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文学作品的艺术性

文学作品的艺术性

时间:2023-11-21 10:14:3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文学作品的艺术性,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文学作品的艺术性

第1篇

斩获安徒生奖的曹文轩获奖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儿童文学最重要的品质是文学性和艺术性。有一部分作家在这个语境里头迷途,反而离文学性和艺术性越来越远,他心领神会的反而是商业化原则。”

在娱乐文化繁荣的当下,成年人的阅读可以以消遣为目的,但对于还在成长期、对世界认知尚未形成,需要阅读来增长心智的孩子们来说,是否能阅读到高质量的文学作品,影响着他们未来的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以及审美水平的发展。

好的儿童文学应该具有童心,但并不代表儿童无法阅读具有文学性和思想性的作品。历史上被奉为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无不是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水准的。例如我们熟悉的安徒生和王尔德,他们的作品不但超越了时间,也超越了空间,被不同年代不同国家的儿童读者所喜欢,正是因为他们并不将低龄与低智划等号,而将儿童视为最有潜力和理解力的读者。

以安徒生为例,他的写作虽然是面向儿童读者,但是其思想内涵是相当严肃深刻的。在安徒生的童话中,有大量以《圣经》故事为参照的形象,隐喻和寓言的背后是他对西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继承。但他没有照搬照抄宗教经典的教理,而是用优美哀艳的文辞和起伏的故事,寓教于乐。

阅读这样同时具有艺术性和文学性的儿童文学,对于孩子心智和审美的作用都是有直接作用的。而一些只以猎奇、搞笑为卖点的低劣的儿童读物,虽然能够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但是也挤占了他们阅读更具有文学性的儿童文学作品的时间,只是“看个热闹”,对更广阔的精神世界并无引领的指导。作家在面对儿童写作时,无论如何,其互动都有了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身份。所以,阅读那些并不优质的儿童读物,对孩子们来说,类似电影观众如果只观看爆米花电影,虽然能获得娱乐和放松,但是却无法实现看经典电影或文艺片能够获得的精神净化。

因此,对于儿童读者来说,并非所有“开卷”都是“有益”的。少年儿童的阅读,往往需要在家长的督促、引导和帮助下进行。然而周所周知,中国人整体的阅读率虽然近年来有所提高,但仍然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根据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的数据统计,2014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6本,有数据表明美国是7本左右,日本是8本左右,韩国是11本左右。也就是说,在大多数家长阅读率都比较低的情况下,指导儿童的阅读,如何甄别、选择和推荐优质的儿童文学作品给孩子们,确实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儿童文学不该只有孩子读,大人也应该能读。

鉴别文学作品的能力并不是人人都有,那么应该好的儿童文学标准到底何在?

实际上,儿童是最好的读者,因为他们在成长的进程中阅读,他们的认知水平不仅仅朝着成年人靠拢,还代表着人类认知水平的未来。因此,儿童文学作为文学的一个类型,其读者绝不仅仅局限于儿童,世界上最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其魅力必须能够超越读者年龄的限制,令成年读者折服。

例如,王尔德的《快乐王子》讲述了生前不知忧愁为何物的快乐王子死后目睹种种人世间的苦难,和燕子牺牲自我帮助他人的故事。虽然是一部童话,但是其中蕴含了王尔德对社会财富分配制度的思考,加之王尔德迷人的唯美主义文风,让这篇诞生于维多利亚时期的儿童文学作品能够触动各个年龄段的读者,直到今天仍然不断被搬上舞台和屏幕。如王尔德、安徒生、J・K罗琳在内的这些儿童文学作家,他们的作品是世界性的,是全人类的财富。虽然儿童文学的阅读主体偏向于儿童,但是真正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能够涵养人一生的精神成长。

反之,如果一部儿童文学作品仅仅能够在一个人童年阶段被追捧,只要读者的心智稍加成熟,就不想再提起,甚至被淡忘,那么这种儿童读物必然是低幼的、反智的。因此那些永远只流行于少年儿童,而不能被更广泛年龄段的读者热议和喜爱的儿童文学作品,一定不是优秀的文学作品。

第2篇

关键词:文学作品 阅读方式 意义和价值

阅读可分为文学性阅读与语文学阅读两种,本文将探讨一下两者的特征与差异。

一.几种语文学阅读文学作品的方式。

文学的语文学解读,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读文学作品方法,我们从读小学、中学以及到现在大学中文系,都经常使用的方法。它看似力图从各个方面来解释、理解文学作品。如从作家创作到时代的生活背景,从文本的语言结构到内容主题,从表层意义到深层的文化历史意蕴和人生哲理等各个层面,对作品进行研究、解释,以为做这些研究,就是在解释文学、读懂文学。而事实上未必。为什么?这里列举常见的四种非文学的阅读方法:

(1)意图论,从阅读角度看,读作品的目的就是寻找作家在作品中的意图和思想;从研究角度看,就是通过各种记载和考索,作家在作品中向读者表明了什么倾向和意图。问题是,作家没有阐明他的作品的意图怎么办?作品可以有多重理解怎么办?

(2)社会历史批评论,与第一类工具论差不多,将文学作为表达人生、历史和社会理想的工具。所不同的是:第一类工具论是将文学作为素材去证明、认识历史、现实生活的工具;而社会历史批评是通过社会学历史学对生活历史的研究,对照文学作品中所反映的社会历史和人生,来判断文学的真实性和价值,如果文学真实地反映社会人生那么这个作品就有价值,就值得阅读。问题是,如果一个作品虚构带有点瞎掰,我们怎样判断?如吴承恩的《西游记》。

(3)读者感受论,阅读没有标准,只要读者感到愉悦怎样理解都有价值。问题是,一千个读者真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果这个比喻说法成立,那么就可以认为文学作品的解读可以有无限的可能。德国接受美学家尧斯就认为文学作品能够不断被人解读,就证明这个作品具有无限的潜力,就能在文学史上长久存在,成为经典。而常识是,除非是误读、瞎读也行的无标准论,否则再好的文学作品不可能有那么多理解。一千个哈姆雷特毕竟是还是哈姆雷特啊!这一说法表明,一个优秀的文学作品内涵必然是意蕴丰富的,我们阅读不能将其简单化,否则你就没有读出其中三味。

(4)文本论,认为文学的价值和意义就在文学本身,新批评将文学看做是一个自足的客体,价值和意义在于文本本身的结构和表达方式中。问题是,文本的意义结构和表达方式是否像论说文那样确切?如何处理读者在文本意义结构和表达方式中的含混、悖论、多义中的选择?读者的意向性选择也是需要考虑进去的,不然为什么一个作品怎么会产生那么多不同的理解呢?

以上列举的两类六种阅读方式,第一类阅读文学完全不靠谱,第二类四种阅读看似有点靠谱,实际上也不是真正的对文学的阅读,为什么?从第一种意图阅读法看,我们从作品读出来的意义和意图重要,还是作家说了的意图重要?它教我们不要相信自己阅读的眼睛和感受;第二种把文学阅读与读历史读社会混为一谈;第三种把文学艺术的欣赏变成了随意的感受,很可能变成第一类的恶搞和断章取义的实用主义理解;第四种变成了读者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和感觉里。

那么,怎样的阅读才是正确的文学阅读呢?

