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人员培训

人员培训

时间:2022-08-08 16:55:3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人员培训,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人员培训

第1篇

【关键词】特种作业 人员培训 培训方法 研究分析

众所周知,不同的行业需要不同的人才,某些特殊的行业需要特种专业人才,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基础上从事特殊作业。特殊作业在解决特殊事件、专业操作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特种作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也存在着较大作业风险,因此加强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与管理至关重要。通过规范化、合理化的培训,提高特种作业人员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做好积极锻炼身体素质,练就特种作业过硬的心理素质,更好地开展特种作业,促进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

一、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现状解读

(一)特种作业人员种类多,涉及面广,对专业技能要求突出

当前我国特种作业人员基于自身的需求在培训开展的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制约。目前我们针对开设的培训作业种类有:电工、焊工、制冷等专业培训,工种类型多样,工作涉及范围广阔,不同的操作技术、不同的岗位安全等级对其职业技能的要求都比较高。更加注重理论性与实践性,对我国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是不小的要求与挑战,对教学组织管理、师资力量、师资水平、教学培训设施都提出了更高的培训要求。

(二)特种作业学院综合素质低,文化程度不高,理论水平与实际技能不协调

在特种作业人员中有两种教学现象。其中老职工在长期的实践中获取了宝贵的经验与教训,在实际操作时十分到位,成熟老练,技术可靠,但是受年龄的限制,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并不理想,缺乏必要的学习积极性,法律意识与安全作业意识比较低下,因为年龄的限制使得其对新技术的掌握起来比较困难,学习兴趣不高。对于新职员来说,虽然具有一定的学习热情,对新事物的理解能力比较强,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因为缺乏必要的实践经验,往往错误百出,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练习脱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新员工与老员工存在培训的两个极端。两者需要合理中和,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尝试实践,在具有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拓展知识面,学习新知识。无论是新员工还是老员工,都要增强安全操作意识,对新型特种设备的构造、性能及使用规范有着充分的了解,改变以往认为没用的错误观念。

(三)培训时间紧张、培训内容多,重点不突出

更多的企业主要抓生产任务,认为进行特种作业人员的技能培训是浪费时间与精力,其实这是对特种作业培训认识的极大偏见,即使时间再紧也要开展专业特种作业培训。当前受时间限制,鉴于培训内容的繁多,导致员工在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吃力,对知识的掌握不到位。在进行培训讲解时重点不突出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特种作业培训的效果。

二、特种作业人员培训主要措施分析

(一)提高重视,充分理解特种作业培训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之所以对特种作业不重视,其中最为关键的原因是认识上不到位,对特种作业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没有充分理解。特种作业是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的根本,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成本及进度,如果特种操作人员专业技能不到位就可能导致设备操作不规范,产生不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此外,如果企业在特种作业培训中投入较多的时间与精力,那么实际的生产效率将会大大提升,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了,事故发生率降低,更能促进企业的安全生产与经济产值的创造。

(二)打造培训知名度,与企业建立有效交流与沟通

主要的特种作业培训机构要在满足基本特种作业热暖需求的基础上,注重从培训方式、培训质量及培训内容上加以改进,使其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积极加强组织管理,改革创新,自我发展,树立自己的品牌,与企业的生产实践相结合,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的有效连接,在培训的过程中,认真负责,技术教授到位,对于每一位学员都循循善诱,仔细教导。保证特种作业培训与企业发展的配套。

(三)注重培训引发,因材施教杜绝形式主义

特种作业培训类型不同,实际的培训内容也差异明显,针对不同工种,不同文化程度及职业需求,只有采取最合适的教学方法才是最有效的培训教学。对学员进行培训时要正确认识作业场所的环境安全要求,通过亲自示范传授教授给他们特种设备安全使用技能,培训与教授的内容具有实际效用,杜绝形式主义,以真正掌握与应用为目的,对于不同的学员主张因材施教,诱导教育,从而更好地促进培训教学,实现企业生产实际需求的满足。

(四)紧随时展,采取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

时代的发展对教学方法的变革提出了新的要求,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在特种作业培训中很重要。我们可以尝试多样的教学方式。采取教学引导的行为方式,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集中学员注意力,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尝试故事、案例的导入等。可以主动采取知识传授与技能讲解答疑的教学方式,按阶段进行,循序渐进,不断深入。教学应该坚持启发与思维的原则,尽最大限度调动学员自身的思考能力。教师要学会课堂总结,对每节课的培训内容进行知识梳理与回顾,帮助学员深入了解知识,不断巩固自身所学。教师可以布置课下作业,作业的布置要突出实践性,课堂上扩大学生的自,课下注重对学生自由思考能力的考察与锻炼,多管齐下,更好地促进特种作业的培训。

结束语:大量的调研结果显示,我国每年因操作失误及安全意识低下造成的特种作业伤亡人数十分惊人,并且呈现递增发展的趋势。针对这一现状,积极做好特种作业培训工作十分必要,作为特定行业的工作人员首先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按照规范进行操作,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操作技能,从而更好地开展特种作业。

参考文献:

[1]崔磊,赵春杰. 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浅谈[J]. 科技创新导报,2012,26:248.

[2]镡志伟,柳红卫.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安全,2013,02:44-46.

第2篇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住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住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培训合同由上列各方于_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在________市订立。

根据公司( )发(司)字第( )号文件规定,甲乙双方经协商一致,达成培训合同,合同如下:

第一条 甲方派乙方赴________进行国外培训,培训期计________天。

第二条 培训期间及培训结束后,乙方必须遵守公司保密规定,不得将培训中所学之操作技术、工程技术、管理技术及文件资料泄露给第三方。

第三条 公司根据支付培训费数额,要求乙方必须在公司服务伍年,作为签订本培训合同之条件。

第四条 乙方若在服务年限内自动离职或辞职需向公司退还一切培训费用,包括由公司支付的培训交通费、住宿费、餐食费及其他培训费用。

第五条 违约责任

本合同双方签字后,具有合同法律效力,即某方违约,应由违约方赔偿守约方因违约引起的全部经济损失,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六条 陈述和保证

6.1 甲方的陈述和保证

甲方向各方陈述和保证如下:

(1)其是一家依法设立并有效存续的有限责任公司;

(2)其有权进行本合同规定的行为,并已采取所有必要的公司行为授权签订和履行本合同;

(3)本合同自签订之日起对其构成有约束力的义务。

6.2 乙方的陈述和保证

乙方向各方陈述和保证如下:

(1)其有权进行本合同规定的行为,并已采取所有必要的行为授权签订和履行本合同;

