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30 10:33:1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养生保健的重要性,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传统中医学;土家族医学;养生;保健
中图分类号:R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1)05-0088-03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世界经济和社会生活日益现代化,人类的寿命逐步延长,健康问题层出不穷,如何通过养生保健来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传统中医学历来重视养生保健,提倡未病先防。土家族医学作为传统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门“经验的自然科学”,对以土家族为主的各民族人民的生存繁衍、文明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拟探讨饮食起居,精神调养,形体锻炼等在传统中医学和土家族医学养生保健中的地位和作用,比较传统中医学和土家族医学在养生保健方面的异同。
1 传统中医学中养生保健的原则
中医养生文化历史悠久,在世界文化当中,中国人的养生学与其他民族相比,具有独到之处。中医学从《黄帝内经》开始就把养生防病作为主导思想,提出了“上工治未病”的预防思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1],是对养生的精辟总结。养生,又称为摄生、保生,即保养生命之意。“养生”最早见于《庄子•内篇》,所谓“生”,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保养、调养、补养、护养之意[2]。中医养生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人类的生命规律,寻找增强生命活力和预防疾病的方法,同时探索衰老的机理,以及延缓衰老、延年益寿的原则与方法的系统理论。
1.1 适应自然规律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时刻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人类只有能动地适应外环境变化,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性,才能延缓衰老和避免疾病的发生[3]。《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灵枢•邪客》曰:“人如天地相应”指出人的生命活动是遵守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而进行的,春养生、夏养长、秋养收、冬养藏,这是四时养生之道[4]。
1.2 重视精神调养
1.2.1 避免不良刺激 避免外界致病因素的侵袭,是中医养生防病的一个重要原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要尽量避免外界环境的不良刺激对人体的影响。如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中的不良因素等。其二,要积极地治疗躯体性疾患,防止其内源性因素的不良刺激。
1.2.2 提高自我心理调摄能力 《灵枢•本脏》言:“意志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因而要求人们善于提高自我心理调摄能力,通过经验认识及思想活动过程转移情绪感情反应,消除其不良刺激,保持良好的心境。
1.3 谨和五味 前人十分重视饮食养生,《备急千金要方》“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情爽志以资气血。”食养,亦需遵循一定的原则。
1.3.1 平衡膳食 安身之本必资于食,而机体对于营养物质的需求则是多方面的。含有多种丰富营养素的食物可以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推迟衰老的发生,减少因衰老而招致的多种疾病。《素问•藏气法时论篇》记述“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兽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要求食养中膳食的调配要尽可能地全面、合理、互补。
1.3.2 辨饮食之宜忌 强脾胃,节饮食乃第一要务。包括忌过饥过饱和饮食偏嗜[5]。《金贵要略》指出:“凡饮食滋味以养于生,食之有妨,反之为害。……若得益则益体,害则成疾,以此致危。”
1.4 防止病邪侵害 慎避外邪,是寓于养生学中的一条重要原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虚风贼邪避之有时。”(《素问•上古天真论》)。其二是注意“避其毒气”,以防止其致病和“染易”。其三是实施药物预防等。《素问遗篇•刺法论篇》中就已有“小金丹…,服十粒,无疫干也”的记载。
2 传统中医学中养生之道的措施
2.1 调神养生 “失神者死,得神者生。”(《灵枢•天年》)故养生尤重调神,除四季调神外,还包括以下3个方面。
2.1.1 养静藏神 《素问•痹论》曰:“静则神藏,躁则消亡”。《老老恒言》指出“养静为摄生首务”。养静的关键在乎节欲。如果过分的贪求声名物欲,可导致损正折寿。因而,提出了薄名利,禁声色,廉货财,损滋味,除佞妄,去嫉妒等要求。
2.1.2 动形怡神 动形可促进气血流畅,舒筋活络和协调脏腑功能活动,使人精神焕发,心旷神怡。尤其是人到老年后,通过适当的动形来怡神,静神,就显得更为重要。
2.1.3 移情移性 《临证指南医案》指出“郁证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如:欣赏音乐,戏剧,歌舞,或读书吟诗,交友揽胜,种花垂钓,琴棋书画等情趣高雅,动静相宜的活动,可以起到培养情趣,热爱生活,陶冶情操,怡养心神的作用。人生际遇遭逢违乐之事再所难免,如能根据自身的素质,爱好,环境与条件,参加上述活动,常可自我解脱,移情易性,从而起到抗衰防老的作用。
2.2 惜精养生 包括节欲惜精、节及注意卫生等措施。自古以来,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说明性生活是必须的,是顺应自然的。由于性生活要消耗肾精,因此必须节制。《素问•厥论》中更明确提出是损伤体质的重要因素,曰:“前阴者,宗筋之所聚,太阴、阳明之所合也……故手足为之寒也”。由于过度,使之从“质壮”的体质转变为阳气衰于下的体质,充分说明节欲保精对养生的重要性[6]。
2.3 饮食养生 食疗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甲骨文记载看,有禾、麦、黍、稷、稻等多种粮食作物,已能大量酿酒。到了战国时期,终于有了关于食医的理论,标志着食疗的飞跃发展[7]。《周礼》中有食医记载,说明我国古代对饮食健康的关注程度已非一般。《内经》有“药已祛之,食以随之”的治病原则[8]。
2.3.1 注意饮食卫生 其一是防止饮食不洁。其二是不要摄食腐败变质的食物或自死、疫死的六畜肉类,以免“饮食中毒”。(《诸病源候论》)
2.3.2 提倡饮食有节 食养中主张饮食有节制,提倡定时定量,防止饥饱失常。中医内科许多疾病的发病因素都和饮食无节制有关,这里的节制是适量的意思,不能吃的过多,但也不可过度节食[9]。认为“食能以时,身必无灾”。(《吕氏春秋•尽数》)食量则因人而异。
2.3.3 克服饮食偏嗜 克服饮食偏嗜是谨和五味以养生的重要内容,反应了平衡膳食,提倡全面合理营养的食养思想。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克服偏寒偏热。二是克服五味偏嗜。五味养脏,各有其亲和性。如果长期偏嗜某种食物,易致脏气偏胜而功能失调,或形成“膏粱”之变;同时,会导致其它营养物质的匾乏而使机体失养,继发产生种种疾患。《保生要录•论饮食门》中指出:“所好之物不可偏嗜,偏嗜则伤生疾;所恶之味不可全弃,全弃则脏气不均。”
2.4 传统健身术养生 传统健身术养生,如太极拳、五禽戏、易筋经、八段锦等拳术及各种气功和武术运动等,以此来炼形、炼意、炼气,使身体“形与神俱”[10]。运动养生是中医养生的一个重要内容,但要求运动适度,做到“形劳而不倦”。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方能收到运动以养生的功效。
2.5 药物养生 药物养生是养生保健的重要方法,它是通过服用或外用天然中药并借助其补养或通泻作用,调和气血、平衡阴阳、调和脏腑、通畅经络,达到益寿延年、祛病强身的目的[11]。补益扶正是药物养生的基本法则,调补肾脾是药物养生的中心环节。从保健防衰的益寿方剂来看,如《世补斋医书》中的首乌延寿丹,《外台秘要》的延年茯苓饮等诸方,其重点亦多在补益肾、脾两脏。我国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神农本草经》所载上品药物120种,注明久服“耐老”、“增年”、“长年”、“不老”、“不夭”等即达85种,其中包括人参、地黄、枸杞、女贞子等著名补养药[12]。
2.6 推拿、针灸养生 推拿养生是通过各种手法作用于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生理、病理状况,达到治疗和保健强身作用。主要体现在生物信息的调整和纠正解剖部位的异常等方面。《素问•遗篇•刺法论》中记载了预先针刺五脏六腑的原穴,可预防邪气侵犯脏腑,并认为:“是故刺法有全神养真之旨,亦法有修真之道,非治疾也,故要修养和神也。”预先针刺使“补神固振,神气不散,神守不分”,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发生的目的[13]。
