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06 10:11:1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提高精神文化素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目前我国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缺失的问题
1.教学方法形式化
目前我国语文教学中还遵循着传统的教学方式,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是照本宣科地授课。在课堂中,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盲目地听和记笔记,师生之间没有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导致学生缺乏学习语文这门学科的兴趣和积极性,即使是非常优秀的文学素材,也不能够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
2.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和家庭教育不相配合
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加强人文精神的教育,还要结合家庭教育中的人文教育才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目前我国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经常忽视对孩子进行人文精神的教育,这种现状直接导致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教育与家庭教育不能够相互结合,部分家长也非常支持教育事业,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经常会向学生传播一些社会的负面信息,这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严重的不利影响,和人文精神教育发生了严重的冲突,不能很好地协助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的进行。
3.教师的人文素养较低
目前,很多教师的社会阅历比较浅,只是在教育事业上有着优良的成绩,这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有着不利的影响,教师本身的人文素养较低,导致在教学中不能把良好的人文精神传递给学生,所以在教学中只是注重知识的传递,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渗透的对策
1.全面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要想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行人文精神的教育,首先要全面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这样教师才能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传递给学生,教师要有敬业奉献、以人为本的人文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对学生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以身作则,不断地充实自身的人文素养,教师要能够把人文精神和生活相互结合起来,在和学生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也要体现出人文精神,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从而提高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的效率。
2.挖掘高中课本中的人文内涵
在高中语文课本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知识,还要充分挖掘出课本中的人文内涵,把语言文字与语文知识相互结合起来,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课本中的人文精神。例如,在学习鲁迅的《祝福》这篇课文时,教师要把旧社会那种无限悲惨与悲情生活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爱国情怀,能够认识到人生的真谛和意义。
3.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因为单纯依靠课本知识是不能够起到良好的人文精神教育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去阅读更多的课外素材,因为课外阅读涉及的内容非常多,这样不仅能够充实学生的知识量,还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素养,教师在课堂中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书籍,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
4.关注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养成
为居民提供一般心理咨询服务建立“心理辅导工作室(站)”,“阳光之家”,并坚持定期开放。根据居民的需求,开展预约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使居民的一般心理问题都能得到及时疏导。开展“精神康复进家庭”主题活动,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精神疾病康复的健康教育,并进行效果评估。对严重的心理问题及精神疾病,通过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及时送上级医院明确诊断。精神卫生健康教育时间为1年,比较干预前后居民的精神卫生知晓情况。评价标准采用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中心统一制订的《上海市民精神卫生知识问卷》,内容主要包括:精神卫生方面的一般知识、精神卫生机构的作用、精神疾病的常见病种和症状、求医方式、精神卫生宣传教育以及精神卫生服务等方面,共37项。肯定回答或正确回答大于≥27项者为知晓,18~26项者为部分知晓,≤17项为不知晓。知晓人数占调查人数之比为知晓率。数据处理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及统计分析。
部分知晓率为33.0%;不知晓为28.0%;干预后知晓率为62.0%;部分知晓率为24.0%;不知晓率为14.0%。干预前后知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的影响因素知晓率与性别的关系不同性别居民干预后精神卫生的知晓率均高于干预前,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0,P<0.05),而干预后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知晓率与年龄的关系干预前精神卫生知识的知晓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而干预后知晓率呈倒U形,知晓率最低的为40~49岁年龄段,该年龄段知晓率与其他年龄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29,P<0.05)。除40~49岁年龄段外,干预后居民的精神卫生知晓率均高于干预前(x2=10.58,P<0.05)。知晓率与职业的关系干预后,无论工人、农民的知晓率均比干预前提高;干预前工人的知晓率高于农民。但干预后,农民的知晓率反而高于工人,干预后两组知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知晓率与文化程度的关系小学组精神卫生知晓率,干预后和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7,P>0.05),中学组和大学组的精神卫生知晓率,干预后显著高于干预前,两者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3.91和12.52,P<0.05。
40~49岁年龄段的对象知晓率低于2005年的调查结果,这可能与青壮年忙于工作,无暇关心精神卫生相关知识的学习有关,这部分人群是我们今后重点关注和干预的对象。知晓率与性别、年龄、职业以及文化程度的关系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精神卫生知晓率男性高于女性,可能与农村的男性文化程度高于女性、且接触外界信息比女性广泛,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也强于女性有一定关系。从不同年龄组分析,知晓率随年龄增加而有增加的趋势,老年人的知晓率相对最高,分析可能是由于老年人的空闲时间相对较多,有更多时间去了解精神卫生知识。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干预后农民和无业人员对精神卫生的知晓率反而高于工人,说明随着社区卫生服务的深入开展,农民接受精神卫生健康宣教的机会比工人更多,提示做好在职工人的健康教育是今后加强的重点。大学文化的对象的知晓率好于中学组,中学组又好于小学组,说明精神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在内容和形式上应该更加通俗易懂,更加贴近农民兄弟,才能让精神卫生健康宣教深入人心。