二.什么是文学性的阅读。

文学性的阅读就是按照文学的角度欣赏文学作品。什么是文学的角度?就是说文学作品是一门语言艺术,我们阅读文学作品就是欣赏作品里的艺术性语言。即:(1)从表现方式看,文学作品与哲学、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文本相比,虽然都是由一部字典的字词写成的,但表达的句式即表现方式是不一样的。文学作品重在语言本身的如何表达和达到怎样的效果、感染力;而后者重在用语言去陈述、说明、说服和论证,目的是说理。(2)从表现的内容看,文学作品的内容是虚构的、是经过特定选择的,即便所写人物和事件是真实的,也不能像历史学著作那样当真。因而其内容往往根据人物塑造、情感表达和事件发展逻辑需要而编织;哲学、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都试图表明自己的论述是客观、可靠和有效的,即便举的例子是虚构的,但所陈述的意义是力求客观、准确、可靠。

基于这两点对文学的基本认识,我们如何来对待文学作品呢?你可以像我们前面列举的几种方式对待文学,但这些都不是对待文学作品的方式,真正对待文学的方式就是将文学当做文学来读。简单地说,就是将文学当做艺术来欣赏。那么,怎样判断自己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是文学性的阅读?可以根据以下三个特征来判断你的阅读是否属于文学性的阅读。

1.文学是一门语言艺术,首先是要感受到一部作品的艺术性的语言。

一部作品艺术性的语言体现在哪些方面?过去我们比较重视文学作品的修辞技巧,如比喻、夸张、反讽、隐喻等技巧运用,这是对的,但还不够,或者说这仅仅是文学作品的艺术技巧的一方面,文学作品运用这些技巧的真正目的是让读者感受到作品语言的重量、温度、色彩,词语与词语之间的疏密、节奏和速度,以及语言叙述的语气、声调、视角、姿态,语言背后的声音和隐喻(画外音、言外之意)等,只有这样,你才会感受到不同作品的语言特色和风格,才能真切体会到文学作品作为艺术品的语言魅力。如王维的“雨中山果落,等下草虫鸣”,我们可以听到雨打山果掉落的声音,草间的虫子鸣叫起来了,一静一动,一起一落,语言的氛围非常好。凡是不具备语言魅力的作品都不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它们是不值得阅读的。许多快餐小说如网络小说,都有这个毛病。这里举曾经红极一时的一部历史小说《明朝那些事儿》,初看这个作品叙述很有特色,带有调侃的口气来叙述严肃的历史,但很快就发现写一两部还行,但后面三部四部一直到第七部,都是一个调调,还有很多细节重复叙述,显然是为了凑字数玩故事赚钱。这种作品很快就过眼烟云。

2.诗要读到意境或境界、气象、激情、胸怀和意蕴

读诗关注语言的音律、色彩、词语的轻重、疏密、节奏等外,还要从整体上把握诗意。诗意最终呈现的风貌和风格,中国与西方是有差异的,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更多表现的为“意境、境界、气象”;西方也有的诗讲究意境,但更突出的是激情、胸怀(另一种气象)和思想意蕴。

诗要有意境和境界,大家熟知,我在这里不说。但要讲一下有“气象”的诗。我们常讲汉唐气象,这在文学上表现相当明显,如汉赋词语华美,铺排扬厉,一副浩浩荡荡的样子;唐诗如李白的诗中,则是瑰丽、豪放、潇洒、恣肆,一副“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样子。这就是诗中词语编织的“气象”。《礼记.乐记》:“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正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正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正通矣。”对汉唐的诗赋,我们加一句,“大国之音旷达而豪放”(就连一个专注意境营造,很唯美的诗人王维也写出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样壮丽的诗句)。

西方文学,尤其是浪漫主义诗歌的兴起,正值西方海外殖民扩张成功,财富急速积聚,经济繁荣、政治昌明、科学大发展的启蒙运动时期,即18世纪前后,诗人的诗表现出来的也是一副激情满怀的气象。如英国诗人雪莱、拜伦、勃朗宁,德国浪漫主义诗人如席勒、歌德、海涅等身上都可看到,还有俄国诗人普希金、莱蒙托夫等,美国的费特曼(中国的郭沫若深受惠特曼影响)等,他们的诗体现了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一股激情和胸怀。

3.小说要读出想象力、惊奇、逼真和深刻意蕴

《西游记》的想象力我们不说了,写实作品《红楼梦》开篇“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构思奇特,想象力丰富。同时这些作品的逼真感同样很高。如《西游记》尽管里面描述的是种种神话故事,但有生活和动物心理学做基础读起来同样非常逼真。至于伟大的小说,都必须具有深刻意蕴,否则就因为缺乏深刻意味而流于肤浅。

总之,我们倡导一种文学性的作品阅读方法,其实是一种带有非常专业性的文学阅读,目的是搁置各种工具性、实用性的非文学阅读,让大家对文学作品有一点儿文学的感觉,让我们在文学作品的阅读中靠谱一些。就像大家唱卡拉OK,懂一点音乐专业性的常识,唱歌虽然不会唱出专业水平,但总得靠谱一些。懂一些专业性的进入文学的阅读方式,才不至于把小说仅仅看成故事,把诗歌看成浪漫情感的抒发,才知道自己是不是在真正读文学。

第3篇

关键词:报告文学 新闻报道 真实性 艺术性

新闻报道,是对新近发生的事件进行报道。报道讲求准确性、真实性、简明性和及时性。报告文学被称作“时代的记录,历史的见证”,将生活真实与文学艺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通过报道重大新闻,充分运用各种文学手段,使新闻事件在作者的笔下熠熠生辉。

一 报告文学的真实性与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众所周知,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生命,如果丧失了真实性,新闻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新闻报道讲求准确、公正、客观的再现,最大程度地将使报道与已发生的客观事实相吻合。人物、时间、地点、因果等都必须真实;新闻反映的环境和条件,过程和细节,以及人物的语言动作都必须真实;新闻引用的各种背景资料都必须真实。

报告文学是对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的“报告”,它是采用文学形式的报道,作家看到了有价值的新闻报道,激起了深度创作的欲望。或者是作家本身发现了有价值的新闻人物或者新闻事件,直接进行了文学式的新闻报道。其中,真实性就占到首位。报告文学中的人物和事件是不可以虚构的,这与新闻报道极其相似。而其他的文学作品中,作者可以通过自己的想象创造人物和事件,可以存在虚构。作者可以依据社会生活的真实情况对生活中的“某一类人”进行描写,人们却很难找到真实的这个“人”。而同样作为文学作品的报告文学,就是以真人真事或是新闻报道为基础,人物和事件是不可以进行虚构的,场景等等因素也要尽量保持真实。

新闻报道是客观的真实,报道中交待时间、人物、事件和背景资料等等。而报告文学是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加上主观情感。而这除了是作者的主观情感,也是整个时代推崇的情感。因为报告文学中大部分描写的是优秀的人物和事迹,是时代和文学的需要。不需要作者夸张的描写,就已经足够震人心魄。作为文学作品,报告文学在秉承着真实性的原则的同时,相对于普通新闻报道会更吸引读者。原因就是报告文学选取的都是重大事件和最有价值的新闻人物,突出的事迹和榜样的力量就会吸引更多读者的目光,再加上作家通过语言文字的描写,会使人物和事件更加打动人心。

二 艺术手法在新闻报道和报告文学中的应用

同样是针对真人真事,新闻报道是对事件进行最简洁明了的报道,把人物和事件最基本的情况交待给受众。而报告文学是在报道真人真事的基础上,运用各种各样的文学手法,使这些事件比简单的新闻报道更加鲜活。艺术手法运用的是否成功、得体,是一部报告文学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报告文学作为文学作品,如果单纯像新闻报道那样“平铺直叙”,就丧失了它作为文学作品必要的艺术性。所以作家运用铺垫,烘托,倒叙或者是“蒙太奇”的手法让情节变得更加生动,跌宕起伏。新闻中虽然也会运用铺垫、倒叙或插叙这样的手法,但是相对较少。国外的新闻写作风格相对自由,运用各种手法要比国内常见一些。新闻报道的种类中,通讯类新闻相对较多。通讯篇幅不长,在较短的篇幅内铺垫,插叙这样的手法更是少之又少。而报告文学一半篇幅长,如果还是单纯的按照时间顺序叙事,没有或抒情或议论这样的写作手法加入其中,引领者读者去感受或悲或喜的情绪,整篇报告文学就会显得苍白无力。可是不管如何运用写作手法,报告文学都不可以歪曲事实。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中对陈景润的人物刻画就非常的成功。首先,作品开始时运用了大量的笔墨写陈景润年少时受到的苦难。他经受战乱,疾病还遭受着别人的歧视,这些都给他的生理和心理带来了极大的痛苦。陈景润在时期还遭到了迫害。这些描述都是为了突出陈景润在这样艰苦恶劣的环境下,不畏艰难困苦,克服身体上的疾病痛苦攻克了世界数学史上的难关。这种强烈的对比让陈景润的形象变得更加高大。“几乎粉身碎骨的可怕滑坠”“他只知攀登,在千仞深渊之上,在无限风光之间,一张又一张运算的稿纸,像满天飞舞的雪片,铺满了大地。”这样形象生动的描写,增加了整个报告文学的艺术美感和作品的感染力。把陈景润比喻成白鹤,表现主人公的自信和超脱。使得整个人物形象更加血肉丰满,引起读者的遐想,意蕴悠长。

三 报告文学追求真实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真实性和艺术性是报告文学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写出好的报告文学,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选择对社会影响重大的人物和事件。而影响重大的事件中也分对社会带来良好影响和对社会进行批判的,对恶性进行暴露的事件。而报告文学更倾向于反映时代风貌,体现时代精神,为群众树立榜样,带动大家想模范学习。所以,报告文学中人物和事件的选取十分重要。而且报告文学切忌为了其他利益,随意选取材料,成为广告式的报告文学。

