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互联网基层治理

互联网基层治理

时间:2023-11-13 11:40:5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互联网基层治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互联网基层治理

第1篇

早在2017年6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六次会议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设立杭州互联网法院的方案》,一度成为国内互联网行业关注的焦点。据报道,至2018年4月15日,杭州互联网法院受理六类涉网案件共计7372件,审结4532件,网上立案率高达96%,已关联当事人案件实现100%在线审理。

对此,国内知名电商智库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电商快评予以评论解读。

问题一:互联网法院有何优势?

对此,长期关注电商互联网法律监管治理并参与国家多项电商立法课题的业内专家、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认为,互联网法院的设立主要有五个有利于:首先,随着网络诈骗、网络售假案件的高发,互联网法院设立有利于充分践行司法为民宗旨,为依法治理网络空间、有效保障互联网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其次,有利于“互联网+司法”、智慧法院的建设;第三,有利于网上知识产权保护和信用示范体系建设,推动我国网信事业发展;第四,有利于现代网络治理乃至网络强国建设的有效制度保障;第五,为全国法院互联网审判积累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有利于我国牢牢把握国际规则制定主导权作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电子商务研究中心高级特约研究员、浙江垦丁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张延来肯定了互联网法院对电子商务的积极影响。对于覆盖了互联网和物流等多个领域与平台的电商来说,案件的被告和原告往往相隔千里,打官司常常需要在异地间来回奔波,同时电商诉讼纠纷的证据基本都保留在线上。互联网法庭将有望解决电子商务诉讼的痛点。

对此,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上海亿达律师事务所律师董毅智认为,互联网法院的成立可以说解决了基层法院的燃眉之急。一来,由于近年来基于互联网的电商发展突飞猛进,层出不穷的涉互联网案子出现在了基层法院。再者,由于互联网案件往往具有一定共性且短期内数量激增,互联网法院“千呼万唤始出来”。众所周知个别地区基层法院的案件数量畸高,2017年上半年,浦东新区法院收案72753件,审(执)结案件71580件。

此外,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盈科(杭州)律师事务所律师方超强曾表示,通过设立“互联网法院”,探索适合涉网案件的诉讼规则和审判机制,并通过专门管辖的方式,确保裁判法官的业务水平,确保“同案同判”。

问题二:为何选择北京、广州?

对此,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益部助理分析师贾路路认为,本次选中北京、广州两地再次设立互联网法院有三大原因:

第一是网络经济的原因。中国存在三大经济圈,即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其中,长三角已经有杭州互联网法院,北京和广州分别是京津冀和珠三角经济圈的核心城市,这两个经济圈互联网经济也一样发达,触网纠纷也比较集中。北京和广州有这样的现实的迫切的需求。

第二是空间地理上原因。杭州、北京、广州三大互联网法院在地理上有一定的空间隔离,有利于分散吸收各自经济圈内的触网纠纷,因为互联网法院本身对地理限制有一定的突破性和同时对周边的地区的网络纠纷有一定的辐射性。

第三,网络科技与法律技术的原因。互联网法院的设立和维护,不仅需要网络技术的支撑,更需要网络法律理论和实务专家的智慧支持,而北京与广州同样集聚了大量的互联网相关人才。

对此,董毅智认为,随着互联网发展,各地开始追求互联网法院,本次选择北京、广州作为第二批正是考虑到了案件数、地域、科技技术以及审判经验等要素。杭州互联网法院的设立蕴含技术含量,为当地基层法院解决了案件分流的困难,有效、快速解决了互联网民事案件纠纷,以及其运用科技技术审理案件的方式呼应了当下人工智能大环境。另外,北京成为此次被选中的“宠儿”也不乏有其作为首都的考量。

问题三:互联网法院有何发展趋势?

针对此问题,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浙江垦丁律师事务所联合创始人律师麻策曾表示,司法的在线化是大势所趋。互联网的发展态势,足以让我们看清,人类社会正逐步往线上迁移,人类生活也步入在线化。那么,作为守卫人类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为什么不能彻底地在线化和互联网化呢?

第2篇

对策探索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体系,既要全面展开工作,又要抓住源头性、根本性和基础性问题,重点在于解决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特殊人群帮教管理、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综合治理、网络虚拟社会建设管理、社会组织管理服务等问题。

1、推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创新,要公平对待,切实保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从就业、居住、就医、子女教育等基本民生入手,不断创新统一有效管理新机制,结合城镇化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实现城乡一体化和服务全覆盖的人口互动管理模式,疏堵有机结合,使流动人口能够全面参与并真正融入当地社会生活,变流动为活力,从根本上解决流动人口不稳定和不和谐等问题。

2、推进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创新,要建立健全对服刑在教人员、刑满释放解教人员、社会闲散人员特别是青少年以及吸毒人员等高危人群的常态化帮教管控机制,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和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推动教育改造与安置帮教工作双延伸。对特殊人群的帮教管理,要有措施、有方法、有体系,应在有利于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促进他们的发展上下功夫,尤其是应当致力于建构和完善帮助其更好地融入社会的机制制度,从根本上化解社会矛盾。

3、推进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综合治理的创新,要将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地区的治理和城乡规划、地区改造相结合,在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生活环境的基础上,健全基层组织、延伸公共服务,切实处理好整治、服务、管理和发展的相互关系;要对小旅馆、娱乐、洗浴场所等实行耐心指导、重点防控、过程监管,完善长效机制,突出指导服务理念。

4、推进虚拟社会建设管理创新,要提高对互联网的认识,注重研究互联网的内在规律和规则,充分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加强互联网的建设与有效管理,特别是要认真研究和充分利用法律手段,依法保证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既要把网络舆情作为听民声、察民意的重要渠道,又要高度重视和评估舆情影响,主动回应社会关切,有效地制定互联网管理建设政策,正确引导网上舆论,维护网上秩序,营造有利于社会稳定的舆论环境。

5、推进社会组织管理服务创新,要致力于对社会组织的研究,承认社会组织在国家发展与建设中尤其是社会管理创新中的重要地位和积极作用,并按照社会组织发展规律施以有效监管,健全和完善相关法规范。

第3篇

>> 当前中国社会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根源及解决路径 着力解决当前农村基层党建突出问题 浅谈当前农村社会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对策建议 当前基层治理几个突出问题 当前城市义务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治理对策研究 当前我国酒店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解决路径的选择 当前旅游网络营销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 当前建设项目审计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解决办法 当前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解决路径探析 当前学前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及解决对策探析 当前中学外语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解决策略探析 当前制约农村改革发展的突出问题 当前社会道德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研究 当前社会道德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 农村生物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解决办法 当前经济运行的新变化及突出问题 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及应对 当前影响企业稳定的突出问题及对策 当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解决策略 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解决策略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6年2月29日。

②程同顺:“村民自治的时代困境及未来趋势”,《人民论坛》,2013年第26期。

③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2015年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网信网,http:///,2016年1月22日。

④吴景双:“外出务工致农村人才流失超8成,职业农民培养难”,新华网,http:///,2015年5月11日。

⑤齐东杰,周海生:“城市化背景下的乡村社会治理”,《农业现代化研究》,2015年第2期。

⑥李丹丹,杨雨奇,赵欢:“12起村官巨腐案涉22亿”,《新京报》,2014年8月7日。

⑦曹溢:“‘村官巨贪’戏码缘何不断上演?”,《中国纪检监察报》,2014年10月22日。

⑧刘苗苗,宋明爽:“社会治理理论视域下的农村基层探析”,《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15年第1期。

⑨叙岚:“反家暴更须关注留守妇女权益”,中国青年网,http:///,2016年3月10日。

⑩潘岳:“环境不公加重社会不公”,《t望》,2004年第45期。

苏扬:“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宏观经济管理》,2006年第2期。

第4篇

关键词:演社会管理;社会管理信息系统;机制创新;公共服务

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释放出巨大的改革红利。社会中的个体和组织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基本力量。在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人口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社会需求变化、公众诉求改变都可以成为再次推动社会进步、进一步释放改革内在潜力的重要途径。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考察社会管理创新,既可以有效释放城镇化建设中的改革红利,也可以充分调动多方社会主体的积极能动性,进一步推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一、新型城镇化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内涵

区别于传统城镇化的外延式扩张,新型城镇化是更注重发展质量的内涵式扩张,要求实现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全方位发展。根据美国城市地理学家诺瑟姆对世界各国城市化过程的研究,城市化的推进过程呈现一条S型轨迹曲线,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初期阶段人口城市化率为30%以下,中期快速发展阶段为30%~70%,人口城镇化率会快速增长,后期阶段达到70%~90%,进入成熟的城市化阶段。在由中期阶段向成熟阶段过渡的过程中,受到传统经济、社会结构的约束,会出现结构调整和社会管理滞后带来的相关问题,面临城市发展的瓶颈。在这一阶段,适当的转型战略、制度变革和管理创新是保证城市化深化发展的必要基础。社会管理的功能在于满足社会发展中人们的多样化需求,协调社会生活各系统中不同组成部分的利益关系,通过制定社会规则、社会政策,通过一定的执行手段,借助各类社会主体来实现社会进步[1]。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经济、社会、环境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必然会带来新的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更需要与之相配套的社会管理机制和手段来加以解决和化解,对社会管理的内容、机制和措施进行变革和创新。

