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爱的教育教学案例

爱的教育教学案例

时间:2023-11-01 16:25:1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爱的教育教学案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爱的教育教学案例

第1篇

关键词: 斯霞 教育理念 文献综述

一、选题依据

斯霞是我国小学教育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教育家之一,她以“母爱童心”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对小学教育而言意义非凡,对其教育理念进行一次比较全面的梳理和系统的分析,既可以丰富我国小学教育教学理论,又可以指导一线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

二、文献综述

1.教育理论工作者对斯霞老师的研究

(1)斯霞老师教育思想的研究。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关于斯霞老师教育观的研究,斯霞老师最令人敬重的便是数十年如一日的爱学生的精神,具体有:《一片爱心,献给孩子》、《育苗人》、《记斯霞老师》、《斯霞和孩子》、《斯霞的爱》、《斯霞谈爱生》、《斯霞对孩子的爱》、《由斯霞和学生一起跳橡皮筋想到的》等诸多论文,以生动具体的事例让我们零距离地感受到了斯霞老师的伟大的爱。有学者以斯霞的“童心母爱”为依据研究她的儿童观和教育观,认为“斯霞在工作过程中提出的‘接近儿童、观察儿童、关心儿童’的观点是现实的、客观的,同时是与时俱进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1]。有人评价斯霞童心母爱的教育精神:“童心母爱是儿童最需要的纯朴自然情感,它是儿童发展最宝贵的教育资源;斯霞的童心母爱是教育爱的专业品质,它是小学教师职业最重要的专业特质;斯霞的童心母爱,是爱的哲学,是精神性的大爱,是当前中国社会迫切呼唤的教育文化。”[2]还有人评价说:“每一个人都有过学习的感受,而引导着你‘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启蒙老师,常常和亲爱的母亲一样,永远铭刻在最美好的记忆里,往往影响着一个人的一生,斯霞就是这样一位善于引导幼小心灵天天向上的灵魂工程师。”[3]②关于斯霞老师教师观的研究,有人对斯霞教师观的发展历程和内涵进行分析,认为“斯霞将教师与国家、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从教师、人才、国家发展三者关系中形成了对教师作用的认识”[4]。③关于斯霞老师师德观的研究,杨林国在《追寻教师美德:斯霞教师德行解读》中说:“斯霞的爱表现为斯霞的尊重、平等、宽容和关怀。”[5]他认为斯霞的教师爱具有本体性的特征,在斯霞身上,爱就是一种自足的存在,没有任何自私的目的;斯霞的爱更是一种给予性质的爱,这种给予是对教师内在利益的给予,也是对学生的一种回报;斯霞的爱是坚定性的爱,不论是在人生中最困顿、最窘迫的时期,还是在人生中最激越、最辉煌的时期,她从未改变自己的爱,此为一种延续和放大的师德大爱。有人认为“信念之坚钿、探索之执着、关爱之拳拳”就可归纳出斯霞的师德人生[6]。也有人对斯霞老师和霍懋征老师的语文教学思想进行了比较研究,解读两位名师不同的教学艺术风格,挖掘其背后不同的教学思想,有利于我们不断深化对斯霞与霍懋征教学思想与实践的认识和理解[7]。

(2)关于斯霞的语文教学的研究。这部分研究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关于斯霞老师语文教学经验的研究,如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介绍斯霞语文教育事迹和教学经验的《斯霞文集》[8],南京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及南京师范学院教育系联合选编的关于斯霞三十年间教育心得体会的书籍《斯霞教育经验选编》[9],是最早对斯霞教育经验进行系统总结的著作,分为“斯霞积累的教育工作经验”、“有关斯霞教育工作经验的介绍”和“有关斯霞同志小学五年制试验工作总结”三个部分,总体上关于斯霞教育教学工作的具体经验。崔峦和陈先云合著的《斯霞、霍懋征、袁语文教育思想与实践》[10]中对斯霞教育教学思想做了细致的研究和介绍,书中对于斯霞主要介绍了她对自己教学生涯的回顾,还有袁微子、高惠莹、崔恋、田本娜等专家对其语文教学思想与实践做的精彩评析。一类是关于斯霞老师分散识字教学方法的研究,如《“随课文识字”的实践和认识》、《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心理探讨》、《回答一个问题》、《分散识字很快进入阅读写作的原因》,等等。还有一类是关于斯霞老师教学艺术的研究,如《于质朴中见真功夫》、《成如容易却艰辛》、《让学生勤动脑多思考》、《斯霞的教学实践给予的启示》、《根据课文讲深讲透》、《教师的镜子》、《生动的一课》、《斯霞教学经验的启示》,等等。可以看出,理论工作者对斯霞的研究文献数量很多,但大多数只是对斯霞老师进行直观描述或情感上的表达,只是在表层上讨论斯霞老师,而没有将之上升到理论、理念的高度,对斯霞老师的教育思想的研究还不够全面、系统和深入。

2.一线小学教师对斯霞老师的研究

经过对文献的梳理,发现研究斯霞老师的一线小学教师并不多,研究成果的数量比教育理论工作者少了很多。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2篇

计算机专业创业模式职业体验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目前职业院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沈阳北软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北软”)计算机专业教研室借鉴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结合北软的学生实际情况,以“感恩、爱国、励志、劳动、技能、职业”六方面教育为核心,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体系,建立以专业培养目标为职业定位,以职业的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课程开发和组织教学。

一、计算机专业教学指导思想

1、以爱的教育为核心,塑造良好的职业道德观

以科学的劳动观与技术观为指导,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开展感恩教育,让学生因感恩而成长,开展爱国教育,让学生因爱国而高尚;开展励志教育,让学生因榜样而勇敢;开展劳动教育,让学生因劳动而光荣;开展技能教育,让学生因实践而自信;开展职业教育,让学生因修养而美丽。

2、以企业需求为基本依据,以创业就业为导向

在这个创新型社会,我们将满足当代企业的工作需求和创业需求作为课程开发的出发点,全力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关注企业岗位需求变化,根据企业用人需求,调整专业方向,确定培养规模,以创业就业为导向开发、设计和实施教育培养方案。

3、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不脱离客观实际

适应计算机技术发展,通过与当地软件企业合作,让企业技术专家参与专业技术授课和实践教学,增强实际技术应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突出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结合计算机专业要求,在扎实掌握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及时了解、掌握计算机领域的最新技术发展及相关技能,实现专业教学内容基础性与先进性的统一。

4、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教学组织的灵活性和科学性

根据东北区域经济技术的发展情况、充分考虑北软学生基础、认知水平、技能、经验和兴趣,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应实际市场需要和有职业发展前景的学习资源。

二、计算机专业培养目标

计算机专业坚持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理念,以“爱的教育”为核心。让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等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适应企业第一线需要的中等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探索符合课程改革精神的教学策略和模式,改变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现状,建立平等互动、共同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习快乐,努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

三、计算机专业培养具体内容

1、开展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培训

第一、进行职业教学理念培训。学院邀请国内职业教育研究专家来校讲座,进行职业学院的教学改革的理念、思想、方法作系统的学习和培训,为学院改革和实施现代职业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进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的课程是实施教学工作的前提,而搭建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下的课程有教师来完成,学院邀请专家来校进行专项培训,对专业骨干教师进行课程教学改革理念、方法的培训。

