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29 11:09:5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法治意识核心素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高中政治 核心素质 实践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2B-0076-02
新课程标准对现阶段的高中政治学科教学,提出了培养核心素养的要求。核心素养要求学生不仅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学会改变,还要求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并具备基本的思想道德观念。高中政治学科课程教学作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的重要载体,以及培养学生正确道德价值的重要手段,优化有关教学题材内容是十分必要的,下面就具体的教学策略进行说明。
一、高中政治课程对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内容
根据教育部所指出的内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立足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社会人才需要,旨在培养学生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要品格和关键能力,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聚焦于“既重知识,也重能力,更重价值观培养”的理念上。在高中政治课程中,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内容主要包括:对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以及公共参与素养的培育。下面就这几个主要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1.政治认同的培育。首先对政治认同的培育,是指学生要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念,支持和拥护我国的基本治国方针,比如要反对,全力实现我国民族的团结和统一等,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了解并认同基本政治观念。在实际教学指导中对学生政治观念进行引导,防止学生因认识不足导致整体核心素养的欠缺。
2.理性精神的培育。第二,理性精神的培育,高中生处于青春叛逆期,这个时期的学生缺乏足够的理性思考能力,教师要特别加强对学生理性精神的培育。要注意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能让学生太过感情与义气用事,从实际角度思考问题,针对问题找准解决办法。
3.法治意识的培育。在当下社会,人人都要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捍卫自己的合法权利。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法治意识培育的同时,需注意完善和加强学生法治意识,尽量列举生活实际案例,让学生对相关法律知识的认识更加具体,增进学生对有关内容的理解。学生法治意识的培育有利于保护自己,保证自己的利益不受损,也避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4.公共参与素养的培育。最后,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内容还包括公共参与素养的培育。学生要具备一个良好公民的特性,还需在公共参与场所中表现出良好的素质,其次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集体是各行各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高中生作为未来发展和建设的国家栋梁,养成良好的公共参与素养对国家和社会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二、高中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实践性教学策略
在实际教学里,要善于提升学生参与课程的积极性,通过课堂创设情境以及带领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只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才能使教学达到最优质的效果,对整体教学效果的增强都有着重要意义。此外,让学生体验生活,完善学生对核心素养的认识。为了使所学知识内容得到加强,让学生印象更加深刻,教师在平常的课程教学中,要让学生能够适应并习惯这些核心素养的内容,在潜移默化中强化认识,从而达到提升综合素质的效果。下面总结培养学生核心素质的实践性教学策略。
1.创设情境,角色扮演。在高中学生核心素质培育的实践性教学策略中,教师首先要能够创设课堂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也能加强知识内容的理解。枯燥抽象的理论阐述很难引起学生共鸣,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后其感受也将更强烈和深刻。比如在高中政治学科中,学习理论知识这一章节,教师在讲解政府的权利时,可引导学生一起扮演当事的农民、政府官员、以及普通群众,就有关土地使用的纠纷问题进行讨论。学生可结合自身所扮演的角色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教师还可通过情境再现或是互换角色扮演,让学生对课程内容了解得更加形象具体,利用此种方式不仅可以完成教学任务,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2.走入生活,调查研究。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要贴近日常生活,将理论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教师可事先做好调查研究,整理出能够反映现实情况以及与课本理论最为接近的内容,进而进行深入讨论与探究。比如在学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内容时,教师可组织学生展开对当下高中生消费水平以及消费现象的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或是直接访问的方式,总结出高中生的消费观念,进而分析出其中的问题,对解决方法进行深入探讨。 (下转第78页)
(上接第76页)
3.体验职业,志愿服务。教师还可带领学生体验不同的职业,利用课余时间去做义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志愿服务,提高学生对德育教学内容的认识,比如说教师在讲解高中政治学科中《新时代的劳动者》这一章节时,可让学生去体验劳动岗位,让学生通过这种经历了解社会发展现状,从看似简单的工作中考察他们细心、耐心。
4.巩固学习,加强训练。最后,为了保障学习效果,教师要定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将有关的知识点串联至一起,对学生仍然存在疑惑的知识点加强理解。比如说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学习《文化教育》这一章节,课程内容所涉及到的就有包括传统文化、现代文化的融合等多个方面,教师要注意将这些内容联合在一起加以讲解,进而完善学生的知识系统构建。
综上所述,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践性教学策略研究中,教师需对学生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还有公共参与素养进行培养。今后,我们还将继续深入探究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提出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从而培养出更多优质人才,推进我国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陆 飞.夯实基础,注重整合,提升能力――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与复习的几点思考[A].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科研成果集(广西卷)[C].2013年
[2]陈 端.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A].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科研成果集(福建卷)[C].2013年
[3]秦祖栋.浅谈传统美德在经济常识教学中的渗透[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R编(下)[C].2007年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法治素养;法律知识;教学策略
素养是指通过自学和接受教育后形成的解决问题的素质与能力,其中最关键、最必要、居于核心地位的素养被称为“核心素养”,它是知识、能力、态度或价值观等方面的融合。法治素养,顾名思义,是指一个人形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素质与能力,具体包含有三方面因素:一是法律知识;二是法律意识;三是法律信仰。《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11年版)》)在前言部分明确指出,为适应初中学生的成长需要,思想品德课程要融合法律等相关内容,旨在促进初中学生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016年9月,人教版七年级教材《思想品德》教材更改为《道德与法治》,从中可见,培养学生的法治素养是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的一项根本任务和重要目标。
法治素养根植于法律知识,没有了法律知识,所谓的法治素养将荡然无存。而在整个初中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法律知识,主阵地在课堂,关键靠教师,主体是学生。在教学中只有让学生掌握了法律知识,知道哪些行为可以做,哪些行为不可以做,才能引导学生自身的行为,并经过理解、认同、内化成为自身法律素养。基于上述的认识,笔者认为,基于法治素养的初中法律知识教学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一、关注学生对法律知识的习得,梳理知识脉络
初中学生处于从幼稚到成熟的过渡期,而初中《思想品德》教科书中涉及到的法律知识比较零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关注学生对法律知识的习得,注意结合学情对教材内容加以整合和优化。内容的选择要与初中生这一阶段的成长认知规律相适应,坚持规则教育、习惯养成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充分注意学生的兴趣、情感、需要和能力,不仅使他们“好学”,而且使他们“乐学”,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为了让学生牢固地掌握法律的相关知识,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细致地对每一册的法律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清晰法律知识的脉络。关注学生对法律知识的习得,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有利于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有利于学生法律意识的增强。
二、关注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精选教学策略
思想品德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在课堂中扮演的角色是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师应该积极倡导和践行“为学而教”的教学策略。因此,关注学生法律知识的理解,需要在课堂中积极探索“为学而教”的路径与方法。
例如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法不可违》的内容,教学时可采用案例教学法和对比研究法,通过呈现不同的教学案例,让学生在讨论、交流和对比中,分析犯罪行为的三个基本特征,犯罪和一般违法的区别,加深学生理解犯罪的特征,进而更好地理解法律关于犯罪和一般违法方面的知识。展示的案例如下:
材料一:2014年3月歌手李代沫因容留他人吸食,被法院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9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
材料二:2016年5月,广州警方抓获一名男子吸食,被处罚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问:为什么同样是吸食,处罚却不一样?两者有什么区别?
三、关注学生对法律知识的运用,巧设课堂习题
法律知识的运用是对法律知识掌握的深化和延续。《课标(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第一条明确指出,教学应准确把握课程的综合性,以学生健康成长需要处理的主要关系为线索,应准确把握思想品德课程的德育性,避免概念化、孤立化地传授和记诵知识,努力使知识的学习服务于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需要。因此,在课堂巩固环节,设计的练习题组要有针对性、有高价值,并具备生活化的特点。
例如在巩固犯罪的含义及基本特征的法律知识教学中,可以设计这样的材料题:丁某中学时无心学习,沉迷于上网,经常旷课逃学,屡教不改。为了去网吧上网,花完了零用钱就偷家里的钱,后来发展到偷别人的手机和学校的电脑零部件去卖。他结识了一些网上损友,在他们的影响下抽烟喝酒,还染上了毒瘾。后因缺钱持刀抢劫,造成受害人重伤,丁某被判刑入狱。问:丁某的哪些行为属于犯罪行为?判断依据是什么?
