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30 10:33:1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文化差异概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文化;文化差异;文学翻译;翻译策略
[DOI]10.13939/ki.zgsc.2015.01.143
社会发展为人类实践提供了日渐广阔的空间,人类社会实践方式也异彩纷呈,种类繁多。各类实践在不同层面均涉及文化这一范畴,不论是语言文化、科技文化还是传统文化。其中文学创作作为反映社会现实、抽象人类规律的实践方式之一,牵涉跨文化交流这一目下时势所趋。因而文化差异也就必然成为文学翻译中不可回避的内容。
1 文化差异与文学翻译定义
有关文化(Culture)这一概念的定义分歧与争端早已结束,从文化研究的角度,文化是一个社会的信仰与规范集合(the totality of beliefs and practices of a society);[1]或“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2]文化差异(Culture Difference)则是跨社会形态、模式的信仰与规范集合的不同。文学创作作为某一特定社会形态的文化活动势必背负其烙印,反映其特定信仰与规范集合;因而导致文化差异,这一相对异质文化形态接受者形成的解读障碍。文学翻译(Literary translation)则是跨语言体系对文学作品的翻译实践,往往是语际(interlingual),而非语内(intralingual)概念。语言作为文化载体,是不同文化的镜像;语际翻译是不同语言体系间的交流与合作,势必面临文化差异的处理。
2 文化差异与文学翻译的关联
文化差异不以政治意义国家疆域为划分标准与界限。虽然政治这一往往涉及其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对文化活动有不容忽视的操控能量,其影响时常见诸翻译活动;文学创作,这一社会图景的写实手段,更难离政治。但政治意义的国家疆域却并不形成文化差异划分的唯一量度与界限。因为从文化角度出发所探讨共享一套信仰与规范的社会,是不以国家疆域界限为唯一衡量标准的概念。因而文化概念的不同社会是与不同国家既相交又分离的共核概念(Common Core)组合。即,一个文化概念的社会形态可以跨越国界,一个政治意义上独立的国家也可涵盖多个不同文化社会形态。是以文化差异不一定平行于国家疆域的变化而变化。正如霍奇森所指出的那样:“将文明视为一个不连续的区域性存在的思想是毫无疑义的。”[3]文化与文明的不可分割性,使其也体现同样特性:跨地域连续性。但尽管在保持其连续性同时,文化也呈现地域差异。在同质文化背景下的文化差异如此,异质文化背景下的文化差异亦复如是。以基督教文化为例,在宗教源起之初,基督教是以犹太教为蓝本的。因而其教义与犹太教颇有渊源。独立之后,其信众的单一性也使宗教文化折射出单一性。但随着基督教在世界的广为流布与接受,其宗教文化也日渐丰足与多元起来。迄今为止,基督教已分化为“天主教、东正教、新教三大主要分支、105余派”。[4]此时,人们已经完全遗忘了犹太教对基督教文化的肇始作用。而基督教本身的发展,在拜犹太教所赐同时,这种多元与其流布接受过程中的地域人文情态的变迁不可分割。是以形成基督教遍布世界的众多流派与相应文化活动。反映在文学创作中,以不同文化为背景的作家自然会流露出文学创作中的文化差异。如霍桑的《红字》,作品通篇贯穿基督教赎罪意识;而萨尔曼・拉什迪的《撒旦诗篇》则试图抹杀对穆斯林及其文化与宗教的认同;丹・布朗的《达・芬奇密码》被宗教界人士斥为歪曲,但文学作品及改编电影备受非教派人士追捧。这种由文化差异引起的对跨文化背景文本的接受差异不失有趣的文化现象。同一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内核对不同受众引发的接受反映可能截然不同,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译本成功与失败。所以文化差异意识对透彻理解文学作品不可或缺,而后者正是上乘文学翻译的前提。因而文学翻译中应对文化差异的重要性不言自明。译者应考虑接受读者的文化语境,意识到对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意味着在译介新文化,同时在接受文化中重构包括社会、经济及语言等层面的源文化。文化差异作为文学翻译,这一时常跨越文化背景进行译介活动的重要又不可回避的层面,本身也是文化现象之一;而对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也同属文化活动领域,二者均被文化研究所囊括。所以文学翻译与文化差异是呈双向、同质交织运动状态的手段与目的、客体与本体关系。
3 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异应对策略
文学作品在翻译学中被定义为表情型文本(Expressive Texts),翻译过程中的文化差异处理涉及地道或习惯表达,如俚语、歇后语、问候语等;习俗或常规如节日、婚丧嫁娶、礼仪等;历史渊源如朝代更替、政纲演进、人物交迭等;上述仅为文化差异在文学文本中体现之万一,但不论它的体现形式怎样,译者译介行为对文化差异的处理将以不同程度改写源文本(因而有了译本比较研究这一翻译实践研究模式),因为接受文本(Receptor/Receiving Texts)中无可避免会出现以忠实(Fidelity)为前提对源文本的增删。而改写程度大小则视译者手段运用而定,或译者译介意图而定。接受文本或意在引介异域文化或实现重构后在目标文化中对源文本的接受。前者将在很大程度上保留异域情态(Exoticism)及独有特征(Realia),通常会采纳音译、异化等手段来实现这一目标。引致阻抗(Resistancy/Resistance)现象,异域文化负荷有可能会丰富或动摇目标文化系统。后者着眼于在目标文化系统中重构源文本,词汇替换、归化等手段会是选择的对象,从而产生冗余(Redundancy)现象;使目标文化多样化,巩固其系统。此外,文学翻译中的翻译策略还常涉及建构性翻译常规(Constitutive Translation Conventions)、折射(Refraction)、预先规范(Preliminary)等。译者对源文本的处理策略将不仅使接受文化读者能接触源文本,左右其对源文本的接受;也能对源文本所根植的接受文化(Receptor /Receiving Culture)多元系统(Polysystem)构成操控作用,从而对目标文化体系构成影响。以中国传统文化书信表达为例:信末文言体“顺祝/颂教/商祺!”现代汉语体“祝安!”“安好!”等在很多情况下无差别地被译为“Best wishes to you.”反映出东西文化尚礼与尚简生活态度的文化差异。又如《前赤壁赋》开篇中最后一行后半阕“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富含中国传统道教文化底蕴。A.C.Graham在译文中处理为“hovering above as though we had left the world of men behind us and risen as immortals on newly sprouted wings.”其中“world of men”、“immortals”是典型基督教文化符标。两个截然不同体系中的文化概念在此交会,这恐怕是苏轼始料未及的。再有译界佳话:张谷若先生对“David Copperfield”中顺口溜的翻译。“I love my love with an E,because shes enticing;I hate her with an E,because shes engaged;I took her to the sign of the exquisite,and treated her with an elopement;her names Emily,and she lives in the east?――“我爱我的所爱,因为她长得实在招人爱。我恨我的所爱,因为她不回报我的爱。我带她到挂着浮荡子招牌的一家,和她谈情说爱。我请她看一出潜逃私奔,为的是我和她能长久你亲我爱。她的名儿叫爱弥丽,她的家住在爱仁里。”翻译实践中此类神来之笔不胜枚举,策略多样,无一例外体现译者意识形态对文学文本中文化差异的作用与体会。进而展现译者意识形态与作者意识形态的融合与冲突。
文学翻译对接受文化而言是一个改写源文本但在相当程度上保留其异质文化特征的过程,而这一异质文化特征与接受文化背景有着天壤之别,尽管它可能与接受文化背景有同源关系。通过这种译介手段从异域文化汲取养分,可视为接受文化充实自身的途径之一。通过文学翻译中对文化差异的客观建构,也可驳斥如东方主义(Orientalism)、中国等这类对异质文化的曲解与误读,从而从根本上消除文化差异所带来的跨文化交流障碍,建立更畅通的文化间理解与交流。
参考文献:
[1]Eugene A.Nida.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s in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关键词:中西文化 差异 词汇 表现
一、前言
“文化”是一个宽泛的、理论性的概念,很难对其进行精确的定义,很多人类学家、社会学家、语言学家都一直致力于文化概念的研究,也得出了各个角度的文化定义。文化的具体定义可以视作一个民族、国家的历史地理、传统习俗、文学艺术、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等。语言是人类文明的产物,也是人类文化的直接载体。对于语言来说,词汇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特征、文化发展的具体反映。任何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词汇的掌握,英语也亦如此,但是受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给词汇学习造成了不小的障碍,为了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就必须掌握中文词汇和英语词汇之间的文化差异。
二、文化差异对词汇的影响
词汇储备是英语学习的前提和基础,所以在英语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词汇层次是非常必要的。由于词汇是文化的浓缩体现,所以文化差异会对词汇的内涵、用法、色彩意义、理性意义等方面产生影响。英语词汇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词汇理性意义的不同
概念范围不同:词义是词汇的中心,是正确使用词汇的前提。词义的主要特点是――概括性,它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使用过程中,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对词汇意义的总结。中文与英语的部分同义词,其实概念范围是不相同的,在使用中文解释英语词汇时,就会出现扩大或缩小其概念范围的现象。以engineer为例,其词义为工程师,工程师在汉语中,是指有大学教育经历、具有丰富工作经验、得到国家相关资格认证的高级技术人员;但engineer在英语中的概念就非常多,engineer不仅指技师、工程师,还可以指轮机员、火车司机、工人等(《新英汉词典》),如sanitary engineer(打扫卫生的工人)。
语意重点不同:以as well as一词为例,它的意思是:与……一样,不亚于;此外、也。在以下句子中:
The tournament is open to amateurs as well as professionals.
