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23 10:16: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育的艺术性,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尊重;交朋友;欣赏
老师们常抱怨,现在的学生不好教,没有感情,好话听不进去,好心又不接受,真是又差又没良心,但却少有人静下心来仔细想一想,我的话是否拨动了学生的心弦,我的帮助是否是雪中送炭,追根溯源,这是教师情感教育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缺乏艺术性。因为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广泛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教育能虽然使人获得知识、掌握技能,更重要的是使人懂得做人的道理,所以对实施教育者来说,教育是讲究艺术性的。
一、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
新世纪的教师树立主体意识,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个性,注意他们的兴趣、爱好、特点和特长。给学生以自由发展的空间。作为一名班主任,一定要尊重学生的情感。学生们很善于观察与思考,对你的一言一行很注意,你关心他们,他们就会很自然地对你生产肯定,喜欢接近你,关心悦诚服地接受你的教育和指导。
我想大家或许见过这样的镜头,在课堂上,从上课开始到课中,一个孩子一直热情地举手,想要回答老师的提问,可是老师没有提问到他。或许是没有注意到他,或许是举手的学生太多;轮不上他;当老师的提问面增大了,提问了十来个同学的时候,还是没有提问到他;那么后来呢?这个孩子急了,索性把手一直举着,等着老师的下一个提问,可是老师还是没有提问他;最后,这个孩子急得只能在别人回答问题时也在自己的位置上举着手,那只小手孤单又固执地在教室里举着,甚至不经过老师的允许说了起来。这时老师可能会在布置完一个任务之后瞪这个孩子一眼,这个孩子的手迅速地放下了,于是老师会继续的上他的课。但是这个孩子在遭遇到老师锐利的目光后,他作何感想呢?
显而易见,老师的举动表明他在课上没有能够顾及到每一个孩子,他可能由此伤害了一孩子的自尊心,说的严重些,他可能已经扼杀了一颗探究知识的热情的心,扼杀一株求知好问的幼苗。那么再好的基本功,再精心的课堂准备已无多大意了,因为他已经犯了一个为师者的根本性错误:那就是没有尊重每一个学生。
作为与学生方方面面的接触最多也最紧密的教师,他的一举一动,一点一滴都对学生存在着影响,为人师者就应该随时清醒地知道学生首先是人.是人就有安全、情感、被爱、被尊重、渴望自我体现的需要,正是这一系列的需要成为学生发展的内驱力。教育如果能顺应或激发学生的这种需要,就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能,使他们在自己最近的发展上取得最好的发展,教育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今天我们中大多数教师都已经接受了这样一种观念:教师良好的期待是学生进步和发展的动力。小学生年龄小,具有很强的向师性,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一个亲切的微笑,一句由衷的赞美,一个信任的眼神,这些看似细微、点滴的一举一动,都会鼓舞和激励他们很久,对此,我深有体会。当我对孩子回报一个亲切的微笑时,我常常发现孩子的脸上挂满了自信、希望、振奋,洋溢着幸福,这表情又时常让我幸福着。
二、教师要和学生成为好朋友
对于教育工作,老师应做到不计较报酬、不讲条件、无私奉献。老师对学生不能只是传授书本知识那么简单,老师作为学生在学校中的“父母”,既要向学生传授课本的知识,也要传授有关社会生活的知识。在课堂上,老师对每一个学生谆谆告诫,诲人不倦;在平时的生活中,老师要率先垂范,言传身教,在课外,老师是学生的朋友,进行心灵上的交流。科学而可靠的方法就是从儿童心理入手,多给学生一些爱,只要能掌握学生的心理,老师就可以抓住其中的某些因素而因入施教。要做好这些工作,老师就必须深入到学生群体中去,与每个学生都打开心扉,与他们做知心朋友,从中了解他们的优点、缺点爱好和困难等。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要学生喜欢你,首先得消除师生之间的距离感,建立师生的友谊。工作中我注意在感情上与学生接近,寻找共同语言,学生犯了e误不是训斥、压服,而是因势利导,晓之以理、心平气和,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对老师的尊敬、爱戴、感激、信任,因而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教与学的关系,有时更是一种朋友之间的关系。你尊重他们、理解他们、从而就会了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教师不要总是有一种高高在上的心理,这样会让学生感到教师有一种距人于千里之外的感觉。教师决不是永远发号施令的人,命令式的教育方法早已经不再适合现在的教育了。更加不适合现在的学生了。所以,教师与学生建立好良好的师生感情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有效而重要的方法。要用尊重、平等、爱护等人类最崇高的情感来感染学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效应。情感教育重在情,教师既是教育者也应是学生的朋友。竭力用你那真实而感人的感情去征服一颗颗纯真的心,去感化他,启发他。使师生都进入其乐融融,其情陶陶的境界。
三、教师要欣赏每一个学生
“人生中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作为一名教师不会欣赏自己的学生也就没有师爱。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就应该承认和尊重学生的差异,不能硬性地按照整齐划一的标准来评价、要求每个学生。这种差异要求教师要创造不同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分层施教,帮助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取得发展,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发展水平,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每个孩子的潜能都是巨大的,哪怕是一个看起来木讷的孩子,身上都蕴藏着极大的潜力。教师的使命就是发现并挖掘学生身上的潜能。
在我们这里有一个小女孩,她的学习成绩较差、自卑心重,平时不太好说话。在一次平时的活动中,我发现她特别爱好体育,对于老师教的一些体育动作一学就会,于是我便利用这一点挖掘她的潜力。一开始我利用游戏的机会让她在众人面前展现一番,刚开始由于害怕她表现得并不好,慢慢的随着次数的增多,她的胆子越来越大了。在一次体育老师做的公开课上她的表现特别出色,前滚翻做得又到位又漂亮,于是我抓住这次机会对她说:“你认为体育动作难吗?”“不难!”她充满自信的说。“可是有的同学却做不好,这是为什么呢?”“可能是他不努力吧。”看到时机到了,我接着说:“你的数学学的不好是不是这个原因呢?”这时上女孩陷入深思,一会她抬起头来非常坚定的说:“老师我一定尽力把数学学好!”在以后经过自己的努力,她的数学成绩果然有所起色。
如何用爱去教育一些有差异的学生,解开他们心中的“结”呢?一般来说,老师可以采取“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教育方法,因人、因事、因地而异,灵活改变自己的教育方法。作为老师,要“动之以情,晓之于理”,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提高孩子的信心,鼓起他的勇气,用真心的关怀去温暖他,用全部的信心去感化他,使他告别自卑的昨天,坚定地走向美好的明天。
“爱”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宝,“师爱”对于学生来说更是无价之宝,用师爱激励学生奋发向上。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有责任、有义务加强自己的情感修养,力求使情感教育技巧化、艺术化,为教学、育人创造一种良好的氛围。这样,我们就能用爱的双手托起明天的太阳。
关键词:素质教育 政治教学 艺术性
新教材与以往教材相比,在内容上接近了学生生活,实用性较强。如心理情绪问题、友情问题等都接近学生的实际。而法律运用问题、国情教育问题,既是初中学生关心的问题,又是他们困惑的问题,实用性、教育性都很强。在形式上,使人耳目一新。新教材板面设计新颖,形式多样,适合初中学生的阅读口味,突破了单纯的说教框,配置以生动有趣的故事漫画,这些都激发了初中学生学习兴趣、创造了乐学环境。借助新教材的特点,为搞好教学提高效果,就需要我们在具体的实施中、创设情境、以境激情,掌握心理,引进竞争;联系实际,面向主体;融心理教育、品德教育为一体。
素质教育是根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在教育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是通过各门具体的学科教育来实现的。我在政治课教学中是采用“三为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运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去积极地思考并回答和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例如在讲授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时,为使讲解形象直观,我采用图示法。充分利用“三为主”原则,图示如下:
通过图示学生可以看到,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背离价值发生上下波动,出现曲线运动,引导学生对曲线运动进行分析,可得出结论:价格无论怎样波动总是以价值为中心轴。从较长时期看,价格高于价值的部分可和价格低于价值的部分抵消。
