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心理医疗设备

心理医疗设备

时间:2023-11-03 10:19: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心理医疗设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心理医疗设备

第1篇

【关键词】精神科护理; 素质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4-0079-01

1 具备健康的身体素质

精神病人由于受精神症状的支配,可能出现冲动伤人、外跑或毁物等行为,护士每天工作中面对众多的精神病人,在进行各项护理工作的同时,还要保持警惕性,防备病人突然的冲动行为,因此护士要有足够的体力应对突发事件。只有具备健康的身体条件,才能有充沛的精力正确有效地去应对和处理工作中的各种问题,护理工作才能更好的完成。

2了解病人的心理需要,与病人建立和谐护患关系

2.1 护士应了解病人的多种需要,不同病种以及疾病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心理需要。病人有共同的需要,也有个体化的需要。特别是对病人病史中的隐私和病情应做保密,绝不允许作为嘲笑的话题。如神经症、反应性精神病、焦虑抑郁状态的病人均存在需要被承认、被尊重,他们往往容易强调自己的躯体不适感和主观要求,反复描述自己的内心体验,表现焦虑不安,纠缠医护人员,以此得到医生和护士的注意、接纳、承认和支持。此时护士要关心和体贴病人的心理需要和疾病的痛苦,耐心倾听病人的倾诉并与病人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使病人对护士有亲切感和信赖感。

2.2 恢复阶段的病人,由于错误地认为得了精神病不光彩,被人瞧不起,无社会地位,并担心今后复发、遗传等问题,此时病人常产生自卑和轻生观念,护士绝不能忽视病人此阶段的心理状态和需要,应及时给予正确的疏导,使病人能正确认识自己的疾病是可以治愈的,消除各种顾虑,树立正确人生观,同时做好家属的宣教工作,杜绝意外发生。

3 敏锐的观察力,防范意外事件的发生

3.1精神病患者具有特殊性,精神科意外事件防不胜防,这就要求精神科护士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善于从病人的言行、姿态、表情、延伸等方面去发现问题,并能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是精神科护士必须具备的能力,它体现在整个护理过程中,其中很重要的技能是观察病人的病情及心理活动。如精神科一级护理中的三防病人(自杀、自伤、冲动毁物、逃跑)护士必须做到坚守岗位,定时巡回,对重点病人心中有数,及时发现和杜绝可能发生的各种安全隐患。

3.2 又如高度兴奋躁动病人或长时间呈木僵状态病人,其精神症状掩盖了躯体症状,加之病人缺乏主动描述不适体验,易造成躯体合并症而误诊或漏诊,如护士具有良好的医德素质,精湛的业务技术水平以及敏锐的洞察力,就能及早发现病情变化杜绝差错或事故发生。

4 尊重病人的人格与权利,对病人一视同仁

精神病人由于缺乏对疾病的认识,以及住院后出现新旧角色的冲突,常常不能配合治疗,如拒绝服药或藏药、毁物自伤等一些行为。此外,在护理时,除病情和治疗的特殊需要,应慎用约束。要维护病人的尊严,保护病人心理上的安全感,并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无论病人的社会地位高低、收入多少、关系亲疏都应一视同仁,享受同等护理待遇。对病人提出的合理要求尽力满足,对其不合理要求要耐心的讲明道理。

精神科护士绝大部分工作时间和知、情、意障碍的精神病人在一起,接触密切,工作难度大,而且常遇到病人的病态辱骂或人格污辱,护士能准确对待和处理,使自己在工作中维护正常的心理平衡,促进病人的康复,这充分体现了精神科护士高尚的职业道德及耐心与容忍的心理品质。3.7购买可靠度高的医疗设备。有人会疑惑这跟节约医疗设备维修成本有什么关系,如果购买的设备高度可靠,那么故障率就低,没有故障,又何来维修呢?购买可靠度高的医疗设备,不仅可以降低维修的成本,而且能更好地满足医疗服务的需要。

3.8重视医疗设备的保修合同。社会竞争,致使很多科技产品的生产商,都在售后服务方面加强了力度。医院在购买设备时,须签订保修协议,使医疗设备的维修得到专业保障,从而节约维修成本。

4结束语

医院内部医疗设备维修成本管理研究,目的是通过优化医疗设备维修成本的管理,节约维修成本,有利于促使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煌镜, 胡志, 卢晶.医疗内部医疗设备维修成本管理初探[J].中国医疗设备,2010(08)

[2]李鹤红.浅谈医院内部设备维修审计[J].现代医院,2005(12)

[3]何贞.谈医疗设备成本效益分析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J].左江医学杂志,2009(37)

第2篇

1提高术前术中护理管理达到无“痛苦”手术

1.1提高手术护理的措施面对竞争激烈的医疗市场,为了提高竞争力,结合手术室特点,我们实施了一系列提高手术护理的措施。具体做法是:在接到手术通知单后,立即指派科里进行过专门礼仪培训、成绩好、语言表达能力强的护士,到病人床前进行术前心理护理,了解病人情况,解答病人及家属的疑惑,达到病人及家属对本次手术明白知情。之后把情况及时反馈科室,根据反馈情况作出相应的准备和具体措施。例1,患者,女,52岁,因患子宫肌瘤,准备手术。笔者到病房查看病人时,发现她很焦虑和恐惧,因她对疼痛异常敏感,担心这么大手术会很疼,又怕发生意外以及会不会留后遗症等等。对于病人的担心和疑问,笔者耐心地向病人介绍了手术室的环境和手术要实行腰硬联合麻醉,告诉她这种麻醉只是下半身的麻醉,效果很好,不会疼。子宫摘除在妇科不算大手术,出血不多,一般不会有什么后遗症,也不会有什么危险,只要彻底放松,晚上休息好,术中积极配合大夫和麻醉师,手术一定能顺利完成。通过解释病人打消了顾虑,第2天手术配合得很好,非常顺利。由此可见,术前的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1.2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把病人安全接进手术室后,巡回护士立即给病人建立静脉通道,然后协助麻醉师做好麻醉,调整好手术所需,在术中积极配合台上物品供应的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与病人交谈,分散其注意力,从而消除其心理压力。当术中即将出现牵拉痛时巡回护士及时向患者讲明,这种情况的产生完全属正常现象,不必担心,正确对待,同时引导患者做深呼吸,使之配合手术顺利进行,达到无“痛苦”手术。在整个手术过程中,要求护理人员从语言、语气、体态等都要以消除患者紧张压力为目的,积极配合医生完成手术。

2提高护理人员业务水平,合理调配人员

2.1提高护理人员业务水平手术室护士长应用科学的态度,分析测定本科室所需的工作时数,包括年度手术平均数、工作总量等,在本科内把工作时间长、经验丰富的人员与年轻缺乏临床经验的人员进行合理搭配,使技能较差的得到传帮带。在工作许可的情况下及时选派人员到先进的外院科室进行专业学习,取长补短,以求在较短时间内提高我科的业务水平。

2.2合理调配人员在当前市场经济、控制成本、降低消耗的情况下,确保急症手术的同时,我们试行了弹性工作制,在预知无常规手术的时候安排人员休息,减少不必要的支出,达到提高效益的目的。

3医疗设备的管理

3.1学习相关医疗知识制定集体学习日,有计划地请医疗器械部门的专业人员到科讲课,对于科内的医疗设备和精密仪器,让全科人员充分认识先进医疗设备非一般仪器,了解设备的成本价格特点及设备的性能,同时熟练掌握该设备的操作方法和保养措施,并责任到人。使人人对设备使用熟练掌握,形成价格成本印象,增加成本概念,爱护和保养好设备。

3.2医疗设备的维护手术室的医疗设备是比较难控制与维护的,不可避免地增加医疗设备的意外折损费和维修费,此时护士长应了解设备损坏的原因、责任,根据责任提出处理意见,同时提醒大家在使用设备时不忘维护设备安全意识,使之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充分盘活运营成本,使有限的卫生资源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

4防止差错是完成任务的关键

护士长每天的工作重点,一是了解护士工作状态、手术情况、环境卫生、器械、物品、抢救药品准备情况,及时掌握手术室的动态信息,以便采取措施解决问题。二是监督检查护理人员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查对制度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杜绝差错,尽量努力减少缺陷,确保医疗安全。

