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麻醉护理的相关知识

麻醉护理的相关知识

时间:2023-11-06 11:03: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麻醉护理的相关知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麻醉护理的相关知识

第1篇

近年来外科各领域向微创方向迈进,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因其美容效果明显、安全、微创、恢复快等优点,得以迅速发展。良好的术前准备和精心细致的手术室护理,是治疗成功的重要支持和保证。

1.资料与方法

2011年7月1日~12月31日采用腹镜行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87例,男79例,女8例,年龄1~14岁,平均6.5岁,均在全麻插管下行腹腔镜疝修补术。疗效满意,无1例患儿出现重大并发病。

2.术前准备

术前宣教:巡回护士前访视患者十分重要,术前1天,手术室巡回护士到病房访视患者,阅读病历,通过与患儿家属沟通,了解患儿的一般情况。同时要求手术室必须掌握腹外疝的病因,病理解剖、临床类型、临床表现、术后护理等相关知识。访视过程中主动将相关知识讲解给患儿家属,缓解其家属的焦虑,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其家属积极主动配合好麻醉医师、手术医师、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术前宣教集中患儿家属采用录像资料,易懂明了的方式进行讲授。心理护理:由于是小儿手术,患儿家属对麻醉、手术效果、手术后疼痛及感染等均有思想顾虑,患儿表现出紧张情绪,术前心理护理非常必要。巡回护士应主动关心患儿,与患儿及其家属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配合主管医师介绍手术的必要性,可靠性及临床开展情况,让家属与病区同类手术家属交流,使患儿家属产生信任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消除患儿及家属心中的忧虑,以良好的心态迎接手术。器械准备:术前1天器械护士根据手术需要准备好小儿腹腔镜器械。

3.手术室护理

手术当天,巡回护士负责接送患儿,为防止错误手术患者,巡回护士到病房接患儿,同时认真核查腕带标识,确认手术部位,手术方式等,与患儿进行有效的交流与沟通,取得患儿的信任,减轻患儿的恐惧感,将患儿接进手术间,减轻家属的担忧。与麻醉医师的配合:所有腹腔镜疝修补手术,麻醉方式均为全麻插管,巡回护士首先开放静脉通路,准确无误遵医嘱协助麻醉医师完成全麻插管,然后积极主动配合麻醉医师完成麻醉患儿生命体征、麻醉深度监控,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患儿的保温护理: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易发生低体温现象,容易被医护人员所忽视。小儿由于体温调节机制发育不全,常借环境维持体温,由于自身体表面积大、皮下脂肪少、产热能力低、周围血管舒缩能力差等特点,特别在全麻情况下,体腔暴露,体温散失,易于引起体温下降,术后导致发热。因此,在手术过程中:①监测体温,维持体温36℃以上;②调节室温,维持室温22℃~24℃,不能过低;③注意保暖。麻醉复苏:手术完毕,麻醉复苏过程中,巡回护士积极主动配合麻醉医师准确执行医嘱,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防止患儿躁动,坠落、撕抓输液通道及伤口敷料等,等患者意识状态良好,肌力恢复正常,呼吸次数满意,拔除气管导管后,观察患儿恢复定向力,呼吸频率,潮气量正常,气道通畅等即可送回病房。术后访视:术后第2天巡回护士到病房随访患儿,了解患儿的一般情况,手术后的伤口愈合效果,术后有无并发症的发生,皮肤完整性,并向患儿家属介绍术后护理要点及出院指导的相关知识,征求患儿家属对手术护理质量的意见及建议,做出效果评价,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

4.讨论

腹腔镜小儿疝修补术具有手术操作简便、创伤小、内环高位结扎可靠、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无瘢痕、美容效果好,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深受患儿家长的欢迎,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较佳选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在手术护理过程中,手术室护士应做到:①做好广泛的宣教,详细介绍腹腔镜小儿疝修补术的优点,使患儿及家长易于接受;②提高护理人员对腹腔镜小儿疝修补术优越性的认识,并熟知解剖知识和程序,以便更好地开展护理工作。针对患儿不同的个体差异,全面,高质地做好心理护理,及术前、术后、知识宣教,正确指导患儿康复,能确保手术的安全实施及有效预防并发展,使患儿顺利渡过围手术期。

第2篇

【关键词】 输血相关知识;我院;医护人员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7―117―03

Doctors and nurses in our hospital blood transfusion related knowledge and Countermeasures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in Guangyuan City, Sichuan

Wang Ming rong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in Guangyuan City,Sichuan 628017)

【Abstract】Objective Blood transfusion in our hospital medical staff on the mastery of knowledge, and to propose appropriate solutions. Method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n 310 clinical staff in our hospital for a blood transfusion to investigate the knowledge on the results using statistical analysis software SPSS11.5. Results Knowledge of health care staff senior titl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low-level medical titles; (P

【Key words】 Transfusion-related knowledge; Our hospital; Health care workers

输血是临床抢救和治疗疾病无法替代的一种治疗手段。医生是整个输血过程中的决策者,护士是输血的执行者,他们在临床输血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临床医护人员应该具备扎实的输血相关知识以应对复杂的临床情况。我国1998年开始相继施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血液制品管理条例》、《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法规文件,其中《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中明确提出要科学合理用血,提高临床输血治疗水平。尽管血液筛查越来越严格,但仍有各种与输血相关的风险难以控制。同时因需血量日益增大,血液及血液制品的制备、保存及检查开销日益增大,不能满足临床需要。因此应严格控制输血指征,加强对输血的管理,提高医护人员对输血的认识。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对医护人员进行输血相关知识的测评,并根据评价结果制定相应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我院相关专业的医生及护士共310人。受访人员职称有护士、住院医师(护师)、主治医师(主管护士)、副主任医师(副主任护师)及主任医师(主任护师);受访科别包括:外科、内科、ICU、麻醉科、急诊科、妇产科。

1.2 基本资料 本组310人中男性88名,女性222名;年龄20岁~65岁,平均34.87岁;文化程度:专科及以下111人,本科及以上199人。

1.3 调查内容与方法 问卷内容涉及《临床输血须知》、《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临床用血》及美国血库协会(AABB)指南。具体分为3部分:输血基本知识、血液及血液制品临床应用知识、输血不良反应,共30道答题,答对1题算1分,答错l题算0分,满分为30分。由分管输血的院领导亲自组织调查发放输血相关知识问卷,发放问卷310份,有效及回收率100%,由长期从事输血教学的专家评定、修订问卷并确定内容效度。

1.3 统计学方法 回收问卷后,统计每张问卷的总答对率及输血各部分的答对率,采用统计软件SPSS11.5分析调查数据,绘制成表,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输血基本知识正确率79.74%;血液及血液制品临床应用知识正确率73.25%;输血不良反应知识正确率81.62%。在本次问卷调查中有91.94%的医护人员认为有必要再强化学习输血相关知识,有助于提高临床输血水平。

表l不同职称输血相关知识知晓得分比较(%)

