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网络舆情传播规律

网络舆情传播规律

时间:2023-10-30 11:18: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网络舆情传播规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网络舆情传播规律

第1篇

〔关键词〕网络舆情;文献计量分析;数学模型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3.10.025

〔中图分类号〕G250.252;C91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3)10-0109-06

网络舆情是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1]。网络舆情作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交叉的新兴研究领域,涵盖了新闻与传播学、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情报学等多个学科,引发了实践部门以及国内众多领域的专家学者的关注,产生了大量有关网络舆情的文献。

由于网络舆情研究所涵盖学术期刊较广,并出于对时间和代表性因素的考虑,本文以CNKI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2]上所刊载的网络舆情文章为样本,对2000-2011年间公开发表在CNKI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包括学术期刊、博士学位论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重要会议论文、年鉴、重要报纸)的网络舆情研究论文进行分析。本文实施的检索词为:网络舆情(或者包含网络舆论),针对全文字段进行检索,剔除掉部分重复检索、一稿多发、启示等文献,本文统计的实际文献篇数为5 230篇。为了解在这12年里我国网络舆情研究的现状特点,本文将基于文献学定律来对我国网络舆情研究现状进行分析。

1基于logistic模型的文献增长规律研究

1.1文献增长规律建模

假设我国网络舆情文献累计发文量(下简称发文量)是关于时间的连续可微函数,即f=f(t),在保持目前研究层次及学科类别不变的情况下,文献发文量最大值为K。则文献增长规律模型为:

df1dt=rf1-f1K

第2篇

Abstract: Considering the part of the spread of public opinion of network, the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build a system dynamics simulation model of diffusion mechanism of public opinion of network, through simulation, explores the diffusion regularity of public opinion of network. Using System Dynamics models, from a new perspective, it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impact factors, as well as force size and finds its diffusion law, providing a strong basis for control the diffusion and the effective guidance of public opinion of network.

关键词: 网络舆情;政府公信力;系统动力学

Key words: public opinion of network;credibility of government;system dynamics

中图分类号:N941.3;F25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0-0288-02

0 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网民数量的持续增长,互联网已经成为了舆情传播的全新渠道[1]。当前对网络舆情的研究逐渐得到学者的关注和重视,网络舆情方面的研究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Kam C.Wong[2]通过研究网民舆情、国家政策和媒体的相互关系,分析了二者对网民行为产生的影响及影响方式。金兼斌[3]则研究了网络舆情演变的一般过程,把网络舆情的演变过程分为议题的出现、议题的存活和舆情的走向三个阶段,并提炼了一些影响网络舆情演变的关键因素:舆情话题敏感性、议程设置把关人、政府服务能力。本文在分析了相关影响因素的因果关系的基础上,利用系统动力学建模思想[4]并借助于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网络舆情扩散影响因素及规律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运行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吻合,从而就发现了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作用力大小并发现了网络舆情扩散的一般规律。

1 影响因素归纳

1.1 舆情话题敏感性 舆情话题敏感性是指舆情事件是否与民众利益直接相关,是否会引发突发性的社会冲突。如贫富差距问题、官员腐败问题、房屋拆迁问题以及其他与政治、社会民生等息息相关的其他问题都属于敏感的舆情话题,这些话题极易引发网络舆情的大规模爆发和井喷,所以舆情话题越敏感就会越易引发网络舆情的形成和扩散。

1.2 网络媒体宣传 由于一些权威的网络媒体对舆情事件的分析、评论会对网民对舆情事件的看法和态度产生影响,这就使得网络媒体对舆情事件所传达的信息会对网络舆情的扩散产生很大的影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网民对舆情事件的关注度,可能就会使舆情事件进一步升级,产生强大的舆论效应。

1.3 网民对政府满意度 网民对政府满意度是指民众对政府履行职责以及处理公共事务能力的欣赏程度。如果政府和民众利益相悖,民众就会政府产生怀疑,对政府不再信任,则将对社会和谐发展造成不利影响。而影响网民对政府满意度的因素主要有:政府关注度、政府公信力、政府服务社会有效性。政府要对出现的网络舆情作出快速响应并公开处理过程以让民众进行监督,打消民众的疑虑,做出让网民普遍接受和认可的满意答复和处理方式。

2 系统动力学建模(图1)

模型分析:

①“舆情发展程度”+“政府关注度”+“政府监管参与度”+“网民对政府满意度”-“舆情发展程度”

随着“舆情发展程度”的增大,政府就会加大对舆情事件的关注,使得“政府关注度”加大,进而“政府监管参与度”就会增强,当政府积极、及时参与处理舆情事件后,就会让网民更加信任政府,从而“网民对政府满意度”就会增大,使得网民就能更加理性、平和的看待舆情事件,进而“舆情发展”就会降低。

②“网民关注度”+“网帖点击量”+“网民参与度”+“舆情发展程度”+“网民关注度”

当“网民关注度”增强时,网民就会点击和浏览更多的帖子,就会使“网帖点击量”相应增加;此时由于网民浏览量基数的增加,再加上网民参与讨论的情绪高涨,从而也就会更加激起网民参与讨论的热情,促使“网民参与度”相应加强;随着参与的网民数量越来越多,使得“舆情发展程度”不断加强,最终又促使“网民关注度”进一步增强。

③“网络新闻量”+“网络媒体关注度”+“舆情发展程度”+“网民关注度”+“网络新闻量”

如果“网络新闻量”增加,那么其他网络媒体就会相应转载以吸引网民转载,从而使得“网络媒体关注度”加强;又因为网络媒体的报道和评论会对网民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所以网民会舆情事件进行大量讨论,也就会促使“舆情发展程度”不断增强,相应的舆情事件就会升级,则“网民关注度”就会增加,而网络媒体为争取更多的网民,就会更多的新闻,使得“网络新闻量”再次增加。

3 系统仿真结果与分析

3.1 政府公信力对舆情发展程度的影响

由图2可知,在政府公信力、服务社会有效性提高后,网络舆情发展的程度和速度都在降低,说明政府方面做出让社会满意的举措时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舆情的扩散,因此,政府公信力、服务社会有效性与网络舆情扩散度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3.2 舆情话题敏感性对舆情发展程度的影响

由图3可知,当舆情话题敏感性较大时,舆情扩散程度上升幅度更大、更快,但一段时间之后,与模型基础运行结果相比,其下降幅度也较大,最后会在更小的程度上停留。因为舆情话题越敏感,政府介入程度就会越大,对舆情采取的控制和引导措施就会越多且更严厉,因此其发展程度就会下降的越快。

3.3 网络媒体沉默指数对舆情发展程度的影响

由图3可知,当网络媒体沉默指数增加时,舆情发展程度在开始候前7天时有明显下降的趋势,此后网络媒体沉默指数的增加对舆情发展程度将不再有显著的影响,但总体看还是比网络媒体沉默指数增加前已经有较大的下降。

4 结论

本文通过系统动力学理论构建了网络舆情扩散模型,分析了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探究了政府公信力、舆情话题敏感性、网络媒体沉默指数三大因素对网络舆情扩散程度的影响,得出了以下结论:

①提高政府公信力对有效控制网络舆情扩散起着直接和积极的作用。

②敏感度不同的舆情话题对网络舆情扩散程度有着不同的影响,故政府在处理网络舆情问题时要采取相对应的应对策略。

③网民回帖具有较明显的随机性,从而网民在发表观点时具有较大的从众心理,这表现出了明显的“羊群聚集”效应,所以在治理网络舆情扩散时要在早期内引导网民的观点。

④从网络媒体沉默指数对网络舆情扩散的影响可以看出,政府处理舆情问题时若强行封贴并不能在长期内有效抑制网络舆情的扩散,这就为政府在不同时期是否采取对舆情信息封杀的行为提供了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吴绍忠,李淑华.互联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57(3):38-42.

[2]Kam C. Wong. “The making of the USA PATRIOT Act II” [J].Public sentiments, political gamesmanship, media.

[3]金兼斌.网络舆论的演变机制[J].传媒,2008,49(4):11-13.

[4]王其藩.系统动力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5]刘云,熊菲,李勇,沈波,张振江,贾凡,程辉,张立,张彦超,司夏萌.基于网络拓扑的主题信息采集方法[P].中国专利:CN101441662,2009-05-27.

[6]程容斌,王宏,杜勇,程辉.数据中心网络结构综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35).

第3篇

网络舆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大学生对网络的使用得以不断地扩展和深入,大学生网络舆情也随之产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实时关注和把握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动态,采取有效措施给予积极的引导,开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领域。

一、大学生网络舆情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一)大学生网络舆情改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环境

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增多,不但改变了大学生整体的思维和行为习惯,也改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大环境,拓宽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维度。网络的全覆盖和信息传播的延展,使大学校园的每个角落都受到网络信息的影响,网络舆情因此波及到大学生的日常管理、思想教育、心理健康等工作的方方面面。思想和心理都没有完全成熟的大学生浸泡在网络环境中,很容易受到网络信息的冲击和影响,同时由于缺少应有的判断力和分析能力,他们很容易随波逐流,失去方向。网络舆情导致的负面群体言论和行为往往具有很强的扩散性和破坏性,影响高校的稳定和健康的教育环境,使得高校思想教育的环境变得异常的宽泛、复杂。同时,我们在以往思想教育工作中的经验和知识系统很难在网络环境中发挥作用,这对于我们是相当大的挑战。但是在另一方面,网络又帮助我们突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限,为我们工作的开展打开一个更广阔的空间。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快捷性和方便性,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网络渗透到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借助网络舆情的穿越性和影响力,将积极、正面的舆论信息实时传播到校园环境中,引领校园舆论和行为走向。

(二)大学生网络舆情促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的转变

科学、先进的工作理念是有效开展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教育是人影响人的工作,只有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才能跟上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发展的节奏和步伐,才能在同步中实施教育行为,真正起到教育的效果。网络不但改变了大学生个体的思想和行为,还改变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方式和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网络视阈下开展工作要遵循网络环境中交流的思路和规则,否则就无法融入到这个环境中,无法走进学生,更谈不上影响学生。根据网络舆情的特点,思想教育工作者需要在工作理念上做出以下几个转变:首先,改变因循守旧的固有理念。网络空间无时无刻不在变化,海量新鲜的信息无时无刻不在冲击着大学生的头脑。固守常规,不与时俱进地实时变通,我们终究会失去在网络舆情中的有利位置,对网络舆情下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束手无策。其次,改变僵化的教育关系。平等和自由是大学生在网络使用过程中获得的最大满足,也是网络环境相比于传统教育环境的最大优势,也是对传统模式中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关系的颠覆。相互尊重、平等对话是网络空间中教育工作者与大学生建立关系的原则和基础。最后,改变生硬、灌输式的教育观念。网络信息的传播方式使得大学生自主、有选择的获取信息得以实现。在这种情况下,无视大学生实际需求和接受程度的生硬灌输,只会让他们更加反感和抗拒。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以人为本应该是网络舆情下我们应该秉承的教育观念。

