实验教学模式,将科学素质、实验能力及创新精神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制药工程专业学科是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涉及医学、药学、生物、化学、工程学等多学科领域的知识内容和实验技能,由于各种因素和条件的限制,开设的专业基础实验不可能覆盖各学科实验,因此,实验教学中我们综合采用多种实验教学形式、虚实结合应寻找一种良好的解决办法。将传统的动手实验与演示实验、虚拟实验、远程实验相结合,能够有效地覆盖全部知识点和实验技能,既利用有限的时间和条件,对其中重点内容进行强化训练,又有效规避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无谓重复,提高效率。

实验室开放能够充分利用现有实验条件,有效提高利用效率,是学校当前政策引导的重点方向。结合实验室开放,我们建立开放实验系统,使学生摆脱实验过程中的盲目性,合理安排实验及其进度,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学习―实验―再学习,增强实验目的性和学习效果。同时我们结合学校实验室的达标行动,依据专业学科特色与特点,实现院内资源合理分配与共享,促进实验室开放。针对开放实验的特点,编写实验大纲和实验指导,建设开放型实验指导教师队伍和评价体系。实现实验的时间开放、条件开放、内容开放、形式开放、指导开放,真正做到全时空开放,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增强教学效果。

开放性和研究性实验属于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教学模式――基于项目的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PBL),在教师的指导下实验内容自主选择、实验过程自主安排、研究结果自行分析,实验在更自由开放的环境中进行。与传统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不同,PBL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过程,允许学生以自主方式在某一个问题上依托教学项目进行深入的学习,并通过报告展示学到的知识[3-4]。其核心是以一系列有应用背景的教学项目为驱动,让学生推进项目的同时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锻炼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自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5]。PBL中,学生被赋予更多自由度,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按照自己的兴趣学习,同时激发其对学习的责任感[5-8]。实践表明,PBL模式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手段,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并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9]。但是,对于这种教学手段,必须要求有完全开放的实验室、完备的实验条件、充足的实验经费、丰富的科研课题和强大的指导教师队伍,难以做到全面适用;及时同时具备以上条件,但对规模化、固定化的教学环节来说,实施起来仍然具有较大难度。

3.改革实验的考核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为全面反映学生的理论水平、实验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治学态度、实事求是的作风和探索当前先进技术的积极性,在实验考核方面,我们改变过去以知识为主的考核状况,采用重平时考核,将创新能力考核放在首位,弱化考试考核与知识考核[10]。重视平时考核成绩,激励学生重视实验,认真对待每一次实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验水平。平时实验考核涉及的评定因素多,对我们提出较高的要求,除了检查学习纪律;实验预习情况;能否顺利地完成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和实验报告外,还要考查学生遇到问题能否很好地解决,以及良好实验室工作习惯和作风等,需要我们客观、公正地给每个学生评好分。

4.制药工程实验教学改革所取得的成果。

2011年制药工程实验实际授课并调整,虽然实施制药工程实验教学改革时间并不长,但我们已经取得显著成效。我们加大多层次、大综合实验开设,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实验内容设置进一步趋于合理。

摆脱实验课程依附理论课程的现状,从最根本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出发,研究实验教学体系的任务和分工,使实验教学自成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新型的实验教学体系。将功能相似的实验课程进行整合和重组,强化实验项目之间的联系,建立层次化、模块化和综合化的实验教学体系及内容。

新实验教学体系的实施,尤其在专业提高实验部分,学生个体实验内容与条件差异性较大,对实验条件和实验室建设方案等方面具有更多更广的要求。同时,全开放大综合式的实验教学,对指导教师、实验室开放、实验课程管理等方面会有更多不同的要求。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将为实验室的建设与开放、实验教学实施与管理等提出合理化建议和参考。

随着制药工程专业多层次、大综合实验教学体系的建立和教学实施,必定对现有实验室条件和管理状况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本项目的完成,亦将在学校实验室达标行动的大环境下,围绕新的实验教学体系、在实验室建设方案和实验室开放办法及配套政策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

参考文献:

[1]吕小兰,等.学分制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探讨.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8):121-124.

[2]合肥工业大学2011版教学计划.

[3]Moursund D.Project-based learning in an information-technology environment[J].Learning and Leading with Technology,1998,25(8):4.

[4]孙敏,张亚丽.PBL教学法在血液学及血液学检验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11):167-169.

[5]张钢,王春茹,黄永慧,何小敏,黄小波.基于项目学习的教学模式实验环境构建,第31卷第8期2012年8月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92-296.

[6]高胜利,赵方方.PBL教学模式与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5):83-86.

[7]徐敏,冯修猛.影像实践教学中案例式PBL教学法应用的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7):303-305.

[8]Kliebard H.Constructing a history of American curriculum[M].Handbook of Research on Curriculum,1992:157-184.

