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经济生活重点知识

经济生活重点知识

时间:2023-11-17 09:50:3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济生活重点知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经济生活重点知识

第1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并熟悉经济活动常用的结算信用工具:支票和信用卡。

2.理解并掌握汇率和外汇的概念和意义。

3.掌握常用信用工具的适用范围和用途。

4.理解稳定人民币币值的经济意义。

5.能结合实际生活说说新学习的信用工具及其相关知识在经济生活中的实际意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演绎支票和信用卡的使用,让学生切身体验信用工具在经济生活中的好处,提升学生在经济生活中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通过学习本框内容,最终确立适应市场经济的商品货币观。

教学重点

1.信用工具

2.外汇

教学难点

1.外汇

2.汇率

教学方法

注意引导和启迪学生整理和搜集相关材料,然后采取课堂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教学过程

1.走进新课

“炎帝神农故里”“编钟古乐之乡”是我们随州两张世界级的文化名片,除此之外,同学们知不知道我们随州还因什么而出名啊?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插入视频:“中国香菇之乡”)

你放假回家,妈妈想给你做小鸡炖蘑菇,可是发现没有香菇了,

所以让你去买香菇,你用什么方式来结算?——现金结算(出示现金结算的图片),(再出示一张刷卡结算的图片)看这种结算方

式和你买香菇时采用的结算方式有什么不同?——刷卡结算。

2.推进新课

信用工具

经济收支结算方式:

①现金结算:是指那些用纸币来完成经济往来活动中的收付行为的结算方式。

②转账结算:是指那些收付双方通过银行转账来完成经济往来活动中的收付行为的结算方式。(由学生通过刚才的分析得出)

在进行转账结算中,常用的信用工具有支票和信用卡等。

【情景欣赏】

请欣赏小品《银行卡的故事》

现场招聘演员,由学生表演,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

在欣赏小品的时候让学生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①通过这个小品表演尝试给信用卡下一个定义。

②信用卡有哪些优点?

欣赏完小品由学生分组讨论这两个问题,得出信用卡的定义和优点。

【情景分析】

通过分析情景,学生分三组讨论在使用信用卡时应当注意哪些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情景思考】

假如你是一个企业的总经理,你想在我们随州购买2千万元的香菇,请问你会采用什么样的付款方式?学生换角色思考引出支票的含义、分类。

找学生对第一部分内容进行小结,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第一部分的知识结构。

外汇

今年上半年,我们随州成功举办了首届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一位美国朋友在参加完首届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后,想买一些随州的香菇带回美国,他能在随州用美元买香菇吗?

通过学生自主讨论和研究引出外汇和汇率的含义,然后指导学生得出汇率的两种表示方法。

用分析式的练习题、图表的形式,采用学生讨论、教师引导等方法对这部分知识加以理解和巩固。这可以加深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

通过一段视频和几组图片来看人民币升值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影响?看后由学生讨论总结出人民币升值给大家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利与弊。

通过视频由学生得出保持人民币基本稳定的含义和意义。

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信用工具、外汇和汇率的有关知识。深刻理解这些概念,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进一步学习经济生活知识的基础。也是大家参与经济生活的重要基础,有利于提高大家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课外探究

第2篇

一、重难点的确立

教学重难点一般包含两种形态,即静态教学重难点和动态教学重难点。静态教学重难点主要是指教学参考书所规定的内容,侧重于从学科知识体系角度来确定,突出重难点在本章节知识体系框架中的重要性。而动态重难点主要是根据学生实际确定的教学内容,它因班而异,因人而异。

如何快速有效地定位重难点呢?对于常规教学而言,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吃透新课标,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与具体的教材内容整合起来,科学定位每节课的静态重难点。

从学生是课程学习的主体来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难点,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引起的:(1)学生没有相关的知识经验、基础或者相关知识经验、基础很薄弱;(2)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是错误的;(3)没有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不能灵活地进行思维视角的转化(如从宏观到微观);(4)对于内容抽象、过程复杂、综合性强的内容掌握不到位等。

??? 从哲学角度讲,难与易因人而异,同时,受到时空等多因素的影响,教学中形成的重点、难点又具有相对性和不确定性,难与易不是固定不变的,因而又具有可转化性的特点。为此,教师需经常更新重难点知识库。

??? 二、重难点的有效突破

??? 突破教学重难点的方法众多,笔者在教学和参与“一课两讲”教研活动过程中,通过不断反思和对比,归纳了几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 1.精心设计板书,揭示逻辑关系,凸显重难点

??? 面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内容多,授课时间短,学生课余时间少等实际情况,教师必须充分用好课堂的每一分钟。在广泛运用多媒体的今天,课堂板书依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学生来说,板书不仅有认知作用,能帮助他们把握教材重点,突破难点,还能以其直观性,通过知识的再现促进其理解。

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板书,按照知识发生发展的轨迹,借助直线、箭头等符号确定行进路线,排列知识要点,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勾勒知识的来龙去脉,准确揭示教材间的外显和内隐逻辑联系,巧妙推理。板书的文字不要求多,但要显示纲目之间的从属、包容、并列、因果、递进等关系;显示教师科学的教学思路,帮助学生多层次、广角度地把握知识信息。这既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以《经济生活》第十课板书为例(见下图),学生通过看板书能明确知识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加深他们对教材重点、难点知识的理解。

2.补充相关知识,走出思维盲区,化解重难点

古语有云:“以其所知,喻其不知,使其知之。”对于一些结论性难点,可引用一些典型的事实材料,并以材料为依据进行分析,从而化解难点。在整个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准确掌握学生的知识储备状况,及时补充,巧设实例。尤其是在教学《经济生活》与《哲学生活》时,这一点更显重要。通过举实例,以达到化未知为有知,增强教学的可操作性;化抽象为具体,增强教学的形象性;化繁难为平易,增强教学的通俗性;化枯燥为生动,增强教学的生动性。

例如:在《经济生活》中讲解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的关系时,我们一般形容它们就像“有形的手”与“无形的手”手拉手,向前走。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如何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除了补充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外,还补充了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就业政策、汇率政策以及经常听到的热钱、基尼系数等。

3.保证教学时间,提升思维能力,理解重难点

对于一些理论性强、较抽象的概念,为了使学生深入掌握,教师不要吝惜课堂时间,要化整为零,把大知识点分解成若干个与之相关的小知识点,化难为易,小坡度地层层递进,给学生提升思维的机会和时间。

例如,在讲解“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这一难点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情景:

要求学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思考1】这里的“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是什么?【思考2】这里生产一匹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多少?【思考3】B与D各生产一匹布,哪个的价值量大?为什么?【思考4】有人说,既然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因此,个别劳动时间对生产者来说,就不是很重要了。你是怎么认为的?【思考5】那么上述事例中谁能赢利?【思考6】缩短个别劳动时间的途径是什么?通过这种梯度设问,有效地降低了知识的难度,学生也更容易理解。

突破重难点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根据学情,适度调整教学进度,重点难点放慢速度,简单的知识点可快速带过,力求让学生将知识内化;同时,可精心准备一些练习,在课堂进行限时训练,及时反馈讲评,以保证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第3篇

关键词:新课改;高考;政治;答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1-0010-02

新课改下的高考要求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解读和获取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在高三政治课高考复习中,一个突出的难题就是如何帮助学生有效提高解答主观题的能力,而这一难题正是这四大能力的集中体现。在复习阶段,高三政治老师使出浑身解数,精心组织学生搞好基础知识、时政热点的复习,搞好高考模拟训练,但是,大多数学生在解答主观题能力的提高上却与老师的期望相差很大。

我们通过实践研究学生解答政治主观题能力难以提高的具体原因,把关于解答政治主观题的策略以及注意事项并结合复习教学体会做了初步的探讨。

1 问题发现

通常在每一次政治考试中,大多学生总是在试卷上写的满满的,感觉自己应当能得到理想的分数。岂不知结果总是和自己的“理想”相差甚远。综合分析如下:

