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对护理专业的知识

对护理专业的知识

时间:2023-11-08 11:04: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对护理专业的知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对护理专业的知识

第1篇

1 注重增强学生的优秀服务意识,注重学生礼仪方面的培训

学生在学校进行护理知识学习的时候,很难有机会可以实际接触到护理方面的工作,学生除了需要学习专业的文化知识,学校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礼仪,对全体的护理专业的学生进行礼仪培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能够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学校可以聘请专业的礼仪老师来进行培训,让礼仪教师细致的给学生讲解护士工作时的文明用语以及护士的仪表和着装、电话沟通技巧等,让学生在大学期间就具备良好的礼仪修养,懂得将来步入社会,参加工作后,做到接待病人以迎接声接待,送别病人用送别的声音,操作前对病人能够有良好的解释的声音,操作失误后能够及时的向病人道歉。这样可以一步一步的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礼仪形态,能够增加他们毕业后参加工作的竞争力。学校注重培训学生的礼仪形态有利于学生将来步入社会后,到医院参加工作后能够树立良好的模范护士形象,在广大的护士群体中能够产生良好的影响,促进护士的整体素质提高,引导学生在内心树立起服务他人的良好意识,能够使得学生在潜意识中形成护理人员的服务心态和合理的服务行为。

由此可见,学校除了要注重培养学生合理的专业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专业文化素养,还要注重学生的礼仪培训,要明确的知道,一名合格优秀的护理专业的学生是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专业素养,不断的在学习生活中完善自身,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这样在步入社会后才能尽快的适应自身的工作领域。

2 学校教育注重营造生活化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下进行锻炼、完善

护理这门专业对实践性要求较强,很多的学生专业文化知识学习的很好,但是到了实际参加工作,却不能把自己学习的知识在实际中灵活应用,这就提醒了学校要注重护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时最多的,在学生时代,由于学生专业文化知识和实践能力都不是特别的完善,所以,学生很少有机会去接触到实际的护理工作,因此,学校就要注重护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授课时可以注重营造实际生活中的生活情景,在生活情景的创建过程中,教师要强调生活情景的真实性和重要性,让学生以认真、负责任的态度去对待,而不是以一种漫不经心的工作学习态度对待。因此,在每次情景锻炼学习前,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对于护理专业,实践经验的重要性,让学生能够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教师在创建生活化情景时要注重情景贴近于我们的实际生活。教师要让学生在教师创建的生活情境下进行锻炼,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能够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班级上模拟医院实际情况,让学生依次扮演患者和护士角色,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在扮演护理角色时掌握如何应用自身学到的护理专业知识,还能够扮演患者的角色,学会从患者角度出发看待问题,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在将来的实际工作中为患者考虑,提高学生的服务意识。学校要定期的组织学生进行生活情景的实际模拟,通过定期的实际生活情景模拟,能够让学生灵活的懂得如何在实际情况下将自己学习到的专业知识使用到,让学生掌握实践经验,不仅提高学生的护理实践能力,还能够让学生将知识和实际相结合,由此可见,加强护理教育实践,贴近临床护理服务,可以通过实际生活情景的模拟来使得学生积累实践经验。

3 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提高学生对于专业的深化认识理解

护理这门专业课程,它的主要特点就是它的临床实践性,所以,学校在进行护理专业的教学的时候就需要注重培养锻炼学生的实践性,护理专业的教育发展方向必须向更加注重全行业的护理专业实践转变。要能够深刻的提高学生对于护理专业内涵的认识,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时候,深刻的懂得健全疾病的护理常识以及护理流程的每一个步骤和其规范性。作为一名合格的护理专业的大学生要懂得从病人的利益角度思考问题,作为学护理专业的一名学生,要时刻的培养自身的责任性,护士要时刻记得自己的职业,不断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规范的履行护理的职责义务,要明白,不论是做什么职业的人,都要有自身的职业规则意识,切实的履行好自己工作的本分。对于责任心相对来说较弱的学生人群,学校就要注重培养其浓厚的责任意识,让其能够清楚的认识护理专业的内涵到底是什么,不要只是单纯的传授学生护理的专业知识,让学生以为纯粹的将专业文化知识学好就可以了,而忽略了对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学校在进行护理专业知识教学要注重提高学生对于专业的深化认识理解。

4 注重实践经验的总结

无论学生在教师及学校组织下进行短时间的医院实习,还是学生在教师组织的生活化情景下教学时要深化学生对护理专业内涵的认识,不能让学生对于护理专业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而不深入了解护理专业这门专业究竟具备什么样的独特特点和专业素养要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深化学生自身对护理专业内涵的理解,进行实践锻炼,学生都应该学会总结实践经验,在实践的过程中注重其他同学的表现,能够吸取他人的优点长处进行学习,当实践活动结束后,学生要及时的进行经验总结,这样才可以不断吸取经验,不断的充实自己的实践经验,提高自己。

实践经验总结对于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进行实践经验总结,既是学生对于实践经历的回顾,又一次对于自己的表现进行总结认识,还能够吸取他人优点,认识到自身存在的缺陷,这样才能够使得学生不断的完善自己,累计实践经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所以,学生注重实践经验的总结,能够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第2篇

关键词: 中专护理专业 存在问题 改革措施

由于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对护理专业的毕业生都存在很大误解,认为只有学习不好的学生才会选择当护士。社会偏见让我国中专护理专业教学一直都不受人们的重视,到中专学习护理专业成为很多学生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但是近年来,护士这个职业的社会地位随着医疗领域的发展而有所提高,中专院校的护理专业成为学校的大专业。虽然中专护理专业近几年的教学质量逐步提高,但是还需要长足的进步才能满足我国的医疗行业需求。

1.传统护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教学计划不明确

制订详细的教学计划应该是学校开展护理专业教学的首要任务,但是我国很多中专院校在开设护理专业之后并没有一套完整明确的护理专业教学计划。没有明确的教学计划导致学校教学内容与医院对护理人员的专业要求有一定差距,很多护理专业的毕业生在毕业以后无法达到护士执业能力的标准。

1.2缺乏教学实践

护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对专业人才的动手操作能力要求很高,不仅需要对理论知识记忆得非常扎实,更需要临场反应迅速准确。但是在传统中专护理专业教学中,使用的教学实践方法单一、时间安排不合理,这就让很多学生无法从实践中得到应有的锻炼,导致很多学生只是记住理论知识,一旦以后需要实际动手操作的时候就容易忘记操作步骤、出现惊慌失措的情况等问题。

1.3临床实践的机会太少

通常中专院校开展护理专业实践课时都是在实验室里,学生在实验室里进行的模拟操作毕竟与以后的工作实际有很大不同,如现实生活中抢救病人的紧张气氛、面对真实病人之后护士的护理态度等,都是在实验室里学生无法真正模拟出来的。所以要培养更优秀的护理专业人才,学校应该给学生提高更多参与临床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得到更好的锻炼,学到更实用的知识。

2.中专护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措施分析

认识到传统中专护理专业教学的不足之后,中专院校要对护理专业教学进行积极的改革创新,为培养出更优秀的护理专业人才而不断努力改进。

2.1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

护理专业是一门实践型专业,学校培养这方面人才的目的是让更多的专业人才投入我国的医疗事业中。所以,学校在培养护理专业人才时要对人才的培养目标更加明确。学校可以对我国当前的各大医疗机构做详细的调查,把比较常用的护理知识作为医疗专业的教学重点,与医疗机构的实际需求进行对接,制订详细的人才培养计划,当学生毕业之后就可以不用接受岗前培训而直接到医院实习。