第三、重点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下培养的是符合市场需求的综合职业素质强的人才,学院邀请专家来校讲座,参加培训的教师都设计一份课堂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答辩中相互交流、相互学习。

2、提升专业技能和企业工作经验,增强教师实战教学能力

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变化很快,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学习新技术,我们主要通过校内以教研室为单位进行培训和参加校外机构组织的专业技能师资培训,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教师紧跟技术发展的步伐。

3、综合、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模式,推行行动导向教学法,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因材施教,贵在得法”,对于教学模式来说也是这样,教学作为一门科学,应当有规律,达到教学目的的教学过程。

从教学改革的角度看,教学模式的综合应用,本身就是创新和发展,我们要在原来熟悉的教学模式基础上,吸收其它教学模式的优势,开拓创新,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按照职业工作过程来确定学习领域,设置学习情境,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载体,学生通过手、脑并用进行探究式、发现式学习,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形成学生关键能力的一种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方法。

第一、采用实际项目教学。以现实工作任务为课程设置与内容选择的参照点,以项目为单位组织内容并以项目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学生通过完成工作任务或具体项目的过程来学习相关知识,学与做融为一体。

第二、切实做好案例教学。要求各专业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从选择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案例、分析教学案例等做好课前准备;教师设计好案例的呈现方法;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案例;指导学生写好案例报告;教师设计评价表册与测试题目等五个步骤进行分析论证,运用典型案例教学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深入角色分析案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第3篇

作为一名长年在农村小学任教的体育教师,我深切地感受到农村小学体育课教学

的现状较差。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农村小学体育课教学只是做做准备活动、

做做游戏、打打篮球,完了就让学生在操场进行自由活动。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

,很多人对偏远农村小学的体、音、美 三科教学戏称为“唱音乐”“玩体育”“

画美术”。现行的教育方针明确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

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可实际状况是:大部分家长只重视孩子

的文化课成绩,很少有人关心学生身体素质方面的发展。

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笔者针对小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特点,设计

了若干个教学案例,目的是让学生爱上体育课,同时在玩中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

力。

二、体育教学案例在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效能分析

1.从思想上以动机教育促学生创新教育

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目标不同,往往影响着体育锻炼的效果。目标明确的学生会

在种种体育活动中坚韧不拔,其参与教学活动的行为和过程更具有创造性,能进

行扩散思维练习。学生参与过程—发现问题—小组合作探讨—分析并处理过程—

汇报结果的方法,能让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扩散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每个学生都勇于创新、乐于创新。

2.从内容上创设情境进行创新教育

案例:立定跳远教学

教学“立定跳远”时,可通过小青蛙找妈妈的线索来教学:

(1)一开始就引导学生装扮成一只可爱的小青蛙,在找妈妈的途中遇到小动物,

指导学生模仿小动物做准备活动。

(2)遇到小河,要踏石过河(专项准备),要过比较宽的河,进行立定跳远的训

练,看谁的本领学得快。

(3)小青蛙学到了本领,勇敢地过了河,在稻田里消灭害虫。于是,他们拿起武

器(小沙包)去消灭害虫(投准)。

小青蛙终于找到了妈妈,与妈妈一起载歌载舞(放松活动)。

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符合小学生好奇、善于模仿的特点,并巧妙地利用游戏代替

枯燥的动作技能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整个教学活动充满趣味性。

三、激发每个学生的创新欲望

在现代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视为创造的个体,要从小激励学生有创新的欲

望。

案例:玩呼啦圈

一般在玩呼啦圈的时候,大部分都是在腰间转动,而我却利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启

发学生开动脑筋,进行各种思维活动。 (1)扩散思维:圈可围着手、颈、上臂

、膝旋转,也可单腿进行等。

(2)求异思维:呼啦圈摆在地上一个个相连,可进行单腿跳练习或单跳双落练习

;一组学生手持圈竖成一排,另一组“钻山洞”练习等。

经过以上的创新练习,学生变得兴致勃勃,提高了创新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

创新欲望。

四、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讲授动作技能的要领,注重增进学生的体育知识的道

德的修养,更要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使他们成为学习和锻炼的主人。

案例:学习弯道跑的技术

在弯道跑技术讲解中,教师先不讲课示范,而是让学生先进行练习,在练习中体

会弯道跑技术。在跑动中提醒学生注意直道和弯道上身体姿势的变化,在弯道上

左脚和右脚着地部位,两个手的摆臂幅度大小,最后让学生自己根据自身的体验

得出弯道跑的技术要领,教师适时进行表扬鼓励,认可学生的能力。学生自己归

纳,自主学习,又得到教师的认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弯道跑技术的学习。学生

学得轻松,教师教得也轻松,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何乐而不为呢!

五、准备活动与整理运动的创新

准备活动的热身操节奏要稍快,整理运动的动作要柔和缓慢。教师可以让学生课

后分组进行编操,一组准备一套热身操,在音乐的伴奏下练习,以充分活动身心

案例:放松“照镜子”

游戏两人一组,一人模仿另一人的动作,要求像“一个人”在照镜子一样。

通过游戏,学生放松了身心,得到了美的享受;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满足了

他们的表现需求。

六、自制教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通过自制教具,不仅弥补了器材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创造能力及表现欲望,使学生以更大的兴趣投入到体育学习和锻炼中。

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接受学校教育最关键的阶段。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

要把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

,认真处理好能力、智力、知识、技术、技能与增强体质的关系,要像落实“双

基”任务一样,在每节课中抓好培养能力与发展智力的工作。努力培养学生的兴

趣,发展学生的个性,让学生乐学乐用。体育教师在教学改革中,应拓阔视野,

采用多种教法和手段,加强教学研究,学习新理论、了解新信息、树立新观念、

掌握新方法,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练习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因此,在体

育教学中,教师在钻研教材、设计教案时,要从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角度

考虑,积极挖掘教材中和生活中的可创造因素,诱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并向学生

提供富有创造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分析思考、明

第4篇

大家好!

很荣幸,今天我能够作为教师代表在这里发言,一起迎接我校新学期的开学。

告别了热闹的春节,明媚的春天向我们展开了笑脸。新的学期,新的起点,新的希望。对于学校,对于教师,对于学生而言,都是崭新的一页。

作为教师,在新学期里,我们依然会以敬业务实的工作精神,开拓进取;立足于讲台,向课堂教学要效率、要质量。我们将继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力争在新的学期,取得更大的成绩。

作为教师,我们已经准备好了,我们愿倾其所能,全力以赴,去教育好学生。因为选择了这个职业,就注定我们的梦想与荣誉,都与学生连在了一起。你们是幸福的,我们就是快乐的;你们是进步的,我们就是欣慰的;你们是成功的,我们才是优秀的。

在此,我也代表全体教师向全校学生作出表态。

第一,积极主动学习。我们将在平时规定的学习时间里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并在业余的时间里撰写论文、教学案例、教学反思等,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第二,做好日常的备课、上课与批改工作。新学期,我们会认真细致的备好课,扎实有效的上好课,及时正确的批改作业,针对问题做好讲评。

第三、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我们会继续加强师德师风的学习,在平日的工作中,树立正确的思想,培养高尚的情操,再塑良好的师风。

新的学期又开始了,在我们每个人的面前都摊开了一张新的白纸,那么我们将如何在这张白纸上,画出人生的又一幅精彩的画卷呢?

