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01 10:09: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对音乐教育的认识与理解,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视障学生音乐教育心理品质由于视力缺陷,使得视障学生更依赖于听觉获取信息,包括音乐信息。视障学生喜欢音乐。他们对音乐的敏感性、理解力和模仿力更好于正常人。音乐是视障学生生命中的重要内容,他们可以聆听音乐,可以参与、再现原有的音乐内容,甚至可以成为音乐活动的创造者。视障学生在接受音乐教育的过程中,身心发展受到积极影响,所以可以矫正因视觉缺陷带来的不健康心理,对培养视障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有重要的作用。
一、音乐教育在心理品质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1.正确认识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心理学意义上来讲,音乐是建构人的感性与理性协调发展的文化心理结构。从思维学层次上来讲,音乐可以开发直觉思维,进而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音乐教育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极其有效的途径,能够达到其他学科和其他艺术形式所难以达到的作用。因此,音乐教育对于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2.正确认识心理学知识,科学看待音乐教育的作用
由于视觉障碍的存在,视障学生的感知觉、听觉能力得到相应的补偿,甚至他们的记忆力和乐感也好于一般人,这些都为视障学生学习音乐提供了极好的条件。由于视觉障碍的存在,使视障学生的空间位置感觉很差,但是通过学习乐器,尤其是学习键盘类乐器,能很好地弥补这一缺憾。由于视觉障碍的存在,使视障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形成了偏激、固执、爱猜疑等不良心理,且缺乏与外界的沟通。那么,音乐教育可陶冶性情,促进思维的均衡发展,增加视障学生参与社会文化活动的几率,培养正常的心理品质,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3.正确认识音乐教育与心理品质的关系
首先,音乐与学生的感知觉有密切的关系。艺术的认识与欣赏来源于对艺术对象的感知。不可能没有对艺术对象的感知、观察而产生对艺术的认识与欣赏。其次,音乐与学生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也有密切的关系。反过来,在音乐教育过程中,视障学生的感知、理解、想象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也得到发展。
音乐教育中的乐器演奏,能培养学生的乐感,使听觉、运动觉高度协调。演奏技能的形成是一个长期不断的练习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与耐力。
总之,音乐教育与视障学生的心理品质有着密切的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要依据学生有关的心理特点选择合适的音乐教育内容;另一方面,音乐教育内容又能很好地促进视障学生心理的发展,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有效途径。
二、在音乐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
音乐教育与视障学生的心理品质有密切的关系。多年的教学实践,使笔者逐步认识其中的规律,并逐步运用这些规律指导教学,培养视障学生健康成长。
1.在音乐教育中培养视障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学生学习音乐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学习音乐本身,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音乐开发智力。比如,相同的一个节奏型或一段旋律,可根据个人的不同感受演化成为各种不同的动作表现,强调并鼓励哪怕是细微的与众不同之处。例如,在钢琴教学中,如果只是死板地让视障学生按照乐谱的要求去弹奏,必然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应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帮助学生分析旋律所蕴涵的情绪与思想,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丰富学生的想象,帮助学生建立音乐想象。通过准确的范奏,让学生感受音乐的内涵,充分创造与发挥自己所感受的音乐形象。教师也可以制作一些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具,通过视听配合,完成创造能力的培养。
2.音乐教育中培养视障学生的记忆力
记忆的活动贯穿整个音乐教育活动过程的始终。视障学生需要通过熟记乐器的按钮、琴弦、琴键的位置,需要熟记由五线谱转换成的盲文乐谱,需要熟记自己在整个乐队或合唱队中的位置,需要熟记自己在整个演奏或演唱过程中的任务。其中,最难的部分就是记乐谱。视障学生无法像正常人那样边看乐谱边演奏,这就大大地增加了他们记忆的容量和难度。但是,也正是通过这样的记忆训练,使得视障学生的记忆能力都比较强。
3.音乐教育中培养视障学生的想象力
在音乐教育过程中,教师用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启发学生,可以帮助学生把抽象的音乐思维转化为自己熟悉和理解的具体形象。
在学习钢琴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高抬指练习,可以让学生联想军人的正步训练。在训练正步初级阶段,并不是每一天走多少公里,而是做原地训练,关键在于练习支撑和稳定。通过这样的比喻,能够让学生了解高抬指训练的意义。也可以运用文学性语言做形象生动的描述。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和音乐感受能力,如乐曲中休止符的运用常有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妙趣,造成一种空间的紧张感;乐曲的结尾要收得恰倒好处,强收的乐曲多嘎然而止,有如斩钉截铁般的刚毅,像一幅画面在眼前定格;弱收的乐曲多慢慢消失,形成余韵袅袅、绕梁三日的意境。
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视障学生会在头脑中形成一种习惯,久之,他们的想象力就会逐渐地培养起来,并且可以应用在各学科的学习之中。
4.音乐教育中培养视障学生的审美情感
在音乐活动中,理解、表现作品本身就是一个审美过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是根据作品的内涵,从文学、美学、史学等方面多视角、多元化方向做知识延伸,让学生在广阔的文化背景中理解作品,形成个体的独特理解;二是引导学生从曲式、和声、旋律、调性等构成元素中感受作品的特点;三是调动学生自己的深层次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能富有创造性地去挖掘每一首乐曲的内涵。
5.音乐教育中培养视障学生的坚强意志
关键词:音乐教育;基础教育;学生审美
我国音乐教育在中小学基础教学过程中,有着鲜明独特的手法、方式,其贯穿于学生整个学习过程, 成为其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学科。贯穿于学生受教育过程中的人生观、世界观教育,会给学生的情操予以陶冶,带给他们美的启迪和善的引导。音乐教育可使美再慢慢地渗透到学生内心, 对培养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起着重要作用。
一、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在我国,尽管教师已开始注意到基础教育中的音乐教育是全民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却忘记了音乐教育的真正内涵。这造成的结果是音乐课根本就得不到重视(我国基础教育音乐课为必修课,但与欧洲的“大八门”之一的音乐教育课不能比。在中国的许多地区,音乐教育课的开课并不能真正落实),把基础教育中的音乐教育当成专业音乐教育,进行狂热地追求,培养出来的学生却是“是个什么都不像”。基于这样的问题,我们有必要好好想一下音乐这门课程的真正教法。欧洲曾在2009年音乐教育年会上对音乐教育的目的进行详细而深入的讨论,参会者全都认为音乐是走向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各个领域大门的必经之路,虽然音乐本身和这些领域无关。我们在进行音乐教育时应先使自身明确教育的目的,深刻地理解欧洲音乐教育年会上提出的“音乐开启心灵的”一语的含义。
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音乐教育作为一门基础专业,它首先是人基本素质的教育。它通过讲授音乐这门听觉艺术,来反映学生们的内心思想、世界以及社会生活等,使学生对音乐产生比较大浓厚的兴趣、爱好,具有对音乐愉悦的感受能力、表现能力、初步鉴赏、创造能力等,教会学生如何感受生活,并在一定意义上能够创造生活,从而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达到培养学生全方面发展的目的。
二、学生审美认识
在艺术各个专业中,旋律性是第一的,它主要就是让学生用耳朵去听辨、用内心去感知音乐的主要旋律,能够达到对音乐有较好的认识和掌握,品味、发现、感受、运用美的能力也会得到较大的提高。认知在基础教学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在学生的世界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孩子的审美情趣能被有效地激发出来,使学生对社会生活态度能有充分的认识,在音乐中能够认知自我价值。
1.审美意识的形成。从美学角度来分析,只有审美、趣味不会被左右,在品味过程中能体验美的生命力,长此以往,孩子才会有能力去感知美。在认知审美评价的引导下,我们要将主旋律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2.更高的音乐审美意识特征。更高的音乐审美意识是向上和充实的,感知能力的提高将我们的内心体验和内在动机都有一个充分的展现。一个孩子内心对音乐旋律所建立的认识,与孩子大脑的强化认知和对问题的感知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关系,对基础教学的传授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用优美的音符把孩子带进主旋律的意境之中,能够使孩子在无意识中受到美的熏陶,从而培养更高雅的音乐情趣,形成完善的道德人格、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三、美育教育的特点
在音乐教学进行时,聆听音乐的主旋律和旋律性教学被视作基础教学中,培养孩子音乐辨知美的有效方法。聆听音乐主旋律能更有效、更便捷地辨知美,这是最好的过程。辩知美是以体验主旋律与认知美的角度为主要过程展开的。艺术作品无论是从作品的技法以及作者的内心世界来说,都和文学素材有一定的关系。那么丰富多彩且优秀的音乐作品对于理解音乐有着更为直接的作用。文化艺术修养对于音乐理解的作用非常重要,其中也涵盖着无主题音乐旋律。在中小学生的音乐教学实践中感知主旋律的作用是体验美的关键所在,学生加强生活体验,非常有益于深入理解音乐作品,利于深刻领悟音乐作品中的精神实质。
参考文献:
[1] 王治.背景音乐在中学教育教学中的运用[J].文学教育(中),2013(3).
