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12 15:19:2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旅游资源的特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苏州高新区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旅游资源十分富集,分布面较广,自然资源以“一湖(太湖)、一山(阳山)”为主;人文旅游资源则围绕“一河(京杭大运河)”而展开,其他自然与人文资源交错点缀其间,构成高新区数量众多、种类齐全的旅游资源结构,为旅游产品的深入开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从高新区资源状况看,集聚度高、特色鲜明、感召力强的主要是特色自然旅游资源,“真山真水园中城”已成为描述高新区的经典话语,阳山、大石山等山地自然资源如同颗颗明珠镶嵌于苏州的城市之中,自然景观优美,生态环境良好;太湖旅游资源尚未开发,保持了原生态的自然环境,旅游后发优势明显;白马涧桃花水母被誉为生物进化研究的“活化石”,这些都为高新区自然生态旅游的开发奠定资源基础。
高新区历史文化悠久,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其特色人文旅游资源主要为两类,即以刺绣、石雕等为代表的传统工艺类文化旅游资源和大运河文化旅游资源。
高新区发展高新技术的产业导向留下了许多特色的社会旅游资源,秉承高新区发展脉络,将这些特色社会旅游资源有效整合,可以凸显高新区的区域特色,彰显高新区的区域个性文化,而随着休闲旅游的快速发展,现代人求新求异的观念在旅游中得到相当体现,这些特色社会资源以独具特色的形象展示在旅游者面前,能够充分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异的心理,因此可以成为高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一极。
二、苏州高新区旅游资源开发指向
第一,树立开放的旅游资源观。旅游资源具有鲜明的社会性、时代性特征,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科技的提高,人们旅游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旅游资源的范畴在不断扩大。就高新区自身而言,其众多特色的产业优势资源使其旅游资源的界定早已超出国家标准,潜力性资源丰富,因此在高新区旅游开发中,应在国家规范的基础上,立足高新区自身特点,采取“跳出资源看资源”的战略,树立开放的旅游资源观,挖掘具有开发潜力的特色资源,诸如上述的各类社会旅游资源,突出高新区“科技、生态、人文”的特点,从更高层面上重新看待旅游资源,放宽视野,兼收并蓄,促进高新区旅游资源的更好开发。
第二,旅游资源开发的选择性。旅游资源的开发要有主次之分,资源优势要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因此高新区旅游开发必须走“品牌之路、精品之路”,尤其要注重开发建设出自己的拳头产品、核心项目,以此树立高新区旅游形象,推动整个旅游业的发展。高新区旅游发展应根据市场需求,对丰富的旅游资源进行认真筛选,推出有市场前景具有较高旅游价值的重点景区、重点项目,以项目为突破口,实施项目引擎战略,实施政策、资金的倾斜,集中优势的人力、财力和精力,突出几个亮点,创建出精品品牌,来带动其他资源的开发,在重点开发建设的同时,在条件具备、市场有保障的前提下积极指导其他资源的开发建设。
第三,资源开发的可持续性。可持续发展是当今旅游资源开发的主流,其核心是追求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协调一致。旅游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因此在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时,要注重生态环境、自然风貌、人文景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建立一整套利益分配共享和旅游开发后果评估机制,用法律的手段保障旅游开发对高新区良好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程度,尤其在旅游开发的初期阶段更要注意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永续利用,最终建立以开发促保护、以保护促发展的良性发展模式。高新区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主要在经济上引导产业结构向良性化调整;在环境上开发与保护并重,塑造优美的旅游环境、优美的城区环境、休闲环境及生活环境。做到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最终做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协调发展。
三、苏州高新区旅游资源开发方向
1.加强旅游资源的集聚整合,注重区域内外的互补联动。虽然高新区旅游资源在大空间上呈现集聚化态势,但在小空间上则表现出点多、分散的格局,以人文资源为例,除镇湖刺绣具有一定的品牌影响力外,其他的人文旅游资源品位度不高,市场影响力有限,因此,高新区应以整合意识统领旅游资源开发,如在运河开发上,以运河为主轴,串联沿河景点,集中打造运河文化带。同时重视与苏州其他区域及周边地区的旅游资源组合开发,以周边成熟景区为依托,突出差异,聚集人气,形成内部整合,外部联动的动态发展格局。
2.以市场发展为导向,以快乐、轻松、休闲为开发基调。以市场发展为导向,在进行市场――产品适应性分析的基础上开发高新区旅游产品,并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致力于引导消费和创造新的旅游需求。高新区应以自然生态山水为基础,深入挖掘各类社会旅游资源,在产品开发和体系结构上,以现代城市休闲理念为指导,以快乐、轻松、休闲为开发基调,进一步突出休闲旅游特色,在旅游开发中实现文化轻松化,生态休闲化,打造苏州乃至长三角的休闲新天堂。
(一)概念认知
旅游资源是指能够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并促使其实现旅游活动,可为旅游业发展所利用,并由此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的一切自然存在和社会创造。
(二)特征解析
1、美学特征
旅游资源具有观赏价值。虽然说旅游动机因人而异,旅游内容与形式多种多样,但观光游览是所有旅游行程都不可缺少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观赏性,也就不构成旅游资源。
2、地域特征
因为地域风貌的差异而造就了旅游资源的多种多样,而且难以模仿或复制。尤其是那些历史感强的资源,更无法离开特定地理环境的历史背景,否则将失去其本身的历史价值与观赏价值。
3、不可再生性
旅游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其保护的重要性,一旦旅游资源被破坏将无法恢复。巨大的需求对旅游产品的开发、销售,是一种难以抗拒的诱惑,但同时对旅游资源也是一股无法估量的潜在破坏力。
二、旅游资源的开发
(一)概念的认知
本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本文采用广义的概念。
狭义的旅游资源开发,是指单纯的旅游资源利用的技术。广义的旅游资源开发,是指在旅游资源调查和评价的基础上,以发展旅游业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旅游资源加以利用,发挥、改善和提高旅游资源对旅游者吸引力的综合性技术经济工程。
(二)应遵循的原则
1、特色性原则
特色是旅游之魂。特色性原则要求我们在开发建设中必须尽量保持自然和历史形成的原始风貌;尽量开发利用具有特色的旅游资源项目;努力反映当地文化,突出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此外,特色性并不是单一性,在突出特色的基础上,还应围绕重点项目,不断增添新项目,丰富旅游活动内容,满足旅游者多样化的需求。
2、保护性原则
旅游资源具有较强的脆弱性,不仅会受到自然因素的破坏,在被旅游业利用过程中也会遭到耗损,而且相当多的旅游资源又不具有再生性,一旦毁掉了就难以复原。所以,旅游资源保护在旅游开发中极其重要。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资源本身保护;二是旅游环境的保护。
3、经济性原则
旅游资源开发是一项经济活动,必须遵循经济效益原则。因此,应当进行旅游开发投入―产出分析,确保开发活动能带来丰厚的利润。在充分了解旅游市场的基础上,对旅游资源开发项目的可进入性、对旅游者的吸引力、投资规模、投资效益、建设周期、资金回收周期等各方面,都应有细致的数据分析。同时,还要根据开发实力(财力、人力、物力等供给保障因素),分阶段有重点地优先开发某些项目,之后再不断增添新项目和配套设施及服务,最终形成完善的旅游设施和服务体系。坚决禁止不加选择地盲目开发,更不能不分先后地全面开发。
三、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作用
旅游规划与开发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
1.积极作用:在经济方面可以为当地居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区域经济水平,为国家创造更多的外汇。在社会文化方面增进不同民族之间互相了解,增加认同感,同时也为保留我国灿烂的悠久文化历史创造了条件。
2.消极影响: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也会产生负面经济影响,例如引起当地物价上涨、影响居国民经济稳定,滥用文化等
因此,操作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时,我们应当考虑到旅游资源的数量、密度和布局,结合当地特点特色,旅游资源的价值,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同发展。
四、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模式
1.为了保护而保护。这是消极的,也是被实践所否认的,这是文物部门的职责,不是旅游业的目的。
2.为开发而开发。这是盲目的,是小农意识。根本不考虑环境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实际上是毁了聚宝盆去讨饭。
3.为保护而开发。很多景观都是唯一的、独特的、不可再生的,如果被破坏了,是无法恢复的。对于这样的旅游资源,不能由一家企业进行垄断开发,必须是政府进行垄断,在高起点的规划指导下,以企业为主体分片分期进行开发。
4.为开发而保护。只有通过开发才能得到保护。可以选择在政府严格规划的前提下,以企业为主体进行开发。
五、旅游资源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景观中,必须是人与自然、文化与生态和谐共处的状态。将整个自然大地看成为一个宏观层次的景观,而不是微观层次的一个院落,所以,在规划与开发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旅游的对象是应该受到良好保护的。就如生态资源,其与一般的资源是不同的,是不可再生的,不可逆的。无论是山林,还是水体都存在这样的问题。所以,保护的对象是什么?谁来保护?保护的目的和动力是什么?这三者必须要搞清楚。否则,生态资源就不可能得到永续利用。
一、吐鲁番地区文化旅游资源的背景
文化旅游资源是作为文化旅游产生和发展的载体或依托物而提出并为人们所认识的。吴芙蓉(2005)认为,所谓文化旅游资源,是指客观地存在于一定地域空间并因其所具有的文化价值而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历史文化遗产或社会现象。而李氯(2008)认为文化旅游资源并不仅仅局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中的人文旅游资源,特从旅游行为出发,将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定义为:能体现出人类文化内涵并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被旅游业或其相关产业所利用,并开展各类文化旅游活动的各种有形或无形的自然、社会、文化等客体。
综上所述,文化旅游资源可以界定为:自然界或人类社会中具有旅游吸引力并能够体现人类文化内涵的各种因素的总和。这个界定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必须具有旅游吸引力;二是这些各种吸引因素既包括己开发的又包括未开发的。经过开发而成为文化旅游的吸引物后,其内涵不仅仅是文化旅游产品。三是必须能够体现人类文化内涵。如果一项资源不能够从外在或内在形式上体现出某种文化内涵也就不能将其视为文化旅游资源。
吐鲁番地区位于南疆和北疆交汇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四通八达。吐鲁番古称姑师,自两汉以来一直是我国西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中国、印度、伊斯兰、希腊罗马四大文明体系在此交汇,因此被誉为“世界四大文化体系的交汇点、华夏灿烂文明进程的活化石、西域丝路精妙绝伦的博物馆、人与自然和谐生存的欢乐园”,故城文化、西域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极地文化和名著名曲文化构成了吐鲁番的特色文化旅游资源。
二、吐鲁番地区发展文化旅游资源的优势
(一)地域文化优势
吐鲁番地区地域文化优势表现在特色鲜明、文化元素较多。民族特色表现在维吾尔族信仰伊斯兰教,喜欢戴花帽,有独特的民族服饰,且能歌善舞。文化元素表现在历史、艺术、宗教、建筑、风情、科学、生活等各个方面,这里是西域历史文化精髓的汇集之地,历代名人辈出,千百年来文人墨客与吐鲁番结下了不解之缘,并且留下了脍炙人口的不朽之作,传唱千年而不衰,为吐鲁番历史文化所体现的人文环境增光添彩,同时也使地方传统民俗发扬光大。
(二)国内品牌优势
吐鲁番地区本身就是新疆重要的旅游品牌,由于其旅游开发较早,且其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具有众多各具特色的旅游景点,在海内外客源市场上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同时,吐鲁番地区还创立了“吐鲁番葡萄干”、“驼铃”牌葡萄酒,“火焰山”精品哈密瓜等著名的产品品牌。其在国内具有较强的品牌优势。
(三)政策与基础设施建设优势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湖南对口援疆工作会议,为吐鲁番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湖南省每年将拿出一定数额的政府财政作为援建资金,为吐鲁番地区带来了大开发、大建设、大跨越的历史机遇。
国家能源战略的调整及国家“疆电东送”战略的实施,为吐鲁番地区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动力和出路;“西气东输”二线建成,使吐鲁番地区成为油、气能源东输的承载地,有利于带动地方经济产业发展;兰新铁路第二双线、乌吐城际快速列车专线、连霍高速公路等区域重大交通设施的建设,将极大地提升吐鲁番地区的对外交通条件,带动地方经济产业
发展。
三、吐鲁番地区文化旅游资源类型
(一)吐鲁番地区文化旅游资源概况
