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财务意识形态风险点及措施

财务意识形态风险点及措施

时间:2023-11-09 10:44:2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财务意识形态风险点及措施,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财务意识形态风险点及措施

第1篇

【关键词】纳税筹划 风险 防范和管理

税收筹划,是纳税人在实际纳税义务发生之前对纳税负担的低位选择。纳税人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等事项的事先安排和筹划,以充分利用税法所提供的包括减免税在内的一切优惠,从而获得最大的税收利益。实际工作中,企业以追逐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因此实现税务成本最低化亦成为企业追求的目标。然而,风险与收益永远是相伴而生,纳税筹划在带来节税利益的同时,也存在政策性、意识形态等方面因素带来的风险。一项成功的纳税筹划必须考虑周全,防止风险蚕食甚至侵吞收益的情况发生。

所谓税收筹划的风险,是指税收筹划活动因各种原因失败而付出的代价。由于税收筹划经常在税法规定性的边缘操作,而税收筹划的根本目的在于使纳税人实现税后利益最大化。在我国,纳税筹划起步晚,发展水平低,加之意识形态、政策变动等主客观因素的存在,必然蕴涵着较大的风险。

一、风险来源分析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纳税筹划作为一项与企业经济活动息息相关的经济决策,具有极强的目的性、筹划性,它主要建立在对现行及未来税收政策合理预期的基础上,不仅需要综合考虑企业的组织形式、资本运作模式以及新项目的行业、地区选择等根本的经济决策因素,还需要考虑固定资产折旧方法、费用摊销方法、存货计价方法等细节方面的问题,是一项极其严谨细致的决策。要保证纳税筹划得成功,必须深入分析其风险来源,方可防患于未然。综合分析其风险主要来源于内外两个方面。

1、经营风险。经营风险是指企业在生产与销售过程中所面临的由于管理、市场与技术变化等引起的种种风险,表现在经营失败和财务风险两方面。纳税筹划方案主要建立在对企业未来经济活动的合理预期上,如果基础发生重大变化,那么建立其上的纳税筹划势必受到重要影响。如:利用财务杠杆效应而确定利息费用节税筹划,可能会因为利率或企业资金面的情况变化,导致企业背上沉重的财务负担,从而形成对企业利润的侵蚀。它对纳税筹划方案的影响是重大的、也是根本性的。

2、政策风险。纳税筹划建立对现行及未来税收政策的合理预期基础上,则政策性变化势必对纳税筹划方案的选择和确定产生重要影响。如:在房地产企业中,2006年之前可以采用一方以土地出资,另一方以货币出资联合建设房地产项目,则出地一方以投资收益的方式获得利得,可以不用缴纳土地增值税、土地转让所得的营业税及附加等税种;但在2006年1月1日后,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房地产开发业务征收企业所得税问题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此种纳税筹划方式则不再适用。

3、意识形态风险。意识形态风险是指征纳双方对于纳税筹划的目标、效果等方面的认识所引起的风险。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严格意义上的税收筹划应当具有合法性,在实务操作中,企业负责人往往对纳税筹划报有太高的期望值,甚而至于将纳税筹划与偷、漏、欠税混为一谈,使相应的方案具有较大的税务机会成本;二是税收筹划针对的是纳税人的生产经营行为,而每个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都有其特殊性,而且筹划方案的确定与具体实施都由纳税人自己选择,税务机关并不介入其中。税收筹划方案究竟是不是符合税法规定,是否会成功,能否给纳税人带来税收上的利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税收筹划方法的认定。如果税务机关与纳税人在对税法精神的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偏差,有可能认定税收筹划的具体实施方案和方法不符合税法精神。加之,纳税筹划本身就存在追求边缘效应的目标,一些“打球”的做法,有可能被税务机关视为避税,甚至当作是偷逃税,纳税人将为此遭受重大损失。

不同的风险来源决定着风险类型,也决定风险的大小及防范管理模式。针对上述纳税筹划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风险类型,结合纳税筹划本身的预期性、主观性、条件性、成本效益性特征和风险管理概念,笔者认为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确定风险管理模式和方法。

二、纳税筹划风险管理模式

按照现代风险管理概念及理论,实务中,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通过对纳税筹划风险识别、评估和分析,可以将税收筹划风险管理基本模式分为三种:风险减低、风险规避、风险转移。

1、风险减低。风险减低是指那些用以使风险程度和频率最小化的控制方法和措施,减轻风险损失的程度,包括风险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税收筹划的前瞻性特点决定了纳税筹划风险控制应采取事前风险防范,事中、事后的控制往往效果较差或偏离原有目标和思路。

2、风险规避。风险规避是指为避免风险的发生而拒绝从事某一事件。这实际是不作为的一种思路,是避免风险最彻底的方法,但适用范围小。因为企业不能因噎废食,为避免风险而彻底放弃筹划思维与筹划行为。

3、风险转移。风险转移是将风险转嫁到参与风险计划的其他人身上,一般通过合约的形式将风险转移。譬如在联建的房地产项目中,可通过联建协议在一定程度上转移城镇土地使用税等风险。

三、风险防范和管理

纳税筹划的风险会给企业的经营和财务带来很大的危机,所以对其进行防范与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可从四个方面对其进行防范和管理。

1、提高税收筹划风险防范意识,增强沟通与协调。企业要树立税收筹划的风险意识,立足于事先防范。在具体筹划过程中,要注意相关政策的综合运用,从多方位、多视角对所筹划项目的合法性、合理性和企业的综合效益进行充分论证。另外,由于无论什么税种,在纳税范围和应纳税额的界定上,法律都赋予税务机关一定的职业判断权力。因此,在税收筹划中,企业除了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注意税务风险的控制外,还应密切保持与税务部门的联系与沟通,在某些模糊或新生事物的处理上及时得到税务部门的认可,尽量降低风险,争取最大的收益。

2、及时、全面地掌握税收政策动态。税收政策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在保持基本稳定的前提下,一些细则会根据经济运行情况进行适度调整,如个人所得税中利息税税率的调整等。而且税务管理细则量大、面广,这就大大增加了纳税筹划的难度。税收筹划之所以有风险,与经济环境、国家政策及企业自身活动的不断变化有关。尤其是那些立足长期的税收筹划,更是蕴涵着较大的风险性。这些都要求筹划人员不仅要时刻关注税收政策的变化趋势,及时系统地学习税收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掌握税法的细节变动,建立税务信息资料库,而且要不断研究经济发展的特点,及时把握宏观经济动态,合理预期税收政策及其变动,科学准确地把握税法精神,确保纳税筹划方案的合法性、合理性、预见性和准确性。

3、综合衡量筹划方案,降低风险。好的筹划方案应该合理、合法,能够达到预期效果。但是,实施筹划方案往往会“牵一发而动全身”,要注意方案对按体税负的影响;实施过程还会增加纳税人的相关管理成本,这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还要考虑战略规划、税收环境的变迁等风险隐藏因素。

4、合理把握风险与收益的关系。筹划方案的好坏不仅要关注其最终的节税效果,而且必须时刻关注风险变化情况并进行全方位监控,时刻进行成本效益比较。如果方案的风险成本、实施成本超出了收益,则应根据企业经济运行状况适时对方案进行优化或放弃。

四、小结

好的纳税筹划方案可有效整合企业资源,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在市场竞争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现在社会各界已逐渐意识到纳税筹划的重要性,作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一把“双刃剑”,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充分发挥纳税筹划的效能,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 谢访玲:影响税务筹划有效性的因素分析[J].财政与税务,2001(12).

第2篇

关键词:大数据;文化安全;挑战;对策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7)03-0087-05

一、大数据时代与我国文化发展环境的变化

自进入21世纪特别是其第二个十年以来,在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的加速发展和应用的推动下,人类社会开启了一个大规模生产、分配和应用海量数据的时代,即大数据时代。不言而喻,大数据时代的信息风暴给每个国家、社会及个人带来了巨大变革。对于我国文化及其发展环境而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也使其传播方式、生成路径和影响效应等发生了巨大变革,呈现出与以往不尽相同的时代印记与现实表征。

第一,大数据推动了我国文化传播方式的变革。近现代社会以来的文化传播主要表现为精英化、中心化、单向性和价值主导性等特征。而到了大数据时代,传统的文化传播方式、方法和路径被相当程度地颠覆和变革,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时代特征。特征之一是文化传播的去精英化和去中心化。以往,文化交流和传播的主导权主要掌握在党宣机构、政府部门、新闻媒体以及专家学者手中,他们在文化传播的议程设置方面有着绝对的主导权;然而,到了大数据时代,由于媒体技术可获得性与便捷性大幅度提高,这就使得普通大众也能够轻松掌握和运用媒体技术。在这种情况下,文化传播的主导权开始下移,借助于微博、微信、博客等自媒体平台,普通大众在文化交流和传播方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从而呈现出去精英化和去中心化的发展趋势。特征之二是文化传播的互动性和价值多元性。进入大数据时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文化传播主导权的不断下移,文化传播主体之间的互动性大大增强;而在此影响下,以往那种带有明显价值导向性的文化传播模式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受到挤压,文化传播过程中呈现出来的价值多元化和多样性也愈发明显和突出。

第二,大数据推动了我国文化生成路径的变革。从一定意义上讲,自文化产生以来,其本身就是一种精英文化。因为文化是一种高度凝结人类智慧和知识的精神产品,只有具有较高知识素养的人或由他们所建立的机构才能够进行生产。进入现代社会以来,由于教育的普及,虽然这种状况得以改观,但文化生产的精英化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步入大数据时代,文化生产的精英化状况从根本上得以改观,文化生产的既有范式发生革命性变革,由过去的撒网式、跟风式、标准化生产变为如今的定制化、差异化、个性化生产。在前大数据时代,文化生产者往往很难对大众的文化需求类型、关注点进行精确化的分析和把握;而到了大数据时代,受众在网络上的每一次点击、每一个评论等数据都可以通过相应的渠道和途径进行全面、系统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从而精确找到普罗大众文化需求的聚焦点、汇聚面。在这方面,腾讯视频可谓是作出了比较成功的探索和尝试。如腾讯视频制作的新闻视频节目《事实说》借鉴了美国Netflix《纸牌屋》的生产模式,将对大数据的分析和应用贯穿于《事实说》的选题、制作、传播、营销的生产全流程,精确地找准受众的关注点和兴趣点,进而在竞争激烈的娱乐视频领域收获不错的市场份额。据统计,自播出以来,《事实说》以其言论的深度和逻辑性、内容的知识含量受到关注,特别在70后、80后、90后群体中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目前第一季共计12期已播完,总播放量达8千万、评论量达19万、大数据调查的参与量达3千万[1]。

第三,大数据推动了我国文化影响效应的变革。过去,受制于通信条件、地域阻隔等因素的影响,文化的扩散和传播往往只能局限于一时一隅,文化的影响力受到很大限制。到了大数据时代,在网络通信技术的推动下,一种新的流行文化往往在很短时间内就能传播到全球范围,在不同地域、不同种族的人群中产生巨大影响。就我国的情况而言,以往,受文化生产力发展水平等因素的限制,我国文化在国际文化交流和传播中的影响力比较微弱。然而,近十年来,在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的助推下,我国文化与相关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得到很大提升,正在一步步走出国门,成为传播国家形象与提升国家竞争力的一张亮丽名片。仅以依赖网络通信技术程度较高的网络游戏这一文化产业为例,根据《中国游戏产业报告》统计的数据显示:从2006年开始,中国网游海外出口就开始呈现爆发式增长,近十年来,中国网络游戏出口规模已经涨了30倍之多。2015年,中国自主研发网络游戏海外出口实际销售收入达到53.1亿美元,同比增长72.4%。可以说,网络游戏已经超越其他文化形式,成为中国文化出口的主力军。

二、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我国文化安全面临的挑战

(一)信息安全风险剧增

步入大数据时代,计算机与互联网已是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必备工具,给整个社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我们也应看到,正是由于计算机与互联网的大面积使用,也使得信息安全所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与日俱增。如果那些记录着个人和组织的海量信息被泄露或被盗取,将会给用户、企业乃至整个国家的安全和利益带来极大的损害。如有媒体就曾报道,2015年4月22日,重庆、上海、山西、沈阳、贵州、河南等超30个省市卫生和社保系统出现大量高危漏洞,数千万用户的社保信息可能因此被泄露。从补天漏洞响应平台获得的数据显示,绕社保系统、户籍查询系统、疾控中心、医院等曝出高危漏洞的省市已经超过30个。据统计,仅社保类安全漏洞所导致的信息泄露就超过5279.4万条,涉及人员数量达数千万,其中包括个人身份证、社保参保信息、财务、薪酬、房屋等敏感信息。2015年的10月19日,乌云漏洞报告平台接到一起惊人的数据泄密报告后新漏洞,漏洞显示网易用户数据库疑似泄露,影响到网易163、126邮箱过亿数据,泄露信息包括用户名、密码、密码密保信息、登录IP以及用户生日等[2]。