2.2灵活的运用专业教材

护理专业的学习虽然需要学生记忆很多专业知识,有一定的理论性,但是比这些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实践能力。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对教材灵活运用,不能只是单纯地给学生讲解教材上的理论知识,还要根据书本上的知识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拓展,可以当前医疗案例为教学素材,让学生感到自己学习的理论知识在现实工作中是非常实用的。

2.3丰富护理专业教学的方法

使用丰富的教学方法能大大增强教学效果。在我国传统教育中,教学方法是比较单一的,通常只是采用简单的讲授式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一度被教育者认为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但是经过不断教学实践之后,事实证明单调的教授式教学方法使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高,甚至会导致部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感,教学效果远没有预期得那么好。所以,当前中专院校在开展护理专业教学时,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采用更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问题探究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其中的案例教学法应该是老师开展课堂教学时比较实用的一种教学方法,老师在使用案例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之前,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筛选出一些与之有关联的现实医疗案例,用真实的案例作为教学素材,不仅对学生理解知识点有非常大的帮助,而且为学生走入工作岗位之后提供更多的实践经验。这些教学方法都有自己的教学优势,只要老师对这些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在合适的时机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就能让它的教学优势发挥到最大。

2.4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要让中专护理专业的毕业生都成为合格的医护人员,更重要的是给他们提供实践机会,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而不是培养出一批纸上谈兵的书呆子。为了让学生重视起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学校可以把日常实践教学与学生的期末考核成绩挂钩,让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各占考核成绩的一半。而且在日常实践教学中,老师要尽量给学生模拟出比较真实的工作环境,可以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帮助学生模拟一些现实场景,用视频和图片等形式帮学生融入场景中。除了日常的实践教学之外,学校最好与医疗机构合作,让学生每个学期都参加至少一次真实的临床实践训练,这样对锻炼学生的临床反应能力有很大帮助。

3.结语

护理专业的毕业生是我国社会上亟须的医护人才,中专院校要对护理专业教学高度重视,积极提高护理专业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第3篇

论文摘要: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重视学生对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忽视与专业的结合,不能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因此,公共英语教学的专业化是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的趋势。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对护理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专业化的实践进行了探讨和思考。

近年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多元化的趋势,以往高校所培养的单一技能型人才已无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外语能力的评估更趋理性化,懂专业且具备相当英语应用能力的人受到市场的欢迎。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也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因此,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必须实现英语学习与专业学习的结合,在提高专业水平的同时,提高英语应用和实践能力,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开始重视英语教学与专业的结合,甚至开设了专业英语课程。然而,由于公共英语教学与专业教学之间的衔接存在着诸多的矛盾和问题,使得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达不到预期的目标。笔者多年来从事护理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学,对护理专业大学英语教学的专业化有一定的思考与探索。

一、护理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专业化的实践研究

1.明确课程目标,优化课程设置

为满足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实现培养技术、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高技能人才的目标,从2008年开始,本院的公共英语教学已经尝试性地进行了一些改革,制定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相关方案,并在本院的重点专业护理专业试行。方案突出能力培养的目标,并把英语教学分为两个阶段:第一学期要求学生进一步巩固基础的语言知识,重点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树立大胆开口说英语的信心,积极开展听说训练,能通过大学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第二学期,针对专业特色,通过对行业的调研,分析临床护理岗位对职业人英语应用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基本要求,确立课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态度目标,并且按照认知规律,遵循“必须、够用”的原则,归纳学习单元,序化学习过程,构建护理专业课程内容体系,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特点,为加强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教学改革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

2.依据典型工作情景设计教学

确立以典型临床护理工作岗位所需要的英语交际能力为主要内容的听说训练。将临床护理五大典型工作情境中的十项主要工作任务转化为五大学习情境和十个学习任务,内容包括入院护理(入院接待、病情评估)、用药护理(用药前解释、用药后观察)、手术护理(术前告知、术后观察)、生活护理(卫生评估、生活指导)和出院护理(出院告知、出院指导),突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同时加强与护理专业的专业教师沟通,参与到学生的社会实践工作中进行现场指导,让学生了解英语在所学行业的运用情况,强化所学知识的运用。

3.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应用语言的能力

教师要设法给学生提供体验、实践英语对话的机会,且内容要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可通过恰当的医护对话、请学生介绍病房情况或鼓励他们自己扮演护士或病人等形式,让学生在讨论、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等情景活动中学会使用医护英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以使教师及时得到反馈信息,从而更好地组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不断积累经验、掌握技巧,合理调整各项活动,激励学生创造性地参与学习活动,使他们从语言实践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转贴于

4.开发适合高职护理专业的大学英语教材

教材内容的确定必须以培养目标为依据。高职护理专业培养的是从事临床护理、预防保健、护理管理和涉外护理工作的高级医疗护理人才,是具有较高英语水平的护理人才。因此,我们应据此开发护理专业的大学英语校本教材,使学生通过接触与今后的工作密切相关的语言材料,提高自身的学习兴趣,改变学习态度和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

5.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要搞好与护理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学,相应的师资配备是前提。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顺利进行英语教学的基本保证。高职大学英语教师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学生的专业,因此,英语教师不仅要掌握英语教学的理论和方法,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还要了解护理专业的基本知识。学校应有计划地培养“双师型”教师,挖掘现有的英语教师潜力,通过进修等渠道,让他们在短时间内掌握护理专业的英语知识,督促教师在提高英语水平的同时,不断探索适合高职护理教育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二、护理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专业化的意义

1.有助于改变教学内容与工作实际相脱离的现状

护理专业是培养能从事医院临床护理、社区卫生服务中的护理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护理人才,而传统的大学英语课程属于综合素养类课程,与专业结合较少。大学英语课程作为工具课程应该服务于专业,重在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英语能力。专业化的大学英语教学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为学生就业和未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英语语言基础。

2.有助于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

高职护理专业大学英语专业化改革,打破了大学英语一贯式、单一化的教学模式,将有关听、说、读、写的各项技能的学习内容与专业知识相融合。学生通过接触与今后的工作密切相关的语言材料,提高自身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

3.有助于促进高职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

在护理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中,以专业课程中需掌握的内容为主线展开,所有教学内容以专业工作职场要求为核心,将英语教学渗透到专业知识的不同章节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巩固了英语知识,而且掌握了系统的专业知识,积累了大量的灵活运用专业英语的经验。护理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学专业化的实践有利于完善护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其他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并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

参考文献

第4篇

一、以公共英语教学为主,忽略英语与护理的学科衔接

由于国内涉外护理专业开设时间比较短,缺乏与之相应的统一的教学大纲,教学目标及考核标准,在课程设置方面一直处于探索阶段。对于涉外护理专业的英语课程设置,相当部分的高校依然采用的是公共英语的教学方式;所选用的教材也以服务于公共英语教学的教材为主,缺乏学科针对性。以笔者所在的南阳医专为例,涉外护理专业英语课每周4个学时,所选用的教材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视野英语教程》,课程的设置和教材的选取所针对的是高职高专公共英语即基础英语能力的培养,锻炼的是学生在基础英语运用方面的听说读写能力,而非针对涉外护理与英语的课程衔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这一现象究其原因在于对涉外护理专业英语教育的定位不清晰,人才培养的目标不明确,缺乏科学的规划和安排,导致了与涉外护理的专业特色不相符的情况,进而使所培养的学生达不到涉外护理所要求的专业化英语水平。