(2)本合同自签订之日起对其构成有约束力的义务。

第七条 保密

一方对因本次培训合同而获知的另一方的商业机密负有保密义务,不得向有关其他第三方泄露,但中国现行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或经另一方书面同意的除外。

第八条 补充与变更

本合同可根据各方意见进行书面修改或补充,由此形成的补充协议,与合同具有相同法律效力。

第九条 合同附件

9.1 本合同附件包括但不限于:

9.1.1 各方签署的与履行本合同有关的修改、补充、变更协议;

9.1.2 甲方的营业执照复印件和乙方的身份证复印件、及相关的各种法律文件;

9.2 任何一方违反本合同附件的有关规定,应按照本合同的违约责任条款承担法律责任。

第3篇

一、项目目标:

通过加强农村卫生人员培训,提高其专业服务能力和管理能力。具体包括提高乡(镇)卫生院的中医(含民族医)等专业服务水平,提高内科、外科医师的专业理论水平;提高村卫生室人员中医药专项技能水平;进一步提高乡(镇)卫生院管理人员的卫生管理和和财务管理水平;提高县(市)卫生局局长(副局长)的管理能力。

二、培训对象、培训时间和培训人数:

(一)培训对象:

乡(镇)卫生院培训中医(含民族医)、内科、外科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各1人,中医(含民族医)人员要求具有一定临床经验的人员;每个村卫生室培训1名获得国家规定执业资格的乡村医生或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乡(镇)卫生院院长(副院长);县(市)卫生局局长(副局长)。

(二)培训时间:

1、乡(镇)卫生院中医(含民族医)人员培训:共培训130天。其中:理论培训60天(计480学时),由设区市卫生行政部门统一组织实施;临床实践70天(计560学时),中心卫生院中医人员到设区市中医院或综合医院中医科进修,一般卫生院中医人员到县级中医院或综合医院中医科进修。

2、乡(镇)卫生院内科、外科人员培训:由设区市集中培训,各5.5天。

3、村卫生室人员培训:采用视频教学方式到乡(镇)卫生院集中培训5天。

4、乡(镇)卫生院管理人员培训:由设区市集中培训,为期5天。

5、县(市)卫生局局长(副局长)培训:到省级接受培训,为期7天。

培训工作在*年11月底以前结束。

(三)培训人数:

1、乡(镇)卫生院中医(含民族医)人员培训:共培训1965人(每个乡镇卫生院1人);

2、乡(镇)卫生院内科、外科人员培训:共培训3930人(每个乡镇卫生院内科、外科各1人);

3、村卫生室人员培训:共培训52907人(每个村卫生室1人);

4、乡(镇)卫生院管理人员培训:共培训1965人(每个乡镇卫生院1人);

5、县(市)卫生局局长(副局长)培训:共培训136人(每个县、市1人)。

三、培训内容:

(一)乡(镇)卫生院中医(含民族医)人员培训

重点掌握中医药基本理论、熟悉中医养生防病相关知识,能够运用中医药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诊断、治疗。

(二)乡(镇)卫生院内科、外科人员培训

重点掌握乡(镇)卫生院内、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

(三)村卫生室人员培训

重点掌握中医药服务一般技能。

(四)乡(镇)卫生院管理人员培训

重点掌握有关卫生政策法规、卫生管理、财务管理等知识,提高卫生管理和财务管理能力。

(五)县(市)卫生局局长(副局长)培训

重点掌握有关卫生政策法规、卫生管理、卫生经济学等知识,提高政策水平和管理能力。

四、培训职责分工

(一)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1、按照中央《*年中西部地区农村卫生人员培训项目管理方案》要求,负责制定本省农村卫生人员培训实施方案、培训计划、监督评估方案和考核评估标准,开展监督评估并组织实施;

2、负责选编乡(镇)卫生院中医(含民族医)人员培训教材及市级师资培训的组织实施;

3、负责县(市)卫生局局长(副局长)培训的具体组织实施;

4、省卫生厅委托省卫生厅考试培训中心,负责选编乡(镇)卫生院内科、外科人员培训教材。

(二)市级卫生行政部门

1、负责乡镇卫生院中医(含民族医)人员集中理论培训的组织实施;

2、负责中心卫生院中医(含民族医)人员到市级医院临床进修学习的具体组织实施;

3、负责乡(镇)卫生院内科、外科人员培训的具体组织实施;

4、负责乡(镇)卫生院管理人员培训的具体组织实施;

5、负责村卫生机构人员培训的统一组织实施。

(三)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1、负责一般乡(镇)卫生院中医(含民族医)人员到县级医院临床进修学习的具体组织实施;

2、根据市里的统一要求,负责村卫生机构人员培训的具体组织实施。

五、资金安排

中央财政安排部分培训补助经费,不足部分由地方负责安排。乡(镇)卫生院中医(含民族医)人员培训,中央财政按平均每人每天4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培训130天补助5200元;乡(镇)卫生院内科、外科人员培训,中央财政按平均每人每天4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培训5.5天补助220元;村卫生室人员培训,中央财政按平均每人每天3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培训5天补助150元;乡(镇)卫生院管理人员培训,中央财政按平均每人每天8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培训5天补助400元;县卫生局局长(副局长)培训,中央财政按平均每人每天12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培训7天补助840元。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的培训计划制定、有关材料编制以及对市、县卫生行政部门培训工作的监督、考核评估所需工作经费,由省级财政安排。

市、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的培训工作有关费用由同级财政部门安排解决。

六、组织领导

开展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村卫生机构人员、乡(镇)卫生院管理人员、县卫生局局长(副局长)培训,是提高农村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和管理能力、加快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按照《实施方案》的规定和要求,加强领导,认真做好培训的组织管理工作,把好培训质量关,严禁弄虚作假、走过场。每期培训班都应严格按照卫生部《农村卫生人员培训大纲》的要求,按照教学计划、完成培训任务,保证培训质量。

省卫生行政部门组建培训技术指导组,负责培训工作的技术指导、监督检查和总体评估。

市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培训工作的管理和指导。

八、管理监督与考核评估

(一)考核评估目标

通过加强对培训工作的考核评估,以保证培训班的组织和实施,提高培训效果,保证培训质量。

(二)考核评估内容

考核评估内容主要包括培训班的组织实施、培训班的经费使用、培训对象的合理性、培训的效果等。

(三)考核评估所需的信息收集

考核评估所需收集的信息包括:培训通知、培训计划、课程设置、培训对象、培训资料或教材、学员名录、培训班照片、教学测评表、培训总结报告等。

(四)考核评估的组织

各市、县(市)卫生行政部门在每次培训班举办前1个月内向省卫生厅提交举办培训班的通知、培训计划、课程设置、培训对象等有关资料。在培训班结束后2周内,向省卫生厅提交教学效果测评表、培训资料或教材、学员名录、培训班照片及培训总结报告等。

