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27 11:09: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 人际交往障碍大学生的就业表现
(一) 人际圈小
对于大学生来讲,能够获取就业信息便是成功就业的首要条件。人际关系良好的学生朋友多,各类信息的流通性强,为成功就业提供了信息保障。而人际交往障碍的大学生人际圈小,不能主动获取就业信息,只能通过公告或通知来接收就业信息,这将导致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窄,就业的信息少,机会也因此较少。
(二) 缺乏自信
对自己有自信的学生能够跟随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再就业过程中努力挖掘自身优势,展现自我,把握好的工作,积极应聘理想工作。而人际交往障碍的大学生因为缺乏自信,总是感觉自己不如人,对自我要求降低,选择没有挑战或竞争力小的岗位,对要求高的企业不敢应聘,放弃很多优秀的就业机会。
(三) 表达能力弱
人际关系良好的大学生社会交际也十分广泛,结交的朋友众多,不同朋友的不同性格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在应聘时能够张弛有度的表达自己。对于人际交往障碍的大学生,由于社会交往能力差,语言表达能力弱,不能够很好的表达自己,在面试时出现紧张、拘谨,表达不清,条理不顺等,给应聘单位留下不好的印象,非常容易丧失上岗机会[1]。
(四) 交往能力差
人际关系良好的大学生能够在上岗后短时间内融入到新环境中,与新同事能够迅速打好关系。而人际交往障碍的同学,在应聘的新岗位中,由于自身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不强等原因,容易被同事看作“懦弱、退缩、不善言辞”,在试用期间无法与新同事顺利交往,因而在试用期内便可能会被解聘。
二、 人际交往障碍的心理分析
(一) 自信心缺乏
自信心缺乏,导致大学生没有良好的自我认知,而自信的学生能够在无形中表现出自我肯定、自我相信。自信心在人际交往中十分重要,缺乏自信心的大学生在应聘工作时,往往会出现自卑心理。例如,面试了几个用人单位后,仍然无法顺利就业,则对自我抱有否定态度,更加不愿意与人交往。
自信心缺乏的学生在交流中通常都是被动的角色,不会主动与人交流,而对于面临毕业的大学生来讲,主动与人交流是走出校园的第一步,这明显阻碍了大学生的成功就业。另外,自信心缺乏的学生在心理开放程度上较低,这容易导致学生在与人交谈时紧张,或者不敢表达自我,对方也不愿意与这样的人交流,因此,获取的信息少,影响人际关系[2]。
(二) 人际交往观念不正确
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因素通常是大学生对人际交往观念不正确。大学生所接触的人都是校园环境中的人与人的关系,没有真确理解“朋友”与“人际”的关系,认为志同道合的同学才能共同交往。而一旦发现对方身上有缺点、毛病,则会对其特别失望,从而对人际交往失去信心。另外,一些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通常掺杂利益关系,认为好的人际交往便是一种商品交换,这种观念容易让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显得斤斤计较、功利性强,无法交到真正的朋友,也影响了人际关系的正常开展。
三、 团体心理辅导帮助人际交往障碍的大学生的目标
(一) 提升自信心
加强自我认知,帮助人际交往障碍的同学认知“自我”,以及自我形成的因素,对自我进行全面的了解,形成鲜明的自我个性,明确适合自我的就业岗位及要求。通过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学习自我肯定的方法,通过自我暗示获得自信,让人际交往障碍学生得到积极的自我体验,产生成就感,获得自信心[3]。
(二) 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团体心理辅导能够让人际交往障碍的大学生认识到自我交往模式,在与其他人相比较,认识到自我交往的不足,之后,改变人际交往的观念,对“朋友”和“人际”关系更好的区分,养成关心别人、关注别人的习惯。通过团体心理辅导让人际交往障碍的大学生能够理解倾听、表达、交往技巧等,提升自身的倾听、表达能力,在人际交往中轻松应对,获得更多的自信心。
四、 团体心理辅导帮助人际交往障碍的大学生的方案
(一) 自信心提升的具体方案
1.认知自我。自我认知分为公开、盲目、隐秘和未知四个领域。团体心理辅导教师需要通过这四个领域对学生进行考核,将人际交往障碍学生利用自我反思和反馈认真填写表格,并与大家分享[4]。分享后,教师针对“盲目自我”和“无意识自我”的学生加强教育,其他学生将会快速发现自身优点与缺点,提高自身自信心,并将缺点改进。
2.探讨自信心形成因素。教师通过家庭图表的方式将家庭成员的信息、关系等表示出来,学生对自己的家庭图表进行阐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自信心与家庭氛围有无关系?父母在学生就业方面给予的压力?对于以往的错误或失败,现在应该做什么?
(二) 人际能力提升的具体方案
1.明确自己的交往模式。团体辅导教师让学生列出五个“我喜欢与这类人交往、我不喜欢和这类人交往”的句子。在团体中与人分享,总结出喜欢与不喜欢类型的占比,团体辅导教师引导:人们的观念是否可以改变?与喜欢的人交往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与不喜欢的人交往需要注意哪些问题?通过这种辅导方式,让人际交往障碍学生认识自己的交往模式,不再局限于与喜欢的人交往,扩大自身的交际范围,建立更多的人际关系[5]。
[摘要]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等原因,地方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不够,在校大学生心理问题普遍存在
>> 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浅析 浅析高校辅导员对90后大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 试析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 高校辅导员如何胜任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 浅谈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高校辅导员应如何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浅谈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工作 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浅谈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生心理工作 辅导员做好大学生就业心理教育工作探索 浅析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浅谈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 论高校辅导员有效开展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途径 浅析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学业辅导工作的方法探究 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工作的开展 浅谈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生就业心理教育的探讨 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试论高职院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04-10-15
[2]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胡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4]崔景贵.90后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J].教育与职业,2008(12).
[5]张盈,张玲潇,巩学敏.“9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及对策研究[J].创新,2009(12).
[6]吴悦.试论高校辅导员在危机干预中的作用[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7]曲建武,熊晓梅,张伯威。高校辅导员工作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7.
[8]王运彩.网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
[9]丁寺良.什么是一流大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论文关键字:职业院校;学生就业;心理辅导体系;重要性;特点;构建
在我国教育的不断变革中,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学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问题,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困扰我国高校学生就业工作的主要问题,面对当今这个大跨度、多变化的社会新阶段,我国高校特别是职业院校必须从当代大学生的身心特征和潜在问题出发,力求多方面拓展教育途径,创新思想并采取切实的措施,以促进高校就业制度的改革和深化。
一、 构建职业院校学生就业心理辅导体系的重要性
从我国很多高校特别是很多职业院校来看,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理活动状态严重影响着其是否能够正确择业和顺利就业的问题,也是影响大学生未来命运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职业院校本身不同于一般高校的特殊性,导致职业院校的学生对待就业的心态,没有一定的倾向性和稳定性,并且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产生剧烈波动,如果学生一直无法摆脱这种多变慌乱的心理特征,则会对其择业有着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构建一个完善的、科学的就业心理辅导体系成为当今各所职业院校最为重要的任务,只有对职业院校的学生进行全面、认真的分析其求职择业的心理,才能加以积极引导和帮助。
随着大学生就业难现象愈发严重,目前很多职业院校的大学生求职择业的心态十分复杂多变,由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涉世尚浅,对社会认知不够,往往对自己的评价过高,理想与现实相脱离,在毕业后的择业过程中常常产生矛盾心理。往往会出现悲观、焦虑等消极情绪,再加上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就业压力和竞争,使得他们很难调整就业心态,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学校和有关部门在大学生就业心理出现的一些状况进行分析,努力建造出一套完备的学生就业心理辅导体系,同时全面开展对其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方法和创新模式。利用实践活动和教育改革最大限度的促进大学生健全自身人格、认真对待就业和提高就业心理素质,使大学生敢于正确面对当今社会就业的环境和压力,调整好自身就业心态。因此,只有通过构建职业院校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才能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才能增强和完善自身的就业心理素质,才能促使学生的精神健康和身心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从而为毕业后的就业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二、目前我国职业院校学生就业的心理特点
职业院校的学生与其他高等学校的学生在就业心理方面既有相同之处,又具有显著的区别,主要有在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首先,我国很多职业院校中的大学生在自我认知上还存在缺陷,不够明确,多过分强调自我,以自我为中心。这对学生的择业有着很大的心理影响,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甚至不能正确看待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在面对就业时往往不切合实际,在很大程度上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导致很多毕业生失去了本应有的机会,最终造成心理困惑。此外,由于一些学生的地域观和乡土观的守旧心理,使得很多学生放弃自身喜欢的专业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很多就业机会。
其次,由于职业院校不同于其他高校,具有一定的教育特殊性,导致其学生的观念与自我期望之间存在一些差距,造成学生悲观心理。对自身的而评价较低,并缺乏足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随之使得其遇到挫折很难解决问题,这样的逃避心理使得职业院校的学生在择业中会出现情绪低沉、不思进取的心理状态,这就造成了与就业的竞争机制不相符合。同时,对于即将毕业的职业院校学生来说,在面对各种纷杂的就业机会时会产生失落感,表现出焦虑和不安,甚至出现就业恐惧的逆反心理,这种不正确的就业心理对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讲大大增加了就业困难和就业途径。
再次,观望心理和攀比心理日趋严重,面对当今就业的激烈竞争,很多职业院校的学生缺乏对今后的方向和规划,总抱有一种观望心理,从而导致没有准备好随时上岗的状态,从而与就业机会擦肩而过。同时,一些职业院校学生不够实际,使得他们在求职的过程中期望值过高,不能从现实中出发,从而错失良机,再加上盲目的攀比心理,心浮气躁而极易跳槽,放弃自己找到的工作造成对公司的违约事件发生。这是长期形成的错误心理导致的结果,在矛盾面前不知所措不敢果断抉择,这样导致职业院校的学生很难找到或者盲目放弃稳定的工作,造成就业困难的现象。
三、如何对职业院校的学生就业心理辅导体系进行构建
面对当今愈演愈烈的职业院校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如何构建一个合理有效的就业心理辅导体系成为目前各所高校面对的重要课题。建立科学规范的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体系,对于提高职业院校的教育和就业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从对学校的教育操作系统和管理系统两大方面做起,具体措施如下:
(一)操作系统即职业院校心理辅导体系教学模式的构建
1.在我国很多职业院校对待学生就业心理辅导的过程中,依旧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而忽视了对大学生感性实践的加入,从而达不到对其就业心理辅导的最终目的。因此,职业院校应该在教育领域方面开展就业心理健康辅导,根据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形势和择业特征有针对的传授其关于就业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使其可以认清自己,努力建立自身的心理健康意识。可以设立以实践活动为主的就业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由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对学生讲解关于就业的心理知识和自我调节方法。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和提高职业院校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同时可以开展一些与就业相关的社会心理评估和适应性测量,以帮助学生明确分析自身不足和优势,以满足现代不断变化的就业需求。除此以外,还要结合社会实际,针对职业学院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加强其技能训练和社会服务,及时使其认识到当今的职业需求,从而正确进行合理的职业选择和定位。
