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认识

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认识

时间:2023-11-27 10:24:4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认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认识

第1篇

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理念是以传统的或现实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基础,以生成的或理想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指向,以学生发展与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健康问题为课程建构线索的课程观念。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超越性”内涵的理解可以从以下三个具体方面着手:

第一,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传统的或现实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基础。传统的或现实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置往往是建立在广大学生一般的心理发展的需求上,而且这种课程的安排具有长期的稳定性。课程体系遵循大众化、常识化、主知性等设计原则,这种课程建设是适应于学生普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的。现实的、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固然考虑到课程对于学生心理发展需要的现实适应性,也体察到学生在一般意义上的心理健康问题,并试图给予知识性的指导或理论上的建议。但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内在建构要求来看,这种现实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尚需要自我运行的动力机制;而从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发展性看,现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学生心理成长需要的适应是暂时的,尚需要变革。随着社会的各种变化和改革,尤其是相对主义价值观的时代冲击,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向学生的社会化教育提出挑战,所以,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该具有对诸多变化的预警灵敏度,需要做出适应性的课程调整与改革,但这种改良必须建立在对现实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理解和分析基础上,是对传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理性僭越,而非盲目的、跨越现实的改良。现实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科学合理地超越源于课程体系建构者对现实课程内涵及外延的切实分析与评估,这将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超越性”的改革提供敦实的现实土壤。

第二,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生成的或理想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指向。生成的或理想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将课程内容建立在现实条件的基础上,并且以期待中的教学目标为着眼点,反映的是整个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物质价值取向,通过这种价值取向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整全性建构。不仅如此,生成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还是当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随着新的社会需要与要求的生成,已有的或是既成体系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不适应性,针对这种不适应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课程设计者将依据理想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所持有的超越性特征对当下课程视域中的结构和体系进行改良或改革,以此达成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日益发展和变化的社会特征和学生心理特征的再适应。我们以为,理想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首先在课程目标上是健全可行的,这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现实性超越提供了条件;其次,在课程内容与实施等方面是设计完好,没有纰漏的,诸如要做到课程内容的理论性结合实践性、课程实施的规范性结合灵活性、课程评价的过程性结合终极性、课程体系的稳定性结合发展性等等,都为心理健康教育生成性课程内容提供了保障机制。如果说现实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更多地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适应性模式,那么,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追求的将是一种可预见、可建构的发展性模式。可预见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较为广阔的视野,同时也为学生对现实心理状况的超越提供了发展的条件。

第三,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为课程生成线索。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更多是一种固定化的模式,超越性课程则要打破这种固定,引入更多的变化、创设和动态机制,这就需要建构一种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为课程生成线索的并且要符合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精神内涵的课程模式。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变化,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政治往来乃至经济合作都无不向既成传统价值观提出挑战,在这种挑战的影响下,我们的广大教育主体或是主动适应或是被动承受,无论哪一种面对方式,都在要求教育做出可能性的调整;学科在整合,知识在革新,信息化时代使得知识的更新速度日益加快,更新时间逐步缩短,在各种知识信息的冲击下,教育主体们依然要理性发问的是:我能否适应这种多元的知识要求?我能否拥有一套有助于自己适应社会、寻找梦想的知识结构?这样问题的顺利回答需要教育做出这样或是那样的努力,而这种努力的实效在于主动、自觉和反思;教育在思考,当新的价值观或是发展理念以不同方式冲击学生的心灵世界,特别是当新的价值观与学生或老师长期形成的固有价值观念发生冲突时,面对社会文化的主流导向与传统的文化观不一致时,广大学生们在成过程中就会表现出一种对周围环境的各种不适应,而这种不适应进一步表现为各种心理困惑、问题乃至疾病,而这些实际的问题现状构成了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生成线索,并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突出了时效性、可持续性和可诠释性。

总之,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既巩固了现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规范化、制度化的实施过程,同时又拓展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外延,保障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实效性。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更倾向于一种静态的课程模式,实施和评价过程也缺乏必要的动态监督,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课程建设方面呈现出了死板、僵硬的缺点,也暴露出不适应变化,不善于应对危机干预的局限性。而比较传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形成了以预见性、建构性、体认性、自反性等为贯穿特征的课程特点,这些特点为我们理解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超越性提供了进一步的理论线索。

二、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征

(一)预见性

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可预见性。可预见性课程特征是基于课程建构的主动而非被动、动态而非静止、可持续而非一蹴而就的建构特征而自然发生的。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可预见性具有两方面基本含义:一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自我建设与完善过程中对整个周围环境的信息洞察与变化洞悉。例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时刻关注社会宏观的变迁、时展的脉络,这里包括中西方在文化、价值观等方面的相互碰撞,这种宏观的社会背景正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所依据的现实土壤。而教育者对这些变化的感知和判断将有助于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做出可能性的预见,进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二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课程设计中对学生个体心理的动态追踪和发展性判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变化是我们实现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基本线索,而学生作为成长的个体,在不同阶段、不同方面、针对不同环境和不同的人,往往会或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反映,这种反映可能是适应性的,也可能是不适应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做到的就是将学生可能会做出不适应反映的问题纳入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中,有的放矢进行心理辅导与训练。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预见性特征的维护和发展关键在于课程的开发与建设者,换句话说,预见性课程特征是否有效,取决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发和建设人员是否具有灵活的对已有课程的发展性预测,是否能够把握外在变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冲击程度,是否能顺理成章地将理想化的课程模式有机转变为对现有课程模式的超越和再适应,等等。

预见性是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最基本的特征,既突出了教育主体的能动性,同时彰显的是教育工作的创造性。

(二)建构性

“建构性”一词折射出的价值指向在于作为个体的人在新知识面前,依据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做出的一种建设性的理解,这种理解往往是带有主体性特征的,也符合主体性的需求。事实上,建构性的课程特征是后现代主义社会特征的产物,与“相对”“多元”等时代特征相辅相成。在这里,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可建构性特征主要是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断自我完善、自我变革的发展过程及其以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为基点的课程生成态势。课程建构的主体是课程的开发者和设计者,课程建构的客体则是广泛的学生成长中的生成性问题。建构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一方面需要对纷繁复杂的心理现象,尤其是对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环境信息做出辨析和净化的处理;另一方面,就心理健康问题的生成来看,学校有必要对社会视域中的、学校视野下的、教师和学生心中的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理解进行筛选和过滤,在共性及个性化的问题中达成认识的一致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超越性指向的实现,要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已有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基础上,梳理出符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未来走向的课程脉络,并且要重点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过程性监控体系,寻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适应与超越的现实最优平衡点。建构性课程特征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持续发展提供了生命的动力,也为学校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立了形成性的评价机制。事实上,在某种意义上,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超越性特征正是建立在心理健康教育对象的复杂性基础上,这种复杂性向传统的基于静止的课程模式提出了挑战,进而为这种建构性的超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建构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强调教师和学生的个体心理经验,对教育主体的个体价值观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超越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建立在对受教育者既成价值观理解的基础上予以引导和帮助的。

建构性是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特征,它所反映的正是心理健康教育中人的自觉与自主的规定性,也促进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后现代教学适应。

(三)体认性

体认性是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第三个主要特征,这种特征不仅反映了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又一重要理念精神,更揭示了当下中国心理学研究与思考的方法论特色。中国本土的文化传统倡导天人合一或心道一体,强调不要在人之外或心之外寻求客观存在,而应在人本身,人本心中寻求真正的道。人是通过心灵自觉或意识自觉的方式,直接体验并直接构筑了自身的心理[3]。因此,人是可以通过自己的认知来感知对象,认识世界的。人的心理生活就是人自己创造生成的一个整体,心理行为的不同方面、层面和侧面都被整合到这个整体之中。对人的心理生活来说,体认是一种综合性和理解性的认知。对于人的心理生活来说,这种基于体认的思考才是一种真实的、创造性的认知[3]。而在我们看来,体认不仅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一种方式或方法,更是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内涵特点,主要是因为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追求理想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的过程中,与现实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所提供的心理教育资源展开了力量的博弈,渴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功能的拓展与当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育功能的有限性之间产生了暂时的矛盾和冲突,这一冲突的解决要借助于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预见与建构性特质,这种预见不是凭空产生,新的课程的生成也同样是建立在已有的学生心理状态和心理感受之上的。因此,即使是针对预测的、未知的、可能性的未来情境,学生和教师仍然能够体悟到其已有情感之上的情感、已有态度之上的态度。可供体认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当是一种充分尊重学生心理发展的非理性特征、顾全理性教育方式和感性教育方式的兼容以及对课程实施所进行的定性评价。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有效性应当以学生切实的内在体验的积极性为衡量指标,并且以此作为学生心理成长的新的起点。概括说来,体认性特征的全部内涵在于:以学生的心理感觉和内在生命体验为课程设计的出发点,以学生的心理变化和需要作为课程预见和生成的参考点,以学生内心的情感体悟和心理进步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超越性目标实现的重要衡量点。

体认性特征要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真正走进受教育者的心灵世界,用身体去行动,用头脑去证明,用情感去体会。

