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艺术教育主修课程

艺术教育主修课程

时间:2023-10-29 09:54: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艺术教育主修课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艺术教育主修课程

第1篇

论文摘要:发达国家职前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呈现出广博性、针对性、师范性、实用性和灵

活性等特点,比较而言,我国职前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还存在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借鉴发达国家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特点,我国职前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改革应注意拓宽普通教育课程、强化教育专业课程、重视实践课程、增开选修课程和精简学科专业课程。

一、发达国家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特点

(一)课程设置的广博性

宽厚的知识基础是教师职业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的文化要求和素养,也是当今教师职业趋向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广博的知识面有利于提高师范生在未来工作中的适应性和应变能力,增强教师专业学科教学的底蕴和拓展力。为了培养师范生这种宽厚的知识基础,发展其综合素质与能力,许多发达国家大都是设置广泛而又实用的普通教育课程。

在美国,职前教师教育阶段要求学生必须完成60个左右学分的普通教育课程的学习,占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全部学分的一半左右。尽管各州各大学在普通教育课程的名称与内容方面各有差异,但基本都着眼于要求学生从自然学科、社会学科、人文学科以及文化艺术修养等方面打好宽厚的基础。职前教师教育阶段的普通教育课程约占全部课程的45 %——50%,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在日本的职前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普通教育课程一般也包括人文学科、社会学科以及自然学科三大类,学生对普通教育课程不分院系和专业均需学习。通过这样一种广博的课程设置方式,体现了文理渗透的特点,实现了文科学生学理、理科学生学文的基本要求,避免了学科与专业之问形成壁垒和隔阂。此外,在英国等其他发达国家中,也十分注重职前教师教育中的普通教育课程的设置。事实证明,发达国家在普通教育课程方面广博宽泛的设置方式,在加深学生对人、社会以及自然的认识,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方面大为有益。

(二)课程设置的针对性

课程设置的针对性主要体现在学科专业课程方面。发达国家的职前教师教育设置学科专业课程时,面向中小学的办学方向十分明确,所设科目与中小学课程对应,门类齐全。同时,不少国家实行主修专业和副修专业,使学生获得一个学科以上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增强学生的适应性。

美国本科生在大学前两年不一定确定专业,在二年级结束时决定主修专业和副修专业,主修和副修不一定在同一个学院或同一个系进行。师范生在四年的本科课程中,可以专攻一个主修课程和另一个副修课程,也可以同时专攻两个主修课程。不论是主修与副修课程,或者两个主修课程,都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来确定,并没有固定的安排。这样的教学安排,既满足了学生个性化的要求,又能为学生不同知识结构的建构提供空间。

职前教师教育主修专业与副修专业的设置反映了教师教育的“个性”并彰显了教师教育面向基础教育的针对性。

(三)课程设置的师范性

通过师范性课程(即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可以使师范生了解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以及教育、教学的原理与规律,提高师范生观察与分析教育现象的能力,并进一步培养师范生对教育工作的兴趣与爱好。所以,许多发达国家对师范性课程设置予以特别重视,以此来提高师范生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

如在美国的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中,师范性专业课程要占据所有课程比例的20%左右(不含教育实习)。这些师范性课程一般分为教育专业指导课程、教育专业基础课程、教育专业课程以及临床实践课程等四类。教育专业指导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教师职业的性质和任务以及特点、教育工作的社会地位与作用、学校组织和功能及其与社会的关系等。

在其他发达国家的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中,师范性课程的内容也都比较丰富,并占据着比较大的比例。综观世界绝大多数发达国家的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加强课程的师范性已成为各国师范课程设置的一个重要特色,充分表明了教育基本原理和普遍规律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教师职业的专业化趋向也越来越明显。

(四)课程设置的实用性

无论是教育理念的形成,还是教育教学行为的塑造,均要指向应用才能具有实际意义,因此国外许多国家的师范性课程设置非常注意联系中小学教育实际,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希望师范性课程的学习能够对未来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有效指导。

如美国的师范性课程中有很多把目标定位为培养教育的“临床专家”,要求通过训练,未来的教师能够形成在教育工作中进行分析、诊断、假设及开出“处方”的能力。在俄罗斯的师范性课程设置中,心理学课程和教育学课程中的基础知识与实用知识的比例为1;3, 其目的就是旨在使毕业生进中小学工作之前有足够的实践经验。再如,作为英国师资培训课程主体的研究生教育证书(PGCE)课程,各专业都设置了“教学法”课程,这门课程的直接目标就是向学生传授教学过程中必需而具体的实用知识,因此课程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五)课程设置的灵活性

课程设置的灵活性,一方面表现在教育专业课程的授课方式和课时安排上。发达国家的教育专业课程很少有像我们采取的一门课一学期甚至一年的授课方式,课程多是以专题形式出现,课时根据各门课的特点及需要灵活掌握,没有统一具体的规定。如美国俄亥俄州首府大学的青少年至青年教育专业中涉及的中等学校的哲学与组织、为了学习的阅读、阅读困难的诊断与分析等都没有规定教学时数,往往是根据需要具体而定。

另一方面,课程设置的灵活性主要表现在课程结构上。许多发达国家的职前教师教育十分注重课程结构的科学性与灵活性,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如在新加坡小学教师的培养计划中,就分列了四类课程—核心类课程、必修类课程、自由选修类课程以及实习类课程。其中核心类课程又包括必修教育研究类课程、课程研究类课程和由学生根据兴趣与特长选定后必修的学术性课程。学校可根据学生的不同教育专业而对各类课程规定不同的要求。

二、对我国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改革的启示

(一)拓宽普通教育课程,增强课程设置的广博性

第一,要增加普通教育课程的门类。在发达国家的职前教师教育中,普通教育课程不仅学时比例高,而且门类较多。因此,我国职前教师教育的普通教育课程,要继续增加门类。第二,适应当代通识教育、素质教育的潮流,积极开设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通识课程,如哲学、历史、艺术、文化、伦理道德等课程,以开启学生智慧,提高文明教养,激励意志,造福社会。为便于操作,注重实效,配合此类课程的开设,宜对学生提出具体的应知应会要求。如大学四年中应阅读对人类社会有重大贡献和影响的一百部中外(教育)名著,并写出读书笔记等。第三,按照加强基础的原则,开设交叉性学科,促进文理渗透。文科学生要学习一两门综合性自然科学课程(如自然科学概论等),以了解现代自然科学与科技发展的概况与趋势,理科学生也要重点学习一两门综合性社会科学课程(如中外通史、哲学史等),以掌握基本的哲学社会概念。

(二)强化教育专业课程,突出课程设置的师范性

发达国家的职前教师教育非常重视教育专业课程在其课程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相比之下,我国职前教师教育的教育专业课程则显得十分薄弱。长期以来,教育专业课程仅仅局限于教育学、心理学和教材教法三门课,其学时在总学时量中平均占到5%一6%,教育见习与实习只有6—8周时间。如此课程设置,反映出我国本科院校对教育专业课程的极其漠视、轻视,显然不利于学生教育素质的培养。

因此,应大力强化教育专业课程,其学时数要占到总学时的20%——30%左右。具体设想是:第一,开设多门教育理论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教育理念。如教育哲学、中外教育史、中学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比较教育学,等等。通过开设上述课程,使学生从深层次上理解教育思想,拓宽教育视野,提高对教育对象、教育实际的认识,初步掌握教育规律,特别是使学生树立起科学的教育理念,以便能从较高的角度明了教育的真谛、价值与意义。第二,有针对性地开设教育方法论方面的课程,提高教师工作的专门化、现代化水平。如学校管理学、教育统计学、教育测量与评价、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等,使学生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第三,从技术性、操作性和应用性等特点出发,开设班主任工作与德育、中学教材研究、现代教育技术、心理咨询等课程,使学生一毕业就能很快上手,在较短时间内适应工作。

(三)重视实践课程,强化课程设置的实践性

教师职业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职业,它需要具有较强的教学实践能力。在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中,实践课程是师范生把理论运用于实践、锻炼教育教学能力的关键环节。对此,我们首先必须从思想上把实习基地的建设作为首要的问题予以重视,更新教育实习观念,把师范院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实习学校通过政策协调,结成三位一体的长期合作关系。把教育实习基地建设成为教师科研实验基地、青年教师锻炼基地和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四位一体的稳定的教育基地。其次,规范教育实践课程,把学校组织的具有教育实践价值的活动纳入教学计划。第三,延长教育实习时间,可从现在的6周延长到一个学期左右。学生在教育实践课程中,不仅对教育与社会进步、教育与经济发展、教育与学生身心发展的关系以及基础教育改革的动态能有更多了解,而且,通过切身地感触教育实践,能够逐步地培养师范生的职业情感和职业责任感。

