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小学音乐教学校本研修

小学音乐教学校本研修

时间:2023-11-25 09:52: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音乐教学校本研修,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小学音乐教学校本研修

第1篇

要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以“教研”为载体,不断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常规的教研重在抓好教学的备、教、改、辅工作,我校以校本教研为载体,围绕“学科有特点,学生有特长,学校有特色”的具体目标,开展特色教育创建工作,力争三年形成学校特色,五年内把我校建成“合肥市特色学校”。具体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创建特色背景

优越的区位优势、良好的育人环境、规范的学校管理、优秀的教师队伍、优质的教育资源、初见端倪的学科特色。

二、创建特色目标

在未来三年的时间里,努力实现“三特”:“学生人人有特长、班级个个有特点、学校科科有特色;让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乐、学有所获”。通过五年时间,完成建成“特色学校”目标。

三、创建特色体制

依省市区有关文件精神,本着“精兵简政、职责明晰、务实高效”的原则,学校内设机构也将进行调整,校长室下设“一办四处五部”:1.“一办四处”:办公室、教务处、总务处、教研处、德育处。办公室:负责日常公文处理、会议安排、来人来访接待、新闻报道、功能室与办公室管理、档案管理、特色办学的宣传报道等工作;教务处:负责教学教研的常规管理、校本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特长生的培养、教研部工作的指导等;总务处:负责学校师生的安全、设施建设、环境卫生、教育教学与特色发展的后勤保障等;教研处:负责学校常规的教研活动、课题研究、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等工作;德育处:负责学生的常规管理、德育、心理咨询、班级管理、文明创建、环境卫生、特色发展等工作。2.“五部”:文科部、理科部、外语部、艺体部、信息部,每个部设1~2名主任,享受中层副职待遇,具体负责所在部的教学与教研、校本研修、特色发展、日常管理等工作。文科部:负责中小学的语文、政治、历史、地理、文综等学科的教学与教研、校本研修、特色教育、日常管理等工作。理科部:负责中小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理综等学科的教学与教研、校本研修、特色教育、日常管理等工作。外语部:负责中小学外语学科的教学与教研、校本研修、特色教育、日常管理等工作。艺体部:负责中小学的音乐、体育、美术、健康、心理等学科的教学教研、校本研修、特色教育、日常管理等工作。信息部:负责中小学计算机等学科的教学教研、学籍管理、校园网管理、特色教育、校本研修、办公数字化等工作。新机构成立后,原有的教研组自动解散。

四、创建特色方案

特色项目:“少年足球队”“少年篮球队”“少年乒乓球队”“少年合唱团”“少年鼓乐团”“少年书画班”“少年啦啦操队”“少年轮滑队”“少年理科实验班”“少年信息技术班”“青少年文学社”“日有所诵”等。

操作平台:通过常规教学、组队训练、参加比赛、课外兴趣小组、举办各类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特长、提高学生的素质、创建特色教育品牌。对所办的特色班进行归类,由相关部门负责组织管理。所需师资原则上要就地取材,若有必要可外请教师。要建立完善的经费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师生参与特色教育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具体要求:第一,家长、教师、学生都要转变观念,把“文化课成绩”与“特长培养”放到同样重要的位置;第二,在组队活动过程中,既要看学生的天赋、兴趣和特长,又要看学生的文化课成绩;第三,学校要多提供场馆、器械和人力资源,家庭要加大教育投入;第四,教学和训练要制度化、常规化、正规化;第五,学校要注意发现和培养各方面的人才。

第2篇

一、一条地方文化艺术传承之路

川剧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地处川剧之乡的中山街小学校,把传承川剧文化和学校人文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打造具有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必将彰显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厚重的生命力。于是,中山街小学校义无反顾地走上了一条传承创新之路。

“川剧进校园”的实践活动,不仅帮助学生了解、认识了四川地区的地方戏曲和民族民间音乐,培养了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情感,而且,学生带动家长、学校辐射社会,培养了一批川剧艺术的喜爱者、欣赏者、表演者,为地方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川剧进校园实践中,中山街小学校形成了有效的管理机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首先,在目标定位上,充分体现全员性。坚持“三进一上”的工作方针,从时间和空间上确保全校师生都参与传承活动。其次,在项目选择上,充分体现针对性。根据学校艺术教育的现状和基础条件,将“川剧”和与此有关联的“民族打击乐”确定为开展传承工作的两个重点项目。再次,在师资力量上,充分体现整合性。充分发挥以特级教师谢云霞为带头人的教师团队的积极性,依托四川音乐学院专业师资和宜宾川剧团等艺术资源,形成推进合力。最后,在推进方式上,充分体现渗透性。将传承工作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与有关学科相互融合,共同发挥育人作用。

在这条道路上,中山街小学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13年,中山街小学校“川剧进校园”校本研修课题正式升格为国家级课题子课题,学校也跻身于教育部重点课题项目实验学校之一。

二、一套以川剧为特色的校本课程

每周二下午,校园里都会传来高亢响亮的川剧唱腔和紧凑热闹的敲打乐。即使在暑期,学生们也会回到学校练习川剧。中山街小学校校长黄靖介绍,学校近年开发了以“三韵”为主题的系列传承优秀文化艺术校本教材:以传递校园文化为主要功能的综合性校刊《中山校韵》;以普及民族打击乐基础知识、基本演奏技法为主要内容的音乐校本教材《中山鼓韵》;以川剧基础知识、基本表演方法和川剧文化为主要内容的音乐校本教材《中山戏韵》。《中山鼓韵》和《中山戏韵》在各年级音乐课堂教学中均被使用,每期每门校本课程的学习不少于10课时。

在全校1至3年级学生中,经过选拔赛挑选出50名演唱、表演和20名打击乐优秀的苗子,加上30名教师组建了学校川剧艺术团。每周四下午课外活动时,外聘的川剧团老师和本校音乐教师一起带领学校川剧艺术团成员进行基本功训练和经典曲目排练。

川剧演唱大比武、模仿锣鼓击打、画脸谱、川剧图片展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激起一批又一批学生对川剧的兴趣,掀起一波又一波学习川剧的热潮。教师们用川剧曲牌为唐诗谱曲,教学生们演唱;将学校、班级发生的故事,编排成川剧唱段,学生们自排自演,兴趣盎然。

三、一张校园文化的崭新名片

中山街小学校在传承过程中体会到,不仅要重视教材开发,还必须重视课题研究,如此才能不断注入新的元素和活力,提高传承活动水平。

2013年年底,在四川师范大学举行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研究――民族音乐”四川省开题会上,中山街小学校副校长刘莉做了“川剧唱响小学课堂”的专题发言。她生动地介绍了学校开展“川剧进校园‘三进一上’”实践研究活动的情况,翔实的数据、精彩的案例、科学的反思,得到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和兄弟学校的热烈掌声。

依托国家级课题“德育活动课程化研究”和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研究――民族音乐(川剧)”,中山街小学校将艺术教育的活动性与课程体系的开放性完美地嫁接起来。

学校实行“项目负责制”,以特级教师为引领,遴选优秀青年艺术教师作为“川剧进校园”项目的主持人,组建研究团队。同时聘请四川音乐学院的打击乐教师和宜宾市川剧团的演员组成专家顾问团队。教育活动以“师生同台”“家长观摩”等形式呈现,彰显出川剧的魅力。学校组织的展演活动向社会开放,全体教师分组表演了《咏梅》《锄禾》等指定曲目和自编川剧片段。弹派川剧代表、川剧资深演员俞丽勋全程参与活动,给予悉心指导,对教师们创作的反映海峡两岸盼统一的剧目《静夜思》给予了热情的首肯。

现在,“川剧进校园”已成为中山街小学校一张响当当的艺术名片,成就了师生们生命成长的精彩。师生们演唱的川剧曲目《断桥》《江姐上华蓥》先后参加了“宜宾市教师节表彰大会”“翠屏区庆国庆文艺演出”和“四川省区域艺术教育工作现场会”等表演活动(见图1),得到了一致好评。被称为“变脸大王”的邓德鑫同学还走上了央视“快乐大巴”舞台,获得年度优秀表演奖。《四川日报》《华西都市报》先后对学校“川剧进校园”活动给予报道。

宜宾市川剧团团长卢艺林感慨道:“在宜宾市中山街小学校,教师们台下是一把教学好手,台上的家乡戏字正腔圆,在教师们的引领下,川剧何愁不振兴?”