对提升全体居民心理健康素养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特别是对精神障碍的社区辨识能力还明显不足,普及精神卫生知识的任务依然繁重,仍然是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重点之一。精神卫生宣传应与常规宣传活动相结合,通过举办专题知识讲座、创办社区板报、开设健康咨询点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精神卫生知识传播给社区居民,使普通人群对精神疾病的认识有明显的提高。同时在今后的宣传工作中,应对不同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活动,以提高精神卫生健康宣教的效果。青少年是精神卫生问题高发群体,也应列为精神卫生知识健康教育的对象。只有把精神卫生健康教育工作做好了,才能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提高健康素养,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作者:王丽琴 陈燕 钱春芳 单位:上海市青浦区重固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作为传授职业活动所必需的技能、知识和态度,为社会培养技能人才的职业教育,必然在培育工匠精神中承担重任。那么,如何在职业教育内培育工匠精神呢?基于职业教育属性,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转变重技轻人的价值取向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更多关注专业知识的授受与专业技能的训练,而对人的发展未能给予足够重视,职业素质养成缺少,无形中把学生当成了技术的容器,试图使其成为掌握实用技术技能的高级“机器人”,体现的是典型的“技能至上”功利主义理念,偏离了育人的教育目的。这种理念下培养出来的人缺乏工匠精神,很难生产出高精尖的产品。职业学校应当注重工匠精神的培育,在职业教育中深化文化育人的理念,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营造工匠精神的氛围,让学生获得工具性知识和技能之外的职业素养和精神。一是通过课程教学、专题讲座、实习实践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工匠、工匠精神,及其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二是通过传授完整的产业链知识与技艺,让学生了解产品的改革和产业发展动向,感受工艺形成的历史文化,体会工艺的价值和工匠的地位。三是改革评价标准,完成一项任务不以“合不合格”作标准,而是以“完不完美”为要求,纠正追求“速成”的浮躁心理,培养专注持久的定力。
二、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工匠精神需要传承与积淀,不仅在代际间,更是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作为培育工匠精神主阵地的职业教育,尚未完全打通技术技能人才学习晋升的通道。我国初步建立起的中高衔接的职业教育体系,还存在中、高职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教学内容重复、脱节的现象。在工匠精神得到很好传承的德国、瑞士等国家,很早就建立了从中职、专科到本科、硕士、博士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但我国目前职业教育体系绝大部分仅限于专科,很少有本科及以上层次,导致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层次的断层。职业教育体系不能很好地满足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对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工匠精神的系统培育、传承与沉淀更是无从谈起。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科学制定和统筹安排中、高职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内容等,按职业能力要求整体设计培养方案,将学生的职业素质、工匠精神培育系统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发展技术本科,逐步创办和试点研究生层次的职业教育,使职业教育体系向纵深发展形成完备的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培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级技术技能人才。
三、 深入开展校企合作
伴随工业社会的演进,传统学徒制“言传身教”的传习方式日渐式微,当工匠由学校规模化培养后,校企合作成为培养技艺、塑造工匠精神的有效路径。校企合作是传统学徒培训与现代教育相结合,校企联合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一种职业教育模式。校企合作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各自的优势,使学生在学校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在企业实践中接受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熏陶,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的锻炼和培养,真正达到育人的目的。校企合作是发达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主导模式,并被视为非常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提供法律法规保障,建立相应的管理和监督机构,从制度上规范校企合作的实施。而这些恰恰是我国开展校企合作所缺失的。结合我国国情,制定并完善有关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规,对校企合作的利益主体、合作过程、监督评价等做出具体规范;联合多部门组建校企合作管理机构,统筹管理相关事项,使校企合作有序开展;制定激励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政策措施等。通过提高校企合作成效,使学生躬行践履、知行合一,实现从知识、技能到素养、精神的高度融合,真正落实工匠精神的培育。
四、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
教师问题是职业教育领域较为突出的问题之一,职业学校兼具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双师型教师匮乏,教师大多来源于普通高校,缺少系统的专业实践锻炼和示范能力的训练,在职阶段又缺乏专业实践的有效途径,因此,不能很好地满足职业学校的教学要求。兼职教师是优化教师队伍和双师结构的重要举措,由于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兼职教师力量也得不到充分发挥。部分教师对职业学校学生存在偏见,教学敷衍、育人意识淡薄、缺乏敬业精神。这种情况下,很难谈及工匠精神的培育。解决师资困境,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改革职业学校人事招聘制度,拓宽人才来源渠道,支持从企业聘请名师到职业学校任教。名师具有熟练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同时具备良好的工匠精神和职业素养,能够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可在与名师学习、交流技艺的过程中,传承到优良的工作品质。二是加强对专任教师的在职培训,特别是对教师职业素养的培养。“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不仅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言传身教、师德的感染影响。教师的教学态度和行为规范将直接影响学生今后对工作和职业的认知与态度。为此,应加强对教师职业素养的培养,并建立教师职业素养标准和评价体系,规范和提高教师素质,更好地指导和培育学生具备工匠精神。
(作者系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副所长)
要想提高行业综合竞争力,最主要的是加强员工队伍建设,而队伍建设中最关键的核心环节是员工的素质建设,素质教育的最根本前提就是要从中小学阶段扎实搞好基础教育。
一、用人单位对员工基础教育需求的现状
近年来各类企业得到迅猛发展,其自身要素已经触及到人们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随着社会制度的不断进步、消费者消费水平和维权意识的同步提高,促使企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而从业者自身素质建设上良莠不齐现象相对凸显,要想解决这个薄弱环节,就应员工职业素养抓起,这就需要从中小学时期筑牢良好的基础教育,这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德、智、体、美、劳均衡发展的重要时期,这阶段的成长对一个人一生影响至关重要。
二、基础教育对现阶段企业发展的时代需求
