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25 09:52:2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法务就业前景,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专业深度解析
法学又称法律科学,是一切以法律意识、法律关系、法律行为等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总称,是研究法、法的现象以及与法相关问题的专门学问,是关于法律问题的知识和理论体系,是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
法学是二级学科法学类0301之下的一个专业,代码为030101K,属于国家控制布点专业,这是由于法学专业的专业性特强,同时社会需求比较狭窄,所以需要控制招生数量。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法学基本理论和法学专业知识,熟悉我国法律,党的相关政策及主要国际条约与惯例,具有从事法律实务及相关工作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国家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法律服务机构及涉外活动,从事法律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同时兼顾培养能够在高等学校从事法学教学的教师。
就业领域薪酬
1、公务员
主要包括体制内的检察官、法官、行政机关公务员,薪酬虽然不高,但职业稳定、社会地位较高。从2002年开始我国设立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制度,本科生想要想成为法官、检察官,进入检察院、法院这样的单位,必须在毕业后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另外,还要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
2、律师
律师既不像公务员队伍那样难进,又是法学专业的对口领域,是很多年轻毕业生的主要选择。律师是个经验型行业,收入参差不齐。律师的收入构成可分两种计算,一种是拿工资模式,事务所付工资,律师负责打官司;另一种是律师不拿工资,但挂靠律师事务所,靠律师找客户,根据业务进行提成。律师的收入根据工作经验、能力大小和所涉法律领域的不同,有很大差别。目前我国对律师的从业资格,采取的是严格的准入制度,与检察官、法官一样,必须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
3、公司法务人员
公司法务人员是目前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人数*多的一部分,主要服务于企业的法律事务部、法律咨询部以及知识产权部等。例如,各大国企、外企、银行及一些大型的私企,公司内部都会设有法务部门,专门处理企业所涉及的法律事务。还有一部分供职于政府的法律事务部门,但一般政府部门对学历和工作能力的要求较高。
至于薪水,外企中的法务人员一般年薪10万左右,要求精通英语或某国语言;大型国企和民营企业年薪在5至7万左右,但是对于不同的大学和专业有不同的要求。
4、其他相关领域
除了以上的主要就业方向,社会其他领域对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的法律人才也有一定需求。如企业中的文秘、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等岗位,对既有经济或管理知识,又具有法学专业的人才,比较受青睐。
5、高校教师
在高等学校担任法学专业教师,要求比较高,学历至少是硕士一般要求博士,教育背景要求是名校或海归。
就业遇冷原因
法学专业,就业后社会地位较高,薪酬不低,却门槛加高,致使就业遇冷,其主要原因是:一方面,法学教育于法律职业之间存在冲突,法学专业本科、甚至硕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都不能立刻从事与法律专业关系密切的法官、检察官、律师、法律顾问等工作,必须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但较低,*近六年都在10%左右。另一方面,公检法单位人员的饱和,招聘公务员职位有限,加之法学毕业生人数近几年暴增,一个岗位有几十、甚至上百个竞争者,竞争激烈。
“体面就业”,是国际劳工组织(ILO)总裁Juan Somavia在其就职演说中提出的。其涵义对劳动者来说,就业不仅是获得一份工作,而是获得一个能充分发挥其生产技能和得到尊重的职位。目前,体面就业已经获得广泛的认可。
调查显示,多数高校毕业生对首次就业的工资水平通常要求不高,但都希望从事一份“体面”的工作,虽然就业形势不乐观,但“好不容易考出来了,怎么能就这么回去呢!”诚如一家国际知名的化妆品公司所言,其一线营销员岗位虽然“底薪+提成”每月能达4000元,却吸引不了高校毕业生。所以,一些用人单位就在岗位名称上“动脑筋”:业务员被冠之“通路业代”、“渠道经理”等名称。