吐鲁番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曾经是西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之一,也是中国丝绸之路遗址最为丰富的地区。这里自古就是歌舞之乡,据史料记载《高昌乐》是唐代的“十部乐”之一,著名的高昌乐舞曾风靡长安城,受其影响形成了今天独具特色的歌舞艺术,吐鲁番纳兹库木、木卡姆、麦西来甫等都是了解维吾尔文化的重要窗口。吐鲁番地区文化积淀深厚,从最早的交河故城,到高昌故城、坎尔井、苏公塔、维吾尔古村落,遗存的古城、石窟寺、烽燧、墓葬、岩画等已发现的文化遗址200余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占新疆的近一半,居全国第九位。出土了从史前到近代的4万多件文物,出土文献中仅文字就达24种之多,是整个丝路沿线发现文字最多的地方。德国学者克林凯特惊叹道:“多种文化、多种宗教、多民族充分交汇和融合,在整个丝绸之路上,我们找不到哪一个地方,在文化面貌上象吐鲁番这样丰富多彩。”在新疆历史博物馆收藏的西汉到唐代,即丝绸之路昌盛的一千多年之间的文物,80%以上出自吐鲁番。
辖区内共有旅游景区15家(包括即将开业的艾丁湖景区),文物保护单位多达87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交河故城、高昌故城、柏孜克里克千佛洞、阿斯塔那古墓群、苏公塔、台藏塔、坎儿井等),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2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6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1个(鲁克沁镇),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1个(吐峪沟麻扎村)。自然景观主要有葡萄沟景区(5A级景区)、吐鲁番博物馆、海拔零点、坎儿井民俗园、坎儿井乐园、火焰山、沙漠植物园、艾丁湖景区、旅游文化广场、葡萄泉广场、葡萄步行街等。人文景观有交河故城、高昌故城、柏孜克里克千佛洞、阿斯塔那古墓群、苏公塔、坎儿井、沙漠植物园、台藏塔、“U形”风貌带、车师贵族墓葬群、雅尔湖古墓群、古烽火台遗址、胜金口千佛洞、栓马桩、雅尔湖千佛洞、五道林、海拔零点、西州天圣园、吐鲁番博物馆、葡萄街、高昌公园、葡萄干晾房、喀孜哈纳清真寺、沙疗医院、吐鲁番巴士、老城农贸市
场等。
2012年,吐鲁番市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449.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6%,其中:国内游客440.5万人次,增长12.5%;国际游客9.4万人次,下降0.7%。全年实现旅游收入9.4亿元,比上年增长10%。吐鲁番地区发展文化旅游资源有很大的
潜力。
(二)吐鲁番地区文化旅游资源的调查与分类
结合吐鲁番地区的实际,根据确定的吐鲁番地区文化旅游资源的分类方法,对吐鲁番地区境内赋存的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表1)。由表1可以看出,吐鲁番地区境内主要包括历史文化、民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民居文化、农耕文化、宗教文化文化旅游资源等6个主要类型,初步统计共91个旅游资源单体,此外还有其他一些未被开发的文化资源暂未被统计在内。其中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资源占主要组成部分,共35个,占总数的(38.46%),其余依次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27个(29.68%),民居文化旅游资源19个(20.88%),宗教文化旅游资源5个(5.49%),农耕文化旅游资源5个(5.49%)。
(三)吐鲁番地区文化旅游资源的评价
1.评价指标
根据借鉴性、可行性、全面性、层次性、主导性的原则,综合参考有关文化旅游资源评价文献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颁布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GB/TI8972一2003),基于AHP法(层次分析法)初步确定文化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通过专家征询法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修正和完善,最终确定的文化旅游资源评价的指标体系如表2所示,该指标体系包括3个层次14个指标。
然后对吐鲁番地区旅游资源单体进行评价赋分。该体系采用资源价值、资源影响力、环境状况、旅游开发条件4个方面对乡村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下分“观赏游憩使用价值”、“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珍惜或奇特程度”、“规模、丰度与几率”、“完整性”、“知名度和影响力”、“适游期或使用范围”以及“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等8个评价因子,各因子分别赋予一定的权重值,总分为100分。在实地调查和资料搜集的基础上,按照上述各因子的权重,分别分四级对各旅游资源单体进行打分,然后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一2003)中规定的旅游资源单体等级划分标准进行分等定级。
2.评价结果
根据资源普查分类情况,吐鲁番地区境内旅游资源共包括8个主类,23个亚类,80个基本类型,共122个旅游资源单体,其中自然单体31个,人文单体91个,从评价结果来看,吐鲁番地区拥有四级旅游资源27个,三级旅游资源35个,二级旅游资源30个,一级旅游资源25个,未获等级资源5个,其中优良级旅游资源共30个,二级以上旅游资源单体共55个。独特的人文环境和深厚的历史底蕴给吐鲁番地区带来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根据吐鲁番地区文化旅游资源调查情况,并采用《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中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对吐鲁番地区文化旅游资源单体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统计,吐鲁番地区拥有四级文化旅游资源17个,三级文化旅游资源30个,二级文化旅游资源21个,一级文化旅游资源21个,未获等级文化旅游资源2个。
四、相关建议
吐鲁番地区文化旅游资源呈现出表面繁荣的现象,虽然历史文化、景观资源特色突出,知名度高、品牌好;但是城市旅游精品景区缺乏,文化产业发展不足,旅游对其它行业带动
较弱。
吐鲁番作为全疆旅游布局中的关键节点,以建设“新疆大客厅”为指导,为了打造成为国际旅游名城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需加大景点建设和旅游产品开发力度,打造独具吐鲁番特色的文化旅游业,把吐鲁番地区发展为国内、国际著名旅游目的地。在文化产业方面,要重点发展历史文化、多民族文化博览、民族歌舞大型文艺汇演、葡萄文化、地方特色饮食服饰文化、地方居民生活习俗文化、手工艺文化等产业。借助区域交通条件的改善和交河物流港的建设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带动第三产业全面快速发展,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突出地区的历史文化、产业、民族、地域特色,发挥城镇特色和区域特色所带的差异化竞争力,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保护各类特色资源,实施特色引领战略。
参考文献:
[1]赵本谦.秦皇岛城市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旅游开发[D].山东大学.
[2]吐鲁番市统计局.吐鲁番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新闻公报.
[3]蒋素梅.旅游地质资源评价研究[J].旅游研究,2009(1).
[关键词] 旅游资源 整合开发 宁德
宁德市也称闽东,位于福建省东北部,我国“黄金海岸”中段,台湾海峡西岸,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台湾省三大经济发达地区之间的中心位置。宁德市南连福建省会福州市,北接浙江省温州市,西临南平市,东与台湾省隔海相望。宁德是著名的临海城市,山海岸岛景观俱佳,人口300多万人,其中畲族人口17万人,是全国最大的畲族聚居区,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近30万人。
近年来,宁德市依托旅游资源优势和交通条件改善,旅游业呈现迅猛发展的态势,国内旅游总收入和接待游客数增幅较大[1],后发优势明显。但与闽南等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宁德市受到经济总量制约影响,在旅游资源开发方面的投入较少,资源开发相对滞后,旅游业总体发展水平在福建省内排名靠后。
宁德市已提出“使旅游业成为重要支柱产业”的战略目标,实现这个目标客观上要求正确认识其自身旅游资源开发潜力,使旅游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开发利用,并打造出适合旅游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本文试图通过对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模式的研究,寻求宁德旅游跨越式深度发展的方向和对策。
1 旅游资源开发的比较优势和特色分析
1.1 总量丰富,覆盖面广
宁德市旅游资源丰富,确认拥有国家标准分类总共8主类31亚类中的8主类22亚类。据调查统计,宁德市在市级行政区层面上考虑有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单体数量共501处。全市范围内,共分布有大小景区30多个,其中包括2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4个省级风景名胜区[2]。自然旅游资源多彩多姿,人文旅游资源内涵丰富。旅游资源遍布宁德市各县市,又相对集中泛太姥山、环三都澳和白水洋―鸳鸯溪三个区域,有利于形成整体合力,发挥综合效应,便于旅游资源开发。
1.2 特色鲜明,可出精品
宁德市旅游资源特色鲜明。自然旅游资源特色尤为突出。宁德市地处洞宫山脉南麓,鹫峰山脉东侧,东面濒临太平洋,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海岸线漫长曲折、港湾众多、大型天然良港举世罕见。海岛棋布,岛山多,海域辽阔。由于本区岸线以基岩海岸为主,不少山脉直逼海岸,直插入海,形成了山海相映的独特景观。不仅山可观海、海可观山、山海互动,在中国沿海地区很少见[3]。人文旅游资源以寿宁古廊桥为代表,并有宗教文化、族文化、渔民及海洋文化等独特的地方文化旅游资源。
宁德市的不少特色旅游资源可打造成国家级旅游精品。屏南鸳鸯溪是世界唯一的鸳鸯、猕猴自然保护区;白水洋“十里水街”堪称天下奇景;三都澳是世界最大的天然深水良港,三都澳海上渔排已被列为全国农业观光示范点;人鱼同乐的周宁鲤鱼溪被誉为中华奇观;蕉城支提寺宗教文化积淀深厚,有天下第一禅林之称;霞浦赤岸是日本高僧空海入唐求经的登陆地,也是对日文化旅游的窗口。宁德市是畲族的主要聚居地,畲族人口17万人,占全国畲族人口的1/4。畲族民俗风情游已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民俗风情旅游专线。
1.3 生态环境得天独厚
宁德市依山面海,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市适游期较长。年平均气温18.5~19.3℃之间。夏季高于35℃的炎热天气在外海区没有出现,内海区仅7天左右,冬季低于0℃的寒冷天气,海岛平均仅0.1~0.5天,海岸带仅1~6天。其次,周宁、寿宁、屏南、古田、柘荣等山地县区,7月平均气温在24~25℃之间,较宁德市区一般低4℃左右,也是福建全省7月份气温最低的几个县市,这为宁德市西部山区开展避暑创造了优越的气候条件。
宁德还是中国沿海唯一没有受人为严重破坏和污染的处女地,这是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生态环境优势。奇花异草、名木佳果、珍稀动物种类繁多,是我国唯一的大黄鱼、鸳鸯自然保护区和全国著名的食用菌、茶果之乡。宁德市周边区域多是经济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发展当地生态环境都不同程度的遭到破坏。因此宁德市生态环境优势对周边区域游客和其他区域都市游客来说,极具强大的吸引力。
2 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原则
根据旅游业发展总体情况和旅游资源开发现状,确定宁德市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2.1 以旅游资源为基础,市场需求为导向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客观物质基础,任何旅游产品的开发都应紧紧依托于旅游资源,才能开发出特色的、具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旅游资源开发需要认真研究旅游市场,根据市场需求状况,开发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科学处理好资源、产品和市场的关系。以市场为导向,第一要充分了解旅游者需求,提供旅游者满意的产品;第二使旅游资源成为真正的旅游吸引物,增强和提高资源的市场竞争力。
2.2 开发与保护相协调
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相辅相成,应注意二者的相互协调。我们认为应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通过旅游资源开发,实现对部分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减少资源开发所造成的生态破坏;替代部分资源消耗大、污染严重的传统产业,达到减轻污染排放的目的;为环境保护提供必要的资金,促进环境质量的改善。通过旅游业的发展,最终达到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文化传统的延续。
3 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模式
3.1 区域整合开发
区域内旅游资源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区域内少数级别高、知名度大的旅游区(点)常构成区域的核心旅游地。核心旅游地的存在,常常抑制着区域内一些价值较高、但非核心旅游地的旅游发展,同时也是一个长期困扰区域旅游发展的问题。进行旅游资源区域整合开发就是对旅游资源所存在的客观差异进行空间辨识,突出特品级、优良级旅游资源的地位,以它们为核心,形成旅游资源开发的若干增长极。在整合中贯彻邻近联动原则,实现资源优势互补而不是空间替代竞争,以旅游交通线路为廊道,旅游区(点)为节点,建构旅游资源区域体系[4]。
就宁德市而言,“山海川岛”、“天下绝景”等优势旅游资源独特形象虽然具有较强的吸引潜力,但其旅游资源的极化现象明显,旅游者对宁德市次一级的旅游资源认知度低、缺乏兴趣,这也是来宁游客平均停留时间短的原因之一。长此以往,宁德市就往往会成为中转、过境、节点型旅游地的局面。对宁德市旅游资源进行区域整合开发,发挥区域旅游的整体效益是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根据对宁德市旅游资源特色分析和空间结构分析,宁德市在旅游资源区域整合开发中,以这些核心旅游地为节点,以区域境内的主要交通线路为廊道,形成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区域体系:
3.1.1 东部福宁高速沿线及周边地区旅游资源区
以太姥山、杨家溪、三都澳为核心旅游资源,串联开发三都澳、霍童溪、大京古堡、外浒海滩、霞浦赤岸、福瑶列岛、太姥山、杨家溪、福鼎畲族乡、晴川海滨、沙埕港等节点,形成滨海山海川岛旅游线。
3.1.2 西部古田―屏南―周宁―福安省级公路沿线旅游资源区
以白水洋、鸳鸯溪、鲤鱼溪古村、翠屏湖、临水宫、古廊桥为核心,带动福安柏洋柱红色旅游区、芹山湖、九龙瀑布群、滴水岩、极乐寺、吉祥寺塔等节点开发,形成绿色山林生态旅游线。
3.2 功能整合开发
与其他资源相比,旅游资源最显著的特征是具有吸引功能。在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时,必须发挥旅游资源的吸引功能,根据本区域旅游资源的赋存状况,从旅游资源的类型、密度、丰度、品位、知名度等方面入手,将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成特色鲜明、功能互补的旅游产品,提升旅游地的吸引力。
3.2.1 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现有观光型旅游产品
宁德山水风光、文物古迹、民俗风情等方面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而且遍布全市各地。但目前资源开发上的市场竞争力与省内和周边其他地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因此宁德市应先逐渐完善观光型产品,不进行更新优化。另外,对传统的观光型产品应进一步丰富其游览内容,把游览和休闲、娱乐、购物等进一步结合起来,提高参与性与吸引力;应根据游客的需要在原有自然、文化观光旅游产品的基础上,有选择地推出一些包括乡土民俗、民间才艺表演等,集观赏性与参与性于一体的新型旅游产品。
3.2.2 加快度假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建设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工作压力也逐渐增大,因此,度假旅游逐渐成为一种时尚。闲暇之余,人们更趋向于寻找一个宁静、幽雅的地方休闲度假,放松身心。宁德市作为“中国沿海唯一未被人为严重破坏和污染的处女地”,环境幽雅、空气清新、气候舒适度高,有着良好的度假环境,具有开发为国家旅游度假区或省级旅游度假区的优越条件。因此,今后要在充分考察论证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沿海港湾和山地避暑等旅游度假地开发建设步伐,搞好对外促销和经营管理,争取打造出在国内旅游市场上享有盛誉的度假胜地,形成自己的特色品牌。
3.2.3 抓好特色和专项旅游产品的开发
21世纪旅游者需求的总趋势是回归自然、提高品位,求新、求异、求奇、求知、求雅、求乐。为适应这个潮流,必须不断创新,推出特色旅游产品,提高产品竞争力。要更新知识,转变观念,追踪国际先进潮流,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根据宁德市的资源特色和市场需求情况,可对自驾车旅游、会议旅游、奖励旅游、森林旅游、保健旅游、探险旅游等市场前景广阔的旅游产品进行重点开发,争取不断推出新产品。具体可开发以下特色和专项旅游产品:古廊桥徒步旅游(依托古廊桥和乡村田园风光旅游等资源)、溯溪和漂流旅游(依托鸳鸯溪、杨梅州等溪谷旅游资源)、军事体育旅游(依托三都澳、沙埕港、福瑶列岛等旅游资源)、美食旅游(依据海上渔排旅游资源)、自驾车旅游、海岛旅游、森林探险游、畲族民俗体验游等。
3.3优势品牌开发
品牌是产品个性化的表现,是产品特性的浓缩,消费者通过产品的品牌,能清楚的知晓此种产品的不同之处。旅游业品牌化对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旅游业而言意味着能够带来更高的经济利润,实现旅游产业强劲地发展[5]。宁德市旅游品牌是旅游地公共品牌。通过前文分析已知,目前宁德市旅游品牌的市场认知度不高,品牌成长还处于启动阶段。对于一个处在启动阶段的公共品牌,品牌推广的重点应该是扩大品牌的知名度。一方面可以通过各种媒体宣传,扩大品牌影响;另一方面,政府可以依靠有成熟的公共品牌的地区,以这些地区为突破口,吸引旅游者,然后通过优秀的旅游产品,树立良好的旅游口碑,这亦不失一条迅速提升品牌形象的方法[6]。
根据宁德市旅游资源特色分析结果,太姥山、三都澳、白水洋的资源特色最为突出,已具有良好的美誉度和相当大的市场影响力,是宁德市品牌价值最高的旅游资源。本文认为应将上述旅游资源的开发作为宁德打造旅游品牌的主要手段,通过组织优质旅游产品,树立良好的宁德市旅游形象。其次,宁德市还要运用多种手段广泛宣传旅游品牌,措施如下:
首先,建立旅游网站,通过网络宁德市旅游资源信息,及时让游客了解旅游情况,同时通过网上得到游客反馈的信息。
第二,建立营销和促销网络,通过促销点,宣传宁德旅游形象,引导大众的旅游消费心理,建立潜在的消费群体。
最后,通过大众媒体旅游信息,宣传宁德旅游形象。
参考文献
[1] 福建省旅游局. 福建省国内旅游抽样调查报告[Z]. 2005.
[2] 福建省宁德市人民政府.福建省宁德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Z]. 2004, 12.
[3] 郑耀星. 福建发展生态旅游的SWOT分析[A]. 福建旅游论丛[C],2002.
[4] 刘战慧. 韶关市旅游资源区域整合开发与旅游业的深度发展[J]. 特区经济2005,(l): 48-51.
民俗旅游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人们享受各地特色文化和了解民族风情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活动,民俗旅游我们也可以把它认知成民族风情特色的文化旅游,让人们在旅游中了解各地特色文化、在畅玩中学习知识,从而提升了旅游的价值。潍坊市有着悠久的历史,积累了丰厚的文化旅游资源,在当今的旅游发展中,逐步体现出旅游者要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例如旅游者需要把各地的自然景观、民族文化、科学考察、宗教等等旅游项目结合在一起,既能享受各地的风土人情又能欣赏各地的自然特色。潍坊地区的旅游实践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我们可以在潍坊文化旅游资源的研究、开发、实施和新闻媒体,网络宣传等方面加大力度,让人人知道我们潍坊的特色,了解潍坊,这样才能更加稳步快速的促进潍坊地区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是实现潍坊地区旅游业快速发展、潍坊文化快速传播的工作重点。
一、潍坊民俗文化的界定
民俗文化,广义来说就是指各地广为流传的风土人情、是民众风俗生活文化的总称,所以有些学者也指出民俗文化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文化。民俗文化所包含了口头语言、社会组织、物质文化和意识形态四部分,它具有普遍性、地域性、传承性、民族性和变异性等特点,是人民在生产生活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
潍坊地区在历史发展中积累了丰厚的文化旅游资源,大致可以归结为历史古迹类、民风民俗类、宗教文化类、园林类、名人文化类等。以人为载体的民俗风情是文化旅游的重要资源,作为特定文化精神的凝结,满载历史沧桑的历史遗址、古建筑、古石刻等都是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古潍坊素以民间手工艺发达著称,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风筝、木版年画的产地。在潍坊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一年一度的国际风筝节举世闻名”、潍坊的饮食文化、园林文化、宗教文化等都使的潍坊市的旅游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被称为民间艺术“三绝”的高密剪纸、泥塑、扑灰年画等民俗艺术享誉中外。文化是旅游活动中最富有内涵和魄力的部分,民风民俗可以级大地满足旅游者对异地文化的认知需求和心理需求。
二、潍坊在民族特色旅游资源开发中的问题
截止到现在潍坊在文化旅游上已经扩大了发展内容,在形式上也是多样化,也形成了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民俗旅游品牌和民俗旅游区,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就目前的现状来看,潍坊地区的民俗旅游业也存在一些必须及时解决的问题。
(一)潍坊地区在文化内涵挖掘方面是欠缺的,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规模比较小,在旅游规划上缺乏长远的目光。潍坊地区部分现有旅游景点的分布较为不集中,,各部门之间缺乏统一规划和协调,不利于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开发中体现出了景区对旅游资源的依赖性强的特点, 旅游资源的开发还只停留在表面上, 直接将原始的资源作为游览的项目是一些景区都存在的问题。资源开发缺少深层,,组合缺乏一定的品位和层次,潍坊文化历史资源的丰富性上还远未得到充分的展示。
(二)旅游资源的盲目开发现象严重。市场的需求力影响推动着旅游资源的开发, 潍坊的旅游旅源开发没有打造出过硬的旅游品牌,缺乏每一次开发之前先进行市场预测性的分析, 要想真正地懂得游客的心理需求,抓住游客的消费特点,必须要对现有市场进行彻底地调查论证分析,否则会盲目的跟随潮流,开发一些不适宜潍坊地区特色文化的项目, 不考虑自身条件及客源情况, 只能造成巨大的浪费和损失。盲目的开发,从时间和形式上都无法使游客深刻体验到潍坊市的历史文化,难以获得难忘的旅游经历。比如游客在景区逗留的时间短, 无法进行一些参与性的活动等。
(三)潍坊民俗文化旅游宣传力度不够,在传播媒介中,能长期系统地宣传活动比较少,针对的传播面教少,总体上缺乏健全地分销渠道和网络销售渠道。
(四)潍坊民俗旅游产品种类复杂、档次不高,缺少包装和宣传的创意性。潍坊市在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深受我国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的影响, 旅游没有特色产品并且资源本身和当地的居民接触很少, 旅游产品的包装缺乏档次和特色,很难满足游客的购买需求,导致游客参与性不强,造成资源的闲置,不利于潍坊文化旅游的传播。
(五)在对旅游资源的管理上缺乏综合有效的措施。潍坊很多地方的景区只注重开发, 不注重管理,这样就造成了景区资源的枯竭。同时也缺乏后期的深入开发,造成了资源闲置,在项目也缺乏创新,导致吸引力降低。在具体的细节管理上,专业人才缺乏,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不高,在某些环节上也影响了旅游文化的传达。
一个地区的旅游发展,若要吸引旅游者,必须要体现出不同的文化特色,才能促进当地的旅游消费。有效地研究、开发潍坊市文化旅游资源,可以更多地吸引游客,提升潍坊市旅游业的竞争力。
三、潍坊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
(一)文化性。民俗旅游活动活动就是一种文化旅游,潍坊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首先要具有较强的文化意识,更要熟悉潍坊市的文化发展和特色,才能有效地促进民俗旅游的发展,潍坊民俗旅游景观的设计上,也体现出了一定的潍坊民俗文化内涵。获得深刻的文化体验和感受是文化旅游的关键,要使旅游者能有所获,在民俗旅游项目的开发上就要创造和实现民俗文化氛围,把潍坊地区民俗文化的精华充分表现出来。
[关键词] 佛教文化系统化开发本色开发可持续发展科学管理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人们对旅游的文化内涵要求越来越高,旅游业逐渐向文化型旅游方向过渡,佛教文化旅游成为满足人们当前个性化旅游需求的旅游方式之一。江苏佛教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并已形成一定规模,但其开发过程存在一定局限性,不利于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
一、佛教文化旅游资源
佛教文化旅游资源是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主要由佛教名山、佛教建筑物、佛事活动等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特色文化组成。
佛教名山主要是指以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为主的佛教菩萨道场。佛教建筑物主要包括寺庙、佛塔、石窟及其附属的佛教雕塑、绘画等。佛事活动主要是指佛教法会、节日活动等,如水陆法会、盂兰盆会、浴佛节等。
二、江苏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分布状况
江苏佛教历史悠久,佛教圣迹丰富。据不完全统计,太湖、长江、徐海三大旅游区内高知名度的佛教景点就达30余处。具体见下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江苏主要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在三大旅游区分布比较均匀且各具特色,其中佛塔和石窟资源主要分布在徐海旅游区,而太湖旅游区和长江旅游区的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则主要以寺庙景观为主。
三、江苏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江苏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在开发方式、开发规模、开发层次、指导思想、景区管理等方面仍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
1.开发方式系统化程度较低
目前,江苏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主题仍然以烧香祈福等传统的寺庙文化为主,虽然部分景区在传统主题模式上有所突破,如镇江金山寺以佛教文化和神话传说两条主题线作为旅游开发的主导方向,将江天禅寺、白龙洞、中泠泉等多个景点组合起来,力求最大限度发挥金山寺的旅游潜力以吸引更多客源,但其系统化程度相对较低,未能以“点”带“面”,综合开发,形成旅游资源的规模化优势。
2.开发规模追求大型化
近年来,江苏佛教景区开发规模呈迅速扩大趋势,主要体现在佛教建筑、佛教造像及景区地域等方面。如:无锡88米高的巨型灵山大佛;常州天宁寺据称是全世界最高的佛塔;无锡灵山三期工程启动后,景区规模仍在持续扩大;常州天宁寺与红梅公园建成组合式园区后,其整个景区的规模达到600余亩;一些佛教法会、开光仪式等,也以隆重、规模大为主。
3.开发深度不足
由于历史原因,江苏佛教寺庙地面建筑遗存丰富,客观上为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了条件。同时,佛教文化旅游项目开发风险较小,回报率高,因此佛教文化旅游项目开发较多,但功能相对单一。而且,由于功利思想严重,未对佛教文化进行深层次挖掘,许多佛教寺院推出的佛教文化旅游活动内容极为单调,大多数仍以烧香拜佛、观光活动和销售开光纪念品为主,在项目开发和经营管理方面缺乏创新性,忽略了佛教启迪智慧、唤起道德、塑造人格、放松精神、治病疗养等功能。近年来有些地方也开始组织一些参与性的活动,比较常见的如祈福撞钟活动,但从佛教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内涵和人们多元化的需求而言远远不够。