(1)审题不明确。不能找出题中的有效信息,尤其是题干中的"范围信息"、"主体信息"、"题型设置"等方面不能全面思考,从而造成答非所问。

(2)定位信息不准确。由于基础等方面原因,造成知识的调动和运用不准确;同时,原理知识呈现不明显,不能扣答材料有效信息源等弊病,更难说是知识点的综合整合和运用了。

(3)答题思路不确切。这主要体现在对题型把握不清、答题思路混乱。

(4)知识表达不确切。不能有效表达意思完整的语言;重复答案较多;材料分析语言不够等。

(5)由于非智力因素的原因,答题不规范,字迹潦草,层次不分明、条理不清晰等原因,在得高分、满分上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

2 问题解决

在对以上原因分析之后,本人在教学实践尤其是试卷评析中加强了"一审而定三扣答"的答题行为规范的养成训练,来解决新课程高考下解答政治主观题的备考问题。详情如下:

一审:审清主观题的材料立意、题干设问等有效信息源是答题的关键和前提,这也是"解读和获取信息的能力"的要求。

通常情况下,政治主观题的答题要求是由设问规定好的,看不清设问的要求,"差之毫厘",往往会导致所作答案"谬以千里"。我们要首先要读懂涉及的材料要考察的方向,然后重点审阅题干中的有效信息。一般为,答题范围(大的有教材名称、小的有教材中的某个或某些知识点)、主体(谁)、客体(干了什么)、题型、甚至题目中涉及的分值等。

例:一道关于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的材料题,设问是: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该市政府是如何积极开展抗灾自救工作?(6分)

从学生的考试情况来看,多数人只看到了"政府",就匆忙调动了政治生活中"为人民服务的政府"这一框题的知识进行回答,把政府的职能、宗旨、基本原则等讲得非常清楚,可是,我却不能让学生得分,因为题目的要求是"从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学生恍然大悟,我当即请学生想一想:经济生活课本中哪个地方政府或国家行为的知识,特别是讲到宏观调控及其手段的知识?学生马上从头脑中搜索出《经济生活》第八、十课第二框题的相关知识。

特别需要提出来的是,学生解答哲学主观题时,常常会把设问的要求弄颠倒了。如某主观题的设问是"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分析'通力合作,共度时艰'遵循的方法论原则"。一些学生解答时却用了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进行回答,回答虽然有理有据,却属于无效回答。还有部分学生没有答出"方法论原则",也会照成大量失分。其中有的学生可能是因为平时就不懂辩证唯物论与唯物辩证法的区别,但多数学生是因为没有仔细看清题目的设问要求。

题型的设置对学生的答题思路的整合起决定行作用。通常来说,每道题目都有一定的设问方式,一般有原因型、意义型、措施型、体现型(现象或道理)、分析说明型、认识型、辨析型等。每题都有一定的作答思路和基本模式。如"运用文化与经济关系谈谈山东省为什么要兴起文化建设新?",这就要求我们在定位作答范围后,用原因型的思路作答。思路为,必要性:经济决定文化,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重要性: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分值设置也能体现一定的信息提示。如,一般情况,6分答三点等条理性提示。

二定:通过"一审"后,对信息源有了综合把握后,迅速搜索定位,熟练调动和运用教材、时政等原理性知识点。这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的要求,更是得分、得高分的基础。

第4篇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思想政治课 应用

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的要求,以案例为基本材料,把学生带入特定的事件情景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并形成技能技巧的一种教学方法。思想政治课中的案例教学法,就是围绕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把真实事例或虚拟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可供思考、分析和决断的案例,使学生通过自我研究和探讨的方式,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充分利用案例来引入新课

爱因斯坦曾经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案例教学法正是基于创置问题的教学,它把抽象的原理、概念等具体化和感性化,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把枯燥的知识蕴藏于案例设计中,使学生获得逼真的表象,在轻松的教学气氛中获得知识,接受思想道德教育,从而促使学生积极思考相关问题。教师可以将事先印制好的案例分发给学生,或运用投影仪、多媒体呈现案例,也可以当堂叙述案例,或让学生自己表演案例,进行课堂模拟,教师再提出问题和教学要求。例如,在讲到保护环境知识时,首先介绍近几年我国北方多次受到沙尘暴袭击的例子,然后向同学们提出四个问题:第一,这个案例反映了我国目前存在什么问题?第二,北方多次沙尘暴袭击的原因是什么?第三,你认为国家应采取什么措施解决这个问题?第四,面对这个问题,青少年学生应做些什么?这一设疑导学,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而且为后继教学埋下伏笔。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举例或是以古喻今,或是借物言志,或是以小比大,或是以影附形,具有比附性和生动形象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活跃课堂气氛。

二、充分利用案例来突破重难点

传统的理论式讲授比较注重教学内容的体系,注重条理性、逻辑性,但是于实践的意义不大。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意义的获得,使每个学习者都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加深自己的理解。案例正是把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把重点、难点知识融入案例,让学生通过思考、分析,成为解决问题的决策者。应用原有知识,新知识加深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古语有云:“以其所知,喻其不知,使其知之。”对于一些结论性难点,可引用一些典型的事实材料,并以材料为依据进行分析,从而化解难点。在整个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准确掌握学生的知识储备状况,及时补充,巧设实例。尤其是在教学《经济生活》与《哲学生活》时,这一点更显重要。举实例,以达到化未知为有知,增强教学的可操作性;化抽象为具体,增强教学的形象性;化繁难为平易,增强教学的通俗性;化枯燥为生动,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如,在《经济生活》中讲解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的关系时,我们一般形容它们就像“有形的手”与“无形的手”手拉手,向前走。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如何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除了补充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外,还补充了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就业政策、汇率政策及经常听到的热钱、基尼系数等。

三、充分利用案例来贯穿课堂

教育界普遍认为,问题是诱发学生学习的起点和基础,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来源。通过案例的呈现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能使学生把理论应用于实践,又在实践中生成新的理论,使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不断碰撞中,实现新旧知识的同化与顺应,从而在案例中构建知识体系。教师首先应该在教育教学目的的指导下,根据教学难点和重点等教学任务的要求及学生的身心特点等,阅读收集和整理有关材料,选择或者编写出文字性案例,甚至是小品表演类案例,使这些案例具有时代性、思想性、趣味性,以及充满矛盾冲突的情景,为课堂学生的主动学习埋下激活思维的催化剂。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有效引起学生在未来课堂上的讨论,教师还应该掌握大量的相关信息资料,包括同类的案例及与案例有关的补充材料,分析该案例的不同观点及理论依据等。教师有了更多的信息资料,才能站得高,看得清,以便在课堂上在学生讨论遇到困难时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料,提示讨论方向,把讨论引向深入。教学法所使用案例的具体内容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模拟的,因为在案例教学中,重要的不是案例的具体内容是否真实可靠,而是案例对教学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当然能将两者统一起来的案例是最好的。在很多时候,教学用的案例都要经过修改或者假设,以便更好地适合课堂教学的需要。但是,案例的主题必须和真实的情况相接近或者至少和学生所熟悉的社会生活环境相类似,即至少看起来是真实的,或者说,这个案例的主题应该是大家所共同感兴趣的。

四、充分利用案例来反馈知识

案例一方面承载着社会生活与实践,蕴含着政治课的某些观点或生活的哲理,另一方面通过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通过案例练习来巩固课文知识。由于案例教学法主要不是以传递信息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学习的内容的,而是让学生在问题的发现和解决过程中建构知识体系,因此,案例应具备适度的复杂性和对不同观点的包容性,这样才足以让学生在认知上产生冲突。案例教学法最大的价值就是借着案例所包含的复杂、模糊或亟待解决的问题,让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另外,为了让学生迅速地抓住案例主题,减轻学习负担,教师在案例后面最好给学生提供可以研究的问题或方向,并让学生选择,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列出问题分析。

参考文献:

第5篇

一、建构体系

新课程文科综合政治试题,要求全面理解与掌握经济、政治、文化、哲学四门课知识,才能灵活应用,进而创造性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就要求复习时回归课本,通览全书,整合相关知识点,建构知识体系,让所学的知识系统化、立体化,真正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建构体系笔者一般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理清教材主干脉络。例如我在教学经济生活时,让学生知道经济的一条主线是发展生产力,课本主要是按生产—分配—消费—交换四个环节来讲的;在教学政治生活时,告知学生政治的主线是政治文明,课本按公民—国家—政府—党—国际社会依次阐述;文化生活的主线是精神文明,主要讲文化的作用—继承与创新—民族精神—中国特色先进文化;哲学的主线是世界观和方法论,主要讲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价值观。又如讲认识论时让学生记住六个字:实践、认识、真理。再如讲国际社会时记住十六字:国家利益、和平发展、国际竞争、对外政策……