第3篇

对于新分配来的医护人员,对将在工作中使用的医疗设备还不熟悉,可专门针对这类人群开展常用医疗设备使用操作的岗前培训。既有利于新参加工作的医护人员对医疗设备使用技术的掌握,也减少由于误操作造成对医疗设备损坏的风险。对于能熟练使用医疗仪器设备的“老”医护人员,由于长时间的操作仪器设备,使得他们对操作规程逐渐淡忘而简化,一些错误的操作不再引起他们注意,而是抱着侥幸心理得过且得。这时需要提供医疗设备的规范操作培训,并通过考核打分来纠正一些医护人员的错误操作,提高他们的安全责任意识。

培训内容的设置

1以设备使用操作为基础

虽然医护人员已经能够熟练操作使用这些医疗设备了,但“怎么使用是正确的”、“如何设置设备常用参数”仍旧是他们所关心的内容。因此医疗仪器设备的使用操作规程仍是培训的主要内容。特别是需要预置参数的仪器设备,要详细说明各参数的正常设置范围,对于参数的正常范围一定要让使用者牢记于心,通过计算后得到的参数数值要尽量精确。需用配套耗材批号或序列号来校准或调试的仪器设备,确保使用前做了校准和调试。对于非单一设备,包括其他辅助设备组成的成套医疗系统,还应该增加辅助设备使用原理、用途构造及工作流程等内容的培训。这样能使医护人员对整套设备的工作原理有清晰的认识,有利于他们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故障发生位置和影响系统运行的原因。

2以设备的保养和维护为重点

作为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特别关注的是临床医护人员对设备的保养和维护工作是否做的得当。在培训中,可以将设备保养项目按重要程度或间隔时间划为每日、每周、每月的设备保养和维护计划,督促医护人员按时保养,用时间量化方法去替代制度要求。

3以设备的安全使用为关键

提高医护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也是设备培训的重点。对有使用特殊气体要求的设备如麻醉机、肺功能仪等,要求医护人员要在气体瓶上做好标识,避免弄混。对于使用高温高压设备的科室,要定期开展压力容器特殊设备的专业培训;对于放射诊疗相关科室,要定期举行辐射安全防护方面知识的培训,必要时要请相关单位的专业人士进行培训。切实做好职业安全防护的培训工作。

培训资料的收集和制作

1准备培训资料要从日常工作积累入手

留心工作中常见的医疗设备故障,分析它们出现的原因。是使用者操作不当造成的“伪故障”,还是设备本身缺陷所导致的。及时记录,细心观察。在日常工作中积累需要培训的设备故障率情况,为培训的可行性奠定基础。在新设备安装验收时,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应积极参加厂家工程师的设备安装培训,并认真记录和学习。在对新设备加强了解的同时,也为今后的培训工作积累材料。

2查找设备使用说明和相关资料

设备的使用操作说明书是了解操作规程,研究设备性能的第一手资料,也是医学工程师所依赖的技术资料。进口设备的说明书大多是英文,或只在操作使用方面是简要的中文说明。这就需要医学工程师学习英文材料,或是查找国产同类产品说明作对照。对于与培训设备的同类产品,应认真对比研究。掌握同类设备共性和差别。而且除了研究不同品牌同类设备的性能特点外,对于同品牌不同型号的设备也要进行深入的学习。从纵深方向对培训的设备进行钻研,并能对同类设备进行对比评价。配件和耗材的质量影响着设备的正常运行。熟悉设备的耗材使用情况也很有必要。另外,要准备培训设备的发展前景和方向等方面的资料。医疗设备的发展速度快,技术更新快。向临床科室介绍先进的设备,有助于医护人员及时掌握医疗设备的发展方向,对科室技术开拓创新有一定积极意义。

3培训课件制作的重要性

随着医护人员参加培训的多样性和专业性,幻灯片式的培训资料必不可少。培训者可以将日常工作中积累的数据、照片等应用到幻灯片中,让培训者轻松地讲解,让听众们获得良好的视听效果,加深记忆。

第4篇

根据手术室的实际工作情况,我们在服务质量、人员调配、医疗设备、医疗安全、一次性医用易耗品等方面的管理制订一系列措施,使手术室护理质量有明显提高。

1提倡“人文”护理,对手术病人做好全程服务

1.1做好术前心理护理,了解病人情况,解答病人及家属的疑惑,达到病人及家属对本次手术明白知情。之后把情况及时反馈科室,根据反馈情况作出相应的准备和具体措施。例1,患者,女,52岁,因患子宫肌瘤,准备手术。笔者到病房查看病人时,发现她很焦虑和恐惧,因她对疼痛异常敏感,担心这么大手术会很疼,又怕发生意外以及会不会留后遗症等等。对于病人的担心和疑问,笔者耐心地向病人介绍了手术室的环境和手术要实行腰硬联合麻醉,告诉她这种麻醉只是下半身的麻醉,效果很好,不会疼。子宫摘除在妇科不算大手术,出血不多,一般不会有什么后遗症,也不会有什么危险,只要彻底放松,晚上休息好,术中积极配合大夫和麻醉师,手术一定能顺利完成。通过解释病人打消了顾虑,第2d手术配合得很好,非常顺利。由此可见,术前的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1.2要求洗手及巡回护士均应在术前了解病人病情、手术名称、术式、等,作好病人的心理护理。除作常规准备外,应对病人术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作出初步估计,做到心中有数,并作相应的准备工作。对术中输液、输血、用药及药敏试验应严格查对,术前术毕洗手及巡回护士必须认真清点手术中用物数量,严防遗漏。术中发现问题必须立即汇报并作出相应处理或协助其他医务人员处理。

1.3手术结束后,护送病人回病房。术后要认真清扫手术间地面,将血迹清洗干净,更换手术台上所有铺单。对污染或传染性疾病手术的相关用药须作特殊处理,如用4%“84"消毒液擦洗后再行熏蒸消毒,紫外线照射消毒等以彻底控制传染源和尽可能切断各种传播途径,防止交叉感染。非污染或传染性疾病手术的手术间则清扫干净后行紫外线照射消毒30min。

2手术室的质量管理

2.1手术室内清洁区、污染区、相对无菌区、无菌区应有明显标志,工作人员、无菌物品、病人、污物各行其道,清扫用具绝对分开,定期消毒,定期检查。手术间必须每周一次药物(如乳酸加等量水)熏蒸消毒,每晚紫外线照射消毒1h,每月进行空气培养一次,手术间空气培养细菌总数不得超过200cFu/m3,定期对消毒后(无菌)物品及消毒用品进行抽样细菌培养,护士长可根据监测所得数据,认真总结消毒无菌和清洁卫生质量,对存在的问题应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并督导全体人员执行。

2.2器械物品的质量管理手术所需器械物品的功能和保证供给,对手术的进行及手术质量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对特殊器械、精密仪器等应实行定点放置,专人管理以保障供给,对每一器械的功能也应定期检修,对已消毒的无菌物品应统一放置无菌储藏室,有效期为一周,每日清理过期器械,敷料一次;熏蒸消毒物品如中途增加物品应立即添加消毒剂。

3提高护理人员业务水平,合理调配人员

3.1提高护理人员业务水平手术室护士长应用科学的态度,分析测定本科室所需的工作时数,包括年度手术平均数、工作总量等,在本科内把工作时间长、经验丰富的人员与年轻缺乏临床经验的人员进行合理搭配,使技能较差的得到传帮带。在工作许可的情况下及时选派人员到先进的外院科室进行专业学习,取长补短,以求在较短时间内提高我科的业务水平。

3.2合理调配人员在当前市场经济、控制成本、降低消耗的情况下,确保急症手术的同时,我们试行了弹性工作制,在预知无常规手术的时候安排人员休息,减少不必要的支出,达到提高效益的目的。及药物,每周整理消毒容器,订出各类物品消毒更换日期,落实执行者。

4医疗设备的管理

4.1学习相关医疗知识制定集体学习日,有计划地请医疗器械部门的专业人员到科讲课,对于科内的医疗设备和精密仪器,让全科人员充分认识先进医疗设备非一般仪器,了解设备的成本价格特点及设备的性能,同时熟练掌握该设备的操作方法和保养措施,并责任到人。使人人对设备使用熟练掌握,形成价格成本印象,增加成本概念,爱护和保养好设备。

4.2医疗设备的维护手术室的医疗设备是比较难控制与维护的,不可避免地增加医疗设备的意外折损费和维修费,此时护士长应了解设备损坏的原因、责任,根据责任提出处理意见,同时提醒大家在使用设备时不忘维护设备安全意识,使之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充分盘活运营成本,使有限的卫生资源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

