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中篮球教学设计

初中篮球教学设计

时间:2023-11-27 16:10:29

初中篮球教学设计

第1篇

一、体育教学设计的涵义

体育教学设计,主要指体育工作者为体育整体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设定教学目标,构建教学结构,制定教学策略和效果合理评价的全过程,这是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依据。教学目标制定、教学活动开展的每个环节、每个步骤都离不开教学设计方案的管制,为此,体育教师在运用教学设计手段的过程中必须顾全大局,做好每个细节的全面规划,以确保整个设计方案的适用性、实用性和可行性。

二、体育教学设计的基本特征

(一)采用系统化方法

体育教学设计采用的是系统化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将教学对象置于整个系统中,依据系统之间各要素的相互关联与作用,对教学对象进行全面、精确、系统的分析与考察,以实现教学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这种系统化方法,从教学目标定位、教学策略选择,直到教学效果的最终评价形成完整的流程,前后相接,环环相扣,是一个系统化、科学化的整体。

(二)理论与实践的协同

教学设计不是表面化的感官设计,而是理论、实践的协同,虽然是落实在书面的理论上,但真正明确的方向和内容注重于教学实践。教学设计对于教学目标的细化、教学策略的运用、教学环境的调整、教学进度的把控都做出了明确的指示与安排,理论性的安排具有较强的可控性,这达到了抽象化理论与具体化实践的高效协同。教学设计是个系统化的过程,在整个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体育教育者逐渐实现了教学主体由教师向学生的转变,为学生主体化地位的发挥创造了先决条件,推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赋予较强的创新性

创新性是教学设计的鲜明特征之一,依据既定的教学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推进教学系统中各要素的归并与简化,此过程赋予了教学自主性、创新性的内容。这种赋予较强创新性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简单过程,具有一定经验的教师能快速、深刻领悟到自己的设计思路是否合乎实际情况,这是开展教学设计时的第一直觉,设计思路的多样性、教学策略的灵活性和新颖性,都离不开教学设计者的创造性。

三、教学设计手段在初中篮球教学过程中的运用策略

(一)设计明确的教学目标

初中篮球教学目标并不是单纯意义上注重学生对于篮球技能掌握的最终学习结果,更为重要的是整个学习过程,能明确、深刻掌握学生在篮球学习的开始、过程和结束整个过程中观念、态度、技能和价值观的发展及变化。设计明确的教学目标对于构建系统化的教学结构,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以及开展有效的教学评价具有重要的作用。依据教学目标开展篮球教学运动,当确定好本堂课教学目标后,将游戏融入到本节课新授的教学内容中,寓教于乐,使学生在篮球游戏中掌握篮球技能,在充满生机活力的课堂氛围中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二)构建系统化的教学结构

构建系统化的教学结构就是为了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实现时间、空间上的合理优化配置,需要体育教师合理确定整堂课教学过程的各步骤,每个教学步骤所占用的时间,运用灵活性的教学策略开展教学活动,整体设计要体现合理性、协调性、整体性和全面性的原则,确保每个环节的有效衔接与贯通,前后相接,互相协调。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兔子舞”和“传球接力赛”等游戏作为热身运动的开始,然后再开展篮球基本技能的教学,最大化调动起学生篮球运动的积极性,还可引入“传球接力赛”等竞技类游戏以推动学生更为活跃地投身到篮球运动学习中。

(三)设计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的设计实际上就是教师怎样教、学生怎样学的问题“,教”与“学”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引下,教学策略的制定使有效的学习方式得以充分体现,教学设计者应从传统机械化的运动教学中脱离出来,转向以学生自主练习、互助合作为主线的合作探究学习中来。初中篮球教学应引入游戏化的元素,将游戏贯穿于各种篮球技能的训练与学习中,实现游戏教学与篮球运动的高效融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编排多种篮球运动游戏,比如,在开展“胸前接传球”教学过程中,可引入“按节奏传球”“传球接力赛”等游戏。在“单手肩上投篮”篮球技能的教学中,教师可采用盲人比赛的游戏,扮演盲人角色的学生在其他学生的指挥与配合下不断开展投篮练习,教师用专业术语和哨声进行整体投篮的指控,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肩上投篮的技能和要领,而且培养了团队协作意识与合作能力。此外,篮球教学还可引用“对角传球”“双肩夹球”等游戏,通过多样化、新颖化教学策略的设计,初中篮球教学定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设计公正、合理的教学评价

检验初中篮球教学实效的根本途径就是客观的教学评价,这也是不断调整整个教学过程和每个环节的重要手段。教学评价必须贯穿于初中篮球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教学评价的重要功能就是检验整个教学活动是否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实际上,检测教学活动是否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不是一件易事,需要全面考虑各种教学要素,分阶段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以真正检测出学生的认知结构中是否具备了需要掌握的篮球技能,是否形成了较为持久的篮球运动习惯。学生们通过客观的教学评价能正确审视自己,以便对后续的篮球运动活动不断进行调整。一般的教学评价采取的手段都是参照别人的标准进行评价,这样不能完全、准确地阐明篮球教学的精神。篮球教学力求实现的真正价值不是掌握多深的篮球技能,而更注重能力的提升和不断的创新。设计公正、合理的教学评价,选择的理想手段就是能力提升和不断进步的评价,只有不断地进行评价才能完全映射篮球教学的精神,教学评价除了方法的不断调整,还要确保其适时性、全面性、真实性和多样性。

四、结语

第2篇

关键词 游戏篮球 体育教学 实验研究

近几年,篮球已经超越足球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运动,在中学生群体中,篮球的地位十分突出,中学生对篮球运动有着十分积极的参与热情。但是学校中的一小部分同学尤其是女同学对篮球游戏缺乏兴趣,所以加强篮球在体育教学工作的教学力度仍然是十分必要的,通过篮球教学激发初中生对篮球的兴趣使大部分学生加入到篮球游戏中来。尤其是在近几年,市教育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学生体育教育工作并给予大力支持。在其他年级体育教师的全面配合与热情参与下,课题研究在新课程下高中篮球主题化教学模块设计与建构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尝试。课题组成员始终坚持“理论探索、课程开发、实践尝试、总结提升”的研究思路,全面实施课题研究方案,强化研究过程管理,逐步逐层逐项推进,及时总结与反馈,形成经验总结和科研论文。目前,本课题研究已达到预定的研究目标,完成结题报告和结题各项准备工作。在本文对我校初一年级随机抽取两个班分别进行一场正式的篮球分组对抗赛,情况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资料

我们对被选中的两个班进行篮球教学,将这两个班简称为A班与B班。其中A班同学29名,男同学14名,女同学15名,年龄13到15岁,平均年龄在14岁左右。B班同学30名,男同学16名,女同学14名,年龄13到15岁,平均年龄在14岁左右。从年龄分部来年,这两个班级在篮球教学实验中十分具有可比性。

(二)方法

给A班发放篮球并且设置篮筐等相关篮球设施,让A班29名同学自由活动,不给予任何的教学管理,完全自由进行篮球游戏。对B班30名同学进行分组,让他们进行篮球对抗,对抗项目包括快速运球、精准投篮、迅速传递等。

(三)结果

经过SAS8.0软件分析之后发现两个班级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异性,P

(四)讨论

在A班的自主篮球游戏中,同学们对篮球游戏无所适从,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未能激发同学们参与篮球游戏的兴趣,无法达到提高学生们运动水平的体育教学要求。

本实验中B班游戏篮球体育的主要教学内容:

1.传球比赛

将B班的28人随机分为两组,让每一组的14名同学排成纵队。每个组纵队的第一名同学手持一个篮球,在哨声吹响后,第一名持球同学迅速从头顶将球传给下一个同学,拿到球的第二名同学要将球从自己胯下把球传给第三名同学。第三名同学从自己身体左侧将球传给第四名同学,拿到球的第四名同学要从自己身体右侧将球传给第五名同学。四名同学为一个周期,将篮球分别从上下左右四个方向进行传递。当球来到最后一名同学手中时,持球同学要用标准的运球方式将篮球运给第一名同学,整个队伍再进行相同的循环步骤。在五分钟时间里,循环次数多的一方获胜。

2.运球接力

同样将学生随机分成数量相同的两个小组。这两个小组的14名学生分别以篮球场的底线为基准站成一排,让每一名学生手持两个篮球,让学生左右手同时运球跑向篮球场另一边的底线,在到达对面底线时立即进行折返,返回到原点位置时将球交给下一名同学,重复上一名同学的动作,直到一个小组所有同学都完成比赛任务,用时少的一方获胜。

3.盲人投篮

从B班的同学中随机挑选两名同学作为协助人员,将剩下的26人随机分成两个数量相同的小组。两队的协助人员依次将参赛同学的双眼蒙起来进行投篮,三分钟内投入篮筐最多的小组获胜。

在实验中我们分别对初一年级的A班与B班分别进行了自主篮球游戏和带有趣味性规划的分组对抗游戏,从实验结果来看,针对B班进行的带有比赛内容设计的分组对抗篮球游戏无论是从学生满意度上还是从教学质量上都相对于A班的自主篮球活动,有着十分巨大的优势。在这项教育实验课上,同学们不仅体验了一段非常快乐的游戏时光,还增进了同班同学们之间的感情,同学们在对抗游戏中体会到团结一致的重要意义,同时也培养了同学们在比赛中的竞争意识与团队意识。以篮球游戏为主要内容开展的体育教育可使同学们在保持身体建康的基础上活跃大脑思维。

二、篮球游戏化教学措施

(一)提升学生积极性

1.开展灵活

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小场地和简化的规则,组织形式灵活多样,不受正规规则的限制,容易组织,趣味性强,锻炼身体的效果好,学生喜欢。

2.游戏为主

所谓突出游戏特点并不是不要篮球运动的基本运动方法,关键是要结合中小学生的特点,从游戏入手激发兴趣,突出项目特点形成教学合力,挖掘隐性内涵提高教育效果,通过游戏可以把简单的篮球基本技术和战术有机结合起来。没有方法的游戏是激发不了学生兴趣的游戏,方法过于复杂也容易使学生失去兴趣。

3.兴趣入手

学生喜欢篮球,学生学习的动机首先是从兴趣出发,兴趣的诱因,使他们对“玩”感兴趣,对枯燥的技术动作不感兴趣或者说对教师教的动作不感兴趣。现实中我们也看到过这样的现象:有的学生对模仿NBA赛中球星运球或扣篮动作兴趣很高,在没有教师教的情况下他们甚至完成的较好。这说明学生对篮球运动的追求,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是这样。

篮球教学中突出其游戏特点,从心理活动上注意激发兴趣―引导兴趣―主动参与―积极发展―有所追求,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对所学内容感兴趣,从而达到爱学―会学―学会。

4.灵活教学

在游戏篮球授课实践中,任课教师要深刻地掌握和理解游戏篮球的相关理念,将学生摆在中心地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手段和规划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创造性。大胆调整教学内容,适当增加对抗训练。对于已经有了较好篮球基础的同学,可以单独分成一组进行正规的短程篮球比赛。对于平时没有经常打篮球的同学,可以专门安排一些游戏性强的趣味性篮球游戏,这样既可以激发同学对于篮球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在游戏中提高学生的篮球技术水平,甚至还可以专门为他们组织低量级的篮球对抗,降低比赛难度。还可以设计“业余版”比赛规则,比如减少比赛人数、缩小比赛场地等,这样可以直接把缺乏篮球基础的同学拉入到篮球竞赛的氛围中来,加快他们对竞技篮球的接受速度。

(二)加强学生基本技术

篮球作为一项大家十分耳熟能详的竞技运动,其参与方式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包括非常多样的专业技巧,讲究力量与技术相结合。许多初中生对国际上知名的篮球明星十分的崇拜,也想要像他们一样拥有高超的篮球技术,所以加强学生基本技术训练对学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篮球基本技术的训练要从运球、传球、投篮、跑位等基础动作出发,一点一滴并且扎实地提高学生的篮球技术。这些技术主要指手部技术。手部技术主要发挥在篮球比赛时的接、传、抢、投等方面,这些技术的掌握与合理运用可以提高学生在篮球竞技中对篮球的支配能力与控制能力。让学生在篮球训练中练就多变的运球、灵巧的传球以及高难度的投篮技术甚至可以将学生的篮球技术提高到职业及水准。

(三)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初中校园内针对学生进行的游戏篮球教学并不是为了培养专门的篮球运动员,而是要通过体育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创新能力。游戏篮球教学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这也要求初中校园的篮球教学摆脱掉传统的主要以任课教师单方向的灌输教学,学生只能十分被动而且机械地接受任课教师的知识灌输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我们为了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思维,不能将学生看作一个封闭的个体,而是充分考虑到学生所接触到的所有事物,根据学生周围的环境特点来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工作。从一点一滴出发,给学生提供表达自己观点的平台,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篮球教学以动作教学为主,其教学过程特点,与动作的常规性、复杂性、艺术性等特点,直接相连,紧密结合,只有针对性设计教学方案,才能取得最佳教学效果,学生创新能力才能得以提高。

三、结束语

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游戏篮球教学时产不仅传授篮球的技术技巧,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更要在篮球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元素。尤其是像篮球这样充斥着对抗思维的竞技项目,千万不可养成学生好勇斗狠的性格与为了达成目的不择手段的做事方式。游戏篮球的教学内容可以着重强调学生在进行篮球比赛时一定要注意比赛规则,树立学生的规则意识,培养学生严谨的做事态度与公平公正的待人理念。对NBA历史上能够表达优秀道德品质的故事进行宣传,让学生们以偶像为榜样,学习到优良的为人处事方式与原则,使校园篮球教学工作取得全方位的收获。还可以通过每年定期举办各种篮球竞赛的方式,以篮球游戏化教学为依托,让“快乐篮球”校本课程步向深入到学校、班级、学生等各个角落,让篮球为校园增添更多的青春气息。

参考文献:

[1] 蔡泉良.游戏篮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实验与探索[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04(15):89-90.

[2] 秦鹏飞.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06(01):9-11.

[3] 秦兴波.“体育游戏”教学法对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作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5.03(01):18-20.

