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考古基本知识

考古基本知识

时间:2023-10-30 10:33:1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考古基本知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考古基本知识

第1篇

1、华南师范大学历史研究生培养具有一定的基本理论素养和系统的专业基本知识,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史学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文博档案及各类介事业单位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2、就业方向:就业方向相当广泛,毕业生可适应策划、咨询、管理和教学、研究等方面工作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可以参与科研单位、党政机关、新闻出版部门、学校、文化型企业等行业。

3、相近专业:历史学、世界历史、考古学、博物馆学、民族学文物保护技术。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

【关键词】公众考古 博物馆考古 敖汉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层次也随之提高,历史、文化及文化遗址对公众有很强的吸引力,博物馆也因此成为文化旅游中的热点。为适应和满足观众的参观需求,多数博物馆改变传统的以“物”为主的简单、枯燥、单一的展示方式和阐释手段,转而以观众为中心,充分站在观众视角来全盘考虑博物馆的展览陈列设计和公众阐释手段,把考古、历史与公众的心理、观念、情感和需求相结合进行综合设计,以更好地满足公众对文化资源的享受。

二、公众考古理念的实践

1.强化“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博物馆应坚持发展以人为本的博物馆文化,强调博物馆服务社会、服务公众的意识。英国有位学者提到:“博物馆最值得珍视的资源不是展品,而是观众”。这不仅因为公众的参与能够证明博物馆的存在价值,更因为博物馆作为向公众传递考古、历史知识和信息的平台,服务的对象是公众,而公众作为文化遗产的享有者和保护者,在博物馆所获得的不仅是丰富的生活,开拓的视野,更是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自觉和责任。因此,观众才是博物馆发展的动力源泉,观众的需求和感受决定着博物馆的发展方向。

为此,博物馆一切工作都围绕着观众及社会教育来进行,围绕着为公众服务来展开,牢固树立“观众至上”的观点,建立完善的教育、导览咨询、休闲便民及生活服务等基础设施,为观众营造一个舒适、和谐、便利的参观环境。由于博物馆的观众是多元的,他们的文化背景、学习形式和参观目的都各有不同,为满足不同群体的参观需求,我们也设置了观众留言簿和服务热线,吸取观众提出的宝贵意见和要求,及时解决观众提出的问题和困难,帮助观众愉悦地参观和学习,全面体现博物馆的优质服务,让观众能高兴来、满意归。

2.开放展示发掘和保护现场

面临着发掘、保护与展示的重大课题,观众也对此充满了好奇心。为满足观众的探知欲,提升观众的体验感,在发掘和展示中融入公众考古理念,将发掘场景和文物保护场景向公众开放。发掘全程向观众开放,观众既可通过考古工作现场观看考古人员如何清理遗址表面的土层,如何挖出文物,如何对文物进行现场保护,又能通过发掘现场的高清数码录像机将所有细节一一捕捉。通过现场观摩,获得直观感受,初步了解文物考古的基本程序,感受文物出土的喜悦感和文物保护的迫切感和责任感。在考古发掘后,考古队员也及时在馆内召开发掘成果的新闻会,吸引国内众多媒体的参与,通过媒体向观众传达考古信息和考古成果。

3.设立开放式文物保护与修复实验室

为让观众初步接触和了解文物保护及修复的相关理念和基本知识,馆内设立开放式文物保护修复实验室,向观众展示石器、骨器、陶瓷器、铁器、木质文物等各种材质文物的修复、文物信息的采集、凝结物的清理等内容。通过对文物保护修复的现场展示,来提高公众对文化遗产的自觉保护意识。

4.开展流动博物馆活动

为了让更多的市民和学生了解历史并开展展览进社区、进校园活动,以图片、影像资料的形式通过讲解员的生动描述将文物、历史知识传递给广大群众,让平时没有机会看到这些优秀文化遗产的群众能够免费体验文化的魅力。

三、案例介绍

龙祖玉源粟之乡--神奇的敖汉。敖汉位于内蒙古赤峰市的东南部,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多年的考古资料证明:旱作农业从这里起源,世界上最早的玉器在这里发光,凤从这里展翅,龙在这里发祥……远古的祖先在这片83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留下了他们探寻、发展的足迹。

敖汉的神奇当属那些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迹。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敖汉境内陆续发现了四千多处不同时期的古代遗址,遗址数量居全国县级之冠。这些遗址包括近万年的小河西文化,8200-7400年的兴隆洼文化,7200-6400年的赵宝沟文化,6700-5000年的红山文化,5000-4500年的小河沿文化,4200-3500年的夏家店下层文化和3200-2500年的夏家店上层文化,这些延续发展、没有断层的文化遗存填补了中国北方考古编年的空白,使中国北方的考古学文化谱系齐全,脉络清晰,让敖汉旗蜚声中外,成了中国北方乃至东北亚地区史前文化研究的中心,被学术界誉为文明太阳升起的地方。

如何更好的对这些古文化遗产进行宣传、保护、传承工作,是摆在敖汉考古界的一大重要课题。

四、关于今后实践的几点意见和思考

1. 增加体验式的展览活动

敖汉之所以被称为“龙祖玉源地,华夏第一村”,是因为对敖汉兴隆洼遗址的发掘。兴隆洼遗址是兴隆洼文化的命名地,出土了世界上最早的玉器、奇特的服饰“蚌裙”和奇特的葬俗“人猪合葬居室墓”等重要考古发现。在对兴隆洼文化的宣传展示中,可以根据发掘资料复原八千年前的兴隆洼人生活场景,通过复原的房屋、制陶场面、围猎和用火的一些情景让观众直观的感受到八千年前古人的衣食住行。即在博物馆的展陈设计中,要增加观众参与体验历史的机会和条件,丰富个体的历史认识与体验。使观众在体验过程中能主动探究、发现知识并消化理解,通过体验获得感官上的刺激,从而引发观众的兴趣,调动观众的热情。或开设“触摸过去”活动,如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都出土了大量的石器,但每个时期的石器都有不同的特点,可以挑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石器让观众直接触摸,增强直观感受,并将不同时期的石斧、石刀或磨盘、磨棒放置在一起,让观众亲自触摸感觉它们的不同,直观简单的就能理解每个时期石器的特点并能加以区分。再如模拟考古,在考古发掘中,划出一小块地方,让观众代表在专业考古学者的带领下动手参与体验现场考古,了解基础的考古、文物和保护知识等。或者到遗址实地参观,更是直观的学习,亲身的感知。

2.延伸展览内涵

如定期邀请专家在馆内开设讲座,与学校联合举办夏令营、博物馆修学游活动或举办小讲解员培训班等活动,与电视台合作举办博物馆知识有奖问答亲子活动等等,为观众带来趣味、知识、想象力和创造欲。同时,可依据本地的文化特色,结合市场调研和观众意见,有计划地设计和营销旅游纪念品,让纪念品成为文化宣传的一大载体。

3.提升讲解艺术

高水平的讲解可以使陈列增辉,使观众在欣赏展品、增加文物知识的同时得到精神的愉悦、心灵的共鸣。好的讲解能紧紧围绕展览的整体脉络将考古基础知识和文化遗产保护理念融入到讲解词中,对展览涉及到的历史事件、科技成就、经济状况、文化特征、文物概况等都要有所描述,甚至展览中没有出现而又与展览相关的内容也可收录其中。例如在讲解碳化黍和粟的时候,现场只能看到一些黑色的谷粒,应该简要介绍这些碳化谷粒发现的地点、时间、发现过程以及发现它们的意义。如这些碳化粟粒和黍粒发现于敖汉旗兴隆沟遗址,2003年在对遗址采集的土样进行浮选时,发现了1500多粒碳化了的植物籽粒,这些籽粒经北京大学、日本和加拿大的权威部门鉴定,是距今8000年的碳化粟粒和黍粒,比中欧地区发现的谷粒遗存早了2700多年,由此敖汉被定位为“横跨欧亚大陆旱作农业的起源地”,敖汉也有了“谷乡”的美誉。碳化粟黍的发现,说明兴隆洼时期已开始少量的种植粟和黍,很难想象敖汉的先民们经历了怎样的艰辛万苦才遴选出了适合人们进食的最佳食物,至今用谷子加工做成的小米饭和黍子磨面做成的粘豆包仍是敖汉最具传统特色的美食。再如讲解红山文化的玉猪龙时,可以从兴隆洼文化的原始猪首龙形象讲起,再到赵宝沟文化刻画以猪、鹿、鸟为题材的龙凤纹尊形器,再到红山文化的玉猪龙,让观众清晰的了解到龙文化在敖汉的孕育和发展过程。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知识也可引入讲解,如有修复痕迹的瓷器,可介绍在文物修复方面的一些知识。如我们馆展出了一批辽代的墓壁画,在讲解壁画的内容和壁画发现的意义时,可穿插讲讲壁画的揭取的过程和保护的一些措施。在讲解中,还可穿插一些故事性的描述,但要时刻坚持以宣传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为宗旨,将文物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宣传教育放在首位。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今世界,由于多种文化传播形式的迅猛发展,选择博物馆参观的观众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观众给博物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博物馆要赢得更多观众就必须处处考虑观众的需求,满足观众的需要,一切服务于观众。

第3篇

关键词:数学应用;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9-008-01

现在不管是高职生还是中职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数学基础差,学习态度差,学习能力差。面对如此现状,如何改变教学观念,调整教学思路,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让一切教学手段都适应学生的学习,努力体现学生的中心地位成为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数学应用问题的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数学意识的重要途径,同时我们还能从作业中观察到学生的成绩与不足,从而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帮助和鼓励学生进步。

一、从一道数学应用问题,看如何培养学生数学精神,体现其教育价值

在学习指数函数的应用问题时,提出了指数模型的概念。在学习对数函数应用时,出现了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的问题,而放射性同位素碳-14的半衰期在文物年代鉴定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案例:碳-14的半衰期为5730年,古董市场有一副达・芬奇(1452-1519)的绘画,测得其碳-14的含量为原来的94.1%.根据这个信息,请同学们从时间上判断这幅画是不是赝品?