二、新型城镇化引起社会管理需求变化的因素

1.经济结构调整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快速向工业化社会转变,产值结构、就业结构转型速度加快,从1978年到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亿元增至636463亿元,第一、二、三产业产值比重分别从28.2%、47.9%和23.9%调整至9.2%、42.6%和48.2%,就业人口比重从68.2%、18.3%和13.6%调整至29.5%、29.9%、40.6%①。就业结构从传统的第一产业为主向第三产业占绝对优势的现代就业结构转变。2.人口与收入结构变化产业结构变化,带来了人口流动和人口结构变化,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吸引了大量农村转移人口。2014年全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54.77%,全国人户分离人口为2.98亿人,其中流动人口2.53亿人。全国农民工总量27395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6821万人,本地农民工10574万人①。2014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2.75。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与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之比为2.38(见表1)。可见,我国城乡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差距仍然较大,城镇化进程势必要进一步深化。3.利益诉求多样化市场经济改革后,分配形式多元化带来了居民收入多元化,导致我国在整体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出现了贫富差距拉大的现象,出现了富裕阶层和贫困阶层,形成了新时期多元化的利益主体。经济地位的改变决定了人们的利益追求发生了变化:弱势群体的基本诉求是关注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普通医疗、上学、住房等问题,富裕阶层随着经济地位的提高参政意识不断强化。而且随着认识水平的提高,公民权利意识不断被唤醒和强化,更加重视个人发展和个人权益,利益诉求和表达愿望日益增强。不同社会阶层对社会管理的内容提出了不同需求。4.社会问题复杂化在近年的城镇化过程中,我国不同地区、城乡之间发展差距加大,社会结构和公众需求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呈现多元化、差别化和高级化的特点。由于整个社会的开放性、流动性大大加强,信息化程度加深,新的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也在不断发展,不同利益主体各种诉求相互交织。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不平衡,引发了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我国现有的社会管理机制和措施出现了滞后。5.社会阶层结构变化所有制性质的变动使社会关系结构相应调整,社会成员的活动空间扩大,社会流动性加剧,人口转移、各社会阶层开放流动和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赋予了社会更多新的权力资源。我国形成了知识分子、职员、企业经理、个体劳动者、私营企业主等多种阶层。社会阶层分化后,逐步转化成利益分化较大、由许多不同利益群体组成的复杂阶层结构。众多新型的经济组织和民间组织不断涌现,社会组织结构从一元化向多元化和异质性发展。

三、新型城镇化中社会管理创新的路径

1.新型城镇化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关系新型城镇化是研究社会管理创新的背景,同时也对社会管理创新提出了要求,二者在理念、内容和目标上具有具有紧密联系(见图1)。赵辉: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社会管理创新的路径与体系构建第一,新型城镇化与社会管理创新具有一致的价值理念。新型城镇化摒弃传统城镇化的粗放式扩展,不再仅仅强调人口和建设的城镇化,而是更加注重公众生活质量提升,尊重公众意愿和需求,以实现个体的需求和价值为核心,是以人为主体的城镇化。新型社会管理以人的需求为导向,围绕实现公众诉求、保障公民权利、维护社会秩序并激发社会活力对社会管理的内容、机制和措施进行创新。从理念上看,新型城镇化与社会管理创新具有共同的价值理念,即以人为核心的管理和服务。第二,新型城镇化建设对社会管理创新提出了新要求。从世界各国的发展模式看,城镇化的发展路径是依托于工业化的扩张。由于我国前期经济发展过度强调工业化扩张,在被动发展下促成的城镇规模、形态、功能、设施和生态环境等都难以满足现代化城镇和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新型城镇化带了的人口结构和社会阶层结构变化、利益诉求多样化和社会问题复杂化,同时也对社会管理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从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出发,在政府服务水平、社会保障水平、社会组织建设、公共政策提供等多个层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第三,社会管理创新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保障。新型城镇化是一项涉及农民市民化、产业支撑、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社会、环境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必然会带来新的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需要与之相配套的新型社会管理机制和手段来加以化解,社会管理发展的越完善,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就越小,改革才能顺利推进。2.社会管理创新的目标社会管理是在公众认同和参与的基础上,通过多方社会主体协商实现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社会管理创新的目标在于,解决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社会管理滞后引发的相关问题,建立符合新型城镇化要求的社会管理机制和模式,进一步改善民生、保障权利、激发社会活力,实现以社会公正为价值导向的新型社会管理系统。创新内容主要体现在:第一,体制创新,深化制度改革,完善社会管理体制,实现社会自治;第二,机制创新,以新型城镇化引致的需求为导向,借助市场力量实现社会管理机制的构建;第三,方式和方法创新,通过社会管理体系重构,培育多元化社会管理主体。3.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社会管理创新的阻力与动力任何改革和创新都会面临束缚和障碍,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同样要突破各种阻力和瓶颈。阻力(1)观念变革阻力。观念和思想上的滞后是制约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深层次阻力。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包揽了几乎全部社会工作,全能型政府在现实中往往演变为重管理、轻服务的管理方式。这种强调政府作用、轻社会管理、忽视社会其他多元参与主体的思想严重制约社会管理创新。要实施社会管理创新,必须转变观念,将以人为本、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观点贯彻到社会管理工作中。这种观念和思想的转变不是仅仅依赖于道德建设和思想宣传,更要依赖于相关的制度设计,通过社会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治理的方式,保证公共事务和社会管理需求能够真实、全面表达,并及时获得信息反馈,树立依法管理、多元参与、协作治理的社会管理观念,实现社会管理创新的内在推动力。(2)路径依赖阻力。社会管理创新即是要突破原有的社会管理路径和模式,这一过程中,必然要突破既有发展路径的路径依赖。计划经济时期“全能政府”、“企业办社会”的社会管理方式使社会需求和社会力量被极大的压缩和忽略。随着市场经济改革不断深入,由于惯性的力量,旧的社会管理模式、机构设置、基层管理方式等仍然会在原有路径“自我强化”。突破路径依赖可通过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两种方式实现。强制性制度变迁是以政府为主体自上而下的激进式变革。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变革主体来自基层,是自下而上的渐进式变革。显然,政府过度干预已经是现行社会管理体制的弊端,而社会管理创新中可能出现的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也决定了政府的主要职能除提供必要的法律、法规方面的制度供给之外,是仅以社会管理的多元化主体之一参与社会管理。实现诱致性制度变迁,在于实现潜在的外部利润,利用经济体内部实现非均衡力量的自发进展,再沿着非均衡的发展路径施加以外部推动力,保证改革沿着个人理性与社会理性相一致的路径前进。社会管理创新,正是要摒弃原有的权力主导过程,政府以制度支持为社会其他主体参与社会管理、争取自身利益营造政策环境,实现利益关系调整和权益保障,平衡各类社会主体和各阶层民众的利益诉求,使其能够通过参与社会管理工作追求并实现自身利益,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实现公民自治。(3)既得利益阻力。变革创新的过程就是不同群体之间利益重新分配的过程,必然会受到既得利益集团的抵制。当前我国的改革进程已经从增量改革转向存量改革,社会管理创新正是通过发挥社会力量再次释放改革红利的途径之一。经过之前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管理的利益格局趋于固化,政府相关权力部门和基层管理部门难以放弃既有利益,不仅使社会管理难以有效开展,还会严重阻碍公众对社会管理过程的参与。社会力量与经济变革一样蕴藏着推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潜能,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必然要突破原有利益格局的僵化状态,重塑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这种利益格局的打破也是实现制度变迁的基础。动力(1)外在动力———改革要求。外在动力是推动事物发展变化的外部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加强社会管理制度改革,但仍存在制度供给不足问题,以及一些已经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管理模式。加之经济体制改革后公众对社会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使我国的社会管理呈现出一种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非均衡的状态,这种制度非均衡是推动制度创新的主要推动力。(2)内在动力———社会需求。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实现以服务为宗旨、多元参与、动态协调和源头治理。人口流动、社会阶层分化、社会组织发展对社会管理的理念、机制、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利益主体多元化,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管理的空间扩大,社会组织、公众的自发利益需求会驱动其参与社会管理,将社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转化为具体的制度变革需求,这些需求会形成对社会管理创新的内在驱动力。(3)直接动力———利益驱动。相关利益主体在追求自身利益时的理性选择形成了社会管理创新的直接动力。社会组织、公众参与社会管理能够得到自身权利和利益的保障,获得更多的社会公共利益和公众参与的个人利益。现有的社会管理制度已经制约社会主体获取利益的机会,对社会公共利益、主体个人利益的追求必然会形成对社会管理制度变革和创新的直接推动。4.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社会管理机制创新建立和完善社会管理机制是实现社会管理功能和目标的必要途径,也是实现社会管理模式从管控型向服务型转变的基础(见图2)。⑴完善诉求表达机制。利益诉求是社会利益主体表达利益愿望、维护利益权利,以实现利益要求的行为。当前对利益冲突的调节与整合,仍然是基于以政府为主体、自上而下的关系和机制,这在新形势下带来了社会风险和社会问题方面的隐患。只有利益表达渠道通畅,才能通过各社会主体间的沟通、反馈充分反映社会需求,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激励社会组织、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化解不同阶层、不同利益群体的矛盾,实现从根本上塑造社会管理的动力源。完善诉求表达机制应实现:第一,加强利益表达制度建设,通过立法规范利益表达、贯彻平等参与原则、关注弱势群体,积极引导利益群体理性合法的表达利益诉求;第二,疏通和拓宽诉求表达渠道,利用大众传媒和社交平台的利益表达窗口功能;第三,搭建灵活多样的诉求表达平台,发挥互联网在信息传递上的积极作用,迅速回应群众的利益诉求。诉求表达机制是将社会管理需求的决定权交给社会,通过满足公众合理需求推动社会管理工作的完善和创新。⑵建立利益协调机制。社会变革最核心的问题是实现利益关系的调整。利益协调机制,是社会系统变化中协调不同利益主体间相互关系的组织、制度和作用方式。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经济层面。市场机制是调节利益关系的基本机制,协调多元社会主体的基本经济利益,需要充分利用市场为不同利益主体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同时加强执法部门、社会舆论和公众的监督,维护社会各阶层主体合法追求自身利益。第二,政府层面。针对市场失灵,政府提供基本制度供给和公共服务供给。通过法律、法规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来协调利益关系,为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的社会成员创造平等竞争的良好环境,建设有效渠道鼓励民众争取自身利益和权利。第三,道德层面。道德通过对社会舆论、信念、教育的影响来实现对利益的协调。共同的道德规范是公共生活中利益协调的基本准则。⑶加强权利保障机制。收入水平、知识水平的提高,必然带来公民权利保护意识提高,并对政府保障公民权利需承担的责任提出越来越合理、细致的要求。加强权利保障机制建设要健全科学有效的就业权、健康权、受教育权、社会保障权、基本公共服务权、政治参与权等保障机制。健全法律和法规建设,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⑷改进矛盾调处机制。个体或群体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追求自身利益时,会出现利益关系引发的矛盾。社会风险管理和社会问题管理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后,虽然全能控制型的社会管理模式有所改变,但仍存在行政管制过度、管理者对上级负责的社会管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处在对立状态,社会上经常发生的一些冲突问题也正是由此而起。改进矛盾调处机制要求改变原有主要依靠政府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的社会管理模式,通过培育多元化社会管理主体,建设多方协商的交流渠道,以民主共商、共建的方式解决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

