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31 10:30:1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环境卫生分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环境卫生学;PBL教学法;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R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8-0535-01
环境卫生学是预防医学与环境科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与许多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涵盖领域广,具有理论基础广泛和社会实践性强的特点,是预防医学专业的二级学科和主干课程之一。传统的授课方式追求概念和知识点的记忆与理解,教师在课堂上“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不利于教学的开展。我们将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 (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 引入到环境卫生学的日常教学当中来,不仅激发了同学们学习的热情,而且也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1 PBL教学法及其意义
PBL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的小组讨论式教学,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1969年在加拿大的McMarster 大学创立[1]。著名学者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该教学模式强调把学生设置到复杂、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逐步形成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讨论形式为主的模式,在老师的启发与引导下,围绕某一问题进行综合性分析研究的学习过程, 通过学习者合作解决真实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提高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在深层次上既教会了学生课本上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锻炼了他们独立思考及自学的能力,变枯燥学习为兴趣学习, 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使他们将来更好的适应社会。
2 PBL教学法在环境卫生学教学中的初步运用
环境卫生学课程内容和我们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由环境污染引起的公害病、传染病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包括恶性肿瘤等对人类生命健康已经造成严重的威胁,在教学中引入一些环境污染的案例,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某化工厂发生氯气泄露,可以让学生从氯气的危害、检测相关方法及自身防护等方面开展学习和讨论。又如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作为奔赴震区的防疫工作者应该从哪几方面入手?该问题的设计可以包括:①出发前应该做何种准备?②前往震区过程中可能出现哪些突发状况?③到达灾区后可能面临哪些困难?通过综合问题的提出与讨论,学生将环境卫生学的知识进行整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PBL教学法这种从实际问题入手,将学科知识隐含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途径,为学生将学科知识服务于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
3 运用PBL教学法的体会
3.1 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学习热情:在以往的教学中,多数是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学生只是机械的将老师的知识照搬,不会动脑筋去思考为什么。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够深刻,课堂收获不大。进行PBL教学改革以后,使上述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极大地提高了环境卫生学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开始对环境卫生学的相关问题进行思考、理解、归纳和总结,课堂以问题为中心展开,学生积极参与问题的讨论,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大大地提高了。
3.2 提高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PBL教学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给学生留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多层次、宽领域的思考问题和创新。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根据教师所提出的问题,通过小组间成员相互协作,每位小组的成员都有自己的任务,或运用所学的知识,借助网络,图书馆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或负责书面成稿,或代表小组发言汇报讨论成果。每位同学对问题的不同见解和看法都会深入到问题的讨论中去,团队成员的互助共进,互利共赢,会使每个学生的创新思维潜力得到更大的开发,整个讨论问题的过程还会增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3.3 有利于各学科的融会贯通:环境卫生学是一门与基础学科和其他临床学科紧密相关的综合性学科,它是融环境学与医学为一体的实践性很强的交叉学科。通过PBL在环境卫生学教学中的运用,学生在讨论和分析问题的同时,可融合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对问题作出全面的解释。如“介水传染病”一节中,在讨论问题的同时,学生将所学的流行病学和传染病学的相关知识与之有机地联系起来,不仅拓宽了知识面,还使各学科的联系更为紧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会更全面的深刻。
总之,在环境卫生学教学中运用PBL教学方法,学生反映很好, 不仅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在更深层次上提高学生们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对知识的运用能力。PBL教学法还可以启发学生的联想思维, 培养独立思考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起学生学习的内动力,更大程度为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发挥提供了平台。
10月1日至7日,质监所坚持24小时投诉值班,妥善处理假日期间旅游纠纷,认真开展系列执法检查活动,全市旅游市场整体文明有序,无恶性重大旅游投诉发生。
一、旅游投诉情况
(一)总体情况
10月1日至3日,质监所共接咨询电话46个,受理旅游投诉案件4件,情况反映1件,其中2件处理完毕,其他2件正在调解中。全市旅游市场秩序良好,未发生重大旅游投诉。
(二)投诉情况分析
4件立案投诉3件是对景区的投诉,3个被投诉景区全部为市内景点,也反映了今年国庆假日天气好,游客出游火爆,投诉的主要问题是景区停车场问题、游客拥堵问题,景区安全提示不到位等问题,导致游客投诉;对旅行社的投诉是因游客生病等意外事件引起,需要依法协调处理;情况反映是12301平台来电,称许多人反映少林寺景区上千辆车辆拥堵,让关注解决。
(三)投诉情况列表如下:
序号
被投诉单位
投诉内容
处理结果
1
河南源皓国际旅行社
朱女士反映因孩子生病退团,与旅行社就相关退团费用产生分歧,遂投诉。
经协调,双方初步达成共识,待游客返郑后再进一步协调处理。
2
绿博园景区
崔先生反映孩子在景区游玩时,被栅栏上的铁皮刮伤,遂投诉。
经协调,受伤的小孩在游客中心进行了包扎,并送孩子去医院治疗,随后再协商赔偿事宜。
3
少林景区
王先生反映进入少林寺景区停车场,无法停车,要求退停车费。
经协调,停车场退还游客15元停车费。
4
长寿山景区
袁先生反映景区接待车辆过少,不能满足游客需要,并且景区标识牌缺失。
经协调,景区加强疏导并及时改正。
二、旅游市场检查情况
按照假日工作安排,质监所由所领导带队,组成执法检查组在节假日期间对我市重点景区进行了巡查。10月1-3日,共检查3家景区,有力保障郑州旅游市场平稳、有序。
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整体情况
国庆假日期间,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旅游工作,制定了国庆假日工作方案,景区值班值守工作到位,重点景区抽调警力保证安全有序。大部分景区都能做到商品明码标价、动态最大游客承载量、公示门票及对特殊人群的优惠政策,环境卫生普遍良好。
节假日期间,郑州市旅游质监所分别在少林寺景区、园博园景区和中原福塔等景区开展了“旅游维权直通车”系列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在少林寺景区,工作人员向往来的游客讲解旅游法律法规、旅游维权等知识,发放了《旅游维权手册》宣传手册,现场受理游客的旅游咨询和投诉,倡导了以“文明旅游,理性消费”为主题的文明公约。 此次活动的开展,将旅游执法与游客维权结合在一起,进一步提升了游客文明旅游的意识和依法维权的理念,同时也树立了旅游管理部门和旅游企业的良好形象,为引导假日旅游市场良好秩序作出了示范。
园博园景区游客量较昨天明显增多,景区内开展的街头演艺、戏曲联唱、歌舞剧等迎双节民俗文化演艺活动节目精彩纷呈,景区环境卫生干净整洁,游客兴致盎然、秩序井然。
中原福塔游客量创历史新高突破两千人,秩序井然。
(二)发现的问题
在园博园检查组指出景区应在醒目、显要位置公示或广播游客最大承载量和实时流动量,做好景区各区域的游客流量控制。景区内水域附近增加安全警示标示、标牌设置,做好安全隐患的防范提示工作。
在中原福塔检查组指出景区广场环境有待规范,商贩经营环境有待整治。
少林寺景区出现上千辆车辆拥堵。每逢重要节假日,少林寺景区都会出现车辆拥堵,已成为老大难问题,严重影响游客的出游感受,建议当地有关部门切实采取更加有效科学的措施,解决这个问题。
环境日主题班会教案 1一、活动目的:
结合环保主题“我们的地球--居住地--家园”召开“环保从我做起”主题班会,通过赞环境、忧环境、护环境等形式,使同学们了解环境污染的现状,激发学生爱环境的情感,并激发他们以实际行动参与绿化,宣传环保活动,人人争做环保小卫士。
二、活动方法: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讲授、活动与表演相结合,在自由、轻松地氛围中激发他们的责任感,发出倡议,保护环境。
三、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讲话:同学们,地球是我们赖以生活的美丽家园,创建一个文明、洁净的环境,保护地球,爱护地球是我们的责任。今天这节班会课的主题是“环保从我做起”。同学们,地球上的资源为了生存很着急,那么我们人类更应该关注环保问题。
(二)情景表演《地球妈妈笑了》,从中感受一些比较突出和严重的环境污染。
主持人:下面让我们再来听一听我班环保小卫士所了解的情况吧。
学生1:一些工厂的大烟囱向天空喷吐着浓烟。
学生2:焚烧垃圾产生的废气、汽车废气不断排放,黑烟弥漫。
主持人:所幸的是“爱护人类的家园”已成为全球人民的共同呼声,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保护环境的行列中。
同学们,你知道“世界环境日”是每年的哪一天?为了保护环境许多同学纷纷投入到了抢救地球的活动。
(三)请同学从社会、学校、家庭等说说保护环境的事例吧。
1、广州保护白云山,整治珠江水,波光映晴的美是成为每一个广州人的骄傲。
2、甘肃从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入手,大力开展“保护母亲河——天天环保”行动和“生态家园”、“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公众的环保意识明显增强。
3、临泽县不断加大三北防护林、防沙治沙、退耕还林、沼气建设与村容环境整治的“五改”,加快以改善乡村环境为主的新农村建设。
4、为了迎接“奥运会”,创办绿色学校,西头号小学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
主持人小结:正因为人们能自觉投身于保护环境的伟大事业中去,所以我们才能生活在天长蓝,水长碧,山长青的优美环境中。劳动最光荣,让我们用勤劳的双手美化我们的环境。
(五)、实践活动
为了让天空明净,让地球妈妈青春常在,请同学们为环境保护献一计。讨论:
学生1:小学应增设环保教育课。
学生2:我建议给县长写一封信,提出治理环境污染的建议。
主持人:同学们的建议很好。但是爱护地球母亲,要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请大家谈谈准备怎么做?