第一,通过多媒体系统对教学内容进行动态组织和编辑,把声音、图片、文字、影像按照教学过程的逻辑需要组织起来,使抽象的教学内容能够更加生动、具体地展现出来。

第二,通过因特网强大的信息网络功能,教师可以把一些新闻报道、纪录片以及反映时事的图片、数据、视频片段与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超越时空的信息再现,从而有效地扩大信息量,实现资源共享。

第三,通过电脑软件制作的教学课件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节省课堂时间。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要花一定的时间板书或作图,在组织教学或衔接各个知识点时也会说一些与教学无关的话,这些都会造成时间的浪费。用课前设计好的多媒体课件更有利于教师驾驭课堂教学活动,保持学生在学习中思维的连贯性,使教学过程更加严谨。把节省的时间用于学生学习新知识、巩固新知识,使学生在一节课的时间里真正学到了更多的知识,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

第四,更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由于思想政治课理论性较强,加上受传统教学方法的限制,教师使用的教学手段单一,讲解难度大,学生难于理解,教学效果不理想。多媒体教学能使学生从多角度接收信息,获得极为丰富、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更加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从而达到解决课堂中的重点、难点,特别是难点的目的。如讲“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时,我们可以用Flash软件制作一个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动画,通过动画生动地展示商品价格尽管受到供求关系等因素的影响,但是始终以价值为基础,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从而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价值对价格的决定作用。

二、击破考点

第一轮复习,大量的时间是梳理知识点,笔者的做法是按照考试大纲上的考点,让学生认真阅读教材,整理笔记。

1.读教材先把课本读“厚”。具体做法是:九月份用两个周的时间,一字不漏通读四本教材,这一遍主要是读懂教材,心不能急,不能图快,要结合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把每一课的知识点都找出来,逐个消化。需要识记的识记,需要理解运用的知识点,要仔细研读课本上的相关内容,特别是自己不理解的重点问题,一定要想办法弄懂。然后再把课本读“薄”。从认真记教材目录入手,主干知识由大到小记忆,根据记忆规律,过一段时间还要进行复习,把书读薄就是要抓主放次。

2.记笔记。高中复习时间很紧,记忆必须找出可行的方法。按考点顺序认真整理笔记是个好办法,每一个考点,都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来整理。例如:考点“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主要是价值和供求,为什么?笔记一定要自己整理,整理时留出空白,在复习过程中不断补充、订正。

三、理解难点

第6篇

一、《基础会计》教学要紧跟国家政策的步伐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这门学科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由于它知识更新快,会计法规处于不断出台,加上调整我经济生活中会计法律关系的总规范、权威性最高、指导和规范会计工作的最高法规《会计法》,会计行政法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来指导会计核算工作。因此,形成了《会计法》对会计基础起纲领性作用,《会计准则》对会计理论起指导性作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对会计基础实务核算起到规范化、操作具体化的实践指导作用。

加强对税收制度的接轨,《会计基础》课程涉及的税种主要是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所得税的计算和处理。特别是2011年之后实行了“营改增”,例如,按照当前的会计准则,损益表中“主营业务收入”核算的金额是含营业税的“含税收入额”,而营改增后“主营业务收入”核算的内容就应该是不含增 值税的“税后收入额”,假设实际税负变化不大,即使净收益数据的绝对水平不受很大影响,企业的利润率(利润/主营业务收入)数值会由于主营业务收入额的减 少而上升。将会计与税收紧跟会计、税收政策的变动而适时调整,让学生所学知识始终与国家政策相一致。

二、重视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

传统的会计基础教学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独立的,这样相孤立的教学会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对理论学生无兴趣,对实践动手操作无从下手,造成时间上的浪费、效率上的低下。在会计教学中在明确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的情况下,将二者的教学彻底融合,真正做到学中做,做中学;边做边学,边学边做。

找准会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最佳切入点。即实际会计工作任务,突出过程,对《会计基础》课程结构体系进行彻底改造,打破以知识的内在完整与逻辑关系为主线的教学模式,以一套模拟企业的账务资料为背景,按实际会计工作流程,采用真实的账证资料,指导学生按实际工作步骤和内容完成一个完整会计工作过程的各项会计工作,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掌握操作方法和技能,并在操作过程中产生知识需求时引入相关的理论知识。具体而言:要想从事具体的会计工作,必须对会计职业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掌握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等基础知识,我们以此为起点,首先对会计进行了概述,让学生掌握会计要素、会计等式等最基本的专业知识。

无论从事哪一个会计工作岗位,必须会使用到借贷复式记账法,因此,我们在课程中接着介绍借贷复式记账法,并通过其在企业中的实际运用,一方面培养学生各岗位的基本账务处理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掌握会计数据处理的整体思路和全过程,为学生的全盘账务处理能力的培养打下良好基础。

三、优化教学手段和方法

(一)案例教学

对于刚接触经济生活实例的学生,我们采用学生周边地区会计人员数量差异的生动的“案例”证明“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明确会计在现代生活中地位,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会计兴趣、爱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我们尽量用一些接近生活的案例,案例中的“趣味篇”来激情引趣,让学生产生对会计学习的兴趣;“知识篇”将抽象知识浅显化、系列化、条理化,来启发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警示篇”将“做会计人”的道德教育常态化,会计职业道德、会计法律教育融入其中,寓教与乐。形式多样,生动贴近生活的案例在教学中的引用,激发学习兴趣,达到了融会贯通。

(二)启发式教学

会计基础课程是财经类学生入校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入门课程。虽然课程内容不难但要让学生入门却不容易。在教学中着重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教师上课循循善诱,深入浅出,重点知识精讲,难点内容细化,生活知识常识化,理论知识实践化。尽量使学生边听课,边思索,边掌握,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边教学,边练习,边分析,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教会学生自学,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三)多媒体辅助教学

注重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水平。采用多媒体教学,课程条理清楚,信息量大,学生练习机会多,互动效果好。课件制作力争做到内容简洁、生动、直观,重点突出,难点明确。特别是“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这两项目,理论教学既抽象又枯燥,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把实际工作中的凭证、账簿真实地搬到课堂上来,对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也能讲解得栩栩如生,教学气氛生动活泼,教学效果良好。“企业经济业务会计核算”这一项目主要是讲解“多个账户的设置和运用”,借助多媒体手段,充分发挥声――光――电作用,使教学变得直观、生动,一目了然。

(四)仿真实训

第7篇

【关键词】高考 政治复习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8-0117-02

高三的政治复习一般进行三轮复习:第一轮梳理知识,主要目的是基础能力过关;第二轮归纳专题,主要目的是综合能力突破;第三轮是强化综合训练,主要目的是提高应用能力。纵观历年高考试题,考查的重点都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特别是对于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部分,试题的分值相当大,而且基础知识的熟练运用也是做好拔高题的一个前提,任何对基础知识忽视的复习都是错误的。高三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复习效果,是困扰师生的一个瓶颈。本文就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第一轮复习四步法提出以下建议,供高三师生参考。

一 建构体系

新课程文科综合政治试题,要求全面理解与掌握经济、政治、文化、哲学四门课知识,才能灵活应用,进而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这就要求复习时回归课本,通览全书,整合相关知识点,构建知识体系,让所学的知识系统化、立体化,真正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建构体系,笔者一般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1.理清教材主干脉络

如在教学“经济生活”时,让学生知道经济的一条主线是“发展生产力”,教材主要是按“生产――分配――消费――交换”四个环节来讲的;在教学“政治生活”时,政治的主线是“政治文明”,教材按“公民――国家――政府――党――国际社会”依次阐述;“文化生活”的主线是“精神文明”,主要讲文化的作用――继承与创新――民族精神――中国特色先进文化;哲学的主线是“世界观和方法论”,主要讲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价值观;又如讲“认识论”时让学生记住六个字:实践、认识、真理;讲“国际社会”时记住十六字:国家利益、和平发展、国际竞争、对外政策等。

