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13 11:40:5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音乐教育故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引言
随着初中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这为初中音乐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初中音乐教育的地位日益凸显。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初中音乐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以及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思维,使学生在享受音乐的过程中,学习音乐,陶冶情操,提升音乐品位,从而使学生的音乐素养以及综合素质得以提升。传统的音乐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课标的这种教学要求,所以探索新的初中音乐教学模式已是大势所趋。初中音乐有效教学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新的教学模式,对于初中音乐的教学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以及理解,对初中音乐有效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对初中音乐教学有所启迪。
二、初中音乐有效教学准备策略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初中音乐有效教学同样如此,只有充分的教学准备,才能保证教学的有效实施。初中音乐有效教学的准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初中音乐教师应该具有较高的音乐素养以及扎实的音乐基本功,音乐是一门艺术学科,需要一定的艺术修养才会懂得欣赏,如果教师不能够深刻的理解与欣赏音乐艺术,那么自然不会引导学生进行音乐的欣赏。以初中音乐教材中德彪西的《月光》钢琴独奏曲为例,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月光》曲的时候,要对德彪西的曲风有一定的了解,此外还要了解其他人如贝多芬的《月光》曲,并能够将两首《月光》曲进行对比欣赏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其次,初中音乐有效教学要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初中音乐教学是情感、知识以及方法的三位一体,教学目标的制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激发学生的音乐情感出发,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达到传授音乐知识的目的;再次,要选择合适的教材,初中音乐有效教学教材的选择要符合初中学生的特点,要结合初中生的兴趣以及音乐审美情趣来选择,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学生更好的投入音乐教学课堂。
三、初中音乐有效教学实施策略
初中音乐有效教学的实施是教学的关键环节,只有制定有效的实施策略才能保障教学的顺利实施。首先,初中音乐有效教学要采取有效的课堂导入策略,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可以借助故事导入课堂教学内容,一般而言,初中生对于音乐所叙述的故事内容以及故事中的人物比较感兴趣,所以在音乐课堂教学开始之前先讲一则与课堂内容相关的故事则可以达到吸引学生参与课堂的目的。以有名的曲子《蓝花花的故事》为例,教师就可以以这首曲子所讲述的故事来导入课堂,并且还可以在讲故事的基础之上借助艺术歌曲《蓝花花的故事》来讲述故事,以增加学生对这首曲子旋律的印象;其次,在音乐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音乐情境的创设,比如在讲授民族音乐有关的曲子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播放民族音乐的方法,使学生先欣赏优美的民族曲子,创设音乐情境,先进学生引入课堂内容。再次,音乐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学活动的安排,要结合学生的特点以及特长,充分的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环节,比如在进行《青藏高原》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班里有舞蹈才能的学生进行伴舞,增添教学趣味,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
四、初中音乐有效教学评价策略
有效的教学评价是音乐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学评价有助于学生提升音乐技能,培养音乐兴趣与习惯。一方面,教学评价可以采取学生自我评价的方式,在每次课或者一个教学阶段结束的时候,让学生填写自我评价表,包括学习态度、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存在的不足等方面进行填写,以使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另一方面,教学评价还要采取教师评价的方式,由教师在每学期的期末或者期中结合学生的日常表现以及学习成绩对学生进行客观的评价,指出学生本阶段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与优点,并提出合理的意见,帮助学生弥补不足,发扬长处,促进学生全面进步。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互评,学生对教师以及课堂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并提出自己的建议,改进课堂教学环节。
五、初中音乐有效教学课堂管理策略
初中音乐有效教学的课堂管理是音乐教师以完成教学计划为目的,调控人际关系以及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而采取一定措施的行为方式,有效的课堂管理是实施音乐教学的前提和基础。一方面,音乐教师要塑造个人魅力,提高课堂管理技巧,以自己渊博的知识与个人魅力吸引学生投入课堂,并辅以一定的管理技巧使学生参与音乐教学环节;另一方面,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尊重学生的意见,比如在进行某首曲子教学时,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谈谈自己的感受,并?ρ?生给予相当的肯定,使学生树立音乐自信,从而促进其音乐欣赏能力以及音乐素养的提升。此外,还要制定相应的课堂管理制度,以制度的约束力构建良好的课堂环境与秩序。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音乐是艺术的一种表达方式,具有重要的实用功能和情感功能。音乐可以改变人的思想,提高社会的文明水平。因此,音乐教学从某些意义上来说是一种思想教育。在初中音乐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音乐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音乐教育者的认可。作为初中音乐教师,我们应该创新多种教学方式,彻底摆脱传统的枯燥乏味的音乐教学模式,在传授音乐理论知识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综合音乐素养的提升。
一、环境教学方法
由于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好奇心强,自制力差,加之受生活阅历的限制,脾气等各个方面都很难控制,也比较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基于初中生这样的心理特点,我们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可以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导入环境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在具体的教学环境中,自觉地学习音乐,并建立起正确的学习态度。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在教授《春天在哪里》这首歌曲时,我们可以先让学生先试着想象春天的美景,并且可以选取几首关于春天的诗歌让学生朗读,引导他们发出内心深处对于春天的感慨。这样通过教学环境的营造,可以让学生在把握好歌曲的构造、特征和展现形态的基础上,有充足的想象空间。然后,在这样的热爱春天的教学环境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激励学生对歌词进行改编,让学生按照自己想象中的春天的样子来填写和改编歌词。这样的音乐课堂教学不但培养了学生的音乐创新能力,还激发了他们进行音乐创作的积极性。
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初中生的思维以感性思维为主,他们的知识水平和认知水平还处于朦胧的过渡阶段。当前的初中音乐教材中的很多内容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但是教师如果通过一些教学设备来让静态的知识变成动态的图像、视频等,就可以对学生的眼睛、耳朵、嘴、手足和大脑等同时进行多重刺激,从而让学生的全部感官都参加到音乐学习中来。这样的音乐课堂教学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的欲望,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想象的空间,从而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自由的想象中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例如,在教学《春之声》的时候,我们就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先让学生观看春天的图片和动画,进而引导学生进入到春天的情景中,自由地发挥想象力:近了,近了,我已听到春天的脚步声了,这一切都报告着春天的到来,我整个心都飘了出去,飘到那鲜艳的花儿上,飘到那油绿的草地上;春雨连绵,洒在院里的梧桐树上,像音乐家轻轻拔动琴弦,又像蚕宝宝在悄悄吞食桑叶。这样学生在想象的空间里自由遨游,对音乐作品有了更加新颖生动的理解和感受。
三、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质疑精神是促进学生不断进行探究的重要动力,有探究才会有创新。因此,音乐教师必须要选择适当的契机来进行提问,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探究新知识,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探究的过程中得以不断提升。例如,在教学《化蝶》时,教师可以围绕着“作品创作的背景是什么?”“像这样关于爱情故事的音乐,你们听后有怎样的感受”“你对这个爱情故事有什么看法?为什么?”等问题,用疑问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四、加强实践教学
音乐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进行音乐表演,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好机会。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从而增强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喜爱的乐器,并给他们设置任务,让他们进行随性的创作。一般来说,随性创作是和随性表演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随性表演是指表演者并不进行事先排练,只根据即时的灵感所作的即兴表演。随性创作和随性表演是学生创作个性的充分体现,也是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例如,在教学《龙舟调》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充分体会这首歌的民族风味,并充分利用其符合跳舞旋律的音乐特征,让学生在倾听的基础上,进行创作性的表演。我们可以先让全班分小组来表演,小组表演完后,再用推选的方式让学生在全班师生的面前单独进行表演。如我们可以让班上一位男生来出演艄公,再选取一位女生来出演要过河的娃娃,让这两位学生边倾听音乐边做哑剧的表演。这样学生在随性创作和随性表演的过程中,不仅丰富了自身的表演经验,而且也对音乐创作和音乐表演有了全新的认识。
五、总结
在初中音乐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随着素质教育地深入实施,创新成为了音乐教学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话题。因此,初中音乐教师应该在充分认清现代音乐教育发展前景的基础上,转变传统教学的模式,创新多种音乐教学策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对初中音乐教学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从而促进学生综合音乐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吕金会.初中音乐教育体验与教学效果浅析[J].科学大众( 科学教育) ,2012(6).
