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管理学的自然属性

管理学的自然属性

时间:2023-10-29 14:58: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管理学的自然属性,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管理学的自然属性

第1篇

关键词:管理学;梳理;踪迹

在管理学的一系列基本命题中,最基本的莫过于:管理学的起点是什么?管理学的终点又是什么?管理学或者管理学研究中关于管理学发展的历史梳理始终是管理学研究中一个最为基本的命题。本文通过对管理学历史踪迹的梳理,阐述了管理学与其他学科的一个共同的基本特征――即其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特点,从而进一步论证了管理学科所具有的科学属性。

一、 学科普适性踪迹概述

一门学科原理的普适性来源于的对象――不是某物,而是某物的某种属性的关注,以各种属性为对象的研究思路逐渐形成了各种学科。普适性的表现在于其具有超越性,而这种表象来源于科学本身所具有的客观性,众所周知,客观性是科学一个十分重要的特征,无论它是自然科学的规律(即研究对象符合因果关系的)还是社会科学的规律(即研究对象符合随机统计规律的)都是客观存在的。站在历史的角度对一门学科的性质进行讨论,既能够从总体上去审视一个学科,也能够对该门科学所具有的普适性特征追根溯源,从而来证明该门科学的价值。由此可见,要证明一门学科的存在性,找到用于描述这门学科所针对的研究领域的本质范畴内的一系列科学原理的普适性是必要的条件。一切禁得住时间验证的人类规律都是其具有普适性特点的最佳表现。同时,对于一个学科其思想的产生背景和条件的分析也是深刻理解这一学科最好的途径。

管理学家丹尼尔 ・ 雷恩曾经说过,“理论是所有学科所追求的目标;而管理学理论则是基于组成管理学的全部思想为基础所构成的。追溯到管理学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就可以很好地解释管理学这一门学科所采取的概括和分析方法……探讨管理思想史既能够加深我们对自己文化的了解,也能够发现那些对于怎样把管理学的技术和管理知识运用到其它文化领域和组织中去的解释”。站在不同的角度来分析管理思想史,同时也是为了论证管理学历史所具有的规律性特征并进一步分析和研究如何运用此普遍规律的过程。由此可见,从历史的视角出发,是探讨一门学科是否具有规律性的最佳办法。也就是说,从管理思想史的视角出发去研究和理解管理学,这可以为目前很多悬而未决的管理学争议问题提供一个不错的解决办法。

二、 管理学历史的变迁

尹卫东曾经引用过恩格斯的说法,他认为管理学的演进实际上就是管理哲学的发展,同时他试图从管理学史的视角出发去证明建立管理学哲学的必要性。泰勒在《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也曾经这样论述过:“科学的管理包含某种重要的普遍规律,其实际上是一种史学观”。以上所有观点都认为,了解一门学科发展的普遍的规律也就等于掌握了这门学科的基本属性,而普适性恰恰是这些规律性特征的一个总合。上述所有认为,试图分析某一门科学的哲学特点和根本属性,即试图去探索一门科学存在的客观规律和基本特征,首先需要的就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所以说,揭示管理学的发展踪迹的过程也就是探索管理学普适性特征的过程。

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生产力以及生产组织方式的发展变化,影响了当时的管理学思想的产生以及发展,甚至可以说,正是这些因素决定了管理理论的演变。尽管管理理论的形式是千差万别的,但是几乎所有的管理学流派其所研究的主题都有着相同性。纵观管理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将管理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大致划分为四个阶段,即早期的管理学思想时期、科学管理时期、社会人时期和现代管理思想时期。本文依据目前管理科学领域的比较流行的观点将当今国际上一些比较成熟和先进的管理学思想归纳为后现代管理时期,其认为管理学是研究管理与被管理之间的关系以求最优化实现其目标的科学。接下来本文试图从架构上以时间为序列概括性地探索和分析管理学思想的演进特性,以期寻找和总结其中的规律性。

在管理学的思想发展的进程中,我们对于效果的强调以及对技术和科学的进步在带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更加看重和强调思想学理论及方法。可以说,一个时期的大的文化背景一直是管理学思想产生的温床,这导致管理思想和理论在根源上具有规律和理性的特点,同时其也成为了推动人类社会和文明向前发展的重要指标。而且时代越是进步,其推动力也就越大。

三、 管理学发展踪迹探索

泰勒是管理学思想产生和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他在美国的工业从私人拥有的组织向综合性、大规模公司的转变的过程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其也验证了管理学思想的科学性。早期的管理思想就是指在科学管理产生和出现之前的管理思想,其虽然包含了一些管理学的思想和萌芽,但其思想大多是经验类型的,而且也比随意。因为其多是在迎合大宗的文化背景。泰勒使管理学的研究走上了科学化的道路,同时泰勒也为管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化基础,而他的思想也在后来的管理学发展中受到了最多的拥护及批评。马克斯・韦伯和法约尔是与泰勒同一时期的管理学家,这两位管理学家在其著作中曾多次讨论过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并探索过其合法性及普适性。他们在此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并对其发扬光大,进而提出了足多管理学经典理论。

这一时期的组织理论隐含着一系列重要的管理思想,如管理行为的动力是为达到既定的组织目标,管理行为的有效模式是选择管理与被管理之间的关系处于最佳状态时的管理模式等。这个时期的管理学实际上与任何一门其它的自然学科或社会科学一样,主要将实验法和观察法作为主要的分析和研究方法,具有主观性和客观性相互交融的特点,其研究视角主要是管理学的客体,其针对的是随意和放任的管理办法所产生的低效率。这种管理学在研究上究具有随意性和主观实践性,其对现象的了解也是浅薄和片面的,其注重的现象是不客观的,因为其忽略了人及其对人所具有的复杂社会属性的探索。

行为科学是为解决效率与人性之间的矛盾而出现的。这一时期的管理学思想对人的基本属性进行深入的研究并采取相应的行为准则。人与人、人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人和组织与环境的关系如何处于最佳的平衡状态,是社会人时期管理思想主要的研究对象,这种研究使管理学科进入了长久的反思与争辩。尽管孔茨等人把法约尔的组织理论发展成为管理过程学派,但是其基本思想仍然是如何设计和维护一种环境,使深处期间的人能够有效地完成集体的目标,现代管理思想是过去的管理思想延续发展的产物。一般的管理理论便借此产生,同时由于大环境的多边以及复杂性,众多学者研究和分析管理学问题的方向出现了多样性,致使管理理论丛林的出现。

后现代管理理论具有明显的系统思想色彩。随着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入,管理思想的发展和管理理论的建立逐步向系统整合方向发展,这正是和现代系统科学的发展相一致的。同时管理是文化的产儿,管理理论的发展和文化也是紧密相连的,根据不同的文化底蕴酝酿产生的道德准则和制度变化而不断演进。而通过理论线索建立管理最优境界的理论体系就形成了管理学的基本架构。在现实的管理活动中,管理者始终在自觉或者不自觉地追求着这种管理的最优境界。本文将上述研究内容与它们彼此之间的相互关联,归纳成了图1,期望从历史发展的视角来研究和探索管理学体系的演进路径。

四、 对管理学发展踪迹的总结

关于管理学历史发展踪迹的探索是大纲式的分析和总结,其根源是追寻管理学发展历史所包涵的特征。以上对管理思想的回顾,不难发现管理活动既是文化力量――尤其是在过去和现在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力量的产物,同时又是特定文化的一个过程。管理学的原理、概念和办法在全部管理学发展的进程中,受到了特定的文化和价值标准的限定,这合乎了某一特殊的历史时代的生产力和生产行为的影响轨迹。本文从哲学和历史学的研究视角出发,文化的演变过程是连续式的,同时,某一文化的产生也不存在于消灭其他的前提下,反而正是在某一文化产生的基座上,进行了持续地斗争,融合以及双方的妥协,而最成为了历史研究的一个派别。同样,受某一特殊历史时期文化影响的管理学内涵也进行着持续而激烈地斗争和融合,从而形成了适用于某一特别组织、特别人性假设以及特定情景下的管理派别。而这些管理观念及派别都是具有普遍规律的,其除了具有管理学历史的演进外,还由于产生了此种管理流派的前提条件在特定的历史范畴内仍然存在着,这导致某些已经适应了目前社会环境的管理学流派,依然能够从之前的管理学思想处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

五、 后续

那么,既然已经有了这些具有普适性的管理观点,是否可以说我们已经完全把握了管理学呢?我想答案是令人失望的。因为我们目前还处于这个时代内,我们仍然处于管理学科的发展时期,我们要完成的任务是更加深入的理解管理学,最终完善对它的元理论的研究和探索,这也是管理学者们最初的研究宗旨。

参考文献:

1. Dewey John.Democracy and Education: An In- 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1997,(9).

2. James Hunt.Leadership: A New Synthesis.Calif: Newbury Park, Sage Publications,1991,(10).

3. 郭咸纲.西方管理思想史.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9.

4. 张银岳,董立群.西方管理思想史的解读方式及其演进的经济学资源.管理科学文摘,2005,(5).

5. 张媛媛,李宇.对管理本质的再思考――管理学的普适性.北方经贸,2008,(10).

6. 罗珉.现代管理学.重庆: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7. F.W.泰罗.科学管理原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8. 尹卫东.哲学视域中的管理思想演变论纲.江海学刊,2002,(2).

9. 丹尼尔・A.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号:L13CSH014),课题主持人:张媛媛。

第2篇

【关键词】管理学研究范式二重性

一、管理学研究范式的含义

范式是托马斯·S·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提出来的一个术语,指科学理论研究的内在规律及其演进方式。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赋予这个概念以关键性的作用,他提出科学认识不是简单而纯粹的知识积累;对科学理论进行构思、表述和组织的那种方式受到一些前提或预设的指挥和控制。他要探测一种隐蔽在预设或前提之下的、绝对而自明的集体资源。他把这些自明性称作范式。范式的这一定义同时是语义的、逻辑的和观念——逻辑的。就语义而言,范式决定着可理解性,给事物以意义;就逻辑而言,范式决定着最主要的逻辑操作;就观念——逻辑而言,范式是联合、淘汰、选择的第一原则,决定着观念的组织条件。根据这三个生成的和组织的含义,范式指导、统治、控制着个人推理的组织和那些遵循范式的观念系统的组织。

范式的含义既强烈又模糊,强烈是因为范式具有一种彻底的意义,它是方法论的指导、思维的基本图式、预设或起关键作用的信仰,因此它本身带有一种理论统治权。模糊是因为范式摇摆于多种含义之间,最终以含混的方式涵盖了科学家们对一种世界观的集体赞同。范式概念的不充分和不精确不仅揭示了库恩思想的缺陷,也揭示了思考范式概念的困难。一种范式,对于在这种范式控制下进行的所有话语而言,包含着可理解性的基本概念或主要范畴,同时也包含这些概念或范畴之间的吸引/排斥的逻辑关系的类型。一种范式的性质可以通过下述方式来界定,第一是对主要的可理解性的范畴的推广或选择;第二是对主要的逻辑操作的规定。

管理学范式是一种世界观,是管理学最高层次的方法论。它主要从科学哲学角度探讨与管理学学科体系和基本假设有关的一般原理问题,即指导管理研究的原则、逻辑基础以及学科的研究程序和研究方法等问题。在既定的范式中,管理学的理论研究和实务问题的解决往往是沿着既定的路径。按照管理学家的解释,知识的发展一般是遵循一定的路径从而形成一定的理论范式。在管理实践中,一般现存企业是在已有管理知识范式和管理技术的基础上寻求管理变革或改进管理的。而新企业和新技术往往会带来知识跳跃式发展的新范式。如果一种新技术的背后有全新的知识范式作为支撑,那么将对已有的管理理论、技术和能力构成威胁。

按照库恩的标准,管理学范式是划分管理科学共同体的标准,不同的范式决定管理学发展的某一历史时期,而某个特定研究方向或领域内所特有的共同世界观、共识及基本观点则形成管理学家群体。管理学范式就是管理学家对他们的研究主题所表现出来的基本意向和潜在知识假设。由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式不同,所以管理学的研究范式呈现出多元化特征。从科学哲学的角度看,管理学范式理论包括三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是本体论视角,二是认识论视角,三是方法论视角。所以管理学的范式理论是以管理学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与管理学之间呈现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既相互作用又相互促进的关系。