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具备一点化学知识,懂得一点考古知识,对达・芬奇的生平要有所了解,要熟悉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有关知识。特别是要教育学生在繁琐计算面前要认真仔细,沉着冷静,不畏困难。

教学设计的程序是:

1、熟悉问题的背景。什么是碳-14?达芬・奇是谁?你对他了解多少?按照传统的做法,这些问题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答案,但我一反常态的只告诉学生如何找到这些问题答案,让他们自己去寻找。

2、分析。从时间上判断这幅画是不是赝品,就是利用碳-14的衰变规律推断这幅画的完成年代。

3、解答。教材上的解答过程让人一头雾水,没做任何交代就突然冒出一个等式(指数方程): ,就连数学成绩最好的学生也反映看不懂。教学设计时我就意识到这是培养学生探究精神的绝好机会,于是我鼓励大家自己动脑动手探索解题方法,寻找问题的答案。在教师指导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问题得到完满的解决。

设这幅画的年龄为X年,画中原来的碳-14为a,经过一年残留的质量百分数为y,根据题意有 ,解得 ,代入式子 ,

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从最后一个式子中解出X,大家联想到对数的神奇性质,认为两边取对数就可以把未知数X从高高在上的指数位置拉下来: ,于是, 。到这一步,仍然有学生不知所措,意识到如此繁琐的计算,用手工是难以完成的。计算器能帮我们准确无误的完成这一工作,结果是:

(年),

对答案的解释工作就留给学生讨论了。

一场精彩的考古工作结束了,留给我们的不仅是文物鉴定的基本知识,体验做考古工作者的乐趣,对博学家达・芬奇的敬畏,更有对数学的重新审视,数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无视数学存在的价值。

二、从一道微分应用题的解答探讨帮助学生进步的可能性

在学习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时,结合专业特点,我给某建筑技术专业班的学生布置了一道习题,“边长为 的正方形铁片,加热后其边长伸长了 ,问面积约增大了多少?”

解答的结果如何呢?为了说明问题,我们来把解题情况进行简单的分类。

第一类,不知所云,认为凡是数学问题我都不会。这部分学生没有读懂题目,或者根本不读题,反正是一个字也不写或写不出来(俗称交白卷)。这类学生所占比例惊人,达53.85%!

第二类,似是而非,我认为就是这样解答。这部分学生能理解题目的意思,知道它的算术解法,但是结果错误。其中代表性的错误是 ,

更离谱的是

至于最后不带单位,不作答等这些解题的基本格式和要求都不会就不是此处的重点了。这类学生占19.23%。

第三类,老师小看我了,算术是我的强项。他们信心满满的写出解题过程,给出正确的答案,也是就 。这类学生占17.31%.

第四类,知道要用微分知识计算,但思维混乱,知识错误,结论错误,不能把计算进行到底。如 。这类学生占1.92%,即全班有一个学生这样做。

第五类,我是学霸,这道题太简单了。如设面积为S,边长为X,面积为 , ,取 ,则

这类学生占7.69%,也就是有四个学生按要求给出了正确的答案。

面对如此令人诧异结果(事实上比预料之中的结果要夸张一点),没有埋怨,没有放弃,而是寻求行之有效的解决问题途径,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制定详细的帮辅计划。

对于第一类同学,从最基础的数学知识说起,告诉他们的计算方法,如果笔算有困难,就教会他们如何使用计算器;对第二类学生,帮助他们找出错误的原因,并充分利用计算器的方便、快捷、准确的功能;对第三类同学,首先肯定他们的成绩,再告诉他们,对于近似计算,我们不能停留在小学算术阶段徘徊,要善于用高等数学知识简化运算,这两种方法,就像是马车与动车的区别,现代高新技术离不开高等数学;第四类学生,就要求他们在搞清微分与函数增量的关系的基础上,学会正确的进行微分运算,可以模仿例题。要让他们知道自己是很有潜力的,鼓励他们进步;而第五类同学就是这个班的数学精英了。他们稳重,善于思考,执着的追求数学真理。对这些同学教师能做的就是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鼓励他们参加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发挥自己的数学优势。这种分类指导针对性强,实用,高效,它使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每个学生都看到了希望。

三、数学应用问题的教学给我们的启示

第4篇

论文摘要:地方高师担负着地方中小学历史教师培养的重任。由于基础教育改革对地方高师教师教育的触动,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也必须在培养的目标、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育实践等方面进行改革。

民族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的质量最终取决于教师的质量。没有高质量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地方高师担负着地方中小学历史教师培养的重任。随着21世纪知识经济的迅速扩张和史学研究及考古学新成就的发展,现阶段地方高师历史教师的培养模式面临着严峻挑战,改革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模式势在必行。

一、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当前,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主要是全日制式的职前培养模式。这一模式的优点是:培养目标明确,学生专业思想比较巩固;学生在校学习的所有课程均有利于他们将要从事的历史教师职业;可以使学生初步具有从事中学历史教育的能力。近年来,我国高师历史教师培养在许多方面进行了改革,而作为回应基础教育各项改革的地方高师在历史教师培养方面则出现了诸多的不适应,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如下:

(一)课程编排理念相对落后,培养目标不明确。

现行的高师历史教育课程过分专注于历史基本知识灌输,而忽视对学生历史专业教育技能的培养。同时,“偏重于政治思想素养而轻于教师职业素养;偏重于专业知识而忽视教育教学技能,忽视学生的综合性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师资培养体系的封闭性带来课程结构体系的僵化和滞后”。高师历史教师培养的目标定位也是如此。

(二)课程结构不够合理。

根据1981年国家教育部《高等师范院校四年制本科文科专业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规定,公共基础课占整个教学总学时的20%,专业课占总学时的65%,教育专业课占总学时的5%。根据对部分高师院校历史教师培养的课程调查,结果表明:基础学科专业课程占总学时的65%,教育专业及教育实践课程只占总学时的15%左右。教育专业课程比例如此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势必会对师范生职业化程度的提高造成很大影响,使学生成为名副其实的“书呆子”。

(三)课程内容陈旧,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敏感性较低。

高师历史教师培养课程过分强调知识的完整性、体系性、学科性,而忽视专业的前瞻性、应用性、实践性。比如目前实施的中国近代史课程体系仍然坚持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线索,带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这样的课程设置和学科内容很难培养出具有“更富有接纳力,广阔的视野和丰富的创造性”的教师。

(四)注重书本基础知识和理论教育,轻视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这是当前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中一个十分常见的问题。根据对部分师范院校历史学专业教学计划的调查,可以发现各学校大都是学制四年,总周数160,总学时数3092(注:平均周学时21.77),总学分270。其中,能力实践课只占14学分(包括军训、教育实习、毕业论文和普通话),这其中还包括6—7周的教育见习与实习。如果按照周数来算的话,教育实践只占总授课周数的1/16。可以想见,在如此短的实践时间里,怎么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养成新的教育理念,使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其结果只能是“新瓶装旧酒”。

(五)沿用旧的评价模式,评价模式单一。

虽然我国教育理论界已经提出了不少关于高师教育的评价模式,但在不少地方高师院校,历史教师培养评价的模式仍以考试为主,不管是专业课测评,还是公共课测评,都是笔试,一份试卷定结果。绝大部分学生都是平时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从而影响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二、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的对策与途径

地方高师院校是地方基础教育教师的专门培养基地,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应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根据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与内容,对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结构进行调整,对教学方法与培养模式加以改革,强化学生教育与教学实践环节,从而培养和提高历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一)转换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的教育理念。

“先进的教育理念与管理理念是高师院校发展的先导,是高师院校内部改革的决策基础与舆论动员,在高师院校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传统与现代、进步与保守等新旧观念之间的冲突不仅体现在教育决策群的头脑中,也深植于广大教师的心中。”因此,我们必须从注重知识传授向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进行转变,培养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观念指导行动,只有转变原有的观念,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的现状。