2.张方明.“新课程标准”音乐教学存在问题的分析与思考[J].中小学音乐教育,2009(5).
【关键词】初中 音乐 分层教学 素质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106-01
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是普及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而素质教育是一项艰巨的工程,要以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为目标,以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平台,让学生综合素质得以完善。而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也越来越被学生所接受,同时,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希望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拥有一颗高贵心灵的人,并塑造出完美的人格。由此可见,音乐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能给学生树立很好的审美观。
但大多数的初中学生和教师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把音乐课当作一门选修课来上,不像对待主课那么认真。在音乐课堂上,不分主次,教师扯着嗓子唱一首歌曲,然后再叫学生依葫芦画瓢跟着教师喊几声就完事,如果条件好一点的,再让学生多听听磁带或光盘,学生只是被动的跟唱,没有半点主观能动性,也不敢提出自己的观点,导致音乐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毫无兴趣可言。因此,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分层教学,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目前初中生对音乐课的看法和自身所具有的音乐素养参差不齐,教师在教学中如果不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音乐课就会越来越被学生排斥,越来越没了生趣。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各班级的不同情况,找出原因,进行分层次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爱上音乐课。
一、改变学生对音乐课淡漠的态度
初中学生对音乐课不太理解,认为音乐课就是一门副课,可学可不学,跟语、数、外的学习没法比较。而且教师也不要求学生考试时达到多少分,再说平时音乐成绩再好,也不能为升重点高中加分,所以在学生的心目中,既然对考试没有帮助,那么学与不学都一个样,何必跟着教师念经呢。因此,初中音乐课堂上大多数同学不专心听讲,把音乐课当作自习课,讲悄悄话的、做其它作业的、有些甚至睡起觉来,对音乐课都表现出十分冷漠的态度。鉴于此,教师可以多组织学生开展有关音乐美学知识的小讲座,改变传统的说教模式,让学生自己动手,上网收集一些与音乐有关的经典故事及名人趣事等等,然后在课堂上把自己收集到的故事一一讲出来,比较一下谁讲得到位,讲得生动有趣,评出最佳奖,并给予奖赏,以此来激励学生们对音乐的热情和学习兴趣,让学生从音乐名人的身上学到好的品质,认识音乐学习的重要性。总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只有让学生对音乐感兴趣,改变原来的冷漠态度,才能让学生一步一步上好音乐课。
二、改变学生盲目追星,过分热衷流行歌曲的习惯
信息高科技时代的到来,给现代中学生提供了方便,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了解新事物的发展。再说电视、网络上各种选秀节目多如牛毛,受特殊思想的影响,在初中校园内涌现了一股新的热潮,也就是最流行的“追星族”。这些学生对教材上的歌曲一点兴致都没有,但对网络上流行的歌曲,不管影响好坏都很容易朗朗上口,多数学生是人云亦云,不管什么事都一拥而上,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针对此类情况,教师要对那些思维特别活跃,又特别爱好流行歌曲的学生采取有效的措施,既让学生还有追星的热情,还要让学生乐于有选择性的向好的、健康向上的流行歌曲方面发展。让学生上网收集一些有影响的人物唱的流行歌曲或革命红歌,并把它整理成手抄报或简报的形式,发给学生们,让学生们相互阅览,共同学习,慢慢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并逐渐对教材中留传下来的经典歌曲感兴趣。
三、加强沟通,提高学生的乐理知识
现在初中学生虽然能唱几首流行歌曲,但对最基本的乐理知识还一窍不通,整体音乐基础知识差,所以,音乐教师要上好一堂音乐课就得付出艰辛的代价。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乐理知识讲解的时候,要注意分层次去引导,对于乐理知识很差,没有任何基础的学生,就逐个去引导,把最简单最常见的乐理知识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或通过对学生讲有关音乐人物的故事去引导学生。例如:让学生们一起拍手,来聆听一下节拍,再引出四二拍的节奏是怎样的?还有把节拍和上下课的铃声联系起来,这样即通俗又易懂,而且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让学生快速地掌握音乐中的节奏感,这样一来,学生的乐理知识就得以提高,学习起来就轻松愉快。再有,教师要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与外界多进行思想沟通,如参加各类音乐比赛等等。
四、培养学生在音乐课堂中的创新意识
【摘要】音乐教育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培养音乐家,而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国民的素质,是面向所有学生敞开大门的陶冶性情、滋养心灵的音乐艺术教育。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培育人的创造性和审美能力,这是建设跨世纪的现代化强国的需要。
【关键词】欣赏 改革 音乐
从目前初中音乐欣赏课的现状来看,随着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特别是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向前推进,近年来音乐教育得到了重大发展,音乐欣赏课教学也随之得到了改进和发展:一系列知道音乐欣赏课的书籍和教材的引进、出版发行,大大丰富了教材,对音乐欣赏课教学的质量提供了保证;音乐教学计划的调整,改变了以往有音乐课却没有音乐欣赏课的局面,确立了音乐欣赏课在初中素质教育、音乐教育中的地位;此外,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初中音乐投入的加大,音乐教材建设、教学器材以及音乐研究等方面的发展,使音乐欣赏课的到了一定的促进。
1.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利用不同手段调动学生的兴趣
从乐曲本身着手。我们在欣赏这类作品时,会遇到一些艺术歌曲或者是歌剧等,这些离学生的欣赏范围较远,这时,我们可以利用这些作品表现的内容具体的特点,把注意力侧重于音乐所表达的内容上,穿插作品创作时代的故事,调动学生的兴趣,注重与学生情感的交流,以自己情感引导学生的情感,肯定学生的优点,使师生的情感交流融入学习中,充分激发学生的欣赏积极性。节奏是音乐最重要最原始的因素之一,是音乐的生命。对学生进行音乐练习,十分强调从节奏入手,所以节奏训练和律动练习是学校音乐教学中的最重要内容。传统的节奏训练只能依赖在嘴里念“哒哒”声,或手打“啪啪”声来练习,这种枯燥、机械的节奏拍打训练,往往脱离音乐,忽略了对音乐节奏的整体感受。并且因为随意性较大,所以稳定性也就不够。这也是随意性较大的钢琴常犯的毛病。现实中有好多钢琴教师的节奏不稳定,甚至出现强弱拍错位的瑕疵。由于电子琴自身存储着百多种具备自动伴奏的包容各种音乐历史风格和多民族风格的节奏类型,效果丰富、音响动听,能让学生形象地直接地深入地理解该音乐的内涵。