[2] 李宁宁,贾德梅,李洪玉.背景音乐对学习的影响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06(5).
[3] 吴爱兰.背景音乐在英语教学中的初步应用[J].医学教育,1998(3).
一
开幕式上,国际音乐教育学会主席哈肯(Hakan Lundstrom)、德国波斯坦大学音乐教育系主任扬克(Brigit Jank)、德国布莱梅大学教授克莱南(Gunter Kleinen)分别作了主题发言。
哈肯发言的主题是《歌唱的听觉传播:一个音乐人类学和音乐教育的共同话题》。他说,音乐人类学和音乐教育是可以相互合作、相互促进的。对于音乐教育而言,学校教育之外的音乐教育传播往往被形容为非正规教育,但是正规音乐教育同样包括非正规的音乐传播。在音乐人类学看来,学习音乐有不同的因素、不同的环境,音乐传播是音乐教育中一个重要的部分。他报告了他于1965年在德国南部的一个研究结果,就习得方式而言,当地的方式总是听觉的,即口耳相传。他进一步比较了学校音乐学习和听觉的音乐习得之间的差异之处:学校音乐学习注重音乐的完美、正确地再现曲目以及学习的有效性。而听觉的音乐习得注重变奏,注重听和整体性地感受音乐。他强调口耳相传的习得行为和学校音乐学习之间的连续性,指出了口耳相传的音乐习得方式置于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
扬克在发言中首先以波斯坦大学为例介绍了德国音乐教师的培养机制,她说,对于一个专业的音乐教师而言,音乐学与音乐教育有着同样重要的地位,因此,波斯坦大学设立了一些如何接通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课题。扬克还介绍了德国跨文化的音乐教育研究,她说,在德国,有些学生对外来音乐很感兴趣,而有些学生是采取排斥态度的,因此,他们往往邀请一些不同国家的音乐家走进学校,来讨论这方面的问题。扬克最后介绍了她主持的一项有关中国音乐在德国学生中的知晓度和德国音乐在中国学生中的知晓度的问卷调查的研究结果:中国学生对德国音乐有较高的知晓度,德国学生知道很少的中国作曲家、表演艺术家、音乐教育家。
克莱南演讲的题目是《音乐教育中我们熟悉的陌生感:不同文化间音乐理解的问题》,他说,文化的发展有必要对未知文化进行了解,但是不同文化之间往往会感觉到陌生感,彼此之间难以接受,这种体验不仅表现在外来文化中,在自身文化中也同样存在。
二
音乐教育的决策和行动目标离不开哲学的指引,20世纪下半叶,西方哲学研究逐渐由系统论、认识论哲学转向到解释学哲学,并深刻地影响到当下我国音乐教育的学理思考,亦成为本次论坛的重要专题之一。针对“当代音乐教育哲学”这一论题,共有近20篇论文参与讨论。
谢嘉幸以《从“教”到“学”:E-learning改变了音乐教育的重心》一文拉开了这一论题的讨论,着重介绍了在多媒体教学技术冲击下当代中国音乐教育改革所发生的变化,提出多媒体教学技术极大地促进了音乐教育观念、方法以及教学内容的变革,将音乐教育传统以“教”为中心的模式,转变成了以“学”为中心的模式。李劲松关注在西方自然科学“简单性”思维影响下,非西方音乐理解中的关键因素――意境、歧义被遮蔽的现象,对音乐教育的简单性理解展开了批评。范晓峰在论文宣读中提出,音乐的理解是音乐的存在方式之一,理解依据两个条件,一是理解自己的母语文化,二是理解自身文化之外的他文化,理解必须建立在不同的文化属性上。于晓晶介绍了罗蒂的后哲学文化观,提出了后哲学文化音乐教育的建构立场。任超平认为音乐教育应该在对审美音乐教育哲学和实践音乐教育哲学展开批判中吸取合理内核,并提出了“创美音乐教育”的设想。管建华介绍了埃利奥特撰写的《追忆国际音乐教育学会四位名誉会长及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些反思》一文的要点,并对文章中包括音乐现代性和后现代性五个方面的反思做了文化和学术背景的分析,认为埃利奥特在文中提出的音乐教育后现代转向,为我们音乐教育的研究及理论的建构提出了新的视角和一种音乐教育理论学术转型的思考。陈培刚提出了“音乐教育亟须加强人文思辨能力的培养”的命题,提出了音乐教育中培养人文思辨能力的四条路径。覃江梅介绍了当代音乐教育哲学研究的新进展,认为当代音乐教育哲学的研究已经初步显示出行动、多元、批判、共享的格局。朱玉江对“作为审美的音乐教育和作为素质培养的音乐教育”做了哲学分析,认为作为美育的音乐教育对确立20世纪以来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带来了人文知识的遮蔽和对话的缺失等问题。尚建科对韦恩・D.鲍曼的《音乐的哲学视野》一书进行了述评,认为鲍曼音乐教育哲学思想建立在对“音乐意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审美音乐教育哲学确定性话语的解构”以及“实现音乐教育哲学‘从审美到实践的跨越’”的认识和反思上。董云从“生态观”的教育解析音乐教育,提出生态观视野下的音乐教育应实现三个转向,即回归生活世界的意义、音乐能力与人文素质整合发展、走向体验的音乐教育。
三
随着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已成为当代音乐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在这一行动策略中,音乐人类学是其重要的理论源泉。本次论坛上,“音乐人类学与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成了近三十位来自海内外学者的共同话题。
来自芬兰的尤卡(Jukka louhivari)认为: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主要目的就是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容忍,促进人们进一步了解本民族文化。在中国音乐学院教授作曲、来自加拿大的马丁(Jeffrey Martin)则提出,当代音乐教育哲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创造性,音乐教育的价值不仅体现在现时的学习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往后的生活是否有作用。来自巴西的丽娜(Liane)报告了四个有关正规与非正规环境下学习音乐的案例,认为在非正规场所学习的人对学校音乐教育缺乏兴趣,这与学习的价值观取向有一定的联系。新加坡教育部的徐志刚报告了一项“新加坡青少年学习音乐以及其他学科动机之比较”的研究,这个研究报告凸显了新加坡青少年学习音乐的消极态度,比起其他学科,一般学生不太重视校内音乐课。台湾南华大学的周纯一介绍了南华大学民族音乐学系的办学情况,重点报告了该系的课程设置和策略,以及“中国雅乐团”的建设情况和“重建礼乐文明”的教学理想。香港中文大学的于少华和蔡灿煌分别就“中国音乐研究的‘话语权’”和“应用民族音乐学”作了较为详尽的阐释。于少华认为,在中国音乐研究领域,大量优秀的研究成果仅流传于国内,真正的跨国对话、交流与互动仍有待推动及发展。蔡灿煌分析了应用民族音乐学形成的背景、目的和本质,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厘清应用民族音乐学在当今学界、华人社会与普世价值上所面临的不同挑战与定位。洛秦介绍了上海音乐学院“世界音乐概论”的课程标准,他认为,世界音乐不仅是社会文化知识的接受和赏析,更是对音乐文化概念的重新评价和认识。刘勇在报告中提出,音乐教育实际上有不同的领域,首先应该分清这些领域,而后再去研究不同领域的具体问题和具体策略。张玉臻、雷达的报告以印度音乐为视角。张玉臻介绍了印度传统音乐教育中的师徒传承,她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印度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模式。雷达研究了英国作曲家霍尔斯特・特奥多尔(Gustav Holst Theodor)音乐创作的印度文化观,评价了印度文化对英国及欧洲大陆产生的影响。杨曦帆提出培养多元文化的音乐视野需要“现场体验的实践”的问题,尽管今天的课堂也在提出文化多元化,但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未能脱离窠臼。刘咏莲介绍和引述了约翰・布莱金在有关舞蹈人类学方面研究的基本观点与主要内容,并评述了对英国舞蹈人类学研究的推动作用和开创性的意义。王晓俊认为近百年中国民族乐器演奏教学存在深度隐忧,如技术对文化传统的遗弃等。张巨斌分析了中西音乐织体结构相异的社会学原因,提出音乐教师教育应加强社会学内容。周钟提出宗教学认知在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重要作用,在世界音乐的教学中必须重视宗教学认知。杨殿斛通过个案调查,指出了当下音乐教师培养过剩与录用有限之间的矛盾。苗金海以内蒙古少数民族音乐学校教育作为个案,探索了艺术院校传承音乐文化遗产的新模式。张应华报告了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传承调查与研究的课题,重点对我国当代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传承的课程策略进行了评述与反思。
