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心理健康教育规划

心理健康教育规划

时间:2023-11-07 10:03: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心理健康教育规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心理健康教育规划

第1篇

会议上,王定华副司长和林崇德教授分别作了重要讲话和专题报告,来自各地(学校)的代表对本地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状况作了汇报,并围绕如何进一步改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了热烈探讨。

一、准确把握形势,积极应对挑战,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自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我国中小学已开展了很多颇有声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需要引起新的重视。

王定华认为,影响基础教育的形势可以从外部和内部两方面来把握。从外部形势来看,经济的全球化、市场化,社会的信息化、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工业化对基础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例如,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广泛运用,为广大青少年学习、娱乐和交友开辟了新的通道,但同时一些腐朽的、落后的有害信息也趁虚而入,对青少年心理产生了不良影响。城镇化进程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日益凸显,这部分人群也较易出现心理问题。从内部形势来说,虽然我国已推行素质教育多年,但应试教育丝毫没有减弱。依靠死记硬背让孩子增强应试能力的题海战术,仍是提高考试分数的有效手段;分数大排队、倒计时、限制一切与考试无关的活动,仍是一些学校提高升学率的法宝。这些来自社会、学校、教师和家庭的全部压力最后统统压到了学生身上,对学生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伤害。他还指出,当代中小学生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心理问题有增加的趋势。受复杂社会环境的影响,加之巨大的学业压力,很多中小学生出现了抑郁、自私、脆弱、狭隘等心理问题,甚至一些学生产生自杀行为。例如,2010年1月1日-11月27日期间,全国中小学生成功自杀的数量达到73起。这表明,加强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教育工作中刻不容缓的问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指出,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这为我们在新形势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契机。与会者普遍认为,只要我们准确把握形势,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定会取得新的进展。

二、明确指导思想,把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点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目的,以便于我们把握其发展的方向和工作重点。

林崇德认为,心理和谐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和谐的本质在于处理和协调好各种关系,包括人与自我的关系、人与他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硬件与软件的关系以及中国与外国的关系。林崇德指出,心理和谐对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我们必须坚持正面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平台的建设、处理好教育模式与医疗模式的关系、关注教师的职业倦怠和幸福指数。同时,他强调,我们必须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关注当前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的现实问题,做好以下几项重要工作。第一,重视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学习和自我三个方面。第二,重视严重的心理障碍症,如抑郁症和抑郁倾向。第三,关怀儿童青少年中的弱势群体,其主要包括留守儿童青少年、流动儿童青少年、离异家庭儿童青少年、贫困儿童青少年、艾滋病导致的孤儿。第四,重视灾后受灾群体的心理疏导工作。在这方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要关注受灾群体特别是儿童青少年产生的心理变化,并寻求解决对策,同时要做到科学有序,坚持伦理性和科学性,避免造成二次伤害。

林崇德的报告给予与会人员很大启发,大家进一步认识到了心理和谐的重要性,并表示,在今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要坚持以促进心理和谐为根本目的,把握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切实做好、做实这项工作。

三、创新举措,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在实践中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其有效性,是与会人员所关注的。会上,来自全国各地(学校)的代表对本地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经验进行了介绍。概括起来,各地(学校)在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取得了以下一些经验。第一,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和保障。例如,健全联动机制,形成党政齐抓共管、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建立资金保障机制;建立督导评估机制;等等。第二,创新队伍建设机制,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全员化。心理健康教育能否取得实效,教师是关键。各地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中都很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如设立心理教师专职岗位、强化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对德育骨干教师加强专题培训、引导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等。广东省切实解决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编制、待遇、职称评聘等问题的做法得到了与会者的广泛认可。但大家也一致认为,在教师编制问题上,我们不能急于求成,要根据各地实际逐步解决这一问题。第三,加强科研引领机制,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化。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科学性极强的工作,其发展离不开教育科研的支撑。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项课题研究,探索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有助于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第四,重视课程的实施和开发,整合优势教育资源。例如,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各科教学相整合、相渗透,挖掘教材内容中所蕴含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保证心理健康教育专门课程的落实。第五,完善校际合作机制,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协调发展。例如,通过共享学习资源、开展学习心育教研、组织观摩研讨等形式,实现校际间的良性互动,带动区域内心理健康教育的均衡发展。第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室)建设,形成渠道多元、形式多样、全面渗透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很多地区设立了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电话、心理咨询网站等,通过免费咨询电话、个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心灵工作坊等多种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第2篇

〔关键词〕高中;新课程改革;心理健康教育;双向互动;机制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84(2009)08-0014-02

高中新课程改革为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阶段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新平台和新思维,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进一步深化。心理健康教育倡导人本性和民主性,着眼于人的可持续发展,其教育理念和所要达成的终极目标与新课程改革是一致的,也为教师适应和实施新课程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两者在教育实践中是可以融合和互动的。因此,探讨和实践高中新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互动机制的形成具有现实意义。

一、以高中新课程教育的培养目标为指导,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1.统一部署,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新课程体系

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体育与健康学习领域有心理健康的内容,方案也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留有的一定的空间,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新课程体系是可以实现的。我市在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中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实施方案,占两个学分,依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和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制订了《乌鲁木齐普通高中心理健康课程标准(实验)》、《乌鲁木齐普通高中新课程心理健康教学指导意见》,要求在高一年级开设设心理健康课程,在高二和高三年级开展心理健康团体辅导和讲座。

2.以学生健康发展为目标,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和形式 新课程体系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健康教育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结合高中新课程的课程实施办法,应将高中心理健康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模块课程。

必修课程应包含六个教学模块,即学习辅导、自我探索辅导、情绪情感辅导、人际交往辅导、青春期异往辅导、生涯规划辅导,这部分内容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对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要求相吻合。

选修模块包含六个教学模块,即青春期性教育、安全自护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预防教育、网络的合理利用和预防网瘾教育、健康卫生行为的养成教育,是根据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生存发展而设计,是对必修课程的有益扩展和补充。

3.以校为本,确定具体目标,强化过程性和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课程体系的整体要求为高中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朝着规范、健康、科学的方向发展起着指导性作用。学校应结合整体目标要求,立足学校实际,着眼于学生发展,确立适合不同地域和不同学生发展的具体目标和方法,并制定适合本校的实施计划。

课程实施中有计划、有行动、有实效,强化实施的过程性评价,强调学生在活动、感悟和体验中的发展,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二、构建双向互动机制,实现教育目标的有机结合

在实施高中新课程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学校要认清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积极探索新课程环境下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构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运行机制,形成心理健康教育与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良性互动,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1.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管理机制

地方和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要从新课程改革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出发,构建和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体制,制定长远发展规划,建立层级管理、稳步实施、督导结合、整体联动的有效机制,推动心理健康健康教育工作的全面实施,推动新课程教育观念的形成。

2.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的全方位培训机制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需要全方位的参与,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学校领导、班主任、学科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都是重要的“点”,只有增强各点的辐射作用才能形成联动网络。在学校领导培训、中层领导的各类培训中应加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意义和方法的培训,在学科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和班主任培训中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必修课,规范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的专业培训和教研活动,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实施。全方位培训机制的建立,对提高教师新课程改革的适应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3.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的科研机制

高中新课程改革是新思路,新课程的实施和目标的实现是新探索,需要在科学研究的带动下科学发展。高中新课程实施中,心理健康教育如何发展和实施、如何与新课程改革相结合、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发挥好作用等问题需要探究。因此,需要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研究机制。我市已经构建了科技规划课题、教育规划课题、教师小课题研究的科研体系,形成了新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科研机制,尤其是教师的小课题研究,带动了各学科教师研究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结合的积极性。

4.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校园文化氛围

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是高中新课程提出的具体目标,同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班级风气等都能推动学生的健康发展。我市开展的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周、心理游园会、校园心理剧展演等活动有效地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5.构建教师心理健康发展环境,实现课堂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新课程的实施靠教师,高中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转换教育理念、转变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质量。这必然会使教师压力增大,影响其对新课程改革的适应。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要重视教师心理健康,教师个人要重视心理的自我调节,避免对学生造成师源性伤害。

同时,课程改革为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又有助于新课改目标的实现。课堂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学习能力、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合作与尊重有着积极的作用。

高中新课程改革和心理健康教育在动态下相互依托,互相提升,二者互动机制的形成将有利于新课程目标的达成,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稿件编号:0906270001)

参考文献:

[1]吴增强,蒋薇美.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5.

[2]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编.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与教学[M].郑州:文心出版社,2007.10.

[3]蔡建家. 新课程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3,(5)

[4]王潇南. 浅谈心理健康教育与新课改的关系[J]. 当代教育科学,2005,(8)

[5]刘岸英.课程改革中教师心理冲突的理性分析与调适对策[J].当代教育科学,2003,(14).

[6]潘涌.论课程新理念与教师角色转换[J].中国教育学刊,2003,(4).