(二)调整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的目标。

“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社会的客观需求与主体的价值观认同的统一,它引导教育对象走向预期的发展结果,从而也指导和制约着教育活动的过程和价值取向,对教育活动起着导向、激励、调节和规范的作用。”时代的发展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提出了崭新的目标要求,这就是面向基础教育,为实施素质教育服务,既能提高未来中学历史教师的整体素质。实现教育观念的现代化,具有本学科扎实、宽广的史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具备一定的相关学科、交叉学科的基本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综合素质以及广泛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应根据社会需要,进行通才教育,培养社会需要的“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创新性”复合型人才。

(三)改革地方高师历史教师教育的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它决定着高等学校所培养人才的根本特征,集中体现了高等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近年来,部分地方高师院校在进行师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而有效的探索,如海南师范学院曾实行了“3+1”人才培养模式,四川师范大学实行了“2+2”模式,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可以从中吸取经验,对专业课程设置进行调整,打破过去专业划分过细过窄的格局,从而建立“文理渗透,学有专长,能为人师”的综合型专业培养体系。

(四)整合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的课程设置。

当前,传统高师教育课程设置的最大弊端在于缺乏师范教育特色,雷同于综合大学学科专业的课程体系。这一弊病长期以来导致师范院校教育“学术性不强,师范性不明”的状态。目前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课程结构主要由公共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专业课程三个板块组成。如前面所言,教育专业课程所占的比例明显偏低。“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高师教育专业课程比例偏低,英国为25%,德国为30%,法国为20%,美国为20%”。这种不协调的课程结构设置,不仅难以适应当前社会和时展对教师能力、素质的要求,而且也是导致地方高师院校缺乏办学特色的主要因素。因此,要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的课程设置进行整合。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适当压缩中国通史与世界通史的内容,加大专门史以及历史课程与教学的授课内容。同时,可以配合高中历史选修课的六大“模块”开设一些限制性选修课,从而扩充和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

二是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多样化、现代化的要求,开设一些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任意选修课。

三是开设的教育教学类课程要突显其技能性、实践性及可操作性。国外一些国家教师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如英国,教育理论课的必修课为: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哲学、儿童发展史、课程研究、教育管理等。选修课为比较教育、特殊教育、人权与教育等;方法与技能课的必修课为:学校与课题教学中的人际关系、学生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语言交流中的问题、学习的选择与准备、表达技巧、评价方式等。选修课为:学习环境、班级作业、小组作业、个人作业等。”。‘这些内容对当前我国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课程设置都有很大的启发性。

(五)注重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的实践环节。

教育实践是促进教师发展成长的根本动力。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的实践环节主要包括教育见习、模拟实习、教育实习等。目前,部分地方高师历史教师教育实习持续的时间一般在6—7周,学生在实习期间一般很少有时间实习班主任工作和教学管理工作,从而使得教育实习效果不明显。“而世界许多国家都特别重视对师范生的各种实际能力的培养,教育实习的时间在总量上越来越充裕”。“如英国15周,美国多则半年,法国27周,德国72周。”因此,地方高师历史教师培养也应借鉴国外同行培养师范生的模式,对教师教育实践课程进行调整,注重教育实践环节,从而注重学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

第5篇

中学计算机教育是一项知识性和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学科教育。当前,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应用,已把社会生产力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对计算机教育本身也是一项重要而有力的支持。因此我认为,难得的机遇已悄然到来,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进一步坚定信念,加快教育改革步伐,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师资建设、学科教学德育目标、学生能力素质培养、评估等方面 做出整体性改革,并结合“德育为首,五育并举,全面发展,学有所长”的教育思想, 在计算机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为国家建设培养一大批有用的世纪人才。

一、教学内容应以实用为主,突出表现为更新、更深的特点。教学内容改革应当适合素质教育的特点。教学内容要以实用为主,自编或选用多种教材,体现“一纲多本”、“多纲多本"的原则,做到从实际出发,注重效益,有计划、有重点、分地区、分层次地发展和普及计算机教育。

教学内容也应当随着时代的科技进步不断更新和调整。正如《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所提出的“要按照现代科学技术、文化发展的新成果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际需要,更新教学内容,调整课程结构”那样,教学内容知识面不但要更宽广,而且要更新、更深,既有思考的又有动手的。我校计算机课程注意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意识,普及计算机文化,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高一年级我们在初中课程基础上增加了QBASIC程序设计,让学生学会程序设计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高二年级主要选用了数据库管理系统,让学生掌握数据库管理系统各种命令的操作,学会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一些简单实用的实验课题。此外,我们还根据需要及时更新和增添了新的课程内容,如WINDOS95、Internet通信等,注重学生实践训练,以利于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

二、改进教学方法,注重“精讲多练”、“因材施教”的原则。改进教学方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我们在计算机教学中提倡“精讲多练”的原则。“精讲”,是指对于学生自己看得懂的、理解的内容,教师少讲甚至不讲;而对于一些理论概念(如文件、目录、路径等),要有针对性地讲解,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突破难点,精要简赅地讲授,让学生掌握知识要领。“多练”,是指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加实践操作,以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技巧。在学生实验时,我们加强巡回辅导,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错误,反对让学生放任自流、无目的地实践。

我们也注重运用"因材施教"的原则。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时期是学生学习科技文化基础知识最活跃、最具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时期,是学习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并利用计算机 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期,在关键期内加强计算机教育,效果最佳。同时,教育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学生的智商是有区别的,不同学生素质发展的个别差异也是很大的。因此,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要因材施教,不能模式化。有鉴于此,我们采用了分层次教学,在对大部分学生进行普及计算机教育的基础上,对有潜质、有才华的学生进行个别化教学辅导,让他们广泛参加计算机第二课堂、竞赛等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精心培养这些尖子人才,使他们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注意发展特长。

三、改进教学手段,组合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改革教学手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条件。计算机教学手段改革应自觉地走在各学科前列,为学校教育创设现代化的教学环境,加强传统媒体(如幻灯、投影、录音、广播、电视、录像等)与现代媒体(如计算机技术、卫星技术等)的组合优化教学,注重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探讨和建立新型的现代化教育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大力推进计算机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

现代社会由于其技术知识更新速度快,人们需要更快更方便地获得知识以适应社会发展,传统教育手段已无法解决这一困境,我们必须从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中找到出路。我认为,在教学手段上注重发展计算机网络教学是明智之举。大量事实表明,在这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下,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已完全被摒弃,学生是真正作为学习主体去主动探索学习的,教师可组织生动形象的、图文声并茂的语言教学,并可以利用大量的软件资源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这是以往任何教学手段所不能达到的。正是在这种新型教学模式下,学生参与学习、启发式教学、因材施教等教学方法才得以 真正实现,从而体现出教学的互动性。这样,教育再也不是教师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的结果,而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探究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去发现和掌握知识的过程,从而让学生都获得与科学家们一起参与课题研究、去挖掘考古、去探索星体奥秘等过程的喜悦。我们的经验也表明,这样得来的结果比耳提面命的讲授深刻得多、鲜明得多,更能发挥他们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四、加强学科德育目标渗透,注重学生实践。应当明确,我们培养的是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各级各类人才,他们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人才的质量应当是“德、智、体全面发展”。

我们要重视在学科教学中落实思想教育点,实现德育目标渗透,从而体现“德育为首,五育并兴”的教育思想。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分年级按照教学目标详细制订了《计算机学科教学德育目标实施细则》,注意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治学的学习态度、良好的计算机职业道德以及与人共事的协作精神。

第6篇

关键词:医学生;人文素质;科学素质

20世纪70年代开始,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学与社会人文科学紧密联系起来。医学生应具有以下素质:为社会服务的精神及医德修养、严谨求实的科学素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团结协作精神。学校应将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培养相结合,为社会培养“德高医精”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1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

1998年,教育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大学生基本素质包括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文化素质是基础。我们所进行的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是指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包括4个方面:一是人文知识,涉及人文领域的基本知识,如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二是人文思想,它是支撑人文知识的基本理论及内在逻辑,反映基本的文化理念;三是人文方法,它是人文思想中所蕴涵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与科学方法强调精确性和普遍适用性不同,人文方法重在定性,强调体验,且与特定的文化相联系;四是人文精神,它是人文素质的核心,是人类文化或文明的真谛所在,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从根本上说都是人文精神的具体表现[1]。人文素质是医学生诸多素质中最核心、最基本的素质。近年来,有些学校忽视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过于强调人才的实用性,而着眼于培养“医匠”,这种“重专业轻人文”的做法使得医学生只会做事,不会做人。功利主义、拜金主义思想严重,道德意识淡薄,缺乏对理想信念的追求,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恐于承担社会责任,他们一旦遇到挫折,心理便无法调适,极易走向极端。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和多元文化冲击的时代背景下,笔者认为医学院校可通过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使医学生成为既有丰富医学专业知识与较强技能、又有较高人文素质,既有创新能力、又有协作精神的全面发展型医学人才。