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社会管理创新体系构建

第5篇

[关键词]政府职能转变;公共服务;放管服;最多跑一次

近年来,随着公共服务理念的不断更新,各级各地政府都在积极探索和寻求一种更有效的公共服务模式,也随之涌现出为企业、居民和社会组织等提供政府公共服务的各类办事机构、窗口、场所以及网站、微博、微信等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衍生的网络公共服务平台。本文将这些由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规划建设运营的机构,统一称之为基层公共服务平台。

一、当前宁波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不足

经过多年持续不断的努力,宁波各县(市、区)政府充分整合辖区内各类资源,积极培育多元化的公共服务主体,不断强化平台功能,优化平台运行,提升服务质量,着力为公众和企业提供优质便捷的公共服务和产品,取得了明显成效。许多职能部门还在政务服务中心、乡镇(街道)站所开设了一些专业性的公共服务窗口。随着这些实体平台的逐步建立,宁波的行政审批、社会事务、社会管理等行政职能基本实现窗口式、平台化服务,基本呈现出实体办事平台与网络互动平台并举、线上咨询与线下同步办理的发展态势,为方便企业和居民群众办事,提升全市整体政务服务效能发挥了重要作用。毋庸讳言,面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新任务和公众对公共服务的新需求,以及对照国内大城市第一方队的标杆,宁波在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上还存在一些不足和短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统筹规划、顶层设计还不够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公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高。对照公众对公共服务的新需求,宁波部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在综合统筹和功能提升等方面仍需进一步推进。如目前已建成的公共服务平台大多由当地政府部门各自牵头,自行进行建设。一方面,由于职能部门职能职责所限,一定程度上造成多头投入,重复建设等问题,浪费了人力、财力等资源,影响了行政服务效能。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综合统筹,也造成部分平台功能交叉或功能缺失,公众的服务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

(二)智能化、信息化程度尚需提升

目前,“互联网+”正在深刻改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传统的政府服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公众需求。国务院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要推进“互联网+政务”的新要求。最近,北京、上海、广东、福建等地都已建立网上办事大厅,并直接延伸到基层,有效提升了政务服务环境与效能。从宁波目前情况来看,虽然各县(市、区)及其乡镇(街道)已经接入了浙江政务服务网等虚拟平台,但由于职能分散,造成功能不全,而且目前各政务网络公共平台功能还主要以政策信息、工作动态、解答咨询为主,能网上直接申请和办理的业务还不够多,信息化手段在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中运用还不广泛,平台之间的信息共享、业务整合还不充分。

(三)与深化“放管服”和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一些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过程中,均不同程度存在重硬件装饰而忽视服务功能、服务内涵的提升。各级政府在指导和考核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过程中,往往注重基层公共服务平台的硬件设施达标水平,对服务质量和服务绩效的考核还缺乏有针对性的举措,对基层公共服务平台的日常运转过程中的指导和帮助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进一步加强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若干建议

对于正在推进的深化改革、简政放权而言,“放”,就是要给基层减负、松绑,该放的权限、能放的权限,要坚决放到位。同时,也不能简单“一放了之”,要做好“放”后的服务保障,要充分考虑基层承接的能力。权力下放了,人员编制、经费、配套制度等都要同步保障到位,给基层更多的自,使基层能更好地结合当地实际开展工作。“管”,就是该管的一定要管住、管好。要把“管”与“考”有机结合起来,该考核的还是要考核,但要加强考核的归口和出口把关,要充分尊重地区差异,不能简单“一刀切”。“服”,就是作为上级相关管理部门,要做基层做不了的事,不断创新上级机关服务基层的体制机制和工作载体,主动帮助基层协调解决难题。从基层的实践情况来看,建设公共服务平台,作为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一项制度创新,本质上是通过把原来分散在各个政府部门及其内设机构的行政审批、为民服务等事项,集中起来进行归并合并,精简审批流程和环节,缩短服务时限,拓展服务功能和领域,从而实现公共服务的优质高效。这既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本质要求,也是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一定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进一步加深对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认识,进一步提升基层公共服务平台的服务质量和效益。

(一)按照“最多跑一次”目标,进一步优化基层公共服务平台总体布局

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既要体现和贯彻上级党委、政府部门的工作要求,也要结合本地的需求实际;既要重视平台服务场所、硬件设备的投入,更要重视对各类平台的服务对象、服务功能、服务机制、服务效能等方面的研究;既要综合考虑各类公共服务平台的服务性质、服务半径、服务对象、服务供给能力等多种因素,进行合理设计,还要在功能和场所上,体现“一场(网)多用、一人多责、一窗多能”的综合利用导向,切实实现公共服务平台的资源配置效益和服务效能的最大化。以鄞州区为例,目前已建成的区级公共服务平台大多由党委或政府部门各自牵头,一些平台建好之后,效用发挥得还不够好,有的平台之间,服务功能类似、服务对象趋同。为此,建议选择合适的时机,对现有的各类实体性、虚拟性的公共服务平台进行资源和功能整合,引导各类职能单一的行业性、专业性平台向综合性平台转型,鼓励实体平台向电子网络平台延伸,从而推动由简单的窗口受理平台向集受理、办理、咨询、培训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互动平台拓展,着力构建区级综合性平台与行业、专业性平台互联、实体平台与网上平台互通、现场服务与网上服务互动的新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模式。

(二)树立多元合作共治理念,进一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服务型政府,首先是有限政府。当前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深入推进,政府在经济领域的管理职能将逐渐弱化,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职能将随之不断加强。因此,对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管理和运行,也要逐渐改变过去对一切服务事项大包大揽的做法,树立起“有限责任、有限平台”的理念。对于一些属于便民服务类、生活服务类、社会服务类等可以通过市场化、社会化途径解决的服务事项,如民生咨询、社区便民服务、邻里互助、志愿服务、养老助残服务等,要按照能放则放、能购买则购买、能外包则外包的原则,积极引导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参与这些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和运营。2013年9月30日国务院通过的《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教育、就业、社保、医疗卫生、住房保障、文化体育及残疾人服务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要逐步加大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力度”。事实上,鄞州区在2009年就已经在养老助残等领域率先开展了服务外包、政府购买的实践。因此,建议在总结上述领域政府购买服务经验的基础上,在更多的领域,让更多的市场化、社会化的服务平台来承接政府的服务功能,不断调动社会各方参与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的能动性和积极性,不断满足居民群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

(三)借助“互联网+政务”机遇,进一步提升基层公共服务平台服务效能

第6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数字鸿沟;年龄差异;城乡差异

在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最初是传统金融业务开始利用互联网技术,采用了互联网技术的传统金融,其业务中的信息传递、数据处理等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和改善。第二阶段是第三方支付迅速发展。在这个阶段,一些具备良好实力,具有信誉保障的第三方机构,参与到交易双方的支付当中。第三个阶段是金融业务进一步与互联网紧密结合的现阶段,数字技术参与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为银行业务发展和客户拓展开辟了全新的空间。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正在深刻地改变着金融机构,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银行的服务对象———客户。随着互联网技术与金融业务的结合越来越紧密,数字技术在金融业务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金融业务的数字化程度越来越高,它在给客户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新的不便,造成了面对某些特定客户群体的“服务差异”问题。随着我国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银行客户群体中对于数字类金融产品的熟悉程度和利用程度的差异越来越明显。有的客户对于新技术十分熟悉,使用起来毫无障碍,也有的客户对于新技术、新工具既不熟悉,也不信任。这些客户的不同体验,造成了不同顾客间的三大差异:对银行服务体验的差异,个人金融管理能力的差异,以及对互联网金融平台认可的差异。相当一部分客户,对于接受银行数字化的金融平台,有获得工具、掌握使用技能和信任互联网金融三个方面的障碍。这些障碍的产生,与数字技术的运用密切相关。而互联网金融的服务障碍,影响了客户的服务体验,进而降低了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银行的不同客户群体之间,存在着“数字鸿沟”,带来客户接受服务的不平等。数字鸿沟的概念,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第一阶段,数字鸿沟的概念被定义为能不能获得信息通信技术的差别,有的人容易得到电脑、手机等数据终端,也能够连接上互联网,能接触到数字信息服务,而有的人,因为经济技术等条件不足,难以得到数据服务。随着信息技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仅仅取得信息技术已不足以造成差距。第二阶段,数字鸿沟体现在对信息技术的使用方式上的差距上,人们都能获得数字信息服务,但是在使用这项服务上,不同的人,使用能力不同。具体地说,有四个维度上差距:人们使用信息技术的自主性、相关技能、社会支持以及使用信息技术的目的。第三个阶段的数字鸿沟,体现在使用信息技术的结果上。不同的人使用信息技术产生了不同的结果,使用信息技术结果的不同,体现在获得的利益不同,数字信息为有的人“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挣了很多钱”,也有人感到数字信息“太复杂了,太不可靠了”,甚至经济损失惨重……数字鸿沟发展的三个阶段,从客户能不能使用互联网技术,到使用方式和效率的不同,再到使用互联网技术所带来的不同结果,数字鸿沟在一步步加深,所带来的不平等被越来越多地注意到。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完善,需要重视客户对互联网金融的态度,尤其重视因“数字鸿沟”而感到利益受损的客户的感受,弥补数字鸿沟,消除服务差异。党的报告提出要大力建设数字中国,在这一背景下填平数字鸿沟所带来的不平等、创造服务公平的重要性再次凸显。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过程中,消除“数字鸿沟”,让客户都能得到互联网金融所带来的服务价值,为客户创造价值,是银行的生存之本,是“数字中国”发展的重要目标。