[9]Blumenfeld P C,Soloway E.Motivating project-based learning:Sustaining the doing,supporting the learning[J].Educational Psychologist,1991,26:369-398.

第7篇

关键词 地方多科性大学;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30—0062—03

地方本科院校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中国现有的1792所普通高校中设有机械类专业的高校有890所,其中地方高校达到8成多,地方高校机械专业是我国机械工程教育的主体(周济,《中国机械工程教育现状和未来发展方略》,2006)。但毕业生就业岗位的去向明显不同于精英教育时期,有近一半多的学生在工程技能类岗位上,有3成多的学生考上研究生或在设计岗位上从事工程学方面的工作[1]。针对这种实际情况,创新地方多科性大学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其重要性不容低估。

1 地方多科性大学机械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现实问题

当前地方高校机械专业在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等方面都面临挑战。以南华大学机械专业为例,它是一个有近30年办学历史的老专业,最早完全按精英教育的模式运转,扩招后又承担起大众化教育的时代责任。目前,它在高等工程教育发展序列中处于上不能顶天、下没有立地的中间状态,前面有老牌的、强势的研究型大学创办的有博士点的机械专业,后面有近几年由高职、专科升本后地方高校开办的机械专业。这种既传承了数十年精英教育的传统,又承担了大众化教育的时代责任,有硕士点的地方多科性大学创办的机械专业,如何确定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科定位,这是一个亟待研究与探索的现实问题[2—9]。

机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既取决于办学主体的自身条件,也取决于社会、经济和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需要,同时还会受到教育思想观念的影响。地方高校机械专业虽然在培养目标上明确了应用型的导向,但由于学科、专业和课程体系改革没有跟上大众化教育后毕业生就业岗位类型变化的趋势,还基本上是按精英教育的模式运转,基本上还是工程学的培养目标。在外部政策方面,教育主管部门粗线条地划分了学术型和应用型二类不同的高校类别,应用型高校类似于美国的社区学院,有明显的职业学院色彩,并在一些新升的本科高校试点,如长沙学院就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职业技能方面。可否在粗线条划分的学术型和应用型二大类间找到平衡,这是地方高校机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时要考虑的问题。

2 多层次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

湖南省属本科机械专业只有约30%的毕业生能获得工程设计与工程研发类的岗位,52%的毕业生在工程应用型或工程技能型岗位上就业,自主创业只有2.8%[1]。这个调查结果表明省属地方高校机械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流向类似如美国的社区学院培养的学生,具有明显的工程应用型特征,有近三成的学生就业岗位在工程研究与设计型,就业岗位类型分层明显,完全不同于扩招前的精英教育时代,具有大众化教育时代的新特征[2—9]。这种状况对学生和学校都提出更高的要求。对学生来说,应具有更为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宽广的知识面;对学校来说,应在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之间找到平衡。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整齐划一实施教学,不能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个性化要求与多层次就业岗位类型的需要[10—13]。在这种新形势下,南华大学作为湖南省与国防科工委共建的高校,学生就业虽有着一定的行业优势,但也跟众多的地方大学一样,人才培养有了新的压力。

基于以上分析,确立个性化多层次人才培养的新理念,面向多层次的社会需求,尊重学生多元化的成长价值取向,以通识教育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抓手,以素质培养为关键,以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创新意识培养为核心,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相结合,以人为本,实现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根据学校的情况,确立阶段性目标:1)15%左右的学生考上本学科领域的研究生,继续深造;2)25%左右的学生在有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机械工程领域工程学方面的工作;3)50%左右的学生在地方从事机械工程领域相关的应用型技术工作。简言之,在大众化教育中兼顾四成左右的精英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3 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南华大学在机械专业定位和培养模式构建时,坚持面向行业与地方以培养多层次人才为中心,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依托,构架内容精、基础宽、可选择的“平台+模块”理论课程体系;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强化“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观念,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为机械工程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更加良好的条件。简言之,总体按大众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但在数学、英语、物理等基础课程教学中兼顾精英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要求,实施分层教学;以第二课堂的方式创设数字化设计、数控操作实训和机电创新等三个教育培训平台,实施分层分类教育;总体按大专业通识教育为主体,按专业方向模块设置2~3门专业方向必修课课程;主要在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体现专业方向。以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第二课堂、联合培养计划为载体,实现多层次机械工程师人才培养目标。

4 分层教学与个性化育人的措施

第8篇

【关键词】核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实践 教学改革

新世纪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国力增强以及对能源结构调整的迫切需求,核能的应用已经呈现了明朗的发展趋势。当前,国际形势和国家安全、反恐斗争的需要对培养大量高素质的核专业研究人才也提出了越来越迫切的要求,出现了专业人才严重不足,专业技能不能满足需求的问题。笔者指出,提高核专业人才的工程素养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重点介绍笔者所在学校在创新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改革实践教学方面的一些有益探索。