(四)增开选修课程 加强课程设置的灵活性

第2篇

1音乐教育要重视音乐背后的文化修养

这次综合文化素质考试满分160分,100分以上的只有一个人,多数学生的成绩都在40到80分,其实是处在一个不及格的阶段。例如,其中一道题是请写出歌曲《歌唱祖国》的歌词和词曲作者,曲调立刻就在耳畔想起,但是能把三段歌词都写上来的为数不多,再把词曲作者写全的就更是寥寥无几了。想想这些学生还都是在校的优秀研究生。就从这一点,我们不难看出,目前高校的音乐文化教育普遍松懈。唱歌的强调方法、强调声音的解决;弹琴的注重基本功的训练、技巧的提高。把音乐的背景、年代性和为什么产生音乐的“故事”也就是“文化”丢失了。这就是我们的音乐为什么有时显得那么苍白。所以提高在校音乐专业大学生的文化修养是当务之急。对此我有几点建议:

(1)在我们学习唱歌和弹奏器乐时,要同时注意作品的作者、创作年代、文化背景,这就把音乐史跟我们的主修课很好地结合起来了。放在作品所处的时代大环境下演唱和演奏,从作者的情绪情感出发,把握艺术的内涵。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是一定会打动和吸引观众的。

(2)分析作品。从曲式结构、复调功能、配器上了解作品的框架、构成。在这次“钢琴比赛”的考场中,有许多学生演奏回旋曲式的作品。回旋曲式有一个特点:主题旋律在不同段落多次重复出现。那么我们就要想,它每次出现的表情和效果是一样的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都是同样的旋律,我们要通过强弱对比的情绪变化表现出它不同位置的不同感受。例如:第一次见到的感觉和再见面或者熟悉了之后所抒发的情感是完全不同的。我们要通过分析,把得出来的感受应用到音乐的表现中去。让我们的艺术有血有肉。

(3)多听、多看、多感受。我在这次大赛的举办学校(武汉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课程表上看到这样一门课———主修视听课。它的内容是要求学生每学期要听够30到40首音乐作品。这样虽然自己在一学期内演唱或演奏不了那么多作品,但能从视听课上了解和感受到很多作品的处理、变化,以便于以后有机会接触到时,更好的发挥。确实,我们在学校演唱和演奏的作品很有限,但我们可以多听一些名家的音乐会甚至是看一些电影图片,哪怕是旅行,只要细心、勤思考、多感受,都会获得很多知识和道理。我认为,从中受到的感染是一种音乐情结的积累,它能使我们更好的把握音乐风格和音乐方向。

2一专多能

“一专”指一门专业课。它对一个人的发展很重要。每个人都有他的社会价值,大多是按“一专”的高低来衡量的。所以对于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一定要重视自己的主修课程,勤奋、用心。我们熟悉的大音乐家们,可以说大部分是靠这“一专”的突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但是要想成为“常青树”,就要摄取更广泛的知识了。国际艺术理事会主席芬兰人理斯托·罗赫内在接受采访时说过,一个艺术专业的学生,应该尽量多学艺术方面知识,但一定不要忘记掌握比较全面的基础知识,即使你是一个顶级的艺术家,也应该有一个宽广的知识面。就像金字塔的塔尖,它之所以又高又尖,是因为它有无数宽厚的基石所垒建。

在学校期间,我们在用心学好主修课程外,还要注意自己其他能力的培养。比如:讲台和舞台的历练。现在音乐教育和音乐表演的概念已经很模糊了。音乐专业的同学只要毕了业可以考教师证去当老师,也可以考演员证去舞台上演唱演奏。所以我认为我们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能上得了舞台,又能上得了讲台。就像这次比赛的考核内容,只会弹不行,只会唱不行,还得自弹自唱,甚至还要考即兴抽来的作品。这确实展现了一个学生整体的艺术能力。那么,怎样在上学期间尽可能的提高自己的艺术能力呢?首先拿专业课来说,一般院校主修课一周一节,同学们一半是自己上完就完事大吉了,也从不注意别人上课的内容和问题。其实在别人上课的时候去旁听,从老师教课的一点一滴中体会教学的内涵,能有一份意想不到的收获,这就是教学教法的获得。其次,要多参加音乐会、比赛,锻炼自己。把自己平常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通过音乐会、比赛等形式与大家交流,及时总结自己的经验和不足,为以后更好的表现和发挥做铺垫。

由此看来,“一专”是关键,“多能”是条件。在“多能”的基础上巩固“一专”,在“一专”的前提下发展“多能”。

3做好从学校到社会的变位准备

现代的教学模式是以人才培养为关键,服务社会为目的。通过这次比赛,我也一直在思考。

第3篇

柯达伊?佐尔坦(Kodály Zoltán,1882年12月16日——1967年3月6日)是20世纪音乐教育家,匈牙利作曲家。他所创建的“柯达伊教学法”是世界四大著名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

该音乐教育体系包括“全民音乐教育观”“音乐教学论”及“合唱教学思想”等。在此,柯达伊教授提出了:“音乐是全民所共有的精神财富,人人都有接受音乐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而音乐教育也是每个人都必须接受的学习内容”“在音乐教育过程中,由于人声是最好的教学工具,声乐教育理当应当作为音乐教育的基础课程”“音乐教育活动中所使用的教材应当由高品质的音乐素材组成,其中,民间音乐应作为音乐教育的基础教材,被置于教学活动的重要位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将用母语演唱的民谣传授给学生”“音乐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方法将影响学生终身,因此,他们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等颇具理论研究价值的观点。

与此同时,柯达伊教授还针对音乐教学的特殊性,制定了“关于音乐教育的哲学思考”“学校音乐教育的目的和教学改革实践”“对早期音乐教育的认识”“学校音乐教育的基础”“学校音乐教学材料的选择原则”“教师和教学方法”“专业音乐教育与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等与教学相关的实践内容。

该体系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已经发展得更加完善。其音乐教育观广泛影响着国内外的普通学校音乐教育体系和专业音乐教育领域。而几代研究者根据其各自社会政治和文化教育的背景对该体系的结构进行不断调整、完善,使其变得更加合理、丰满。

二、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对高等艺术职业学院课程改革的启示

应该说,“民族性”特色是湖南艺术职业学院在其60年的办学历史中最引人瞩目的特色之一。且不提2008年经省教育厅批准为“省级精品专业”,并成功申报“国家级中等职业学校特色骨干专业”的戏剧系,单就音乐系而言,其课程设置和教材的选择,都自始自终地体现出了“民族性”特色。其声乐表演专业以民族唱法和器乐专业为主,西洋乐器为辅。由学院音乐系为首组织公演的歌剧《江姐》《洪湖赤卫队》声乐器乐专场均大获成功,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音乐系师生在全国各级各类演出、比赛中所创下的佳绩不胜枚举,这也充分印证了其独具特色的民族声乐教学方法的科学性。

毋庸置疑,湖南艺术职业学院所推崇的“植根中华民族文化”的教育理念值得积极倡导和发扬光大,而其目前所具有的强大的师资力量显然也是可以在更大程度上被发掘和推广的。笔者对此有如下两个建议:

1.鼓励西洋乐器专业学生辅修民族器乐

由于西洋乐器和民族乐器的发展历程、乐器发音原理、乐器演奏技法存在各自的特性,因此,西洋乐器专业学生和民族乐器专业学生的自身素质也形成了一定的差异性。如民族乐器专业学生的首调概念相对较强,西洋乐器专业学生则主要以固定调为主;民族乐器专业学生的教材多采用简谱,而西洋乐器专业学生则主要使用五线谱,等等。应该说,在中国文化理念的传承方面,民族乐器专业学生相对西洋乐器专业的学生来说,其文化理念受到本民族文化的影响范围更大,影响力度更强。而西洋乐器专业的学生所接受的本民族文化的熏陶则相对较少。

然而,要让学生承袭本民族文化发展特性,就应该促使其亲身参与到本民族文化的理论学习和艺术实践过程中去,而并非坐而论道,泛泛而谈。笔者认为,无论学生现在主修何种乐器,都必须接受本民族文化的教育,也必须对本民族艺术特点和价值有足够了解,并具备一定的表现能力。简而言之,即在我院主修西洋乐器的学生能够在主修课程完成的情况下辅修民族乐器,使其通过辅修课的学习能够熟知民族乐器发展的历史,了解民族乐器的自身特点,并掌握基本的演奏技巧,以实现培养本民族文化传承人的教育目的。

2.增加合唱课程受教学生范围

湖南艺术职业学院,作为一所培养艺术专业人才的高职院校,其毕业生不仅需要熟练掌握某一门表演技术,更需要具备多方面的艺术素质,以此有效应对人才市场对艺术类人才不断递增的需求,达到社会对一专多能的复合型艺术人才的要求。

笔者认为,就我院目前情况而言,最适宜在六大系部学生中推广的便是合唱课程。众所周知,合唱课程是一门适合音乐专业学生和非音乐专业学生共同学习的课程。该课程的最大价值在于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团队协作能力。在欧洲、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受其理念的影响,合唱教育被广泛普及,国民音乐素质由此得到极大的提高。而我院该专业课教师人数多,教学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因而,在全院学生中普及合唱课程切实可行,各专业系部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音乐素质将普遍得到提高,课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其集体凝聚力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加强。

综上所述,在世界文化交融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的艺术类高职院校也应该积极融入其中,在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等国外先进音乐教育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本国、本土和本学院的教育教学特点,积极创新,大胆尝试,以期达到为我国培养更多优秀艺术人才的教育目的,并使本民族文化得到更大程度的发展和继承。

参考文献:

\[1\]杨立梅.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与匈牙利音乐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2\]袁善琦.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探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4,(3).

\[3\]李方元,吴祖英.论柯达伊音乐课程思想与实践\[J\].中国音乐教育,2002,(3).

\[4\]陈晓.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释读\[J\].大众文艺,2011,(17).