其次,作者要深入生活。这点除了新闻记者要做到,报告文学的作者也要做到。只有不断的体验生活,与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无限接近,去体会他的生活条件,感受到和挖掘主人公的,才能更好地把握他们的精神品质和最突出的闪光点,才能找到最原汁原味,最可信的素材,甚至能发现一些新的内容。就像新闻摄影中的一句话:拍不出好的照片,是因为离得还不够近。

最后,要运用适当的文学手法,报告文学写的是真人真事,所以不能随意的进行夸张,不能为本真实性的原则。但是仅仅平淡的叙事还是不够的,要从众多素材中选取最有价值的、最典型的素材,把他们整合统一,使得人物形象或者是事件的中心更加突出。作家需要反复的提炼主题,使其更加有思想深度。采用适当的表现手法,心里描写,环境描写,铺垫烘托等等,一切都要运用的恰到好处。

第4篇

关键词:影视编导;文学素养;理论与技术;现状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1-0122-01

一、影视编导类专业及人才产生的过程

20世纪90年代,为培养管理人才,国家设置了众多的管理专业,这其中包含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及其分支艺术管理等多个专业方向。到21世纪初,为适应中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2004年设立专业――文化产业管理,覆盖了文化旅游、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化经济、文化遗产等众多文化领域。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影视传媒业迅猛发展,电视电影节目的需求量增大,培养专业的电视节目策划、创作、制作等人才,以及具备较高政治水平、理论修养和艺术鉴赏等方面的能力,并能在电影电视行业中从事相关媒体的编辑、导演与导播的人才,影视编导专业自此建立。

二、影视编导类专业的现状

1.文学给养的匮乏。对于影视编导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其创作优秀的电视节目的所谓“创新能力”和创作能力皆来源于深厚的理论素养,而这些基础思维的养成仅仅靠从各种史类的学习中获得是微乎其微的。陈思和在《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前言〉》中讨论了当代文学史教学的三种对象和三个层面:“在对全日制中文专业的大专生、非中文专业的大学生和成人教育的中文专业学生(包括本科生)的教学中,可以突出对文学作品的阅读讲解,让学习者充分感受到现代汉语文学创作的魅力所在,从审美欣赏的层面上领悟现当代文学的存在价值。”①作为编导专业的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的学习要远胜于对文学史的学习。可以说,影视编导专业素质的培养和创作的根基就应该从容纳生活百态的文学作品中汲取最丰厚的营养。

“好莱坞一直将古希腊神话当作素材资源库,生产不同片种的神话电影。”②无论是古希腊神话,还是阿拉伯民族的《一千零一夜》,或是中国的花木兰、功夫、熊猫等民族元素,都是好莱坞缔造的电影神话的重要一笔。当然,这也是庞大的文学海洋之于影视创作的冰山一角,文学与影视之间的千丝万缕正是影视创作的基础和素材。从这个方面来说,文学之于影视编导的学生能更好的具备改编或者创作能力方面,更是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学鉴赏与创作实践的结合才是学好影视编导的根本。

2.理论学习与技术实践的失衡。如何平衡好理论的学习与实践的制作之的关系,是学好影视编导关键,成为一名专业素质较好的人才的基础,也是为今后工作创立坚实的基础。就现存的各大高校的课程设置看,增加文学作品鉴赏、视频制作实践和影视文学创作(剧本创作)的课程、参与剧本的创作、电影的拍摄这样的实践课,不能仅仅流于纸张呈现,形同虚设。我们的影视编导类学生具备的是简单的实践能力,能够将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用到实际的影视制作过程中,使得实践有了更好的理论支撑,将弥补理论与文学素养缺乏所导致的作品艺术性的缺失。

三、影视编导类专业的发展

目前各大高校均或多或少的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或“重实践,轻理论”的教学方法,前者导致评论者只会找影视作品的不足,而提不出相切实际的想法,后者则会导致因为缺乏理论素养而不能更好的指导实践,编导的节目、拍出的作品缺少艺术价值,两种教学方式直接导致影视作品的道路越走越窄。反观近两年中国的影视制作作品,大量的抗日雷人剧和“怨恨电影”③充斥银幕和银屏。一方面是影视作品的产量与商业票房一路飙升,另一方面在这飙升的背后对作品艺术价值、艺术性的争议不断,“吐槽”不休;高票房的背后作品艺术性的缺失日益严重,无论是中国本土创新的电视节目、电视剧还是电影都陷入了“质量”的危机,提升国产影视作品的艺术价值成为日益突出的问题。在这个问题的背后也暴露了影视行业的从业者的专业素质亟须改进。从学生时代抓起,加强对影视编导专业学生文学素养、剧本创作和鉴赏能力的培养,注重“量变”积累的过程,将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用到实际的影视制作过程中,使得实践有了更好的理论支撑,弥补理论与文学素养缺乏所导致的作品艺术性的缺失,对从根本上改观影视的现状还是大有裨益的。

四、结语

影视从业人员是一档电视节目、一部电视剧、一部影片的核心和灵魂,其专业素养的优劣直接决定一部作品的优劣,而这些作品又会通过神通广大的传媒网络传播给全国的观众,人才培养的优劣对全国的影视事业、人们的生活和文化的传播都会产生影响。对于这类人才的培养,其一,各个高校的人才选拔提高标准;其二,提高师资力量的专业化,人才的培养上扬长避短。其三,加强理论批评家与影视创作团队的互相学习与欣赏,共同迎接挑战,挖掘、创新国产影视作品的本土特色,真正走一条“叫好又叫座”的影视文化绿色通道。

注释:

①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4.

第5篇

[论文摘要]:职业教育中的当代文学课程在教学中一直处于被忽视的状态,面对新的技术发展,其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在新的网络媒体条件下,应重视学生学习的主观创造性,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将传统和时尚结合起来,建立规整的考试制度和评价方式,将学生培养成能够适应现代媒体技术发展的新时代传媒人才。 

职业教育中的当代文学课程是传媒类职业学校中的一门常见科目,包括了艺术类的影视表演、影视编导、播音主持专业和非艺术类的新闻学和编辑出版专业。现代职业教育由于受到数字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影响,像当代文学这类实际操作性较低的课程就面临着新的教学困境。职业教育中的当代文学课程在教学中一直处于被忽视的状态,没有发挥出其对学生现代艺术水平培养的作用。 

一、职业教育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特点 

职业教育当代文学课程可以按照艺术和非艺术进行划分,因为在艺术和非艺术专业领域上对其学习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在职业教育中涉及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时要把学生的专业和以后可能涉及的职业性质相结合起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来进行创新式教学。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将来工作性质多为艺术性事物相关服务,比如舞台表演者、主持人、演员、导演、造型、服装设计等,这些都必须要求他们要有比较灵敏的艺术感悟能力。艺术类的学生要求具备较高的形象思维能力,在各种知识的学习中,情操的陶冶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而当代文化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能够培养学生的意境想象和良好的性情,能够提高学生的艺术水平和对生活的领悟能力。因此,艺术类职业教育当代文学课程的特点是要强化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感悟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把握文学作品中的感情,要能够进行文学作品的意境想象和鉴赏。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加强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本身艺术的研读,而非注重文学作品形式方面的内容解析,简单的说就是艺术类的文学课程要学的是文学作品而不是文化史。另一方面,从小的范围上来说,在当代文化的教学学习中,强调从研读文学作品本身入手,对这一方面要求学生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以便以此为基石,对艺术及文化意象有更好的理解、学习和创造。 

艺术素养的形式是一个慢慢熏陶的过程,不像其他技术类的课程能够在不断的重复练习中获得技能提高。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带领学生去把握文化作品的主要事件、环境背景和情节故事的发生,以突出人物性格的心理变化,来达到对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更好的触摸到作品的内涵和意象。 

