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23 10:16:1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国传统文化常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传统文化;中职教育;中职学生浸润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民族从古代社会活动以及演变中而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同样也在某种程度上呈现出民族特征以及精神文化,是作为中华民族遗留下来的财富。在经过长时间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它占有重要的位置,也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带来了益处。自从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下,特别是在当今的发展形势下,中职教育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也为我国培养了更多的复合型人才。但是,在当前社会发展中,不同文化的入侵对中国人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等。
1 中国传统文化缺失的主要表现
1.1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常识缺失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中有人情世故,内包文、史、哲、艺术、民俗、宗教等,需要大学阶段进行一个或几个领域的专门学习,才能体会到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中职院校往往过于注重实践动手能力,强调校企合作,不蛑厥尤宋慕逃课程的设置。加之在校学习时间非常有限,很多学生在大学二年级结束时就已经签到就业单位进行顶岗实习了,甚至一部分学生在大学一年级就加入了某企业的订单班进行有针对性的订单课程学习,几乎再不会接受任何文化思想方面的教育,就连一些最基本的传统文化常识都完全不知晓。
1.2 中国传统文化礼仪修养缺失
“礼”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精神,注重礼仪是中国人立身处世的重要美德。孔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荀子曰:“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一言以蔽之,礼仪即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出“尊重人”。令人遗憾的是,当今有相当一部分中职学生基本素养较差,礼仪知识的缺乏,表现在日常生活、学习、做人处事的各个方面,如目无师长、缺失诚信、不遵守公共秩序、随意损坏公共财物、动辄吵架、自私自利、举止轻浮、不会穿戴、甚至故意伤人、违纪违法等。
2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职学生的浸润作用
2.1 塑造中职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格特质
目前,中职学生从出生、出现在上世纪,而这时候的时期是一个充满道德滑坡的阶段,这样会在某种程度上致使他们会没有过多的道德意识,很容易失去自我,没有较强的责任感以及感恩的心态,骄傲自大,没有上进心、自私自利等品性较差的特点,实际上还是由于没有较高的文化素养,道德意识不强等。中国传统文化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下对道德品质培养浸润的品行有着重要的意义。中职院校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但要具备熟练的技能,而且还应当拥有高尚的情操以及人格魅力。一个人即使有着很多的知识,扎实的技能,倘若没有较高的文化素养,那么他就不会愿意将自身的知识回报社会,对人类做出善事。人格是一种较高的文化素养,人格的优劣可以直接反映出一个人的文化素养。
2.2 提升了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和谐处事能力
中国传统文化倡导“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感恩思想,同时强调“术业有专攻”、“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这有利于引导大学生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专心于专业岗位建设,培养其爱岗敬业的精神。中国传统文化还强调“头悬梁、锥刺骨”、“梅花香自苦寒来”、“只要功夫深,铁柞磨成针”的刻苦钻研精神,中职学生如果能够继承这些文化传统,个人修养和职业素养一定会得到有效提升,就业机会将会大大增多,创业能力也一定会大大增强。
3 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对中职学生浸润教育的方法
3.1 课程设置的适当倾斜
高职教育特别注重给予学生某种生存技能的训中职学生练,难免将精力过多地放在教学质量和技能水平中职学生、中职学生就中职学生业率的提升上,欠缺对学生的健康人格塑成教育中职学生。中职院校传统文化课程开设的比较少,而且基本上是零星的一些选修课程。很多学校就连《大学语文》中职学生这类基础课程也不能保证每个专业的学生进行学习。因此,应该对课程设置进行适当倾斜。一方面应该要求大学一年级所有专业学生必修《大学语文》课程;另一方面应当使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变为学生的必修课,课程范围应扩大到文学、哲学、道德、教育等领域,同时在考核时将该课程成绩计入学生学期总成绩,而非仅仅修够一个学分。
3.2 网络平台的有效利用
随着我国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下,中职学生具有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往往会在某种程度上受到现代化设备的影响,网络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主要的构成环节。而中职院校应当恰当的掌握网络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在第一时间转变教学模式,紧跟时代的潮流,将教学水平加以提升。学院应当积极设置教师和学生能够在平台上进行沟通,亦或是在学院主页中开设专门的“绿色通道”进行大力的宣传,还有就是在网站上设置一些经典文化栏目的链接,采取不同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可以更直接的触摸到传统文化,进而对传统文化进行渗透式的教育模式。
3.3 教育工作者的表率带动
潜移默化的影响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教学手段,好像“润物细无声”的好雨。而中职院校的相关管理人员的文化素养、人格魅力等都属于传播媒介。作为中职学院的相关教育人员,不管是领导、还是教师,都应当将自身的文化素养加以提高,主动热情的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对个人的言谈举止加以重视,从而实现表率的目的。我国伟大的教育学家孔子曾经说过,大致意思是自我品行端正了,即使不命令,老百姓也会去实行,若自身不端正,即使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这大概就是对教育人员文化素养提升的最好标准。“腹有诗书气自华”呈现出我国优秀的文化底蕴,建设一支积极进取的队伍,一定要推动校园文化气氛变得更加的浓烈,在这种环境下生活的学生一定会深深的体会到文化浸润而愉快的成长,从而变成社会需要的人才。
结束语
通过以上内容的论述,可以得知:在中职院校中,加大对学生传统培养的力度,采取各种手段呈现出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使中职学生可以在校园中无时无刻不深深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所呈现出来的魅力,产生浓烈的爱国意识。相关教育人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希望在未来的发展中都能够成为祖国需要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张晓慧.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有机融合[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06).
【关键词】大学 英语教学 中国传统文化
前言
在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已经在课堂教学中见怪不怪,这不但影响了学生对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理解,还降低了学生的文化交流水平,因此在未来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只有注重对中国文化的渗透,才能真正的提高学生的文化交流水平,进而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发扬与继承。
一、中国传统文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的必要性
当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语言知识的学习,却忽视了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授,降低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也使学生在文化交流时,时常出现文化性的错误。因此在最新修订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中,明确的提出了大学英语教学,应注重文化与知识之间的联系,只有具备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才能促进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同时在最新推行的大学英语教学应试要求中,也提出了大学英语教学性质是以语言知识、实际应用能力、学习方法策略、跨文化交际能力共同组成的教学体系,因此在大学外语教学中,只有构建以教学理论为基础,多种教学模式混合的教学手段,才能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而这一要求也无疑的反应出了文化知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其次随着国家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提高,只有以更开放的姿态,将中国文化融入到国际社会中,才能进一步扩大中国文化的对外交流程度,进而落实“引进来走出去”的科学战略,在大力传播当代中国文化的同时,打入国际化主流市场,同时充分的利用市场经济手段与新型的传播方式,使中国文化形象,面向全球化国际文化中心,这就是在最新的四中全会中,国家提出的这一阶段的战略方针,因此高校最为国家人才的建设基地,也应该从社会的环境入手,转变教育趋势,才能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
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探索
1.在阅读导入中渗透传统文化。英语阅读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过程中的教学目标就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进而掌握文章中的词汇、语法知识,以及分析理解文章的应用技巧。而在这种以文字为主的教学过程中,是教师渗透在中国传统文化最好的途径,只是能否起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就在于教师导入环节的有效性。例如,在学习parents这节课文教学内容时,教材中主要介绍了有关国外经典爱情故事的人物介绍,如《Romeo and Juliet》这个莎士比亚的经典戏剧,在或者《Jane Eyre》这种坚持自我,获得幸福的自由之爱,对此教师完全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谈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Various kinds of love,让学生畅谈一下关于中国爱情人物的代表信息,也许学生就会想到“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牛郎织女”这些经典古代爱情神话故事,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这些中国古代爱情神话,进行英文译写,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于古典文化的掌握,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应用能力,通过这种文化导入渗透,理解中西方传统文化的相同点与异同点。
2.积极探索中外文化的比较学习。在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中,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在教学中的地位缺失,致使英语教材和课堂教学都很少有对中国历史以及现代文化建设的渗入,而这就造成了文化流通过程中的比例失衡,因此在未来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只有采用比对的教学手法,适时的对中华文化知识进行输入,才能为学生建立两者文化之间的差异现象,进而用一种直观地方式,让学生批判性学习,才能让学生发现两种文化之中的共通性与个性,这不但能够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还能避免学生发生一些文化常识错误。在这种对比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就会发现,西方人注重理性思考,擅长逻辑思维,而中国人注重悟性思考,擅长于形象思维,而这也就造成了中西方语言表达上的不同。在这里笔者以数字为例,这中国人心中,“六”是一个吉利的数字,因此中国人过六十大寿,也喜欢“六六大顺”并且把亲属关系也归结为“六亲”,可是对于外国人而言“six”就是一个糟糕的数字,他们会说at sixs and senens也就是比较糟乱的意思,而这种现象在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因此教师只有采用比对的教学方式,才能加深学生对于文化的洞悉能力。
3.文化活动,培养学生文化交流意识。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而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博大精深,因此在课堂渗透过程中,也很难做到面面俱到,为了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文化渗透机会,教师可以利用课外时间,展开丰富的文化活动。笔者认为以下几种活动方式,是教师可以采取的,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定期观看介绍展现中国文化的英文电影,如《孔子》、《霸王别姬》等,或者观看CCTV-9的英语文化节目,同时也可以为学生开设更多的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选修课程,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英语演讲竞赛活动,在或者根据中国的一些传统文化现象进行英语点评,通过这些多姿多彩的课外活动,增强学生的文化交流意识,使学生在文化意识的前提下,构建中华传统美德与西方文化的纽带。
三、总结
语言学习是一项双向交流过程,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只有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导入,才能使英语教育的核心不会发生偏移,在汲取外来文化的同时,保护中国传统文化,使中国文化在国际交往中得到更好的传播,而这也正是当代高校英语教师的责任。
关键词:传统文化;课堂教学;应用;实践
社会经济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需要以文化知识为核心,具备一定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应用人才,而这种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了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1]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将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与培养应用型人才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创新和创造能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以满足社会对应用人才的需求。