第4篇

[关键词]大学前段不分系跨领域学习经验借鉴

[作者简介]田秀菊(1978- ),女,河北肃宁人,湖州师范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教管理。(浙江湖州313000)

[中图分类号]G40-05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4-0112-02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招生就业规模逐年增加,高等教育正式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时期。为适应这一发展要求,各界对高等教育改革的讨论此起彼伏,高等教育的定位成为焦点之一。借鉴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外高等教育发展经验,其大学教育已基本由“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转移,与此相适应,实施前段不分系制度成为普遍选择。

一、国外大学前段不分系制度的发展与优势

近代以来,随着人类社会的高度发展、中产阶级的崛起,教育开始普及化,接受高等教育不再只是精英阶层的专利,开始进入大众期、甚至是普及阶段。高等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培养专业人才,更重要的是实现平等,提供大众化的教育。同时,受全球化思潮的影响,经济体系、政治、文化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环境保护、经贸合作等新兴议题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再加上知识经济时代,具备跨领域知识整合的高层次人才需求倍增,从“知识生产”的角度来看,全球化的知识生产必须跨越各种机构与组织进行生产,新的知识不再局限于在某个学科领域内进行传承与发展,而是在现实问题解决的脉络中被创造,因此许多新知识的产生、新领域的出现,往往是超越单一学科的多学科知识创新,高等教育跨科际的学习经验与呼声越来越高。

研究显示,当个人倾向内在动机从事某种活动时,在该项活动上会有较好的成就,也就是说,学生若能依照个人自我兴趣选择主修科系,则有更好的学习表现。根据美国学者Trow提出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当同年龄段的升学率超过50%时,高等教育的主要功能则转变为“培育能适应产业社会的全体国民”。而趋势学家Daniel Pink在《未来在等待人才》一书中主张,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是能够发掘自我,有高度感觉力和同理心,能赋予事物意义,且擅长团队合作的人。在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时代后,社会需要的人才更强调对自我的了解与意义的赋予。对个人而言,在求学阶段必须进行自我探索,找出真正适合自己的路,即所谓的“适应性选择”。

为回应整体知识结构的改变,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做出了相应的变革。美国全面实施大学前段不分系制度,学生入学必须先修普通课程,普通课程涵盖了自然科学、人文艺术与文学、社会科学以及文化探讨四大领域,然后再根据个人兴趣选定主修专业。根据一项针对美国指标性大学所做的调查发现,这些大学均实施前段不分系制度。有些学校学生在大一结束时选定主修(如哈佛大学),有些则在大二结束时做选择(如加州大学、密西根大学)。也有大学(如伊利诺大学)提供两种轨道,对于清楚自身目标的学生可在大一就选定科系,对暂时不清楚自身兴趣或志向者则先进入文理学院,在各基础领域与通识课程中做探索。各校在大学前段均有辅导学生选择主修的机制,提供充分的课程信息及选课指导。许多科系也会列出先修课程,供有意选择该科系主修的学生能够在大一、大二预先修读,以便以后直接攻读专业科目。学生也可以选择双主修、多个主修,亦可选择一个主修与辅修。学生在选定主修后,也可转换或放弃某一个主修,只要在毕业时修完至少一个主修的必修课程即可毕业。

亚洲国家面临全球化的冲击也纷纷着手改革高等教育,部分大学开始尝试实施大学前段不分系制度。有别于美国,亚洲国家实行前段不分系多属于在学院内实施不分系制度,或是另外设立小规模实验性质的学位课程。以日本东京大学为例,修课制度类似美国前段不分系,然而仍将学生分为六个学部,分别为文科一、二、三类、理科一、二、三类,从入学考试、教养学部课程、大学教学与研究、求职等,皆以学部为中心概念,学生前二年学习教养学部课程,教养学部课程依学生所属学部的不同而有不同的修读规定,学生至大三、大四开始学习专业主修。

以美国为主的大学前段不分系制度,学生无需一入学即选定科系,而是到了大二或大三再做选择,在大一、大二提供学生探索不同领域、科系的机会,以增加其科系选择的适配度,同时能接触较广博的知识领域,有助知识整合、融会贯通。这一制度既能明确高等教育定位,又可有效改善进校即分系制度造成的学生不能“跨领域学习”、难以“适应性选择”的弊端。

二、我国传统进校分系教育的现状与弊端

我国早年高等教育定位以培养专业人才为目的,学生一入大学就已经选定了专业、科系。近年来,高等教育发展迅速,从1999年开始,在公办学校扩招、鼓励民办高等院校进入等机制刺激下,大学录取率从30%左右提高到约70%,高等教育正式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时期。然而,由于我国在高中阶段即实行分科教学,导致学生提前偏食、博雅通识基础不足,因而近年来的高等教育改革也开始将通识教育纳为核心课程的一部分。可见,我国绝大多数大学在录取时按照学生填报志愿将学生划入相应科系,接受专业训练,但同时提供一定比重的通识教育课程(选修公选课方式进行),但这样的做法导致我国高等教育在专才或通才教育间摇摆不定,定位混淆不明。

第5篇

关键词:声乐教学;合格人才;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3-0230-01

一、中职开设声乐课的必要性

(一)学校课堂声乐教学及课外活动的需要

中职声乐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出真正符合幼师、小学教学的有用人才及社会团体的演艺人才。这一培养目标的完成至少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能够胜任音乐课堂的教学能力。2.具备学校课外音乐活动的组织能力和课外艺术教学能力。3.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4.具备中演艺人才的专业素质及思想素质等。

(二)社会音乐活动及教学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繁荣稳定以及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文化水平不断提高,精神生活不断丰富,许多人希望能学到一些声乐知识来提高自己的艺术修为。这种热潮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音乐人才和音乐爱好者,为我们的音乐事业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它使音乐艺术走出了象牙塔,成为了普通劳动者家庭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声乐学习过程中如果没有教师的正确指导,往往会误入歧途,所以中职毕业的学生也可考虑担当一些课外学习班的辅导等工作,进行声乐教学,从就业的方面来讲为学生开辟了一条可以多渠道发展的道路。

(三)进行多元民族音乐文化教育

音乐是文化的载体,是人类文化遗产宝贵中智慧的结晶。声乐表演的思想性及艺术性都比较高。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不同,他们的声乐作品的风格及表现也不同。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对乐曲的了解,感受不同国家及不同民族的文化。反之,我们也可以通过文化去真正体验音乐。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其民族文化广博,独树一帜,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乐,它们记载着民族的文化,国家的历史。通过教学中对一些民乐的学习,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文化修养及审美素质。我们无可韦言,通过对民族优秀歌曲的学习,不仅能够掌握基本的演唱技能,还能够理解民族音乐精神和了解世界文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为以后的音乐教育及演艺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中职声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中职声乐教育专业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虽然多数中职类学校,开设了声乐主修及选修课,但是并未受到重视,开了选修课也只不过部分弥补了这些学生本应在中小学阶段就应该受到的教育。这样的课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热爱音乐,渴望在不同基础上全面而大幅度提高音乐素质的愿望。因为选修课通常为一、二个学期,教学内容各校不一,没有统一的标准,没有统一的教材,且同学们希望在此课程中获得知识的侧重面又不同,所以造成了虽然开设了选修课,但却因“众口难调”而收获甚微,并没有切实有效地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音乐修养及演唱水平。

(二)近年来,社会上多种器乐考级活动,培养了一批有多年专业训练的器乐考生,给中职的音乐教育提供了大量的生源,但声乐考生却未受重视。以二胡学生为例:有些学生进入学校就能演奏《豫北叙事曲》、《兰花花叙事曲》甚至《第一二胡狂想曲》等这类难度较大的作品。对待这样的学生,中职学校考虑到毕业、就业等问题,自然会以器乐学生为重,一些学校开设了民乐队、管乐队,故而声乐学生渐受冷落。

(三)社会的不断发展,使越来越多的职业逐渐进入专业领域,专业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21世纪的音乐教育,应紧跟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实现教师、演艺人才的专业化。音乐教师应当像医生和律师一样,不但具有精湛的专业技艺,还要有崇高的职业道德修养,在具体的音乐教育中实现教师的专业化。音乐教师专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才可能造就高质量,有效的音乐教育,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音乐教师。

(四)教材不足。例:从目前声乐教学的发展来看,练习曲的体系化有了进展,但仍然没有解决好,伴随着演唱技术的难度加大,教材的出版却没有及时跟上。从低到高纵观整个声乐演唱曲目便可发现,适合中职声乐教学,从初学到中级教程这一阶段的系列教材以及高级教程的教材一直不够系统化。