从学生的角度而言,在校期间通过大学英语AB级,四六级考试则更有吸引力,因为可以获得相应的证书,增加在找工作等人才竞争中的砝码。因此学生学习英语的重点放在了背单词,追求通过率而非与专业相关的英语知识的学习,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基础英语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就处在被忽视的地位。另外,学生缺乏对专业英语的认知,并未认识到涉外护理专业英语的学习与公共英语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上的不同,也未认识到涉外护理专业英语在以后的护理基础研究工作和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单纯地认为只要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夯实就足够了,不愿在英语上花费过多的精力。此外,护理英语本身学习难度较大,记忆困难,文章中复合句多,难以理解,使得部分同学产生了畏难情绪,这也造成了学生对涉外护理专业英语的学习缺乏动力。

二、英语教育师资配备缺乏专业针对性,存在重英语轻护理的现象

培养合格涉外护理专业人才,在英语教育方面有两个侧重点,即通过教学一方面让学生具有护理专业的英语知识技能,另一方面让学生具有用英语进行沟通交流满足涉外环境下护理工作所需的英语技能。这就要求涉外护理专业英语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英语功底而且熟练掌握护理专业的相关知识,可以将涉外护理专业的相关知识与英语教学实现无缝连接。目前从事涉外护理专业英语教育的师资组成存在着两极分化的现象,一部分老师是具有高学历的英语专业毕业,另一部分则是具有丰富临床实践背景知识的护理专业毕业,而其中英语专业毕业的教师所占比例更大。

这两种情况下的英语教学各有利弊:英语专业毕业的教师英语基础知识比较扎实,能够从二语习得的角度出发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的词汇、语法、阅读、口语进行指导,进而培养学生的语言分析能力;但是由于对护理的相关知识不甚了解,无法将护理专业知识融入英语教学中,不能使学生身临其境的在英语大背景下将护理专业知识融会贯通。护理专业毕业的英语教师对于护理方面的知识手到擒来,但是由于缺乏英语方面的专业知识培训,英语的语言表达能力欠佳,无法充分的利用英语这一媒介进行护理专业知识的讲解,进而容易出现汉语化的英语教学。而以上这些对于涉外护理专业的英语教育是不利的。

三、教学方式及教学内容与实际脱节,缺乏涉外护理的语境,不能做到与时俱进

目前的医学院校由于学制,课程设置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英语课程多受到压缩,且多为大班授课。教师为了能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授课任务多采用的是满堂讲,甚至是填鸭式的授课方式。学生在被动接受知识的情况下很难完全理解所学内容,学习兴趣不高,这对提高英语分析应用能力是非常不利的。在课堂上所用的教材教具多为公共英语的视听说教材及多媒体课件,缺乏有针对性的与涉外护理专业相关的教材教具,更缺乏与涉外护理场景相关的情景教学环境,这导致教师和学生只能在无语境的情况下利用没有专业针对性的教材教具进行语言学习,这很难提高学生的涉外护理英语的交际能力,降低了教学效果,弱化了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从而很难达到提高学生在涉外护理背景下的英语应用能力的目的。

涉外护理专业英语课程开设的终极目标是服务于涉外环境下的护理工作,应用于国际交流,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加强实用性的英语教学,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是涉外护理专业英语教学的重点所在。而当前的英语教学多在虚拟的背景下进行,学生无法身临其境的在专业场景下进行练习,更缺乏涉外护理的实践机会,这对于学生深刻了解本专业,进而做到有针对性的提高自身能力是无意的。加强对涉外护理专业英语教育现状的研究对涉外护理专业人才培养以及进一步的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现阶段涉外护理专业英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以期为进一步的改进涉外护理专业英语教育教学提供依据和参考,为培养更多更好的涉外护理人才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作者:余悦 单位: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第5篇

关键词:护理专业;大学英语;改革;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6-0042-02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飞速发展,高素质的护理专业人才越来越受到各个医疗卫生机构的欢迎。平顶山学院于2008年经河南省教育厅批准,开设护理专业。目前为止,已有两届本科毕业生、三届专科毕业生步入工作岗位。就业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观察招聘现场不难发现,用人单位对护理专业毕业生的理论基础、实际操作能力、自我更新能力等方面有着较高的要求。已进入用人单位的毕业生往往会出现后续工作能力不足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其实践能力不强,自我更新能力及沟通能力有限。这一情况也为我校护理专业的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提供了目标与方向:培养具有坚实英语语言知识基础、较强自我更新能力、良好沟通能力的一专多能型人才。为实现这一培养目标,我校护理专业的大学英语课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调整。

一、明确课程定位

大学英语的课程定位是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基础必修课之一,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知识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先进科技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而我校护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平顶山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能够熟练掌握英语这一有效语言工具,具有较强自我更新能力以实现螺旋性上升的高级应用型职业人才。将大学英语课程与其专业发展特性相结合便可发现,该专业大学英语课程的定位应为基础必修课,但偏重英语工具性、英语语言沟通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

二、设定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读写和听说能力,使英语成为其提高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有效助力,同时增强语言沟通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对外交流的需要。

三、完善课程设置

大学英语课程虽然只是护理专业学生在本科阶段的一门公共必修课,但由于如今医疗卫生工作对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所以护理专业的学生应具备较高的较强的英语阅读能力和英语口头表达能力,以应对未来工作中可能会出现的英语工具需求和英语交际需求。因此,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应与护理专业的专业课程相结合。

1.基础课程设置。本科一、二年级的大学英语课程属于基础英语课程,主要完成基础英语词汇、语法、语音、听说及写作能力的培养。在完成高中英语三年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对英语阅读能力的锻炼与培养,以及英语听说能力的提高。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大学英语读写教程和大学英语听说教程等。同时,开展网络自主学习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辅以第二课堂时间活动强化学生的听说能力。应注意的是,由于护理专业的特殊性,医疗卫生科技词汇应从一年级第一学期就开始渗入。尽早开始专业词汇的阅读与理解,既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其专业技能,又可以使学生尽快具备查阅英语文献的能力。词汇的学习应注意深度和灵活度。英语词汇往往具有灵活多变的含义及词性变化,应尽量为学生解释清楚每一个词汇的准确含义,避免学生对其一知半解,混淆使用。基础阶段英语课程还应注重通识教育,使学生在提高知识技能能力的同时,具有较高的情商,以便更好地应对未来工作中可能会出现的重重困难。

2.专业课程设置。本科三、四年级的大学英语课程属于专业英语课程,主要完成大学英语课程与护理专业课程的相互融合及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由于护理专业是药学、艺术、人体解剖学、病理学等相关课程均有关联的交叉学科,因此大学英语课程的设置也应注重多方面知识的培养。除了更加精深的词汇、语法和语音知识外,查阅英语文献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在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网络学习平台的立体化学习模式下,学生应被给以尽可能多的资源来了解和学习英美国家医疗卫生的新发展与科研新动向,以及更多的相关场景帮助其提高其英语交流能力。只有在夯实英语语言能力的基础上准确灵活地使用英语语言工具,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