(二)西方文化入侵和渗透日益加剧

在经济全球化的助推下,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席卷全球,向世界各个角落辐射和传播。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这种西方文化的传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本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但同时也使得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安全面临着极大的风险和挑战。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也未能幸免。正是基于这一现实,中国政府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国家文化安全,在保障正常的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同时,也采取了多种措施防范西方文化的过度入侵和B透,并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和成效。然而,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在新的信息技术推动下,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入侵和渗透比以往更甚,几乎是无孔不入,并呈现出新的特征和趋势。一是方式更加多样。在大数据时代环境下,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领域和途径都是西方国家经常使用到的文化入侵和渗透方式。二是手段更加隐蔽。手段的隐蔽性是大数据时代条件下西方文化入侵和渗透的又一个重要特征。因为大数据环境下的文化入侵和渗透只需要网络终端就可以进行,而无需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这就使得防范文化入侵和渗透变得更加困难。三是影响更加深入和广泛。大数据时代西方文化入侵和渗透所造成的影响程度既是深入的,也是广泛的。这一方面体现为西方文化的入侵和渗透对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都构成了深刻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体现为西方文化的入侵和渗透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都构成深刻的影响。

(三)文化产业市场遭受蚕食

在现代经济体系中,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之一,在推动经济增长和满足人们精神需求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在美国,文化产业对经济的贡献值越来越突出和重要。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文化产业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也采取了多种措施推动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然而,作为一个文化资源大国,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相对薄弱,许多方面尚处于未开发或未充分开发的状态,这就使得具有巨大比较优势的西方文化产业能够不断入侵和蚕食中国市场,从而对我国文化产业市场构成严重冲击。文化部前部长孙家正就不无警醒地指出:“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我们面临着激烈的国际文化竞争。少数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雄厚的资本实力、强大的文化传播优势和丰富的市场运作经验,借助现代市场机制和高新科技手段,将大量的精神文化产品输入中国,在获得巨大的商业利润的同时,对我进行文化的扩张和渗透,抢占、争夺我国的文化市场、文化资源和文化阵地,严重威胁了我国的文化和文化安全。”[3]进入大数据时代以来,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在信息技术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西方文化产业入侵更为便利,这就使得我国文化产业市场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

(四)主导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西方文化在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中国蚕食中国文化市场的同时,还使我们的主导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危险。这是因为,那些在大众中颇受热捧的西方流行文化、快餐文化表面上看只是占领和蚕食了我们的文化市场,但是,如果我们深入其中就会发现,这些文化消费品同时在传递着西方的价值观念、政治理念和意识形态。一直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正是注意到了这一点,不间断地利用文化贸易、文化产品输出等方式向我们或公开或隐蔽地推销其政治制度、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况且,由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阶段、技术发展水平同西方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文化产业不够发达,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对高水平文化的消费需求,从而使他们对西方文化产生向往和依赖。可以肯定,长期浸染于西方文化,其价值观就很容易被西化,而我们所倡导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则很容易被淡忘。以弘扬爱国和孝道的中国传统故事花木兰为例,这个故事本来讲述的是一个女孩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英勇故事,在被美国迪士尼公司改编为动画片后,其主题已经变为女性对自我价值的追求,爱国和孝道的主题被“实现自我”的主题所取代。此片被引进后,在青少年中比较受欢迎。在文化输入过程中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显然,如果这一状况持续下去,我们的主导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就很容易被边缘化。

三、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的对策

(一)建构文化安全预测和预警机制

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从这个意义上看,要有效维护我国文化安全,就必须首先从现实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认识到建立文化安全预测和预警机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且,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得益于信息网络技术的便捷性、可追踪性和互联互通性,也使得建立文化安全预测和预警机制具备了可能性和现实性。具体来说,在充分利用大数据的技术优势建立文化安全预测和预警机制上,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着手:一是要着力构建一个系统化的文化安全预测和预警平台。这一平台要把负有维护文化安全责任的各个政府职能部门有效地联合和吸纳进来,建立统一、高效的合作机制和工作体系,要通过对文化安全信息及时准确地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发现危险因素和信号,及时做出预警,以供决策部门制定相应对策。二是要制定一个具备科学性、标准化和可操作性的文化安全预测和预警指标体系。这一预测和预警体系要能够“通过对国内文化遗产保护状况的随机检测和国际文化市场文化商品的流动趋势及其以各种渠道影响和进入我国文化市场所可能导致对我国文化生态、文化产业、文化市场发展构成威胁,特别是可能引发对我国文化生态和文化产业发展构成灾难性后果的不良趋势的分析,能够及时而准确地作出预告性和警示性反映”[4]。

第3篇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绩效管理;职能部门

医院职能部门是协调部门,它对医院经营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效实施绩效管理是医院发展中的首要任务,因此,加强医院职能部门精细化绩效管理,在医院内部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才可以引导医院办医方向的正确性,从而提升医院专业化的管理水平。

1绩效管理简述

1.1绩效管理概述

绩效管理是先进的管理思想,它通过个人目标与整体战略的有效结合,挖掘个人工作潜力,通过提高个人业绩来完成医院战略目标的实现,而这一过程循环不断,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主要内容:计划、辅导、考核、反馈及沟通等。医院实行绩效管理对医院整体考核、评估,目的在于让员工正确做事,不断推动医院管理整体持续改进、实现战略目标[1]。

1.2医院职能部门精细化绩效管理重要性

医院职能部门对于其经营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既为管理层提供必要决策反馈信息,同时也为专业临床科室提供保障,医院职能部门为各级管理层提供决策所需资料,其绩效效率及质量影响医院整体效益,忽视职能部门的绩效考核,会对医院整体运营效率产生影响,职能部门绩效管理的实施可以有效优化业务及管理流程[2]。

2医院职能部门绩效管理问题

当前医院绩效管理大力改革,这一过程中明确了考核内容主要是临床类指标,考核限于临床科室,而对于职能部门的精细化绩效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医院职能部门绩效管理存在一些问题[3]。

2.1绩效考核不科学,难以量化

医院职能部门缺少合理的、全面的绩效考核指标,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而科学的管理指标是绩效管理的基础,医院绩效工作主要以财务与业务指标为主,并没有全面的绩效指标。对于临床等专业科室进行考核,而没有明确的职能部门考核指标,过于关注业务发展,而不能更好的体现运营效率及管理水平等重要指标,使医院的战略规划成为纸上谈兵[4]。

2.2绩效考核内容单一,激励效果不佳

医院对于所属职能部门的考核目的及结果应用单一,主要用于薪酬分配及人事晋升,但是对于每个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来说,只要不存在重大违纪行为,其考核结果就不会存在明显差异,而这种不分责任大小、工作量及能力大小的绩效管理,严重影响绩效考核的结果[5]。

2.3医院职能部门职位管理不足

医院职能部门绩效考核缺少有效的管理手段,而职位管理的不完善,相应的权限标准不明确,而不能为相关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与考核管理,难以形成有效的绩效持续机制,医院职能部门考核情况相似,考核体系并没有规范的制度,这样就不会达到透明、公开的激励效果,在职能部门考核中没有设置辅导及反馈等重要环节,相应的计划也没有以战略目标为基础进行分解,只是以应对财务状况为出发点,考核结果以处罚为主要方式,这就会对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带来消极心里,不能提高绩效管理的促进作用,损害了职能部门相关人员的积极性,在医院各职能部门间形成了内部矛盾,达不到提高绩效的目的,同时也使战略目标失去支撑,不能得以实现[6]。

2.4职能部门绩效管理难以体现差异性

医院各职能部门进行绩效管理通常是以同质的考核指标进行,就很难在各职能部门间反映出工作差异性;当前医院一直沿用基本工资加调节奖的工资形式,对于相应的奖金以工龄、职称作为主要依据,并没有体现出工作难度、质量、职责及价值等因素,实际工作中临床科室风险高,平均水平的岗位薪酬影响了专业部门、高风险部门的工作积极性,使医疗专业科室的核心职能难以发展。

3医院职能部门精细化绩效管理策略

医院职能部门绩效管理具有重要的地位,其发展存在许多现实问题,因此,精细化绩效管理是医院管理发展的必然.

3.1全员参与战略目标及计划制定

使全员参与到医院职能部门实行精细化绩效管理目标制定及计划实施的过程,促进医院职能部门的发展。然而绩效考核是否可以为医院长久发展提供支持,还取决于医院制度及决策的实施能力,保障实施过程的全员参与与认可,因此,对于医院来说,职能部门精细化绩效管理的建立还有赖于制度实施过程的执行力,即:制定各级员工的岗位年度规划,执行计划过程中,使上级及员工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做出计划调整与整改,明确指出员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通过全员参与将战略目标及核心价值传递到各职能部门,有效提升员工对绩效管理的认可度,使其执行力有效发挥[7]。

3.2强化医院绩效管理宣传与培训

医院职能部门绩效管理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内部环境与制度,而绩效考核的良好实施,需要医院内部组织、企业文化、意识形态等多因素作为支撑,因此,应该强化医院职能部门间绩效管理的宣传,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引导职能部门员工意识形态的建立,为职能部门实施精细化绩效管理作铺垫[8]。3.3构建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在医院构建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对于医院的不同职能部门建立不同的绩效考核指标,这一过程应该着重关注其应用的不同,制定与医院职能部门相适应的,具有医院特色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当前,最为常用的绩效考核方法有: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方法、平衡计分卡方法、关键绩效指标考核方法及3600绩效考评方法[9]。

4总结

医院绩效管理重点在于持续的改进,员工绩效问题与相关体系的建立存在直接关系,为了保证医院职能部门绩效管理效果,必须在医院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绩效管理机制,将医院绩效考核与改进相结合,加强管理者对于各职能部门精细化绩效管理的重视度,引导绩效管理流程不断优化,不断加强与创新职能部门绩效管理改进,以不断增强医院管理实力。

参考文献

[1]邸宁,王昌明,彭玲.医保管理纳入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成效分析[J].现代医院管理,2014,12(3):47-49.

[2]黄凤明,张爱琴.总额预付制下的住院费用管理创新[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1):9-10.

[3]伍敏,田浩.某军区总医院精细化管理的SWOT分析与战略选择[J].医院管理杂志,2012,19(3):231-232.

[4]梁焕叶,宋奇,刘玉英.医院耗材准入条件的管理[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10,34(2):150-152.

[5]张淼,王学军.医院高值医用耗材的系统化管理[J].中国医疗设备,2013,28(6):72-75.

[6]于静,高小坤,丁桂萍,等.医用耗材库房规范化管理探讨[J].重庆医学,2014,43(23):3104-3105.

[7]王天鹰,顾伟,王莉杨.基于闭环管理思想设计的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系统[J].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2014,35(1):40-42.

[8]杨守义.关于医院绩效工资与绩效管理的思考[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1):23-24.

第4篇

关键词:房地产;投资项目;经济评价

本文对目前的房地产投资项目在经济评价中出现的过于主观、缺乏专业人员的经济评估、缺乏市场分析、忽视分析房地产项目中的不确定因素及经费不足等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建议作为参考。

一、我国房地产项目经济评价中的问题

(一)经济评价具有主观性在开发项目中,开发商将之前失败的项目归咎于不可控外界因素,在经济评价中,带着主观上的假设,忽略人为的负面因素进行可行性方案的实施,有些施工项目没有做好相应的经济评价和周密的分析工作就开展建设,导致不可逆转的决策失误在房地产项目中,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及土地资源。

(二)缺乏专业人员的经济评估经济评价中最重要的是数据的准确性,需要专业的机构进行评估工作,要求使用科学的评估方法,可信度较高且客观的评估观点,同时评估人员必须是专业人士,例如经过一段时间市场调研的经济专家、有过投资预算的工程师或财务人员,实行过市场推广的营销专家。但是在当今的房地产经济评价中却不是以上那些人在主持开展,评价人员不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在专业技能上显得不够专业,缺乏学习经验的能力。甚至以没有经过市场分析、财务分析、资本运作等专业配备的方案执行项目,对项目资金的运作造成一定风险[1]。

(三)缺乏市场分析房地产项目的经济评价分析方法要始终贯彻定量为主,以定性为辅的中心思想。以客观的角度进行评价,要通过大量的实际调研分析数据,有些开发商只是将经济评价理解为财务数据,忽略了要以市场为前提进行调研的重要,要在项目实施前对市场的状况有一定的了解,包括交通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人文环境,还有商业环境与发展前景等市场环境的问题进行分析。

(四)忽视分析房地产项目中的不确定因素大多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商都将眼光瞄准投资回报率和盈利能力,在其进行细致的分析,而在项目中的不确定因素却没有筛选和分析,由于多种难以控制的不确定因素发生在房地产开发项目中导致项目被搁浅的情况频频发生,增加了投资风险。