(三)大学生网络舆情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和形式

网络时代的大学生比以往更关注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的事件和社会中的热点事件,并依据自己的价值观做出相应的反应。网络的实时性又将大学生舆情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出来,大学生网络舆情因此能真实反映大学生当下的思想动态、行为倾向和情绪情感。虽然网络舆情的突发性和扩散性会给我们带来挑战,但是网络舆情的实时性和针对性,也极大地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和形式。首先,我们可以借助对网络舆情的持续关注,对大学生舆情进行收集、梳理、分析和判断,并据此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动态进行预判,提前开展针对性的工作,防止过激行为和危机事件的发生。其次,可以通过网络舆情让积极、正面的教育内容得以传播和扩散。传统的教育方法存在滞后性,缺乏直观性和生动性,很难引起受教育者的共鸣和反思。借助网络手段实施教育,可以引领大学生舆情走向,让正确的价值观成为引领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旗帜。最后,可以借助网络平台让教育方式直接明了。网络舆情下,教育内容不但便于和传播,而且容易得到检验和反馈。利用网络的高覆盖和便携性,可以建立一个意见征集、反应、反馈评价的闭环系统,以直接明了的方式实现教育目的,达到教育效果。

二、网络舆情视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应对

(一)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论研究

理论是实践的基石,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论研究是网络舆情下系统、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保障。近年来,随着对网络舆情的研究和分析、网络舆情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索和实践,国内的许多教育工作者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发表了很多这方面的文章。但是作为一个全新的重大课题,我们的研究是非常有限的。首先,研究成果缺乏专业性和突破性,对于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不大。其次,研究工作缺乏系统性和长期性,很难抓住问题的实质。再次,基础研究欠缺并滞后,很难为实践提供支撑。我们对于网络运行的特点和机制、网络舆情的内涵和规律、网络舆情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和途径等方面的认识和研究,还停留在初期的探索阶段,这使得我们在网络舆情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指导和动力。因此,为开创网络舆情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我们必须将基础理论工作当作一项重要的任务来抓。通过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研究,研究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规律;通过大学生网内和网外行为的比对,研究网络环境中大学生的行为特点和舆情动态;通过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分析,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和内容;通过对教育学、传媒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专业的相关性研究,构建科学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知识框架。

(二)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

网络舆情视阈下,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难以开展,教育的效果也越来越不理想。反思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不难发现,之所以没有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是因为我们离学生的距离越来越远,对学生的了解越来越少,与学生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大学生普遍长时间地游弋于网络中,教育工作者却游离于网络之外;大学生对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极度关注,教育工作者却毫不知情;大学生群体舆情动向丰富多变,教育工作者却无所察觉。这使得我们失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失去了开展工作的先机和主动性。因此,加强网络思想政治建设迫在眉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在掌握网络技术手段的前提下,对大学生网络舆情进行研究,结合大学生的需求和接受能力,制定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要通过建立具有吸引力的阵地,实现主流、正向价值和意识的扩散和传播,实现对网络舆情的疏导和引导;借助与学生在一起的机会,了解学生的诉求和需要,开展有效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把握网络文化的动脉;借助网络技术手段,灵活运用网络语言和技巧,拉近与大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吸引力。

(三)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工作能力

网络的迅速发展,对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工作能力提升缓慢,已经不能满足时展的要求,提升整个队伍的工作能力已经迫在眉睫。为此,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组建结构层次合理、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培养一支既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熟悉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又能较有效地掌握网络技术、熟悉网络文化特点,能够在网络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队伍。”这就要求我们在组建队伍时,既要考虑当前的实际需要,又要考虑未来的发展需要;队伍中既要包含一线的学生工作者、思想政治专业教师,又要包含网络技术人员和学生代表;队伍既要保证新鲜血液的流动,又要保证相对的稳定性。

2.保持较高的政治觉悟和思想水平

网络具有较强的冲击性,没有足够的“定力”,很容易让人在网络海洋中随波逐流。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掌舵人,必须保持较高的政治觉悟和思想水平,抵御网络环境中各种大风大浪的侵袭,始终把握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确的前进方向。虽然当前知识更新很快,但我们绝不能放弃和放松对经典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要深入学习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维护价值观和道德观,拥护国家的政治立场和主张,始终保持发展的主旋律,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将广大青年大学生聚拢到党的旗帜下。

3.要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和技术水平

网络技术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因此,我们在保持以往工作中的专业素养的同时,在网络环境下开展工作必须熟练掌握各种技术手段,提升工作的专业和技术水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学会应用电脑和网络技术,学会应用网络工具和手段,学会使用网络语言,学会融入网络环境,遵循网络环境中大学生的思维和行为习惯,开展有针对性、有水平的教育工作。

4.要提高学习能力,丰富知识结构

网络时代,知识、信息量大且更新速度快,只有抱着终身学习的态度,提高学习能力,博学广文,有丰富的知识结构,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才能解答大学生提出的形形的问题。学习能力的提高,需要有接纳的态度才能将冗杂多样的知识转化为工作的智慧,需要有钻研的精神,才能发现多变的事物下掩盖的真理,这是网络时代对我们不断成长提出的要求。

5.要不断提高观察力和判断力,增强沟通能力

网络环境复杂多变,大学生思想和情绪容易受到环境影响而发生激烈的波动和变化,而且很容易借助于网络的涟漪效应得以扩大和夸张,导致群体思想和行为的改变,即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一双“鹰眼”,时刻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和准确的判断力,能够根据学生的细微变化做出有效的判断,掌握事态发展的动向。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自身沟通能力。有效的沟通,是建立关系、实施影响的前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改变传统教育方式中的高姿态,学会包容和接纳,增加亲和力,尊重和重视受教育者的主观感受,与受教育者平等对话,提高沟通效果。

6.提高创造力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加快了社会的发展。运动和变化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也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处环境的重要特征,因循守旧、固守成规、固步自封终将会被时代所抛弃。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有创新精神,提高创造力,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在工作中善于总结经验,开拓新思路;善于接受新事物,利用新手段;善于捕捉新信息,采用新内容;善于抓住规律,开拓新领域。

总之,网络的发展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也给网络舆情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我们要积极利用其有利的一面,借助网络技术和手段,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同时,避免其不利因素的影响,加强网络舆情的引导,维护校园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陈英,张银芝.网络舆情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传承,2009,(12):74-75.

\[2\]甘忠涛.大学生网络舆情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J\].学理论,2012,(19):274-275.

\[3\]龙春霞.网络舆情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重构\[J\].传承,2013,(06):58-59.

\[4\]杜亮.3G时代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策略\[J\].思想理论研究,2010,(01):82-86.

第4篇

一、充分认识和牢牢把握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规律和特点

在全媒体时代,由于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融合日益加深,全媒体信息传播格局逐步形成。较之旧媒体传播时代,全媒体信息传播主要有以下传播规律和特点:

(一)传播速度快

全媒体时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将这一特性做到了极致。基于互联网、无线传播技术等现代科技,借助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微博、微信等传播载体,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非常快。

(二)传播波及面广

从地域的角度看,由于互联网覆盖全球,地域和空间限制越来越少,只需要设备和传输信号,就可以信息,无论在世界上哪一个角落,在事件发生的同时就能够进行传播活动。从传播的主体看,由传统的“点对面”传播转变为“点对点”传播,传播不再是机构、媒体单位的事情,而是全民传播,每一位民众都可以参与其中,谁都可能是者和受众。

(三)传播信息容量大

全媒体时代传播信息堪称“海量”,内容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古今中外无所不包,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传统媒体中报纸、电视、广播的版面或者时间是有限的,而伴随存储技术的迅猛发展,传播的信息容量相当可观。

(四)传播载体丰富多样

从媒体性质看,既包括党和政府媒体,也包括民间媒体。前者包括党报、国家电视台和网站新闻;后者包括口头舆论、网络和“自媒体”。从媒体的载体看,既包括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也包括网络、微博、微信、微视频等新兴媒体。

(五)传播互动交融性强

传统信息传播主要是点对面的传播,传统媒体往往充当者,信息受众只能被动的选择接受或不接受,而受众对信息的感知和意见不能及时充分反馈。而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呈现点对点的格局,广大受众在选择接受或不接受信息的同时,还可以进行回应,随时反馈其态度和决定,随时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传到网上,实现信息传播者和接收者的双向互动。

(六)传播管理难度大

新媒体固然有着传统媒体难以比拟的自身优势,但是,新媒体也存在自身的问题。由于新媒体的跨平台特点、媒体信息的分散性和随意性,使信息传播的控制和管理难度加大,诸如“网络谣言、社会恐慌、网络水军、网络舆论暴力”等问题时有发生,给社会带来极大危害。

二、全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给检察工作带来的严峻挑战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丰富了检察工作的宣传载体、拓展了检察机关了解社情民意的渠道、增强了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对检察工作的监督力度,给检察工作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检察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一)传播理念的挑战

时至今日,仍有部分检察人员更习惯“埋头苦干”、“少说多干”,甚至将检察工作“神秘化”,关起门来开展检察工作。即便开展检察宣传工作,也主要通过官方媒体或门户网站进行单向的信息。对全媒体时代的传播规律和特点认识不足,没有充分意识到全媒体时代传播检察信息的重大意义、拓宽传播渠道的重要性、增强检民互动的必要性、引导涉检舆情的紧迫性;没有充分意识到树立自信、包容、开放的传播者形象对于提升检察公信力的重大作用;没有充分意识到从宣传到传播的价值追求。

(二)传播平台的挑战

目前,报刊、门户网站仍然是各级检察机关的主要的宣传平台,微博、微信、微视频等新媒体平台没有得到普遍建立和广泛使用。高检院的检察政务微博刚开通不久,绝大部分市、县两级检察机关的政务微博尚未开通,即便开通了政务微博的检察院,也有不少未能有声有色开展信息传播。各级检察院的检察管微信群基本没有建立,整体功能发挥受到严重制约。

(三)传播机制的挑战

各级检察院虽然普遍建立了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宣传和管理机制,但尚未建立各院完整的全媒体传播机制以及全系统联动有序的传播格局。特别是检察系统微博、微信的管理运行机制,负面舆情的引导处置机制尚未有效运行。

(四)传播队伍的挑战

虽然高检院一再强调要求各级检察机关要建立健全新闻发言人队伍、微博微信管理队伍、舆情监控队伍等传播队伍,但纵观全国各地,传播队伍建设不尽人意。一是受人员编制的制约,传播队伍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工作需要;二是受人才来源的局限,从事传播工作的人员主要从现有人员中调配,懂传播规律、熟悉传播知识的人才匮乏,传播队伍的知识结构单一;三是缺乏学习培训机会,传播队伍的素质能力普遍偏低,难以适应工作需要。

三、着力提升素能,适应全媒体时代要求,促进检察工作科学发展

全媒体时代为检察工作提供了网络信息传播的全新环境,面对全媒体时代的挑战,必须与时俱进,顺应全媒体时代的要求,不断提升在全媒体环境下开展工作的素能,推进检察工作科学发展。