1“互联网金融”应跨越基于年龄的数字鸿沟

2020年11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通知指出,我国老龄人口数量快速增长,不少老年人不会上网、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在出行、就医、消费等日常生活中遇到不便,无法充分享受智能化服务带来的便利,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日益凸显。在指出这些问题的同时,方案非常细致地列举了老人在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日常交通出行、日常就医、日常消费、文体活动、办事服务、智能化产品和服务应用等七大应用场景,指出了帮助老人跨越数字鸿沟的重要任务。从银行的角度来说,重要的任务在于,第一,提供老人习惯的传统服务方式,以传统服务方式为老人高效率地完成金融服务内容。在这个方面,银行柜面员工的培训需要适应新的客户需求。第二,设计方便亲和的沟通方式,帮助老人掌握数字化服务。这方面要特别考虑老人们使用习惯,比如老人考虑时间长,希望有更多的犹豫机会,有的老人视力不方便看屏幕等,所以在设计面向老人的服务界面时就应该更多考虑老人使用习惯———这不仅是出于银行服务的方便,更是让老人能更高效地利用银行的金融服务,让老人真切感受到互联网金融的方便快捷。第三,提高老人规避风险的能力。在帮助老人规避金融风险的工作中,尤其要建立信息传递机制,及时、准确地把老人所不熟悉的,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的金融诈骗等犯罪行为告知老人,为老人建立预警机制。第四,建立家庭互助机制。在有条件、可信任的情况下,帮助建立老人及其子女亲属的服务互助平台,让老人的子女亲属线上参与到帮助老人利用互联网金融服务的工作中来,不仅有利于老人掌握互联网金融服务,更有利于银行扩展客户群体。在以老人为中心的养老服务金融系统中,银行与社会保障部门、企业、不动产登记等相关平台建立战略合作,在保障个人信息安全和取得服务对象的认可的前提下,合法合规地建立信息共享和信息互证机制,以养老金融服务为中心,进行服务产品延伸和服务市场拓展,将业务从老人金融服务,向养老医疗服务、养老康养、养老产业等领域进行市场扩张。

2“互联网金融”应跨越基于城乡差别的数字鸿沟

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一直存在。随着“城乡二元结构”的变化发展,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也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过程。第一阶段,城乡之间在互联网基础设施和网络通信服务供给等方面存在差距,相较城市居民,农村居民不容易接触数字化设备,农民没有电脑,手机更新慢,很多农民没有智能手机,也难以得到互联网服务。第二阶段,城乡居民在接入互联网上的差距基本消失了,但因对互联网的认知和技能素养差异而形成的互联网使用行为差异显现出来,农民不会上网,不会网购,更不会网上卖货,农村居民的互联网知识和利用互联网的能力低于城市居民。第三阶段,随着数字技术的科技创新能力与市场拓展能力都在迅速发展,城市居民有更多的、更快的资源去接触和利用数字技术,城乡数字鸿沟更多地体现在运用数字技术进行整体发展的能力上,农村利用互联网发展经济的能力不足。而在农村金融这一块,农业风险大,能承担的利率低,金融服务的价值低,农村金融业务不确定性大,这些都造成了金融服务的城乡发展不平衡,城乡间的数字金融鸿沟亟待弥合。互联网金融服务要跨越城乡差别的数字鸿沟,改善金融业务的城乡差距,应服从城乡统筹发展的国家规划,依托城乡流通网络一体化建设,利用城乡间农产品上行及工业品下行流通及网络一体化建设的契机,让更多农村客户接受互联网金融服务。让农民享受与城市同等便利的金融服务,是党和国家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的目标。要实现城乡金融一体化,首先,要抓紧做好基层金融网点的数字化建设,这包括网点的信息化网络平台的建设,也包括网点工作人员信息化技术的掌握和信息化意识的建立。更要强化农村网点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其次,要适应农民的经济活动,从发展思路上,跟上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满足农村电商、农村养老、留守儿童、农村妇女等特定的金融需求,推出适应这些需求特征的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找到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切入点,创新农村信贷模式,为农民发展自身经济助力。最后,要适应农村生活场景,开发农民有不陌生、感兴趣、轻松掌握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方便农民无障碍使用。从服务营销的视角来看,互联网金融所面对的客户群体中存在的“数字鸿沟”,就是不同目标客户群体的差异。不同的细分市场,具有不同的细分特点,他们的需求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一些以前无法满足或因为市场太小难以成规模的需求市场,经过互联网技术的运用,能够被发现、能够被满足并且会形成新的增长点。那些对互联网金融服务使用有技术障碍、满意度不高的客户群体,他们的市场潜力不可小视,具有非常大的开发价值,市场前景向好。尤其是老年需求市场和农村需求市场,一直以来是开发不足、利润不高的市场。在互联网技术的运用下,已经能获得充足的数据,建立细分市场的大数据库,从消费习惯、服务人群特征、金融服务选择偏好等角度,进一步深入分析目标市场需求,利用细分市场大数据,银行能够更敏锐地发现客户新需求,设计新的金融产品,吸引更多的客户,开辟更大的市场,找到利润空间。数据鸿沟的产生,是技术进步的伴生问题,市场在享受技术红利的同时,也必须正视数据鸿沟,加强数据治理。2018年5月,银保监会了《银行业金融机构数据治理指引》,指出数据治理要求提高数据质量、加强数据应用、提升数据价值、监管机构要加强监管等。同时,互联网金融发展,还要求进一步加强个人、企业、政府之间的合作,进行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共治。加强服务营销,跨越数据鸿沟,规范数据治理,服务经济发展,是互联网金融的重要使命。

参考文献

[1]邓斌,汪维清,张乐柱,等.农村互联网金融体系整合与路径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0,(4):107-111.

[2]耿晓梦,喻国明.数字鸿沟的新样态考察[J].新闻界,2020,(11):50-61.

[3]王力平,隋杰.我国养老服务金融的发展困境与突破[J].金融与经济,2020,(12):71-77.

[4]徐芳,马丽.国外数字鸿沟研究综述[J].情报学,2020,39(11):1232-1244.

第7篇

关键词:广西;原则;“互联网+林业”;产业原则;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4-0027-02

一、“互联网+林业”发展性质

在一个又一个生态修复、污染源监测、大气治理、垃圾资源化处理、水资源综合利用、高效节能等领域领先的技术产品和整体解决方案,激发人们对绿色城市、生态家园未来前景的向往和自信。在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带来的日新月异的改变中,我国的传统林业开始向“智慧林业”迈进[1]。林业创新发展生态化。生态化是智慧林业的本质性特征,就是利用先进的理念和技术,进一步丰富林业自然资源、开发完善林业生态系统、科学构建林业生态文明,并融入整个社会发展的生态文明体系之中,使林业生态系统持续发展,实现林业综合效益最优化。通过智慧林业建设,就是形成生态优先、产业绿色、文明显著的智慧林业体系,进一步做到投入更低、效益更好,展示综合效益最优化的特征。

二、“互联网+林业”研究动态

(一)“互联网+林业”国内研究动态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互联网跨界融合创新模式进入林业领域,利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推动信息化与林业深度融合,开启了“智慧林业”大门,我国林业物联网建设逐步走上了有序、快步发展的轨道,取得了重要进展。2011―2013年,国家林业局先后开展了“中国林业信息化体制机制研究”和“中国智慧林业发展规划研究”,在此基础上出台了《国家林业局关于进一步加快林业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和《中国智慧林业发展指导意见》。2012―2013年,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了《中国林业物联网发展框架设计》,这在国家部委中是第一份,国家层面的林业物联网顶层设计基本形成[2]。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集成二维码、传感器、无线自组织网络等技术,在园博园开展了“中国信息林”建设,此后又将二维码标签应用到公园及苗圃的树木管理工作中。河南三门峡二仙坡绿色果业有限公司利用物联网、自动控制等技术,打造了现代化的智慧果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安徽舒城金桥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利用物联网技术建设了智慧育苗系统,提高了设施育苗的智能化水平,实现了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3]。

(二)广西“互联网+林业”发展动态

为了适应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广西林业局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启动林业信息化建设。经过几年来的努力,现已建成了以自治区林业局为中心节点的全区林业行业大型信息网络,包括5个网络平台,即自治区林业局机关局域网、广西林业系统专网、广西林业政务外网、广西林业商务外网、自治区林业局小区网,共连接全区14个市林业局、76个县(市、区)林业局、14个区直属林场和其他相关的企事业单位,联网单位近210个,网上办公的实名用户超过1 000人;开通了FTP数据传送服务、电子邮件服务、政务信息服务等多项网络服务功能;开通了视频会议系统和公文传输系统和内部公文跟踪系统,实现了系统内部网上发文;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和办公自动化,提高了工作效率,并成为向领导提供决策信息服务的重要渠道和政府部门之间信息交换的枢纽[4]。

三、“互联网+林业”产业原则

(一)林业信息资源数字化

实现林业信息实时采集、快速传输、海量存储、智能分析、共建共享。

(二)林业资源相互感知化

利用传感设备和智能终端,使林业系统中的森林、湿地、沙地、野生动植物等林业资源可以相互感知,能随时获取需要的数据和信息,改变以往“人为主体、林业资源为客体”的局面,实现林业客体主体化。

(三)林业信息传输互联化

互联互通是智慧林业的基本要求,建立横向贯通、纵向顺畅,遍布各个末梢的网络系统,实现信息传输快捷,交互共享便捷安全,为发挥智慧林业的功能提供高效网络通道。

(四)林业系统管控智能化

智能化是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智慧林业运营基本要求,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方面的技术,实现快捷、精准的信息采集、计算、处理等;应用系统管控方面,利用各种传感设备、智能终端、自动化装备等实现管理服务的智能化[5]。

(五)林业体系运转一体化

一体化是智慧林业建设发展中最重要的体现,要实现信息系统的整合,将林业信息化与生态化、产业化、城镇化融为一体,使智慧林业成为一个更多的功能性生态圈。

(六)林业创新发展生态化

生态化是智慧林业的本质性特征,就是利用先进的理念和技术,进一步丰富林业自然资源、开发完善林业生态系统、科学构建林业生态文明,并融入整个社会发展的生态文明体系之中,保持林业生态系统持续发展强大。

(七)林业综合效益最优化

通过智慧林业建设,就是形成生态优先、产业绿色、文明显著的智慧林业体系,进一步做到投入更低、效益更好,展示综合效益最优化的特征[6]。

四、广西“互联网+林业”产业发展建议

(一)切实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当今,人类社会正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迈进,信息化已成为全球发展的趋势。信息化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行业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对林业信息化工作高度重视,将信息化建设作为林业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1999年1月由中国电信和国家经贸委经济信息中心牵头,联合40多个部委(办、局)信息主管部门发起的“政府上网工程”正式启动后,专门成立了广西林业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区林业信息化建设的组织、协调、规划、指导工作,并组建了自治区林业局信息中心,负责全区林业信息化建设的项目实施和技术指导。

