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乡土文化调研

乡土文化调研

时间:2023-11-27 16:10:3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乡土文化调研,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乡土文化调研

第1篇

关键词:乡土文化;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

一、背景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推进,出现了一种现象:“小城镇建设的城市化,大城市建设的欧美化”,大量城镇、乡村的自然风貌遭到破坏,乡土人文特色也渐渐消逝。因此,对于地方乡土景观的发掘、保护和利用,以及对地方乡土景观设计的探索就变得至关重要。高等院校是培养和输送各类各级高层次专业人才的摇篮,其以人才集中、知识水平高及技术力量雄厚为优势与特点。大多地方高等院校目前都在秉承“立足本地、积极参与、全面深入地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着力研究乡土文化。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作为高校结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承担着继承传播人类优秀文化、创造宜人生活环境的重要社会任务,无疑会在“乡土文化复兴之路”上担当重要角色。所以说,将乡土文化应用于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实践研究中是时代的必然选择。

二、改革的方法策略—以信阳师范学院为例

信阳行政区包含2区8县:浉河区、平桥区、罗山县、潢川县、固始县、息县、淮滨县、光山县、商城县和新县。自古是南北过渡地带,东邻安徽,南接湖北,为三省通衢,地貌以山为主要形态,地势南高北低,由西向东倾斜,独特的地质条件,特殊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孕育了灿烂的城市和地域文化。信阳师范学院坐落在信阳市贤山北麓、浉水之滨,西临“长淮明珠”南湾湖,南望“云中公园”鸡公山。师院一直坚持科学研究与促进教学相结合、积极主动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指导思想,近年来在地方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取得了显著成就。师院优越的地理位置、优厚的科研政策、丰富的文化积淀,为环艺设计专业的乡土化教学改革提供了沃土。1.信阳的乡土文化特色首先是茶叶文化,信阳四季分明、雨水充沛,素有“茶叶之乡”之美誉,它的茶俗文化、茶馆文化、禅茶文化、茶艺茶道等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目前,信阳地区通过茶产业、茶叶观光园建设,打造了一批生态茶叶观光园和景观带,实现了现代农业与休闲旅游业互促发展。其次是红色文化,信阳属于大别山区,是鄂豫皖苏区的首府所在地,被誉为“的摇篮”“将军的故乡”。在革命根据地发展时期,队伍达到近50000人,地方游击队伍达到20万人,是当时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其红色革命遗存数量众多,分布较为广泛。第三是民俗文化,信阳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如地方特色浓郁的皮影戏、花鼓戏、嗨子戏、灶戏、推剧、光州大鼓等戏曲种类;玲珑剔透、栩栩如生、寓意吉祥的剪纸艺术;采撷北汴南苏艺术之长的淮滨绣品;兼具中原、荆楚特色的饮食风俗等。第四是建筑风水文化,信阳有“背山面水”“水聚明堂”“隔河望虎”“阳不对顶,阴不对岙”“歪门斜道”等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选址规划方法;有排架、龙门架、五架、七架、九架、八字架、七字架等多种传统民居木构架形式,地域特征极为显著。2.信阳师范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信阳师范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主要通过课堂教学互动与课下独立探索两个层面开展教学改革活动。(1)调整授课思路,将信阳乡土文化渗入课堂教学之中在课堂导入环节使用典型的信阳乡土文化知识作为素材,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讲红色旅游景观设计时,可以利用故事作为新课的导入素材,这样不仅可以增添学生的学习乐趣,也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在课堂授课过程中,可穿插一些具有趣味性的乡土文化小知识,例如讲到建筑规划设计时,适时讲述信阳传统民居所具有的“背山面水”“水聚明堂”“隔河望虎”“歪门斜道”等有趣现象,并讲清楚这些外部表象背后所隐藏的科学依据,从而使学生能够了解信阳传统建筑特色,并对信阳乡土文化产生客观的认识。在考试时,将信阳乡土文化知识以名词解释、论述题等形式加入其中,通过这种方式提升学生学习乡土文化的积极性,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利于教师及时改进教学方法,逐步提高教学质量。(2)组织课外活动,激发学习信阳乡土文化的积极性除了课堂知识传递外,也鼓励学生走出课堂,积极主动的获取新知。主要通过组建科研小组、设计实践小组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以“课题”为核心组建研究小组。第一,通过团队成员的合理搭配,实现优势互补。第二,选定适当的研究题目,如信阳的传统民居艺术研究、乡土植物研究、民俗艺术研究等主题鲜明、目标明确、有利于学生深入探讨的课题类型。第三,设计恰当的调研计划,通过合理安排调研时间、明确调研任务、着力运用先进调查手段,挖掘乡土文化资源,掌握第一手素材。第四,归纳总结调研成果,最终形成完整的研究报告;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将优秀研究成果开发成教学课件、音像、视频等制品,以实现信阳乡土文化的广泛传播。以“乡土设计”为主题开展设计实践活动。通过对信阳地区自然景观和民居建筑、民间风俗等人文景观构成要素的发掘和研究,提炼出最具地域特色的乡土元素符号,并将其应用于具体设计项目之中,通过不断实践,探索出信阳乡土景观设计的具体方法。

三、小结

乡土文化是由地域自然环境条件和传统文化积淀融合所产生的,是当地居民长期适应自然环境以求得最理想生存条件的结果,值得被继承发扬。将信阳乡土文化应用于信阳师院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需要从实际出发,将乡土文化视为教学资源,以恰当的方式植入实践教学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利于文化的传承创新,同时也为其他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新的设计思路。

参考文献:

[1]于兰兰.信阳茶文化旅游深度开发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2]张晓峰.信阳市红色旅游开发现状与对策分析[J].中国市场,2015,39:202-203.

[3]郭瑞民.豫南民居[M].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第2篇

【关键词】乡土文化;多维化;教材开发;中职学校;德育创新

悠悠乡土文化,拳拳家国情怀。乡土文化教育是以养成乡土之爱为起点而启发爱国心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通过学习,强化学生对乡土文化知、情、意的体验认同,从而培养家国情怀。指出“全党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还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因此,以福州乡土文化为载体,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推进拓展校园文化建设和德育工作创新,本课题组为此开展了以下多维化的校本教材研发。

一、中职学校乡土文化教育的现状

调研发现―市区中小学广泛开展着“乡土文化进校园――认识乡土,激发爱国爱乡之情”系列活动已久,但中职学校乡土文化教育则相对滞后,如:①福州地区中职校外地学生居多,乡土文化课在中职校课程体系中安排很少,缺少老师和家长的引导,学生对福州乡土文化多是认识模糊或一知半解;②目前福州中职校有限的乡土文化教学多还是采用“二维”教学模式,以书本为载体,辅助图像视频展示,缺乏真实体验;③相关教材开发也相对滞后,缺乏对教材和数字多媒体资源库的动态整合与更新;④学科教学与乡土文化教学渗透相对独立,对接融合以潜移默化地教育作用欠缺弱化。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进校园、进课程、进教材、进课堂,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其意义重大深远。

二、多维化开发乡土文化校本教材和体验教材的目的和设计思路

对乡土文化校本教材进行多维化的研究与开发,主要目的在于破解中职校乡土文化教育发展相对滞后问题,推进中职校乡土文化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实现培养学生“守望乡土文化、激扬家国情怀”的德育目的。

研究与开发的设计思路和方案如下:

1.设计开发福州乡土文化“二维”数字资源库和读本教材

“二维”数字资源库按“福州乡土文化分类”进行实时实地调研和网上搜寻,大量收集整理诸如文字记录、纪录片、图片、音乐歌曲、实拍录像等资料,形成初级版的福州乡土文化“二维”数字多媒体资源库。

在数字多媒体资源库的基础上精选提炼福州乡土文化内容形成校本教材,大纲如下:前言;第一章历史发展・家国情怀,一福州历史变迁与发展,二福州历史名人,三福州革命先烈;第二章一方水土・恩泽绵长,一福州方言,二福州民间信仰;三福州民俗,四福州民乐,五福州传统工艺;第三章物华天宝・宜居祥和,一福州旅游景点,二福州饮食文化,三福州宗祠文化;第四章滨海邹鲁・放眼世界,一福州海洋文化,二福州船政文化;第五章学子摇篮・母校情怀,一仓山校区地域文化,二宦溪校区地域文化,三福建商贸学校校园文化。

上述构建的福州乡土文化“二维”数字资源库和教材可借助信息化教学方式,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并运用信息技术和信息化教学环境,利用多媒体设备和智能手机进行延伸学习。

2.设计开发福州乡土文化“四维”体验教材

乡土文化不单停留在纸面图片视频上,更多蕴含在日常生活见闻之人文景观、乡野吟唱、街头巷陌、风味小吃中……体现在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显著的时空的三、四维度特点。“四维”体验活动是在“二维”数字资源库和教材的基础上,以我校两校区区域乃至大福州地域著名文化场所景观进行实时实地体验教学或学生自主进行体验活动,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激发起学生家国情怀。

从“二维”上升到“三维”模式,师生开眼看,张耳听,开口问,切切实实地感受乡风民俗中的精神信仰,这种亲身实地体验比起局限在教室里空谈咫尺外的窗外风景,更能获得学生的认同。在教材每个章节之后,根据各节内容特点,设计编写“听说读查议、走看做唱学”等环节,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积极性,加深真实体验感。

