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财务风险预警的概念

财务风险预警的概念

时间:2023-11-23 10:16:1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财务风险预警的概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财务风险预警的概念

第1篇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预警系统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下,企业面临着各方面的威胁和挑战,在其财务管理中必不可少的存在着企业财务风险,如何预防财务风险俨然成为近几年来全世界企业关注的焦点。构建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对企业预防财务风险起到重要作用。

一、企业财务风险及其管理理论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含义和种类

所谓企业财务风险是指在企业的财务项目中,财务状况受各种难以预测和难以控制的不定因素所影响,具有不确定性,从而使得企业蒙受未知的损失。从广义上来说,企业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财务活动中由于一些不可预测的未知因素而导致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无法达到预期财务收益,而可能遭受损失;从狭义上来说,企业财务风险是指举债筹资风险,是由于企业向外借贷而造成企业利润的不确定性;从本质上来说,企业财务风险体现在企业可能存在资金运动效益率降低和中断其发展的危机。

企业财务风险的种类繁多,不同的环境和阶段中,所存在的风险特征也就不同。其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风险:一是投资风险,指投资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和可能遭受的危机;二是筹资风险,指企业可能因无法偿还借入资金和股东收益的变化而遭受危机;三是资金回收风险,是指成品资金转变成结算资金和结算资金转变为货币资金的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四是收益风险,是指可能只产生收益而不会蒙受损失,此种风险可进行预测。除此之外,企业财务风险的分类方式还有很多种,每一种企业财务风险都具有客观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二)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概念和职能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是指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科学的,系统的分析,并加以判断,预防和采取有效的措施。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旨在预防和减少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所带来的损失,维持企业财务的运营。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职能如下:一是对企业将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分析产生风险的原因,其外部的环境以及企业自身抵抗风险的能力;二是评价企业财务风险,深入了解发生此风险的概率和发生程度以及发生此风险后所产生的影响;三是探寻潜藏于企业发展中的财务危机,预测未来发生的事件所带来的风险;四是实现推测出风险结果,采取应对措施,减少和回避风险;五是采取有效措施应对正在发生的风险危机,对已发生的财务风险进行补救,从而减少企业的损失。

二、财务预警系统的内涵和重要性

(一)财务预警系统的内涵

财务预警系统的基础是企业信息化,它是用来监控企业在经营管理工作中潜伏着的财务风险的,并实时跟进其财务风险。财务预警系统存在于整个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根据企业的财务报表,经营计划和有关的财务资料,熟练运用财会、金融、企业管理、市场经营等方面的知识理论,选择比例分析,数据模型等方法,来探讨企业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向企业发出警报。财务预警系统是为预防企业可能遭受的财务风险而建的系统,通过设置重要的财务指标并观察其指标变化来完成预警作用。

(二)财务预警系统的重要性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使得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企业不断的寻求发展,想要获取更多的利润。然而在这样一个形势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的每一个举措都需要谨慎决定,要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注重防范企业的财务风险。因此,构建企业财务预警系统是企业发展中的必然选择。

目前,从外部环境上来看,企业所要面临的竞争不仅是来自与本国内,还有各国企业的冲击,在这样一个状态下,企业必须有危机感,增加危机防范意识,使本企业能在市场中树立不倒。如此一来,企业构建财务风险管理是势在必行的。从内部环境来看,企业内部的管理系统存在的风险逐渐增多,因此,企业必须能在风险发生前就做到预防,是企业能将财务风险所带来的后果减到最小,而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便能帮助企业达到这一目的。这是一个时间就是金钱的时代,是一个步伐越来越快的时代,尤为考验企业的应变能力和掌握新信息的速度了,而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便能帮助企业根据最新的数据变化,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最正确的决策。

构建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有利于企业掌握最新信息和数据,强化对信息的管理,有利于全面的对财务风险进行透彻分析并设置处理机制,有利于企业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应变能力提高,有利于企业能正确做出决策,减少企业蒙受的损失。

三、构建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为预防企业中的财务风险所构建的,是一个各种预警职能紧密相连,互相制约的体系。风险财务管理中最为复杂,最具综合性的管理活动便是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了。构建企业财务预警系统必须对财务风险预警所在的环境进行仔细分析,要深入思考财务风险系统的结构构建,企业自身的风险环境和风险预警,决定了企业财务风险的职能,预警系统中的财务指标要具有科学性、合理性。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要分析信息,根据所掌握的信息对财务风险做出预警。要将企业内部的信息与相关领域的市场信息进行对比,从而获取预警资料。在某种意义上,信息的采集对财务预警系统的运行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构建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必须建立在健全的财务风险分析和处理机制上。此系统需要符合企业自身的发展特征,跟随企业发展的步伐。构建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要遵循动态化原则,让此系统具有及时性,有效性和能进行自我修复。

四、结束语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下,企业的财务风险是无法避免,只能在风险发生前进行有效的预防,从而减少企业的损失。构建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企业必不可少的工作,是企业财务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对系统显示的数据进行分析,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有效的信息依据,使其能做出正确的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决策。

参考文献:

[1]王芳.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6)

[2]韩学秋.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及预警系统研究[J].管理学家,2010,(12)

第2篇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风险预警;必要性;不足;措施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更加多样化与复杂化,增加了企业的风险管理难度。在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中,树立风险管理意识,通过建立与完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及时发现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点,提出相关的预防措施,有利于企业做好风险规避工作,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所以说,建立健全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对企业的发展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财务风险预警的概念与必要性

1.财务风险预警的概念

一般来说,所谓的财务风险预警指的是企业管理者为了能够降低与控制企业生产运营时遇到的风险,在分析财务报告等资料的基础上,能够预先发现企业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改善财务状况,降低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从而保障企业的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实现,促进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2.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必要性

企业构建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来自于多方面经营的共同需求。首先,从企业生产运营的外部环境来说,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应对复杂外部环境的需要。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企业在生产经营时面临着十分严峻且复杂的外部环境,经济、政治、法律、技术及文化等不可控制环境因素的变化都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极大的影响,企业管理者一旦对外部环境的判断存在稍许偏差,就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导致企业不能实现发展目标。对于企业经营来说,面临着在盈利指标方面的压力,企业生存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获经济利润的最大化,这就要求企业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其市场地位。因此,企业就需要构建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来降低企业运营的风险,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其次,从企业内部管理与控制的角度来说,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做好内部控制与管理的重要途径与手段。通过研究国内外的百年企业可以发现,要想促进企业的长久发展就需要不断提高企业的创新力与市场竞争力,占据一定的市场地位。而保证企业长久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需要企业加强内部管理与控制,树立风险管理意识,建立一套风险预警系统,致力于寻找企业的风险源,并采取有效的手段来控制风险,规范企业的生产程序与经营手段,避免由于内部管理的不科学而引发企业经营危机。因此,企业建立财务风险预警工作能够促进企业的内部管理与控制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及时给企业管理者发出预警信号,让他们能够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从而保障企业的良性发展。

二、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建立中存在的不足

1.信息获取存在滞后性

有些企业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依据是企业过去生产经营中形成的年报、季报等财务分析资料,用财务指标比率来分析企业现在与过去生产经营形势的变化,从中发现蕴含的财务风险,但在深入探讨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依据后,发现这种方式并不科学。这种通过历史财务报告数据分析企业财务风险的方式,其最终的分析结果也只能反映企业在过去中某一时段经营存在的风险,并不能预防企业未来生产经营中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所以说,在传统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中对财务风险信息的获取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无法真正发挥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效用。而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愈加激烈与多变,如果企业能够较早获得财务危机的预警信息,就能够及时反应,快速做出相适应的决策,避免企业经营陷入危机,进而推动企业的发展。

2.缺少对企业现金流的详细分析

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现金流是其管理的核心,企业财务管理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保证企业现金流的平稳运行。在企业的发展中,现金流是一项极其重要的资源,企业在日常的经营运转中既需要现金流的参与,又需要持有充足的现金流以满足预防性与投机性需求。所以说,企业要维持发展就需要有充足、稳定、持续的现金流量,否则一旦现金流的运转出现问题,就会引发企业的财务危机,使得企业的生产经营陷入困境。而就目前部分企业建立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来看,对企业现金流量指标的反映并不全面,仅仅凭借短期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指标无法从根本上反映出企业现金流的运转情形,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作用。

3.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流于表面

从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运行的实践来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在实施中无法真正作用到实际工作中,流于表面,造成了实施质量差、效率低等问题,无法发挥出强有力的预警作用。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企业管理者对风险预警机制的认识不够全面、深化,对财务危机的发生存在侥幸心理。此外,在构建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时,没有做到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形,而是重于形式,导致财务预警系统无法真正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建立与完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措施