二、管理学研究的科学主义范式

西方的管理思想和学说从产生的时期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古典管理理论,主要包括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和韦泊的组织理论等;第二类是行为管理理论,发端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产生的人际关系学说,而后发展成为行为科学;第三类是当代的各种管理理论,产生和形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至今。这三类理论只是产生的时期有先后,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三个阶段。它们相互影响,继承演变,形成各种流派。根据不同的逻辑起点,管理学的理论研究有两个范式,一个是以组织的效率为起点,另一个是以人的需要为起点。前者被称为科学主义范式,后者被称为人本主义范式。科学主义范式是以组织的存在为根本,把人纳入组织,人的存在就是为了提高组织效率;人本主义范式把人的存在和需要作为根本,通过满足人的需要来实现组织目标。

管理学的科学主义范式以美国古典管理学家泰罗为代表,通常把科学主义范式称为泰罗范式。该范式的核心是如何使工作更加多产和高效,“科学管理”注重的是如何改进职工的工作表现,演示了工作要素的可辩识性和可重复性,泰罗坚信通过确定出工人完成某项作业的最佳时间,管理者就可能判断工人是否干得出色。通过这种管理方式带来了组织效率的提高。随着管理学的发展,在泰罗范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科学主义范式以实证主义、经验主义为哲学基础,把人的认识局限在人的经验所及的领域,其方法论范式深受自然科学方法论范式的强烈影响。这种范式认为,组织及其管理现象与自然现象一样,具有一般性的普遍规律。管理学的任务就是要运用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从观察经验事实出发,研究和发展组织及其管理领域内的一般性普遍规律。:

科学主义范式体现在具有理性约束的个体追求服从技术规律和组织纪律带来的高效率。从人的行为特征来看,“经济人”的行为是理性的,因此,假定每个行为主体的行为都是合乎理性的,管理原理、原则和制度必须以管理主体的个人行为为基础并且可以从社会历史背景中抽象出来。单个行为主体都服从于技术规律,通过时间动作的分析,实现工作方法的标准化、工作条件的标准化和工作时间的标准化。适应这样的行为主体的组织是一个高度结构化、形式化、不受个人支配的集权组织。

三、管理学研究的人本主义范式

管理学范式的第一次变革是由梅奥为代表的人际关系学说完成的,人本主义者指责泰罗的科学管理方法是不道德的,是将工作“非人性化”,并把极具人性色彩的管理变成了简单的效率衡量。他们对科学主义范式提出批评,认为管理的对象不仅是物的管理问题,更重要的是人的管理问题,人是每一个组织中的核心,是具有社会性的动物,应当重视人的积极性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和作用。从人本主义范式的理论主张可以发现,行为管理是为解决效率与人性之间的矛盾而出现的。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是对人性进行深入的研究并采取相应的行为准则,使得管理活动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人和组织与环境的关系时达到最佳的平衡状态,更加符合人性。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古典管理学的原罪促成了人本主义范式的兴起。人本主义范式以新康德主义、现象学、诠释学等哲学思潮为理论基础,强调管理学与自然科学的差异,认为组织及其关系现象的本质是人的主体精神外化或客体化,是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严格来说,行为科学学派来自于社会学,法国学者涂尔干指出,在任何社会组织中群体总是由建立他们的价值观和规范来控制人们的行为。

人本主义范式强调应把人放在管理学研究的中心位置,组织中最宝贵的资源不是原材料、资本、机器、土地或能源,而是人。这里所说的“人”,是被看成“生活在社会里的人”,他们是不断地被密如蛛网的人际关系网所包围,而他们自身也是这个关系网的一部分。在人本主义范式中,整个人类的本性是由积极的与消极的、崇高的与卑劣的品质构成,他们反对科学主义范式把人看成仅仅是一味索取的自利主义的“经济人”,强调利他主义与给予的品质也是人性中最根本的东西。同时该范式强调人的潜质的生长与发展,而且这种潜质的生长始终处于动态过程中,是不断成长和进化的,是随着时间和社会文化场景的变化而变化的。早在西方科学发展的初期,培根(F.Bacon)就觉察到了对一切认识活动产生影响的社会文化束缚,并同时觉察到了摆脱这些束缚的必要性。他在对认识的社会——文化规定性进行诊断时指出,认识的使命在于把认识从社会——文化规定性中解放出来,使认识成为科学。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认为,已经获得的合理性会随着促使它形成的那个过程的延续而削弱,合理性的操作特征会被不合理的社会力量所截取和利用。组织理论学家布赖尔和摩根在《社会学范式与组织分析》一书中隐含地指出,社会科学理论主要有两条轴线,一条代表科学本质属性的连续体,另一条代表社会(组织)本质属性的连续体。科学的本质属性强调稳定性、可证实性和规定性,而社会的本质属性体现为永恒的变革。

四、结论

科学主义范式和人本主义范式分别是管理理论中注重技术与注重人的两个主要方面,这两种范式的发展构成了早期管理学发展的历史。前者注重的技术是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力基础上的,随着生产力发展和技术创新科学主义范式不断变革,所以科学主义范式恰好体现了管理学研究范式的社会性。而人本主义范式注重人的需要,认为人是组织的核心,管理的对象不仅是物,而且是人,这样的观点恰恰体现了管理学研究范式的科学性。人是管理学研究的主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的行为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这样的研究方法正是辨证的和科学的。组织及其管理的效率不仅是科学主义范式理性创新所产生的效率,也包括人本主义范式对工作认同的诠释所产生的效率。

从本质上分析,科学主义范式和人本主义范式是统一的,统一的基础在于西方大范式。这个大范式是由笛卡尔提出并随着17世纪以来欧洲历史的发展而确立了下来。笛卡尔的范式把主体和客体分离开来,使它们各自拥有自己的领域,一边是科学和客观性研究,一边是哲学和反思性研究。这个范式决定着一种二元世界观,也是同一个世界的二元化:一方面是必须接受观察、实验和操作的客体的世界,另一方面是对自己提出存在、沟通、意识、命运等问题的主体的世界,客体世界对应着管理学的科学主义范式,而主体世界对应着管理学的人本主义范式。

参考文献:

[1][美]丹尼尔.豪斯曼编,丁建峰译.经济学的哲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法]挨德加.莫兰著,秦海鹰译.方法:思想观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罗珉.管理学:科学主义还是人本主义.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4]李郸.管理学的历史演进:研究范式的角度.财经科学,2005,(5).

[5]罗珉.论管理学范式革命.当代经济管理,2005,(5).

[6]魏文斌.西方管理学范式的三种维度.国外社会科学,2007,(1).

[7]罗珉.论管理学复杂范式.管理科学,2006,(1).

第3篇

关键词:经济学 管理学 人性 分析 异同

人和社会之间建立了不可分割的联系,人们生活在社会中,人们的行为和活动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同时社会为人类的活动,行为和生存提高了必要的条件。对于人性,可以从其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角度来进行研究。人类的行为和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人性的限制和影响,经济学在人性研究上的重点是经济行为,管理学在人性研究的重点是管理行为,详细探讨如下。

一、经济学中人性的研究

经济学对与人性的研究从两个角度上来进行的,一是传统的经济学中人性的研究;一是现代经济学中人性的研究。

一方面,传统经济学中人性的研究,在该方面,人类被看成了“经济人”,这里的经济人指的是人们以自己的利益为根本利益,为最高利益,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的根本利益和最高利益,往往采取一定的手段,通过使用自己的手段达到预期的利益。“经济人”假设在传统经济学中时一项基础的理论,该理论创造者认为人们在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过程中使用的手段要具有合理性,人们使用的手段能够反应出人们行为的合理性,从侧面上体现出了人性。自“经济人”理论出现,人们对该理论做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在后期的发展实践过程中,人们逐渐的认识到了“经济人”理论在促进经济发展中所发挥出来的积极作用。经济学家马歇尔对“经济学”理论的积极作用进行了肯定,并试图优化和完善该理论存在的不足之处,他认为“经济人”理论中涉及到的人性的行为都是合理的,开明的,这些行为不能是极端的,“经纪人”都是大众化的人类。

一方面,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人性研究,新制度人性研究是在传统经济制度人性研究的基础之上进行的优化和改善,新制度下经济学人性研究将人的行为特征总结为三个方面:

一方面,人们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要求精神利益实现最大化。传统经济学中对人性的总结为“经济学”基本理论,认为人们追求的利益最大化指的是物质利益的最大化,人们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实现了社会的健康良好发展。新制度下经济学人性研究认为人们对于利益的追求不仅仅局限于物质利益,人=人类在经济学中体现出的行为特征具有复杂性和激动性,人们在要求追求自身物质利益最大化的同时,要求实现自身精神利于的最大化。相对于传统经济学中人性的研究,新制度下经济学对于人性的研究更为全面。

一方面,经济学中体现出人类的行为特征所具有的理性并不是无限的,是有限制的。传统的经济学中认为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人们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使用的手段都是合理的,都是符合人性的。但是新制度下经济学中认为人性是有限制的,并不是无限的。

二、管理学中人性研究

管理学中人性研究对提高人性化管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管理学中在人性研究中提出了四种假设,分别是“经纪人”理论,“社会人”理论,“自我实现人”理论和“复杂人”理论。其中“自我实现人”理论是重要的部分,下面该理论进行如下探讨。

“自我实现人”理论是管理学中对人性认识的重要发展。强调管理学对人性的研究侧重的是人类行为特征的主动性,管理学人性的研究主要是对人进行研究,管理学中管理的主要对象是人类,管理理论重要的线索就是对人性的研究。该理论提出,管理学中人性的研究不仅体现出了人们对于物质的需求,还体现出了人们对于社会的需求。通过以上的分析研究,“自我实现人”理论分析研究了出了人在管理活动中体现出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该理论提出人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和能力的实现独立,强调人在管理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该理论还创造性将管理学人性研究和“以人为本”的思想联系了起来。

三、经济学与管理学在人性研究上的异同

经济学中传统经济学中人性的研究具有统一性,传统经济学中人性的研究以“经济人”为基本理论,后来“经济人”理论得到了完善和优化,但是仍是传统经济学人性研究的基本理论,该理论的发展和优化联系到了人类的行为活动,更好的分析了经济现象。新制度下的经济学人性研究具有现实性,对“经济人”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了补充和优化,在制度问题分析和人性修正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同经济学一样,管理学在人性研究上也具有现实性,管理学的本身就是从实际问题入手,对人的社会属性进行研究分析,但是同传统经济学人性研究的统一性不同,管理学具有多维性,人自身是存在差异的,管理学研究的主体对象又是人,所以管理学在人性研究上体现的是多维性。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经济学和管理学在人性的研究上都是通过对人性进行假设来进行的。经济学和管理学中对人性的研究在为提高人性化管理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为人性化管理提供帮助的同时,有利于人类潜能的发挥,实现科学化管理。

参考文献:

[1]曾静.由“经济人”回归“道德人”――构建和谐社会人性假设的范式重构[N].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8

[2]鄢呈,吴婷.人性的假设与管理[J].科教文汇,2007

第4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传统管理观;辩证管理观

1商业银行辩证管理观探析

1.1发掘“辩证”一词的含意

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辩证”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作动词,意为“辨析考证”:如反复辩证。也作“辨证”。第二层意思是:作形容词,表示“合乎辩证法的”:如辩证关系、辩证的统一。在理解这两层意思时,我们应注意如下几点:

首先,“辩证”作“辨析考证”理解时,“辩证”同“辩证”。从哲学角度分析,“辩证”所指的“辨析考证”,是人们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与人的精神三大领域的人或事物自身进行直接地或通过相关文献资料进行间接地反复辨别、分析和研究以探求事实的过程,是主观见之于客观、客观又见之于主观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螺旋式上升的认识过程。可见,“辩证”一词背后隐含的是在可知论基础上的唯物主义认识论。

其次,“辩证”是直接与辩证法相联系的。“辩证法”是希腊语“dialego”的汉语译文,原意为谈话、论战的技艺。后指与形而上学相对立的、专门研究世界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规律的哲学学说。辩证法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先后出现了古代朴素辩证法、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辩证法和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三种基本历史形式。其中,只有唯物辩证法是客观物质世界的发展规律和认识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