这样设计习题,不仅有助于学生在分析材料过程中,运用法律知识解答问题,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犯罪的概念,^分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而且还可以通过案例告诫学生要珍惜学习,遵守法纪,较好地起到知识学习服务于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作用。
综上所述,以法治素养为价值追求的初中法律知识的教学,需要遵循教与学的规律,方能事半功倍,富有成效。一方面要遵循教育教学的一般性原则,围绕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学科特点,以“三维目标”导向高效课堂,引领学生在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中,知识、能力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均得到持续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要遵循学生知识习得的规律,围绕学生知识形成的过程,从知识的理解、知识的巩固和知识的运用三个层面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感受法律知识、生成法律知识,并不断内化成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关键词】核心素养;思想政治;教学设计
一、核心素养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认知与解读
1.核心素养概念形成追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核心素养也积极响应时代要求应运而生。无论是国际上还是国内,核心素养都成为教育界的高频热词。追根溯源,国际上最早提出核心素养这个概念是于1997年国际经济与合作组织启动“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和概念”项目,第一次明确提出“核心素养”。后来各各国家也在争先恐后地投入到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比如:加拿大将核心素养列为学生毕业中必要的学习成绩。澳大利亚也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同时将各项能力融入到课程学习中去。2.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解读。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既有总目标需要完成,又有教学目标、课程目标。所以要想让这些目标充分落实就需要与核心素养的完美结合。经查阅相关资料显示,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大致包含四方面的内容:“理性精神、政治认同、公共参与、法治意识”。(1)政治认同。是指在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涵义是指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对所建立的社会阶级、社会制度、政治权力公民的认可与接纳,并且在规范的前提下自觉约束自身的行为。(2)公共参与。所谓公共参与是指在社会各方面中,人们对经济、文化、政治的关注。所以公共参与在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旨在推动学生能够以积极的立场来参与社会生活,如在政治方面,依法行使选举权、建议权和监督权,积极参加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提升人民当家做主的意识。(3)法治意识。笔者认为,法治意识是社会实践中人们逐渐探索的有关法的知识、想法、态度,反映出人们对法律的全面认识水平以及自觉地遵守法律的行为。(4)理性精神。在思想政治核心素养中的理性精神,主要是在当前纷乱复杂的社会时,培养学生能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考问题,进而做出理判断和价值选择,面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出现的问题时,应有辩证思考、根据事实、与时俱进。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要求
1.课堂教学目标确立精准化——聚焦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把核心素养应用到学生身上需要制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以核心素养为辅助的教学目标能够更好的增强三维目标的作用,让每一堂课的每一环节都是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而努力。基于核心素养的思想政治教学要求就是把宏观的课程标准变成具体可实践的教学目标,进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这样核心素养这些上位概念就会在三维的教学目标中得到落实。但是每一节课所传授的教学内容不同,因此要根据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灵活地制定目标。2.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最优——发展核心素养。随着教学中多媒体的广泛运用,可供我们选择的教学的方法越来越多。虽然我们有了核心素养指导下的教学目标,但是我们要根据教师特点、学生的特点来选择教学方法。首先,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教育目标是通过教育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所以教学观就由知识向能力素养转变,学生观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不仅要重视学习知识还要注重能力的提高,那么教师选择方法的目标在于学生的能力发展品质素养的提升,比如:讲授法的基础上选择合作探究法。其次,教学方法选择针对性与灵活性统一。由于每一节课的都有自己的特色,所以要把握方法的针对性。如果长期的重复一种教学方法,师生就会产生疲劳感。所以要有灵活性。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对思想政治教师的要求
1.教师深度剖析教材中包含思想政治核心素养的内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丰富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教材共四册书,每一册书都有自己的体系建构。因此就需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包含核心素养的教学内容,把它列为重点。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真正发展核心素养。比如必修一《经济生活》看似是一些经济常识但是包含很多“政治认同”的因素。学习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时让学生认识到这种现象是一方面,更重要让学生增加政治认同,产生一种归属。这就需要一线教师在思想政治核心素养的指导下深度剖析教材,利用学科知识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2.提供生活案例,引导学生在课堂参与中生成核心素养。思想政治核心素养是能力的提升、品质的培养。只有让学生亲身参与到现实的实践活动中才能真正让思想政治核心素养在学生身上起作用。但是由于现实条件的局限性,就需要在导入新课的基础上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回归到生活之中。“政治认同”国家的意识形态教育不再是强行的灌输,而是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发自内心的认可。
综上所述,基于核心素养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的过程,既需要教师深入研究“核心素养”、“思想政治核心素养”的相关理论,又需要教师刻苦钻研教材,剖析教材中关于核心素养的因素。所以需要教师课堂教学中把理论应用到实践活动中。但是由于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状况存在差异,基于核心素养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还需不断完善。
作者:许欣然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治理国家既需要法,也需要德,二者不可或缺,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中,两处指出要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十八届四中全会描绘了依法治国的蓝图,也为法治涂抹了强烈的道德底色。
一、道德为法治提供支撑
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指出了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德治对法治的重要支撑作用。对于道德的社会功能和作用,历史上存在两种认识偏颇:一是“道德决定论”。认为道德决定一切,只要人们的道德水平提高了,一切社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一是“道德无用论”。认为人性是恶的,讲道德根本没用,甚至带来危害。这两种观点显然是偏颇的。道德观既反对道德决定论,也反对道德无用论。道德对于社会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作为社会规范体系,道德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但道德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不可或缺的。
道德是由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用善恶标准去评价,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维持,调解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原则规范、心理意识和行为活动的总和。道德的社会功能体现在认知功能、教育功能、调节功能、辩护功能。认识功能主要通过道德意识和道德判断来实现。通过道德认识,人们懂得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从而提升道德行为的自觉性。教育功能是通过教化和舆论压力作用,开启人的良知良能来实现。通过道德教育,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从而形成高尚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水平。道德调节是通过评价、命令、教育、指导、示范、沟通、激励等方式得以实现。通过道德评价、指导、教育等方式,对生活中的错误、丑陋给以谴责,对生活中真的、善的、美的给予褒扬。借助道德示范、奖励等方式,鼓励人们追求善的,而摒弃恶的。道德调节实质是道德干预,通过道德干预,纠正错的、假的、丑的、恶的,弘扬对的、真的、美的、善的。道德辩护功能又可称为道德的论证功能,即对某些事物和现象特别是制度和秩序的合理性进行道德的辩护和论证。道德的强大社会功能,使得道德在社会上不可或缺,发挥着巨大的社会作用。在国家未然阶段为其立言,为国家的合法性给予论证,做出合道德性的宣告。在国家实然阶段为其辩护,为国家意志给予辩护,为国家和谐稳定,为法的实施给予道德支撑。总之,通过道德权威,赢得人心,巩固政权。通过道德的认知和教育,给人们以教育和改变,让人们向往真善美,反对假恶丑,进而达到道德教化。通过道德教化的实现,在人们内心形成强烈的道德心理意识,打牢社会共同思想基础。通过道德调节,矫正社会行为,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人。通过道德辩护,为国家的政治意志进行论证,给予道义支持。
作为社会规范体系,道德贯穿于社会发展始终。推进依法治国,离不开社会道德的支撑。从规范体系来看,道德和法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道德是不成文的法律,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从历史上看,国家意志――法的推进离不开道德强大支撑。不论哪一个统治阶级,都总是借助道德来为他们的法律规范及其实施进行辩护,为法律提供强大的伦理道义支撑。《汉书?匡衡行》中指出:“贤者在位,能者布职,朝廷崇礼,百僚敬让。道德之行,由内及外,自近者始,然后民知所法,迁善日进而不自知。”从中论述了道德对法的作用。道德可以引导人们尊重和信守法律,一定意义上说,遵守道德的人必然是遵守法律的。《汉书?贾谊传》中指出:“礼者,禁于将然之前,法者,禁于已然之后。”论述了道德对于法律的不可或缺性。道德可以用来防范尚未发生的违法行为,而法律是制止已经发生的违法行为。道德被称作是隐性的法律,体现了道德对法律的强大支撑作用。道德为政治秩序、法律关系进行伦理论证,从而给政治、法律以道义支持。政治、法律只有合道德,也才能最终被人们认同,取得合法地位。
二、法治要内涵道德底蕴
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指出了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要以道德为支撑,法治要内涵道德的底蕴。
(一)立法以德为基
法律乃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要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立法是法治的前提,法为良法才能实现善治,才能真正体现法的精神,实现法在社会中的真正作用。反之,法为恶法,依法治国,就是恶治,就会违背法的精神。什么样的法才能是良法,抑或说立法要以什么为依据,才能保证法为良法?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立法“要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理念,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指出了立法应该遵循的两个原则:一是人民性,立法要以人民的意愿为根据;二是道德性,只有合乎道德的法才能是良法。立法要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的核心道德价值原则和规范贯彻于立法全过程,保证立法的合道德性,保证法为良法。
(二)执法以德为本