“体面就业”,这是许多人的心愿。智联招聘针对职场人士的调查结果显示,律师、银行职员、设计师被公认为最体面的三种职业。5000余名受访者中,有45.3%的人认为律师或法务工作者是他们心目中最风光的职业,同时有39.7%和38.6%的职场人士将票投给了金融从业者和创意设计师。相比之下,认为市场营销、采购贸易、广告会展等行业风光的职场人士却不多。求职就业犹如一枚硬币的两面。专家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很有信心”,但现实很残酷,多数高校毕业生很难一毕业就找到满意的工作,甚至高校毕业生的起薪比不上出租车司机和农民工。当然,这种困难是暂时的。
高校毕业生相比其他就业群体,如农民工、大龄下岗失业人员等,毕竟有着年轻、文化水平高的优势,在劳动力市场上仍是相对强势的群体。经过一段时期的适应,伴随着工作经验的丰富、人脉关系的积累,高学历群体的就业质量、就业前景都会有更好的表现。
“体面劳动”像“让人民活得更有尊严”一样,被赋予了种种深意与期待。体面劳动和尊严生活两者相辅相成。我们每个人都想要“形象”,并愿意为此付出一切。但是没必要把钱都花在外表上,“死要面子活受罪”的教训不少,切不要因体面问题而失去机会。坐办公室比当修脚工有面子,但如果满足于现状,无所作为,那就大错特错了。
岗位不分高低贵贱,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冲破世俗观念和择业偏见,高校毕业生定能绘制出人生美好蓝图。
求职艰难,僧多粥少,一个好的职位最终能竞争上岗的只能是少数人。人不能改变过去,但可以改变现在;人不能改变别人,但可以改变自己;人不能改变环境,但可以改变态度;人不能样样顺利,但可以事事尽心。
态度决定一切。态度有瑕疵,其他方面再优秀也难以说服招聘者你就是他们要诚聘的那个人。“加班的人伤不起”、“鸭梨山大”、“各种烦”……如今这些词语早已成为职场人挂在嘴边的热词。25岁硕士生潘洁的第一份工作是进入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从事审计,然而一年不到,4月初,她“过劳死”的消息一下子引爆网络。一时间,白领们纷纷控诉在高薪高压的企业里,牺牲个人时间和健康做“白领炮灰团”。
又到“求职季”,如何面对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挑战高薪高压的工作,还是放下面子,不走寻常路,设计属于自己的职业规划?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面子重要,还是票子重要?或许会真的可以演变为“面子重要,还是生存重要”的问题,但走“白道”,还是“蓝道”,这绝对是有待商榷的问题。
如今,白领军团在城市日渐臃肿,随便找个写字楼甚至民居里的小公司,出入也是衬衫领带。而“蓝道”却有些悄然走热的趋热。(“蓝道”,即蓝领生存之道)。选择“蓝道”的人,要愿意从事外人眼中“低贱”的服务性行业,更须头脑活络、手脚勤快。只要你做多、做熟,再有心学习一些新技术,把手中的活做精,收入倒是不用愁的。虽谈不上“大富大贵”,但在“人人争当白领”的世道,“蓝道”的就业率会远比“白领”高。朋友开的小公司里,一个做行政的女孩辞职了,她说她来公司上班8小时,月入1500元,但她下班后去每天帮人家站4小时柜台,月入2000元……说到底,工作体面与否,是个理念问题。譬如,在日本人的观念中,艺伎是非常体面的职业,女孩子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艺伎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一个家庭有人担任艺伎将会被视为一种荣誉。而在朝鲜,妓生却是贱民。
卡耐基曾说过“成功的素质15%来自于专业知识,而剩下的85%是依靠与人相处的技能”很多高校毕业生都想一下找到自己终身的理想单位和工作,但这非常难。一般情况下,大学毕业以后,应该经过三到四次的职业调整,才能知道自己真正喜欢什么工作、社会又能提供什么工作,做到个人的理想与现实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应该说,社会在评价人时候,往往把收入看成一项重要的指标,这无可厚非。但高校毕业生在选择工作时,如果把收入、面子看得太重就有问题。比如你可能到一个很大的单位,今后的发展前途很好,但起薪非常低,给你两千甚至更少,那么你怎么抉择呢?所以,不要把工资和面子看得太重,而是看后劲、看发展。
面对当代中国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的现状,高等职业院校必须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明确定位,肩负起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历史重任。会计作为一种商业语言,在经贸交往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国具有良好的就业前景。会计专业领域涉及面非常广:财务管理,公司会计,管理会计,税收,审计,鉴证,破产清算,法务会计,预算制定,商业咨询等等都是会计专业将要涉及的领域。那么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毕业生能否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成为会计领域的精英呢?教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所以,培养会计专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重任就落在了每位教师的身上,我们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这个教学团队要想不辱使命,必须把提高教师素质放在重要地位。