1.建立健全财务风险识别机制

财务风险识别是财务风险系统中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财务风险机制是完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重要手段。这需要提高企业的反应能力,对于潜在的风险能够进行合理的甄别,加强对财务风险的分析与评价。并且通过对企业内外部环境的了解,识别出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分析其存在的原因以及潜在的影响,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合理应对风险。其中,建立健全企业的风险识别机制可以借助于现场观察与财务报表两种手段来实现。现场观察与财务报表能够反映出企业的生产经营信息,有利于及时对容易产生财务风险的动态因素进行跟踪与管理,将风险信息反映给授权的相关部门处理,以便能及时采取措施来预防财务风险的发生。

2.构建财务信息系统

企业构建财务信息系统能够快速收集相关的财务信息,并将信息传递给财务风险预警系统,避免信息的滞后性。可以说,完善的财务信息系统,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的信息化程度,提高企业的核心能力,还能够提高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工作效率,更好地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完善财务信息系统,一方面要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确保开展相关会计工作时符合规范性的要求;另一方面,为了避免信息传递的滞后性问题,还要构建快速、安全的财务信息传递渠道,以实现财务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真实性、及时性与可靠性。

3.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与内部控制

完善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需要有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来支撑。因此,就需要从内部控制的五个方面来加以保障,加强企业的内控环境、风险评估、信息系统与沟通、控制活动、对内控的监控,以转变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对企业的管理者来说,要进一步完善企业的组织结构,明确各个部门与员工的职能规范,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企业的管理效能,从而更有利于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作用。

四、结束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知,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企业的经营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加大了企业运行的风险性,给企业的经营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对企业来说,要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就需要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企业财务风险系统构建需要从加强财务风险的识别、提高财务信息的传递流畅性与安全性以及加强内部控制等方面入手,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梁丰.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及预警研究[J]. 科研, 2016,(4):222-223.

[2]万小野.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与防范策略探讨[J]. 科技与企业, 2016,(11):42-44.

[3]周杰.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管理探讨[J]. 财会学习, 2016,(11):121-121.

第3篇

【关键词】企业财务;财务风险;成因;对策

财务风险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概念,是企业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风险,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财务风险主要描述企业融资的不确定性。广义的财务风险,受企业内外部因素影响,导致的企业预期财务收益与实际财务收益间的差异。它既可能表现为企业的损失,也可能代表企业的收益。[1]本文探讨的是广义财务风险。企业财务风险具有客观性、全面性、不确定性、共存性、激励性的特征。在经济变化多端的当今,企业所面临的经济环境日趋复杂多变,企业的健康运营与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因素威胁,财务风险已成为现代企业市场竞争形势下的的必然产物,比以往更复杂地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活动,发展趋势令人担忧,预防和解决财务风险的任务日益紧迫。要想更好地融入到金融大环境,必须提高财务风险预警防范意识,强化风险防范手段,加强管理,使企业财务系统更透明,积极主动的把握企业经济发展方向。

一、新时期的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分析

新时期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既有外因,也有内因。1、外因——宏观环境复杂多变。对企业来说,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制度环境等都能够对企业运营情况产生一定影响,这些环境共同构成了企业生存的大环境。[2]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难以准确预见和人为控制。环境的变化是把双刃剑,在可能为企业带来机会的同时也可能带来某种威胁。目前,我国企业财务决策普遍存在主观决策、经验决策现象,由于宏观环境复杂多变,决策者相关知识缺乏,由此导致的决策失误时有发生,从而产生财务风险。宏观环境的任意一个因素的变化都可能波及企业的经济利益,宏观环境的复杂而多变给企业财务管理造成影响。如近年来持续的通货膨胀,必然使企业资金供给持续短缺;金融市场上利率、汇率等的变动,也是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企业要根据市场变化状况或判断的变化趋势来决定未来走向。市场供求变化的不确定性,导致商品市场供求状况变化与企业经济行为出现时间差异,从而企业决策容易出现偏差。2、内因——企业财务活动异常复杂。企业发展速度加快,资产规模日益扩大,势必使企业财务活动随之复杂。企业财务活动涉及的问题遍布企业活动的全程。比如企业筹资中自有资金与借款比例及相关的负债经营问题,日常资产管理中的存货管理以及应收账款管理,投资中的多元化投资,利润分配中的比例等一系列的问题。(1)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认识上的不足。财务管理人员对风险实质缺乏认识,风险意识淡薄、财务风险概念理解狭隘、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认为只要资金管好、用好了,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2)企业内部财务关系处理不当。一是企业与上级企业、企业内部各部门权责不明、关系不顺。无法合理处理资金管理、使用、利益分配等问题,从而导致资金严重流失等现象,资金完整与安全无法得到保证。二是资金结构不合理、负债资金比例过高。资金结构指企业全部资金来源中负债资金与权益资金的比例关系。一些企业由于对外部环境变化缺乏科学的预见等原因,导致企业财务负担沉重,甚至资产负债率达到30%以上,而偿付能力又严重不足,从而产生财务风险。三是固定资产投资决策失误。其发生的原因通常是获取的经济信息不系统、不可靠,对投资项目可行性不能进行科学分析。决策失误必然导致投资项目无法获得预期收益,投资无法按期收回,从而为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四是企业赊销比重大,应收帐款缺乏控制。买方市场形势下,产品滞销成为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方式是通过赊销销售产品,增加应收帐款。赊销中对客户信用等级缺乏了解等原因,势必造成应收帐款失控,甚至收回困难,成为坏账。资产长期被债务人无偿占用,企业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必然受影响,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二、新时期企业财务风险的规避对策

针对企业财务风险成因,企业必须找出相应对策。只有全面重视并更新企业财务管理观念,根据新时期经济发展的要求,建立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使企业财务管理科学化,才能有效避免企业财务风险。具体来说:1、树立风险意识,加强财务管理。一方面,企业要树立风险意识,掌握企业财务管理外部环境,提高企业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深入研究企业财务风险外部因素,及时掌握因素的变化趋势,以便及时制定措施合理规避风险。另一方面,企业要加强财务管理,建立财务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实现企业经营方针和经营目标的同时,有效防范风险。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企业要注重财会人员素质的提升,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财务管理基础工作,提高财务管理质量。加强对资金管理的监控,对财务预算管理进行控制外,还必须要对项目融资、投资、债务的还本付息等做出统筹安排。坚持谨慎性原则,建立风险基金,建立企业资金使用效益监督制度。2、建立财务预警系统,采取适当的风险策略。一方面,通过编制现金流量预算,建立财务预警短期系统。为全面反映企业动态现金流动情况,可通过滚动式现金流量预算分析法预测现金未来收支状况,回避风险。另一方面,通过确定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建立财务预警长期系统。通过优化财务结构,使企业资本、投资、负债之间的结构保持恰当比例。在权益资本与债务资本之间确定合适的结构比例,优化负债结构与资产结构、投资结构。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是要获利。财务预警长期系统中最具代表性的指标是获利能力、偿债能力、发展潜力。要权衡举债经营的财务风险来确定财务比率,考核负债经营资产收益率与债务资本成本率、长期负债和营运资金比率、资产留存收益率以及债务股权比率等。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建立后,企业要针对风险信号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如回避、控制、接受和分散风险等策略。每一种策略又可进一步分类,提出相应措施,尽量降低损失程度。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保证是要提高营运能力,加强资产管理。健康企业的偿债资金来源于其盈利。因此,企业提升盈利能力的措施是合理配置资产、加速资产周转。增强融资能力,使企业有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

三、结语

在新时期,企业财务风险伴随着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与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内部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息息相关。[3]没有企业可以完全规避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对于企业来说,应了解分析风险产生的原因,树立全面风险管理、全员风险管理、全程风险管理的原则,积极探索和创新财务风险管理机制,努力创造良好的控制和预防财务风险的环境,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规避财务风险的适合的措施,将风险降至最低,立争为企业的经营创造最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张倩云.SD公司财务风险与控制研究[D].安徽大学.2017.

[2]余朋倬.浅议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对策分析[J].中国商论,2017(14)87-88.