(二)搞好总体规划,实施重点突破

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远工程和长期工作,必须搞好总体规划,逐步实施才能避免盲目性。广西自治区林业局坚持从林业工作实际出发,对林业信息化进行规划和建设,稳步推进。1999年编制了《广西区林业局信息中心――林业信息网络总体规划方案》,开始启动广西林业信息网络建设;2005年又编制了《广西林业信息化建设2006―2015年规划》,争取通过“数字林业”项目建设,全面提高广西林业信息化水平。一是突出抓好核心建设,即自治区林业局信息中心的建设。二是抓好网络平台建设。网络不仅提高了效率,更重要的是增强了人们对高新科技的兴趣和信心,这是信息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

(三)确保资金投入,保障信息化建设顺利推进

信息化是一项高科技含量的工作,需要大量的投入。广西自治区林业局对此高度重视,在资金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想方设法挤资金投入信息化建设。据不完全统计,自1998年以来,仅自治区林业局本级共投入林业信息化建设的资金就达600多万元,主要用于网络开发应用和维护,基层信息技术人员的培训等。

(四)加强资源共享,节约开发经费

由于资金和人才的缺乏,自治区林业局无法铺设网络专线,各市县林业局也没有条件组建自己的信息中心,无法发展“金字塔”型的常规网络。只好因陋就简,在网络结构上把自治区林业局信息中心设计为整个网络的核心,使之成为全区林业信息网络当中连接任意两个站点之间的桥梁,从而降低了技术门槛,为基层林业单位节省了大笔启动资金,推动了全区林业信息化快速发展。

(五)成立信息协会,加强队伍建设

自治区林业局信息技术人才普遍缺乏,许多基层林业工作人员对计算机大多是一知半解,要求他们精通使用和管理信息网络是不现实的。针对这种情况,2002年底自治区林业局成立了广西林业信息协会(是广西首家成立信息协会的单位),并以协会为依托,加强对全区林业系统信息技术人员的培训和管理,不断提高他们的技术和管理水平。

五、总结

今后一段时期,林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一是深入发展网络。继续增加网络用户,将网络覆盖面延伸到乡镇林业工作站。二是挖掘信息潜力。网络的价值在于信息量,自治区林业局计划将林业系统专网办成区林业政务信息汇集渠道和业务处理平台。三是丰富应用系统。开发应用公文流转系统,以办公室秘书为总调度跟踪控制文件的流程,详细记录各审批环节的处理意见和办理时效以及经办责任人员。四是推动电子商务。协调信息中心各会员单位集中力量在学术讨论和工作实践中,对主题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全面规范和推行合理的解决方案,为全区林业发展提供更强大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李春勇.物联网及其在林业中的应用[J].北京农业,2013,(18):84-84.

[2] 董鑫,赵博.物联网技术在林业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J].河南农业,2014,(15):58-58.

[3] 邵徽敏,王武魁.林农采纳互联网的影响因素研究[J].林业实用技术,2013,(4):58-61.

[4] 李伟,魏安世,陈鑫,等.林业产权交易信息平台设计研究[J].广东林业科技,2013,(3):90-93.

第8篇

一、“互联网+政务服务”拓宽了机构编制管理新模式

互联网是信息技术革命的代表事物,“互联网+”时代电子政务应当成为政府管理创新的重点和技术基础。2015年7月,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就政府管理在“互联网+”时代下,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和最佳实践进行了深入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和重大工程,积极推进云计算和物联网发展,加强行业云平台建设,支持行业信息系统向云平台迁移。加快多领域互联网融合发展,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深化大数据在各行业的创新应用。

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对于我们机构编制部门来说,就是要大力推进“互联网+机构编制管理”,积累有效数据,减少中间环节,实现扁平式、网格化、动态化的管理模式,为机构编制管理的前瞻性提供最有力的支撑,提升机构编制资源利用的效率,改善政府治理的“血液”,真正让互联网与政府改革相融合,碰撞出火花。“互联网+机构编制管理”,不仅仅是把服务赶上网来监督,而是把互联网思维融入到机构编制管理中来。机构编制部门接轨互联网,是要着眼于数据应用而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互联网+机构编制管理”的本质是传统政务服务的数据化、在线化,进而通过大数据分析等手段,汇集成为机构编制管理可以参考的鲜活的数据,实现实时监测和动态管理,提高机构编制管理的效率和准确率,从而提升政府治理水平。

二、“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实现条件

(一)整合共享是前提。“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都需要对现有分散在各部门、各层级的政务数据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实现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域的协同和共享。当前,我国政府信息化建设存在的各自为政、重复建设问题尚未根本遏制,建设分散化、应用条块化、信息割裂化、服务碎片化的现象较为突出,一直困扰政务信息化多年的“老三难”(互联互通难、信息共享难、业务协同难)问题仍然存在,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电子政务综合成效进一步发挥的重要障碍,也是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亟待清除的“绊脚石”。要实现“一号一窗一网”目标,就必须对这一“痼疾”进行破解。

(二)深化应用是关键。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和理念为公众提供更为精准化、个性化的服务,成为构建方便快捷、公平普惠、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近年来,各级政府部门在充分利用政府网站、微博、微信、政务APP等互联网平台开展为民服务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但是政府网上服务在实用性、有效性方面与公众需求仍存在较大差距,常常面临“提供的服务不需要、需要的服务找不到”的尴尬,群众办事满意度也一直不高。而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当前政府服务提供部门缺乏对公众在网上的真实需求和服务体验的了解。因此,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加强政务服务大数据应用,以大数据创新网络服务模式,从“供给端”和“需求端”两个方面做好政务服务大数据应用工作。

(三)标准体系是保障。在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过程中,建立统一规范的政务数据标准体系十分必要。不论是“一号”申请、“一窗”受理,还是“一网”通办,都会涉及到数据的校核、共享、互认,没有统一的标准这些工作将无从开展。就技术层面而言,关键是要构建三类数据标准。一是建立适应“一号”申请要求的电子证照关键技术标准和跨地区互认标准,推动制证系统、业务办理系统与电子证照库对接联通,实现证照信息多元采集、互通共享、多方利用,依托统一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推进跨层级、跨区域、跨部门的电子证照互认共享,逐步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异地业务办理;二是建立满足“一窗”受理要求的统一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数据共享交换标准,为整合建设覆盖全国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体系奠定基础,支持与人口、法人、空间地理、社会信用等基础信息库和业务信息库实现互联互通,对接各级共享交换平台,实现政务信息资源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互通和协同共享。三是建立满足“一网”通办要求的多渠道、无差别、全业务、全过程服务供给标准体系,实现与实体政务服务大厅、政府网站、政务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自助终端、服务热线等不同渠道的联通整合,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O2O政务服务体系,满足“一次认证、多点互联、无缝切换”的办事需求,提升服务渠道的便捷性和办事效率。

三、“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实现路径

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是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关键之举,有利于提高政府效率和透明度,降低制度易成本,变“群众跑腿”为“信息跑路”、变“企业四处找”为“部门协同办”。

(一)“应上尽上”,不断丰富政务服务在线办理事项

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就是要不断扩大在线办理政务服务事项的范围。政务服务事项在线办理,不仅意味着办事过程透明和权力监督,也意味着公务人员工作习惯和工作方式的变革,甚至涉及政府管理体制和机制的调整。

坚持“应上尽上”,首先要求各级政府依据法定职能全面梳理行政机关、公共企事业单位直接面向社会公众提供的具体办事服务事项,编制统一、规范的政务服务事项目录。凡与企业注册登记、年度报告、变更注销、项目投资、生产经营、商标专利、资质认定、税费办理、安全生产等密切相关的服务事项,以及与居民教育医疗、户籍户政、社会保障、劳动就业、住房保障等密切相关的服务事项,都要推行网上受理、网上办理、网上反馈。其次,要在科学分类的基础上,按照“一数一源、一事一码”的原则,对政务服务事项进行统一编码管理,形成“同一事项、同一标准、同一编码”。再次,同步建设政务服务事项数据库,完善政务服务事项“审核、变更、应用”的体制和机制,保证数据的真实性、鲜活性和权威性。加强数据治理,依据统一代码,对政务服务事项进行精细化、可追溯性管理,运用大数据管理技术,真正实现“把权力关进笼子里”。

(二)“数据共享”,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流程

近年来,“办证多”“办事难”“奇葩证明”等问题一直困扰基层群众办事和企业创业创新,成为政务服务的“堵点”“痛点”“难点”。要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缩短办理时限,降低企业和群众办事成本,共享“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成果,必须切实推进政府数据共享。

坚持“数据共享”,首先要进一步完善政府部门之间数据共享机制,推动公共数据资源在不同部门以及上下级政府之间共享,开展政务服务事项相关信息的网上验证核对,真正做到凡是能通过网络核验的信息,不得要求其他单位重复提供。其次,要加快建设基于省级统筹的“政务服务数据资源库”,推动电子证照、电子公文、电子签章等在政务服务中的应用,坚持凡是能通过网络共享复用的材料,不得要求企业和群众重复提交,避免重复提交材料和循环证明。再次,涉及多个部门的政务服务事项,要以服务对象为中心开展流程再造,优化简化服务事项网上申请、受理、审查、决定、送达等流程,实行一口受理、网上运转、并行办理、限时办结,做到凡是能实现网上办理的事项,不得要求必须到现场办理。

(三)“虚实结合”,推动政务服务线上线下一体化办理

实体政务大厅服务能力强,网上政务大厅办事能力弱,是我国现阶段“互联网+政务服务”的短板。要彻底改变实体政务大厅与网上政务大厅各自为政、线上线下脱节的状况,必须切实推进实体政务大厅与网上服务平台融合发展,推动政务服务线上线下“一体化”。

第9篇

一、突出重点,依法从严整治

这次专项整治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遏制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违法经营活动蔓延的势头,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尽快实现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秩序的根本好转。为此,要突出抓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一)坚决取缔“黑网吧”。对擅自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或者擅自从事互联网上网服务经营活动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会同*机关依照《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和《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的规定,坚决予以取缔,查封其从事违法经营活动的场所,扣押其从事违法经营活动的专用工具、设备。对以电脑学校、劳动职业技术培训班、电子阅览室、计算机房等名义变相经营网吧的行为,要依法进行整治。文化部门一旦发现“黑网吧”,要及时书面通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会同*机关予以取缔,并将结果抄送文化行政部门和*机关。电信部门要根据文化、工商、*部门提供的擅自设立的网吧及其互联网接入服务提供者名单、被吊销《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或责令停业整顿的网吧及其互联网接入服务提供者名单,通知并监督互联网接入服务提供者立即终止或暂停接入服务;对逾期未终止或暂停接入服务的,由电信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从专项整治之日起,暂停审批新的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暂停办理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和主要负责人的变更手续(省级以上连锁网吧经营企业设立直营门店的除外)。