面对不同的学生,音乐欣赏课也应采取不同的教法,应针对你的教学对象的特点选择适应的教材,探索适应于其心理、生理及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你的欣赏课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初中学生不仅对新的环境和生活又充满了好奇,而且,属于比较好动的年龄段,在安排课程内容时,可以选择一些有形象和具有动感的作品,比如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穆索尔斯基的《图画展览会》等。
要制定切实可靠的音乐常规来训练学生讲文明、有礼貌的好习惯。从学生步入音乐教室、师生问好、坐站姿势等都要养成一定的规范动作,以培养遵守纪律、举止文明、尊老敬师的良好行为,基本训练要通过发声练习、节奏训练,听音练耳等培养学生和谐统一的良好心态,新课教学要结合教材采用多种方法,使德育内容有机地渗透在教学中,课堂小结要面向全班各类学生,鼓励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通过这些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和高尚的行为。
2.营造良好的校园教育环境,利用学生熟知的作品
做好初中领导阶层和教师的思想工作,让他们从根本上认识初中音乐欣赏课,从而,重视初中音乐欣赏课的开设和教学;加大对初中音乐欣赏课硬、软件设施的投入,使初中音乐欣赏课在初中素质教育中充分发挥作用。同时,可以利用学校已有的设施进行音乐欣赏课教学,而这种教学也并不一定要发生在课堂上。比如:有些学校有自己的广播站,我们可以充分的发挥广播站的作用,在课余时间定时的播放一些适合初中生的音乐作品,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音乐的熏陶和感染,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有些学校具有礼堂、大教室或者多媒体教室,可以利用这些设施举办一些文艺活动,让学生在欣赏文艺节目的过程中,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和认识水平,建立良好的校园教育文化和环境。
现在的教科书上有许多作品都是名著,学生对这一类作品并不熟悉,甚至可以说是从来没听说过,这时我们就可以利用学生熟悉的,并且与本课有关的作品导入。例如,在学习第一节《草原放牧》时,我们可以用《十里埋伏》作为导入,通过对琵琶在《十里埋伏》中的精湛演奏,及对不同演奏技巧展现的不同演奏效果进行粗略讲解,引发学生对琵琶与交响乐合作后的效果产生兴趣,从而将学生带入到协奏曲的欣赏中,提升了学生的欣赏水平。音乐教育是学校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为了更好的进行课堂音乐教学,在80年代初期,我们一些学校和教师开始把乐器引入课堂。首先是口琴、笛子等,而后又有了手风琴等,从而丰富了音乐课的教学内容,提高了课堂的教学质量。近年来,电子琴开始作为教学用具进入课堂。电子琴作为键盘乐器,从演奏技巧角度来说,它确实无法与号称乐器之王的钢琴相比。但是它在乐理教学方面一样具有键盘乐器形象、直观的优势。键盘是依照乐理的十二平均律制定的,它的各音之间的位置与五线谱上各音的位置是相对固定的。通过键盘可以形象、直观地把五线谱上的基本音、变化音、同音异名、二十四个大小调及各个调式音阶、五声调式及其调式音阶、同名大小调、首调、固定调、音程、和弦、和弦的转位、和声、转调等方面的知识展示给学生,而且可以边弹奏边视唱,边听音响效果加深印象,提高识谱、视唱、视奏的能力。
音乐教育对于陶冶情操、品行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起到独特的作用,教师应紧紧抓旋律、节奏、音色、拍子、曲式、和声等音乐要素所塑造的形象,诱导学生进入歌曲意境,抒发美好的情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立足于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后,再加以具体知识的教学,并运用正确的方法把学生带入到音乐欣赏的具体意境中,体会音乐,了解音乐,感受音乐,真正让学生成为音乐的“主人”。
一、音乐德育教育的特点
(一)形式多样、资源丰富
音乐作品具有种类繁多、资源多样等优点,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善目前德育教育形式简单、内容乏味的现状。就拿我国的民歌而言,它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例如江南民歌色彩华丽细腻,风格比较温柔妩媚;陕北民歌色彩慷慨悠扬,让人感觉自由奔放;湖南民歌色彩泼辣欢快。学生通过聆听以上民歌有助于培养正确的民族思想。另一方面,音乐作品还拥有高水准的艺术性,可以让人很快沉浸到美的韵味中去。在德育教育方面,其教育成果,通常是其它相关形式、方法所难以媲美的。
(二)音乐作品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音乐作品可以在广泛的题材和我国历史的长河中提取出相当丰富的德育题材,通过更加直观的方式去展现出爱国主义、道德品质、民族主义等精神文化的重要作用。例如一些具有爱国主义色彩的歌曲诸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的《祝福祖国》《祖国歌》等音乐作品都表现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以及对民族团结的美好愿望等,这些音乐作品还可以用来编排集体舞,可谓是最直观、生动的教育题材。
二、音乐作品的德育教育作用
(一)理想信念的教育作用
在对学生开展理想教育时,提取主动脉音乐作品中理想信念的相关题材,可以将理想的诠释建立于社会现实的基础之上,从而实现其对理想与现实的正确认识,例如人教版初中音乐教材中的《橘树尚且性刚强》等歌曲,有助于培养学生坚强奋进的品格,这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塑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爱国主义的教育作用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精髓,是当代初中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动脉。初中音乐教材作品中囊括了爱国事迹,是鲜活的爱国主义文本。例如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教材中的音乐作品《十送》《游击队歌》等,让学生欣赏这些作品以此来激励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他们的民族意识,让他们发自内心地努力拼搏、奋发成长、回报祖国。
(三)艰苦奋斗的教育作用
音乐作品将先辈的革命奋斗历程直观地表现出来,其中鲜活的事迹正是革命先辈艰苦奋斗的生动教材,不仅能培养学生们勤俭务实的精神.也能让他们懂得不仅革命需要艰苦奋斗,人生路上更需要艰苦奋斗,由此帮助学生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避免以后成长过程中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在当今多元价值观碰撞、金钱主义甚嚣尘上的社会背景下迷失自我。
三、音乐在初中德育教育中的实现
(一)设置音乐作品鉴赏课,进行主题课例研究
可以选择一些课时作为音乐作品鉴赏课,对每部作品的人物、情节、主题思想等内容进行课题设计,要注意避免学生仅停留在感官刺激上,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作品鉴赏,理解作品的艺术性和蕴藏的情感,要让学生们能在作品中汲取对自身发展有益的营养,不?嗵嵊帕计返陆逃?体验。
(二)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
教师要增加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趣味性,想法要新颖同时也要结合所学实际。笔者在实践中发现,情景教学法对于提高音乐课堂效果较好。在教学时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将学生分成小组运用所学音乐知识将场景进行再现,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深入了解我国品德教育内涵。通过应用情境教学,音乐课堂上多了欢笑声,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师教课过程中也感到轻松自如。
(三)突出品德思维,培养学生兴趣
