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26 15:36: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对心理健康的感受,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音乐教育 中学生 心理健康
当今社会是信息大爆炸时代,互联网、手机的普及也让中学生群体的视野扩大,但是中学生思想单纯容易受到学校、家长、社会等方面的影响,形成性格的逆反心理:不爱学习、只爱玩耍。音乐课程也是中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运用音乐教育让中学生主动的参与其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在欣赏音乐“美”的同时,自己的心灵也获得洗礼与震撼,尤其是有心理问题的中学生也成为了一种精神动力,通过音乐舒缓心情、排解焦虑、获得勇气与自信,真正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1]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概述
1. 心理健康的含义
众所周知,健康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社会适应、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健康的理解与要求有所提高,身体与社会方面都达到健康标准,之后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也备受关注。心理健康可以理解为:它不是消极的进行日常活动、预防、矫正、治疗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碍的学科,而是有自己清晰意识去行动,对自己能全面正确分析,对未来有所憧憬,为达到梦想而去坚定信念挑战,逐步完善自我成长的最佳心理状态[1]。心理健康的明显特征有:智力正常、有健全人格、社会适应能力强等。[2]
2. 中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2.1学习上的问题:(1)中学生学习负担重造成心理压力大:当前教育依然是应试教育为主,学校注重学习成绩而忽视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堆积如山的试卷、没完没了的考试,种类繁多的作业,家长也“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各种补习班轮番上阵,让学生长期挣扎于高负荷学业中心理压膨胀,因而造成厌学的逆反心理。(2)考试紧张,心理素质差平时小测验成绩不错,一到重要考试就心理压力大,发挥失常,这就是心理压力过大造成,越希望考好,反而更紧张,考不好[2]。
2.2与人相处的问题:(1)师生关系:教师对中学生生理、心理特点不了解,一味追求成绩,个别老师带“有色眼镜”对待学生,在课堂上讽刺、嘲笑学生,缺乏足够的爱心与耐心,给学生心理留下阴影,对人对事更加消极,造成师生关系紧张。(2)同学关系:中学生贪玩,也更需要朋友一起玩、一起学,但是不懂得调适心理,会出现嫉妒、排斥、敏感、自卑等心理,让同学关系不融洽。(3)与家长关系: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不良性格也会在学生心灵上留下阴影,变得暴躁、冷漠、仇视等。[3]
2.3青春期问题:(1)闭锁心理:中学生情绪容易失控,若是受到不良刺激,会采取消极厌世心理,将自己与世界隔绝起来。(2)早恋:青春懵懂时期,受到影视剧影响,也产生爱慕心理,在朦胧中恋爱,是一种早熟,处理不当也造成不良影响。
二、音乐教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
1. 培养学生自信心与意志力:婉转动人的音乐作品,能让中学生在聆听过程中,心灵上有所震撼,当前各种考试与社会竞争异常激烈,对学生的要求更高,因而自信心与坚强的意志,能够产生巨大的精神动力,通过欣赏音乐作品在了解音乐创作背后的故事,尤其教师挑选健康向上的题材,能在无形中带给学生战胜困难的决心与勇气。
2.培养学生真挚情感与良好情绪:音乐就是有感而发的结晶,也是人们日常交流中一种情感表达的方式,透过音乐让情感完成一次心灵历程的救赎。需要教师多搜寻蕴含丰富感情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音乐带给人们情感的共鸣与启迪。尤其是一些欢快、喜悦、轻松、愉悦的作品,让学生感受真挚感情熏陶良好情绪。
3.培养学生高尚品格与团队合作精神:音乐是无国界的,各种音乐作品,只要是带给人美的感受,就应该加以借鉴。教师可以在音乐课堂上开展各种活动,舞蹈、独唱、合唱等让学生能一展才华,尤其是合唱中,要教育学生去学会团结合作、融洽和谐的工作完成。
4.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积极开发大脑:音乐教育过程也就涵盖了对音乐作品的:创作、欣赏、表演三部分,音乐作品是经过思维的发散而进行创作,表演过程中将新形象与新感触融合在一起就能带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同时学生欣赏中也带着极大的热情去感受这部音乐作品的内涵,这些都是音乐让学生领略到的无与伦比的“美”。[4]
三、音乐教育在中学生心理健康中的实践措施
1.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让学生能在轻松、愉悦、亲切的环境中,获得心灵的释放,更有利于师生之间的妙趣横生的互动,例如布置一些音乐故事、音乐家的小贴纸,让师生能聆听音乐中畅所欲言,也记忆深刻。
2.教师自身心理健康也会影响到学生,教师一视同仁微笑的讲课,用积极的心态感染学生,除了音乐课外也要在其他方面真诚的关心学生,拉近师生关系,透过音乐塑造学生独立的人格。
3.精彩健康的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内容上一定要考虑到各种因素,贴近学生生活、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也能代表学生心情的音乐,让学生心灵产生共鸣,同时音乐课堂也在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自己去演唱、去舞蹈、让学生不觉得枯燥而是真正的学以致用。
4.多种实践活动的开展:在课堂外也积极开展各种活动,例如小型晚会、音乐比赛或者请知名音乐人来给学生演讲交流,不但丰富学生知识,也拓展学生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 吴雅芳.音乐教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与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2] 魏玮.论音乐教育对培养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D].曲阜师范大学,2009.
[3] 高畅,樊婷.用"新"养"心"――浅谈用新意的音乐教学培养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J].大众文艺,2010,(3):181-182.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
心理健康是个体心理活动在自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功能状态。
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1、无心理疾病;2、积极调节自己的心态。
(1)“无心理疾病”是心理健康的最基本条件。
(2)“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则是指在适应环境和努力改变环境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以促进心理健康,使心理处于状态。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心理健康的“自我实现者”标准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理想的心理健康人即“自我实现者”。所谓自我实现,是指个体的潜能和价值得到最有效的挖掘与运用。马斯洛概括自我实现者的心理特征有以下15个方面:
1、正视现实:对现实有良好的知觉。
2、接纳自我、他人和自然:心理健康者能够接受别人、自己及环境的不足与缺憾,而不会为这些缺憾所困扰。
3、言行坦率、表现真我:心理健康者具有足够的自信心和安全感,能够真实、坦率地表达自己。
4、热爱事业、以工作为中心:心理健康者热爱自己从事的工作,对工作刻苦、专注、并从工作中获得快乐。
5、独立独处:心理健康者不依靠别人来求得安全感和满足,他们依靠的是自己。
6、与环境关系和谐:在自然与社会环境中能保持相对对立性。
7、欣赏日常生活能从平常经验中看出新意。
8、具有高峰体验:心理健康者即使从平凡的活动中,也能感受到强烈的醉心、狂喜、无限美好。
9、同情关心他人,关注社会道德。
10、人际关系深刻:心理健康者注重友谊和爱心。
11、待人民主平等:心理健康者能够谦虚待人,尊重别人的权利和个性,善于倾听不同意见,并能向能够教给自己知识的人们学习。
12、.信守道德标准:心理健康者能区分行为手段和目的,认为目的比手段更为重要。
13、富于幽默感:心理健康者善于观察人世间的荒诞和不协调现象,并能够以一种诙谐、风趣的方式将其恰当地表现出来。
14、富于创造性:心理健康者具有独创、发明和追求革新的特点。
15、不随波逐流:心理健康者具有自立、自强的人格,他们不随意迎合他人的观点行为,他们认为人必须有主见,认定的事情就应坚持去做,不应太顾及传统的力量和舆论压力。
(二)心理健康的现实标准
参照国外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结合我国中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及特定的社会角色,心理健康的标准可概括为:1、自我意识正确。2、人际关系协调。3、性别角色分化。4、情绪积极稳定。5、社会适应良好。6、人格结构完整。
三、心理健康的促进
(一)促进心理健康的原则
1、生理与心理统一:健康是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统一整体,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2、个体与群体协调:每个个体都生活在一定的群体之中,个体的心理健康维护依赖于群体心理健康水平。
3、理论与实践结合:心理健康的维护既取决于心理卫生知识与理论的掌握,也取决于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成果。
4、防治与发展并重:对那些心理疾病患者做到尽早发现,及时提供干预,改善社会适应能力。
(二)促进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
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生活、学习、成长、幸福,也关系到社会的发展、民族的兴衰。
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2、建立心理健康保健网络;
在宏观经济下行的市场竞争中,大部分企业时刻面临着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困境,特别是私营企业,由于工作节奏快,职工的压力较大,因而更具有特殊性。任何一家企业的正常运营都离不开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和团结奋斗,但是私营企业往往无限度的给员工加压,这种压力不仅包括工作环境和工作负担等因素,也包括企业过度忽视员工的工作感受。过度的压力会导致员工工作态度消沉,并在不同程度上造成员工生理和心理的不良反应,导致工作效率低下,给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重大隐患。
工作不安全感是工作压力的重要来源之一[1]。目前理论界对工作不安全感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Greenhalgh和Rosenblatt认为:“工作不安全感是雇员在一个受到威胁的工作情境中,对于维持所希望的继续性的一种无力感。”[2]强烈的工作不安全感在不同程度上对于组织、家庭、以及个体都会带来很多消极影响,一些可以阻碍和减弱工作不安全感消极后果的缓冲或者调节变量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社会支持。