2医学生人文素质调查与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个案访谈、会议讨论等形式对我校医学生人文素质进行调研,如医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认识、医学生人文知识自查和人文素质自评等,分析人文素质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人文素质教育方法和途径,构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模式。精心设计调查问卷,如“人文素质教育调查问卷”“人文素质选修课调查问卷”等。调查对象为我校2016级临床医学、护理、助产、医学美容技术、医学影像技术、药学、医学检验等专业学生,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87份,有效回收率96.8%。针对“制约医学生人文素质提高的主要因素”问题,35.0%的医学生认为是社会主流导向,27.0%的医学生认为是学校缺乏相应的措施,24.0%的医学生认为是个人缺乏兴趣,14.0%的医学生认为是课业负担太重。关于对自身人文素质的评价,57.0%的医学生自评一般,7.0%的医学生自评高。问及“你觉得培养人文素质最有效的途径是什么?”,73.0%的医学生认为是“开设系统而全面的人文课程”,其中大多数医学生希望开设历史类选修课,一部分医学生希望开设文学、艺术类选修课,只有不足10%的医学生希望开设哲学类选修课。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知识摸底自测”,发现医学生人文知识匮乏、知识面窄、人文意识淡薄等。调查结果表明,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不容乐观。

3对策

人文素质教育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2]。学校要加强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其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较强的专业技能和较高的人文素质。

3.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人文素质

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认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育人,做学生灵魂的工程师。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教师的言传身教不仅会对学生在校阶段的学习产生影响,还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医学院校的教师大多是医学专业毕业生,师资队伍结构单一、知识背景相似。学校可以从改善师资队伍结构和教师的继续教育等方面人手,提升教师人文素质,促进学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发展,从而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第一,做好人才引进工作,引进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类教师或毕业生充实师资队伍,使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教师比例合理,逐步完善师资队伍结构。第二,尊重教师,营造“兼容并蓄,学术独立,思想自由”的大学氛围,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提升教师人格魅力,拓宽知识面,提高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第三,通过进修、培训、讲座等方式,为教师搭建人文科学继续教育平台。

3.2优化课程结构,突显选修课的多样性与人文性

美国佩利格里诺教授曾说:“医学是最人文的科学、最经验的艺术,并且是最科学的人文。”医学的学科特点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统一。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适应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热爱医药事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丰富的专业知识、较强的沟通能力和人文精神的应用型卫生技术(研究)人才。医学院校开设的课程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三大类,自然科学包括化学、生理、微生物等学科,社会科学包括医学心理学、卫生经济学、法律等学科,人文科学包含哲学、医学伦理学、医学史等学科。根据我校各专业的教学计划,临床医学、护理、药学、医学检验、康复治疗技术、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人文社科类课程学时占校内总课程学时的百分比分别为21.6%、29.1%、21.5%、25.9%、25.7%、22.1%,其中人文学科课程学时占校内总课程学时的百分比过低,建议增加这类选修课的数目和课时。大学的选修课分为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其课时可以占到总课时的60%左右。学校应当鼓励学生跨学校、跨学科、跨专业选读选修课,尤其是人文学科的选修课。可采取多种形式进行选修课教学,课程名称要让人耳目一新,如古诗吟诵、中国十大古画欣赏、考古有趣且美、我行我摄等,以净化学生心灵,陶冶情操,开阔视野,培养创新思维。

3.3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大学是一座城市的精神地标之一。城市的自然山水、文化底蕴滋养了大学,而大学以其浓厚的学术氛围和蓬勃向上的精神为城市的发展注入活力。我们不喜欢千城一面,更恐于千校一面。每所大学都有其发展历史、校园文化、优秀校友和特色专业等,要注重探索自身特质,形成独具魅力的大学精神。学校的建筑风格、景观设计、绿化美化等是大学精神的有形载体,而校风、学风等是大学精神的根本所在。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是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一是加深学生对校园文化的理解。例如,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参观校史馆,因此,可通过新生入学教育,使医学生了解学校的渊源、愿景、校训;举办医学生宣誓仪式,当医学生念到“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时,他们能体会到一名医学工作者的神圣职责。二是开展系列校园文化活动,给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如“五四”艺术周、新年晚会、大学生辩论赛等。三是举办各种人文社科类讲座,如“汉字的演变”“与九零后作家对话”“上饶文化元素探讨”等,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四是借助学生社团的魅力,使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塑造自我,提高人文素质,如我校的考古、文学、笛子、拉丁舞等方面社团。五是通过社会实践,使医学生汲取城市的文化素养,如到敬老院看望老人、参观信江书院、采访非物质文化继承人等。总之,医学教育重在培养医学生以人为本、关爱他人、尊重生命的人文精神。医学院校要将人文社会科学与医学专业教育相结合,寻求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有效途径和措施,如通过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优化课程结构,在图书配置、师资培训、校园环境等方面加大经费投入等措施,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任玲艳.高校人文氛围的营造及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4,16(7):111-113.

第7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质量;教学关系;学习效果

一、做好课前准备,提升学生的参与度

对于每一堂课来说,教师在讲授之前一定要全面把握教材,只有熟悉教材才能了解讲授的内容,为此初中历史教师一定要做好教学常规,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备课备学情备教材。初中学生对于历史知识来说,很多内容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或者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途径,了解和熟悉了相关的内容,那么教师对此内容就可以简单的介绍或者让学生自主学习,又或者小组合作学习,这样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教学的质量。对于学生陌生的知识或者存在误解的知识,教师就要多费点口沫,多花点精力,让学生掌握正确的知识。初中教师的备课不仅仅要备教材和学情,还要备教法和课堂管理策略,创新教育教学思维,更多的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把课堂还给学生,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下习得知识和能力,这样就能构建高效课堂。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目标是利用历史知识促进学生的发展,发挥历史的作用,做到以史为鉴,继往开来。

比如在学习初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的时候,按照以往的历史教学思维,教学常规的准备无非是:发生的背景、发生前中西方社会的对比,导出中国和西方国家的差别和落后;西方鸦片输入中国的原因、过程及危害;中国的禁烟运动;第一次的时间、原因、结果等;最后就是总结第一次的结果及影响。这样的常规备课看上去知识点非常的齐全,讲授的内容也是面面俱到,但是实际的结果就是学生学习兴趣淡薄,掌握的知识点非常的有限,并且感受不到历史给我们的启迪。为此,基本这样的情况,教师就可以从学情出发,先播放一段电影桥段,电影是有著名的导演谢晋拍摄的《》,先让学生观看,让学生总结上述问题,然后结合初中阶段所学的内容,巧用知识迁移,掌握本堂课的基本知识。同时依据初中历史教材,紧扣初中知识点,在视频播放之前设计这样的疑问:中国落后于西方的根源是什么?中国战败的原因是什么?结果带来了哪些影响?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的探究欲望就会得到激发,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也能提升教学的质量

二、优化历史课堂活动,提升学生的学习技巧

正确的把控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关系,还需要历史教师创新思维,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优化历史课堂活动,提升学生的学习技巧。教师的“教” 在以往的理解就是重点突出在知识的讲授,通过教师的讲解,能把教材中所有的知识给学生讲出来,或者是勾划出来,落实在笔记上或者教材中,素质教育下,教师的“教”除了知识的传授外,还需要引导学生,讲授学习的技巧和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也就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育活动中,知识的讲授是无止境的,在知识的海洋中,教师讲授的知识也是非常有限的,只有教给学生学会学习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当然学生的学了知识的习得之外,还需要善于总结和反思,掌握必要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学生作为活生生的个体,他们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呈现差异性,尊重学生,做到分层授课和分层学习,这也是因材施教的必然要求。无论是“教”还是“学”,从学情出发,做到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提升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的题中之意。例如在学习美国的外交政策的知识点时,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学生要全面的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美国的外交政策。如果按照以往的教学设计,大概的流程就是教师采取讲授的方法,一一的向学生诠释:门罗主义――大棒政策――金元外交――冷战政策等,短时间内学生记住了知识点,但是不能很好的理解,自然无法运用知识,更不能活学活用。如果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的时候,先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形式、存在的世界格局分析,然后在引入美国的外交政策,学生就不足为奇了,也能很好的理解相关的知识点。通过“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的思维模式可以清晰明了的诠释任何历史知识。

三、开设历史知识课外辅导,巩固“教”“学”的效果

对于初中历史学科来说,知识的讲授、聆听和理解固然重要,但是也不能忽视课后辅导练习的作用。任何知识的习得都需要一定的课后练习作为支撑,只有这样才能检测学生的习得情况和知识把控情况。历史知识的学习途径是非常多元化的,那么教师在完成课堂授课之后,就可以给学生安排一定的课外辅导,除了常规的练习册之外,还可以设计历史探究、历史考古等,这也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对巩固知识,培养兴趣具有巨大的作用。课外辅导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课外辅导中引导学生学法的积累,需要给他们提供充分的实践材料,向学生提供有关预习复习的内容或提纲。要细致地做好解题指导,首先是审题能力的指导,其次是深刻理解题意的指导,再次是指导学生养成反思答题过程的习惯。

