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基础健康管理

基础健康管理

时间:2023-11-19 16:10: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基础健康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基础健康管理

第1篇

关键词:心理教师;中职生;班主任

一、中职学生特点

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埃里克森认为青春期的青少年具有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这个冲突时学生本能冲动的高涨会带来问题,而学生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的冲突也会感到困扰和混乱。中职学生也正处于生长的高峰期,身体不断发育趋向成熟。心理特点出现不稳定情况。此时的学生思维灵活、情绪起伏较大、敢于挑战权威、自我意识不断增强等。中职学生学习习惯不好、自控能力差、不服管,学生之间出现冲突打架,甚至跟班主任、任课教师对着干的现象层出不穷。

二、班级管理措施

1.写心理日志。

之前未担任班主任教心理课时,从平时与同学的聊天中得知,很多学生对自己班主任有些意见,有时是班里班干部安排,有时是对待学生的态度方面,有时是班主任的决定自己不服,等等。可是又因为他/她是班主任不敢说,不说,并不代表就没有负性和反抗情绪,等到有朝一日,这种负性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可能就会因为一点小事而爆发,后果不堪设想。还有一些同学家里发生突变、和同学发生矛盾、情绪有较大变化,又不好意思和班主任当面说。因此,我积极鼓励班里每位同学写心理日志,可以是这一周来你每天的生活,也可以是家庭中的事情,还可以是对学习、学校、同学、老师等的看法,或者是班里的事情、宿舍的事情等等,凡是能够引起情绪变化高兴的不高兴的都可以写。

每周一次的批改心理日志的过程中,实际上就是与班级中每一位同学的心灵对话,他们平时生活中的喜怒哀乐,都写在上面,包括情绪的波动,我可以通过直接写批语或者单独谈话的形式了解详细情况。如此方式,化解同学间矛盾,了解班级宿舍近况。

2.生活辅导。

生活辅导又称人格辅导,目的是促进学生建立合理的生活规范,适应基本社交,学会过有意义的生活。

班主任对学生的生活辅导主要有情绪辅导和社交辅导。比如班级中常发现这样的学生:自暴自弃乃至厌学;互相嫉妒,打小报告;因身体太胖而自卑久而不合群;因老师批评明里顶撞,暗里忌恨。学生的个体中有好表现,有羞于开口的;有人缘好具号召力的,有老被人欺负成为出气筒的;有讲义气的团体,也有良性竞争互相上进的伙伴。以上这些学生的行为和表现其实可以归因于情绪和社交,班主任进行情绪辅导就是要让学生学会悦纳自己,学会适时、适度、适宜地渲泄自己的情绪又能适当控制自己的情绪;帮助学生学会调解情绪的方式如渲泄、倾诉、转移、自我暗示等。让他们懂得“生活的是驾驭情绪的艺术”。班主任进行社交辅导就是要帮助形成正确的社交心理,学会恰当的社交礼仪包括男女生交往礼仪;学会克服害羞心理,与别人沟通的方法;学会缓解人际关系冲突处理口角等等,健康的社交心理有助于班集体的建设,也对学生走入社会有帮助。除此外,班主任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消费辅导帮助形成正确的金钱观;对学生进行休闲辅导、帮助其学会调节生活,学会欣赏艺术,亲近,以培养良好的个性。

3.班会课进行集体辅导。

形式有专题讲座和心理训练课,前者适合于学习方法的辅导;后者有助于全体参与解决某个情绪、行为问题。

例如:班主任出示题目或讲一个故事、设置一个情景、学生分角色演示情景、教师在情节处置疑、全班学生讨论、学生根据自己观点,分组续演、教师、引导等。

我曾经在班上开过一个名为《价值大拍卖》的拍卖会,将人们为之不懈奋斗的目标归结为20种,给学生固定的虚拟金钱总数,代表的是这一生,给每一个事物规定不同的价值,看同学们会用自己手中的一生去换取什么。通过这个集体辅导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消除班级中存在的很多扭曲的价值观和言语行为。

4.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学生有了一定的集体观念,对集体荣誉就会产生较强的共鸣。学校开展的有关学生的各项活动,都给他们提出具体的任务、目标、要求,并教育他们要尽最大努力,获取最佳成绩。同学们在各项活动中都较认真、刻苦,获得了成功,并把一张张奖状张贴于教室,同学们既享受到成功的快乐,又领悟到集体的力量。

5.提高师德修养。

教师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为人师表,这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榜样的力量会在学生心理潜滋暗长,发挥其他德育方法所无法产生的作用。首先,要有强烈的事业心。教师的劳动特点决定了其工作难以有时空的界限,难以准确量化工作量,更难以进行时时刻刻的监督。因此,教师只有凭借强烈的事业心才能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其次,对学生要有深沉的爱心。师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金钥匙。只有教师对学生足够的关爱,学生才能接近教师、信任教师,品德教育才可能收到实效;最后,要为人师表,由于学生具有天然的“向师性”,又处于世界观、道德品质的形成时期,易受成人和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教师要严于律己,从思想到作风,从心灵到外表,从言行到举止,在各个方面都应成为学生的表率。

运用以上几种方法,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进行教育管理,我在班级中的管理效果收获很大。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正处于成熟与半成熟之间,自我意识不断发展,运用单一的命令式是行不通的。做为班主任,在自身心理知识的基础上从知识、成长、生活、学习、职业方面引导学生,让他们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J].2002.8.

[2]刘华山.学校心理辅导[J].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第2篇

关键词:社区居民健康档案 社区卫生服务 管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3.565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3-0364-02

社区卫生服务是城市卫生服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其本环节,也是整体社会医疗水平的体现。社区居民档案的建立和管理是社区卫生服务的基础性工作,是开展社区服务的先决条件。本文从社区居民档案的意义和社区居民档案的基本要求为出发点,阐述笔者在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中的一些体会。

1 建立社区居民档案的意义

1.1 有利于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是城市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的基础环节,也是整体社会医疗水平的体现。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是社区卫生服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开展社区服务首先要建立健康档案,系统而完整的健康档案可以为全科医生提供病人全面的基础资料,使全科医生能够全面了解病人个体及家庭,从而作出正确的临床决策。

1.2 有利于慢性病的筛查和防治。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慢性病起始于生命早期;可以预防;一旦患病,需要长期系统治疗。同时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得知,2005年死亡人数大约为5800万,其中3500万死于慢性病,可见慢性病已成为全球性问题,也是我国城乡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便于了解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发现社区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筛查慢性病患者,并使之接受系统的长期治疗,从而减少慢性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

1.3 有利于居民的自我保健。随着我国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和“四二一”的家庭结构导致老年人的长期照顾只能以社区照顾和自我保健为主。居民健康档案记录了每个人疾病发生、发展、治疗和转归的过程,通过一段时间的记录和总结,可发现社区居民健康状况的变化、疾病趋向和治疗效果,有利于全科医生或患者本身采取有效的保健措施。

2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基本要求和特点

2.1 真实性。真实性是一切资料必须具备的属性,只有真实性才有可用性,居民健康档案不仅具有医学效应,更具有法律效应。因此居民社区档案必须由居民的原始资料组成,能够真实的反映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这就要求在建立健康档案时,必须亲历亲为的实地采集居民的健康信息,在采集的过程中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争取采集的信息越全面越好,对于患者叙述能力偏差而导致的信息失误,要加以分析并向患者的家属求证,争取取得全面、详细、真实的第一手原始资料,为居民健康档案的进一步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2.2 科学性。社区居民档案作为具有医学效应的直观病例资料,具有可交流性,因此在档案书写时要规范准确的使用医学术语,语言要规范,用词要准确,意思要清晰,能够系统、客观、准确的反映社区群体和个体的健康问题。因为健康档案是用来交流的工具,所以不仅要自己看的懂,更要让别人看起来一目了然,系统、客观、准确的健康档案为患者的转诊、会诊提供了有效的参与资料,同时也为社区卫生保健规划及合理的利用卫生资源提供了重要依据。