2.以关键词为中心,构建知识网络

例如:“经济效益”这一知识点,它自身包括含义、内容、表示公式、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性与途径,同时还要找到它与价值规律、国企改革、市场经济的特征、市场交易的原则、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企业经营者的素质和正当竞争手段等经济学知识点的联系;还要进一步扩展到哲学中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等知识;另外还要联系政治常识中的国家职能、国际竞争的实质等内容,从而全面理解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高度统一的真正内涵。又如“科技”这一关键词,相关内容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主义本质、社会劳动生产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企业自主创新等;延伸到文化生活中的大众传媒、文化创新等知识;再联系政治生活中的政府职能、“三个代表”、民族繁荣、综合国力等知识;还要联系哲学中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发展的观点、追求真理等知识。

二 击破考点

第一轮复习,大量的时间是梳理知识点,笔者的做法是按照考试大纲上的考点,让学生认真阅读教材,整理笔记。

1.读教材

先把课本读“厚”。具体做法是:九月份用两个周的时间,一字不漏地通读四本教材,这一遍主要是读懂教材,心不能急,不能图快,要结合《2012年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把每一课的知识点都找出来,逐个消化。需要识记的识记,需要理解运用的知识点,要仔细研读课本上的相关内容,特别是自己不理解的重点问题,一定要想办法弄懂。这一遍复习不能留下任何的知识死角。若时间不够,要抽时间、挤时间,必须把课本认认真真地读一遍。再把课本读“薄”。首先认真记教材的目录,主干知识由大到小记忆,根据记忆规律,过一段时间还要进行复习,把书读“薄”就是要抓主放次。如学习“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点”时,只需记住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整体与部分的联系,系统与要素的关系即可。

2.记笔记

高三复习时间很紧,记忆必须找出可行的方法。按考点顺序认真整理笔记是个好办法,每一个考点,都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来整理。例如:考点“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主要是价值和供求,为什么?因为价值决定价格,所以价值变动必然引起价格变动。供不应求,则物以稀为贵,形成卖方市场,导致价格上涨;供过于求,则货多不值钱,形成买方市场,导致价格下跌。怎么办?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改善供求关系,维护市场秩序,力避哄抬物价等。笔记一定要自己整理,整理时留出空白,在复习过程中不断补充、订正。

三 理解难点

高三学生复习时总感觉提升不大,主要原因是对难点理解不到位。如政治常识中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和经济职能中的公共服务混淆不清。公共服务是组织经济建设职能过程中的手段和措施;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主要是为和谐社会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又如很多学生不理解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它包括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经济政策等。

上层建筑是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社会的各种思想观点和社会意识形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学生对难点知识真正理解了,才会运用知识点分析材料,教师在遇到难点知识时,不能轻描淡写,要引导学生一起讨论,要查阅资料,分析学生不理解的原因,暴露学生思维误区,用对比的方法,区分易混概念,找一些有针对性的题目让学生巩固。

四 科学训练

适度科学的训练是高中政治第一轮复习非常重要的环节,考点试题化是巩固考点知识,检验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有效方法。怎样训练较为科学,我的做法是:一考点一练,一课一测,一单元专项训练,一本书综合训练。训练采用当堂训练、限时训练;选择题就做两件事:排除错误答案,排除无关选项;主观题先审设问,带着问题读材料,再确定答几个要点,每个要点的关键词是什么,再围绕关键词用课本规范语言,理论联系实际作答。

科学训练首先要精选试题。认真研做近三年的高考真题,高考真题不仅要会做、做对,还要研究专家的命题意图,要按高频考点分类研究,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其次要与时政热点相结合。

第8篇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学生创新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时代呼唤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教育工程。为使我们拥有适应时展需要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从学生的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重视和加强高中政治教学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就此笔者谈谈自己浅显的认识。

一、创设情境,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激发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即主要是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这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针对一些教学的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创设一些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的启示下去主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探究问题,最终解决问题。

如讲“公民个人储蓄存款的作用”时,教师可创设下面的问题情境:(1)2008年底,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人民银行又一次降低存贷款利率,那么降低利息是有利于增加储蓄,还是为了减少储蓄?(2)在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下,存款利息减少,对公民个人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3)降息对企业产生什么影响?学生在这一系列问题的启示下,置身于思考探究的气氛之中,教师引导学生去评议、争论,形成自己的看法,最后教师归纳总结。整个课堂充满积极创新的气氛,从而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提高创造力。思想政治课的最大特点就是时代性强,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紧扣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的脉搏,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加以创新,丰富教学内容,积极引导学生加强对时政热点的学习和探究,围绕“提出建议”、“举例说明”、“提出对策”等方面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探究活动的时代性和有效性,促进学生政治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优化课堂教学,打造创新探究式教学模式

1、充分利用情景教学,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生活。现阶段高中政治学科内容体系的安排绝大部分都与高中阶段学生日常生活具有非常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换句话说,高中政治教学内容大部分都来源于高中学生的现实生活。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在创新探究式教学模式上,可以充分利用情景教学模式,通过引入学生相对较熟悉的情景,一方面有助于学生主动思考生活,创新对某些生活问题的认识,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学生掌握的政治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这同样是一种有效的学以致用的创新。例如前段时间猪肉价格上涨非常厉害,在《影响价格的因素》一课,针对猪肉价格不断上涨的社会现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与自己家人交流,及时了解家人在买菜过程中对猪肉价格走向的认识,在这种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分析猪肉价格上涨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并将不同学生所分析的原因加以系统分析,还可以引导学生对不同原因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在这样的一个探究式学习过程中,学生就深化了对价格影响因素的认识。原本猪肉涨价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的社会现象,但是经过教师这样一引导,就让学生了解了其中的经济原理,有效探究。

2、构建有效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探究式与创新精神的过程中,虽然学生自主探究与创新值得鼓励和引导,但是同时合作探究对于学生探究意识与创新精神的培养也非常重要。在政治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对于学生一时难以达到统一意见的问题,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与学生之间或者分成的小组之间进行互动合作,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讨论探究,创设一个交流讨论的过程,使学生在交流中得到互补,在争辩中得到提高,在相互启发的过程中消疑解难。

三、丰富探究资源,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精神

第9篇

关键词:插图导入;快乐学习;深入理解;高考趋势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9-0089-02

翻开政治教材,无论是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还是生活与哲学,随处可见的除了文字,还有大量的插图。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插图呢?这肯定不是为了美化页面。中国古人常说“左图右史”,讲的就是形象的图片与抽象的文字之间可以相互印证的关系。插图作为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能够辅助教师的教学,也能搞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政治观点,激发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但是许多教师对插图的认识还是不足,课堂教学中的处理和运用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有的教师甚至上课时根本就不讲,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思维力。加上最近今年广东高考常有漫画类试题,如:主观题方面,2008、2009年广东高考政治卷第37题分别是根据方成的《洗澡》改编的漫画和根据华君武的《阎王开发中心》、方成的《最新配方》改编的漫画,从文化生活角度的知识解答。又如选择题方面,2011年广东高考文综政治第34题是改编自陈耶门《沉默集》,考察矛盾同一性的知识点。2012年广东高考文综政治第34题通过漫画《以大为荣》考察文艺创作的知识点。故以插图作为载体材料命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调动和运用有关知识分析和认识问题等能力,体现了高考命题的发展趋势。下面就谈谈个人在运用插图教学的尝试。

1.插图导入、快乐学习。一提起政治课,纵说纷纭。下面是一些网友有关政治课的认识。“在现实生活中就不大适应,哪有那么完美的社会”,“理论性强,部分观点陈旧,枯燥乏味”,随便一搜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类似的观点。近五年的教学经验,让笔者深有体会,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政治课能不能改变。当笔者大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来教学时,出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政治课如何很好地导入成为很多教师的难题,利用插图形象、幽默等特点进行新课导入,让学生在笑声中学道理、受启示。如:在讲解《经济生活》第三课多彩的消费时,利用教材中的插图,轻松导入。问题设置:①为什么两位老太直到年老时才通过攒足购房款或还清贷款?说明影响消费的因素有哪些?②两位老太的消费类型相同吗?它们各适用于什么情况?