(四)自反性

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自反性特征主要是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不断建构与完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反思性和批判性特征,这种反思和批判既有形成性的,又有总结性的,既可以表现为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之初的问题反思、超越,又可以呈现为对超越课程现状后的状态的再反思、再超越。就如同有学者指出的,教育所期待的超越性的人,是能够对现存的生活做出反思和批判的人。教育所期待的反思和批判者不仅是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矛盾和问题的人,更是勇于改变生活、改造世界的人[4]。同理,心理健康教育所期待和追求的超越性课程当是能够对现时课程做出客观评估与理性批判的课程,这样的超越性课程不仅善于反思与批判当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不足,更善于弥补、校正这种缺陷。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完善性不是一蹴而就的简单事情,而是一个基于现实与理想、方法与媒介、条件与资源的需要系统铸就的宏伟事业。对于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实效性的考察,至少要建立在三方面主体的自我反思与评判上:其一,来自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自我反思。反思内容诸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理念的设计是否符合“最近发展区”教育原则;课程建设过程的监督是否做到对变化的控制和调节;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方面是否存在不足,等等。其二,来自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构者的反思。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离不开课程建构者的具体工作。因此,作为课程的建设者或构建者,要时刻对课程建设的固有原则进行理智反思,尤其对于动态的、变化的建构线索做出客观的评估、分析和审视,挑选出那些更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课程内容作为课程建设的主体部分。其三,来自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受益人的反思。这里的受益人主要是指广大学生。学生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最具感受性。因此,其理应形成对心理健康教育自我反思的习惯,对于课程的实施和设计做出理智判断,并将此作为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建构的重要反馈信息源。

第2篇

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实施的现状

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指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第四条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中指出:开展心理健康专题教育。专题教育可利用地方课程或学校课程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我们从《纲要》中可以看出,心理健康教育要进地方课程或者是由学校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但是就笔者所在的区来说,心理课的开设情况并不乐观,真正开课的学校屈指可数。近几年来,笔者所在市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度越来越高,2015年出台了《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通知》,通知中明确指出:从2015年春季学期开始,各中小学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课程计划、列入课表,每两周一课时。

两年间,各校的课程实施仍然不十分乐观,存在以下一些状况:有的学校根本没有按照文件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课没有纳入课程计划,更不要说进课表了;有的学校为了应付检查只是在课表上显示,用其他的课程代替;有的学校把所有的班会课都改成了心理健康教育课,也许班会课上会涉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但毕竟不是所有的班主任都具有专业的心理学背景,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收效甚微;仅有的一两所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校,在遇到考试或其他重要活动时,往往把心理课先冲掉。

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实施受阻的原因

(一)教育政策执行者的原因

在我国,教育政策主要由各级人民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负责执行。政策执行者是政策执行活动的行为主体,在政策执行中发挥主导作用。在本文所涉及的教育政策的执行者更多的是学校的负责人。教育政策执行者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实施的影响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点。

1. 教育政策执行者的认识不足

首先,教育执行者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认识不足,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可有可无的一门课,开设课程会占用学生文化课的时间,认为学生在学校以学习为主,其他都是次要的。学校有个心理咨询室就可以了,心理教师负责把有问题的学生辅导好就行。许多学校的领导认为只要学生不出事,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算完成任务,万事大吉了。其实,这是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足,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教会他们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和技能。其重点是认识自我、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可见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绝不是仅仅解决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由于受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学生有了问题也不敢走进心理咨询室,或者是学生平时课余时间太少,根本没时间去咨询,所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很有必要。据笔者对学生的调查了解,学生都很想上心理课,兴趣很高。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高中,学生的学习压力很大,一次在高考前的半个月,笔者主动联系校领导,要求给高三学生开一次考前心理放松讲座,得到的答复却是否定的。理由一是时间紧张,二是怕开了讲座学生会更紧张。可见,学校领导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认识不足,严重阻碍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

其次,教育执行者对政策的权威性认识不足。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是比较权威的。但是在一级一级执行到地方的时候就失去了权威性和约束力,所谓“天高皇帝远”,而且一直没执行也没有什么严重的后果。所以,看似很权威的文件在真正执行过程中并没有得到权威的保障。那么针对笔者所在的市出台的《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通知》,为什么很多学校还是没有实施呢?究其原因,很多学校的领导者都抱着一拖再拖,能躲就躲的态度,对政策缺乏权威感的认同,认为上面的领导都认识熟悉,到时候真正检查的时候可以靠所谓的 “关系”蒙混过关。所以,虽然2015年春季就颁布了这一政策,真正执行的学校寥寥无几。

2. 教育政策执行者的多重利益矛盾冲突

教育政策执行者具有多重社会身份,既是国家和社会整体利益的代表,又是地区和部门利益的代表。因此,在教育政策执行的过程中社会整体利益、 地区利益、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存在冲突和斗争。 当这些利益相互协调、在方向上彼此一致时,教育政策能够得到良好的执行;但当这些利益之间彼此冲突,难以协调,地区利益、 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又得不到有效控制的时候,教育政策的执行容易出现问题,可能发生扭曲和变形。教育是伟大的事业,因而教育政策执行者具有“公益人”的特点;而按照亚当・斯密:“经济人”的观点,每个人在从事活动时,都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而教育政策执行者某种程度上不可避免地具有“经济人”的自利倾向。当政策的执行过程中涉及多个部门,各个部门之间又存在利益的冲突,观点的不一致时,他们往往会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方面进行贯彻实施,而对不利于自己的政策内容则进行抵制、推诿,或者是提出附加的要求,或干脆放弃执行,因而导致政策的失真。就笔者所在区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实施来说,学校的课程设置应该是由学校的教学校长主管,纳入教学计划,分配具体的课时。课时分配下来,具体在课程表上的体现由教务处安排。但就目前现状来说,心理健康教育被纳入学校德育范畴,属于德育处分管。作为学校的教学校长来说,肯定是希望学校的成绩提高,有高分,高升学率。而心理健康教育并不在高考的范围内,没有衡量的指标,即使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一些成绩,功劳也归德育处。站在德育处的角度来看,是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不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心理课程的开设反而可能会占用心理老师更多的时间,导致不能完成其他德育工作。所以站在“经济人”的角度,开设心理课在各部门和执行者之间存在利益冲突,而执行者们又缺乏宏观的责任意识,导致了政策在实施过程中遭遇阻力。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实施的资源不足

教育政策执行资源主要包括人力、财力、信息和权威资源,是实施教育政策必备的物质基础。

就人力而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首先得有心理教师。据笔者调查,到目前为止,全区通过教育系统招聘的、具有心理学专业背景的专职心理教师不足10人,其他心理教师都是兼职。今年区教育局组织每校一名教师参加免费的心理咨询师培训,这样就保证了每所学校至少有一名受过专业培训的心理教师。当然以后每年都会进行,逐步扩大教师队伍。但就目前情况来看,能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师远远不够。笔者所在学校只有笔者一个人孤军奋战,开课的话只能在其中的某个年级开,而且课时量也比较大。

从财力上说,真正开设好心理课,需要一个标准的团体辅导室。因为心理课不同于其他课程,它更强调在活动中体验。如果在普通的教室上课,会受到很大的限制,效果不好。但是,建团体辅导室、宣泄室等这样的专门教室,对学校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财力支出,这也影响了政策的实施。

另外,信息和权威资源对目前在职的心理教师来说是比较匮乏的。心理教师没有教材,没有参考书,没有教研活动,没有权威系统的资源网站,这一切都让心理课的开设难上加难。

(三)政策执行的监督、评估机制不健全

政策执行的监督、评估是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功能性活动,是政策过程科学化的必然要求,机制的运行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最后的政策效果。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实施的过程中,笔者所在区的监督部门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其一,监督、评估机构权力过小。我区对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监督的部门主要是区教育局德育办,虽然德育办每年都会给各学校下发通知要求要开足开齐心理健康教育课,并会在固定时间检查,但由于其权力过小,对存在的问题并不能起到很好的督改作用。

其二,缺乏监督、评估的环节。监督和评估环节的科学和规范化是政策顺利执行的有效途径。如果缺乏此环节,就会出现政策执行的偏差。就笔者所在区为例,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文件是每学年开学初发到各校,但是在平时,很少有人来督查,学期末也没有总结性的评估,对课程的开设缺乏一个长效的监督机制。

三、思考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的实施任重而道远,为了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笔者认为需从四个方面入手。首先,对学校的领导加强心理健康意识教育,让他们从思想上认可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其次,政府和教育部门应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资金投入,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再次,监督部门要做好细化工作,好的表扬,不好的批评,对监督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轻描淡写,对好的经验要做好宣传推广工作。最后,要做好专兼职心理教师的培训工作。

第3篇

从20世纪中期开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受到广泛的重视,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成长和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得到社会广泛认可。1995年在捷克召开的一次国际教学工作会议上,参加会议的代表一致认为:心理健康是与教学工作同样不可或缺的推动现代学校这部车子前进的两个轮子之一。可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现代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到了20世纪90年代,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活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得到广泛重视,许多教育工作者积极投入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和实践中,使心理健康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大面积的推进。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开发,开明出版社出版的《成长与心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就是在安徽省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个重大举措,必将对全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下面就以《成长与心理》为例,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发的认识、主题选择、主题结构及教学设计思路等作说明和介绍。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发是教育发展的需要

有许多研究和调查表明,当前我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甚至令人担忧。一些调查和统计的数据可能不够准确和客观,但已经让我们认识到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存在。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将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起到预防作用,同时帮助一些有轻度心理问题的学生认识自己,完善自我,化解心理障碍。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全面推进需要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学校都配有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我国的一些发达城市和地区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有了明确的要求,我省的一些经济教育发展水平较高的几个城市也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了明确的要求,省教育厅有关文件中明确心理健康教育是我省中小学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发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进的客观需要下,开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满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需要成为当务之急。根据我省中小学学生的实际情况,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人员编写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即《成长与心理》,并经安徽省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审查通过,开明出版社出版,从2009年开始,安徽省中小学都能使用这套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材。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性质和目标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属于中考或高考直接要考的课程,但现在已有相当多的学校配备了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以肯定地预测,将有越来越多的学校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这主要是学生发展与成长的需要,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下简称《纲要》)明确:“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不同学校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使用,注意发挥各种方式和途径的综合作用,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活动课或专题讲座”。并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小学以游戏和活动为主,初中以活动和体验为主,高中以体验和调适为主。