第3篇

关键词:地方民族音乐、校本课程、鄂温克民歌

地方民族音乐在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凸显出它的优势,尤其是我们内蒙古呼伦贝尔鄂温克族自治旗,幅员广大,地域辽阔,文化悠久,艺术气息浓厚,是学生培养艺术修养的天然土壤。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鄂温克民族音乐在青少年中受到普遍的漠视,这是十分悲哀的,诚如鲁迅先生所言:“越是民族的便越是世界的”。用鄂温克民族特有的民族音乐感染、熏陶青少年,让独具特色的鄂温克地方民族音乐进入中小学音乐课堂,是一项十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因此,课题研究的重点是把散落在生活中带有乡土气息的地方鄂温克民族音乐、器乐、舞蹈等整理并开发出来,整合到音乐教学的校本教材中,使学生在原有音乐教材学习的基础上,学习、了解、领会地方鄂温克民族音乐的特点、风格。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和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

我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挖掘整理校本教材:

(1)、传统的鄂温克民族民间音乐

1)歌曲――“扎恩达勒格”、“鲁克该勒” 、鄂温克民歌

2)器乐方面――鹿哨

3)舞蹈――篝火舞、阿很拜

(2)、现代创编的鄂温克民族音乐

(3)、创作歌曲(原生态)

以哪种音乐形式作为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切入点,让学生最易接受呢?几经思虑,我选择了鄂温克民歌――《鄂呼兰德呼兰》。这是一首鄂温克族民间流传的歌曲,2/4拍,欢快、活泼的,主要表现了鄂温克人快乐的劳动,快乐的生活。也是作为鄂温克本土流传最为广泛的一首音乐作品,我想也是最易引起学生共鸣的作品。

环节一:激发学习兴趣,引入歌曲教

为了吸引学生眼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搜集了很多反映鄂温克民族文化的资料,但是怎样才能使学生了解的更全面呢,多媒体帮了我很大的忙,我用图片的形式给学生出示了鄂温克族的服饰、手工艺品等等,使学生通过多媒体的直观形象、活泼生动的画面了解鄂温克民族的生活、风土人情及民族的服装和舞蹈等等。在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时候我让学生欣赏了本节课要学习的鄂温克歌曲。本课中为了让学生多熟悉《鄂呼兰德呼兰》其旋律,我为学生安排三次聆听,每次聆听都带着问题听,听后按照旋律节奏读歌词,通过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得到了更多的音乐体验和感受,为后面歌曲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环节二:利用多种形式学习、表现歌曲

有了兴趣,课堂中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就很高,同时通过多种形式的音乐活动,如演唱歌曲、欣赏富有鄂温克民族文化底蕴的民间音乐和舞蹈,唤起了学生学习和表现的欲望。使学生能从中感受浓郁的鄂温克民歌风格,尽管学生对鄂温克族了解的比较少,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一堂课自始至终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表现欲望。

环节三:特色创编,加深理解

通过创编歌词的形式,让学生用自己创编的歌词来进行演唱,进一步加深对民族歌曲的兴趣,使学生在音乐表现实践中直接触摸到歌曲的思想,感受到鄂温克民族的热情、好客。伴随着思想情感的升华,学生对作品也有了一个更为深刻地理性认识。而且我们这儿的孩子虽然少数民族孩子居多,但是大多数孩子都不会说民族语言了,用鄂温克语演唱对学生来说难度太大,所以就没试着让学生用鄂温克语演唱歌曲。

【反思与感悟】

鄂温克民歌《鄂呼兰德呼兰》的教学任务圆满的落幕,然而对于鄂温克民族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来说,却是翻开了新的篇章,从实践――反思――成功的喜悦,这一系列心理变化伴随着的是课堂在改进与修饰中的升华。而对于如何有效地进行鄂温克民族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在这样的升华中我又有了新的理解和感受。

一、选择地方风格最为明显的鄂温克民族歌曲

民歌的特色在于它浓郁的风格性,当今中小学生接触较多的是流行文化,只有让他们感受到强烈的民族意味,才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刺激他们学习的欲望。所以,我们选择了能够代表一个地区音乐风格,具有明显音乐和民族特色的鄂温克民歌作为补充教学。

我校选择的鄂温克民歌曲目

《喜鹊》、《歌唱海兰察》、《阿拉日德给》、《鄂温克祝酒歌》、《驯鹿》、《彩虹》、《勇敢坚强的鄂温克》、《我们是山林里的人》、《猎乡――敖鲁古雅》、《鄂呼兰德呼兰》、《毛敖吉坎》、《大雁湖》、《太阳姑娘》、《鄂温克牧民的家乡》、《家乡美》、《鄂温克人》等。

二、明确教学目的

民歌教学是为了扩大学生音乐视野,引导他们关注民族文化、了解民族文化,培养他们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和学习之情。所以,在进行民歌教学时,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熟悉部分地区的民歌特点,并尽可能有“味道”地演唱歌曲。教学目的不是要求学生把歌曲演唱得完美,只要能够演唱出民歌的风味就可以了。

三、重视民族、民俗文化的传授

民歌教学承载更多的是有关民族历史、民族文化、民风民俗等多方面知识的教学。通过民歌这一载体,让学生建立民族意识。因此,在民歌教学中,我们大力利用深厚的民族文化背景与当今科技手段相结合。运用现代与传统的融合,引导学生深刻地认识民歌。例如:制作FLASH民歌动画、剪裁电影情节和场景做民歌配乐等等,最终达到传授民族、民俗文化,并让学生把音乐形象化、具体化的目的。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

在教研室老师的指导帮助下,经过我们学校课题组深入扎实的研究,取得了较为突出的课题研究成果。

1、教学上的收获

(1)通过教学学生感受和了解了呼伦贝尔鄂温克地区、鄂温克民族的音乐特色,拓展了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提高了学生的演唱、欣赏水平;每位学生每学期都学唱2首鄂温克歌曲,通过制作手抄报、民歌比赛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鄂温克民族音乐的兴趣。培养和树立了民族音乐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丰富了教学内容、提升了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了解家乡的思想感情。

(2)课堂教学是实施艺术教育的主渠道,而教师则是艺术课堂教学的主导力量。因此,要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水平,首先必须音乐教师的自身素质。我们在实验研究中,重视校本研修工作,开展了集体备课活动。每学期进行一次鄂温克民族歌曲教学公开展示课活动。

同时,每位音乐教师平时自己抽时间进行业务学习,提倡学习并记录。并要求每位老师学唱鄂温克民族歌曲、学习鄂温克民族舞蹈。建立一种学习型文化,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把学习内化为一种日常生活方式,营造一种浓厚的研修氛围。为了大力推进鄂温克歌曲在校内传唱,在2009年10月开展了师生的三少民族歌曲比赛,评出一、二、三等来鼓励学生。并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作用,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组织教师学习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树立用现代技术提高教育效率的观念。