(一)牢固树立全媒体传播的理念

全媒体传播是传播理念的嬗变,是信息、通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条件下,纸媒、电视媒体、广播媒体、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多种媒介融合发展的结果,是媒介传播形态变革中一种崭新的媒介传播形态。要摒弃一切僵化保守、固步自封的心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充分学习掌握全媒体有别于传统媒体的运作特点和规律,彻底转变思想观念,牢固树立在全媒体环境下开展检察工作的理念。

(二)大力提升全媒体传播管理能力

全媒体传播时代各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交织共融态势,打破了各个媒体孤立传播的模式。在全媒体时代,检察信息的传播需要各媒介优势互补,融合互动,围绕传播目标同步传播,形成立体化全方位的传播格局,获取最大传播效果。要不断提升了解各种媒体特性,整合各种媒体协同传播的能力;要不断提升整合检察院内部新闻、舆情监测、舆论引导、危机应对等部门协同传播的能力;要不断提升整合检察系统上下级检察院之间、不同地区检察院之间协同传播的努能力。通过不断提升全媒体传播管理能力,能力形成内外协调、纵横有序的检察信息传播格局。

(三)着力提升应对全媒体的能力

全媒体时代,检察机关的执法办案等检务活动,会越来越多地置于“镜头”下,接受媒体和社会各界的监督。要不断提高规范执法的水平,奠定检察信息正面传播的根基;要不断提高驾驭微博、微信、微视频等新媒体的能力,善于占据舆论引导的制高点;要不断提高新闻的能力,掌控舆论舆情引导的主动权;要不断提升检务公开的能力,消除容易引发负面舆情的高危因素和潜在风险。

(四)全力提升全媒体传播平台建设的能力

要不断打造检察信息平台,通过全媒体主动、全面权威信息;要不断打造检务公开平台,依法及时公开检务活动,打造阳关检务;要不断打造服务平台,充分听取受众对检察机关的意见、建议,认真听取受众的各种诉求,通过全媒体增强司法与媒体的相互联系,增强互信,服务人民群众。

第5篇

关键词:高校网络舆情; 微博; 传播; 中小型高校;重视中小型高校网络舆情;

本文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院级科研项目(编号11zy073)之一1 高校网络高校网络舆情是舆情在高校网络传播的特殊形态,是指在校园网络空间内师生对社会及校园现象和问题的观点、态度和建议的集合,并且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影响力不仅仅局限于校园范围,一向为全社会所关注。高校网络舆情是中国教育体制改革转型期间兴起的新词汇,其主体是高校师生,尤其是青年大学生群体;其传播平台渠道十分广泛,涉及高校新闻网、高校BBS、贴吧、网络论坛、博客、社交网站、即时通讯工具(QQ、MSN)、公共电子信箱、微博、播客、维基、RSS聚合新闻、网上调查和签名、网络新闻及跟帖等多种形式;内容主要包括和师生自身利益相关的校园管理事务和学习工作情况、生活情感交流,以及对社会问题和国家大事的关注等。高校网络舆情传递着师生的情绪态度,表达着他们的观点立场,在网络空间里经过有规律的整合和冲突形成了特殊的舆论场。近年来高校网络舆情也受到学界的关注,就笔者目前搜集整理到的论文成果来看,主要论述了高校网络舆情的概念(以内涵为主,外延的研究有待加强)、产生原因和内容特点、传播规律和管理现象、引导和控制、以及技术架构问题。仔细研读后发现实证研究较少,而且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研究体系,缺乏深刻的观点和实践经验,有待进一步的完善补缺。多数论文研究的客体是笼统的“高校”,基本没有对中小型高校网络舆情传播的研究成果,笔者就自己在中小型高校的工作经验来看认为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进一步促进这类高校信息化的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的构成包括北大清华这样的名校大校,也包括各类中小型高校,一流的教育事业需要各种规模类型的学校共生互补,满足各类型学生的需要。中国的区域发展水平是有差异的,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差距也很大,发展中小型高校正是目前高等教育多样化的要求。一般认为中小型高校是指在校生在15000人以下,学生和老师的人数少,地理面积较小,有着较强的地域和专业特色;例举北京地区具有高等教育招生资格的89所院校中,中小型高校约占一半多,[1]可见国家对发展中小型高校的重视和社会的需求程度。目前中小型高校网络舆情传播平台建设存在很多不足,其传播效果也受到了影响,需要有关部门吸取各方经验,加强校园网络舆情引导工作,根据自身情况采取合适的传播平台,在全媒体网络传播环境下提高自身的网络文化建设水平。

2 目前主流高校网络舆情传播平台分析

高校网络舆情传播平台主要有高校新闻网、高校BBS、百度贴吧、网络论坛、博客、社交网站、即时通讯工具(QQ、MSN)、微博,还有对高校来学生来说非主流的如电子邮件、维基、聚合新闻、网络新闻跟帖等其他舆情传播渠道,这些平台各有优劣,在目前的媒体融合时代应该是互补共生、相辅相成的关系,还未到互相取代的地步。

2.1 高校BBS 

     这是最广为人知的网络舆情传播平台,历史较长影响较大的如北大未名站和水木清华站,最高在线人数曾经突破了两万人,一直以来是其校内师生发表言论和交流思想的主要场地,即使最近几年受到了新媒体的冲击,仍然是其校内重要的信息平台和互动媒介。高校BBS内容来源的显著特点是以校园原创为主,转载自其它网站的内容较少。BBS也被人称为高校网络舆情的“晴雨表”,交互性强,信息传播量大,传播迅速且范围广,超文本多样化传播。但是有很多中小型高校并没有投入力量建设运营校园BBS,一些学校在运行了一段时间以后又关闭了BBS,主要原因在于BBS是简易性注册使用,匿名性发帖,使用者发言的门槛较低,造成言论监管的难度加大;BBS的发言贴十分集中,如有负面事件的渲染则“滚雪球”效应波及校内外,增加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难度;另外开办一个机制完善、技术成熟、运行顺畅的BBS需要的成本对中小型高校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例举北大未名BBS[2],它最初架设在IBM捐赠的S/390大型机上,价值约800万美元,后来架设在64位×86的服务器上,软件也是北大投入人员进行改进的,站务委员会成员设有总监、常任站务、技术站务、发展站务、美工站务与账户管理员等职位,且北大校长兼任站长(用户名PKU),委员会有16个分区且都有任命区务人员管理各讨论区,每个讨论区有一到三位版主直接对区务负责,未名站还设立了仲裁委员会专门处理管理纠纷,未名站同时开放了近千个讨论版面,分布在各分区之下,北大官方还利用未名站的软件硬件设施建立了校长信箱版块,来沟通校内管理各项事务。经过十多年发展,北大未名现在是北大校方正式批准开放的官方BBS,和清华大学的水木清华站一样在高校网络舆情传播事业中备受瞩目,代表了中国高校的网络社群文化。而对于资金人力有限的中小型高校来说,设立专门的建设资金和部门来组建一个成熟的有效的BBS,成本高昂且阻力重重。一些中小型高校开办了校内BBS之后因为管理运营不善,并未收到良好的网络舆情引导传播效果,最后渐渐沉寂成了“死站”,不得不关闭;更多的学校是因为担心BBS发言本身的简便性和隐匿性造成“言多必失”,开办BBS之后可能会有不利的负面言论影响学校形象,故而干脆将网络舆情传播的途径推给社会网站,如贴吧和社交网等;一些学校建立的官方BBS公布的是校方的新闻,办成了另一个校园网,这样学生的参与度很低;也有一些大学生自己开办的BBS,以学生用户为主,而学校和教师很少参与;因此如何把信息交流和参与人群统一到一个平台是高校需要考虑的问题。

2.2 SNS社交网站

    Web2.0时代新媒体的发展给高校网络生活带来了变革,继BBS之后,社交网站(SNS)成为高校学生聚集的又一个网络舆情集中地。社交网站基本有交友类SNS、商务类SNS、以及校园类SNS,其中校园类以人人网(原名校内网)为代表。根据笔者对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生的调查 ,绝大多数班级同学都选择在人人网上注册交流信息。人人网2005年建立时(当时还是校内网)要求拥有特定大学、IP地址以及校园电子邮箱的用户才可以注册成为会员,这种办法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用户的网络社交的安全性,用户顺利通过注册以后可以撰写日志、上传共享、签名留言,有相当一部分用户在人人网上上传了自己的真实照片,还可以运用RSS订阅机制运营个人的社交网络。人人网融合了网络校友录、博客、QQ空间等多种网络社交平台,其开放性比起BBS相对封闭的环境,对于吸引用户培养使用习惯更有效果。这类SNS网站最特色之处在于以用户为中心,以关系为纽带形成网状结构传播信息,这和传统的博客类和BBS网站以内容为中心组织版块传播信息是不同的,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思路促使了用户对网络内容的贡献。SNS添加了各类有趣的应用程序,如“开心农场”、“偷菜”、“抢车位”等,给用户提供了多元的互动体验,也赢得了青年大学生的青睐。有分析认为SNS网络整合了传统网络类型信息来源、休闲娱乐、真实身份的社会交往和网络自我价值的实现功能,参与者由于使用的是自己的真实信息,和传统的聊天室和BBS隐匿发言方式不同,促进个人努力地在社交网上去展现自己美好的一面,增强了之间的交互性和活跃程度,建设了一个更加真实稳定的人际关系网络。当然SNS网站并不是一个完美的高校网络舆情传播平台,最根本原因在于商业网站缺乏学校的有效监管和引导,信息缺乏权威性和指导性;虽然用户数量较多,但是就单个学校而言往往比不上校园局域网内的绝对用户数量;而学校内部网站的信息是公开集中的、成体系的,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思想引导、文化建设、价值观传递说,校园官方网站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因此即使社交网站发展的如火如荼,中小型高校可以吸收其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和优秀的技术成果,加快自己的校园网络交流平台的建设,提高功能性和易用性,优化用户服务,而不是彻底将这些工作推向社交网站,自身进步才会有竞争力,依赖于外力都不会长久。

2.3 贴吧

    百度贴吧在高校学生中也颇为风行,特别是一些没有开办BBS的高校学生尤为追捧。笔者对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在百度的贴吧3进行了调研,在线人数和发帖人数都很可观(有主题7777个,贴子143169篇),用户一般来自本校的各个院系、专业以及年级。但是贴吧没有统一的发言动机和有效组织,发言跟帖多数是无意识的跟风,主题和回应者都比较随意散漫,随意灌水的不在少数,有些帖子并没有实际意义,有价值的信息较少。大多数以各高校名称命名的贴吧多是学生自发建立,所在高校并没有管理与审核的权限,老师们也很少光顾。吧民可以随意信息,由于缺乏把关人的监管,一些人在贴吧散布不良信息,渲染负面情绪,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不利于高校环境的稳定。贴吧是完全属于学生的公共领域,几乎脱离了学校的监管,并非合适的校园网络舆情传播平台,是在没有相关的表达渠道之下的无奈选择,并非长久良计。