(五)经费不足我国房地产过于依靠经验主义,在决策中植入大量的主观意识,对经济评价的认识不够充分,在实际项目的开展中时常由于经费不足而不得不缩减财力,在一定层度上抑制了评价方案的科学性与高效性。

二、对策与建议

(一)改变观念,增强对经济评价的重视经济评价在房地产项目的开发与实行中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决策报告。要在意识形态上充分的承认经济评价的重要,如果想在评估报告中获得公正、科学、客观的数据支持项目的进行就必须加强对经济评价的重视,无论是业内人士还是管理人员都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落实经济评价的工作进程。同时,还要投入一定的资金保证经济评价的正常运行[2]。

(二)完善评价体系使评价体系走向规范化,对经济评价指标作出规范,合理利用财务手段分析评价指标,在财务的盈利能力、资产状况及收支水平的房地产项目中进行明确清晰,对财务风险和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完善其评价体系,使用综合的评价方法将运营角度建立在区域的发展上,对成本有效评估,通过合理控制成本,使区域效应最大化,以经济角度衡量项目对区域的贡献,使得到完善的评价体系使经济评价更具有合理有效性。

(三)规范经济评价市场国家对建设部门要加强管理与引导,通过可行性的研究工作实现经济评价专业市场的培育,优化市场环境,还可以号召各大高校与房地产企业实行联合发展,可以利用高校特有的资源,例如经济学专家,营销学专家以及高校中大量的工程师,这些专业人才都可以为经济评价工作作出相关指导,国家可以充分挖掘这种合作模式,使经济评价得到应有的客观准确性[3]。(四)提高从业人员素质适应时代的高速发展,从业人员必须与时俱进,在不断的学习与进步中对经济评价作出一份贡献,通过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使经济评价的结果更加准确、更加高效,从业人员要时刻拥有使命感,要时刻重视责任感适应变化迅速的形势。

(五)市场调查的作用经济评价是重要的投资依据,所以这就对经济评价有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进行科学的分析、在系统的论证过后才能作出项目的决策依据,在科学分析之前要经过实践,要进行大量的调查通过走访的形式,通过实践获得可靠的第一手数据,利用准确的信息进行周密的分析,再加之对分析后的真实数据进行处理才可以实现经济评价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才能从根源上对投资项目的拟建有实现力指导,控制财务风险。

(六)加大再评估力度要将经济评价与经济评估相结合,通过专家对经济评价实行验证,将专业的技术与经验丰富的评估意见共同权衡,要对专家的评论总结不断反思,除去过程中各种不合理的因素,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三、结束语

房地产项目的经济评价工作,对提高其经济效益有着重要作用。不仅是决策依据,也是政府部门对房地产进行审批的依据,同时对金融机构的贷款审批工作也起到支持作用,在国家的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参考文献:

[1]姚荷婷.房地产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评价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2015.

[2]吴雪峰.我国房地产项目经济评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商,2013(15):238+235.

第5篇

一、企业内部控制和内部环境

(一)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二)内部控制原则应具备条件

1、全面性原则:

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

2、重要性原则

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

3、制衡性原则

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兼顾效率。

4、适应性原则

与企业经营的实际状况相适应。

5、成本效益原则

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

(三)建立与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要素:

内部环境,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风险评估,即企业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控制活动,即企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信息与沟通,是指企业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内部监督,指企业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并及时加以改进;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并组织实施;运用信息技术加强内部控制,减少或消除人为操纵因素; 激励约束机制,将各责任单位和全体员工实施内部控制的情况纳入绩效考评体系,促进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

二、内部控制与企业文化

(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状况

内部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系统发挥作用的基础。内部控制环境作为内部控制的基础,如果存在重大缺陷,即便是构建于其上的内部控制制度再完美,也可能因基础不牢而难以实现其控制目标。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普遍存在以下问题:管理者素质不高,内控意识淡薄;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组织机构设置混乱;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不合理;缺乏健康的企业文化;内部监督不力。

(二)企业文化对内部控制的影响

企业文化的激励功能、约束功能和凝聚功能能影响员工的行为模式,能够对内部控制执行起到其他方面无法比拟的推动作用。

1、企业文化的约束和规范作用,有利于内部控制体系的运行

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的思想、心理和行为具有约束和规范作用。对企业文化的约束作用,我们不能看成一种刚性、纯粹的管控,而要当做一种软性、人性化的约束和规范。这种规范和约束,是源自企业的文化氛围和道德共识,会对个体职工形成大众化的意识形态引导和压力,最终形成动力,使企业的干部职工最终形成思想统一、理念共鸣、自主控制。

2、企业文化的激励功能,可加快内控机制的执行

企业文化可以使企业员工从心里产生拼搏进取的意念效应,并能用它的“软约束”来对各种不合理的需要进行弹性调节。所以,奋进向上的理念及行为准则将会催生强烈的责任感、持久的驱动力,成为员工自我发展、追求进步、自我激励的一把标尺。

3、企业文化的聚合效应,可以增强全员执行力和生产力

企业文化具有强大的黏合力,能把各个成员聚合起来,从而产生平时无法想象的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他通过调控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达到既可以实施制度、文件等强制性 “硬管控”,又可以实行以人为本、细致入微的的“软调控”,如家访、座谈、谈心等等。企业文化属于软调控和软规范的范畴,它能使全体员工在企业的战略目标、社会使命、工作举措、服务宗旨等基本方面形成统一认识,有利于形成企业的生产力和执行力。

三、培育优秀企业文化,保证内部控制体系有效运行

好的环境条件是内部控制系统得到有效运行的关键、企业成功的基础。要创造一个具有高度亲和力、凝聚力和竞争力的企业,必须要有优秀企业文化的支撑。而保证企业内部控制系统有效运行的优秀企业文化应该包含以下特点: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企业应当把员工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主体,通过各种文化教育形式增强员工的责任感。注重对员工的人文关怀。要积极推行厂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广泛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激发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的热情,培养员工健康向上的心态,营造以人为本、拼搏进取的企业文化氛围,创造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以文化为先导,开发企业内文化资源,不断提高员工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以增强内部控制的能动性。

(二)重视信用文化建设,倡导诚实守信

信用文化建设是建立企业信用制度的前提。要注重企业的信用观念与信用道德的宣传、教育培训,加强企业信用伦理建设,增强员工的信用意识,加快把信用管理观念转化为各自的行为准则,增强企业信用建设责任感,建立新时期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信用观。

(三)要有协作精神

企业中个人的价值可以通过团队的力量得到发展和实现。必须强调团队精神的认同感,如果没有这种价值观上的认同,就会使个人主义泛滥,必然使企业员工的行为方式五花八门,不能形成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培养全体员工爱岗敬业,开拓创新和团队协作的精神,以增强内部控制的执行力。

(四)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不仅对企业本身,而且对当地的社会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这样可以满足公众期望,树立良好的公共形象;平衡个人与企业的权利与义务,使包括股东在内的所有企业利益相关者受益;减少政府管制,降低风险,扩大市场影响力,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能够吸引更多更好的员工对企业产生强烈的认同感、荣誉感和归属感。

第6篇

关键词:中国企业 华为 并购风险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4-054-02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大力发展,为响应中国企业“走出去”政策的号召,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致力于全球化战略,如联想收购IBM的PC业务、吉利收购沃尔沃,跨国并购已成为中国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的重要方式。但实施跨国并购涉及的问题多而复杂,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风险。如果对跨国并购的风险分析不透、防范不当,不但严重影响企业对外投资战略的成功实施,还有可能对企业造成较大威胁。

一、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概况

企业并购是一种复杂的高风险企业重组交易行为,需要企业自身条件和国内外环境相互配合才能获得并购成功。企业跨国并购涉及的环境复杂并且内外部条件苛刻,所以风险高。调查显示,并购失败的可能性较大,中国企业已有的跨国并购实践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由于中国经济崛起所带来政治地位与经济地位的变化等一系列因素,使中国企业的国外并购要想获得成功更是难上加难。

近年来,并购在对外直接投资中所占的比例成稳步上涨趋势,而这一系列的并购中每年大约有10%的失败率。2007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达到265.1亿美元,其中对外直接投资中的并购投资只有63亿美元,占当年对外直接投资额的23.8%;2008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达到了559.1亿美元,并购投资陡升到280亿美元,占当年对外直接投资额的50%;200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为565.3亿美元,并购占35%;2010年我国企业在国外投资达到590亿美元,其中40%通过并购实现。如下图所示:

二、华为收购3leaf部分资产案分析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广东深圳市的生产销售电信设备的员工持股的民营科技公司,于1988年成立于中国深圳。是电信网络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的主要营业范围是交换、传输、无线和数据通信类电信产品,在电信领域为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网络设备、服务和解决方案。2010年5月,华为斥资200万美元收购了3Leaf的部分资产,华为方面透露,2010年9月华为向美商务部递交申请,并获得批准。2010年11月,华为自愿向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递交了正式申请。然而却遭到5位美国众议员联名致信奥巴马政府,宣称华为收购3Leaf案会损害美国的国家安全。2011年2月11号美国外商投资委员会曾要求其自愿放弃这一收购,但2月14日华为表示拒绝,称将等待美国政府作出决定。虽然结果不被看好,但是华为方面表示:华为将坚持走完所有程序,直到产生明确的结论,无论这个结果最终是否有利于华为,我们想借这次机会请求美国政府全面地调查华为。2011年2月19日晚间,华为在美国声明表示服从美国外商投资委员会的建议,撤销对3Leaf某些特定资产的收购申请。

200万美元无论对美国还是对华为来说都是冰山一角,但是美国为什么把这200万美元并购案看的如此重视,并最终以妨碍国家安全为由,拒绝华为的收购。从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日后中国企业在美国的投资环境将日益恶化,美国某报社曾表示:中国可以买我们的国债,但是绝不能投资我们的企业。笔者认为类似的情况不会仅仅发生在美国,金融危机过后,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发达国家逐渐开始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类似华为的情况很有可能在其他的地方再次发生,此次案件无疑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敲响警钟。

三、跨国并购风险

华为收购3leaf部分资产案以及近几年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失败的案例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风险。

政治风险。首先,长期以来由于意识形态和经济制度的差异,发达国家对中国企业的国外经济活动采取特别谨慎的态度。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日益突出,威胁到了西方发达国家控制全球经济,因此中国企业国外并购很容易受到被并购企业所在国家或地区抵制。其次,与某些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冲突,尤其在世界工厂地位以及全球市场份额中存在竞争和摩擦,也会对中国企业的国外并购造成一定障碍。

法律风险。各国法律一般对外资并购均有管制性规定,目的是防止国外企业在本国形成垄断,以保证本国经济安全,所以在跨国并购中,大宗交易往往会遇到法律障碍。目前我国熟悉国外法律法规的专业性人才还比较缺乏,相关的行业协会和为并购服务的专业化组织不健全,不能有效地为企业跨国并购提供法律、财务等方面的法律支持,因此存在法律法规风险。

文化差异引发的风险。首先,各国文化由于历史和制度等方面的不同,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一些西方国家在人权问题、用工制度、薪酬、企业管理等方面,对中国都嗤之以鼻。其次,中国企业并购当地企业后,要让当地员工接受企业整体文化存在一定的困难。笔者比较赞同一些学者的观点:选择文化距离越小的东道国,海外并购后的绩效也越好。但随着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区域结构日趋多元化,文化差异成为影响企业海外并购的不利条件之一。

市场风险。包括估价风险,资金风险等。对于估价风险来说无疑是并购成功与否的关键。在并购过程中,双方企业最直接也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并购价格的数量,而成交价格支付的多少与目标被并购企业在市场上的价值和今后的收益利润的多少有着直接密切的联系。因此对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是并购整个过程的核心工作。充足的资金是一个跨国并购能否成功的基本保障。一个企业要实施跨国并购,在资金上肯定有强烈的要求,动辄几千万甚至上亿美元的并购资金交易是家常便饭,然而大部分企业都不可能完全通过自有资金的支付来完成这样一项大型的并购活动,于是进行并购的企业便选择了债务融资、权益融资、卖方融资、杠杆收购等方式来完成并购活动。由于各国利率与汇率时常变动,巨大的资金将面临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

四、中国企业应对跨国并购风险的对策

对于企业跨国并购风险的对策,笔者认为应该从企业和国家两个层面上进行分析。

首先是从企业层面上分析,笔者认为:

1.企业应该致力于通过各种渠道搜寻东道国背景环境的相关信息,从而对东道国的政治、法律、经济、社会情况进行评估,这其中主要内容包括东道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及外资并购等法规体系与监管政策,还包括东道国与我国政治经贸往来现状,对中国的舆论氛围,东道国的资本市场和金融体系等。在此基础上,对有可能出现的问题作出预案,制定有效的公关方案。