随着时间的流转,在不同季节、结合“我们的节日”,引领学生去体验不同乡土民俗文化,从“三维”模式进入到“四维”模式,“四维”体现的是时空维度中时间的变化。学生在校期间,完全有机会体验到当地一年四季中不同的时节和地点中的民俗文化。结合地域乡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时间、地点来安排设计体验活动方案,选择范围更广、类型更多,可操作性更。

“二维”数字资源库、教材及“四维”体验教程形成多维架构的福州乡土文化校本教材体系,已成为学生们兴趣的丰富生动的大课堂,师生携行共进,凸显出知行合一,理实一体,人本化教育理念。

三、福州乡土文化“四维”体验活动教程设计开发

针对文化场所、景观进行实时实地的多维体验活动教程设计,将统一实践体验设计和自主实践体验设计相结合,尊重并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参与到体验活动中。

1.广泛时间流――按时间流程体验乡土文化

福州地区,往往一乡一风俗,一村一特色,独特的节庆习俗,可在时间轴上应季应节进行了解和体验。如农历正月二十九是福州十邑地区――“拗九节”,煮成拗九粥祭祀祖先或者送给亲朋好友,出嫁女子则送拗九粥回娘家孝敬父母,渐已衍化为孝亲文化。再有农历七月十五日中元节,早稻收割后,利用农闲时间祭田地、庆丰收,俗称“七月半”,家家都要宴请许多亲朋好友,露天搭席,用料实在,风味地道。村村各具特色,或演戏讲评剧,或游神,或祭祖,以示丰收喜悦,呈现出浓浓的乡俗民情风味。由此按时间顺序设计开发福州地区独具特色的节庆风俗的体验活动教程。

2.狭隘时间流――在同一地点感受不同时节变化

在同一地方感受不同时节变化,能够增强对时间流顺序活动的对比体会。如福州西湖有正月花灯会、端午划龙舟、重阳赏等不同民俗活动;南后街三坊七巷有定期活动――春节庙会、正月花灯会、端午习俗活动、七夕文化活动、中秋摆塔……不定期活动如天后宫系列礼仪展示、传统工艺品展览、福州评话剧、闽都传统婚礼、水榭戏台闽越剧民乐表演…在教材设计开发中,将地点的介绍与时节所对应的民俗活动相结合,给师生的实地体验给予指导和提示。

3.体验线路的设计

“四维”教程体验活动设计方案之体验路线设计是多维化教材开发的集中表现,是对“二维”教材的研究提升。依照地点相近、内容相关原则设计体验线路,根据节假日等课后时间不同远近的线路,为统一实践体验和学生自主实践体验,设计安排出科学合理的线路。

乡土文化“四维”体验活动教程,按活动导入、方案设计、路线安排、体验感受、活动延伸等模块进行编写。体验活动教程大纲如下:第一单元仓山地域乡土文化场所景观模块,龙潭角-江心公园/烟台山-泛船浦天主教堂……;第二单元宦溪地域乡土文化场所景观模块,鼓岭,状元古道-宦溪桥……;第三单元福州乡土文化著名场所景观模块,南后街三坊七巷……马尾船政文化主题公园及博物馆……

四、校本教材的动态开发

因乡土文化具有强烈的时空延续性,不仅体现在文字、D片的二维资料中,更在日常生活中不断传续,“二维”数字资源库和教材应处于开放的动态开发与充实完善中,“四维”体验活动教程也应不断补充改进,以便不同年级、专业的学生动态选用并进行体验活动。

福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资源库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生动的素材。平面设计、工艺美术、数字媒体技术、动漫与游戏制作和艺术设计类专业是充实数字化资源库的主力军。学生将收集到的乡土文化素材进行设计制作,生成摄影照片、微视频、动漫人物设计、卡通地图、动画片、衍生产品包装设计等等类型繁多的体验成果,这些作品是乡土文化数字资源库的重要补充。每届学生都可以制作出新的作品,使乡土文化数字资源库能得到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补充而壮大,实现数字资源库和教材的开放动态开发,推进乡土文化宣传和传承的广度和深度。

五、结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中职校乡土文化德育教育将愈发得到重视,开发学校的乡土文化校本教材顺应了时代需求。希望多维化视角下的乡土文化校本教材的研究与开发能促进中职学校乡土文化教材的全面研发,让学生们由此进一步加深对乡土文化知、情、意的体验认知认同,培养学生爱国爱乡爱校的美好情怀,积极投入到今后的家国建设中。

作者简介:

林旭,(1984.9~),女,汉族,福建长乐人,福建经济学校,大学本科,工程硕士,讲师,计算机技术、乡土文化校本教材文字图像音频视频技术处理。

第3篇

“乡土菜”,可谓“中国菜”的基本单元。同一个水系或流域的若干相关“乡土菜”的有机组合,才有可能构成网络神州各地并惠及各民族的“风味菜”。换言之,所有“风味”的集大成者,才构成美轮美奂、灿烂辉煌的“中国菜”。因此,究“乡土菜”之实质,无不是一方百姓对一方生活的文化解读,也是一方文化对一方风味的形象诠释,更是一方风味对一方菜肴的形象展示。是而,称“乡土菜”是“生活物象化”的结晶或“文化风味化”的具象,诚然是勿庸置疑的。何须笔者再赘语!

“乡土菜”所谓的“本乡本土”,只能是天赋自然空间,不受任何行政干预或平面切割人为裁定者。其“菜”,无论原料、辅料和调料哪怕所用的水,也都得是采自于该地区。至于将原、辅、调三“料”和“味”而成“菜”的“工艺手段”,也只能是“淮白须将淮水煮,江南水煮正相违”(宋・杨万里《食淮白》),非“煮”而不成“风味”者。口感的“乡土”与否,地道或不地道,缘自“物性”的正宗不二及“手艺”的无违传承,尤其是它们两者间的谐和无悖,不用笔者多说也当明确无二。

“乡土”,或者会染着点儿“俗”?但无“俗”又何以能显示得了它的“雅”!“俗”不可奈固然不好;倘“俗”果然能生出些“雅”来,岂非大快朵颐的事!在我们徐州“吃烙馍”堪称极“俗常”的了。一旦您将烙馍切成分半条,再拌葱花鸡蛋煎炒装盘,上桌前在盘头窝置新出的烙馍且引导着卷而食指,并报“菜名”为“徐州馍卷馍”,岂不是顷刻之间“大俗”显示了“大雅”!听说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食其“菜”时,就边吃边说“徐州人的有情有义,尽在此外柔内脆里面了”(于学强《情和义的夹心饼》,载《彭城美食》2006徐州厨师节暨第五届“彭祖杯”烹饪大赛专刊)!权当算作文化人不负“乡土菜”的绝妙事例一件,几次一笔,以待后世欣赏者慢慢地品尝。

没有“乡土”之源的汩汩涌动,何以积“风味”地区的神秘与诱惑?又如何创造得出“中国大菜”的璀璨及辉煌?相对地来辨识,只有诸“乡土”于“和味”的精彩之中,才能够成就各自“滋味”之极至。如是,则“风味”不仅可以获得充沛的生命源,它还必将具备流行并风靡一方的能量与实力。“中国菜”才自然可以当之无愧地代表着民族的文化及精神。不应不晓得并明晰的是,当美国《健康》杂志,以《世界最益于健康饮食》为题把“中国菜”推荐给他们的百姓之际,那位撰稿人的脑海里所呈现着的绝非囫囵吞枣的烹、炸、煎、烧,鸡、鱼、肉、蛋,而应该是“风味”明确的川、鲁、苏、粤,或者北京“全聚德烤鸭”,要么就是杭州的“龙井虾仁”!

记得苏子瞻在“徐州军州事”任上时,曾作《送笋芍、药与(李)公择(“齐州军州事”)二首》:“久客宴虏馔(轼自注‘蜀人谓东北人虏子’),枵然思南烹(饿着肚皮想念家乡的厨师)。故人知我意,千里寄竹萌。并头玉婴儿,一一脱锦绷。庖人应为识,旅人眼先明。我家拙厨膳,彘肉茅芜菁。送于江南客,烧煮配香粳。”诗句里,既表现着“乡土”风味难以遏止得住的蛊惑性,也直爽交代出“我家拙厨膳”居然不识“竹萌”,只知“芜菁烧猪肉”的尴尬,令后人对“风味”食物与“国粹”精品的识辨有着一个经典的案例可比勘,这实在是地方风味厨师们莫大的荣幸!严格说来,“风味”与“国粹”之间,本来是不应有鸿沟的呀!

调研中,我们惊异地发觉到了“乡土菜”存在着的强烈的异化态势。不错,原生态的传承“乡土菜”,确乎然仍在艰难中行进并力挺着;而大多数情况下,则是现在时之互动“乡土菜”坚守并且维持着。与之同时,焉能排除朦胧状的新派“乡土菜”的渐离以至分道扬镳?的确,随着交通条件的日益改善,文化交往日臻频繁,“风味”自然也就因人事的穿插不胫伴随着而行。饮食发展史上“徐州乡土菜”因“汉高祖”的“新丰”之“立”曾发生过的的“东食西迁”(《三辅旧事》),还有由于“晋”的“侨置”曾形成着的“北食南徙”(《南史》)现象,不都是有力的证明!“与时俱进”的从烹者不具备这个素质,不行也常很不幸。当中亚维吾尔族王牌调料孜然,沿着丝绸之路东进之初,又有谁能够预见到“羊肉串”的辅料“孜然”,也因“风味”而香飘满中原?