(二)严厉查处接纳未成年人进入行为。各级文化行政部门对累计2次接纳未成年人进入的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要责令停业整顿;对累计3次接纳未成年人进入的,吊销其《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对在规定营业时间以外接纳未成年人的,一经发现,立即吊销其《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对超时经营、在营业期间封堵或锁闭门窗和安全出口的,文化行政部门和*机关要依照各自职责从严予以查处。继续加强对学校内部和周边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的管理。工商部门会同*、文化部门取缔中小学校园周边200米范围内和居民住宅楼(院)内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文化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大专院校校园周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活动的管理;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学校内的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的管理。*机关要依照有关规定,加强信息安全监督检查。

(三)严厉打击利用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从事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各级*机关要组织专门力量,从严查处利用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制作、复制、查阅传播有害信息等违法行为。要指导、监督网吧切实落实用户上网登记和上网信息记录留存措施,保证信息网络安全技术措施在线运行,确保安全管理软件安装率达到100%,开机在线率达到90%以上。对擅自停止、干扰破坏网吧安全技术措施运行的行为要依法从严查处。要将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治理纳入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治理一并进行。要按照《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和有关规定,加强对互联网信息内容的管理,加大对互联网文化产品传播、展览、比赛等活动的管理力度。对未经文化部许可、擅自利用互联网从事网络游戏、音像制品、演出剧(节)目、艺术品、动画等互联网文化经营活动的,由文化行政部门依照《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予以取缔。对未经文化部内容审查、擅自传播上述进口互联网文化产品的,由各级文化行政部门依法查处,并会同信息管理部门依法处理。

二、明确步骤,有序推进整治工作这次专项整治用半年时间,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排查取缔阶段(3月1日——3月31日)

各县(市)区、各部门要在广泛宣传发动的基础上,普遍开展一次清查摸底、自查自纠工作。要认真组织拉网式检查,摸清黑网吧的底数。对被亮过“黄牌”(已两次有违规经营行为被查处)又发生违规行为的网吧,吊销其《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对黑网吧予以取缔,并抓住典型,通过新闻媒体进行曝光,以提高专项整治的震慑力。

(二)清理整顿阶段(4月1日——6月30日)

结合调整布局、优化结构,对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进行全面执法检查和集中整治,重点检查被亮过“白牌”(有一次违规经营行为被查处)的网吧,对违法违规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坚决依法查处,把网吧总数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帮助守法经营者提高经营规模和水平。(三)复查验收阶段(7月1日——8月31日)

暑假期间,要集中打击网吧接纳未成年人入内的行为,继续对违规经营3次或在规定营业时间以外接纳未成年人的吊销其《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市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专项整治协调小组将组织力量,进行暗访和重点抽查。检查的重点是专项整治工作中措施的落实情况,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违法违规行为是否得到有效遏制,管理责任是否落实,实施经营管理技术措施和信息网络安全技术措施是否到位,利用计算机监管系统对网吧实行全程监管的长效管理机制是否建立,群众是否满意。对群众意见较大,问题突出的地区,由市各有关部门组成联合督查组,限期解决问题并进行通报,初步完成控制总量、调整布局、规范经营的任务。

三、加强领导,形成整治工作合力

开展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专项整治是当前一项重要工作。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要以“*”重要思想为指导,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网吧管理、开展专项整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把专项整治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务求取得实效。

(一)建立工作机构,落实专项整治责任。为加强对专项整治工作的领导,市政府将成立由市文化局、*工商局、市*局、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广电局、市法制办、市文明办、团市委等部门组成的全市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专项整治工作协调小组,研究全市专项整治工作的重大问题,加强督查指导。协调小组下设专项整治办公室,由各有关部门、网络公司派专业人员参加,具体负责全市专项整治的实施工作。各县(市)、区也要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组织开展本地区的专项整治工作。专项整治工作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的整治工作责任制,特别是要落实基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责任。要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严格依法办事,严格责任追究制度,确保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处罚到位。

(二)明确职责,健全综合治理机制。各级文化、工商、*、教育、财政、法制办、文明办、共青团、网络公司等部门要各司其职,深入检查《条例》执行情况,把专项整治和日常监督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文化行政部门要发挥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主管部门的作用,加强对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经营活动的日常监督管理,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查处接纳未成年人进入等违规行为,并主动协调有关部门,认真组织好专项整治工作。要加强对网吧经营者的教育引导,成立网吧经营行业协会,组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促进行业自律,增强其守法经营的自觉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登记管理,依法确定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市场主体资格;要依照《条例》和《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坚决查处取缔无证照或证照不齐的“黑网吧”。*机关要加强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治安及消防安全的监督管理,加大对在网吧中制作、复制、查阅、传播有害信息、进行危害信息网络安全活动的执法力度。通信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接入服务的监管,对为网吧违法提供接入服务的要严厉查处。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学校内的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的管理,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加大宣传教育和管理力度,严格校纪校规;组织学生开展远离网吧的签名、宣誓活动,开展“网吧危害”大讨论,让中小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网络观,增强中小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各级各类学校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计算机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必要的上网条件,提倡中小学校的计算机教育在课余时间对学生开放。财政部门要保证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日常管理工作必需的经费,支持建立计算机监管体系,落实专项整治经费及举报奖励经费。各级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要组织力量加强对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专项整治工作及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营造专项整治工作的良好舆论氛围。各级共青团组织要加强青少年网络文明教育,广泛宣传《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引导青少年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加强自我管理,自觉远离网吧,配合文化等部门开展创建“安全放心网吧”活动。

第10篇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机场人力资源;发展战略 

1.机场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通过模块划分的方式对机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所涵盖的内容划分为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员工关系管理六大模块,可从这几个版块中浅析机场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不足。 

1.1人力资源体系战略方面 

大多机场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并且有部分机场早已经将其提升至战略的高度。尽管如此,大多数机场的人力资源管理还处于人事管理的初级阶段,机场管理人员的的事务性工作耗费了他们的的大量精力。除此之外,资源规划与战略仍然存在脱节现象,在公司战略制定中人力资源没有充分发挥作用。机场人力资源专业人才不足,没有合理的人才结构,人力资源战略管理人才相对短缺,高层次人力资源效能与高水平的机场管理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 

1.2激励体系方面 

机场现在运行的激励机制建立在契约的基础之上,机场与员工的约束与被约束关系,企业的薪酬福利等一系列政策都基于奖惩的逻辑之上,激励面较窄,对人才工作效能的激发效果有限。 

1.3机场组织管理方面 

机场大多以职能型组织的架构组织管理,内部决策链条相对较长,造成企业耗费相当较多的精力在一些不需要耗费的事情上。每个级层的管理人员将责任一级级向上推缴,责任意识淡化,机场管理效率非常低。再者,造成领导者忙于琐碎业务的审批,对机场人力资源布局不能投入最有效的的精力。 

1.4互联网时代高端人才短缺方面 

机场经营模式不断发生变化,使得机场人力资源管理多元化发展,进而同样造成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发展的趋势。以美兰机场为例,企业人才结构不足以支撑互联网时代战略转型,高端人才短缺,企业发展受到了人才的制约。 

2.互联网时代机场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战略 

对美兰机场人力资源管理转型的思考发现,“互联网+”时代下机场人力资源发展应该紧跟互联网发展的步伐,实现机场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型。根据近几年美兰机场人力资源发展的普遍情况,互联网机场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在下面几个内容上进行战略改进: 

2.1改进互联网时代下机场人力资源管理的组织体系 

美兰机场人力资源管理需要继续把安全的管理作为行业奋斗的重要目标,在确保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可从非航业务领域,例如商业和服务等方面,进行有效的探索。美兰机场人力资源管理者经营单位直接与市场联系,意思是机场组织团队分成小的、彼此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小单元,调动基层部门工作的积极性,这些小单元独自培养优秀的负责人,进而直接优化人力资源的分配。根据机场行业的多元化发展趋势,机场应结合自身的特点,确立不同部门的制度,把经营权进行各自分配。美兰机场应在鼓励团队大胆尝试的基础上,给予团队各方面的支持,例如钱财务以及薪资管理。人力资源部可以积极组织机场策划大赛,采用优秀的的组织方案,并给予策划团队必要的奖励,同时对机场绩效规范体制以明确的制度,增大绩效评价对机场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深度,加大制度在管理中执行的力度。 

2.2应用互联网人力资源产品 

在互联网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下,机场的人力资源管理会出现很多比之前快捷的方法。根据互联网上公布的信息平台,可推出类似于美兰机场实行一次线上流程办理的机场人力资源信息化服务产品,用来提升对于员工的考核、使薪酬福利更加透明化、人力资源信息分析和分享的渠道更加广泛。 

2.3高效能管理 

各级管理者是机场运营和机场人力资源发展的中流砥柱,只有在激活高效能的管理者的基础上,才能提升机场整体活力和效率。我们可以结合美兰机场的现状与互联网未来发展的趋势,主要可从经理人制度和激活鼓励体系两方面改进。要解决问题这两方面的,可以人员个人技能和综合能力纳入薪酬体系,这个体系既能体现个人的综合能力,也能体现所在岗位重要性。在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发生变化时,只要能力要求不变,那么薪酬水平就可以保持不变,反之亦然。优秀人才不足会影响到机场治理的管理结构和执行能力发挥的高效性,应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经营管理者应该有相对应的权力和责任,做到,各个阶层互不干预。在管理层方面,利用人力资源的职业素养帮助机场提高效益,为机场人力资源发展寻找最合适的人才,针对有意愿、有抱负的员工予以高度评价,全面激励机场员工的荣誉感和创造力,认真负责的帮助员理解自己的兴趣,找到与组织发展的结合点。 