2.3 完整性。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以问题为导向,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基础。这与以疾病为中心生物医学模式的病例有显著区别,一般的门诊或住院病例着眼于描述疾病自然史、患者主诉、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等,以解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为目的。而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则记载着与个体及其家庭健康问题有关的所有资料,以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为重点,着重记录健康问题的形成、发展、治疗和转归过程,也就是包括预防、治疗、保健和康复一体化卫生服务的全部过程。这就要求在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和管理中不仅要关注居民个体,还要关注与个体健康息息相关的家庭因素和社区群体,从而能够从个体患者的生物、心理、社会多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疾病的发生、发展因素,及时筛查疾病的危险因素和高危人群。

2.4 连续性。居民健康档案有别于其他档案的最大不同,在于它是不断变化的活资料,具有连续性和变化性。居民健康档案以居民健康问题为导向,而居民的健康问题是一个不断变化着的连续性问题。居民健康档案伴随社区居民的始终,而社区居民的健康问题是一个变化着的连续性问题,只有连续的健康关注才能产生有效的医学效应。所以在平时的健康档案管理中应善于观察,勤于记录,使之成为连续的具有生命力的医学信息,这样才能通过比较一段时间内的资料和数据,发现居民健康状况的变化和疾病发展的趋势等情况。

3 对健康档案进行有效管理的意义

社区卫生服务是顺应当前卫生形式的基本医疗服务活动,居民健康档案的管理是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首先,对健康档案进行有效管理能够提高相应的服务质量,避免资源的浪费。

居民健康档案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必须有专门专业的人对其进行管理,这是因为健康档案的管理涉及的范围广,保密性高,建档以及档案后续检索等都需要专门的人员进行操作,另外有限的资金资源和人员配备也是健康档案管理中必须考虑的问题,因此建立专业的管理退伍对于提高服务质量以及建立节约型的健康档案系统至关重要。

其次,对于健康档案进行系统管理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

最后,对健康档案管理进行有效管理是对人民负责任的体现。

对社区居民档案进行有效管理,是广大健康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努力和支持,也是本着科学发展观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切身实地地对提高居民生活健康质量的作出的实际措施之一,也是对人民负责人的体现。

由于其刚刚起步,具有很大的挑战空间,也存在很多的问题,我们社区卫生服务人员任重而道远,在工作中还需要不断摸索和研究,以虚怀若谷的姿态虚心学习同行业成功者的先进经验。

参考文献

[1] 崔树起.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卫生部全科医师培训规划教材.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 李孟智.家庭医学与全民保健医学管理.中国台湾:合记图书出版社.2003

第3篇

【关键词】三大体系;企业标准体系;关系;异同点

一、引言

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责权明确、管理科学”的要求,进行企业制度改革,首先需要开展标准化建设,健全企业标准体系、建立技术先进、协调配套、科学合理的管理系统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对于现代企业来说,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即三大体系)认证,不仅是企业打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同时也是提升产品质量、完善企业管理、预防污染、促进员工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从三大体系与企业标准体系的出发点来看,二者有着一致性。所以,在企业标准体系建设中,全面认识其与三大体系间的关系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二、三大体系与企业标准体系的异同点分析

(一)二者的共同点

第一,科学性相同。广大企业对三大体系的标准与企业标准体系的广泛应用,正视二者科学性的具体体现。三大体系、标准体系的发展与完善,都是在有效汲取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思想方法的基础上,融技术科学、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自然学等于一体的理论与方法。二者在管理原理上具有相似性,都是通过实施标准体系,以构建有效、完整的管理体系。

第二,方法和运行模式相同。标准化体系的运行模式,是一个从标准制定、标准实施到合格评定、分析改进,再到标准修订的动态过程,其在持续改进中不断实现企业标准化。为实现企业标准化这一目标,在企业标准体系中应用了先进的PDCA管理模式,即“策划、实施、检查、处置、再策划”的循环管理模式。三大体系的管理方法、运行模式也同样运用了PDCA管理模式,以不断改进管理体系。

第三,最终目的相同。构建、实施三大体系的目的是提升企业对产品质量、生产环境、职业健康风险的管理能力。实施企业标准体系的目的是维持管理系统中产供销、人财物的最佳秩序,从而使企业获得最优的经济及社会效益。从表面上看,二者有着不同的建立目的,但是究其本质,不难发现三大体系与标准体系的建立,都是为了使企业在内部管理、质量管理、环境及职业健康风险管理方面获得良好的秩序,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社会效益,所以二者的最终目的是相同的。

(二)二者的不同点

第一,含义不同。企业标准体系包含的是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而三大体系包含的是组织结构、策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第二,标准依据不同。企业标准体系主要依据企业所贯彻和采用的上层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本企业制定的企业标准,而构建三大体系的标准依据则分别采用了管理型的国际标准,或参考了管理型的国际上的先进标准和技术文件。第三,适用对象不同。企业标准体系适用的对象是企业内部。质量管理体系适用的对象是产品的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涉及到的对象有社会员工、社区居民、顾客、股东、国际社会、相关团体等;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适用对象包括组织内的员工、合同方人员及其他人员。所以,三大体系的适用对象既包括了企业内部又包括了企业外部。

三、三大体系与企业标准体系的关系探析

(一)标准体系是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

在《企业标准体系要求》(简称《要求》)中,明确指出了:企业标准体系应当是其他管理体系(包括生产管理、质量管理、技术管理、环境管理、财务管理、职业健康风险管理等)的重要基础。标准体系的建立,必须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在满足相关管理体系要求的前提下,促成企业构建起一套完整的、自我完善的、协调配合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系。

(二)三大体系与技术标准体系的关系

在《要求》中,明确规定了:技术标准体系的技术标准主要与质量相关,其包含了安全、能源、环境、职业健康等技术标准。同时,在GB/T1549-2003(《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中,也规定了:与质量相关的技术标准,应当符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中关于技术性的相关要求;与环境、安全、职业健康管理相关的技术标准,应当符合《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要求》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的技术性要求。由此可见,质量体系的构建必须的建立在技术标准体系的基础上的,在技术标准体系中,涵盖了三大体系所有的技术要素,三大体系可以视为对技术标准体系的补充,而技术标准反过来又是三大体系的技术文件。

(三)三大体系与管理标准体系的关系

管理标准体系,是标准体系的管理标准,其是实施技术标准体系的重要保证。在GB/T 15498-2003(《企业标准体系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中,其层次结构由第1层管理基础标准、第2层管理标准(包括设计、经营、开发,生产、采购、质量管理、基础设施、测量、包装、搬运、贮存、安全、职业健康、环境等)所构成。在这些管理标准中,即宝库了质量体系的要素的全部,也包括了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相关要素。

(四)三大体系与工作标准体系的关系

工作标准体系,是按企业标准体系的内在联系,而形成的一套科学的、系统的有机整体。工作标准体系的建立,是实施管理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的重要保障。工作标准是企业职工工作质量的基本依据,也是三大体系的运行基础,其可作为三大体系的支撑性标准文件。通过完善工作标准体系,对员工行为加以规范,对岗位操作程序加以优化,以提升工作质量,保障三大体系的良好运行。

参考文献

[1]陈志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整合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9,02:112-114.

[2]王丽君.试论企业标准体系与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关系[J].核标准计量与质量,2009,03:14-18.

[3]罗成书.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融合[J].中国水泥,2013,08:97-100.

