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30 10:33: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对课外阅读的建议,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农村高中生 英语课外阅读 阅读现状
安徽省级课题 课题批准号JG08053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1)01-112-03
一、问题的提出
《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英语教学中,对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是要学生进行自主阅读。而课外阅读可以让学生接触大量的语言材料,它是学生自主阅读的重要途径。《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还规定六级课外阅读量累计要达到18万词以上;七级课外阅读量累计要达到23万词以上;八级课外阅读量要达到30万词以上。
课外阅读对于广大的高中学生很重要,但很多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量严重不足。一方面由于课业负担重,致使他们仅能应付解题。另一方面,很多学生不知道一些有效的阅读途径和阅读策略。
长期以来,很多英语教师一直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但大多数教师的阅读教学仅局限于以应试为目的的阅读训练,没有对学生阅读习惯、阅读兴趣以及课外阅读阅读能力的培养予以足够重视。而很多高中生的课外阅读也是以应试为目的,有些高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材料来源也仅仅是试题中的完型填空和阅读理解。
在本课题的研究之前,课题组成员对自己所教的几个班级先做了初步的调查,发现很多学生的课外阅读材料的来源是报纸(《英语周报》或者是《学英语》)。学生所面临的问题是很难找到合适的阅读材料,也有些学生希望老师每周能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指导或组织学生交流。
对于农村的高中学生,由于受教学条件的限制,班级一般是实行大班授课模式,课堂阅读教学虽然可以解决一些同学阅读中的某些共性问题,但无法照顾学生认知水平的个体差异。而且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作为农村高中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非常重要。课外阅读是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进行阅读的实践活动。课外阅读的目的在于获取信息,拓宽知识面。对于农村高中的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有利于我们掌握农村高中生的阅读途径、阅读兴趣、阅读方法以及在阅读中所存在的问题。
二、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的调查问卷的对象是安徽桐城的六所高中,分别为桐城天城高中、桐城六中、桐城七中、桐城八中、桐城十中和桐城十一中,其中天城高中是位于农村的省级示范高中,位于桐城双港镇,其它五所高中分别位于桐城的陶冲镇、范岗镇、大关镇、金神镇和青草镇。对这六所农村高中进行调查问卷以便掌握农村高中生的阅读现状,问卷的所有问题都要求结合农村高中学生的实际。对于问卷的结果进行分析,针对农村高中学生课外阅读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有效的阅读途径和阅读策略,以帮助农村高中学生更好地进行课外阅读。
1、调查问卷
对农村高中生的课外英语阅读情况展开调查,采用调查问卷形式。本次研究的对象主要为位于安徽省桐城的农村高中,调查问卷的对象分别为桐城天城高中、桐城六中(原青草高中)、桐城七中(原范岗高中)、桐城八中(原大关高中)、桐城十中(原金神高中)和桐城十一中(原青草塥高中),其中天城高中是位于农村的省级示范高中。
2、数据分析
根据调查问卷,对农村高中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做出分析。根据调查问卷的情况要对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途径、阅读方法进行了解。在六所高中进行调查问卷,问卷回收后,对问卷的分析的过程中对于基本情况不清或选择同一选项者为无效问卷,统计过程中出现的选项空缺为遗漏值,统计数据以有效值为准。数据统计和分析采用SPSS12.0分析软件。
3、访谈
对一些学生进行访谈并做记录,进行个案跟踪研究,并撰写个案研究的实录并进行分析。访谈的过程中注意对学生情感因素的相关调查。积极的阅读态度能使学生体味到阅读的快乐,引导学生成为终身学习者。
4、提出阅读策略与课外阅读途径的建议
根据调查问卷、访谈、个案研究的结果,提出有效阅读策略和有效的阅读途径并在学生和教师当中进行推广。同时要注意激发农村高中学生课外阅读英语的积极性,还要积极推荐适合不同阅读水平的材料,注意开发和利用英语阅读资源。
三、研究结果分析
根据调查问卷,对农村高中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做出了分析。问卷的基本情况如下:
共发放了1098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078份。问卷的题目分别涉及了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对课外阅读作用的认识、课外阅读的目的、课外阅读计划、感兴趣的英语阅读材料和经常读的英语阅读材料来源、课外阅读的时间、课外阅读的方式、方法、对课外阅读策略的认识和使用。
经过统计,问卷中的13个选择题的情况如下:
1.关于课外阅读的兴趣
A.非常喜欢 4.8% B.喜欢 25.2%C.有点喜欢 42.7% D.不喜欢 20.6% E.根本不喜欢 6.7%
分析:农村高中的学生对英语课外阅读非常喜欢、喜欢和有点喜欢的占72.7% ,说明他们有进行英语课外阅读的愿望和习惯;值得注意的是,有27.3%不喜欢和根本不喜欢进行课外阅读,这与多年的应试教育有关,这些同学仅关心课内的学到的知识 。
2.关于课外阅读的作用
A.很大 25.9% B. 较大43.8% C.不太大 23.7% D.不大5.1% E.根本没作用2.5%
分析:在认识上,总体有69.7%的学生认为英语课外阅读对学习英语有大的作用,对英语课外阅读持肯定态度这是大多数农村高中学生的思想认识。。
3.关于课外阅读的目的
A.增强语感, 提高英语综合能力73.8% B. 扩大词汇量C.69.1% D.扩大知识面60% E.提高阅读兴趣 53.2% F.其它6.8%
分析:在动机上, 增强语感, 提高英语综合能力占73.8%,扩大词汇量占69.1%,.扩大知识面占60%,这表明学生课外阅读的目的相对明确。
4. 你认为有必要制定详细的英语课外阅读计划吗?
A.非常有必要9.5% B. 有必要49.6% C.作用不大 15.9% D.可以不制定 19.3% E.根本没必要 5.7%
分析:认为制定英语课外阅读计划作用不大、可以不制定的和根本没必要制定的共占40.9%,这是个不小的比例,要让学生要明确制定课外阅读计划的必要性是本课题要提出的建议之一。
5. 你比较感兴趣的英语阅读材料是?
A. 人物传记 22.1% B. 科普材料14.7% C. 历史, 地理 9.6% D. 童话, 故事 40.9% E. 幽默, 动漫 37%
分析:调查发现对科普材料感兴趣的只有14.7%的学生,对历史、地理感兴趣的仅占9.6%, 而对童话故事、幽默、动画感兴趣的却有77.9% 。建议学生课外要多读科普材料和历史、地理方面的材料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6. 你认为课外应阅读哪些材料?
A. 英语报刊 50.5% B. 阅读理解题集 46% C. 英文简易读本 32.8% D. 英文原著 8.5% E. 教材配套材料 46.4% F. 没读过 8.1%
分析:在材料的选取方面,选择英语报刊、阅读理解题集、教材配套材料的学生诸多,表明学生选择材料的被动性,另外大多学生还是以应试教育为指导,课外阅读也是围绕高考展开的。
7. 每周课外阅读时间
A. 不到半小时31.6% B. 半小时 22.9% C .1小时 26.9% D. 2小时11% E .2小时以上6.6%
分析:根据调查结果,每周半个小时和不到半个小时进行阅读的占54.5%,1小时以内包括一小时的占81.4%。这表明农村高中生英语课外阅读时间较少。
8. 你一般何时进行英语课外阅读?
A. 晚自习21% B. 早读时间 26.8% C. 午休时 9.1% D. 周末 30.5% E 寒暑假 15.9%
分析:学生主要利用晚自习、早读时间、周末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只有15.9%的学生利用寒暑假进行课外阅读。建议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进行更多的课外阅读。
9. 你通常以什么方式进行英语课外阅读?
A.集体阅读6.1% B. 个人阅读 84.7% C. 小组阅读 4.2% D 都没有 9.6% E其它 3.9%
分析:学生的阅读方式以个人阅读为主,占84.7%,集体阅读和小组阅读所占比例很小。这反映了农村高中学生缺乏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学校对英语课外阅读的组织不够,没有形成集体阅读的氛围。
10.课外阅读时遇到生词你会?
A根据上下文猜测 32.7% B 跳过去25.7% C 马上查字典 22.2% D 读完后查字典 23.7% E 其它 3.2%
分析:根据上下文猜测的学生占 32.7%,表明部分学生已经有了掌握了一定的阅读策略,但仍然有 22.2%的学生马上查词典,这会影响阅读的速度和对整个语篇的理解,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阅读策略的训练。
11. 你认为老师有必要对英语阅读进行方法指导吗?
A.非常必要 20.2% B. 有必要 48.8% C. 不清楚 17.1% D. 不太必要 9.6% E. 不必要 4.3%
分析:有69%的学生认为老师有必要和非常有必要对英语阅读方法进行指导,这表明很多学生希望改善自己的阅读方法,并渴望得到方法上的指导。
12. 在英语课外阅读方面你遇到的困难是?
A.词汇量不足 81.7% B. 缺少合适的材料 18.5% C. 没有时间19.9% D. 语法不好,长句子读不懂 66.7% E. 阅读速度慢 44.7% F. 没有好的阅读方法 12.5%
分析:根据调查词汇量不足是大部分农村高中生课外阅读遇到的最大困难(占81.7%),其次是语法不好,长句子读不懂(占 66.7%),还有阅读速度慢(占44.7%)也是英语课外阅读的主要困难之一。经常进行课外阅读可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也有助于课外英语阅读速度的提高。前段时间很多相关人士提倡淡化语法,淡化语法并不等于不学语法,一定的语法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长句子,也有助于多整篇文章的理解。
13. 你认为阅读策略对英语课外阅读的作用如何?