搞好基础教育是构建一个和谐企业的前置条件和内在需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劳动关系的重要内容。首先,基础教育定位要体现时代性。一个成功的企业的离不开良性的经济增长、透明的民主管理、优秀的企业文化和向上的精神文明,这与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要适应这一变化,所以要从员工入职前做好社会化对接,这就要求每个人从中小学入学后到入职前这段时期内,扎实接受基础教育,这样才能适应和驾驭和谐企业的新目标,为构建和谐向上、文明法治的企业文化筑牢基础,良好的基础教育将促使员工较好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企业规章制度,进而推动企业建立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和企业文化。其次,基础教育内容要不断更新。基础教育不仅仅是课本知识,还包括基本道德、理想信念和个人修养建设,尤其是践行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需要中小学基础教育既要发扬民族传统美德,更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新时代、新形势需要,按照全面深化改革和机制体制调整的新要求,创新理论基础和教育方式,不断寻求社会进步新规律、不断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多角度、全方位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内在潜能和后天积极性,准确把握时代新需求,传播社会进步正能量,从而为学生成长乃至日后入职就业过程自觉提高精神境界。第三,基础教育方法需要不断改进。建设一个进步和谐的企业,就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员工队伍作保障,从学生教育时就对新情况、新任务有了认知和理解,在日后走上工作岗位时面对许多经济关系、利益关系矛盾化解时就会顺理成章,在出现一些问题和分歧时便于企业运用法律法规调解纠纷,通过情感交流与思想教育消除误解,实现基础教育和现行企业管理高度结合,妥善处理和化解各种内部矛盾,从而实现和谐发展的终极目标。第四,基础教育机制要不断创新。现代企业需要先进的管理制度和卓越的企业文化做支撑,无论是机制体制还是文化理念,都是以人为核心。优秀的企业更看重的还是人力第一成本,从基础教育抓起无疑是企业推进管理创新的必然基础,所以当前我们要用现代化管理理念对传统基础教育理论和方法进行整合和创新,从而保证基础教育的长效性和基础教育功能的可持续性,为培养社会所需的合格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三、基础教育务必引起社会的共同重视
综上所述,基础教育在构建和谐旅游企业过程中作用匪浅,一些企业出现不和谐现象,其根源来自传统观念的误导和思想觉悟的低下,这与一个人的接受教育程度不无关联,正是因为缺少起码的基础教育和觉悟素养,导致一些问题处理的不尽如人意,甚至使一些矛盾和问题升级,为企业和谐带来稳定隐患。客观地分析其原因,不难发现基础教育对后天职业成长有很大的潜在影响。所以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务必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因为这个阶段是一个人正确价值观的感知初始期,这个阶段传授给人的既是学识基础,又是素质启蒙,这个时期固化的思维方式、意识取向往往比掌握一项技能要受用得多,正所谓“先做人、后做事”,目的是筑牢道德根基;接受扎实的基础教育也是日后走上工作岗位能否胜任的牢固基石,是一个人成就事业的宝贵财富;基础教育更是一种难得的职业素养,用始终如一用敬业精神来对待工作,一定会在平凡岗位上也会获得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重,能够在岗位上更好地激发工作热情,增强职工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从而更好地约束和指导自己在职场成长为一名优秀员工,基础教育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作者:唐东 高峻峰 单位:长春净月潭旅游发展集团
关键词:音乐教育高职学生素质培养
1前言
高职学生的素质教育是新教改最为关注的问题,音乐艺术教育对于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高职学生的教育要坚持全面培养,全面发展的教育原则,不能忽略音乐对于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
2高职院校开展音乐艺术的作用
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音乐艺术了,音乐艺术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的培养,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音乐艺术的作用可以欣赏天籁之声、排遣心中的苦闷,音乐艺术教学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我国的民族音乐中歌唱祖国的题材很多,因此学生通过音乐的熏陶可以增加民族自豪感,对自己的祖国产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学生通过音乐作品还可以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通过对一些古典音乐的学习,感受历史的厚重逐渐地形成高水平的音乐欣赏能力,音乐可以充实学生的情感世界,使他们通过对健康音乐的欣赏,提高自己的素质和审美标准。通过音乐教育还可以加强形象思维,在审美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开拓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通过对一些杰出的科学家的调查发现,这些科学家除了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创造了杰出的成就之外,他们在艺术领域也有很深的造诣,通过音乐教育还可以提高精神文明建设,音乐艺术是一种高雅的艺术形式,通过对学生进行音乐艺术的培养,可以提高精神文明的发展。
3高职院校音乐艺术教育现状
(1)高职院校存在理念问题
以前我国的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基本上都侧重于培养专业的技术人才,对于全面的素质教育并不重视。因此教育价值产生了不全面不正确的导向。一些高职院校在学科和课程的设置方面,基本都围绕着专业出发使高职教育成为了简单的职业培训机构,忽略了对学生全面的素质培养。这种意识严重地阻碍了高职院校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因此要改变这个根深蒂固的意识问题,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够改变的,要循序渐进地进行改革。
(2)高职院校缺乏艺术教育资源
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很多都是从中专升级上来的,由于受到规模和实力的限制,院校的架构比较有限,因此高职院校中艺术、文学、绘画等学科设置很少,所以对于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没有形成方便有利的条件,在教师队伍中也对艺术素质培养缺乏认识,所以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就不能形成有利的条件。
(3)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不足
高职院校中普遍缺乏一种艺术氛围,对于艺术培养从形式到内容都比较空洞,不能形成一种全员参与的艺术气息。学校的整体规划中对于艺术培养的侧重点,没有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因此造成了从师资力量到设施的缺失。
4高职院校开展艺术教学的建议
(1)改革职业教学模式
高等职业教学的课程体系中,必须加入艺术培养的环节,对于人文素质的培养要重视起来。在艺术课程设置上根据学生的专业进行课程设置,要开设音乐、舞蹈、乐器、戏曲、表演等艺术课目,对于课程设置要采取选修和必修相结合的课程設置,要提高音乐美术课程的地位,让老师本身对艺术教学重视起来。为了提高艺术教学的质量,要把艺术课程的学分列入学生的学分考核体系中来。
(2)开展音乐艺术第二课堂
在学生的课余生活中,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艺术课堂,组织形式多样的音乐会篝火晚会等艺术形式,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还可以组织合唱团、舞蹈队、乐队等艺术团体,通过这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可以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艺术综合素质。
(3)要组建高水平的音乐艺术教学队伍,高职院校要引进专业的音乐艺术人才,通过正规的音乐艺术培养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让高职院校的学生除了专业知识以外,掌握一定的音乐艺术知识。
(4)要在学校之间和学校与社会之间,建立一些互动的音乐艺术交流,通过经常组织这种有序的艺术交流。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艺术水平。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因此,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改变阅读教学观念
过去语文阅读教学,主要是从文本中提取信息,从中提炼文章主旨和段意。通过学习,获取别人观察、思考、感悟生活的经验,从而认识世界,了解社会,感悟人生。也就是说把阅读当作认识、了解、观察、感悟、思考人生社会,获得间接经验的手段。所以我们要改变这种重认知轻情感,重理性轻感性,重分析轻综合的倾向。现代阅读在传统阅读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思维,明确了获得审美体验的要求。语文阅读教学过程应该是一种情意发展过程,不应该是简单的知识体系传播过程,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以发展学生思维,获得审美体验为目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活动的范围逐渐广阔,思维逐步发展,阅读的内容引领他们走向更广阔的社会人生,引领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体验作者的喜怒哀乐,同时自己也乐其所乐,与作者同乐,达到阅读教学中学生与教师、作者情感共振,从而实现学生自我设计,自我构造,自我完善。教师对阅读的新认识,可以更好地实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帮他们描绘自己的人生理想。阅读教学就是要突出学生在学习时的主体地位,突出人文精神,让师生共处于一种植根于语文人文精神的人伦情怀、人生体验、人性感受之中,充分激活本来凝固的语言,充分施展个性,使情感交融,造成一种痴迷如醉、回肠荡气的人文化情境,从中体会语言的妙处,学会应用语言的本领。