第4篇

关键词:基础医院;健康体检中心;问题/对策

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人们生活方式和健康观念也随之变化。健康体检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快速发展,其业务量也快速增长。据研究[1]显示,2008年我国各级医疗机构创收约150亿元,近2年还在不断增长。与此同时,医院健康体检中心存在的问题和纠纷也不断增加,公众投诉率不断上升。如何给受检者优质、快捷、高效的体检服务是医疗事业改革的重点方向,基于此,本文以基础医院体检中心为例,通过调查研究的方法,分析基础医院体检中心存在的问题,并提高相对应的对策。

1 基础医院体检中心管理现状调查

1.1调查对象 为了切实了解当前基础医院体检中心管理现状,选取本地8所基础医院进行系统调查,其中乡镇(中心)卫生医院5所,民营医院3所,含医务工作者人员80名。同时随机选取近来院接受检查的200名受检者进行问卷调查。

1.2调查内容 ①院方调查:详细了解医院体检制度、体检流程、设备配置情况(标准参照市级医院);②医护人员调查:详细了解医护人员年龄、文化程度、检查记录情况;③受检者调查:主要了解受检者对医院体检服务满意度情况。

1.3调查结果 ①院方调查结果:经调查发现8所医院除2所乡镇(中心)卫生医院体检制度、流程和设备较优外,其余6所均存在制度杂乱、体验无序、设备严重缺少的状况;②医护人员调查结果:经调查80名医护人员年龄18~48岁,均为青年职工,资历不足,综合素质能力不高,见表1;③受检者调查结果:经调查对医院体检服务非常满意40例(20.00);满意70例(35.00);不满意90例(45.00%)。

2 基础医院体检中心管理问题分析

结合上述调查结果,可知几年来基础医院体检中心管理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医院信誉,制约医院可持续发展。通过总结,其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体检制度不健全,职责落实不到位 本次所调查的8家医院体检制度大多参照其他市级医院,并未与本院实际结合,并非健全,也缺乏可操作性。同时,由于制度不健全,在体检流程、职责划分上也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所存在的制度犹如空文,无法落到实处。

2.2体检设施不到位,体检质量无保证 由于基础医院条件有限,大多医院体检设备都不完善,如:新型仪器、急救设施缺乏等等。一旦预见罕见病症便会出现报告不准确;预过敏性休克、急性心肌梗死等紧急情况措手不及等结果。

2.3医护业务水平低,体检质量难保证 医护人员业务水平是体检中心结果质量的关键,就上述调查结果来看,当前基础医院体检中心医护人员队伍大多为青年人员,其业务经验相对较低,同时据访谈也了解到由于医院业务繁忙,系统培训开展力度也不强。可见,医护人员业务水平低,同时体检质量也难以保证,极有可能间接导致医患矛盾、医疗纠纷发生[2]。

2.4服务意识待强化,体检服务待提升 服务是医疗事业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大多医院却过于在意眼前利益,忽略了服务这一重要内容。上述调查结果中就显示受检者满意度仅为55%,这表明当前基础医院体检中心服务较差。而具体服务不到位主要体现在,发现异常未及时通知受检者,服务态度不佳等等。这些所谓的"服务"不但会导致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还会让受检者方案,受气,感觉花钱还看脸色等等。

3 基础医院体检中心管理对策

3.1建立健全体检管理制度,规范体检流程,防范医疗纠纷 医院有关部门要积极进行调研,根据目前健康产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不断调整岗位结构、健全岗位职能,制定和完善包括《体检中心主任工作制度》、《主检医师工作制度》、《信息资料室工作制度》、《消毒隔离室工作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3]。同时,对不同人群的科学定位,制定出个性化的服务流程,以规范体检服务流程,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

3.2不断跟新检查设备,增设应急设施 医院设备配备情况是确保健康体检结果准确、无误的保证。对此,应不断跟新检查设备,引进先进设备,以确保能在第一时间反应受检者身体情况。同时还应增设应急设施,能及时抢救突发状况人员,保证其生命健康。

3.3加强专业培训,提升医护人员业务能力 根据体检专业及岗位需要,多方选聘优秀人员加入医护队伍,以提升医护队伍质量。同时定时开展专业知识培训,与其他医院联合开办经验交流会等学习经验,改正不足。另外,还可通过绩效考核与效益分配相结合的方式提高中心人员的整体素质,进而提高体检质量,保证体检安全[4]。

3.4树立人性化服务理念,提升医院服务质量 "以人为本"是当前各行各业推行的一个重要理念,就医院体检中心而言,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不但能增加医院人性化服务,对提升医院服务质量非常重要。在具体实施中可通过制定医院愿景、文化,然后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学习,同时配合优秀、先进医护人员案例让大家学习,以引导医护人员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医者父母心。另外,还可以规定一些制度、条例,督促医护人员在为受检者检查时做到服务热心、检查细心、解释耐心、结论放心,及时满足受检者的健康咨询[5]。

总之,体检中心的建设和管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只有坚持以人为本,以合理的价格、完善的技术、优美的环境等,为体检者提供可靠的质量保证和到位的医疗服务,才能切实提高大众的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吴勇.医院体检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3,33(07):756-757.

[2]周勇,罗敏,龚玉荣.新形势下健康医疗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全科护理,2009,7(07):621-622.

[3]黄家伦.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卫生经济研究,2006,8:19-19.

第5篇

张姮、姜安丽(上海第二军医大学护理学院,)

我国,未富先老的趋势使得养老形势不容乐观。因此,激发老人自助自立健康意识,调动老人内在的健康潜能,对于控制慢性病,延长老年生活的独立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也可缓解当前老年护理资源的不足。

溯源于自助自立思想的“赋权增能”理念正逐步成为健康促进和慢性病自我管理的主要范式,可以期为激发老年慢性病人健康的内在动力和促进老年护理实践提供借鉴和启示。

信息化基础的慢性病“三位一体”管理模式

赵燕萍、方红等(上海市闵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应用信息化基础的慢性病“三位一体”管理模式后,慢性病的管理数量明显增长,随访方式转变为临床预防的充分结合,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降低,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和常见肿瘤的早发现率提高。

据此,倡导信息化基础的慢性病“三位一体”综合管理模式,有助于形成慢性病预防—诊治—康复无缝隙的全程干预和有针对性的人群分类管理,实现慢性病早发现,降低远期发病率,减少并发症。

健康教育处方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与效果

陈雪芹、王俊霞(河北省赞皇县医院)

将糖尿病患者12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处方。比较两组出院时健康教育知识知晓情况和血糖控制情况,发现两组出院时健康教育知识知晓情况和血糖控制情况均优于入院时,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因此,应用健康教育处方可提高糖尿病患者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有利于血糖的控制,对糖尿病治疗具有积极的意义。

保健责任人服务制在社区健康管理中的作用

章萍、章金媛、万永红(南昌市第一医院护理部)

第6篇

宇信网景区域卫生信息化解决方案完整覆盖了从卫生管理部门到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等各级部门的核心业务需求。在全面满足区域卫生管理部门对卫生业务的各项管理要求的基础上,能够更充分地实现各医疗机构和公共卫生服务机构间数据资源和业务资源的整合。

北京宇信网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公共卫生及医疗行业信息化建设,特别是社区卫生及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领域的高科技企业。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开发面向公共卫生和区域医疗信息化领域的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和解决方案,为各级公共卫生和医疗行业用户提供包括系统集成、软件开发、运营维护在内的IT服务,目前公司已经发展成为中国医疗卫生行业初具规模和影响力企业之一。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及相关应用系统的建设与应用,是助推新医改,提升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和促进区域医药卫生服务模式转变的重要支撑手段。

宇信网景区域卫生信息化解决方案包括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为核心的一系列产品,以卫生部“3521工程”为指导,依据《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技术解决方案》等文件要求,为省市级卫生管理部门提供的全面的卫生信息化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包括区域电子健康档案及电子病历信息管理,患者主索引管理,数据交换服务、医疗协同服务等基础支撑服务,医疗服务点和公共卫生机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以及基于整合数据的分析展现等功能。

宇信网景区域卫生信息化解决方案完整覆盖了从卫生管理部门到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等各级部门的核心业务需求,涵盖健康档案管理、电子病历信息、区域卫生信息基础平台、居民健康卡管理、区域转诊、检验、影像等医疗协同服务、医院和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基本医疗信息管理、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信息管理以及卫生综合信息管理等各业务环节,在全面满足区域卫生管理部门对卫生业务的各项管理要求的基础上,能够更充分地实现各医疗机构和公共卫生服务机构间数据资源和业务资源地整合。

