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市场主体诚信经营

市场主体诚信经营

时间:2023-11-20 10:29:2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市场主体诚信经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市场主体诚信经营

第1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食品安全;道德建设;法治建设

市场经济是人类社会不可逾越的阶段。我国自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经济和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现阶段社会上有这样的传言说:“在计划经济时期人们可能是吃不饱,现在是吃饱了,却冒着中毒的风险。”当然了我们说这是人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种误读,却是将现阶段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披露的淋漓尽致。

从染色馒头,用石蜡翻新过的陈米饭、到由各种农药和催长素喂大的青菜、各种催熟和膨大的水果,鱼龙混杂地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为什么在媒体报道后,食品安全事故仍频有发生,甚至出现愈演愈烈的情况呢?

一、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食品安全事件背后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市场经济本身的逐利原则。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追逐企业利润仍是最基本的原则。商品生产者参与市场竞争,追求利益最大化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是现阶段频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则暴露了食品行业的一些市场主体一味追求利益,将商品的质量和诚信放在一边。最终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的大量出现。当然问题并不在市场经济本身的逐利原则上,而是人们在追逐利益的方式上,通过各种不正常手段来达到利益最大化是食品安全问题的症结所在。

(二)有些生产经营者职业道德缺失。经过地沟油事件、瘦肉精事件、明胶事件等一连串食品安全危机后,人们对食品安全的信任度急剧下滑,所有这些都说明了食品行业的生产者和经营者缺乏必备的职业道德。欺诈失信,做“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的投机商,这也许会在短期内发些不义之财,但是终究会有受到惩处的那一天。始终如一坚持诚信经营可能并不那么容易,但是只有具备诚信经营的职业道德,才能把生意做成“百年老店”。

(三)相关部门监管不到位。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漏洞太大,而造成食品安全监管漏洞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政府行政部门齐抓不管,每一项工作,都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部门共同管理现象。这就造成比较好管的,或有一定好处的,大家都抢者管。而责任大,问题多的,难管理的,彼此相互推诿,没有主要部门对其进行管理。由此暴露出了食品监管部门众多,职能交叉现象惊人。

(四)立法滞后导致违法成本低廉。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通常都是生产者或经营者故意违法导致。而且我国食品安全领域违法犯罪成本低,因此给违法犯罪分子造成可乘之机。面对违法生产或违法经营带来的丰厚的利益,他们选择铤而走险,于是导致了食品安全事故 “前仆后继”现象的出现。虽然媒体频频曝光,但人们还是存有侥幸心理,一次次地挑战人们的心里承受能力。

以上几点共同导致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因此,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和法治建设是解决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正确途径。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法治建设

(一)道德建设

从前文列举的各种食品安全问题可以看到,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诚信缺失、道德滑坡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阶段。因此,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道德体系是我们需要迫切解决的理论和现实问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就该是道德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市场主体都必须是能够独立经营、自负盈亏和承受市场风险的。这就要求他们对自己的经营行为负完全责任,包括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上承担道义上的后果。否则,他们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难以找到立足之地。现在人们都比较相信品牌的力量,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凡是在经营中坚持诚信为本、注重产品质量、遵守职业道德的商家和企业最终都能做强做大。而那些只注重短期效益,凡是利字当头、违背诚信经营的商家最终定会有翻船的一天。

现如今,对于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有人将其归结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这种观点无异于因噎废食、本末倒置。市场经济本身的竞争机制和逐利原则可能引起人们道德观念的淡化,这是市场经济的负效应。这一点是任何一个国家最初进入市场经济都会遇到的问题。这个问题也只能通过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可得以更好的解决。

因此,对偏离了的道德价值观,如钱本位价值观进行正确引导,树立正确的义利观。是道德建设的根本要求。从每一个市场主体自身出发,坚持诚信为本,追求长远效益,以重拾人们对食品行业的信心,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信心及对整个社会的信任。

(二)法治建设

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除了道德建设外,法治建设同样是必不可少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法治的经济。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治建设有利于形成长期稳定的经济环境。使得市场主体不必担心政策的不稳定带来的不可预测的风险,从而可以使人们根据市场规律进行长期决策,稳定市场秩序。法治建设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序运转的重要保障。

2、法治建设有助于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由于法治的强制规定性,用严厉的惩罚作为违背诚信经济的代价,会给各市场主体以警示作用。通过完善食品安全立法,严格执法来保障我国的食品安全。

因此,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法治是基础而道德建设则是根本。我们要在加强法治的基础上,注重正确的道德价值观的树立。只有将法治与道德建设相结合,才能解决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 傅利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9.

[2] 司艳.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面临的诚信危机[J].经济纵横.

第2篇

一、以工商监管为主体,形成三级齐抓共管局面,把好食品市场准入关。

_、加强食品市场巡查,促进市场监管和职能到位,维护食品市场秩序。

该局以食品经营经济户口为基础,按照乡村、农贸市场、自然村区位等将管辖区域进行了巡查,采取定区域、定人员、定任务、定奖惩,对管辖区域和目标任务实行分片包干到组,落实目标责任到人,强化巡查检查,巡查中,要求每周每组不少于两次,巡查中要着重开展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对未发现有违法违章行为,正常开展经营活动的市场主体进行登记;二是收集食品市场主体的信用信息;三是发现违法违章行为随时向辖区分局反馈;四是帮扶企业、调解纠纷,行政指导等。对不履行索证索票制度、不遵守食品安全监管自律措施的食品经销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我们也采取了相应措施:一是责令下架。对不遵守自律措施、不索证索票的,立即停止其经营行为,限期让经销单位向供货商索取有效证照和票据,逾期未补办的责令其商品下架;二是就地封存。对食品经营单位不遵守食品安全监管自律措施,涉嫌经销不合格产品的,暂时停止销售并依据《产品质量法》和《食品卫生法》就地封存所经营的所有食品;三是质量检验。对购货渠道不明、来源不清,又不能提品质量检验报告的,对其本批次的食品进行抽样,送有关部门检验;四是立案查处。对不遵守食品安全监管自律措施,销售假冒伪劣、超期变质不合格商品的经营单位,我们坚决进行了立案查处,毫不手软。帮助自律户将相关制度措施规范上墙,使食品市场安全监管和企业自律工作得到了进一步规范。企业自律制度,逐步得到了企业、个体户的配合和认可。

提品质量检验报告的,对其本批次的食品进行抽样,送有关部门检验;四是立案查处。对不遵守食品安全监管自律措施,销售假冒伪劣、超期变质不合格商品的经营单位,我们坚决进行了立案查处,毫不手软。帮助自律户将相关制度措施规范上墙,使食品市场安全监管和企业自律工作得到了进一步规范。企业自律制度,逐步得到了企业、个体户的配合和认可。

该局还注重做好以下工作:一是了解和掌握辖区内市场主体的基本情况看市场主体是否准入合法;二是监督和规范市场主办者的经营行为,促使其与市场经营者签订责任状;三是严厉打击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假冒伪劣食品;四是宣传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进行有关法律法规培训,倡导鼓励和支持诚信经营,构建信用体系;去年以来共评出__名诚信经营户六是由信息中心处理人员将巡查工作的信息资料整理成“经济户口”档案材料并输入经济户口数据库,作为档案资料,并不断补充信息资源,使之全系统互联共享;与此同时引导市场主体遵守工商行政管理有关法律法规并进行法律法规咨询、服务,为经营者、消费者排忧解难。通过开展巡查,落实巡查任务,使食品安全工作监管关口进一步前移,推进了职能到位。