目前,国内关于员工工作不安全感与心理健康的研究相对来说比较欠缺,在国内私营企业管理方式还存在很大缺陷的情况下,私企员工工作不安全感总体状况如何?它对私企员工的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吗?社会支持是否能够减弱工作不安全感对员工心理健康的损害呢?基于此,本研究采用工作不安全感量表、社会支持量表、以及华人心理健康量表对私营企业中工作的员工进行现状调查,并探讨工作不安全感各个维度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同时探索社会支持是否在工作不安全感各个维度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调节作用。本文的研究框架如下图1所示:
二、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一)私企员工工作不安全感与心理健康
随着员工身心健康不断出现问题,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意识到关注工作不安全感对个体身心健康影响的重要性。Sverke等人的元分析表明,工作不安全感对雇员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会形成极大的威胁,但相比之下,工作不安全感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程度高于身体健康,这说明工作不安全感对员工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更大影响[3]。Cheng和其工作伙伴对中国台湾25-65岁之间的8705名男性雇员和5980名女性雇员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工作不安全感在职业人群中的总体流行率达到50%,而且在调整年龄、控制工作内容和要求以及工作中的社会支持以后,雇员的工作不安全感仍旧与较差的健康状况之间仍存在强烈的联系[4]。Strazdins(2004)研究发现,存在工作不安全感的员工通常都有一定的抑郁、焦虑问题[5]。
相比于国外二十多年的研究积累,国内对工作不安全感领域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去研究和解决。国内对于这两者之间的研究相对来说还比较少。如冯冬冬等人对广州某中外合资企业进行了横向和纵向研究,结果发现,工作不安全感对员工的身心健康有非常显著的消极影响;一般自我效能感在工作不安全感与身心健康之间存在显著的调节作用[6]。胡三??和李中斌(2010)通过实证分析,证明中国企业中的工作不安全感由五个维度构成,即工作丧失不安全感、人际关系不安全感、工作执行不安全感、过度竞争不安全感以及薪酬晋升不安全感[7]。
基于以往国内外学者对工作不安全感与心理健康理论及实证研究成果,本研究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H2-1:工作不安全感对员工心理健康具有显著负向影响。
H2-1-1:工作丧失不安全感对员工心理健康具有显著负向影响。
H2-1-2:人际关系不安全感对员工心理健康具有显著负向影响。
H2-1-3:工作执行不安全感对员工心理健康具有显著负向影响。
H2-1-4:过度竞争不安全感对员工心理健康具有显著负向影响。
H2-1-5:薪酬晋升不安全感对员工心理健康具有显著负向影响。
(二)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
1.私企员工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
已有一些研究指出,社会支持水平对员工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如高校图书馆员工的社会支持与其心理健康水平有密切联系[8]。另外龚德英等人(2008)在关于外企员工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现状调查中也证实,员工的社会支持对其心理健康状况有重要影响[9]。
本研究采用肖水源编制的社会支持量表进行研究,该量表将社会支持分成三个构面,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率,在国内研究中被广泛的使用。研究表明,主观社会支持水平越高,员工心理健康水平越高[10]。
基于前人的研究,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
H2-2:员工社会支持对私企员工心理健康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H2-2-1:主观支持维度对私企员工心理健康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H2-2-2:客观支持维度对私企员工心理健康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H2-2-3: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维度对私企员工心理健康有显著正向影响
2.社会支持的调节效应
Sverke等人在其工作不安全感整合模型中提出,社会支持可能在工作不安感与心理健康之间起到调节作用,并指出未来研究应该检验如何减少工作不安全感的消极影响,特别要检验工作不安全感与结果关系中调节变量的作用。
国内学者如胡三??、佐斌等人对工作不安全感影响的因素及其各种后果变量之间关系的调节变量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11]。但国内关于社会支持对工作不安全感和心理健康之间调节作用的相关研究极少,那么,在不同水平的社会支持下,工作不安全感及其各个维度对员工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会如何呢?
基于Sverke(2002)的工作不安全感的调节变量整合模型以及前人的相关研究,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
H2-3:私企员工社会支持正向调节工作不安全感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H2-3-1:私企员工社会支持正向调节工作丧失不安全感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H2-3-2:私企员工社会支持正向调节人际关系不安全感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H2-3-3:私企员工社会支持正向调节工作执行不安全感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H2-3-4:私企员工社会支持正向调节过度竞争不安全感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H2-3-5:私企员工社会支持正向调节薪酬晋升不安全感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样本
按照随机取样原则,选取绵阳市私营企业中的员工共300人,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来收集数据,数据收集的过程是在被调查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和相关领导的支持配合下完成。
在此次调研中,共发放300份调查问卷,回收了263份有效的问卷,回收率为87.7%。本研究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如表3-1所示。
(二)变量测量
为确保测量工具的效度及信度,本研究尽量采用现有文献已使用过的量表,再根据本研究的目的加以适当修改作为搜集实证资料的工具。
员工工作不安全感:采用胡三??与李中斌所编制的25个条目的量表,此量表由员工进行自我评价,示例问题如:“我害怕丢了现在的工作再难以找到与之相当的工作了”、“我害怕自己没有特别努力就会被单位淘汰”。员工基于likert-5点评分方法进行评价(1=非常不符合;2=不符合;3=不确定;4=符合;5=非常符合)。该量表在本研究中的信度系数为0.809,五个维度的信度系数分别为0.888、0.799、0.768、0.709、0、785,这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
员工社会支持:采用肖水源(1994)所编制的10个条目的量表,此量表由员工进行自我评价,示例问题如:“您有多少关系密切,可以得到支持和帮助的朋友?(只选一项)”、“过去,在您遇到急难情况时,曾经得到的安慰和关心的来源有:”。员工进行评价的评分方法为:第1~4,8~10条,每条只选择一项,选择1,2,3,4项分别计1,2,3,4分;第5条分A,B,C,D四项,将四项得分相加得总分,每项从无到全力支持分别计1~4分;第6、7条如果选择“无任何来源”则计0分,若选择“下列来源”,那么有几个来源就计几分。该量表在本研究中的信度系数为0.659,这表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
员工心理健康:采用我国杨廷忠教授经过中国大陆适宜性研究后,对台湾学者郑泰安所编制的量表进行调整之后的12个条目的量表,此量表由员工进行自我评价,示例问题如:“请问您最近是不是觉得头痛或是颈部有压迫感?”、“觉得神经兮兮,紧张不安?”。员工基于likert-4点评分方法进行评价(1=比平时严重的多;2=比平时严重些;3=和平时差不多;4=一点也不)。该量表在本研究中的信度系数为0.807,这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
控制变量:以往的研究表明,员工的背景变量(如性别、年龄、工龄、婚姻状况、学历、职位层次、月薪)会影响员工的工作不安全感(胡三??2010),工作不安全感又会影响员工的心理健康。因此,本研究将选取员工的性别、年龄、工龄、婚姻状况作为控制变量处理。
四、数据分析和结果
本章首先检验工作不安全感各个维度对员工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社会支持各个维度对员工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其次,根据调节效应的判定原则,探讨社会支持水平在工作不安全感各个维度和员工心理健康之间关系中起到的交互效应。
(一)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对私企员工工作不安全感、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的相关关系进行考察,从相关系数矩阵表可以发现,各研究变量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
私企员工心理健康与工作不安全感各维度之间均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P
(二)假设验证
1.员工工作不安全感对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
将可能会对心理健康有影响的性别、年龄、工龄、婚姻状况等控制变量进入回归方程的第一层,再将工作不安全感各个维度变量进入回归方程的第二层,结果如表4-2所示。多重共线性的VIF检验值都在允许的范围之内,说明进入模型的各个变量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该模型的回归结果可以接受。
从表4-2中可以看出,心理健康与工作不安全感的“工作丧失不安全感”维度之间的标准化系数为-0.053,P?0.05,未达到显著,研究假设H2-1-1未得到验证;心理健康与工作不安全感的“人际关系不安全感”维度之间的标准化系数为-0.046,P?0.05,未达到显著,研究假设H2-1-1未得到验证;心理健康与工作不安全感的“工作执行不安全感”维度之间的标准化系数为-0.154,P
2.社会支持对工作不安全感影响心理健康的调节效应检验
(1)社会支持对私企员工心理健康的关系检验
通过上述相关分析,我们了解了社会支持各个维度与员工心理健康之间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然而通过相关分析只能说明研究变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无法说明变量之间具体有怎样的关系,也无法看出研究假设是否支持,因此,此部分将进一步进行回归分析,通过层次回归的方法来检验各研究变量间的关系及验证相关研究假设。
从表4-3数据运行结果来看,私企员工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的“主观支持”维度之间的标准化系数为0.292,P
(2)调节效应检验