让我们大家在下面四句话中互相共勉:

第一, 选择了勤勉和奋斗,也就选择了希望与收获;

第二, 选择了纪律与约束,也就选择了理智与自由;

第三, 选择了痛苦与艰难,也就选择了练达与成熟;

第四, 选择了拼搏与超越,也就选择了成功与辉煌!

第5篇

学校教师科研能力高低制约着教师教学理论素养和教育实践能力的提升,最终制约着学校教育质量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我校英语教研组在2010年承担了陕西省“十一五”课题--“农村英语口语教材的开发和研究”,两年来,我们大胆进行“以课题促科研,以科研促发展”教研组活动探索,避免了过去教研组活动主题很多,样样不深入,或大搞形式主义,会议开得很多,工作落实很少,或工作记录很多,皆是应付检查评比的空文,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全面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着力解决学生英语知识与实践应用脱节的突出矛盾,有效提高学生英语知识运用能力和英语教学质量提高。

1 以课题中心任务落实为动力,专家引领推动学习,多渠道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农村英语口语教材的开发和研究”课题的中心工作是要编制出适合校情和农村学生生活实际的英语口语校本教材。为此,我首先从学习开始。一是认真学习《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英语教学大纲》、新课标》和《新考纲》等,从宏观上掌握教育方针政策、教育方向、办学目标,为教材编写工作做好理论上和思想上的准备。二是充分学习各地现有的英语口语教材,学习教材的编写原则与方法,寻找现有教材内容与农村学生实际的结合点,分析现有教材在农村运用的利弊,为教材编写工作做好格式上和内容上的选择标准。三是积极参加国、省“远程骨干教师培训”,聆听专家讲座,观摩课堂实录,记忆教育理论,为上好口语课和编写教材做好知识和技术筹备。四是聘请专门的外籍英语教师,让他们传播国际教育理念,在教材编写环节中对执笔教师手把手的指导,审订和修订教材,上好英语口语课,指导英语教师做好以人为本的“备、讲、批、辅、考”,落实教师和学生“双主体、双中心”教育理念,带领教师们更新教法、学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 以课题研究内容为切入点,教学名师当好排头雁,引领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

在“农村英语口语教材的开发和研究”课题实施中,以老带新,人人参与,立足英语口语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活动,让骨干教师在各个研究阶段上示范课和公开课,由教研组中的中青年教师观摩、学习、讨论、点评,通过观摩、点评等环节使中青年解决了自己教学中困惑、困难。并通过新老教师的同课异构,异课同构,赛讲赛教活动帮助中青年教师积极寻找适合自己特点的教学方法,大胆实施教学改革,认真反思教学问题,让他们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总结,贯彻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使用现代的教学手段,形成科学评估办法。另外,我们根据课题研究需要,开通了课题研究QQ群,要求所有英语教师与学生参与到这个群里,并邀请全县6位优秀英语教师加入,我们定期在群里开展以口语研究为主题的名师点金、教法研讨、学法指导、师生互动、校际交流。两年来取得了巨大实效,全校11名英语教师中,2名中青年教师成长为市级教学能手,1名中青年教师成长为县级教学能手,2名教师成长为县优质课教师。

3 以课题实施进程为载体,认真落实研究内容,培养教师研究、探索、总结的好习惯

在课题实施的具体过程中努力做好以下三点:一是发挥个体优势,增强团队合力。根据课题进程,细致做好研究分工,让全校英语教师积极参与,立足于每一位英语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和科研兴趣的培养,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特长,让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二是注重教学反思,及时积累成果。我们要求教师看淡研究结果,注重研究过程。在课题实施中通过教学实践的反思,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养成教师对自己教学问题、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的独立思考和对自己的教学现象、教学改进的积极评估,让教师真正成为教学和科研的主人。在此基础上,鼓励教师写教学反思、教学总结,教育叙事和科研论文。其教学案例、论文频频在各级各类教学杂志上发表,在县教学案例、论文评优活动中取得了优异成绩,使教师们的科研能力稳步提升。三是扎实开展活动,实现共同目标。在课题研究实施过程中我们围绕编写出高质量的《镇安二中英语口语》校本教材为目标,引导广大教师一节课一节课的实践,一个内容一个内容的审定,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的研讨,最终于2012年秋季印制了《镇安二中英语口语(初中版)》,该教材得高了县主管部门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不仅是英语教师受益,更重要的是极大鼓舞了全校教师的研究热情。

4 以课题目标达成为依托,深入开展口语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在常规的农村英语教学中,学生们普遍存在胆怯、懒散、厌倦的不良学习情绪。我们教研组一年多来,每周在初一年级开节英语口语课,每两周进行一次口语知识运用与实践的第二课堂活动。在口语课上,积极创设相对宽松的教学环境中,让学生自主挑选适合自己的话题,提高学生说的兴趣,再通过兴趣的提升来增强学习英语的快乐感,降低英语学习记忆量大,枯燥、单调,畏惧、讨厌等抵触情绪。在第二课堂活动中,积极利用英语角,开展一系列英语口语活动,如英文诗歌朗诵赛、演讲比、3分钟脱口秀、英语小话剧、生活日常用语的使用,日常对话用英语,电影欣赏等来提高英语口语知识的实际应用。让学生把英语知识生活化,让学生体验感知学习英语的快乐与意义,在寓教于乐中实现教学目标,完成知识迁移。从而培养学生们乐观向上的学习态度,科学实用的学习方法,培植执着热爱的求知火种。

连续两年来,我校在全国英语知识竞赛中60多名学生获国省级奖励;在全县中考、统考中,英语教学成绩名列全县前茅,学生素质整体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总之,科研让我们感知了辛苦劳动的意义,尝到了科研成果的甘甜,更加认识到教师专业成长的捷径和依托就是科研,我们将高举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大旗,驰骋于教育改革的宽阔大道上。

第6篇

一、新课程理念更新

在培训期间,有幸聆听了廖伯琴教授讲课。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条理清晰、非常有感染力,她把自己的观点融入我们的每个人心里,讲的都是大家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迫切想解决的问题。

她的讲座的内容是“反思初中物理课程的目标与实践”,她用很多鲜活的案例,向我们讲课改十来年初中物理课程实施的进步、困惑以及课标组成员们为了解决困惑所做的努力,及他们所做的调研结果。让我们站在更高的角度来认识新课程标准,进一步领会新课程理念,对课程实施中遇到的问题也有了解决的思路。在实施新课程中老师应具备:对课程标准的分析能力、对教学内容的处理能力、对教学活动的设计能力、对课堂教学有组织驾驭能力、有语言表达能力、板书板图的能力、课堂应变能力、多媒体技术操作能力。

在《初中物理教学与案例评价剖析》的讲座里,廖伯琴通过大量生动的真实课堂片段,向我们讲解如何有效地导入新课,充分利用导入资源;如何使教学的过程有效;如何使课堂结尾有效;如何使概念教学有效;如何使能力培养有效;如何让实验教学有效;如何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有效地融入教学过程中等方面的内容。

二、自制低成本“土教具”

听了郭卫东课堂教学――低成本实验教学案例分析,低成本实验是教师有效实现实验教学的课程资源,使用身边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探究活动和各种物理实验,平时没有认真把实验器材及身边物体进行改进与创新,总埋怨学校没有器材。通过郭卫东老师讲了身边材料能做这么多实验后,(也如魔术一般)的确能吸引学生用简单、操作性强的简易材料做实验,也可以拉近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和社会、科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结合几个典型的电学和光学低成本实验实例,探索电学和光学低成本实验开发的过程和方法,以帮助物理教师更好地开发身边的与电学和光学相关的课程资源。

三、教育学生,从爱出发

平等的爱,理解的爱,尊重的爱,信任的爱,这些都是老师爱的真谛。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要给予学生必要的关心和帮助。只要有了问题及时处理,处理的方法得当,注意和学生沟通,学生就会信任你,喜欢你。爱学生还表现在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又要注意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对成绩比较差的学生,老师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材

施教。

四、关注物理

抓住物理的本质进行教学,注重物理思维方法的渗透,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推理、验证的过程中有机会经历物理化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真正体验到物理,乐学、爱学物理。此外,我认识到:一节好的物理课,不要有“作秀”情结,提倡“简洁而深刻、清新而厚重”的教学风格,展现思维力度,关注物理方法,体现物理课的灵魂,使物理课上出“物理味”!