若按照汉语思路,简单将其理解为“这次比赛不仅业余运动员可以参加,而且职业运动员也可以参加”,这样理解就将此句的重点放在了“职业运动员也可以参加”,颠倒了句子的原意。as well as一词的语意重点应当在前项,该句子正确的理解是:“这次比赛不仅职业运动员可以参加,而且业余运动员也可以参加”。
习惯用法不同:对于同一种事物,由于中国与西方国家文化背景的差异,所以在表达方式上也会有所差异。比如:“开会”是hold a meeting而不能使用中文意义上的open(开);“空心树”是hollow tree而不能使用通常理解下的empty(空的),这些都是西方国家长期以来的语言习惯造就的固定搭配。
(二)色彩意义有差异
词语的感彩是指词语中所包含的肯定、褒扬、尊敬或否定、贬斥、批评等情感。同样的词汇,在汉语角度是褒义,但其英语意义却可能没有这种感彩,甚至可能是贬义色彩。以fat为例,美国、英国人都此较为忌讳,如果说某人fat,会被认为是无礼的举动,而中国人则不同,人们常使用“胖乎乎”一词来表达大人对孩子的喜爱,很多时候“胖”这个词都有赞美、恭维的意思;再如white一词,中国人都较为忌讳白色,它通常让人联想到不好的事情(如丧事),但是在英美人心中却认为它是幸运吉利、纯洁无限的象征,white day是指吉日而非中国人理解的“不吉利日子”。
(三)词汇用法差异大
汉语对名词性搭配的表达较为笼统,英语却截然相反。汉语的基本单位是“字”,而英语的基本单位是“词”,在英语词汇学习中,容易受汉语造词习惯的影响,例如,“副”这个字,理解了其意思,在汉语中就可以自由地组成“副教授”、“副经理”、“副总统”等词语,然而这样的造词方式却并不适用于英语词语,英语的词汇搭配相对严格,如“副教授”是associate professor,“副经理”是deputy manger,“副总统”是vice president。
对于动词性搭配的词汇,由于汉语动词具有较强的模糊性,所以在进行搭配时较随意,正面的、反面的、具体的、抽象的词语都可以搭配,而英语则不能随意进行搭配。以relax(放松)为例,汉语说“放松自己”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在英语中使用relax myself则不妥。
(四)词义联想不同
联想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它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国家的文化。由于不同国家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的差异,致使其在面对同一事物时产生的联想各异。以动物举例,owl(猫头鹰)在西方国家常象征着智慧、聪明。在形容一个人聪明时常会使用成语as wise as an owl。但是猫头鹰在中国人心中则是不吉利的象征,常会让人联想到死亡、倒霉。
三、总结
文化和语言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词汇是文化现象的具体反映。因此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必须要重视文化差异带来的影响,在讲解词汇时应适当对其文化背景进行阐述,从而让学生回归到语言环境中来理解、使用词汇,防止出现“中文式英语”。
参考文献:
[1]董一潼,廖正刚.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教学的影响[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6):150-151.
[2]王艺.浅谈文化差异与英语词汇、句法教学[J].科技信息,2010,(4):27,29.
[3]任春满.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影响[J].魅力中国,2010,(20):259-259.
关键词:文化差异 英语学习 影响
一、文化差异对听说教学的影响
I am proud of the work you do, Mom. Real proud. You are one fantastic Mom, but I’ve been noticing how little quality time you spend with Dad and me and the family.
这是英语教学片《走遍美国》(Family Album USA)的Episode20中儿子Richard看到母亲Ellen和父亲Phillip都在忙于自己的工作而无暇相聚,担心因此影响到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于是说了上面的这段话。通常,听到这段话的第一反应是,quality time的准确理解成为听懂这段话的关键。在美国,该短语十分流行,因为美国人工作压力大,时间紧,包括原来的家庭主妇的工作也越来越忙,很难有时间与家人或是亲朋好友相聚。所以,与家人共处的时间越来越少,只有保证质量了。了解了这个文化背景知识,我们就可以理解quality time指的是“与子女共度的宝贵时光。”儿子Richard正是用quality time表达了他希望母亲有更多的时间与他,与家人在一起的心愿。
文化差异不仅对听力有影响,而且对用于交际的口语也不例外。比如:学生 早晨上课时对老师问候“Good morning,teacher”显然不妥,teacher在英语中是一种职业而不是称呼,应该呼为Sir或Miss。又如,一位美籍教师用汉语对我说:“这些书我大前天再还给你。”在场的人对此都忍俊不禁。我告诉他应该说:“大后天”。他大惑不解。其实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中西两种文化在时间观念及表达上的差异。中国人仿佛是面朝过去站着,把已经发生的事情看成在前面,而把待发生的事情看成在后面,如“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而西方人的说法恰好相反。如“不过我们说到故事的后头去”,用英语应该说:“But we are getting ahead of the story”我们说“后头”英语则说“ahead”。再如,中国人伸出食指和中指表示“二”英美人则表示“胜利”,我们伸出拇指和食指表示“八”而在英美人眼里则是“二”。
二、文化差异对词汇理解的影响
词汇是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语言信息的载体。威尔金斯(Wilkings,1978,133)指出:“词汇的学习涉及到词和外部世界关系,以及词与词之间的关系。”词是表达概念的,而概念是感性认识和理论认识的结果,当人们看到一个词时,就会想到它的意思,并将意思与客观事实或想象中的事物联系起来,在头脑中形成一种意象。
英文里出现的Hippies,yippies,“me”generation,hot dog,overkill对我们来讲是生疏的,即使译作“嬉皮士、雅皮士、自我的一代、热狗、超过所需的杀伤威力”,仍不能表达原英语词义的全部内涵和外延。社会文化的差异往往使同一个词具有不同的内涵,如propaganda含有“撒谎、欺骗”等文化意义,而汉语的“宣传”则无此义。Olive branch象征和平,而汉语“橄榄枝”原本与和平无关。Spiritual civilization有强烈的宗教意义而“精神文明”本身则与宗教毫不相干。再如我们常将porridge释为“粥、稀饭”,其实二者之间也存在着文化上的差异。英国人吃的porridge是将燕麦片(oatmeal)放入牛奶或水中煮成的,而我们通常吃的“粥”或“稀饭”则多是用稻米、小米或其它谷物加水煮成的,显然中国的稀饭没有porridge的内涵。
三、文化差异对阅读理解及翻译的影响
由于文化差异使人们对词汇的意象和联想的不同,阅读时对文章的理解也就出现偏差,造成翻译的不等值。
“上帝”这个概念,具有特浓的基督教色彩,是欧美文化的个性。佛教中的老天爷不宜混为基督教中的“God”,“Heaven”才是佛教教徒所信奉的。再比如,汉语和英语中都由“龙”的字眼,在英语中对应的词是“dragon”。在我国古代,“龙”就是皇帝的象征,皇帝自喻为“龙”,皇帝的儿孙被称为“龙子龙孙”。与帝王有关的住所、穿戴等都以“龙”冠之:龙廷、龙床、龙袍、龙颜大悦;后来又引申为珍异、高贵、吉祥等的象征,中国人常用“龙”与自己或他人联系起来,比如我们黄皮肤、黑眼睛的炎黄子孙均被称为“龙的传人”,身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下一代成长为国家有用之才,对此人们常说“望子成龙”;“龙凤呈祥”表示兴旺发达,一派繁荣景象。由以上例子可以看出,中国人对“龙”是非常推崇的;但在西方国家,如英国,“dragon”的文化内涵意义为“怪物、凶残、魔鬼”等。东西方文化中不同的浸透在各自的语言表达之中,只有深刻了解东西方文化个性的差异,理解语言中的文化内涵,才能使英语学习真正起到文化交流的作用。
只有深刻理解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才能跨越语言鸿沟,从而使英语学习中的问题迎刃而解。了解和熟悉中西方文化差异,才能更好地完成英语的学习和交流。
参考文献:
[1] 贺毅. 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年
[2] 张忠利. 中外文化纵横论(第二版)[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年
关键词: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西方文化;差异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逐步加快,多元文化(multiculturalism)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英语已经逐渐成为了我国与国际其他国家之间进行外交活动的通用语言,因此,重视中西方文化差异,促进我国文化与英语文化的有效交流,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在结合我国文化与英国文化的基础习惯之上,尊重我国文化与英国文化的习惯差异,使翻译作品能够做到二者兼顾,有利于我国与其他国家的跨文化交流,有助于我国文化在国际文化中的发展与进步。
一、英语文学作品翻译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的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与国际其他国家的往来密切,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问题也越发突显,英语文学只是其中的一个代表部分,而正确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能够让中国读者更深入体会到英语文学作品中的内涵。因此,在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合理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拉近中国读者与英语文学作品之间的距离,而且能够促进中国与各国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对于我国文化在国际文化中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此外,由于每个国家都有各自独特的表达方式,因此,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要选择其对应的表达方式,才能更准确表达文学作品中的内涵。探析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有效处理方式,使文学作品翻译不只针对英语单词,而是让中国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充分感受到英语文学的内涵与魅力。
二、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策略