2.4 微博

目前微博是最受关注的网络舆情传播平台,微博是微型博客的简称,聚合了媒体、社交、应用平台,满足了用户对海量即时信息以及网络社交和个性化应用的需求。2011年12月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的《2011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指出,2011年的网络贴文数量大大高于往年,而且事件热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微博发帖数量;根据IRI统计[3],微博已超过论坛,由去年的第三大舆情源头上升为第二大舆情源头,中国发生的几乎所有热点事件,都会在微博得到有效传播,舆情在经过微博传播后,一般会发生变异、放大,微博引领舆论的特征日益明显;微博用户数量的增加、网民登录网站方式的改变、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中国舆论场的重心迅速向微博转移;微博具有“自媒体“的特征,人人都可以借助微博随时随地用电脑或者移动终端发消息,每个人都参与分享和交流,使信息流通更自由。2010年被称为“中国微博元年”,据不完全统计[4],微博用户将近7500万人;腾讯微博宣布其用户数超过2亿,新浪微博宣布其用户数超过1.4亿;据2011年5月28日于北京召开的首届中国微博大会的信息,中国微博用户已达2.3亿人;这些庞大的数字提示着我们网络舆情传播格局新的变化,也对高校引导校园网络舆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微博具备成为高校网络舆情传播主要载体的客观和主观条件。高校学生电脑和手机普及率相当高,各校都比较重视校园网的铺设,上网条件便利,高校学生使用手机上网越来越多,发微博的人数也在增加;高校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都很强,对网络舆情本身就有着浓厚的兴趣,容易引起他们的关注和评论,部分学生也保留着对社会和国家事务的思考,利用微博发表评论引起他人的围观关注,进而形成舆情。微博最核心的功能是信息的和获取,虽然网络上BBS、论坛、博客等都可以实现这一功能,但是微博是最便捷、交互性最强、成本最低的平台。微博者没有时间、空间、格式的限制,只要有终端(手机、电脑、IPAD等等)都可以随意上传内容,这点非常符合现代人的快捷的生活节奏、碎片式的情感表达方式、渴望交流却又止步于生活压力的现状,所以受到广泛追捧。即使是不喜欢发帖的微博使用者而言,在别人的言论里总会找到自己关注的信息,而且微博认证鼓励实名,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信息的准确性,微博人如果被认可,也会成为其他人锁定的信息提供者。微博是借助即时信息建构的信息系统,传统的传播平台没有这种渠道价值,微博平台既能提供即时信息,接收者又可以在信息中选择对自己有价值的部分。当前微博一般有字数限制,140字左右虽然不能进行深度剖析,但是微博有上传图片的功能,也可以把长成图片上传至微博,或者在微博上贴出原网址链接,实现两个平合传播。字数的限制是因为微博很多时候是在移动终端(如手机)上使用的,这就对字数有了规定,未来是否会取消这个限制完全有可能,微博就成为了一个定制的社区首页,超越了传统的SNS、博客、论坛的功能。

SNS网的核心功能是对人际网络的维护,以人际关系为核心;微博则一方面延展了网络人际关系,用户间的好友关系在使用微博前已经存在并得以在微博平台里继续,并且微博提供给了好友即时信息互动的功能;另一方面微博是以信息价值为核心的,微博主和粉丝之间是以信息为连接纽带的,双 方的互动形成了一个个以微博主为中心的不是很紧密的网络,形成或大或小的圈子。微博使用者最关注的是博主的信息,或者是其的信息对自己有价值,或者微博主本身身份吸引了自己的关注,双方的互动都以信息为中心,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纯粹以人际关系为中心。这一点也颇为适合高校官方运用引导校园舆情,因为只有的信息对学生有价值,才会赢得大家的关注和参与热情,而不是因循守旧的照搬通知条文来运营微博,必须了解学生的信息需求,确定什么是对他们有价值的,才能赢得长久的生命力,如何有效引导监管高校学生的微博是需要高校管理者去思考的。

2.5 其它平台

高校学生还经常使用的网络舆情传播平台还包括高校新闻网、网络论坛、博客、即时通讯工具(QQ、MSN)、电子邮件、播客、微博、维基、RSS聚合新闻、网上调查和签名、网络新闻及跟帖等,本文不再一一赘述。在Web2.0时代,中小型高校要与时俱进地认识到网络舆情对学生的正面影响,这是学生们表达感情意见的平台,更是高校管理者了解学生的窗口。网络舆情得到正确引导,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高校环境是个既封闭又开放的小社会,学生刚刚脱离家庭进入高校心理上难免会有一些不适应,网络舆情传播平台可以帮助他们早些克服交往障碍,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从网络到现实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校园网络舆情中最引人关注的还是和学生自身利益相关的事情,校方应该及时在微博上公布相关信息并和学生进行互动,这样既消除了学生的疑问,也可以增进情感的交流,创建和谐的校园环境;学生也可以通过微博即时向校方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校方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促进学校的整体建设。

3 以微博为契机促进中小型高校网络舆情的良性传播

    中小型高校普遍意识到了校园新闻网的建设,这是目前官方新闻的主要平台,也被看做是对学生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对外界也起到了一个对外宣传的窗口作用;但是只是抓校园新闻网的建设是不够的,目前大多数中小型高校的校园网都只是简单学校新闻,缺乏深入的报道,也没有精品版块,谈不上特色;其实很多中小型高校的规模不大,但是专业设置上都颇有特色,这点从学校校名就可以看出,如何在传递信息的同时引导校园舆情并且体现学校特色,很多学校还没有深入思考解决这个问题,导致校园官网互动性差和个落后,内容单调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高校建设校园网络舆情传播平台要注重学术性和教育性的统一,在微博中也要多多宣传本校的学术成果情况和学校的专业特色。

综合各种因素,笔者认为中小型高校在人力财力有限的情况下专门开设部门和投入资金自行开发网络舆情传播平台是有困难的,也难以获得支持,就目前的情况看微博是最适合的校园网络舆情传播平台,成本低而互动性好,随时随地方便互动监管信息;学校在具体运作时同样也要进行统一的组织和规划,对负责人员明确工作职责,提高师生的媒介素养水平;一旦有负面的消息,不能沿袭采取封锁消息、堵塞关闭舆情传播平台的工作方式,要第一时间按准备好应急方案,疏导的效果好于打压,逐渐提高高校的舆情危机管理水平。高校教师和管理者除了自己的专业研究和日常工作,要加强网络技术和应用方面知识的学习更新,这样在问题出现时才可以应时而动,不会造成消息反馈处理的滞后;否则在微博式裂变传播的网络环境中,舆情的传播是极容易被放大而成为校园焦点甚至全社会的热点。作为高校的管理方,要建立起完善的舆情监测、分析、预警和引导机制,要吸取一些高校舆情处理案例的经验教训,提高自己的应对能力,如最近的复旦大学学生黄山驴友事件、清华大学“真维斯”楼、河北大学“我爸是李刚”事件中就充分考验了高校的危机处理能力;还要加强和其他高校的舆情工作的互动交流,也可以和新浪网建立的中国高校微博协会整合的成员建立关系,互通有无,改进工作。

    著名传播学者麦克卢汉认为,传播中最本质的东西是媒介自身,而不是媒介的内容。这句话虽有争议,却深刻地适应网络时代的传播现状,即网络技术的发展使网络传播平台发生变革,不仅仅是在内容方面的,更在于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传播习惯。在人人有手机的高校,手机突破了时空、电脑终端的限制,可以让人在第一时间传递信息,这正给微博的使用提供了支持。作为中小型高校更是要利用好微博这一契机来促进本校的网络舆情传播事业,在媒介融合的时代综合运用各种新媒体来引导舆情,并在校园网的主页开辟专门的舆情传播版块,做到讲究方法,疏导结合,抓好网络思想阵地的建设。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网络舆情;新媒体;引导;高职高专

1 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普及,网络这一新兴媒体已渗透到我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就像一把双刃剑,既有前所未有的方便快捷、自由广泛等优势,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高职高专院校这一群体也无可避免地受到网络舆情的冲击。

2 网络舆情的内涵与特点

(一)相关概念和内涵

“舆情”一词最早出现在《旧唐书》中,唐昭宗称:“朕采于群议,询彼舆情,有冀小康,遂登大用。”〔1〕到了汉代,“舆人”与“庶人”一样,成为普通百姓的代名词。舆情在《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被解释为“公众的意见和态度”。

舆情的内涵可以认为是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民众对社会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2〕

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在网络空间的映射。是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的各种不同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3]

(二)网络舆情的特点

网络舆情成长于互联网这一复杂多元的环境,因此网络舆情也具有其独特鲜明的个性和特点:

1、自由性。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舆情传播更具有自由、即时和互动的特性,网民可以自由沟通并发表言论,还可以建立自己的个人网站,发表个人见解。

2、快速性。网络信息的传播简单迅速,只要通过复制和粘贴两个步骤就能完成。这种传播比以往任何一种媒体更为快速。

3、隐匿性。互联网是一个虚拟世界,在网络环境中,网民可以隐匿身份,甚至使用虚假的身份发表言论。

4、偏差性。在网络环境下网民缺乏自我约束,网络也缺少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监督,网络热点话题常常围绕公众人物隐私、恐怖谣言、灾害谣言等展开,形成负面影响。

3 高职高专网络舆情的特点以及对该群体的影响分析

(一)高职高专网络舆情的特点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舆情不断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高职高专学校网络舆情具备以下特点:

1、新媒体运用的普遍性

网络的普及使得绝大多数“90后”大学生能使用网络媒体在互联网上进行信息交流和交互。如网络聊天、交友、娱乐、购物、信息搜索等。

2、传播途径的多样性

网络舆情可以通过不同得途径表现和传播。下面是常见的一些途径:

(1)主流网站

国内主流网站,包括新闻、政府、文化教育类等网站,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体、民生、娱乐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2)即时通信软件

即时通信软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不断推陈出新,从最早的ICQ,到后来的MSN、UC、腾讯QQ、网易泡泡、淘宝旺旺、飞信、微信等,风靡于年轻人和学生群体。

(3)微博

微博,微型博客(MicroBlog)的简称,即一句话博客,微博相比博客,内容更加精简。微博的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网络等方式来即时信息。

(4)电子邮件

电子邮件具有信息多样化、书写快速、发送便捷、成本低、环保等优势,同一封邮件可以选着多名接受者,采用群发的功能常常可以广泛、迅速地影响舆情的形成。

3、关注层面的广泛性。

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经常访问的网站类型有:博客和微博、游戏类网站、论坛等,网络上最新的热点焦点、敏感事件、网络红人等最能吸引他们。

4、有强烈的意识自我表现性

很多在生活中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学生,他们在网络中却表现得非常积极,可以滔滔不绝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希望得到更多的关注,他们的自我表达的欲望非常强烈。

(二)网络舆情对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影响分析

总体来看,网络舆情对高职高校学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新媒体阅读及传播方式的影响