2、师资建设上的收获。

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和自身成长,提高了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和创造力,使“教书匠”逐渐转变为“学者型”、“反思型”的教师。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2009年5月我校的课题实验教师单颖老师执教的校本课程《五样热情的歌》一课,在全国首届新课程创新课例中荣获一等奖;2010年12月我校课题实验教师涂秀梅老师撰写的论文《鄂温克音乐走进课堂》获呼伦贝尔市教育学会一等奖、教育学会二等奖;2010年11月我校课题实验教师苏亚晖老师执教的校本课程《猎乡――敖鲁古雅》一课,在呼伦贝尔市音乐创新课堂教学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3、通过开发校本教材,丰富音乐课堂教学。

改变教学与生活化分离的状况,使教学、科研、生活融为一体。每位教师利用休息时间搜集整理鄂温克民族典型的歌曲, 通过整理、改编成为我校的音乐校本教材,应用于音乐课堂教学中,更加丰富了我校的音乐课堂教学。实验教师能创造性地使用校本教材,根据教材设计、编写教案。总之,通过让学生在真实与感性的体验中,去主动的寻找鄂温克民族音乐所蕴含的浓浓的乡情。

通过三年的课题实验,使鄂温克音乐走进音乐课堂的尝试取得了一些成绩。通过鄂温克民族歌曲校本教材的开发,使学生对鄂温克民族音乐、民族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怎样让学生学好鄂温克民族歌曲,使鄂温克民族音乐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将是我们课题实验教师们要继续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第4篇

河北省滦平县第一小学始建于1904年,是一所历史悠久、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百年老校,学校多次易名改迁,1972年迁到新建路北,2012年城区教育布局调整后搬入现址。学校占地33216平方米,建筑面积14176平方米,绿化面积达4500平方米。有教学班47个,在校生2680人,教职工121人。教师中,专科及专科以上学历117人,占教师总数的96.7%,具有小学高级及以上职称教师73人,占全体教师的60.3%,其中,中学高级教师4人,省、市级优秀教师、名师、学科标兵能手29人。

在各级党政、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学校一直秉承“以人为本,文化立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的办学理念,以诚信教育为办学宗旨,搬入新校区后,按照学校诚信为本、自主发展的发展思路,规划建设了主旨文化区、教育教学区、健体活动区、行政办公区、校内主题教育园,相得益彰,体现了传统文化、教育文化、书香文化的有机结合;建有实验、图书阅览、音乐、舞蹈、美术、微机、少科、劳技、报告厅等28个专用教室;教室全部装备电子白板,网络实现光纤接入,互联互通,满足新课改背景下教育教学发展需要。学校向管理要效益,发挥效能,让学生真正享有优质教育资源,做到物尽其用,创造最优的效益,服从、服务于学生发展。

学校百年奋进发展中,挖掘百年老校厚重的历史文化,整体构建以诚信为主旨的学校文化体系。以三项工程为抓手,培育学校精神,建设管理主体、服务优质的高效管理团队;锻造合作精诚、德高艺精的专业师资队伍;培育诚实守信、知行统一的优秀学生群体。构建自主教育和校本研修两个优质发展平台,将诚信为主旨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思想相结合,实施系统性的主题教育,多层面育人,培育有责任感的现代学子,实施“以学习为主要形式的理论探讨、以课例为载体的日常研究、以问题为中心的主题研究、以发展为目标的校本课程研究”的研修体系,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成就教师的专业发展。

学校一直走在改革与发展的最前沿,当前,学校着力推进“文化建设特色校、学校管理先进校、校本研修示范校”三大系统工程建设,十多项省、市级科研课题高质量结题;培养出河北省网络名师、承德市名师等一批德高艺精的教师团队;涌现出河北省十佳少先队员、承德市十佳少先队员等一批德艺双馨的学生群体;学校获得河北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河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河北省素质教育示范校、河北省示范家长学校、承德市办学水平示范校、市委、市政府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承德市文明单位、承德市教育科研先进学校、承德市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等数十项殊荣,连续多年被评为县政府教学质量优胜单位。

第5篇

随着我县中小学校学生数额的减少,农村学校课堂教学模式面临着重大变革:班额小、教师足,更应充分发挥素质教育的优势。但当前农村中小学校学生流失严重,城镇尤其是县城学校班额偏大,人满为患,在增容扩容的过程中更引发了一系列不正常的现象从而引起了人们对教育的非议。如何充分发挥小班额教学的优势,真正体现出素质教育,从而从根本上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为此,我从农村小班额课堂有效教学的实施与评价来谈一点浅见。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县城比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高,因为县城教师素质高:突出表现在英语、科学、音乐等学科上。但现在农村学校学生数减少后,教师富余,完全可以配齐开足各类课程并能达到专人负责。当然,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需要一个过程,但“勤能补拙”,并不是教育差别的根源。因此,充分抓住课堂教学效益,抓住课堂教学这一有效的主阵地,从校本研修入手,才是最终拉近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途径。

为什么提出以“校本研修”来促进农村学校的发展呢?因为农村学校学生数少,教师少,更要发挥群起优势,“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也能充分发挥群体优势,从集体备课入手,向课堂教学要效益,以家访为完善,从而全面促进学生发展。

如何面对小班额课堂教学?我认为,应从课堂教学的五个基本环节入手,即:备课、上课、听课、说课、评课,通过集体智慧来打造优质高效课堂。

备课:应首先选择集体备课。农村中小学校学科教师少,更应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广纳民智,才能体现集中优势。文科教师在一起共同商讨共同研究。以农村小学为例:高、中、低段学科教师在一起,共同研讨教材、课程、教学设计,既能体现出教材之间的上下联系,又能实现老中青的“传帮带”;既能保证学科知识体系连贯系统性,又能保障学生学段的顺利连接。在备课中既备教材(教材的梳理和取舍,重难点的区别和突破,教学方法的运用与把握,课堂教学的生成预设等),又备学生(学生的实际学情、学生的认知状况、家庭氛围等),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教室根据自身所教学段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教学设计,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生,给教师造成良好和谐互助团结积极向上的成长氛围。

上课:应根据农村中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课堂上应尽量多讲精炼。因为农村中小学生课外资源极少,基本没有网络或其他有效资源,学生接触世界认知世界的知识面比较窄,就需要我们教师引导和开拓学生认知世界的窗口,给学生展现一个不一样的美好眼界。只能基于学生,才能发展学生,只有从学生身边实际、生活实际出发设计的教学才能真正打动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应适时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虽然农村中小学基本没有普及多媒体教学到班,但每个学校几乎都有多媒体教室和远教设备。作为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多媒体教学必将走进每个学生的课堂,所以我们农村中小学教师应多实践、多应用,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体现现代教育教学手段所展现的新颖、课堂容量大、知识结构新等有效手段和优势。

听课:听课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校,因教师少,交流范围小,更应该多听课,多交流,多研讨,多提升。人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往往不能及时发现和感知自己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点滴变化,而听课教师却往往能敏锐地发现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细微变化,课堂动态感知比较清晰,便于对授课教师的教学设计、思想渗透、课堂宏观把握、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实现等,更是教师之间思维的碰撞,理念的交流。看授课教师的教学闪光点,哪些能引听课教师心灵触动的地方,达到扬长避短、去粗取精,促进教师相互成长。

说课:说课是教师就课堂教学交流的有效途径。说课是授课教师就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思路、教学方向、提纲、预设、课堂生成、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突出而引起的生成等等与听课教师进行心灵的对话。与听课教师理论的探究,尤其是说一说课堂教学的反思,从交流中提升,从交流中感悟,从交流中学习成长;既锻炼了说课教师的理论推理逻辑养成和语言表达能力,又提升了听课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思考,充分体现出校本研修中的同伴互助。