第3篇

关键词:行进间上篮;分解;步骤

作者简介:徐霞琴(1978―),女,江苏溧阳人,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星湾学校初中体育组教师,研究方向:中小学体育教学的理论和实践。

一、前言

篮球教学是中学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由于篮球技术的多样性、多变性以及组合性,为课堂教学带来了难度。同时,常规的教学方法更趋向于教学的整体性,缺乏对学生的差异化教学,这样就容易削弱学生学习积极性。因此,采用适宜学生实际的篮球教学方法设计,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实质上各种篮球技术都是由若干相互关联的技术环节所组成的,因此,立足这一思考,依据程序教学原理,借鉴分解教学方法,对“运球行进间上篮”技术的动作结构顺序及各技术环节的内在联系进行细致剖析,设计了“分解步骤式”教学方法,旨在为篮球教学探寻适宜的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二、篮球技术教学分解步骤设计的指导思想

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斯金纳积极提倡程序教学法以后,引起了广大心理学界、教育界人士的重视。这种方法的理论基础是斯金纳的新行为主义操作条件反射学说和强化理论,其核心是:人类行为是一个有序的过程,它可以借助自然科学的方法来进行研究,通过有序地选择教学信息,改善学生的学习活动,能有效地控制学生学习的过程。

程序教学是根据程序编制者对学习过程的预先设想,把学习内容由浅入深地直线地编排,并把这些学习材料分成许多连续的步子,然后呈现给学生。

在呈现每一个步子学习时,要求学生进行回答(行为)反应。如果学生按照要求回答(行为)正确了,再进入下一步的学习。如果学生没有达到预期的要求和目标,则继续进行这一步子内容的学习。每个学生都要按照规定顺序的内容学习,不能随意跳越任何步子和内容。

根据斯金纳提出的程序教学思想,在篮球教学中,教师要依据认知规律和技能形成规律,在仔细剖析篮球技术动作结构的基础上,把一个完整的、复杂的篮球技术内容分解为若干相互联系的小步骤内容,并编制出学习顺序,让学生按既定的程序进行每一步骤内容的学习。经过及时的练习考查获得学生在某一步骤内容上的学习反馈信息。如果学生按要求完成了学习任务,则继续下一个单元学习,否则,就继续学习和练习当前步骤内容的技术动作,从而逐渐向预定的教学目标逼近。

这种教学设想把篮球技术练习中的反馈、强化和每个小步骤内容的练习效果联系起来,从而及时对学生形成刺激,学生在练习和思考过程中更进一步强化了技术的规范性和正确性,这样保障了教学效果。

三、“运球行进间上篮”技术分解与步骤设计的基本思路

“运球行进间上篮”是篮球技术教学中的一项基本技术内容,这项技术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运球能力、上下肢的协调配合能力、脚步动作、身体平衡能力以及手臂投篮技巧,因此,它是篮球技术教学中具有一定难度的内容。

从整个技术环节和动作顺序看,“运球行进间上篮”技术包括了“运球―跨步拿球―上步―起跳―投篮”这几个环节。完成该技术时的手脚协调配合、脚步动作连贯性以及投篮时的身体平衡与手法用力是最核心的技术环节,也是初学阶段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运球―跨步拿球” 需要学生上下肢配合一致;“跨步(拿球)―上步―起跳”是行进间上篮的核心技术动作,需要掌握好步幅、步数、速度和制动;“起跳―投篮”一方面需要学生具备较好的身体平衡能力,另一方面还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投篮手法和控制好手臂用力。

在“分解步骤式” 教学设计时把学习内容分解成 “原地抬腿起跳投篮―上一步起跳投篮―上二步起跳投篮―原地运球上篮―行进间运球上篮” 这五个步骤学习内容(图1)。“原地起跳投篮”主要让学生练习投篮手法和空中平衡;“上步起跳投篮”主要练习脚步动作及其与起跳的衔接;“原地运球上篮”主要练习跨步拿球时上下肢的协调配合;“行进间运球上篮”则主要练习运球和上篮整体动作的衔接。教师为每个步骤内容都设置了练习目标和要求,学生按照这些步骤的顺序进行每一内容的练习,每一步骤练习结束后教师对学习结果进行考评,并把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达到要求的学生就可以进入下一步骤的内容练习,没有达到的则继续在这站练习。这样,学习快的学生就能继续学习后续新的内容,而学习慢的学生则可以继续提高巩固现学内容,满足了学生个体差异的学习需要。

图1 运球行进间上篮技术

“分解步骤式”教学方法设计

在常规教学法中,运球行进间上篮技术只是做一些简单的分解,并不会如“分解步骤式”般分成若干联系的小步子,即便教师也同样为学生设计了如上五个学习步骤和内容,但却是在每一步骤内容练习结束后,所有学生都一视同仁地要进入下一站练习(图2)。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产生学习快、水平好的学生感到现有内容难度太低,学习慢、水平差的学生感到后续的练习难度大或完成不了的现象,最终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降低了教学效果。

图2 运球行进间上篮常规教学设计

四、“分解步骤式”教学设计的效能机理

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分解步骤式”教学,学生基本都能在一次课时中较好地初步完成“运球行进间上篮”技术动作。产生如此良好的教学效果,与该设计的特点密切相关。概括而言,“分解步骤式”教学设计实现良好教学效果的效能机理表现在以下方面:

1.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反应

一个好的教学过程,必须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学习的状态。通过这一设计思路,保证了每个阶段都能使学生产生反应,然后通过强化或奖励来巩固这些反应,并促使学生做出进一步的学习反应。这些积极的反应组合形成一条积极的学习反应链贯穿于整个篮球课堂教学之中,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2.合理地预设小步骤学习内容

在教学中,所呈示给学生的学习内容是在认真剖析“运球行进间上篮”技术环节和结构基础上,合理地被分解成一步一步的,前一步的技术学习是后一步技术学习的铺垫,后一步的学习又是前一步学习的延续,通过这些关联的、逐阶性的内容,来促使学生一步一步地掌握完整的运球上篮技术。并且,由于相临的两个步子之间的难度相差很小,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且每进入下一步骤的学习都意味着对前一步骤内容的较好掌握,因此,学生既能在学习中逐渐建立自信,也使得学生很容易地完成完整技术动作的学习。

3.及时有效地进行学习反馈

斯金纳等人把每一反应的及时反馈作为学习的基本要素之一。“分解步骤式”教学特别强调及时反馈,即在技术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每个正确的学习反应必须立刻反馈。这个反馈的结果就是学生是否能够进行下一步子的学习,这也从侧面使学生知道了自己掌握技术的进度。任何一个学生只要对上一步(前一技术动作)能按照要求完成,便可立即进行下一步(下一技术)的学习,这种进阶本身便是一种积极的反馈:告诉学生,你已经掌握前面的技术了,可以开始第二步的学习了。

4.自定步调时考虑学生个体差异性

“分解步骤式”教学时,按照学生对每一步骤技术的学习情况来决定该学生是否可以进行下一步骤学习,因此学生可以按照各人自身的情况来决定学习的进度和速率。这与常规教学在课堂教学中一般以“中等”水平的学生为参照点的教学法不同,常规教学法会使技术掌握较快、水平较好的学生被拖住,而学习慢、水平差的学生又跟不上,致使学生之间学习水平差距越来越大,并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分解步骤式”教学则相对关注到了个体差异性,每个学生可以按自己最适宜的速度进行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学习中个体差异的问题。

五、结论

(1)提高中学篮球课程教学效果,需要加强对符合中学篮球教学需要的适宜的教学方法的研究设计。根据篮球技术结构特征和环节进行合理的分解划分,不能破坏完整技术。

(2)教师要根据学生水平与场地情况,合理安排小步骤的站点与数量,合理调整和安排队形分布。同时,由于小步子学习呈分散状态,教师更要加强对整个课堂的监控,了解每步子学习内容中学生的练习进程。

参考文献:

[1]马 毅.普修课篮球小步子教学结合反馈调节的实验研究[A].国家体委科教司编.全国体育学院教学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1986.