_、充分发挥_____网络快速反应能力,切实搞好申诉举报受理。

××分局注重发挥_____申诉举报网络快速、敏捷、警示的能力和作用,通过采取四项措施,受理申诉举报食品质量、反馈信息,促进监管各项制度的落实。

_、充分发挥基层工商分局的监管作用,努力维护市场秩序正常运行

一是严把经营主体资格及食品进货渠道准入关;坚决取缔无照经营行为及销售假冒伪劣食品行为,实行“四级连动”局长、组长、办事员、经营户签订安全责任书;对本辖区的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有详细的工作计划;二是制定切合实际的食品卫生巡查制度,并认真填写巡查日记及相关的食品卫生安全工作记录;三是完成县局下达的食品安全检测室抽检任务,并按季度对辖区内食品卫生安全情况向县局做出书面评价报告;四是加强辖区内食品经营户登记造册及划区责任管理。各巡查组认真履行监管职责,严格监管执法,有效抓好了食品安全工作,保证了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以经营者自律为主线,发挥宣传优势和协会引导作用,调动食品经营主体的积极性。

_、××分局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食品经营者自律意识,自觉借助食品经营主体和全社会的力量,营造齐抓共管食品安全良好氛围。

首先,通过召开食品经营者代表座谈会、抓圩镇为试点等方法,教育和引导食品经营者牢固树立食品安全意识,即树立出售有害食品就是图财害命的意识;树立发挥内在因素的自律和责任意识;树立职业道德和诚信经营的意识,自觉把食品卫生安全准入的关口提到入市前沿。其次,推广并建立了重点食品厂场挂钩、厂地挂钩制度、市场索票制度、不合格食品退出制度、食品进货查验制度等四项制度,规范了食品经营行为。

_、发挥个协分会作用,搞好自我教育管理。

在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过程中,××分局十分重视个协行业小组的作用,要求把教育和引导食品经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搞好食品安全经营作为协会工作的重中之重,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成立领导小组,指定专人负责,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监管。坚持定期和不定期深入辖区内食品经营企业和场所,抓好教育,抓好引导,抓好评比,抓好自律。

三、以社会监督为保障,广泛征求意见,增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透明度。

_、建立政务公开制度。将食品安全执法、查办案件情况通过报刊、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介,及时向社会公开披露。

_、充分利用消费投诉平台作用,认真对待群众举报投诉受理工作。各维权组织形成相互沟通、快速反映的信息反馈网络。消协和各维权站建立值班制度,随时受理群众举报投诉,认真解决并向经营者反馈信息,够立案查处的及时反馈到分局查处。

_、聘请食品质量安全义务监督员。对监督员进行专门培训。把食品质量安全的有关知识教给他们,依靠他们发现问题,反馈信息,协助工作。对工作积极贡献较大的给予奖励。

第3篇

一、指导思想

以十精神为指导,继续深入开展“六五”普法依法治理活动,提高居民群众的守法意识和道德素质,保护守法企业,规范经济秩序,净化市场环境,为人民群众营造安全放心满意的消费环境和健康文明的居住环境。

二、目标任务

创建“遵纪守法、诚信经营、文明经商一条街”活动,要结合镇实际情况,围绕“环境优美、管理规范、治安良好”的目标,逐步培育更多“遵纪守法、诚信经营、文明经商”的市场主体,同时强化法制宣传教育,不断提升居民的守法意识和道德素质,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消费环境和法治环境。

三、工作措施

(一)明确责任,齐抓共管

创建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增强大局意识,密切配合,把创建工作做为提高服务能力和优化发展环境的具体途径,既要各负其责、各尽其能,又要齐抓共管、协作配合,把创建活动和日常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推动创建工作稳定、协调、健康、可持续开展。

(二)加强法制宣传,注重舆论引导

镇“遵纪守法、诚信经营、文明经商一条街”创建活动,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持续时间长,同时事关居民的切身利益。在创建过程中,领导小组和各成员单位,尤其是宣传办和司法所要加强宣传工作,广造社会舆论,层层发动部署,充分调动居民和商家的积极性,为创建活动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三)突出重点,整体推进。根据镇实际情况,确定一条主要街道为“遵纪守法、诚信经营、文明经商一条街”进行重点管理,在全面部署、普遍发动的基础上,首先抓好镇各机关、企业单位的创建工作,并以此为示范,带动其他商家和居民开展创建工作。要在完善基础设施、保持镇容镇貌整洁的同时,坚持把提高居民的法律素质和商家的服务质量做为根本任务,长期不懈的抓下去。把创建工作和创建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和单位活动有机结合,在管理工作取得成效基础上,全面拓展延伸。

第4篇

蹄疾步稳推进放心舒心消费城市创建工作

遂宁市放心舒心消费城市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

今年3月,遂宁市被批准为全省“放心舒心消费城市”创建试点市。根据省创建推进领导小组工作要求,市委、市政府坚持“绿色引领”发展战略,围绕“绿色消费、放心舒心在遂宁”总体目标,厘清创建思路,细化创建举措,压实创建责任,蹄疾步稳推进全市“放心舒心消费城市”创建工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政府全力主导,构建“13526”创建模式

将“放心舒心消费城市”创建工作纳入全市“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政府办实事项目、地方财政预算、全市诚信体系建设和政府目标绩效考核,与推进“六大兴市计划”打造多点支撑的消费增长格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多城联动”创遂宁名片等工作相融入,成立了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市委宣传部、市政府办、市工商局、市商务局等31个部门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领导小组,着力构建市政府主导统筹,市监察局、市效能办、市目督室等3个部门督促落实,市委宣传部、市发展改革委、市工商局、市经信委、市商务局等5个牵头部门集中推进,市农业局、市旅游局、市食药监局、市卫计委等26个市直部门深入实施的“13526”创建工作模式。

二、推行“痕迹”管理,确保创建工作成效

出台创建工作台账管理制度,各创建单位制定的与创建工作相关的文件制度、工作进展情况、宣传报道信息等每月及时报送市创建办汇总,市创建办建立全市创建工作台账,对创建工作实行“痕迹”管理,对不按要求报送台账的单位进行全市通报批评。同时,建立创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联络员制度、督查督办制度、应急管理制度和工作情况通报等制度,对部门联席会议召开方式和程序、部门联络员的工作职责、督查督办的内容和程序、消费维权应急处理程序和时限、情况通报的类型和范围等进行具体规定。为层层压实创建工责任,市政府对创建工作进行单项考核,考核结果与单位年度绩效目标考核挂钩。目前,我市已出各项创建制度 4个,编发创建工作动态4期、情况通报1期,对创建推进不力的部门和单位进行了点名通报,并要求限时整改落实到位。

三、紧扣绿色消费主题,深入实施“三大工程”

一是围绕“绿色消费”主题,实施“绿色工程”。在创建中突出遂宁特色,坚持“绿色引领”,引导消费者树立绿色健康消费理念。打造绿色消费环境,大力培育新兴消费热点,加快市场改造升级,推进物流园区建设,积极参加绿色产品市场拓展活动;与市绿色经济发展办公室等部门共同研究制定我市促进绿色消费指导意见、出台我市《绿色产品》目录;发挥绿色生态优势,实施“绿色品牌工程”,以“遂宁鲜”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为龙头,彰显绿色农业发展理念,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培育一批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节能环保及新能源领域的示范性绿色品牌,积极推动达到国家约束性指标要求的企业,申报中国质量奖、四川质量奖、市政府质量奖。二是围绕“和谐消费”主题,实施“和畅工程”。倡导和谐消费理性维权,完善维权网络畅通申诉渠道,开通线上线下消费维权一体化,在3个创建示范街区、示范企业聘请有影响、有威望的社区工作者和法律工作者设立消费纠纷调解工作室,已启动运用12315系统建立消费纠纷调解视屏系统20个;整合市级部门消费投诉举报热线14条;在全市法院系统开展“消费纠纷专项审判活动”和消费纠纷巡回法庭工作,提升消费维权社会共治效能。三是围绕“诚信消费”主题, 实施“诚信工程”。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契机,通过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体系,企业诚信经营“红黑榜”,开展“百城万店无讲诚信”主题实践活动,抓住“3.15消费者权益日”“6.14信用记录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诚信宣传、组织和发动群众参与道德评价等措施,提升全社会诚信意识。目前,市文明办已牵头组织向社会诚信经营企业“红黑榜”3期。

