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10 11:08:4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平台经济研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何为“电商平台”?
根据三审稿,电子商务经营者,是指通过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从事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经营活动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包括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平台内经营者以及通过自建网站、其他网络服务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电子商务经营者。
在21日清华大学法学院、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主办,新京报承办的“新时代的电子商务行业担当”研讨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周汉华称,电商发展将经历四个阶段:1.0阶段是传统经济的门户化;2.0阶段商家借助第三方平台实现广泛连接;3.0阶段借助大数据技术配置社会资源;尚未来临的4.0阶段则是平台化+智能化的一种新经济形态。
在周汉华看来,三审稿对电子商务经营者的规定仍然只聚焦于网络商品交易方面,“覆盖面不够广”。在目前最需要规范、争议最多的领域,即网络餐饮、社交电商等3.0阶段的平台经济,三审稿“提供不了解决方案”;而对2.0阶段的平台经济,新规则可能会和已有规则发生重叠、冲突。例如,网购食品如果出现安全问题,适用《食品安全法》还是《电子商务法》存在两难。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互联网经济研究室主任李勇坚认为,当前电商平台已经相当多元化,不同类型平台的责任、权利、义务各不相同,且今后平台形式将更加丰富。在此情况下,试图用一种标准来框定所有平台,“这是立法技术上一大遗憾”。
分析人士认为,这一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电商发展速度之快远远超过法律。用北京大学市场与网络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永伟的话说,法律刚制定出来,很多内容“可能已经落后于时代”。要解决这一问题,须有更具前瞻性的眼光。
平台责任的边界在哪?
三审稿显著强化了电商平台的义务与责任。三审稿规定,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平台内经营者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或者有其他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依法与该平台内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
此间专家认为,加重平台义务和责任虽回应了社会关切,但似有矫枉过正之嫌。
在中国商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刘凯湘看来,这一规定没有理清电商平台经营者和平台内经营者实际上是“完全不同的角色定位”。这种把责任泛化的做法,将对整个电商经济造成显著冲击。
北京大学市场与网络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永伟也直言,让平台承担太多责任,但同时却没有授予其相应的权利,“这将是一个平台不能承受之重”。
以网约车为例,在无法掌握司机个人犯罪记录等历史数据情况下,约车平台要进行资质审核实属心有余而力不足。
“加强对平台的治理,不是说要强化不应由平台承担的责任,而应当让平台充分竞争,用市场的力量来约束市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王健说。
“中国法”能否走向世界?
互联网无边界,但法律有国界。面对这种矛盾,中国电商法需要、能够在多大范围内适用,成了绕不过去的难题。
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吴沈括表示,中国电子商务在走向全球的过程中,企业和消费者均面临巨大的域外制度性风险。在此情况下,中国《电子商务法》需要在国家层面给予必要的制度支撑与规范依据,尤其是在法律的域外适用问题上应做出更清晰、审慎的判断。
2012年7月下旬,桂台经贸文化合作论坛系列活动在台湾举行。由广西社会科学院和南宁市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组成广西代表团社科分团赴台北参加系列交流活动。在台期间,社科分团主要参加了在台北圆山大饭店举行的第七届两岸产业共同市场论坛、两岸产业高峰会议——2012年广西·台湾经贸文化合作论坛等活动;与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中华经济研究院、台湾大学社会科学院等台湾智库开展了以“社科研究与智库建设”为主题的座谈交流活动;在台北、台中、嘉义、高雄、屏东、花莲等台湾县市开展了考察活动,圆满完成了赴台各项交流和考察活动。
一、成功举办第七届两岸产业共同市场论坛
2012年7月26日,第七届两岸产业共同市场论坛在台北市圆山饭店举行。该次论坛由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广西桂台经济科技文化交流协会和广西社会科学院共同主办。
第七届两岸产业共同市场论坛有以下特点:
一是主题明确,紧扣两岸关系和经贸文化合作发展趋势。第七届两岸产业共同市场论坛的主题是:“共同推进ECFA实施 深化两岸产业合作”,重点研讨在两岸和平发展新形势下,桂台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建成和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签定机遇,创新合作机制,务实推进双方合作。论坛设立3个主要议题:推动ECFA落实,促进两岸交流合作;两岸产业合作的路径与制度创新;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建成和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签定机遇促进桂台产业合作。二是由于论坛主题和议题是台湾业界关注的重点,引发岛内企业界、学术界人士的积极响应参与。由于再次当选,两岸关系继续朝着良性互动方向发展,推动ECFA落实成为两岸互动最重要的议题之一,也是台湾业界关注的重点。在只有1个月准备时间,又值台湾学校放假的情况下,仍然邀请到台北经营管理研究院院长、中国台商投资经营协会理事长、海基会、亚洲台湾商会联合总会顾问陈明璋博士,淡江大学中国大陆所张五岳所长,中华经济研究院刘大年研究员,台湾大学国发所杜震华教授等台湾著名学者参会演讲,台湾企业界人士20多人参会。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蓝天立出席论坛并致辞,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董事长詹火生主持会议并致辞,广西社会科学院院长吕余生主持会议并做主题发言。广西社科分团全体专家学者以及广西钦州保税港区管委会、广西投资集团、广西旅游投资集团等单位的嘉宾参会,参会的桂台嘉宾共50多人。三是就利用两岸关系不断向前发展,ECFA进一步落实的机遇,广西有条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加强与台湾的经贸文化合作,共同促进资源整合,合作开拓包括东盟在内的国际市场达成广泛共识。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签署和实施,为两岸产业合作奠定制度基础。特别是2011年1月1日ECFA贸易、服务贸易早期收获全面实施后,到现在已经开始第二阶段降税,超过早期收获产品总数94%的货物均已实现零关税,两岸货物贸易规模持续扩大,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不断加快,充分发挥了两岸产业优势,为进一步深化两岸产业合作打下了良好基础。桂台两地资源互补,产业合作基础良好,在ECFA背景下,双方加强和深化产业合作正逢其时。广西邻近东盟,具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前沿的独特优势,北部湾经济区有条件成为ECFA特殊补充与关税减让、市场开放、产业合作的主要试验区,南宁、钦州、北海、防城港等中心城市将在桂台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产业合作方面,桂台双方可以加大电子、石化、汽车、能源、钢铁、生物制药、精细化工、轻工食品等制造业领域合作;继续深化农业合作;全面拓展金融、港口物流、文化、旅游、教育等服务业领域合作,促进产业全面升级,共同开发国际品牌,开拓包括东盟在内的国际市场。四是反响良好。广西电视台和中国新闻社等新闻媒体对论坛进行了全程跟踪采访,香港文汇报、台湾和国内新闻媒体也对论坛进行采访报道。
二、与台湾学术界开展广泛交流
广西社科分团发挥自身特点,与台湾学术界开展了广泛交流,达成了加强合作、共同建设学术交流平台的共识。
广西社科分团作为以广西社会科学界专家学者为主的学界代表团,发挥自身优势,精心选择了台湾不同类型的学术机构和智库,与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中华经济研究院、台湾大学社会科学院等台湾智库开展了以“社科研究与智库建设”为主题的座谈交流活动,重点讨论了加强智库合作,共同促进桂台交流合作等议题。在与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的座谈中,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詹火生董事长指出,广西与台湾共同主办的两岸产业共同市场论坛成功举办了七届,已经成为两岸稳定互动交流的重要平台之一,更是基金会推动的与海南博鳌论坛、福建两岸关系论坛并重的重点交流平台之一,今后仍要继续推动。对于广西社会科学院吕余生院长提出的就桂台合作具体议题开展研讨的建议,詹火生董事长表示支持。在与中华经济研究院的交流中,双方学者就人才培养合作,桂台农业、产业经济、文化合作,面向东盟的交流合作等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中华经济研究院东协(东盟)研究中心表达了与广西社会科学院建立稳定交流合作关系的愿望。在与台湾大学社会科学院的座谈中,双方达成了加强人才培养合作,就共同感兴趣的两岸交流和桂台合作具体课题开展合作研究的共识。这三个不同类型的台湾智库均表示愿与包括广西社会科学院在内的广西智库合作,共同建立学术交流平台,开展桂台合作课题研讨。
三、在台湾中南部开展社会考察
广西社科分团除在台北进行学术交流活动之余还考察参观了博物馆、台湾“历史博物馆”,后又到台湾中部的日月潭、阿里山和南部重要城市——高雄市,进行社会考察,了解台湾文化,体验台湾民众的生活,加深对台湾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在日月潭和九族文化村,参观了解了台湾少数民族文化。在高雄市,全体团员参观了高雄港。此外,还参访了法鼓山、禅寺,了解宗教文化在台湾的发展传播与影响。团员们还体验考察了台湾公交、出租车、地铁、铁路等台湾城市交通情况和超市、书店、餐饮等普通民众的生活。有关考察活动,使全体团员对台湾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提高了加强桂台交流合作信心和意识,为进一步做好桂台学术交流、促进产业合作打下基础。
由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重庆市商委、渝中区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年会暨中国城市会展(重庆)论坛”于2009年4月11、12日在重庆举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商务部办公厅、中国对外贸易中心等会展业知名组织,来自法国、新加坡、香港、澳门、台北等国内外知名会展公司,国内培养会展专业人才教育机构的专家学者等会展业精英参加了会议。此次会议将是重庆目前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国内会展业高层论坛,也是切实贯彻国发3号文提出的“打造三都”的重要举措之一。
年会就我国会议产业的发展前景、会展业标准化、会展经济与开放型城市建设、会展对城市经济发展成效与未来的构想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分别组织会展企业、教育、会议产业进行专题研讨。主要包括了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年会及学术年会、中国城市会展(重庆)论坛、重要展会经验交流与重大会展建设项目推介、会展名人高端访谈――突破与发展等。