2.在活动领域方面,由于职业院校学生心理问题的多样性和心理问题的丰富性,从而决定了对其心理辅导体系的构建不能仅仅依靠单纯的教学知识传达,而应该采取各种多元化的方式作为构建心理辅导体系的重要辅助手段。在新的模式思维下根据实际要求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进行对职业院校学生健康择业的心理咨询活动和教育,使其能够客观准确的改变传统择业观念,在参加这些活动的同时获得自身价值体验和增长。要注意根据不同心理类型的学生进行有针对的个性心理辅导,可以通过讲座、模拟练习和演讲等方式对其有意识的接受教育和提高心理素质,在传统模式上加入新的教学模式可以大大提高职业院校学生就业心理辅导体系的建设,使其做好择业的心理准备,提高就业率。此外,在救助方面和学术方面也应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指导,对其就业心理的辅导体系要系统化、科学化的研究,不断提高就业心理咨询的专业水平,帮助大学生增进自己的心理能力和职业选择。
(二)职业院校就业辅导体系管理系统的构建
1.对职业院校的学生就业心理辅导体系的构建一个有机的全过程,离不开学校教育管理系统的整合和改革,需要一套完整的管理保障体系的支持才能进一步提高对学生就业心理辅导的实效性。要努力加强学校内部组织的管理工作,以构建专业化、多元化的工作服务体系为目标,即从职业院校的领导至管理部门甚至心理辅导教师和辅导员,按照移动的形式组织成统一的体系结构,根据不同渠道和层面来展开对学生的就业心理辅导。通过建立学校组织整合体系,可以逐渐实现工作整体化优势,实时转变教育理念,及时把握就业信息,从而健全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服务体系,提高学生的就业心理状态。
2.要全面加强职业院校学生活动的管理工作,促进其自主性和创新性,学校要全面建立与就业心理有关的实践活动,比如建立心理健康机构或俱乐部,以多种形式进行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强化其就业心理和自体自育。同时,可以通过多媒体形式的宣传和引导,强化其主动参与社会活动的观念意识,从而使其在自我认知和自我教育中不断完善自身心理状况,以更好的面对毕业后的就业压力。因此,就业心理教师要多引导和激发职业院校学生参加心理社团活动和专题讲座,使学生在自我调控、自我认知和自我生存上得到全面的了解,找到消除学生负面就业情绪的心理困惑,使职业院校学生增强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
3.在对职业院校进行组织管理和活动管理的同时,对于实践管理方向也应该重视起来,以最大限度的促进教育效果的延伸。一方面,对于职业院校自身来说,充分发挥学校中各种社团的作用,提前为学生提供各种与社会接触的机会,并在大学生选择就业过程中的自我表现给予科学有效的指导;另一方面,对实践管理和考核上要严格要求,组织相关教师对学生的专业实习进行相关指导帮助,并开展模拟演练,以培养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协调能力,同时做好社会角色变化的准备心理,使职业院校学生敢于竞争,成为具备良好就业心理素质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辅导员;大学生;就业指导;重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迅猛推进,1999年起实施的高校扩招效应开始突显。据统计,2008年高校毕业生数量达560万人,2009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0万人,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630余万人,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而其中独立学院毕业生又占有较高的比例,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毕业生就业率是评价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是展现学校社会形象的重要窗口。辅导员作为高校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管理的教师,是独立学院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力量。因此,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对于做好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独立学院就业指导工作的意义
高校就业指导是帮助大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使自己对自己有全面、理性的认识和客观定位;帮助大学生了解社会不同职业的岗位要求;帮助大学生根据自身的个性特点选择适合自身的职业,实现人职相配,充分就业,使其正确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从根本上说,就业指导,就是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毕业生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
二、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一)缺乏系统的就业指导理论与实践知识
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综合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开展此项工作需要掌握系统的就业指导理论知识,详细地了解国家和地方的就业方针和政策。由于辅导员自身工作的局限性,辅导员大多缺少就业指导的相关培训,没有机会去获取更多系统的就业指导理论与实践知识,这势必导致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时显得力不从心,难以达到就业指导应有的效果。就业指导工作缺乏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无法有效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
(二)防御型、任务式的被动工作模式制约着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
独立学院辅导员的工作千头万绪,每天充塞大量操作性和事务性的工作,常常兼“学生的保姆、职能部门的勤务兵、院系的服务员、突发事件的消防员”于一身,逐渐形成了一种防御型、任务式的被动工作模式,这种工作特点让辅导员很少有时间去了解和研究当前的就业形势,影响其有效地给学生提供细致的就业指导,只能是提供一般的就业信息服务,造成了辅导员不能有效地利用科学的就业指导知识为学生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更无法形成从入学到毕业全过程的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就业指导体系。
(三)就业指导形式和内容显得简单分散,缺乏个性化和创造性
不少辅导员在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时,随意性大,缺乏系统的指导,形式和内容简单分散,缺乏个性化和创新性。不能深入到学生中间,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掌握学生就业意向、就业心理,帮助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设计与规划,传授学生迫切需要掌握的求职方法、技巧;不能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
三、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优势
辅导员的工作不仅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包括对大学生的日常教育和管理,辅导员对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家庭背景、所学专业等都有一定的了解,所以辅导员在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时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一)亦师亦友的角色优势
大学期间,辅导员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扮演着亦师亦友的角色,对自己所管理与服务的每一位学生都比较了解,全面掌握学生的详细信息,有利于辅导员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综合素质直接参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制订,帮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并将学业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贯穿于大学四年当中。由于辅导员与学生交流频繁,使得辅导员和学生之间建立起深厚的友谊,有利于帮助学生进行常见心理问题的分析,缓解心理压力,树立积极且自信的就业心态。
(二)桥梁纽带的地位优势
辅导员的这种桥梁纽带的地位优势主要体现在,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能够为用人单位提供准确详实的学生信息,能够根据岗位要求向用人单位有针对性地做好毕业生的推荐工作,同时还可以从用人单位获取与岗位相关的就业信息,及时提供给毕业生,减少投递简历的盲目性,增强就业的针对性。
四、如何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一)加强就业指导知识的培训,提高辅导员就业指导的专业化水平
就业指导涉及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信息学、就业政策法规、职业生涯规划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是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具有极强的科学性与专业性。这就要求就业指导必须向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鉴于此,作为大学生就业指导主要力量的辅导员必须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系统掌握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丰富自身的就业指导形式和内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
(二)树立全程化的就业指导理念,综合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
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辅导员在进行就业指导工作时要树立全程化的就业指导理念,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从全局出发对大学生进行综合性的就业指导。辅导员一定要改变就业指导只是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的观念,将就业指导工作从新生入学开始抓起,把职业生涯规划纳入到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之中,分阶段、分层次,并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量体裁衣,有目标、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就业教育与指导活动。
(三)加强就业政策教育,帮助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
由于宣传和教育的不到位,导致毕业生对就业政策的不了解和对就业过程中的过高估计,不利用毕业生顺利就业。所以,辅导员应该精通就业政策并积极引导毕业生认识现行的就业政策和就业制度,使他们认识到人才的竞争就是素质和能力的竞争。在就业市场中,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将更加注意选择的双向性和人才的适用性,从而引导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必须更加注重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高。辅导员还应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来实现毕业生就业管理与服务的自动化,宣传就业政策的同时建立就业信息库,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全面性和时效性,让更多的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掌握双方的供求信息,巧妙实现供需对接,避免盲目性。
(四)正确引导大学生做好角色转变,树立科学的就业理念,提高就业能力
意识是行动的先导,正确的意识才能指导正确的行动。要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帮助学生提高就业能力,辅导员必须首先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正确认知辅导员面临的新任务,肩负的新使命。要引导大学生树立职业的社会意识和长远意识,指导学生准确定位自己的人生理想,把自己的理想和社会现实结合起来;要引导大学生做好角色转变,树立全新的就业观念,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此外,辅导员要利用自己在(下转第243页)(上接第241页)就业指导中的角色优势,有针对性的对大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及时分析大学生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使其明确自己的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心理特征,对自己进行客观评价和正确定位,做到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从而实现顺利就业的目标。
(五)培养大学生的健康心理,发挥心理辅导在就业指导中的作用
辅导员自身必须拥有健康的心态,真诚地关心爱护每一位毕业生,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更重要的是辅导员要掌握就业指导必需的心理学知识,努力成为学生就业心理健康发展的咨询者。通过开设就业指导、就业心理辅导等课程,举办各种就业训练活动或者以班级活动为平台开展就业心理辅导等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一方面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社会生活技能和求职技巧,另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端正自己的心态,对今后的生活抱以乐观、开朗、认真、负责的态度,帮助他们避免急于求成的心理,预防就业受挫。
综上所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一件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任重而道远,作为一名独立学院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要不断了解就业政策,不断分析、研究就业形势,不断学习就业指导理论知识,不断总结就业指导工作实践经验、教训,做好大学生就业的心理辅导,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念,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扎扎实实地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让每一位大学毕业生都能找到理想的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张星河.求职与就业指导[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张武华,周琳.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靳怡.关于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中指导作用的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5).
