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

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

时间:2023-11-20 10:29:2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

第1篇

关键词:义务教育;课程执行;现状;对策

课程执行是指学校将国家颁布的课程计划、课程实施方案以及课程实验方案中规定的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课时安排、时间分配在学校具体落实的过程。2001年我国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根据课改精神,要求课程的设置既要坚持以社会为本的价值取向,也要彰显以学生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价值取向,从而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但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受主客观因素影响,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执行面临一定的困境,极大地影响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均衡发展。笔者从课程执行的视角出发,分析了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执行的现状,探讨其原因所在,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执行的现状分析

1.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执行的“门第”之见

义务教育阶段开设的课程本没有主科与副科课程之分,但学校、教师、家长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以小考、中考为指挥棒,功利性地把义务教育阶段开设的课程分为主科课程和副科课程,对主科课程,学校重视,教师投入,家长关注,学生努力;对副科课程,学校轻视,教师敷衍,家长忽视,学生应付。上海曾在《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小学新课程方案和各科教育改革行动纲领(研究报告)》中,把课程整体分解为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探究性课程三大类,令人担忧的是,重视主科课程也只是关注基础性课程中与中考相关的科目,如工具性科目中的语文、数学、外语,自然科目中的物理、化学,与中考无关的基础性课程如劳动技术等基本处于“闲置”状态,扩展性课程和探究性课程更处于一种疲软状态。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这些课程的目的恰恰是要注重学生特殊能力的发展和培养,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际的教育实践中,却把这些课程视作副科课程,课程执行带有明显的“门第”之见。

2.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执行量的缺失

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执行量的缺失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课程开设的缺失,尤其是和升学无关的课程缺失比较大。以国家课程、校本课程、研究型课程的开设为例,据资料表明,只有23.44%的学校完全执行了国家课程方案,没有开过校本课程的学校达到29.69%,没有开设过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学校达到43.75%;二是开设课程课时的缺失。根据课改精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虽开设了规定的所有课程,但课程课时能够得到保证的依然是与升学有关的课程,如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工具性科目。在义务教育阶段,周课时数占学科课程周总课时数的50.82%(五四学制)、50.42%(六三学制),与中考无关的课程课时却经常缺失。以初中阶段的音乐课为例,它是国家规定在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必须开设的基础型课程之一,但只有在初中一、二年级时或多或少地能在课堂上听到学生的歌声,一到初三,音乐课就只停留在课程表里,课堂上歌声荡然无存,音乐课早被与中考有关的课程所占据,尤其是那些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探究型课程,要么是课表里虽有,但课堂上却没有;要么是课程表里和课堂上都没有,课时缺失相当严重。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执行量的缺失,有碍于教育公平的实现,有碍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现,有碍于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值得教育工作者思考。

3.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执行质的缺失

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执行质的缺失主要强调的是课程教学质量的缺失。1996年,国际二十一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提出二十一世纪的教育要围绕四个方面来组织,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与我国2001年启动的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我国的课改也是要通过开设课程,陶冶学生的情操,储备学生的学识,提高学生的能力。但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由于教育工作者教育价值观的迷失,教育行为的偏离,导致开设课程的教学质量缺失,课改的目标难以实现。以美国中学教师给学生布置的历史作业为例,通常教师会让学生读反映相关题材的小说,看历史纪录片。比如,教师讲完“珍珠港事件”这段历史后,教师先布置学生读相关小说《广岛》,再安排学生看纪实片《珍珠港》,从多角度加深学生对这段历史的认识和理解,在此基础上学生还要去图书馆查资料,网上下载相关图片,看纪录片谈感受,没有捷径可走。但国内的历史课,只需要一盏灯,一本书,背到深夜12点,考试可能就会过关。历史年代和史实固然要记住,但在美国,不动脑子不动手是很难完成作业的。笔者在此处援引美国中学的例子,绝不是崇洋,而是觉得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开设的历史课程,其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能和美国PK一下吗?尤其是那些与应试教育无关的课程,其教学质量更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反思,因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是全方位的、各方面的。

二、制约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执行的主要因素

1.教育管理者缺乏教育使命感

使命感是人对一定社会时代、社会和国家赋予使命的一种感知和认同。据使命感的含义,可以把教育使命感理解为教育工作者对一定社会时代、社会和国家赋予教育使命的一种感知和认同。在当今时代,社会和国家赋予教育管理者的教育使命是:使受教育者获得一定的学识、技能;具备相应的能力、修养,使他们真正拥有责任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47届国际教育会上所言:“确保所有青年人有个性、公民意识和融入社会生活的能力。”但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教育管理者恰恰缺少了这种教育使命感,不少管理者功利心厚重,在课程执行的实践中,缺乏以开拓和创造未来为目标的教育使命感,更关注与小考、中考有关课程执行带来的显性效果,即追求高升学率,成为应试教育的推波助澜者,忽略那些与升学无关的课程执行带来的隐性效果,成为素质教育的阻碍者。

2.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专业理想的缺失

教师专业理想是指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感受和理解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关于教育本质、目的、价值和生活等的信念,它是教师专业化的核心和灵魂,是指导教师进行正确的教育教学活动的精神动力。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专业理想缺失主要体现为教育理念陈旧,它束缚着教师的教育价值观、教育质量观和教育发展观的转变,体现在课程执行方面,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缺少了一份责任担当——育人,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忽略了尊重人的主体价值,忽略了全面发展的素质观,忽略了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发展观,把提升学生分数成为培养人的唯一焦点,正是这些不合理的教育理念,使得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执行状况不尽如人意。通过这样一个教育模式培养出的人才,能否具有社会竞争、国际竞争的硬实力和软实力,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不要忘记,今天的世界是一个全球化的世界,今天的中国是一个开放的中国,只有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我们的国家才能在国际化的背景下,立足世界,兴旺发达。

3.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不足

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是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形成的顺利完成某项任务的能量和本领。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实践中,教师专业能力缺失,主要表现为教师教育学科专业素养的不足和教师任教专业学科能力的不足。这与社会对教师职业专业化的理念还未真正达成共识密切相关,尤其对教师是否需拥有教育学科专业素养仍存在一定困惑,依然对“教育是一门科学”以及教育学科借助其他学科构建的有一定学术水平和学术地位的理论系统,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从理论到可实践的原则——专业技术,仍持一定的怀疑态度,即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存在着严重的鸿沟。伴随着教师认证资格条例及教师聘用制的实施,教师任教专业学科的能力基本具备,说其不足主要是与应试无关的课程存在教师兼课的情况,这些任课教师在入职后因忽略对其的专业培训,阻碍了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造成任职教师要么只有任教的专业学科能力,要么只有任教的教育学科能力,造成义务教育阶段结构性师资专业能力的缺失,严重影响了课程执行的力度。