值得说明的是,工作不安全感共有五个维度,社会支持共三个维度,因此,如果两两维度之间进行交互项讨论的话,就会产生15个交互项。在很多现有的研究中很多研究者也经常把社会支持作为一个整体构念来进行研究。因此,本研究在接下来的讨论中,会把社会支持视为一个整体概念,检验其在工作不安全感各个维度和心理健康之间的调节效应。
采用层次回归分析方法,检验社会支持在工作不安全感各个维度与心理健康之间的调节作用。具体操作步骤为:第一步,将控制变量放入回归方程;第二步,将自变量放入回归方程;第三步,将调节变量放入回归方程;第四步,放入调节变量与自变量的交互项。如果交互作用显著,则说明存在调节作用。为了避免在进行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分析时回归方程产生多重共线性问题,需对交互项的各变量进行中心化转换。
模型1表示心理健康对控制变量的回归,F值为2.390,P值?0.05,模型不显著,模型1的调整后的R2为0.021,模型解释了员工心理健康2.1%的方差。
模型2表示心理健康对控制变量和自变量(工作不安全感各个维度)的回归,F值为9.547,P值
模型3表示心理健康对控制变量、自变量(工作不安全感各个维度)以及调节变量(社会支持)的回归,F值为11.124,P值
模型4表示心理健康对控制变量、自变量(工作不安全感各个维度)、调节变量(社会支持)、交互项(工作丧失不安全感×社会支持)的回归,F值为10.620,P值
模型6表示心理健康对控制变量、自变量(工作不安全感各个维度)、调节变量(社会支持)、交互项(工作执行不安全感×社会支持)的回归,F值为10.628,P值
为了更加直观形象地表示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绘制社会支持在工作不安全感与心理健康之间的调节作用效果图4-1。
从图4-1可以明显看到,工作不安全感高的私企员工在获得较少社会支持的情况下,其心理健康得分尤其高(即其心理健康水平尤其低);而获得较多社会支持的私企员工其心理健康虽然会受工作不安全感的影响,但程度却并不大,即便是体验到高工作不安全感的私企员工在感受到高社会支持的情况下,其心理健康得分也较低(即心理健康水平较高),这一结果再次说明社会支持能够有效缓解私企员工工作不安全感对心理健康的负向影响。
五、结论
【关键词】高校教师 心理健康 因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5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5)02-0016-02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对教师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著名教育家斯宾塞指出:“正确地进行教育,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而是一个复杂和困难的任务。”面对教书育人这种负责而艰巨的工作,教师的责任和使命愈加重大,来自各个方面的种种压力,让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变得越来越糟。而拥有健康的身心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保障,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效果,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身心健康是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保障和有力支撑。
一、当前教师心理健康现状
(一)心理健康的定义
心理学家莫格西里(1959)指出: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的心理情况,当事者在那种情况下,能做良好的适应,具备生命的活力,并能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这乃是一种积极丰富的情况,不仅仅是免于心理疾病而已。教师心理健康就是教师对自我持肯定的态度,能自我认知,明确认识自己的潜能、长处和缺点,并发展自我;认知系统和环境适应系统能保持正常而有效率;在自我发展与人际和谐方面均能兼顾,且能面对问题,积极调试,而不依赖消极的心理防卫。表现在:对教师角色的认同;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正确地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具有教育独创性;在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均能真实地感受情绪并恰如其分地控制情绪。
(二)教师心理健康现状
目前,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不容乐观,教师们普遍存在着较大的压力。由于教育改革力度增加,学校之间、同事之间竞争激烈,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家长对学校教育期望又过高,这些都加大了高校教师的工作压力。而且高校教师不仅面临来自教学和教学改革的压力,还面临学历职称、论文课题、竞聘上岗、评等评级等各种压力。此外,还有家庭关系、经济原因及自身的身体健康等等,他们共同构成了教师的压力源。一些人正承受着程度不同的心理问题的困扰,比如焦虑、忧郁、烦躁、易激怒、压力过大、人际矛盾等问题,甚至个别人还可能发展为比较严重的心理障碍。
二、影响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
教师心理健康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动态过程,包括许多相对独立的特质。因此,造成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是多样和复杂的。教师的劳动具有很大的复杂性,正因为教师职业自身的高要求性,无形中就增加了教师的心理负荷。
(一)职业压力
教师职业压力是指教师在职业活动中,由于不能满足某种需要而感受到紧张或焦虑状态从而造成与其职业要求不相符的一系列不良反应。首先,职业道德让教师承受着职业压力。他们必须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约束自己的行为,抵制各种诱惑,力求表现完美。其次,教师要具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青年教师压力的重要来源。大学教师面对的工作对象是心理、生理发展日渐成熟的青年,要求从事大学教育的教师们更具有专业性、独立性、创造性、实践性等特点。第三,科学研究、教师评价等是构成教师职业压力的重要源头。作为高校教师,教学工作和科研共同都得做好。公开的数量、课题申报、职称晋升、工资调级、受聘任职等一系列具体问题都给教师造成很大的压力。
(二)人际交往问题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建立起来的某种比较稳定的心理联系,它反映着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据统计资料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使工作成功率与个人幸福达标率达85%以上。作为专职工作的教师至少要要学会处理三种人际关系,即师生关系、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调查发现,教师在校内除工作关系外,经常与他人交往的只有16.99%,在校外经常与他人交往的只有11.49%。主要表现为缺乏必要的交往技能和手段,不善于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不能与学生、同事、领导融洽相处等。
(三)自我心理调控能力不足
社会和学校是引发教师心理健康的外部因素,而教师个人则是引发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内部因素。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免不了受到各种挫折和打击,可是,许多教师缺乏心理学知识和自我调节能力,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排解,不良情绪长期得不到释放,导致恶劣情绪突破心理承受能力的极限而爆发。
(四)生理健康受损
由于教师的社会角色,教师往往更容易隐藏自己的心理问题。当教师面对压力事件或情境时,神经系统与腺体会进行一系列活动来对抗或逃避,容易导致身心耗竭,产生疾病或加速老化。另外,教师自身身体健康状况不佳,年复一年的单调枯燥的工作和生活,特殊的年龄阶段等因素,也是造成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欠佳的重要原因。
三、保持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对策
从外部因素上来说,学校在改善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时,应从政策、管理等各方面尽可能为他们提供宽松、愉快的工作环境与心理氛围。从内部因素来说,教师本身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了解自我、正确评价自我;学会及时进行心理疏导,进行自我调节。
(一)高校领导要重视教师身心健康,建立科学评价机制
高校教师虽然具有高学历和丰富的专业知识,但是还是有相当一部分青年教师缺乏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调节技巧,导致产生心理问题或者出现情绪失控等状况出现。因此,首先各高校应对教师有计划地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等方式为青年教师广开心理宣泄的渠道,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其次,合理安排青年教师的工作量,避免过度超负荷工作,保证他们的自由支配时间。第三,要不断完善教师工作的评价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简便易行的考评指标体系和考评办法。
(下转第154页)
(上接第16页)
(二)把自己融于社会大家庭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建立和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就会积极乐观、心情舒畅、精神振奋,工作效率也会高;反之,则易心情郁闷、性情孤僻。教师是生活在各种社会关系网络中的社会成员,承担着多种社会角色,教师的角色是多变的,需要不断转换。对此,教师要增强角色的适应能力和角色转换能力,要善于调节心理状态,使自己与社会融为一体。良好而真诚的人际关系,是重要的心理保健途径,可以增加自信和理解,减少心理上的不适感。对上,可以理解领导工作,对同事,可以经常沟通,为别人的成就真心喝彩。以平静的心态对待发生在身边的事情,对自己的家人、同事、朋友要有一颗感恩的心。这样,就能把自己融于社会大家庭中,随时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三)注重自我调节,积极面对
教师心理问题的解决离不开社会客观条件的改善,但是教师自身积极的自我心理调适,对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也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只有拥有了正确的人生态度,才能有积极乐观的情绪。其次,应培养自己某些方面的兴趣爱好,多方面的爱好可以陶冶情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得患失、喜怒无常的不良情绪状态。最后,找信任的特别是性格开朗的知心朋友倾吐自己的压力、烦恼等,听听他们的建议,调节自己的心理失衡,这样,才有利于摆脱沉重而消极的情绪。
(四)维护身心健康
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的物质基础,一个人只有身体健康,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为心理健康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基础。教师要合理安排工作生活节奏,合理饮食,这样才能提高工作效率,达到最佳状态。首先是注意营养要求,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其次是积极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游泳等锻炼活动有助于释放体内能量,消除学习及工作在体内积累起来的压力和紧张等负面情绪,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最后是要适当娱乐与休息,保持旺盛精力情绪,控制自身情绪状态的影响。