A. 非常大18.1% B. 较大42.9% C. 一般 28.6% D. 不太大7.8% E. 根本没作用 2.6%
分析:阅读策略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帮助。根据调查结果,认为阅读策略对英语课外阅读作用非常大和较大的共有61%,认为作用不大和觉得根本没作用的一共有10.4%的同学。平时教师要加强策略训练,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小结
一、农村聋生课外阅读现状的成因
1.主观方面的原因
(1)措施不得力。普通学校自“书香校园”建设以来,经常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而特校校际间的交流少,与普校的交流、沟通也少,信息闭塞。
(2)活动单一化。这影响了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使学生主动阅读的意识不强,写作能力一直难以提高。
(3)方法指导少。学生缺少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对读书方法知之甚少。
(4)师生不重视。特殊教育学校没有升学的压力,一些老师不重视课外阅读。
(5)专业培训少。农村特校教师的学习培训机会较少,使教师的课外阅读指导方法欠缺,制约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提高。
2.客观方面的原因
(1)学生自身的原因。聋生听觉有缺陷,阅读和语言表达能力低于同龄健听的学生,且这种差距越到高年级越明显。语文知识的积累无法与自身的年龄形成正比例关系,这势必会影响聋生的课外阅读以及运用语言的信心和积极性。
(2)没有书籍。聋生的家长,基本都来自农村,自身文化不高,对子女的学习关注不够,无意给子女投入经费,有着听之任之,顺其自然的心态。此外,家长很少阅读,家庭藏书量极少。
二、对农村聋生课外阅读的几点建议
针对上面的一些问题,我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1.从班级布置入手,营造阅读氛围,唤起阅读期待
阅读期待,就是在阅读过程中,通过创设情境和语境,使学生产生一种迫切需求知识的心理。为了有效利用阅读期待,教师可从班级环境入手,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引起学生的阅读期待。
(1)张贴标语。在教室或者学校的醒目位置,张贴名人名言,时刻提醒学生阅读。
(2)设立阅读栏。在教室设立阅读栏,在栏内张贴有关阅读的名人名言,以及学生的阅读感想,并定期更换,让学生体会到读书的乐趣。
(3)布置图书角。为了方便学生阅读,我在教室布置了图书角。为了保证书源,我根据教材内容以及课标的规定,拟定一些书目,到学校图书馆分批次借阅;发动学生将家中自己感兴趣的一些书“借”到教室摆放,并按期更换。
2.从阅读兴趣入手,强化方法的指导,提升阅读效果
(1)激发阅读兴趣。一是讲故事,让学生感受阅读的神奇。我充分利用叙述课、作文课以及语言训练课,有计划地、形象生动地给学生讲一些他们感兴趣的童话故事,并适时推介相关书籍。二是设疑问,点燃学生读书的欲望。在讲故事时,我设置一些问题,以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三是多表演,让学生体会文章的情感。学生阅读了一些寓言或神话故事之后,我充分整合课程资源,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表演训练,让学生在动人的故事中学会判断美与丑、是与非。
(2)教给阅读方法。一是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读书。根据需要读书,增加阅读栏的书。二是使用工具书。借助工具书读书,能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三是读的方式。要提高阅读质量与效率,就必须正确把握阅读方式,在需要精读的时候精读,在该略读的时候略读;需要快速浏览的时候要快读,该慢的时候要慢慢欣赏。四是读书时要思考。五是学会做读书笔记。
3.从学校现状着手,优化阅读环境
(1)从思想上重视课外阅读。学校根据学生的阅读现状,通过调查研究,制定了一些具有导向性的措施、规则,让师生从思想上重视课外阅读。如将年级段的阅读量与老师的考核挂钩,不仅要达到一定的数量,还要达到一定的质量。
(2)创造条件,从硬件上保证课外阅读。一是保证阅读时间。每周安排一定的时间,或者直接排进课表,组织学生开展阅读活动,并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二是保证书源。利用一些活动,向家长、图书馆等宣传语文学科的特点和要求,争取书源或者经济支持。三是教师推荐。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阅读兴趣推荐一些名篇。四是网上阅读。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信息资源,在某些读书网注册,供学生阅读使用。
(3)开展活动,促进课外阅读。一是开展规定性的活动,如“书香校园”、“读书周”等,并以此为契机,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二是开展创新性校本活动,如手抄报评比、读书笔记评比、读后感评比、讲故事比赛(演故事)等活动,展示学生的读书成果,并尽可能地把抽象的语言文字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吸引学生,感染学生,促使他们主动阅读。
爱读书却无书可读,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让人忧
记者采访了分布于同一县区不同地域的两所农村小学,对近200名小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70%以上的学生喜爱阅读,90%的学生课外阅读时间在一小时之内,80%的学生阅读仅限于学校中午休息时间,90%的学生阅读书籍来源主要是在学校图书室借,阅读内容仅限于《学生天地》《少年文摘报》《童话故事》《十万个为什么》《小学生作文》等,可读的书籍和杂志太少,课外阅读量小面窄,现状不容乐观。
武威市金山乡九年一贯制学校,距离凉州区城区80多里。
六年级的小娜是一位活性开朗的女孩,今年12岁,喜欢唱歌。在课间,当记者问到是否喜欢课外阅读时,她兴头十足,告诉记者说:“我喜欢读课外书,因为阅读可以扩大我的视野,增长好多的知识。”
当记者问到她从哪里获得课外书时,她回答说:“大都是从学校图书室借,爸爸妈妈也会给我买一些,现在我家里有5本书,分别是《谜语大全》《格林童话》《成语故事》《中华圣贤经》《增广贤文》。”
问到希望老师还有爸爸妈妈为她看课外书做些什么时,小娜说:“我希望学校能全天开放图书室,希望老师能够推荐好书给我们看。”
武威市中坝镇上坝小学地处凉州区城郊,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明显好于远郊农村小学。小凯元是该校一个普通的小男孩,12岁了仍读四年级,他性格有些内向,见到记者显得拘谨,问到他的爱好时却一点儿都不腼腆:“我爱看书,爱科学。”
记者所采访到的情况与问卷调查所显示的基本一致:孩子们喜欢课外阅读,课外读物对他们的诱惑是其他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但很多学生不知道该读什么,也无书可读,这便是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现状。
农村学校图书馆建设亟待加强
怎样才能有效促进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带着这个问题记者和几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进行了交谈。
今年32岁的王老师是金山乡九年一贯制学校四年级的语文老师。谈到学生的课外阅读,他说:“作为老师,要能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时间,对学生的阅读方法进行有效指导,帮助孩子们选择适合的书刊。”但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王老师不无忧虑:“农村孩子课外阅读的现状不太乐观,其中资源短缺和内容的选择是影响小学生阅读的主要原因。”
有着23年教龄的张老师是金山乡九年一贯制学校的老教师,他表示,现在的小学生由于课业负担重,课外阅读时间少,再加上农村受经济条件制约,学生可读的课外读物少得可怜。说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张老师提出:“建议国家加大农村学校图书馆的投资力度,尤其是加大对边远地区学校阅读资源建设的扶持。”
而中坝镇上坝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师张老师则认为,学校每年都要有购书计划,增加藏书量,延长学生借阅图书的时间。为孩子提供阅读的条件,还可以动员村委会为孩子们开放农家书屋,方便在日常节假日时间的课外阅读。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老师们都有这样的共识: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意义决不仅仅是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习习惯的养成,影响到自学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它对学生的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一方面依赖于家庭,希望得到家长大力支持,开展亲子阅读等活动;另一方面,也需要学校做更多的努力,尤其是农村学校图书馆建设等。
改变课外阅读现状,出路何在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90%的农村小学生阅读书籍的来源是从学校图书室借阅。金山乡九年一贯制学校杨天波校长对记者说:“去年‘两基’国检期间,学校通过自购、上级部门配发、捐赠、向师生借等方式,添置了11725册图书,学生人均23.5册,但是这些图书尚无法满足学生课外阅读的需要,一方面是书目过于陈旧,可读性不强,另一方面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期刊和杂志较少,学生普遍存在课外阅读面窄和量小的问题。”
【关键词】大语文教学观;课外阅读;现状;对策
一、课外阅读的意义及实施建议
关于课外阅读的意义及价值,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阅读的价值曾作过这样的论断:“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中强调:“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且在“教学目标与内容”中对课外阅读总量作了明确的规定: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由此可见,课外阅读是学生语文学习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引起广大教师的足够重视。
二、课外阅读现状调查分析
1.当前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的现状
为充分了解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笔者从我镇几所小学校中、高年级选取3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我镇目前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主要状况是:①阅读内容单一。大多数学生的书包里除了教科书,就是教辅类书籍和作文选,也有个别学生书包里装有一些漫画书。②阅读效果不佳。82%的学生的课外阅读只是处于娱乐性阅读、快餐式阅读、浅表性阅读的层面。69.4%的学生仅读过《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中的少数篇目,没有人读过整册书籍;而对于长篇文学名著《西游记》、《水浒传》等仅通过影视途径有所了解,对于少儿版的《西游记》、《水浒传》,84.4%学生从未读过;对于《稻草人》、《宝葫芦的秘密》、《格列佛游记》、《童年》,92%的学生根本没有读过。这些数据表明,学生的课外阅读距《课程标准》的要求相差甚远、不尽人意。
2.关于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现状的反思
笔者通过与部分教师及学生家长座谈,认为导致当前阅读现状的原因有:①教育思想功利化。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学一度未能走上健康发展的快车道。众多老师的观念滞后,片面追求考试分数,不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其目光只局限在课本上,为考试而教,反复讲,反复练,布置机械重复的作业,扼杀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原本生动活泼的语文教学丧失了生机。另外,家长功利思想亦根深蒂固,他们认为孩子读书就是为了考试、升学,阅读故事、小说等“闲书”肯定会耽误孩子时间,影响孩子成绩。他们全然不懂得丰富的阅读对扩大孩子视野、塑造孩子心灵会起到多么重要的作用。②阅读引导不得力。家长只知道给孩子买作文选,学生也只认得教辅类书籍。对于古今中外的名著、当今流行的风靡校园的一些名家小说,学生根本不去买或不去想法借阅。知道郑渊洁、杨红缨、曹文轩这些当今作家姓名的同学更是寥若晨星,屈指可数。这是因为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在阅读指导方面做得不够到位。通过调查,发现日常教学中对课外阅读充满热情,能鼓励学生购买课外读物并定期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教师仅占18%左右;多数教师很少指导或根本不指导,对学生的课外阅读采取听之任之、放任自流的态度。③阅读氛围未形成。由于受整体社会文化环境及家长文化程度的影响,农村成年人对读书不感兴趣,许多家长在闲暇之余,其休闲方式往往沉迷于看电视、打扑克、玩麻将上,这种行为给正处于童年时代的孩子带来了负面影响,学生的吸引力渐渐地也被电视节目或电脑游戏紧紧牵引,课外读物无缘得到学生的青睐。④课外读物太匮乏。当前课外读物价格较贵,许多家长舍不得买。农村小经济条件的相对薄弱,图书室藏书较少而且陈旧,很少对学生开放,甚至从未开放过。这样也就不能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良好的环境,使得学生缺乏课外阅读资源。
三、改变当前阅读现状的对策
针对当前课外阅读不容乐观的现状,笔者认为当前语文教师应大力树立“大语文教学观”,走“大阅读教学”之路,引导小学生以书为友,努力使阅读成为小学生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1.加强课外阅读兴趣的激发。①借课文搭桥,向学生推介课外读物。如学习上《嫦娥奔月》、《牛郎织女》等课文,可鼓励学生去读一些民间故事;学习《伊索寓言》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伊索寓言集》、《克雷洛夫寓言集》等。关键是教师要抓住课文这个引子,打开相关链接,从而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②以故事会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小学都喜欢听故事,教师可定期在班级里举行故事会,一人讲,大家听,轮流讲,因势利导地把讲故事的热情转移到读书上来;对于未讲完的故事,学生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笔者利用这种心理,每每给学生讲故事讲到精彩处便戛然而止,用“且听下回分解”式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③开展名著知识竞赛,引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小学生好胜心强,读书竞赛活动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如学习完《林冲棒打洪教头》后,可在班里开展《水浒传》知识竞赛活动,设必答题、抢答题,分小组进行。学生为了小组的荣誉,必然要会乐此不疲地去阅读名著,查阅资料。