一、核专业人才需求状况分析

核专业人才,是核技术发展及核事业发展的基础和重要保证因素。根据2005年中国核工业总公司人力资源部对用人部门及核电发展到2020年各年度人才需求情况的分析,预测到2020年核科技工业需要核专业本科以上人才约13000人,其中到2010年需要6000人左右,从2010年到2020年需要7000人左右,其中本科生约占60%,硕士生约占30%,博士生占10%左右。按专业需求分析,核工程专业需要约6600人,其中核反应堆工程专业2600人,放射化工工艺与放射化学专业需求2600人,核燃料工程1500人,核技术应用及基础学科专业需要约5000人,其中核技术应用2400人,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1300人,核物理等基础学科1300人左右,另外还需要核地质与铀矿冶炼1300人左右。由于实际输送到核科技工业系统就业的学生要低于核专业的毕业生数,同时由于现代基础和临床医学的科学研究、临床诊疗以及现代医疗器械的设计和创新,都迫切需要具有核理论知识、掌握相关技术和方法的专业人才,这两方面的巨大需求使得核专业人才日趋紧俏。因此,到2020年需要培养的核专业人才要比上述预测的数字还要大,我国目前现有核专业的院校培养能力,还不能满足这个要求。为适应社会对核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全国现已有20多所院校陆续恢复或新增了核专业。

二、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教学进行适度的改革,以便能培养出更多、更能适应核工业发展的需要。进行实验教学体系改革,核心是要加强实验教学体系建设,目的是要建立既满足大众化教育,又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有利于学生能力多层次的培养、开放式的实验教学体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有利于实现贯通式培养的实验教学平台,这将成为各示范中心实验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

建立开放的实验教学体系,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多类型、菜单式的实验项目,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要,实现对学生贯通式的培养。为适应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我校通过实施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示范中心的建设,提出了以“满足多元化教育,适应个性化发展”构筑实验教学体系的新思路。

以“激发兴趣,夯实基础,加强综合,引导创新,自我发展“为指导思想构建了多层次、模块化的实验教学体系和贯通式培养的实验教学模式。

1 面向大众化教育的基础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两个基本层次。

2 面向优秀学生和具有个人兴趣爱好的学生的个性化实验项目、重点实验项目。

这两个提高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实现了对学生的贯通式培养:

1 时间贯通――实现实验教学从大学一年级到四年级的贯通;

2 内容贯通――从演示实验、预备实验、基础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到个性化实验、科学实验的贯通;

3 能力贯通――基本能力、综合能力到科研和工程实践能力的贯通。

4 该体系的建立将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相结合。因我校重点是考虑针对本科生的培养,我们还提出“2+1+1”本科培养模式是指:2年校内通类基础课程的理论和实验教学;1年校内核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的理论和实验教学;1年校外核专业部分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重点是最后一个“1”的环节。具体而言在这一年的校外基地实践教学环节中,实行“部分专业课+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的集成教学方式。

同时,针对硕士及以上学历,推行“3+3”并行多层次人才实践教学培养模式(“产、学、研+本、硕、博”模式);选择2~3个与我校有多方面合作基础的科研院所(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核动力设计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等)和厂矿企业(北京核仪器厂、西安核仪器厂等)实行“双导师制”培养,让博士、硕士和本科生都参与项目研究和产品开发,根据学生的专业特长和兴趣进行分组,由博士生和硕士生带领各组学生参与并完成研究课题,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实践环节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充分发挥扬学校和科研院所及企业各自的资源优势,达到高校为社会服务,科研院所及企业为高校补缺的双赢目的。

三、总结

第9篇

关键词:药学;课程体系;改革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药学学科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行业间的交叉渗透、企业间的并购融合逐步加剧。社会对药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也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对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实验动手能力、社会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成为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1]。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构建是保证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我院在广泛调研国内外著名高校的教学体系的基础上,依托中山大学的资源优势,进行了有自己特色的药学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