3 土家族医学中养生保健的原则和方法
土家族聚居在武陵山区,总面积约10万km2,北起大巴山,中经巫山,南过武陵山,止于南岭,是一条文化沉积带。“土家族正好分布在这条文化沉积带的中部,所保存的古代文化信息特别丰富[14]。”土家族医学以“三元学说”及气血精为理论基础框架,以毒气学说为病因学基础,以气血失调与冷热失衡为病理学基础,以“五诊法”为诊断学基础,以“七法”、“八则”为临床基本治则,具有别于传统中医学及其他民族医学的独特的医学学术特点[15]。其中包括丰富的养生保健知识,这些养生保健内容与土家人民的文化娱乐,体育运动,饮食,生活起居等密切相关,是民俗文化,民族气质,生产劳动等有机的结合,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卫生保健体系[16]。 具体体现如下。
3.1 歌舞怡情
3.1.1 民族舞蹈 土家族人能歌善舞,土家山寨也多为歌舞之乡。在土家民间流传的舞蹈种类颇多,这些舞蹈多是在生产劳动中慢慢形成,其舞蹈形式及表达内容与农事活动、日常生活、祭祀等活动密切相关。如摆手舞,就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渗入,以土家原生文化为主体、多民族文化交融的多元化风貌。其主要文化特征有:原生性、祭祀性、征战性、审美性[17]。
3.1.2 民族歌曲 歌也是在劳动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民俗文化,其内容十分丰富。如劳动山歌、情歌、哭嫁歌等。哭嫁作为一种传统的婚俗文化,素有“中国式咏叹调”之称。以哭诉为主要形式,“哭”中有“歌”,“歌”中有“语”,形成了哭嫁歌中“哭、歌、语”三种元素相结合的独特音乐风格[18]。
3.2 运动健形 土家人的健身运动,是土家人在长期的劳动过程中,逐渐认识,创造的一种身心锻炼的养生方法。在劳动中讲究有度有节,反对蛮干闲散,以免伤神损形。其传统体育活动如武术、气功、踩高脚马、爬树等。这些方法能促进气血运行,经脉强健,三元协调,从而达到防治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
3.3 药食调补 土家民间食物种类繁多,土家人民也素有食疗的习惯。在土家族聚居之地,山中盛产野果,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尤其是人体必须的稀有元素,如猕猴桃、板栗、核桃、交藤等。土家医常根据不同的时节,合理调配膳食,选用既有营养价值又有预防保健作用的食物进食,促进人体气、血、精生机旺盛,三元脏腑功能健全,从而增强机体抗病能力,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
土家族聚居地区是茶叶盛产之地,喝茶养生也是土家人的习惯,常在茶中加入一些药物,对多种疾病有治疗和预防作用。如七叶参茶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油茶香味独特,极具营养价值,多用来招待贵宾。
3.4 起居有常 主要指起卧作息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有一定的规律性。土家人在起居上注重早睡早起,以日出日落为期,与昼夜相伴,与四时相应,以保证睡眠,怡养心神。心神得养,则形体亦健,抗病之力亦强。
4 传统中医学与土家族医学养生保健的异同
传统中医养生学深受道教、《周易》哲学及《内经》的影响,从而创造了中医养生学的独特体系,为中华各族人民的健康作出了不朽的贡献[19]。而土家族医学的养生学形成深受山地文化、土家族以“良心”为基本特点的道德观、精神文化及泛神崇拜与梯玛文化的影响[20],同时又结合了土家先民与大自然不断斗争的结果而形成。但是作为一门经验学科,土家族医学也深受民族文化的影响,尤其是传统中医学。在养生保健方面,土家族医学是以传统中医学理论为指导,结合该地区的特点而发展起来的。虽然与传统中医学理论大体原则上有诸多相似之处,如强调运动、饮食、情志养生,但有其独特之处,强调以古朴的哲学思想为指导;医药一家;医护一体;药食同源;口耳传承;疗效可靠,尤擅蛇伤、骨伤科等。通过文体娱乐及生活起居等方面,把民俗文化,民族气质,生产劳动等有机结合。传统中医学养生强调“未病先防”[21],如传统的针、灸、按摩、药补等均可成为“治未病”的妙计良策。宋代太医窦材云:“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矣。”
总之,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人类寿命的逐步延长,我国老年化越来越严重,健康问题层出不穷,如何通过养生保健来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本文探讨了传统中医学和土家族医学在养生保健方面的异同,以期达到强身健体,预防早衰、保健防老的效果。在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养生保健,值得进一步挖掘与提炼,为新世纪的人类健康事业服务。
参考文献:
[1]谢玲.抗衰老与中医养生防病[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8,30(1):56.
[2]吴敦序.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783.
[3]吴忠祥,尹抗抗,谭达全.《浅谈黄帝内经》养生观[J].新中医,2009,41(1):112.
[4]李敏.老年养生应顺乎自然[J].老年健康,2008,(3):22.
[5]钟木生.《内经》论养生长寿之道浅述[J].新中医,2009,41(8):121.
[6]张恒文,余万桂,李玉和.浅析中医学养生法则[J].时珍国医国药,2005,16(12):1317.
[7]张海波.中医食疗之源流探讨[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2,26(2):15.
[8]南京中医学院医经教研组.黄帝内经素问译释[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16.
[9]吕述鹏,郭宏敏.中医食疗在老年人养生与防治疾病中的意义[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31(3):31.
[10]闫润芹,王娜.浅谈中医养生保健[N].科技健康导报,2008:30.
[11]张学梓,钱秋海,郑翠娥.中医养生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600.
[12]白永波,孙光荣.中医养生大全[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573.
[13]宋星,鲍毅海.浅谈针灸“治未病”及应用[J].新疆中医药,2009,27(3):24.
[14]田咏华.试论土家族医药学术特点[J].中医药通报,2003,2(2):110~112.
[15]正明.土家族研究丛书•总序[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4.
[16]赵敬华.土家族医学概论[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5:37~38.
[17]罗岚.土家族摆手舞文化特征[J].群文天地,2009,(11):22~23.
[18]危静.浅析土家族哭嫁歌的艺术特点[J].科技信息,2008,(29):183.
[19]施观芬.试论《周易》哲学对中医养生学的影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9,5(10):50.
[20]尹文仲.土家族医药的文化特征[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5):1244~1245.
“精神之于形骸,犹国之有君也。神躁于中,而形丧于外,犹君昏于上,国乱于下也。”并提出例证云:“夫服药求汗,或有弗获,而愧情一集,涣然流漓;终朝未餐,则嚣然思食,而曾子衔哀,七日不饥;夜分而坐,则低迷思寝,内怀殷忧,则达旦不瞑;劲刷理鬓,醇醴发颜,仅乃得之,壮士之怒,赫然殊观,植发冲冠。”
现实生活表明,人类征服自然界的能力愈强,成果愈大,人类离自然界就愈远,人的自然本性的丧失也就愈多。同样,个人从社会中得到的权利和保障愈多,个人受到社会的约束和限制也就愈多。这便是人类面对的一个无法避免的矛盾。这种人类创造活动中的事与愿违的现象,在哲学上被称为“异化”现象。这种“异化”现象在都市更为突出。
不少有识之士为都市人日益被迫成为经济动物、物质奴隶而甚是担忧。经济和物质的强大压力,几乎使都市人的自我丧失殆尽,人们陷于严重失落和迷惘的痛苦之中,竭力呼吁“返璞归真”、“回归自然”。中医经典古籍《黄帝内经》指出:“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人生活于天地之间,时空之内,形神机能活动不可避免地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科学养生必须置人于环境之中,加以重视,给以考量。
针对都市人健康的种种困惑,养生保健应有针对性良策。