[7]曹日昌.普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8]叶一舵. 现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

第3篇

关键词:高职 大学生 心理压力 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18.018

目前,由心理问题引发的校园案件此起彼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引起了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以培养高层次、高技能、高素质的操作型和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教育,却没有对心理健康教育引起足够的重视。下面就我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通过与学生谈话、心理健康测评结果的分析研究来分析一下高职学生存在的心理压力及引起高职学生心理不健康的因素,并进一步提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1 高职学生存在的心理压力

1.1 来自学习与生活的压力

一部分高职生不能够很好的适应大学的生活和学习模式,导致对所学专业不能很好的掌握,从而丧失了学习兴趣;一部分因为家庭贫困面临随时辍学的心理压力。

1.2 人际交往困难造成的心理压力

大部分高职生不懂得人际交往的技巧与原则,不知该如何与陌生人交往。新环境带来的不适应使得他们感到孤独无助,从而对学习造成了消极的影响。

1.3 未来就业的压力

社会竞争的加剧,研究生、本科生都来和高职生竞聘,就业市场不景气,许多大学生都面临着一毕业就失业的危险,这给高职大学生造成了过重的精神负担,丧失了安全感和优越感。

1.4 来自学校的烦恼

目前,大多数高等职业院校的实践基地建设不完善甚至根本没有实践基地,而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又要求是技能型人才,这就使学生因学习条件有限对未来丧失自信,从而烦躁、厌学,带着负面的情绪去学习。

2 导致高职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

高职大学生出现心理不健康的原因,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

第一,一部分来自贫困家庭的高职生,由于具有较强的自卑和羞怯心理,导致不敢参加人际交往的活动,担心遭到歧视甚至是拒绝,总是带着有色的眼镜去看世界。

第二,一些学生是独生子女,家长对他们过于溺爱和过度保护,使他们养成了自我为中心的性格,不关心集体,不与同学合作,不愿服从学校的管理,导致他们越来越与群体生活背道而驰,对父母的依赖使他们丧失了独立生活的能力,为人处世的能力也比较差。

第三,在家长过高的期望与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职学生心灵上承受着巨大的学习压力和就业压力,担心自己的学习成绩不好,同时又对未来的工作充满忧虑。

第四,许多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后不能很好的适应学校的生活,不能尽快的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出现了听不懂讲课、跟不上节奏的现象,从而产生了学习上的压力。

第五,高职生处在这个年龄阶段,对恋爱充满好奇的同时却不能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一旦出现感情危机,就会采取极端的方式处理,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

3 针对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种种新的问题和矛盾都给高职生的心理状态造成巨大的冲击,正值生理、心理和思想变化时期的他们,心理素质不够强,又缺少安全感及对高职教育足够的认识和信心,从而产生负面的情绪,为了帮助高职生顺利度过情绪低谷期和转折期,应该加强对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采取有效措施,使他们不断的完善自己,走向成熟。下面就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以下对策:

3.1 必须在高职教学计划中增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目前,不仅没有高职学生专用的心理健康教育规划教材,甚至有些高职学校还没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而高职学生存在着与其他院校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如:因对职业教育缺乏自信而对就业前途产生困惑的心理;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的厌学情绪;总觉得比不上其他院校大学生的自卑情绪等等。所以当务之急是开设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尽快编写适用于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材,以有效的提高高职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

3.2 针对高职学生出现的典型心理问题开展相应的专题讲座

针对高职学生出现的典型心理问题,如:厌学情绪、自卑心理、人际交往困惑、就业压力等等,以及一些引起学生心理反应的发生在校园或是社会上的时事,应结合思想政治工作,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辅导。

3.3 进一步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咨询机构的建设,积极的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加强心理咨询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训,完善心理咨询部门的设施设备,针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对于存在严重心理困扰、情绪波动较大的学生要进行长期观察,个案追踪。

3.4 通过各种途径宣传心理健康知识

可以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学习园地、橱窗宣传以及心理影片赏析等途径,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3.5 多开展一些有关心理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为高职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氛围,不断提高高职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能力水平

充分利用学校的社团,或创建专门的心理健康社团,开展一些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活动,如: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团队合作的拓展训练等,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又达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4 结语

心理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多数人都处于亚健康的状态,而高职学生也毫不例外的存在着各种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应当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上给予高职大学生足够的重视,采取有效的措施,切实减轻力争消除高职大学生在学习、就业、人际交往以及应对挫折等方面的心理压力,使他们具备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不但素质过高、技能过硬,而且还拥有一颗健康的心灵,这才是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真正需要,也是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毕研洁,段玉虎.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及其不良心理成因的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128-130.

[2]林崇德,孔燕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

第4篇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政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0)07-0004-03

记者:吴教授,您好。您多次提出要构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专家库”,请问这个专家库的标准是什么?您强调这支培训专家队伍应该是一支高质量的队伍,如何理解“高质量”?

吴增强:我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经二十多年,越来越多的省市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所以,我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是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一项重要任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应强调实务,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这个角度讲,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专家的标准最好从两个层面来界定:

第一,应该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专家。这可以从高校的专家学者中来。近十年,一些高校学者加入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中来,而且有些高校设置了学校心理辅导或心理健康教育这个专业,还有的高校设置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硕士专业,从事这些专业培养的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方面有一定的研究和理论,他们的专业性、理论性都很强,这部分专家非常重要。

第二,应该是在一线工作过的、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普及、实践过程,成长起了一批长期从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专家,这一批专家有很多的临床经验,而且长期从事中小学心理教师的培训,在各地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发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部分专家是必须依靠的专家。

谈到培训专家的“高质量”,我有两点体会:

第一,从理论角度看,专家要对学校心理学中的“学”有理论上的深入研究。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应用性的学科。应用性学科的特点是与国内外研究前沿紧密结合,这就要求专家们不仅要有敏锐的思想和独到的见解,而且还要能深入基层进行实证研究,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和培训有一个总体把握。

第二,从实践经验看,专家自己要有丰富的临床个案经验,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研发,或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编写。所以我认为,专家的“高质量”标准应该是既有精深的理论背景,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且理论和实践结合得比较好。

记者:许多学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要在课程建设上下功夫。您认为,从全国角度看,课程建设应该分几步走,各阶段重点如何?如何解决省际间关于课程建设的差异问题?

吴增强:心理健康教育进入课堂是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1986年,南京师范大学班华提出“心育”问题,1989年,林崇德出版《品德发展心理学》,强调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品德培养结合起来研究;1991年,班华发表了“心育刍议”论文,系统阐述了与心育有关的问题,并于1994年出版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专著――《心育论》。这些理论论著的发表,为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在这个发展过程中部分学校逐渐将心理健康教育引入课堂,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现在全国各省市都在编写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百花齐放,这个进展是可喜的。

但是,我们也发现,在这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发过程中有一些偏向,如有些教材单纯传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有些教材单纯设计一些心理辅导活动,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属性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推广,首先要对课程的属性进行定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属性是指,它是一门促进个人成长的课程,是使学生获得心理体验的课程,是一门学生本位的课程。我认为应该抓住“属性”所涉及的学生本位和心理体验进行探讨。1995年,上海开发了《心理辅导活动指南》,这个课程主要是针对儿童青少年成长的课程,基本上是经验型课程。以经验为主,不排斥社会需求的导向,社会本位,即依据社会的要求来确定教育内容。因此,上海的心理辅导活动课程设计理念是:以经验性的心理体验为主,以学科知识的教学和以社会本位的需要为辅。这个理念是比较合理的。

从全国范围看,我们可以分地区、分阶段地推广。沿海发达地区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已有多年的丰富经验,在下一步应该是在提高课程质量上下功夫,提高其有效性、针对性,根据学生的实际,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地方课程,甚至校本课程。我不赞成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统编教材,因为这个课程本身是围绕学生成长以及解决成长中的困惑的课程,其特点体现在:

第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成长中的问题会改变。

第二,不同地区情况会不一样。如果地方课程比较成熟,那么可以形成自己的地方课程,甚至是校本课程,它会有开放的一面,创造的一面。以上是对沿海发达地区心理健康活动课程的较高要求。那么,中西部地区心理健康教育刚开始发展,他们可以开发自己的课程,也可以先引进别人已经开发的课程,从模仿做起,摸清心理健康活动课的理念和工作套路。

从经验而论,心理教师上心理健康活动课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模仿他人,第二个阶段是自己设计,第三个阶段是发展、创新。由于中西部地区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还处于较低阶段,所以可以先参照其他省份已有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模式,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框架和理念,做到他山之石为我所用,采取“两步走”方针。在中西部地区,不妨开发一些地区性的、带有指导性的教材,给教师提供一些参照和借鉴。

记者:《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下简称《纲要》)作为一个全国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性文件,您认为修订后要重点解决哪些问题?修订的专家队伍应如何组成,才能保证修订后的《纲要》能更好地发挥科学性、指导性和实用性?

吴增强:《纲要》的修订是非常有价值的,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自发地在开展。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到二十一世纪初,教育部连续颁发了两个文件,表明政府正式介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政策指导。应该说《纲要》在当时还是比较全面、比较有弹性的,这在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初期是必要的。现在过去了十年。这十年里,社会变化快,出现了很多新情况,学生也出现了很多新问题。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反思《纲要》,进行重新思考,这是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也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思想,体现了中央反复强调的科学发展观。

《纲要》的修订一要体现人文关怀,二要体现可持续发展。从战略构架来说,我有一个深切的感受,即我们不能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看成仅仅是学校内部的事情、教育部门内部的事情。

第一,一定要站在一个社会大背景下来看待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要站在中华民族素质的高度来认识未来公民健全人格的培养。我非常赞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政府、社会(包括社区)、家庭、学校,甚至是社会各界包括医学界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所以我说要从整个大的战略角度来考虑。

第二,要从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定位、内容来考虑,要密切关注社会转型期儿童青少年突出的问题,要关注社会变迁中处于弱势群体的孩子,比如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有亿万的流动人口及其子女,他们的生存状态怎样,我们是否给予了必要的心理关怀。

第三,在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还有一些不和谐现象,比如突发事件增多了,2008年的汶川地震属于自然灾害,大家开始重视危机干预;2010年3月23日发生了福建南平市延平区的医生郑民生对小学生的砍杀事件;2010年5月12日,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圣水镇林场村幼儿园发生凶杀案致9名师生死亡,等等。这种校园危机、校园恐怖事件如何预防等问题凸显出来。《纲要》的修订要体现现阶段出现的新问题,提出新的应对策略。

第四,是怎么做的问题。2002年《纲要》中关于“怎么做”这样写道:“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要普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教师要在具有较全面的心理学理论知识和进行心理辅导的专门技能以及提高自身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上有显著提高。有条件的城镇中小学和农村中小学,要从实际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抓好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同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加强区域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推进工作。”其中“有条件的城镇中小学和农村中小学”在当时的背景下提出是很有意义的,但现在看来比较含糊不清,究竟怎样才是有条件,怎样才是无条件?在下一步的《纲要》中都需要作具体的规定。比如,学校是否要建立危机预警及干预系统,大众传媒、社会机构应该如何参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等等。这些新增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务内容应补充、完善到《纲要》中去。再如,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的专业性需要有保障,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的构架还需要重新进行梳理。目前,突出的矛盾是中小学生广大的心理需求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的专业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这个问题在上海也很突出,学生的心理需求很多,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水平没有达到,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医学系统的心理干预资源也有限。一些有心理障碍的学生需要转介到医院,医院是否能提供相应的服务,这也是问题。学生转介到医院后,医院怎样跟学校建立连接,这个转介机制也需要解决。媒体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应该如何为教育起到积极的作用,而不是只顾抢“眼球”新闻,不顾学生“心灵”成长。这是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的机构、社会心理服务的机构提出了新的要求。此外,打造专家队伍,加速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进程,在《纲要》的修订里应该重点考虑。不是说培训完了就结束了,培训后还需要有继续教育和督导成长的过程,就像教师的继续教育一样,心理辅导教师的继续教育也需要形成制度。

