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科技创新的目的和意义

科技创新的目的和意义

时间:2023-11-22 11:07:3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科技创新的目的和意义,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科技创新的目的和意义

第1篇

创新是企业进步的灵魂,是企业科学和谐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职工提升素质的源动力。为了响应么总“调结构、防风险、强科技、促发展”十二字方针,我车间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和小改小革项目活动,并得到了公司领导的高度重视,各部门的大力支持,技术人员的积极响应和参与,取得很好的效果。现将我车间2018年科技创新进行总结如下:

1.在科技创新项目上,我车间上报了“输煤系统污水回收重复利用”一项攻关项目,通过采用“微孔膜陶瓷过滤器”过滤技术,对输煤系统污水进行处理,解决污水排放问题,实现水资源重复利用。该项目现在土建正在施工,“微孔膜陶瓷过滤器”正在进行招标,项目原定于2018年12月底完工,现经进度倒排,安装施工工期正处于冬季最冷季节,因项目中的“微孔膜陶瓷过滤器”的粘接材料受温度影响较大,在较冷时节不能施工,为保障项目实施效果,现已申请延期。

2.技改项目上,车间2018年度技改项目共计有5项,其中计划内项目两项,计划外技改项目三项,其中“优化1#斗轮机生产工艺”项目已经实施完毕,投用效果良好,年创效为9万元,2018年度当年可创效4.5万元。其余四项正在积极稳步推进,车间正在于项目部积极沟通协商,加快进度推进,力争在年底全部完工,2018年度技改项目完成后对改善降低输煤系统生产现场扬尘,保障生产安全稳定运行,改良职工工作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3.专利申报上,2018年度无专利任务,考虑到2019年度车间有一项专利任务,现车间正在提前筹划,计划在胶带换辊装置上有所突破,现初期模型已经制作完成,正在进行模型优化,申报材料准备,争取在2019年度完成申报。车间项目“无动力水雾抑尘装置”申报成功,获得唐山市科技创新优秀项目叁等奖。

4.车间自行完成的较大改造项目有翻车机-18.5米处加装一排污管道、优化连锁工艺、调整1#斗轮机悬臂皮带配重,提升堆料效率、翻车机处加装蓄水池等,上述项目均已申报“2018年度爱讲比项目”,项目完成后对改善职工工作环境、保障生产的稳定运行具有明显作用。

存在问题:思想上存有一定误区,重视程度不够,车间负责技改项目和创新的技术员与项目部沟通较多,其余人沟通少,甚至无沟通,使得科技创新在车间管理上被忽略,造成项目申报延误、推进速度慢;科技创新定义理解不透,多数人想当然的认为技改即为创新,并没有从本质上理解科技创新的定义。科技创新是指以节能降耗、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为目的,采用效率更高的劳动手段、先进的工艺技术和新型材料以及科学的管理进行的技术升级、技术进步以及新产品开发、新项目谋划等活动。可细分为革新、研发、攻关和新产品四类,由于对科技创新的本质定义理解有误导致申报混乱。

带着2018年度科技创新上发现存在的问题,我车间在2019年度的科技创新上有以下打算:

1.项目上:积极寻找输煤系统的科技创新项目,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输煤生产现场水资源集中回收再利用项目;②炉渣综合利用;③输煤系统各转运站除尘器优化升级三个方面进行攻关,提前谋划,以项目为依托,积极推进输煤车间科技创新的开展。

2.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勤加沟通,摒弃科技创新只是创新联络员的任务的错误概念,加强技术员与车间领导的沟通,加大科技创新项目的推进力度,使科技创新在车间能够被高度重视,强势推进。

3.计划对车间所有技术人员、车间管理人员进行科技创新专题培训,使科技创新的本质定义明确,结束对科技创新的误解。

以上为我输煤车间2019年度技术创新的几个着手点,我车间将继续一如既往的加大对技术创新工作的支持与推进,争取再迈上一更大的台阶。

第2篇

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时后续保障措施不完善,不能解决学生的后顾之忧目前有些大学生想进行一些科技创新活动或是得不到经费及政策等方面的支持,或是由于教学计划的安排导致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时间很少,或是虽有想法但得不到老师指导而不知如何下手,或是传统的大学生评价体系和奖学金评定标准过分看重考试成绩,而科技创新活动的考核标准难以制订等,从而影响了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的积极性。这些都使得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的热情大减,影响了高校科技创新的发展进程。

发展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意义

学校的育人目标总体上是通过课内教学和课外实践“两个课堂”来体现和落实的。教学环节是主渠道,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的业务素质,也培养学生的非业务素质;“第二课堂”——课外实践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重点,是教学主渠道的有益补充和拓展。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是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增强社会竞争力的需要,也是国家和社会发展对他们提出的更高要求。

1.发展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优良品格

大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中不断遇到问题和挫折,需要他们去解决和接受挑战,将使他们的身心都得到锻炼,能培养他们不怕挫折、吃苦耐劳、严谨求实、团队协作及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品格。这将会成为他们一生的财富,也为日后进一步的科研或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发展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将会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主观能动性

大学生通过参加科技创新活动能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加深了知识的理解程度。同时在活动中又会发现新问题和很多不了解的知识,进一步激发他们进行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实现学习与成长的良性循环,从而使得大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都得到较大提升。

3.发展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将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在科技创新活动中会遇到很多问题,需要他们开动脑筋思考,调动所有知识并想出新的办法去解决问题。这个过程中使得他们的创新思维得到发挥、展示和锻炼,为以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做好准备。

4.发展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是国家和社会提出的更高要求

近些年,用人单位非常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如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吃苦耐劳能力等。在学生参加的科技创新活动中,他们相互讨论,集思广益,发现问题,并积极思考解决问题。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这些能力都得到了较好的锻炼,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从而使他们在人才市场上增强了竞争力,在就业竞争中掌握了主动权,也为未来国家发展培养了出色的创新人才。

发展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措施探讨

由目前中国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现状及意义可知,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整体发展还很不乐观,社会和国家对这种能力的需求缺口也很大,因而有必要探讨较为有效的措施来发展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对此,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改善措施:

1.学校和院系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宣传、动员力度要加大

据调查发现,在制约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六大因素中,智力因素只占到3%,其余都是非智力因素,主要表现在:缺乏自信、缺乏开拓精神、不能自觉创造科技创新机会等。大部分大学生或是不知道有科技创新活动,觉得很陌生;或是觉得太难,离自己太遥远,没信心参加。因而学校、院系要发挥宣传和动员作用,积极利用校内的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介积极宣传科技创新活动。并对科技创新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典型人物和事例进行通报奖励,使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深入人心;通过召开表彰大会、举办优秀学生论文报告会等活动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示范和辐射功能,吸引更多的同学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中来。

2.学校和院系对科技创新活动的资金支持、后续保障工作要到位

这方面主要体现在学校对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具体支持措施和对教师的激励考核上。(1)提供资金支持,开展多个创新平台。没有资金支持,再好的想法也不能较好地得到实现。因此,为了发展科技创新活动,学校可以在多个方面提供资金的支持。如:可以设立学生科技创新基金,为学生科研活动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允许他们申报各级创新性项目,学校组织评审并相应批准觉得可行的项目,尚有问题的项目可继续修改。在完成这种项目的过程中将锻炼他们的文献综述能力、[5]创新思维、创新设计及团队协作能力,将使他们的科技创新能力有较大的提升。还可以建立并利用好一些科技创新团体。这些团体通过参与科技竞赛、申报创新性实验项目、举办大学生科技节、各类学术讲座、大学生课外学术和科技成果展吸引大学生到各类科技创新的活动中,学校在这些活动中给予一定资金支持,扩大科技创新交流广度和提高科技创新素养。另外,为各种级别的科技创新竞赛或比赛提供资金支持。如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校级或院级的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竞赛、计算机知识与技能大赛、网页设计大赛等等。通过这些竞赛让大家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科技创新能力。(2)为学生设立科技创新学分要求及相应的奖励制度。为学生设立科技创新相关课时和要求,并健全创新的激励机制。每周设定几节课的创新课程编入课表,以便使学生有时间保证。对积极参与创新活动并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给予创新学分,可调动学生参加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对于创新成绩优异的学生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并作为评优的一个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在实施过程中要根据各年级大学生的个性特征、掌握知识的层次水平和知识经验情况实行有层次、分阶段的科技创新活动安排。(3)为了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对教师提出一定的指导学生要求。在对学生科技创新进行指导时要针对教师种类(如理论科研型、工程实践型教师)提出不同要求,明确指导老师的资格、职责、考核办法等相关要求。对指导老师给予合理的创新工作量和创新指导奖励,可使教师的工作和付出得到认可、激励。(4)多次邀请专家学者进行各种讲座,并及时通知学生。每年举行数次院士、专家、教授及企业家的讲座,并鼓励学生积极提问,锻炼学生的勇气,激发积极思考的动力。设立覆盖多学科的博士讲坛、创业论坛以及大学生科技创新论坛,营造氛围,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冲动,消除学生对科技创新的神秘感,吸引广大学生加入到科技创新的行列中来。

3.校企联合推动科技创新活动的发展

学校与企业可联合设立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基金。每年学校花费的科技创新资金由企业全额或部分出资,每年举行的科技创新比赛可以为企业冠名,扩大企业影响力,并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大学生可以到企业实习锻炼科技创新能力,以达到学校、学生和企业三赢的目的。