第4篇

【关键词】初中体育;篮球教学;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不断发展,中学生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地提高。但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初中生的运动量和运动兴趣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而篮球作为一项社会普及度很高的运动,作为体育课教学的切入口很有探讨的意义。笔者拟从自身经验出发,与同仁分享初中篮球教学的方式和策略。

一、从学生篮球培养谈起

学生篮球培养模式就是指小学一中学一大学整个培养过程,这个过程的结果是要培养出与更高赛事接轨的优秀篮球学生,直至为篮球专业队及国家输送篮球人才。长期以来我国竞技篮球运动的人才培养模式一直是引用体校一体工队一专业队三级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是中国竞技体育在特定时期的特有产物。它的人才培养系统曾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川,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往的篮球人才培养模式和竞赛方法越来越显示出它与社会发展的不适宜性。目前教育部举办的学生篮球竞赛有初中、高中和大学三部分,小学生篮球联赛也在酝酿中。学生篮球竞赛的开展和形成,改变了篮球人才的培养格局。虽时间短但已收获了良好的效果,篮球后备力量已经呈现出回流学校的喜人局面。

从学生到学生和从学生到学生,看起来只是次序的颠倒,实际上内涵和外延却发生了质的变化,他们对篮球文化的理解和享受篮球带来的激情程度都大不一样。从学校选拔篮球人才的模式已被美国的实践证明是非常科学的,如何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把篮球学生回归学校,健全学生初、高中,CUBA和CUBS大学生篮球联赛)篮球竞赛体制,提高学生篮球联赛质量,把学生篮球竞赛体系的发展和完善与我国篮球人才的培养模式有效地结合起来是值得研究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

初中联赛07―08赛季增加了很多时尚和新鲜元素,联赛提出了新的口号:信仰篮球。希望通过初中联赛的锻炼和磨砺,鼓励初中生坚持信仰,保持篮球纯粹精神,摒弃一切外来因素,这样才能全情投入,心无旁骛的打好篮球,最终成就英雄的个人和英雄的团队。不同层次的学生篮球联赛都有不同的企业和策划公司运作,他们把篮球运动的理念和校园文化的开展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地调动了师生的参与欲望和互动效应。

二、根据初中生感知觉发展特点,设计街头篮球

在初中时期,学生的感知觉已得到充分发展,他们的听觉、视觉十分敏锐,味觉、嗅觉和触觉也比较发达,这一时期的初中生,喜欢自由,不愿意在篮球场里进行条条框框的训练。因此,此时培养初中生的篮球运动感知觉,即“球感”或“球性”的培养对初中生篮球运动兴趣的发挥具有重要的作用。街头篮球是指在小场地上进行的以控球为主的、自发的、随意的能满足学生表现的篮球训练方法。街头篮球的活动形式多样,可以个人练习,也可以多人一起练习。个人练习时多以原地熟悉“球性”为主,可以提高他们的篮球运动感知觉能力。街头篮球没有教师的指导和督促,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无拘无束地尝试新动作,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学习和创造动作,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满足他们的求新、求异和求奇的心理。比如说,在篮球课上,在准备活动部分可以让学生分成几组,在各自的场地范围内,学生间进行运球、传球、抢断球的练习。[2]教师不参与其中,不去指导和监督,让学生自由地发挥,只是在旁观察,总结出学生所做的经典动作或是自创的动作,练习结束后,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这种方法不仅使学生体验到了篮球运动所带来的快乐,还可以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养成动脑的习惯,养成从多角度全方位思维的习惯,提出有创意的见解,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进而培养初中生对篮球运动的爱好。

三、练习方法要简便易行和讲究实效

要考虑中学生的特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要结合本校的具体情况,如学生的爱好程度、体质条件等,还要考虑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中学体育课的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来拟定篮球课的教学计划。

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兴趣十分广泛,而且有较大的选择性,尤其容易接受新鲜东西,模仿能力强。篮球运动具有强烈的对抗性和竞争性,深受中学生的喜爱;同时它又是体育大纲所规定的主要内容,也具有田径项目中的跑、跳、投。上好篮球课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篮球技术水平,而且还能使学生的身体得到全面发展,增强学生体质,因此中学开展篮球教W是十分重要的。

简便易行就是要便于组织,不能因为介绍练习方法占用过多的时间。练习要根据学生的兴趣、情绪,适当变换形式,更重要的是应当注意锻炼身体的实效,掌握动作要领的实效。练习的总的要求是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慢到快。因为从动作的形式来看,都要经过以下教学过程:以传球为例,那就是从无球模仿到结合球的练习,体会动作要领到在初步掌握动作的基础上,在移运中或跑动中进一步掌握,提高动作质量。在练习中学生会不断出现错误动作,教师要针对问题施教,采取有效措施,严格要求,简化练习条件,再加上练习给予纠正,最后使学生打下一个较坚实的基础。

在学生初步掌握基本动作的基础进行综合练习,这样学生练习情绪高,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和掌握技术…总之,根据篮球基本技术的规律和技术内容的实际来安排教学,要保证重点技术,又要考虑教学节奏,难易相问,节奏鲜明,并和人体生理活动规律相适应,还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不断地产生新的兴奋,促进各种技能的掌握和形成。

四、小结

另外还可以通过观赏比赛,充分利用篮球明星效应来激发中小学生的篮球运动兴趣,使他们得到情感上的熏陶,获得精神上的力量,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篮球教学活动中,设法借助各种审美活动来刺激学生的想象,活跃中小学生的思维。

第5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篮球选修课,改革教学

一、篮球选修课开展的现状分析

随着国家教育政策的调整,高职学生人数在逐年上升,在体育选修课的开设上篮球课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体育项目之一,学生选课人数也逐年增加。

在学生人数增加后就出现学生体育基础不相同、学生对上课的内容、上课的形式及期望达到的目标不相同的一些情况。源用以前的上课形式就存在有的学生“吃不完”,有的学生“不够吃”。学习内容单一,学生觉得枯燥。考核内容简单,学生不用怎么努力考核成绩就相当高。学习内容随意,学生没有系统地掌握篮球的基本技战术知识。根据新的形势,结合学生的实际,从几个方面进行改革探索。

二、制定学习目标和计划

根据学生的选课情况进行学习目标和计划的制定。学生选修篮球课,说明学生比较喜欢篮球,在篮球的基本技术上有一定的了解。在运球、传接球、投篮、进攻、防守等基本技术上有一定的掌握。在基本战术上如传切、掩护、策应等配合上有一定的了解。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分层次制定学习目标和计划。

在学习的初期对学生的篮球基础进行摸底,可以按学生已掌握的基本技术分成基础小组、提高小组及精英小组。

基础小组总体要求对篮球的基本技术部分如运球、传球、投篮要基本掌握及简单的配合战术了解,篮球的基本规则及裁判法了解。提高小组要求要高于基本部分学生,除对基本部分学生要求内容掌握外,还要求掌握如三步上篮技术、二人快攻等技术,会用基本的如传切配合、掩护配合及二打一及三打二配合。精英小组则要求更高,个人基本技术要会熟练运用,能有一些个人的特长技术。在战术上对常规的多打少、快攻及联防及区域进攻或防守都要比较好的掌握。

三、创编一套适合篮球选修班的校本教程

在篮球选修班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往往是凭经验,所选内容没有体现连续性和系统性,内容也没有分层次。特别是在教学的后阶段,多以教学比赛为主而忽略了基本技术内容。教师应在教学的初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化,把每学期的36学时分为四个教学单元,每个教学单元内容学时具体化。在教学初期告之学生,让学生知道几单元该学哪些内容心中有数。

设置如图

在确定了基本内容之后,教师可根据学生掌握的具体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度调整。同时,每一个教学单元又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进行丰富多彩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学习知识。根据学生的情况对有些知识点进行精学,特别是教学比赛后总结出来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根据学生的情况也可以对教学内容的的先后顺序进行适度调整。

四、多渠道提高学生的比赛实战能力

学生选篮球选修课的初衷除锻炼身体外,更多的是想学好技术后打比赛能赢,能为班集体或系或学院争光。从而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教师在教学的设计上就要考虑如何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