音乐作品中的品德思维注重婉转浪漫,更加讲究美感和韵律,突出展现了音乐语言的独特魅力。提高学生兴趣的一个有效方法是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教师给每个小组布置任务,由他们协作完成,完成任务的过程就是学习、合作、进步的阶段,不同于自己学习的单调性,多人协作的方式可以增加交流和探讨,发现学习音乐的乐趣。教师可以利用各种形式,如用音乐背后的故事,或讨论音乐表现的内容,或提出问题等以引起学生想了解音乐作品中隐藏的品德教育内容的好奇心,激发学习的动机,提高兴趣。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艺术;新课程
通过音乐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同时,音乐教学也是弘扬传统民族音乐的有效途径,让学生理解文化的多元化,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新课改教育背景下,教师要充分挖掘音乐课程的优越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音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此,本人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就如何提高音乐教学艺术性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创设良好的探究氛围是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的重要前提,也是课堂生成的基础。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教师应为学生积极营造自主、和谐、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氛围中主动感受音乐、理解音乐、体会音乐,并通过实践活动得以生成。例如,在欣赏《两个犹太人》时,可以设计如下流程:①让学生聆听乐曲中的两个音乐主题,思考乐曲刻画了两个怎样的犹太人(引导学生结合音乐旋律、节奏、音色等要素,对乐曲进行分析与探究);②要求学生根据乐曲的后半部分思考:当两个犹太人相遇时,出现了怎样的情景?鼓励学生用哑剧的形式表现两个犹太人的不同形象和不同个性。在流程①的教学中,可以先不给出犹太人的画面,只让学生聆听音乐,根据各音乐要素判断犹太人的个性特征。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在瞬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聆听音乐之后,有的认为两个犹太人分别是老人与小孩;有的认为是男人和女人;还有的认为是胖子与瘦子等。当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后,教师要予以鼓励和肯定,因为音乐本身就具有模糊性,允许学生有多样化的理解。在流程②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通过哑剧表演的方式来加深对音乐的理解。这一环节的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个性才能,使学生从实践活动中学会了知识和技能。我认为,这种教学方式所产生的效果远远胜过直接告诉学生答案,不但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广度,而且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二、通过有效情感教育,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
音乐教育与情感教育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采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尤其在音乐教学中,更应注重情感教育的巨大力量,因为情感是世界上最能触动人灵魂深处的一种感受,利用情感教育可以有效地打动人、教育人,也最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情感教育的最大特点不仅是以理服人,更为重要的是以情动人、以情育人。有心理学家指出:“情感不仅是兴趣、动机、信心、意志、态度等个性品质培养的根源所在,更是形成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良好道德品质的关键所在,情商的健康培养是一个人健康发展、走向成功的重要一环。”因此,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热情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音乐知识的关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以趣激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满怀热情地投入音乐学习活动中。例如,在赏析《鳟鱼钢琴五重奏》这首乐曲时,教师可以在开始阶段引入一个“钓鱼”的故事,故事描述了作者看着小鱼从自由自在地在水中游荡到落入渔夫的圈套,最终悲惨地告别了清澈的小河。初中生大都喜欢听故事,通过故事导入可以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牵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使他们悲悯小鱼悲惨的命运,从而仔细聆听乐曲内容,并深刻体会作者在乐曲中注入的情感。欣赏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各种表情符号来展现自己的情感体验,还可以将自己的内在感受用语言表达出来,在激发学生欣赏兴趣的同时,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
三、提供表现自我平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音乐是一种表现艺术,音乐的魅力也是通过歌曲演唱和器乐演奏展现出来的,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平台,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首先,歌曲演唱不仅仅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学生最乐于参与的教学环节,独唱可以让学生抒发内心的情感,感受音乐的魅力,合唱又能体现音乐丰富的表现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掌握歌唱的技巧。其次,乐器演奏也是音乐教学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有效的乐器演奏可以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强化对音乐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另外,熟练地运用乐器演奏乐曲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成就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热情和动力,提高创新能力。
四、坚持鼓励性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每个学生都有着很强的自尊心,希望得到教师和他人的肯定和赞扬,因此,为了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就要注意自己的评价方式,坚持鼓励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对学生的进步和努力要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肯定,特别是在学生失落的时候,教师的一句鼓励和安慰会使学生重新燃起奋斗的决心。同时,教师要给学生多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并对学生的表现予以表扬,比如:“你唱得真棒!”“我为你的表现感到骄傲!”简单的一句话就可以让学生树立自信心,激发学生进取和奋斗的热情。
总而言之,教师要坚持贯彻新课改教学理念,完善音乐教学体系,引导学生近距离地感受音乐,认识音乐,享受音乐,洞察深层意境,感悟音乐内涵,揭示音乐旋律的真谛,实现音乐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吴跃跃.音乐教育协同理论与素质培养[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04.
[2]郑良喜.谈音乐教学中的兴趣激发与培养[J].音乐天地,2006(7).