首先,刘学普代表重庆市政府对年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并向年会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刘学普表示,第四届年会在重庆召开,是响应《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的将重庆打造成为“长江上游地区会展之都”的决定,在关键时刻作出的关键之举,希望能获得参会嘉宾更多的帮助。商务部原副部长张志刚张志刚认为,重庆市要发展会展业应进一步提升产业基础,特别应注意产业集群发展;同时还应扬长避短,与周边城市的大型展会形成错位发展;而要想进一步提升重庆市会展业的实力,还应加快引进会展中介服务企业,并加强大型展会和特色展会的培育。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本届年会政府专门聘请了8位会展业高手为顾问,为重庆打造“会展之都”出谋划策。专家现场剖析了重庆发展会展业的优劣势,并指出打造重庆会展之都不仅要在硬件上下功夫,在思想上还要有全球视野,要善于利用外部资源,要为我所用;并强调在差别中找生机是重庆能否成功打造会展之都的关键等建议,对渝中区会展业的发展和会展管理工作具有指导性意义,并提供了宝贵而值得借鉴的经验。渝中区区委常委、副区长邓开伟从政府的层面提出重庆会展要加强区县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渝中区将充分利用渝中区的品牌效应和展示效应打造和引进具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品牌会展,并加强政策的扶持力度。通过年会这个平台,全国各地的会展主管部门、会展知名组织和会展企业,特别是港、澳、台等地的办展机构对重庆的会展业有了深度认识,纷纷看好重庆会展业的发展前景,表达出在重庆办展办会的愿望。
目前该年会已在北京、广州成功举办了三届。这次年会的成功举办为成功地向国内外会展界推介渝中,对重庆市渝中区会展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四化两型”战略加快推进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是全省“十二五”建设正式开局。同志对年工作进行了总结,对今年的工作进行了部署,都赞同。希望各级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省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我省政府网站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51个省政府组成部门、直属机构、特设机构、管理机构,14个市州政府和125个县市区政府都建立了网站,初步形成了以省政府门户网站为龙头,各级各部门政府网站为支撑,统一入口、上下联动、相互链接的全省政府网站体系。政府信息公开范围不断扩大,质量进一步提升;网站互动交流渠道更加畅通,工作流程逐步规范;全省政府网站整体应用服务能力稳步提高。年,省政府门户网站在全国省级政府门户网站绩效评估中排名第7位,长沙市、衡阳市、常德市等在全国市级政府门户网站绩效评估中排名靠前。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这次受到通报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向辛勤工作在政府网站建设岗位的同志们表示亲切慰问。
我们应该看到,“十二五”时期全省政府网站建设面临新的形势和更高要求。我们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扎实工作,为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一流政府网站的目标不懈努力。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供同志们参考。
一、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政府网站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目前,信息网络技术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世界发展格局。年底,全球网民已超过15亿,我国网民达到4亿多。随着互联网络的应用和普及,政府管理模式也在加速变革,电子政务已成为政府现代化和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主要标志,在提高行政效率、改善政府效能、扩大民主参与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显著。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加快信息化进程,“四化两型”战略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加快推进信息化进程,建设“数字湖南”,并将作为全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和支撑。我省“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以提高社会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为重点,加强电子政务建设,积极整合电子政务网络和部门办公应用系统,构建覆盖全省各级政务部门的统一电子政务和办公服务平台”,“到2015年,各级政务部门电子政务覆盖率达100%,行政许可在线办理率达到80%。”
政府网站是各级各部门在互联网上政务信息的主平台、加强政民互动的新渠道、实行网上办事的主窗口和开展网络宣传的主阵地。建设一流政府网站,是全省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客观需要,也是政府自身建设的有效途径,更是提高办事效率,展示湖南良好形象的重要平台。目前一些方面对互联网技术革命所带来的深远影响还缺乏认识,不了解信息技术变化带来的社会变革,甚至认为公开政务信息妨碍政府做事。我们一定要纠正这些不正确的认识,深入把握信息网络技术发展和政府管理创新的趋势,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做好政府网站建设管理工作,为加快“四化两型”发展,建设“数字湖南”,构建服务型政府作出积极贡献。
二、夯实基础,努力打造全国一流的政府网站
我省政府网站基本体系已经建立,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当前亟需解决“好不好”的问题。下一步要以政府网站能力建设作为重点,不断提高网站质量和水平,加快跻身并保持全国一流。
(一)深化政务公开,提升政府网站信息能力。一是要加强舆情引导能力。现代传媒领域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三分天下,互联网以其传播速度快、信息容量大、更新频率快的优势,迅速成为现代信息传播的后起之秀。但网络也是“双刃剑”,网上的一些言论真伪难辩。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政府网站作为现代媒介的重要作用,提升政府网站的舆情引导能力。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提供准确及时、客观权威的报道,满足社会各群体不同层次的信息需求,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真正发挥政府网站端正视听、解疑释惑、引导舆情的作用。二是提高政务公开的能力。要按照“统筹规划、资源共享、面向公众、保障安全”的要求强化政府网站建设,围绕推进依法行政、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和强化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开展网上政务公开工作。要以人民群众普遍关心、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为重点,及时、全面、真实地公开政府信息和行政行为,全面提升政府网站信息的质量和政务公开的深度,为公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三是整合政府信息公开平台。省经济研究信息中心要进一步提升政府信息公开平台的技术性能,各级各部门要紧密配合,按照“同一平台,集中,集中查询,统一管理”的原则,全面整合省直各部门政务公开信息,逐步整合市州、县市区政务公开信息,建成全省功能齐全、内容充实、标准统一、方便群众的政府信息公开平台。
(二)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政府网站网上办事能力。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是当今电子政务发展趋势。美国政府网站上的业务办理服务共有24个服务主题,15000个服务事项,触及公民生活的各个角落。我国北京、上海、浙江等政府网站在线服务功能也非常丰富。今年,我省将建成网上政务服务和电子监察系统。这是推进“四化两型”建设,全面提升政府部门公共服务与管理水平的重大举措。省委省政府对此非常重视,全省网上政务服务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由省政府办公厅牵头,省监察厅负责监督和业务指导,省经济研究信息中心具体承担建设和运行维护任务,各市州、县市区政府,省直各有关单位参与建设和管理。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按照各自责任分工,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今年7月份全省网上政务服务和电子监察系统圆满建成。
(三)增强交流,提升政府网站政民互动能力。政民互动是加强政府与群众沟通交流的桥梁纽带。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政府网站的政民互动工作,认真及时做好领导信箱、公众问答、业务咨询的回复,积极参与网站在线访谈、民意调查,深入广泛了解社情民意,真正把政民互动栏目建成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解答群众疑惑、听取群众意见的有效平台,成为人民群众表达民意、建言献策、上下沟通、参与决策的重要渠道。
(四)整合资源,提升政府网站的整体功能。我省部门网站还存在着内容建设各自为政、技术标准不统一、网站发展不平衡、运维管理成本高、网站安全隐患多等问题。有效整合资源,推动政府网站群的优势集成十分必要。各级各部门要积极支持政府网站资源整合。一是完善体系,整合网站资源。全省要逐步建立以政府门户网站为主站、以部门网站及其应用为子站、主站与若干子站集成的网站群体系。要按照“一级政府一个门户网站”的基本原则,逐步整合政府部门网站。省经济研究信息中心要切实做好省政府门户网站及各部门网页的整合工作,加快实现我省政府网站从平行模式向主从模式转变。二是集约建设,整合设备资源。要积极探索电子政务集约化、低成本、高效率的建设模式,从分散建设逐步过渡到各级政府统一建设资源中心和数据中心,合理高效地配置设备资源。省经济研究信息中心要吸收云计算、虚拟化等新技术成果,对构建统一的资源中心和数据中心加强研究,不断夯实我省建设“一流电子政务、一流政府网站”的基础工作。
三、强化保障,营造全省政府网站发展的良好条件
政府网站建设工作涉及面广、系统性强。各级各部门要站在全局高度,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整合资源、强化保障,为政府网站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一)加强协调领导。省政府办公厅要加强对全省政府网站建设的领导和协调;省经济研究信息中心要做好全省政府网站的规划、管理和业务指导,抓好省政府门户网站的建设、运行和维护工作。各级各部门要将政府网站建设纳入重要工作计划,加大支持和推动力度。要确定一名分管领导负责网站建设工作,完善责任机制,确保工作落实。
(二)加强工作保障。各级政府要明确专门机构负责网站建设管理,选派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同志担任负责人,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网站工作人员的能力和水平;各部门要安排专门人员负责本部门政府信息的整合、和公开等工作,并认真做好向省政府门户网站内容保障工作。各级各部门要安排网站专项运行维护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确保网站建设管理工作健康运行。
内容摘要:全球创新网络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一种在经济全球化中快速成长的创新模式。本文首先分析了全球创新网络的本质,随后,仅针对领先用户这种知识来源类型分析企业可以采取的策略,最后结合我国现实状况提出一些相关政策建议,以期帮助我国中小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关键词:全球创新网络 中小企业