4.开发指导思想缺乏科学性
旅游是发展佛教文化的手段和途径,佛教文化旅游的根本目的是发展并宣扬佛教文化,开发佛教景区必须以传播佛教文化为目的。目前江苏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的现象较为严重。在利益驱动下,一些景区甚至以迷信思想来误导旅游者以促使游客高价购买各种物品,同时看相算命现象屡禁不止。这些利用游客心理,混淆视听,将迷信等同于佛教文化的做法对佛教文化旅游的发展造成极大危害,偏离了佛教文化旅游的正常轨道。
5.景区多头管理现象较为严重
景区管理不规范也是江苏佛教文化旅游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由于佛教文化旅游景区同时具有宗教活动场所、园林旅游景点双重功能,有些景区的管理上也存在双重性甚至多重性,从而造成开发无序化、政出多头、管理混乱的局面。如镇江焦山就存在一山多主的状况,由园林局、宗教局、旅游局等同时管理,导致景区管理混乱,互相推诿的现象时有发生,不利于景区可持续开发。
四、江苏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对策
佛教文化旅游资源本身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开发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务必以保护为前提。但从长远角度出发,可持续发展是佛教文化旅游永续发展的保证,也是佛教文化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既能做到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又能满足经济、社会、美学、环境等方面的需求,同时也能保证佛教文化的完整和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永续发展。
1.系统化开发佛教旅游产品
目前江苏佛教文化旅游项目比较单一,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把握主题,结合资源的地方特色和宗教特色,从旅游业的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方面寻找突破口,进行佛教文化旅游产品的综合开发,除传统的佛教寺庙观光旅游、一般佛事活动旅游之外,纳入佛教饮食旅游、疗养旅游、修学旅游等产品,形成多元化的产品体系。从养生的角度看,佛教素食斋席无异是佛教文化旅游有别于其他旅游产品的特色之一。当前素食文化内含的健康长寿及保健思想已经普遍为人们所接受。江苏佛教寺院的素食斋席源远流长且与许多历史名人有着密切联系,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从市场细分的角度来看,佛教修学旅游是佛教文化旅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佛教修学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佛教学术交流活动,其参加者主要是专攻佛教文化的研究型旅游者。另外,佛教徒本身的学历进修活动也是一种佛教修学旅游。如无锡灵山祥符寺开展的“人间佛教”思想研讨会,镇江举办的“住持论坛”等。佛教疗养旅游开发前景十分广阔。在当今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条件下,人们普遍感觉生存压力过大,佛教提倡清静的观点及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环境氛围有利于人们调节身心、陶治情操,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人们享受生活的旅游需求。当然,在体验式旅游大行其道的情况下,开发一些参与性较强的佛事活动,不仅可以有效扩大旅游地的知名度,还可以刺激游客的出游欲,从而达到宣扬佛教文化、发展旅游以及增加经济效益的多种目的。
江苏各地的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各具特色,因此开发时必须因地制宜,对不同地区的佛教文化旅游资源采取不同的开发方式。
2.资源共享,景区联合
在开发规模上应注重资源共享,景区联合,通过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共同发展来谋求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可利用程度的最大化,并非一味在某一方面贪大求全。佛教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都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如何充分利用两者各自的优势来促进自身发展,是佛教文化旅游景区在开发过程中首先应该考虑的。
资源共享、景区联合的发展方式是佛教文化旅游发展的主导方向。尤其是一些规模较大的佛教文化旅游景区,相互之间凭借自身的资源优势,取长补短,实行景区联合,使得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从而为旅游者提供物超所值的旅游享受。
3.注重资源深度和广度的挖掘,进行本色开发
开发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应谨慎处理其深度与广度之间的关系,既要兼顾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又要注意挖掘其深层次内涵。在开发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过程中,进一步挖掘佛教文化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的内容,适当增加有益的佛教理念,对于提升游客的精神修养,加深人们对佛教的认识,促进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4.开发富有特色的旅游商品,大力提高导游人员素质
经济效益是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的物质保障,但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的指导思想会对佛教文化旅游景区的形象产生破坏作用,导致隐性投诉的产生、重游率降低,反而不利于经济效益的增长,因此,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应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提高佛教文化旅游景区经济效益有两条基本途径:一是开发富有地方特色和宗教特色的旅游商品。旅游商品也叫旅游纪念品,具有物质和精神双重属性。它既满足游客的物质需求,也满足游客的精神享受。佛教可以满足游客的一种精神寄托,可以实现游客的心理满足感,而佛教纪念品就是这种精神寄托的延续。开发佛教旅游商品,不仅仅是提供佛像、佛教音像制品、佛珠、木鱼、开光护身卡等简单的佛教商品,还必须突出地区特色,结合佛教的主题,制作具有纪念意义和实用价值的特色旅游纪念品,从而产生收入和广告双重效应。二是大力提高导游人员素质,吸引客源。导游人员由于专业知识欠缺的缘故,在介绍时敷衍了事,常常会导致游客不满,引发投诉,间接损害佛教景区的经济利益。因此江苏佛教景区需要培养既具有一般导游能力,又有较丰富历史文化知识和佛教专业知识的、高水平的佛教文化旅游导游员,以此来满足游客景点讲解的需求和了解佛教知识的求知欲望,也才能更大限度地提高重游率,促进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
5.科学管理佛教文化旅游景区
佛教文化旅游景区管理的科学化是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首先景区相关管理机构应加深对佛教文化的了解,将佛教文化旅游景区与普通旅游景区区别开来,根据佛教文化旅游景区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办法。景区各管理机构之间应加强沟通、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其次在佛教景区的管理过程中,不管是内部管束还是外部治理,都应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来处理问题,以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用科学的手段统一、规范景区的管理。
处理好江苏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优势,使佛教文化与旅游能够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带动整个江苏佛教文化旅游的发展,使佛教文化旅游的资源和客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袁银枝:论佛教旅游资源及开发原则[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
[2]江苏省旅游局:江苏导游基础知识[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3]曹绘嶷:中国宗教旅游项目开发经营现状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2(17)
[4]霍国庆:佛教文化旅游[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
[5]赵伯乐: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0)
[6]周春燕陶海洋张继志:培育镇江市旅游支柱产业[J].镇江学刊,2000(1)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开发 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 旅游营销 陕西安康
一、引言
我国对旅游资源质量等级的评价依据是《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和“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通过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等项目进行评价,根据对旅游资源单体的评价,得出了该单体旅游资源共有综合因子评价赋分值。目前学界研究的重点都是知名度高、评分赋值大的“特品”旅游资源及旅游目的地开发,对不属于传统观念中“优质”旅游资源及目的地的开发与保护研究较少。然而,一个普遍的事实是我国众多的地方政府出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多重目的而正在积极进行旅游开发。那些相对来说旅游资源价值较低、尚未被开发或只是“浅开发”的旅游目的地开发对缓解珍稀自然、文化遗产遭受的旅游压力,丰富旅游产品品种,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保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研究现状概述
随着对旅游目的地开发和演变规律研究的深入,旅游资源次优区研究也得到了学界的重视。国内主要研究成果是“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及其相关研究。许春晓在我国较早提出“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探讨其演变规律和开发策略,指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性质、突变概念和依附式开发理论,以期指导区域旅游业开发。罗艳菊对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的影响因素、非优区的优化机制及理论依据等进行研究,提出开发的盈利模式。唐文跃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主要特征和开发的优弱势,探讨了非优区旅游开发的一般规律,提出了非优区旅游发展道路。隆学文讨论了旅游非优区的概念和开发非优区旅游资源的意义,从资源区位、经济区位、客源区位、交通区位、文化区位、认知区位等角度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区位特征。李东和以合肥市为例说明实施旅游业空间拓展战略是旅游资源非优大城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彭华从需求驱动角度研究城市郊区与周边小城镇的旅游开发成功之道。……但现有研究成果均未涉及旅游资源次优区内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分布不均衡、丰欠程度不一、价值禀赋不等这些现象。
国外相关研究主要是对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现象的研究,如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研究旅游地演化过程、预测旅游地的发展和指导旅游地的市场营销、规划提供了理论框架。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巴特勒根据产品周期理论,提出旅游地演化经过6个阶段,即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Chris Ryan对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进行完善,指出发掘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对目的地复兴的作用,以及在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热衷寻求“新的”、“未开发的”旅游目的地的情况下,缺乏“名气”也可成为旅游目的地的成功开发和促销亮点。
本文认为旅游开发的重要基础是拥有优质或较为优秀的旅游资源。“非”在汉语中主要是否定的意思,而“次”在汉语中则含有差于、第二的意思。参考经济学,“次优”的含义是未达最佳标准的,不最理想的,不最适宜的,不最满意的,因此本文使用“旅游资源次优区”的提法是较为合适的。
三、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概念和特征
许春晓将旅游资源非优区定义为“在特定地区内,没有国家级和世界级的知名风景名胜区,缺少骨干旅游景点,并且旅游景点的丰度和密度均不够,难于形成优秀旅游产品的现象”。按旅游资源的成因及属性,马耀峰等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型。自然旅游资源是构成自然环境的主体要素,是地貌、气象、水体和生物中具有旅游吸引力的部分,从根本上说是属于大自然的产物;而人文旅游资源是由人类活动所产生,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一切事物。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在特定地域内的分布是不均等的,存在优弱丰疏的差异。由于区位条件和历史发展轨迹的不同,存在这样一大批自然旅游资源禀赋优势比较明显而人文旅游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如我国西部很多贫困地区,长期交通不便,区内工业发展缓慢,人文遗址遗迹较少,但自然生态资源保存良好,这是其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