2.注重课外阅读方法的传授。学生不仅要爱读课外书,而且要会读课外书——这有赖于教师的精心指导。教师应指导学生针对不同的文章或书籍,运用精读、略读、浏览、筛选等方法进行课外阅读。要让学生掌握一般的阅读顺序,即初读感知,然后精读鉴赏,最后评议摘录。还要辅导学生坚持做读书笔记,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3.做好课外读物的推介工作。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选择读物:①有益于巩固课堂学习的读物。如学习《装满昆虫的衣袋》,可以让学生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学习《我和祖父的园子》,可以向学生推荐《呼兰河传》。这样可以使课外阅读成为课堂教学的拓展与补充。②有益于身心发展的读物。可向低年级学生推荐童话类读物,中年级可增加科幻类读物,高年级学生可推荐名人传记、中外名著等。③与生活紧密相关的读物。主要包括风土人情、风景名胜、地理环境、文史人物等方面的读物,并辅以适当的实践活动。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如何指导中学生进行语文课外阅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阅读能力。
关键词:课外阅读 指导 文学素养
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必要补充,是课内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训练必不可少的部分,是中学生走向社会后获取信息进一步提高文学素养的主要手段。作为语文教师,我认为应该从这些方面去指导中学生进行语文课外阅读。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才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主动地搜集中外名著,潜心地去阅读,渐渐形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提高自学能力。特别是对于那些初学阅读的学生来说,教师应该成功地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简介要读的内容,用故事中精彩、紧张和感人的情节创设悬念,让学生产生寻根究底的好奇心,使他们在头脑中将阅读与快乐相联系。例如,在学习《智取生辰纲》时,学生对晁盖等人用技之巧妙赞不绝口。紧接着,我又向同学们简单介绍《水浒传》中“景阳冈打虎”“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等精彩故事。同学们深深地被吸引,极大地激起了他们阅读探知的兴趣。也可以设置一些题,例如对人物的评价等,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效果会更好。例如,学习了《在烈日和暴雨下》,同学们深深地感受到了对祥子的痛苦生活,对祥子的命运无限关切。我趁热打铁,意味深长地告诉学生:开始祥子是一个好青年,老实、坚忍、自尊心强、吃苦耐劳,但后来却变成一个麻木、潦倒、吃喝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到底是什么力量毁灭了这个曾经生机勃勃的人?悲剧的原因何在?老师坚信,你们读了《骆驼祥子》之后,一切就都明白了。因为这样,学生阅读《骆驼祥子》的积极性就更高了。
二、指导学生正确处理课内、课外阅读的关系
课堂是学习语文的主阵地,课堂阅读是课外阅读的基础,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扩展,要由课内带动课外,让课外丰富课内。从课内精读学到的知识和阅读方法技巧在课外阅读活动中得到复习,加深认识和实际运用,即“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外阅读活动中培养起来的自学能力和获得的广泛知识,又为搞好课堂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例如,我教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时,我就指导学生去读《城南旧事》;教《我的叔叔于勒》,就介绍学生去读《项链》;教《香菱学诗》,就引领学生去读《红楼梦》・・・・・・这样通过横向拓宽,纵向引深,既可以加深对语文的理解,又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有效激起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
三、指导学生有选择地读书,鼓励他们多读好书
课外阅读范围很广,形式多样,内容各异,有的坏书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所以,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不断教育他们要有选择地读书,不光要多读书,更重要的是读好书,把听、说、读、写有机地结合起来,指导学生通过多读多练,把知识转化为技能。例如,引导学生读些描述伟大人物生活和斗争的传记,在革命战争和建设不同时期涌现的英雄人物的事迹以及有关人生观、世界观等思想修养方面的好书,有助于学生培养高尚的情操,树立远大的理想,有利于学生世界观的形成。
四、注重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培养
严格要求持之以恒。在语文课外阅读指导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课外阅读习惯,不可能一蹴而就。首先,要根据不同学段的学生身心特点,向他们提出某种要求,做到有计划地循序渐进。其次,教师一旦提出某种要求,就必须坚定不移,严格要求,毫不放松。再次,教师要坚持以正面引导为主,特别留心去发现学生中由于好的课外阅读行为而取得好的结果的典型,给予积极的正确评价,让个别学生的成功成为良性的刺激,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的形成。
五、重视对学生课外阅读方法指导
关键词:90后大学生 课外阅读 现状
导言
随着当代数字化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人们进行阅读的媒介、态度以及阅读品味都发生了相应的改变。电子书的出现、快餐文化的普及以及社会的高负荷运转带来是巨大压力,使得现如今的人们很少有时间坐下来耐着性子慢慢看书。
阅读是大学生活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也是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不仅关系到学生知识面的扩展,而且,更关系到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与塑造。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大学教育就是对大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大学生课外阅读状况是反映一个学校学风的标杆,因此,促进大学生课外阅读将对加强校园学风建设、促进大学生素质的提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如今,90后大学生已是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高速发展,物质极大丰富,人们拼命追名逐利的社会大环境下,90后大学生的校内生活是否会受到影响呢?90后大学生的课外阅读会不会因此而发生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化呢?90后大学生是否重视课外阅读?阅读的动因是什么?阅读的内容又分别是什么呢?
一、90后大学生的课外安排
在大学里,以“教”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变成了以“学‘为中心的学习模式,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形成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探索问题的模式。学习的自主安排对学习结果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学生的自主安排能力对学生将来的学习至关重要。
在大学里,属于大学生们的自由支配时间有很多。而对于课余时间如何利用这一问题,据调查统计:有近一半的人每天睡觉时间为7—8小时,花在完成老师布置内容上的时间一般为2—4时,自主学习的时间一般为2-3时甚至更少,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学习都在紧跟老师,而自主能力很差。由数据,仅有14%的人在课余时间参加一些辅导班,为自己的将来投资,大多数人很少把时间花在考试上。大部分人在课余时间会看一些书,集中在看小说和各类杂志。还有很少的人花时间做些兼职,不过一周一般很少超过7时,大部分人认为学业太忙,做不了。当然,作为大学生,与亲友交往花去了很多时间,以致时间没能很好的利用。据调查,笔者发现,90后大学生平均每天有多于2小时的自由支配时间。笔者调查了解到,面对这么多的课外时间,大多数90后大学生主要是在课外时间进行上网、体育休闲和参加社团活动等,在课外时间喜欢读书看报的90后大学生所2如何占的比例较少。因为有超过1,3的学生安排课余时间的目的是调节放松,占了37.4%;锻炼自己的能力的为25.3%,还有17.2%是为了能更好的学习,其余的选择其他目的。
关于对提高课余时间利用率的问题上,笔者建议不盲从他人,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规划,跟着别人,只能导致自己的规划完不成,别人的东西也学不到。还有就是少上网,他们认为上网会浪费很多时间,导致规划在心里被一遍一遍地更改,最后甚至面目全非。
二、90后大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
大学生课外阅读状况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问题,大学生是如何利用这些课外时间?大学生课外阅读状况如何?阅读的主要内容如何?以及如何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引导等等,成为新时期学生工作面临的新的问题和新课题。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90后大学生的课外阅读有以下特点:
(一)大学生课外阅读态度呈消遣性
在大学里,进行课外阅读的学生不在少数,但是,具有正确的阅读心态的人却不到一成。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只把其当成是一种消遣,一种打发时间的方式,亦或是为了应付学业应付老师而临时抱佛脚的一种应付心态。这种错误的阅读心态之间导致了课外阅读结构的不合理性以及阅读目的的不明确。
(二)大学生课外阅读无计划性、结构不合理
据多数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学生的阅读对象是小说等书籍以及具有娱乐性的文章;却很少浏览文史社科类等书籍,有时甚至只是为了应付老师;其阅读结构极不合理,且缺乏计划性。只有少部分学生是想要通过课外阅读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提高文化素养。虽然也有些学生知道自己在课外阅读中存在不足,但是却无力改变。从此可看出,大学生课外阅读具有盲目性,缺乏正确的引导。对此,学校有责任也有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阅读观。
(三)大学生课外阅读目的不明确
一些学生认为,课外阅读大多是为了放松、消遣。因此,大学生把大量时间花费在阅读小说类等图书上,就算是偶尔阅读中外名著类图书,也是看过就抛之脑后,没有自己的想法,这仅仅只能称之为“看书”,而不能称为阅读,这也与大学生的阅读心理有很大关系。
大学生阅读具有放松心理,放松心理能够使他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缓解学生的疲劳感。但是阅读目的不明确容易荒废专业知识的学习。自制力稍差的大学生往往容易沾染上不良习气,。因此,我们要及时端正大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目的,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能忽视课外阅读对自身素质的提高、人文精神的培养的深刻影响力。
(四)大学生课外阅读时间减少
近年来,大学生课外阅读时间在不断减少。调查显示,课外阅读时间的减少主要是由于学习目标不明确,课外阅读兴趣不高以及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对于学校图书馆丰富的图书资源学生往往只选择言情小说类而忽视了其他类别的书籍。且相当大学生不知道该怎么合理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周末大多数学生选择出门游玩或呆在寝室上网睡觉,只有绝少数愿意进行课外阅读。
(五)网络时代下大学生阅读习惯变化
在当今网络时代,进行课外阅读的载体不断多样化,这使大学生在课外阅读的方式上有了多种选择。而在当今网络时代,互联网和手机成为了阅读的重要载体,学校图书馆的图书资源发挥的作用愈加显得薄弱。互联网所蕴藏的知识量是极其丰富的,然而网络是把双刃剑,只有善加利用才能促进大学生的发展与成熟。
三、对90后阅读现状的思考
从调查结果看,90后大学生的每天课外阅读时间平均少于1小时,这是远远不够的。另外,据调查,即使有更多地课外时间,他们也表示不太愿意把这些时间花费在课外阅读方面,大多数的大学生课外时间花费在上网或者其他消造活动方面。大学生有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发展自己,进行课外阅读;在大学,也有大量可利用的资源提供。只要合理地规划自己的时间,一定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从大量的书籍中获取有益的知识,从各位大师前辈身上学到我们自己所不具备的知识。
笔者调查发现,90后大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不容乐观,为了进一步改善这种状况,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学生方面
1.阅读从态度开始。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经过调查我们认为要改变同学们的阅读态度,提高同学们的阅读兴趣,可以组织活动来提高阅读能力,组织形式等尽可能地满足于同学们的心理,使大家乐读、爱读,使阅读成为大家生活中的一种乐趣。而且在活动中应该互动、比如让同学们上台讲故事等等。不同的阅读方式也是使学生对阅读感兴趣的关键之一。在组织课外阅读活动时,我们可以采用互读、分角色读等多种读的形式,提高理解能力和认识水平,从而改变阅读态度,增强阅读的兴趣。
2.引导大学生提高阅读效果,培养正确的阅读方法。阅读效果是大学生通过读书活动提高文化素质的关键,指导大学生们把所读的书读好,提高阅读效果,对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科学正确的阅读方法直接影响阅读的效益和质量。可以通过等多种方式和手段,有计划地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在此我们小组推荐几种方法:①选读法。此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同学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在同学去借阅相关资料,再选择自己所需要的部分,用于写科学小论文,以培养摘录资料和运用资料的能力。同时也丰富了语言积累,提高了同学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②精读法。就是对书报上的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要求同学们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四到”(即口到,眼到,心到,手到)、“三边”(边读,边想,边批注)、一养成(即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③速读法。这种方法要求同学在快速的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利用速读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