依法治国不仅体现在立法上,更为关键的是体现在执法上,体现在法的实施中。执法者必须尊法,这就要求构建拥有坚定法的信仰的执法队伍。构建坚定的法治信仰的队伍,执法者做到尊法,这不仅仅关涉执法者法的能力,其前提是执法者的职业道德修养。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大力提高法治工作队伍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职业道德水准。执法者的素质不仅仅是其业务能力方面,更重要的是其思想政治层面的认识和职业道德修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打造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执法队伍真正做到保持坚定的法的信仰,从而切实尊法,这取决于执法者的职业道德素养。塑造了执法者法的信仰,还要把对法的信仰转化为职业良心、道德情感、职业操守、职业规范,从而让执法者在具体行为规范上,职业精神上坚守法律,不去违法,使对法的遵守更加稳固。法治的道德底蕴,在更高境界上,要求执法者成为一个有德性的执法者。法总是给人以冷冰冰的感受,合法的未必合情。而执法者是人,应该给人以德的温暖。在执法中,既要严格遵循法的要求,同时也要有温情。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坚决反对和克服特权思想、衙门作风、霸道作风,坚决反对和惩治粗暴执法、野蛮执法行为。”这里强调了执法要以道德为本,执法者要有基本的职业道德素养。在具体执法中,还要注意避免幼童在场等人文情怀的体现,给冷冰冰的执法添加道德的温度。
(三)施法以德为条件
黑格尔认为:“道德的观点,从它的形态上看就是主观意志的法。”[1]114各项法律法规如果没有被人们的普遍道德意志即“主观意志的法”所认同、理解、接受和支持,便不可能真正有效地发挥作用。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道德和法治要共同发挥作用,不仅仅是抓法治,也要抓德治,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通过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从而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法治的推进,关键在于全社会对法的信仰和遵守,在于培育公众法的精神和法的信仰。弘扬公序良俗,培育良好的社会风气。整个社会倡导契约精神,强化公众的规则意识。公民尊则守法,过有道德的生活。法律、规则成为公民道德生活的需求,人人崇尚法治,构建法治的道德心理和社会环境。
三、以法治促进道德建设
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德治与法治相辅相成,互为条件。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还体现在法治对道德治理的积极意义,以法治为手段,促进道德建设。
(一)完善道德建设的顶层设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于法治全过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前价值关系的总和及总要求,是关于生活意义世界的善恶、对错、尊辱、个人与国家、社会、与他人关系体系的标准、原则和规范。在处理现实关系中,给人们以价值方向、价值遵循。完善道德建设的顶层设计,就是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升到国家治理的高度,要给予法的保障。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在立法中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执法中也要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就保证了法治过程的价值方向。罗尔斯认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离开制度的正义性来谈个人道德的修养和完善,甚至对个人提出严格的道德要求,那么,即使本人真诚相信和努力奉行这些要求,充其量也只是充当一个牧师的角色而已。”[2]22这里罗尔斯强调了制度设计和建设的优先性,对制度的道德评价和选择,应当优先于对个人的道德评价和选择。制度首先应该是正义的,是合道德性的。当前,法制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依归。尤为重要的是,在立法和执法中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法治的价值彰显,突出了对道德建设的顶层建构和法治保障。在全社会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要有法的保障。只有在法治过程中遵循了平等、公正,法治保障了民主、文明,法治弘扬了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才能够入脑入心,才能够真正被人们所认同,所遵守。
关键词:大学生 法制 着力点
民办院校高职学生的法制教育包括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主的主渠道,也包括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专业法规课教育,还应包括普法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法制教育。不管何种形式的法制教育都应该探讨民办高职院校高职学生法制教育的着力点,亦即法制教育的目标和重点。以增强法制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站在“依法治国”方略高度,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我国已决定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施这一方略,必须靠法制来规范市场和社会秩序,这是毫无疑义的。“依法治国”应成为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全党全国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和追求,法治理想是不可替代的理想,对法治的选择成为不可代替的选择,谓之“基本方略”。人类历史表明,任何国家和民族步入法治状态,必须同时创设两个即有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主客观条件:一是要有法可依,这是实施法制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也就是说必须要有一套尽可能详尽的,忠实反映社会关系尤其是社会经济关系及其变化发展规律的法律规范制度;二是全体社会成员(包括公民和法人)必须思想上认同、行为上守法,才能使法治得以实施,也就是全体社会成员对法律秩序所包含的社会伦理价值的自觉和坚定的信仰和选择,这是法治得以实现的关键和核心,否则法治等于虚设,谈不上依法治国。高职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法律意识、素养如何,大学生群体素质如何对社会影响重大,这一点已经被历史所证明。“五四”运动等历史上的民主运动,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总是青年人朝气蓬勃,冲锋陷阵,走在时代前列。今天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伟大法治实践仍然如此,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法制原则认可的程度对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影响很大。因此,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应把法律意识、法律素养的养成放在首位。 [1]
二、大学生法制教育应着力培养的几种法治精神
不管什么方式,不管什么内容的法制教育都应着力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法治精神,具体来说应着力培养下列法治精神:
(一)着力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权利意识
强化大学生法制教育必须着力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权利意识。法律上,权利意识是法的“内核”,没有对权利的要求,便不可能产生对法的需要和法律的渴望。所谓“权利意识”,是指人们对自己正当权利的感知、正确理解和坚决捍卫的观念。对自己权利的主张必须要求人们互相将他人作为这种具有独立价值的主体人来认识并尊重其主体性。没有对他人正当权利的尊重,就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权利观念。尊重他人的权利是主张自己权利的前提。在大学生的法制教育中,不管何种形式教育都应着力突出以公民个体权利的保护、倡导和确定以权利为核心的人际关系。不断强化大学生的权利意识和法律权威信念,从而通过其内心原动力培养起大学生坚定的法治精神。
(二)着力培养当代大学生对法律价值的认同感
我国只所以采用“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是因为在高度文明的法治社会中法律是至高无上的,是区别是非曲直善恶丑的基本准绳,可以避免“人治”。法治社会中法律只所以是至高无上的权威并被每一个公民所信奉,在于法律体现着正义、公平,反映着正义、公平,保障着正义、公平,实现着正义、公平。法治精神的形成正是因为法律所体现的正义、公平为主体感受继而上升为理性的体认,最终升华为这种价值的认同。反过来讲这个道理,有些大学生不信法,总认为法律是管别人的,有些国家公务员总想以官自居,以官治人治民,这实际上就是没有完全认可法的精神。所以在大学生的法制教育中应着力培养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法律的认同感,着重要求大学生用现念来评判与思考具体的法律条文所体现的价值观,它是个体现了现代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内在的法权要求,是否满足了现代正义、公平观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使对某一单项的法律感情发自内心的对正义的信仰达到一种心灵的契合,成为内心的、自觉的信仰,当代大学生才会从自身的利益出发遵守法律、尊重法律,最终完成法治精神的理念塑造,在实施“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伟大进程中发挥应有作用。
(三)应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守法精神
在大学生的法制教育中应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守法精神。守法精神,首先是一种权利,也就是说守法是个体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而不是靠命令的强制。强力下的法治只会培养人的义务意识。服从意识、专制意识,“守法”精神则成为避法意识,规避法律成为普遍现象。守法精神也是一种道德义务,一种被内化了的良心守法、自律守法。换句话说,对当代大学生的法制教育不能老停留在预防违法犯罪上,把大学生当成违法犯罪的防范对象,而要求他们消极的“守法”——不触犯法律,而是要站在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高度,强化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培养起当代大学生的一种与社会主义社会秩序和人生终极关怀目标融为一体的积极的守法精神。这就是这里所说的理性的积极的自觉的守法精神,这个境界达到了,法制教育的效果就上了一个档次,教学改革的目的也就实现了。[2]
三、大学生法制教应着力培养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治精神
今日的大学生无疑是明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者,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应着力培养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治精神。通过改革开放,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国家的基本任务和改革目标。而市场经济与传统经济制度相悖,思想观念上要求的不是“重义轻利”的道德观,而是鼓励人们积极的合义合法大胆取利的法治观。可以说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市场经济的主体、市场行为秩序、市场本身等都需要法律来规范。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精神就是法治化的利益精神。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和利益原则要求当代大学生对诸如公平、竞争等主体精神的思想认同以及由此决定的对法治精神的呼唤。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抉择预示着人们的思想观念由道德本位向市场本位转型。这就要求当代大学生法制教育中必须把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制观念,法治精神作为教育着力点。
就内容而言应包括市场经济基本法规,同时结合专业领域学习与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精神,如旅游类专业必须学习掌握旅游法规,经济及管理类专业必须学习掌握经济法规,建筑类专业必须学习掌握建设法规,会计、审计及财务管理类专业必须学习掌握财经法规,农林类专业必须学习掌握农林法规……等等,以适应市场经济建设的需求,为将来投入市场经济建设打下起码的法律训练。
基金项目:西安外事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民办院校高职教育法律类课程设置与改革创新研究》(项目号2011G02)西安市2012年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高等学校维稳法律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2IN25)阶段性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杜德鱼.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必须强化当代大学生的法制教育[J].西安石油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年第9卷第2期
【关键词】辩论教学法;道德与法治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10-0040-02
