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12 15:17:3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建筑美术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实现建筑透视
建筑设计师在进行素描训练时,主要是以培养自身造型能力为主,在实际建筑美术设计中,建筑设计师可以利用建筑素描的光影明暗绘画手法,实现对建筑进行透视。透视原理可以培养建筑设计师拥有敏锐的视觉反应,增强设计师接受视觉信息的能力,还能训练设计师在平面设计、立体空间塑造和抽象形体设计等方面的能力,设计师通过灵活应用素描的透视原理,可以将建筑的三维空间转换成二维空间,使建筑施工人员能够充分理解设计师的空间表达涵义。建筑素描一般是对建筑物的多个物象进行有机组合,一般是由远及近、从高到低的组合形式,认识并了解建筑素描在建筑美术设计中的透视作用,能够帮助建筑设计师更好的规划建筑结构,一般采用的透视方法有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和散点透视[1]。平行透视对于表现建筑的主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是指正六面体建筑的六个面与地面平行或者与画面平行。如果建筑有一组水平原线,就能使建筑画面产生稳定感,如果建筑有一组直角变化,且向视域的中心部分集中,就可以引导设计观察者的视线向建筑中心聚集,如果建筑透视图出现了一个灭点,那么透视图就会出现一个视觉中心,对突出建筑表现主题形象具有促进作用,当前许多著名美术作品中使用了平行透视,例如《最后的晚餐》、《红太阳光辉暖万代》。成角透视主要是指建筑有两组边线与透视画面成角度。如果透视图的成角变化呈现出一定的倾斜度,就会使平行透视的画面效果更具新颖活泼,例如在《开国大典》中,透视和光影处理严格按照建筑素描的要求,在画面的右侧消减了一根柱子,使得画面的主体得到强化,与中国的审美兴趣相适应。散点透视主要是指与基面垂直的边线随着视野方向的改变而出现倾斜效果或者消失的现象。利用散点透视会使建筑的空间形象具有不稳定感,例如《参军》就应用了散点透视的素描手法,由于这幅画中的地平线整体下移,所以突出了地面上的人物,使得成为整幅画的中心垂线,仰视画面与人物形象的稳定促使画面更加和谐。
2规划建筑结构
建筑素描是建筑设计师精准抓住建筑轮廓的重要基础,为了使建筑构图恰当、比例准确、主题形象鲜明、建设要点清晰,建筑设计师必须要学好建筑素描。素描能够帮助建筑设计师养成观察建筑整体的习惯,设计师通过观察建筑结构在空间中的多种表现形态,利用明暗变化的“三大面、五大调”等基本规律,从静态角度对建筑的整体结构和局部形体进行有机组合,从而实现对建筑结构的科学、合理规划[2]。由于建筑素描是建筑美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建筑设计师以及学习建筑美术设计的相关学生必须夯实建筑素描基础,以便后期能够成功规划建筑结构。建筑素描在建筑美术设计中的具体作用不容忽视,它是一种记录建筑设计师理念的技术手段和表现形式,贯穿着整个美术设计环节,利用建筑素描可以挖掘建筑事物的本质,对于规划建筑结构具有重要影响。建筑设计师在利用建筑素描规划建筑结构时,通常先用线条勾画出建筑结构的大框,结构是建筑的本质,反映着建筑内部的结构规律,建筑的外貌装饰可以改变,但是结构却不会发生改变,所以为了能够更好的表现出建筑结构的远近关系和空间形象,建筑设计师一般会用线条的粗细变化使建筑结构的构图更具体积感。再者,明暗色调是体现建筑内部结构不同之处的重要表现形式,建筑设计师在利用素描绘制建筑设计图时,会使用不同的线条、肌理、明暗手法体现出建筑结构的形状、质感和量感,使建筑构图既具有精炼准确的特点,又能表现出明暗的体面关系。
3使建筑更具现实性
由于客观环境无法满足人类的生存和生活需要,所以人类只能寻求主观上的满足,而建筑的主要作用就是满足人们的居住需要。建筑素描的理性价值包括解决实际问题和创造适用价值,利用建筑素描进行建筑美术设计能够促进建筑更加科学化、专业化,满足高效社会和居民生活等基本物质需求,对服务社会、服务人民具有重要实际意义,能够有效解决建筑美术设计课题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建筑实用价值和感官价值的具体体现。建筑素描所具有的理性特点促使建筑更具有现实性,将其与美术设计相结合,能够促进并加速建筑文明的创造,对建筑行业的运转和更新具有积极性影响,实现建筑美术设计与社会需要之间的高度整合,既有利于提升建筑美术设计的价值,又有利于社会精神文明与建筑美术设计之间进行互动,进而促进建筑行业的良性发展。建筑素描是一种绘画技巧的运用,是设计师不断积聚信息和储蓄感知的表现形式,它通过对视觉进行处理,实现“内”与“外”的整合,建筑设计师可以利用素描充分表现出建筑的比例、体积、结构、形体和明暗等内在和外在因素,促使自身审美机制不断更新和调整[3]。由于建筑素描能够在平面纸张上表现出建筑的三维空间效果,所以在塑造建筑造型这一方面具有实际性意义,素描通过透视原理对建筑造型进行总结,建筑设计师一般利用素描完成建筑草图、效果图和分解图的创作,在客观上对建筑的内部结构进行视觉变形,使观察者能够以整体思想完成建筑造型的塑造,从而设计出适合人们生活需求的、具有实用性的建筑产品。再者,建筑素描是对物象进行视觉化的处理,也是从多角度、全方面观察物象的绘画方式,由于它要求设计师在一定的观念和情感支配下完成建筑素描作业,所以能够提高建筑设计师对建筑进行观察、认识、分析、理解和创造等能力,设计师可以利用不同的素描表现形式展示建筑的设计理念。
4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体,作为专业的建筑设计师,素描是一项必须掌握的美术技能。设计师学习建筑素描不仅是为了能够将建筑打造成立体感十足的物体,还为了能够给予人们美的享受,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所以设计师应该学好建筑素描,并将其应用到建筑美术设计中,增强建筑的美感。
参考文献
[1]李学兵,靳超.建筑美术教育传承与创新——第十四届全国高等学校建筑与环境设计专业美术教学研讨会侧记[J].艺术教育,2018(07):40-41.
[2]蔡锦峨.探析数字媒体艺术在建筑美术设计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6(40):94-95.