我国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其技术创新能力令人担忧。以2004年经济普查数据为例,我国中小企业的工业产值和工业增加值分别占全国的65.6%和64.4%,均超过六成,企业个数更是占99.2%,发展迅速(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2007)。但其技术创新能力较差,我国中小企业中仅有3%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也从1992年的6.6%降至2000年的2.省略和Innocentive等网站匿名技术需求信息。中小企业在建立全球创新网络初期可以采用此种策略,用最少的资金解决发展难题。但此类创新平台通常涵盖多种行业的技术需求信息,对专业人员参与创新的吸引程度较弱。
第二,建立创新平台。在企业逐渐熟悉领先用户的大众参与式创新后,可以建立本公司的创新平台,作为内部研发创意的来源与补充。宝洁于2001年建立“联系+发展”部门,收集外部有用知识资源,2006年达到过半数创新来源于外部,2009年已拥有400多个合作伙伴。中小企业若受资金、人员等制约无法独立建立平台,可以几家联合或在行业协会的帮助下,建立行业内技术创新平台。
企业在领先用户创新平台中还应注意剔除非母语的制约。在宝洁“联系+发展”网站最初运行的一年半中,收到的1800项方案中,来自中国的仅有24项,这与中国大规模的消费群体和科研群体状况严重不符。随后,宝洁意识到是非母语制约了中国用户的参与积极性,及时建立中文版“联系+发展”网站,很快提高了中国用户的参与度。因而,为能真正利用全球范围的知识资源,企业最好同时中文版和英文版的需求信息。
相关政策建议
全球创新网络可以帮助企业用低成本、低风险的方式,将散落在世界各个角落的知识资源为己所用,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基础较差,因而在建立全球创新网络过程中,需要政府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帮助其发挥最大作用。
(一)建立公共研发平台
为中小企业节省研发成本的同时,也可获得信息的资源库。例如2004年上海开通的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有多台大型仪器设备设施、多个数据库、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大大降低了中小企业的研发成本(代明,2007)。
(二)促进风险投资行业的发展
全球创新网络能够得以实现的关键是企业外部有大量可用的知识资源,这需要成熟的风险投资提供资金支持。风险投资可以盘活中小企业或个人的创新项目以及自大公司流出的闲置项目,使外部知识资源更新进入良性循环。同时,数量众多、充分竞争的风险投资公司将风险分散,也间接降低了中小企业的风险。
(三)关注基础性研发
多数企业利用全球创新网络,从外部获取技术,通常是进行渐进式创新、应用性开发,较少关注基础性、前瞻性研究。但基础性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根基,因而需要政府牵头加强基础研发,开展科技攻关的大型项目。
(四)加快科技中介行业国际化程度
中小企业利用外部资源,多是通过咨询公司、技术中介公司等科技中介进行。若想建立全球创新网络,科技中介行业本身也应具备较高的国际化程度。政府可以采取措施积极将国内科技中介推向国际市场,扩展为国内中小企业服务的范围。
综上所述,我国中小企业极具活力,但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全球创新网络自身的开放性特征,恰好弥补中小企业技术、资金等不足。可以预见,我国中小企业若能充分利用全球创新网络在全球搜寻资源,并进行消化吸收,必能极大提高自己的技术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肖岚,高长春.“众包”改变企业创新模式[J].上海经济研究,2010(3)
2.陈楠.宝洁:以网络带动开放式创新[J].商务周刊,2009(23)
3.曹红阳,韩洁.公共研发平台与中小企业开放式创新―北京市兽医生物药品厂案例[J].改革与战略,2010(5)
4.姜桂兴,武夷山.发达国家的国家创新战略对我国的启示[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5(6)
关键词:跨境电子商务;茶叶经济贸易;影响及对策
跨境电子商务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全新国际商务模式,与传统贸易渠道不同,电子商务以新媒体技术为信息交流工具协议交换商品或服务,交易过程及货物配给完全依托电子商务平台实现,交易双方不需要面对面沟通。长期以来,我国传统外贸行业在世界市场中规模庞大但产值较低,主要以提供劳动导向型的加工产品或特色原料出口为主,企业与国际市场的接触水平较低,随着东南亚国家更为低廉的劳动力及原料提供,传统外贸企业受到了较大冲击。跨境电子商务的出现为外贸出口提供了多样化思路,国内以阿里巴巴集团为首的电子商务平台和线上支付模式建立,为电子商务的普及奠定了必要技术支持和舆论基础,茶叶产品与跨境电子商务模式结合很大程度上拓展了已有销售渠道。作为世界第一大茶叶产地,我国茶文化内涵丰富,不同种类茶叶的文化内涵及养生功效吸引着海内外消费者,跨境电商可以有效地将我国的茶叶产品推广并销售到世界上几乎任何地方,对于茶叶产业的发展非常重要。
1茶叶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1.1茶叶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特点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普及彻底改变了现代人生活,人们信息获取渠道的丰富使跨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全球经济发展开始出现融合。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规模逐年扩大,克服了传统贸易的空间限制,企业使用网络搭建涵盖海内外市场的商业平台,统一整合产品宣传资料,帮助有需要的经销商及消费者直接获取商品信息并实现交易。跨境电子商务的全球性特点使信息借助新媒体得到最大程度传播,极大降低了外贸企业的运营成本,令企业宣传效率不断提升。消费者通过网络平台直接获取所需产品信息,对满意的产品直接付款交易,线上支付软件功能及安全性的不断完善,为互联网线上快捷交易提供了必要技术支持,以现代化物流体系反映出跨境电子商务的快捷性。我国加入WTO以来全球经济影响力逐年上升。茶叶与咖啡、可可被称作世界三大饮料,拥有广泛的受众和庞大的贸易需求,受茶树种植的地理条件限制,适宜种植茶树的地区非常有限,以欧美为首的茶叶消费大国并没有本土茶叶。茶叶企业跨境电子商务概念的出现可以帮助企业通过信息工具,将传统茶产品制作工艺与文化内涵展示出来,经销商和消费者可以方便了解不同品种茶叶的保健功效、生产过程以及加工环境,消除国际茶业市场对“中国茶”质量安全的疑虑。简化传统贸易中买卖双方会晤、商榷、谈判等繁琐的贸易过程,降低外贸企业中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量,企业可以通过宣传资料精编及修改完善,轻松完成信息的传递工作,使国际贸易不断便利化。
1.2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对茶叶经济贸易的影响
随着我国茶叶生产技术的不断完善,茶叶经济发展重心开始由国内市场向外转移,企业跨境电子商务的出现打破了传统进出口贸易模式。茶叶产品线上交易的整体过程极大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例如:企业间跨国商洽的人力成本及交通费用、驻外机构开拓市场的宣传费用等,很大程度降低了茶叶在运输储备中的损耗。茶叶出口企业集成化信息系统构建有助于经营者快速了解消费者需求,及时调整生产模式,减少储备型库存,通过对线上交易信息数据整合归纳,拉大企业利润空间。传统茶叶进出口贸易中,生产企业与客户关系建立主要依赖中间商搭建的展销会平台,中间商赚取大量利润的同时无法保障双方利益,电子商务的普及使性价比高的互联网平台代替中间商环节,出口企业可以直接与消费者沟通。在交易方式上,第三方支付保障平台的出现使电子金融得到越来越多人认可,消费者可以直接在线上付款下单,预付资金受第三方平台监管,确保企业发货、物流运送、客户最后确定收货后完成打款交易。跨国电子商务的商品交付依赖国际物流展开,成本结构中产品研发和信息技术投入不断增长,信息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出口企业管理模式得到全面优化。
2茶叶跨境电商务发展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2.1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下茶叶经济贸易存在问题
由于信息技术及运营经验限制,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下茶叶经济贸易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跨境电商相关人才的匮乏。自阿里巴巴创办“淘宝网”以来,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势头迅猛,多数企业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获取巨大“流量”并有效转化为经济收益。然而,与国内电子商务模式不同,跨境电商发展中涉及的国际商务知识及平台选择具有一定专业性,长期以来,我国茶叶产业人才培养着重于专业知识与茶文化内涵,企业运营人员无法满足跨境电子商务需求,兼具专业知识、语言能力和涉外商务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较少。其次,跨境电商的物流问题。电子商务的基本流程是消费者在电商平台上选择产品完成支付,企业将货物由物流运输渠道送出,消费者确认无误进行签收,线上交易的完成主要依赖物流体系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涉及国际物流,在我国不同区域间水平不均,茶叶作为食品在跨国运输的海关检疫检查中难度较大,导致当前茶叶产品国际物流成本高且耗时长。最后,茶叶出口企业互联网营销能力较低。现阶段,国际电商平台众多且入驻门槛低,消费者面临多样化选择,企业需要通过有效营销手段,吸引消费者关注促成消费,但由于企业对互联网营销及信息技术的认识、投入水平限制,大量中小型茶企无法最大化发挥平台宣传效果。
2.2现阶段茶叶经济贸易发展对策
茶叶出口企业为适应当前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趋势,推动我国茶叶经济贸易发展,需要不断调整已有生产管理模式完善自身,确保行业可持续发展。在专业人才培养上,打破固有思维限制积极建立企业内部培训体系,为业务人员提供跨境电子商务学习机会,培养员工的跨文化意识和商务英语水平。加强企业与学校及相关培训机构合作,尽可能使员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和生活习俗下消费者核心诉求,帮助企业完成海外平台选择和相关手续办理。在国际物流运输上,不断调整现有物流提示,逐步适应小规模的零散货物运送,对主要茶叶产地的企业订单集中处理,优化物流资源配置及运送效率。与国际成熟物流企业合作,以产品质量确保海关通关效率,地方政府应当通过引导性法规制定确保产品出口的有序进行,在保障海关检疫秩序的同时完善企业物流。在网络营销能力上,加大企业在信息技术软硬件升级和网络营销投入,以先进的信息技术确保用户体验的流畅性,采用与产品特性相适应的营销手段吸引消费者关注,并通过买赠、促销等手段促成消费。充分发掘我国传统茶文化元素和茶叶产品特性,增强产品的文化附加价值使消费者在购买产品的同时收获一次海外文化体验。
3结束语
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国际间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技术保障,世界经济联系的密切使茶叶海外贸易受到广泛关注,跨境电子商务出现转变传统进出口贸易投资大、门槛高局面,增加了中小茶叶出口企业参与度。茶叶企业应当认识到当前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局限以及应对策略,加大茶叶产业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在确保从业者专业水平不变的同时增加跨文化意识及商务英语学习,通过与海外成熟物流企业交流合作,提高国际物流运送水平并采取必要的网络营销手段,逐步增加企业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能力。已有研究表明,跨境茶叶网络购物的出现和普及有效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与物流、信息等相关产业发展,明确跨境电子商务对茶叶贸易的影响及相应对策可以更好实现我国外贸行业可持续发展,为茶叶产业升级和国民经济发展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勇,肖惠.自贸区建设背景下厦门发展对台跨境电子商务分析及路径探讨[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16,(06):60-64.