新课标下的道德与法治课程较之于以往的思想品德课程,内容有了大幅度删减。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设置的辅课程与时俱进,栏目设置新颖,直面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若想把课上好,使学生乐学,教师就必须吃透教材、研究教材,并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例如“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探究教学法”“辩论教学法”等,均是道德与法治课常用的教学方法。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辩论教学法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公民素养。
一、透析辩论教学法
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辩论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围绕核心辩题,自主选择观点,形成正反两方,运用事实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并力求驳倒对方论点的一种课堂组织形式。
辩论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反向思维和发散思维为特征,由小组或全班成员围绕特定的辩题进行辩驳,各抒己见、相互学习。辩论式教学强调不同观点的碰撞、对话和融合,教师把具有争议性的问题引入课堂,引导学生萌发疑问,让学生经过思考后确定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寻找相关资料依据,也可以利用已掌握的知识进行辩论。它的重点不在于输赢,而在于辩驳对方、肯定己方观点的过程。通过辩论,观点越辩越明确,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得到提升,教学目的和任务在辩论中得以实现,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升华。
二、辩论教学法在“敬畏生命”一课中的实践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程,始终贯穿对生命教育的关切。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在教材中居于核心地位,既是前三个单元的价值升华,也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好生命的底色。它的单元立意是普及生命意识,表达对生命价值的关怀与呵护,叩问生命的意义。“敬畏生命”在“生命的思考”这一单元中,属于第八课“探问生命”的第二框。它在第一框“生命可以永恒吗”基于“生命是来之不易的、独特的、不可逆的和短暂的,同时生命又是有接续的”的主题,继续培养学生生命至上、敬畏生命的观念。
为了突破该教学重点,笔者尝试把教材中第94页,关于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客机失联后,各国花费巨大的人、财、物等资源联合搜救的材料作为背景,设计了一场“马航失联话救援”的辩论会。
首先,选取了2段马航失联后各国联合搜救的视频,视频播放后,学生议论纷纷,在学生各抒己见的基础上,教师抛出辩题“为救援生命不惜一切代价值不值”,把学生的观点归纳于正反两方。正方观点为:生命至上,为挽救生命不惜一切代价,是珍爱生命的表现,是应该的;反方观点为:救人希望很渺茫,付出那么高代价,是对活着的人的财产不珍惜,不应该。同时,订立辩论规则:①小组讨论,提出观点。②全班学生按照自己的观点,举手示意其为正方或反正。③正反方各请3位学生在班上阐述观点,最后为自由辩论时间。
辩论一开始,学生跃跃欲试,纷纷举手发言。正方学生1说:“钱可以再挣,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我们要不顾一切救人。”学生2说:“我们要换位思考,如果你是等待被救的人,或者你的亲人在飞机上,你希望别人放弃救援吗?”反方学生1马上反驳道:“在世界上还有很多饥饿、贫穷的人需要支援,应该把这些资源放在更有需要的地方。”反方学生2补充:“失踪这么久生还机会非常渺茫了,不该再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反方学生3认为:“失踪3天的人就可以当他死亡了,所以没必要花费那么大力气救人。”正当反方占优势时,正方的一位学生义正辞严地说:“支持反方的同学都是没有同情心的,你们想过那些等待救援的人的心情吗?”此时,全班热烈的辩论氛围感染了每一个人。最终学生通过辩论,明辨了是非,修正了观点,树立了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观点,有了敬畏生命的人道主x情怀。
三、辩论教学法的实践效果
以“为救援生命不惜一切代价值不值”为辩题的辩论环节在笔者所任教的班级中均有开展。通过课堂实践与课后反思,辩论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有突出效果。
1. 辩论教学能促使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尽管每个班级学情有所不同,但是学生思维活跃,喜欢参与课堂,愿意接受辩论教学。辩题提出后,学生都能积极思考,通过小组讨论表明观点,并在班级辩论中想方设法抓住对方观点加以反驳。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热情,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促使他们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辩论教学能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辩论过程是学生唇枪舌剑、明辨是非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积极调动大脑,组织语言,寻找对方存在的种种破绽和漏洞,从而提出问题,展开辩驳。通过辩论,可以培养学生理性质疑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辩论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公民素养
基于核心素养培育为基础的新课程改革,把培养公民素养作为思想品德课程的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公民素养有4种关键能力,即思辨力、调适力、信念力和行动力。思想品德学科强调的思辨力,是指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运用知识储备进行分析和综合、判断和推理等逻辑思维活动后得出新结论的一种能力。辩论教学适应了新课程改革对公民素养的要求,有利于促进学生“思辨力”的培养。在辩论过程中,学生需要对信息进行处理,发现观点冲突,找到对方漏洞驳倒对方。辩论教学让学生在比较质疑和甄别选择中做出更合理的价值判断。
4. 辩论教学转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
要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开展辩论式教学,教师必须在辩题的选择上、课堂教学组织和课后总结等环节做好充分准备。在备课时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准确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在辩论过程中关注课堂生成,及时纠正和澄清学生认识上的问题。比如,在“敬畏生命”教学中,有的学生提到“失踪3天的人就可以当他死亡了”,教师应该及时指出这种观点的错误之处。
四、辩论教学法对教学的挑战
1. 时间难以把控
在课堂中运用辩论教学法,往往容易出现时间不够的情况。学生在积极争辩时,教师难以把控时间,教学结束前经常出现总结仓促、讨论不深入的问题。这样不仅影响了教学进度,还可能难以完成整堂课的教学任务。
2. 辩论中教师角色的转换
在辩论教学中,教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要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评价能力。同时也要灵活应对课堂中的突况,当辩论偏离主题时,教师还需及时纠正。这就对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法治素养 高中政治 教学探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4B-0037-02
法治素养培育是全面提升中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中学生良好的法律意识、法律观念是法律常识教育的重要内容,我国当前正在全力推进依法治国,在此背景下,更加有必要加强公民尤其是高中生的法治教育,所以将法治教育贯穿于整个高中政治教学中,是为了更好地建设思想政治课学科,也符合依法治国的时代要求。
一、培育高中生法治素养的必要性
(一)法治素养对依法治国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学生马上要步入成年,走入社会,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其法治素养高不高,法律观念强不强,是不是具备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些都影响到我国依法治国的实现,关系到社会和谐和社会文明程度。因此,通过高中政治教学培育高中生的法治素养,加强高中生的法律意识,引导学生尊法守法,形成科学完善的法治思维,对于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二)法治素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学生综合素质不能缺少法治素养,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培养学生的法治素养。建设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国家,实现依法治国,和当代中学生法律意识、法治观念的强弱密切相关。所以,切实提高和增强高中生的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是非常重要的。作为高校法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开展法治教育的重要平台,高中思想政治课所要担负的重任不言而喻。培养出知法守法、懂得运用法律的学生,是作为一名高中政治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开展中学生法治教育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新课标明确指出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是对中学生进行系统的公民道德教育和理论教育的初级课程。高一阶段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的经济制度,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国策、改革开放等基础理论,然后就是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法律观念。高二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了解我国的外交原则和依法治国的理念,然后结合政治生活的道德标准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法律意识。高三阶段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类社会,正确认识世界,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二、基于法治素养培育的高中政治教学策略
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总结出如下几点教学策略。
(一)联系生活提炼法治教育内容
教师应该在新课程标准的框架内,深入挖掘和提炼教材中的法治教育内容,将教材中分散的法治教育内容集中化、系统化。如教师在讲解“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利”这节课时,可以将劳动者的权利这块内容拆分成若干个环环相扣、逻辑相关的问题向学生提问:我国劳动者权利包括哪些?为什么劳动者权利应该受到保护?如何更好地保护劳动者权利?然后教师在讲解这三个问题的时候,自然地引入劳动法中的相关法律知识,通过对劳动法的讲解和讨论,使学生更深入地认识劳动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树立劳动者权利应受法律保护的观念。除此之外,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将知识横向联系、纵向延伸,引导学生联系身边的生活例子,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高中政治教材中有关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法律知识很少,大部分是有关成年人权利义务、法律保护的法律知识。针对这个情况,教师更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多联系实际生活中的未成年人法律案例,选择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法律法规,在课堂上引入一些与学生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法律在生活中的作用,从而将法治理念融入学生生活。
(二)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法律思考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中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情境,善于加工处理涉及的法律素材,将抽象的法律素材具体化,从而引导学生在层层深入、由表及里的理性思考中正确地认识法律,鼓励学生积极探讨、勤于思辨,引导他们提出自己关于法律问题的看法,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不法观念的抵抗力,使学生形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将法治教育与育人有机融合。比如教师在教授“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这节课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创设一个生活中常见的情境:“我和朋友们在商场购物,我的朋友选中了一件裙子,付款时,服装店老板提出‘如果你们不需要开发票,那我可以给你八折,如果要开发票就不能打折’,假如你是我这位朋友,你会怎么办,发票开不开?”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根据实际生活经验,大部分学生会明白购买商品或服务时应该索要发票,而少数学生会认为可以不开发票,还能享受优惠。这时教师可以将与依法纳税相关的法律知识引入进来,让学生明白索要发票合理合法,一方面可以保障自身权益,一方面是在帮助国家增加税收,使他们认识到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作为守法公民在依法纳税的同时还要自觉监督其他公民的纳税行为。通过生活案例教学,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法律监督意识。