【关键词】建筑设计;美术设计;现代技术
一、建筑美术设计与现代技术的关系
在建筑行业中,建筑美术设计与现代技术两者之间是互相影响,互相辅助的关系。建筑美术设计是依靠现代技术来实现,而现代技术依靠建筑美术设计的体现出来。
从二者的表现形式来看,建筑美术设计体现的是建筑的外在,是人们能够直接感知到的表面层;而建筑现代技术是建筑的内在,是人们无法直接感知到的基础层,同时也是建筑美术设计的支撑以及实现方式。换句话说,建筑美术设计支配并促进了建筑现代技术的发展进步,而建筑现代技术又是建筑美术设计所实现的依据。
从二者发展上来看,建筑美术设计的发展是以及建筑现代技术为基础的。从建筑的发展史可以看得出来,与现代技术发展相比,建筑美术设计的发展要缓慢一些。在建筑行业中,将建筑美术设计与现代技术完美融合的建筑产品才是真正优秀的。人们对建筑的需求,不仅仅是质量上的还包括精神上的。质量上的要求,主要是通过现代技术功能来实现,而精神需求则是通过建筑美术设计来实现的。
现代技术是建筑的基础,是为建筑美术设计形态服务的。同样的现代技术的发展进步能够刺激建筑美术设计,同时现代技术的创新也会激发建筑设计师的灵感。而建筑美术设计的实现需要现代技术的创新,也指引着现代技术的创新。以经典的建筑―悉尼歌剧院为例,这种壳体建筑设计新颖、别致,极具美感,但是当时的建筑技术尚未跟得上美术设计理念,导致悉尼歌剧院的施工曾经一度陷入困境,而这幢超时代的建筑物是在施工过程中不断创新技术才完成的,因此,悉尼歌剧院的成功可以说是建筑美术设计促进了现代技术发展的典范。由此可以,建筑美术设计的艺术感以及想象力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现代技术的发展进步,而现代技术的发展进步才使得建筑美术设计得以实现。
二、建筑美术设计的应用
2.1构图设计的应用
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各种设备的安装以及布局是进行室内或者室外设计时所必不可少的,建筑功能的发挥与这些的安装布局息息相关,同时设备的安装以及布局又关系到建筑物的美观度。因此,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要统筹兼顾建筑的美观度。通常情况下,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要综合考虑研究住户的需求,包括对形状以及颜色方面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很好的将住户要求与建筑美术构图设计融为一体。构图是思想性与艺术性的体现,同时也是画面结构各种关系的总体。在进行建筑美术设计的时候,要遵循主次、聚散以及平衡等与美有关的设计法则。
2.2透视在建筑绘画上的应用
在目前的建筑绘画结构的应用中,通过将轮廓和线条色彩的有效结合,严格控制构图之中存在的各个环节,针对绘画措施和要求确定性及时分析,对个中大型的物体能够及时有效的处理,是指形成一套系统化的流程和措施要求。建筑绘画的透视要求严格,确保画面主体形象不断的准确判定,使得绘画的过程中对各个基本环节控制严肃处理,形成系统的管理控制流程和措施。在画面的处理之中要尽量确保画面的准确和清晰,对各个线条比例要严格的控制。
2.3建筑绘画色彩的特点
建筑的室内设计以及室外设计都是一种环境艺术。在进行建筑美术设计的时候,要处理好各种色彩,尽量少应用一些特殊的色彩,从而避免了由于色彩的特殊而给住户带来心理上的变动。在人们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的现代,人们越来越关注室内设计中的不同色彩搭配,尤其是室内各种物品的陈设与色彩搭配。因此,在进行建筑美术设计的时候要重点关注。
2.4各个环节一体化布局
建筑、环境以及美术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换句话说建筑是构成环境的一部分,而美术是美化建筑设计,能够使得环境更加宜人。
对于美术设计而言,环境包括社会环境、人文环境以及自然环境,这些都可以作为美术设计的灵感以及参照,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环境,建筑美术设计需要与周围环境和谐统一。
对于环境而言,建筑是美术设计的体现,是一种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完美结合体;对于建筑而言,美术与环境的结合,能够使得建筑的美观度以及地域性更强。环境、建筑与美术设计是构成城市特色的三大关键要素。由此可见,环境的美与建筑的美息息相关,而建筑之美在于建筑美术设计。
三、建筑美术设计与现代技术的有机融合
3.1采光设计
在现代技术发展中,重要的一项技术是充分利用阳光这种可再生能源。在进行建筑美术设计的时候,依托于这项技术,可以将建筑的局部以及外观进行设计,一方面能够充分利用太阳,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建筑物外部过多的设备装饰,达到美观节能的目的。尤其是在现代建筑上,空调的利用尽管是方便的,但是影响建筑物的外观。如果利用现代太阳能技术,不但能够达到保暖降温的目的,还大大提升了建筑外观的美化程度,在进行建筑美术设计的时候会更加得心应手。
3.2外墙设计
外墙是建筑美术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在对外墙进行设计的时候,可以采用双层或者三层玻璃作为围护结构,这样一方面能够增加建筑外墙的美观度,另一方面能够改善以往玻璃幕墙造成的消耗高、室内空气质量差的问题,尤其要在玻璃之间设计一定宽度的通风道,并且需要有能够调节的百叶。这种设计,在冬天的时候双层玻璃之间形成的阳光温室能够增加室内温度,在夏季的时候通风百叶能够进行室内外的换气,及时排走玻璃之间的热气,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
设计时应注意采取措施避免由于室内水蒸气向外渗透,在墙体内产生结露而降低保温隔热层的热工性能,还要注意采取措施消除一些保温隔热层覆盖不到的部分产生“冷桥”而在室内结露。另外,可以选用保温隔热性能较好的能满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墙体材料作外墙,使建筑室内气温受室外温度波动影响小,减小对保温层的影响。
3.3环境设计
建筑美术设计离不开对周围环境的参照以及考虑,尤其是绿色环境。绿化环境在建筑上能够改善周围居住环境,节省建筑能源消耗同时有利于改善室内热环境,降低室内采暖空调的消耗。因此,建筑美化设计中可以充分将绿色建筑的节能环保观念加入其中。经过调查研究发现,住宅区的绿化覆盖率每增加25%,便能够降低空调消耗20%以上。同时的,绿化环境还能够有效的降低噪音,尤其是树叶与树枝之间的空隙能够有效的吸收部分噪音。从这方面来看,建筑美化设计以绿化环境为设计目的,以绿色建筑技术为依托,从而将建筑美术设计与现代技术融合为一体,改善周围环境,在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同时,还能够达到建筑美观与绿化环境双赢的局面。
三、结束语
从上文分析中可以看得出来,现代化建筑行业离不开建筑美术设计以及现代技术的发展进步,建筑美术设计能够增加建筑的美观度,而现代技术的发展进步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前提保证,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满足人们对现代建筑的质量与美观度的双重要求。
参考文献:
[1]古霞.建筑技术与艺术的关系.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27-28
[2]刘韶军,田伟丽.建筑设计如何表达建筑技术.工业建筑,2009(39):73-75
[3]胡锦.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之间的关系及相互发展.中华民居,2014(1):164
[4]纪延安.浅谈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的互动.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10):
摘要:从素描的起源谈素描的重要性,建筑专业中素描也非常重要;《建筑美术铅笔素描》这本书中有许多值得借鉴的素描技法,为建筑专业的学生今后学习素描起指导作用。
关键词:素描的历史;建筑专业素描;建筑美术
素描对于许多人来说比较生疏,但是对于美术工作者却是再平常不过的词汇了。素描是绘画中一种专业名称之一,例如还有色彩、雕塑等等名称。素描中的“描”是“描绘”、“绘画”,而“素”是“单色”、“素净”、“单纯”的意思,所以一切单色铅笔画和单彩画都统称为素描。素描的历史非常悠久,它最早出现在古埃及和古希腊的壁画中,造型生动,严谨,流畅的线条,充分表现了人物的各种劳动场面。到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素描已经越来越成为达官贵人们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并于1585年成立了最早的艺术学院,这时素描正式列入基础训练教程科目,一直延续至今。建筑美术作为绘画的一种类型是离不开素描的,素描从广义上讲是造型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是一切设计的基础。任何设计包括平面设计,服装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设计都必须以素描为基础,开设素描课程。设计其实先是一种形象思维,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概念、形象及形态,然后再是把它表现出来。所谓表现出来就是画出来,画出来的过程就是一个造型的过程,即是画中的整体布局,物体的形态,物体的立体感和物体的质感(材料)等画出来,这也是从专业角度去评价一副好的作品的有力依据。建筑美术需要掌握物体的造型的基本功,离不开好的教材,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的《建筑美术铅笔素描》是一本建筑类的专业书,主要内容是素描绘画技法,与建筑专业特点相结合,在其中有许多优秀建筑类型的图例供学生参考,为建筑专业的学生今后学习素描起指导作用。这本书第一部分是概念和目的,这是向学生介绍建筑铅笔画的入门及学习目的和方法。