《纲要》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发的主题选择

《纲要》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以及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其重点是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常识。

《纲要》对小学、初中和高中各学段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作了明确的要求。如初中阶段主要包括:帮助学生适应中学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发展其学习能力,改善学习方法;把握升学选择的方向;了解自己,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逐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抑制自己的冲动行为;加强自我认识,客观地评价自己,积极与同学、老师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逐步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培养对挫折的耐受能力。从《纲要》中阐明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看,初中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自我、学习、情绪、青春期、人际交往、社会适应等方面。初中《成长与心理》各册主题结构如下:

初一上册:

自我:第五讲,做自己的国王;第二讲,做时间的主人。

学习:第三讲,规划学习;第六讲,学习的动力。

人际交往:第四讲,学会幽默;第八讲,赞美的话儿这么说。

社会适应:第一讲,感受初中。

其他:第七讲,诚信人生更精彩。

初一下册:

自我:第二讲,借双慧眼看自己;第五讲,成人,我们这样诠释。

学习:第七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情绪:第六讲情绪世界。

青春期:第一讲,少男少女初长成。

人际交往:第三讲,同学交往的桥梁;第四讲,老师,我想对您说。

社会适应:第八讲,带着梦想成长。

初二上册:

自我:第八讲,自胜者强。

学习:第一讲,观察力:开启智慧的窗户;第五讲,记忆解码。

情绪:第三讲,给心情放假。

人际交往:第四讲,相逢是首歌;第七讲,与父母面对面。

社会适应:第二讲,抵制不良诱惑;第六讲,生活中的我。

初二下册:

自我:第二讲,唤醒心中的巨人;第五讲,偶像与追星。

学习:第一讲,站远点,打量学习成败;第七讲,漫话考试。

青春期:第三讲,青春心事。

人际交往:第四讲,坦然面对你我他。

社会适应:第六讲,社会是本书。

其他:第八讲,职业世界。

我们在尊重和掌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特点的基础上,关注社会发展热点,在选择主题时尽量做到:

1.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选择学生最关心的话题作为各讲的主题。如初一上册的“学会幽默”、初一下册的“同学交往的桥梁”、初二上册的“与父母面对面”、初二下册的“偶像与追星”等。

2.注意层次性,根据学生的年龄及不同时期的身心特点,选择主题。如情绪方面,初一下册的“情绪世界”是认识情绪,初二上册的“给心情放假”就是控制和调节情绪。青春期方面,初一下册的“少男少女初长成”是对生长发育及心理变化的认识,初二下册的“青春心事”就是对进入青春期后的情感变化的认识。

3.具有针对性,选择当前学生最突出的心理问题,如“学习的动力”、“抵制不良诱惑”、“漫话考试”、“偶像与追星”等,都是以与同学关系、与父母关系、适应社会、必须面对的学习问题、成长和发展的目标等为内容,这些都是初中生成长过程中不可回避,又容易出问题的方面。

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发主题结构或设计思路

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发过程中,为了使编写思路更加明确,方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做到了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中主题内部结构相对统一,初中阶段每个主题的内部结构包括心理点击、心理博士、自我报告、心海导航、成长感悟、心灵自助等模块,下面从功能设计和教学思路等方面对各模块作一些介绍。

1.心理点击。从一些调查结果、生活事件等入手,引出主题,并对主题心理现象作简要阐释。教学时可通过教材上提供的调查结果、生活事件,也可以准备类似的内容,为学生提供一个感性的认识,使学生由此进入主题。

2.心理博士。对本讲主题涉及的主要心理现象和事件用心理学原理进行科学的解说,突出心理学的学科特点。在教学时,要考虑到初中生的知识背景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要立足初中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不要求学生去记去背这些心理学原理,而是引导学生认识了解这些心理学知识和原理,并与本主题前后的案例、活动等结合起来。

3.自我报告。主要是精心设计和选择的心理小测验,融趣味性与科学性于一体,可以提供颇具参考价值的信息。教学时,引导学生通过测验和活动达到认识自己的目的,但要指出小测验的结果不可作为定性评价的依据,是仅供参考的。

第4篇

1.1调查对象

本研究以山东省、安徽省、广东省、上海市为例,通过自编问卷,对31所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现状进行调查统计与分析,其中山东省24所,广东省5所,安徽省1所,上海市1所。

1.2调查方法

采用自编调查问卷的方式,对31所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机制、师资人员配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具体开设状况、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调查。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发给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人,由其负责填写。共寄出问卷45份,回收31份,回收率69%。

2.结果

2.1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归属

调查显示,有1所学校归属独立的系处级建制(3.2%),24所学校归属学工处(77.4%),6所学校归属其他部门(19.4%)。见表1。

2.2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开设情况

调查显示,有18所学校(58.1%)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其他13所学校(41.9%)未开设心理健康网站。

2.3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负责部门状况

调查显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负责部门不明确,状况混乱。其中,校长或副校长负责的占21.3%;学生科长或副科长负责的占21.3%;教务科长或副科长负责的占0%;校团委书记或副书记负责的占10.6%;专职心理健康教育老师负责的占38.3%;还有四所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目前没有专人分工负责,占8.5%。

2.4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情况

调查显示,有25所(80.6%)学校一直都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有5所(16.2%)学校有时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还有1所学校暂时没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占3.2%。

2.5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负责人员

调查显示,专职心理学老师负责的有26人,占60.5%;受过专门培训的教师负责的有11人,占25.5%;没有受过培训的2人,占4.7%;对这项工作感兴趣的2人,占4.7%;校外人员1人,占2.3%;还有1所学校没有人员专门负责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占2.3%。见表2。

2.6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对象

调查显示,64.5%的学校在全校范围内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22.6%的学校在部分年级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9.7%的学校在部分班级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还有1所学校未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占3.2%。

2.7心理健康教育开设课时数

调查显示,31所高职院校在心理健康教育课时数设置上参差不齐,课时安排1节/周的有13所,占41.9%;1节/2周的有4所,占12.9%;不定期的有7所,占22.6%;2节/周的有6所,占19.4%;还有1所学校未开设心理健康课,占3.2%。见表3。

2.8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使用情况

调查显示,有18所院校有统一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占58.1%;其他13所院校没有统一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占41.9%,选用的教材有《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素质教程》、《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成长》等。

2.9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形式

调查显示,有16所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必修课,占51.6%;有9.7%的学校不仅开设了必修课,还开设了相关的选修课;另外有9所学校只开设了选修课,占29.0%;有2所学校仅开设系列讲座,占6.5%;有1所学校未开设心理健康课,占3.2%。见表4。

2.10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研究调查的31所高校,共拥有任课老师222人,其中,毕业于心理学专业的教师有136人,占教师总人数的61.3%,毕业于教育学、哲学、思想政治专业等其他专业的教师有86人,占38.7%;专职教师148人,占教师总人数的66.7%;兼职教师74人,占33.3%。由此看出,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任课教师主要以心理学专业为主,教育学、哲学、思想政治等其他专业为辅;专职教师为主,兼职老师为辅。见表5。

2.11专、兼职心理教师的职业资格证书情况

心理咨询在各院校普遍受到重视,无论是专职心理老师还是兼职心理老师,持证上岗率都较高。调查显示,94.6%的心理教师有职业资格证书,只有5.4%的心理教师不具有职业资格证书。

2.12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每年专业培训情况

调查显示,41.9%的专职教师不参加专业培训,51.6%的每年能参加1―2次专业培训,还有6.5%的每年能参加3―4次专业培训。对于兼职心理老师来说,每年的专业培训更少,74.2%的兼职心理老师未曾参加过专业培训,22.6%的每年参加1―2次培训,只有3.2%的每年参加3―4次专业培训。见表6、7。

2.1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调查显示,有51.6%的人认为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一种效果很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29.0%的人认为缺乏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9.7%的人认为没有合适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还有6.5%的人认为学校经费短缺;选择其他的占3.2%。见表8。

2.14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内容

各院校在课程内容设置方面的情况比较一致,主要有新生适应、自我意识的发展、情绪的调节、人际交往、恋爱与性、学习心理、挫折心理的调控、职业生涯规划等内容。

2.15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采取的评估方法

各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估环节很薄弱,大部分学校并没有严格规范的评估方法,少数学校采用了随堂听课、学生评估、教学监督的方式,很少有学校采用发展性评价和情境性评价。

2.16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色

对“贵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色”的统计发现,只有个别院校的课程有一些特色,比如湛江师范学院开展针对性教学,根据不同教学对象进行不同内容的教学;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开展普及性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每个班级配备两名心育委员,定期进行心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而且为楼管员、后勤工作人员、医务室工作人员等与学生有直接接触的群体进行心理知识培训。

3.讨论分析

调查显示,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还没有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模式。从调查结果中可以发现以下问题:

3.1各高职院校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状况把握得不是很全面;学校的管理部门缺乏严谨的管理制度,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的部门分散,没有固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部门。

3.2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与专业课程建设是密切相关的,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化程度偏低。受调查的学校领导反映最多的问题之一就是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师资明显不足,师资方面的不足严重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步伐。而且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双师素质”要求的提出和推行是近年来刚开始的,教师结构年轻化,实践咨询经验和能力不足。