此外,创设情境时问题的设计应该符合法律严谨、科学的特点。法律内容比较抽象,概括性强,比较难理解。这就需要教师要深入分析教材,根据教材中的重点难点,明确教学目标,创设符合学生学习特点、认识水平的情境问题,比如,教师在讲解“公司的经营”这节内容时,先问学生:“你们的理想是什么?”通过学生回答,教师了解到部分学生的理想是自己创业,非常喜欢看各种创业故事,但是对于企业的创建、经营、管理以及股权等概念并不了解。因此,教师可以针对这个情况,挑选一个大学生自主创业,最初成功,最后由于法律意识淡薄,在经营过程中违反法律,最终导致创业失败,自己也锒铛入狱的故事,并根据此故事提出问题:“这个大学生为什么创业会失败?如果你是他,你会怎么做?”学生热情高涨,经过一番激烈讨论得出结论:在自主创业的过程中,经营者一定要合法经营、合法管理、依法行使权利。通过这个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在交流讨论中领悟“法”的意义,加深了对法治意义的理解。
(三)课外延伸课堂内容,课内课外有机结合
教师可在课外开发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相关的课程,通过拓展、整合、构建,将学生所学的相关法律知识有机串联起来,拓展学生法治思维的广度和能力。可以在课外进行法治主题教育,如刑法、劳动法、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消费者权益法等法律知识讲座,将课堂内容与生活中的法律案例进行有机结合;还可通过举办法律知识竞赛、模拟法庭、法治故事表演、法治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课外拓展法治教育与课堂教学相互配合,进一步提高法治教育效果。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巧妙融入情感教育,对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具有积极作用,是加强学生道德与法治知识学习的基本条件,也是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效率的关键点。而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情感教育依然存在些许问题,这便要求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给予其足够重视,制订相对应的措施将其优化,保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质量。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巧妙融入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一、在教学设计环节明确情感教学目标
开展道德与法治课能够切实影响学生情感与心理,使学生的价值理念、兴趣爱好以及思想观念发生一定转变,这便是情感教育的主要目标。教师每节课的教学都要有一定的计划与目的,在目标的有效引导下,以教材为中心,辅以高效的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活动,能够有效加强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基于此,能够看出,在实际教学中确立目标十分重要,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明确情感教学目标要与学生具体状况相结合,可以以下述两点为切入点:其一,情感目标的层次。一般情况下,情感目标分为三层,主要包含反应、接受以及态度。其中接受指的是学生通过沟通与观察,在情感上发生积极变化;反应为应用特定情境,在道德与知识的方面让学生产生共鸣,从而对学生心理起到正面影响。其二,道德与法治课的情感目标。其具体包含人生价值感、道德感、美感以及理智感等[1]。其中,美感指的是人对事物所产生的实际情感体验,如满足、开心等;道德感指的是个体对周边人群或是社会持有的感情;人生价值感指的是想拥有良好品质与持有积极心态的想法;理智感指的是人在评价过程中创设的情感体验,如成就感、自豪感等。
二、在课程导入中巧妙渗透情感教育
?n堂导入环节为建构高效课堂的核心部分,所以若想实现巧妙地将情感教育渗透到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在课堂导入环节中融入情感教育就至关重要。比如,在教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责任与角色同在》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小组合作活动,如你画我猜、成语接龙、两人三足等,让学生充分体会团队意识以及共同努力的重要性,如此不但能够有效活跃道德与法治课堂氛围,还能提高学生注意力,促使学生对该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全面了解,进而加强学生责任意识与团体精神,从而实现道德与法治课程开设的教学目标。在课程导入中巧妙渗透情感教育,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是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之一[2]。
三、在实际教学中展现情感教育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需切实把情感教育全面融入课堂之中,让学生感受到情感教育的效用与价值。比如,在教授人教版《合理利用网络》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与网络案例相结合讲解这节课的知识,教师可以课前上网搜集一些素材,并将其制作成课件,在课上为学生展示,使学生对这节课的知识有观感受,从而使学生受到深刻影响,为学生合理利用网络提供有利条件。再比如,在教授《诚实守信》这一节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讲一段故事,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从前有一个老丁头,他管老王头借了200元钱,借期为一周,当一周过后,老丁头并未将200元钱还给老王头。这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老丁头是否守信用?”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探究,当探究结束以后,每组指派一位同学到讲台上综述小组观点,当所有小组阐述结束之后,再由教师统一总结归纳[3]。此种教学方式不但能够吸引学生注意,还能加强学生学习积极性,进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另外还能加深学生对这节课知识的记忆,为学生成长为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做铺垫。
四、在课外活动中渗透情感教育
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来讲,课外实践活动为核心组成部分,是达到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的主要展现流程,在该期间可以全面地把情感教育渗入其中,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的才艺得到有效展现,使其情感充分地释放出来。比如,在教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人人遵守规则》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段视频,让学生在观看视频中提升自身道德素养,成为一个遵守规则的好公民。
综上所述,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来讲,巧妙融入情感教育十分重要,是丰富学生情感意识的基础,也是加强学生道德素养的关键,基于此,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师需对巧妙融入情感教育给予高度重视,促使其存在的效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充分地发挥出来,为推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质量提升提供有力依据。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十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三次、四次、五次、六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不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在贯彻结合融入、做细做实做成上下功夫,紧密联系学校实际,精心设计开展师生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推动核心价值观学习实践具体化系统化,使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建立完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
二、工作目标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法治教育为主线,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明素养为目标,把美德教育、民族精神教育、法纪教育、诚信教育、养成习惯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落到实处,务求实效。
三、工作任务
(一)开展道德实践行动。从学校层面向社会层面延伸,组织开展各类活动,引导师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深化“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缅怀英烈、圆梦中华”教育活动,举办中国人民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入川80周年等纪念活动,组织开展参观走访、党团队日、革命主题展、祭扫烈士墓等活动。广泛开展楹联、诗词征集、童谣儿歌展示、悬挂张贴“伟大胜利,历史贡献”主题展览宣传挂图、标语,积极参与市县文明办举办的“重走抗战路”网络媒体集中采访宣传等系列活动。规范、普及奏唱国歌和升国旗活动。
2.开展节俭养德活动。开展“俭以养德,从我(小)做起”“人人节水行动”“节约一粒粮行动”“俭以养德,文明新风”“节能利民行动”“俭以养德,感恩奋进”等活动。各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大力开展“节俭之星”、“环保之星”的推荐评选。
3.开展公众人物“重品行树形象做榜样”活动。组织公众人物优秀事迹报告会,开展“结对子、种文化”结对帮扶活动。
4.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在推进藏区“9+3”工作的中职学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宣传教育工作,着力提高藏区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
5.开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大力开展科普活动,宣传科学知识。举办好科技节活动,推出一批科技创新作品,培育科技创新人才。
6.开展扶贫济困活动。实施“春送岗位、夏送清凉、秋送助学、冬送温暖”行动。为偏远学校、贫困家庭提供教育帮扶和农技培训服务。
(二)开展文化育人行动。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汲取中华优秀传统丰富营养,让师生在文化熏陶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
1.培育良好家风家教。开展“寻找最美家庭”“好家风好家训”等活动。举办“父母大课堂”“家风讲堂”等公益讲座。启动行为习惯养成“一点一滴”工程。
2.传承优育校风校训。着力建设校园文化,以文化养人、以文化育人。开展“最美校徽”设计评比活动。开展“少年强、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各校要开展诚信小公民教育行动,评选诚信之星、文明之星。
(三)开展“法律进学校”行动。提高青少年法律素质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关键,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通过各种活动,达成以法养心、以法养境、以法养行法治教育效果。
1.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保证学校法制建设。抓好计划、教材、课时、师资、考试“五落实”,确保每月安排法治教育课不少于1课时,一学期不少于4课时。各校精心开发并编写法治教育校本教材。
2.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利用各种教育阵地,开展青少年学法用法实践活动。通过举办法治讲座、摸拟法庭、法律知识竞赛、法治情景剧、法治手抄报、法治板报、编写法治儿歌等多种形式,生动、活泼、切实有效地搞好法治宣传教育,牢固树立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增强法治观念。
3.远离,珍爱生命。通过办板报、制心公益广告、发放宣传资料、编撰童谣儿歌等开展禁毒宣传,坚决远离。
(四)开展示范引领行动。用榜样无穷的力量,用先进典型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去影响身边的每个人,引起社会共鸣,营造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社会氛围。
1.抓好“三严三实”教育。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宣传教育,深入抓好“四项教育”,持续解决“”问题,深化“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活动.