二、充分利用阅读教学资源
1.重视教材人文内涵。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中的人文教育“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教学之中”,教师要从语言文字入手,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内涵,通过充满艺术魅力的文学形象和崇高深远的思想情操,引导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精神力量。小学语文教材的选编,不仅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范本,同时也是学生立身的范本。打开教材,就如观赏一道道独特而瑰丽的人文风景,从不同的方面陶冶学生的情趣,升华学生的灵魂。范文中蕴含的人文内涵,对学生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并且在涵养性情、陶冶健康个性和审美健康情操上有特殊作用。
2.丰富语文学习渠道。
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因此学习资源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我们应该构建开放的语文学习体系,树立大语文教学观,拓宽学习渠道,开发和利用生活中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以让学生充分地受到文化的熏陶与启迪。语文学习资源包括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课堂学习资源主要有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多媒体教学手段等;课外学习资源则非常广泛,包括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各种标牌广告以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和地方的事件、日常生活话题等。素质教育要求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充分发挥人的天赋条件,提高人的各种素质水平,使之达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能力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心理学上称之为人的“一般能力”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实际上是一种运用信息和知识采取理智行动的能力,而促进学生观察、捕捉信息,分析、理解信息,注重培养学生对信息的加工处理能力与创造思维能力的重担极大部分发落在了语文阅读教学的身上。这一工作尤其需要从小学做起。
三、提高教师语文素养
[关键词] 国学经典;男幼师生;培养
国学凝聚着中华文化之精髓,蕴含着无数先哲们的生命智慧、价值探索和道德感悟。当整个社会对国学的价值重新审视之时,幼儿园已经先行开展了国学教育,作为培养幼教师资的我们更应该加快脚步关注国学,从传之千古的国学经典中汲取力量。本文试图关注男幼师生这一幼教领域的新生力量,从中国的传统文化入手,以课堂教学为依托,以学生为关注主体,以传授知识、提升道德价值与素养为最终目标,让遥不可及的国学文化走进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使之成为真正的文化传承者。
一、将国学思想生活化,建立男幼师生从教的自信
由于传统观念和社会舆论的束缚,人们对男幼师的认可度不高,也因其自身缺乏专业认同感,致使很多男幼师生对未来的工作缺乏信心,也有一些男生因为基础差、自制力不强,学习的上进心不足,自信心也相对较弱。这就需要我们从根本上树立他们的自信。
我国古人十分重视自信心的培养,《墨子・亲士》“君子进不败其志,内究其情,虽杂庸民,终无怨心,彼有自信者也。”有自信的人就向成功迈向了一大步。男幼师生们思维活跃,做事果断,刚毅,不拘泥于形式,这些优势的魅力和价值正是幼儿的心理和品行塑造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因此,为了让他们从国学经典中感受祖先留下来的精神财富,课堂教学中要将晦涩难懂的国学思想生活化,关照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其在生活中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从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建立从教的自信。
二、将国学礼仪日常化,塑造男幼师生良好的品行
1、文明礼仪的传承
对于90后的在校生而言,他们大多在家长的溺爱中长大,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尤其是男幼师生存在脾气暴躁、做事鲁莽、打架斗殴等现象。作为未来的幼教工作者,其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幼儿,要做到“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庄子・天道》)规范的文明礼仪就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素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美称,国学经典中包含相当多的礼仪典籍,春秋时期的大教育孔子的“克己复礼”(《论语・颜渊》),战国时期荀子的“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荀子・修身》),以及后来发展到仁、义、礼、智、信,无不强调“礼”的重要性。蒙学读物《弟子规》列举的弟子在家、外出、待人、接物、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准则,更是具体的将礼仪的形式细化,如“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勿乱顿,致污秽”;衣贵洁,不贵华”;“步从容,立端正”等礼仪规范,使这些在家长呵护中长大的男幼师生们从情感上认识到尊重、礼仪风貌的重要性。
2、师德品行的塑造
国学经典中有着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男性身上所具有的刚毅精神,早在孔子时代就已经体现出来,在市场经济的今天,面对社会的多重诱惑,我们更需要借鉴孔子“仁爱”的道德品质、“律己修身”的道德标准、“义与利“的道德情操、“诚实守信”的处事之道。把这种中国传统的文化之道、智慧之道、处事之道内化为一种品质,外化为良好的品德。从而塑造男幼师生博爱的情怀,培养其健全的人格。
三、将国学知识通俗化,提升男幼师生的文学素养
1、诵读引领
诵读是读者与作品产生共鸣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国学经典中凝聚着语言的音乐美、色彩美和意境美,需要反复吟诵才能在抑扬顿挫中感受美感。男生在诵读的情感上要比女生稍逊一筹,因此更要在日常的诵读中多加训练。教学中,将博大精深的国学知识大众化,针对男幼师生自身的特点丰富诵读形式,如古典诗词诵读比赛、古诗新唱,将国学知识延伸到课外,延伸到学生生活中去,从而提升男幼师生的文学素养。
2、阅读体验
近年来,由于幼专院校生源素质相对较差,学生对国学经典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肤浅的知识层面,他们不爱阅读,认为国学是乏味、枯燥的东西,和今后就业发展没关系。尤其是那些喜爱运动,坐不住板凳的男幼师生,要他们去了解浩如烟海的文献无疑是把他们推向厌学的边缘,为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将知识通俗化,通过阅读去体验“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美好情感;“千古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英雄气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返璞归真;“出淤泥而不染”的正直清逸,使他们在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提高精神境界,陶冶情操。
总之,幼专院校的国学教育要从学生未来的职业需求出发,借圣贤之道开启智慧,用经典教育涵养心灵,以优秀文化陶冶道德情操,以国学精神塑造完美人格,将高、精、深的国学思想化、生活化、大众化、现代化,让学生在浅显易懂的学习中逐渐感受国学的现实价值与经典魅力。
参考文献:
[1]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
学校文化包括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最高目标、价值观、校风、学风、传统习惯、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以及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高校学校文化是高校师生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信念目标、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根基和灵魂,是办好大学最为重要的精神资源和无形资产。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推进文化自觉的过程中,学校文化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校园文化则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校园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它主要包括:以青年学生为代表的文化观念以及有所规范的学生特有的思维特征、行为特征和方式;学生课余生活中一切以群体形式出现的文化活动,如文学、书画、文艺、体育、公益事业等社团活动。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营造的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人际关系、生活方式,校园文化是常新的,是在学校文化指导和社会文化影响下,也受学生自我现代意识的驱动,充满活力和创造力。它激发青年学生的激情,唤起青年学生高尚的、独立的人格追求。