该解决方案基于商业智能分析中间件作为数据分析、挖掘与展现的基础支撑平台,通过多维模型和cube来支持统计分析,与传统的报表或报表中间件相比,用户能够逐层钻取或汇聚业务数据,并能够在系统中快速地进行自定义的分析查询,而非报表所限定的固定结果,更好地支持动态决策分析,适应新医改环境下不断发展的卫生管理要求。

宇信网景区域卫生信息化解决方案成功应用于北京市怀柔区、顺义区、平谷区等地区,成功实现了区域内各级医疗机构间数据的共享,形成了以居民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区域卫生信息体系,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整合医疗卫生信息资源,实现区域内各医疗机构之间、医疗机构与公共卫生机构之间、卫生机构与其它业务相关部门之间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促进机构及部门间的业务协同,提高区域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提高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各项任务实施情况动态监测、宏观调控和科学管理能力,为各级政府部门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为就诊患者和城乡居民提供各类医疗信息和健康信息的查询与各类在线健康服务。

第7篇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健康体检;行业发展;重要意义

【中图分类号】R4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10-0177-02

从健康体检科学化、专业化、规范化管理的角度,提出体检信息管理的重要意义,重点论述健康体检信息化管理中的统计分类以及体检结果的信息收集,体检阳性记录的ICD编码等问题。

1 现状

健康体检工作存在体检项目、方法、标准、统计指标、资料分析等不统一问题,造成系列数字标准和代码不标准、数据不统一,难共享;系统不统一、难衔接,导致业务不规范,制约了健康体检工作的开展。从长远来看,体检机构没有单独的分类及专业化的管理标准和要求。对健康体检信息的内容需要不断地修订、扩充和完善也迫切需要建立制度化、法规化的管理与维护其可持续发展。

2 体检信息管理中重要条件

2.1 体检表格管理:由于体检专业特点不同于其它科室,医院病案统计是一缺项,大量医疗信息游离于管理者监测之外,产生许多漏洞,不利于体检专业发展。健康信息管理是健康故那里学的基础分支学科,主要研究健康信息的采集、健康信息的分析、评估、健康信息库的管理,加强了电子档案的科学管理,提高了健康体检的工作效率和科学性,为信息资源开发运用创造条件。

2.2 体检档案管理:体检表格作为医疗文件的一种,必须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其基本原则、管理规范应与任何医疗文件一致,对填写的内容,质量都应制定规范、统一的要求。体检表正确记录大量人群健康信息,原始资料质量的提高对进一步统计分析十分重要。从循证医学的意义上讲,体检表的管理必须规范化,有利与数据共享和运用。

2.3 体检统计指标设计:信息规范化、标准化和代码化是计算机运用的基础与前提。做到录入数据及时、准确、统计方便。从统计学的概念出发,突出健康体检的特点,按体检人群分类。一般体检项目与专项体检分开。专项体检是指特殊目的与进行体检的人群,如公务员、招工、教师资格、药品人员,都应该针对数据,制定内容。拥有大样本的体检中心是进入科研的优势之一,对特种行业、特殊人群的体检数据进行全面性、标准化、规范化的收集是健康体检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研究等的优势。只有基础资料真实可靠,所提供的信息才有实际意义。

1在体检中阳性指标与该项目检查总人数比值(阳性率)是反映人群健康水平的重要信息。

单项目性率(%):某项检查阳性人数/某项目检查总人数。

从健康体检结果中阳性记录的分类统计中,可看出人群普遍健康情况,是提供人群健康动态的宝贵信息资源.

总阳性率:

团队检查阳性率(%)=某项检查阳性人数/某项检查总人数

统计范围:

本次体检中发现阳性情况,以往已确诊的疾病.手术史在本次体检中无重要阳性记录的不在统计范围内。

3 体检结果ICD~10编码

运用ICD~10统计特点:

3.1 分类轴心可变,但强调以病因为主、解剖部位及其它轴心为辅的原则不变。如:各部位肿物、X片肺部结节影、包快性质待查、ECG检查,占位性病变、II、III度房室传导阻滞、ST改变等。

3.2 分类结构可变:尽量突出专科特点,但疾病原则不变;针对未特指疾病/情况,如疾病临床表现。如:为满足体检诊断需要应增加化验室指标:白细胞增高、淋巴细胞升高、血糖升高、血脂异常、转氨酶增高等等,以此类推进行相应分层次和增加编码

3.3 编码容量可变:编码容量可变:但只对前三、四位数有统一规定,扩展位数及编码不受限的原则不变;如:“血脂异常”范围较广,包括甘油三脂、胆固醇……几项异常等在范围上应随时增加扩大,

3.4 采用多种形式的编码和符号以满足基础医学和临床科研等各方面的需要:

如:肿瘤功能活性类型。

由于健康体检结论有区别于临床诊断,在体检诊断中经常出现描述性的临床表现,化验结果及影像结果作为诊断名称,按照ICD~10国际疾病码,采用多轴心分类原则,即病因,部位、临床体征,病理等方面, 体检结论中常会与以待查,进一步诊治形式出现诊断名,或只因化验值异常需复查,胸片发现结节影请进一步检查为诊断,健康体检中临床表现的分类很重要。而ICD-10在这方面不能满足对体检结果的科学、确切分类,因此在ICD-10标准模块基础上应建立多层结构 ,运用现代科学具有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的特点,从健康体检专业角度对细分类增加多层次,对基本数据库的数据元进行更新、扩充和甚至废除充分体现体检专业特点。

根据体检专业的特点,按照ICD-10疾病的命名与分类原则,进行归类和划分,独立设计多层面的分类 “占位性病变”“结节影”其中分列所在部位,对临床疑似肿瘤的阳性记录单独统计,正确分类才能使体检结果正确反映人群健康状况,

包括疾病名称标准化、诊断标准化、数据统计标准化在检索时才更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科研工作提供大标本的数据进行科研等

安全是信息化的命脉,电子文件天生就是载体,信息,特别是生存环境的不稳定,很容易被删除,伪造、创改。泄密、加强管理是健康信息安全的重要内容。应从系统安全、应用程序安全、数据安全和备份、预防病毒、防火墙等方面确保系统稳定可靠的运行。进行相关操作均需操作权限,按不同岗位赋予不同权限,不同人员不同密码,每个人不同密码进入相应操作平台,防止操作人员误操作,导致系统数据丢失或不符。关闭USB端口,避免使用各种便携存储设备(USB硬盘、VSB存储器、外置光驱等进入网络)。

实现计算机信息化管理能完成实现网落化、自动化、杜绝漏洞、报告单流失和多检现象,优化了工作流程,完善健康管理工作的开展。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使用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管理,具有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例如: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信息管理的效率,也是组织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的重要条件[1]。

参考文献

[1] 鲍永坚《医疗卫生信息技术标准概述》中国数字医学2007.1:50-52

[2] 金水高 熊光魁《计算机世界报》2006年第40期B23

第8篇

关键词:社区健康档案建立管理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460-02

居民健康档案是对居民健康过程的规范和科学的记录,是医疗文件的一种,包括一个人及其家庭的基础资料,患病记录,健康检查记录,疾病影响因素等[1]。随着世界人口逐渐老年化,加强社区中老年人的健康管理刻不容缓,通过阅读这些健康档案,医生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可以及时了解某一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掌握居民的疾病构成,及时掌握辖区居民的健康和卫生状况,从而为疾病管理和实施有针对性的疾病预防工作提供第一手资料。本文调研了扬州市两老社区55以上人群生活习惯、身体状况、基础疾病等资料,以对该类重点人群进行健康管理。

1资料与方法

1.1本次调研选择了扬州市长居人口较为集中的琼花观和荷花池两社区,琼花社区长居人口5180人,受调查人口401人,荷花池社区长居人口4099人,受调查人口为300人。