1.针对不同的文学体裁要合理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首先,在对英语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翻译人员要根据该作品的体裁特点,选择不同的翻译技巧,从而结合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对作品进行透彻的分析,再进行翻译工作,以便对英语文学作品的不同体裁做出更准确的表达。其次,由于英语文学作品体裁多元化,例如:散文、小说、科技应用文以及诗歌等,其中散文、小说与诗歌这些文学体裁的文化元素具有多样性特点,能充分展示出作品的文学性与以艺术性。因此在翻译散文、小说或者诗歌的过程中,翻译人员要对该作品的作者以及创作背景进行深入了解,并分析其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从而加深对作品内涵的感悟,再结合中国人语言与阅读的习惯,对英语文学的翻译技巧进行合理调整,以便在翻译时能将原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正确体现出来,便于中国读者正确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文章主旨,有利于提高英语文学作品翻译的艺术性与文学性。最后,英语文学作品中的科技应用文,与其他文学体裁相比更具有工具性的特点,而文化元素较少,因此,翻译人员在翻译过程中,要着重掌握翻译作品的核心内容,对专业用语或者专有名词必须保证翻译的准确性,可以采用直译的翻译手段,而对于其中的文化元素则不必过于考虑。2.从功能对等翻译理论方面入手,合理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功能对等理论(Functionalequivalencetheory)源自于美国,其强调的翻译概念是:在翻译过程中不能仅局限于词汇含义上的对等,还要使翻译中整体文学作品的风格、体裁以及语义都要形成对等,从而更准确的表达文学作品中的深层文化。因此,翻译人员在翻译过程中,要以功能对等理论为基本原则,正确处理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以便让中国读者能够了解该文学作品中的深刻含义。例如:“Thewaterthatbearstheboatisthesamethatswallowsitup.”如果按照直译,将会翻译为“载着小船的水和把它吞没的水是一样的。”,这很显然没有清楚表达这句话背后的深意,而如若翻译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则符合中国人的语言习惯,促使中国读者更直观的理解其内涵。3.正确解读异化与归化的翻译理论,合理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异化与归化是一种翻译理论,源自于20世纪末的美国,由LawrenceVenuti所提出。其中,异化理论强调的是在翻译过程中,要以文学作品中源语言文化为最终目标;而归化的理论强调的是在翻译过程中,要以文学作品最终所翻译的语言文化为目标,这是两种截然相反的概念。赞同异化理论的翻译人员认为,翻译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文化交流,是使中国的读者能够领悟并接受英语文学作品中的文化,重点在于“接受”,而不需要读者去了解其中的内涵;赞同归化理论的翻译人员则认为,翻译作品应遵循“功能对等理论”,要在翻译过程中,充分考虑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从而使所翻译的作品能够符合中国读者的文化与语言习惯,让读者能够充分感知英语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内涵,其重点在于“感知”,二者都有各自的道理与优势。对于异化理论而言,可以使翻译作品更符合原文的中心思想,更能尊重原文的语言文化;对于归化理论而言,则更注重文化的内涵能否被读者所理解。因此,翻译人员在翻译过程中要根据英语文学作品文章的主旨,合理使用归化或异化的翻译理论,从而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例如:“HighbuildingsandlargemansionsarespringinguplikemushroomsinShenzhen.”译文应该为“高楼和高楼大厦在深圳雨后春笋般涌现。”如果按照异化的理论,将其直译为“高楼和高楼大厦在深圳犹如蘑菇般涌现。”这种表达方式很符合原文的主旨,却让中国读者难解其意,但如果根据归化理论,将其译为“雨后春笋”就能够很容易的被中国读者所理解,符合中国的文化习惯。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合理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于跨文化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翻译人员要提高自身的翻译水平,在翻译过程中,要深入理解原文的内涵,再结合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使英语文学作品既能保持其原有的文化底蕴,又能便于中国读者的理解与接受,有利于我国跨文化交流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谭颖.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如何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J].英语广场(下旬刊),2014(2):36-37.
[2]郭晓斌.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如何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J].大观,2016(4):110-110.
[3]彭莹.基于中西方文化差异下的英语文学翻译[J].芒种,2015(24):103-104.
[4]刘果.论如何正确处理英语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J].广东科技,2014(14):203-203,205.
对于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来讲,语言都是其国家文化的重要载体,可以说语言与文化这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对于语言的学习就是对于一个国家文化的学习,在学习语言时既要注意不同语言在运用过程中的得体性,还应该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和文化联系,以便更好的使用语言,本文重点从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运用方面进行得体性分析,分析两个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导致的语言的表达形式不同,探究了语言运用中得体性原则的提出,分析了语言运用得体性和英汉文化的种种差异,在学习的过程中深刻了解国家文化的差异,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得英语的学习水平和自己母语的学习共同发展,提高对英语文化的母语文化的鉴赏能力,并且学会不同国家文化的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发展。
关键词:语言运用;英汉文化;文化差异;语言得体性
1.语言运用中的得体性准则的提出
人与人之间的言语交流,有其艺术性,成功的语言交流必须建立在语言得体的基础之上,为了描述语言表达的得体性,很多学者就此提出过一些见识,但是都表达的不是非常确切,对于语言运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不能清楚的说明白,直到上个世纪89年代,一位英国的语言学家Leech,提出了语言交流过程中的礼貌原则和六条准则,其中这六条准则中的第一条“tact maxim”,很多国内学者将这一条准则翻译为得体准则,并且就语言运用过程中的得体准则探讨了一系列的问题,分析了文化差异导致的在语言表达过程中的一系列差异。
2.关于语言运用中的得体的探究
很多国内外的专家学者都对语言的运用过程中的得体性有所探究,但是没有一个系统完善的结论来描述语言的得体性,在修辞学中,语言的得体性表达是重要的内容,不仅体现了哲学中所强调的适度原则,还体现了美学中所强调的和谐原则。下面我们就语言得体性的这两方面的体现进行细致的探究,首先语言的得体性体现了哲学中的适度原则。辩证我唯物主义中的“度”的具体含义是制约事物本身或者与事物相关联的外界因素的范围、限度,世界上存在的任何物质都有自己的“度”,并且这个所谓的“度”有其自身的极限值,一旦超越了极限值就不得w了语言的得体性与辩证唯物主义所强调的度一点都不冲突,在语言的表达过程中,都在表述过程中遵循的一个界限,虽然国家之间的文化不尽相同,但是就语言的得体性来讲这个度是通用的,语言的得体性原则在很大程度上强调的是“适度”,我们通常所说的修辞学中所强调的得体就是指的在语言表达过程中最恰当表达的一个度,也就是所谓的理想的表达方式。
语言的得体性与事物发展过程中所强调的美学原则是相通的,得体性的终极目标就是美的原则,在语言表达过程中遵循得体性原则也就是遵循美学原则。得体性原则还有自身的层次性,有些语言表达在表面上看是不符合得体性原则的,但是从更深层次方面来讲,却又体现了更深层次的得体,这在我国的古代文学中多次体现,由此可见语言的得体性原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不能简单的用一句话对其进行概括,必须在语言的运用过程中不断探索其含义。
3.语言运用中得体性的英汉文化差异
语言在运用过程中的得体性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带有自身的普遍性,但是由于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地域差异、社会差异及语言环境的差异,而具体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虽然礼貌得体是人类相通的认知,但是在语言的具体表达过程中,其得体性还受到国家文化的制约,下面我国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语言运用过程中的英汉文化差异。
3.1 在礼貌话语的结构模式上英汉存在差异
在礼貌用语的表达方面,英语和汉语存在着模式差异。语言的得体性会由于不同国家语言的结构模式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表达,在英语中大部分的礼貌用语都是情态动词引导的句子,并且在一个英语句子会因为一个情态动词的使用出现很大的语义偏差,例如will和are,这两个词汇都能够引导情态动词句,但是在使用上却存在很大的差异,will的语气比较委婉,而are是直接询问对方。也就是英语表达中情态动词的引用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语义。而在汉语文化中却不是这样的,很多时候在汉语的礼貌用语中的表达不存在依靠情态动词来表述语义,在很多正式的场合,中国人喜欢用半文言文的形式来表达敬意,例如“鄙人不才,请多指教”类似的语句。
3.2 在类似概念的表达上英汉存在差异
在一些类似概念上,英美人和中国人在表达上存在很大差异,中国人的性格含蓄内敛,很多时候会自表谦虚,而英美人则直截了当,例如当面对别人的称赞时,中国人往往会说“哪里哪里”,而面对对方的称赞,英美人的反应则是“谢谢”。还有就是在接受对方的礼物时,英美人的反应是大方的直接接受,并且当着对方的面直接打开,而中国人则喜欢再三推辞,并且不喜欢当众打开,总之在中国人看来,英美人表现的非常不谦虚,而英美人看中国人,则认为他们不真诚,虚伪。还有一些对于个人问题的提问上,当向中国人询问年龄时,中国人会直接给出答案,而向英美人提这个问题时,他们则会认为这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总之在语言交谈中,要特别注意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
4.结语
综上所述,语言在运用时的得体性就是强调在表述过程中的一个“度”,但是不同国家对语言的得体性的具体的“度”有所差异,在进行实际的交流沟通时,应该注意到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合理的进行语言运用。
[参考文献]
[1] 李健儿.语言运用中的得体性及其文化差异[J].外语教学,1998
>> 英汉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论英汉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浅议英汉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英汉文化差异对习语语用等值翻译的影响 英汉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研究 英汉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 浅谈翻译对英汉文化差异所受的影响 英汉文化色彩词语的差异与翻译 英汉文化意象的差异比较与翻译 从英汉文化差异角度论析广告语的翻译技巧 论英汉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论英汉文化差异与翻译 浅析英汉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 英汉文化差异对亲属称谓词的影响 浅谈英汉文化差异在翻译教学中的体现 英汉文化差异下的翻译障碍及其初步解决方法 从英汉文化差异看习语翻译的归化和异化 英汉文化差异与广告的语用翻译 英汉文化差异下的英语翻译技巧研究 从英汉文化空白的翻译谈起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政治 > 论英汉文化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论英汉文化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语言与文化之间是一种互为依存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文化则要通过语言来表现。因而,翻译就不只是对两种语言进行相互转换的过程,它同时也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一种交流过程。本文从地域环境、风俗习惯、以及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等方面来分析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于翻译所造成的影响。 关键词:英汉文化差异 翻译 影响