三、教学方法的改进

(一)教师素质的提高,能够促进教学质量,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1、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就需要教师定期的进修

中职学校要定期对教师的业务能力进行考核。教师要走在本学科的前沿,了解本学科的国际国内的发展状况。经常与各学校进行业务交流,使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

2、教师文化素养的培养

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但要有较高的技艺更应该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教师的文化素养应该是极高的,对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风格、不同时代等的音乐作品的理解及在演唱时的处理,都应该是恰如其分的,符合时代及风格的特点。所以教师要多读一些文学、历史、美学的书籍,开阔自己的视野,结合所学知识勇于实践,大胆创新。

3、教师敬业精神的培养

教师应该把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本专业的执着,对学生的关心以及为国家培养优秀的人才当做自己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用满腔的热情和关爱来对待我们的音乐教育事业。对教学一丝不苟的精神,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职业道德,它直接影响教学的成功与失败。

(二)在教材的使用上

1、对初学者所选用的教材,各调的音阶练习,用流行音乐或中外民歌改编的小型声乐作品。

2、对有基础的学生应选用的教材,在教材的使用上应本着有音阶练习,练习曲(有针对性的),有传统曲目与新曲目及流行音乐(中外民歌改编)的演唱,使学生能够大量接触各种练习曲有重点的学习几首乐曲,达到质与量的统一。

(三)在课堂教学上,教学法的改变,在课程的安排上可大课与小课相结合

第一、合理的分组。学习声乐的学生,由于入校时相互间的专业程度差异较大,故按学生的专业情况合理分组。

1、入学前未受过声乐训练的学生,可根据选修人数的多少分为5—8人一组。

2、入学前受过训练的学生,程度在中下等的学生,可分为3—4人一组。

3、入学前受过训练的学生,程度在中等左右的学生,可分为2人一组。

4、入学前受过良好训练的学生,程度在上等的学生,可作为主修,一人一节课。

第二,课程安排。中职声乐专业的学生主修课为两年,选修课为一年。

1、对待选修器乐的情况

第一学期:以器乐基本演奏法训练为主,学习所学乐器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选练中外简易小曲及练习曲。

第二学期:巩固基础知识,加强基本功的训练,选练中外乐曲及练习曲,(可根据学生的情况加大练习曲及中小型乐曲的学习)。

2、对待主修课程的情况

可根据学生的实践情况进行授课。对程度较好的学生,除了加强基本功训练外,还应加大练习曲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不同风格、不同时代的作品,使学生走出校门还能很好的发展自己的专业并能够很快进行教学。

3、加强合唱演奏的学习,每周可开设两次课(每次两到三节),在曲目的选择上:可选一些小型的中外音乐作品,也可选用学生自己创作或改编的作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组织能力及实践能力,合唱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合唱的编排及合唱的训练。使学生走出校门进入到学校及社会中能够进行合唱的辅导及普及音乐教学工作。

综上所诉,在中职进行声乐教学的研究,使它能够与幼师教学及社会的需求相联系,培养出合格的综合型音乐教学人才,是非常必要的。同时,如何让教师在教学实际中更深层次的去研究和讨论这方面的经验和理论,是今后教学的一个重要的话题。只有深入的研究教学,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学校音乐教育及社会需求的音乐人才。

第6篇

关键词:通识教育;书法;课程改革

1高校网络通识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通识教育是近代关于教育目的和内容的一种教育思想以及据此实施的教育。民国初年,留美归来的梅贻琦先生接受了美国的通识教育理念,他发表了《大学一解》,鲜明地提出“通识为本,而专识为末”“通重于专”等观点。他将这些理念结合中国实际努力探索并付诸实践,应用于清华大学的教学改革,使得清华大学的人才培养在当时独树一帜。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已开设通识类课程,并已成为学校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

基于此,系统、适量地引入网络通识课程,是学校实施通识教育的有益补充。通过引进网络课程,首先是解决了师资不足的问题。网络课程可以将名校、名师、名课聚合在一起,学生通过网络就能获取优质教育教学资源,这使得师资不再成为通识课程建设的制约因素。其次,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相比,网络课程不仅提供了涵盖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丰富的课程内容,同时还可以提供大量的网络教学资源和配套教参书、作业、试题,多样化的选择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随时随地学习、交流,不受时空限制的新颖学习模式,让学生逐渐成为学习的主角。可以说,网络通识课程的引入,对于高等院校开展通识教育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2《书法艺术鉴赏》通识课程面临的问题

《书法艺术鉴赏》通识教育作为通识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和人文素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目前高校《书法艺术鉴赏》通识教育课程却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一,《书法艺术鉴赏》课程设计的通识性和专业性有待改善;其二,忽略《书法艺术鉴赏》学科的特殊性,套用其他学科的教学模式;其三,教学内容与学生相关已有知识体系不对称。如何突破现有困境,更合理有效地建设《书法艺术鉴赏》通识教育?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2006)对公共艺术课程的性质、目标、设置、保障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求各高校开设艺术选修课,并鼓励各高等学校“根据本校学科建设、所在地域等教育资源的优势以及教师的特长和研究成果,开设各种具有特色的艺术任意性选修课程或系列专题讲座,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和需求”。高校的《书法艺术鉴赏》通识课程整体设计应有别于专业书法专业院校的课程,通识课程教育需呈现多样性、丰富性的特点,其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艺术修养和人文素质。但目前高校的《书法艺术鉴赏》通识教育课程面临着一个基本问题:学生在选课过程中对于拿学分的目的性、功利性过强,完全对于通识教育课程不重视也没兴趣。最终造成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演变成学生上课只为获取学分的局面。

3《书法艺术鉴赏》通识课程解决的方法

3.1完善课程目标设计

根据上述现象,在《书法艺术鉴赏》通识课程设计时,应分阶段、分步骤地进行。针对非专业学生的《书法艺术鉴赏》通识课程在课程总体设计时应以兴趣目标为导向,增强学习兴趣,拓宽艺术视野;以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目标为拓展,打开创新思维;以提高感受书法美、表现书法美、鉴赏书法美的能力目标为主体,提升人文素养;从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目标为宗旨,形成“高品质”的综合素质。

3.2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翻转课堂

长期以来,《书法艺术鉴赏》欣赏课程沿用传统教学方式,学生在课堂上缺少自主性、互动性。因此,《书法艺术鉴赏》课堂翻转迫在眉睫。课堂教学应实施开放式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参与。让学生主动参与课程内容分析,可采用分组讨论,学生根据自身知识储备,将《书法艺术鉴赏》通识知识与非专业知识结合讨论。教师根据学生特点有针对地进行引导,从真正意义上做到引导学生,学生主动“学”“问”“答”,做课堂的“主人”。

3.3加强网络通识课建设,丰富教学方法

网络通识课程是将“优质通识课程资源”和“自主修学分系统”紧密结合的一站式学习体系。开设网络通识选修课程,对加强课程建设、推进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在课堂中,授课老师所使用的教学器材仍以放映器材为主,如幻灯片等。《书法艺术鉴赏》欣赏课教学方式单一,使得课程的特色性、专业性大打折扣,成为艺术教学建设前行路上的绊脚石。当今时代,互联网以其数字化、交互性、海量储存、无时空障碍等技术优势受到社会公众尤其是广大年轻人的青睐,因此可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为课堂服务,搭建网络与多媒体平台,利用高校的网络、微博、微信、App等载体,构建集专业性、系统性、丰富性、趣味性等于一体的网络平台,提供优秀的学习资源,学生可有选择性地进行自主学习。

首先,通过引入“名家名师”入课堂,丰富了通识选修课的课程资源,提升了通识课堂的教学水平,优化了通识选修课的课程结构,让广大学生能通过网络这种新型的教学平台与方式接受高水平教师的授课,学习到更多更权威的通识性知识。其次,通过网络授课与网络学习,拓展了学生学习的时间与空间,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灵活度、自由度与选择性。再次,网络课程建设通过引入了名师授课,配备教师对学生进行课程辅导,这种做法既满足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互动与答疑需求,加强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

4结语

高校《书法艺术鉴赏》通识教育应从整体着眼,改善网络通识课《书法艺术鉴赏》教育的总体设计,使《书法艺术鉴赏》通识课从“专业性”走向“通识化”。在网络课程设计中,应增强可视性、互动性、拓展性等,着眼于《书法艺术鉴赏》重感知和体验的特点,打破传统照搬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适当开发微课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发掘学生的兴趣和经验,通过学生为“主导”、教师为“引导”的方式,提供宽泛的教育,构建“跨学科性、开发性、整合性、关联性”于一体的《书法艺术鉴赏》“通识化”课程体系,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网络通识课程的改革真正落到实处,这是我们建设网络通识课程必须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下)[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1555. 