4.建立并利用好科技创新基地

科技创新基地可有效实现科技创新活动普及化的目标,发掘和培养骨干学生,发挥优秀创新人才的旗帜作用。根据兴趣爱好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研究团队,进行分组重点培养,发挥其示范和辐射作用,带动更多的大学生参与进来,以期提高高校的整体科技创新能力,产生品牌效应,赢得社会声誉,更有利于人才的培养。长沙理工大学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正在逐步得到提高,科技创新也越来越受到学校重视。以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为例,学院的大学生经常参加各种科技创新比赛。如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国机器人大赛、湖南省“挑战杯”创业设计大赛、校级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院里举办的“华自杯”长沙理工大学校园电子设计大赛等。我院学子数次在这些比赛中获奖,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创新型大学生。学院还于2005年建成了长沙理工大学电子创新训练中心。它将原来分散单一的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和学科竞赛辅导转化为集中系统化的训练模式,每年吸引近300名大学生进入中心展开培训,为提高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提供了有效的平台。此外,学院目前已经与多个公司和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拥有2个校内实习基地、16个校外实习基地,其中湖南省电力公司为湖南省优秀校外实习教学基地。这些资源也在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也应该看到,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整体上尚有较大欠缺,取得较大进步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这就需要加大对科技创新的宣传和动员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尤其是后续保障制度的制订和实施要做好;还要考虑如何更好地与企业深度合作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结论

第3篇

【关键词】科技创新 管理保障模式 三三模式

大学生科技创新是培养大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以素质教育为主题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已经成为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一个重点和特色的项目。建立科学的、符合大学生发展实际的大学生科技创新管理保障模式,对推进科技创新的开展和提升创新实践能力具有保障和推动作用。

科学的管理保障模式对于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有重要意义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一个内涵和外延都很宽泛,并且正在不断丰富和扩展的范畴。就其一般意义而言,主要是指大学生所从事的与本专业以及其他相关专业有关联的科学研究活动及科技推广应用活动。其一般形式主要有科技立项申报与发明创造、社会调查与研究、科技作品展示、科技竞赛、科研讲座、科技论坛、科技参观、科普宣传、发表学术论文、科技开发、科技咨询和服务等。①

构建科学的管理保障模式对于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具有三个方面的意义和价值。一是营建浓厚的科研创新氛围。刘献君教授在他的专著《人类之治》一书中提出了“泡菜理论”:泡出来的白菜、萝卜的味道,取决于泡菜汁的味道;同样,学校育人氛围与环境决定所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素质。这个理论应用在科技创新氛围营造上同样适合。有了良好的氛围,学生会受到科技创新的熏陶,引发科研创新兴趣,进而参与科技创新工作。二是规范科技创新工作。通过建设科学的管理保障模式,形成“机制建设为引导,制度建设为保障,规范流程为重点”的体系,使得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更加规范。三是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科学上的创新光靠严密的逻辑思维不行,创新的思想往往开始于形象思维,从大跨度的联想中得到启迪,然后再用严密的逻辑加以验证。”②为此,我们倡导大学生提高人文素养,建构了科学的管理保障模式,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会大大提高,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笔者认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定位应重点强调两个方面:一是强调对大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一是为学生进行科研活动打下基础。

构建科技创新管理保障模式的探索

基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及长远发展,笔者所在学院通过建立科学的管理保障模式来推进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了“三三模式”:即完善三项服务的管理体系,构建三个平台的保障体系。

管理体系:构建三个平台。第一平台――专业训练平台:包括改良专业教学、强化专业教育、深化专业知识等。通过推进课程改革,改良教学平台,加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础技能的培养,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扩大知识面,强化专业技能,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学院在建筑学、城市规划两专业的建筑、规划设计主干课程实行导师组负责制,依据导师组教师和学生双向选择的结果,将学生纵向分至各导师组、二至五年级混合后共同教学。每个导师组由不同年级的同学组成,师资、教室、所属学生基本固定。导师制拉近师生之间、各年级学生之间的距离,充分激发专业教学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明确教师、学生在专业学习方面的应负责任,为学生专业学习的成效提供责任保障。

第二平台――实践拓展平台:社会实践是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与延伸,是让学生自觉奉献社会、服务社会、深入实践的良好途径,对于提高同学的动手能力、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该平台突出“真题实做重实战”,在日常教学和毕业设计中,重视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倡导真题实做,把参与实战当作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近年来的毕业设计80%为实际项目,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来学生参与完成了120余项规划和建筑设计项目。

第三平台――能力提升平台。为同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提供支持,努力使科技创新行为转变为科技创新能力。分三个层次打造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一是以氛围营造和常规技能训练为基础面向全院学生建立科技创新的“基础团队”;二是通过科技社团的组建、实验室的开放和教师科研助理的招聘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正规团队”;三是通过精心选拔并配备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进行专门培训的以备战竞赛项目的“精英团队”。三者之间既互相联系又各有侧重,每名学生都可以根据自身阶段性的实际情况在三者之间取舍流动。

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一方面,专业训练巩固了学科知识,为实践拓展打下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实践拓展,运用所学知识,深化专业学习,提高综合协调处理能力,反过来推动专业训练的开展,增强学习知识的主动性。

保障体系:做好三项服务。第一是机制保障。形成“机制建设为引导,制度建设为保障,规范流程为重点”的体系,使得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更加规范。学院成立了大学生科技创新领导小组,由学院分管教学的副院长、党总支副书记担任组长,团总支书记、教研室主任、辅导员为成员。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阵地作用,学院重点建设了建筑科技创新协会、手绘画协会、摄影协会、学生会学术部等团体,成为开展科技创新的重要阵地。学院制定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奖励条例》,为学生提供各类科技创新的条件和机会,对于学生参加国内外各类相关竞赛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对获奖者给予奖励。自2006年开始,每年召开一次大学生科技创新表彰大会,表彰过去一个学年里在科技创新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累计发放科技创新奖金5万余元。

第二是活动载体。丰富多彩的活动推进科技创新。科普活动方面,结合课堂教学和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各种讲座、报告、研讨、展览、演示、咨询和参观等多种形式,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开展相应学术活动,经常性地开展“筑之韵”系列讲座、学术沙龙、学生论坛,加深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增加相关学科的知识。每年出版一期学术性刊物《海巢》,由学生担任主编、编辑,目前已出版4期,成为学生开展学术活动的一个良好平台。学科竞赛方面:每年举办一届创新设计节,业已形成了模型大赛、快题设计竞赛、手绘画大赛等传统竞赛项目,组织开展多样的课外科技活动,吸引众多学子参与。积极组织参加“挑战杯”及各类建筑设计竞赛,鼓励同学积极组队参赛,学院积极创造条件、提供经费支持,团总支协调组织、聘请指导教师,同学们积极参与的良好工作局面已经形成。

第三是个。重点支持建筑科技创新协会等科技社团组织和各类学生科技小组的科技活动,向学生提供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项目资助,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发展。学院建立了指导教师团队,供学生选择,提供指导服务;支持同学建立科研创新团队,学院提供研发经费,开放实验室,创造科研条件;依托学校科技创新基金,在已有科研团队的基础上申报科技创新项目,争取学校的基金支持,推进重点项目的开展。

管理保障模式收到良好成效

科技创新成果丰硕,在各类竞赛中多次获奖。近三年来,累计在省部以上各类竞赛中获奖127项,国家级奖项58项,省级奖69项。近四年,学生在全国高校大学生建筑设计优秀作业观摩与评选活动中获奖27份,获奖总数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在2008年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中获奖8份,获竞赛教师组织奖一等奖,设计内容为都江堰市抗震纪念馆,这也充分体现了学生关心国家、勇担社会责任的精神。几年前,由8名大学生经过三个月的努力,用细致严密的设计征服了评委和甲方,把一个青岛市政府投资10亿元准备进行国际招标的“城阳蔬菜批发市场”项目“领回”学校,《中国教育报》等媒体以“八个大学生与十个亿项目”为题进行了多次报道,这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充分肯定。

提升了学生综合竞争力。通过对在校生和毕业生调查发现:参加各类科技创新活动不仅不会耽误正常的学习时间,还会对专业课的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有所帮助,有益于大学生的成长。参赛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既丰富了知识储备,又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学生通过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提高了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也赢得了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动手能力强、基础扎实、富有创新精神,学生在全国同类专业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近年来,来建筑学院招聘毕业生的岗位数与毕业生数近3:1。多途径、多层次地积极开展各种课外科技学术活动,培养和营造了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为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达到以有形的活动培养无形的精神的目的,培养了创新精神,增强了动手能力,提高了综合素质,最终达到提升学生竞争力,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目的。

当然,科学的管理保障模式必须建立在符合学生成长成才需求、学校实际情况的基础之上。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不断地探索和完善,改革教育方式,才能为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注入活力,推动科技创新工作的深入开展,从而更好地为学生成才服务。(作者单位:青岛理工大学)

注释

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7-0069-02

一、引言

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质上是高校的一种人才培养方式,是社会实践的一部分。在这项活动中,学生是主体,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开展学习与创新的实践活动,它是提升大学生自身发展、实现自我价值的内在需要。人类的今天有赖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更是一个国家持久发展的动力。

二、科技创新活动对大学生的现实意义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大学生的学习具有自主性的特点,自学能力是大学生必备的素质之一。大学扩招后,相当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欠缺学习主动性和正确的学习方法。笔者在指导大学生创新项目时发现,学生开始都挺茫然,有热情,有想法,却不知从何下手,怎样去获取更多的资料。而创新活动是一项复杂的实践活动,不仅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还需要高端的专业技术,必然经历大量的新知识学习、构思设想和实践三个基本过程。在经过科技创新活动锻炼之后,学生们在查阅文献资料和专业书籍,分析、整理和收集资料的能力方面大大提高了,这是学习前沿科学知识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学生在整个创新科技活动过程中,就选题与开题、项目分析、实践动手操作、撰写科技文章以及申报专利等多方面都得到相应的锻炼,为日后增强其创新实践能力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2.培养大学生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现在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一定程度上会出现团队意识不足、合作精神不够的问题。科技创新活动的选题、申报、立项,都会与校外、校内多个部门与人事进行沟通,凭一己之力做好这些工作是不可能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在实施过程中,既应尊重并激发学生的个人创新意识,又需群策群力、团结协作,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的力量,把科技活动做实做好。如何处理个人与创新团队的关系是每个课题组成员都要面对的问题。现在社会用人单位,不仅仅看重学生个人知识是否全面、技能水平是高还是低,还特别看重该学生有没有团队合作精神,能不能与人良好沟通。经过科技活动的锻炼,将大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与合作精神。