让学生思考几分钟后,来聊聊这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有学生说:“由于现在的房价太贵了,所以到老才攒足购房款或还清贷款”;有个学生说“买房难,难于上青天”笔者接着问“那说明影响消费的因素是?”学生总结:“物价会影响人们的消费”。“是不是所有人都买不起房?”“不是。”有学生说“富二代能买起房。”笔者笑着说:“首先我们不是富二代,所有我们得通过自己的努力赚钱,那其实我们现在读书也是在赚钱。考上本A就不用像本B那么多学费了。考上大学,以后找份工作,好好干,我想也能买的起。好了,那么除了我们刚才讲的物价会影响消费,还有什么会影响?学生们异口同声的回答“收入也是影响消费的因素”。利用教材的插图,设计几个导入的问题,把学生置于主动思考的地位,使学生兴趣大增。

2.细品插图、有助理解。认识的一般规律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由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利用教材中的插图教学就是用可感知的东西诉诸学生的感官,引起想象,进而上升到理性的高度,然后再用理性认识去分析社会现象,指导生活。通过细品插图,有助于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生活与哲学》第九课的重难点,学生在学习中有一定的困难,常理解成多数和少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通过教材插图,设置问题,让学生深入理解。问题设置:①病人到底听谁的话?②水果和苹果你更喜欢吃哪种?为什么?它们是怎样的关系?

在讲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时,充分利用教材插图和学生对话。“同学们,病人到底听谁的话?”“病人当然要听医生的话啊。”也有学生笑着说“听妈妈的话。”“首先,这个病人病的还真不轻,那让我们来帮他把把脉吧,”接着提问:“苹果和香蕉有什么关系?”有学生说:“都是水果啊。”也有学生说:“关系要从区别和联系来分析,区别是它们有各自的形状、味道,联系是两者都是水果、都有水分。”笔者总结:“恩,很好,形状和味道不同其实就是每个事物的特性不同。都是水果、都有水分其实就是事物之间的共性。用我们哲学的术语来说就是共性和个性、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所以说水果和苹果是共性和个性、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我们前面学习过的物质和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关系?学生们一起回答:“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于是又接着问:“水果和苹果你更喜欢吃哪种?为什么?”有学生调侃说:“我喜欢吃香蕉。”有学生说:“吃水果的话不知道是吃哪种。”有学生说:“水果不是具体的实物,吃不到啊,要通过具体的实物表现出来,如苹果,这样我们才能吃到。”“恩,是的。那么我们总结一下水果和苹果即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学生们一起说:“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恩,很好。那我们再思考一下,苹果是不是水果。”学生们笑着说:“是啊”。笔者接着说“苹果、香蕉再怎么特殊都是水果,用我们教材的话总结一下。”学生们:“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就这样,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在欢声笑语中解决了。通过教材中的插图,帮助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解决重点难点。

插图是语言的艺术,利用插图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能够轻松导入、学生快乐学习,细品插图又能有助于理解难点知识;利用插图还同高考趋势息息相关。利用好教材插图,是教学成功的一个因素。

参考文献:

[1]王颖.小角色大作用——浅谈新课程理念下漫画在政治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9).

第10篇

《考试大纲》或者《考试说明》是对高考知识内容和要求的界定,是高考命题的依据。因此,在高三政治复习中首先要全面理解《考试大纲》中规定的考点,明确各考点的范围和能力层次要求,做到心中有数,从而避免简单问题复杂化和复杂问题简单化,尽量做到点点通。

2回归课本,构建网络

课本是高考的原始载体和发源地,高考遵循“题在书外,理在书中”的命题原则。因此,在高三政治复习中必须要根据《考试大纲》规定的知识范围,趁热打铁,回归课本,对分散在课本各单元、各课、各框的考点知识进行重新梳理,把分散的知识点有机联系起来,理清知识脉络,整合形成主干知识框架,以备后续考试的活学活用甚至做到能信手拈来。

3研究学情与考情

3.1研究学情,狠抓学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3.1.1研究学情。

既需要了解学生在不同的学习内容上、不同的学习阶段中,知识上存在的疑点和难点、能力上存在的弱点和缺失、心理上存在的困惑和障碍;也需要了解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而且,后者更重要。

3.1.2狠抓学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

在研究学生的基本情况后,做到对症下药。对不同类型的班级,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复习方法。并在深入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基础上,扎扎实实地做好培优补短和个性化辅导工作。教师的教,永远代替不了学生的学。知识框架与网络,不能硬塞给学生,而要与学生共同构建。每节课都应留出 3―5 分钟让学生独立思考归纳所复习内容,并有适当的时间测验和自查。必须实现由重知识向重能力、重教法向重学法、重研究教材向重研究学生的转变。教师重点讲解规律、方法、思路、技巧,坚决删除无效教学环节,让学生在自己写、说、思、做中掌握知识,提升能力。

3.2研究考情。

3.2.1研究考情。

首先研究考纲和考试说明。 其次要把握考试的命题趋势。我们可以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总结一些规律:(1)紧扣考纲命题,体现高考命题的严肃性和权威性。(2)试题突出考查“双基”,具有强烈的基础性,对学生掌握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术语的要求较高。(3)试题依然会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具有鲜明的时代性(4)试题依然会注重考查能力,以能力立意为主导,考察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是近年来高考显著的特点。

3.2.2狠抓教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努力提高课堂效率。积极探索以学生活动为中心的备考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在复习备考中的主体作用,努力调动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认真研究“教材”、“教学大纲”和近几年来的“考试大纲”,严格把握好高考的复习考试范围,注重研究试卷特点及命题的发展方向,努力提高备考的质量,精心备课,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点点滴滴的积累,仔仔细细的查缺补漏,切切实实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4搞好知识专题复习与时政热点专题复习

第二轮复习主要是专题复习,目的是实现综合能力突破:重组知识,训练技能,查漏补缺,完善体系。但第二轮复习不是第二遍复习,它是建立在第一轮复习基础上的深入、综合和提高,是由知识到能力转化的一个重要阶段。本轮复习可分二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进行知识专题复习,明确重点知识,及运用重点知识分析说明社会热点的方法和技能;第二阶段:进行热点专题复习,帮助学生弄清楚社会热点的来龙去脉,及可能涉及到的和教材知识点的结合。

4.1搞好知识专题的复习。

4.1.1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网络。二轮复习的关键是构建基础知识的体系,整合知识,联系实际。要使学生能在高考中依据试题的提问,能从多角度、多方面回答问题,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必须学会整合所学知识。在复习中要根据考纲把书本内容(包括课与课、框与框之间的知识)整合成知识专题,在知识的系统中把握每一个知识点,明确知识的内在联系,才能对知识融会贯通,信手拈来。

4.1.2处理好宏观和微观的关系。这一阶段的知识复习既要重视从宏观上全面把握知识间的联系,又要从微观上深入把握知识的具体内涵。如:“创新精神体现的哲理”对这一问题就要从宏观上去把握,要分别从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三个方面去思考。而对“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如何体现联系的观点?”“如何体现发展的观点?”这类问题就要从微观上深入全面地把握知识点,否则就会失分。

4.2搞好时政热点专题复习。

关心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并运用所学的理论、观点、方法来认识这些重大的时事政治,是政治学科特有的功能。下面谈谈 “专题热点”复习的策略和方法。

4.2.1专题热点的分类:(1)从内容上分:一类是体现党和国家意志的问题,即党和国家现行的重大方针政策;另一类是体现人类共同利益和价值的问题? (2)从时间上分:一个是长效热点,即重大的政治经济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大局的问题;另一个是一年来的重大突发事件,它往往是长效热点的具体反映。

4.2.2对专题热点进行全面分析理解。

背景材料――某个热点形成的来胧去脉;“是什么”――基本内涵;“为什么”――依据、意义、必要性;“怎么样”――怎么办、怎么看、如何做。

4.2.3找出热点和教材的结合点。

(1)哪些热点和教材的哪些知识点是一致的。

(2)哪些热点问题体现和符合教材什么原理。

(3)哪些热点是对教材知识的补充和深化。

4.2.4 围绕热点进行试题演练。

5提升应试能力与心理素质

应试能力与心理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与应试心理素质,是二轮复习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5.1强化训练,提升应试技能。高考政治不断强化对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等能力的考查,学生只有通过强化训练,才能融会贯通,逐步适应高考能力考查的要求,提高应试能力。其中要注意几个方面:

5.1.1规律性的答题,要通过练习检测与试卷评讲帮助学生总结归纳某一类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5.1.2规范性的答题。平时练习要像考试一样认真对待,严格按照各类试题的要求规范作答,规范政治术语的使用。

5.1.3综合性的训练,多做做综合训练,不仅仅是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哲学生活等某一学科内的综合,还要注意四个必修模块的纵向与横向综合。

5.1.4矫正性的训练。针对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有针对地加强某一方面的训练,以弥补克服学习中的弱点和缺陷。

5.2磨练心理素质,提高应试心理水平。政治学科是一门具有后发优势特点的学科,越是在高考复习的后期阶段,越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学科水平及应试心理能力。

5.2.1练速度。在提高应试能力的专项练习或者是在学科知识的专题复习中,可以安排限时足量的测试。在时间紧、题目多、难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答题要求的情况下,训练学生在紧张的压力环境中独立自主,快速思考、冷静答题的能力。

第11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高考;复习效率

高三学生复习花了很多时间,考试分数还是不高。针对这些,笔者总结了五步复习法,以便提高复习效率。

一、明方向

俗话说得好:走路无方向,好比瞎子摸溪滩。无目标的努力,有如在黑暗中远征。要想取得高考胜利,就要有瞄准《考纲》和《考试说明》,提高临门一脚的功力。

研究试题结构及分值。广东政治高考题由客观题(选择题)和主观题构成,选择题48分,2011~2013年省平均分分别是29.22分、32.67分、31分;主观题52分,而非选2011~2013年省平均分分别是20.99分、22.79分、22分,平均分低于选择题近10分,鉴于此,复习时必须加强主观题训练。

研究试题难度及比例。《考试说明》对试题难度的要求是:“试卷包括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以中等难度题为主”。例如,2013年广东政治高考题中,容易题28分,中等难度题60分,难题12分占20%左右。因此,复习时教师要因材施教,平时训练要求学生力求“容易题不丢分,难题不得零分。”

明确考核目标及要求。《考试说明》中高考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如,调动和运用知识要求,复习时需要学生能将各个知识点建立起横向、纵向的综合联系,解题时才能把教材中学到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思想方法调动出来,从多角度、多层面、运用多种知识和方法去分析和解题。

二、寻规律

语:不论做什么事,不懂得那件事的情形,它的性质,它和它以外的事情的关联,就不知道那件事的规律,就不能做好那件事。高考也是如此,因此研究高考及命题规律也是尤为重要的。

1.高考命题总基调是保持稳定,适度调整。选择题方面,2010~2013年组合式选择题增加了新意和难度,大致有5题左右,但逐步规范为“二二型”,取消不规则组合式;内容方面淡化计算,重视图表和流程类。主观题形式方面,在连续两年没考图表描述题后,今年又重新回归。从背景题材来看,大都取材于本土方面,今后备考时要注意材料的时代性和区域特色。

2.研究高考评分细则,依规训练,提高得分率。高考阅卷不是完全按照参考答案去阅的,每个学科都要制定评分细则,在什么情况下得分,什么情况下不得分,什么情况下得多少分,有哪些可替代语言;高考阅卷是采点采意,写错了不扣分,写对了就给分,只要答案中找符合细则的、看到关键词(话)就给分,所以要大胆写。平时多做这样的训练,学生答题就会开阔思路,增强针对性,提高准确度。

三、订计划

古人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高考复习也要认真制订“整合考点轮回自查”的复习计划。将考点整合解读为:高考以考查基础和主干知识为主,对高考考点要合理取舍;重点掌握常考点与高频考点;把那些敏感的、负面的、不合时宜的、有争议的等不可能考的考点排除;根据广东高考实际,排除计算题考点;对选修部分与必修②相关内容有机结合;注意《考试说明》中对考点的增减等。轮回自查解读为:把整合的考点编制成问题,并标注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印成自测表发给学生,每天自查5个考点问题,在完成情况一栏,会的打√,不会或不完全会的打×或其他标记,50天左右轮完一遍,然后再进行第二遍、第三遍检测。这样,既以减轻学生负担,又便于学生考试时有效地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一定谨记:平时做事无计划,急时做事无头绪。

四、找方法

贝尔纳语: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天赋和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妨碍才能的发挥。陶行知言: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方法比努力更重要,因此在高考复习中教师也应该注重方法技巧的引导。

1.读书方法

首先,研究目录。按教材目录建构宏观框架,模块单元主题核心词;按逻辑构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按主体构建――国家、企业、个人等;公民、党、政府等;按知识专题构建等方式。其次,具体章节。在看各部分章节的时候务必要保证一字不落。只有这样,才能理解每一个知识要素。同时,要把重点知识用不同颜色的笔标记出来,以区分不同的理解难度,不断浏览书上做好标记的知识点,加深印象。最后,再次回归目录。高考冲刺阶段回归目录,形成整体感和找到知识盲区,要求学生在课本上不断地做一些新的批注。

2.记忆方法

图示记忆法。把信息转化为图像来记忆的方法,学生就能在学习过程中做到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网,由无序到系统,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关键词记忆。如,记“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只要记住“2个符合”,“3个有利于”再加现实意义即可。

分类对比记忆。如,文化生活,可以抓“特点”――文化对人影响、传统文化、中华文化、民族精神、大众文化等,“作用”――文化对人对社会、传统文化、民族精神、中华文化、先进文化等,“措施”――文化创新、弘扬民族精神、发展先进文化、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思想道德修养等。

联想记忆。如,文化生活中“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态度”与哲学生活中“辩证否定”,文化生活中“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关系与中华文化的关系”与哲学中“共性和个性、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文化生活中“经济与文化的关系”与哲学中“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等等。

3.解题方法

选择题最基本、最可靠的方法是排错法,基本要求是“三审”:一审题干(找出该题的内容关键词、逻辑关键词、范围关键词)全面准确地把握题意;二审题肢,判断选项本身正误;三审干肢关系,将题干与正确题肢相对应,正确做答。主观题一般来讲,答案在设问中产生,在材料中形成,在教材中获取,在热点问题中升华;教学生常规的分析和解题方法,最好能概括总结一些简洁清晰、好记实用的方法。列举两个我在教学中使用的方法:例,经济生活图表题解法,只要记住三审(标题、图表、表注)三比(纵比――看趋势、横比――找差距;表比――关联)+本质(揭示问题实质)即可。

五、会反思

会反思是一种智慧,能反思是理性的表现,在反思中寻求进步。每次试后,老师通过教学反思,能够及时发现问题,找出解决对策,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学生通过填写反思表,如,错题题号、考查的内容、失分情况、学习心态、复习准备、考试技巧、成绩与差距,启示与对策等,这样学生可以站在新的起点上,以追求更大进步。

参考文献:

[1]周彬.课堂密码[M].华东师大出版社,2012.

第12篇

经常制订工作计划,可以使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比较有规律性,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了制订工作计划,让人变得不拖拉、不懒惰、不推诿、不依赖,养成一种做事成功必须具备的习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中教师学期计划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中教师学期计划范文1一、指导思想

新高中课程标准在明确高中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确保教学资料、促进教学方式转变等方面作了用心的改革探索,在教学中我们应紧跟高中课程改革的步伐前进。教学要切实有利于广大学生的自主发展。新课程对我们教师来讲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只有认真研究,深入思考,努力实践才能赢得主动,在接下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本着拓展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技能、放宽教学视野的指导精神,用心摸索和总结教学规律,尽快提升学生在学习中的认知潜力和求知兴趣。

二、教材分析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结构的整体,整个高中阶段一共有四本必修本,分别是《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哲学生活》。

在整个高一阶段将学习《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这两册。而高一第一学期,着重学习《经济生活》。

在《经济生活》中,我们从学生身边的经济现象讲起,从学生天天都见到的商品讲到价格和价值,讲到消费和消费观,然后从消费追朔到生产,引出经济制度,讲到劳动和经

营、劳动者和企业,再讲到收入和分配,包括个人收入的分配、国家收入的分配,讲到税收和依法纳税,最后专门用一个单元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讲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讲到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的对外开放。也就是说,按照经济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向学生讲解经济生活的常识。