首先,应该意识到养生保健是多层次、多角度的。一是依靠整个社会(政府、社区)尽可能地为都市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养生环境。空气、水质、土壤、绿化、声光,乃至于社会治乱、政治氛围、民情习俗等均是构成生存环境的要素。都市良好的生存环境,有利于群体的养生保健;都市不良的生存环境,有害于市民的身心健康。这一点我们既有沉痛的教训,也有成功的经验。二是依靠医学力量(医院、医生)积极发挥健康咨询、养生指导和早期诊治疾病的作用。长期以来,都市的医院、医生主要承担临床医学的责任。随着医学理念的改变和医疗市场的扩展,在都市养生保健领域中,医院、医生也应扮演主要角色。三是依靠都市市民(个人、家庭)有意识地做好自身养生或帮助他人养生。有意识、有目的的科学养生活动伴随一个人的终生。人生在世,外有邪气之侵、天时之感,内有七情忧患、饮食劳逸,疾病发生在所难免。病前预防、病中治疗、病后康复的全过程中都必须有养生行为的参与或配合。上述三个层面的养生活动,既各有侧重,又互有关联。三者有机结合,才能展现一幅完整的具有民族特点、时代特色的都市养生画卷。
其次,应该意识到都市人的养生保健应更注重精神养生。所谓精神养生,系指保养身体必先调神怡情,才能形神兼备。
精神情志调养对于保持身心健康重要性的论述,古今宏论,莫过于此。嵇氏举例,如服药以求汗出,尚未必如愿,然羞愧之情一起,则汗流不止;一日不食,饥饿难耐,然曾子(孔子弟子)执亲之丧,数日未食不饥;夜半而坐,神倦嗜睡,然深怀忧虑,则通宵不思睡眠;梳理鬓发,厚酒荣颜,未必改观,然壮士发怒,则颜面骤变,发鬓立直。凡此种种,充分说明精神情志活动对于身心健康的重要影响。
养生之要,当以养性调神为先,中医学对此多有精论,强调通过主动的修德以怡神、调志以摄神、节欲以安神、静心以养神、积精以全神等多种途径,保护和增强人的精神健康,力求达到形与神高度统一的养生目的。■
漫谈“小暑天”白领职业病
文/贾杰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康复科 副教授
中医将一天分为12个时辰(一个时辰为2个小时),将一年四季又细分为“五季”(在夏秋之间多出来一个长夏,即春、夏、长夏、秋、冬等“五季”)。并认为,五脏分管五季,即:春对应肝、夏对应心、长夏对应脾、秋对应肺、冬对应肾。当令之时,时脏气最旺,但随时间消逝,它会逐渐减弱到低谷,即薄弱期,如此循环往复。如果我们顺应了身体生物钟规律,摸准薄弱那一刻,拾遗补缺,身体就能被调校到最佳状态。
七月七日“小暑”天。气候开始炎热,是进入长夏的第一个节气,是暑热过去,开始下雨的那一段时间,气候以湿热为主。长夏在五脏属脾,在时辰上是辰时(上午7点至9点)。脾表里于胃,胃在时辰上是巳时(上午9点至11点)。
白领人群工作节奏过快,长时间的加班熬夜,使不少白领人士常常是匆匆忙忙赶着上班而无暇顾及早餐问题。上午7点至9点当辰之时,胃已经等了整整一个晚上,早已将前一天的食物传输一空,这个时候吃早餐胃会尽全力消化。如果此时不吃早饭,或者9点之后才吃,胃经兴旺已过,长期不吃早餐胃就一直分泌胃酸,过多的胃酸会腐蚀胃黏膜。饿久了,就会有胃溃疡、胃炎、十二指肠炎、胆囊炎等危险。
上午9点至11点是巳时,这个时候是脾经当令,此时脾最活跃。脾是主运化的,早上吃的饭在这个时候开始运化。此时,工作的同时要喝杯白开水,让脾脏处于最活跃的程度,将食物精华摄取。“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功能好的人,嘴唇是红润的。
中医认为脾有主运化水湿的生理功能,喜燥恶湿。长夏最大的特点是湿气太重,脾最怕湿邪来犯,它喜欢干燥一点。人体的肌肉、四肢依靠气血津液等物质来营养,而这些营养物质的来源又有赖于脾。当脾不能提供四肢肌肉需要的营养时,就会患软组织劳损之类的病症。特别是对很多都市白领来说,过快的工作节奏,长时间的加班,不少白领人士常常是几小时不停地工作在电脑旁,软组织劳损是很常见的疾病。《黄帝内经》曰:“久坐伤肉”,意思是说,长时间久坐,不活动,周身气血运行缓慢,可使肌肉松弛无力,而“动则不衰”,动则气血可周流全身,使得全身肌肉尤其四肢肌肉得养。只有通过自我养护和积极锻炼,才能得到长寿之躯。■
夏季祛湿除虫防治冬病
文/陈永灿(浙江省立同德医院主任中医师) 白钰
中医讲气候中的“六”是致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六”是指风、寒、暑、湿、燥、火,这六种自然界存在的“六气”过于旺盛,侵犯人体而致病。夏季暑热炽盛,而且雨量较多易生湿邪,暑湿往往夹杂致病,因此夏季应该防止暑湿伤人。夏季万物处于“长”的状态,蚊虫孳长,食物也容易变质,因此夏季的卫生也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此外,由于夏季人体阳气旺盛,气血相对充盈,经络较为通畅,是调养和治疗一些慢性疾病或者虚寒性疾病的最佳时节。因此在炎夏时节要注意防暑湿、防蚊虫、讲卫生,并抓住时机调治疾病,这些对养生保健都有积极的作用。
炎暑和湿气最容易损伤心、脾二脏,易发生中暑、疰夏等病。因此进入夏季应该注意防暑祛湿。夏季需要补充足够的水分,选择具有清凉解热、化湿祛暑的饮品,可以起到解渴防病的双重功效。比如绿豆汤、赤豆汤可以清凉解渴,酸梅汤用以生津止渴。也可以用鲜藿香或佩兰泡茶,具有祛暑化湿的作用,对于缓解头晕、胸闷、恶心、食欲不振等不适有较好的效果。对于脾胃虚弱者可食用赤小豆、扁豆、薏苡仁等,这些药食两用之品,具有健脾益胃,祛湿除邪之功,性质平和,补而不腻。
“在高密度的信息轰炸下,人们很容易淡忘了一些常识性的最基本但却最重要的原则。”
前不久,成都佛教协会邀请我们到彭州三昧水禅院进行了一场义诊,因为我的介绍中是搞中医养生的,一位三十多岁的妇女找到我兴趣盎然地咨询如何继续饮食调养。何以说继续呢?其实这位妇女有家族性高血压病,来咨询时她非常自得地告诉我通过自己饮食调理将血压调整得非常好,只有100mmHg左右。她说,近4年来,她少于吃常人的主副食,主要饮食就是“蔬菜五行汤”、安利以及其他一些品牌的蛋白粉、维生素等保健食品。但如今她还是头晕,偶尔走快了会站立不稳,近1年来月经越来越稀少。于是我花了不少时间给她解释,令其明白她目前的症状与其长期坚持的所谓的饮食调理有关,那样干实际是“丢了西瓜捡芝麻”,违背了膳食养生大的基本原则,造成营养不良,脏腑气血虚弱。
“民以食为天”,饮食自来是人们生活中的头等大事。随着人们养生保健意识的不断加强,人们现在不再只是关注吃饱,更关注怎样吃更健康,于是这些年膳食养生显得格外火爆。各种食疗的书籍、产品层出不穷,整体上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膳食养生知识,促进了全民健康事业。但同时也伴随出现一些令人堪忧的现象,类似于前面提到的情况,近年来在日常医疗工作中遇到的不在少数。其共同特点都是偏持于某些所谓的健康饮食或食疗保健处方,或者过度地坚持某些饮食禁忌,结果适得其反吃出问题。
时下的广告,为了突出其产品功效,必然是集中重点地宣传。例如一些蛋白粉保健食品的宣传,则不遗余力地突出蛋白质、氨基酸对生命的重要性,重点突显其产品少而精、作用强大,什么“每天只要一小勺,就可以提供人体必需氨基酸”,给人以就这一小勺就解决了人体所有蛋白质需求的感觉。而一些以畅销为目的的养生保健书籍,也难免要重点突出一些方法的新颖、高效、普适和独特性。就前面提到的“蔬菜五行汤”,由于现在有不少厂家生产销售,宣传也很多,上网搜索一下,其相关介绍的内容给人感觉真是既有米又有菜还有中药,既有营养价值又有治疗作用,简单几种食材就完全覆盖了人体全部的五行脏腑系统,仿佛一汤治百病了。在高密度的信息轰炸下,人们很容易淡忘了一些常识性的最基本但却最重要的原则。
就膳食养生而言,首要的原则就是“均衡膳食”。一个人不可能单吃某一两种食品就能满足所有的营养需求。所以中医养生历来强调“调和五味,莫使偏嗜”,“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即以谷类食物滋养人体,以动物食品补益脏腑,用蔬菜水果作为副食辅助、补充。这样调配的膳食,食物种类多样,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避免五味偏嗜,能调养身体、促进健康。这一原则是绝对不能违背的。而现在不少人,听说什么吃了有可能对身体不好就从此一概不尝,听说什么吃了对身体有好处就顿顿吃,就已经严重违背了“均衡膳食”这一根本原则,本来是想更健康,结果却是有损健康。因此,再次提醒大家,膳食养生,千万不要偏听偏信偏嗜,不要“丢了西瓜捡芝麻”。通俗地说,作为常人,什么都要吃点,什么都得尝点,首先作到这点才能保证膳食均衡,才是保证捡了西瓜;至于那些宜忌,是在保证均衡的范围内相对的多少,而不是绝对的禁止或单一的倚重。
对话嘉宾:黄三德 中华全方位养生协会理事长
马烈光:黄教授你好,再次与你相见,幸甚至哉!2006年第一次与你在首届中华养生健康国际论坛上相识时,对你所提出的“全方位养生”的理念非常感兴趣。请问你所指的“全方位养生“的具体内涵指的是什么?
黄三德:养生的作用是能延长生命尺度、高质量地生存。而养生所追求的什么呢?我觉得最终在于追求幸福。但是并不是你身体健康了,就真正幸福了。“全方位养生”在于全面了解影响人类幸福的因素,趋利避害并能坚持实践行动,强调全面、立体的养生,实现身心、形神的高度和谐。
马烈光:好的养生方法的确是立体的。“全方位养生”理念又一次拓展了我的视野,将养生上升到时空的高度。首先在于空间,在天地之间,凡是对于人的身心健康有用的方法、技术甚至思想理念都是养生之道;第二在于时间,养生也应有历史的传承,每个个体的养生活动都应该坚持也应有扬弃,当然最关键的环节还是对当下的把握。然而幸福是个比较主观的概念,你认为什么状态是幸福的?
黄三德:恬淡知足,没有烦恼就是幸福。我是多年的佛教徒,佛教里讲“定能生慧”,内心的安定能让人心生智慧,智慧就是养生。唯有一个人内心真正拥有智慧,才能做到处变不惊。而要做到我认为也不难,比如曾经就有一个卖菜的阿婆对我说:“黄老师,我已经三周没有去做礼拜了,我很担心。”我对她说:“你把这个菜洗得干净点,少用些添加物,其实就是最好的修行,这就是养生。”
马烈光:对。为什么如今那么多人会感觉不幸福,就是攀比多了。老百姓说得好:不要攀不要比,不要自己气自己。魏晋哲学家傅玄讲“德比于上,欲比于下。德比于上则知耻,欲比于下则知足。”成都文殊坊曾经有一句话说穿了现代人的心病,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这样的心态,我们怎么会幸福呢?所以我说“找准参照物,天天都幸福”。
黄三德:对,我个人的体会就是什么宗教都可信,唯有计较和比较不可信。
马烈光:黄先生往来于两岸之间,不知道你如何看待两岸“养生热”的异同?