3.摘录批注法。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种阅读法,就是说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诠释,写评语。读与思共,思与读随。我们应该根据个人不同阅读习惯,阅读目的、性质,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灵活运用。
(二)学校方面
1.完善管理制度,督促大学生多读书。从教学管理角度讲,应结合选修课,在尊重学生兴趣,保证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上,建议以“提交读书计划——教师推荐书目——学生阅读——提交读书笔记——教师评阅——取得学分“的模式,督促大学生读书,提高读书效果。
2.举行专题活动,引导学生读好书。像言情,武侠,动漫级消遣类快餐读物,文化含量相对较低,对构建完整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并无实质帮助。通过举行专题读书活动,正面引导学生选择文化含量跟高的书籍阅读,无疑是帮助大学生提高素质的有效途径。
3.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提升学生人文素质。不可否认,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精神严重缺失,这种“缺失无疑会成为明天的社会症结”。大学课堂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而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法就是课外阅读。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大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吸取人文教育的养分,进而提高人文素质和综合能力。这也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阅读是我们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提高文学素养的重要手段。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单纯的课堂教育并不能满足学生们的需求。培养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不仅能够丰富他们的文化知识,而且有利于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写作能力。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应该重视对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在课堂之外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自主阅读,汲取更多的知识和营养。
一、培养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想要提升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就应该首先培养他们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1.自由读书
小学,是孩子思想和价值观形成的初级阶段,也是最重要的阶段。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应该重视引导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思想。教师们和家长可以为孩子们选择一批适合他们的书籍,让他们从中挑选自己感兴趣的书去阅读。
2.坚持读书
良好的阅读习惯养成的基础是坚持。教师和家长应该督促学生每天进行课外阅读,也可以鼓励他们把阅读过程中觉得优美的词语或者句子摘抄下来。
3.沟通和交流
家长和老师作为小学生阅读的向导,也应该时时刻刻注意与孩子沟通和交流。家长可以陪孩子一起读书,鼓励孩子将喜欢的故事讲给家人或者朋友听;老师们应该注重课堂交流,让学生们在课堂上互相分享,不仅能够激发小学生的表达欲,而且有利于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二、家长和教师的合理引导
小学生处于身心都不完善的阶段,日常的生活和学习都需要教师和家长们做好引导。家长和教师应该重视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引导,引导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们可以在课堂上创造轻松活跃的阅读氛围来激发学生们的想象力和阅读兴趣,使学生们形成良好的课外阅读理念。
1.指导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进行阅读
教师们教学的目的不仅是教会学生阅读,更重要的是传授学生阅读技巧,教会他们如何高效地去阅读。首先,教师们可以引导小学生有选择性地读书,精读和略读相结合,这样不仅最大限度地汲取了知识,而且节省了时间。精读是指对文章进行精细的阅读,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学生在精读过程中,不仅要认真阅读文章,碰到不认识或者不理解的字词要学会去查字典,并把文章中优美的词语和句子划出来,摘抄到自己的摘抄本上,进行背诵。同时,也可以尝试着去写一些阅读中的感悟,然后在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分享。略读,顾名思义,就是只读重点,选择对自己有帮助的内容进行阅读,不仅能够积累知识,还有利于提高写作水平。
2.引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既包括对阅读内容的摘抄,也包括对阅读中的感悟进行抒写。读书笔记,是课外阅读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从小培养学生记读书笔记,不仅有利于丰富他们的知识,还有利于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做阅读笔记,要有明确的目的性,教师们可以指导学生写阅读笔记,读书笔记中要包含各种各样的内容。笔者建议,小学生们可以把自己阅读的书目名称写在读书笔记上,然后在名称下面摘抄优美语句和抒写自己的感悟。这样读书笔记会更加具有条理性,能够在无形中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做好阅读笔记,能够让学生在摘抄中打好文字基础,在读书笔记的抒写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
三、重视图书馆建设,丰富课外阅读资源
1.完善学校图书馆和班级图书库的建设
新课程改革要求学校图书馆要有充足的图书资源供小学生阅读。学校首先应该加强图书馆的基础设施建设,具有丰富的图书资源的前提下,也应该有桌椅设备,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教师们可以在图书馆内开展阅读兴趣课程,小学生们也可以在图书馆内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阅读内容。
每个班级可以尝试着建立属于班级内部的图书借阅库。笔者小学时期就曾经尝试着和同桌一起把我们的课外书拿到学校建立起一个小小的班级图书库,受到了班内同学的欢迎。教师们可以鼓励学生们把自己的图书拿到学校来,放到班级图书库里,供大家借阅。这样不仅实现了图书资源的最大利用率,而且有利于知识的传播和学生之间的交流。
2.给学生创造充足的阅读时间
阅读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平时由于课外作业比较多以及课外补习班的因素,小学生并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教师们应当适当减少小学生的课外作业,增加阅读作业的布置,让小学生在家长的监督配合下有效地完成课外阅读任务。同时,小学生也可以利用课间自习时间适当地进行阅读。
四、对课外阅读成果进行检验
课外阅读不仅是形式,目的是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写作水平。教师们应该重视对课外阅读的成果进行检验。教师们可以组织学生交流读书心得体会和交换读书笔记,这样既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能够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们定期组织班级内部的读书交流会,让学生们自由发表观点和看法,既能够检查他们的阅读成果,又达到了读书交流的目的。
五、结语
关键词: 高中课外阅读 现状 对策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课外阅读活动则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学生学习、思想和生活状况的窗口。广泛和深入的课外阅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提升境界,而且能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美国的斯迪芬·德·克拉森教授在《作文:研究,理论与应用》一书中指出:“学生自发的课外阅读兴趣有助于作文能力的发展,增加课外阅读比增加经常性写作训练对帮助发展学生作文能力更有效。”古语“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①、“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②,简明扼要地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书读得多了,语言积累到一定程度,文章自然就会写得好,妙笔生花。由此可见,学生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语文水平和文学素养的提高,是语文教学不可忽视的关键所在。
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相比而言,具有更大的自由性和随意性。笔者对三个层次六个对象班级的学生作了有关课外阅读的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46份,收回有效问卷325份(多选或漏选的作废)。
统计结果显示,学生的阅读动机不同、层次不同、方法各异,阅读内容良莠不齐,有好有坏。大部分学生以通俗、娱乐、快餐式书籍为主,阅读经典著作和严肃读物的少之又少,有的学生甚至阅读不健康的书籍。基于这一现状,笔者试图从实际教学过程中,深入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对课外阅读教学所遇到的若干问题进行归纳分析,以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并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1.高中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结合调查问卷的问题设计,主要从学生、教师和家庭三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找出高中生课外阅读现状不尽如人意的症结与问题所在。
1.1学生。
学生作为课外阅读活动的主体,其自身的阅读积极性与主动性是影响课外阅读有效进行的重要因素。但同时,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的阅读“自由性”亦受到多种外界因素的制约。此外,作为未成年人的中学生,其心智与心理均不成熟,阅读质量与阅读品位表现差强人意。
1.1.1课外阅读时间短,数量少。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在必修课程的“阅读与鉴赏”板块对阅读目标有明确的表述:“具有广泛多样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自己的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一年内课外自读五部以上文学名著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此外选修课程板块及新课标的附录均对课外阅读有详细的目标要求和阅读建议。
通过调查问卷第1题“每周课外阅读的时间”的结果分析发现,有38.2%的学生课外阅读时间“不到1小时”,3.1%的学生根本“不读”任何课外书籍,仅有3.1%的学生每周看书“6小时以上”。
表 1
与很少的课外阅读时间相对应的则是更少的课外阅读量,这种状况不仅不符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的阅读要求,长此以往,反而会使大多数学生缺少主动阅读的习惯,缺乏思想的深入思考与积极的思辨能力,不利于个人素养的培养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
1.1.2课外阅读质量差,能力低。
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文学素养与审美品位的重要途径,课外阅读的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课外阅读的价值与否。新课标要求“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形成高尚的审美理想和高雅的艺术趣味”。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的课外阅读质量低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大多数学生所喜欢的阅读材料偏向于通俗、浅薄的“快餐式阅读”;其二,以轻松、快捷、注重感官体验的“浅层次”阅读为主,与“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的目标要求背道而驰。
在调查问卷第3题“你喜欢阅读哪种类型的课外读物”中,能带来强烈感官刺激的“恐怖、灵异小说”占27.7%,选择“搞笑、无厘头”类型的学生占17.5%,有11.7%的学生选择“动漫卡通”;24.6%的学生选择“武侠小说”,占男生总数的57.5%;24.9%的学生选择“言情小说”,占女生总数的63.2%;而选择“中外文学名著”、“历史人文”、“地理科学”等类型书籍的学生只占总数的3%。
从上述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对文学经典名著,以及富有审美价值和深刻教育意义的课外读物不感兴趣,他们更倾向于选择“娱乐为主”、非严肃性的课外读物,追求感官刺激而忽略精神享受。课外读物的选择本无严格意义上的对与错,但是现阶段这种阅读倾向对于处在成长期的青少年来说,是极其不利于个人思想与整体素质的健康成长。
表 2
阅读是一项需要深入“品读”,需要进行积极情感交流的复杂心理活动。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对阅读能力的要求:“发展独立阅读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体会语言表达效果。对阅读材料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
因此,课外阅读不仅要求增加阅读量,更要求进行“有质量”的深度阅读,这就要求广大学生不仅多读书,还“会读书”,要有自己独到的阅读体验,而不仅仅是“浅尝辄止”的应付式、打发时间的阅读。
调查问卷第14题“你有被课外读物打动或要写读后感之类的时候吗?”中,有11.7%的学生选择“没有”,71.1%的学生选择“偶尔有”,仅有17.2%的学生会被自己阅读的内容打动(且这部分的学生大多是女生)。
这种阅读作品过后却无法产生心灵共鸣的现象令人担忧。没有共鸣谈何兴趣?没有兴趣谈何喜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亦是一种无形的动力,当我们对某件事情或某项活动感兴趣时,就会很投入,而且印象深刻。而现如今大多数学生跟所读的作品没有情感沟通,不能深入了解文章的内涵,何谈人格的完善、素质的提高?