首先是工具和材料,详细介绍笔的用法及笔触的表现方法。在此书中值得一提的是绘画纸张的选择,本书的作者有着独特的见解。大部分素描绘画纸张是表面比较粗糙,认为这种纸张比较容易“上铅”,表现力强,可以画长期作业,而本书的作者打破了不能用光滑纸张画素描的常规,用的是建筑绘图纸。这种纸张对于画短期性质的素描所表现的笔触非常到位,由于纸张表面光滑,所以笔触比较清晰,画面显得“清爽”、“干净”,而且黑、白、灰对比明确。这种纸张画法比线描速写的立体感更直观,又不像纯艺术素描那样画得太细,绘画时间过长,因此比较适合建筑专业的学生。第二部分是表现技法,介绍了明暗素描及笔触的表现技法,从简单的几何形体过渡到复杂的建筑画,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民居是建筑中不可缺少的建筑类型,(见图1)是一幅云南民居中的吊脚楼。这幅画构图比较新颖,主体在画面的中景,作者站在比较高的位置远眺,所以近景只能可见屋顶,只是简单把屋顶的亮部和暗部区分;后面的远山也仅仅用两笔单线概括,简单明了,这样处理画面使得中景的吊脚楼更突出。作者笔触的运用是值得一提,首先,吊脚楼的笔触基本上根据物体的结构来用笔,斜屋顶用斜线条,直立的墙面用垂直的线条,线条非常到位,笔触清晰可见,整齐而有力度,高度概括,给人以非常爽快,一气合成的感受,而不是笔触混杂,交代不清。这正是前面所提到的用光滑的纸张画法的独特之处。因此在课堂上指导学生时注意线条与结构的关系。线条的技法运用与物体的结构、明暗之间是息息相关的。线条必须在物体结构上,因为不同的物体有着不同的明暗交界线,否则物体的形状会发生改变,与原来物体不像。整幅画黑、白、灰对比强烈,光感强,房屋上的植物表现出了植物叶子的蓬松感,亮部被房屋的暗面衬托,加上亮部的线条偏少,形成一个“白”的部分,这种处理使得画面的“黑”、“白”、“灰”对比强烈,形成一个亮调子,而不像纯艺术的作品细腻、灰暗,这比较适合建筑类等实用美术的简洁、明快的要求,是学生学习素描的一个好的范本。图1第三部分是树木、山石等配景的画法。由于树的外形不规则,生长规律无法用具体的形态来表现,树的外形随机性很强,除了某些虚的树叶用线条,在实的树叶用碎笔触来表现叶子的质感,同样树的亮部空白处多,加强了“黑”、“白”、“灰”对比。
在树枝的处理上力求自然伸展,从树枝的根部一笔向上伸延,直到末梢,体现了树枝优美的流线性,再与粗壮的树干也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整个画面的艺术美。最后部分主要是作品展示,不乏有许多好的作品值得借鉴。在画玻璃利用相对整齐的笔触,表现出玻璃的硬度感。风景画中的虚实处理得非常到位。一座临水的古代建筑是画面的主体,安排在画面的中景,右边的回廊过道处理得就比较虚,往右边几乎虚得接近白纸,有一种由深变浅慢慢过渡的朦胧感,同时又好似云雾飘过来,犹如仙境般的境地。建筑是技术和艺术的综合体,作为专业的设计人员,素描是必须掌握的一门技能,是所有设计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技能。素描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把建筑塑造成具有立体感的物体,而且还应该学会一种以专业的眼光来观察物体,从而发现生活中的美的规律,最终去创造美,给人们以美的享受,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这也是素描的最终目的。建筑素描是一门实用美术,讲究的是物体的整体大关系,对比的强烈程度,装饰品味及图形设计的新颖,而不像纯艺术那样把物体表现得那么细腻,深入刻画得那么细致。书中作品的素描关系非常明确,“黑”、“白”、“灰”对比强烈,而且笔触简练,高度概括,比较适合学生临摹学习,而且容易出效果,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今后的专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会元.设计素描教学[M].江西美术出版社,2001,8.
[2]周宏智.建筑美术•铅笔素描[M].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6.
作者:吕美萍 单位: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美术设计;计算机技术;应用
传统的美术设计形式比较单一,随着计算机技术在美术设计中的应用发展,使得美术设计的形式变得多姿多彩,融合并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美术设计的效率和水平,因而计算机技术在美术设计各方面中得到了广泛性的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给了美术设计更大的展示舞台,本文将对计算机技术在美术设计各领域的发展进一步展开讨论。
一、计算机技术在美术设计中的定位
计算机技术在美术设计中的实际应用过程中,首先要科学合理地掌握计算机技术应用的程度,因为计算机技术在提高美术设计水平的同时,也仅仅是辅技术工具,计算机技术并不能够代替美术设计的工作。其次,美术设计师在美术设计中应该合理地应用计算机技术,不能依赖计算机技术,而忽视了美术设计创作,要在美术设计中体现艺术的精髓,要把计算机技术当作一种工具,进而提高美术设计的艺术质量。
二、计算机技术对美术设计的意义
1.美术设计的表达形式更加丰富
其实无论是传统的美术设计还是融合了现代化计算机技术的美术设计,都是要表达设计师的一种思想情感,而传统的美术设计表达方式比较单一,而融合了计算机技术应用的美术设计表达形式变得更加地丰富多彩,运用各种计算机绘画软件使得美术设计更加方便、简单,现代化的美术设计不仅仅是图像的设计,还融合了声音和视频效果,像flas和网络游戏的出现等,丰富了美术设计的内涵,使得美术设计充满了生命力色彩。
2.美术设计的工具更加丰富
在以前的美术设计中,美术设计的工具只是纸、画笔和颜料等,在使用画笔和颜料进行美术设计创作时,经常会有不同程度上的误差,从而影响了美术设计的总体感观,而在应用了计算机技术以后,使得美术设计的工具更加丰富,比如说人们可以使用Photoshop和AutoCAD等软件进行美术设计,在Photoshop的软件画板中可以对图像进行任意的设计和修改。应用计算机技术软件,能够快速提高美术设计的绘画效率,而且跟传统美术设计中颜料不同的是,在Photoshop绘图软件中有着千种以上的颜料,使美术设计的颜料种类更加丰富,使得美术设计的效果更加精致。
3.美术设计更加现代化
在传统的美术设计思想中,美术设计还停在纸质绘画的设计上,而计算机技术的在美术设计中的应用,使得美术设计更加全面现代化地发展,人们能够通过计算机技术更加真实地表达出设计想法,使美术设计更加富有创新性。
三、美术设计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1.计算机技术在美术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平面设计在美术设计中是一项重要的设计项目,而计算机技术在现代化美术设计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美术平面设计在应用计算机技术的时候,可以对平面美术设计中的图像进行简单的处理,还可以对平面设计的方式进行空间上的转换。计算机技术在美术平面设计上应用的出现,改进了传统平面设计方式,使得平面美术设计能够更加简单地进行,而且通过计算机技术在美术平面设计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美术平面设计的工作效率,在进行美术平面设计时,利用计算机软件可以对所画图形进行任意角度上的裁剪和转换,而且转换后的平面设计效果非常完美,使得美术平面设计的效果完全能够达到人们的审美需求。
2.计算机技术在美术动画设计中的应用
不单单是美术平面设计中应用到了计算机技术,在美术动画设计当中更是进一步应用了计算机技术,美术动画设计行业的发展,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是分不开的。3D动画的设计则必须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设计,在3D中能够出现许多立体性的人物和立体的景物,所有场景都是由计算机软件绘制而成的。在美术动画设计当中,美术动画设计师可以通过对动画设计的需求而应用计算机软件设计从而设计出美术动画,从而使人们能够身临其境地观看美术动画设计作品。计算机技术在美术动画设计中的应用,大大促进了美术动画设计行业的发展,目前,在3D动画电影的设计中,已经广泛应用计算机技术,使得动画电影效果达到了质的飞跃。
3.计算机技术在美术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计算机技术在美术建筑设计中也不断得到了应用,例如说对建筑动画的设计,可以通过3D动画设计对建筑的立体图进行展示,让人们在建筑完工前就可以看到建筑的美术设计效果,在美术建筑图的设计中,应用计算机技术,能够大大缩短美术建筑设计的时间,还可以使得美术建筑设计的效果非常美观,通过计算机软件的绘画功能,使得美术建筑设计的效果图同真实的建筑物高度相似,从而促进了美术建筑设计行业的不断发展。
4.计算机技术在游戏产业的应用
在游戏产业的制作中,也已经充分融合应用了美术设计与计算机技术,例如在“地球帝国”、“红色警戒”等游戏软件当中,完全融合了3D真实画面,在游戏中使人们感受到真实的景象,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各种真实的动画游戏深受人们的喜爱。
四、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对计算机技术在美术设计中的定位进行了分析,了解到了计算机技术对美术设计的意义,从而促进了美术设计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发展。在美术设计中融合计算机技术,能够大大提高美术设计的质量,提升美术设计的创作水平,因此,在今后的应用发展中,要综合考虑计算机技术在美术设计各行业中的应用效果,改善美术设计的计算机技术水平,从而促进美术设计与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培光.计算机与美术设计新体系[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2(01):114-115.
[2]田中平.浅谈计算机技术及其网络在中学美术课的应用[J].求知导刊,2015,16:141.