一、应用人才的特点与现状
应用人才,顾名思义在社会实践中能够利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学识,结合现代科技手段,改进技术,创造出新产品,体现出超强的智慧能量。这类人才有一定的挑战精神和创造能力,具备强烈的自我价值实现的愿望和自主意识,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和重用。应用人才是难得的人才,具有超凡的人际交往和融合能力,会同他人吸收外界信息,使信息转化成经济效益。应用人才是人民生活水准提升需要的人才,他们高屋建瓴能把理论知识灵活地应用到实际生产、生活中,使知识转化成经济,推动一方经济的发展,提升人民的生活。应用技术人才可谓是社会经济建设的灵魂和中坚力量。因此,推动社会经济产业发展,尤其需要高素质的应用技术型人才。然而,高素质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却极端缺乏。究其原因,大学遵循的仍是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育模式,缺乏实践教学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毕业的学生步入社会工作岗位后,表现为口头理论强,应用能力差,会说不会做,严重制约了发散思维和创造能力,使其所学的文化知识难以转化为产品,无形中阻碍了文化经济产业的发展。具体到课堂教学,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课,一是老师的教学手段保守、传统,只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从上课讲到下课,老师累得不轻,学生无动于衷。期末考查学生就抄笔记,从网上下载等。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感觉中国传统文化学习无用,导致了中国传统文化课周一学时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的边缘化,使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不能得到传播,严重违背了应用技术人才培养。二是学生重工业专业课,轻人文文化课。工业院校的学生重点放在了专业课程的学习,认为是必修课;而中国传统文化则是选修课,并且一周一节,无形中淡化了传统文化的学习,忽略了传统文化知识的积累。有的学生课堂上手机不离手,沉溺于手机网络,被老师们称作低头族。试想,大学生不读中外名著、哲学历史,不读唐诗宋词等,长期以往必然导致人文知识匮乏,制约了大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人文知识匮乏,影响书面文字表达和人际交往。事实正如此,在校工科学生有的甚至连简单的启事和实验报告就表达不清楚,毕业论文错别字、病句不时出现。同时,大学生接触社会机会少,社会常识也少,不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难以与人交往。这样的毕业生,步入工作岗位,怎样洽谈业务,怎样制造新产品?这样不会做人何谈做事,事做不好,就称不上人才。针对这种现状,中国传统文化教学亟待优化和改进课堂教学模式,传播人文知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同时,还要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以课堂教学为契机,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
著名学者杨叔子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科学精神,一打就垮;而没有人文传统,没有文化精神,则不打自垮。”[2]科学与人文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中国传统文化教学是人文知识的传授,它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质,与其所学的工科专业对接起来,更有利于培养社会经济建设的应用人才。
1.发扬传统文化精神,提升学生的人文品格。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既是古代中华民族凝聚力强的观念基因,又是中国文化发展水平长期领先于世界的精神基础,并且是中国文化影响力呈发散状扩大的原因之一。”[3]它可以提升人的品格,催人奋进。教学时应抓契机,找到学生的兴奋点及时传授,促使学生接受知识,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但这些知识理论性强,对于三本的学生来说,不好接受,教学时应从学生的生活和感兴趣的热门话题入手,以吸引学生,激发兴趣。如讲“天人合一”的文化精神,联系人遇到惊讶的事情会怎么说,男生女生谈恋爱发誓会怎么说,最后告诉学生“天人合一”早已融汇在人们的生活中。同时,人在不同的时期处于不同的社会地位,就应负不同的责任,具体到学生,处于为人子的地位,怎样才能担当起自己的责任,通过讲授与讨论,学生认识到完成学习任务,取得好成绩,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父母的尽孝,在学习和讨论中培养了学生孝亲品德,树立了刚健有为不断进取的向上精神。
2.明确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工业应用技术学院的内涵建设是培养应用技术人才,中国传统文化课堂教学重在应用。首先要明确工业院校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其次应结合所学知识努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中国传统文化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如何结合知识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值得探讨。大学生处于青春期,有激情,好奇,好学,经常坐在教室听、记,一下子让他们动起手来,很兴奋,也很乐意,兴趣高,课堂气氛活跃、热烈,学生在动手中提高了实践能力。应用人才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要渗进在每一节课的教学中。如讲礼仪文化,让学生亲自迎送宾客,培养学生站姿、坐姿;同时鼓励学生为宴桌排座位等。这一切都是人文知识的运用和实践,学生在接受人文知识中动手,在提高人文素质中实践,遵循了工业院校培养目标,培养了学生的应用能力。
3.把握发展理念,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十五中全会强调,“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有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要使大学生有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教学中必须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创新创造能力源于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能给人带来新的具有社会意义的成果,是一个人智力水平高度发展的产物。创造思维与创造性活动相关联,是多种思维活动的统一,有专家认为创造性思维特点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因此,应用型人才一方面能应用,另一方面会创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首要是鼓励学生走新路。笔者在讲文字文化时,讲到了“舟”字,舟就是先民在对木头观察中发现了木头的浮力,然后将一根木头两头掏空发明的。然后,引用鲁迅先生《故乡》中的一句话:“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启发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不料学生结合自家药材生意———一家好做,多家不好做,提出:“走的人多了便没有路。”教师鼓励学生想解决的办法。在课堂教学上,学生发难不是坏事,是思维在动,课堂上应鼓励学生发难、发问,在发难中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
4.借鉴传统的处事方式,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古人云:“世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学生将来要走出校园,步入社会,与人交往,懂得人情事理,才能在社会交往中游刃有余,利于自己的工作,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因此,有人说,学校的真正宗旨不在教会学生知识、教会学生思想,而是教会学生懂事、教会人情事理与公民知识、教会学生学会关心别人。现在的在校大学生多数为90后,受父母的宠爱,造就了他们个人利益为重,人际交往礼仪欠缺,不懂得关心别人。作为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教会他们为人处事的方法,懂得人情事理。中国传统文化不但有丰富的知识,而且蕴含着一定的人情事理、待人处事的方法。如恭、宽、敏、惠、仁,不但对传统社会先民有用,而且对今人仍有借鉴意义,它教人以谦虚、谨慎、宽厚、爱人态度和品德,这对学生待人处事非常重要,笔者一方面传授知识,一方面让学生谈在班级与同学如何相处、在寝室与室友如何相处的情况,遇到问题是怎样解决的。问的是生活中的事,解决的是生活中的问题,学生在谈各自的处事方法和不足时,老师结合传统优秀处事方法引导,教学生以人际交往。“大学不是风向标,不能什么流行就迎合什么,大学应不断满足社会的需要,而不是它的欲望。”[4]由此,中国传统文化教学不但是基础文明教育、感恩教育,更是满足社会需要、培养应用人才的教育,课堂教学尤为重要。
三、结语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结晶,活着的生命,它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无时不在影响着今人的行为准则,对培养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应用人才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具有现实性和时效性。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应结合知识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塑造学生的自强品格,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杨叔子.现代大学与人文精神[J].高等教育研究,1994,(4).
[3]任剑涛.道德理想主义与伦理中心主义————儒家伦理及其现代处境[M].东方出版社,2003:155-157.
关键词:人物形象;设计;传统文化
TS974
前言:在艺术设计当中,人物形象设计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总会有各自的特点出现。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独有的艺术表现方式,例如日本的能面,英国的骑士文化,意大利的面具狂欢节等,这些文化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被以符号的形式固定了下来,促使我国的民族文化得以丰富,而能否将传统文化符号以现代艺术设计的手法表现出来,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话题。
一、人物形象设计概述
人物形象设计指的是在深入分析表个人外形的基础上,抓住人物的特点展开设计。这一设计现阶段可以将个性化和特殊化的服务提供给社会各阶层人士人物形象设计过程中,主要是对人物的妆容、衣着以及发型等进行设计,设计师会根据客户的个人具体特征,在考虑客户个人意见的基础上,通过设计促使客户同出出席的场合以及环境呈现出和谐的状态,为其量身打造可以选用的最优解。在符合社会常识的基础上,最大化的强调客户的个人外貌形象和气质主张。
现阶段,我国人物形象设计,整个行业距离成熟化和产业化还有一定距离,但这并不能作为国内人物形象设计行业一味迎合国外审美品位,缺乏本民族文化传统底蕴,不重视本民族文化元素应用的借口,须知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目前,在人物形象设计过程中,有效的将中国传统文化因素以及艺术精华进行充分的融入至关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够促使设计出来的人物形象呈现出独特的艺术价值、传统韵味和文化内涵。
二、我国人物形象设计的产生以及发展
在社会不断进步的同时,人物形象设计这一服务行业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人物形象设计活动,可为不同的阶层人士提供个性化的人物形象设计服务。每个人所从事的工作有所不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需要通过外在形象设计来满足岗位需求,同时还要合理地设计以及搭配服饰色彩、发型等。我国形象设计在充分吸收了国外精华的基础上,增加了本土文化元素,使得设计技巧及其熟练程度不断提升。然而从总体上来看,我国人物形象设计活动仍然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具体表现如下:第一,人物形象设计起步是比较晚的,基础也比较薄弱;第二,传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很难形成本民族的风格。随着全球对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不断推广,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的理念结合起来,可以在人物形象设计中获得,闪烁出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特征。
三、传统文化元素在人物形象设计中的应用
(一)传统文化元素在化妆中的应用
经过5000年的历史文化洗礼,历朝历代的女子都有各自不同的化妆风格和妆容造型特点,而这本身就是一笔伟大的财富,近些年,我国的艺术家和造型设计师也在开始试图以古代中国美人的装束来应用到现代人物艺术造型之中,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设计师活用中国敦煌画壁上美人舞蹈的装束,将现代人物设计成古代丝绸之路地区的风格,与舞蹈演员的精湛演出和灯光舞美的设计互相融合,带给观众穿越时空的舞台错觉,让世界各国观众感受到了来自东方文明古国的伟大魅力,这是一次人物形象设计中的大胆尝试,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二)传统文化元素在服装中的应用
作为我国古代文明最具标志的载体,我国古代服饰多以图案和颜色来显示身份和地位,而一些经典的图形例如祥云、龙纹、凤纹、山水等,早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符号。如果将其与西方设计文化理念进行整理与融合,再加上象征中华文化的金色、红色等颜色元素合理搭配,很容易便能够得到世界文化设计界的认同与追捧。事实上这样创作方式并不乏成功的案例,比如2012年春节联欢晚会,林志玲身着一款青花瓷旗袍,将十我国古代文明的色彩体系与现代时尚潮流融为一炉,让世界各地的观众对中国瓷器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三)传统文化元素在发型中的应用
中国古代妇女的发式种类繁多,从远古的披发到之后发展成梳辫、盘髻,其中髻式变化最多,也最能代表中国古代妇女特有的柔美和内敛的气质,同时中国无论哪个朝代,女子对头发的重视如同自己的生命一样,因此,各朝各代女子对于发型的设计都极为重视的重视。尤其是古代女子,发型变化种类极其繁多,表现形式也丰富多彩,再加上中国传统女性多喜好在发型上装饰各类材质的饰品,例如金银等贵金属、珍珠等贵重物品,发饰的造型进一步推进了女子发型的复杂程度与美感。而由于我国唐朝时期国力强盛,唐朝妇女常用的鸾风髻,抛云髻,反绾髻,交心髻等等发型就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在现代先进艺术设计理念的推动下进一步的走向了世界,成为了中国传统女性的一张名片。例如参加戛纳电影节的范冰冰、威尼斯电影节的李小璐、章子怡等明显,他们有的是反绾髻,有的是堕马髻,在加上设计师用心搭配的合理装饰,使人物整体造型凸显中国传统文化之余,又与当下最流行的潮流相匹配,设计师巧妙融合了中西方文化经典,给人中西合璧的美感。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人物形象设计之问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是我国文化的宝贵文化遗产,它以其典型的文化特征显示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物质状态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水平和审美标准。在这种情况下,本文积极加强了人物形象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研究,希望对我国人物形象设计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孙红霞.探析人物形象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3).