第4篇

关键词:转播台财务;人员培训;现状;对策

随着经济一体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财政改革力度不断加大,财经法规制度不断更新、完善,对转播台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转播台财务人员具备更高的管理和技术水平。转播台财务人员培训是转播台财务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核心,对推进转播台财务向纵深发展,以及转播台财务人力资本的增加都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应该持续深化转播台财务人员培训制度改革,建立真正有效的激励竞争机制,优化财务队伍的结构,提高转播台财务整体人员的素质。

一、转播台财务人员业务水平现状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转播台财务长期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作,普遍存在着学历结构不合理、观念不适应、业务知识老化等突出问题。加之员工的培训又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很多现代化的手段未能在转播台实际运行中发挥作用,在转播台财务人员培训方面还存着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财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对培训的认识不足

转播台财务人员参差不齐,整体素质不高,懂经济、善管理、熟悉计算机、法律知识的财务人员更是凤毛麟角。有的财务人员甚至是无证上岗,临时人员充当重要岗位。缺乏上进心,知识结构比较陈旧,缺少专业技术人员和高层次人才,缺乏相应的考核标准和岗位培训意识,满足于报账、算账、记账等基础工作,不具备过硬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很难在财务领域有所作为。存在不愿意参加培训、不能参加培训和不会培训的问题。认为没必要参加培训,不能学到什么东西;认为转播台财务就处理些琐碎业务,技术含量低,也不用学什么;认为部分培训师授课没有新鲜感,没新的资料加进去就不想接受培训;或由于转播台工作太忙脱不开身不去参加培训,也有的认为培训是在耽误时间,还不如自己在实践中摸索经验。因此,造成转播台财务所急需的经营管理型复合人才严重缺乏,可备用的人才库资源枯竭,总量构成上还处于低效率配置状态,存在着人力资源的相对过剩和绝对匮乏的矛盾。

(二)培训的观念、方法相对滞后

观念陈旧,养尊处优,缺乏竞争意识和忧患意识。长期以来,在转播台财务工作中,只用人而不育人,不愿在人员培训上下功夫。谈不上把转播台财务人员的培训与转播台的整体战略结合起来;存在着思想认识上的偏差,认为财务管理是财务处长的事,只要不出问题,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听之任之,也谈不上对培训的设计和规划。此外,许多转播台还没有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仅由办公室的同志兼管,管理手段上简单、陈旧,专业化、职业化程度低,其管理仍然停留在经验管理、人情管理上。平时工作注重在员工日常考勤等事务性操作层面,在培训、绩效考核、薪酬设计、生涯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和方法还相当落后,管理更多靠人际关系而不是靠制度来维持,只是被动的适应领导的意志需要,听命行事。在教育培训等方面的技术和方法还相当落后,培训缺乏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只有少数的转播台财务开展了远程培训,绝大部分单位没有开展,或者是没有能力开展,多媒体教学设备在转播台财务培训中使用的不多。

(三)培训经费投入普遍不足

很多转播台领导认为财务人员培训可有可无,是一项昂贵且得不偿失的活动,认为转播台财务人员只要能办理基本业务,可以通过老同志的“传、帮、带”来熟悉业务流程就行,对财务人员培训的经费能省则省。同时,员工的培训必然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对于那些遭遇资金“瓶颈”的转播台财务,尽管对员工素质的重要性有高度的认识,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投入经费较少,没有为财务人员培训提供必要的条件,没有标准的人员培训场所,无法实现规模,也无法形成良好的机制,不能完成设想的培训内容,狭窄范围内的运作导致培训效果大打折扣,导致转播台财务人员队伍知识更新速度过慢,知识老化现象较为严重,制约了人才的智力开发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四)缺乏系统的评价手段与激励机制

部分转播台财务部门鼓励员工提升学历层次,参与培训,但对经过培训、学成后的员工没有相应的激励措施,员工培训前和培训后在待遇、福利、晋级、岗位的调换和选择方面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员工培训的积极性不高,缺乏对培训效果进行科学的考核、评估,对培训评估缺少必要的手段和方法,无法明确辨析培训的真正效果。同时,目前转播台财务的人力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和组织程序缺乏有效的长期规划,在培训、分配等方面主要还是采取行政指令性管理,使评价工作流于形式,与实际情况需要脱节,随意性大,优秀指标按比例分配,轮流做桩评优秀,在很大程度上评价结果是领导说了算,不能达到真正的考评目的。

二、转播台财务人员培训应采取的对策

财务培训有塑造心理导向,实现知识技能建设的作用。转播台财务人员在培训方面存在的问题,束缚了转播台财务员工素质的提高,制约着转播台财务向更高层次的发展,无法实现员工培训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因此,转播台财务应对上述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加强培训制度建设,规范财务人员管理体系

没有规范的制度就没有规范的培训。制定财务人员岗位责任制,明确财务人员岗位职责,制定符合转播台财务人员特点的培训模式,健全培训制度,是规范转播台财务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基础。要真正建立起面向转播台财务人员培训模式的一整套完善的规章制度和流程规范,进行培训需求分析,把员工培训工作常规化、规范化、制度化,从现有工作实际及岗位的需求出发,树立以人为本的培训理念,选择教育培训方式。努力适应新的经济环境和需要,认真做好市场调查与员工素质现状分析,找出差距,加强引导,为每个转播台财务人员提供重新认识与调整自己,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机会。

(二)创新观念,改进培训方法

强调“以人为本”的培训理念,以人为中心开展各项工作,把人看作是转播台最具活力、最具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生物性资源。努力用创新思维审视员工培训,转变观念,认识培训的真正价值,与时俱进,改变过去用人重使用、轻培训,一岗定终生的观念,使管理水平与效益跟上时代的步伐。各级领导及转播台财务人员必须清醒的认识到:现在的转播台财务工作必须既重视技术、管理能力的培养,也要重视员工对转播台的忠诚度、转播台精神、职业道德和职业健康的培育,把加强培训工作提上议事日程,并坚持不懈抓下去。

转播台财务人员在掌握财会专业知识,做好记账、算账、报账等基本工作的同时,还要认真学习财会法规,熟悉财政信贷、税收等制度。现在是网络信息时代,最重要的工具无疑是计算机,如果说在过去财务人员不会打算盘就算不合格的财务人员的话,那么在网络信息时代不懂计算机知识的财务人员无疑也很难算合格的财务人员。网络时代的财会人员除了必须懂得一些常规的计算机操作知识如录入、打印、查询之外,还应结合财会岗位的工作特点,学习经济学、市场信息学、财务管理学以及相关的电脑程序,进行有关财务软件的简单维护。