四、地区行业先行,积极引领示范创建

根据创建规划,我市在船山区、遂宁开发区、河东新区探索试点“一条街、一个行业、一个企业”示范创建模式;同时抓住行业创建先行,在我市保险行业、投融资行业、快递行业、餐饮行业、家居建材行业齐推放心舒心消费城市试点创建,以行业带动企业,倒逼市场主体诚信经营、遵纪守法。目前,我市船山区运用政府微信公众平台向全区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各市场主体发出创建“放心舒心消费城市”倡议书,在中央商务区步行街、喜盈门建材城、家福来电器有限公司积极开展示范街区、示范行业和示范企业创建活动。河东新区开通消费维权绿色通道,建立小额预先赔付制度,制定“红橙黄”三色消费投诉处理预警机制,在五彩缤纷路商业区规范经营户240户,设置诚信经营承诺公示牌240块、12315消费提示牌100个,发放宣传资料600余册。遂宁开发区积极推进综合执法,实行整体划一监管。围绕消费者反映强烈的消费热点问题,组织区质检、工商、食药监等执法部门对婴幼儿用品、电动自行车、牛奶、月饼等商品开展质量抽检297个批次,对抽检结论显示销售不合格商品的商家,全部予以立案查处。市保险行业协会积极开展“诚信消费、放心保险”创建活动。市快递行业协会制定了全市快递行业创建标准,在全市先期选取了8家行业基础较好、具有一定品牌效应的企业开展“放心舒心快递”创建。市交运局、市出租车行业协会以问题为导向,在主城区建立了出租车从业人员信用监管体系,将全市7家运营公司旗下1885名巡游出租车从业人员分散在各个政府部门的信息归集到遂宁市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系统,对严重失信的从业人员实行市场禁入。

五、加强舆论引导,营造浓厚创建氛围

结合文明城市创建经验,我市制定了创建工作宣传总体方案,通过电视、广播电台、《遂宁日报》、 “遂宁新闻网”、“四川新闻网”、微信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积极宣传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创建工作开展情况。在《遂宁日报》开辟创建专栏,在遂宁人民广播电台开展“两心创建•我们在行动”热线访谈活动。目前,省市级新闻媒体先后宣传报道我市创建工作40余次。面向全国征集了创建宣传语,并从征集到的1000多条创建宣传语中最终评选出“诚信点亮一座城、舒心消费在遂宁”等4条原创宣传语广泛开展宣传。同时,积极开展金融消费进校园、食品企业和餐饮消费体察、和谐医疗等活动,组织文艺宣传队到广场、进学校、入社区进行宣传演出,先后在四川职业技术学院、犀牛堤广场等地演出10余场(次),发放各种宣传手册600余册、宣传资料8000份,在全市营造了浓厚的创建氛围。

目前,我市创建工作已全面铺开,但由于“放心舒心消费城市”创建是一项全新的系统工程,当前我市创建工作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创建指标体系不健全;消费维权快速调处机制不完善;创建工作进度不平衡;消费者对创建认知度还不高。按照我市创建工作规划,下一步我们将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快制定指标体系。突出“绿色消费、放心舒心在遂宁”总体目标,围绕加强产(商)品质量安全、提升消费环境安全度、营造绿色消费环境、推进“诚信遂宁”建设、构建市场监管统一协作机制、形成维权共治机制、保障创建责任落实等方面细化创建指标,落实每一项指标内容、要求、时限和分管领导、牵头部门、责任部门,制定比较完善的创建指标体系。强化社会组织评价作用,委托第三方机构适时对全市创建成效作出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对创建指标进行补充、完善。

二是规范维权站点建设。不断规范“12315”和“一会两站”基础建设,完善“12315”热线及质量、旅游、价格、交运、食药、商务等部门和银行、水、电、气、通讯等公用事业单位咨询投诉热线融合机制,坚持把街道(社区)、行业、企业作为创建活动主体,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段,不断完善“互联网+视屏”消费纠纷视屏调解系统,引导消费者及时维权、理性维权;聘请律师、社会法律工作者、“3.15”志愿者等各方人士在示范街道(社区)、大型超市、大型企业等场所成立消费维权工作站点,倒逼经营者守法经营、诚信经营。

第5篇

今年4月,*省政府了*建设国际旅游岛的目标计划,国际旅游岛建设分为3个阶段性目标,2013年,建成国际旅游岛的雏形,2018年,基本建成国际旅游岛,到2028年,建成世界一流的国际旅游岛。为适应“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要求和发展思路,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省工商局制定了10项措施。

这10项措施分别为:

一、营造*和谐诚信的旅游消费环境。开展创建“*省旅游消费诚信示范单位”活动,工商、旅游部门对连续3年在旅游经营过程中,诚信经营且没有违法行为的企业和单位,公示为“*省旅游消费诚信示范单位”。

二、引导旅游行业开展优质服务活动。大力支持旅游部门在全行业开展“*省优质旅游服务计划”活动,凡被旅游部门向社会推介的优质服务旅游购物点、旅游酒店、旅游景区和旅行社,列为工商部门优先服务对象,实行专办员跟踪服务制度,并由每年年检一次改为每3年年检一次。

三、支持大型外资旅游企业和各种新型旅游业态进入*市场。

四、培育*旅游优质品牌。树立旅游行业商标意识,大力推进旅游特色产品著名商标的认定工作,3年内认定的旅游行业著名商标数量不少于30件,并为争取驰名商标认定提供各项基础。

五、规范旅游市场主体准入行为。对旅游市场主体及旅游珠宝玉器商场实行总量控制,凡从事旅行社经营业务的,必须先取得旅游部门颁发的许可证后,方可核发营业执照。违反规定从事旅行社业务的,按超经营范围依法从严查处。坚决打击各种变相从事旅行社业务的违法违规行为。

六、完善旅游市场长效监管机制。以旅游土特产经营店、珠宝玉器经营店、海鲜大排档和以接待团队为主的演艺场所为重点监管对象,全面落实旅游市场经济户口管理、旅游市场重点商品准入、旅游企业信用分类监管、旅游消费服务内容及价格明示、旅游市场12315进场进店等制度,促进行业自律,规范经营秩序。

七、建立旅游服务、旅游投诉联动工作机制。按照“有诉必接、接诉必查、查诉必果”的工作要求,积极整合*和*旅游消费维权服务资源,建立快速反应的旅游消费维权机制。

八、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工作的协调和互动。积极会同旅游部门定期对旅游市场的经营秩序进行综合巡查。定期通报监管工作信息。对旅游部门依法吊销旅行社经营资格许可证的,工商部门一概责令办理变更手续;对拒不变更的,依法吊销营业执照。对旅游部门建议吊销营业执照的,工商部门依法予以吊销。

第6篇

今年4月,××省政府了××建设国际旅游岛的目标计划,国际旅游岛建设分为3个阶段性目标,2013年,建成国际旅游岛的雏形,2018年,基本建成国际旅游岛,到2028年,建成世界一流的国际旅游岛。为适应“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要求和发展思路,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省工商局制定了10项措施。

这10项措施分别为:

一、营造××和谐诚信的旅游消费环境。开展创建“××省旅游消费诚信示范单位”活动,工商、旅游部门对连续3年在旅游经营过程中,诚信经营且没有违法行为的企业和单位,公示为“××省旅游消费诚信示范单位”。

二、引导旅游行业开展优质服务活动。大力支持旅游部门在全行业开展“××省优质旅游服务计划”活动,凡被旅游部门向社会推介的优质服务旅游购物点、旅游酒店、旅游景区和旅行社,列为工商部门优先服务对象,实行专办员跟踪服务制度,并由每年年检一次改为每3年年检一次。

三、支持大型外资旅游企业和各种新型旅游业态进入××市场。

四、培育××旅游优质品牌。树立旅游行业商标意识,大力推进旅游特色产品著名商标的认定工作,3年内认定的旅游行业著名商标数量不少于30件,并为争取驰名商标认定提供各项基础。

五、规范旅游市场主体准入行为。对旅游市场主体及旅游珠宝玉器商场实行总量控制,凡从事旅行社经营业务的,必须先取得旅游部门颁发的许可证后,方可核发营业执照。违反规定从事旅行社业务的,按超经营范围依法从严查处。坚决打击各种变相从事旅行社业务的违法违规行为。

六、完善旅游市场长效监管机制。以旅游土特产经营店、珠宝玉器经营店、海鲜大排档和以接待团队为主的演艺场所为重点监管对象,全面落实旅游市场经济户口管理、旅游市场重点商品准入、旅游企业信用分类监管、旅游消费服务内容及价格明示、旅游市场12315进场进店等制度,促进行业自律,规范经营秩序。

七、建立旅游服务、旅游投诉联动工作机制。按照“有诉必接、接诉必查、查诉必果”的工作要求,积极整合12315和12301旅游消费维权服务资源,建立快速反应的旅游消费维权机制。

八、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工作的协调和互动。积极会同旅游部门定期对旅游市场的经营秩序进行综合巡查。定期通报监管工作信息。对旅游部门依法吊销旅行社经营资格许可证的,工商部门一概责令办理变更手续;对拒不变更的,依法吊销营业执照。对旅游部门建议吊销营业执照的,工商部门依法予以吊销。

第7篇

当前我国的“诚信危机”之所以构成危机,是因为其产生范围广、影响深,阻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在温州,诚信机制的缺乏使温州企业尝尽苦头。20世纪80年代及90年代初期,温州人的产品与服务几乎是假冒伪劣的代名词。那时,温州产品被全国不少城市的商场拒之门外,温州企业饱尝信用缺失之痛。

温州民营经济占全市GDP的80%以上,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必须以信用为基本准则,创造并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经济环境。此外,作为市场经济的先发地区,温州日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也从客观上要求加快信用建设。

缺乏诚信机制对温州经济的良性运转的制约

温州这几年经济发展很快,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温州GDP年增长速度为17.8%,同期全球的经济增长3%,我国为9%,浙江省为12%。然而,信用缺失曾经给温州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负面影响和严重的后果。

信用危机导致全社会交易成本上升,交易效率下降

在温州市场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由于信用缺失,全市经济受到市场和名誉的双重打击。不少地方拒售温州产品,对温州产品的不信赖,大大增加了交易费用,提高了交易成本。诚信危机增大了市场交换风险,降低了经济运行效率,使市场交易对象与范围大大缩小,从而妨碍了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降低了经济运行的速度与效率,使经济增长受损。

在深刻吸取了曾经一度猖獗的区域性制假售假、恶性竞争,造成区域品牌声名狼藉的惨痛教训后,温州市痛定思痛,于1994年提出了“质量立市”的战略,并颁布《温州质量立市实施办法》,以扭转信用危机对温州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

“信用危机”阻碍温州赶上国际先进水平

市场经济本身就是信用经济,它是建立在经济信用基础之上的。马克思·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反复强调“信用就是金钱”,经济信用一向被视为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是推动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基石。事实反复证明,无序的市场不可能维系持久的繁荣,不讲信用的短期行为可能获益于一时,但最终必定以长远利益受损为代价。

我国已加入WTO,经济建设已与国际接轨,现阶段温州的企业又进一步面临国内竞争和国际竞争,怎样进一步让外界认可温州的产品,使温州彻底走出信用缺失阴影,是摆在政府和企业面前的新课题。温州目前有四五十万人在海外定居或做生意,温州每年都有大量产品销往国际市场,温州还要吸引国际资本和技术,在这些合作中信用就像一张国际“名片”。

温州民营经济的产权与治理机制以及运行状态对诚信机制的影响

民营企业对最大化利益的追求无法直接产生道德与诚信

亚当·斯密曾经预言:市场经济中每个自私自利的、寻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的行为会产生出比人们预想大得多的公益。在亚当·斯密看来,“利己”是经济人经济行为的出发点和目的地,“利他”则是连接这一出发点和目的地之间的途径。

按照亚当·斯密那个著名的假设,市场中“经济人”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怎样合理地获得利润的“最大化”?市场经济的秩序实际上就是在这个“合理”的范围内建立起来的。但是,这个“合理”只是一个平均的条件,如果每个市场主体及个人都诚实守信,那么大家得到的利益就会表现为平均利润。而实际的情况是,在市场竞争中每个人都必须超越别人,必须在竞争中战胜对手,否则就会被竞争者击败。如果人们都去遵守规则而不去超越规则,就得不到超额利润。在这样的市场竞争条件下,一旦缺乏法律和道德的约束,就很容易出现投机取巧、搭便车的现象。我们由此可以推断温州成千上万的民营企业本身对利益的追求是无法直接产生道德与诚信的。

温州家族制的产权安排难以建立市场经济契约、信用关系

“诚信危机”在温州之所以特别突出,这与温州的民营经济有密切的关系。我们必须深刻分析造成诚信缺失的制度安排,进而重构符合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有效制度体系。

从历史上的产权制度发展看,有宗法制、种姓制与契约制。所谓宗法制,是指以家族为中心,按血缘关系的远近区别亲疏的法则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所谓种姓制,实际上是指一种等级世袭制。即属于某种等级的公民有权世袭其等级。这种制度既有浓厚的血缘特性,又有如同鸿沟般的等级制(表现为“种”)特性,是两者结合的产物。所谓契约制,是指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作如同做生意时的商品交换的关系,由此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社会制度。因此,契约制兴盛是与发达的商品经济相联系的。

温州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与商品生产相适应的契约关系、信用关系和信用意识没有充分发育。温州家族制的产权安排,属于一种血缘关系,不是一种契约关系,因而是一种宗法制。以个人信任、人情、关系、面子为重要非契约特征的血亲与非血亲关系是家族化合伙创业企业的最主要特征。它特别地体现在创业成员间的个人信任程度和权利义务关系等要素上,家族化合伙创业企业成员间普遍存在高于纯市场缔约企业成员间的个人信任关系。在温州,职业经理很难进入企业,缘于家族企业对家族外的外人很难相信。实际上,家族化是对市场调节能力不强等多种市场不完备因素的一种反应。

另外,民营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严格的产权法律保护,从而造成了所谓的“无恒产者无恒心、无恒心者无信用”的状况。

温州企业没有完全进入品牌制胜阶段也妨碍诚信机制的形成

经过多年的努力,温州虽然在鞋业、服装、电器等领域涌现出一大批闻名国内外的品牌。产品先后有7个商标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称号,占了全省的1/4。全市1000多家企业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占了全省1/4强。但是温州企业没有完全进入品牌制胜阶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是企业良好社会形象的重要内涵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强化品牌战略,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看不见的手”的市场净化作用来维护市场秩序,将会给市场主体的理性预期提供一个正确的依据,企业和个人的失信行为也才有可能被有效遏制。