1.2透视辩证管理观

当前学术界对管理的研究大多是沿着美英等国的管理思路进行的,而对辩证管理方面的研究很少。总体来说,关于辩证管理现有的论述主要可概括为三类观点:

第一类观点是从管理实践中挑出几个诸如“疏”与“堵”、“宽”与“严”、“刚”与“柔”等具有辩证关系的词并加以简略分析,于是便称之为辩证管理。如果这能够称为辩证管理的话,那么中国古代《管子·正世》篇中所言“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反映出的“变革”与“稳定”之间的关系也可称为辩证管理。实际上,管理过程中偶然闪现出的辩证管理思想火花并不等于辩证管理。

第二类观点是从中国传统中医学“辨证论治”或“辨证施治”理论延伸出辩证管理,并认为“医人医国”,“其道一也”。按传统中医学观点,“证”通“症”,“辩证”的意思就是根据中医学理论,运用四诊、八纲等方法,辨别各种不同的症候,以做出正确的诊断。“施治”或“论治”,即根据辨证的结果,针对病情,确定治疗原则,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可见,辨证施治在诊断和治疗上体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再现了上文所分析出的“辩证”的两层含义。但值得注意的是,辨证论治本身并不是辩证法和认识论,更不是辩证管理的思想源头与方法论基础。

第三类观点是从马克思辩证唯物论和管理二重性原理出发,认为辩证唯物论是辩证管理学的方法论基础,管理二重性原理是辩证管理学的思想渊源,并且辩证管理学是以管理过程中的一般性(自然技术关系)和特殊性(社会关系)及其对立统一关系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管理学。仔细推敲后,很容易发现这种观点有两点不足需要指证。

首先,该观点所提出的“辩证唯物论是辩证管理学的方法论基础”的论断具有一定片面性。因为唯物主义是研究世界物质本性的,而辩证法是研究世界的联系、运动、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的,这两部分结合起来才会形成科学、完整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按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结合方式可以形成侧重点不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中,一个是辩证唯物主义,另一个是唯物主义辩证法。前者在承认世界普遍联系、运动和变化、发展条件下研究世界的客观物质本性,后者在坚持世界客观物质本性基础上研究客观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管理所应该研究的是如何通过认识、把握和利用管理主体、客体及管理中介的普遍联系、运动、变化与发展的规律以实现既定目标,而不是在普遍联系、运动、变化和发展中研究管理主体、客体与管理中介的本性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与其说辩证唯物论是辩证管理学的方法论基础,还不如说唯物辩证法是辩证管理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基石。这是其一。其二是,该理论虽然以辩证唯物论为方法论基础,但没有意识到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物主义历史观也是构成辩证管理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基础的另外两块重要基石。因为管理作为一种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具有相当的复杂性。所以,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在唯物主义认识论指导下透过现象把握本质,必须在唯物主义历史观指导下用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及相关范畴对管理二重性,即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进行辩证分析和研究,从而才有可能使管理走出令管理学界千夫所指的管理理论的“丛林”、摆脱管理中的困惑。

其次,该观点仅仅是对创建辩证管理学的一种理论构想,并未涉及如何建立辩证管理学、如何把辩证管理理论应用于具体的管理实践等内容,所以,其对具体管理实践的指导性和实用性较差。

商业银行欲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首先要改变原有观念,并树立商业银行辩证管理观,即在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唯物史观基础上,以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物主义辩证法作为方法论基础,认识、把握和利用管理与生产力相联系的自然技术属性方面的规律、与生产关系相联系的社会属性方面的规律,以及管理与上述两大规律之间的辩证规律,从管理二重性的辩证关系角度研究提高管理效率的管理方法,以保证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

2商业银行传统管理因缺乏辩证管理的优势而陷入双重困境

客观地说,无论是对一般企业进行管理,还是对商业银行进行管理,都具有对生产力进行管理和对生产关系进行管理的二重性。若在管理过程中能够坚持辩证管理观,即在兼顾对自然技术属性进行管理的同时,兼顾对社会关系属性进行管理,并处理好二者的辩证关系,则这种管理才是科学的。否则,管理在理论或实践方面很容易陷入这样或那样的困境。

2.1商业银行管理思想的三次革命没有使银行真正摆脱理论方面的困境

随着商业银行的不断发展变化,在不同时期的银行家对安全性、流动性和营利性的认识和取舍也不断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商业银行的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也随之发生变革和更新。在此过程中,商业银行管理虽然经历了以商业贷款理论、资产转换理论和预期收入理论等为代表的资产管理理论、20世纪60-70年代出现并占统治地位的负债管理理论和20世纪70年代中期出现并延续至今的资产负债综合管理(以下简称为资产负债管理)理论三次管理思想的革命,但是这三种理论都是从管理的自然技术属性角度分析银行管理的,也都不约而同地忽视了从管理的社会属性角度对银行管理的研究,所以是具有片面性的。不仅如此,这种银行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上的片面性,导致资金池法、线性规划法和财务规划模型等以资产或负债为内容的具体管理方法也会加强和延伸这种片面性。其实,这只是商业银行管理理论的困境之一。

商业银行管理理论的另一个困境就是,现行的诸多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方面的教科书不只是单方面从管理的自然技术属性来研究银行管理,而且还把银行经营运作中技术性联系很强的业务人为分割开来并机械地加以研究。比如,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教科书中常见的情形就是,把资产管理、负债管理和流动性管理分别分成不同章节讲述;还有就是把商业银行贷款管理和企业信贷风险管理也分别分成不同章节进行研究,诸如此类,不一而足。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对某个论题像“解剖麻雀”般地“分而析之”本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仅仅是把“解剖麻雀”形而上学地加以运用,并且对“解剖麻雀”观点背后的“个别到一般,特殊到普遍”的哲学要义全然不知的话,那么就有可厚非了。实际上,除了上述资产、负债和流动性管理之间以及贷款管理与企业信贷风险管理之间密切相关以外,商业银行管理中还有其它很多管理项目之间的关系都是密不可分的。我们需要用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观点对这些项目进行辩证研究,机械的“解剖麻雀”观是要不得的。

2.2商业银行管理实践方面的困境

从管理二重性角度来看,如果说现在的一般企业管理由于在自然技术属性与社会属性方面偏倚重于一方、缺乏把两者有机联系在一起的科学管理理论指导而被称为“瘸腿管理”的话,那么目前的商业银行管理就可以被称为“单腿管理”。因为当前商业银行不仅缺乏像一般企业管理中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那样专门研究人与人际关系的管理理论,而且也没有反映管理二重性辩证关系的科学理论的指导,在此情况下,经济中出现以巴林银行为代表的银行倒闭事件以及人们发出“不断下降的竞争力和沉重的监管负担,正在将商业银行推向死亡”的感慨,都是不足为奇的。这恰恰是银行管理实践方面困境的写照。

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相比,尽管它们正在奉行的资产负债管理有“单腿性”,但是,我国的资产负债管理依然不可与之同日而语。正如我国有些学者所言:“我国银行的内部管理基本上还处于资产管理和负债管理阶段,没有真正进入全面资产负债管理阶段。”具体说来,我国商业银行管理实践中的困境主要体现为目前尚无法有效得到解决的一些矛盾。比如,实行能够体现管理二重性辩证关系的科学管理与缺乏这种科学管理理论指导之间的矛盾,实行全面资产负债管理与某些银行职员因素质差而读不懂资产负债表之间的矛盾,实行全面资产负债管理与商业银行资产管理部门和负债管理部门内部各自为政的矛盾,实行全面资产负债管理对员工群策群力和团队精神的要求与银行职工在现有奖惩机制下工作积极性不足的矛盾等等。

3商业银行实行辩证管理的基本思路和原则

商业银行要逐步摆脱管理实践中的困境,应该把辩证管理观落实到具体的管理中工作,通过具体的银行业务及相关管理践行辩证管理观。在此过程中应遵循如下思路和原则:

3.1商业银行应该从其自身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把握自己的生存规律及将来的发展趋向

构成人类社会的各种要素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构成的人类社会基本要素。第二类是由氏族部落、民族、家庭、企业、国家与政党等组成的人群共同体或社会组织。第三类是包括需要、利益、社会分工和社会交往等在内的运筹性因素。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商业银行应该用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辩证眼光,在人类社会基本要素构架下,在商业银行与其他人群共同体和社会组织共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考察商业银行与其他社会组织与人群共同体如何通过选择、调动、处置、分工、匹配等手段来发挥运筹性因素的作用,从而由商业银行发展的历史轨迹中概括、总结并发现规律,以便为自身的发展提供规律性指导。

3.2建立商业银行辩证管理的双中心制

客观经济活动过程的辩证二重性决定了商业银行管理的辩证二重性和辩证管理的双中心制。如图1所示,银行管理自然技术关系和人与人际间的社会关系决定了银行必须同时以人和工作为辩证管理的中心,处理好以工作为管理中心和以人为管理中心的辩证关系,才能确定科学的领导方式和领导行为,才能做好管理工作。

3.3商业银行应在不同环境下确定自己的行为准则和行为模型

无论在确定性还是不确定性条件下,商业银行应该能够处理好营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三者之间辩证关系,处理好银行偏好与银行效用的辩证关系,在此基础上确定银行理性选择行为、行为准则和行为模型。这决定了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现状和前景。

3.4在综合权衡各个管理主体不同管理特征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商业银行的最佳管理策略

商业银行负债经营和经营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商业银行管理的特殊性。在一定程度上,银行的经营对象是银行重要的管理客体,同时也可能是不同特征的另外其它管理主体的管理客体。例如,商业银行给生产性企业发放的贷款,既是商业银行的管理客体,又是作为借款人的生产性企业的管理客体,同时还成为银行监管、证券监管等部门的管理客体。如图2所示,银行对贷款的贷前、贷中和贷后管理的二重性与银行信贷客户使用信贷资金进行生产的管理二重性融合在一起,增加了银行管理的复杂性。这也正是我们研究和倡导商业银行进行辩证管理的主要原因之一。

(1)按银行业务关联度或重要性不同,把银行业务分为不同的业务群,研究同一业务群内部和不同业务群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前提下,把重要的业务群管理与银行内部组织结构管理结合起来,对重点业务群的管理交由相关部门进行专项管理。比如,可以把商业银行市场营销与金融创新业务合并成为一个业务群,并建立金融产品创新推广部专门负责这一业务群对老产品的改良和新产品的创造、原有市场的巩固和新市场的开拓等业务的辩证管理。

(2)处理好以工作对象的银行业务绩效管理与以人为对象的人力资源管理之间的辩证管理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良好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杨文士编著.管理学原理(第二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张金鳌.二十一世纪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3]陈功伟.试论辩证管理[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5,(3).