关键词: 贫困大学生 就业指导 对策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据相关统计,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攀升。然而在社会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形势严峻和人力资源增加有限的大环境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贫困大学生作为高校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和敏感性,就业困难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需要从教育体系和社会层面对此做出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回应。
一、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大环境
随着社会整体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贫困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更加巨大。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对贫困生资助力度的不断增强,高校贫困大学生入学难和读书难的问题已经不断得到改善。但是,由于贫困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自身独有的敏感性和复杂性,高校对这一群体展开的就业指导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所以贫困大学生就业工作仍旧是高校就业工作的薄弱环节之一。
然而,关注贫困大学生就业工作,实现贫困大学生充分就业,是我国高校义不容辞的职责。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各地区、各高校要将零就业家庭、优抚对象家庭、农村贫困户、城乡低保家庭以及残疾等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列为重点对象实施重点帮扶。”鼓励和要求各高校为贫困大学生提供详细周到和贴心实际的就业指导、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更加凸显对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问题
目前,国家和社会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特别是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我国各高校也在积极采取措施不断发展和完善对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但是不置可否的是,我国贫困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针对于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仍然处于一个初步发展的阶段,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
从高校教育的角度看,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呈现出一种碎片化的状态。高校课程设置里都会有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等相关课程。但是这些课程一般属于公共课的序列,是以多个专业混合的大班教育模式进行的,意味着这种就业指导课程不是为贫困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切身需求而进行的,而是针对所有学生的就业知识和求职技巧的普及。诚然,近年来各高校也逐渐重视对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教育,并且正在或者想要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就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但是这种就业指导是零散的,不具有系统性和条理性。因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必须顾虑到实施对象的实际情况,也就是说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情感因素。思想包袱过重、心态抑郁、不善交际是大多数贫困大学生的普遍特征,他们遇事容易产生逃避行为的习惯性心理,特别是这种针对性较强的活动,他们往往采取逃避的心态和行为去对待,不会主动参与其中,给高校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就业指导带来了困难,通过一两次专题讲座或者主题实践的方式进行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是远远不够的,且收效甚微。而且,就业心理辅导也只能对处于一个被动等待的角色中进行浅层次的就业服务,意味着不会对贫困大学生就业产生明显成效,无法从实际上起到促进贫困大学生就业的作用。
从国家社会角度看,虽然对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问题上给予了高度重视,也在相关领域做出了努力,特别是给予了政策优惠和资金支持。但是对于贫困大学生就业这个问题是一个长期性且会一直存在还可能会愈演愈烈的问题,必须给予长期的重视和支持,无论是资金层面还是政策层面,都需要将其放在一个首要位置。解决贫困生的就业问题,不是拨发一两笔经费就可以解决的事情,而是要将这些资金更加细化地运用到具体的倾斜优惠政策中,不能“光打雷,不下雨”。各高校的贫困生就业困境也不相同,国家和社会给各高校的就业指导方面的支持也不能“一刀切”,而是应该针对不同情况制订不同的长期支持计划,或是资金支持或是政策倾斜,并给予有效监督,切实履行到各细节之中,使得贫困大学生在就业指导和就业支持中享受到人性化的优惠和指导。但是,就目前现状而言,我国社会对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问题无法形成长期支持,仍然是一种间断性的支持,导致高校贫困大学生指导出现断层。
三、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对策
1.深化就业指导教学改革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堂教学是高等学校对贫困生开展就业指导的主要渠道与主要阵地。要牢牢把握这个现有平台,不断进行丰富和完善,使这个老师和学生面对面交流的窗口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教学内容应具有针对性和独创性,充分考虑贫困大学生就业的现实需求和特点,激发这一群体职业生涯规划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充分考虑贫困大学生情感承受能力的基础上,在其可接受的范围内设置具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内容。在培养方式上,不仅要提高传统授课方式的教学质量,更要注重课堂的灵活性和丰富性。不能仅局限于课堂授课这种大课堂式的上课模式,要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设备,引入电教视频,课堂小组辩论等多种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贫困大学生群体在潜移默化中融入其中,参与课堂活动,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春风化雨般的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
2.建构有效的自我教育平台
自我教育是贫困大学生在大学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是高校教育目标的一条重要途径。要建构贫困大学生自我教育平台,让贫困大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内化于心。加强自我教育的人文关怀,增强就业自信,让贫困大学生深切体会到就业关怀,消除内心自尊与自卑这类焦躁的情绪。还要运用丰富多彩的方式培养贫困大学生的自我教育习惯。具体而言,就是通过模拟情景进行现实指导,通过职业生涯幻游、带薪实习、顶岗支教等活动虚拟社会情境,培养贫困大学生适应信息社会的合作精神,丰富自身的就业实践体验,进一步强化和纠正已形成的就业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要将心理辅导和就业指导紧紧结合起来。不仅要有专门的就业心理辅导老师进行专业化和人性化的心理辅导,引导他们树立信心,激发自强精神,强化竞争意识,形成面对就业不畏困难、勇于进取的心态。在高校中要形成辅导员心理辅导战线,让与学生接触最多的辅导员老师和这些学生深入交流,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人文关怀,使辅导员成为贫困大学生可信赖、可交流的对象,并逐步引导贫困生树立健康的就业观。
3.推进课外社会实践
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深入接触社会,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联系贫困大学生实际的基础上,开展与本土相适应的实践活动。比如给贫困大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假期带薪实习等岗位,模拟求职方式,鼓励贫困大学生主动求职。在社会实践中,让贫困大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感受到自身的正能量,培养责任感和使命感,建构更加强大的内心世界。应发动学生组织的力量,鼓励贫困大学生积极参加共青团、学生会及各种特色社团的活动。让其在这些活动中,开发自己的才能,发现自己的优点,培养交流合作能力,最终树立自信,完善人格。在开展丰富多彩活动的同时,应注重成果展示。每一次活动都进行相应的成果展示或者成果汇报,从而让参与者特别是贫困大学生群体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充分调动贫困大学生投身组织与献身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搭建贫困大学生展示平台,增强就业指导的效果。让贫困大学生拥有足够的平台和机会不断积累活动经验,增强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德明,张革华.关注贫困大学生就业构建学校支持体系[J].《前沿》,2004,10.