[3]徐华良.关于音乐教学艺术的初探[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1(5).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音乐
音乐是人类在生活实践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独特的精神文化,而中学音乐教学是整个基础教育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其发挥的作用是其他学科不可取代的。音乐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利阵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只是靠几门学科来完成。通过生动、优美、感人的旋律,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为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展示了自由、广阔的想象、联想与创造的空间。提高人们的音乐文化素质尤其是提高中学生的音乐文化素质是关系到未来人才知识构成和能力范围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塑造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把生活贯穿到对音乐赏析中
音乐欣赏是一个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音乐教育不是让他们以后成为音乐工作者,更不是成为音乐家,是提升他们的艺术欣赏水平和艺术品味。初中教育在进行教学时,需要所有老师和学生在各个方面的通力配合,音乐教育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寓教于乐。比如流行音乐作品通俗易懂,大多反映个人情感和都市生活,风格多样,易让学生接受。在欣赏此类音乐时,教师要掌握主动权,引导初中学生如何辨别哪些是好的流行音乐,价值何在,如何去欣赏它,不好的音乐表现在哪儿,也就是说,要学会辨证的看待流行音乐。
二、通过广泛灵活的渠道,加强对音乐知识学习
现在很多电视节目及电影中的音乐主题就有非常优秀、非常动听、百听不厌的好音乐,而且很多音乐也非常有价值。教师可以建议学生平时在看电视、电影时多注意其中有显著特色的插曲、背景音乐等,与电视电影画面相结合,感受音乐强烈的表现力。这种视听艺术的融合,更能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审美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增长。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还可以适当地把一些比较优秀的电影原创音乐带到课堂。教师可以把片中的音乐部分结合故事情节、电影画面给学生讲解,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在音乐的音响中同时获得视觉与听觉的审美愉悦,加深他们对音乐及电影作品的印象和感受,更重要的是能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审美习惯,提高音乐修养。另外还有大众的一些文化娱乐活动,也要对学生进行适当地引导,鼓励初中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音乐活动。教师应当引导初中学生平时多看、多听,耳濡目染中也能提高他们对音乐的认识,从而促使他们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及良好的音乐素养。
三、初中音乐教师要注重导入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开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保证学生学习效果的第一个环节,至关重要。如果这个头开不好的话,学生就会对音乐学习缺乏兴趣,教学效果非常不好。所以笔者根据目前的教学内容,经常会酝酿各种不同的导入方法,力求产生使学生眼前一亮的效果。由于方法得当,每一次课学生的学习兴趣都非常高涨,学习效果也非常好。尤其是在讲一些比较传统且不好理解的曲目时,笔者会采用一些新奇的方式作为本节课的开始。如在讲授《蝶恋花・答李淑一》这首歌时,笔者就运用了这样的开头方式:大家知道同志的诗词吗?学生们齐生答:知道。能朗诵一下吗?于是请儿位同学来朗诵一下他们熟知的诗词。笔者对每个学生加以点评,并适时地给予鼓励。接着笔者就通过放录音的形式让学生欣赏了儿首诗词,让其充分体会诗词本身的美,从而为学生感受音乐之美埋下了伏笔。这一次课上,学生的兴趣很高涨,一节课下来,都能感受到这首诗词的情感并产生了共鸣,教学效果很好。笔者认为,导入的目的就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把学生巧妙地带到教学内容中去,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走入你的课堂,享受你的课堂之乐,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可以说,一个精彩的导入一定能够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走入课堂学习,使你的课堂收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这就需要广大教师不断地探索、积累和归纳,为每一节音乐课都设计一个出色的开头方式。
四、改革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发展
合理的评价可以将学生引向正确的学习方向,可以诊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失误与问题,改进学习的效率。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上,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热情,使学生主动学习。在音乐教学中,对于学生的评价体系存在着两种状况。一种是缺少评价体系。学校或者部分老师对音乐课重视不足,将其视为其他学科的辅助课程,不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另外一种是评价缺乏多样性。一张试卷、一个分数就算完成对学生音乐学习的评价。出现这样的误区,原因就是没有意识到评价对于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意义。新课程改革认为,教学评价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是整个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多鼓励、多欣赏,建立学生的自信,并且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不能单一化,除了传统的试卷形式外,还可以采取“学生成长记录袋”、“自评、互评相结合”等多种评价手段,达到评价的最佳效果。
综上所述,我们初中音乐教师是美的传播者,要运用一切方法来引导学生步入音乐殿堂,如导入激趣,课堂上运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及灵活多变的教法原则等。我们的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之美,体悟音乐之美,创造音乐之美。
参考文献
Abstract: Using the multimedia teaching course-software in middle school Music teaching has become a hot topic in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middle school Music teaching. It is good for the Arts education of the students, and provides a brand new Music learning method for the students because it is audiovisual and interactive. The thesis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multimedia teaching course-software in middle school Music teaching.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素质教育;音乐课教学
Key words: multimedia teaching course-software; quality education;music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4-0139-01
1初中音乐课教学现状和多媒体课件教学的重要性
如何巧妙地引导学生喜欢音乐课,进行初中音乐课教学内容改革很重要,首先要做的是让音乐课吸引学生,新课改如火如荼进行的今天,音乐课堂应该说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音乐的本体没有大的变化,我们的音乐教师必须要再学习,通过各式各样的方式丰富教学设计、手段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是音乐新课改的重要理念之一,“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也是音乐课程的目标之一[1]。比如传统的唱歌课上,老师要求学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识谱、背唱歌曲;学生学会歌曲后唱给老师听,缺点是显而易见的[2]。再比如音乐鉴赏课,那么多流派以及音乐作品以及人物和创作环境等,光靠音乐教师枯燥的讲授是很难吸引学生的眼球,那么如何把课堂时间有效地用于教学,又如何使学生尽快地找到感觉呢?多媒体技术发展可以为我们提供明确的答案,那就是在音乐课堂上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教学。多媒体课件教学掌握好了应该是新课程的教学中的利器,使我们教师注重了和学生的交流和互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只有经常进行信息的交流,才能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在音乐课教学中,信息、情感的交流,就是在课堂上,一方面,教师传授新的知识,另一方面,学生也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感受及时地反馈给教师。这样,才能营造一种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更轻松、更快乐地学习,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2多媒体课件制作的环节
到目前为止,人民音乐教育版的配套课件只是一个大框架的课件,资料方面不够丰富,要想每节课都有一个内容丰富的课件,教师要在课后下很大工夫搜集素材,所以说,适合每一节课的教学课件到目前还是没有的,这种情况的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得。一是初中音乐课教学改革后的内容多样而且很多学校设备还没有达到统一,所以课件的制作很难达到全面推广。二是音乐课的多媒体教学受到教师个人因素影响,选取的内容和题材、侧重点以及多媒体技术不同,没有统一标准,所以很难让音乐课教师互相认同。三是课堂内容可随意搭配选择,所以,授课者的教师只能自己动手,借助现有的软件做一些初级的、适合于本节课使用的多媒体教学软件,这样可以做到有针对性,根据学生的情况和初中音乐课教学的特点来制定课件内容,多媒体课件制作我们应先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 素材和资料的收集多媒体课件选材非常重要,好的选材在教学效果上将是事半功倍。在多媒体教学时,用流动的画面来体现教学意图。创设出绚丽多彩、声情并茂的环境,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及享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特别是作为非主课的音乐课,兴趣更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比如讲到民歌欣赏课的时候我制作的课件内容会介绍各种民族的服饰、地域分布、风俗以及民间故事等等。给学生感觉就像身临其境一般,很快就引起了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注意力,这样为后面的民歌部分的欣赏打下坚实基础。初中学生正值青春年华,他们喜欢流行的,时尚前卫的音乐。因此,在课件选材上适当地加入流行音乐的元素是必要的。
2.2 利用多媒体平台的技术音乐课件制作,是现代课堂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每个音乐教师必备的教学基本功。教师首先要能熟练地掌握、操作电脑;其次要会运用软件、制作课件。多媒体教学不仅包括图像、声音等视听技术,还有许多其他技术成份,如文字的输入与排版用的Word、幻灯片的制作与放映、教师应当掌握的软件等;互联网的搜索功能强大,对我们课件制作资料的收集大有帮助。现在还有很多关于音乐制作的软件,这些软件大大方便了我们的教学。只要我们掌握了上述技能,我们就能够在互联网上搜索到我们所需要的精彩的音乐资料,就能够巧妙地利用音乐资料和相关的音乐制作软件,经过精心地选择、编辑、合成,制作成符合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的一个个多媒体课件,进而,把它们巧妙地组织到音乐课的教学之中,这样,音乐课就成了声、像、情并茂的富有魅力的课[3]。
3 存在的问题和有待于解决的问题
3.1 教学设备的更新学校的教学设备也得跟着时展及时进行更新,教学设备包括音乐教室和投影,幕布以及教具等属于学校的硬件,受经费制约很多学校没有及时更新教学设备导致教师有能力、有想法但受到客观条件制约。希望各级教育局以及学校能够重视这些方面的问题。
3.2 教师的计算机水平和多媒体课件制作水平的提高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和使用,要求教师能熟练地运用多种软件,包括文档输入管理、音像剪辑和播放、图片整理、动画片制作、幻灯片设计等,这种要求对我们大多数的一线的音乐教师来说是比较难的。所以通过集中培训计算机水平来提高多媒体课件制作对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非常重要。多媒体技术更新速度非常快,每天都有大量的新方法、新软件问世,所以通过不断学习才能提高制作课件的水平。
3.3 统一多媒体优秀课件的推广工作 我们建议教育职能部门应该定期组织优秀中学音乐课件评比,同时可以集中部分有能力的教师,每人负责一项具体内容,经过认真的综合整理后在教研组里推广,其他的老师只需会使用就可以了。这种做法的好处是既提高了备课效率又可以提高制作水平和效果,更重要是课件的标准统一便于把课件推广到中学音乐教师中去。
总之,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不仅为教育革新提供了先进的手段,更促使我们重新深刻地认识音乐教育的含义,有利于音乐教育工作者构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新型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温静.声乐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重要性[J].艺术教育,2007(3).