第7篇

关键词:高中音乐 鉴赏课程 有效 教学方法

0 引言

音乐鉴赏的作用是让学生通过聆听和感知音乐来理解和赏析音乐,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感悟音乐魅力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高中音乐课程教学内容里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还是学校开展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审美能力,陶冶情操的有效途径。从国内许多高中音乐鉴赏课堂情况来看,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对音乐鉴赏课程的热情不高,也很难让学生融入到音乐鉴赏课堂之中,因此想改善高中音乐鉴赏课堂教学效果,就应该研究和探寻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

1调动起学生参与到音乐鉴赏课程教学中的积极性

高中学生面对的升学压力较大,因此通常对主修课程十分的重视,而对于音乐鉴赏课程的重视不足,将其作为放松课,简单的听听音乐放松休闲而已。因此,如何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音乐欣赏教学活动中去就离不开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体验到音乐鉴赏的成功,才能从根本上唤起学生对音乐鉴赏学习的兴趣。在素质教育改革逐步深化的今天,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吸引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这也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例如,可以在每次音乐鉴赏课堂教学的前十分钟安排学生自由的介绍一部自己感兴趣的音乐作品,风格不限,只要音乐内容符合积极向上的原则即可。还可以安排同学进行小组讨论合作,共同完成一部音乐作品的赏析。这样能让学生更加主动的去寻找符合自己兴趣爱好的音乐作品,并在选取和鉴赏的过程中自主的学习一些所需的音乐知识。

2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音乐鉴赏氛围和环境

教师授课时,应该注重营造良好的音乐鉴赏氛围,帮助学生自然而然地感悟和接受音乐的魅力,感受和理解音乐作品的美。这种氛围具有多重的内涵,可想、可听、可动、可看,这种氛围能够帮助学生获得全方位的音乐熏陶,全身心的浸染在音乐的氛围之中。因此,在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环境的布置时,应该力求保证整洁、雅致,点缀一些同音乐教学相关的图画作品或著名音乐家的画像照片等;利用课下、课间等时间,通过广播播放优秀音乐作品以及世界名曲;通过教室的电视或多媒体设备定期播放音乐鉴赏讲座;在学校宣传栏、教室黑板报中张贴音乐文化相关的图片和文章;定期举办歌咏比赛或其他集体文艺活动,让高中生在充满音乐艺术气息的校园中享受艺术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素质培养,培养对音乐欣赏的热情。

3利用情感体验法来丰富音乐鉴赏教学

音乐鉴赏是一门听觉的艺术,也是源于声音的艺术。体验法需要教师着力去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敏锐听觉,并巧妙地带动学生主动的参与到音乐鉴赏的过程中去。让学生通过自身对于音乐的感受、想象以及理解,在脑海里再现音乐作品的形象。如当欣赏到柔和而又流畅的小提琴乐曲时,在学生脑海里能够浮现出清澈流淌的小溪的画面;当欣赏到婉转而又悠扬的竹笛声,能在脑海里浮现出青翠山谷的画面。就目前高中音乐鉴赏教学课程内容来说,中国京剧部分的教学通常是相对枯燥和困难的授课内容,因此在内容选择上尤为重要,应该优选精彩、优美的唱段,唱段剧情要丰富充实,能够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京剧中的“唱、念、做、打”进行分析和讨论,让学生随着课堂教学的节奏,伴着录像学唱,这样才能活跃起课堂气氛,让学生主动的接受京剧这种艺术形式。

4多层次的挖掘音乐作品内的丰富情感内涵

音乐不仅仅是基于听觉的艺术形式,更是基于情感的艺术形式。音乐作品中通常都有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生动活泼的场景设计,描绘出了丰富精彩的人生历程,美妙多姿的外部世界,对音乐作品的处理分析时,应该将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准确到位的分析出来,领悟出创作者细致入微的情感流露、声情并茂的情感表达。音乐鉴赏课堂教学不能单纯的聆听音乐,或者简单的重复演唱,空洞乏味讲解等,应该仔细分析音乐创作的基本要素,从乐曲的旋律、节奏、声调、力度、音色等方面认真的剖析和比较,并结合音乐家的个人经历、作品创作的历史背景、创作时代的曲调风格和作品形式等因素,最大限度地挖掘音乐作品内的情感因素,以更好的提升学生对于音乐的鉴赏能力。不同的学生身上对于音乐作品的认知能力和情感认识有所差异,音乐作品本身也存在着其创作情感的不同,这就需要教师结合高中生的实际音乐鉴赏能力的现状,帮助学生逐步了解音乐作品的结构,理解音乐中蕴含的内部情感。学生只有从本质上理解和认识了创作者作品中想要表达的情感以及作者的表达方式,才更容易理解作品的艺术价值,也更容易让学生同音乐作品产生共鸣。

结论

综上所述,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应该努力的营造良好的应用鉴赏氛围,在这种浓厚的音乐艺术气息的熏陶和感染下,学生才能更加自然地领悟到音乐的魅力所在。在日常的课堂教学时,音乐教师应该结合高中生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的选取和优化课程内容,要切实做到关心爱护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构建起平等、自由的师生关系;深入的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尽可能的满足学生对于音乐的爱好,鼓励学生对于音乐创作的热情。师生间相互了解、相互接纳程度不断加深,将会更加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也能够更好的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教学氛围中培养自身的艺术素养。

参考文献:

[1] 苟蕾蕾.浅谈高中音乐教学方法[J]. 新课程学习(中). 2011(02)

[2] 裴晓霞.高中音乐欣赏课教学的几点体会[J]. 教育革新. 2010(08)

[3] 黄林丽.浅谈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的体会[J]. 成才之路. 2010(11)

[4] 刘依依.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几点思考[J]. 北方音乐. 2010(01)

[5] 田兆丰.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策略浅析[J].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 2009(03)

[6] 姜海蓉.高中音乐鉴赏课程的体验教学模式探究[J]. 艺海. 2011(10)

第8篇

今年是我进入大学的第四年。通过前三年的学习生活,我成长了很多。在即将到来的大四生活前,我对自己这一年来的得失作一个小结,从中继承做得好的方面,改进不足的地方,并以此为我今后行动的指南。

在大学期间,我就读的专业是生物科学,我主修的课程有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学生物教学法、微格教学训练、无机及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生态学、植物学、动物学、植物生理学、人体解剖生理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酶工程、植物组培和动物组培、生物课程标准与改革、教师语言艺术、环境生物学、食用菌、大学英语、大学体育、大学物理、高等数学及专业实验课和校内选修课等。

大学是成长、成才的舞台,利用这段美好时光,我认真的计划,踏实的生活。在大学期间,我一直在从事着各种工作,在不断的尝试着各样的生活。大一的干事生活、大二的主席团经历、大三的教学工作,大四的实习锻炼,暑假期间的兼职和三下乡体验,学习期间的多种兼职实践,都给我难忘的记忆,深刻的教育,丰富的经验和美好的收获。而这些美好的收获都来于我不断成熟的思想、认真的态度、满腔的热情、无限的期待、真诚待人、团结集体、乐于奉献。

第9篇

关键词: 高师钢琴教学 存在问题 改革建议

钢琴课是高等师范院校普遍开设的课程,每位音乐专业的在读生都会进行系统的学习。钢琴课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但由于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和学习目标上存在一定的偏颇,因此,培养的学生和社会的实际需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高师音乐系的毕业生大部分将奔赴中小学音乐教育岗位,高师的教育目标主要培养从事中小学和普通高等院校非音乐专业教育工作的师资力量。只有明确了培养目标,我们才能指导学生进行相关的音乐技术学习和训练,才能使学生不迷失努力的方向。

一、高师钢琴教学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在高师音乐系科的课程设置中,钢琴课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课程,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因此,探索一种体现本专业特点的教学体系是非常重要的。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具有三个基本特点:一是学生数量多,基本上所有的学生都要学习这门课程;二是学生刚入学时钢琴演奏方法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三是学生的演奏水平和学习程度存在很大的差距。鉴于学生的这些特点,钢琴教师需要掌握全面而广博的知识,具备教学上的相当的灵活性,采取多样化的授课方式,对于不同特点的学生,应有不同的教学方法。

高师钢琴教育与表演艺术领域钢琴教育很容易混淆,一些钢琴教师在培养目标上就出现了偏差,将训练音乐学院钢琴系学生的教学方法搬用于音乐师资的培养之中,整个教学过程不是从599到740,就是肖邦练习曲、平均律练习曲,等等,完全沿袭钢琴专业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音乐系毕业的学生没有一定的钢琴演奏能力是不可想象的,但这些演奏能力绝不能用车尔尼等钢琴教程的深浅去衡量,更不能用高雅名曲的标准来评估。我们必须清楚,高师音乐教育与音乐学院表演系不同,它所培养的对象是音乐教师而不是演奏家,更高层次的是培养出色的音乐教育家。

虽说有了一定的钢琴基础,但不会弹钢琴伴奏的还大有人在,包括一些钢琴技巧较好的主修学生。从高师目前的教育状况来看,出现这样的现象并不奇怪,如和声、曲式分析和配器等理论知识是高师音乐教育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这些理论已成为独立分割的碎片,成为单纯追求某种技巧的附属物。部分教师和学生对钢琴伴奏也存在着轻视心理。有的教师认为教材不够完美,课时有限,效果不明显;而学生觉得只要会弹一些有难度、有技巧的独奏就行了,伴奏会不会无所谓。其实,这种学习体制、这种思想不仅影响了学生的自身素质的提高,更影响了其全面发展。而且,很多学生从进校起就养成了习惯;老师布置什么曲目,他就依照完成什么曲目,结果毕业后面对不同层次和环境的教学工作束手无策,比如,中小学的音乐课如何教学?中专艺校的钢琴课又该如何教学?等等。要想适应各种不同的教学需求,高师音乐教师在钢琴教学上必须具备全面性,学生不但要学习相关的教学理论,而且要使自己所学的专业技能灵活运用于教学实践中。