[2]熊娟.谈传统文化在人物形象设计上的运用[J].艺术品鉴,2016(07).
[3]刘晓阳,许阳.人物形象设计过程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分析[J].戏剧之家,2015(12).
[关键词]发展,制约,意志
引言
动画的发展已有百余年历史,时至今日,动画已是一种世界性的视觉叙事形式。在“动画”前冠以“中国”必然是一种界定和区别:即界定这一动画形式的范围及区别于其他动画形式的存在标志。
“动画”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迄今为止也还没有一个普遍认同的确切定义。一般情况下,动画至少要符合以下两点要求:其一,有逐格的拍摄并连续播放的技术基础・其二,使原本没有生命的事物看起来像有生命一样运动的表现形式。基于这两点特质,使动画区别干其他视觉叙事形式而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门类,并在其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其他视觉艺术或时间艺术的有效成分,动画不但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语言,并且是一门高度综合地表现性极强的人类通用语言。
很显然,对一个不存在的或将来也未必有的东西或事物冠名是没有意义的。一般来说,只要当这个事物出现或即将出现且需要区别于其他的东西时,才需要这个名称的。并且,只有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冠名才可能发生。这是一个平常且普通到使人很容易忽略的不太起眼儿的人文现象,但其中却包含了一个并不太平常的道理――存在的意义只有在独立独特时才有意义。如果简单回顾一下中国动画的发展史,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现象的存在。
一、没有发展就谈不上制约
中国最初是没有“动画”这一概念的,对于这一艺术作品形式统称之为“美术片”。如果分析一下这一冠名的文化内因,则无疑对理解中国动画的早期发展提供了一个线索。中国有句成语――顾名思义,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所以,只要稍稍了解一下美术的定义或内涵,则可探知中国人对“美术片”的文化定位和诠释方向。
自中国动画诞生以来,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如果简单回顾一下中国的动画史,从中可以看出一个比较清晰的脉络:首先是模仿期。模仿是一切学习的必经之路,且是学习的重要手段。中国动画的发展也不能例外。从万氏兄弟的《大闹画室》及《铁扇公主》等作品可看出欧美早期动画的痕迹。还有,特别值得一提的就是1956年威尼斯国际儿童电影节上获大奖的中国动画片《乌鸦为什么是黑的》。这部动画片是中国动画首次在国际上获奖,可是评委却误以为它是一部前苏联动画作品。这个不是玩笑的玩笑让中国早期的动画人警醒且开始反思……
创造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但对此时刻的中国动画来说,没有创造的存在是无意义的存在。尤其是威尼斯儿童电影节更让中国动画人认识到独创性对中国动画发展的必要性:“动画这种舶来品只有输入本民族的血液,发展自己的民族风格,才能彻底摆脱西方影响,在世界动画电影长廊中占一席之地”。自此,中国动画逐渐摸索出了一套中国独有的且具有强烈民族风格的动画艺术类型。以特伟及万氏兄弟为代表的动画艺术家创作的《骄傲的将军》《金猴降妖》《猪八戒吃西瓜》《聪明的鸭子》等动画作品,分别借鉴了中国传统绘画及民间艺术的手法,开创出一条令人耳目一新且符合民族欣赏习惯和审美要求的中国动画片形式。尤其是拍摄于20世纪60年代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更以它鲜明独特的中国风格震惊了国际动画界。以后推出的水墨动画片《牧笛》,无论从制作技术或艺术风格或配乐配器等综合因素都堪称世界动画史上的经典之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大闹天官》。该片不仅在造型、布置、用色等方面成功地吸取了中国传统绘画及民间美术的特色,同时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演艺术完美融合其中,显现出独立鲜明的民族风格和精湛的艺术技巧,影响广泛深远。可以说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是中国动画发展的一个辉煌期。制作了一大批优秀的风格鲜明的动画片,并以这种具有强烈民族风格的动画艺术形式,形成了世界动画史中的一个著名流派――“中国动画学派”。然而在90年代左右,中国动画创作相对世界动画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滑坡,并在日、美动画的冲击下跌入谷底。
二、没有制约的发展则不能发展
历史产物的发展总不是一帆风顺的,它往往是按照螺旋式的上升或波浪式的前进。如果这句话没有错的话,那么理解中国动画的衰落就是一件很自然且容易的事(其中必定隐含了比较复杂的社会文化原因等因素,这里不作分析叙述)。不过唯一出乎意料的是,这个前进的波浪线似乎有些太过曲折,突兀得有些刺目,让人有些不易接受。但无论人们怎样想,也不管人们是否能够接受,中国动画的发展现状至今已是一个铁的事实摆出来,堵在人们面前,躲避不了,回避不开。
如果仅以目前的情形或现象来看,中国的动画艺术已经堕落得一塌糊涂,让热爱动画的人感慨唏嘘。但退后一大步站得稍远一些反观这个现象,情况似乎应该好一些:假如再进一步分析理解,则不难心有释然。在这里,有必要重新了解一下“制约”的含义,对这个词的含义的分析理解,有助于对中国动画发展的历史走向看得清楚一些。
“制约”是一个复合动词,其中包含了一种“力”的维度,如果缺乏或没有这种“力”的度,则。制约”就没有意义。同时,这个“力”其中又有内和外的两个向度,如“制”有限制,制裁的意思,包含并带有倾向于外来的意味-而“约”则有约束、束缚的意思,具有较明显的内向的倾向。当然,这两种“力”并非截然分开或明显对立的关系和表现,否则就不能组在一起成为一个完整的概念。
就“制约”的两种力来看,倾向于“外来”的力在一定范围内是一个相对恒定的力,它不可能大干被制约者的应受力,否则就不能称为“制约”。于是,“制约”中的“内向”的力才是决定“制约”程度和最终效果的“力”。同时,制约的力度和制约的可能最终取决于被制约者的应受力是否反应或有多大反应。
按照一般的常识,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有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的因素,两者缺一不可。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而内因起决定性的作用,是事物的存在本质和事物运动的源泉和动力。而发展是一个正在有或即将有的量。这个量也包含了两个部分,即“常量”和“变量”。“常量”是发展的一个相对恒定的量,决定了发展的动势。而“变量”是一个相对不恒定的量,并通过常量起作用,决定了发展的方向,亦即发展的外在表现。当发展遇到制约时,则可知制约的两种力可能作用于发展的“变量”,并且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成正比,即制约的力度越大则发展的“变量”的反应亦越明显。反之,制约的力度越小则发展的“变量”亦越少。或者说:没有了“制约”就无法体现发展。
三、被制约住的发展不可能是发展
从前文论述的发展的内外因的关系可知内因是决定事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那么中国动画的发展内因到底是什么就是一个必须明确的问题。这个问题乍一听似乎很不简单,但反证一下,则其实是一个极明了的问题。假如中国动画照搬或模仿西方或其他动画的形式内容,那么制作出来的东西必定还是西方的或其他的国家的动画,因为它具备了西方或其他动画的一切特点,尽管它是中国人制作的,但它依然还是别人的东西,并不能称之为中国动画,并且,它没有存在的必要和意义,动画片《乌鸦为什么是黑的》就是一个明证。同时,在当下西风东盛的语境中,这个极简单的道理却变得很不简单或显得极不清楚。
当时间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历史的某些慢性作用下,经过近百年的向西方借鉴学习,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正是现在中国人的亲身经验,并且是独特的现代中国经验,即“中国传统思想和西方思想在现代中国形成的双重权威”。但事实并非这么简单,西方思想对中国的影响现在几乎是人人耳熟能详的事体和感同身受的经验。但是所谓的中国传统思想,却几乎只能在图书馆或文档库里存在。就鲜活的人和生动的社会来说,权威似乎也仅仅剩下一个,而中国动画白80年代后的发展正是这个几乎惟一思想的形象表述。有关近二十余年的中国动画发展现象的资料随手可拾,这里不再复述。最后,借用杨念群先生的一句话对中国影视艺术的发展结果作一个总结:时至今日,中国人已经“习惯从西方现代的镜中照出自己的一脸无奈。在这种观镜的对象化体验中,至少中国知识人已经被训练成各种各样西方现念的代言人”。当然,中国的动画家似乎也难排除此范围之外。
人类的文化发展至今,主要有三个大的类型。其各自都有坚不可移的中坚思想,中国文化也不例外。中国动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图像模式当然也不能例外。因为这是文化存在的前提。各文化间的争融不是本文要论述过的内容,本文的重点是在对中国动画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某些现象的考察之后需要进行的文化阐释。就动画的本体论而言,本文无所增益,但就一文化现象来说,中国动画必须面临这一文化的阐释。因为这一文化的阐释是中国动画这一文化现象存在和发展的理论依据。
在对中国动画现象的发展至今的考察结果中,就文化发展的合理性来说,中国动画很矛盾,因为其并非东西文化的交流或借鉴,而是东西文化之取代,就文化存在的合理性而言,中国当代动画发展缺乏其存在的合理依据,因为其没有独立的文化个性;就文化的生命力而言,中国动画只能是一个文化的现象,因为其内在的原则就仅是一社会风气的反应原则,而后者缺乏理性。有随时被制止的可能。而事实上,中国动画之所以成为中国动画,正因为其特质就是无论从形式或内容上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图像表现。这个文化的独一无二就决定了表现这个文化的动画独一无二,这才是中国动画区别于世界其他动画艺术而存在和发展且能不断发展的根本原因。
由此可以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其一,缺失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动画不能称其为中国动画,反过来说,中国动画不能不表现中国传统文化。
其二,中国动画的存在发展必须是表现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因为这是中国动画存在和发展的唯一的动力源泉和合理解释。
其三,制约中国动画的发展至此可理解为是制约中国动画表现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连绵不断的历史现实存在,没有办法制约,亦即既定事实无法更改一样,所以无所谓制约。
因此,制约中国动画发展的实质只能落实在如何减少中国动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和表现上面。而这种挖掘和表现,最终即为人的意志或意愿。
关键词:礼 道 器 中庸
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什么是先秦儒学?以及其本质何在?