3.科技创新活动有力提升了大学生的科研、实践动手能力。高校科技创新最好能接地气,就是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将学校发展及当地的企业、市场结合起来,力求选题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当前,国家设立一系列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平台,如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全国大学生嵌入式系统竞赛等,以及各省市及高校为层层选拔参加国家级比赛而设立的各种科技活动平台。这些活动在社会上、在校园内,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支持。学生参加这些活动必须有设计作品才可以参赛。这就要求学生想尽一切办法,亲自动手做出模型或实体来。这促使学生去充分利用好学校现有的实验室仪器和设备,经常到企业、到市场寻求解决办法。学生在反反复复地研究、制作过程中,动手能力得到大大的提高。

4.通过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首先,通过科技创新活动,学生逐渐培养正确的思考方法。其次,培养学生脚踏实地的科研精神,在科技活动中,来不得半点虚假,必须遵循自然界的自然规律,学生学习、积累经验,追求创新活动的实用性、合理性和科学性。第三,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精神,科技创新活动中,学习、研究、动手操作等等,这些过程都是很辛苦的,甚至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会非常苦恼,且一般会经历多次失败,这就要求学生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去应对。第四,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创新活动是群体的活动,研究成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出去交流或比赛,学生为了维护集体荣誉感而顶住巨大的压力,发挥自身应有的水平,为集体争得荣誉。我校在每年的省级大赛中屡屡获奖,学生们都特别自豪。

三、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良好发展的几点建议

1.加大宣传,准确定位,努力营造科技创新的学术氛围。各高校办学条件不同,培养目标也不同。在科研型的高校和教学型的高校,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机会及参加人数不可相比,实验室的开放与利用,科技活动经费的支持,都不相同。通过宣传各种形式的创新活动如竞赛、讲座,努力营造科技创新的学术氛围,让更多的学生和老师了解和认识科技创新活动对学生自身完善和对学风建设的积极影响,激发学生和老师的兴趣,吸引他们积极加入创新团队。高校应根据实际条件,结合当地发展需要,合理选题立项,最好能使科技创新活动的立项具有延续性。创新团队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指导,为科技创新团队配备德才兼备的老师,不断提升创新的科技含量,使学生体会到课本上得来的知识终是浅,知识只有在应用中才能发挥效用。学生团队应有梯队建设发展的意识,对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施行分层教育培养,如一年级学生尚未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可以进行兴趣培养,加以引导;二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逐步介入课题活动,从认知、有兴趣开始进入有思想、有目的的实质性实践活动;三、四年级在专业知识较为完善的基础上,开始进入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研究、开发,由此形成一个不断更替、良性循环的创新团队。

2.在现有实验室条件下,建设科技创新基地。创新团队活动需要一个固定的场所,需要一定的硬件支持,所以很有必要建立、建设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大学生创新基地,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发掘学生创新的潜能,最终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创新基地既可以通过设立创新实践学分等形式成为大学生的第二课堂,也可以组织各种科技竞赛活动以逐步发展成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科技开发中心。全校实验室都可以作为创新活动的一部分向学生开放。在创新基地,成立以相关主管领导组成的基地管理组织,负责对外联系和宣传工作,制定基地管理的规章制度,建设评审专家队伍、指导教师队伍和创新学生团队。基地还应配备日常管理的专职人员。加大基地的硬件投入,争取得到社会力量的支持建设,同时也对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给予经费上的支持。我校领导高度重视,针对专业学生的需要,分别建有两个科技活动中心,分别由相关的两个二级学院单独管理,如果将来条件成熟,希望学校考虑整合两个中心,形成一个综合性质的科技创新基地,集中建设。

3.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为激发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对各类不同级别的创新设计和竞赛设立一套规范、科学,行之有效的奖励机制。如学生课程成绩加分与减免、综合测评、奖学金评定等采用不同的加权加分形式,以及综合考虑指导教师如评职定岗各方面的考核方式方法等。奖励机制是一把双刃剑,利用得好,有助于创新科技动的良性发展,利用得不好、不合理,势必打击创新团队的积极性,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将科技创新活动与学生学业成绩与毕业就业联系起来,是学校对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一种鼓励和认可,对学校学风建设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学生可以看到科技创新活动给自己带来的学习效益,将进一步激发他们参与科技实践活动的热情和兴趣,对后续的学生起到一个榜样的作用。现我校对在竞赛中取得成绩的团队中的成员采取的是物质奖励和减免一门课程的考试的办法,笔者认为后一条的合理性有待考量。对免试课程的性质是否有规定,是全部课程范围内任选还是有条件的选择?因为免试很可能会使学生学习免试课程的主动性、积极性受到影响,现学生挑选免试的课程往往不是其学得好的那门课程,而是专业知识难度较大的课程,这不利于学生自身知识系统性学习的完善需求,对学生个人反而是不利的,在同学中更没有起到其应有的榜样示范作用,更有可能产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享有特权的负面影响。而对参加创新活动的指导教师,希望学校在工作成绩考核、工作量核算及评职定岗时给予适当地考虑,以此提高指导教师的积极性,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四、结论

高校应为大学生科技活动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持,使科技创新活动落到实处,充分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的需要,不断探索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和方法,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机制。科技创新活动对高校、对社会都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对大学生个人自身能力的培养的意义不言而喻。

参考文献:

[1]白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2012,18(6).

[2]李晓宁,罗正祥,蒋宁,等.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大力开展创新教育[J].2006,25(10).

[3]蔡苇,余波,兰伟,等.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7,(6).

第5篇

在当今科技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的形势下,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以素质教育为主题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已成为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一个重要特色项目。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可以激发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科技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因此,建立科学的、符合大学生实际的大学生科技创新管理模式,对推进科技创新和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现状分析

为广泛激发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教育部、中国科协等部门在1989年联合发起了具有导向性、示范性、权威性和群众性的中国大学生学术科技“奥林匹克”盛会——“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之后,国家级、省市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在全国各地区相继展开,有力推动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和高等教育教学的改革。在国家大力倡导下,多年来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培养了一批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考验。为了解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我们对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某学院大二100名同学进行调查研究。调查发现,学生参与率整体偏低。通过调查问卷,显示100名同学仅有23名同学参与过科创活动。没有参加过科创的同学中有45%的同学表示有兴趣参加但找不到合适的课题和指导老师,有23%的同学不自信认为自己没有参加科技创新的能力,有17%的同学表示对科技创新活动不了解,还有15%的同学认为只要学好课本知识就行对科技创新没太大兴趣。由此可以看出,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还没有充分认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对科技创新的参与率有待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不应该只是少数同学参与,而应该是对大多数学生起到促进作用,在校园内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由于目前在初高中阶段教学模式仍然以灌输为主,以致相当一部分学生踏进大学校门后难以转变固有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模式,在学习过程中缺乏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导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缺失。其次,很多高校对大学科技创新重视程度有待提高,尤其是一些人文学科认为科创主要是理工科专业参与的活动,缺乏对人文社科类专业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引导和支持。再次,对指导教师的激励机制不完善,缺乏真正有志于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指导老师,且一部分指导教师存在经验不足、缺乏理论指导等诸多问题。最后,很多学生对参与科创活动的目的并不是十分明确,抱着从众心理参与了科创活动,但最终科技成果水平不高、创新不足、半途而废的情况屡有发生。

三、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组织模式探索

以上问题在不同程度影响着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健康发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机遇和挑战并存,因此,传统组织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满足高校创新人才的需求,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组织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1.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四年不断线的引导模式按照人才培养和能力形成的规律,从了解—参与—提升三个层次分阶段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在组织过程中对不同年级学生分阶段引导,以学生参与为核心,指导教师为辅助角色,突出学生团队培养。第一阶段为了解阶段,主要是针对大一学生。教师在基础课程讲授过程中,注重活跃学生思想,从发现问题开始,分析、引导、渗透,推出创新理论的讲授,启发学生的创新灵感,帮助学生形成创新的意识。同时结合校园的科技创新活动宣传,开展各种科创讲座、经验交流会,同时有效利用学生社团自发组织各种课外科技作品活动,培养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兴趣与参与意识。第二阶段为参与阶段,主要是针对大二学生。该阶段测重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在一年级广泛参与的基础上,通过考核、选拔赛等挑选一部分优秀的大二同学集中培训,通过大学生创新项目立项的方式,让学生开始逐步进入实验室,指导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讲授,通过上届带下届传、帮、带教学模式进行创新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第三阶段为提升阶段,主要是针对大三和大四学生。确立在未来一至两年内的工作计划,将毕业设计和项目研究有机结合,完成具有社会价值的创新实践项目。根据个人特长开始承担一些创新实验设计,遴选部分同学参加全国大赛、省级比赛,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2.建立有效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组织实施环节通过申请及答辩,在竞争中选拔团队,立项成功的团队由此获得人力与资金的支持,最终完成科技创新成果并展示,提高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创新能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实施环节主要有以下四个步骤:培训。以专题培训讲座、经验交流会等形式,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前期宣传及培训辅导,对参加流程、申报经验、书写申报书、研究方法、论文撰写等方面对学生予以指导,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申报及答辩。由学生自主组队申报科技创新项目,指导教师在专业方面给予必要的辅导。团队完成申报后通过答辩的形式进行选拔。通过数名在专业方面和科创方面经验丰富的专家从众多团队中挑选出创新性、可行性、操作性强的团队,并根据项目的创新程度及成果意义给予不同层次的经费。实践。项目成果立项后,团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科技创新项目的实践工作,为期一年左右。组织者在该时期的主要角色是监督项目的实践进度,并在适当时期进行中期考核,以更好地促进项目顺利完成。成果展示。在项目完成之后,通过举办展示会展示各团队科技创新的成果,通过专家评价对创新性强的项目进行宣传与表彰,使学生能够自觉的参与其中,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以此激励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鼓励表现优秀的学生参加校内外学术会议和竞赛,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交流经验、展示成果、共享资源的环境与机会。

3.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导师制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科研活动,并把科技创新理念融合到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科技创新主动意识的培养。对指导教师给予一定的工作量补贴,获得奖项的导师给予相应奖励,落实指导工作量,制定相关激励政策来提高老师参与科技宣传、科技讲座、科研指导等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感,鼓励更多的优秀教师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指导学生的工作中来,从而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水平。