三、学情分析及学法指导

我担任高一年级两个文科班的教学,高一新生一方面由于初次来到一个新环境,心理和作息习惯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另一方面由于初中的基础知识都比较薄弱,但作为文科班学生,他们学习态度比较端正,记忆和理解潜力较强,他们对经济生活的理解更容易。同时由于经济生活比较贴近现实,文科班就应也不会有太大问题。最关键的是高中的思想政治和初中的思想品德有较大的区别,因此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措施也有所差异。

因此教学中将面向全体,搞好衔接;立足课本,注重规范;强化积累,拓展视野;注重基础,因材施教。同时教学应注重基础的培养和兴趣的培育。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穿插一些时政知识,尽量多地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多方式将知识呈现给学生。

四、教法设计

贯彻新课程理念,教学中运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方法,综合考点资料,突出学科内的知识衔接,注重学科间的贯通,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思维潜力;基础训练,重在运用;拓展训练,重在提高;综合训练,重在发展。使学生既从“点”上拓展,又能对所学知识点结合,融会贯通。高中政治教材的主体结构按“学习专题”构建。政治的政治活动是丰富多彩、极其复杂的,他与经济活动、文化活动一齐构成了人类历多彩的生活活动。只要同学们潜心学习,细心探究,就必须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五、具体措施

1、增加政治教学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

高中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相较于初中生来说,已经开始发生重大转变,理性思维的潜力大幅提升。但是由于高一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完全过渡到成熟的理性思维,完全枯燥和单一的理性分析还不完全适合他们的认知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培养他们对于事件本质和事件规律的认识和分析,也要糅合趣味性较强的政治小故事、时政、经济现象,财富故事会,辅助学生对当时时政事件的理解和分析。

2、转变教学方式,力求做到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

(1)每堂课均前3—5分钟复习上一节资料;25分钟讲课;最后10—15分钟用来强化训练及检测本节课学习状况。做到日日清。

(2)每两周一次总结测查,把两周内所学主要资料以提问形式或作业形式考察一遍。做到周周清。

(3)每月一次月考,查漏补缺,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做到月月清。

3、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研究潜力:每学完一个单元引导学生概括本单元的知识体系,培养他们的概括总结潜力。

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一些高考典型例题的演练,培养他们的应考意识。在时间允许的范围内会组织学生看《经济半小时》《财富故事会》,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他们透过经济现象看本质,理论联系实际潜力。结合学校实际,立足课本,注重夯实基础。落实备、教、批、辅、考、评等各个环节,向课堂要效率,认真做好“四备”、“五点”、“两法”(“四备”即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备练习;“五点”即每堂课都要钻透重点、难点、知识点、潜力点、教育点;“两法”即既要研究教法,又要研究学法)。

4、优化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加强学法指导,做好初高中的衔接工作,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政治学习。

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力,做到让学

生自己思考、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自己帮忙自己提高,提高学生的学习潜力。

5、组织开展课外活动,成立政治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时政,挖掘学生的潜能。

6、做好培优工作,加强个别辅导。

用心开展辅差工作,努力提高差生转优率。

7、加强组内老师之间的交流,互相听课,取长补短,加强组内教学交流风气。

用心参加市教研室组织的各种活动,如公开课,示范课,借鉴其他兄弟学校老师的宝贵经验。

六、目标学生弱科辅导措施1.目标学生政治弱科名单

高一五班:郭青霞任金风李翠珍高一六班:宋灿王丽丽马小芬2.具体措施:

(1)督促目标生过好教材关,为提高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要求他们将课本所有知识点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在教师面前过关,个性弱的教师还要另开“小灶”。

(2)要求每人都有错题记录本,及时记录易错题和易错知识点。教师做好检查指导。

(3)每周课堂作业至少两次当面批阅,及时指出不足。加大课堂提问的力度与次数,及时鼓励、激励他们。

(4)多与他们谈心、交流,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与班主任和家长取得联系。

高中教师学期计划范文2一、指导思想

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立足教坛,无私奉献,做到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

二、教师个人业务

新学期里,本人将积极接受学校分配给自己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投入工作。遵纪守法,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工作任劳任怨,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全心全意地搞好教学工作计划,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作为一名教师,除了要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高尚的道德情操;还需要具备较高水平的业务技能。本学年我将注重开拓视野,学习各种教育教学理论,浏览教学网页,随时记下可借鉴的教学经验、优秀案例等材料,以备参考。不断为自己充电,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扎实提高基本功,努力使自己成为能随时供给学生一杯水的自来水。

三、教研工作

我将积极参加教学研究工作,不断对教法进行探索和研究。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对于素质教育的理论,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努力帮助后进生,采取各种措施使他们得到进步。

(一)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师的观念。

1、本学期将以自学、交流、听讲座、写体会、网上讨论等形式认真系统地学习《课程标准》,逐步树立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并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工作。

2、积极、主动地参加省、市、区、校各级的课改培训和学习,夯实自己的理论基础,切实转变观念。

培训和学习中,要积极参与,深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以先进的课改精神矫正自己的教学行为。

(二)勤于反思,在总结经验中完善自我。

不断练习基本功,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并积极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信息技术服务于自己的教学。

本学期,学校任命我担任政教副主任,主管学校卫生纪律工作。我深感肩上责任重大,为做好工作,我作如下安排:

积极贯彻落实学校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及管理条例,在纪律上,有班主任的密切配合,抓好学校的纪律,做到当天的事当天处理,根据相关条例严处严重违反校规校级的学生。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搞好学校各方面的卫生工作。

我知道自己能力有限,但我一定会尽努力,做好自己本职工作。

高中教师学期计划范文3语文要背诵的东西很多,同时需要教师拥有很高的文学涵养,这样进行教学的时候才会更加生动,在高考中,语文占的分数很高,所以学生要想顺利通过高考,必须学好语文,这也让老师有了很大的压力,为了让学生取得优异的语文成绩,我制定了如下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高中新课程理念以及学校的发展需求指导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改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苦练教学内功,优化教学手段,索求实践语文教学的新方法,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进步。

二、学情分析

1、基础知识层面,高二(9)班总体基础较好,但也有部分学生基础薄弱,并且书写潦草,错字较多。

高二(1)班基础薄弱,且学习习惯有待改善。

2、语文积累层面,两个班阅读面都较狭小,阅读量少,只有少数学生有阅读名著的习惯。

3、语文思想层面,除少数学生对语文有较大兴趣之外,两个班的学生对语文尚未形成积极的认识,对语文的重视程度也够高。

4、语文素养层面,除少数同学外,基本上只是为学语文而学语文,未想过语文与素养的联系。

三、教学目标

1、巩固学生所学,进一步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

2、从高考层面吸引学生对语文的重视,掌握学语文的方法,激发学好语文的愿望。

3、从语文素养的形成与提升角度,激发学生加强对语文的认识,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加深对汉语言文字的理解和热爱,提升对祖国文化的认识及热爱。

4、引导学生对名著的阅读,提升学生的阅读品位,扩大学生的阅读面。

5、大面积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

四、具体措施

1、以教材的学习为主线,适当扩大学习面,引导学生注意知识的积累,从而提升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认识。

2、精心设计教学,落实课前预习,精心设计课后巩固作业,做到精要简略,思路清晰,要点齐全,重难点突出。

3、适当开展课堂活动,在学生的说、读、写等能力上下足功夫,突出点,带出面,从而在能力提升的基础上,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加深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和热爱。

4、树立读书的榜样,引导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并通过推荐书籍、组织读书活动的方式,让阅读走进每一位学生的心灵,从而扩大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教科研工作

1、确定本学期教科研的方向和目标。

2、确立一个小专题进行研究。

3、按科研部安排,积极组织或参与区级以上课题的研究。

高中教师学期计划范文4一、指导思想

今年是我省使用新教材的第七年,即进入了新课程标准下高考的第五年。高三数学教学要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积极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仍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近年来的高考数学试题逐步做到科学化、规范化,坚持了稳中求改、稳中创新的原则。

高考试题不但坚持了考查全面,比例适当,布局合理的特点,也突出体现了变知识立意为能力立意这一举措。更加注重考查考生进入高校学习所需的基本素养,这些问题应引起我们在教学中的关注和重视。

二、注意事项

1.高度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复习。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是高考复习的重点。我们希望在复习课中要认真落实“基础练习”,并注意蕴涵在基础知识中的能力因素,注意基本问题中的能力培养.特别是要学会把基础知识放在新情景中去分析,应用。

2.高中的‘重点知识’在复习中要保持较大的比重和必要的深度。

原来的重点内容函数、不等式、数列、向量、立体几何,平面三角及解析几何中的综合问题等.在教学中,要避免重复及简单的操练.新增的内容:算法、概率等内容在复习时也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总之高三的数学复习课要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为核心,加强运算能力为主体进行复习。

3.重视‘通性、通法’的落实。

要把复习的重点放在教材中典型例题、习题上;放在体现通性、通法的例题、习题上;放在各部分知识网络之间的内在联系上抓好课堂教学质量,定出实施方法和评价方案.