一、课程体系改革以人才培养定位和培养目标为依据

我院在人才培养总体设计上,以全球药学教育基本要求为标准,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提高的原则,以综合素质教育为核心,培养具有扎实专业基础、宽厚人文底蕴、强烈创新精神、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药学专门人才。因此,改革紧紧围绕“厚基础、宽口径,注重培养全面素质与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定位进行。在课程体系改革的规划上,按照培养目标的要求,注重加厚基础理论与基础知识,以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充分利用我校强大的文、理、医科的资源,努力构建药学与人文科学相结合、药学与自然科学相融合、药学与医学相渗透、理论与实践相贯通的培养模式。现代药学学科的特征是:(1)多学科综合与交叉,应用型和综合性很强;(2)科学技术高度集中,发展迅速;(3)已迅速转向为化学-生物学-管理相结合的新模式;(4)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属性[5]。为适应这一趋势,近年来,我们先后修订了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增加总学分,体现药学专业自身的多学科特点,同时相应提高专业课学分比例和实践教学环节学分比例,凸现药学专业知识及技能方面的培养。进一步整合课程体系,内容密切相关的课程整合以减少课程门类和减少学分。根据学生发展取向的选择,实行高年级分方向小班培养,并在小班上课中提倡个性化培养和能力培养。在原有综合性能力训练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学生综合运用药学知识的能力,增加综合性大实验内容和学分,课程内容涵盖文献检索、实验方案设计、多种实验技能运用、论文写作等,让学生在真正体会科学研究的全过程的同时将已学知识进行全面梳理、整合和综合运用。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各个环节,特别是实习、见习以及个性化的实践活动。通过通识教育课程和增设的特色专业选修课程(如药学前沿讲座、药学与社会等)提升学生全面素质,适应药学人才培养需要。

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合理调整课程群

根据药学学科特点,将所有专业课程分化成化学、生物、医学和药学四大课程群,注意每个课程群内部和群之间课程的衔接和交叉,调整不同课程的学分比例、理论与实践教学比例等,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2]。作为药学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的化学课程群主要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物理化学和基础化学实验课程等;生物学基础课程群主要包括:基础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课程;医学基础课程包括:微生物与免疫学、人体解剖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等;药学专业课程主要包括:生药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学、药理学、药剂学、临床药理学等。打破课程间和课程群间的壁垒,召开多层次的研讨会,根据学院的培养计划和目标重新设计和调整课程内容,增加与药学密切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内容,删除各课程间的重复内容,特别关注各课程间的衔接和合理安排。

三、构建一体化、多层次、综合性、创新性的实验

教学课程体系,课程教学与实习、见习、社会实践有机结合,搭建高水平实践教学平台[3]1.将药学的基础及专业实验课程进行有机整合,构建以基础、专业、综合与创新三个层次的新实践教学体系,逐步形成实验教学“一体化,多层次”教学新模式。在学生掌握基础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生物化学实验等基础实验的基本实验(第一个层次)原理、基本实验操作基础上,通过对药物化学实验、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药物分析实验、药理学实验以及药剂学实验等专业实验(第二个层次)的学习与掌握,在药学一级学科层面上统筹安排,创新性地建立与本学科发展前沿或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三门一体化药学综合与创新实验课程,即《现代制药综合大实验》、《现代药学生物技术综合大实验》和《计算机在药物研究中的综合实践》,搭建综合与创新实验教学平台(第三个层次)。2.重点建设国内领先的药学专业三大综合性实验,即《现代制药综合大实验》、《现代生物技术综合大实验》和《计算机在药物研究中的综合实践》,课程内容涵盖文献检索与交流、实验方案设计、多种实验技能运用、论文写作等,让学生在真正体会科学研究的全过程的同时将已学知识进行全面梳理、整合和综合运用。通过课程内容建设、教学方案设计与实施、教材建设、课程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以及相关网络平台的搭建,构建高水平、示范性药学综合实践大平台。3.通过校、院两级支撑,积极拓展与制药企业、医院等医药行业的合作,建立产学研联盟和实践教学基地,通过建立学校、用人单位和行业部门共同参与的学生考核评价机制,推进人才培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改革的步伐[4]。学院跟实习基地签订实习协议,明确学生实习的目的、意义,定期安排学生到基地开展实习活动;学院跟优秀医药企业签订奖学金协议,在本科生中设立企业奖学金奖励优秀学生。4.利用我校多家附属医院的优势,突出临床药学教学特色。为满足当前医药行业对于临床药学人才的需求,拟在药学专业中设立临床药学方向,为社会培养优秀的临床药学人才。借助学院临床药学教研室与学校各附属医院药房的人力及资源,共同研究临床药学教学计划,集临床药学课程教学和社会实践于一体,力求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加强学生临床药学知识运用和实际工作能力。

四、发展高年级小班方向课程

为满足不同学生的专业发展志愿,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学院于2011年在高年级实行分方向培养的方式。在三年级学生按志愿分流为药物化学、药理学、药剂学三个方向。学院为三个方向特设9门小班方向课程(3门双语课程、3门全英课程、3门拓展课程)。目前9门小班方向课程已经在我院本科生中运行5年,并不断改革完善,学生反馈良好。1.全英课程(1学分18学时):在第四学年第一学期开设《药物化学II》、《药理学II》、《药剂学II》3门全英文课程,旨在高年级本科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专业英语水平,增加国际化视野。2.能力培养课程(2学分36学时):在第三学年第三学期开设《药物合成策略与实例》、《药剂学案例分析》、《药物制剂设计策略与实例》3门双语文课程,以策略、案例分析为主,理论结合实践,重在培养学生实战能力。3.拓展课程(2学分36学时):在第三学年第三学期开设《药物发现中的关键技术》、《药理学进展》,《药用高分子材料》3门拓展课程,拟让学生了解学科进展、前沿。