根据旅游资源的特征和属性,本文将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定义为,在特定的区域内,由于地理区位、经济区位等条件所限和社会历史文化发展轨迹不同,拥有较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而人文旅游资源特征不明显、优势不突出,暂时难以形成特色旅游形象及产品的现象。
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是一个相对概念,具有相对性、普遍存在性和可演变性的特征。随着当地经济、旅游业的发展,交通条件的改善,在科学的旅游规划导引下,凭借区内自然旅游资源优势,整合、创新区域文化旅游资源,经过成功的旅游形象塑造和旅游营销,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也可成为旅游资源优质区。
旅游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人类对地理空间选择、经历和体验的过程,旅游目的地形象能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旅游决策和行为选择。对于正待开发或已在开发中的旅游资源次优区来说,更需要以真实、独特、充满感召力的旅游形象驱动目的地旅游的发展。区域文脉、地脉是区域自然基础、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积淀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它鲜明地展现了区域旅游的特色,旅游形象也会因区域文化差异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中普遍面临的难题是区域文化旅游资源匮乏和特色不鲜明,难以塑造具有地域特色、深刻人文内涵的旅游形象和旅游产品。文化资源具有延续性、动态性、可创造性、非独占性的特点。Mommaas Hans从增强地点的身份、吸引力和市场地位,进行革新和创意,为文化多样性和文化民族主义探讨了文化产业集群策略,对文化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如基于工业遗址改造利用而兴起的北京798艺术区,现已成为京城令人瞩目的新旅游吸引物。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可通过对区域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创新,结合当今旅游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汲取外来优秀文化元素,通过文化产业集群达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形成地域旅游文化特色和竞争力,将其融合进区域旅游形象塑造、旅游产品设计和旅游发展之中,进行卓有成效的旅游营销,并逐步向旅游资源优质区演进。
四、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发展策略――以安康市为例
1、安康旅游发展简介
安康市位于陕西省南部,在秦巴山地之间。秦巴山地是我国亚热带与暖温带的交界线,山地垂直高度大、气候复杂多变,森林垂直带谱明显,汉江从西向东纵贯全市,两山夹一川的地形格局使这座山水之城独具特色。长期以来秦岭巴山阻隔造成其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目前仍为国家级贫困地区。与分别以秦汉唐历史文化遗迹著称的近邻西安、咸阳等和以楚汉文化历史遗迹见长的湖北武汉、荆州、陕西汉中等地相比,其“秦风汉韵楚文化”的自我文化定位形象相形见绌。1983年安康曾发生特大洪灾,洪水几乎摧毁安康古城,原县城内历史文化遗迹和陕南小城建筑格局饱受灾难。然而其山、水、林特色突出,有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典型的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原旅游形象模糊,旅游商品开发滞后,旅游产业链短。2007年国内游客为206万人次,旅游收入7.21亿元,国际游客8000人,旅游外汇收入144万美元。在周围西安、重庆、成都、武汉、汉中等具有人文旅游资源优势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屏蔽下,亟需独特的旅游形象和产品发展。
旅游形象和旅游资源并非旅游发展的唯一保证。目的地可进入性、交通容量、空间节点分布同样重要,而旅游开发反过来也会促进目的地交通环境的改善。如与安康毗邻的汉中市,在西汉高速公路开通后获得了旅游发展的良机,2007年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733.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7.2亿元人民币,占当年GDP的5.9%。安康旅游面临的机遇使国家西部大开发和陕南突破发展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西康高速(包北高速川陕段)、十(十堰)天(天水)高速、襄渝、阳安铁路将相继建成和安康至湖南常德铁路专线、西康二线铁路也已进入开工建设准备阶段,这将会有力地促进安康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2、整合、创新人文旅游资源,形成旅游产业集群
文化氛围是蕴涵在一切环境与气氛中的文化现象与文化特征。从心理学的视角看,城市文化氛围是某种城市心理的形成并起作用的过程,是弥漫于城市空间的社会气候。与西安、汉中、重庆、武汉等周边城市相比,安康可供旅游开发的人文旅游资源相对贫乏。安康这所陕南小城具有浓郁而独特的茶文化、酒文化、娱乐休闲文化;多元、移民文化融合形成兼容并蓄以及长期处于经济落后状态下安于现状、淡定悠闲的城市气质;汉江穿城而过的浪漫氛围等因素交织出安康特有的休闲旅游文化氛围;“灯红酒绿”的汉江两岸将成为最令休闲度假旅游者留恋往返的景观和旅游亮点。要力争塑造出区别于忙碌、拥挤的现代大都市的独特旅游形象――保留小城市素有的恬美、浪漫和独特魅力,承袭传统地方文化渊源,创造具有时代特征的当代文化符号。如以传统的汉剧、陕南民歌、陕南民俗、文学、书画等艺术创作、文化元素打造陕南风雅之城;修建或修缮各类博物馆、电影院、剧院、名人故居、地方传统建筑民居、画廊、特色街区等使之成为这座风雅小城的文化标志,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元素在这座素有多元文化色彩的城市中交汇融合,通过休闲文化产业集群达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形成地域旅游文化特色和竞争力。
3、旅游形象塑造
旅游形象指旅游者通过各种传播形式得到的,目的地旅游资源、服务产品与项目、管理体制与水平、设施体系、交往经历与态度的综合感知,是吸引旅游者做出前往目的地城市旅游的关键因素之一。旅游者所持有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将对他们的质量感知、游后评价、口碑宣传和重游意向都会产生深刻影响。
旅游形象策划的关键在于对目的地旅游资源、文脉、地脉的准确把握和提炼,对旅游者的需求、购买决策、消费行为等关于旅游目的地形象意境地图的信息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分析,归纳目的地旅游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提炼目的地旅游特质并从周围旅游竞争对手的同质旅游产品和形象屏蔽中脱颖而出。以语言口号、理念、行为和视觉等形象设计表达出来,由理念内涵、行为系统、传播感觉系统、风情塑造、核心区塑造等共同构成的一个内容丰富、内涵深刻的复合形象系统。通过旅游形象口号向公众传递,向旅游市场宣读自身的产品定位和独特魅力,唤起特定市场的旅游欲望进而做出旅游决定。
在缺乏具有鲜明特征的人文旅游资源和形象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的制胜之道是“串联”目的地不同的旅游吸引物,组合旅游产品,塑造多元化、复合型的旅游形象,提高目的地的市场认知度和美誉度。如新西兰成功塑造的“100%纯净的新西兰”(100% pure New Zealand)和“世界探险之都―皇后镇”(World’s Adventure Capital)的独特形象。安康形象塑造基础是秦巴汉水在安康境内构造了良好、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汉楚等多文化、多地域移民文化大融合的人文底蕴。由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完成的《安康旅游总体规划》,将其形象定位为“水舞秦巴 自然安康”,一个宜游、宜居、自然,兼具优美山水自然风光和休闲格调的旅游胜地呼之欲出。根据这一旅游形象定位,可以将不同类别的旅游产品横向串联起来,形成纵、横交错而又相互关联的立体的旅游产品网络结构。自然真山水的安康旅游形象定位与塑造,为安康从周围历史文化资源型旅游目的地如西安、汉中等旅游形象屏蔽下突围。
4、营销策略
Ryan and Gu认为在旅游景区私有化发展趋势下,旅游形象已成为目的地营销者的首选产品和现代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旅游目的地营销需采取卓有成效的营销战略,打造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统一的独特形象。对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来说,旅游营销更应注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营销合作,建立紧密的营销网络,统筹构建、运行,由形象塑造、产品设计、包装、传播与管理组成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整合营销体系,协调、整合旅游地营销要素,培育统一和谐的形象系统,以较低的成本取得最佳营销传播影响力。
安康旅游营销可采用“旅游整体营销+核心旅游产品重点营销”模式,将目的地作为一个整体旅游产品进行整合营销传播(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IMC)。通过广告、公关和形象推广活动、销售奖励、节庆活动、事件营销、网络营销、面向旅游市场和旅游中介商的直接营销等,针对特定目标市场,宣传真实、独特、充满魅力的亲山近水、自然健康、浪漫休闲的旅游形象,传达一致的旅游产品信息,实施对目的地的全方位推销。
(注: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基金资助项目“安康、汉中两市旅游产品差异化发展战略与旅游合作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为08JK001。)
【参考文献】
[1] 许春晓:21世纪中国旅游地理学的新领域:旅游资源非优区研究[J].旅游学刊,2000(1).
[2] 许春晓: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与性质[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4).
[3] 许春晓:旅游资源非优区“依附式开发”论[J].旅游学刊,2005(1).
[4] 罗艳菊: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若干理论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9).
[5] 罗艳菊:城郊型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探讨[J].江苏商论,2006(4).
[6] 唐文跃:非优区旅游开发的一般规律初探[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6).
[7] 隆学文:旅游非优区开发策略[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2(12).
[8] 李东和、赵玉宗:旅游资源非优大城市旅游业空间拓展战略研究―以安徽省合肥市为例[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7).
[9] 彭华:关于城市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的初步思考[J].人文地理,2000,15(1).
[10] Chris Ryan、谷慧敏:旅游业对北京互通的社会影响―以环境变化为例[J].中国旅游研究,2007(6).
[11] 崔晓明、Chris Ryan:安康旅游形象塑造和旅游营销策略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08(6).
[12] 马耀峰、宋保平、赵振斌:旅游资源与开发[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
[13] 王: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提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14] 雷国雄:基于文脉、地脉的区域旅游品牌形象管理研究[D].武汉大学,2005.
[15] Mommaas Hans.Cultural Clusters and the Post-industrial City: Towards the Remapping of Urban Cultural Policy,Urban Studies[J].2004,41(3).
[16] 孙根年:安康旅游业的区位开发与区域联合开发[J].商业研究,2005(18).
[17]
[18] 王伟年:城市文化产业区位因素及地域组织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19] 沙莲香:北京人文环境与城市文化氛围[J].北京社会科学,2004(1).
[20] 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21] 崔晓明、张红:安康旅游形象定位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07(1).
[22] 吴必虎、宋治清:一种区域旅游形象分析的技术程序[J].经济地理,2001(4).
关键词:庐陵文化;旅游资源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兴起,一个全新的旅游分支――文化旅游正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21世纪的旅游将是一个生态旅游的世纪,也是一个文化旅游的世纪。在我国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在江西吉安这块红土地上,曾孕育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庐陵文化。庐陵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瑰宝,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增添熠熠光辉。在新世纪大力开发和充分利用庐陵文化旅游资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江西庐陵文化旅游资源的特色