2.企业应该合理制定出并购价格。并购前,应对目标企业内外部环境进行详细的调研和分析,从而对目标企业未来的收益能力作出合理的预期,在此基础上评估企业的内在价值;其次,应建立科学的价值评估体系。主要针对企业财务状况和发展趋势、产业背景和产业状况、营运体系作为分析对象,根据不同的评价方法、适用范围建立科学的评估模型作为评估参考依据。再次,企业在具有并购意向时可积极接洽熟悉中国企业及东道国市场环境的国际中介机构,请专业人员全程协助和参与跨国并购这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3.企业应该采用机动灵活的融资方式。企业在进行融资战略设计时,要考虑各种可能的资金来源及相应的融资成本,各种融资方式对本企业经营风险的影响程度,未来汇率变动的趋势,本企业的资本结构、外汇风险、税收、资金来源的分散化,跨国转移资金的自由度等。同时在融资渠道上应采取机动灵活的融资方式。

4.跨国并购要求并购企业必须有一支优秀的团队及运作经验,所以企业应该引进一批高素质的跨国人才。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之前,要做好知识的准备和人才准备。要制定有效的、中长期的人力资源规划,与企业的对外投资战略相匹配。

5.要树立危机意识,采取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在企业跨国并购过程中要建立良好的财务预警机制和风险评估体系,有效避免或降低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其次,从国家层面上分析,笔者认为:

1.建立政府支持体系。第一,可以通过积极参与双边、多边贸易体制谈判对中国企业提供政治风险信息收集、预测、评估、规避的政策指导;第二,政府可以以外交支持经济,在国际政治活动中打经济牌,与东道国的相关职能部门和企业及时沟通,开展有针对性的政府商业外交,为我国企业创造较为有力的竞争环境;第三,按照国际通行做法,运用财政、税收、金融等手段,鼓励与制约双结合的措施管理跨国并购。

2.鼓励并扶持非政府支持体系的构建。如加强本土中介机构的培育,使本土中介机构的适应性应更强;鼓励各种形式的金融创新提供金融支持;适度发展外资商业银行,带动我国银行商业化进程,扩宽中国企业的海外融资渠道等等。

3.国家有关部门抓紧制定和完善企业跨国并购的相关政策法律体系。要加强对跨国并购的总体规划,制定宏观战略和相关政策,明确发展目标和重点,定期选定和公布海外投资的鼓励行业,从宏观上指导和把握跨国并购的方向,既鼓励企业跨国发展,又规范企业跨国并购行为。

4.针对国内企业海外并购人才缺乏的问题,国家应在教育层面予以支持,营造有利于海外并购人才培养和选拔的教育制度环境,倡导现有管理者在海外并购中角色的转换,为国内企业未来的发展储备相关并购人才。

参考文献:

1.石建勋,孙小琰.中国企业跨国经营战略[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赵保国.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策略研究[J].北京:财经问题研究,2010

3.阎大颖.国际经验、文化距离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经营绩效[J].经济评论,2009(2)

4.2007-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5.张文魁.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基本情况、总体评估和政策讨论[J].经济界,2010

第7篇

【关键词】 内部控制; 企业文化; 内部控制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它对企业员工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等产生重要影响。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方法,目前被许多企业采用并取得良好效果。但是,许多企业也只将内部控制的实施停留在制度、方法层面,没有将其升华为企业精神、经营理念、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没有作为企业文化进行培育,让内部控制文化逐步成为规范、约束员工的管理理念、企业价值观和群体意识。内部控制文化反映了企业独有的管理经营理念和行为特征,对深化内部控制内涵及功能,更加有效地发挥内部控制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内部控制的内涵

目前被认为最具权威性的内部控制理论和内部控制定义是美国COSO委员会在其《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报告中提出的:“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当局以及其他员工为达到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等三个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我国《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中所规定的内部会计控制是指:“单位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

从这两种对内部控制定义的解释来看,内部控制首先是一种管理方法,是改善企业管理、保护资产、规避风险的手段;其次内部控制是一个管理过程,这个过程贯穿企业经营的始终,涉及企业上至董事会、股东,管理层的经理,下至执行层的全体员工;再次,内部控制是一种管理制度,是对原有的制度和规章得到更好执行而进行约束的制度。内部控制的这些内涵特征决定了内部控制的性质,不管是制度还是过程或方法,都具有凝练成企业精神、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条件。许多企业虽然制定了内部控制制度和规范,但仍然出现内部控制失效,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就控制谈控制,将内部控制的内涵仅仅局限于作为一种制度和方法。没有将内部控制上升到文化层面,作为企业文化去弘扬。从社会经济发展来看,企业面临的环境越来越复杂,企业应从战略高度和文化层面重视内部控制建设。

二、内部控制文化的内涵及其特征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征的使命、愿景、价值观、道德规范和理念以及与这些理念相适应的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思维和行为方式、企业对外形象等的总和。企业文化对内部控制的执行起着支持和维护的作用,良好的企业文化将员工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统一到企业的发展上来,形成共同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

但内部控制文化不是内部控制与企业文化的简单结合,它是将内部控制内涵从文化、价值观、意识形态视角进行解读、凝练、提升。因此,内部控制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内部控制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并被共同认可、遵循,带有价值取向、道德作风、思想意识、行为方式及其具体化的物质实体等因素的总和,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控制文化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具有群体性。内部控制涉及企业组织中的每一个人,其文化是影响上至董事会、经理层,下至普通员工每个人的价值理念和道德作风、思想意识、行为方式。二是具有独特性。内部控制已超越了原来的作为工具、方法、制度的范畴,形成内部控制文化后,他属于上层建筑范畴,体现着企业特有的风格和魅力。三是具有长期性。从内部控制理论发展来看,在逐步的完善和成熟,且对企业发展的作用日益明显,越来越多的企业渐渐引入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文化的形成对企业长期发展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三、内部控制文化的构成及相互关系

根据内部控制的特点和内部控制文化的特性,内部控制文化可分为五个层次,即行为层、制度层、精神层、环境层、战略层。

行为层文化是指企业在实施内部控制时,采取的宣传教育,引导疏通,各类人际关系活动等,使企业所有员工形成一致行为取向和行为标准。内部控制形成的行为文化是企业经营、人际关系、企业活力的折射和反映。制度层文化是指企业对内部控制实施而制定的一系列约束措施和员工遵守的规章,并使这些约束和规章形成员工自觉遵守的共同的价值取向。制度文化是一种机制保障。内部控制的配套制度对内部控制的实施具有补偿、弥补和支撑作用,如在财务管理中,内部控制规范了财务审批、支出、使用等权限,相应的财务报销制度等对内部控制制度具有补偿作用。精神层文化就是指企业在长期实施内部控制措施时,将其上升为企业的共同价值观、价值标准,员工自我价值实现的支柱。精神层文化是文化的最高境界,是企业的精神和文化的核心,是潜在的,对员工的理念具有明显的指引作用。环境层文化是内部控制有效实施的剂。基于内部控制环境提出的,是指将内部控制的措施与企业内部的环境建设有机结合,形成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战略层文化是指将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贯穿到企业的中长期战略中去,形成长期的机制,使员工自觉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努力。

内部控制文化的五个层次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其中,精神层是核心,与企业长期已经形成的其他文化应融合在一起,是最重要层次;制度层是关键,各种规章和标准都可使内部控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行为层、战略层、环境层都贯穿内部控制实施的始终,与企业行为、长期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如图1所示。

四、内部控制内涵的深化和拓展

对内部控制文化进行分层次分析,是对内部控制内涵深化和拓展的基础。从目前企业对内部控制的实施来看,内部控制还存在可挖掘的潜力和发展空间,内部控制的最好效应还没有发挥出来。因此,深化内部控制内涵是非常必要的。企业既然投资引入内部控制系统,就要使其发挥最大效用,尤其是随着企业面临环境的日益复杂化,就应从行为主体与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环境文化、战略文化五个方面深化和拓展内部控制内涵。

(一)从行为主体与行为文化角度进行深化和拓展

以人为本,人是一切活动的根本,是决定内部控制效果的最重要因素。应对实施内部控制的人区分层次。区分层次就是将控制主体――人进行分层,可分为三层:一是理念层――董事会;二是管理层――经理;三是执行层――普通员工。在内部控制系统中人人平等,每个人根据自己的职务享有一定的权利,并承担责任和义务。董事会作为企业最高管理者,企业朝什么方向发展,由他们掌舵,他们的品行与作风、操守与价值观、管理理念和风格都对内部控制的实施产生重要影响。对管理层的要求必须体现权利与义务的对等,使经理们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应更好地履行义务。执行层的普通员工相对权力较小,但是员工与管理层等勾结发生的内部控制失效事件并不少见。因此,企业要注重员工价值观的培养与建设:要统一员工的思想认识,用企业的文化和理念来引导员工,把员工的个人目标和价值实现融入到企业的发展中去,使所用企业人员具有共同的目标和期望。培育良好的行为文化必须解决员工、经理、董事信息传递问题。信息不对称造成的管理混乱,控制失效,企业损失现象经常可见。许多企业存在多头领导,越权领导,越级领导现象,各组织之间的信息沟通不畅,沟通时间滞后。同时获得信息的渠道也很多,有来自正式群体的信息,有来自非正式群体的信息,有来自正面的信息,也有来自小道的消息。因此,对信息的筛选至关重要。

(二)从制度文化――配套制度建设角度进行深化和拓展

制度是一种约束手段,要使内部控制制度形成一种文化,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内部控制制度是保证内部控制实施的重要环节。企业要从控制前、控制中、控制末等三个阶段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完善监督机制,并将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建立强审机制,定期完成企业报表、资产、财务等方面的审核分析;建立信息反馈机制,使得内部控制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得到矫正。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并把结果作为员工晋升的重要依据,奖优罚劣,激励员工。内部控制只是管理程序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内部控制不能解决企业所有问题,尤其是无法完全解决不可预见的突发事件。因此,必须建立补偿机制,设立突发事件处理的预案来进行弥补。

(三)从精神文化角度进行深化和拓展

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使企业长期在生产实践中积淀形成的企业价值观、企业伦理、企业目标等,是企业的精神财富。将内部控制凝聚升华为精神文化,是对内部控制制度在企业中实施的最高要求,也是内部控制制度得以发挥其最大效用的重要途径。企业可以通过长期的宣传、引导,将内部控制制度贯穿到企业管理、企业文化活动、企业战略中去,使内部控制逐步成为企业和所有员工的共同价值观、共同理念,形成意识形态的精神成果;还要把内部控制精神层文化与其他层次文化、与企业其他文化相互融合。

(四)从环境文化角度进行深化和拓展

环境文化是表层文化,但良好的环境文化氛围对企业内部控制非常重要。内部控制环境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对内部控制内涵的深化与拓展主要从内部环境入手。首先要优化组织结构。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必须界定责、权、利,这是强化内部控制效果的重要保障。组织结构的设计必须符合企业的实际。企业应对自身的业务和活动范围与特点来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组织结构,可以采用集权式,也可以是分权式。但是不管怎样,组织结构要有利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尤其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要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要有利于内部控制和经营目标的实现。其次,内部控制需成立专门的内部控制管理委员会,可以起到专事专办,能通过深入的研究确保内部控制有效性。企业应抽调一些财务知识丰富、经验丰富的人员组成专门的委员会,负责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和实施。最后,企业还应加大对内部控制的资金投入,实施内部控制的目的是规范企业运营,而不是企业之间互相攀比。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企业发展资金紧张,在投入方面,权衡各种因素,要从战略的高度加以重视内部控制,将内部控制作为一项长期可以发挥有效作用的机制。

(五)从战略文化――控制目标角度进行深化和拓展

战略是企业在中长期要实现的目标。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目标就是使会计信息真实,财务报告准确,并防止舞弊发生,随着内部控制理论的深化,公司治理、经营风险防范的目标也越来越突出。美国COSO报告中规定的内部控制的目标有三点,即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提高企业经营的效果和效率;保证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性。我国所确定的内部会计控制目标是:规范单位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纠正错误及舞弊行为,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但是企业目标是由高层人员制定的,对于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的执行者来说,这一目标显得有点不切实际,无法操作。如会计人员认为做好账,出具切合实际的可靠的财务报表就是他的目标。企业的战略目标要使员工形成一致的认识、价值观和行为取向,应认识到内部控制的规范作用不仅是防范个人舞弊、会计信息失真等,重要的是形成一种自觉为企业发展和经营贡献力量的人生价值观,也就是实现“无控性”目标,这也是内部控制潜在的最高级的目标,借助文化和道德的力量来引导组织和人的行为。

五、结论

内部控制理论进一步提升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形成内部控制文化,使员工自觉遵守,共同维护,这对于企业发展和组织管理都是一个重要的创新。深化内部控制内涵,培育内部控制文化,将内部控制文化融入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中,是内部控制理论在企业得到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方向。因此,企业应从战略高度,从文化视角重视内部控制建设,达到“无控性”目标,使内部控制不仅是规范管理的措施和制度,还是企业发展的精神支柱以及引导企业和员工行为的道德规范。

【参考文献】

[1] 戴春.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建设之思考[J].现代企业,2006(3):89.