1.2老年居民健康档案的构建方法。采用入户调查法建立健康档案,居委会工作人员专人负责,各小组长负责通知本组的居民,调查人员携带血压计入户开展工作,调查人员为医学专业的专业人员。

1.3老年居民健康档案的构建内容。个人基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教育程度、职业、婚宴、种族、社会经济状况、身份证号码等。健康行为资料:吸烟、饮酒、饮食习惯、运动、就医行为等。临床资料:既往史、家族史等。

2结果

2.1建立社区老年居民健康档案的基本情况:建立档案55岁以上每人一份,琼花观社区建立401份,荷花池社区建立300份。

2.2健康档案的管理。

2.2.1体检。55岁以上居民接受了本课题的免费体检,完成慢性疾病筛查,检查项目包括常规检查、血、尿常规、心电图、肝胆B超等。由于中老年女性好发退行性骨关节病,对两社区55岁以上女性加拍了膝关节正侧位片。

2.2.2健康档案保管。健康档案实行以家庭为单位统一编号保管[2],在社区内设有专门的档案室,集中存放,专人负责,以保证健康档案信息的准确性、连续性、规范性,使健康档案完整、准确,全面地反映个人的健康状况[3]。

2.2.3记录。老年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后,为老年居民制作发放医疗就诊卡,上面注明患者的健康信息以及健康档案编号[2],在患者就诊时医生可获得健康信息。

2.2.4开展健康宣教。中老年人健康档案建档后,分析其内容,将中老年人中的各种疾病人群分别管理,实施相应的健康教育。根据中老年人的需求,定期邀请专家为患者讲授关于慢性病治疗过程中的一些不良生活习惯以及如何进行更好的预防等,并开展形式多样的讨论活动,如座谈或义诊,以加强他们关于健康知识的储备以及对良好健康行为的掌握与坚持,以对慢性病的发展进行防范[4]。

3讨论

近年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社区卫生工作,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作为深化卫生改革、提高人民生活健康的重要举措,为了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政府列举了公共卫生服务为: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重性精神疾病管理等九类基础环节。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最基础的工作,是将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列为九类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之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卫生管理机构通过社区居民的健康档案能够及时的了解居民健康信息,进行健康管理与防病干预治疗。

居民健康档案详细地记录了个人的健康问题、所患疾病及相关危险因素,利于及时、恰当地诊断疾病,开展个体化的药物非药物治疗[2],为防未病和已发疾病的干预管理提供依据。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年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正严重威胁着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慢性疾病引起的死亡率逐年增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管理慢性病患者的主导力量,对社区中老年人建立真实的健康档案,从中筛选出重点人群,慢性病高危人群,针对不同人群的需要开展健康管理。开展对该类人群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筛查及掌握社区老年人的有关资料,社区卫生服务各项工作将可以顺利开展,如根据居民健康档案资料可以筛查出需要进行慢性病管理和健康教育的目标人群,糖尿病病人对其进行宣传教育、协助患者进行生活方式的调整,通过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有效地帮助患者控制病情[5]。重点疾病管理利于分析掌握老年居民健康问题的发生、发展规律和变异等流行病学特征,便于诊断和处理早期发现的问题,并及时总结和发现规律性疾病,提供以社区为范围的服务,促进社区健康发展[6]。

为社区居民建立有效的健康档案,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并与各级医疗机构、社区健康管理系统、医疗保险机构连成网络,在现有信息化网络平台的基础上,发放健康信息卡,将就诊卡、医保卡等融为一体,将信息联网融合资源,实行一卡通,实现医疗健康资源共享[7]。当病人就医时,临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都可以直接查看健康档案,病人就诊的临床信息可以随时更新,健康档案和就诊信息的有机结合。有效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医疗机构通过对健康档案的疾病分类和综合研究,了解社区老年患病人群的特点,研究影响老年人群健康的因素,调整医疗保险对社区预防保健的投入,促使医疗卫生服务从单纯治病逐步走向社会家庭的预防保健,降低医药费用[6]。

参考文献

[1]李学信.社区卫生服务实用手册[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65

[2]王佐卿,王树山,祝丽玲.关于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立的思考[J].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4):1894

[3]诸葛毅.农村社区老年居民健康档案的构建与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6:2066-2077

[4]李玉莲.基层医院对慢性病的管理域防范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5:466

[5]张平.浅谈社区医院对慢性疾病的管理小结[J].中外健康文摘,2011-3:34

第9篇

一、工作总体思路

20xx年的工作思路和目标是:“注重一个转变,确保两个稳定,完成三个突破,实现四个延伸”。

(一)注重“一个转变”,即:经营思路的转变。

20xx年是《物业管理条例》重新修订、实施后的第一年。新条例的实施,不仅为整个物业管理行业提出新的发展方向,同时也为我们企业工作提出新的准则。因此,我们要在认真贯彻和领会《物业管理条例》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将公司经营思路由“量”向“质”转变,即由过去战略规模扩张,向追求效益最大化的方向转变,实现公司可持续性发展。

(二)确保“两个稳定”,即:确保公司各项目运营安全稳定,确保公司员工队伍的稳定。

项目的安全运营是公司健康、稳定发展的关键。控制和减少各类责任事故发生,建立常态安全控制机制是我们的首要工作。20xx年我们仍将把安全运营工作列为各项工作之首,并积极的采取预防措施,消除不安全隐患,以确保项目运营的稳定。

确保公司员工队伍的稳定是我们实现工作目标的基础。公司多年的文化积淀,铸就了xx物业优本文来源:良的人文环境和人才培育、发展氛围。今后,我们仍将发扬光大,形成稳定的人才培育和生长环境,造就具有安华特色的人才培养、任用、使用机制,让有志于为安华效力、服务的员工在这里得到发展和成长。

(三)完成“三个突破”,即:第一、管理工作要有新突破;第二、用人机制要有新突破;第三、成本管理要有新突破;创新是公司发展的永恒主题,突破是创新的基础。xx物业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在此基础上创新,就要有突破。因此,20xx年我们要紧密结合公司发展战略需求,结合当前物业管理行业新形势,研究我们的管理工作,研究我们的用人机制,研究我们的成本管理,突破现有模式,实现新的创新。

(四)实现“四个延伸”:既:第一、“精细化”服务向“零缺陷管理”延伸;第二、业务能力培训向专业能力培训延伸;第三、设施、设备管理向健康型管理延伸;第四、公司规模拓展向效益目标延伸。

1、按照“标准化、程序化、规范化、信息化”的企业发展目标,20xx年我们要进一步细化服务环节,完善服务流程,规范服务行为,把我们现已推行的“精细化服务”模式向“无缺陷管理”模式延伸;提升我们的服务品质和服务水准。

2、进一步加大公司培训工作的力度和深度。20xx年,公司要在建立健全科学、系统的培训管理机制基础上,加快员工队伍的专业化素质培训工作进程,加速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机电设备、设施专业的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实现培训向专业能力的延伸;

3、基于我们在设施、设备管理上仍处于基础维护状态,20xx年公司要加大重点设备的治理和技术改造力度,逐步减少和消除设备隐患,提高设备的健康水平,以设备健康确保运营安全,实现设施设备管理向健康型延伸;

4、20xx年公司将继续以整合资源,优化公司内部产业结构,追求效益最大化为工作目标,正确处理规模和效益两者之间的关系,理性拓展企业的管理规模,合理维护企业生存空间,实现向效益目标延伸。

二、20xx年七大重点工作

1、以服务业主为关注焦点,持续改进服务工作质量,通过推行“精细化服务”,促进“零缺陷”管理的工作进程。

2、加强员工队伍建设和管理,抓好教育和培训,继续提升项目经理层面的综合能力和管理水准,继续提高员工队伍的专业素质水准,确保员工队伍的综合素质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

3、以安全运行为基础,强化安全意识,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和预警能力,有效控制、减少和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