“乡土菜”何“土”之有?它反而还含有深刻的“科学”性。“科学”在哪里?在于它的“因时”也“因地”卓有成效地提升着人体开放系统亦即人之新陈代谢与大自然进行物质交换生命过程的质量。古先贤则是以“天人相应”来状摹它的质朴与平实的。何妨再深一步考量,生活中如若没有了“乡土菜”的积累与丰富,还能否形成“民族烹事”的丰沛与精彩?怕是更产生不出“国粹行为”的精湛及经典罢?所以,作为“乡土菜”,除了在本地起着“和味”主导作用以外,它还客观地影响着周围地区的餐饮经营。是“风味”,只要“地道”,就存在着“时尚”的可能;不过,“时尚”着的,却又未必就是“风味”。尤其是市场机制下,施烹人未动锅灶就得先行思考,“与时俱进”何尝错?但支持“新生事物”的、它必须与“坚持本土及师承”是相融无悖的。毕竟,失掉“本味”的“乡土菜”,岂不是名存而实亡。尽管也自诩为“风味”,徒有“虚名”而已。“川菜”神州处处见,可是深圳街头的“川菜”,别道“上河帮”的“益州(成都)”了,他能够与“小河帮”的自贡“风味”相与为一否?

是可知,“乡土菜”者,本“乡情”与“土产”之特别融会,乃人之“生理需求”及“心里承受”的非常互动,更是人之“精神”于“滋味”的凝铸及欣享。“看”似简单、“烹”特讲究,“说”来容易,“品”时复杂的“乡土菜”,既是“国粹行为”的“生态”花,尤其是“民族烹事”的“还魂”草。

巍巍五岳“山畔草”,醇醇中华“乡土菜”。让我们付出全力培植“国粹行为”的这朵“生态花”以及“民族烹事”的株株“还魂草”!

第4篇

关键词:乡土建筑;自主建造;新乡村建设;自主选择;控制导则

中图分类号:TU-09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4)05-0045-03

1 前言

我国正处于城市化的一个高度成长期,其巨大的先导优势冲击着传统的乡村社会。在巨大的城市化浪潮中,当下乡村进行着前所未有的裂变,“迁村并点、旧村改造”等一系列新乡村建设轰轰烈烈地进行着。然而,当下的乡村建设大多是被城市同化的过程――传统的村落风貌不复存在,淳朴的乡村文化日渐淡薄,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经过人工规划后秩序俨然的肌理与格局。在此,我们不妨放慢脚步,回顾一下传统聚落乡土建筑的成长与衰退,反思一下当下乡村建设模式所带来的利与弊。对比乡土建筑建造与当下的乡村建设,相信我们可以得到更多的启发。

2 乡土建筑及其自主营建

2.1 乡土建筑

乡土建筑,是在乡村环境中土生土长的建筑。“乡”为乡俗,“土”指土地、地域。乡土建筑,是基于某地域的气候、环境、文化风俗等要素不断演化而成的人类文明的结晶,能够良好地适应当地的环境,与大自然和谐共处。

2.2 乡土建筑的自建模式以及基于自建系统上的风貌特征

乡土建筑的使用者与建造者通常共同生活在同一区域内,他们彼此认识,了解对方的生活方式及需求,有时,建造者往往就是使用者本人。因此,乡土建筑采用的是一种自发式的建造模式。

基于这种自建模式,由于使用者的需求存在个体差异,乡土建筑呈现出一种多样有机的风貌与自发、自由的演变方式。然而由于在建造过程中,同一区域内的使用者对空间、形式及色彩材料等的需求通常会趋向一致,因此乡土建筑在多样化的同时往往又存在着一定的同质性。所以,乡土建筑的风貌是兼具统一性与多样性特征的(图1)。

3 对当下乡村建设的反思及乡土建筑自建模式启示

目前的乡村建设大多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统一建设模式――由当地建设部门及村镇部门统一规划、设计及建造。这种建造模式,能够营造出整体统一的空间格局,使当下新乡村大多呈现出整齐划一的风貌与肌理;但与使用者多样化的需求脱节,使乡村缺乏丰富多样的风貌特征(图2)。

而传统乡土建筑呈现的是“自下而上”的自建模式,使用者可根据个体需求建造相应的空间格局,也可在日后不断地对建筑进行调整改造,以满足不断变更的空间需求、协调邻里之间的空间关系。“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两种截然不同的建造模式造就了完全不同的乡村风貌。

所以,乡土建筑自建模式就像一把标尺,在人类社会进步的同时,衡量出了当今建造模式的局限性。笔者认为,为了满足当下乡村多样化风貌的营造与多样化的需求,推广村民自主参与设计及建造是必要的,但考虑到公平性原则与整体风貌的把控,村民自主参与也不可过于自由,应把控好整体控制与个体参与的平衡,做到在保持整体统一性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建造。

4 当下乡村村民自主参与建设的模式构想

基于以上思考,笔者设想,引入村民自主参与乡村建设应由两个层面展开进行。首先,先确定整体统一的单体建筑基本格局,以满足大多数人群的统一需求及整体风貌的把控。然后再在基本格局上进行自主建造,包括“建筑风格、材质色彩等多方面的自主选择”、“空间格局样式的自主选择”、“提供可自由建造的弹性预留空间”等多种参与式建造的方式。

4.1 整体统一的单体基本格局的设定

单体基本格局的设定应基于对当地村民历代居住的建筑格局的研究与提炼,和对当地各要素的实地调查研究与统计。不同区域有着不同的地域环境、生活习惯与文化习俗,所以相应的建筑格局也必然是不同的。这种基本格局被当地大多数使用者所熟悉并接受,并为乡村风貌的统一性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如笔者曾经参与的“杭州双桥区华联村规划设计”项目,通过实地考察调研,提炼出当地村民接受度最高的住宅基本格局是“三开间的平面格局、三层高度加阁楼层、南向院子等”(见表2中的图3)。

4.2 自主参与建造的模式构想

设定好了基本格局之后,村民即可在导则建议范围内对建筑风格、色彩材质进行自主选择,并可在合理空间范围内进行自主建造。

4.2.1 建筑风格、色彩材质的自主选择及控制导则

建筑风格、色彩材质的选择不应一刀切地采用清一色的统一样式,而应遵循村民自身的审美与选择,但自主的选择需要遵循一定的控制导则,以免造成过于繁杂的风貌,控制导则的设定应基于当地自然环境、传统建筑及现有建筑的风格、色彩及材质的提取,如明度范围、彩度范围、推荐材质、推荐风格等等。依旧以笔者曾经参与的“杭州双桥区华联村规划设计”项目为例,通过实地调研设定的风格、色彩及材质的导则建议如表1。

4.2.2 空间格局样式的自主选择及控制导则

在3.1设定的单体基本格局的基础上,笔者设想为基本格局设定一系列可选的建造样式,使用者可根据自身需求在控制导则的指导下进行局部空间格局样式的选择。

以下仍旧以“杭州双桥区华联村规划设计”项目为例,在之前设定的单体基本格局基础上设定空间格局样式的控制导则(表2)。

表2设定的菜单选取了五个位置进行空间布局的样式选择,这是基于对当地村民的充分调研得出的主要选项,不同区域会有不同的情况,菜单选项也应相应调整。

使用者根据自身需求在基本格局的基础上进行局部空间的样式选择后,将选择结果汇总到设计部门,再结合风格及色彩材质的选择,设计人员便可为每户用户量身定做出一套针对用户个体需求的方案。最后将这些方案汇总、进行总体布局规划。

4.2.3 提供可自由建造的弹性预留空间

按照最终汇总方案进行建造之后,乡村多样化的丰富风貌初具雏形,但这只是某个时间节点呈现出来的风貌。笔者认为,在今后村民居住生活的过程中,应给村民提供一定的弹性空间,让村民可在规定空间范围内进行自主改建或搭建,如露台、院子等,甚至可将公共绿化也作为自主调配的一部分,当然需要在一定的控制指导下进行。这样,乡村风貌的多样性就不仅仅呈现在某个时间节点上,而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展现出更加丰富的场景风貌。

5 结语

我国乡村建设的道路任重而道远,笔者认为最根本的还是要在整体统一建设的基础上尊重个体的需求与选择,在建造体制层面,应为乡村建设提供更加自主化的、多样化的、可持续发展的建造平台。正如传统聚落乡土建筑自发建造的模式,只有重新强调这种自发性与自主性,才能更好地延续乡村空间的丰富多样性,才能让乡村建设在城市化浪潮中保留属于乡村自身应有的风貌特征。

参考文献:

[1][美]C・亚历山大等.住宅制造.高灵英等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

[2][美]拉普卜特A.宅形与文化.常青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3][奥地利]鲁道夫斯基B.没有建筑师的建筑.林宪德译.台北:大佳出版社,1987.

[4]王浩,唐晓岚,孙新旺,王婧.村落景观的特色与整合.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5]李凯生.乡村空间的清正.时代建筑,2007(4):10-14.

[6]王冬.乡村聚落的共同建造与建筑师的融入.时代建筑,2007(4):16-21.

[7]王冬.乡土建筑的自我建造及其思考.新建筑,2008(4):12-19.

[8]卢健松.自发性建造视野下建筑的地域性.建筑学报,2009(2):49-54.