一条微博的最大容量是140字,属于典型的碎片化阅读方式。碎片化阅读让人易怒、易挑衅、易轻信,无法专注。

另外,通过微博粉丝的关注,微博信息的二次传播更为迅速和广泛。这种传播方式会使网络舆情在极短时间内凝聚共识,发酵情感,诱发行动,影响社会。

2、多元价值观的影响

价值多元化是当代大学生普遍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面对不同的价值观,他们中有的崇尚传统文化,有的崇尚西方文化,有的哈韩哈日等等。

3、个体权利意识的影响

高职高校专院校学生相比于本科院校学生而言,独立性更强、敢于尝试,但认知能力不足、交际面较窄,相对缺乏社会的关注度,他们更加依赖网络来表达情感、展示自我,希望得到更多的关注和认可。

4 高职高专学校网络舆情下的应对措施和引导策略

当前环境下,对于网络舆情,与其躲避,不如积极研究,主动使用新媒体,对学生正确引导,适时疏导,采取正确的措施和策略。

(一)坚持正确导向,加强对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价值观教育

高校应通过开设课程、举办讲座、组织研讨、开展经常性的网络热点事件讨论等活动,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增强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抵御不良信息,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坚定社会主义价值取向。

(二)加强对校园网络机制的建设

要建设一支思想水平觉悟过硬,网络管理技能较高的网络工作队伍,其成员应该包括多个层次,不但要有领导班子和网络技术人才,还要有青年教师、辅导员,还可以有学生干部,随时掌握了学生的思想动态,熟练掌握并运用网络技能,多层面了解学生思想,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三)创新教育,构建校园网络文化

创新教育,就要结合网络舆情的特点规律,寻找正确引导的途径。很多高校都开设了校园官方微信、微博、贴吧,设立了二维码等,通过网络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创立校园官方网站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很多教师也开通个人博客、QQ,用网友身份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

构建正面积极的校园网络文化,可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之间的相互协调,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四)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引导学生自我教育

网络言论自由容易产生一些偏激、片面的言论,加强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尤为重要。可以组织一些生动的网络道德教育活动,加强自律性,让学生自觉树立网络道德意识,增强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和辨别能力,客观正确对待网络舆情。

网络舆情对于大学生思想动态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大,影响程度越来越高,开展网络舆情的学习和分析,对学生进行正确有效的引导,减少网络突发事件的负面影响,这更是互联网时代赋予高职高专院校的责任和要求。

参考文献

[1]后晋・刘d等.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4585

[2]王来华.舆情研究概念――理论、方法和现实热点[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32

[3]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53

第7篇

1网络文化语境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挑战

(1)教育地位的挑战。网络信息的全球化,首先推动了世界文化的繁荣发展和相互融合,同时也带来的多元文化和本民族文化的冲突,来自不同国度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准则及生活方式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和碰撞,对于年轻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和价值观念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其次一些发达国家通过互联网对大学生渗透西化思想。再次是大学生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加便捷,很多大学生通过网络获取信息,教师已不再是大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渠道,传统的教育观念已不太适用,网络削弱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与作用。

(2)教育模式的挑战。开放的网络包容着全世界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各种复杂的思想文化通过网络得到迅速传播,同时也给一些非主流文化提供了滋生的土壤。我们都知道传统的思想教育是通过教育者筛选、整理后与学生面对面地交谈、沟通后让学生入耳、入脑、入心。随着网络迅速发展,在浩瀚的网际空间里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文化蜂拥而至,让教育工作者目不暇接,喘不过气来,摆在教育者面前的正面灌输已经不再适用,传统的“堵、管、控”常规方法在网络文化话语下显得苍白无力,几乎面临着失效甚至失控的危险。

(3)教育难度的挑战。对于鱼龙混杂、内容繁杂的网络文化,一是网络空间的虚拟性让部分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和网络交友中,从网民变成“网虫”,导致一些大学生整天逃课、重修,荒废学业;二是网络混杂着大量的黄色、低俗的信息毒害着大学生的身心;三是网络传播速度快捷,大学生经常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一些敏感事件可能会让学生在论坛上跟帖发帖,开放自由的网络环境最有可能成为热点问题的聚集地和发散地,从而引发更大的矛盾,网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给思想教育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难度。

2网络文化语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

(1)用先进网络文化引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占领网络主阵地。互联网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宣传阵地,必须有科学、健康、全面、新鲜的教育内容为支撑,选取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的内容不断丰富、更新,积极加强“红色网站”及网页建设,努力掌握网上舆论引导的主动权,使互联网站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主流宣传和正面教育。

(2)加强对网络文化传播规律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研究。网络信息时代,要占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导地位,必须要掌握好网络时代的“游戏规则”。一是要研究好网络文化的传播规律,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要与时俱进,努力学习新技术,及时总结网络传播的特点和规律,研究出一套可操作的应对网络文化负面效应的方法;二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进入大学生的心里,正确引导他们的言行。这要借鉴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吸引力,把生动的网上素材用到思想政治里。

(3)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教育工作者首先要跟紧时代步伐,要努力扩大知识面,及时跟进,不断加强网络信息技术学习和掌握网络传播学知识,牢牢把握网络教育的主线,深入学生中了解问题,发现问题,找出突破口,及时进行正面引导加大教育资源的投入,培养一批政治思想素质过硬、责任心强、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的优秀人才做兼职辅导员,不断拓宽辅导员的知识面和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以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至关重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信息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对大学生进行网络思想教育水平的高低。

(4)加强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监控机制。网络文化对高校学生的影响来势凶猛,非理性的阻挡只会陷入网络的深渊。我们应顺应网络文化大潮形势,充分利用网络文化发展带来的机遇,发挥网络文化的正面效应,并尽可能地减小负面影响的冲击。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科学的教育理念、创新的教育途径有机融合开创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天地,才有利于促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开展。为此,高校要加强网络舆情监管,与当地的政府部门、网络检测机构、学校网络管理中心联合开发一套行之有效的舆情监控软件,从把好入口关,从源头上最大限度减少不良信息的流入。

作者:蒋泽平 黎万和 单位:西南科技大学政治学院

第8篇

关键词:高校;互联网;舆情;监控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16-0086-03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在全球范围的飞速发展,网络媒体已经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7次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网民的上网设备正在向智能终端集中,智能终端成为拉动网民规模增长的主要因素。在众多网民中,高校学生由于数量较大、知识丰富、思维活跃,成为所占网民比例非常大、影响也极为广泛的一个群体。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加速,网络已经渗透到高校各个角落,在高校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从互联网时代兴起的留言跟帖、BBS论坛、博客,到后来兴起的QQ群、微博,再到最近兴起的微信群,各种互联网媒介层出不穷,作为新兴的交流工具走进了普通民众特别是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个人言论自由权利因此得到了极大的发挥。特别近年来,手机、即时通讯软件迅猛发展,使得通过互联网进行的信息交流和观点发表变得即时、方便甚至时尚,因而受到了大学生的热烈追捧。即时通讯工具的便捷、互联网媒介的日益丰富,大学生群体思想活跃、乐于表达意见,由此形成的网络舆情成为影响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力量。因此,对高校网络舆情进行研究,成为当前高校教育行政部门、学生主管部门以及信息技术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

1.网络舆情的含义

王来华[1]在《舆情研究概论》中,对舆情的定义是: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社会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国家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简言之,舆情就是民众的社会政治态度。还有观点认为,舆情是由个人以及各种社会群体构成的公众,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2]。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民众表达意愿、诉求机制的不断完善,舆情所涉及的内容越来越宽泛,不仅局限于社会政治、国家方针、政策措施,同时对自己关心的社会热点和突发事件都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并通过各种媒介进行表述。

2.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

高校大学生有着较高的文化素质,对政治以及社会事务抱有极大的热情,参与性强[3],往往对国家政治和社会热点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见解,互联网在传播信息方面的优势,使得大学生表达情感、意见、建议更加便捷,以上因素形成了高校网络空间中的舆情。因此高校网络舆情可以理解为在高校网络这一特定的空间中,高校学生对自己关心或者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各种事务所持有的情绪、态度、意见、建议的总和。

一是表达的自由性。互联网颠覆了关于传统表达的理论,由于互联网在信息传播技术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优势,使得他很难使用传统法制进行规范和限制。互联网作为新型媒体,是一个开放、共享的平台,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制造者和接受者。高校学生可以利用门户网站、论坛、贴吧、博客、微博、微信等方式,自由地表达对某一事件的看法,互联网让高校学生的舆情表达变得自由与直接。

二是表达主体的隐匿性。在传统的舆情表达中,人们考虑到自身角色和言行之间的关系,往往在舆情表达上受到了限制。网络提供给人们的是一个虚拟的空间,舆情表达主体往往以匿名或者化名的身份出现。因此在网络空间中,大学生的信息表达可以摆脱身份、性别、年龄、学历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使得不能通过传统方式表达的意见、建议、态度、情感能够得到充分的表达。这种充分表达的背后,一方面体现了表达主体的隐匿性,另一方面,使大学生群体摆脱了道德的束缚,很容易导致舆情表达的非理性。这种非理性的情感宣泄,很容易在网络上蔓延,非理性的表述,也很容易在网络上进一步失真、放大。

三是影响的扩散性。互联网具有信息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加上高校学生在网络中表现活跃,使得高校网络舆情表达呈现出传播速度快、影响广泛的特点。由于每个学生都可以成为信息的者和信息的传递者,因此高校网络舆情会呈现出时效性强、信息渠道广泛、信息量庞杂、影响广泛等特点。但高校网络舆情影响持久力低,如能早期发现则相对易控制[4]。

三、高校舆情监控系统的基本功能

单纯依靠人工从海量的舆情数据中获取有用信息是无法完成的,因此有效利用舆情监控系统等技术手段,以实现舆情信息的自动收集、分类、分析、预警。

1.高校网络舆情监控系统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舆情监控系统共同的特点:基于自然语言理解技术,按照话题组织内容,将众多话题自动分类、分析,并进行动态展示、跟踪、评估其发展趋势。系统实现对各大搜索引擎、新闻门户、博客、论坛、微信公众号等多种信息载体的监控。实现对重大事件、突发事件、危机事件、民众诉求、正面报道等的监控。

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高校舆情监控系统采集数据的覆盖范围不够,互联网是一个巨大的空间,海量的数据是其最大的特点,大部分舆情监控系统对主流的网站进行监控,但网络中每一个区域都受到不同人的关注,任何一个空间的缺失都将导致监控失败;舆情深度加工与智能处理不足[5],舆情监控系统收集的信息无法直接使用,必须经过大量的人工处理、分析才能形成可用的舆情简报。同时无法对舆情发展趋势给出可用的参考信息; 舆情主题中垃圾信息太多,由于汉语语法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语义多议性,导致在某一监控的主题中不相关的垃圾信息过多,增加了人工处理的成本 ,基于中文信息处理和文本挖掘的热点发现算法需要进行一点提高完善。

2.高校网络舆情监控系统主要功能

由于高校网络舆情涉及海量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单纯依靠人工无法完成,因此使用网络舆情监控系统是高校舆情监控部门的重要技术手段,网络舆情监控系统主要由采集子系统、分析子系统、检索子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通过使用网络舆情系统,能够对事件的来源、热度、传播范围、传播趋势进行准确的分析。