(一)丰――类型丰富,数目繁多。从类型来看,庐陵文化旅游资源既有遗址遗物、民居建筑、名人故居及纪念地、民族地方产品、民俗活动场所、特色古村寨等实体文化旅游资源,又有饮食、服饰、器物和其他社会习俗等社会氛围文化旅游资源,还有语言、神话传说、民间艺术、、哲学等精神文化旅游产品。从数量上看,庐陵文化旅游资源数目繁多,以具有代表性的书院、名人纪念祠堂和古村为例,整个吉安便有古书院遗址数十个,名人纪念祠堂建筑上百座,古朴静谧的古村数以千计。
(二)特――地域特色鲜明。庐陵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十分鲜明的地域特色。其节义文化独具地域格调;辞章文化独树庐陵一帜;陶瓷文化堪称地方一绝;青铜文化土著气息浓郁;宗教文化自成青原一派;民俗文化独呈家园异彩。它们都是基于庐陵这个共同的生活地域而培植起来的,都深深地打上了庐陵的烙印,因而无不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历史特色和地方特色,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三)大――知名度和魅力大。在庐陵这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壤上,有国家级甚至世界级的文化名人文天祥、欧阳修;有充溢史册的硕儒名宦杨万里、刘辰翁、胡铨、杨士奇、解缙等;有宋代被誉为江南“三大书院”之一的白鹭洲书院;有唐宋时期享誉天下的永和吉州窑遗址;有震惊世界、改变了我国古代江南文明史的新干县大洋洲商墓青铜器;有称作“洞天福地”的峡江玉笥山、禅宗七祖圣殿青原山和佛道共荣的安福武功山;有驰名中外的民俗艺术吉安县固江的民间灯彩鲤鱼灯;有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古韵犹存的古村落陂古村。
(四)谐――与其他类型旅游资源协调和谐,组合度良好。不同性质和不同风格的旅游资源在一定地域内优化组合,协调发展,发挥功能互补的作用,能极大地增强旅游地的吸引力。庐陵文化旅游资源与井冈山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吉安自然生态旅游资源融为一体,“红、绿、古”三类旅游资源交相辉映,优势互补,协调和谐,组合度良好。
二、庐陵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一)取得的主要成就。近年来,吉安市政府高瞻远瞩,突出庐陵文化“特”色,大力打造庐陵文化旅游品牌,打造吉安中心城区“庐陵文化旅游圈”。在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景区开发和旅游线路设计、宣传促销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在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方面,按照旅游产业“吃、住、行、游、购、娱”配套发展的要求,加快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旅游服务功能,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在景区开发和旅游线路设计方面,吉安市政府“十五”期间,着力开发了文天祥纪念馆、欧阳修故里、白鹭洲书院、吉州古窑、新干商代大墓、钓源民居、文陂古镇、安福孔庙等具有庐陵文化特色的历史人文景观。并通过详规指导不断提升青原山、白鹭洲书院、吉州窑、文天祥纪念馆、陂、钓源古村等重点景区(点)品位,挖掘庐陵文化的深刻内涵,努力使其成为省内一流、江南知名的古文化旅游目的地。与此同时,各县(市、区)也根据各自的资源优势和区位特点,以吸引游客住一晚为目标,开发精品景区(点)以吸引游客。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科学合理的总体开发规划。目前吉安市对庐陵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尚缺少一个科学合理、具有指导意义的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开发规划。在开发时,有急功近利的思想,有些项目在缺乏必要的论证和总体规划的条件下,便盲目进行探索式、粗放式开发;在开发中重开发,轻保护,造成一些旅游资源的损害和破坏。
2、资源开发力度不够,功能完善的旅游景区(点)太少。吉安市庐陵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由于规划设计和开发资金不足等方面的原因,目前除了青原山、白鹭洲书院、吉州窑、文天祥纪念馆、陂、钓源古村、欧阳修故里、新干商代大墓外,其他的旅游资源或处于规划设计阶段,或处于项目招商阶段,接待功能完善的旅游景区(点)太少。
3、旅游商品开发薄弱。庐陵文化旅游各主要景区(点)为数不多的几家商店、摊位销售的几乎是外地产品、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旅游商品品种单一,缺乏地方特色,没能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大力开发特色旅游商品,把既有地方特色、景点特色和文化内涵,又精致美观,集观赏、实用、纪念于一体的旅游纪念品、农副土特产品、竹木工艺美术品等特色旅游商品开发出来。
4、旅游产品单一,参与互动性活动少。目前吉安市的庐陵文化旅游景区(点)较少,而且这些景区都是以休闲、观赏为主,参与互动性的活动基本没有,久而久之,会逐渐失去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利于旅游业向高层次和规模化进一步发展。
三、庐陵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构想
(一)主题形象和宣传口号
1、主题形象。旅游形象是对一个旅游区特色旅游资源的高度概括与浓缩;一个具有感召力、亲和力的旅游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种生产力,能够直接形成市场优势,扩大旅游规模。江西庐陵文化的主题旅游形象可塑造为:“体验人间正气,品读天下文章”。
2、宣传口号。开发庐陵文化旅游资源的宣传口号可定为:“典雅的江南望郡,瑰丽的庐陵文化。”
(二)庐陵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重点项目
1、创建庐陵文化博物馆。可在吉安市吉州区城区内创建庐陵文化博物馆。庐陵文化博物馆定位为地志性博物馆,是庐陵文化的缩影和标志。庐陵文化博物馆由下列10个陈列室组成:
(1)历史陈列室。通过实物、图、表、照片、模型等,全面展示庐陵悠久的历史、古往今来的建设成就,反映庐陵自古乃“江南望郡”的主题。
(2)节义文化陈列室。着重展示闻名天下的“庐陵五忠一节”(即文天祥、欧阳修、周必大、杨邦义、胡铨、杨万里)的忠义节气。
(3)辞章文化陈列室。集中展示欧阳修、文天祥、杨万里、刘辰翁、孔氏三兄弟(孔文仲、孔武仲、孔平仲)等的文学成就。
(4)书院文化陈列室。庐陵自古书院兴盛,重点展示白鹭洲书院、皇寮书院、登东书院、匡山书院、光禄书院、复古书院、云兴书院、云邱书院的教育盛况。
(5)名人文化陈列室。全面展示庐陵载入史册的名人。把他们的主要贡献及影响按朝代分别加以展示。
(6)陶瓷文化陈列室。把吉州窑的制陶工艺、烧造工艺和陶瓷种类全面展示。
(7)青铜文化陈列室。新干县大洋洲商代大墓出土的青铜器,具有特别重要的历史、学术和艺术价值。把这些出土的青铜器,分为礼器、乐器、工具、兵器、生活用具及其他六类,全面加以展示。
(8)宗教文化陈列室。着重展示佛教和道教在庐陵的传播历史及其影响。
(9)科技文化陈列室。重点展示庐陵人自古以来在科技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可按地理学、天文学、农学、数学、医学、水利工程、造船业等方面分别加以展示。
(10)民俗文化陈列室。着重展示庐陵独特的民俗。可按生产习俗、生活习俗、礼仪习俗、岁时节日习俗分别加以展示。
上述10个陈列室,均应精心设计,采用现代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加以准确、生动的解说,让游客对庐陵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留下深刻的印象。
2、推出庐陵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庐陵文化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应推出精心设计独具特色的庐陵文化旅游精品线路。重点推出和完善如下三条旅游线路:
(1)吉安市中心城区(白鹭书院、青原山净居寺、庐陵文化园)――吉安县(文天祥纪念馆、文天祥故里、永和吉州窑、钓源民居、陂古村)――吉水县(杨万里故里、罗洪先故里、八都祖籍游览园、大东山)――峡江县(玉笥山、澄子洲)――新干县(商代古墓遗址公园、古文化广场、莒洲岛)――永丰县(欧阳修纪念馆、欧阳修故里、大仙岩溶洞)。
(2)吉安市中心城区(白鹭书院、青原山净居寺、庐陵文化园)――吉安县(文天祥纪念馆、文天祥故里、永和吉州窑、钓源民居、陂古村)――安福县(安福孔庙、武功山)――永新县(三湾、黄竹岭)――井冈山。
(3)吉安市中心城区(白鹭书院、青原山净居寺、庐陵文化园)――吉安县(文天祥纪念馆、文天祥故里、永和吉州窑、钓源民居、陂古村)――泰和县(罗钦顺故里、杨士奇故里、白鹭湖)――遂川县(葛仙岩、葛仙坛、茶文化公园、汤湖温泉)――万安县(万安至赣州的水上通道和沿江自然人文景观)。
3、开发庐陵文化特色旅游商品
(1)开发旅游纪念品。旅游纪念品,是指旅游者在旅游活动整个过程中购买的具有区域文化特征、富有民族特色、有纪念性的一切物品。要精心开发既有地方特色、景点特色和文化内涵,又精致美观,集观赏、实用、纪念于一体的旅游纪念品。例如,可以把庐陵名人的图像、名篇佳句、丰功伟绩等捆绑于小商品上(如纸扇、旅游帽、木屐、油纸伞等)推向旅游商品市场。
(2)开发当地土特产品。大力开发吉安各县市以农副土特产品为基础的庐陵文化饮食商品,如吉安堆花酒、安福火腿、遂川板鸭、狗牯脑茶、泰和乌鸡、新干蜜橘等。
(3)开发特色工艺品。①永丰石、万安水晶石、安福黑陶、井冈山竹木工艺品等现存的特色工艺品,应进行统一策划、精心设计、整体包装,全面集中地推向庐陵文化旅游商品市场;②新干商代大墓出土的双人面神器、绿松石蝉玉器和伏鸟双尾虎器,吉安县永和镇出土的吉州窑陶器等均为颇有代表性的精致工艺品,可加以仿制成精美的旅游商品。
(作者单位:1.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2.河池职业学院;3.云南民族大学哲学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杨寿川.云南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关键词】旅游文化;旅游资源文化;学科建设
1.旅游文化与旅游资源文化两者之间的联系
1.1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旅游资源文化
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和基础就是作为旅游资源,而且是旅游产品和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没有旅游资源就构成不了现代旅游活动。旅游文化的吸引力关键在于丰富的旅游资源文化,旅游文化直接的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作为客体文化的旅游资源文化。旅游资源文化作为旅游文化的依托,最能起到文化对旅游者的诱导作用,也是目的地文化与客源地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重要内容。
1.2旅游文化与旅游资源文化相互影响
如果离开了旅游文化的指导,旅游资源文化的开发与建设就会偏离名族化的方向,从而失去了民族特色的旅游产品,就会失去生命力和竞争力。旅游资源文化的开发对旅游文化的形成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它甚至关系着旅游文化的整体内涵。旅游活动的普及和产生,一方面受到旅游资源的吸引和激发,另一方面在于人类追求自由生命表现的内驱力的作用,再加上旅游资源所具有的魅力调动和激发了人们旅游的欲望和动机,最终转化为实际的行动。
2.旅游文化与旅游资源文化两者之间的区别
2.1概念内涵不同
旅游文化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揭示了旅游活动本质上是从文化方面研究人类旅游活动发展规律的学科。旅游文化的研究内容主要是以旅游容体、主体、介体之间的关系为基础,在旅游活动过程中形成的观念形态及其外在表现的总和。所以,旅游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既是精神的,也是物质的,研究范围既涉及旅游者自身的兴趣爱好、文化素养等旅游主体文化领域;也涉及人文景观文化和自然景观文化的旅游客体文化领域;还涉及旅游业的管理文化,教育文化等旅游介体文化。无论哪种说法,都可以看出旅游文化与旅游资源文化的不同,超出了旅游资源文化的范畴。
旅游资源文化的研究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第一、自然景观的文化内涵体现在审美文化和附含文化中,成为旅游者的某种理念和情感的载体;第二、人文旅游资源是人类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直接体现,是原有的传统文化特色能否保持生命力的关键所在;第三、社会旅游资源,展现的是异质文化和异地方言文化等,充满强烈的动感和鲜活的质感。
2.2表现形式不同
旅游资源文化是一种动态文化,是在旅游中,通过服务与被服务以及旅游过程本身体现出来的,是主体和客体融合所产生的文化。而旅游资源文化却是一种静态文化,是在特定的区域表现出来的一种资源文化,体现地方特色,有地域差异性。
2.3研究目的不同
研究旅游资源文化目的是在于如何在充分挖掘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开发利用资源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景点和景区,提高竞争力,研究旅游文化目的在于发掘其表现形式和个性意义,广义上关注的重心是旅游活动的基础理论,狭义层面上关注旅游业和旅游活动中的文化。
3.结语
综上所述,发展旅游文化不能从旅游文化一个方面去理解,因为旅游文化是在旅游活动和为旅游活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产生的,不仅包含资源文化,还包含主体文化与介体文化方面。区别旅游文化与旅游资源文化,在理论上理清两个概念,使旅游文化的研究不只停留在对旅游资源文化的开发和保护上,从而更加关注旅游文化的内涵。只要人们对两个概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使旅游文化研究、教学和实践都不再停留于表面层次,就有利于学科建设的发展,对旅游实践活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马波.现代旅游文化学[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8:37.
[2]沈祖祥.旅游文化概论[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16.
[3]张国洪.旅游文化学:研究选位与学科框架[J].旅游学刊,1999,基础理论与旅游教育专刊:20-23.
[4]喻学才.旅游文化与旅游经济[J].江汉论坛,1996,(12):74-76.
[5]王德刚.试论旅游文化的概念和内涵[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4):38-41.
[6]姜红莹.张家界旅游资源文化内涵开发初探[J].旅游经济,2006,(6):145-146.
[7]马锐.对中国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的探讨[J].兰州学刊,2005,(6):231-233.