5防止差错是完成任务的关键

护士长每天的工作重点,一是了解护士工作状态、手术情况、环境卫生、器械、物品、抢救药品准备情况,及时掌握手术室的动态信息,以便采取措施解决问题。二是监督检查护理人员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查对制度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杜绝差错,尽量努力减少缺陷,确保医疗安全。

6加强无菌观念,降低切口感染率

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是手术室护理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具体做到了“三个100%"和“四严格",即对手术间进行彻底的清扫消毒,保持清洁无菌,空气培养合格率必须达到100%;各类器械包进行高压灭菌消毒,合格率达100%;手术大夫、护士手细菌培养合格率100%。四严格是严格核对各类缝合线、无菌手套,无菌纱布、引留管等的有效期,确保质量;严格监督大夫、护士无菌操作和规范刷手;严格消毒手术区域皮肤;缝合后切口严格消毒。由于我们对每个环节都进行管理,收效很好,连续五年无切口感染。

7易耗品的管理

手术室一次性医用易耗品较多,管理起来很麻烦,根据其特点我们进行了分类管理,各种麻醉包及成本较高的材料等采取班班交接,并做使用记录。对注射器、纱布、胶布、手套、消毒液等低值易耗品,由于其物品小,价格较低,不易引起管理者及工作人员的重视,浪费较普遍的现象,采取充分发挥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使全科人员参与管理,以科为家,人人肩上有任务,与每个人的经济效益挂钩,从而达到控制浪费、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最终目标。

8加强科室协调,积极配合手术

第5篇

摘要:在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日益发展壮大,在医疗这个庞大的体系中,医疗器械的作用逐渐得到重视,在医疗过程中诸多医疗器械得到使用,在医疗领域里使用不同的医疗器械越来越普遍。医疗器械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医疗人员的诊断结果,所以医疗器械的日常检查与维护便有了更严格的标准。

关键词:规章制度;售后垄断;加强管理;设备采买

1医院医疗器械维修管理的现状

(1)维修部门制度不健全。大多数医院对于医疗器械的维修工作,没有一个健全的管理制度,在维修的过程中也就没有可以参考的依据,缺乏对医疗器械在使用过程中的维护,在医疗设备出现问题之后,不够规范的管理也会影响设备的维修,也就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没有给医疗器械建立详尽的档案资料。维修工作者不够专业,知识能力水平不足。也或者部分维修员工工作的热情不高,抱着消极度日的心态在工作,缺乏对工作的责任感[1]。医院如果不能够建立医疗器械的专门的规章制度,也就不能无误的确保医疗器械的发展进程、管理办法、质量水平。(2)医疗设备售后垄断加剧。售后服务本应是商品营销的一种方法,其目的应该是维护自己的品牌,吸引新客户,发展市场以及保证自己品牌在市场中有稳定地位,同时这是一种服务,它是隐形的,是商家的承诺与保证。但是现在有大部分医疗设备供应商出现不完全提供重要的技术资料的情况,比如,使用说明、维修参考、维修方式或者电路图等技术资料。这一现象就会造成在医疗设备出现问题的时候医院方面的修理人员对设备进行检查和修理时无从下手。例如,商家会设置维修的密码、特殊装置,还有的商家会把线路图纸的主要部分省略或者进行模糊处理,使维修人员无法辨识。更有部分商家给院方提供假图纸并对设备上的标注进行处理,这些现象都造成了维修技术人员不能对出现问题的设备进行正常的修理。由此,又衍生出售后服务的产业链。虽然,许多商家承诺保修服务,打着顾客是上帝的口号,但是在这背后是庞大的利润,商家可以通过维修再次获得利润。这种现象使得医疗设备行业成为“无风险”行业。

2医院医疗器械维修管理的完善措施

(1)加强管理,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医疗设备的维修离不开维修的技术人员,想要加强维修队伍的素质就要加强对维修人员的管理。那么,对人员的管理就离不开健全的完善的规章制度,所以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势在必行。与此同时,也要建立档案,对设备的维修进行记录,让维修人员在维修的过程中逐渐积累经验,在维修结束后也要进行记录,记录每一次维修的部件,改动的元件,方便以后进行查看,也可以为以后更好地完成维修工作奠定基础。医疗器械的维护工作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作,维修起来也较为困难。根据院中目前维修人员的专业不同,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维修小组[2]。例如,可以划分为大型影像设备小组、生化小组以及普通维护小组。通过小组的划分,将每个人的工作范围明确,进行具体的责任划分。同时又不能使维修人员分散,产生不是自己工作范畴的心理,要树立集体意识,合作意识,不能使工作人员独立。通过完善规章制度的确立,权责分明,保证医疗设备的维修工作可以顺利开展。(2)严格把控设备采买。医院在购买设备的时候,要严格的把控好设备采买的公司。在双方签订合同时,明确相关信息。确定具体的售后免费保修期,在保修期内,设备出现问题后,商家给予保修的工作时效,不能出现拖沓,推诿等现象,售后人员到场后要保证修复时长,在合理的时间内完成对器械的维修工作,如若超出设定时间,就要对此问题造成的后果进行承担[3]。并且对于设备软件商家要给予免费升级,以免造成设备采买方二次付费情况。同时注明要提供完整的维护以及维修资料,常见问题解决方法等。同时也需要商家提供免费的培训,让设备维修人员可以清楚基本原理,可解决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日常故障问题。还有其他常见的问题,以及可能今后发生歧义的事件,都需要在购买时在合同中注明,定好在此类事件发生之后如何进行解决。避免今后出现不必要的纠纷。例如,在采买的时候院方可以制定标书,进行招标,在标书中注明售后服务的相关问题,以及商家需要履行的义务。对双方的权责进行明确。(3)重视日常维护。对于医疗器械,需要制定合理的维修期限,可以是两天或者三天对器械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与维护。日常的检查是必不可少的,一定要重视这个检查,在检查的时候也要进行记录,不可以敷衍了事。在器械可能会出现问题的时候就针对某种现象进行解决,避免出现在问题扩大化之后难以处理的时候才发现问题的现象,定期检查可有效减少问题的严重化倾向,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对器械给予保护,减少日常使用磨损给器械带来的损伤。同时规范医护人员的使用行为,禁止私自对仪器进行拆卸,在出现问题之后,及时寻找维修人员,双方做到及时沟通,配合另外一方的工作。例如,院方可以对保养进行分类,分为各个部门的日常维护,针对可能出现问题的提前维护,定期或不定期的保养性维护。将责任划分到具体的人员手中,明确自己的工作范畴。有序的进行日常维护工作。

3结束语

医疗器械的地位日益提升,其作用逐渐明显。医院使用先进的医疗设备不仅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提高工作效率,保证确诊的正确率,还可以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为医院确立建立更好地口碑。这就需要从源头抓起,关注日常,注重过程,加强对维修人员的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关注细节,抓起点滴,是目前解决医院医疗器械维修管理措施的关键所在。

第6篇

仪器设备采购工作与财、物的关系非常密切,因此要从强化教育入手,采取多种举措加强廉政建设,筑牢反腐倡廉的思想道德防线。一是注重经常性,做到警钟长鸣。我们及时学习传达医院和纪检委的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定期学习党纪法规和采购工作有关规定,不断加强警示教育,构筑思想道德防线。二是注重针对性,我们除进行专题学习外,还组织了针对性较强的学习讨论,深刻理解文件精神,牢记文件中的各项要求。三是加强设备处的监督制约,自觉接受审计、纪检和群众的监督,设备处不但接受审计、纪检的工作监督,还主动接受群众及生产厂家的监督,针对设备购置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让群众提意见找问题,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认真解决,堵塞漏洞,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中。通过找问题,完善制度,严格程序,规范行为,提高仪器设备采购工作中思想道德防线,提升采购人员的内控意识、监督意识、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努力形成 “不想、不能、不敢”的氛围。“不想”靠教育,提高觉悟增强自觉性;“不能”靠制度,加强监督机制;“不敢”靠严惩,克服侥幸心理,明白伸手必被抓的必然性,从而提高了采购人员的思想道德防线。

二、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完善体制。

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完善体制,是做好反腐败工作的基础,医院党政领导高度重视仪器设备采购工作,部署加强风廉政建设落实到设备采购的具体工作中去,充分发挥纪检、审计部门的监督管理作用,成立医科大学总医院设备专家评审库,医科大学总医院仪器管理委员会:院长任组长,相关副院长进入该委员会,并任副组长,主要成员由设备处、财务处、医务处、科研处、纪检处和审计部门等主要负责人担任,并明确了分工和任务。健全的组织机构和领导体系,为做好仪器设备采购工作奠定了组织基础和领导保证。