第5篇

关键词:人性假设;管理学理论;麦格雷戈

一、“经济人”假设

“经济人”的假设最早是由亚当?斯密在其著作《国富论》中提出的一种对人的假设,他认为个人是把自身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之后,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在此“经济人”假设、前人管理思想和实践经验基础上第一次系统地把科学方法引到入管理实践中,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的提出使管理从以往的经验管理上升为一门真正的科学,并得以发展。泰罗认为,科学管理的目的在于使雇主和雇员共同实现最大限度的富裕,其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因为当时工人在工作中普遍存在着“磨洋工”的现象,严重阻碍了企业的生产效率。泰罗提出如果要调动工人的积极性,就要实行新的管理方式。因此,他在管理工人方面做了很多改变,如进行标准化、实行激励性的工资制度等。通过这些管理方式的改变,大大提高了工人的工作效率。

二、“社会人”假设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管理者逐渐发现“经济人”假设的局限性,认为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只看到工人会被经济利益所驱使,没有关注到工人的心理和情感。“社会人”的假设来源于梅奥进行的“霍桑实验”,梅奥发现员工的行为除了会被工作环境、工作待遇的影响之外,员工在工作中与他人的人际关系也是影响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据此,梅奥提出了“社会人”的假设,认为工人不仅仅是“经济人”,更应该是“社会人”。“社会人”假设的提出是管理学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这种假设认为员工心理与情感方面的需要是更为重要的。按照“社会人”假设来管理员工,不仅能够提高组织内部的管理效率,而且也有利于形成较为协调的员工群体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三、“自我实现人”假设

麦格雷戈在总结前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X”和“Y”理论。“X”理论认为,人生性懒惰、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进取心。“Y”理论认为,人并不讨厌工作,相反人们愿意承担责任,甚至会主动寻求承担责任;具有较高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其实,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包括生理、安全、社会、自尊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而“Y”理论正是完全的表达了这一问题,在“Y”理论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自我实现人”的假设。“自我实现人”这一假设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指的是每个人都有展示自己能力、发挥自身潜能的需要,只有自身的潜力被完全展现出来,人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在“自我实现人”假设下,员工具有主动性,能够自治地开展工作。

四、“复杂人”假设

由于世界经济飞速发展和社会的复杂性,上述的各种人性假设都已经跟不上管理学发展的步伐。20世纪60至70年代,沙因提出了“复杂人”的假设。他认为人的需要是复杂多变的,会随着所处阶段和环境的变化而不同。随后,莫尔斯和洛斯奇在“复杂人”假设的基础上提出了超Y理论。该理论认为,“X”和“Y”理论并不是一无是处也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而是应该根据不同的环境和发展阶段做出相应的选择,并没有一种适合于任何组织、任何时间、任何人的管理方式。根据“复杂人”假设,管理者应按照动态的、辨证的观点来对组织中成员的类型做出判别;同时,也应该根据各类成员的效用函数做到管理方式、管理策略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制宜。

五、“知识人”假设

20世纪60年代,美国威廉?大内提出了“Z”理论。“Z”理论认为,任何企业的成功都需要员工与员工之间,员工与雇主之间的相互信任,并在日常工作中形成亲密的关系。随着企业文化运动的蓬勃发展,“知识人”假设逐渐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知识人”假设是对“经济人”假设和“社会人”假设的整合与超越。“知识人”假设认为:企业中的人都是有情感、有思想的,而人的思想和情感往往会体现在他的行为上,而人的价值观以及人的行为往往被所接触的环境和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着。“知识人”假设理论提升了人在企业生产中的地位,而且也丰富了人类假设理论。

六、结语

随着以上人性假设理论的出现,管理学的思想与之相对应也经历了科学管理、行为科学、现代科学管理和人本管理时期。同时,在人性假设的指引下,管理学理论也逐步从研究人的自然属性发展到研究人的社会属性、精神属性到现在的实践属性的过程,从以上基于“人性”假设的角度,我们了解到管理学理论的发展一直是顺应了历史的发展潮流。

作者:李维康刘永顺 单位:华南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工作过程 市场营销专业 教学 现状 对策研究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营销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不可替代,各行各业对市场营销专业人员的需求持续强劲,目前企业最急需的是专业程度更高、职业素质更好、职业能力更强、职业行为更规范的营销人才。市场营销学作为高等院校一门专业,理论性极强,所涉及的面也较广,所以在市场营销专业中强调工作过程是很有必要的。

一、市场营销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

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既要体现综合素质,也要体现专业素养。不同的教学属性自然就有着不同的教学目标,自然也就会存在着不同的课程设置。

高职院校在培养市场营销专业人才方面必须将理论知识学习、实践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紧密结合起来,以就业为导向,构建适应企业和社会需要的专业课程体系,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而市场营销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要充分地考虑到学习者的专业属性,从他们的教学需求出发来进行市场营销课程的设置。许多高职院校在对市场营销进行设置的时候,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专业属性,而全部进行统一的设置,教学针对性不强,所取得的教学效果当然也不十分理想。

(二)营销实践课程较少

根据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角度出发,现今的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并不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而往往都偏重于理论知识的灌输,只注重课堂理论知识教学,教学方法往往很难帮助学生将理论化的知识转变成营销实践操作技能,不利于学生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而由于理论知识往往都是万年不变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又没有结合时代问题进行实例教学,所教授的内容就会缺乏时效性,课程的相对吸引力也会下降,所培养的学生也很难满足现代营销经济的发展需求。

(三)教学方式单一

在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教学模式都是从“教”到“学”的单向教学模式,这种传统的教学观念在现今依然具有极强的影响力。在高校课堂中,大部分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还是课堂化的“填鸭式”教学,很少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结合学生的兴趣,改变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而互动式教学在高校的管理学教学过程中往往都是被忽略的,教师没有从“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出发,开发多种教学模式,教学形式太过于单一,很难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的对策研究

(一)完善市场营销课程设置:市场营销专业应当针对不同的专业属性,对营销学课程进行合理化的设置。并且在设置的过程中要考虑到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比例,不能只一味地灌输理论知识给学生,而忽视他们对实践课程的需求。最好能为学生设计体验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自己明白许多市场营销学方面的理论知识,这比教师的枯燥灌输所能取得的教学效果可是大得多,可以把市场营销的课堂搬到企业、公司或者商场里去上。合理化的课程设置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更是培养高水平营销人才关键的一步。

(二)推进教学改革,要以案例教学为核心:一般的教师都有经验,在给学生讲故事的时候,学生的兴趣往往就比较大,但是如果一味地给学生灌输理论知识的话,学生很快就会感觉到厌烦。所以进行市场营销教学,同样不能只一味地给学生灌输理论知识,最好能够采取案例教学的方式。教师可以将市场营销学的一些基础理论知识完全融入到实际案例之中进行教学,这样学生既不会对教学过程产生厌烦心理,同时也能接触到枯燥的理论知识。

在做案例选择的时候,要选择那些既方便学生理解,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同时也能与教学内容相辅相成的案例,让学生走上街去,锻炼学生的营销口才,社交能力等,来帮助学生既巩固基础知识,同时也能启发学生对市场营销知识作出一定的自我思考。而在案例选择好之后,要对案例教学过程进行精心的组织安排,要充分地调动起学生的参与性,激发出他们的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够达到这种教学效果,就是案例教学的成功。

(三)加强实践教学:高校应当加强与当地的企事业单位的合作,给学生创作更多的实践机会,到企业中进行实践学习,可以将学生分组进入企业进行实习,加强团队意识、沟通能力、社交能力、营销能力等,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到第一手的营销知识,而且对学生之后的就业也能提供一定的帮助。理论知识是死的,只有学生在亲身的实践过程中领悟到市场营销学的要义和内涵,才能真正将市场营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成自己的营销能力。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工学结合为平台,以工作实践为主线,按照岗位工作流程整合、序化课程内容,符合高等职业教育要求,对培养具有就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基础的营销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四)完善考核方式:传统的文字考核方式对于有实践能力考查要求的专业来说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如果只是单纯的以文字考核方式对学生的能力进行检测,那么就会忽视学生的创造力,完全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我们可以通过上交调查问卷,营销手册的形式对学生的全方位能力进行有效的考核,让学生感觉到他们的努力,他们的创造力你们看得到,这才有可能使得市场营销学教学活动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也才有可能培养出符合时展需求的营销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凤辉. 高职院校管理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开封大学学报. 2009(04)

第7篇

关键词:管理文化 科学发展观 信仰 信念

经济管理这种活动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适应生产社会化的需要而产生的。现代中国人继承了不少优秀传统,祖国古代文化从道德、人性、哲学角度启发了我们的管理思路,但其中消极没落的思想也很多,我们不可能不加区别地吸收。西方管理学则过于强调物质刺激,对内心激励不够。新时代的中国企业家们到底应当选择哪一种管理方式才能最好地发挥人的主动能动性,使大多数员工能充满热情地工作和服务呢?在各种所有制并存,人们的思想多元化的情形下,应当怎样用科学发展观看待和分析社会转型期的企业管理?如何激励人内在的动力让管理者从复杂的人事方面解脱出来把管理的重点放在生产经营上?

1 文化对管理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引进西方管理学思想,吸取了许多系统的,规范的内容,把管理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研究,是西方管理学的一大进步。但是在管理中把人当成只为追求自身利益的经济人,过多使用一些物质和非物质刺激管理员工,使西方管理学始终停留在较低层次循环,这是它的弊端。公司老板和经理们可以引进人才,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但先进的技术不可能直接转变成生产力,必须经过变换才能转换成生产力,才能使社会充满活力。这个变换过程就是管理。管理就是对协作劳动的管理。管理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是人所共知的常识,也就是常说的管理的二重性。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企业,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私营企业,都在党的领导下,或者在党的间接领导下,它的民主性、职工的主人翁意识是根深蒂固,代代相承的。它的社会属性反映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中国经济”,劳动人民无论在国有企业还是是私营企业工作,都受国家法律保护,都是在直接或者间接为国家服务,都是国家的主人。无论是什么形式的企业,管理者如果有违法乱纪的行为,或者有悖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行为很可能会受到劳动检察部门和工会的干涉,这是企业老板们不能不考虑的问题。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应当形成怎样的有效的管理模式来减少劳资冲突,形成一种和谐的氛围?由于企业在特殊的环境条件和历史传统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价值趋向,行为方式等,这是组织文化。随时展而更新,组织文化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在我国,提倡用科学发展观来创建组织文化,从制度,行为,理念上确定了企业整体的形象,增强企业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激发了员工的主动能动性,建立起员工和企业直接的相互依存关系。文化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积累的宝贵财富。现在企业人才流动活跃,能够让员工心甘情愿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唯有员工认同企业文化,让企业文化代代相传。在管理中创新,运用企业文化影响人,教育人,改变人,已经成为当今管理的主题。例如淘宝网的成功,离不开马云团队在创业时集体的精诚团结。公共政策也在影响着企业文化和劳动者的态度性。新时期的中国,由于社会团体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许多劳资矛盾因此得以化解,党政工团的作用突出体现在党和政府的政策宣传,维护劳工权益等方面。国内的各种企业和组织,尤其是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还担负着创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任务,学校、机关这个任务尤其突出。各个企业和组织都有党的机构,党政工团的影响无处不在,这些特点决定了中国必须有自己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充分发挥党政工团的作用,用先进文化鼓舞人,激励人,不能照搬西方的管理模式。企业文化促进了“软”管理与“硬”管理的融合,使员工与企业的经验理念相统一。海尔的企业文化和华为的企业文化就是杰出的典范。中国的古话说:士为知己者死。人不应当是经济动物,更应该散发人性和道德的光辉。不是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企业老板和员工都应当充分认识企业文化的积极作用,通过荣辱观、使命观、科学发展观的教育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

2 信念和信仰对人的激励作用

管理学虽然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但与社会学是密切相连的,管理是一种生产力,同时也反映一定的生产关系,其反映的生产关系必然地在管理学的理论观点上有所表现。有人说:没有超越阶级的管理学。在西方的企业,强调服从,强调规律,主张靠法律完善劳资关系,西方文化更侧重通过规则来约束人和激励人,试图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方法来预测动机,引导行为,指导人们的看法,以求减少客观的紧张和冲突,建立一种合作的关系。却不从内心世界挖掘人的潜力,所以在关键时刻往往不能激发人最深处的源动力。现代西方国家的社会福利在一定程度能缓解阶级对立,但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劳资双方的严重对立。为国家奉献,而不是为老板个人服务。在中国,所有的组织都在一个社会主义制度框架下。即使是私营企业,许多职工也有过在国有企业工作的经历,管理者本人也长期接受了党的教育,在这种情况下,人的信念和信仰就必须得到充分的尊重,比如“为人民服务”,这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在各行各业都有体现,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可能存在这个意识。建设祖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种信念使劳动者无论在什么性质的企业工作,都认定自己是为祖国服务,支撑他们的就是这种信念,这种信念超越了企业性质,超越了企业范畴。尽管我国的管理界模仿西方管理思想十分明显,但无论怎样借鉴,我国的社会制度,党团组织,道德规范等都对西方管理思想在一定程度进行约束,限制它的消极方面。关键时刻,员工对组织,对国家的忠诚和信仰仍然有显著的作用。这是我国从计划经济年代就开始的政治思想工作带来的积极作用。正因为如此,更要强调政治思想工作,激发人的内在驱动力。这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在新时期企业管理的必不可少的工作。当然在方式上肯定不会是过去传统的形式。无论什么时候,积极上进,奋发向上,为祖国奉献永远是主旋律。信念是一个人前进方向的航灯。对信念的虔诚可以维持一生而不动摇。说过:自从他接受了马列主义之后,就再也没有动摇过。无论是多么艰苦的环境,都不曾改变他的信念。可见信仰对人的作用是超越了普通的激励层次的。队伍的冲锋在前,享受在后。这不是经济人的假设能够解释的。现代企业科技技术飞速发展,许多工作更加依赖员工的自觉性,很难监督,尤其是一些智力型企业。比如软件行业的员工,靠监督是提高不了效率的。企业家既要尊重人的需要,又要注意唤起人内心的高尚道德情操,为信仰而奉献,让企业可持续发展,这才是管理的最高境界。的村民全部拿着相同的工资,没有人计较奖金或者提成,他们把自己的命运和企业的发展牢牢绑定在一起。这是一个通过信仰来管理员工的非常鲜明的典型。管理的几个职能借助内心动力的驱使,可以爆发强大的力量。靠表面的刺激和激励,只能起到有限的作用,如果要求人冒生命危险去做某个工作,再高的工资也不会吸引人。以人为本的管理不强调无条件服从,不强调机械理解纪律。强调员工对国家,对企业的忠诚,强调为理想而奉献。人在遇到危险时,趋利避害这是人的本能。而信仰的力量超过了本能,可以激发深层的原始动力,爆发出惊人的力量,正是这一点使我们中华民族迎来了光芒万丈的伟大复兴,把昔日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富有活力和奔向小康的世界大国。