二、钢琴教学改革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应该提高认识,转变思想,对高等师范院校的钢琴教学进行一些改革。在此我谈谈一些建议:

1.设置钢琴理论课,包括:(1)钢琴发展简史;(2)演奏心理学;(3)有关钢琴技巧的理论;(4)钢琴教学的方式和手段。

2.进行钢琴技能与即兴伴奏相结合的训练。这些训练包括各调的音阶、琶音、和弦的弹奏方法,并在第一学期加入和弦连接、伴奏音型等简单训练,为以后的伴奏打下基础。

3.选择部分练习曲和乐曲。在教材的选择方面,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练习曲、乐曲,并对学生讲解为什么这样选择的方法,以及效果如何,等等,这样不但可使学生提高演奏技术,还可使学生了解曲目的选择在整体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使学生在钢琴曲中学到伴奏的织体和为旋律配和声的方法。

4.弹奏具有典型意义的伴奏作品。中外优秀的伴奏作品是学习伴奏的主要教材,从别人的伴奏当中学到伴奏织体、和声、音型的安排和设计。并在学习当中,每弹一类风格的作品后,让学生为同类型歌曲编配伴奏,得到实际的锻炼,并由模仿向创作转变。

5.系统讲授即兴伴奏知识。在第三学期,从歌曲分析、和声配置、音型选择、前奏间奏处理、伴奏弹奏艺术方面,全面训练学生的伴奏能力,把现行的一年的伴奏课延长到毕业结束,使每个学生在即兴伴奏方面得到实际训练,如学生之间相互弹奏歌曲伴奏等。

6.考试的改革。考试内容应以伴奏为主,使钢琴课的教学以伴奏为中心。除了考核练习曲和乐曲之外,还可选择各调和弦连续,为旋律配和声,配节奏型,为歌曲配即兴伴奏等。把考试作为一种手段,将学生学习钢琴的注意吸引到伴奏的学习当中。

7.注意钢琴课的多样性。从分类当中,把主修课和必修课取消,把钢琴课作为普修课,使学生更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学习目的和毕业方向。钢琴课可扩展为键盘综合课,形成以钢琴为主的键盘综合课,即在进行钢琴教学的同时适当学习手风琴、风琴、电子琴等键盘乐器。在教学时间上,以安排在后两个学年当中为宜。

8.师生均可定期进行公开钢琴教学,学生之间互相讲课,教师及时从教学方法上给予指导;大家观摩其他钢琴教师授课,通过观摩教学来掌握不同的教学方法。

9.钢琴教学经常采用以演奏为主的形式,一学期所弹的练习曲和作品极少;而中学的音乐教学内容中,多数是以了解各个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作曲家及各自创作的作品,这就要求钢琴课要让学生不但会弹奏一些经典作品而且能够了解更多的范围更广的作品。因此,教师除了在教室给学生上钢琴课外,也可让学生到音乐欣赏室,定期指导学生欣赏各类风格的钢琴作品,通过音乐欣赏这种审美活动,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这种做法有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总之,高师钢琴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我们必须认识到高师教学的全面性、幅度大的特点,正确地进行钢琴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钢琴修养和演奏能力,为其日后在音乐教学中得心应手地运用包括钢琴在内的各种键盘乐器,为其在音乐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能够使其了解更多、范围更广的作品。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美国;高校;学分制

Abstract:Credit system is a teaching management system ,which is generally used in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Studying experience of American credit system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reformation of our credit system in universities. Characteristics of credit system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for American universities were analyzed and investigated. The paper also pointed out its reference for China ’ s teaching management.

Key words: American;universities;Credit system

学分制作为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已被世界各国的高校普遍采用。美国是实行学分制最早的国家,其学分制模式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我国高等院校尝试实行学分制虽然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但在长期统一的课程体系、统一的教学形式下,难以摆脱学年制度的计划模式,所实行的实质是学年学分制。在学分制改革的过程中,很有必要借鉴美国学分制的优势,使我国的学分制更趋完善。

一、美国高校学分制的发展历程

学分制的产生和发展遵循一定的内在逻辑。探索事物的起源,是为了不为表象所遮蔽,从而透视学分制的本质及所秉承的大学思想。正如美国学者小罗伯特.B.埃克伦德所言“为了学到教训或获得洞察力而研究过去则可能是收益最大的。人类只能按照他们曾处的位置来判断他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我们忽略历史便是以冒着不理解自己的风险为代价的”。 学分制的产生源于德国的选修制,选修制被引入美国,在美国得到了发展和完善。而选修制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又有赖于英国导师制的帮助。因此,学分制是德、美、英三国教育理念和教育文化的结晶体。

(一)学分制的源起

1.德国的选修制

18世纪的德意志大学普遍发生了衰退的迹象,在社会上失去了立足之地。时任普鲁士教育部长威廉・洪堡认为:“大学是一种最高手段,通过它,普鲁士才能赢得在德意志世界以及全世界的尊重,从而取得正真的启蒙和精神上得世界领先地位。” 柏林大学正是在德国理性主义的精神下应运而生。

19世纪初,欧洲的大学一般采用班级组织教学的模式。学生所选课程及进度、内容均由学校统一安排,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自。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迅速发展,统一的培养规格和教学管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实的需要。时任柏林大学校长洪堡在面对整个欧洲大学教育的严峻形势,提倡“教学自由”以及“教学和科学研究相结合”的大学新理念。在大学新思潮的指导下,洪堡在柏林大学首倡“选修制”。

2.美国引入选修制

1825年托马斯・杰斐逊创建弗吉尼亚大学并任校长。杰斐逊将柏林大学的学术自由的思想运用到教学管理中。在弗吉尼亚大学,学校允许学生有一定的选课自由,学生可以在古典语、现代语、数学、自然哲学、自然历史、解破学和医学、道德哲学、法律八个学系开设的课程之间进行选择。但是,学生一旦选定了主攻课程,便不得再在各自的学系中选择课程。 弗吉尼亚大学课程改革引发了对传统教育管理体系的思考,美国很多大学尝试推行“平行课程”和“部分课程”。但与此同时,初期的选修制也受到了保守派的反对。1828年耶鲁大学校长戴伊和耶鲁大学拉丁语、希腊语教授金斯利撰写了著名的《耶鲁报告》,该报告代表了英国式古典传统学院对改革的一种抵制。1827年时任哈佛大学校长的昆西反对保守派的主张,认为改行选修制是合理的,也是可行的。在他的倡导下,1839年,哈佛大学允许学生在一年级之后选修诸如科学、现代语、历史等课程代替原来必修的拉丁语和希腊语。虽然昆西极力倡导选修制,但当时的美国正处于南北战争时期,保守派势势力强大,他的主张并没有得以完全的实现。

(二)学分制的产生

1.哈佛大学推广选修制

1869年,时任哈佛大学的年轻校长艾略特在就职演说中宣称:“本校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建立、改善并推广选修制”, 艾略特将选修制作为哈佛课程现代化的主要途径,予以逐步实施。1872年,哈佛取消了四年级所有的规定课程,1885年大大减少了一年级的必修课程,1897年整个哈佛大学的规定课程只有一年级的修辞学。同时,新课程与新教师的数量同时增加。1870年到1871年,哈佛共有32名教授为643名学生开设了73门课程,1910到1911年,由169名教授为2217名学生开设了401门课程。 正是有了埃略特的大胆改革,哈佛大学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哈佛的改革并不是一帆风顺的。1885年,普林斯顿大学校长麦科什与耶鲁大学校长波特同艾略特公开争论选修制的利弊,麦科什甚至在公开会议上嘲笑哈佛大学。但这并不影响学修制以其独特的优势和先进性在美国的得以蓬勃发展,1893年,连最保守的耶鲁大学也取消了本科2至4年级的必修课。

2.哈佛大学发明学分制

19世纪后期,选修制在美国的大学全面推广之后,遇到了一个新的难题,即如何衡量学生的学业进度。在实行选课制的学校,同一系科的学生所学课程和学习进度都存在差异,学年制的教学管理模式已不再适用。为了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审查学生入学、转系、毕业等事宜,需要建立一个衡量学生学习状况的统一标准,所有学分制作为一种衡量学生课程学习量标准的计量单位应运而生。1871年,哈佛大学列出了学校所有课程的目录,根据每门课程深浅难易程度和花费时间的多少折算成“学分”。1872年,学分制正式在哈佛大学施行。一个学生能否毕业,要视其取得的最低学分数,学生既可以提前毕业也可延迟毕业,这使学生的学习自由度有了制度保证。在艾略特就职哈佛的短短30年间,由于选修制和学分制的实施,令哈佛从一所相当较小的地方学院转变为一所现代大学。