2.4人才使用模式 

互联网人才的储备有利于机场人力资源有效发展,美兰机场人才使用模式在互联网时代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为美兰机场创建互联网机场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供应保障,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优质的科技人才。其二,弥补了在培训时新员工、在职职员方面的不足,让机场员工能够在职场发展不确定的时候,努力找出自己的不足和潜在的价值,进而使职业发展都有可以预见的前景。其三,激活原有的培训项目,摸索出了培训新形式,使课堂授课形式的培训体系变得更灵活。美兰机场对于专业性强、使用频率相对较低的高端人才,可通过业务合作和顾问等形式灵活的发挥其作用,打破对于人才使用的边界。对于美兰机场,可通过进一步加大和外商的合作互利,通过外资企业的相互交流、互联网科技互动等方式,人才组织资源呈现包容互鉴的趋势,机场管理打开人才使用的模式后,才能面对新时代下科技的变化和互联网下人力资源的整合。 

3.总结 

在“互联网+”时代下,美兰机场人力资源管理从建立组织体系、应用应用互联网人力资源产品、高效能管理者与人才使用模式四个方面为为切入点,完成“互联网+”时代下对机场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的研究,对未来机场人力资源发展提出新的发展方向,未来互联网时代机场人力资源管理会在组织体系、互联网时代人力资源管理产品、高效能管理以及人才使用模式四个层面发生巨大的影响。(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李涵雯,翟旭,樊潮.在线评论对新产品扩散的影响研究——在线评论的重要性及影响力[J].中国商论.2015(26) 

[2]杨玉姗,邬超华,何雄辉,林俊锫.“淘宝村”运营模式及其带来的经济作用——基于广东的调研[J].中国商论.2015(26) 

第11篇

关键词: 电子政务; 信息服务; VFT

中图分类号: C289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3411/ki.sxsx.2017.01.007

文章编号: 1673-9973(2017)01-0043-05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政府为了提高本国的社会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质量,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并以此提供大量的信息服务,通过电子政务的信息服务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21世纪后,我国也日益注重电子政务信息服务,2008年5月1日后,国务院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并作为政府政务信息公开和服务的重要依据,条例也确定了政务信息公开的范围、方式、程序及保障等,明确了我国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的目标,从而引导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的方向。尽管近几年我国政府积极强化了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的运行方式,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仍存在诸多发展缺陷,成为政府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的桎梏。在VFT视阈下分析我国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的水平、现状、问题及趋势等,明确发展方向,确定服务重点,有效构建体系,才能真正推动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的发展。

一、VFT的内涵及其意义

VFT(Value Focused Thinking)即价值焦点思维决策方法,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Keeney提出的,认为,VFT是将价值作为决策思维模式的源头,通过严谨确切的思考方法来识别决策机会,进行决策评估,主要依据的是价值选择与确定来指导人们的决策和行动。在Keeney教授看来,任何决策的实施都是基于两种方式不断推进的,或是基于备选方案的优选,亦或是基于价值的考量,而备选方案的优选是要建立尽可能多的方案,方案数量的不断扩大是具有一定难度的;价值考量则通过一定程序、思考、协调和判断而最终得以明确,是指引决策和行动不断前进的动力和目标,也由此增强了决策分析人员清晰鉴别所面临问题的能力,在一定水平上扩展了决策思维的空间,提高了决策分析和择优选择的能力[1],VFT可以用下图的分析步骤予以f明。

随着VFT这一重要决策分析方法在实践中的应用和推广,其意义也变得更加明显,价值也在实践中得以不断凸显现,对决策分析和决策体系的构建产生了显著成效,其意义可以从以下方面展现。

(一)决策目标更加清晰

目标是决策的先导,表达了决策者的理想和期望,过去的决策往往是主观经验判断、集体讨论、循序渐进或在探索中发现问题的根源,最终确定目标的过程;而VFT决策分析,首先要根据所行动或决策的事件状态,并围绕其价值确定科学目标,从而加大了对采取行动的指引力度,减少决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更好地实现决策所要预期达到的效果。决策目标清晰也便于决策者明确知晓任务的轻重,更好地了解决策导向,从而推动决策工作的顺利开展,目标清晰必然会为决策的顺利开展提供明确方向。

(二)价值筛选更加准确

价值是决策的核心,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往往考虑相关者的利益、取得的实际效果、对目标实现的程度以及带来的收益等,价值无疑是这一系列决策工作中的重点,价值大小也直接决定了决策效果的好坏;VFT决策分析侧重于理性价值分析,是建立在目标基础上的价值标准,在目标清晰后经过权衡利弊的考量筛选准确价值,具有全面性、可操作性、融合性和易分解性等特点,这样的价值更容易衡量,也更能带来较大收益。决策者对众多方案筛选的过程中往往更会从成本、影响、收益及前途考虑决策的可行性和应用性,这样筛选出的价值更能为决策者服务。

(三)方案选定更加科学

方案是决策的载体,传统的方案选择是多方讨论或分组交流,方案选定往往追求的是多、全和新,VFT决策分析改变了传统决策方法,拟定和选出的决策方案更有效、更科学,也更符合决策的目标导向,体现决策的真正价值,方案内容则紧紧结合决策价值而展开,方案的实现也严格为目标服务,VFT决策分析所强调的决策方案价值性更突出,常由整个决策过程的核心理念所支配,方案更强调精、准和顺,更有利于实现决策的最终目标。

(四)行动过程更加专一

行动是决策的动力,没有采取正确的行动,再好的决策也形同虚设,决策过程其实就是采取行动并实现目标的过程,过去的决策行动常由上级指派和下达任务,VFT决策分析则使决策行动专门围绕决策目标和价值来具体实施,行动方向和策略都是有目的、有原则的,主要是服务于决策目标,凸显决策价值的一种专门行动过程,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决策的盲目性和冲动性,更容易使行动与目标和价值统一到一起。

二、电子政务信息服务过程中存在的困境

当今社会是信息充斥和爆炸的时代,大量的信息需要实现整合和共享。政府在利用电脑和网络提供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的过程中,不论是公共事务还是私人事务都可以通过信息的获取和传递为公众所熟知和了解,随着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信息时代的演变和发展对政府公共管理活动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要求政府在信息快速传递和共享的环境下注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以电子政务信息服务实现政府治理机制的创新,从而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改进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随着政府行政环境的调整和变化,过去的电脑计算机上网到电话网络和通信技术的优化组合再到“互联网+”的不断更迭和演进,政府利用信息化、网络化体系创新行政手段,更新行政观念,注重行政沟通,实现网络交流等,充分体现了政府高效、透明和规范的作风转变,实现了政府行政管理活动的网络化、信息化、虚拟化,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信息资源的整合,不仅简化了办事程序,也塑造了政府在网络信息平台方面的新形象。可以说,政府利用电子政务推行信息服务,是政府充分利用高技术、新平台实现为社会服务的思路诠释,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关系到公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支持度,也体现了政府电子政务建设的水平和总体状况。

尽管我国政府在电子政务信息服务过程中成效显著,围绕电子政务建设提出了不少对策和建议,也通过法律法规体现了政府上网工程和网络建设的合法地位,但也在具体的运行中暴露了很多弊端,利用电子政务实现信息服务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不仅没有提升政府的形象,也引发了公众对政府工作的不满,主要困境有如下表现[2]:

(一)政务实质内容重视不够

我国多数政府机构在日常行政事务处理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行政事务繁多、工作量大的现实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政府的工作任务量,在电子政务不断普及的趋势下,多数政府机构对电子政务的内容实质往往理解为政府工作的补充或辅助手段,并没有真正体现电子政务的实用性,也没有发挥电子政务功能强大的优势凸显其特定的服务性。在具体的业务操作环节,政府利用电子政务仅对网络信息的,围绕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公共服务项目等内容较为关注,以此提升政府网上交流和沟通的水平,升级和开发新的办公硬件设备、软件服务系统,改进网络技术来更新网页内容,过分强调政务信息的常规,而对利用电子政务推行与公众接触的实质性内容缺乏足够的重视,没有实现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整合和横向办公自动化等信息服务,也没有通过政府信息平台与公众搭建快速反馈机制,从行政效率提高和跨部门信息服务的实际效果看,特定的社会功能远远没有发挥出来,对提供服务的种类、网上办事效率、信息互动方式、公众诉求满足等内容都没有体现出来,无法有效突出电子政务的实质内容,造成政府信息服务水平低、互动不强、反馈回应不足等弊端。

(二)政务动态方式运行单调

当前,各级政府的业务量、工作内容以及自身特点等存在较大的差异,但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的动态实施过程却存在着特定情况下的趋同性,不少政府的电子政务信息服务没有体现出地方社会社发展的实际情况,也没有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有机结合,更主要的是通过比较和经验学习确定本地政府社会管理的管辖领域和实施重点,对立足地方循序渐进和推广完善等方面做得仍然不够,政府内部各机构和部门之间的电子政务系统也缺少沟通交流的环节和氛围,真正意义上的服务性和应用性也未充分发挥出来,信息服务的方案、措施、程序、方向还没有予以明确,针对性较差,而在电子政务信息化动态方式在运行过程中,具体的手段和策略只集中在信息、新闻更新、科室简介、资料下载和电子项目评审等方面,公众互动、在线交流、意见沟通等方面内容基本形同虚设,造成不少政府子政务信息服务运行方式过于单调,低水平重复建设,提供类似、没有成效服务的现象较为普遍,没有从整体上优化和提升电子政务的运行效率,也不能从价值导向上拉近政府与公众之间的距离,这种单调的动态政务方式在长时期运转后没有从根本上优化信息服务内容和规模,必然形成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屏障,限制了政府与公众的相互沟通渠道。

(三)信息硬件设施建设滞后

经过近几年电子政务的发展和建设,政府主要通过政务界面的更新、政务软件的升级、政务平台的优化等决策手段和措施推行相应的信息服务,受传统办事流程及观念根深蒂固的制约,政府电子政务信息服务过程所需要的硬件载体投入力度明显较慢,部分基层政府的硬件配备还过于陈旧,更新较慢,不能更好地促使政府利用硬件设施提供有效和健全的信息服务,影响了政府整体信息服务的水平和质量。硬件设施滞后在一定层面上限制了政府信息服务的范围,影响了政府信息服务的效率,造成政府信息服务工作的基础薄弱、流程缓慢、安全隐患、措施不当和手段落后等一系列问题。在现有的水平和基础上,政府电子政务信息服务超负荷运转、决策方案没有及时更新,决策质量受到严重影响,一旦出现信息量大或任务量多等特殊情况,现有的硬件设施根本无法满足开展服务的需要,硬件设备升级不到位、软件资源的开发速度慢,利用程度较低,也会严重影响政府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的水平,政府在这样的政务环境下无法充分保证利用电子政务平台和信息资源推行信息服务的速度和效率,在网络堵塞的情况下无法完成既定目标,也就变得不了了之,反过来又进一步限制了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的发展。