1计算机设计
在计算机的设计方面,关于三维动画制作工作其实是一项十分系统化的繁琐过程。部分动画要将大量的图像资源传输到软件内,接着利用软件做进一步的理,实现所有图片的一一相连,当前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提升,软件技术也相较于之前有了进一步的强化,因此在动画处理制作的过程中会更加的快捷高效。
应用领域编辑计算机设计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主要是平面设计和立体设计两方面。平面设计包括广告类、插画类、二维动画、影视、服装设计等各方面。而三维设计的应用更是广泛,动漫和电视电影中时时存在着计算机设计的应用。相应的各种计算机设计绘制软件也是应运而生。计算机设计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比如使用电脑进行广告设计、书籍插图、建筑装潢、服装设计等;当把电脑美术运用在影视制作中的时候,通过被叫做“电脑特技”。就想是早年间摄影技术的研究与发现,电脑图像技术的出现同样在艺术发展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价值与意义。之前在创作过程中需要借助纸笔的美术家现在已经能够将其摆脱了,所有的绘画设计工作都能够通过电脑呈现于完成。对于电脑数码美术的概念及范围当前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设定,社会各个领域对这一全新的知识抱有的看法尚未完全一致,或多或少的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各个领域的学者都认为电脑数码美术史一种可以实现动画设计处理并运用于影视制作工作中的艺术类别。
设计可以说是美术这门课程的其中一个部分。电脑数码美术的出现为其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很多都与美术设计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像是商品商标的设计,外包装的设计以及建筑工程的设计等。通过计算机的运用,设计师拥有了更为宽阔的思维发散空间及艺术表现形式,帮助他们更加高效的完成设计工作。当前计算机技术水平的快速前行,已经逐渐的扩展到越来越多的工作领域,其便利性、快速性、高效性使计算机技术在人们的工作和学习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美术和计算机在一定条件下巧妙结合,加上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给实用美术带来无限发展的空间,美术设计人才的社会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2计算机美术设计的特征及优势
2.1较为强劲的设计功能就美术设计而言,计算机的应用无疑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相较于传统的设计工具,其体现出更为强劲的设计功能,这是以往美术设计所无法胜任完成的。并且更为重要的一点是通过计算机美术设计,能够更便于设计书对方案的修整,为设计师创造更为宽阔的思维发散空间,间美术设计由之前所局限的平面设计进一步的深入到了更多的艺术领域。3.2丰富多样的美术设计软件计算机美术设计的多样性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在美术设计软件的丰富多样上,例如广告平面设计软件如:Photoshop、CorelDraw、GooglePicasa,能实现对照片、logo标志、广告、图片的设计等,同时还能增加图片的效果处理。建筑施工图设计如AutoCAD、3DMAX等,室内外装饰设计效果等。
2.3海量存储的设计素材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建立了信息资源共享的平台,计算机网络信息化以及海量存储的特点,致使美术设计者能轻松获取素材。同时也可通过计算机美术设计实现传统美术设计不可能实现的效果,将以前的创作设计应用到新的创作中去。计算机对于美术设计作可以进行海量存储和网络信息化使作品出版、传播具有显著优势。同时计算机美术设计也推动了整个美术设计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立了美术设计者的相互交流和沟通的平台。
3传统美术教育设计和计算机美术设计的关系
美术也叫做空间艺术,西方传统美术引用物理学的概念,把长度、宽度、深度作为表现视觉真实的“三维空间”的理念,传统美术的这一特性竟然被电脑美术实实在地实现了,从传统的用平面的明暗关系和透视关系来再现三维空间到数字化的真实的矢量运算三维空间——计算机三维动画,计算机设计无疑是对美术作为空间艺术的重要发展和完善。即使当前计算机美术设计转变了传统的美术行业发展方式,不过我们仍然需要认识到其关键还是美术设计,关于美术设计的进步最重要的考量事项是其作品的功能、艺术观赏价值等。所以说作为现代一名合格的美术设计师必须要拥有较强的艺术鉴赏水平以及创造力水平,这样才可以将确保其设计作品具有丰厚的文化内涵。如果想要设计出优秀的美术作品,设计师应该注意实现计算机美术设计与传统美术设计的有效融合,实际上形成了以传统的美术设计作品为底蕴、以计算机美术设计为手段的设计模式,设计者的审美能力越强,艺术修养越高,则美术设计师设计出来的作品具有越能越高的品
作者:张天意单位:山东理工大学滨州市技师学院
1建筑在服装表演舞台美术设计中的应用最早是理念上的。
建筑的空间是三维的,服装表演舞台造型的任务就是要创造三维空间的视觉幻觉。三维空间除长度和宽度外,最主要的就是深度,而深度的建构就要有近景、中景、远景,这正是建筑的主要特征。设计师当然不会把建筑的造型直接搬上舞台,但可以巧妙地运用建筑的框架式结构,如1995年在北京故宫举办的主题名称为“紫禁城”服装表演,就是以故宫大殿为背景进行设计,所展示的服装灵感也全部来源于故宫的建筑,整场演出古朴凝重,庄严大气,营造出浓重的历史怀旧氛围。再如2002年世界精英模特大赛总决赛在拉萨布达拉宫前举办。布达拉宫重重叠叠,迂回曲折,同山体融合在一起,高高矗立,壮观巍峨。宫墙红白相间,宫顶金碧辉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2现代造型艺术手段在服装表演舞台美术设计中的应用
(1)构成艺术。构成艺术是在近代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最早源于德国的包豪斯和俄国的构成主义。它是一门平面设计,广告、装潢、工业设计、网页设计、商业设计、建筑与室内设计等行业的专业人员必修的基础课。它以抽象的、数理式或多种综合形态的思维方式对点、线、面进行重组和建构。在一场香奈儿(Chanel)时装展示中,模特们从一个38cm(15英寸)大小的软面料手提包造型通道上场。软面料手提包为点,模特的展示路径为线,加之舞台的背景,通过点线面结合的整体结构加深了对香奈儿服装服饰的总体印象。(2)环境艺术。环境艺术是指环境艺术工程的空间规划,艺术构想方案的综合计划,包括环境与设施计划、空间与装饰计划、造型与构造计划、使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的计划等。环境艺术是一个新兴的、边缘的、综合艺术系统工程,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专业。著名日裔服装设计师三宅一生曾在地铁站举行过时装会,运用地铁站通道设计演出空间,利用川流不息的地铁作为表演背景,以期望达到一种时空穿梭的效果[1];法国设计师皮尔·卡丹先生也曾将自己的会移师敦煌大漠,苍凉悠远的天空、广袤无垠的沙漠与飘逸空灵的服装、悠然前行的模特相得益彰,给人以强烈的美的震撼。设计师托马斯曾经设计的舞台背景很容易使人想起在阿尔卑斯山上滑雪时看到的牧人小屋。白色的伸展台用具有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特色的华丽装饰品装饰。为了更好地将阿尔卑斯山场景展现在舞台上,部分表演舞台还采用人工降雪。(3)展示设计。展示设计是人们运用空间规划、平面布置、灯光、色彩配置和视觉传达等有效手段营造一个富有艺术感染力和艺术个性的展示环境,通过这种展示面貌,有计划、有目的、合乎逻辑地将展示的内容传递给观众,力求对观众的心理、思想与行为产生影响的综合性创造工作。服装表演艺术归根结底就是展示艺术。山本耀司,一个简约主义设计师,也常常通过舞台布局来反映其设计理念。他通过一张狭窄的未经加工的木制伸展台设计出了一个斯巴达克式的舞台布景,以强调作品的纯粹简约风格。装饰性的物品作为舞台美术设计的一部分可以用来突出主题和增强气氛。美国本土印第安民族的服装展往往用五彩斑斓的干玉米、各种篮子以及当地的一些植物混合着纳瓦霍人独具特色的毯子和船板来做装饰,以突出独具特色的模特和服装。美国德克萨斯州向来以种植传统农业为荣,所以舞台美术设计往往在舞台上使用马刺、缰绳、马鞍以及其他一些西部饰品来体现他们的这种自豪感。当然,德克萨斯州的大幅地图也常常用作舞台背景。服装表演舞台美术设计在自己的发展道路上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把舞台美术设计融入服装表演之中,并合理运用传统和现代的造型艺术手段,突出创意上的整体性与独立性的特色,服装表演艺术定会以新的姿态赢得更多的观众。
作者:段鹏 张原 单位:西安工程大学 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
1.1增强专业学科间的连贯性,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美术设计模块式教学为教师提供了相对完整的教学时间,对相关或重复学科之间的课程进行有效整合,适应了美术设计专业教学连贯性的需要,提高了教学效果.美术设计模块式教学让教师有针对性备课,全力以赴进行教学设计,教师对相关知识的扩展和补充,使本专业课程从知识理论学习到实践能力训练的教学全过程一脉相承,理论与实践结合得更加紧密、一致.学生集中精力学一门课程,思维更加连贯,技能掌握得更加娴熟.在课程上进行大模块式安排,比如将设计色彩、构成、建筑绘画作为一个大模块,任课教师在教学计划中根据学生的条件和接受能力灵活安排教学.在第一学期讲授建筑美术理论时穿插色彩的实践课的练习.这样学生在听生硬的理论时可以进行有趣的色彩练习,经过一定的色彩练习然后再讲建筑美术色彩理论,学生会有更深刻的认识.第二学期有了美术基础,可以大量的对设计色彩进行实践性教学,同时开设了构成课程.三大构成的目的主要是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对美术基础和色彩设计的理论认识和掌握,构成课程中的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便简单易懂.教师在这种连贯性的教学计划中,可以再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和进度,让学生更加清楚、系统地学习到设计的基本技法和基本理论.课堂内容生动,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就高,其思维更加活跃,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充分吸收.