在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训练是主线。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设计新颖的课堂,放开手脚大胆创新,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教师注重学生心理特点,适时点拨。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觉主动学习习惯。结合课堂讲授知识、联系社会生活中实际事例当场提出诸多问题,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而达到教育之目的就是一个较好的方法。如在讲“坚强意志”时,可以从本班、本校残疾学生中选取典型事例,进行讲解辩论,也可从不坚强的表现,指出某些学生的软弱无力,怕困难,怕吃苦等方面。最后从典型的事例,以示教育升华,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坚强意志之目的,这样使学生从所学知识高不可攀枯燥难学的疑难中解脱出来,变被动听讲为人人参与主动开展。从而使课堂变得灵活多变生动活泼,情景交融、愉乐教学效果显著。
政治课的教学跟其他课程一样是一个信息传递的过程。教学的语言是信息传递的最主要的载体。所以教师只有独具匠心地运用语言艺术,才能把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并使之内化为能力和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这是政治课的根本任务。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讲求教学的艺术性,才能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也是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我认为政治课教学的艺术性就其本身特点有其情感性、形象性和灵活性。
首先,就情感性而言,政治课往往被看作一种枯燥乏味的说教。所以要求教师在讲课时应有丰富的感情,抑扬顿挫的语调,既说理又抒情,由教师的情绪去影响学生,使学生受到影响而产生共鸣,从而与学生情感交流融为一体,这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这种情感交流的过程,实质是政治课的信息传递过程。情感交流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智力发展存在着直接联系。而思想品德教育关键是道德情操的陶冶。因为情感是行动的巨大动力。所以在教学中,只有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才能培养起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责任感。
其二,形象性。因为政治课来源于实践,是对实践的抽象化、系统化、理论化。所以用形象语言教学,恰当的比喻,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如:教材中给“自由”的定义。“自由是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用浅显的比喻就能将“自由”的概念形象而生动地显示在学生的头脑中,像“人不识水性,不懂游泳的条件和方法时,也就没有认识的必然。他在水中的活动就没有自由,不仅感受不到别人在水中的舒适和,而且会有被水淹死的可能”。这样有助于调动学生思维活动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还是情感交流的过程、如果学生缺乏良好的情绪体验、缺乏情感就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吃透教材的同时,根据教材的特点,创设情境以境激情,使学生在愉悦和谐的气氛中接受教育。具体方法是先精心设计新颖精彩的导课过程,充分利用特定的教育情境,灵活巧妙地创设与之相适宜的教学情境,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可采用“生动语言”达到引人入胜之境地。有趣故事、演唱歌曲、幻灯录像等形式、渲染出情感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讲《个人离不开社会》一时课。可师生同唱《世界需要热心肠》唱完后,教师深情地讲我们每个人在社会上都不能独立存在,都需要社会他人的帮助。以此来调动学生的情感,其次在具体过程中创设情境化理为情、融情于理。用真实的形象性感染学生,触及其灵魂,震撼其心魄,达到以情激情之目的。
其三,灵活性。政治课教学是一个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教材内容也在不断更新和变化,作为教师必须跟上时代步伐,不能沿袭旧的教学模式,随时就势,因势利导。因此在教学时必须做到教学的灵活性。这种灵活性需要从教材中挖掘,但又不能脱离实际生活,政治课教学的艺术性源于生活和实践。政治课的教学只有充分运用了灵活性,其艺术性才能全部显示出来,这种灵活性运转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控制与引导,所以说教师自身素质与能力是实现其教学效果的基础,中学政治课教学的艺术性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产物。在教学中应体现其艺术性。展示政治课应有的艺术魅力,注重教学的情感性、形象性及灵活性,把理论知识注入学生的心灵深处。
一、表扬的艺术
学生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尤其是差生,老师一表扬,他们的劲头就来了,但频繁的表扬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1、表扬应求准确恰当
表扬的关键是要准确,这就要求老师做到(1)对表扬学生的事迹要核实准确。否则会因为表扬的内容“失之毫厘”而导致学生的反应“悖之千里”。(2)表扬要恰当,成功的表扬首先应该使被表扬的人受到教育,同时又达到了教育他人的目的,反之,不恰当的表扬会引起学生的反感,甚至孤立了被表扬的学生。因此老师在实施表扬之前,应把握好集体脉搏,了解他们的接受能力,清楚受表扬学生与同学间的人际关系,假若表扬的时机不成熟,则不如不表扬。
2、表扬应抓住最佳时机
教师应以敏锐的目光、带着爱心及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表扬,使达到鼓励学生上进的目的。否则,时过境迁即使再大的表扬,学生也会产生“陈谷子烂芝麻”质感。这样效果就差多了。
例如,在2006年,有次上课时,遇到一位调皮捣蛋学生,他叫张三锤,由于母亲改嫁,没能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经常和一些“坏孩”在一起,在班上常制造一些乱子。因此,他在师生的心目中印象特差。在元旦班级组织小节目时,他表演的特好,至今我还记忆犹新,我当时就对他进行表扬,说他在唱歌艺术方面很有天赋,若能在班上遵守纪律、努力学习,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个歌唱家的。该生听后深受感动,在以后的学习中也遵守纪律了,学习也努力了,升级时还被评为进步较大的学生。在汝州市陵头乡的文艺大赛上还拿了个二等奖,在他的带动下,其他的几个调皮孩子也有了明显的变化。
3、要创设表扬机会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给每位学生创设表现的机会,尤其是“后进生”,他们自卑心较强,如果给他们确定一些能够达到的目标,目标达到后。就及时表扬。这样可以使后进生获得表扬的机会,使他们振作起来。
例如,2007级九二班学生杨理想,他是班上的后进生,我有意让他回答一个稍简单的问题,他回答的基本正确,我当时就对他进行了表扬让其他学生们给他鼓掌,这样该生当时就得到极大的鼓舞。后来他在同学们的帮助之下、在我的鼓励下终于走出了“后进生”的行列。由此,他也增强了自尊心、自信心。
教师表扬学生没有机械的模式,可以采取点头、微笑、示意、惊喜的延伸等,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使其今后产生学习的动力。
二、批评的艺术
批评学生作为限制学生不良行为的一种手段,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自制力、纪律性,以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倘若批评不当,也能产生逆反心理,甚至产生对抗情绪。所以,批评应掌握正确的方法。
1.批评的前提条件
批评成功的前提条件是热爱学生,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对学生满怀信心,为批评奠定了情感基础。
2.批评的标准
批评的标准要客观公正。批评应不分干部学生,不计前嫌、不过头,避免学生产生自卑、自弃心理。
3.批评的时机
批评时,要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有无群众基础与舆论氛围。教师要利用集体力量,特别是调动学生干部与受批评学生关系密切的学生,去批评鼓励,以引起学生共鸣。学生很喜欢接受同龄人委婉友好的劝告,重视来自集体的真诚善意的批评,害怕来自集体的舆论压力。
4.批评的形式
(1)教师不要轻易在全班面前批评某个学生。尤其是在异性面前揭短,这样容易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
(2)教师不要以夸耀和卖弄自己的方式来批评学生的短处。这样易引起学生反感。批评时切忌粗暴、讽刺,应切中要害,使学生心悦诚服的接受批评。
(3)对于初犯、偶犯错误的学生,应多给安慰、宽恕,使学生感到后悔或者做好事来补偿过失。
(4)对于干部学生都做错了事,应当先批评干部,这样做会使干部以为教师对自己要求严,学生认为教师公正宽厚。
体育课教学艺术的主要内容有:
一、表演艺术(包含造型艺术)