[2] 张水强.论内部控制与企业文化的关系[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8),18.

[3] 彭幼华.加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文化建设初探[J].福建金融,2008(6),55.

[4] 王秀萍.赵峰,论企业文化与内部控制[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2004(3): 41-42.

[5] 张伟.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实效的制度化防范路径[J].商场现代化,2008(11):72.

[6] 中国成本研究协会.企业内部控制原理、经验与操作[M].北京: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2002(4):51.

[7] 潘琰.内部控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7):49.

第8篇

一、和谐共赢的利益机制

会计人员与企业的基本关系是一种利益关系。利益作为道德的基础,二者关系密切。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可见,只有建立合理合法的利益观和利益与道德相互联动、相互促进的有效机制,才能防范会计道德风险。控制会计道德风险的利益机制,主要包括降低会计舞弊败德行为的预期收益,提高诚信收益;提高会计舞弊败德行为预期成本,降低诚信成本。从而减少会计舞弊败德动机,降低会计道德风险的诱惑力,抑制会计道德风险的趋利行为的内在冲动。

1、界定清晰的财务主体。

财务主体是指具有独立或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的主体。完善公司财务治理是企业经营、管理和规范运作的首要任务。要完善公司财务治理必须清晰界定企业的财务主体。股东会、董事会、经理人和监事会在各自的一定范围内独立行使权力,承担相应责任,享有相应利益;同时又是彼此制约的,谁都没有无限的权力。公司管理中财务管理是管理的中心,合理配置财务管理权限有利于避免人“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和企业财务危机,从而有效保护各方权益,达到相互协调和制约的作用。责、权、利对等安排和理顺产权关系是界定清晰的财务主体的重要前提基础。主要要做到:一是政企分开,二是深层次推进产权制度改革。

2、树立和谐共赢理念。

在企业内部,企业所有者、企业经营者、会计人员和其他员工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和谐共赢的利益观是整个利益主体必备的基本理念。要建立企业与管理层、会计人员及其其他员工基于诚信、工作业绩与企业业绩挂钩的利益共享机制。在使用会计人才方面,要以诚信为基础,再综合考查其工作能力等。在工资分配中要将基本工资、奖金、福利与他们的工作态度、业绩联系起来。在这个共同体内,通过利益全面共享,实现各主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3、增加预期成本,降低预期收益

道德风险行为的预期成本主要取决于法律、社会等宏观环境条件,它需要政府各部门和全社会的力量配合努力,形成一种强大的威慑力,加大惩处的力度。既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及制度对于道德风险行为的惩处规定外,又应严格执法,使其不仅承受经济上的损失,还要承担法律的、社会的、声誉的巨大损失。

第一,完善公司治理,建立企业内部有效制衡及约束机制。

第二,改革会计管理体制,增强会计人员工作独立性和抗辩力。

比如实行会计委派制度,或者从法律上赋予会计人员抗辩权和有证据显示对因拒绝执行不正当指令而被辞退的索赔权等,并且急需强化会计师执业组织在这些方面的职能,为会计师行业争取与资方同等的话语权。

第三,建立和完善相关准则规范,构建利益约束机制。科学的行业准则、操作规范是缩小道德风险利益空间的重要手段。

第四,降低收益相关效应的影响,提高会计人薪金标准。

以行政手段规定会计人员最低从业薪金,保证其薪金在一个合理水平以减弱会计人员内部自我逐利动机。

第五,改善会计人员所处环境。

从枝杆理论来讲,领导是本,会计是末,若只注重会计人员的诚信教育,而忽视领导干部的诚信教育,容易犯本末倒置的错误。要将单位负责人和领导班子的诚信度考核纳入对他们考核、考查中,抑制企业管理层和大股东用不正当手段逐利的动机,减少会计人的外部压力。

第六,加大对财务舞弊的处罚力度。

要提高非道德行为的被追究率,加大惩处的机会成本,除监管机关要积极介入对违法违规行为的调查外,还要提高公众对执法活动的认同度。

二、持续的激励机制

只顾短期利益不顾长期利益是道德风险的一个普遍现象。想要控制这种道德风险必须解决激励而且是持续动力机制问题。没有激励就没有人的积极性,没有积极性,人的道德就无从谈起。不愿承担风险和采取长期化行为是人的常态心理,建立持续激励机制是防范道德风险的有效途径。

1、加重经营者报酬体系中的长期激励因素。

报酬中真正具有长期激励性的部分主要是经营者的股票收入和企业年金。在企业中逐步引入股权、股票、期权等激励项目,构成多元化、长期化、激励性的经营管理者报酬制度,有利于经营者注重长期效益,注重个人收益和企业效益的统一。同时,要通过外派监事会、工会和职代会参与企业经营监督、严肃财经纪律、健全财务制度、实行财务公开等措施严格控制经营者过度“在职消费”之类的隐性收入。

2、发挥声誉机制的长期激励作用。

人的良好声誉会给当事人带来心理、道德、经济等方面的长期收益。追求良好声誉,是经营者的长久发展需要,是人的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经营者努力经营,不仅是为了得到更多的报酬,还期望得到高度评价和尊重,期望有所作为和成就,期望通过企业发展证实自己的经营才能和价值,达到自我实现。因此,除物质激励外,精神激励是十分必要的。精神激励的形式重要表现为赋予经营者重要的社会地位、荣誉激励、以经营者形象和价值观为代表的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等。主要途径有:

第一,经营者重视自己的职业声誉,约束自己的行为,克服投机主义和机会主义行为倾向。

第二,对每位会计人员建立全面的、真实的 连续的、公开的信用档案,并根据准确的信用信息对其实行奖惩。诚信激励约束机制是会计诚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对守信者激励、对失信者惩戒的机制还没有形成,失信者付出的代价不足以抵补其所得到的利益,而守信者往往遭受利益损害。对失信者惩处不力,实际上是对守信者的一种侵害,久而久之会形成一种逆向选择的思路。因此必须从根本上建立会计诚信激励约束机制。

①守信者激励。将单位年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注册登记、年检与会计诚信评价结合。具体讲,将单位的诚信评价结果作为年检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讲诚信的单位要在政策上给予适当的优惠,如放宽监管力度、优先信贷等;将诚信评价结果作为会计人员资格证书年检的重要依据,诚信的会计人员简化年检手续、晋升、职称评定要优先考虑。通过激励措施使单位和会计人员竞争讲诚信,营造良好的会计职业环境。

②失信者约束。增加会计诚信和抑制失信行为的重要措施就是要从根本上形成对失信者的惩戒机制。

对于失信的企业要定期或不定期的有财政部门实施日常检查和专项检查,并依法处罚有关责任人,限制发行债券,提高信贷门槛,限期整改,取消上市资格等惩罚措施。对于失信的会计人员可以采取取消晋升、评级资格、不予年检、在相关网站上点名批评、严重违法的驱逐出会计行业等惩罚措施。只有对失信者给予严厉的惩罚,使会计失信成本上升到难以接受的程度,才能有效地遏止会计失信行为的发生,会计诚信体系才能真正建立。

第三,重视社会法律环境、规章制度的完善和正确的道德伦理、意识形态的形成,充分发挥声誉机制的有效性。加强综合监督应进一步强化企业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督三位一体的监督制度。设立公司内部的审计委员会,坚持执行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制度,强化公司内部监督。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工作,做好提高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独立性,建立上市公司审计轮换制以及注册会计师民事赔偿机制,用经济手段迫使注册会计师增强自身风险意识,及时发现和制止管理层会计舞弊行为。同时还应积极引入媒体监督,提升会计舞弊行为的社会曝光率,发挥舆论监督的辅助作用。对于管理层会计舞弊行为的防范,还必须加大加强政府监督,理顺财政、工商、税务、审计等相关职能部门对会计舞弊行为的监督关系与协调工作,加强共同执法监督工作。只有在做好内部监督的基础上,发挥有力的社会监督作用,加大政府监督力度,从重从严依法治理上市公司管理层会计舞弊,这样才会对舞弊者产生相当力度的威慑作用,从而减少管理层舞弊的动机。

3、建立科学的业绩评价制度,完善责任机制。

企业业绩主要从企业市值和会计或财务指标两方面考核,其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和财务指标的真实性。为保证其真实性,一方面要发挥监事会的监督约束作用,另一方面要注重发挥会计、审计等市场中介机构对企业的监督约束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设计指标,由于银行、税务等未建立信用制度,对被评估单位的纳税及信贷状况均作为定性指标。定量指标主要包括会计核算诚信状况和会计管理诚信状况。会计核算诚信状况包括资产失真率、利润失真率、会计信息记录失真率、凭证抽查失真率。会计管理诚信状况包括违法违规查处率、会计资料失真率、票据缺失率、资产非正常缺失率。定性指标主要从会计执业环境、会计核算、内部控制制度、财经法纪检查几个方面设计指标。会计执业环境包括单位负责人对会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会计机构设置、会计人员配置、会计人员任用实行回避原则、交接程序、会计电算化。会计核算包括依法建账、凭证填制与审核、账簿登记、会计科目设置与核算方法、报表的编制与重大信息披露、档案管理。

三、人事风险管理机制

1、建立事前防范机制。

对于将录用或委于重任者的全部简历、资质证明等文件进行核实,通过人事部门或聘请专业调查机构对其学历背景、工作经历、社会信用状况进行全面调查。

建立风险测试机制。通过对个人数据库信息的提取和合理应用,长期对会计人员进行心理测试,建立道德品质的测试信息库。

2、完善事中预防检测机制。

全面建立全国性的、共享的人力资源道德档案。在道德档案的建设中,要做到四点,第一,对信息的提供者给予必要的约束机制,保证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权威性。第二,实现道德档案的可公开性,充分发挥其作用。第三,建立既有利于个人信息适当保密,有利于社会和用人单位查询的制度体系,确保信息安全。第四,建立会计人员道德记录与评价体系,严格市场准入。会计人员任职要打破终生制,通过定期考查、考核、继续教育等,及时发现问题,对存在严重道德问题者,要及时禁入或取消其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四、财务纪检检察体系

对财务工作的纪检监察是企业管理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之一。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与稽核、审计、人力资源等部门的协调,充分发挥监督部门的整体合力,加强财务收支审计、预决算审计、重点部门、重点项目、重点资金的审计,全面推行对领导干部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和对会计人员定期或不定期的审计监督,推进审计结果公开工作和审计结果运用,有效抑制道德风险。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2.

[2]凯文.杰克逊,声誉管理[M].燕清联合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86

第9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构建

现代商业银行追求的价值最大化,从来就不应是简单的最大化收益,而是在其自身风险承受范围之内的合理化收益。面对频频发生的风险事件,越来越多的银行人已经意识到,商业银行的发展需要建设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风险管理文化作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其先进与否,将对银行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把风险管理上升到文化层次,就是要超越目前的风险管理理念,把各种风险管理手段进行一次全面的整合,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运筹,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在风险管理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智慧,从而追求一种全方位、多角度、综合化的风险管理效果。

l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的内涵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是通过在员工中培育、灌输风险意识和在风险管理活动中提炼、形成的集风险理念、风险价值观和风险防范的行为规范于一体的人文文化,主要由知识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所组成。风险管理文化的知识层面是指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形成的技术和艺术。具体来说,它包括商业银行对各种风险的评估能力、辨识能力、在风险一收益上的权衡艺术以及对风险管理模型开发运用的技术能力等,主要内含在商业银行的客户营销人员、风险控制人员及高级管理层的能力中。风险管理文化的制度层面是商业银行对经营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进行预防和控制的一整套制度安排,包括内控机制和激励机制。完整的内控制度由内部组织结构控制、财务系统要避免出现只重视业务发展,不重视风险的倾向。风险管理文化的精神层面是商业银行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全体成员统一于风险管理方向上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等精神因素。作为精神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念形态比制度具有更长远的效应。这种观念的继承可以超越制度本身,不受时问和空间的限制。因此,风险管理不仅要寻求行为及组织上的知识和制度层面,而且要寻求观念和意识形态方面的精神文化。

2构建风险管理文化对现代商业银行发展的意义

2.1构建风险管理文化是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企业文化是在企业中形成的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的总称,企业文化渗透于商业银行的一切活动之中,其具有持久性等特征。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管理的重要内容,商业银行提供金融服务的过程就是风险管理文化培育、发展和发挥作用的过程。因此,风险是商业银行经营的本质,风险管理文化是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核心。

2.2构建风险管理文化是提高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

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风险控制能力。国际先进银行一贯重视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原则,将风险控制和利润创造看作同等重要的事情,强调风险管理应贯穿于银行业务的全过程,使风险管理从理论和实践中成熟的文化像一张无所不在的网,会对银行的经营管理产生深刻影响,对中困银行业来讲,风险管理文化的成熟、升华、锤炼,对于提升银行的竞争力至关重要。