学生1:我要多看有关环保知识的书,用知识武装头脑。
学生2:劳动最光荣,我要用勤劳的双手美化我们的环境。
在今后的日子里,同学们一定会说得到,做得到,是不是?那看谁首先争得环保章怎么样?
(六)环保知识问答,让学生了解环保知识。
(七)“环保小卫士”宣誓。
我宣誓:我将以实际行动做到
珍视天空,关爱大地;
抵制污染,植绿护绿;
珍爱生命,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保护自然;
绿色消费,绿色人生。
宣誓人:
主持人:同学们,我们可以为环保做很多事情,我希望全体同学们积极行动起来,让我们更多地了解环境污染与环保的重要,用我们的双手为地球增添新绿,请班长带领同学们宣誓。
(八)、谈感受:主持人:今天的班会活动将要结束了,我想同学们一定收获很大,下面请同学们每人用一句话说一说这节课的感受。并动手设计环境保护的标语,并解说。
(九)散文朗诵,再次从中感受环保的重要性。。
(男):原以为你是那么宽广,不在乎带走一片阴凉
(女):原以为你是那么坚强,没想到你的眼泪在流淌
(合):地球,我们唯一的家园,让我们爱你到地久天长!地球,我们的母亲,让我们尽情沐浴你的阳光。
主持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为了共同的绿色世界,用我们的双手和智慧,让绿色家园更加美好,让我们小手拉小手,小手拉大手,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带动身边的人共同保护我们的地球。
(十)主持人:宣布今天的班会活动结束。
环境日主题班会教案 2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通过知识竞赛、分组讨论等形式,了解有关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问题的基础知识
二、思想教育目标通过竞赛、讨论、创造平等研习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参与、创新意识和合作、探究精神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了解环保知识,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使 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培养学生历史责任感、使命感通过指导学生搜集整理教学中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资料培养学生搜集阅读的能力通过对环境保护知识和竞赛、 讨论等综合分析、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形成唯物主义认知观
[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搜集资料,制作环保知识竞赛题,从而进一步了解环保的重要性,使学生形成环保意识。
2、难点:本课是主题班会课,以学生活动为主,如何适时适当地引导学生,使学生保持兴奋的思维状态,积极主动参与研究过程,是教师教学的难点。
[教法、教具]
1、教学方法:本课采用竞赛法、讨论法、研究法,教学过程分四步,即导入阅读、知识竞赛、分组讨论、总结升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引导作用。
2、教具:知识竞赛题目卡片。
[活动课内容与过程]
课前准备:
1、布置课题:绿色环保
2、布置指导学生搜集有关环境保护问题的基础知识,同时鼓励学生查阅其他课外资料,并制作环保知识竞赛题目卡片。
3、成立竞赛小组: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小组8人。
布置教室:
①在黑板上书写课题“绿色环保——环保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课的实施:
1、学生主持导入(3分钟)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可是现在我们社会上有许多许多不环保的情况,我们的地球母亲在哭泣。(略)
2、学生分组竞赛(25分钟)
分组抽签,每组竞赛题目为六题,限时答题,每题为三十秒,每组成员可以讨论,答对一题100分,答错扣50分,放弃不得分。(比赛过程略)
3、分组讨论(10分钟)
各竞赛小组对问题进行讨论,形成集体观点。要求每组确定一人准备下一步展示本组讨论结果。
[活动可行性分析]
本次班会的主题与我们身边的环境污染问题息息相关,组织这样一次主题班会可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整节班会耗用时间不多,以学生活动为主,可行性强。
环境日主题班会教案 3一、背景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学校卫生工作出现一些不尽人如意的现象。如:学生不太讲究卫生,随意乱丢垃圾,乱踏草坪,纸屑漫天飞等现象,严重影响校园环境。不利于同学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急需养成教育等。
学校的卫生环境,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也是学校师生素质高低的综合反映。但由于同学们多年养成的不良行为习惯,经常给校园文明带来不良的影响。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身边出现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
1.乱扔乱丢。
现在同学们吃早点带进校园的包装纸、塑料袋不计其数,还有少数同学喜欢吃零食,也带进了包装袋或果皮等,除此之外,许多同学吃完冰棍就乱扔木棒,到处可见。虽然绝大多数同学 注意了环境卫生,但也有极少数不自觉的同学随手乱扔乱丢,即使不乱扔乱丢,也给学校的垃圾容器增加了负担。
2.乱涂乱画、乱踢乱踏。
有的同学好动,总喜欢在教室内外的墙上乱涂乱画、乱踢乱踏,在课桌上乱画,留下许多痕迹,如鞋印,篮球印以及打扫卫生时甩在墙壁上的污水等等,有的污迹漫延到一米多高。除此之外,还有个别同学把楼道的护栏踢弯、踢断,此现象较严重。
3.随地吐痰。
不少同学公共道德意识不强,无论在教室里,还是在校园内,随地吐痰,结果在走道、教室内、地坪上经常出现令人作呕的痰迹。
4.垃圾乱倒。
有些值日生在打扫教室卫生时垃圾不是倒在垃圾箱内,而是倒在了不该倒的地方,甚至倒进果皮箱里。
5.从楼上往楼下扔东西
在楼上的班级经常往楼下吐口水及扔垃圾,这种不道德的行为使很多楼下走动的人受到侵害。
二、交流讨论身边的不良卫生行为
1、学生自由讨论,讨论身边出现的不良道德行为,并做出结论。
2、班主任老师总结:
因此,同学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十分重要,你们不仅自己要讲究卫生,还要人人争当卫生监督员,共同来把学校的卫生抓上去,人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为构造干净、清洁的文明礼仪校园做出一份贡献。
三、如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呢?全体同学都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①要养成不随地吐痰的习惯。确因感冒克服不了的,应该准备卫生纸,吐在纸上,再扔进垃圾桶。
②要努力克服随手乱丢的坏习惯。要把废纸、零食袋、包装袋等扔进垃圾桶中,特别要杜绝从楼上往楼下扔东西的不道德行为。
③要努力克服乱倒垃圾的坏习惯。在卫生保洁或值日时,无论走再远的路,都要把垃圾及时倒进垃圾容器中,且不可乱倒,倒垃圾时不能倒在垃圾池边上,以免风把垃圾吹到垃圾池外,影响环境卫生。
1.1教学内容改革的必要性
我国非预防医学专业的预防医学教材共有两类:一是《卫生学》教材,包括环境卫生、劳动卫生、营养与食品卫生、统计学和卫生组织保健,其体系是沿用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科体系,是“卫生专业的大拼盘”;二是《预防医学》教材,包括群体健康及其影响因素、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和健康促进与疾病预防。该教材打破了传统的卫生专业体系,围绕“群体—环境—健康”的基本观念将各有关内容重新融合[1]。但无论是哪种专业通用的教材,因不同章节的课时限制都不能完全体现专业特点。就护理专业而言,因不能完全体现护理的特点,无法满足因护理模式转变而导致的护理对预防医学知识的新需求,因此,预防医学课程的设置应突出护理专业的特点,使预防医学课程能“突出护理、结合实践、服务临床”[2]。
1.2教学内容的整合和调整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指出,要加强课程建设与改革,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2009年1月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指出,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所以就目前而言,三年制护理专业学生今后的主要就业岗位在社区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因此,为贯彻“立足社区”的方针,实现培养社区实用型、技能型护理人才的培养目标,我校根据本课程性质以及社区护士工作岗位对预防医学相关知识的需求,坚持“必须、够用、实用”的原则,将预防医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的课程内容分为以下几大部分:社区居住环境卫生指导、社区公共营养与饮食卫生指南、慢性病病人社区保健方法、特殊人群社区健康保健方法、社区健康档案的建立和管理、社区公共卫生调查方法。着重加强了对健康教育、卫生保健、营养指导等贴近医疗实践及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的讲解,增加了全科医学中社区健康档案的建立和管理,删减或整合了一些理论性比较强但实用性不强的内容,从而使整个教学体系更具有针对性。在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和调整之后,原有的教材已不能适应教学要求,我校正在按课程标准自编讲义。这样调整的原因是由于学时有限,无法将各章内容面面俱到,另一方面是有些内容与基层护理工作关系不大,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通过这样的调整使教师在教学中强化了护理的特点,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大提高,对把学生培养成集疾病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为一体的,能提供综合性卫生服务的护理技术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2教学方法的改革