[2]王冠凤.贸易便利化机制下的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跨境电子商务研究———基于平台经济视角[J].经济体制改革,2014,(03):38-42.
[3]贺正楚,黄颖琪,吴艳,潘红玉.跨境电商发展的制约因素、优势及措施———兼以湖南为例而论[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5):115-121.
[4]郑亚娜,邹文涛,张继军.关于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的文献综述———基于影响因素、模式及与贸易增长互动关系的研究[J].中国商论,2016,(24):77-82+84.
[5]冯志豪,蔡筱霞.跨境电子商务对宁波商圈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中国商论,2016,(22):87-88+90.
[6]李南希,杨立钒.生鲜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对策探究———基于中国出口业务的分析[J].中国商论,2016,(20):87-90.
[7]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课题组,石良平,汤蕴懿.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及政府监管问题研究———以小额跨境网购为例[J].上海经济研究,2014,(09):3-18.
[8]朱妮娜,吴莉.“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我国跨境电商发展潜力及趋势分析[J].改革与战略,2015,(12):134-137.
[9]武玥,王铸东,杨晓璇.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趋势及对我国外贸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J].商业经济研究,2015,(23):63-65.
5月11日,一家名为中视科技的网络公司获得5000万元A轮融资,因其投资方包括黄晓明、迅游科技董事长章建伟等,备受关注,而该笔融资将用于建立一个网红商学院,通过微整形和语音技术,将网络主播从外形到声音进行全面包装。
2016年,随着“papi酱”拿到巨额投资,网红经济站上了风口,在“网红经济”研究者、微博大咖、大V们口中2016年已被定义为“网红”元年,并且将芙蓉姐姐、凤姐划为网红1.0版,将“papi酱”、“罗休休”、“艾克里里”等,跨内容、电商、互联网等多个领域的网红定义为2.0版本。
据悉,“网红”年收入可达300万元,赚得比一般明星还要多。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近期网红商学院大量出现,批量生产网红。
网红说话就可以赚钱?
“我老公最近迷上了MC天佑,一有空就听他直播喊麦,我也跟着看了几次,觉得特别无聊。”成都市民赵女士告诉记者,她不理解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迷恋直播网站的网红主播,更不理解“他们只要说说话就可以赚钱”。“那种农业重金属一样的声音,到底有什么美感?”
在各大网络直播平台上,更多的粉丝在打扮妖娆、声音甜美的女主播面前“舔屏”。为博红颜一笑,粉丝们不惜花重金给主播们送各种虚拟礼物,礼物虽是虚拟的,但花出去的则是真金白银。如果花的钱足够多,还可以向女主播提要求,为自己唱首歌或者给自己“打广告”。
不久前,一份网络直播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目前约有200家网络直播平台,近一半网民表示看过网络直播。另一方面,网络直播也广受名人和企业追捧。日前,雷军为推销小米新品,当了一晚直播网红,还不时向粉丝要“掌声”和“鲜花”。更早些时候,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也参加了一次24小时直播活动,将自己10天的生活进行直播。
一份网上流传的“某直播平台金牌主播价目表”显示,该平台身价最高的主播,签约价高达一个月200万元。尽管签约价不等于直播网红的实际收入,但最终落入主播口袋的仍然不少。“目前顶级的主播年收入可达300万元。”业内人士透露。
网红商学院批量产网红?
2016年,网红经济成为互联网时代又一个风口,站在这个新的风口,一大波网红商学院应运而生。今年2月,天使投资人丁辰灵就创办了号称中国第一个网红商学院,据其介绍,网红商学院火到“每一期150个名额都很多人候补,一场活动4小时门票抢空”。
5月初,全国首家网红经济研究院在山东青岛成立。研究院创始人青岛大学2010级学生孟得明介绍,网红经济研究院主要业务之一就是为网红提供包装推广以及为企业定制网红营销方案。
而黄晓明等人投资的中视科技,也将融得的5000万元用于建立一家“欢聚网红商学院”。与其他商学院不同的是,这家网红商学院提出了明确的网红包装术:微整形加变声包装。
种种迹象表明,网红已经到批量化生产的程度。“光我知道的,现在国内就有四五家网红商学院,这个领域也有竞争。”知名电商分析人李成东向记者透露。
分析人士认为,网红经济成为风口,与今年出现的超级网红“papi酱”不无关系。“很多人都不会想到,网红也能融资,但papi酱就做到了,获得了1200万元融资,并且估值达到3亿元。”有了成功者的标杆示范作用,越来越多渴望成名的人加入了网红队伍。然而,网红是否真的可以批量化生产?