三、加强制度管理严格程序

加强制度管理,严格工作纪律,自觉接受监督,严格执行招标管理程序,属于政府采购目录下的商品必须严格遵守执行,严格执行招投标管理制度,积极编制相关的管理制度和程序文件。为了加强我院固定资金管理,依法执行国家、地方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相关政策法规,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有资产法、招投标法、政府采购法及天津市财政局相关文件,编制出适合我院的设备管理程序文件既:“购置设备申请程序”“购置设备审批程序” “购置设备采购原则” “购置设备审批权限”。为了规范监督管理,规范采购行为还制定了:“仪器设备采购管理制度和经办人行为规范”“设备采购过程中的监督管理制度”“设备采购责任追究制度”等,在医疗设备采购工作中严格执行管理程序,客观公正地履行职责,认真规范采购行为,必需坚持公开、公平、公正、透明、择优的采购原则,用管理制度约束腐败行为的发生,进一步加大了对仪器设备采购工作的监控力度,努力做到规范行为有依据,严格程序不变通,执行程序不走样,避免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四、规范医院设备招标采购评标方法,堵塞腐败案件发生

规范医院设备招标评标方法,是为了提高资金的使用率,抑制招标采购中的违纪、违规行为发生,堵塞腐败案件,使医院设备招标采购工作更加公平、公正、合理、优化、透明,净化医疗设备销售市场,提高医疗设备采购招投标的组织、管理、实施和监督管理水平,促进廉政建设。

规范医院设备招标评标方法内容:1、确定评标原则:医院设备招投标活动的基本原则是医疗设备采购招标工作的指导思想,必须体现招标活动的公正性和透明度。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科学、择优” 的基本原则;坚持功能优先,价格合理,不保证中标的原则;在选择商家时,以生产厂家优先,其次总销售商的原则;评标过程中统筹兼顾综合分析的原则;评标委员会的组建要遵循科学、公正、严谨的原则。2、规范评标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规定,规范医疗设备采购招标,从程序上规范医疗设备采购招投标活动,使医疗设备招投标工作形成制度化、标准化。医院设备采购招投标全过程活动必须在医院审计、纪检和群众的监督下进行,审计、纪检部门将严格按照“医疗设备、耗材招标采购监督条例”执行。3、量化评标指标:医疗设备采购招标中的评标因素主要包括投标设备的性能、质量、价格、资质、业绩、售后服务和信誉等,因此要对设备企业生产实力、资金情况、技术质量、经营实力、价格因素综合分析,合理划分各因素的分值比例,这是评标工作的关键。4、制定评标方法考虑的因素:技术性能配制、运行费用、保修期后的维修费用、备品备件提供的能力。5、评标纪律:严格规定在评标过程中的管理制度,参加评标的工作人员承担的责任,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评标纪律,堵塞设备采购评标中的漏洞,降低腐败案件发生。

五、建立反腐败工作的长效机制

做好医院设备采购工作中的反腐败工作是一项复杂、艰巨、长期的任务,要坚持常抓不懈,要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把医疗领域的商业腐败问题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结合起来,与建立健全医院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结合起来,与医疗服务秩序、严格医院内部管理结合起来,对存在的问题,通过逐步健全制度,完善管理,建立防控医院购销领域抵制商业腐败的长效机制, 制度反腐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制度反腐,意味着不仅要通过制度惩治腐败,而且要通过制度预防腐败,预防腐败必须有相应的制度做保证,建立设备采购过程中的行为准则,审计、纪检监督检察制度,设备招标采购管理制度,设备招标评审制度,设备采购责任追究制度等,只有建立和不断完善这些制度,并让这些制度切实发挥作用,才能保证在设备采购运行的各个环节,有效地预防和反对腐败,不断铲除商业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

六、今后任务、方向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经常性的举办参观学习各种类型的警示教育,提升责任意识、内控意识、风险意识和监督意识,提高廉政建设意识和反腐败的能力,

第7篇

[关键词]医院 成本核算 成本控制

目前,我国全面推行了新的《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根据新制度要求,医院要加强成本意识,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院绩效,增强医院在医疗市场中的竞争力。但截至目前多数医院仍然未能构建起健全的内部会计成本控制体系,也同样只有少数医院对成本核算进行了相关详细的研究分析,由于传统管理工作的管理方式,也使管理职能在诸多会计工作管理环节中,不能有效发挥,受到严重制约,并且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目前我国医院成本会计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1.医院经营成本意识相对匮乏。我国的医疗体系中,相对来说公益性公立医院占绝大多数,主要由政府拨款对医院医疗设备与相关建设进行整调与改进,这与私立医院在经营本质上有很大的差别,尤其是在行业竞争意识上的差异性就能体现出来。

2.医院成本控制管理方式滞后,缺乏科学管理机制。随着时代经济的发展需求,现代医院也逐步迈向于国际化发展趋势,其所涉猎的经营服务业务类型也愈加广泛、多元,这就使得目前医院科室的一切有效财务支出的费用管理,以及成本管理的工作难度大幅度提升了。

3.成本核算体系不完善大多数医院仍然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机构设置和经验式的管理方式,在这种运行方式下,实行差额预算,经营上少有压力,疏于成本管理;在大中型医疗设备购置时,对成本效率考虑不够,致使医疗设备资源利用率较低;医院管理者业绩考核是以经济收入增长和医疗质量提高为目标,轻视成本控制考核。没有明确建立医院成本核算管理组织体系,工作制度和标准规范;没有通过成本预测、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明确反映医院经营成果,以挖掘低成本的潜力。

二、加强医院总成本控制

1.医院领导提升管理意识,更新会计控制成本观念。医院领导所下发的命令与相关施行决策是奠定医院自身成本控制管理的重要决定要素。这就需要相关部署决策管理层的有关负责人,加强自身经济管理观念,树立积极先进的成本控制大局观,坚持成本与投资效益的合理匹配方针政策与原则,充分发挥出正确、科学的决策职能效用。

2.加强资产管理,提高医院资金使用效益。医院的资产有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为了提高医院资金使用效率,既要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又要加强流动资产管理。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主要是指价值较高的医疗设备管理。医院为了扩大再生产,每年都会有较大的资金用于添置医疗设备,同样为了病人提供更优、更新、更好的医疗服务,每年也会更新一些医疗设备。如果不考虑医疗设备投入产出的回报率,一方面会造成卫生资源浪费,另一方面会使医院固定资本增加。为了提高医疗设备的投入产出的回报率,要改革设备投入机制,谁申请投入谁负责,风险和责任共担的投入机制,使资本性支出科学合理。

3.强化医院全面预算管理。预算是根据发展计划和任务而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预算的编制必须遵循确保实现原则和统筹兼顾确保重点原则。医院预算是医院根据发展计划和任务而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在充分考虑医院的实际情况下,对医院资金运用给予合理的安排和适当的调整,目标是为了实现医院资源的科学配置。

4.改革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控制人力成本。医院应坚持以人为本,在大力引进专业技术人才的同时,还要根据医院实际合理设置岗位和科室,避免因人员配置不当造成不必要的资源耗费。人员费用是医院成本费用的重要内容,严格控制人员费用在医院成本管理中占有突出位置。逐步完善因事设岗、以岗定员、逐级聘用、竞争上岗的人事制度,降低人员费用,实现减员增效,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此外,医院还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双向竞聘的用人机制,制定合理的人员配置定额,做到人力成本与医院的经济效益相适应。改革分配制度,医院人事部门还应会同财务等相关部门确定适应医院发展的人事方案,把隐性收入、福利收入、灰色收入明朗化,通过成本效益分析及学科发展的需要选择最优的方案,达到成本最低化的目的。实行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克服平均分配的缺陷,消除攀比心理。建立严格的临时用工制度,减少临时用工开支。改革医院内部组织结构,简化管理层次,减少管理人员,降低管理费用,实现高效管理。

5.借鉴与吸纳行之有效的成本会计方法。医院可以通过分析和考查各项工作的标准产出效率与实际值的差异,寻找解决对策,进一步完善服务程序,提高服务质量。而全面质量管理就是充分考虑这一点而展开积极部署,来降低成本为主要思路去实践的,该思路的出发点是高质量产品所获得的收益远大于产品出现质量问题获得的收益,所以医院应根据不同患者的需求设计服务产品,通过保证服务令患者满意,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医患纠纷,将资源用在更有效率的地方,创造更多的经营价值。

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促使医院的管理模式从“政策依赖型”转向“市场导向型”。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环境,只有建立健全内部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加强以成本预测、成本控制、成本核算主要内容的成本管理,有效利用现有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才能增强医院自我发展能力,不断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吴奕龙.加强医院成本控制的探讨[J].广东审计,2006(3).