本文认为,只有完整而准确地回答了这一问题,才有可能对中国传统文化作出客观而公正的评判,才有可能做到讲好一部儒学;同时,也才有可能谈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否则,其结果不是五花八门,不着边际,便是语焉不详,不知所云。既不能使人信服,又无法说服自己。北宋大思想家王安石有云:“力去陈言夸末俗,可怜无补费精神”——他所说的,恐怕就是这样一种情形;而战国时代的大思想家孟子亦云:“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1]——而他所讲的,大概也就是这样一个道理。
今天看来,所谓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在总体上,已似乎可以被归结为一个“道”字。而且在本文看来,这个“道”大概可以说就是以老子为代表的原始道家之所谓“道德”的“道”,亦可以说就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之所谓“中庸之道”的“道”。而曾在1980年代的中国哲学思想世界异常活跃、名噪一时的“泰山北斗式”的人物李泽厚先生,则更独出心裁、别具匠心地习惯于将其具体定义为“度”,并且认为,这个“度”就是“掌握分寸,恰到好处”、就是“中庸”、就是“过犹不及”、就是“中国的辩证法”,“是难以言说却可掌握的实用真理”;而所谓“中庸之道”,在他看来,就是所谓“度的艺术”[2]——这一说法,从表面上看来,盖本无可厚非;但究其实,本文则认为,却无疑于李氏本人所曾讲到的“制造概念,提供视角,以省察现象”[3]——这是因为,在本文看来,就先秦儒学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或本质而言,一个“道”字便已是足够的了,似“不必舍此而别求所谓新说也”;与此同时,这里之所谓“道”与李氏之所谓“度”,又是貌合而神离,在根本上,又并不是同一个东西。例如,在李泽厚先生看来,这个“度”,“就是技术或艺术(ART),即技进乎道”。一方面,它“关乎人类存在的本体性质,非常明显而确定”;而在另一方面,它又“随着人类的生存、存在而不断调整、变化、扩大、更改”,“是活生生的永远动态的存在”[4]。由此可见,这一认识本身,便是自相矛盾;或者说是含混不清的——既“非常明显”而又不明显,既不变而又可变,既“确定”而又不确定。然而,若从一般逻辑学的角度上看,这又如何可能呢?那么,此何物也?
而本文之所谓“道”与李氏之所谓“度”在本质上的关键不同之处就在于:它与李氏之所谓“技术或艺术(ART)”之间既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又不完全等同于其所谓“技术或艺术(ART)”本身。于是乎,在这个意义上,如果我们说这个“道”是“形而上”的(metaphysical)、不变的话,那么其中所谓“技术或艺术”大概便可以说是“形而下”的,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着的一个变量——对此,端不可整齐划一,一概而论;当然,亦不可望文生义,指鹿为马。
孔子尝有言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5]由此可见,其中,所谓“道”、“德”、“仁”、“艺”,似乎便应当说是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四个相对独立的思想理念——其中,所谓“艺”,本文认为,大概便可以说是李氏之所谓“技术或艺术”;而其中所谓“道”,在本文看来,却又并非李氏之所谓的那个“度”或者其它别的什么神秘主义的东西——这个“道”,在金岳霖先生看来,它乃是“不道之道,各家所欲言而不能尽的道,国人对之油然而生景仰之心的道,万事万物之所不得不由、不得不依、不得不归的道,才是中国思想中最崇高的概念、最基本的原动力。”[6]——这一认识,今天看来,应当说是极为深刻的。
但问题却依然是:“道”是什么——这一问题,常令古圣先贤们浩叹不已。为此,我们恐怕也还得从先秦儒学那里具体说起。
然而,关于先秦儒学及其核心或者本质问题,目前思想学术界的看法和认识似乎却并不统一——其中,有的认为有一个,而有的则认为是两个(但常识却告诉我们,所谓核心或者本质,一般地说,它是唯一的,不可能存在着两个;当然,更不可能是两个以上);具体地说,有的认为是“仁”、有的认为是“礼”、有的认为是“仁礼”、有的认为是“时与仁义”,还有的则认为是“中和”等等等等,诸如此类,形形、林林总总,不一而足、无所适从。然则《礼记》中不曰“中正无邪,礼之质也”[7]乎?不曰“行修言道,礼之质也”[8]乎?《汉书》中不曰“道者,所繇适于治之路也,仁义礼乐皆其具也”[9]乎?
对此,本文则明确认为,所谓先秦儒学,从总的理念上说,就是“礼学”;但若就其核心或者本质而言,一言以蔽之,不过就是先秦儒家的“中庸之道”而已。其中,“中”可以说是“礼”的本质,而“礼”则可以说便是“中”的标准和化身。那么,“道”者何谓也?曰:“中即道也”[10],“道无不中”[11]。如果我们用北宋初年思想家石介的话说,就是“道乎所道也……道于仁义而仁义隆,道于礼乐而礼乐备,道之谓也。”[12]也就是说,所谓“仁义礼乐”者,究其实,不过乃是“道之具也”,是“道乎所道”的具体能指及对象之所在;而所谓“道”、“中”或者说“中道”者,则却乃是“仁义礼乐”的所指、本质与核心,或于其上,或处其中,或在其外——其中,如果说前者是能指、是存在和肉体的话,那么后者则便是所指、是灵魂与精神。若离开了前者,则后者便恍兮惚兮、无所附丽,难以被全面认知、正确解读和准确把握;与此同时,若离开了后者,则前者无疑亦将成为陈旧腐朽、了无生气的东西——这是因为,“中”虽可谓之曰“道”,但“仁义礼乐”,则亦同样不是其他别的什么特殊的东西,而是“道乎所道”之所在;或者我们可以更具体而形象地说,它们乃是所谓“道之器也”或“道之具也”。
《周易系辞上》中有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如果说这里的“道”就是上面的“中”而这里的“器”就是上面的“具”的话,那么在这里,我们大概就可以说,“形而上者谓之中”,“形而下者谓之具”;换句话说,“中”是“形而上者”,而“仁义礼乐”则是“形而下者”。“道”不离“器”正如“中”不离“具”,因而“形而上者”与“形而下者”便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紧密联系、融于一体。“中”就是“道”,合而言之,即为“中道”;同时,“器”则就是“具”,合而言之,即为“器具”。“形而上者”谓之“中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具”。如果说前者是方式或方法,那么后者则便是概念或理念;如果说前者是思想、理论和世界观,那么后者则便是方法、实践和方法论。
然而,所谓“道”,在先秦儒家看来,又无疑乃是其中至为重要的东西。难怪乎,孔子本人对此要极而言之曰:“朝闻道,夕死可也。”[13]其实,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看来,世界观与方法论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换句话说,“有道斯有器”;反之亦然。由此而构成为先秦儒学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与核心。
注 释:
[1]《孟子尽心下》。
[2]参见李泽厚《历史本体论/己卯五说》8、151、187页,三联书店,2003年版。
[3]同上书,156页。另据笔者考察,这一想法本系“舶来之物”,并非为李氏所首出。
[4]同上书,8-10页。
[5]《论语述而》。
[6]金岳霖《论道》16页,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7]《礼记乐记》。
[8]《礼记曲礼上》。
[9]《汉书董仲舒传》。
[10]《朱文公文集》卷七十六,《中庸章句序》。
[11]参见陈荣捷《西方对朱熹的研究》《中国哲学》5辑,208页,三联书店,1981年版及《朱子之创新》《朱子学新论》21-22页,三联书店,1991年版。
关键词:传统文化;文化常识;教学实践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高中阶段要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为重点,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在“大语文”教学的背景下,语文教育目标的实现一大重要根基就是对文化常识的积累和掌握。笔者针对文化常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具有的重要地位,对“文化常识”题的备考提供一些建议,以请教于方家。
一、文化常识的社会学内涵与概念范畴
“文化”是“人文化成”一语的缩写,出自《易经》贲卦:“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所以,我们可以把“文化”理解为能被传承的国家历史地理知识、民族风土人情、传统生活习俗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文化常识就成为传承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的载体,可以陶冶、教化学生,影响学生的思维习惯与行为方式,帮助他们成长为有知识修养和道德信仰的“文化人”。
二、对高考语文“文化常识”考查的梳理
1981年,高考语文试卷中首次出现“文学常识”题;1983年将“文学常识题”改为“语文常识题”,除“古代文化常识”外,还包括默写、文体知识、作家作品常识、汉字构字知识等。1984年以后历年高考都有文化常识题,逐渐涉及历史知识(1986年)、历史典故、传统故事、对联(1987年)、史地知识和古代文献知识(1989年)、古诗中描写到的传统节令(1993年)、传统礼貌称谓(1994年)、古代人物称谓(1995年)等中国传统文化常识。①
从近三年高考试卷来看,2014年大纲卷考查“解褐”、“南面”、“故事”、《春秋》。
2015年新课标卷Ⅰ考查“登进士第”“兵部”“庙号”“太子”;新课标卷Ⅱ考查“男子名、字”“谥号”“嗣位”“阙”。
2016年全国卷Ⅰ考查“首相”“建储”“有司”“契丹”;全国Ⅱ卷考查“中宫”“陛下”“吏部”“移疾”;全国Ⅲ卷考查“礼部”“教坊司”“致仕”“两京”。
可以看出,全国大纲、课标卷侧重对古代传统文化常识中“官职称谓、继承制度、科举司法、古籍常识、历史地理、风俗节日”的考查,内容广泛,范围不定,考查内容不具规律性,内容零散细碎,对考生的知识储备量和识记准确性的要求很高。
三、文化常识积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现状
一直以来,文化常识因在高考内容中占比有限、内容庞杂不易总结规律而在教学中被忽视,只有个别内容会因高考涉及而被从教材中截取出来进行割裂语境的识记掌握。由于各个知识点内容孤立,且不定时出现在各篇章中,教师教起来蜻蜓点水,学生记起来费时费力,且成效不大。
四、文化常识积累在教学实践中的方向和思考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高中语文教学应让学生阅读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在必修的五册教材及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古诗文教授中,应注意挖掘古代文化知识,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适度讲读其与现实相关的深刻内涵。
高中阶段涉及的文化常识可作如下细致划分:
(1)制度与职官:宗法制、分封制、禅让制、客卿制度、古代官员的俸禄、退休、三省六部制、九品官人法、三公九卿等。
(2)教育科举:察举、征辟、孝廉、院试、童试、乡试、会试、殿试、进士、举人、秀才、连中三元等。
(3)经济制度:井田制、屯田制、占田法、均田制、均输、平准。
(4)古籍常识:纪传体、编年体、起居注、方志、类书、善本、十三经、二十四史、《四库全书》与七阁。
(5)历史地理:“华夏”“中国”“九州”由来,四大名镇、洛阳史话等。
(6)古代礼仪:封禅、宗庙、丧葬习俗、五服、夺情、冠礼、笄礼等。
(7)风俗节日:元旦、人日、元宵节、花朝节、上巳节、社日、寒食、清明、端午等。
对于以上这些细致分类的文化常识,教师应该对其进行纵向分析和横向比较,梳理出各概念之间内在的关联性,努力探索学习积累文化常识的方法并总结有益经验,教会学生积极主动探索发现其内在深刻文化意蕴,了解感悟其时代意义,摒弃死记硬背,采用灵活记忆、分类识记,条理清晰,提高效率。希望通过本篇文章的探讨,对高中语文教学中文化常识的积累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为大语文教育目标的实现贡献一丝微薄之力。
注释:
①⒅一.文化常识: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载体[J].社会科学论坛,2009(12下).