职 称 例数 输血基本知识 临床应用知识 不良反应处理 平均分

初级职称 109 71.23 62.45 75.29 69.66

中级职称 125 82.32 75.33 81.65 79.77

副高职称 65 88.45 86.17 90.32 88.31

正高职称 11 83.18 80.31 92.48 85.32

P

表2不同科室输血相关知识知晓率比较(%)

科 室 例数 输血基本知识 临床应用知识 不良反应处理 平均分

血液科 23 88.29 85.12 88.15 87.19

麻醉科 20 82.07 76.25 83.06 80.46

外 科 137 78.56 71.19 80.01 76.59

内 科 92 80.60 73.34 81.63 78.52

I C U 16 78.69 70.02 80.09 76.27

急诊科 22 73.14 72.93 84.52 76.86

P

表3 不同专业的输血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专 业 例数 输血基本知识 临床应用知识 不良反应处理 平均分

医 疗 102 84.02 81.79 83.82 83.21

护 理 208 77.64 69.06 80.54 75.75

P

3讨论

临床输血是抢救生命、治疗疾病的重要医疗手段。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医疗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输血知识的掌握对临床医护人员十分重要,它关系到临床用血的安全性、合理性、科学性。

我院是一所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地处川陕交界处,由于经济比较落后,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有限,输血相关知识也十分欠缺,尤其在输血指征把握方面。影响输血效果的一项关键因素是医生对输血知识的掌握程度。输血是一项涉及多个环节且充满风险的治疗手段,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错误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1]。调查中发现医护人员对血液及血液制品临床应用知识掌握方面不足得分低,可能与该部分内容设计面广,且近年来血液及血液制品的知识更新快等因素有关。另外对成分输血的指征这方面的答错比例较高,说明临床医护在这方面也需要进一步学习。临床合理输血的指征是输血相关知识的基础,也是合理用血的决定性因素,是临床减少不必要输血、降低医疗风险、提高输血疗效和确保输血安全的重要措施。根据我院相关资料分析临床用血还存在:由于观念陈旧影响用血决策错误、血液及血液制品不合理应用、备血和取血不规范、不严格把握输血指针、用血监督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因此,加强对医护人员输血相关知识的培训十分重要。

本次调查与吴迪[2]等的结果有所不同。也许我院的的综合实力比较差,人才分布布局与科研教学的综合性医院有所区别。我院高职称普遍比低职称的医护人员对输血相关知识掌握好,尤其是不良反应的处理明显优于低职称的掌握,这表明高职称的医务人员确实临床经验丰富,善于钻研,能承担起传、帮、带的作用,尤其是高年资医生在制定输血决策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高年资护士在输血执行过程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从医护人员分配科室看输血知识掌握情况:血液科分数显著高于其他科别外,麻醉科、外科作为输血需求高的科室,与内科比较并无显著差异,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如内科医护人员要求对理论的掌握可能优于外科医护人员;从不同专业角度分析:医生的输血知识明显优于护理人员,也可能与医生职业性质有关,医生相对比护理人员基础知识扎实,另外医生是输血的决策者也决定了医生的重要使命,护理人员是输血的执行者,加上工作的繁忙、琐碎,就养成依赖等行为。从问卷调查显示91.94%的医务人员认为有必要强化学习输血相关知识,说明绝大多数医务人员希望继续加强输血教育,扩展输血相关知识。

掌握输血相关知识、合理用血是每个医务工作者的共同责任;合理用血能够有效利用宝贵的血资源,最大限度地避免输血风险。我院针对临床医护人员输血相关知识掌握不足提出以下措施:继续加强临床输血知识教育和培训,重点在于明确合理用血重要性、严格掌握输血指针、有正确的输血决策、合理用血措施、出现不良反应的防护等。发挥高年资医生、护士在医疗、护理过程中的主要指导作用,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进行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的培训,尽可能引入输血医学的新进展、新理论,针对输血需求高的科室,应重点加强合理输血的认识;对护理人员进行输血查对及输血不良反应处理的培训。医院对临床专业人员进行输血知识培训,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我院的输血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外伤性脑疝;急诊手术;护理流程;管理

当患者颅腔内某部分出现病变时,该分腔的压力会比邻近分腔的压力高,脑组织将会从高压区逐渐向低压区移位,从而导致血管、脑组织和神经等重要结构出现移位,进一步引发严重临床症状[1]。本次研究中对外伤性脑疝急诊患者手术护理方法以及流程进行了研究,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术护理能够有效缩短麻醉时间和术中时间,现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2月~2013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外伤性脑疝急诊手术患者共88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男22例,女22例,年龄30~50岁,平均年龄(41.3±2.1)岁,10例硬膜外血肿、14例硬膜下血肿、15例脑肿胀、其他5例;观察组男24例,女20例,年龄32~53岁,平均年龄(43.3±1.8)岁,16例硬膜外血肿、13例硬膜下血肿、11例脑肿胀、其他4例。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出现昏迷状态,其中30例浅度昏迷,31例中度昏迷,27例深度昏迷。两组患者无论是年龄、性别以及受伤机理、一般资料均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方法如下:首先成立外伤性脑疝手术护理单元:在神经外科手术护理人员中选择6名人员成立专病手术护理单元。对该6名单元患者进行麻醉专业知识、脑疝专业理论知识、手术特殊环节等强化培训。其次制定出护理流程:根据患者术中麻醉过程中的重点观察环节以及诊疗理论知识,制定出一套护理流程。在实践操作中不断改进、检验护理流程,同时根据神经外科医师以及麻醉医师的习惯制定出个性化护理流程。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术前麻醉时间、手术操作时间以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进行对比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以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经x2检验,以P

2 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无论是平均手术操作时间、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还是术前麻醉完成时间均有显著差异(P

3讨论

3.1结合神经外科、麻醉科以及手术护理等相关知识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 有不少文献均报道了术中配合情况对脑疝患者的影响,但对外伤性脑疝专病手术护理的报道少之又少。在全身创伤发生率中,颅脑损伤占第二位,但因其造成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则处于首位。外伤性脑疝颅内压增高到了最为严重的程度,患者双侧瞳孔扩大,达到不可逆恢复的程度。所以,对于外伤性脑疝患者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开颅手术,清除患者血肿以及挫裂伤的脑组织,解除患者脑受压。本次研究在对脑疝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整合神经外科、麻醉科以及护理学相关知识,制定出最佳的手术护理流程,缩短了患者的手术时间。

3.2提升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以及理论水平 本次研究中成立了脑疝手术护理单元,由6名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组成,能够熟练运用常规外科疾病的麻醉[2]。由神经外科医师以及麻醉科医生对患者进行专业知识培训,让护理人员能够更加熟练的掌握脑疝受伤的机理、临床表现、诊断、生理病理以及预后,特别是重点掌握开颅去骨般血肿、失活脑组织的过程以及注意事项。

3.3根据患者生命危象特点,制定出麻醉配合流程 麻醉流程包括血液准备、药品准备、麻醉和急救器材料[3]。对于外伤性脑疝患者而言通常由于大量脱水药物,体液丢失较多,再加上高颅压使患者血压水平比正常值高,在进行手术过程中会出现血压下降的情况。针对以上情况,在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护理流程结合管理后,护士在术前便早已准备好晶体液以及胶体液等升压药物,患者一旦出现心率增快或血压下降时便能够随时应用[4]。

通过本次研究,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无论是平均手术操作时间、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还是术前麻醉完成时间均有显著差异(P

参考文献:

[1]郭小玲,刘胜初,曾艳花.外伤性脑疝急诊手术护理流程与管理[J].现代医院,2013,05:128-129.