作为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文化传播的一种工具,也是文化表现的一种形式。语言只有在对某种文化进行反映时,它才具备一种实际的意义。不同社会历史阶段在社会环境、民族心理、、民风习俗以及价值观念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这些因素都会对语言的形成与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从而使一个国家与民族形成了自身特有的思维方式以及语言体系。正是由于这些特殊性,它们构成了不同的文化类型,英汉两个民族也是一样的。日常生活中,在对同一个事物的理解与观察以及表达方式方面,人们往往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就给跨文化交际带来了很多的不便。因此我们说,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的活动,翻译不只是单纯的对语言进行一种置换,更重要的是要实现传递文化内涵的功能。美国的翻译理论家Eugene A.Nida曾指出,文化对于习语和词义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如果不能对语言的文化背景进行深入的了解,那么人们将不能恰当的理解任何文本。包惠南也曾经指出,翻译不只是要实现语言表层指称意义上的转换,它更是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一种移植与沟通。尽管这些学者各自的语言表述不同,但他们都注意到了翻译与文化之间的重要关联性。随着文化与翻译关联性的日益增强,在翻译过程中源语与译语之间的“文化对等”也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本文从地域环境、风俗习惯、以及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等方面为切入点,通过实例分析来阐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于翻译所造成的影响。
一、英汉文化的差异
1地理环境的差异
我们都知道,语言的产生是和人们的生活及生产劳动密切相连,由于英国人是生活在沿海地域,和大海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英国语言中有许多是和海以及水有关的表述。中国人则世代都是在土地上进行耕作,和农业生产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中国的语言多是和农耕文化相连。例如,汉语里经常用“疾风知劲草”来描述恶劣的环境能够考验一个人忍耐力的良好与否,而英语中则是这样的表述:“A good polite is not known when the sea is calm and the water is faire”。汉语中的“未雨绸缪”指的是在下雨前要把房子修好,意指要提前做好准备;而英语则是用“it is mend your sail when it is fine weather.”来表达同样的含义。汉语中用“进退维谷”来表示人处于一种左右为难的境地;而英语则是用“it is between the devil and the deep sea”来表述同样的意思。 汉语中形容一个人花钱浪费就用“挥金如土”来表示,而英语则是“it is spend money like water.”。和汉语中的“树倒猢孙散”相对应的英语是“All the rats desert the sinking ship.”这些都是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英汉语言呈现出了各自不同的文化差异。
2风俗习惯差异
风俗习惯是指一个国家或者民族在较长的时间中所形成和流行的礼节、行为、社会风尚以及生活方式。世界上的国家和民族由于各自地域气候和环境的不同,他们各自的风俗习惯也会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对于相同的事物,不同国家和民族往往都是用各自的语言来进行表达的,这也给翻译工作带来了不少的障碍。在中西方文化中因为风俗习惯的差异而导致同一语言含义不同的情形非常多,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人们对狗的态度上。在西方文化中,狗是人们最为忠诚的朋友,人们都非常赞赏狗的许多品质,比如勇敢、聪明、忠诚、可信赖等。狗是主人最为得力的生活伙伴和好帮手,他们为主人看家,跟随主人一起打猎。英语中有许多的关于狗的习语,比如: a dog like affection(忠实的爱),lucky dog(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时),gay dog(快乐的人),be top dog(处于支配地位), dog does not eat dog(同类不相残),A good dog deserves a good bone.(有功者应该受奖), 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这些习语都是褒义性的。但是在汉语中人们经常说的是“狗仗人势、狗急跳墙、狗尾续貂、摇尾乞怜、狐朋狗友、狗眼看人低、狼心狗肺”等,都是带有贬义性的。因此,我们在翻译这些习语时必须要注意语言中所包含的感彩。倘若我们把“痛打落水狗”翻译成beat a dog into the water,把“丧家之犬”翻译成a homeless or stray dog的话,就无法使人很好的理解其中的涵义,无法表现出那种痛恨的感彩,反而会让人对狗产生同情,这样就容易造成误解。
3差异
由于的不同,习语的使用也有其各自的特点。中国的习语中有很多是和道教及佛教有关的。例如:临时抱佛脚、顶礼膜拜、借花献佛、普度终身、立地成佛、佛法无边、五体投地等,都是和佛教有关的习语。还有的是和道教有关的,例如:灵丹妙药、回光返照、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脱胎换骨等。西方国家大都信奉基督教,因此他们的很多习语都是和上帝有关的:Go to hell(下地狱)、C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Make a god of somebody(盲目崇拜某人)、in the lap of the gods(难以预料)、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家徒四壁)、put the fear of god into somebody(使某人非常害怕)、God sends fortune to fools(傻人有傻福)等。我们中国有句成语叫“望子成龙”,不能将其直接翻译为to expect one’s son to be a dragon,英语读者往往会很难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因为在西方的神话习俗中,龙是一个能喷火的非常狂暴的怪物,是一个带有贬义性的词语。但在中国的神话中,龙则是一个神圣崇高的神兽,在古代是皇权的象征,皇自称自己是真龙天子,之后龙就演变为了一种民族精神,中国人通常都以龙的传人为荣。因此,“望子成龙”表达的是父母希望孩子能够成才的意思。
4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的差异
中国的汉字大多数都是象形字,所以,中国人通常是比较善于形象思维,正因为如此,对于那些抽象的概念中国人习惯使用具体的事物来进行表达。而西方国家正相反,西方人习惯抽象思维,他们喜欢使用抽象的概念来表达具体的事物。因此,由于不同的思维方式,英汉习语的表达方式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西方国家信奉的是独立自由的个人主义思想,他们的很多习语都体现出了这种观念:mind your own business(管好自己分内的事)、look after number one(照顾好自己)、paddle your own canoe(依靠自己的力量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等。而我们中国则是强调集体主义思想:万众一心、众志成诚、孤掌难鸣、众人拾柴火焰高、其力断金等。此外,中国人通常是重义轻利,比如:舍生取义、大仁大义、视死如归等。但西方国家更加强调的是个体的利益,比如:a bird in the hand is worth two in the bush(一鸟在手胜于两鸟在林)、Everyone for himself but god for us a11(人人自顾,上帝顾人)。
二、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翻译不只是对两种语言进行形式上的转换,更重要的是实现两种文化之间的互相兼容与渗透。因此,为了准确的传达出文化信息,翻译者就必须要注意采用一些翻译方法。
1直译
直译指的是根据原来的结构与意义直接将源语的词句转译为译语的词句,也就是使源语能够在保持自身的形式同时不使自身的意义失真。这种翻译方法可以让源语的民族色彩得到最大程度的保留,也可以使译语读者接触到大量的异族文化,进而丰富目的语的表达方式。例如,“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条条大路通罗马”等,都是由英语直译过来而被人们广泛接受的习语。又如,把“挥金如土”翻译为“spending money like dirty”,就要比选择现成的英语成语“spending money like water”要好,这样既可以不影响对于原文涵义的理解,又可以保留汉语自身的特点。总之,直译注重忠实于原文,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形式方面都尽可能的追求“信”,不过这绝不是说要在翻译中单纯的进行机械的形式上的转换。直译能够使原文生动形象的比喻和巧妙的手法以及独特的民族风格得到保留,特别适合于那些仅为某个民族所独有的具有特殊文化意义的词语。
2意译
倘若直译不能完全体现出原作的风格或者是导致了目的语读者理解的障碍,这时就必须要采用意译的方法。意译指的是把其他民族语言中没有等值物的词语根据汉语的构词成分以及构词方法来进行仿照。比如把“hold a wolf by ears”翻译为“骑虎难下”;将“as thick as thieves”翻译为“亲密无间”;把“put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翻译为“本末倒置”。反之,将汉语中的“糟糠之妻”翻译为“the wife who shared her husband's hardships”;把“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翻译为“each of us shows his true abilities”等,这些都是运用的意译法。与直译相比的话,意译通常更加注重整体意义,使译文流畅自然,而对于细节比较忽略。换句话说,我们可以将直译与意译的关系看作是一种“形合”与“意合”的关系。
3音译
音译适合于一些专有名词(人名与地名等)以及一些特殊的文化现象。在音译里,汉字不再进行表意的功能,而是只表音。例如“Beatles”是流行于20世纪60―70年代的一支英国的吉他乐队,音译为汉语是“披头士”,从这个词我们便可以想象到这个乐队的整体形象与风貌。又如“cod”音译为汉语是“酷”。这个“酷”字就将当下年轻人追求前卫与新潮以及与众不同的个性精神传达的淋漓尽致。
4信息的增删
因为英语与汉语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双语进行转换的过程中,有时为了使源语和译入语的表达在概念上达到一致,译者往往要对语言形式进行适当的变通。这种“变通”就表现为对信息进行的增加和删减。比如,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 it was the age of wisdom , it was the age of foolishness , it was the epoch of belief , it was the epoch of incredulity. 翻译为汉语则是,这是一个隆盛之世,但也是一个衰微之世;这是一个智慧的时代,但也是一个愚蠢的时代;这是一个有信仰的新纪元,但也是一个充满怀疑的新纪元。在译文中,译者增加了3个“但也是”,这样就可以准确的反映出原文中所描述的矛盾与对比,倘若不做这种增加的话,那么上下文就无法实现良好的衔接,也无法体现出源语的风格。
三、结语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各自的文化背景不同,其中所承载的文化含义也不同,因而它们在表达方式上面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要想处理好翻译过程中的文化差异,翻译者不只是要具有对两种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以及领悟能力,还必须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与修养,要努力让自己具备原作者所具有的意境与感情。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还要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灵活采用多样的翻译方法,尽可能让译文传神和达意,从而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婕.英汉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J].才智,2011(29).
[2]杨小勇.浅析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因素[J].疯狂英语,2012(4).
[3]张新宇.英汉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方法[J].现代妇女,2014(7).
[4]巩坚.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英汉互译中的语用失误[J].科技信息,2011(30).