舆情分析技术是用于舆情信息分类和判断,按照关注的人物、地域、单位、事件、主题等要素进行舆情分类,并对敏感舆情的传播情况包括传播源头、人、传播媒体、传播内容、传播路径进行抽取和分析,提供各类统计数据和图表,掌握舆情事件在网络中传播的全貌。

(1)分类技术:系统内置一套较为科学和完整的舆情分类体系,通过自动分类技术,对用户关注的敏感信息和国计民生的各个重点领域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负面、有害信息。

(2)敏感信息分析技术:负面敏感信息分析是本系统最重要的功能之一,通过预警功能在第一时间将负面或敏感信息告知用户。支持对负面信息分等级预警,参考关注度和负面内容来划分四个预警等级(初级、中级、高级、特级)。系统还提供对有害信息原始网页快照存留来提供证据存取。

(3)热点发现与跟踪热点自动发现:自动识别热点新闻事件,发现网民的关注焦点和热点,提供1天、3天、7天等时间序列的符合用户精确度要求的分类热点排序。

(4)热点自动追踪:对热点信息进行持续追踪,通过趋势分析图和传播路线图等技术展示热点事件的传播趋势。

(5)专题分析技术:专题分析技术用于分析舆情事件或热点事件在网络中的传播情况。根据用户设定的专题条件,自动聚合该专题的相关信息,并对传播媒体、每日传播情况、传播全过程进行分析。

(6)炒手分析技术:通过对者网络发言倾向、发言的网友关注情况和媒体关注情况的综合分析,对人进行打分,分析出疑似炒手和关注炒手。

(7)导控技术:导控技术又称为信息探针,用于追踪舆论的传播影响力和检验处置结果。传播影响力的指标包括:各时段点击数增减情况、各时段回复数增减情况、转载量、搜索引擎快照搜录情况;处置结果检验包括原文删除、快照删除。

(8)趋势分析及预警:根据结构化信息分析关注热点话题在不同的时间段内社会的关注程度,对舆情事件多维度的综合分析,以多种方式展现主题事件关注趋势,获知事件发生的全过程并以此为基础预测事件的发展趋势。

(9)提供实时信息预警机制,可将短时间内发生的突发热点事件以及敏感新闻通过短信、邮件或者弹窗方式通知用户,并帮助用户快速制作出关于此热点事件的统计简报。

(10)舆情统计分析动态生成日报、周报、月报,同时为用户提供强大的自定义统计报表,可自己定义监测范围、监测时段、监测对象、图表显示方式(可定义横坐标、纵坐标以及图形)等,以生成不同报表满足多种个性化需求。

四、建立高校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除使用舆情监控系统等技术手段外,高校还应配套完善的高校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工作制度。二者相结合才能快速妥当处置高校突发重大网络舆情,有序引导网络舆论,减少和消除突发重大网络舆情对学校造成的负面影响,切实提升应对网络媒体的能力,营造建设和谐稳定校园和推动高校全面健康发展的良好网络舆论环境。

高校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包括舆情安全防御体系架构图(如图2),明确各部门责任分工,同时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及早防范的原则,制定处理程序及办法。建立以网络舆情工作小组为核心的网络舆情安全防御体系,处理各种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其中管理部门包括学校办公室、党委宣传部、保卫处、后勤管理处、信息网络中心、学生管理部门、校团委等。院系包括各院系主管领导、班主任、学生干部、学生党员。技术处理团队包括舆情监控人员、IT学生助理、校内论坛站务。技术处理团队负责日常监控、研判预警,结合使用网络舆情监控系统等技术手段,发现舆情信息后立即上报网络舆情工作小组,网络舆情工作小组根据信息涉及到的范围具体要求相关管理部门和院系处理,并根据情况由班主任、学生干部、学生党员进行安抚,由技术团队进行网络舆论的引导。网络舆情工作小组将事件过程定时向领导层汇报以提供决策支持。

五、结束语

建立高校网络舆情监控体系,应深刻认识到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同时高度重视高校网络舆情信息,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树立服务学校全局和学生工作的思想。学校管理层可通过网络舆情分析,准确了解学生的呼声和要求,为学校制定管理制度与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保障学校决策的合理性与科学性,维护校园的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王玉华.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3:10-20.

[2]刘毅.网络舆情信息理论体系的构建研究[D].天津:天津外国语大学,2007.

[3]董亚倩.高校网络舆情演变规律及安全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淄博:山东理工大学,2012.

第9篇

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与政府网络传播

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是政府与网民互动的一种新方式。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的首要作用是传播与回应,传播政府的公共信息,回应网民对政府行为的质疑。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作为政府与受众沟通的桥梁,及时回应来自网络的各类质疑和诉求,推动了网民与政府的良性互动,网络新闻发言人由于充分地利用了现代传播手段和规律以及互联网技术反应迅速的优势,确实比一般的新闻发言人可以更好地了解民意、把握舆论。①

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体现政府理念。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开拓了政府与网民交流的权威通道,有望对疏解网络民意产生实效;以一种官方和制度化的新形式表达了对网络民意、网络监督的平视(而非俯视)、正视(而非侧视)与重视(而非蔑视),体现出行政理念的日趋成熟。②

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的实际表现也是政府形象的传播。在新媒体平台上,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代表了政府形象,其参与网络互动的频率、对待焦点问题的效率与态度、在网络互动交流中秉持的理念等都可以视为考察政府形象的新指标。

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的传播定位问题

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是在媒体融合日益突出、网络议题风起云涌的语境下出现的,目前,它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定位问题。

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内涵模糊。首先,界定模糊,网络新闻发言人是指网络上的传统新闻发言人,还是专职以网络为平台进行与回应的发言人?传统的新闻发言人可借助网络平台信息,而网络新闻发言人的文本内容也一样可以被传统媒体刊载。其次,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是个体还是群体,如果从信息的角度来看,个体足矣,因为网民会主动传播各种议题;若从了解网民诉求、舆论演变的角度来看,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则需要一个团队的支撑。

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业务重叠。目前与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业务重叠的部门很多,许多政府部门也开设有咨询、、投诉等网上渠道,这可能给网民造成多方问讯困扰。另外,网络新闻发言人的业务开展方式也未固定,是定期的网络新闻会,还是在各种论坛主动回应各种议题,从目前来看,前者居多。

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对传播效果预期过高。有些已建立新闻发言人机制的政府机构希望通过设立网络新闻发言人来建构政府形象并提高舆论引导的实效性,这显然过高估计了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的传播效果。实际上,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的出现并未改变新闻发言人代表政府信息的基本框架,网络新闻发言人自很小,他的出现与舆论引导的有效性没有因果关系,过高估计其传播效果不利于网络新闻发言人的健康发展。

多部门联动框架中的定位不清。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是网上行政的外在呈现形式,其内涵是政府各个部门之间的联动,到目前为止,有关网络新闻发言的联动机制尚不明晰,它与其他部门之间的联动机制是另立炉灶还是基于现有框架,不但要突破行政级别的限制也要充分考虑新媒体环境下网络受众的新特点。

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的传播定位策略

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必须准确定位,才能在动态环境下掌握网络舆情的发展变化并在团队的配合下与回应,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网民与政府沟通时具有公信力的渠道。网络新闻发言人对民生问题的关注程度以及解决问题的效率是其取得网民信任的基础,而要做到这一点,网络新闻发言人应以民生问题为导向,以突发事件、民生问题的与回应为主。只有政府新闻发言人的公信力高于其他渠道才能在网络互动中争取主动,在各种渠道的重叠中有效地将自己区别出来。而且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还应从政府网站中走出来深入到各个网络社区论坛中了解舆情,参与即时互动。至于日常公共信息的,政府网站的其他平台或者传统媒体皆可承担,则不一定需要网络新闻发言人。③

推动公共管理部门与网民良性互动的实践者。网络新闻发言人在重大信息的方面,拥有权威、快速的传播优势,能够将政府的各种信息迅速传递出去,他的出现是对网民知情权的尊重。网络新闻发言人还应在网络舆情与政府决策之间搭建桥梁,将真实舆论与政府决策有针对性地结合起来,进一步推动政府形象建设,尤其是在民生议题方面,网络新闻发言人对突出民生问题的及时、准确回应将有效地减少各种信息传播的偏差。

舆情分析及网民行为研究的专家。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应掌握网络舆论生成机制与演变形态的基本特点并能基于这些特点主动与网民互动沟通。舆情分析涉及的领域有:关注由突发公共事件引起的网络舆情变化;对文本信息的测量,对语义及倾向性的测量;与舆情监测部门、危机应对部门的充分协调。网民行为分析则包括:网络自组织的形成与演变;网络新意见群体的影响力;参照群体的压力;等等。掌握了舆情分析与网民行为变化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中与网民良性互动。

在媒介融合时代,网络新闻发言人传者的身份既是政府形象的塑造者,又是网民知情权实现的终端,网络新闻发言人需要在媒体意识转变、渠道建构、内容选择、受众研究、舆情监测等方面不断改进定位策略,从而取得网络互动的实效。

注 释:

①邓聿文:《为网络新闻发言人喝彩还为时尚早》,《东方早报》,2009-09-09。

②徐峰:《网络发言人:以虚拟倒逼现实》,《广州日报》,2009-08-09(A5)。

③李劲峰、王丽:《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的新角色该怎样演?》,新华网贵州频道省略/chinanews/2009-09/15/content_17704705.htm

第10篇

〔关键词〕网络舆情监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2.02.019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2)02-0071-02

How the Library Should be Involved in the Network Monitoring Public WorkYu Huixin1 Ruan Jianhai2

(1.Faculty of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Science,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China;

2.Library,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China)

〔Abstract〕In the web2.0 environment,the network to become one of the main carrier of public opinion.By analyzing the definition of public opinion,features,network monitoring public opinion work who needs,network monitoring public opinion,the main method used and the current problems,combined with the advantages of the library,giving a opinion on how the library should be involved in the network monitoring public work.