2.3构建风险管理文化是实现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商业银行是以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金融企业,风险管理的根本目的是防范和化解风险,避免和减少商业银行的损失,确保业务能够健康持续发展。因此,只有具备了先进的风险管理文化,才能实现商业商业银干亍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影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构建成败的主要因素

商业银行风险文化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影响风险管理文化构建的因素众多,笔者认为主要有三个因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1管理层的积极倡导与策划

没有比将风险管理的价值观深深根植于银行高级管理层的大脑中这一更为有效的风险管理办法了。对于风险管理文化的塑造,银行高级管理层应该保持足够的热情、敏锐的大局观,做好风险管理文化的策划。在日常业务经营过程中,最高管理层不但要直接领导、组织、参与风险管理文化的塑造,并且要身体力行,不做违反风险管理原则的事,从而维护风险价值观的权威性。

3.2科学合理性的激励约束机制

现代商业银行所承担的各种风险特别是内部风险与其内部激励约束机制的建设有相当大的关联。在一定程度上,激励约束机制的先进性可以有效控制和弱化风险,风险管理文化的建设不能与激励约束机制的建设割裂开来。积极的态度是不回避风险,而是积极地去经营风险。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使风险得到有效地控制,业务得到有效地发展。同时,在对业务部门、人员的奖励安排上,应该尽量避免出台短期行为导向的激励措施,以免埋下风险隐患。

3.3信息获取和共享的水平

风险来自预期损失的不确定性,来自于信息的不对称,也来自于对信息的错误理解。现代商业银行需要建立完善高效的信息采集、整理、分析、交流的渠道,加强信息化建设,加强对国家政策导向、有关行业发展、市场变化以及同业竞争的研究和交流,建设中心数据仓库和信息平台,建设风险分析、预警、防范和处理机制。

4构建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的着力点

4.1构建风险管理文化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文化发展和管理的关系。风险管理文化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先进文化的建设必须依靠先进的管理来支撑。管理水平一旦滞后,即使发展方向是正确的,最后的结果还有可能是事半功倍。二是处理好速度和质量的关系。在风险管理文化的建设过程中。质量始终都应是发展的第一主题,应引人质量管理理念、标准、方法,切忌搞表面文章。三是处理好企业和员工利益的关系。要实现银行的价值最大化,出发点要落在实现员工利益最大化。风险管理文化的构建是为了满足银行发展的苦婴,但细上要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提高员工的认感和参的积极性。四是处理好制度建设和风险管文化的关系度建设能有力地推进风险管理文化构建,滞后性和被动性,因此,制度在为文化发腱提供保障的时,必须随风险管理文化的发展而断创新和完善。

4.2构建风险管理文化要有明确的原则

一是突出个性原则。构建风险管理文化,必须,结合普遍发展原则和监管部门要求的前提下,突Ⅲ本行险管理和业务发展的特点,塑造出具有本色的风险管理文化。二是统一和差别原则。单对一家来说,其风险管理文化的理念、主旨应是统一的。但鉴于地区、业务的差别化,在实施风险管理文化建设时,应允许采取不¨的险管理模式和手段。三是求实和完善原则险管义化的建设不能仅停留在提理念、喊口号的阶段,婪提倡务精神。通过实践来检验风险管理文化建没的成,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补充和完善。

4.3构建风险管理文化观念要强化创新

观念创新是企业文化进步的体现,没钉创新的观念,就不会有创新的企业。在经济金融全球化、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我国商业银行能否赢得生存和发展的主动杈,首先在于观念的创新。只有确立新的观念,才会有新的思路,新的出路。在创新思想观念、完善风险管价值念体系的过程中,要自觉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脱为指,并借拾日际一流商业银行的先进理念,吐故纳新,计现仃的风险理念及其政策、措施等进行全面的对比、检验、衡毓,凡是符合要求的,要坚定地贯彻执行;不完全符合的,妥快进行修改、完善;不符合的,要坚决加以纠正。

4.4构建风险管理文化贵在坚持不懈

风险管理文化的建设是持续动态的过,并不足·劳永逸的。它需要商业银行在保持卡埘稳定的核心险价值观的前提下,不断进行改进、提高先进银行的风险管理文化进行融合。尤其要因应银行临的现实环境需要,不断进行调整,成为一个对各种风险进"防范的动态防护网。因此,商业银行的从业人员特别是领导埘风险管理文化建设的认知必须具有连续性,只仃这样,才能使风险管理文化的价值观、传统和意识沉淀米,根植于楚个商业银行的运作行为之中。

4.5构建风险管理文化需要全员参与

风险存在于每一项业务和环节之中,商业银行的这种内在风险特性决定了风险管理必须体现为每+个员工的行为,银行[作人员都应该具有风险管理崽识和自觉性、为,有效地识别、防范和控制风险,商业银行一般部设有的风险管理部门,专司风险控制之职。不足,风险控制绝不仪是风险管理部门的事情,无论是高级管理还是基、工务人员,无论是风险管理部门还是业务拓展邪门,每个岗位、每个人在做每项业务时都要考虑风险因素。银行的高级管理层应负责衡量银行的总体风险敞口,保险管承担总的、最终的责任。而独立于管理层的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对银行风险管理的重大事项进行判断和决策。

4.6构建风险管理文化应与股份制改造相适应

风险管理文化是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保障和理念基础之一。对于正在或即将实施股份制改造的商业银行来说,更需要实施新的、高层次的文化战略,抓紧构建与其发展相适应的、高度吻合的风险管理文化。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应当是,积极引导广大员工切实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自觉地将股份制改造这一关系国家经济金融命脉的大事与个人的工作和责任联系起来,将全行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个人利益真正结合起来,动员广大员工积极行动起来,争做股份制改造及深化综合改革的支持者、促进者,自觉按照上市银行的高标准来衡量、检验各项工作,坚持用新的标准、新的思维、新的视角、新的策略,着力培育新的风险管理文化理念,拓展新的工作思路,提供新的发展动力,坚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以国际先进银行为标准,不断丰富和创新风险管理文化内涵和功能,大力推动观念、作风实现根本性的转变,推动体制、机制、制度建设实现根本性的转变与突破。

第10篇

【关键词】跨国公司;海外并购;贸易壁垒;政治

风险;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5

伴随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跨国并购浪潮蓬勃兴起,跨国公司以强化市场地位、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为目的的跨国并购已经成为国际资本运动的主要形式。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乔治・斯蒂格勒指出:“纵观美国著名大企业,几乎没有哪一家不是以某种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应用了兼并、收购发展起来的,几乎没有一家大公司能主要依靠内部扩张成长起来。”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中国企业国际化步伐在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以跨国并购作为对外直接投资、开拓国际市场的新策略,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规模在迅速扩大,并购的领域也在向多元化发展。商务部数据显示,我国境内投资者2016年全年共对全球164个国家和地区的7 961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实现投资11 299.2亿元人民币(折合1 701.1亿美元,同比增长44.1%)。其中:并购的地位和作用凸显,支持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领域成为热点,2016年全年,我国企业共实施对外投资并购项目742起,实际交易金额1 072亿美元,涉及73个国家和地区的18个行业大类,中国化工430亿美元收购先正达是迄今为止最大的海外收购案例,海外并购已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主要方式之一。

一、跨国并购的常见动机分析

跨国并购的动机至关重要,它决定了跨国并购后企业整合的方式,并影响着企业通过跨国并购能获得多大的效果。根据近年来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案例分析,笔者认为企业跨国并购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动因,即外部动因和内部动因,具体为:

(一)外部动因

1.政府的鼓励政策推动跨国并购迅猛发展

近年来政府不断地推出了种种政策来鼓励企业的海外发展。国务院的《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要求健全和完善境外投资鼓励政策,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境外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快了境外投资管理职能转变,为投资主体实施境外投资项目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为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在境外投资中的重要作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等13个部委联合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开展境外投资的实施意见》;商务部的《境外投资管理办法》,促进和规范了境外投资,提高了境外投资便利化水平。

2.科技的进步为跨国并购提供强大支撑

20世纪90年代以来,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快速发展,为跨国公司全球并购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和有利条件,使跨国公司的产品供应和销售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减少了中间环节,大大支持了跨国公司的运营管理技术的巨大进步,导致组织结构的扁平化使得管理信息在组织内的传导速度和信息准确率大大提高,并使得组织更容易适应科技进步。

3.宽松投资环境为跨并购提供了发展空间

一方面国际经济组织的贸易投资自由化措施促进许多东道国逐步取消了对跨国并购的法律和政策限制,跨国并购的监管和审查放松,统一的世界市场正在逐渐形成,资本的自由流动、活跃的市场中介、新兴的金融工具为跨国并购投资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世界经济的艰难复苏,国内经济的稳中向好为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提供了机会。

4.充足的外汇储备为跨国并购提供有力保障

有着庞大的出口和外汇储备,国内资本供应能力强,中国经常账户持续顺差,外汇储备充裕,跨境资金流动总体均衡,跨境收支具有良好的稳健基础。

(二)内部动因

1规避贸易壁垒

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大量的出口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对出口国家的生产企业经营、就业及国际收支产生了负面影响,于是不少国家开始举起反倾销、环境保护的大旗,人为设置贸易壁垒。中国企业为打入欧美发达国家市场不得不通过并购或直接投资绕开贸易壁垒。比如TCL收购施耐德电子、海尔收购意大利一冰箱厂,这些并购都使企业生产当地化,从而立足东道国,绕开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同时也通过兼并减少市场竞争对手。

2.获取核心技术

技术特别是核心技术的缺失是中国企业的最大软肋之一,通过并购的方式直接接收外国企业的技术研发部门是中国企业尽快提升自己技术创新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为获得先进技术,一部分资金较为充足的企业便选择了通过海外并购获得外国公司的先进技术,直接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从而增强竞争力。这方面主要案例有:双汇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收购全球规模最大的生猪生产商及猪肉供应商史密斯菲尔德,浙江华立集团收购飞利浦的CD2MA业务等。

3.获取销售渠道和品牌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国际跨国公司的加入,原来的市场份额被挤占,国内企业面临被挤出市场的危险。中国企业通常采取贸易的方式进入国际市场,但对于欧美高度发达和成熟的市场,新品牌的进入是异常困难的。因此,通过跨国并购尽快建立起中国企业的国际品牌并形成自己的营销网络,既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又能迅速有效地开拓国际市场。这方面主要案例有:中国际遇派(天津自贸区)有限公司全资收购了日本株式会社CONTRAIL,正式进入日本通用航空市场;“万向集团”收购美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商UAI公司,利用其品牌、销售渠道和售后服务网络,增加自身产品的销量;京东方收购韩国现代TFT-LCD业务取得了直接进入全球市场的通道。

4.获取战略性资源

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对自然资源需求量不断增加,国内有限的资源难以满足需要,而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对初级形态的资源出口采取限制政策,对石油等矿产资源的需求使海外投资成为中国企业利用国外资源的必然选择。这方面主要案例有中海油收购加拿大尼克森;“五矿”并购世界矿业巨头加拿大诺兰达公司。

5.多元化经营

分散经营本身可以通过区域多元化、产业多元化来分散和降低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跨国并购较之新建企业减少进入不熟悉领域面临的不确定风险和高成本压力,有效地降低了进入新行业的壁垒,实现多元化经营,并且企业可以利用被并购企业取得原料的有效途径,生产技术,原有N售渠道,政府的优惠政策,已占有的市场份额,顺利进入新行业。这方面主要案例有:万向除UAI外已吸收兼并国外16家企业,涉足海外金融保险业。

二、跨国并购的常见风险分析

(一)国际政治风险

主要指东道国政府为了保护本国企业以及政治与经济安全方面的考虑,会运用政府的力量来干预国外企业对本国企业的并购,并设置各种政治。长期以来的意识形态偏见使得许多西方国家动则以“能源威胁”、“国家安全”等种种借口阻挠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这方面的主要案例有:中海油收购美国优尼科石油公司一案,引起美国众议院禁止批准表决,中海油最终放弃了收购计划。

(二)对目的国法律法规不够熟悉的风险

西方国家为了促进和维护公平竞争,常常通过立法对并购活动进行规范,制定了诸如兼并法、公司法、证券法、反垄断法等一系列法律。企业在设计并购活动方案时,一旦对相应法律政策认识不足而出现违反法律的行为,就会使并购方案无法实现。这方面的主要案例有:中集集团披露将间接并购荷兰博格工业公司75%的权益,随即受欧盟反垄断机构调查,以宣告失败告终。

(三)缺乏明确的投资战略的风险

企业并购的根本价值在于通过并购获得对方的核心资源,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这就要求企业注重战略并购。如果企业跨国并购缺乏长远的战略规划,而没有根据企业自身实力和行业特点,选择适当的并购时机、并购目标和并购方式,将很难成功。这方面的主要案例有:四川腾中重工收购悍马的失败。