五、建立各项教学管理制度,保障课程体系的实施

学院建立了一系列配套的制度,例如课程负责人制度,年轻教师听课制度,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研究生助教制度等。本科教学中的各门课程逐步实行课程负责人制,课程负责人两年一聘,在每次修订教学计划时重新产生。课程负责人组建和领导课程教学团队,负责制定本门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安排理论课、实验课、教学实习等的全部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为保证教学团队的整体水平,学院要求从教不足五年的年轻老师每学期必须听老教师的课程,希望顺利完成新老教师间教学传统和经验的传帮带。为补充师资力量,学院制定了研究生助教管理的细则,解决了分班上课,尤其是实验课程的带教老师不足的问题。这些制度有效地保障了我院的新课程体系的实施和教学计划的运行。

综上所述,通过改革探索,我们优化重建了符合药学专业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合理调整了课程群,构建了一体化、多层次、综合性、创新性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平台,发展了高年级小班方向课程,使我院的药学人才的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更加明确。

作者:袁月梅 黄志纾 徐月红 罗海彬 单位:中山大学

参考文献:

[1]谢海龙.药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索[J].科技致富向导,2014,(26):348.

[2]陈颖,李勤耕,蒋君好.药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医学教育探索,2005,4(1):19-20,28.

[3]张莉,陈振峰,牛丽红,陈莉,申去非,王晓晖.药学相关实验课程整合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3):16-18.

第10篇

关键词:“3+1”人才培养模式;网络工程;课程体系;Linux系列课程

“3+1”人才培养模式就是高校四年制本科学生通过在校3年系统专业学习,最后一年到相应的企业或实训基地实习,进入企业项目组,重点进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3年校内学习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的理论课和实验课,以及课程设计、新技术专题、认识实习等集中的实践教学环节。1年的校外实习包括10周的生产实习,10周的项目实训,4周的毕业实习和13周的毕业设计,这些实习和设计环节全部在实习单位或就业单位开展。学生通过企业实践和学习,增强自身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够尽快适应企业和社会的需求。在“3+1”人才培养模式下,多样化的人才需求对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课程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媒介,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协调高校人才能力培养与就业市场需求关系的关键点[1]。很多高校的网络工程专业都根据自身特点进行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有的高校采取课程群及课程分类方式[2-3],有的高校建立了“三力合一”的实践教学体系[4],有的高校建立了多元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5],有的高校建立了“工程+创新”的实践教学体系[6],有的高校建立了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7],还有的高校围绕专业建设进行多方面改革[8-10]。辽宁科技大学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依据社会需求,以学生为主体,构建了模块化课程体系和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人才培养目标

基于社会需求和来自于毕业生、用人单位、校企共建实训实践基地的信息反馈,辽宁科技大学网络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掌握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规划设计、维护管理、安全保障和应用开发相关的理论、知识、技能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工程管理能力和良好综合素质,能够承担计算机网络系统设计、开发、部署、运行、维护等工作。同时掌握Web服务技术及Linux平台下的网络应用开发技术,具有从事网络系统软件、网络应用软件设计与开发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课程体系构建原则

(一)依据社会需求

以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事业单位用人需求为导向,明确企事业单位对网络工程专业毕业生的专业技能和知识能力的要求进行分析和总结,为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依据,从而构建满足企事业单位用人需求的课程体系。学生在校期间可以有的放矢地学习和掌握用人单位要求的知识和技术,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准确地了解社会需求,针对校园招聘会、58同城招聘、赶集网招聘等进行信息收集,走访30余家实习基地,总结分析发现主要招聘的岗位为网络工程师、网络运维工程师、网络管理员、网络安全工程师和网络研发工程师,大多要求学生熟悉网络通讯、熟悉Cisco等品牌网络设备安装与调试、熟悉Oracle和SQLServer数据库,能熟练使用Linux系统,有CCNP、H3C等厂商认证可优先录用,鉴于此,学校调整了人才培养方案。

(二)以学生为主体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层次和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设置多层次多方向课程,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组合课程模块,达到挖掘学生潜能,促进个性发展的目的。原来的培养方案中,培养方向为综合组网和嵌入式开发,实践学时占总学时的36%。自2006年网络工程专业第一届学生毕业以来,通过对毕业生去向调查及毕业后的跟踪走访,网络工程专业毕业生从事系统集成和网络规划设计实施工作所占比例很小,更多的学生毕业后从事软件开发工作。根据以上情况和IT行业、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及在校学生、毕业生和企业的反馈,结合本校学生层次水平,网络工程专业勇于创新,对培养方案做大幅度调整,与Oracle上海校才科技合作,引入Oracle上海校才科技定制的网络相关的Linux系列课程和工程案例,从教学大纲、课程体系、课件、案例、教材等开展全面合作。加大力度开展实践课程,形成模块化专业知识结构,通过多模块组合实现多方向能力培养。此项合作,在全国属于首创,目前有几十家高校采用这个模式。