一位外国的教育家认为,“教学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表演艺术,它区别于其他人和表演艺术,这是由教师与那些观看表演的人的关系所决定的。”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着复杂的心理、生理等方面活动,这些活动又是一切外观行为综合症的表演,即语言的和非语言的表演(语言艺术后面专述)。非语言艺术表演在衣着打扮、表情态度、姿势动作等等方面。仅就动作面而言,教师在课上所做的准备的、优美的、协调而有节奏的动作,能给学生留下深刻而优美的印象,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教师动作表演的艺术性越强,其感染力也越强,教学效果也越佳。动作的艺术性不仅存在于其他的动作之中,例如武术、游戏、田径、球类等,甚至存在于手势、眼神、表情之中。艺术离不开影响,只要经过加工,任何体育动作都具有一定的艺术性。若能适当配上音乐,艺术效果更佳。
二、语言艺术(含音乐艺术)
语言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最重要的工具。教师语言艺术性越高,则教学效果越好。许多教育家都很重视教师的语言素养。例如,马卡连柯说:“只有在学会用十五种二十种声调来说:‘到这里来!’的时候,只有学会在脸色、姿态和声音的运用上能作出二十种风格韵调的时候,我就变成一个真正有技巧的人了。”讲话的技巧就是语言艺术的表现。教师的语言素养不仅需要良好的发音,明晰的声调、语法、语调,而且还需要有适当的模仿动作和与此相伴随的适当而富于表情的手势。这种语言的艺术性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体育课上的学习效果。体育教师语言的艺术性要渗透到知识的传授、运动技巧的讲解、美好心灵的培养等方面,达到全面影响体育课教学质量的目的。
三、组织艺术(含时间、空间艺术)
体育课教学由于学生经常以分组的形式进行,并且处于动态之中,所以具有特殊的时间、空间特征。体育课教学不仅组织工作复杂,而且还是呈现出不同文化课教学的组织艺术。
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体育教师要备课,要进行创造性的劳动,这本身就是艺术。一堂课时间如何分配,师生活动如何密切配合,组织形式如何选择,教学方法如何运用,教学步骤如何安排,运动负荷如何预计,思想教育工作如何进行,场地器材如何布置等等,都要经过教师仔细思考,反复推敲,进行艺术构思,方能奏效。体育课的组织艺术贯穿于全课,教师上课的第一句话、第一个眼神或表情,其艺术效果能贯穿全课。在上课过程中,教学组织的艺术主要体现在能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上面。
四、创造良好气氛的艺术
良好的气氛能使学生产生增力情绪,增力情绪又能提高学习效果。因此,创造良好气氛的艺术是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也是整个体育课教学艺术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大学生;思政教育;艺术性
中图分类号:G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09-142-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门具有高度艺术性的科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艺术性是由其性质、对象和任务决定的。
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性质与艺术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使大学生产生积极力量的“精神产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是教育者知、情、意、行辨证统一的发展过程,它不仅有理智的科学思维,而且包含着丰富的情感内容和艺术特点。从人的心理本性角度来说,情感是人意识中稳定的条件反射的形成物,它以不同形式下激情和意志的构成为反映基础,体现其艺术性。为什么一部好小说对读者产生较大的吸引力,一部好电影中的一个个动人场面会使观众心理上产生阵阵共鸣?为什么一次发自内心的富于情感的促膝谈心,一句句温暖体贴的话语,一束束信任鼓舞的目光会在被教育者内心深处留下难忘的印象,给他带来前进的力量?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富于激奋人生、追求理想、恪守信仰的教诲,饱含真善美情感的感染,构成了认识和情感的合金,引起了人的意识能动的变化,以及其富有特色的艺术个性与内含。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对象与艺术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针对的是大学生的思想。人是有思想有情感的,人的思想情感又是随着自身情绪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而大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尚未完全成熟,正处于容易波动的阶段。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要以研究大学生的各种思想、情绪及其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为主要目的和艺术特点,并遵循这一规律,采取艺术的说服、启发方法,促使各种思想矛盾向好的方向转化,以达到化消极为积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目的,这也是艺术教育方法。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必须研究大学生的思想和情感之间的联系,大学生的理想、信仰的形成和发展,固然是长期实践和教育的结果,但在这个过程中,情感显然有特殊的能动作用。情感触动的作用就在于它是认识与信仰的必要媒介。特别对于那些后进学生,他们的思想转变更需要强烈感情的冲击,没有情感和认识的能动结合,就很难敲开他们的心扉。只有用炽热的情感,通过富有艺术个性的教育方式,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激起波浪,才能促进被教育者的思想转变。这种强烈的情感,正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血”和“肉”,也是艺术性教育方法的魅力。
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大学生认识与改造世界的能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需求引起动机,高尚的社会性动机,就是他们的积极性,而这种根源于大学生的生存发展及享受需要的积极性的产生与强化,受制于学生们的态度、情感和意志。情感越强烈,态度越坚定,意志越坚强,则积极性越高越持久。所以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不断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在教育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有积极的内容,还需要用艺术的方法对其加以推动。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怀有满腔的热情,才能鼓舞他发挥创造力。激发人们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和事业的热忱,这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一个基本要求。同时,实践也一再证明: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在感情上的融洽,彼此的信任、尊重,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的基础和前提。某种道理只有首先在情感上引起对方的共鸣,才能在行动上被对方接受,“动之以情”,才能“晓之以理”。学生的抵触情绪不排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就不会太佳。倘若采取压服、训斥、挖苦等违反人之常情的做法,那也只能是压而不服,或口服心不服,达不到教育目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重视感情“投资”:即深入到大学生中从而更好地了解他们的思想和情绪的变化,不断缩小与学生们的心理距离;平等相待,尊重他们,“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坦诚相见,信任学生;关心他们的生活,体贴学生;接受他们的批评并不断地鼓励他们。有了这种感情“投资”,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演奏出感人肺腑、动人心弦的乐章。而大学生们的感情变化是十分微妙的,加强感情投资就要处处讲究艺术。如方法的选择,节奏的把握,态势的形成,气氛的利用,应用的自如,色彩的丰富等等。由上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在这里,智力活动离开了严格的科学领域即离开了逻辑学和数学的领域,成为一门用饱含感情的巧妙变化的信息,启迪心灵的艺术。这种艺术具体表现在它的工作方法中,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有的策略和技巧,丰富多彩,妙用无穷。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艺术性还表现在它必须借助于生动活泼的文化艺术形式,采取大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方法,寓教于乐,寓教于各种健康有益的活动中。要办好校园文艺娱乐活动中心、图书馆、俱乐部、文化室等,开展学习研讨、读书讲演、知识竞赛、心理咨询、社会调查、影评书论、文艺演出、体育锻炼等活动,充实、丰富大学生们的业余生活。只有充分发挥艺术性,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凝聚力、吸引力、感染力,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满生机并卓有成效。
参考文献:
[1]田建国.高校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C].中国教育报,2005-01-25 .