第4篇

【关键词】财务风险管理 平衡计分卡 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

笔者认为,财务风险管理的核心是从财务风险的角度描述并规划公司战略,通过对公司发展各个维度的内部控制制度及风险管理机制的建设与完善,有效地进行管理并达成公司战略目标。

自20世纪90年代早期由罗伯特・卡普兰(Robert Kaplan)和戴维・诺顿(David Norton)提出“平衡计分卡” (balanced scorecard)的概念之后,基于简单的理念――所谓“员工将对被检查的内容而不是期望的内容作出反应”,最初平衡计分卡很快作为一种标准管理实践被纷纷引入公司管理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平衡计分卡的应用远不止业绩计量方面,通过其简明的分析可以清晰地罗列出公司发展各个维度的现状及未来目标,于是将其作为一种持续管理工具在战略管理等领域加以广泛运用。

针对所在公司的实践,笔者就在财务风险管理中“平衡计分卡”的具体运用进行了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分析、总结和探讨。笔者认为,财务风险管理可以利用“平衡计分卡”,从公司战略到运营、从财务指标到非财务指标、从点到面、从表象到实质,全面地建立财务预警及监控指标体系,从而实现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

一、财务风险的定义与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

COSO的《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将风险定义一个事项将会发生并给目标实现带来负面影响的可能性。依此,我们可以将财务风险定义为一个事项将会给企业财务目标带来负面影响的可能性。

按照COSO的《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中对风险管理的目标的划分,财务风险管理也包括以下4个层次的目标:

战略目标:是企业经营的高层次目标,应与组织使命方向一致,并支持使命;

运营目标:有效且高效地使用资源;

报告目标:报告的可靠性;

合规目标:遵循适用的法律法规。

二、财务风险管理中嵌入“平衡计分卡”理论的意义

平衡计分卡作为一种管理工具,是以“公司愿景与战略”为核心,通过“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4个方面的绩效表现来分析和衡量战略,组织将在业绩的先导指标与后滞指标间、财务与非财务风险因素间达到平衡。这种多维度的组合,有助于组织内部成员对组织战略目标及战略执行步骤有更全面的理解。平衡计分卡的主要构成要素包括:战略目标、业绩计量、执行目标和战略行动。

平衡计分卡的核心是“公司的愿景与战略”,即公司组织内部追求的长期目标。从财务风险管理的战略目标看,利用平衡计分卡,可以清晰地对其进行定义、分类,使执行公司战略的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

从财务风险管理的运营目标看,运用平衡计分卡,可以衡量公司在财务、顾客、业务流程以及创新责任等公司发展各个维度的绩效表现;通过衡量在各个维度公司运营目标,可以更好地均衡实现各利益相关者的价值期望。

从财务风险管理的报告目标看,平衡计分卡中对非财务指标的量化与定性描述,有助于跳离财务指标的窠臼,透过表象看到实质,更好地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

从财务风险管理的合规目标看,利用平衡计分卡,可以采用定性表述或非财务指标来描述难以用财务指标来量化的合规目标,让财务风险管理“有章可循”。

三、平衡计分卡在财务风险管理中的运用

(一)运用平衡计分卡描述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

在此以本公司为例,运用“平衡计分卡”描述财务风险管理目标,以简表形式列示如表1:

从表1可看出,指标包括一些具体的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但其在各个维度的表现,都将直接或间接影响财务风险管理目标的实现。而财务指标比如利润率等又会影响企业研发投入、进而影响非财务指标如产品上市数量与速度等。

(二)运用平衡计分卡识别相关的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管理体制包括财务风险管理的组织系统、信息系统、预警系统和监控系统。运用平衡计分卡,可以整合企业的信息资源,建立有效的信息系统,同时可以利用财务与非财务指标建立预警系统和监控系统。比如,对产品(存货)管理,可以建立以下指标体系来识别相关的财务风险,见表2:

在建立预警指标之后,对风险事项严格进行监控,并及时跟踪反馈,选择适当的防范、回避或转嫁财务风险的措施,将企业自身的财务风险控制在可容忍范围之内。在信息汇总、整理、分析、运用的环节,可以财务量化指标为核心,建立严密的数据分析体系,及时提供对组织决策有用的信息。

在一定时期内,企业的实际财务结果与预期财务结果发生偏离,会产生财务风险,但可能其是顺势而变,比如研发投入过多,企业可能不堪重负,但新产品上市获得销售额的增长将增加企业效益,因此,单纯的财务指标不足以概括财务风险的各个方面。笔者认为,引入“平衡计分卡”后的财务风险管理体制是更全面更综合地考量与管理财务风险。

(三)运用平衡计分卡进行财务风险管理应强调事项

财务风险一般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现金流量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财务风险指标较其他风险指标而言,量化指标比较多,毕竟财务更多的是以数据说话,因此,在引入并运用“平衡计分卡”概念的实务过程中,还是应当注重定量指标的选择与设定。

另外,引入并运用“平衡计分卡”理论,是期望财务风险管理并不仅是纯粹的数据分析,而是利用其他管理工具,使我们能站在企业经营管理战略的高度,更好地实现财务风险管理。

主要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司.企业财务通则解读.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3月第1版.

第5篇

(郑煤集团供电处,河南 郑州 450000)

中图分类号:F40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09)09-075-01

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持续加深,经济增速明显放缓,部分企业经济效益下降,营运资金紧张,财务风险加大,生产经营形势严峻,企业要在现行条件下,提高财务风险意识,建立各种风险预测和分析体系,找出导致财务风险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财务风险管理,力求把财务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总的说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是:了解风险的来源和特征,正确预测、衡量财务风险,进行适当的控制和防范,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将损失降至最低程度,为企业创造最大的收益。

一、财务风险的概念及特征

(一)财务风险的概念

企业的财务风险是指在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企业的财务活动贯穿于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中,筹措资金、长短期投资、分配利润等都可能产生财务风险。根据财务风险的来源可将财务风险划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外汇风险。

(二)财务风险的基本特征

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只有充分了解财务风险的基本特征,才能采取针对性措施,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企业的财务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客观性,即财务风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企业进行的各项财务活动存在着两种可能的结果,要么实现预期目标要么无法实现,这就意味着无法实现预期目标的风险客观存在。

(2)全面性,即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全过程并体现在多种财务关系上。资金筹集、资金运用、资金收回、资金积累分配等财务活动,均会产生财务风险。

(3)共存性,企业的财务风险与风险收益共同存在,且成正相关关系,即风险越大收益越大。在决策时如何进行选择取决于企业的风险偏好。

(4)不确定性,即财务风险虽然可以事前加以估计和控制,但由于影响财务活动结果的各种因素不断发生变化,因此事前不能准确地确定财务风险的大小。

二、财务风险的成因

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不同的财务风险产生的具体原因不尽相同。

(一)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负债资金比例过高。在我国,资金结构主要是指企业全部资金来源中权益资金与负债资金的比例关系。

(二)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投资失误。决策失误使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投资无法按期收回,为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

(三)对外投资决策失误,导致大量投资损失。企业对外投资包括有价证券投资,联营投资等。

(四)企业赊销比重大,应收账款缺乏控制。由于我国市场已成为买方市场,企业普遍存在产品滞销现象。一些企业为了增加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大量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导致企业应收账款大量增加。

(五)企业存货库存结构不合理,存货周转率不高。存货流动性差,一方面占用了企业大量资金,另一方面企业必须为保管这些存货支付大量的保管费用,导致企业费用上升,利润下降。长期库存存货,企业还要承担市价下跌所产生的存货跌价损失及保管不善造成的损失,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三、控制财务风险的对策

(一)搜集财务信息资料

企业应建立财务信息网络,保证及时获得数量多、质量高的财务信息,为企业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提供数据,为正确进行各项决策和风险预测创造条件。企业收集和整理有关预测风险的资料,包括企业内部的财务信息和生产技术资料、计划和统计资料,企业外部的市场信息资料和同行业中竞争对手的生产经营情况的资料。

(二)进行财务报表分析

在掌握信息资料的基础上经常进行财务报表分析,分析企业的收益性和获利能力,资产的流动性和短期偿债能力,融资结构和长期偿债能力。对获利能力应注重这几个财务比率:股东权益报酬率、普通股每股收益、市盈率、普通股每股股利

(三)建立财务预警分析体系

所谓财务预警分析,就是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及相关资料的分析,有效的财务预警系统不仅能及时回避现存的财务危机而且能通过系统详细地记录其发生的缘由、解决措施、处理结果,并及时提出改进建议,弥补企业现存财务管理及经营中的缺陷,完善财务预警系统,从而即提供类似情况的前车之鉴,更能从根本上消除隐患。

(四)结合实际采取适当的风险策略

(1)建立了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企业对风险信号监测,如出现产品积压,质量下降,应收账款增大,成本上升,要根据其形成原因及过程,指定相应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策略,降低危害程度。