2.开展道德模范和最美人物评选。组织开展第四届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推选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积极参与推荐评选活动。组织开展“最美乡村教师”、“最美班主任”和“四有好老师”推荐评选活动。
四、组织领导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强基固本的灵魂工程,要保持久久为功的韧劲和耐心,从具体事情抓起,从各中小学抓起,影响和辐射到社会,推动社会文明发展。
(一)完善德育工作领导机制。县教育科技体育局成立以局党委书记、局长任组长,其余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直属单位负责人和各责任区组长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德艺卫股,负责日常工作。各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要建立并完善校长负总责,分管副校长和政教(教导)主任分工协作,党、政、工、团、队、班主任齐抓共管的领导和管理机制,形成育人合力。
(二)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各校要根据本《实施方案》提出的目标任务,制定具体措施办法,明确责任分工,履职尽责,推动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各具体负责的领导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作为分内之事、分内之责,发挥各种优势、加强与当地相关部门的协同配合,形成强大的教育影响力。
【关键词】初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教学
基本素养是基本生活中应有的基础,而核心素养是基本素养的内核和高度理念,联合国组织对核心素养的培养非常重视。因此,初中政治课堂上核心素养的培养非常的重要,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这方面的培养以及学生有意识地去自我完善自己的素养。
一、初中政治核心素养的构成
初中政治核心素养包括的知识点有很多,能力,精神面貌,思想价值观念等,笔者认为,初中政治核心素养可分为三个层面,外显层面,内隐层面,社会层面。
1.外显层面
外显层面主要是初中政治这门学科的一些知识点,学习态度,基本观点,学习习惯。学生在学习初中政治的时候对于一些知识点的学习和一些自己的学习习惯就属于核心素养的外显层面,要学会理解一些政治观点。
2.内隐层面
内隐层面主要是政治学科的思维品质,情感价值观念等等,学生在学习一些知识点的时候,要注重深入学习它的情感价值观,认真思考它内隐层面相关的内容。在养成自己的一些思维品质时,注重培养和提高辩证思维,因为初中政治这门学科是一门从具体到抽象的知识点的学习,所以在培养核心素养的同时,要注重内隐层面的一些思维品质的思考和学习。
3.社会层面
初中政治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体现在社会和生活方面的应用,学生在学习一些核心素养和价值观的时候,更重要的不是知识点的学习,而是价值观的应用,个体核心素养的养成,组成了整个社会的整体素养,所以初中政治核心素养放在社会层面上讲是指学习者身为社会一员所应该具备的基本核心素养,因为人与人,人与社会等之间的交流都离不开核心素养的培养,比如“道德与法治”“公民责任”等等知识点的学习。
二、初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初中生的性格,理念和一些思维方式正处于成长和塑造阶段,这个阶段的引导和教育非常重要,而政治学科中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一些素养关系很近,层层相扣,所以在初中政治学科的学习中,学知识的时候要注重与生活和工作的联系,因为很多道德观,人生观都有引导作用,能让学生更好地养成正确的三观,而且初中政治包含的知识点很多,呈现多元化特征,其中的一些法治教育,政治教育,人文教育等等方面也对学生理念的塑造有极大影响力。
三、培养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对策
1.初中政治教师自身不断提高核心素养
育人者,先育己,初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教师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养,完备自己的文化修养,提升自己的政治洞察力,将一些时政例子与政治知识联系起来讲授给学生,对整个初中政治教材深刻把握,让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让整个初中政治课堂的学习更有深度与可操作性。政治教师自身的核心素质高,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接受核心素养的培养,才能听其言,信其道,真正的塑造自己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2.注重整个初中政治课堂与实际结合
如今初中教学现状中普遍出现的问题便是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积极度不够,初中政治的学习亦是如此,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这门学科的教育对自身很多观念的培养有极大影响力,听课的时候只是觉得能放松自己,但并没有与实际结合,思考一些价值观以及应用一些理念。初中政治教育的课堂教授,要将重点多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能产生共鸣,更好的理解一些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动力。
3.结合其他活动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
论文关键词 宪法 大学生 人文精神
一、人文精神是大学精神的灵魂
人之所以为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大学之所以被称为“大学”,不仅指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更指心灵自由的无限性,即那种“至大无边”的生命自由状态。大学之所以能够成为独特的社会结构,关键在于她的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其中人文精神构成大学的特质。
德国当代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大学有四项任务:第一是研究、教学专业知识课程;第二是教育与培养;第三是生命的精神交往;第四是学术。”这四项任务构成了大学理想的生命整体,充满着对人的精神的关怀,对技术人才的训练只是培养的一个过程而已。大学的教育理念、办学理念的核心就是育人,即以人为本,将培养“真善美”的人作为其存在的理由和价值。一所大学若缺乏人文精神的追求,将无法肩负起引领社会进步,支撑起人类文明天空的重大责任,因此,人文精神是大学精神的灵魂。
人文精神是关于人的精神世界的需求,它所追求的目标主要是满足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终极关怀。作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代表新兴资产阶级文化的主要思潮,“人文主义”强调以人为“主体”和中心,以人为价值内核和价值本源,充分尊重与保障人的人格、价值与尊严,不断满足人多方面的需求,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文精神在法律上体现为对人的权利的承认、尊重和保障。
人文精神是人类长期积淀的观念、思想的总体,它是社会发展的价值坐标,是社会发展成熟程度的基本标志,是构成一个民族、地区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一个国家和社会人文精神的存在,影响着人们人生观、道德观、法律观和价值观,造就了形形的社会体制和制度实体。如果丧失了人文精神,对个人而言,就丧失了个体存在的根本意义;对社会而言,则意味着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的丢失,同时意味着民族精神得以传承的深层纽带的断裂。因此,任何一个民族、国家或社会都注重人文精神的塑造。一个国家的国民人文修养的水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教育中人文教育的地位和水平,特别是高等教育中人文教育的地位和水平。
二、宪法学有丰富的人文主义的精神内涵
宪法学与其他学科相比洋溢着更为浓厚的人文主义的色彩,具有更深厚的人文底蕴。
宪法体现了对人类的普世性关怀。产生于近代的宪法,是针对传统社会中诸多不合理、不公正、不平等的社会现象而提出的,是人们在追求人权斗争中,讨伐和否定封建专制主义统治从而确立起个人的尊严与价值而出现的,因此它要求在法律上对人的基本权利的给予充分承认、尊重和保障。正是对人类长期所经受的种种不幸的正视,才催生了闪烁着人类理性的光芒和浸润着人类政治和法律智慧的宪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宪法是人类对充满了痛苦和苦难的生活总结。
法国1789年《人权宣言》第1条亦宣布:“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只有在公共利用上面才显出社会上的差别。”宪法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对人类普遍命运的悲天悯人式的关怀,可以说宪法是迄今为止人文精神在法律方面的最集中体现,因而成为近代历史以来人类政治和法律发展的最高境界和人类普遍价值的认同。
宪法的核心价值在于保障人权。宪法首先是、主要是人权和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社会主体(人民)对国家既授权又限权、既支持又防卫的“约法”,宪法的最高理念和原则就是基本人权和公民权至上,它从一开始就将人权保障确定为宪法的首要价值。作为一种政治制度安排,宪法以保障人权为核心而以规制政府和国家权力为手段,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捍卫人的尊严和自由,遏制和杜绝不平等不公正和其他不合理的现象,尤其是防范对人的尊严和自由的肆意践踏。人权价值发展至今已经获得了最为普遍的认同,正如路易斯·亨金所宣称的“人权是我们时代的观念,是已经得到普遍接受的唯一的政治与道德观念。”人权保障理所当然地被公认为宪法的首要价值,几乎在当今一百多个国家的宪法中都被奉为神圣。