3.实践课程设置。护理专业的学科特点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因此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应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其重点内容是培养其读写和听说能力。护理专业的大学英语读写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在融入医疗英语词汇的基础上,锻炼培养学生阅读英语文献的能力,以及专业论文的英语写作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可将难度适中的医学研究成果论文(可节选)作为大学英语课堂的阅读材料。同时,教会学生运用各种工具查阅英语文献,并将医疗议题作为写作课程的主题,以培养其英文写作本专业论文的能力。护理专业的大学英语听说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沟通能力,要将英语口语与护理专业要求结合起来。在实际教学中,可采取形式多变,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组织方式,总体应以实景模拟教学为主。实践教学对于护理专业的学生而言,其重要程度要高于理论教学。因此,尤其是在专业阶段,应着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教学,以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4.改变教学方法。恰当教学方法的选择对于良好教学效果的取得有着较大的影响。通过对近五届学生的观察发现,护理专业的学生大多思维严谨、踏实认真,有着较强的学习欲望与学习能力,对本专业相关事物接受较快。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护理专业的大学英语课程也应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以适应该专业学生的学习习惯与需求。无论是大学英语读写教程还是听说教程,教师都可以将学生设为课堂教学任务的主要完成者。无论是词汇、语法还是对话练习,均可由固定人员的学习小组自主完成,教师从旁指导并对所给出的讲解进行点评。也可由各个小组间进行辨析,有较大分歧或困难时向教师求助。鉴于学生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师还可进行任务型教学,布置各学习小组自行搜集医学各门类研究成果,尝试完成中英互译,并向全班解释成果价值与作用。在遇到难题时,都先由学生自行解决,可查找资料,也可互相求助。实在有困难时,教师再对其进行讲解。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避免他们因忽视公共课而忽略英语学习,又可以使他们在自己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加透彻地掌握所学知识。另外,教师在制定具体计划和进行个别辅导的同时,要注意发现学生的个性差异。[1]

5.改革评价体系。传统的课程评价体系主要看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这一单一的评价方式不适应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因为护理专业的大学英语课程加入了较多的实践教学,故而学生在各项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应被列入期末总评的考察指标。虽然我校目前的大学英语课程期末总评中有20%是由学生的平时成绩构成,但是实践表现在平时成绩中所占的比例并不高,仅仅占其20%,也就是期末总评的4%。这一评价比例显然不适合护理专业的大学英语课程。考虑到该专业的特殊性,实践课程的学习评价应占到学生期末总评的30%。教师除了将学生每次参加实践活动的表现详加记录之外,还应鼓励学生参与高层次的与本专业相关的英语比赛,并对取得成绩的学生奖以更高的实践学习分数。对于部分不甚积极或不甚自信的学生,教师应以鼓励为主,发现其优点并加以发扬,在培养学生自信心的同时,对其施以辅导,使其能够积极参加到实践教学活动中来。作为客观的评价体系,教师应注意评价过程中的公平性与一致性。可在学期之初就向所有学生公布详细的评价指标与评价等级,并对不同等级的表现加以说明,使学生相信并认可该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可由公共外语教学部普本教研室和高职高专教研室统一制定,并交由担任护理专业大学英语课程的所有教师统一使用。这样才能保证该评价体系的可操作性、公平性与一致性。期末试卷是评价学生学习状况的重要手段。针对护理专业的学科特点,教师在命题时可将词汇、语法等英语语言知识与学科专业知识相结合,让学生用其掌握的英语语言知识回答关于学科专业知识的问题。这样的试卷不仅考察了学生的英语知识技能,也考察了他们的英语综合应用技能,体现了培养目标。

综上所述,就平顶山学院为例,护理专业的大学英语课程在明确课程定位与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与评价体系,辅以恰当的教学手段,必能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第6篇

护理专业包括外科护理和内科护理两种,其中外科护理最为重要,且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我国高职院校护理专业为各大医院培养出很多优秀的医护人员,但是护理专业教学还存在诸多不许,如何提高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教学水平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简要介绍我国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教学现状,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革。

【关键词】

高职院校;外科护理教学;改革

目前,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其目标是培养出创新能力强,具有探索意识的高新人才。高职院校重在培养学生实践技能,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教学重点在临床医学,尤其是外科,需要有很强的临床技能和深厚的理论知识。老师在课堂上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将理论知识简单化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方法,但是高职院校由于能力有限,没有做的这种基本要求。本文对于这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个建议,希望能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

1我国高职院校外科护理专业教学现状

1.1理论内容多,授课方法单一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又分为西医护理和中医护理,中医护理的学生需要学习中医基础、中药学、中药养生、中药临床等多方面知识,这些知识涵盖所有的中药知识;西医护理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西医学、药物配量、西药临床等所有西医知识。不论是西医护理专业的学生还是中医护理专业的学生,他们需学习的理论知识量大,高职院校学生学时少,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学到所有知识,老师教学多采用填鸭式教学,学生学习效率低。

1.2实践教学少

现在各大医院对于护理要求越来越高,护理在就业前需要掌握大量的医学理论知识,高职院校学生学时短,学校为了造成教学任务,减少实践操作训练时间,而且现在学生学习护理专业的人多,学校场地和设备有限,不能使所有学生都能进行操作培训。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师资力量有限,老师的专业能力不强,遇到不理解的知识一带而过。

1.3学生的学习兴趣欠佳

对于中医护理的学生,他们将精力多放在内科上,忽略外科专业知识,而且在外科知识学习中遇到晦涩的知识增加学生学习难度,降低学生学习积极性;对于中药护理专业,由于药物配方繁多,在记忆和使用方面学生容易混杂,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出现失误,造成医药事故需负刑事责任,学生产生畏惧心理,降低学习兴趣。

2高职院校外科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高职院校教学方法落后

外科护理专业是一个应用型专业,我国高校的专业多数为理论型专业,我国教学模式是理论型专业教学,主要是应对学生考试,很多高职院校采用这种教学模式,使得高职院校教学效果差,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之间出现断层,而且理论知识不扎实。高职院校外科护理专业教学课堂上教学方式老旧,课堂以老师讲课为主,学生被动接受。这种填鸭式教学忽略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忽视外科护理专业的特性,抑制学生的发展。

2.2课程安排不合理

我国目前有较多的高职院校是由中专晋升而来,还有一部分是各大高校的附属学校,教学理念不符合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要求,根据调查,我国高职院校为三年制教学,学生学习课时少,老师教学任务重,老师教学主要是为了完成教学计划,注重教授理论知识,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低,而且学生没有时间进行实践操作训练,学生所学的知识浅,不能胜任医院提供的岗位。

2.3理论和实践脱离

现在很多医院不愿接受学校学生前来实习,高职院校的附属医院名气小,医疗设备简单,除了学校学生和老师等校内人员治疗小疾病,其他人员到附属医院就诊少,实习学生参与实训机会少,得不到锻炼。有的院校没有附属医院,也没有足够的资金与医疗机构合作,使得学校学生实习机会微乎其微,学生掌握的知识得不到验证和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最后就被遗忘。

3高职院校外科护理教学改革

3.1注重高职院校外科护理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老师教学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质量,高质量教学水平老师才能培养优秀人才。我国外科护理专业教学改革要注意模范教师的榜样作用,它能引导其他老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改变,提高学校教学水平。其次,高职院校重视老师综合素质培养,改变以往高职院校老师只能在当地医院进修的状况,高职院校增加老师进修经费,为老师提供到权威医疗机构进修的机会。老师们取长补短,完善教学方法。

3.2大量引进专业老师

我国高职院校旨在培养能快速上岗的学生,教学老师需要关注社会对学生的要求变化,学习新型知识并及时传授给学生,还需要学校培养新生力量,填补退休老师的岗位,避免出现断层。

3.3改进教学方法

因为外科护理专业的实用性很强,所以,沿用原有的应试教学方法是远远不能满足当代教学需求的,当然对于原有的教学方式也不能完全的抛弃,需要多种教学方法相互融合。老师在课堂上在沿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添加情景模拟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事例分析时可以进行角色分配,老师指导学生如何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实践技能,也能巩固学生理论知识。

4结束语

高职专业护理专业教学在以往教学问题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革,改革的方法有很多种,学校在实施过程中选取其中科学合理的改革办法,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学生。而且对全校教学进行全方面改革,提升学校教学水平,才能增强高职院校的竞争能力。

作者:刘洋 单位:辽源职业技术学院医药分院

参考文献

[1]夏凡林,鞠晓红,王颖.从改革后的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看外科护理学教学[J].科技创新导报,2014(12).