关键词:文化;文化差异;国际商务谈判
商务谈判作为人际交往的一种形式,必然涉及不同地域、民族、社会文化的交往与接触,从而产生跨文化谈判。在跨文化谈判中,不同地域、民族、文化的差异必将影响到谈判者的谈判风格,从而影响到整个谈判的进程。论文百事通因此,从事跨文化的商务活动,就必须了解和掌握不同文化间的联系与差异。在作谈判准备时,更要明了文化差异对谈判的影响,只有积极地面对这种影响才能实现预期目标。
一、文化差异
(一)文化的概念
文化是个复杂的名词。文化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
人们每天都在通过与周围人的交往学习文化。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它包含信仰、知识、艺术、习俗、道德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文化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
文化差异广泛地说,是指世界上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别,即指人们在不同的环境下形成的语言、知识、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的不同文化上的差异(尤其是东西方文化差异),导致了人们对同一事物或同一概念的不同理解与解释。造成文化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差异
人们会因为经济水平的高低而关注不同问题。例如,发达国家的人们生活富裕,受教育水平普遍较高,人们在满足了温饱问题之后,更注重生活品质,对安全的欲望普遍较强。而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或地区,人们主要关心的是吃饭问题。
2.地域差异
地域差异指不同地理区域由于地理环境而造成的差异,人们因在不同地域而往往有着不同的语言、生活方式和爱好,而这些必将影响到他们的行为习惯。中国的古谚中有“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的说法,说明地理上的差异对文化差异产生的巨大影响。
3.民族差异
由于历史、饮食等种种原因,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差异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拿维吾尔族和汉族来说,维吾尔族男女老少,能歌善舞,热情好客。而汉族人性格温和,情感不外露。这就形成了维吾尔族人在饮食、服饰、居住、节日、礼仪等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上与汉族的显著差异。
4.宗教差异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世界上有三大宗教: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不同的宗教有着不同的戒条,从而影响到人们认识事物的方式、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
(三)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重要性
国际商务谈判是指处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商务活动的当事人,为满足各自需要,通过信息交流与磋商争取达到意见一致的行为和过程。它具有跨文化性。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谈判者有着不同的交际方式、价值观和思维方式,这就意味着在国际商务谈判中了解各国不同文化,熟悉商业活动的文化差异是非常重要的。
在谈判实践中,很多谈判者往往没有足够重视文化差异对谈判结果的影响问题。对于外国谈判方的文化,即使有些谈判者已经注意到谈判对方是“不同的”,但却认为并不重要。同样,有些谈判者去异国他乡谈判时,为与对方保持融洽的关系,他们会注意到双方文化上的相似之处,而忽视其不同之处。
二、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
文化对谈判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不同的文化将人们相互疏远并形成沟通中难以逾越的障碍。因此,谈判者要尊重、接纳彼此的文化,而且要透过文化的差异,了解对方行为的真正意图,并使自己被对方所接受,最终达成一致的协议。总的来说,文化差异对谈判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言沟通技巧的运用
文化差异对谈判过程的影响,首先表现在谈判的语言沟通过程中。语言是任何国家、地区、民族之间进行沟通的桥梁,在国际商务活动中语言的差异是最直观明了的。虽然解决语言问题的方法也很简单,如雇佣一个翻译或者用共同的第三语言交谈就行了。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谈判人员所使用的语言行为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果不了解这些差异,那么就很容易误解对方所传播的信息,从而影响谈判目标的实现。
(二)非语言——肢体语言的使用
文化差异对谈判过程的影响不仅表现在语言沟通过程中,还表现在非语言沟通过程中。文化差异会导致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谈判人员在形体语言、动作语言的运用上有着巨大的差异。谈判人员以非语言的、更含蓄的方式发出或接受大量的、比语言信息更为重要的信息,而且所有这类信号或示意总是无意识地进行的。因此,当谈判人员发出不同的非语言信号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谈判对手极易误解这些信号,而且还意识不到所发生的错误。这种不知不觉中所产生的个人摩擦如果得不到纠正,就会影响商业关系的正常展开。例如与美国人交往,如果你不看着他的眼睛,或者让人觉得眼神游移不定,那么他就会担心你是否不够诚实,或生意中有诈;而跟日本人交往,如果你盯着他,他可能认为你不尊重他。
(三)谈判风格
谈判风格是谈判者在谈判活动中所表现的主要气度和作风,谈判风格体现在谈判者谈判过程中的行为、举止和控制谈判进程的方法、手段上。谈判者的谈判风格带有深深的文化烙印。文化不仅决定着谈判者的伦理道德规范,而且影响着谈判者的思维方式和个,从而使不同文化背景的谈判者形成风格迥异的谈判风格。
三、应对国际商务谈判中文化差异问题的策略
(一)做好谈判的计划工作
也就是要充分了解自己及谈判对手的情况,包括其他利益方的国家和文化情况,即所谓的知己知彼。为了做到知己我们要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要了解什么阻碍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列出谈判双方可能有的各种选择,考虑哪些方案是自己可以接受的或是能被对方接受的等。业务谈判是双方或多方的,要想取得洽谈成功,知彼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谈判中,不仅要全面动态地了解对手对协议的期望,更要了解对方的民族习性、谈判手段和语言文化等信息。
(二)克服沟通障碍
在谈判时要明确目标,善于变通,积极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注意双方是否有沟通障碍,是否有下列情况发生:存在由于文化背景不同造成的某些词语和肢体语言上的误解;虽然知道,却没有准确地理解对方所提供信息内容;虽然理解,却不愿意接受这种理解。要注意克服沟通障碍。谈判的截止日期、分心、情绪压力、责任、文化认知背景都会让谈判者在考虑问题的时候更多依赖自己的文化惯性思维。对于这些诱因的理解能够帮助谈判者对待跨国谈判的文化因素。
(三)掌握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商务谈判技巧
不同的文化造就不同的性格和行为,形成不同的谈判风格。不同的风格主要表现在谈判过程中的行为、举止和实施控制谈判进程的方法、手段上。在东西方商务谈判过程中,文化背景的差异、不同的文化心态、风俗习惯等,往往被很多人忽略,而常常正是文化因素的影响,决定了商务谈判活动的成败。在进行谈判时,各个民族都是平等的。无论对手所处的文化环境看起来有多么不可思议或无法理解甚至荒谬,谈判时都应该彼此尊重。在正确谈判意识指导下,涉外谈判者必须掌握谈判对手的谈判风格,灵活应变,对症下药,使国际商务谈判向有利于己方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忠兴.商务谈判原理与技巧[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2]刘园,尹庆双.国际商务谈判[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张立玉,王红卫.实用商务英语谈判——策略与技巧[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1东西方文化间的差异
1.1文化负载词汇
文学语言用词极为考究,被认为是诗性的语言,比喻的语言。而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文化差异,尤其是东西方文化差异,往往导致人们对同一事物或同一概念有不同的理解,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相处交流变得困难。因此,在理解翻译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东西方文化附着在词汇上所体现出来的差异。例如,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红”是快乐、幸福和喜庆的象征,红日(redsun)、红星(redstar)有光明、进步和向上的寓意。但是在西方文化中,红色除了象征喜庆幸福之外,还象征着“流血、危险和暴力”。汉语中的“红人”指得宠显贵或事业顺风顺水的人,英语可译为“afair-hairedperson”,若直接译为“redperson”,恐怕英美读者会摸不着头脑。同样,汉民族似乎很喜欢“蓝色”,“蔚蓝的天空”、“蔚蓝的大海”都给人以无限的遐想。而英美文化中表示蓝色的“blue”却有“沮丧、忧郁”之意,星期一被很多英美人称为“blueMonday”,因为新的一周开始,又要忙碌了,想起来让人感到有点沮丧。歌曲“LoveIsBlue”被很多中国人理解为“爱情是蓝色的”,就是因为忽视了文化差异导致的误解。
1.2生存环境或地域不同
春秋时齐国人晏婴说过:“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果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地异也。”不同民族由于地理位置不同或生存环境不同,对自然的认识和比喻也不尽相同。比如:中国地处东半球,位于北温带和亚热带,属季风气候。中国人特别喜欢东风,因为“东风”即“春天的风”,它给中华大地送来温暖、使万物复苏,是希望与力量的象征。“西风”在汉语中则表示秋风,让人联想到凄凉、萧条,我国元曲作家马致远在《天净沙》中所写的“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就展现了秋之凄凉的景象。英国地处西半球,位于北温带,属海洋性气候。英国人喜欢西风,因为报告春天消息的是西风,他们常用西风来描写美好的事物,比如诗人雪莱写的著名的《西风颂》。这一差异正是生存环境或地域不同造成的。
1.3传统文化观念不同
不同的文化观念会给不同语言词汇赋予褒贬、好恶等感彩。同一事物在东西方文化中的象征意义不同,语用意义也不同。在西方神话传说中,dragon(龙)是一只巨大的晰蜴,长着翅膀,身上有鳞,拖着一条长长的蛇尾,能够从嘴中喷火。《圣经》故事中,dragon是魔鬼的化身,罪恶的象征,通常用作贬义。而在中国,龙有着截然不同的内涵意义,通常用作褒义,龙是吉祥的象征,表示神圣、至尊、吉祥、非凡,等等。龙可以呼风唤雨,龙是帝王的象征,中国人把自己称作“龙的传人”。在文学翻译中,如果把“望子成龙”译成“tohopeone’ssonwillbecomeadragon”,则会让西方读者误解为“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邪恶的人”。因此,在翻译时要考虑目的语读者的文化背景,译成“tohopethatone’ssonwillbecomesomebody”便容易被西方读者接受。
1.4不同