3 科学发展观强调在实践中深化管理,丰富管理内涵

新时期的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人们的思想观念复杂,接受的新生事物多,这就给管理者提出更高的要求。必须深入了解中国企业中雇员的内心思想,让信念成为员工的驱动力,让员工为理想和事业而奋斗,而不是只是为了谋生和个人的成功。管理作为上层建筑,从本质上决定了文化、道德、信仰以及价值观念对管理的促进作用。

4 总结

管理的社会属性包含了丰富内容,可以说在我国还有待于深入研究。作者认为:越是市场经济,越要强调文化,信念和信仰,具体来说,就是在管理中有所创新,有所突破,通过科学发展观来丰富管理科学,通过管理的社会属性调控和约束激发员工。

以科学发展观激发人内心原动力,自觉为企业服务,把内在的信念和人的尊严转化为外在的动力,可以从内心激发员工,为企业创造最大的价值。这在当今法律不完善,劳资双方冲突时有所闻的今天,通过管理的社会属性调控雇员和雇主的关系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藤兆梅.新时期管理理论的地位与作用[J].沈阳大学学报,2009.

[2]陈千诰,徐伟.管理技巧与实务(第一版)[M].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2.

第8篇

关键词:财务学经济学方法论管理学方法论

 abstract:the finance study rationale origin and the economic,the finance study methodology foundation originates from the management science.therefore cannot leave to the finance study methodology discussion to the economic,the management science research methodology discussion.this article attempts in the model economic and the management science methodology the beneficial part,forms the science being suitable in our country national condition finance study methodology.

keywords:finance study economic methodology  management science methodology

        1.引言

        财务学是研究一个组织如何组织财务活动、协调财务关系、提高财务效率的学科。财务学的理论基础来源于经济学。专门研究财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的经济学分支即为财务经济学。财务经济学主要研究资本的供求关系和价格决定、不确定性和风险分析、资本成本和资本结构、资本品估价等方面的内容。它随着经济学的发展而发展。财务学的方法论基础来源于管理学。专门研究财务的应用理论与技术的管理学分支即为财务管理学。财务管理学主要研究资本运筹中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包括对资本筹集成本、资本预算、资本运营、资本分配的管理等内容。它随着管理学的发展而发展。以上明确了财务学的本质及其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渊源。那么研究财务学的方法论问题,可以从研究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方法论中得到启示。

        2.经济学方法论对财务学研究的启示

        2.1经济学方法论的理论演进。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经过了以下几个阶段:

        2.1.1实证主义经济学方法论。19世纪中叶,约翰·穆勒把归纳演绎方法作为“唯一合理”的方法引入到经济学研究,从而成为实证主义的样板。凯恩斯沿着约翰·穆勒的思路发展了演绎法,坚信反驳理论只能依靠事实,这使他成为倡导实证主义方法论的中流砥柱。从罗宾斯关于经济学研究不依赖于伦理上的个人价值判断来看,他的研究方法也属于实证主义方法,实证主义经济学方法论曾经对经济学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因此成为主流的经济学方法论。

        2.1.2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方法论主要体现在他的《科学发现的逻辑》《猜测与反驳》等著作中,其理论思想是:第一,理论并不来源于经验材料和观察事实,通过归纳法不能得到普遍性的理论。即科学的理论和命题不可能被经验证实,则只能被经验证伪(“证伪原则”)。第二,科学发现总是在大胆的猜测,各种猜测或理论相互竞争,新理论经受经验的检验而得到暂时的确认,终被证伪,之后科学又面临新的问题,如此循环往复,从而使理论不断接近真理。第三,科学的方法是猜测与反驳,即不断尝试与清除错误,科学的本章就是其可证伪性。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提出不久就受到经济学界的广泛重视,成为现代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的基础。

        2.1.3库恩的科学革命论模式(历史主义)。库恩继承了波普尔的科学哲学观,认为,科学史的特征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原状,在此期间某种说法居于统治地位。当居统治地位的学说被另一种居统治地位的学说取代时,旧时期宣告结束,于是转入一个短期稳定的新时期。

        2.1.4拉卡托斯的精致证伪主义。拉卡托斯是科学哲学的历史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拉卡托斯在批判、补充和修改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方法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他强调科学中的基本单位和评价对象应是在一个时期中由一系列理论有机构成的研究纲领。这个理论被称为“精致证伪主义”。

        2.2经济学方法论演进对财务学的启示。我国对经济学的研究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比较落后的地位,方法论的研究上更是如此。由于经济学与财务学的理论渊源,提高经济学方法论认识水平,对促进财务学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2.1注重对方法论的研究。在我国经济学学科建设中,许多原来属于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和观点被引入和借鉴。而一定的理论是在一定的方法论指导下得出的,一种理论及其方法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因此我们不应该只吸收理论而一概摒弃其方法论。

        2.2.2合理选择和搭配使用经济学方法论的分析方法。从方法论的具体层次上说,传统上我国经济学在方法论上存在着重规范分析,轻实证分析的弊端,今后应当注重两方面均衡发展,使方法论结构进一步优化。

        正如张五常所说的:“经济学主要研究‘为什么’的问题,解释人的行为现象,它是一门精确的科学,精确推测,不能用事实解释事实,要以理论解释事实,要有抽象的存在,如果推测能力强,问题的局限条件清楚,就会有结论。解释现象的理论越简单越好,用复杂的理论解释复杂的世界是行不通的。”

        3.管理学研究方法论与财务学方法论基础

        方法论的统一是建立在研究对象的内在特质的统一的基础上的。从管理学研究的实践看,管理学研究的内容可以划分成三大部分,其一是以物为中心,旨在提高物质资源利用管理效率的研究;其二是以人为中心,旨在发挥组织内部人员能力的研究;第三是以组织为中心,旨在促使组织内外环境和谐发展的研究。三个部分的主要研究对象具有非常不同的属性,难以以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和分析是造成管理学研究过程中没有形成统一方法论的主要原因。

        由于财务学本质上具有管理学属性,因而管理学研究方法论就从根本上构成了财务学的方法论基础。

        3.1在以物为中心的管理研究中,由于研究对象具有类似自然科学研究对象的属性,即客观性和普遍性。所以采用自然科学的研究,以定量的研究为主,采用观察、测量、控制、实验等方法进行研究是合适的。

        3.2在以人为中心、旨在发挥组织内部人员能力的研究中,研究者和被研究者都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在研究过程中会受彼此影响的、并且受某种共同文化影响的人组成。认识社会行动者的内心世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艰巨的任务。简单地用自然科学方法去研究人的外部行为,无法解释人们意识到的各种现实。应该从感性资料的外部标志去认识他人内心世界。

        在该类研究的过程中,多采用深入调研、比较研究与归纳演绎相结合的方法,这样的方法正是建立在对“客观精神”的分析和理解上的,其本身也保证了理论来源的客观基础。但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采用历史个体主义,通过“理解”去进行管理学研究的同时,必须牢记“价值中立”原则。研究者只有在摒弃个人偏好和先验观点的基础上,对现有材料加以分类分现汇总,才可能得出具有客观性的结论。

        3.3在第三类以组织为中心,对组织和环境如何和谐进行研究的主题中,群体的行为以及群体之间的互动成为研究的主要对象。

        同个人不同,虽然群体是由个人组成,但群体的行为绝不是个人行为的简单相加。组织的目标、制度、文化传统、激励惩罚措施等在个体到群体的形成过程中起到深刻的约束和影响。个体的理性选择往往导致群体行为的非理性化。

        从社会学、历史学研究领域借鉴过来的“历史比较方法”在针对组织为中心的管理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通常认为历史比较方法是通过对不同时间、不同空间条件下的各种历史现象进行纵向或横向的比较,分析异同,探索社会发展现象的一般客观可能性或特殊性的一种史学分析方法。运用历史比较方法有助于揭示和认识各种组织现象的历史成因及组织中的各个群体、群体关系、组织与外部组织的关系等发展中的共性以及各自的特殊性。运用历史比较方法有助于促使各个组织间、组织群体间的了解和理解,从而为组织间和谐发展提供基础。

        4.我国财务学研究方法的现实分析

        我国财务学研究方法与西方财务学界存在较大差异,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4.1哲学基础和思维方式不同。西方财务学研究方法较多地受实用主义影响,信仰存在就是合理的,有用的就是真理;而我国财务学研究方法的哲学基础是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唯物主义,遵循的认识论。西方财务学界受实用主义影响,早期更注重应用理论的研究;我国强调理论来源于实践,高于实践,更注重基础理论的研究,习惯从财务学本质、财务学职能、财务学对象、财务学目标等基本概念及基本问题开始起步。

        4.2财务学研究的外在环境与西方财务学界存在较大差异。自1990年12月17日飞乐股份等8 家公司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首次上市以来,我国资本市场的建立只有十几年的时间,上市交易的公司至今也只有1000 多家。特别是有关资本市场的法规建设正在逐步完善,许多法规本身还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资本市场中包装上市、财务学作假等案件时有发生,相当一部分投资者缺乏理性,市场融资功能不足,缺乏足够的资源配置引导能力,等等。这就使以资本市场为内容的财务学理论研究缺乏良好的外在经济环境和法律环境。所以,尽管近年来以资本市场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实证研究成果逐年有所增加,但是,关于资本市场的数据库还没有形成一个较为权威的版本,许多研究者在进行研究时只能自行收集。在这种情况下开展“实证研究”,一方面使研究者本身花费大量时间用于资料收集这一研究最基础的工作;另一方面由于资本市场中存在着财务信息失真等问题,也难以保证研究资料特别是数据本身的准确性,进而影响这些研究结论的验证质量。

        4.3我国在财务学研究方法的研究时间上远远短于西方财务学界。

        一国财务学(包含财务学研究方法) 的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从美国政府在法律上承认持股公司的组织形式算起,美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已有百余年的历史。英国的证券交易市场形成于17 世纪末,即使从1802 年英国政府正式批准伦敦证券交易所开始,英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也已近两百年。相应地,西方国家进行实证财务学研究已有近30 年时间,而我国在这方面工作起步的时间还相当短。从这一方面分析,我国财务学研究方法处于规范财务学研究方法占主导地位的状况是与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5.现阶段我国财务学研究方法的选择

        我们现阶段如何进行财务学研究方法的选择呢?目前存在这样一种倾向:认为财务学理论的规范研究带有研究者个人主观的价值判断,没有事实判断的数据和模型,缺乏科学性,应当迅速向实证研究过渡。本文以下从两个方面探讨这一问题:

        5.1关于我国现阶段规范研究占主导地位的问题。本文认为:我国现阶段规范研究仍占主导地位问题。原因如下:

        5.1.1财务学研究方法之间并不相互排斥而是互为补充的。具体说来,规范研究并不排斥实证研究,因为规范研究的结论需要实证研究加以验证;实证研究也不排斥规范研究,实证研究需要规范研究的结论为基础和前提。那种只能采用单一方法进行财务学理论研究的主张是有失偏颇的。

        5.1.2目前具有中国特色的财务学理论和方法体系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之中,许多基础性理论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而且,这项工作需要财务学理论研究工作者作为优先完成的工作来做。我国现阶段的财务学理论研究应当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为财务学改革服务,为实践服务。加强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是各单位正确贯彻执行国家财务学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重要基础,也是强化单位内部管理、保证财务工作规范有序进行的重要措施。建立健全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有许多问题需要加以解决。即使就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而言,我国现阶段乃至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规范研究仍应占据主导地位。