本次论坛另外两个专题分别是“音乐教育专题”和“中国传统音乐专题”,近二十名学者聚焦于此,重点回顾和反思了中国传统音乐的高校教学,并对中国传统音乐资源的保护和应用进行了研究。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的师生们还为论坛奉献了一台精彩的教学展示音乐会,由该系的“萌女声合唱团”、“流行合唱团”以及“室内乐重奏组”联合演出,整场演出充分体现了该系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理念。
一、音乐素质的内涵
一是音乐知识素质。音乐知识素质,即有关读谱及音乐表现要素(音高、音色、建度、力度、节奏、节拍、放律、调式、调性、曲式、和声、体截、题材等),为保证学生参与音乐学习过程及音乐实践活动所必须掌握的简单的基础知识。二是音乐心理素质。即以音乐感受能力为核心的音乐感知能力、音乐记忆能力、音乐运动觉能力、音乐联想能力、音乐想象能力。三是音乐能力素质。即学生参与听、唱、视、记、奏、创、动等具体音乐实践活动的能力。四是音乐文化素质。即音乐史、音乐常识、音乐作品的涉猎范围,音乐与其它艺术的关系,音乐与艺术以外其它学科的关系,音乐与生活、音乐与社会的认识等方面的综合音乐文化知识结构。音乐同其它基础课程一样,以其特有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才成为一种需要传函、研究与发展的学科。音乐教育如不突出它自身的特有属性也就不是音乐教育本身了。音乐教育所有价值,都必须以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发展与提高为载体、为过程、为手段才能得以实现。因此,学生音乐素质的发展与提高,是音乐教育的本位价值。
二、“会”是兴趣的根本
古人云:“乐其道,善其事”,其含义不讲自明。迁移到学生学习上来,那就是要先培养学生对所学学科及具体知识的兴趣,首先实现乐其道。这样,学生就会学得积极、主动,学得事半功倍,以便达到善其事。用辩证的思维方法再来思考这句古话,我认为反之亦然,即善其事,更能乐其道。在生活中,人们总是对自己善长的专业和事情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也往往是对学得好的学科再投入的更多。一个不懂球规的人不会成为球迷,一个不懂象棋的人,不会在一盘残局前观棋不语两小时。学习的“知难而退”,不正是学不懂、学不会而使兴趣丧失,弃“事”而逃吗?通过调查得知,在我们的音乐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不懂、学不会而没办法学,是学生学习音乐兴趣逐渐降低的一个最本质的原因。所以,学生就是在“乐其道,善其事,更乐其道”的隐性而多次的反复中,其好强、好胜、自尊等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并实现学习兴趣的激发、深化、巩固、升华。因此,“会”是学生学习兴趣的根本。这就要求我们不论是教材的编写,还是音乐教育教学的具体实施,都要始终注意并做到让学生有一个我想学,我会学,我能学会,我能行,我已经学会的良好的学习心理感受,优化学生学习的“心境”。
三、走出域属的误区
音乐教育区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即国民音乐教育与专业音乐教育。中小学音乐教育域属于国民音乐教育。可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进行。这种隶属关系却偏偏走进误区,其表现就是忽左忽右,走向极端,要么是正规专业化,听“效果”谁高谁低;要么是谈虎色变,敬而远之避开“专业化”之嫌。凡此种种,都会使中小学音乐教育误入岐途,与真正的音乐素质教育背道而驰。究其原因,就是没能科学地理解中小学音乐教育与专业音乐教育的联系与区别。专业音乐教育也好,中小学音乐教育也罢,所教所学的知识与能力本来就同出一脉,又都属于教育的范畴。而中小学音乐教育更注重的是全体教育对象的可接受性,人才全面发展的基础性,实现美育功能的艺术性,教育过程的愉悦性等等。相对专业音乐教育要浅显、容易、简单得多,但绝不是没有必须掌握的内容,体现在过程和方法上,中小学音乐教育与专业音乐教育相比,就不是那么机械、严格、枯燥、求精,而是激发兴趣,轻松愉快,自由解决,学乐交融。基于这种认识,将专业音乐教育与中小学音乐教育等同视之,或将两者泾渭分明地对立起来都是不科学的。
四、实现审美体验价值
1.音乐的美是以音乐为载体的
音乐的美,就是音乐唱(奏)的形式的美,使音乐现实化的声乐的美,这些声乐所表述的音乐内容的美,这些内容所包含的情感的美。音乐的美是以音乐本身为载体的,离开了音乐,音乐的美就不存在了。因此,音乐教育必须强调音乐性,即在音乐中进行教育,音乐教学过程就是一个学生不断地感受、感知、理解、探索、表现及创造音乐的过程。而语文课式的大段讲解与诠释,美术课式的以“画”代“音”,剥夺学生接触音乐的机会和权力,就无从谈到音乐的美。
2.音乐素质是基础
再好的佳肴,对于一个正在严重伤风感冒的人来说,也难以吃出什么味道来,原因是味觉功能出了问题。音乐的审美也是如此,是以人们对音乐的旋律、音色、力度、速度等诸音乐要素等表现手段的感受为基础,再对这些感受到的音乐信息进行整合分析,进而品尝到音乐的美。而这种感受,必须凭借一定的音乐素质基础,只有赖以不断提高的音乐素质,学生才能真正地走进神秘音乐殿堂。有了这样的素质,音乐审美才有了通道,有了桥梁,有了可能。否则,就审美而空洞地谈审美,将永远是浅层次而外在的。
3.情感参与是关键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强调的审美体验,情感体验是主体。在感受、理解、表现、创造音乐的过程中,在美妙的音乐音响形式作用下,学生的情感与音乐旋律共起伏,与节奏同张弛,与音乐同悲、同喜、同欢、同乐。在这丰富而深刻的情感体验中,学生获得一个新的真善美的世界,感受理解了崇高与伟大,和谐与美好等多种情感,触及到了音乐创作者的美好心灵,为之吸引,为之陶醉,为之同化。在这样的过程中,音乐教育的审美体验价值才能得以实现。因此,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解放学生情感,并调动学生情感的积极参与。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通过音乐学习,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一切美好事物的热爱,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2)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通过有效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和初步技能,逐步养成鉴赏音乐的良好习惯,为终身爱好音乐奠定基础;(3)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通过对音乐作品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培养音乐鉴赏和评价的能力,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4)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通过音乐作品中所表现的对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赞美和歌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团队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5)尊重艺术,理解多元文化。尊重艺术家的创造,尊重艺术作品。通过学习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作品,感知音乐中的民族风格和情感,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传统,热爱中华民族和世界其他民族的音乐。