1、教师情感的充分投入是实现情感培养的前提
情感培养的主导方面在教师、学生的情感是靠教师激发、调动的,音乐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是一个很有情感、甚至是一个富有激情的人,这是实现情感培养的前提。
1.1教师需要职业情感。教师要有对学生有强烈的爱心和对音乐教学的责任心,对教书育人的执着追求,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所产生的一种自觉真挚的职业感情。这是音乐教学在课堂上实现情感效应的基础。音乐教师还应对音乐作品具有丰富的审美情感。这是音乐教师重要的业务素质和心理品质之一。教师在授课之前,必须深刻理解、准确把握音乐作品的思想情感,教师既要成为音乐作品的欣赏者,又要做音乐作品艺术情感的传播者。教师应根据自己的知识、见解和阅历,把握作品的情感脉络,并首先引起自己感情上的共鸣,然后再将这种情感传递给学生。
1.2教师要善于运用调动学生情感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善于把情感寓于音乐教学之中,用真实、真挚的情感去启发、感染学生。要做到以鲜明的艺术形象和丰富的感染力为学生示范(演唱、演奏、表演、创作等),要善于组织学生投入、参与音乐实践,在丰富多彩的音乐中体验、感受和表现音乐的情感和魅力。教师在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情感时,要富有激情和艺术感染力,在语调、语速上做到恰到好处,力求准确、生动、清晰、抑扬顿挫,生动地塑造音乐形象。教师要努力通过自身情感地投入,紧紧地吸引住每一位学生,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活动之中,用音乐艺术的魅力去感染学生,使学生获得情感上的共鸣。
2、明确音乐情感的内容是实施情感培养的关键
情感培养的目的在于启发学生的心灵感应,调动学生投入情感体验,要学生有情则老师必先有情。有情还要有法,方能引导学生,情随意走,层层深入,步步升华。那么,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应对学生进行哪些方面的情感培养呢?
2.1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在众多的音乐教育内容之中,发挥音乐教材中美的因素,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充分挖掘教材的深刻内涵,以教师动情的演唱、演奏、生动有趣的讲解,结合使用直观形象的教具及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启发学生细细品味音乐,以达到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趣味、积极进行审美体验、提高学生音乐鉴赏力及表现力的目的。如引导学生感受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优秀作品的时代美、地域之美;感受不同体裁作品的风格美;了解音乐家的创作经历,使学生从他们的人格魅力中感受到性格美的存在;在民族音乐的学习、欣赏中,让学生感流传至今已经变迁的民歌、小调所带来的民族美及器乐曲所创造的意境之美等等,学生在欣赏、学唱及活动中潜移默化的增长知识,提高了审美能力。为学生艺术素质的提高创造了有利条件。
2.2培养学生的思想情感。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利用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的培养,使学生的潜在能力得到开发,学会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是提高学生艺术素质的前提条件,也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理想途径。如:在欣赏童话故事音乐《龟兔赛跑》中,通过听让学生来分辨音乐中的乌龟和兔子的不同音乐形象,感受用管弦乐队特有的音色和表现力塑造出的小兔子和乌龟以及它们各自的动态,感受由音乐所描绘出的大树林的清晨、龟兔赛跑的热闹场面以及大树林中欢乐愉快的舞会等情景。通过让学生自由随音乐表演,来激发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对音乐作品思想情感的理解,进而激起学生听到音乐后丰富的想象,并从中获得思想情感上的教育和管弦乐队的丰富知识。
2.3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情感包括品德修养、理想及传统观念等内容,它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是情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位哲人这样说过:一个人没有了知识,他人能是社会的半成品,而一个知识高深而又缺少道德修养的人,他将是社会的危险品。由此看来,道德是一个人素质结构的重要方面。缺少了道德,一个人的素质是不健全的。因此,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学生学唱、欣赏歌曲的过程也应是育人的过程。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的育人内涵,因地置宜的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优秀的欣赏音乐作品倾注了作者美好的情感,尤其是对党、对祖国、对生活、对大自然、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深情,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3、优化教学方法是实施情感培养的有效途径
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重视学生的情感状态,优选设计最能激发调动学生情感的教学方法,以确保最佳的情感教育效应。
3.1采取赏乐入情法。音乐是以声音来表达内心情感的艺术。学习音乐首要任务是培养对音乐的感受,要更好的理解音乐,再也没有比倾听音乐更为重要的了,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音乐听觉感知能力,要充分利用教学中各种欣赏的环节,通过音乐拨动孩子们的心弦,得到美的享受,丰富自身情感。通过各种音响和通感作用引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将自己的全部感受和身心融入于音乐作品之中。音乐欣赏应注意采用最佳的音响进行教学,以使学生获得音乐美感的启迪和感受。
摘要: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国家对学生的音乐欣赏和鉴赏水平越来越重视。音乐作为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的价值与重要性正越来越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而音乐欣赏教育作为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有其重要性。本文通过对如何上好初中音乐欣赏课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音乐;欣赏课;具体方法
一、前言
传统的欣赏教学已愈来愈不受师生的欢迎。这种教学方法最大的弊端就在于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年龄特点及社会环境等因素。于是往往出现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如醉如痴,学生听得昏昏沉沉、打不起精神的尴尬场面。随着新课程改革和发展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已经成为学校教育实践的共同取向。如何培养众多学生对音乐欣赏兴趣的提高、以及在音乐欣赏中的潜移默化和判断能力, 进而提高学生的理论修养和思辨审美层次。如何搞好初中音乐欣赏教学,是促使音乐教师进行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初中音乐欣赏存在的重要性
音乐作为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的价值与重要性正越来越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而音乐欣赏教育作为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有其重要性。同时基于人文关怀,在初中课程中开设音乐欣赏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通过音乐欣赏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音乐教学课堂作为一种教学手段,通过对作品内容的分析,在学生获得音乐知识、提高音乐鉴赏力的同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风土人情、历史发展和哲学思想等。从而体会不同音乐作品所独特的审美意义、美学价值。同时新课标强调“以审美欣赏为核心”,在教学设计中力求从音乐语言中挖掘歌曲的审美因素,引导学生从全新的审美视角诠释和欣赏音乐。教学设计需要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不断求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及欣赏能力。
三、新课标下的初中音乐教学尝试
(一)在音乐欣赏中培养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