(三)领导重视,加大对培训经费的投入力度

高层决策者应重视并负责各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实行超前培训,着眼满足财务人员未来的需求,制订系统性、实用性、可行性和成长性的培训计划。培训同其他教育一样,需要有一定的投人,培训的人、财、物的投人,是培训质量的“硬件”保障,树立培训是投资的观念,主动投入才能获取效益,它与产出成正相关。因此,要加大对培训经费的投入力度。转播台的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员工培训在转播台财务人力资源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把转播台财务人员培训作为工作一项长期的、重大的工程来看,每年有计划地投入一部分的资金,扩大培训经费列支渠道。如转播台每年按工资总额百分比提取教育经费,使教育培训工作有了充足的资金保证。也可以通过建立转播台台长奖励基金,奖励受教育培训的优秀员工,激发员工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激发出员工的内在活力,提高工作效益和经济效益,增强转播台核心竞争力。

(四)健全培训激励机制,规范评价体系

一定要把培训绩效与个人成长及选拔、使用挂钩,把培训安排与个人职业生涯设计相结合,把个人学习成绩与个人收益挂钩,通过制定有效的培训激励制度,给员工以相应的承诺,激发员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把激励制度与职工工资、奖金、聘用和淘汰等几个方面结合起来,对成绩突出的要重奖,对不合格或不能完成任务的要受到相应处罚。注意教育培训效果的反馈与结果的强化,对培训效果的反馈信息越及时、准确,培训的效果就越好;对结果的强化,不仅应在培训结束后就进行,还应在培训后上岗工作中对培训的效果给予强化。运用全新的观念对培训进行考核,考核要与出勤、课堂纪律和表现、作业情况和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相结合,对受教育者进行全方位的考核,对培训效果进行不间断的跟踪评估,推动培训质量的不断提高,努力建立科学、规范的培训评价体系。

三、结束语

转播台财务人员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能够熟练地掌握会计程序、账务处理、报表填制、参与决策等,科学合理安排各项资金,加强财务核算。有效的员工培训,是转播台和员工双赢的平台,转播台要为财务人员工提供学习的机会,满足员工多层次、多形式的学习需求,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把培训当作是转播台财务工作发展的不竭动力,从而实现转播台财务管理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第5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和《关于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精神为主线,以增强农业执法人员的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保证农业法律法规严格执行为着力点,紧紧围绕全市农业中心工作,为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法制环境保障。

二、目标任务

落实农业执法人员法律知识培训制度,建立农业执法人员培训长效机制,逐步提高执法人员整体素质和执法能力,加强执法队伍思想和作风建设,明确执法职权,强化执法责任,努力培养造就一支严格、公正、文明的农业执法队伍,实现全市所有农业执法人员(含每年新进入执法队伍的人员)接受培训的目标。

三、培训范围

全市从事农业执法、普法和行使执法监督职责的人员。培训实行统一管理、分级组织,市农委负责委属执法人员以及各辖市、区执法骨干、师资人员、普法和执法监督人员的培训,其它执法人员的培训由各辖市、区农委和新区行政执法局、负责,日常学法和技能训练由各级农委和新区行政执法局负责。

四、培训内容

(一)取得执法主体资格的培训

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要求,实行执法主体资格制度和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对拟从事农业执法工作的人员,由各级农业法制部门负责资格审验工作,并参加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法制办等部门统一组织的法律知识培训和考试,获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法制办等部门颁发的执法人员资格证件。

(二)通用法律知识培训

执法人员通用法律知识培训是执法人员行政执法资格年检的重要依据。各级农业执法人员原则上每年都要参加由本级政府法制办或上级相关部门组织的通用法律知识培训。各级农业法制部门也要适时组织通用法律知识培训。2012年培训的通用法律有《行政处罚法》、《行政强制法》、《行政许可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国家赔偿法》、《劳动合同法》、《物权法》等。

(三)专门法律知识的培训

市农委法规处要组织全系统执法骨干和负责普法、执法监督人员参加的农业法律法规培训,各辖市、区农委和新区行政执法局也要组织本部门执法人员参加有关专业法律法规、新法律法规的轮训或专题培训。2012年培训的专门法律有《农业法》、《林业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种子法》、《动物防疫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渔业法》、《兽药管理条例》、《农药管理条例》等。

五、工作要求

(一)充分认识加强农业执法人员培训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

加强农业执法人员培训是提高农业执法队伍素质的基础性工作。培养和建设一支政治坚定、公正廉洁、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高素质的农业执法队伍,是推进农业部门依法行政的重要保证,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农业农村目标任务、落实“六五”普法规划的重要举措之一。各单位必须充分认识农业执法人员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落实培训经费,制定可行的培训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障培训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突出培训重点,切实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综合能力

对农业执法人员既要进行法律知识、业务素质培训,又要进行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培训。重点进行与农业执法密切相关的行政法律、法规、规章和农业法律、法规、规章的培训。综合法律知识培训主要内容包括:宪法、行政诉讼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复议法、行政处罚法、国家赔偿法、行政强制法以及行政执法过错追究办法等法律法规。农业法律法规、特别是近几年新颁布的涉农法律、法规、规章都要作为培训的重点内容。

第6篇

【关键词】健康教育;人员培训;模式

【中图分类号】R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9982(2016)04-0371-03

构建一套科学、有效、易行、具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人员培训策略体系、打造一支有着优良专业素质的健康教育工作者队伍是保证健康教育工作纵深、良性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致力于针对目前健康教育工作领域培训存在的问题,借鉴其他学者、其他领域有益的培训策略和先进的培训模式,为进一步提升当前的健康教育人员培训工作效果提供参考。

1我国健康教育领域培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健康教育工作领域的人员业务培训工作总体既不规范也不系统,培训项目数量上本就不足,质量上也难以保证,总体的培训效果不佳,难以支撑健康教育工作人员提升其健康教育专业化水平。

1.1培训对象不全

目前,实际开展的健康教育领域培训多仅针对健康教育专业人员进行,而其他的诸如健康教育网络体系(医院、社区、学校、工厂和企事业单位)内兼职健康教育人员、其他专业领域的健康教育兼职人员、健康教育管理人员等都是健康教育工作关键性的人力资源,也需要接受相应的培训,才能保证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的完整。