[2]杨阳,郭继龙.急性颅脑外伤合并颅内血肿患者急诊手术的护理[J].黑龙江医药,2013,04:731-734.

第4篇

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1],近十几年来,我国年轻女性人工流产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呈现出低龄化趋势[2],人工流产后由于患者心理及躯体的双重创伤,导致流产术后并发症居高不下,因此,如何做好人工流产的相关护理成为目前研究热点之一。

回顾我院近十年来门诊患者资料,结果表明我院门诊人工流产手术约占门诊手术的50%,且多以中青年妇女意外怀孕为主。有研究显示人工流产对孕妇躯体和心理均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3,4],如抑郁、焦虑、流产后感染等,且这些不良情绪直接或间接影响孕妇术后的康复。因此,如何做好术前及术后的护理工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收集了从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门诊行无痛人工流产妇女86例,现将护理经过及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86例妇女,年龄为18.6-31.5岁,平均年龄23.6岁,其中24岁以下女性为68例(占79.1%),未产妇72例(占83.7%),所有患者都采用静脉注射丙泊酚麻醉。

2.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由于本研究24岁以下未产妇比例较大,因此,术前本研究主要采取点对点的专人心理护理,即在向患者充分介绍无痛人工流产术利弊的基础上,针对患者的疑问给予详细的解答,并向手术妇科医生反馈相关信息,医护人员一起帮助患者,使其能够放松焦虑、紧张及恐慌的情绪。若患者仍存在上述不良情绪时,则申请心理科大夫会诊,尽可能在术前使患者心理负担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

2.1.2 术前准备:术前通过相关书籍、视频录像和图片等向患者介绍人工流产的相关知识以及手术的基本过程及术后的注意事项;评估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等基础情况,同时向患者交代术中的注意事项:如何配合医生的操作、如何应对麻醉过程中常见的一些不适等以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2.1.3 术前家属的准备:对于患者的家属或陪护人员也进行相关知识的介绍,以及宣教如何做好手术的护理工作,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2.2 术后护理:

2.2.1 麻醉后的观察:术后患者均安排至留院观察6-8小时,主要观察患者血压、心率及呼吸情况,同时由于麻醉过后容易出现各种疼痛、恶心、呕吐、胸闷等并发症。因此,需定期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如测血压、心率,给予吸氧,并及时向手术医生反馈信息,采取相应治疗措施,从而能够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2.2.2 感染的观察:首先向患者说明预防感染的重要性,叮嘱患者每日观察外阴分泌物的情况:如颜色、有无血丝、气味、性状等,同时通过模拟工具向患者讲解如何清洁外阴,交代患者每日进行外阴清洁2次、勤换内裤、保持外阴干洁及禁忌使用各种刺激性的洗涤剂,若自觉不适,及时回门诊复查。

2.2.3 出血的观察:首先向患者交代术后子宫腔内可能会残留些血凝块,因此在此后数日会间断有陈旧性血丝排出,以消除患者的焦虑及担忧,同时交代患者如数日后仍有新鲜红色血丝流出,且量无减少趋势,应当及时返院复诊,同时叮嘱患者术后减少激烈活动,避免增高腹压及卧床休息为主。

2.2.4 情绪的观察:由于人工流产术与其他手术存在一定的差别,对患者躯体及心理均带来不良的影响。因此,术后应主动询问患者的情况,当发现患者存在情绪心理障碍时,主动进行安慰及稳定患者的情绪,必要时再次请心理科医生就诊,协助心理理疗。同时与患者家属或陪护人员进行沟通,一起协商如何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及如何更好的安抚患者情绪的波动。

2.3 术后指导:交代患者应定期复诊,如有不适可随诊,同时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术后相关注意事项[5,6]:如术后3个月内禁止性生活和盆浴;注意休息、避免激烈运动、加强营养支持以及如何做好避孕等相关措施。

3.讨论

本研究收集了86例行无痛人工流产的妇女,主要以年轻及未产妇为主,我们对这些患者进行了具有针对性的术前及术后护理,结果显示,与既往传统护理工作相比,该种有针对性的术前术后护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以及促进患者的康复。现将我们从中获得的体会报道如下:①与已产妇相比,未产妇行人工流产术具有更大的精神心理负担,因此,积极做好术前心理护理及术后情绪观察至关重要,以此同时,若经过积极宣教,患者仍存在不良情绪,可请心理专科医生协助治疗,改善患者的情绪对于手术的进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②由于患者在门诊手术室麻醉下行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过后容易出现各种不良反应,且患者存在情绪波动,因此,术前、术后观察患者血压、心率和呼吸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应及时向手术医生反馈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如疼痛、恶心和呕吐等不适,进行及时的治疗。③交代患者及家属术后应观察的注意事项:如外阴分泌物性质和气味、出血情况等,对及时发现感染和术后出血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④与既往相比,主管护士积极和主动参与患者术前及术后护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医患间沟通,不但促进了医患和谐,还使护理和医疗工作的开展更加顺利。⑤有针对性的进行躯体和心理的护理,以及对患者及家属相关知识的宣教,不但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减轻患者及家属的精神负担,还能够促进患者与家属的交流,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手术的进行及术后的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医疗费用。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对于行无痛人工流产的妇女,尤其是年轻未产妇,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有针对性的、仔细的术前和术后护理,不但能够提高临床治疗质量及促进医患和谐,还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减少医疗费用的支出,该种护理模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夏士艳,杨锦红,孙凤,刘晶玉.未婚妇女人工流产的护理体会.中国伤残医学,2011,(02):124.

[2] 张瑛.无痛人工流产的护理体会.中国实用医药,2010,(14):194-195.

[3] 叶转弟.无痛人工流产的护理96例.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1):30.

[4] 马文辉.对人工流产术护理工作的研讨.中国现代医生,2008,(10):122.