预防医学的教学效果不但取决于教学内容的安排,还取决于教学的形式和技巧。传统的预防医学教学基本上都是以讲授为基础、以教师为主导的“填鸭式”教学。同时,由于学科特点,预防医学内容繁多,理论抽象。这两方面因素导致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枯燥乏味,从而影响了其学习的积极性[3]。因此,在教学中必须突破旧的模式,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增加可操作性,提高教学效果。尤其是对于大专层次的学生来说,更需要通过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指出,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的重心是融“教、学、做”为一体。我们在教学中将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化为“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在实际工作任务需求中引入相关的理论知识,将理论教学实践化,从而将“教”、“学”、“做”相结合,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有机地融为一体。
2.1任务驱动式教学法
教师应以学习任务为依托组织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将每个相对独立的学习任务作为一个教学项目,从信息的收集和查询、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到完成任务后的评价,都让学生参与其中,给学生发挥自身潜力的空间,拓展自己的能力,并从中学到相关知识。
2.2案例导入式教学法
以案例导入进行教学或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是我校预防医学教研室目前大力推行的重要而实用的教学方法,例如职业病案例讨论、食物中毒案例讨论等。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主动思考问题,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在这个过程中,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和牢固掌握教学知识点,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
2.3社区实践教学法
以社区教学基地为依托,将一些涉及社区的具体教学项目和任务,如建立社区健康档案、社区卫生调查、社区健康教育等,直接在社区完成。通过社区实践使教学和实践进行了很好的接轨。
2.4问题驱动式教学法
问题驱动式教学法是我校教师在教学中较常采用的教学方法,一般是根据所要讲授的内容,设计1~2个相关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探究欲望。接着导入学习内容,并在讲授过程中一直贯穿这一线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此教学方法较适用于高职高专层次的学生,可明显提高课堂效果。
2.5小组讨论法
小组讨论法有专题小组讨论法、以问题为中心的小组讨论法等,即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就某一选题进行资料的收集和讨论,如对环境保护专题的讨论。
2.6模拟现场教学法
为巩固理论教学,加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真实性,我校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模拟场景教学,如模拟食物中毒现场,让学生进行处理分析等,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
3考核方法的改革
一直以来,预防医学的考核基本上采用以期末结课考试为主的传统考试方式,在内容上偏重于对知识的考核,忽视了对能力的培养,这样就出现了高分低能的现象。为适应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的需要,预防医学的考核方法应从单一的传统考试向多元化考试转化,从考核学生理论知识转向考核学生综合能力,加强对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目前我校对预防医学的考核采用了期末考试和平时能力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前者指期末的理论笔试,占总成绩的70%,且试卷中适当增加了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知识实际运用能力的多项选择题及论述分析题的比重;后者主要通过案例讨论、膳食调查和评价、卫生统计分析、社会实践能力等方面综合考查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占总成绩的30%。也就是说,不能只凭一次考试成绩作为评定学生成绩优劣的依据,应顺应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核,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融知识和能力为一体的实用型人才。
4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本文作者:荣素英、冯晓昕 单位:唐山职业技术学院
2009年1月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指出,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所以就目前而言,三年制护理专业学生今后的主要就业岗位在社区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因此,为贯彻“立足社区”的方针,实现培养社区实用型、技能型护理人才的培养目标,我校根据本课程性质以及社区护士工作岗位对预防医学相关知识的需求,坚持“必须、够用、实用”的原则,将预防医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的课程内容分为以下几大部分:社区居住环境卫生指导、社区公共营养与饮食卫生指南、慢性病病人社区保健方法、特殊人群社区健康保健方法、社区健康档案的建立和管理、社区公共卫生调查方法。着重加强了对健康教育、卫生保健、营养指导等贴近医疗实践及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的讲解,增加了全科医学中社区健康档案的建立和管理,删减或整合了一些理论性比较强但实用性不强的内容,从而使整个教学体系更具有针对性。在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和调整之后,原有的教材已不能适应教学要求,我校正在按课程标准自编讲义。这样调整的原因是由于学时有限,无法将各章内容面面俱到,另一方面是有些内容与基层护理工作关系不大,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通过这样的调整使教师在教学中强化了护理的特点,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大提高,对把学生培养成集疾病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为一体的,能提供综合性卫生服务的护理技术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学方法的改革
预防医学的教学效果不但取决于教学内容的安排,还取决于教学的形式和技巧。传统的预防医学教学基本上都是以讲授为基础、以教师为主导的“填鸭式”教学。同时,由于学科特点,预防医学内容繁多,理论抽象。这两方面因素导致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枯燥乏味,从而影响了其学习的积极性[3]。因此,在教学中必须突破旧的模式,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增加可操作性,提高教学效果。尤其是对于大专层次的学生来说,更需要通过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指出,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的重心是融“教、学、做”为一体。我们在教学中将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化为“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在实际工作任务需求中引入相关的理论知识,将理论教学实践化,从而将“教”、“学”、“做”相结合,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有机地融为一体。教师应以学习任务为依托组织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将每个相对独立的学习任务作为一个教学项目,从信息的收集和查询、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到完成任务后的评价,都让学生参与其中,给学生发挥自身潜力的空间,拓展自己的能力,并从中学到相关知识。以案例导入进行教学或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是我校预防医学教研室目前大力推行的重要而实用的教学方法,例如职业病案例讨论、食物中毒案例讨论等。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主动思考问题,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在这个过程中,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和牢固掌握教学知识点,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以社区教学基地为依托,将一些涉及社区的具体教学项目和任务,如建立社区健康档案、社区卫生调查、社区健康教育等,直接在社区完成。通过社区实践使教学和实践进行了很好的接轨。问题驱动式教学法是我校教师在教学中较常采用的教学方法,一般是根据所要讲授的内容,设计1~2个相关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探究欲望。接着导入学习内容,并在讲授过程中一直贯穿这一线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此教学方法较适用于高职高专层次的学生,可明显提高课堂效果。小组讨论法有专题小组讨论法、以问题为中心的小组讨论法等,即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就某一选题进行资料的收集和讨论,如对环境保护专题的讨论。为巩固理论教学,加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真实性,我校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模拟场景教学,如模拟食物中毒现场,让学生进行处理分析等,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