四、小结

第6篇

障各高校二级学院应依托本学院各级各类教学示范基地、重点实验室以及重点学科等科研平台,发挥国家级、省级等各类教学团队等师资优势,鼓励教师带课题入驻大学生创新实验基地,为学生做学术报告、带领学生做科研,培育创新实践团队,分组分层次进行指导,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全程跟踪作品的形成、改进和完善,在科技创新活动中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大学生将创新兴趣转化为创新实践。

二、以学术氛围营造为抓手,创新基地为载体,建立项目化、基地化运作模式

1、学术氛围营造

高校校园文化中,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氛围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创新意识的高低。科研氛围浓否,也直接决定着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困难程度。为营造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各学院应组织以本学院学科知名教授和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为成员的学术报告团,定期为学生做学术报告,为本科学生提供参加科研工作体会,鼓励科研工作量大的教师或课题组接收本科生参与科研工作,有条件的学院还应加大开放式实验室的建设和增加创新技能学分等措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

2、创新基地建设

调动大学生科技创新的主动性,引导大学生将创新兴趣转变为创新实践。各学院应依托其科研、实验室等资源,充分发挥师资优势,建立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科技创新基地具有融教学、科研、育人于一体的多种功能。基地专家团队担任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指导老师,直接指导学生开展各项科技创新活动,基地应整合学院各种创新实践资源,涵盖基础训练、创新实践、学术交流、成果展示等各种场地以及电脑、投影机、打印机、桌椅、文件柜、阅览桌等必需的办公用品,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硬件基础。

三、以品牌赛事为突破,项目培育为途径,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运行机制

1、品牌赛事

各学院还应根据本学院学科特点、学生特长等具体情况,确定本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赛事清单,同时确立诸如“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数学建模大赛、力学竞赛、英语竞赛等赛事以及学科专业竞赛的品牌赛事,重点培养和资助,长期培育项目和团队,建立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全过程、全方位培养机制,调动学生创新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将创新兴趣转变为创新实践。

2、项目培育

第7篇

关键词:跨学科教师;大学生;科技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10-0074-02

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指以创新人才培养为前提,不同学科教师组建指导教师团队,围绕某学科科技创新活动,在课堂创新教育和课外创新实践过程中,共同拟订指导计划,依据教师各自专长,共同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大多数普通高校,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项目的主要是本学科教师,很少组建跨学科教师指导团队。而在项目指导过程中,教师经常会遇到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问题,仅凭自己阅读资料很难深刻理解,亟须相关学科教师的专业帮助。明确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理论内涵和内在机理,构建有效的实施方案和保障措施,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意义

(一)高校自身发展需要: 整合、优化与提升内部资源

一般情况下,高校的二级学院(系部)分别负责组织、培训和指导本学院(系部)学生参加各级别科技创新活动,学院(系部)之间往往很难共享培训和指导资源,比如竞赛场地、培训资料等。借助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时机,每个学院(系部)独具特色和优势的内部资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有效的共享、整合和优化,提升内部资源使用的效率。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报告中指出的,“取得优异成绩的机构,正是那些善于以灵活方式和合作精神开展跨学科界限的教学的机构”[1]。因此,加强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符合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要求,也是高校不断实现自我突破、自我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科学研究由单一学科转向跨学科

科学研究是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学生,能够有效提升教师自身的学术能力。协同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通过不同层面和不同形式的合作,将各学科间有逻辑和自然联系的或者重合交叉的内容进行合理的组织调整或合理延伸,使它们能够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从而形成合力的系统结构,发挥最大的整体功能”[2]。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和教师都是受益者,都能完善自己原有的创新素质结构,获得新的创新技能。

当前,科学发展的主流方向是跨学科合作研究,在填补学科微观化后空白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科间的横向联系,并不断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以传统学科群为基础,需要融合不同学科之间的理念、方法、技术、理论和范式等内容。根据研究问题需要,“以不同的集合方式将学科群连接成网状学科结构,并形成以某一学科(群)为主体的组织体系”[3]。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学生的过程,亦是开展学术交流和合作的过程,拓展彼此的学术视野,不断探索知识前沿问题。

(三)学生创新素养发展需要:践行合作创新精神

与实践

不同学科教师的协同指导,进一步加强对其他学科研究内容和方法的共同交流,有机整合其他学科中的知识和方法等内容,实现大学生科技创新指导的有机整合,指导理念和方式方法的融合贯通,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使受教育者了解到其他领域的知识,从而有助于发挥各学科之间的协同作用。”[4]学生时刻感受着跨学科教师教学合作创新的精神,并不断地在实践活动中践行这种精神,促进自身创新实践能力的发展。

二、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的

实施建议

(一)顶层设计:构建制度保障

1.提升观念意识,重视协同指导的意义。建立校级指导委员会,各学院(系部)主管教学的副院长任委员,主管教学的校长负责指导委员会的相关工作。只有校长、院长(系部)、教务处长和教研室主任等各级领导都能够充分认识到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意义,在实际教学工作和课程安排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与配合,才能保障协同指导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充分发挥协同指导的教育价值。

2.组建教师团队,建立协同指导机制。校级指导委员会负责组建教师团队:遴选各学科优秀教师,确定团队负责人;评估协同指导过程中各位教师的表现,按照相应的办法给予奖惩;监督协同指导的运转,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政策的支持,例如提供场地设施和安排课程等,保障协同指导机制的正常运转。

3.完善激励措施。协同指导的过程伴随着协同代价[5],即“人与人在价值互动中为了实现协作所费的时间,包括组织时间、协调的时间、激励的时间、沟通的时间等”。教师专业发展带来的效益往往仅能驱动少部分教师协同指导的内在动机,多数跨学科教师更加在意协同代价的补偿机制。为了吸引更多优秀的跨学科教师参与协同指导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相关激励措施必须完善并且奖励力度要具有足够的吸引力。

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的相关激励措施一定要全面、科学、合理和细致,坚决杜绝蜻蜓点水式的激励力度,要让参与协同指导的教师获得有尊严的、恰当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

(二)全员参与:探索协同指导的路径与方法

1.协同开设培训课程。协同开设一门课程,讲授在不同学科视角下如何分析和解答同一个问题。以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为例,几乎每一年的竞赛题目都包含着交通运输方面的专业知识。例如,2011年“交巡警服务平台的设置与调度”,2012年“机器人避障问题”,2013年“车道被占用对城市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和“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2015年“‘互联网+’时代的出租车资源配置”。显然,在对大学生开展数学建模培训时,数学建模指导教师团队至少应当包括交通运输方面的专业教师,协同开展各种赛前的培训工作。当然,管理学等其他学科的教师对上述数学建模问题也有自己的研究视角和分析方法,也可以吸纳管理学等其他学科的优秀教师进入数学建模指导教师团队。密歇根大学的教学实践表明,“参与跨学科协同教学课程的学生在分析能力、提出问题能力、整合能力、协调复杂差异能力、与人合作能力等方面均有较大提高”[6]。因此,指导教师团队应当围绕某一项或几项科技创新活动,构建协同式的课程体系,有序安排衔接课程,讲授完整的知识和技能体系。

2.协同指导创新项目。高校普遍设置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心,每年都开展科技创新训练项目,包括校、省市和全国等不同级别的科技创新项目。这类科技创新项目一般允许有两位指导教师,可以由来自不同学科的教师协同指导,指导对象是由学生自由组建的团队。围绕同一创新项目,来自不同学科的两位指导教师展示和发挥各自的学术特长,引领学生从不同视角入手,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深入剖析问题,创造性地完成创新项目。这是一个合作教学和合作学习相辅相成的过程,最终目标是更好地完成创新项目,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协同组织创新竞赛。学科竞赛是大学生积极学习创新知识和提高能力的重要载体与实践平台,也是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效果的重要检验平台。学校应该积极鼓励和组织跨学科教师协同指导学生参加这些竞赛,通过竞赛促进协同指导工作的进一步开展。目前国内的科技创新竞赛主要有数学建模竞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计算机设计竞赛、科技资源共享与服务创新实践竞赛、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等,国外的科技创新竞赛主要有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际仿人机器人奥林匹克大赛和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等。

(三)明确职责:恪守学术道德

学校在促进更多教师能够参与协同指导工作中的同时,一定要加强教育师生恪守学术道德,谨防学术违规。教师在指导学生论文写作过程中,要教育学生遵守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教师在指导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竞赛时,要强化赛前的指导工作,杜绝教师在赛中的违规指导。一般地,竞赛都要求指导教师不能在竞赛期间针对竞赛试题给予学生帮助,只能做一些组织性的工作。指导教师不能为了追求更好的竞赛成绩而违反学术道德。

参考文献:

[1][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

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26-127.

[2]李明善.教师专业发展论纲[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2011:107.

[3]邹晓东,陈艾华.面向协同创新的跨学科研究体系[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164.

[5]蔡剑.协同创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80.