1.2培训机构不成体系

[1]目前,由于健康教育的跨学科、多学科性以及实际工作中的职能划分问题,开展健康教育人员培训工作的机构包括政府宣传部门、高等院校、健康教育专业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学术团体等,这些培训机构利用各自的专业优势,在各自的辐射范围内自发开展培训,这些出处各异的培训从内容和师资上都没有得到有效整合,既造成资源浪费,又影响培训效果。

1.3高素质的培训师资缺乏

[1]目前,实际进行健康教育培训的师资多重理论轻实践,重专家轻一线,导致培训必有偏颇。此外,目前,多数培训机构聘请师资,仅凭决策者已有的了解或他人推荐确定师资,也不注重培训效果反馈,因此,没办法对师资施行有效的考核,就没办法募集到真正高素质的培训老师,必然影响培训效果。

1.4培训形式单一

目前,多数健康教育方面的培训都是以集中会议或理论授课的形式进行,由授课老师进行单向的知识、技能等信息方面的传播,且不说讲授内容和方式能否全程吸引学员的注意力,这种忽略与学员之间的互动、忽略技能的实操训练的培训方式与健康教育这种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特点都是不相适应的,单向的理论灌输只会使培训形式化,难以达到培训效果。

1.5培训内容缺乏科学性

目前少有健康教育领域的培训在培训项目开始之前做过系统的培训对象需求分析,培训项目的实施缺乏计划性,直接导致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科学性不强,既没有根据不同层次人群的实际需求而开设相应的培训内容,培训内容的设计上也没有递进,没有分阶段的培训计划,前、后的培训内容简单重复,没有衔接拓展,缺乏内在逻辑,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脱离。

2健康教育人员培训模式构建

2.1培训对象及其培训内容

2.1.1健康教育专业人员健康教育专业人员指在各级公共卫生机构如专业健康教育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妇幼保健机构等从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主体机构内,专职从事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他们是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执行者,其需要掌握基本具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实践所必须的社会动员、传播教育、计划设计实施与评价[2]、健康教育传播材料制作等基本技能。培训内容的个性化应以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中心,提高学员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及基础操作水平。因此,针对该群体的培训内容可包括健康促进与教育教育相关政策、法规及最新进展,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技术与方法、健康教育相关流行病卫生统计学和场所健康促进理论与实践等方面,此外,结合实际健康教育工作需要,还应包括行为学、传播学、心理学、广告策划、项目管理和社会营销等内容。2.1.2健康教育网络体兼职健康教育人员健康教育网络体兼职健康教育人员包括社区、学校、幼儿园、工厂和机关事业单位等机构兼职从事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他们所在的部门是健康教育主体机构在各个场所的延伸,他们是健康教育专业人员的有力补充,是开展场所健康促进工作的重要支撑。他们需要通过培训掌握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技术与方法,健康传播技巧、活动动员以及策划与组织、其相应场所促进理论与实践的内容。2.1.3其他专业领域的健康教育兼职人员其他专业领域的健康教育兼职人员是指专职从事传染病防制、慢性病防制、计划免疫、妇幼卫生、职业卫生等公共卫生相关领域,同时兼职该领域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他们是相应专业领域的健康教育核心信息的把控者,是配合健康教育专业人员将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与相应的健康教育内容良好融合的关键环节。他们需要熟练掌握本专业领域健康知识以提供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并对健康教育内容进行把关,配合健康教育专业人员根据相应健康教育对象的人群特征选择适宜的健康教育方式,并提供诸如在具体的健康教育活动中担任咨询专家或邀请合适的专家现场咨询等支持性工作,因此,他们首先需要具备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理念,需要通过培训掌握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技术与方法、健康传播技巧等内容。2.1.4健康教育管理人员健康教育管理者是指在各级公共卫生机构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策划者和推动者,包括机构的健康教育工作主管及分管领导和健康教育工作部门的负责人。他们的工作思路直接决定了该项工作的发展方向。他们不但要了解区域内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发展现状与需求、对执行中的工作进行监督,对已完成的工作进行评价等健康教育专业相关内容外,还需要掌握如何调动具体的健康教育专业人员有效果、有效率地干好各项实际工作。因此,他们不仅需要掌握健康促进与教育教育相关政策、法规及最新进展,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技术与方法等内容,管理学的相关内容也应该成为他们的培训重点。

2.2培训组织方式

在既不影响实际工作开展又兼顾个人通过培训提升专业水平同时考虑到培训成本的前提下,培训模式可包括长期集中培训、分阶段的短期培训以及远程指导3种基本培训组织方式,针对不同学历层次、专业水平的培训对象选择适宜的方式,或将三者有机组合,取长补短。2.2.1长期集中培训该种培训可借鉴现场流行病学培训模式[3]进行,宜由国家级健康教育专业机构主导实施,在国家级和(或)省级等有较高理论水平的健康教育专业机构进行为期1~3个月的集中授课,完成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相关理论培训、然后将学员派遣到1~2个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先进地区进行为期3~6个月的现场观摩及实践。通过这种长期集中培训模式,一方面可以有效提升受训业务骨干个人的工作能力,以点带面的提升其所在机构、地区的健康教育工作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建立起国家级、省级以及地市、区级健康教育机构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增加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的粘性,并由此拓展进一步的合作,如国家级、省级健康教育机构可以申请并将某些需要结合现场开展的项目放到地市、区级等基层健康教育机构,既完成了该项目的现场实施工作,也可以借项目开展的契机奠定基层健康教育工作基础,提升基层的专业化水平。考虑到这种培训形式耗时较长,受训学员的全脱产培训可能影响派出单位日常工作的开展,此外,培训组织机构的培训能力难以同时承接人数较多的学员,故长期集中培训宜分期分批针对各单位健康教育业务骨干进行,1年开设1~2期,面向全国省市区招生,设置入学测试,通过测试者才能参加培训,严格控制入学人数,有效利用各项资源做到培训效果的最大化。2.2.2分阶段短期培训此类培训应在结合机构或区域的公共卫生工作重点和个体的工作能力及业绩制定不同时间长度的培训计划的基础上进行。从机构的角度拟定上述几种培训对象的年度培训计划,从个人的角度拟定个体职业发展的阶段性培训计划,包括年度计划和3~5年的长期计划。“分阶段”体现在培训务必按计划稳步推进,培训内容层层递进,前后衔接,具体的培训时间间隔可根据培训效果适时调整。准确把握“短期”的时间期限需根据不同的培训方式选择适宜的培训时长。如学术讲座主要以专题讲授为主,培训时长控制在2h左右为宜。培训班包括了多个培训内容,可就某个主题深入讲解,并可将理论讲授和实践操作相结合,培训时长安排在2~5d为宜。此外,还包括到先进地区参观和进修,培训时长可根据具体的内容加以确定。此外,短期培训的组织机构需要有效整合,从横向上划分的组织机构如政府宣传部门、高等院校、健康教育专业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学术团体以及从纵向上划分的组织机构如国家级、省级、市级、县区级、社区级机构等应该明确分工、资源共享,建立起立体式、多角度、联动式的培训组织体系,才能真正实现“花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保证培训效果。2.2.3远程联系远程联系包括远程指导和远程培训。远程指导是指在受训学员回到原单位以后,在学员及所在机构和区域与上下级业务指导机构、高校以及学术团体的专家、学者之间建立起长期、远程指导的渠道和程序和资源共享的平台。如建立培训专家和学员QQ群[4]、微信群等,对培训学员进行跟踪回访、长期追踪,加强后期继续教育和业务指导,便于学员进一步巩固并拓展所学知识,顺利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和衔接,在干中学,学中干,真正提升工作能力。远程培训是指借助现代化信息和网络技术,建立网络课堂,节省培训学员的时间成本和培训组织机构的人力物力成本达到培训目的,但该种培训形式缺少师生互动,较为枯燥,仅适应于基础的理论和知识的入门级培训。