第五,心理健康教育条件保障问题也应该在下一步政策调整中重点体现出来。现在的情况是,哪个地方校长重视就投点儿钱,不重视就没有钱,哪些地方重视就拔点儿经费,不重视就没有经费,没有形成一种机制和制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有政策支持、政府支持,政府在财政上应该给予经费保障。上海市即将出台的《上海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中规定,搭建危机干预快速通道;推动建立专业精神卫生机构与学校的合作机制,积极搭建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到校医院、专业精神卫生机构的危机干预快速通道。此外,还特别强调从政府的政策、财政上保障心理健康教育。

对于哪些专家参与《纲要》的修订,思路要打开。首先,要有长期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专家,因为他们最了解现状;此外,还应有方方面面的专家,如社会学专家,教育学专家,从事教育政策研究的专家,法律专家、少年犯管教专家、特殊教育专家等。因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务对象是所有的孩子,包括工读学校的孩子、智障的孩子等处于边缘地区或处于弱势群体的孩子。这样才能体现社会的公平,使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心理服务。专家队伍中,还应包括分管心理健康教育的官员。因为《纲要》是政府指导的纲领性文件,主管心理健康教育的官员、专家队伍、一线的校长和教师,可以代表方方面面的意见,达到一种理想的平衡和整合。

记者:您刚才提到要关注弱势群体孩子的心理健康,那么,您认为“我国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发展与教育研究”课题应该重点研究哪些内容?

吴增强:关于流动儿童的生存状态和心理健康调查是非常有意义的课题。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多次提到要关注留守儿童和青少年的生存状况、教育问题和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健康教育规划不但要从政策导向的角度来思考,还应该从法律的角度来进行。《纲要》修订中还应从法制角度上进行规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保障未成年孩子生存的权利、发展的权利、受保护的权利、参与的权利,让孩子们活得有尊严等,实际上就是保护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从立法的角度,《纲要》中要作一些指导,修订中可以请一些法律专家参与。

记者:请您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提一些期望。

吴增强:贵刊从创办到现在已经经历了十年,专业性越来越强。我看到,杂志栏目有专访类、学术研究类、咨询辅导类、活动设计类、一线教师经验总结类,还有国外前沿理论和先进技术的介绍,以及国内各地动态的介绍,应该说包含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方面面,对广大教师们有很大的启发和借鉴作用。我希望,贵刊坚持一步一个脚印地做下去,继续走贴近读者的路子,进一步提高可读性和针对性。

第5篇

关键词:心理辅导专职教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职责认定

一、前言

我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历经了二十余年的探索与实践,经过几代热衷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事业工作者的辛勤耕耘与探索,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学校的自发实践研究、理论工作者的个别探索,到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相互合作的研究;从单一的心理咨询到多方位的心理服务;从关注个别学生到关注全体学生健康成长的发展性心理辅导。形成了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路和构架。

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都十分重视和扶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然而,对于在这一新兴岗位的特殊教师群体,他们的现状如何?心理辅导专职教师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又应该做些什么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如何?基于上述思考,课题组面向上海全市各区县的中小学和职校,随机选择样本进行调查了解,并统计分析。此次调查样本基于中小学心理辅导协会的团体会员单位,基本覆盖整个上海市,因此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二、结果与分析

1.心理辅导活动课周课时数认定

在心理辅导活动课周课时量的安排上,各个学校的情况差异比较大,从1至15节不等。43.2%的小学,其心理辅导活动课周课时量为1~2节,而实际情况也是小学心理辅导教师大多兼任其他学科的教学工作。中学阶段倾向于每周6课时,教师自己认同的心理辅导活动课周课时量以每周应为6课时和8~10课时的居多。

2.个别辅导每周折合多少课时工作量

个别辅导是心理辅导专职教师主要的工作之一,而如何折算工作量,由于学校类型不一样,需要进行个别辅导的学生不一样,个别辅导的问题不一样,问题程度不一样,干预所用时间不一样等,目前还缺少可操作性的文件。有相当一部分学校对此项工作的工作量没有进行认定或者说缺乏明确的认定。教师对此项工作所折合的课时量的期望值随着不同学段的学生有所升高,这个现象可能与随着学生的年龄增长,心理问题变得复杂化有关。

3.参与学校教育科研工作量认定

从数据表上我们发现,71%的小学、92%的初中、78%的高中和63%的职校都没有对教育科研进行工作量的认定,这一情况的出现的原因可能是,心理辅导教师没有参与学校有关的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或者学校领导不知道心理辅导教师应该参与学校有关的课题研究。就现有的调查情况而言,小学心理辅导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工作进行得比中学好。

4.是否享受班主任津贴

大多数小学心理辅导专职教师在学校内担任一定的行政工作,他们或多或少都享受行政津贴;也有的教师享受班主任津贴或者班主任津贴的80%;但还是有43%的小学心理教师未享受任何津贴。在初中,有的心理教师享受副教研组长津贴,有的心理教师享受班主任津贴的一部分(10%到70%不等),但也有54%的心理辅导专职教师没有享受任何专职津贴。高中有7%的心理教师享受全额班主任津贴,3%的心理教师享受班主任津贴的50%;90%不享受班主任津贴。职校的情况与中小学有所不同,有的职校心理辅导教师属于行政教务工作人员的编制,有的是属于某个教研组(如政治组),按照基础学科的岗位计算工作量。

从某种意义上说,心理辅导专职教师进行个别辅导或团体辅导,其工作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和班主任相似,其专业程度有时要远高于班主任的工作要求。当然,学校在给予心理专职教师的津贴时到底是以个别辅导进行工作量的认定,还是参照班主任工作去认定,这可以根据学校对心理辅导专职教师工作的了解视具体情况而定。

5.心理社团活动的工作量

小学有64%的学校没有安排心理社团活动,或者未将社团活动计入工作量;有少部分学校进行了认定而未进行定量;也有一些学校或者按一个系数来计算工作量,或者按实际活动课时数来计算等。初中有54%的学校没有将心理社团活动计入工作量;8%的学校计入工作量;有的按拓展课计算。高中有59%的学校没有将心理社团活动计入工作量;有27%的学校以周课时量计算社团活动的工作量;6%的学校作适当的金额补贴,具体金额为15元/课或50元/小时不等。62%的职校把心理社团活动折算成工作量。

在这个问题上心理辅导教师的意见也不一致:比较多的教师认为心理社团活动应计入工作量,可按每周1至2节或每周4节课时量的计算方法进行折合。

6.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拓展课(包括讲座)及工作量计算情况

36%的小学未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拓展课;43%的学校开设了此类课程但并未计入工作量;14%的学校按实际课时量计算工作量;7%的学校将此类拓展课计入社团活动的工作量之内。在初中,23%的学校未开设心理拓展课程;未计入或不明确的占39%,1~2课时的占31%,0.4课时的占8%。72%的高中学校是计算工作量的,或单独以每节课10元~50元不等计算,或按常规课计算给予津贴。51%的职校开设了心理拓展课,其中25%的学校按大课计算工作量,13%的学校每次折合1课时,13%的学校给予一定津贴,按50元/节计算。

7.定期对学校教师进行培训及工作量计算情况

大多数教师认为对学校教师进行定期培训应属于心理辅导专职教师的工作职责之内,认为工作量的认定可以结合各学校实际以及工作开展程度而定,补贴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例如,可按课时费计算工作量,或不定期地培训,可按次数进行补贴,或纳入年终考评,也可与班主任津贴挂钩等,让心理辅导教师工作的职责范围更规范、更明确。

8.对家长进行指导及工作量计算情况

大部分中小学的心理辅导教师认为,对家长指导应算在自己的工作职责范围之内,应该给予一定的报酬,其工作量认定可根据学校的实际指导情况(时间)按每月1~4课时计算工作量,或单独计算工作量,或纳入年终考评,或按50元/次等给予津贴;也有的教师提出,此项工作量的补贴应与班主任津贴挂钩,可省去很多复杂的工作量计算以及认定,把这些工作都纳入到心理辅导专职教师的工作职责内,以明确条文的形式给出。

9.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建设及工作量计算情况

64%的小学都有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站,绝大多数的小学心理辅导专职教师参与了此项工作,但他们一般只提供上传网站所需的资料,并不参与网页的支持、服务与维护。各个学校对这块工作量的认定也各不相同,29%的小学按课时费补贴,14%的小学在学期末会给予教师一定的奖励,但大部分小学没有明确认定这方面的工作量。

75%的初中学校有心理健康教育网站,但工作量未算或不明确。69%的高中学校建有心理健康教育网站,但只有3%的学校给予了津贴,66%的学校心理教师都是尽义务。38%的职校有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其中13%的学校不计入工作量,25%的学校0.6课时/次。

10.心理辅导专职教师收入情况

在各类学校中,小学和职校的整体收入比初中和高中的情况好,而在小学、初中、高中这三个学段,心理辅导专职教师的整体收入是逐渐减少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大多数小学心理辅导专职教师除了自己的心理教师岗位之外,或多或少还担任着学校里的一些其他工作,所以他们的收入相对而言还是较高的。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正反映了小学心理辅导专职教师的工作职责不明确,其工作性质也不突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小学心理辅导专职教师的职责范围的认定还是十分必要的。

在中学尤其是高中,主次学科、高考与非高考学科界限分明,再加上高中心理辅导教师的课时量往往不足,这是高中心理教师整体收入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而职校的心理教师与其他学科的教师一样,主次学科的位置不如中学那样明显;另外,一些职校把心理教师归于学生处,处理一般常规工作即算满工作量,课时另算工作量。

在调查中发现:由于心理辅导工作私密性很强,费时多,涉及面广,需要心理辅导教师投入大量精力,这是心理辅导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但往往评价和分配上的差异,造成心理教师的待遇没有得到相应的计量,使教师的积极性受挫。另外,因为学校专职心理辅导教师通常都是一至两个,没有专门的教研组,学校往往让心理辅导教师参加“政治组”教研活动,但因工作性质和内容不同,使心理辅导教师无归属感、安全感。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还发现,除极个别的学校外,完中和高中学校心理辅导专职教师的工作范围比较广,一般涉及到心理辅导活动课,个别心理辅导,团体心理辅导,学生、家长、教师的专业指导、培训,定期或不定期的相关讲座,心理工作室的管理,资料的收集整理,心理拓展课,学生心理社团,教育科研及心理网站等。