1.2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有利于培养应用型人才
高职教育是以满足社会对专业技术人才需求,培养“岗位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而模块式教学整合了基础课教学和专业课教学,很好地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美术设计专业模块教学更重视实践教学,培养既懂理论又掌握一定技能的人才.模块教学课程教学就是克服传统“三段式”课程模式的弊端,理论和实践充分结合,不是孤立传授知识,也不是单独传授技术,而是把基础理论和实践充分结合起来.例如在讲授平面构成理论课时,由于内容抽象给学生带来一定的难度,这时引入一些招标方案,把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设计紧密结合起来,理论理解就更容易,又让学生感觉我们学的基础理论是能用得上,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若根据理论知识,进行想象构思,能自己设计出模型,会增强学生成就感和满足感.讲授立体构成时,学生已经对设计有了一定的认知,具备了一定的动手能力.所以,要求学生通过设计要素、设计概念和设计方法制作出建筑外观模型、室内装饰模型和小区规划模型.大大加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如在CI设计课上可以把本学院的视觉形象引入课堂,上课时讲授了设计概念、设计理念、设计方法等理论问题后,要求学生根据本校教学理念、学科优势,运用设计要素、方法,做一个视觉形象设计.教师辅导学生把美术设计理论融入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产生了许多优秀作品.
1.3模块教学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模块教学中有许多设计练习,以及项目设计,要求学生不仅有基本美术学绘画技法,还应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根据生产和社会实践的需求,需在理论基础上进行大胆构思、创意,需要学生有教强空间想象能力、动手能力,只有计算机设计技能无法设计出企业满意的作品.美术设计课程学习不仅需要基本美术学理论和技能,需要有创意,用电脑设计出效果图,制作模型、设计投标.在美术设计实践中需学生之间团结协作,以及团队间合作,甚至还需和用户沟通,并根据客户意见进行修正方案.这样的分工不仅锻炼了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还锻炼了学生的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团体合作等能力.通过模块式教学,将实际项目引入教学课堂,贯彻“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和“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为其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自学能力,提高自主创作和团结协作意识.
2美术设计专业模块的建构
美术设计专业模块的建构应遵循原则科学性和实用性等原则.课程设计一定围绕社会需求来设计.首先,应该对现有的教材和教学大纲内容根据社会需求进行深度挖掘分析,对重复的课程进行压缩和删减,把关联性较强的课程整合起来,保证教学时间的连续性,保证知识的完整性.根据美术设计课程特点和内容进行模块化,对课程内容相同而表现形式不同的课程进行有效整合,把教学内容分解成多个模块,或者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选择、组织教学内容.美术设计模块主要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等大模块.根据具体专业特点进行课程开发和选择,平面设计课程多强调色彩和手法,而室内设计不仅要考虑美感和创意还应考虑空间结构以及实用性,所以这两个专业开设的课程侧重点应有所不同.分析专业课的教学目的与要求,让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服务于它.其次,实施模块教学,保证教学质量.教师应该学习和掌握模块教学的理念、基本思路、流程,认真了解学生的基础和需求.可以采取分层教学模式,对各模块教学目标进行认真定位,并结合学生的学习现状和就业意向,让不同层次学生都能掌握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内容.及时调控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我们在模块教学中教师应该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行行为引导式教学.因为美术设计更强调思想的开放性,不能使学生思维模式化、流程化.为了克服教学的随意性,教师应该及时对学生独立作业及时点评,多鼓励少批评.除此之外采用“综合模块”来促进知识之间、知识与技能之间的沟通,通过模块的合理组合,提高模块教学的整体性.
3做好美术设计模块教学配套工作
3.1建立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保证教学秩序有序进行模块式教学是个系统工程,需重新制定教学大纲,教师对教学课程重新设计.需要学校建立较多实习基地,需要更多“双师型”教师等.建立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是实施模块化教学保障.应该借鉴先进院校的美术设计专业模块教学的先进经验,制定教学大纲,对教材内容重新整理、分析,根据企业的需要选择课程或(单元),并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才能保障教学质量.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不能想讲哪模块就讲哪,容易的知识多讲,不容易少讲,应该有统一大纲、教学目标,建立科学考核制度和方法.明确责任,强化意识.可以设置模块负责人、课程负责人.许多院校还设立了教学督导组,在期初、期中、期末定期检查和听课,督促教师认真教学,督促学生努力学习,保证模块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3.2加快教学硬件建设,提供良好学习环境
教学场所和教学设备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模块式教学加大了实践教学的比重,学校应该加大对模块教学的投入,建立更多实训教室、实习基地,为模块教学提供更多教学空间.提高设计环境条件,联系建筑设计公司将实际项目纳入实践性教学中.美术设计专业需要更多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师,学院应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保证模块教学的需求.模块教学需学生有创意思维,有开阔视野,因此应掌握一定的建筑、摄影、广告、风俗文化.需学生有更多时间自主学习,需要大量图书和资料;教师为了了解先进理论和技能,备好课,丰富教学内容,也需要图书和期刊等信息资源.因此,学校应该加快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以保证教师和学生对学习资源的需求.