[2]胡建渊.推进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C].光明日报,2005-02-16.
[3]丁虎生.高度重视大学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C].光明日报,2005-03-23.
关键词: 艺术性合作学习 需要 特性 形式
爱尔兰作家肖伯纳说:“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各有两种思想。”
我们要大力推进学生在学习中的交流和合作,这种交流合作学习要有一定的艺术性,即艺术性合作学习。
一、艺术性合作学习的定义
艺术性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师艺术性地组织、指导和设计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具有艺术性的合作学习活动。
二、艺术性合作学习的活动单位
艺术性合作学习是在小组内进行的,每小组成员不超过六个,最佳为五个:一个组长、一个口头报告员、一个书面记录员、一个时间检测员、一个材料员,每三天至一周轮换一次角色,角色由各小组自己选举产生。
三、艺术性合作学习的适用范围
1.课堂外的艺术性合作学习
艺术性合作学习适用范围相当广泛,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合作团队的合作。如今更常见于各所大学,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等课堂内外。
2.课堂上的艺术性合作学习
师生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小组内的成员与成员之间。
四、艺术性合作学习的几种需要
在课堂上学生们进行艺术性的合作学习,需要教师做到如下几点:
1.需要教师艺术性的热情和激情
只有教师富有激情和热情的讲解和引导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中。
2.需要教师艺术性的爱
教师要懂爱、会爱自己的学生,如此学生才会喜欢老师。青春期的学生对所喜爱教师所讲授的科目,会努力地学习;而对自己不喜欢的老师所讲授的科目则持排斥态度。
3.需要教师艺术性的设计和安排
教师所设计和安排的活动新颖、别致、有趣味性、有刺激性,才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才能促使学生参加到活动中来,也才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达到教育的目的。
(1)艺术性地导入
如:教学语文出版社出版的《英语》下册Unit2.The Friendship时,我是用两副剪纸作品,并附上两首自作的诗来导入的。课余我教会学生剪纸,学生为表达对我的友谊,都把他们的处女作赠送给我。有一学生名叫孙海杰,赠我的一幅剪纸是一个小娃娃,这是她的处女作。她剪纸时还把手割破了,对此我很感动,为之题诗一首:海上明月空中挂,杰出女儿人中花,赠个娃娃伴着她,我爱清风篱笆下。从每句中取第一个字,就是:海杰赠我。第二幅是小猴摘桃,我为之题诗:我是他山一顽猴,最爱摘桃枝上头,闲来海上荡清舟,风流人杰四海游。里面藏有一句话:我爱海杰。当我展示剪纸,并把两首诗写在黑板上让学生们猜谁是剪纸的作者时,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当我说到我是如何珍惜我和学生之间的友谊,友谊是人生中最美好最重要的东西时,就轻松地导入本课的主题――Friendship。
(2)艺术性的过程
如:在教学语文出版社出版的《英语》下册Unit5.The Great Wall时,我一边画一边复述长城历史。本课让学生复述课文是相当难的,而通过长城的建造时间顺序边画边复述则相对容易。画完后,一条巨龙便出现在大家面前,如下图:
(3)艺术性地结束
如:语文出版社出版的《英语》下册Unit2.The Friendship是用歌曲You And Me结束课的,让学生的友谊在歌声中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而结束语文出版的《英语》下册Unit5 The Great Wall时,我则把歌曲《长城谣》译成英语,师生共唱The Great Wall Ballad.,让学生在歌唱中领悟到中国万里长城的古老文明,体会长城的伟大,进而升华为对祖国的热爱。
4.需要老师艺术性的鼓励和表扬
优秀的自信的孩子是表扬出来的。但中专生在成长中往往极其缺少鼓励和表扬。教师的激励能帮助中专生健康成长,进而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5.需要老师艺术性的平等对待
青春期的学生正处于第二反抗期,之所以反抗成人是因为他们自己无法解决心中的矛盾。矛盾就是他们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有成人感,渴望学校和家长给予他们成人式的信任和尊重,而心理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心理水平尚处于从幼稚到成熟的过渡期,导致他们自身无法解决的,也不能回避的人生必经的一种内部冲突。他们需要成人的
帮助,最基本的就是把他们当朋友,平等地对待他们。
五、艺术性合作学习具有的特性
1.具有趣味性
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绘画、游戏、猜谜、猜成语、猜谚语、比赛、奖品刺激、表演等多种艺术手段和形式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这样便使整个课堂充满和谐、融洽、振奋、饱满的气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抓住学生求新、好奇、爱动、爱做游戏、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适当引导,便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到各个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艺术欣赏能力和自主、合作、创新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运用语言等方面的能力。
2.具有灵活性
教无定法,每个老师为学生量身定做的活动都不尽相同。
3.具有挑战性
教师和学生都要通过艺术性的合作学习学会从前不会的东西。
如:全班艺术性合作学习的任务是:调查各个电视台的频道名称,划分板块,播出时间,你认为最受欢迎的板块,不受欢迎的地方和改进措施。结果用英语呈现。各小组的任务是:在选出的频道中每组选一个作为自己团队的合作学习目标。各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讨论;看报纸;看电视;上网等。
这样的学习无论对学生还是教师都是一种挑战,都要认真对待。
4.具有长远性
艺术性合作学习是我国现代教育的一种教改产物,还处于初级探索阶段,有相当长的路要走,需要每位教师付出辛勤的汗水和心血。
六、艺术性合作学习的常用形式
1.讨论式
在小组内进行的一种以交谈为主的学习活动。
2.表演式
在小组内进行的一种分角色扮演的学习活动。
如学了课文“Father”之后,我创设了一个情境,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编写新的对话并进行表演。学生分工协作,一位扮演父亲,两位扮演儿子,两位扮演女儿,其他三位学生分别和父亲、儿子、女儿组对话表演。
在各组表演交流时,学生们表演得生动形象。小组合作活动增加了每位学生参与活动的次数,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生们俨然成了演员,不仅学到了语言,而且学会了用语言进行交际。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由旁观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
3.竞赛式
无论是学习单词、对话、,还是课文,我们都举行各种形式的比赛。
七、艺术性合作学习体现了科学发展观
艺术性合作学习是辩证地吸收和综合中西方的教育理念和思路和课堂的模式,是在中国教育的基础之上借鉴西方的某些形式,并非照搬。教师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探索适合新形势下的课堂模式。
八、艺术性合作学习正处于初期探索阶段
艺术性合作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意在通过小组合作探讨,相互启发,实现优势互补,解决个体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但是艺术性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教师不断指导和长期熏陶,并不断学习和探讨,不断改进、反思、校正。
教师应通过各种形式更全面地了解合作学习,运用并掌握科学性的合作学习方式,使职业教育走自己独特的路。