4、加强对设施设备的养护、维护和可靠性分析工作,狠抓设备的治理、改造和完善工作,提高维护的专业水准,确保设施设备运行正常、健康。

5、以深化内部资源,整合外部市场为目标,继续做好人员结构、组织结构和资源的配置和调整工作,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能、工作效率和工作效益。

第10篇

卫生部提出在全国卫生系统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以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为目标的“示范工程”活动以来,在全院强化“以患者为中心,让患者满意”倡导尊重患者,关爱患者,方便患者,服务患者的人文精神。进一步完善制度、细化服务流程,推出细节服务新举措,提升了整体护理水平。

1 强化细节管理提供无缝隙服务

1.1 提出“限时服务”满足患者需求活动开始护理部便提出在全院开展“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投诉”专项护理活动,就住院患者生理、舒适、安全等23项内容的患者问卷调查,确立护理服务改进重点项目,如针对患者“希望及时准确进行各种治疗护理”这一需求,来调整工作程序,优化工作流程制定护理路径并实行首诊负责制,体现“服务由我们做好,满意靠患者评价”的优质护理服务理念。

1.2 “亲情服务”拉近护患距离患者入住示范病区后,除责任护士负责其病情观察、治疗用药、健康指导、心理护理外,更要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不断改善住院环境,为其开创最佳的就诊、修养环境,病区内利用插花、油画等温馨标示来满足患者就医过程中的心理、康复、锻炼等需求,让患者住院如同在家一样感到温馨舒适、愉悦。同时,编制“服务健康知识手册”,进行沙龙式座谈使患者对医院的环境、管理、文化等有更加全面的了解。

1.3 “省心服务”解决患者困难试点科室着力从落实基础护理,满足生活照顾入手,实行弹性排班,坚持“始终临在”的护理服务理念,做到住院有人接,检查有人陪,健康教育全过程,功能锻炼有指导,生活起居全程协助的护理办法。

从患者的治疗、护理到洗漱、喂饭、翻身、扣背、按摩等一切工作均由责任护士全面完成、协助完成和指导完成,使患者感到舒适进一步解除家属的后顾之忧。

2 立足基础护理提升专科水平

立足做实基础护理,准确把握分级护理原则,强化责任护士甄别病人的自理能力落实完全代偿、部分代偿、支持教育3种模式。对危重患者实行基础护理量化管理,将口腔护理、床上浴、洗头、导管维护、卧位护理等常见基础护理项目明确执行时间、频率及效果标准,使基础护理项目由“软指标”变为“硬指标”。为保证基础护理工作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就饮食、排泄、活动、巡视、舒适、管道、晨晚间护理、围手术期等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和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项目及新的护理规章制度、安全管理、礼仪规范等相关内容编制成“优质护理服务管理规范手册”全院人手一册,使护士从事护理活动均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规范到位,此举措得到了同行的高度评价和推广应用。

3 指导流程改造,提高工作效率

3.1 护理流程设置重视精细化护理管理,要求各个科室的药柜、无菌柜、库房等存放处均分类存放、标示清楚、定期检查。尤其对抗生素、氯化钾、细胞毒性药物等类高危药品及一次性耗材单柜存放,毒麻药物加锁保管,班班交接,抢救车药品器誡实行日查对交接功能状态。严格执行护士四看五查一巡视管理,坚决杜绝违反护理操作规程事故发生。

3.2 将健康教育纳入流程管理科室根据病种特点,拟定切实可行的健康教育处方,确保责任护士在每天的固定时间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拓宽健康教育的广度深度,使患者的知、信、行得到改变,从而建立良好的健康行为方式,提高遵医行为。

3.3 强化设备投入,节约工作时间医院加大对病房基础设施的配置,先后为临床科室配置了多种适用、节力先进的护理用具,如多功能床、冰毯、气垫、功能垫、监护仪、输液泵、安全标示牌、洗头车、餐桌、微波炉、电吹风等用具,努力满足病人全方位需求、使病人住院期间更加舒适安全,护士工作更加方便快捷,减轻了护士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使护理管理更加规范。

4 科学制定表格式护理记录单真正把护士还给患者

4.1 护理书写如何把护士从繁重的书写工作中解脱出来,使护士真正的走进病房贴近患者,护理部在严格把握卫生部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和简化表格精神的基础上,通过广泛调研、积极听取各科意见并结合专科特点,设计制定了各科表格式护理记录单,解除了护士工作困惑,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患者服务满意度。

4.2 加强人性化管理增强团队凝聚力护理部让具有二级心理咨询师护士和护士长组成心理咨询团队,有计划安排心理健康讲座及心理咨询门诊,对需要心理帮助的病人和护士进行专业干预,使其正确面对压力源,保持心理健康。同时成立“志愿者服务队”利用业余时间积极主动帮助困难护士和矛盾家庭护士、心理障碍人员谈心聊天、陪伴关爱、救助服务等活动,让其感受到护理团队大家庭的温暖和爱,对生活工作充满信心和自豪感;当护士的家人生病住院时,志愿者主动与其调班,让其有更多时间陪伴家人,提高护士的组织支持度。

4.3 人性化自我弹性排班,表彰优秀护士针对有的护士需要利用业余时间继续教育提升,实行了人性化自我排班,在既定的工作量班次要求下,允许护士根据个人需求自主排班及预约登记排班,护士长再根据工作量、人员结构等进行统筹微调,使护士在工作有人需要加班时随时通知随时赶到,病人不需要有太多护士照顾时能及时调休,使护士有较多的时间自由支配,最大化地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保证护理工作有序进行。医院在开展示范病房科室采取了增人、增物、增设备一律不计入科室成本的前提下,并对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好的先进科室和护士进行表彰奖励,今年医院示范病房的护士长获得了全国“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先进个人”,有效推动了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4.4 优质护理服务促使护理质量明显提高在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通过不断完善细节管理,从细微之处改进工作流程,最大限度的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为患者积极主动服务意识明显增强,护理工作更加科学高效,服务满意度显著提升,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服务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护理管理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而优质护理服务工程使各项服务均以患者为中心,从而给患者提供更全程、更优质、更温馨、更安全的护理服务。而护理管理是一种系统化的、持续的、不断提升的过程,必须在医院内创造一种改革创新氛围,卫生部这一举措很好促进了护理活动的持续改变,护士的作用地位很好提高,病人极大受益,社会认可领导满意。

参考文献

第11篇

一、指导思想 :我科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二甲复审”为契机,以“提升职业素质、优化护理服务”为主题,努力为患者提供无缝隙、连续性、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

二、工作目标 以患者满意为总体目标,夯实基础,巩固成果,以病人的要求为工作起点,以病人满意度为工作终点,全面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各项护理工作。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提升服务内涵,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三、工作措施

1、修订各种制度、标准 继续完善修订我院各项规章制度、工作职责、工作流程、疾病护理常规、临床护理服务规范及标准。继续完善修订质控检查标准与方法,完善护理不良事件上报与督查制度,加强对危重病人的管理。

2、全面提升职业素质、优化护理服务

(1)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培训,使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及专业能力得到提高。从“三基三严”入手,每月组织一次业务培训,内容包括中西医基础理论、专科护理、法律法规、服务意识,强化基础护理及分级护理的落实并保证质量。

(2)提高临床护士的实际工作能力,培训专科护理骨干。

(3)加强护理专业技术操作培训。牢固掌握护理基本技能,夯实基本功底,同时组织开展护士技能操作竞赛活动,进一步强化训练,提升临床护理技能操作水平,从而提高护理服务。

(4)加强护士礼仪规范学习。

(5)采取各种形式的学习培训,以提高全院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护士观察病情、落实护理措施、记录护理文书的能力。

3、加强管理,确保护理安全

(1)加强病人重点环节的管理,如病人转运、交接、圧疮等,建立并完善护理流程及管理评价程序。抓住护士交接班、每月一次的护理查房等关键环节,加强护理管理确保目标实现。