初中历史课堂分为“教”“学”两部分,自然在需要一碗水端平。在整个活动中都需呀尊重学情,紧扣教材,优化课堂设计,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第8篇

1 要把握民俗摄影创作的重要前提

民俗摄影创作中,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要掌握好民俗文化的相关知识。因为,搞民俗摄影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以民俗事象为题材的摄影作品具有极强的学科边缘性,它既是民俗学、社会学的组成部分,又与人类学、历史学、考古学、民族学等学科相联系,其自身也涉及摄影艺术的许多门类。因此,民俗摄影工作者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具有一种特定的民俗文化的观察力和较强的民俗意识,对具体民俗事象的形成、发展及其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能有较深刻的理解,才能准确地把握民俗事象的深厚内涵,拍出优秀的民俗摄影作品。

但是,就目前民俗摄影队伍而言,由于对民俗摄影的特性、内涵、原则及应具有的技术技法等比较模糊,致使一些同志的创作思路长时间停留在单纯为了猎奇而纪录,或囿于唯美的艺术而创作。要知道,从事民俗摄影创作离不开民俗文化知识的指引,要懂得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懂得国家民族政策和当地民俗习惯,了解民俗知识和民俗风情。许多颇有摄影经验的同志经过一段波折后,都发出这样的感叹:“搞民俗摄影,不学点民俗学知识就不知道哪些该拍,哪些不该拍,应该从哪个角度拍,通过学习才明白,原来民俗摄影的题材如此之广,范围如此之大,既大有作为,又大有学问。”

实践证明,从事民俗摄影创作必须着重学习以下基本知识:一是民俗学,通过学习弄清什么是民俗,民俗学及民俗的范围;二是学习民俗摄影的有关理论知识和拍摄技法;三是学习有关民族政策,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形成、发展及其主要的民俗民风特征及民俗禁忌,熟悉国家对各民族特别是少数民族的有关政策。过去,由于一些同志对民俗文化的学习不够,对宣传内容与研究资料的界线不清,把本应作为内部学术研究的资料拿来公开宣传,结果虽满足了一些读者的猎奇心理,增加了刊物发行量,但却严重伤害了少数民族同志的感情。这样的教训告诫我们,掌握好民俗文化的相关知识对于民俗摄影创作是何等的重要。应当特别指出的是,学习和掌握民俗文化相关基本知识,不仅刚涉足民俗摄影的同志要重视,即便是从事民俗摄影有相当资历的同志,在采访前也要先学习有关民族政策、民族习俗、民族心理等,才能“打好有准备之仗”。

2 要把握民俗摄影创作的基本要点

(一)要坚持就地就近为主的原则。坚持就地就近为主的拍摄创作的原则是目前较为理想的一种组织形式。植根当地的民俗摄影工作者,具有许多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可使创作得心应手、从容自如,更有可能拍出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作品。对作者硭担家乡故土是最熟悉、倾注感情最多的地方,对当地的各种民风民俗也最为了解,把当地做为自己的创作基地,经过充分准备,有步骤地将各种民俗事象作为特定的地域文化现象,深入观察体验,细微探索考证,用相机去揭示、展现、研究,一定能拍出更多的风格各异、技艺品位俱佳的民俗摄影作品,一定能出色地完成当地民俗抢救任务。同时,这种形式可省却到外地创作食、住、行等大量的开支,可减少到外地采访的诸多困难和不便。当然,我们这里提倡就地就近为主的原则,并不否定适当地组织民俗摄影工作者外出开阔视野,结合创作进行业务培训、研讨、观摩或交流;也不排斥集中力量对某些老、少、边、穷地区及民俗摄影力量薄弱地区的民俗文化进行突击性抢救。但从宏观部署上,我们应提倡广大民俗摄影工作者把着眼点放在就地就近方面。

(二)要遵循既可再现、也可表现的规律。再现,即客观记录,真实地记录种种民俗活动的过程、程序、现场和细节,寻找那些民俗文化的来龙去脉及背后的故事,使其呈现出古老的民间文化的丰富多彩;而表现,指民俗摄影也与其它艺术门类一样,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因此,在深入生活,了解生活的基础上,琢磨其富有内容意义的闪光点、典型瞬间,即那种场面、那种动作、那个特写,用艺术的手段捕捉、固化、结构、渲染美点,除了表现场面之外,应抓住最佳瞬间,刻画共同的、个体的、差异的心理、思维模式和审美情趣,用镜头去定格那一个个精彩瞬间。民俗摄影,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每拍摄一个体载,内容越拍摄越知其难而欠缺,况且村村民风民俗各不相同,要善于发现拍摄点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特点,沉得住,不急功近利,抓得准,有创意,才能拍摄出具有典型性的民俗风情。“文化”,是民俗摄影的根源,也属于人文摄影范畴,要从文化的角度去审视民风民俗中的具体事象,找出它们内在关联的线索,用历史和文化的眼光去观察,去捕捉精彩的镜头。同时,要善于调整拍摄的技法和手法,在形式上考虑以单幅、专题或是组照进行表现,只要不怕困难,克服懒惰,敢花时间和力气,并且坚持不懈,就能拍摄出与时俱进的无愧于时代与美的作品。

(三)要学会“小题大作”的方法。广泛拍摄,全面搜集纪录,是就民俗摄影的宏观职能而言的。而小题大作,则是在宏观原则的指导下,对某项具体拍摄活动的要求。小题大作,就是要求拍摄者要善于抓住千万种有民俗特色的事象之一,进行有深度、成系列的透彻反映。例如民俗事象,分若干大类,其中一大类是物质民俗,物质民俗其中之一是服饰民俗,而服饰民俗又包括装饰(服佩)民俗,装饰民俗又可细分为头饰、衣饰、鞋饰三种,如此多的种类、层次,我们从哪个种类层、次拍起呢。根据小题大作的原则和要求,我们不仿从最低的层次最具体的事象――头饰民俗这个小题目中做文章:把某一民族支系的头饰种类和式样现状及其演变过程尽可能全面的搜集拍摄下来,不就是很有地方特色的民俗风情吗?若再以此类推,把一个民族所有支系的头饰乃至全国各民族的头饰逐步收集拍摄下来,加以整理说明,就是更大的篇章。

(四)要发扬多看、多听、多问的作风。反映民俗民风,重要的是要抓取有代表性的、有典型性的、有特色的符号。典型与特色需要作者深入生活去发现、去挖掘。到一个地区进行民俗摄影创作,不能只图求新鲜的、刺激的、热闹的、好玩的去拍,必须要多观察、多询问,从观察到的大量民俗事象中,从大量的感性认识中提出问题,去问历史、问发展、问内容、问意义,然后上升到理性认识,从理性深刻的本质认识中,概括出典型环境、典型民风、典型事物、典型特色。要为拍摄做好选材的准备,定出选择画面的标准,并依标准去衡量哪些是有代表性的、哪些是有特色的、哪些是最具有典型意义的东西。只有如此,我们所拍摄的东西,才能有意义,才能做到以少量画面,反映一个民俗文化的博大内涵。在看与问的基础上,要多想、多思考。即想想如何去表现典型,从什么角度,用什么光线,画面怎么安排,构图怎么处理……等等。想好、构思好,这是一幅艺术作品成功的基础。构思的程度,就是作品优劣的程度。切不可无构思的一味盲目按动快门。盲目是出不来好作品的。我们在拍摄民族题材的作品时,除了注意他的外在形象,更多地应透过外形,去着力表现内心的真实精神,这是创作的根本。表达内心世界,需要反复深入的观察,然后去捕捉,捕捉那微妙的一瞬、精彩的一瞬、深刻的一瞬。抓住那一瞬,就抓住了成功。拍摄,只是一瞬即可完成的,而要观察、发现并捕捉到一瞬,则需要刻苦研究,随时随地做有心人,不懈地去思考与追求。

3 要把握民俗摄影创作的拍摄前的准备工作

在一次拍摄活动之前,认真地、有重点地做好先期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它对采访拍摄成功的程度影响极大。通常,准备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对将要拍摄的主要民俗事象进行先期调查研究。 具体方法可以查阅有关资料,也可以请了解情况的人介绍,还可以事先找当地群众座谈。通过调查,力求对其产生、发展的历史、活动的方式内容、特点、意义等心中有数,这样,就可以做到对拍摄对象的活动程序有先见之明,予有准备,打有把握之仗。