第5篇

南丁格你作为护理的创始人,在她的著作中并没有明星地提出什么格式和理论,但通过对她护理实践的总结,提出了一些专业护理的理论性观点,至今仍然被反复强调应用于现代护理实践中[1]。南丁格尔理论的核心概念是环境,她对理论发展的主要贡献在于她阐明了护理与患者环境的关系。主要强调的物理环境。我科至2012年3月――2013年11月,在感染科协作下,运用环境理论、指导科室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手术室无菌切口感染率。现围绕南丁格尔理论与4个基本概念介绍如下:

1 人或个体:

是对环境有反应的、能应对疾病的、充满活动和修复能力的人体。门诊手术病人手术时间短,没有住院,整个围手术期护理周期短,易被忽略。而当班护士不能省略这些过程,应快速地对病人作出综合评估,及时给予围手术期护理。手术护理是身体护理与心理护理综合运用的过程[2]。门诊手术护理,护士除应熟练准确地配合外科医生,还应与心理护理相结合,尽量排除术前焦虑对手术效果及预后恢复快慢的影响。

1.1病人来到科室,护士要在及短的时间内,针对具体病人主动介绍科室环境、先进的医疗条件、现代化的仪器设备、主刀医生及麻醉方式。讲解手术中必要的配合,可能体验到的感觉与注意事项。安抚病人,缓解病人紧张的心理状态。向病人提供安静、整洁、舒适的待手术环境,避免恶性刺激。

1.2门诊手术室大多为局部麻醉手术。病人在手术过程中始终处于清醒状态,病人的积极主动配合,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尤为重要。护士应向病人介绍局部麻醉的方式、特点及手术中可能经历的感觉及不适。向病人讲解缓解不适的方法及自我调节心理紧张的技巧。并尽量陪伴在病人旁边,密切观察病人精神状况,病情变化。尽量满足病人提出的合理要求,对处于极度紧张状态下的病人可采取转移其注意力的方法。

2 社会或环境

包括能影响个体生命和发展的所有外界情况。重点是通风、温度、气味、噪音和光线等物理因素。南丁格尔理论的核心概念是环境,主要强调的是物理环境。在今天,除物理环境外,还应将注意力放在患者的情感需要和社会需要上。这三方面共同影响着患者的生理本能发挥作用。

2.1手术室环境整洁、安全,保持肃静,减少一切不必要的噪音。区域布局合理,“三区”划分标识清楚,流程符合要求,环境卫生学检测合格。我们每月对手术间的空气、物体表面进行生物监测一次,工作人员洗手效果每月监测一次,由感染科专人负责,并定时将监测结果通知门诊手术室。

2.2手术室空气净化严格按照《医院消毒卫生标识》执行。

2.3手术中被病人血液或体液污染的地区和台面应根据感染类型进行选择消毒、灭菌,避免污染扩散。我们及时请本院感染专职人员到科室指导工作。对使用后的手术器械置于密闭箱内送消毒供应室统一管理。

2.4手术室使用的各种灭菌设备均严格按照国家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监测,所有灭菌仪每月至少做一次生物监测,并做好登记。使用的消毒剂、监测用的化学指示物等要在有效期内使用。浸泡器械的消毒液每次使用前要进行化学监测,浓度达标才可使用,并作好记录。

3 健康或疾病

主要指在趋向好转的修复过程,护士应对手术病人作健康宣教,告之术后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康复期注意事项,并留下电话备病人及时咨询。

4 护理

把患者置于最佳环境中通过改变环境使机体的本能发挥作用。即:将患者安置在有利于机体起作用的最佳状态的一种非治疗性活动。

4.1 门诊手术病人围手术期同样包括三个阶段,因时间短,易被忽略。即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期。每一个阶段都有各自不同的护理内容[3]。术前,热情主动的接待病人进入门诊手术室。查对手术单,准备手术间及手术器械。简单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主要仪器和用途。指导病人运用适当的放松方式。讲解麻醉方式及注意事项,解释手术治疗的目的和主要过程、可能的不适等。术中主要是配合医生,并适当安抚病人,注意手术室的清洁、消毒。

4.2 术后护理 提供给患者相关知识和护理,促进术后恢复。局部麻醉和无任何不适者术后即可按需进食。指导病人识别术后并发症,作好预防和护理。主要是观察术后出血和术后切口感染。

4.3 心里护理及相关知识的宣教:护士要鼓励病人表达感受,及时稳定病人情绪,进行耐心细致的沟通交流,帮助其分析引起焦虑等心理反应的原因,明确病人所处的心理状态,给予适当的解释和安慰。告知病人有关疾病方面的知识,及时随访并提供适时的帮助。

讨论:门诊手术室接待的手术病人大多为较简单的手术,不需住院。麻醉方式多为局部麻醉。怎样在极短时间内作好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促进患者康复,降低切口感染率,是护理的终极目标。我们在医院感染科的协助下,运用南丁格尔环境理论指导工作,有效地降低了切口感染率,提高了门诊手术室的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静平、唐莹、冷晓红。现代护理学[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8:325-328

第6篇

临床资料

选择适合于人工流产术,孕期40~70天,自愿终止妊娠的健康孕妇70例,其中已婚65例,未婚5例,有剖宫产史22例,年龄18~40岁,平均26岁。严格掌握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了解患者病史,进行血、尿、白带常规,心电图,B超等必要的检查。

术前准备:术前讲解无痛人流相关知识,取得患者配合,签署有关知情告知同意书。孕妇术前4~6小时禁饮禁食,排空膀胱,建立静脉通道,取膀胱截石位,心电监护,监测术前血压、脉搏、心率、呼吸及血氧饱和度。检测以上指标均正常后,头偏向一侧,用约束带固定双臂、双腿,约束带不可过紧,以免勒伤患者皮肤。同时准备好急救物品如吸引器、氧气装备、鼻导管等及常用急救药品如阿托品、纳洛酮等。麻醉医生进行麻醉,达到最佳麻醉效果后开始进行手术。

护 理

术前心理护理:受术者由于对相关知识的缺乏,对人工流产存在有一种焦虑及强烈的恐惧感,以初孕妇和有过有痛人工流产史的患者更为明显。她们怕疼痛、担心留下后遗症,未婚妇女还要顾及今后生育问题,从而影响手术的效果。所以术前应做好人流手术知识宣教及耐心的解释工作,对他们要主动热情、关心体贴、加强沟通,耐心介绍无痛人流手术的优点与安全性,无痛人流的麻醉方法和手术操作过程,积极消除患者恐惧焦虑的心理,让患者保持平稳的心态,积极配合手术。

术中护理:手术中护士应及时提供术中需要的物品,积极配合好医生操作。由于异丙酚对呼吸及循环系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1],术中应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同时观察患者的面色变化及阴道流血情况,防止术中患者缺氧,如阴道流血量多,可根据医嘱给予宫缩剂以加强子宫收缩。手术者应熟练掌握操作技术,力争在短时间内安全有效地完成手术。手术过程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制度,防止感染的发生。

术后护理处置:手术完毕,麻醉恢复需要一定的时间,在此期间患者应有专人守护,给予保暖,采取舒适的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患者初醒后会觉全身乏力,感头晕,四肢不自主颤动,注意防止发生坠床,应等到患者完全清醒后方可送出手术室,并与观察室的护士作好交班。

术后健康教育:向患者发放健康教育材料,宣教人工流产术后的注意事项。加强营养,合理休息,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术后1个月门诊随访,阴道流血一般1周内干净,如超过1周未干净或多于月经量、或有腹痛、发热症状时应及时就诊。注意个人卫生,加强卫生宣教[2],保持外阴清洁,严禁1个月内性生活及盆浴。做好计划生育保健工作,指导患者采取切实有效的避孕措施,避免再次妊娠而再次手术,不利于身心健康。对未婚怀孕者应从自强、自爱,树立正确人生观,保持身心健康方面做好相关教育工作。