(五)营造和谐幸福的家庭
家庭是每个人非常重要的社会支持系统。家庭的放松和温馨,家人的理解和关爱,会减轻我们的工作压力。美满的家庭,能在个体遇到困难时给予鼓励和帮助,缓减个体的心理压力。幸福的家庭是教师面对诸多心理困境的良药。在工作中遇到困扰、受到压力的教师如果回到家中能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在工作中本应体验到而没有体验到的满足感就能够在家庭中得到弥补。其次,有了家的和谐与安宁,我们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当中去,才能把那份和谐带进校园带进班级。因此,教师应该努力营建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庭。
总之,教师心理健康是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必要前提,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对学生身心造成的危害,从某种意义上看远远超过了教学能力低下对学生学业所产生的影响。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很强的业务能力,还应该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无论是社会、学校还是教师本身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加强教师心理健康,让学生能随着教师一起健康成长。作为高校教师,我们更应该注重自己的身心健康,以饱满的热情和优良的心态,投入到教学中,做一个心理健康的优秀教育工作者,为新时代培养身心健全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关键词】西部留守妇女;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心理健康
1、导言
由于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体制,导致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地流向城市,而城市并没有为农民工提供“举家迁移”的条件,因此出现了农村夫妻长期两地分居――丈夫在外务工、妻子留守农村的现象。“据国家民政部统计,目前全国农村留守人口8700万,其中留守妇女4700万,占54.2%。目前,这一庞大的弱势群体已引起学者们和媒体的关注,该群体最引人注目的特点是她们所承担的“三座山”,精神负担重、安全感低、劳动强度高。
有研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农村留守妇女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发现农村“留守女性”在量表中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精神病性6个因子上的分值均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表现突出的是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和抑郁,这说明她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严重。在她们的心理健康被日益关注的同时,留守妇女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对心理健康是否产生影响?心理健康和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的关系是怎样的?本文用量化的数据真实地反映农村留守妇女的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和心理健康的关系。
2、方法
本文选取了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FACESⅡ-CV)研究了留守妇女的心理健康和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的状况。其中症状自评量表共90道题,包括10个因子,其中一个因子为附加项目所产生的第10因子,其他9个因子分别为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此表采用五等级计分法,在计算实得总分时应将所得总分减去90。信效度检验情况:内部一致性为0.91(P
3、结果
3.1农村留守妇女心理健康、不满程度在居住地情况上的差异
表1心理健康、不满程度在居住地情况上的比较
根据西部地区居住地情况的不同,对农村留守妇女的心理健康(SCL-90)、不满程度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心理健康状况(P
3.2农村留守妇女心理健康、不满程度在职业上的差异
表2心理健康、不满程度在职业上的方差分析表
从表2中可以看出心理健康和不满程度的职业情况差异不明显(P>0.05)。
3.3农村留守妇女心理健康、不满程度在教育程度上的差异
表3心理健康、不满程度在教育程度上的方差分析表
从表3中可以看出心理健康在教育程度差异显著(P0.05)。进一步进行多重比较后所得结果表明:在心理健康方面,初中及以下(P高中或中专(P大专及以上(P
3.4农村留守妇女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和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表4农村留守妇女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和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表
通过皮尔逊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心理健康与亲密度、适应性以及不满程度均存在显著负相关,分别为r=-0.213,r=-0.198,r=-0.053(p
4、结论
研究结果显示,留守妇女心理健康、不满程度在居住地上均呈显著差异,同时留守妇女心理健康在教育程度上也呈显著差异。但教育程度的不同对于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的影响并不明显,农村留守妇女的职业不同也不会影响其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由此可以推断,丈夫外出务工、家庭生活重担等外在因素对留守妇女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起主要作用。研究还显示亲密度、适应性和不满程度均对心理健康有一定影响,成负相关,不满程度分数越高,心理健康状况越差。不满程度主要表现在亲密度与适应性两个方面,因为丈夫的外出务工,长期的分居生活使得夫妻之间交流和互动缺乏。妻子感受不到丈夫的关心和安慰,感受不到一个家庭的温暖,这样使得妻子会感到孤独。
【参考文献】
[1]新华网.中国五千万农村留守妇女的艰辛与期盼[DB/OL].
音乐教学学前教育有效结合促进作用一、音乐教学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价值
在音乐教学中,通过对具体音乐作品的欣赏,使学龄前儿童体验和领悟音乐美,在美的形象与情感熏陶下,在身心愉悦的享受中,使孩子们的审美情感得到培养和发展,进一步促进他们健康趣味的提高,为高尚道德观的形成提供了动力和条件,获得一种精神人格的净化和升华。学习音乐使孩子终身受益,音乐是一首与人生相伴的赞歌,音乐是孩子与生俱来的天赋。这种音乐艺术上的天赋,只有我们这些伟大的人类才有资格与之共享。它是孩子们享受快乐人生的源泉,它又是我们每个人走向成熟的翅膀。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以音乐教学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非常艰巨、复杂的实践活动。在人的社会生活环境中,影响因素很多,又因为心理的内在性,其健康与不健康的表现不是那么容易判断,心理健康的维护、预防和治疗工作都有一些特殊的困难。音乐教学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途径,目的是使孩子们在音乐中轻松缓解心理压力,从而达到心理健康的目的。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新世纪的音乐教学责无旁贷地分担这一重任,在培养音乐能力的同时进行有效地渗透,以充分开发心理潜能,促进儿童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为塑造品格健全的新世纪接班人做贡献。所以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对孩子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它能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的思想觉悟,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在提高儿童的审美修养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并为将来的心理素质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让孩子们感知生活的美,体验生活的快乐。音乐教学活动正是这样通过它独特的表现方式,艺术地将各学科领域整合起来,达到对幼儿情感的培养与能力的提升。
二、发挥音乐教学对儿童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音乐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显示出它对提高心理素质的重要作用。众多音乐教师通过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深深地体会到,音乐不仅是情感的艺术,而且对儿童智力的开发和道德情操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儿童审美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与提高,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音乐教育有利于儿童健康情趣的培养,音乐可以促进个体心理健康,缓解他们的各种负面情绪,已经得到了很多心理学研究的证实。音乐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在促进儿童心理健康的过程中有着其他形式无法比拟的优势。专家认为,年幼的儿童很难通过语言识别和表达同时存在的两种情感,而这种情感在诸如父母离婚等情景中是普遍存在的。对于父母离婚,儿童既会感到悲伤,也会觉得是一种解脱(大多数离婚的家庭之前就存在很多冲突和矛盾)。对于儿童无法通过语言来表达的这种情感,音乐可以很好的帮助他们释放。对于儿童,由于语言的匮乏和个性原因,非言语的治疗方式往往比“谈话疗法”更有效。 音乐教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音乐教育和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为学生全面素质的形成和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根据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从内涵来看,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使个体形成健康的心理,从而能适应社会,正常地成长、发展。从性质来看,心理健康教育则包括补救性和预防性两项任务。补救性教育主要是对在心理素质或心理健康方面出现了问题的孩子进行专门的帮助、辅导、咨询、治疗,使之得以克服,是矫正性的;预防性任务,侧重预防不健康、不正常状况的出现,增强其“免疫力”,重在“防患于未然”。在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预防性和矫正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往往是结合的。
三、在音乐教学中实施道德修养教育