三、提升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执行的主要对策

1.转变教育理念,为国家的未来而管理

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执行缺位、不到位,与我国教育管理者缺乏现代教育理念,沉迷于与考试有关的课程执行带来的显性功利密切相关。世纪之交,全美教学与美国未来委员会曾发表过两份报告书,即《什么最重要?为美国未来而教》《做什么最重要?投资于优质教学》。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管理者,是否也应该认真思考什么最重要和做什么最重要这两个事关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问题,就课程执行而言,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可归结为一点,即为国家的未来而管理。只有如此的志向,才能淡泊名利,对课程执行不再有主次、厚薄之分,真正做到为国家、民族培养可塑之才去管理,为促进教育公平而管理。

2.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准,为国家的未来而教

党的十七大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先。”可见,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和核心要素,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高水平教师队伍的建设依赖于教师专业化水准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提升课程执行的力度。义务教育阶段,我国教师专业化水准亟待提升,尤其要建立专业信念,丰富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能力,只有提升课程执行的力度,才能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才能真正做到:我们的教育是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着力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真正做到为国家的未来而教。

3.倡导素质教育,为国家的未来而学

2010年国务院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和改革纲要》,该纲要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再度重申在教育人、培养人方面的重要性,如何真正促进素质教育的落实,在强调学生个性的同时,引导学生为国家的未来而学,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就课程执行而言,必须摒弃课程的门第之见,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完善评价机制。只有如此,方能把占据学校教育主阵地的应试教育逐出战场,还素质教育以庐山真面目。让我们的学子成人、成才、成事,为国家的未来而学。

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一文中这样写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义务教育阶段是学校教育为国家、社会培养人才的基础阶段,学校教育对学生的身心成长起着主导作用,课程教学是其主要途径之一,如何实现梁启超先生的梦想,有待于全社会关注义务教育,有待于教育管理者加大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执行的力度。

参考文献:

[1]刘松林,谢利民.关于课程执行的调查:基于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03.

[2]刘松林,谢利民.影响课程执行的因素探析[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0,3(9):18.

[3]郑秀英,周志刚.我国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现状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2).

作者简介:

刘永萍,生于1967年,女,山西人,山西省晋中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师,研究生学历,讲师,主要从事教育管理研究。

第2篇

新学期的研训工作,以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工作中心,不断加强学习与研究,特别是学习《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升课程实施的能力和研究水平。深入了解并及时解决信息技术课程实施中的困难和问题,并对这些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开展专项研究。总结、推广课程实施中的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技术课程建设与实施能力。加强研训基地和学科中心组的建设,引导广大教师进一步落实学科教学建议,开展学科教学研训的系列活动,提升我市技术学科的教学水平,努力促进我市技术学科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学习,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

组织全市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师学习年新颁布的《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进一步把握好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目标,更新教学观念,提升对课程的理解和实施能力。继续组织高中学科教师认真学习高中《技术课程标准》、《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通过技术课程标准教学要求》,深入钻研教材。

在对这两个指导性文件的学习与研究中,重点突出对“信息素养”和“技术素养”的认识与理解。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互动研讨,对“信息素养”与“计算机操作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思考、辩析,倡导大家认真比照新颁布的《指导纲要》与旧版纲要的变化与发展、与高中新课标的异同。期望通过深入的学习与研究活动,达到提高认识,明晰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方向之目的。

(二)加强指导和管理,提升课程实施水平

随着《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的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状况势必将发生一些变化。为此继续开展全市九年义务教育学段学校信息技术课程开设情况的调查与分析,了解动态情况,明晰问题所在。

对我市各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开设情况、课时保障情况、课堂教学与资源建设等状况进行调研。掌握这门课程的实际状况,总结已有经验,寻找主要矛盾,分析影响与限制学科发展的主要因素,理清理顺课程内部关系,把握学科改革发展的主要方向。

(三)改善教研方式,提高教研质量

1.组织全体技术任科教师认真学习《市中小学学科教学建议》,并通过交流讨论,进一步明确教师在备课、上课、测试与评价、教学研究等各个方面的基本要求,促进教师对专业发展基本途径的认识,养成专业发展的良好意识。

2.引导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研讨、教学沙龙和教学观摩活动,以期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具有学科特色的课堂教学新方法,具有实践特色的学生学习新方式,以及具有动态特色的过程评价新亮点。引导教师认真进行教材分析、开展教学创意或教学设计竞赛、推进案例与课例评析以及练习与试题编制的研究,切实提高对学科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3.组织全市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师加强对新版教材的研究和解读。针对新版教材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开展专项研究。如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和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衔接、各年段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何把握各年段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内容的螺旋式上升问题、不同年段信息技术学科适用教学方法的差异、义务教育阶段中信息技术课程相关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何在学科教学中体现出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为宗旨的课程目标等等。

4.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的优势,积极推动技术学科网络教研平台的建设与应用,加强对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的开发、建设、使用与评价策略的研究,帮助教师确立动态发展的课程观点,激发教师创新课程价值的意识,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智慧与教学实践能力。

(四)重视教育科研,深化课题研究

1.做好学科中心组研究课题《信息技术教学多维度目标达成的行动研究》的持续研究工作。本项课题研究已经全面展开,在新学期中,要根据课题研究方案继续开展以教学实践为核心的行动研究,并做好中期评估的准备工作,要认真开展相关资料的整理、搜集,中期研究成果的总结与等工作。

2.继续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将课题组成员的学习与研究活动从文本引向实践,多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

(五)有效开展研训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第3篇

一、新版地理课程标准的三大变化

1.课程理念更鲜明、简洁,凸显地理课程价值功能

原“实验稿地理课标”涉及的学科课程理念有:“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共六条”,而2011年版地理课程标准将过去的六条理念重新梳理整合为三条,即“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可以说,这三条学科课程理念紧扣时代脉搏,凸显义务教育初中地理课程在培养公民素养方面的重要价值,文字简洁,朗朗上口,容易记忆,便于教师时刻牢记本学科的三大理念并在地理教学中加以体现。

2.尊重差异性、不均衡性,重新调整“标高”

我国是一个幅员广大、人口众多,且经济、文化、教育发展很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而国家制定的本学科标准就只有一个。因此,如何考虑标准的通适性问题,是课标组修改地理课程标准所面临的主要课题。新版地理课标在尊重差异性和不均衡性方面,重新调整了“标高”,在部分较难内容上,降低了要求,如删除了“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取而代之的是“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这使国家课程标准更能适应我国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为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奠定了基础。

3.标准更具操作性、指导性,令人耳目一新

过去的实验稿地理课标的一些条目,在行为动词的搭配,要求的具体化、活动的实施等方面,还存在指向性不明确、教学深度和广度难以把握、“活动建议”实施困难较大等问题。而新版地理课标针对这些原实验稿地理课标所存在的问题均做了修改,如将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修订为 “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将“……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中的“说明”二字修订为“认识”等。其许多变化之处,令人耳目一新。