1 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师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理论知识的匮乏 从纵向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师大多数都是从本科或研究生毕业后就从事教学工作,一教就是十几年甚至二十几、三十几年!由于国家经费和学校经费紧张,很少有再次深造的机会。虽然这几十年,会计制度经过了几次重大改革,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但在一些教师的思想观念里还没有进行彻底的会计革命,还在守着老理论老观念进行教学。这就迫切要求他们马上更新知识,跟上时展的需要。从横向看:目前一些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师还存在着一个教师一辈子只会教一、两门课的现象,别的课即使教授也只是照本宣读,讲解不透彻,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能给予满意的回答,学生产生厌学现象,使教学质量下降。
1.2 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我们教学生很多知识最后是要付诸于实践应用的,能不能让我们的学生和企业需要实现零距离对接,关键是学生在校期间学校和教师的培养,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学校的硬件设施是否齐全,如手工模拟实验室、电子模拟实验室、情景模拟实验室等等。其次是教师的社会实践是否丰富。目前大多数学校的实训课无非就是工业企业、商业企业的常见业务实训,而我们的学生走向社会后面临的岗位选择是多样的,如服务业、交通运输业、文化体育业、建筑装饰业、邮电通信业、银行、机关、事业单位等等,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得具备各行各业的会计处理知识,业务核算方法等等,这样才能主讲工商业业务的同时,把其他行业的业务贯穿其中。
1.3 目前的现状是高职院校会计教师基本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参加过社会实践 到学校任教后又由于教师紧缺,课程安排的比较多,教师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备课讲课中,而不能到各个企业去实习锻炼。教师的讲授只是从书本上获得的知识再传授给学生,没有任何感性认识,讲课也只停留在纸上谈兵,面对各行各业复杂的业务处理,缺乏实际处理经验。
2 提高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素质的策略探析
2.1 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 首先,学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送教师出去培训,去全国各大兄弟院校参观考察,开阔视野,汲取有价值的理论应用于我们的教学中。其次,教师也应在业余时间和假期学习相关的知识内容,多关注会计制度的新规定,不断更新自己原有的知识。
2.2 派教师下基层实习锻炼 每学期派一个教师去企业或事业单位、机关的财务科上班实习,要做到在该单位完成整套财务业务处理两到三个循环,亲身实践并参与各种会计及税务处理业务,回到学校后编成案例题以辅导和讲座的形式给其他老师进行讲解和演示,并得出心得体会跟大家进行交流。每学期派出的教师实习的单位性质最好不相同,这样经过几年后,教师的感性认识大大增强,实践经验大大丰富。
2.3 每个教师在精讲两门课的基础上,每隔一年交叉授课 现在多数高职学校的教师只讲一两门课程,年年来新生,年年重复讲,而别的课程慢慢地就变成了他人的事情。我认为,有自己的主讲课程这是必须的,但同时还应该触类旁通别的课程,这样才能拓展知识面,增加教师的基本技能。
2.4 鼓励教师在社会兼课或兼职 教师在时间和精力允许的条件下,应该在社会做些兼职工作,比如兼课或兼职会计等,尤其是兼职会计,在具体的做账、报税、报表等工作中对书本上的知识有了深刻地了解,更好地应用于教学中。
2.5 实行教师对接制度 每个学校的教师结构都是老中青三代相结合的,职称也是从教授、副教授、讲师到助讲等。实行教师对接制度就是让具有教授、副教授职称的老教师对接一个刚大学毕业没有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的年轻教师,并在一年内规定完成对接任务。这样,老教师在授课、科研、实践方面给予年轻人巨大帮助,让年轻教师尽快成长。
法学院排名指南