黄三德:两岸文化同根同源,养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分支,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中医最重要的经典《黄帝内经》也讲到“上寿百二十,中寿百岁,下寿八十”,也就是说最差也应该活到80岁,而120岁才是应有的岁数。台湾平均寿命只有76岁而已,所以我们的平均年龄不仅没有延长,还在50岁以后,拖着带病的身体生活。因此台湾的养生市场也一直比较热门,像我们这养的养生研究机构有100多个,各类养生馆也如“雨后春笋”般产生。
马烈光:“排毒教父”林光常4年前以《无毒一身轻》等著作在两岸掀起养生饮食风潮,后来却被台湾板桥地方法院以诈欺罪提出。台湾也有这类“神仙”,台湾民众的辨识力和抵抗力如何?
黄三德:他的一些观点明显违背一般营养学常识。“特殊的主张需要特殊的证据”,这是科学的一项重要原则。但林光常不需要特殊的证据,依靠出色的口才,他颠覆几乎所有的现有营养学观点,并征服成百上千万的追随者。这说明公众的科学素养普遍低下,大家对于健康知识和方法相当渴求。不过台湾的主流医师的声音还是比较畅通,在其图书大卖之时台湾就有三十四位医师发表过联合声明驳斥林光常的谬论,这对民众来说还是很好的宣导。
马烈光:近期,国内开始高度关注食品卫生安全问题。根据媒体曝光的情况来看,可谓触目惊心。吃的不安全,我们又谈何养生呢?不知道台湾在食品卫生安全问题方面有哪些管理经验值得借鉴?
黄三德:台湾虽然早在1975年便公布实施了“食品卫生管理法”,但整个食品卫生安全管理体系其实是很脆弱的。应该说,在经历过1979年的米糠油多氯联苯中毒事件后,才加以改革、健全。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管理部门会在生产、加工、运输、行销、保存方式以及食用等各个环节加以宣导,尤重生产、加工、运销方面的规范与查验。
马烈光:对卫生事业的未来发展,您有什么看法呢?
黄三德:展望未来5~10年,全球范围内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将发生重大改变,从疾病治疗向养生保健过渡的趋势明显。慢性病的不断扩散,职业病不断增多,促使人们逐步意识到养生保健的重要性,加之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养生保健将成为新兴高速发展的阳光产业。
【关键词】高校 传统保健体育 意义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3-0082-01
我国传统保健体育内容丰富,形式多种多样,是我国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动时间的基础上,对养生保健知识的总结和归纳,经过几千年的沉淀而发展起来的我国独有的体育项目,其中蕴含着五千年积累的哲理和智慧。而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传统保健体育项目凭借其自身的优点,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得到了普及和发展。
一 传统保健体育概述
1.概念
我国传统体育项目的理论源于中医学,是对我国古典哲学和中医学精华的总结和整理,是一种结合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和心理调节为主要运动形式的健身运动,用现代科学来解释,可以归纳为人体科学的范畴,可以保持气血的畅通、促进身体的健康发展、预防疾病、养生延年等,其作用十分巨大。我国当前存在并被传播的传统保健体育项目包括太极、八段锦、五禽戏等,内容十分丰富,在民间广为流传。
2.特点
与现代体育项目相比,传统保健体育项目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结合,讲究天人合一的理念。在练习过程中,坚持以动为主,动静结合;以内为主,内外兼修;以形为主,形神合一;以养为主,养医结合。整体而言,讲究平衡理念,以激发人体自身的潜能为主,对人体进行调理和养护,从而起到健身保养、自我恢复的效果。
二 高校开展传统保健体育项目的意义
首先,有效减轻体育教学的资金投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的改革速度越来越快,高校的招生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相对而言,整体办学资金较为紧张,使当前许多高校体育设施和器材严重不足,影响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健身需求。而传统保健体育多以身体运动为主,对于场地、器材、环境的要求较低,只需投入极少量的资金,就可进行教学,从而减轻高校体育教学的负担,符合现阶段体育教学的发展现状。
其次,可以对学生进行统一的管理,兼顾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现代体育项目许多都是由西方传入的,由于身体素质的差异,有些并不是十分符合我国学生的锻炼,尤其是对于体质较差的学生,无法完全跟上现代体育教学的步伐,使得教学效果和健身效果难以提高,更会使部分学生对于体育锻炼产生恐惧和厌恶心理,在学校期间主动减少体育锻炼,进而影响自身的身心健康。而传统保健体育项目主张养生与保健,一般来说运动都不会过于激烈,对身体素质的要求相对较低,同时内容丰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身体素质,选择适当的学习内容,从而兼顾身体较差的学生,调动其兴趣和积极性,在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树立自信心。
再次,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现代高校的学生都懂得锻炼身体的重要性,也都会安排适当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对于男生而言,通常注重提升自身的力量和速度,热衷于激烈的对抗性项目,如篮球、足球等;而对于女生而言,由于其爱美的天性,更注重于形体的锻炼,热衷于健美操、羽毛球、瑜伽等项目。但是,这些项目受个人能力、场地、器材等限制较大,无法收到良好的健身效果。在高校开展传统保健体育项目,可以使学生的选择更加全面、多样,根据自身的爱好特点,选择合适的项目,提升体育锻炼的效果,使学生形成科学的健康观念,并且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觉抵制封建迷信活动和歪理邪说,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最后,可以对简单的医学知识进行普及。以五禽戏为例,可以通过模仿五种动物的形态和动作,分别锻炼人体的不同组织和器官,从而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在传授过程中,要结合生理学、中医学、保健学等医学保健知识进行讲解,对简单的医学知识进行普及,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逐渐将其从日常的体育锻炼上升到养生保健的层次。
三 结论
我国传统保健体育在高校中的开展是十分重要的,也存在一定的必然性,它可以使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通过传统保健体育项目,调节心理,放松心情;也可以通过与现代体育项目的结合,丰富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还可以促进学生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促进全面健身活动的实施。因此,高校体育教学要加大开展传统保健体育项目的力度,提高教师教学素质,开展相应的活动,提高传统保健体育的影响力,促进传统保健体育教学的快速、稳定、健康发展,提升高校体育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关键词:香学;香道;养生;心性;德香
中国传统香学肇始于殷商以至遥远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滋长于秦汉两朝,完备于隋唐五代,鼎盛于宋元,没落于明清,回归于当代。香从早期的祭祀、辟邪、医用等用途,延伸至静心明道、鼻观养德的精神境界,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和中华养生文化几乎同步而行。
据史料记载,宋元时代香事消费占当时国民消费总额的四分之一,可见宋元之人对香的重视。而这个时期也是华夏文化发展的顶峰阶段,早在宋代,品香、斗茶、插花、挂画,并称为怡情养性的“四般闲事”,究其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长期的香事实践中,古人早已认识到品香能修心养性,而“养性”是“养生”的根本。因此,香文化和中国传统养生文化可以说是如影随形,相得益彰。
1 历史久远,与养生文化相交集
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国传统香学从繁荣到没落,直至现在的重拾记忆,得以传承和弘扬,可以说是一种既古老又新颖的文化。香文化博大精深,和其他文化种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与养生文化交集甚广,甚至可以说香文化之滥觞来自古人对其裨益身心功效的发现和重视。
“香”的含义不断发展,从最初指谷类的气味,到后来泛指好闻的气味,再进一步发展,指有香味的物品。香学是用“香”作为媒介和载体来进行的文化活动,包括香的历史、香材、香的制作、品香的方法、品香心理学等,还有与之相关的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其他内容。香学是紧密围绕香材展开的文化活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悠然的生活态度与自我愉悦心灵的智慧,表述了中华民族谛听纯净心灵之音的禅意与简朴。
因此,香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围绕各种香品的制作、炮制、配伍与使用而逐步形成的能够体现出民族精神气质、审美传统、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之独特性的一系列物品、技术、方法、习惯、制度与理念。
香道是一种以天然芳香原料为载体,汇融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为一体的,感受和美化自然生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创造人的外在美与心灵美的和谐统一的文化活动。大多数人认为“香道”一词为日本人所创,其实作为独特的艺术活动形式,熏香、焚香、品香在中国早已有之,而且正式的熏香艺术最早是随唐朝的鉴真和尚到日本弘扬佛法而传入日本的。
品香,追求一种真挚和纯净,是一种生活的艺术、一种审美化的人生。香,不仅芳香养鼻,还可颐养身心,祛秽养生。品香不仅在于鼻息的嗅觉之间,而且是呼吸,是养生,是身体的运动,是性情的表达,是为人处事的学习,是心灵安定宁静的力量,更是与自我相处最真实的一种仪式。
2 独辟蹊径,除垢行气治未病
远古时期,香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外在的香到本性生香(古人称为心香、性香),正是人们养生的祈求。古人认为,一个性命相和、脏腑气血相和、品质高尚的人,体内会自然生发一种香气,叫德香。香不仅调节环境,更重要的是它具有陶冶性情、颐养心灵、祛疫避瘟、健身化疾之功效。
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经常说的健康养生,其中“健”指的是强壮有力之意,而“康”则是通达畅通之意。从对人体的重要性上说,畅通是强壮的前提条件,气不足则血不通,气通达则百病消除,沉香的这种神奇特性,使其除了在血液循环系统具有通达的疗效外,在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领域也有显著的养生保健功效。
在古代香学最繁盛的宋代,文人雅士、达官贵人大多懂药,几乎每家每户都会把“香”广泛用于“治未病”,“上工治未病”是中医养生的最高境界,充分证明香与健康养生息息相关。
香在养生系统中最重要的应用当属“服”,最早的中医学临床应用就已将“香”作为防病的第一道防线。我们现在所用“服药”一词中的“服”字,最初的本意并非“饮”或“喝”,而是来源于古人的“香囊”疗法――通过“闻香”进行治疗。古代“服药”翻译成今天的文字应为“闻药”,是指将装有香料的香囊贴身佩戴,通过香气的吸入防病治病。这种今人感到陌生、甚至难以理解的养生方式,来自古人对人体经脉穴位和“闻香”治病功效的深入研究与精到理解。