[2]高鹏.应用临床路径教学法在普通外科护理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3(11).

第7篇

    我国已经迈进了全球迅猛发展时代二十一 世纪不仅仅是一个繁荣富强的年代,更是一个教 育与技术迅猛改革的年代。在二十一世纪的浪 潮中,医学教育已经成为广大市民关注的重中之 重,医学已经成为一个与人们息息相关的行业, 医学教学也在逐步的走向国际化所以医学专业 对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尤其是针对涉外护理 人员。涉外护理专业主要培养的是一批具有专 业的医学护理知识,能够熟练的掌握多国语言的 国际性护理人才,这种人才在国内是一类严重缺 失的人员我国医学护理的发展很不利。就目 前我国的英语教学水平,很难满足涉外医学护理 专业的人才的需求,因此EPS教学为我国医学 护理专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高了我国涉外护 理英语的教学水平,为满足我国涉外护理人员提 供了重要的保障。

     2 EPS教学的意义

   

    2.1 EPS的内涵。

EPS指的是专门用途英语是一种针对于专 门的门课或是专业而设定的英语,EPS教学的 针对性很强,它是以能力为向导,与一些日常的 专业知识紧密结合的教学科目。EPS教学有很 强的针对性,针对于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制定出 了不同的学习方法,更能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342求,EPS教学制定出与实践相适应的的学习任 务并以此为依据3吉合学生的能力,制定出相应 的教学方式,从而更有效率的完成教学目标,保 证学生最大限度的学会知识与完成任务。

2.2 EPS教学对医学护理专业英语学习的重要性

    医学护理专业的教学内容主要是针对涉外 英语教学,护理英语教学的重点主要放在与国外 人士之间的交流上有充分的交流水平才能更好 地进行与医患之间进行交流,及时的了解患者的 病情。英语护理专业的写作水平也是尤为的重 要写作不仅仅涉及到的是广泛的医学知识,尤 其是对知识的运用。因此,涉外护理英语教学的 目的就是为了重点的培养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 改变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专业知识的应用加 入到日常的英语知识的学习中,会使学生体会到 事半功倍的效果。

3传统护理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3. 1教材问题在我国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所使用的教材,都 是采用的公共英语教材进行授课,公共英语书中 所讲的知识都是一些人文、地理或是社会方面 的不仅词汇量上巨大,并且文章的篇幅很长,很 难理解。所讲英语内容与医学护理专业没有任 何的关系,对涉外护理学的学习没有很大的帮 助对一些想出国进行医学护理工作的学生来 说,也没有任何的作用,并且也是极为的不利。 所以针对这一现象,无论是对老师还是对学生来 说,解决这一问题不仅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有帮 助,同时也可以提升老师的的学习能力,使老师 掌握专门的医学护理与专业的英语教学。

3.2课程安排不当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严重的影响了学 生的探索精神我国医学护理涉外英语专业的学 习仍然处于探索的阶段在课程安排上不能满足 学生的需求在就业方面也不能做出及时的调整 与改革在课程上的安排缺乏专业的指导与科学 性的规划所以说屆内医学护理专业的学习仍 然处于停滞不前的地步不能满足涉外护理职业 的需求与专业人才的培养还有很大的差距。

3.3生源素质低在国内传统的大学中,生源队伍范围很广 泛,既有本科生又有专科生,所以英语水平也是 参差不齐本科生在英语学习上要比本科生强一 些,所以针对英语教学又有一些区别,但是归根 结底依然是传统的理论知识的教学,与职业相关 的英语教学很少基本上可以说是没有。由此可 见,传统的英语教学已经完全的不能适应国际的 需求,适应社会的发展,传统英语教学在涉外护 理方面的教学中已经逐渐的迷失了方向。

3.4师资队伍薄弱在国内传统的英语教学中,师资队伍均是英 语专业的教师,但是这些教师对医学护理专业英 语知之甚少,无法用科学的语言为学生疑难解 惑。虽然学校仍然有一些医学护理专业的英语 教师,但是这些教师的英语水平也不足以胜任涉 外英语知识的教学。一个学校师资队伍的落后 是很难让学生接受更多的专业知识学习到更多 的社会技能的。并且针对中西方文化方面的差 异,中国传统的老师对西方文化了解甚少,无法 与西方的老师教学水平达到一个层次,因此,无 法胜任医学护理专业的英语教学。

4 EPS教学理念的引入

     4. 1 EPS教学理念EPS教学指的是专门英语教学,是针对不同 的专业不同的人群所开设的一种教学方式。二 次世界大战之后,国与国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 密切,在经济、教育、技术等的发展上也在日益庞 大所以EPS教学也是为了更好的适应全球的 发展,而引进的一种专业知识技能的英语教学。

EPS教学理念就是以学生为主体,针对不同水平 层次的学生设定不同水平的教学模式,把英语作 为一种工作工具更好的发展社会。

4.2 EPS教学改革

    4.2.1突出专业化EPS教学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能够更好地 在工作上发挥英语的作用,因此,EPS教学的核 心内容就是需求分析有一些特定的专业与职业 对英语的需求量很大,所以,就要对传统的教学 模式进行改革,在专业课的讲解上直接使教学与 专业挂钩彳艮据社会市场的需求对课程设计以及 教学内容进行完善同时还要根据社会的需求优 化产业结构与教学内容。医学护理专业的产生 也是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与国际接壤,加大与外国友人的交往所以真对医学护理专业 的学生就应加大学生的英语技能着重培养学生 的医学护理专业知识,突出教学的核心内容,力口 大培养力度。根据国家对涉外护理人员的需要, 加大涉外人员的培养力度,适当的增加专业英语 的课时4寺别是针对于护理的专业知识以及口 语、写作、听力等方面的培养満足社会对涉外护 理人员的需求。

4.2.2创新教学模式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 国所以针对一些传统的思想还是很深入人心, 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改革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 成的,但是为了跟进时代的步伐,适应社会的需 求EPS教学不得不被引进。在传统的英语教学 中,传统的语法、句式翻译等都是让学生死记硬 背,没有一些的实用性,导致现在有些学生甚至 连一些最基本的日常交流用于都不会说。传统343英语知识的教学,在课堂上老师是主角,但是进 行EPS教学改革之后,在课堂上学生是主角,发 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锻炼学生的口语技能 与交流能力。在EPS教学中,主要的还是通过 实物演示、真实的护理操作、多媒体讲解等技术, 将医学护理专业的专业知识进行生动的讲解,从 而使学生对护理英语有一个全行的认识产生学 习英语的热情,从全方位上提高医学护理专业英 语的运用。

4.2.3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EPS教学模式的引入,对以后老师教学来说 不仅仅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能力上的挑战,涉 外英语教学不仅要求老师要有较高的专业英语 知识,还要有专业的医学护理知识。所以作为 EPS教学的老师餘了自身需要有扎实的专业知 识之外还要有高尚的情操,对于传统的师资队 伍进行调整厘持“走出去引进来”战略措施在 学生进行学习的同时老师也在不断的跟随外国 老师学习不但进行知识方面的培训,还要进行 语言方面的培训。同时学校对于医学护理专业 的涉外英语教学也应投入大量的资金,全面提高 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丨g养一支具有高端知识技 能的教师队伍。