[2]崔征.关注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重视贫困大学生就业工作[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
关键词:贫困生;生涯团体辅导;职业生涯规划
0引言
职业生涯规划能够帮助个体在充分认识自我与职业的基础上,进行职业抉择、确定职业目标,从而更好地实现职业理想。由于缺乏相关的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很多大学生就业时存在很大的偶然性和盲目性,导致就业质量不佳等现状。虽然各大高校陆续开设了生涯指导课程,但上课的形式多以传统的课堂教学和相关就业讲座为主,缺乏针对性、具体性,因此不断有研究提出团体辅导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效手段更有针对性、具体性,团体辅导能增强大学生对自己生涯规划和职业定向的关注和重视。提高他们的生涯规划认识和规划能力可见,团体辅导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目前的研究主要注重于对全体学生进行一般性的就业指导,而少有针对贫困生这个特殊群体的帮扶指导,当前就业环境愈发严峻,与普通学生相比,贫困生往往存在着更多的自卑和劣势,由于较差的家庭经济条件,使得他们背负着更大的压力。就业时易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因此,贫困生不仅需要物质上的帮助,也非常需要精神和就业上的关怀。
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在贫困大学生群体中招募自愿参加团体辅导的大学生,综合考虑性别、专业、年级等因素,最终选取8名贫困大学生,文理各半。这名学生都表示存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困惑与探索愿望。
1.1研究工具
(1)采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调查问卷’’进行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前测和后测;
(2)使用sPssll.o进行数据录入与统计;
(3)采用笔者设计的职业生涯规划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对实验班进行班级生涯心理辅导;
(41采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效果评估表”对实验班进行辅导结果评估。
1.2实验阶段
1.2.1研究阶段
参考樊富珉关于团体辅导过程的理论与实践经验,本次班级生涯团体辅导共设计了4个阶段,共12个单元活动,每个单元内容由3个环节(热身环节、主体环节、结束环节)以及家庭作业。
2研究结果
2.1团体心理辅导前后测差异比较
由上表可以看出,生涯规划团体辅导前后,该小组8位成员前测和后测的分数在“职业认识”、“自我认识”、“规划认知”、“总量表”这四个维度上达到了差异显著(p
关键词:独立院校 大学生 就业指导 工作思考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职业价值取向和就业观念失度倾向
1.就业动机过强或目标过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力度的逐步加大和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原有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统包统分、包当干部”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逐渐被“双向选择、竞争上岗、择优录取”的新的就业制度所取代。过去的大学生是天之骄子,有着较高的心理期望值,较高的心态,求高新、求舒适的心态在大学生中比较普遍。就业竞争意识淡薄、就业的期望值过高等现像普遍存在,与现行的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相协调。
2.择业动机过弱、目标不明确。
部分学生在择业问题上存在依赖和盲目乐观的心理,导致学习动力不足,竞争意识缺乏,对择业缺乏充分的知识、能力及心理准备,临近毕业时,真正在择业现实中受到了挫折才发现悔之晚矣。
(二)存在盲目攀比心理
攀比心理实际上是一种求名心理,即片面追求单位或职业的牌子,以显示自己的社会地位,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如有些毕业生择业中不考虑自己的主客观条件,不深入了解职业的内在要求,追求单位名望好一点、牌子响一点、坚持“宁做大单位的一条虫,不做小单位的一条龙”的择业标准[1]。大学毕业生们普遍感觉找不到理想的单位;而同时有许多基层一线的用人单位急需人才却又招聘不到毕业生。怀揣这种心理的毕业生的结果是要么因超越现实而失败,要么进单位工作后才能无法得以施展,不得不重新就业。
(三)整体素质良莠不齐
随着国家扩招政策的全面实施,大学生数量的上升使得这个群体的质量受到相应的影响,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出现了良莠不齐的现象。尤其针对独立学院的学生来说,同一个学校的同一专业的不同学生由于个人家庭出生的背景,受教育的背景以及个体性格与资质差异等各方面相关因素的影响,尽管都在相同的环境、相同条件下接受相同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但对于受教育者而言,个体的差异必然会出现不同的结果。经济学上有一个原理被称为“柠檬市场”原理[2],即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雇主只愿意付最低的工资,因此也就只有那些劳动效率比较低的人愿意工作了。这种逆向选择导致了市场的低效率,市场失灵,是一种没有效率的平衡。
(四)市场竞争能力加强
随着历年扩招的影响,各批次毕业生数量逐渐增加,这对于独立学院的学生来说无形中又加大了就业压力,社会各企事业单位对独立学院毕业生的认可程度不高,又增加了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目标存在误区
大多数从事就业指导的教师只是在认识上确立了就业指导为促进大学生就业服务这一现实动机,但却缺乏对就业指导目标问题的深层次性的思考。这种认识造成了大学生就业指导人员和接受就业指导的大学生都把顺利就业、提高毕业生一次就业率看作唯一目的,短视心理、短期行为严重,重服务、轻教育的观点和做法成为了普遍现象。
(二)对指导主体和指导对象的认识不到位
目前,多数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都是毕业生就业指导,安排在大学三年级下学期或大四上学期。属于“临阵磨枪”型就业指导[3],效果不明显,课程设置不合理。就业指导中心面对的服务对象不应只是毕业生,而是全部大学生;工作重点不再是行政管理,而是就业研究和职业指导;工作的季节性和临时性被工作的一贯性和持续性所替代,从而为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有效性的提高打下坚实基础。
(三)就业指导的形式单一
就业指导形式的共性过强而个性不足,在就业指导中,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的学生就业指导以就业指导课、讲座为主,其显著特点是集体教学,缺乏互动交流,缺乏对于学生的个性化教育与辅导,不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别辅导和教育。针对独立学院的学生,可以在就业指导中巩固共性的同时适当加强对于三本学生的个性化指导;就业指导形式缺乏对于学生的吸引力,大学生就业指导仅仅是指导毕业班的学生如何去找工作,忽视了指导学生进行大学生涯的规划,进行综合素质的长期准备。
(四)就业指导内容不到位
一是就业指导过程中知识介绍多,能力培养少:目前多数高校就业指导内容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指导内容务虚多,务实少,内容多停留在就业形势的一般介绍、就业政策及规定的诠释和就业技巧的简单讲解上,局限于提供政策法规、职业信息、求职技巧等应急性指导,而对于学生根本的择业能力的教育较为欠缺。
二是忽视对于学生就业心理的辅导:这首先表现在现有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对毕业生求职过程中由于个人期望值与社会可供选择的职位落差太大而产生的心理问题和择业问题关注不够。大学生一直被视为“天之娇子”,承担着高度的社会和家庭期望。虽然近年来,随着大学生就业难的出现,大学生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已经在逐步下降。但不可否认的是,大学生的身份象征依然在人们心目占据着很高的地位,社会、家庭对于大学生的期望值也依然较高。而我们知道,高度的期望也就代表着压力。
三、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改进措施
(一)大学生自身作出调整和努力
1.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新时期的就业观。大学生应从实际出发抛弃“社会精英”的情结,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适应社会现阶段对应届毕业生的需求,调整好个人的就业心态,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就业。#p#分页标题#e#
2.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就业主动权。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个人的素质、能力、专长和团队精神将是主导毕业生择业的重要因素。尤其是针对三批本科的毕业生,更要加大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而加大自己在就业中的竞争力。
3.自主创业,依靠自身实力解决就业问题。大学生在一定的条件下,找准商机,发挥一技之长,走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道路,在解决自己就业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新的就业渠道,缓解了就业压力。
(二)全程化就业指导工作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不是一个临时性、阶段性和局部性的工作,相反,它贯穿于学生的教育过程始终,涉及到诸多方面的内容。所谓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4],就是从大学一年级开始,通过各种形式的就业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了解就业政策和求职技巧,养成求职择业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并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及时提供有效市场需求信息,努力为学生顺利就业服务。从入学教育起就把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融入其中,在学校举行的各种活动中也增加就业指导教育,让学生们在活动中学习,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三)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
高校就业指导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于推动整个大学生就业工作起着关键作用。这就要求对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专职人员进行专业培训[5],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积极吸收具有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信息学等专长的老师充实到就业指导队伍中来。
(四)多元化就业指导形式
第一,强化个性指导方法。传统的就业指导主要考虑大多数学生的共性,不是因人而异,针对不同个人进行指导。但实际上,每个学生都有其特殊性和差异性,都有自己的优势、个性。因此,需要在就业指导过程中针对不同学生挖掘他们的不同潜力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对学生的就业指导,除了讲座、招聘等形式外,还可以广泛采取个别咨询、开发培训课程等新颖、有效的就业指导方式。
第二,利用网络开展就业指导。在当前,恐怕没有人会质疑网络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而作为乐于接受新事物的当代大学生而言,我们甚至可以说,网络已经成为了他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高校校园已经成为互联网使用最密集的区域。面对这样的实际,利用网络技术,实现就业指导的网络化,可以成为各高校加强就业指导,创新指导方法,提高指导水平的重要手段。
(五)丰富就业指导内容
其一、就业能力培养。实践证明,学生的能力素质状况对求职结果有直接和显著的影响。有调查显示,对于学习成绩优良的毕业生,获得过奖学金的毕业生,获得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证书的毕业生,学生党员,有工作或实习经历的毕业生,找到工作的概率明显比其他毕业生要高。在平时生活中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加大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丰富就业指导的内容。
其二、就业观念教育。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为毕业生提供的发展空间和展现才华的舞台不断扩大,大学生就业渠道出现多元化的态势。其中,大学生创业备受关注。大学生创业是指大学生毕业后不通过传统的就业渠道谋取就业发展,而是依靠自身的学识智慧、科技发明、专利成果,在社会风险投资的支持下,创办自己经济实体。在就业指导中加强大学生的创业观念教育,改变毕业生的就业观念。
其三、就业指导心理辅导。把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与就业指导相结合,及时提供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学校要把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纳入学生工作的范畴,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特别是结合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期的社会特点,力求正面引导,积极开展大学生择业心理指导和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客观认识自己,做到正视现实,敢于竞争,不怕挫折,放眼未来,以积极、理性的心态,正确处理择业过程的各种矛盾,特别是要关注部分就业困难的毕业生,为帮助他们实现社会就业排除心理障碍。
参考文献:
[1]于伟丽.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理论问题研究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7.