对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目标的实现普通小学音乐教育没办法完全满足。普通小学音乐课的课堂教学模式较为单一,这样一来教学模式停留在传统简单的教唱方面,音乐课变得枯燥无味,对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有较大损害,而课外音乐教育,教师会更加注重孩子的情感体验。课外音乐教育中比重较大的是钢琴。孩子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会学习到西方音乐,有利于孩子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多元文化,也能提高自己的音乐审美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体验。倡导完整欣赏音乐作品,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启发学生在积极体验的状态下,充分展开想像;保护和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
2.模仿。根据中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从音乐基本要素入手,通过模仿,积累感性经验,为音乐表现和创造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3.探究。通过提供开放式和趣味性的音乐学习情景,引导学生进行以即兴式自由发挥为主要特点的探究与创造活动,重视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探究过程。
4.合作。充分利用音乐艺术的集体表演形式和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5.综合。将其他艺术表现形式有效地渗透和运用到音乐教学中,通过以音乐为主线的综合艺术实践,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音乐的意义及其在人类艺术活动中的价值。
过程与方法的目标学校音乐教育能在有限资源下基本实现,学生能够通过齐唱、合唱、重唱以及歌舞表演等方法学习歌曲,这样的群体性活动有助于养成学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但是学校资源向着主课(语数外)大幅度倾斜,使得音乐学习资源有限,学校基本只能进行声乐教学,而课外音乐教育,家长和学生的选择面更大,还可以选择器乐学习,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种类繁多,学生可以选择最感兴趣的乐器进行学习。这样使得学生知识得到扩充,实践能力得到更好的锻炼和发展。
三、知识与技能
1.音乐基础知识。学习和了解音乐基本表现要素和音乐常见结构以及音乐体裁形式等基础知识,有效地促进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2.音乐基本技能。培养学生有表情地歌唱;学习演唱、演奏的初步技能;在音乐听觉感知基础上识读乐谱,在音乐表现活动中运用乐谱。
3.音乐创作与历史背景。以自由、即兴的创作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学习浅显的音乐创作技能。通过认知作曲家生平及作品的风格等,了解中外音乐发展的简要历史,加深对中国民族音乐的认识和理解。
4.音乐与相关文化。认识音乐与姊妹艺术的联系,感知不同艺术门类的主要表现手段和艺术形式特征,了解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联系。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学过的知识,认识音乐的社会功能,理解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儿童家庭音乐教育 音乐素养 家庭环境
一、缘起
笔者自身喜欢音乐,对孩子的音乐教育也非常关注。笔者家中有一男孩,从5岁起,学钢琴、学葫芦丝已近两年。我们由着他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做父母的只是努力为他学习音乐创造条件。笔者觉察到,现在社会上的音乐培训市场存在一些问题,大部分的家庭、学校、培训机构出于各自的利益需求,并没有齐心合力地把“音乐教育”这件事情做得较好。笔者考虑,社会的大环境没法改变,家庭的小环境总可以努力去改善。从而开始关注儿童家庭音乐教育,学习所得,诉诸于文。
二、对儿童家庭音乐教育之认识
儿童家庭音乐教育,是指教育者对儿童在以家庭为主的音乐教育环境中进行的以音乐为内容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实践活动。它是音乐与教育两方面的结合。家长或者家庭音乐教师是实施儿童家庭教育的主体,儿童是教育的对象。音乐是教育的媒介和手段,通过听、唱、跳、奏等音乐活动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培养儿童的审美情趣,引导儿童良好的个性及创造力的发展,从而实现儿童的全面发展。
家庭是培养人才的第一站,父母是儿童的启蒙教师。儿童在今后的一切成功都有赖于家庭在儿童幼时的教育。在我国,独生子女为主的家庭结构更是让整个社会对儿童的教育倍加重视。音乐教育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已经为举世所公认。笔者以为,实施儿童家庭音乐教育有着特殊的意义。
1.儿童家庭音乐教育促进儿童生理上的健康发展
科学研究表明,音乐教育在开发儿童右脑的发展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左脑负责逻辑思维,右脑负责形象思维,只有左右脑平衡协调发展,才能保证儿童的健康发展。在儿童家庭教育环境中,儿童通过唱歌、跳舞、弹奏等音乐活动,右脑时时处于积极活动的状态中,从而得到良好发展。
笔者仔细观察过家中的孩子在学习音乐中的状态。听歌的时候,孩子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两耳竖起,眼睛乌溜溜地转;唱歌时,发音系统和听觉系统需要不断地作出调整;弹钢琴时,孩子的手、眼、脑需要高度协调;吹葫芦丝时,孩子的肺活量有明显的增大,等等。
据说,爱因斯坦的大脑切片“突触”比一般人较多,一个原因是爱因斯坦从小接触和学习音乐。学习音乐能让儿童生理得到发展,此言不虚。
2.儿童家庭音乐教育促进儿童心理上的健康发展
音乐在培养儿童听觉、记忆、想象力、意志、情感和自信心等方面,均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音乐教育是锻炼儿童听觉感受性行之有效的手段。它是在有意和无意相结合的情景下,让儿童愉快地接受美的熏陶。音乐中美妙的韵律和节拍强烈地吸引儿童,在无意识中有助于儿童记忆力的发展。儿童还可以根据音乐的不同格调,想象丰富复杂的现实世界。儿童学习音乐,需要全神贯注,排除外界干扰,从而得到意志的锻炼。儿童的情感,易变而冲动,音乐教育富于感染力,在审美过程中自然得到情感的培养。儿童通过学习音乐掌握一定技巧,有机会对他人展示才能,自信力得到相当的建立。
音乐教育能够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这个过程中,家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父母在儿童的音乐教育中又亲切,又灵活,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潜移默化地帮助孩子健康发展,有着“润物细无声”的功效。
三、儿童家庭音乐教育之现状
关于当今中国的儿童家庭音乐教育状况,有人在重庆经过调查研究,得出一个在中国城市中的儿童家庭音乐教育的轮廓。研究发现,绝大部分家长已经认识到儿童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功利化倾向严重;片面强调音乐教育的专业化,而生活化受到忽视;家长对儿童家庭音乐教育缺乏主动性,方法单一;0~3岁儿童的家庭音乐教育严重缺失。笔者结合对社会的认识,谈一些切身的体会。
1.功利化严重
大多数家长出于“让孩子有一技之长,以后在社会上更有竞争力”的目的,让孩子学习音乐。很多家长自己并没有很明确的目的,只是别人都在学这学那,所以跟风,让孩子到某个培训机构去学习器乐、或者声乐。更有甚者,直接就是为了中考、高考中的特长加分,所以逼着孩子学习。音乐教育能够促进儿童在身体、心理、智能、情感等各方面的综合发展,能够提高儿童的修养、升华儿童的人格、启迪儿童的智慧,这些是很多家长意识不到的。
功利化倾向严重会带来很多问题。首先,是家长自己心浮气躁,有一点点进步便沾沾自喜,考了一个什么级就到处向朋友炫耀,达不到那个级别便气急败坏――哀叹自己的孩子没有音乐天赋,直至轻易放弃。其次,功利化倾向严重伤害了孩子对音乐的热爱。儿童喜欢音乐,那是人的天性,可是,如果学习音乐就是为了考级,孩子会觉得学习音乐真枯燥、音乐真难学,会对音乐敬而远之,从而大大制约了孩子长大以后在音乐方面的成就。目的性太强,忽视了过程中对美的享受,反而难以达到目的,这是我们成年人学习事物的经验体会。儿童也一样:欲速则不达。
2.理解过于狭隘