第8篇

大学生 科技 创新 重要性 意识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1、缓解就业压力推动社会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技术的革新,现代化的企业生产和智能化的技术成果已遍地开花,高新技术产业对普通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少,大学生的就业压力逐年增大,就业前景堪忧。因此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不仅需要个人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素养,还需要针对严峻形势做出自身的改变。现在的岗位设定都要求人才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局限于自己在大学中所学习的知识,更多的是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合理应用。因此,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培养创新意识,掌握创新的基本形式,努力通过自身转变就业方式,同时改善社会就业形势,迫在眉睫。

2、推动国家科技进步和促进经济建设

高校作为一个国家生产人才和创造知识的最基本的培养基地,对于发展科创型人才应该担起主要的重担。青年强则国家强。近些年我国高新技术的研发应用和经济的成功转型都充分说明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从而证明了国家发展离不开人才,更离不开科技创新型的建设人才。只有通过培养现在的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才能为祖国未来的科技建设提供助力,做出应有的的贡献,才能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带动各个产业的不断创新,使我国在全球经济化的大潮之下立于不败之地。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及能力的现状分析

1、具有创新的热情,缺乏坚持

创新不仅仅需要灵光一现的感觉,还需要不断地坚持。创新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既要学习肯定前人的优秀成果,又要敢于质疑提出不同意见。然而,当代大学生,仅仅具有创新的热情,却没有对于科技创新坚持下去的勇气。三分钟热度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在创新的过程中最忌讳的事情。仅有了热情,不能投入到实际中就是虎头蛇尾,到最后不能坚持,选择放弃。这成为大学生创新的自身阻碍。

2、不善于利用有利条件进行合理创新

作为在校大学生有很多机会和条件去认识和接受新的事物,去发展个人爱好。现在网络的普及,让传递信息的速度不断加快,所以对于大学生来说就要不断补充知识。然而,面对信息量爆炸的时代,大学生对于获取的信息并没有深入研究和探索,也是因为当代大学生对于创新的认识不足,所以很难有所突破。大学有着大量的图书和资料供学生查阅,给当代大学生创新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创设了优越的条件。但许多同学却不能根据自身条件有选择的用学校的资源,这也是大学生在创新过程中,对于身边的资源不能好好利用,导致学生对科技创新意识认识不足的原因。

3、科技创新的氛围不浓郁,吸引力不足

学习能力是当代大学生生活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技能。但是,创新能力却很少有学生掌握。现在的大学生活比较单一,导致大学生的科创意识缺乏。大学中虽然有创新的条件但很少有学生接触到创新,周围同学创新意识缺乏,科技创新的氛围不浓郁,对大学生没有什么吸引力,也没有兴趣。一提到创新,学生就会认为比较困难,很难着手。要让当代大学生对于创新产生兴趣就需要氛围,而不是抵触。由于创新气氛不浓郁,所以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止步不前。

4、对于创新认识不足,不知从何下手

越来越多的同学已经认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但有很多同学对科技创新抱有一定想法与尝试,但仅仅在灵光一现,并没有深入了解科技创新内在的精髓,认识不足,不知如何下手,更不会利用好身边的有利环境,最终导致了许多人仅有想法,并无实践。当代大学生应当充分利用自己的有利条件,接受更多新鲜事物,适应社会的变化发展,紧紧抓住科技创新的变化趋势。不仅要有创新的想法,更要有下手去做的思想准备,将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发挥出来。

三、关于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建议

1、高校应重视大学生的入学教育

据了解,现在有些高等学校根本没有针对大一新生的入学教育。许多学生以为,他们高考之后到了大学可以自由放松而不是如高中一般拼命学习,所以思想上懈怠,学习能力和探究研发能力也随之减弱。所以高等院校应当加强大学生的入学教育,让当代大学生认识到学习和创新的重要性,认识到当代大学生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的重要性。高校有责任帮助大学生培养创新意识,帮助他们认识到科技创新的意义,指明高等教育着重发展的方向,而不是停留在以教学为主要目的的阶段。

2、组织开展各种科技竞赛和创新成果学习培训,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

现在的大学生活丰富多彩,许多社团活动层出不穷,竞赛也慢慢增加。但是关于科技的竞赛却鲜有耳闻,而针对科技创新成果的观摩学习更是少之又少。高校作为为国家输送科技人才的根据地,应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创意识。对于各类竞赛,要让在校学生踊跃参加,动脑动手,而不是整天漫无目的游手好闲,沉迷网络,更不应该通过各种手段逼迫学生去遵循老师的意见,学生已经是成年人,有了自己的想法。大学要培养的是综合性人才,不是只会学习、玩闹的学生。

3、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

现在学生对于科技创新意识淡薄,即使开展各类竞赛,也难免会不想参加,怕自己能力不足,对自己没有信心。当下应该做的就是加大宣传力度,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能力,加大宣传科技创新的好处,强化大学生对于科技创新的认识。改善现在学生对于科技创新方面能力缺乏的现状,同时要不断深化这些意识,思想决定行动,将科技创新的意识转变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力,努力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晗,张婧梅.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与教育教学改革的互动关系[J].科技视,2013(27).

[2]刘春风.浅析科技创新活动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9).

[3]温习勇.关于创新的哲学思考[J].安康师专学报,2003(1).

[4]陈志瑶,程坤.高校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3(8).

第9篇

关键词:大学生 创新型 楼宇自动控制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b)-0016-02

当今社会是科技竞争社会,要求人才具备越来越强的创新能力。对应到教育,其任务转变成为培养素质全面、创新技能突出的人才。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培养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的有效途径。但是,当前部分高校在组织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了由于实验教学无法满足科技创新训练要求而导致成效不佳的情况。因此,改变现状,增强创新成效,进一步提高在校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势在必行。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基于我校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现有的实验条件,开发出一套基于开放实验室的创新型教材,该教材在基础性实验开设基础上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环节,是对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尝试。充分利用开放型实验室管理的特点,我们不仅可以在课内完成既定训练内容,还可以在课余拓展练习,通过深入的研究思考,每个参与此训练计划的同学都能自行设计出基于特定工程场景的个性化训练项目。通过实践训练,有助于我们在教学、科研以及大学生科技竞赛等各方面水平的提高,开发设计出代表楼控领域先进技术的、具有实用意义和价值的工程化训练项目,对提高大学生智能建筑工程实践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 创新型实验教材编写

创新型实验教学能够促进我们整合所学内容,贯通理论与实践,增强综合运用知识的水平,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是大学生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之对应,以服务科技创新为目的实验教学成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效的重要影响因素,这样的教学方式被寄予了更高的期望。

1.1 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是关键

随着科学的日益进步,那些有层次、有系统的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以及自选性实验是实验项目发展的主要方向,有利于我们开阔视野、提高研究兴趣,强化创新意识,培养创造性思维,锻炼实践能力,增强综合运用知识的水平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奠定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内在基础,迎合科技创新的基本目的出发,我校实验教学项目中增添了综合性、设计性以及研究性元素。

1.2 教材构思的新颖性

我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构建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实践导向、项目导向培养模式;设立了学生自选项目、自由组团、自主研究的“自主研学”课外科学研究实验项目;在传统基础性教学内容基础上加强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的建设和管理,为培养我们的创新能力提供环境和政策保障。我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开设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占全部专业实验课程的比例为100%。实验教学中心引进一定数量的工程实训项目,以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和工程能力;通过实验教学师资的“内外结合”,实现了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的有机融合。

基础性分项训练主要是培养基本实践能力,加深、巩固专业理论知识。内容包括以下几个子系统基础性实验项目开发:(1)照明系统;(2)给排水系统;(3)暖通空调系统;(4)电梯群控系统;(5)楼控各子系统集成方案。通过查阅实验指南及附录了解LonWorks技术原理,掌握基于LonWorks技术的照明、给排水、暖通空调、电梯群控以及楼宇各子系统的工作原理,掌握使用Intouch的图形化编程工具进行用户界面的设计实现方法。

综合性、设计性分项训练主要是提高实践能力,使实验具有启发性、趣味性和适用性开发研究应用层。包括两大类:(1)根据基础性分项训练内容的研究结果,提出工程应用的实际场景,并使得该项内容的实践训练更加行之有效;(2)提出前瞻性的工程项目背景,结合绿色、节能等主题,利用现有的研究结果和研究手段,设计出代表先进技术的训练项目。综合性设计性分项训练有利于充分利用实验教学资源,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自信心,提高创造力,激发我们自主学习的热情、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创新人才。

例如,我们在设计照明系统时,基础性分项训练主要是在了解照明系统的基本原理基础上,通过实验设备,结合说明文件以及基本操作方法,完成灯的开关、照度计的读数、定时器的控制等基本功能。此外,我们在基础性分项训练的基础上增加了综合性、设计性环节。通过结合实际场景的需要,以绿色节能为目标设计了照度、远程双控制的控制流程,在没有人为因素干扰时,我们设定好一个照度值的上下限,实现了当照度值低于下限值时,自动打开照明灯,当照度高于上限值时,自动关闭照明灯。通过综合性、设计性分项训练,使我们都能自行设计出基于特定工程场景的个性化训练项目,有助于我们在教学、科研以及大学生科技竞赛等各方面水平的提高,开发设计出代表楼控领域先进技术的、具有实用意义和价值的工程化训练项目,对提高大学生智能建筑工程实践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 健全的开放实验室管理模式是实现大学生科技创新的保证

2.1 建设开放实验室重要意义

开放实验教学突出因材施教、注重能力培养的教育、教学理念,实现了从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到实验教学队伍、教学保障条件等方面的全方位开放。开放实验教学不但能充分发挥实验室的资源效益,更有利于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培养工程一线需要的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要,使实验室真正服务于教学、科研和社会。加强开放实验教学是提高大学生整体科技创新水平的重要途径,通过不断地完善实验教学模式,不断探索与实践,开放实验教学将会更好地为培养工程一线需要的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做出更好的贡献。

2.2 创新实践教学管理模式,建设特色鲜明、高效运行开放式网络化专业实验室管理平台

我校在建设现代化的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实验中心软、硬件平台的同时,开发了独具特色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开放性建筑智能化实验教学中心专业实验室管理平台。实行全新的实践教学过程管理模式,建立了由实验中心管理员、专业任课教师、学生团队三者联动的开放性实验室管理模式。

该平台的最大特点是:将学生纳入到实验室设备的使用、管理和维护的工作中,改变了通常学生与实验室设备单纯的使用与被使用关系,使我们在自主进行实验的同时,也是参与到实验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中,这不仅实现了实验设备维护的常态化管理、减轻了实验室工作人员劳动强度,也提高了学生自觉维护实验室设备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工作习惯和职业素养。

创新的实践教学管理模式,实现了实验准备、网上实验预约、现场实际操作、设备自动管理、过程全程监控。我们以自主式、合作式、研究式等方式完成各种实践训练,有效锻炼了我们的自主实践能力,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及工作责任心。