(2)多元化经营是企业分散风险的首选方法。多元化经营,是指一家企业同时介入若干个基本互无关联的产业部门,生产经营若干类无关联的产品,在若干个基本互无关联的市场上与相应的对手展开竞争。

(五)加强财务活动的风险管理

筹资活动是一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起点,管理措施失当会使筹集资金的使用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由此产生筹资风险。企业筹集资金渠道有二大类:一是所有者投资,如增资扩股,税后利润分配的再投资。二是借入资金。筹资风险产生的具体原因及防范有几方面:由于利率波动而导致企业筹资成本加大的风险,一旦筹集了高于平均利息水平的资金,可争取提前还债等补救措施。此外,还有资金组织和调度风险,经营风险,外汇风险。

第6篇

企业为了及时有效地识别和防范财务风险隐患,实现了持续健康发展的目标,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然而,现有的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往往效率低下,存在缺陷。首先分析了国内外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其次分析了模型的局限性,最后对研究财务风险预警模型提出了合理化建议。1.国外财务风险研究现状。国外学者通常通过财务危机定义财务风险。Beaver持有这种看法:如果一家公司面临破产,或者存在未支付优先股息和无法偿还债务的现象,那么它可以被视为面临财务危机。Ross等人指出了破产的四个内涵:技术、企业、会计、法律破产。并认为从危机预防的角度来看,财务危机是指技术破产。C.VanHome等财务风险的定义更为广泛,而财务风险由两个组成部分,即使用财务杠杆引发每股收益变动和失去偿付能力的风险。

一、国外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研究

①单变量判别模型。Fitzpatrick是最早探索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的学者之一。他以19家公司为样本,他建立一个单变量判别模型来探索财务风险预警问题,通过对破产和经营正常企业财务比率的对比分析,得出产权比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两个指标对财务风险具有较高的预警精度。芝加哥大学教授Beaver开发了一个基于Fitzpatrick的单变量预警模型,以1954-1966年158家破产企业与正常企业的财务关系为研究对象,得出净利润/总资产指标和净现金流量/总负债指标在财务风险预测方面更为准确。②多变量判别模型。Altman是将多变量判别模型应用于财务风险预警领域研究的首位开拓者。他提出的Z-Score模型是国外影响最大的多元线性判别模型。从1946年至1965年期间66家有问题和经营中的公司中随机抽取一个样本,它从22个提供最佳预警的备选财务比率的范围内选择了5个,并建立了一个五变量判别模型来计算Z值,并根据Z值的大小确定公司破产或失败的概率。结果表明,Z评分模型的预测精度远高于单变量模型,但Z评分模型仅适用于短期预测,长期预警精度较差。在接下来的几年里,Altman等分别选择了53家和58家破产公司以及58家正常公司,并在五个变量Z-score5中添加了两个财务指标,因为非上市公司无法估计股票的市场价格状况。建立一个七变量ZETA模型。P’Wu建立了多变量判别预警模型,在传统财务风险与收益管理和相关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财务风险预警的必要性,并构建了多元线性预警模型多样性验证了线性预警模型的有效性,目前已有较好的验证性预警模型。③逻辑回归模型。由于单元和多元判别预警模型都无法准确测算企业财务风险的概率,多元逻辑回归模型逐渐成为1970年代时期研究者探究预警财务风险的最普遍模型。Martin是将Logistic回归模型运用到财务风险预警的首位开拓者。研究结果发现,在样本正态,变量独立且非等均值的状态下,多元判定模型仅仅是Logistic回归模型的特殊情况。Ciarlone等将现有的预警模型和宏观经济学理论结合,构建了实证有效且规则简单的逻辑风险预警模型。Matthieu等创新性地将二元离散方法融入Logistic回归模型中,并基于32家处于财务危机中的公司的财务数据,他们建立并划分了Logistic回归预警模型。经过检验对企业的潜在危机有较高预测精度。④神经网络模型。ClarenceTam通过Coats等的研究基础上。对94家破产企业和188家正常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神经网络模型对财务风险预警具有较高的精度。George根据医药行业的特点,运用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建立了医药企业现金流预警模型,并对样本数据进行了同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预警模型精度与公司距离ST时间的长短呈现负相关。综上所述,国外财务风险预警研究主要集中于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研究成果比较成熟,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财务风险预警成为企业财务风险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二、国内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研究

综述国内大部分的财务预警研究都是借鉴国外研究经验建立模型的,我国的财务风险预警研究开始于1990年代,风险预警进行了单个变量变为多个变量到复杂模型多个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国内研究者对公司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通过结合各个行业的特点,结合定量和定性分析,建立与社会主义经济相适应的财务风险预警模型。1.财务风险理论研究。刘恩禄等较早且全面地对财务风险的概念界定,财务风险通常是指在企业的生产、采购、销售等一系列生产经营活动中,企业由于被内外部环境影响和各种事前难以控制和预料的不确定性因素以间接和无形方式的作用和改变,实际收益在特定的时间段内与预计的预期收益产生一定的偏差给利益相关者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张影认为餐饮业主要需要应对的财务风险包括筹资、投资、营运三个维度,并从餐饮企业自身及其面临的宏观环境中客观分析了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2.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研究。①单变量判别模型。吴世农等在《中国经济问题》发表文章,对公司破产分析的有关预警指标并首次介绍了单变量判别模型。陈静对同行业及规模的ST和非ST共54家公司的财务信息构建单变量模型,结果显示,资产负债率、营运资本比率、流动比率和总资产收益率这四个指标对企业的财务失败的预测具有敏感性,流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判别正确率最高。②多变量判别模型。袁康来等人利用Z模型对农业企业财务风险预警进行了研究,验证了Z模型具有良好的预警效果。李元峰等在杨成岩等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优化通过调整了临界值和增加了3个新变量优化Z模型,大大提高了模型的精度和适用性。周守华等通过增加一个能够预测公司破产的财务指标——现金流量指数,建立了F评分模型。在实施该模型的实证实践中,选择了4160家公司,准确率高达70%。结果表明,F-Score模型是一种更为准确的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张玲选择120家共涉及14个行业的公司,利用多元判别函数建立了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为ST公司的财务风险预警分析提供依据。③逻辑回归模型。陈晓等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ST公司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股权指数和资产收益率是反映ST公司财务风险预警效果最好的财务指标。将因子分析在处理指标方面的优势与Logistic回归模型拟合精度较高的优势相结合,研究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问题。王华丽等在奥特曼Z评分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结果表明,奥特曼的Z评分模型基本上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2015年黄杨选取ST公司12家和正常经营的12家作为研究样本。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财务风险预警精度。李常山将2016年23家制造业上市公司与2016年30家非制造业上市公司进行了比较,在对财务信息进行主成分分析后,采用Logistic回归建立了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结果表明,通过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模型,上市公司可以有效降低财务危机发生的概率。④神经网络预警模型。李芳等建立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企业财务预警模型,结果表明资产负债率、每股净资产、净现金流量三个指标对企业财务危机预警具有重要作用,具有良好的财务危机判断和预测能力。通过专家调查,李晓青等获得了15家样本企业的物流外包风险评价指标。基于BP神经网络构建了适合物流行业公司的模型预警财务风险。结果表明,该模型对物流企业具有较高的预警精度。邢瑞雪等以78家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为样本,采用BP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构建基于人工智能方法的模型,并与传统财务风险预警结果对比。结果表明,用人工智能方法建立的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具有更高的预警精度。孙新贤等从2004年至2016年的四大航空公司中选择了49家,其中38家是培训样本,11家是测试样本。他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预警财务风险的各个指标降维优化,基于BP神经网络构建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研究结果显示,BP神经网络模型能够有效地预测航空公司的财务风险。

三、模型比较

单变量决策模型的最大特点是选择单一的财务指标作为研究对象。该模型的应用首先需要选择两组样本,一组是预测样本,另一组是检验样本,来建立和检验模型。其次,根据一定的财务比率对预测样本进行分类,寻找一个阈值来判断两组样本,使误差最小。再其次,用阈值测试试样。单变量决策模型的优点是易于管理,过程简单易行;缺点是无法监测和分析企业内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因此,结果往往既不那么确定,也不那么客观,无法准确预测公司的风险。多元判别模型与一维决策模型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选择了更多的变量和角度来预测企业的风险。该模型的关键是选择多维度反映企业财务状况、有利于宏观风险控制的指标。与单变量判别模型相比,多变量判别模型可以从多个维度更详细、更客观地监测和分析企业财务状况,提高预警精度。然而,多变量判别预警模型仍有局限性。一方面,多变量判别预警模型要求变量满足正态分布假设,另一方面,它们没有充分考虑现金流量的变化情况,从而缩小了模型的使用范围。多元逻辑回归中对于自变量分布的假设没有要求,克服了线性模型必须满足统计假设的缺陷,因此Logistic回归方法可以规避了判别分析中难以达到的前提假设,它极大地改善财务风险的预测并解决了判别分析中的多种弊病,包括比率指标是正态分布的假设以及样本企业具有相同的协方差方差矩阵的假设。因此,1980年代之后多元Logistic回归代替了判别分析预警模型,占领了财务风险研究范畴核心地位。逻辑回归模型的局限性在于由于大部分计算结果都是近似的,因此计算并不准确,与实际结果间有较大差距。