(四)尽职调查不充分的风险

在并购中,能否及时获取真实、准确与有效的信息是决定并购行动成败的关键。企业作为一个多种生产要素、多种关系交织构成的综合系统,极具复杂性,并购方很难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全面了解目标方。由于信息不对称,被并购企业很容易为了获得更多利益而向并购方隐瞒对自身不利的信息,甚至杜撰有利的信息,使好多企业在实施后落入陷阱,难以自拔。这方面的主要案例有:日本三菱地产并购洛克菲勒中心时未充分尽职调查使得洛克菲勒中心并购前为两家房地产公司出面担保融资13亿美元成为三菱地产一个沉重负担。

(五)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

主要体现在对目标企业的资产评估和定价上,价值评估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并购的成败。评估价值和实际价值的差别越大,并购企业将面临支付成本过高的风险。企业并购作价需要具有权威的技术机构进行评估,合理的计算被并购企业的实际价值。这方面的主要案例有:首钢并购秘鲁铁矿过程中,首钢在投标中一下子就开出了远远高出对手的1.2亿美元高价,这导致首钢在以后多年中长期存在贷款规模过大、偿付能力偏低、每年支付银行的财务费用过高等问题。

(六)整合风险

并购双方签订合同后,其法律意义上的并购已经结束,但实际上的并购活动才刚刚开始,企业并购后面临中西方国家间的管理理念、文化差异、工作习惯、社会习俗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如果企业并购之后,无法产生经营、财务、管理、市场等方面的协同效应和资源共享效应,或者并购之后规模过大,管理跨度增大而产生规模不经济,未能实现并购目标,就会引发整合风险。并购的“七七定律”指出,70%的并购没有实现期望的商业价值,其中70%的并购失败于并购后的文化整合。这方面的主要案例有:上汽集团并购韩国双龙汽车后整合的失败。

三、跨国并购的风险控制策略

(一)以提升核心竞争力为基础,促进发展战略的实现

企业在并购前必须清楚地了解自己通过并购所要达到的战略目标,之后根据战略目标甄别、选择市场上的并购目标,从企业长远利益出发,不受与自身战略目标不相符的偶然机遇或因素的诱惑,以战略性跨国并购为主,尽量减少投机性并购。

(二)对目标企业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

价值评估是并购的核心,价值评估的质量直接影响并购的成败。在并购中,并购方必须了解目标企业所在国的会计标准,对目标企业的经营业绩、财务状况、出售动机以及出现的负债情况进行可靠的财务评估,对并购后的盈利前景做出准确预测。要注意设立并购止损线,在对目标企业的价值进行科学评估和成本收益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交易双方可接受的交易价格。

(三)组织优秀的项目团队,建立一套有关跨国并购交易的完成流程

跨国并购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知识附加值高,技术性和政策性都非常强,需要企业调动企业内外投资、法律、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等各方面专家人员,充分发挥投资银行、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在跨国并购中的重要作用,组成优秀的项目团队,在方案策划、沟通游说东道国政府、与目标企业管理层的有效沟通、业务尽职调查、财务尽职调查、法律尽职调查,项目融资、法律手续交割等环节全面通力合作,积极努力,促进并购的成功。

(四)提高整合能力

首先要制定详细周密的整合计划,妥善而有效地整合目标企业对并购的成败是至关重要的;要稳定军心,做好并购后的人员沟通,让企业员工清楚未来企业的经营发展方向,消除员工对适应新环境的担心,取得员工的认同;要谨慎整合企业文化,跨国并购整合中最为关键就是文化背景差异,包括企业文化、经营理念、民族文化、管理风格、行为差异、思维方式差异,要把握好整合力度和整合策略;要重视企业内部的业务、技术、管理、组织、人事等的整合,发挥资源的互补优势、实现协同作用或规模经济性,增强企业的真正实力。

(五)遵守和利用好跨国投资相关的法律制度

一方面,企业在进行跨国并购投资时,应当注意遵守东道国的法律法规,避免违法行为导致的跨国并购投资失误;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好我国的出口信用保险及世界银行的保险政策,规避和分散风险,提高并购的成功率。

(六)大力培养和引进人才,重视跨国经营能力的开发和储备

在企业实施跨国并购战略前,应该将相应的跨国经营能力开发、跨国经营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放到企业战略资源能力储备的高度予以重视。尽快培养和引进大批通晓国际金融投资、法律乃至跨国文化背景知识的综合型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做到对东道国商务环境非常了解和熟悉;对东道国的政治法律、社会文化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商务环境具有相当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在具备基本能力的条件下,实施跨国并购活动;在并购整合过程中,不断把提升能力作为目标。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进一步加快,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已经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企业应当结合企业的特点做好战略规划,明确跨国并购的动机、时机、目标、方式,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跨国并购。在此同时,更须充分认识企业跨国并购全过程的风险,做好应对防范措施,不断提高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能力,使我国企业国际化步伐走得更稳、走得更好!

主要参考文献:

[1]杨枝.国际背景下的企业并购动机,企业导报,2011.04

第11篇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国有企业;财务管理

在数字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下,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未来企业重要的核心资产就是这些数据资源,企业经营模式和管理绩效将会被它所改变。大数据时代同样也给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1大数据时代财务数据处理的改变

企业的核心就是财务数据,它反映了企业资金及业务运转的情况,通过处理财务数据,挖掘财务信息,企业能够不断优化财务管理,减少资金占用进而降低财务成本,为企业谋利。因而,准确有效处理这些大数据,将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财富增值。会计数据,是系统性汇录企业发生的各种经济活动的记录。而会计数据处理技术,则是指在对上述发生的会计数据采取的各种技术行为,包括采集、存储、加工和传递等。通常来说,会计数据处理技术涵盖了五个方面:首先,是会计数据手工处理阶段,主要是企业财务人员利用各种计算工具收集、储存、加工和传送各种会计数据。其次,是会计数据机械处理阶段,主要是企业财务人员依赖各种电子设备收集、储存、加工和传送各种会计数据。再次,是会计数据电子计算机处理阶段。当诞生电子计算机后,这种快捷的电子设备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四是,会计数据网络化处理阶段。随着Internet网络的出现,财务管理部门能够使用大量计算机和包括内网、外网等计算机网络,来进行各种会计数据的处理。最后,是大数据时代会计数据处理阶段。随着近年来兴起的物联网技术和云计算,从技术基础方面奠定了大数据的发展。对比大数据阶段的会计数据处理与以往各阶段,可以发现有了质的更新,包括:大数据阶段,会计数据的结构较为复杂以及涵盖的内容更加丰富;对于会计数据的挖掘和应用越来越重要,分析方法更加复杂精确、更加智能化;但同时如果出现丢失会计数据,带来的威胁也较大。移动计算和物联网等信息新技术的不断涌现,给会计核算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包括数据采集和梳理。这些大数据一般具有4个V和无形粘性等五个主要特征:一是,数据规模大(Volume)。在信息新技术时代,由于数据的产生量非常巨大,数据的衡量超越了以往的GB、TB等单位,而开始采用PB等单位。二是,数据异构的数据(Variety)。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开始出现声音和图像等非结构化的数据,而这些数据与传统的数字等结构化数据交叉带来的复杂性,由于与财务事项的联系紧密,使得会计的处理较为困难。三是,数据产生与处理的实时性(Velocity)。与传统的数据处理相比,物联网时代对时间要求较高,因为财务人员行为与电子设备行为之间需要在较短的时间结束,因此大数据时代数据的处理具有一定的即时性。四是,价值密度低(value)。由于会计的大数据在大数据时代会大量产生,但是有用的数据可能仅仅是其中的一个片段,大数据产生了大量的垃圾信息,因此,大数据的价值密度低。五是,会计数据的无形性与粘性。目前,在物联网上,企业收集、传递和梳理这些大数据时,主要体现为非介质的大数据,很容易被感应器所接收,从而较易能传递,但是会计数据与之不同,它们是无形数据,不易被感应器所接收。而且会计数据是直接粘合在业务数据之中,不能够脱离业务数据而存在。因此,会计数据具有无形性与粘性。由于大数据时代的财务数据具有以上所描述的特点,这对处理财务大数据带来了很高的挑战,包括人员调配和设备的采购。而且,大数据的问题需要整体解决方案来处理,不是简单的唯一方案所能解决,这就要求必须建立一个大数据分析平台,从中不断搜集有用的财务信息。

2目前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亟需加强的关键点

2.1国有企业会计法律监督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

目前,国有企业不断健全管理制度和进行技术革新,出现了较好的经营业绩。但与此同时,也暴露了一些掩盖的问题。在当时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监督管理措施不是很到位。从前的国有企业财务会计职能,不仅要进行财务监督,还要监管企业的管理工作。而在国企改革的重要时期,国企的会计职能也相应的在进行调整,表现为其监督管理的职能在逐步弱化。虽然有部分企业在创新相应的财务制度和管理措施,但实施的效果不是很明显,主要表现为工作方法陈旧,国企会计监督管理较为散漫和无序。因此,国有企业会计法律监督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

2.2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措施不完善

近年来,部分国企为了完善会计监督和控制制度,制定了不少财务监管制度和内控措施,但是这些制度在具体运作过程中效果不佳,加上部分员工没有从思想高度充分重视内控制度,被动地遵循内控制度,使得指定的一些管理制度和内控措施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更有甚者,部分国企内部财务人员利用制度上的漏洞,反而严重影响了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

2.3部分国有企业会计素质有待提高

一般来说,国企财务管理无序的主要原因是会计信息虚假,所以,财务人员个人素质的高下,以及其综合业务能力的强弱,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管理质量。虽然目前国企新招聘的人员素质在不断提高,但总体上看,个人素质仍有待于进一步提升,专业水平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这些不利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会计监督机制实施的难度,也加大了国企财务管理的风险。此外,有少数国企财务人员不重视财务会计监督管理,法律观念有待进一步提高。财务人员的自我约束意识的缺乏,会直接导致会计工作缺乏主动性,唯领导的意见是从。因此,部分国有企业会计素质有待提高。

2.4会计监督主体不明,权利过度集中

在当前的国企体制中,国企负责人管理单位的财务人员,因而也承担了审批和处理企业的很多支付行为,因此,相关的账务签批必须要经过领导同意才能有效。在这样的体制下,负责人就有可能产生寻租的动机,考虑自身利益而导致扰乱正常的财务行为。由于这种约束力的缺乏,监督财务人员的体制流于表面,而财务集中的弊病导致了国企的腐败发生,不仅干扰了财务的秩序,还严重影响了国企发展。

3大数据时代强化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

3.1培育企业决策层的大数据管理意识

在大数据时代,国企决策层的支持,对企业财务工作非常重要,但是由于决策层对于传统数据分析较为熟悉,依赖模糊的大概数据就可以作出决策,但对于在大数据时代,大数据处理工具较为昂贵,成效不能很明显的显现,这些因素可能会造成企业决策层对大数据管理的怀疑。但决策层要能理解到大数据管理为特征的时代已经到来,不能正视这一趋势,就不能从大数据中快速的识别风险和发掘商机,在未来的行业竞争中,将不可避免的处于弱势,而企业意识形态的更新,最大的推动力来自于决策层的决心,只有培育企业决策层的大数据管理意识,并加强组织领导工作才能从根本上树立企业的大数据意识。

3.2转变企业财务管理职能

当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财务管理和会计数据的分析,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国企财务人员要能转变自身管理的思路,积极推动财务管理职能的转型。但是以往国企财务管理的功能,仅仅局限在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程序,努力为相关者提供决策所需的财务信息。管理会计在国企管理中的实际应用范围较窄、层次较低,还处于探索推进阶段。但大数据下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将以大数据作为基础,表现为:在企业内部开展全面预算管理、资金集中管理与内部控制等管理会计职责,通过这种方式来是企业的财务工作有效运行。因此,在大数据时代,需要积极转变企业财务管理职能。

3.3提升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

大数据时代下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如何提高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一方面,是建立财务管理信息化制度,完善企业的网络信息环境,建立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逐步统一各项数据和信息,继而提升企业财务报告合并的工作效率与质量,最终提升各项财务信息、会计数据的透明度和公开度。另一方面,是畅通企业其他有用信息的渠道,重点在解决业务信息、客户信息与财务信息的信息集成,并依靠准确的财务信息处理平台进行数据挖掘和财务分析。建议在企业内部设置一个高度集成的财务信息平台,将企业的财务发展和战略决策全部纳入信息平台中,以便为企业管理层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

3.4促进财务分析由事后反映向事中控制转型

大数据时代要求企业在数据分析中快速分析顾客的需求,以便于更好地由传统成本管理向以顾客为导向转型,从关注成本核算向成本控制转型,从制造成本管理向产品全成本管理转型。从大数据发展趋势看,作业成本法以其对成本的精确计算和对资源的充分利用,吸引了众多包括决策者和财务人员在内大多数人的注意力,但其复杂的操作是一个较大的门槛。利用大数据技术能够确定成本动因,准确计算成本,实现从基于结果的分析向基于过程的挖掘转变。财务人员可以即时收集与生产制造成本相关的不同种类数据,依赖成本控制管理,精确汇合分配成本,研究生产费用构成因素,分辨不同产品的利润贡献差异以利于比较,实现在线过程控制与业务活动绩效评价。

3.5建设大数据财务人才队伍

大数据时代带来的信息处理技术的提升,对于财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它不仅要求财务人员要创新财务思维,即具备超越财务的战略全局观,不再仅仅满足核算反映、财务监督等财务工作,而是具备组织流程规划设计能力,分析业务理解洞察力以及IT系统构架与建设的能力,这些都对财务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大部分国企的财务人员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因此,在大数据时代,要求国企要从提升企业大数据管理意识和财务信息化水平两个方面入手,积极建设大数据财务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何雪梅.大数据时代企业集团财务管理转型研究[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4,(5):75-76.