考核方法的改革
一直以来,预防医学的考核基本上采用以期末结课考试为主的传统考试方式,在内容上偏重于对知识的考核,忽视了对能力的培养,这样就出现了高分低能的现象。为适应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的需要,预防医学的考核方法应从单一的传统考试向多元化考试转化,从考核学生理论知识转向考核学生综合能力,加强对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目前我校对预防医学的考核采用了期末考试和平时能力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前者指期末的理论笔试,占总成绩的70%,且试卷中适当增加了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知识实际运用能力的多项选择题及论述分析题的比重;后者主要通过案例讨论、膳食调查和评价、卫生统计分析、社会实践能力等方面综合考查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占总成绩的30%。也就是说,不能只凭一次考试成绩作为评定学生成绩优劣的依据,应顺应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核,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融知识和能力为一体的实用型人才。
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预防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实践教学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研究显示,社区实践性教学能使学生较好地掌握预防医学的理论和技能,对促进社区居民健康有积极作用[4]。预防医学教学中的很多环节都需要在实践教学基地进行,包括健康宣教、社区卫生调查、建立社区健康档案等,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更好地从事医学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我校实践教学基地尚不完善,加强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是我校今后工作的一个重点,也是进行教学改革的需要。
我校护理专业大专班刚入学的学生平均年龄在16周岁左右,正值青春期。青春期是人的第二个生长高峰期,学生在这个阶段不但身体快速发育,心理的变化也很微妙,很多学生就是从这个年龄段变得叛逆。他们就像一颗小树苗,这个阶段很容易“长歪”,需要班主任精心地呵护和培育才能长成参天大树。另外,这些学生刚刚经历中考,可以说是第一次面临人生的重要选择,而初中班级大部分同学走进高中校园,他们内心容易出现挣扎、对人生充满怀疑。这个阶段也是大部分学生第一次离开父母完全融入集体生活,没有了父母在身边时刻嘘寒问暖,很多孩子心理上产生了孤独感,在这个特殊的年龄,学生就像人生到了岔口,教师能否引导好可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人生,所以,品德教育对我校护理专业大专班的孩子来说尤为重要。
二、我校护理专业大专班品德教育方法
1.班主任以身作则
班主任是班级的一盏明灯,我们经常谈笑说,什么样的班主任带什么样的班,班里的学生都像班主任。没错,事实确实如此。有这么一个小故事,在全家坐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妈妈用一个破碗盛点饭让奶奶单独在角落里吃,有一天,妈妈看到自己的孩子在收拾破碗,问他在干什么,孩子回答说,我在收拾破碗将来给你盛饭用,自那以后,妈妈就把奶奶请到桌子上和大家一起吃饭了。如今家长的品性对孩子的深远影响已经得到社会广泛的认可,同理,班主任的品德也会深刻地影响到班级的每一位学生,所以,要想做好学生的品德教育工作,首先班主任要具备高尚的品德以及良好的职业素养,严格自律,我们希望学生成为怎样的人,我们就要当表率先做这样的人。所以,抓班级品德的第一步是班主任要严格自律,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2.实际管理应用
(1)爱护公共卫生的品德教育。教师可以通过理论教导,告诉学生怎样辨是非,君子有可为有不可为。比如说,我们经常在坐公交车时会看到有些人把垃圾随手扔到车窗外,这是一种不好的习惯,会使清洁工到马路中间捡垃圾时发生危险事件。而且若人人如此,地球将会变的肮脏,最终影响我们自己。孩子的思想缺乏远见性和理论性,班主任的职责就是把这个道理讲明白。教室是大环境的缩影,通过卫生品德的教育,我发现,班里的同学除了能够及时完成自己的卫生任务,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够严格自律,保持环境卫生,给值日的同学减轻负担。
(2)维持纪律、提高学习成绩的品德教育。我校住校生占全校学生的90%左右,学校在晚间设置了3个小时左右的自习课程,由于这些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他们晚自习的效率不高,主要表现在走神、犯困、说话等几个方面。通过长时间的研究发现,学生在自习课上的表现与他们对学习的重视程度有密切关系,而对学习重视与否与品德认知有很大的关系。对此,我首先用品德理论继续强化学生思想意识,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自省。我班大部分学生都是农村的孩子,所以我特地在课堂上带领大家在黑板的左上角画了一颗麦穗,代表家庭的物质生活是父母辛苦创造的,父母的辛勤劳动,为社会和家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学生在课堂上想走神或睡觉的时候看一下这个麦穗,就能明白自己不是一个人在奋斗,而且努力学习也是孝敬父母的一种表现。通过类似的品德教育不断鞭策学生,使之学会成长,学会担当,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3.品德教育结果
(1)进行“品德教育对学生学习成绩造成影响”的实验。实验对象:我校09级大专2班全体同学,班级人数52人。实验时间:整个学期。实验方法:以上一次成绩为依据,将同学分成平均成绩均等的4个小组,每组13人。随机抽取两个小组为实验组(1组和4组),其余两个为对照组(2组和3组)。对实验组学生进行密切观察,长期以小组活动或者个人谈话的方式进行品德教育,将品德教育与学生学习联系起来;而对对照组学生只进行班级常规管理。在学期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分别进行考核,得出相关结论。
预防医学是医学的三大学科之一,是贯彻我国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以人群为研究对象,研究环境因素与健康的关系,探讨改善和利用环境因素,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减少危险因素,合理利用卫生资源,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目的的一门学科。和临床医学相比较,预防医学具有更加直接和现实的意义,代表了医学未来的发展方向。预防医学和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相互渗透,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1995年世界卫生大会提出,要利用现有的卫生资源更好地为个人和社区卫生保健服务。WHO(世界卫生组织)进一步提出了“五星级”医生的要求,指出未来的医生要具备5个方面的能力:(1)能根据病人预防、治疗和康复的总体需要提供高质量、综合、持续和个体化的保健;(2)能从伦理、费用与病人等方面综合考虑和合理选择各种诊疗新技术;(3)能承担健康教育的任务、有效促进个体和群体的健康;(4)满足个体和社区的卫生需求,并代表社区倡导健康促进活动;(5)利用卫生资料,在卫生系统内外与个体或组织一起工作,满足病人和社区的要求。从我国的国情来看,我国基层医疗服务体系较落后,因此,我国实行三年制的专科临床医学教育的重点是培养面向农村、面向社区的助理全科医生。基层的医疗卫生服务有6个任务,即预防、保健、诊断、治疗、康复、健康管理,因此,全科医生不仅要知晓临床知识,还应掌握预防、保健和健康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技能。
2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中心搞好预防医学教学工作
目前,大多数预防医学教材的内容主要包括环境卫生学、职业卫生和职业病、营养与食品卫生、疾病预防和控制、卫生统计、流行病等。按照目前我国对基层医疗人员的能力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增加社区卫生服务、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策略、新发传染病的防治等内容[1]。预防医学分为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而且要使学生树立预防为主的观念,特别是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往往只看重本专业的核心课程,认为预防医学无关紧要。因此,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转变学生的医学观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毕业后能自觉将预防医学知识应用到医学实践中,从而培养合格的、面向社区的、全面型的医学人才。