四、研究结论

通过对国内外财务风险预警研究的分析,可以看出,国外研究者对财务风险预警的探索比国内更早,相比之下,由于我国起步较晚,早期的研究主要是借鉴国外学者的理论进行改进和优化。国外研究者对财务风险预警的探究更多的是建立模型,而国内研究者对财务风险模型的研究则是在国外模型进一步完善的基础上进行的,因为所有模型都是基于国外市场的数据,所以在不同的研究时间和发达程度的市场上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模型的改进上。上述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各有特点和优势,适用于不同类型和规模的企业,需要对每个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作者:李秀雷

第7篇

关键词:财务风险 企业经营管理 防范 控制

一、财务风险概述

(一)财务风险概念

财务风险(financialrisk)公司的财务结构以及融资手段不合理所造成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风险。传统意义上的财务风险一般单只因为借款而产生的风险,是由于筹资决策而引发的风险。其实在企业的运营过程当中受到的客观因素以及认为主观因素的影响造成的一系列不确定性因素的相互作用导致的财务状况偏离预定财务目标的可能性风险统一称为财务风险。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特征

客观性。也就是说此案无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会根据人的意志为转移。风险处处存在,时时存在,我们不可能完全的逃避掉;多面性。是指在企业财务管理的任何方面都会产生财务风险,例如在筹集资金、投资等财务活动当中;随机性。财务状况不断变动,财务风险随机发生,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有发生的课程性。从而造成企业的财务状况的不确定性;收益性和损失性。风险与收益是成正比的,其风险越大收益越大,相反,风险越小收益越小。财务风险的存在促使企业不断的改善管理,提高资金利用的效率;激励性。就是指由于财务风险的客观存在,对于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及经济效益的增加起到了一定的激励性。

二、财务风险的产生

财务风险的产生原因是有规律可循的,只有找到根本原因,我们才能够进一步做好防范措施。以下是常见的财务风险起因:

(一)宏观环境的复杂多变

宏观环境通常指经济、法律、市场等诸多方面因素,宏观环境的变化对于企业财务风险的产生具有重大影响。并且宏观环境存在于企业外部,不能受企业控制,很难改变和及时预见,而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不能够快速高效的与外部环境的变化相适应,这就会加大的财务风险的概率,进而为企业财务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

(二)财务人员风险意识不够

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与财务风险息息相关,财务人员以及管理人员都需要具备一定的财务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如果财务人员素质不足,就会在日常财务管理以及风险管理过程当中降低工作效果,而素质不足的管理人员的错误决策也是产生财务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投资策略不合理

资金结构不合理以及投资策略的不合理也是财务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当前,我国大部分企业管理人员通常不能够采用科学客观的角度来下达财务决策,难免会带有一定的主观性,这就会增加决策失误的概率,从而加大了财务风险。有很多管理人员在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时候,通常是借鉴自身的经验或者是主观意识而不是通过烟盒的考察分析,而最终造成重大损失。只有通过科学的手段来进行财务决策才能够进一步避免投资的发生。

(四)企业内部财务体系不合理

企业内部的财务体系、流程混乱也是产生企业风险的常见原因。企业的内部财务运作体系当中各部门之间、上级下级之间,以及总公司与分公司之间在资金的管理以及数据的处理,财务流程的执行操作都存在一些职责管理不合理,造成整体的财务管理效率不高,并且容易出现财务风险隐患。

三、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一)正确认识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并且对企业影响重大,所以财务人员要梳理正确的财务风险观念,正确认识财务风险的本质内容以及规避办法,做好规避措施。另外,在企业文化推广的过程当中也应该注重风险管理文化的建设,增强员工的风险意识,从而从整体上提高企业的风险意识从而促进企业内部形成较好的风险防范风气。最后,企业领导在做决策的时候要充分考虑财务风险,理智经营,不能够盲目的追求受益。财务人员也应该积极运营各种规避风险的措施为企业决策者提供数据参考,做到全员都对财务风险形成正确的认识,并将财务风险的防范贯穿于整个企业活动当中。

(二)建立合理的资本结构,采取合适的借款策略

企业在构建自身资本结构的时侯应当注意与自身的需要以及情况结合,并且针对自身的需要选择适合企业发展并且风险适当的筹资方式,来满足在企业的资金需要。认真分析自身发展以及项目需要,制定筹资计划,合理利用杠杆作用,避免盲目筹资而为企业加大财务风险。

(三)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企业应该建立反应灵敏、及时的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一般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编制现金流量预算,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由于企业理财的对象是现金及其流动,就短期而言,企业能否维持下去。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盈利,而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的现金用于各种支出。准确的预算可以为企业提供预警信号,使经营者能够及早采取办法。另一方面,在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的同时,还要建立以债务保障率等财务指标体系为主的长期财务预警系统。

(四)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降低财务风险,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一个好办法。内部控制能够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有效的降低经营风险。董事会要能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起到真正监督和引导的作用。注意明确管理者所应承担的风险责任,赋予其相应的风险管理权限。内部控制的同时也要加强内部审计部门的职能。总之企业应本着从实际出发,务求实效的原则建立单项或多项内部控制系统,通过积累经验,培养人才,逐步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李卫红.试论企业财务风险[J].地质技术经济管理.2006(3)

第8篇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化改革始于20世纪末期,经过10多年的稳步发展,房地产业超过传统制造业成为国民经济另一支柱性产业成为必然。然而,房地产业的发展过快、市场不成熟等原因已经引起了房地产市场日益“泡沫化”。房地产业素来以高回报率、高风险性的特点著称,这进一步加剧了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政府为了抑制过分飙高的房价,稳定房地产交易价格,频频出台关于房地产调控的宏观政策,这给房地产行业带来了新一轮的强劲挑战。因此,对房地产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定量分析是具有实践意义的,广大投资者能通过直接揭示的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务状况获取真实、有效和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也为上市公司高管认清公司潜在财务风险,提高上市公司的风险管控能力带来积极意义。

美国学者Altman选取了1946-1965年20年间的33家ST公司和33家非ST公司作为样本,使用了计量方法从众多财务比率中选取最合适的五个变量来建立判别函数,并以计算而得的分值作为判断财务风险程度的依据。经过大量的实践经验显示,Z-score模型对于停业前一年和前两年的判别准确度达到了惊人的95%和82%。李泽红等人(2009),张敏慧(2009),杨晓彦(2011),王小燕(2012)等人也从企业的财务风险基本概念和特征出发,通过“资金筹备”、“投资决策方案”、“资本运营”和“收益分配与再分配”等四个大方面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有效分类,通过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周汉唐(2014)的研究认为房地产的高收益往往伴随着较大的风险。房地产公司一般承担着高的资产负债率,这样容易使企业面临着很大的财务风险,公司随时面临破产威胁,公司应当积极应对可能的风险,保障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中国房地产行业特点与财务风险关系及预警模型选择

(一)中国房地产行业特点与财务风险关系

首先,房地产业,生产周期越长,不确定性大,导致更大的风险概率。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变动随时间增加而变大,人工成本和原材料价格的不确定性也越大,这将直接影响行业的利润水平和资金回笼。其次,房地产业是最典型的资金密集型产业,投资金额大,开发产品造价高,开发周期又长,需要占用大量流动资金,在房地产企业开发的前、中、后三个阶段,都应该保证资金链的完善。最后,在组织设计上,绝大部分房地产企业都按照投资项目而成立多个项目分公司(或项目部),这极易带来管理方面的风险。总公司和项目分公司存在委托关系,双方获得的信息有可能产生不对称,由此造成总公司控制力度下降,这极易导致预算无法得到控制,引起财务风险扩大。