第7篇

一、学科德育研究的基本内容

北京市中小学各学科有效实施学科德育的研究,立足课堂教学,坚持教育教学全过程育人的方针,从各学科教学实际出发,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有机融入各学科课堂教学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1.学科德育的基本内涵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对道德的知识和关于道德的知识作了精辟的区分,认为“道德教育应通过各科教学进行”。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自然、社会、思维方面的知识是世界观和正确道德行为的基础。美国当代德育学家托马斯•里克纳(T.Lickona)认为,各科教学对道德教育来说是一个“沉睡的巨人”,潜力极大。所以,不利用各科教学进行价值教育与道德教育是一个重大的损失。因此,学科教学具有巨大的德育功能,学科德育是学科教学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科德育是遵循“教学具有教育性”规律的必然要求。

以往过多提到学科“德育渗透”,这种提法更多地是站在学科教学之外的角度来研究学科德育,其研究的视角主要聚焦于如何从外向学科内容浸入德育。对“渗透”的不同理解容易使教师把学科教学应有的育人功能看作额外负担。在实践上容易暴露出种种形式主义贴标签式的教育现象。

其实,学科德育不是简单地传授某一方面的知识或体系,它的目标在于价值观念的建立以及正确的道德信念和行为方式的形成。学科德育的内容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学科德育也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切实可行的方式方法。学科德育是进行学科教学的同时,将各学科教学内容中蕴含的德育因素,通过各种手段、方法,自然而然地体现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即实现学科德育的过程化。

2.学科教学与德育的必然联系

学科课程及其教学本身充满着价值取向,各学科的教学过程必然伴随着学生的道德发展过程。教师应该依据学科自身特点,紧密结合课程内容,充分利用各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因素,潜移默化地在学科教学中实施德育,使德育与学科内容有机结合,与学生的成长需要有机结合。这种结合一般有三个层次。其一,显性结合。表现为学科德育内容通过学科知识直接反映出来。中小学德育课程就是学科德育内容中最系统、最具条理性的部分;其他如历史、地理、语文、音乐、美术等都具有学科德育的显性内容,可以在知识传授中体现育人的功能和教学的本质。其二,隐性挖掘。表现为学科德育内容蕴含于学科知识内容、科学观念中,需要教师通过有效的手段揭示出来。如生物学中的遗传与变异、同化与异化;数学中的直线与曲线的关系;物理学中的能量守恒等,都蕴含了辩证唯物主义对立统一的观点,这些内容可以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得到领会。其三,教育生成。学科自身知识体系中除了有显性和隐性的德育因素外,现代社会赋予学科新的要求,具有更深刻的德育内容,教师更应从学科特有的育人因素全面考虑,有意识地把道德教育融入到教学内容之中。如化学中的元素周期表的认识,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科学方法和科学发展观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价值。

3.学科德育的内容与特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总体目标,成为各学科课程标准的最基本理念之一,各学科课程标准都强调要依据各自学科课程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心理、法制等方面的教育。从新课程改革的趋势来看,我国德育内容仍应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这一主旋律。具体包括:

文科、综合类课程,教学内容蕴涵着丰富的历史与人文、思想与政治等教育内容,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科固有的德育因素,善于发挥学科优势,借助课程设计和教学组织环节,使学生广泛了解中外历史与文化,感受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并形成积极的情感和价值观。

理科类课程,根据学科的特点,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教育,进行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引导,以及科学精神的培育。

艺术、体育类课程要针对学生喜欢此类课程和活动的特点,在艺术、体育教学活动中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吸引力,潜移默化地传授先进文化,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信息技术类课程,要突出网络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抵制不良信息,提高网络免疫能力。

学科德育的有效落实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在内容上蕴含于学科教学内容之中,在操作上受到学科教学的制约。各学科的知识是由浅入深的整体结构体系,德育内容也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系统,各学科无论在横向或纵向上都构成一个内在逻辑结构严密的整体,因此,具有整体性的特点。同时,学生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和层次性,因此,学科德育又具有层次性特点。学科德育要依据学科教学的特点,依据学生的年龄、知识的增长、心理的发展、认知规律的序列发展,由浅入深、螺旋上升。

4.学科德育的方法

学科德育的途径和方法很多,归纳如下:第一,资料分析方法。主要是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对学生进行教育。如物理《人造卫星宇宙速度》一课中,利用我国自行研制原子弹时老一代科学家们艰苦奋斗的资料,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顽强攻关的航天精神教育;生物、科学课程利用对人造成危害的资料对学生进行禁毒教育。第二,情景模拟方法。通过真实情境或模拟情景的体验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也是最受学生喜爱的方法之一。第三,激疑设问方法。教师提出可以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进行分析与研讨,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获得启迪。第四,榜样激励方法。学科德育最常见的形式就是教师为学生提供榜样。优秀的典范,会对学生产生强有力的影响,也会成为学生的模仿对象,人类榜样对学生的教育起着重要作用。

二、学科德育的教学实践

各学科教研员依据学科教学内容、特点,在教学中努力探索、实践,总结学科教学与德育有机结合的成功案例,引导教师把德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学中实现教书育人的统一。

市级教研员、区县教研员和骨干教师采取合作研究模式,与一线教师一起开展教学设计,探索各学科德育的规律,推出具有引导和示范价值的学科德育教学研究课例、案例。

如历史课程。历史是德育的源泉,也是德育的有效载体,有的教师利用教材中仅20多字的有关的历史事实,抓住学生探究的兴趣,将这一历史内容用一节课的时间进行研究。历史组的教师们将学生收集到的的相关资料制成网页,供学生学习、研讨、交流,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探究有关的历史问题。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拓宽历史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充分挖掘课程内容的思想教育内涵,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学生通过对史实的分析,深切地感到不仅是人类史上最野蛮最可耻的残暴记录,也是中华民族一段屈辱历史,日军的暴行永远不能忘记也不能饶恕。学习后学生在校园的局域网上发表了很多肺腑之言,对这段历史有了深刻的认识,并结合日本当局的暧昧态度和日本右翼分子军国主义的猖狂行径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理科课程是引导学生形成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的重要课程,如:生物课程生命科学的研究,更加注重对人文精神以及道德伦理教育内容在教学中的有效落实。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剪纸拼人脸活动来模拟遗传信息对人的一张脸上各个器官的控制,并在贴出的人脸旁边贴上决定这张人脸的遗传信息序列,让学生认识遗传信息的多样性,引导学生知道“这就是为什么你在这个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彰显每个人的个性,体现人文精神。同时利用“多利羊”寻找妈妈的小品表演,让学生了解,在“多利羊”的诞生过程中,没有提供母羊的完整细胞核,因为只有细胞核才是遗传的信息库,所以多利羊既没有妈妈,也没有爸爸。教师注意挖掘课程内容,自然而然与德育有机结合,对学生进行伦理道德教育,让学生懂得克隆技术是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是经过无数次的科学尝试才获得成功的,科学探索的过程是一个艰辛的历程,要树立科学探索的精神。同时也应该看到科学技术是双刃剑。