二、落实新版地理课程标准应注意的问题

1.高度重视课标,摈弃轻课标重教材的错误认识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学的依据、教学评价的依据,也是教材编写的依据。因为学科课程标准在内容上通常具有以下一些要素:以学科内最重要的内容且长久不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重点;有利于公民素养的培养,满足学生今后工作和终身教育的需要;体现时代性和科学性;具有发展性等。可以说,课程标准是学科教学的根本大法。然而,在实验稿课标使用中,许多一线教师片面认为,课标与自己的教学没有多大关系,只要认真研读教材,根据教材进行备课并实施教学即可。由于这种错误认识,致使部分地理教师教学盲目拔高或降低教学要求,甚至增加课改前老教材中相关的教学内容,仅注重知识传授等,从而加大了教学难度和学生负担,与新课程理念背道而驰。

因此,重新学习和领会地理学科课程标准,是广大一线教师把握地理学科教学目标,认真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课题,也是广大地理教师当前专业发展和继续学习的重心。

2.对照课标要求,反思教师自身教学行为

地理课程标准在培养学生形成地理思维方法和地理技能方面有许多具体要求。这既是新课程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的价值追求,也是地理学科教学工作的重点。方法是解决问题的思路、技术和途径。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借助一定的方法,地理学也不例外。从方法论的角度看,一是获取地理信息和资料;二是分析处理地理信息;三是形成结论、成果展示。这其中就涉及地理学科的探究发现法、野外考察法、观察观测法、社会调查法、脑中地图法、文献资料法等。而作为地理学科的地理技能,则是思考地理问题的必要工具和技术,它是地理学了解地球上自然、人文现象和过程的特有方法。具体来讲包括:提出地理问题、获取地理信息、整理地理信息、分析地理信息、回答地理问题等。

反思目前的地理教学,许多教师仍停留在就地理知识而讲知识的层面上,在过程与方法方面,仍显得非常薄弱。其原因之一即是没有深刻领会课程标准的精髓,缺乏对课程标准的解读。因为单凭教材难以逐一落实课标所提出的若干学科方法和技能的条目内容。

因此,只有掌握和领会学科课程标准,才能养成依据课标备课,逐一完成课标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并在教学中体现探究、发现、合作、交流的新课程理念。可以说,课标是一面镜子,通过学习和了解课标,发现自己平时教学工作中的问题,这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落实,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教学评价的实施等。

3.改革教学评价,发挥课程标准重要作用

尽管新课程已经推进了十一个年头,但是许多地方涉及的考试内容仍未完全按照学科课程标准来确定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评价方式,这致使许多一线地理教师认为,只要让学生掌握了教材,死记硬背教材中那些所谓的重要知识,就能让学生获得好成绩,课标也因此变成可有可无的指南。具体表现为:过分依赖纸笔考试,仅以分数作为评价的唯一指标,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单一,对平时地理学习的评价权重还非常小等。还有一些地方将义务阶段地理考试纳入了中考,虽然客观上有利于提升本学科的地位及提高本地区将来文科生的高考成绩,但另一方面又拔高了教学要求,将水平考试变成了选拔考试,增加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地理教师的工作压力。

第4篇

论文摘要: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是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让音乐属于每个孩子。义务教育阶段音乐教师除了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全面扎实的专业素养外还要有较强的教育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要不断更新观念,提高、完善自己,以适应教育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

义务教育是指1-9年级的教育,是一种基础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音乐教育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①义务教育阶段音乐教育的主要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是面向全体学生,以审美为核心、兴趣爱好为动力,全面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让音乐属于每个孩子,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和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音乐教师是音乐教育教学中的关键因素,对学生的音乐学习起着指导性的作用,音乐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音乐课程改革的成功、音乐教育目的的实现、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和素质教育的实施。

一、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特点及音乐课的任务

在义务教育阶段,不同的学段学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1-2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具有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3-6年级,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感受体验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7-9年级,学生生理、心理日趋成熟,参与的意识和交往的愿望增强,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增多,在学习上形成自己的初步经验,表达情感的方式较前两个学段学生有了明显提高。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这些特点,《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②因此,笔者认为,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使学生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和美的体验,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让音乐属于每个孩子,实现音乐普及教育,为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义务教育阶段音乐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音乐教师是音乐教育教学中的关键因素,对学生的音乐学习起着指导性的作用,音乐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音乐教育目的的实现、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和素质教育的实施。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发展特点和音乐教育的主要任务,笔者认为音乐教师应具备以下几种主要素质:

(一)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③音乐教师除了要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外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首先,热爱、忠于人民教育事业。随着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提出,教育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重要领域,是基础教育的必修课,对培养具有良好人类情感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音乐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有爱岗敬业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要依法从教、严谨治学,热爱、忠于人民教育事业。

其次,热爱、关心学生。音乐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因此,音乐教师要热爱学生、平等对待每位学生、全面关心学生、理解信任学生,并与学生建立深厚的情感。

再次,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模仿力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学生,甚至受到学生的模仿。因此,音乐教师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要不断学习和反思,加强自己的思想道德修,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做学生的楷模和榜样。

最后,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要想完成学校中的音乐教学任务,音乐教师需要与他人相互协作,包括与家长的协作、与同事的协作、与学校的协作、与社会的协作等,以保证学校音乐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全面扎实的专业素养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音乐教师要有全面而扎实的专业素养以实现让音乐属于每个孩子和音乐普及教育的目标。主要包括专业知识素养和专业技能素养:

专业知识素养,是指除了要有扎实的音乐理论功底还要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学科知识、教育科学与心理科学知识。当今教育的发展强调多元文化和学科综合,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④同时还强调,“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以利于我们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⑤因此,在教学中音乐教师要将扎实的音乐理论与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相结合,以科学的教育学与心理学为指导,以适应音乐教育的发展要求。

专业技能素养,主要是指教师要有全面的音乐技能。义务教育阶段要想实现音乐普及教育并让音乐属于每个孩子,离不开音乐教师的综合技能。但当前许多中小学面临音乐教师都是“专门性人才”的尴尬局面,比如:特别会唱歌但不会跳舞、特别会跳舞但不会唱歌、或者只会弹琴但不会唱歌等等,不能适应义务教育阶段音乐教育教学的要求。因此,音乐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以实现技能的全面发展。

(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教师是教学的关键因素。因此,音乐教师要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以保证学校音乐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首先,驾驭教材的能力。教材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和学习的依据,音乐教师要全面的分析、理解教材,找出教材的显性知识点和隐性知识点,并找到合理的切入口对知识进行传授。

其次,形象、精湛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学中,强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教育方法,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更应如此。在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除了要运用精湛的语言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注意语言的形象性和情感性,以符合音乐学科的学科特点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特点。

再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主要是指对多媒体教学技术的运用。多媒体技术是现代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教学手段,根据音乐的学科特点和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借助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等特点,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

最后,启发、引导学生学习的能力。音乐学科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并在实践过程中启发学生不断进行思考,是现代教育对音乐教师提出的要求。

(四)较强的教育研究能力

教育研究能力是教育发展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主要包括对教育教学的研究和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建设。

对教育教学的研究,是指音乐教师要将自己置身于教育教学的情境中,不断发现新问题、分析新情况、把握新变化、掌握新规律,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成为音乐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教育规律的探索者。

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建设,是指教师根据新课程所倡导的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以及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的对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建立本土化和校本化课程,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

三、总结

音乐课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音乐教师的素质关乎基础音乐教育的质量。因此,要加强对音乐教师的培训,音乐教师自身也要树立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反思、不断实践的精神,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更新观念,提高、完善自己,使音乐理论和音乐技能得到不断提高,以适应教育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体卫艺司编.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郑莉.小学音乐教学策略[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郑莉.初中音乐教学策略[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杨秀治主编.教育学[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

注 释:

①教育部体卫艺司编.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②教育部体卫艺司编.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页.