第5篇

关键词:心理素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841(2014)03-0093-05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问题频发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部规定的高校教育内容。然而,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促进其健康成长,是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亟待解决但尚未解决的重要课题。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关注积极心理品质、注重潜能开发、着眼建设性和未来希望感塑造的本土化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它将关注点聚焦在人的健康幸福、积极进取、乐观开朗、勇敢创造等良好心理状态和积极心理品质方面,强调“标本兼治”,即解决心理问题与培养健全心理素质相结合。因此,以心理素质培养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为指导,建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教学体系,对于解决我国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治标不治本”的问题,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本土化建设,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问题分析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初步确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从课程的实施现状来看,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一)课程目标重补救预防轻发展促进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课程目标主要是预防和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心理问题的解决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这样的课程目标导致了不少大学生只知道应该怎样避免负面情绪却不知道该如何提升自己的积极情感体验能力;只知道悲观、自卑、嫉妒等各种不良人格是怎样形成的却不知道怎样去发展诸如乐观、自信、宽容等积极的人格品质。

(二)课程内容重学科专业性轻实际应用性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是陈述心理健康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一般围绕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学习心理、个性心理、人际交往心理、恋爱与性心理、择业心理等内容展开,比较忽视学科在具体生活领域的应用,缺乏教育载体的深度发掘。比如:体育运动对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艺术在大学生情感心理教育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在促进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进而促进心理健康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等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该充分利用多样化教育载体,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课程模式单一实施途径简单

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模式主要是学科课程模式,基本上按健康心理学的知识逻辑来组织课程体系,很少兼顾学生的心理逻辑,课程模式缺乏灵活性且比较单一。课程实施途径主要有专题心理知识讲座、心理健康活动以及心理咨询,课程实施途径相对简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无论是课程模式还是课程实施,都应该从系统发展观的角度出发,以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和自我潜能的开发为教育目的,建构科学有效的课程模式和实施途径。

二、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特征

健全的心理素质是个体心理健康的内源性条件,心理素质对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直接效应和调节效应,健全心理素质的形成是个体维护心理健康和解决心理问题的关键。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以培养大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作为课程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这样做既能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也能培养学生成为更加积极、乐观、幸福、进取的个体。该课程体系将综合多个学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和有效手段,其基本特征如下:

(一)发展与适应并重的课程目标设置

发展与适应并重是指该课程是基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为首要目标的课程理念。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心理健康教育秉承积极心理学对人性持积极评价的取向,重心是重视人和社会的积极因素的教育功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观认为,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都有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心理健康教育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内在积极心理品质和开发心理潜能上。因此,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课程目标既应指导学生积极适应又应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和良好适应能力的发展。

(二)综合化的课程内容构建

综合化的课程内容是指一切与大学生有关的学习工作、生活娱乐以及社会实践都可以整合成为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形成和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即生活即课程的大课程观。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倡全方位、全过程、全面渗透、全员参与的途径,形成以学校分管领导为统领,以专业心理教师为核心,以班主任为骨干,以学科教师为生力军,以宿管员和同伴为社会支持力量,以正向校园文化、社会环境和媒体宣传为积极氛围的心理健康教育立体网络。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重视学校教育与社会活动的有机结合、课堂讲授与课外实践的有机结合以及自我教育与同伴互动的有机结合。

(三)自主参与的课程组织形式

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一切教育活动都以激发、调动大学生自主参与、自主体验、自主感悟为核心,形成围绕心理健康和积极心理品质的自我教育活动。实践活动是个体心理品质形成的主要形式。依据文化历史活动理论,从心理发生的角度分析认为,心理品质是主体依托实践共同体,通过实践活动内化外部刺激而形成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不是灌输课,而是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体验课程,教师应该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悟、体验与操作。因此,该课程体系非常重视大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实践活动来培养积极心理品质,特别强调课程的情景性、参与性、互动性和体验性。

三、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构成

根据理论探索和实践尝试,我们认为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构成包括表1所示的几个部分:

(一)专题训练课程

专题训练课程是基于“明理导行”的原理,让学生转变观念,提升认识,了解和掌握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与技术。专题训练课有两种实施途径,分别为专家讲座和心理训练(心理教育课)。专家讲座课一般由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家讲授,受众面比较广,使大学生深入了解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专家讲座的缺陷是难以实施具体的行为操作,学生的自我体验和感悟成长较少。心理训练(心理教育课)是由心理老师根据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以学科课程的方式,围绕大学生成长中的各种心理健康主题开展的课堂训练或团体辅导。心理教育课让大学生亲身参与,共同交流,可以帮助大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心理问题或者领悟形成一些积极的心理品质。

(二)实践活动课程

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技能形成、心理素质提高的实践训练活动课程。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重视实践活动在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方面的重要作用。大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活动课潜移默化地形成健全的心理素质。借鉴国内外实践经验,实践活动课主要采用如下形式开展:(1)营销活动。以市场竞争实践的方式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实施方法是邀请营销专业的老师参与到该课程中,让学生运用各种营销手段和技巧来消除或缓解某些心理障碍(如社交恐惧)达到维护心理健康之目的。(2)媒体设计。让学生设计心理健康主题方面的多媒体作品,并参与竞赛。邀请对心理健康教育感兴趣的新媒体专业的老师参与该课程,在课程中向学生提供心理健康主题方面的信息以及校园的心理健康服务资源。(3)自我超越训练。自我超越训练可以培养健全的心理素质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强化大学生的团队合作与竞争意识,增进团队参与意识和责任心,为大学生未来的幸福人生奠定基础。(4)健康运动对学生心理健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体育运动教育不仅促进学生身体技能发展,而且有益于学生社会技能、自尊、亲社会倾向以及学业成绩和认知能力的发展。

(三)艺术陶冶课程

艺术陶冶课程指利用艺术的审美心理教育功能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艺术的审美心理教育主要指个体通过艺术欣赏和实践,获得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引起个体的思想、情感、理想、追求发生深刻的变化,引导个体正确地认识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艺术陶冶课程的具体实施途径包括以下内容:(1)音乐心理调节。音乐不仅能治疗心理问题,也能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音乐能渗透到人们灵魂的深处,激起大学生积极乐观的情感,使其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2)舞蹈心理教育。舞蹈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而提高其心理素质水平。舞蹈不仅是身体的展现,也可以治愈心理创伤。舞蹈心理教育致力于将舞蹈的治疗功能和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出来。这种课程要求学生编排具有情感愈合功能或者积极情绪体验功能的舞蹈。(3)美术心理教育。美术心理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它通过美的事物来调动主体的各种心理功能,升华情感,使其通过丰富的内心体验,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促进自身内在的协调发展以及自身与外在环境良好共生关系的建立。美术教育也是张扬个性、表达自我的一种有效形式,有利于促进自尊、自信和个性成长。(4)影视观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最忌讳强制、说教和指责,尤其要讲究分寸。电影艺术非常重视人物情感的宣扬和抑制,这使电影的情感心理教育功能成为可能并富有实效。影视观赏一定要在观看影片后进行有指导的分享交流。(5)校园心理剧。校园心理剧是利用舞台创设的生活情景,通过行为表达的方法和技术,重现生活情景中的心理冲突,使心理问题和心理过程表现出来,促使观众和演员产生新的领悟、体验新的情绪从而改变行为的一种综合性和表达性的心理干预活动。校园心理剧使参与学生的情感得到宣泄和梳理,认知结构发生变化,使参与学生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建立起新的行为模式,引导学生探索现实社会,完善自我。校园心理剧以其独具魅力的原创性、互动性、生动性和启发性等特点,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心理影响和人格影响,提高他们自我帮助和帮助他人的心理健康意识。

(四)微环境文化课程

第6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素质教育是高职院校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教学内容,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则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学生今后的成长以及迈入社会之后的表现。目前,社会经济与现代科技快速发展,社会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因此,要求人们必须要保持心理健康,而高职院校学生作为社会中新进的人才,对未来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他们的心理健康是高职院校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基于此,文章重点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模式,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一、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意义分析

(一)满足素质教育需求。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即为社会发展培养素质较强、能力较强的人才,在开展高职院校素质教育时,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对高职院校学生专业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能够充分满足素质教育的需求,有利于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较强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是高职院校学生步入社会时需要掌握的最基本技能,而且,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对学生良好心态的养成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心中存在的疑惑,减少心理负担,为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做出一定贡献,使学生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下健康成长。(三)推动高职院校教育改革。高职院校改革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内容,尤其是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一定要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进行,有效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高职院校改革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实现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实施。

二、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通常情况下,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问题都比较隐蔽,要经过一个长期的过程才能形成,所以在平常的生活中,教师不易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久而久之,这种心理问题就会越来越严重,甚至到无法控制的地步。除此之外,有的高职院校缺少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能顺利开展相应的教学任务,针对这种情况,一定要加强高职院校、教师以及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程度,进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二)教育效果有待提升。虽然一些高职院校已经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了教学体系中,并创建了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但是,能够真正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的课程却是少之又少,缺少针对性的教学规划和纲要,导致教学内容与实际教学需求不符合,缺少一定的针对性,感染力比较弱。另外,高职院校忽视了学生思想观念的教育,致使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只是一门单纯的课程,教师也同样将其看作一门课程,注重理论忽视实践,弱化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三)师资力量匮乏。通过调查可知,高职院校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基本上都是中文、哲学等相关专业的教授,虽然这些专业与心理健康教育有一定的关联,但是毕竟无法深入掌握心理专业方面的知识。另外,一些教师对心理专业知识的了解只是停留在书本上,按照教材教育学生,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导致师资力量相对匮乏,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开展。(四)活动形式落后。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德育教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目的是培养出更多的综合型人才。一般大学生在面对心理疑惑时,会产生一种特别无助的感受,很少会主动寻找学校以及社会心理救助站的帮助,这和高职院校的教学活动形式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当前阶段,高职院校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其教育途径主要有开展相关教育课程、聘请专家开展讲座、组织现场咨询活动等,这种教学模式和活动形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因此,高职院校一定要改变活动形式,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