(二)做好预测及拍摄计划。 根据将要拍摄的民族地区的特点,对民俗活动开始、中间、结尾可能出现的情况包括突发事件做好预先构想,然后订出概略拍摄计划。

即便在拍摄过程中,当拍完一个情节后,也要迅速对下一个情节中可能出现的带有实质性的内容进行预测,从而提前做好各种准备。一旦预测的情况出现,就不会因只顾调光圈、速度、构图等效果而失去拍摄民俗事象本质的机会,就不会为了芝麻丢了西瓜。

第9篇

[关键词]中学计算机教育 素质教育 教学方法

中学计算机教育是一项基础文化教育和人才素质教育,是一项知识性和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学科教育。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在计算机教育方面制订了一系列方针政策,为中学计算机教育发展提供了保障。而在计算机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为国家建设培养一大批有用的世纪人才的迫切需要。

一、课程结构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近年来,我校先后在高一、高二年级开设了计算机课程,由劳动技术课程逐步发展成为基础文化课程。在教学中加强学科教学德育目标渗透,重视学生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在教材编排上注意遵循由浅入深,年级之间课程内容的衔接,做到知识趣味性强和科学性严谨,注重发展学生个性和特长。同时,我们也鼓励和支持学生利用计算机去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去完成其他学科的作业、写作文、做实验或进行计算机辅助学习等等,效果较好。例如,上学期高二1班学生自发组织利用计算机编辑排版他们自己的一本诗集,题为《荷叶尖尖》,很有创意。这种做法,既加深学生对所学的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又发挥了他们自主创造性的劳动。我校在课堂教学基础上增设了第二课堂、学科竞赛辅导,对全面发展学生能力和培养拔尖人才起到了补充和完善的作用。此外,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我们已进行了多年的课程教材改革试验,做到主动具体落实,基本适应当今教育课程教材改革的要求。

二、教学内容应以实用为主,突出表现为更新、更深的特点

教学内容改革应当适合素质教育的特点。教学内容要以实用为主,自编或选用多种教材,体现“一纲多本”“多纲多本”的原则,做到从实际出发,注重效益,有计划、有重点、分地区、分层次地发展和普及计算机教育。

教学内容也应当随着时代的科技进步不断更新和调整。正如《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所提出的“要按照现代科学技术、文化发展的新成果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际需要,更新教学内容,调整课程结构”那样,教学内容知识面不但要更宽广,而且要更新更深,既有思考的,又有动手的。我校计算机课程注意培养学生计算机意识,普及计算机文化,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我们主要安排学生学习了计算机发展史、键盘指法强化训练、磁盘操作系统以及UCDOS汉字系统等。考虑到我校高中学生有来自市区的也有从各县区农村学校来的,水平层次不同。高一年级,我们在初中课程基础上增加了QBASIC程序设计,让学生学会程序设计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高二年级主要选用了数据库管理系统,让学生掌握数据库管理系统各种命令的操作,学会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一些简单实用的实验课题。此外,我们还根据需要及时更新和增添了新的课程内容,如WINDOS95、Internet通信等,注重学生实践训练,以利于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

的全面和谐发展。

三、改进教学方法,注重“精讲多练”“因材施教”的原则

改进教学方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我们在计算机教学中提倡“精讲多练”的原则。“精讲”,是指对于学生自己看得懂的、理解的内容,教师少讲,甚至不讲;而对于一些理论概念(如文件、目录、路径等),要有针对性地讲解,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突破难点,精要简赅地讲授,让学生掌握知识要领。“多练”,是指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加实践操作,以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技巧。在学生实验时,我们加强巡回辅导,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错误,反对让学生放任自流,无目的地实践。

我们也注重运用“因材施教”的原则。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时期是学生学习科技文化基础知识的最活跃、最具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时期,是学习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并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期,在关键期内加强计算机教育,效果最佳。同时,教育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学生的智商是有区别的,不同学生素质发展的个别差异也是很大的。因此,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要因材施教,不能模式化。有鉴于此,我们采用了分层次教学,在对大部分学生进行普及计算机教育的基础上,对有潜质、有才华的学生进行个别化教学辅导,让他们广泛参加计算机第二课堂、竞赛等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精心培养这些尖子人才,使他们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注意发展特长。这一做法在我校学生计算机竞赛中有了很好例证。

四、改进教学手段,组合优化教育教学过程

改革教学手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条件。计算机教学手段改革应自觉地走在各学科前列,为学校教育创设现代化的教学环境,加强传统媒体(如幻灯、投影、录音、广播、电视、录像等)与现代媒体(如计算机技术、卫星技术等)的组合优化教学,注重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探讨和建立新型的现代化教育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为标准,大力推进计算机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

现代社会由于其技术知识更新速度快,人们需要更快更方便地获得知识来适应社会发展,传统教育手段已无法解决这一困境,我们必须从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中找到出路。我认为,在教学手段上注重发展计算机网络教学,是明智之举。大量事实表明,在这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下,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教学方法完全被摒弃,学生是真正作为学习主体去主动探索学习的,教师可组织生动形象的、图文声并茂的语言教学,并可以利用大量的软件资源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这是以往任何教学手段所不能达到的。正是在这种新型教学模式下,学生参与学习、启发式教学、因材施教等教学方法才得以真正实现,从而体现教学互动性。这样,教育再也不是教师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的结果,而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开展探究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去发现和掌握知识的过程,从而让学生都获得与科学家们一起参与课题研究,去挖掘考古,去探索星体奥秘等过程的喜悦。我们的经验也表明,这样得来的结果比耳提面命的讲授深刻得多、鲜明得多,更多发挥他们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第10篇

艺术铸造的历史

铸造工艺,是伴随人类工业文明诞生、发展而宏大,一直是独立性、技术性强的工业门类;在人类对自然界的精神探索、艺术追求的方式不断尝试、创新中,先人们逐步发现用铸造工艺的方式表达人类意识领域的诉求,更持久,更有表现力。随着人类文明不断深化,更多的人为满足对改造、美化居住、工作环境,彰显组织意志的需求,艺术铸造逐渐发展,最终形成区别于工业铸造而与艺术结姻的工业门类。

艺术铸造,被社会认识到接受,大约是在上世纪中叶以后。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将金属品的发展与文字的发展列为同等重要的鉴定人类文明进程的标准。

“金属器时代”大约可分为“铜石并用时期”、“青铜时期”、“铁器时期”三个阶段。考古研究发现,西方进入“铜石并用时期”已有七、八千年的历史了;进入“青铜时期”已有六千多年了;五千年前已发明了“范铸法”和“失蜡法”。中国进入“铜石并用时期”距今已有六千余年;进入“青铜时期”约有四千多年。因此,西方进入“青铜时期”比中国早约两千多年,西方整个“金属器时代”都比中国早。但是,关于“青铜时代”中西方到底谁早谁晚的问题,至今在学术界仍然争议不断,各执一词。有不少西方学者也认同:“中国殷商灿烂的青铜器文化是独立而自发形成的,并不受西方的影响”等等。

西方的“青铜时期”并没有为后人留下令人赞叹的青铜器。反而落后于西方近两千年的中国“青铜时期”却为全世界留下了一笔灿烂的文化遗产,同时也在冶炼铸造技术和艺术纹饰方面取得了耀眼的成就,至今一些失传的工艺令全世界的学者着迷并百思不得其解。

这是什么原因呢?西方在“铜石并用时期”、“青铜时期”正逢战事不断,战争的需要,当时西方铸造了大量的兵器和生产工具,他们的冶炼铸造技术由于长期局限于战争的范围内,因此得不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变化。然而中国的“青铜时期”,由于自夏、商以及后西、东周、春秋战国的各皇朝政权都沿袭了自古已逐渐形成的以祭祀、占卜、膜拜天地神灵的礼仪文化,意识形态里形成了强势的占主流地位的精神文化,在当时的社会中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每次祭祀礼仪活动、皇室更替等都必须制作大量的青铜器制品。所以,当时的工艺铸造、纹饰设计不断根据礼仪需要而创新,形成有序的制作流程。这种礼仪精神文化,即是皇权至上封建礼教思想的重要的一部分,因此随着皇权势力的扩张和宣教,青铜器在诸侯、权贵、乃至布衣、百姓间需求量逐渐加大,加上民间能工巧匠的智慧,进而青铜器的铸造术在我国民间得到广泛流传和不断提升。今天我们从全国各地的博物馆中和古墓中展示出来的青铜器上都可证实,中国的“青铜时代”是人类文明史上一颗璀璨的宝石。

近代中西方艺铸方面的差异

近代“艺术铸造”的定位,中西方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英国的《大英百科全书》中把铸造列入雕塑的一部分,和造型、雕塑并列,三位一体,是三者同等重要的一个整体。对于西方先进国家的艺术院校学习雕塑艺术的学生来说,艺术铸造是他们必修的学科。学生在完成雕塑艺术学业之后,已基本掌握艺术铸造的基本知识与方法。在学习阶段已学会小型雕塑铸造的一序列工艺技术,在日后的艺术实践中能自己动手完成整套铸造工序。西方众多的雕塑家都有自己的工作室,有的甚至有自己的铸造车间或工厂。