网红商业变现能力遇困难
“黄晓明投资网红商学院没有投资逻辑可言,只是因为现在网红是热门,有商业价值,大家都在投资网红。”李成东对记者表示。而迅游科技相关负责人也告诉记者,此次投资是迅游科技董事长章建伟的个人投资行为,“不知道他的投资逻辑是什么”。
在李成东看来,网红商学院的思路并不复杂,“就是通过制造热点造星,然后做IP进行商业变现”。“都希望培养出几个papi酱,复制这种成功模式,达到成名的目的。”李成东说,网红经济以及网红商学院的出现,与造星模式的转变有关。
但李成东也认为,网红商学院希望通过培训包装“生产”网红并不容易。“培养肯定是培养不出来的,因为网红首先要具备相当的天赋和基因,在这个基础上才有可能包装。”李成东说,另外,网红只有通过变现才能实现其商业价值。“现在除了一些大明星,一般的草根明星商业变现能力都不怎么样。”
地方“降速提质”竞申自贸区
许多地方政府工作报告把申报自由贸易区列为重点工作,如浙江、山东、辽宁、河南、福建、四川、广西和云南等省,以及苏州、无锡和合肥三个城市在内的十余个地方。据报道,天津和广东实地调研已经完成。2月l2日,陕西省政府常务会议指出,积极借鉴上海的做法和经验,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安自由贸易园区的各项准备工作,力争成为国家首批试点地区。
根据31省(区、市)政府工作报告,今年GDP增长目标与去年实际增长相比,黑龙江省上调0.5个百分点,达到8.5%,海南省上调0.1个百分点,达到10%。除黑龙江、海南上调GDP增长目标外,山西、内蒙古等7省份GDP增长目标与去年持平,其余22省份则下调了GDP增长目标。吉林省下调的幅度最大,由2013年的12%调至今年的8%。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孙久文教授接受《中国经济报告》记者采访时说:“近年,天津、重庆、内蒙等地方经济发展速度快。各地做法不同,天津是由滨海新区制造业带动,滨海新区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个国家综合改革创新区;重庆是中央给了许多政策扶持,批准重庆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两江新区是由国务院批复的第三个国家级新区,而且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重庆为全国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等;内蒙依托资源产业,如煤炭,前些年煤炭价格高时,给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相比之下,北京和上海等东部地区GDP增速比较慢。统计数据显示,GDP增长预期西高东低的局面非常明显。
对这种现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侯永志表示:“一是地方需要竞争。国外也有类似情况,如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在各级州和地方政府之间也存在着竞争。但竞争应有一个统一的平台,在公平的政策环境中竞争,在统一的市场中竞争。中国需要改革开放,需要探索,但自贸区建设不宜遍地开花,这会影响总体布局和整体效益。二是体制不完备。改革开放需要探索实验,但要通盘考虑,要有统一构想。地方可以竞争,但要在统一平台上规范竞争,不能采取过多的让利手段,或不考虑环境问题。”相关资料显示,目前中国地方竞争依然主要由政府主导,市场主导则明显偏弱。
孙久文对记者表示:“一方面地方政府有发展经济的冲动。攀比GDP,增加财政收入等,以往GDP是地方政府干部成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地方官员晋升导向是重要追求;但另一方面,中央给地方的导向性也非常明显,不可能按地方自己想法行事。”
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研究员朱小群认为,当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出现矛盾时,唯有一方做出让步,才可能使矛盾暂时调和。面对2013年1月雾霾的严重天气,北京市紧急叫停高排放企业生产、停驶大量机动车。推而广之,我们要问:全国的污染形势如何?要不要从长计议、优化措施,坚决控制一些污染源?紧急措施是有用的,但仅靠这些措施远远不够,也常常是低效的。无论是紧急的还是长期的措施,肯定会影响经济增长速度。这一点,我们必须承认,必须认可,必须取舍。要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经济发展必须达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要求,中国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必然会加速市场化转型进程,对环境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
对于地方政府在经济竞争中出现的转向迹象,侯永志表示:“地方政府可做的事不少,如环境改善、基础设施、秉公执法等。如果地方实力强,还可支持企业技术创新。近年来美国的‘页岩气革命’显现出强大威力。但是美国页岩气开采技术的巨大突破,是与上个世纪70、8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持续的大规模投入分不开的。”
侯永志还说:“企业与政府应良性互动。企业缺乏资金,多数企业不愿意承担创新风险,因而政府在推动企业技术进步方面应大有所为,也有发挥作用的广阔空间。”
地方GDP竞争弊端
地方竞争有利也有弊。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宋晓梧指出,以往地方长期追求GDP增长形成了地方政府“公司化”倾向,地方政府与市场配置的关系已经相当扭曲,越位、错位和缺位问题十分突出。
针对地方政府公司化,有人甚至提出了官僚资本的提法,但对此,也有学者不同意,认为太政治化。理由是地方国企已比较少,在全民所有制中占比并不高,怎能用官僚资本这一概念?
但宋晓梧对《中国经济报告》记者表示,地方政府GDP竞争积累的问题还包括以下几点:割裂统一市场、破坏法制环境。一些地方为 “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使用行政手段干预市场公平竞争,对本地区企业及产品采取地方保护,抵制外地产品进入,严重影响生产要素和商品的合理流通。 地方保护主义泛滥的地市,公安、工商、税务、防疫、技术监督等部门,甚至纪检监察部门都为外地产品的进入设置障碍,宣传消费本地产品是“爱县”、“爱市”,而消费外地产品属违纪行为,甚至要受到追究。 在本地企业与外地企业发生经济纠纷时,地方法院公然袒护本地企业。
他还指出,地方对于GDP的追求和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扭曲了城镇化进程。许多地方政府将城镇化当做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未走出片面追求GDP高增长的套路。 在制造业投资受阻的情况下,一些地方政府选择大拆大建造城之路。统计显示,有12个省会城市要建55个新城;144个地级城市要建200个新城;161个县中67个要建新城。已公布规划面积的96个新城,占地超过6000平方公里。全国还有不少于30个城市要斥巨资重建古城。
《财经界》杂志于1983年创刊,为大型财经月刊,研究范围覆盖40个产业,国家信息中心主办的国家级财经类核心期刊,属于国家一级B类期刊。是国家经济信息系统指定刊物,中央、国务院政策研究机构、国家发改委、国务院信息办、全国计划会议、各地方主管经济计划工作的领导特送刊物。财经界荣获2006年度中文期刊网络传播中国阅读排行前100名期刊;2006年度管理财经期刊网络传播中国阅读排名前10名期刊。
本刊以发展提高经济、管理、教育等科研成果和学术水平,开展具有特色的学术交流,为促进中国现代化建设提出建议,本刊特色栏目:经济研究、改行业经济、管理纵横、财会探析、工程建设、名校采风、高教研究、教研探索、素质培养、学术论坛等,以刊载知名专家学者的学术文章及研究人员的学术论文为主,为国家机关、学术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的广大学者、科研人员等发表科研成果及学术研究探索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本刊全文由知网、龙源、万方、维普等多家期刊网站收录。
主要栏目
综合版(上旬)主要栏目:宏观经济、封面文章、部省长论坛、热点追踪、国家发改委最新工作动态、封面人物、非常风云人物、中国企业案例揭秘与探讨、博士论坛、牛津分析、区域经济发展、产经分析、投资顾问、理财天地。
传统产业需顺应趋势 忌故步自封
分享经济已经深入到每家每户的生活当中,例如交通出行、房屋出租、闲置分享等。闲置资源是分享经济产生的物质基础,将闲置的物品、人力、物力、时间、信息等资源利用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可以最大化发挥资源的利用价值。清科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u对《经济》记者表示:“这种新的消费方式让消费者无需拥有自己的汽车、度假屋以及其他在财力上无法承负的东西,就能获得个性化的体验。”
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的《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7》显示:2016年中国分享经济市场规模为39450亿元,预计到2017年将达到56970亿元,增速为44.4%。“分享经济是一种新的事物,特别是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发展以后,用这种技术手段把零散的、闲置的、碎片化的东西集合在一起,提供了新的、有效的供给,满足了多样化的需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任兴洲对《经济》记者称,从总体上来讲,这是一种进步,它使社会资源得到进一步的利用,使前置资源得到更优化的配置。“这既是有效的,也是节约型的。”
当然,随着分享经济的快速发展,其影响还将扩展到诸多领域,继续向其他未涉及的领域渗透。分享经济模式是对传统经济模式的革新,分享经济在规模扩大的过程中难免会对一些传统行业形成冲击。
艾媒咨询分析师娄梅静对《经济》记者表示,除了目前已经比较火热的交通出行、房屋闲置出租等形式外,知识技能的分享、生活服务、联合办公空间、医疗等方面的分享将逐渐产生并发展完善。
另外,分享经济的产生使得存在单个劳动者用一小部分、甚至无需资本就可以单独提出的可能性。在u看来,“由于服务业或者说第三产业的资本可分割性较强,因此,分享经济的影响更多体现在服务业。”
分享经济使传统的经营模式和市场格局发生了变化,这需要两方面都去适应。“一方面是分享经济和原有的市场竞争形势相适应,另一方面是原有的传统的经营模式和新出现的市场形势相适应。”任兴洲表示,这样能给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更好的供给。“当然,这也可能调整原有的竞争格局和利益关系,就像鲶鱼效应。这在实际上促进了这个行业的有效竞争,而原有的传统行业也要适应@个竞争。”
乱象频发 企业和政府积极应对
在“互联网+”的环境下,人人都可能成为分享经济的推动者,同时也是受益者。但如何保障分享经济的健康发展,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看来,分享经济虽然发展迅猛,规模扩展迅速,但是乱象不止,矛盾不断,大有野蛮生长的态势。
首先,公众的道德受到了严峻的考验。就拿共享单车来说,乱停乱放和丢失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现象。
广州市交委近日约谈了摩拜、ofo、小鸣、小蓝4家共享单车企业,要求加强对投放车辆的运营管理,建议以经济手段约束不文明骑客。各企业可以利用其信用评分体系和举报渠道,进一步强化规则,充分利用经济手段和“黑名单”机制,推动行业内用户信用评分的互通共享,规范和约束用户骑行、停放行为。
1步单车相关人员告诉《经济》记者:“单车有损坏,客户会报修,我们也会检查,丢失的单车也不多。”主要覆盖重庆市的悟空单车相关人员也告诉《经济》记者:“我们有市场维护人员,重庆政府也规划了自行车道和停车位置。”
其次,分享经济的运营模式受到挑战。就共享单车而言,有人认为,从网约车的角度对比可以看出,如今的“共享单车”是典型的伪共享经济,其本质是公司通过自采购车辆投放路面交通,针对个人的一种“短时租赁式租车”。
互联网分析师马继华告诉《经济》记者,现在运营共享单车的公司太多了,每家公司都在努力拓展市场,猛烈投放,将来市场容量没有那么大,会造成严重的浪费。“而且虽然共享单车号称共享,却相当于以前的公共租赁自行车,只不过以前是有人值守,现在是无人值守,而是利用互联网的手机扫二维码的这种方式。”最主要的还是收的那些押金比较麻烦,模式的不单纯就在这儿。
另外,新兴的共享汽车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之前就有微博网友爆料称TOGO(途歌)的SMART车型机动车行驶证为“非营运”,并对其合法性提出质疑。后来,上海市运管处和交通执法总队约谈了与TOGO合作的汽车租赁公司,涉嫌违规车辆已被陆续收回。