艺术课程重在珍视中国的文化传统和文明传承,引导学生弘扬民族精神,激发他们奋勇拼搏的精神。如中学音乐课程《可爱的家》,教学目标是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到家庭的温暖,珍惜家庭的幸福生活,理解父母为自己的操劳。教师先从德沃夏克《自新大陆》交响曲导入,让学生感受身在异乡强烈的思乡心情,然后让学生分部合唱《可爱的家》,感受音乐内在的情感。体验过程中,教师给学生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歌手韩红收养了贵州麻岭缆车事故中幸存的小男孩,韩红还以这个故事为背景创作了歌曲《天亮了》。伴随着歌曲,学生听完这一感人的故事,被深深地打动了,很多学生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教师对歌曲的艺术处理突出了个性化的设计,加深了学生对家、对亲情的认识和理解,从爱家、爱自己的亲人开始,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为社会献爱心,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萌生对祖国的报效之情。

以上例举的3个课例是一线教师在各学科教学中有效落实学科德育的成功案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反映了常态教学中有效实施德育的良好状态,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同时也应该认识到,长期以来,在德育上花的力气大,但成效不显著,灌输和说教的痕迹仍较为明显,教育内容成人化也是制约道德教育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的有效体现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对中小学各学科教学内容准确理解的基础上,引导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有效落实德育,实现教书育人的有机结合,就必须帮助教师摸索出一套可操作且行之有效的学科德育教学参考文本。

三、研制各学科德育指导纲要

为加强中小学各学科德育研究,北京市教委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各学科教学中德育的工作意见》,从行政角度以文件指导的形式给予支持。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同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各学科教学中德育的指导意见(试行)》,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途径和方法等方面,为教师教学提供宏观性的导向,指导全市各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

研制中小学各学科德育指导纲要,目的在于深入理解新课程背景下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内涵,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要求,从学科所蕴涵的德育内容出发,研究教学内容与德育的关系,为一线教师提供典型性、具有操作性的教学策略和活动建议,并根据教学内容要求,附有教学案例,供教师交流研讨。借助中小学各学科德育指导纲要,引导教师增强教书育人的意识,将各学科育人目标落实在知识传授中,在全市范围形成课堂教学主渠道育人的良好氛围。中心利用不同形式和不同层面的研讨活动,提高教师对学科教学中有效落实德育重要性的认识,促进教师教学行为转化,切实加强中小学教学中德育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

学科德育指导纲要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学科德育范畴。该部分根据各学科课程目标的要求,简要、清晰地阐释了该学科德育的总体目标和主要内容要求,对新课程各学科教育目标进行认真的分析、梳理和提炼。

例:初中英语学科德育范畴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民族精神,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意识,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健康人格、文明行为等,提高学生跨文化的理解与交际能力;中学物理学科德育范畴是:辩证唯物主义、爱国主义、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积极健康的个性品质等,培养学生利用科学为人类造福的社会责任感。

――学科德育主要内容、德育目标及教学建议。该部分主要以表格的形式,以新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为蓝本,着重分析、把握每一部分教学内容承载的德育内容及德育目标,并提出教学活动及教学策略建议。(见表一)

――学科德育教学案例及评析。该部分列出了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学科德育成功案例,并从德育实施策略、效果等方面进行了评析。

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顺义――我可爱的家乡》一课的评析摘要。

本课例根据顺义区地方教材内容设计,引导同学在调查、采访、查阅资料等活动后交流互动,在参与中分享。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恰当选择德育实施内容。本课内容德育点比较丰富,教师没有泛泛设计,而是精心选择了家乡学校、家乡农业、家乡工业、家乡奥运4个极有代表性的实践内容,与学生生活也非常贴近。

二是准确挖掘德育资源。教材涉及的内容比较简单,但教师能够紧紧围绕“知家乡、爱家乡”这一主线,为学生提供充分实践的机会,利用了家乡的地方资源。

三是亲身体验得到感悟。实践活动中学生亲自参加采访等活动,小组查阅相关资料,亲历亲为了顺义的人和事,发现了家乡的美,了解了家乡的先进农业生产,以及世界啤酒十强企业……热爱家乡之情也就油然而生。

随着高中新课程的推进,高中各学科德育指导纲要注重从顺应高中新课程改革要求的理念出发,结合模块教学的特点,从各学科必修模块内容教育教学的要求出发进行研制与初步实验工作。

四、评价反馈机制的初步探索

目前,广大教师比较准确地把握了评价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方法,但对学科德育的评价既缺乏可操作的评价方法,更缺乏评价的理论,学校领导也往往仅关注教师在教学中对知识的教学状况,对学科德育落实状况缺乏有效的评价反馈机制。针对这一问题,中心在原有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中,进一步把各学科育人目标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指标。并探索有效的评价方法,注重评价的导向、激励和调控功能。将思想道德教育评价内容也体现在学生学业评价、教学效果评价和教学质量评价之中,以评价促进教师树立全面育人的意识,让德育融入教育的各个环节中,使每位教师都成为德育工作者,增强学科德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应该看到,道德教育的评价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等同于知识评价,在评价的方式方法上应具有独特性。对于知识传授来说,学生学完若干内容后,可以用纸笔测验的方法进行检测,用一些知识性的题目来考查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和学习的效果。道德教育不是知识训练,学生良好思想品质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一个长期的养成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倡导重在体验的道德教育,要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真实的感受。我们深切体会到当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方式的设计和实施,都注重对深蕴的德育价值发掘时,师生才能共同获得对道德的真挚感悟。

因此,道德教育的评价应当在一定的生活情境中,通过创设真实或者模拟的情境,让学生体验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判断和选择,考查学生道德的意识和行为,特别是要让学生在道德两难的矛盾与冲突中,学会辨析明理,分析问题,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和行为。

第8篇

关键词 教学案例 教学行为 学习主体

中图分类号:G623. 75 文献标识码:A

1案例

学习已进入中考复习冲刺阶段。

记得一天上课不久,我正在课堂上饶有兴致地讲解英语习题,学生也正津津有味地认真听讲,这时一只麻雀从后窗飞了进来,附在了窗框上。许是见到了黑压压的一屋人,惊慌失措的麻雀几次飞起落下,欲寻路而逃,均告失败。扑棱棱的扇翅声、惊恐的叽喳声引得几个学生开始抬头观望,相视而笑,继而窃窃私语,指指点点。我一边注意着事态的发展,一边装作若无其事的讲解习题,因为时间紧任务重,不能因为我的情绪变化或语气停顿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我不得不提高了说话的力度,期望能震慑住那些思想开小差的学生。可是这招并不好使,因为惊慌失措的麻雀开始贴着屋顶前后盘旋起来,不少“意志力差”的学生不时地抬头看一两眼那只早已惊恐的麻雀。虽然他们也知道老师滔滔不绝的讲解并没有让他们停止听讲的迹象,但是他们的注意力已不在我这里。