三、问题与讨论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责任心强、学习热情高是这个特殊教师群体的共同特征,他们热爱自己的专业,热爱学生,关注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和个人的专业发展。很多学校也为心理辅导专职教师的个人成长、专业发展提供了学习与培训的机会。

不过我们也发现,目前上海市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上海市教委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有一定的距离,主要原因是: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新工作,虽然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制定了很多文件和条例,但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的工作性质、职责没有作明确详细的规范,尤其是“二期课改”以后对学校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只是放在专题教育中,没有作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各学校领导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和理解程度不一;承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不一,他们对自己的角色定位比较模糊。具体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心理辅导专职教师的角色应该怎样定位

从调查中发现,学校领导或心理辅导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性质、职责、内容由于理解不一,因而会产生不同的安排,造成各种问题。其原因在于我们没能根据学校心理辅导的发展趋势,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出统一的模式和要求。随着学校发展性心理辅导的深入开展,学校心理辅导专职教师是以承担心理辅导活动课为主,还是以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工作为主,还是应该参与和规划学校教育教学的所有工作,应该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定论。

2.关于心理辅导专职教师享有班主任津贴问题

调查发现,有一半学校没有给心理辅导专职教师班主任津贴,给津贴的学校也是参照一定比例,能全额享受班主任津贴的专职教师很少。其实就心理辅导专职教师工作职责范围来说,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是每个心理辅导教师必须承担的主要工作,且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技术性比班主任工作要求更高,他们的辅导工作每年必须接受专家的督导,所以,认同心理辅导教师与班主任工作相同量是完全可以的。

3.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课时量计算

1998年上海市教委以文件的形式规定学校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二期课改”后对学校课程设置重新进行规定,为此各学校心理辅导活动课开设有很大的随意性,无明确要求,已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学校,在计算课时量时也无固定的参照标准,大都参照非考试学科来定课时量,这也是造成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之一。

4.目前很多学校心理辅导专职教师不满意自己现在的工作状态,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与其他学科相比,心理健康教育有其特殊性。比如一般学校可能只有一位心理辅导教师,其他学科的教师们可以在一起备课、讨论问题,而心理辅导教师在校内却是“孤家寡人”,只能到校外去找同行研讨。其他学科每学期都有一定的教学进度,教师定期参加培训,而心理辅导活动课虽然有参考教材,但需要教师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作相应调整或自编教材,这就增加了教学难度和工作量。

第二,心理辅导教师在学校缺少归属感,身份尴尬,因为他们不是心理辅导专职教师,有的是“政治教师”,有的是“德育教师”,还有的教师资格证上“科目”一栏里填写的是“其他”。加上心理辅导教师岗位培训不正常,从而令大多数心理教师缺少认同感。在计算心理辅导专职教师的工作量时,由于缺少详细的、可操作的“红头文件”,同时心理辅导专职教师对自己应该承担的工作职责也不够明确,所以在工作量的认定上各学校就有很大差异。多数学校按实际上课数来计算心理辅导教师的工作量,由于心理辅导教师的课时较少,收入就比同级教师少一大截。这种收入和待遇方面的差别,难免会影响心理辅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并导致心理教师队伍不稳定。

四、我们的建议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学校心理辅导日益凸显其重要性。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心理辅导专职教师应义不容辞地肩负起“开发学生潜能,健全学生人格”的重任。上海市心理健康教育已有20年的发展历史,我们觉得,有关部门应该尽快为上海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模式,心理辅导专职教师的工作职责、培训以及学校对心理辅导教师工作考核认定,作出相应的科学合理的规定,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它不仅能为上海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也为心理辅导专职教师的成长,规范他们的工作职责,提供保障和支持。

1.确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

据最近资料可知,俄罗斯的学校心理教育工作者在学校中扮演着两种不同的角色,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一是“医生的模式”(相当于上海的心理辅导模式),主要任务是预防和改变学生心理发展上的偏差;二是“教育者的模式”,认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是教育群体的成员,要直接参与到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过程中,主要工作是保障学校教育的有效性。目前俄罗斯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域更强调教育者模式的地位,创导者弗里德曼明确提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当意识到只有作为教育群体的一员,才能使我们的工作不仅直接面对学生,还可以通过教师、班主任,学校的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学生的自我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和实现我们的专业能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现实策略,应当是在与各科教师相互合作的过程中,不取代教师,与教师一起从分析他们的教育实践开始,到给予他们心理学上的解释,提出相对应的改进措施并重新运用于实践”。

美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过三种具有代表性的心理辅导模式:邀请模式、心理辅导综合模式及顾问教师计划模式。

邀请模式强调尊重人的潜能和价值,充分利用教育者、教育环境、教育政策、教育计划和教育过程等教育资源,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邀请模式的出现表明学校心理辅导正在由辅工作转变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

心理辅导综合模式(简称综合模式)由美国密苏里大学的诺曼・盖思博斯(Norman C.Gysbers)及其同事于l988年提出。在传统心理辅导模式中,咨询教师仅仅被动地扮演治疗者的角色,他们的教育辅导职责没有得到明确的界定,服务的对象也仅限定在少数特殊学生。随着心理辅导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日益增强,教育者和心理学工作者逐渐认识到必须强化心理辅导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综合模式的核心思想是突出辅导教师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明确规定心理辅导教师的工作、职责和内容。

l987年,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罗伯特・马利克(Robert D.Myrick)首次提出顾问教师计划(简称TAP)。TAP模式的出发点就是在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建立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心理发展的支持性人际关系,在学校范围内建立一种支持性环境。在TAP 模式中,全体教师参与心理辅导是学校成功实施发展性辅导的关键。学校中的普通科任教师应该而且能够成为学生信赖的指导者,可以在学校心理辅导工作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根据以上资料,虽然我们至今没有刻意地去确定学校心理辅导的模式,但上海很多学校心理辅导专家和学校心理辅导教师都自发地接受了世界心理辅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技术,尤其是当我们的“十五”教育部规划课题,将发展性心理辅导推进到学校中,促使一部分学校心理辅导教师创造性地结合中国学校文化和学生特点,逐步形成了适合自己学校、符合学生需求的心理辅导模式,即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综合模式(实际上是融合了俄罗斯和美国提出的所有最新的模式理念)。这个模式的理念是:我们面对的是全体正常的学生,学校在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思想指导下,心理辅导教师不仅仅是被动地扮演心理治疗、干预和矫治的角色,心理服务的对象也绝不仅限定在少数特殊的学生身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要十分重视对心理有问题和行为有偏差的学生开展个别辅导或团体辅导,尽快地使他们人格得到健康发展,行为得到矫正;让有问题的学生获得健康,让健康的学生获得发展,让健康发展的学生获得幸福。因此,激发学生的潜能,建构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健康人格,并充分利用教育者、教育环境、教育政策、教育计划和教育过程等教育资源,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去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这个“模式”的宗旨。

随着心理辅导深入到学校教育的各个领域,心理辅导教师应该成为真正的学校心理工作者,他们既要服务于师生的心理健康,还要调动所有教师参与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活动。心理辅导教师应参与学校规划、办学目标、教育教学管理、课堂教学实施、教育科研、教师培训、家庭教育指导等工作,并在学习和辅导的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业务水平,逐步提升自己在教师、学生、家长中的权威和信任,成为中国新一代学校专家型心理工作者。

2.学校心理辅导专职教师职责认定

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综合模式,要求心理辅导教师为学生以及教师具有积极的主观体验、积极的心理特征和积极的心理品质真诚地服务。他在学校所承担的心理辅导工作和服务的内容,不再是以心理辅导活动课、个别辅导与团体辅导作为自己惟一的工作。为了达到积极心理学取向的“综合模式”目标,学校心理辅导教师必须以健全的人格、优异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全面仔细地了解和熟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不断改进教法和学法的能力;能有效地整合教育者、教育管理、教育环境、教育政策、教育规划和教育过程等教育资源,参与学校文化建设;建立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心理发展的支持性人际关系,组织和调动全体教师自觉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心理环境,指导家庭教育,帮助家长建设民主、平等和谐的家庭氛围,在促进师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的工作品牌,树立自己心理辅导的权威。

为此,我们觉得,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综合模式下心理辅导教师的工作职责是:

(1)全面参与学校管理,是学校工作的高级参谋。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及日常管理提供指导、参谋、咨询和决策服务,使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更符合教育规律,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具体包括:制定全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和评估体系;参与学校规划决策和政策制订,防范有损学生心理健康的规章制度及行政措施的出台;运用心理学的技术和理论,帮助学校科学地设置课程,制订教学计划,确立教学目标和管理目标等内容。从而保障学校的教育教学与行政管理能够更好地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

(2)为全体师生服务,是师生健康成长与发展的知音。这是心理辅导专职教师最主要的工作职责。

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发展性心理辅导,为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心理学服务。包括心理辅导活动课、学生心理讲座、学生生涯规划、学生志愿者和社团活动等内容。

开展个别心理辅导和团体心理辅导,对个别学生或部分心理问题类似的学生给予必要的咨询与辅导,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运用各种方法和技术进行服务干预,使有不同程度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学生获得正常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进行心理健康评估。

为教师们提供教育学和心理学等业务培训,通过教师生涯发展指导,促进教师自身成长和专业化发展。指导教师开展班级心理辅导、学科教学辅导等,通过改变或影响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优化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心理环境,从而间接帮助学生,最终为学生服务。

开设学校心理辅导网站,使网站成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交流信息、提高认识、抒感、解决困惑的主要途径。