评课:评课是说课和听课所要达到的最终形式,是课堂教学最后完善的必要途径。那么评课评什么?我想,我们评课不能只说优点不说缺点,也不能只说缺点不说优点,更不能吹毛求疵,找一些无关紧要的枝节来作为评课的核心。如在思想品德课堂上讲应是一个点而不是一个圆,在数学课堂上大书特书老师将怀“疑”字误写成“颖”字等等。评课应从授课教师教学设计的理念、对课程的理解、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课堂教学效果的达成、课堂教学环节的完善、课堂上学生的随机生成、对课堂教学的驾驭等等能引起我们心灵触动和专业思考的东西上。如在思想品德课“合作使生活之路更宽广”一节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了一个活动:让男女五个同学站在一张大纸上,学生很轻松的站上去了;然后去掉大纸,只剩下一张八开小纸,让这五个同学又站上去,结果同学们大抱小互相拥抱拉扯才好不容易站在上面。全体同学在这五个同学站好的过程中发出了善意的笑声,这是多么难得的善意会心的笑声。什么能让人铭记在心,往往是拨动心灵的那一瞬间。

怎样评价课堂教学?不仅要看课堂教学的过程,也要看课堂教学的效果,这就是我们一直强调的有效课堂教学。根据科目不同、教学内容不同、课程标准不同、学科理念不同、达成的三位目标不同来合理评价课堂教学的效果。例如理科应强调当堂检测,文科应强调课前预习、当堂总结。就如何提升学生记忆和理解以至于运用知识始终是我们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追求。间隔适当的时间进行一定程度一定范围内的检测测试,既可以燃放出课堂教学的不足,又可以对以后的课堂教学提出指引;既强调学生思想品德的养成,又着重知识框架的建构,应是我们农村中小学校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

当前,我县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正值瓶颈,学生数从多到少,班额从大到小,教师专业化成长、农村教育教学发展正处在转型的关键时期,需要我们抓住历史机遇,以校本研修为核心,以有效的课堂教学为突破,扎扎实实的基于教师为了教师,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基于学生为了学生来规划和思考,最终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第6篇

[关键词]校本教研校本教研文化多元化

新基础教育改革多年的研究与实践表明,校本教研是一种以行动研究为主,教学、研究、进修一体化的学校教研模式。青岛台东六路小学自课程改革实施以来,立足高起点、提出高目标、追求高品位,开展了卓有成效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活动,构建了“尊重差异、彼此欣赏、自由表达、共同分享”的校本教研氛围,形成了“以说教为乐事、以研课为趣事、以论教为常事”的校本教研文化。

一、栏目式备课――自由对话才会积极探究

学校的集体备课在以往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固定教研负责人的基础上,尝试进行了组织形式的变革,变“随意性的研究”为“栏目式的研究”,开办了栏目式集体备课。设立了“教材探微”“课题视点”“案例分析”“学法指导”“我的疑问”五步式教研格局,组内教师分别承担各栏目的主持人。同时,在每次集体备课的最后环节,开展“精彩五分钟”讲演活动,教师们可以推荐“教育信息”“典型案例”“教学心得”“为师心语”等内容,这种创新举措延展了集体备课活动的内涵。

改革后的集体备课与教研,恰似一幅蕴涵着师生人文素养的立体风景画,教师们精心撰写的研修记录表,融入了自己与他人的智慧与见解,融入了对教材的斟酌考量,融入了对教学前沿信息的推介、领会,融入了对学情的分析、诊断,百花齐放,各具风采。

二、教学“巡诊”调研――着力调控才会灵动和谐

学校立足教研组建设,建立了“教学巡诊制度”和“行政调研制度”双轨并行的校本教研跟进模式。每周确定“教学巡诊日”,“巡诊”日当天,学校所有行政干部全部深入课堂听课,与教研组长共同组成课堂教学“巡诊”小组,针对教师课堂执教情况及时进行教学诊断。其程序为:第一步,分类“诊断”,对不同层级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诊断”;第二步,厘定“处方”,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策略,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第三步,跟进“复诊”,就此次教学“巡诊”亟须解决的问题再一次进行效果反馈,或反思得失,或同课异构。

“教学巡诊”实现了对教师个体日常教学工作的跟进与问效。而“行政调研”则立足学科组,完成了对学科组规范教学行为、团队教研成果的评估与考量。学校每月选择一到两个学科组,所有行政干部深入其中,利用一上午的时间,走进组内教师的课堂,并查阅相应的备课笔记、感悟与反思、校本研修记录及学生各科作业,了解学科组的活动及特色教研工作。反馈时,进行亮点工作采撷。注重引领学科组的平等分享、过程探究和主动发展,以激发教师群体参与研究的积极性,使教师个性化教学与团队智慧同频共振。

三、名师导教――悉心扶持才会蓄势升华

学校现有全国优秀教师2名,省优秀教师3名,市优秀教师、市特级教师、市学科带头人、市教学能手17人。这样一支内涵丰富、业务精良、行动领先的教师团队,其合作力与辐射力都将极大地带动学校整体教研工作的跨越式提升。因此,学校着力建设好这支团队,用这个团队感召一线教师,带动全体教师,学校对他们提出“三带四领先”的要求(三带是:带好一门学科,带好一个教研组,带好一个科研课题;四领先是:学习领先、观念领先、科研领先、创新领先)。

学校还建立了“名师导教组”,成立了以这个团队为核心的学科、学段活动组,由这个团队成员和各学科骨干教师梯队组成。学校为这些活动组选定了陈锁明、肖川、李烈、吴正宪、孙双金、刘可钦、李家栋等三十余位全国特级教师、教育名家作为学科专业导师、教育教学实践导师,帮助确定活动组发展规划,制订活动组研训计划,参与带教、带研,参与组本教研活动,实现了学校名师导教的高端引领。而这支团队中的名师每学期至少开设一节校级以上公开课,做客“台六讲坛”,为各学科教师提供鲜活案例和经验,梳理有效做法和主张,搭建教学示范与交流高地,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做好先导引领。

四、教学开放――亲历实践才会精彩纷呈

学校开放课堂教学,让研究回归本源。2013年以来,先后启动了学校“教学开放周”“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月”“教学节”。

“教学开放周”,各层面分主题的课堂教学及校本教研全面开放,“点击名师”之魅力课堂、“牵手同伴”之高效课堂、“百课汇报”之争鸣课堂、“好课推介”之教研月论坛、“且行且思”之常规教学展示,相应教学研究模块精彩纷呈。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月”当中,校长及三位副校长全部执教展示n,校长之智慧课堂、名师之特色课堂、骨干教师之高效课堂、全员之提效课堂,全方位、多角度的促进全体教师在备课、研课,诊断、研讨、反思中全面提升。在这两项活动中,学校各层面分主题的课堂共开放957节课,形成有价值的课后反思1070篇,共接待听课人员两千余人次。“教学节”中,教师全员参与的过筛子课、微格教研,以及教师个体与学科组分层进行的教师专业化发展风采展示,彰显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风范,使教学个性得以展示,教学经验得以交流,教学文化得以积淀,校本教研更好地为提升教学效益服务,教师们愉悦地感受着自我专业发展的进步与幸福。

学校教学的全面开放,从周到月,从月到节,从局部辐射全员,从校内延展校外。台六的课堂,目前已成为师生个性张扬、品尝成功、人本回归的乐园,师生的成长与发展和着幸福的节拍稳步向前。

第7篇

在班级工作中培养学生的耐挫力李洪新

心理沟通——师生联系的纽带苏兰焕

用爱心感化学生用威信感染学生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小学教研版) 刘桂金

如何当好一名班主任全凤成,赵慧君

谱写班级管理的"三部曲"郭亮村

如何增强"学困生"的自信心王敏

"边缘化"学生——想说爱你挺容易汪丹

依托"网络研修"助推区域教师专业发展孙晓红

以网络推动校本教研孙政方,薛成国

"网络教研"对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影响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小学教研版) 宁玉伟,周彬