护理体会

无痛人工流产术完全在患者睡眠状态下进行,患者免受痛苦的折磨,手术时间短,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术后并发症少,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心理压力,是终止妊娠的首选手术。传统的人工流产术通常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面色苍白、出冷汗等人流综合征的表现。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新型短效全麻药——异丙酚相继在人工流产术中应用,使患者在无知觉的情况下完成整个人流过程,减轻了患者的痛苦,降低了人流综合征的发生。该手术具有无痛、术毕清醒即可离院、术后不抑制子宫收缩、恢复良好的优点,受到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术前应详细询问病史及既往史,对有高过敏体质以及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极度肥胖者禁用。该手术不良反应:可能发生血压下降,短暂性呼吸暂停。

无痛人工流产手术必须要在备有氧气、急救药品和器材的专用人流室进行,并且有专业技术人员熟练操作,要求医生、麻醉师、护士配合默契,再加上有效的心理护理,使手术安全、顺利进行。妇产科开展该项手术以来,从未发生过意外,深受人工流产手术者的欢迎。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焦虑;心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517(2009)12-0165-0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5年12月~2008年12月实行髋关节置换患者54例。其中老年性股骨颈骨折27例;股骨头无菌坏死20例;髋关节骨关节炎7例。将所有病例随机分为干预和对照组。干预组29例,男性18例,女性11例,年龄38~78岁,平均年龄(61.4±6.7)岁;老年性股骨颈骨折14例;股骨头无菌坏死11例;髋关节骨关节炎4例。对照组25例,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60.7±7.5)岁;老年性股骨颈骨折13例;股骨头无菌坏死9例;髋关节骨关节炎3例。

1.2方法

1.2.1对照组对照组只做常规护理,未实施心理护理。

1.2.2干预组在实施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措施:①术前:根据手术通知护士每日下午要测量病人的心率、血压、焦虑值,阅读病历,了解病情,了解患者经济状况、文化程度、皮肤准备、全身情况、手术方式及手术相关的其它问题;对病人亲切交流,听取其对手术的期望,解答疑问,鼓励病人说出自己的想法;详细介绍手术室环境,手术医生的情况,手术的简要步骤、手术、麻醉方式、相关知识,及配合要点;或请同病房的相同手术病人现身说教,以取得家属的理解和帮助。进行相关健康宣教。采用临床调查了解患者最担心的问题如:担心疾病预后、担心患肢失去正常功能等。针对不同心理问题及时向患者加强疾病治疗、康复和预防等方面的知识健康指导,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提高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提高心理护理的质量,使患者以最佳心态接受手术治疗。②术中:患者进人手术室后,护士要热情地迎接患者,安慰患者,稳定患者情绪,用轻柔亲切的语言介绍有关规定及注意事项,耐心守候在患者身旁,细心指导患者如何配合麻醉;术中保持安静,不谈论与手术无关的事,以免加重患者担优心理。对术中可能出现的疼痛或不适,给予恰当的解释和安慰,让其了解这是正常的手术经过,必要时协助麻醉师对症用药,消除痛苦。③术后:耐心询问术后患者一般情况,以及是否疼痛及其他不适。及时提供功能锻炼相关知识,采用讲解和示范的方法指导健肢和患肢关节、肌肉的锻炼方法。

1.3评定方法两组患者均于住院当日实施心理护理前完成焦虑、抑郁第1次测量。待实施不同护理措施后,于手术前对患者焦虑、抑郁再次测量。术后第3天对患者的焦虑、抑郁进行第3次测量。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1],评价患者焦虑、抑郁情况。专职评估护士在工作开展前进行培训,统一评分标准。评定前向患者说明评分要求,文化程度低不能独立完成者由专职护士无倾向性地逐条讲明,完全理解后填写。评分≥41分表明存在焦虑情绪。

1.4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均数检验采用t检验,P

2结果

2组入院时、心理行为干预后,SAS评分比较见表1。结果显示2组患者入院时,SA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心理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3讨论

髋关节置换术作为一种应激源可使患者产生明最的心理应激反应,如术前恐惧手术过程及手术的成败、手术后担心出现疼痛及其他不适感、有无意外、手术效果如何、甚至怀疑医生的技术水平,患者由此会产生期待性的焦虑情绪。通过心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否认”心理防御机制从而降低焦虑的反应程度。在本文中,入院时,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大于41分,说明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均存在焦虑情绪。有研究表明,髋关节置换术常导致患者产生以焦虑为主的心理应激反应,当反应达到一定的强度就会影响手术麻醉的顺利进行及术后恢复。在本文中,干预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后,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显著低于入院时评分,说明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改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焦虑情绪,可以有利于手术及术后各期功能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健康教育;垂体瘤

   对2011年2月~2012年3月应用临床路径对25例垂体瘤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与常规健康教育比较,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2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在全身麻醉下行开颅右额下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患者25例为观察组,年龄26~70岁,平均43.2岁;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在全身麻醉下行开颅右额下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患者25例为对照组,年龄25~68岁,平均41.6岁。两组患者年龄、腺瘤大小、文化程度、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麻醉方式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即由管床护士或当班护士在患者入院时,出院前进行健康教育,其余时间随机进行健康教育,宣教后没有相应的评估,每次宣教的内容较多,针对性不强。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健康教育计划。

1.3  临床路径健康教育计划的制定:在科主任、护士长的指导下,由主管护师以上的业务骨干、科室质量管理组成员与医生合作,结合垂体瘤诊疗计划、护理特点,根据患者不同阶段存在不同的健康问题和需求,查阅资料,制定垂体瘤患者临床路径健康教育计划,其表达方式采用表格式。临床路径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入院时:入院介绍如病区环境、病区设施、作息时间、探视、陪护制度、便民措施、科主任、护士长、管床医生、管床护士等的介绍;安全指导。入院至术前第2天: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予心理指导,饮食指导,讲解各种检查的目的、意义、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术前第1天:告知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医生、手术方式和麻醉方式,告知贵重物品不得带入手术室;向患者讲解备头皮、抗生素皮试、交叉配血试验的重要性;指导禁食、禁饮,心理指导,预防感冒。手术当天术前:戴腕带,去除首饰,更换病员服,排尽尿液。手术当天术后:予介绍心电监护、吸氧的意义,予平卧位4~6 h,头偏向一侧防误吸,呕吐的护理;禁食。告知头部引流管的作用及护理要点,以及保持敷料清洁干燥,不能抓挠伤口的重要性。术后用药的药名、目的;术后不适应的应对措施。术后1~4 d:遵医嘱予含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流食或半流食;讲解翻身防褥,微波治疗,留置针应用的目的、注意事项,记录24 h出入量、引流量的重要性。术后5~10 d:头部引流管已经拔除,指导下床活动的注意事项各种检查的目的和意义。出院前1 d:介绍办理出院手续流程。出院当天:指导出院后注意休息,出现头昏头痛情况时及时就诊;指导按时服药,告知复诊时间。