第8篇

关 键 词 (冒号):色彩 生理与心理 调节与辅助治疗 色彩层次设计

1、色彩设计要具有调节心理与辅助治疗功能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观念,对医疗空间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医疗空间环境重要的建构因素之1即为色彩,医疗环境的色彩氛围除满足就医的功能外,还衍生出1些新功能。对进行医疗空间的色彩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

1.具有保护调节功能的色彩设计

医疗空间室内的色彩设计除了具有美化环境的功能外,更应该充分考虑环境中色彩的保护与调节功能,合理的色彩应用可以减轻工作者的视觉疲劳,缓和紧张情绪,提高工作效率。发挥色彩调节功能,会给使用者更多情感及精神上的关怀。

最早的色彩调节实例源于1925年,在美国的外科医院里,医生们手术时常在白色墙壁上产生若隐若现的血红色视觉残像,使视觉处于疲劳状态。为了改变这种状态,他们接受了着名的色彩学家别林提出的建议,在白墙上涂红色的补色——浅绿灰色,从而有效缓解了手术医生的视觉疲劳。此后,手术室的环境常用淡蓝或淡绿色,避免和减缓血液的色彩对人视觉长时间的冲击,起到调节人的视觉、心理疲劳的作用。从上述事例中,可见色彩调节功能在医疗工作环境中的重要性。在设计色彩时,如医生办公室、门诊室、急诊室等医务人员工作的环境,可以把空间色调整体考虑为苹果绿色、淡蓝绿色或淡蓝色等具有保护功能的色系。色彩调节主要是利用色彩在人们生理、心理上形成的错觉效应,它是设计师在色彩设计中最可利用的手段,在医疗空间的色彩设计时,应特别注意色彩的这1特性。

2.具有康复与辅助治疗功能的色彩设计

医疗空间的色彩设计应充分考虑环境中色彩的辅助治疗功能,合理的色彩应用可以从使用者的生理、心理、情感的需求等方面着手。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为5个基本层次,而精神层次的需求处于这个金字塔的最高处。当物质需求得到满足时,人类有条件、有愿望超越物质、实用功能的层次,产生对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的需求。反映在医疗环境室内色彩设计的观念上,就是开始注重色彩对人精神层次的影响因素,开始关心患者对色彩从生理到心理再到精神情感等方面的需求,色彩能给人带来强烈的生理、心理效应,色彩环境影响精神情感对疾病的辅助治疗有积极作用。

色彩作用于人的生理,可以直接影响人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德国慕尼黑1家研究单位调查表明(冒号):紫色可以使怀孕妇女安定,绿色可以缓解疲劳等,国外在神经病研究史中发现1些小脑有病的患者,在穿红色衣服时感到失衡几乎要摔倒,而穿绿色衣服就完全正常了。色彩作用于人的心理,可以引发人的心理及情绪的变化,如对色彩的联想(冒号):绿色连接着森林、草原,显示着自然勃勃的生机,象征着生命的旺盛。在医疗空间室内色彩的设计中有效地考虑到这些规律,将激活病人对有限空间的无限联想,更重要的是,联想的意义在于它直接作用于病人的心理及情感,从而引发喜怒哀乐等各种情绪,通过对病人情绪的调整,起到对疾病辅助治疗的作用。

利用色彩环境来调节人的心理及情感是促使患者康复的可行并有效的方法。尤其在医院建筑室内装饰设计中要考虑色彩效应,1方面要考虑到医疗空间色彩层次的丰富性与和谐性;另1方面更要注意色彩对患者生理、心理影响所产生的情绪变化和对患者的辅助治疗功能。使用得当的室内色彩可以带来良好的就诊环境气氛和对疾病的治疗效果。避免过多的色彩搭配造成视觉疲劳和混乱,及对病人情绪造成的不良影响。所以在两者之间寻求1个平衡点尤为重要,同时也是医院对患者的人性化关怀的体现。

2、医疗环境室内装饰色彩要有和谐的层次感

医疗环境室内装饰的色彩设计可分为3个层次:空间界面的主体色彩设计、空间丰富色调的色彩设计、活跃空间的点缀色彩设计。

1.医疗空间的主体色调

主体色调构成空间色彩系统的主体,它是室内色彩设计成功的基础。由于医疗空间的单元功能区域较多,空间组合较为复杂,应进行色彩的区域管理,在医疗空间总体色彩的构想下,每个医疗单元区域确定相互联系又相互协调的主体色调,并且此色调的选择应符合患者和医务工作人员的需求。

在确定医疗单元主体色调色彩体系基础上,就要着手分析室内界面的相互关系,即室内空间的分隔——墙面、地面、顶棚各界面所用色彩。考虑其在医疗空间所占的面积比例最大,对于空间整体氛围起着主导作用,1般情况下墙面往往采用彩度很低、明度较高的淡雅色,而不宜大面积用纯色;地面色可采用同色系较深色,强调明度的对比效果;顶棚色则比墙面色的明度更高1些,以给人敞亮的感觉。在主体色调之后,就要考虑其与医疗家具、设备及设施之间的色彩关系了。

2.医疗空间的丰富色调

医疗办公家具、医疗设备、设施等,这些因素都是医疗空间色调丰富的元素,应用得当,可对空间色调丰富起到很好的作用。医疗办公家具的使用,可以根据不同使用空间的特点选择不同色调的家具,以适合不同单元功能区域的色调要求,并且增加了单元功能区域的色调的丰富性。医疗家具的色彩1般较背景色深1些或浅1些,可采用与背景色同色系,变化其明度来取得较好的效果,也可采用不同色相取得对比效果。总体把握的原则要与主体色调协调,丰富主体色调,增加色彩层次的丰富性。医疗设备、设施的色彩也应与主体色调相丰富并协调,色彩应以浅色为主,且现今的医疗设备、设施应加强色彩的多样性以供选择。

3.医疗空间的点缀色

根据空间的需要,有时起丰富色调作用的元素也可用作空间的点缀色,具有1定的2元性。有的空间元素是专门为点缀与美化空间环境而存在的,如装饰画、插花等装饰品的使用,成为室内环境中最为活跃的元素,显然陈设品的色彩是使医疗室内环境焕然1新的最简便工具,1束鲜艳的康乃馨、清亮的水晶花器会给患者生命的力量;或者1幅充满生命气息的装饰画,都是对空间点缀色彩的匠心独运之处。可见室内陈设品的色彩作用不能低估,其局部的色彩点缀就会达到1种戏剧化的效果,可谓是画龙点睛之笔。

结语

21世纪是人们关注健康的时代,色彩以其独具的魅力在医疗空间环境中备受关注,设计师在进行医疗环境室内色彩设计时应更多地考虑人的因素,创造和谐优美、赏心悦目、健康宜人的医疗空间,使医疗环境室内色彩设计提升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

[1]朱伟.环境色彩设计.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5.

张绮曼.环境艺术设计与理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第9篇

【关键词】 突发事件;急诊;急救;医学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22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2996-02

1 急诊急救的必要性

生命是最重要的,无论什么时候,在什么情况下,生命是一个人生存最起码的前提。急诊急救是对生命的尊重,是在捍卫生命的权利。当今社会发展很快,人们也在从事着不同的事情和工作,外出的时间也在增多,很多人常年奔波在外,这都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埋下了隐患。在发生意外事情的时候,急救显得很重要,如果没有及时地拯救发生突发事件的患者,很可能让其失去生命。如果是在医院,急诊显得更为重要,急诊需要全体医生和护士的共同抢救,只有多方面的积极配合才能让病人得到及时的救助,拯救病人的生命。所以在当今社会下急诊急救是很重要的,它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全,社会的和谐稳定等多方面的内容,只有及时地采取正确的急诊急救方法才能拯救病人于危难之间,让病人重新站起来。

2 急诊急救应注意的问题

21 病人第一的原则 无论什么时候,在医院里病人永远是第一位的,出于对生命的尊重,医院在遇到紧急的突发事件时一定要先给生命垂危的病人治疗,这个时候不必考虑挂号的问题。有很多医院在这方面做得不是特别好,他们没有对发生突发事件的病人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这导致很多的病人失去了鲜活的生命。还有的医院在对病人进行抢救时没有对病人进行严格的检查,而是靠经验判断病人什么部位出现了问题,工作态度不认真,敷衍了事,从而导致延误病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甚至使病人失去生命。