(二)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模型选择

学术界和商界用来衡量企业财务风险变量主要有以市场数据和以会计报表数据为基础两个大类。基于我国证券市场不完善、各类监控组织监察力度不够的现状,以市场数据为基础的模型衡量企业财务风险的方法并不适用于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因此,我们选择使用样本企业指数纽约大学教授爱德华奥特曼的Z模型来衡量企业财务风险。

三、完善我国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公司治理机构

目前我国房地产企业主要以民营为主,其中上市公司民营企业所占比例高达90%,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家庭治理模式占据主导地位。家族治理模式普遍存在的弊端包括产权不消、集权管理,这是导致公司治理机制缺乏有效性、企业运营效率低和财务风险扩大的最根本原因。因此,提高企业运营效率,降低财务风险程度,首先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以此来提高治理效率。

(二)优化资本结构

21世纪初期,国家银根政策宽松,政策鼓励房地产业发展,房地产企业迅猛发展,但高资产负债比经营的现状并未引起行业的高度重视。随着2011年国家严厉调控政策的出台,房价下跌,银行贷款困难,民众购房态度不明朗,一些高负债的企业出现严重的资金缺口,濒临倒闭。因此房地产企业应当高度重视企业的资本结构,优化的资源配置。

第9篇

关键词:风险预警 监控系统 企业 财务 管理 作用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1(c)-0131-02

无论是大型企业集团,还是中小型企业,建立起一定的有效风险预警监控系统都对控制企业的风险有着重要意义。为了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管理者必须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这样才能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才能为公司创造更多的利润与价值。企业由于体制问题,其财务管理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或者制定有效的风险预警监控系统,很容易出现财务危机问题,而且会给企业运营造成较大风险,可能会给投资者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文章对风险预警监控系统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指出健全的风险预警监控系统可以有效改善企业的财务管理状况,有利于及时化解风险。

1 企业预警监控系统的监控对象分析

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可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其出现的风险种类比较多,为了保证企业运营的稳定性,必须对其出现的风险进行规避与治理,降低财务风险出现的概率,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才能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水平。现代企业由于体制关系,必须对传统财务管理模式进行改革,但是受到财务人员能力的影响,其对财务风险的预见性较差,使得一些财务风险不可避免地发生,所以必须要建立一定的企业预警监控系统,而其监控对象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1.1 筹资风险

企业在筹资的过程中,比较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如果市场经济环境发生较大的变化,会给企业财务管理带来较多的不确定因素。在筹资的过程中,企业面临的风险主要有:时效方面的风险、工具选择方面的风险等。

1.2 投资风险

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还会面临较多的投资风险,这一风险主要是指投资项目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其效益与利润比预期要少,这会影响企业的盈利水平,还会带来一定的偿债方面的风险。

1.3 收益分配风险

收益分配风险也是企业比较常见的一类风险,由于会计技术等原因,公司务报表可能存在失真的问题,公司运营的成本费用可能出现漏计的问题,这会虚增当期的利润,还会增加企业纳税的金额,降低企业的经济利益,而且资金的流出,为企业发展带来了较大风险。

2 风险预警监控系统的构建原则

风险预警监控系统是一种新型的概念,其是建立在财务会计信息基础上的管理系统,对企业的财务状况有着监控与预测的功能。企业的管理者通过设置预警指标,可以对公司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预测,这也促进了对企业的内部管理,有助于优化与完善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在制度风险预警监控系统时,需要遵循完整性、及时性、组织性和有效性等4点原则。

3 企业风险预警监控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由于企业所面对的风险具有很大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为此在对其进行分析最好采用模糊分析方法。为此文章决定以AHP―模糊综合方法为主要技术方法,构建企业的风险预警系统。

3.1 建立层次结构

企业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由资产质量、流动性、盈利性、宏观经济和管理层面5个一级层次组成,然后在每个一级层次里建立二级指标,共11项指标。

(1)评价资产质量(B1)包含应收账款周转率(C11)和资产负债(C12)这两个指标。其中应收账款周转率是企业销售收入与应收账款平均余额之比。它反映企业应收账款变现速度的快慢及管理效率的高低,指标越高,说明收款速度迅速,短期偿债能力强。资产负债率是企业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之比。它说明企业利用债权人资本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比率越高说明企业面临的风险越大。

(2)评价企业流动性能(B2)包含流动比例(C21)和存货周转率(C22)这两个指标。其中流动比例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比。它表明在特定时间企业可变现的资产用来偿还流动负债的程度,指标越大说明企业还款能力越强。存货周转率是企业销售收入与存货平均余额之比。它是衡量企业销售能力及考核存货是否适宜,比率越高,说明企业资产流动状况越好,获利能力越强。

(3)评价企业盈利能力(B3)包含销售利润率(C31)、成本费用利润率(C32)和资产质量(C33)这3个指标。其中资产质量即资产利润率,它是衡量企业用债人和所有者权益总额所取得的盈利水平,比率越高,表明资产利用效益越好,盈利能力越强,经营管理水平越高。

(4)宏观经济指标(B4)包含行业经济景气指数(C41)、通货膨胀率(C42)和汇率风险(C43)这3个指标。

(5)评价管理层面(B5)主要通过经理人(C51)。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仅由二、三名管理人员帮助经营者已难以胜任,这时,就会感到管理风险即将来临的征兆。可以通过对管理者的学历、经验、以往决策的失误率等一系列管理者自身的条件判断管理风险。

3.2 指标权重的确定

应用层次分析法先确定指标权重,根据专家意见,通过比较指标间两两重要程度,采用1~9标度法得到判断矩阵A。当然,对于不同类型的企业指标间的权重通常也是不同的。

3.3 企业风险模糊综合评价

首先将综合评价指标分为4个等级:V={正常状态、低度风险、中度风险、高度风险}。然后,根据请若干专家对各指标通过投票进行评价,得到评价的模糊矩阵Ri。按照最大隶属原则,由模糊综合评价集B= A°R,找出最大元素即可判断企业风险状况,根据企业所处的风险状态采取避险措施。

对于不同的企业各个指标变量会有不同的权重,同时针对企业不同的各个指标变量会有不同的模糊评价集,因此企业的风险程度也就不同,这样,通过 AHP―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就可以识别各个企业的风险程度。

4 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得知,风险预警监控系统能够对公司在运营发展的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预测,管理者通过制定预警指标,可以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有效的监控,对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性以及准确性有着较大帮助。文章对企业财务风险的种类进行了介绍,指出了风险预警监控系统的基本构建原则,探讨了风险预警监控系统的构建与运行,指出其有利于提高企业风险控制以及管理的水平,可以降低公司在生产经营中出现风险的概率,可以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从而更好地保障投资者的利益。

参考文献

[1] 张文,李海燕.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应用研究[J].财会月刊, 2007(10):54-55.

第10篇

关键词:高校财务风险;表现形式;控制

中图分类号:G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9-0-01

在市场经济下,我国高等教育也正在经历着深层次的改革。高校财务在享有越来越多的独立和自我管理权利的同时必须承担起自身的财务风险。高校近年来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资金来源呈现多样化,数额也在快速增长,支出也在快速增长,特别是一些高校在新校区的建设中投入巨大,少则几亿元,多则几十亿元,这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巨大的挑战,高校也必然面临着巨大的财务风险。高等学校所经历的这种前所未有的扩张速度和激烈的竞争强度,一方面给高等学校的财务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深层的影响,引起了高等学校财务运行状况的剧烈波动,使得高等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面临更加复杂、多变的局面;另一方面在这种形势,高等学校的决策管理层,为保证学校在高速发展和重组、整合中取得规模优势和竞争优势,纷纷决定投入巨资改善和增加办学条件,由此造成高等学校资金供给的巨大缺口,出现了很多学校举债办学的现象,这就导致高等学校财务运行风险增加,财务危机突现。如何规避与防范高校财务风险,减少财务损失,促进高校持续稳定地发展,已成为各高校财务管理的基本目标。这也是当前财务管理工作者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问题。

一、高校财务风险的内涵

财务风险是指公司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不当使公司可能丧失偿债能力而导致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风险。财务风险有广义的定义和狭义的定义,决策理论学家把风险定义为损失的不确定性,这是风险的狭义定义。风险不只是指损失的不确定性,而且还包括盈利的不确定性。这种观点认为风险就是不确定性,它既可能给活动主体带来威胁,也可能带来机会,这就是广义风险的概念。高校财务风险实质上是一种微观经济风险,一般指高校在办学过程中因资金运动面临的风险,具体说来,是指高校在筹集、使用、管理资金时因为难以或无法控制的因素,导致财务状况具有不确定性,使得高校的实际财务成果和预计相背离,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作为非盈利机构,高校财务风险和企业的财务风险不同。高校是为了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而开办的,它没有社会生产职能,主要从事非盈利性的业务活动。