建立诚信机制,解决诚信危机,促进温州经济发展

要解决诚信危机,一方面要强调正规约束,尽快推动社会政治体制、经济体制与市场规则的完善,健全法制,实现真正的法治;另一方面,必须加强非正式约束,注重人们的道德与价值观念导向,将经济建设与人的素质提高结合起来,建立以诚实信用原则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伦理,才能有效地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的完善。

为创建“信用温州”,温州制定了3年、8年的战略部署,以建立政府为主导的社会信用体系,包括个人信用体系、企业信用体系、政府信用体系,形成一个完备的信用系统。通过8年左右的努力,基本形成符合国际惯例、较为完善的信用体系、信用管理制度和管理手段,企业信用能力普遍较高,个人的经济社会活动基本遵循信用规则,政府有较高的信用度和信用形象,信用中介机构和信用服务业比较发达,并使诚实守信成为社会风尚。依照这一发展目标,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解决温州的诚信缺失问题。

通过正式约束解决诚信危机

推动中介机构的发展,建设高水平的信用服务公司实施“信用温州”必须有健全的信用中介服务机构。前不久,温州在全国率先成立股份制性质的温州信用中心,采用国际信用标准,根据企业近3年的表现,评定其信用等级。目前,已有当地28家知名企业名列其中。

今后温州应该加强在征信、咨询、评估等方面的工作。在初始阶段,用行政手段推动联合征信的创建和发展,成立资信公司,作为第三方中介机构,采用市场化机制开展信用联合征信业务。资信公司按企业机制运营,信息采集和征信服务都实行有偿办法。同时有关部门要按照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发挥商会、协会以及企业的作用,逐步推进社会信用调查、信用评估和信用担保等中介服务机构的建设,促进信用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政府应加强信用管理,建立信用信息管理系统,为“信用温州”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一是发挥政策优势,利用政策的导向和感召力,完善重塑信用关系制度,规范市场行为和秩序;二是政府要树立公正廉政形象,从自身最薄弱的环节入手,制定整改措施,完善制度建设;三是根据各主体信用信息管理的需要,建立一个技术先进、功能完善、运作灵活的诚信网。凡是与信用有关的各种信息都纳入诚信网数据库,使诚信网成为名副其实的信息数据库和信息权威机构,实现信用资料的查询、交流及共享的社会化。

民营企业要建立诚信经营的自律机制全社会企业诚信经营的实现,是通过一个个企业来完成的。近几年,温州的“正泰”、“德力西”、“美特斯.邦威”等一批知名企业就是靠“企业信用”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为此,企业必须建立诚信经营的自律机制。一是认真制定诚信经营准则。不少温州民营企业由于规模狭小,缺乏自律机制。而通过制定明确的诚信经营准则,使企业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使命,让职工愉快地接受企业的诚信经营准则,把企业的诚信经营准则转化为职工的自觉行动;二是企业家群体应注重自律垂范。企业诚信经营准则由企业家群体制定,企业家群体应率先执行企业诚信经营准则;三是要加强诚信经营教育。企业要有效实施诚信经营,必须在企业内部实施诚信经营教育,丰富职工的诚信经营知识,提高他们诚信经营水平。

建立与完善法律保障体系,加强执法力度,增强对失信行为的成本约束在经济活动中,经济主体行为的选择,主要是从收益和成本两个方面来考虑的。一般情况下,只有收益大于成本,经济主体才会付诸行动。同样,失信行为的发生决定于其带来的收益和失信成本的大小。所谓失信成本,是指失信者因失信行为而付出的代价。失信成本主要包括道德成本、经济成本和法律成本。当失信成本小于失信收益,失信行为有利可图时,经济主体有可能选择甚至主动选择失信行为,失信现象就会大量发生;而当失信成本大于失信收益,失信行为无利可图,并可能给行为者带来损失和制裁时,经济主体就会根据趋利避害的原则,尽量避免失信行为,从而促进信用环境的好转。

为增强对失信行为的成本约束,温州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失信惩罚机制:要建立社会公示制度,不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如果出现恶意逃废债务、失约失信,经公证鉴定,受损方均可通过媒体的进行公示,督促其自觉守信履约,形成社会信用监督;要建立被吊销歇业的企业“死亡档案”,防止这些企业再次在社会上搞信用欺诈;要在评比信用优良企业的基础上,继续完善奖励措施,让获得较高信用等级的企业享受贷款、税收、评优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第8篇

第一条为加快园林绿化建设市场信用体系建设,规范园林绿化建设市场,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提高诚信经营的意识,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招标投标违法行为记录公告暂行办法》、《建筑市场诚信行为信息管理办法》、《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及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园林绿化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转发市建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国有投资建设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等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市园林文物局负责本市园林绿化建设市场主体信用管理工作。

市园林文物局成立市园林绿化建设市场信用管理领导小组,下设信用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信管办),具体负责园林绿化建设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的采集、处理和管理,并根据需要提供信用信息查询。

市绿化管理站、市园林绿化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等机构(以下简称管理机构),按照职责分工做好园林绿化建设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的采集和记录等工作。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园林绿化建设市场主体是指在市区范围内参与园林绿化建设市场活动的企业法人,包括建设、施工、监理、造价咨询、招标、工程检测、设计(勘察)等单位,以下统称企业。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园林绿化建设市场主体信用信息,是指企业的基本信息、企业在市区园林绿化建设过程中产生的与信用有关行为的记录及其他诚信记录信息。

第五条园林绿化建设市场主体信用管理应当遵循独立、客观、公正、公开的原则,尊重企业和个人隐私,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第二章信用信息分类与采集、记录第六条园林绿化建设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系统由身份信息、良好信用信息、提示信用信息、不良信用信息、统计汇总信息等构成。

第七条身份信息是指企业自身的基本情况,包括下列内容:

(一)企业登记注册的基本情况;

(二)企业的资质等级;

(三)企业的经营状况;

(四)企业的信用及其评估记录;

(五)依法登记的其他有关企业身份的情况;

(六)企业技术人员情况;

(七)企业机械设备情况;

(八)外地企业在杭分支机构的基本情况。

第八条良好信用信息是指企业在园林绿化工程建设过程中严格遵守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规章或强制性标准,行为规范,诚信经营,自觉维护园林绿化建设市场秩序,受到市级以上奖励、表彰,所形成的良好行为记录。包括下列内容:

(一)企业受到市级及以上党委、政府和园林绿化等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工程管理部门的通报表彰及表扬情况;

(二)被评为市级及以上“守合同、重信用”企业;

(三)工程获得质量安全和文明施工等奖项;

(四)社会中介机构认定的体系论证;

(五)企业受到市绿化行业协会和省及以上园林学会评奖;

(六)企业积极参与市场活动所形成的其它良好行为记录。

第九条提示信用信息是指企业在园林绿化建设过程中不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及其他不规范行为所形成的行为记录。

第十条不良信用信息是指企业在园林绿化工程建设过程中违反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规章或强制性标准和执业行为规范、规定,经查实的不良行为记录以及其他严重违规、违纪的行为记录。下列情形记录为不良信用信息:

(一)符合建设部制定的《全国建筑市场各方主体不良行为记录认定标准》的行为记录;

(二)根据《招标投标违法行为记录公告暂行办法》受到行政处理的行为记录;

(三)受到市级及以上行政主管部门行政处罚的行为记录;

(四)受到市级及以上行政主管部门书面通报批评的行为记录;

(五)被媒体曝光经查实的不良行为记录;

(六)因拖欠民工工资引发的的行为记录;