        5.1.3财务学研究是为了在财务学理论研究方面取得对社会有价值的成果,其研究结论要能解决财务学实践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财务学实践所遇到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因而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根据不同的研究目标,采用相应的研究方法。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广大财务工作者结合我国各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实际情况,总结各单位的成功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见解和措施。研究这些问题时,应当更多地采用规范研究方法,同时,注意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从现阶段国情和实际出发,并兼顾我国属于大陆法系国家的背景。

        5.2关于实证研究中注重实地研究、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的问题。评判一项研究的优劣,主要有三个标准:是否新颖?是否有意义?是否严密?判断是否新颖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第一,问题是以前没有回答的;第二,研究方法是新的;第三,样本或数据资料是新的。判定是否有意义也可以从三个方面分析:一是能为政策制定服务;二是能为财务实践服务;三是能为其他研究服务。判定是否严密可以从内在的严密性和外在的普遍性两方面加以分析。通常需要将三者结合起来进行分析。

        对照这些标准,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已经发表的以统计模型为基础所进行的有关资本市场财务问题的实证研究成果的质量还难以令人满意。原因主要在于:目前中国的资本市场仍处在逐步形成时期,资本市场建立的时间较短,相关法规尚不健全,许多数据的可比性不强,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实证研究可资利用的资料较为缺乏,运用“垃圾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的论文结论很可能也是“垃圾”。为实证而实证的论文对财务理论的创新并无多少作用。实证研究中的实地研究、问卷调查、案例分析等应占有重要地位;然而,那种以数理统计和数学模型为基础所进行的“真正意义上”的实证研究,应当随着环境和条件的发展而逐步成熟。

        综上所述,我国现阶段乃至将来一个时期内,财务学理论研究应当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在实践中探求真理。研究过程中,在坚持规范研究占据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应注意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的统一和有机结合,重视采用实地研究、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等实证研究方法验证规范研究成果,总结我国财务实际工作中的成功经验,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财务学理论与方法体系。

参考文献

[1][美]博兰.批判的经济学方法论,经济科学出版,2000

[2]张五常.经济学方法论.社会科学战,2002(4)

[3]傅耀.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逻辑与评述,华南金融研究,2002(6)

[4]吴水澎.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研究,辽宁人民出版社,1996

第9篇

教育管理的深化改革在中国现代教育体系建设中,已经居于核心地位。以教育部2010年3月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内容为例,第三部分的六个章节和第四部分的五个章节的实质,都是阐述未来10年为实现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目标、发展任务所要采取的制度政策和措施,从教育管理学角度看,可以视为教育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范畴。这就是说,在国家教育总体战略、发展任务确定以后,涉及体制改革和保障措施的教育管理问题,是关系到国家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目标实现的政策和策略保障。

二、教育管理要善于从管理学探寻管理学规律

从教育管理的学科属性看,有归属教育学或归属管理学的不同观点。认为属于教育学的学者指出,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教育管理学、教育行政学、学校管理学都属于教育学范畴”。离开教育,教育管理就是一个“空壳”,教育管理应属于教育学。认为属于管理学的学者指出,管理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现象,它存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管理学就是研究管理各种社会活动如何适合社会生活的理论,它包括社会一切领域,也包括教育领域。教育管理学就是把教育和管理结合起来,研究如何按照教育的客观规律来管理教育,对影响教育质量和效益的各个要素进行规划、组织、指导、协调和控制。教育管理学的理论基础是管理学、心理学和社会学,而不是教学、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教育管理学基本概念,都可以与管理学概念通话。[1]笔者认为,把教育管理学归属于管理学科,可以充分借鉴管理学理论,吸取管理学研究成果,认识教育管理现象,揭示教育管理规律。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总体看,管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管理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偏重于用一些工具和方法(如运筹学、统计学等定量定性分析)来解决管理上的问题,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大领域的交叉学科。从社会科学体系看,管理学是国家12个学科门类中的一个一级学科,是一个边缘交叉[2]和综合应用学科。国务院学位办对国家社会学学科管理及学位授予规定显示,教育管理并没有列在“教育学”学科门类中,而是列在“管理学”学科门类中,从学术分类讲,教育管理应归为“管理学”学科门类。现实国家教育科学规划管理中,教育类科学研究作为国家社会学学科管理中单列的学科,划归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一并归为该办公室管理。这就是说,在学科分类上“,教育管理”归为“管理学”,在现实管理上,“教育管理”划在教育部门归口管理。因此,无论是职业教育管理理论研究还是应用实践,都应当更多地汲取管理学理论,能动地从国内外管理学理论宝库获得管理规律理性认识,探索中国职业教育管理规律,规范我国职业教育管理。

三、世界管理理论主要流派与特征

职业教育管理从管理学角度追溯,它的理论渊源可以上溯到古代及现代管理理论。研究发现,世界管理理论的许多经典理论,对当今职业教育管理仍具有启示意义。

(一)行政管理理论

行政管理理论是研究国家行政管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理论。世界现代管理的行政学理论有两大源流,一是德国的行政管理理论,二是美国的行政管理理论。

1.德国的行政管理理论

德国的行政管理理论着眼于国家和国家特性,研究如何通过法律手段来管理国家,其代表人物是德国行政学者施泰因。施泰因是德国哲学家、经济学家,1865年施泰因撰写的七卷本《行政学》最早提出“行政学”一词,用行政法观点阐述行政问题。施泰因理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市民社会与国家的理论,二是行政学与教育行政学及其理论。他的《行政学》主要强调以下方面:(1)行政学的政治属性。行政学是研究国家行政管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既具有政治性,又具有社会性。行政学揭示的是行政组织在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方面的规律。行政学一方面为统治阶级服务,另一方面它所揭示的管理规律又被不同阶级、不同政治倾向的管理者接受和共享。(2)行政学的原理。行政学的原理或原则具有很强的理论性,行政学系统总结了国家行政管理的科学方法,有很强的实用性。(3)行政学的学科性质。行政学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的学科,它的基本原理广泛运用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统计学、法学、财政学、系统学、信息学等学科。但是行政学又有自己独立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是一门独立的学科。(4)行政学的变化发展。行政学所揭示的国家行政管理规律,诸多管理原则、管理程序、管理机制、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等带有规范性。决定行政管理科学规律的是行政环境、行政主体和行政客体等多元因素。行政学处于不断变化中,行政学也要不断发展不断丰富。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哲学家、当代社会学古典理论三大奠基人之———马克斯•韦伯(1864-1920)曾提出,官僚制度就是要在组织中排除人为因素的影响,建立系统的组织制度,运用制度来管理。官僚制度就是理性制度管理。官僚制度理论重心是组织制度的科学化和体系化。

2.美国的行政管理理论

(1)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美国的行政管理理论是研究行政工作合理性和效率性的理论。美国行政管理理论代表是泰勒。泰勒管理理论提出,管理是一门建立在明确的法规、条文和原则之上的科学。泰勒的科学管理有两大贡献:一是管理要走向科学,二是劳资双方的精神革命。泰勒认为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劳动生产率,最高的工作效率是雇主和雇员达到共同富裕的基础,要达到最高的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化的、标准化的管理方法代替经验管理。泰勒科学管理内容分三个方面:即作业管理(工作定额原理)、组织管理和管理哲学。泰勒认为,工人的工作定额可以通过调查研究科学地加以确定。泰勒通过时间研究和动作研究,去掉多余动作,改善必要动作,减少疲劳,提高生产率。泰勒通过对工人使用的工具、机器、材料和工作环境等标准化设置来提高劳动生产率。泰勒提出能力与工作相适应原理,指坚持以工作选工人,每一岗位都挑选一流工人,确保较高工作效率。泰勒认为,要科学地制定劳动定额,采用差别计件工资制来鼓励工人完成或超额完成定额,定额部分按单价计酬,超额部分按比正常单价高出25%计酬。如完不成定额,则按低于单价的20%计酬,泰勒的差别计件工资制提高了工人劳动积极性,同时对雇主也有利。[3]泰勒认为最佳管理方法是任务管理法。在这种管理体制下,工人们发挥最大限度的积极性;作为回报,则从他们的雇主那里取得某些特殊的刺激。这种管理模式将被称为“积极性加刺激性”的管理,或称任务管理。泰勒提出新管理任务:一是对工人操作的每个动作进行科学研究,用以替代老的单凭经验的办法。二是科学地挑选工人,并进行培训和教育使之成长。三是与工人亲密协作,以保证一切工作都按已发展起来的科学原则去办。四是资方和工人们之间在工作和职责上几乎是均分的,资方把自己比工人更胜任部分工作承揽下来;而过去,几乎所有的工作和大部分的职责都推到工人身上。泰勒的科学管理将科学化、标准化引入管理,提出了实施科学管理核心问题———精神革命。精神革命是基于雇主和雇员双方利益一致。雇主追求的不仅是利润,更重要的是事业发展,事业的发展不仅会给雇员带来较丰厚的工资,更意味着充分发挥雇员个人潜质,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事业使雇主和雇员联系在一起,双方共同努力提高工作效率,产出更大利润,使雇主利润增加,企业规模扩大,雇员工资提高,满意度增加。科学管理的实质就是思想革命。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几乎所有管理原理、原则和方法,都是经过自己亲自试验和认真研究提出的,都是以前各种管理理论的总结,从提高生产效率角度看,在所有的管理理论实践中,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是最成功的。从20世纪初提出,科学管理在美国和欧洲大受欢迎。90多年来,科学管理思想发挥着巨大作用。直到今天,科学管理的许多思想和做法仍被许多国家参照采用。(2)威尔逊的行政管理理论美国现代行政管理理论创始人伍德罗•威尔逊,其行政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行政学研究》(1887)一文。威尔逊开辟了从行政学角度研究政府管理的科学领域。威尔逊的研究,是基于当时美国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暴富起来的工业资本巨头利用手中的财富进行“权钱交易”,收买拉拢国会议员以图操纵国会的决策,各级立法机关因此而声名狼藉,美国受到“腐败”和“低效率”政治困扰,迫切呼唤政治改革,扩大政府职能,强化行政权力,以制约国会权力。威尔逊从对欧洲几个重要国家的政治制度详细深刻的分析出发,得出美国式的行政规划布局,主张政治与行政分离,将行政管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加以研究。威尔逊的《行政学研究》,旁征博引政治、经济、文化、哲学等内容,对行政问题有深入探讨和突破性的贡献。威尔逊主张政府官员应具有的素质是:良好的工作态度,大公无私,绝无官僚作风。威尔逊提出通过高薪、激励等手段提高政府官员的工作质量。认为“在美国展开行政学研究,其目的在于找到最佳方法以建立下面这样一种文官班子:他们受过足够的教育,具有充分的自信,工作起来既有见识又有分量,通过选举和经常向公众咨询,与公众思想保持密切联系,以使专断成为不可能的事情”。美国一百多年行政实践证明,政治与行政二分原则对文官制度的成长和完善,起到了无可估量的推动作用。威尔逊的行政学理论把行政研究从政治学中分离出来,使之成为一项独立的学科。威尔逊认为,“行政学研究的目标,在于首先要弄清楚政府能够适当而且成功地承担什么任务,其次要弄清楚政府怎样才能够以尽可能高的效率和尽可能少的金钱或人力上的消耗来完成这些专门的任务”。行政学应当把“行政方法从经验性实践的混乱和浪费中拯救出来,并使它们深深植根于稳定的原理之上”。后人把这一思想概括为“政治与行政二分原则”。政治与行政的分野是威尔逊的最大贡献。威尔逊的《行政学研究》架设了沟通19世纪和20世纪行政学演变的桥梁,架设了欧洲大陆特别是法国、德国行政研究学与美国行政学研究的桥梁,还架设了政治学、管理学、历史学、法学、经济学等交叉的桥梁,使行政学研究的中心从欧洲转向美国。威尔逊的行政监督思想是他的行政学思想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