中国的雕塑艺术教育是在上世纪二十年代由西方传入中国。我以中国美院为例,介绍近代艺铸在我国的发展。中国美院的前身是1 9 2 8年建立的“杭州国立院”,也是中国最早的艺术院校。建立之初就开设了雕塑专业,由李金发、刘开渠、王乙、滑田友领衔执教,当初,金属铸造并未列入所学科目,直到二十世纪末才有了金属焊接科目,进入二十一世纪才把艺术铸造列为学习科目。

相比西方先进国家的艺术院校的铸造教学情况,我国显然落后很多。

造成这种落后状态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国历史上一直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重文轻工”、“重文轻技”等传统教育思想影响,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已深深扎根于国人的灵魂中。我国的艺术院校雕塑系不同程度受到这种教育观念的影响,不重视“艺术铸造”环节的教育,导致了学雕塑艺术的“只学艺术,不学铸造”、“只会动脑,不会动手”。而且在这种旧教育观念的影响下,人们错误地认为,铸造是工人干的粗活,铸造不是艺术家应该做的工作。因此,到如今我国仍有不少雕塑艺术家不懂铸造,也根本不想去了解铸造工艺。

改变之设想

要改变我国目前艺术铸造工艺落后的面貌,除了政府主管部门的重视、艺术院校的领导和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之外,我提出以下几点设想:

1、加强“艺术铸造”教育的深度与广度

首先,在专业美术学院率先设立铸造专业科目,取得教学经验后,向其它院校推广。从历史出发挖掘“艺术铸造”在古代的深刻含义和现代的重要价值;重视“艺术铸造”的科学技术知识研究,缩小我国与世界上先进国家“艺术铸造”教育思想上的差距,弘扬华夏六千年铸造工艺的辉煌。同时,通过学院自建、院企合建、企业建立等多种方式建立“艺术铸造”学习基地,给学生们提供一个教学基地,实验平台,让他们学习“艺术铸造”的整个工艺流程,掌握一定的铸造技能,为以后走上艺术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政府着力扶持学院或企业设立艺术铸造工艺研究课题;设立学术交流平台,邀请中外艺铸专家、企业定期进行学术讨论和交流,提高专业理论水平或实践技能;建立艺铸博物馆等专业宣传、展示场所,内设展品陈列室、雕塑基地、铸造基地,给国民提供一个了解“艺术铸造”历史,学习基本知识的机会。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人们已由过去对物质的追求,升华到对精神的追求和愉悦。人们会越来越需要高品质的艺铸作品- -城市雕塑来美化环境,提振士气,展示风貌。一座精品雕塑矗立在广场中央,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历史的磨砺与沉淀,与城市周围的自然环境、人文气息充分融合交汇,展现此座城市的内在特性和文化根脉,它已然成为此座城市的艺术名片。因此,发展城市环境雕塑,提升雕塑品质是满足人们日益高涨的文化需求的具体体现。

2、正视铸造工艺在雕塑艺术作品价值中的地位

英国《大英百科全书》将“铸造”的地位和雕塑的造型、塑造等同对待,这已成为西方先进国家共识,我们应该提高“艺术铸造”的地位,这将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的课题。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我认为有两个方面我们需要完善。

(1)为铸造师署名

近年来,个别城市雕塑作品的铭牌开始增加了铸造师的信息,这是件好事情。其实,很长时间以来,绝大多数雕塑作品的铭牌上没有铸造师的信息。将铸造师的信息留在作品上一定能够增强铸造师的社会责任感,艺术责任感,也是社会对其创造工作的肯定和认可的重要形式。亮明身份,或者是身份的转变,从原来单纯的商业性的铸造加工者而转变为与艺术铸品同毁同荣的铸造师,会激发铸造工作者积极追求艺术至高境界的内在驱动力,这将会对今后的铸造工艺的进步和提高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为铸造师人才队伍的建立和从业者职业发展都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艺术铸造品价格的合理

我国的艺术铸造价格一直很低,与西方先进国家的铸造价格相差十多倍。甚至有人按吨重计算艺术品的价格,让艺铸从业者更难堪。这不仅是我国的生活水平低于西方先进国家的生活水平的原因造成的,更重要的原因是人们对艺术、艺术品、对艺术教育、对艺术铸造的价值不理解、也不重视。因此,行业内形成:某领导对艺术家的作品“杀价”,而艺术家对铸造厂“杀价”,这样的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这样就使中国的“艺术铸造”价格一直处于不合理的低下水平。

3、提升“艺术铸造”的质量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艺术铸造”在质量上虽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仍然存在着诸多不足,铜材质量牌号使用不规范,也有厂家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等。这也是导致产品不精,价格低下的原因之一。例如,艺术品铸铜材质不但要追求材质的稳定性,更要追求其表面纹理效果是否对作品主题有相得益彰的诠释和烘托。因此,艺术铸铜材质要求除了抗压耐磨等特性外,还必须具有流动性、抗腐蚀性、抗氧化性等。目前我们国内的艺术铸造一般只用黄铜、锡青铜二种材料。国外早已开发出更多元素的铜合金材质,如,黄铜中加入铅、锡、镍、锰、铁、硅等元素。拓展铜合金材质的品种,研究新材质的特性,一定能够更好地彰显国内艺术铸品的表现能力和延长其保存期限,提高铸铜工艺水平。因此,我希望国家相关机构能够建立用于艺术铸造的铜材牌号与分类,开发新材料,为全面提高我国艺术铸造能力打下坚实的材料基础。

记得英国的亨利・摩尔的展品在上海展示,当时给艺铸界带来的轰动可以用“震撼”两个字来形容,我们不仅为亨利・摩尔的艺术构思所倾倒,同时更为铸造的高超工艺而折服。巨大的作品耸立在人们的面前就如艺术家当初的原稿一样,作品上雕塑家当初留下的刀痕、手迹还清晰可见、颜色沉静、滋润……

第11篇

关键词:校本课程 闽台溯“缘” 地方特色 时事热点

21世纪伊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新的理念、新的名词开始走进教师的视野。“校本课程”的概念就在这个时期为教师所认识、理解直至认同、参与实践。由于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不同的学校根据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地进行相关教学,因此广大学校和教师都积极投身于校本课程的开发之中,使得校本课程的开发在当前实施新课标,推行新课改的新形势下,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历史蕴涵着人类文明的传统,蕴涵着民族优秀文化的传统,蕴涵着时展的经验与教训。以史为鉴,批判地继承,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客观需要。因此,在强化高中阶段的历史教育的同时,加快开发作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拓展、延伸和有益的补充的历史校本课程自然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大浪潮中,笔者就此做了一些探索和思考。现将历史校本课程《闽台溯“缘”》开发的选题、活动开展等方面所做的实践探索和反思做个总结,以供参考。

一、校本课程主题提出的背景及依据

福建,位于祖国大陆东南沿海,与台湾隔海相望。地理位置上的优势,使得福建与台湾有着难以割舍的历史渊源。近年来,随着两岸关系的缓和,闽台两地人员往来逐年增多,经济、科技、文化等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蓬勃发展,两地间互补互利、相互促进的关系亦日益明显。闽台渊源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时事热点。

当然,校本课程强调的地方特色,也是笔者确定本课题的主要依据。泉州地处闽南三角洲,是大陆(福建)对台工作的重要窗口,也是闽台交流的重要平台,其所保存下来的大量史迹文物、文字史料充分证明了闽台间的历史渊源关系,为本课题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历史教研资源,如泉州天后宫、泉州花桥慈济宫、李氏族谱、闽台博物馆等。与此同时,2006年国家闽台缘博物馆的建立与开馆,为本课题的深入开发与研究提供了更加有利的平台。

二、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与框架设计

闽台两岸同源一脉,渊“缘”流长。本历史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共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闽台之间的“五缘”文化介绍,二是两岸关系(闽台关系)的回顾与展望。

1.闽台“五缘”文化

第一章地缘相近

第一节地质变迁与闽台整体性认识

第二节考古发现与闽台统一性认识

第二章血缘相亲

第一节移民与闽台族源

第二节神话传说与闽台渊源关系

第三章文缘相承

第一节方言

第二节建筑

第三节教育

第四节艺术

第五节

第六节民俗

第四章法缘相循

第一节历代封建政府对台湾的行政管理

第二节近代闽台人民并肩作战与

第五章商缘相连

第一节古代闽台贸易关系

第二节现代闽台经贸交流与发展

2.两岸关系历史回顾与展望

三、校本课程的实施及教学评价模式

闽台关系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独特的文化传统,《闽台溯“缘”》的教学目的就是使学生了解闽台间的“地缘”“法缘”“商缘”“文缘”“血缘”等“五缘”文化,了解两岸关系的历史发展及展望,掌握、理解泉州在闽台交流中的作用。