可见,香气对人体的健康养生有着深远的影响。古人通过香养生,顺应天地自然规律的变化,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用香、品香蕴含着养生治未病的秘诀。人嗅到香气可清人神,养正气,前面提到“服药”就是古人“闻”的中医医疗方式,只是失传而已,需要我们继续去探索研究,找回祖先的记忆并加以弘扬。
3 修心养性,明慧育德益养生
在当今社会压力丛生的激烈竞争环境下,人生无论在肉体上或精神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疲惫,人体生理系统和身心健康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人们需要在忙碌之余让心灵得以平和和净化。为此,有很多人开始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发掘精神宝藏,以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法。
香道既能修心养性同时也能养德。佛家认为,香与人的智慧、德性有着特殊的关系,妙香与圆满的智慧相通相契,修行有成的贤圣,甚至能够发出特殊的香气,称之德香。
“性”包括先天与生俱来、纯阳无恶的“本性”和纯阴无善的“禀性”,还有更重要的是有阴有阳、有善有恶的“习性”,“习性”是后天通过学习而养成的,是影响疾病的重要因素。古人强调养身不如养心,养心不如养性。可见身体疾病其实更多来源于心病与性情所致,这就是古人之所以在养生保健方面特别强调要修心养性的原因。香既对人体方面有诸多裨益,同时也可用香道来修心养性育德。
古代的保健养生都是从“性”、“命”两方面入手,用香、品香使人入静、静能养心,至静而生慧。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只有心灵达到宁静、安稳的境界后,人才能够洞察万物之规律,考虑问题才能周祥,处理事情才能完善。当一个人的内心有了一种安顿了的感觉,生活也会有一种充实感。内心平静,思想清晰,智慧也必有所增,品香是开启智慧灵感的养生妙方。
品香对一个人的内在修养、外观气质有绝好的助益,在浮躁的现代社会,人们日夜忙碌,常常迷失自我。香道活动可以让人们静下来,调养气息,提升智慧。品香的过程,可以使困扰人们的负面情绪,在不知不觉中得以宣泄,思想压力得以缓解,紧绷的精神状态得以放松,使那颗烦躁不安、忧郁焦虑的心,渐次归于祥和安宁、洒脱清净,调和身心、净心悟道,从而寻求人生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中国香学是一个历史久远而又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文化课题,只要我们能够回到以实践来检验优秀文化遗产的科学态度上,把传统文化的菁华与时代需求相结合,就能使人们真正理解到“以香养德、养性为本”的养生形式对获得真正健康的重要性。在弥漫的芳香中,体验香文化的独特魅力,感受大自然神奇的美妙,从而升华人生品位,领悟生命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叶岚.闻香[M].山东:山东画报出版社,2011
[2]傅京亮.中国香文化[M].山东:齐鲁书社,2008.
[3]贾天明.中国香学[M].北京:中华书局,2015.
关键词:医学院校;传统体育养生;价值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02—0096—02
中国有着历史悠久的传统养生学文化,在西汉时期就出现了如五禽戏、导引等养生功法。养生学是现代体育与传统医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是我国传统体育的内容之一,同时又是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体育养生从字面意思理解, 就是用传统养生方法进行保健的体育运动。自古以来, 人们对养生保健的研究就十分重视, 并在实践中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 创建了系统的理论及风格独特的传统体育养生方法。这些养生方法内容丰富, 在增进人类健康,养生保健、延年益寿方面做出了宝贵的贡献, 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一、研究方法与对象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与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医学院校开设传统体育养生课的学生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
二、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在普通医学院校开展的现状
1.传统体育课的开展情况
目前传统体育养生课程在医学院校开设的课程较少,主要以开设太极拳为主,不能全面体现民族传统体育养生的内涵。此外,在民族传统体育养生课程教育中,课程教学过于简单、基础教育缺乏、民族文化意识淡薄,对构建民族传统体育养生课程体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研究方法简单,缺乏完整的研究体系,很多人忽视了传统体育养生所特有的预防保健作用——“动静相兼”,相当一部分人对养生体育功能缺乏全面认识。
2.大学生身体素质调查
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身体素质,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中可以得到结论,学生身体素质在逐年下滑,具体表现在学生心理、生理等方面存在障碍,运动能力不断下降,既有家庭的过度溺爱,也有来自社会激烈的竞争压力造成的,同时还与学校的教学管理的模式以及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有关,所以要求家庭、学校、社会通力合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现代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医学院校开设传统体育养生课的价值
民族传统体育养生是在中华民族传统历史文化中形成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是古代中医理论与传统文化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产物,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瑰宝。
(1)民族传统体育养生的康复医学价值。在纪树荣《康复医学》一书中,对康复医学的定义主要以消除和减轻人的功能障碍,弥补和重建人的功能缺失,设法改善和提高人的各方面功能的医学学科,也就是功能障碍的治疗、训练和处理的医学学科。体育疗法是现代康复医学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其中民族传统体育养生项目可以作为康复体育疗法很好的内容之一,如健身气功五禽戏、八段锦等。因为,这两种传统健身体育养生功法以活动筋骨、疏通气血、防病治病、健身延年为目的,以内气运行为主,重视意念的锻炼,体现了形、意、气的合一,符合中老年人的运动规律。所以,医学院校康复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学好康复医学专业课程,还可以把传统体育养生课程作为第二专业课程来学习,这样不仅可以用专业知识去治疗一些病人,还可用所学到的体育康复知识去给病人做康复治疗。
(2)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养生价值。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健康才是最宝贵的财富,而中华传统体育养生从古至今都在不断探索着强身健体之道。以“生为第一”、“延年益寿”为目的,是人们不断追求之事。从中华传统体育养生发展史来看,历代享有盛誉的中华传统体育养生名士层出不穷,其中华陀、陶弘景等人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两千多年来,养生家在人体科学、医学、保健学等领域中积累了丰富的体育养生思想。当然,限于当时历史条件,中华传统体育养生作为中华民族传统养生文化的一部分,今天我们研究传统体育养生,主要是研究他的体育养生思想及其现代养生价值,古为今用,特别是医学院校的大学生更应该认真学习传统养生理论,为人类的医学保健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3)民族传统体育养生的中医养生价值。中国的医学吸收了当时已广泛流行的阴阳、五行等观念,并结合当时行医治病的实践,探讨了人体结构和机能,在此基础上确立了以医养生、养生为医的观点。医学院校学生学习古代养生理论,主要的是能让学生了解养生文化、养生方法和养生思想及其与中医养生的关系,不断探索新的养生运动理论,为广泛开展养生运动提供科学的借鉴和依据,使传统体育文化不断地走向世界,服务于人类。
(4)民族传统体育的教育学价值。 医学院校开设的传统体育课是在吸收了古代哲学与古代医学理论精华而形成的一种课程体系。古代医学理论中的“天地一体”、“五脏一体”、“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同样适用于传统的保健体育。而中医理论认为,人的五脏六腑是一个整体。传统的健身思想也认为体育的作用不仅在于发展身体的机能,或是治疗身体的某种疾病,而是通过调整人的身体心理,使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得到调理,不断增强人的适应能力,以增强体质。作为医学院校学生在学习医学时,也应该接受传统健身文化的熏陶,从而为传统体育课程在大学的开设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四、开设传统体育养生的意义
现代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由于国民的健康对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幸福都至关重要,所以,人们在不断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 养生”越来越受到现代人的重视。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思想是体育养生家在从事与养生有关的体育活动中萌发、沉淀下来的传统养生思想,是养生人士从事体育养生活动的思想依据和思想方法,也包括养生人士已取得的养生成就中蕴蓄的思想精华。传统体育养生主要是通过有氧运动等健身途径促进人体健康,增强人的社会适应能力,要继承和发扬传统养生理论与方法,就得使人们对这些传统的理论与方法有深刻确切的认识,要使人们从不同侧面了解养生的原理、功法。高校在体育课教学中应加大传统体育养生课的教学,不断地推广,将有力促进中华养生理论的发展,对继承、发扬中华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精华,大力宏扬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不断提高居民素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五、结论与建议
1.医学院校学生通过体育课开设民族传统体育养生课程,使学生认识到体育养生课意义及价值所在,通过不断的学习,最终运用到所学专业上去,特别是康复医疗专业的学生,最终对个人和社会都会产生有益作用。
2.学生通过学习民族传统体育养生课程不仅可以学到养生保健知识,还可以宏扬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使我国悠久的养生文化得到很好的传播。
3.高校体育教学可以把民族传统体育养生课程作为教学改革试点内容,加大推广力度。
4.从本次调研医学院校开设传统体育养生课的情况来看,开展并不尽如人意,开设有关民族传统体育养生的课程较少,不能全面体现民族传统体育养生的内涵。
[参考文献]
[1]邓跃飞,李炜.传统体育养生的现代价值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研究,2006(12).