众所周知,兴趣是人们学习的最好老师。著名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说:“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是把音乐美的魅力传送给他们的先决条件”。如果没有学习兴趣,再好的音乐也是听不进去的,对学生来说也只是无意义的声音,根本谈不上接受音乐审美教育,也不可能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审美教育,其审美兴趣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途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音乐欣赏教学。
(二)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融入音乐境界
创造和利用愉悦情境进行教学,增强课堂教学的环境氛围,并促使学生想象空间,从而使音乐课堂教学形象化、趣味化。可以说音乐课堂教学不能脱离愉悦情境教学,音乐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多种情境组织课堂教学,为学生营造一种体验音乐情感的环境。初中学生是最富有情感的,他们思维活跃,好奇心强,想象丰富而奇特。通过创设情景,传递信息的载体,能给学生提供思考的智力背景,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实践活动和情感体验的空间。音乐欣赏,给人以无穷的体验、感悟和经验与知识的积累。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想像,使得教学一开始就引起学生积极的健康的情感体验,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欣赏乐曲,体会音乐表现要素在塑造音乐形象、表现音乐情绪中的作用,从而使学习活动成为快乐的事情,真正体会音乐作品中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
(三)通过多媒体等工具使音乐欣赏与时代同步
在课堂上,学生是主体,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中学生正处在感知外部世界、学习知识的黄金时期,易于接受新生事物。笔者会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进行一些切合时事的欣赏曲目,如,在世界环保日时,安排学生欣赏《一个真实的故事》; 在3月15日,安排学生欣赏以打假为主题的《雾里看花》等,通过这些通俗易懂的歌曲,学生们既获得了音乐美感,又增加了时代感和使命感。除了以上三个方面,笔者认为开展课外活动也是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的有效途径。同时,还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站,让一些经典的积极的音乐在校园回响,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到了音乐的熏陶。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灵活多样化
有很多学者认为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而言,借助多媒体技术(若有条件还可结合网络通信技术)实现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非常有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多媒体技术由于能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能提供图文声并茂的多重感官综合刺激(有利于学生更多更好地获取关于客观事物规律与内在联系的知识),还能按照或文本方式组织与管理各种教学信息和学科知识(有利于发展联想思维和建立新旧概念之间的联系),因而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都有很大作用和意义,即对学生关于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是非常有利的,也是其它媒体或其他教学环境无法比拟的。初中音乐教材中的许多作品,有着情与美深刻蕴含。在指导学生品味、鉴赏这些优美的作品时,如果辅之以情感内涵与之相通、相近的画面,即使仅仅是一幅画配着音乐,也能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创设出浓郁的氛围,渲染出和谐的意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情感体验和审美陶冶。
四、结语
总之,在价值多元化的时代 在学生个性张扬、独立的现实情形下,在网络音乐资源纷繁芜杂的现实背景下,如何上好初中音乐欣赏课对初中音乐教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教育者们需要与时俱进,掌握前沿,在教学中要勇于创新,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和手段,认真研究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提高教学效率 实 现 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武新卉. 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研究,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6);
[2]龙曼丽. 浅谈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文学教育,2010,(02);
关键词:思维灵活性;联想;想象;创新;演绎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学校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不仅可以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更是培养思维灵活性的重要途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音乐教学更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强调音乐育人功能,注重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形成音乐思维意识,为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奠定基础。
一、以联想感知音乐,启迪思维灵活性
初中音乐的课程价值在于引导学生聆听音乐,感悟音乐的表现力与创造力,是一次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的活动过程。教学的目的,并不是单纯让学生掌握音乐技能、学会唱歌,更重要的是挖掘学生音乐潜能,激发音乐学习兴趣,让音乐伴随学生的一生发展,形成对艺术美的追求、感受、创造与表现。课堂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歌唱与鉴赏、表现与创造,让学生来感悟音乐,体会到蕴涵在音乐中的情与美。从培养音乐感知能力着手,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启迪激发孩子们的思维灵活性。
例如《摇篮曲》一课的教学,在学生课前进教室时我便开始播放舒伯特舒缓的《摇篮曲》,多媒体滚动着一系列父母与孩子亲昵温馨的图片。学生一改往日的嬉闹,安静就座后认真地观看着倾听着,自然地融入音乐之中。我轻柔地问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报得三春晖。你能感觉到母亲对你的那份浓浓的爱吗?”同学们有的凝神沉思,回忆起母亲疼爱自己的温馨往事;有的腼腆地举手,细声道出母爱的点点滴滴。我再次说道:母亲的养育之恩无处不在,幼儿时母亲为了哄哭闹的我们入睡,便会哼唱好听的歌曲,这样的歌曲称为“摇篮曲”。老师是怎样哄宝宝入睡的你们想听吗?当教师深情地唱起勃拉姆斯的《摇篮曲》,轻柔甜美的旋律在教室中流淌,学生渐渐被音乐打动,有的已然陶醉轻声和唱。我很自然地引入了歌曲学唱,学生自然也学得特别快。他们沉浸于柔美温馨的氛围中,感受着世间母爱的伟大。期间有几个平时调皮的男同学还偷偷地擦着眼睛,那正是父母在外工作的几个孩子。我心疼地望着孩子们,被动情的歌声深深打动。是音乐触动了学生,引发了联想唤起了共鸣,正是这份发自内心的情感体验,激发了孩子的思维,把这首歌演绎得如此婉美动人。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影片、图片、舞蹈等引发联想,拓展音乐教学,进一步感知音乐要素,感受音乐中表现的喜怒哀乐。情感体验丰富了,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更深,演绎自然更加到位。如此良性循环,将会提高音乐鉴赏水平,陶冶情操,思维灵活性得到进一步挖掘。当前,学生们生活在和平年代。在学习欣赏《游击队之歌》《保卫黄河》等战争题材音乐作品时,如教师能播放《平原游击队》片段,学生还是很容易联想到看过的战争片,引发保家卫国驱逐侵略者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对于生活在城市的学生来说,他们基本没有农村生活体验,在欣赏《在希望的田野上》等农村题材音乐作品时,教师不妨用幻灯投放几张祖国各地的田野风光和农民辛勤劳作场面的图片,学生自然联想到郊游看到的蓝天白云、小河绕村,丰收的喜悦悄然蔓延,一番生机勃勃的景象呈现脑海。