三、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内容

整个教学过程划分为7个环节,即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素质拓展教育课和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为了实现多方向能力培养,拓宽就业渠道,在原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融入Oracle上海校才科技定制的网络相关的Linux系列课程,形成了模块化专业知识结构,将专业课程分为专业基础模块、组网技术应用模块、Linux网络开发模块、网站安全开发模块和Web应用开发模块五大模块。专业基础模块突出培养学生的编码能力;专业课程以组网技术应用模块和Linux网络开发模块为主,组网技术应用模块培养学生搭建大型网络工程应具备的能力,Linux网络开发模块培养学生从事大型底层软件开发应具备的能力,包括网络系统软件和网络应用软件的设计与开发能力;专业选修课程开设网络安全开发模块和Web应用开发模块,是对专业课程的延伸和拓展。在实施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未来的职业取向选择模块的组成结构,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和自由,学好任何模块都可以适应就业需要;最后通过大四一年的企业工程项目实战,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工程项目实战能力。

四、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

网络工程专业的实践性较强,实践教学环节在整个的课程体系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新的培养方案中增加了实践学时,占总学时的40%,比以往培养方案增加4个百分点,构建了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学科竞赛—创新计划—科研项目—项目实训—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设计的综合能力培养体系,构建与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能力培养相一致,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习与应用相结合、学校与实习基地相结合、学习与就业相结合,突出实践教学的参与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践教学八个学期不断线。

(一)引入工程案例,强化实践教学

引入校园网、企业网、城域网,强化组网技术模块课程实战性;拆分10余个案例系统应用到组网技术、Linux网络开发、网络安全开发和Web应用开发等模块课程中,提高学生团队合作和系统编程能力。工程案例的引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对课程知识在工程项目中应用认识,积累工程实践的经验,强化了学生就业竞争力,同时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以科技竞赛为主要手段,推进创新能力培养

以ACM程序设计大赛、嵌入式程序设计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大赛为依托,以学生自己设计的研究课题为主,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研发,以老带新,以赛代练,拓展学生工程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三)建立校外实践基地

校外实践基地即是课内实践教学案例的源头,也是检验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更是提升学生就业力的保障,建立与专业人才培养相适宜的网络工程专业校外实践基地,实现培养符合产业发展特征和企业实际需求的高素质网络工程人才培养目标。软件学院建立了东华软件、天元网络等校外实习实践基地。

五、结语

几年来,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参加各类大赛积极性得到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稳步提高。2012届初次就业率达到92%,2013届96.8%,2014届98.04%,2015届达到了空前的99.11%。除去就业生人数的增加,毕业生的薪酬也逐年增长。2013年,辽宁省进行了“专家不进校,管办评分离”的本科专业综合评价,辽宁科技大学网络工程专业在包括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大连民族大学等全省9所参评高校中排名第三,并被确定为辽宁省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进一步确定了工程案例驱动教学+Linux平台网络软件开发的专业特色。实践证明,网络工程专业采用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的校企联动“3+1”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提前获得了企业实践经验,完成了从学生向企业员工的转变,达到企业用人要求,拓宽了就业方向,增强了就业能力,学生就业层次不断提高,受到了用人单位好评和社会的认可。

参考文献:

[1]罗家莉,孟庆瑶,李敏.适应就业市场需求的高校课程体系改革探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26(5):52-55.

[2]彭佳红,曹晓兰,程研.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与课程群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3(2):74-76.

[3]高联雄,赵波,吴庆畅.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与专业方向设置实践与探讨[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76(1):150-152.

[4]胡伏湘.“三力合一”的网络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10):443-446.

[5]金永涛,安志远,刘海燕,等.网络工程专业多元立体化课外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10):412-415.

[6]平源.网络工程专业“工程+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科技资讯,2014,12(11):171-173.

[7]李平,熊兵,吴佳英.网络工程专业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3(4):113-117.

[8]张剑飞,韩子恒,程杰.网络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4(3):11-12.

[9]张远,杨旻.网络工程专业本科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4):155-157.