(四)基层人员操作技能欠缺

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基层人员要在日常办公中与时俱进,时刻更新思维和观念,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提供面向公众的信息服务,然而有些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人员对电子政务的应用和操作技能不熟悉,具体的操作水平欠缺,多数基层政府人员对电子政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还只停留在文件上传、信息排版、浏览下载等具体实务操作上,而对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的硬件维护、机制构建、信息负荷挑战、网络安全认证和加密、系统保障、互动沟通、平善等方面的操作却不能得心应手。随着网络技术更新速度的加快,基层政府工作人员的操作水平和理念更新速度却与科技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人员队伍中既懂新技术又熟悉业务操作的人才十分匮乏,或是精通政务但对信息服务工作不够了解,或是不精通政务但熟悉信息服务工作,或是对政务和信息服务工作都了解但技术水平欠佳,这部分人员在政府电子政务信息服务中所占的比例还相当高,成为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的桎梏。基层人员操作技能是保证利用电子政务技术手段实施有效信息服务的保证,人员的操作技能与电子政务的快速发展实际极不协调,这也是限制和束缚电子政务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电子政务信息服务作为综合性政务行为,与政府目前存在的机构重叠、审批繁琐、效率不高等现象冲突,但还没有触及真正的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环境与新技术、新信息挑战也不相符合,这对改善行政作风、提高行政效率、明确服务目标、规划服务方向都不利,因此,发挥电子政务的应用价值,根据政府价值导向和服务理念确定电子政务信息服务方向,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公众。

三、VFT视角下电子政务信息服务水平的提升对策

针对以上政府信息服务过程中存在的困境,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的全面更新和实效发挥必须要摒弃过去的盲目建设,以VFT理论指导政府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的发展,在规划决策中明确实施目标、健全服务体系、加强价值导向,才能提升政府的服务水平,科学构建电子政务体系,才能高效、积极地服务于社会公众,破解对策可以围绕以下几方面展开。

(一)明确政务信息服务的价值目标

按照VFT理论,决策目标必须要清晰,即决策者要清楚决策的价值导向及实现终极目标,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国务院印发的《2015年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转变政府职能工作方案》中,已提出要从网上并联审批、实现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共享信息资源、完善信用信息公示“一张网”,探索电子营业执照和“互联网+”的监管手段等,这为电子政务信息服务提供了明确目标。还要进一步确立这样一条原则,即电子政务信息服务并非信息资源的堆砌,也不是新闻内容的界面传播和多元互动交流的效果展示,而是涵盖这些内容的综合性平台,因此,必须通过政务平台体现重点突出、方向清晰、目标明确的服务内涵,体现电子政务的实用价值。在电子政务项目决策和信息服务中凸显部门利益、满足公众需求、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当前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的价值目标要从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机构价值三方面确立。

1. 经济价值是政务信息服务的保障,要降低政务技术、时间和信息处理成本,优化服务流程,通过高效办公实现政府与公众的互动,减少时间浪费和成本增加,避免回归到过去传统的行政作风服务,经济价值需要政府从办事流程、运行方式、物资采购等各方面都要节俭、高效地开展和实施,将低成本、高效率、方便快捷而又花费较低的服务理念深入贯彻,是政府电子政务信息服务首要考虑的目标。

2. 社会价值是政务信息服务的本质,要利用电子政务技术平台,实现为社会服务的目标,面向社会服务的过程中要构建相应的公共服务体系,提供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服务项目,充分依托电子政务的基础硬件,网络技术、虚拟平台提供更多的在线服务,开通政务微博、对话窗口、QQ短信、呼叫中心或媒体界面等,多渠道、多方面、多领域地为公众提供便捷的服务项目,实现服务方式的增值创新和公开透明,拓展政务内容的途径、健全政府服务反馈机制。

3. 机构价值是政务信息服务的核心,要从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素质两方面提升,政府要不断优化工作流程,实现网络办公模式,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改进网站的信息服务水平,升级软硬件设备,增强核心力,提高透明度,凸显政府的公共服务项目;工作人员则要转变观念,适应新时期网络环境下的服务要求,熟练利用网络操作技术推行有效的公共服务,利用政务信息手段提供全方位的公共服务,形成自下而上高度重视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的氛围,发挥政府机构在电子政务信息服务中的核心作用。[3]

(二)满足相关群体组织的利益

这是要符合VFT价值筛选的原则,在电子政务信息服务过程中,不同的个体、群体及组织都应该纳入政府服务的环节和过程,也都有资格和权力参与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的建设和规划,那么,电子政务信息服务过程的方案O计和实施就要充分考虑各群体组织的利益,尽可能满足其在合法范围内的利益诉求。

1. 适应政务环境的不断变化。在“互联网+”的大趋势引导下,政府治理手段从经验管理向网络信息治理过渡,标志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政府日常办公和社会治理方面的普及和广泛运用,传统治理模式必须向现代化的弹性和灵活治理方向过渡,也意味着政府的行政权力逐渐分解,社会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日益凸显,治理手段开始向网络治理转变,有关工作人员必须学会利用先进网络技术开展信息服务工作,再向相关群体组织倾斜,从而支撑现代化的政府治理体系,在这一过程中,必须适应环境的变化尽可能地满足相关群体组织的利益,通过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实现政府与各群体组织的互通联络,保证信息的畅通和共享。

2. 根据群体组织需要提供便捷服务。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团体和公众必然成为新形势下电子政务信息服务考虑的重点和利益相关者,这些群体组织的利益诉求是政府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的具体对象。对不同的群体组织,电子政务信息服务要最大化地满足其利益诉求,对各类群体组织提供切实的服务项目,解决群体组织日常运行环节出现的困难。必须根据电子政务运行的实际情况增加服务内容、拓宽服务渠道、创新服务策略、提高服务效率,保证面向社会提供的信息服务能全面满足公众需要,还要增加电子政务网站信息的可视性和可读性,凸显电子政务网站的可理解性和时效性,为群体组织提供一站式、便捷式、协同式服务,从利益满足的角度做好相关隐私保护,提高相关群体组织的满意度。[4]

(三)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VFT理论要求在筛选方案后,要保证最有效、科学的方案能够确定并得以实施,这个过程是动态的,也是灵活的,需要根据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的目标方向、价值意义和应用推广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体系的构建既要考虑政府的技术构成,也要考虑社会群体组织的实际需求。电子政务信息服务也要有计划、有目标地向纵深推进,围绕电子政务服务和开发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搭建网络环境下政府的治理平台,凸显政社互动和交流渠道,这是社会公众网上办事和政民互动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政府与公众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有效手段。从当前的电子政务信息服务规模及发展趋势来看,政府必须要立足技术水平、满足服务需求,着眼利益导向,从不同的方面科学合理地构建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的评价指标体系。具体的评价指标拟从服务成本、办事效率、形象塑造、公共服务和互动交流五个方面确立。(见表1)

从上表构建的建议指标来看,电子政务信息服务不仅要考虑政府服务的成本、投入和经费比例,还要更多地从政府办事的效率和水平以及自身形象等方面考虑实际问题,最终提供的信息服务要构成公共服务的一部分,也要注重政府与社会组织的互动交流,因此,按照VFT理论,最终的行动策略要在明确目标指导下,有计划、有秩序的推进,从而体现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的本质价值。

总之,随着“互联网+”政府的深入发展,政府要紧跟时展,以VFT为视角构建科学的电子政务信息服务体系,调整政府的利益格局,在思维创新的基础上明确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的方向和目标,才能高效便捷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全面满足多元化公众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程静,于越华,张合勇.一种新的决策分析方法――VFT的原理、方法与应用[J].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 2006,(12) :61-64.

[2]余坦.电子政务与我国政府改革“现状”需求与未来[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5,(6):11-14.

[3]王芳,李兆静,白美玲.基于VFT的电子政府项目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中国行政管理,2014,(3):32-37.

第12篇

韩非法治思想弊端之辨析

个体的人之于文化的重要性

绿色发展的法治路径

大学服务社会职能的研究

资本:现代社会的支点和界限

马克思对启蒙理性的批判

战争制胜因素的政治运用

论“无为而治”的当代价值

民办高校去行政化之对策思考

论北大荒精神与文化传承机制

从“异化劳动”到“生态劳动”

网络购物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及其现代启示

新功能主义对东亚区域合作的启示

赫勒对宏大叙事的继承与解构

高校智库服务与社会能力建设刍议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概念的再澄清

评德里达对福山历史终结论的反驳

专车运营的法律困境及解困之道

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适格路径

基于ERG理论的中国企业文化建设思考

美国网络国防建设立法的经验与启示

论“伊玛堪”中“阔力”的艺术形象

工业文明中的技术困境及其根源

风险社会语境下公共政策的发展途径

从大庆话剧探析“大庆精神”的核心内涵

赫勒与科西克的日常生活理论比较研究

伯恩施坦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思想史之考

论《尚书》中商周之际“德”的内涵演变

高校辅导员制度变迁中路径选择的影响因素

论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信息权益的法律保护

论中国特色国防文化的拓展与创新

《曲终人散》作品中的美国社会危机探析

法的人性基础——中西方人性观思想比较

现代大学图书馆管理方法之改进与提升

网络安全视域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国城乡基层民主政治面临的困境和对策

农村基层治理法治化下不动产统一登记

城市学派的空间消费思辨

技术理性主义视域下哲学思维方式之探析

“虚假需求”理论视角下“炫耀性消费”行为

重塑政府信任:大数据时代的挑战与适应之道

智慧治理:大数据时代政府社会治理之创新

地方立法赋予社会组织行政管理职能的可行性分析

公众参与环境治理之意愿研究——以舆论动力学为视角

审查逮捕和羁押必要性与审查听证工作的实践与价值分析

“人与武器关系”的认知历程及对军事现代化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