只有对病人全方位地检查才能分清病人的伤势和病情,但很多的医院并没有做到这一点,他们只是急于抢救现有的病人,没有用客观清醒的头脑对病人的整个伤势进行分析,只有到了在手术或者医治的过程中才发现了新的问题,这是一种很不负责任的治疗方法。医生的本能是救人没有错误,但同时要保持客观、冷静的头脑也是至关重要的,否则很可能对病人造成更大的伤害。因此在手术或者治疗之前就要对病人有合理的全方位的检查,这样可以检测病人的病情及其严重度,没有全面的检查是无法对病人对症下药的。但这个过程中,值得提出的是,一定要对病人进行全面又快速地检查,如果速度不够快,磨磨蹭蹭,拖拖拉拉,很可能会对病人的生命安全产生很大的影响。

3 提高急诊急救效率的方法

31 提高医护人员的医疗素质 对于医生和护士来说,虽然治病救人都是每天重复的工作,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很多的医生和护士态度不端正,工作不认真,操作不规范,这都可能对病人病情的治疗产生很大的副作用。对于发生突发事件的病人来说,医生的一个小小的动作上的问题都可能对病人产生很大的影响。重要的一点是,医护人员要保证忙而不乱,粗中有细,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在慌乱的情境中保持一份冷静和客观,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对整个的救治的过程是很有帮助的。

32 医疗设备的改进 医疗设备的不先进导致了很多病人不能及时地进行治疗,或者不能用最先进的治疗手法达到最理想的治疗效果。很多的中小型医院里的检测仪器和设备的误差比较大,很多的测量值都是不准确的,在这很大程度上导致对检测的结果判断有误,找不准病人的最佳治疗方案,这无论是对医生还是病人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为了提高仪器的使用和精度,国家在这方面应加大对医疗设备的投入,保证医院具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和医疗手段。在医生之间广泛地开展先进仪器的使用教学,加深大家对先进仪器的熟练使用。只有有了先进的医疗设备才能对病人的病情加以准确的分析,之后对之进行精确的治疗。

4 适当学习急救的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意外情况和突发事件,这个时候我们掌握一些基本的急救常识来救人是很有必要的。下面介绍一些常用急救的方法。首先最重要的是学习对于突发病如心脏病的急救方法,当这种情况出现时,要将病人置于硬板床或平整的地面上并通风,解开其衣领扣子,使头部后仰以保持气道通畅,此时可以两手掌根重叠,按压其胸部必要时要进行人工呼吸。关于溺水事件,当发现他人发生溺水事故的时候,尽快找到方便可取的飘浮物抛给落水者,比如救生圈、木块等。如果没有也可以找到长绳或将腰带,围巾连起来后抛给落水者,将其拉上岸。冬天发现踩破冰面的落水者,救助者一定要趴在冰面上匍匐接近落水者,同时应尽量减轻自身重量对冰面产生的压力,以防压破冰面适得其反,然后再将方便可取的物品,如围巾、长绳或竹竿等抛给落水者拉他上岸。如果自己溺水,不要慌乱,不要胡乱拼命挣扎,不要将手臂上举乱动,这样会致使人体在水中失去平衡,身体就会下沉得更快。除大声呼救外,落水后应立即屏住呼吸,如果感觉到上浮时,应尽可能地使头部后仰,使鼻部能够露出水面呼吸,但千万不要试图将整个头部伸出水面,这时要等待救助者的出现。遇到烧伤情况,尽量脱去被烧毁的衣物,防止创伤面积增加,当遇到着火时应迅速卧倒,在地上匍匐前进,迅速逃离开现场,不管是被火烧伤还是酸碱烧伤都应及时冷疗,这样能够阻止热力继续作用而使创面加深。掌握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自救和他救的方法可以保证我们在面对重大突发事件中保持冷静。

5 结 语

珍惜生命,健康常在。当面对突发事件给我们压力时,学会急诊急救无形中给了我们坚固的盾牌,此次的调查研究正是证明了善于急救营救的必要性。国家也在政策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来提高医疗的设备,总体来说技术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观,有人说是急诊急救带给我们第二次生命,所以掌握急诊急救的科学方法是很关键的。

参考文献

[1] 魏红云撰写急诊急救护理论文的体会――《现代护理》,2005年11期

第10篇

2008年1~11月,我国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累计工业总产值为677.35亿元,同比增长32.53%,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1.11个百分点;累计工业销售产值为656.25亿元,同比增长32.23%,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9.43个百分点;产销率为96.89%,比上年同期减少了0.22个百分点。去年11月末,产成品资金占用为47.50亿元,同比增长25.23%,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8.23个百分点。其中: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业、口腔科用设备及器具制造业、实验室及医用消毒设备和器具制造业、医疗外科及兽医用器械制造业、机械治疗及病房护理设备制造业、假肢人工器官及植(介)入器械制造业、其他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累计工业总产值分别为244.32、10.82、28.83、217.78、44.01、29.20、102.40亿元。

一、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运行情况

(一)行业规模

2008年1~11月,我国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636.49亿元,同比增长28.48%,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6.31个百分点。去年11月末,我国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资产总计为606.38亿元,同比增长17.45%,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0.92个百分点;企业数为915 个,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09个;从业人员年均人数为18.72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2.26万人。其中: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业、口腔科用设备及器具制造业、实验室及医用消毒设备和器具制造业、医疗外科及兽医用器械制造业、机械治疗及病房护理设备制造业、假肢人工器官及植(介)入器械制造业、其他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企业数分别为239、33、45、280、79、60、179 个,占行业比重分别为26.12%、3.61%、4.92%、30.60%、8.63%、6.56%、19.56%。

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业、口腔科用设备及器具制造业、实验室及医用消毒设备和器具制造业、医疗外科及兽医用器械制造业、机械治疗及病房护理设备制造业、假肢人工器官及植(介)入器械制造业、其他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从业人员年均人数分别为4.60、0.40、0.69、8.15、1.10、1.15、2.61万人,占行业比重分别为24.57%、2.14%、3.69%、43.54%、5.88%、6.14%、13.94%;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业、口腔科用设备及器具制造业、实验室及医用消毒设备和器具制造业、医疗外科及兽医用器械制造业、机械治疗及病房护理设备制造业、假肢人工器官及植(介)入器械制造业、其他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人均资产总计分别为52.70、26.56、42.59、18.97、24.84、30.50、40.76万元/人,比行业平均水平分别多20.30、少5.84、多10.19、少13.43、少7.56、少1.90、多8.36万元/人。

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业、口腔科用设备及器具制造业、实验室及医用消毒设备和器具制造业、医疗外科及兽医用器械制造业、机械治疗及病房护理设备制造业、假肢人工器官及植(介)入器械制造业、其他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累计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为229.42、9.53、27.85、207.23、39.39、28.00、95.07亿元,占行业比重分别为36.04%、1.50%、4.38%、32.56%、6.19%、4.40%、14.94%;累计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分别为24.69%、31.76%、34.45%、28.92%、29.05%、28.08%、35.19%,比行业平均水平分别低3.79、高3.28、高5.97、高0.44、高0.57、低0.40、高6.71个百分点。

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业、口腔科用设备及器具制造业、实验室及医用消毒设备和器具制造业、医疗外科及兽医用器械制造业、机械治疗及病房护理设备制造业、假肢人工器官及植(介)入器械制造业、其他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资产总计分别为242.58、10.63、29.35、154.71、27.40、35.19、106.51亿元,占行业比重分别为40.00%、1.75%、4.84%、25.51%、4.52%、5.80%、17.56%;资产总计同比增长分别为17.89%、10.97%、13.82%、15.60%、14.98%、23.47%、19.69%,比行业平均水平分别高0.44、低6.48、低3.63、低1.85、低2.47、高6.02、高2.24个百分点。

(二)产销情况

2008年1~11月,我国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累计工业总产值为677.35亿元,同比增长32.53%,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1.11个百分点;累计工业销售产值为656.25亿元,同比增长32.23%,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9.43个百分点;产销率为96.89%,比上年同期减少了0.22个百分点。去年11月末,产成品资金占用为47.50亿元,同比增长25.23%,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8.23个百分点。其中: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业、口腔科用设备及器具制造业、实验室及医用消毒设备和器具制造业、医疗外科及兽医用器械制造业、机械治疗及病房护理设备制造业、假肢人工器官及植(介)入器械制造业、其他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累计工业总产值分别为244.32、10.82、28.83、217.78、44.01、29.20、102.40亿元,占行业比重分别为36.07%、1.60%、4.26%、32.15%、6.50%、4.31%、15.12%;累计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分别为31.21%、43.19%、48.00%、27.64%、36.30%、24.48%、43.20%,比行业平均水平分别低1.32、高10.66、高15.47、低4.89、高3.77、低8.05、高10.67个百分点。