网络关于美国大学的排名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是US NEWS排名,殊不知US NEWS排名其实是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综合排名,其英文是Best Colleges Rankings。US NEWS里面还有一个Best Graduate Schools Rankings,这个才是研究生院的排名。而法学院排名,既不等同于本科排名,也不是研究生院排名,而是有自己独立的排名。很多综合排名比较靠前的大学,它的法学院在法学系统里面并不是TOp Tiers,比如Penn State,比如UIUC。
法学院讲究T6,T14,T30,T是Top的意思。这30所顶级法学院的排名每年基本上没有变化,前6所分别是:耶鲁、哈佛、斯坦福、哥大、芝加哥、纽大,7-14所分别是:宾大、杜克、伯克利、弗吉尼亚、密歇根安娜堡、西北、康奈尔、乔治城,其中康奈尔和乔治城,被称为Lower T14,意思是前14所中排名比较靠后的,这两所学校的LLM相比前面的大咖会更加容易申请一些,按照笔者关于留学咨询方面的经验,即使没有工作经验也可以申请的到。
JD与LLM
我们通常可能会申请的法学类学位有两个:JD与LLM。
JD是法律博士,拉丁文叫Jurum Doctor(英文:Juris Doctor),但是这个法律博士跟理工科的博士不一样,理工科的博士以搞科研为主,而JD更加类似于法学界的MBA,事实上很多学校也会开设JD和MBA的双学位,毕业生通常会进入大中型律所或者大型金融机构等,而实际上法律界还有一个JSD学位,拉丁文叫Juris Scientiae Doctor(英文:Doctor of Juristic Science),读JSD的人很少,甚至比商科的博士还少,这是因为JD毕业后会收获非同一般的收入,而JSD的毕业生都会去各个大学的法学院当教授。
LLM俗称“老流氓”,就是我们常说的法律硕士,中国本科毕业生去美国读法律大多读的都是这个学位,学制一般为一年,开学比其他研究生院略早,可能是7月份,暑期要多上1-2门课。申请LLM学位,本科一定要是法律专业,而JD则是什么专业背景都可以申请。
与LLM不同,JD一般需要三年完成学位。第一年,跟大多数LLM相同,单纯上课就可以,课余时间完成各种作业、报告、Case Study等。第二年,JD们通常会去找实习,或者参与学校的各种论坛——法学牛校每年都会组织很多论坛,在这里你也有机会认识数量极为庞大的法学界大咖们。一般JD们会通过实习拿到return offer,而拿到offer的时间通常在学制的第二年结束的时候,第三年对JD们来说是毕业前的happy hours,相对轻松。
申请与考试
谈到申请,LLM的申请相对简单,主要考察四个维度:托福分数,本科毕业院校,本科GPA以及实习经历。对于托福分数,如果想申请T14的学校,托福是一定要上100分的,这也是保证你能听懂或者能读懂法学复杂的课本和文案。当然Lower T14的两所学校托福98、99也是有机会的,不过其他方面一定要补齐。关于本科毕业院校,国内法学界的四大校:北大、清华、人大、中国政法是第一梯队,南京大学、吉林大学、华东政法、西南政法可以算得上是第二梯队。想冲击T6的LLM,一定要是四大校本科毕业,并且要有非常强的实习经历,甚至是2-3年的顶级律所的工作经历。关于GPA,不需要赘述太多,平均分能上90最好,申请T14也最好在85分以上,如果在80-85分之间,还可以靠文书“多讲故事”,80分以下一定没戏。实习经历则在此不赘述,大律所、法院、检察院、金融机构法务等都可以。
与LLM不同,JD的申请唯LSAT“马首是瞻”。如果你的LSAT能上170分,T6学校的JD就有很大的机会。对于JD的录取者,GPA也不可以低于3.0(80分上下)。我曾经看过一个美国网站公布的Report,即使是非常一般的法学学校的JD录取者,GPA的下限也会略高于3.0。LSAT是一项极其有难度的考试,难点在于: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若干篇既要求强大的逻辑性又有要求英文能力的阅读,其词汇量可以跟老版本的GRE考试媲美,而阅读文章的难度完全不亚于老版GRE的长阅读。如果英文底子好的学生考托福做做题可以达到100分以上,LSAT就一定要上课了,而且上课不见得有效果,不上课却是一定不懂的,LSAT的课程主要还是讲方法,而有些方法是讲不出来的,一定要自己悟。
文书写作
关于文书写作,个人认为讲故事的成分偏多,尤其对于没有正式工作经历,只是在律所打打杂的本科生们来说。文书主要在以下几个点上有所着重:有经历,有深度,有“大饼”。有经历,就是一定要罗列上所有的实习经历,哪怕做了极其不重要的事情,也要写在上面;有深度,即在实习或各项活动中,哪怕遇到了再小的事情,也要有所感悟,这要和有“大饼”联系到一起: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怎样影响未来的职业走向……
就业前景
多数LLM和JD学位的毕业者会选择律师作为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国内比较大的四所中资律所是:金杜、君合、中伦、海问。其他的诸如君泽君,国枫凯文等在金融行业也比较知名。律所的工作模式类似于“大洛杉矶地区”的结构,一个合伙人,带下面几个律师,多的十几个,少则两三个,合伙人接案子,下面的律师具体操作。律所作为乙方,加班比较频繁,而且工作时间不确定,经济回报较可观,一般工作一两年的律师,月薪在8000到11000左右(税前),年终奖金在3个月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