(二)人际关系理论

20世纪2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管理学院管理学家乔治•埃尔顿•梅奥(1880—1949)与罗特利斯伯格在美国进行了有名的霍桑试验,经过9年的霍桑试验提出“人际关系理论”,认为工人是“社会人”,人们的行为动机除了经济因素,还有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安全感、归属感和受人尊敬等心理因素,后者更为重要,新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工人的满意度。人才是企业当中人、财、物三大因素中最活跃的因素。但是,人的创造性发挥是有条件的,只有具有满意心理的员工才有创造力。梅奥和罗特利斯伯格的研究为行为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人际关系理论是管理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人际关系理论贯彻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力资源为首要资源,高度重视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人际关系理论提倡以人道主义态度对待工人,通过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者工作生活质量;通过培训,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技能;通过民主管理,激发企业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员工的创造性,进而提高劳动效率。人际关系理论的这些思想有利于推动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经多年多位专家的研究,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一次跨学科会议上,提出行为科学这一名称。行为科学对管理学贡献主要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引起了管理对象重心的转变,从对事和物的管理转移到对人及其行为的管理上来,管理者通过对人行为的预测、激励和引导来实现对人的有效控制,达到对事和物的有效控制,实现管理预期目标。二是引起了管理方法的转变。由原来的监督管理,转变到人性化的管理。梅奥等人创立的人际关系理论得到流行。

(三)官僚组织理论

被誉为组织理论之父的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M.Weber,1864-1920),曾担任过教授、政府顾问、编辑,对社会学、宗教学、经济学与政治学都有相当的造诣。韦伯首推官僚组织理论,认为组织应以合理合法的权力为基础,没有某种形式的权力任何组织都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韦伯的官僚组织理论为社会发展提供了一种高效率、合乎理性的管理体制,在19世纪盛行于欧洲。韦伯理想的官僚组织模式具有下列特征:(1)组织中成员应有固定和正式的职责并依法行使职权。(2)组织结构是由上而下逐层控制的体系。在组织内,按照地位的高低规定成员间的命令与服从关系。(3)强调人与工作关系,成员间只有对事的关系而无对人的关系。(4)每一职位均根据其资格限制(资历或学历),按自由契约原则经公开考试合格予以使用,务求人尽其才。(5)对成员进行合理分工并明确每个人的工作范围及权责,并不断通过技术培训来提高工作效率。(6)成员按职位支付薪金,建立奖惩与升迁制度,使成员安心工作,培养其事业心。韦伯认为,具有上述六项特征的组织可以表现出高度的理性化,其成员的工作行为也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组织目标也能顺利达成。韦伯管理思想最大贡献在于,为官僚组织指明了一条制度化的准则,韦伯官僚组织理论的生命力至今尚存,韦伯依然是今天管理理论大师。20世纪70年代以后,企业环境的不安定性、不确定性和多变性,使世界企业经营成败压力剧增。以理性为本的管理科学理论获得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理论界将管理理论研究的重心转向战略管理,形成了“战略热潮”,并促成了战略管理理论和方法的诞生。

(四)世界管理理论流派的局限性

世界古典管理理论代表,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已经延续了一个世纪,至今其科学管理思想和做法仍被许多国家参照采用。但20世纪初,泰勒的研究侧重于生产作业管理,范围较小,内容较窄。他强调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和纪律性,但对管理中人的因素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对人性假设仅仅是一种经济人,曾经造成劳资关系紧张。泰勒对于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等没有涉及,具有一定局限性。梅奥等人创立的人际关系理论高度重视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高了劳动效率,得到流行。但人际关系理论过于强调人的作用,忽视了经济技术等方面作用,有其局限性。韦伯的官僚组织理论为组织指明了一条制度化准则,为社会发展提供了一种高效率、合乎理性的管理体制,盛行于19世纪欧洲。但韦伯理论“忽视人的行为因素,缺少民主性质,鼓励成员固守具体规章制度,容易导致行政权力膨胀”。韦伯的组织形态以牺牲人们自由和有意义的私人关系及全面发展为代价,使感情世界极端冷漠,显示出其局限性。受时间、地域及条件的制约,世界管理理论经典不同程度地存在局限性,尽管如此,其所具有的不少理论亮点至今仍对世界各国管理理论研究和管理实践改革具有启迪意义。

四、世界管理理论对职业教育管理改革有启示作用

第10篇

图书馆是社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文化机构,是保存、收藏、传播、共享、交流信息的大众互动平台;是教化大众,推广终身学习,承担国家教育大任的教育机构。在当今知识改变命运,信息增加竞争力的时代,图书馆的重要性已经无可厚非。但是,在图书馆功能性得到社会大众认可的同时,图书馆的专业性却一直是人们争议的话题。民众普遍不了解这一重要机构的背后有“图书馆学”这个专业学科支撑着它的运行和服务。在现代科学技术急速更新的时代,图书馆学这一小众学科在面临危机的同时,其学科体系也在随之变化和发展,图书馆学在整个科学系统和社会运行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图书馆学学科属性

图书馆学的学科属性决定了其学科归属,正如其定义一样,学科属性也是在不断地争议中发展,尚未达成共识。不同的观点层出不穷,有人认为它是综合科学,有人认为是社会科学,有人认为是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还有学者认为是管理学科[1]。图书馆学的学科属性划分如此困难的原因在于,图书馆学是一个不断扩展,不断融合的学科。从它的学科体系发展角度就可以看出,它在不断地吸收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技术,研究内容与其他学科也有交叉情况,如传播学、经济学、计算机学、信息学、管理学、情报学、心理学等。它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来解释或解决图书馆学自身的难题,同时图书馆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也对其他学科的研究过程有着支持的作用。如图书馆学与计算机技术的关系,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图书馆学研究过程提供了便利的工具,大大缩短了研究的时间,精确了研究的结果。而图书馆学对于数据、信息的挖掘、分析、整理、聚类等研究方法为计算机挖掘技术的开发与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指导思想。这种融合性和相互作用性的特质导致了图书馆学的学科属性划分不明确。正因为这种不明确性才赋予了图书馆学一种特有的“关联性”,它可以与其他学科相关联,辅助其研究过程,也推动自身发展。现代图书馆学融入了多种属性的科学内容,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人类对信息、文献交流的需要日益增强,图书馆学研究和应用的前景将更加广阔。

2图书馆学与现代科学的关系

2.1现代科学

现代科学指20世纪以来发展的自然科学。是在人类现代史上形成的科学体系。构成这一体系的基本框架的主要成就是:物理学领域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生物学领域的分子生物学等全新的系统科学。在这些成就的推动下,各个学科领域都发生深刻革命,分化为4000多个学科,形成庞大的结构体系,从总体上可划分为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工程技术三大层次,每一层次内部又包含上千个学科,学科与学科之间相互渗透形成众多的交叉学科。现代科学的主要特点是,以发达的生产和科学实验为基础,科学的技术化和数学化,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科学、生产、社会一体化等。根据海德格尔对现代科学的本质的归纳,它是“数学的”、“研究的”、“技术的”、“现实之物的”。这样的性质看似与社会科学联系不上,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逐渐渗入到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中,其技术成果得到了移植和借用。现代科学的飞速发展使得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联系越来越紧密,现代科学技术一方面高度分化.一方面又高度综合。这种既相互对立又紧密联系的辩证发展,使现代科学日益结合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由于科学技术各学科之间彼此渗透和相互促进,使每一学科只有在整个科学体系的相互联系中才能得到发展,从而导致现代科学体系结构的整体化趋势。随着自然科学分支学科大量涌现,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不断深化,因而就越加发现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综合研究的必要,同时也推动了边缘科学(如生物化学、天文物理学等)和综合科学(如环境科学、空间科学等)的诞生。20世纪40年代以来,为了把握自然界各种事物的某些共同属性及其普通联系,迫使科学家从横的方向上对自然界进行研究,从而产生了一系列横断科学(如信息论、系统论、耗散结构理论等)。横断科学从某一特定的视角揭示了客观世界的本质联系和运动规律,不仅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同时还沟通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联系,使整个科学有了共同的概念、语言和方法。科学社会学、技术经济、管理科学、未来学等一系列新兴学科,就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互相渗透、相互作用的产物。

2.2图书馆学与现代科学的关系

早在18世纪,中国的图书馆界学者就对现代科学的发展对图书馆的影响进行过探讨,随着现代科学、尤其是自然科学革命性的跃进,新的科学原理、科学概念和科学方法像潮水一般冲击着图书馆的旧领地。它迫使学者把视野从图书馆学这一小天地里扩展开来,进行新的探索和思考。由于现代科学的不断进步和冲击,图书馆的研究内容在不断地扩充,由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储存技术、视听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的出现和应用,图书馆学的研究内容也在不断更新。计算机技术使得图书馆学从传统的手工编目借阅向自动化模式转变;网络技术改变了信息的传递方式,使图书馆学研究的信息流动性更强、形式更多样、范围更广泛;视听多媒体技术使得图书馆学研究的内容从单一的文字型信息拓展到了音、像等多种类型的信息模式;信息储存技术转变了图书馆学的信息储存理念,打开了图书馆学的眼界。现在,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因特网的普及,图书馆早已向着电子化、网络化、虚拟化和数字化的方向发展。纵观近20年的图书馆学,不管是研究内容还是研究方向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与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分不开的,也可以说是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着图书馆学的发展。科学进步、发展改变着人类生存的环境,图书馆学也随着进步,吸取营养、丰富研究内容。现代科学技术水平彻底改变了了信息、知识的传递物质手段和速度,改变着图书馆学的学科组织和发展,而图书馆学作为研究信息、知识传递的学科,它的发展又决定着社会知识信息传递和利用的形态和手段,决定着社会经济、文化等发展程度。社会是一个大循环,每个学科都是这个循环中的一个环节,都有着不可缺失的重要作用,而且每个学科的独立性减弱,逐渐融合,出现研究内容交叉的情况。现代图书馆学开始转变研究方向,从对“书”的研究到对“人”的研究,这其中不乏需要利用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内容和方法,在国外已有不少学校在图书馆学课程中增加读者行为学、读者心理学等课程,这些融合的内容也逐渐成为图书馆学新的研究领域。由此看来,图书馆学不是一门完全独立的学科,它与现代科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现代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图书馆学的进步,创新着图书馆学的学科建设。另一方面,图书馆学的进步也为现代科学的研究和创新提供着有力的数据、信息条件,成为现代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总结现代科学和图书馆学的关系:①图书馆学要想发展就必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②现代科学丰富、改变了图书馆学的面貌,为图书馆学提出新的研究课题,开拓新领域。③现代学科为图书馆学提供新的理论基础,解除了社会科学的束缚,向自然科学理论方法学习。④现代科学的发展使得图书馆学更加综合化,扩张了它的研究内容和领域。⑤图书馆学为现代学科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3结论

图书馆学自1807年首次提出,至今已有208年的历史了。随着科技、经济、文化、信息需求的不断变化,图书馆学也在不断更新,在“争议-共识-变更-争议”的循环往复中其研究本质也在不断提炼和深化。在当今充斥着大量数据并依靠数据的社会中,图书馆学动态地根据社会变化而不断更新发展,在面对大数据席卷的情况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就是图书馆学为什么一直存在并还要继续研究的原因。图书馆学研究的内容———知识、信息、数据无处不在,在大数据时代更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其理论领导下的图书馆也将成为未来社会离不开的信息查询、获取及交流平台。图书馆学的研究内容不局限于图书馆这一机构的日常工作,还对其他学科的研究给予支持,充分发挥着数据、信息、知识、情报等资源的作用。因此,可以总结出图书馆学是一门既独立又与现代科学有着紧密联系的专业学科,它随着现代科学的进步,社会环境、经济、技术、信息需求的变化不断地调整、更新着本学科的研究内容。不管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图书馆学作为一门专业学科必定会发挥自己应有的社会作用,为社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作者:佐娜 单位:呼和浩特职业学院