(一)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制。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与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建立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而且关乎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可见其在高职院校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主要由活动课程、环境课程以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等组成,在这些教育课程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最根本的,而活动课程是其关键核心。所有的课程形成了一个整体,相互之间密切联系,不仅相互促进,也互相限制,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形成以及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所以,在设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内容时,一定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心智发展情况进行全面分析,从而构建一个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使学生能够对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自我调节,确保身心健康。(二)确定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要想在高职院校中顺利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解决心理上存在的疑惑,高校一定要确定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首先,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最关键的因素,这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一般来说,大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而且对科学比较尊重,其发散思维比较强,因此,在面对自身存在的问题时,总能给出一些创新性的解决方式,从而实现社会的良好发展;其次,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学生心理状态由自身心理所决定,因此,要想在高职院校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一定要注重学生自信心的提高,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调节,从主观角度出发改善自身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最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高职院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还应该注重学生人际交际能力的培养,同时确定学生的社会责任,使其养成良好的交往习惯,实现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三)强化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实施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高职院校一定要对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强化引起重视,建立完善的持证上岗制度,针对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技能、专业知识等方面的培训,使其获得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格证,能够在高职院校中更加顺利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其次,高职院校可以组建一支高素质的兼职队伍,充分发挥出班主任、辅导员的根本作用,并以兼职教师的实际特点,对其进行心理咨询、团队辅导等方面的培训,使兼职教师能够充分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最后,构建学生互助体系。所谓学生互助体系,即不管是教育主体还是工作对象,都是由大学生而承担,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四)创建信息化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目前,网络技术发展迅速,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性,使人们对社会有了一个更加详细的了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开展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比如利用图片、视频以及影像等教学材料,将教学内容更加直观的展示在学生面前,进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原有的网络资源,如网络课程、教学课件以及实践教学等,构建一个更加信息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将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延伸和扩展。而且,信息化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创建还能激发学生自主学生的动力,使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更加了解,并学会自主调节心理压力,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使其养成健康的行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我们重点可以从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制、确定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强化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创建信息化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等方面入手,真正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效率,全面落实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今后步入社会奠定扎实的基础。

作者:周 单位:徐州开放大学

参考文献:

[1]胡芳芳.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实施之探析[J].大众科技,2015(07).

第7篇

关键词:发展性咨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2-0165-02

随着当今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日益突出,各所高校都加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设了相关课程,这对预防和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目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教学模式上存在一定问题,比如教师“一言堂式”的教学方式,教师教学内容与大学生实际生活相脱节等等。这使得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很难满足当代大学生群体。因此,根据大学生所处的外部环境,切实满足大学生的内心需求,重新建构一种更科学、更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势在必行。而“发展性咨询”这一概念和方法所蕴含的理念可以指导我们完成这项任务。

一、发展性咨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发

发展性咨询是指以全体学生为对象,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帮助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尽可能地圆满完成各自的心理发展课题,妥善地解决心理矛盾,更好地认识自己和社会,以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个性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为重要目标的一种咨询活动[1]。发展性咨询强调以人为中心,更关注对象的心理发展和成长,遵循个体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使个体发挥潜能,从而促进个性和人格的完善。受这种理论启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一)帮助大学生强化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主体的自我认识,是对自己的认识和对自己的态度的统一[2]。自我意识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密切相关。高校学生正处于青年期,处于埃里克森所说的“心理延缓偿付期”,他们对自己的认识已接近现实,开始考虑未来的生活道路,开始树立自我理想。但同时,他们还没有完全做好承担社会义务和责任的准备,还需要进一步的锻炼,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这时,他们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理想我”和“现实我”的矛盾、渴望独立与依附的矛盾、心理的闭锁性与寻求理解的矛盾、性成熟和性心理的矛盾以及情绪上的矛盾[3]。如果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混乱,自我定位不准,则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甚至心理障碍。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有效帮助学生形成自我意识的统一,使其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

(二)帮助大学生提升心理韧性水平

大学阶段是一个过渡阶段,大学生在具体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复杂的问题及扑面而来的各种压力。著名心理学家赫青黎曾说:“我们最大的悲剧不是恐怖的地震、连年的战争,而是千万的人们生活着然后死去,却从未意识到存在他们自身的未开发的巨大潜力。”这句话道出了人在现实压力下,因过于关注所面临的问题,却往往忽视了自身应对困境的潜力。心理韧性是个体在经历消极事件后能调整自己,并灵活适应外界多变环境的能力,它可以在不利环境下对个体良好适应具有保护作用,可抵消或对抗风险因素的不利影响,甚至对个体自杀行为也存在着风险缓冲效应。每个人都具有这种能力,但有时这种能力是有待被发现、发掘的。在心理健康课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心理韧性,可以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增强其心理健康水平,使其在面临各种压力的时候能够坚忍不拔,将逆境转化为机会,这对学生的毕生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有效帮助学生提升心理韧性水平,使其直面人生挫折,愈挫愈勇。

(三)帮助大学生塑造健康人格

人格反映着个体心理与行为的稳定性和整合性,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态度、气质和性格等方面的整合。人格会影响心理健康,比如A型性格容易产生更多的心理压力,罹患紧张性疾病(如焦虑、抑郁、心血管疾病)的概率高于B型性格[4];内倾的人得心理障碍的概率高于外倾;神经质可直接预测心理压力水平[5]。除此之外,人格还与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相关,而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还会影响他们的学业成绩。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塑造学生健康人格,这不但能够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还能够增强他们的幸福感,提高他们的学业等方面的表现。这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今后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承受困难和考验,实现个人价值的需要。

二、发展性咨询理念指导下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模式的建构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过程的稳定结构形式[6]。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填鸭式的教育”。但其教学效果并不好。我国新课程改革提出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发展性咨询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与新课改的要求相契合。在发展性咨询理念的指导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模式应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除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之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参考如下的教学方法。

(一)课堂体验式活动

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使学生亲身体验某种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领悟,产生情绪情感的共鸣,把所学到的知识进一步整合和内化。在体验式教学中,师生关系是一种互动式的关系,教师是引导者,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积极感受,这可以促进学生个体知识的建构。并且“做中学”的过程,会令学生印象深刻。比如,在讲授人际交往的课程中时,让三个学生一组进行“戴高帽”活动,每个学生说出另外两名组员的三个优点,并说明理由。通过这一活动可以使同学们发现别人的优点和自身的优点,甚至是自己不曾留意的优点。进而感受到被人赞美是幸福的,同时进行换位思考,体会到如果别人被赞美的时候也会很幸福,从而体会到赞美在人际交往和沟通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引申,使学生领悟到世界上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和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同样我们也有自身的优势,也有值得别人学习的地方,所以待人接物应不卑不亢。

(二)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以精心选择的案例作为教学的基本内容,组织引导学生围绕案例提出的问题开展分析、讨论等活动,让学生找出问题及问题的原因,在分析和解决问题中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7]。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选取案例时,要注意该案例要蕴含一定的心理学原理,能够发人深省,并具有教育意义,案例可以是从日常生活中常见事件中选取,也可以从经典的电影、电视剧等视频中截取。比如,在讲授学生情绪管理课程时,可选择大学生人际交往受挫的案例。引导学生共感,体验案例主人公的情绪感受和想法,探讨案例主人公对事件看法的不合理之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如何改善这种不良认知,从而调节消极情绪。进而引申到现实生活中,若自己遇到某些挫折事件的时候,如何调节我们对这些事件的看法,从而改变心态。

(三)情景模拟法

模拟一定情境,让学生融入模拟情境,参与活动,从而领悟到现实生活中类似情境的可能结局,从而改变对某些事情的看法,形成积极向上的认知,产生奋斗的动力。比如,在讲授大学生恋爱心理时,针对目前某些大学生把恋爱视为大学生活的必修课,盲目恋爱而忽视学习的现象,现场进行“爱情配对活动”。让学生身带不同筹码,进行一场挑选与被挑选的游戏。在游戏过程中,筹码比较多的同学往往成为大家竞相“追求”的对象,而筹码比较少的同学则被人“嫌弃”。这一活动不但让同学们意识到爱情也是讲究“门当户对”的,并且告诫了同学们应努力使自己变得优秀,从而提高在现实竞争中的真正“筹码”。同学们通过情景模拟亲身领悟到学业才是大学生活中真正的主修课,爱情只是大学的选修课。

三、结语

在课堂上,同学们亲身经历和通过视觉与听觉相结合的方式要比单纯地听老师讲课所学到的知识的记忆内容多,这意味着在课堂上,采用寓教于乐的互动教学模式效果更好。研究还发现发展性咨询理念指导下的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模式与原有填鸭式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模式相比,在课程价值、教学方式和实际助益上都得到了学生更强烈的认可,教学效果有了显著提升[8]。这说明,这种教学模式是有效的,并可以为今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供一定的借鉴。

在现有条件下,充分发挥高校心理健康教师的能动性和创造力,根据发展性咨询的原理,遵循大学生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完善现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模式,更好地完成高校的教育目标,达到新课改的要求,培养出心理健康、全面发展、综合素质强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1]马建青.发展性心理咨询:学校心理咨询的基本模式[J].当代青年研究,1998(5):7-11.