是民族文化很重要的一部分。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受佛教和道教影响很深,而西方文化深受古希腊、古罗马以及《圣经》文化影响。在文学翻译中,要充分考虑不同宗教文化造成的目的语读者理解上的差异。上帝在西方人的精神世界里起着重要作用,中国的成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天”带有浓厚的佛教色彩,若译为“Manproposes,Goddisposes”,用God来表示天,比译为“Manpro-poses,Heavendisposes”更易于让信奉基督教的西方人接受。当然,把“天”译作中国人信仰的“Heav-en”,则有利于保留原来的文化氛围,各有所长。当然,除了上述的文化差异外,不同的价值取向、不同的生活习性等文化差异在文学翻译过程中都应该引起重视。
2文学翻译中处理文化差异的策略
2.1采取异化和归化相结合的策略
异化是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一种翻译理论,在英语中可称作alienation或foreignization。美国翻译家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Venuti)是异化理论的代表,他提出了“反翻译”的原则,即强调译作在形式和风格上应完全保留源语特点。异化理论指导下的翻译,其翻译目的是推崇文化交流,让目的语读者理解和接受源语文化。因此,译者无需为使目的语读者看懂译文而改变原文的文化意象,相反,译者应将源语文化“移植”于目的语文化中,以让译文读者直接理解和接受源语的文化。归化则与异化理论相反,是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翻译理论,在英语中称作adaptation或domesti-cation。尤金•A•奈达是归化理论的代表。奈达认为:“翻译作品应是动态对等的,不仅表达形式而且文化都应符合目的语规范。”[1]归化理论指导下的翻译,应消除语言和文化两方面的障碍,让目的语读者接受译作。因此,只追求词汇上的对等是不够的,翻译最终的目的还应是通过将深层结构转换成表层结构或翻译“文章内涵”来获得“文化”对等[2]。在翻译过程中,异化和归化是互为补充的二元对立,不能将二者截然分开。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不可避免地会给读者造成理解上的障碍。一味趋同译入语文化,会造成源语文化的丧失;如果以源语文化为归宿,进行文化移植,有时会影响交流,翻译时可能顾此失彼。因此,译者应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和读者群体来衡量,结合使用异化和归化策略来处理文化间的差异,尽量忠实、传神地再现原文。如果不能使用异化和归化的策略,可以借助文化调解,其缺陷为容易造成文化丧失。如:“休妻”在英语里的对应词是“divorce”(离婚),表层意思表达出来了,但是“divorce”体现了男女平等的概念,因而丧失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男尊女卑”的文化内涵。
2.2采用创造性叛逆手法
关键词: 文化差异 翻译 词汇和句法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联
现代语言学家的创始人索绪尔把语言定义为一种表达思想的符号系统――语音、词汇、句法、篇章等构成的层阶系统。然而,任何思想的表达,有声的或者是无声的,都需要在一定的社会范畴内才能体现出来。言语不可能是一种独立于社会以外起作用的符号系统,它具有社会性。而文化又是什么呢?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对文化的定义是:文化是复杂体,包括实物、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基于社会上习得的能力。文化是一种社会想象,同时又具有民族特征。文化包含着语言,并影响着语言,而语言则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保存文化、交流文化和反映文化不可缺少的工具。
二、文化差异对词汇意义的影响
1.不同的概念分类范畴。
由于不同语言社会人们所处的自然环境、历史发展和文明程度都各不相同。他们对许多事物的概念分类范畴也就不同。比如,我国古代人民认为一年有354天或355天(农历),与阳历的一年365天相差9或10天,所余的时间每三年积累一个月,这样就产生了“闰”的概念。所以翻译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里的人物“闰土”的名字时,就不得不作一翻解释。另外如:“接着又听见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的时候”(鲁迅《祝福》)。“更”是我国旧时对夜间时间的划分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子夜十二点为三更起。所以“五更将近的时候”应该是将近凌晨四点的光景,不能笼统地把“五更”翻译成“五点”。
2.受文化习俗的影响,各民族表达相同概念的说法是不相同的。
比如说,汉语的“天生有福”,俄国人说“穿着衬衣生下来”;英国人说“生下来嘴里一把银勺子”;德国人说“梳好头才出世”。汉语说“一箭双雕”,英国人说“一石头打死两只鸟”;俄国人说“一枪打死两只兔子”;法语说“一个石头打两处”;德国人说“一个拍子打两只苍蝇”。
3.词义的联想和文化意象的差异。
由于各民族的自然环境、社会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不同,比喻和联想也各不相同。中国人对“龙(dragon)”怀有至高无上的尊重,认为它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而西方人对“dragon”却没有好感,认为它是一种凶残可怕的怪物,是灾难的象征。在英语中,如果把一个woman叫做dragon,意思则是她很凶狠,令人讨厌。英语中,owl(猫头鹰)是智慧的象征,成语as wise as an owl即是一例。然而,在汉语中猫头鹰的形象就不同了。很多人认为猫头鹰与前兆迷信有关,以为碰上它要倒霉。“夜猫子(猫头鹰)进宅”意味着厄运将至。
三、文化差异对句法及表达的影响
如果说文化对词义的影响主要是由于生活环境及习俗的不同而引起的,那么文化对句法的影响主要是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而引起的。西方人重思维的个体性,其思维方式是分散型的;重理性,强调形式论证,不强调主体意识和对立平衡。而汉族人重视思维的整体性,其思维是综合型,重直觉。例如“告诉他这件事是不明智的”按中国人翻译则说:“Telling him the thing is unwise.”然而外国人则会说:“It is unwise to tell him the thing.”
另外,西方人的分析性逻辑思维模式往往在叙述一件事情时先说结果,再说原因。如“A student of mathematics must become familiar with and fix in mind the signs and symbols, the definitions and technical terms in mathematics, in order that he may be able to have the foundation of the mathematical subject and master it well for further study.”句子一开始先道出一个学生必须做到牢记数学中的某项知识,而后再说他得这么做的原因。汉语表达顺序则为:为了能打好数学基础,掌握好数学,以便进一步学习深造,一个学数学的人必须熟悉并牢记数学中所用的记号和符号、定义和术语。
不同文化的人生活习惯有很多不同,翻译时也必须作等值转移。比如,说英语民族的人无论在乡村还是城市,见面十分喜欢谈天气。如:“Lovely day,isn’t it?”之类,所以译成“你好啊!”也未尝不可。在英美习惯里,这无非是一句最方便、最不得罪人的见面语。我国早有“民以食为天”的观念,于是吃饭成了人们口头话题。人们见面时笑说:“吃过了吗?”河南农民爱说“吸烟了吧?”“喝茶吧”。多数情况下人们并不十分关心别人是否吃了,而只是招呼罢了。如果对英国人说这句话,他们说不定会说:“你打算邀请我吃饭吗?”
四、结语
在跨文化交流进一步深入的今天,翻译者作为文化传播者,应同时考虑两种语言各自特定的文化,采取恰当的翻译策略;完整准确地表达原文的语言本意,达到其原有的语言效果,促进世界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Newmark P.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Oxford:Pergamon,1981.
关键词:词汇空缺;归化和异化;文化差异;翻译方法
翻译既是语言符号的转换过程,也是相关语言所反映的文化之间的转换,完美的翻译应能达到语言符号的转换和相关文化背景的转换的和谐统一。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主要载体,没有语言就难有文化的发展、繁荣;文化体现了人类所共有的思维方式,跨文化交流会促进语言的发展。同时,文化也反应了语言使用者所特有的思维方式,这些思维方式难以在其它语言符合中找到对应的语言表达方式,这种现象称之为文化空缺。在文化空缺下翻译过程很难做到语言转换和文化转换的和谐统一。
1 词汇空缺产生的原因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形成了许多独有的文化现象,它们在英语中找不到对等物,因而形成了许多独有的文化现象,它们在英语中找不到对等物,因而形成了词汇空缺。这些词汇空缺给汉英翻译带来了特殊困难。造成这些词汇空缺的原因主要有:
1.1 生活环境及生活经验不同
中国拥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人们生活中的一些物质世界的名称深深受到周边生活环境和人们生活经验的影响。英汉民族所处的生活环境不同,所体现的物质文化也各有特色。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事物,有事在英语中不存在对等词,这给汉英翻译带来困难。汉语历史悠久,“炕”、“二十四节气”、“十二生肖”等内容丰富的词汇在英语中不存在这样的词汇,因为在讲英语的国家没有这些概念。
1.2 不同
欧美国家深受基督教的影响,而我国深受佛教、道教等的影响。久而久之,宗教已经超出了信仰的范围,已经成为文化中的一部分。对于不信仰佛教、道教的中国人,“玉皇大帝” 、“王母娘娘” 、“观音菩萨” 、“四海龙王” 及“阎王爷”等至少是可以理解的。然而这些名称在欧美文化中是一片空白。
1.3 社会发展史不同
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时期,保留了许多封建社会的事物。与之相反,欧美国家封建社会时间短,资本主义时间相对较长,因此汉语文化中许多封建制度下的事物在英语中没有对等词。
2 归化和异化
美籍意大利学者Lawrence Venuti 提出了归化(domestication)和异化(foreignization)之说,把不同文化的融合扩展到语言、文化、思维、美学等更多更广阔的领域。也就是说,跨文化交际的归化和异化为汉英文化的交流搭了一座桥梁,是汉英词汇空缺的互译成为可能。
Venuti 对归化的定义是,遵守译入语言文化和当前的主流价值观,对原文采用保守的同化手段,使其迎合本土的典律,出版潮流和政治潮流。采用归化方法就是尽可能不去打扰读者,而让作者向读者靠拢。归化翻译法的目的在于想读者传递原作的基本精神和语义内容,不在于语言形式或个别细节的一一再现。其优点在于她可以是译文达到与原文相同或相近的表达效果,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因不能再现源语想象而造成的损失;缺点是译作往往仅停留在内容、情节或主要精神意旨方面,而无法进入沉淀在语言内核的文化本质深处。
Venuti 对异化的定义是,偏离本土主流价值观,保留原文的语言与文化差异。也就是在翻译过程中以承认并能客观对待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为前提,译者更多地考虑从原文出发,以原文作者为中心,要求译者向原文作者靠拢,译者尽可能不去打扰作者,使得读者想作者靠拢,力争采取相应于源语的表达方式,再现原作的风格特点与文化气息。异化翻译作为缓和文化冲突的手段之一,不仅有益于向外国介绍本国历史文化,也让本国读者有机会熟悉了解异域风情,有利于吸收外语中的新元素,实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
3 存在词汇空缺的词如何翻译