③杨秀治主编.教育学[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第104页.

第5篇

一、充分认识均衡配置义务教育教师资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均衡配置,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首先要做到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我县是农业大县,经济基础相对较弱,义务教育阶段城乡差距较大,农村教师资源普遍存在严重缺额、结构失衡、素质不高等问题,县城义务教育也存在着优质资源较少、难以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等矛盾。正视当前面临的问题,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采取有力措施,建立“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长效机制,是促进教育和谐与公平发展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也是实现全县教育崛起的关键所在。

二、切实建立“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

按照《义务教育法》、省政府《关于实施〈国务院关于实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阜政办72号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落实县教育行政部门管理教师和严格按照条件依法聘任中小学校长的职责,履行对包括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在内的教师资格认定、招聘录用、职务评聘、培养培训、调配交流和考核奖惩等管理职能。坚持政府主导,强化政府责任,充分发挥政府宏观管理、政策导向和经费投入主渠道的作用;坚持以人为本和教师的主体作用,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建立和完善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管理体制,均衡配置区域内教师资源。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工作,教育行政部门要深入调查研究,全面摸清本地教师队伍现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实施。要把义务教育教师资源配置工作与学校布局听证和人事制度改革结合起来、与实施农村中小学薄弱学校建设工作结合起来、努力促进义务教育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三、建立稳定的教师补充机制,满足教育教学工作需要

按照省政府办公厅皖政办60号文件要求,在省政府核定的编制总额内,实行教职工编制动态管理。定期对学校编制进行调整,报编制部门批准后执行。

(一)统筹城乡教师资源配置。统筹配备辖区内中小学教职工,对所缺教师岗位应及时补充人员,对缺额较严重的乡镇和学校作出规划,在3—5年内补足到位。在招聘教师时优先面向农村学校、城区薄弱学校和紧缺学科的岗位。加强布局调整,整合教育资源,逐步实现农村和城区学校师资在学科、结构、数量和质量等方面基本均衡。

(二)扎实做好教师招聘工作。教师招聘工作在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由人事和教育部门每年根据区域内教师缺编情况拟定出教师招聘计划和招聘方案,经县政府批准,报市人事部门核准和市编制部门、市教育主管部门备案后实施。严格教师招聘条件,实行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聘任教师必须取得《教师资格条例》规定的教师资格;规范教师招聘程序,统一招聘信息、统一报名、统一考试、统一考核、统一录用、统一调配使用,由教育、人事、财政、编制等部门办理相关手续。

(三)推行教职工聘用(任)制。积极推行教职工聘用(任)制工作,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岗位设置。各乡镇中心校、县直中小学要根据核定的编制数和教师岗位结构比例科学设岗,明确岗位职责,由教师聘任委员会根据任职条件和一岗一聘的原则,确定拟聘对象,严格按聘任程序进行聘任。城镇中小学、农村中心学校和其他有条件的农村中小学要设置5—10%的流动岗位,用于聘用本校以外的具有教师资格的优秀人才,建立固定岗位和流动岗位相结合的用人机制。

四、建立定期交流机制,开通教师和校长的合理流动渠道,盘活教育资源

县教育局要按照管理权限组织全县中小学校长、教师的合理流动,建立定期交流制度,以加强城镇薄弱学校和农村中小学校长、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引导超编学校的富余教师向缺额学校流动。

合理划定辖区内义务教育阶段学区,县教育局制定学区内校长(含副校长,下同)、教师交流制度。原则上县镇学区范围,凡男50周岁以下、女45周岁以下,在同一所学校任教满6年的教师和任职满两届的校长,要进行交流;农村学区范围内的初级中学之间,中心小学与村完小、村完小与村小之间校长、教师也应参照上述条件交流,切实盘活区域内的教师资源。

五、抓好支教,资源共享,切实提高薄弱学校师资水平

建立和完善城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定期服务制度,积极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均衡配置。

(一)建立支教制度。城镇学校新进教师原则上应先到农村薄弱学校任教1—3年。城镇中小学教师评聘高级教师职务,现职任期内应有在农村薄弱学校任教1年以上的经历。倡导和鼓励城镇青年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任教期间关系不转、待遇不变,对其中表现优秀的教师,在职务评聘、评优、评先等方面优先考虑。

(二)完善支教内容。县教育局要成立由城镇学校骨干教师组成的讲师团,定期到乡镇农村薄弱学校进行巡回讲学或定期上优质示范课,送教下乡、送科研下乡,指导农村薄弱学校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城镇学校应面向农村薄弱学校,积极探索开展“课程开放周”、“联片教研”等活动。省、市示范学校的骨干教师定期安排到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支教,每年支教人数不得少于本单位高级教师人数的2%;城镇中小学每年都要安排不得少于本单位教师总数3%的教师到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任教1年,支教期间服从受援学校管理。各级骨干教师都要确定农村薄弱学校教师作为指导帮扶对象,其指导帮扶成效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对各级骨干教师评后管理考核的必备内容之一。今后,推荐和评选特级教师、教坛新星、学科带头人等省、市、县级骨干教师,要把在农村薄弱学校的工作经历和业绩作为重要考评内容。

(三)改进支教模式。开展城镇学校与薄弱学校、农村中心学校与完小、教学点之间“结对子”活动。采取长期制、短期制、单向派入制、双向互派制、半日制以及紧缺学科教师走教制等灵活多样的支教形式,支援薄弱学校。薄弱学校要选送中青年教师到城镇学校、中心学校学习培训,与优质学校、中心学校教师一起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以促进薄弱学校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

(四)加强班子建设。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薄弱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有计划地选派城镇优秀校长和校长后备人选到农村薄弱学校挂职支教,选派农村薄弱学校校长到城镇中小学挂职锻炼。县教育局要把农村薄弱学校校长的培训作为干训工作的重点,通过任职资格培训、提高培训、专题研修等多种形式,全面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长的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

六、加强领导,强化管理,稳定农村教师队伍

第6篇

关键词:义务教育阶段;计算机;教学;提高

《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强调:“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本质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为其日后更好的学习、生活以及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那么,作为一名义务教育阶段计算机教师,又当采取何种措施优化课堂教学,逐渐提高计算机的课堂教学质量呢?下面,我结合教学经验,对以上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游戏教学激发学习的兴趣