[2]左彬.做好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指导工作[J].决策探索,2007(3)
[3]邹红.大学毕业生就业及就业指导状况分析与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8(20).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社会稳定
受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和国际经济危机的影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大学生就业难,不仅会使政府、社会、家庭、个人的长期资本投资难以得到收益,而且会使就业失败的大学生成为边缘群体,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就业能力差。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促进大学生成功就业,有利于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更有利于家庭和谐、社会稳定、企业发展。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
近年来,在中国就业形势较为严峻的大背景下,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大学生就业难的影响因素很多,其中大学生个人就业能力差是重要原因之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源于英国,随着大学生就业能力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重要性逐渐凸显,美国、瑞士、中国等相继对大学生就业开展了广泛研究。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目前国内普遍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是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学习和实践获得的工作能力。具体而言,它是一种以知识、技能、思维、心理等方面为依托的具有适应性和灵活性,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素质的开发而形成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中实现自身价值的素质群。目前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专业知识不扎实,运用能力差
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扎实的专业知识是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基础。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知识结构不合理,不能适应多类别岗位要求,择业面窄和专业知识不厚实,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差,专业对口岗位不称职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大学生就业。
(二)就业意识薄弱,就业目标不明确,就业动力不足
很多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较差,择业意识形成比较滞后,职业目标模糊,择业过程盲目,择业动力不足。
(三)抗挫折能力差,缺乏创新精神
个别大学生不重视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沟通能力差,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不强,创新能力弱,非智力因素不过关。
二、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必要性
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势在必行,它是当前减缓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提高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影响企业效益和长远发展的关键因素,更是关系到家庭和谐、社会稳定的一件大事。
(一)对大学生个体而言
目前大学生心理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面临就业的毕业生群体,心理焦虑程度非常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对专业、就业认识不够,缺少必要的准备。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可使大学生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实现充分就业,是大学生实现人生理想与自我价值的前进阶梯。大学生理解和掌握就业能力概念,能够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启示作用和指导意义,可以较好地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就业能力的建设。
(二)对高校而言
高校竞争力的大小很大程度决定于毕业生的竞争力,毕业生就业能力是高校办学质量、办学水平、办学效益的直接体现。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增强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应作为高校办学目标成为教育主管部门重要监测指标。
(三)对用人单位而言
用人单位对高校的评价已逐步从过去注重学校名气转向学生就业能力。有没有适应职业需要的能力,能不能在岗位上发挥作用,是否具有不断发展的潜能,成为用人单位关注的重点。就业能力的高低关系到企业人力资源成本和效益,以及企业经济效益的获得,从某种意义上讲,就业能力概念的提出,对用人单位内部人力资源的评价、管理和开发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四)对社会而言
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建设和谐社会,而社会和谐很大程度取决于国民的满意程度和幸福程度。大学生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他们的满足感和幸福感直接决定了社会的稳定、和谐。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提高职业满意度,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社会团结稳定,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实现。
三、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一)健全心理辅导机构,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激烈竞争,如果缺少应有的心理和思想准备,大学生在求职就业中就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表现出焦躁、困惑、恐慌等。目前许多高校已经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课程,但相关教师与心理辅导人员的水平还有待提高,相关辅助设备设施的配备还有待完善。现在大学生已经开始是90后学生,他们的心理特点更加复杂,心理承受能力更加脆弱,特别是面对生活、学习、人际关系,尤其是就业等各方面的压力,使得他们容易产生愤怒、厌恶、恐惧、内疚等负面情绪。所以高校要从学生刚入学开始就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将心理健康课程向基础课程靠拢,逐渐形成必修课或必选课程,提高学生抵御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
(二)转变学生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
目前大学生就业观念普遍存在误区,对个人能力、优势认识不足,对用人单位和社会就业形势了解不够,或者消极等待,依靠别人,或者盲目乐观,看不清自己的坏习惯。学生一入学开始,就要加强就业、择业观教育,促使大学生在校期间应积极利用各种机会去培养良好的个人品质,磨练坚强的意志,培养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提高个人交往的能力,学会团结协作,确保身心健康。大学生通过各种实践锻炼,主动适应社会需求,了解市场对人才素质要求,把握和利用一切机会提升就业能力,主动参与市场竞争。
(三)建设职业辅导系列课程体系,强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确定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战略,积极搭建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平台,丰富就业指导内容,使内容多样化。在就业指导过程中,不仅要进行就业政策和就业形势的教育,更应加强就业观念、就业心理等方面的指导。要加强分层指导,个性指导,积极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帮助学生提升职业生涯发展所需的核心竞争力。
就业指导提倡时间早,内容多,形式新。低年级讲座主题主要围绕职业生涯规划、素质教育等方面展开。高年级主要围绕企业行业认知、求职技巧、企业人才需求分析、政策法规相关主题展开。一年级同学可以采用生活教育类讲座、新生团体辅导、职业测评等形式帮助同学们适应大学生活。启发生涯意识,有效规划大学生活。二年级同学可以通过开设生涯规划课程、专业指导课程和举办生涯团体辅导、交流会等引导同学了解专业与职业,认识生涯规划,提升综合素质。三年级同学可以通过企业行业认知讲座、专业与职业指导课程、职业素养提升工作坊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行业企业、就业前的职业定位,有目的地提升职业修养。四年级同学可以通过讲座、毕业生团体辅导等形式引导毕业生降低期望值、合理定位,强化求职技巧。
(四)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增加学生实习机会
实践能力是大学生就业能力中最基本的能力,是一种直接的、外显性的竞争力。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经常化、制度化、有效化的基本保证。学校要本着双向受益的原则,积极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建立固定的社会实践基地;要始终贯彻共赢的原则,使企业和高校能兼收博采,相互促进。一方面,要求政府对积极参与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单位给与适当的优惠政策,鼓励更多的企业加入到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中;另一方面,学校在借助企业资源实现教学目的的同时,也需要激发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创新创业精神,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鲜的活力。用校企合作的操作模式来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不仅分担了高等院校承担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压力,也有利于把学生的实践推向社会化,创造积极的社会价值。
在积极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同时,高校要按照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专业特点、生产实际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合理规划校内实践基地建设,以供大学生在学校内参加实践活动。通过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既节省了学校实践经费,又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便于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实现了高校内部资源的共享。
(五)加强毕业生就业后信息收集反馈
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和信息反馈制度,有利于向社会和用人单位输送合格的高技能人才。建立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和信息反馈制度,通过了解毕业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后的思想品德状况,专业技能情况,专业知识运用各方面能力培养的发挥情况,适应工作程度,企业对学生的满意程度,企业和毕业生对学校就业指导和就业推荐工作意见等内容,有利于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开设课程,有针对性地改进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实事求是地了解情况,反映情况,为教育教学的改革提供真实、可靠的反馈信息,利于高校培养知识结构合理,综合素质过硬的合格人才。
总之,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大学生应该争取全面发展自己,切实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综合素质,使个人具备更强的就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同时高校也要以就业为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合理调整专业结构,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从而逐步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团结稳定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蒋洁.青年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分析与思考[J].中国青年研究,2007,7.
[2]杨邦勇.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4.
[3]黄艳.大学生择业心理状态解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7,7.
[4]朱明娟.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J].探索研究,2010,15.
[5]张红华,汪小明.金融危机下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与训练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0,9.
[6]蒋思勤.试论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J].教育研究,2010,15.
[7]朱玲.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和调适[J].教育随笔,2010,19.
[8]李明蔚.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J].理论研究[J],2010,5.