3.3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提高教师素质
1 戏剧创作
戏剧创作最早出现在西方,后逐渐被各国所接受,成为一种多元素的文化。在我国戏曲的创作从改革开放以后逐渐被重视起来,全国创作改编的剧目节目每年大概有2000多个;有394个创作机构,包括剧目室、艺术室、创作室;从事创作的人员有 3060人,这主要是表演艺术创作,不包括文学、美术方面;艺术刊物(不包括文学刊物)有 60家左右,因此整个来说,戏剧创作已经成为我国主要艺术文化创作的主导发展趋势。在我国戏剧创作历经千年流传,也很擅长吸收和创新。在全球化大趋势下,文化的多样化,戏剧创作也蕴藏着无限生机,戏剧创作在当代的发展,对全球化背景下保持民族特性、弘扬民族精神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价值。 对戏剧创作来说,剧本创作是基础。早就说过,“繁荣的关键是创作”、“剧本的生命在于演出”。现在的剧作家,创作天地宽了,条件好了,但商品经济对心灵的诱惑和腐蚀太严重了。没有纯净坦荡、自由放飞的心态是写不出好剧本的。剧作家要静下心来,独立思考,有感而发,才能创作出形象生动、内涵深刻的剧本来。戏剧创作的题材也要创新。在传统戏剧创作上应该开辟创作题材的新领域,关注现实题材的创作,但创作理念和立意必须是现代的。站在现代人的立场上再现经典,适当取舍,挖掘经典中历久弥新的永恒主题,厚重的经典就能为现代人的生活提供源源不断的心灵慰藉。
2 戏剧创作的舞台设计
戏剧创作不单单是语言的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一种动作的艺术表现,是要从过程中引发行为或动作的一种艺术表现的形式,所有不光是重复人与人之间的交谈过程,更是一种利用语言、动作、色彩、灯光的等多形式的一种表现。戏剧作品的创作在表达上最终的目的就是要打动观众并引起观众的一种共鸣,是创作者与观众的一种艺术思想的交流,在这个交流过程中,戏剧的创作者要给观众传达一个明确的艺术表现形式,并通过戏剧的表演者达到和观众的一个交流过程,来引发每个观众的不同思考。而舞台美术设计正好可以与戏剧内容相互关联,更好的帮助观众了解戏剧作品的中心内容,所以戏剧创作离不开舞台设计。
3 戏剧创作的舞台美术设计的表现方式
戏剧创作的舞台美术设计表现方式受不同文化、不同风格的影响,使得舞台美术设计的表达方式有所不同,戏剧创作的舞台美术设计对知识的要求非常广泛,不仅要考虑灯光、化妆、服装、音响等还要懂得机械、建筑等其他方面的知识,这就需要戏剧创作者充分考虑到空间、环境、背景等多方面的因素,在舞台美术设计上要将这些全部融合进设计中去,要更好的掌握和运用多元化思维模式去看待舞台美术设计,合理利用空间、环境、背景等使舞美设计真正与戏剧创作融为一体,更好的展现和渲染戏剧创作的主题思想。
3.1 戏剧创作的舞台美术设计要要树立整体观念
在戏剧创作上我们会浓缩去掉一些东西,可在舞台美术设计上要在可行的范围内提取最有特点的元素展现在舞台上,并加以放大,对于戏剧这种综合艺术,好的戏剧创作作品必须每种元素都要达到很高的水平,还要相互间统一和谐,这就需要树立整体观念,要合理把握整体节奏和气氛,通过不同的方式的相互转换,将不同的戏剧创作形式和风格,利用不同的舞台美术设计赋予他们血肉和情感,在从新创造出来更符合人们审美的戏剧,合情合理的利用舞台美术设计的空间、环境、背景,强化时间表达能力,使得更好地发挥舞台美术设计的作用,达到整体完美的艺术效果。
3.2 戏剧创作的舞台美术设计要多种艺术形式融合
戏剧创作的舞台美术设计是多种艺术形式融合的综合艺术形式,戏剧创作本身就有自己的灵魂在里面,如何将这样文字艺术转化成舞台演出形式来呈现在观众面前,并给观众留下深刻影像和思考的余地,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多种艺术形式来展现,将不同分戏剧创作作品按照不同的审美趣味解读出来,利用不同的造型效果,不同的思考理解、不同的舞台设计、不同的展示手段,从新赋予新的舞台展现方式,通过舞台表演艺术、舞台音乐和舞台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相互融合来创作出新的优秀戏剧作品。
3.3 戏剧创作的舞台美术设计要涉猎知识面广泛
美术的深刻内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能够得到辉煌发展。美术与环境艺术是相互渗透的关系。美术传承了古老的文化艺术,而环境艺术设计融合现代建筑的多重元素。美术元素的质朴与光华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能够得到情感的宣泄,环境艺术的人文色彩是通往人们的心灵之源。环境艺术之所以能够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流,就是它用独特的存在方式传达了一种人们的心理需求。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艺术造就的是人与自然的完整结合。环境艺术设计与美术元素的结合能够发扬古老的传统,也能创造现代的灿烂。美术元素与环境艺术设计是互为基础,不可分割的整体。
二、美术功底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重要性
1.美术学可以促进环境艺术设计的审美。
美术功底是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技能,一个建筑物的产生,与美术是不可分离的。设计的基本理念一般都源于美术功底。没有好的基础是不会设计出好的作品的。美学涵盖的范围是非常广阔的。在很多学科中,都有美学修炼。环境艺术设计是美学最高体现,是一门综合美学艺术。美术学理论中,关于美学的基础训练是非常严格的,美学理论从形体、结构到文化、态度,都是要服务于人的基本思维观念。美术学涉及一个民族的文化、风俗、思想、行为。例如中国环境艺术设计中,四处充满了中国元素,无论从哪个角度,都能够感受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散发出来的民族魅力是非常吸引人的。西方环境艺术中,到处充满了当地的宗教主义色彩,一个地域的文明和文化,在环境艺术上能够得到最美的体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蔓延,文化融合带来了艺术的融合,环境艺术作为一个国家建设行业的龙头产业,贮存了丰厚的力量。
2.美术基本功与环境艺术设计具有相通性。
美术基本功包含了多种内容,绘画是基础,雕塑是必备学科,工艺美术和建筑美术是一种升级。美术基本功在这些基础学科基础上,融合了文学、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所以美术基本功实际上就是艺术的基本功。美术通过色彩、线条解释物体,环境艺术也是通过这些手法进行表达。美术功底与艺术功底在很多方面是重合存在的。美术基本功中的明暗、事物剖析、结构、体积都是与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内容不谋而合。所以,美术艺术形象与环境艺术的表现创作是同一根基。
3.美术价值提升了环境艺术设计的理念。
在环境设计中,一个重要的设计就是对设计风格的把我。设计风格是环境艺术的核心价值。一个建筑体系的建立,一般都是为了纪念或者弘扬某种精神。美术价值植根于厚重的文化传统,每一种色彩和每一个构图都承载着民族的使命。在环境设计中,把握和确定一定风格,决定了建筑体系的成败,同时也决定了这个环境体系的价值。环境艺术价值是可以永久流传的艺术珍品,既是有形的物质保留,也是文化内涵的永久传承。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注重美术价值,就是丰富了各种文明的符号,用理想和神韵表达物质的最高境界。在环境设计中运用美术设计,可以完整的体现地方特色、历史意味、自然主义。美术功底对环境艺术设计具有决定性作用。
三、结论
现代舞台美术设计发展受新观念、新技术、新方法应用的影响越来越大,我们不可能绕过这些影响来“独立”发展舞台美术设计事业。因此,为了使众多舞台美术设计者能准确把握现代舞台美设计发展趋势、进而更加科学地开展舞台美术设计工作,笔者在总结阐释现代舞台美术设计含义与特点的基础上,从多元化、综合性、科技性、人本性和创新性几个方面探讨了现代舞台美术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问题。
关键词:
舞台美术;设计;发展;创新性
随着人们艺术审美意识的增强与水平的提高,舞台美术设计在现代舞台表演艺术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进一步优化、改进舞台美术设计,成为提高现代舞台表演艺术效果的重要与有效途径。伴随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其已经逐步占领舞台美术设计领域,一系列的新观念、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为现代舞台美术设计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但其在为现代舞台美术设计注入新生机与新活力的同时,也对现代舞台美术设计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我们准确把握新观念、新技术环境影响下的现代舞台美术设计未来发展趋势,进而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和方法,以保证我国现代舞台美术设计事业的健康发展。为此,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在总结阐释舞台美术设计的含义与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现代美术设计未来发展所表现出的多元化、综合性、科技性、人本性与创新性特征;以期对众多舞台美术设计者准确把握现代舞台美术设计的发展趋势,以及更加科学地开展舞台美术设计有所帮助。