[2]杨治良,等.简明心理学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153.

[3]赵迪.发展性心理咨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拓展[D].长春:吉林大学,2007:14.

[4]孙菲,王生,吴咏今,余善法.人格特质与职业紧张及工人健康关系的初步探讨[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12(4):436-438.

[5]黄敏儿,吴钟琦,唐淦琦.服务行业员工的人格特质、情绪劳动策略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心理学报,2010,42(12):1175-1189.

[6]张红艳.从模式结构的角度探讨建构主义教学[J].现代教育技术,2007(2):13-15.

第8篇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 教育课程 教学效果 评价 

随着高校心理事件的激增,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根据教育部于2001年颁发的《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很多高校纷纷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1],并以此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不能仅停留在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的理论,而是要落实到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上,所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一门体验性、实践性、互动性很强的课程,这也造成了该课程的教法、学法及教学组织存在诸多争议。故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进行探索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增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效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点 

1.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综合性、应用性特点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社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变态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及思想道德修养、职业生涯规划等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同时,它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依据心理学、教育学和团体动力学的有关原理,把抽象的心理知识和生动活泼的操作实践结合起来,强调学生将课堂体验所得向生活情境迁移,进而提高心理素质、增进心理健康,具有应用性特点。 

2.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实施活动化的特点。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活动课程的互动性与开放性,强调以活动课程的形式组织实施课程内容。通过各种各样亲身参与的活动,学生能够获得丰富而真实的感悟、体验和反思,进而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认知、情感与行动重新考察,并以更深刻的方式重建经验和重新解释,提升自我感和价值感,不断内化那些经过活动中的交互作用而培植的观点,最终达成人格和谐发展之目标[2]。 

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教学组织预设生成化的特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学科领域,要服从学科课程的目标,具有学科课程的计划性、系统性。在具体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教学计划,依据教材内容进行备课,形成预设式的教学安排。与其他传统学科相比,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以传递心理健康的理论知识为宗旨,而是强调学生在活动情境中体验、分享,所以教学安排并不严格地按照预设的程序进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利用学生互动分享的生成性资源组织教学,丰富教学内容,实现学生自我觉察、自我教育,促进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增进心理健康、开发心理潜能。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是一个预设生成式的教学安排,是教师与学生在教学大纲的框架下借助于现实活动而协作的过程。 

4.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师生关系平等协作化的特点 

师生之间民主、平等、尊重的关系有助于课堂形成安全的气氛,促进学生产生新的体验和感受,实现不合理认知和行为的转化,进而提高心理素质。后现代课程理念也强调教师与学生是学习社区里平等的成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全部运作应贯穿一个基本原则:师生双方在民主平等上的协作。随着课程的进展,师生关系愈加融洽,双方的协作也不断地向纵深发展[2]。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法的探索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一般的学科教育,它关注的是学科知识的内化和各种心理调控技能的完善。教师教学的重点不是引导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和抽象的理论,而是把学生引导到心理健康知识的真正应用上[3]。具体的教学方法可归纳为: 

1.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在课堂中的效果如何,关键在于教师对案例的选择。因此在选取案例时力求选用的案例具有现实性、代表性、生动性。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最关注、最渴望解决的问题,综合成典型案例呈现给学生。同时,教师可以根据所要讲授的内容设计出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最后教师做出小结,并将有关的心理学理论知识浓缩进去,传授给学生。概括起来,此方法的操作程序是:案例导入——思考讨论——总结提高。 

2.团体心理辅导法 

团体心理辅导的过程是一个借助于成

员之间的互动而获得自我发展的学习过程。它非常重视学生的主动学习、自我评估、自我改善,有利于学生的自我教育。它可以通过团体成员的自我体验,成员间的相互分享,改变其行为模式,达到使团体成员成长和发展的目标。团体心理辅导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方式,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常用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运用这一教学方法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民主参与性原则。教师作为团体的领导者和团体成员之间是平等、尊重的关系,应使团体保持一种安全、信任的基调。(2)活动性原则。教师应根据团体目标,选择设计团体活动,诱发学生进行体验性学习。(3)潜力开发原则。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启发,激励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相信学生是有发展潜力的。(4)灵活性原则。教师课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理论、技术、团体程序等,取得辅导效果的最大化。 

3.心理测试法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讲授内容插入心理自测量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教师应注意心理测试的指导语和对测试结果的解释。例如,在讲自我意识这一章时,教师可采用自尊量表评定学生对自我价值和自我接纳的总体感受。在施测前教师应给学生科学的指导语,说明测试的结果没有好坏对错之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作答。在对结果解释时,教师应向学生说明自尊在心理学上的界定,以免学生受日常生活观念的影响而误解了其科学含义,说明测试只是帮助自己进行自我认识和问题评估的工具,学生应结合自己平时的行为表现去思考,而不能根据结果随意给自己贴标签。

4.行为训练法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应以行为训练为核心使学生有效地实现从知到行的转换。行为训练是以行为学习理论为指导,通过特定的程序,学习并强化适应的行为、纠正并消除不适应行为的一种心理辅导方法。[4]教师在运用这一教学方法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从易到难的原则。教师可将行为训练的总目标分解为多个简单的子目标行为,并且从较容易训练的子目标行为开始,遵循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吸纳复杂的目标行为的学习。(2)示范性原则。为了避免学生在行为训练时获得负性经验,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必要的行为示范,供学生模仿。(3)及时强化的原则。教师对学生表现出的适应性行为给予及时地肯定和认可,以增进行为在实际情景中呈现的可能性。 

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生学法的探索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 因此,教学本身要让学生不但学会,而且会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学生本位的课程,学生如何将课堂习得经验转化为日常行为,进而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掌握本门课程正确的学法显得尤为重要。本门课程的具体学法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1. 体验 

体验性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基本特征。学生只有在情感交流和思维碰撞中产生深刻情绪、情感体验,才能促进学生心理品质和心理能力的发展。故体验是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的重要学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营造安全、无条件接纳的心理环境,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达到教学心理相容。同时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运用语言艺术,促进学生产生内心体验。 

2.团体讨论 

团体讨论是团体心理辅导的一个技术,它是指团体成员围绕一个共同的话题,发表各自的意见,并听取他人的意见,及时修正自己原来的看法,互相进行合作、深入的探讨。团体讨论的目的不在于讨论之后的结论,而在于借助讨论过程促使成员充分地参与。它可以帮助学生清楚地认知自己的和他人立场的差异点和共同点,培养尊重他人的习惯,促进学生从多个角度理性的思考问题并做出有效选择,这对于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是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必不可少的学法。教师在团体讨论中应注意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对于学生意见不予批评,使学生自始自终保持轻松自由的心态。 

3.课外阅读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要以教材为基础。通过课堂专题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但任何教材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对于课堂教学的不足,学生可以通过课外阅读进行弥补,这是大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的重要学法。教师可以根据课堂讲授内容,为学生提供心理学书籍杂志、心理电影、心理学网站。这些生动活泼的形式,更容易帮助学生体验、学习、接受课堂学习的知识和理论,进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评价的探索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养的最终目的,所以该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不仅仅是检查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更多的是关注学生

所学的知识能否促进其心理认知的发展、心理品质的提升和心理问题的矫治。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评价的目标体系和评价的方式方法都直接影响着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和课程功能的落实。鉴于此,依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目标及学习内容,我们建立了如下的评价目标:(1)学科基础知识: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2)能力方面:掌握人际交往、情绪管理、压力管理、自信心培养等方面的技能,能够对自身状况和问题有所了解,有效应对各种突发性事件及负性情绪,维持自身良好的心理状态。(3)心理素质方面: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观点,并能将其与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紧密联系,有效地进行自我调节。 

该课程的评价方式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平时的练习作业进行评定,着重分析学生各章节知识的内化程度。终结性评价指期末测试,通常以案例分析、影评或开放式问卷的形式进行,旨在鼓励学生超越教材,强化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认真的总结、反思,并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要求及具体目标的达成情况,寻找差距,分析原因,真正有效地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郭名询.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全书[m].北京:银声音像出版社,2004. 

[2]程迪.后现代课程范式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构[j].2005,1:37-39 

[3]杨秀清.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初探[j].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5,4:78-80 

第9篇

论文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举措。但目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效性普遍较低,制约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效能的真正提升。建构一个教学、辅导、监护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可以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大学生自身潜能进行开发教育,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积极生活态度,培养大学生自觉地、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的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按照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大学生政治、思想、道德以及心理、文化素质是一个相互连接的有机整体,而其中心理素质是人的发展中的关键性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则是全面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保证。[1]

一、课程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主渠道

课程教育以班级为单位,学生人数一般达一百人以上,是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的数十倍、数百倍,可以极大地扩展受益的学生数,有效降低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本,使有限的投入发挥最大的效益。要确保课程教育的有效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课程目标的正确确立

以往众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目标是预防性的,以预防和矫治各种精神疾病以及适应不良行为为目标,是为了解决大学生日益突出的心理问题。工作的重心仍然放在对心理危机的干预和对突发事件的处理上。这种课程目标致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和范围受到局限,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作用的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不够显著。笔者认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重点应该放在心理发展教育与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上,而不是对心理疾病的治疗。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应是一项普及性教育,要求在校的每一个大学生都要接受这一教育,让学生掌握系统、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新理念:了解自我、保护自我、健康自我;在学生中树立一种“健康的人也需要心理保健与心理咨询”的观念。它的目标应定位于“面向全体,重在发展学生的潜力,促进全体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优化、健全人格的形成和个人的积极成长上”。遵循此目标,才能真正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