二、职业教育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模式分析 

1.重视学生学习的主观创造性 

文学作品的学习不是简单的文字学习,更加不是枯燥无味的课堂灌输,它更是像剧目一样能够按照不同的艺术单位来进行分段学习的。那些枯燥的文学作品能够通过学生的大脑想象进行意境的转换,变成比较具体形象的表达的。在职业当代文学教学中要认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以学生的学生主观性为出发点,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而不是一味地强调文学作品本身的艺术性。我们每个人由于自己的经历和知识的构成不同,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同时我们的生活时代和作者创作时代上的差别也是我们要强调关注学生学习主观创造性的一个因素。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他们能够将自己所学习的专业知识来进行文学作品的解读。同时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专业优势,进行不同方式的表达。比如可以安排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在深入学习文学作品本身之后,能够将自己的情感融进到文学作品中去,以自己富有感情的声音来进行作品的朗读。让影视表演专业的学生能够在分析人物的性格和故事的内涵之后,进行比较生动的表演,将人物的性格表现出来。还可以让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能够在把握故事的主题和作品的整体框架上进行合理的想象和创作。甚至还可以将不同的专业的学生结合起来,进行一次集合表演,从不同的专业角度来学习文学作品。整个课程的学习就能够收到一个比较好的学习效果。 

2.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将传统和时尚结合起来 

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我国的传媒行业带来了无限的发展机会。在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技术,一方面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起比较新颖的课堂,吸引学生的学习。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全面地接触现代技术,以便更快地适应将来行业的环境发展。同时可以将传统和时尚结合起来。以当代文学作品《小姨多鹤》的学习为例。《小姨多鹤》的成功不仅体现在传统的文学价值上,还有经过改编之后的同名电视剧《小姨多鹤》也获得了相当的收视率。在学习中,可以将传统的文学表达和时尚的电视表演结合起来。让学生可以通过查找资料、利用网络、互相切磋、分组讨论、提交报告和师生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来了解作品的不同表达。在对这些传统艺术的表达和现代时尚的因素结合中把握到一些本质的东西。同时要强调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起学生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 

3.建立合适的考试方法和评价方式 

合适的考试方法能够对学生阶段性的学习成果有一个检查,能够及时地反馈学生知识把握的信息。但是在传统的文学课程学习中很多的考试方式都是以笔试为主,考察的内容比较死板,大多是以死记硬背为主的,对学生掌握文学知识只有极少的作用,对于学生将来的艺术职业成就是没有太大意义的。这种应试的教学方式也是非常不适合培养传媒行业的合格人才的。而且,久而久之就很容易造成了学生对考试的无所谓态度。现在,在职业教育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中要改变这种情况,将学生的文学课程成绩考核与他们的专业水平相结合起来,采用多种形式来进行成绩的评定。可以从文学作品的各方面知识考察入手,从专业的高度来评价学生的表现。通过有效的评价方式,学生能够建立起对当代文化课程新的认识。这样才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当代文学课程的学习积极性。 

三、结语 

当代文学课程以其自身的文学艺术而存在,对于学生的艺术水平提高有很重要的提高。要在新的网络媒体条件下,将传统和现代结合起来,把专业知识和基础的学习联系起来,强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起来。当然,职业教育讲究的是学生能够动手操作的能力。相对于其他技术性较强的课程来说,当代文化更加强调的是一个熏陶的过程,但是我们也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将学生培养成为能够适应现代媒体技术发展的新时代的传媒人才。 

 

参考文献: 

[1]盛燕萍,黄炳全.创新职业教育文化.提升高职社会吸引力[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 

[2]陶磊.论传媒职业教育中的古代文学课教学[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0). 

第6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 舞蹈创作 军人情怀

一、有益于军旅舞蹈专业学生的舞蹈创作

舞蹈是借助音乐的韵律、文学内涵和动态的造型展现在观众面前的一种艺术形式。这就决定了它离不开文学,一旦离开文学,其韵味将显苍白,其蕴涵将流于浅薄,其造型的呈现更不会产生震撼灵魂的冲击力。

舞蹈的美感即是在这种“内心感受”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的。这要求舞蹈的创作者和表演者除了在肢体动作上有一定的技术水准,还必须具有一定的音乐修为和文学素养。

霍夫曼的童话《胡桃夹子与鼠王》曾被改编成芭蕾舞剧《胡桃夹子》,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和《麦克白》也都曾被改编为舞剧,并且成为经典,流传至今。吴晓邦先生被称为“现代舞蹈之父”,他曾经说过:“文学创作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情感和想象,通过作家的技巧,才能表现人民的生活思想和感情。舞蹈也是如此,单有一般的技术是不够的,有时从形式上看,好像舞蹈不需要什么思想就可以表现出来,可是仔细想一想,一个舞蹈的表现如果不通过思想,就失掉了意义……”舞蹈创作需要文学和历史提供营养和有力支撑,古今中外许多经典的文学作品,都是作家通过对生产生活、人类命运的观察与关注及思考与展现的结果。如果想要让创作出来的舞蹈作品具有一定的思想性、文学性和艺术性,就要求舞蹈创作者必须通过对作品进行细致深入的探究与挖掘,将作品的故事内容和思想内涵用舞蹈艺术的特性展现出来。从《昭君出塞》《木兰归》到《梁山伯与祝英台》《孔乙己》,再到《宝莲灯》,这些舞蹈作品的背后,为其提供叙述思路和感情支撑的都是文学作品,它们均以相应的文学作品作为蓝本,才成为颇为成功的艺术实践,这些都强有力地说明了文学对舞蹈产生的推动作用是极其巨大的。文学作品事实上成就了舞蹈作品,使其题材、内涵、人物形象更加丰厚,结构更加完满,使舞蹈具备了更强大的生命力和表现力。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观众们的审美趣味和精神追求日益提高,这直接促使舞蹈创作也将迈向更高、更完美的境界。观众的需求提高了舞蹈创作的要求,舞蹈编创者在创作的过程中,要更加努力地追求作品的文学内涵和意境。但编创者要不断提醒自己,不要因过分强调文学性,而忽略了舞蹈本身的特点,影响了肢体语言的传达,正确处理文学作品与舞蹈的关系,避免过犹不及。为了达到较高的艺术境界,满足大众正在提升的审美追求和审美境界,编创者要把舞蹈的样式与内涵有机结合起来,将文学的思想渗透其中。

二、为军旅舞蹈专业学生更好地诠释战争生活和军人形象提供平台

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反映的是生活,没有生活土壤的艺术,是没有根基的艺术。军队舞蹈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要求舞者对战争生活有着切实的体验,对军人情怀有着深刻的理解。

我们的军旅舞蹈团队,是在战场上成长起来的,是一支特殊的文艺队伍。透过几十年的中国文艺发展史,我们看到的是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现象,那就是――中国人民的舞蹈。而在战争年代,军队舞蹈的创作源泉和有力支撑无疑就是战争本身。军旅舞蹈在20世纪80年代曾处于中国舞蹈界的领军地位,很大程度上源于南疆自卫还击战,使军旅舞蹈从战场和硝烟中一路走过,并蓬勃发展

至今。

战争结束,硝烟散去,和平成为时代的主题。如今,只能从历史书中才能知道过去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因此军旅舞蹈自然也该向着更广阔的现实不断拓展延伸。目前,军旅舞蹈工作者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军旅舞蹈在和平年代里将如何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如何继续向前发展。

世界走向了和平,军队的舞者们可以从军旅文学作品中获得间接经验,而语文教学无疑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中国文学史上与战争相关的作品数量相当庞大,难以尽数。比如《诗经》《史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等,都对战斗场面和战争生活进行了不同角度的再现。以《诗词》为例,这本诗词集中涉及军事问题的作品多达21首,占全书作品总数的三分之二左右。语文课的学习为更好、更全面地理解这些文学作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不仅能为一般舞蹈专业的学生打下良好的人文基础,还能为他们感受舞蹈、创作舞蹈提供情感基础和文学基础。当专业范围具体到军旅舞蹈时,语文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文章美感 文学美感 比较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科学技术的创造发明以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都贯穿着审美追求。”[1]也就是说,审美教育并非是文学作品的“专利”,文章也有其丰富而独特的美学蕴涵。文章美感与文学美感有着许多共同之处,从本质上来讲,二者都是读写实践活动中直观到人的本质力量时产生的心理愉悦,都具有直觉性、主观性、情感性、愉悦性等特点,都追求内容美和形式美的和谐统一。但由于题材、主题、语言、结构等方面的显著差异,文章美感与文学美感又有着明显的不同和各自的特质,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用美与艺术美

从题材这个角度来讲,文章讲究实用美,文学则侧重艺术美。文章写作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和帮助人们认识客观世界,解决现实中的问题,重在“得意致用”,以“实用美”的姿态存在于审美教育中。而文学作品的创作,其特性在于艺术地反映社会生活,重在“陶冶性情”,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具有独特的“艺术美”。