2.1理论课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目前,大多数高校已经实现多媒体教学,其与传统教学比较,可以在相同的时间内提供大量、直观、生动的信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要照本宣科,应利用多媒体将文字、图片和视频有机结合起来,讲课内容尽量贴近生活。如讲维生素C时,可以讲述哥伦布在探险过程中是如何发现可以预防和治疗坏血病的故事;讲环境污染物铅、镉对人体的危害时,可以播放新闻调查等视频,以事实加深学生的印象,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在讲台上讲述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环境污染事件;讲尘肺时,可以引出我省的开胸验肺事件,让学生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这种参与式的教学方法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体现以人为本的创新教学理念[2]。预防医学会涉及解剖、生理、病理、生化等基础学科的知识,很多学生课前不预习,无法看懂这些知识,从而失去学习的热情。因此,教师可以采用提问等方式督促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复习相关的知识。同时,教师要注重语言艺术,在课堂中可以使用网络语言,从而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活跃课堂气氛。
2.2实验课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注重实践应用
预防医学实验课中流行病与卫生统计部分占的学时比例较大,这两部分内容主要讲授的是方法学,理论和公式比较多,在今后的工作中会经常应用到,而有些学生在高中学的是文科,数学基础较差,因此仅仅依靠课堂的时间消化这些抽象知识难度较大。通过对我校临床专业学生的调查发现,很少有学生在课后对流行病和卫生统计这两部分内容进行复习,鉴于此,实验课应多安排流行病和卫生统计的内容。以往的实验教学通常是教师出一道或两道计算题,让学生参考书上的例子进行解答,学生普遍反映只会“依葫芦画瓢”,对理论课上讲授的知识如何应用没有理解和掌握,此种教学方法缺乏对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此外,有些院校受教学条件的限制,无法让学生上机练习。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实验课的形式和内容进行改革,如可以让学生运用现况研究的方法使用调查表实地收集、整理资料,然后运用统计学知识对数据进行编码和资料类型的转换;有条件的院校可以让学生学习用软件进行信息录入,建立数据库,然后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并根据研究目的采用合适的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作为咨询者引导学生,不受学时的限制,让学生自己支配时间,独立完成任务。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实际中熟练应用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的知识。
2.3严谨治学,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做好教学工作,首先要有一个积极的教学态度,不断拓宽知识面,在课堂上与学生积极沟通,用自己的教学热情感染学生。课本知识往往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教师应经常学习、开阔眼界,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其次要加强科研工作。只有拥有一支高素质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实用型、高技能型医学人才。医学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师在科研过程中收集的资料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还可以成为激发学生思考的动力,使学生初步建立科学的思维方法。我教研室正在进行农村学龄儿童营养干预的项目,可以在课堂中将项目的开展过程向学生讲述,并将涉及的营养学基本知识、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和医学统计学的统计方法进行介绍。
3考核方式的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29-0075-02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它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数学不是独立的自然学科,与其它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用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可以说,在数学学科知识中同样蕴含着丰富的法制教育资源,从法制教育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来看,数学教学中有其它学科无法达到的优势。单独对学生进行法制讲座教育,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如果在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前提下,让适当的法制知识教育渗透到数学课堂中去,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在图形的认识中渗透法制教育
要想在图形的认识中渗透法制教育思想,教师在备课时就要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法制教育因素,找准法律知识的渗透点,把法律知识自然融入数学教学之中。我在上四年级数学下册的第五单元“三角形”中“三角形的分类”时,教科书P64中有一个图形是交通标志“慢”的指示牌,我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它属于等边三角形,然后指导学生分析它的标识含义,从而渗透安全与交通法的知识教育。
二、在认识单位的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数学课中的单位,如,质量单位、长度单位等,本质上它与法制教育没有任何的联系,但我们在这里讲的是“渗透”,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找准“渗透点”,灵活机智地使之建立联系,从而顺利进行法制教育。例如,在教学单位“千克、克”的认识时,我一边指导学生如何通过天平称出100克的质量,一边告诉学生:天平是非常公平的,我们要学习它这种公平交易,诚实做人品德,100克虽然很轻,但意义无穷。再如,在学习长度单位“米”时,在教会学生使用测量工具之后,教育学生:这个小小的尺子,不只能量出物体的长短,还可以量出一个人的品行,我们要学会用“尺”来量一量自己,随时改变个人不良行为习惯。
三、在情境图中渗透法制教育
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数学教科书中,无论是章节情境图,还是练习中的情境图等,其中不只包含数学信息,还含有法制教育思想于其中,正确利用这些情境图中所包含的法制思想进行法制教育,可起到预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教学一年级数学上册P50中“8和9”的认识时,课文首先安排了一幅教师带领学生修剪树木、浇花的情境图,情境图的顶端正中有“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醒目标题。我在引导学生理解情境图的信息和含义之后,对他们进行了保护大自然,爱护环境的法制教育。
四、利用例题或练习中含有的法制思想渗透法制教育
小学数学教科书中,在不少的例题或练习中,都包含一定的法制思想内容于其中,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这样的例题或练习时,要细心留意这些细节,并充分利用处理例题或练习的过程,恰当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以达到新课标的目标要求。例如,在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课本上册P83的例6中,教材设置了一幅学生分组捡垃圾的情境图,例题内容为“学校共有612名学生,每18人组成一个环保小组,可以组成多少组?”。我便利用这一例题内容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和爱护环境卫生的法制教育。再如,在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课本上册P47“做一做”中,课文设置了一幅青蛙在湖中玩耍的情境图,问题是“图里有什么?”。我在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后,对他们进行保护动物的法制教育。
需要指出的是,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要注意讲究法制教育的渗透方法,使法制教育与数学教学自然融合,切不可喧宾夺主,把数学课上成了法制课。
[关键词] 思想品德 社会责任感 初中教育 中学生
社会责任感作为一切美德的基础和出发点,是人类理性与良知的集中表现。明清时期著名的思想家顾炎武曾经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现在社会人们将“社会责任感、道德、身心健康、创新精神”列为学生终身发展最重要的基本素质,中学生社会责任感正是新课程道德教育目标的核心体现。联合国科教文组提交的2l世纪教育报告中强调“21世纪的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有知识、会做事,更重要的是会做人。现代社会的发展,要学生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的人,有科学文化知识和开拓能力的人,有志有为、德才兼备的人” 。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构建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为之共同努力:
一、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善于分析、挖掘教材中的有关“社会责任感”教育要素,力争对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第一,思想品德教师要着重挖掘思想品德课中社会责任感教育的课程要素,同时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要采取“渗透性原则”,将社会责任感教育渗透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去。这就要求思想品德教师必须熟悉相关的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内容,对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第二,思想品德教师必须做“有心人”,善于分析教材、分析学生,挖掘出社会责任感与教材及当前社会热点的结合点、切入点。
二、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教育的方式上应尽力摈弃传统的“灌输式”而采取“启发探究”式,让学生主动参与。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先进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要提高课程教学中渗透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实效性,应该从“知、情、意、行”这四个方面着手,采取多种方法晓之以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认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陶冶学生社会责任情感;导之以行,锻炼学生社会责任意志并使之养成亲社会行为。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经常使用如讨论会、辩论会、演讲会、模拟法庭、角色模拟等能体现启发探究精神的教学方式、方法,这些方法的运用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起了重要作用,有利于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
(1)采用讨论会、辩论会、演讲会、模拟法庭等形式。
讨论会、辩论会、演讲会形式可以促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在运用这些方式时,教师可提出一个有争议或两难的问题,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对该问题展开讨论,在讨论结束前,教师可以帮助学生重新反思自己的见解,鼓励学生继续思考自己的见解,但同时提醒同学们考虑讨论大家对此问题的评论。
讨论会、辩论会、演讲会等形式往往需要学生分工合作,因此,这种形式本身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他人负责、对集体负责的责任意识;同时学生在做准备、搜集资料、积极讨论、辩论、演讲的过程中也提高了他自身对相关问题的责任认知,中学生的思维活跃,但思想又相对不成熟,而讨论、辩论、演讲等形式往往会引起学生思想的碰撞,情感上的共鸣,在无形中接受责任认知,形成责任情感和责任意志,从而培养自己的责任意识。 转贴于
(2)在教学过程中加大不同的角色模拟。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不同角色体验的活动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思想品德教师可以在课堂中专门安排学生进行各种角色的扮演练习,让学生处于一种“真实”的情感体验氛围中,感受这种真实的气氛。
(3)在课后的拓展活动中利用实践活动载体积极进行研究性学习和社会调查。
思想品德课的一个鲜明特点是教学内容生活化,随着社会调查、研究性学习普遍兴起,思想品德课的每个单元,都安排了社会调查和综合探究等项目,这是帮助学生体验生活的重要环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提高自身素质。我们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好好利用。社会调查、研究性学习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将有助于提高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实效性。以“诸城市枳沟初级中学学校环境调查”为例,该调查围绕“本教室的环境状况”、“校园内绿地面积与比例情况”、“校园内教职工、学生宿舍环境情况”、“学校食堂环境状况”、“学校垃圾处理情况”、“校园内卫生死角情况”、“校园内污水排放、处理情况”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在全校的宣传栏公布,让大家讨论“如何改进、保护学校环境”,最后向学校有关部门提出建议,在全校发出保护学校环境的倡议信,呼吁大家在生活中注意环境卫生,节约用水、用电,收集废旧电池,不乱掐树叶,多用手帕,少用面巾纸,不乱扔纸屑,不使用一次性木筷,保护花草树木等。在这个活动中,课题小组的成员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不仅使自己树立对环境问题的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并且还通过在全校宣传环保、公开讨论、辩论会、发倡议书信等多种方式提高了全校师生的环境责任意识,最终把环境责任意识化为环境责任行为,效果很好。通过让学生自己去研究,发现问题并提出措施去解决问题,激起他们担当责任的勇气和胸怀天下的责任意识,引导学生去关注他人、关注社会,从而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可见,要想提高在教学中渗透社会责任教育的实效性,必须让中学生多参与社会,在社会实践中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水平。
三、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在自我教育中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1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中心搞好预防医学教学工作
目前,大多数预防医学教材的内容主要包括环境卫生学、职业卫生和职业病、营养与食品卫生、疾病预防和控制、卫生统计、流行病等。按照目前我国对基层医疗人员的能力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增加社区卫生服务、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策略、新发传染病的防治等内容。预防医学分为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而且要使学生树立预防为主的观念,特别是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往往只看重本专业的核心课程,认为预防医学无关紧要。因此,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转变学生的医学观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毕业后能自觉将预防医学知识应用到医学实践中,从而培养合格的、面向社区的、全面型的医学人才。
1.1理论课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目前,大多数高校已经实现多媒体教学,其与传统教学比较,可以在相同的时间内提供大量、直观、生动的信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要照本宣科,应利用多媒体将文字、图片和视频有机结合起来,讲课内容尽量贴近生活。如讲维生素C时,可以讲述哥伦布在探险过程中是如何发现可以预防和治疗坏血病的故事;讲环境污染物铅、镉对人体的危害时,可以播放新闻调查等视频,以事实加深学生的印象,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在讲台上讲述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环境污染事件;讲尘肺时,可以引出我省的开胸验肺事件,让学生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这种参与式的教学方法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体现以人为本的创新教学理念。预防医学会涉及解剖、生理、病理、生化等基础学科的知识,很多学生课前不预习,无法看懂这些知识,从而失去学习的热情。因此,教师可以采用提问等方式督促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复习相关的知识。同时,教师要注重语言艺术,在课堂中可以使用网络语言,从而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活跃课堂气氛。
1.2实验课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注重实践应用
预防医学实验课中流行病与卫生统计部分占的学时比例较大,这两部分内容主要讲授的是方法学,理论和公式比较多,在今后的工作中会经常应用到,而有些学生在高中学的是文科,数学基础较差,因此仅仅依靠课堂的时间消化这些抽象知识难度较大。通过对我校临床专业学生的调查发现,很少有学生在课后对流行病和卫生统计这两部分内容进行复习,鉴于此,实验课应多安排流行病和卫生统计的内容。以往的实验教学通常是教师出一道或两道计算题,让学生参考书上的例子进行解答,学生普遍反映只会“依葫芦画瓢”,对理论课上讲授的知识如何应用没有理解和掌握,此种教学方法缺乏对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此外,有些院校受教学条件的限制,无法让学生上机练习。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实验课的形式和内容进行改革,如可以让学生运用现况研究的方法使用调查表实地收集、整理资料,然后运用统计学知识对数据进行编码和资料类型的转换;有条件的院校可以让学生学习用软件进行信息录入,建立数据库,然后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并根据研究目的采用合适的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作为咨询者引导学生,不受学时的限制,让学生自己支配时间,独立完成任务。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实际中熟练应用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的知识。