计算机教学首先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只要有了兴趣,教学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比如,要学习计算机首先必须学会使用指法,而指法训练是一项机械、枯燥的教学内容,但作为一项基础的基础,不学又不行,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指法的兴趣呢?我们创设了一种游戏的环境,让学生在玩中学,在练中学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首先对照实物让学生认识键盘,并让学生比较拼音字母和键盘上英文大写字母的区别。并用FLASH课件演示键盘字母和手指的关系。学生看到色彩鲜艳、生动逼真的卡通形象,很快就对键盘和拇指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然后我们通过一些键盘练习软件,进行键盘游戏,让同学们玩游戏,并且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让同学们比赛,哪个的键盘游戏准确度更高,还给比赛的优胜者发一点小奖品。这样同学们学习键盘指法的积极性就很快得到了提高,当然,指法也就很快熟练了起来。

二、面向全体学生展开计算机教学

《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当面向全体学生展开教学活动,力求实现‘面向全体学生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终教学目标。”新课标的这一精神对我日常的教学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例如,由于家庭背景、学习经历以及个人素质的不同,不同学生在接触计算机专业知识时有着很大的出入。对于这一情况,我根据学习基础将班上的学生划分成不同的等级,并辅以不同的教学内容、目标以及任务。这样一来,既充分尊重了学生主体性的特征,又满足了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发展需要,有利于进一步改善义务教育阶段计算机课堂的教学质量。

三、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是新课程改革纲要中的教师要求。在绘画中有虚有实,给人以想象的余地,在教学中也应像在书法中有飞白,那是意境;该留有让学生想象的空间,教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解决实际中碰到的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自己主动获得知识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信息技术的操作有许多都是相似的,明白了此既明白了彼。教师不必讲得太多,指导得太细。

四、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独创能力

每个学生的接受水平是不一样的,接受能力的不同将导致计算机教学中的诸多问题,如果教师没有正视这个问题,就会出现两极分化现象。教师应该根据义务教育阶段生学习能力的差异,不仅培养学习能力好的学生,而且在提高中等学生水平的基础上让每一个学生都实现自己的价值,培养独创能力。教师可以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所讲解的知识动手操作,然后对学生的操作逐一讲解,对于学生还没有接受的部分进行二次单独讲解,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独创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掌握这门技术软件。

五、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观念和丰富情感

计算机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手和脑是一起使用的。学生坐在计算机面前,用脑子思考着操作步骤,小手也要跟着思路不停地操作,这样才能够确保每一步操作的正确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还可以自主地创造一些学习工具,利用教师没有交过的工具软件进行探索性的学习。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通过一些教学手段和教学环节来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引导学生热爱计算机科学,并且能够与计算机成为好朋友。在应用的过程中发挥和利用计算机有利的一面,摒弃计算机的负面影响,让学生正确地、科学地认识计算机。

总之,计算机技术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共存的学科,其可操作性非常强,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义务教育阶段的计算机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简单的计算机应用常识,还要把教学重点放在学习能力的培养上,多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更要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和迎难而上勇气的培养。只有这样,才有可能适应多变的教育教学改革,从而适应现代化信息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孙伟.浅议小学计算机教学中的策略.青春岁月[J],2013年第7期

[2]朱玺.探索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0:21.

第7篇

摘 要: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教育理念。因此,要在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出具有一定研究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和更新教育理念,变革教育方法。结合多年的生物教学经验,就如何实现初中生物教学方法的变革提出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初中生物;教学方法;改进策略

生物作为一门重要性愈加凸显的学科,已经纳入了学生考核的体系之中,这不仅是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全面型人才的必由之路。如何创新我们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重视起生物课程的同时,逐渐培养他们的兴趣,进而爱上生物,学好生物,这是我们生物教育工作者应当努力的方向。笔者已经从事了多年的生物教学工作,见证了生物学科的变迁和不同学生的特点,仅就如何在素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改进初中生物教学策略谈一谈看法。

一、在互动教学中让学生变“被”为“主”

提高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让学生能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探究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在教育教学中增加师生活动,让学生在这样的互动中逐渐掌握学习的主动性,是非常有效的方法。教师和学生进行互动的方法多种多样,在课堂教学中,我不会急于见解知识点,而是通过一定的情景引入当天所学内容,并通过简单实验的方式和学生一起探究生物问题;在课下,我会通过一些生活现象和学生沟通生物知识。在这样的互动中,师生互通有无,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二、在夯实生物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开展其他教学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后,生物教材的安排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相较于传统的教材,新课标生物课本更加注重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而系统的知识结构被弱化了,倘若教师只放眼于考纲要求的话,对学生今后的生物学习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帮助学生把握知识结构体系,夯实他们的基本生物知识必不可少。生物课程的一些基本概念、知识,如,组织、器官、系统等概念,反射弧组成,关节结构等仍旧需要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没有这些知识做基底,任何实验探究能力都是空谈。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普及,义务教育阶段的新课程改革已经进入攻坚阶段。作为一名工作在前线的生物课程的基础教育工作者,也应该顺势而为,反思和变革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第8篇

[关键词]美术课程 课外实践 审美能力

“美术课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一门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长期以来由于教学方法和学习目标不够完善,对美术教学上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缺乏思考,致中学美术课堂教学流于形式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与课程要求产生了一定的差距,影响了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义务教育阶段中学美术教学现状分析

1 注重知识传授、轻视实践;强调绘画,忽视审美教育

重视书本、强调绘画}美术课上学生仅仅是“依样画葫芦”的临摹和识记。或抛弃美术教材中的工艺、雕塑、建筑等内容搞技法训练。完全脱离学生的生活实践。绘画是美术课程的基础部分,如果没有一定的绘画能力,就无法进行美术课的学习和开展各种的与美术有关的活动。但如果一味把美术课变成绘画技法训练课,学生也许能够画出档次较高的美术作品,但这种教学模式阻碍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创造个性的培养以及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教育流于形式。新美术课程标准指出: “教材既不是知识体系的浓缩与再现,也不是学生被动接受的对象和内容,而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构建的一种范例,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因此在美术课的教学中,不仅要传授广泛的美术基础知识,还必须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美术作为重要的人文学科,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明确美术课程的人文性质,将引导学生关注美术知识、技能与人的情感、价值观、个性、生存状态等的关系,引导学生关心人类的文化现象。

2 学校不重视,条件落后,教学模式单一

近年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各个学校对美术课的教学并不重视,学校基本没有专业的美术教师。即使有也是“改行”担任学校的“主课”。美术课成了学校名副其实的“辅课”。学校美术课教学条件落后,美术课上只有单纯的一本教科书。美术课存在不同程度的随意性,教师只是片面的追求教学进度和完成教学任务。美术教材中的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等的内容形同虚设。严重影响了美术教学的效果。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显然是被动的接受书本知识的机器。偏离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忽视了美育的主要功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因此,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美术教学改革,就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开展开放式教学、课外实践教学和学科整合教学等不同教学形式的尝试。

二、中学美术课程教学的设想

笔者在平时工作之余,对美术课程教学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尝试,认为中学美术教学应紧紧围绕人的发展这一共同主题引导学生的认知发展,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具体设想如下。