在学生掌握基本的技术后就可以安排半场三打三、半场四打四练习,在练习中要求必须用到规定的技术和战术个数。在半场比赛后可进行分组的全场比赛,规定分数后输球方下,赢球方继续打或反过来进行。下方必须完成下蹲或俯卧撑之类的素质练习,学生的积极性往往非常高。在完成班级内部比赛后可预约其他班级进行比赛,为提高参与度可规定一二节是不同的队员上场,三四节不作限制或一二三节是不同队员上场等方式进行。如果有条件也可与其他学校或单位进行比赛。让学生知道自己的长处或不足,为今后的努力找到方向。

第6篇

关键词:初中体育篮球教学;现状;解决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身体健康已经成为了社会关注的重点,而学生更是社会的未来,尤其是初中生,初中生在面临高考升学压力下,往往只关注文化课的学习,从而忽略了对身体的锻炼,将体育课视为可有可无,这样一种错误的理念只会让学生更加忽视身体锻炼的重要,所以,如何改变初中体育篮球教学的现状,已经成为了新课改的重中之重。

一、篮球教学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加强篮球教学是现代体育教学的一大重点,但是现在的篮球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诸如,篮球教学观念以及篮球教学模式上存在众多的问题。

例如,在教学观念上,我们发现在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健康教学的教育观念,但是初中体育篮球教师并未从传统观念中挣脱出来,教学模式及观念仍然停留在篮球技能教学中,并未做到真正的以人为本,忽视了学生的主导作用。在初中体育篮球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篮球成绩而忽略了对自身篮球技能的完善与发展,并未真正做到“健康至上”的理念。再如,从教学模式上,我们发现初中体育教师大多毕业于体育教育专业,他们接受的教育仅仅是专业的技能教育,在单纯的技能教育中,教师潜移默化的思想便是“讲述―演示―训练”,这便让体育教学明显的程序化,让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造成学生思维单纯,想法狭隘,观念顽固,这样的教育是古板无趣的,同时教师也在固有教学模式下失去了创新能力,一味地按照旧有经验进行教育教学,这样只会逐渐地让学生对体育课失去信心。

二、解决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身体健康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而学生更是社会的未来,尤其是初中生,初中生在面临高考升学压力下,往往只关注文化课的学习,从而忽略了对身体的锻炼,将体育课视为可有可无,这样一种错误的理念,只会让学生更加忽视身体锻炼的重要。

以人为本,学生才是教育教学的主体,所以,在日常的初中体育篮球教学中应努力发挥学生的求知欲以及学习热情,从根本上将体育课转型为素质教育课程,并且在教学中逐渐偏向于对学生有益的事项的教育,同时重视学生个体上的差异,激发学生自身发展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对篮球教学的学习兴趣,真正做到兴趣与健康并存的体育教学模式。最后,应该加强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让学生懂得篮球锻炼的根本原理,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主动吸收。并且还应遵循新课标要求,加强篮球基础建设,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从根本上改变被动学习的现状。

例如,在进行初中篮球教学的时候,教师应当根据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来设计学生的教学内容,如,身高且弹跳能力强的学生,就可以建议其选修篮球课程,但是对于某类自身能力不太强,并且弹跳能力不强的学生,教师应当从基础入手,更好地帮助学生打好篮球学习的基础,同时更好地提升初中篮球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在进行初中体育篮球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的问题以及困难,尤其是初中生自身的能力不强,并且不能够接受教师教授的初中体育篮球教学方法。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积极地参与篮球体育活动,从而更好地增强体魄,提升初中体育篮球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第7篇

随着时代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体育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更加重视体育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体育素质的培养。但是就目前而言,当前篮球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难免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中学体育教育事业的和谐高效发展。

1.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兴趣相对较低

近年来,体育作为中学的一门重要学科,由于其教学往往存在一定的技巧性,以至于体育教学的效果不容乐观。尤其是篮球的教学这门高技巧性的教学,部分学生对于篮球的学习有着较低的学习热情,同时目前中学的学生虽然开设有篮球课程,但是其篮球课程的学生多为男生,在课程实际的开展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丧失,其学习的兴趣相对低下。

2.篮球教学内容较为单一

在篮球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其教学内容的设计仅仅局限于理论知识的教学,同时篮球教学作为一项相对有技巧性的教学,更应该注重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共同培养,同时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往往采取“填鸭式”的教学,对于学生的兴趣培养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忽视,同时教师在对教学任务进行安排的过程中,并没有结合学生自身实际的学习情况,对于篮球运动的整体角度把握得讲解相对不够,仅仅局限于部分的动作要领,以至于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有着乏味和沉闷的感觉。

3.教学过程缺乏激励和一定的评价体系

教师在篮球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对学生成绩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主要是对学习和考试独立分开的形式进行采用,但是这一过程的实现,往往将学生学习过程的激励直接忽略掉。同时,在对学生篮球体育课程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其衡量标准仅仅局限于期末测试和平常的考勤情况,在某种程度上将教学的过程直接忽略,并将学生的某些天赋也就这样遮藏起来,不利于学生整合能力的培养。总而言之,当前篮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不仅仅局限于以上几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亟待解决。

二、篮球教学中整合激励理论的应用

本文主要基于工作设计理论篮球教学课程的设计、期望理论篮球教学课程的设计以及强化理论篮球教学课程的设计三个方面的应用进行研究。

1.基于工作设计理论篮球教学课程的设计

传统的篮球教学其教学过程主要是过分细分教学,分阶段地教学、分步骤地教学以及分动作地教学,这一过程实现的教学以至于学生对篮球课程学习的兴趣逐渐丧失,其学习的效果不佳,而基于工作设计理论,篮球教学课程设计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地位,并对技能的多样性、任务的完整性以及任务的重要性进行合理地设计,同时在每节课的设计过程中,在对动作进行细分的过程中,更加强调动作的连续性和整合性。对于篮球体育课程内容的系统性有着直接性的注重,不断地对学生的自由发挥进行适当的鼓励,使学生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并进行适当的课堂反馈。总之,基于工作设计理论篮球教学课程的设计,在对传统精细化以及技术化的教学进行保持的前提下,依据于工作设计理论,对学生的兴趣以及实际的接受需求进行考虑,对多种篮球技能加以培养,并及时地和课程内容进行联系。

2.基于期望理论篮球教学课程的设计

基于期望理论下的篮球教学课程设计,其评定结果主要是借助于教师的成绩进行表现,同时其教学评价的时间并不仅仅局限于某一时点,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有着不同的考核目标,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奖励,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学生考核目标的设定更应该结合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最终使学生学习的热情以及锻炼身体的目的实现。

3.基于强化理论篮球教学课程的设计

基于强化理论下的篮球教学课程设计,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调控,在篮球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课堂的行为进行密切的关注,一旦学生的某些行为处于努力的状态,就及时地给予适当的嘉奖,并将事件发生的频率逐渐增加。同时在篮球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旦学生出现违纪行为或者是懈怠行为,应给予严厉的批评和指责。

第8篇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以上虞市某中学200名女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研究调查。

2、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查阅文献资料,对各种资料进行分析。(2)问卷调查法:针对研究对象设计问卷进行调查。(3)数理统计法:问卷回收后进行分类统计,并通过Excel进行相应数据统计处理。

二、 研究结果与分析

1、上虞某中学女生对篮球课兴趣的调查结果。通过问卷对上虞某中学200名女学生篮球运动喜欢程度进行了调查,发出问卷200 份,收回196 份,收回率98%,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并分析得出问卷结果。调查结果表明,对篮球爱好者占7%,感兴趣者占47%,合计54%,说明大多数女生对篮球课的认识和理解是正确的,也反映了女生追求快乐和活泼好动的特点,这对于学校篮球课教学的正常开展,对于提高篮球教学质量,将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但我们也不难看出,对篮球兴趣一般者占23%,不太感兴趣者也大有人在,占到16%。这说明初中学校中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女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对篮球学习缺乏兴趣,课堂表现为行为懒散、纪律松弛、学习不积极,练习不刻苦、导致成绩不够理想,直接影响体育教学和篮球课任务的完成,甚至影响到学生对体育锻炼认识的误差和终身体育锻炼的怀疑。