文章的“实用美”主要体现在自然、科学、社会三大领域。一般来讲,学习说明类文章主要帮助学生提高认识自然和科学的能力。例如,学习《大自然的语言》可以了解到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获得识别阴晴雨雪天气的知识;学了《被压扁的沙子》我们可以探索到百万年前的地球活动,感受科技的神奇与魅力;学习新闻演讲类文章、议论类文章的重点则在于帮助学生提高认识社会的能力。如学习《过秦论》一课,使学生懂得了国家民族兴衰成败的道理;而对于记叙类文章的学习,则往往兼而有之。毫无疑问,文章所呈现的“实用美”形态,能够吸引读者对客观世界和现实生活的具体关注,引导他们去发现和探索读物字面所包含的信息和意义,从而获得审美的满足。

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文学反映主客观世界的方式是艺术的,其呈现的内容是一种艺术认识,因而具有独特的“艺术美”魅力。文学作品艺术美的特征集中表现为:主体性、形象性、审美性。主体性是艺术美的基本特征,一方面,文学创作具有主体性特点,文学作品中往往渗透着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情感态度;另一方面,文学鉴赏也具有主体性特点,所以才会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之说。艺术美的形象性既表现为艺术形象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又表现为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如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孔乙己”“祥林嫂”等人物塑造,其典型的“形象性”彰显出文学创作不朽的艺术魅力。艺术美的审美性是文学作品的根本属性,是真善美的结晶。正因为作者将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凝聚到文学作品中,才使得艺术作品具有巨大的魅力。文学的“艺术美”使读者陶醉于艺术鉴赏,获得审美的愉悦和精神享受。

二、显性美与隐性美

在主题的表达方面,文章讲究“意旨鲜明”“一目了然”,展示出“显性美”的美感之态。一般来讲,无论是传达准确的信息、说明已发生的事实、宣扬有益社会的道德等,都需要直接明确的观点表达。而文学作品则讲究“意在言外”“隐晦曲折”,表现出“隐性美”的审美特征。文学作品侧重含而不露的表达,而且表达的越含蓄,作品的艺术性越高。

文章的“显性美”表现为作者观点的显豁性、明确性和单义性。杨道麟教授指出,在文章作品中,“无论是对‘善’的褒扬、倡导,还是对‘恶’的鞭挞、拒斥,都应直截了当,痛快淋漓。”[2]在记叙类文章中,作者一般直接明确地表达出对社会生活中人物、事件的观点和态度,并对其作出精简明了的评价。如《我的老师》《回忆我的母亲》等;许多议论类文章作品,其中心思想往往以明确的语言直接在文中出现。如《谈骨气》《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等;在应用文、新闻文、学术文等专业文章中,其观点表达更为清晰显豁、鲜明准确。即使书信体文章作品,作者也常常不加掩饰地表现出“爱憎分明、激浊扬清”的思想倾向。这种直言不讳的表达,能够让读者获得认识上的满足和情感上的享受。

文学作品的“隐性美”表现为作者观点的模糊性、含蓄性与多义性。关于这一点,刘勰在《文心雕龙・隐秀》中有相关论述。他提出了“文外之重旨”“以复意为工”的观点,甚至还强调“深文隐蔚,余味曲包”。[3](P334 -335)具体到每一种文体,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又各有不同。诗歌的主题往往隐藏在陌生化的语言符号和特殊的意象中,如《雨巷》对“油纸伞”“雨巷”“丁香”的描写。散文作者在表现主题时,总是要借助具体的人、事、景、物,如莫怀戚的《散步》;而小说和戏剧因为其文学形象的模糊性、语言的多义性、作家思想感情的暗合性等,其作品主题往往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如的《雷雨》,其中就折射出了阶级斗争问题、反封建问题、婚姻问题、命运问题等。文学主题的隐性表达,更能激起读者审美情感的波澜,从而获得潜移默化而又耐人寻味的美感。

三、典雅美与清丽美

关于文章语言与文学语言的不同,刘勰有言曰:“章表奏议,则准的乎典雅;赋颂歌诗,则羽仪乎清丽。”[4](P530)也就是说,奏章等应用性文章的语言讲究“典雅美”,诗赋等文学作品的语言追求“清丽美”。文章特别是应用性文章,因解决实际问题和处理公私事务的需要,常常运用“典雅性”的指称性语言,如应用语体、政论语体、科学语体等。而文学作品因“悟意审美”的艺术追求,则多采用“清丽性”的非指称性语言,即富有意味的艺术语言。

应用性文章是一种实用写作,旨在客观描述现实世界和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实践问题,这种实用性特征就决定了应用写作的语言应讲究“准确、客观、范、凝练”的“典雅美”。如应用语体中公文的写作,经常用一些像“承蒙”“兹因”“拟于”“收悉”之类的词语,还有一些如“祈请复函为盼”“如蒙慨允,不胜感激”的固定词语搭配,有时还会用一些平仄清晰、格式工整的四字成语穿插其中[5]。对于写作者来讲,这些平实的、凝重性词语的使用,显得端庄而不失礼节;对于阅读者来讲,也能在心理层次上感受到他人的尊重和诚恳;而对于真正的大众读者来说,其在阅读的过程中也可以获得“实”“美”双全的审美感受,更能深入人心。

文学作品的创作,重在“悟意审美”,所以文学语言追求“生动性、形象性、情感性、音乐性”的“清丽美”。文学语言的清丽,主要是通过描写、抒情以及比喻、夸张、对偶等各种文学表现手法来体现的。如《林黛玉进贾府》中有关林黛玉的肖像描写,在宝玉眼中,林黛玉:“两弯似蹙非蹙I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B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人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虽是纯描述性的语言,却把黛玉与众不同的姿态风情很好地展现给了读者,使之读之如在目前,即便是合上书来,也能轻而易举地从脑海中提取出黛玉的娇俏柔弱与美丽动人来。这段文字的成功,就在于其对语言的文学性处理。对偶、比喻、对比等种种修辞手法的艺术化处理,不仅形象生动地突出了林黛玉的性格特征,而且读来朗朗上口,具有极强的画面感,可谓是入木三分,给人以“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持久性美感,具有感人至深的力量。

四、规范美与奇变美

结构美是文章美感与文学美感的重要美质。文章结构要求形式规整、整齐划一,侧重于“规范美”。文学形式则不然。所谓“文似看山不喜平”,一味的整齐罗列,一味的平平淡淡,读来总是少了些味道。而不拘一格、灵活多样的创作手法,却能够使得平淡无奇之文显得一波三折,活泼而蓬勃,具有“奇变美”和鼓动性,也更能够激发起读者的兴趣爱好,也更容易引起共鸣。

根据文章写作的一般规律,文章的审美要在规整范式上下工夫,讲究的是“文有定法”。尤其是对于那些注重实用性的工作或者管理来说。统一、规范,才更有利于信息的传播和交流,从而极大地提高办事的效率,更利于各种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转。如新闻消息《人民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其文章结构严格遵循“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的统一形式,给人以规范严谨美。又如议论文要求结构规范、层次分明,《六国论》一文就是严格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结构展开论述,给人以逻辑论证美。至于其它文章文体,例如书信、调查报告、学术论文、申请书以及计划总结等,其写作形式都要求遵守社会约定俗成的格式规范。读这样的文章,总给人毫不含糊的“规范美”。

文学艺术更多地侧重于“文无定法”,它追求的是“文似看山喜不平,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奇变美。“文学最忌刻板固定的格式,它追求结构的艺术性,最重文眼、起伏、疏密、悬念的设计,精心为暗示主题服务。”[6]以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为例,其行文可谓跌宕生姿,引人入胜。具体来说,文本结构的安排、故事情节的构思、人物形象的塑造、背景环境的设置以及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的运用等,无不体现出文学作品的“奇变美”。波澜起伏的文学作品形式,会带给读者扣人心弦、耐心寻味的审美感受,使其产生无穷的艺术魅力。

总的来说,文章美感与文学美感争奇斗艳、各有千秋,彼此无法取代。但不管是实用、艺术;显性、隐性;凝重、清丽还是规范、奇变,对于教学者来说,最重要的还是需要深层次地认识文章与文学的美感特质,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以求把握美感教学的规律。只有这样,为师者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审美素质与审美能力,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注释:

[1]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2]杨道麟:《文章作品的美学境界的特质》,焦作大学学报,2012年,第02期。

[3]刘勰:《文心雕龙》,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334-335页。

[4]刘勰:《文心雕龙》,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530页。

[5]张永明,裴婉辰:《公文写作的语言特色――兼谈如何提高公文写作水平》,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04期。