宪法是法治精神的集中体现。法治是人文精神蓄积、升华最后外化于社会的客观形式,亚里士多德对法治做了最经典的表述:“法治应包含两重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是良好的法律。"法律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生活及行为规律的理性表现,这种行为规律要求法律以人为本,并以保障人的自由和权利为主旨。因此“以人为本”理念乃是法律的应有之意,而且应当是法律所追求的核心价值,这样“个别公民服从国家的法律也就是服从自己本身理性的即人类理性的自然规律。”所以强调正义、自由、权利等人文精神的宪法必然是法治精神的最集中的体现。也正因为宪法本身具有人性基础,才能为宪法的执行和遵守奠定坚实的基础;也正是在法治之下,人的自由、尊严才能得到保障,因为在法治状态下,人们的自由和权利处于既定的制度保护之下,尤其是国家的强制性的权力受到法律的约束,“法治意味着政府除非是为了执行某一已知的规则,否则就绝不能对一个个人实行强制。”法治的根本关键在于,国家和政府必须正确地运用权力,并以现实的人的幸福生活为其核心归依。
三、宪法对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作用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在不同程度上受市场逻辑的支配——以最小的投入争取最大的回报,为了现实利益,高校培育工具性人才的功能正越来越凸显,人文精神的培养越来越被忽视,可代价是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下滑。而中国的法治建设却呼唤着一大批有深厚人文精神素养的人才作为法治建设的人力支持。大学生素质将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是不言而喻的,重视对他们的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是提高整个国家和民族的人文底蕴的关键。挖掘宪法学所具有的独特的人文精神内涵和人文精神的价值意蕴,对大学生发展人性,完善人格,具有积极的作用。
(一)加强宪法学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形成
公民意识是人的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指标,它的实质是作为国家公民的主体意识,强调一个人在社会、国家中所处的地位及个人对自己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的自我认识。公民权是宪法最核心的内容,公民权的主要内容就是政治权利,是“参与国家”的“公权利”,这种政治权利分为:一为参与国家政治的权利,如选举权、被选举权,监督政府的权利;二为政治表达的自由。公民权体现了公民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是使权利人对于国家意志的形成得发生影响的权利。公民权利主要基于宪法的首要原则“人民主权”原则而产生,它表明国家最高权力掌握在人民手中,全体人民具有平等的参与政治决策过程的权利,政府的权力基于人民的同意。这一原则是民主的精髓,它是在调整国家与人民这一政治关系时所采取的基本立场。
公民意识教育的核心是要使公民正确地认识到,公民作为社会政治共同体的成员,需要具有积极参与国家公权力运行的主人意识,以发展国家和社会为己任,以践行宪法权利。只有在参与中,公民才能形成理性的参与国家和社会公共生活的意识,以体现公民对于自身和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同时公民意识的发育有利于公民监督意识的强化,公民监督意识的强化有助于形成一种自觉将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纳入全体民众监督的氛围,这种监督意识正是权利制约权力机制的思想保障,这是我们建设政治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
目前的事实状况是,大学生国家公民意识比较淡薄。他们作为国家的主人,对其存在的地位、价值和主观能动性还缺乏自觉意识,政治参与与社会参与的热情不高,只关心自己的学业和就业前景,对国家的政治生活比较淡漠。然而一个没有强烈公民意识的社会,是不可能实践“人民主权”的宣誓的。对大学生加强宪法学的教育,将能使大学生对自己的国家主人翁地位有更清醒的认识,使自己具备一个公民社会所具有的高度重视对自身政治权利和自由的珍视的素质,主动、自觉和负责任地投身于社会和国家的公共事务中。
(二)加强宪法学教育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人权至上观念
宪法不仅确认了人权是人人享有的基本权利,更是国家必须承担对它“尊重和保障”的义务。然而,光有权利的宣誓是不够的,法定的权利要转化为实际的权利,不仅有赖于以宪法为首的法律保障,还需要公民人权意识的培养。公民的人权观念是否正确,人权意识是否增强,直接关系到人权是否被享有和行使,关系到人权是否能够受到应有的尊重和维护,关系到人权建设是否能够顺利进行。伴随着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公民的人权意识被逐渐激发出来,从“孙志刚案”、到“乙肝诉讼案”、“受教育权案”、“重庆最牛钉子户案”等等,都使公民受到了人权理念的教育,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公民的人权观念将会有更大的提高。对大学生加强宪法学教育,尤其是进行人权观的教育,使之逐步养成遵守宪法和尊重人权的观念和习惯,对于带动整个社会形成普遍的遵守宪法、尊重人权的思想文化环境,从而为保障人权提供广泛的心理基础和精神支持将大有裨益。
(三)加强宪法学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法治精神
法治是现代国家的发展趋势,一个国家要实现由“法制”国过渡到“法治”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法治国家、法治社会,需要具备良好的法治精神。法治精神简单地说就是崇尚法律而不是崇尚权力,遵守法律而不仅仅是服从权力;维护法律而不是追求权力。其基本内容包括:(1)良法之治,即国家应该运用应体现公平正义等价值、体现客观规律的法律来治国理政。(2)法律至上,即法律在社会生活中具有最高权威,不允许有超越于法律之上的特权。(3)权利本位,即法律是用来保障公民自由和合法权利的。(4)一切公共权力都必须受到法律的制约和监督,全部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都必须依法办事。法律至上是法治精神的基本内涵,是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和基本体现。
至今,我们绝大多数政府官员在观念上也片面地从“管”的角度理解法,突出社会民众守法,忽视了法首先是作为权利的保障及对权力的约束而存在的,这就难怪我们这个社会“权大于法”的错误观念根深蒂固,因此导致法之权威不足,约束权力乏力。通过宪法学教育,我们可以增强大学生的法治精神,通过他们进一步弘扬法治精神,传播法律文化,提高全民的法律文化素质,使公民树立法律至上、法保障权利、法代表公平正义和法制约和监督权力的观念。
[关键词]高校 法学教育 法律职业道德教育
[作者简介]孟卿(1979- ),女,河北保定人,保定党校社会学教研室,讲师,主要从事经济法学研究;于禄娟(1976- ),女,河北顺平人,保定学院政法系,讲师,主要从事法理学研究。(河北 保定 071000)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3-0069-02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法学院系在法学教育中对大学生的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未给予应有的关注,教育成效甚微。高校作为法律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必须高度重视法学专业大学生的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实行有效的方法来提升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成效。
一、法律职业道德的基本内涵
关于法律职业道德的含义,笔者赞同应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它包括法律职业道德规范和法律职业者个体的道德品性两个层面。法律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职业,其有序进行需要职业者遵守一定的伦理道德和规范,即法律职业道德规范。它从内部维护着法律职业的良好地位与尊严,具有客观性与社会性。法律职业者个体的道德品性是法律职业者个体在法律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个人的观念情操和品质境界。它体现了职业者个体的道德选择和道德品性,具有个体性与选择性。总体而言,法律职业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要求法律职业者要具备的基本职业道德素养包括:探求真理,维护崇高的、正义的理想;崇尚和坚守法律至上的信念;恪守法律职业伦理道德的精神品质和良好的个人品性。
二、加强法学教育中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1.法律职业道德是高素质法律人才的必要素质。我国著名法学家孙晓楼先生20世纪30年代在其《法律教育》中这样写道:法律人才“一定要有法律学问,才可以认识并且改善法律……一定要有法律的道德,才有资格来执行法律。”①“学法律的人若是没有人格或道德,那么他的法学愈精,愈会玩弄法律,作奸犯科。”②孙晓楼先生用精简的语言表达了如下观点:良好的法律职业道德是高素质法律人才的必要素质,也是重要的衡量标志。法律职业者所承载的特殊的职业功能,使法律职业道德成为与知识、技能和法律思维方式同等重要的法律职业维护条件。因此,法律职业道德养成是成为一名合格法律职业者的重要“必修课程”。这就要求高校法学教育在培养法律人才的过程中,应该把学生的品德修养放在与传授专业知识和技术同等重要的地位而予以高度重视。
2.高校教育是培养法律职业道德的重要途径。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养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是一个复杂且较为漫长的过程。作为一种养成教育,专门而系统的法学教育是法律职业道德养成的一个重要的基础性环节和条件。同时,大学阶段,青年的心智逐渐走向成熟,同时可塑性极大,这就为高校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可以说,高校教育是培养法律职业道德的重要途径。在西方,不管是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的国家,都十分注重高校对法科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相关课程成为法学教学计划中的重要内容。在美国,学界普遍认同:大学是法律人的养成阶段(其中包括法律职业道德水准的提升),法律职业道德必须从大学法学教育开始。在我国,高校是我国培养法律人才的主渠道。高校教育仍然有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无法比拟的优势,且社会道德的塑造与维护已成为现代大学的一项重要社会职责。因此,高校必须肩负起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重任,为国家培养技能和素养双合格的法律人才。