1.3严谨治学,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做好教学工作,首先要有一个积极的教学态度,不断拓宽知识面,在课堂上与学生积极沟通,用自己的教学热情感染学生。课本知识往往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教师应经常学习、开阔眼界,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其次要加强科研工作。只有拥有一支高素质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实用型、高技能型医学人才。医学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师在科研过程中收集的资料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还可以成为激发学生思考的动力,使学生初步建立科学的思维方法。我教研室正在进行农村学龄儿童营养干预的项目,可以在课堂中将项目的开展过程向学生讲述,并将涉及的营养学基本知识、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和医学统计学的统计方法进行介绍。
2考核方式的改革
预防医学知识零碎、自成体系,高职院校预防医学的教学内容基本上是本科教材的压缩版,传统的考核方式主要以闭卷笔试为主,理论分值较大。这种考核方式虽然操作简单、便于评分,但导致许多学生平时不用功,考前采取突击背诵的方式过关,因此有必要对这种考核方式进行改革。笔者认为,可以将考核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提高实验成绩和平时成绩的比重,在每一部分内容结束时,进行单元测试,使学生重视学习的过程。在期末考试中,除了闭卷考试以外,还可以增加实践技能考试,并将成绩计入总成绩,例如教师可以在课程快结束时出几个题目让学生自选,学生通过图书馆或上网查阅资料,以综述或调查报告的形式上交。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更好地体现考试的公平性。
作者:张军 李艳 刘建涛 单位: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关键词】 大输液;全面质量控制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1193-02
随着医疗条件的提高和用药习惯的变化,大输液目前成了医院使用制剂中比例最大的一种。与此同时,病人对输液质量的关注也是越来越高,不再像以前那样有点问题也是包含加体谅。“内毒素、不溶性微粒、pH值、染菌、过敏原”等成了医药市场的常见词。临床上的一个不良反应,在媒体的推动下,稍微不慎给企业带来的都是一个致命的打击。[1]在这种情况下,全面质量控制呼之欲出。本人就自己在输液车间多年的经验,谈谈自己对全面质量控制的一些体会。
1 人 员
质量控制要有硬件作基础,有软件作保证,但最关键的还是人员。首先,与药品直接接触的人员必须身体健康,不能有传染病、皮肤病等。输液车间人员每年定期体检,平时应有一个良好的卫生习惯。其次,通过各类培训,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和对规章制度的执行水平。工作人员必须保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细致做好每项工作,层层把关,[2]才能保证大输液的产品质量。
1.1 人员培训 定期组织理论学习和技术比武,从而不断提高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同时要坚持职业道德、工作纪律等方面的培训和管理。
1.2 人员责任 每个工位的每个人员都要赋予质量控制点并制定岗位质量责任制,管理人员可实行目标质量责任制。
1.3 人员约束 完善各种操作规程、规章制度,使参与质量控制的人员有章可循。
2 厂房设施
2.1 厂房环境 生产车间的周围环境对室内的洁净度具有极大影响,应不得临近生活区、锅炉房、垃圾堆及其它污染源,四周不应有飞扬花粉的植物及的地面,除为运输方便而铺设水泥路面外,泥土应覆盖(如草皮、卵石等),[3]以免尘土飞扬。
2.2 厂房布局 生产应严格按人流、物流分开,按工序划分操作岗位,人的走向应有卫生处理、更衣设施,物的走向应有清洁消毒措施。
2.3 空气净化 生产车间的净化一般为初效、中效、高效三级过滤,大输液的灌装采用层流洁净技术能提高制剂质量,尤其是对大输液的澄明度,减少热原反应将起到重要作用。
3 物 料
3.1 原料 输液质量与生产中所选用的原料质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在采购这些物料时,应选择资质高、信誉度好的供货单位。同时在确定供货单位之前,要对其生产能力、质量保证体系及其他相关因素进行调查了解,以确保所购原料的质量。供货单位一经选定要保持相对稳定,并定期对其进行全面的质量评估。[4]同时,更换原料供货商时,应对其供应的第一批原料进行验证,验证结果符合规定后方可使用。使用时,应检查包装有无受潮、破损,有无批准文号、商标、批号、厂名以及质量检验报告等。
3.2 活性炭 其吸附能力与活性炭本身的质量、用量、处理次数、溶液的pH值以及与药液接触的时间等有关。如活性炭吸附热源时,在中性和弱酸性溶液中吸附力最强,碱性溶液中有吸溶现象;加热煮沸在70-100℃,加热15-20分钟为宜,冷至45-50℃以上过滤效果较好,低于45℃有脱吸现象。
3.3 纯化水及注射用水 对纯化水质量的控制应以当前版药典为依据,在制备过程中定时对水质进行测定,如酸碱度、氯化物、电导率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纯化水的质量。注射用水是制备输液的溶剂和必需的原料,同时也是输液瓶、胶塞、设备、容器、管道等的最终清洗用水,它是保证输液质量的前提条件,因此必须严格执行药典标准(如检测PH值、氯化物、易氧化物、电导率等)。
3.4 输液瓶 玻璃瓶因其化学稳定性、耐热性及密封性能好,机械强度高、光洁、透明、易清洗等特点,成为大输液的重要包材。目前使用最多的是钠钙玻璃,它的内表面经过中性处理后形成一层很薄的富硅层。我们在使用玻璃输液瓶时,除了对输液瓶的外观(瓶口、气泡、结石、裂纹等)检查之外,更重要的是对富硅层的检查,检查输液瓶内壁类白色膜是否均匀完整。否则在输液存放过程中瓶壁有脱落物,造成产品质量问题。
3.5 胶塞 丁基胶塞除了主材料是卤化丁基橡胶以外,还有很多辅助剂,如:硫化剂、活化剂、填充剂、软化剂、着色剂、防焦剂等。由于丁基胶塞的配方成分复杂、硫化条件难掌握,丁基胶塞的质量就难以控制。常发生的有如下几种情况:杂质逸出,产生不溶性微粒,影响输液的澄明度,还可能产生热源;针刺落屑和滑针;硅油量控制失当导致胶塞变粘或是灌装后瓶壁挂油。因此,我们在选定胶塞时,应对拟使用的丁基胶塞进行稳定性试验,定期对使用中的胶塞进行抽查并做试验。
4 生产过程控制
4.1 各生产工序(如洗瓶、胶塞清洗、压盖、灭菌、灯检、包装)应严格按事先设定的操作规程进行,并使每一过程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各岗位应有完善的质量反馈系统,异常分析处理机制,遇到不合格的工艺过程或不合格品能及时处理与隔离。[5]
4.2 中间产品的控制
4.2.1 澄明度 必须加强对输液中澄明度与微粒的控制,以确保药液的质量。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必须加强工艺卫生和环境卫生的管理,定期对洁净区的净化程度(如:悬浮粒子、沉降菌等)进行检测。同时,还要使用优质的终端过滤器材。
4.2.2 PH值 在输液生产调节其pH值时,既要考虑到药物的溶解性、化学稳定性,又要考虑到人的耐受性,进而确保用药的安全、稳定、有效。
4.3 清场 批与批之间,以及不同品种之间的切换,应有事先设定的程序,防止出现混淆或差错。
4.4 工艺优化 某些流程的设计可能不利于质量的稳定或是持续改进,[5]因此,生产车间应有生产工艺优化的激励机制。
5 转运贮存
在转运过程中发生碰撞、挤压造成裂痕而污染。药物贮存的环境、方法不当也会发霉长菌,放置过久药物可发生分解或聚合而产生杂质。
笔者在此主要从技术层面上谈了一些关于质量控制的体会,但随着GMP的完善与运用,将逐步凸显它的巨大功效。在全面质量控制中,我觉得更离不开GMP的指导。借助它提升产品质量,还有很大潜力可挖。
参考文献
[1] 张旭东,等.大输液制备工艺的改进.河北医药,1996,18(1):48.
[2] 黄加团.大输液中间品的质量控制浅议.桂林医学院学报,9:171-172.
[3] 王宏安.控制大输液质量问题的反思.中国药业,1999,8(3):51.
通过校园广播、橱窗校园网络等形式,广泛开展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和倡导工作,阐明垃圾对社会生活造成的严重危害,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呼吁学生的积极参与。下面是和大家分享相关的垃圾分类综合治理总结汇报资料,欢迎你的参阅。
垃圾分类综合治理总结汇报一
为进一步深入推进_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提升环境治理水平,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治理,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垃圾“出口”问题,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生态环境,根据彭州市《关于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意见》,一年来,_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经精心组织,落实投入,成效显著。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纳入镇重点工作。镇各办所目标工作季度推进专题会向镇主要领导汇报工作开展情况。分类工作由开展此项工作的村支部书记亲自负责,落实相关设施设备的修建安装,宣传氛围的营造和分类有偿回收。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一是召开镇、村(社区)、农户三级动员会、交心谈心会等,宣传动员,讲解、学习垃圾分类的内容、意义、目的,安排各村(社区)、各办所(中心)相关工作。二是结合我镇实际,利用现有资源,如广播、宣传车、宣传栏、“快乐星期六”等多种形式、多种方式搭建宣传平台,生动宣传讲解垃圾分类相关内容。三是镇城管办牵头,各村(社区)协作,定期进行入户宣传,为全镇村(社区)人员发放《实施垃圾分类创建绿色家园》等宣传单及宣传手册_余份,并认真做好解释、宣传教育工作。