第5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 乡土资源 开发 利用

在目前高中阶段的历史课程教学中,课本上的教学内容往往介绍的是国家、民族的发展历史以及历史中的重大事件,而对于当地乡土历史的介绍却不多。而对于身处信息时代的学生,如果在课堂教学与课本中不进行有效的引导现,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渴望程度就会显著下降。目前高中阶段历史课程的教学内容只涉及到了宏观事件,而不具备地区的特殊性,无法帮助学生对于当地的历史知识、乡土知识进行深入的了解,并有效地激发学生对于历史课程的学习兴趣。因此,对于高中阶段的历史课程教学,科学、有效地开发、利用乡土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一、乡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对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意义

在目前高中阶段的历史课程教学中,教师按照课本内容进行讲解,课堂中的主要要素都来自历史课本内容。同时,教师往往仅看重如何应对考试,进行简单的灌输知识,对于学生的历史修养以及整体素质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激发学生对于历史课程的学习兴趣,就应当科学、有效地开发、利用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发挥乡土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①。对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历史课程教学来说,针对乡土资源的开发以及利用主要具备以下几点意义:首先,开发利用乡土资源有助于加强学生对于国家与家乡的热爱之情。通过对乡土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家乡的特点与发展历史,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于国家的热爱。其次,开发利用乡土资源有助于改进历史课程的教学内容,为学生的学习内容添加更全面的历史知识。最后,开发利用乡土资源有助于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将乡土资源的开发利于与历史教学相结合的过程中,教师可指导学生进行相关的信息搜集、资料整理等学习活动,这不仅有助于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进行乡土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几点原则

1.因材施教

教师应当在选择乡土资源作为学习内容时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历史知识基础以及兴趣方向等方面的差异,选择的与历史课程要求以及学生学习兴趣相符合的相关内容,以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历史课程,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

2.主次分明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全国各地都具有十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在目前高中阶段的历史课程教学中可有效地使用乡土历史文化资源补充历史教科书中未涉及到的方面,并激发学生对于历史课程的学习兴趣。同时,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应当发挥好自身的辅助作用,成为历史课程教材的有效补充。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要切实落实“综合利用乡土历史资源,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这一教学原则②。

3.以典型事例为主在针对乡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应当与高中阶段的历史课程内容相结合,并重点选择当地历史文化中的典型事例,不可泛泛而谈。教师需要按照当地乡土历史文化的实际情况,根据相关课程标准精选出经典的历史知识,帮助学生全面地提高历史文化素养。

三、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进行乡土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几点对策

1.利用互联网

目前我国已经全面地进入了信息时代,而互联网络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也具有一定的重要作用。学生可方便、快捷地使用互联网进行对乡土历史文化知识的学习。例如,学生可以使用百度搜索这样的搜索引擎搜索当地的历史故事、文化习俗等。此外,学生也可以通过一些学习网站所提供的在线课堂、历史教学视频等内容进行自主学习。

2.实地调研

老师可组织学生在完成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走出校园,以学习小组形式进行资料信息的搜集。学生可咨询父母、爷爷奶奶,或是有一定阅历的老年人群,询问与家乡有关的历史故事、民俗说法等。最后在学习小组内进行讨论、总结,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掌握当地的乡土历史文化知识,也有助于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沟通能力③。

第6篇

一、产生原因

1.思想上的偏见。

目前,部分教育管理者和教师对乡土教育的认识存在一种偏差。受应式教育的影响,部分教师认为:与其花费时间搞乡土教育,不如让学生多做几道试题或背诵几篇作文来提高学生的成绩。因此,一些热忱于搞乡土教学的老师常常被视为“疯子”,甚至受到其他人的冷嘲热讽,他们探索乡土教材的积极性受到很大影响。

2.缺乏统一组织和开发

要进行有效的乡土教学,学校教师必须有权威的教材,这就要求学校的领导、教师、乡土专家、教育行政部门进行调研,科学开发乡土教材。既需要大家建言献策、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合理编排,也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统一协调、统一开发。然而,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管理者思想上认识不够,以致乡土教学大多成为一种无序状态。

3.教师乡土专业知识的不足。

虽然教师的专业素质比较过硬,但在挖掘乡土教材时,常常显得束手无策,力不从心,在探索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人文景观时就成为他们的拦路虎,使得他们不能把乡土教材更好地融入到教学中。

二.应对措施

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对乡土教育的宣传力度,切实做好督促工作,让教育工作者真正把乡土教育融入到教学中: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主动性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传统课程的弊端就是与学生的个人生活与经验相分离,若要建立学生在认知上的情趣,必须消除他们在实践生活与课程之间的脱节现象。当前农村学生学了语文之后,虽然有强烈的表达愿望,但是对于陌生的知识时不知如何应用。乡土教材的有效利用,对于农村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赋予学习材料一定的意义,有利于学生通过语言实践进行效的学习,体验成功,获得愉悦,使之乐学、爱学、富学、美学。乡土教育是传承民族、继承文化的重要途径,更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乡土文化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地理、民族风情等等,有利于他们爱家、爱乡、爱国热情。

(二)、充分发挥教育主管部门的主体作用

首先,要联合地方院校、科研机构深层次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保证乡土教材的质量为教师提供可靠的后勤保障。比如我们可以把务川自治县的人文、历史、地理、景观、矿产等进行搜集整理,科学合理、规范汇编成册。在教学中,我们就能大胆应用、游刃有余、毫无顾忌。其次,要加强对教师课程理论的指导和专业知识的培训,让教师掌握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常识等基本理论。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能动性

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倡导者、参与者,在课堂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因此,乡土教学的融入要靠教师来实施。这就要求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切实把乡土教学融入到教学的潜在意识之中。由于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对乡土教材很少利用,这就要求教师结合教本实际,积极主动参与、交流、研讨,挖掘与课本知识相关的乡土教学元素,切实发挥教师的潜在性意识。1.人文交流。笔者所在的县有着1400多年的悠久历史。他位于黔渝交汇之处,自古以来是客商往来云聚之地,是我国仡佬之源,素有丹砂古县、中国矿都、野银杏之乡。古时候,皇帝、诸侯、王爷等为了使自己长生不老,远隔万里派客商来务川提炼运输仙丹。仡佬族人民用傩戏、高台舞狮、篾鸡蛋等在东城门迎接八方远道而来的客人。晚上,燃起熊熊篝火,和客人们一起跳舞,一起吃仡乡的油茶,品尝醇香的美酒,聆听仡乡的音乐。至今在民间流传着“仡汉情深何忍别,天涯丹砂话斜阳”之说。如今境内多系喀斯特地貌,集山峻、谷险、洞奇、石美、园阔、泉特、水秀融为一体。有神奇的风动石、石上树;有蜿蜒曲折的洪渡河,两岸山高峡长,林木青葱,河水清澈;有塞北风情的栗园草场和鬼斧神工的石林;有仡佬族传统体育项目打“蔑鸡蛋”和民族风味浓郁的仡佬族舞蹈“淘盆打挂子舞”等民间文化。我和学校的老师通力合作,进村入户调查取证,访问老者,搜集素材,进图书室或上网查阅相关资料,把这些名人有关的故事汇编成册,印发给学生当成课外读物,他们在课堂上有了鲜活的题材,习作起来得心应手了。

第7篇

【关键字】小城镇;乡土景观;特征规划

1 小城镇乡土景观特征、内涵

小城镇乡土景观主要指居民为生活对自然采取的认知过程以及适应空间、土地与格局的具体方式,是当地人民生活于大地中的真实展现。可以说乡土景观属于一类综合体,涵盖城镇、地理、建筑、环境、村落、生物、空间及生活方式等,是社会历史积淀与本土生活适应转变的形成,因而具有显著的地域特征。小城镇生活中乡土景观是其社会传统的真实写照,是城镇居民经过上百年甚至是上千年的经验积淀与生存艺术的映射,不仅涵盖基础农业生产硬环境,还涉及内部居民聚落蕴含的各类情态人文软环境,由社会与艺术层面则展现了大地艺术与乡土景观。从特征层面来讲乡土景观具有实际功用性、多样性、文化内涵等特征,与人们的生活、生存息息相关。其多样性则由创造者及所处地域决定,还可能随着创造者文化、民族、性别特征与地域自然差异产生较大变化。乡土景观是文化含义与社会体验的主要载体,因而充满了文化意义,同时还包含显著的社会性与时代性,其种类可包含无形与有形两类乡土景观。其中有形乡土景观包含河流水系、地形地貌、农田、植被、居民聚落、牧场、建筑、纪念物、公共场所、交通工具、生产工具、农产品、地方服饰、食品等,而无形乡土景观则包含风水环境、交流方式、地方语言、场景、生活方式、民间文化艺术、风情民俗与礼仪文化等。