利用音乐教学手段,将德育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寓于形式之中。结合教材中的多元文化,通过讲音乐故事,将古今中外音乐家传记,名人与音乐,趣闻轶事,作品珍闻等用故事形式讲给学生听或让学生讲,在学生细小的心灵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结合教材做音乐游戏。游戏是儿童最感兴趣的活动之一,它使儿童的个性得到充分表现,有助于培养儿童坚毅的性格及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品质。如“捉迷藏”“小青蛙找家”“跟我一起去旅行”“数”等游戏,不仅使孩子们感受到愉快的音乐气氛,而且还从游戏中受到启迪。结合教材做律动、歌表演,这是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特别受幼儿小班同学的喜爱。它通过形体动作表现音乐,加深了对音乐作品理想,如把各民族音乐用这个民族典型的舞蹈动作来表现,加深对民族音乐的理解和热爱。而集体舞表演更是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从音乐的印象中去感受音乐中所表达的情感,凭听觉直接感受音乐说表达的人们生活中常见的喜悦、欢乐、悲伤、愤怒、呐喊、幽默等人类所具有的真善美的情感,从而达到培养学生从情感上、精神上理解音乐的能力与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这也是德育教育所要达到的。我们只要在音乐教学时候,充份挖掘教材中所寓含的德育因素与健康心理因素,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培养孩子们学习音乐的良好态度,不仅要让儿童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使他们具有感受、表现、欣赏音乐的能力,通过教材中所寓含的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民族精神等,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幼儿高尚的道德品质与健康的心理,最终达到音乐教育的社会效果。
四、在音乐教学中发挥审美教育功能
在音乐教学中充份发挥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雷默在《音乐教育的哲学》中指出:“当艺术被看作艺术,而不是社会或政治评说,不是一桩买卖,不是为了任何非艺术的目的时,那么它就首先是作为一种审美特征的承受者而存在的,虽然艺术也为非艺术的目的服务,但审美教育首先关心的应当是艺术的审美作用。”雷默明确指出艺术教育首先应发挥其审美功能,至于其它非艺术的目的只是审美功能的附庸。由此可见,音乐的审美功能应放在其育人功能的首要位置。作为美育手段之一的音乐教育,它对于陶冶情操、品行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起到独特的作用,教师应紧紧抓旋律、节奏、音色、拍子、曲式、和声等音乐要素所塑造的形象,诱导儿童进入歌(乐)曲意境,抒发美好的情感。让孩子们在理解美、表现美、鉴赏美中培养高尚的情操和道德。在教大班孩子们学唱《国歌》时,除了让学生了解它的歌词意义、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外,更要抓住歌曲中号角式的呼喊,再三强调的“前进”,后半起的急切呐喊及三连音的运用等音乐本身的特点,既准确地表现了歌曲,又激起对祖国无比热爱之情,进而树立时代责任感。在幼儿园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演唱时严肃、自豪、情感真挚,可谓是情不自禁,真正做到寓理于情、情理交融。
五、音乐可以开拓儿童的想象空间
音乐教育是学生素质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培养高质量、高水平的跨世纪合格人才的切实有效措施。音乐可以丰富孩子的头脑,扩大想象的空间。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音乐使儿童在没有压力、天性舒展的状况下,给想象力以无限驰骋的自由空间,使创造力得以迸发、显现。一段音乐,一个动人的故事!想象是将积累的表象加以改造。因此,必须开拓想象的空间,让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能在一个广阔的天地里翱翔。音乐可以在拓展想象空间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艺术活动直观具体,易于被学生接受,艺术活动又有非常大的自由,能通过活动的过程把想象现实化,可以为其他创造性的活动建立起模式。在音乐活动中,孩子们的音乐听觉感受力、音乐控制力、音乐情感、音乐记忆和想象力才得到锻炼和发展,良好的素质转化为创造能力,而且可以让他们自由自在的想象创造。想象力是创造的源泉和前提,我们应让孩子乘着歌声的翅膀,在想象的空间自由翱翔。
六、结束语
音乐是一门艺术,也是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在学前教育中应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科整合这一特点,利用音乐教学启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儿童在欣赏音乐作品时,能看到“画外之景”,在音乐鉴赏教学中,也要注意与其他学科的配合,从孩子们自身条件出发,引发创造性思维,进一步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综合能力。作为幼儿园音乐教师,应充分利用音乐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音乐的艺术形象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活泼健康、乐观向上的的情绪,促进智能、情感和意向和谐发展,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需要,更是实施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时敏,于惠敏.音乐活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中国学校卫生[J].2000,21(4):293.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3]陈鹤琴.音乐在儿童生活中的重要性.陈鹤琴教育文集(下卷).
关键词:离异家庭 心理健康 亲情 教育
离异家庭是指父母婚姻破裂从而导致解体的家庭。离异家庭这一社会问题带来的不良后果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主要方面便是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不管大人们由于何种原因选择了离婚,从夫妻感情破裂到离婚甚至再婚之后的整个过程都会对孩子的心灵带来痛苦和折磨。离异家庭的孩子生活在一个残缺不全的单亲家庭中,享受不到正常孩子所能享受的完整家庭的父母之爱,他们的身心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所以,对离异家庭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如何针对离异家庭孩子的特点进行有效的教育,是摆在父母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离异家庭儿童不健康的心理表现及其分析
离异家庭的孩子或因享受不到充分的家庭温暖,或因社会的某种偏见,或因其家庭的经济原因以及其他因素,往往会表现出一些不健康的心理现象及行为特征。
1.忧郁类。当父母双方各自陷入复杂的感情纠葛和法律纠纷中时,他们把主要精力和时间用于考虑自己的事情,对孩子的关注与体贴大大减少,这时的儿童会觉得自己是个已被父母遗忘的多余的人,感到不安全,整天处于自己的世界,少言寡语,胆小怕事。在这样的家庭里成长的孩子情绪忧伤,抑郁、沮丧、悲观、苦闷,没有活力,缺乏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
2.多疑类。离异家庭的孩子由于缺乏心理准备,对温暖家庭的突然解体,对父亲或母亲的断然离去感到困惑、怅然若失,难以接受。由于父母之间的互相猜疑、指责,使孩子对任何事情都持怀疑态度,甚至敌视父母,迁怒别人,形成逆反心理,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喜怒无常,毫无理由地拒绝别人的要求,谁的话也不愿听,对任何人都持仇恨、冷酷的态度。
3.霸道类。在父母离异后,有的家长为了弥补孩子失去的父爱或母爱,在经济上对小孩百依百顺,有求必应。有的孩子由祖辈养育,他们缺乏监管、教育能力,对孩子过分溺爱,其结果常常导致孩子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变成自私、专横和任性的“小霸王”,缺乏同情心和责任感,不懂得尊重他人。
4.散漫类。由于父母离异,双方相互推卸,结果谁也不管子女。或对孩子漠不关心,放任自流;或部分家长忙于生计,早出晚归,对孩子的学习动态、思想变化一无所知,致使孩子行为散漫、自控能力差。
针对离异家庭孩子的以上特点,父母必须从孩子的健康成长出发,对孩子倍加关心,并采取有效方法,帮助他们早日走出困境。
二、离异父母应以亲情培育孩子的健康心理
1.用积极健康的心态去影响孩子。离异后的父母要正视现实,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流露自己的不良情绪,千方百计和孩子共同去重建新的家庭生活,营造和谐宽松的家庭气氛,并设法抚平家庭离异对自己和孩子带来的心理创伤。家长不要在孩子面前讲前配偶的坏话,更不要把孩子作为传递敌对信息的工具。只有用积极健康的心态去影响孩子,才能使其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去适应父母离异后的家庭生活及未来社会。
2.尊重孩子,关注孩子的心理感受。正确对待离异后孩子的归属问题,不管什么时候,孩子都属于父母双方,双方都有责任和义务教育孩子,不要让孩子卷入夫妻之间的矛盾,不要逼迫孩子在父母之中周旋、选择,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谈及大人之间的恩怨,更不能当着孩子的面吵架,给孩子一个宁静的空间,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非常有利。家长重新投入爱情的时候,也不能忽略孩子的感受,要知道他在作为你们的孩子,同时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会有自己的感受和生活。所以,家长要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关注其心理感受,这对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健全人格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3.倾听孩子的心声,送去亲情的温暖。这是避免孩子出现行为问题的有效方法。尽管父母已经不在一起生活了,不管哪一方带孩子,都应该让孩子与另一方有接触与交流的机会和时间,要让孩子感到父母给予他们的关怀和爱是丝毫没有减弱的,经常感受到亲情的温暖。父母要注意聆听孩子的倾诉,抽出时间和孩子面对面地交谈,要专心认真地听孩子说话。这样,才能了解孩子的真实情况,也才能针对问题给孩子以实际的帮助。
4.发挥亲戚资源,注意性别角色教育。在孩子心理成长过程中,性别角色的学习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没有父亲的男孩或母亲的女孩,在性别角色的学习中缺乏最直接的模仿榜样。所以,单亲家长应注意调动亲戚、朋友中的性别资源,给孩子适宜的影响,让其性别角色得到充分的表现和发展,培养健康高尚的人格,以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
5.加强与幼儿园或学校的联系,补偿孩子失去的爱。教师和家长要给孩子充分的,使孩子心灵上的创伤得以愈合,还应意识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爱好,鼓励他们多参加一些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或社会实践活动,这对疏导缓解孩子的心理压力是大有好处的。
关键词:中小学校长;工作压力;社会支持;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好: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11-110-03