我开始有点愠怒,心想我完全可以停下来,先进行一番思想教育:什么课堂上不能走神了,意志力薄弱了; 什么时间紧, 任务重了; 甚至可以说课堂如战场,纪律是保障。但我转念一想,谁没有年轻少年过?十四五岁的学生毕竟还是孩子,他们怀有强烈的好奇心,这并没有错,应该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而不是一味地说教、训斥。

我略一停顿,目不转睛的盯着那只惊恐不安的麻雀。这时,学生们发觉我的异样,都随着我的目光看去。我突然恍然大悟地问学生:“Look! What’s that?”(看,那是什么?)学生们紧张的神情放松下来,不自然地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争先恐后地说:“麻雀。”我接着又问:“What’s that in English? Who can say it in English?”(用英语说那是什么?谁能用英语说一下?)学生们一脸茫然地看着我,我一本正经地告诉大家:“It’s a sparrow, sparrow.”我一边拼读一边把这个单词板书在黑板上。我看到学生们非常认真地、并迅速地把这个单词抄在课本上,心中不觉窃喜。

当我再次问学生“What’s that?”时,他们异口同声地说“It’s a sparrow”。然后我看着大家说:“The sparrow may be lost. She must be worried. So we can be quiet to let her fly freely.”(这只麻雀可能是迷路了,她一定很担心,所以我们要安静一点让她自由的飞) 停顿了一会,最后我说“Well, let’s come back to our class.” (好吧。让我们重新回到课堂上来。) 接下来的时间里,学生们很自然地坐好,又把注意力放在了课堂上,教室里只剩下老师的讲解声。虽然那只麻雀仍然在飞,但好像飞得不那么惊慌失措,而是慢慢地飞,怕惊扰了学生似的。

当下课铃响起的时候,我再次看了那只麻雀一眼,脑中不自觉地响起了一曲非常亲切的旋律“亲爱的,你慢慢地飞……”。祝福你,麻雀;祝福你们,亲爱的学生。

2分析

后来,回想起这节课来感慨颇多,总觉得还需要有很多反思和改进的地方。

评价一堂课是否成功,除了知识处理和课堂组织之外,如何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它是保障一堂课是否能顺利进行的关键,它是证明一堂课是否成功的根本。但是,实际教学中课堂上总会出现一些和教学无关的突发状况,对于这些状况,是中断教学,积极关心;还是视而不见,继续讲课;甚至压制学生来保障纪律呢?这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

(1)W生是学习体系中的主体,是学习活动中的灵魂,剥离了学生,我们的教学就无从谈起。我们应该明白,初中教学的对象是一群十多岁的孩子,他们的特点就是活泼好动,对什么都有新鲜感,好奇心强,自制力差,意志力不坚定等等。所以,课堂上若发生与教学无关现象是很正常的,这不应该把所有错误归结在学生身上。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深刻意识到课程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等方面都应考虑全体学生的发展需求,只有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体需求才有可能获得最大化的整体教学效益。

(2)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我们教的是人,而不是知识。我们不应该高高在上,习惯用“权威”的语气语调来教训他们,而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教育他们;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引导他们不走错路,少走弯路,走正确的大路。我们要教育他们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合作意识,学习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形成创新意识,发展科学精神,从而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以生为本”的基本理念。

(3)优化课内课外教学,丰富和拓展英语学习的渠道。教师应努力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步骤,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堂互动,鼓励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探究、合作等方式学习和运用英语,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创造语言实践机会,引导他们学会自主学习。教师要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利用和开发现实生活中鲜活的英语学习资源。很显然,上述突发事件是一个学生的兴趣点,完全可以拿来作为课程资源丰富学生的学习,或者让学生了解sparrow的信息,或者讲一个“A sparrow and I”的故事,这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也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

总之,我们不要高高在上俯视孩子的灵魂,也不要采撷漂渺的果实。站得低一些吧,俯下僵硬的身子,按下漂浮的心灵,到孩子们中间去,融入他们的身躯,贴近孩子的思想,探悉孩子的呼吸,与他们共同成长,一起见证平凡的生命里流淌着一段不平凡的传奇。

第9篇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情境

感恩(英文;bet hankful),是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是一种处世哲学,也是生活中的大智慧。

一、开展感恩教育的意义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人精神素养的体现。俗话说,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学会感恩,就是让学生们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使其心灵深处受到感动,懂得理解、宽容、体贴、关爱,懂得孝敬父母是为人之本,懂得感恩是快乐生活之源,让每个学生的心中充满爱心,让他们的学习更有动力,让他们的生活更有意义。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修养,是每个学生人生的必修课。只有学会了感恩,人的内心才会充满温馨,人的生活才能充满阳光,人生之路才能越走越宽广。

二、培育校园“感恩教育文化”

我校是横峰县的一个农村学校,其中有许多的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十分困难。为了这些学生学习无忧,家长能供得起其子女读书,学校多方面开辟渠道,为他们争取得到社会各界的帮助。近年来,国家实行两免一补,解决了很多学生读书难的问题,同时,资助我校学生的单位、个人越来越多,还有许多单位、个人与我校的贫困学生结成了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学生,不断地接受着社会、个人的帮助,我们应该怎样回报帮助我们的人呢?那么,我们首先要有一颗感恩的心,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回报社会的厚爱。

作为一所农村中学,我们有责任,有义务让广大同学更深刻地理解感恩的意义所在,让更多的学生、家长投入到感恩的实践活动中来,使更多同学感恩的心升起,让学生明白感恩的重要性,明白一个人一定要知恩言谢,对给予自己帮助和关爱的人时时怀有感激之心。同时要让我们的教师也深深地体会感恩的必要性,努力地将社会的爱心转化为丰硕的教育教学成果。我们把“感恩”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台阶,要让我们司铺中学的所有学生都明白“感恩”,学会怎样去“感恩”。

经过深刻的反思与研讨,我们认为,感恩不仅仅是道一声“谢谢”,她要有丰富的善良的情感作“根基”;感恩,也不仅仅是礼貌而已,她要有帮助他人的心作“地基”;感恩,更不是人为地做秀,她要有希望别人美好的美德作“路基”。学会感恩,能更懂得珍惜;学会感恩,能更懂得进取;学会感恩,能更懂得宽容。有一份感恩的心,能使学生更快乐和健康地成长。因此,根据我校的校情,对学生全方位地实施“感恩教育”,精心培育学校的“感恩文化”,更能突出我校的办学特色,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良性发展,促进我校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水平的提高,促进我校德育工作的全面进步。

三、感恩教育的有效途径及方法。

挖掘各学科感恩教育的因素,自觉的、有意识地在课

堂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在校级、班级工作和各种教育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在学校、班级范围内定期请名人、专家进行感恩教育的专题讲座,安排专题的感恩教育活动,于感恩教育与活动之中;家校联通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学校和教师经常和家长沟通,向家长介绍感恩教育成功的经验,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协调一致。利用社会上的专用场所和教育设施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组织学生到社会上的专用场所和教育设施进行活动,在活动中使学生获得某种感恩体验教育。一边研究一边实施,形成每个阶段的研究内容,探索有效实施农村初中生各阶段感恩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和方法体系,培养初中生的感恩意识与行为。