2 乡土景观科学价值及其对小城镇建设发展的现实意义

作为具体体现社会环境的乡土景观,其属于一类复合多元化课题,是小城镇延续与建设发展的核心内容,其蕴含着优势利用价值。倘若我们不充分重视,则以乡土景观为主的各类文化景观势必面临失传的危机。目前,乡土知识所存在的困境问题主要包括难以避免失传危机、体现了合理性与去理性的矛盾问题,在面对社区问题阶段虽具有较高价值,然而由于受到现代化、全球化、都市化的影响冲击其会产生巨大变化,在应对新问题阶段会呈现出力不从心、捉襟见肘的不良状况。乡土景观不仅包含其表象价值,同时还涵盖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科研价值、生态价值与教育价值等。乡土景观与当地土地与自然体现了适应性,在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对骤然与乡村环境相脱离的农民其情感价值体现尤为重要。同时乡土景观在小城镇塑造地方特色层面也体现了较大贡献,其经济价值由于内在的地方特色与淳朴性而在旅游、特色商品等层面独具魅力,体现了小城镇的优势效应。小城镇发展的显著特色之一便是生产力,内在效应通过其特色设计加速了资源的内部积累并提升了城镇自身发展综合能力,外在效应层面,则可有效提升其美誉度与知名度,进而提升小城镇吸引力与感召力,并吸引外部更多的投入资源,加速推进小城镇的建设发展。因此我们可通过深入挖掘小城镇乡土特色与历史文化带动区域设施完善改造,复兴老镇区,开发旅游资源,体现乡土景观的核心经济价值。

3 小城镇乡土景观特征保护规划

3.1 合理丰富保护乡土景观特征规划内容

由可持续发展科学战略的发展保护趋势来讲,对生态环境保护将逐步发展演变为对多样性生物到多样性文化的保护、由保护自然环境逐步发展为保护历史环境,对名城的保护逐步发展为对城市的保护,该类特征保护内容将更加广泛,而乡土景观应逐步被纳入该类保护范畴之中,同时城镇建设规划体系应合理增加保护乡土景观的规划内容。实践发展建设中我们应在总体城镇规划中合理引入保护乡土景观的专项规划,或将风景名胜、园林绿化及古迹文物等特征规划有效合并。专项保护规划前期我们应进行乡土景观地域的研究调查,合理明确保护具体对象,并对其特色、价值、现状与历史、项目、措施、范畴、要求管理措施实施等进行细致规划。在规划设计阶段我们可有效利用乡土景观各类显著特色、元素采用创新手段与技术延续其文脉,以系统整体景观观念、跨学科方式思维结构分析乡土景观系统次序,探寻文脉特征,管理与保护好景观特色风貌,探寻适应性设计规划策略,尤其是紧密相关于居民生活的住区环境良好规划设计有效途径,进而真正营造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环保、绿色的人居环境与文化生态。

3.2 乡土景观特征科学保护与认定

小城镇保护乡土景观的首要前提在于我们应清晰明确哪些为特色、具有代表性的乡土景观,为此我们可基于时间特征、空间、文化、目的角色特征、稀缺性特征进行标准化判别,衡量乡土景观是否包含代表性、具有时间影响力、空间多样性特点、是否形成跨文化影响、对商业贸易、文化宗教、生活生产等是否产生了积极影响,是否具有不可代替性,倘若乡土景观满足上述特征越多其便越具有特色,因而体现的保护价值也就越大。认定保护实践中我们应组织专业人员构建调研团队,对区域城镇乡土景观系统性展开全面摸底调查,确保核查内容宽泛、多样,同时通过归类后我们可整理得出各城镇区域涵盖的不同及类似乡土景观,通过对其社会性、科学性与功能性分析进而合理确定需要完善实施保护的客观对象。而后对该类环境或特色主体景观、意识等我们应实施影像与文字登记,合理确定保护方式及未来建设发展方向。对于一些面临消失威胁的高价值性小城镇乡土景观我们应全力抢救保护,在新时期对其赋予新含义、激发其新功能,同时对一些民居传统的乡土性我们应进行特色认定,合理继承及发扬传统地方元素的工艺科技,更新现行较多农村、城镇毫无特色、大同小异的建筑景观风貌。对于劳动工具、风俗习惯、劳动场景我们可引入旅游项目或新型景观场景中实施全面延续、保护或改良,并适应性加入民俗风情演出、定期策划相关活动,令该类手艺、乡土场景、风俗等特色在小城镇旅游经济及大众参与共同促进下实现良好稳固的保留,同时也可有效提升乡土特色旅游的感召力与吸引力,形成双赢互补的良好发展局面。

3.3 对乡土生境实施科学保护

伴随城镇化的快速建设,我们不仅应对小城镇乡土景观实施特色保护,同时还应对其乡土生境实施有效维护,合理繁衍、培育可持续发展生长的生态乡土环境,尤其应对频繁受到影响干扰的河流走廊及乡土物种进行全面保护。实践保护中我们应停止开展一切破坏河流堤岸的不良活动,全面考察现有河流,记录各类乡土物种、淤积状况、历史遗迹,硬化河岸状况。同时我们应对整体城乡地域实施生态规划,构建良好的基础设施,科学利用信息地理系统软件对生物、洪水、游憩、乡土文化及视觉安全格局展开综合分析,进而构建城镇乡土安全景观格局。另外依据不同河流状况我们可实施适应性抢救措施、扩大及保留湿地,采用乡土植物对堤岸进行防护加固,串联包含较多文化历史古迹的流域构建水道通廊,采用清洁交通运输方式开发理由,促进河流生物、水质、两岸景观的维护与重新修整,并很正创建区别于大城市的小城镇乡土特色景观。

4 结语

总之,乡土景观涵盖的综合价值在推进小城镇健康、持续发展阶段发挥着重大意义,是小城镇构成特色传统的主体因素,也是维护其环境多样性的组成核心部分,在对城镇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发展中则发挥了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我们只有科学制定保护乡土景观的特征规划措施,才能真正创建特色化、人性化的小城镇并全面推进其实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民族地区;版画教学;乡土探索

儿童版画教学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丰富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坚韧的毅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学校美术教学的变革

新课标要求“学生的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根据学校实际,分析本地区的地域特点,结合现代美术教学中的经验,美术教学必须因地制宜,化劣势为特色,才能焕发朝气,找到自己的突破口,实现可持续发展。我校就选定儿童版画作为美术特色助推学校“美的”校园文化建设,在版画教学进程中,融入民族地区的乡土文化,通过传统美术与乡土文化互补,丰富美术教育内涵,实现美术教育的科学发展。学生将身边的废纸、树叶、费布、毛线等材料,带入版画课堂与老师一起探讨,通过剪贴、刻、划、撕揉、叠压等多种手段制作制作底板再印版,材料可以选择范围给学生很大的空间,方法也繁复多样,选择颜色也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可以选择单色、套色。正是有了这些给孩子带来创造性思维。制作中的偶然效果,体现了天真稚拙、纯朴自然的童趣,学生也越做越感兴趣,慢慢的爱上版画。版画创作需要通过制版、印刷才能完成画面。在这个过程中,制版的复杂性、技术性、多样性以及整合画面的能力,都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在国内现阶段的版画创作过程,一张作品从构思到制版再到印刷完成都需要艺术家亲手完成。可以说作品是否能顺利完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艺术家能否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尤其是当今发展迅速的“三版”,更加需要脑力与手的协调工作,并在此基础上获得身心一致的艺术体验,理想才能得以实现。在版画的制作过程中,还会对学生的耐心、耐力等意志力起到很好地训练。如在印刷铜版画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到极其严谨,有条不紊地按照预先制定的工作进程安排好每个步骤,最后循序渐进地完成作品,做到一丝不苟。版画制作的周期性长、劳动强度大,只有在制作过程中始终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耐心地处理好每一个细小环节,稍有马虎,就会前功尽弃。在刻制木板画的时候,也是很容易和很愉快的。因为用的只是一般的层板,便于刻制,特别是用油墨滚子滚印在木板画面上,会出现特别的肌理花纹,和那特殊的刀味,在边滚油墨边清晰展现出来的时候,那种感觉是自豪,是自信,是期盼,是将要成功的喜悦,真是难以形容的高兴和快乐,个中滋味,只有小作者才能品尝和体验。制作的快乐,又会反过来形成创作动机,使之成为追求快乐而进行快乐的制作。

二、我们的美术教学改革实践

(一)实地调研,就近取材;兼收并蓄,传承创新。彭水历史厚重深远,资源优势突出,学校通过下乡实地考察,对实物拍照,了解生活习俗,对历史故事进行寻访,收集民族风味的艺术符号等教学实践探索,深挖本土的乡土人文元素,结合自然条件,整理、创作艺术作品,并进行目的性与价值型艺术科研,如彭水县有着古老的“黔中文化”,是巴渝民间艺术文化的发祥地,蕴藏着丰富的苗族、土家族等民族艺术瑰宝――苗家土寨吊脚楼、墓碑石刻、古刹寺庙、民俗民风等;另一方面,美术制作材料随处可取。教师合理选择材料,以反映苗、土优秀文化为题材,并让其彰显艺术特质,制作成独特作品。

(二)深掘本土元素符号,丰富特色美术内涵。苗族、土家族人民在生活中的日积月累,创造出的艺术精华,经历史洗礼传承至今,是苗土人民生活的见证,智慧的结晶,又是共同的记忆和身份的象征。艺术教育者有责任和义务去传承苗土民间艺术的瑰宝――“情系乡土,苗风满园版画”。通过精心科学创作,本校的“情系乡土,苗风满园版画”乡土校本教材,已成功的表达感情、反映生活、记录和传承历史,成为一种科学、新型的艺术表现形式,在美化苗土人民生活的同时,也能够增进学童对乡土艺术的感悟能力以及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