2.3教学方式

为了实现基层健康教育人员培训效率的最大化,培训的教学也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所创新,例如在传统的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引入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PBL)、引导式、讨论式教学方式。特别是近年来业内较为推荐的“参与式培训”,相关研究表明,这种培训方式在成人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被认为是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学员提高能力的好方法[5]。参与式培训是在老师的引导和组织下,每个受训学员都要参与交流及分享的培训方式,具有开放性、双向性、趣味性、操作性、监测评价的及时性及创新性等特点。参与式教学方法主要包括小讲座、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观看录像、角色扮演、情景模拟、访谈、观察,以及其他根据培训内容而设计的各种游戏和练习[6]。但该种培训方式对培训前期的准备工作和培训教师的素质要求较高,培训教师不仅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掌握参与式培训的方法和技能,还要完成大量的班前准备工作,因此,真正意义上的“参与式培训”尚不多见,但应成为目前培训改进的方向。

3思考

要建立健全科学、系统、有效的健康教育人员培训模式,首先,要从纵向和横向结构上构建起立体式、多角度、联动式的培训组织体系实现培训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其次,要厘清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的四类培训对象实现培训的全覆盖;最后,要根据区域或机构的公共卫生任务、不同学历层次、专业水平的培训对象的需求确定具体的培训内容,并选择恰当的培训组织形式和教学方式以保证培训效果的最优。此外,还要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健康教育人员培训制度,在遵循国家的相关法律规定和规章制度、行业的标准要求、机构的发展走向以及个人成长需求的情况下,制定包括激励、奖惩、考核等在内的培训制度体系,让科学合理的制度引导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在行业内部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将培训的参与情况以及后续的培训效果与健康教育人员的薪酬、职称、晋升等相挂钩,从而在更大的程度上激发健康教育人员主动参与培训的热情和积极性,赢取更多他们对培训工作的支持和拥护,实现培训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浴峰,夏芹,刘华磊,等.我国健康教育专业技能培训探讨[J].中国健康教育,2012,28(10):881-883.

[2]黄敬亨.健康教育学[M].3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3]冯琳,吕梅.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在公共卫生应急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0,26(3):245-246.

[4]刘东梅,李绍敏,陈玉兰,等.四川地震重灾县基层医疗机构心理咨询师培训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7):534-535,550.

[5]ChambersR.Participatoryworkshops[M].London:Taylor&FrancisLtd,2002:14-15.

第7篇

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国家质检总局年第88号公告)和质监函[]403号文件要求,从年 月1日起,所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检验人员必须取得食品检测专业文凭或经培训考核获得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部门颁发的相应工种(食品检验工)的《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证书》,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否则,不受理其企业的行政许可申请并按规定要求企业进行整改,未整改的依法依程序撤销其生产许可证。根据文件精神,现将我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检验人员培训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训有关事项

1、企业可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参加有资质的培训机构进行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检验人员培训。

2、认为自身的检验能力可以直接参加省级以上食品检验工《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证书》鉴定考试的可直接到劳动部门报名参加鉴定考试。

3、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检验人员将按食品类别进行培训。

4、参培人员未通过鉴定考试的继续参加下次培训.

二、培训内容

1、食品生产与检测相关法律法规

2、食品卫生检验相关知识

3、食品企业产品出厂检验项目

4、《食品检验工》初级要求的相关内容

三、培训时间安排

2012年 月起,每期培训时间为15天,共分五期,月份前完成培训工作。具体每期培训时间另行通知

四、其他要求

1、安排培训的企业必须派人参加培训,有特殊原因不能参加培训的需向浏阳市质监局作书面说明。

2、所有参培学员要求文化程度是高中以上,年龄适中,并能长期在本厂工作。

第8篇

一、会计入职培训

入职培训是每个企业都要做的,可以在新工作人员报道的当月进行,培训时间通常控制在一周的范围内,主要实施部门为人事部门。培训对象为新招进企业的财务工作人员,培训的内容要包含企业发展历史遗迹企业未来发展战略与各项制度等,明确公司组织框架,并将工作中常见问题对其进行说明。新进的财务工作人员必须要适应企业内部会计审核制度以及财务管理制度,培训部门为财务部。

二、资格职称证书培训

通常情况下,资格职称证书的教育培训工作包含了资格考试以及职称考试这两方面,而培训的形式需要综合员工自身情况以及财务部门的要求来决定。资格职称证书教育培训工作的对咬对象是自身综合技能掌握情况与岗位需求有差距的财务工作人员,通过公司对其进行统一培训。通过培训的方式提升财务人员工作质量,促进公司更好更快的发展。四、岗位培训岗位培训属于财务人员培训中比较关键的组成部分之一,各个企业都需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培训制度,按照我国相关规定来使用培训经费,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来有计划的进行岗位培训,保证培训质量。岗位培训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全体财务工作人员,其培训内容包含了财务方面基本技能培训以及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全面掌握各岗位最需要的财务技能,才能提升岗位培训的实效性。五、新技术培训随着时代高速发展,理论知识及技术在不断的更新换代,最新专业技术知识培训工作的主要培训对象是企业内部所有在职财务部会计工作人员。