三、整治有力,措施得当
今年8月,组织镇村干部、保洁公司、小区业委会、点位居民召开农垃前端分类工作现场会。通过召开现场会采取相应的措施,教育引导村民了解垃圾分类的基本要求,掌握垃圾分类的基本方法,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此外,通过集中培训、现场讲解示范、建立激励机制等措施,使环卫人员懂得如何对不同垃圾进行收集、回收和处理。尤其是在集中处理的地方,进一步规范工作流程和操作规程,严防“分散污染”变成“集中污染”。在废旧电池和医疗垃圾的回收处理方面,坚决杜绝擅自处理、随意处理和与生活垃圾一并处理的现象。
今年我镇垃圾分类在_社区__等_个点位开展,按照餐厨垃圾、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分类投放并收运垃圾。全镇20__年建成垃圾分类房_座,新配置分类果屑箱_个,前端回收分类垃圾桶_个,制作宣传展板_个,小插板_个,分发宣传资料_份,清理各类垃圾_吨。通过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目前农村环境卫生已大为改观,实现了全镇环境卫生大变化,使全镇展现新面貌。
通过一年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整治,改善了我镇农村生活环境。我们深信,有上级部门的指导和支持,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我镇的农村生活垃圾工作一定会常抓不懈,建成环境优美、安全文明的_小镇。
垃圾分类综合治理总结汇报二
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但是,近十几年来,我们的生活环境不断遭受破坏,全球气温升高,白色垃圾,水资源被污染……这些问题的始作俑者还是我们人类。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扔出许多垃圾,您知道这些垃圾它们到哪里去了吗?它们通常是先被送到堆放场,然后再送去填埋。垃圾填埋的费用是高昂的,处理一吨垃圾的费用约为200元至300元人民币。而仅北京市日产垃圾就有120__吨,目前面积在36平方米以上的垃圾堆在北京五环路以内有700多处,占地500多万平方米,每年在3—5%的速度增加。人们大量地消耗资源,大规模生产,大量地消费,又大量地产生着废弃物。被废弃的垃圾填埋场不复为耕地,也无法建成生活小区。因此,垃圾分类势在必行。
我校在20__年11月20__年12月份,开展了垃圾分类系列活动。
1、提高环保意识,树立分类观念。
通过校园广播、橱窗校园网络等形式,广泛开展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和倡导工作,阐明垃圾对社会生活造成的严重危害,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呼吁学生的积极参与。同时教会学生垃圾分类的知识,使学生进行垃圾分类逐渐成为自觉和习惯性行为。
2、各班加强宣传培训,普及分类方法。
各班采用不同形式:如学生上网查资料、图片,或进行调查、采访等搜集资料,然后利用校会、午间等时间,在班里进行交流,相互受教育,让学生学会分类垃圾;养成在室内分类的习惯;对分类工作做得好的班级进行表扬奖励,树立典型,介绍经验,强化推广。
3、开展垃圾分类班队主题活动。
我校各班和少先队部共同配合,开展了有关垃圾分类的班队主题教育活动。全班的学生分为不同的组别,以不同的主题来进行向大家展示垃圾分类的日常常识。例如班队的题目新颖独特,如“举手之劳,改变世界”,“小小环保袋,还我美好心愿”等。主题的班队内容十分丰富,有的同学还做了幻灯片,配了音乐,十分精彩。通过活动,让全校学生了解了更多的垃圾分类知识,更深层次的体会到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4、成立师生垃圾分类宣传志愿队。
学校成立25人的教师垃圾分类宣传志愿队及40人的学生垃圾分类宣传志愿队。师生志愿队在师生团队中加强不同形式的垃圾分类常识,并时刻督促师生在日常教学生活中对垃圾分类的行为养成。学校对表现好的师生垃圾分类宣传志愿队员进行评奖,并在全校校会上颁发了奖状和奖品。以此鼓励同学们都来了解垃圾分类,都积极参与垃圾分类,使有限的资源能得到重复利用,是我们生活的环境能变得更加洁净。
5、制定措施,落实到位。
学校设置分类垃圾筒:垃圾筒上贴上“可回收”和“不可回收”标志,并且通过广播宣传,告诉学生在扔垃圾的时候分类投进不同的桶里,学校保洁人员在清理垃圾的时候,再分别进行处置。并且鼓励各班设置可回收垃圾袋或垃圾箱,将本班的可回收物品分类存放,比如我校学生每天喝过奶的奶盒,喝完后把它按扁,然后放进纸箱内,定期卖给废品收费站。所得费用可以作为本班班费,为同学们买奖品等。这样,既做到了环保,又使同学们树立了节约意识,还体验到了其中的乐趣。
6、开展垃圾分类活动的意义。
通过在我校开展垃圾分类活动,是同学们明白了:垃圾处理的方法还大多处于传统的堆放填埋方式,占用上万亩土地;并且虫蝇乱飞,污水四溢,臭气熏天,严重地污染环境。因此进行垃圾分类收集可以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的效益。
(1)减少占地:生活垃圾中有些物质不易降解,使土地受到严重侵蚀。垃圾分类,去掉能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质,减少垃圾数量达50%以上。
(2)减少环境污染:废弃的电池含有金属汞、镉等有毒的物质,会对人类产生严重的危害;土壤中的废塑料会导致农作物减产;抛弃的废弃料被动物误食,导致动物死亡的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回收利用可能减少危害性。
(3)变废为宝:我国每年使用塑料快餐盒达30亿个,方便面碗5—6亿个,废塑料占生活垃圾的3—7%。1吨废塑料可回炼600公斤无铅汽油和柴油。回收1500吨废纸,可免于砍伐用于生产1200吨纸的林木。一吨易拉罐熔化后能结成一吨很好的铝快,可少采20吨铝矿。生产垃圾中有30%—40%可以回收利用,应珍惜这个小本大利的资源。
(4)坚持不懈:垃圾分类工作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下去的系统工作,同学们不仅在学校要做到将垃圾进行分类,同时也要告诉自己的家人及其身边人做到垃圾分类,使我们生存的空间真正变得洁净、明亮!
垃圾分类综合治理总结汇报三
20__年__区教育系统在区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办公室的指导下,按照区的统一部署,在全区中小学、幼儿园中全面开展了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宣传教育和实施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做好宣传动员工作
垃圾分类工作是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环保工作,普及程度体现了社会的文明程度。教育局为抓好孩子的垃圾分类常识教育,要求各校将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常识纳入专题教育内容,在幼儿园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启蒙教育,在中小学实施垃圾分类常识教育。利用教工大会和学生班会课时间,广泛进行垃圾分类意义的宣传和垃圾分类概念界定的介绍。结合地球日、环境宣传日等环保特定日,外请专家举行教育讲座,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环保知识。
二、做好责任落实工作
教育局要求各学校落实垃圾分类实施的主体责任,明确分管领导、管理部门及内部管理岗位职责,做好垃圾源头分类减量的培训、督促、检查、纠正工作。与具备相关资质的垃圾收运单位签订协议或合同,按时分类收运。在做好分类收运的基础上,及时总结推广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经验做法,定期分析垃圾分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垃圾源头减量、全程分类有效落实。
三、立足课堂教学,扎实开展环保教育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同时也是环保教育的好场所,教师在各科教学,尤其是品社、语文、自然、探究等学科的教学中有机地渗透环保教育;中高年级班级进行环境教育主题会,开展各种形式进行教育,形成了环保良好的氛围;班级成立环保小组,认真收集信息,整理资料,进行环保知识的研究和探索。
例如:中心小学将垃圾分类知识与自然学科相结合,让学生通过朗朗上口的对话问答形式,讲述了生活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及分类要求。同时,帮助学生树立:垃圾分类的最终目的是减少垃圾的理念。指导他们把到处丢弃的树叶、果皮、剩菜剩饭变成人见人爱的环保酵素。有的可以喷,用于施肥;有的可以喝,可以帮助消化、降血脂。
四、积极开展主题实践活动
各学校组织实施特色系列活动。积极参与各类市区级环保杯赛,培养青少年垃圾分类、源头减量意识和责任,展示学校垃圾分类减量实践活动成果。
通过亲子活动影响学生家庭投身到垃圾分类行动之中。同时通过社区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社区垃圾分类宣传和实践当中,与社区居一起共同行动,提升社区的整体文明水平。
例如:上海外国语大学尚阳外国语学校通过观察发现,学校每天丢弃的垃圾中,厨余和绿植产生的垃圾占了很大的比重。如果能够将这些垃圾有效的利用起来,将它们制成植物生长的有机肥料。既减少了学校丢弃的垃圾总量又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减少了化学肥料的使用,减缓了对土壤的污染,使植物能够更“绿色”地生长。
于是,学校开展了“厨余绿植再利用制造‘营养’有机肥”项目活动,学生们从中学会了将厨余和绿植垃圾制造有机肥的方法,通过这个活动培养了孩子们的环保意识,一次次绿色实践,传达着孩子们对环境的热爱、对环保的关注,也引起了家庭的关注,将此方法在家庭中推广使用,从而产生更广泛的社会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