参考文献:
1.沈霞.在古诗文教学中渗透文化常识的实践与思考[J].文学教育,2010(7).
2.任浩之.国学常识全知道[M].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0(9).
关键词: 传统元素 现代设计 运用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随着时代和经济的发展,在设计行业中传统元素为中国设计师提供了更多的创意和想法。传统文化与传统元素的运用不只是再现传统,更多的是对于传统元素的继承与再创新的过程。而传统元素承载着浓厚的地域性民族风情气息,容易使消费者从心理上产生亲近感。在现代设计中,我们更需要利用其这一特性,将现代设计与传统文化充分结合。
一、传统元素已成为现代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创作源泉
中国传统元素不仅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象征,更是中国现代设计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如中国古典建筑、中国古典装饰文案、中国书法文字、中国古代重大发明等。这些中国元素和中国人的感情一脉相承。在中国古典建筑中,很多都吸收了中国其他传统艺术,特别是绘画、雕刻、工艺美术等造型特点,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所谓的古典建筑艺术,可以从外形特征、结构特征、局部与整体等方面考虑。将古典建筑运用到现代设计当中,必然要考虑到的因素也不外乎这几个特征。中国古典装饰文案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就闪烁着它动人的艺术光彩。在不同时期,人们创造出风格各异、变化多样的装饰图案。装饰文案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任何装饰文案的起源和发展,无不来源于人们对日常生活的体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民族化、现代化的包装中,古典装饰文案是包装装潢设计中常见的一种装饰手法,在显示民族风格上起着潜移默化的艺术效果。利用古典装饰文案设计的包装作品的例子比比皆是,尤其是应用在一些传统老字号商品及具有民族特色商品的包装上。文字是人类传达感情、表达思想、记录语言的图形符号。没有哪一种文字可以和汉字相媲美,汉字开始只是一种符号的历史变迁,慢慢形成了一种具有艺术价值的图形符号。把文字自身所含有符号提炼出来加以创新设计,对于文字来说就更是言简意赅了。设计就是让人感觉到他自身既是一种创新又是一种发现,既简单又符合常理,这就是当下设计的要求。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创造,具有实际的实用性,它不仅是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而且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继承。这些发明创造具有独特的外形、优美的线条,还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与艺术研究价值。在现代设计中如果能将这些特点合理地利用,就是一种创新。对古明创造的利用与开发,最重要的是要把握其文化内涵。是将重大发明创造进行二维的图案绘制,使其与现代一些产品具有相似性,这种二维图案可以运用于现代装饰设计、招贴设计,以及产品设计。
二、传统元素在现代设计实践中的应用
(一)传统元素与现代家居设计应用
现代室内设计形式多样化,主要是吸收传统元素的“形”“神”的特征,运用于室内布置、造型,以及家具陈列等方面。现代室内设计需要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等需求的同时也要满足人们的审美的特征。随着房地产事业的兴起,买房的浪潮不断地冲击着室内设计的风格,然而,当前的室内设计,是文化积淀,经验积累的过程,它需要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很深的认知才能创造灵感。对于传统元素的喜爱不仅仅只表现在设计师的创意里,更体现在了住房人拥有个性设计的时代。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将传统符号作为装饰元素,是创造传统的文化室内环境的有效手法。例如,原物陈列最行之有效的表现手法,把一些剪纸、陶罐、泥塑等成品物品直接陈列于室内,使传统与现代之间构成直接对话的桥梁,形成一种细腻的,原始的情调。还有“古题今才”这种表现手法需要在原有元素的基础上,辅之以现代的材料与技术,在不失传统韵味的基础上又添加了科技美、创新美,从而保持着新与旧,古与今,传承与发展的高度契合。例如饕餮纹本是青铜器上的纹样,当我们把它利用在有如镜面不锈钢,拉丝金属等材料上时,别有一番韵味。
(二)传统元素与现代建筑设计应用
关于如何把传统元素运用到现代设计中去,我国著名的建筑大师吴良镛先生曾提出“抽象继承”的思想,主张把传统建筑中,最有特色的部分提取出来,经过抽象,作为母体,予以新意,既求神似,又不排斥某种程度某一细节的形似。因此,汲取传统文化、符号、材料、技术等元素,经过抽象、转化,将其应用到建筑中,将会使传统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得到全新体现。例如永州柳子大酒店,从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出发,对传统窗符号进行简化、提炼、再创造,重视传统装饰应用和传统文化意境的表达,并利用现代的技术手段进行艺术处理,在设计中突出强调现代空间简约美。
传统的中式民居,是围合院落式布局,一般包含厅堂、卧房、书房三个主要区域。整体上有礼制的特点,在功能上更存宜人之处。此外由五行八卦演发的阴阳平衡、气场圆通,都是中式传统空间的特色,所以有专家指出,中国传统建筑空间的优点很符合当今“生态环保、节省能源”的世界思潮。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室内设计系主任张绮曼就指出,古代中国人在大自然中选择住所时有“相其阴阳,观其流泉”之说,就是在选宅地时注意选择有太阳、流水及空气流动之处所,即民间风水学说的“山水聚会,芷风得水”之处。
(三)传统元素与产品设计应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产品相对于消费者来说不仅仅只局限在它的基本使用功能和它本身的性能之上。在人们的精神文明不断提高的同时,对于产品的审美观念上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传统造型艺术与现代设计的关系,使其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广泛和深入,在“国际设计风格”潮流之后,开创多元化的设计潮流,是新一代设计师们所面临的课题。传统吉祥图案具有如此鲜活的生命力,是因为它与我们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情感表达方式密不可分。也正如此2008年的火炬设计恰到好处地把中国的祥云图案结合在里面,在祥云火炬中“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图案,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火炬造型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整体的设计灵感都取决于我们中国的传统元素。在现代产品设计时,要活学活用。联想集团就在成功祥云火炬之后用奥运火炬设计的理念设计了一款笔记本,联想这款与奥运火炬相结合的“奥运火炬典藏版笔记本电脑”的外壳象征这千年中国印象的经典“漆红色”色彩和“祥云”图案交相辉映,视觉的冲击力很强。还有诺基亚在2004年推出了一款手机6108,被称为“背剑武士”。它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的兵马俑。诺基亚这款手机产品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利用的中国元素紧紧围绕消费者群体的生活形态展开。
“中国元素”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象征,而且是世界设计领域中不可缺少的设计元素。比如中国的花鸟山水画常常用于楼市宣传广告之中,很多银行用古代铜钱的图案概括而来。中国元素在西方的广泛应用为西方文化灌入了新鲜的血液,使东西方文化可以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中国元素”作为中国文化的宝贵财产,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传统元素有着悠久的历史,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就闪耀着耀眼的光芒,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特征,风格及含义。尽管在现代许多的元素所体现的意义已经不同于以往,但传达的也是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祝福。中国传统元素运用的热潮必将持续下去,文化界对其研究也会越发深入,并且更清晰透彻地解读它们。伴随这一过程,相信中国设计者将会把中国传统元素同现代设计融合得更加和谐。今天的流行亦会成为明日的经典,保护传统文化,并非一味地守着其旧的形式和用途不放,对设计者而言,更应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进行重塑,赋予其新的生机和活力,使它们再次融入人们的生活当中,以新发展出来的文化形态,不断地延续下去。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古代汉语是高等院校中文类专业的主干课和基础课,承担着培养学生的古代汉语素养和古代典籍解读能力等教学任务。这门课程沙及到哲学、历史学、文学、语言学的内容,甚至包括天文、律历、姓氏名号、职官等文化常识,可谓内涵丰富、外延广阔。而以上这些内容,正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在当前传统文化复兴的大背景下,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改革更应该侧重于观照传统文化的解读方式,将传统文化的传承视作其重要任务之一。
和我国高校的其他课程一样,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古代汉语的教学改革也刻不容缓。新时期的古代汉语课程改革,我们认为在发挥其“工具性”作用的同时,更应该提倡在古代汉语教学中实现传统文化传承、人文素质教育、审美情操培养等多方面的功能,对此,笔者已撰文讨论。本文就古代汉语教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及相关问题试做讨论。
一、从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目的谈起
我们到的教学材料表明,古代汉语这门课,在1958年以前,不同高校在不同的时期,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各有不同。据王力先生说,“有的当作历代文选来教,有的是当作文言语法来教,有的把它讲成文字、音韵、训话,有的把它讲成汉语史。目的要求是不一致的”。
1958年的教育革命以后,学者们重新考虑这门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以提高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效果。从.此,古汉语的教学改革开始,并大有一发而不可收之,势。自从王力先生于1962年主持编写并出版适用于全国高校文科专业的第一套古汉语教材以来,古代汉语课有了较为确定的内容,即采用文选、常用词、古汉语通论三结合的原则,并以这三个方面作为古汉语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从此,古代汉语课程也有了比较明确的教学目的,即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培养这一能力就是为学生更好地学习中国古代的哲学、历史学、文学、文献学等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以上这些哲学、历史学、文学、文献学知识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因此,古代汉语课程教学应该观照传统文化的传承,并将其作为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古代汉语的教学内容本身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