摘 要: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育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门艺术,是一切艺术中最广泛、最复杂、最崇高和最必要的艺术。然而,如何发挥其艺术性就是教师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多方面入手有效地展现数学学科的艺术价值,以促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数学;艺术性;智慧飞扬;亲和力数学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有效的数学课堂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而且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奠定了基础,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在素质教育下,教师要认真贯彻落实新课程基本理念,要采用多样化的方式,让学生在具有艺术性的课堂中获得和谐的发展。
一、在数学课堂给学生搭建智慧飞扬的平台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也就是说,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数学课堂应该给学生搭建一个手脑并用的平台,展示个性,智慧飞扬。
例如:在讲评“已知Sn是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S3、S6、S9成等差数列,求证:a2、a5、a8成等差数列。”题时,为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为了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个性,在解该题时,我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寻找本题的切入点,之后,让学生在以小组的形式对自己的解题思路进行讨论探究,进而,让学生找出最佳、最简单的解题思路,最终使课堂在学生个性展示及学生之间的激烈讨论中展现出生机,进而让我们的课堂具有创造力。
二、在数学课堂给学生营造具有亲和力的环境
教师的亲和力是打造具有艺术性课堂的关键环节,是影响数学价值有效展示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要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模式,为教学艺术的展示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在教师恰当的评价活动中,正确的认识自己,同时,重拾学习的信心。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营造具有亲和力的环境,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
总之,教师要想展现数学的魅力,要想将数学课堂打造成具有艺术性的空间,深入挖掘数学教材中的价值,并采用恰当的方式将其展现出来,这将有助于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刘景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艺术浅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6).
关键词:寄宿;工作艺术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1-0267-01
在现代寄宿制的学校里,生活区是学生的第二个家,生活老师其实担当"第二家长"的角色。在长期的工作中,我深切地体会到生活老师的工作艺术对学生的影响巨大。下面就从生活老师的工作艺术方面谈谈个人的体会。
1.生活老师工作的难点。生活老师看视平凡、简单,但要想作好,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以下四个因素决定了生活老师工作的难度
1.1 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是:在学生的内心或在潜意识中,生活老师与文化课老师的重要性及地位是有差别的、是不能同时而语的,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也是少数学生对生活老师不尊重的一个重要原因。
1.2 学生每天课业负担和学习压力大,在教学区要遵守课堂秩序、要讲究自己的形象,而到了生活区,部分学生认为是放松、休息的场所,再有什么规章要求,他(她)们会不自觉地抵触和消极应对,这是我们生活老师面临的第二个难点。
1.3 当代的大多数学生一为家境优越,二为独生子女,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因父母的包办和溺爱而低下,这是我们生活老师工作难度之三。
1.4 现代孩子从小在家境优越中长大、在顺境和赞扬声中成长,对于困难和挫折认识和处理能力不足,情绪的控制及抗挫折能力不强,这是我们生活老师工作难度之四。
正因如此,要求我们在平日的工作中一定要注重方式、方法,要"对症下药"、"量体裁衣",要讲究工作的艺术性。
2.工作中的艺术性
在现实中为什么有的老师"吃力不讨好"、"好心做坏事"呢?平日的工作中,我们的严格管理、批评教育、扣分处罚等、都是十分必要的,并且我们在长期的工作探索中都积累了丰富的行之有效的各自的工作经验与方法。但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把握"度",如何使我们的工作真正"入耳、入脑、入心"、被学生真正接受呢?在这里,我认为工作的艺术化是非常关键的,是改变被动局面的一行之有效的方法。
2.1 管理方式的艺术性。宿舍管理是一门艺术。对人的管理是一个心灵交融的过程,是一个彼此配合、相互协作、平等对话的过程。对此我们一要掌握不同学生的性格特征,对于"急燥(刚性)"、"怯懦(柔性)、不愠不火三种不同性格特征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用同一种办法去管理不同类型的学生是注定要失败的;二要对学生过去、现在要有比较详细而又全面的了解,这里包括她与同学、老师的关系,又包括一些家庭状况等,只有知彼知己,方能百战不殆,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三是运用多种手段,采取多种方式,软硬兼施、刚柔相济;四是处理好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关系,在坚持原则性的前提下,在遵守校纪校规底线下,灵活地处理一些非原则的一些问题,防止死守教条。
2.2 批评教育的艺术性。根据本人的体会,批评要想达到预期的目的,首先: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应是平等的、互相尊重的。不能因对象有过错而有一丝一豪的歧视心理,进而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不能因是学生而不顾其心理、尊严、接受的程度,一味训斥、指责……其次:批评有时需要严厉、有时需要委婉;有时急风暴雨、有时和风细雨。所谓轻、重、缓、急要灵活运用到不同学生、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加区别地运用同一种方法,以不变应万变是注定要碰壁的。
2.3 与人相处的艺术性
2.3.1 与学生相处的艺术性。与学生相处要注意既不能太过亲密,要保持适度的距离感,师道尊严是不能抛弃的;又不能过于严肃,使师生产生心灵上的距离近而彼此陌生。我们和学生是一种朋友,这种朋友是一种心灵沟通的朋友,是一种彼此关爱与尊重的朋友,是一种既有别于父母又有别于同学的朋友,是一种教育与被教育的朋友,是一种脱离金钱与利益的朋友。
2.3.2 与同事相处的艺术性。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工作成效的重要保证。我们的工作不是孤立的个人行为,而是在领导、班主任、有关教师等合力下的一种对学生的教育活动。具有不同思维、不同能力、不同性格、不同见解的教育者如何形成合力?首要的是具有良好的合作态度和融洽的人际关系。而这一点就需要与人相处的艺术性。我的处人原则是:"多一点赞赏、少一点指责;多一点沟通、少一点猜疑;多一点合作、少一点单干;多一点鼓励、少一点报怨;多一点大家、少一点自我;多一点微笑、少一点沮丧"……
2.3.3 与家长合作的艺术性。对学生的教育与管理,需要家长们的协作与配合。与家长如何合作?如何取得彼此观念、行动的一致?从而使家长很乐意、很主动地配合你,这需要彼此的相互沟通、相互尊重。一味的互相埋怨、相互推诿是达不到或弱化德育效果的。生活老师应主动地、定期地把学生在校的情况向家长通报,注意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对于合理的、尽最大能力能做到的意见应及时解决、及时改进;对于暂时还不能解决或不可能处理的问题也应及时地、耐心地向家长解释清楚,以取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现实中,我们不少老师责任心、工作态度是非常棒的,但往往事于愿违,一片苦心、好心得不到家长们的理解与支持,这不能不与工作艺术、工作方法有关。