3.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欠缺及其弊端不容忽视。当今中国法学教育中最缺乏的就是法律职业道德的教育。这表现在很多方面:如法学教学中重视法律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学生对法律价值、目的等问题的探讨缺乏适度引导;法学教学中不注重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如法律职业道德课程设置比较晚(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部分高校才开设该课程);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方面师资不配套,出现严重短缺的现象;现有师资缺乏法律职业者道德培养意识,只专注于法律专业知识的简单灌输;教育中缺乏专门的可参照的法律职业道德标准;教学中仅停留在“填鸭式”的旧有教学方式上,很少启发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法律判断等。这些问题带来了诸多弊端:如当接受此教育模式的法学专业学生成为一名执法者时,致使执法者本身法律意识不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现实中大量司法不独立现象;执法者缺乏应有的法律职业道德;执法者缺乏独立司法的意识和能力等。这些弊端,正阻碍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进程。
4.法律职业道德对社会法治意识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法律职业共同体是引领一个国家法治发展的主导力量,其法治实践及其展现的职业道德则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法治意识的形成,进而影响着一个国家的法治水平与进程。由于法治历史传统的缺失和现实中的执法与司法腐败现象的负面影响,法律至上的法律信仰在我国公民中远未树立。一个没有法律信仰的国家,可以想象其法治化的进程是何等艰难。因此,高校法学院系作为我国法律人才的培养基地,必须要重视并切实加强法学专业大学生的法律职业道德教育,为国家输送合格的法律职业者,进而为培养社会法治意识,推进法治化进程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加强高校法学专业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路径探索
法律职业道德的养成非一朝一夕能实现的。当前,高校要在思想观念上认识到加强法学专业大学生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极其重要,同时,在法学教育中还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以提高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成效。
1.重新定位法学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开设法律职业道德课程。在我国现阶段,法学教育中较为注重法律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或是缺失,或是流于形式。以往高校法学专业大学生法律职业道德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与其法学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科学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加强法学专业大学生法律职业道德首要的是要对法学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定位。根据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高素质法律人才应当具备三大基本素养:一是法律学问,二是社会常识,三是法律道德。高校法学院系的教育任务应与之相适应,即传授专业法律知识和职业技能、融汇社会常识教育和法律职业道德培养。高校法学院系必须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紧紧围绕着这样的培养目标开展相关的教育教学工作,切实有效地提升法学专业大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
在法治完善的西方社会,其高等法学教育的实践表明:诸如司法伦理、律师伦理等有关法律职业道德训导课程均被列为法学教育中的重要课程。而在我国,法律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的开设远远滞后于法学教育的发展,更加遗憾的是,法律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并没有包含在国家确立的14门法学核心课程之内。因此,对国家来说,要重视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该课程确立为法学核心课程,并规范课程内容,组织编写高质量的全国统编教材;对高校来说,要端正法学人才培养目标,尽快将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列入法学教育的核心课程,提升学生的法律道德认知水平,这是实现有效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首要措施。
2.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成效。教育成效的基本保障是教学方法。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且有着自身独特的研究领域和内容。这种独特性要求其必须通过两个阶段才能实现:第一阶段是法律职业理论知识的系统传授阶段,这个阶段可以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第二阶段是职业道德人格的养成阶段,这是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关键阶段,也是教学方法最特殊的阶段,仅有的知识传授很难达到法律职业道德情感教育的目的。在我国现阶段的法学教育中,多数法学院系都开设法律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但教育成效甚微,基本上流于形式。究其症结,教学方法的单一是重要根源。因此,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成效,成为高校法律职业道德教育中的核心与难点。
在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教学方法创新这一问题上,学者们介绍或提出了许多鲜见的看法,值得我们在法学教育中借鉴。一是讲授法。主要用于法律职业伦理知识的传授,达到提高学生对法律职业道德认知的作用。二是法律诊所教学法。法律诊所教学始于美国,是西方国家法律职业道德教育中较为富有成效的实践教学经验。法律诊所是一种颇具特色的实践教学方式,其核心机制是给学生提供实战机会来训练法律技能的同时,进行道德感情的亲身体验,从而使学生从内心深处认同法律职业道德规范,并内化和提升为职业信念和道德品质。如将学生置于一个真实的法律职场中,一方面使学生亲身体验法律活动中各种角色的活动;另一方面使学生尝试解决法律实务中遇到的各种道德问题,从中领悟实践中道德规则的细微体现。再如,当一名学生为那些需要法律服务的人提供无偿法律援助及法律服务时,职业成就感油然而生;这种形式还可以促使学生寻找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奉献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的职业共同体意识和不同职业者之间相互尊重的品质。这种教学方式抓住了法律职业道德养成的内在规律,教学成效显著。其教学理念和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三是辅助以其他教学方法,诸如案例分析法、渗透法、交流法等。总之,法律职业道德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灵活选用、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要在互动教学中,在实践体验中使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
3.把一般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融入法学专业知识的传授中。社会主义道德是法律职业道德养成的基础。法律不是冷酷无情的条条框框的简单规制,而是处处蕴含着非常温情的具体伦理问题。例如,民法中的很多知识体现着诚实信用、公平、平等等理念;而刑法中规定的任何一个犯罪行为,都是应当受到我国社会主义道德谴责的行为。因此,我们一定要注重把一般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融入法学专业知识的传授中,将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整个法学专业教育全过程中,这是加强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一条基本途径。
4.加强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师资建设。法律职业道德教育中,师资是一个重要保障因素。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与目标的特殊性要求教育者既要有法学专业知识,还要有伦理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知识,既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而其本身有着高尚的人格与道德素养。可以说,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对教育者自身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实践中,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师资是非常薄弱的。相当多的法学院系没有专业的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教师,更多的是由诸如法学业、政治学、伦理学等教师兼任。因此,师资建设成为加强法学专业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教育成效的重要一环。
高校法学教育中法律职业道德的培养工作任重而道远。法律职业道德高尚的执法者,能具备独立司法的意识和能力,能始终在司法活动中保持公平公正,最终推动法治建设的进步。法学专业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培养学生法律职业道德的新路径,提升法律后备人才队伍的质量,为学生日后成为一名优秀的法律工作者打下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