2.课程内容的改变

以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是以补救性为主,主要是采用消极心理学的模式,即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当成是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有效方式,当成是解决或帮助极少具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的有效手段。笔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不是针对少数人在局部范围开展教育的工作,而是要将教育渗透到每个学生当中,激发学生本身内在的力量和潜能。因此,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面向全体大学生,采用积极心理学的模式,重视学生固有的、实际的及潜在的力量,激发人自身内在积极的心理品质,学会宽容、尊重、分享等,让学生学会创造幸福,体验快乐,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塑造积极向上的美好心灵。具体教学内容包括学习辅导、生活辅导、人际交往辅导、人格发展辅导、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和性心理及婚恋观辅导等。[2]

3.教学方法的改进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大忌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纯文化课程教学。走近学生、准确地把脉学生心理、适时地调适和有针对、预见性地指导学生,挖掘学生固有的潜能和力量,这是本课程的活力根基和意义所在。笔者认为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应摆脱学院式的知识传授,要立足于学生的个人成长,侧重操作性的内容,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采用恰当的方式引导学生自我探讨,以达到促进学生个人成长的功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体验与互动,通过多媒体、室外活动等形式,强调学生个人的心理感受,提高学习兴趣,营造和谐的气氛。把团体心理辅导的技巧借用到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堂的角色应该是一个引导者、辅导员,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样的教学必定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的探讨

纵观国内相关文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大都集中于实践操作模式的探讨和方法、途径实施的探索上,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结果的评价标准的研究却鲜有涉及。杨民和杨立红(2006)认为,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效性较低与缺乏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有关。因为缺少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制约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效能的真正提升,应建立一种以“自我反思性评价”为核心的新的评价体系。[3]但迄今为止,我国各高校尚未建立起一套科学规范且操作性强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指标体系,这也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中最为薄弱的环节之一。笔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应该采用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强调过程情境性。即对学生结果的评价应建立在情境化的操作任务上,提倡采用“真实性评量”和“操作评量”等多元化的方法,使学生能认识自己,判断自己的进步。

二、个体心理辅导和团体心理辅导及心理拓展训练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必要补充

1.个体心理辅导

个体心理辅导主要是针对大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由于所面临的任务、矛盾和个别差异而产生的心理问题,为学生提供帮助,增进学生心理健康,疏导心理障碍,防治心理疾病,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解决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措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大部分属于青年期的成长心理问题,但又因人而异,因事而异,视其刺激源的性质、压力大小、挫折程度、伤害轻重,以及个人的承受力和康复力的强弱而有不同。这些问题有可能通过心理辅导教师的个别辅导,使其本人得到合理的发泄、转移、升华,逐渐平静、淡漠,恢复正常。

2.团体心理辅导及心理素质拓展训练

相关研究表明,单纯进行心理健康教学、咨询和讲座不能显著地从整体上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4]而团体辅导及心理拓展训练则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团体辅导是一种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学帮助与指导的重要方式,它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使个体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学习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生活适应。团体辅导创造了一个类似真实的社会生活情境,成员在团体中的改变容易迁移和拓展到日常生活中去。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发展性、适应性和人际沟通问题,举办专题的团体心理辅导,可以使学生在团体心理训练过程中习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拓展训练是全球规模最大和历史最悠久的户外体验式教学模式,[5]是让学习者通过亲身体验经历,从根本上改变原有认知,并在习惯和行为上有一个新的改进和突破。其特点是以项目体验为载体,以态度训练为主旨,以行为改变为方向。素质拓展训练在20世纪90年代初进入我国,主要应用于对企业员工的培训,在各大高校中应用得还比较少,仅有部分高校在个别院、系对部分学生开设拓展训练课程。[6]目前国内的素质拓展训练主要采用场地、水上和野外三种培训方式。高校的校园环境、体育场可以作为培训的场地;游泳池可以作为水上项目的培训场地。高校完全有条件拓宽拓展训练的渠道,使素质拓展训练的形式更加丰富多样。

三、建立完整的学生心理健康监护系统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重要保证

高校必须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由专职的心理健康教师负责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给在校的每一位学生建立心理档案。每个系应配备心理部长,组织开展各系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一个完整的学生心理健康监护系统还应包括学生的自助机制,因此高校应挖掘学生自身资源,倡导自主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的重要保证。例如可以班级和宿舍为单位,建立班级心理委员和心理联络员制度,其主要任务是立足本班、本宿舍,收集、传递心理健康信息,能够让他们在第一时间给身边的同学提供心理支持。

四、建立一支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核心

师资队伍的专业化程度也是制约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重要原因。许多高校采用专兼方式组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多数兼职教师是“虚岗”,履职很困难。学生的心理是多发的,而教师的岗位是虚的,结果不言自明。还有一些高校由思政干部充当心理健康教师,这类教师虽然工作经验丰富,工作责任和能力较强,但毕竟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跨度大,专业理论要求高,他们也很难胜任教学。所以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教师队伍是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核心问题。

参考文献:

[1]黄洁,等.国内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比较研究[j].中国林业教育,1999,(6).

[2]郑祥专.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3]杨民,杨立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刍议[j].文献资料,2006,(5).

[4]盛义岭.拓展训练课在高校开展的可行性分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7,(5).

第10篇

处在改革攻坚期、深水区的中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网络信息的真假难辨、各种观点歧异。大学生面临着高昂学费、信仰迷茫、就业艰难等压力,如果他们没有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就很容易产生极端的思想和行为,既不利于大学生自身发展,也往往给社会稳定造成威胁。学者们认为,引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是错综复杂的,主要是教育观念滞后、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机制不够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缺乏整体性、心理健康教育监督缺乏有效性等。因此,本文建立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探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分类研究,加强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二、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分类研究

根据前人的理论成果以及笔者的实践和研究认为,目前广泛存在于各高校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主要分为以下六大类:

1、从教育发展模式层面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究

心理教育发展模式强调要努力排除发展中的障碍,帮助不同年龄阶段大学生尽力完成各自的发展任务,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危机要进行积极的预防、指导和干预。这种教育发展模式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因此,大学心理教师、辅导员以及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根据其所处的年龄阶段、面临的问题,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促使其心理存在问题得到妥善解决。还要联合学生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状况,注意学生发展障碍的预防和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后的应对政策,帮助学生实现最佳发展,使每一个人获得最有效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采用最有说服力的、对学生的触动性大的积极向上的案例,这样能够促进学生心理品质协调发展。

2、从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层面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究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前者重在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后者重在解决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问题,虽然在教育中各自根据其特点遵循不同的教育原则、规律,看似两条平行线,实则是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二者是有机统一的,心理健康教育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同样思想政治教育也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所以在推动心理健康教育时一定要与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起来,这样对于心理健康的有效性是一个有力举措。现代很多大学生心理问题都因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不能正确的认识人的价值、人的生命、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没有关爱情怀。要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必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会过现代文明生活、遵守道德准则、形成以自律为形式、运用信念来调节其心理,做到德育教育与心理教育的有机结合。

3、从树立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层面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究

为了使大学生树立积极的心理健康意识,各个高校应在全校范围内开设有关心理健康知识的公共课、选修课,努力营造出浓厚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面对全校学生,开展预防性和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增强自控能力,承受挫折,适应不同环境,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个性品质。面向有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学生,开设矫治性的心理咨询与辅导课程。心理学教师要和这部分学生做好沟通,使这部分学生能够尽快摆脱心理障碍,学会自我调节,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对于极少数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要及时的转交到有关专业机构,配合他们帮助学生尽快恢复健康的心理状态,返回学校继续大学生活、学习。为了使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大学生自我完善的一种途径,各高等学校应经常宣传、演讲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也可以运用学校校园网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增强心理健康意识、健康理念,自觉主动的注重自我教育,积极参加学校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4、从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层面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究

良好的校园环境对大学生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和谐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校友关系、校园文化环境、愉快的教学活动对于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巨大的催化作用。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对教学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愉快、热情洋溢、师生感情融洽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少问题行为产生的机会。另外,社会风气、家庭关系、家庭教育对学生人格的影响也十分重要,它们的影响力比学校更为持远。学校可通过互联网建立如微信、QQ,建立家长们的心理健康教育群,给群里上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使家长给自己的孩子提出发展方向,让他们经常与孩子进行心理沟通,心理学教师也可根据家长提出的孩子问题给予指导。学校也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让大学生在一个和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5、从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保障机制层面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究

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刘慧颖、李一鸣、徐经纬在其文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中提出要建立完善的教育管理体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进学校硬件建设,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研究经费,促进研究者的积极性,提高研究水平。这样才能推动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向着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林琳、李伟佳在其文章《 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对策》中指出各高校应当有足够的心理学专兼职教师,给他们提供必备设施,合理的课程研究经费与培训进修机会。各高校应有自己的心理健康咨询中心,有专门的大学生心理档案室,以便对于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筛查、跟踪进展和干预控制。各高校也应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进行建立健全心理管理机制,从制度上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落实。同时,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督导工作,发挥其导向、激励与改进的功能。

6、从推进心理健康的理论研究层面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究

由于心理学的研究能够提供给人们心理活动的规律性知识,因此,推进心理健康的理系统研究很有必要。掌握大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和特点,以界定不同群体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方面的需要,从而满足学生的不同心理健康需求。为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方面的能力,各学校之间应当发扬合作精神,互相取长补短,不断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改革,共享研究成果。许多新观念与方法,可帮助高校从事心理教学的教师在教育教学的改革中增加科学性和艺术性,使心理健康教学工作在不断的创新中提高质量,使心理健康教育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三、结论