(3)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服务,成为教师的好朋友。学校的办学目标即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因此学校心理辅导教师必须全面地熟悉和了解学校的德育工作和教学工作,并能依据素质教育的目标,有效地使用心理辅导的理念、知识和技能,对学校德育目标、内容、方法、手段等,对学校课堂教学的目标、方法、过程、考核、评价等进行建议、协调和服务,保证其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4)为家庭教育服务,是家庭教育的高级顾问。参与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为建设和谐的家庭、提高家长教育理念和方法,开展相适应的家庭教育内容出谋划策;通过对家长开设专题心理讲座或者运用团体辅导来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优化家庭教育氛围、人际氛围,有的放矢地指导家长运用科学的家教方法,提高家长指导、教育孩子的能力,共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5)参与学校教育科研,成为学校教育科研的策划者和实施者。围绕学校的育人目标和发展规划,参与学校教育和教学的相关课题,用教育心理学理论知识和技术为课题研究及实施提供指导和服务,使课题研究科学、规范、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组织和培训教师开展课题研究,通过研究提高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教育,越来越关注人才的培养,社会需要学校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尽快地培养出身心健康、道德高尚、遵纪守法、有一定知识和技能的新一代公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必将为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提供越来越重要的支持,学校心理辅导专职教师也一定会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主要力量。相信心理辅导专职教师会发自内心地热爱这个职业,他们能够凭着自己的能力和工作表现去获得学校领导和同事的信任与关注,获得家长和学生的支持与爱戴。学校心理辅导专职教师的作用会得到社会真正的认可,他们的权威也会在工作的成效中不断提升。

第6篇

关键词:民办高校 心理健康问题 解决措施

中国民办高等院校是改革开放新形势下,顺应市场经济客观需要的必然产物。至今,已走过近三十年的历程。据《201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现有民办高校676所(含独立学院323所),在校生达446.14万人,可见民办高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普通高等教育院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专门针对民办高校的研究较为空缺。但随着民办高校生源的扩增,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趋突出。首先,民办高校的学生作为当代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承受社会背景和社会压力所引起的一些共性心理健康问题;其次,由于民办高校办学的自身特点,其学生的心理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院校的学生。这不仅将成为当前我国教育界和心理学界研究的热点,也是各类民办高校应该普遍关注的焦点。因此,民办高校中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分析

1.民办高校的大学生心理承受更多压力

民办高校的大学生一般要承受多方面的压力:首先,由于学生自身年龄、知识层次、生活环境、人际交往方式等诸多因素引起的心理压力。即处于人生“三观”主要形成期,将面临自我认知、自我确认、性格完善和交友恋爱及毕业择业等一系列问题,在这一阶段所引发的心理问题较为突出;其次,民办高校的学生要承受更大的学习压力。对于高考成绩处于中等及偏下的层次的学生来说,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不强,面对大学时期的开放式学习方式和压力,表现出更大的不适应性;此外,要承受一定的社会偏见问题。由于民办高校在我国发展历史及生源特点,社会对于民办高校的认可度不高,对其学生的定位更多是自我学习能力弱、自我管理差的群体。这样的社会偏见通过家长、社会、用人单位等传递给学生时,对他们造成的心理影响不可忽视。

2.民办高校大学生理想与追求更为缺失

民办高等院校的生源多来自于高考第二批、第三批本科,或是专科学生。这些学生在学习能力和自律能力较重点大学的学生存在一定差距。加之他们多数来自于中等或富裕的家庭,成长环境较为舒适,即不像进入一本高等院校学生自我追求明确,也不像贫困家庭学生想改变生活现状欲望强烈,更多表现为自身的追求较低,目标缺失、不明确,乐于享受现在的生活,对自身的发展没有清晰的脉络。

3.民办高校贫困生自卑心理表现更为突出

随着社会对民办教育支持力度的增加,和对贫困学生资助政策的增多,使得一些中等收入的家庭或贫困家庭的子女选择进入高学费的民办高校。但这些学生在面对民办高校中多数家境较为富裕的学生时,相比普通高校的贫困大学生,还要承受更多的经济、学业、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压力。他们品尝着各种各样的酸甜苦辣,自尊与自卑的矛盾、人际交往的开放性和自我封闭性的矛盾、渴望友情与孤独情绪的矛盾等等经常困扰着他们。在经济、心理、人际交往和学业的多重压力下,贫困生容易产生自卑、焦虑、忧郁、自我封闭、依赖等心理。从而产生更多的心理困惑和思想冲突,使得自卑心理严重,表现更为突出。所以贫困生成为目前所有民办高校无法忽视的一个特殊群体。

二、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影响因素

1.学习压力

民办高校学生由于长期较低的学习能力和不良的学习习惯,使得自我管理学习的能力较差。而进入大学后,开放式学习和自我式管理是学习的重要方式,这与先前高中学习方式形成鲜明对比,很多民办高校的学生表现出更大的不适应。此外,对于基础薄弱的民办高校学生,想在四年内培养出高水平的社会应用型人才,民办高校采取更加严格管理制度,除了课程考勤制度,还有明确的考试考核标准,都对学生造成较大的学习压力。加之学生自身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成绩不理想则表现出更多的焦虑紧张情绪。

2.家庭影响

不当的家庭教育是引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对于进入民办高校学生,很多家长也持有失落情绪,从而对学生的肯定不足。这样情绪会影响一定的家庭教育方式,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压力。父母对孩子的高考期望延续到大学,渴望子女成才的表现更为迫切。这种的愿望,如果处理的好,能成为大学生奋发学习的动力;反之则成为影响大学生成长难以承受的心理压力。此外,在民办高校中,贫困家庭中的大学生们承受的经济上的压力要大于公办高校,如果不能正确对待,极易导致心理上的不平衡和行为偏差。

3.社会环境

对于民办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社会环境影响因素一般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于社会对民办高校的认可程度,即社会对于进入民办高校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偏见。二是民办高校的大学生毕业择业时受到社会评价的影响较大。由于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政策的调整,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等竞争模式,均增加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同时大学生就业难,及“蚁族”现象的出现,使得社会对一些知名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担心,这对民办高校的学生心理冲击更大。这些社会刺激在短时间内不断的作用于大学生,一些学生社会阅历浅,心理应对和承受力差,对自己的能力、职业和前途产生担忧,担心自己无法适应激烈竞争的社会,这样的社会环境加大的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三、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应对措施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其成长成才密切相关,只有心理健康的大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高校学生培养的重要部分,切实开展和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工作对于学生更好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1.建立、完善长期有效的心理干预管理体制

建立、完善长期有效的心理干预管理体制:一要形成体系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面对所有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宣传;二要建立多途径的信息分析来源,可依托党、学、团三部分学生管理体系,并在各班选拔心理委员,多方位多途径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状况;三要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可动员和组织学生成立心理健康协会或社团。心理健康协会及社团应以轻松娱乐的方式开展心理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通过开展这些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满足大学生不同层次的精神需求。四要及时发现,及时采取合适的心理辅导和心理救治方案。

2.准确定位并不断提升学校心理健康工作者水平

对于日益突出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各高校应更加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的师资队伍,尤其对于民办高校此项工作更加迫切。同时,面对民办高校大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较为开放的态度,民办高校需要准确定位和提高专职心理健康工作者的水平。同时,学校定期对学校心理健康工作者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以提高一线老师的心理沟通方法和预防危机的意识。

3.分阶段、分层次、分重点开展针对性的心理讲座、心理辅导和心理资助

做好心理健康教育规划,一要分阶段开展针对性的各类心理健康讲座和心理辅导。入学初,开展以新生适应为主题的讲座辅导;对于低年级则要开展以大学生自我意识、人际关系、婚恋心理、生命与人生、职业生涯设计等为内容的讲座;高年级则侧重就业指导教育和社会适应教育。二要分层次地进行心理辅导工作。例如针对因高考失利走进民办高校或对民办高校认可度低的学生群体进行集体辅导,以树立他们的信心和明晰自身发展的要素;对自我心理素质脆弱的群体开展针对挫折教育的心理辅导;三要分重点地开展心理资助工作,尤其对于民办高校现在家庭困难的学生,由于表现出更强的心理自卑情绪,所以要重点开展健康资助工作。确保每个学生都掌握一定的心理自我调节的方法,能够解决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促进其全面健康的发展。

4.营造适合于民办高校特点的校园文化氛围

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外部条件,也是有效改善学生头心理状态的积极措施。不同的学校要针对自身特点,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营造适合自己的校园文化氛围。民办高校针对主体学生的特点应多开展一些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如积极组织推荐学生参加各类在社会上有一定声誉度的竞赛,以来加强学生对民办教育的肯定度,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开展各类体育、文艺活动,给有特长的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增强自信心,并合理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举办各类特色的学术讲座或报告,各类有创造性的、富有创新意义的比赛,挖掘学校特色,大力弘扬学校的优良传统。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还可以通过树立正面的榜样,引进新社会阶层先进代表人物进校园,以此弥补加强其自身信仰更为缺失的现状,不断引导大学生形成竞争意识和创新、求实、进取、敬业精神。

总之,随着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出现了新的特点,针对新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教育对策,以提高民办高校心理健康问题的管理成效和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杨雨.关于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思考[J] 高教研究 2006 (1)

[2]樊富珉 等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3]蔺桂瑞 等 大学生心理健康精品课程建设报告[R] 2005

第7篇

1乡村医生心理教育内涵

心理教育是现代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教育兼有心理学和教育学特点。心理教育是从心理学发展起来的,心理学是心理教育实践的理论支柱,我国学者普遍认为,心理教育内涵在于有意识、有目的地促进人的心理发展,关注和构建人的心理生活,发展和提升人的心理素质[6],心理教育以培养与完善人格,提高人们的心理素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为目的,是引导人追求幸福生活的一种实践活动,是对心理素质和心理品质的培养,对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的维护,对个人以及社会生活质量的关注和促进[7]。作为教育学范畴的心理教育分为教育、辅导、咨询、治疗四个层次,心理教育包括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8],同时心理教育具有社会属性,具有社会制约性,离不开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6]。WTO认为健康的标准是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处于理想状态,当前生物医学模式已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疾病的产生不能仅从生物个体本身找原因,也应从心理状态和所处社会环境去分析,心理因素与疾病密切相关。根据上述对心理教育内涵的阐述,笔者认为,具备心理教育素质的乡村医生能够有意识、有目的地促进人民群众的心理发展,关注和构建人民群众的心理素质,维护人民群众的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具备心理教育素质的乡村医生能够较好的服务患者,减轻或治愈患者因心理问题造成的紧张和抑郁等痛苦。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对乡村医生实施心理教育培训是乡村医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有效途径。