(七)其它严重违规违纪行为记录。

第十一条统计及汇总信息包括下列内容:

(一)各类项目业绩的统计及分析;

(二)信用信息的统计及汇总。

第十二条提供信用信息的单位应对其提供的信息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信息采集和记录按照下列规定进行:

(一)身份信息,由企业自行上报,经信管办审核后录入信用信息系统;

(二)良好信用信息由管理机构提供或企业自行上报,经信管办审核后录入;

(三)不良信用信息和提示信用信息由管理机构提供,经信管办审核后录入。

第十三条信管办应当将采集认定的信用信息及时、准确地录入相应的信用信息系统,对企业及管理机构提交的信息确认并实时追加、修改、更新和维护,对信息数据实行动态管理,保证信息及时更新。

第十四条园林绿化建设市场主体可以查询本企业的所有信用信息。

企业认为本企业信息与事实不符的,可以向信管办提出变更或者撤销记录的书面申请,信管办应当在接到申请后的5个工作日内,将申请事项转至提供信息的管理机构,该管理机构应该在15个工作日内提出处理意见报信管办,由信管办作出维持、变更、撤销记录的决定并告知申请人,根据决定及时对该项记录进行修改。

第三章信用信息有效时限第十五条园林绿化建设市场主体信用信息数据库系统由适时信息数据库和存档信息数据库组成。

第十六条适时信息数据库中的信用信息期限根据不同的信息种类设定:

(一)身份信息不设定公示期限;

(二)良好信用信息公示时间为24个月,以证明文件上载明的日期为起始时间,证明文件上无明确日期的,以公布时间作为起始时间;

(三)提示信用信息不对外公示,在适时信息数据库中保存,从信息录入之日起12个月提示期内,本企业可以查询;

(四)不良信用信息公示时间为12个月,以证明文件上载明的日期为起始时间,证明文件上无明确日期的,以公布时间作为起始时间;

(五)统计信息为最新的各种信息的统计结果汇总。

不良信用信息审核后5个工作日内公示;提示信用信息审核后3个工作日内录入。

适时信息数据库中的信用信息公示期、提示期届满后,其信息自动转入存档信息数据库。

第十七条存档信息数据库中的信用信息是指最近一定期限内记录的企业信用信息。其信息记录期限按照下列规定设定:

(一)身份信息的记录期限至企业终止为止;

(二)其它信用信息保存期为3年,从适时信息数据库转入存档信息数据库之日计算。但法律、法规或规章要求对企业的限制和存档期限有其他要求的,依照其他要求的期限存档。

第十八条信管办应当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保证信用信息系统的运行安全;定期对信息数据库进行备份,防止信息丢失。

第四章信用管理第十九条园林绿化建设市场主体的良好信用信息、提示信用信息和不良信用信息记录依照本办法有关标准(具体见附件一、二、三)进行认定或加分、扣分(简称记分),其累计记分情况作为企业年度信用记分排行的主要依据。

企业信用记分周期为12个月,从当年度的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信管办可根据实际情况和有关政策,对本办法附件的记分标准适时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

第二十条企业年度信用记分排行结果为企业申请加入政府投资项目预选承包商名录的重要依据,同时也作为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对企业进行日常监督管理、表彰评优依据之一。

第二十一条企业不良信用信息正在受公示或提示信用信息提示期内累计扣分达到12分及以上的,招标人可以限制其参加竞标。

第二十二条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对具有不良信用信息记录的企业应作为重点进行检查或者抽查对象,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同时限制授予该企业有关荣誉或者称号。

第二十三条企业应对形成不良或提示信用信息记录的行为及时加以整改。对整改确实有效的,由企业提出申请,并得到信息提供机构认可,经信管办批准后可缩短其不良或提示信用信息公示、提示期,但公示、提示期最短不少于6个月。对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力的企业,可延长其不良、提示信用信息公示、提示期。

第二十四条本办法由市园林文物局解释。

第9篇

_、深入开展红盾护农工作

进一步加强农资市场的日常监管。严把主体资格准入关;积极推进农资经营者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制度;加强对农资市场检查和督察工作;建立完善农资市场长效监管防范机制。继续加大农资监管“五项举措”的工作落实力度,

_、继续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工作

抓好元旦、春节、“五一”、端午、中秋、“十一”黄金周等市场的专项整治工作。

加强猪肉市场质量安全监管。严把市场主体准入关。严格落实亮证亮照和挂牌经营制度。全面推进“场厂挂钩”、“场地挂钩”、“协议准入”制度。加大猪肉市场打击力度。

强化粮食市场监管:依法审核粮食收购主体资格。加强对粮食收购行为的监督管理,坚决打击囤积居奇、欺行霸市、强买强卖、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等各种扰乱粮食市场秩序的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打击倒卖陈化粮的不法行为。

_、认真做好市场巡查工作

继续实行“三查一督办”制度,狠抓市场巡查制度落实工作。继续推行市场监管网格化监管模式,推行菜单式的巡查记录,继续做好oa系统《市场监管》中的“市场巡查”、“市场备案登记”的录入工作。

_、继续强化集贸市场消防安全管理,充分发挥市场监管职能作用,督促市场开办者建立健全市场安全责任制度,完善市场消防安全设施,配合公安消防等有关部门,加强集贸市场安全检查,督促市场主办单位做好防风、防雪、防火工作。

_、积极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活动

以创建为载体,利用多种形式,加强对经营户的宣传教育,引导他们自觉地遵守有关法律法规,维护市场秩序和净化经营环境,做到依法经营、文明经营、诚信经营。引导市场开办单位加强自律管理,自觉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责任.

第10篇

为进一步提升市场主体规范使用商标、专利行为,营造公平有序竞争的市场氛围,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动力,推动XX振兴发展,现决定在我区范围内开展为期6个月的知识产权专项整治行动。现将有关工作要求通知如下:

一、整治目标

有效遏制侵犯商标权、专利权等行为,提高保护知识产权的能力和水平,增强全民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促进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为XX树立竞争有序发展的良好形象,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专项整治行动以保护商标权、专利权为重点内容,以各专营服务店、各类展会、商品批发市场和城乡结合部为重点领域,以食品、药品等为重点商品,以点带面,全面推进。

二、工作重点

1、通过线上线下综合整治和案件集中查办,查处一批大要案件和系列案件,移送一批涉嫌犯罪案件,对商标、专利侵权违法行为形成强有力震慑,扩大知识产权侵权违法行为查处的社会影响。

2、结合信用管理工作,将因知识产权违法行为五年内受到两次以上行政处罚的企业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黑名单,实施信用惩戒并逐步推进联合惩戒,从源头上遏制违法行为的发生。

3、加强品牌建设政策引导,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引导市场主体树立品牌意识,鼓励使用自主品牌,实现品牌创新,以走品牌价值化道路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

三、实施方法和实施步骤

(一)实施方法

1、本次专项整治由知识产权保护广告监督管理科牵头,各监管所配合,科室承担专项整治方案的具体组织和实施,并负责资料收集归档和总结上报等工作。

2、知识产权保护广告监督管理科将根据整治工作推进情况,适时以现场指导、交流探讨等方式助推各监管所总结经验、提升整治工作成效。

(二)实施步骤

1、宣传发动阶段(5月底前):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商标、专利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强化市场主体知识产权法律意识;宣传过程中注重正面引导和反面警示并重,发挥组合宣传效果。

2、执法检查和案件查处阶段(6月1日—10月31日):重视案源线索的全面搜集整合,及时处置消费投诉、权利人举报、综合监管和日常监管中发现的知识产权侵权线索,实现处置全覆盖;加强案件溯源,重点打击生产领域侵权假冒违法行为,切断侵权源头;整合执法力量,在重点时段对重点区域开展集中执法行动,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注重两法衔接,加强与公安部门的沟通和协调,以查办大要案为抓手实现对侵权行为的强有力震慑。