中小学校长作为学校的核心人物和特殊的教师群体,不但承担着教育教学工作,同时还担负着学校管理工作,面临着较高的社会期望和职业压力。研究表明,中小学校长具有较高的工作压力,但其身心健康状况良好,高于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这与中小学校长的人格特征、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和成就动机等因素有一定关系。社会支持作为个体从社会中所获得的来自他人的各种支持,可以帮助个体应对生活中的问题和危机。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个体所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心理障碍的症状就越少。大量研究表明,社会支持与身心健康存在显著正相关。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
以贵州省某地区中小学校长培训班的培训学员为研究对象,利用培训学员上课时间,采取整群取样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80份,回收有效问卷160份。其中男性校长156人,女性校长4人;正校长86人,副校长74人;专科学历122人,本科学历36人,2人学历不详;小学校长110人,初中校长42人,完中(初中和高中)校长7人;1人不详;乡镇和农村学校校长152人,城市学校校长8人;35岁以下校长96人,36 45岁校长54人,46岁以上校长10人。
2.工具
(1)中小学校长工作压力问卷。共9个条目,分别反映校长的总体压力及考试升学、工作负荷、社会监督、人际关系、主管领导、问题学生、生涯发展和社会地位等多方面的工作压力。采用5级计分(没有压力、有点压力、中等压力、较大压力和压力很大,分别记1-5分),分数越高表明压力越大。本研究中问卷内部一致性为0.87。
(2)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共10个条目,包括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等三个维度,分别反映被试主观感受到支持、实际得到的支持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以总分反映被试社会支持的总体状况。本研究中问卷内部一致性为0.61。
(3)自测健康评定量表。由于总量表条目过多,因而选取该量表白测心理健康子量表正向情绪和心理症状与负性情绪2个维度,共12个条目。其中正向情绪正向评分.心理症状与负性情绪反向评分,每个条目从0到10共11级计分。分数越高表明心理健康水平越好。本研究中问卷内部一致性为0.80。
(4)调查同时获取被试的人口统计学变量,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学历、职务、学校性质和学校所在地等被试一般情况。
3.统计方法
数据运用SPSS11.5软件进行录入,进行相关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
二、结果
1.中小学校长工作压力和心理健康的整体状况
中小学校长总体工作压力平均分为3.14±0.96(理论范围1 5分),在考试升学、工作负荷、社会监督、人际关系、主管领导、问题学生、生涯发展和社会地位等方面,考试升学的压力最大,平均分为3.03±1.00,人际关系的压力最小,平均分为1.99±0.89,排在压力前3位的分别是考试升学、问题学生和工作负荷压力。由于工作压力各方面得分在中间值3分左右,因此,从结果来看,中小学校长工作压力处于中等水平。中小学校长心理健康平均分为84.29±14.28(理论范围0-120分),从结果来看,中小学校长的心理健康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2.中小学校长总体工作压力和心理健康状况的人口统计学变量分析
对中小学校长的总体工作压力和心理健康水平进行的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中小学校长在总体工作压力和心理健康水平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学历方面,本科学历中小学校长的总体工作压力显著高于专科学历中小学校长的总体工作压力(P0.05)。在学校性质方面,由于完中校长人数较少,故将完中校长并人中学校长类别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中学校长的总体工作压力显著高于小学校长的总体工作压力(P0.05)。对不同年龄阶段中小学校长的总体工作压力和心理健康水平进行的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年龄阶段中小学校长的总体工作压力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心理健康方面,36-45岁校长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35岁以下和46岁以上校长(P
3.中小学校长工作压力、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对中小学校长工作压力、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所作的相关分析发现,总体工作压力、考试升学压力、工作负荷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生涯发展压力与心理健康水平具有显著性负相关(P
4.中小学校长工作压力、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
以中小学校长工作压力各方面、社会支持各维度为自变量,以中小学校长心理健康水平为因变量进行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只有生涯发展压力、总体工作压力和主观支持进入回归方程,可以预测中小学校长的心理健康水平。具体结果见表3。
5.中小学校长社会支持在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间的调节作用分析
根据温忠麟等人的观点,我们利用分层回归分析方法检验了社会支持在工作压力和心理健康之间的调节作用。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将总体工作压力、社会支持总分和心理健康第三个变量的总分标准化。(2)生成乘积项“工作压力×社会支持”。(3)将心理健康总分作为因变量进行分层回归分析。在第一步引入主效应项,第二步引入乘积项,通过新增解释量(R2)或乘积项的回归系数是否显著来判断主观支持的调节效应是否显著。从表4看,社会支持的调节效应显著(RX2的变化为0.04,社会支持×工作压力乘积项Bela=0.16.P=0.04)。结果表明,社会支持在工作压力和心理健康的关系中存在调节作用。
三、讨论
本研究以贵州省中小学校长为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方法,
对中小学校长工作压力、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中小学校长总体工作压力处于中等水平,心理健康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这与廖传景等人的研究结论比较一致。这种结果应该与中小学校长自身心理素质较好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小学校长在多年的个人奋斗中培养了良好的性格,同时也善于利用来自于社会、家庭和同事的社会支持调整自己的工作压力,间接地提升了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在工作压力的具体方面,本研究考察了中小学校长在考试升学、工作负荷、社会监督、人际关系、主管领导、问题学生、生涯发展和社会地位等八个方面的压力情况。结果显示,考试升学的压力最大,而人际关系的压力最小。在我国,社会评价学校、校长和教师工作成绩的最主要标准就是学生的升学和考试成绩,很多教育主管部门也将学生考试升学的成绩和校长的任命、晋级直接挂钩,考试和升学成绩直接影响到校长的生存发展,关系到其荣誉和地位。同时,人际关系的压力最小也反映出,在我国西部地区中小学校人际关系的氛围比较和谐。此外,从本次工作压力的调查结果来看,地处西部地区的贵州省中小学校长工作压力水平普遍低于地处中东部地区的湖北省中小学校长的工作压力水平,这一结果反映出不同地域的中小学校长的工作压力存在一定差异。
本研究发现,中小学校长总体工作压力、考试升学压力、工作负荷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生涯发展压力与心理健康水平具有显著性负相关,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与心理健康水平具有显著性正相关。也就是说工作压力越大,个体心理健康水平越低;社会支持水平越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也越高。回归分析结果也表明,中小学校长总体工作压力和主观支持可以预测中小学校长的心理健康水平,验证了以上结论。心理学一般认为,适度的工作压力可以提高工作绩效,过高的工作压力会使人焦虑、紧张,产生生理和心理的失调反应,导致产生心理疾病。而社会支持作为一种支持性资源,可以帮助个体应对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与危机,提高个体身心健康水平。个体主观感受到的社会支持尤为重要。因为虽然感受到的支持并不是客观现实,但是“被感知到的现实却是心理的现实,而正是心理的现实作为实际的(中介)的变量影响人的行为和发展”。本研究结果验证了此观点。
社会支持对身心健康的影响模式目前主要有四种。缓冲效应模型认为,良好的社会支持可以调节和缓冲压力事件对个体的消极影响;中介效应模型认为,社会支持是介于压力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媒介;主效应模型认为,社会支持独立于压力之外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具有普遍的增益作用;动态效应模型则统合了主效应模型和缓冲效应模型。本研究通过分层回归分析检验了社会支持在工作压力和心理健康之间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社会支持在中小学校长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健康之间起调节作用,这一结果与邓远平和罗晓对中小学教师的研究结论比较一致。也就是说,当面临相同工作压力时,高社会支持的校长能够获得更多的信息、物质和精神支持,从而避免负性情绪和心理问题的产生;低社会支持的校长孤立无助,负面情绪难以宣泄和释放,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障碍和问题。因此,提高中小学校长的社会支持系统,可以有效地降低工作压力对他们身心健康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6][11]汪颖.湖北省中小学校长工作压力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马雪玉,王景芝.中小学校长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10,(5):581-582
[3]汪小琴,任春亮.中学校长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的调查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6):564
[4]闻吾森,等.社会支持、心理控制感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4):258-260
[5][13]王雁飞.社会支持与身心健康关系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4,27(5):1175-1177
[7][12]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S):127-131
[8]许军.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s):35-45
[9]温忠麟,侯杰泰,张雷.调节效应与中介效应的比较和应用[J].心理学报,2005,37(2):268-274
关键词:高职学生 就业压力 心理健康 调查 建议
随着高职院校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职毕业生人数不断攀高,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明显,并伴随着一定的心理问题。笔者对本院即将毕业的学生进行调查,取得了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问卷的设计与运用