这种“浅尝辄止”式的快餐阅读,追求短暂的视觉和心理愉悦,在阅读结束之后,不会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没有对内容的深度理解,长此以往,将导致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与评价鉴赏能力的下降。
表 3
1.2教师。
1.2.1教师对课外阅读指导的缺失。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对于学生的学习成长起到重要的指导与引领作用。而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补充,理所当然地需要有教师积极恰当的指导介入,给处于成长阶段的中学生提供必要的阅读建议和价值导向,使课外阅读有针对性、按质按量地完成。
从调查问卷第16题“你的老师是否提供有关课外阅读的相关知识?”看,虽然82.5%的学生都选择“是”,可仍有占一定比例的学生选择“否”。此外,在调查访谈中发现,能给学生提供课外阅读指导与帮助的基本上都是语文学科的老师,而数学、地理、生物、化学等学科的老师则鲜少有关于课外阅读方面的建议。这导致学生在课外阅读书目选择领域上有局限性,本就极少的阅读量也是以语文学科老师推荐的文学类著作为主,对其他专业领域的资讯与常识知识等了解甚少,这种阅读倾向是极不“健康”的。
作为即将面临高考的高中学生,各学科老师更多地将教学的注意力投向与考试息息相关的“备考知识点”,而向来与“不务正业”挂钩的课外书籍阅读必然受到忽视。虽然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开展,这方面的呼声越来越得到重视,但是在高考的“重压”下,具体的落实仍然大打折扣。
表 4
1.2.2教师自身阅读素质低。
在与学生的访谈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对于语文课的评价都持“枯燥”、“无聊”、“没意思”、“从头谁到尾”等消极看法。这不禁引起笔者的思考,本应该很有意思的语文课,奈何成为“众矢之的”?总结原因,除了考试重压下采用“满堂灌”教学方式以外,与大多数老师自身素质、人格魅力等因素有不可忽视的关联。
在与各科教师的访谈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多数老师都以工作太忙、生活压力大等缘由解释读书越来越少的原因。白天上课、晚上备课,以及现今社会生活压力越来越大,能潜心读书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种“奢侈”的享受。南京师范大学附属高级中学的特级教师王栋生老师曾说:“当前不少中小学教师由于缺少大量的阅读,对本专业的宏观了解甚至不如学生,无法适应已经开始的教改。”
学生素质背后往往折射反映出教育者自身的问题,“所谓有什么样的教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处于人格与认知不断成长阶段的中学生,其认知能力与判断能力很大程度上都会受到学校老师的影响。因而,教师阅读素质偏低这一事实,一方面是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不力,另一方面会给学生的阅读判断与阅读倾向带来消极影响,这一因素必须得到足够重视。
1.3家庭。
1.3.1家庭氛围对学生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的生活氛围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影响重大。家长的业余休闲娱乐方式与持续学习的意识对学生有不可避免亦是无法忽视的影响。此外,作为学校教育基础与补充的家庭教育,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然而,调查问卷第7题“周末以及休息时间,你会和爸爸妈妈共同做的事是”的结果表明:超过大半比例的学生选择了“看电视、上网”,仅有11.7%的学生选择一起“读书”。
从中可以总结出,家庭业余生活的匮乏对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严重的阻碍作用。在高速发展的网络信息化时代,大多数人倾向于选择能直接带来感官刺激与享受的娱乐方式,而电视与网络的快速发展正迎合了这种“浅层次”的娱乐需求。与深层次的精神阅读相比,这种快餐式的娱乐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进而削弱了个体对文字的理解、分析与表达能力,久而久之将导致学生对阅读失去兴趣,理解能力不强。
此外,父母对待生活、工作、学习等的态度都会在子女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影响他们的认识和行为,这就是父母的表率作用。在娱乐活动单一、没有课外阅读的家庭氛围中,学生受到的课外阅读熏陶微乎其微,对课外阅读相当不重视。
表 5
1.3.2家长面对升学考试的阅读“功利性”。
虽然“素质教育”一路摇旗呐喊闯入人们的视野,似乎开展得如火如荼,但是,“应试教育”仍然是笼罩在广大学生与家长头上的乌云。在升学考试的重压下,大多数学生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将有效的时间投入“无限”的学习中,为取得更高的分数、更好的成绩,进入更好的大学做奋斗。因此,大多数家长在对学生课外阅读资料的选择上带有明显的“功利性”色彩。
调查问卷第9题“平时父母更多地给你买哪一类书籍”中,有一个看起来很乐观的数据,70.8%的家长会为孩子购买“中外文学名著”,但在后期的访谈过程中得知,这里的“中外文学名著”基本上都是语文书后和高考考试大纲规定的必读名著篇目,会直接以考试试题的形式出现在考试中,影响学生语文学科考试成绩,因而得到家长额外的“重视”。这种与考试分数直接挂钩“逼迫式”的被动式阅读绝不是长久的阅读,相反只会引起大多数学生的反感。
此外,为孩子购买“教辅资料”的家长占23.4%,从直观的数据上看,似乎为孩子购买“教辅资料”的家长所占的比例不高,但在后期的访谈中发现,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在于大多数的“教辅资料”是由学校统一征订的,平均每个学科都有2~3本练习册,家长为学生选择的“练习册”则是额外针对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增加的作业罢了。在这种无休止的“题海战术”轰炸下,一方面占据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与精力,另一方面极大地降低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与积极性。
表 6
2.改善课外阅读现状的对策和建议
通过实际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对现在高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现状进行了解和分析,我认为,改变这种局面势在必行,必须由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各方通力合作,协同起来发挥作用。
2.1彻底转变语文教学理念,从根本上重视课外阅读的实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学校和社会必须首先改变落后的、功利性的教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高度出发,认识到课外阅读对于高中生终身发展的意义,认识到课外阅读能促使学生收集有用信息,并加以利用,以提高自身能力,从而拓宽知识视野,启迪思维,形成良好的阅读品质,具备会读、会说、会写的综合能力,深厚文化底蕴,提升语文素养,为终身学习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只有先从理念上真正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家庭、学校和教师及学生本人才能真正认识课外阅读并规划课外阅读,形成合力,而不是将课外阅读当成外在的压力,疲于应付。
2.2学校和老师要采取措施,提供条件,切实有效地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
2.2.1学校要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努力为学生营造更好的课外阅读氛围。
学校在日常管理中应充分利用晨会、班会、校园橱窗、宣传栏、班级黑板报、墙报等形式,多途径、多方面、多角度地向全校师生强调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创造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使全校师生及家长明白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达到共同重视课外阅读的目的。
此外,学校还应充分创造条件供学生阅读,如加强图书馆的建设管理、班级图书角的建设等,切实强化对学生和教师的课外阅读考核,尽可能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将阅读指导纳入教学计划等,从而从物质上和制度上“双管齐下”地支持课外阅读。
(2)老师要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以身垂范,与生共读。
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必须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以身作则,带头读书,勤奋读书,给学生树立爱读书、好读书的榜样,努力提高自身的课外阅读素养,扩大阅读面,有浓厚的阅读兴趣,并时刻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读一些学生真正关心的作品,既要读好经典作品,又要关注当代作品,从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言传身教。
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之前或之中,语文老师要加强对学生的跟踪指导,合理安排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的比例,适当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给学生一定的课外阅读空间;有针对性地推荐相关书目,书目中要有适当的覆盖面,既要有知识性,又要兼顾趣味性,既要有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又要有人文教育方面的书籍;指导学生科学地阅读,比如引导学生哪些内容可以精读、哪些可以速读、哪些可以略读、哪些要背诵等。又如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指导他们合理安排时间,勤记读书笔记等。
2.3家长要加强对孩子课外阅读的督促,创造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
家长作为学生成长期的监护人,在孩子的学习习惯、生活方式的形成上有至关重要的表率与监督义务。因而,家长对于课外阅读的重视与形成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关系。
家长要改变观念,给孩子更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给孩子准备一些适合身心发育特点的书籍,创造轻松、愉悦的环境,对孩子做出积极的暗示和科学的指导,让孩子可以随时随地自然、自觉、自主地阅读。同时,学校可以通过召开家长会、老师家访等方式,向家长强调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改变部分家长的陈旧观念,并取得家长的支持,保证家长愿意给孩子提供课外读物,并监督孩子读书。同时提倡家长与孩子共同读书,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有条件的家庭还可指导孩子上网浏览有关书籍,开通多种渠道让孩子有书可读,为其创造良好的阅读条件,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在家庭环境上,家长需时时刻刻注意生活细节。例如,在孩子读书的时间,家长将电视的声音调小些,等等,为孩子创造安静的读书氛围。
2.4教育主管部门要建立健全有关制度和机制,从宏观上促进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很大程度上和现阶段“应试教育”带来的升学压力有关,“素质教育”在很多时候都成了应付性喊喊空口号的“鸡肋”。因此,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必须努力改革教育和教学评价机制、升学招生录取方式,真正做到“素质教育”,而不是形成“素质教育走过场,应试教育扎实搞”的虚假局面。只有切实改变“应试教育”重压下急功近利的教育心理,学校、老师和家庭包括学生才有可能排除干扰,抓好课外阅读。
同时,要想进一步扩大学生阅读知识的范围,增加课外知识储备,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政府必须在经费上保障添置配套的教学设备、充足的书籍资料,保证学生有良好的学习环境。
著名教育家吕叔湘说:“课外阅读对语文课来说绝不是可有可无的。”课外阅读作为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在于帮助学生获取知识,掌握读书方法,形成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并开发智力,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因此,高中生课外阅读必须得到社会、学校、家长、老师和学生的高度重视。
注释:
①[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②[清]孙洙.《唐诗三百首》自序.