我国传统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它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其内涵包括睿智的哲学宗教思想、完善的道德伦理体系、辉煌的文学艺术、独特的语言文字形态、浩瀚的文化典籍等诸方面。古代汉语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它的内容就是以上传统的优秀文化内容的复合体。现行古代汉语教材大多以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作为参照,学者们或采用文选、常用词、通论“三结合”的编排原则,如郭锡良等主编的《古代汉语》、朱振家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或主要突出文选和通论两部分,如易国杰主编的《古代汉语户。但他们的教材都彰显了我国灿烂多彩的传统文化。下面以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为例(以下简称王本),仅就文选部分和通论所承载的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加以讨论。
王本《古代汉语》在文选部分选取了《左传》、《战国策》、《史记》、《汉书》等经典的史学作品,还有《诗经》、《离骚》、唐宋古文、唐宋诗词等优秀的文学作品以及诸子百家的哲学作品(尤其是正统的儒家作品),这些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至于儒家的道德观念,在古代汉语教材的课文中比比皆是。有反映个人修养的,如《论语·学而》,讲到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说明古人非常重视个人修养,作为古汉语的教学内容,必然使学生通过学习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有反映教与学关系的,如《礼记·教学相长》:“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这一观点到现在也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又有反映个人对社会责任的,《论语 ·微子》:“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这是孔子面对隐者的讥讽叹息时所说的话,意思是个人对社会是有一定责任的,人不能逃避现实。另外教材所选北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其中的名言:“先天下之优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集中体现了古人心系天下,先于民忧,后于人乐的传统道德观念。以上这些都是古人优秀的品质,也是传统文化的精华,通过古代汉语教学,可使学生受到熏陶,起到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作用。
通论是现行古汉语教材都非常重视的不可或缺的内容。王本《古代汉语》“通论”涉及到文字学、训沽学、音韵学的诸多内容,还涉及到文体、修辞等语言学知识,古代的姓氏名号、车马宫室、职官、乐律、天文历法等丰富的文化知识。以文字学知识来说,包括“汉字的构造,古今字、异体字、繁体字”等内容,给我们揭示了汉字和汉文化的密切关系。汉字的书体有甲骨文、金文、篆书(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对学生来说,从汉字人手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这是最直接的途径。我国历史上对汉字较系统的研究,开始于东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可以说汉字本身及许慎依据汉字形体结构阐释字义的过程,都积淀着丰富的古代传统文化信息。《说文解字》通过说解汉字展示给我们的传统文化内容,陆宗达先生将其归纳为四个主要方面,即古代社会生产、古代的科学、古代医疗学、社会制度等,包括范围很广阔。学生在学习这些内容时,已经不单是简单地将其作为古汉语知识学习,而是观照到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知识空间扩大了很多。
还有一些关于古代的姓氏名号、服饰、车马、宫室、天文等方面的内容,给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空间就更大了。比如,我们通过学习“古代的姓氏名号”,就知道古人有名有字,“冠而称字”,所以,称别人的“字”以示尊重。我们知道了古人还可以有“号”,如陶渊明自称“五柳先生”。古人去世以后还有谧号,而溢号往往根据此人生前品行业绩而定,如陶渊明溢号“靖节先生”,显然是依据其高洁之行得来的。学了天文律历,我们得以了解古人善于将音乐中的十二律对应岁时的十二月,再读陶渊明的《自祭文》“岁惟丁卯,律中无射”,就知道“律中无射”实际指的是9月份,是用乐律名称表达时序,因为“无射”刚好和“季秋”时节相对。学生学习这些内容的过程,就是对传统文化接纳、传承的过程。
三、当前的文化大背景决定了古代汉语课堂应该成为传承传统文化的主阵地
随着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我国曾一度出现了文化“向西看”的情形,且势头不小。曾有人盲目地仿效,不论是非,不辨美丑,置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于不顾。就拿节日习俗来讲,人们迷恋于“圣诞节”、“情人节”,不管是否符合国情,只要是西方的,就很乐意“拿来”,使传统文化备受冷落。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实力的提高,我们高兴地看到我国传统文化有了回归的趋势。如,2008年的奥运会开幕式,充分展示了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四大发明、中国画、武术、中国戏曲、皮影戏、古代音乐等等。开场戏《击击而歌》,更向全世界展现了我国古老而热情的迎接贵宾的喜庆仪式,表达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意蕴。2009年,我国颁布了国家传统节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重要传统节日和春节一同作为法定假日,这将有利于弘扬我国的优秀民族文化。因为中国每个传统节日背后都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们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还有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汉语热,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中国留学,“孔子学院”在许多国家的建立等,都为我们弘扬传统文化提供了很好的平之如。
在以上大的文化背景下,作为高校的教育者,我们有责任加人到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行列中,更应该走在弘扬祖国传统文化队伍的最前列。从这个方面讲,高校古代汉语教师应义不容辞地将古状汉语课堂作为传承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主阵地,这是责任也是义务。
四、古代汉语教学实现传统文化传承功能的措施
通过古代汉语教学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对教师是严峻的挑战,不仅要求古汉语教师要有专业献文化素养,还要有好的教学方法。我们所说的“专业的文化素养”主要指古汉语教师不仅要具有深厚的专业功底,还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面,对我国古代的政治、历史、天文、教育、哲学、风俗习惯等文化知识都有所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住教材,更深人地理解教材,才能有效地进行古代汉语教学。“好的教学方法”贝组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各种方法或者技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唤起学生对古代汉语的兴趣,导他们去探究优秀的传统文化,使之加人到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创新的队伍中来。具体来说,通过古代汉语教学来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具体措施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传统.的古汉语教学中,教师将这门课仅仅视作学习其他‘课程打通语法、扫除文字障碍的工具。新时期的教学改革首先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有意识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正确引导。如讲到《论语》时,教师应结合现实,引导学生感受古人为人处事的准则、教书育人的方式方法、高尚的道德情操等。要求学生多记诵名诗名文,从而加大对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的力度。还可以适时地结合传统节日,渗透传统文化观念。
其次,选取好的教学内容。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实际上中国传统文化中仁、智、勇以及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崇高道德标准就存在于我们的古汉语教学内容中,这就要求我们根据教学需要进行选择。
关键词:中国传统服饰;写实性雕塑
中图分类号:J3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8-0200-02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三百六十行”究竟有哪些行当?湖北省美术院“三汉雕塑工作室”经过长达3年的创作,浓缩中华五千年农耕文明史的“中华三百六十行”大型民俗人文雕塑小样,已于日前全部完工。雕塑由1080个人物、360座雕塑组成。“三百六十行”小样将按照比真人略大的比例分批放大、翻模并铸成铜雕,“安家”占地1000亩的安徽太湖县三百六十行民俗雕塑文化园。建成后,将绵延8公里,总耗铜量逾150吨。
位于武昌昙华林艺术区的“三汉雕塑工作室”中,陈列着全部完工的“中华三百六十行”雕塑小样。每件小样均为二三十厘米高,一排排一层层,摆满了一屋子。共有360座雕塑,每座雕塑用两三个人物表现一个行当,涵盖了农业行、作坊行、商店行、饮食行、小菜行、文化娱乐行等17大类。人物服饰及场景道具呈现了一百多年前清末民初的社会图景。
“三百六十行”于2010年开始创作,由著名雕塑家、湖北省美术院雕塑研究创作室主任李三汉率姜海焱、杨波、程等一批青年雕塑家组成的团队,历时3年在昙华林完成。
“三百六十行”大型雕塑所塑造的所有行当是参考清末民初蓝翔和冯懿有合著的《中国・老三百六十行》所载历史信息创作。按照李先生的介绍, 中国自唐代开始就有“三十六行”的记载,经过逾千年的发展演变,社会分工发展为民间广为流传的“三百六十行”。但只是个笼统说法,说起来方便,听起来顺耳,在现实生活中,社会分工纷繁多样,又岂止“三百六十行”。但创作必须真实地再现“三百六十行”,所以他们选择了清末民初蓝翔和冯懿有合著的《中国・老三百六十行》为创作蓝本。按照该书所录,“三百六十行”共分为17大类。在这17大类行当中,既有今天人们熟悉的“捏面人”、“书画装裱”、“修脚”、“绣花坊”、“杀猪”、“算命”、“邮差”、“拍电影”、“烫衣”等行当,也有不少行当则已经发生了演变,如“接生婆”、“更夫”、“西洋镜”、“钱庄”、“人力车”、“煎鸦片”、“粘蝉”等。
写实性雕塑,顾名思义通是过对自然严谨之象的细致精确的刻画,获得具体真实效果,它真实的反映自然,反映人文。因此,写实性雕塑不仅可以充分展现雕塑家的技能价值,同时,观众也可以通过对雕塑作品的欣赏,了解到该作品所反映出的人文背景。从某种意义上说,写实性雕塑也有对观众起到弘扬教化的作用。作为大型系列写实性雕塑,“中华三百六十行”中的1080个人物的衣着装扮也堪称中国传统服饰的集中展示。