二、高校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

1.债务风险

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发展,使公办高校的办学规模逐年扩大,招生人数的增加迫使高校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高校运用贷款方式筹集办学与建设资金,为高校的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筹资渠道,缓解了高校资金不足的困难。目前,许多高校盲目投资,贷款规模过大,负债结构不合理,对贷款项目没有进行科学地控制与论证,高校面临巨大的财务危机,存在明显的债务风险。

2.投资风险

高校投资风险是指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高校的投资项目的实际收于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致使高校遭受资金浪费与资产流失等财产损失的风险。投资可使高校充分利用闲置资金,但是,我们也看到,资金的运作往往受到所处环境的制约,包括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等因素,所有这些因素的变化,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使得高校的资金运作活动充满了风险。

3.财务管理风险

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整个高校的管理和教育事业的发展。由财务风险的产生发展过程来看,在财务管理环节往往容易产生并暴发财务风险。高校的管理人员素质不高,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不够完善,对外部环境不利变化不能进行科学的预见,反应滞后措施不力,内部牵制机制不健全,会计工作秩序混乱,都会产生财务风险。

三、高校财务风险的控制措施

1.树立风险意识与责任意识,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2000年教育部、财政部印发了《关于高等学校建立经济责任制加强财务管理的几点意见》文件,通过建立和强化经济责任制,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使高校的管理者承担起财务安全与风险控制的责任。同时,高校要制定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提倡科学管理,把风险平衡机制引入日常管理活动之中,把风险观念融入管理制度之中,正确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坚持量力而行,确保稳健发展,实现高校可持续发展。

2.硬化高校预算约束,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预算是财务工作的指挥棒,硬化高校预算约束是有效控制高校财务风险的必备条件。高校各项经费收支应严格按部门预算来执行,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预算编制时间过短、预算编制过程透明度不高等原因造成了预算不准确、内容不全面,预算没有客观反映高校的财务收支全貌和体现学校的工作重点与发展方向。高校应强化预算管理和预算执行,综合财务收支计划,合理控制支出,避免收不抵支的财务风险现象的发生,全面、系统、有效地分析高校财力资源的配置情况,让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效益,使预算成为事业发展强有力的工具和手段。

3.建立科学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

高校的财务风险由初步萌芽到程度恶化,通常会经历了一个逐渐积累和转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各种风险的因素,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在资金运动的“晴雨表”——一些敏感性财务指标的不断变化上。通过建立专门的指标体系和预警机制,了解自身内部财务运行中隐藏的问题,对可能或将要面临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价。财务预警作为经济运行的晴雨表和经营管理的指示灯,为高校的财务风险提供了有效的预警信号,有利于各利益相关者做出正确的决策,为防范风险提供了重要参考。

4.加强政府部门的监督管理

规范高校的财务行为、确保高校的财务安全与稳定,离不开严格的财务监督制度。政府应合理规划高校未来的发展趋势和高校的布局结构,根据规划来引导、监督、控制各高校建设规模,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建立严格的高校问责制,促使高校领导者树立财务风险控制意识,完善监督监控机制,实现高校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程李梅.高校动态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研究[J].事业财会,2007(05).

[2]刘英姿.高校财务风险管理的问题与对策[D].福建:厦门大学,2007.

[3]刘艳华.高校财务风险预警管理系统研究[J].事业会计,2008(02).

第11篇

一、 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概念

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现代企业预测和防范风险的一个重要工具。它是一个风险控制系统,集预测与警示、排警于一身。它以企业的主要财务指标、财务报表及其他相关会计资料为依据,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财务活动等进行分析预测,以发现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潜在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并在危机发生之前向企业经营者发出警告,督促企业管理当局采取有效措施,寻找导致财务状况恶化的根源,防患于未然,起到未雨绸缪的作用。

任何企业的财务危机绝非朝夕之间突如其来,往往是企业管理者对财务风险的监测与危机前的种种征兆重视不够,未能及时采取措施,以至于财务危机不断恶化,最后引致危机爆发。

二、 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功能

一个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具有以下五大功能:

1、信息收集

财务危机预警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收集信息的过程,它通过收集与企业经营相关的产业政策、市场竞争状况、企业本身的各类财务和经营状况的信息并对此进行分析、比较开展预警,信息收集也是一个贯穿财务危机预警始终的活动。

2、预报危机

经过对大量信息的分析,获得财务危机的先兆信息,当出现可能危害企业财务状况的关键因素时,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能预先发出警告,提醒经营者早作准备或采取对策以减少其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3、控制危机

当企业出现财务危机时,一方面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密切跟踪危机的进展,另一方面迅速寻找导致财务状况恶化的原因,使经营者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制定有效的措施,阻止财务状况的进一步恶化。

4、辅助决策

当企业出现财务危机时,能够提供有效的、便于操作的处理财务危机的基本对策和方法,起到辅助决策的作用。

5、健身免疫

经过预警分析,企业可以系统详细地记录财务危机发生的原因、处理经过、解决的措施以及处理的反馈与改进意见,作为未来类似情况的前车之鉴。这样,可以将企业纠正偏差与过失的一些经验、教训转化成企业管理活动的规范,以免重犯同样或类似的错误,不断增强企业的免疫能力,同时也不断完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三、如何构建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一)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核心是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企业通过对预警指标的持续监控来及时发现风险。在选择预警指标时需考虑两个因素:一是企业出现财务危机的直接表现是企业的财务和现金状态恶化,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来源于企业的经营方面,诸如企业盈利能力、成长性的下降等,故应从反映企业财务和经营方面的财务指标中选择预警指标;二是选用的指标尽量包括国内外研究结果中显示的预测最有效的财务指标。综合考虑,一般选择如下4类预警指标:

1、偿债风险预警指标:通常使用的该类指标有资产负债率、速动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等。

①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资产负债率是衡量企业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一般这一比率越低(50%以下)表明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通常公认资产负债率超过70%时存在较高的偿债风险。

②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净额)/流动负债×100%

一般认为速动比率过低,企业的短期偿债风险较大,速动比率过高,企业在速动资产上占用资金过多,会增加企业投资的机会成本。当然,实际工作中,应考虑到企业的行业性质。

③现金流动负债比=年经营现金净流量/年末流动负债×100%

该指标从现金流量角度来反映企业当期偿付短期负债的能力,一般该指标大于1,表示企业流动负债的偿还有可靠保证。该指标越大,表明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越多,越能保障企业按期偿还到期债务,但也并不是越大越好,该指标过大则表明企业流动资金利用不充分,盈利能力不强。

2、盈利风险预警指标:通常使用的该类指标有净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

①净资产收益率=本年累计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

净资产收益率反映所有者投入资本的获利能力,该指标值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

②主营业务利润率=本年累计主营业务利润/本年累计主营业务收入×100%

该指标体现了企业经营活动最基本的获利能力,它反映了企业主营业务的获利能力,是评价企业经营效益的主要指标。

③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

成本费用利润率指标表明每付出一元成本费用可获得多少利润,体现了经营耗费所带来的经营成果。该项指标越高,利润就越大,反映企业的经济效益越好。

3、营运风险预警指标:通常使用的该类指标有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盈余现金保障倍数等。

①应收账款周转率=本年累计主营业务收入/应收账款平均净额

一般情况下,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越好,周转率高,表明收账迅速,账龄较短;资产流动性强,短期偿债能力强;可以减少坏账损失等。

②存货周转率=本年累计主营业务成本/存货平均净额

一般来讲,存货周转率越高,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换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存货周转率过低,说明存货的占用水平过高,企业可能会存在现金流的风险。

③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本年累计经营现金净流量/本年累计净利润

一般而言,当企业当期净利润大于0时,该指标应当大于1。该指标越大,表明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净利润对现金的贡献越大。但是,由于指标分母变动较大,致使该指标的数值变动也比较大,所以,对该指标应根据企业实际效益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

4、投资风险预警指标:通常使用的该类指标有投资收益率、投资现金收益率、项目投资进度完成率等。

①投资收益率=本年累计投资收益/平均投资成本×100%

该指标反映了企业对外投资的回报情况,该指标数值越高,说明企业投资的盈利能力越强,对外投资的效果越好。

②投资现金收益率=本年累计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平均投资成本×100%

该指标将投资成本与现金流量表中的“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进行对比,可判断投资收益的质量及投资收益中的可实现程度,反映企业所有对外投资本期的现金收益。