(三)学分制的发展

1.劳伦斯・洛厄尔的学分制建设

1903年,哈佛大学实施学分制的调查结果发现有55%的学生只选初级课程;75%的学生选课没有中心;学生选课极少考虑知识结构;课程体系不系统,显得支离破碎。这种全开放的自由选修制曾一度造成了教学的混乱,学生既达不到“专”的要求,也未达到“博”的目的,影响了学习质量。1909年,劳伦斯・洛厄尔接替了艾略特的哈佛校长职位,对学分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第一,建立专业和副修(major and minors)、集中和分配制度(concentration and distribution)。即规定哈佛的本科生至少在全年的16门课程中6门集中在一个主修领域,以保证重点;“分配”至少6门在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以保证知识的广泛性;余下的课程由学生自由选择。 第二,引进导师制。第三,推行荣誉学位制。

哈佛大学将德国式的自由选修制和英国的导师制结合起来,形成美国学分制独有的特点,劳伦斯的改革使学分制更加完善。

2.科南科的通识教育课程

1933年,科南科接替劳伦斯任哈佛大学校长,继续对学分制进行改革。对学分制的关注重心从课程体系转变为课程内容。1943年,科南科成立了一个专门委员会,研究通识教育课程改革。1945年,该委员会发表专门报告《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该报告将教育分成通识教育和专门教育。大学生应具备人类共同的知识基础,通识教育的实质是文理教育,它是专业教育的基础。哈佛将课程分为4组:1-99门低级组课程,100-199门中级组课程,200-299门高级组课程,300-399门高级组课程。

3.德里克・博克的核心课程

1971年,哈佛法学院院长就任哈佛大学校长,继续实施课程体系改革以便使学分制更加完善。1977年,哈佛大学公布了《核心课程计划》,1981年,公布了《公共基础课程方案》,推出“核心课程体系”。核心课程体制基本形成。它要求所有的学生学习文学、艺术、历史、科学、外国文化以及社会分析五个领域的基础知识,占总学分的1/3。整个核心课程每年共设80-100门,平均每个领域开设8-10门课程。核心课程与一般的通识教育有所不同,它并不要求掌握一套伟大的著作、消化指定数量的信息,而是让学生了解获取知识的方法和途径。目前,哈佛大学共有6大内课程:英文写作、数理统计、外语、核心课程、主修课、选修课。核心课程比通识课程更适宜科技和时代迅速的发展,为大学生知识、能力的形成指明了科学的方法和科学规律。

至此,学分制已具备非常完善的体系。

三、美国学分制的改革历程对我国学分制的借鉴意义

(一)改革要具有连续性

从弗吉尼亚大学校长托马斯・杰斐逊引进德国的“选修制”到哈佛大学校长艾略特于1872年在哈佛大学首次实行学分制,使自由教育的理论得以实现并且有了具体的以“学分”为单位的量化指标;之后哈佛大学校长劳伦斯・洛厄尔引进英国的“导师制”,建立专业和副修,使学分制在实施过程中既注重学生自由选课,又有“导师”的专业指导,使学分制下的选修制不在盲目;科南科注重通识教育课程,德里克・博克推出核心课程章程,学分制的关注点细化到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美国大学历任校长的改革都是建立在之前的改革成就之上,这既是大学校长的集体智慧,也体现了学分制改革过程的连续性。基于此,我国高校在推进学分制改革的过程中,改革的连续性是推进学分制成功实行的核心因素。

(二)改革要遵从学术自由的思想

学分制的教育思想的实质是“学术自由”,包括大学教师的讲学研究自由,也包括学生的学习自由。“学习自由”即学生应该享有选择学什么,决定什么时间学和怎样学,以及形成自己思想的自由。其中,学生选择课程的自由居于核心地位。因此,学分制改革的应遵循学术自由的思想,其改革的核心是建立自由课程选择的整个体系。简化选课过程,听取学生选课建议,提供多样化的课程选择领域。

(三)改革的着眼点应放在课程内容设置上

科南科对哈佛大学学分制进行改革,对学分制的关注重心从课程体系转变为课程内容。1945年,科南科成立的专门委员会研究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发表专门报告《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该报告将教育分成通识教育和专门教育。指出大学生应具备人类共同的知识基础,通识教育的实质是文理教育,它是专业教育的基础。哈佛将课程分为4组:1-99门低级组课程,100-199门中级组课程,200-299门高级组课程,300-399门高级组课程。

哈佛大学于1977年和1981年分别公布了《核心课程计划》和《公共基础课程方案》,推出“核心课程体系”。核心课程体制基本形成。它要求所有的学生学习文学、艺术、历史、科学、外国文化以及社会分析五个领域的基础知识,占总学分的1/3。整个核心课程每年共设80-100门,平均每个领域开设8-10门课程。核心课程与一般的通识教育有所不同,它并不要求掌握一套伟大的著作、消化指定数量的信息,而是让学生了解获取知识的方法和途径。目前,哈佛大学共有6大内课程:英文写作、数理统计、外语、核心课程、主修课、选修课。

柯南特的改革注重通识教育,把选修制的中心放在课程内容的广度上;而德里克・博克则把选修制的中心放在学生知识体系的形成上。基于此,我国高校学分制改革中,对于课程设置上第一要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第二是课程的内容应采用具有深度和广度的广域课程和核心课程上。

注释:

小罗伯特・B埃克伦特,罗伯特・F・舒伯特.经济理论与方法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2.

②文池,大学演讲录[M].北京:新世纪出版社,2003:314

③John S. Brubacher, Willis Rudy, Higher Education in Transition: An American History 1636-1956[M]. New Your: Harper&Row Publishers,1958:P101-102

④滕大春.美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516-517

⑤孙成武.全球十大名牌大学智慧:睡与争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3

第11篇

关键词:钢琴即兴伴奏;现状研究;问题解决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8-0127-02

一、高等音乐师范教育中钢琴即兴伴奏学习的现状研究

现在对于钢琴即兴伴奏的学习存在许多问题,其中一个就是教材:目前各院校所用的即兴配奏教材标准不一,关于钢琴即兴伴奏的资料数不胜数,但是就没有一个统一的权威教材或参考资料;其次是教师与学生本身的问题:教师的教学能力有高有低,有的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很好,但不能很好的传授给学生,有的教师理论知识扎实,但当学生遇到问题时还是不能给予很好的解决。学生自身的接受能力也参差不齐,这些都使钢琴即兴伴奏教与学进展缓慢。

一首好的即兴伴奏作品,它不仅能更好地再现作品的内容,还能充分提高学生对作品的感受、理解和表现能力,增加对音乐的兴趣。学校也一再强调需加强学生的即兴伴奏能力,但在校的音乐师范生都只有一门的主修课程,所以学生大部分的课余时间都用于练习自己的主修课。经过调查发现,在高师的音乐教育中钢琴即兴伴奏虽然是一门必修课程,但是总课时量不够多,一周只有两个课时,即使即兴伴奏老师一再强调即兴伴奏的重要性,用力的劝导学生课后应多花时间在实践练习上,但学生还是关注自己的主专业更多一些,很难主动抽出时间练习即兴伴奏。经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和与周围学校同专业同学的交谈调查,笔者认为,学生其实是非常被动的,只有极个别的学生会主动地去学习,绝大多数学生还是沿袭中小学时被动学习的习惯――学校、老师要求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求得多就做得多,要求得少就做得少,没有要求就干脆什么都不做。再加上绝大多数学生仅在开设钢琴即兴伴奏课时作一些练习,整个学年的课程结束后,很多学生便再没去主动接触和练习即兴伴奏了,所以对于选择继续在音乐工作上发展的不少学生来说,当遇到一些教学或工作中所需的伴奏时,他们可能仍只会用一些很初级的配弹法,不能很恰当地配置和声并弹奏出来,这都会影响到学生的自身能力与发展,以及今后的教学质量。

二、高等音乐师范教育中钢琴即兴伴奏学习存在的问题

我们的一些学生往往只看到即兴伴奏简洁、随意的一面,忽视了它所需要的综合知识与技能的要求。很多学生在钢琴即兴伴奏的学习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难题。比如说:

1.一些学生具备多年的钢琴基础,但遇到为歌曲弹即兴伴奏时,却不知如何下手;

2.有的学生理论知识扎实,不但精通乐理,甚至和声学、曲式等也学得很不错,但面对弹即兴伴奏仍是束手无策;

3.有些学生在弹奏即兴伴奏时,几乎只会用C大调来为歌曲伴奏,一旦要求移调伴奏,马上就不知所措,若勉强移调伴奏,也会手忙脚乱,错音不断,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4.还有的学生只能用非常有限的几个伴奏音型来为歌曲编配弹奏伴奏,甚至有的只会一个伴奏音型,所以不管拿到什么风格的歌曲,他就只能将那个自己唯一熟练的伴奏音型作为歌曲的伴奏,永远都是那么单调和生硬。