学校文化是学校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的,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学校文化主要体现在高层管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上。领导者的办学理念、办学意识、办学规划和行为对师生员工的影响不可低估,对学校文化建设具有指导性、引领性的作用。教师教育永远是基础,是关键。学校文化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渗透在教师、学生、员工的观念、言行、举止之中,渗透在他们的教学、科研、读书、做事的态度和情感中;学校文化形成的校风、教风、学风、班风、甚至舍风,尤其是学术传统等更是几代人或数代人自觉不自觉地缔造的,而且相沿成习、代代承传着。
学校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宗旨,就是我们的一切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包括师生参与的活动,都应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中心。可以说学校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目的在于培养“和谐的人”。爱因斯坦认为学校应该永远以培养“和谐的人”为目标。
对于大学而言,无论是研究型大学还是应用型大学,其根本教育任务不是在于技术层面,而是以培养“和谐”的人作为最根本的培养目标。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要使一个人成为真正有教养的人,必须具备三个品质:渊博的知识、思维的习惯和高尚的情操。知识不多,就是愚昧;不习惯思维,就是粗鲁和愚笨;没有高尚的情操,就是卑俗。”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决不是仅凭知识的传授就能够实现的。目前,国外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是:加强文理学科的相互结合与渗透;加强基础理论课程教学,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我们应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在课程体系的组织上,不仅要重视科学和专门职业化教育的倾向,更要加强人文学科知识的教育,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德国学者雅斯贝尔斯在其著作《什么是教育》中写道:“真正的教育应先获得自身的本质。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其为教育,而是教学的技术而已。”大学是最高层次的教育机构,必须有自己的信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追求,并用自己的教育理念指导实践,引导大学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学校文化、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学校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最根本就是人文教育,人文教育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教学活动实施人文学科教育;二是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实施人文氛围的熏陶。
(一)通过教学活动实施人文学科教育
首先,人文学科特别是文学、历史、哲学、艺术以及千百年来历史积淀下来的民族优秀文化,是人文教育的核心内容。《培根·论读书》云:“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精密,格物之学使人深沉,道德哲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这是人文教育与性格塑造的精彩阐释。“文以载道”,纵观我国历史文化,任何一部一本文学作品都承载着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学作品对人的素质提高一向得到哲学、文学、史学、甚至科学家教育家们的青睐和肯定。文学作品以饱满的感情打动人,以鲜活的形象感染人,并在潜移默化中教育人。“人”与“文”合在一起,才是一种真善美完整结合的状态。把文学看成是对社会生活的审美反映,是审美的社会意识形态。中国古代有“诗言志”的说法,孔子进一步提出了“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的观点,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西方先哲们对文学的功能也很早就有了认识,提出“寓教于乐”、“教育”、“净化” “精神享受” “生活的教科书”等著名观点,还认为文学具有促进不同社会、不同民族相互了解、探知不同民族文化精神生活的演变沟通,人们的思想和感情等等。所以人文教育中文学更是有着非常重要的艺术价值、精神价值,其客观作用在于调节、改善、丰富和发展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精神素质,包括认知能力、情感能力和意志水平等等。正如《毛诗序》说:“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是以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强调了诗歌教化人伦、移风易俗的作用。
其次,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不断融合与发展促进了科技与人文的双重繁荣。然而,在以技术为主宰的现代社会,唯科学主义倾向导致了价值趋向和伦理准则的偏离与淡化。在现代性的历史语境下,独尊技术知识的教育也逃离不了对人文性的遮蔽。学生知识的增长是以情感的失落、责任感的丧失、对生命的漠视为代价的。构建学生价值理性、呼唤人文关怀、引领学生形成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成为德育创新的必然。人文精神的形成不在知识层次,而在心灵的体悟、信仰的引领、人格的塑造。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说过:“一个人把握真理的能力是与他体验、感悟痛苦的能力成正比的。”挖掘自然科学中的理性价值与人文精神,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哲学素养,更重要的是可以引领学生形精神和科学精神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再次,教育学和心理学是实施人文教育的基础。人体是一个复杂的能量系统,其中操纵人格三部结构运转和作用的能叫心理能。在人格与心理能之间存在着如下关系,心理能分布在本我、自我、超我的结构中。本我占有的心理能高时将导致冲动型、享受型、非理;自我占有的心理能高时将导致现实、功利的行为;超我占有的心理能高时将导致奉献型、道德型、理想型行为。将这种解释与冯友兰的四个人生境界中的前三个对应:本我的心理能高,即“自然境界”对应于“动物人”;自我的心理能高,即“功利境界”对应于“普通人”;超我的心理能高,即“道德境界”对应于“贤人”;“天地境界”对应于“圣人”。 正是人格形成中蕴含着能量守恒,由此而产生内在心理能的相互制约将导致人们常常觉察到的痛苦和不安。以本能性的原始动力与超越本能性的非原始动力的冲突左右着我们的行为。本我与自我心理能的膨胀必然导致索取意识的扩大,其结果是以自我以外的环境能量补偿为代价,而环境能量的不断减少必然造成环境因能量亏损。
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普遍性的自然法则必然也适应于人类。一个存在于人类群体中的个体必须懂得本我和自我心理能的扩张,必然使群体中的其他成员受损为代价。很自然,这种受损的反复刺激,受损的部分也必然出现反馈,个体的欲望也由此得到制约。通俗地讲,一个人总是占“便宜”是不会长久的,占便宜的同时也在“吃亏”。这种“吃亏”的表现在于占便宜时已经注定损害了被占便宜者的正反馈,失去正反馈就等于失去了信任。这就相当于破坏了自己生存的“生态环境”,也就是自己污染了自己生存的“环境”,环境所产生的“报复”就在所难免。所以做人中,蕴含着“能量守恒”。
人文关怀是超我的心理能培养的重要因素。教育者首先要有人文关怀,其次才是专业知识。教育者通过本身的人文关怀向学生传递人文情怀,让学生的人文情怀体现在日常生活之中。这种人文情怀具有不分专业的普遍价值意义。
(二)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实施人文氛围的熏陶
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将人文教育渗透其中,对受教育者进行启迪心灵、塑造人格、提升境界的教育,核心在于培养人文精神,促发人文情怀,提升人文境界。爱因斯坦说:当你把学校教给你的所有的东西都忘记之后,剩下来的就是教育。一所大学,如果没有积淀形成固定的良好的人文环境和人文氛围,缺乏人文文化的浸润,就好像没有绿色的沙漠,水枯绿乏,教育目的将难以全部实现。