共享汽车的使用方法和共享单车相似,这些电动车辆不仅缓解了出行难的问题,还减少了碳排放,但出现汽车占用的城市空间和道路资源等突出问题。
《经济》记者从TOGO相关人员的回复中了解到,在用车的地方有一个网点,这个网点是TOGO经过市场调研之后规划出来的用车量比较大的位置,不需要用户承担这个停车费,还车的地方还可以是其他任何合法的停车位。“如果是接力用车,上一个把车停这儿的人是不需要付停车费的,由下一个使用者来承担费用。”
对于大家担忧的会否造成交通更加堵塞的问题,Gofun出行的相关人员表示,从表面上看,会影响交通,但共享这样的新能源汽车可以减少对自家汽车的依赖,减轻空气污染,从长远看能解决很多问题。
最后,信用体系的建设十分必要。比如凹凸租车,是通过这个平台出租自己闲置的车给需要的人,但很多人对使用者能否爱惜车辆表示担忧;再比如房屋短租,就曾被曝出家中被短租客破坏的情况。包括像闲鱼这样的二手交易的平台,也可能发生买家因为信息披露不清晰、不明确、不真实而受到欺骗的情况。
一、当前地方政府城镇基础设施融资的政策环境
城镇基础设施融资受财政、金融及土地等国家宏观政策影响较大,政策环境是直接决定融资总量的关键性因素。近年来,针对日益增加的地方债务风险和不规范的融资行为,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规范地方基础设施融资。
(一)规范政府融资行为
1994年颁布的《预算法》要求“地方政府不得发行地方政府债券”,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贷款通则》不允许地方政府直接借款,1995年实施的《担保法》也不允许地方政府担保。近期为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融资行为,财政部等四部门下发了《关于制止地方政府违法违规融资行为的通知》财预〔2012〕463号,要求地方各级政府及所属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不得以委托单位建设并承担逐年回购(BT)责任等方式举借政府性债务。
(二)加强对地方融资平台管理
2010年国家出台《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10〕19号。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加大了规范力度。文件要求,对只承担公益性项目融资任务,且主要依靠财政性资金偿还债务的融资平台公司,予以清理,同时还承担项目建设、运营任务的,不再保留融资平台职能;对承担有稳定经营收入的公益性项目融资任务,并主要依靠自身收益偿还债务的融资平台公司,以及承担非公益性项目融资任务的融资平台公司,要充实公司资本金,实现商业运作;今后地方政府确需设立融资平台公司的,要足额注入资本金,学校、医院、公园等公益性资产不得作为资本金进入融资平台公司;银行业金融机构向融资平台公司新发贷款,要直接对应项目,并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项目资本金的规定;地方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以财政性收入、行政事业等单位的国有资产、或其他任何直接、间接形式为融资平台融资行为提供担保。
(三)限制土地储备机构融资规模
为规范土地储备机构融资行为,2012年由四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土地储备与融资管理的通知》,针对土地储备机构融资进行了相关限制。文件要求地方省级财政部门要根据土地储备机构的年度储备计划,核定土地储备融资规模,并核发年度融资规模控制卡,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根据融资卡额度给予融资。
以上政策的实施,降低了地方债务风险和金融风险,对地方政府融资的渠道和范围作了很大的限制和规范。但是,对新疆地方政府融资也存在很大的制约。与内地大规模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相比,新疆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才刚刚开始,政府面临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筹资的压力巨大,单纯依靠政府财政投入显然无法满足现实需要。按照目前的市场化融资模式,又面临很大制约,因此,新疆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需要进一步转变思路创新模式,加大力度。
二、新疆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运用市场融资的情况
(一)银行信贷融资
银行信贷融资是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融资工具,近年来,金融业积极支持新疆跨越式发展,截至2012年12月末,新疆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首次突破8000亿元大关,达到8386亿元,较年初增长27%,贷款增速高于全国和西部平均水平。2012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国内贷款融资达到618.37亿元,占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的12%。
(二)地方融资平台融资
1、新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以公司为主,且主要为县级融资平台
截止2010 年6 月,新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138家,其中,机关融资平台7 家,事业单位融资平台20家,融资平台公司111 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按隶属关系可分为:省级(自治区、直辖市)、地市级和县级(县级市)三类,在新疆本地的138 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中,省级6 家,地市级24 家,县级108 家。
2、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主要分布于北疆,南疆三地州发展严重不足
全疆138 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分布于15 个地区,其中伊犁33 家,位于区域排名第一位,占比23.91%,乌鲁木齐20 家,位于区域排名第2 位,占比14.49%。从北疆、东疆、南疆三大片区分布看,北疆88 家,占比63.77%,东疆25 家,占比18.12%,包括阿克苏、巴州的南疆五地州25 家,南疆三地州喀什、和田、克州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共6 家,占比4.35%。
3、政策性银行和地方中小金融机构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主要支持者
截止2010 年6 月,全区15 家全国性金融机构中有12 家支持新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涉及地方政府融资平台81 家,新疆邮政储蓄银行、乌鲁木齐东亚银行、乌鲁木齐中信银行3 家未涉及。其中,农业发展银行支持地方政府融资平台39 家,国家开发银行支持28 家,二者合计占全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家数的41.30%。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和农村合作银行)等地方中小金融机构支持新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83 家,其中,省级1 家,地市级6家,县级76 家,新疆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自2010年以来,受国家清理融资平台政策影响,地方融资平台公益性和准公益性项目银行间接融资基本停滞。目前,依靠政府融资平台在城投债、企业债券以及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等方面已经开始进行市场融资。
(三)银行间债券市场筹资
1、企业债发行情况
2011—2012年间,新疆共发行企业债券248亿元,其中,以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和城司为平台的投融资平台,共发行债券117亿元,有力的支持了新疆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债券已经成为城镇化建设中重要的融资渠道。但与全国发行规模比较,额度占比仍非常小,未来空间巨大。
2、发行地方债
2009年地方发债开闸,赋予了地方直接债务融资权力,新疆成为第一个发行地方债的省区。首期地方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债券(一期)〕于2009年3月30日至4月1日在上交所发行,额度30亿元,2010年和2011年发行债券数量持平均为60亿元,2012年发行72亿元。虽然这一安排已延续四年,但规模较小,虽逐年有所增加,但与巨额的融资需求相比杯水车薪。
从全国形势分析,2012 年人民币贷款增量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下降到52.1%,同比下降了6.1个百分点,而企业债券净融资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达到14.3%,同比上升了3.7 个百分点。综合来看,银行间债券市场已成为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的重要投融资平台,为实体经济发展也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重要资金支持。
(四)民间资本投资
新疆城镇化处于加速期,这一时期的重要特征就是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大,在这一过程中,除财政投入、金融融资外,民间资本是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的又一大潜力所在。但由于新疆特殊区情,基础设施覆盖人口少,低收入人群集中,公共产品收费和服务价格改革不到位,垄断行业改革滞后,民间资本投资城镇基础设施的空间有限,阻碍因素较多,除了少数盈利性较强的领域如燃气、供水等外,民间资本进入的比例较低。
三、推进新疆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的主要路径
(一)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投资体制改革
构建与城镇化建设事权相对应的地方财政体系,争取进一步加大中央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和财政转移支付支持力度,形成中央与新疆之间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机制。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赋予地方政府与城镇化建设事权对应的征税权,探索对城镇化进程中不断增值的土地和房地产征收财产税,加快培育相对稳定的地方税源。进一步提高中央返还新疆税收比例,特别在“营改增”过程中,申请将原属营业税范围的增值税改为地方税,扩大地方税源。加快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进一步优化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及经营环境,支持民营资本进入城镇基础设施领域。
(二)创新银行业参与城镇化的融资模式
进一步与加强和商业银行的沟通交流合作,不断增强银行信贷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扩大融资规模。积极利用国外金融组织和外国银行贷款,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对当地城镇化的特殊作用,扩大城市地方中小银行数量和规模。申请国家允许在乌鲁木齐、克拉玛依等大中城市开设村镇银行,并试点建设城市社区银行,支持本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需求。探索在新疆设立区域性存款保险公司,为地方中小银行提供担保服务。
(三)加大银行间债券市场筹资力度