现在很多家长对儿童音乐教育的理解,还停留在学习音乐就是弹钢琴、练古筝、或者吹笛子什么的。成年人熟练掌握一门乐器,都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何况儿童。过于狭隘的理解学习音乐,会对孩子造成畏难情绪。
有一类家长,把音乐看得又精深又神圣,自己不懂一点音乐,但是很虔诚地逼着孩子“苦练音乐”,这可把孩子逼苦了。音乐本来就是拿来“玩”的,是一件特别快乐的事情,太严肃了就很不容易快乐。有一回笔者家中来了一个美国朋友,抱着孩子就玩起了钢琴,这不奇怪,因为普通的美国人相对的音乐素养高些,再说英文中本来就是“play piano”,“play”的本义就是玩。随后他看见了古筝,古筝对于他来说是一件全新的、充满中国味的乐器,但他立即“play”起了古筝,还玩得挺有那么一点味道。这件事对笔者很有启发,儿童的音乐教育应该从生活出发。孩子带着“玩”的天性去学习音乐,可能更接近音乐的真义。
还有一类家长,以为唱卡拉OK就是学习音乐,听流行歌曲就是学习音乐。家中的CD、VCD格调不高,还经常播放,美其名曰:和孩子一起学音乐。家长自身的音乐素养严重制约了儿童的音乐才能的发展。
过于功利化和理解狭隘,都是由于家长对音乐教育的理解不到位。究其原因,还在于家长自身的音乐素养。在儿童的家庭音乐教育中,家长总得懂一些音乐才行。学习,是唯一的途径。
四、近代中国儿童家庭音乐教育之发端
笔者对于儿童家庭音乐教育的理解,得益于对近代三位教育家的文本阅读,他们分别是:陈鹤琴、丰子恺和陶行知。笔者以为,他们代表了近代中国儿童家庭音乐教育的发端。
1.陈鹤琴的儿童音乐教育思想
陈鹤琴是我国幼儿教育的奠基人,更是儿童音乐教育的实践家。他在儿童音乐教育中的思想有:(1)儿童音乐教育要适应国情,重视民族传统音乐的学习,发展本国特色。(2)发展儿童个性,培养儿童的欣赏力和创造力,是儿童音乐教育的中心任务。(3)音乐是儿童生活中的灵魂,应使儿童音乐生活化,教学游戏化。
笔者读陈鹤琴的《家庭教育》,对上述理论更有了直观而亲切的认识,试摘录两段:
“至于娱乐的方法,歌乐为最重要;家庭中有了歌声,如有了生气一般,试想一个家庭,吃晚饭后,父母子女同聚一室,同唱同歌,这是何等有趣的事情!一日之间,有了这种团聚,不但与精神上发生无穷的快乐,而且于感情上也可更加融洽,所以家庭中不可不有乐歌。”
“父母能够随时随地吹吹唱唱,使家庭里充满了音乐的空气,这样小孩子不知不觉也喜欢音乐了。倘使家中有乐器设备,如无线电、留声机、风琴、钢琴、提琴、笙、箫、笛等,那就更好。总之,小孩子应有音乐的环境。小孩子学音乐,要从小学的,世界上的音乐家,可以说没有一个不是从小学起的,就是普通的小孩子,要学音乐,也必须从小学起。”
这两段文字,字数不多,但笔者以为它用形象生动的语言道出了儿童家庭音乐教育的本质。“唱歌”、“乐器”、“快乐”、“环境”,寥寥几个词,蕴含着儿童家庭音乐教育理论的全部。
2.丰子恺的音乐教育思想
丰子恺是集音乐、美术、文学、教育等多方面才华的艺术大师,他的音乐思想集中体现在《丰子恺集》中的“音乐之美”一章。
他说:“音乐为何难以普及呢?一是因为音乐难于理解,二是因为乐器难于上手。”所以他推崇学习音乐从吹口琴开始,因为口琴廉价、方便携带、学习容易。这一点对儿童家庭音乐教育的启发犹大。笔者家里的孩子,拿到口琴吹吹吸吸,怎么弄都有悦耳的声音发出,他乐此不疲,玩弄许久。也许,这就是喜欢音乐的开始。
他说:“对初步的音乐学习者,正当的学习方法是三件事情,分别是:尊崇器乐,勤练音阶,辨识曲趣。”每一件事情都有大段的说明,真的是父母和孩子一起学习音乐的很好的方法说明。
他说:“故音乐可说是‘感情界的言语’。我们普通所用的言语,是‘理智界的言语’。理智界的言语只能传达外部的思想,感情界的言语可以传达内部的心灵。吾人处世,赖有这感情界的言语,故各人得舒展其感情,露示其心灵,而互相理解,互相赏识。倘然没有了音乐,人类的生活何等隔膜而枯燥!世间将何等荒凉而寂寞!”――对音乐的热爱,正是儿童家庭音乐教育的核心!
3.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陶行知是公认的教育大师,他认为生活即教育。好的生活就是好的教育,有音乐的生活是好的生活,所以有音乐的生活就是好的教育。
他为他的晓庄师范学校编写了大量歌曲,有一首云:“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
他还为儿童编写儿童歌。有一首云:“我是小,我不怕吃苦;我要开辟新天地,看我手中双斧!”
笔者无从知道这些歌曲的曲谱,但是就这些歌词,我们就知道,陶行知的音乐教育已经不仅仅是音乐教育,而是升华为一种人格教育了。
五、儿童家庭音乐教育之实践
行文至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家长在儿童家庭音乐教育实践中应注意些什么作一个梳理,帮助家长更好地实施。
1.家长对家庭音乐教育应有清醒的认识
儿童家庭音乐教育的目的是挖掘儿童自身潜在的音乐素质和能力,培养儿童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发展儿童智力,提高音乐素养,完整人格特征。家长不能操之过急,音乐教育是贯穿孩子整个人生的一件事情,活到老、学到老,切不可认为音乐教育可以在儿童某个阶段强力“攻关”,甚至仅仅为了考级而作突击训练。过于急躁容易扼杀孩子对音乐的热爱――好的出发点未必带来好的结果。家长当然也不能过于随意,任孩子的音乐天赋自生自灭,因为儿童时期毕竟是为整个一生打下基础的重要时期。
教育上有一句话是说:“如果你爱他,就要学会等待”。等待不是无所作为,等待是一种积极的引导。儿童的家庭音乐教育也是如此,为儿童做些什么,但不要期待什么“立竿见影”。
2.家长应创设良好的家庭音乐环境
孩子是在环境中逐渐成长的,环境对教育起着关键的作用。家长应创设一种美好的家庭音乐氛围,使儿童自然而然地接受音乐的洗礼。
比如,孩子房间的布置,可以用高雅的音乐图谱、音乐意境等;可以使用家里的音响系统、录音机、摄像机、电视机等音乐视听媒介,让孩子边听边看一些优美的音乐;可以有选择性地让孩子学习某样或某些乐器;可以参加一些社会娱乐活动,让孩子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也可以经常性地举办小型的家庭音乐会,邀请一些爱好音乐的朋友参加,等等。
创设良好的家庭音乐环境,父母对音乐的热爱是关键。孩子虽然小,但什么都看在眼里、听在心里,父母热爱什么,孩子就会有兴趣。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3.家长应懂得一些儿童的心理特点
儿童的特点是好动、好玩,思维形象、具体。可以把音乐教育和孩子的生活融为一体,让孩子在唱唱跳跳中感受音乐的乐趣。抓住一些即时的教育机会,和孩子感受音乐、讨论音乐、做跟音乐有关的游戏。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在欢乐中不知不觉地接受音乐的熏陶。教学中应不厌其烦,有充分的耐心给孩子慢慢地讲解。举例子应形象化、具体化,可以结合一些儿童故事的角色来帮助孩子理解。
音乐本身就是美的,美就是成年人的“好玩”。儿童的“好玩”是值得成年人尊重的,对儿童来说,“好玩”就是美。
4.家长应努力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
教育,其实就是和孩子一起成长。由于历史的原因,现在很多家长自身的艺术修养不足,造成对孩子的艺术教育无所适从。特别是音乐教育,音乐殿堂本身的门槛不低,许多家长对孩子的家庭音乐教育就望而生畏了。
其实,音乐殿堂的门槛也不高。生活中处处是音乐,音乐,就是好听的声音。家长可以买一些经典的音乐CD,和孩子一起感受音乐的美。家长也可以学习某种器乐,和孩子一起克服学习音乐的困难,一起享受克服困难的乐趣。大自然中也有很多好听的声音,家长应该多带孩子进入大自然,一起享受鸟鸣鱼跃,听风声掠过阵阵松涛、听山涧流水潺潺。带孩子去听大河大海的声音,它们时而喃喃细语,时而波涛澎湃。
音乐作为艺术的一种形式,和其它如舞蹈、绘画、文学、书法等有着相通之处。学习其它的艺术形式,对音乐教育有着触类旁通的功效。家长提高艺术修养,无形中孩子的艺术修养也得到提高。就是为了孩子,家长也应该努力学习艺术。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感受丰富的人生,笔者以为,那就是幸福。
参考文献:
[1]陈鹤琴.家庭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丰子恺.丰子恺集[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
[3]徐莹晖,王文岭.陶行知论生活教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10.
[4]李长枫.当代中德儿童家庭音乐教育比较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6.
[5]翁鲜丽.学龄前儿童家庭音乐教育浅谈[J].家庭与社区教育,2006,(4).
[6]蔡岳建.重庆市学前儿童家庭音乐教育现状调查[J].学前教育研究,2007,(4):56-58.