这些类似难题往往成为制约学生学习即兴伴奏和进一步学好即兴伴奏的主要问题。因此根据这些问题去寻找笔者认为比较恰当的学习方法,愿与广大师生交流分享。

三、高等音乐师范教育中钢琴即兴伴奏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解决

对于以上出现的几点问题,笔者通过对师范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经验总结出以下对应的几点解决办法:

1.对于高等音乐师范生,良好的演奏技能是学习钢琴即兴伴奏的基础。除此之外,还应熟悉常用各个调式的音阶及琶音,熟悉各调音位,熟悉指法规律。最后还要掌握一定的和声知识和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熟悉常用的伴奏音型,并根据乐曲情绪恰当地选择使用。

当伴奏者拿到一首歌曲时,他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歌曲的调式、思想内容、基本情绪、体裁形式,标记和弦功能记号,设计各段的伴奏音型。这就要求学生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作依托,在拥有基本钢琴技能外,还应多实践,重视理论学习,对每个作品尝试不同的伴奏手法,选一个最能表达自己对作品理解接近的伴奏形态,只有提高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分析能力,才能给练习即兴伴奏带来很大的帮助。

2.对于精通音乐理论知识而对伴奏束手无策的学生,他们缺乏的就是钢琴基础,因为即使有再扎实的理论知识,没有钢琴基础的话,仍然不能完成对这门课程的掌握。

首先,要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从弹奏技巧来说,伴奏者可在技能的基础上自由发挥,不必做大量的机械练习。但要练习脑的反应,反复思考配弹方案,在内心视觉的“键盘”上,用内心去听、去感受配弹的音响,最后上琴键上检验配弹效果。其次,要加强视奏训练及视谱的正确性,养成正确的读谱习惯。最后,要注意和声配置。

3.对于只熟悉在一种调式上进行伴奏的学生来说,即兴伴奏便失去了它的意义,因为即兴伴奏大多是为歌唱者演唱歌曲而服务的,而每位歌唱者演唱的水平不同,歌曲的调性也会随之有所差异,钢琴伴奏也需随之移到相应的调式上伴奏。虽然在C大调上伴奏是最容易的,但光是掌握一种调式是不够的,还必须将其转移到各种调中反复练习,争取在二十四个大小调中都有做到移调练习。当可以在每个调中做到不手忙脚乱,熟练的进行伴奏时,这样才能算是做到真正掌握。

4.对于只会用一个和几个有限的伴奏音型为歌曲编配伴奏,是比较机械、教条的照搬方式。对此,我们应该加强对作品的和声配置练习,丰富自己的伴奏手法,对于一首歌曲的伴奏不要局限在某一种伴奏形式中,不然钢琴即兴伴奏中的即兴成分便荡然无存。

要追求更高的目标,就是要达到随心所欲的即兴创造,这是即兴伴奏追求的最终目标,也就是即兴伴奏的高级阶段。

四、总结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目前我国高等师范生教育学习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突出师范性教学不够,关注基础音乐教育不够。使得像这门加强音乐能力的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没有得到好的学习方法和灵活运用。高等师范音乐教育专业作为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摇篮,即兴伴奏这一实用技能必不可少。笔者建议有针对性的培养高等师范生们的钢琴即兴伴奏能力,以更好的服务于基础音乐教育的教学工作,能成为每一个关心、从事高等师范音乐教育工作的教育者们所关注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冯德刚.歌曲钢琴即兴伴奏[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9-21.93.

[2]刘柱.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现状与思考[J].贵阳:贵州大学学报,2004,25-27.

第12篇

从2002年4月教育部启动创业教育试点工作以来,欠发达地区普通高校创业教育尽管有所发展,但并没有明显实质性的进展,具体表现在:

(一)有关创业教育的活动开展频繁,缺乏实质性的内容

1、近几年,欠发达地区普通高校相继组织成功创业者在校内演讲,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在校大学生的创业激情,但存在表面化、情绪化等问题,缺乏持续性的作用。

2、一些欠发达地区普通高校开办了创业计划竞赛,虽然加强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但创业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仍有待提高,依靠少数学生参加竞赛很难实施全面的创业教育。

(二)缺乏必要资金和政策支持

资金问题一直是一些欠发达地区普通高校创业教育的首要问题,一些政府、学校以及企业设立的创业基金无法满足众多创业者的需要,还需要国家政策法规的支持以及劳动、科技、中小企业、投资融资等部门的参与。当地虽然出台了扶持创业的一些政策,但市场准入的门槛对大学毕业生来说依然较高,而商业银行出于其经营目的考虑,不愿意给大学生提供信贷支持。

(三) 欠发达地区普通高校的创业教育体系尚不全面

1、学科建设不健全。

2、创业教育实践环节不足。

3、创业教育内容单调。

二、欠发达地区普通高校创业教育的一般模式

要培养创业人才,欠发达地区普通高校需要在各个方面进行改革。下面从创业教育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计划、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管理方法、培养途径、考评方式、师资队伍等几方面分别论述。

(一)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创业教育是新时代、新形势下的产物,强调对具有冒险精神、适应性和开拓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具体表现为:1、知识性:创业教育并非只关注实用性,理论知识的掌握也同样重要,因为如果没有理论的指导,那么创业活动就是盲目的;2、能力性:创业教育重在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如智力、动手操作能力、个性特质、组织管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3、品德性: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应具备敬业、守信、诚实等优良的品德特征,所以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二)创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创业教育不能无视市场这一牵引力,欠发达地区普通高校必须以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为导向,坚持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依据,开展人才需求调查,预测未来职业需求,坚持可行性、超前行、整体性、实用性原则。 开设诸如:企业管理、领导艺术、商法、经济法、信息网络、逻辑学、传统文化、国际商贸、制造业务、教育学等学科。

(三)创业教育的课程内容与课程体系。创业教育课程内容注重宽基础、活模块相结合,欠发达地区普通高校要以学科体系为线索,将学科前沿理论和生产技术、服务、管理类实用性技能相结合,形成一种将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相结合的综合学科课程。当然,创业教育课程并非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简单相加,它的课程内容更偏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创业教育应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创业知识结构和创业能力。创业教育比其他教育更需要对社会的认知和社会实践。创业教育的课程方案应与创业的一般过程和要求一致,既要教授学术类课程也重视个人能力(核心能力)的培养,不仅训练学生创业技能,还要教学生社交技能,树立创业意识,培养创业心理品质,形成创业社会知识结构。专业课、文化基础课、创业理论课、创业实践课,都要以创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创业实践活动是一种最能体现创业教育性质和特点的课程,它可以将实践活动、教育活动和自学活动融为一体,围绕创业实践目的、任务、计划、执行、评估等问题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各种途径使创业教育融入到创业素质中去,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课程体系分为精学、选学、配学几类。学生的专业文化课和技能课分为主修课、选修课、配修课。主修课为精学,选修课为学生兴趣所在,配修是培养学生个性,扩大学生知识面的课,此类课可由学生任选。总之,创业教育课程分为:文化基础课程、专业课、创业基础理论课和创业实践课。这几个方面并非截然分开,而是相互渗透的。

(四)创业教育的教学。创业教育采用“三维立体教学”,教师拥有足够的自,实行自学自研为主,通过创业实践课程实行产学结合,密切联系社会与市场,邀请企业家、成功的个体工商户讲学,开展案例分析,模拟公司。侧重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突出机会教育,因为机遇在创业成功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是创业成功的基本要素。欠发达地区普通高校可根据自身需要选择下面几种常见课程运行模式。1、渗透模式。2、结合模式。3、复合模式。

三、欠发达地区普通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的实施举措

1、统一思想,充分理解实施创业教育的重要性。首先,实施创业教育是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只注重对学生进行课本知识的灌输,而不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高等教育中,应该将创业教育作为一个重要部分,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实施创业教育是解决当前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指出: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专业技能、钻研精神、务实精神、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通过开展创业教育,开发和强化学生的创业素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成为复合型人才,使其由求职者转变为“创业者”、“企业家”,为自己和他人创造就业机会,缓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此外,实施创业教育还是知识经济的必然要求。

2、完善政策法规建设,创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创业教育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事业,涉及到教育、科技、人事、计划、财经、外事等诸多部门,需要当地政府做好统筹工作,制定统一、权威的激励政策和法规。要注意政策的连续性、协调性、规范性,逐步建立起良好的法律法规环境,以推动当地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创业教育关系到落实“科教兴国”伟大战略的实现,是全党、全国、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欠发达地区普通高校创业教育可以争取当地政府、企业、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支持。

3、构建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包括创业教育理念、创业教育课程、创业教育方式、创业教育评估体系。实施创业教育,首先要具备先进的创业教育理念,用来指导整个创业教育。创业教育的目标是通过创业教育的课程来实现的,欠发达地区普通高校必须建立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创业能力、创业知识的课程体系,具体课程要在传统教育课程的基础之上把创业社会常识、创业指导、创业心理和技能、市场、经济、管理、商务、公关、法律、税收等课程添加进来。创业课程结构要实现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和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采取各种类型的教育方式如:课堂授课、创业实践、创业计划大赛等,同时要建立、健全创业教育的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