2乡村医生心理教育培养现状

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是当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根据卫生部下发的《1991-2000年全国乡村医生教育规划》和《2001-2010年全国乡村医生教育规划》等有关乡村医生教育规划政策,我国各级别乡村医生教育培训政策相继出台,乡村医生培训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目前乡村医生培训以获得学历和考取行医资格为目的,忽视乡村医生的专业技能需求[9],心理教育素质作为一种专业技能,其培养没有得到重视,在治疗疾病时就头痛医头、脚疼医脚,医院中很多因心理障碍而产生的疾病,未能及时发现和诊断,且大部分治疗并不规范,导致患者病情贻误、影响预后,并造成过度医疗[10]。现代医学越来越重视疾病中的心理因素,临床研究发现:病人的不良心理反应易造成消极情绪状态,可使神经功能紊乱,内分泌功能失调,机体抵抗力下降,易发生心身疾病,还可加速疾病恶化[11]。新农村建设时期,农村行为方式、饮食理念和生活节奏等因素都影响人民群众的健康状态,积极开展心理干预和治疗,能够有效预防和治疗人民群众的疾病,增强人民群众体质,提高农村卫生服务水平。调研显示,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和心理健康教育,主动了解患者心理,对患者本人及家属具有同情心,热心讲解病情治疗过程,倾听患者感受,对患者治疗过程进行心理疏导,与患者保持良好沟通,有助于患者病情康复,控制疾病发展,预防并发症发生,促进其功能恢复和心理健康,对乡村医生进行心理教育培训成为当前乡村医生教育工作重点。

3乡村医生心理教育培养策略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把医学服务的目的视为提升人的生命质量,而非单纯的治疗疾病[12]。乡村医生心理教育培养应坚持以人为本原则,认真研究乡村医生执业特点,将心理教育贯穿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全过程,通过心理教育培训,增强乡村医生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和治疗的主动性,鼓励乡村医生和患者之间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维护患者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

3.1制定乡村医生心理教育培训相关政策法规

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重视乡村医生心理教育工作,制定乡村医生心理教育培训政策,鼓励乡村医生自觉提高心理教育素质。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服务行业面临着更多的压力,医务人员在工作中思想负担重,心理压力大,工作愉悦度低,有消极的工作情绪[13],培养乡村医生心理教育素质,应首先关注乡村医生心理状况,研究乡村医生心理需求,使乡村医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具备良好的医德医风。将心理教育培训纳入乡村医生考核体系是激励乡村医生提高心理教育素质的有效措施。

3.2建立乡村医生心理教育研究基地试点

医学教育机构应积极配合乡村医生心理教育培养工作,高等医学院校可以建立心理教育专项研究基地,充分发挥高等医学院校资源优势,提供医学心理学、病理心理学、护理学等心理教育培训课程和文献资源,在培训课程、师资保障等方面加强与乡村医生的互动,深入研究农村患者心理特点,有计划的为农村培养高素质的乡村医生。

3.3积极开展农村卫生心理教育宣传工作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人民群众对健康需求日益提高,对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质量需求也不断增加,心理教育依托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当前新农村建设时期,农村卫生状况不容乐观,人民群众医学知识水平普遍不高,同时,乡村医生对心理教育的作用认识不足,对心理教育方面的知识欠缺,造成农村卫生心理教育知识普及较低。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适应现代医学模式,带头做好农村卫生心理教育宣传工作,使乡村医生认识到心理干预对患者的帮助。通过心理教育宣传,乡村医生能够有意识、有目的地促进人民群众心理发展,主动维护人民群众的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满足农村人民群众就医需求,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水平。

第8篇

“人文视域下中小学衔接班主任工艺”的课题研究,拟在重视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的思想下,从学生充分的、全面的健康发展出发,抓住六年级到七年级两学年的关键期,更好地做好相应的适应指导工作,增强学生主动适应的能力,实现平缓、渐进、高效式中小学衔接,让更多的小学毕业生升入初中后尽快适应,学会学习,健康成长。

守好晨班会主阵地

晨会、班会是班主任工作的主阵地。利用好晨会和班会课,着重对学生进行礼仪、安全、纪律教育,教师及时加以教育;结合阶段性班级情况,设计有针对性的主题活动,去解决中小学衔接期班级中实际存在的典型性问题;结合教育平台,指导学习高年级的安全本领、当青春来敲门、学会控制情绪、遭遇歹徒怎么办、远离性伤害等知识。适当的班队活动和中小学衔接期常识的渗透,提高了毕业班学生的能力,调节了毕业班学生的身心,融洽了班级氛围,优化了班风,使学生放下包袱,轻松前进。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个性逐渐鲜明,具备成人的一定能力,但在是非的分辨、自我能力的控制等方面却还不成熟。因此,应该特别关注如何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以及抗挫折能力,培养学生的自育自学能力等等。学校为此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及讲座,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教师与学生敞开心扉,打开困惑之门。

校本课程开阔视野

现在的中小学课程设置科学合理,此外,校本课程的开发也是现阶段中小学课程设置的一个亮点。每周开设一节兴趣组活动,让学生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能力合作,锻炼能力,激发创造力,进一步完善人格。并在兴趣组活动的基础上,研究开发了一些适用于中小学衔接期学生并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教材,如《生存教育》《劳动技术趣味多》《趣味楹联》《名车世界》等等。

社会实践磨练意志

设计符合毕业生年龄、心理特征的实践活动,磨练意志,让学生进入初中后,能很快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

设计好毕业进行曲

参观中学:学校毕业班学生参观对口学校,并进入课堂直接感受、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对小学生升入初中后教育教学的容量、学习方法、教学方式等方面的变化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为同学们提前做好思想准备。同时,让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有一种九年制学习的延续、相融感,更好地进入初中的学习。

毕业典礼:每届毕业典礼,校长、班主任代表、学生代表、家长代表分别发言。校长对全体毕业生提出殷切期望,毕业班学生与老师互动交流,莘莘学子依依惜别情把毕业典礼的氛围推向。他们表示,谨听母校老师的谆谆教诲,到了初中一定不负众望,学有所成。

家长开放日:让家长走进课堂实现双向交流,让家长自主评价教师的教育教学,从而得到预期的效果;就毕业班学生的心理状况、毕业会考的重要性等方面和家长作深入交流;给家长简介中学的办学情况和怎样进行中小学教育的有效衔接,真正使中小学教育衔接入脑入心。

师生竞赛梅开双枝

目的性明确的竞赛活动能于教师、学生的成长起到事业功倍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开展中小学衔接教育的研究,捕捉中小学衔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利于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并形成阶段性评价机制,应多组织中小学的联合活动,搞好双层竞赛。

如教师层面:班主任方面的班会课竞赛、班主任基本功竞赛,语文学科的阅读竞赛,数学学科的知识竞赛,英语学科的朗读比赛,通过这些竞赛,教师明确了各学科教学的重点,了解了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利于教师的教学衔接。

如学生层面: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活动,如青少年读写大赛、知识竞赛、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英语课本剧和讲故事比赛、各类作文比赛等等,不断提高学生的素质,增强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人文视域下中小学衔接班主任工艺研究有效地促进了中小学衔接中的班级管理模式的形成,利用学生发展及教师个人教育教学特色的形成。和谐宽容的衔接型班级氛围,个性化教育教学特色,展示自我飞扬个性的学生课堂成了有效教学研究的良好载体,学生欢腾、创新、鲜活、智慧的火花在教师智性的引导下焕发出勃勃生机。

本文系江苏省“十二五”教育规划“重点自筹”课题《人文视域下中小学衔接班主任工艺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B-b/2013/02/273]

第9篇

关键词:幼儿园;健康教育;问题;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2-0041

近年来,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深入贯彻落实,越来越多的幼儿园认识到,要真正为广大幼儿园的身心健康着想,关注健康教育,研究健康教育,实施健康教育。作为一名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研究者,笔者欣喜地看到园长们对于切实提高儿童身心健康水平的高度重视,也深切地感受到一线教师对于有效实施健康教育的迫切愿望。为此,笔者拟就若干幼儿园健康教育问题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根据幼儿园的基础水平规划健康教育的全部内容

不同的幼儿园有着不同的发展历史,对于某个具体的幼儿园而言,首先要分析自身的基础教研水平,以点带面,逐步形成系统的健康教育内容。

1. 以往较少开展健康教育研究的幼儿园应脚踏实地、从零开始

以往较少开展健康教育研究的幼儿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

(1)通过对本园儿童健康现状的调查,把握本园不同年龄班儿童身心发展的主要特点。调查的内容应丰富而具体,应涵盖儿童健康的方方面面。既要了解儿童身体发育如动作发育情况,也要了解儿童心理发展如情绪发展情况;既要了解儿童饮食行为表现,也要了解儿童安全事故发生情况;既要了解儿童有关健康的认知,也要了解儿童的健康行为;既要了解儿童的知行,也要了解家长的知行。

(2)根据本园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思考日常生活中的健康教育、专门的健康教学、幼儿园和家庭一以贯之相互配合的健康教育问题。健康教育是生活教育,故设法抓住每一生活环节的特点和要点是健康教育研究的重点。

(3)反思目前的健康教育效果,找出健康教育的薄弱环节,进一步思考改进的措施。无论是教育过程的实施还是教育效果的衡量抑或是改进对策的选择,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仍然是反思“儿童是什么”和“儿童是怎样的”这类本质问题,只有以此为前提,我们才有可能形成科学的教育行为。

(4)选择一套权威的幼儿园健康教育教材,先领会、尝试实践,再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后基于实践、逐步改进,还可以不断将自己成功的实践经验补充到权威的教材中。

2. 已有多年健康教育研究基础的幼儿园应深入反思、不断突破

有的幼儿园已研究和实施健康教育多年,在进行新一轮健康教育研究时可重点考虑以下问题:

(1)本园健康教育的理念或特色是什么?思考这个问题,有助于我们理清以往健康教育的思路,有助于我们对“本园健康教育理念或特色是否真正形成”这一问题有一个正确认识。理念或特色应在健康教育的实施中得到充分体现,而不是只呈现在文本中,即健康教育理念与健康教育行为是统一的。

(2)是否进行过分时分段的教育规划?幼儿园健康教育的涉及面广,长期注重健康教育的幼儿园,应对不同时期、不同学期的教育内容各有侧重,应分门别类深入研究,摸索规律,积累经验。比如,可以在心理健康教育、身体生长教育、安全生活教育、日常健康行为教育及饮食营养教育等内容中选择研讨重点,也可以在日常健康教育、专门的健康教学及家园健康教育互动等形式中选择研讨重点,还可以在不同年龄班中选择研讨重点。