2、上虞某中学女生对篮球课动机的调查结果。动机是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动机包括方向和强度两方面的内容,方向是人为什么要做某件事,强度是人为做这件事会做多大努力。影响动机的方向和强度的因素有内部的需要和外部的条件。内部需要是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普遍因素,外部条件能大大增强初中学生的锻炼动机。良好的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积极进取的一种内部动力,而这种内部动机的实现,不仅需要个体对某种事物具有的强烈愿望,更需要外部条件的许可,只有两者的有机结合,内部动机才能转化为具体的行动,从篮球运动动机的内部需要和外部条件分析上虞某中学生篮球运动动机的多样性。

对上虞某中学女生进行了篮球运动动机的调查,发现上虞某中学女生在篮球运动的动机选择上,最基本的动机都是为了增强自身体质,保持身心健康,提高学习效率,丰富生活,缓解学习压力。但是有较多的上虞某中学女生的篮球课的动机是表现自己,从篮球运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我通过对三个方面的动机调查、整理、分析,得出以下观点和结论。

(1)、从篮球课的健康健美类动机调查来看,70%的女生认为篮球课对保持身体健康有很大作用,29%的女生则认为作用一般,认为作用不大的占1%;32%的女生认为篮球课对能够健美体形和提高抵抗力的效果很明显,58%的女生认为效果较明显,认为无明显效果的占10%。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女生把篮球运动看作是保持身体健康的一种锻炼手段,同时可以获得健美的体形和抵抗疾病。

(2)、从篮球课的生活方面动机调查来看,42%的女生认为篮球课对提高学习效率有很大作用,53%的女生则认为作用一般,认为作用不大的占5%;13%的女生认为篮球课对增进同学之间的交往有明显效果,55%的女生认为效果较明显,认为无明显效果的占33%;认为能享受运动乐趣和丰富课余生活的女生占26%,比较支持该观点的占64%,不支持该观点的占10%。

从上分析可知,上虞某中学女生普遍认识到篮球运动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主动地参与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把篮球运动作为业余生活的重要内容,可以充实校园生活。上虞某中学女生希望通过篮球运动把参加篮球运动作为认识朋友的一种手段与途径。由于篮球运动满足了许多学生对于激烈运动和身体对抗的要求,很多学生认为篮球运动更加能享受到运动的乐趣。部分上虞某中学女生己经改变了以前对于篮球运动枯燥无味的看法,同时他们把篮球运动提高到一个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3)、从外界因素对上虞某中学女生篮球动机的影响来看,认为体育场地的改善能够更积极参与篮球运动的占30%,比较认同该观点的占56%,还有14%的女生认为没有影响;认为参与篮球运动能展示特长的女生占14%,65%的女生认为参与篮球运动基本能够展示特长;21%的女生不赞同此观点。

由此观之,体育场地条件的改善明显强化了上虞某中学女生对参与篮球这项运动的动机,上虞某中学女生比较注重在篮球运动中来展示自己的特长,从而丰富校园生活,发展身体素质。

三、建议

1、加强生理卫生知识教育。处于青春期的初中女生,由于缺乏生理期这方面的知识,所以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担忧和焦虑,她们认为在这特殊的时期不能进行任何运动,因此加强生理卫生知识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应该向女生讲解有关“月经”周期的生理卫生知识及注意事项,及时消除学生的担忧和焦虑,确保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完成,也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

第9篇

【关键词】篮球教学;技战术;训练 初中

一、以“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

早在2002年8月,我国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把健康第一作为体育学科的指导思想。《纲要》中还规定了运动参与目标是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并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然后逐步形成终身体育意识。由此可见,在初中篮球教学与训练工作中,不仅要着眼于当前在校时期,还要放眼于初中生的未来、直至终身。初中阶段是他们养成良好体育锻炼方式的关键时期,校园又是进行终身体育教育的最有利场所。初中生走向社会,能否继续经常地从事体育锻炼,最根本取决于自身的体育意识。由此可见,终身体育是对初中体育教学的一个根本性要求。因此,在初中篮球教学与训练工作中,首先要以“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使学生树立稳定的体育锻炼意识、掌握必备的体育锻炼技能、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从而促使其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二、大力加强比赛教学, 培养初中生篮球兴趣

笔者认为,要想使初中生对篮球运动产生稳定而浓厚的兴趣,必须结合篮球运动特点对学生进行教学。其中加强比赛教学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其指导思想一是在比赛中学会打球,锻炼身心;二是掌握方法,终身受益;三是积极参与,体会乐趣。比赛是篮球运动的最终目的。它具有强烈的竞赛性和对抗性,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坚毅、果断、机智灵活的意志和作风。还可以培养团结友爱、互相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激励人积极向上、勤奋好学。教师要充分运用这些积极因素,在课堂教学中大力加强比赛教学,比赛的方法要多样化,有全场和半场、有单项技术个人赛、有三对三、五对五、班与班的教学比赛,甚至可以男女混赛等。在分组比赛时人员的搭配要合理,让初中生感到有学习和奋斗的目标。要适当放宽规则和运动技能的要求,让学生在比赛中学会打球,锻炼身心,积极参与,体会乐趣,并给学生以临场裁判知识的指导,营造一种宽松而愉快的学习气氛。在比赛中,应以初中生自身的进步和提高为主要依据,同时参照统一标准,使体育课实践部分形成规范的、标准化的考核制度。

三、要注重初中生“球感”训练

“球感”是球类运动员对球的特性的感知能力。它是球类运动员具有的一种特殊的专门化知觉,它和游泳运动员的“水感”,射击运动员的“枪感”、体操运动员的“时间感”、“空间感”等一样,在训练和比赛中,无时不影响着运动员成绩的发挥,无时不影响着运动员的技术提高,也无时不困扰着教练员的教学与训练。它在篮球运动教学与训练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篮球“球感”看不见,摸不着,给人以抽象感,但它却影响着篮球运动员基本技术运用的准确程度和运动员技术水平的提高。“球感”的好坏是控制球和支配球的基础,是现代篮球比赛中各项技术得以充分发挥的前提,是优秀篮球运动员突出的特点之一,也是一个球队取胜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运动员能够通过训练形成高度发展的“球感”,就能增强自己在比赛中的信心和力量,使自己的动作灵活自如,随心所欲;运动员的注意力便可集中于临场所需的迫切解决任务的技术和战术动作上,做到既快又准的完成投篮、运球、突破等技术。因此,要注重初中生“球感”训练。

四、要重视教学方法的最优化选择

在篮球教学实践中,有大量的、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存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为我们选择最优化的教学方法提供了条件。但教学过程并非是多种教学方法的简单累积,多样化教学方法的运用并非是无限的。“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必须有个限度,以免使教学变成不断变换活动方式的万花筒,分散了学生对教材实质内容的注意力。所有这一切还要求教师针对每一种具体情况来选择教学方法,并且要把它们最恰当地结合起来,而不能机械地追求方法的多样性。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教师应充分了解每一种教学方法的优点,还应具体地判断每一种教学方法实际运用的可能性。教学方法的优选要从教学效果最优化着眼,选择教学方法最优结合的方案,要将教学方法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考察和运用。系统的优势在于“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系统中的要素一旦被有机地组织起来,就能获得单个要素不具备的新质和功能。根据技术的相关性,把技战术教学作为一个总系统进行设计和运用,以实现篮球技战术教学方法的最优化。