(三)分层教育,因材施教。根据学龄大小,认知、思维、审美、实践和创新能力的个体差异,在教学时学校制定了分段教学目标。1.一至二年级主要学习填色版画,在教学中初步培养孩子的观察和构图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创作打好基础。2.三至四年级主要学习黑白版画,孩子到了三四年级,具备了一定的接受、思维能力和收集苗、土民族优秀文化元素图案的能力,能通过自己简单的构思来完成创作,如在版画的学习中,他们会运用自己独特的审美能力来作画,知道了要怎么作出来的画才是好看的,才是民族的,也就代表他们具备了一定的创作能力。3.五六年级,孩子们有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随着知识范围的不断扩张,他们不但能独立进行创作,还能从自己独特的视野去发掘本民族的优秀文化,用绝版套色版画的方式去作画,在这当中,就注重培养他们的构图、审美和创作能力,在他们独特的审美能力下继续提高他们的创作能力,以实现教学中所制定的教学目标。

三、总结与探索

(一)新教学法特色鲜明,兴趣浓厚成效显著。民间艺术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是民众创造并享受的文化。本校利用教材、本土资源,把富有生命力的儿童艺术教育与现代美术教学理念融为一体,传承并发扬“情系乡土,苗风满园”系列版画。画画是一种艺术,它的灵魂来源于生活,但它最终将回归生活,在画中教,在教中画,让学生每一步都亲手去做,从中感受到自己家乡的一草一木,乃至一颗砂子都是有用的素材,让他们在画中感受到家乡的美、学校的富。从而,热爱自己的W校,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真正实现美术带给学生的快乐与收获。

(二)激发了学生及家长的学习热情,培养了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乐学风气。小学生对美术课很热情,甚至有的学生家长也和孩子一道参与其中,他们很有才华。小学美术教学也大有希望,版画的成功开展,更加坚定了师生们走新课程艺术教学改革的信心,今后将着重深挖本土元素,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历史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切实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美的鉴别能力,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得到发展。

第9篇

一、引言

在国家大力提倡三农政策的前提下,乡村旅游的研究已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国外关于乡村旅游发展较早,其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供给、乡村旅游者及其市场细分、居民对乡村旅游的理解和态度、乡村旅游影响、乡村旅游营销和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等。国内真正意义上乡村旅游的兴起, 始于20世纪90年代前后。国内学者研究主要从概念界定、发展动因研究、乡村旅游的经济性分析、乡村旅游的发展策略研究、乡村旅游的属性特征分析、乡村旅游的规划与开发探讨等方面进行研究。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乡村旅游应与民俗文化相结合,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与品位。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对比可以看出,关于乡村旅游的研究的方面已非常之多,但是把乡村旅游与民俗文化相结合的研究还是比较少。本文以民俗文化视角下研究乡村旅游,从现实意义上来说,能为专题民俗村以及乡村旅游寻找新模式,提升乡村旅游文化品位与内涵发展提供必要的参考。

二、研究设计

(一)相关概念界定

民俗旅游是以特定地域或特定民族的传统风俗为资源而加以保护、开发的旅游产品。乡村民俗主题旅游产品是以农村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为吸引物,突出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开发旅游产品,这是全面提升乡村旅游产品品位的一个有力手段。

(二)研究区域概况

陕西关中平原的范围是介于陕北高原与秦岭山地之间,是陕西自然条件最好的地区,号称“八百里秦川”。此次我们选取了关中地区四个典型的乡村民俗旅游地,以臊子面为特色的宝鸡岐山北郭村,以农民画为特色的户县东韩村,以泥塑为特色的宝鸡凤翔六营村,以关中民俗体验为特色的咸阳袁家村。

(三)调研过程

本次调研采用实地考察与随机访谈的形式,对于案例地的游客进行调查,调查日期为2015年3月到4月间,历时20天。调研地点选择在礼泉县城及袁家村景区,岐山北郭村,凤翔六营村,户县东韩村选择游客比较集中的地方和游客进行随机交谈。

三、关中地区乡村民俗旅游综合模式

关中乡村民俗旅游大部分还属于低级阶段,以民俗文化和乡村旅游相结合的主题乡村民俗旅游村属于民俗旅游接待专业户时期,以吃农家饭、住农家院、体验传统生活习俗富的民俗旅游活动为特点。

案例地的民俗旅游发展模式基本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一)乡村民俗型

乡村民俗旅游指以乡村民俗风情为载体,所开展的旅游活动,其内容包括地方特有的风俗。礼泉袁家村就是以关中民俗为载体发展乡村旅游。

(二)乡村组织型

通过政府有组织地引导农民经营户,按照统一规划和建设的要求,发展旅游接待设施和配套服务,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北郭村,六营村,东韩村,袁家村都是集体规划,统一建设。

(三)“领头羊”型

乡村民俗旅游指在离客源地比较远的乡村,农民更信任那些“示范户”。这种模式通常投入较少,接待量有限,但乡村文化保留最真实,游客花费少还能体验最真的本地习俗和文化。

(四)景区带动型

乡村民俗旅游发展是以比较有知名度的旅游景区为核心,借助附近的名胜古迹和自然风光发展为乡村旅游目的地。陕西关中地区以袁家村与北郭村为典型代表。

关中地区乡村民俗旅游模式有三种发展方向:关中乡村民俗旅游发展模式有资源驱动模式向投资驱动模式变化发展;产品应品牌化 集群化,这是提升关中乡村民俗旅游的必经之路;开发主体应多元化,这是集聚乡村旅游开发资本,这是提升乡村民俗旅游品位,获取规模化效益的重要前提。

四、关中乡村民俗旅游模式创新及发展建议

(一)关中乡村民俗旅游模式创新

关中地区乡村民俗旅游发展创新模式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模式。

1、建立乡村民俗俱乐部:旅游者可以在不同地方不同乡村俱乐部享受到一体化服务,并通过订购乡村旅游线路,向自驾车群体旅游提供自助式全程服务。

2、主题农园:形成教育农园、市民农园、租赁农园等多种形态,承载农旅结合的农事参与、自然教育和DIY创意空间等功能。

3、童年到乡村:基于追寻儿时的记忆、寻找传说中的桃花源里避世文化的理想空间,旅游体验也成为现代最为时尚和有吸引力的乡村旅游活动和产品形态。

(二)关中乡村民俗旅游发展建议

关中乡村民俗旅游亟待解决经营理念低俗化、品牌定位趋同化、产品层次粗浅化、乡土文化城市化。乡村旅游同质化严重,关中地区大部分乡村旅游是以农家乐的形式,未来乡村旅游应鼓励企业进入,实行“企业+农户”形式,实行市场化经营。

第10篇

 

农民自办文化,是指农民个体或群体依靠其拥有的各类文化资源,而进行的以满足自身或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或物质利益需要为目的的各类文化实践活动。农民自办文化是反映当地的经济基础、文化氛围及农民自身的素质的一个重要表现。近年来,**区文化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以配合“四区”建设为着力点,积极扶持和关心农村自办文化活动,大力开展农村三项活动,全区各乡镇农民自办文化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全面了解我区农民自办文化活动情况,近期,**区文化局组成农民自办文化活动调研组,深入各乡镇和农村,采取听汇报、看材料,现场考察等形式,开展农民自办文化调研活动。现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1、净化农村文化市场,树立乡村文明新风。农民自办文化普遍具有文化实践活动吸引力强、内容比较健康、参与者身心满足感强的特点。这也就意味着,在乡村社会,农民自办文化越多越普及,则深度参与其中的农民群众必然越多,相应地,留连于、沉湎于腐朽、落后文化的农民群众就会越少。从而为形成文明乡风提供健康的养料和良好的导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多了,参加健康有益的活动多了;搞封建迷信活动的少了,聚众赌博的少了。

2、传承乡土文化,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相当一部分农民自办文化源自乡村民俗文化,或具有不同程度的民俗特征,是对乡村民俗文化的继承。这是由于乡村民俗文化在时间安排、内容和形式上往往与农民群众的生产互补和平衡,与其生活相适应和相融合,容易培养共同的兴趣爱好,成为农民群众丰富的文化资源,因而,乡村民俗文化很容易被今日的农民群众在生产之余和生活之中所沿袭、所采用,很容易转化为农民自办文化。因此,农民自办文化因具有文化的传承功效,将为当代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出重大贡献。

3、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增强农民致富能力。在丰富的农民自办文化中,以开启民智为主要目的和主要内容的农民自办文化不在少数,如,农民读书社、农民书屋、农家文化大院、农民故事会、农民电影放映队(放映各类科教片)等。此类农民自办文化开展得越多、越普及,则越有助于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有助于农村的经济发展。

4、增加沟通交流,促进农村社会稳定的聚合功能。由于农民自办文化一般伴生着农民群众的聚合现象,从而也就大大地增加了农民群众互动、交流和沟通的机会,其结果往往是有助于促进邻里、婆媳、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关系的和谐,有助于实现农村社会的稳定。有助于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

 

第11篇

折纸是折叠纸张的艺术。折纸可以根据不同的创意设计,将纸张折出各种形状和花样;同时,通过不同的折叠技巧,折纸可以创造和呈现出复杂精细的设计。

折纸所用的纸材,一般为正方形。根据需要,非正方形的纸张(包括长方形、圆形、三角形以及其它形状的纸张)也能够用来制作折纸作品。在目前的奉贤折纸圈,折纸所用纸材以正方形为主。