1 提高认识、改善条件,重视审美能力培养

美术是实践陛很强的一门学科,美术课程的学习者大多将不是从事美术职业的普通社会公民。所以,美术课教学必须降低美术知识和技能的难度和要求。注重美术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在活动中体会美术服务生活的巨大作用。鉴于此,中学美术教学应配备专门的美术专业教师,重视美术课的管理,在考试方面进行改革,把美术课纳入升学考核的内容,把考试作为一种手段,将学生美术学习的注意力吸引到美育的学习氛围中来。走出课程本位,适当加强艺术类课之间的整合;拓宽美术教材的内容。不断改善美术教学的条件。

对学生美术审美能力的培养应采取“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原则,在每一阶段的学习之后,让学生开展美术作品交流会,通过展览、辩论等美术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美术的学习兴趣,推动和促进学生美术审美能力的提高与全面发展;鲁迅说“美术可以辅翼道德。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然其力足以深邃人之性情,崇合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这段话极其深刻地阐明了美育既有自身的教育内容又有催化德、智、体的教育作用。

2 加强学生的课外美术实践活动的教学

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依据学生的不同条件、素质水平,将学生按照特点和程度的不同,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在学校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美术兴趣小组,如电脑设计小组、美术资料小组、校园画家组、书法组等。在教材的选择方面,老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现有的教学条件因地制宜的拓展教材。积极开展校内外的美术实践活动,例如:办手抄报、布置教室会场、画校园宣传画、校园墙画等,用电脑设计制作,开展各个学校之间的互动式美术作品展览活动等。美术课应该具有开放性和趣味性,并为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和提供学习的机会。要让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生活的独特贡献。

3 加强对不同教学形式的尝试

尹少淳说“改变课程内容中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因此,积极探索中学美术教育的不同形式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音乐美术课,诗词美术课、电脑设计课、校园美化创想课,在多媒体教室可以运用幻灯片、演示、展示,示范、回报课等,教师和学生还可以通过一体化耳机校园网平台等手段进行充分交流,增强教学的互动性。

4 师资培训

课程改革的成败取决于广大教师对课程改革的理解和支持,因此各个学校必须围绕新课程积极支持教师培训。以不断地了解教材对学生的教育要求。

参考文献

[1][2]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已于2001年7月正式颁发

第9篇

对全县中小学2011年秋季开学工作进行检查,县教育局决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检查时间

9月1日至2日。

二、受检单位

全县中小学、县直机关幼儿园、县特殊教育学校、民办学校。

三、检查内容

有无工作专班,1安全工作落实情况。一是学校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否制定安全措施;二是开学前是否对学校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整改;三是学校食品卫生安全长效监督管理机制是否落实;四是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各专项应急预案是否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五是校园内部卫生环境整理及学校周边环境治理是否到位;六是学生乘车管理是否进一步加强;七是维稳工作是否落实良好;八是2011年法制教育开学第一课”否落实。

实行分片包联、责任到人,2学生入学情况。一是否广泛宣传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二是否建立和完善“控流保学”工作责任制。有效防止学生辍学;三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及返乡民工子女入学就读工作是否落实,否建立档案并及时办理相关手续;四是移民子女入学就读工作是否落实;五是湖北省学生学籍网络管理系统是否正常运行,新生注册是否正常启动,学籍信息、数据是否准确;六是中小学扶贫助学工作的各项措施是否到位。

各校要组织教师严格按照方案查漏补缺,3暑期“关爱留守生、教师访万家”活动开展情况。一是查看相关档案资料。各校实施方案、工作专班;县2011年暑期“关爱留守生、教师访万家”活动家访信息统计暨安排表》县中小学教师家访记录表》关爱留守生、教师访万家”活动统计表》各校开展活动情况的阶段性小结和信息报送情况;核实走访情况。二是今后的工作要求。利用暑期教师集训。完成走访任务;9月3日前上报《关爱留守生、教师访万家”活动统计表》和开展活动情况的总结。

否合理使用教材,4规范办学行为情况。一是幼儿园是否严格执行县教育局规定的作息时间。否科学设置课程;二是义务教育各学段课程开设是否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和课程计划;三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共同体的完善落实情况;四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是否实行了平行分班,有无乱办班、办重点班、超大班额现象;五是学校是否组织学生节假日补课,否将校舍出租给社会培训机构开展有偿补习活动,学校教师是否参与有偿家教;六是义务教育学校是否严格执行县教育局规定的作息时间;七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是否严格执行省、市关于中小学教学用书和循环教科书管理的要求,加强教材征订的监督与管理,同时建立教科书循环使用的规章制度,确保至少65%教科书能够继续使用;八是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落实情况,高中课改网络平台的管理和使用、各校课程开设情况,否存在高一文理分科问题;九是各种工作计划的制定、学习资料的发放是否落实到位,教师备课、上课是否规范。

否将收费政策予以公示。5学校收费情况。一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落实新机制政策的情况;二是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是否实施“阳光收费”有无乱收费情况。

四、检查要求

同时每镇必须抽查一所完小,1各检查组对县直学校、各镇直中小学进行重点检查。其它镇直以下的学校由各镇督学办组织检查。

第10篇

    一、指导思想与基本理念、总体框架的对比分析

    修订后的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标准,从形式来看,保持了原来课程标准的基本设计、框架结构和各部分的内部结构,只在个别文字和前后顺序、具体内容上发生了些许变化,内涵也随之发生了突出的变化。总体框架由“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原来为“内容标准”)“实施建议”4大部分组成,课程内容的体系仍然由“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4大块组成;“课程内容”以表格和条目为主的呈现方式以及以行为动词(以学生为主体)的表述方式也没有改变。修订后的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标准更好地落实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的精神和课程改革的理念,新课程改革在课标中体现的指导思想、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和内容选择等得到了秉承和进一步完善。

    1.地理课程学科价值和功能更加凸显

    从修订内容来看,第一部分“前言”的导言文字有较大调整和修改。修订稿导言部分阐述地理课程改革背景的文字量明显精简,删去了“学科中心”“知识本位”等容易引起一线教师混乱的一些提法,更加开宗明义,先阐述社会和地理科学的发展对基础教育地理课程改革的影响,然后阐述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对学生的教育价值。这与原来“素质教育对基础教育地理课程改革的要求”内容不同,特别突出了地理课程的功能,尤其引用了《地理教育国际》中的一些提法,如“从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从而提升生活品位和精神体验层次,增进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理解力和适应能力”“利于为国家乃至全球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培养活跃的、有责任感的公民”。这样的表述体现了国际视野,更突出了地理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更富有时代性和先进性,更好地落实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的精神和课程改革的理念。

    2.课程性质更加突出与明确

    “前言”中“课程性质”这部分的文字表述改动、调整后的内容更加简练,层次清晰,要点突出。原来的内容在第一段阐述地理(科)学的综合性和地域性特点,文字量较多。修订后的内容一开始就阐明“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是一门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性质的基础课程”,突出地理学作为义务教育的一门课程,其区域性、综合性、思想性、生活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不仅使课程性质更加突出和明确,而且从性质引出的特点也比较明朗。