第11篇

根据软件工程专业规范,软件工程教育知识体系由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和知识点三个层次组成,以软件工程教育核心知识单元为基础对知识领域进行划分,以知识点构建主题模块,形成系统、规范、可度量的人才培养体系。软件工程知识领域如图1所示。其中,核心学时数为494学时,各知识领域学时所占比重如表1所示。由表1可以看出,计算基础占到35%,数学和工程基础占18%,两者加起来占到50%以上,充分体现重基础的原则。专业知识中软件建模与分析和软件设计所占比重最大,体现了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的要求。

课程设置分为数学基础、计算机基础、软件工程核心、非技术性基础、附加课程等类型。同时,根据计算机科学或软件工程优先的软件工程核心课程的不同组合方式,国家教育指导委员会设计了图2所示的四种软件工程专业规范课程设置方案。附加课程强调结合16个应用领域,根据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结合区域产业发展,形成特色。

我国软件外包产业背景

我国软件外包产业发展起步较晚,真正的发展期是进入二十世纪后。“十一五”期间,我国软件外包的平均增速为28%,业务结构不断完善,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目前,我国软件外包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出口以日本市场为主,占到市场份额的60%以上,美国市场不足15%,欧洲市场更低,不足5%。这一方面反映我国的软件外包在国际市场上与软件外包发达国家如印度、爱尔兰、以色列等相比,无论从规模还是产出率方面看,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语言和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对软件外包产业的影响。

目前,我国软件外包产业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含量不高、创新能力不足、服务国内外市场需求能力有限、人才呈现结构性短缺等。虽然近年来软件产业规模逐年上升,但是软件出口规模仍然偏低;虽然软件产业构成比较全面,但基础软件环节非常薄弱,所占比例不足10%。随着我国经济与国际全面接轨和我国的国际参与度不断提高,软件外包产业需要进一步调整结构。从人才需求角度看,多层次、复合型、具有领域知识和产业背景的软件工程专业人才是需求和培养的主要方向。

软件工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为培养出适合我国软件外包产业发展的软件人才,各软件学院首先应在培养模式上进行相应改革。目前,国内很多软件学院都在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结合地方产业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特色。“3+1”培养模式是目前采用比较多的一种形式,即前三年在学校培养,第四年在企业培养;专业基础课在学校进行,专业实习及实践课在校企共建的实习基地进行。这种培养模式的优点是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实现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无缝链接。同时,依据产业和行业的发展需求,教师在软件工程专业基础上分方向组织课程教学,校企共享基础课程教学平台和实践环节培训平台,实现校企产学研合作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3+1”培养模式结构如表2所示。

一般来讲,通识课程所占比例约为40%,专业基础课约为30%,专业课约为8%,实践环节所占比例约为45%。从培养模式结构来看,教学环节中的专业课集中在第三学年。各院校可以在学生具备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学校背景和区域产业特征分方向、有针对性和选择性地开设,专业课使人才培养能够较好地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的需要。实践性环节按学年分层次实施,贯穿大学四年,体现了实践能力培养不断线的精神。对于附加课,院校可以根据外包市场有针对性地开设语言和文化领域背景的相关课程,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沟通交流等能力,以满足多层次和复合型软件工程人才的需求。

“传统专业+软件工程”双专业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培养既掌握传统专业知识,又具备软件工程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大连交通大学的“日语+软件工程”五年制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该培养模式结合大连对日软件外包良好的产业基础和背景,通过传统专业与软件工程专业的结合、多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形成新的复合型知识,使人才培养具有创造力。“传统专业+软件工程”培养模式结构如图3所示。

这种培养模式的核心在于要根据两个专业知识的相关性,找出复合点并确定课程链,科学合理地设计课程体系,同时在学时分配上要同时兼顾两个专业,使教学过程遵循学习规律,专业之间相互协调。随着软件产业国际化分工日益明显,软件外包产业人才培养需与国际接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学校的软件工程专业也在尝试国际化培养路线,“2+2”(2年国内和2年国外)、“3+1”(3年国内和1年国外)等培养模式也为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途径。在国际化的背景下,我们通过师资互换培养、教师定期进行学术交流与活动、学校双学位和学分互认等一系列举措,搭建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平台,逐步融入和吸收国际化的人才培养体系。这一方面可以使软件工程人才培养具有较高的国际视野;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吸收国外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扩充和调整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

结语

第12篇

[关键词]中高职 教育衔接 “立交桥”模型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2C-0012-02

中高职教育衔接理论是以人才、学制结构以及职业教育理论为基本依据,结合市场情况与产业需要的基础上建立的综合理论体系。其中,学制结构是为人才结构服务的,两者也是相互对应的。根据所培养人才的结构类型――学术型、技术型、技能型、工程型,也可以将学制结构调整为多种不同的适宜模式,如“三二分段”的专业直接或大类宽口径对接模式。人才结构是一套适应于多元化人才培养的层级结构,传统的人才结构有金字塔型、独木桥型。然而随着人才的细分与多元化发展,在中高职教育中又逐步发展成为人才培养结构的“立交桥”模式――系列化、多元化、多层次、专业化、现代化的组合框架。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的中高职人才培养结构都停留在以二级学院为载体的单一的学科中心模式上,这使得职业教育发展受阻,重点无法突出。随着教育与课程的改革,传统的中高职教育模式已无法满足现实的需要,中高职教育的衔接问题也日益突出。中高职教育在课程衔接上过于遵守传统,缺乏层次感,没有有效的手段和实用的方法,使得很多衔接教育理论无法付诸实施;在落后的教育管理条件下,中高职教育衔接问题仍然难以找到出口。目前在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型中多是人才与学制结构构成双向模型或中高职一体化教育结构模型,这类结构模型已难以满足现代复杂的教育结构和学生的需要。“立交桥”模型是在以上两种结构模型的基础上建立的多目标、多层次、多系列的复杂对接模型。本文试构建中高职教育衔接“立交桥”模型,以解决中高职教育衔接问题。