关键词:江西;旅游资源生态位;选择策略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07)04-0106-04
生态学起源于生物学,但已经超越了生物学的范围。它不仅包括自然科学,也包括社会科学,更多的是一种认识论和方法论,是自然科学通向社会科学的桥梁。而生态位理论是生态学最重要的理论之一,现已逐步渗透到社会学研究的领域,目前主要是在企业发展理论研究和城市发展理论研究两个方面被重点关注和热点探讨。
一、旅游资源生态位的内涵
生态位是指在生态因子变化范围内,能够被生态元实际和潜在占据利用或适应的部分。同样,应用到社会学领域,旅游资源作为旅游系统中的一个单元,与生态元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相类似,旅游资源在旅游系统中也具有一定的结构与功能,具有相应的生态位。旅游资源生态位是指旅游资源在区域旅游系统中依据其特点、品位、市场开发潜力及需求状况而确立的发展地位及由此而致的开发序位和市场定位。旅游资源生态位是旅游资源本体特征与环境条件(旅游资源所处的生态环境条件、人文环境条件、资源开发条件、区位条件、客源条件等)互动匹配后所处的状态,是旅游资源在特定时期、特定区域范围内旅游业发展中所具有的功能与地位。
二、江西旅游资源生态位分析
1.江西旅游资源的总体概况
素享“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美誉的江西,山川秀丽,人文荟萃,旅游资源丰富。全省现有世界文化景观l处,风景名胜区(点)400多个,自然保护区14个(国家级3个),森林公园58个(国家级14个),历史文化名城7座(国家级3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55处(全国重点24处)。此外还有丰富的风物名产、地方文化和众多的现代建设项目。
2.江西旅游资源生态位的“三位论”
(1)江西旅游资源价值层位(营养维度生态位)
旅游资源价值层位是指从审美的角度和旅游资源自身特点、属性、开发利用条件出发,旅游资源在区域旅游业发展中的地位。我们也可以称之为旅游资源的“营养生态位”,也就是旅游资源本身能够满足旅游者需求的程度及旅游者从中所能获得的价值(营养)大小。旅游资源价值层位是旅游资源开发序位和旅游资源市场定位的基础。旅游资源价值层位可以通过对旅游资源品位高低、吸引力大小、旅游资源开发基础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根据对江西旅游资源的综合评分,可以把旅游资源价值层位分为三个层位。第一层位的为资源品位高、吸引力大、旅游基础设施较好的旅游资源(景区),包括:庐山、井冈山、龙虎山、三清山、景德镇、瑞金、南昌市区、安远三百山、吴城候鸟区、九江浔阳区、赣州章贡区等。第二层位的为资源品位、吸引力中等,旅游基础设施尚可的旅游资源(景区),包括:婺源、湖口石钟山、新余仙女湖、彭泽龙宫洞、萍乡安源、乐安流坑、靖安三爪仑、永修云居山、龙南武当山、柘林湖、宁冈、吉安、龟峰、梅岭、宁都翠微峰、南城麻姑山等。第三层位的为资源品位、吸引力一般或资源品位尚可,.但旅游基础设施较差的旅游资源(景区),包括:瑞昌秦山、峡江玉笥山、遂川白水仙一泉江、莲花玉壶山、万年仙人洞、铅山、浮梁、乐平、樟树、会昌汉仙岩:金溪疏山寺、宜黄曹山、宜丰洞山、万载竹山、武功山、孽龙洞、修水南崖一清水岩等。
(2)江西旅游资源开发序位(时间维度生态位)
旅游资源开发序位是根据旅游资源本身的价值品质、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区位环境条件、区域旅游资源相互关系等因素,确定的旅游资源在区域旅游开发中的时间顺序和旅游资源在区域旅游功能系统中的地位。旅游资源开发序位包括开发时间先后秩序、开发建设规模和功能体系定位。旅游资源的价值层位是确定旅游资源开发序位的基础,而旅游区位因素(旅游开发难易程度、投资规模、客源市场保证程度、区域社会经济状况等)是确定旅游资源开发定位的重要条件。根据旅游资源的价值层位,旅游资源在区域系统中的空间格局(区位),旅游资源的替代关系与互补关系,旅游资源开发支持体系的能力建设状况等因素确定江西旅游资源的开发序位。
江西旅游资源开发序位可以从两个层次进行划分:一是旅游资源总体开发序位,如庐山、井冈山-三清山、龙虎山、景德镇、仙女湖等-三百山、石钟山、龟峰、乐安流坑等-龙宫洞、小武当、武功山等一狮子洞、七里窑、瑞昌秦山等;二是旅游资源类型开发序位,如山岳景观系列开发序位:庐山、井冈山-龙虎山、三清山-三百山-武功山、黄岗山,丹霞地貌景观系列开发序位:龙虎山-龟峰-小武当。
(3)江西旅游资源开发的市场定位(空间维度生态位)
旅游资源市场定位是根据区域中旅游资源的价值层位现状,分析旅游资源的辐射距离大小和吸引向性而确定的旅游资源的市场开发方向和预期规模大小,即同一资源在不同区域市场上所占据的位置与市场层次。旅游资源市场定位可以分为旅游资源的市场空间定位(空间生态位)和旅游资源的市场功能定位――目标细分市场定位(功能生态位)。江西旅游资源的特色概括起来就是绝特山水、红色摇篮、陶瓷艺术、道教文化和古色文化。就江西旅游资源吸引力来看以及入境旅游者对江西旅游资源感兴趣的比较和历年来江西各景区入境旅游接待情况分析,入境旅游者对江西旅游资源的兴趣大小依次是绝特山水、陶瓷艺术、古色文化、道教文化和红色摇篮;港澳旅游者对江西旅游资源的兴趣大小依次是绝特山水、道教文化、陶瓷艺术、红色摇篮和古色文化。
而江西的名山胜水及红色文化最吸引国内游客其次是道教文化、古色文化和陶瓷艺术。因此江西旅游资源开发的市场定位,可以其层次关系。
三、江西旅游资源生态位的选择策略
俄罗斯微生物学家格乌司指出,生态位是可以选择的。不同物种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须选准自身的生态位,在生存的时间和空间上与其他物种错开。旅游资源生态位的选择是旅游资源开发面对生存与竞争所采取的一种积极的策略。旅游资源生态位的选择必须考虑旅游资源自身禀赋特征与需求、时间、空间等因素的协调统一。
1.确立合理的旅游资源开发序位――生态位定位
江西在区域旅游系统中,在已有的旅游资源生态序位基础上,为了适应环境变化和竞争实力的提高,不断地开发新旅游产品和特色旅游产品,通过不断扩展自身的生态位空间,寻找新的发展空间,拓展旅游资源生态位的宽度,在区域旅游业发展中占据有利的生存位置,确立合理的旅游资源开发序位。第一,优先发展:红色旅游。将红色旅游作为江西旅游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实行红色旅游领跑战略。使红
色旅游成为江具特色与魅力的“红色名片”,带动江西整个旅游业的发展。第二,重点发展: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农业旅游,文化旅游。第三,保护发展:生态旅游,宗教旅游。第四,培育发展:会展旅游,科考旅游,工业旅游,购物旅游,军体探险旅游,自助和自驾车旅游。
为避免区域内旅游资源生态位重叠,避免低层次重复开发,江西旅游资源开发应确立各类旅游资源的开发重点,如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应以井冈山为重点,观光旅游资源开发应以庐山为龙头,道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应以龙虎山为中心。在区域旅游系统内应有层次、有重点、分阶段地进行旅游资源开发。
2.进行旅游资源错位开发――生态位调整
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旅游资源生态位差异越大,彼此之间的竞争就越小,甚至处于相互依赖的合作关系。反之,旅游资源生态位越接近,相互竞争就越激烈,生存压力就越大。因此,为避免生态位重叠而导致的恶性竞争(价格战、广告战和产品战等),寻求共同发展,可以选择旅游资源错位开发模式。旅游资源错位开发可以分为:时间错位、空间错位、产品错位和市场错位四种形式。
(1)时间错位:对江西旅游业的发展应正确选择旅游资源开发的序位,做到分期开发,滚动式发展,确立旅游资源开发的主次关系与次序。对一些具有良好市场前景与预期的旅游资源,应尽早尽快进行开发,充分利用“时间差”,占据有利的市场,确立先发优势。如生态旅游资源是江西的一大资源优势,同时,生态旅游也是21世纪旅游业的发展方向与趋势,因此,江西应重视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努力提升江西旅游业的品位。
(2)空间错位:寻找有利于自己发展的生存空间,避免区域内在资源开发模式上低水平重复开发。形成区域旅游系统的合理的空间梯度。通过空间错位开发,在区域旅游系统内逐步形成具有强吸引力、辐射力的旅游节点。这些旅游节点对周围地区的吸引、辐射效应,会促成区域旅游系统内部各地区之间进一步发生互动效应,形成彼此之间的旅游职能互补,并逐步形成层次有序的区域旅游系统的空间结构。江西旅游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切实打好庐山牌,使其成为吸纳游客和周边旅游区传递客源的中心。要把井冈山作为另一个名牌旅游产品来建设,建成新的旅游热线。要充分发挥庐山的世界文化景观的品牌优势和井冈山的红色旅游圣地的品牌与政策优势,对江西旅游业的发展起到辐射作用与带动作用。
(3)产品错位:同质化的资源,差异化的开发。多元化的旅游市场需求要求旅游产品必须有鲜明的个性和明显的差异性。旅游产品错位开发主要包括:第一,产品特色错位,找出旅游资源开发亮点,形成旅游特色产品,如江西的红色旅游和生态旅游;第二,产品开发规模错位,通过规模建立自身的优势与个性;第三,产品档次错位,在产品质量、服务水平做文章,打造旅游精品,同时,随着休闲时代的到来,也应开发不同档次的旅游产品,满足多层次的旅游市场需求。
(4)市场错位:没有饱和的市场,只有饱和的思想。市场错位开发就是寻找市场空位,找准自己具有相对优势的旅游细分市场进行开发。针对江西旅游资源的价值层位和资源禀赋特征,找准江西旅游资源开发的市场定位。
首先,入境市场定位。其核心市场主要是港澳台、东南亚、东北亚(主要是日、韩)、北美(美国、加拿大)4大市场,基本市场:西欧、澳洲,机会市场:其他国家和地区。其市场发展战略重点:针对港澳台市场,主要推出江西名山大湖古城观光、景德镇陶瓷赏购、红色摇篮访习、三百山饮水探源、龙虎山道教朝圣、三清山奇峰观赏等旅游产品。针对东北亚和东南亚市场,主要推出庐山国际会议、景德镇陶瓷艺术研修、龙虎山和三清山道教文化、婺源山水田园采风、乐安流坑古村探访等旅游产品。针对欧美市场,主要推出庐山国际会议、景德镇陶瓷艺术研修、鄱阳湖冬季珍禽观赏、红色摇篮探访等旅游产品。
其次,国内市场定位。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市场,重点推出庐山、井冈山、三清山、龙虎山、景德镇、婺源等旅游目的地的观光、会议、度假、生态等旅游产品。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地区市场,重点推出京九江西名山大湖古城观光、会议、生态、宗教文化等旅游产品。以武汉为中心的华中旅游市场,重点推出江西名山观光、访习和会议等旅游产品。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市场,应以庐山、井冈山观光、访习、会议等旅游产品为先导,大力开拓北京市场,并逐步拓宽北方市场。
第三,省内旅游市场定位。发挥本省旅游景区众多、旅游产品多样的优势,继续推进以“我爱江西山和水”为题的“江西人游江西”旅游活动,拓宽市场,并适时分流客源,使旅游热线更热、旅游温线趋热。
[关键词]甘肃;乡村旅游;旅游资源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10-0054-03
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以乡村独特的自然风光、生产生活形态、乡村气息、民俗文化为对象,利用城乡差异来规划设计和组合产品,集观光、娱乐、休闲、疗养、购物为一体的旅游形式。国内外的旅游经济发展实践表明:乡村旅游是发展农村经济的新增长点,是增加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新突破点,是提高农村文明程度新的切入点和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新的着力点,能够极大地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农民收入和素质双提高和农村环境改善。我国自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这一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格局调整战略的实施,使西部地区城乡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在一些西部贫困山区,农民通过旅游增收已不再是新闻。同样,乡村旅游目前已成为甘肃省新农村建设的催生产业。
旅游资源是乡村旅游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数量多少、质量好坏决定着乡村旅游的规模,其损耗速率有无超越自然或人为更新速率则关系到乡村旅游的发展是否具有可持续性。目前甘肃的乡村旅游资源规划水平良莠不齐,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所以,只有在甘肃乡村旅游社区资源合理规划的基础上,乡村旅游才能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一、甘肃省发展乡村社区旅游的资源优势
(一)独特的乡村旅游资源
旅游产业依赖生存的资源是文化、自然遗存在区域间的差异及其在时间意义上的厚度与丰度,而甘肃省乡村恰恰存在一系列丰厚的自然和历史遗存物。甘肃地处西北内陆,从古代开始这里就是历代中原王朝的边塞地区,众多少数民族与汉族混居于此,形成独特的边塞文化和黄河农耕文化。长期以来存在的区际发展差异造就和存留了甘肃地区自然风貌和民俗文化的原真性、独特性和多样性,成全了发展旅游产业中最重要的差异性旅游消费需求。
(二)低廉的旅游资源成本
甘肃乡村社区旅游资源的形成成本较之其他产业的资源成本相对低廉。乡村旅游资源所具有的不动产性质使之不需要发生空间位移等一系列经济成本,具备成为优势、主导产业的资源成本条件。另外,在甘肃境内,由于受地形限制,部分乡村社区可进入性差,经济比较落后,资源开发的人力、物力成本的低廉也导致乡村旅游成本降低。
二、乡村旅游社区资源分类
由于甘肃乡村旅游发展不是均衡发展,地域环境、经济基础、人文积淀的差异,使得省内各个区域乡村旅游资源出现了不同的开发状况。大致分为城郊休憩型、新兴城镇型、景区覆盖型和交通节点型,这四类基本上囊括了甘肃乡村社区旅游资源的全部情况。
(一)城郊休憩型
郊区由于靠近城市,是代表经济基础比较厚实、交通状况良好、农户整体素质比较高、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的乡村旅游社区的发展。在这种社区中乡村旅游存在时间较长,对社区参与也有着基本认知。城郊的乡村旅游处于城市旅游的延伸范围之内,因此在比较成熟的城市旅游运作的同时隐性带动了周边的城郊旅游。目前甘肃省内,这种类型的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但是形式比较单一,多数是修整特色农家小院经营农家乐为主,尤其以大中城市周边最为明显。原因在于城郊社区与城市社区紧密关联。城郊社区的发展无时无刻受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居民的生活方式的影响。在经济状况良好,交通便利等有利条件的支持下,周末假期甚至是一般工作日中,城市居民都可以到城郊享受与城市不一样氛围的农家乐,游玩就餐。城郊农家乐也在近几年迅速繁荣起来。另一方面,因城市和郊区的地界、经济发展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城郊社区参与也受到城市社区旅游的影响,城郊乡村旅游资源特色性削弱,其发展受到一定限制。