    3.课程基本理念内涵更加清晰

    “前言”中的“基本理念”,除了标题修订为“课程基本理念”以外,在内容和结构上也进行了精炼和调整,对“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两条理念的表述比之前更为具体、明晰,点明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内涵和要义是“选择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等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理解其形成的地理背景,提升学生的生活品位,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内涵和要义是“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视角思考问题,关注自然与社会,使学生逐步形成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为培养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打下基础”。原有的“改变地理学习方式”融入了“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中,删掉了“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和“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这2条理念,将原来一些阐述的文字移至后面“实施建议”部分的“评价建议”之中。

    4.课程设计思路更加完善

    “前言”中的第三个标题“设计思路”改为“课程设计思路”,也由原来的5条减为4条,并删去了两段“例如……”的文字,这样的阐述更为紧凑、明确。其中,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的“认识区域”部分,将原来“不再规定必须学习哪些区域”的说法改为“除本标准规定的少量区域外,其他区域均由教材编写者和教师选择。本标准只列出区域的基本地理要素和学习区域地理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以及必选区域的数量”。“乡土地理”在“也可作为综合性学习的载体”前加了“可作为独立学习的内容”的说明。在“课程设计思路”部分增加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内容的基本结构图”(如图1),此图原来置于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中,移至这里后,在画面设计和文字阐述上作了一定的修改,更加明晰了“概况”与“认识区域”所涵盖的内容。

    二、“课程目标”部分的对比分析

    修订后的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提出了原来没有的课程总目标,并增添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表述,这三个方面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强调总目标是一个宏观的、综合的目标,不能机械、教条地加以肢解。

    在“知识与技能”目标中,内容顺序有所变化,删去了第二条中认识区域差异的“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和趋势”和第三条中的“初步学会根据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地理信息,归纳其地理特征”的内容,降低了学习要求。更加明确了“掌握获取地理信息并利用文字、图像等形式表达地理信息的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文字上有所变化,如将“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改为“分析、归纳”等并突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的目标要求。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中,将“增强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改为“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加了“初步形成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的意识”这一内容,体现了对“人地协调”观念和“因地制宜”原则的重视,更好地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渗透与培养。

    三、“课程内容”的对比分析

    作为地理课程标准的主体,“课程内容”是编写地理教材、地理教学和评价的基本依据。相对第一、第二和第四部分,这部分内容除了增加编排体例的说明外,总体结构没有大的变动,只在文字表述和行为动词的选用上有了一定变化,更加准确、明确,如把“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的行为条件和动词改为“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用实例说明”等,“在地图上指出”的行为条件和动词改为“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这样的行为动词要求更加具体、明确,突出了对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在“气候”单元中,将“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这条标准修订为“举例说明”,将“说出世界气温降水的分布规律”改为“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内容标准有一些删减和改动,适当降低了难度并明确意图。作为4大块之一的“地球与地图”,“地球”部分将原来的“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改为“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更加突出知识的形成过程和人类探索地球历程的科学史教育;增加了一条标准为“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而删去了相应的“活动建议”,这一标准是必须进行的教学内容,鼓励学生进行体验学习和动手实践。“地球仪”部分的“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点的位置”被修订为“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表述得更为明确,可避免与地理位置的其他内容混淆。

    第二大块“世界地理”部分,“气候”单元的第一个小标题“天气与我们的生活”被修订为“天气”,使之与“气温与降水的分布”“主要气候类型”等下几个同级标题更加匹配。将原来的“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改为“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内容范围缩小,更加确切。第二个小标题“气温与降水的分布”中,删掉了“从世界气候分布图上指出世界气候类型,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以及通过读图获得相应地理知识的能力”等文字,避免重复累赘。“居民”这一单元,把“人口问题”改为“人口数量过多”,范围缩小,更加确切。删除了“举例说出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及文化传统”。“地区发展差异”这一单元,标题修订为“地域发展差异”,使“地域”这一概念与后面“认识区域”中的“认识大洲一认识地区一认识国家”定的“地区(如东南亚)”概念便于区分,删去了“说出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在“认识国家”中将“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某一国家交通运输特点以及主要城市”改为“根据地图归纳某国家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特点”,更加突出地理空间分布的核心知识。“认识区域”单元,为降低难度,在“认识大洲”的内容中删去了“运用有关资料说出某大洲存在的人口、环境与发展等问题”“通过实例说明某大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在“认识地区”的内容中删去了“说出某一地区最有影响的区域性国际组织”;在“认识国家”中删去了“指出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和突出的自然灾害,并简单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还有个别地方内容有所增加。如“地图”单元增加了“在地图上判读经纬度”“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读坡的陡缓”的内容,更加全面。又如,在第三块“中国地理”部分中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单元,新补充了“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和“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两条标准;关于长江和黄河,则明确要求“说出长江、黄河的主要文水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将原来的“举例说出什么是自然资源,它有哪些主要类型”修改为“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增加了“理解我国的土地政策”,促使学生对我国河流分布、我国自然环境状况以及相关政策有更全面地了解,这些内容对于学生的生活及其终身发展都非常有用。

第11篇

关键词:中小学;信息技术;班级教学;机器人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4289(2014)01-0057-02

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如何有效地引入机器人载体以促进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创新,培养学生的操作实践能力,提高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实践中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实践研究的做法

(一)注重平台建设,打好研究基础

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引入机器人载体的研究需要两个平台的支撑:一是教材,二是机器人器材。前者是信息技术课程的要素,后者是开展实践研究活动的载体,缺一不可。

为此,首先对我国部分省市现行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材进行了查阅分类,以了解目前国内机器人进入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现状。这包括: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材中有关机器人内容分布,内容的详略,涉及的机器人品牌型号等。同时,对所涉及的机器人进行比较,确定其教育教学性能,经济性等,最终确定了适合我省义务教育阶段开展机器人教育教学活动可选用的机器人品牌型号。这一阶段的研究成果也被我省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实验教材《信息技术》修订组吸收,形成了适应本省教学需求的机器人教学教材,也为本课题研究的开展提供了范本。

在此基础上,向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实验教材《信息技术》所涉及的机器人公司寻求支持,得到了智慧天下公司、四川天平教学仪器公司的鼎力相助,为20个实验学校各捐赠了25套“智慧天下机器人套件”,为实践研究工作开展打下了良好物质基础。

(二)申报省级课题,推动实践研究

为更好地推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引入机器人载体的实践研究,2011年申报了四川省教育厅普教科研资助金项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以机器人为载体的创新教育研究》(批准文号为:川教函[2011]632号),并设置了21个子课题研究学校,目的是通过子课题的研究,取得一手研究资料,提供研究实例,以支持实践研究的成果。

二、实践研究的效果及影响

(一)实验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得以优化

智能机器人技术融合了造型技术、机械、电子、传感器、计算机软件、硬件和人工智能等众多先进技术,充分地体现了当代信息技术多个领域的先进技术,是综合知识和技术的结晶。机器人活动不仅主题有趣,富有挑战性,更重要的是其问题解决方案是开放性的,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达到同一个目标,因而智能机器人活动能激发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实验学校教师创新意识增强