一、学前音乐教育对儿童发展的价值
(一)对幼儿语言发展的价值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可以很好的促进其语言能力的发展。由于在幼儿音乐教学中会涉及到许多幼儿歌曲,而歌曲中的歌词就像是儿歌一般促进着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在这里面,有着丰富的词汇,可以强化幼儿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及灵活运用的能力。
(二)对儿童情感开展的价值音乐审美活动往往是通过情感直接抒发和体验来实现其目的的。学前儿童处于个人感受向高级不断发展的重要阶段,在成长的这个特殊的时期,提供丰富情感的音乐活动,可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在情感感知世界,帮助孩子构建自己的情感世界的权利。尤其是一些好音乐,音乐教师通过教育活动,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情绪和情感。
(三)对幼儿个性发展的价值所谓个性是指个人与其他人所不具备的情感、思想等。个性化是人格发展的过程中构成心理自我成长的过程,它是个性建立过程的一个方面。在学前教育阶段,音乐教育有助于围绕培养孩子的生活和事物的兴趣,发挥了积极的影响。在音乐教学中,通过创建一个舒适的音乐环境,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具,帮助儿童积极参与音乐教育活动中来,让孩子们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认识,更加有益的是音乐老师为幼儿开拓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探究精神。因此,良好的音乐教育可以帮助孩子积极推进个体意识的发展。
二、学前音乐教育要遵循的教学原则
(一)遵循审美原则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它可以让人们得到美的经验和感受。在幼儿音乐教学时期,教师应当遵循审美教育,教师把音乐的美传递给孩子,让孩子们感受音乐中的内涵。音乐作为一种声音艺术,声音可以传递美,所以要特别注意培养孩子的审美情感,让孩子理解音乐的内在美,获得审美体验。
(二)遵循感性原则不同的音乐作曲家的作品含有不同的情绪,所以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要使他们注意各种音乐作品出现的时候,会表现出不同的情绪,从而真正理解音乐作品的含义。音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感性的原则,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来设计教学模式。音乐是一种抽象和具象的艺术,由于小龄儿童认知能力是比较低的,所以老师需要使用感应式的教学方法,让孩子得到情感的理解,从而有音乐的一个形象化的理解,并最终从音乐获得情感上的共鸣,实现理性获得知识的目的。
(三)遵循全面发展原则与多种教学属性不同,学前音乐教育不仅要求教师专注于教学和演奏的技巧性,还需要教学和统一的认识,以此来全面促进幼儿的发展。作为一种听觉艺术,音乐是一种极富表现力的艺术,所以,幼儿音乐教育要充分发展儿童的听觉能力和表现能力。教师应多设置一些音乐教学环节来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培养儿童的创新意识,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三、结语
学前教育是整个教育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前音乐教育则在学前教育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音乐会伴随着儿童的成长而成长,学前的音乐教育可以帮助幼儿在未来的生活中更加乐观、自信,并且可以提高幼儿对于美的感受,给幼儿的心灵带来永恒的慰藉。所以,幼儿教师一定要注重在这个时期对幼儿进行音乐兴趣的启发,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良好心态和品质,为其一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姜威单位:长春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关键词: 音乐教育 审美教育 音乐欣赏 情感体验
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审美教育是以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社会、艺术等美的认识、理解、鉴赏和表现、创造能力的教育活动,也是培养全面发展一代新人所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音乐教育中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审美性,它是通过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辨别、品味而进行的一种审美教育,使学生从音乐教育中形成审美意识。走进新课程中《音乐课程标准》,仍然提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美的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以审美为核心,深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观。
长期以来,在中学音乐教育都存在重视德育化、智育化问题,而忽视了音乐课程的内在本质价值――审美价值;只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与训练,而忽视联想、想象、创造、情感等审美体验;淡化了音乐教育在培养创造力、开发潜能、完善人格等诸多方面的独特作用;忽视音乐的审美育人目标和学生的音乐兴趣培养等,导致音乐教育审美性、艺术性的丧失。因此,新的音乐教育理念首先确立起音乐教学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思想,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以音乐教育实践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种异化现象,即审美体验为中心。
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感受到审美的情感体验呢?
一、从音乐作品的鉴赏中感受
《音乐课程标准》把感受与鉴赏的内容摆在了首位,因为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中最富有感染力、音乐知识面最广的一种形式;音乐欣赏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进行音乐教育的最佳方式;它不但可以充分发挥教师个性化的创造潜力,而且可以使学生在赏析过程中,张扬个性,完善人格,塑造人文精神,丰富审美情感,提高感受与鉴赏能力;从音乐教育的审美体验中获得真善美。例如,在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一课时,音乐以故事情节为线索,描述了梁、祝二人的真挚爱情,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愤怒的控诉与鞭笞,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对这一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当欣赏到“长亭昔别”、“楼台会”两段时,学生会被大提琴与小提琴动人的旋律所倾倒,被主人公真挚的情感所感动;在欣赏“呈示部主部主题”及“副部主题”时,仍然会从旋律中感受到柔美、深情,清新、活跃,体会一种纯朴、善良;会从“化蝶”的旋律中感受到浪漫与幻想,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通过对音乐形象感受、理解和评判的过程中,对音乐作品进行着审美再创造,从中获得音乐审美愉悦,进行审美再创造,学生在审美活动中不断肯定自我、实现自我。这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新课程观。
二、利用多种手段
新课标提出要“培养学生自信的演唱、演奏能力及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性潜能,使学生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通过歌唱、器乐表演等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情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产生人与人、人与音乐情感上的共鸣效应。例如,通过创设愉快的音乐氛围,利用形式各异的新课导入,通过教师的演唱演奏,通过教师准确生动的教学语言等手段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得学生情绪受到感染。
三、开展课外活动
如:开展民族民间音乐进校园活动,组织学生合唱队、器乐兴趣小组等形式,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意识,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只有团结协作,个人的潜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个人的能力才会增强,个人的心智才会更加完美。
除上述几种形式外,新课程对音乐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音乐教师是美的传播者、是美的引导者,不仅要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熟练的专业技能,而且要具有良好的气质和风度,以谦逊的态度与善解人意的品格,稳重与端庄、活力与高雅、风趣与幽默、热情与潇洒,教师本身的言行举止,都能给学生以艺术的享受与美的启迪。
总之,通过音乐审美意识的教育,可以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发展认识世界的能力,努力做到心灵美、行为美、环境美,推动他们讲文明、树新风,从而有益于社会风气的净化,鼓励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好准备,将来为社会多作贡献。
参考文献:
[1]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
关键词 : 公共音乐;教学模式; 高校音乐;
我国目前的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在办学层次、教学内容和师资配备都有待进一步改善。现在,对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在我国教育界已普遍达成共识:它是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一、高校公共音乐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普通高校教学模式是以老师讲授、学生听讲为主的课堂教学形式,课堂气氛凝重、单调,导致学生学习态度的被动和消极,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主体性思维的教学目标相去甚远。
(一)缺乏科学的音乐教育理论基础
由于缺乏科学的教育尤其是音乐教育理论的指导,音乐教育观念错误,很多高校的音乐教育还停留在自发的音乐活动这一层面上,并没有纳入学校的课程体系中,它还只是一种形式主义的音乐教育。
(二)课程设置不够完善
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除了在形式上呈现出单调的弊端,在课程设置上也不够完善,素质教育课成了另一种形式的兴趣小组。而素质教育本身强调的一些鉴赏课程则开设较少,或者因为授课的老师水平参差不齐,有的老师根本不是音乐专业毕业的,因而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三)对公共音乐教育的内涵理解狭隘
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片面理解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内涵误解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目标.对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内涵理解狭隘,把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肢解为或是片面强调音乐知识教育的文化课程,导致音乐教育实践的盲目与非理性。
(四)音乐教育的育人功能不能够完全发挥