3.如何提高生活老师工作的艺术性
3.1 作为生活老师,要主动地学习理论知识,特别是关于心理学、教育学的有关常识,掌握更多、更好的语言艺术,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丰富自己的知识,这样在实际工作中就会从被动变主动。
3.2 要善于向实践学习,向身边学习。在实际工作中要不耻下问,虚心向有经验、有能力、工作有艺术的同事们学习。我们生活部很多老师在长期工作实践中已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工作艺术,值得我们学习,身边的事例往往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
关键词:高效课堂 模式化 艺术性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杜郎口风暴席卷全国,学案导学的高效课堂模式打破了原有的教学模式。原来的教师提前备好教案变为学生提前领取学案;原来的教师上课按教案条分缕析变为学生自学后的自我展示讲解。因此,教师的风采在课堂上不能很好体现了,于是有人质疑:学案导学是模式化教学,教师不管水平高低都能上,课堂的艺术性体现在哪里?语文课在这个问题上显得更为突出。那么,课堂交给学生后,语文课的艺术性真的消失了吗?教语文课果真失去艺术性变成一项技术活了吗?
大家知道:新课改以学生的需要和发展为出发点,既让学生学会知识,更要让学生会学、乐学。在快乐中学习,并享受学习的快乐,真正实现对生命的尊重,回归课堂的本真,其实,这本身就是一种艺术性的突破。此外,高效课堂还有许多艺术性,分析这些艺术性,我们或许会发现高效的真正含义。
1、点拨追问的艺术性。
导学案是引导学生走向文本的导航仪,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保证,点拨可以激活学生思维,拓宽学生思路。教师在设计学案时,要有预设对重点、难点进行精讲点拨。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学者德加墨也曾提出一个观点——提问得好即教得好。固然,学案导学模式下的学案中的确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但是课堂的多变性、学生思想的灵动性也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挑战,教师在课堂上的机智显得尤为重要,课堂上能针对性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就变成一种艺术。而这也是高效的真正意义。
导学案中纵使设计了许多严密的问题,但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上,学生是充满活力、激情的生命体,许多回答都是学案编写时无法预设到的。而学生在课堂上生成的这些资源在学生展示为主要活动的高效课堂上更是经常遇到。这些资源如果老师有经验便会抓住它,在无疑处生疑,追加一些问题加深对文章理解,也会更加激发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教师课堂上的机智,在高效课堂模式化的教学中同样弥足珍贵,课堂要实现高效,需要的是教师的助推,只有这样才能将合作探究的犁头伸向深处。
语文教师如果善于抓住机会利用好课堂生成资源,及时点拨、追问,高效课堂同样能生动鲜活起来,语文课的艺术性更能彰显。
2、解读目标的艺术性。
其实目标教学的概念在很多年前就已经提出,课前出示的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具有定向、启动和激励的作用。心理学家认为:合理的学习目标会促使学生为这个目标努力奋斗,提高学习效率。而目标制定出来后,学生对目标的理解不一而同,并影响到整堂课的顺利进行,那么教师对目标的解读就很有必要。
“解读”含义实为三重:一是解释,二是分析,三是学生的理解、体会。就是通过教师对目标的解释分析使学生能理解、体会。
“解读目标”不是简单的念一遍目标,有时目标达成为新知识,就需要讲解;有时目标涉及到旧知识,就要略加点拨、回忆,以免学生对目标理解有偏差,影响之后的学习探究活动。解读目标如果准确清楚,课堂教学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一项艺术性的教学环节。
传统的教学,学生此处理解如果只局限在“遇到困难要勇敢,把困难分解成若干小困难,最终能战胜这个困难”这一点。教师就需点拨“从父亲的角度理解,我们会有什么感受?”虽然学生也能产生不同的理解,但分析问题的方法思路没有得到训练,学生的自主性没有体现。相比较之后,不难发现,高效课堂的目标解读是有着引领学生思维,开启智慧的功能,能引领学生自主学习,真正艺术性地体现了学生是课堂主体,教师是引导者这一理念。
3、情感体验的艺术性
教育不能没有感情,情感方面的熏陶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更为重要。初进高效课堂的听课老师总是怀疑,“学生自己热热闹闹地讲,能挖掘出文本蕴含的深厚感情吗?”“这种课堂有美的体验吗?”事实证明,在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效课堂上,并没有忽略“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维度的目标。
情感体验通过一定的方法引导、挖掘出来的,是学生有感而发的,教师一味地分析、讲述只能是强加给学生某种内容,不符合新课标“尊重学生个性化理解”这一原则,更不能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当然,高效课堂的艺术性体现在诸多方面,比如:板书的艺术性;结束语的艺术性;评价学生的艺术性等等。这些艺术性都将会真正体现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
总之,任何一种课堂都应该是灵动的、充满智慧的,高效课堂对教师的灵动性、智慧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效课堂能否真正实现高效,全在于课堂教学是否富有艺术性。我相信,通过我们不懈的努力,大胆的探索,我们在课改的道路上会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孙志毅主编 学学名师那些事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语文教学通讯 2012.1B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对学生进行良好心理品质、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确思想方法,及法律意识、社会发展常识和基本国情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中涉及到一些深奥抽象概念、原理等方面的知识,教材内容较为抽象,学生学习起来很吃力。加上学生学习动机、目的不明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极大地影响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因而难以实现思想品德课的智育和德育双重功能。
1 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极大兴趣和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可以变苦学为乐学,变厌学为愿学,变被动、被迫地学习为主动、创造性地学习,学生的思维也会被充分调动起来。多媒体教学的重要特点是集光、声、色、像为一体,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效果,并能满足学生心理的不同要求。它可以把多种形式的感性材料以形象生动的画面,言简意赅的解说以及恰如其分的音乐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习内容图文并茂,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而人机交互是计算机的显著特点,是任何其他媒体所没有的。这种交互性可以让学生直接动手参与。正是由于这种交互性,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让学生有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枯燥无味”的思想品德课学习中。
2 多媒体教学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