采取切实措施促进自身发展陈晓旭,王春玲

"教师博客"伴我成长吉金艳,顾明

参与"网络研修"实现成长梦想王聪

教师成长的绿洲——"网络教研"王爱红,杨怀石

让"网络研修"与教学实践并行张孝红

教学后记——教师成长不可或缺的笔记赵晓波

语文教师应该怎样研读文本马庆玲

数学教师应该怎样钻研教材仲楠

领略名校风范体会智慧内涵曲永亮

幸福如此简单张红

爱心育人润无声董淑杰

戴"一道杠"的反思宋扬

换一种眼光看学生韩晓威,孙楠

从培养孩子良好作息习惯想到的张新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翟颖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陈影,吴万喜

怎样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刘艳波,林雪

怎样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权文侠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孙明珠

如何进行语感训练邱森贵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姚春刚

如何搞好低年级阅读教学曹艳秋

怎样引导低年级学生开展课外阅读郭新微,章和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读写兴趣隋秀宇

数学教材情境题材类型的对比与分析董玲

"三好学生"评选中存在的弊端及改进措施戚伟凤

加强和改进中小学音乐师资培养中的钢琴教学吴秉旭

教育家办学:何谓"教育家"(二)林森

遵循教学规律优化教学过程逯成文

做一个富有魅力的校长张杰

以"心智教育"为突破口培育学生阳光心理刘楠

以活动为载体提高民族教育工作实效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小学教研版) 赵金玲

切实做好学校流行病防控工作郑泉思

谈谈我校的"校训"沈黎明

开展"分级过关"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丁培花,孙晓慧

"四课一体"校本教研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赵光辉

浅谈校园文化建设郭辉

加强村小管理工作的几点做法王艳梅

大力推进学校体育工作的科学发展郑萍

学校电子档案的保存与维护李岩

违纪学生的心理分析及教育于淑芬

以人为本倾注爱心高竞婧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王滢

创设良好育人环境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于言君HtTp://

班级管理工作之我见李洪岩

如何搞好农村小学班级管理李艳平

浅谈班主任的非语言暗示高永林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技巧王珍华

班级管理工作的技巧刘淑霞

如何利用班干部做同学的思想工作袭秀芳

坚守教育信仰完成崇高使命李艳良

教育要融入爱陈艳

那一汪清澈的湖水叶文杨

用尊重呵护学生的心灵董淑杰

在平凡中感受幸福房春红

做学生转弯时遇到的那个人段晓影,赵丽萍

读《薛谭学讴》想到的黄璐

我迷上了《弟子规》王岩

成长的足迹刘国权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管艳

从一场争论引发的思考席丽丽

由全部举手引起的反思袁丽君

积极开展互动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李华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王玉良

加强低年级学生说写能力的训练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小学教研版) 杨爱娇

发展低年级学生语言能力的探索于晶

浅谈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钟铁斌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初探刘艳波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常秀华

切实关注现实生活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孔晓玲

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时培潮

开展主题教研活动提高教师专业素质许文丽

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机制邓春平

教学开放周家校连心桥钟英,王靖刚

小学美术骨干教师培训途径新探吕晓巍

新课程改革给教师带来的转变马晶

重建师生关系实现共同发展王淑娟

第8篇

营造良好学习环境

首先,建立了国学经典文化墙、“岁寒三友”主题园和学生综合实践园。学校在校园东墙建立了国学经典文化墙,努力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岁寒三友”主题园是学校精心设计的第二课堂,我们以植物中“岁寒三友”(松竹梅)为主题,渗透3种植物所代表的精神品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等。为了使学生增长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学校还在校园有限的面积里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充分挖掘可利用的资源,建设了近670平方米的学生综合实践园,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学校大力发挥橱窗的教育引领作用,在宣传橱窗设置了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公示栏、德育教育、研修班成果、师生风采、学校荣誉等版块,对学生形成有效的思想影响和行动引导,使橱窗真正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载体和主阵地,从而激励师生更好地学习、工作。

学校还精心设计了教学、办公、实践三个区的楼道教育主题,结合办学目标,围绕关于“十大传统美德”(忠孝、礼义、诚信、勤俭、廉耻)以及“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的经典诗词文赋,以经典诗文、美德故事的形式对五层教学楼进行逐层设计,通过楼内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质。学校对实验楼也进行了逐层设计,设置了师生阅览室、科学实验室、美术教室、音乐教室、舞蹈教室等,精选了科学家故事等,介绍科技艺术知识,展示学生在科技、艺术方面的丰硕成果。

用心打造课程文化

学校坚持“让每一名学生健康全面成长”的教育理念,多渠道挖掘地域教育文化资源及校园内部教育资源,确立教育主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开展系列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

我们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切入点,依托国家级课题《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校本化实施的实践与研究》,使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自2010年起,学校组织了多层次的专题培训,还编写了《研究性学习指导》用书及《学生实践手册》,精心设计了“植物探秘、古诗探究、特色画、校内探究、研究性学习”主题单元,有效地进行学科整合,给学生提供自主实践、自主探究的空间。

学校还组织教师通过多方调研与学习,编写了《古镇风情》、《传统美德故事精选》、《花中四君子》等,开发了空竹、民族鼓、戏曲、烫画、陶艺、象棋等课程,开设了课间七分钟课程,创编了“国学”韵律操,成立了“红通社”红领巾编辑部、红领巾广播站和国旗护卫班等,打造多元化课程结构,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

积极搭建活动平台

第9篇

------2019-2020第一学期年唐家墩小学学校工作总结

过去的一年,全体唐小人凝心聚力、砥励前行,留下了一串串奋斗的足迹。学校坚持“同真教育”的办学理念,探索“真爱育人 润泽心灵”德育教育模式,构建“真知启人同,情智共生”本色课堂教学模式,孕育并开发德育、智育、体育校本课程,使学校成为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摇篮,师生生命共同成长的家园。

一:常规常在自然向上创新提升向阳生长

1、读书积淀文化,书香润泽校园我校围绕“阅读启智

翰墨飘香”主题,创设同真书香文化,结合“红领巾阅读计划”推广品牌活动,不断推进深耕阅读工作,主要从营造氛围、特色课程、社团活动、拓展传承、亲子体验和激励评价等方面入手,大力倡导“悦读启迪智慧,书香润泽校园,读书积淀文化”,为师生和家庭的精神成长构建一片理想的文化沃土。(1)置精选书目,创书香氛围建筑同真阅读长廊,学生可以在长廊驻足阅读。学校开设“红领巾邮局”阅览室,精选书目,重视质量,每月更新,配有诵读教师、学生局长管理,引领导航。开设红领巾图书角、绿色流动书吧,班班都有“读书角”,学校每学期持续为各个学段班级添置适合的图书,有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简单易读的儿童绘本、经典传承的传记小说和感悟人生的名家散文。我们让学校每一个角落都有文字的影子,每个班级充满文学气息,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文化的熏陶。(2)展社团风采,培书香素养学校以“展示个性、培养兴趣、拓宽知识、开发潜能”为宗旨,成立了“三青鸟文学社”和“棒棒唐之声”广播社团,为孩子们搭建文学熏陶和自我展示的平台。让孩子在经典中感悟文学魅力,在品读中领略语言的丰富内涵,突出听、说、读、写、演、思的训练。(3)润经典无声,诵四季书香四季读书节感悟一年四季的变化共分为春、夏、秋、冬四个主题,全校师生、家长共读共赏。暮春时节,开展了“诵读千古文 争做博学少年”春季诵读活动;欢乐一夏,开展了“跟着课本游中国”假日读书活动;丹枫迎秋,开展了“漫步金秋书海之棒棒唐朗读者”读书活动。让孩子在季节中感悟生活,让书声成为校园里最动听的音乐,让书香成为家庭最芬芳的味道。