折纸的基本技巧主要包括“伞形折法”和“蛇腹折法”。“伞形折法”的特点是围绕一个中心点展开纸的塑型;“伞形折法”为折纸的基本布局和塑型奠定了基础。“蛇腹折法”是以方格为基础实现的折纸技术;纸型设计布局有机会在平面的纸张上平均分布错开,为折纸更为复杂精细的创意实现提供了表现空间。以“蛇腹折法”为基础,结合“伞形折法”共同实现最终的折纸创意,成为目前奉贤折纸的主要技术思路。

奉贤折纸的存在时间很早。清朝雍正年间,折纸就与刻纸和剪纸一起,作为奉贤地区的乡土纸艺广泛流传于民间。折纸者利用纸的不同质地、色彩、性能,采用“折”、“叠”、“卷”、“翻”、“插”等方法,辅之于剪接、拼画等技艺,完成动物、人物、器物等的造型;有的折纸者还通过不同折纸部件的组合造型,实现对特定空间或形态的肖似、虚拟。

解放前,奉贤折纸不仅存在于田间地头,满足民间节庆、红白喜事的辅佐道具、营造气氛之需,也在一些稍有经济、文化背景的宅院内外,成为老人、妇女、儿童休闲、游戏的项目。

上世纪90年代,为弘扬民间艺术,奉贤区图书馆大力寻找传统民间工艺美术资源,以培育富有地方特色的群众美术活动;徐菊洪、张建荣两位奉贤地区的折纸能手先后脱颖而出;他们分别从整纸折纸、组合折纸两种不同的折纸思路出发,整合奉贤地方折纸文化与当代国际折纸艺术的滋养,独辟蹊径,走出了今天奉贤折纸的新路。

2007年,奉贤折纸与奉贤剪纸、刻纸一起,作为“奉贤乡土纸艺”的组成部分进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徐菊洪、张建荣获批成为奉贤折纸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目前,在奉贤折纸传承基地――奉贤图书馆的策划组织下,奉贤折纸的项目保护、技艺传承和创意开拓工作都得到政府有组织、有制度、有投入的落实,折纸作为奉贤乡土纸艺的一种,正在重新回归民间,回归大众,融入奉贤百姓的生活。

二、造化天成

今天奉贤折纸的基本面貌,与徐菊洪、张建荣两位传承人的经历和贡献密切联系。

徐菊洪,1937年生,奉贤金汇镇新民村人。1959年毕业于上海水产学院;曾在农村务农20年,在畜牧水产部门担任管理工作多年;1997年退休。退休后,徐菊洪全力投入对奉贤折纸的研究,独创折纸作品数百件,在国内折纸界产生很大影响;2007年获批为奉贤乡土纸艺(折纸)传承人,2000年受聘为上海折纸俱乐部国内顾问,英国折纸协会(BOS)会员。

徐菊洪的折纸情结源自奉贤乡土纸艺传统。徐菊洪回忆,小时候外婆和母亲都曾亲自教他如何玩纸;那时候虽未专门花功夫练,但耳濡目染,经常动手,所以折纸手艺不错。工作以后,闲暇时,甚至有时开会开小差时,随手拿张纸,折个小玩意儿送同事,大家都觉得折得像,有趣。退休后,原本繁忙紧张的工作节奏慢下来,他的折纸情结复萌,折纸再度进入他的生活。根据徐菊洪自己回忆,刺激自己再次回归折纸并且几近痴迷地投入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了解了国际折纸新规则。这种规则要求折纸者仅以一张完整的纸为展开创意想象的物质载体,制作过程中不能动刀、动剪;也就是说,需在严苛的限制中巧妙实现高难度折纸创新。这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折纸规则一出现,就激发了全球多领域能人的关注和投入兴趣。徐菊洪喜欢这种挑战,他调动自己数十年生活、工作和素质的阅历积累,潜心钻研,不断向有国际水准的折纸造型领域进取。有一次限于技术未到火候,徐菊洪在鹰爪造型时不得已动了剪子,这令他很久无法释怀。苦思三个月,终于发现“欲擒故纵”法,在完整的纸上挖掘出了折老鹰趾爪的空间。

徐菊洪折纸形象中数量最多也最为动人的部分是动物。12生肖、飞禽走兽、各类昆虫,大的作品尺幅可达七八十公分,小的才几公分。从奉贤地方民俗的角度观察这些折纸造型,所有动物昆虫的折纸形象都极富生活情趣并富于淳朴自然的概括力;从学院派美术的角度观察这些折纸造型,动物外部特征、主要动态线、基本骨骼结构、肌肉因运动产生的拉伸、表面(皮、毛、壳等)的质感肌理都获得了神形兼具的表达:马的矫健,水牛的憨厚,狮子的威武,螃蟹的张牙舞爪……从个人折纸风格的角度观察,少量“曲面”外,徐菊洪折纸的基本语言也不外乎长短直线及其分组结构而成的面。但很显然,创作者在选择折纸线型向动物造型逼近的方式时,更倾向于尊重对象。将灵活驾驭折纸语言的技术难度留给自己,把更加生活化、艺术化表现对象的空间尽可能多地赋予作品,徐菊洪就是这么做的。至于问及他如何对生活进行细致的观察,要不要平时积累些速写素描素材,怎样创造出那些富于表现力的折纸手法,以达成如此逼肖的形象表达之类,他感谢自己生于奉贤农村,曾在农村务农20年,现在也还在奉贤生活;他让我们看他在黑板上为学生画的示意图,那其实就是精彩的速写;他不经意说起自己常常抽着烟看着小猫小狗发呆,那是这些形象从徐菊洪的“眼中竹”变为“胸中竹”、“手中竹”的必要准备。马克・安布鲁斯和林德斯特兰的动物素描经验风靡世界,中国奉贤徐菊洪的“折纸动物素描”有异曲同工的精彩。

徐菊洪目前主要采用的折纸方法为“蛇腹折法”。这种折纸方法利用经纬排列的正方形格眼(格数多为2和3的倍数)及45度的转折,使折纸造型的实现可能性大幅度提高。“蛇腹折法”功能强大,深入研究离不开数学。徐菊洪认为,自己的折纸研究能够进入目前的境界,年青时理工科大学教育给予自己的数学素养不可缺少。徐菊洪演示看似简单的纸面等分,解释比较复杂的纸平面可折性、曲面可展性(如《大闸蟹》、《蜘蛛》等的壳体必须以不破为前提,在整张平面的纸上展开),涉及数学经典几何作图、代数方程以及其他多领域数学知识。掌握数学基本功,使徐菊洪如虎添翼。在国内尚无丰富折纸研究资料的时代,他凭借数学这一“国际语言”研读国外相关资料,从中获得了重要的借鉴性启示。他独树一帜的折纸“仙人掌”、“宝塔”等的造型就是受到国外相关数学模型启示而创作的杰作。只有在专业折纸领域,徐菊洪复杂的折纸创意思维才被充分认识。在高难度折纸造型过程中,既需要创意者的形象思维,也需要创意者的数学思考;既要知晓国际既有折纸技术,还要寻找机会巧妙地将自己的创意心像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徐菊洪夫人说,徐老经常会吃着饭突然放下筷子,躺在床上突然起身直奔工作台――这种工作状态,是徐菊洪折纸创作“迷狂状态”的生动写照。

徐菊洪折纸作为奉贤折纸的重要代表,其创作方式与传统概念“乡土纸艺”的闭锁有很大不同。这位“民间折纸大王”以77岁高龄,上因特网,写博客,广交国际折纸朋友;进大学,下社区,联系出版社,与儿童、大学生、折纸专家广泛进行创意交流;创作数百件折纸作品,举行“海上一脉”个展,画图纸千幅,出版《纸艺苑:折纸情》等教材6册,被解放报、文汇报、上海电视台等媒体多次报道,参展获奖不可胜数……奉贤折纸通过如此“社会信息宽带”走向世界,而来自世界各方面的文化和科技信息,也随着时间的推移,浸奉贤折纸。“奉贤乡土纸艺”便以如此方式融合了地方、个人、集体、社会的气息,成就为21世纪新概念“乡土纸艺”。

奉贤折纸的另一位传人是张建荣。20世纪九十年代,奉贤区图书馆“折纸艺术工作室”举办各类折纸艺术培训班,张建荣刻苦钻研三角片组合折纸,迅速成为此领域高手。他以折纸三角片为单元创意的动物形象深受大家喜爱,2007年也获批为奉贤乡土纸艺(折纸)传承人。

造化天成。奉贤地区的一方水土、一组文脉,一片土地、一种民俗,一个人、一个群集、一个时代;科学、技术、创造――奉贤折纸,承天地雨露滋润,造化天成。

三、诠释“乡土”

奉贤折纸曾经在奉贤本地流行上百年。20世纪80年代,地方政府及主管部门的积极推动,徐菊洪、张建荣等人的加入,实现了对区域折纸文本的梳理、创新和突破。进入21世纪,在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的指导下,奉贤区政府将折纸的保护和传承发展当作奉贤乡土文化延续的重要工作来抓,坚持不懈,成果连连。

奉贤区文化广播电视管理局作为奉贤折纸地方政府非遗申报人,对奉贤折纸的分布区域、历史渊源、作品内容、传承谱系、基本特征、主要价值、目前保护状况等进行了调研和评估,确定了管理责任人,制定了保护发展工作规划。政府每年对“奉贤乡土纸艺”拨扶植专款,并予以定期督查;为1949年以后毕生从事“奉贤乡土纸艺”的艺人及有关人士举行表彰、命名;全方位对“奉贤乡土纸艺”建立动、静态档案资料,且资料全部向社会公开;有计划地培养“奉贤乡土纸艺”新人。政府每年拿出足以让“奉贤乡土纸艺”生存发展的资金建立激励机制,每年收藏“奉贤乡土纸艺”作品;建立中老艺人个人工作室;建立“奉贤乡土纸艺”艺术陈列室。