本校本课程结合实地参观、社会调查等,加强学生对闽台渊源的感性认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从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了解两岸关系的“一脉相承”,并通过自己的观察提出自己的思考。

四、校本课程的教学实践总结与反思

历史校本课程《闽台溯“缘”》的成功开发与实践,在学校师生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其中独具地方特色,新颖、紧扣时事热点的选题角度,丰富、全面的内容框架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以及极具创新的教学评价模式都被给予充分肯定。

1.充分挖掘地方教育资源,加强地方史教学,培养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热情。施琅故居、天后宫、李氏族谱、闽台缘博物馆……一个个地方教育资源的充分挖掘和利用,在深化本校本课程教学的同时,也推进了泉州地方史教学,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探究历史的积极性,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意识,树立闽台间“同源一脉”的大一统思想。

2.力求历史与实际相结合,注重时事热点教学,激发学生学史的兴趣和关注时政的意识。无论是对历史教材内容的教学,还是历史校本课程《闽台溯“缘”》的教学,笔者的终极目的,都不是以学生的知识识记多少为标准的,不是让学生去记住多少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而是为了获得对历史的深入认识,掌握科学分析,正确看待历史的方法,能够将历史的经验与教训用于指导我们今天的社会实践。简言之,历史的教学,应该紧扣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代生活相结合,要充实以鲜活的时代内容,只有这样,我们的历史教学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

3.充分运用现代多媒体课件、网络信息等先进的教学手段,直观、生动地再现闽台渊源。近年来笔者一方面积累了福建各地特别是泉州地区反映闽台渊源的风土人情、文物古迹、古籍宗谱和民间故事等;采访了研究闽台区域文化的专家学者;把与闽台“五缘”文化有关的照片、回忆录、影像等集中起来,并公开展示讲解,反响强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另一方面通过对文物、族谱、照片的搜集以透视历史的缩影;对名胜、古迹、老人的探访以重温历史的踪迹;对歌曲、诗文、影视的鉴赏以解读历史的意趣。

4.促进教学评价模式的多元化。当前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学习方式的改变,学习的本质是自主学习。进行研究性学习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中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是进行素质教育的较好方法。因而在进行校本课程教学时,笔者特别注重对教学评价模式的创新与完善,主要采取了撰写实地走访的参观心得、历史小论文、学习感悟、课件图片展播、朗诵、演讲等多种形式进行书面考评。

5.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得到了培养、锻炼和提高。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不仅仅是变革传统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过程,更是改变人的过程。校本课程开发大大加快了教师的发展。笔者在开发历史校本课程《闽台溯“缘”》的过程中,运用多种知识与能力,如:资料收集与处理的能力、文字处理的能力都得以不断提高,还有地理学科的知识、考古学的基本知识、社会学的知识等等都得到了极大的丰富。

总之,历史校本课程《闽台溯“缘”》的开发与建设,具有强大的时代意义和地方特色,彰显了积极的教育改革理念。但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在福建还不是很长,“校本课程”这一概念使用的时间并不长。因此,广大教师对校本课程还存在认识的偏差。另外,过分依赖和迷信统编教科书的传统思维定式与校本课程的现实需求之间存在着反差和深刻矛盾,将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带来阻力。这需要教师的课程理论水平不断提高、更新。最后,校本课程开发中系统的规划、理论指导和实践性研究还很缺乏,亟须提高教师课程开发的正确意识、知识储备、教学能力以及团队精神。

第12篇

关键字:茶艺课程,体验式教学,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TS971-4

1、引言

茶艺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茶艺专业必修的核心课程,主要传授我国茶文化的基本知识、茶叶鉴赏及其冲泡方法等相关茶艺服务流程与技巧。这门课程着重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依据本课程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体验式教学法。

2、体验式教学法及其特征

2.1什么是体验式教学法

体验式教学法是指以中职学校教学实际情况出发,在教学中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通过学生的实践体验,帮助其构建知识体系、拓展其实践能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爱好的教学方法。

2.2体验式教学法的特征

1)学习成为体验的过程

体验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感受、操作等形式,来获得感性材料,在经过思维活动的加工去认知抽象的概念。体验式教学强调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在实践中调动其全部感官、思维,在通过“尝试”,“对比”等方法来比较观察、动手实践,整个学习过程主要以体验方式展开。

2)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学生是体验式教学的主体,而老师只是起到引导作用。老师通过设定一定的情景,帮助学生来体会,从而实现知识的传授不再是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方式,使得学生通过亲身的体验和经历来构建其自身的知识体系。

3)关注情感体验,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体验式教学方法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最根本的要素是能够更加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情感。传统的教学方式多为老师机械教,学生接受多为被动的方式,教师与学生在学习之间的情感投入较浅。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可以有效的实现互动,在这种互动式教学中,对于相关问题可以实现情感与体验的有机结合,激情与明理,指导相互融合共同的促进学生的学习。通过体验式教学帮助学生体会到学习快乐,激发其学习的情感,有利促进其思考以及思维的发展[1]。

2.3体验式教学法的应用意义

对比体验式教学与传统式教学可以看出,体验式教学传授的知识较传统教学方式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传统的教学方式属于填鸭式教学,过分的强调记忆,教师在课堂上很少与学生进行交流,基本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标准化学习模式,过分的强调理论系统化。而体验式教学注重实践,在实践中感受体验、领悟获取知识,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在学习过程中将学生感受放在第一位,凸显学生是教学主体。茶艺课程是一门具有着很强的实践性课程,在教学中应用体验式教学法有着如下的意义:

1)实践性和趣味性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体验式教学实习了将理论知识与一定的技术能力相融合后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茶艺课程体验式教学中通过构建模拟环境,让学生能够在模拟的环境中赏色闻香、开汤品饮和动手操作,通过自身的亲身体会来体验到茶叶的品尝与鉴别以及冲泡过程,这样的教学方式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采用体验式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体验式的教学基本实现像娱乐节目一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教学过程通过实践来与学生进行互动,将学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变成参与者,使学生在参与中获得知识,并体验到学习带来快乐。

2)强调能力为本位,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

体验式教学法是以锻炼学生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实质是不再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强调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实现自己来获取答案的途径,最终实现知识的获取。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经过实践的锻炼,其鉴赏能力、动手能力、团结协作能力、自我学习能力等多方面得到了锻炼,为其日后学习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体验式教学法在茶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3.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体验的产生主要源于体验者对体验对象有着亲身的经历,因此,这样的切身感受对于体验形成有着特殊的意义。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通过设计一定教学场景和活动,来将学生的注意以及思维方式吸引到教学中来,在活动中“以自身体会,用心去检验”,从而达到体验的目的。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通过兴趣来引导学生去探索事物,思考问题,动手实践。在茶艺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模拟运用多媒w技术、音乐等手段,创设一个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到课程中来。

3.2强调动手,培养能力

在茶艺课教学过程中,茶艺技能的掌握是这门课的重点内容,为此要着重对学生的能力的培养。教师通过收集相关的茶艺资料根据茶艺师日常工作方式、内容等做好接待、准备、演示等,组织学生做好课堂上的礼仪接待、操作模仿、组织实施等相关环节,学生可以亲身的体验茶艺师的日常工作,其严格的按照茶艺师日常工作流程来培养学生,从茶艺师具体工作开始,将茶的历史、利用、发现等相关的茶文化引入到教学中,通过对茶叶相关知识的了解,有助于学生茶艺方面的学习与体验、实践,在回到茶艺师日常工作中,利用在日常积累的茶相关知识、礼仪、文化等集中表现出来,实现对茶艺各方面知识的熟练掌握,既体现了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学习,又能掌握茶艺基础知识[2]。

4、体验式教学法在茶艺课堂教学中的环节设计

本文以绿茶茶艺教学为例,结合体验式教学对课堂进行相应的设计和组织。将茶艺分为如下几个环节:1)茶叶的鉴赏2)泡茶技巧的学习3)茶艺的表演。具体的操作如下:

首先在课前做好准备,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穿着相应的服饰,再配以古典音乐,让学生体验到传统茶室的氛围。老师通过图片、视频以及实物引出体验式教学的主题――绿茶。首先老师展示西湖龙井茶、洞庭碧螺春、六安瓜片、信阳毛尖、太平猴魁等绿茶名品,引导学生对茶叶的外形、色泽、香气、匀整度等特征对茶叶进行鉴赏,然后一起品饮这些绿茶。继而让学生自己总结出绿茶的品质特征及不同绿茶品种之间的区别。其次,对于泡茶环节老师要依据主题来选择合适的茶具和用水,结合绿茶的冲泡特点与学生进行讨论,确定最佳的泡茶方法。最后,在老师的示范讲解后,学生自行编排茶艺表演内容,自主参与、体验,从中掌握相关茶艺技能。

通过体验式教学,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更好的激发了中职学校学生学习茶艺课程的兴趣,并通过亲身体验来熟练掌握茶艺服务流程与技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