二、以想象再现音乐,提高思维灵活性
新课程标准认为教材仅能作为教学的材料与资源,是辅助学生学习的工具。教师在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纲要的基础上,更应注重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多设计具有开放性的课间提问与课后作业,这些问题的答案应是多元化的、不固定的,以培养学生个性化思维,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为目的的。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每个人对音乐的感悟与理解也各有千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把握学生个性,给予更多想象的空间和时间,让孩子们的想象力在音乐中展开翅膀自由翱翔。让音乐激发想象,让想象推动思维。例如,在鉴赏舒伯特的音乐《小鳟鱼》一课时,在初听乐曲之前,我先给同学们讲了一个故事:在一个清澈见底的小湖里,生活着几条活泼可爱的小鳟鱼,他们自由自在,幸福快乐。湖中的每一个角落都撒遍了他们的欢笑声。可是有一天来了一个不速之客,一名垂钓者在湖边放下了鱼竿,想把小鳟鱼钓起来……故事讲了一半,接下去会发生什么呢?同学们的好奇心一下子都被吊了起来,一个个认真端坐仔细聆听,闭上眼睛想象着故事的发展。音乐刚停,就迫不及待地描述起刚才自己脑海中出现的画面。有小鳟鱼在水中无忧无虑快乐穿梭的欢笑,有小鳟鱼在饵料百般诱惑下不上当的得意,有小鳟鱼不小心被钩住时痛苦的哀伤,有小鳟鱼被抓住后绝望的,还有小鳟鱼重获自由欢喜的感恩……真是丰富多彩,一个个充满了戏剧性和童话色彩,惊喜之余我也看到孩子们的想象力是多么神奇。趁热打铁,我请孩子们紧贴音乐要素,用各种手段把小鳟鱼的音乐形象表现出来。当教室里再次响起《小鳟鱼》的音乐片段,同学们有的画起了乐曲的旋律线,有的画起了童话般的连环画,还有几位女生则兴致勃勃地编起了舞蹈,课堂气氛一时达到了顶峰。这些五花八门、各显神通的体验,开阔了思路,促进思维的灵活性。作为初中音乐教师,不应单纯关注学习知识,更要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是否主动参与、积极思维。要千方百计创造条件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想象的“自由王国”里增长智慧和灵感,锻炼和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三、以创新演绎音乐,拓展思维灵活性
培养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激发拓展学生思维灵活性,还应从开展创新性音乐学习活动着手。在初中音乐教学中,音乐创作是最具体、最有效的激活思维拓展思维的方式之一。学生在学习音乐过程中,既要对别人的音乐作品有所体会,也要善于运用音乐要素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提升音乐创作能力。教师引导开展音乐创作学习,就是给学生提供自主创作的机会。
例如,在去年的一堂全校的公开课《丰富多彩的江南音乐》中,欣赏完活泼幽默轻快的湖北民歌《龙船调》后,我问歌曲中出现了哪些人物?他们在干什么?在学生凭借自己的想象描述着,一幅摆渡过河的画卷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紧接着我建议同学们展开一场哑剧情景表演。这一建议显然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表现欲望,音乐中他们情绪高昂积极分组创编。汇报表演时个个跃跃欲试,连教室里的器物也都成了他们现成的道具。有的把红领巾包裹在头上,随手拿起音乐书,成了怀抱婴儿的“探亲小妇人”;有的拿着扫把蹲在地上,手里夹着教鞭当烟斗,成了俏皮可爱的“驼背艄公”。当他们和着音乐声表演时,全场一片欢笑声,听课老师亦是忍俊不禁地一个个笑得前俯后仰。我一时被孩子们的大胆“震撼”,后悔平时的宠爱把他们惯得“无法无天”了。无奈中欣赏着他们的“古灵精怪”,看着听着发现孩子们还真把土家幺妹儿的娇羞、妩媚,驼背艄公的幽默、野性表现得淋漓尽致,老师们也频频点头投去赞许的目光,一场“土头土脑”的表演竟然赢得了满堂喝彩。活动中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被大大地激发出来,动手动脑愉快地完成了一次音乐创作,大大拓展了思维的灵活性。
总之,教师应积极采用新思路、新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音乐氛围中感悟美、表现美、创造美,提高审美思维能力。要以丰富的音乐情感体验激发共鸣,启迪思维的灵活性。让学生以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以音乐再现调动学生的兴趣,运用音乐要素及表现手法进行创作,在创新过程中获得丰富的体验,从而提高拓展思维的灵活性。
参考文献:
[1]罗琨.关于初中音乐教学艺术的思考[J].读与写,2010(6).
[2]赵志杰.浅谈初中音乐课堂中的情景教学[J].青年与社会,
2011(2).
[3]孙倩.如何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J].课外阅读,2011(6).
[4]王莉.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J].科技创新导报.
一、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爱听
1.精心组织教学内容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其教学内容理应受到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做到精心组织教学内容,才能使其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让音乐欣赏更贴近学生已学的知识,引导学生把平时所积累的知识参与课堂上。这不仅能把音乐与相关文化联系在一起,实现音乐课堂的人文化,而且也能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使学生爱听。
2.善用多媒体音乐教学手段
孤立地讲授音乐知识,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不容易记住。而多媒体教学以其生动、直观、高效的特点,给教学改革注入了生机,成为课堂教学中一种必不可少的辅助教学手段。因此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可适当借助多媒体的视听功能将音乐知识讲解与乐曲欣赏相结合,可让学生一边欣赏音乐,一边在轻松自如的气氛中得到美的享受。例如在欣赏《丝绸之路》时,我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了丝绸之路的地理风貌,让学生说说所了解的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并让学生用平时所学的知识为看到的画面配乐。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让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聆听习惯,使学生会听
1.设立“静”的环境
音乐欣赏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感官欣赏阶段、感情欣赏阶段及理智欣赏阶段。不管哪一个阶段,都离不开相对安静的环境,这样才能让学生在片刻的沉静中点亮思维的火花,于正确思维的发展中提升音乐欣赏能力。因此,安静的环境是养成良好聆听习惯的第一要素,是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品其感、解其意的重要前提。例如学生在欣赏《橄榄树》一曲时,只有安静的环境才能让其不仅对电声乐队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也能让其在感受作品的过程中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去尽情体会作品的声美、词美和意境美。
2.设计倾听的重点
不同体裁的音乐欣赏的要求方法不同,即使是一部作品,不同的部分倾听的内容、方法、感受也不尽相同。而倾听是获取信息、了解作品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的需要,为学生选择作品中倾听的重点,尤其是作品中的、最富有感染力的部分,这样才能让学生充分体验作品所反映的情感和内涵。例如《斗牛士之歌》,表现得抑扬顿挫,空拍和特殊节奏表现明显。教师可将其中热烈、欢腾的片段设计为倾听的重点,让学生在栩栩如生的音乐中由粗到细、由远及近地感受斗牛士英姿勃勃的形象,从而进一步感受作品中的情绪和立体感。
3.采用对比性倾听
对比性倾听是指通过两首或两首以上的音乐作品进行比较,聆听作品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从而激发学生思维的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题材、体裁、风格、时代、结构等方面的作品,让学生在对比性倾听中感受到音乐的无限魅力。例如,为了让学生感受相同题材的音乐采用不同的表现方法而产生的不同音乐效果,我选择了速度舒缓、带点淡淡忧伤的歌曲《西风的话》,欢快、充满喜气的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集多种民族乐器以示热烈欢庆的歌曲《丰收锣鼓》,以及用打击乐器为音乐伴奏的歌曲《扬鞭催马运粮忙》四首歌曲。用多种音乐做比较,使学生从听觉上感受到不同的音乐情绪。
三、营造和谐教学氛围,使学生愿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