培训内容主要定位在当前比较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经济知识,可以根据不同员工的实际情况来增加一些与其业务相关的工作内容,但是该培训内容和财务快的关系比较小,授课单位定位企业财务部门或者是高层领导,也可以是外聘专家。想要保证财务工作人员综合工作能力得到体香,就必须要通过不断培训的方式来培养出色的财务工作人员,从传统培训模式中走出来,锻炼其人员,仅仅是财会专业知识的培训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在人际交往能力、办公自动化处理能力、会计电算化能力、电脑财会软件使用能力、财务创新意识以及综合事务处理能力等,保证会计工作人员掌握的能力可以满足时展的需求。

三、结束语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发展,给中国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这一现象在企业会计工作中的表现尤为明显。针对当前市场大背景情况,财务会计工作人员必须要不断的完善自身综合素质,掌握更多的工作技能以及前沿财务管理理念,才能保证胜任自己的工作,对企业财务人员进行培训就是实现这一目的最简单有效的方式。本文从当前我国大部分企业财务工作人员培训遇到的问题入手,详细分析了问题的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从根本上解决财务工作人员培训常见问题,提升培训的实效性,为企业未来更好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增加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作者:宋聪颖 单位:甘肃省兰州市财政局

第9篇

在养老压力倍增的当代社会,由于家庭组织结构的特殊性和社会经济性影响,即改革开放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下,首批独生子已经到了面临父母养老的时刻。加之社会经济性影响,绝大部分年轻人需外出工作养家,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照顾老人。因此养老机构承担起了社会养老压力的重要组织,是我国整体养老服务体系的主力。但是目前存在的养老机构水平层次不齐,服务能力达不到老年人及其家属的需求,不利于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提高,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因此本文从养老机构的本质属性入手,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

二、我国养老机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养老机构管理现状

我国养老机构的最初建立,是针对于家庭经济水平非常困难和无亲属照料的老年人,如农村“五保户”老人和城镇“三无”老人。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时代,老龄化人口急剧增加,加上大部分家庭只有一到两个子女,家庭的老人抚养能力明显不足。因此越老越多的老人需要借助于养老机构解决养老问题。当前我国养老机构的兴建力量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政府组织,政府作为养老问题的主要责任承担方,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国政府也一直为兴办养老机构付出努力。但是目前由于政府力量不足,需要寄希望于另一个方面,即社会的力量,也就是市场的力量。现在市场上兴起了“养老机构”热,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投资兴建各式各样的养老机构,供老年人养老。但是无论是公办养老机构还是私办养老机构,都存在服务水平较低,服务定位模糊,供给力量不足的问题,无法满足老年人需求,尚需做出较大的改变。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养老机构现状堪忧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原因是政府扶持力度不足。目前单单依托于政府的力量已经完全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老龄化时代的快速到来令政府和家庭都措手不及。政府的管理维度和财政水平有限,只能寄希望于民间养老机构来缓解养老压力。但是民间养老机构如果没有政府在政策和财政上的支持,很难建设设施及服务水平都很高的养老机构,或者即使凭借自身力量建立了水平较高的养老机构,势必会造成价格猛增,不适应老年人的经济状况。以山东省为例,目前床位数在50个以上的民间养老机构,地方政府给予每张床位500—3000元的补助,但是实际每张床位的造价成本在5万元以上,政府扶持力度过小,势必会造成民间养老机构建设单位为节省成本,偷工减料、粗制滥造或一味的抬高价格。总之政府扶持力度不足制约着养老机构的发展。第二个原因是服务模式雷同化、单一化。当前各级政府下属都会建立当地的公办养老机构,市、县、镇养老福利院接受当地一些孤寡老人,但是各级福利院的服务设施及所提供的服务都基本一样,在医疗护理方面普遍欠缺,不能满足身体状况较大,有特殊需求的老年人。同时民办机构由于资金及管理能力不足,也是普遍提供基础养老服务。当然民营养老机构也有的提供特殊服务,如传染病病人及临终病人,需要缴纳高额的护理费用,总体来说目前社会上的养老机构提供服务模式单一,只提供基本的住宿和饮食,缺乏各级护理型服务,特别是高护服务。第三点是信息不对称导致的真正有需求的老年得不到照料。原则上讲,政府组建的公办养老机构,首先应该满足经济十分困难。身体状况较差老年人,如“五保户”老人,然后存在剩余床位时再接纳家庭经济状况好,自理能力强的健康老人。可是目前在政策上对于公办养老结构接收人员的规定并不是十分明晰,监管措施也不到位,从而导致很多公办养老机构,特别是设施好、水平高的养老院、福利院被有关系的身体素质好的老人抢占,而真正需要帮助的困难老人反而无处可去。同时公办养老计划也乐于接受经济条件好,身体状况好的老人。福利选择模式的倒置,使得养老问题更加严峻。

三、提高养老机构服务水平的关键

(一)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文章第二节在分析目前我国养老机构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时,有两个方面都涉及到政府的政策及扶持力度。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在养老这一严峻社会问题面前,承担着主要责任。纵然目前在市场力量自身的调节下,民间养老机构此起彼伏,但是仍然需要政府这一主导力量来调节其健康规范化发展,也需要政府加大财政和政策支持力度,提高养老机构服务水平引导整个养老机构建设市场的稳步发展。首先在财政支持方面,政府一方面要加大公办养老机构的投入力度,扩大公办养老机构的数量与规模。同时对于民办养老机构也给与一定的经济补助,提高民间力量兴办养老机构的积极性。其次是在具体政策方面,给与民间养老机构一定的政策优惠与政策支持,方便其广泛开展养老机构建设。更重要的是加强政策监管,在养老机构资质审核、床位分配等方面制定明确严格的规章制度。

(二)加强机构各层工作人员培训

养老机构服务水平的提高,整体模式的改进,在实际操作中依赖于各层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管理人员水平的提升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养老机构服务水平低下的问题。养老机构,特别是民间养老机构,其组织形式与普通企业类似,一般采用直线式管理结构方式,管理人员分为上中下三等,各层管理人员需要具备不同的职业素质,满足不同的管理工作需求。因此养老机构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重视培训工作。本文将对养老机构各层管理人员培训方面展开研究。

四、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培训工作建议

(一)基层管理人员培训工作建议

养老机构基层管理人员是与老年人实际接触最多,与基础具体的护理工作距离最近的管理岗位。首先在基层管理人员的选拔上,最好是由工作积极努力,好评度较高的一线工作人员当中选拔而来。具体选拔可以通过考核,投票等环节。其次在基层管理人员的培训方面,由于基层管理人员是与老年人接触最多的岗位,要加强对其专业素质的培训,主要是具体护理方面的培训,包括基础医疗服务专业素质和护理专业素质。同时作为一个管理人员,需要对其应变能力和具体管理能力进行培训,比如临时性紧急状况的发生,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冲突,服务对象的具体需求变化等方面。