1.4  临床路径健康教育计划的实施:由管床护士或当班护士在患者入院当天负责临床路径表后放入病历中,由管床护士或当班护士在患者从入院到出院进行连续、动态,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管床护士或当班护士作为主要实施者,观察宣教情况,评价了解患者的健康知识需求,根据患者接受能力,按路径表进行宣教。护士长定期检查健康教育实施情况,抽查患者的知晓度和实际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及时修正。

2 结果

2.1  自身疾病知识掌握情况:观察组对自身疾病知识的掌握率为96%,对照组为76%。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对自身疾病知识掌握情况(例)

组别

例数

掌握

基本掌握

未掌握

总掌握率(%)

观察组

25

23

1

1

96

对照组

25

14

5

6

76

2.2  护理满意度:治疗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为96%,对照组为76%,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情况(例)

组别

例数

满意

较满意

不满意

满意率(%)

观察组

25

24

1

1

96

对照组

25

15

5

5

80

3 讨论

垂体瘤是常见的良性肿瘤,在颅内肿瘤中仅低于脑胶质瘤和脑膜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垂体瘤好发年龄为青壮年,对患者的生长、发育、劳动能力、生育功能有严重损害,并造成一系列社会心理影响[2]。因此做好垂体瘤患者的健康教育尤为重要。传统的健康教育往往将教育内容一次性灌输给患者,容易遗忘;且护士的资质和水平,教育的内容、方式均没有统一的标准,差异较大,效果无法保证。应用临床路径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规范了操作程序,每个阶段要做的健康教育项目均安排很清楚,避免了重复或遗漏现象,也避免了因护士能力、水平不同而造成健康教育质量的差异。临床路径健康教育的应用达到最佳护理效果,满足了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需求,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了患者的住院费用,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提升了医院的形象,从而为医院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4 参考文献

[1] 齐德广,秦银河,李书章,等.临床路径的应用及其相关问题和对策[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3,10(1):38.

[2] 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489.

[收稿日期:2012-05-27   编校:朱林]

第9篇

作者单位:526040肇庆市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妇幼保健院

欧少玲:女,大专,主管护师,护士长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剖宫产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旨在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满意度。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进行计划性剖宫产产妇18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妇的入院顺序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住院状况、相关知识掌握状况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剖宫产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缩短住院时间,节约住院费用,提高患者对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及满意度。

关键词 剖宫产;临床护理路径;效果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1.025

随着剖宫产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意识的转变,剖宫产临床应用越来越广,而产妇与家属对健康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对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不再仅仅针对疾病,而是兼顾身心。由于患者对突如其来的疾病和手术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等消极心理,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康复效果[1]。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跨学科的、综合整体的标准化诊疗护理模式,通过制定合理有序的护理措施,增强护理工作的计划性和预见性,提高护理服务的效率,降低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2]。目前,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已经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护理服务中,效果颇佳。为进一步提高我院产科的护理质量,我科近年来在剖宫产手术围手术期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6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进行计划性剖宫产的初产妇182例为研究对象。年龄21~36岁,平均(28.53±4.12)岁。孕周38~42周,平均(39.28±1.19)周。根据产妇的入院顺序应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1例。所有产妇均排除围产期并发症及其他系统严重疾病。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和文化水平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措施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干预措施,按常规医嘱进行护理,采用随机教育的方法。观察组成立临床护理路径小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措施,由责任护士按照护理路径的实施步骤进行干预。临床护理路径措施:(1)入院当天。护理人员向产妇进行相关健康宣教,向患者介绍临床护理路径的程序和内容,主要包括剖宫产手术的相关知识、麻醉方法、术前术后的主要操作以及患者需要的配合。同时对产妇的生命体征、胎心进行监测,并告知其术前要保持充足睡眠。(2)手术当天。术后指导产妇采取正确以及如何翻身,并且告知其早接触、早吸吮的意义,指导其缓解术后疼痛的方法。(3)术后第2天。排气后开始进食,宜进食高蛋白质、高热量、易消化的半流质食物,此外要补充足够的水分;及时更换衣服,保持皮肤清洁;定时进行会阴冲洗,视患者状况拔除尿管[3]。(4)术后第3~4天。指导产妇正确的挤奶方法及乳房保健措施,并尽早进行适当活动,术后第3天开始指导其做产后保健操。(5)术后第5天。教会产妇及其家属如何给新生儿沐浴、抚触及喂养知识。(6)术后第6天。告知患者出院后如何进行切口护理和饮食护理。特别要告知妇婴复诊时间和新生儿预防接种时间。

1.3观察指标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状况、相关知识的掌握度及满意度。其中住院状况包括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相关知识掌握度和满意度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相关知识掌握度分为优、良、一般和差4个等级,患者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和不满意4个等级。

1.4统计学处理采用PEMS 3.1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或t′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c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住院状况比较(表1)

2.2两组患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比较(表2)

2.3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表3)

3讨论

近年来,剖宫产率明显上升,增加了生产过程中的医疗费用,延长了住院时间和产后康复时间。因此,如何在保证手术质量的同时,降低住院费用就显得格外重要。而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科学、高效的医疗护理新模式,综合应用循证医学与质量控制的经验和措施,旨在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少住院时间,节约治疗费用。通过成立临床护理路径小组,对特定疾病给予标准化的治疗护理措施,使护理人员能够有预见性地开展护理活动,降低护理工作的盲目性,从而有效缩短检查、治疗的时间,提高护理效果和护理质量[4]。特别是对于手术方法相对简单明确的疾病尤为适用,非常适合在计划性剖宫产中应用。

与传统的护理模式相比,临床路径措施具有以下优点:(1)护理人员按照制定的护理路径实施护理,能够有效规范护理行为,减少护理措施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增强护理措施的有序性和计划性。(2)临床护理路径通过实施标准化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流程,控制和规范了各种治疗费用和检测费用,降低了住院费用和医疗成本,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3)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提高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护理人员按照制定的临床路径实施护理,能够促进医师、护士和产妇之间的交流,通过向产妇及家属解释临床路径的流程,能够使他们对手术及护理过程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消除其顾虑,增强配合度[5]。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相关知识掌握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总之,将临床路径应用于计划性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中,能够有效缩短住院时间,节约住院费用,提高产妇对相关知识的知晓度和配合度,最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植彩群.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7):67-68.

[2]王若乔,叶志霞.临床路径研究现况与展望[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9,16(2):125-126.

[3]虞森森,武晓泓,陈旗,等.临床路径在计划性剖宫产中的应用分析[J].南京医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474-476.

[4]田丽.临床路径在护理领域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4,18(4B):734-735.

[5]刘亚琴,罗小兰.临床路径在择期剖宫产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4):25-27.