传统服饰是写实性古代人物雕像的基本元素,同时写实性雕塑也是传统服饰最好的传播载体。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下快餐式的应试教育方式造成了人们在中国传统文化常识方面的缺失。在当今的一些写实性雕塑作品中,这些文化常识上的缺失时常在作品的细节部分――如人物的服饰上表现出来。
在武汉东湖学院树立的雕塑作品《勉学道》中张衡的衣服是左衽。而实际上,这种前襟向左,右边一片压住左边那片的穿衣方式,按照中国的古代习惯,只有死者和部分少数民族才这样穿。只能说该雕塑作品的作者在塑造作品时没有对当时的着装习惯、服装制式进行充分了解,导致了错误信息的传达。这样的作品在艺术上是缺乏严谨性的。特别是树立在校园中,意为树立勤奋好学的榜样的雕塑作品,在细节方面的错误,不得不说使当初树立该雕像的意义大打折扣。雕塑作品与其他艺术形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们大多是展示于公共空间中,观赏者的层次跨度非常大,对于文化内涵丰富者故而能发现细节上的问题,而对于广大的普通大众,更多的是一种信息传达。如果作者对于自己的作品没有一个严谨的艺术态度,那么所做的艺术作品就可能会使观赏者接收到错误的信息。
作为大型的写实雕塑,李三汉教授和他的团队在创作初期就进行了大量的历史资料的考证工作。力求做到服装、道具、人物造型符合史实、符合行业特征等原则。从整体到细节都一丝不苟。
三百六十行雕塑在服饰应用上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符合史实
每一个朝代都有自己的当时的流行风尚,各个朝代的服装款式都是不同的。因此一件古代的雕塑作品,我们也可以通过它的服饰特色来判断它的年代。比如在江苏铜山江山汉墓发现的有一件女舞俑,作舒袖起舞状,长袖宽博,飘曳,完美体现了大袖衣者的那种柔美体态,及当时布料的发展演变。而藏于陕西省博物馆的西汉陶勇《坐俑》,表现的是一位女子,头发中分,在颈后收拢结成发髻,发稍下垂,身穿双层衣服,内着中衣外罩长袍,袖口多衣褶,领口层次分明,双手合拢在宽大袖子之中。姿态端庄,温文娴淑,人物服饰线条雕刻婉转,刻画繁简有致,完美的表现了当时的服饰特点。而三百六十行雕塑所反映时代为清末民初,因此,人物的着装应该参考当时的时代风格。
清末民初服饰变迁是发生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的,当时新学思想在中国开始蔓延,统治中国五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在渐渐瓦解。服饰的变化也是当时历史环境和阶级斗争的外在表现。
二、符合行业特征
三百六十行,各行各业的人物都有自己的着装特点。农民不可能穿着长跑马褂,而教书先生也不可能赤膊短裤。因此,雕塑作品中人物的服饰也要符合所塑的造行业人员身份。还是以上图为例,《照相》中的照相师傅和学徒身着中式的长袖长裤的衣衫,同时,照相技术在当时是作为西方先进技术的舶来品,照相师傅的头上还戴着西式的小帽,这种带有中西结合式的装扮却是当时该行业的普遍穿着。而旁边《磨砻》中,两位农民正在卖力的蹬着水车,裤腿高挽,一位甚至已经脱掉了上衣,露出结实的肌肉。既表现了农民的辛苦劳作,又表现出这项工作是一件体力活,对于劳动者的身体素质有一定的要求。由此可见,服装对于写实性雕塑作品的人物塑造是起到重要的作用的。
三、符合人物设定
关键词:无讼思想法治建设儒家思想
一、传统文化中的“无讼”思想概述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诉讼观念
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指封建社会的文化,在中华民族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中,各种思想交融,其中儒家思想深入其中。儒家文化不仅直接促使产生了封建法律制度,还固定了民众的法律意识,继而形成了中国传统的诉讼观念。我国的诉讼观念根植于传统法律文化中,其形成源于经济、政治、文化、法律等诸多因素,中国传统社会以礼立国,以礼施政、以礼立法,根本上决定了传统诉讼观念的归属。而孔子的“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更是诠释了传统的诉讼观念———无讼。至此,“无讼”几乎成了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事实上,传统诉讼观念中除了“无讼”思想,还演化出了“息讼”“、厌讼”、“耻讼”等思想。无讼是中国传统法律意识中最理想的状态,是统治者所倡导的诉讼意识。在高度集权的专制统治下,统治者压制诉讼以达到社会繁荣稳定的景象,并通过宣扬儒家伦理法律观:“礼”“义”“仁”思想、重德耻法等,让民众逐步形成一种“耻讼”意识,即打官司是一件羞耻的事情,是道德败坏的表现。无论是“厌讼”、“息诉”、还是“耻讼”,都是民众所追求的“无讼”,构成了中国传统的诉讼观念。中国传统诉讼观念其实质是追求纠纷在表面形式上的消失,并非是在法治的基础上使矛盾、纠纷得到公平、公正的解决。在社会主义法治化的进程中,传统诉讼观念制约了权利意识的伸张,束缚着法律意识的发展,进而影响法治建设。
(二)无讼思想的内涵
“无讼”,从字面上理解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出现冲突和纠纷不是通过诉至官府,寻求法律的强制手段来解决,而是通过相互间的妥协与退让而解决;二是通过道德教化等手段使人们无争无讼,使得任何纷争都能得到及时化解,甚至没有形成诉讼的可能,做到禁之于未然。“无讼”思想注重和睦,尽量避免诉讼的发生,“无讼”秉承儒家思想,而“和”是儒家的精髓。诉讼则意味着对和谐的破坏,即只有达到无争无讼才能实现天人合一。儒家思想的“以和为贵”、“以人为本”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这种儒家特有和谐观、息讼止争和追求无讼的主张对传统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传统社会中,人们都是以家庭、家族为单位生活,即使发生纠纷也是内部矛盾,由家族内部人员调解。如果有人一发生纠纷就诉至官府,不但影响彼此的关系,而且劳民伤财,有时甚至会反目成仇。这样必定会影响社会的稳定。
二、无讼思想在当代延续的必然性
(一)人情规范在社会中仍起着重要影响
先生认为:传统社会是一种“礼俗社会”、“人情社会”,人情在社会中起着不可忽视的规范作用。尽管社会主义法治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中国数千年的传统法律文化指导社会依靠人情来规范。“德”、“礼”、“义”仍是社会的主导思想、备受推崇。人们靠着德与礼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也以此评价别人的行为。法律虽然为社会提供了行为规范,但人们还是希望通过道德来教化、规制他人的行为。虽然道德与法律一起发挥着规范市场秩序和人们的行为的作用,但是道德调整的范围较之法律调整的范围仍是很宽泛的。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仍是以人情为纽带、道德为依托的。
(二)控制手段之间的相互排挤
法律作为众多社会控制手段中的一种,与其他控制手段一起发挥着协调社会的功能。众多控制手段,互相配合的同时也会出现相互之间的排挤。政策对法律的调控空间排挤最大。从本质上讲,法律、习惯都属于制度的范围,因而无论是法律还是不同的习惯,都可以使人们对于自己的交往与行为产生合理的预期,进而规范人们的行为。当代中国法治建设虽然取得一定成功,但是法律运用较少,加之人口众多法律知识传播较慢,基本常识比较缺乏,都使得传统习惯较之法律有更大的存在和发展空间。并且习惯更具有灵活性,在国家强制力介入伤害交易双方信赖基础时习惯就成了首要选择,其作用范围更大。这种更为温和的解决纠纷的方式更容易为大众所接受,对于日后的交往产生的负面影响更少。所以说,习惯对法律调整空间的排挤为“无讼”思想的存在和发展留下了空间。
(三)诉讼的高成本的影响
一旦诉讼即要面对高成本、高消耗。利益最大化是人们追求的目标,诉讼从心理层面到经济层面都是一种巨大的消耗。人们害怕付出高成本却没有收获,或者换来低回报而不愿诉讼,是人之常情。打官司有着严格的程序,复杂的手续,必要的诉讼成本。最重要的是,有些司法素质、工作效率不高,这无形中增加了诉讼的时间成本。而且即使得到判决,判决的执行也是经常要面对的问题。诉讼中经济的支出也在所难免,比如请律师提供的费用,由此产生的误工费等等。当事人还要面对社会心理成本的付出,被认为有失“体面”、伤害了信赖关系等都使得无讼成为首选。
三、无讼思想对法治建设的影响
(一)无讼思想对法治建设的积极影响
“无讼”的前提是不争,它体现了人们对和谐的向往与追求,这种和谐的思想在法治领域的体现就是“无讼”。所以,“无讼”是和谐社会在司法上的要求和反应。古代“无讼”社会“礼法互补”、“德主刑辅”的治理模式给我们现代社会最大的启示就是德法并治,德治和法治并举,综合运用道德、法律和公序良俗以及舆论引导等各种方法来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另外“,无讼”思想推崇道德教化,有助于培养全体公民良好的道德规范,为以德治国培育良好的社会土壤,无讼思想有利于推进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结合。古代“无讼”思想下的调解手段是现代人民调解制度的渊源,这就要求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应该合理利用好人民调解制度,妥善解决人民内部纠纷,本着互谅互让、公平合理的原则,自愿达成和履行调解协议,把双方原有的良好关系继续保持下来,不至于矛盾加剧、关系恶化,从而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也节约了司法资源,为促进和谐社会做出了贡献。
(二)无讼思想对法治建设的消极影响
1“.无讼”法律文化妨碍人人平等法制观念的认同。
如上所述“,无讼”思想根植于儒家传统文化中,君君、臣臣、子子,等级森严,高低贵贱有着严格的差别。“一般的社会秩序,不是靠法来维持,而是靠宗法、靠纲常、靠下层对上层的绝对服从。”这一点在今天的社会经济建设中尤为显著,市场交换主体事实上的不平等仍大量存在,严重制约了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的形成,“权力至上”等腐朽观念严重损害执法、司法的公正。百姓不信任司法救济,纠纷得不到解决,以至影响社会的稳定。法治社会要求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在法律面前一视同仁、人人平等,严格按照公正的司法程序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解决社会纠纷,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2“.无讼”思想尊崇“道德至上”。
“权利”的概念源于西方,是指受法律保护的个人利益,本身含有道德“正当”的意味。权利一语,“表达的是尊重个人,尊重他的尊严和价值,以及尊重他作为自主的道德行为者的地位。”而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道德至上”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在传统思想中是没有“个人权利”这个概念的。国家一个大家庭,个人是家里的一份子。每个人对国家都有着责任,人人都是兄弟姐妹都应该遵守“礼”的原则。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在与他人的利益冲突面前,是懂得礼让和妥协的。在儒家思想教化下,法律的目的不是化解纠纷,维护公平正义、保护私有财产,而是抑制、消灭人的私欲,做到使民不争。争财成讼历来为官府和舆论不容,甚至有言:“良民畏讼,莠民不畏讼;良民以讼为祸,莠民以讼为能……”。在一般人的观念中,但凡是诉讼都是不可取的。“无讼”就是从思想上否定人的私欲,忽视人的权利诉求,并用严酷的刑罚加以威慑,这是导致民众忽视权利意思的重要原因。正像美国汉学家费正清所说,中国古代“很少甚至没有发展出民法保护公民;法律大部分是行政性和刑事的,是民众避之唯恐不及的东西”。
四、中国传统文化的无讼思想对法治建设的启示
(一)法律不是万能的,要重视道德教化
法律不是万能的,有其自身的局限性,需要道德的适当引导。当今,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而犯罪率也在急剧上升,传统文化中道德体系千疮百孔,人情寡淡。法治建设急需解决这种现象。但现代司法体制治标不治本,收效甚微。有人似乎忘记了法律的作用是有限的,法律不可能规范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相较之下,道德教化就可以做到这一点。“无讼”思想由传统文化演变而来,强调人对其自身的约束,“克己复礼”。只有当法律与道德的精神相一致时,法律才有价值。只有在不背离道德的情况下,法律才能得到普遍的认同。以法律为主、道德为辅,可以弥补现代社会中法律与道德的紧张对立所造成的法律的僵化及普遍的道德冷漠。在法治建设的过程中,应当重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倡“无讼”思想中的核心理念即和谐理念,才能减少资源浪费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摩擦,尽早实现法制化。