4.2.4创造多元化评价体系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针对学生的评价 体系一直是单方面的试题监测,因此,为了更好 的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针对学生的评价策略 弓I入多方面的评价手段,使平时的评价与终端评 价进行结合,最终全面的反馈出学生的学习情 况。例如:平时学习中的提问、日常作业、论文、 曰常护理操作、课堂演讲等都可以列入多元化评 价的范畴中,最终结合期末考试使得学生的成 绩在对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全方位的评价,从 而提高教学质量与水平。

4.3 EPS教学模式的应用EPS教学模式虽然是一种先进的外国教学 模式,但是针对中国的市场来说,中国也是有必 要引进的。国际化的浪潮席卷了全球大多数的 国家,是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对于英语教学已经不能再像传统简易的教学发 展^EPS教学模式显然是一种全新的具有很好应 用前景的教学模式,所以针对EPS教学的应用, 不仅仅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更好适应社会发展 的机遇。

第8篇

关键词:医用化学;护理专业;实验能力培养;素质教育

医用化学也是学好后续医学课程如生化、药理、生理、临床检验等的基础。如何使学生学好这门课程呢?

一、明确教学目标

护理专业的主要课程是护理学,医用化学是为专业课服务的。教师应重视护理专业岗位与相关化学知识、技能需求的联系,淡化化学学科意识,注重化学与医学的相关关系。从知识性、趣味性、关联性、渗透性、实用性出发,使学生通过学习获得与护理专业相关的化学知识,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中职护理专业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薄弱,化学基础更弱,且层次不一。学生中有上过高中的,还有初中未上完的。最头疼的是,不少学生缺乏学习的自觉性,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淡漠。很多学生对医用化学不够重视,认为不重要,觉得这门课的知识在以后护士工作中用不到,认为护士只要会发药、打针、输液就行了,没必要学化学。有些学生对化学还有厌学情绪。学生对医用化学认识不足,学习目的不明确,更谈不上认识到医学和化学的关系,对为什么学习医用化学缺乏足够的认识。第一课尤为重要。教师可列举一些日常及医疗上的实例,使学生意识到化学在医学中的重要性、在护理专业中的重要性,特别是在生活中化学无处不在,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每一个知识点的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例或与医学相关的话题或内容为切入点,逐渐将化学知识渗透进来,让学生了解到医学离不开化学,学护理不能不具备化学知识,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师备好每一节课

教师不仅备教材、备内容,更要备学生。教材内容繁多而教学课时少,化学知识的系统性强而与医学相关内容偏少,缺乏与医学的密切联系,实用性不强,导致学生未能体会到化学在医学、在护理专业中的实用价值,因而很难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教师可适当调整教材的内容,打破其完整性和系统性,降低难度,注重其与医学的关联性,突出化学在医学上的实践性和应用性。针对学生基础薄弱的现状,尽可能地把化学知识讲得浅显易懂,围绕化学与护理专业的相关性进行教学,努力使每一个知识点都与医学相关,让学生易于接受、产生兴趣。如讲碘的性质时,教师可以注重讲碘酊的成分与用途、人体缺碘的症状及生活中如何补碘。讲到分子的极性及相似相溶原理时,着重讲水分子的极性及维生素VC、VB的水溶性和VA、VE的脂溶性。讲到配合物时,从NH3与H+可以配位形成NH4+,讲到NH3也可以与Cu2+配位形成比较复杂的离子,同时联系学生熟知的血红素、煤气中毒、VB等讲配合物的知识及应用。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从生活中领悟化学的魅力及化学与医学的关系。因为在生活中,化学与医学无处不在。如甲醛对人的危害人所共知,劣质的衣服中含有甲醛,装修材料中也含有甲醛等;饮食上要注意营养元素、微量元素的摄入,碳酸饮料不宜多喝等;又如家里的肥皂、洗涤剂、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等等。

四、教师及时充电,补充医学知识,提高医学素养

医用化学应以化学在医学中的实用性为重点,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化学理论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同时要了解护理专业的学科特点及护理工作的性质和内容。对每一个知识点的教学,教师都应通过书籍、期刊、网络等搜寻相关医学知识,提高自身的医学知识水平。医学知识的积累和提高,有助于教师将医学知识更好地融入到教学中去,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学习到医学知识。

五、教师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教育

对护理专业的学生来说,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要有认真、踏实、刻苦、勤奋的学习态度,更要有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良好品质。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9篇

【关键词】

人格;心理测验;护理专业;青春期

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在普通护理专业的基础上,又先后开设了英语护理、家庭护理、保健护理等医学护理相关专业。我们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这四个护理专业的学生间存在较大的心理差异[1]。同时这些护理专业学生正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学生职业心理素质形成的关键时期。[2]对护理专业学生加强心理素质教育,既是培养跨世纪高素质护理人才的需要,也是现代护理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所以有必要对四类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格因素进行研究,以便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为临床培养合格的护理人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卫校英语护理专业99、2000级各一个班;普通护理专业99级两个班;家庭护理专业99、2000级各一个班;保健护理专业2000级两个班,共4个专业8个班353人,全部为女性,年龄15~21岁。

1.1.1 方法[3]

采用中国修定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心理调查表(CPI-RC),作为评价学生人格的工具。这个测验测量项目较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调查过程由具有心理测验专业资格证书并受过CPI-RC测验培训的老师按照标准化步骤和方法完成,问卷回收率100%。

2 结果

2.2 四类专业学生心理素质比较

对CPI-RC测出的每个学生人格的20项指标求均值,以50分为中线分为5个等级。43分以下为差;44~48分为较差;49~51分为中等;52~54分为较好;55分以上为优秀。调查结果4个专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23,P

2.2.2 自我实现(潜能)水平情况比较

根据CPI-RC测验中的V3项的程度,划分为七个自我实现水平的等级:7级-是优秀的个人整合和所属类型积极潜能的实现;6级-是明显高于平均水平;5级-是高于平均水平;4级-是平均水平的个人整合和潜能实现;3级-是低于平均水平;2级-是明显低于平均水平;1级-差的个人整合和很少积极潜能的实现。把四个护理专业的学生按上述标准进行划分并进行统计比较,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924,P

3 分析讨论

3.1 家庭、保健护理专业的学生应加强心理素质整体水平的提高。

从调查结果中得知,英语护理、普通护理的学生心理素质整体水平好于家庭护理和保健护理。在四个不同护理专业中,英语护理专业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水平较高,而较差者是家庭护理专业的学生,这与学生的生源有关。英语护理专业、普通护理专业的学生是通过全省中专考试录取的,英语护理专业学生是英语成绩较突出的学生。而家庭护理和保健护理的学生是学校自主招生、自报专业录取的学生,文化课的基础较差。从上述调查中得知,他们之间的差异不仅是在文化课上,心理素质上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所测心理素质包括:支配性、进取能力、社交能力、自我接受、独立性、通情、责任心、社会化、自我控制、宽容性、智力效率、适意感、同众性、好印象、顺从成就、独立成就、心理感受、灵活性等多个项目。这项结果要求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和护理专业学生人格心理素质培养等方面应有所区别,保健护理特别是家庭护理专业的学生应加大教育力度,提高其整体心理素质,以适应学习和临床工作要求[3]。

3.2 学校应多给普通护理、英语护理学生更大施展才能的空间。

通过CPI-RC测验中的自我实现(潜能)水平V3项的测量得知,普通护理和英语护理的学生自我实现(潜能)较高,她们具有成熟、有自信、懂文明、乐观、兴趣广泛,神经病倾向和人际冲突相对较少,感到有能力并能应付生活中的紧张刺激,能够达到自己目的。而家庭护理和保健护理的学生则缺乏对自我正确的评价,有较多的不满情绪,对纷繁复杂的事物感到无所适从,感到自己缺乏决心和毅力,容易在生活中受打击,实现自己的志向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家庭护理和保健护理的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应加强心理素质培养,树立远大目标,帮助她们积极的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学校应多给普通护理和英语护理学生更好的实习和就业空间,在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应增加深度和拓宽知识面,帮助学生实现她们心中的梦想。

参 考 文 献

[1] 高晓玲,钱海红.中学生青春期生理与心理状况研究.中国妇幼保健,2000,15(2):121-123.