(4)重激励评价,拓书香留痕

“你读,他读,我也读”是一种氛围,老师的示范阅读有着强大的磁力,孩子们有了个性见解。“你写,他写,我也写”是一种衍生,老师的创作引领有着巨大的魔力,孩子们用稚嫩的文笔续写学校特色魔幻小说《龙族精卫》或是创编属于自己的童话绘本。假日里制作阅读计划,在爸爸妈妈的怀抱里,共同经历着书籍带来的喜怒哀乐;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DIY个性书签,完成“幸福阅读卡”,在写写画画中总结读书收获,享受美好的亲子时光。结合“书香家庭”、“书香班级”等评比,使亲子共读和师生共读更有力量。

2、匠心点亮童心

劳动创造乐趣学校推行润心劳动教育,采用“学劳结合”结合的方式,劳动教育作为育德、育智、育美、育体的一个重要载体,让劳动服务生活。

(1)垃圾分一分变废为宝,让劳动创意生活

①创意DIY之最美小盆栽同学们的创意DIY

萌翻小盆栽无限创意绽放异彩。有用废旧物品裁剪成漂亮的花盆;用彩笔、泡泡泥等材料装饰花盆、种上喜欢的小植物;用小泥人、小卡片装饰花盆,插上了写给老师的祝福卡,提前将手工小盆栽作为教师节礼物送给老师。各班同学将亲手制作的作品集中摆放在展台,参与活动的同学还可以领取一张唐家墩小学新学期劳育星抽奖券,参与开学典礼抽奖环节。

②创意DIY之变废为宝我最棒本学期学校开展了“践行环保新时尚,变废为宝我最行”的垃圾分类教育实践活动。全校33个班1400多名用破旧床单、废旧报纸、布头等材料剪成“环保球”,收集牙膏盒、喜糖盒、鞋盒做成“超酷机器人”,用废旧材料制作的纸盒作品变成了课本剧的道具,用废弃的玩具和饮料瓶制作了机器人吸尘器和电动小火车,孩子们制作的“纸质花瓶”装扮校园书吧,五年级6班的胡宁同学发现教室窗台上的花容易因忘记浇水而枯死,就进行创意科技制作,利用废弃的可乐瓶和导管发明了一个智能浇花器。我们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不断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本领。

(2)别样年级技能争霸赛,让劳动提升生活学校以别样的方式在六个年级开展不同主题的“生活小达人”劳动技能赛。一年级“我的书包我做主”整理书包能手赛;二年级“我的小手真能干”自理能力大比拼;三年级“自己动手为书本穿新衣”巧包书本技能赛;四年级“一针一线小绣手”为纽扣安新家;五年级“小小厨房,大大创意”厨艺显身手;六年级“巧手弄芳华”手工花艺创意赛。孩子们在劳动中创造乐趣,在劳动中放飞快乐。

二:打造同真教师团队 丰盈同真课程

润泽情智课堂在“同真”理念引领下,学校进一步厘清课程与学校学生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努力构建“同真”课程体系,积极探索课程建设的路径和方向。并围绕“立足课堂,提升素养”的主题,开展丰富的教学实践和校本研修活动,有效促进学生学业成绩与教师专业成长。

1、推进课题研究

构建“同真”课程体系在省“十三五”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本色教育研究》的引领下,继续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本色教育学校课程体系架构”的研究。

学校在原有的课程基础上构建了五星校本课程和GBTI班本课程,开设了《力翰科学》、《航模科技》、《音乐剧》、《英语剧》、《啦啦韵律操》、《快乐足球》、《琼声合唱》、《创想绘画》等41个特色项目,全校87%的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综合素养得以全面提高。

2、关注学科素养

磨砺“同真”教师团队(1)同读教育专著,提升文化素养。给教师赠送书籍,组织教师开展读书活动,加大阅读感悟的分享交流力度,真正引导教师与学生共读经典同背经典,陶冶情操,涵养性情,专业化发展的同时生命品质得以提升。读书分享会让大家共享美好阅读时光,点燃了读书激情,营造了书香校园。(2)加大培训力度,丰富研修形式进一步完善校本教研体系,坚持把培训、教研和教学改革贯穿于课程建设的全过程,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教研格局,做到人人参与,立足课堂,以研促教,以教带研,边研边教,大家共商学情,讨论学案,展示成果,传递信息,培育专业精神,发展专业能力,形成浓厚的研究氛围,积极构建特色鲜明的校本教研体系。(3)坚持接龙研课,提高学习效

率语数学科教师以年组为单位,以小切口的研究主题为载体,进行“说课——上课——研课再上课”的接龙研讨,让不同观点的碰撞、不同方法的比较,实现相互学习、彼此促进、资源共享,达到以“课例”研究推进教学的成效。

4.(4)携手结对共建,促进均衡发展与学校结对共建的小学教研室段娟老师,4次来到唐小给予指导。课堂导航、教师沙龙、专家讲座多种形式的研修充分调动起老师们的研讨热情,全体数学教师更深刻地认识到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性。学校季萍老师在活动中表现出色推选在全区执教研究课《解决问题》获好评。

2019年11月21日,余莉华副校长执教《独领的古代技术创造》一课,斩获《湖北教育》第一届“教研名师”称号。2019年11月,王萍老师获江汉区首届诵读名师提名奖。

2019年10月,学校承担的“十三五”教育科研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同真教育’综合实践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通过总课题组专家鉴定,圆满顺利结题。2019年12月,我校数学教师乐建红、陈静、韩凤参加编写的《魅力数学》正式出版。余莉华副校长、陈丽娟老师的文章刊登于2019年08期《湖北教育》。三、常抓安全工作,为师生保驾护航

学生安全教育是学校工作的头等大事,是保证学校其他一切工作正常开展的前提,根据教育局的要求,力求做到安全工作“人人有责、时时有责、处处有责”:

1、期初利用开学典礼对学生上好安全第一课,按要求配备了保安人员,学校实行全天24小时封闭式昼夜值班制度,学校重点、要害部位配置安装了摄像头等监控设备,实施了全天24小时监控管理,做到了人防和技防的有机统一。

2、利用周会、班会、队活动、活动课、学科渗透等途径,采取板报宣传、宣传册、张贴标语、举行主题班会、安全报告会、应急演练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使学生接受比较系统的防交通事故、防触电、防食物中毒、防火、防震、防煤气中毒等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并为每位班主任和每个班级印发了《校园安全“十六”防》的宣传册,使之安全教育常态化。

3、我校把定期召开家长会作为一个长效机制,本学年成功召开了两次校级家长会及校级家长委员会议,印发“告学生家长的一封信”,与学生家长签订了安全责任书,明确了家长应做的工作和应负的责任。建立了“学校—社会—家庭”

三结合教育网络。此外,学校不定期对学生所带的利器,刀具进行检查清缴,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强化治理,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保证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4、学校每期以校为单位进行多次防火,防地震的安全应急演练,学生在应急演练活动中提高了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为广大师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了保障。

5、学校积极配合防疫部门对学生进行体检和预防的工作,杜绝流行病在学校发生,周末请卫生防疫第三方到校对各个教室进行消毒。

四、加强后勤服务,为学校工作提供保障

1、每学期初及时发放了办公用品;检修了楼梯道和各教室照明设施的情况;

维修了学生损坏窗户玻璃;及时修剪花草树木;做好开学典礼和校内运动会的准备等。

2、对各办公室、各班级的财产和物品进行核查并登记入册,落实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

第10篇

一、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推动特色学校建设

课堂是教育的主渠道,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旨之一是面向全体学生。学校坚持以课堂教学为抓手,积极推动特色学校建设。在艺术教育方面,学校通过课堂教学给全体学生提供参与锻炼的机会,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坚持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并重,特别是要重视培养学生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智力开发,为进一步学习新知识创造条件。在特长教育中,学校注重基本技能训练,强调让学生积极动手实践,实现基础知识和能力培养的统一。