(3)本园健康教育的优势和不足各是什么?长期进行健康教育的幼儿园很可能已经在许多方面形成了优势,比如,善于有效培养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善于开展适合儿童深刻体验的有情境辅助的健康教学,善于家园配合形成健康教育合力等等,对此应及时总结、不断提升。但是具有优势的同时往往也存在不足,比如,健康教育理念不是十分清晰,健康教育实施效果不够稳定,健康教学中的说教较多等等,对于这些问题,要集思广益,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

(4)健康教育研究队伍是否相对固定且有梯队?处于同一学习共同体中的教学骨干与新手是否有不同的研究重点?虽然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已认识到教师参与研究对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对如何激励教师在研究活动中逐步做到“一专多能”、得到可持续发展,如何避免研究队伍无规划、同一课题研究队伍经常变化、教学骨干与教学新手没有合理分工等问题,都需要深入思考。

(5)最近的健康教学观摩活动是否属于具有创意的新课题?思考这个问题有助于我们从教学角度反思幼儿园健康教育是否充满生机,有助于具有健康教育特色的幼儿园在与同行交流分享时,展示具有创新价值的教育活动,而不是一再重复已有的教育活动。

(6)能否部分建构体现本园特色的健康教育教材?可从某个健康教育活动或某些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开始,依据健康教育的成果,从思想到实践,逐步建构体现本园健康教育理念、反映本园健康教育成果的健康教育教材。精心编写教材和持续修改教材的过程也是从实践到理念再从理念到实践的不断循环提升的过程。

二、把握和遵循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基本规律是开展健康教育的根本

无论是研究幼儿园日常生活中的健康教育,还是研究幼儿园有计划的、系统的健康教学,其根本目的都是要切实把握和遵循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基本规律,而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基本规律往往体现在健康教育的内在关系上。

1. 幼儿园健康教育过程中的基本关系

(1)教师教的思路与儿童学的进程的关系:教师教育设计的思路是否顺应了儿童学习的心理逻辑?教师是否因为急于完成设计好的各个环节,而疏忽了儿童,变得不那么耐心等待儿童作出反应了?

(2)教育重点与教育难点的关系:是否为了丰富教育内容而忽视了教育难点的深入解决?抑或只注重了教育内容的“面”而忽视了教育内容的“点”?

(3)教育形式多样化与教育结果有效性的关系:是否为激发儿童的兴趣而过多运用了各种教育形式或手段(比如在短短半小时内,视频、绘本、情境表演及实践操作等一一呈现)?对教育的有效性问题是否欠考虑?

(4)形象生动性与教育科学性的关系:实施健康教育,常常需要借助生动的形象以增强教育效果,但要考虑形象的生动性是否是以违背教育的科学性为代价的?

(5)有趣快乐与探究表现的关系:儿童在快乐中是否充满好奇?儿童在好奇中能否充分探究?儿童的恍然大悟是否来自亲身体验?儿童在探究表现中是满足了自身需求还是迎合了教师的某些预设要求?

(6)挖掘经验与呈现经验的关系:如何把儿童的经验挖掘出来并帮助其深刻地体验和提升,而不是将成人的经验直接呈现给儿童?

2.幼儿园健康教育过程中由教育内容和形式的独特性带来的特殊关系

(1)在饮食营养教育中,可考虑以下关系:①教学与生活的一致性关系,如午餐食物与教学内容的有机呼应。②儿童饮食营养的现状与科学搭配的矛盾关系,如要对儿童饮食现状作出是非判断,将儿童的日常喜好引向理性追求。③进餐音乐与噪音干扰的对立关系,即进餐是“主”、音乐是“辅”,不能喧宾夺主。

(2)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可考虑以下关系:①出乎意料与儿童消极情绪的多元关系,如“意外”并不一定就等于“不开心”,解决情绪问题的方式方法应缘于儿童生活而不是成人经验,诸如不开心时“大吃一顿”“上街购物”等就不像是儿童所为。②游戏情境与情绪体验的不确定关系,即游戏中不同的儿童可能体验到快乐、伤心、生气等不同情绪,而不一定是某种预设的情绪反应。

(3)在亲子活动中,可考虑以下关系:①亲子距离与榜样示范的回归关系,家长不仅能直面自身的非健康行为,与孩子拉近心理距离,而且能就纠正非健康行为找到可行对策。②孩子调皮撒娇与家长急于求成的冲突关系,家长需耐心艺术地引导孩子而不是只顾“面子”,急于求成。

(4)在体育活动中,可考虑以下关系:①身体运动与身体保健的相辅相成关系,运动是为了保健,故不能因为运动而影响甚至妨碍身体健康。②快乐放松与兴奋过度的度量关系,不能因为儿童很快乐就忽视活动节奏或无视动静结合。③满足儿童兴趣需要与物尽其用的科学关系,即是否对有的材料“过热”而对有的材料“过冷”。④各年龄班儿童特点与动作发展的层级关系,如开放的户外活动是否满足了不同年龄儿童的运动需求。⑤运动中的创新和挑战与秩序和安全的对立统一关系。⑥儿童充分自主与教师适当引导的辩证关系。⑦儿童身体的局部锻炼与全面锻炼的协调关系。

第10篇

关键词:农村 寄宿制 课余生活 管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c)-0198-02

关于寄宿制农村小学生课余生活管理研究,近年来,我校进行了积极探索和研究、勇于实践,工作成效显著,经验介绍分享如下所述。

1 寄宿制农村小学生课余生活管理研究的背景与思考

我国《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新思想新理念:优先发展教育、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均衡配置、合理布局。

基于上述文件精神,各地农村小学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撤并薄弱学校和教学点,集中资源优势,成功举办了寄宿制学校,我校现有学生1500人,寄宿生220人,他们都来自沙田镇3个少数民族地区,交通经济落后,五、六年级的学生集中到我校寄宿就读。在办学进程中,从领导到老师生活上无微不至,精心呵护寄宿生,学习上管教管导,爱心倾注寄宿生,管理上规范细节,人文理念关爱寄宿生,取得了一定的办学效益,积累了一定的办学经验,然而,寄宿学校学生吃住在校,这样给农村寄宿制小学的管理教育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其中,课余生活的管理又是重中之重,寄宿生受心理年龄特点的限制,生活自理能力、适应能力差,课余时间长,加上学校基础设施的制约,管理滞后,学生课余生活不丰富,产生了厌学思想,出现逃学,上网游戏和辍学的苗头。总理要求我们,努力办好每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不因生活困难、就学困难、学习困难等原因而失学,努力消除辍学现象。因此,探索寄宿制农村小学生课余生活的管理及对策就成了时代必然要求,它对推动农村寄宿制小学办学具有深远意义,也是教育改革当务之急,我们提出这一课题,试图从知识塑造、活动发展、环境熏陶、管理过程等环节开展探索研究,形成寄宿制农村小学生在安全管理,课外活动管理,饮食与生活管理,身心健康教育管理和个性培养研究等方面的规范或模式。我们开展研究,实验,正与当今时代教育相吻合,既为寄宿制农村小学课余生活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方法,又试图能为加快举办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管理和建设寻找一条可行之路。

2 寄宿制农村小学生课余生活管理研究的应对策略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开展了认真研究和实验,得出以下管理策略。

2.1 构建了寄宿生课余生活的立体式多方位的管理策略

(1)采用齐抓共管、分工合作,形成四级管理策略。

①校长管校,校长是全校寄宿生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全权负责整个寄宿生工作的领导,决策和指导。主管副校长负责分班,值日、寝室、床位落实,协调民族班工作,直接对校长和学校负责。

②班主任管班,班主任为寄宿生管理中的直接责任人,负责寄宿生的学习、安全卫生、思想工作,以及寝室的卫生工作。

③课外辅导老师包堂,每天值日的辅导老师在放学后和自修这两堂课时间里,组织学生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以及辅导计划,做好当晚寄宿生的学习辅导。

④保安管住,每天晚上9:00学生休息,保安负责督促学生按时休息。

(2)加强三方协调,形成寄宿生的管理合力。

①加强学校各中层以上领导间的协调,统一思想,搞好寄宿生工作,每周必派一位中层领导下晚自修和值日老师共同搞好寄宿生的管理工作。

②注重学校与家长协调,召开家校会议,解决寄宿生在校发生的问题。

③加强学校与后勤工友和保安的协调,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工作。

(3)注重人文理念,关爱寄宿生的成长。

①生活上无微不至,精心呵护寄宿生,耐心细致的做好学生思想工作,成立心理咨询室。

②加强后勤规范管理,全心全意搞好服务工作,重点包括学生的饮食居住卫生等。

③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关注个性发展。

④做好浓厚寝室文化建设,名人名言文化牌、宿舍信息栏等。

⑤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捐助支持,情暖瑶族寄宿生。

2.2 形成寄宿生课余生活管理具体对策

我们课题组在寄宿生课余生活内容上,确定了从安全管理、心理健康,课余活动,饮食卫生等几方面开展研究,最终形成了具体的管理模式:

(1)规范安全管理,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平安的生活学习环境。

①定期(每月一次)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及时做好安全基础设施建设。

②制定并完善相关安全管理规定,如,《学生安全管理规定》《宿舍安全管理规定》《宿舍长职责》《学生宿舍管理员职责》《星级文明宿舍公约》。

③安全知识教育常态化,并和安全演练相结合,相关安全活动的新闻报道多次在平桂各种信息网登载,也成为安全应急规范化建设学校。

(2)开展多样式的课余活动,为寄宿生提供美好的生活乐园。

①完善活动设施,加大对硬件设施投入。

②设立多种课外活动、组建兴趣小组,有摄影、书画、竖笛、篮球、排球、鼓号、棋类、民族舞蹈,其中自编自演民族舞蹈成绩特优秀,《瑶山瑶》《飞瑶飞》、在贺州市教育界都享有盛名,另外,盘水星、冯月增、盘水安等同学在区级的篮球比赛中,也荣获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③组织课外活动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绩效工资待遇。

(3)关心学生心理健康,为学生塑造完美健康人格。

对刚入校不习惯的孩子,我们实现 “四个”安抚策略:①同学互相帮助、互相鼓励。②班主任的耐心教育和引导。③请家长来校作思想工作。④心理学专业咨询师的指导。

(4)加强食堂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①改善食堂就餐环境。②完善制度,规范管理,严格遵守食堂管理制度,严格把好四关即进货关、操作流程关、卫生关、服务关。③建立档案,有据可查。④善用伙食,改善营养。

(5)培养学生生活自理,为学生独立自主奠定坚实基础。

①设立学生自主劳动技能周(开学第一周),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一切物品摆放有序、整理内务、洗衣服、叠被子、打扫卫生、洗澡、排队取水打饭等。②常规检查宿舍情况,每月评比文明宿舍,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③定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周三团队课,组织学生到沙田敬老院学雷锋做好事,通过参加社会活动来加快学生走向独立的步伐。

总之,农村寄宿制课余生活管理是当前我国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后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我们在结合本校实际开展了研究,既为寄宿制农村小学生课余生活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法,总结出一套关于课余生活管理的具体模式,又能为加快举办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管理和建设寻找一条可行之路,今后,继续深入对课余生活管理模式的探索与提炼,同时我们积极申请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争取国家的大力支持,把乡村少年宫项目落实到我校,第二是落实好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的工程项目,尽快建好1500平方米的食堂,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营养,创设更丰富的课余生活。

参考文献

[1] 教育规划纲要[M].人民出版社,2010(7).

