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26 10:02:3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心理学边缘效应,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中国园林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1
我国园林艺术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在世界园林艺术史上独树一帜,与欧洲园林、西亚园林共同构成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享有很高的地位。中国的园林设计是集传统建筑、书画、雕刻、工艺与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涉及诸多问题,譬如包括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空间艺术、建筑学、艺术学、生态学、气象学、材料学等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可以讲中国园林设计具有很强的综合属性,自然辩证法所研究的自然界的总的看法与其研究的自然科学认识过程、认识方法和自然科学认识发展的规律等方面对我国的园林设计具有很强的指导性与借鉴性意义。
一、中国园林设计中对自然辩证法几个内容应用的思考
自然辩证法主要包括自然观、科技观与方法论,下边主要从这三个方面谈一谈其对中国园林设计的启示与思考。
(一)对中国园林设计中的自然观思考
1.自然界的物质性与园林设计
地球大约存在于上亿年前,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时的园林形式已经客观存在。园林艺术的物化形态虽随着人类对自然界的不断深化认识以及自然科学本身的不断发展而发展,但从作为绝对存在着的物质本身来讲,它是固有的、不变的、永恒的,正如恩格斯说:“物质是某种既有的东西,是某种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的东西”。
2.现代辩证自然观与园林设计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辩证自然观具有普遍联系的系统自然观、演化发展的自组织自然观、天人和谐的生态自然观三个重要的特征。
在中国园林设计中,首先应该认识自然界的整体性。整体性是系统最基本的特性,现代系统观认为,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运动是一个总体的过程,系统的整体性指系统是作为一个由诸多要素结合而成的有机整体存在并发挥作用,即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的特征。一切以系统方式存在的物质客体,因此在园林设计时,应充分认识到自然界中的健康与生态系统,尽可能尊重每一个事物,合理发挥好各个元素本身的特性。“在营构布局、配置修建、山水、植物上,努力寻求顺应自然,着力表现纯自然的天成之美,并力图突破情势上的调和和整一,模山范水成为中国造园艺术的最大特点之一。”①
第二,应高度重视自然的自组织能力和自我设计能动性,把设计与自然系统的自组织、自我设计能力结合起来,创造出更多经济、更具艺术表现力、符合中国文化艺术特色的园林作品。
第三,掌握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自然观,深入研究生物多样性与边缘效应等原理,尊重自然界生态的层次、特征,维持自然生物的多样性,坚持科学发展观、最大化利用生态系统之间的边缘效应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园林景观艺术。
(二)对中国园林设计中科技观的思考
园林设计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植物、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造美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游憩境域的过程。”②这其中的工程技术手段以及种植植物、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涉及到科学技术问题。在自然辩证法中,科学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现象,我们不仅在探讨其在普遍社会里的规一般性规律,还应该把与之密切相关的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独立的社会现象来研究。自然辩证法关于科技的研究,就是从总体上探讨其本质、特点、发展、规律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等。
一直以来我国非常重视科学技术。落实到中国园林设计中,我们首先要认识与熟悉中国园林设计相关的科学本质及其特征,了解科技发展简史,特别是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成果在中国园林设计中的运用,领会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人类价值之间的关系。掌握科学技术的研究方法和思考方式。其次,在设计中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保持一种客观的立场,坚持科学发展观,提倡科学精神、重视科学技术,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起来运用于园林艺术之中。只有这样,我们在中国园林设计中才能把握住我们的历史文脉,创造出具有现代美感、时代地域特色以及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园林艺术。
(三)对中国园林设计中方法论的思考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普遍方法,它普遍地适用并指导各门社会科学,中国园林设计亦不例外。在我国的园林设计中,设计师首先应该掌握基本的科学与技术实践方法论问题,譬如观察实验、科学思维、技术预测与评估、技术创新等方面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其次设计师应重点考虑我国各种实际情况,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地遵守自然社会的基本规律,因地制宜,严格地按学科客观规律办事。这样才能创造出更科学合理、独具魅力的中国园林。
二、基于自然辩证法对中国园林设计发展方向的思考