3、总结提高阶段(11月1日—11月15日)。对专项整治工作进行系统总结,分析整治工作中的利弊得失,并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探讨并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整治工作的常态长效机制,实现监管工作的长治久安。

四、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要坚持质量优先,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强化组织,形成合力,来实现整治工作的统筹落实,切实规范市场主体商标使用行为,维护市场经营秩序。

(二)紧抓源头治理。

要对全区各区域商标侵权违法行为线索予以全面搜集整合,在实现全覆盖处置的同时深入开展源头治理工作,以重点区域为突破口,全面切断侵权源头,确保整治工作实效,有效避免侵权行为,力求从根本上遏制侵权违法行为。

(三)坚持问题导向。

要切实提升商标、专利侵权专项整治工作的问题发现率和处置率,对执法检查和案件查处阶段发现的各类问题予以全面规范处置,力争查处一批、震慑一批,同时规范一片,引导市场主体强化守法经营、诚信经营意识。

第11篇

知识经济是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市场离不开商人,市场经济需要商人。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创新的时代呼唤知识商人――儒商,儒商的培养是时代赋予我们中华儿女的义务和责任。

党和国家非常重视企业家的成长,尤其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竞争机制的驱使,绝大多数商人年轻化,文化层次高档化,有的已经是儒商(商才)。诚然,儒商需要一个具有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那些具有丰富经验的生意经,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他们在引导青年人参与市场经济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序的市场交易秩序是社会治安和诚信经营相互作用的产物。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使商人面临“无硝烟”的国际国内市场激烈竞争,竞争中的胜败取决于各个经营者是否掌握和运用市场价值规律。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迫使商人奋力拼搏,以便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也仍然存在一个继续培养的问题。

(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着力培育“永久牌”儒商

依靠科技发展经济,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一要增加对科技的投入,有重点地大力发展我国信息产业等高技术产业,增加获取全球知识的途径;二要深化科学教育改革,使应试教育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三要对现有商人进行调查研究分类指导,坚持知识技能和信息技术的教育和培训,可采取长期培训和短期轮训、文化知识学习和专业知识学习、自学和请专家讲学相结合,改善商人的知识结构,使他们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变化和知识经济的需要;四要形成一整套促进科技创新的创业人才汇聚机制,在加快现有人才国际化基础上,全面提高企业整体水平,在公平竞争中识才、在创新实践中育才、在产业发展中聚才、在工作和生活中爱才,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系统化的人才开发新格局。总之,要对知识青年一代传授经营管理,按照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把企业规范起来,使企业真正成为社会经济组织、成为市场经济主体。

(二)提高决策水平,推进决策科学化

知识将成为市场主体决策和获取利润的主要手段。要培育独立的市场主体,使其能够主动地、敏感地接受市场机制的调节,根据价格信号自主作出决策;市场主体必须进行现代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法律法规的再教育,电子计算机的教育是刻不容缓的;要在实践中切实做到“锲而不舍”地努力学习,不断汲取新的知识,自我造血,强健体魄,“提高决策水平和领导艺术”把握时机,当机立断,“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创市场”。

(三)营造儒人经商的良好环境,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市场调节商品生产经营活动的规模与运行方向。①政府要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气,大力表彰有突出贡献的儒商,把他们视为贸易经济的重要财富;还要宣传世界各国国家宏观调控和贸易经济发展趋势,使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及其它要素的流动真正融为一体;②建立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在制定法规时,尽量顾及贸易经济发展的需要,发展规模化、网络化、连锁化的现代流通方式,促使经济平衡、稳定、健康发展;③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以搭建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平台,从时间和市场空间上为儒商创造必要条件,让儒商层出不穷,并让儒商文明经商、优质服务、守法经营,从而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向前发展。

(四)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提高商人科技知识与技能水平

在工作实践中,要熟谙产品的经营,更要善于知识经营,要学会经营自己的知识产权,并善于发掘利用知识资源,应用科学理论,提高服务水平。学会超越自我,才能驾驭未来的知识经济,确保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爱拼才会赢。

(作者单位:重庆市铜梁县贸易局)

第12篇

论文关键词:中小企业,诚信缺失,治理策略

社会学对社会转型的界定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经济体制的转轨,即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二是社会结构的转变,主要是指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从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的转变等。本文中的社会转型是指当代中国改革开放所引导出的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它不仅意味着中国经济体制的转变,而且还促使我国伦理道德观念进入了转型发展时期。在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整个社会的运行是依靠权力来维系的,由国家通过指令与服从建立经济秩序,统一对资源进行配置,以克服个体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交易混乱,诚信体现着对党和国家政治上的忠诚和伦理道德方面的正统,并被强化。这时,不存在竞争,也不能追求利润最大化,搞假冒伪劣、损人利已,破坏信用的空间很少,甚至没有。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正处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急剧转型时期,社会政治经济体制以及法律体制仍在改革和完善之中,与此同时,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各种影响,冲击和瓦解着人们原有的诚信道德观念现代企业管理论文,而新的,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诚信道德观念仍末建立,而恰恰是这种旧破新末立的特殊社会转型时期,构成了中小企业诚信危机产生的契机。因而中小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动机的驱使下,他们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了制假售假严重、债务债权纠纷多、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等失信现象,这些行为严重地阻碍了我国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需对其进行治理。

结合我国实际和中小企业的具体情况,一般认为,实现诚信主要是通过两种途径来进行约束的,即法律制裁和道德制裁。所谓的法律制裁主要是通过国家制定的一系列的政策、法律法规、制度来对人民的行为进行限制。所谓的道德制裁主要就是指通过社会的舆论和良心来对人们的行为进行限制。这两者是通过相互作用来对诚信发挥作用的。

第一,加大教育和宣传的力度,实施诚信的思想道德教育

其一,加强中小企业员工的诚信思想道德教育

中小企业要实现诚信经营,必须在企业内部实施诚信教育,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建立自律机制来保障中小企业诚信经营教育的效果。一是,要认真制定诚信经营准则,使中小企业员工明确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诚信经营准则有哪些内容,什么是属于诚信经营行为,什么是不属于诚信经营行为,从而使中小企业员工有章可循,能够自觉地接受中小企业诚信经营准则。二是要建立诚信经营的奖惩机制。对遵守诚信经营准则的员工给予必要的奖励,对于违反诚信经营准则的员工要给予必要的处罚,只有这样,才能使越来越多的员工遵守诚信经营准则。正如一石说:“一个社会的道德完善与否,仅靠每个人的内省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完善的制度。如果有一种机制,能从恶的人的信用记录上留下污点,并让他为这个污点付出沉重的代价,那么整个社会的信用就一定能走上正道论文格式范文。”[1]因此,中小企业员工必须在内部实施诚信经营教育,丰富他们的诚信经营知识,提高他们的诚信经营水平,使他们树立起敬业爱岗、公平竞争、遵纪守法的良好道德风尚。

其二,在全社会范围内倡导诚信价值观教育

由于中小企业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但中小企业的诚信缺失已经严重制约其参与正常的生产经营和对国民经济各方面作用的发挥,那么,中小企业诚信道德建设显得更是令人瞩目。所以,中小企业应作为诚信道德建设的重点,应首先进行现代企业管理论文,然后以点带面,影响和带动全社会的诚信建设,逐步形成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氛围,让他们形成互动,从而促进中小企业诚信道德建设。