第10篇

关键词:EPS教学理论;医学护理教育;医学护理英语教学

引言

随着医疗事业发展国际化,医学英语在医学护理学科当中逐步受到重视,高校培养的不单是专业技术过硬的医疗人才,也为医疗事业适应国际化而做出了努力。医学护理英语教学致力于医学护理专业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今后职场中涉及英语方面的工作能够顺利完成起到关键性的作用。ESP教学以突出能力为主导,将专业学科知识以学生为中心,与英语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从理论到实践让知识得以运用,为医学护理专业英语教学的搭建及完善奠定殷实的基础。

一、ESP教学理论分析

(一)ESP教学概述

ESP是“专门用途英语”的英文缩写,是英语教学当中的一部分,针对专业性较强的职业学习相关职业专用英语,例如法律、汽车、商务、旅游、建筑、医疗以及医学护理等领域都有专业英语,ESP是有针对性地面向学生开展英语教学,学习内容上以具有专业领域性的,与特定职业紧密相连为主,依据学生今后的工作环境和职业特点,将ESP分为职业和学术两部分,进行语言环境、词语用法、情景分析、专业角度等方面的集中教学。我国ESP教学的推广相对较晚,近年来,很多专家学者认为ESP教学对医疗方面的作用不可忽视,逐步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重视。

(二)英语教学引入ESP教学的意义

高校英语课程的开展都是以通用性为目的,意在培养提高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学习过程中针对学生未来可能选择的职业欠缺考虑,导致学生毕业后需要额外地补习相关专业英语知识,而高校本具有面向特定职业培训专业性人员的功能,本着教学模式改革的时代背景,面对学生为了满足社会招聘要求的情况,更具专业性英语教学显得尤为重要,ESP的教学理论更多地考虑到这现象,依托现有的传统英语教学,进行更具专业性的医学护理英语教学,使学生面对专业性英语单词及交流语句的应对能力有效提高,对于今后他们所要面对的职场更有自信。

二、医学护理英语学科教育的现状

(一)医学护理英语的意义

医學护理英语这门专业性教强的学科,它的存在有着很重要的意义,首先学习这门课程可以有效地拉近国内医疗与世界的距离,将医疗事业提升到更专业的领域。其次,自我国加入了WTO,医疗体系也在与国际接轨的进程上得以开展,医学护理人员在用英语交流及应用上的使用日趋频繁。再次,由于很多国家的战乱不断,对医学护理型人才的需求较大,那么在人才输入上医学护理人员具备专业英语能力也是很重要的。从本国教育发展角度考虑,推广这门学科对医学护理教育水平的提高有着较大的帮助。随着英语水平的提高,医学护理专业的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接触国际上医学护理方面的先进经验和优秀成果,这对于我国医学护理领域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课程的编排不足是医学护理英语教学中的问题之一,在学生的课时当中,医学护理英语仅占较小的部分,课时决定着学生接受专业性英语培训程度的欠缺,而且高校教师对ESP的教学水平有限,对专业英语教学的开展不够理想。教材选择不当也是制约着教学的弊病,教师通常是广撒网捞大鱼的形式,选择很多教材供学生学习,学生面对庞大的知识量束手无策,医学护理科目本身具有着繁杂的特点,相对应的英语知识量更是数不胜数,学生学习负担及压力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师资专业程度欠缺是直接影响教学的主导因素,各个高校医学护理专业的英语教师基本是英语专业毕业,专业是医学护理英语毕业的教师较少,致使在传授医学护理专业英语知识时,无法对可能涉及的医学护理专业知识进行深入的阐释。

三、基于ESP医学护理英语的教学构建

(一)引入ESP教学的构想

通过新课改背景下国内英语教学的改革成果分析,各个高校基本英语水平处于逐渐高升的状态,对于医学护理学科开展专业性英语教学的难度有所降低,学生对于专业英语的需求力,决定着他们对新知识的掌握力,医学护理英语学科成为医学护理知识有效发挥的有力工具,学生对课堂兴趣越高工具实用性发挥的就越大,将ESP引入到教学之中是符合新课改章程要求的,对满足高校学生专业发展,将普通英语教学与专业英语完美结合,面向社会培养更全面专业的人才。

(二)基于ESP教学的改革措施

改善课程编排,改变原有教学中以选修形式的课程模式,适当安排必修形式的课堂教学,增加课时以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汲取;在教学大纲中将英语教学与医学护理知识之间的关系紧密结合,严谨科学的课程编排有助于提高课程质量;在教材选取中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医学护理科目的学生提供相应教材,避免学生时间受限的情况下学习用途较低的专业英语知识;ESP教学可以着重培养学生专业英语的实用性,构建全新的教学模式开展更多的课堂实践,使应用与学习切实结合起来;为医学护理英语科目设计专属试卷,有效地了解学生专业英语的学习质量,跟据测试结果解决教学模式中的不足,实现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结语

经过笔者分析研究不难发现,引入ESP的教学模式,顺应了时展的趋势,对于提高医学护理专业的教学质量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合理掌控ESP教学模式在医学护理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能够较好地实现高校培养医学护理专业人才、面向医学护理专业领域输送优质人员的功能。完善的教学构建,将对医学护理专业英语教学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马菡.ESP理论视角下医学护理本科英语教学改革探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1):19-21

第11篇

关键词:护理英语复合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3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9(c)-0208-01

目前,随着世界经济和文化等领域事业的发展,国内外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护理作为其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尤其是具有专业技术特长并有一定英语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社会对这种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猛增,很多中外合资企业相继在一些大城市设立,这必将吸纳很多既懂护理专业知识,又懂英语的医护人员。不过,与之相应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探索空间。我国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的英语教学现状仍不尽人意,与用人单位要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还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如何在护理专业进行英语教学,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成为当务之急。

1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随着现代护理模式、护士角色发生的重大变化以及对高素质护理专业人员的需要,如何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尤其是熟练运用英语与医生、患者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是每位护理英语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由于高校扩招,高职学校入学门槛降低,学生的综合素质普遍不高,英语水平也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底子薄弱,只能听懂最基础的一些短语与交际用语;口语表达仍然停留在最初阶段,简单的打招呼自我介绍等;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都相对薄弱。同时,她们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习惯了课堂上老师一直以来的传统教学,不积极思考问题,只等老师的讲解,不善于去主动学习,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明确的学习目标,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导致了学生学不好,不愿学。

针对这一问题,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适合她们的学习方法,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通过一系列的指导,让学生构建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知识结构体系,从而真正发挥其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最终能够让她们在现实工作中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在课堂的教学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需要,从网上下载各种相应的英语资料,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同时还可以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开展一些英语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活动让学生进入学习英语的状态,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