人文教育需要通过广博的文化知识滋养、高雅的文化氛围陶冶、优秀的传统文化熏染和深刻的人生历练等途径来实施。正如《礼记·中庸》所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辩,辩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人文学科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但不是全部内容。只有将人文知识转化为受教育者内在的人文精神、人文关怀和人文素养,并外化为实际行动时,才能实现人文教育的实质。 上大学,不仅要求知识,学技术,还要培育自己的人文关怀。所谓“人文关怀”,就是要关心人之为人的精神问题,注重自我和他人的精神成长。具体地说,就是要思考探索“人生目的,人活着是为了什么;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宇宙世界应建立起怎样的合理健全的关系”这样一些根本性的问题,进而建立起自己的精神信念,以至信仰,为一辈子的安身立命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要不断开拓自己精神的自由空间,陶冶性情,铸炼性格,在发展个人爱好、兴趣中充实与发展个性,提高精神境界,开掘与发展想象力、审美力、思维力与创造力。这样,才能使自己最终成为爱因斯坦所说的“和谐的人”。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既包含人文知识的形成和教育方式,也包含科学知识的形成与教育方式。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都具有科学精神。理解科学精神的角度之一就是理解科学精神的人文性,即理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间的深刻关联。正如瓦托夫斯基所说的:“从哲学的最美好、最深刻的意义上说,对科学的人文理解,就是对科学的哲学理解。”科学精神本身就是一种人文精神,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人文精神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精神的人文性往往并未被人们所理解,其根源在于,在很大程度上受狭隘的实证主义科学观和功利主义科学观的束缚。其实,科学同艺术等文化活动一样,不仅具有历史性,而且具有人文性。爱因斯坦曾说,“音乐和物理学领域中的研究工作在起源上是不同的,可是被共同的目标联系着,这就是对表达未知的东西的企求”。艺术和科学都是人类对世界的描绘,只不过是二者所运用的语言和手段不一样。人类历史的发展不断证明了由于二者的融合而带来的现代科技与人文双重繁荣的社会景象。因此,教授自然科学的教师结合所讲授知识将科学精神和自然法则的理性思考渗透于教学之中是完全可行的。这种以“润物细无声”之人文教育更具有感染力。
高校人文教育其主要内容主要表现在人文精神、人文情怀的培养以及人文素养的提升等三个方面。
人文精神是人类对于真善美的永恒追求的展现,人文精神本质上是一种奋斗精神、超越精神。正如我国一位著名院士所言: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而如果没有优秀的历史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不打自垮。因此,在学校教育中重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也就成为了关键。
人文情怀作为中华传统文化有的民族心理和情感体验,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文情怀主要指:不轻易放弃的理想情怀;敢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情怀;心态坦然的开阔情怀;关爱一切、善待一切的普世情怀。而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人文情怀的缺失已经影响到教育质量的提高,校园环境中人文情怀的淡化使得各高校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关系越来越疏远。高校人文教育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应当引起教育界的关注和重视。
人类社会中人性是伟大的,人性是由亲情、爱情、友情、乡情、国家之情、民族之情等情感构成的,它的力量也是无限的。杜甫之所以被誉为“诗圣”正是由于他具备了“六情并重”的普世情怀。然而在当今物欲横流、人文情怀缺失的社会中,一方面人们越来越渴望情感,另一方面又有越来越多的人忽视“六情”的存在,从而导致现在一些大学生泯灭人性、走向极端、自毁前途、害家祸国。
文言文是我国古文明的主要传承方式,其中蕴含了我国先辈们的伟大思想和崇高精神,为后人的成长及发展带来了重要的影响,同时也为人们的精神建设提供了优良的动力。高中语文教学之中包含了多篇文言文,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文言文的学习提高自身的理解能力与审美能力,并加强自身的精神建设,体会我国古文明的魅力,增强学生对国家的归属感。但现今的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存在很多问题,也没有取得积极的效果,所以当代高中教师应以优化教学为手段提高文言文教学质量。
一、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分析
1.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高中文言文的学习是一项比较枯燥的工作,学生往往表现出较低的效率和兴致,而且学生也没有足够科学、有效的方法去应对文言文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文言文学习效率的提升。另外很多高中教师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比较注重重点段落和重点词句的讲解,忽视了文章的整体性,也忽视了学习方法的教导,而且教学方法也比较单一,无法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学生只会生记硬背,降低了学习质量。
2.教师掌控力过强,忽视了学生自身因素。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教师总是认为讲文言文剖析的越详细越好,这是提升文言文学习效率的重要方法。这种思想是正确的,但是教师不应该忽视学生自身因素,很多学生的文言文功底较差,自身对文言文的理解还只是片面的,而且也没有足够多的文言素养储备,当教师进行文言文剖析时,学生只是在忙着记录,这对理解教学起到了不利的影响,也降低了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效率。
3.文言文教学多以应付考试为出发点。考试是我国千古不变的永恒定律,学生要想晋升到高质量的学校就必须做好考试工作,教师要想提高自身在教育界的影响力也要依靠学生的考试成绩。所以高中的文言文教学多以应付考试为出发点,教学内容比较侧重词和句的讲解,忽视了审美与情感教育,这限制了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文言文教学不应该片面的停留在字和句的讲解上,更应该注重整篇文章的体会教学,不应该只为应付考试而进行学习,更应该为了提高自身的发展空间而学习,这是提升学生文学素养,增加文化储备,提高文采的重要手段。
二、如何优化高中文言文教学
1.进行趣味教学,培养兴趣。高中文言文在选材上有着独特的考究,很多文言文都有着一定的v史背景和发展情节,如果教师对文言文可以进行生动的描绘,那么学生必然会有较高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增加学生对文言文的认识度和理解力。例如在进行《烛之武退秦师》这篇文言文教学时,教师可以以文章的写作素材为切入点,对整个故事进行有效的描绘,促使学生有较高的兴趣进行接下来的文言文学习。另外合理运用多媒体进行文言文教学也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它可以为学生提供更直观的文言文感受。
2.加强师生互动,培养感情。教师在进行高中文言文教学时应尽量多与学生互动,避免出现“一言堂”的教学课堂,那只会使课堂气氛变的更沉闷、压抑,降低了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尽量转变自己的身份,努力调整自身的教学心态,以一名引导者的身份投入到文言文教学之中可以更好的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才能使学生更有效的投入到课堂学习当中。例如在进行《鸿门宴》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来朗读课文,这能让学生更好的体会到文章之中描绘的情景,还能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又能提升课堂氛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3.多做分析总结,提高理解。文言文中的字和句都比较难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时会摸不到头绪。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由内而外的分析,这才能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首先教师应该把学习权利归还于学生,让他们自己进行阅读、学习,从而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疑问,然后在教师的解答之中提高自身对文言文知识的掌握。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分析,剖析文章的内涵及意义,让学生真正抓住文言文的教育意义,提高自身对文言文学习的重视。最后对文章中心思想及重点词、句进行有效总结,提高学生对文章的认知,加强对重点知识的掌握。另外教师在课后要多做考与查,即多设考题、严格检查,这也是提高高中文言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
文言文教学关乎着学生的自身成长,关乎着我国文化传承,其教育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如何优化文言文教学是当今教师应该大力研究的重点问题,但是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并不是短时间能实现的,是需要师生共同配合、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文言文高效教学的重要目标,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樊孝聪,山东济宁孔子国际学校教师。