一、“立交桥”模型目标

依据教育部的指导意见,我们明确“立交桥”模型目标是中职发挥基础作用,着重培养技能型人才,高职发挥引领作用,着重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积极探索新型培养途径,系统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支撑国家产业竞争力的能力。该模型的基本指标是以社会需要为标准培养“四类人才”。

二、“立交桥”模型内容

“立交桥”模型内容是以基本目标为依据的,主要有中高职教育的基本理论、中高职专业体系、中高职课程体系、中高职教育学制、人才素质培养的结构框架。其中,理论部分包括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学论、教育经济学、课程论、学制结构理论、人才结构理论等,这些理论都是以经典教学论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教师的引导而应用到中高职教育衔接过程中的;由于本文最终的落脚点是课程体系的衔接,所以本文以人才结构为中介进行双向分层建构。

三、“立交桥”模型衔接模式与技术设计

根据“立交桥”模型的目标和内容,我们发现中高职教育的衔接主要是实现六大指标的衔接,即为教育理论及相关理论的衔接,人才培养目标与素质结构的衔接,专业体系与课程体系的衔接。在进行各类要素衔接的过程中,要把握其内容特点和操作依据。首先是教育理论的衔接,要依据国际教育标准,把握各类理论的正确的切入点,设置统一的标准和过渡层次,是指时间的衔接有理有据,遥相呼应。其次是专业体系与课程体系的衔接,通过对专业体系、课程体系的归类与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实现横向对应,还要考虑近期的生源目标和学校的办学机制,通过项目实施引导更多的中职学校开办特色化专业,优化中高职专业布局,将中职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基础,高职教育延伸为中职教育的拓展提高部分。最后是对人才的培养目标和结构进行细分,依据中高等职业教育标准,先分不同级别,在依据学制以及相关要求进行层次细分,并对其文化基础和技术基础进行具体考核;在各类人才的交叉、复合的趋势下培养出综合型人才。

关于“立交桥”模型的技术设计,即通过立交桥模式将中高职教育交叉、相似、关联或复合部分通过引桥、直通、接口、转换的方式实现对接。部分私立教育机构通过专业的辅导培训为独立学院提供生源,成为了中高职教育的转换中心,通过文化、理论、考核技能,实现人才的对接,起到了“引桥”的作用。中职学生还可以通过统考、保送、推荐的方式直通入高职学校,当然还包括高职的对口或单独招中职生,实现同一系列或同一专业直接或大类宽口径衔接。

四、“立交桥”模型结构

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再以国际教育标准为基本依据,进行结构细分,常见的对接模式:五年一贯制、六年一贯制或是一体化教育模式,我们以国际教育标准(ISCED)为基本分级依据。

在中高职衔接体系中,“立交桥”模型属于一体化模型,其基本特点是课程设置专业化,专业技术核心化、分类设置广泛化、公共课程集中化。其学制与课程设置重视分层,强调综合性、模块化,主要进行学分制递级式教学,并建构统一、规范的考核机制考核教学效果,这类教学模型已完全脱离传统的学科集中模型。其基本建构框架见图1。

五、“立交桥”模型评价

根据相关文献显示,西方发达国家中高职衔接模型历时已久,已经发展成为国家或职业标准等级对日衔接模式和以课程或大纲为标准的中高职直通车模式两种成熟的教育衔接模型。而相对来说中高职衔接“立交桥”模型设计更为科学,强调职业技术和能力的培养,且具有较强的灵活性、针对性、层次性和衔接性。它以人才培养与教育体系的实际需要为基本出发点,实现两者的对应,在此基础上实现中高职教育各方面的对接,很大程度地促进了现代中高职教育的标准对接,也加强了现代中高职教育的专业化、科学化和规范化,是符合现阶段我国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并满足教育的基本需要的教育模型。

当然,国外很多先进的衔接模型还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如德国职业教育实行学制体系螺旋式上升和职业课程阶梯式衔接的“双元制”模型;美国实行统一的教学大纲与课程体系衔接模式:英国实行中高职分层次统一的单元教学法,避免了课程重复;法国实行入学资格普遍无条件享有,中职专补,课程分类,实现中高职衔接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