1现代舞台美术设计概述
1.1现代舞台美术设计涵义
现代舞台美术设计过程及成果涉及多个元素和因素,是由多个元素、因素构成的空间与时间的综合体,具体包括舞台、道具、灯光、服饰和化妆等元素,以及与舞台、道具、灯光、服饰、化妆相关的空间、形状、光色、质感和活动等因素。现代舞台美术设计的任务与目的,在于依据既定剧本内容及相关演出要求,在进行统一、充分的艺术构思后,借助于现代多种造型艺术手段营造出良好的舞台表演氛围和效果,以此更好地表现剧本内容和塑造角色形象,满足观众多样化、个性化的艺术需求。这既是现代舞台美术设计所要完成的任务和达到的目的,同时也是其深层次内涵所在。
1.2现代舞台美术设计特点
现代舞台美术设计内容涉及视觉艺术、听觉艺术和造型艺术等多个方面,可以归属到二度创作范畴,因为是在已有文学创作及编剧充分构思的基础上进行的二次创作,它以一种特殊的形式实现了对戏剧涵义的表达。对于舞台美术设计灵感,其一方面来源于既定戏剧作品及内容,另一方面则来源于设计者生活的经验和体会,这种经验和体会的选择以剧作者的创作目的和演出需求为导向。舞台美术设计不是独立的,其不能脱离戏剧作品和演出的需要而存在,是舞台表演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个设计过程及成果都需要围绕舞台表演艺术展开,舞台表演艺术指引着舞台美术设计发展,舞台美术设计之精妙也即体现在其对舞台表演艺术的服务与发展上。简言之,舞台美术设计有明显的非独立性和综合性特点,其不能“独立”存在,是对视觉、听觉和造型多方面艺术内容的综合运用。此外,舞台美术设计还具有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特点,其依赖于既定戏剧作品内容及设计者的生活经验。
2舞台美术设计发展趋势
2.1多元化发展趋势
舞台美术设计的“多元化”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设计内容组成的多元化,另一个是设计风格的多元化。对于舞台美术设计内容的多元化发展趋势而言,主要体现在舞台美术设计不再局限于传统道具、布景、灯光效果等元素、内容的运用上,还体现在其对现代绘画、雕塑,现代工艺美术、实用美术,甚至是现代园林、建筑及流行音乐领域中多种艺术相关元素的运用上,设计元素运用多元化的趋势明显。对于舞台美设计风格多元化发展趋势而言,传统舞台美术设计风格主要体现为对现实主义、写意主义的运用上,而随着时展的影响,一些新的思想、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舞台美术设计,越来越多的舞台美术设计表现出印象派、抽象派等西方艺术风格特征。
2.2综合性发展趋势
相较于传统舞台美术设计,现代舞台美术设计有了更大的提升、发展空间,其主要原因就在于现代舞台美术设计强化了各元素、因素的综合运用,使不同的元素、多方面因素成为一个整体,起到提高舞台表演水平的额作用。如前所述,多元化的舞台美术内容、设计风格的运用,也体现了一种综合性特点,使现代舞台美术设计能满足更多人的不同观赏需求。现代舞台美术设计的另一个综合性发展趋势还体现在其对多种设计理念、思想的融合,只有设计理念、思想跟上时展的潮流,才能保证舞台美术设计效果符合与满足观众的艺术审美需求。随着人们思想观念、审美意识越来越多样化,综合的舞台美术设计是大势所趋,也是有效满足人们观赏需求之需要。
2.3科技性发展趋势
现代科学技术对舞台美术设计的影响显而易见,其不仅让舞台表演变得更加富丽堂皇、多姿多彩,更让舞台表演变得魔幻、不辨真假,舞台表演时空感大增、舞台表现力大幅提升,这都依赖于现代科技的应用。舞台美术设计的科技性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舞台布景构建的科技性,如利用3D全息投影技术打造的立体投影布景,不仅可以有效减少实物的使用,从而有效增大舞台表演空间,而且还能为观众提供更强的临场感;二是舞台功能构建的科技性,主要体现在借助于现代科技将舞台“切割”成更小“模块”,再通过“模块”间的组合拼接出所需表演空间,在大大提高舞台空间利用效率的同时,也更能给观众营造出一种变幻的“现代风”。
2.4人本性发展趋势
自进入到21世纪,人本理念被更多人接受与认可,同时也逐渐融入现代舞台美术设计中,这种人本性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表现:第一,舞台美术设计师的作用得到更好发挥且受到更多人的尊重,社会对舞台美术设计行业也更加重视与认可,舞台美术设计师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对舞台美术设计事业繁荣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第二,社会更加重视对舞台美术设计新人的培养,更多的艺术院校、戏剧院校都开办了相关的专业,为社会输送更多、更优秀的舞台美术设计人才;第三,舞台美术设计成果更显人本性,即开展舞台美术设计过程中更多考虑为人服务、更多考虑符合人之特点的设计,这也是舞台美术设计人本性最本质的体现。
2.5创新性发展趋势
舞台美术设计活动的本质是创造,它是以多种艺术手段为基础,通过进一步美化舞台环境使之配合剧情的发展及演出,从而取得理想中的舞台表演艺术效果。虽然舞台美术设计源于生活和经验,但其可贵之处在于创新和创造,这也是舞台美术设计师“舞美创造者”之称的由来。创新、创造是舞台美术设计事业发展、完善的重要基础与条件。现代舞台美术设计,已经开始重视创新、创造,但对创新、创造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足。设想在一个有着“创新至上”理念的“创造型社会”里,一个缺少创新、创造的舞台美术设计师,以及缺少创新的舞台美术设计事业将会面临着一个什么样后果?舞台美术设计事业未来发展前景如何将取决于创新水平的高低。
参考文献:
[1]张爽.探讨舞台美术设计的创造性[J].美术教育研究,2015(13).
[2]谷丹.探讨舞台美术设计的创新与发展[J].戏剧之家,2016(05).
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符号,具有人文性与生态性相统一的特点,同时蕴含文化与经济两种价值。因此,园林美术设计既可以归类于艺术创作,也可以视为一种泛化的建筑营造工艺,主要表现为通过“园林”这一空间容纳多种美术实体,如植物、古建、雕塑等。立足当前城市化背景,园林是城市规划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以一隅之地发挥着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改善生态等作用,也是城市人口主要的休闲、养生、娱乐场所,而一个园林项目的最终形态,源自于园林美术设计的巧妙构思、搭配、组合,因此,高校在园林人才培养过程中应以市场需求为依据,不断提升人才园林美术设计素养。从学科建设角度出发,园林美术设计是高校园林专业视阈下重要的教学内容,它综合了园林学、美术学两大学科专业知识,教学实施具有明确的目标性,如“园林素描”“园林速写”“园林色彩”等;具有广泛的教育对象覆盖面,如景观、建筑、环艺等专业的学生。反观我国高校园林美术教育现状,在课程价值定位上普遍存在偏差,一定程度上混淆了“园林”与“绘画”的关系,往往采用培养画家的思维方法培养园林专业人才,不仅课程内容中“纯美术”的理论、概念、知识点等所占比例较高,且在教学组织上也呈现出绘画平面和园林空间的割裂状态,这些都与园林类专业所强调的生态思维、空间造型、实际操作等要求相悖。结合现代社会中园林专业人才社会定位分析,高校在园林美术设计教学中应明确“独立学科”地位,理清传统美术教学与园林美术教学的异同点,积极改进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此谋求园林美术设计教学内容及形式的创新。《园林美术(第2版)》(重庆大学出版社,2019年6月版)一书由孟庆英著写,作者以高校园林美术教育实施者及研究者的身份,对于园林美术设计的教学内容及形式特点进行了系统且深入的探索。总览全书,具有3个显著特色。
一、体大虑周、园林美术设计教学内容系统全面
《园林美术》一书开宗明义,将园林美术定义为面向园林人才的“应用美术”,它的主要价值是应用美术原理、技法、审美等展现出园林之美,是园林专业人才具备的基础技能。全书包含三大模块、七小章节,基本涵盖了园林美术设计的全部知识点,且每个知识点讲解深入翔实,非常注重“园林学”与“美术学”的平衡性,可谓“体大而虑周”;整体教学内容组织也较为合理,按照先易后难、从浅到深、由平面到空间的逻辑铺陈,具体由“美术概述”“绘画基础”“素描”“色彩”“表现技法”“配置和造景”“美术字和图案”构成。首先,作者利用多种美术创作形式阐述了园林美术设计内涵,并以“绘画基础知识”展开本质探究。该部分内容集中于模块1“美术基础理论知识”部分,全书开篇,作者并未直接切入“园林”相关主题,而是通过雕塑、绘画、工艺美术等循循善诱,在潜移默化中分析了“美术之美”。例如在“绘画”部分,简介了中国传统画、油画、水彩画、水粉画、素描、版画等之间的差异,强调每一种绘画艺术形式都有对应的文化渊源,由此形成的艺术联系也会直接、间接地影响到其他艺术领域——如中国传统画追求“虚实相生、师法自然”以及“以形写神、形神兼备”,这种独特的美术理念映射于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则以“天人合一、万物和谐”的意境为追求,而西方油画色彩丰富、立体感强,由此而形成的美术理念作用于园林载体之上,则反馈为“中规中矩、冷峻庄严”的质感——本书进一步利用绘画基础知识,强调在园林美术教学过程中应“透过现象看本质”,书中列举了“形体构造”“形体比例”“景观透视”“空间构图”“明暗变化”等知识点,并为读者配上丰富多样的图片,以增强直观性和说服力。其次,作者利用素描、色彩两种美术训练方式阐释了园林美术设计途径。该部分内容集中于模块2“美术基础实践技能”中,作者向读者传递了一个重要观念:尽管在新媒体时代表现手段不断增加,但手绘仍然是园林美术设计的主流手段。