二、利用校本课程开发,深化特色学校研究

学校在全校范围内开发了书法、戏曲两种艺术校本课程。

基于很多书法教材应用性比较弱的现状,我们组织美术组全体教师研讨,聘请相关书法专业教师参与,编写了一套适合学生使用的校本书法教材。许多同行对我们编写的书法教材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在具体实施教学中,我们配备了相对专业的书法专用教室,由学校的美术老师任教。同时又成立了提高班,定时聘请书法专业老师对学生进行更高层次的专业指导。学生多次在上级组织的书法比赛中获奖。

杨君磊老师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在戏曲方面有很扎实的专业基础,由他主编的戏曲校本教材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引起了学生学习戏曲艺术的极大兴趣。学校先后培养出了秦梦瑶、隋晨、刘道阳、黄聪、马悦、牛欣欣、杨奥菲等闻名全国的戏曲小明星,提升了学校的特色知名度。近年来,学校还致力于丰富戏曲教育的内涵,加强各种形式的研究,提升艺术教育的档次,逐步摸索总结出了“点上提升、面上普及、线上拓展”的戏曲艺术教育模式。

三、挖掘人力资源潜能,助力特色学校建设

在特色学校建设中,校长、教师、学生以及相关的专家、家长、社区人员等都是宝贵的人力资源,他们对特色学校的认识、理解程度与建设能力直接影响到特色学校的建设。其中,校长、教师和学生是最根本的因素。

特色学校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校长的正确领导,离不开校长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渊博的文化知识、创新的思维品质、完善的个性特征、成熟的办学思想以及出众的管理才能是一个出色的特色学校校长的必备素质。一所学校要办出特色,关键还要有一支具有教学特色与教学风格的教师队伍。学校经常组织针对艺术小学特点的校本培训和研修,力求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形成自己鲜明的教学特点和独特的教学风格。学校非常重视有特长的学生,要求老师及时发现并有针对性地做好培养工作。学校每学期还进行一次特长交流赛,让学生在不同的方面得到发展和提高,使学生特长更“长”。

四、多层面打造特色文化,强化特色学校建设

特色学校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学校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课程文化等多个层面。因此,我校特色学校的建设努力在多个层面、多个维度上逐步推进,协同发展。一所特色学校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学校,从根本上讲不是“花样”,而是长时间形成的“性格”。这种性格就是学校多年积淀、传承的富有个性的精神文化。目前,学校重点进行了有关办学理念、办学思想、办学目标、校风、校训、校史、校歌、校徽等基础性建设,形成了一种影响全体师生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精神风貌的教育氛围。

五、重视开展实践活动,促进特色学校建设

学校开展艺术实践活动,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每学期学校都进行书法比赛,全校学生以班为单位在展板上集中展出,对个人和班集体都要评奖。班级合唱也是学校的传统活动项目,每次活动都以班级为单位,伴奏由任课的音乐教师担任,指挥则由本班学生担任,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校每周定时开设有合唱、戏曲、绘画、手工、舞蹈、快板、器乐等艺术活动课,学生在这个时间内可以自由选择上课。这些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艺术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艺术素养。2009年11月,教育部体育卫生艺术司杨贵仁司长来学校调研时,对此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第11篇

XX年10月8日下午4点多中,我接到我们校长打来的电话,让我到她的办公室去一下。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到校长办公室。当校长告诉我:“回去准备一下,后天到玉溪师范学院去参加为期三个月的小教音乐脱产进修。明天来学习把你的工作交代一下,有两名大学生来顶替你的课。”当时我高兴地不知说什么才好,我只是连声说:“谢谢、谢谢。”就匆忙地回家了。能到大学里进行系统学习是我的梦想,何况是学音乐?!这可是我一身的梦想啊!

10月10日中午12点多钟,我拉着箱,拎着包来到了我梦寐以求的玉溪师范学院。学院很大,学生很多,但是他们都讲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他们很热情,我注册完之后,就有两名大学生帮我把行礼送到了住处,真是谢谢他们了。

11号下午我们班的同学一起在班主任的安排下吃了“国宴”,彼此建了个面;12号上午,学校举行了开班典礼;13号上午在马瑜书记的一堂《教书职业道德素养的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拉开了紧张而有序的理论学习。

14号上午我们上的是声乐课,我们小组的乐课老师是苏鸣。我很喜欢唱歌,但我从来没有得到过正规的训练,这次机会我一定要好好把握。老师根据我的试唱,给我选了一首《珊瑚颂》让我好好练习,我很激动。中午为我们安排的是钢琴课,我们的指导老师是周丕仁,他把他自己的检验总结成7点传授给我们,虽然他指导得非常好,但是由于我的基础太差,到现在我也只能弹奏一点最简单的曲子。

15号上午是范晓晶老师的《小学音乐感受与欣赏领域教学建议》的讲座。在那一天,在那一刻,我才知道原来小学音乐欣赏课是要这样上啊!那天中午我们又听了班主任张志宇老师给我们带来的《西方音乐与文化》,我努力地做着笔记,尽可能多的把每一位老师锁传授的知识记在我的笔记本上,记进我的大脑里。16号上午我们的课程是张键生老师的何《合唱与指挥》,张老师风趣幽默的语言,丰富的面部表情和他丰富的知识含养让我们很难忘怀。中午是李庆荣老师的《乐理》课。李老师从最简单的音的定义开始一直讲到了等音。一个中午几乎没有休息。可以看出李老师的知识是多么丰富,功底是多么扎实。17号一天都是从外校请来的老师姚桂琼老师的《课堂教学有效设计策略》。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就过去了一个星期。我不停地从各位老师那里吸取作各科知识,就像久旱的大地遇到甘露,那样贪婪。

10月20日上午,我们班是班主任张志宇老师给我们带来的《音乐与相关文化》,通过学习张老师的课,我初步了解了一些中外音乐的发展史。丰富了自己的音乐知识,开阔了自己的视野,使我知道音乐在社会发展的历史中同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们在师院的理论方面的学习一直持续到10月31日,在此期间,我们还学了舞蹈,听了专家邹荣盛老师的《音乐课堂的预设与生成》,王信东的《用最简单的方法学习歌唱》戴星海的《合唱的组织形式与演唱风格》等。给我启发最大印象最深的是王信东老师的那堂课。通过这堂课,我明白了很多道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有了自己的目标和方向:让学生学有所爱,学有所获。而要做到这些的根本就是快乐!他在音乐讲坛上带我们学习的《时间像小马车》、《小跳绳》简单、欢快而又充满了活力,音乐中的很多知识又在这欢快的音乐课堂中不知不觉的得到了传递。

11月3日是我们这次培训的第二阶段——跟班研修。我班在班长的带领下早早就来到玉溪一小听课,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玉溪一小,一小的设计理念就让我感觉耳目一新“知识的源泉源远流出”。多好的理念啊!他们校标的设计也很是特别。 参观完校园,上午第3节课给我们安排的是一堂4年级的思品课《网络世界》。张红英老师带着同学们从查资料开始,逐渐引导学生,让孩子们能够正确对待上网。整堂课新颖有趣,在活跃的气氛中轻松结束。第4节是有我们班的马露上的音乐课《茉莉花》,我第一次感受到音乐课的魅力。她从听力练习开始,再到感受江南的美丽,由乐理知识到速度、力度在这首歌中怎样的运用,最后提升到品德方面的教育。我原来以为只有语文课可以讲得如此精彩,听了马露的课后,我才知道音乐课也可以如此精彩,也可以开拓学生视野,进行多中学科的整合。我们在一小跟班一个星期,听了黄云萍老师的《我的音乐课堂》、《摇啊摇》,刘永海老师的《学习五线谱》余斌老师的《红蜻蜓》,曾子倍老师的《小乌鸦爱妈妈》,万艳芳老师的《森林狂想曲》等。每一堂课都给了我很深的体验,使我对音乐课有了更深的认识。

一星期的学习很快就结束了,我们怀着依依不舍地心情离开了一小,准备下星期到玉溪4小的跟班研修。

11月10日中午2点30分,我们班在班长的带领下,来到玉溪4小。刚到大门口,我仿佛听见有一位执勤的小朋友说:“把眼睛睁大点,不要让没有带牌的人浑进来了。”我顿时感觉到了4小的小朋友,他们的警惕性是多么高啊!