(一)学生就业心理问卷
依据学生就业工作中学生的问题,自编了学生就业心理问卷。基本情况有专业班级、性别、家庭生活区域三个方面。具体问题有28个问题,既有多项选择题,又有单项选择题。涵盖求职信心、专业满意度、就业意愿、专业对口期待、职业价值选择标准、薪酬待遇期待、个人素质自评、就业形势判断、就业途径、压力总体感受多方面就业心理。
(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问卷
采用SCL-90 ( the Self-Report Symptom Inventory, Symptom Check-List 90 )临床症状自评量表。该量表由上海铁道医学院吴文源引进修订。是国内目前使用较普遍的心理健康自评量表,该量表真实性高,涉及内容广,能比较准确反映患者的病情及其严重程度,适用于患者也适用一般健康人。该量表有90个问题项目,每一个项目均采用五级评分制,由被调查者自评。90个项目中包含10个因子:强迫症状、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忧郁、恐怖、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其他(睡眠及饮食状况等)。通过对总分和各个因子的分析,可以判断大学生的健康状况,并由此提出具体的心理指导。
二、调查的对象
本研究在我院选取了国际物流、英语口译、外贸业务、少儿师资、涉外文秘、国际贸易等6个专业方向的312名即将毕业的学生进行调查。回收调查问卷308份,其中有效问卷298份,符合调查要求。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就业压力状况调查
1.专业满意度
专业满意度采用五级评分制自评。很满意的学生占8.1%,满意的学生占33.2%,一般满意的占52.3%,不太满意的占4.4%,很不满意的仅占2%。学生的专业认可度较高,93.6%的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满意,仅有少数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不满意。
2.毕业生求职信心
毕业生求职信心采用五级评分制自评。相当有信心的毕业生占占9.1%,有信心的毕业生占42.9%,一般有信心的占38.1%,很少有信心的占3.5%,根本没有信心很迷茫的占6.4%%。说明通过几年的学习,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就业信心。
3.就业压力感受强度
就业压力感受强度采用五级评分制自评。一点压力也没有的学生占2.7%,基本没压力的占7.1%、一般的占37.7%,、压力较大的占41.8%、压力很大的占10.8%。从上述调查中发现学生压力感较强。
(二)就业压力的人口学特征
1.求职信心
运用T检验和非参数检验,调查发现不同专业班级、不同性别、不同家庭生活地域学生的求职信心差异性不显著。
2.就业压力总体感受
运用T检验和非参数检验,调查发现不同专业班级、不同性别、不同家庭生活地域学生的就业压力总体感受差异性不显著。
(三)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1.总的健康情况
从总症状指数(总均分)来看,完整填写健康量表的人共有298人,有54人自我感觉介于2―5分的范围,占总数的18.1%,说明有18.1%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中有1.7%的学生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
2.心理健康状况与国内常模的比较
从心理健康的总分和因子来看,总分和各因子的均分都超过国内常模,而且差异十分显著(P
3.心理健康状况的人口学特征
运用T检验和非参数检验,均发现不同专业班级、不同性别、不同家庭生活地域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存在显著差异。同时也发现不同专业班级、不同性别、不同家庭生活地域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10个因子间也不存在显著差异。
(四)就业压力感受与心理健康关系
1.就业压力感受与心里健康之g有显著地相关
从上述检验结果显示,学生的压力感受与心理健康总分pearson相关系数为.219,不相关的假设成立时的统计量相伴概率近似于0,“**”表示在0.01水平上,相关系数有显著意义,说明学生的就业压力感受和心理健康之间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就业压力感受越高,心理越不健康。
2.专业满意度与心理健康之间不相关
将专业满意度和心理健康进行相关度检验,结果显示学生的专业满意度与心理健康总分pearson相关系数为0.084,不相关的假设成立时的统计量相伴概率为0.146,说明学生的专业满意度和心理健康之间不相关。
一、加强自身修养是前提
班主任是一个特殊的岗位,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这就要求班主任要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第一,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要有积极、乐观向上生活态度;第二,要努力形成温文尔雅、言行一致的形象,为健全学生良好的人格起好榜样作用;第三,要学习先进的教育艺术,不再以分数、升学率论成败,要学会掌控自己的情绪,不断积累班级管理经验,要跟学生交朋友,平等对待他们,即使他们犯错,也要多给他们机会,多启发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能改正。
二、全面了解学生是基础
班主任要想对学生进行有效地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对学生进行全面、深入地了解。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班主任要了解班情,对班级学生的思想倾向、家庭状况等应做到心中有数;二是要了解学生个体,主要包括他们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成长经历等。这些都是我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突破口和出发点,是班主任因材施教的主要依据。
班主任常用的了解手段和途径有:如研究学生的档案材料、书面材料(作文、日记、艺术作品等),还可通过日常观察、个别谈话或咨询、活动组织、调查访问、QQ、周记、信箱等途径获得。
三、和谐环境是重要保障
学生心理素质的培育,行为习惯的形成都会受到他们长期生活和学习环境的熏陶和影响。因此,班主任老师要精心构建适合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班级环境。
1. 良好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因此,我们首先应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就要求我们摒弃传统的师道观,从尊重学生出发,将学生当成自己平等的朋友,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和处境去感受学生的心态,了解他们的心声。让学生从心理上、感情上接纳自己,这样才能使学生对你产生信任,愿意和你沟通、交心,才能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2. 健康的班级氛围
集体中健康的舆论能扶正压邪,鼓舞人心,我们首先应建立一个良好的班风,使之形成一个健康的舆论。让学生在班级中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角色地位,让他们处处都能感到温暖并处于一个愉悦的心境中。在这种宽松友善的个性发展空间中,学生定能逐渐形成健康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也能有效地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班主任可从环境的布置(教室卫生、立志标语等)、和谐的同学关系等方面去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
3. 民主的课堂环境
民主的课堂环境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因此,教师应努力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努力构建一个和谐、宽松、平等、民主的课堂环境。教师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的特点,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并创造机会,适当降低难度,让更多的学生分享更多的成功喜悦。
四、主题班会是主要途径
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和不同时期发展变化的特点,应定期举办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主题班会或团体辅导活动,不失时机地组织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讨论、游戏等多种形式开展活动,比如“天生我才必有用(自信心训练)”“笑傲挫折(抗压、抗挫折训练)”“运筹帷幄”(高考前心理调适)等主题班会。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得到启迪,消除困惑。从而激发他们自我教育的强烈愿望,逐渐掌握维护心理健康的“金钥匙”,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
五、心理训练是重要保证
班主任可指导设计一定的活动情境,针对一个心理问题,采用调查、访问、换位思考、周记等不同形式让学生自觉打开内心世界,自己调整自己,自己教育自己:比如情感等隐私方面,困扰着不少同学,我班上就有一个女生暗恋本班一位男生而不能自拔,她在周记中跟我透露后,我坚持每周给她写跟踪周记,不断启发她、引导她,告诉她应该先立业后成家的道理,最后该生终于平稳地渡过了那个悸动的阶段。
六、家校联手是重要补充
要使一个孩子健康成长,成为有用之才,必须重视家庭教育。然而现实中有一部分家长不懂教育艺术,违背学生成长规律,动辄对他们呵斥,甚至打骂。对那些承受着升学、就业等重重压力的毕业班学生,危害很大。因此班主任要经常利用家长会或家访等机会,和家长沟通,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有利于其心理健康发展的家庭环境。家长以健康的心态对待孩子、教育孩子,言传身教,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积极配合,最终达到中学生心理素质全面提高的目的。
七、加强心理咨询与个别谈话
关键词:语文教学;健康人格;心理品质
语文学科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应该是最紧密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修订版)》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悟性、灵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审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对初中语文学科教学积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学生的心理品质不仅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而且也影响着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语文教学的目标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语言素质,使其言能明志,笔能成文,具有较强的语言感知能力、听辨能力和表达能力。良好的心理是优化教学效果的中介,如果学生的心理品质差,虽然掌握一定的知识也难以转化成为能力,在实际语言交际时,纵然有倒背如流的“满腹经纶”,而临场紧张慌乱,畏惧怯场,亦则词不达意,语无伦次,表达不出自己的思想。没有敏锐的思维,便难以产生随机应变的语言。即便是在应试时亦如此,若学生在考场上卸不下家长、老师、社会等造成的心理重荷,为考分担心,不能保持心理稳定,平时熟记的知识无有踪影,即使绞尽脑汁,搜肠刮肚,大脑仍是一片空白,也不会考出十分理想的成绩。可见,较差的心理品质是知识向能力转化的障碍。