2.3 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由于开放实验室允许同学们根据各自所需自主地选择时间和方式进行科学实验,这样显然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室资源效益,实现资源共享,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开放实验室的内容形式多样,我们既可以做实验,也可以讨论问题;既可以对上次实验进行再做或者选做一些新实验,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做一些课外实验,这样学生自主实验,不仅可以消除传统学习中因实验时间不足而引发的问题,补充了课堂实验教学的不足,也有利于培养我们的专业兴趣,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使同学们对知识的掌握更为深入更为系统。

通过开放实验室让部分实验放入学生自由时间中完成,不仅可以弥补理论课和实验课时的限制,也可以更合理地分配教学资源。同时,还可以理论联系实际,消除理论授课过程中的枯燥乏味感,从而更好的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3 依托科技竞赛和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3.1 创新型实验计划、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体系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创新型实验计划以学生为主体,以创新项目实施为主线,在导师的指导下以学生特长、兴趣为出发点,注重过程训练和自主设计,激发我们的科学研究兴趣,着重培养我们自主学习、团队协作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体系以提高我们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从创新型高级工程应用人才培养体系整体出发,在对各教学环节整体优化与提高的基础上,以建筑智能化工程设计、工程开发、工程实施及工程管理四大主线,分层式、模块化、构建实验教学人才培养新体系。

3.2 大学生实践创新计划对培养大学生创新团队增益良多

大学生实践创新计划的实施,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协作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型实践计划,可以锻炼团队成员的默契度,以及团队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同时,对提高大学生智能建筑工程实践技能大赛水平,培养工科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工程适应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3.3 大学生科技竞赛着眼于工程化项目训练成效

创新型实验教学科技创新平台的搭建,可以使我们在课余时间进行拓展练习。根据大学生科技竞赛的要求,我们可以模拟出基于特定工程场景的个性化训练项目,从材料准备、节奏控制、战术策略、时间把握、心态调整五个方面进行训练,模拟比赛和工程实践中可能出现的场景,对培养我们的应变能力,提高我们的科技创新能力以及在大学生科技竞赛中的成绩有着重要意义。

4 结语

面向大学生的创新型楼宇自动控制实践教学方法研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开展创新实践技能训练,开发、设计出代表楼控领域先进技术的、具有实用意义和价值的工程化训练项目。该创新型实验教学科技创新平台的搭建,打破了传统封闭的实验教学模式,顺应了现代教育、教学的发展要求,对培养我们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综合素质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高安邦.LonWorks技术原理与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 刘志京.基于Lonworks技术的楼宇控制系统设计[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9(6):57-61.

[3] 张屹,张虎,李力,等.面向大学生科技创新对当前高校实验教学的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09(2):84-86.

第10篇

【关键词】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思考

科技创新团队是实现科研攻关和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是实现资源有效整合的组织形式,同时也是优秀人才创业的平台。加大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力度,实施集团式作战是当今“大科技”时代增进科技创新,提高科技创新效率的必然和根本保障,同时也是提升科研单位科研能力与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实现我国科技追赶并超越世界先进水平的重要举措。

1 科技创新团队的具体内涵

1.1 科技创新团队的概念

科技创新团队主要依托的是国家或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学科等创新平台,围绕优秀领军人才组建科技团队,实现科技资源的有机整合;主要从事对经济社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基础研究和支撑引领作用的的应用性研究。创新团队的学术水平在同行中应具有明显优势,所从事的研究应具有明确的产业化前景或知识产权目标,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案具有创新潜力且具体可行。创新团队应具有相对集中的研究方向和共同研究的科技问题,专业、年龄结构合理,且人员之间应该是在长期合作基础上形成的研究集体,任务分工明确,合作机制良好,协作氛围浓厚,对团队所承担的研究任务能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

1.2 优秀科技创新团队的特点

1.2.1 共同的价值观

即团队成员之间对团队理念、学术道德、创新为本有共同的追求。和而不同,,共同进步是科技创新团队文化的精神内涵。

1.2.2 良好的创新素养

科技创新团队重在“创新”二字,极力追求开拓性的思维和争创一流的学习精神是团队建设努力的方向。

1.2.3 清新严谨的治学学风

良好的学风是科技创新团队的灵魂、气质和立足之本。优秀的创新团队营造的是学术包容、失败宽容、自由平等的学术风气。这样有利于团队成员之间的相处更为融洽,有益于创新火花碰撞激荡,使创新研究的氛围更浓厚。

1.2.4 浓郁的合作氛围

创新团队要在充分尊重个人兴趣和成就的基础上,大力弘扬团队合作精神,营造协同攻关、顾全大局、和谐共进、团结奋斗的氛围,塑造创新团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1.2.5 开放的文化理念

在创新团队中要倡导有高远的全球视野,重视不同文化的沟通借鉴、合作交融,大力加强科研合作、学术交流与合作。开放的文化理念对以创新为已任的团队而言是一种氛围、一种动力,更是一种优势。拥有厚重文化底蕴的科技创新团队,无论规模大小都势必稳固与优秀。

1.3 创新团队的结构

创新团队应该由五个组成部分,分别是团队带头人、核心层、执行层、辅助层及协作层。

1.3.1 团队带头人

创新团队带头人作为科技领军人才,必须具有高深的学术造诣和创新性学术思想,品德高尚,治学严谨,具有较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合作精神,应把握团队的科研方向,引导、领导团队成员开展科研创新。同时具有战略眼光、关注长远利益、聚集团队核心能力,兼顾团队人才培养,实现个人与团队创新能力的共同提升。

1.3.2 核心层成员

核心层成员要求掌握所处专业的发展前沿,并具有带领团队小组成员开展某个科研方向的学术水平和组织协调能力。该层次成员思路活跃,创新意识突出,大局观较强,数量不要求过多,也许只有2-3个,这取决于团队的研究方向。

1.3.3 执行层成员

执行层成员即创新团队普通成员,应来自不同专业领域,知识结构呈互补交叉型,利于开展具体工作,符合团队集成创新的要求。

1.3.4 辅助层成员

辅助层成员指从事实验室管理、资料收集和后勤保障等科研辅助工作的人员。

1.3.5 协作层成员

协作层成员是创新团队应用生产实践的合作者,包括企业、协会、中介等机构,协作层成员构成了创新团队社会网络,是对团队领域的延伸;创新团队借助社会网络可以获得信息和互补性资产两种资源,从而支持创新团队创新使命的实现。

1.4 创新团队的分类

根据创新团队从事工作的内容和特点,可以分为基础研究团队、应用研究团队、开发型团队以及综合型团队。

1.4.1 基础研究创新团队

基础理论研究是科学进步的基础,基础研究创新团队应以基础理论研究为主,致力于研究学科发展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促进学科的深入发展。其研究周期较长,成果多体现为专著或学术论文,且不能直接转化为生产力,经济效益是间接地或者潜在的,成果的性质具有公益性和无偿共享行。

1.4.2 应用研究创新团队

应用研究团队主要实现的是基础理论如何应用到实践,为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提供新方法、新技术、新产品。成果除了科学论文、专著还有专利和新产品等。团队的组建具有针对性,实用性,成员既有理论基础扎实的科研人员,也有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规模较大。该类型团队的研究周期也比较长,一般都在3-5年以上。

1.4.3 开发型创新团队

开发型团队负责将现有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以生产实践为主要目的。具体工作是基于应用研究团队的成果(专利、技术或者产品),通过示范推广或者实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团队规模大,成员成分复杂,涵盖了研究开发人员和具有一定科学素养的技术推广从业人员,甚至销售人员,且上述人员所在单位并非来自单一的科研机构,应该还包括负责推广应用甚至销售的企事业单位。开发型团队项目研究周期一般在2-3年左右,相对较短。

1.4.4 综合性创新团队

综合性创新团队的组建,是为了集成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型三个创新团队的优势,弥补单一专业化团队存在的不足。从基础研究到开发,到最终进入推广应用领域,形成现实生产力,瞄准需求,连接源头直至终端,铺设完整的科技产业链。综合性创新团队采取的是科研大协作方式,团队规模巨大,优势显著,应是现阶段推进我国创新国家建设的主体。

2 组建科技创新团队的现实意义

2.1 创造学科品牌,形成特色方向和学科亮点

一流的人才队伍是一流学科发展的核心,更是科技成果得以创新的保证。通过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组织起大量优秀的学术队伍,合理配置人才资源,并在从事研究的过程中培养、锻炼科技人才的创新意识、管理能力、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才能使科学研究纵向深入,横向融合,建设出有特色的优势学科。

2.2 充分整合科技资源,是大科技时代科技创新的组织保证

现代的科学技术研究更多地走向综合化、大型化,大科技时代科技创新主要采用社会建制化的活动方式,科技创新团队是实现科技活动社会建制化的基本单元。为完成一项综合性的科研任务,面对专业化带来的个人知识和技能的有限性,科研人员必须(下转第107页)(上接第64页)转而采取团队方式,应用集体智慧,多学科或跨学科合作。

2.3 有效提高科技创新效率,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需求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重大战略决择,并把创新提到了实现科学发展、推动民族振兴的战略地位。2006年2月国务院相继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着重强调要培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的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创新人才群体和创新团队。

科技创新团队建立可以规范科研人员的行为,有效地把个人目标融入和升华为团队目标;在科技创新团队中成员间可以实现技能互补,通过相互帮助和支持,既能增进工作热情,又可提高队员的创新效率。另外自我管理工作团队形式,可以使管理者主要精力集中于具有前瞻性、整体性的重大问题,搞好战略规划,提高管理层的工作效率。

2.4 创新团队建设的重点在团队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任何学科、任何研究工作仅靠一、两个人是很难发展的,也不具备可持续性。创新团队的建立就是要把具有年龄、学历和知识结构合理,专业知识和个性特点有别的人员组织起来,让不同的知识结构、学术背景和思维模式在工作中相互启发、优势互补、博采众长,形成由学科总带头人、学术方向带头人、骨干后备队伍组成的优秀科学家群体,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格局。

3 创新团队的管理与支持措施

3.1 重塑学风,提供良好机制

创新和成功都离不开个性特色的充分发挥和团队的协助。良好的学风既有利于个性特色充分发挥,也利于塑造团队内部宽松、和谐、活跃、自由的学术氛围,但学风的塑造离不开严明的规章制度以及相应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