作者简介:
关键词:就业;影响因素;严峻;心理障碍;调适
根据教育部的最新信息,2016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达到765万。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的毕业生加上30万海归和之前没有找到工作的往届毕业生,预计有1000万大学生同时竞争岗位。大学毕业生在今年不景气的就业市场中很可能沦为弱势群体,大学生群体所面临的就业形势将会越来越严峻。
一、影响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的因素
(一)社会因素
我国经济现处于持续发展阶段,本应该有利于大学生就业,但是从近几年的就业形势来看,高速增长的经济并没有使就业的严峻形式得到减缓。特别是经济区域发展不平衡导致一些发达城市的劳动力过剩,而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城市劳动匮乏。我国就业市场化运作机制的不完善导致就业信息缺乏公平性、户口问题、求职歧视现象和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等因素都影响着大学生就业心理。
(二)学校因素
学校在教学上,仍然是以“填鸭式”的方式向学生灌输书本知识,轻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造成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与社会实际相脱节。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心理辅导教育上很少对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指导,导致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无法正确的认识自己,就业心理容易受到影响。
(三)个人因素
就业期望是因每个大学生的自身的条件,包括毕业院校、学历、才能、性格等都不同因而产生的就业心理。大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就业期望值过高,理想与现实脱节。有些大学生对单位苛求过多,但是对自我认知严重不足,没有“自知之明”。
二、大学生就业存在的心理障碍
随着就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障碍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影响大学生顺利走向社会。下面是普遍存在的机种心心理障碍:
(一)自我认知片面
大学生走向社会初次就业时,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认知,无法做到全面和理性地认识自身的优劣势。部分学生自我认知过高,认为自己才华十足,很容易脱离实际。同时也存在部分学生对自我认识过低,无法意识到自己的优点。
(二)心理期望值过高
就业过程中,大学生还容易对工作的心理期望值过高。比如大学生都普遍希望能到大城市、大机关、大公司等去工作,去的单位要名声好、工作环境好、待遇好,甚至离家比较近等等。这就反映出在大学生中求高薪、求舒适、求名气的心态仍较普遍。因而在就业的时候,对就业单位和就职岗位要求苛刻。
(三)存在不良的情绪困扰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和重大的就业压力之下,大学生很容易在这些重压之下产生一些不良的情绪。其中焦虑心理和急躁心理是大学毕业生就业时最多的不良情绪。
三、调适方法
(一)客观的自我认识
面对各种就业心理,大学生首先要正确地认识自我,对自身有一个恰当的自我定位,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客观地评价自己,正视自我,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充分发挥自身的优点。大学生可以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的辅导和有关素质测评系统的应用和分析,发现和了解自己的性格特质、d趣、特长、能力、弱点、职业倾向。在自身可利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可以向学校里专业的老师求助。学校方面应当积极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的课程,帮助大学生从大一开始就进行有效的职业准备和规划,并且在大学学习过程中循序渐进地进行,帮助大学生客观正确地认识自我,为职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二)适度的就业期望值
每个学生对自己的就业都有一定的期望,这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种期望必须建立在客观实际上,不能脱离客观事实,盲目地确定。学生应当根据自身职业兴趣、专业特长、实际能力、性格特点等来确定适当的就业期望值。同时,大学生应当时刻关注社会企业对人才的素质与能力的要求、国家提出的大学生就业相关政策、行业发展趋势等。这就需要学校加强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的宣传教育,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加强用人单位的情报收集、行业需求分析、就业市场前景分析等方面的工作,引导大学生认清当前就业形势,树立良好心态,帮助大学生自身条件和环境条件出发确立就业期望和就业定位。
(三)恰当的心理辅导
针对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就业中暴露出来的普遍问题,进行恰当的心里辅导,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是十分重要的。大学生自身应多接触积极向上的事物,比如接受一些心理方面的书籍和相关方面的视频的辅导,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遇到挫折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学校应当重视学生就业心理方面的辅导,这一工作不仅仅局限于心理课程的设置,还应当将这一工作落实到各个辅导员、各个班主任身上。辅导员和班主任定期或者不定期地找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具体的情况,在面对面沟通中善于捕捉学生的心理问题,并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给予不同学生专业性心理的辅导。
参考文献:
[1]从永柱.浅析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心理因素[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4).
关键词:高职高专大学生;就业心理 要素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10-0137-01
一、高职高专大学生就业心理主要存在问题
1.面对激励就业竞争,就业心理产生困扰
高职高专毕业生人数逐年增长,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一些高职学生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表现出烦躁不安,形成焦虑急躁心理。还有些学生就业缺少主动性,思想上希望父母或亲戚给予帮助找份工作,形成过分依赖心理。还有些学生自身性格偏内向,缺乏自信,经过一两次就业失败就失去信心,不敢再次参加单位面试,产生自卑心理。也有许多学生在就业时没有主见,不能把握自己的就业意向,不能客观分析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不了解自己最适合从事何种岗位,就业时没有自己的主导意见。不考虑个人与就业环境、就业岗位会因人而异,导致盲目从众的就业心理产生。
2.就业意识不强,就业心理准备不充分
现阶段,部分高职高专毕业生对职业教育和未来所从事的职业都缺乏基本认知,因而学习缺乏动力,努力失去方向,还没有认识到就业对自己的重要性,在思想上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把就业作为人生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刻画在自己的潜意识中,不能形成对就业做好充分心理准备的内驱力量。
二、高职高专学生就业心理形成主要因素
1.社会环境对就业心理影响
1.1经济体制变革和金融危机对就业心理的影响。我国经济制度已从过去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许多国有企业为了能更加适应市场经济的竞争,采取了减员裁人的手段,降低劳资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一定压力。市场经济下的竞争意识的提高使得人们更加注重经济效益和个人利益,大学生在就业时更多考虑到收入高、待遇好的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加重了就业的竞争。
1.2教育制度的改革对就业心理的影响。在高等学校规模扩大、发展迅速的过程中,也突出了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有些学校为了扩大规模进行盲目增加招生数量,学生就业需求数量加大。另外,一些学校为了提高办学的经济效益,争相设置那些师资限制少、投资低的专业,造成专业趋同、就业群体专业结构不合理,增加了人才供给与人才需求间的结构性矛盾。
2.就业期望对就业心理形成的影响
2.1高等教育的传统人才观促使高职学生就业期望过高,就业心理形成压力。传统的高等教育的人才观还在影响着许多家长和学生,不自觉地把进入高职学校学习还看成是过去的精英教育,毕业后不太愿意从事生产一线和职业技术岗位工作,对就业期望过高,就业心理难免会产生比较大的压力。
2.2家庭教育成本高投入提高了就业期望,对业心理形成压力。教育成本的高投入就会产生高回报的心理期望,反映到学生就业方面就是毕业生希望得到一个高薪资的岗位,希望在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工作。这种教育高成本投入所产生的就业高回报的心理给高职学生就业造成较高的就业压力。
3.高职高专学生个体对就业心理形成的影响
3.1学生综合素质对就业心理的形成的影响。大学生在学校提高自己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过程中,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个性化的发展,综合能力得到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在就业过程中会表现出来并影响着就业。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高低决定学生的就业信心和就业成功率,对就业心理具有一定的影响。
3.2学生所学专业和专业技能对就业心理的影响。掌握较高水平专业知识能提升自己的就业信心,提高成功就业的机会,这有利于形成健康的就业心理。
3.3学生个体认知能力对就业心理形成的影响。 (1)对环境认知不确切,不能正确分析就业形势,对就业市场对自己所学专业的专业技能要求情况了解不多,不清楚就业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2)自我认知不准确。对自己专业技能掌握情况没有把握,不知道自己在专业知识方面的优势和不足,没有制定明确的专业发展方向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定位不清。这些都将给成功就业带来不确定性,影响高职生就业心理的形成。
三、做好高职高专学生就业心理工作几点设想
1.加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打造良好的校园就业心理环境
学校要充分发挥校内各类媒体作用,创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充分发挥高校“三级五层”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定期举办心理健康月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就业期来临时,充分利用学校内的广播、网络、校报、板报、橱窗等宣传媒体,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强化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打造一个良好的校园就业心理环境。
2.立足高职教育特点,加强高职高专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帮助他们科学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确立阶段性或长期职业目标,确定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方式方法,明确将要进行的调整和各项准备,科学地整合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之间的关系,尽早认识生活中的不同角色,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制定适合自己发展的规划,为就业打下坚实基础,从而实现职业生涯发展的目标。
3.建立完善的就业心理咨询和辅导机制
高校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长效工作机制,将学生就业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做到领导参与,达成共识,建立健全的督导组织和就业心理辅导、咨询工作的激励机制。采用团体讨论、角色扮演、模拟面试和心理剧等形式进行团体就业心理辅导。对于在就业心理方面存有特殊情况的学生,可以通过咨询访谈的形式进行个体心理辅导,认真聆听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帮助其梳理症结,引导其摆正心态,拥有健康的就业心理。
参考文献
(宿州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
摘 要:就业难引发的大学生就业心理危机日益凸显,表现为自卑、自傲、攀比等心理问题,在深入分析就业心理危机产生原因的基础上,从辅导员角度提出了以构建就业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为基础,以提高辅导员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为着力点,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职业生涯规划和心理素质提高相结合,关注就业困难群体和取得社会支持相结合的对策.
关键词 :辅导员;就业心理危机;干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4-0095-03
大学生就业事关社会稳定和国家经济发展,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也是高校发展的头等大事.随着我国就业制度的改革,当今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是十年前所无可比拟的,当代大学生要在机遇与挑战中艰难求得“生存”.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高达740万人,可见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大学生就业压力不会减弱,若不能及时加以指导,则可能导致就业心理失衡,甚至遭遇心理危机,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辅导员要积极进行就业心理危机干预,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有效干预,帮助大学生转“危”为“安”,顺利就业.