在此背景下,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应担当起时代的责任,积极响应《纲要》的号召,在教学中多渠道、有效地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培育学生健康的人格和积极的心理品质。
一、挖掘教材资源,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积极的心理品质
初中语文阅读教材是初中语文教学大纲的具体化,是语文教师组织教学的主要依据,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初中语文阅读教材涵盖的内容广泛,既有语言文字训练的内容,也有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将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内容从众多的教育内容中提取出来,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师对语文教材的理解,进一步提高教师对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积极心理品质的认识。
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景物,曾经引起古代文人的无限情思,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美篇章油然而生。自然山水为题材的优秀篇章,与自然融为一体是这些文人学士的共同追求,他们用心灵观察体会自然万物的美,山水本是无情物,因他们融入了自己的细腻情思,山水便有了性情,自然便有了生命,人与自然可以亲切地交流、对话。通过阅读教学,激发了学生的灵性,陶冶了情操,丰富了文化积累,培养了学生健康的人格、积极的心理品质。
二、在语文活动课、作文课中,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积极的心理品质
以综合实践活动课和作文日记教学为载体,开展朗诵,演讲,辩论,答记者问,即席采访,扮演“小老师”等活动,并把竞争机制引入活动,凸现他们的自我意识,诱发他们的心理潜能。在活动中,让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尊心、上进心、自信心和耐挫力。
在作文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把作文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鼓励学生大胆地倾诉自己的感受,拿起手中的笔,在作文日记中倾诉烦恼、痛苦,自己开导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己鼓励自己,自己战胜自己,增强自己的独立自主意识和抵抗挫折的能力。同时教师也能通过学生的作文,及时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心理问题。久而久之,学生的心灵就能得到净化,同情心、爱心得到培养,正义感、道德观得到确立,慢慢地学会该怎样去领悟生活。
作文日记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地倾诉自己的感受,拿起手中的笔,在作文日记中倾诉烦恼、痛苦,自己开导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己鼓励自己,自己战胜自己,增强自己的独立自主意识和抵抗挫折的能力。同时教师也能通过学生的作文,及时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心理问题。在作文日记的评语上,教师不光从作文的技能技巧入手,更给出人性化的评点,与学生进行心灵的对话、交流,在提高作文能力的同时完善学生的人格。
三、优化学法指导,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积极的心理品质
语文学法指导是指教师通过一定的途径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传授、诱导、诊治,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灵活运用于学习之中,逐步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语文学法指导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它的内容不仅仅是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而且还包括指导学生掌握对所有影响学习的因素进行有效调控的方法。特别是心理调节方法,它对学法指导有着特殊的意义,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是因为心理因素(非智力因素)对学习起着启动、维持、强化作用,是影响学习的动力部分。
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此本课题组做了大量尝试,通过协作学习、互动学习、反思性学习、自学、开放式学习等方式的实践,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四、在名著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积极的心理品质 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阅读名著,如同与大师共携手,可以增长见识,启迪智慧,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新课标》对中小学生名著阅读有了明确的要求:“九年课外阅读的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对七到九年级学生,要求更为明确:“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丰富的情感内涵,是名著的最大特点。作家在文学作品中投入了深沉炽热的情感,文学故事中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最普遍的情感,那至死不渝的忠贞,热情似火的浪漫,纯洁无瑕的童真,舐犊情深的母爱,山盟海誓的爱情,使读者的心灵受到震动,受到洗礼,受到启迪,从而激发出内在的激情,增强对世界、对人生对情感的感受力。而这种感受力,正是一个人发现美、创造美的基本能力。通过名著阅读教学,让学生感悟名著的思想精神魅力,丰富学生的思想和审美品位。文学名著凝聚了作家对人生、对社会、对时代的严肃思考或者独特看法,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自然而然地会受到影响,他们能够在感受情节,人物魅力的过程中,在产生疑问的过程中,在基于自己自下而上背景的审美感受中,接触并领会到作品中思想的光芒,在潜移默化中丰富对世界的认识,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积极心理品质。
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工作日益紧张和繁忙,社会竞争加剧,使人们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物质利益至上以及激烈的竞争带来了精神危机。这使一些教师产生心理冲突和压抑感,而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不适当的教育行为,对学生心理产生不良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不仅是教师促进自身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内在需要,而且是教师职业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心身健康的学生的客观要求。
一个好的教师需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教学技能外,更重要的是要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状态。教师面对的一般都是成长中的学生,他们幼稚、没有多少辨别能力、或处于成熟与不成熟之间缺乏足够的识别能力。对外界的干扰、压力和不良刺激缺少抵抗能力。如果说父母的心理健康影响的是一、二个孩子的生活,那么,教师的心理健康影响的学生面可能就是成百上千。因此:青少年学生最容易受到外界影响,也是最容易受伤害的人群,对他们的细心呵护和积极关怀是家长和全社会的职责,其中教师在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有些资料表明:“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格奠定和发展的关键期”,对其一生的成长至关重要。教师具有示范性和影响力,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积极关注、热情鼓励、消极暗示、负面指责,对于学生的影响是绝不可低估的。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重要人物,是学习的榜样,对学生最能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这种神奇的力量源于教师的言行,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动力,青少年是最需要信任、鼓励和支持的。对成长中的青少年来说,教师的人格和心理健康,比教师的专业学科知识和教学方法更为重要。教师不仅是在对学生传授知识,更是在造人。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
心理健康水平不高或不健康的教师就容易发生心情烦躁、发怒、缺乏兴趣、情绪压抑、不耐烦、丧失幽默感、神经过敏,还容易引起疲劳和多种身心疾病。国内媒体报道的个别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之类的事件。其中不排除有教师心理健康的原因。某些教师个性有缺陷,脾气暴躁,情绪容易失控,表达情绪的方式欠妥当,就容易把不良情绪发泄到学生身上。
从一些资料上了解到:一些教师采取违背心理健康要求的做法,从心理角度对学生处罚,有一些虽然不是教师有意识地想惩罚学生,但客观上产生了这样的效果:比如轻视学生的感情、办事不公平,当学生有了过失时批评过重、未做调查就轻易地下结论,以致学生觉得十分委屈,情感受到伤害。反过来也有的学生由于得到了教师的理解、鼓励、安慰、信任、支持、或者是妥善的处理而克服了困难走出了误区。我们了解到有的学生至今还记得当年老师说过的一句话、一件事给他们的深刻影响和人生意义。他们衷心地感谢这些教师。
有害学生心身健康的行为是违背教师职业道德的,也是教师心理健康意识不足甚至是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反映。职业道德要求是一种规范性制约,只有在了解学生心理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地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并在教育中积极地挖掘教育思想,在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遇到困难时,才能主动关心帮助引导他们。只有当教师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对成长中的青少年所具有的重要性以及重视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时,师生关系才能获得新的发展,对学生的影响才能更积极、更有效。总之,社会各界应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一名教师只有具备优良的心理品质、正确的自我意识,才能正确理解自己的责任,认同自己的职业角色,珍惜自己的职业身份,积极及时地对自己进行心理调适,才能敬业、爱业、乐业;才能自觉抵制社会上的各种诱惑和消极影响,在教师的岗位上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才有可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并促进学生的全面的、未来的、终身的富、有个性特点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