五、注重多媒体教学的应用

多媒体教学的发展体现了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需要,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对优化体育课堂教学, 激发初中生体育学习动机和兴趣,加深学生对动作概念和体育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教师可以安排初中生观看并模仿各阶段篮球技术动作及完整技术动作的教学影像资料,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动作结构间的内在联系,找出动作技术的关键,利用多媒体技术,建立正确的视动表象。多媒体教学还可利用其反复重播、回放、慢放等功能,摆脱时空因素对教师的影响,使瞬间的动作过程在时间,空间上定位,并对关键的动作进行提示,这样初中生在练习中就能突出重点,解决难点,理解动作结构间的内在联系,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所以,多媒体教学在篮球教学中的应用,可充分地调动初中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促进他们观察、思维、判断、分析能力的发展,提高他们自学、自练、自评能力,分发挥其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达到更好地掌握运动技能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周兴伟.对高校篮球教学几个重要问题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

第10篇

摘 要 本文研究的是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篮球教学中的应用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了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篮球教学中应用的基本流程,然后又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提出了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篮球教学中应用应注意的两点问题,即:重视分组的合理性和重视篮球合作学习中和谐的合作关系的构建两点,希望对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篮球教学中的应用与推广能够有所助益。

关键词 初中体育 篮球教学 合作学习模式

合作学习模式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基于群体动力学的现代教学理论与教学策略。合作学习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较而言,能够在促进学生认知品质发展的同时,促进学生良好的非认知品质的形成与发展。因此,合作学习模式的概念在提出之后很快就引起了众多教育教学人士的重视与关注,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了教育领域重要的学习模式之一。如果将合作学习模式这种先进的教学理论应用于初中篮球教学,将会对中学篮球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鉴于此,本文就针对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篮球教学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了简要的探索与分析。

一、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篮球教学中的应用流程

(一)制定教学计划

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是顺利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这一点对于初中篮球教学来说也不例外。在将合作学习模式应用于初中篮球教学时,首先要注意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等等,进行分析和讨论,并在此基础之上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二)对学生进行分组

教学计划制定之后,在执行和落实的过程中,任课教师就要在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在分组时,任课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性别、运动成绩以及交际能力等多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划分,并注意将小组人数控制在4-6人为宜,而且还要保证小组内各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

(三)准备教学素材

准备教学素材指的是任课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针对教学内容准备一些适合小组学习的基本问题。例如:在防守的过程中,防守的队员如何进行防守效果会更好?抢篮球的基本动作要领以及传切配合的基本要求有哪些?并可以有针对性的向学生介绍收集材料的常用途径。

(四)讲授教学要点

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后,任课教师要向全体学生集体讲授教学内容的要点,这个环节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是基本一致的,但是要注意此环节的持续时间不宜过长,内容也不宜过多,应尽可能的精炼,以便为后续的小组活动留下足够的时间。

(五)开展小组活动

在确认学生了解和掌握了基本的教学内容之后,就可以让学生根据任课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开展小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要注意,任课教师并不是完全放任不管的,而是应随时对学生进行观察,并注意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情况,一旦学生出现偏差,应及时进行引导和调控,以确保学生所开展的合作学习活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六)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客观的评判和衡量的过程。合作学习的教学评价较为复杂,不但应包括学生的个体评价,而且还要特别强调和突出对合作小组的评价,并注意评价的整体性、全面性以及激励性。

二、将合作学习模式应用于初中篮球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重视分组的合理性

分组的合理与否是影响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篮球教学中的应用成效的一个关键问题。至于确保分组的合理性,才能够确保初中篮球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顺利、有效开展。通常来说,在分组时,任课教师应注意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基本原则,按照学生现有的篮球知识基础、篮球运动水平、个性特点以及兴趣爱好等进行分组,让处于不同水平、不同层次,具有不同特征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从而将教学班级组建成为若干个最优化的学习小组。这样才便于小组成员之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同时也便于小组和小组之间开展公平竞争,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重视篮球合作学习中和谐的合作关系的构建

和谐的合作关系,能够大大提高学生合作学习成效的提升,因此,在将合作学习模式应用于初中篮球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学习中和谐的合作关系的构建。在初中篮球教学中所涉及到的合作关系主要有两种,即:师生合作关系和生生合作关系两种,并由此延伸出了两种不同的人际关系,所以在将合作学习模式应用于初中篮球教学时,也应从这两种人际关系入手,来构建和谐的合作关系。

其中,师生关系是合作学习模式中非常重要的,也是最为基本的人际关系。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提倡的也是合作型的师生关系,也就是说,要将整个教学活动看作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师生交流合作,共同成长。另外一种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在将合作学习应用于高中篮球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之间,尤其是小组成员之间,必须要形成一种积极的、相互帮助、相互依赖的关系,合作学习活动才能够得到顺利的开展,合作学习也才能够收到预期的成效。要实现这一点,在利用合作学习的模式来开展高中篮球教学活动时,体育任课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或是安排一定的任务让小组成员来共同完成的方式来实现,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到小组活动之中,为良好的生生关系的形成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 张昕,任奕奕.新课程教学设计[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第11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5B-0094-02

体育课程标准指出,在体育教学中要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各方面的体育兴趣,这样,学生才会有体育学习的动力,从而开展有意义的体育学习活动。体育课与其他文化课相比,具有很强的活动性,应该是很受学生喜爱的,但是,现在许多初中生喜欢体育运动,却不喜欢上体育课,其主要的原因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过于注重对体育技能的讲解与传授,过于强调标准地掌握某一体育动作,而忽视了切合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和性格特点。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是实施新课程以来的一个热门话题。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让学生的体育学习更快乐。

一、巧设情境——快乐体育的“助力器”

实施新课程以来,教学情境的创设成了中小学各科课堂教学中的一大亮点。所谓教学情境,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创设的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学习环境。正是因为教学情境具有模拟性和现场性,所以能够有效拉近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距离,从而让学生愉快地学习。体育课是一门活动课程,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体育学习内容的特点,并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给学生创设富有趣味性的学习情境,从而引导学生以积极的热情投入到体育学习中去。

例如,在教学“直线跑,立定三级跳,爬越障碍物”这一教学内容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快乐地学习,我把这三项体育活动设计成了一个游戏情境,组织学生在游戏中开展相关的体育技能训练。我把直线跑设计成“跑过小桥”,“立定三级跳”设计成“跳过小河”,“爬越障碍物”设计成“翻过小山”,这样一来,原本比较枯燥的教学内容有了游戏情境的依托,变得生动了、趣味了。课堂上,学生们都是按照“跑过小桥跳过小河翻过小山”这一游戏程序进行学习,并且,我还组织学生分组进行了接力赛,这样,就更加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他们快乐地游戏着、激烈地比赛着、快乐地学习着,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如果我们在教学时只单纯地引导学生对“直线跑,立定三级跳,爬越障碍物”进行枯燥地训练,学生一定觉得没有趣味,自然会在一段时间后失去学习的兴趣,而有了游戏情境的支撑,自然能够化枯燥为生动。实践证明,在初中体育课的教学中,竞赛情境、活动情境等都有利于趣味体育活动的开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灵活把握、合理运用。

二、有效提问——快乐体育的“引爆器”

课堂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基本手段,是教师在课堂上反馈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途径。在初中体育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有效提问,可以说有效提问是学生进行快乐体育的“引爆器”。在初中体育课堂中,有效提问的设计要充分考虑问题的“广度”与“深度”。

(一)设计具有“广度”的提问

面向全体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但是,现在有些教师在初中体育课的教学中,设计的一些课堂提问没有关注全体学生,导致课堂成了体育优等生展示才华的舞台,而其他学生则成了体育优等生学习的“配角”。这显然和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相违背。因此,在初中体育课的教学中,在设计课堂提问时,教师要注意其“广度”,要能够引领每一位学生快乐地学习体育。