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业、口腔科用设备及器具制造业、实验室及医用消毒设备和器具制造业、医疗外科及兽医用器械制造业、机械治疗及病房护理设备制造业、假肢人工器官及植(介)入器械制造业、其他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累计工业销售产值分别为234.98、10.32、27.33、215.79、41.77、26.37、99.70亿元,占行业比重分别为35.81%、1.57%、4.16%、32.88%、6.36%、4.02%、15.19%;累计工业销售产值同比增长分别为29.42%、47.35%、46.17%、29.75%、31.84%、27.57%、41.67%,比行业平均水平分别低2.81、高15.12、高13.94、低2.48、低0.39、低4.66、高9.44个百分点。

(三)盈利情况

2008年1~11月,我国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累计利润总额为63.5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1.06亿元;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为4.80亿元,同比增长40.32%,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37.56个百分点。11月末,我国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亏损面为21.86%,比上年同期增加了4.36个百分点;亏损深度为7.55%,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25个百分点。其中: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业、口腔科用设备及器具制造业、实验室及医用消毒设备和器具制造业、医疗外科及兽医用器械制造业、机械治疗及病房护理设备制造业、假肢人工器官及植(介)入器械制造业、其他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累计利润总额分别为26.51、0.53、2.10、14.46、2.73、4.12、13.11亿元,占行业比重分别为41.71%、0.83%、3.30%、22.75%、4.30%、6.48%、20.63%。

二、进出口情况

(一)医疗仪器及器械

2008年1~12月,我国医疗仪器及器械累计出口额为44.95亿美元,同比增长30.0%,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5.9个百分点;累计进口额为28.79亿美元,同比增长18.5%,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0.8个百分点;实现贸易顺差16.1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的贸易顺差10.28亿美元,顺差增加了5.88亿美元。

(二)医疗、外科、牙科或兽医用仪器及器具

进出口总体情况。2008年1~12月,我国医疗、外科、牙科或兽医用仪器及器具累计出口额为25.76 亿美元,同比增长34.70%,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2.57个百分点;累计进口额为20.07亿美元,同比增长31.07%,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5.96个百分点;实现贸易顺差5.69亿美元,比上年同期的贸易顺差3.81亿美元,顺差增加了1.88 亿美元。

分地区进出口情况。2008年1~12月,我国医疗、外科、牙科或兽医用仪器及器具累计出口额25.76 亿美元,其中,累计出口额前5个省(市、区)是广东、江苏、上海、浙江、辽宁,累计出口额分别为6.48、4.98、4.54、3.15、2.23亿美元,其累计出口额合计占全国的比重为82.96%。累计出口额集中度比上年同期上升了0.64个百分点。去年1~12月,我国医疗、外科、牙科或兽医用仪器及器具累计出口额同比增长34.70%。其中,累计出口额同比增长较快的是海南、、湖南、内蒙古、重庆等省(市、区),累计出口额同比增长分别为413.95%、248.05%、152.05%、102.97%、100.99%,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79.25、213.35、117.35、68.27、66.29个百分点。

分国家进出口情况。2008年1~12月,我国医疗、外科、牙科或兽医用仪器及器具主要出口目的地是亚洲和欧洲,累计出口额分别为9.07、8.03亿美元,占出口总额(25.76 亿美元)的比重分别为35.20%、31.15%;累计出口额同比增长高于全国增速的是大洋洲、欧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区,同比增长分别为42.12%、36.82%、35.65%、35.35%,比全国(34.70%)高7.42、2.12、0.95、0.65个百分点。2008年1~12月,我国医疗、外科、牙科或兽医用仪器及器具主要进口来源地是北美洲和欧洲,累计进口额分别为7.40、6.31亿美元,占进口总额(20.07 亿美元)的比重分别为28.73%、24.47%;累计进口额同比增长高于全国增速的是非洲、拉丁美洲、欧洲、亚洲等地区,同比增长分别为498.44%、60.64%、35.93%、34.44%,比全国(31.07%)高467.37、29.57、4.86、3.37个百分点。 从贸易平衡看,表现为我国贸易顺差的是亚洲、非洲、欧洲、拉丁美洲、大洋洲等地区,与北美洲等地区是贸易逆差。

三、行业动态

(一)2009年我医疗器械出口机遇大于挑战

据业内专家预测,国际药械市场消费量不会因经济危机出现而发生较大变化,有固定的消费群体,在全球经济环境极其恶化的情况下仍然保持较为理想的发展势头。而且,我国是中低端诊治设备、医用敷料、中低值耗材类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大国,许多品种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相对优势,有的产品已经占据了国际市场一定份额,这些产品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被其他国家替代。相反,欧美日等成熟市场应对危机势必选择符合注册上市标准、更高的安全性要求和性价比越来越高的产品,为我国医疗器械达标产品提供了机遇,进而使其他发达或发展中国家选购同质的我国产品成为可能。同时,我国医疗器械企业应对危机中采取了加大对新兴国家市场的开拓力度,转变营销模式和研发资金重点投入潜力的产品,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医疗器械产品2009年出口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提供了潜在势头。此外,国际货币汇率变化不确定性、市场监管力度加大和环保要求提高等因素,影响着经营企业心理预期,再加上原材料、能源、劳动力成本的持续增加,医疗器械重点品种的成本预计将呈上升之势,并进而推动价格上升。但由于许多涨价因素是刚性的,最终生产经营企业和客商将共同消化涨价压力,预计部分产品的出口量将减少,同时,部分产品如医用敷料、医用家具等产品尚有调整出口退税率的空间,适度化解了上涨成本,即便如此,在整体环境萧条的背景下,我国医疗器械产品出口额仍将维持在18%~24%的增长幅度。

(二)医疗器械行业将受益于新医改方案

今年1月21日,国务院原则通过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据了解,国务院通过的新医改方案指出,2009~2011年各级政府预计投入8500亿元用于保障五项基本改革。由于目前政策并未对这8500亿元作出分配说明,分析人士对这一投资的流向有颇多猜测。具体到8500亿元在这三个领域中的分配比例,分析人士表示很难进一步猜测,但可以预见,这部分投资将给药品及医疗器械市场带来较大增量。中信建设研发部研究员周鸣杰认为,国家加大投入将会给政府采购品种带来高速增长,这包括基础医疗器械和疫苗行业,但尽管整个行业存在扩容利好,但对于不同企业来说,市场份额的增减很可能参差不齐。

(三)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开始施行

从2008年12月30日起,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制定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开始施行。这个历时6年、几易其稿的《办法》也是我国第一个关于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的专门的法规性文件。 虽然我国在2002年就开始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试点工作,并于2004年全面展开,但一直没有一部专门的法规,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的深入推进。时至今日,《办法》的出台终于填补了这一空白,必将推动我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工作迈上规范化轨道。

第11篇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科收治的212例患者临床资料,并根据其护理管理方式随机分为采取护理风险管理的研究组(106例)、对照组(106例)。总结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因素,探讨应对措施。

结果:对照组发生护理风险事件8例(7.55%),研究组发生护理风险事件2例(1.89%)。研究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纠纷投诉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结论:提高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加强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可有效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效果。

关键词:风险管理 心内科 护理管理 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379-02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国民和社会对护理人员护理水平要求日益提高。由于心内科患者病情发展迅速、不可预见性显著、病死率较高等,导致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风险明显高于其他科室,更易发生护理纠纷问题。所谓护理风险即是护理过程中出现的不确定危害因素直接或间接对患者中造成严重损伤的可能[1]。护理风险不仅具有常规风险的特征,还具有其独特特征,如:不确定性、高水平性、复杂性及后果严重性等。我科对2011年1月~2013年1月间收治的部分患者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其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中,男性150例,女性62例;年龄分布在44~78岁间,平均年龄为(60.3±9.7)岁。本组患者均确诊为心血管疾病,主要包括:冠心病(46例)、原发性高血压(94例)、心律失常(35例)、心脏病(26例)及其他(11例)。本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106例。经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疾病、病情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回顾性分析本研究中患者出现的风险问题资料,总结、分析护理管理中潜在风险因素,并据此提出可行的护理风险管理应对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管理效果。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5.0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对照组106例患者中,发生护理风险事件8例(7.55%)。其中,输液反应2例、碰伤2例、跌倒3例、褥疮1例;5例出现护理纠纷。研究组106例患者中,发生护理风险事件2例(1.89%),均为跌倒,其中1例出现护理纠纷。两组患者在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纠纷投诉率、护理满意度方面差异性显著(P