3.2 汇聚人才,搭建学术梯队

广开贤路,积极培养和引进国内外领军型人才担任创新团队的首席科学家或科研骨干,鼓励参加各类学术团体并担任一定的职务,扩大影响,提高知名度;打破人才的部门、单位界限,支持跨学科、跨部门、跨单位组建创新团队和聘任团队成员;在专家推荐、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人才引进、辅助人员配备、研究生培养计划等方面给团队带头人及骨干人员予重点支持和倾斜。

3.3 依托人才,争取科研项目

支持和鼓励团队成员申报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承担国家、省部和国际合作等重大科研项目;开展横向联合和协同攻关。通过各级别项目的实施,培育和申报重大科技成果。

第11篇

【关键词】 非对称发展战略 战略势差 科技创新

【中图分类号】F12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ki.rmltxsqy.2016.19.009

党的十以来,多次提出科技创新要重视“非对称发展战略”。切实贯彻落实这一重要战略思想,对于推进我国科技事业赶超发展,实现科技大国向世界科技强国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准确把握战略内涵

“战略”一词源于战争,逐步应用到政治、经济、社会、科技乃至企业等各个领域。战略是从全局考虑谋划实现全局目标的规划,包括对目标、重点、战术、路径、手段、资源、压力、效果及代价等要素的统筹考量。非对称发展战略同样也发轫于战争。《孙子兵法》所说的“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英国军事理论家、战略家利德尔・哈特(1895~1970年)在其《战略论》中提出的“间接路线”等都属于非对称发展战略的思想。正如所言“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非对称”是相对于“对称”而言,因此非对称发展战略是基于战略竞争对手发展战略和优劣势比较之后提出的一种竞争和博弈战略,一般可以分为主动型和适应型。所谓主动型是指整体实力处于领先地位,呈现为“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优、人优我变”的特征;适应型则表现为“人有我无、人强我弱、一锏在手、出奇制胜”的特点。总之,非对称发展战略就是通过创设一种或多种非对称的情境或技能,形成不同主体之间的“战略势差”,以在某些方面取得决定性优势和重大威慑。

我国科技实力总体上与发达国家比有差距,领域层面比较缺乏重大原创突破,许多关键技术仍然受制于人,自主创新的“杀手锏”依旧匮乏。据此可判断我国实施非对称战略仍属于适应型范畴,且呈现出“压迫感十足、紧迫感突出”等鲜明特征。如所指出的:“我们科技总体上与发达国家比有差距,要采取‘非对称’赶超战略,发挥自己的优势,特别是到2050年都不可能赶上的核心技术领域,要研究‘非对称’性赶超措施,在国际上,没有核心技术的优势就没有政治上的强势。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要下大功夫。军事上也是如此。”

深刻认识实施非对称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

实施非对称发展战略对于我国科技创新,乃至实现中国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实施非对称战略是应对世界科技竞争的迫切需要。克莱顿・克里斯滕森1995年在《颠覆性技术的机遇浪潮》一书中首先提出颠覆性技术的概念,强调颠覆性技术就是另辟蹊径,从而打破传统技术的思维和发展路线,实现传统技术的跨越式发展。颠覆性创新在战略层面实质上就是“非对称发展战略”。当前,美国《创新美国》战略、《欧盟2020》战略以及日本的《第五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无不希望通过实施“非对称发展战略”,推动颠覆性科技创新抢占未来高技术发展的制高点,从而赢得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动力转化的先机。面对咄咄逼人的科技竞争和创新圈地的严峻态势,我们必须摒弃坐以待毙的无所作为心态,以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凤凰涅精神,着眼于长远关键卡脖子领域,采取“非对称”赶超战略,打造具有“一招鲜或几招鲜”的世界领先核心技术优势,从而使我国在未来世界科技竞争中成为新的竞赛规则的重要制定者、新的竞赛场地的重要主导者。

非对称战略是经济发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然需要。“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认为,原有依靠劳动力、自然资源、金融资本等物资禀赋的投入作用日趋减少。在其著名的“波特钻石”模型中提出,机遇和政府对于国家竞争优势具有重要影响。机遇主要包括基础科技的发明创新、传统技术出现断层等。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影响把握机遇增强国家竞争优势。日本和韩国就是抓住了新技术革命的机遇,依靠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在重要技术领域形成局部产业优势,带动产业结构整体调整,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在坚持全面提升创新能力的同时,必须积极实施非对称发展战略在关键领域形成局部领先优势,以点带面、梯次推进、“弯道超车”,进而带动产业结构的联动式调整,引导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正如同志所指出的:“我们在国际上腰杆能不能更硬起来,能不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很大程度上取决了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科技创新这件事,等待观望不得,亦步亦趋不行,要有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劲头,快马加鞭予以推进。”

非对称战略是保障和平崛起所必须坚持的底线思维。中国已向世界郑重承诺要走和平崛起之路。但和平不仅需要靠真诚呵护,更需要必要的实力来维护。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日益强大,一些固守“修昔底德陷阱”传统思维的国家不遗余力地在军事上进行围堵。美国2012年提出“亚太再平衡”战略之后,2014年又明确提出第三次“抵消战略”,旨在通过主动型非对称发展战略创新军事技术和作战概念以“改变未来战局”,明确提出“打什么仗造什么武器”的变革思想。面对咄咄逼人的周边形势和新军事革命的挑战,我们必须要牢固树立底线思维,针对那些跟不上、跟不起的必争领域,通过非对称发展战略,以较小的投入,形成维护和平所必需的战略威慑。

总之,我国科技创新正处于实施非对称战略的窗口期,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在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有效实施非对称发展战略,掌握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主动。

实施非对称战略要加强整体谋划

强调:“我们在科技方面应该有非对称性‘杀手锏’,不能完全是发达国家搞什么我们就搞什么。”实施科技非对称发展战略是一个难度更大、要求更高的系统工程,必须加强整体筹划、明确突破策略、精确主攻方向、超前规划布局、统筹资源部署,才能确保非对称发展战略的精准实施。

在目标遴选上,要坚持聚焦具有“战略势差”的“杀手锏”。“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非对称战略即是通过创设一种或多种非对称的情境或技能,形成不同主体之间的“势差”,以在某些方面取得决定性优势和重大威慑。我国建国初期针对当时经济实力薄弱、工业制造水平低下、难以短时间改变战机落后局面的现实,做出了研制“两弹”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一“非对称发展战略”的实施,不仅有效解决了领空安全问题,而且也奠定了我国航天大国的坚实基础。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针对雷达监测对战机的威胁,另辟蹊径研制出隐形飞机从而改变了整个游戏规则。只有把方向搞清楚,非对称战略才能“以奇胜”,否则再多的资源投入只会加剧南辕北辙效应。选准非对称发展战略目标,首先要坚持问题导向。要针对那些“卡脖子”的痛点、“输不起”的争点、“跟不上”的难点、“不能让”的拐点等问题,敢于直面矛盾,而不是绕着问题走,以壮士断腕的精神下定决心,统筹部署,一抓到底。其次要坚持全球视野。要科学制定科技情报的获取和分析策略,全面研判世界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大势,科学汲取后发国家实现赶超的经验教训,保持战略清醒,做到知己知彼并将其可借鉴的经验反映到政策制定中。第三要坚持全局考量。要从国情出发确定跟进和突破策略,细致分析我国科技发展现状,找出我国科技发展的创新特色、人才优势和成果基础,因需、因地、因时、因人统筹制宜,才能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第四要坚持科学决策。汇聚目标是战略制定的基本要求,更是实施非对称发展战略的重要前提。既要广泛听取官产学研用各方专家意见,又要善于汇聚凝练目标,必须避免研讨一次,目标扩大一圈,切实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绝不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算哪儿”。要特别重视发挥那些视野“宽”、专业“厚”、思想“精”、决策“准”的战略科学家,在科技创新规划和前瞻布局方面的“关键少数”作用。

在动力储备上,要重视基础研究源头创新供给。指出:“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我国作为一个大国,终极目标应是建立“均衡优势”或是“对称优势”,即在众多科技领域都能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因此,我们既要坚持问题导向,选择重点方向突破制约我国发展瓶颈障碍;同时要夯实基础,把握全球科技发展方向,努力形成全面对称的比较优势。颠覆性创新何时“涌现”往往难以预测,但机遇总是垂青于有准备之人。当前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关联度日益增强,只有高度重视基础研究侧源头供给,不断提升原始性创新能力,才能随时捕捉和响应科学革命的发展机遇,保证基础性、系统性、前沿性技术研发持续推进,从而可能形成新的“非对称”优势。

在推进实施上,要保持坚定不移的战略定力。实施非对称战略就是要在一些关键必争领域率先站稳脚跟,对看准的方向一定要超前规划持续投入。没有坚定的战略定力,就不可能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中国客运大飞机发展计划始于1970年立项研制的运10,尽管1980年实现首飞成功,但却从1985年被搁置直到2007年C919研制立项。这一搁置使我们失去了实现大型民机及其产业发展的大好机遇。尽管运10搁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能说没有发展定力不稳的因素。“对国家和民族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科技决策,想好了、想定了就要决断,不然就可能与历史机遇失之交臂,甚至可能付出更大代价。”

在成果扩散上,要重视建立创新成果贯通体制。实施非对称发展战略的目标就是要着力攻克一批“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加速赶超甚至引领步伐。要高度重视非对称发展战略成果辐射和带动作用,努力破解成果转化这一“阿喀琉斯之踵”,进一步完善成果转化机制,着力打通科技和经济转移转化的通道。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坚持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推动产学研结合和技术成果转化,实现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到推广应用的三级跳。