第10篇

【摘要】目的:探讨大肠癌手术护理方法。方法:对50例大肠癌患者行根治术治疗围术期护理措施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治愈40例,术前有并存症者71例(82.6%),术后发生并发症36例(41.9%),死亡3例(3.5%)。结论:通过积极的护理工作,使患者焦虑或恐惧缓解,能平静面对疾病和现实;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力提高,术后营养需求得到满足;疼痛减轻,舒适感增加;了解疾病诊断和综合治疗相关知识;了解术前身心准备,特别是肠道准备知识;结肠造口病人掌握人工的自我护理;病人的病情变化能被及时发现和处理;病人接受结肠造口的存在,主动适应自我形象的变化和排便方式的改变。

【关键词】 大肠癌患者 围术期 护理 大肠癌为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年龄以40~60岁居多,男性多于女性。从我国人口发病情况来看,大肠癌的易发部位以直肠最多见[1]。手术治疗是目前首选的治疗方法,应积极行根治术治疗,切除范围一般须包括癌肿所在肠袢及其系膜和所属区域淋巴结,是唯一属于根治性治疗的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50例大肠癌患者根治术治疗围术期护理方法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50例大肠癌患者中男34例,女16例;年龄46岁~87岁,平均74岁,病程3个~15个月。结肠癌28例,直肠肛管癌22例。

1.2方法与结果 结肠癌根治术根据癌肿部位,选择右半结肠切除术、横结肠切除术、左半结肠切除术、乙状结肠切除术等术式。直肠癌根治术根据癌肿与直肠位置的高低,采取经腹直肠癌根治术、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对晚期大肠癌病人,已有远处转移,为处理肠梗阻等症状,可做姑息性切除、短路手术或结肠造口术等。40例,术前有并存症者71例(82.6%),术后发生并发症36例(41.9%),死亡3例(3.5%)。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做好心理护理 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本病的相关知识、目前国际国内先进的治疗方法,本次治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注意事项,特别是手术方法以及术后可能使用人造的相关知识应详细解释,尽量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消除其焦虑、恐惧心理。

2.1.2术前肠道准备 手术前3d改少渣半流质饮食,手术前ld改流质饮食,术前12h禁饮食。术前3d可遵医嘱应用抗生素及维生素K等药物,以抑制肠道细菌的生长。术前3d每晚可行低压盐水灌肠1次,术前日晚彻底清洁肠道。

2.1.3术前其它准备 术前日协助患者沐浴、更衣,按常规进行备皮,遵医嘱备血、做药物敏感试验。保证患者心态平静,减少一切不良刺激.保证患者充足的睡眠。术前日晚观察患者入眠情况,或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必要时遵医嘱应用镇静催眠药[2]。术日晨测量生命体征,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如有发热、咳嗽、血压升高、女患者月经来潮等情况,应及时报告医师。常规放置胃管、导尿管,遵医嘱给予术前药物,备好病历、各种特殊检查单、义肛袋等去手术室携带的用物。

2.2术后护理

2.2.1病情观察 根治性手术切除范围广泛,术后尤需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予以记录。最初每半小时测量血压、脉搏、呼吸1次,并注意病人的意识和切口渗血、渗液量以及引流液的性状和引流量。待病情平稳后,酌情延长间隔时间。如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2.2.2 病人麻醉清醒、生命体征平稳后,宜取半卧位,以利于呼吸和腹腔引流及减轻切口疼痛。

2.2.3 饮食 术后常规禁食,持续胃肠减压,静脉补充营养和水分。当肠蠕动恢复、有排气或结肠造口开放后,可停止胃肠减压、拔除胃管,进少量流质。若无不适,则改为半流质,逐渐过渡为少渣软食,至术后2周左右可进普食。

2.2.4引流护理 结肠癌根治术后常放置腹腔引流管(3~5d),直肠癌根治术后一般放置骶前引流管(5~7d),以充分引流腹腔或盆腔渗血、渗液,避免积聚而继发感染,应按常规加强观察和护理。

2.2.5排泄护理 病人术后通常留置导尿管,特别是直肠癌根治术后往往需留置导尿1~2周,除按常规护理外,拔管前还直训练膀胱排尿功能[3]。大肠癌手术后可出现排便次数增多,Dixon手术后一段时期内还可因排便控制功能差而发生大便失禁,应指导病人调整饮食,积极进行括约肌舒缩训练,并注意便后清洁和肛周皮肤保护。

2.2.6结肠造口(人工)的护理 部分结肠、直肠癌病人需行暂时性结肠造口或永久性腹壁人工,作为粪便排出的通道,应做好相应护理。

2.2.7心理护理 术后病人的心理问题主要源自结肠造口,应帮助病人及其家属正视现实,理解结肠造口的治疗必要性,指导其正确进行自我护理,适应新的生活方式,重塑自我形象,增强生活的信心,促进病人身心康复。

3 讨论

大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早期症状为少量便血或排便习惯的改变,及时进行直肠指检是早期诊断的有效措施[4]。护理工作的重点应突出心理护理,帮助病人克服对人工的思想顾虑,术前做好肠道准备,对直肠癌根治术后病人做好人工的护理,并教会病人自我护理。

参考文献

[1]曹新伟.外科护理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68-274.

[2]奚美秀.重症护理学.台北:合记图书出版社,1998,130-140.

第11篇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在手术麻醉后复苏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1月~2015年1月,手术室将精细化管理理念应用于麻醉后复苏护理管理中,即设置设备精细化管理、患者转入、转出标准与流程精细化管理。结果:麻醉后复苏护理取良好效果,无1例不良事件发生,得到患者、麻醉医师、手术专家的认可。结论:精细化管理理念是提高麻醉后复苏护理管理的有效方法,使麻醉后复苏护理安全优质高效。

[关键词]

精细化;手术麻醉;复苏护理;管理精细化

管理是我国目前护理工作者比较关注的先进理念,其实质是对科学执着追求,是一种上下共同追求极致的精细化思维方式[1]。手术麻醉后复苏护理,是术后在手术室内的重要的护理环节,时患者术后安全保障的第一道防线,如何做好麻醉后复苏护理,值的手术室护理人员探讨。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康复为一体的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床位数1300余张,年手术例数20000余例。全麻实施患者3000余例。