③项目投资进度完成率=实际进度(实际投资额)/计划进度(计划投资额)×100%

项目投资进度完成率指标反映投资项目的实施状况,一般情况下应达到70%以上,至少不低于50%,否则说明项目实施受阻或发生变化,投资项目风险加大。

(二)设定风险预警区间

风险预警区间是财务风险预警的标准,指标值落入该区间即意味着风险可能产生,需要进一步分析,并启动报告与处理机制,提醒管理层关注并采取相应措施。预警区间的设定一定要谨慎,过于粗放可能会导致预警系统对潜在的风险疏忽大意,过于敏感又可能导致预警系统误报风险,所以要选择合理的预警区间。不同的企业可以根据自身行业特点、企业规模大小等,采用行业标杆对标法、历史数据法、预算值法等不同的方法来设定合适的预警区间。

四、构建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时应注意的其他问题

1、树立风险防范意识。

树立风险防范意识是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得以成功建立并有效运行的前提。因此企业高层管理者要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要牢固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加强风险管理,要使财务管理人员明白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要在思想上对潜在的危机有清醒的认识和警惕。

2、建立风险预警组织。

风险预警处理系统要得到正常、充分的发挥,企业应建立一个完善的风险预警组织机构。该机构应由企业董事会、董事会下设的风险管理委员会、企业高级管理层、企业风险管理部门(一般设在企业财务部门)、企业各部门、审计部门来组成。各个部门各司其职,对企业日常的财务风险进行管理。

3、加强风险分析能力。

要建立高效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还要加强风险分析的能力。通过分析可以迅速排除掉次要风险,而将关注点放在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风险上。重点研究、分析出风险的原因,评估其可能造成的损失。当风险的成因分析清楚后,也就可以有效制定相应的措施。为了保证分析结果的真实性,从事该项工作的部门或个人应保持高度的独立性,以免受到外界的干扰。

第12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管理

全球气候变化越来越恶劣,各国政府纷纷推出新的发展战略,加强低碳技术创新,发展新能源产业,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以抢占未来世界经济的制高点。在低碳经济背景发展潮流下,各国也积极采取措施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加大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促使新能源产业成为未来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我国“十二五”时期将新能源作为未来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众多企业进军新能源领域,以降低碳排放量为企业发展目标,纷纷尝试寻求安全、可靠的可持续能源系统,但新能源产业具有技术要求高、研发难度大等特点,因而新能源企业在经营中将面临不可预测的财务风险。

一、低碳经济与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概述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鼓励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最终实现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发展低碳经济就是减少煤炭、石油等传统石化能源,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进而推动国民经济和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

(二)新能源企业的特征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通过新技术和新资源开发利用的能源,是相对于煤炭、石油等常规能源而言,如太阳能、生物质能、核能等。随着科学技术地不断提高,经济发展中将广泛采用新能源,新能源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能源。发展新能源产业对缓解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新能源企业是在新能源开发与使用的趋势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企业,相对于传统产业,新能源企业的发展具有以下优势:1.具有产业发展优势。新能源产业是人类自身可持续生产及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经济高速迅猛发展促进的产业。2.具有大量潜在的资本与市场。新能源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资本市场中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财政资金、金融资金、风险资金等各种渠道都纷纷进入新能源产业。3.具有广阔的创新空间。新能源产业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技术创新能力强。

(三)新能源企业与低碳经济的关系

1.发展新能源企业是实现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

新能源企业具有清洁、干净、安全、可靠、且资源极其丰富的特征,不仅从事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还包括对新能源的技术创新和提供与新能源有关的产品和服务。新能源企业的发展将减少煤炭、石油等传统石化能源的消耗,带动能源的低碳化,是推进低碳转型的重要途径。

2.低碳经济为新能源企业提供发展机遇

人类正常进化规律是从低等生物向高等生物进化,而能源的正常发展规律就是从使用高碳能源转向低碳能源。传统行业中碳排放量都是非常高的,而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资源的碳排放量很低,因此,开发低排放、低污染的新能源产业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能源发展向低碳发展的趋势迈进,再加上各国都将重视开发低碳能源,为新能源企业的发展提供机遇。

(四)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概述

财务风险是企业财务活动过程中受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包括企业外部经营环境和内部经营条件等,从而导致企业的实际收益远远低于预期收益,造成损失的可能性。而新能源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面对各种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这些宏观因素会影响市场中新能源产品的供给与需求,进而制约着新能源企业的发展,再加上新能源企业资金技术密集,投资和运营成本高,这些不确定因素势必会给新能源企业带来财务风险。新能源企业要想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就必须积极地应对企业出现的财务风险。

二、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一)新能源企业经营风险较高,容易导致经营危机

经营者的管理水平和市场预测能力高低直接会给新能源企业带来经营风险。进行技术研发和人才储备是新能源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备点,而现阶段新能源企业技术落后,如果经营者想加大对新能源技术的研发投入,加大新能源人才的储备量,这种行为将造成投入产出率较低,从而直接导致新能源企业现金短缺,引发财务风险。再加上新能源企业管理层财务风险管理理念中存在管理短期意识,过于注重眼前利益,忽视新能源企业不断创新的要求,将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是管理层缺乏环保意识,缺乏在发展过程中对所用材料的环保处理,也会危机企业自身的生存。

(二)新能源企业财务人员素质不能满足风险管理的要求,风险防范意识有待加强

新能源企业要求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在财务风险管理中经常运用到软件技术,而新能源企业很多财务人员素质达不到风险管理岗位的要求。更为严重的是有些财务人员不能适应岗位职能的要求,也不能经常参加在职培训,不会主动去学习最新的财务管理知识,风险管理意识薄弱,职业道德缺失,进而会出现、泄露企业秘密的行为,这些都会引发危机,将不利于新能源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

(三)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制度有待完善,风险管理系统不健全

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制度不完善,风险管理系统不健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现金预算控制制度不完备。现金预算不合理可能会导致诸多危机的出现,如企业因资金不足带来无法偿还到期债务的压力,或是因资金过剩导致企业经营中机会成本增多、降低收益。第二,内部控制制度有待完善。在新能源企业经营过程中因内部控制制度缺陷而导致管理人员出现、故意误解、等情况。第三,内部机构设置不健全,组织结构不完善。新能源企业缺乏专业的财务风险管理人员和管理部门,没有明确的财务风险承担主体。

三、基于低碳经济理念下完善新能源财务风险管理的对策

(一)提高经营者管理水平,将低碳经济理念运用于新能源企业经营中

经营者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新能源企业抵抗经营风险的能力,因此新能源企业经营者应不断加强自身的实力,在企业经营中不断改进自己,在各项决策中重视新能源企业的创新能力,将低碳经济理念运用于新能源企业经营中,以追求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新能源企业的财务目标。

(二)加强新能源企业财务人员定期培训,强化低碳经济理念和风险防范意识

新能源企业财务人员应强化低碳经济理念和风险防范意识,密切关注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将低碳经济理念渗透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环节中。新能源企业应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职业和技术培训,加强对最新财务管理知识的学习,努力提高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新能源企业应对不断变化的宏观环境进行认真分析,把握其变化趋势及对企业的影响,适时调整财务政策,改变财务管理方法,从而提高企业应对财务风险的能力。

(三)完善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系统,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

新能源企业需要构建良好的财务风险管理系统来增强其抵抗财务风险的能力,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良好的财务风险管理系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出发:首先,需要构建严格的预算控制制度。新能源企业首先要合理地制定预算管理目标,将低碳经济理念引入预算控制中,对新能源项目投资和新能源产品生产运营中所需的资源投入按照各阶段、分项目进行预算控制和考评。新能源企业应采用科学方法对投资项目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对项目的整体成本投入和收益情况进行合理预算,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其次,需要构建完善的财务预警系统。新能源企业通过建立财务预警系统,可以通过监测、掌握企业的经营信息、财务信息及时发现问题,并能及时发现导致企业财务状况恶化的原因,督促经营者在危机到来之前能迅速地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将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再次,需要构建完善的财务风险控制流程。新能源企业应建立明确的财务风险控制流程,完善财务风险控制组织框架的建立,通过财务预警系统对财务风险进行评价、监测和预警,根据财务预警系统的结果执行相关控制措施,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做到责、权、利统一,减少因内部管理不健全而造成的财务风险。

参考文献:

[1]翁秀芳.浅析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及预警体系[J].经贸实践,2015(7).

[2]李月晓.建立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J].现代企业,2014(11).

[3]薛冰.浅议新能源企业融资的财务风险控制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4(11).

[4]贾莉萍.浅论新能源企业融资的财务风险控制[J].现代经济信息,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