换言之,素描可视为“纯色手绘”,色彩可视为“多色手绘”,这两种美术训练方法对园林美术设计作用各有侧重。其中,素描训练侧重于明暗、形态,学生在掌握几何体素描、静物素描、风景素描等技能之后,能够提升对园林美术设计的布局掌控力,也可以作为积累素材的途径;而色彩侧重于远近、层次,基于色彩逼真生动的表现力,能够很好地还原园林空间的真实形态,增强园林美术设计作品的人文气息。再次,作者利用多种美术表现技法阐释园林美术设计效果图的实现机制。该部分内容集中于模块3“园林专业应用技能”中,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作者将一个完整的园林美术设计项目分割成三部分,分别为“表现技法”“构成要素”和“细节装饰”。其中,“表现技法”包括传统手绘和电脑绘图两种。手绘的优势在于自由度大,能够很好地将园林设计师的创意构思表达出来,且综合水彩、水分、钢笔、彩铅、马克笔等工具,可以提供多种设计风格,但缺陷是效率较低。以“水彩画”为例,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经历“轮廓勾线填大色块填小色块填装饰色细节处理”一系列过程,且无法很好地保障比例、明暗、层次等效果。电脑绘图是园林美术设计的重要发展趋势,书中为读者推荐了3Dmax、Photoshop、CAD、Painter等常用软件,利用电脑绘图可以便捷建模、场景渲染,最大程度上节约了设计成本,但不足之处是“艺术失真”,电脑绘图作品容易陷入“恐怖谷理论”陷阱,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官体验,且容易削弱园林美术设计的人文意境;本书对“构成要素”的分析相对简洁,指出中西方园林案例中主要构成要素为“植物+造景”,在实现机制上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细节装饰”以美术字、图案为例。
二、形式新颖、园林美术设计教学要素主次分明
为了突破“纯美术”教学内容桎梏,本书在园林美术设计教学形式上进行了创新,在每个章节中提供多个教学栏目,以此规避纯粹“美术学”和纯粹“园林学”的分割,构建“园林美术”这一独立学科体系。同时,每个章节中以“基础知识”部分为主,课堂训练、本章小结、拓展训练与考核目标4个栏目为辅,以此做到主次分明,帮助读者合理运用园林美术设计教学要素。通过详读不难发现,各个章节内的栏目之间也保持着高度相关性,非常契合高校教育模式特征,有利于保障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协同。例如,第一章“美术概述”中,作者在“基础知识”讲述之前,先把本章“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标注出来,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强调美术及“四大分类”的概念,在能力培养上注重中外美术史作品的鉴赏能力,相对应的,在“课堂训练”栏目中,要求学生根据作品图片来判断背景文化、美术种类,在“拓展训练”中要求写出艺术体验,这种“所学知识”与“所考内容”高度一致的组织方式,有利于学校教育环境下“教与学”的平衡。此外,“基础知识”作为本书各章节的主体部分,作者为细致全面地向读者传达,在内容设计上普遍采用“图文衔接”的方法。全书容纳了海量图片,几乎每一个概念、每一个知识点、每一个训练环节都附上图片展示,如第一章中讲解“特种工艺美术”这一概念时,用“玉如意”“传统皮影”“布老虎”等作品说明,可以更好地对“特种”的内涵进行界定,它意味着“特种文化、特种地域、特种工艺”。
三、知行合一、园林美术设计理论实践密切关联
作者在前言部分明确指出:“园林美术教学不是培养画家,而是培养有园林实践操作能力的从业者。”从全书三大模块的主题来看,彰显出作者“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其中模块1“美术基础理论知识”可概括为“理论部分”,模块2“美术基础实践技能”可概括为“实践部分”,模块3“园林专业应用技能”可概括为“实操部分”,该书整体架构凸显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特色。值得关注的是,该书通过教学内容的巧妙安排,很好地避免了园林美术设计从理论向实践发展的脱节——其中,模块2“美术基础实践技能”虽然以实践为主,但实践内容却是“园林要素”为依据的美术技能训练,如“风景素描”“风景速写”“风景写生”,这种教学内容相融合的方式,将模块2打造成一个理论向实践发展的“过渡阶段”,且在章节内部,美术理论对园林实践的支撑作用也很明显,以第六章“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为例,该章节在“道路绿化配置”案例分析中,视野并未局限在绿化空间、植物、道路等实体部分,而是借助水粉画的表达形式,先将所涉及到的设计要素逐一分离,通过局部空间展现的途径优化,再一步步拼接成园林美术设计“整体效果图”。这种虚实结合、局部与整体工艺的设计思维,不仅将美术表达技法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也有利于园林建造过程中进行针对性地参考、借鉴。通读全书,作者在园林美术设计教学内容讲解方面深入浅出、系统全面,在教学形式上锐意创新、知行合一,且全书以“基础知识”为主体,既可以作为高校园林专业教学用书,也可供相关专业设计人士参考,具有较高的学术及实用价值。
作者:罗琴单位: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
(一)多数美术教师课程意识淡薄,缺乏开发能力与动力
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中职学校美术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在客观上缺少学校教研方面的压力,因此很多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对优化课程资源、课程改革的意识并不强烈,他们对学生采取的态度已经趋向于“放任不管”,在很多方面都导致学生日常的学习未达到理想的标准。中职学校美术设计专业的教师,还在日常的教学中,突出表现为缺乏开发能力与动力,他们每天都在重复着同样的教学手段,对学生的意见和看法也没有提出中肯的建议,自身的开发能力受到限制,在动力方面也不追求,总体上出现了教学上的恶性循环。
(二)不能根据学生现状,改变教学方法
中职学校虽然处于发展阶段,但部分专业的教学水平,并没有显著的提升。美术设计专业在目前的教学中,并不能根据学生的现状,充分改变教学方法。综合多方面的信息来看,该项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多数教师对学生的现状主观忽视。绝大多数的美术设计专业教师主观上认为,学生的现状是暂时的,只要跟着自己的教学走,就能够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导致学生的现状开始不断的恶化。第二,校方并没有根据学生的变化,采取积极的教学方法,而是一味的坚持传统教学,不仅浪费了学生的大好青春,同时还影响了中职学校教学水平的提升。
二、中职学校美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中职学校美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其改革已经势、法等等,不能对所有的课程都采取同一种方法,要建立教学的良性循环。在此,本文主要对中职学校美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进行论述。
(一)提高教师课程资源开发意识与教研能力
在传统的课程与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在考虑怎么把现有的内容教好,而在课程开发、创造课程等方面,并未有突出的表现,由此造成了美术设计课程的枯燥、无聊、机械性重复,消磨了学生的兴趣。在未来,必须提高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与教研能力。首先,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上,不要总是局限于固有的课程资源。美术设计专业,讲究的是自然协调性和美术的多元化应用,例如,在色彩的教学中,可组织学生去不同的地方感悟,无论是人工设置的区域建筑,还是大自然鬼斧神工形成的山川河流,其色彩都具有较强的特点,而且浑然天成,这就给教学工作提供了较多的可用资源。其次,必须加强教研能力的提升。教师不要总是在固有的工作中努力,应通过教学研究,开发新的课程和内容,拓展学生的美术设计能力。
(二)注重职业教育的特点,开发教学综合探索领域
从本质上来讲,美术设计专业是一个非常活泛的专业,能够在很多领域中进行应用。为此,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必须充分注意到职业教育的特点,积极开发教学综合探索领域。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和当下的工作标准,此项改革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第一,美术设计专业必须与客观工作相结合。例如,在速写方面,要求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速写,且要表现的生动和真实,不能乱写乱画。在日常工作中,速写的作用是非常大的,要让学生注意到这一点,而不是单纯的学习。第二,必须开发教学综合探索领域。现今,工艺美术大师、民间艺人、美术研究生等等,都是教学综合探索领域的产物,通过不同的开发,能够促使美术设计专业学生,拥有更广阔的学习天地,其成就也会增大。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