(2)加强护理安全监控管理,每月组织科室进行护理安全隐患排查及护理差错、护理投数的原因分析讨论,分析发生的原因,应吸取的教训,提出防范措施与改进措施。

(3)加强科室管理。每周对科室在病房管理、基础护理、护理安全、病历文书书写、护士仪表、消毒隔离等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对存在的问题立即指出并限期反馈,在每月的护士工作例会上进行总结;对优质护理病区进行质量控制

4、夯实基础护理

(1)切实做好基础护理,使护理工作更加规范化。保持病床整洁、无异味、无污迹,物品摆设整齐规范,输液滴数与医嘱相符,勤巡视输液病人,善于观察病人,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严格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

(1)优质护理病区实行弹性排班。工作忙时可加班,闲时可轮休。

(2)优质护理服务病区设立责任组长1名、责任护士3名,每名责任护士护理10名病人。责任护士从入院到出院的各种治疗给药、病情观察、基础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等为患者提供连续、全程的工作,切实做好优质护理服务。

(3)全面履行护士职责。整合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治疗、沟通和健康指导等,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连续的护理服务。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及时与医师沟通,与患者沟通,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提供心理护理。

(4)临床护理服务充分体现专科特色,依据科室特点丰富服务内涵,为病人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保障患者安全,促进患者康复。

5、定期满意度调查

(1)每月组织召开工休座谈会,定期听取患者对优质护 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第12篇

【关键词】 亚健康;中医干预数据库;基础数据;数据结构

亚健康中医干预数据库的研制是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亚健康基础数据库及其数据管理共性技术的研究”的内容之一,而数据结构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数据库的品质和数据管理技术的优劣。因此,我们对数据结构及数据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

1 基础数据结构

1.1 个体情况基础数据

年龄、性别、职业、工作单位、家庭住址、联系电话、家族病史、既往病史、过敏史、婚育情况、嗜好(抽烟、喝酒、其他嗜好)以及居住条件、工作条件、经济状况等。

1.2 症状数据

区分主要症状和次要症状,并制定轻、中、重三级或多级程度评定标准。

1.2.1 躯体症状表现

疲乏无力、肌肉酸痛、关节酸痛、头昏头痛、心悸胸闷、睡眠紊乱、食欲不振、脘腹不适、便溏、便秘、性功能减退、怕冷、怕热、易于感冒、眼部干涩等。

1.2.2 精神心理症状表现

情绪低落、心烦意乱、焦躁不安、急躁易怒、恐惧胆怯、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能集中、精力不足、反应迟钝等。

1.2.3 社会适应能力下降表现

不能较好地承担相应的社会角色、工作学习困难、人际交往频率降低、不能正常地处理好人际关系、不能正常地处理好家庭关系、难以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等。

1.3 体检数据

1.3.1 现代医学检查数据

重点是排除各类疾病,尤其是器质性疾病和精神性疾病。

1.3.1.1 体检

身高、体重、血压、脉搏;眼、耳、鼻、咽喉、口腔五官科常规检查;发育及营养状况、精神状态、肺及呼吸道、心血管、腹部肝脾、神经系统等内科常规检查;皮肤、淋巴结、甲状腺、乳房、脊柱、四肢等外科常规检查;外阴、阴道、宫颈、宫体、附件、涂片等妇科常规检查。

1.3.1.2 物理检查

心电图、X线胸透、B超、前列腺(男)、乳腺(女)等。

1.3.1.3 体液微观筛查

血、尿、便常规检查,蛋白代谢、糖代谢、脂代谢、血尿酸(UA)测定,水与电解质等血液代谢性指标检查;肝脏功能相关酶、胰腺功能相关酶等酶学及其他蛋白分析;肌酐、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二氧化碳结合率等为指标的肾功能检查。必要时进行心肌酶

谱及标志物检查和肿瘤标志物检查。

1.3.2 中医“四诊”数据 可多个选项。

1.3.2.1 望诊

①望神:包括眼神(目光明亮还是晦暗、目珠运动是否灵活、视物清晰还是模糊)、神情(神志清楚还是模糊、思维有序还是混乱、反应灵敏还是迟钝、表情丰富还是淡漠)、气色、体态、有神、少神、失神(精神萎靡、面色无华、目无光彩、眼球呆滞)、神乱(神志不宁、精神抑郁、精神狂躁、意识障碍);②望形:包括强、弱、胖、瘦;③望态:包括动静姿态、异常动作;④望头面:包括头形、动态、头发、面肿、腮肿、面脱、口眼喎斜、面容、面部颜色(主色、客色、病色);⑤望五官:咽喉、颈项、躯体、肢体、皮肤、排出物;⑥望舌:包括舌神(荣、枯)、舌色(淡红、淡白、红、绛、紫、青)、舌形(老、嫩、胖大、肿胀、瘦薄、点刺、裂纹、齿痕)、舌态(强硬、痿软、颤动、歪斜、吐弄、短缩)、舌下络脉、苔质(厚苔、薄苔、润苔、燥苔、腻苔、腐苔、剥落苔、偏全苔、真假苔、有根苔、无根苔)、苔色(白苔、黄苔、灰黑苔)。

1.3.2.2 闻诊

听呼吸、语声和语言;嗅气味(口气、鼻气、体气、汗气、痰涕之气、呕吐物之气、排泄物之气)。

1.3.2.3 问诊

①问寒热:是否发烧、恶风、畏寒、恶寒、潮热、自觉发热体温。②问汗:是否无汗、自汗、盗汗、大汗、战汗、黄汗、头汗、半身无汗、手足心汗、心胸汗多、及周围汗多等。③问疼痛:包括疼痛的性质(胀痛、刺痛、窜痛、固定痛、冷痛、灼痛、绞痛、隐痛、重痛、酸痛、掣痛、空痛;疼痛的部位:包括头痛(整个头部、前额连眉棱骨、后枕痛连项背、头颞或一侧头痛、巅顶痛)、胸痛(胸前“虚里”部憋痛或痛彻臂内、胸膺部位闷痛或伴咳喘)、胁痛、脘痛、腹痛(大腹痛、小腹痛、少腹痛)、背痛、腰痛、四肢痛(肌肉痛、筋脉痛、关节痛)、周身疼痛。④问头身胸腹不适:包括头晕、胸闷、心悸、胁胀、脘痞、腹胀、身重、麻木、疲劳。⑤问耳目与睡眠:是否耳鸣、听力减退、目痛、目眩、目昏、雀盲、歧视,是否失眠或嗜睡。⑥问饮食:是否口渴多饮、渴不多饮、食欲减退、厌食、消谷善饥、饥不欲食、偏嗜食物。⑦问口味:包括口淡、口苦、口甜、口酸、口咸、口涩、口粘腻。⑧问二便:是否便秘、泄泻、便质异常(完谷不化、溏结不调、便血)、排便感异常(灼热、里急后重、排便不爽、滑泄失禁、气坠)、尿量增多、尿量减少、小便频数、癃闭、小便涩痛、余沥不尽、小便失禁。⑨问妇女:包括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不定期、月经过多、崩漏、月经过少、闭经、经色或经质异常、痛经、带下色白、黄带、赤白带、五色带、带下量多、带下气味异常。问男子:包括阳痿、阳强、遗精、。⑩问情绪:包括抑郁、高涨、焦虑、恐惧、烦躁。

1.3.2.4 脉诊

平脉、浮脉、沉脉、迟脉、数脉、洪脉、大脉、细脉、微脉、散脉、虚脉、实脉、滑脉、涩脉、长脉、短脉、弦脉、芤脉、紧脉、缓脉、革脉、牢脉、弱脉、濡脉、伏脉、动脉、促脉、结脉、代脉、疾脉、真脏脉。