例如,在教学篮球理论课时,为了让学生掌握篮球比赛的赛制,课堂上,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在美国,NBA篮球赛和业余的篮球赛相比,有什么不同?NBA篮球赛,一共有多少支球队参赛?NBA职业篮球队的队员可以参加奥运会篮球赛吗?由于关注篮球明星姚明,所以初中生特别是男生也很关注这些问题,因此,在课堂上他们都能够有效地参与到这些问题的讨论中来,并且进行思考。这一节课,我设计的这三个问题具有一定的广度,能够有效引发学生的学习与思考,这样,学生就在积极的讨论和交流中愉快地掌握了篮球比赛的赛制。

(二)设计具有“深度”的提问,引发学生思考

前面已经提及,在初中体育课教学中提问的设计要注意“广度”。提问的“广度”就是设计的提问要兼顾全体学生,但这并不意味着课堂提问越简单越好。在给学生设计提问时,我们在考虑问题的“广度”以后,还要充分考虑问题的“深度”。所谓问题的“深度”就是指提问要能够引发学生体育学习的思考,要能够引发学生乐于思考,这样,才能让学生深层次地感受到体育学习的快乐,从而进一步形成体育学习的探究欲望,让体育学习的快乐永远弥漫在学生的心田中。

例如,教学“短跑”这一教学内容时,在第一个班级中我这样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短跑可以分为哪几个环节,每个环节要注意什么?”这个问题对于学生来说都比较简单,他们能够立刻回答出来,所以这个问题的设计已经考虑到了“广度”。但是,这个问题是没有“深度”的。在第二个班级的教学中,我改变了提问的策略,给学生提问:“在短跑中,途中跑是很关键的,因为这个环节将直接影响短跑的成效,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进行途中跑?”由于这个问题是基于学生原有的认识经验而引发的思考,他们在思考的过程中进行了快乐的体育学习探究,从而让课堂教学更具趣味性。

因此,在初中体育课的教学中,教师在设计提问时,要充分考虑到提问的“广度”与“深度”。提问的“广度”与“深度”并不是相对独立的,有时候往往是相互统一的,教学中,教师要灵活把握,合理运用,从而让课堂提问真正成为快乐体育的“引爆器”。

三、激励评价——快乐体育的“催化剂”

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有效评估的主要途径。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激励性的评价,激发学生不断进行体育学习的动力。可以说,激励评价是快乐体育的“催化剂”,能够促进学生以积极的学习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在体育课中,教师特别要对体育学习后进生进行适时激励,挖掘这些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闪光点,并进行放大,这样,他们就会产生体育学习的兴趣。

例如,笔者在教学“障碍跑”这一内容时,课堂上,我先进行了相关的动作示范,然后组织学生对“障碍跑”进行相关训练,接着,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我又让他们自己去探究新的障碍设置方法,并进行“障碍跑”练习。这样,就给学生的体育学习留下了很大的探究空间。课堂上,有的学生摇着呼啦圈钻山洞,有的学生则体验坐板凳过独木桥,可谓精彩纷呈。针对学生的创意我都及时进行评价。当然,有一些体育能力不是很好的学生,则是模仿性地进行上一动作的重复,我也对他们进行激励评价,从而有效地调动每一位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

第12篇

【关键词】学校体育;中学篮球;课余训练;组织管理

针对初中生篮球训练来说,初中生十分热爱篮球,但在训练当中往往一开始十分热情,但慢慢就会热情减退,因此初中篮球训练教学形式、内容的丰富则显得十分必要。课余的训练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提升运动的实用性与趣味性。总的来讲,中学课余篮球训练的任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全面发展学生身心素质,增强体质,促进正常发育;其次,为学生的篮球运动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不断提高学生运动能力与技战术水平;此外,为上级运动机构培养体育人才,提升篮球运动的普及率。

1中学篮球训练的意义所在

中学篮球训练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竞争力能够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第一,通过篮球训练能够让学生在繁重的学习生活之中锻炼身体,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中学时代学生的生长发育还处于关键时期,良好的锻炼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第二,篮球运动是一项团体性的运动,在篮球训练和比赛的过程之中学生必须进行良好的F队合作才有可能取得成功。另外篮球运动是一项竞争性比较强的运动,因此通过篮球训练也能够比较好的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在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良好的竞争意识能够帮助学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之中尽快的适应状况。此外,细致的社会分工让团队合作成为个人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必须的选择。第三,在繁重的学习压力之下现代中学生很少有机会释放内心的压抑情绪,长此以往会对学生的心理发展造成十分消极的影响。而篮球训练可以让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之中释放自身的压力,让内心的消极情绪释放出来。这样一来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2中学课余篮球训练所体现的问题

2.1学生文化课基础差

初中生热爱篮球运动,他们大多争强好胜、精力充沛,但是基本功与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令人担忧。大部分学生在文化教学当中不能集中精力听讲,对文化基础理论课程不够重视,无法认识到基础课程对训练运动的积极促进作用。

2.2球风与球品问题

所谓球风,即打球的风格,而球品则为打球的品格。这两者在篮球场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许多初中生受到NBA明星等的影响,在平时的训练与比赛当中崇尚“个人英雄主义”,打球方式自私,以自我为中心,忽视团体的价值,并且不尊重对手,甚至不尊重裁判。

3训练要科学、系统,有长远的计划

一个优秀运动队的成长和一个优秀运动员的培养要由浅入深,长年坚持,科学系统,要有一整套合理的、完整的训练制度来保证。中学阶段学生对运动的需求比较强烈,总想掌握一些运动技能、技巧,他们对自己喜爱的运动兴趣浓厚,在运动中对一些简单的规则能理解并约束自己,对运动中的动作有理论思维,并能找出正确的答案,使动作进一步完善向高层次发展,参加体育运动动机明确,有一定的目标。因而制定周密的训练计划,建立健全训练制度更显得必要,全年训练计划要全面,单元训练计划要具体,根据当地的季节,场地的设施,队员的年龄进行分组、分段训练,冬春季气温低,日照短,要多安排身体素质方面的练习,特别是耐力练习和弹跳能力的练习。早操多做训练动力方面的练习,少做静力方面的练习,下午课外活动搞一些基本技术练习。

篮球运动是一项综合性体育运动,是一种技术、战术、体能、心理状态等方面的综合较量。作为一名好的运动员除具备高超的技术和熟练的战术意识,必须具备扎实的身体素质。但实际上现在还有许多学校或限于条件,或因片面追求升学率,或因有关人员缺乏科学训练的知识等原因,目前还远远没有做到这一点,往往是想起什么练什么,队员间的衔接脱节,没有严格的管理和长远的计划,从而导致了学校运动队水平的下降。

4提高中学生篮球训练质量的建议

4.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中学生篮球训练之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给学生讲一些比较有趣的篮球知识、篮球的发展史给学生听,在潜移默化之中慢慢的让学生对篮球学习产生兴趣。此外篮球运动对球员的配合要求比较高,教师要有意识的针对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进行训练。在篮球运动之中不同位置的人掌握着不一样的技能,团队合作的目的就是让耙桓鋈硕寄芄环⒒幼畲蟮募壑底詈笕谜个团队的竞争力得到提高。所以教师要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经常举行一些球队内部的交流沟通会,此外也应该为学生的训练创设一个比较好的环境。

4.2充分保证训练时间,实施训练计划

只有训练时间有了保证,才能保证训练计划的落实,每天早操要坚持训练40分钟,下午课外活动保证每周训练三次,每次不得少于90分钟。在训练过程中,定期进行测评,及时解决训练中的问题,队员的进步给予肯定和鼓励,使每个队员经常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顺利完成训练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