选择典型学生进行跟踪研究,了解他们的感恩意识与行为发展的特点,进而归纳出适合大部分学生发展的教育规律。在研究的过程中,严格制定季度工作计划,并定期进行小结,制定新的方案,有理有序的一步步进行着。期间定期开展相关理论资料的学习,阅读相关资料、书刊、杂志,查阅相关网站,调查国内外新的教学信息,做好记录、总结,不走形式,收集学生的典型作业进行分析,整理典型的教学案例,随时记下研究中的随笔、反思,做好学习中的交流讨论工作,成员及时的将个人收获体会与其他人交流。抓住每一次观摩科研案例的机会,同时积极进行组间听、评课活动,做好记录和总结,并从中取长补短,以逐渐摸索新的教学之路。

四、感恩教育的效果

从调查中发现,我校的中学生现在已懂得“应尽力为身边的人做些事情”、“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为我们付出了很多”、“要有感恩之心”等道理,有些学生也从行动中表现出来。有些学生看到老师很累,主动走到老师身边给老师给你一个问候“老师,你很累吧。”很多学生在家里也会帮忙做些家务。说明,学生的感恩行为和意识是可以培养的。在丰富的感恩活动中,促进家长进一步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使其教育方法更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同时,家长的思想也得到了净化、升华。就如一为家长说的:“学生懂得了要记得他人的好处,要感恩。我们大人也一样,有了这样心态,一切觉得好了。”

第10篇

关键词:新课标 高中英语 课堂教学 存在问题 对策构建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对广大高中英语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和关系等都将发生较大的转变。针对调研中发现的一些问题,笔者认真研读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自己的一点建议,目的在于探讨如何有效地进行高中外语教学,希望大家给予批评指正,以取得促进外语教师提高教学效率的意义。

一、十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以语言实践

教师首先要切实转变观念、转变角色、转变功能,从用好教材中的素材做起,构建以学生为中心(student-centered)和以活动为中心(activity-centered)的新课堂。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学有所用,在语言实践中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激发学生乐学的兴趣,思考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创新性,真正变英语教师(teacher)为英语教育工作者(educator)、教学组织者(organizer)、设计者(designer)和指导者(instructor)。在教New Standard English Book 1 Module 2时,从学生的角度描述不同教师的课堂教学风格,说明不同学生对不同教学风格的偏爱,极富真实性。教师围绕中心内容并结合具体情况,组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表达“我喜爱的教师”和“师生关系”等话题内容,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别人,实现感情交流。教师利用这些素材,借助学生已有经验,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促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语言完成“四会”任务。

二、树立英语教学观,关注学生的学习,培养反思型教师

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不仅要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等技能,形成一定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且要使英语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在日常教学中,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知识学习,学习策略、学习态度和情感都要渗露到英语教师的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的和谐作用,尽力使其合力走向良性正循环。英语教学始终守记用语言做事,交际教学并非仅指口语和听力,而是全面技能,听说读写相辅相成,语法教学必须有序进行,扎实把好基础,在教学中重视巩固扩大这些基础知识并学会语言输出的运用。

教学中正确估量教师的态度、价值和个性对学生和学习的影响,着力教师自身的自主发展,把自己的经验思考转变为以经验为基础的理论思考,有效地提高教学行为的反思水平,增强自己对真实英语的语言应用的意识,把自己在新理念观照下逐渐积累而成的富有个性的见解创意及教育教学实践案例运用于教学中,与学生共同进步。

三、整合运用多种教法,实现情景、知识和交际的过程统一

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应视不同的课本素材、学习任务等,灵活运用讨论法、辩论法、表演法、探究性调查法和引申法。老师可就学习的话题或问题展开讨论,学生发表意见,补充更新,整理汇总,互相考问,这种讨论法有较大的操作性,教师通过鼓励学生对问题提出不同看法,相互争辩,调动各方智慧和积极性,使思路处于激活状态。我在教New Standard English Book 1 Module 6时,设计了一个话题“What ar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having a mobile phone?”,这类问题的回答因人而异,精彩纷呈。在讨论如何看待因特网和现代电信设备时,学生更是各抒己见,既仿照已学知识,又不囿于所学,发表了许多精彩的言语,体现了用语言做事、用语言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让学生客观、辩证地看待因特网,使其服务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避免沉迷于电子游戏而荒废学业,虚度光阴。新课标要求老师有新理念和施行新理念的操作能力,较好的英语课应采用多种创设情境,充分用足英语教学本身的真实情境进行教学,以及利用英语本身和上下文创设情境传授英语基础知识,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和交际活动,在情境中把知识点化难为易,在情境中操练学生,提高语言实践的质量。

四、充分用足多媒体,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e时代,计算机和英语是两大基础学科,也是两大工具学科,因此,英语教学与计算机的应用整合是相得益彰、两美双赢之举。我校各班都装配有多媒体设备,充分用足网络资源成为可能和必需。教师注意在运用媒体时,要做好以下事情:(1)帮助学生掌握internet的常用技巧;(2)推荐、介绍合适的英语学习网站,如中小学英语教研网、高中英语多媒体教室,中学英语合作网、英语猫、高中英语网、万千英语族、英语之声、“21st century online”,等等。网络上的Flas语法教学、英文金曲、名篇欣赏、单元笔记、新闻、听力英美俚语、名言隽语、学法指导等都会给学生以兴趣和收获;(3)鼓励使用网络图书馆,适时完成研究性任务;(4)用好网络交互性,提高口语交际水平和笔头写作能力。对于教师来说,通过网络可以得到更多自我充电的机会,提高自身语言文化、信息技术素养、英语素质,主动构筑终身教育体系,促进英语教学向更高层次延伸拓展。

五、结语

新课程背景下的英语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全面关注学生的知情意等方面的发展,牢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原则,整合多元学习方式,勇于实践,积极反思。以教材为基础,激活教材开发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与时俱进,全方位地用好媒体资源。重视不同课型的模式教学,增强英语教学的实践性,注意创设情境的实用性,重视写的能力的培养,充分注重过程评价,同时拓展学用渠道,新课标指导下的有效教学就能显效,新课标所倡导的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第一版).

[2]李桂山,等.大学英语阅读理解.北京科学出版社,第30页.

[3]庞继贤.英语学习.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第23页.

[4]卢守荣.提高阅读成绩策略.中山大学外语学院,第一期第3页.

[5]刘先宝.浅谈英语阅读.福建大学外语研究室,第3期第5页.

[6]“How to improve English reading ability”.English Salon,1998 Vol.1483

[7]Testing and Teaching of College English Reading Comprehension.

[8]Testing and Teaching of College English Reading Comprehension.

[9]孙怀庆.循序渐进阅读.吉林大学出版社,第5期第3页.

第11篇

一、指导思想:

坚持“立足课堂教学、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校本研究实效性、提高专业化水平”的工作思路,发挥教研组的教育研究职能,加强课堂教学研究,不断探索教育学的方式方法,进一步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二、重点工作:

(一)加强学校教科研的领导,努力提高学校教科研水平。

1、完成上级各教育部门要求完成的教科研工作任务。

2、加强理论学习培训,提高大家教科研工作的理论水平。

3、积极加强教科研活动的,每学期召开课题主持人会议至少两次,各课题主持人按计划扎实开展课题工作。按区教科室要求,课题主持人每学期组织实验教师进行专题研讨2-3次,一学期各课题主持人至少组织本课题组成员开展一次研讨展示活动,并对开展的活动做好记录和总结、归纳和提升,做好资料收集工作,按上级教科研部门要求按时上交各种资料.