转贴于

1.4 辨识数据

亚健康状态辨识的前提原则:任何一个症状持续发作3个月以上,同时排除可能导致该表现的疾病[1]。

1.4.1 症状程度评定数据

基于亚健康的常见临床表现,对其症状程度的客观评价。①疲劳状况评定:主要为疲劳评定量表(FAI)和疲劳问卷(FS)数据。②疼痛状况评定:通过“长海痛尺”测评获得的数据[2]。③焦虑状况评定:主要为焦虑自评量表(SAS)数据。④抑郁状况评定:主要为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版本)数据。⑤睡眠质量状况评定: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测评获得的数据。⑥生活质量状况评定:通过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获得的数据。

1.4.2 体质类型判定数据

采用参考文献[3]研究成果,将人体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特禀质,以及对各类体质相对应的解释[3]。

1.4.3 中医证候诊断数据

①肝气郁结证:胸胁满闷,喜太息,周身窜痛不适,时发时止,情绪低落和(或)急躁易怒,咽喉部异物感,月经不调,痛经,舌苔薄白,脉弦。②肝郁脾虚证:胸胁满闷,喜太息,周身窜痛不适,时发时止,情绪低落和(或)急躁易怒,咽喉部异物感,周身倦怠,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脘腹胀满,便溏不爽,或大便秘结,舌淡红或黯,苔白或腻,脉弦细或弦缓。

③心脾两虚证:心悸胸闷,气短乏力,自汗,头晕头昏,失眠多梦,食欲不振,脘腹胀满,便溏,舌淡,苔白,脉细或弱。④肝肾阴虚证:腰膝酸软,疲乏无力,眩晕耳鸣,失眠多梦,烘热汗出,潮热盗汗,月经不调,遗精,舌红,少苔,或有裂纹,脉细数。⑤肺脾气虚证:胸闷气短,疲乏无力,自汗畏风,易于感冒,食欲不振,腹胀便溏,舌淡,苔白,脉细或弱。⑥脾虚湿阻证:神疲乏力,四肢困重,困倦多寐,食欲不振,腹胀便溏,面色萎黄或白,舌淡,苔白腻,脉沉细或缓。⑦肝郁化火证:头胀头痛,眩晕耳鸣,胸胁满闷,口苦咽干,失眠多梦,急躁易怒,舌红,苔黄,脉弦数。⑧痰热内扰证:心悸心烦,焦虑不安,失眠多梦,便秘,舌红,苔黄腻,脉滑数。⑨其他证型。

1.5 干预数据

1.5.1 非药物干预法

健康教育、戒烟限酒、睡眠调理、心理调适(语言开导法、移情易性法、暗示解惑法、宁神静志法、全德养性法、情趣易性法、交往活动法)、饮食调摄(饮食有节、全面均衡、饮食卫生)、娱乐保健(音乐疗法、放风筝、垂钓、对弈、书法、旅游等)、运动健身(耐力性项目、力量性项目、放松性项目)以及针灸、推拿、按摩、气功等,包括干预机理、方法、效果、饮食配方、适用人群、注意事项等数据。

1.5.2 药物干预法

①纯中药:中成药、汤药、外用药,包括处方、剂量、用法、效果、适用人群、注意事项等数据。②药膳:膳食种类及用量、中药处方和剂量,包括用法、效果、适用人群、注意事项等数据。

1.5.3 其他

亚健康科普教育、预防知识以及研究动态等。

2 数据选择依据及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

2.1 个体情况基础数据是探索亚健康状态引发原因的重要依据

亚健康的流行特点及不同人群亚健康发生因素是亚健康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进行人群亚健康预防及干预的基础。目前,对亚健康区域性发生率、年龄特点、性别特点、职业特征等方面的相关性研究尚待深入,但身心不适应所反映出来的种种亚健康症状则与婚育情况、嗜好、居住条件、工作条件、经济状况等密切相关。因此,个体情况基础数据是其他各项数据的前提数据。

2.2 症状数据是亚健康状态的基本构成要素

亚健康正是由于临床出现一系列的躯体或心理不适而被认识和定义的,亚健康人群反映出的症状数据是中医辨识与干预的基础。

2.3 体检数据是对症状数据性质的确认

亚健康是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既不能达到健康的标准,也不符合现代医学有关疾病的临床或亚临床诊断标准。现代医学检查数据是通过现代检测仪器或方法,用以排除器质性疾病和精神性疾病所获得的信息资料;中医“四诊”数据则来源于应用中医特有的思维与技术手段,所挖掘与提取到的有关潜病态和欲病态的信息,是亚健康辨识评估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体检数据是中医辨识与干预的依据。

2.4 辨识数据是对上述各项数据定性、定量、定位的综合评估

量表的应用克服了主试和被试者主观因素的干扰,可有效控制和减少对亚健康定性、定量评估的误差。体质是由遗传性和获得性因素所决定的表现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上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性,其在病理上表现为对某些病因和疾病的易感性,以及产生病变类型与疾病传变转归中的某种倾向性,体质因素与亚健康具有明显相关性[4-5],体质辨识数据对形成亚健康准确的辨识结论、制定完整的中医干预方案具有重要意义;中医证候诊断数据更是对个体情况基础数据、症状数据、体检数据的抽象与概括,是制定中医干预方案的前提与支撑。

2.5 干预数据是形成辨识结论后的应对措施

辨“证”与论治、诊断与治疗对应相关,辨识数据与干预数据同样如此,缺一不可。

3 按本数据结构设计建成的数据库具有的功能及应用预期

在研究基础数据结构的基础上建立亚健康中医干预数据库,并进一步构建一体化亚健康中医干预基础数据管理与服务平台。

3.1 服务功能

便于医院或体检中心记录亚健康中医干预的全过程;便于亚健康个体自我保健;便于科研人员了解亚健康中医干预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比较、评价亚健康各类型不同干预方法的效果。

3.2 管理功能

管理部门可以通过数据管理平台,便捷地掌握国内各医院或某医院开展亚健康中医干预工作的全貌,并实现相关数据的动态监测与管理。

3.3 功能

可通过亚健康一体化服务平台,将亚健康基础数据库内容进行展示和,如进行亚健康基本常识、预防知识的普及与宣传。

3.4 实现数据的共建与共享

亚健康中医干预数据库推广应用后,医院或体检中心依据症状数据和体检数据进行辨识,依据统一的辨识标准形成辨识结论,并将所产生的电子档案(病历)包括干预措施储存于数据库中,不断充实数据;亚健康个体亦可按同样步骤进行自我辨识,形成辨识结论,并在数据库中查找到适合自己的保健方法。

4 讨论

4.1 关于数据的规范化与标准化

本数据结构系依据中华中医药学会2006年的《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1]中有关亚健康的术语、定义、范畴、分类、常见临床表现、中医常见证候类型、判定标准、综合评定流程等规范,确定亚健康中医干预的基础数据范围;中医“四诊”数据、中医体质分类则分别采用了《中医诊断学》[6]和《中医体质学》[3]中相关标准与规范。因此,基础数据及数据结构规范化与标准化程度较高,按本数据结构建成的数据库易于推广应用,实现数据的统一管理。由于亚健康基础数据种类较多,我们还将采用元数据规则定义的方法对不同类型基础数据加以管理,以适应基础数据类型变化,如对基础数据或其分类的增加、减少、删除、调整,达到亚健康基础数据整体系统有良好的可扩展性与可调性。

4.2 关于数据的关联性

本数据结构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亚健康中医干预指标体系,数据间相互关联。只有通过多数据的综合辨识,尤其是对个体情况基础数据、症状数据定性、定量、定位的准确评估,才可能避免误诊,采取或选用恰当的干预手段,取得最佳效果。就数据本身而言,如何实现对亚健康涵盖范围、症状、证候、干预方法、方药等相关内容进行数据统计与关联分析,同样值得研究。

参考文献

[1] 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6.1.

[2] 陆小英,赵存凤,张婷婷,等.“长海痛尺”在疼痛评估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4):6-7.

[3] 王 琦.中医体质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4] 孙 涛,王天芳,武留信,等.亚健康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6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