奉贤区图书馆是“奉贤乡土纸艺”(奉贤折纸)的主要保护传承基地。图书馆在主体建筑第三层专设“奉贤乡土纸艺”(奉贤折纸)艺术陈列室,常年展出非遗传人折纸经典作品及培训班学员的创作。馆内安排管理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专门负责奉贤折纸的保护传承工作。多年来,图书馆纵向设立各级培训,构建新人梯队;横向举办比赛展览,开展交流与学习;开拓结合创新,抓住机遇谋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图书馆在区内举办针对少年儿童的“纸有你更精彩”――小玩纸会员培训及作品展;以“弘扬传统纸艺文化,争做折纸小达人”为题,为奉贤区学校送去纸艺主题班会;到上海武警总队驻奉贤中队为官兵送去难忘的折纸体验。以徐菊洪为首的奉贤折纸培训师资在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师大、青少年活动中心、南桥镇多家居委会、各乡镇图书馆举办培训和讲座,培养不同年龄层次的折纸爱好者;在折纸爱好者中选拔骨干,培育荐举为新一代折纸培训教师或志愿者。图书馆每年元宵节在“古华闹春”活动中参与纸艺互动,充分利用世博会、民间艺术之花――“奉贤乡土纸艺”推广系列活动等机遇开拓奉贤纸艺的影响力。

第12篇

关键词:藏东;寺庙;古墓葬;民居

前言

我国东部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区域文化使其拥有独树一帜的建筑特色,但由于该地地处高原,交通非常不便,目前缺乏相对完善的系统专业研究。笔者有幸跟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组对藏东乡土建筑进行深入调研。藏东贡觉地区历史文化遗产相当丰富,乡土建筑百花齐放,建筑类型众多,主要的建筑类型有:寺庙、王府、墓葬、民居等;主要的结构类型包括:碉楼、井干楼、夯土结构、石结构、木结构,夯土结构、砖石结构、石木结构等等。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希望研究成果能够给后续的建筑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并且能够为国家对文物建筑研究作出一定的贡献。

本文就不同的建筑类型浅析藏东贡觉地区的乡土建筑。

一.寺庙

藏传佛教于7世纪上半叶、吐蕃王朝时期传入,在藏东地区产生较大影响的是宁玛、萨迦、噶举和格鲁四个主要教派。据统计贡觉现有藏传佛教寺庙共65座,规模较大的几座寺庙包括;相皮乡解放村的唐夏寺、莫洛镇根当村的加然寺,哈家乡曲卡村的卓珍寺等。

1、寺庙布局、平面

寺庙一般规划布局于民居聚集的地方,均依山而建,根据山式的走向把城堡式的布局和喇嘛教寺院的结构相结合,使得寺庙建筑同时具有防御功能且保证了寺庙的宗教建筑功能。寺庙建筑通常不是单一的独栋建筑,而是由多栋不同功能的建筑围合成的建筑群。贡觉地区的多数寺庙平面都是"回"形,建筑形式为中部升高,周围是回廊的形式,整个建筑外形给人威严神圣感。

2、寺庙结构

贡觉的寺庙都是充分利用当地的天然材料,建材通常是土、石、木等,平屋顶、密梁和夯实的墙体是建筑结构的最大特色。藏东佛教寺庙建筑独有的粗犷建筑风格与其独有的建筑结构有着密切关系,墙体都是下厚上薄,形成明显的收分,其密实的木构架柱网能在视觉上以及建筑结构中达到稳定坚固的的效果。

3、寺庙实例

唐夏寺:位于贡觉县相皮乡解放村,始建于公元1096年,现有132个僧人。总平面由大大小小约二十多栋建筑构成,现整体建筑基本保持完好,但木构建筑有虫蛀现象,屋面局部渗漏,挑檐等局部有腐朽现象,需要得到及时的修缮维护。该寺规模较大的几栋建筑一般都是局部3层,平面呈"回"字形,殿内4X4柱网,柱距约3-4米;一、二层无窗户或开窗非常小,不足50公分,起到很好的防御作用,屋顶有金顶、宝瓶、鹿等吉祥物。剖面层高一般为3-4米,柱网排列整齐,殿堂内格局气派伟岸。

4、研究价值

土、木、石在藏东地区是应有尽有的天然建材,而当地的人们在繁衍生息的千年时光里发挥了相当的建筑智慧,在居住过程中打上了深厚的劳动结晶,这对研究当地建筑的建造结构类型有着独特的意义。

二、古墓葬

藏东贡觉地区陆续出土过很多古墓葬,墓葬结构多为石板墓和石块墓,比较著名的两座墓葬为相皮墓葬与莫洛墓葬。

1.相皮墓葬

该墓葬位于相皮乡热曲河二级台地上,发掘时共清理石棺墓5座,后又发现多座但均被毁损。该墓葬有石板墓4座,石块墓1座。石板墓的结构手法为:在原先的黄粘土中挖出近长方形的竖穴土圹,长宽度略大于石棺,棺椁放入后不经夯填,用石块或河卵石填塞石棺与土坑的缝隙,故固定效果较好。

2.莫洛墓葬

莫洛墓葬位于马曲河二级台地上,该墓葬结构为一个长方形土坑竖穴双墓室,修筑时先挖土坑,中间留土梁,分作两个墓坑,墓穴位置东西走向,以石板为墓壁,上面盖石板盖。

三、 民居

传统的居住建筑是当地最符合民族原生态文化而发展起来的产物,按照当地气候地理等特征,特有的建材条件,原住民的审美习惯、生活习俗等而创造出的文化遗产。贡觉县位于横断山脉的北部地区,当地的居民们同样也因地制宜创造了独属于他们的建筑形式。此外,贡觉的三岩地区民居尤其独具特色。

1、 民居类型

(1)牧区:黑帐篷、白帐篷。世界各游牧民族最原始的居住形式均以帐篷为主。贡觉地区的居民也是如此,帐篷造型庄严华贵,立面图案均具有浓厚的佛教色彩,帐篷顶部均有各种吉祥图案,色彩鲜明,帐篷的四角悬挂有五彩经幡,给建筑增加了动感的情调。

(2)农区:贡觉县境内县城中的公共建筑有部分现代钢筋混凝土结构,其余农区基本都是农牧民自己建造的土木石结构,这种当地民居结构基本分为两种形式:土木或者木石结构的藏式平顶房屋以及三岩地区的碉楼建筑。

2、民居结构类型

(1) 生土结构

生土是当地最丰富且易取的资源,这种结构建造时先把地基挖好,用块石砌筑地基,用稀泥土粘合,在地基上打围墙,然后用木板搭出土墙的厚度,往里面灌注生土,一层一层往上修造,一般最终房屋达到三、四层高度。底层墙厚达1.5米,往上砌筑时墙体对齐同时有很大的收分,使得墙体更加稳定、坚固。

(2) 石砌结构

当地的石砌建筑一般用块石与片状石料层层交替叠加而成。较多的形式是采用一层方石叠压一层碎石片,逐层向上砌筑,结构形式不仅稳固,同时外形也相当粗犷美观。还有一种形式的石墙所使用的石材块料大小不等,形状不一,这些石材从山上采掘过来之后直接使用,逐层堆砌,建造完成之后即形成石料大小不一的墙体。

(3) 井干式结构

井干式建筑是指木维护而成的墙体结构,平面上一般呈矩形,支撑结构和维护结构合二为一,具体的结构形式做法为在房屋的转角处做凹形榫卯,搭接处吻合衔接,层层交叠而成。贡觉地区的井干式通常一层没有隔间,用作大的牲畜间,二层及以上采用井干式墙体。这种结构的建筑墙壁厚实,保温效果极好,且取材方便,施工简单,外立面感官具有朴素的自然美。

3、三岩民居

贡觉的三岩地区是中国唯一保留原始父系氏族特征的地区,有着非常独特的婚姻制度:一妻多夫制,同胞兄弟共娶一妻,这就使得每一户家族兄弟不分家,其一户的房屋体量也较大,形成了该地区独有的建筑形式:碉楼。

碉楼的平面柱子一般有9柱、12柱、15柱三种,平面功能一层为牲畜间,二层为厨房、寝室,三层为经堂、粮仓等,四层为库房,屋顶为晾晒场。房屋立面开窗极小,一般在三层及以上开t望孔,起到很好的防御作用。碉楼立面采用土木混合结构,正面用原木拼接而成,进行简单装饰。

结语

藏东贡觉地区的建筑是当地人民长期与当地恶劣自然环境斗争的结晶,也是藏族独有的彪悍民风的体现,从总体布局和单体建筑上都充满着当地人民独有的特征,但是据笔者调研及当地政府调查报告显示,当地大部分具有一定历史年限的房屋使用达到一两百年以上,房屋出现裂缝、倾斜等老化损坏现象,有些已成为危房,且当地的原始森林由于过度砍伐,林业退化,土木结构的房屋建造已经不能得到很好的延续,或许不久的将来这种建造技术也将消失,面对这种古老的建筑技艺走向衰退,且当今社会对该地区的文化遗产等无完善的系统研究,笔者仅以此文希望能得到重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