(二)借鉴以调解主导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无讼”思想重视多渠道、多元地纠纷解决办法,把调解作为解决民间纠纷,恢复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手段。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和谐稳定即反映了古人对和谐的追求,又有调解对解决民事纠纷的作业。所以调解制度在建设法治社会的过程中,仍有借鉴价值。第一,调解不需要进入司法程序,简单并且行之有效。第二,法治建设固然要树立“法律至上”观念,但法律并不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唯一手段。加之我国历史悠久,传统习俗较多,法律不是纠纷解决的唯一办法,调解就是最为简单方便的纠纷解决方法。第三,中国是“熟人社会”,有时无法依靠法律一元手段处理纠纷。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人们必须关注周围环境对自己的影响和评价,对簿公堂往往影响人际往来,并且在中国发展市场经济的现阶段,很多经济交易纠纷尚不适宜采取法律手段解决。第四,虽然中国经济正高速发展,国民素质有了大幅提高,但民众对法律规范仍然缺乏必要的了解,对法律程序存在偏差,不愿拿起法律武器解决纠纷,维护正当权益。借鉴“无讼”文化解决纠纷,应当加强民间调解,司法机关、人民调解组织协同合作共同完成民事纠纷的调解。
(三)“和为贵”等观念有利于法治建设的发展
在我国的法治建设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即为和谐,和谐指的是以人为主体的社会和谐发展状态,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这三个方面。事实上这与传统法律文化中“以和为贵”的精神是一致的“,无讼”思想传播了这种精神。在法治建设中对“无讼”思想进行客观分析是大有帮助的。法律作为调控社会关系的一种基本手段,最终要解决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或纠纷,以暴治暴的诉讼方式不能解决人们的思想观念问题。而和平解决纠纷才可以融洽各种社会关系。因此,以传统“无讼”思想的精华来扶正当前的文化无序和道德失范,调处纠纷,以缓和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这是法治建设的当务之急。
五、结语
无讼观念虽然产生于传统社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但并非完全是糟粕而不能继承。尤其是在当下中国,社会矛盾日益突出,法律规范尚未完全,法治文明仍在全面建设下,传统的无讼观念是可以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与价值的。在法治的视野下审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无讼思想,继承传统文化中的有益成分,革除弊端、创新思路,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梁志平.寻找自然秩序中的和谐[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2].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高道蕴,高鸿君,贺卫方.美国学者论中国法律传统[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
[4]孙利.中国传统无讼思想及其现时代价值[M].南京师范大学.2006.
1中医院校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中医思维大学语文是面向非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一门素质教育课程,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显然,开设大学语文课程旨在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从而推动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具备中医思维方式是中医院校大学生最重要的素质之一,而中医思维方式的培养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滋养和熏陶。中医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应在保证教育部高教司规定的大学语文教学目的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对学生中医思维方式的培养。当然,通过大学语文课程来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并不意味着要在大学语文课上讲授中医理论。中医药文化根植于祖国传统文化,而中医思维也源于祖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的独特认识。所以,大学语文课要通过讲授传统文化知识、涵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精神来达到培养医学生中医思维的目的。实践证明,传统文化素养的深厚程度决定着学生对中医理论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从而决定着学生是否能够真正在头脑中建立中医思维。纵观学校所设立的各种课程,大学语文在培养学生传统文化精神方面责无旁贷。笔者对选修大学语文的194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研,其中79.4%学生选修大学语文的目的是了解传统文化知识、培养良好人文素养,13.4%的学生选修目的是陶冶情操,只有3.6%的学生选修的目的是学习语文常识。52.6%学生认为大学语文对促进医学专业课程的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45.9%的学生认为有促进作用,只有1.5%学生认为没有作用。通过调查及与学生交流发现,学生选修大学语文的主要目的是提升自己的人文修养,并通过提升人文修养来提升自己对传统中医理论的理解能力。
2中医院校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
突出祖国传统文化目前出版的大学语文教材品种数量丰富,既有教育部规划教材,又有各行业各学校的特色教材。从教材来看,目前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古今中外文学作品选讲。而讲授的内容主要为作者事迹、代表作品、所选篇目的创作背景、内容赏析等。所选篇目有些与高中重复,而讲授内容或思路与高中相差不大,所以也有人说大学语文是“高四语文”。从对学生的调查结果来看,学生最感兴趣的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有66%的同学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最感兴趣,有87.1%的同学认为大学语文课应突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华民族独特思维方面的内容。调查结果反映出学生在高中时期打下的传统文化基础不扎实、在大学学习中医药知识时面临困难迫切希望补课的心理。那么,中医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应是什么呢?首先,古汉语知识不是重点。虽然学生在阅读古代医学书籍时会遇到很多语言上的困难,但这个问题由《医古文》课来解决。第二,在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应突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选讲,其中包括富有文学价值的传统历史作品和哲学作品。尤其是语言优美的传统哲学作品,这些作品中所蕴涵的哲理和思辨精神与中医理论的思维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讲授过程中应打破“高四语文”的传统模式,首先要结合中国文化发展史对中国传统文学发展史进行一个简单的概述,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的发展脉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样在讲到具体篇目时学生就可以以俯视的眼光对其进行定位,而不被作品所淹没。第三,在讲解具体作品时,要注重挖掘作品内涵的传统文化精神,而不仅仅是其文学价值。大学语文的“文”既可以理解为“文学”,更可以理解为“文化”“人文”,不能仅注重作品的艺术特色、写作技巧、人物形象塑造等文学性内容,更应突出作品所反映的时代精神、文化内涵、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内容。
3中医院校大学语文的教学方式
讲读结合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是由教师在课堂上逐篇讲解,由背景到内容、由结构和特色,等等。这种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已不受学生的欢迎。通过调查得知,只有3.6%的学生认可传统的教学方式,而有60.3%的学生欢迎像百家讲坛那样的讲座式教学方式。这个结果一方面反映出学生渴望一种更加灵活、容纳信息量更大的学习方式,另一方面的也反映出学生希望坐享其成、不愿自己刻苦努力钻研的懒惰心理。我国古代的知识分子一般有比较扎实的传统文化功底,他们从小熟读四书五经,开蒙很早,而且多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现代的大学生在小的时候多没有经过这种的训练,上大学之后再补课也不适合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延续高中以来的教学方式也让学生厌倦,如果学生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不拓展,只在考试前突击复习,过关之后万事大吉,那么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所以,大学语文的教学要注重调动学生的主观积极性,以老师教为主变为以学生学为主,采取讲读结合的方式。首先确定学生必读和选读的篇目,要求学生熟读成诵。其次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老师只负责画龙点睛式的指点和解答学生疑难。对于重点篇目要反复经过阅读、讨论、答疑的过程,来加深学生的理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通过这种反复的过程,使传统文化精神沉淀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当他们学习中医药传统理论时,这些沉淀的信息就会被激活,参与到对传统中医药理论的解释和理解工作中,从而提升其理解水平,逐步形成中医思维。除此之外,还要对学生课外阅读进行指导,从调查结果看,学生课外阅读的书籍中小说散文类占76.8%,历史文化业类占26.2%。但是从图书馆借阅情况来看,传统经典人文作品(包括经典文学作品、历史作品、哲学作品等)的阅读量远小于当代流行的作家作品,学生更关注畅销书排行榜上的图书。从培养中医思维的角度看,必须培养学生阅读我国传统经典人文作品的习惯。可以通过课堂、课外活动等渠道及通过开展读书竞赛、成立阅读经典社团等方式引导学生多阅读我传统经典人文作品,逐渐培养兴趣,形成自觉。古人云:“秀才学医,笼中捉鸡”,是因为秀才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素养,所以学习起中医理论来相对较为容易。中医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学应服务于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以传统经典文学作品为主要教学内容,不断改革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从而培养出优秀的中医药人才。
作者:韩彦华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