第8篇

关键词:多角度 文学审美 教育性

文学作品取材于生活,也表现了生活;塑造了人物,表现了人性:这是文学作品的特点,也是文学作品的意义。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怎样面对生活?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的审美教育性问题。下面,笔者将从以下不同的视角进行探析。

一.文学审美性之美学视角――掌握理解美的形态与价值

文学是美学的内容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的变化以及文明的不断进步,文学和美学的学科边缘在不断变化。审美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审美趋于泛化,种类繁多的文学作品,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成为了美学良好的载体,无处不在地表现着美学。优美、自然主义,如朱自清的《春》;崇高,自由,浪漫,诗词,如《梦游天姥吟留别》;悲惨,沉思,小说,如《狂人》;丑陋,荒诞,批判主义,如《悲惨世界》……这些丰富多彩的表型形式、作品风格中,处处揭示着美的价值,或正面,或反面,或歌颂,或批判。是对人性的教育,是对人格的教育,是对伟大和崇高的歌颂,是对丑陋的反思,是对黑暗的批判……

二.文学审美教育性之教育视角――塑造优秀人格

文学是对生活的再现,是对人的再现。文学教育的实质是对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培养。加强文学审美教育,意义重大。

文学审美的价值的教育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会做人,以较高的行为标准要求自己,培养认真负责的态度;学会做事,形成高尚的价值观;学会认知,塑造完整的人格。文学审美教育性的突出特点就是具有深刻思想性的同时还具有浓厚的人文性,富有感染力。在陶冶情操和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有着良好的效果。读屈原的《离骚》让人涌现无限的爱国之情,读《论语》会积极思考自己的所言、所做、所为。正是这些文学审美教育活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也塑造着我们。

三.文学审美教育性之心理学视角――感受审美体验,把握人生社会

文学审美教育性活动具有一定心理学的基础。加德纳的八种智能结构中,六种与审美有关。艺术心理学则很好地说明了审美的心理体验过程,很好的一个例子就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文学作品中,很多描绘通感的词语来源于人们生活中十分常见和熟悉的表达方式。宋代词人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简简单单的“绿”将春回大地,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非常灵动地表现给读者,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给读者以极大的美学体验。

文学审美教育性是情感的教育。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感性审美情感,主要是在认识审美活动过程中得以体现。体会艺术家将自然情感经过处理和提升之后的以丰富多彩的形式表现的具有符号性质的审美情感。第二个层次就是文学作品中所表现的更深层次的理性道德情感,诸如善良,勇敢,崇高,伟大等。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所表现的爱国情怀让人动容与佩服和尊敬。美只有与善结合,才是真正的美,也只有体会到了这种美才是真正的体会美。高尚的道德需要与美好的情感相结合。

四.文学审美教育性之生命学视角――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学作品中塑造着形形人物,他们有着各自的性格和各自的命运,但是都可以归纳为两类:或从正面进行歌颂,例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或从反面进行批判,例如《巴黎圣母院》和《双城记》。尽管角度不同,但是都给读者以思考,思考生命。我们应该敬畏生命,敬畏生命的奇迹,敬畏生命的价值。文学作品中生命意义的教育,给我们震撼,让我们更加理解什么是生命的意义,什么是生命的价值。

五.文学审美教育性之语言学视角――理解文学语言,体会文学意蕴

文学语言是读者进入文学审美世界的方法与途径,是文学得以表现的载体。文学语言具有传情达意的功能。不仅仅如此,文学语言还具有象声的特点,具有音乐美,节奏鲜明,朗朗上口,唐诗宋词就是很好的例子。

第9篇

内容摘要:文学作品通过反映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评价并作用于读者的精神世界,对读者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时,就是我们所说的文学的审美社会功能,应当突出这种功能。

关键词:突出 文学 审美功能

文艺理论认为,文学从本质上说是意识形态,文学的普遍性在于,它是一般意识形态;文学的特殊性在于它是审美意识形态。审美意识形态,是指与现实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领域,审美意识形态不是审美意识与形态的简单相加,而是指在审美表现过程中审美与社会生活状况相互浸染、彼此渗透的状况。当它把作家的心灵世界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形象、情感和意境,以审美方式来反映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评价并作用于读者的精神世界,对读者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时,就是我们所说的文学的审美社会功能。德国接受美学家瑙曼将其概括为:“在接受过程中通过美的享受而获得的经验、认识以及新的价值观、审美观影响并改变人们的知觉方式、情感方式、认识方式和思维方式,普遍而又持久地作用于人们的行为和行动,帮助人们对事物获得新的、更加正确的认识,将他们从落后、愚昧的自然与宗教的偏见,从传统的社会束缚和习惯势力下解放出来,促进新的社会意识和伦理道德准则的形成与推广。”长期以来,对文学的审美社会功能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一是强调文学艺术的他律性,重视文学的社会功能;另一种观点则从文学艺术的自律出发,把文学视为一个完全自在自为的独立系统,否认文学的社会作用,推崇文学的审美性、无功利性。如中国历史上儒家和道家就分别持这两种观点,孔子认为诗可以“兴、观、群、怨”,曹丕更是将文学视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而庄子则追求文学的“无为”、“逍遥游”。其实,文学是自律与他律的统一,其审美性和社会性是结合在一起的,它来自生活又必然超越生活,求得自身的发展,即审美的特质。“它是双重的,既是审美的,又是社会现象的。”它虽然不指向实用,不随读者的鉴赏而损耗,不由必然需要的满足引发,也不能增加社会的物质财富,但它通过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间接改造着社会,陶冶人的性情,塑造人的心灵,让人忘记生活的庸碌而徜徉于艺术的天地里和审美的状态中,获得一种精神的自由和解放。

怎样才能充分实现文学的审美社会功能呢?从客体方面说.文学作品应经得住恩格斯提出的“美学的和历史的观点”的评判,尽可能达到“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同莎土比亚剧作的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的完美融合”。文学是语言艺术,作家应按照艺术规律来创造作品,如果用简单的道德或政治说教来代替艺术性,文学也就成为非文学了。所以,在文学活动中,他律必须通过自律实现,即文学的各种社会功能只能融于审美体验中,不能独立存在。正如别林斯基所说:“艺术首先必须是艺术,然后才能是一定时期的社会精神和倾向的表现,不管一首诗充满着怎样美好的思想,不管它是多么强烈地反映着当代问题,可是如果里面设有诗的韵味,那么,它就不能表现美好的思想和任何问题,我们所看到的不过是体现得很坏的美好的企图而已”。因此,离开了审美,文学的社会功能就无从实现。文学的审美本质属性决定了文学的审美功能对其它功能的驾驭作用,文学对读者的影响不直接表现为思想认识的飞跃和道德理想的突变,而是通过艺术形象,在情感感染和审美体验中实现,正如古罗马文艺理论家贺拉斯所说:“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才能符合众望。”

经验证明,一个由生活、作家、作品、读者构成的动态过程,才是一个完整的文学过程,文学功能的实现,是主客体的交流和对话。没有读者的参与,文学活动就无法完成,文学的审美社会功能也无从实现。作家创作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满足读者的审美需要,同时对读者产生愉悦、认识和教育等作用,而阅读活动是读者根据自我内心的愿望要求自由选择的结果,因此,作为阅读客体的文学作品就应该是成功地调节思想性与艺术性的作品,否则,它就无法吸引读者参与到文学活动中来,充分调动读者的注意、感知、联想、想象、情感、理解等多种心理机制,让读者在审美体验中感悟到人生的价值,认识到生活的真谛。

历史告诉我们,文学的审美社会功能还受到读者因素的制约,正如马克思所说:“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因此,我们也应努力提高读者的鉴赏能力,使其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品味美、感悟美、拥抱美,全身心地沐浴美的雨露,在美好的社会环境中,幸福地度过人生光阴。

(作者单位:河南南阳理工学院教育学院)

第10篇

一、先天不足的教师文学素养

现实中的中学语文课堂上,文学千呼万唤不曾出场,其首要的原因是执教者先天缺失的文学性情和领悟能力。在应试教育制度下成长起来的语文教师,文学素养尤显欠缺。另外,眼前的社会氛围非常浮躁,能静下心来读书的语文教师寥寥无几。著名作家王安忆曾说过,现在最奢侈的事,不是拥有豪华的物质生活,而是阅读古典。天经地义的事成了最奢侈的事,足见社会价值观的偏差。