鉴于以上所述,“异化”和“归化”是处于一种矛盾对立,辩证统一的状态,翻译时既不可一味以异化翻译为主,也不能“夜郎自大”,统统以归化翻译为先。应在比较两种语言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有机地结合归化和异化翻译方法,尽可能准确地翻译汉英两种语言中出现的词汇空缺。基于归化和异化的定义和汉英词汇的特点,词汇空缺翻译可采用一下方法:
3.1 音译法
即在人名、地名以及一些表示新概念而目标语中又找不到对应词来表示的情况下,通过保留原语的语音来翻译。词汇空缺翻译中很多词存在概念意义空缺,这是在目标语语文化中概念不存在的情况下采取的方法,是基于异化的翻译手法。如:汉语中的磕头(kowtow),功夫(kongfu),豆腐(tofu)和英语中的engine(引擎),motor(马达), sofa(沙发)等均采用了音译法。
3.2 音译加释义法
人名、地名和新概念词所蕴含的原语的文化信息并不为译语读者所熟知时,采用音译加释义法,这是把归化和异化结合起来的翻译手法,把概念意义和内涵意义或联想意义有机地结合起来。如汉语中的诸葛亮(Chukeh Liang, the mastermind),气功(qigong, a system of deep breathing exercises believed by practitioners to be effective to many diseases and discomforts);英语词如chocolate(巧克力糖),opium(鸦片烟),golf(高尔夫球)等都采用音译加类别词来释义。
3.3 直译法
即在译语读者很容易理解原语的概念意义和文化意义的情况下,依照原语的字面意思直接翻译的方法。这来自于归化的翻译手法。汉语里的纸老虎(paper tiger),丢脸(lose face),一国两制(one country with two systems)和英语里的test-tube(试管婴儿),motel(汽车旅馆),takeout(外卖),hardware(硬件)等等都是按字面意思翻译的。
3.4 直译加释义法
直译后译语读者对其文化意义仍不知晓时进行文化意义补充的一种翻译方法。而这也是归化和异化的巧妙结合。汉语中的铁饭碗(iron rice bowl, a job that is stable, reliable, and guaranteed for life),桃符(peach wood charms against evil, hung on the gate on the lunar New Year’s Eve in ancient times)。
3.5 纯粹释义法
即在原语旨在反映译语的文化背景、民俗或典故,无需用音译和直译的情况下,只译出涵义不译出译语本身的一种翻译方法,这源于异化的翻译方法。如“笏”和“华表”都是中国文化所特有的,所以可采用此方法,可分别译为“a tablet held before the breast by officials when received in audience by the emperor”, “ornamental columns erected in front of palaces, toms, etc”即可。
3.6 意译法
即在受到译语文化差异的局限时,不得不舍弃原语的概念意义或指称意义,以求译语与原语的文化意义和语用意义相符的方法。这采用了异化的翻译手法。如“亚洲四小龙”中的“龙”的翻译就可借用英文化中内涵意义与中文化相似的动物“虎(tiger)”来意义。
3.7 音译法与意译法结合法
这是一种既保留源语的语音或部分语音又兼顾到译语语义的翻译方法。它是音译法和意译法的结合,也是归化和异化的结合。如,汉语里的丝(silk),瓷器(china),孔夫子(Confucius);英语里的copy(拷贝),typhoon(台风),model(模特),shampoo(香波),Vitamin(维他命)等等。
4 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造成了词汇空缺,但是归化和异化给两种语言间的交流提供了平台和桥梁,使跨文化交际成为了可能。因此,要填补英汉互译中的词汇空缺,译者要在“信、达、雅”的准则下,遵循语言系统的普遍规律,充分了解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准确的把握词义,运用归化和异化相互结合的方法,准确的传递原语信息。
参考文献
[1] 蒋菁华. 从文化差异的角度看汉英词汇空缺 [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
[2] 杨敏. 跨文化交际教学研究大观 [Z].
[3] 马菊玲. 浅谈跨文化翻译问题 固原师专学报, 1998 (1).
[4] 王克非. 关于翻译本质的认识 外语与外语教学, 1997 (4).
关键词:外语能力 语言能力 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外语能力的界定
(一)语言能力
乔姆斯基(Chomsky)语言能力观在语言学研究中影响甚广。语言理论的中心任务是解释语言能力,为了便于研究,他将语言能力理想化,将它定义为理想化的说/听者关于语言的潜在知识。乔姆斯基在其著作《句法理论要略}(1965)中明确指出:
1.“语言理论主要涉及理想说/听者,在完全同质的言语社团里理想说/听者完全知道其语言,在语言实际运用中应用语言知识时不受与语法无关的条件诸如记忆限度、干扰、注意与兴趣的转变、(杂乱或有特点的)误差等的影响。”
2.“因此我们从根本上区分语言能力(说/听者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即具体情况下语言的实际运用。”从乔氏的论述可以看出他把知识和运用截然分开。此外,乔氏(Chomsky,1975,1980)在后来的著作中把知识(语言能力)与运用知识的能力分开,他认为从理论上讲人有可能具有语言知识的认知结构而没有使用该结构的能力,知识处于比能力更抽象的层次。他进而指出知道语言等于处于一种心理状态,处于这种心理状态等于具有某种由规则和原则构成的心理结构。他把知识描写成一种“稳定的状态”或“获得的状态”,又把语言知识与语法知识等同起来,语言能力即语法知识。乔氏还认为语言能力的发展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语言间具有普遍性。他认为存在普遍语法,由一套适合所有语法的通用原则和参数构成。语法又分为核心语法和周边语法,儿童的语言习得主要是由于普遍语法受环境的激发发展成成人的语言知识,同时儿童还得学会不遵循普遍语法的周边语言内容。
总之,乔姆斯基认为,语言能力是某种比语言本身抽象的知识状态,是一套原则系统、一种知识体系,并非一种处事的能力,甚至也不是一种组织句子和理解句子的能力。他的语言能力是指一个理想的操本族语者内在化了的语法规则。
(二)交际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2O世纪70年代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Hymes)在《论交际功能》中提出了交际能力这一概念。他认为,一个学语言的人,他的语言能力不仅指他能否造出符合语法的句子,而且还要看他是否懂得在什么时候该说,在什么时候不该说,在什么时候对谁用什么方式讲什么话,即交际能力不仅包括懂得语法规则,还必须包括实际使用语言的能力。海姆斯提出的交际能力包括四个参数:语法性,适合性,得体性和现实性。语法性相当于语言能力,适合性也就是可接受性,得体性指语言恰当得体,现实性指语言的确是现实生活中使用的。20世纪90年代应用语言学家巴克曼和帕尔默(BachmanandPalmer)提出了外语交际能力的概念,他们认为外语交际能力主要由语言知识和策略能力这两大部分组成。其中语言知识包括结构知识和语用知识。策略能力包括目标确定能力、估计衡量能力和策划实施能力。概念的核心如何运用交际能力完成交际任务。交际能力可以指母语交际,也可以指外语交际。海姆斯交际能力的核心是语言运用的适当性,语言的运用要适合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语言运用适当与否,不是由语言本身决定的,而是由该语言的特定文化社团所决定的。而与母语交际不同的是,外语交际的双方往往存在着文化差异,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交际规则。当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人在一起交际时,就需要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是一种广泛而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是一种文化背景下生活的人们与另一种文化背景下生活的人们进行交际的具体活动。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三个部分:
1.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每种语言的文化背景都是不相同的,而这种不同又可分为表层上的差异和深层上的差异。表层差异包括语言、饮食、穿着等。深层差异包括观念、价值、交际规则等。文化表层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但对深层上的差异的感觉并不是明显的。
2.对文化差异的宽容性:培养对文化差异的宽容性是一个复杂而困难的过程。要从观念上认识文化同语言一样是没有优劣之分。只有树立正确的观念,我们才能在行为上表现出对异国文化的理解和宽容。
3.处理跨文化差异的灵活性:交际者能够根据双方文化背景,灵活地调整自己的交际行为,使交际取得预期成果并能够处理由文化差异而引起的交际冲突。
综上所述,外语能力可以分解成为语言能力和外语交际能力两部分。外语能力的表现就是如何在交际场合中正确运用和发挥自己的语言能力,成功地完成交际任务。
二、外语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
1.外语政策
外语政策是一个国家外语教育的引航员,指导这个国家的外语语种的选择、外语教育发展的规模,以及外语教学方法等等。Masuhara(1998)认为,国家教育政策与社会政治需求、市场囚素和国家的经费、资源等因素密切相关。也就是说一个国家的外语政策,首先要服务于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需要。除此以外,国力即教育资源的多少、学生原有水平的高低、语言学习规律等因素也决定着外语教育政策。
2.社会需要
外语政策总是与国家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尤其是外交政策。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后,我国对外语的需求大幅度增加了,对外交流已经遍布了整个社会,扩大到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国外技术、资金的引进,以及一些跨国公司和外资公司的建立,不仅需要外语人才的岗位越来越多,而且对听说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求刺激了供给。在这些外界因素的激励下,一些学生逐渐不再满足校内的外语课程,开始自学或是参加社会上的外语培训班。
我国的外语教育面临着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要求,因此培养能胜任对外交流,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以满足我国科技、经济和文化等发展的需要,提出把原先以培养学生单一的阅读能力为重点转变到全面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和写能力沏实提高学生的综合外语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当然我们也应考虑到,我国幅员辽阔,经济和文化发展不平衡,社会对外语的需求,对能力的需求在地区之间差别很大。
3.教育资源
教育也要讲效益。如果把社会看做是一个有机体,那么在其发展过程中,不仅有消耗,还有损耗和浪费[51。毕竟我国还处于发展中阶段,国家投入的教育资金还是有限的。而外语教育要求的基础设施费用相对较高,因此在外语教学投入时要尽量节约,避免浪费。要做到充分合理地使用现有的外语教育资源。
关键词:中西文化;语言;差异;英语教学
语言与文化互相依存,密不可分的关系对于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语教学不再是单纯的基础知识的教学,英语的学习也不单纯是学习一门语言,而是一种交流的工具。所以语言所体现的文化直接影响着交际中信息的传递和交流。