在全社会范围内倡导诚信价值观,需要良好的社会氛围,也需要法律的支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一切思想文化阵地、一切精神文化产品,都要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的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科学精神,大力宣扬体现时代精神的道德行为和高尚品质,激励人们积极向上,追求真善美;坚决批评各种不道德行为和错误观念,帮助人们辨别是非,抵制假恶丑,为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文化氛围”。为达到这种要求,首先,加大社会信用的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的信用意识。“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治”。培养信用意识是有利于信用制度的建立,是有利于市场主体的自律和对信用资源的开发利用。当前,要广泛深入地开展讲诚信的宣传活动,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大众媒体的正确引导,向社会宣传诚信是一切道德依赖的基础,是市场经济对中小企业的最基本的要求,要在全社会形成“守信得尊,悖信遭耻”的舆论环境,从而以诚信道德规范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如太仓市在开展诚信建设过程中注重抓好示范点,以点带面,带动全社会的诚信建设。一是在城区商贸最集中的人民路开展创建“诚信经营规范服务示范街”活动,确立了10家诚信服务示范窗口及20家参创单位,通过这30家单位的引导,带动全市商贸流通行业的诚信建设。二是在太仓民营经济最壮大的璜泾镇召开创建诚信企业动员会,选择了四家影响较大的企业作为示范企业,以他们的实际行动带领全市民营企业深入开展诚信创建活动。三是在全市窗口服务单位,开展“诚信服务”示范窗口和示范岗的评选活动,引导更多岗位由“微笑服务”向“诚信服务”提升。四是抓好乡镇示范点,把璜泾镇、新联村作为全市农村创建的示范点。[2]其次,要努力为诚信建设提供法律支持。加强法制教育与宣传,营造社会舆论环境,使人人知法、懂法、守法,使诚实守信成为每个中小企业立足于社会、立足于市场的根本,在全社会形成遵守契约、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目前,我国对违反道德特别是违反诚信道德规范的行为现代企业管理论文,一般只是立足于思想道德教育,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不能给予应有的惩罚,这事实上就是纵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不讲诚信行为,应当改变这种传统的做法,用法律手段解决不讲诚信行为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制止中小企业的不讲诚信行为。

第二,加大信用立法力度,严格依法办事

其一,完善信用制度的相关法律建设

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诚信的基础和依据首先是法律,因而完善信用的法律体系,便是营造和保护讲信用的社会环境的第一要务。信用缺失是一种违约行为,经济学分析表明,经济活动主体是否选择违约,主要看违约成本的高低。当违约行为的预期效用超过的时间及另外的资源用于从事其他活动所带来的效用时,便会选择违约。所以治理中小企业诚信缺失问题,必须立法先行,尽快建立完善的信用法律体系。我国目前有关信用的法律法规涉及《担保法》、《个人信用实名制》、《个人消费信贷实施细则》等。就体系而言很不完整,就立法层次而言,大多属于部门制定的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对中小企业的失信行为只能依照《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来处理,制裁的力度明显不够。如《合同法》中对违背“诚实信用”的原则没有做出具体规定,只是笼统地指出“应承担违法责任”因此,对现有法律法规不完善之处,要通过细化法律来进行调整,提出明确规定和要求,真正做到有法可依。通过立法保护经济主体的交易自由权和财产权,这是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础性制度。另外还要建立有关社会信用体系的法律法规,其内容应涵盖信用等级评定、资信评估、咨询机构和公共信息、数据的取得与使用程序等。在立法上要充分体现保护债权人利益的原则,强化违约责任追究,不仅对逃废债务的单位要处罚,而且对恶意逃废债务的企业管理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构成违法追究法律责任。

其二,严格依法办事,加大执法力度

由于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阶段,更需要严格的法律制度来保障。从司法和执法上落实法律责任,通过加强对失信经营者的打击力度,强化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和执法部门的执法权,建立有效责任追究机制和市场退出机制,使法律制裁对实行中小企业信用行为发挥有效的作用,实现真正的法治,这也是保证中小企业信用建立的前提条件。如温州的乐清县柳市镇中小企业的转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在十多年前现代企业管理论文,“柳市黑潮”曾搅得全国不得安定,国务院曾史无前例地为了一个小镇下发了国办【1990】29号文件,开展了毁灭性打假行动。全镇1267家低压电器门市全部关闭,1544家庭生产户全部歇业。十多年后的今天,柳市镇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全国所选用的低压电器,有50%来自这个滨海小镇,仅财政收入一项,就由1990年的几百万元上升到2000年的3、45亿元。同时,柳市已成为国内最大的低压电器出口基地,一年出口创汇3亿美元,居全国之首。今天的柳市是真正名副其实的电器之都,同时也是打假打出的电器之都论文格式范文。[3]

第三,建立和完善符合国家规范的信用体系,以制度约束失信行为

其一,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的产权制度

目前,由于我国中小企业所有权主体缺位,产权关系不明晰,没有明确的最终责任主体。对国有中小企业经营者来说,国有中小企业经营者既缺乏产权所有者从外部进行有效约束,又缺乏一种基于自我财产利益的自我约束,在这种产权约束的条件下,国有中小企业经营者没有必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这就淡化中小企业经营者的责任意识,使中小企业经营者只追求权利而逃避责任,只求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最终导致其经营行为短期化,而不顾及诚信。私有中小企业不讲诚信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的产权缺乏有力的保护,最终导致私有中小企业经营者不可能像真正的所有者那样能从长计议,从而使中小企业追求短期行为是必然的。一旦经营主体不注重对长期利益的关注,信用的基础就会被摧毁,使中小企业追求短期行为是必然的,那么必须严加治理。为此,一方面,政府必须明晰中小企业产权,明确其责任,使中小企业经营者成为真正的所有者。另一方面,政府应制定长期和稳定的保护其发展的政策。使中小企业形成稳定的长远经营预期,做到诚信经营。

其二,不断加强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信用体系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石。广义的信用体系包括信用记录、信用征集、信用调查、信用评估、信用保证以及信用制度、信用管理在内的信用系统。狭义的信用体系指以独立的中介机构为主体,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通过收集和分析个人和企业的信用资料,为客户提供当事人信用状况等证明资料的社会化的信用系统。中小企业的诚信建设离不开整个社会的支持现代企业管理论文,要使中小企业走上诚信发展之路,关键是要建立一个完整的社会信用体系,同明还需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约束中小企业行为,做到让守信者能够得到应有的回报,失信者得到应有的惩罚。这就要求必须建立起一套符合国家规范的信用体系制度。当前,要重点建立企业与个人信用档案、社会信息系统、社会保障体系、任用干部的道德机制等制度,以形成以市场规则为基础,制度健全、手段完备、调控有力、管理有序的社会信用体系,为中小企业创造平等竞争条件,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事实上目前社会和政府也正在做这方面的工作,如国家经贸委等十部门今年5月份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企业信用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推进中小企业信用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步骤地建立中小企业信用状况评价体系,建立信用风险的防范、信息披露和监督管理系统。”广东提出建立的企业“黑名单”档案制度,江西的“经济户口”管理制度,以及浙江的“企业信用查询系统”都在为这一方面而努力,但相比社会信用制度建设而言,目前的立法工作还有待加快。虽然目前我国现行维护信用有关的法律条款在多种法律中涉用到,但内容都比较零散,至今没有一部完整的规范的信用法律对企业失信行为只能依照《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来处理,制裁力度明显不够,使违法成本远远低于违法收益,使得中小企业的“守信”走向“失信 ”。银行在合法债务工作时,往往陷入“赢了官司赔了钱”的状况之中。“执法难”已经成为治理“失信”行为的顽症,从而加剧信用危机的程度,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还是要靠信用体系的建立。

[参考文献]

[1]一石.关注信用:让我们共珍重[J]. 精神文明导刊,2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