一、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创建目标
指导思想是行动的指南,目标是行动的纲领,没有了明确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目标,一切工作便漫无目标,无所适从,工作也缺乏持久性和动力。真正的“积极”、“深入”需要的是“认真”、“细致”。
特色学校的创建目标还要符合地方和学校的实际。只有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开展工作才是有价值的。书香校园的创建目标应定位于“以学生发展为基础,通过创设浓郁的阅读氛围,提高师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师生共同成长,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让师生亲近书籍,丰富师生精神世界,增强师生精神力量,形成崇尚知识,勤奋读书的良好学风,以此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特色学校的建设要紧紧围绕学校实际,利于丰富校园文化精神生活,有助于推动教育质量的提升,如果一味的为了单方面目标而忽略了全局和重点,那也只能是花拳绣腿,中看不中用。
书香校园创建起初的具体目标应该是这样的:
1、营造书香校园:开展读书活动,师生同建书香校园;通过阅读,使教师、学生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使他们从书籍中得到心灵的慰藉,从书籍中寻找到生活的榜样,从书籍中荡涤自己的心灵,从书籍中享受教与学的乐趣,从书籍中找寻理想的栖息地。
2、构建理想课堂:通过读书活动,提高教师素质,提高课堂效率,充分地利用好课堂,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效益,把课堂还给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3、塑造完美人格 :通过引导,激励师生阅读,净化灵魂,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4、实现跨越式发展:以创建特色学校为突破口,实现学校德育工作、教学质量等方面的跨越式发展。
二、对学校自身的环境条件、当地的文化经济状况、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水平能力要有充分的认识
特色教育要结合学校教师和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结合学校和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先前已经开展的一些特色教育探索式的向前迈进。
农村学校远离城区文化中心,文化生活单调,受各种客观因素影响,师生读书的兴趣不浓,学生知识面过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有待提高,教师的课改、创新、学习、发展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
在农村开展书香活动有充分的时间、空间、物资资料保障,有一支勤奋敬业、文学功底深厚、富有创新性的教师队伍。
三、要有阶段性实施步骤和学期实施计划
要实现学校特色向特色学校的转轨,将学校特色渗透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这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细致的过程。
(一)必须认真制定三年规划,一年目标,各学年阅读大纲。目标计划要明确,活动要具体,不能含糊其辞,实施进程要有过渡性,不能东一拳西一锤。
(二)要加强学校图书建设,创造、美化、绿化、净化阅读场所,为师生阅读提供优雅舒适的环境。同时积极筹措资金,完善信息设备,创造条件配备电子图书,师生读书由量的提高实现质的飞跃。
(三)要通过特色教育促进、优化课堂教学,同时,特色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得以渗透、渲染,相互支撑,相互深化,让学校一切活动为教育教学服务,推动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四)各项实施计划要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寓计划目标于活动中,通过活动感染、吸引学生参与到读书氛围中来,让校园生活在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中“活”起来,“动”起来,努力实现“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理想目标。
四、要有完善的领导机制,要有配套的保障措施和考核管理制度
学校要组建以主要领导、各班班主任和语文学科教师为成员的特色学校创建领导组织机构,全面树立目标责任意识,主要领导亲自参与,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和动力强化作用,经常性督促落实,关注每一个细节,发现方法不当或态度松懈,应积极查找原因,限期整改。
书香校园工作要有强有力的保障措施:1、加强领导,把读书活动作为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2、建章立制,加强特色项目的师资队伍建设。3、加大特色学校的建设投入,以保障特色学校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4、读书活动责任到头,指派专人负责,做好各项指导工作,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5、各部门、各班级要密切配合学校部署,扎扎实实地开展好各项工作。6、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以点带面,将读书活动推向全校。7、学校要对各班级的活动情况及相关人员的工作进行督查,进行一些创新性、有促进性的评选活动。8、制定书香工作专项考核制度,将教师开展特色学校工作情况纳入年度考核。
五、强化教师培训,不断提高书香工作者的素质和能力
关键词:公寓 公寓文化 高职
1 问题提出
高职院校学分制和选课制使得传统班级作用逐渐弱化,学生公寓相对固定,日益成为学生学习、生活、娱乐和交流的重要场所。高职公寓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成长具有重要导向作用。因此,如何在高职公寓文化建设中加强公寓管理,大力渗透高职特色文化元素,这对进一步优化高职院校育人环境、规范高职学生生活与学习、促进高职学生文明素养养成和全面提升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等都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2 高职公寓文化建设内涵
“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总和。高职公寓文化是在高职校园环境中以大学生为主体,以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课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公寓及其周围环境为主要活动空间,以校园文化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是高职校园文化中一种亚文化。它具有丰富内涵,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层次。公寓物质文化是指公寓硬件设施,是公寓文化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与基础,是公寓文化的物质载体;公寓制度文化是学校为维护公寓生活管理秩序而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是公寓文化的文本化和规范化;公寓精神文化是公寓文化深层次表现,是高职学生在公寓日常生活中所体现出的精神生活方式和价值诉求,是长期积淀为大多数同学所认同的公寓文化观念、习俗等,是公寓文化灵魂与核心;公寓行为文化是公寓成员在集体生活中所表现出的行为方式,主要有人际交往、群体活动和个体行为等,是学生生活习惯、精神面貌、道德行为和人际关系等的动态体现。
3 高职公寓文化建设问题透析
高职公寓文化总体上是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随着市场经济深入推进、社会转型加快及我国高职教育蓬勃发展,高职公寓文化在建设中也暴露出众多不和谐音符,值得深思。
3.1 对公寓文化建设内涵认识不到位,重“硬”轻“软”。高职教育是近十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产物,受传统观念影响许多高职院校喜欢将公寓基础设施与基本环境建设看作是公寓文化建设的全部,认为公寓功能就是提供学生住宿。没有把公寓文化建设放在高职人才培养背景下来实施,导致在指导思想、资金投入、人员配备、工作安排等方面对公寓文化建设重视不够。公寓文化建设热衷于学生公寓生活学习物质条件等“硬件”改善与建设,对于公寓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等“软件”方面建设欠缺。就公寓制度文化来说,或在原来中专校合并基础上加以修改,或直接套用普通高校模式,真正具备高职特色并与之相适应的规章制度还未真正建立和形成,这必将阻碍高职公寓文化建设进一步开展。
3.2 公寓文化建设“职教”特色缺失。目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办学历史不长,在公寓文化建设方面多数沿袭或者套用传统公寓文化建设模式,没有充分体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特点,高职公寓文化与普通高校公寓文化相比最大不同在于高职公寓文化具有鲜明职业文化特征。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模仿和复制普通高校公寓文化建设模式,忽略了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没有与职业教育紧密结合,没有真正认识到培育职教特色是高职院校提高办学品位、树立学校品牌、提升核心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3.3 公寓文化建设形式单一、内容乏新。高职院校在我国起步晚发展时间短,对公寓文化建设理论研究和规律性认识远远不够。公寓文化建设热衷于开展各种形式卫生检查评比,热衷于每年一次的“公寓文化节”,年复一年,未考虑学生年龄、性别和专业差异,活动形式单调,内容乏新、对学生人文关怀不够,学生参与积极性和自觉性普遍不高。出现了学校吆喝学生看的现象,出现了“走马观花”、“一阵风”的做法,久而久之学生产生逆反情绪、应付甚至抵触心理。高职公寓文化名片品牌效应无从谈起。