1.2精细化管理理念应用体会

①麻醉恢复室(复苏室)精细化管理。麻醉恢复室亦称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PACU工作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利用配备的各种设备和监测仪器,观察病人麻醉恢复过程,预防并早期发现手术和麻醉后并发症,确保病人安全返回病房[2]。本院麻醉后复苏室配置合理,管理措施到位。复苏室位置合理,符合三级医院手术室布局管理要求,床位设置与手术间相匹配,能满足全麻术后病人复苏需求。室内环境相对无菌,符合医院感染管理环境要求。室内设备、和监测仪、抢救药品齐全。专人负责设备仪器功能完好的监测和抢救药品(定位、定量、定类,班班交接并做好记录)的管理。②复苏室护理人员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精细化管理。本院麻醉后复苏护理由手术室N3级专科护士承担。麻醉复苏专科护士应具有一定麻醉学基础知识和操作技术能力,能发现病人的异常情况[3]。选择业务素质高、从事手术室护理工作5~10年以上的护师,派送到上级三甲医院进修或短时间内学习培训,以提高其麻醉业务素质,熟悉麻醉和复苏专业知识和理论,熟练掌握急救复苏知识和技能,具有独立操作麻醉监测仪和生命体征监测仪及急救用物等操作技术,并知晓各项监测数据的含义和其正常值范围,对出现监测“危急值”时立即报告并积极处理。通过多种途径如参加学说会议或优秀杂志刊物或网络学习掌握麻醉方面护理相关知识,经严格的考核合格才可负责复苏护理工作,同时具备判断各大全麻手术术后复苏时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应用评判性思维动态、客观判断病情变化,在异常情况出现后第一时间内发现,并给予(同医师)准确及时的救治。③转入转出标准与流程精细化管理。制定转入转出标准和流程,科室拟定,手术室全体医护人员以“头脑风暴”形式讨论拟定,报医务科审查下发执行。每半年或1年修改1次。护士长组织培训学习和掌握标准和流程,同时制定出执行措施和考核细则,以提高标准和流程的执行力。严格掌握转出指征,密切观察复苏过程中病人的病情及生命体征,特别关注:自主呼吸良好的临床体征、血液动力学指标稳定、病人能准确定位、物代谢至安全要求再转入ICU或病房,手术室负责麻醉后复苏的护师亲自送病人到相应科室,并与他科责任护师床旁交接病人术中情况、复苏情况、现治疗护理内容等,并于次日探访病人。④复苏护理质量管理考核精细化。护士长负责考核。考核明确目的、意义、标准、内容比重、扣分分值。每周1次,考核结果汇总科内通报,存在问题明确责任人,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间。并循环执行考核流程:找出问题—分析原因—制定实施—实施整改—评价—持续改进。

2结果

2013年1月~2015年1月,麻醉后复苏护理取良好效果,无1例不良事件发生,术后复苏观察治疗的病人安全转出,得到麻醉医师和临床专家的认可,同时提高了手术室护理质量和专科护理水平。

3讨论

麻醉后复苏护理,是对手术麻醉后病人进行严格观察和监测,继续治疗直到病人生命体征恢复稳定的场所,做后复苏室护理管理,是护士长的重要职责,精与细的管理模式是加强复苏室环境、设备、仪器、药品、护师、质量和流程管理的有效方法,是夯实复苏室优质护理服务的基础。精益求精的全程(过程与结果)管理是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应用精细化管理理念是提高麻醉后复苏护理管理的有效模式,可使麻醉后复苏护理增效提质。

[参考文献]

[1]蒋联群,朱迎阳.精细化管理是医院管理的好模式[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7,15(6):406-408.

[2]谢岚,张粉玲.麻醉复苏专科护士的构建[J],全科护理2012,10(7):1987-1988.

第12篇

脑脊液鼻漏是指前、中颅窝的蛛网膜及硬脑膜均有损伤和破损,脑脊液自破损处漏出到硬膜外,进入鼻腔及鼻窦,再由前鼻孔或鼻咽部流出的一种疾病。它是颅脑外伤的严重并发症,其病理基础为蛛网膜、硬脑膜、颅底骨质及鼻黏膜缺损。按病因分为外伤性和非外伤性。我科于2007年12月至2009年4月共收治3例外伤后导致脑脊液鼻漏患者,并对其进行经鼻处内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经全体医务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例1,患者男,29岁,农民。2007年10月被重物砸伤头部,即出现昏迷,在本院治疗后清醒,继而出现左侧鼻腔流清亮液体,尤以头低位明显。于12月17日以“左侧脑脊液鼻漏”入院。

例2,患者男,28岁,农民。2002年车祸致伤头部,经治疗后外伤治愈出院。伤后出现右鼻腔有少量清亮液体流出,以晨起时明显,患者未引以重视。10天前摔伤鼻部,感右侧鼻腔液体流出增多,偶有头痛症状,在院外治疗无好转。于2009年2月1日以“脑脊液鼻漏”收住入院。

例3,患者男,54岁,农民。2008年因车祸致伤头部,经治疗痊愈出院。3个月前晨起时右侧鼻腔流清亮液体,患者未重视。近1个月出现发热,头痛,在外治疗无好转。于2009年3月21日并发意识障碍8 h入院治疗。4月3日以“脑脊液鼻漏”入住我科。

以上都是因外伤导致鼻腔流出清亮液体,1例出现脑膜炎症状。明确诊断后及时采取经鼻鼻内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手术,术后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护理康复出院,至今无一例复发。

2 术前护理

2.1 心理护理 以此3例来看,患者存在对相关知识及疾病认识不足或没有认识;其次因为需手术治疗,患者对手术的安全性和效果产生怀疑,情绪低落。作为护理人员应做好相关心理护理,耐心听取患者和家属的问题并给予细致解答。让患者和家属了解相关知识,使其能积极配合医务人员,同时鼓励患者,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尤其注意脑脊液鼻漏流出液体的量及颜色。保持鼻腔清洁,当患者有脑脊液从鼻腔流出时,应用无菌纱布或棉球擦拭干净,严禁向鼻内填塞敷料或冲洗。

2.2 饮食护理 给予清淡,低盐,多膳食纤维食物,适当控制饮水量。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给予缓泻剂,以防引起颅内压升高。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准确按医嘱使用抗生素,并嘱患者严禁擤鼻涕。术前准备:护理人员应详细了解该手术治疗的准备和操作程序及要达到的目的,配合医生进行各项术前检查以了解患者情况。手术护士在术前一天对手术区域进行备皮,并向其讲解相关知识:如麻醉方式;术后可能出现的症状及患者应该采取的措施;局麻患者因为意识是清的,所以术中如有不适应该告诉医务人员,其次在局麻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也告知患者以及相关的配合措施;全麻者应通知术前禁食时间及术后一般禁食时间,便于患者配合手术。

3 术后护理

3.1 改变 术后需卧床休息1周,采取半卧位,床头抬高20°~30°,以缓解颅内压,促进瘘口的愈合;并向患者说明卧床休息及保持卧位的重要性,使患者理解,积极配合治疗。

3.2 病情观察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瞳孔、神志变化,有无颅内压升高表现(头痛)以及脑脊液流出的量,定时翻身拍背,保持床单整洁,杜绝褥疮发生。同时作好心理护理,使患者保持愉快、平静心情,避免过度激动,注意保暖、预防感冒、打喷嚏及咳嗽,严禁擤鼻,以免颅内压升高,从而防止修补处再次裂开,导致手术失败。

3.3 护理人员遵照医嘱严格执行 向患者静脉滴注抗生素,降压药及相关的药物治疗,因甘露醇是降压药物且损伤血管,所以应做好保护静脉的工作,并遵医嘱按时分次给予静脉滴注。

3.4 饮食护理 强调清淡,低盐,多膳食纤维饮食,保持大便通畅的重要性,如大便难解时切勿用力,以防引起颅内压升高;患者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并说明情况以便医生掌握病情,正确开以处方对症处理,必要时选用缓泻剂(开塞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