[2]纪树荣.康复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2010.
[3]张敏.传统体育养生在高校体育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大理学院学报,2011(04).
[4]王丽丽.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再探讨—基于大学生不良生活方式的思考[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2(02).
[5]刘博.我国传统养生发展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2010(02).
1中医“治未病”的理论观点
中医“治未病”一词最早出现在《内经》中,具体体现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两个方面,是防病和治病的重要原则,而被历代医家所推崇。《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形象生动地指出了“治未病”的重要性,这种观点蕴含着以预防为主的医学思想。《内经》认为在未病之前,要重视形体和精神的调养,主张要“顺应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强调以提高正气抗邪能力为主的摄生观。既病之后,则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疾病传变。“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即外邪侵袭人体,是由表及里、由轻转重、步步深入的。疾病的传变,也是由肌肤到脏腑逐步深入的过程,传至五脏终至难治。
《内经》“治未病”以预防为主的学术观点,对后世中医学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东汉末张仲景《金匮要略》提出的“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即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结合脏腑生克制化规律所制定的既病防变的措施。晋代王叔和在继承《内经》“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这个伏寒化暑的论点,也体现古人“治未病”的观点。清代叶天士对于“治未病”的既病防变研究颇深,在《温热论》中指出:“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这种提法进一步阐明了“治未病”的另一层涵义,即在疾病过程中要主动采取措施,防变于先,把握时机控制病势发展的思想。
2中医“治未病”的原则和方法
2.1未病先防疾病的发生关系到邪正两个方面,邪气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原因和根据,因此,“治未病”必须从邪正两方面着手。在疾病未发生之前,提高正气抗邪能力,防止病邪入侵,避免疾病的发生。
2.1.1调摄正气,增强机体抗邪能力中医认为“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物质,气能护卫全身机表,防御外邪的入侵。“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论》),这是由于正气不足,气的防御作用减弱,外邪才得以侵入机体而致病。人体正气内固,脏腑功能正常,抗病邪能力就增强。《素问・刺法论》中指出:“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预防的方法:“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所以“治未病”要做到未雨绸缪,通过调摄精神情志、锻炼身体、饮食和生活起居调节等来增强体质,提高正气抗邪能力。
2.1.1.1调摄精神情志,畅达真气中医学认为人的精神情志活动,与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精神状态受情志因素直接影响,情志舒畅,精神愉快,则气机畅通,气血调和,脏腑功能正常,正气就旺盛。若精神情志抑郁,则可使气机逆乱,阴阳气血失调,脏腑功能失常,而致正气虚弱。“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上古天真论》)。所以,要注重精神情志的调摄,保持思想上的安闲清静,不贪欲妄想。同时,人的精神情志活动易受四时阴阳之气的影响,“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违背四时之气会产生“肝气内变”,“心气内洞”,“肺气焦满”,“肾气独沉”,“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应顺四时节序,把握天地阴阳的变化规律,遵循春养生、夏养长、秋养收、冬养藏的养生之道,调摄精神情志,“和喜怒”,排除不良的精神刺激,保持精神情绪的稳定和愉悦,使真气畅达。从而达到:“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素问・上古天真论》)。
2.1.1.2适当运动,增强体质《内经》认为形与神是统一的,“形乃神之宅,神乃形之主”。“形与神具”,“神守不分”,即形神协调是健康长寿的根本保证。运动可以使形体壮实,元神充足,气血运行通畅,正气旺盛。后世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发明了许多强身健体的养生术,如五禽戏、太极拳、武术、气功、导引、吐纳等,用于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孙思邈《千金翼方》指出“动则不衰,用则不退”,积极推广养生功法,认为经常适当的劳作运动,能促进身心健康。但劳作运动也要适度,《素问・举痛论》有“劳则气耗”之说。而且“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久卧伤气”(《素问・宣明五气篇》)。过度劳累或过度安逸,都不利于健康。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锻炼项目,并持之以恒,做到动静结合,而达到气血、阴阳的协调平衡。
2.1.1.3饮食调节“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生病起于过用”(《内经》)。饮食五味能化生,而为生命的本源之一。故而饮食应调匀,五味适宜。若偏食过用,诸如饱饥失常,饮食不洁,则反而有害,引发多种疾病。即所谓“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素问・痹论》)。所以,合理的饮食和充足的营养是健康的必要条件,饮食不足,缺乏必要的营养,影响气血的化生,则可致体质虚弱。但暴饮暴食,又可损伤脾胃。饮食偏嗜,又会使体内某些物质过多或不足,从而影响正常生理功能,不利于体魄增强。
2.1.1.4生活起居调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具,而尽终天年,度百岁乃去”(《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养生保健应懂得自然变化规律,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对饮食起居有适当的节制安排。不要“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素问・上古天真论》)。若违背养生法则,其恣意妄为,放松,贪图一时欢乐,耗竭天真精气,必定会未老先衰。
2.1.2讲究卫生,防止病邪侵袭六邪气、时行疫疠、七情内伤、饮食劳逸、虫兽外伤等都是重要的致病因素。故“未病先防”除了增强体质,提高正气抗邪外,还要注意防止病邪的侵害。首先,讲究卫生,要避免环境、水源、食物污染和疫源的扩散。汉代王充《论衡》中说:“饮食不洁净,天之大恶也”,说明病从口入,古人已有所认识。周代《礼记・内则》说:“凡内外,鸡初鸣,洒扫室堂及庭”;在唐代《千金翼方》中就有“常习不唾地”之说,即不要随地吐痰。所有这些,说明了我国古代就有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同时,人感邪发病,多因气候变化异常,如非其时而有其气,骤冷暴热,疾风暴雨,人体不能适应寒暖的变化,易感邪发病,故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说:“皆因岁时不和,温凉失节,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故应根据四时气候环境的变化,在饮食和生活起居上加以调节,做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内经》)。
2.2既病防变即在疾病发生后,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防止疾病的发展和传变。
2.2.1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外邪侵袭人体,如不及时治疗,病邪就有可能由表及里,以致侵入内脏,使病情愈来愈重,治疗也愈难。因此名医张仲景,把既病防变作为“治未病”的中心环节。首先,要早期治疗。在疾病之初,要不失时机地给予正确治疗,尽量祛邪于萌芽阶段。其次,治未病的脏腑。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腑经络在生理上相互联系,而在病理状态下成为疾病传变的内在依据,故张仲景将治未病的脏腑作为既病防变的重要措施。此外,由于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病邪由表及里,以致到达骨髓,终致不能治,《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便有所记述:“疾之居腠理也,汤熨之所及也;在血脉,针石之所及也;其在肠胃,酒醪之所及也;其在骨髓,虽司命无奈之何”。因此,在防治疾病的过程中,一定要掌握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传变途径,做到早期诊断、有效治疗,才能防止其传变。
2.2.2把握疾病传变规律,先安未受邪之地《难经》指出:“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者,何谓也?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当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肝属木,脾属土,肝木能乘克脾土,故临床上治疗肝病,常配合健脾和胃的方法,这是既病防变的具体应用。此外,清代著名医家叶天士根据温热病伤及胃阴之后病势进一步发展耗及肾阴的病变规律,主张在甘寒养胃的方药中加入某些咸寒滋肾之品,也是既病防变法则具体应用的范例。