1.教师的教学观念得以更新

参研教师通过自学、参培、研讨等形式提高了理论认识;对教材、教法的研讨、课堂教学的设计、反思,教学效果的总结中教师的业务水平得到提升;教师将“课堂交给了学生”,通过生动、直观、有趣的实际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和参与热情,促使学生主动探究,充分发挥学生能动性和创造性,而教师只是课堂组织者。这样一来,老师的观念得到了转变。

2.提高了教师的综合能力

在活动开展及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老师通过自己设计活动、组织活动、了解收集活动资料、整理分析、归纳总结、撰写经验文章及研究报告等,一步步学会了教学研究,提升了研究能力,促进老师向一个创新型、研究型、专家型教师发展。

(三)实验学校学生创新能力明显提升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引入机器人载体的实践研究,其最终目标还是落实到对人的培养上,通过实践研究,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否有效提高,实验学校对实验班和参照班进行了《威廉斯创造性倾向量表》测试,结果表明:经过机器人教学实验的班级,其冒险性,好奇性、想象力和挑战性等四项指标明显高于对比班。

(四)以机器人为载体的教育、教学影响广泛

实验学校通过实践研究,产生强大的社会效应。如内江十小的机器人教育是该校特色教育之一,从2006年至今多次荣获省、全国机器人比赛一等奖,在省、市都有较高的声誉。四川教育电视台于2013年1月专门就此进行了采访,从管理、教学、学生学习、课外活动等多方面介绍该校在机器人教育教学方面的经验,社会反响强烈。

又如自贡市大安区回龙中心校等实验学校也被多家网络及报刊媒体进行宣传报道,提高了学校知名度。

三、问题及建议

(一)机器人引入课堂的制约因素

1.器材

从教学理念来说,现在使用机器人产品与目前的教育潮流相符合,有利于同学们动手能力的培养。机器人的搭建空间很大,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整个机器人平台符合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但机器人套件成本较高、损耗较大,直接影响了机器人在常规教学中的应用。同时机器人本身的质量问题需进一步提升,在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机器人教学时,如何对学生和器材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才能方便实施教学等问题需要思考。

2.上课环境

开展机器人创新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学校首先需要购置大批机器人设备,电脑设备,还需要标准的机器人实验室以及一些机器人文化背景的设置。上课环境的配置需要学校投入一定的资金和场地。这对多数学校来说,经济支撑能力是不足的。

3.教师水平

机器人知识涵盖的范围很广,涉及机械、电子、运动学、动力学、控制理论、传感检测、计算机技术等学科,老师对这些学科的基础了解很有必要。同时,因为机器人对程序的要求很高,对机器人语言、程序设计等方面,应该有深入的学习,掌握好这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在教学活动中,不可避免的会有机器人器材的损坏,因此,对简单的电子电路维修,对一些维修器具的使用,教师也需要有所了解和掌握。只有教师本身具备了足够的与机器人有关的知识,才能够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

4.教学大纲要求

教育部2000年颁布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没有机器人教育的内容,目前,各省只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编写教材。“机器人教育”进入中小学课堂是一项新内容,各地所使用的教材版本不一样,可供参考的案例、课堂实录及相关研究成果很少。因此,修订全国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有利于机器人引入课堂的推广。

(二)进一步深入开展研究的建议

1.系统的教师培训

义务教育阶段机器人教育需要教师不仅掌握信息技术知识,还需要了解数字电路,机器人组装等多种知识,针对许多信息技术教师不了解机器人模块教育,不能很好的指导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建议对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师开展系统的机器人教育培训。

2.统一的器材配备

由于机器人套件费用较高,学校自主配置比较困难,建议将机器人实验室纳入中小学教学仪器配备目录,统一为所有中小学配备机器人套件,电脑设备,以利课堂教学的开展。

3.教学标准的引入

第12篇

一、当前义务教育对学生传统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青少年学生存在严重的道德危机。主要表现如下:

1.传统道德教育缺失

当前,我国已然进入了市?鼍?济时代,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时期,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思想,加剧了各种利己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之风。过于功利的价值观,淡化了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理想信念,使得一些人为了达到利己的目的,往往都会不择手段。而这些不正的社会之风,往往会对青少年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而在学校教育中,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使得很多学校的教育,都是停留在知识的传授和灌输上,忽视学生的道德教育,忽视了内化学生的行为和修养,最终使得学生的道德素质低下,道德价值观扭曲,容易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最终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2.传统道德教育与生活严重脱离

对于青少年一代而言,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勤俭节约、团结友爱、尊老爱幼等等,都是传统道德教育的内容。从根本上讲,道德教育是一种抽象化的行为,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传统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应当立足实际,让学生理解传统道德的内在含义。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教师的道德教育往往都会和实际的生活严重脱离。曾经有个孩子问我:老师,都说助人为乐,可是当我把自己的东西给了别人以后,我自己感觉不到快乐呢?那瞬间,我都有种无言以对之感。因为我们的教师狭隘了助人为乐的内涵。正是因为这种狭隘的道德教育以及与生活严重脱离的道德教育,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掌握了理论化的知识而不懂得如何实践。而在日常教育的过程中,我们经常教育孩子:要懂得感恩,但是,感恩对于年幼的孩子而言,又意味着什么?这种和学生生活严重脱离的道德教育,如何规范学生的行为呢?

3.传统道德教育教条化严重

一直以来,“说教式”成为我国教育的主要模式,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习惯性用一大套“空话、套话”来教育孩子。这种空洞的语言,教条式的教育模式,在孩子耳边的喋喋不休,往往都会让学生产生排斥感和叛逆心理。从根本上讲,传统道德教育不是空洞的口头宣传,而是要采取切实的行动,帮助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教条化的道德教育模式,难以让青少年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也不利于学校传统道德教育的发展。

二、强化传统道德教育,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行为的有效性对策

针对当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传统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应当强化传统道德教育,规范学生行为,促进学生道德水平的提升。

1.转变教育理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针对当前传统道德教育缺失的现状,笔者作为一名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深刻感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对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影响。而当今社会各种道德滑坡的现象,都应当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认识到道德教育对于塑造青少年学生道德品质的积极意义。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不断转变自身的教育理念,重视传统道德教育,通过道德教育的渗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学会用道德的标准约束自己,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全面提升。

2.立足日常生活,提升学生道德素质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的教学应当立足于学生的日常生活,立足于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在对学生进行传统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尽可能改变传统脱离生活的道德教育,强化道德教育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性,促进学生道德素质的提升。从古至今,中华民族拥有很多有关传统道德教育的内容,如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规范,“忠、孝”的做人标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基本美德。等等,这些都是影响和改变学生价值观的重要道德标准。古有“孔融让梨”的故事,告诉我们如何懂得谦让。而在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只有利益的角逐,却没有彼此之间的谦虚礼让。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立足学生的日常生活,通过这些与学生生活经验切实相关的案例教学,不断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

3.营造道德教育氛围,丰富道德教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