进一步加大银行间债券市场各类债券的发行力度。积极争取中央进一步地方债的额度,重点用于支持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特别在企业债券、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等领域,要鼓励各级地方政府利用地方融资平台,积极整合经营性资产,通过盈利性企业股权划拨持有、矿产资源划拨等方式做大资产规模和净资产总量以及预期现金流,扩大融资规模,为城镇基础设施 建设募集更多资金。同时,针对新疆县级融资平台规模小、净资产少,可用于抵押的资产更少的特点,可以以地州市为单位,组织下辖县市投融资平台,通过在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备案,统一产品设计、统一券种冠名、统一信用增进、统一发行注册方式,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共同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同时探索创新型中小企业债市直接融资产品。
(四)引导保险资金服务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保险资金对基础设施投资的探索始于2006年3月,保监会正式颁布《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项目试点管理办法》。2009年保监会《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产品设立指引》,保险资金可以通过债权计划和股权计划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领域。2010年8 月31日起施行的《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再次明确将保险资金投资领域拓宽至基础设施、非上市股权以及不动产等领域。要充分利用保险资金优势,积极对接,充分利用新疆本土优势,加大保险资金在城镇化中的合理利用。
(五)加强城镇基础设施融资金融创新
一是实施股权融资计划。各地特别是有条件的地州中心城市,可以集合优势资产,设立股份公司,争取在国际、国内证券市场发行股票并上市,以获取开发建设资金,减轻债务负担。这方面乌鲁木齐城建股份上市,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做了很好的尝试。二是扩大信托类金融工具融资。扩大新疆信托产品的种类和规模,以城镇基础设施为产品,将一些发展前景好、收益稳定的城镇基础设施项目打包,设立信托基金,向市场出售,募集建设资金项目推荐给产业基金投资发展要在我市扶持。同时积极吸引优质外来资本。三是积极发展股权投资基金,在特定期限内对项目进行直接投资,放大资本功能。四是探矿权、采矿权抵押融资。充分利用新疆资源优势,在有条件的地区,利用探矿权、采矿权,进行抵押贷款募集资金,增加资金来源渠道,进一步创新城镇基础设施融资方式。
(六)创造环境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城镇基础设施领域
进一步谋划和完善落实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城镇的政策措施,引导、带动、促进国有资本与社会资本、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有效结合和有序流动。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市场化改革的趋势下,经营性、准经营性城镇基础设施领域,应全面放开,通过建立城市基础设施价费机制和投资补偿机制,运用财政投资补助、贴息、价格、税收等各种手段,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在民间资本进入方式上推广采用BOT、BOO、TOT、BOOT融资模式、PPP融资,吸引社会资金投资运作。
(七)建立地方政府投融资风险防范和化解机制
什么是低碳经济?能源白皮书并没有给出明确定义,只是描述性地将其解释为低排放、高增长。由此,国内学术界的不少专家学者基于各自的观察视角和研究需要提出了关于低碳经济概念的种种说法。以潘家华(2010)、付加锋等(2010)等学者为代表,提出:“低碳经济是指碳生产力和人文发展均达到一定水平的一种经济形态。”他们认为,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的一种形态,并在这一形态上加入人文约束,通过发展碳生产力来实现。付允(2008)、朱四海(2009)、金乐琴(2009)等一批学者则将低碳经济视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提出:“将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改造成低碳型的新经济模式”,“一种由高碳能源向低碳能源过渡的经济发展模式”。还有学者认为,低碳经济是国际新规则的形成。杨丹辉、李伟(2010)撰文指出:“低碳经济的背后是和联合国、关贸总协定一样,是规制世界发展新格局的又一个新的联合国,一个国家低碳经济战略的制定,……关乎一个经济体在未来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国家循环经济立法小组组长冯之浚教授则将低碳经济视为:“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活动的总称”。以上种种观点,尽管都意识到低碳与经济存在密切联系,但仅仅是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某一角度,如社会人文要求、社会发展路径、制度建设等方面来定义低碳经济,是从侧面对低碳经济的描述和刻画,尽管在本质上与低碳经济发展需求并不矛盾,但并未能揭示低碳经济与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联系以及低碳经济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与此同时,近年来,国家关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的相关政策相继推出。由于这几个概念颇为接近,加之频繁出现在我们的生产、生活和学习中,不仅使大众困惑,对学术研究也形成不小的干扰,特别是在厘清低碳经济概念、低碳发展重点和任务时,容易与其他概念的内涵和发展任务产生混淆,反映在实际领域中,低碳经济有被泛用的趋势。在低碳经济研究中,目前,围绕碳排放驱动因素和碳足迹的研究,大多是从能源领域获取数据并建立分析模型,进而将结论推广至整个经济系统,这种方式忽略了能源行业与工业过程、农业林地、废气物等其他领域具有的不同的碳排放特征,其结论的严谨性有待推敲;关于国际贸易中碳排放的归属问题,大多数的定量研究忽略了上游中间产品生产排放的间接影响,并采用投入产出方法对截面数据进行静态估算,造成了全球产业分工对“贸易内涵排放”(EmbeddedCar-boninTrade)影响的显著低估;关于低碳经济发展的评价,主要以国家宏观层面研究较多,并形成以低碳产出、低碳消费、低碳资源和低碳政策为维度的指标体系对策研究,针对区域或行业低碳发展需求的微观领域评估体系则相对较少;围绕各种模拟模型的使用,主要以实现各种减排模式的减排情景预测为目标,较少考虑经济是否平稳增长以及如何保持宏观经济的总体增长最优等问题。综上,国内不同领域的学者对低碳经济研究已取得了不小成绩,但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和困惑。理论研究进展的缓慢,既不能满足国内低碳实践领域的发展需求,在面对全球低碳经济领域业已出现的激烈利益博弈时,也难以及时跟进并提出具有前瞻性的观点。因此,尽快构建低碳经济学发展平台,完善低碳经济理论框架体系,成为当前推动低碳经济研究向纵深发展以及满足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实际需求的最为现实和迫切的问题。
二、基于范式理论的低碳经济学理论框架
1.“范式”理论与经济学范式
最早提出“范式”(Paradigm)这一概念是美国科学史家、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他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系统阐述了以范式概念为核心的科学发展的动态结构的理论。库恩对“范式”的理解有3种:一是科学共同体“普遍承认的科学成就”;二是“一定时期内开展研究活动的基础”;三是指“在科学实际活动中,某些被公认的范例———包括定律、理论以及仪器设备在内的范例———为某种科学研究传统的出现提供了模型”。库恩(2003)认为,规则、属性这些东西都是事后的,范式具有在先性。一套实际的科学习惯和科学传统对于有效的科学工作是十分必要和极其重要的,它不仅是一个科学共同体团结一致、协同探索的纽带,而且是其进一步研究和开拓的基础;不仅能赋予任何一门新学科以自己的特色,而且决定着它的未来和发展,而它的形成须要仰赖于“范式”。因此,按照库恩的理解,“范式”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从学科建立的角度看,范式是“开展研究活动的基础”。在经济学领域,“库恩的范式理论得到经济学者的高度重视,范式理论被用来解释、评价重要经济理论的形成,以及它们在经济学史上的地位”。作为一门研究人类经济行为和现象的社会科学,经济学形成了自身的研究范式。钱颖一提出,现代经济学“由3个主要部分组成:视角(Perspective)、参照系(Reference)或基准点(Benchmark)和分析工具(Analyticaltools)”。“视角”是经济学中研究问题的出发点,通常基于三项基本假设:经济人的偏好、生产技术和制度约束,可供使用的资源禀赋;“参照系”的建立对任何学科的建立和发展都极为重要,是经济学家研究经济问题的标尺,包括一系列公认的理论和公式等,如一般均衡理论中的阿罗-德布罗定理(Arrow-DebreuTheorem),产权理论中的科斯定理(CoaseTheorem),公司金融理论中的默迪格利安尼-米勒定理(Modigliani-MillerTheorem)等,都被经济学家用作分析经济问题时的基准点;经济学还提供了一系列强有力的“分析工具”,即各种图象模型和数学模型,其作用在于用较为简明的图象和数学结构帮助深入分析纷繁错综的经济行为和现象,如供需曲线图象模型、萨缪尔森的重叠代模型、所有权-控制权模型、非对称信息模型等。由此可见,“视角”———基本假定、“参照系”———理论术语体系以及“分析工具”,这三部分是构成现代经济学范式研究的基本要素。如今,经济学家们正是运用这些概念所代表的分析框架来认识和揭示各种经济行为和现象。
2.低碳经济学理论体系构建
根据经济学范式的要求,笔者认为,低碳经济学是基于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空间有限这一基本假定,针对温室气体排放空间配置过程中的经济现象和经济规律进行研究的经济学下面的一门学科分支。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配置”(Allo-cation)不是“配额”(Quota),前者是研究在不同的时间、空间条件下,在不同的利益主体之间如何配置的整个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是一个动态的、持续发展的综合性事件,后者强调的结果,是一个静态的概念。这里所指的温室气体除了通常所了解的CO2、CH4、N20等气体,随着自然科学的深入,还包括已经发现并证明的CO2、CH4、N20、HFCS、PF-CS、SF6等30余种气体,主要来源于经济社会中的5个方面:能源行业、工业工程和产品用途、农业、林地和其他土地利用、废弃物、其他领域和途径等,低碳经济学的研究也主要围绕这5个方面展开。
(1)低碳经济学的基本假定
低碳经济学承认经济学范式中的“理性人”和“资源稀缺”假设,在学科本质上归属于经济学。同时,低碳经济是在全球温室气体容量有限,温室效应对人类产生巨大威胁的情况下提出的。因此,“理性人”、“全球温室气体容量有限”共同构成了低碳经济学作为经济学范式下一门学科分支的假定前提。低碳经济强调经济发展不能以温室气体排放量上升为代价,追求经济发展与碳排放相对脱钩,解决这一问题主要靠经济手段,即运用“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解决全球经济发展与温室气体高排放之间的矛盾。所以,经济系统是低碳经济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终极目标是建立一个持续和高效的经济系统,以满足人类的生存发展需要。