参考文献:
[1]柯汉琳主编.语文教育硕士学位论文选集[C]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美国]莫提默·J·艾德勒等著.郝明义等译[M].如何阅读一本书.商务印书馆,2004.
[3]钱理群.语文教育门外谈[M].广西师大出版社,2003.
[4]钱海荣.语文教学中的尴尬及其思考.中学语文教与学[J].2005,(1).
[5]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下),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6]肖川.教育的智慧与真情[M]湖南:岳麓书社,2005.
[7]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M]湖南长沙:岳麓书社,2002.
[8]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9]于漪.语文教学谈艺录[M].上海教育版,2000.
[10]叶圣陶.叶圣陶论语文教育[M].河南:河南教育出版社,1986.
[11]朱永新.阅读经典是与过去的教育家对话[N].新华网,2004年2月9日.
[12]朱绍禹主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14]赵志伟.谈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中学语文教与学[J].2007,8.
[15]郑国红.个性化解读:语文阅读教学的灵魂.中学语文教与学[J].2007,(7).
关键词: 儿童课外阅读 缺失 改善策略
新课程改革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这充分体现了国家重视儿童课外阅读的意志和决心。读书是儿童搜集和汲取知识最主要的途径,而课外阅读则是能够充分发挥儿童自主性和主动性,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有效措施,因此在新课程标准理念背景下,必须重新构建对儿童课外阅读的意识,从而提升课外阅读对儿童成长的价值和意义。
一、课外阅读的概念及意义
(一)对课外阅读概念的认识
阅读作为获取知识最有效的途径,在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人们对阅读概念的认识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也在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从最初词源学对阅读概念表面层次的简单理解到阅读学对阅读概念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在整个认识过程中人们对于阅读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刻,使得对阅读的概念认识也跨越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从阅读的对象上来说,阅读不仅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而且包括各种电子网络上的信息;从阅读的方式上说,阅读超越了用眼睛看的水平,达到了更高的认识维度;我国比较有代表性的阅读概念指出:阅读是阅读主体对读物的认知、理解、吸收和应用的复杂的心智过程,是现代文明社会人们不可或缺的智能活动,是人们从事学习最重要的途径和手段之一[1]。显然此观点将阅读的对象发展到了理解吸收和应用的高度。从阅读过程上看,阅读主体对知识的获得不是被动接受,而是积极主动的体验交流和融合,使得阅读过程更具有活力和创造力。
从阅读学的角度出发,我们将阅读的概念理解为:阅读是个体通过与书本的对话与交流从而认识世界、认识自我、思考生命价值的活动过程。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写道:青少年精神空虚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真正的阅读。这种阅读应当占据人的整个心智和心灵,引起他去深入思考周围世界和自己本身,迫使他去仔细观察和了解人的灵魂的复杂性,迫使他去考虑自己的命运和前途[2]。
课外阅读是相对于课内阅读而言的一种阅读方式,是个体在课外所进行的独立的自主性阅读活动。阅读对象有别于课内的教材及其参考书目,是个体根据自己的心理发展特点及其兴趣需要自主选择的阅读材料。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拓展与延伸,是在课内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的实践活动。
(二)儿童课外阅读的必要性
第一,课外阅读有助于培养儿童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外阅读相对于课内阅读来说,具有广泛的开放性和自主性,儿童不需要被动接受固定教材安排好的阅读内容,可以有针对性地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兴趣爱好选择所要阅读的内容,这样的阅读形式能够充分调动儿童阅读的积极性,培养儿童的创造能力。同时,儿童在整个阅读过程中都会保持积极状态,主动获取知识,感受知识所带来的知足与快乐。课外阅读可以把学习变成自觉自愿的行为,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确定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强化自主学习能力[3]。
第二,课外阅读有助于促进学生非认知因素的发展。非认知因素是相对于智力因素来说的,从广义上说,凡是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都可以称为非智力因素。从狭义来说,非智力因素主要指情感、意志、性格[4]。在强调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今天,仅仅关注儿童智力因素的发展是远远不够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对儿童知识的巩固、智力的发展都有积极作用。而课外阅读则是增强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有效途径。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小学里,独立阅读在学生的智力发展、道德发展和审美发展中起着特殊的作用。”[4]儿童在阅读过程中,在书中进行体验,将自己完全融合在书本中,与书本进行心灵感应、情感交流,形成健全的人格。同时儿童坚持每天阅读,也会培养意志力。
第三,课外阅读有助于儿童进行自我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少年的自我教育是从读一本好书开始的”,“英雄人物的传记是少年进行自我教育的百科全书”,“阅读之所以能成为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是因为人在赞赏英雄人物的道德美和努力模仿的时候,就会联想到自己,用一定的道德尺度来评价自己的行为和自己的为人”[5]。在儿童的课外阅读过程中,家长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选择可供儿童阅读的书籍,并且尽量选择一些名人传记,儿童在阅读这些英雄人物生活的时候,就会从这些道德财富中为自己找到榜样。“榜样力量是无穷的”,儿童在模仿过程中,这种力量对儿童的激励作用会贯穿整个生命发展的始终,对其产生终生影响。
二、儿童课外阅读的现状
儿童的课外阅读已经引起了我国及其外国的高度关注,重视儿童的课外阅读在全世界已经达成共识,从英国最早的“阅读起跑线计划”到美国的“阅读优先计划”再到日本的“儿童阅读年”,台湾的“全国儿童阅读实施计划”,总理首次提出的“倡导全民阅读”等,这些计划和活动无不显示出各国政府对课外阅读的高度重视。研究儿童课外阅读的现状,并且解决儿童课外阅读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是对这些计划活动的有效实践提供支持,并且我国课程进一步改革提供必要的信息和线索,推动新课程改革全面有效的实施。
(一)儿童课外阅读缺失的表现
第一,儿童课外阅读兴趣不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儿童只有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才能集中注意力,始终保持积极的状态。当代的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各种电子产品无不充斥儿童好奇的眼睛,将儿童带入一个远离书本的世界,由于儿童的年龄特征,使得儿童对电子游戏、卡通电视产生浓厚兴趣以至于忘记了最初的课外读物。并且,儿童对于电子产品所展示的信息只是消极被动地接受,而缺乏自主的思考和选择,不利于儿童主动性和创造力的培养。
第二,儿童缺乏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阅读是学习的一种方式,学习需要良好环境作支撑。教师、家长会更多地关注学生考试的科目,往往忽略了课外阅读在学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课堂作为儿童学习的主要场所,更多地重视教学大纲要求的课本内容,教师始终没有打破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分数至上、功力至上的教学体制规范下,学校即使有课外阅读课,学科教师还是会将其占有做有关考试方面的习题,或者让学生摘抄一些好词好句为考试服务。
第三,儿童缺乏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由于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局限性,要求儿童的课外阅读有专业人员对其指引。阅读书籍的推荐、阅读方法的选择在儿童的课外阅读中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在应试教育体制影响下,教师很少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指导,更谈不上学校会开设专门的课外阅读方法指导课。儿童完全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去读,“想读什么就读什么”,“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这种自由式的阅读方式导致儿童在阅读过程中缺乏思索与体验,严重影响儿童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特征。爱因斯坦说过,我们体验到的一种最美好、最深刻的情感,就是探索奥秘的感觉;谁缺乏这种情感,他就丧失了在心灵的神圣的战栗中如痴如醉的能力,他就可以被人们认为是活死人[6]。
第四,儿童缺乏充裕的阅读时间。课堂教学、家庭作业、课外辅导班等占据了学生大量时间,使得学生缺少自由支配时间,尤其是进行课外阅读的时间。在学校,教师面对分数压力、绩效压力给学生布置大量家庭作业,甚至占用儿童课外阅读课或是他们所谓的副科时间让学生写作业、做习题,为考试服务。在家庭,家长不考虑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忽视儿童的天性,强制性地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以增强其在考试中的竞争力。这些应试教育体制下的产物割裂了儿童完整的生活,以牺牲今日的幸福生活来造就缥缈的未来生活。
(二)儿童课外阅读缺失的原因
第一,课外阅读缺少必要的物质保障。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校应成为书籍的王国。”“书籍也是一种学校,应当教会每一个学生怎样在书籍的世界里遨游”[7]。目前很多学校图书馆的藏书都体现出陈旧破烂、种类不全、数量有限、缺乏时代气息的特点,甚至很多学校都没有一个像样的图书馆;在传统的“锦标主义”思维定势下,地方政府对于学校的投入也只是集中在小部分的优质学校,使得很多学校由于没有经费保障而将图书建设搁置或是采取冷漠态度。
第二,课外阅读意识比较淡薄。虽然国家已经出台了很多政策性引导,但是在应试教育体制的规范下,教师、家长对儿童课外阅读的观念还停留在传统的无用论上,认为儿童读课外书籍就是浪费时间,儿童应该节省时间做教学大纲要求的内容而不是做无用的课外阅读,即使儿童有课外阅读课,家长教师也会把阅读的内容局限于优美的词句或是强迫学生写读后感以提高儿童的写作能力应对考试带来的各种压力。这种片面的读书价值观直接导致儿童课外阅读的缺失。
第三,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导致儿童的认知水平有限。儿童对课外书籍与电子产品的选择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兴趣和爱好选择,而电子产品以形象、生动、活泼、有趣的特点受到了儿童的喜爱,儿童对于这些信息只能被动接受和吸收,完全不能判断内容的有效性及对自身价值的影响,导致儿童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减少,兴趣降低。
三、儿童课外阅读的改善策略
(一)为儿童课外阅读的有效实施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
第一,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打造书香校园。学校可以在每个班级单独建立一个图书角,在学校的长廊、壁画都沾染上书籍的气息,开展多彩的读书活动,使得儿童在耳濡目染中、潜移默化地对课外读物产生兴趣,同时儿童课外阅读有丰富的书籍和充分的时间做保障。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提出:“学校颇具危险性的通病是缺乏读书气氛,没有读书的需求,整个教育制度就会垮掉。”“一所学校可能什么都齐全,但如果没有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丰富精神生活而必备的书,或者如果大家不热爱书籍,对书籍冷淡,那么,就不能称其为学校。一所学校也可能缺少很多东西,可能在许多方面都很简陋贫乏,但只要有书,有能为我们经常敞开世界之窗的书,那么,这就足以称得上是学校了。”[8]
第二,营造家庭文化环境,强化家长读书意识。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9]。父母是儿童最早的老师,父母的教育素养直接影响儿童对于课外读物的态度,每个家庭可以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适当设置一些藏书,让读书代替电视机、游戏机,为孩子做出榜样,让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能感受到读书带来的自豪感和幸福感。
(二)对儿童的课外阅读进行指导
第一,激发儿童对课外阅读的兴趣。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儿童只有对书籍产生浓厚兴趣,才有可能在整个阅读过程中始终保持积极的状态,以高涨的情绪和高度的注意力融入所要读的文本中,儿童才有可能亲身体验知识带来的快乐。严教不如身教,教师要作为儿童学习的榜样,儿童的学习具有模仿性,教师对课外阅读的兴趣与爱好直接影响到儿童对课外阅读的态度。
第二,加强对儿童课外阅读的指导。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俄国教育家别林斯基曾指出: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对儿童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在儿童整个成长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可以开设专门的阅读指导课用于儿童课外阅读方法的学习,教师也要加强对课外阅读方法的研究,以更好地适应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及其规律。此外,由于儿童自身发展的局限性,教师还要对儿童课外阅读书目进行指导以更好地引导学生阅读更具有价值和教育意义的书籍。
(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读书习惯的养成会使人终生收益,终身学习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阅读是终身学习最重要的方式,因此促使儿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儿童整个生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儿童在阅读课外读物时要像课内学习那样做笔记,并且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阅读时或是阅读后也可写出自己的体验和感受。此外,还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规定每天阅读的书目和时间,以便更好地指导课外阅读的有效进行。
(四)建立合理的课外阅读评价体系
课外阅读是相对于课内阅读而言的一种阅读方式,具有高度开放性和随意性,对于课外阅读的评价不能像课内学习那样以分数形式给学生分等级。对于课外阅读的评价可以以开展读书活动的形式进行,鼓励儿童积极参与到读书活动中,与同学老师或是家长交流想法。此外,课外阅读体系应是由教师、学生、家长三方共同组成的整体,这种评价体系打破了传统的教师权威,提高了儿童的阅读兴趣,充分调动了儿童对于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期促进儿童全面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继坤.现代阅读学教程[M].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9:1-2.