走进校园,由4小的领导带我们参观了校园并做了简要介绍,接着我们就分成了3个小组,走进不同的班级进行听课。每听完一节课后又进行交换班级接着听课,四小给我们展示的又是另一种风格的教学:他们的音乐楼分为四层,每一层有一位固定的音乐教师,上音乐课的孩子在休息的时候就自动走进自己的教学班。教师会根据他们上节课所学知识来决定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在四小两周的跟班研修学习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王瑾老师的《阳光少年》,当雄壮的国歌声响起的时候,孩子们不约而同地站起来(非常整齐)敬队礼,是那么庄严。我对这些老师对孩子的教育肃然起敬,老师们是这样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成年人在没有约定的情况下也不一定能做到的。音乐教师龚仲震的一堂《数鸭子》也是使我至今记忆犹新。龚老师是四小年龄最大的一位男老师,那堂课上,他带着孩子们又唱又跳,整堂课充满了欢乐的气氛,孩子们在欢乐的气氛中学到了知识,学会了技能。

第12篇

许多音乐教师在制作音乐课件时都有在课件中加入简谱或者五线谱的需要,以往在计算机上制作简谱或者五线谱通常是直接从书本上扫描,但是扫描出来的乐谱的显示效果会很呆板、模糊不清,而且有些歌曲的谱例,特别是校本研修的歌曲在歌本上比较少。同时,中小学音乐教师在音乐课堂中,还经常发现手头上的音响资料中的音乐伴奏风格、歌曲的曲调和节拍速度等与学生的课堂需求不一致。这些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都可以通过《tt作曲家》简谱智能作曲软件(本文以下均简称为《tt作曲家》)来有效地解决。

《tt作曲家》是由中音公司出品的专业的音乐记谱软件,它是在多媒体教学技术广泛应用于中国现代音乐教育的时代背景下,高校以及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对计算机音乐软件迫切需要的情况下,中音公司的专家们研制和开发出来的。

一、《tt作曲家》的主要功能及其应用

《tt作曲家》的主要功能有:简谱与五线谱的制作与打印,歌词与标题的输入,音乐伴奏的制作,多种音乐风格与主旋律音色的选择,支本文由收集整理持标准的midi格式输出。

1.简谱与五线谱乐谱的制作

用《tt作曲家》可以进行完整乐谱的制作,从基本音符的输入、歌词的输入与歌曲标题的输入都可以在软件的界面上完成。

《tt作曲家》最突出的优点是:简谱、五线谱共存,决定了《tt作曲家》更适合于作为各学校音乐创作教学的辅助工具,它更具大众性、普遍性。它的最大特点是简谱、五线谱共存,适合我国各学校音乐教学的现状。

这对于中小学音乐教师无论是备课、课堂教学、出音乐考试卷,还是在校园乐队中制作总谱、分谱都十分的简单、实用。

2.歌词与标题的输入及乐谱打印

在《tt作曲家》中输入歌词十分容易,只需要在软件的“歌词编辑”模块中操作即可,这个功能有效地解决了中小学音乐教师输入歌词的难题。同时,在“打印乐谱”状态下,可以完成乐谱的标体与副标题的输入,当乐谱、歌词和标题都输入完毕后,一份完整的乐谱就制作好并可以打印了。

3.音乐伴奏的编配

在《tt作曲家》中,有100种的节奏风格可以选择,这些节奏风格包括了常用的一些音乐类型,例如流行音乐、古典音乐、儿童音乐、民歌、摇滚、游戏、艺术歌曲、颂歌、舞曲等等100种节奏风格,1000个音乐片段。在《tt作曲家》中,提供了128种gm音色可以选择:竖琴、木琴、排箫、萨克斯等等。采用不同的节奏风格,就会使乐曲产生不同的音乐风格,教师们可以根据学生课堂的需求,采用不同的音乐节奏风格,制作成不同风格的音乐伴奏。结合实际的一些乐曲进行演奏,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就提高了,例如《长江之歌》,可以选择小提琴的音乐,弦乐的音色会更能表达长江奔腾的气息,还有《茉莉花》,主旋律的音色可以用钢琴来演奏,表达轻盈剔透,洁白无瑕的茉莉花。

二、《tt作曲家》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tt作曲家》将乐谱、实际的演奏效果有机结合为一体,在音乐教学应用中能产生很好的效果。它不仅能提高音乐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水平,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对音乐课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1.提高了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水平

多媒体技术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tt作曲家》的应用,解决了音乐教师制作简谱、五线谱的难题,解决了给乐谱选择合适伴奏的问题。同时,它制作出的简谱可以反复利用也省去了更多的书面备课,必然更加省时高效。乐谱配上多风格的伴奏音乐,可

转贴于

以自由自在地、轻松地欣赏音乐作品。

2.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效率

《tt作曲家》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使得音乐教学更加生动有趣。长期以来,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比较枯燥地将音乐基础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比较单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较弱,学生也都比较被动地接受音乐知识。例如,教师在教唱一首歌曲,都是通过教师自身范唱,钢琴伴奏,学生跟着演唱或者听录音、cd一遍遍跟着模唱,整堂音乐课下来,学生的就会感到枯燥无味。《tt作曲家》的使用直观形象,将视、听融为一体,改变了音乐教学长期以来处于枯燥单一的状态。它可以对乐谱进行片段化的分割,使视觉与听觉完美结合,降低学生的欣赏分析难度,使学生对作品的注意力相对提高。同时,对乐谱进行快速编辑、对音调、速度、音色等进行快速设置,简便的操作优化了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音乐情境、营造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鼓励学生积极联想、想象,感受体验音乐之美,让学生对知识点有准确、深刻的理解,并且给予学生情操的陶冶、思想的启迪。

三、《tt作曲家》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体现了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

《tt作曲家》在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参与表演,甚至还能够创造音乐。该软件在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成功运用体现了《音乐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要求:首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首要性,这是由音乐课程的性质和价值所决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首要性,体现了音乐教育的审美本质,实施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教育方式,以及实现人生美好价值取向。《tt作曲家》在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重在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重在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陶冶情操,开拓创造力和想象力。其次,“过程与方法”的核心性,就音乐教学来说,音乐体验和感悟的过程,音乐教学的方式和方法甚至比音乐教学的结果更重要。《tt作曲家》在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就很注重音乐学习的过程。音乐的音响不具有语义的确定性和实物形态的具象性。音乐课程各领域的教学只有通过聆听、演奏等多种实践形式才能得以实施,学生在亲身参与这些实践活动过程中,获得对音乐的直接经验和丰富的情感体验,为掌握音乐相关知识和技能,领悟音乐本文由收集整理内涵,提高音乐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音乐教学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强调学生的艺术实践。在教学过程中,应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内容、形式和情境,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最后,“知识与技能”的必要性,音乐是一门学科,具有系统的知识技能体系。在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识谱是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识谱是十分必要的,能够真正了解和掌握音乐实际的内容,使音乐更趋于理性,这也是音乐知识和技能目标的要求,简谱便能满足学生对基本音乐作品的学习和知识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