3 讨论

3.1 护理风险因素分析。

(1)患者及家属因素:心血管内科患者平均年龄较大,身体机能减退,行动不便,自我保护能力降低。加之,患者一般病情危重,病情进展迅速,部分患者甚至处于意识障碍状态,诸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了护理管理风险。另外,某些病情较轻、症状不明显患者及家属对疾病认识不足,出现违反医院规章制度,私自外出,不配合护理工作,增加了护理管理的难度[2]。而一些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突然进展难以接受或不理解,也可导致护理纠纷问题的出现。

(2)护理人员因素: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职业素质、责任意识等与护理效果密切相关。部分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年龄较小、经验不足、人文素养不够、对护理风险重视程度不到位,造成整体护理难以实施、护理效果难以满足患者生理、心理等各方面需求的现象,成为了护理管理的潜在性风险因素。

(3)医疗设备及药物因素:随着科学技术及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先进的医疗器械、设备及药物日新月异,这对护理人员及时了解、学习新设备、新药物使用及其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医疗设备及药物本身的安全性对护理风险有一定影响,心内科药物种类多、用量要求严格;而另一方面,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对药物及设备的不当使用也增加了护理风险[3]。

(4)其他因素:鉴于临床实践中,大多数护理人员风险意识不足、院内风险防范措施训练不到位、缺乏行之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机制的实际情况,这里所说的其他因素主要是指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因素。

3.2 护理风险防止措施。

(1)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素养及风险防范的认识。重视对护理人员专业水平、操作技能、人文素养的训练和培养,执行有效的管理制度。培养护理人员的专业热情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护理能力,以满足患者需要。组织护理人员定期对护理风险认知体系进行系统的学习,增强患者护理风险防范意识。

(2)重视良好的护患沟通。良好的护患沟通构成了防范护理风险的关键。良好的沟通既可满足患者心理需要,又可提高患者配合度,还帮助护理人员及时了解患者生理、心理变化,及时防范风险事件发生。

(3)医疗设备及药物安全管理。护理人员积极主动学习医疗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和药物的适应症、用量、不良反应等,避免风险事件发生。此外,还需对专业设备、药物进行定期检查、专人管理等。

(4)建立风险管理制度。设置专门的护理管理风险管理机构以识别护理风险、监督护理过程、处理风险事件,并根据实际情况,分析护理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风险预案及防范措施[4]。

参考文献

[1] 徐小雅,王永生,王效惠,等.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四川医学,2012,33(5):906-908

[2] 甄锡云,张丽敏,郭毓萍.心内科护理风险分析和防范措施[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0(3):693-694

第12篇

[关键词] 妇产科;临床护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R473.71[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5(a)-125-02

妇产科临床护理工作直接关系着母婴的健康,工作时任何疏忽都可能酿成严重后果,造成护理事故的发生。因此,针对产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加以防范。

1妇产科临床护理存在的问题

1.1护理人员缺乏责任心,专业人才流失严重

妇产科要求护理人员要具备急诊科和外科护士的“急”、内科护士的“细”、儿科护士的“暖”, 因为护理的服务对象有急诊患者、手术患者、妊娠合并症患者及新生儿等,妇产科护理工作的繁琐、细碎,易使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注意力不集中,如护理人员在工作时没有高度责任感,有章不循。产科护理工作技术性强、压力大、风险大、夜班多、待遇低等因素,并且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给助产士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体力精力透支,身心疲惫,导致助产士对工作的行为和态度发生了改变,出现脾气暴躁、易怒等不良情绪,注意力不能集中,工作效率降低,职业效能降低,极易出现护理的不安全结果,以至于护理人员严重流失。

1.2妊娠分娩危险性高,造成妇产科临床护理工作存在风险性

虽然我国医疗事业产科护理的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妊娠分娩过程的特殊性,产科工作急,产妇情况变化快,工作预见性难,易造成工作忙乱、态度急躁、解释不细致、记录不完善等,以及孕产妇的生理、病理因素,胎儿自身因素,自然社会因素,人为因素等许多因素影响,从而存在不可预测的危险,均可导致意外的发生。产科意外后果严重,有时造成的远期后果不可弥补,如:产后大出血、抢救不及时造成席汉综合征或为挽救生命时切除子宫造成重要器官丢失、产科原因造成的脑瘫等。因此,分娩是一个漫长痛苦的过程,产妇的恐惧和家属的焦虑很易产生对医护人员工作的误解和不满。

1.3孕产妇的心理障碍问题

心理障碍也是孕产妇在孕产期生理的变化一个重要原因。除了交感神经系统的变化以外,孕产妇体内的雌激素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而雌激素对人的情绪有很大影响,雌激素低时,人的情绪就容易波动、不安、低落。在刚生产以后这种雌激素会突然大落,产妇很容易发生抑郁性的心理异常表现。尤其初产妇易有恐惧心理,其主要是对疼痛的恐惧,以及目睹其他产妇的表现及临产前自身感到的疼痛,因此宫缩所致疼痛呈进行性加剧,始料未及,心理反应过强,进一步加剧了初产妇的恐惧心理。产后抑郁发生率的明显增加,其主要表现为精神失落、表情淡漠、自责自罪,可导致护理过程出现问题,应引起妇产科护理人员的重视。

2妇产科临床护理的措施

2.1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

妇产科护士和助产士不仅要掌握妇产科常用药物的药理及使用方法,防止因理论知识缺乏而导致的意外事故的发生。同时对于妇产科的专科操作必须全部熟练掌握,便于在临床工作中灵活运用,如婴儿沐浴、胎心监护、阴道检查、接产技术、新生儿ABC复苏等。医学的高速发展,只有好的护理技术,才是防范护理事故的基础和保证,这就要求妇产科护理人员需要不断地学习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技术素质,从而避免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减少护理纠纷的产生。因此,要想每名护理人员都精通业务,必须加强对妇产科护士的业务技能专业培训。

2.2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努力提高医学技术水平

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高科技含量的医疗设备层出不穷,医院要在竞争激烈的医疗市场站稳脚跟,就必须全面加强医院的硬件建设,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加快现有的医疗设备的更新换代,以提高医院的竞争力。针对性防范措施,检查病区设施,保证孕产妇的安全。护理人员不仅要掌握硬件设施的性能和操作,落实对医疗器械的用前检查、治疗中观察、定期故障维修制度、及时维修或报损等,还要善于观察及时发现问题,避免发生意外的不安全情况,以保证孕产妇在院期间的安全。

2.3预防孕产期间的心理障碍

预防孕产期间的心理障碍的方法有很多种,主要介绍三个方面:第一,医护人员对孕产妇进行及时交流、信息沟通及针对性的心理护理[5],还需要护理人员加倍关心和体贴孕产妇的身心,并能充分了解和理解她们的心理变化,以减少出现心理障碍。第二,在孕前或孕期,丈夫、家人及本人要有这方面的知识,以便控制其出现的可能性。如果妻子有了这方面的表现,丈夫应该及时请医生给予治疗或做早期心理咨询。心理障碍的治疗愈早进行愈好。第三,对孩子要及早安排好。比如:家里应该提前为新到的小成员布置好房间或“婴儿角”,使母亲带着孩子回到家后马上能安定下来,这对于母亲是极大的安慰,使她的担心、焦虑大大减轻,抑郁问题就会渐渐消失。

3讨论

“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加强临床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与临床护理水平是医疗管理的战略目标。只有在临床实践中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医学护理队伍和高水平的护理专业学术的团队,才是临床实践中妇产科临床护理关键。

[参考文献]

[1]吕健,孙淑华,戴芳德.临床科护理差错防范管理的实践[J].护理杂志,2002,19(1):54.

[2]张燕,莫艳华.产妇分娩心理状态与产后抑郁症[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0,1(1):43.

[3]蔡华娟.新形势下护理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与防范对策[J].上海护理,2003,8(3):51-52.

[4]葛雪芬,倪醇和,田敏华.抑郁症的开放式护理管理[J].护理杂志,2001,18(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