第12篇

关键词:新会计基本制度;会计管理体制;会计核算

文章编号:1003-4625(2006)06-0047-03中图分类号:F832.31 文献标识码:A

2006年1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会计基本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开始实施。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修订完善。

一、新制度面临的会计工作环境问题

(一)会计核算工作重要性淡化。会计电算化普及以后,银行会计核算工作主要依靠计算机程序来解决,对会计人员的要求表面看来是降低了,这使会计工作的重要性在人们的意识中逐渐淡化。

(二)会计管理体制设计不完善,使基层会计管理工作虚位。中心支行的会计财务科的业务涵盖了会计、国库、货币金银、外汇管理、事后监督等部门。在行政级别上,会计财务科和这些业务部门之间没有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这些业务部门除接受本行会计管理部门领导外又接受上级行专业处室领导。同上级行专业处室比,会计财务科的地位既不超脱也无感召力。会计财务科在行使管理职能时,很多时候显得苍白无力,当政策在微观业务上有冲突时,会计财务科不能贸然否定部门规章,给业务管理带来障碍。这种障碍势必挫伤会计管理部门主动进行管理服务的积极性,最终导致其管理职责的虚位。

(三)会计人员工作量大,责任重,待遇低,人民银行会计工作环境不好。人民银行内部,有会计核算职能的部门,有会计财务、营业、国库、外汇管理、事后监督等部门。这些部门工作任务重,一直以来,对会计队伍的管理重责任追究、轻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导致实际工作中会计部门劳动强度大,岗位责任重,待遇津贴低,同纪检、老干部、内审工作岗位没有比较优势,与发行、保卫部门的风险与利益对称形成明显落差。因此,会计从业人员工作情绪不振,责任感缺失。

(四)会计管理松动涣散迹象不断出现。

一是会计业务管理部门放松了自我学习提高,对会计政策的理解把握不准,对变化的业务认识不到位,致使会计内控制度落实不彻底。在日常工作中,观念意识从众化,协调上下级关系和人际关系成了工作的重心,以至于业务工作不求精只求通,自身政策水平下降,履职能力减弱,导致业务差错频繁发生。

二是会计人员流动失控。在实际工作中,有关会计岗位的规定越来越严重地被忽视,会计人员流动太快。业务主管部门起初还过问情况,后来就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会计核算部门的人员安排随意,岗位对人员素质要求的有关规定成了一纸空文。

三是会计队伍的智力资源流失较重。会计人员处理异常业务的技巧,一方面来自对会计基础知识的掌握,一方面来自对会计业务实际处理经验的积累。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行业意识形态的变迁、用人机制的不完善、实际业务处理过程的变化、个人追求目标的不确定性,会计事业已不能吸引有志之士,因而旧有的会计人才离开了会计队伍,新进会计人员的知识积累因诸多因素进程缓慢,入不敷出,使目前的会计队伍智力资源紧张。

(五)会计核算组织方式改变,引发“阵痛”。

一是会计业务处理出现了“盲视”现象。2005年,人民银行会计核算方式进行了重大变动,基层会计业务处理方式上也随之变动,由传统的分散核算转变为集中核算,基层会计只是网点录入员,只负责网点业务的录入与复核,见不到业务全貌,会计业务表面看来抽象化了。核算组织方式的变化,自然引起会计人员的调整,新到会计岗位的人员,由于缺乏会计基础知识,或对会计业务没有一定的理性认识,对作过的业务,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或者是一知半解。在具体工作中,面对一项业务,新核算方式下使用哪种凭证、凭证怎样使用、如何填写、会计重大事项如何确定等都不清楚,在业务主管部门责任缺失的情况下,形成基层人员业务处理无方向感的“盲视”现象。

二是旧的业务处理规定与新的业务处理方式不匹配。旧的业务相关规定是基于双线核算(综合、明细核算)方式制定的,在新的单线核算(凭证――计算机录入――分户账――总账――报表)方式下,原业务相关规定显得不符合实际工作,但新规定又没有进行规范,因而出现了业务处理方式的不统一现象。具体业务有:支票的使用范围理解有差异、同城清算的凭证不统一、补充凭证的联次传递规定不明、自动记账业务原始信息资料不全、会计档案整理装订没有新规范等等。

三是会计基础工作弱化。实行集中核算以后,凭证整理入档工作集中在事后监督中心,一线核算部门工作量大减;基层网点不负担主要核算工作,业务主管部门无形中对其放松了管理;会计人员从传统会计核算繁重的工作中刚刚解脱,体力和心理上放松,加之会计人员流动较频,致使会计基础工作出现滑坡。同时,由于实行中心支行全辖集中事后监督,原分散核算状态下形成的业务处理形式表现出了差别,显现了不同网点对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视程度有别,要求也不一样。实际工作中表现在同一核算区域内凭证使用不统一、凭证填写不规范、同种业务印章不一致、涉及政策性较强的业务把关不严等等。

(六)会计业务知识培训力度不足。会计业务的管理和指导,在业务变化时期对一线业务处理尤显重要。但从2005年的情况看,有培训职责的管理部门对一线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是点状的,培训面不够广泛。事后监督部门接受的培训更有限。一些一线会计人员在新业务开始后不知道如何处理业务。

二、与实施新制度相关的问题

(一)新制度实施时,四周“静悄悄”。

一是宣传力度不够,培训学习不到位。新基本制度实施,应该引起广泛尤其是会计工作者的关注,有关部门应进行相关人员的系统培训。但笔者的观察是:央行大部分员工未接到基本制度即将实施的信息,大部分会计从业人员的对基本制度无清晰的认识。对基本制度的培训学习仅限中心支行级别以上会计财务科的个别人员,基层业务人员没有接受到有关培训,甚至没有见到基本制度的文本。

二是新制度棚架,在基层会计部门实施滞后。新制度中明文规定于2006年1月1日实行。但在实际业务处理中,由于是会计核算方式改变的第一年,核算部门从上到下都把重心定在了年终决算,对基本制度的贯彻宣传虚化,培训不到位,致使基本制度棚架在业务主管部门;基层会计核算部门年终决算后心情大松,新年伊始,还不清楚要执行新的会计基本制度,或者是知道基本制度已开始执行,但不知道业务处理的新变化,使实际贯彻执行新基本制度的时点滞后。

(二)新制度缺乏系统性说明。基本制度对会计工作作出了大的、原则性规定,对具体工作的指导性有的并不明朗。实际工作中不同的会计对同一条款的理解也存在偏差,因此,应及时编制基本制度说明,给具体工作实务明确规范,使整个会计工作系统化、一体化、科学化。

(三)新制度存在六个方面的不足。

一是没有对会计重大事项明确界定。会计重大事项是防范会计风险的重点环节。工作实践中,监督与被监督部门对有些会计事项是否归入重大事项存在理解差别,而且核算部门不同,对会计重大事项的认定范围也不一样。解决这种争议,微观上无明确的规章可循。

二是对事后监督工作规范性规定欠缺。制度明确事后监督是会计核算的一个环节,但没有提及事后监督业务的独立性和严肃性及框架性的工作规范。实际工作中事后监督中心很像个“回收站”,会计核算的收尾工作都集中在事后监督中心,人员紧张,工作繁重,监督重心偏移,难以达到设计的监督目标。

三是计息规定太简要,不够明细。例如:2005年7月某日某信用社从人行再贷款1000万元,期限一年,利率2.97%。按积数法计算利息为:365×1000×2.97%÷360=301125元;按逐笔计算法计算利息为:1000×2.97%=297000元。两种计算法利息相差4125元。这种情况给业务纠纷埋下了隐患。

四是个别条款操作性不强。新制度第十五条的强制休假规定很难落实。一是人员紧张,工作繁忙,没有多余人员接岗;二是一些重要风险岗位人员常年在一个岗位上,业务操作相对封闭,其他人员难以接岗;三是相关人员风险意识不强,顾及主要岗位休假影响正常工作,忽视道德风险的防范。制度第十八条的奖励规定钢性约束不足。基本制度的奖励规定只是对《会计法》有关条款的复制,没有钢性约束,实际工作中管理者常以经费紧张等原因不落实对会计人员的奖励。

五是个别条款的表述需要斟酌。制度第六十条中“核对不符的,应立即查明原因,并予以更正并说明”的表述与具体问题有不相扣的地方。改为“核对不符的,应立即查明原因,据实解决,并注文字说明”较为贴切。制度第八十条第三款,规定了事后监督部门“纠正核算差错”,不妥当,因为实际监督业务中监督人员不允许代替核算部门纠正差错,改为“指证核算差错”较符合实际。

六是新凭证的签章设计问题。新凭证个人名章签章栏舍去了“会计”,增加了“事后监督”。这会引发以下问题:

1.会计主管责任缺失。自制会计凭证大部分涉及会计重大事项,需会计主管审批。传统自制凭证上个人签章设计顺序依责任大小从左到右排列,即会计―复核―记账;新设计自制记账凭证签章排列顺序从左到右则为:事后监督―复核―录入―制单。显然,会计主管责任在凭证上缺失了。

2.事后监督参与事中控制。新制度第八十条第三款这样规定:事后监督部门应及时对已完成的会计核算业务展开事后监督,反馈监督结果,纠正核算差错,提出完善会计管理和内部控制的措施、建议。结合新凭证签章设计,笔者这样理解这个规定:一笔会计业务如果处理不正确,监督员可以直接在原业务凭证上纠正差错,签章以示责任;或者会计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差错,由事后监督负责。

3.“事后监督”签章人不明确。事后监督签章的位置在会计凭证上排序是第一,责任重大,这个章该谁签?是监督主管还是监督员?怎样分配在监督过程中出现重大失误的责任?这个签章指向人模糊。

4.淡化事中风险防范。会计凭证签章是因为见证责任而积淀下来的。新凭证中设计事后监督签章栏,令事后监督人员既承担了直接会计责任,又承担了监督责任,会弱化前台业务处理人员责任意识,淡化事前、事中控制,增加风险系数,不利于会计核算整体质量的提高。

5.不符合新制度规定。新制度第八十条有“事后监督部门应及时对已完成的会计核算业务展开事后监督”的规定。未完成签章的会计凭证不属于已完成的会计核算业务,不符合规定。

三、建议

(一)观念回归,重新审视会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从口头重视变为思想重视,从业内重视变为整体重视,从员工重视变为领导重视。落实会计人员的待遇问题。建立科学的考核奖励机制。奖励措施务必具体、可操作;稳定会计队伍,吸引专业人才服务会计工作,再创央行会计工作新辉煌。

(二)搞好调研,修订完善新制度。任何规定都是基于当时的工作生态状况制定的,这种生态状况是变化的,因此制度的不适用状况是正常现象。但是好的制度是来源于对工作生态的不断适应。所以,我们的制度制定者要不断地深入会计工作一线进行调查研究,以人为本,以防范风险为核心,科学修订完善新制度,为央行会计工作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三)尽快编制制度说明,增强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性。编制制度说明,要对旧制度的有关补充规定进行整合筛选,来一次全面清理,对部门规章与基本制度冲突的,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改纠正。制度说明应涵盖中央银行的全部会计业务,如凭证的使用、填制、传递、整理等,能细则细,务必具体;同时,还要能不断进行补充、丰富、完善,成为会计工作实务的具体指南。

(四)建立会计业务部门的协调机制。在这个机制下,会计业务部门间争端能够快速有效解决,相互之间和协相处,共同完成央行会计各项核算工作,保证资金安全,不断提升会计工作质量。

(五)对会计凭证签章设计应慎重。事后监督在会计核算中承担的责任与会计主管应承担的责任不能混为一谈。对签章的设计也应有明确目标,符合成规。

(六)建立有效的会计监督体系,明确会计监督业务的独立性、严肃性,理顺监督信息上传下达及横向交流的渠道,从科学、效率、便利的原则出发分配会计核算业务流程,提高监督效率,改变目前事后监督是“回收站”的现象。

[收稿日期]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