4.认真学习《__省20__年高考考试说明》。

研究近三年的高考试题,提高复习课的效率。《考试说明》是命题的依据,复习的依据。高考试题是《考试说明》的具体体现。只有研究近年来的考试试题,才能加深对《考试说明》的理解,找到我们与命题专家在认识《考试说明》上的差距,并力求在二轮复习中缩小这一差距,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复习。

5.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数学学科能力。

《考试说明》明确指出要考查数学思想方法,要加强学科能力的考查.我们在复习中要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复习,如转化与化归的思想、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以及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反证法、数学归纳法、解析法等数学基本方法都要有意识地根据学生学习实际予以复习及落实.

6.一轮复习课中注意新的目标定位。

①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②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③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的合作精神;

④激活显示各科知识的储存,尝试相关知识的灵活应用及综合应用。

三、知识和能力要求

1.知识要求

对知识的要求由低到高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知道和感知、理解和掌握、灵活和综合运用,且高一级的层次要求包括低一级的层次要求。

(1)感知和了解:要求对所学知识的含义有初步的了解和感性的认识或初步的理解,知道这一知识内容是什么,并能在有关的问题中识别、模仿、描述它。

(2)理解和掌握:要求对所学知识内容有较为深刻的理论认识,能够准确地刻画或解释、举例说明、简单的变形、推导或证明、抽象归纳,并能利用相关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3)灵活和综合运用:要求系统地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较为复杂的或综合性的数学现象与数学问题。

2.能力要求

能力主要指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1)运算求解能力:会根据法则、公式进行正确运算、变形;能根据问题的条件,寻找与设计合理、简捷运算途径。

(2)数据处理能力:会收集、整理、分析数据,能抽取对研究问题有用的信息,并作出正确的判断;能根据要求对数据进行估计和近似计算

(3)空间想象能力:会画简单的几何图形;能准确地分析图形中有关量的相互关系;会运用图形与图表等手段形象地揭示问题的本质。

(4)抽象概括能力:能从具体、生动的实例中,发现研究对象的本质;能从给定的大量信息材料中,概括出一些结论,并能应用于解决问题或作出新的判断。

(5)推理论证能力:会根据已知的事实和已获得的正确数学命题来论证某一数学命题真实性。

(6)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对问题所提供的信息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和分类,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能应用相关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并能用数学语言正确地表述、说明。

(7)创新意识和能力:能够独立思考,灵活和综合地运用所学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四、学生情况分析

1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分析

高三11、12班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较好,计算能力不强,一些基本的题型都不能自如的解决。通过一段的一轮复习,大部分学生对复习过的公式,定理、法则都有了一定的认识与理解。基本能够记住该记公式,但对于没有复习的部分,还是有一定的欠缺。表现为一些基本的公式、法则、定理等都忘掉了。

2.学习态度情况分析

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学习态度极为不端正,主要表现为:

(1)缺乏上进心,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信心不足,没有必胜的勇气和信心。

(2)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抄袭或只是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而缺乏深入研究难题的习惯。

(3)缺乏自主复习的习惯,大部分同学只是在等老师引导进行一轮复习,而不能够自己动手搞好提前复习,表现在考试(或作业)中遇到了没有复习的试题时,显得毫无办法。

(4)缺乏动手能力及动手习惯,对复习过的知识不能及时的进行巩固、练习,所发的讲义、练习卷等不能够及时、认真填写,导致对复习过的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不够。

3.复习方式、方法分析

(1)缺少科学有效的复习方法,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没有改错本,在一些爱错的地方不断的犯错。不能够做到“吃一堑、长一智”。

(2)一些同学不会听课,不会记笔记。上课时,整堂忙于记笔记,而忽视听讲,不注意听思路的分析及探索过程。

(3)不注意归纳知识,复习到的只是一些零散的知识,而不是有效的知识、方法体系,显得很笨。

(4)不注意经常回顾,对复习过的知识置之千里,而不去经常巩固、练习。时间长了,又“生锈”了。

五、复习对策教学措施

1、尽快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2、教给学生科学的复习习惯和复习方法。

3、坚持基础知识训练。

4、对高考要考察的六类解答问题,一定要认真做好专题复习和训练;

每周训练两套模拟试题;每天做好专题训练的配套作业。

高中教师学期计划范文5高二是学生整个高中外语学习的关键时期,我计划在下学期继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全面培养听、说、读、写四会能力,继续培养理解、分析和阅读的能力让学生在高中系统的学习中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

一、所教班级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担任高二两个班的英语教学,这个两个班都是理科平行班,经过上学期的教学,学生已基本适应了上课的流程和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但是学生的语法基础普遍薄弱,单词记忆不是很理想,听说读写的英语能力也需要进一步提高。

二、教学指导思想

注意根据我班学生实际,努力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继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全面培养听、说、读、写四会能力,理解、分析和阅读的能力,让学生有效改善自己的英语学习。

三、教学任务及课时安排

本学期要完成选修7和选修8的教学任务,共6个单元内容。每一单元用3周,两册书共需18周左右,最后二周左右进行考前复习。

四、主要措施

(一)教学方面

高二年级是高中的重要阶段,又是高中三年的承上启下阶段。因此,让学生在高二年级打好学科基础并有所发展是极其重要的。本学期应达到以下目标:巩固、扩大基础知识;培养口头和书面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发展智力,培养自学能力。具体来说:

1.加强学的研究,充分发挥学的主动性

只有当教与学形成了合力,教学才能取得的效果。因此,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他们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使他们乐学更善学。高中生应有的习惯和方法主要包括:

(1)学会查英语词典并勤查词典;坚持每天朗读,学会背诵的有效方法;

(2)利用每天的零碎时间反复多次记忆单词,学会记忆单词的多种方法;

(3)学会观察语言现象,总结语言规律(如通过某例句总结出某词的用法);

(4)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整洁、独立完成),掌握各种解题技巧;

(5)坚持预习,学会看书;

(6)积极思考、大胆质疑;

(7)学会记笔记和整理笔记。

2.强化三关训练,夯实语言功底

词汇、阅读、语法是每个立志要学好英语的人必须过的三关,三者有联系但不能相互代替。

词汇教学主要是使学生掌握词义、词的搭配和用法。

具体做法:

1.积累词语,对课文涉及的重要词语,要总结、查字典解释重点记忆。

2.每单元写一百字左右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作文短文阅读是吸收信息、学习语言、提高水平的最有效途径.因此,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本学期将有计划地坚持每周补充几篇课外阅读文章并让学生阅读报刊文章写点评,让学生在大量阅读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语法是英语的框架结构。

高中英语语法项目较多,为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准确表达思想,必须引导学生学好语法。本学期将在每周安排一节课,系统地和学生一起学习各项语法内容。

4.在阅读方面,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是高中教学的重点,也是高考的重头戏。

在单元教学中精心设计一节课阅读课,充分培养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技巧,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并且有计划的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

5.在写作方面,坚持每周一次作文训练,训练题材、方法力求多样化,并能及时进行讲评。

并针对我班学生的写作基础,给予英文写作的指导和误区分析,可适当让学生多背诵一些常用的句型,句式,词汇和短语,或是很有代表性的范文。鼓励学生写英文日记,对个别英语特差的学生尽量多批改、多指导。

(二)在教研方面

1.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清楚哪些内容是新增加的,哪些内容是已经删掉的,哪些内容初中已经学的。

认真研究新教材,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认真备课、上课,认真进行自习辅导和批改作业。

2.坚持每周互相听评课活动,相互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