〔Key words〕network monitoring public opinion;university library;information service

在Web2.0环境下,每个人都成为了网络的生力军,网民不再单纯的是信息的接受者,不再仅仅处于信息链条的末端,不再单纯的被动接收信息,而是成为整个信息网上的一个结点,可以是信息的者,也可以是信息的传播者,还可以是信息的存储者和利用者,因此,网络作为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的最好平台,被公认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之一。

1 网络舆情的定义

当前学者对舆情概念的认识有狭义广义之分。

狭义上,王来华认为舆情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舆情主体的民众对国家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1]。

广义上,张克生认为舆情指国家管理者在决策活动中所必然涉及的,关乎民众利益的民众生活(民情)、社会生产(民力)、民众中蕴涵的知识和智力(民智)等社会客观情况,以及民众在认知、情感和意志的基础上,对社会客观情况以及国家决策产生的主观社会政治态度(民意)[2]。简而言之,广义的舆情,就是指民众的全部生活状况、社会环境和民众的主观意愿,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社情民意”。

刘毅著的《网络舆情研究概论》是国内在网络舆情研究理论方面的第一本专著。他认为舆情是由个人以及社会群体构成的公众,在一定历史阶段和社会空间内,对自己关心或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3]。而网络舆情是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的各种不同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

总结前人的观点,笔者认为网络舆情就是通过互联网围绕中介性社会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舆情主体的网民表达和传播各种情绪、态度和意见的总和。主要通过BBS论坛、博客、新闻跟帖、转帖等实现并加以强化。

2 网络舆情的特点

网络舆情具有舆情所具备的特点外还具备自身的特点。

2.1 网络舆情的场所特点

Web2.0以用户参与网站内容制造,更加注重交互性为特点引导起互联网革命,使互联网变为“可写可读互联网”,每个人都参与信息供稿。网络舆情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主要通过以下手段实现:发播各类信息的网站,网页,以及论坛,留言板,BBS,博客,SNS社区以及新兴的微博等交互式栏目。依靠网民的浏览,发帖,跟帖和转载形成人气,可以迅速集中地反映公众的意见和言论,是民间舆论或者民意得以展现。

2012年2月第32卷第2期高校图书馆如何参与网络舆情监测工作Feb.,2012Vol.32 No.22.2 网络舆情发展的阶段性

一般网络舆情的发展可划分为4个阶段:舆情议题发展阶段、舆论平稳向消退发展阶段、网络舆情爆发阶段、控制和引导阶段。有关网络言论能否成为网络舆情,很大程度上由议题的敏感性和活跃性所决定的。在网络舆论发展的第二阶段是网络舆论由潜性舆情向显性舆情转化的关键阶段,为网络舆论引导提供了良好的时机。如果在舆论处于潜舆论的时候进行适当的引导,容易得到较好的效果;而引导显舆论的困难程度,则远大于潜舆论。

2.3 网络舆情具备互联网的特性

言论的匿名性:每一个网络用户在互联网上均可以有自己所设计的任何一种身份出现。这样舆论人可以在完全公开、完全没有后顾之忧的情况下,尽情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交流的平等性:言论的匿名性导致了意见交流的平等性。过程的速成性:与传统舆论相比,网络舆论的形成过程更加迅速。网络的传播特性使网络舆论能够在非常短的时间,在全球范围内聚集起相当数量的人群。

网络舆情的主要传播途径:电子邮件及新闻组;即时通讯工具,如QQ、MSN、飞信等;电子公告板(BBS论坛)、聊天室;博客、微博;维客、聚合新闻、播客等。

3 网络舆情工作的主要需求者

市场上对于网络舆情监测有需求的主要是企业和政府。企业进行舆情监测的目的主要有了解用户使用公司的产品或服务的反馈情况了解用户的需求和产品或服务需要改进的地方、出现危机是民众的态度以便做好应对动作、竞争对手的动态等。政府进行网络舆情监测主要了解个别政府官员的违法乱纪行为;涉及司法系统法制建设等;涉及部分政府部门公共政策公共产品城管队伍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衣食住行等系列民生问题;涉及社会收入分配等;涉及国家利益、国家安全、民族自豪感;重要或敏感国家地区的突发性事件等。

4 网络舆情监测工作

中国石油大学李子儒认为对不良网络舆情预警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关系到社会公平公正和民主政治的建设,而且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4]。

据笔者实际工作了解,社会上一些做网络舆情监测的企业将不良网络舆情定位负面舆论,主要分为4个等级:红色等级(危险)、橙色等级(亚危险)、黄色等级(可控)和绿色等级(安全)。不同的网站因为其日均IP访问量、日均PV浏览量、网站受众范围、类型的不同,具有不同的权重。不同权重的网站其舆论影响力也是不同的,所以要对网站进行分析管理,划分为核心监控阵地、重点监控阵地和普通监控阵地。根据舆论所属的阵地、访问量、回复量、转载量和是否出现在首页重要板块来确定负面舆论所属的等级。

天津社科院刘毅指出做好网络舆情监测分析是有效引导网络言论的前提[5]。

目前网络舆情监控分析主要采用人工监测和运用舆情软件监测两种方法进行。人工监测方法主要流程是:监测员接到任务,通过对专题的分析、查找关键词、确定关键词,然后对搜索引擎、门户网站、论坛贴吧、微博等网站等进行查找、搜集信息,经过多次的关于这一个专题的监测,总结出核心监控阵地、重点监控阵地和普通监控阵地,以后的监测主要针对这些网站进行,不同的阵地监控的频率也不同,最后汇总监控到的信息,撰写监测报告。人工监测的方法的优点是搜集的信息精确;缺点是监控的频率低,容易漏掉信息。人工监测主要适合与对专题进行监测分析。运用舆情监测软件是现在主要的监控方法,市场上有很多公司开发了舆情监测软件,这些软件通过融合最新的海量信息搜集、全文搜索和数据挖掘技术24小时监控成千上万的网站、论坛、微博舆情和博客,帮助用户及时、全面的掌握各种信息。舆情软件监测的优点是监测的范围广、信息搜集全;缺点是信息的相关性小。总结上述情况,好的舆情监测分析应该是运用舆情监测软件和人工监测相结合,运用舆情监测软件搜集信息,然后人工进行筛选、汇总、撰写分析报告。

5 网络舆情监控存在的主要问题

5.1 相关部门在掌握舆情方面,存在巨大的困难

华中科技大学纪红则从舆情信息的角度提出要科学地搜集和分析网络舆情、掌握网上舆论主动权[6]。而目前无论是政府还是一部分企业,对于网络舆情监测,没有专业的人员,不能及时掌握舆情信息。有些选择外包给专门做网络舆情监测的单位,有些甚至任其随意发展。

5.1 缺乏专业人员

网络舆情监控员大多数缺乏专业知识背景,各种学历各种专业人员混杂,只要掌握基本电脑操作的,再经过做舆情监测的公司简单的培训,就可以上任工作,导致搜集的舆情有漏报、相关性小、延时报道等问题的出现。

5.2 缺乏理论指导

市场上众多舆情监测公司,缺少专业的信息服务人员,没有相应的理论指导。一些有实力的公司选择与高校合作,从高校专业人员中获取理论帮助,制定科学完善的舆情监测指标体系、计算出合理的舆情指数。而大多公司只是凭经验进行监控,撰写分析报告,使得报告的精准度降低、相应体系没有科学的根据。

6 高校图书馆如何参与网络舆情监测工作

高校图书馆应该适应市场需求,扩大信息服务内容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图书馆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参与到舆情监测工作中来。

6.1 完善的工作机制、技术和方法

建设专业的重大事件舆情数据库,一方面丰富了馆藏资源;另一方面有利于总结网络舆情的特点、借鉴成功经验。建立与完善危机舆情应对方案,完善网络舆情工作的工作机制、技术和方法。推动各馆资源共享,打造舆情监测专业平台。

6.2 雄厚的理论基础指导舆情监测的实践工作

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有其成熟的理论基础,多年实践工作经验,应参与舆情监测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拓展信息服务工作内容。

6.3 丰富的信息服务专业人力资源

图书馆有大量的信息服务专业人员,他们是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的信息资源检索与开发人才,长期从事信息服务工作的图情人员具有善于通过检索、观察、阅读发现隐性、连带的新信息能及时、全面、准确的获取舆情信息;通过思考、归纳概括、发现本质、找出规律应对网络舆情监测工作。

总之图书馆充分发挥自己的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理论基础优势,适应市场需求,参与到网络舆情监测中来将大有作为。

参考文献

[1]王来华.舆情研究概论:理论、方法与现实热点[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5-8.

[2]张克生.国家决策:机制与舆情[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17-19.

[3]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53-54.

[4]李子德.论和谐社会视野中不良网络舆情的预警[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08,(4):37-39.

第11篇

从论坛看网络民意

目前武汉市承担了国家发展战略任务,正在加快推进“两型社会”建设改革试点工作,围绕武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任务这一研究背景展开。网络舆情既是民意的自然体现,也可为官方决策提供参考,是政府决策时聆听百姓呼声不可或缺的依据。选取针对长江论坛的日常议题开展探讨,有针对性地选取“”、“两型社会”、“十件实事”三个日常话题为具体考察对象,这也是地方网民关注的重要话题。

网络帖子是舆情的表达形式,是了解社会心态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帖子的点击数和回复数是反映网民关切的一个指针,它反映着网民所关切的事项和网民对于社会事物的看法。我们选取“”、“两型社会”和“十件事实”这样的话题冷热适中,不像娱乐事件那样充满感官刺激,也不像学术话题那样晦涩艰深,这三个话题与武汉百姓的日常生活很贴近,涉及面广,既相对独立,又彼此关联。其实网络论坛本身是由一定数量的具有共同兴趣的人们在网络上形成的虚拟社区,有一定的规范,通过对在其上发帖的行为进行规制,使出现在网络论坛上的帖子与该BBS的主题或者相关子题贴合,如长江论坛开设有话说武汉、家住江城、长江杂谈、新闻评论、百姓呼声、谈房论市、图说世象、情感讲述、影视娱乐等28个子版块,其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市民们在这里自由地讨论武汉本地的城市建设、交通、医疗和教育等社会公共事务等,长江论坛已经成为武汉市网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这里共建了一个自由、平等交换意见和分享信息的公共空间,同时这也是当地党委和政府了解社情民意一条重要通道和窗口。在这种情形之下,网络论坛上帖子关注的主题相对集中,与一定的人群特征相对应。

网络舆论的“向日葵”模式

今年是100周年,围绕展开的议题见诸各大媒体,长江网为此还专门建立了官网,长江论坛也有相关讨论,与其他媒体形成互补之势,版主或网友发起了相关帖子,起到了议程设置的作用。关于话题的讨论帖子最早出现在2008年,2009年形成了,2010年又开始有所减少,但话题数量仍然多于2008年,今年又有较大回落,与2008年大体持平。

从帖子的主题类型可以看出,论坛在告诉网友“想什么”方面是较为成功的。为了考察方便,我们把帖子主题编码为“通告或响应型”、“警告或靶子型”、“疑问型”、“中立型”、“隐藏型”等几类,根据统计结果,帖子事件性质引起了点击数和回复数的急剧增长,其中2009年9月16日的帖子“力挺武汉成为百年纪念主场”点击量达到30513,远远高于平均点击数2177,回复支持的帖子也达到78个,这与不少“无人回应型”的帖子形成鲜明对比。在这场声援武汉为百年纪念会主场城市的讨论中,网络舆情一边倒地支持的首义城市,网民在网上对地方事务的关心与现实生活中高度一致。但是在这些积极响应声中,仍然有一部分“疑问型”和“警告型”帖子发出了理性声音,如“防止‘百年庆典’庸俗化”的主题帖就是最好的证明,帖子点击量也达到1948次,这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网络舆情。