关于高血压的病因病机认识,早在《黄帝内经》即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的相关记载,后世较有名的论点有朱丹溪“无痰不作眩”之说,张景岳的“因虚致眩”论及虞抟的“血瘀致眩”之言。近现代医家结合临证经验,分别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使高血压病因病机的研究更加深入全面。目前对高血压前期的发生发展机制认识尚处于理论探讨阶段。现有研究者多认为,血压升高是一个线性过程,高血压前期是高血压的早期阶段,故而认为其机理符合高血压早期特征。满秋珊[10]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125例高血压前期人群调查发现,高血压前期以实证为主,也表现为阴虚。陆峰等[9]采用证候流行病学的横断面调查方法,对山东省平原县机关事业人群中年龄在18岁以上的194例高血压前期人群调查显示,高血压前期以实证及虚实夹杂居多,机制与气机失调、肝气郁结、气郁化火、肝阳上亢证有关。杨洁等[11]基于高血压前期“急躁易怒”“面赤”“夜尿频多”等症状较常见,提出情志因素在高血压前期发生发展的重要性。总之,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逸过度、禀赋不足与体质因素等是高血压前期的主要原因,高血压前期发生要点在于风、火、痰、瘀、气、虚,机制以实为主,涉及肝、肾二脏。
2高血压前期证候研究
关于高血压前期人群症候方面研究尚少,缺乏多中心大样本的调查研究。现有结果表明高血压前期症状分布较广泛。杨洁[11]对194例高血压前期人群调查发现,其症状出现频率较高的有“急躁易怒”、“舌象”、“健忘”、“头晕”、“夜尿频多”、“口干”、“面赤”等。杨川洲[12]对300例高血压前期人群调查发现,高血压前期症状以“反复头晕”、“头痛”、“急躁易怒”“、口干”、“面赤”“、耳鸣”“、失眠”等较为常见。
3高血压前期辨证分型及其分布规律研究
高血压前期中医辨证分型报道较少,目前尚无统一的辨证分型标准。标准的不一致直接影响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及临床推广价值。中华中医药学会2006年的《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将高血压前期分为肝气郁结、肝郁化火、脾虚湿阻、肺脾气虚、肝肾阴虚、心脾两虚、肝郁脾虚和痰热内扰八型。顾健霞[8]等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参照《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的分型对300例健康体检的高血压前期人群调查发现,高血压前期辨证分型多为肝郁脾虚,肝郁化火及痰热内扰型。沈丽[13]对135例高血压前期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分肝肾阴虚型、肝阳上亢型、脾虚痰浊型、阴阳两虚型四型辨证治疗。官杰[14]等认为老年人在高血压前期人群中比例较高,提出通过中医辨证分型,进而论治高血压前期的重要性。满秋珊等[15]主张辨证施膳、辨证用药发挥中医保健预防在高血压前期干预中的特色,但对于如何辨证未做进一步说明。
4高血压前期方证结合研究
方证的结合研究,是理法与方药的桥梁。目前方证结合作为现代化研究的热点已深入微观层面。随着系统生物学的发展,基因组学、代谢组学及蛋白组学等技术手段为方证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关于高血压病的方证结合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高血压前期相关研究正逐步展开。周宝宽[16]对阴虚阳亢型高血压前期人群给予滋阴平肝潜阳汤调治,与杞菊地黄汤组比较,总有效率达95%,从疗效上证明滋阴平肝潜阳汤与阴虚阳亢证的对应关系。陈素红等[17]通过观察高血压肝阳上亢证模型大鼠的一般特征,得出天麻钩藤方、羚角降压方具有平肝潜阳之功效,能改善高血压肝阳上亢证之“面部烘热”、“腰膝酸软”、“狂躁易怒”,降低收缩压,具有一定的方证相应性。胡小勤等[18]从微观角度出发,通过制作高血压病气虚血瘀证细胞模型,找到某些差异蛋白可作为高血压病气虚血瘀证的标志蛋白或补阳还五汤的作用靶点,这可能是补阳还五汤与高血压病气虚血瘀证“方证相关”的现代生物学基础之一。
5高血压前期中医证本质研究
证候研究一直是中医领域的研究热点。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证候标准化、客观化、微观化的呼声越来越高,学者们试图从证本质的研究中找到突破点揭示中医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
5.1证候模型研究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模型是目前国际公认的原发性高血压的最佳动物模型。屈会化等[19]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宏观表征及行为学观察得出,14-18周龄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基本符合高血压辨证分型的肝阳上亢证。江秀东等[20]采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以长期激怒联合高质饮食法,成功建立了肝旺痰阻型高血压大鼠动物模型。熊新贵等[21]结合蛋白质组学研究,试图揭示不同模型证型间相同蛋白质及差异蛋白质的表达,为证候模型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证候模型的建立是深化证候物质基础认识的重要思路与方法。目前,高血压前期证候模型的研究尚属空白阶段,如何从已有的高血压证候模型中寻找构建思路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5.2证候与基因多态性研究中医证是机体病理生理变化某一阶段的综合表现和概括,近年来关于高血压中医证候与基因多态性的研究作为中西医结合的切入点备受关注。蒋卫民等[22]发现,PTP-1B基因IVS6+G82A位点G突变与高血压胰岛素抵抗肝阳亢盛证候特点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廖慧玲等[23]研究发现,高血压病中医实证、虚证与AGT基因M235T多态性存在相关关系。陆曙[24]研究证明,RAAS系统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中医证型之阴阳两虚证具有显著相关性。高血压前期证型与基因多态性的研究未见报道,但高血压与基因多态性的相关研究无疑将成为高血压前期基因组学研究的重要基础。
6高血压前期体质研究
6.1高血压前期证候与体质关系研究体质类型是个体在健康、亚健康、疾病状态下所表现的阴阳、气血、津液的描述,中医证候则是在亚健康及疾病状态下脏腑、气血、阴阳盛衰情况及病因、病位等方面的概括。临床实践发现,高血压前期人群部分因主观不适症状不明显而陷入“无症可辨”的僵局,通过现代医学检测手段却可得阳性结果。有学者认为,传统的四诊合参已不能满足现代诊察疾病的需要,辨证与辨体相结合的方式既可祛除四诊的盲区,又可从辨体施治角度为高血压前期防治提供新思路。
6.2体质辨识干预研究项颖等对98例高血压前期人群实行生活方式指导,并依据体质类型进行个性化的护理干预,随访一年,与对照组相比,血压均值明显下降,体质改善率达到80%。满秋珊等认为阴阳气血失调是高血压发生的病机,提倡运用气功、穴位贴敷、磁疗、足浴等养生保健方法结合体质辨识辨体养生,调整阴阳平衡,延缓高血压进展。韩颖萍结合中医治未病理论养生保健的思路主张运用王琦的9种体质分类标准进行辨体饮食调护达到降压的目的。张洪钧认为应当纠正高血压病的易患体质来防治高血压,因食品有一定偏性,集补养、通气血、驱邪气于一体,所以食疗可望成为调整体质、根治疾病的方法之一。王河宝等认为体质作为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影响因素,贯穿高血压病的整个过程,应当运用体质学说对高血压进行体质分型,针对性应用药物调理和养生保健。由此可见,中医体质学说为辨体防治高血压前期提供了临床指导。
7总结和展望
薏米红豆粥
[原料]薏米100g、红小豆50g。
[制作方法]
1.把薏米和红小豆洗净浸泡一晚;
2.把所有材料放入锅中,加水用猛火煮开,调小火煮至薏米烂熟即可(喝的时候可以酌量加些冰糖或红糖)。
[功效]祛湿,非常适合夏季及体内湿气较重的人食用。
荞麦粥
[原料]荞麦米100g、鸡腿50g、土豆100g、白扁豆20g、胡萝卜20g、盐2g、酱油10g。
[制作方法]
1.把荞麦米洗净,沥干水分;
2.鸡腿肉片成小块,马铃薯去皮切成小块,胡萝卜切成片;
3.锅中倒入适量的水,锅置火上,放入荞麦米煮20分钟,捞出沥干水分;
4.把所有的调味料(高汤4杯、低盐酱油10g、盐2g)倒入锅中煮开,放入荞麦米、鸡腿肉片和马铃薯、胡萝卜、扁豆一起煮20分钟,直到所有的原料变软、成熟,盛出即可。
[功效]清热解毒,健胃利肠,降压减肥。
胡桃粥
[原料]糯米100g、胡桃20g、红枣10g、糖或盐5g。
[制作方法]
1.将胡桃夹开把瓤取出,泡在水里,将其薄皮剥去并捣碎;
2.将红枣去核并用水浸泡;
3.锅置火上,加入适量的水,将胡桃、红枣、糯米一起放入锅中煮;
4.煮好后用盐或糖调味即可。
[功效]补肾强腰,固精止遗,温肺定喘,润肠通便。
首乌粥
[原料]何首乌3g、粳米(大米)100g、红枣5枚。
[制作方法]
1.将红枣洗净,去除果核,将首乌洗净,烘干打成细粉;
2.把大米放入锅内,加入何首乌粉、大枣,加人清水800ml,用武火烧沸,文火煮40分钟即成。
[功效]补气血,益肝肾,降血压,抗衰老。用作高血压常吃膳食,春天食用更佳。
糯米大枣粥
[原料]糯米100g、大枣50g、冰糖100g。
[制作方法]
1.将大枣冲洗干净,去除果核。糯米淘洗干净;
2.取锅置火上,放入适量清水,放入糯米、大枣,用旺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煮至熟烂,放入冰糖,融化搅匀即成。
[功效]补脾肺,益气血。能使肌肤色泽红润、体重增加、保护肝脏和增强体质,养生保健常宜佐食。
黑豆牡蛎粥
[原料]粳米100g、牡蛎(鲜)100g、黑豆50g、盐2g、香油3g、小葱5g。
[制作方法]
1.将黑豆洗净,用冷水浸泡2~3小时,捞出,沥干水分;
2.再将粳米洗净,浸泡0.5小时后捞起;
3.牡蛎肉洗净,沥干备用;
4.锅中加入约1500ml冷水,将黑豆与粳米放入;
5.先用旺火烧沸后加入牡蛎肉,搅拌数次,然后改用小火慢慢熬煮;