4、认真积极做好课题部分课题的结题工作。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继续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1、坚持以人为本,关爱学生。每位教师都要做到尊重学生、善待学生。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让广大学生在爱的熏陶下健康成长。

2、以自学和集中学习相结合的形式,进一步学习新课标中的课程性质与地位、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实施建议、评价建议等方面的内容;学习学校图书馆订的各种教育教学刊物和购买的书籍或其他来源的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刊物以及网上学习等形式,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要求每位教师完成至少15篇的读书笔记和书面教学反思不少于15篇。

3、本学期学校继续进行骨干教师讲坛活动,9月份、12月份的第四周各开展一次。

4、根据上级部门或课题要求,继续对全体教师进行多媒体应用技术的培训,提高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应用能力。

5、以教研组为单位,深入开展各种教研活动。充分发挥教研组在各学科研究中的作用,教研组活动一方面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另一方面要以本学科的具体内容为研究对象,以学校和教研组确立的研究课题为引领,以说课、听评课为载体,通过对教学案例的分析、对教材教法的研究等形式,激发教师思维碰撞,促进教师共同提高;教研组长要认真履行职责,组织本组教师高质量完成教研任务。

6、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开展青年教师拜师活动,组织青年教师与骨干教师、教学能手结对子,通过骨干教师教学能手的听评课指导,促使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支持教师参加各种培训班的学习,提高业务理论水平,掌握现代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7、继续完善教师自我发展规划、历年的教学成绩、教科研成果、继续教育情况等为主要内容的教师个人发展档案,为教师的自我发展提供服务。

8、积极鼓励和组织教师采取走出去的方式,积极与邻校以及区外进行交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研活动,使我校教研组不断开阔教研思路,丰富教研方法,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9、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特别是教师书写水平和普通话水平的提高,要求教师上课必须用普通话,以积极的态度参加和迎接第二类语言文字城市达标,同时要重视对学生书写方法的指导、书写习惯的培养以及普通话水平的提高。

(三)加强常规管理,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1、课程管理。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加强校本课程的研究与探索,尤其是综合实践学科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

2、计划管理。学校各项工作都要有计划,建立教师、教研组、学校三级计划管理体系,加强计划性,克服工作中的随意性。

3、制度管理。完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落实教师的作业布置与批改常规和学生的学习常规,使制度成为规范教学行为的保证。

4、过程管理。教学工作既要看结果更要重视过程。本学期继续加强对教学全过程的管理,对教师的备课、授课、作业批改、课后辅导及单元检测进行监控,及时发现问题,指出问题,纠正问题。教导处要不定期的进行抽查。

5、教研组管理。健全学校教研组管理制度,规范教研组工作,完善学校教研组考核评价方法,规范各教研组活动,使活动落在实处,做到时间、人员、内容、地点四落实。教研组学期检查教案四次,检查作业两次,期末对教研组进行评价与奖励。

6、听评课管理。听评课要做到有记录、有点评、有总结。每学期教师间相互听课至少完成15次的听课任务,教研组长至少20次。其中要求听本校教师的课不低于三分之一。同时继续执行校委会成员包组听评课制度,要求包组的校委会成员至少对所承包的教研内的教师每人一次听课,通过听课加强对教育教学的学习和研究,同时发现并及时反馈、解决问题。

7、教学分析管理。明确教学分析是教学过程的一部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一步。强调每一次考试分析的作用,要对不同学生做出诊断。继续落实教师的教学质量分析工作,认真做好单元监测、期末的质量分析,及时做好记录,引导教师把分析结果内化为师生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新起点。

第12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多媒体辅助;深化理解;效率

随着现代远程教育项目的实施和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个变化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目标、组织形式、教学手段等方面。随着信息技术被广泛运用于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教育教学也借助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优化小学语文教学架设了一座平台,它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开拓学生视野、加大教学容量等方面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一、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具有形象直观、内容丰富、动态呈现、信息容量大等特点,它所提供的外部刺激――图片、图像、动画、声音、文字等等是多样而丰富的。而小学生对具体形象事物感兴趣的心理特点,非常有利于他们知识的获取、存储与建构。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及教学需要,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实物展台、网络技术等创设教学的情境,让学生走进情境、体验学习。在优美的情境中去阅读、发现、质疑、思考、探究,领会文章的内容,体会文本的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

如教学《鸟的天堂》时,根据教学实际需要,我先请学生展示交流自己课前搜集到的鸟的天堂的图片及文字资料,激起学生了解鸟的天堂的兴趣,然后和学生一起读文,欣赏鸟的天堂的美。在学习“众鸟纷飞”这部分内容时,我引导学生适时播放了课前编辑的鸟活动时的声像资料。学生阅读的文本语言一下子活起来,动起来,众鸟纷飞的热闹场面自然铭刻在学生脑海里。然后再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语言之精妙,水到渠成。

再如《草原》一文,老舍对他初入草原的印象是这样的:“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是小丘,草地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和,就像只有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那样,到处翠流,轻轻流入天际……”,此时可用课件,通过画面的拉近、拉远,更迭、定格,让学生比较、观察、体会,反复吟诵表示画面的句子,在视觉记忆和听觉记忆活动中,使他们感受到草原的辽阔、深远、朦胧的意境美,产生明快、愉悦的情感。

由此可见,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使枯燥的语言文字变得生动活泼,使语文课文顿时妙趣横生,这就大大提高了语文课堂的吸引力,使学生爱上语文课,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如果说语文课堂教学是一朵绽放的花蕾,那么多媒体教学就是一片锦上添花的绿叶,二者相得益彰,互为一体,给学生创设了愉悦有趣的情境,从而提高了语文的教学质量。

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优化课堂教学,突破重点和难点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一般只是在教案中注明教学难点和重点,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并不能直观地看到这一点。利用多媒体教学则能直观地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而使学生攻破学习难关。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就像是一个圆的中心,一切教学活动都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只有认真研究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取最能体现该目标的教学媒体,实现媒体与目标的统一性、协调性、突出性,才能达到解决重、难点的目的。

习作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同样会使作文课变得生动有趣。以指导学生写“可爱的小动物”为例,当学生观察了小狗后,教师很自然地用一句过渡句:“其实,在大自然里,还有许许多多活泼可爱的小动物,不信你们瞧!”“空格”键一按,屏幕上显示出40多种小动物。顿时,教室里沸腾起来,学生面对这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动物,欢呼雀跃:“呀!怎么有这么多小动物?”“有趣!”教师紧接着问:“想不想给大家介绍?”“想!”学生的表现欲望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个个跃跃欲试。这时教师再因势利导:”请你按老师讲的观察方法加以观察,然后选一只你最喜爱的小动物向大家介绍,比一比谁是最佳解说员。“鲜明生动、声情并茂的画面,把学生的思维紧紧地凝聚在小小的屏幕上,学生想说的愿望被充分调动起来了。这时教师再让学生同桌对说,小组讨论,大家交流,学生的话匣子一下打开了,个个说得开心,这也为写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上面两个教学案例,我们不难看出合理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把原本抽象难懂的知识点形象直观地展示出来,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三、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开拓学生视野,训练学生思维

多媒体课件能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景能使学生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同时接受刺激,手脑并用,提高思维集中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力的把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的运用和提高,从而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