2007年10月武汉市获批“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同年12月长江论坛上就出现了关于两型社会讨论的帖子,“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提法普通市民也许不太清楚,长江论坛利用不同的子版块配合,如话说武汉、新闻评论、长江杂谈等对民众进行关于“两型社会”这种“共识”的培养,过程一直持续到2010年6月暂时告一段落,从“两型社会”帖子主题类型的变化可以清楚看出网络舆情的一般规律:起初论坛的帖子主要发挥“解释”或“告知”的功能,并进行合理“引导”,从而达到“共识”的阶段,网民进而展开广泛“讨论”,这一清晰的过程解释了网络舆情的“培养”过程。

网络问政是新媒体环境下当前地方政府采用的新方式,网络论坛就是一个重要问政窗口,政府相关部门或网络新闻发言人在地方论坛上政府决策等信息,进行议程设置,组织议题讨论,掌握话语的主动权。我们选取的“十件实事”主题帖的点击数和跟帖数形成较大的反差,其中体现了网络舆情的一些端倪。单从帖子点击数或浏览量来看,政府设置的议题确实引起了网友的极大关注,表明议题设置是成功的。我们借鉴“向日葵”式传播模型来解释此案例对应的网络舆情,这个模型中,政府就好比太阳,自上而下组织话题讨论,提供相关信息;地方论坛中的网民好比向日葵,对政府提供的信息产生反馈,形成有效的互动机制。这种向日葵模式强调的是双向互动而非单向灌输,地方政府从网络舆情的呈现中可以体察民情、了解民意,从而适时调整决策。要想这种模式的作用凸显,议题设置的形式作用不可低估,如果议题设置方式不妥,传播效果可能难以实现,网络问政的目标也难以企及,因为这样难以正确判断出真正的网络舆情。

学者经过内容分析后验证,帖子标题如属于“召集型”的,往往会引起点击量的上升,回帖数量也会上升,这是考察网络舆情不可忽视的观察机会。例如,长江论坛中,2010年11月8日的帖子――“征集:武汉市政府邀您共谋明年十件实事”点击数高达9047,跟帖数也有65,这与其他同类主题帖应者寥寥的状况大相径庭,迎合民意的话题自然引起网民的积极响应。这个帖子的主题显然属于“召集型”的,可见此帖带来的向日葵式反馈已经形成了较强的舆论场。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包括网络论坛在内的传播媒介让政府与公民两方面都有发言的权利与倾听的义务,促进了双方的了解和信赖,一方面可以减少政府执政风险,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本地公民议政的热情。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于自己参与讨论研究所形成的观点、意见、方案等,一般是认可的,至少不会在其它公共场合表示反对意见。

点击量与影响力

网络论坛打破了传统媒体对于议题设置的垄断权,与传统媒体一起共同设置议程,赋予了民众选择议题的自由和权利。通过统计发现,“培养”理论在网络论坛中也得到一定的体现,培养理论并非仅仅适合电视媒体对“共识”的培养。网络论坛对地方政府网络问政的作用才初步显现,其优势作用的发挥还需多方合作。

第12篇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微信;反腐;机制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议中指出,要:“必须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廉洁政治,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当前,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微信作为一种手机聊天软件已经突破传统的功能,成为一种新兴的网络反腐平台。我们要全面深入正确地认识悄然兴起的微信反腐,促使其成为我国反腐工作的重要手段和反腐体系建设的组成部分。

一、新媒体视域下微信反腐的兴起

(一)微信发展现状

微信,(WeChat)是腾讯公司(Tencent)于2011年初推出的一款用户可以通过多种例如手机、平板以及计算机等终端快速发送文字、照片、语音、视频等并且支持多人语音对讲以及电商服务等从而实现信息和资源共享的移动即时社交信息平台。其主要包括个人微信、二维码和公众平台三大板块。

自从2011年1月21日被推出以来,微信受到了包括政府机构、官员干部、媒体、企业以及个人在内的大众的高度认可和青睐。腾讯公司官网公布2016年第一季度业绩显示,微信和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达到7.62亿。由此表明,随着微信用户数量的极速增长和发展,微信作为新兴的媒体传播平台,不仅在深刻地改变着当代媒体发展路径,影响着大众的社交行为,而且在当今中国廉政建设的进程中开始发挥着自身的作用。

(二)微信反腐的d起

随着网络社会的崛起和高速发展,传统的互联网在自身纵深发展的同时,与移动通信紧密结合,移动互联网时代随之到来。这不仅为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发展空间,也着实为大众参与国家管理,参政议政,利益表达的提供了便捷的新渠道。同时,尽管当前对网络反腐的褒贬不一,但是不置可否,它已经成为我国廉政建设的重要力量。在新媒体视域下,随着网络反腐地不断发展,微信反腐悄然兴起,微信成为反腐的又一利器。

2013年2月份“学酒哥”事件发生引起网民的高度关注和热议,微信反腐开始逐步走入社会生活中。2013年3月底,浙江温州市洞头县纪委在全国率先设立官方微信举报平台,接受群众举报信息,受理违纪等问题。此后,多个地方纪委例如山西省潞城市纪委、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纪委监察局、贵州凯里市纪委监察局、广州市纪委监察局、四川省广安市纪委监察局以及重庆市纪委监察局等多个行政机关先后陆续建立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平台运行中以反腐倡廉建设为主。这些微信反腐公众平台在不同程度上收到群众的各种富有价值的举报信息,着实在反腐廉政建设的进程中已经发挥着相当的作用。在新媒体视域下,微信正在以它的“微”力量丰富当前信息传播和共享的方式的同时,在网络反腐的发展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而,加强对微信反腐的全面认识,研究网络反腐的运行机制是非常必要的。

二、微信反腐的基本特征

微信反腐是舆论信息的传播主体为了能够监督公共权力的运行、使用以及公职人员的行为,借助微信平台这个传播载体以文字、图片等形式收集、推送、、曝光腐败舆情内容,从而实现预防和惩戒腐败的网络的双向互动反腐方式。

微信反腐既包括政府部门通过运用微信平对反腐倡廉建设中各种重要相关信息的即时推送,也包括社会公众利用微信平台及时举报腐败行为和腐败现象,两方面辩证统一,相互区别的同时彼此依赖,从共同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党和中央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并且着力构建反腐败体系的今天,微信反腐正在成为网络反腐的一种新兴表现形式,制度反腐的重要补充,我们应该深入其发展趋势,从而增强我国反腐工作的实效性。在新媒体视域下,微信反腐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一)微信反腐舆情表达形式多样化

微信平台自身功能丰富,因而在微信反腐的过程中实现了舆情表达形式多样化。微信反腐舆情的表达形式,不仅仅局限于文字的形式,大众或者政府部门舆情内容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视频、语音、实时对讲以及视频聊天等多种方式进行推送。与传统媒体相比,其传播的信息更加丰富、全面。传播主体能够根据舆情信息内容的不同选择相应的合适的方式将所要传递的信息进行充分地表达,并且及时进行推送,促使舆情迅速扩散,形成微信舆论场,促使反腐败部门能够快速及时地发现问题并立即采取措施进行相应地处理。

(二)微信反腐舆情内容推送即时化

在新媒体视域下,微信用户可以通过手机、计算机等客户端在第一时间将腐败舆情内容通过各种方式实现点对点以及点对面的即时推送。点对点即时传送是指微信用户将自己在第一时间发现的腐败舆情信息通过微信即时推送给自己关注的官方微信平台,让腐败治理部门即时了解相关情况,并在最短的时间内采取相应的措施;点对面的即时传送是指普通微信用户可以将自己发现的舆情信息通过微信中朋友圈的功能实现广泛即时的传播,同时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公众平台即时或者反馈相关的腐败事件的处理情况以及日常的廉政建设的内容等等。

(三)微信反腐信息传递双向互动化

微信反腐的独具特色的特点之一就在于这种反腐形式改变了过去网民主动发现和传播舆情腐败信息,政府部门在网络形成舆论场之后引起高度的关注时被动的采取措施进行处理,而是实现了网民与政府相关负责部门的双向互动。政府中负责反腐的部门积极主动建立官方微信公众平台,网民通过关注该微信公众平台,就能及时了解该部门的各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信息,同时微信用户可以通过微信平台在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自己掌握的舆情腐败信息推送给自己关注的微信平台,这样,网民与政府通过微信平台实现了信息传递的双向互动,这既有利于大众与政府的有效沟通,也有利于政府公信力的建设。

(四)微信反腐工作效率化

微信反腐是一种低成本,工作效率化的反腐方式。政府部门的微信公众平台能够通过定期推送文字、图片、视频等向大众及时反腐倡廉工作和廉政建设信息;微信用户可以通过该平台举报舆情腐败信息,这种快速便捷的方式既节约时间、人力成本,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还具有私密性和安全性,这有效地消除了举报者因通过面谈、电话举报等方式遭到打击报复的心理顾忌,使得获悉案件的线索和情况变得更为清晰。这种行政成本低、工作效率高的反腐方式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支持,有利于发挥微信反腐正能量功能的实现。

三、构建微信反腐机制的措施

随着微信舆情的发展,微信反腐作为一种正在兴起的反腐方式,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但是仍旧需要时间和实践的检验。为了实现微信反腐的初衷和目标,提高微信反腐的整体质量,让其成为大众和政府共同反腐的重要平台,根据当前微信反腐构成要素运行过程的实际情况,构建合理高效的微信反腐机制尤为重要。

(一)加强微信反腐舆情信息推送者的思想道德建设

在微信反腐的过程中,作为主体的微信反腐信息的推送者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该群体即包括建立官方微信大众平台的政府负责反腐工作的部门,也包括普通的微信用户,他们决定着微信反腐信息的质量,关系到微信反腐整体环境的好坏。要使微信平台能够成为反腐倡廉工作的优秀渠道,必须要加强和微信反腐舆情推送者的思想道德素建设,引导和培养具备理性自觉反腐与道德自律反腐的信息推送者。对于建立官方微信大众平台的政府负责反腐的相关部门要培养专职的舆情信息筛选人员,打造专业化的舆情信息的推送队伍。与此同时,尤其在普通的微信用户中,对于关注度及影响力较高的用户,更是需要加强理性与道德的培B。

(二)建立健全微信反腐过程中的规范和制度

随着网络反腐的发展以及其在推动国家政务公开和廉政建设中起到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有效的网络反腐制度和法律法规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和诉求。因而,在微信反腐的过程中,政府要将其纳入制度程序,进一步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有效规范和保障整个微信反腐过程。同时,为了规范及引导微信舆论传播的内容及水平,必须注重微博主体人群的媒介素养。这里的媒介素养主要指人们面对微博舆论信息的创造、制作能力以及思辨性回应能力。政府应该尽快建立微信媒介素养的培训体系。通过多层面、多渠道、多方法普及微博媒介知识,增强大众对微信舆论的认识及识别能力。可以开展各种有效的载体以及丰富的形式,例如举办微信知识讲座等等,有利于更好地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微信舆论道德,强化人们遵守微信舆论规则的意识。通过提高微博主体的媒介素养,建立微信舆论诚信,提倡微信理性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