3.4 公寓文化建设边缘化倾向。高职公寓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渗透到大学生生活和学习各个方面,需要学生、学校和社会通力合作才能取得实效。高职学生基础参差不齐,许多学生把公寓看作休息娱乐的场所,认为公寓文化建设就是丰富学生业余生活,对在公寓文化建设中自己扮演的角色意识淡薄;由于世界多元文化交流碰撞日趋频繁并通过各渠道渗入学生公寓,其中不乏消极文化,使学生理想信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模糊甚至偏移。社会化后勤实体已作为经济实体而存在,本身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经营中难以承担高校教育功能。尽管各高职院校也安排辅导员进公寓,但并没有得到充分重视,辅导员更多充当了公寓安全卫生检查角色,难以深入了解学生所思所想所需。公寓工作在高职院校整体工作中处于边缘化,公寓文化建设倾向边缘化。
4 高职公寓文化建设路径选择
4.1 加强公寓文化整体建构,提高精神文化水平,培育和谐校园生态文化。公寓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一所有生命力和广泛影响力的大学,其独特的公寓文化渗透在科研、管理、学生精神风貌、对外交流等方面,从整体出发,统一规划,创新机制,才能创建先进公寓文化、培养高水平人才。学校上下要充分重视高职公寓文化对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将其作为校园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纳入学校发展总体规划,使高职公寓文化建设从边缘走向中心。规划既要有学校公寓文化建设总体计划,也要有各部门、各组织制定的专项计划,更要有公寓文化建设常规计划,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四位一体构建高职公寓文化综合体。精神文化是公寓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公寓文化最具特色的标志,因此,既要全面把握公寓文化建设的内涵,又要抓住关键,大力加强公寓的精神文化建设,从而提高精神文化水平,培育健康与和谐的校园生态文化。
4.2 加快探索校企文化深度融合新路子。高职学生就业去向决定了高职公寓文化建设必须具有“职业教育”特征,因此,高职院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要特别注重企业文化对公寓文化的渗透和公寓文化建设中对企业文化的植入,公寓文化建设中融入“职业”元素,融入职业道德以及职业所需的人文素质等因素,逐渐形成有高职特色的公寓文化。比如物质文化建设可以考虑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和不同专业特点精心打造具有当地企业文化气息的公寓文化长廊,营造企业文化氛围,融育人于环境中。制度文化建设可打破传统单一的工作管理制度,宿舍安全卫生考核可否实行申报制度、免检制度,以培养学生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可否尝试项目化、招标方式开展公寓文化活动等等。
高职学生要顺利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角色转化,要缩短企业适应期,实现走出校门就能适应社会需求,就要具备充分的企业文化理念和职业技能,在校不仅要学会职业技术技能,更要了解职业理念、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规范,更要以一名准职业人标准来塑造自己要求自己。因此,高职院校在公寓文化建设中,要将公寓文化与企业文化两者有机结合,寻找一条能实现校企文化深度融合的新路子,使高职学生就业时能尽快适应企业需要和社会需要。
4.3 激发学生群体积极性,启动和增强公寓文化建设原动力。大学生是公寓文化建设主体,是公寓文化创造者、传播者,更是受益者。公寓文化建设不仅仅是外在文化的引领,更要激发公寓内学生群体积极性和自觉性,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学校公寓文化建设,关心公寓文化建设,在公寓文化建设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以启动和增强公寓文化建设的原动力,提高公寓文化的原创性和多样性。
当前高职公寓文化建设大学生主体作用普遍发挥不够,不少学生都是被动地参与,缺乏自觉性和积极性。如果大学生主体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公寓文化建设就会存在不够深入流于形式的弊端。动员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公寓文化建设中来就必须先让他们知道公寓文化建设的动机是什么,动机形成有两个条件:一是人的内在需要和愿望;二是外部提供的诱导和刺激。因此,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公寓文化建设的意义,公寓就是自己的家,建设它是自己分内的事,建设一个温馨文明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学习和休息,有利于提高自身修养和素质、有利于培养非专业素质,有利于将来就业与创业。将公寓文化建设要求内化成学生个人成长的需要和成才的愿望,学生就会以主人翁姿态积极参与公寓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杨庆平.浅谈高职院校学生公寓文化的建设与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10(10):189.
关键词:诚信企业;建设方法;探究
我对诚信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客户至尊、信誉至上”主要是企业的层面;“言出必行、行则必果”主要是针对员工而言。“客户至尊”就是要求企业要把客户视为最尊贵、最至高无上的上帝,“信誉至上”是与之相辅相成的,居于高位、首位。换言之,客户就是企业的生命之源,而信誉就是为了让企业有更多更好的客户,使其生命源远流长。“言出必行、行则必果”就是要求每个员工都能说到做到,且做事就要有结果,善始善终,这便道出了最质朴的做人做事的道理。前者是企业要打造的至高境界,而后者则是为其奠定的坚实基础。四句话浓缩为两个字,那就是“诚信”。
诚信是一种传统美德,也是一种高尚境界。诚信是企业发展战略中的源头活水。所以,企业应从三个方面加强诚信文化建设。
1 建立信用制度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市场的公正和完善,参与市场竞争的合法权益,都需要信用的支持和保障。其实,企业自身最大的挑战首先就是信用问题,包括信用体系的建立、健全,信用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信用信息和信用服务的普及和推广等。
可以说,企业缺少资金、技术、甚至人才都不是太可怕的,然而,一旦失去了信用,也就断送了生命。国内外一些名牌企业就是因为在信用方面出了问题,使多年的努力付诸流水。近日来,媒体持续报道的新西兰恒天然“毒奶粉”事件,即是一个活生生的现实版。
所以,企业要想在市场经济浪潮中站稳脚跟,健康前行,就必须建立信用制度,加强“客户至尊、信誉至上、言出必行、行则必果”的诚信文化建设。无论市场竞争多么残酷、无论企业怎样改革、无论施工环境多么艰苦、无论企业处于高峰还是低谷都应始终不渝。要建立一种有“信”者昌,无“信”者败的信用制度,让每个人都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视企业的诚信美德;像坚固企业大厦的根基一样筑牢企业的诚信大堤。多年来,十九局集团二公司以“三跨”长江为代表作打造出的“桥牌”,夺得国际桥梁大奖,囊括了各类国家级大奖,践行了“客户至尊、信誉至上、言出必行、行则必果”的诚信文化,使企业的诚信美德在客户中广为流传,也使企业的市场日趋成熟,不断扩大,做实做强,永续发展。
2 营造互信环境
一是对市场、对客户要讲诚信,建精品。施工中要把立足点放在过程精品上,强化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把每道工序、每个部位都做得完美无缺,以保证整个工程成为精品,实现创誉增效,以干促揽。
二是对竞争对手要讲求竞争道德,不搞庸俗的低智商竞争。如今的市场形势,要辩证地看待竞争中利益关系的转换,并善于把今天的竞争对手培养成明天的合作伙伴,用“合作”、“互利”、“共赢”的思想来处理好与竞争对手的关系。
三是对劳务队伍要严管善待。劳务队伍与企业是“互利互补、荣辱与共”的关系。企业既要审慎地选择高素质、讲诚信的劳务队伍,又要帮助他们管好工程有钱赚。
四是在企业内部要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单位之间、领导之间、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都要诚实守信,这是做人最起码的品质。
3 打造诚信员工
打造诚信企业不仅是市场经济的需要,更是企业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那么要想打造诚信企业,必须先打造诚信员工。
一是培育高品质员工。企业要把培养思想好、作风硬、技术精的高品质员工队伍,融入到诚信文化建设中,使高质量、建精品、创品牌成为全员的内在追求和自觉意识。几年来,十九局集团二公司持续在全员中开展“目标、使命、责任”、“责任、执行、增效”等主题活动和“爱岗、吃苦、尽责”职业精神教育,为诚信文化建设提供思想保证;开展“我以我心铸精品”、“塑人品,出精品”等理念教育,努力把每个员工都打造成一面面闪光的旗帜;抓精神品牌教育,使企业精神和企业价值观成为引领员工创建精品的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