普通高校的音乐欣赏教学受专业院校教学的影响,除了知识或技能,而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健康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等的培养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更不重视音乐学习的过程和方法的培养,从而使音乐教育的育人功能不能够完全发挥。
二、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随着新的教育理论不断出现,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有以几方面。
(一)知识复制导向
传统的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学模式受其它学科的影响,教学模式鼓励学生模仿和复制能力的发展,在教学目标上也往往过度追求静态知识量的增长和死记硬背能力的提高。学生与老师在这种模式中往往无所作为,极大地约束了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和教师专业的发展。
(二)教师主宰倾向
关于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传统教育理论强调“教师中心”论。这种认识直接指导了当时和现在的教育实践,导致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主宰着教学过程的一切,甚至主宰着本应由学生自己掌控的学习,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丧失殆尽。
(三)忽视多元与个性的发展
传统的普通高校共公音乐教学模式过分强调教学要求的一致性,对所有大学生均执行同样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采用同样的教学方法,教学活动机械、呆板,忽视了大学教学最重要的目标追求—个性化多元智能的培养。
三、新型公共音乐教学模式的建构
(一)教学目标由“知识传递”转向“创造性和审美能力的发展”
创造性教育也就是研究性学习,强调发现学习,看重学习的过程,其方法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追求、发现未知的世界。这种过程不旨在获得正确的答案和结论,更重要的是提供给学生一种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创造和自我表现的机会,使学生能进行学习的自我体验,从而增强自我力量的意识和创造精神,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和创造。在学习动机方面要努力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兴趣,使他们对任务本身—学习过程感兴趣,而不是对完成任务后的结果感兴趣,从而使学生养成积极思考的思维习惯和不畏困难、勇于创新的良好品质。
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学过程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教师将人类社会长期积累起来的音乐文化知识和技能技巧传授给学生。从现代的观念来看,必须把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统一起来,而创造力则体现更高的要求,更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教学设计由追求“结论获得”转向“过程参与”
传统的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学是以教定学,即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让学生配合教师的教,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学习,学习的主动性渐渐丧失,不愿学也不会学。新型的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学模式倡导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在课堂中能够摆正教师的主导位置,主动自觉地做好角色转换,教师由“教”转向“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教师发挥作用的形式由“传授知识”转向“指导与设计”
建立“从教到学的转变”和“教为学服务”的现代教育思想。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为本,组织有结构活动,给学生充分的练习时间,调动学生们参加活动的积极性,让他们在作用于特定的音乐环境中,主动去感受、理解、创造和表现,启迪学生的音乐灵感,让学生们在自我调节中实现对音乐知识的“同化”、“顺应”和“平衡”,达到有层次的构建音乐知识体系的目的。这是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代教学规律的完美和谐的统一。
(四)教学目的由追求“统一标准”转向“个性化多元发展”
从某种意义上说,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本身就是一种多元文化。普通高校公共音乐的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出它的多元性。这在普通高校公共音乐的教学目标中有明确表述。普通高校公共音乐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对音乐的聆听、感受,理解认识、提高审美的鉴赏力,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音乐欣赏开拓大学生的音乐文化背景,了解,吸纳中外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使他们理解作曲家的创作历史背景、时代意义,在学业和将来的事业中立足点更高;这个教学目的是新世纪普通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客观要求。
摘要:音乐教育在美育教育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解决素质教育的不可或缺的有效方法和途径。音乐能把人们的积极因素渗透到学生的德、智、体、美、劳诸育的各个方面,而音乐教育以它独特的育人功能,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培养高素质人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音乐教育;素质教育
所谓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宗旨,以提高全民的综合素质为目的的教育。主要内容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健康素质、审美能力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音乐教育的媒介是音乐艺术,他得教育形式是以审美为核心的,它是一种艺术教育,属于美育的范畴。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对各种素质教育的形成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通过教授音乐这门听觉艺术,培养人们高尚情操、陶冶优良品格、发展形象思维、开发智力、促进身心健康、促进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促进全面发展,从而达到提高素质教育的的目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音乐教育与德育相互渗透
音乐教育对培养青少年一代全面素质的培养,对于学生精神世界的提高,激励他们为祖国的事业而奋斗,为祖国的事业而努力,造就一代新人具有重要的作用。音乐教育能够渗透到思想教育的方方面面,思想道德的教育包括很多方面,例如: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思想认识,远大的理想目标和抱负。优秀的音乐作品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是一个社会主义民族精神的集中和具体体现。它所体现的有很多方面,包括创造者个人构思与创造者的个人报复,更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特性和社会主义民族精神的体现。大多数的音乐作品都有优美的旋律,完整的节奏以及真挚的情感,更有清新的音乐风格与民族特色,塑造出许多伟大的艺术形象,具有很大的号召力与感召力,对广大学生的世界观有很好的教育作用。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作品使许多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祖国,加深了学生对自己祖国的了解和理解,加深了他们对自己祖国的认识和热爱。同时加深了学生对祖国过往悠久历史的认知,能够对现实生活有一个更加美好的认识,对学生的精神世界的丰富也能起到一个很好的作用,从而有效地进行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最基础的东西就是情感,情感对于思想教育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那么音乐也就借助这个最基础的情感来表达自己喝塑造自己以此来表达自己独特的艺术情感和思想。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来净化学生的心灵,同时也能够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音乐教育不仅能够讲述学生对音乐的内容,同时还能够了解音乐的创造背景,使学生在优美的乐曲中能够挖掘艺术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使学生思想受到各方面的教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歌曲教育,其效果还胜于枯燥的说理,通过更具感染力和趣味性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从歌词、节奏、旋律中形象的感受美,理解音乐的内涵美,然学生感受到鲜明的艺术形象和高尚的情感熏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音乐教育不仅能够凝聚一个时代的精神,同时他也具有一定的民族内涵,它还能够使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进行提高和升华,能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的发展,尤其对学生的素质培养具有一定的意义。
二、音乐教育与智育相辅相成
智育是人认识客观规律、改造客观事物的能力。从智力的结构角度来看,智力包括感知观察、记忆、想象、创造等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智力的物质基础是人的大脑,人的大脑分为左脑和右脑,人的左脑具有逻辑思维功能,右脑具有形象思维功能,有些科学家形象地称右脑为“音乐脑”。音乐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智力方面的发展。雨果说:”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字,一把是文字,再一把就是音符”。在现在社会的应试教育中,学生为了应试教育不得不局限于语文,数学等功课,左半球的大脑常常使用,而右半球经常处于闲置状态,左右脑使用存在不合理状态,因此音乐教育可以促进大脑右半球的开发,而且对促进大脑左右半球的均衡发展有明显的协调作用。因此,音乐教育是“复脑教育”(相对“单脑”而言),音乐教育对丰富发展人的感知、情感的全过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音乐,以高低不同、长短不同、强弱不同、音色不同的音响有机地艺术地组织在一起,音响之间关系微妙,它们之间的协调与对抗,追逐与遇合,跳跃与停顿,飞跃与消逝等变化无言的方式构成具有自由流畅的旋律,明快复杂的节奏,繁复的和声和转调等八音协美的世界,用以训练培养学生“分辨音律的耳朵”,是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音乐作品强弱分明,缓急交错,弹琴左右手的配合,舞蹈的协调等使大脑皮层结构在感知、记忆、分析、综合等一系列思维过程中,把桎捁的思路从逻辑的束缚中解脱出来,重新获得强大的创造力,从而使思维更敏捷,精力更集中。