[2][5][6][7][8][9]苏霍姆林斯基.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353,176,397,177,218,80,395.
新课标 课外阅读 能力训练
2011版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也正像凯勒说过:“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辽阔的海洋。”书是孩子们认识世界的一个窗口,但如果把眼光盯在有限的课本知识上,那是远远不够的。新课标要求我们在课外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阅读活动,是课内阅读的延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一、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开展课外阅读的关键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了兴趣,学生才会主动阅读、积极思考,也才会热爱上阅读,反之则不然。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既有家庭的影响,又离不开学校的指导。教师有意识地感染、引导和培养,可以使学生由偶尔的自发喜欢成为持久的自觉爱好。用听故事、讲故事的方法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小学生因为年龄小,生长发育时期最容易产生的是对事物的直接兴趣。因此,小学生最喜欢就是爸爸、妈妈、教师讲故事。他们常常都会被故事情节所吸引。我们要善于抓住小学生喜欢听的物点,唤起学生主动阅读的兴趣。比如《格林童话》中的《白雪公主》《小红帽》等故事很适合低年级学生听、讲。教师可以从中选取最有趣味、最富有感染力的精彩片段,声情并茂地讲给学生听,讲到时故意“卖关子”,制造悬念,借机向学生推荐这本书,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多方调动学生的读书兴趣,最终达到让学生喜爱读书的目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需要教师“用心”去引导学生对阅读的认同感和体味读后的成就感。
二、寻找课外阅读的“源头活水”进行课外阅读的关键
新《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5~6年级要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并且要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可见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相当的比重。这么大的课外阅读量,我们如何来实施教学呢
1.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课内外相结合
我指导学生选择与课文内容、作者相关或与课文体裁、写法相似的读物进行拓展阅读。比如学了《林冲棒打洪教头》,让学生读读《水浒传》;学了《只捡儿童多处行》,向学生推荐冰心的著作《繁星》《寄小读者》等;学了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让学生读读其他写夏天或西湖的诗词,并了解苏轼其他的作品。
2.根据学生的兴趣,因人而异进行指导
比如有的学生爱读科普读物,就建议他读读《十万个为什么》《蓝猫淘气三千问》等;有的学生喜欢当代儿童文学作品,我就和他聊聊高洪波、秦文君、班马等,谈谈《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男生贾里》《女生贾梅》《花季·雨季》;有的学生爱读经典名著,我推荐他读读名家短篇佳作,有能力的甚至还可以读读四大名著等。
3.捕捉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的契合点
根据当前形势、不同节日和周围环境的特点介绍书籍。例如,电视里播放《西游记》,我绘声绘色地给学生朗读“孙悟空大闹天宫”精彩片段,建议学生读读原著。在不同的季节介绍有关大自然科学知识的读物;结合重大节日,介绍有关节日的来历,优良革命传统的故事书籍,介绍爱国主义优秀读物等。
三、探究课外阅读的理想方式是完成课外阅读的关键
有了学生们感兴趣的好书后,接下来我们要考虑的是学生该怎样读书?读书的方法和技术固然是一方面,但教师最应关注的是把自己作读者的热情传导给学生,同时要设法让学生长时间地具有阅读的热情与欲望。
1.开放学生的阅读方式
每个月末我都给学生们安排一定的讲书时间,就是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将自己所看的书讲给大家听,讲时还要加入自己的见解和感受。有影视主题会、有新书推荐会、有游戏辩论会、有新闻会。强大的吸引力让每一个孩子都走进了阅读的圈子里,还养成了看书时思考的好习惯。要求学生写一定数量的读书笔记。所写的笔记要在课堂上阅读交流,写得好的在班级的成绩栏进行展览。这样孩子们阅读的积极性就更高了。通过这样的方法来进行课外阅读,学生们的阅读能力提高了,他们的思考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2.减轻学生的阅读负担
课外阅读过程中的累积很重要,我们当然希望学生把这一过程视为累积知识积累与素材的大好时机,在阅读过程中摘抄下一些好词好句,谢谢读书后的感想感悟,胆这一切都要在学生自觉自愿的情况下进行,不能强求,引导阅读和让学生保持持续不断的阅读热情是课外阅读指导的首要任务。我们希望学生能在轻松和身心愉悦的状态下开展积极的自主阅读,而不希望为了完成课外阅读中的某种学习任务而使本可以生机盎然的课外阅读变成“干涸的沙漠”,让学生望而却步。
3.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阅读习惯
习惯的形成有两种基本途径:一是强制,结果是习惯虽然渐渐形成了,但与此同时强烈的反叛心理或过度的奴性心理也形成了;二是暗示,它可以持续不断地促进行为习惯的养成,并能在品尝和收获成果的同时对暗示源产生亲近感。阅读的习惯有很多,比如,阅读的姿势、阅读的方法、阅读的偏好、阅读的风格……只要是学生乐意阅读、享受阅读,我们就大可不必过分关注阅读的细节。
4.珍视学生课外阅读的独特体验
关键词: 职高语文课外读物 问题 原因 建设建议
近些年来,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语文课外阅读越来越受到专家学者的重视。以《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课外阅读活动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适时推荐文化品位高、难易程度适当的课外读物。鼓励学生开展多种活动,如写书评、读后感,举办读书报告会、作品讨论会等,分享阅读乐趣,交流阅读成果,共同提高阅读能力。
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当前职高生阅读语文类课外读物的情况很不乐观。从我任教的感受来看,近几年职高学生在语文课外书籍的阅读量上甚至比几年前的学生有所下降,语文课外知识也不如前几年的学生丰富。那么,究竟哪些因素影响了职高生阅读语文课外读物?大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思想上不够重视课外阅读。二是学习任务比较轻松,没有动力进行课外阅读。三是适合职高生阅读的语文课外读物比较少。四是在阅读过程中缺乏师长的有效指导。
一、职高语文课外读特缺乏的原因
在影响职高生语文课外阅读的因素中,语文课外读物自身的匮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一方面,近几年书店里学生的课外读物类书籍越来越少,另一方面,在这些语课外读物类书籍中,适合职高生阅读的书籍更是少之又少。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当前职高语文课外书籍缺乏的现象呢?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职高语文课外阅读长期得不到重视,导致作者和出版社没有利益驱动来写作、出版更多的作品。由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经济效益成为许多作者和出版社优先考虑的因素,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他们宁愿花更多的精力去写作、出版能够带来丰厚回报的畅销书。职高语文课外读物市场比较小,获利不大,因此不少作者和出版商不太愿意冒着微利甚至亏本的风险推出一些职高语文课外读物。
其次,现在书店里确实有不少新出版的语文类书籍,但是,这些书籍却存在着儿童化和成人化两大特点。在琳琅满目的语文书籍中,有许多是装帧精美的儿童礼品读物,这些读物图文并茂,对小学生来说是非常好的课外阅读材料,但对职高生来说,这些读物缺少系统性,也缺乏深度,并不适合进行阅读训练。另外一些书籍则是一些较为难懂的专业著作,适合大学生或专业人士阅读,显然,这一部分书籍也不适合职高生。
最后,部分读物有误导青少年之嫌。近几年来,随着央视《百家讲坛》等栏目的推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阅读人文类书籍的浪潮,不少此类小说应运而生。在这些小说中,有些既有严谨的专业依据,又有生动的文笔,如当年明月的《明朝的那些事儿》。但也有部分作品纯粹是虚构,即所谓的穿越文学、架空小说,阅读这些作品,辨别能力还不是很强的职高生很容易形成错误的阅读观念,影响对语文课程的学习。
二、职高语文课外读物建设建议
由于适合职高生阅读的语文课外读物相对匮乏,如何建设职高语文课外读物便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实际上,职高语文课外读物这一市场还是具有很大潜力的,只要出版商精心组织策划,各方齐心协力,政府部门给予引导扶持,各方在实现社会效益的同时,就可以收获可观的经济效益。教育主管部门、课程开发者、史学工作者包括职高语文老师、作者、出版社、书店等相关单位人员应积极配合,行动起来,为职高生创作更多的适合的语文课外读物。
首先,从课程层面来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职高生的课外阅读要求,并精选了一些文学名著供学生阅读。我们可模仿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更加具体可操作的课外阅读要求,并推荐一些优秀的语文课外读物以供学生阅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时,在语文教材之外,还有一本读本,读本不作学习要求,但是里面收录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弥补教材的不足,也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在语文课程体系中,可模仿这一设置,也编写一些语文读本,从一些优秀的语文著作中选取一些和学生所学课文配套的作品选段,从而为学生提供优秀的课外阅读材料,也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这一点做起来不难,毕竟普通中学教育这一块已经做得比较好了。职高可以向他们学习取经。
其次,从出版物层面来讲,各方面应通力合作,编写一批符合职高生认知特点和阅读习惯的课本配套读物和语文普及读物。正如前文所说,当前许多课外阅读书籍存在着儿童化或成人化的问题,真正适合职高生阅读的作品不是很多。针对这一情况,出版商应联合广大史学工作者和职高语文老师,利用后两者的专业知识和教学实践为职高生编写一些既符合时展又适合他们年龄特征的课本配套读物,让职高生在课外阅读的同时,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同时,出版商还可以组织编写一些具有一定深度的语文普及读物,让一部分对语文感兴趣又学有余力的学生在课余、假期的时候,有适合自己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的作品来阅读,提高对语文的认识。
再次,努力改编一些史学名著供职高生阅读。从古至今,出现了许多史学名著,不同时期的史学名著都代表着那一时期史学发展的最高成就。阅读这些优秀作品对提高学生的史学素养有着极大的帮助作用,因此,我们要选择一部分适合职高生的史学名著出版发行。当然,就如同文学名著在给职高生阅读时需要做一定的改编、缩写一样,对这些史学名著也需要做适合职高生的改编,以符合职高生的认知水平与阅读习惯。首先,将史学名著作一些通俗的改编,以适应学生的理解能力,尤其是对于一些理论性的文字,应加以必要的简化与解释。其次,有些史学名著篇幅较长,可对其内容进行缩写或精选。最后,对于一些史学名著,可在正文前面加上必要的导读。以上的方式可降低学生阅读史学名著的门槛,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亲近名著。
最后,在不能改变现状的当下,重要的是培养职高生的阅读意识,让广大的优秀文学作品走进职高生的视野,走进职校的课堂,以此提高职高生的综合素质。
总而言之,职高生的语文课外阅读越来越受到各方的重视,而适合职高生阅读的语文课外读物却相对匮乏,如何更好地建设职高语文课外读物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各方应通力合作,行动起来,从课程建设、出版物发行等方面着手,为职高生提供更多优秀的语文课外读物,推动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
参考文献:
[1]曾丽英.高中语文教师如何适应课改的需要[期刊论文].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1,(04) .