(二)新兴城镇型
近几年,由于国家大力推进西部发展,在甘肃政府的支持下,涌现出很多新兴城镇。这些城镇规模不大,但是利用国家对于新农村建设提供的优惠条件,吸引外出的本地人才返乡建设。并大力整治城镇风貌,发展各自的特色工农产业,使得这些城镇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时,为了加快建设步伐,这类城镇都将目光投向具有发展潜力的乡村旅游市场,期望在本地发展乡村旅游,为目前的城镇建设锦上添花。在政府倡导下,开始大范围对社区内的旅游资源进行相应的开发,有了初步的乡村旅游成果。尤其在新农村建设开始以后,社区内的各种用地进行规划,解决垃圾处理等各种环境问题。这种层次的乡村旅游社区的旅游建设已经不是简单的社区“农家乐”的发展,也开始进行社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社区内的池塘、果园或秀美的风景来吸引城市旅游者,但是内容上还是比较单一,整体规划不成功,无法有效的组合旅游项目,延长旅游者的停留时间。
(三)景区覆盖型
在已经成气候的景区覆盖范围的乡村旅游的客源比较稳定。一般来说,著名的景区大部分都在远离城市的地方,旅游者到景区旅游的同时,得知景区周边存在其他旅游资源后,在不会影响行程的情况下自然会将其划归到旅游项目中来参与乡村旅游。周边社区参与旅游有一定的基础,通过对景区周边特色风貌、民俗人情、餐饮的利用,社区旅游资源的开发有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农村旅游项目、农家特色饭菜、住宿以及农村特有的娱乐游玩。可以说,甘肃无论大小景区周边都衍生了很多农村旅游项目,其层次也有高有低。高层次的是较为全面发展的农村旅游,设计多种娱乐项目,不仅是吃农家饭、游玩乡村,更有住农家院、学做农家活等让旅游者新鲜的旅游活动。而较低层次的社区参与还是从农家乐开始,简单地为旅游者提供农家饭和休闲娱乐的设施,并且是社区居民零散经营,各自为政,使得乡村旅游整体不成气候。粗糙的项目和内部的混乱都导致对旅游者的外吸引力减弱。
(四)交通节点型
旅游线路离不开道路,而国道、省道的交通节点上的乡村社区发展乡村旅游具有特别优势,就是可以成为以路为生的旅游社区。因为交通节点上来往人流量大,可以将这些人流有效地吸引加入到乡村旅游中。一般情况下,国道和省道上的人流量大,比较稳定,在交通节点处加油,休息,吃饭。所以在交通节点的社区的居民很早就有了经济意识。尤其利用交通便利的条件,近几年来居民开办具有乡村特色的农家乐在甘肃已经比较普及,而路过休息的旅客也乐得就近体验别有风味的农家乐。但是,整体社区参与状况也不尽相同,由于交通节点只是旅客中途停靠的休息站,就存在停留时间短的问题。对于很多旅客甚至就是可能只会路过此地一次,这就是某些农家乐有了不良的经营观念,一次性经营的思想,如高收费、低服务。与此相反,有些居民有正确的经营观念,留下好的口碑,在旅客之间相互传递,以此吸引更多过路的旅客。发展早的地方,借助本地特色,很早就发展起来,例如甘肃静宁是陇东地区到兰州或更西边地方的中途站,由于自古以来此地的烧鸡就很有名,当地社区在静宁烧鸡上做文章,使得静宁有了很多发展很好的农家乐。
三、甘肃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建议
针对这四类乡村旅游社区资源的优势及不足,必须因地制宜。
(一)休闲化开发城郊休憩型
这类旅游社区靠近城市,旅游资源开发上很容易被城市旅游社区资源规划模式同化,乡村性特色容易被忽视。同时,见多识广的城市居民对于乡村旅游项目的要求随之增加。但是,正因为靠近城市,客源丰富,拥有较好的区域位置及经济基础,所以资源规划上必须突出特色,精心设计旅游项目,将它建成一个重心不在田园观光旅游,而带有乡村性休闲娱乐的休闲旅游社区。方向定位为:“以休闲度假为主要功能的城市远郊型乡村休闲观光旅游区”,重点落实在休闲度假上,就是为了充分利用旅游区区位佳、经济背景较优越之长,回避与城市旅游资源相近的劣势。
(二)整体开发新型城镇型
新型城镇一般交通便利,可进入性强,但是由于很多城镇在统一规划时以城市规划为模板,众多的乡村旅游资源在城镇规划中被埋没。这种类型的乡村旅游社区的资源规划,需要挖掘旅游资源的现代乡村性,以新农村新面貌提升普通乡村旅游资源的价值。目前,很多普通的乡村景观环境直接作为旅游资源来吸引游客,这样容易引起审美疲劳。但如果将其放在一个更大的场景或进行整体策划,则可将其利用价值提升和扩大。将以往分散的旅游资源如渔场、果园、观景山等进行资源组合开发,使整个城镇成一个整体乡村资源。从游客进入城镇那一刻,就已经开始购买,体验各类乡村观光,农事活动等旅游产品。如苦水镇的玫瑰极具特色,苦水镇的整个乡村社区资源规划就以玫瑰为主题,以玫瑰为依托,利用周边大环境营造一种氛围。
(三)田园景观化开发景区覆盖型
此类型的乡村旅游社区可以利用园林设计中“借景”手法来规划资源。可以尽量通过借用的手法将景区的观光资源“借”过来,为自身景观锦上添花。在规划乡村旅游社区资源时,应该充分考虑周边景区的资源特色性,在规划开发时,注意统筹思想,使得两个区域的旅游产品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也可以考虑乡村旅游社区资源是否可以成为景区资源规划的一个延伸,拓展整个旅游区域的景观空间与娱乐内容。或者与景区进行联动开发,实行资源与市场共享,优势互补,将多方的旅游产品进行组合式销售,增强旅游吸引力。例外,可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设计大地景观,较平淡、传统、分散的乡村田园景观资源,通过一种主题构思,设计不同色彩质地的植被、水面、农田等斑块特色,使其与景区旅游在和谐中旅游产品产生鲜明对比,满足游客的猎奇心理。
(四)诗意功能化开发交通节点型
利用其便利的交通及拥有大量的客流量的特点,打造成“以路为生”的乡村旅游社区。此类旅游社区的资源一般比较平淡,一般资源特色也不鲜明,但其交通中途休憩餐饮的需求功能性很强,对这类旅游区要进行功能性强化,开发乡村诗意功能空间,充分挖掘乡村特点的内涵,加以扩展与放大,强调其田园人家特征,让其更容易被大众所识别。例如在资源规划中将其乡村观光功能与接待功能结合起来,变成乡村特色旅游接待中继站,相对于一般接待饭店而言有了比较优势。这些规划将大大拓展其客源规模,克服自身吸引力有限的局限。
总体而言,甘肃乡村旅游社区旅游资源规划要凸显西部乡村特色,旅游项目设计必须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同时资源规划需要注意游客的心理舒适度,乡村旅游的绝大数客源来自于现代城市,这些游客旅游不仅是满足猎奇心理,同时也是休闲放松,乡村基础设施不完善,有可能会降低他们对乡村旅游产品的满意程度。
[参考文献]
[1]许春晓.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与性质[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
[2]罗艳菊.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2 ,(7).
[3]陈学文,刘立勇.旅游非优区开发策略[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4).
[4]俞益武,李健,肖胜和等.浙江省生物景观类旅游源现状分析及旅游项目开发[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5,(1).
[5]何炼成,韦苇,刘新权,褚志远,李连芬.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关键词:宁夏县域旅游业发展与对策
旅游业日益成为各国和地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扶持的战略产业,对推动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和作用,它可以有效地提高本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促进与国内外的经贸合作,增加外汇收入和税收收入,还可以拉动和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旅游业已经成为宁夏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同时也已成为宁夏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重点产业。
一、宁夏县域旅游资源的特点
宁夏位于祖国的西北内陆地区,黄河中游,特殊的自然、人文环境,孕育了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在自然旅游资源方面,沙湖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有湖面、沙丘、芦苇、珍鱼、候鸟,是生态旅游的“黄金宝地”;沙坡头景区是黄河和沙漠的交汇的地方,也是4A级景区,开展了骑骆驼穿越沙漠、乘羊皮伐子漂流黄河等特色旅游项目;六盘山旅游区山势雄伟,景区内有被称为黄土高原“绿岛”的泾河苑,有纪念和主席创作《清平乐·六盘山》的将台堡,有以丹霞地貌著称的西吉火石寨,有海原大地震遗址公园;首府银川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是都市旅游、商务旅游、会展旅游、休闲旅游的好去处。目前宁夏已有各类自然保护区8个(国家级4个,自治区级4个),国家级森林公园2个。在人文旅游资源方面,有历史遗产类旅游资源,比如:水洞沟遗址是中华史前文明的见证;西夏王陵规模宏大,造型奇特,被誉为“东方金字塔”;宁夏还是长城和黄河唯一交汇的地方,自治区境内有秦、汉、隋、明等朝代的古长城遗址,素有“长城博物馆”之称。有文化类旅游资源,比如:宁夏镇北堡的华夏西部影视城和金水旅游区曾拍摄了《红高粱》、《贺兰雪》等一批优秀获奖影视作品。有民俗类旅游资源,宁夏回族风情浓郁,清真寺建筑别具一格回族风味小吃美味可口,风俗歌舞优美动人,吸引着海内外众多游客。
二、宁夏县域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不够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生存和发展的凭借和依据。宁夏县域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由于主客观原因,目前县域旅游资源开发仍较为落后,除一些中心城市旅游资源的开发相对较好外,大部分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程度偏低,有的甚至还处于待开发状态。宁夏县域旅游资源整体上存在着分散性、可进入性差、基础设施简陋、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薄弱、品位较低等主要问题。
2.资金投入不足,旅游设施建设落后
宁夏大多数县域由于经济不发达,资金投入力度不够(如吴忠市旅游局一年经费不足3万元,其他县可想而知),旅游基础设施比较落后,一些经济效益可观的旅游资源得不到及时开发,即使是已经开发的景点,由于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档次低,接待能力有限,服务质量差,也不能满足游客的消费需要,影响了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旅游质量的提高。
3.发展旅游产业的意识有待加强
主要表现在:一是对旅游景点的文化科技品位重视不够,不能深入加以挖掘其文化科技内涵;在政策保障体系上仍不够完善,特别是在投资、财政、金融、建设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不能到位;对旅游促销的宣传力度不大等等。二是发展旅游业的意识还不强,导致在旅游产业的发展中缺乏新思维、新观念和创新精神。
三、加快县域旅游业发展的对策
1.树立科学发展观,合理开发县域旅游资源
(1)树立精品意识,努力培育世界级、国家级和自治区级的旅游精品
吸取和借鉴国内外经验,选择一批旅游景点、景区重点扶持和培育,使之成为世界级、国家级和自治区级的景区景点。要聘请旅游业专家加以规划设计,促使宁夏县域的旅游景点能普遍上一个档次,以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
(2)努力开发新的旅游资源,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宁夏县域旅游结构比较单一,要进一步增强当地旅游的竞争力,就必须对旅游产品进行深度开发,充分发挥宁夏县域旅游资源的优势,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2.多方筹集资金,改善旅游设施,加快县域旅游业的发展
(1)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通过财政转移支付以及西部旅游开发专项资金等办法争取资金
推行“东联西出”计划,促进欠发达地区与国外和国内其他地区的经贸合作,提高西部地区整体开放的程度;还可以前向拉动和后向推动关联产业的发展;同时可以通过旅游扶贫开发,帮助那些旅游资源富集的贫困地区尽快走上富裕之路。积极开展旅游信贷业务,支持县域旅游业发展。
(2)努力拓展民间筹资渠道,促进县域旅游业的发展
政府应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民间资金投向旅游饭店、旅游商店、旅游娱乐场所、旅游信息咨询公司以及游乐园、健身俱乐部、高尔夫球场等具有高盈利、服务性强的项目。各级政府只要充分调动起各种所有制企业及个人投资于旅游业的积极性,发展旅游业的资金渠道就会拓宽,宁夏县域旅游业的发展就会有一个新的突破。
3.树立开发县域旅游业的创新意识
(1)树立环境意识
宁夏特别是南部山区的自然生态环境较差,环境遭到破坏后自然恢复的难度很大。因此,要把保护环境放在首位,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中,环境效益应该重于经济效益,应在旅游开发中做好并落实生态环境的保护规划。
(2)树立市场意识
各县(市)在旅游资源和其他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应该树立市场意识,按照市场需求进行产业效益比较,要根据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需要和市场需求进行,切不可盲目发展,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一切从实际出发。
(3)树立特色意识,这是保持旅游业生命力的关键
注意发挥宁夏地处西部,自然景观粗犷、荒凉、壮丽,人文资源奇特而神秘的特色,围绕西夏古都、回族风情、黄河文化、塞上江南、红色革命根据地、途经地等特色,开发县域旅游资源,促进县域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4)树立民族意识
宁夏是回族聚居的地区,在县域旅游资源的开发中,千万不可忽略民族意识,应该特别重视民族和宗教政策,旅游开发必须要顾及当地的民族信仰,要防止因开发不当而引起民族矛盾和冲突。
参考文献:
[1]谢彦君.基础旅游学[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2]李天元.旅游学概论[M].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
[3]杨桂华.旅游资源学[M].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