明理的人都知道,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将直接影响到学生。朱自清、丰子恺、叶圣陶都当过中学教师,他们对学生的影响肯定是无限的,是一生的。如果教师自己的文学素养不够,就根本无法引导学生进入文学的审美世界,无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世界,培养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灯,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

当然这事关社会和学校怎样评价语文教师文学素养的问题,因为教师在阅读方面对学生的影响很难量化评价,且短期内难以显现。为了弥补语文教师的先天不足,社会和学校应该改变对语文教师的要求,给他们留出更多的自由阅读空间,培养他们自由阅读的兴趣。

二、滞后落伍的教育教学观念

张志公先生早在1984年就提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文学教育。他洞察出语文教学中将文学作品用来进行读写训练的弊病,痛斥这是一种“互相掣肘,两败俱伤”的做法。稍有文学悟性的人都知道,把文学作品等同于普通文章,把文学作品作为传授语言学知识和训练听说读写能力的工具和范例,就会消解文学的本质特征和意义;同时,把文学作品的丰富意蕴片面地机械地附会主流意识形态,以单一的道德政治思想灌输替代对作品意蕴的探求,必然导致受教育者从学习到生活的虚假空洞的抒情方式。

这种教学观念表现在教学行为上就是“肢解课文”,正像于漪老师所批评的那样:“好端端的文质兼美的文章肢解成若干习题,扣这个字眼,扣那个层次,文章的灵魂不见了。有些佳作名篇学生学过后对文章的脉络、作者的写作意图、文中思想的闪光点竟然不甚明了,脑子里如马蹄杂沓,堆砌了许多字、词、句的零部件,这个知识点,那个知识点,用以备‘考’。”有研究者称之为语文教学中的“泛文学现象”。这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教学观,把入选课本的经典作品中最具“生发力”的内容忽视了,必将导致经典作品文学价值的流失。

我们认为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借助语言引导学生走进文学的大厦。中学生在课本里看到的也就是“文学圣殿”一扇门,进门以后的世界更大、更精彩,教师的责任是利用有限展示无限。文学作品的语言和内容永远不能隔裂开来教学,否则就会丢失作品的原味。于漪老师认为:“课文的内容和语言不是两张皮,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文中深邃的思想、精辟的见解、丰富的感情,是借助精当、精彩、精妙的语言文字来表达的。”

我们平时的语文教学应立足于让学生掌握一类作品的鉴赏知识和方法。如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三、第四册主要是文学作品,我们可在作品教学前让学生阅读《中国文学鉴赏》、《谈读诗与趣味培养》、《散文的艺术魅力》、《现当代小说鉴赏》等短文,教师有选择地加以点拨,这样课堂效益就会大大提高。

三、狭窄单调的学生阅读环境

发轫于20世纪60年代的德国接受美学理论认为,“作品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它是作品与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他们认为,“阅读并非被动地反应,而是主动地参与,与作品进行交流、对话”。姚斯的“期待视野”理论指出:阅读前读者的大脑并非呈“白板”状态,而是有一个“预成图式”,即阅读文学作品前先行具备的一种知识框架和理论结构,也即既定的先在视野。文学阅读鉴赏就是读者以自己的内存图式与文本(作品)图式进行比较,或同化(把刺激纳入已有的图式之内,使其成为自身一部分)或顺化(遇到不能用原有的图式来同化新刺激时,便对原有图式加以修改以求适应)。读者的内在图式(期待视野)就是在不断调整、重组中日臻完善,其鉴赏水平也将逐步提高。

但是并非所有的文本图式都能使读者的内在图式(期待视野)产生变化。姚斯指出:“期待视野与作品之间的距离,熟知的先在审美经验与新作品接受所需要的‘视野的变化’之间的距离,决定着文学作品的艺术性。”即文学作品的艺术性越高,越能加大期待视野与文学作品之间的审美距离,越有利于内在图式的重组与完善,越能提高鉴赏水平。而“通俗或娱乐艺术作品的特点是,这种接受美学不需要视野的任何变化,根据流行趣味标准,实现人们的期待”。可见,阅读言情、武侠之类的通俗娱乐作品是难以提高鉴赏水平的,必须经常、反复阅读经典名著,才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歌德曾经说过:“鉴赏力不是靠观赏中等作品而是靠观赏最好的作品才能培育成。”我们平时进行文学教学,不能仅把课本当书本,要让学生将课本与《语文读本》结合起来学习,更要自读新课标中规定的“古诗文背诵篇目”“课外阅读推荐书目”,甚至更多的经典作品。

现实情况怎样呢?应试教育的围城使学生呼吸不到文学的新鲜空气,学生扎根于书山文海,三点一线式的生活轨迹,使学生心无旁骛,学生有限的业余时间又被挤占挪用,无暇顾及课外阅读。而快餐式的文化消费迎合了学生的阅读需求,学生的阅读等于是沙中取金。

我们的许多语文教师在客观环境面前显得束手无策,他们似乎能做的就是“堵住口袋书”,或把课外阅读“课内化”处理,以这种方式来强迫学生阅读,比如规定课外阅读的必读书目。看起来学生阅读了不少,但由于忽视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差异性,兴趣盎然的阅读已成了令人苦恼的负担,这不利于调动学生自由阅读的兴趣。

四、矛盾重重的考试评价办法

众所周知,文学作品本身具有隐喻性、多义性和开放性的特点,而阅读主体又具有对它内涵的无可穷尽的可阐释性。文学作品以形象反映世界,本身带有强烈的个人感情和主观色彩。人们对这些内容的理解应该有相对一致的地方,但是更多的情况下,文学作品的内涵是多元的,甚至是不可确解的,文学作品的解读也必然是个性化、多元化的。

早在1998年中学语文教学界就展开了一场大讨论,人们在忧思中认识到文学教育的价值,许多人主张用“文学是人学”的理念来指导中学的文学教育。于是“个性化和多元化”的文学作品创造性阅读成了文学作品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当然,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也不是无原则地认同,而是意味着课堂教学要把学生在钻研文本过程中产生的困惑和所建构的“意义”作为起点和重点,重视和认真对待来自学生的或深或浅或对或错的感受和看法。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综合分析评估,设计出能够以最经济有效的方式达到最优化效果的教育方案。也就是说,我们要处理好解读的“自由度”。正如钱梦龙指出的,找到文本对解读的限制和解读自由度之间的契合点是阅读教学最具魅力之处。一面强调要多元解读,一面是试卷中大量的标准化题目令你无所适从。正因如此,我们说文学不便于教,不便于考,甚至也不便于学。

通过文学教育,学生的文学涵养到底提高了多少,没有客观的办法衡量。就文学作品课堂教学而言,“限制与自由度之间的契合点”到底在哪里,也难以把握。再加上每年的语文高考必考文学作品鉴赏题,或现代文阅读题,或古诗词阅读题。现代文阅读理解题中必有选择对全文或某一句话“分析正确的项”,这句话通常是一句具有文学色彩的话,即要求学生透过字面的意义,透过修辞手法看出它本来的意思,这样的考题我们如何不作评价,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这个题目也不是文学的考题,它考的是语言。

第11篇

关键词:改编文学 影视 时代特征

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的做法早已有之,进入90年代之后,随着影视艺术的发展、电影电视的普及和社会舆论的传播,改编文学无论从数量、质量还是公众反响都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度。事实上,所有的改编文学都是改编者用当代的眼光去对过去的文学文本进行的新的艺术化的阐释,其本身能体现当代人的心理需要和时代精神,也必然会带有时代的烙印和时代的特征。

一、改编文学的商品化

在当前消费主义盛行和影视传媒高度发展的今天,改编文学作品也不可避免地走上了商品化的道路。影视作品以其视听方面的独特优势创造了自己的美学并统帅了观众,所以文学作品若想获得更多的关注就必须在一定意义上留下影视改编的空间。诚然,只有用商品化的手法才能将更多的文学作品呈现在观众面前,但在当前影视文学占领并抢夺了纯文学的大量生存空间的情况下,当代的文化也就从印刷文化逐渐演变成了视听文化。改编文学的目的也就逐渐从让文学作品搬上荧屏让更多人阅读而成为经典变成了用影视作品去博得关注赢得利益。在当代人们生活碎片化的时代,改编只有通过对文学的商品化创作才能让人们在匆忙的生活中停下自己的视线。