应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放手发动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评价。在交互式的多媒体教学中,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努力创设情境,学生主动获得知识,自己发现问题。或相互讨论,或网上查询资料,积极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这种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朝着师生对话,人机对话模式的演变,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由传统的压抑的被迫学习转变为轻松、独立的主动学习。因此,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手段,冲破传统教育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广泛接受课堂信息,启发学生思维,帮助理解重点,突破难点。多媒体教学技术的交互性是独一无二的,它可以将授课内容和学生协调、融洽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让学生回归学习的主体地位,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所要学习的内容,并进行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从中获得学习的乐趣与成就感。传统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是“精讲多练”,在此原则指导下,学生在课后要完成大量的作业;许多知识都需要学生课后去死记硬背,不仅老师不能及时检查教学效果,而且给学生造成很大的负担。而选用多媒体技术后,使课堂节奏加快,课堂内容更加丰富,信息密度更大,易于突破重难点,课堂效率明显提高,并能通过人机对话,既使学生自己的学习情况即时得到检验和反馈,又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3 多媒体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当前,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创新教育,已成为一种新的教育内涵、新的教育热点,成为我们迎接知识经济的最佳抉择。多媒体教学正是适应时代的要求应运而生的。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通常是与问题联系在一起的。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当学生感到需要弄清“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时候,他就把自己的思维发动起来了。思维因问题而发动,因问题而深入,并以问题的最终解决为目的。多媒体教学通过对文字、符号、语言、声音、动画及视频图等进行实时处理,形成图、文、声三位一体直接输出,为学生提供深入思考和评价活动的机会,诱发学生思考问题,以达到启迪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
4 运用多媒体教学还要重视多媒体课件的艺术性
一节成功的多媒体课离不开一个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而一个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必须在艺术性上下功夫。多媒体课件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屏幕的背景颜色和布局,文字的字体、字型、位置和色彩、图象、动画和录像的艺术质量和制作质量,按钮和提示文字是否同整个课件的风格相一致等方面。当然这种艺术性的追求绝不是精美图画的组合,绚烂色彩的堆砌,各种声音的合成,多媒体技术的炫耀……因为注重花哨的表面形式只会冲淡主题,误导学生。成功的课件应当始终将学生牢固地控制在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和内涵的进一步展开上。多媒体课件的艺术性的表现形式就是朴实、简练、“此时无声胜有声”。因此在思想品德课课件设计时,我尽量做到简洁、突出重点,为化解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教学内容感染力和说服力而服务;还要注意教学的整体效果,以免防止内容画面太多,冲淡教学主题,使学生只会就事论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却得不到提高。
多媒体课件的艺术性还应该体现在课件所涉及、运用的教学内容富有科学美,更主要的是对这些教学内容运用的艺术性,以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课件的运用艺术上。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是一项复杂的具有高度技艺的活动,是教师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所进行的艺术性创造。同样,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时,采用综合的教学技能技巧,按照美的规律而进行的独创性的教学,这也是多媒体课件艺术性的一种表现。它可以表现出创造性、审美性等重要特点,并以一种整合的方式发挥其陶冶、转化、谐悦等教育功能。它主要表现在运用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中的水到渠成、天衣无缝的衔接自然美,有张有驰、劳逸结合的教学节奏美,起伏有致、疏密有间的课堂结构美,突破时空、回味无穷的教学意境美,启发诱导、虚实相生的教学方法美等等方面。
【关键词]幼教;幼教语言;艺术性
【中国分类法]:G610
幼儿教学是教学系统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根据儿童的生理、心理和智力的特点,充分运用教学语言的艺术,能促进儿童智力和身心健康发展。在幼儿教学中,教师如何运用语言艺术,提高教学效果,这是广大幼儿教师急需解决的课题。
一、幼教语言艺术性在幼儿教学中的作用
在幼儿教学中,教学语言艺术运用,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培养儿童的创新能力。
1、促进教学有效性。幼儿教学的目的首先在于通过教学使儿童掌握与人交往的基本技能,为以后中小学的学习做好准备。在幼儿教学中,幼儿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运用,能增进课堂气氛,激发儿童兴趣和积极思考,因而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2、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实践证明,经常运用亲切的语言和孩子们进行交流,有助于儿童智力的开发。在幼儿教学中,教师用亲切恰当的语言能让幼儿感受到关爱的气息,产生亲切感,使他们在温馨平和的环境中,愉快自主、无拘无束地学习和生活,从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3、培养儿童创新能力。在幼儿教学中,教师艺术地运用语言,能调动儿童探求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儿童积极思考,从而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其今后的发展做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幼教语言艺术性在幼儿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在幼儿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心理特点以及教材的内容,充分挖掘教材的内容艺术因素,艺术地运用语言,下面结合我的教学经验谈谈我的做法:
1、把握教学语言的准确性。在幼儿教学中,幼教语言中的艺术性首先体现在幼教语言的准确性。事实证明,儿童对生动、形象的拟声词接受度较高,但如果在儿童期间以拟声词代替准确的词汇表达会使儿童在言语发展上产生问题。因此,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教学语言的准确性,在教学过程中用准确的语言表达事物并影响儿童去正确的使用语言。如我在教儿童掌握“要紧”这个名词时,针对本地很多儿童受方言习惯性的影响说成“紧要”的情况,进行解析和纠正,使他们准确掌握的这个名词的用法。