中国园林艺术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至今已成为一门相对成熟的学科,人类不断追求经济利益对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破坏日趋严重,如何遵循自然规律,科学发展将成为中国园林设计首要思考的问题。其次,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为中国园林艺术提供一个新的可能。第三,中国园林艺术具有其存在于那个时代的风貌。因此园林设计师们应该结合时代需求,尊重大众审美,创造出润泽时代的园林艺术作品。
中国园林作为世界园林体系中的一支奇葩,必须遵循自然辩证法,特别是园林设计者要结合中国园林的实际情况,系统学习研究自然辩证法,提高其哲学素养,建立系统的自然观与科技观,掌握并运用相关科学技术,遵从实事求是、科学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园林艺术独具魅力、永放光芒。
注释:
【关键词】旧工业厂房;LOFT;更新改造;空间;“新”与“旧”
一、研究背景及现状
在城市发展中,由于工业建设和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城市的职能及产业结构的重新调整以及环保措施的逐步落实等原因,导致大量闲置或废弃的旧工业厂房的出现,一些大型重型工业建筑组群及其附属生活设施己形成城市规模,而现在却失去原先的产业地位,随着旧工业建筑再利用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普遍重视,人们正越来越认识到旧工业厂房自身的价值。
二、 合肥旧工业厂房改造再利用现状及特点分析
合肥旧工业厂房的改造始于90年代,但是这一阶段对旧工业建筑改造和再利用的意识还不主动,仍然是以拆为主,而且随着城市规模的急剧扩大,改造是针对原有厂区性质的转变,对旧厂房、仓库为主的旧工业建筑进行改造还没有进入人们的视野。
一些企业和个人开始自发进行旧工业建筑改造和再利用,但这些工业建筑,被新兴的电子、医药等产业逐渐替代,这种实践纯粹是具有经济属性的“经济自救”。直到最近合肥的旧厂房改造再利用还是以经济效益为主,由房地产商出面投资改造成住宅小区、办公写字楼、大型超市商场等为主。当这些高楼大厦逐渐替代工业厂房的时候,人们开始对这种工业建筑产生了思念。加之,北京798,、上海苏州河艺术区等一些厂区改造的成功案例的影响,使得合肥的艺术家开始找合肥自身的艺术区。
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发展已经达到一个比较高的阶段的城市,对旧建筑进行改造和再利用,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作为曾经的工业型城市――合肥,旧厂房的改造再利用已经不容忽视。
三、合肥旧工业厂房更新改造再利用艺术概念性设计
本着建立合肥艺术区的理念,根据合肥的地方特色和旧厂房的特点,笔者针对一处旧厂房改造成具有艺术色彩的LOFT的设计方案,作出以下几点改造探索。
1、分割和重组
根据旧厂房的空间尺度特点可以通过对原有空间在竖向上进行适当的分割,创造出若干新的空间,满足新的功能需要,这种方式适合于旧工业建筑内部空间高大,而改造要求复杂功能的类型。或者是指通过空间或者实墙、隔墙等构件把原有较大的空间形态分割成若干小的空间形态来满足新的功能需要。水平划分适合于占地面积大的工业厂房,特别是单层或低层的工厂房,形式灵活多样。
厂房之间可以打破原有的空间形态,经过设计加以处理,形成新的效果和新的形式,在改造的过程当中,需要针对新的需要和功能重新设计空间,对原有工业建筑的改造幅度大,甚至仅仅保留了结构的形态。以屋中屋为例,进深很大的空间,可以在空间中部地带划分出一些小屋形的空间,或者形成中庭。原有的保留建筑成为中庭的焦点,处于各个楼层的人们都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观赏这座保留下来的旧工业建筑,同时,人们也可以反过来从建筑的内部区欣赏外部的现代建筑。
2、空间的链接
空间的链接是指对于某些改造设计而言,单个旧工业厂房的个体空间无法容纳或者适应所需要的新功能,设计中采用把若干独立的个体链接或者联合起来,塑造成新的空间的设计手法。这种设计手法易于突破原有建筑空间的限制,在空间形式、界面的材料处理上更加灵活。此外还能够形成诸如庭院等新的空间形式,使建筑的空间更加丰富。
3、厂房的扩建
厂房的扩建是指在原有建筑结构基础上或在与原有建筑关系密切的空间范围内,对原有建筑功能进行补充或扩展而新建的部分,包括竖向扩建和水平扩建。在扩建时,不仅要考虑扩建部分的功能使用要求,还要处理好扩建部分与原产业建筑遗存的空间及建筑形态的相协调,使之成为一个协调统一的整体。一般来说近期的旧工业建筑比较适合扩建。
4、旧厂房外部空间更新改造
对于旧厂房“宁留不拆”的做法,一方面是为了缓解拆除厂房产生的建筑垃圾对环境的压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保存其中的生态价值。一些旧厂房内往往有现成的绿地,以及一些运动场地之类的小型配套设施。这也就提供了产业建筑改造的另一种方向,比如改造成学校、医院等。
旧厂房外部空间的改造,涉及外部表皮的处理,外部加建改建部分的处理,室外平台的延伸及周边环境的塑造等几个方面。对于外部表皮的处理,主要以砖石为表面材料的建筑,可采用水洗或以涂料粉刷再经过一定手段做旧的手法进行外部更新,采用与以前材料相近的旧材料整修残破的部分,清理污迹、霉迹等手段。因为功能的需要而要加建的部分,应遵循不破坏其原有历史性的原则,新建的部分采用现代建筑手法与原有部分并置。新建的部分占有原建筑整体的比例不能过大,与旧建筑的并置也不宜太突兀,并且能与周围其他建筑相协调。
5、周边环境的改造
通过道路交通的改善,公其设施、场地特征的塑造,确保良好的生态人居环境的建立。许多旧厂房仓库,因为长期不加以利用,周围环境拥挤混乱,道路不畅,尤其是消防通道更是难以保障,更谈不上绿化种植、室外休闲空间的设置。针对这些问题,应首先改造市政基础设施,且满足新的容量要求,改进道路交通系统,以提高街区的可达性。另外,各种公共配套设施、公共绿地、广场等的整治也是提高整个街区的特定文化品味,塑造优美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外,一些历史时期长的老厂区经多次无序扩建、添建后往往分布杂乱、道路空间狭窄、环境脏乱、利用率低下、货运与消防通道紊乱。这种杂乱环境也很大程度上损害了建筑物的历史文化氛围。旧建筑的衰败与废弃总是伴随着建筑外部环境质量的恶化,并且这两者之间相互影响。旧建筑的衰败会引发其外部环境质量的下降,反之,外部环境质量的下降也会加剧旧建筑衰败的速度。因此,对于此类老工业区外部环境的整治应重视环境质量的更新和改善,创造方便、舒适、宜人的环境更能体现建筑主体改造后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
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