(2)低碳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低碳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温室效应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的学科,即一切与温室效应有关的人类经济活动都是低碳经济的研究对象,低碳经济学的目的在于找到并运用其中的规律。在现实中,通过对大量低碳经济现象的观察,可以将其从4个维度抽象概括,即低碳经济成分、形态、模式以及秩序。低碳经济成分,凡是与低碳有关的各种经济活动,我们都可以称之为低碳经济成分,它是低碳经济中的最小元素,也是构成低碳经济的基本单元。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各种低碳经济行为,如减少化石能源使用、增加可再生资源利用率、植树造林等具体行为都是低碳经济的一种成分。低碳经济形态,是指低碳经济各种成分的总和,是各种低碳经济现象的总和。潘家华、庄贵阳、付加锋等学者的研究,就是从低碳经济现象的总和出发,将低碳经济视为一种经济形态,并分析其具有的特征。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指低碳经济的发展过程及其最终形成的结果,它是在一定地区、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独具特色的低碳经济发展路子,包括在这一过程中所形成的所有制形式、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思路、分配方式等。低碳经济秩序,代表着国际社会一种新的规则的形成,温室气体问题导致气候成本与收益在不同群体和个体之间的重新分配。秩序是低碳经济内在运营的要求,这一秩序的形成不仅将重塑全球产业结构的形态和布局,而且将决定各国在未来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3)低碳经济学的核心问题
低碳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是配置问题,即通过对温室气体(目前主要是二氧化碳)排放空间的配置,实现经济高增长和低排放的目标。基于温室气体排放空间的配置,国际社会形成了以下共识:低碳经济发展与经济持续增长、消费水平提高高度兼容,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都必须在自然系统最大可排放温室气体这个客观尺度的刚性约束下展开。削减温室气体排放量,遏制全球气候暖化是世界各国共同承担的责任。通过对温室气体排放空间的合理配置,降低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维持生物圈的碳平衡,实现以碳生产力为核心的碳中性经济,即经济发展人为排放的温室气体与通过人为措施吸收的温室气体实现动态均衡。低碳经济要求人类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基于化石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开发可再生能源基础之上的低碳经济社会。
(4)低碳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和分析工具
低碳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和分析工具主要来自于经济学以及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能源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目前,已经提出的低碳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包括市场失灵理论、产权理论和政府管制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生态足迹理论、“脱钩”理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城市矿山”理论等;研究方法上包括情景分析法、灰色关联度方法、简均分解法(SampleAverageDivision,SAD)、自适应权重分解法(AdaptiveWeightingDivsion—AWD)、Topio脱钩指标、对数平均权重分解法(LogarithmicMeanWeightDivisionIndexMethod,LMDI)、Kaya恒等式、数据包络分析(DEA)技术、投入产出结构分解方法、IPAT方程理论等;模型分析工具则形成了以能源所开发的IPAC系统为核心的能源经济模型(IPAC-SGM),排放模型(IPAC-emission),能源技术模型(IPAC-AIM),中国科学院引入的经济分析和预测模型REMIPolicyInsight,以及CGE模型、MARKAL-MACRO模型,STIRPAT模型等等。随着低碳经济研究的深入,低碳经济学的理论和分析工具将进一步发展并完善。
3.低碳经济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区别与联系
作为经济学范式下的一个新兴理论分支,低碳经济学与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能源经济学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这4门学科都是自工业文明以来人类在对经济行为与自然关系不断反思过程的背景下形成的,通过设定理性人选择、资源稀缺两大假设,研究人和环境之间的各种关系,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不同之处来看,环境经济学是研究经济发展同环境的相互关系和变化规律的科学;生态经济学是研究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的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能源经济学是研究能源开发利用的经济规律以及能源与国民经济发展关系的科学;低碳经济则是近10年出现的概念,针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低碳经济学是研究温室效应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的交叉学科。同时,低碳经济学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大量其他3门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如环境经济学中的外部性理论、产权交易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生态经济学的生态价值、生态均衡理论等,能源经济学中的能源替代与转换、能源利用技术等。
三、中国低碳经济研究的目标和重点任务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国际金融危机,“低碳经济”成为越来越多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选之路。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在全球低碳经济发展中取得了技术领先并掌握了一定主导权。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发达国家的低碳发展道路并不适合中国:能源结构上,中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占60%以上,这一局面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根本转变,在降低单位能源碳排放强度上中国面临比其他国家更大的困难;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上,中国是处于工业化初期的发展中国家,工业呈现加速发展,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必然还会持续增长;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上,中国居世界前列,受不平等国际贸易规则以及“锁定效应”影响,中国总量减排的压力依然很大。因此,如何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低碳经济发展道路是中国低碳经济研究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1.中国低碳经济研究目标
国际层面,为中国经济争取更多的发展空间。如何让中国争取到更多机会参与国际气候制度体系的建立,如何为中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争取应有的发展权和必要的排放空间,是国内低碳经济研究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对减排问题,探讨是否参加减排或者什么时候以何种方式参加减排,研究减排的真实成本和社会经济风险,提出明确符合国家利益的减排指标和目标。国内层面,提供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和路径选择。从全国层面统筹考虑低碳经济的发展战略问题,通过各种情景分析评价中国对低碳经济发展的适应性,明确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定位和优先领域,为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制定和应对各种低碳经济问题提供决策依据;立足于国内低碳经济发展中各主体方的利益诉求,解释低碳经济发展推进过程中利益激励和约束的可能性,提出低碳经济发展中的利益分配均衡对策,诱发低碳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从利益机制的有效运作上确保低碳经济的健康发展。行业和区域层面,提供低碳发展技术路线和发展模式选择。全面分析和评价各种低碳经济政策、发展方案对我国各行业和区域的经济影响,提供行业或区域的低碳发展能力建设与决策支持系统,探索不同背景的低碳发展模式及选择。
2.中国低碳经济研究的重点任务
(1)完善低碳经济信息、数据集成系统
目前,我国尚缺少系统的碳排放监测数据,且气候变化信息分散在不同领域和部门,国外关于中国的信息和数据容易影响到对我国排放地位的科学判断,不利于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决策。因此,要建立中国气候变化及能源利用信息集成系统,将目前分散的、与气候变化相关信息整合到一个系统化的架构中,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撑;完善我国碳排放数据统计、采集、监测体系,发展集成碳排放数据系统(包括各种温室气体、不同部门和不同来源的数据),为相关决策、评估和研究工作提供数据库支撑。
(2)研发适合中国的模型工具和分析方法
由于统计体系和口径差异,国外气候变化分析工具在研究我国气候问题时存在适应性差,结论出入大等问题,因此,应开发符合发展中国家利益的计算模型,形成更适应中国国情的模型工具和分析方法:充分认识吸收国内外有关应对气候变化和政策模拟模型的优缺点,在LEAP模型(Long-rangeEnergyAltemativesPlanningSystem)、MARKAL模型(MarketAllocation)、SGM模型(SecondGenerationModel)等分析工具的基础上寻求更适应中国国情的模型和预测方案;通过研究发达国家碳发展轨迹,估算各国低碳减排成本,建立一致的间接代价评估方法,对中国的减排途径进行优化选择并为国际气候谈判提供依据;进一步完善IPAC模型系统对中国能源与温室气体的排放情景分析,形成综合评价模型框架。
(3)探究低碳经济运行内在机理和发展规律
从不同的角度深入低碳经济内在运行机理,深入到具体区域、产业、行业研究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发展)演进的关系、与进出口贸易的关系、与能源(结构)演进的关系、与区域发展格局的关系;在碳排放影响因子和驱动因素研究中,具体结合地方经济发展情况和产业、行业发展情况研究碳排放问题,加强居民消费行为对碳排放影响的研究;进一步分析核算碳排放,得出具体行业、区域的碳足迹边界系统,构建碳足迹核算框架体系;加强碳税对经济发展影响研究,提出我国碳税制度的实施框架,以及碳税与相关税种的功能定位,制定我国开征碳税的实施路线图;开展碳排放贸易(交易)研究,对全球碳交易市场构架、碳交易品种、额度、市场规模以及地区分布进行统计和估算,推动国内交易机制发展;进一步深化碳汇研究,分析如何提升我国森林碳汇、海洋碳汇等的发展潜力。
(4)提出中国低碳经济路线图
研究不同领域、不同层面低碳经济发展路径,勾画我国国家层面低碳经济发展路线图。探讨各个区域、行业、部门等微观层面的碳排放轨迹,分析不同途径所能形成的现实节能减排量及其贡献率,以各种途径所能实现的节能减排量及其现实难度为基础对未来中国低碳发展选择重点作出判断,分析不同系统下低碳经济发展路径;同时,对发达国家碳轨迹开展总量和结构比较研究,在比较的基础上探讨碳轨迹的一般性规律及不同经济和政策情景对碳轨迹的影响,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得到未来中国可能碳轨迹及其峰值年份,为国家在碳减排目标下的低碳发展路线图选择提供决策依据。
(5)研究与国情相适应的低碳经济政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