关键词:亚健康;中医健康管理服务;运动养生;现状;发展展望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的概念应为“躯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道德”“生殖”五大方面都健康的状态[1]。可以看出,健康并不单纯指的是一个人身体上没有疾病,而是指人的身体、心理和行为等诸多方面的完好。人们要达到健康并维持这一状态,就离不开科学的健康管理。
1中医健康管理服务
1.1中医健康管理服务的概念
健康管理是一种以现代健康观念为核心,运用管理学理论和方法对需求人(群)健康状况进行检测、评估、干预的管理服务[2]。中医健康管理是将中医“治未病”传统思想与新的医学模式相结合,运用中医学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核心思想,结合管理理论体系,实现促进健康为目标的全人、全程、全面的医学服务过程。其内容包括了健康咨询、监测、教育、危险因素干预、养生调治、信息管理等[3]。其管理方法体现了中医特色理论和技术,包括中医食疗、运动疗法等。
1.2健康管理的形成
健康管理的起源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保险业[4]。而后健康管理概念推广开来,进入国内市场,迅速发展形成“健康管理产业”。2007年中华医学会正式成立了健康管理分会,《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创刊,标志着健康管理的必要性和价值受到政府和社会群众的普遍重视,表明国内的健康管理产业步入规范化发展轨道。
2中医健康管理服务的现状
2.1中医健康管理服务的核心思想
与其他健康管理服务相比,中医健康管理服务的特色就在于中医理论和技术。其基石即中医“治未病”思想。中医“治未病”首次出现于《黄帝内经》[5]。其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病已成而后药之”譬如“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是中医“治未病”思想的雏形,表现出“治未病”的重要性。“治未病”与健康管理学中主张的“防患于未然”异曲同工,二者相结合,构成了我国医学和西方医学的结合典范。将中医“治未病”和“未病先防”理念应用于现代健康管理服务中,建立特色的健康管理体系,从而为人们维护健康、规避健康风险、降低医疗成本提供有效途径。近年来,中医健康管理服务在国内取得较大进展,如“治未病”高峰论坛、“中国健康管理工程”等。在“治未病”思想的指导下,一个全面的、成体系的中医健康管理应当是可以针对不同健康状况的个人或群体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分类健康管理。对于健康人群,即“未病”之人。可采用中医的“预防”思想和体质辩证具体情况,为其提供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帮助其自主改善生活方式。帮助健康人群形成健康行为的自觉性,达到固本培元的目的;对于亚健康人群、康复人群及高危人群,即“欲病”之人,可采用中医防治、防病的思想,为其提供健康咨询和健康干预,如采用运动养生法,帮助其改善体质,达到“未病先防”,降低医疗成本的目的;而对于已经患有某种疾病的个体和人群,即“已病”之人,可对其进行体质判定和健康风险评估,建立健康档案协助患者就医。如此一来,通过“未病”“欲病”“已病”健康状态的评估,对个体或人群进行合理的中医健康管理,包括干预、长期追踪等措施。中医“治未病”思想为健康管理系统提供了思想支撑,奠定了中医预防和个性化诊疗的健康管理思想基石[6],也为中医学的预防、诊断、管理、养生保健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具体手段。经过长期、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中医健康管理确实能对人类健康发挥独特作用[7]。以“治未病”思想作为核心基石的中医“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动态辩证观相较于西医简单的对疾病危险因素的评估来说,能够更加客观地评估和描述人体健康状态的动态变化,是真正意义上的健康管理服务。
2.2中医健康管理服务的运行模式
2.2.1信息采集与评估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显示,亚健康人群已毫无争议地成为健康管理的主要对象[8]。中医理论和方法对亚健康状态的调治符合健康管理的要求。有关中医专家提出,可以依据中医体质辨识为个人健康管理提供重要依据,如王琦教授提出的“体质九分法”,从“欲病”之人的疾病预防入手实现健康管理[9]。体质辨识采用现场问卷方式,结合中医四诊综合辨识法、亚健康症候测试量表等量表,丰富了中医对人体健康状态信息的收集和评估方法,为系统构建中医健康管理体系创造了条件。2.2.2中医保健特色门诊各种特色门诊是当前中医健康管理服务运行的主要模式之一[10],如养生技术治疗门诊、健康调养门诊等,针对不同的体质特性、个体的健康危险因素,制定个性化的体质调养方案,内容包括情志、饮食、运动调养等。同时引进先进的仪器设备,帮助“未病”“欲病”“已病”之人尽早、准确地发现病变(倾向),对风险进行预警,为防治方案提供客观指标,并开展中医保健特色疗法,形成具有特色的健康管理模式。例如,中医运动疗法在中医保健特色门诊应用十分广泛。其通过利用躯体运动或辅助康复器械的生物力学原理帮助个体进行主动或被动的运动。以“五禽戏”为例,这种传统的中国健身方法,由华佗模仿5种动物创编,具有平衡阴阳、滑利关节、推行气血、疏通经络之效用。其中虎戏对应肝,习之可填精益髓,强腰健肾,通督脉,祛风邪;鹿戏对应肾,习之可舒展筋骨,增强体力,益肾固腰;猿戏对应心,习之可愉悦心情,畅心智,灵活头脑,增强记忆力;熊戏对应脾,习之可促进消化、睡眠,强健脾胃;鸟戏对应肺,习之可疏通经络,调运气血,调和呼吸,活动筋骨关节。
3中医健康管理服务的发展展望
3.1强化中医理论,融合传统健身运动
中医健康管理服务应当重视传承和发扬我国深厚的特色中医文化。在现代健康概念和医学模式以及中医“治未病”理论的指导下,以中医的阴阳、气血、经络等理论为基础,形成融合导引、气功、武术、医学理论为一体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养生运动方法,从健康筛选、促进、管理等多方面入手,为社会人群提供个性化的健康促进服务和计划,以期以最低的医疗成本投入获得最大的健康效益。
3.2充分运用现代技术
充分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实现对患者动态的“望闻问切”,还可研制集智能化、系统化、科研化的中医健康管理软件,实现“跨领域”的诊疗服务,从而实现中医和现代科技的有机融合,以先进的科学力量提升服务和管理质量。
3.3建立中医健康基础数据库
建立中医健康基础数据库,可以为开展中医健康管理服务提供重要基础。如作为健康评估和健康需求的依据来源。为确保依据的科学性,应在不同的人群水平上开展监测。如基本健康水平、疾病危险因素、生活方式、运动方式等,从而提高健康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准确性。
3.4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石
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石,强化社区中医健康管理服务的开展,通过主动走进社区,以多种方式开展中医健康管理服务宣教,加大宣传,对个人、家庭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并提供相应的诊疗干预措施,提升群众的认可度,塑造中医健康管理的“品牌形象”。
3.5规范评估和疗效评价标准
中医学对人体健康的评估方法和疗效评价标准有很多种,但并未形成统一的标准[11]。而为了确保中医健康管理服务向着健康、科学的方向发展,对其手段和疗效进行标准定义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养生保健操、理疗、药膳等,并制定相应的科学评价体系和规范标准,以制度化促进中医健康管理服务行业的规范化发展。
4结语
1 接通任督二脉。舌点上腭,古气功中又称“搭鹊桥”,是疏通任督二脉的经络,打通小周天的重要步骤。
疏通经络,是我们战胜癌症,恢复健康的必由之路,任督二脉又是人体最重要的两条经络,疏通此二脉的重要性自不必多言。
2舌尖轻点上腭。可以促进舌下腺大量分泌唾液,唾液中含有很多有益于人体健康长寿的物质,若能徐徐咽下,对养生保健有着特殊的作用。
古人造“活”字,即是舌旁从水,就是告诉我们舌旁有水方能活,还告诉我们舌旁之水丰沛,可以使人活得健康。舌旁之水就是唾液,自古赋予它“金津玉液”、“琼浆玉泉”、“甘霖”等美名。
中医学认为:“五脏化五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为五液。”意思是唾液为脾肾所化,肾为人体先天之本,脾为人体后天之本,唾液富集了五脏之精,气血之华。唾液能“润五官、悦肌肤、固牙齿、强筋骨、通气血、延寿命”。
春秋时期的老子认为,灵丹妙药虽好,也不如自己津液重要。古代养生学家陶弘景也说:“食玉泉者,能使人延年,除百病”。
西汉道人蒯京,每日的清晨做漱口动作30次,待唾液满口时,用意念分三次将唾液送入丹田。如此三次,成为三度九咽,名为“食玉泉”。日久使面部润泽,精力充沛,体格健壮。
唐代医圣孙思邈在《养生铭》中说,“晨兴漱玉津”可祛病益寿。他每天早上醒来,用舌搅出唾液,徐徐咽下,活了102岁。
年过八旬的乾隆皇帝,其养身法之一就是“齿常叩,津常咽”。
现代医学表明,唾液中含13种消化酶、11种矿物质、9种维生素、多种有机酸和激素等,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每天吞咽自己的唾液可以美容、祛病、延寿。
近年来,经过科学家的探索,发现唾液中的过氧化酶、过氧化氢酶,不仅有抗氧化的作用,还可以消除体内的氧自由基,更是不可忽视的抗癌奇兵。
美国乔治亚大学科学家将人体口腔中分泌的口水加入亚硝基化合物、黄曲霉素等强致癌物,以及油烟、肉类烧焦物、焦谷氨酸钠等可疑致癌物中,其细胞的变异性在30秒内完全丧失。从实验中得知,口水中含有过氧化酶,这些酶分解进入口腔的致癌物质,可使致癌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起到抗癌作用。
日本科学家临床观察发现,普通人的口水可以杀死百分之七八十的癌细胞,而有的人的口水,可以杀死百分之百的癌细胞。日本研究人员还发现,唾液能消除致癌物所产生的超氧化自由基,每口食物咀嚼30次,可使唾液与食物充分混合,自由基得到最大程度的清理,抗癌效果最佳。唾液的消毒过程还会在胃里持续30分钟,起到持续抗癌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