古今中外众多的科学家、思想家等大多数都是喜欢音乐的。如:孔子、列宁、爱因斯坦、托尔斯泰等,他们都对音乐有着特殊的感情与情怀,爱因斯坦说:“我的科学成就很多是从音乐启发而来的”。他六岁开始学习音乐,从小提琴到大提琴,再到其他各种乐器,走过了学生时代,音乐启迪着他的智慧和灵感,为他潜心探索科学问题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因此,音乐教育是智力良好发展的基础。在音乐教育中,特别是器乐演奏时,手、脑、眼、耳互相协调和配合,能提高大脑反应能力和耳手的灵敏度,在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基础上,能够提高学生理解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演奏时,手指动作越复杂,越灵活,越娴熟,对大脑神经系统越有联系,越能得到锻炼,使大脑灵敏、聪慧。同时,训练学生“音乐的耳朵”,能听懂音乐,感受音乐的美,开阔学生的视野,能获得和追求美好的事物。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更有利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为培养学生的智能素质打好基础。音乐教育是当今社会缺少的一门学科,是我们进行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学生在枯燥的学习之余,可以陶冶情操的必不可少的一个手段,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存在特定的关系,我们在进行素质教育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音乐教育的学习与研究。
作者:于海萍 单位:北华大学师范分院
(一)家庭方面1.通过笔者与学校附近几位家长的谈话交流中了解到,他们对“在学校上不上音乐课”这一问题大多数家长是报着“无所谓或者是没必要的态度,认为孩子能不能有个好前途,全靠语文、数学这两门课程,能学好语文、数学就能上初中,然后再通过考学来完成家庭致富路”;这样的思想已经根深蒂固,而其他科目如音乐等便不在家长的考虑范围之内,这显然阻碍了孩子专门学习音乐、也阻碍了一样教育的发展。2.大部分家庭经济不景气,无力承担比较奢侈的音乐消费(如购买乐器、聘请专门的音乐指导老师),其它乐器暂且抛下不说,就钢琴这门课程,在初学钢琴期间的一节课的市场价已在50元人民币以上,对农村孩子来说,显然是一个非常高的门槛,这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无疑导致学习程度和学习效率在将来深度、发展上的不统一,从而进一步扩大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陷入一种恶性循环。3.学校里孩子们的父母亲绝大多数的文化素质不高,父母亲大多在外务工,就极少留在家里的父母亲他们大部门的时间都在田、地间干活,这严重制约了他们思想中的教育观,这也就形成了农村特有的思想风俗,无形中就导致了学校领导不重视音乐教育的发展。
(二)社会环境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流行歌曲在村里也流行起来,该类歌曲内容大多与爱情有关,部分歌曲歌词粗俗不雅,但就是因为歌词易记、歌曲旋律简单、容易上口被大众所广泛传唱。特别是村里外出务工,春节回家之后最为典型,而小学里的孩子们心智还不成熟、思想还不稳定,考虑到流行歌曲对孩子思想的影响,所以不宜学唱流行歌曲;而比较传统的歌曲只能在少数文化素养较好的家庭中流传,无法影响和动摇周围的人群,使得音乐的教育作用得不到很好的实施和发展。
二、对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几点对策
音乐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孩子们完美的人格极为重要。音乐教育通过认识歌曲、教唱歌曲、理解歌曲背景,学习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训练、欣赏等途径对学生进行美育,既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又能活跃学生的音乐细胞,不断指引着学生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不管是学校还是家长都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加强各级教育机构的领导和管理,立足于服务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关键点,对碧江区农村小学音乐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做一个全面的分析和了解,尽快实施和落实碧江区农村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做到观念与体制变革的辩证统一,万万不能把力量微薄和金钱当是无法落实的理由;同时还得改变传统的教唱模式教学,除表述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外,应适当向学生灌输一些音乐理论基础知识,让学生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二)加强音乐课硬件建设学校的教学设备单一,农村小学当前可能因为认识不够,也可能因为经济情况限制,致使大部分农村小学音乐硬件设备稀缺,成为当下农村小学音乐教育发展的重大阻碍。如此想来,一节音乐课是否成功显而易见,学生觉得课程单一,难以使学生感到好奇,无法使学生产生学习歌曲的兴趣,使得音乐课程的作用大大降低。教育部门和相关单位应适度考虑加大对音乐教学设备的资金投入,争取丰富教学设备,这对音乐课程质量的提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没有好的教学设备,纵使有专业的音乐老师使出全身本领,也很难以收到预想的教学效果。
(三)充实音乐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教育部门和相关单位,还有学校领导应该改变观念,了解音乐教育的重要性,重视音乐课程的发展,考虑对音乐老师多关心和了解,不要有今年把老师招进来,明年就调职,只把这个学校当作一个跳板的现象发生。新《课标》中提到:音乐课的教学课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所以,要求所有的音乐课都应该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过程,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让学生走进音乐、参与音乐,这样在实践中活动中获得音乐审美感受。老师在组织教学时,最好把音乐课设计为一个让学生让能够主动参与进来音乐活动,这就包括了很多,比如:音乐鉴赏活动、音乐表现活动、音乐创作活动等等。在音乐活动的同时把有关的课堂知识融进音乐活动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到音乐方面的知识并能够很好的掌握音乐知识。所以,老师应该重视丰富自身的知识与修养,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四)丰富校园、课外文化生活在保证智育发展的前提下,学校相关领导应重视课外活动的开展,建立课外音乐兴趣小组并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音乐和活动,比如在农村学校开展一些文艺晚会、艺术节、音乐文化讲座等音乐活动,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来充实校园文化生活,增添校园音乐活动的氛围。
(五)城乡帮扶各部门领导在转变观念的同时,希望可以让农村小学与部分城镇小学建立帮扶关系,让诚镇小学的老师能够每一个星期或者每一个月到农村小学教学一次,又或者让学生来到城镇小学每一个月听课一次,这样就能减小城乡音乐教育的差距,这样就能给想要学习音乐的学生搭建一个平台,让学生不受家庭经济的制约也能接受音乐教育。
(六)加强宣传、引起重视音乐教育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音乐教育可以帮助开发学生的智力,可以使学生变得聪明,能培养学生的时间感、韵律感、平衡感和团结意识,能增强学生的理解力和想象力,还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所以,希望各级教育部门、相关单位以及学校领导能够重视音乐教育的发展,把音乐教育真正落实到实处。各级领导应该加大宣传力度,走村串户,争取做到每个家庭都了解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可以在宣传的同时,适当的做一些文艺方面的汇演,提高农村家庭父母的文化素质,介绍音乐教育的作用。
(七)传统音乐结合流行音乐现今的科技水平提高了,流行音乐在农村广为流传起来,而传统音乐却无人问津,在现今流行音乐风靡的时候,学校的老师应该积极起来,把流行音乐与部分传统音乐结合起来教授,教会学生唱健康的流行音乐,在学习流行音乐的同时也不要忘记我们的传统音乐,争取让传统音乐也像流行音乐一样流行起来,让音乐教育发挥出不可或缺的作用。
三、总结
关键词:视唱练耳;音乐教育;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9-0125-01
通俗而言,视唱练耳就可概括为唱和听,其中,视谱即唱和听觉训练是其两项核心内容。所谓视谱即唱,它旨在培养音乐学习者根据乐谱要求准确无误地唱出歌曲的音调和节奏等方面的能力,并通过视唱的过程强化学习者对于节拍、调式等的认识。而练耳则着重训练音乐学习者的节奏辨别能力,以加深其对于音乐的听觉和记忆。在音乐教育中,视唱练耳是不可或缺的基础课程,也是必须掌握的关键环节。科学的视唱练耳,能够有效提升音乐学习者对于音乐的感知能力,强化其乐感和表现力,使其在高涨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下更好地驾驭音乐。
对于音乐教育而言,视唱练耳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科学合理的视唱练耳往往能够使得音乐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总言之,视唱练耳能够有效地提升音乐教育的效果,增强学生对于音乐的感知力和掌控力,并强化学生的音乐表现力与创造力,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一、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在音乐教育中,视唱练耳作为基础环节,贯穿于教学即发声练习与作品试唱的始终。如何在扎实学生基本功的同时提升课堂效果成为了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要使音乐课堂生动、具体,就必须首先建立起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从而为深入地讲解乐理知识、丰富学生的音乐素养奠定基础。
面对生疏的乐曲,学生很难发现其中的美妙,也就无法投入到音乐之中。对于此,就需要教师在音乐教育中引入视唱练耳,通过学习掌握音乐语言要素,提升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能力,从而对音乐作用进行听辨、理解,实现由陌生到熟悉的过程。
二、增强学生的音乐感知力和掌控力
视唱练耳旨在强化学生听觉,促使其正确辨别音调高低、长短、音色等的同时训练其读谱能力和音乐记忆能力,帮助学生接触和掌握丰富的音乐词汇,从而使学生准确感知音乐,更好地掌控和驾驭音乐。
具体而言,提升音乐感知力和掌控力的关键就在于乐曲节奏和音准的把握。其中,节奏可谓是支撑乐曲的骨架,是整个乐曲的灵魂与脉搏,但凡音乐,都不可或缺鲜明的节奏。
三、强化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要将乐谱变成悦耳动听的乐曲,使听众感受到曼妙的旋律、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就必须通过表演者的演奏,将声乐作品传达给听众,从而实现声乐作品的创作意义和创作价值。要将音符变为传递情感、流露心声的实际音响,就必须融入表演者的表现力和创造力,最大化展示声乐作品的魅力。
所谓音乐表现力,是指演唱者对于乐曲的自我理解和解释能力,就是“识谱”能力。对于演唱者而言,即便有着高超的演唱技巧,也离不开对乐谱的准确认识。
与此同时,音乐教育中的视唱练耳能够丰富和拓展学生的音乐词汇,从而进一步加深其对于乐曲的感受和理解,提升音乐鉴赏能力。
四、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贯彻音乐素质教育理念
音乐素养是一个人对于音乐的听觉、记忆、想象、情感、审美、节奏、旋律等诸多方面的内在渊源,除了需要先天的禀赋外,音乐素养的形成更需后天环境和教育。音乐素质教育的基础是以音乐为内容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而这一活动就是视唱练耳。
视唱练耳不仅是音乐教育的基础,更决定着音乐能力和水平。它注重对音乐听觉的发展和音乐语言的积累,从而使学生具备敏锐的听觉和过人的识谱能力,建立良好的节奏感、节拍感以及速度感,形成自我的内在听觉。
同时,在素质教育的大力推崇下,音乐素质教育凭借着特殊的美育、德育以及智育功能成为了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视唱练耳作为音乐素质教育的基础,不仅承担着挖掘学生音乐潜能,激发学生音乐兴趣和热情的职责,还肩负着提升学生音乐素养,强化学生审美能力、树立正确审美观的使命。
五、结语
视唱练耳是音乐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基础环节,也是激发学生音乐兴趣和热情,增强其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提升音乐素养的有效途径。在素质教育的持续、深入推动下,视唱练耳作为音乐素质教育的基础,理应受到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