1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文化作为语言学习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元素,对于语言的学习,掌握以及熟练的应用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了解并学习该语言所蕴含的文化,才能对语言的使用得心应手。同时,语言又是文化的载体,脱离了语言的学习也就无从谈起文化的学习。
1.1语言的作用
语言作为人类交流的一种工具,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基本手段。由于语言的存在,人类社会中的思想,文明等才能得到有效的传承与发扬,才能使社会的文明和人类的进步得以发展。正如美国当代作家和评论家CleanthBrooks和RobertPennwarten在合编的ModemRhetori(《毗现代修辞学》)一书中第一章所指出的:只有借助语言。人才能产生并继承构成文明的整体概念、态度和技艺;只有借助语言。人才能继承过去,理解现在,预计未来;也只有借助语言。人们才能对自己有一个清楚的概念;也只有借助语言。人才能团结起来形成社会。[1]230
1.2文化的内涵
文化则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在日常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它包括了政治,经济,社会,宗教甚至烹调技术等方面,当然也包括承载文化的语言。所以,语言被认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载体,同时也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世界上的七大语系中包括很多种语言,无论何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并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得以体现,同时制约着语言的发展。
2中西文化差异对比
由于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的不同,再加之人们的生活环境,,政治制度等的不相同。造成了中西方文化之间较大的差异。文化差异的内容极为丰富,涵盖范围及其广泛,可以说文化差异体现在了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等各个方面。今天我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具体讨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2.1中英文化禁忌的差异
不同的文化,在禁忌方面当然也是不相同的。这样的禁忌表现在各个方面。例如隐私,中国文化中人们对隐私的保护和禁忌向来没有西方人那么强烈。很多在西方人眼里认为是隐私的信息在中国人这里却不是如此,所以中国人喜欢问别人的年龄,职业,婚姻状况等,被问者如不回答,则会被认为是不友好或者不坦诚。这些问题在西方人的观念里属于个人隐私,不能随便问及。颜色方面,中国人一般忌讳在别人的婚礼上穿白色,认为不吉利,而西方的新娘都穿白色的婚纱,象征纯洁。
2.2中西文化差异在语言上的表现
不同的文化,在语言的表现方面当然也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这种差异体现在各种不同的语言场合。1)问候和寒暄的方式不同。中国人见面最常用的问候语就是“最近忙什么呢?”“去哪里呀?”等,这些都是中国人打招呼的口头语,并不一定就是中国人好打听或者不尊重别人的隐私。西方人见面都会说“hel⁃lo”“hi”或谈论天气,体育。这一切不同都是受不同的文化影响而产生的不同的语言交流方式。2)称谓的不同。中国作为礼仪之邦,中国人很强调尊卑长幼。这一点在称谓中得到了很明显的表现。虽然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中国人已经不像古代那样讲究,但还是沿袭了传统文化中的规范。比如是对家族,家庭成员的称谓,一定要有理有据,而且繁复多样,直系与旁系,血亲与姻亲,长辈与晚辈,近亲与远亲等都严格规范,逐一区分。例如在中国农村的有些地方,一个年龄较大的人可能会称呼一个年轻人叫“叔叔”甚至“爷爷”。还有“堂兄,表姐”等这些称呼,在英语中可能一个简单地单词“cousin”就可以表达。在汉语中,中国人出于礼貌,见到年长的陌生人,也会称呼为“爷爷,奶奶,叔叔或者阿姨。甚至对于一些具有明显的标志性身份的人也会冠以礼貌的称谓。比如”警察叔叔,叔叔”等。这些都是中国文化中所独有的,也难以让西方人所理解的文化现象。汉文化对于称谓系统如此细密的语言分割,是和强调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封建宗族制度紧密相关。而英语称谓的粗疏模糊则与他们简单地核心家庭结构有关。
2.3中西文化在审美观和价值观念上的差异
由于受到不同文化的熏陶,中西方人对于自己的精神图腾的认识也不相同。例如在汉文化中,“龙“是权利的象征,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龙”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指“皇帝”。寓意“高贵,强大及不同凡响”。皇帝的身体称之为“龙体”,穿的衣服称之为“龙袍”。中国人总是自豪地称自己为“龙的传人”。很多象征吉祥,幸运的成语也和龙有关,例如:龙凤呈祥,望子成龙。在英语中,“龙”则被认定为一种凶猛,邪恶的动物,多指“凶恶,残暴,狡诈的人”。例如在英国的史诗《贝奥武甫》中,贝奥武甫为了他的人民,和邪恶的火龙进行战斗。“狗”在西方国家被喻为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因此狗在英文中常用作褒义或中性词。在中国人的印象中,“狗”并不是好的形象,与狗有关的贬义词不计其数,比如狗头军师、狼心狗肺等。由此可见,不同文化下人们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念也是不同的。
3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的体现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密切和频繁,跨文化的交际也日益增加。在英语作为第二外语的国家里,英语的教学侧重于应试,而非应用。所以英语教学偏重于基础知识而不注重文化的学习。为适应发展的需求,我们应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探索,从不同的方面进行文化知识的学习。
3.1文化差异在词汇学习中的体现
很多学生在学习英语时会认为每个英语单词都会有一个完全对应的汉语释义,事实上这种理解并不准确。周玉忠先生在《英汉对译中的不可译现象》一文中指出:“语言这种词汇空缺是一种自然现象.”[3]267受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起源的影响,英汉词汇具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熟悉并认知和汉语词汇释义对应却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的英语词汇,以及这些词汇折射出的文化内涵。例如"intellec⁃tual’*一词,在英语释义中指有知识,有文化并在学术上取得了一定成就的人。但它和汉语中的“知识分子”在内涵上却指代完全不同的概念。中国学生的英语课本中“peasant”一词的中文对应词为“农民”指专门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但是peas⁃ant在英语中却是贬义。《美国传统词典》的定义是“乡巴佬,教养不好的人,粗鲁的人”。[4]316由此可见,英语词意的多重性使词汇的使用变得复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基于教材的基础上分析对比英汉词汇的内涵意义,纠正在实际运用中所产生的错误。使学生真正掌握词汇并正确运用。
3.2在语法结构与句子的构成方面
在语法结构与句子构成和语法方面,英语也与汉语不同,比如汉语从严格意义来讲没有形态的变化,语法是通过语序和虚词两种手段完成的。英语动词形式有人称、单复数的分别和时态的变化。汉语主要通过语序、虚词等语法手段来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法意义。在日常的英语学习中,有些学生由于对英语语法及句式学习和掌握不足,在汉语句式表达习惯的影响下,出现了汉语结构的英语句子,如Ispent2hourstofinishmyhomework.这样的句式显然不符合英语的表达要求。不难看出这是中国学生在中国式思维影响下,所组合书写的句子。因而,在具体的英语教学中,老师应该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摆脱中国式思维的影响,掌握正确的英语语法及句式结构,正确使用英语进行表达。
4如何在英语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文化渗透
作为第二语言,我们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传授英语基础知识,教学偏重于应试,而不进行文化的专门学习。但是语言和文化是密切相关的,脱离了文化,纯粹进行语言的教授是收不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合理地利用资源,进行适当地文化渗透。1)在传统课堂教学占主导地位的今天,英语教学仍然以课堂学习为主。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们要有意识地传授目的语国家的文化。例如担任《新视野大学英语》教学的老师都知道,在第三册课本中,第五单元课程设置为“FiveSymbolsofAmeri⁃canCulture.”这为学生们的文化学习提供了很好地素材,我们可以在学习课文的同时,辅助以图片,视频。使学生对美国的文化有了深刻地了解。2)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课外材料。利用多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现外国文化。英语的学习不仅是课堂的知识传授,更需要学生在课外付出很多的努力,而课外大量的阅读则是语言学习的不二法宝,老师可以建议学生多读一些和文化文学相关的书籍材料,看一些电影视频等,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有效减少汉语言文化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影响,加深对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的理解。3)充分利用外教资源。由于文化知识涉及生活中的各方面,有些内容中国老师了解得不够透彻,所以外籍教师的作用也是相当重要。可以定期邀请外籍教师做一些和文化相关的讲座,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在课堂上无法学到的东西帮助学生了解文化传统,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
5结束语
语言所承载的文化不仅反映了社会的生活方式和民族的活动方式,而且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上至社会价值观念,下至生活中的衣食住行。语言作为思维和交流的工具,它和文化相辅相成。中西文化的这些差异,导致了中英文在表达上的明显差异.这些差异会对我们的学习,交流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乃至于造成障碍。教师们要认识到文化的核心作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语言学习的同时,更要积极地将文化知识及差异融入其中。英语教学必须实行语言教学与文化知识学习相结合的原则,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何小清.浅析英汉语言文化差异与英语教学的关系[J].大家,2010(9):230.
[2]冯丽娜.英汉称谓文化差异研究[J].才智,2010(3):129.
[3]程洪金.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差异及对策[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17):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