(二)中层管理人员培训工作建议

养老机构中层管理人员,作为基层人员与高层管理人员的联系纽带,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因此其培训内容与两者相异。首先在中层管理人员培训工作中,要加强其实际管理能力的培训,中层管理人员不涉及到具体的护理服务工作,其主要职责是对基层管理人员进行监督、指导和分配工作任务因此要注重提高中层管理人员对短期计划制定和中长期计划实习方面的培训指导。其次中层管理人员作为高层管理人员与基层管理人员的传输通道与纽带,要在其培训过程中加强其沟通能力的培训,使其一方面能够准确、快速、明晰的将上层的管理思想和工作任务准确的传达给基层管理人员,另一方面也能将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任务完成情、基层意愿完整的传递给高层管理者。

(三)高层管理人员培训工作建议

第10篇

层级划分

培训目标

培训方法

考核

N1级护士

1. 重点培训“三基”(即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临床实践相结合。

2. 工作中要求了解各种工作职责与程序。

3. 熟练掌握基础护理操作技术,了解专科护理理论与技能。

1. 新护士进院前,必须接受护理部组织的“岗前教育”和服务规范训练。各科室由护士长

做好环境、规章制度与各类工作职责的介绍。

2. 护士长应结合每个护士制定出具体培训计划。

3. 护士毕业后第一年为轮转期,须加强临床护理实践,以临床护理工作为主,获得护士执业资格证后,也需在上级护士的指导下完成护理工作。

4. 参加护理部和科室组织的业务学习。

1. 科室每月进行理论和技术操作考核。

2. 护理部每月抽查三基培训内容掌握情况。

3. 护理部不定期抽查技术操作。

N2级护士

1. 新进护士能很快熟悉本院本科室环境。

2. 具有熟练的基础护理技能。

3. 熟悉各专科护理理论、护理要点及护理技术。

4. 掌握各专科治疗仪器的操作方法(如心电监护仪、呼吸机、输液泵等)。

5. 掌握各专科疾病的病情观察要点。

6. 掌握各专科疾病的主要治疗药品的给药方法、常用剂量及毒性反应。

1. 新护士进院前必须接受护理部的岗前培训和服务规范训练。各科室由护士长做好环境、规章制度与各类工作职责的介绍。

2. 鼓励通过自学考试、参加业大等方法达到护理大专水平。

3. 护士长有计划地组织专科操作讲座与示范,并安排低年资护士专科技术操作机会。

4. 参加护理部和科室组织的业务学习。

1. 5年以下的护士科室每月进行理论考核。

2. 每月进行技术操作考核。

3. 护理部每月抽查三基培训内容掌握情况。

4. 护理部不定期抽查技术操作。

N3级护士

 

 

 

1. 具有较坚实的基础医学理论和专科理论知识及熟练的护理技能。

2. 熟悉危重病人的观察方法,并掌握急救技能。

3. 掌握专业的新知识、新技术、能运用护理理论、技术和护理程序,对病人进行身心整体护理。

4. 具有一定的护理管理、预防保健及教学的能力。

 

1. 多安排危重病人抢救的配合工作,做好抢救记录,并不断总结抢救经验。

2. 担任临床学生及新进护士的带教工作。

3. 鼓励通过自学考试、参加业大等方法达到护理大专水平。

4. 组织专题护理查房。

 

1. 每月参加科室的技术操作考核,每季度参加科室的理论考试。

2. 护理部每月抽查三基培训内容掌握情况。

第11篇

培训对象:所有xx人员,重点是新分配、新调入及转岗人员。

培训内容: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技术规范、标准,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及拟上岗所需的应知应会知识。

培训形式:参加xxx组织的学习和本公司内部集中组织的学习。

培训计划:(1)、新上岗人员参加xxxx组织的执业资格培训和新规范标准学习。培训合格证书装入个人档案,培训效果由技术负责人和质量人统一考核。

(2)、本公司每两个月集中组织一次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和规范标准学习。

(3)、各xxxx结合自己的专业,不定期组织本室人员学习规范标准,并做好学习记录,由办公室对学习效果进行考核。

(4)、每月或不定期集中组织一次思想政治学习。

(5)、每一季度检查一次学习情况和学习记录。

(6)考核结果装入个人档案。

第12篇

我省20*-20*年度城市社区卫生人员培训工作已经完成。根据卫生部有关要求,省卫生厅决定对参加培训的学员进行统一考核。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考核内容与形式

本次考核分为理论考试和实践技能操作考核两部分。理论考试以培训大纲为基础,由卫生部统一命题(全科医师和社区护士分别命题),省卫生厅统一印制,试卷为综合卷,考试时间为150分钟。实践技能操作考核由省卫生厅制定方案、各省辖市卫生局组织考核,省卫生厅派人督考。

二、考核时间

理论考试定于20*年12月13日(星期六)上午9:00-11:30,全科医师和社区护士考试分考场同时进行。实践技能操作考核定于20*年12月18日-20*年12月27日完成,具体时间由各省辖市卫生局自行确定。各省辖市卫生局于20*年12月12日前将操作考核时间传真卫生厅教育处,以便安排督考。

三、考核对象

凡20*-20*年度参加全科医师和社区护士培训的所有学员(包括全科医师骨干培训学员),必须参加理论考试和实践技能操作考核;2006-20*年度参加全科医师和社区护士理论考试和实践技能操作考核不及格者可参加本年度考试。理论考试和实践技能操作考核全部合格者,方可颁发合格证,本年度不再进行补考。

四、考核要求

各省辖市卫生局要认真做好考核工作。理论考试每考场安排2人以上监考人员,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要认真填写考场记录,准确记录缺考及违纪人员,当场密封全部试卷(所有考点不得存留试卷)、答题纸和考场记录,由全体监考人员签字,市卫生局加盖公章后当日送省卫生厅,省卫生厅统一组织阅卷。

实践技能操作考核的考点设定、考场布置、考核用物品与器械准备、考官的选拔与培训等,由各省辖市卫生局负责组织实施。实践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和答题卡由全体监考人员签字并加盖卫生局公章后报送省卫生厅,同时将技能考核成绩电子版按理论考试安排人员顺序报河南省全科医学培训中心。

五、其他事项

1、各地务必于20*年12月5日前将本地安排考场数及每考场考生数传真至卫生厅教育处,以便分装试卷。

2、各地卫生局科教科主管考试工作人员请于20*年12月12日上午10:00时到河南职工医学院老校区会议室,参加考前会议并领取理论考试试卷。

七、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