影视作品其本身带有的娱乐性和商品性让改编文学的改编者逐渐沦为商品化写作的附庸,什么题材的作品卖座就改编什么,为了满足观众的心理需求便逐渐放弃了对文学审美的追求,为了文学而文学逐渐演变成了为了写作而写作。我们可以看到,当前影视剧中最为流行的便是古装剧中的宫廷剧和穿越剧,基于古装文学和网络文学的剧情被改编之后,剧情变得冗长而离奇,人物关系变得纠结不堪,复仇、无厘头、争宠等噱头成为了此类改编文学必不可少的卖点。在商品化道路上渐行渐远的改编文学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放弃了肩担社会道义的责任和人文精神的关怀的远大理想,而逐步沦为了大众娱乐和制造利益的工具。

二、受众审美的被动化

在当代影视传媒的强势轰击和传媒舆论的积极配合下,受众对于改编文学的作品呈现出一种被动接受的无奈状态。虽然受众的心理需求和审美品位是影视作品生产的重要因素,但是人们似乎现在更多的是无奈地接受对文学作品的品味由私密的阅读变成大众文化产品娱乐的消遣和快餐化的记忆。在娱乐至上的时代,改编文学作品本身已经缺乏了应有的精神内涵和价值标准,而这样的影视作品让本就缺乏明确的价值判断的受众失去理性思考的过程,抛开故事背后的根源而是被动地去接受改编文学。这种现象的直接后果就是文学失去了其引人深思的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传统文学文本中赖以生存的根植深刻内涵的土壤之间崩塌。

受众在被动地接受改编文学作品后也就失去了细细品读的兴趣和过程,一场娱乐的消遣让受众与原著作者的共鸣空间压缩近无,用影像编码的艺术传播形式正在肢解着传统文学文本中的话语权威。这样的消费文化让受众对文化的接受效果变成了空白,受众会跟随着影视剧作品情节的发展而观看,但却失去了思考的过程,在影像结束之后受众在精神层面的想法却是一片模糊。

三、作品形象的模糊化

文学文本经过改编之后其内容的差异性是不可避免的,而改编者、导演、演员甚至是剪辑人员都会根据自己的想法对改编文本进行艺术上的再度创作,在这样的过程中,许多原著中原有的精神内涵就被层层改编,而所能表现的效果也就见仁见智了。如根据刘恒同名小说《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改编的电视剧,以其诙谐幽默的艺术表现力赢得了许多追捧,但是笔者认为在原著中作者描绘的在社会底层无奈挣扎的小人物面对社会和人生的无奈的形象并未完整地呈现在观众面前,由喜剧演员演绎的作品中对原著的批判精神与反思精神消磨殆尽。

麦家的谍战小说系列向来备受读者追捧,小说里对案件的细致观察、缜密分析和条理论证都是引人入胜的重要因素,小说里也不乏作者对于生活的种种思考和独特体味。随着2005年由《暗算》改编而成的电影热映并受到好评之后,《风声》、《刀尖上行走》和《风雨》等作品先后被改编成影视作品,麦家的成为了影视出品方的宠儿。但是许多观众在观看过影视作品和小说之后普遍认为影视作品并没有小说的表现力强,也不能像小说那样让人在品位过程中不能自拔。综其原因,是文学文本在经过影视改编之后很大程度上对原著作了修改以迎合消费市场和观众的需求,在娱乐效果的表现上进行了大量的工作,随意加入的感情纠葛也在迎合娱乐化需求的同时降低了小说的艺术格调。在小说中作者创造出的作品形象也就变得模糊不清了。

在改编文学盛行的今天,我们不禁赞叹也不禁哀叹。赞叹的是改编文学让更多文学作品通过影视作品的形式呈现在受众面前,让更多文学作品成为经典,也让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有了文学消遣;哀叹的是改编文学在消费主义的大背景下不免存在着前文所叙述的几大弊端,沦为大众娱乐的一部分。改编文学在保持文学文本和影视改编的质量的基础上,通过深刻思想、细腻手法和关照人生才能塑造更多不朽的文学和影视经典。

参考文献:

[1]李巧智.浅议当代文学影视改编的突出特点[J].影视天地,2012年第3期

第12篇

【关键词】文学作品鉴赏 应试 思维

文学作品是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作者思想精神的反映,价值在于让学生在提高语文素养的基础上,陶冶情操、塑造人格、领悟人生,本身就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文学作品的鉴赏教学为文学作品价值和意义的展现提供了平台,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情感能力、陶冶情操、感悟世界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初中语文文学作品鉴赏教学的现状

(一)应试的目的大于鉴赏的目的

虽然目前素质教育已经大范围普及,但教师和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已经很深,在短时间内不能彻底的转变思想、改变教学方法。初中生面临升学压力,对文学作品鉴赏并不重视,对文学作品的阅读也只是为了锻炼自己的阅读能力,为了在中考时提高阅读速度和对文章的赏析能力,歪曲了文学作品鉴赏教学的本意,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形成制造了很大的障碍。同时,教师的教学思想同样也没有很大的转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还是采取传统的教学套路,把文章分段讲解,以概括中心思想为阅读目的,使文学作品失去了整体美的结构,也使文学作品教学变得呆板枯燥,缺少灵气,也难于让同学们产生兴趣。

(二)“高压”模式限制了学生思维发展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对文学作品鉴赏教学仍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以强化阅读训练代替了对文学作用的感悟理解,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丧失。在灌输式教学过程中,强调的是教师的主体地位,讲究教师所讲知识的绝对正确性和权威性,学生自有的观点不被重视和采纳,而文学作品鉴赏则恰恰需要的是学生的主动参与,在主动参与过程中,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在体验过程中精神得到升华,提高感悟能力。教师主导课堂忽略了学生对作品情感体验的差异性,甚至没有给学生体验的时间,学生就被强行灌输了固定的学习模式和思维方式,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导致学生按部就班,无法形成发散思维,拓展自己视野。学生在这种“高压”模式下,学习的主动性大大降低,课堂氛围也变得死气沉沉,不利于学生鉴赏能力的提高和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

(三)忽视了文学作品的价值

文学作品不同于普通文章,它比普通文章思想更为深刻、语言更为优美、有着强大的灵魂附属,因此,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要区别于一般文章,认识到文学作品的价值。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应该在阅读和领悟中发现作品的音乐美和乐律感,细细品味文学作品深厚的意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但是在实际中,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往往没有因作品的特点有所区别,对文学作品的赏析本应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但每一个文学作品都采用同样的教学方式,对文学作品的教学成为了对一般文章的分析训练,使文学作品的鉴赏陷入了单一、刻板、枯燥的泥沼,严重破坏了文学作品的意蕴美和朦胧美,使作品失去了灵魂,没有灵魂的文学作品也就不能发挥它陶冶情操、感悟灵魂的熏陶价值,这样的文学作品就真成为了一般的文章了。

二、初中语文文学作品鉴赏教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语文教学的基本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文学作品鉴赏教学能有效锻炼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首先,文学作品鉴赏教学能够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无论是朗读、默读还是诵读,都能够增强学生的语感,因为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是丰富而有特点的,学生经过多次的阅读,会在大脑中细细体味作品的语言美,达到“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效果,不但能够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还能提高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能力,使学生在阅读中形成自己的观点,对作品有自己的理解,而不是教师强加给予的。其次,文学作品鉴赏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语言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而在于平时的积累和总结,在于对语言的沉淀积累,学生长时间阅读文学作品,自然耳濡目染的锻炼了语言能力,说起话来更有涵养。再次,文学作品鉴赏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古语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在鉴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在体会文学作品意蕴的同时,也会逐渐关注到作者的写作手法和特点,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自己的写作习惯,形成新的写作方式,并且在文学作品的熏陶下,对文字的斟酌和使用也会达到熟练的程度,写起文章收放自如,提高了写作能力。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的初级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高级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了,语文素养包括语言的文化底蕴、人文精神、语文知识和方法技能、审美能力、语文应用能力等方面,价值在于对学生感知力、想象力、情感力等能力的培养,重视语文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情感体验、观念形成的融合。文学作品的艺术性能够带给人们情感的体验,净化人们心灵,让人们摆脱现实世界中的物质需求和精神压力,达到一种超功利的高尚境界。初中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价值观还不成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够使学生认识到真善美的存在,激励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增强学生的活力和意志力,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学生对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都充满了向往和热情。

初中语文文学作品鉴赏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都有重要的意义,我们要转变观念,改变教学方法,使文学作品鉴赏教学发挥真正的价值和意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蒋华.初中语文文学作品鉴赏教学的意义和现状[J]. 语文学刊, 2010(12).

[2]邱海川. 语文教学必须紧跟时代步伐[J]. 新教育, 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