1 大学生就业心理危机的主要表现形式
1.1 严峻的就业形势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职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加之大学生群体是个体由青年期到成年期成长过程中一个特殊的群体,正处于“第二次心理断乳期”[1].由于个性等内在因素及环境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具有心理不成熟和不稳定性等特点,在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激烈的就业竞争面前,不少大学生难免会出现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本研究以宿州某高校2013和2014届的本专科毕业生为样本,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选取数学与统计学院、管理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等5个学院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兼顾到了文理科性质和本专科学历层次的差异以及男女生比例等问题,发放调查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75份.其中文科人数132人,理科人数236人,工科人数107人.调查发现,刚进大学,45%受访者表示对就业形势持乐观态度,认为毕业能够顺利找到工作;43%受访者表示虽然有难度,但自己能够克服;另有12%的受访者对就业持悲观态度.经过大学四年,超过75%的受访者心态发生了改变,总体上对就业难度预期增加,仅剩23%的受访者表示对当前的就业形势乐观,对比变化不难发现,随着大学生对大学生活及社会现状的逐步了解,就业心理压力不断加大,毕业生对就业前景不甚悲观,承受着较大心理压力.
1.2 自卑心理
目前来看,多数大学生对于自身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评价过低,不能正确的审视自己,进而形成弱势心理.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和品质评价过低,信心不足、胆怯,同时也伴有一些特殊的情绪体现,诸如失望、忧郁、内疚、不安、害羞等[2].而且大学生在就业时难免会遇到面试失败的经历和工作上各种各样的打击,这是产生自卑心理的最主要原因.
1.3 自傲心理
这种心理在目前一些大学生身上反映比较突出.一些毕业生在求职时,自命不凡,好高鹜远,怕吃苦,急功近利,给用人单位留下浮躁、不踏实的印象,不受用人单位的欢迎.自傲心理使大学生严重脱离实际,以理想代替现实,从而使自己的求职目标和现实产生极大的反差.当面对残酷的现实时,往往情绪一落千丈,产生烦躁、抑郁、孤独、失落等心理现象.
1.4 妒忌且攀比心理
完全公正的就业机制尚未健全,毕业生的社会关系在学生求职过程中占到一定的比重,能力最强的不一定找到好工作,综合素质高的不一定收入高的现象存在于就业渠道,那些社会背景简单、经济基础弱的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就与经济条件好的学生产生了差距.有的毕业生就会愤世嫉俗,背后议论其他同学是依靠关系从事的某种职业,这种嫉妒的心理根本原因在于不能客观地看待社会,也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会对学生择业观念的树立和人际交往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妒忌心理产生的根源就是盲目的攀比心理,指的是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忽视了综合素质、机遇、优缺点以及家庭背景等差异,盲目攀比就业岗位,表现了大学生的择业观显得过于狭隘,就业心理不够成熟[3].
2 大学生就业心理危机的归因分析
2.1 自身因素
大学生的个人能力和素质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无法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是导致其产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不少大学生对就业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和心理准备,经历比较简单,对就业形势了解不清,不能正确评价自己,择业时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片面性,且普遍存在理论知识不扎实、专业素养不高、创新意识欠缺、实践能力较差等缺点,部分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较差,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打击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4].此外,一些大学生人格发展的缺失如以自我为中心、功利、道德观念淡薄、固执己见等,也增大了就业心理危机产生的可能性.
2.2 学校因素
高校扩招使得学生人数日益增多,但学校的师资、教学设备等教育资源却增长缓慢,教育质量难以保障,且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专业、课程的设置和结构不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相脱节,学校教育重知识轻能力培养,在综合素质提高方面也有所欠缺,不能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此外,学校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在政策教育和思想教育方面力度比较大,对于学生求职能力的培养提高、健康心理的指导教育不够深入和全面,导致毕业生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适应性差,容易出现就业心理危机.
2.3 家庭因素
家庭环境和父母的影响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父母职业、父母的社会地位与社交能力、父母期望、父母对各种职业的看法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心理.父母期望值过高而毕业生急切地要感恩父母,这些家庭因素也是大学生产生上述心理危机的诱因.现阶段的高等教育收费制,让家庭承担了较高的教育费用,家长易产生“高投入高回报”心理,对子女的职业期望值较高,增加了毕业生就业心理压力[5].此外,一些家长极为关注工作的收入状况和稳定性,倾向选择机关、事业单位,无形中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主创业热情,也容易让学生等靠家长找工作.
2.4 社会因素
金融危机促使全球经济下滑,各行各业减员增效的局面依然存在,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的普及和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对人才需求发生了极大变化,在人才市场供大于求的背景下,不同学校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就业形势差别较大,许多单位盲目提高用人标准,增加了毕业生求职的难度.另外,我国就业制度改革尚不深入,未形成全国统一的公平公正的就业市场机制,一些用人单位存在性别歧视及选人用人的不正之风现象,容易造成大学生心态失衡[6].
3 辅导员对大学生就业心理危机的干预对策
3.1 以构建长效的就业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为基础
大学生就业心理危机干预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有效干预必须构建长效的就业心理危机干预机制.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就业心理危机干预制度.针对就业心理危机产生的不同原因和种类,制定相关防范、预警、监控及善后方案.以开展珍爱生命、维护心理健康等预防教育为防范措施,以建立就业心理危机评估体系及就业心理问题上报制度为预警手段,以建立不良刺激阻控系统、心理疾患治疗系统为监控办法,以完整备案、妥善安抚、责任追究为善后方式[7].其次,要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心理危机干预队伍.就业心理危机干预是一项任务艰巨的工作,必须组建好一支由各部门、机构协同配合的专业队伍,其中具备专业素养的心理咨询人员及主抓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政工干部占据核心地位,此外任课教师、学生骨干、就业指导人员、后勤管理人员以及家长和社会工作者也都是危机干预队伍中的重要成员,开展好就业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需要成员之间的通力合作、密切配合,共同建立起“高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高效联动机制,以便及早发现学生心理危机给予有效介入处理.
3.2 以提升辅导员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为切入点
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施者,在高校就业心理危机干预队伍中占有重要地位,辅导员的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对有效开展就业心理危机干预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要树立爱岗敬业、以人为本、关爱学生的工作理念.辅导员要做广、做深、做全、做新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全程化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服务.辅导员是做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助推器”,其影响力是极其巨大的[8].辅导员通过与学生日常接触,应注重对学生就业意识和就业观念教育的宣传.要坚持深入学生寝室,深入学生活动场所,深入了解学生的择业心态,做到多关心、多沟通、努力帮助学生顺利就业,满意就业.其次,要恪守职业道德,提升职业素养.辅导员在开展就业心理辅导工作时难免会了解到个别学生的隐私,要做好保密工作,恪守职业道德,取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便于工作的顺利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是一项系统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辅导员必须加强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培养进行心理辅导、消除心理危机的专业素养,还要提升培养学生骨干实施心理监护的能力,此外,还应加强就业指导和技能培训,与用人单位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就业政策和就业信息,积极帮助学生联系实习单位,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3.3 干预工作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3.3.1 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基本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两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辅导员在开展就业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时应将两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对由思想认识引发的心理问题以及心理问题引起的思想偏颇应从思想上加以正确引导,逐步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并适时运用心理康复的方法帮助学生改正偏激观点、消除就业心理障碍[9].注重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理念,树立高尚的职业理想和追求,不要过于功利,也不要一味求稳,应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观,具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勇于创新.另外,辅导员还应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求职心态,理智看待社会上存在的不公现象,正确审视就业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不断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
3.3.2 职业生涯规划和心理素质提高相结合的基本原则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对求职者的知识与能力要求更高,尤其是心理素质的要求更高.只有心理健康,大学生的德、智、体、美才能全面发展;只有心理健康,才能不断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高素质人才是一切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辅导员既要重视教会学生如何“做事”,更要使学生学会如何“做人”.要加强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竞争能力,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创新意识和科学思维,提高心理素质.从新生入校开始,结合新生入学教育和专业教育,辅导员就需要针对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切实有效的就业指导教育,将就业指导工作系统地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帮助学生在大学不同阶段分别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培养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并让学生充分了解本专业就业前景及市场需求情况,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就业指导,运用各种测试手段,帮助学生分析自我,并将培养职业素质融入到专业知识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中.
3.3.3 关注就业困难群体和取得社会支持相结合的基本原则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泛指由于家庭、经济背景、社会关系、生活经历、个人的主观因素、心理品质的完善程度、身体条件、所学专业及在某些方面有欠缺的,不能被用人单位接纳认可的群体[10].就业困难群体是开展就业指导的重点和难点,辅导员在开展就业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时应将就业困难群体视为容易出现心理危机的高危人群,在日常工作中要对他们多加关注,帮助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和实际困难,关注他们的情绪波动和思想变化,做好与家长的互动工作.同时应积极与用人单位沟通联系,争取社会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给予政策上的支持与帮助,尽力给予困难群体公平竞争机会的就业环境,增强他们度过难关、走向社会的勇气和信心.
参考文献:
〔1〕王重鸣.心理学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2〕贾晓明.大学生心理健康——走向和谐与适应[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3〕[美]哈瑞·刘易斯.失去灵魂的卓越[M].华东师范大学出社,2007.
〔4〕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的研究[Z].北京联合大学,2010.
〔5〕彭军.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解析[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82.
〔6〕丁惠灵.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及矫正[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46-148.