第11篇

中职生 素质教育 问题 思考

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职业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在生产、服务、管理等一线工作的实用型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当前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新的机遇期,对中职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待,更加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开发知识和潜能,强调做人教育和做事教育相结合,强调在传授职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进行职业和劳动道德培养,促进个性健全,提高职业素养,与学生的社会角色相结合、相适应。

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出,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全国中职学校德育工作会议把素质教育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中职学生的素质教育工作,决定着未来一线产业工人的质量,也决定了生产产品的质量,关系到国家的竞争实力和民族素质。应该看到,中职生的素质存在偏低的现实,他们以初中后为主,基础知识薄弱,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方法不当,行为习惯偏差,自我认知不清和心理问题明显等,造成升学无望、就业无门、致富无术。笔者初步调查了解所任教的三个专业班近百人,其中不思学习、上课睡觉、不做作业、感觉没意思等情况接近三成,学生听不懂,学不会,不愿动脑,不肯动手,泛起“读书无用论”,这种现状给素质教育带来严峻的挑战。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注重学生文明行为习惯、良好道德品质和遵纪守法意识的养成,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需要围绕这一部署和要求,做好进一步的探索和实践。

一、对三方面问题的思考

1.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状态和素质是我们首要关注的,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需要帮助学生正确面对和调节学习、生活和为人处事中的各种问题,端正心理态度,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而不断完善自我,身心和谐。一方面,利用课堂主渠道进行德育渗透,正面引导;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师生间交流沟通,稳定学生的情绪;举行寓教于乐的各项集体活动,缓解各种异常问题;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进行相关的辅导;加强学校和家庭间的联系配合,有针对性地促进学生走向成熟。

2.创新意识培养。这是高层次的素质教育,提倡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创设宽松融洽的课堂氛围,开阔学生视野,打开其思路,诱发其好奇心,树立起自信心。鼓励学生动手和动脑相结合,对教师所讲和自己所学知识质疑,有敢于批判的精神。可以把有些内容以问题的方式提出,多采用小组合作探讨,由学生去分析、研究、展示,参与专业实训和企业产品研发,感受技术革新带来的成就,为以后就业提升创新能力,增强职业素质作好铺垫。

3.可持续发展能力。这是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在教育中摒弃眼前利益观,克服功利和浮躁心态,重视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自我学习能力的养成,更新并建构学生的知识结构,挖掘其专业和个性方面的特长,从身体素质到内在素质,从智力开发到情商培育,从人格健全到融众和谐,讲究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一致,共同发展,促进其从学生到工人的转变,并发展成大师傅直至能工巧匠和行家里手。

二、关于“三个结合”的问题

1.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相结合。文化知识的传授学习是基础,让企业文化进入校园,通过知识学习,提升文化修养。在教育中注意以学生人格的健全养成为根本目标,突出德育为首。其实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统一的,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做出理选择,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学习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理论的丰富和扎实有利于指导行动,学生专业理论和实践操作是知与行的统一,是应知与应会的关系。工作中执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基本教学制度,能尽快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实现角色转换。社会实践反过来促进理论知识的更新和完善,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

3.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相结合。专业技能的培养是核心,素质教育也是以职业素质的提升和职业能力的增强为目标,通过实习实训、教学生产,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一定的本行业相关岗位的职业能力。在专业技能训练中,培育严谨细致、团结协作、脚踏实地的精神,顺利完成与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三、教育的目的是唤醒人的生命意识,启迪人的精神世界,建构人的幸福生活,促进人的生命价值的实现

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素质教育,应围绕中职生的职业素质,着力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着力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具体工作要突出内涵式建设,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建立“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必要的文化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的“金三角支撑”。注重职业指导和法规教育,发挥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完成从行为规范到思想的引领,学习以《论语》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经典,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提高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要体现一种人文情怀,尊重生命和生命的价值,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相信“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个个成才”,从而使学生有理想、有道德、身体健康、技能合格,体面且有尊严地就业,实现职业生涯的持续发展,成为一个社会需要的人,一个对社会有人文关怀的人,一个健全的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

[2]朱永新.走近最理想的教育――著名教育家朱永新教育精华.漓江出版社.

第12篇

一、衡水学院教师教育新课程

为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新《标准》,规范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结合我校实际,对教师教育课程进行了重新调整,课程设置如下表1。

表1 衡水学院教师教育模块课程设置

二、衡水学院教师教育新课程的几个基本点

(一)优化课程结构,实现由知识本位向素质本位的转变。

我校教师教育课程一改以往以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老三门”打天下的状况,增加课时、丰富课程门类、精简理论课程,由原来的“知识+技能”型的“教书匠”的训练,转为“反思性实践者”的培养,实现了由知识本位向素质本位的转变。

1.增加课时,由原来的“12学分+6周”增加为“20学分+18周”,在课时上保证了教师教育课程的开设。即教师教育课程由原来的12个学分增加为20学分,即在保留原来教师教育课程“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现代教育技术”、“教师口语”的基础上,增加了8学分的教师教育课程。另外教育实习也由原来的6周延长至18周,在时间上保障了教育实习。

2.增加课程门类,在保留原来老三门的基础上,增加了教师教育的课程模块。以教育专业理论与实践课程为核心,把教育类课程划分为五大领域:(1)教育基础类,主要涉及教育学、心理学、课堂教学、班级管理等。(2)学科教育与活动,主要包括学科教学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概论、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技能训练等。(3)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主要有中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思想道德修养。(4)教师职业技能与专业发展,主要有教师口语、教师礼仪、汉字书写等教师技能、现代教育技术及教育调查与研究方法、教学反思、班主任工作反思。(5)教育实践,主要包括实践实训类课程与18周的集中教育实习。

3.精简理论课程,突出实践取向课程理念。首先,改变原来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课程模式,精简理论课时,增加实践实训类课程,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基础理论课程由原来的3学分减为2学分,将教育学中侧重实践的部分以实践实训类模块课程开设,例如开设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技能训练、课堂管理实务与技能训练、课余实践活动组织与指导技能训练、班主任工作实务与技能训练等。

其次,增加反思性实践体验,新标准明确提出教师是反思性实践者。反思性实践者的培养离不开教师教育实践,新课标要求准教师“具有观摩、参与、研究教育实践的经历与体验”。本次教师教育课程修订重视个人经验,强化实践意识,增加了师范生的反思性实践体验,在第六学期的集中实习过程中开设了教学反思、班主任工作反思、教育调查报告等反思性实践课程。

此外,还增加了教师专业素养课程——教育调查与研究方法、教师口语、教师礼仪等课程,更加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重视教育实习与课程相结合,提高教师培养质量。

针对教师教育存在的问题,我校调整课程计划,将教育实习与课程结合进行,在内容上和形式上保证了教育实习的有效性。

1.教育实习与课程相结合,在内容上保证了教育实习的全面性。教育实习与课程相结合,使得实习内容不再仅仅局限在课堂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两个方面。实习内容得到丰富和充实,包括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技能训练、课堂管理实务与技能训练、课余实践活动组织与指导技能训练、教学反思、班主任工作实务与技能训练、班主任工作反思、教育调查报告等涵盖了教材分析、课堂教学、教育管理、班主任工作、教育反思等整个教师工作领域。

2.教育实习与课程相结合,在形式上保证了教育实习的针对性。针对某课程专题的教育实习,使实习生带着问题、带着研究意识“下课堂”,改变了以往实习的盲目性,增强了教育实习的针对性、有效性,使实习生得到的是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指导”,既有课程教师精深的专业理论,又有中小学教师鲜活的实践经验,使教育实习更有效,增强了师范生的实践适应性,有利于提高教师培养质量。

3.调整课程计划,改“毕业实习”为“教育实习”。基于“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手段”的一般认识,师范生的教育实习常作为“毕业实习”被安排在第八学期进行,殊不知,实践不是单纯的理论应用过程,对于教师而言,实践更是实践性理论形成的过程。在实习中,师范生通过实践运用和检验自己所学的教育理论,更在实践过程中“体悟”并“生成”自己的行动理论,形成个性化、情境性的教师知识,实现“理论—实践—理论提升”的无限循环。正是基于此,我校把教育实习调整到第六学期,一改以往师范生“带着问题”走出校门的弊端,使师范生在未来的课程学习中有针对性地弥补不足,提升自我。

(三)关注准教师学力的持续发展,落实终身学习思想。

教师是终身学习者,在持续学习和不断完善自身素质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发展。教师的终身学习是教师学力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钟启泉先生在解读新标准时指出:“教师专业的‘学习’拥有三个基本原理:其一,越是基于学习者的内在需求就越是有效;其二,越是扎根于学习者的鲜活经验就越是有效;其三,越是细致地反思学习者自身的经验就越是有效。所以,教师的成长需要终身学习。”

我校教师教育新课程充分关注准教师的终身发展,基于“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的教育理念,加强“基于教师内在需求”的养成教育,并且为师范生“扎根于实践”的教师专业能力和反思品质的养成,开设了大量的实践课程和反思课程,例如,教学反思、班主任工作反思等课程,对于师范生反思品质的养成给予了理论指导与实践帮助。

参考文献:

[1]2011年10月教育部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