2、增加教学语言的趣味性。在幼儿教学中,教学语言的形象、生动、有趣,能吸引儿童的兴趣,使儿童的注意力和精神到最佳状态。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的内容和特点,借助多媒体设置情境,采用带有游戏成分以及启发性的语言,力求形象、生动、有趣。如我教学儿童认识四季时,首先播放充满四季树木叶子变更的片段,进而创设问题情境:“一年四季的树叶有什么不同呢?为什么不同?”。这激发了儿童的兴趣,我用启发性的语言引导幼儿思考,等他们回答后,我再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四季树叶情况和原因。这样,儿童探究事物的兴趣非常浓厚,并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3、力求教学语言的多样性。在幼儿教学中,教师需要使用更多的语言形式向学生传达所讲述的内容并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不仅需要用到口头语言、书面语言,还需要用到表情和肢体语言。儿童对于夸张的表现形式更喜欢,因此注意力也更集中,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度也更高,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在准确适用语言的同时将语言表达的方式扩大,多使用鲜明的肢体语言,使儿童在课堂中的注意力集中程度更高,使教学有效性提高。因此,教师应该常常运用多种语言进行表达,即通过使用多种形式的语言,来刺激儿童对语言交流的敏感性,从而使教学目的更容易实现,使教学效果更好。如在教儿童学个人卫生清洁有关的名词时,将口腔细菌形容成“黑色的拿刀枪的小恶魔”,在牙齿上“挖洞”,这样的表述能够使幼儿记忆深刻,并很快理解和掌握教师所讲的内容的主要含义,增强儿童判断是非的能力,推动他们的情感体验,启迪他们的思维。
3、增强教学语言的感染力。在幼儿教学中,幼教语言的艺术性在于教师教学语言的感染力。同小学中高年级和中学的教育不同,幼儿教师的教学语言感染力来源于教师对教学本身的理解和对幼儿的发自内心的爱,这种艺术性作用于幼儿教育课堂中,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语言表达向幼儿传递的关爱、理解和鼓励,这也是语言的交流艺术的表现。因此,幼儿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使用温柔的语言、和幼儿需求接近的肢体语言并对幼儿的学习行为给予积极的鼓励,都是教学语言感染力的表现。如我在教儿童绘画《春天》活动时,我设置了问题情境:同学们,请你们描述春天的美丽景色,我细心聆听他们的发言,对他们的发言表示赞许和表扬,同时适时地插话:“你所描绘的东西是真的吗?怎么我没发现这么美丽的景色呢?你们观察能力真好哦”。这时,我的亲切的语言给同学们极大的鼓舞,激发了他们绘画的积极性。在绘画过程中,我十分注意同学们忽略了的一些细节,并用温和关切的语言和他们交流,当他们遇到问题时,用鼓励性的语言激励他们克服困难、完成任务。这样,充满感染力的语言,既激发儿童探索的欲望,又帮助他们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教师语言 语言特点 制约条件 口语特点
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和课堂教学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是信息的载体,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必备工具。当前,口语教学存在许多问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并没有明显的提高。调查发现,制约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发展的不利因素主要有:口语交际训练缺乏计划性,训练量少;与语文教学脱节,训练效果得不到巩固;训练流于形式,没有落到实处;内容远离学生生活,缺乏真实性和实用性;没有互动和合作,缺乏交互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性发挥不好,教学质量低。教师的课堂语言是面对着特殊的教育对象,它不同于自然语言,它是为达到教学目的而经过加工和设计的语言。教师的语言是用标准语或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表达的符合教育教学要求的教师用语。在从事教师工作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中运用的口语,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工作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手段,是教师从事特殊劳动最重要的工具。它符合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符合学生个性心理特征与认识发展规律,符合特定的教育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师的课堂语言艺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将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教师口语的修养高低,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的成败。因此,从这点出发,每位肩负重担的教育工作者都应加强语言修养,使自己的语言风格化,变成教书育人的强大的、有力的武器。
一、教师口语形成中的制约条件
教师口语是指教师在进行教学、教育过程中而经常运用的行业用语。主要包括教学口语和教育口语,也包括与教学、教育相关工作的口语,如与学生家长的谈话,同行在教学研讨中的谈话,等等。各行各业由于其职业特点的不同,都有各自的行业用语,教师职业口语就是教师的行业用语。教师说话要声音宏亮、吐字清楚、抑扬顿挫、语调自然、语言流畅,这也是教师职业口语的规范内容。让学生听得清,才能听得懂,教学才会有效率。
1.教师口语交际对象的特殊性
教师工作的对象是学生,而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也主要是通过口语交际来完成的。师生关系的特殊性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教师言语表达的目的、要求、方式方法以及在交际过程中表达出来的权威性、情感性等特征,因此,教师口语的运用必须同青少年这个特殊的交际对象的年龄特征、个性心理、文化素养等相适应,否则,就不受他们欢迎,也就无法达到教育目的。
2.教师口语交际目的的特殊性
教育是培养社会接班人的事业。教师同学生在口语交际的目的总是同特定的培养目标联系在一起,这个口语交际的特殊目的,不仅是教师口语交际的根本动力,也制约着教师口语交际的内容、要求和方式方法,无论是面对全体学生的讲话还是个别谈心,无论是上课还是课后交谈,教师都必须运用口语这个交际工具达到熏陶、教育、培养学生的目的。
3.教师口语交际环境的特殊性
学校是教育场所,师生的口语交际活动主要是在校园内进行的,特定的学校环境必然反映出时空、社会变化和心理等诸方面的种种特征,言语活动不仅直接影响到说话者情绪,而且有激发、暗示和一定程度的控制作用。师生之间,由于教师处于教育者的主导地位,他的言语带有更多的权威性。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利用这个教育的有利因素,在不同的场景中进行不同目的的口语交际。
二、教师口语的作用与意义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口语对学生的听课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决定 着学生课堂的脑力劳动效率,还能制约教学质量的高低。
1.教育性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类精神的传播者和建设者。因此,教师的每一句工作用语都必须以能给学生积极、进步的影响为准则,而绝不与此相反,应具有鲜明的思想教育性。因此,教师应做到言行一致,“言必信,行必果”,成为学生的楷模。
2.科学性
教学和教育本身就是科学,一是要以科学的规律指导教学和教育,二是讲述的内容一定要科学,即正确无误,这两个方面构成了教师职业口语的科学性。教育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势必决定了教师用语的科学性。教师做思想品德教育时,一定要入情入理,符合实际。批评要有证据,表扬要有分寸。不同的对象,要有不同的口语形式,把思想工作做到学生的心坎里。对学生进行教育要得法,方法得当、说话得体,就会使学生心服口服。教师给学生讲课,作辅导工作时,用语必须准确,简练,得体。
3.规范性
教师语言的规范性是教师“为人师表”的最基本的要求。教师口语应当是标准或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语言流畅,节奏明快,慢而不拖沓,快而不杂乱。遣词造句要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要避免冗长、嗦或者随兴所至东拉西扯,任意延伸。规范的语言必须是纯净的,要禁绝污言秽语,要避免口头禅,要学会使用礼貌用语,做到语言文明。
4.生动性
教学和教育的特定对象与特定环境,决定了教师职业口语一定要具有生动性,教师口语的生动性会增强教学口语和教育口语的可接受性。教师语言要活泼、鲜明,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化。教师口语要善于运用修辞来增强语言的艺术表现力。教师在口语中要倾注真挚充沛的感情,情动于衷而溢于言表。好的教师能让自己的学生在情感深处产生震撼,这和他充满真情的语言分不开的。
5.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