〔7〕程永生.就业困境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心理危机研究[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1):113-115.
〔8〕张鹏程.大学生就业心理误区及教育[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0(5):52-55.
〔9〕李亚红.大学生就业心理特征及辅导策略探讨[J].现代交际,2012(1):5-6.
〔10〕方成智.大学生就业的心理障碍及调适[J].心理教育研究,2006(3):85-86.
关键词就业竞争力 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心理辅导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在一些发达国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和教育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教育指导体系,我国则刚刚处于起步和模仿的阶段。因此,借鉴国外的经验,在尊重我国现实的基础上,创新运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加强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已成为当务之急。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缩短大学生从“校园人”转变为“社会人”的时间,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职业技能的实践、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1 高校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分析
目前,许多院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偏低,每年都有不少大学生面临“就业难”的问题,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这是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紧迫问题。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第一,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毕业生数量激增;第二,用人单位存在不同程度的性别歧视、地域歧视;第三,毕业生就业期望值偏高;第四,高校专业设置不尽合理,同社会需求脱节。
但这些只能是客观因素,就业难的根本原因在于大学生没能完全实现个人与职业的合理匹配。大学生对自身职业兴趣和职业能力普遍认识不清,职业目标不明,没有接受过职业规划与指导,就业能力严重不足。而在现有的就业市场上,复合型、创新型、经验丰富型、技能型人才较受欢迎,要成为这些类型的人才,必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面对市场经济的挑战,高等教育的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转变,高校在改造学科结构的同时,要重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走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发展道路,为大学生就业开拓更加广阔的市场。
2 高校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分析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大学生个体把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结合,对决定个人未来职业生涯的个人要素、社会因素进行分析,通过自身职业兴趣、职业性格、职业能力等的测试,制定出有关对个人一生在事业发展上的战略设想与计划安排。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但在我国还是一个崭新的领域,有待我们去运用与发展。
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角度来看。社会的发展对人力资源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毕业生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素养,还需要毕业生具有较好的人际沟通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及早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能使大学生有意识地挖掘自身潜能,从而逐步挑战自我,完善自我。
从学校培养新型人才的角度来看。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应试教育逐步向素质教育过渡。但当今大学生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习惯于围绕考试掌握知识点。学校应从以“给学生传授知识”为己任的传统观念中走出来,把职业生涯规划同素质教育有效结合起来,贯穿于素质教育的全过程。
从大学生发展成才的角度来看。大学生处于人生转型期,是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时期。面对学业、感情、交际、就业等问题时,由于经验的缺乏,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心理困惑。及时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为不同阶段的大学生解答困惑,有助于大学生辨认出正确的人生方向,实现个人成才的目标。
3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面临的困境
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是新形势下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新形式、新方法。据了解,高校在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进度不同,多数高校开展效果不明显,主要面临以下阻碍因素。
3.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尚未引起高校足够重视
长期以来,高校都忽视了职业教育,很少关心学生对职业的选择和职业发展。表现为学校在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创新和职业测评软件开发及更新的资金投入不足,且对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构建缺乏一定的认识。高校常常在学生临近毕业时,联系用人单位,举行招聘会,为毕业生提供一些就业机会,还会通过讲座等方式指导毕业生如何制作简历。这些举措对就业率的提高固然起到了推动作用,但绝非真正意义上的职业生涯规划。而有些高校虽然已经成立了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中心,但大多由兼职教师担任规划职导师,且缺乏一定的运行经费而难以正常运行。
3.2生涯规划主体意识淡漠
职业生涯规划的主体是大学生,然而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只让大学生习惯了学习,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大学生活的主要内容就是专心听讲,认真考试,取得好成绩。而正是这部分大学生在临近毕业面临人生的选择时因为未能进行合理的规划而迟迟无法做出决定,一些毕业生在就业后频繁更换工作也是因为缺乏基本的职业兴趣,未实现职业价值。个别高校即使已经为在校生提供了职业生涯指导中心,因为大学生对生涯规划的淡漠,接受指导的同学也不多。学生干部、经常参加社团活动或学术科技类活动的同学更容易接受职业指导,他们视野较宽,从多种渠道知晓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因而往往成为受益者。大多数学生都没有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认识。
3.3师资力量薄弱,课程体系有待完善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尚属新兴领域,多数高校的第一批就业指导老师往往由具有多年的就业指导经验的教师担任。这部分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多数缺乏理论研究,对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理解和运用不足。部分高校已经选送一批教师接受了职业生涯规划的专业培训,但这部分人还很少,相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讲,僧多粥少,无法满足需求。多数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仍属选修课性质,只有部分学生能接受教育,而且此类课程无固定教材,教学内容由兼职教师随意把握,没有真正从“短期促销”模式转变为“发展性生涯辅导”模式,不利于课程体系的完善。
3.4缺乏有效的个性化指导
多数高校已经购买了职业生涯规划的测评工具,其中测评软件是最为常用的工具。测评软件的开发经过了多方的比较试用,一般来讲比较成熟,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接受测评人员的性格特质及职业倾向。但测评软件具有一定的时效性,社会在快速发展,软件的更新速度也在加快。但囿于有限的经费,高校无法及时做到软件更新,软件测评也就不能确保得出正确的结论以供学生参考。而且大学生处于同一个年龄阶段,在对待事物的看法方面具有一致性,而软件开发是在求同的基础上完成的,在个性分析上面难免无法细化。每个大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具有独立的成长背景、经历、认知、情感和风格。标准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不能也不可能满足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需求。
4 构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科学体系有效运行模式
4.1高校要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开展阶段性指导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必须要武装自己,提高就业竞争力。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提高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职业生涯规划应从新生入学时做起。大一新生怀揣着对陌生大学生活的憧憬,这一时期可塑性很强,及早开始生涯规划,能让新生明确奋斗方向,顺利实现高中到大学的过渡。现在高校普遍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入学伊始,通常会让新生进行心理测试,建立心理档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也应找到合适的载体,以便新生能够及早进行规划。大二时,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和实践锻炼,对自身有了更深的认识,这时的规划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方向。大三时,大多数学生开始实际考虑今后的发展方向,就业、考研还是出国,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困扰,职业指导可以帮助学生辨明利弊,从而找准自己的方向。大四时,面对各式各样的机会,职业指导能有效帮助学生冷静对待,合理定位。每一时期的职业生涯规划都有各自的特点,在指导内容、方式方法上有所区别。
4.2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要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
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契入点和有效手段,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也能为职业生涯指导的开展和广泛应用提供支持。大学教学的特点决定了同大学生关系最为密切的老师是辅导员,他们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充当了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辅导员相对比较固定,对学生的熟知程度最高,了解每一个所带学生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人际关系、理想志向等。所以,由辅导员承担起职业生涯规划师的职责,应该是最为合适的。高校应该重视辅导员的“双师”培养,在辅导员中普及职业生涯规划师的培训,提高辅导员职业指导的理论和实践水准。高校职业指导课程定位为必修课后,将需要一大批教师承担教学任务,由辅导员兼职既能解决指导教师人员不足的问题,又能充分发挥辅导员熟知学生的优势开展个性指导。高校职业生涯规划师不能都由辅导员来承担,还应有一批理论素养深厚的专家,他们和辅导员优势互补,共同发挥作用。
4.3结合就业形势,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心理辅导
心理因素是影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因素之一。大学阶段是学生从幼稚走向成熟的阶段,容易受周围因素的影响,心理变动较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环境变幻莫测,大学生应该培养成熟的心态,从容选择。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心理辅导,可以开展生涯辅导讲座和座谈会,可以举办以职业理想为主题的论文大赛、演讲比赛,可以邀请校内外专家分析择业形势,介绍职业发展方向等。
开展团体素质拓展已经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主要方式。调查显示,大学生职业生涯心理辅导与团体辅导相结合,也可以提高心理辅导的效果。在具体运用中,根据咨询者的年龄、性别、专业、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生活经历等实际情况合理分类,分类别进行辅导,可以收获良好的效果。
4.4开展个性化辅导
如今大学生已是80后、90后,个性突出,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应该遵从个性化原则,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个性化指导就是针对学生个性特征,在普遍指导的同时,实施一对一的个别咨询和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总体来讲是标准化过程创造个性化产品,开展个性化辅导也能有效处理这一两难问题。学生个体之间存在主观上的差异,用人单位、岗位的需求存在客观上的差异,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应根据学生个体的性格、能力、就业心理、就业需求、以及就业特征、岗位需求等开展个。现在很多高校运用人才测评系统,通过计算机对学生进行性格、气质、职业价值观、职业兴趣等的测试,但测试报告的解释仍需要专业的指导教师进行,这也是个性化就业指导的一种体现。科学地设计不同个体发展的最佳路线、满足大学生对就业指导的个性需求是就业指导工作走向成熟过程中的表现,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目标。
参考文献
[1] 周玲,李雄鹰.论高校大学生生涯辅导体系的构建[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7).
[2] 宋长春.建立全过程渗透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模式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4).
[3] 刘献文,李少芬.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本土化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7(5).
[4] 韩玉.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