第11篇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必修课 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009-01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必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1.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频发的要求。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5年全球的抑郁症患者已经达到了3.4亿,抑郁症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疾病。到2020年时,抑郁症很有可能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人类第二大疾患。而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并不乐观,有过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占90%以上,心理健康问题在大学生群体中是个普遍问题,这就要求高校必须有所作为。

2.已有心理健康课程作用甚微。2016年,中国高校传媒联盟随机抽取全国381名大学生,发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调查问卷。86.35%的受访者表示所在高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但令人担忧的是,很多人认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作用不大。

3.健康心理是大学生求学就业的必备条件。青年大学生是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人力资源,其拥有健康心理是关键。现代心理学和成功学的研究逐渐证明,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对人一生的成功至关重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用科学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展开心理健康指导,能够从实际操作中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为大学生求学就业提供健康心理保障。

4.国家政策要求做好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011年,教育部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要求》明确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及方法,对高校心理健康课程具有指导作用。各地区各高校要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心理测评结果,设定好自己的心理健康校本课程,有效针对本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建设。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存在的问题

1.开课形式选修课多于必修课。绝大部分高校都设有心理健康课程,但是多为选修课形式,与绝大多数学生的需要相比,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普遍性程度较低,对于非专业学生的开放广度不够。

2.课程内容及模式不适合高校学生。大部分心理健康课程目标是培养专业型人才,以传授传统的学科知识为内容,没有把发展完美人格作为课程建设的重要目标。

3.心理健康必修课程师资队伍不稳定,以辅导员为主,包括思想政治教师、心理学相关专业教师、以及心理健康专任教师、外聘兼职教师等形式。师资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大,专职性不够。

4.授课模式以传统型课堂讲授为主,课堂学生容量较大,教师主体性多与学生主体性,多以灌输的形式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点,对学生的现实指导意义不大。

三、构建“疗效型”心理健康必修课程的设想

所谓“疗效型”心理健康必修课程即:在全体高校学生中开设的,通过集中授课和实践课程、实验课程等多种形式开展的,针对每个学生不同心理问题而进行的知识传授与心理疏导相结合的必修课程,以达到解决高校学生心理问题的良好效果。具体课程设置如下:

1.课程性质必须是必修课,在所有学生中开展普遍的心理健康教育,把握所有学生的心理状态,不但有助于帮助心理出现问题的学生解决其心理问题,更有助于高校学生管理,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前提下,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

2.课程开展的时间,从大学一年级开始,贯穿四个学年。一年级开设课程,以把握新生入学后的心理变化,以便帮助其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二、三年级把握学生的心理成长,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四年级有针对性对考研和就业心理压力进行疏导。四个学年课程要有效衔接,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心理健康需要。

3.课程目标设置要围绕心理健康知识、自我心理探索技能以及自我调解三者统一进行设置。教授学生心理健康的理论知识,区分心理健康和心理不健康,达到通过案例判断心理异常的学习目的;帮助学生掌握自我心理探索的技能,包括自我认知的技能、情绪管理技能及人际交往技能等;最终目标则是帮助学生自我调节,明确认识自我、接纳自我,适应学校和社会生活。

4.授课形式应采用集中串讲、实践课程与实验课程相结合的形式。集中传授学生理论知识,配合实践与心理测验,让学生全面感知自我心理动态,收集学生心理信息并针对每个学生心理课程做出计划。

5.课程内容以心理学理论为支撑,以实际学习和生活经验作为案例及分析内容。让学生多接触心理学研究成果,以积极人生观的树立、积极社会组织的构建、幸福感的形成等正面向上的内容为主,增强内容的针对性和感染力。

6.评价体系要改变原有的一纸试卷为主的考试方法。评价体系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来测评;一部分是自我心理健康程度,可以通过心理测试来测评,针对每个学生的测评结果,教师要有反馈教学,即帮助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7.师资力量是高校心理健康课程的主导,担任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师,本身要具备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及素质,必须是专业的心理教育工作从事者,必须取得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咨询资格,热爱心理健康教育,能够用自己积极的人格品质和乐观的生活态度感染学生。学校要组织好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8.心理档案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课程要给每个学生建设心理档案,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归档进行分析,把握学生整个大学生活的心理状态及变化,并通过有针对性的帮助,使每个学生都达到良好的心理状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高校学习生活及社会生活。

参考文献:

[1]黄月胜,曹资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现实思考[J].企业家天地・理论前沿,2006(3):121-123

第12篇

关键词: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特点

职业类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育者遵循一定的心理健康要求,通过对学生的心理卫生知识、技能、情感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与健全的个性,增强其面对未来可能受到心理冲击的适应力,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的过程。

一、职业类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状

目前,多数职业类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选修课为主,采用课堂教授的方式开展教学。许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并不是专职的,而是同时教几门不同课程的兼职教师,职业类院校心理专业毕业的教师偏少。

二、职业类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教材有限

职业类院校相对于普通高校来说,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材较少,并且没有根据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进行修订。教材涵盖的内容较宽泛,理论知识偏重,不能很好地体现学生感兴趣的知识。

2.课时较少

由于教材的缺乏,导致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课时只有三十多节课,主要集中在某一个学期。

3.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选修课,考试形式又多为开卷,许多学生存在思想误区,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无关痛痒,只注重专业课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获得。同时在学校层面上,部分职业类学校只是运用统一的教材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三、建构基于不同阶段中职生心理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1.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职业类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不多,学校应结合本校的学生特点自主开发校本教材,并根据学生所在的年级分阶段进行教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包含的具体内容如下:

(1)学习心理与专业发展。中职学生往往学习兴趣不浓厚,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专业方向和社会发展需求,学校要对学生的在校学习和专业发展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心理机制与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并对职业生涯做好规划。该部分内容应针对刚入学新生和即将毕业面临就业的学生。

(2)人际交往内容。该部分内容主要涉及师生交往、亲子交往和平行交往三个部分,根据学生在学校、家庭中可能会遇到的人际矛盾,结合相关心理学知识,帮助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人际交往的内容可安排在第一学期,从而减少在校期间的人际问题。

(3)人格内容。健康人格是指各种良好人格特征在个体身上的集中体现,是心理健康的最高灵魂和统帅。主要培养职业类学生自信自强、乐观开朗、勇敢果断、持之以恒、宽容大度等良好的人格品质。该部分内容可安排在第二学期进行教授。

(4)青春期与性心理教育。青春期是人生的花季,也是一个充满矛盾与困惑的时期,该阶段是青少年生理和心理急剧变化的阶段,也是学生接受教育和学习的宝贵时期。因此,帮助职业类院校学生认识和掌握青春期的发展历程,形成正确的性观念和恋爱观,把主要精力用于学习和校内外各类活动。该部分内容可安排在学习生涯中期进行教授。

(5)情绪教育。由于职业类院校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情感体验丰富,思维活跃,但情绪不稳定,容易冲动,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情绪产生的心理机制,帮助学生掌握控制情绪的方法,用理智调节情绪,解决自身生活和学习中的烦恼,并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该部分内容可安排在学习生涯中期进行教授。

(6)压力管理内容。虽然职业类院校相对于普通中学来说学习压力较小,但自杀伤亡事件仍频繁出现在职业类院校中。学生的压力主要来源于学校、家长以及社会三个方面。因此,应注重学生的压力管理,帮助学生将负性压力转化为正性压力。该部分内容可安排在第一学期进行。

2.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模式

(1)教学方式多元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学习心理知识的动力。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应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联系,使学生在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的基础上能自主处理和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目前,职业类院校都有心理咨询室,但缺乏心理活动室,为了更好地开展实践教学,学校应建设心理活动室,使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能更好地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心理活动课程。除此之外,还应注重学生的差异性,进行因材施教。如讲到青春期时,针对男生和女生的青春期生理特点可通过安排讲座的方式来进行教授。

(2)校本教材的开发。目前适用于职业类院校学生使用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偏少,降低了学校的选择性和针对性。因此,职业类院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基础内容与本校学生的自身实际情况相结合来编写教材。

(3)构建网络平台。目前,多数学校都有心理健康平台,并有相关的心理测验软件统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但多数平台缺乏互动,学校对平台的宣传不到位,学生并不知道有心理健康的平台。因此,为了提高可操作性与学生的实际使用率,学校可开通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并在全校内推广,让每位学生关注微博和微信号。学校可通过开通的微博与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通过微信公众号还可以进行网络心理咨询和学习任务的与完成。

3.注重隐性心理课程的开发

隐性课程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充分挖掘隐性课程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教育因素,可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学校隐性课程的开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开发学校物质环境中的隐性课程。环境对人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具有重要影响。学校应充分利用校园的一草一木来熏陶和感染学生。

(2)加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应提高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自身素养,使教师掌握心理学相关知识,通过自身、课堂教学以及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3)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课外活动也是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载体,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相比更具有体育性、活动性和竞赛性。课外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除了课外活动,学校还应创设和谐的宿舍文化,帮助学生和谐相处,改善不良的人际关系。

4.课程教学评价与考核

(1)教学评价。为了更好地评估学校心理健康课程的实施状况,应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围绕教师、学生与教学三个方面展开。教师主要围绕专业知识、基本素养和心理健康教育能力进行评价,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教学评价表格。

(2)课程考核。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考核多数学校采用的是开卷考试的形式,出试卷时教师应充分考虑试卷的信度和效度。同时,对学生的考核应从多方面考虑,不能只依照卷面的分数,可根据学生自身情况、平时作业情况、活动课的参与度、上课的表现等制订相应的标准来对学生进行考核。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需要各方面的支持与努力,一个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有助于学校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