2开发新教材,体现专业化

目前能够真正体现护理英语特色的专业教材寥寥无几,很多大专院校使用的英语教材仍旧是一些传统的基础英语教学书籍。这些书籍很大程度上来说,是初中教材的一种延续,它的专业性和针对性不强,不能够很好的适应高职高专学生,尤其是护理专业的高职高专学生就业后的使用。同时,除了教材外,相应的阅读,听力,写作方面的配套书籍也相对较少,不能很好的给学生提供相应的练习。

21世纪,科技发展迅速,产业结构和职业快速变化,面对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浪潮,对现在正在使用的高职英语教材必须快速做出调整,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培养需求。首先,应遵循“厚基础,重能力,求创新,有特色”的指导思想,优化整合课程内容,不断丰富和创新教材的内容和形式。要既能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又能符合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学内容要和她们的生活,以后的工作环境密切联系,这样才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为了配合高职教育的服务社会的问题,除了开发相应的教材,还需要开发一些配套的影像资料,多媒体教材,机辅助教材等来丰富简单的书本知识,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渠道。

3增强教师的专业性

由于学校的大量扩招,学生数量激增,英语教师严重短缺。而许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教学经验不足,在教学过程中很难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更别提让学生对英语产生兴趣。由于学生数量增多,教师的教学任务加重,无暇进行教学研究,每天忙于应付繁重的教学任务,没有时间进行教改活动。而英语护理教学有它独有的特点,不仅要求教师有比较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还要求教师能够掌握一定的护理专业的知识,这样在教学过程中,能结合实际教给学生一些实用的英语知识,然而这样的英语教师就更加缺乏了。

为了适应护理专业的特殊英语教学,英语教师需要适当的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拓宽自己的知识面,除了要掌握一定的英语知识外,还要具备一定的护理基础知识。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护理专业的英语教学强调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授一定的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她们较强的应用能力。目前社会对护士的数量需求在增大,对护士的综合素质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除了要求她们有熟练的专业技能外,还要求她们能够懂英语,掌握一些基本的护理词汇和简单的对话,也就相应的要求教师掌握一定的护理知识。除了平时的正常教学外,有空余的时间可以去听一听护理专业课,和护理专业的学生一起,学习基础的护理原理和护理知识,这样有助于护理英语教学过程中对一些专业范畴的理解,也有利于对学生的讲授。

4以市场为导向,优化护理专业的英语课程设置

职业教育要更新教育观念,其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满足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护理专业教学的培养对象不是学术型、研究型的人才,而是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即临床和社区护理服务的技能型人才。国际上护士严重短缺,而目前国内护理专业学科具备“护理+英语”的复合型人才不到百分之二。因此,护理人才的出路、就业前景非常广阔。学校可与单位签订培养计划,或与国外教育机构或国外医疗单位签订输送计划,这种“订单式”培养、产学结合是成功开展涉外护理教学的大前提,它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这个大前提下,如果护理专业的英语课程设置能体现真实的市场需求,突出专业特色,与专业培养目标相联系,学生能感受学有所用,其英语学习的内驱力就能持续。

21世纪是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的时代,随着对外交流及国际间往来的增加,医疗行业也逐步对外开放。涉外医院、外资医院在我国相继出现。护士职业的国际化趋势已日渐显著,懂英语的护理人才也越来越受到各级医院的欢迎。高职高专护理教学应注重以就业为向导,以社会需求为依据,以服务社会为宗旨,针对学生未来的工作岗位,根据临床需要,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我们要不断探索,不断研究,找到适合学生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把语言知识的学习和应用结合起来,将语言学习和学生的职业发展统一起来,从而培养出既懂护理专业知识,又懂英语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6).

第12篇

高职院校的学生都在后批录取,文化基础相对较差,而进入高职院后很多课程是以中学知识为基础,在知识衔接上出现断层,久而久之,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和热情。而且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入校时就已选好专业,在他们眼中英语不过是他们的公共课而已,在课堂上不活跃、不投入,他们学习英语大多是为了过级、拿文凭,这样被动的结果导致英语课堂上无论内容深浅,问题难易,学生们常常是三缄其口。此外,在教材的选用方面,由于没有一套系统权威的护理英语教材,使得英语课程的内容与护理专业的临床要求存在一定差距,课程内容与学生今后的工作岗位联系不够紧密。再加之,护理专业的高职生们并不真正的知道自己该具备怎样的英语水平来适应今后的工作岗位。只有当他们走上了护理工作岗位后,才更清楚什么是自己要学的或者说是学了有用的。所以,笔者决定走访医院,掌握第一手资料,从而确定护理专业学生所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和应用能力,探索出一条实用有效的护理专业英语教学模式。

2调查方法、内容及情况分析

2.1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发出调查问卷50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40份。其中护士20名,占50%;医生10名,占25%;医院行管人员5名,占12.5%;医院其他工作人员5名,占12.5%。他们中来自三甲医院的有28人,占70%。

2.2调查情况及分析

从对调查者英语学习时间的调查结果来看,70%的人学习英语长达6年以上。英语学习时间跨度之长,势必会造成大部分学生对英语课堂教学的倦怠及学习兴趣的逐步下滑。而且现在他们所学的英语50%的是用于应付职称考试,只有15%的是用于交际沟通。表1:传统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被定格为“传道、授业、解惑”,从表1中不难看出“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的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占据了半壁江山。而语言知识的传递只能让学生学习到英语的基础知识,而并没有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技能。“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显然已不利于学习者掌握英语学习技能。从表2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创设合适的、真实的教学情景,使学生沉浸在丰富的、逼真的语言环境之中,运用类似的话语模式表达自己对社会、对客体的认知,并在表达中逐步建立起一种认知或情感上的联络,从而巩固其掌握的话语模式。这才是学习者迫切需要的教学模式。在本次调查中,笔者还了解到医院对拟进护士的英语水平的要求是能进行医学护理方面的沟通,这一项占了85%。特别是在涉外环境下工作的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需要与同事进行交流、执行医嘱、记录日志、讨论护理方案及回答患者咨询等活动。由此可见,我们高职护理专业的英语教学目标应与就业需求相结合,教学内容应与实际工作岗位能力要求相结合。

3基于调查结果制定教学策略

3.1教材

护理专业英语教材最好能体现护理专业的特点,以传授实用性的护理专业知识为目的,并兼顾到语言和护理技能两方面。在内容上,教材能紧密联系护理专业课程与实际操作流程,以实际的工作流程或项目任务来设计教学单元,加强和扩充护理专业英语的词汇量,提高实际操作中的语言交际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

3.2教法

教师不再采用单一教法,而是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给予学生一种真实的体验,将被动听取变为主动探求,将要我学变为我想学,使学生乐于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使教学在希望或需要的时空中进行,学生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知识、发展技能、运用语言。

3.3教学场所

教师采用情境教学法,尝试将课堂“搬家”到护理实验室,充分利用护理实验室与模拟病房创设真实的临床护理活动场景。通过角色扮演、实物演示、护理操作、多媒体运用等方法来模拟医护和医患对话情境和操作情境,通过小组讨论等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同时通过积极的情感体验来培养学生学习护理英语的兴趣与热情。

3.4评价

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来全面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平时通过课堂参与、作业完成、实际操作、情境表演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做出动态的过程性评价。期末采用笔试、口试、操作等方式对学生的护理专业水平与英语应用能力做出终结性评价。教师通过考评方法的改革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