第11篇

1职业能力导向型案例教学创新

1.1基于职业能力视角,培养应用人才职业能力是指从事某种职业的劳动者必须具备的、在其职业活动与职业发展中表现出来的多种能力的综合。行业属性和工作岗位不同,任职者所需的职业能力也不同。职业能力伴随着劳动和职业的产生而生成,是个体从事职业的必要条件,对个体的生存、生活和职业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2]。职业能力包括交往能力、概念能力和技术能力,是人才立足社会的能力因素,是人才自我发展的能力条件,是人才服务社会的能力手段[3]。国内人才供求失衡背景下,欲使学生在就业竞争和职业发展占得先机,独立学院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视角,培养能够适应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1.2注重案例教学,培养学生能力案例教学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案例教学法的首创者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柯里斯托弗•格伦姆布斯•朗德尔(Chris-topherColumbusLangdell)教授认为,若你阅读了大量案例,特别是判决正确的案例,真理就出现在你的面前[4]。在国外,案例教学法被广泛应用于法律、工商管理、设计、工程专业等课程教学中[5]。独立学院学生鲜明的特点要求所有课程能够穿插大量生动活泼的案例或故事,围绕社会热点问题,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展开讨论[6]。案例教学通过将理论讲授创新性地寓于实际环境中,训练学生“学以致用”。根据教学目标,结合所讲理论,挑选经典案例,设置情景,设计问题,组织学生开展调查,研读文献,分析问题,提出方案,论证方案,使学生理解管理原理与理论,掌握管理技术与方法,提高职业能力。

2管理学案例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2.1管理学案例教学的现状管理学是兼具实践性和艺术性的基础课,其课程性质与特点要求引入案例教学法。“灌输式”教学法影响根深蒂固,学生知识面狭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欠佳,所选案例质量不高、过于陈旧、缺乏代表性,激励机制不健全,基础设施薄弱等,使独立学院管理学案例教学的效果不理想。在我院,管理学是12个经管类专业的必修课,总学分为3,总课时为48。为提升教学效果,管理学课程组与督导组专家及管理系教授展开多次讨论,以“基于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总纲,以“够用”为原则,以“能用”为目的,设计了“职业能力导向型案例教学法”,并于2009级管理学教学中加以实践。现实而生动的案例,丰富了教学内容,活跃了课堂气氛,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通过“以案说理”,实现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使学生对抽象的管理理论、管理原理、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等有了深入了解,巩固了理论知识,开拓了思路视野,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管理学案例教学的问题我院管理学案例教学效果虽然明显,但不可避免存在着问题和亟需优化之处。课程组以2009级经管类学生为调查对象,围绕“职业能力导向型案例教学实践”,设计了调查问卷,抽取学号尾号为“3、6、9”的学生为样本,发放问卷510份,收回有效问卷509份。调查发现“职业能力导向型案例教学法”在实践中存在如下问题:对案例教学不够重视,课前准备不够充分,计划性不强,设计欠妥当,积极性不高;部分案例稍显陈旧,与现实脱节,针对性不强,吸引力不足;角色转变不够彻底,仍有个别教师“独霸”课堂之现象;组织、协调与控制不当;教学效果评价环节相对滞后,评价体系尚不合理。上述问题若不尽快解决,势必影响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

3管理学案例教学实践

我院“职业能力导向型案例教学”的全过程包括“课前准备环节”、“课中实施环节”和“课后评价环节”。针对案例教学中的问题,结合案例教学相关理论,课程组认为,在后期案例教学实践中,应该始终围绕“学以致用”的目的,坚持“职业能力导向”的原则,体现“应用特色”,重视“以案说理”,不断探索和研究,继续优化和改进,以提高案例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3.1课前准备环节的优化

3.1.1做足思想准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案例教学的重要性,认真学习案例教学的先进理念和方法;要真正意识到案例教学的独特性,扬弃传统教学的经验和做法;要尽快适应“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要求;要尽快完成角色转换,从“解惑者、讲演者、裁判者”变为“组织者、协调者、控制者”;要事先宣讲案例教学的必要性、重要性、实施过程和注意事项等,让学生重视案例教学,做好思想准备,从“被动接受者”变为“自主学习者”。

3.1.2精心安排设计授课过程中穿插小例子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案例教学,而是调味品。真正的案例教学要求在“课堂实施环节”之前围绕“在哪些章节安排什么案例”、“抽多少课时用于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每个环节用时多久”、“实施过程中如何组织、协调、指挥和控制”和“如何评价教学效果”等进行精心安排和合理设计,以确保教学效果。后期实践中,可针对“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五大职能分别设置1个案例,再安排2~3个综合案例,以涵盖课程所有内容,锻炼学生综合技能;从48个总学时中抽出8个学时用于案例教学;组内讨论、代表发言、分组对抗、总结点评等环节的时长,可根据案例的长短和难易程度、问题的多少和难易程度、小组的多少以及讨论进展情况等进行权变;实施过程中可委任班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和控制;事先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等。

3.1.3选编经典案例精挑细选经典案例是案例教学成败的关键。独立学院管理学案例教学中应遵守以下原则:教学目的突出,案例内容典型,中外案例合璧,篇幅信息适中,师生角色分工,学时分配合理。这为挑选案例明确了具体要求。后期实践中,应坚持“巩固理论、着重实践、强调能力”的原则,选择经典、热点、恰当、合适的案例,提高案例质量。课程组还应尽快编写《管理学案例集锦》,以供案例教学使用。

3.1.4准备相关资料首先,教师要寻找机会,参与实践,掌握一手资料,充实和更新案例内容。其次,教师可采用实时案例更新法,找到大多数学生的兴趣点,提高学生课下准备的积极性,经过大量的资料收集,精心准备后的见解可达到较为理想的状态[9]。最后,教师将准备好的相关资料群发给学生,并要求其仔细研读,以节约有限的课堂时间。

3.1.5完善基础设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保障案例教学,我院投资建成有案例讨论室和开放式案例讨论区。管理员须事先安装调试好讨论室电脑的软硬件,教师须于课前将所有资料拷到电脑上,以备学生使用电脑查阅和研读资料;保洁员须确保讨论区的长条桌椅干净整洁,以供学生分组讨论之用。

3.2课中实施环节的优化

3.2.1提出问题,明确要求基于案例及所讲理论知识,提出思考与讨论的问题。对分组讨论、代表发言、辩论对抗及组间互评等环节做出明确要求,并希望学生严格遵守。此环节须控制在5分钟内。

3.2.2合理分组,恰当分工根据班级规模进行分组,每组以7~10人为宜。组内分工时,既可以“毛遂自荐”形式产生组长、发言人、记录员、资料搜集员和PPT制作员等,亦可由教师指派组长,并授权组长根据任务轻重和组员特点等恰当地分工。此环节须控制在5分钟内。

3.2.3组内讨论,准备充分我院管理学是大班授课,每个大班由3个小班组成,分组讨论案例时,组织、协调和控制的难度较大。教师要做好指导者、监督者、协调者,并仔细记录各组讨论情况,以便综合打分。组长务必想方设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协调关系,控制异常。每个组员务必当好主角,围绕案例及问题充分讨论。此环节须控制在30~35分钟内。

3.2.4代表发言,组间交流基于小组讨论,展开大班交流,是案例教学的必要环节。每个小组由所选代表上台分享本组讨论的结果,其发言须有PPT辅助;其余各组务必认真聆听,若有不同观点或疑问,可以各抒己见,交流看法。亦可通过“分组对抗辩论”,由甲方陈述观点,乙方提出问题,要求予以解答,从而使看法更全面,讨论更深入,效果更理想。辩论过程须由教师实时掌控,维持秩序,以确保效果。此环节控制在15钟内。

3.2.5概括总结,成绩评定教师须对分组讨论、代表发言和对抗辩论等进行概括总结。管理无定论,难免有分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师无需给出正确答案,只需对学生态度是否认真、参与是否积极、准备是否充分、思路是否清晰、逻辑是否合理、表述是否准确、礼仪是否得当、团队是否协作等进行点评,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关于成绩评定的依据,教师可事先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详细记录,分别打分。笔者曾经从3个行政班中分别随机抽取一男生和一女生组成6人评委团,详细解说评分指标和打分依据后,由评委团对代表发言及对抗辩论情况进行打分,最后进行汇总,给出每组得分,效果令人满意。另外,基于公平原则,组长、发言人及PPT制作人等所得分数应适当高于普通成员。

3.3课后评价环节的优化

第12篇

关键词:管理哲学中国管理哲学哲学

当今,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使管理显得空前重要,这引发人们研究管理的热忱,并将其上升到管理哲学的理论高度。黑格尔曾指出:“哲学是认识具体事物发展的科学。”1哲学根植于各门具体科学理论之中,凭着自身的开放性、批判性的特点不断吸进新养料而得到充实;它又超越各门具体科学,指导具体科学向前发展。管理哲学的产生的发展正是哲学在具体运用学科的产生和发展。

管理哲学是“对管理问题的哲学反思”,管理学所研究的问题,自然成为管理哲学所研究的对象,只是二者所研究的层次有所不同:管理学一般是从“科学”层次对管理问题进行研究;管理哲学则是从“哲学”层面对管理问题的进一步探讨。从哲学层次探讨管理问题,一般包括两个主要方面:其一是管理的“世界观”层面的问题;其二是方法论问题。中国管理哲学应当是管理者在管理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对管理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基本看法,是管理者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管理哲学是管理活动的总的理论基础,是管理文化的核心。

一、以人为本的中国管理哲学“世界观”

由于中西方社会政治制度、传统文化背景和人的价值观念的差异性,中国人对管理的界定不同于西方。从本质上来看,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崇尚人文精神、伦理道德和中庸和谐的“价值理性”文化,是一种强调“克己复礼”的“德性”文化。西方传统文化信奉“个人中心主义”,强更多地调人应当追求自身价值和幸福,在独立人格基础上形成平等社会契约,之后用某种法定形式规范下来。中国和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性,直接决定和影响着中国人和西方人对管理本质的不同理解。

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2就是强调管理者必须通过道德修养,克己正身,恪守礼法,身体力行,树立自己的良好外在形象,使人民心服,才能上行下效,上善则民善,人民有了道德自觉性,就会接受统治管理。在管理场中,管理者是主体。只有首先管好自己,才能管好他人。管理者正气凛然、公平正直。以此作榜样,谁还敢走歪门邪道呢?“正己”是“正人”的前提和基础。“正人”是“正己”的效果和收获。从这一意义上,中国管理学既讲“道”,又讲“技艺”,是一门真正意义上的管理哲学。

老子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3意思是说能战胜别人者是有力量的人,而只有能首先战胜自己的缺点、管理好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成功的管理者得关键在于自己能否战胜自己,能否管好自己,只有先管好自己,才有资格去管理好他人。要战胜自己的错误、缺点和不足,就要求管理主体具备高尚品格和修养,才能够做到“自胜”。

中国人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念把管理的本质规定为一门大写的“人学”。“人”是中国管理哲学的出发点,也是它的落脚点。管理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实践活动。任何管理都离不开人,管理的主体是人,管理的客体是人、财、物、信息和技术等,但中心是人,因为财、物、信息、技术等都要靠人去认识、掌握和运用,才能在管理中发挥作用。因而管理哲学的重要原则之一是以人为本,人的本性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人有七情六欲,有伦理信念,有价值观,有人生观,有经济利益,也有精神利益,有自然属性,也有社会属性。当我们在管理中实施以人为本时,就应该以人性为本,要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本性要求,达到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目标。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为管理的中心或核心,要关心、尊重人、尊重人的价值、要按照人的生理规律、心理规律和行为规律设计和进行管理。古典管理科学不是以人为本,而主要是以物为本,以经济效益为本,以机器设备和技术为中心,按机器和技术的需要来设计管理,并且只关心效率和经济效益,而不关心人和重视人的其他需要,颠倒了人与物的关系,结果却不能真正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关心人、尊重人和人的价值,按照人的生理、心理和行为规律进行管理,才能真正调动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并且最终能够实现人的自我价值,有利于人的进步和全面发展。

二、中国管理哲学的方法论

哲学的方法论主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中国管理哲学,必须有一个正确的研究方法。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研究当代中国管理哲学,就必须虚心地学习西方的科学管理,但决不是走全盘西化,照抄、照搬的道路。如果按照西方管理学的框架,塞进中国的哲学名句和管理案例,是不能把它错误的说成中国管理哲学的。在研究方法上,要从中国现代的国情、民情出发,研究适合于中国现代国情、民情的中国管理哲学思想体系,这是研究中国管理哲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丰富的文化管理资源,又要从西方管理学中吸取适于中国社会实际的文化营养,不能盲目排外。只有在中国社会实践基础上,将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优秀的文化管理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经过一代或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才能逐步地研究形成的中国管理哲学思想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