在战略布局上,要善于辩证思维适时调整着力点。制定战略必须坚持全局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目的性原则、重点性原则和长远性原则。非对称发展战略特别是适应型非对称发展战略,是对战略博弈巨大压力的“应激反应”,客观上要求战略全局把握更加全面、战略系统更加协调、战略目的更加明晰、战略重点更加聚焦、战略路径更加独特、战略预见更加精准、战略效果预判更加慎重。非对称战略绝不仅仅是剑走偏锋,而是一种体系化制衡和“杀手锏”制胜的优化组合。实施过程中必须要秉持辩证思维和系统思维,处理好对称与非对称发展、全面部署与重点突破等关系,适时评估整体战略实施效果,既要保持非对称战略中适度的布局张力,又要以动态调整应对瞬息变化的时局。

在资源配置上,要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独特优势,实施非对称发展战略必须要用好这一制度优势,科学配置人力资源和物资资源。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创新投入主体、科研人员利益诉求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要从管理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等方面,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用人机制和投入机制,统筹协调好国有与私有、集体与个人的关系,切实增强不同创新主体的向心力、不同体系科研人员的凝聚力,搞好科研力量和资源整合,形成推进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

实施非对称战略要树立战略自信

同志强调:“要有强烈的创新自信。我们要引进和学习世界先进科技成果,更要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努力在自主创新上大有作为。如果总是跟踪模仿,是没有出路的。”实施非对称发展战略既是国家集体智慧的较量,更是国家战略意志的博弈。没有敢于“亮剑”的战略自信,就不可能有“智取华山”的战略行动。

战略自信是创新的内在要求。由于我国科技发展底子薄、基础弱,实施跟踪追赶发展策略是完全必要的。但不可否认的是,长期的跟踪策略在国家和个体两个层面都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盲从”的不自信心理定势。目前,我国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人力资本不断夯实,科技整体水平大幅提升,一些重要领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某些领域正由“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转变,我们必须要树立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大跨越的战略自信,在世界科技竞争中敢于布大棋局,在科技创新方面勇于潮头搏浪。当然,战略自信绝不等于狂妄自大。我们必须要有虚怀若谷的心胸,谦虚好学的态度,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

涵养战略自信需要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实施非对称发展战略必须要在原始创新和颠覆性创新方面下功夫。这就意味着思想更“疯狂”,探索更艰辛,失败更平常。没有良好的创新环境就不可能给“疯子”插上自由翱翔的翅膀。曾经孕育出互联网、全球定位系统、高超音速飞机等重大创新的DARPA始终强调创意就是一切、宽容孕育成功,鼓励“疯狂科学家”在别人不会做的创意上进行博弈。营造有利于非对称发展战略实施的良好条件,一是要尊重科研规律。在基础研究领域乃至应用科技领域,要尊重科学研究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的特点,要容忍在科学问题上的“异端学说”,允许科学家自由畅想、大胆假设、认真求证。二是要弘扬创新精神。注重培育科研人员自信独立的品格,鼓励科研人员尊重科研规律,独立思考、敢于创新;大力弘扬以创新为核心的企业家精神,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鼓励更多优秀人才进入创新创业大军。三是要尊重科研人员主体地位。要在管理上简除烦苛,给科研人员更多的创新选择权,经费使用权,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权,更好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四是要完善评价体系。要注重创新的实质性贡献,坚决摒弃简单地以“文章点数”评成果;要注重对“人”的全面关怀,坚决摒弃简单地以“帽子大小”论英雄;要注重创新过程的勤勉考察,坚决摒弃简单地以成败定终身;要注重不同学科的发展特点,坚决摒弃简单地以“科学指标”进行整齐划一的创新评估。

第12篇

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质上是高校的一种人才培养方式,是社会实践的一部分。在这项活动中,学生是主体,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开展学习与创新的实践活动,它是提升大学生自身发展、实现自我价值的内在需要。人类的今天有赖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更是一个国家持久发展的动力。

二、科技创新活动对大学生的现实意义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大学生的学习具有自主性的特点,自学能力是大学生必备的素质之一。大学扩招后,相当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欠缺学习主动性和正确的学习方法。笔者在指导大学生创新项目时发现,学生开始都挺茫然,有热情,有想法,却不知从何下手,怎样去获取更多的资料。而创新活动是一项复杂的实践活动,不仅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还需要高端的专业技术,必然经历大量的新知识学习、构思设想和实践三个基本过程。在经过科技创新活动锻炼之后,学生们在查阅文献资料和专业书籍,分析、整理和收集资料的能力方面大大提高了,这是学习前沿科学知识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学生在整个创新科技活动过程中,就选题与开题、项目分析、实践动手操作、撰写科技文章以及申报专利等多方面都得到相应的锻炼,为日后增强其创新实践能力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2.培养大学生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

现在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一定程度上会出现团队意识不足、合作精神不够的问题。科技创新活动的选题、申报、立项,都会与校外、校内多个部门与人事进行沟通,凭一己之力做好这些工作是不可能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在实施过程中,既应尊重并激发学生的个人创新意识,又需群策群力、团结协作,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的力量,把科技活动做实做好。如何处理个人与创新团队的关系是每个课题组成员都要面对的问题。现在社会用人单位,不仅仅看重学生个人知识是否全面、技能水平是高还是低,还特别看重该学生有没有团队合作精神,能不能与人良好沟通。经过科技活动的锻炼,将大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与合作精神。

3.科技创新活动有力提升了大学生的科研、实践动手能力。

高校科技创新最好能接地气,就是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将学校发展及当地的企业、市场结合起来,力求选题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当前,国家设立一系列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平台,如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全国大学生嵌入式系统竞赛等,以及各省市及高校为层层选拔参加国家级比赛而设立的各种科技活动平台。这些活动在社会上、在校园内,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支持。学生参加这些活动必须有设计作品才可以参赛。这就要求学生想尽一切办法,亲自动手做出模型或实体来。这促使学生去充分利用好学校现有的实验室仪器和设备,经常到企业、到市场寻求解决办法。学生在反反复复地研究、制作过程中,动手能力得到大大的提高。

4.通过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

首先,通过科技创新活动,学生逐渐培养正确的思考方法。其次,培养学生脚踏实地的科研精神,在科技活动中,来不得半点虚假,必须遵循自然界的自然规律,学生学习、积累经验,追求创新活动的实用性、合理性和科学性。第三,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精神。科技创新活动中,学习、研究、动手操作等等,这些过程都是很辛苦的,甚至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会非常苦恼,且一般会经历多次失败,这就要求学生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去应对。第四,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创新活动是群体的活动,研究成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出去交流或比赛,学生为了维护集体荣誉感而顶住巨大的压力,发挥自身应有的水平,为集体争得荣誉。我校在每年的省级大赛中屡屡获奖,学生们都特别自豪。

三、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良好发展的几点建议

1.加大宣传,准确定位,努力营造科技创新的学术氛围。

各高校办学条件不同,培养目标也不同。在科研型的高校和教学型的高校,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机会及参加人数不可相比,实验室的开放与利用,科技活动经费的支持,都不相同。通过宣传各种形式的创新活动如竞赛、讲座,努力营造科技创新的学术氛围,让更多的学生和老师了解和认识科技创新活动对学生自身完善和对学风建设的积极影响,激发学生和老师的兴趣,吸引他们积极加入创新团队。高校应根据实际条件,结合当地发展需要,合理选题立项,最好能使科技创新活动的立项具有延续性。创新团队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指导,为科技创新团队配备德才兼备的老师,不断提升创新的科技含量,使学生体会到课本上得来的知识终是浅,知识只有在应用中才能发挥效用。学生团队应有梯队建设发展的意识,对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施行分层教育培养,如一年级学生尚未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可以进行兴趣培养,加以引导;二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逐步介入课题活动,从认知、有兴趣开始进入有思想、有目的的实质性实践活动;三、四年级在专业知识较为完善的基础上,开始进入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研究、开发,由此形成一个不断更替、良性循环的创新团队。

2.在现有实验室条件下,建设科技创新基地。

创新团队活动需要一个固定的场所,需要一定的硬件支持,所以很有必要建立、建设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大学生创新基地,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发掘学生创新的潜能,最终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创新基地既可以通过设立创新实践学分等形式成为大学生的第二课堂,也可以组织各种科技竞赛活动以逐步发展成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科技开发中心。全校实验室都可以作为创新活动的一部分向学生开放。在创新基地,成立以相关主管领导组成的基地管理组织,负责对外联系和宣传工作,制定基地管理的规章制度,建设评审专家队伍、指导教师队伍和创新学生团队。基地还应配备日常管理的专职人员。加大基地的硬件投入,争取得到社会力量的支持建设,同时也对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给予经费上的支持。我校领导高度重视,针对专业学生的需要,分别建有两个科技活动中心,分别由相关的两个二级学院单独管理,如果将来条件成熟,希望学校考虑整合两个中心,形成一个综合性质的科技创新基地,集中建设。

3.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为激发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对各类不同级别的创新设计和竞赛设立一套规范、科学,行之有效的奖励机制。如学生课程成绩加分与减免、综合测评、奖学金评定等采用不同的加权加分形式,以及综合考虑指导教师如评职定岗各方面的考核方式方法等。奖励机制是一把双刃剑,利用得好,有助于创新科技动的良性发展,利用得不好、不合理,势必打击创新团队的积极性,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将科技创新活动与学生学业成绩与毕业就业联系起来,是学校对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一种鼓励和认可,对学校学风建设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学生可以看到科技创新活动给自己带来的学习效益,将进一步激发他们参与科技实践活动的热情和兴趣,对后续的学生起到一个榜样的作用。现我校对在竞赛中取得成绩的团队中的成员采取的是物质奖励和减免一门课程的考试的办法,笔者认为后一条的合理性有待考量。对免试课程的性质是否有规定,是全部课程范围内任选还是有条件的选择?因为免试很可能会使学生学习免试课程的主动性、积极性受到影响,现学生挑选免试的课程往往不是其学得好的那门课程,而是专业知识难度较大的课程,这不利于学生自身知识系统性学习的完善需求,对学生个人反而是不利的,在同学中更没有起到其应有的榜样示范作用,更有可能产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享有特权的负面影响。而对参加创新活动的指导教师,希望学校在工作成绩考核、工作量核算及评职定岗时给予适当地考虑,以此提高指导教师的积极性,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四、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