关键词:高中生;课外阅读;调查;教学建议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学生要“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为了准确、全面了解高中生的课外阅读情况,为语文教学提供参考,我对学校高一、高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
一.调查结果统计及分析
(一)阅读动机
题1.你课外阅读的兴趣是:A.浓厚,十分喜欢,占19.74%;B.一般,有点喜欢,占60.79%;C.较低,偶尔阅读,占17.81%;D.很低,几乎不读,占1.67%。
题2.你读课外书的主要目的是:A.扩大知识面,占30.28%;B.提高语文学习成绩,占9.20%;C.个人兴趣爱好,占45.16%;D.娱乐消遣,占15.36%;E.老师对课外阅读的要求,占0.00%。
由题1、题2可知,学生阅读的兴趣还不是很浓厚,处于“有点喜欢”意识阶段的相当多;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主要目的是个人兴趣爱好和扩大知识面,没有人是在老师的要求下进行的。
(二)阅读方式
题3.你课外阅读书籍获取途径是:A.自己购买,占35.37%;B.家庭藏书,占2.62%;C.网上阅读,占16.64%;D.向同学借,占45.38%。
题4.你在课外阅读中所采取的方式是:A.精读为主,占20.51%;B.略读为主,占31.41%;C.浏览为主,占15.57%;D.边读边玩,占7.59%;E.能综合运用几种方式,占24.92%。
题5.你是如何做读书笔记的?A.仅摘抄好词佳句,占43.26%;B.圈点批注,占14.65%;C.做佳句点评,2.35%;D.写心得体会,占4.71%;E.综合运用几种方法,占27.01%;F.什么也不做,占8.04%。
从题3看,“向同学借”成了学生课外阅读途径的主体,较少有家庭藏书,家庭教育的熏陶实在不够理想。从题4、题5看,“精读”的学生比例太小,较少学生写心得体会和做佳句点评,这也说明学生在阅读中深究体会得少。
(三)阅读时间
题6.你课外阅读的时间主要是:A.平时课间,占23.61%;B.节假日,占22.18%;C.周末,占12.15%;D.一有空就阅读,占42.07%。
题7.你每天读课外书籍的时间大约是:A.1小时或以上,占22.06%;B.半小时,占44.63%;C.少于半小时,占24.78%;D.基本上无阅读,8.55%。
题8.你希望学校安排课外阅读时间吗?A.很希望,占42.93%;B.比较希望,43.35%;C.随便,12.89%;D.不需要,0.84%。
从题6至题8看,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时间安排显得很随意,无计划性,“一有空就读”占了主体,而且学生每天利用来读课外书的时间不是很长,甚至有部分学生基本上不阅读。他们希望学校能安排专门的课外阅读时间,以此来充裕他们本已很少的阅读时间。
(四)影响阅读的因素
题9.影响你课外阅读的原因是(可多选):A.学业负担重,没有时间,占70.80%;B.经济不足,没钱买书,占23.07%;C.老师和家长没作要求,占15.87%;D.自我缺乏计划与师长的必要指导,占28.58%;E.其它,占33.70%。
题10.父母对你读课外书的态度:A.支持,占39.66%;B.平时支持,学习紧张时不支持,占35.70%;C.无所谓,占19.68%;D.不支持,占4.97%。
题11.老师对你课外阅读的态度是:A.赞成,占67.86%;B.反对,占5.54%;C.中立,占26.61%。
题12.老师平时是否推荐读课外书?A.经常推荐,占11.70%;B.有时推荐,占73.33%;C.不推荐,占14.97%。
题13.老师在你的课外阅读方面进行指导吗?A.经常,占2.77%;B.偶尔,占44.66%;C.没有,52.58%。
从题9至题13看,影响学生课外阅读的因素是多样的,既有自身主观的,也有外在客观的。从学生自身看,主要是课业负担重,没有时间去阅读。从父母角度看,支持率还不是很高,甚至还有反对的声音。从老师角度看,绝大部分教师支持学生课外阅读,但经常推荐的较少,经常指导阅读的更少。这些说明教师、家长对学生课外阅读的认识和指导还不够。
(五)阅读数量及价格
题14.你一学期课外阅读的书籍数量在:A.10本以上,占30.40%;B.5-10本,占37.69%;C.1-5本,占30.67%;D.0本,占1.25%。
题15.你能接受的课外书籍的一般价格是:A.5元及以下,占8.16%;B.5-10元,占32.73%;C.11-15元,占22.24%;D.15-20元,占29.95%;E.20元以上,占6.94%。
从题14、15看,学生虽然由于课外阅读时间较少,但还是拥有一定的阅读数量。数量虽不等于容量,但至少说明学生还是爱好阅读的。课外书籍10-20元的价格为大多数学生接受。
(六)阅读内容
题16.你喜欢阅读哪种体裁的书籍或文章?A.散文,占14.50%;B.小说,占61.66%;C.诗歌,占0.84%;D.杂文,占10.90%;E.其他,占12.12%。
题17你最喜欢的课外书籍有(可多选):A.中国经典文学名著,占61.18%;B.外国经典文学名著,占30.10%;C.现当代作家作品类,占55.05%;D.中外经典影片介绍类,占40.88%;E.武侠言情类,占38.94%;F.体育娱乐消遣类,占19.30%;G.文化快餐类(如《读者》《青年文摘》),占68.96%;H.网络流行作品,占25.28%;I.军事类,占18.52%;J.教材教辅读物,占22.18% ;K.科技知识类,占31.41%;L.卡通漫画类,占25.31%;M.其他,占14.62%。
由题16、17可知:从体裁的角度看,学生较喜欢看的还是小说类的书籍或文章,最不喜欢看的是诗歌;从内容角度看,学生较喜欢的是文化快餐类和中国经典文学名著,教材教辅读物虽与学生课业学习直接相关,但学生并不热衷于读他。
(七)喜爱的作家
题18.你喜欢古今中外哪些作家?(自由填空,请最少写出6位作家名字)
学生喜欢的前20位作家:鲁迅、郭敬明、老舍、巴金、雨果、冰心、曹雪芹、韩寒、明晓溪、海明威、饶雪漫、高尔基、莫泊桑、巴尔扎克、独木舟、罗贯中、夏七夕、朱自清、泰戈尔、天蚕土豆。
从以上统计看,经典作家优于非经典作家,现代作家优于古代作家,学生主体阅读仍定位于传统作家的经典作品。郭敬明、韩寒等青春偶像派作家深受学生喜爱,明晓溪、饶雪漫、独木舟、夏七夕、天蚕土豆等新锐作家占居一席之地,他们是对传统作家的一大冲击,学生的阅读趣味也许正悄然发生着变化。
二.教学建议
1、教师自身要加强阅读,与时俱进。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个不掌握数学、不会解应用题的人,仍可以生活下去并获得幸福;然而,如果不会阅读,则不能生活,也不会获得幸福。”对于教师来说,阅读的重要性无论提到怎样的高度都是不过分的。可以说,教师不读书,也不会培养出会读书的学生。老师与学生如果没有共同的阅读爱好,其心灵我想也应该是难以沟通的。教师加强阅读,不仅是自身业务提高的需要,更是研究、理解学生的一把钥匙。
2、要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欲望和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阅读兴趣的学生是不愿去阅读的。作为教师,我们理应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以此来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和兴趣。我们可以利用校会、班会、橱窗、板报、校园广播、文化标语等一切可以宣传的形式,向师生及家长宣传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让阅读的意识深入人心;可以多开展与阅读相关的活动,如读书月、读书征文、读书朗诵会等,以此来带动学生参与阅读,激励学生热爱书籍,让学生从阅读到悦读。
3、要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从调查卷结果看,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是乏力的。我们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下有价值的课外读物,让学生走上健康阅读的康庄大道;我们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合理安排阅读时间,乐读乐品;我们还可以传授一定的阅读技巧和方法,让学生既精读又博览,既课内读也课外读,既能阅读又能写作、能品鉴。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